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武林理安寺志

武林理安寺志卷之三

山水

沿西湖之濱由柳洲達於浴鵠灣為赤山埠自赤山埠之西歷石屋烟霞踰楊梅嶺而下為九溪十八澗南通徐村北達龍井匯南山諸水西南流注於江窈然以深瀏然以清懸流灇射鬱撓谿谷環溪澗之側者有螺髻大人獅子八覺諸峰皆幽邃深靚藤竹蔓絡為屐齒之所不到故自有唐以來湖山之題咏殆徧而茲地閴然無聞焉向非伏虎剏寺於前法雨結廬於後則亦委棄於荒榛密箐中為獵火之所焜耀樵唱之所響答而已涌泉院建於吳越自時厥後亦不甚著好事如坡公僅至龍井水樂洞而止一時名僧如參寥輩入山唯恐不深未聞有安禪於此者南宋人始見之品題蓋在留都臨幸之後也元明之際勝境漸開法雨師與吳朗士交結澹社為無言之會黃貞父胡休復卓去病仲昌諸君子聞而赴之馮太史開之實來主社由是名流勝賞無不知有理安寺者澗中覽眺之處記錄靡遺則法雨之力居多焉造寺歲久中稍陵夷因迦陵音禪師以達於世宗憲皇帝發帑而新作之崇樓傑閣妙相莊嚴與溪山相輝映皆呈態騁奇於几席之下則夫山川清淑之氣盤礴鬱積之既久而後洩其菁英歊其靈異沐浴聖澤肸蠁皇靈以馴致乎今日之極盛也豈山靈亦有遇不遇哉蓋有時數存乎其間矣赤山埠舊有下院久就頹廢石屋嶺梅林菴理安寺所修葺也烟霞嶺點石菴法雨師弟子鹿崖所建菴後即水樂洞勝遊久著茲不具書自楊梅嶺而下撮其勝概以著於篇

楊梅嶺

在水樂洞西旁通楊梅塢嶺西為十八澗澗連九溪東為滿覺壠多桂

郭祥正楊梅塢詩

紅實綴青枝 爛熳照前塢 不及杏繁時 林間有仙虎

張振孫晚入楊梅塢途中詩

一徑逶迤探乳竇 遠公精舍隱山坳 晚烟故白層峰腳 秋葉先黃老樹梢
隔嶺清鐘行漸近 引泉枯竹臥相交 禪宮知在長松外 指點雲中見鶴巢

朱彝尊楊梅塢詩

我行楊梅塢 惜是孟夏初
是時果未熟 但見柯葉舒 思包綠荷飯 五月來精廬

金志章自楊梅塢循九溪十八澗至理安寺詩二首

青松影裏尋山寺 黃葉堆中踏澗泉 行過亂峰溪又轉 一聲疎磬到門前
欲覓心安未得安 講鐘初動白雲寒
樓頭大好青山色 不厭搘頤盡日看

九溪

在烟霞嶺西南通徐村出大江北達龍井

周文璞九溪十八澗詩

九溪十八澗 冷見帝青苔 洗足僧書石 臨流客放杯 案頭松葉響 身畔野花開 百六辭歌吹 清游始一回

再遊九溪詩

昔遊九溪十八澗 今度見之逾清真 靜依落落石路晚 閑繞寂寂山家春 可憐潺湲似留客 更覺曲折能隨人
得得杖藜來盡日 野棠山杏亦精神

張昱九溪詩

春山縹緲白雲低 萬壑爭流下九溪
欲溯落花尋曲徑 桃源無路草萋萋

朱彝尊九溪詩

尋徧十五寺 九溪鳴淙淙 下無一寸魚 上有百尺松
緣流思濯足 奈此菖蒲茸

許承祖九溪詩

謖謖松風步步苔 清流[A1]淅瀝繞香臺 落花何與幽溪事 也學愁腸日九廻

九溪橋

在寺門外橫亘溪上其南建御碑亭

徐𦙌翓九溪橋詩

小橋得得聽洄瀾 松帶溪風灑面寒 應接好山誰共笑 瘦藤隨我一枝安

徐𦙌翀九溪橋詩

澗中流水三三曲 上有石梁度幽谷 客來長嘯入烟蘿 時見遠公𠻳寒玉

陳秘書監褚玠墓

褚氏家譜云「玠字良璧陳時官祕書監卒葬九溪

十八澗

在龍井山西東出錢塘江

譚元春遊十八澗贈佛石僧詩

雨已離三日 亂流溪若何
僧閒有詩積 路誤得幽多 柴少虎相送 花殘猿未過 不攜餘興返 留半與山阿

張祖望十八澗詩

十八澗邊木葉稀 清泉坐啜已忘歸 褰蘿更上南峰望 江色東來倚翠微

卓爾昌十八澗詩

至此遊屐盡 橋廻雨外深
山童方拾薺 野老未歸林 絕澗重三曲 懸崖可十尋 秋窗清夜坐 松月擁寒衾

楊文驄十八澗詩二首

雙眼去無主 秋溪半是春 葉爭花富貴 泉敵士清貧 氣肅山容古 沙明鹿跡新 前途松影裏 斜日上閑身
亂接前林翠 微峰送小寒 蟲鳴山色淡 鼠竄葉聲乾 望寺思靈鷲 逢僧說懶殘 欲從修竹底 終日借雲看

王道焜遊十八澗贈佛石師詩

古澗無人草正芳 到來塵慮淡俱忘 六時啼鳥和清梵 滿地幽光出戒香
茅舍松燈閑自得 石泉槐火晝初長 高賢十八如相見 不羨匡山舊講堂

僧戒如澗中早行詩

雞唱曙光分 溪行見鹿羣 草寒棲玉露 衣溼帶朝雲 殘月林間落 疎鐘嶺外聞 山家少人事 晨起亦紛紛

聞啟祥雲棲晚歸原擬取道十八澗以多虎有戒心不果詩

禪林歸路晚 逐伴且兼程 殘雪消還在 寒潮落更生
望烟知郭近 畏虎避山行 忽忽辜清景 還家意未平

嚴繩孫十八澗詩

羣山西來如走馬 天風吹人𣤛焉下
匼帀中分一徑深 卷起羣山向身瀉 忽疑身在屏風牒 山勢交關徑廻接 有時筑罷幽琴閑 碧流環轉白石間
誰將荊浩圖中瀑 掛向礬頭百尺山 此中亦有招提子 怪我看山意無已
劃然指點匹練開 連蜷翦入錢塘水 錢塘之水奈爾何 郫筒酒盈金叵羅 僧寮煮筍截肪白 林中卻立如人多
山門碧樹樵未盡 此地何時再當過

朱彝尊十八澗詩

暮經南山南 曲徑一十八 山橋往而復 山路坱兮圠
夕曛漸催人 延首望香剎

許承祖十八澗詩

苔徑彎環擁帝青 澗中流水碧泠泠 四山清響因風急 遠送林鐘空外聽

法雨泉

在寺中有亭泉從巖下滴瀝如雨下為清池可鑑毛髮

翁汝進法雨泉銘

法不生滅 雨無分別 吾師寂然 萬象敷說

周雯法雨泉銘

仗佛說法 傳法藉僧
僧之所聚 山靈式憑 宋建古剎 名曰理安 香積無水 負汲實難 有茲甘泉 空巖滴乳 傾倒匏尊 斟量瓦釡
取之不禁 用之無竭 洒洒洋洋 唯然法力 大珠小珠 不涸不枯 供佛陀耶 酌之以觚 泠泠寒玉 清而不濁
浣滌法器 塵纓可濯 飛空若雨 不霑下土 給彼僧伽 獻之龍女 法雨名泉 人天永護

馮夢禎法雨泉詩

曉為雲氣夕為嵐 石上泉飛松下菴 欹枕欲眠驚未得 恍疑秋雨落澄潭

吳之鯨法雨泉詩

虛壑瀉清沁 涼飇上客衣
響疑秋雨細 波入野烟微 坐與冰心合 流將石齒飛 深山已共老 相賞在知希

戴澳法雨泉詩

法雲凝作石 法雨澍為泉 日白雲根溼 天青雨腳懸 寒聲疎梵唄 澹味醉詩禪 願借松巔閣 晴霄聽雨眠

楊師孔法雨泉詩

晴空片雨懸 處處散蒼烟 玉濺雲容碎 珠穿松葉圓 聽深如有法 味淨了無禪
泛出天花片 隨風落講筵

蔣如奇法雨泉詩

幽響流清聽 偏宜靜際看 當秋韻自遠 迸石意逾寒 雪蕊寧沾翠 晴巖放作瀾
于焉識禪味 竟日共盤桓

蔣全昌法雨泉詩

客到觀空坐 枯崖法雨零 澆胸勝酒德 含象給茶星
魚現金身色 龍沈寶劍形 箕瓢分一勺 楊柳洒餘馨

周正儒法雨泉詩二首

懸崖忽飛雨 俯注何涓涓
石眼吐列星 點點墜鳴瑄 啜之冽以甘 迥眸清且漣 中有挂瓢客 卓錫𠊓南泉 空鉢神龍 一勺石壁穿
澄然悟性海 枕流可長眠
尋壑品諸泉 多向地中出 茲泉有奇脉 偏為石所暱 不逐沙眼生 不隨洪流溢
如珠篩不歇 又如髮可櫛 應是悟法石 懷寶現其七 香冽沁青蓮 凡水胡能匹

王道焜法雨泉詩

寒雲入空翠 點點散蒼烟 湛遠成無漏 秋深別有天 雨恒週藏海 法已離言詮 獨對心逾寂 悠然象帝先

徐時泰法雨泉詩

點破雲根滴暗泉 半規碧甃浸瑤天 秋聲是處堪留聽 又幻簷鳴到耳邊

黃允交法雨泉詩

丹壁洒飛泉 散落天花影 一滴是醍醐 法王曾灌頂

張遂辰過理安澗中石泉池上詩并序

理安寺在十八澗嶺岫廻複野竹蜿蜒荒翳殆甚佛石上人初結草閣其間左厓右畔窪水漸滴成池沙寒蒲綠微漣動搖日影漾壁每坐對幽清惝怳無際

崖仄吐細泉 滴瀝日無已 何年成窪潭 綠蒲臥為底
其中多龜魚 蜥蜴復十許 寄託一以閑 但覺情如水 向夕漣漪生 蕭蕭竹風起 寒色上人衣 驟點洒飛雨
歸寢松際菴 幽香吹夢裏 空山如有逢 忽逝不得語

周雯法雨巖詩

最愛招提畔 孤危石一拳
洒空飛法雨 劃地滴清泉 餘澤分香積 靈源接梵天 涓涓長不息 流出已無邊

周宣猷遊理安寺且住閣尋法雨池詩

九溪路盤盤 一澗一回抱 言尋泉響處 更涉雲封道 薜蘿手自捫 招提境倏造 紫閣聳層霄 丹梯恣幽討
遠色駢諸峰 目力窮所到 樹[A2]杪出烟青 海門蒸氣皜 陂凹日沈沈 巖吞江灝灝 森森萬木屯 如建千夫纛
我遊及麥秋 一杖開晴昊 半生世網攖 擺脫苦不早 且住聊復佳 縋險從所好 法界雨長飛 講壇風細掃
窅矣鬱神庥 爛然輝天寶 名山富標題 禪悅耽枯槁 循階俯清池 德水澄寸潦
深黯隱鱗甲 微漪橫荇藻 用遣塵𡑷滌 頓息炎雲燠 茶瓜況供客 相對破煩惱 願宿贊公房 邀月上瓊島
但結靜者緣 漫言憂用老

涌泉

在法雨泉側寺舊名涌泉禪院以此著稱歲久淤塞今方事疏𤀹

徐堂重濬涌泉記

理安寺舊名涌泉院一名法雨寺以寺有二泉也今法雨之名著而涌泉反晦詢之老僧莫究其處去秋法雨偶竭主僧朗公經行巖畔見巖根石隙間泉眼涌起纍纍如珠始悟向所謂涌泉者殆以是夫遂亟加濬治導其秀脈舊觀頓還法雨亦涓流不絕矣于是軍持灌佛應器滌僧寺中千餘指飲食庖湢之需利用恒足蔬畦稻田之豐注抑無論矣今年春予游寺中飯罷至泉上乳泉緣巖而下涓涓泠泠若逗秋雨其下青蒲白沙靜鑑眉髮瀐涌細流迸洩靈澤二泉交匯源異而功同爾雅云「濫泉正出正出涌出也沃泉縣出縣出下出也」然則法雨其縣出者耶涌泉其正出者耶乃歎斯泉晦迹數十百年之久一旦知見于時與夫藴貞儲異湮鬱勿彰知之者徒高其名而莫指其地不知者并沒其實而莫舉其名幸不幸又何如耶予故記以慶斯泉之遭而亦以見長老宏慈願力度越流輩視環公之異虎晝跑曇師之神龍撫掌有以異耶無以異耶因并書之以告後之飲斯泉者

螺髻峰

亦名碧螺峰自龍井達烟霞可三里許兩旁悉皆奇石森峭其崒者為碧螺峰端好如佛頂螺髻正東面西春秋二分日月剛從峰頂出如佛髻放光理安寺面峰而建

法雨大師螺髻峰題詞

覿面一峰 儼然螺髻 春分秋分 風清朗際 日出峰尖 月亦如是
日往月來 照天照地 劫盡劫初 無同無異 稽首空王 出無佛世

楊式玉螺髻峰詩

維摩宛對天女 螺髻一峰靜閑
何似雙眉翠掃 那須十二烟鬟

(按《錢塘縣志》碧螺峰在風篁嶺側獅子峰在天門山月輪峰在五雲山法雨師略紀形勝不言其去寺之遠近要皆層巒複岫瞻眺所及者今依舊志錄詩數首)

廻象峰

在寺東澗邊如象王廻顧耳鼻宛然

法雨大師廻象峰詩二首

六牙白象高崔嵬 瓔珞莊嚴七寶臺
靈山一會未曾散 願王座向東方來
青獅出入娑羅林 香象廻觀烟水深
誰識游行廻顧處 芳草落花無限春

獅子峰

在寺東勢若蹲獅高出羣岫可瞰江滸北望天竺諸峰疊秀如畫堪輿家目為「嘯天獅子」

楊傑獅子峰詩

巖風壯威猛 晴雷隱哮吼
無心露爪牙 百獸自奔走

楊維楨獅子峰觀潮詩二首

海國梅青瘴雨收 繩牀高踞碧獅頭
三韓水接天無際 百越山窮地欲浮 樓閣剛風吹碧蜃 旌旗落日照紅鰍 行人莫問驅潮事 潮落山西淺十洲
獅子挐雲涌翠巒 我來親拂頂花看 隨潮月上樓臺溼 度海雲生鐘磬寒 蓬島未應三萬隔 桑田今有幾回乾
大千不究恒沙界 細問彌天釋道安

法雨大師獅子峰詩

踞地盤空久 昂頭獨嘯天 羣狐不敢過 花落碧巖前

白鶴峰

在獅子峰左怪石林立嘗有白鶴巢其上

法雨大師白鶴峰題詞

白鶴棲山 山依白鶴 短樹蒙茸 巉石磊落 林逋豈能收放 丁令來看城郭 霜天雪後月明 誰道揚州快活

八覺峰

峰居寺東南臨澗上有盤石平臺大數十丈昔有仙人對奕於此

法雨大師八覺峰題詞

人誰無知 山何有覺 山既有覺 無物不覺 春日花開 秋風葉落
依報正報 塵塵剎剎 通滿目 心外無法 山色溪聲 是廣長舌 臺高入雲 八楞壁立 昔有二仙 曾坐對奕
樵夫至今 到此歎息

摩碧峰

在寺西北孤立最高下有暉落塢

法雨大師摩碧峰詩

羣岫列青螺 一峰摩碧漢
晴將落日低 夏與奇雲亂 強猿難到尖 高鳥未及半 淡墨塗遠天 宛然畫中看

月輪峰

在寺東南上有天然井長江三折正當其前梁普覺禪師立道場於此峰後即六和塔

錢思復月輪峰詩

普覺遺衣久不傳 五雲山色尚蒼然
斷崖蘿薜三千丈 喬木風霜四百年 龍井雨深泉獨響 漁村潮滿月初圓 寶坊金碧紅塵聚 何似茲山更絕緣

法雨大師月輪峰詩

東南好峰如月盈 開窗相見若有情 松聲謖謖晚烟澹 澗水琤琤秋月明

五雲峰

在寺西南即五雲山天門山之支阜也岡阜秀絕林巒蔚起沿江盤曲而上凡六里七十二灣石磴千餘級嘗有五色雲籠罩其上南望三浙羣峰可數東觀龕赭兩山大海可掬與月輪峰對峙西北即雲棲塢

法雨大師五雲峰詩

峰在寺西南 巉絕映江浙 常凝五色雲 相對一輪月 落日海門潮 萬里峨眉雪 有時快登臨 俯仰盡吳越

大人峰

亦名大鵬峰寺之主峰也如大鵬鳥翔佛光中堪輿家目為「飛鳳沖天」望之不甚高峻及登其巔則西湖如杯三江如帶諸峰皆在其下矣

法雨大師大人峰題詞

九峰之中 此峰獨秀
不奇而大 不險而厚 登巔一望 別開宇宙 碧澗清溪 環抱左右 眾山攢列 如長若幼 千花異種 萬松鬱茂
潭有馴龍 林無猛獸 象王廻顧 獅子哮吼 如金翅鳥 翔集佛後 是何覺場 竺乾靈鷲

應菴華禪師銘大人峰詩

螺髻生雲雨 鎮踞何舂容 具此大人相 題為大人峰 偉哉天地間 萬象同擴充

僧越澗咏大人峰詩

不偏不倚屹晴空 南北諸山列下風 忽爾有雲飛一片 膏霖三尺落塵中

月巖峰禪師大人峰詩

百千峰裏一高峰 勢不凌人貌自恭 坐斷古今無向背 晴雲芳樹繞重重

吼獅巖

在溪路邊張口露爪如獅子吼

佛石大師吼獅巖詩

從來不肻吼 一吼萬象剖
野干絕無踪 羣魔皆遠走 誰駕白雲來 文殊一老叟 溪清草色新 春風動楊柳

佛石巖

寺右石壁上有「佛」字縱橫丈許苔蘚欲沒蓋唐宋人舊蹟

法雨大師佛石巖詩二首

牛頭昔日嘗趺坐 四祖無端為書破 豎起空山千萬年 猿鳥獻花不敢過
不作模棱呈醜怪 兀搖不動無遮蓋 徑山欲喝不敢喝 何用米顛袍笏拜

黃毓礽佛石巖詩

巖頭一片石 石上有佛字
欲識山僧名 記取此巖是

問虎洞

有客問「此處有虎否」聲未絕有虎出焉

法雨大師問虎洞偈

李廣射虎 虎原是石
此念一動 虎從崖出

合掌巖

呼之聲應亦名響巖在廻象峰下

法雨大師合掌巖偈

兩石排雲 人呼答響
剎塵皆佛 豈不合掌

黃毓礽合掌巖詩

問此合掌巖 胡然而合也 恰如佛弟子 胡跪白佛者

鹿臥崖

在松芝隴上峭壁數十丈中空可坐五雲三浙在揮麈間

法雨大師鹿臥崖題詞

山半層巖欲墮 一洞僅容人坐 崖前三尺雪深 白鹿玄雲共臥

羅漢石

法雨大師羅漢石詩

一塊粗沙呆石頭 空山冷落幾春秋 明霞已足三時飯 密蘚猶當五月裘 樵去牧來常作伴 猿啼虎嘯莫知愁
隨他呼喚不肯應 只是與人無所求

先照臺

法雨大師先照臺詩

登臺望海微茫裏 日月初升先照臺 一條紅縷貫山海 下方城郭猶烟霾

懸鼓巖

法雨大師懸鼓巖詩

西峰落照駕天鼓 東海涌出白玉盤 朝作暮息人自老 去去來來雙彈丸

鶴澗亭(即今御碑亭)

許承祖鶴澗亭詩

夾路林巒一徑通 孤亭靜俯水淙淙 鹿馴虎伏獅停吼 時有霜禽下碧松

楊式玉鶴澗亭詩

君復孤山寂寂 太初荒渚迢迢 舞罷澗邊顧影 七峰任意逍遙

猪頭塢

楊式玉猪頭塢詩

祭虎本由八蜡 逢師伏物無爭 得食於菟自止 至今滿塢春生

武林理安寺志卷之三


校注

[A1] 淅【CB】浙【志彙】
[A2] 杪【CB】抄【志彙】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