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明州阿育王山續志

明州阿育王山續志第十二卷目錄

  • 送丕上人還育王寺 (高啟)
  • 遊阿育王山 (周翰)
  • 遊育王寺 (胡庚)
  • 遊育王山 (戴良)
  • 題大慧禪師遺墨後 (宋)
  • 阿育王山廣利禪寺塗田記 (宋)
  • 雪窗禪師語錄序 (宋)
  • 扶宗宏辯禪師生塔之碑 (宋)
  • 育王禪師裕公三會語錄序 (宋)
  • 約之禪師像贊 (宋)
  • 寄育王寺 (日本使)
  • 贈頤公 (張勇)
  • 登上塔 (釋宗正)
  • 次十景韻 (釋自學)
  • 育王寺(二首) (烏斯道)
  • 過玉几(二首) (薛仕銘)
  • 送真藏主還日本 (釋自學)
  • 悼育王澹菴和尚 (胡濙)
  • 和胡宗伯悼澹公原韻 (王一寧)
  • 和胡宗伯韻 (周忱)
  • 和胡宗伯韻 (程高雲)
  • 和胡宗伯韻 (吳餘慶)
  • 和胡宗伯韻 (周草庭)
  • 和胡宗伯韻 (祖淵)
  • 和胡宗伯韻 (宗頃)
  • 阿育王寺 (張時徹)
  • 極目亭 (張時徹)
  • 次十景韻 (清源本)
  • 遊廣利寺 (張瓚)
  • 重遊育王和壁上舊韻 (李堂)
  • 留題廣公壁 (李堂)
  • 玉几松堂記 (李堂)
  • 送育王慧曉禪師東歸 (張邦奇)
  • 贈全師住持育王寺序 (張邦奇)
  • 遊育王寺 (沈仕)
  • 廣利寺 (沈愷)
  • 育王山 (陸釴)
  • 遊育王寺 (胡鰲)
  • 登青玉樓 (盧叔麟)
  • 和馮松坡遊育王山 (張時敏)
  • 和韻簡余司空避客育王 (屠大山)
  • 金九山居育王因簡 (范欽)
  • 觀育王舍利 (張信)
  • 瞻禮舍利 (文徵明)
  • 禮舍利塔 (楊汝芳)
  • 偕李封若遊育王 (汪明際)
  • 遊玉几山 (沃𩑚)
  • 宿育王寺 (韓逢祐)
  • 育王懷李孝甫太僕 (吳禮嘉)
  • 同趙學憲徐侍御宿阿育王寺 (李德繼)
  • 尋慧日上人不遇(二絕) (李德繼)
  • 阿育王寺(二首) (楊承鯤)
  • 同汪無際禮舍利(二首) (李桐)
  • 觀舍利 (張伯鯨)
  • 禮舍利塔 (張球)
  • 觀舍利(四首) (周應賔)

明州阿育王山續志卷第十二

送丕上人還育王寺

解夏還尋舊寺栖 滿船黃葉過長溪 袈娑影入秋山遠 舍利光懸夜塔低
鵞識講時常遶聽 猿知定後不驚啼
𨚫慚擾擾塵中客 覺路如今去尚迷

遊阿育王山

欵欵籃輿駐嶺隈 參差樓閣淨浮埃 曇花香落諸峯寂 舍利光分萬鑑開
雲暖金沙龍躍出 月明玉几鶴歸來
平生幾兩登山屐 覽勝應須步石苔

遊育王寺

育王舍利梵王家 寶塔稜層䕶碧霞 龍擁奇峯橫玉几 鰻藏靈井漫金沙
山童招引要留偈 老衲逢迎即供茶
登覽喜探名勝地 滿衣金粉落松花

遊育王山

栩栩招提遊 冥冥山海觀 玉几峯影橫 金沙水流漫
鷲嶺騫皦日 雁塔峙青漢 遠睇朱甍起 近睹丹宮煥
金輪事已往 舍利光猶爛 亦有巨人迹 不隨塵剎換
陟降境逾繁 應接日旋晏 耆闍闔追衍 泉石寧盡翫
浮生諒多途 又動歸與歎

題大慧禪師遺墨後

右大慧和尚杲公為僧清立所作疏凡一百九十四言乃公七十一歲時書其凌厲橫逸之氣老而不衰于此猶事見其髣髴人知仰公者惟知說法如雨如雲覺悟羣迷而不知其忠義耿耿注意于國家者甚篤縱有知其忠義者而又不知其戱遊翰墨循蹈矩彠亦自可傳不朽嗚呼若公應物無方事謂如神龍變化不測者矣疏文不局于駢儷之體而特學趙州公案為言無非欲大法以昭示人後來沉溺葩藻而于道無補者其尚以公為鑒哉[A1]字無欲公嘗稱其堅厲人道亦嘉士云

阿育王山廣利禪寺塗田記

明之廣利禪寺名列五山為浙江東一大叢林緇衣之士執瓶錫而來者動以千計舊時多土田而淪沒者過半一遇乏食必持鉢走民間以乞食為事寺之長老普濟禪師光公既為正其侵彊復謀買田以助之既賫志而歿其弟子象先輿之恢廓而有為乃慨然曰「先師之志我不可不就也」市奉化縣腴田數千畝有畸錢以緡計者十千九百有畸俾其徒嘗輸力于其間者若廣融若景 等輪掌其事歲收其入六百斛薦于寺中以補其不足且建三楹間以為儲偫之所愛伐豎石囑余為之文而勒步畝之詳于石陰余謂「象先之功侈矣固不可以不書然而文之體因其事而著其理始為得之請偕田為諭以勵夫進修之士何如」象先曰「不亦善乎」士之進修則不昧因果所謂竊攘質鬻之禍不作吾田固有永而不廢矣余因諸佛為證結跏趺坐為說偈曰

大田在海濵 厥土惟塗泥 何物不可藝 之禾乃有成
禾根入土已 當加保衛力
涵受及糞土 耘耔復以時 勿使惡草生 若非雨露滋 亦不能生成
數者既能備 時至自然熟 佳穟纍纍然 徧及郊野中
我心有如田 諸種靡不納 青黃與白黑 隨其所種生
菩提譬佳禾 種之即有秋 持戒為保衛 忍辱為涵受
布施為糞壅 精進為耘耔
智慧為雨露 禪定道乃成 人力一不至 田雖號膏腴
蒿萊日夜長 雉兎之所藏 蛇虺共出沒 化為荒歲逼
欲求一粒粟 有不可得者 我心倘不治 其失亦復然
治心如治田 豈不以此故 上人最可便 市田繼先志
食此緇衣眾 頓免饑火𤋎 食者或感觸 寧不思前喻 嗜道如嗜食
定知顆粒微 視如萬金重
進道功或怠 亦不易消受 刻文于貞珉 讀者知自勵
更加䕶持力 常使食輪轉

雪窓禪師語錄序

或問余曰「達磨西來以不立文字為宗葢欲掃空諸相直究本心而趨真實覺地者也名山宿德何莫非達磨之子孫為之徒者因其說法往往編以成書號曰『語錄』矣乃與不立文字之㫖相戾乎」曰「非是之謂也扶衰救𡚁各隨其時節因緣有不可執一而論者矣昔我三界大師演說大小乘其弟子結集為修多羅藏至繁且多也復慮後人溺于見解而反為心累故以正法眼藏付于摩訶迦葉拈花微笑之間無上甚深妙法會攝無餘此亦化導之一門耳非真謂鹿野苑至䟦提河所言皆當棄之也不然如來自兠率下生何不即以單傳直指示人顧乃諄複勸誘而勿置之邪去佛既遠學有纏繞名義不能出離誠有如如來之所慮者達磨出而救之故取迦葉微笑之㫖導以示人益亦有所甚不得已焉爾育王禪師以三昧力入智慧海初說法于白馬寺繼遷開元已而住育王山兼領天童寺事四會之間緇素翕集所以啟人天龍鬼之聽屹立不遷如真正幢涉險度危類大法船若見若聞皆獲利濟至若𡸁示之語以驗未學又如臨萬仞懸崖而立非上根大器豈易入其閫奧者哉虞文靖公贊師之語謂為『佛果一枝鳳毛麟角』者其言良可信不誣也」師入滅之十四年其上首弟子象先輿公月經滿公以所錄語徵余為敘余故舉扶衰救𡚁各隨其時節因緣者言之于見達磨之宗非有違于先佛諸師之錄非有違于達磨其事雖殊理則同也有若禪師此錄之行後有因語言而入者雖不得見師而師之惠利所及益遠矣靈妙一真直超三界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雖無物之不攝欲求一物了不可得于斯時也無煩惱可除無法門可學無眾生可度無佛道可成尚何有言語文字之可足論哉觀斯錄者又當于是而求之人能于是求之始于禪師之道與有聞矣禪師名悟光字公實姓楊氏別號雪窓成都之新都人

扶宗宏辯禪師育王約之裕公生塔之碑

禪師現坐玉几道塲說法度人而絕去來之相預建塔于廬山石耳峯下期他日為設利之藏其上首弟子師秀持岳林住山良珵所聚事行為銘勒諸塔上嗚呼有若師者其殆能齊生死晝夜之理者乎

師名崇裕字約之毘陵陳氏子其母 氏夢龐僧乘肩輿叩門呼曰「吾將假舘于斯」母覺時有娠十月而生四歲始覺步七歲入學資職超羣然體素尫弱十日九疾每視佛像輙跪瞻禮父母以其應夢冀徼靈釋氏愈之命從壽昌院東林曉公為沙彌院有大梨木三十年不發花及師之來花開滿樹結實大如斚東林知為祥徵度為大僧受具俄蓬累而出登𩀱徑山謁寂照端公惟以觀心為急務閱三年未有所證偶遊東坡池因操觚成一偈寂照見之喜云「此龍象器也」命為侍者師勿從復走天目山見佛慧義公受以「萬法歸一」語師淬礪益力又二年復度中天竺叅廣智訢公一造戶庭如膠漆相入廣智為舉臨濟無位真人之言且詰之云「爾還知否」師即下拜智云「爾何所見」師答云「拜者非是他人」智云「從門入者不是家珍耶」師云「和尚慎勿欺人」智首肯之元文宗詔建大龍翔集慶寺于金陵起廣智開山師復往依焉充維那之職未幾掌藏鑰十餘年間盡得其學御史中丞張公起岩問廣智云「選佛塲中如此多眾其有弗悖般若者乎」智云「戒律精嚴言行不背唯崇裕一人自受度以來脅不沾席者三十年」張公深加獎嘆朶兒只國王時以浙江行省右丞相領宣政院事遴選諸方住持名既上猶恐其未公也投鉤而定之師始出世太平南禪報恩光孝寺瓣香之祝葢嗣廣智云師以誠遇物黑白宗之一日令圬人塓壁壁中隆然有物扶之獲悉達太子像乃佛牙所刻成師召工傅以黃金金迸裂設利從中涌出奉以香殿遐邇施者日新月盛數載之內百廢具舉名聞于帝錫師以今號尋遷九江圓通崇勝禪寺宋之初有神僧道濟將示寂累青石塔語其徒曰「此塔若紅我即再來」洎圓機旻公來塔果紅色人異之及旻公終復爾懸記有三百年後大興佛事之師入院之夕眾僧夢旻公至而其塔發光者彌月人尤異之數年之間寺為重新時榮國公火像赤總戎江西慕師之慈行申弟子之禮受持五戒而退洪武元年開善世院以統攝釋教命大浮屠主之諸方以師名聞移主四明阿育王寺寺居五山之一頗難其人聞師之臨少長咸悅香花遠迎者接踵于道時當仲冬天樂如聞萬行稱頌爭言見未曾有及其接引未悟專指單提向上之功棒喝縱橫(云云)

育王禪師裕公三會語錄序

古人之道感而形化曷嘗貴於言哉甚不得已而有言言或易於遺忘又甚不得已而記錄之雖曰形諸簡編然懼不能行遠又甚不得已始刻文梓而傳之其言之也欲擊蒙於當時其傳之也將澤物於後世惓惓為道之心為何如哉於歴代諸師之言不能無感激也者則曰「靈明中居一塵不可留况語言文字紛穢龐雜足以礙冲虚而窒真如達摩氏東來持《楞伽經》以印人心《楞伽》佛口所宣也君子尚謂其墮於枝蔓况後來師弟子策勵之言乎」曰「不然也人之根性不同而𡸁接之機亦異其上上者一見之頓情塵自然銷殞何暇於言哉若下下者朝夕諄諄誨之淡如嚼蠟竟不知其味苟欲絕文字令其豁然自悟是猶采鳧藻於山巔求女蘿於海底終不可得也今之去古亦遠矣自大鑑以來其語具在人仰之者如應龍昇天海立雲流或現大身或現小身不可以凡情測度儻不因其言而求之則其超然獨立不墮色聲者奚從而知之既知之必將而象之若以其窒真如而礙冲虚一切斥去不識其可乎雖然《寶積經》云『如來所演八萬四千法藏聲教皆名為文離諸一切言音文字理不可說是名為義』法藏且爾况下於斯者乎以此觀之當畧其文而究其義可也然而取魚者必資筌博兎者當用蹄兎與魚既獲而無事於蹄筌吾心源既澄識浪自息復何義之云乎之區區又不能無感於後之人也」育王禪師裕公三坐道塲策勵學徒如青天霹靂聞者掩耳演說無上妙道如升蘇迷盧山濶視四天下百物無所遁藏大司徒楚國歐陽文公謂「其言出入宗乘內典左右逢源其文涉獵百氏燦然可覩」鞔峯住山恕中愠公謂其「故施踔厲不愧為大慧七世孫」皆知言頗獲與公游嘗以賸語三卷質正於公公不鄙而題識之許其可以入道今已十閱寒暑矣公之徒師秀不遠千里以公《三會語》請序而傳之嗚呼公之有言與秀之汲汲圖此者夫豈得已者哉雖不文因不辭而書諸首簡云

約之禪師像贊

龐蔚之姿 宏辯之才 一衲二十年 脅不沾席 談元八萬偈 舌若驚雷
崖樹重榮 兆法門之復振 塔光呈瑞 擬古佛之再來
烱烱乎眼光閃爍 沉沉乎氣宇宏恢
颯颯乎九江風動 巍巍乎玉几天開 一真超于實際 斯不染于纎埃
彼自安于培婁 曾莫陟其崔嵬
倘于斯而觀感 庶立懦而興頹

遊育王寺

偶來覽勝鄮峯境 山路行行雪作堆 風攪空林飢虎嘯 雲埋老樹斷猿哀
擡頭東塔又西塔 移步前臺更後臺
正是如來真境界 臘天香散一枝梅

贈頤公

靈谷禪堂飽五車 育王虚席待蜂衙 兎毫乍染成文錦 麈尾纔揮雨寶花
虎聽談元來玉几 龍聞說法出金沙
山門從此增輝耀 舍利光騰見彩霞

登上塔

危巔一塔與天齊 乘霽偕遊不倦躋 凍合石林三徑曉 雪堆松壑萬山低
[A2]斂衣暫坐看雲起 曵杖徐行聽鳥啼
白髮頭陀忘世久 茆龕破衲事幽棲

次十境韻

西竺分來鎮海隅 奇形異狀世難圖 夜深現出香雲裡 烜赫猶如琥珀珠(舍利塔)
烏石山中最吉祥 千年舍利久珍藏 一朝慧達來䖍禱 湧出浮圖放寶光(湧現岩)
碧澗寒潭百尺深 清光皎潔照天心 傳聞七佛曾來浴 一道流輝亘古今(七佛潭)
梵苑清幽絕世塵 洞中風月自通神 大權顯迹名猶在 雲合雲開幾度春(大權洞)
果滿三祗百煉金 功圓無度幾生心 腳跟牢實從人看 頑石分明一寸深(佛跡岩)
石上鎸書是異人 墨光常帶紫痕新 烟霾雨洗難磨滅 占斷祗園萬古春(仙書岩)
老禪過化顯靈踪 鑿出清泉映碧空 海眾雲廚蒙利濟 天人咫尺仰高風(妙喜泉)
大覺談元合聖機 親將詩偈賜金闈 宸奎高閣蘇公銘 落落清名四海飛(宸奎閣)
鄮峯東畔金沙井 千古潛藏䕶塔龍 邑令年年來奠祭 大施甘澤灑長空(金沙井)
天排玉几當門外 不用良工巧琢磨 春霽山花開萬朶 宛如仙女散曼陀(玉几峯)

育王寺(二首)

鄮嶺名如鷲嶺傳 剎竿無恙已千年 地雄南土居三佛 山盡東溟倚半天
宸翰香浮高閣表 岩泉清出老松前
遊人自覺虚生白 猶覔神光上客船
靈踪深閟壓東南 樓閣丹青閃翠嵐 燈影半空搖上塔 爐熏千載出西菴
山看玉几無雲好 泉取金沙瀹茗甘
細讀長公碑刻畫 黃昏萬丈覔龍潭

過玉几(二首)

地形抝曲類盤渦 四顧羣山擁翠螺 舍利真身藏塔表 承恩高閣寄岩阿
金仙法座青蓮捧 寶匣神經白馬馱
此日勝遊歸路晚 輕袍惹得異香多
勝地從來入品題 不須掬水覔曹溪 金沙井潔群龍蟄 玉几峯橫一案齊
塔影遙分天上下 鈴聲遠拂樹高低
我來今日登臨罷 謾向松陰散馬蹄

送真藏主還日本

早年奉使入中州 詔遣東還寵渥優 行色未曾辭上國 恩光先已照遐陬
山低熊野高飛錫 水濶鯨波穩泛舟
遙想彛王欣拜復 三呼萬歲祝皇猷

悼育王澹菴和尚

慈恩樓閣倚雲開 一代禪翁去不來 滄海掀翻鋪地浪 虚空撲落震天雷
能推此道多年學 善證斯文出世才
玉麈不揮今已矣 令人慟泣赴猊臺

和胡宗伯悼澹公原韻

訃音驀爾致余開 云報慈恩歸去來 法性遊空明似月 聲名動地響如雷
自兹鄉里無知己 孰似禪中有辨才
六月漫天飛白雪 茶毘相送出金臺

和胡宗伯韻

 几禪關晝不開 遙傳天子詔書來 銅章握處貴 玉 法鼓撾時響若雷
瑚璉固為宗廟器 楩楠應作棟梁才
而今𨾏履西遊日 漠漠愁雲暗寶臺

和胡宗伯韻

育王法席喜宏開 鶚薦新從上國來 每共鴻盧聽早漏 幾同鳳闕起春雷
師居僧錄推多學 我忝詞林愧乏才
一自西歸無復覩 傷心愁過雨花臺

和胡宗伯韻

別舘同將梵筴開 天書三詔喜重來 空聞隻履回葱嶺 不復高談振法雷
白首匡宗扶短筞 赤心輔教屬長才
方欣領命居僧錄 遽返天宮坐寶臺

和胡宗伯韻

三十餘年蓮社開 無心杖錫去還來 位超海印清於水 哀動殊方沸若雷
喜世一時推偉器 法門千載負良才
臨風幾度空惆悵 一束生芻禮化臺

和胡宗伯韻

泥封三度手親開 杖錫今從天上來 浩浩辭翻三峽水 殷殷振動一聲雷
高僧詩內膺清選 覺義銜中列上才
選佛選官俱勘破 爭如端坐九蓮臺

和胡宗伯韻

憂思百結鬱難開 訃及慈恩寂滅來 客底有懷空對雨 社中無復見宗雷
𨺗興幻相惹妖孽 驀起毘嵐霣異才
方伯素知師德重 天詞首製出容臺

阿育王寺

不是烟霞客 青山夙有緣 松筠隨處好 猿鶴與人便
拂袖雲中語 聽泉石上眠 逍遙堪避世 色相為誰傳
蘭若依山腹 朝霞起樹巔 但從樵徑引 直到斗牛邊
瀑布垂青壁 藤蘿掛紫烟 相將憑玉几 洗藥問靈泉

極目亭

曲徑緣青草 孤亭占碧空 望窮三島外 身在九霄中
霞起群峰亂 浪翻夕照紅 翩然振衣袂 直欲駕長風

次十景韻

黃金鑄出塔中虚 百億神天䕶地圖 舍利古今光不夜 莫教人訝活龍珠(舍利塔)
育王勝地八禎祥湧出浮圖舍利藏 日月不知天地老 年年花發笑春光(湧現岩)
地不寬兮水不深 分明只要滌塵心 滿身垢濁無人洗 嬴得虚名耀古今(七佛潭)
菩薩金軀逈脫塵 只因䕶塔顯威神 洞門開處無人到 野草閒花不計春(大權洞)
男兒膝下有黃金 踏斷懸崖鐵石心 多少人看都不識 可憐埋沒白雲深(佛跡岩)
石書傳道是仙人 雪囓霜饕色倍新 一叚精神磨不滅 年年香擁百花春(仙書岩)
滾滾心泉不見踪 鏡光搖漾照虚空 自知一深無底 不怕魚驚白浪風(妙喜泉)
崔嵬傑閣煥天機 上出重霄掩翠闈 壯觀育王殊勝地 此名無翼勢長飛(宸奎閣)
金沙三井鄮峯東 雜布金星漾活龍 聞說昔年多感應 炎天施雨滿瑤空(金沙井)
山橫一帶翠婆娑 玉几當胸手可磨 阿育國王真富貴 令人千古誦伽陀(玉几峯)

遊廣利寺

萬松夾道隱鳴鐘 望入承恩紫氣重 古陌行詢馴野雉 禪堂延話起潭龍
雲霞長䕶金沙井 日月平臨玉几峯
記得坡翁曾解帶 公餘猶得暫從容

重遊育王和壁上舊韻

未老謝新銜 尋真禮佛函 凌虚憑玉几 望海陟華岩
潭倒浮圖影 香凝舍利緘 病軀登覽倦 空翠濕春衫

留題廣公壁

玉几憑虚紫翠藏 上方登處見扶桑 龍歸西隱拖晴塔 鶴放東林過草堂
僧慧佛靈開舍利 石蘭岩桂發天香
廿年又了重遊願 借宿湯休一榻凉

玉几松堂記

玉几山廣利寺之案山也寺以鄮峯為倚松堂俯臨之若降伏然蜿蜒偃臥于前靣清流而背𥤮兀層巒叠嶂之爭奇獻秀者咸萃焉真僧剎之雄勝也名其堂者宋張寺丞即之容菴福禪師乃本寺九十四代住持也重建斯堂再新其額辭世退居者已五十年兹壽届七旬山門諸上人屢以記為請葢欲揚美以紀實也余知師以符篤行者虚文奚為哉惟宇內名山咸為佛供而至人所寓地益其靈兹山自晉以來佛靈留跡舍利現光形勝稱重于古今非以環奇傑異之賢代為主盟故彌久而益盛哉國朝高僧如自學宗正二公咸以詩文應召登進于京然禪宗師律承起淵源則于容菴僅見焉葢以無有為宗以濟物為用以性為本來以情為外障屏虚幻于了悟戒蔓說于造詣非傳燈石也其派即曹溪其成可迦葉也或曰「師慧相清嚴緇流仰頼薪于山岡隴彌焉稼于田膏腴盈焉𨽾于籍貢賦充焉祝延之餘此以福田利益表其功非知師也盍省諸堂顏乎松為操玉為資與山堂並美于無彊斯贈言之意也」眾皆曰「然」遂為紀之

送育王慧曉禪師東歸

重落風塵又十年 石房燈影憶談禪 機超曲棘貞松外 人在黃花翠竹邊
玉几金堂常入夢 錢湖銀海浪飛仙
東歸倘說西來意 灰冷香爐繡佛前

贈全師住持育王寺序

阿育王寺在古鄮城之東釋經所稱「海岸孤絕處」也而佛氏生于極西繇西土而至東海之壖相去邈絕而舍利于斯乎集焉余竊謂佛氏者亦固欲神其法炫其精神于絕遠之地乎及余遊山則玉几前峙鄮峯後聳陽堂太白諸山遠近環布而碧海錢湖輝映左右穆然而竹樹清朗然而天宇曠夫舍利之兹集也雖曰役諸鬼神而山川靈秀之氣亦自有所感也月庭全禪師修持慈谿之永明年五十矣質直簡亢無矯容餙行然通儒術能詩歌故一時名縉紳樂與之遊廼者永明山門弗戒十火慨然佐其師綱公揮貲千金餙新之人以為難嘗別築塔室于塔山以為遁志而育王諸僧自謂名山必得全師住持庶足為重乃相率禮請既得允而謁文于余余嘗遊彭蠡入洞庭登武當衡岳徜徉其巔溯三峽而棹玻璃以極乎岷嶓之陽而望西域之境名勝之區歴覽殆遍若育王之勝則惟風氣所鍾佛靈所注海內諸剎百億計而獨巋然為五名山之一也夫豈偶然哉去年秋山門亦燬師復捐貲以助興建其平生清苦節縮積而知所散葢如此師出錢氏為慈谿望族代有聞人曰明之者與余同舉于鄉余每至永明師意加懃厚焉謁余文者育王僧曉公數遇余寶雲之禪房能談三乘令人忘倦云

遊育王寺

梵帝西清境 靈岩上巳辰 紅收行靄盡 綠徧望烟新
寶樹分𩀱影 龍泉吐九津 露華凝瑞液 日彩上仙輪
殿遶芝花秀 堦𡸁貝果珍 蓮峯雲是葉 鏡水霧為塵
煖益恒河潤 光生法界春 空香縈草木 花雨散天人
意府董休旨 形圖照勝因 曹溪原[A3]淨域 何藉剪荊榛

廣利寺

凌風探海窟 半日與僧便 身在青霄上 人依北斗邊
乾坤分楚越 今古此風煙 欲訪洪崖迹 思叅玉屑泉

育王山

盡梯千尺上招提 古木陰森曲徑迷 僧定海霞棲石榻 佛光空翠映花溪
穿林傍月時聞磬 步壑看雲一杖藜
名勝古來麗文藻 莫教碑蘚蝕新題

遊育王寺

名山開玉几 舍利擁瑤臺 古木天邊起 溪光谷口開
烟霞任出沒 樓閣獨崔嵬 夜靜收餘雨 鶴鳴何處來

登青玉樓(時餞別吳左江)

本為南浦別 聊作上方遊 塔頂晴雲墜 林間寒雨收
鳥鳴山愈寂 僧引客同幽 千里金陵月 先臨青玉樓

和馮松坡遊育王山

鄮水叢林曲徑微 詩翁先我入岩扉 烟消谷口聞鐘出 雨過松梢見鶴飛
掃石欲留明月至 投簪原為買山歸
塵機到此同禪息 懶向王程問是非

和韻簡余司空避客育王

聞道招提客 投閒未得閑 賔朋隨杖履 觴榼滿秋山
冐雨荒凉外 逢僧夢寐間 談禪何所悟 徒見𩯭毛班

金九山居育王因簡(二首)

杖屨何方去 蒼茫𩀱樹林 人天開覺路 法雨[A4]淨幽襟
野曠冰霜合 峯廻紫翠沉 遠公期入社 端候虎溪潯
地擁金仙界 風流學士船 衝寒緣避客 攬勝且安禪
人世空山外 年華短髮前 不知同社友 形影坐相憐

觀育王舍利

浮海東來禮育王 寶龕舍利放毫光 前朝御墨留恩遠 當代高禪受戒香
山自天生橫玉翠 沙從地湧布金黃
燈傳奕葉昭因果 誰謂瞿曇事渺茫

瞻禮舍利

東風一舸上蓮臺 窣堵光明寶藏開 水漾金沙從地湧 山橫玉几自天排
浮生擾擾成虚幻 法性如如無去來
欲究南宗叅百丈 遠公何日渡江杯

禮舍利塔

躡屩度雲壑 來瞻舍利光 寶輪從地湧 玉几散天香
塔影千年古 鐘聲六代長 隨機多變現 水月映松堂

偕李封若遊育王

不憚翻漿揮羽翰 蕭題蘇額澷盤桓 到來玉几當堦秀 聽入龍吟徹夏寒
幾座殿堂𩀱樹下 無窮法界一毫端
從來聖相隨人現 莫作區區目𤯝看

遊玉几山

春日煦祗園 松杉夾道妍 絳宮青嶂裏 清梵白雲邊
縹緲鐘聲度 高低塔影懸 老僧方出定 趺坐共譚元

宿育王寺

遙泛香河過上方 因瞻舍利叩空王 金沙日湧花為雨 寶塔時開佛放光
支遁許來元度宅 陶潛寄傲遠公房
白雲深處通宵話 不使春眠客夢長

育王懷李孝甫太僕

步輦尋幽滿路苔 萬山盤鬱紫霞開 脚跟漲海連三島 眼外長空隘九垓
髣髴臥碑坡老蹟 岧嶤新搆陸公臺
一樽鷲嶺誰聯句 白也清狂故不來

同趙學憲徐侍御宿阿育王寺

日日登臨未擬還 更尋別徑訪松關 毒龍潛伏金沙井 靈鷲高飛玉几山
月照清池僧榻淨 雲封紺殿佛燈閒
知君共有談禪興 不厭華簮對白綸

尋慧日上人不遇(二絕)

溪口蒼烟瞑 山頭落日懸 松關空自掩 寶月獨姢姢
徑曲迷花草 門深掩碧蘿 禪房相待久 悵望竟如何

阿育王寺(二首)

日入山燒起 蒼茫烟霧新 彤雲低殿閣 高樹宿星辰
龍象千年地 袈裟幾葉身 自知甘濩落 不是學離塵
去去盤雲轉 高高望海行 到山千澗響 入谷萬花明
邱壑夢嘗往 煙霞疾未成 興來還不淺 翻劇子規鳴

同汪無際禮舍利(二首)

娑羅𩀱樹䕶空王 膜拜時通鼻觀香 共覩靈珠呈異相 敢言慧眼發明光
綉幢輝映千花座 窣堵莊嚴七寶裝
清磬數聲塵土隔 天風吹下晚風凉
暫憇名山裏 虚無坐可邀 松聲傳紺殿 塔影上青霄
梵逐流風起 鐘隨曠野飄 通宵纔一覺 幽夢未能消

觀舍利

冐雨初登舍利臺 梵宮基在亂雲隈 山留玉几為天案 珠䕶金鐘作佛胎
花落空階猿悟去 風翻高樹鶴飛來
祥光五彩看非易 囑付山僧莫浪開

禮舍利塔

皈依客自舊中吳 白髮其如感慨何 光吐千秋呈舍利 花開五色見娑羅
金沙風靜龍形[A5]斂 玉几雲封鶴夢多
何幸支公成妙[A6]悟 肯移杯渡一相過

觀舍利(四首)

聽法降龍出海 聞經香象渡河 五色華開優鉢 一輪月影莎蘿
草色印明沙界 溪聲響徹潮音 剝落五重衣障 打成一片禪心
木幻軍持不放 蒲團貝葉常親 得見菩提真性 便是如來法身
朶朶黃花般若 竿竿翠竹真如 要識寒山拾得 即為普賢文殊

校注

[A1] 立【CB】邱【志彙】
[A2] 斂【CB】歛【志彙】
[A3] 淨【CB】凈【志彙】
[A4] 淨【CB】凈【志彙】
[A5] 斂【CB】歛【志彙】
[A6] 悟【CB】晤【志彙】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