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阿育王山續志第十四卷目錄
- 明州阿育王舍利塔圖讃(有序) (莊冋生)
- 遊天童道經育王 (杜漺)
- 阿育王寺 (釋通門)
- 草堂 (釋通門)
- 宿舍利塔下尋古碑 (李鄴嗣)
- 鄮峯草堂 (李鄴嗣)
- 同董曉山、周方人登阿育王塔 (周斯盛)
- 陪𡵆公訪嵩巖上人題塔(二首) (張鸎)
- 過育王贈法鐘禪師 (釋本僼)
- 寄育王嵩巖和尚 (釋超寤)
- 新纂鄞縣誌 (汪源澤)
- 呈法公 (謝歸昌)
- 冐雨過鄮峯訪法公,留宿山房 (謝歸昌)
- 賦得阿育王舍利寶塔 (謝秉昌)
- 家弟維賢、瞻在、文國過玉几松堂止靜,余不及從,得排句十二韻 (謝秉昌)
- 禮舍利 (元盛)
- 阿育王㳟禮迦文舍利塔 (元璟)
- 放光松 (元璟)
- 約謝子維賢同遊阿育王寺 (姜宸英)
- 春日禮育王舍利,詩以志勝 (陳其愚)
- 秋遠和尚繼席育王里言奉寄 (邵似歐)
- 送法老和尚還掃花居 (謝景昌)
- 育王移山梅一本於樹滋堂(二首) (謝兆昌)
- 寄法公和尚(二首) (謝兆昌)
- 呈法公 (謝秉昌)
- 遊育王贈東堂法老和尚 (裘璉)
- 重晤法和尚於蛟城(二首) (邵似歐)
- 法公自都門歸鄮峯𨚫寄 (邵似歐)
- 阿育王寺瞻仰舍利 (温應㠐)
- 寄育王法老和尚 (温應㠐)
- 雨中過鄮山宿玉几松堂 (謝秉昌)
- 懷秋遠和尚 (温應㠐)
- 過育王晤遠公和尚(二首) (邵似歐)
- 過鄮峯呈遠公和尚 (謝歸昌)
- 春日再訪遠公 (邵似歐)
- 山居得秋遠和尚書漫賦(二首) (謝師昌)
- 遊阿育王寺 (張士塤)
- 秋杪從天童過宿育王,用歐陽公憶滁州幽谷韻,呈秋遠和尚 (李暾)
- 前題 (張錫璁)
- 前題 (等月)
- 玉几峯(三首)
- 仙人書
- 般若塔 (秋遠碧)
- 放光松歌 (謝緒章)
- 送秋公法姪和尚歸鄮峯 (超寤)
- 過育王呈秋遠和尚(二首) (李暾)
- 小育王感懷(三首)
- 七佛潭
- 袈裟石 (秋遠碧)
- 春日過鄮峯,同省齋和尚、斯敏法姪坐雨,兼懷秋遠法姪 (超寤)
- 寄育王嵩來上人(二首) (張兆林)
- 從天童過育王,依韻奉酬嵩公 (彭祖訓)
- 贈嵩來上人 (周鴻憲)
- 嵩公以詩見贈,次韻奉答 (張美確)
- 偕董天池(不磷)遊阿育王寺 (范桐)
- 玉几松堂同李東門看雨 (萬承勲)
- 前題 (李暾)
- 鄮峯草堂(二首) (嵩來荃)
明州阿育王山續志卷第十四
明州阿育王舍利塔圖讚(有序)
釋迦如來於尸羅𩀱樹間入大湼槃,茶毘得舍利無數,人間、天上、龍宮三分供養。有阿育王以大神力役諸鬼神,碎七寶末成八萬四千塔,盛如來舍利,流布四洲。時有耶舍尊者,於指間放八萬四千光明。天龍夜叉隨光所到處,皆八吉祥、六殊勝地,乃安一塔。震旦凡一十有九所,阿育其一也。其座非石、非木、非金、非鐵,高尺有四寸,凡五層。窗開四靣,寶磬處中,舍利如珠懸下。(冋)於康熙己酉之冬,道經四明,特過鄮山瞻禮。禮畢圍繞三帀,忽見大如菽,光如燈,微紅黃色,敬心益䖍。光成五綵相,從者所見各各不一。合十拜別,歸途再瞻禮,則舍利青色而微,較前更異。寺僧乞紀其事,而并繪是圖。因冗次未就,倐忽六載。今法鐘和尚主其席,向與(冋)為方外交,馳書來欲了此公案。乃齋戒沐浴,焚香敬寫所見之圖,贅之以讚曰:
康熙甲寅之夏至日,晉陵莊冋生題
遊天童道經育王
阿育王寺
草堂(泰不華書鄮峯草堂額)
宿舍利塔下尋古碑
鄮峯草堂
同董曉山、周方人登阿育王寺塔
陪𡵆公訪嵩巖上人題塔(二首)
過育王贈法鐘禪師
寄育王嵩巖和尚
新纂鄞縣誌
距縣五十里阿育王山下,昔周厲王時,東天竺國有阿育王造塔八萬四千,貯釋迦文佛真身舍利,分布四洲,遇八吉祥、六殊勝地,乃安一塔。晉太康三年,并州劉薩訶弋獵為生。病瀕死,見梵僧謂之曰:「汝罪重,應入地獄。宜往會稽有阿育王寶塔處,頂禮得免。」既蘇,出家,名曰慧達。徧求山澤,忽聞此處地下鐘聲,至心䖍禮,有塔從地湧出,光明騰耀。高一尺四寸,廣七寸,非金、非石。四靣窗虚,內懸寶磬,中綴舍利,變現不可殫述。此八萬四千塔之一也。安帝義熙元年,始構塔亭,歲度二七僧守之。宋元嘉二年,文帝勅沙門道祐創增佛宇。掘地得金合,盛三舍利、佛爪、佛髮。詔建浮圖三級函焉。十二年,曇摩密多建塔寺。梁天監十五年,華陽真人陶貞白先生宏景詣塔,誓受五大戒。普通三年,武帝命建殿堂,賜「阿育王寺」額,蕭子雲手書飛白,由是山亦以「阿育王」名。大同六年,帝令其孫越州守岳陽王𧦴改浮圖五層,繪藏帝及昭明太子像,賜金五百兩,造銅佛五百軀,寫經論五百卷,鑄鐵鼎以鎮四角。尋蠲復其賦,調給兵設營防衞。陳宣帝度僧守塔,如義熙數。唐中宗遣使賜金,下詔䕶持。咸通間,又度僧守之。周顯德五年,寺災。宋初重建,太宗嘗命通慧大師贊寧奉舍利入禁中供養。大中祥符元年,賜「廣利」額。熙寧三年,大覺禪師懷璉居之,建宸奎閣,藏仁宗偈頌御書五十三軸(有真書、飛白、梵書三體)、御書團扇三柄、英宗手詔一道、知杭州軍州蘇軾撰記。高宗賜塔號曰「佛頂光明」,嘗迎至禁庭。孝宗亦奉迎入大內,御書「妙勝之殿」賜本寺。皇子判府魏王愷造金塔一座,奉安寶塔。大慧禪師宗杲住持卓錫,有泉曰「妙喜」,張九成作銘。其「普香世界」額,則張秘閣即之所書也。元至正十年,住持悟光建承恩閣,學士黃溍為記。二十四年,住持元輿重建下塔,司農少卿危素撰記。明洪武十五年定為「育王禪寺」,稱天下禪宗五山之第五。住持崇裕修復塔寺莊田,翰林承㫖宋濂為記。永樂十四年殿[A1]圮,住持宗正重建。宏治[1]間,住持廣福重建玉几松堂,少司空李堂記之。正德十二年,福又修上塔,堂又為之記。嘉靖四年,山門燬,福更重建,考功郎豐坊記。萬 間,住持傳瓶重建佛殿。十九年,真如軒有靈菊之異,改軒名曰「靈菊」,大司成戴洵為記。崇禎間,邑侯王章撰〈舍利殿記〉,住持正理重修。國朝順治五年,住持行雪徙殿為西向,未幾燬。康熙十八年,住持海覺重修舍利殿。寺之東有鄮峯草堂,元泰不華篆額。去里許,由大權洞而入,有劉薩訶塔院。院之南有墮星石,石上隱隱有袈裟文,相傳隨塔而墮云。
呈法公
冐雨過鄮峯訪法公,留宿山房
賦得阿育王舍利寶塔
家弟維賢、瞻在、文國過玉几松堂止靜,余不及從,得排句十二韻
禮舍利(集天竺語)
阿育王㳟禮迦文舍利塔
放光松
約謝子維賢同遊阿育(予因事入白峯,謝見候,屢日不值。及予至寺,謝已先還,慨然有賦,兼呈法公。 )
春日禮育王舍利,詩以志勝
秋遠和尚繼席育王里言奉寄
送法老和尚還掃花居
育王移山梅一本於樹滋堂,雨中分賦(二首)
寄法公和尚(二首)
呈法公
遊育王贈東堂法老和尚(用豐考功原韻)
重晤法和尚於蛟城(二首)
法公自都門歸鄮峯𨚫寄
阿育王寺瞻仰舍利
寄育王法老和尚
雨中過鄮山宿玉几松堂
懷秋遠和尚
過育王晤遠公和尚(二首)
過鄮峯呈遠公和尚
春日再訪遠公
山居得秋遠和尚書漫賦(二首)
遊阿育王寺
秋杪從天童過宿育王,用歐陽公憶滁州幽谷韻,呈秋遠和尚
前題
前題
玉几峯(三首)
仙人書
般若塔
放光松歌
送秋公法姪和尚歸鄮峯
過育王呈秋遠和尚(二首)
小育王感懷(三首)
七佛潭
袈裟石
春日過鄮峯,同省齋和尚、斯敏法姪坐雨,兼懷秋遠法姪
寄育王嵩來上人(二首)
從天童過育王,依韻奉酬嵩來上人
贈嵩來上人
嵩公以詩見贈,次韻奉答
偕董天池(不磷)遊阿育王寺,宿嵩公房
玉几松堂同李東門看雨
前題
鄮峯草堂(二首)
校注
[0796001] 編按:為避清高宗弘曆諱,改「弘治」為「宏治」。 [0808001] 底本此篇文字脫落。【經文資訊】《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 A012 冊 No. GA012n0011 明州阿育王山續志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0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中國佛寺史志彙刊》所編輯
【原始資料】法鼓文理學院、中華佛學研究所之「中國佛教寺廟志數位典藏」專案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