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空之探究

第四章 龍樹——中道緣起與假名空性之統一

一 龍樹與龍樹論

龍樹(Nāgārjuna)菩薩對空義有獨到的闡揚為學者所宗仰成為印度大乘的一大流在中國或推尊龍樹為大乘八宗的共祖印度佛教史上龍樹可說是釋尊以下的第一人但龍樹的傳記極為混亂主要是《楞伽經》中「證得歡喜地往生極樂國」的那位龍樹梵語 Nāgāhvaya應譯為龍叫龍名或龍猛Nāgārjuna——龍樹是根本不同的多氏《印度佛教史》說南方阿闍黎耶龍叫(Nāgāhvaya真實的名字是如來賢(Tathāgata-bhadra闡揚唯識中道是龍樹的弟子[1]月稱(Candrakīrti)的《入中論》引《楞伽經》又引《大雲經》說「此離車子一切有情樂見童子於我滅度後滿四百年轉為苾芻其名曰龍廣宏我教法後於極淨光世界成佛」[2]這位本名一切有情樂見的也是「龍名」月稱誤以為《中論》的作者龍樹了與《大雲經》相當的曇無讖(Dharmarakṣa)所譯的《大方等無想經》說「一切眾生樂見梨車後時復名眾生樂見是大菩薩大香象王常為一切恭敬供養尊重讚嘆」[3]大香象的象就是「龍」(或譯「龍象」)為一切尊重讚歎也與《楞伽經》的「吉祥大名稱」相當這位龍叫弘法於(西元三二〇——)旃陀羅崛多(Candragupta)時代顯然是遲於龍樹的傳說為龍樹弟子(那時候進入後期大乘如來藏佛性思想大大的流傳起來

鳩摩羅什(Kumārajīva)譯出的《龍樹菩薩傳》關於龍樹出家修學弘法的過程這樣[4]

「入山詣一佛塔出家受戒九十日中誦三藏盡更求異經都無得處」

「遂入雪山山中有塔塔中有一老比丘以摩訶衍經典與之」

(欲)「立師教戒更造衣服令附佛法而有小異」

「大龍菩薩接之入海於宮殿中開七寶藏發七寶華函以諸方等深奧經典無量妙法授之龍樹受讀九十日中通解甚多龍樹既得諸經一相深入無生二忍具足龍還送出於南天竺大弘佛法」

「去此世以來至今始過百歲南天竺諸國為其立廟敬奉如佛」

龍樹青年出家時佛像初興佛的舍利塔代表三寶之一的佛為寺院的主要部分大乘行者總稱佛塔及附屬的精舍為塔聲聞行者總稱為精舍僧伽藍其實是一樣的所以龍樹在佛塔出家就是在寺院中出家出家都是在聲聞佛教的各部派寺院中出家所以先讀聲聞乘的三藏其後又在雪山的某一佛寺中讀到了大乘經典雪山有大雪山小雪山都在印度西北初期大乘是興起於南方而大盛於北方的北方的大乘教區是以烏仗那(Udyāna)山陵地帶為中心而向東西山地延[A1]伸的向南而到犍陀羅(Gandhāra[5]《小品般若經》說「後五百歲時般若波羅蜜當廣流布北方」[6]晚出的薩陀波崙([A2]Sadāpararudita)求法故事眾香城就是犍陀羅眾香城主深入大乘書寫《般若經》恭敬供養可看出大乘在北方的盛況龍樹在雪山佛寺中讀到大乘經是可以論定為史實的

龍樹有「立師教戒更造衣服」的企圖我以為問題是大乘佛教雖離傳統的聲聞佛教獨立開展但重法而輕律儀所以大乘的出家者還是在部派中出家受戒離不開聲聞佛教的傳統這是龍樹想別立大乘僧團的問題所在可能為了避免諍執或被責為叛離佛教這一企圖終於沒有實現在傳說中說他有慢心那是不知佛教實況的誤會

龍樹入龍宮取經傳說極為普遍龍樹在龍宮中讀到更多的大乘經「得諸經一相」「一相」或作「一箱」所得的經典傳說與《華嚴經》有關我曾有〈龍樹龍宮取經考〉[7]論證為龍樹取經處在烏荼(Uḍra今奧里薩(Orissa)地方[A3]在大海邊傳說是婆樓那(Varuṇa)龍王往來的地方[A4]裡有神奇的塔傳說是龍樹從龍宮得來的[A5]裡是《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Sudhana)童子的故鄉有古塔廟所以龍樹於龍宮得經應有事實的成分極可能是從龍王的祠廟中得來的後來龍叫七次入海的傳說也只是這一傳說的誇張烏荼在(東)南印度當時屬於安達羅(Andhra)的娑多婆訶(Śātavāhana)王朝龍樹在南印度弘法受到娑多婆訶王朝某王的護持漢譯有《龍樹菩薩勸誡王頌》(共有三種譯本)名為《親友書》就是寄給娑多婆訶國王的依多氏《印度佛教史》龍樹也在中印度弘法從龍樹在雪山區佛寺中研讀大乘對北方也不能說沒有影響總之龍樹弘法的影響是遍及全印度的依《大唐西域記》龍樹晚年住在國都西南的跋羅末羅山([A6]Bhrāmanagiri也就在此山去世

《龍樹菩薩傳》說「去此世以來始過百歲」依此可約略推見龍樹在世的年代《傳》是鳩摩羅什於西元五世紀初所譯的羅什二十歲以前學得龍樹學系的《中》《百》《十二門論》二十歲以後長住在龜[A7]前秦建元「十八年九月(苻)堅遣驍騎將軍呂光西伐龜[A8]茲及烏耆」[A9]茲被攻破羅什也就離龜[A10]到東方來[8]建元十八年為西元三八二年《龍樹傳》的成立一定在三八二年以前那時龍樹去世「始過百年」已有一百零年了所以在世的時代約略為西元一五〇——二五〇年這是很壽長了後來傳說「六百歲」等那只是便於那些後代學者自稱親從龍樹受學而已

龍樹的著作據《龍樹傳》說「廣明摩訶衍作優波提舍十萬偈又作莊嚴佛道論五千偈大慈方便論五千偈中論五百偈令摩訶衍教大行於天竺又造無畏論十萬偈中論出其中」[9]西藏所傳《中論》釋有《無畏論》或說是龍樹的自釋「造無畏論十萬偈中論出其中」就是依此傳說而來的龍樹壽很高大乘佛教由此而大大的發揚有不少著作論理是當然的現依漢譯者略說

龍樹的論著可分為三類西藏傳譯有《中論》(頌)《六十頌如理論》《七十空性論》[A11]迴諍論》《大乘破有論》稱為五正理聚漢譯與之相當的1.《中論》頌釋有鳩摩羅什所譯的青目釋《中論》唐波羅頗迦羅[A12]蜜多羅(Prabhākaramitra)所譯分別明(清辨 Bhāvaviveka)所造的《般若燈論》趙宋惟淨所譯的安慧(Sthiramati)所造的《大乘中觀釋論》——三部2.後魏毘目智仙(Vimokṣaprajñāṛṣi)與瞿曇(般若)流支(Gautamaprajñāruci)共譯的《[A13]迴諍論》3.宋施護(Dānapāla)所譯的《六十頌如理論》及4.《大乘破有論》5.《七十空性論》法尊於民國三十三年(在四川漢藏教理院譯出這五部都是抉擇甚深義的鳩摩羅什所譯的《十二門論》瞿曇般若流支譯的《壹輸盧迦論》都屬於抉擇甚深義的一類屬於菩薩廣大行的有三部1.《大智度論》鳩摩羅什譯為「中本般若」經的釋論僧叡序說「有十萬偈三分除二得此百卷」[10]《論》的後記說「論初品三十四卷解釋(第)一品是全論具本二品以下法師略之若盡出之將十倍於此」[11]這部《般若經》的釋論是十萬偈的廣論現存的是略譯有的說這就是《龍樹菩薩傳》所說「廣明摩訶衍作優波提舍十萬偈」2.《十住毘婆沙論》鳩摩羅什譯這是《十地經》——《華嚴經十地品》的釋論共一七卷僅釋初二地此論是依《十地經》的偈頌而廣為解說的3.《菩提資糧論》本頌是龍樹造隋達摩笈多(Dharmagupta)譯唐義淨譯的《龍樹菩薩勸誡王頌》異譯有宋僧伽跋摩(Saṃghavarman)的《勸發諸王要偈》宋求那跋摩(Guṇavarman)的《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這是為在家信者說法有淺有深有事有理自成一例

西藏所傳的是後期中興的龍樹學在佛教史上龍樹與弟子提婆(Āryadeva)以後龍樹學中衰進入後期大乘時代[12]到西元四五世紀間與無著(Asaṅga世親(Vasubandhu)同時的僧護(Saṃgharakṣita)門下有佛護(Buddhapālita)與清辨龍樹學這才又盛大起來後期的龍樹學以「一切法皆空」為了義說是一致的但論到世俗的安立不免是各說各的如佛護的弟子月稱(Candrakīrti是隨順說一切有部([A14]Sarvāstivāda)的清辨是隨順經部(Sautrāntika)的後起的寂護([A15]Śāntarakṣita是隨順大乘瑜伽(Yogācāra)的世俗安立的自由擇取可說適應的不同也表示了無所適從這由於後期的龍樹學者只知龍樹所造的《中論》等五正理聚但五正理聚抉擇甚深空義而略於世俗的安立龍樹為大乘行者抉擇甚深空義難道沒有論菩薩廣大行嗎西元四五世紀間由鳩摩羅什傳來的有《般若經》(二萬二千頌本)的釋論——《大智度論》《華嚴經十地品》的釋論——《十住毘婆沙論》這兩部龍樹論是在甚深義的基石上明菩薩廣大行對於境都有所解說特別是聲聞與菩薩的同異龍樹曾在北方修學《大智度論》說到聲聞學派特重於說一切有系龍樹學與北方(聲聞及大乘般若)佛教的關係極深宏傳於北方很早就經西域而傳入我國北印度的佛教漸漸的衰了後起的佛護清辨生於南方在中印度學得中觀學又弘傳於南方這所以西藏所傳的後期中觀學竟不知道《大智度論》等世俗安立也就不免無所適從了近代的部分學者由於西藏沒有《大智度論》月稱清辨等沒有說到《大智度論》等而《大智度論》論文也有幾處可疑因此說《大智度論》不是龍樹造的我以為簡譯全書為三分之一的《大智度論》是一部十萬偈的大論《大智度論》的體例如僧叡〈序〉所說「其為論也初辭擬之必標眾異以盡美卒成之終則舉無執以盡善」[13]這與《大毘婆沙論》的體例「或即其殊辯或標之銓評」[14]非常近似這樣的大部論著列舉當時(及以前)的論義在流傳中自不免有增補的成分與《大毘婆沙論》的集成一樣如摭拾幾點就懷疑全部不是龍樹論違反千百年來的成說那未免太輕率了無論如何這是早期的龍樹學

二 《中論》與《阿含經》

論書有「釋經論」「宗經論」釋經論是依經文次第解說的有的以為如來應機說法所集的經不一定是一會說的所以不妨說了再說也不妨或淺或深有的以為如來是一切智人說法是不會重複的所以特重先後次第《大智度論》與《十住毘婆沙論》是釋經論而屬於前一類型的有南方(重)經師的風格與(重)論師所作的經釋如無著([A16]Asaṇga)的釋經論體裁不同宗經論是依一經或多經而論究法義有阿毘達磨([A17]abhidharma)傳統的都是深思密察審決法義似乎非此不可《中論》是宗經論但重在抉擇深義其實論書還有「觀行論」一類以觀行(止觀)為主《中論》二十七品每品都稱為「觀」所以古稱《中論》為中觀如僧肇〈物不遷論〉說「中觀云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1]《中論》是宗經論以觀行為旨趣而不是注重思辨的龍樹(Nāgārjuna)所學綜貫南北大小而表現出獨到的立場現在論究龍樹的空(śūnya, śūnyatā)義以《中論》為主這是後期中觀學者所共通的以《大智度論》等為助說明《中論》所沒有詳論的問題

《中論》開宗明義「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2]《中論》所要論的是因緣(新譯為緣起 [A18]pratītya-samutpāda是八不的緣起八不的緣起就是中道(madhyamā-pratipad八不緣起的含義可說與《般若經》相同而以緣起為論題以八不來闡明卻不是《般若經》的我以為「中論是阿含經的通論是通論阿含經的根本思想抉擇阿含經的本意所在」「中論確是以大乘學者的立場確認緣起中道為佛法的根本深義抉發阿含的緣起深義將佛法的正見確樹於緣起中道的磐石」[3]這一理解我曾廣為引證但有些人總覺得《中論》是依《般若經》造的這也難怪印度論師——《順中論》《般若燈論》等已就是這樣說了我也不是說《中論》與《般若經》無關而是說龍樹本著「般若法門」的深悟不如有些大乘學者以為大乘別有法源而肯定為佛法同一本源不過一般聲聞學者偏重事相的分別失去了佛說的深義所以就《阿含經》所說的引起部派異執的一一加以遮破而顯出《阿含經》的深義也就通於《般若》的深義從前所論證過的現在再敘述一下[4]

《中論》的歸敬頌明八不的緣起緣起是佛法不共外道的特色緣起是離二邊的中道說緣起而名為「中」(論)是《阿含》而不是《般若》中道中不常不斷的中道如《雜阿含經》說「自作自覺(受)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受)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5]不一不異的中道如《雜阿含經》說「若見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無有若復見言命異身異梵行者所無有於此二邊心所不隨正向中道賢聖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謂緣生老死緣無明故有行」[6]不來不出的中道如《雜阿含經》說「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除俗數法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7]中道的不生不滅《阿含經》約無為——涅槃說[8]涅槃是苦的止息寂滅在《阿含經》中是依緣起的「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而闡明的以八不說明中道的緣起說淵源於《雜阿含經》說是不庸懷疑的

《中論》所引證的佛說多出於《阿含經》1.〈觀本際品〉說「大聖之所說本際不可得」出於《雜阿含經》說「無始生死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無始生死」的經說龍樹引歸「何故而戲論謂有生老死」的空義[9]2.〈觀行品〉說「如佛經所說虛誑妄取相」以有為諸行由妄取而成的虛誑(妄)以涅槃為不虛誑龍樹解說為「佛說如是事欲以示空義」[10]3.〈觀有無品〉說「佛能滅有無於化迦旃延經中之所說離有亦離無」此出於《雜阿含經》說「世間有二種依若有若無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離無)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離有)是名離於二邊說於中道」[11]離有無二邊的緣起中道為《中論》重要的教證4.〈觀四諦品〉說「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非鈍根所及是故不欲說」這如《增壹阿含經》說「我今甚深之法難曉難了難可覺知設吾與人說妙法者人不信受亦不奉行我今宜可默然何須說法」[12]各部廣律在梵天請法前也有此「不欲說法」的記錄5.〈觀四諦品〉說「是故經中說若見因緣法則為能見佛見苦集滅道」如《稻芉經》說[13]見緣起即見法(四諦)如《[A19]中阿含經象跡喻經》說[14]6.〈觀涅槃品〉說「如佛經中說斷有斷非有」這是《雜阿含經》說「盡離欲沒已有亦不應說無亦不應說離諸虛偽(戲論)得般涅槃此則佛說」[15]

《中論》凡二十七品「青目釋」以為前二十五品「以摩訶衍說第一義道」後二品「說聲聞法入第一義道」[16]《無畏論》也這樣說然依上文所說緣起中道的八不文證及多引《阿含經》說我不能同意這樣的判別《中論》所觀所論的沒有大乘法的術語如菩提心六波羅蜜十地莊嚴佛土等而是「阿含」及「阿毘達磨」的法義《中論》是依四諦次第的只是經大乘行者的觀察抉發《阿含經》的深義與大乘深義相契合而已這不妨略為分析〈觀(因)緣品〉觀緣起的集無所生〈觀去來品〉觀緣起的滅無所去這二品觀緣起的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總觀八不的始終以下別觀〈觀六情品〉〈觀五陰品〉〈觀六種(界)品〉即觀六處五蘊六界論究世間——苦的中道〈觀染染者品〉觀煩惱法〈觀三相品〉觀有為——煩惱所為法的三相〈觀作作者品〉〈觀本住品〉〈觀[A20]燃可[A21]燃品〉明作者受者不可得與上二品合起來就是論究惑招生死作即受果的深義〈觀本際品〉明生死本際不可得〈觀苦品〉明苦非自無因作而是依緣生〈觀行品〉明諸行的性空〈觀合品〉明三和合觸的無性〈觀有無品〉明緣起法非有非無〈觀縛解品〉從生死流轉說到還滅從生死繫縛說到解脫〈觀業品〉更是生死相續的要事從〈觀染染者品〉以來共十二品論究世間集的中道〈觀法品〉明「知法入法」的現觀〈觀時品〉〈觀因果品〉〈觀成壞品〉明三世因果與得失是有關修證的重要論題〈觀如來品〉明創覺正法者〈觀顛倒品〉觀三毒染淨四倒的無性〈觀四諦品〉明所悟的諦理〈觀涅槃品〉觀涅槃無為無受的真義從〈觀法品〉到此論究世間集滅的中道〈觀十二因緣品〉正觀緣起〈觀邪見品〉遠離邪見這二品論究世間滅道的中道

《中論》與《阿含經》的關係明確可見但《阿含》說空沒有《中論》那樣的明顯沒有明說一切法空說種種空說一切法空的是初期大乘的《般若經》《般若經》說空主要是佛法的甚深義是不退菩薩所悟入的也是聲聞聖者所共的《阿含經》說法的方便與《般若經》有差別但以空寂無戲論為歸趣也就是學佛者的究極理想不可說是有差別的龍樹的時代佛法因不斷發展而已分化成眾多部派部派間異見紛紜莫衷一是《中論》說「若人說有我諸法各異相當知如是人不得佛法味」「淺智見諸法若有若無相是則不能見滅見安隱法」[17]聲聞各部派或說有我有法或說我無法有或說一切法有或說部分有而部分無這樣的異見紛紜與《阿含經》義大有距離了所以《中論》引用《阿含經》說抉擇遮破各部派(及外道)的妄執顯示佛法的如實義如(第十八)〈觀法品〉法(dharma)是聖者所覺證的[18]〈觀法品〉從觀「無我我所」而契入寂滅正是《阿含經》義品末說「不一亦不異不常亦不斷是名諸世尊教化甘露味若佛不出世佛法已滅盡諸辟支佛智從於遠離生」[19]上一偈總結聲聞法下一偈是出於無佛世的辟支佛二乘聖者都是這樣悟入法性的所以或以為前二十五品明大乘第一義後二品明聲聞第一義是我所不能贊同的又如(第二十四)〈觀四諦品〉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20]依空而能成立的一切法出世法是四諦——法四果——僧也就是三寶世間法是生死的罪福業報總之依《阿含經》說遮破異義顯示佛說的真義確是《中論》的立場當然這不是說與大乘無關而是說《中論》闡明的一切法空為一切佛法的如實義通於二乘如要論究大乘這就是大乘的如實義依此而廣明大乘行證所以龍樹本著大乘的深見抉擇《阿含經》(及「阿毘達磨論」)義而貫通了《阿含》與《般若》等大乘經如佛法而確有「通教」的話《中論》可說是典型的佛法通論了

三 《中論》之中心思想

《中論》所要闡明的是中道(madhyamā-pratipad)的緣起(pratītya-samutpāda《論》初的歸敬偈就充分的表示了如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緣起)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1]佛所開示的教法在世間一切學說中是最上第一的佛說的所以最上第一不是別的是佛說的因緣——緣起說佛依緣起說法能離一切戲論而寂滅這是不共世間學的所以說「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緣起為佛法宗要是各部派所公認的但解說不一龍樹(Nāgārjuna)所要闡揚的是不生不滅等「八不」的緣起也就是中道的緣起《雜阿含經》所說「處中說法」「宣說中道」就是不落二邊——一見異見常見斷見等的緣起闡明不落二邊的緣起所以名為《中論》

中道的緣起說為佛法宗要闡明這一要義龍樹是通過空(śūnyatā)義而顯揚出來的[2]

  • 1.「由一切諸法自性皆是空諸法是緣起無等如來說」

  • 2.「諸說空緣起中道為一義無等第一語敬禮如是佛」

1.是《七十空性論》明一切法是空一切法是緣起2.是《[A22]迴諍論》列舉了空緣起中道三名而表示為同一內容這兩部龍樹論都表示了空與緣起的關係說得更完備的如《中論》卷四(大正三〇三三中)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緣起法為什麼是離二邊的中道因為緣起法是空的在《阿含經》中空是無我我所也就是離我見我所見的假名——施設(prajñapti雖也是《阿含經》所說過的但顯然由於部派的論究而發展為了《般若經》的一切但是假名所以《中論》將緣起假名中道統一起來不過龍樹學的宗要說空說假名而重點還是中道的緣起說空以離一切見為主與離二邊見的中道相同所以在緣起即空即假即中道下接著說「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結歸於一切空也就是歸於中道龍樹依中道的緣起說論破當時各部派(及外道)的異見著重離見的空——中道正是《阿含》與《般若經》義如來說法宗趣在此所以《中論》結讚說「瞿曇大聖主憐愍說是法悉斷一切見我今稽首禮」[3]

以下依緣起假名中道一一的分別加以論究

四 緣起——八不緣起

《中論》依緣起([A23]pratītya-samutpāda)而明即空(śūnyatā)的中道(madhyamā-pratipad空是離諸見的「下本般若」確是這樣說的「以空法住般若波羅蜜不應住色若常若無常若苦若樂若淨若不淨若我若無我若空若不空」(受等同此說)[1]但經文說空多約涅槃超越說或但名虛妄無實說依緣起說中道「下本般若」末後才說到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九(大正八五七八下)

「須菩提般若波羅蜜無盡(如)虛空無盡故般若波羅蜜無盡色無盡故是生般若波羅蜜識無盡故是生般若波羅蜜須菩提菩薩坐道場時如是觀十二因緣離於二邊是為菩薩不共之法」

《阿含經》說佛是順逆觀十二緣起而成佛的「下本般若」末後正是說明菩薩坐道場得一切智(智)的般若正觀不落二邊(中道)的緣起《般若經》說是「如虛空不可盡」但如虛空不可盡經上也約五蘊十二處等說所以不能說是以緣起來闡明中道因為在《般若經》的歷法明空中緣起與蘊道品等一樣只是種種法門的一門而已

中道的緣起說出於《雜阿含經》《阿含經》是以因緣來明一切法作為修行解脫的正見經中的用語並不統一或說因(hetu或說緣(pratyaya或雙舉因緣如說「二因二緣起於正見」[2]或說四名「何因(nidānaṃ何集([A24]samudaya何生(jātikaṃ何轉」(pabhavaṃ 生起義)[3]這些名詞是同一意義的異名當然名字不同在文字學者解說起來也自有不同的意義因緣原是極複雜的所以佛弟子依經義而成立種種因緣說如南傳赤銅鍱部([A25]Tāmraśāṭīya)《發趣論》的二十四緣流行印度本土的分別說(Vibhajyavādin)系《舍利弗阿毘曇論》的十因十緣說一切有部([A26]Sarvāstivāda)《發智論》的六因四緣大眾部([A27]Mahāsāṃghika)也立「先生無有等諸緣」[4]在不同安立的種種緣中因緣([A28]hetupratyaya次第緣([A29]anantara-pratyaya(所)緣緣([A30]ālambana-pratyaya增上緣([A31]adhipati-pratyaya)——四緣最為先要也是《般若經》與龍樹論所說的此外《雜阿含經》提到了緣起(pratītya-samutpāda, paṭicca-samuppāda)與緣生(或譯「緣所生」「緣已生」pratītya-samutpanna, paṭicca-samuppanna[5]同時提出而分別解說當然是有不同意義的如《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一一引經(大正二六五〇五上)

「云何緣起謂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如是便集純大苦蘊苾芻當知生緣老死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緣起法住法界乃至無明緣行應知亦爾」

「云何名為緣已生法謂無明名色六處老死如是名為緣已生法苾芻當知老死是無常是有為是所造作是緣已生盡法沒法離法滅法無明亦爾」

緣起與緣生同樣的是無明行等十二支而意義卻顯然不同緣生法是無常滅盡的有為法是緣已生——從緣所生的果法而緣起是佛出世也如此佛不出世也如此的「法住法界」是形容緣起的《相應部》經作「法定法住即緣性」(idappaccayatā[6]緣性或譯為相依性《法蘊足論》所引經下文還說到「此中所有法性法定法理法趣是真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虛非倒非異」[7]這些緣起的形容詞使大眾部([A32]Mahāsāṃghika)一分及化地部(Mahīśāsaka)等說緣起是無為[8]《舍利弗阿毘曇論》也這樣說這是離開因果事相而論定為永恒不變的抽象理性然依《雜阿含經》佛為須深(Susīma)所說緣起應該是不能說是無為的《雜阿含經》卷一四(大正二九七中——下)

「須深於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須深答曰如是世尊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如是生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耶須深白佛如是世尊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

「佛告須深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耶須深白佛言如是世尊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如是乃至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耶須深白佛如是世尊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

「佛告須深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為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不須深白佛不也世尊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後知涅槃」

須深出家不久聽見有些比丘們說「生死已盡自知不受後有」卻不得禪定[9]是慧解脫(prajñā-vimukti)阿羅漢須深聽了非常疑惑佛告訴他「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慧解脫阿羅漢沒有深定所以沒有見法涅槃(dṛṣṭidharma-nirvāṇa)的體驗但正確而深刻的知道「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餘支例此)這是正見依緣起滅的確定性——法住智而能得無明滅故行滅生滅故老死滅的果證這樣的緣起——依緣而有無生滅的法住性怎能說是無為呢又如《長阿含》的《大緣方便經》說一切有部編入《中阿含》名《大因經》也就是《長部》的《大緣經》(Mahānidāna-suttanta經文說明「緣起甚深」而被稱為 nidāna——尼陀那尼陀那就是「為因為集為生為轉」的「因」從這些看來緣起是不能說為無為的所以說一切有部等不許「有別法體名為緣起湛然常住」[10]而是「無明決定是諸行因諸行決定是無明果」[11]如經中說緣起是法住(dharma-sthitatā, dhammaṭṭhitatā法住是安住的確立而不可改易的緣起是法定(dharma-niyāmatā, dhamma-niyāmatā法定是決定而不亂的緣起是法界(dharma-dhātu, dhamma-dhātu界是因性(緣性)這樣緣起與緣生都是有為法差別在緣起約因性說緣生約果法說緣起是有為在世俗的說明中龍樹論顯然是與說一切有部相同的依我的理解如來或說因或說緣等只是說明依因緣而有(及生)也就依因緣而無(及滅)從依緣起滅闡明生死集起與還滅解脫的定律如馬勝(Aśvajit)為舍利弗(Śāriputra)說偈「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12]「諸法從緣起」《四分律》作「若法所因生」與《赤銅鍱部律》相合《五分律》作「法從緣生」《智度論》譯為「諸法因緣生」[13]所說正是緣起的集與滅除《根本說一切有部律》(《智度論》的「諸法因緣生」可能為緣起的異譯)以外分別說系律都沒有說是「緣起」可見本來不一定非說緣起不可的為了闡明起滅依緣緣性的安住決定性才有緣起與緣生的相對安立而說「緣起甚深」阿毘達磨論師著重於無明行等內容的分別緣的種種差別安立而起滅依於因緣的定律反而漸漸被漠視了

「下品般若」說到了緣起甚深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七(大正八五六七上——中)

「如然燈時非初焰燒亦不離初焰非後焰燒亦不離後焰是(燈)炷實燃」

「是因緣法甚深菩薩非初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離初心得非後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離後心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因緣法甚深」玄奘譯為「如是緣起理趣甚深」在《阿含經》中緣起是約眾生生死的起滅說身外的一切也被解說為緣起所以立「內緣起」及「外緣起」如《稻芉經》與《十二門論》所說[14]以無明行等生滅說緣起是有支的緣起聖道的修行得果如所引的《般若經》說可說是聖道的緣起佛法達到了一切依緣起的結論菩薩是發菩提心修菩提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的但發心修行在前得菩提果在後前心後心不能說是同時的那怎麼能依因行(前心)而得後心的果呢經上舉如火焰燒燈炷的比喻來說明緣起的甚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能說是(因行)前心也不離前心沒有修行的前心是不可能得果的不能說是後心如只是後心一念[A33]裡能得果當然也不能離後心而得果這樣前心後心的不即不離依行得果是緣起的因果說《般若經》文接著說「非常非滅」的意義[A34]約如幻的因果說緣起緣起即空(空的定義是「非常非滅」)可從統貫全經而抉發出來不過在文句繁廣的《般若經》中這樣的緣起深義的明文只是這樣的一點而已

龍樹以緣起顯示中道肯定的表示緣起法為超勝世間能得涅槃解脫的正法如《中論》卷三(大正三〇二四上)

「若法從緣生不即不異因是故名實相不斷亦不常
不一亦不異不常亦不斷是名諸世尊教化甘露味」

從緣所生的是果法果法不即是因(不一)也不異於因(不異)果法並不等於因所以不是常的但果不離因有相依不離的關係所以也就不斷不一不異不常不斷是一切法的如實相約教法說那是如來教化眾生能得甘露味——涅槃解脫味的不二法門依緣起法說不一不異不常不斷是《阿含經》所說的一切法是緣起的所以龍樹把握這緣起深義闡明八不的緣起成為後人所推崇的中觀派

佛說的緣起是「諸說中第一」不共世間(外道等)學的但佛教在部派分化中雖一致的宣說緣起卻不免著相推求緣起的定義也就異說紛紜了大都著重依緣而生起忽略依緣而滅無不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固然是緣起而「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也還是緣起《雜阿含經》正是這樣說「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15]佛的緣起說是通於集與滅的這不妨略論緣起(pratītya-samutpāda)的意義緣起是佛法特有的術語應該有他的原始意義但原義到底是什麼由於「一字界中有多義故」後人都照著自宗的思想作出不同的解說佛教界緣起「字義」的論辯其實是對佛法見解不同的表示如《大毘婆沙論》師列舉了不同的五說卻沒有評定誰是正義[16]世親(Vasubandhu)《俱舍論》的正義是「由此有法至於緣已和合昇起是緣起義」又舉異說「種種緣和合已令諸行法聚集昇起是緣起義」[17]依稱友(Yaśomitra)的論疏異說是經部師室利羅多(Śrīrāta)所說[18]《順正理論》的正義是「緣現已合有法昇起是緣起義」[19]清辨(Bhavya, Bhāvaviveka)的《般若燈論》說「種種因緣和合(至會)得起故名緣起」[20]《中論》的月稱(Candrakīrti)釋《明顯句論》與世親《俱舍論》說相同[21]覺音([A35]Buddhaghoṣa)的《清淨道論》也有對緣起的解說[22]鳩摩羅什(Kumārajīva)早期傳來我國的龍樹學緣起的字義極可能是「種種因緣和合而起」如著名的「空假中偈」原語緣起譯作「眾緣所生法」(羅什每譯作「因緣生法」)在《大智度論》中「眾緣和合假稱」「眾法和合故假名」[23]「因緣和合生」更是到處宣說「眾緣和合生」似乎與《般若燈論》說相近其實文字是世俗法含義有隨時隨地的變化可能龍樹的「緣起」字義是探求原始的字義而說還是可能受到當時當地思想的影響或參綜一般的意見而表達自己對佛說「緣起」的見解呢我以為論究龍樹的緣起從緣起的字義中去探討是徒勞的從龍樹論去理解龍樹學是八不中道的緣起論中道的緣起說不落兩邊是《阿含》所固有的通過從部派以來經大乘《般若》而大成的——「空性」「假名」的思想開展到龍樹而充分顯示即空即假的緣起如實義(所以名為《中論》)一切是緣起的依緣起而世間集依緣起而世間滅《相應部》說緣起「是法定法確立(住)即相依性」[24]相依性(idappaccayatā或譯「緣性」「依緣性」《雜阿含經》與之相當的是「此法常住法住法界」[25]界(dhātu)也是因義與「依緣性」相當所以如通泛的說緣起是「依緣性」一切是緣起的即一切依緣而施設

《中論》等遮破外道更廣破當時的部派佛教這因為當時佛教部派都說緣起而不見緣起的如實義不免落於二邊近代的學者從梵藏本《中論》等去研究也有相當的成就但總是以世間學的立場來論究著重於論破的方法——邏輯[A36]辯證法以為龍樹學如何如何不知龍樹學只是闡明佛說的緣起繼承《阿含》經中不一不異(不即不離)不常不斷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不有不無)的緣起由於經過長期的思想開展說得更簡要充分深入而已如《雜阿含經》否定外道的自作他作自他共作非自非他的無因作——四作而說「從緣起生」[26]《中論》的〈觀苦品〉就是對四作的分別論破[27]一切法從緣起生所以〈觀(因)緣品〉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28]《中論》歸結於無生也就是緣生如《無熱惱請問經》說「若從緣生即無生」[29]又如有與無二見《中論觀有無品》是引《刪陀迦旃延經》而加以破斥的[30]〈觀涅槃品〉也遮破涅槃是有是無「如佛經中說斷有斷非有是故知涅槃非有亦非無」[31]但世人又執涅槃是亦有亦無或說是非有非無所以又進一步遮破而破是有是無是亦有亦無是非有非無——四執其實遮破四句是《阿含經》舊有的有邊無邊亦有邊亦無邊非有邊非無邊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不去亦去亦不去非去非不去我有色我無色我亦有色亦無色我非有色非無色[32]種種四句無非依語言思想的相對性展轉推論而成立又如〈觀如來品〉說「非陰非離陰此彼不相在如來不有陰何處有如來」[33]觀我(我與如來在世俗言說中有共同義)與五陰「不即不離不相在」是《雜阿含經》一再說到的即陰非我離陰非我這是一異——根本的二邊不相在是我不在陰中陰不在我中這四句如約五陰分別就是二十句我我所見由於世人的展轉起執《中論》又加「我(如來)不有陰」成為五門推求到月稱(Candrakīrti)時代大抵異說更多所以又增多到七門推求

緣起依依緣性而明法的有有是存在的無是不存在這是約法體說的從無而有名為生從有而無名為滅(也是從未來到現在名生從現在入過去名滅)生與滅是時間流中的法相緣起法的有與生無與滅都是「此故彼」的也就是依於眾緣而如此的「此故彼」所以不即不離《中論》等的遮破只是以此法則而應用於一切一般的解說佛法每意解為別別的一切法再來說緣起說相依這都不合於佛說緣起的正義所以一一的加以遮破隨世俗說法不能不說相對的如有與無生與滅因與果生死與涅槃有為與無為等佛及佛弟子的說法有種種相對的二法如相與可相見與可見[A37]燃與可然作與所作染與可染縛與可縛等如人法相對有去與去者(來與住例此)見與見者染與染者作與作者受與受者著與著者也有三事並舉的如見可見見者等這些問題一般人別別的取著所以不符緣起而觸處難通《中論》等依不即不離的緣起義或約先後或約同時一一的加以遮破遮破一切不可得也就成立緣起的一切如〈觀四諦品〉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34]〈觀十二因緣品〉說明苦陰(蘊)的集與滅外《中論》又這樣[35]

  • 1.「因業有作者因作者有業成業義如是更無有餘事」

  • 2.「如是顛倒滅無明則亦滅以無明滅故諸行等亦滅」

  • 3.「今我不離受亦不即是受非無受非無此即決定義」

  • 4.「是故經中說若見因緣法則為能見佛見苦集滅道」

《中論》所顯示的成立的一切法是緣起的不能依世俗常談去理解而是「八不」——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的緣起也就是要從即空而如幻如化的去理解緣起法如《中論》[36]

  • 1.「如幻亦如夢如乾闥婆城所說生住滅其相亦如是」

  • 2.「如世尊神通所作變化人如是變化人復變作化人如初變化人是名為作者變化人所作是則名為業諸煩惱及業作者及果報皆如幻與夢如炎亦如響」

  • 3.「色聲香味觸及法體六種皆空如炎如乾闥婆城如是六種中何有淨不淨(淨與不淨)猶如幻化人亦如鏡中像」

  • 4.「五陰常相續猶如燈火炎」

緣起的世間法如幻如化出世的涅槃「受諸因緣故輪轉生死中不受諸因緣是名為涅槃」[37]也是依緣起的「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而成立說到如來是「我」那樣的五種求不可得而也不能說是沒有的所以說「邪見深厚者則說無如來」[38]總之如來與涅槃從緣起的「八不」說是絕諸戲論而不可說的「如來性空中思惟亦不可(非世俗的思辯可及)如來過戲論而人生戲論」「諸法不可得滅一切戲論無人亦無處佛亦無所說」[39]如從八不的緣起說那如來與涅槃都如幻如化而可說了這就符合了《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所說「我說佛道如幻如夢我說涅槃亦如幻如夢若當有法勝於涅槃者我說亦復如幻如夢」[40]

五 假名——受假

「假名」在《中論》思想中有極重要的意義首先《般若經》的「原始般若」充分表示了一切法「但名」的意義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八五三七中——下)

「世尊所言菩薩菩薩者何等法義是菩薩我不見有法名為菩薩世尊我不見菩薩不得菩薩亦不見不得般若波羅蜜當教何等菩薩般若波羅蜜」

「世尊我不得不見菩薩當教何等菩薩般若波羅蜜世尊我不見菩薩法來去而與菩薩作字言是菩薩我則疑悔世尊又菩薩字無決定無住處所以者何是字無所有故」[1]

佛命須菩提(Subhūti為菩薩(bodhisattva)說般若波羅蜜(prajñāpāramitā而揭開了《般若經》的序幕須菩提對佛說說到菩薩菩薩到底是什麼呢我沒有見到也沒有得到過有可以名為菩薩的實體般若波羅蜜也是這樣的不可見不可得這樣要我以什麼樣的般若波羅蜜來教示什麼樣的菩薩呢接著從不見不得菩薩與般若波羅蜜進一步的說我不見有菩薩法或(生)來或(滅)去[2]什麼都不可得我假使名之為菩薩說菩薩這樣那樣那是會有過失感而心生疑悔的要知道名字(nāma)是沒有決定性的(同一名字可以有種種意義的)不是落實在某一法上的名字是無所有的一切但有名字——唯名([A38]nāmamātrā沒有實性須菩提本著般若體悟的立場所以這樣說說沒有菩薩沒有般若這就是為菩薩說般若波羅蜜了如聽了但有假名一切不可得而能不疑不怖那就是菩薩安住於般若波羅蜜了菩薩是人般若是法人與法都是假名無實的這一法門可能從一說部(Ekavyāvahārika)演化而來

「原始般若」的人(菩薩)法(般若)不可得一切但有名字在「中本般若」(一般稱之為《大品》)中有了進一步的說明一切是「和合故有是法及名字亦不生不滅但以名字故說是名字亦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3]並對但名的一切提出了三假說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大正八二三一上)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名假施設受假施設法假施設如是應當學」

一切唯有假名名字也只是假名在般若中一切都是不可得的然從世間一切去通達假名不可得也不能不知道世俗假名的層次性多樣性所以立三種假依《大智度論》三假施設是三波羅聶提波羅聶提(prajñapti義譯為假假名施設假施設等這三類假施設《大智度論》的解說有二復次初說是「五眾(蘊)等法是名法波羅聶提五眾因緣和合故名為眾生諸骨和合故名為頭骨如根葉和合故名為樹是名受波羅聶提用是名字取(法與受)二法相說是二種是為名字波羅聶提」[4]依論所說法波羅聶提——法假(dharma-prajñapti是蘊界一一法如色聲等一一微塵瞋等一一心心所阿毘達磨論者以為是實法有的《般若經》稱之為法假施設受假如五蘊和合為眾生眾骨和合為頭骨枝葉等和合為樹這是複合物在鳩摩羅什(Kumārajīva)的譯語中受與取(upādāna)相當如五取蘊譯為五受陰所以受波羅聶提可能是 upādāna-prajñapti受假——取假依論意不能解說為心的攝取而是依攬眾緣和合的意思名假([A39]nāma-saṃketa-prajñapti是稱說法與受的名字名字是世俗共許的假施設所說三假在各種譯本中是略有出入的如下[5]

A
B
C
D
E
F
名假施設
名假
名假
字法
名假
受假施設
合法
因緣[A40]合會而假虛號
法假施設
法假
法假
所號法
法假
教授假
方便假
權法
所號善權

要理解《般若經》的三假可與阿毘達磨者的「有」作對比的觀察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九(大正二七四二上——中)

「然諸有者有說二種實物有謂蘊界等施設有謂男女等」

「有說五種名有謂龜毛[A41]兔角空花鬘等實有謂一切法各住自性假有謂瓶車乘舍等和合有謂於諸蘊和合施設補特伽羅相待有謂此彼岸長短事等」

阿毘達磨論師立實物(法)有與施設有這是根本的分類與《大般若經第三分》(F 本)但立名假與法假相合依經說頸等草木等過去未來諸佛夢境谷響等都說「如是名假不生不滅唯有等想施設言說」[6]所以二假中的名假與阿毘達磨者二種有中的施設有相當《般若經》立三假法假當然與實物有——實有相當五種有中的假有和合有是施設有的再分類與《般若經》的「受假」相當名有是龜毛[A42]兔角等在世俗中也只有假說的一類可以含攝在名假中但三假中的名假重在稱呼那法與受的名字不過《般若經》的三假有的不立受假(包含在名假中)別立方便假——教授假權法等這是說佛為弟子教授說法都是方便善巧的施設如《法蘊足論》引經說「如是緣起法住法界一切如來自然通達等覺宣說施設建立分別開示令其顯了」[7]如來說法本著自覺自證而以方便施設名相為眾生宣說開示的佛的教法一切都是方便施設的這本是《阿含經》以來的一貫見解如《第一義空經》說「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等[8]緣起的集與滅所說的「俗數法」《順正理論》引經譯作「法假」[9]阿毘達磨論者雖知緣起等一切教法是方便施設的而對於文句所詮表的法義總是分為實有與假有《般若經》明一切法但假施設依《大智度論》所說有次第悟入的意義如說「行者先壞名字波羅聶提到受波羅聶提次破受波羅聶提到法波羅聶提破法波羅聶提到諸法實相中諸法實相即是諸法及名字空般若波羅蜜」[10]

《中論》的空假中偈在緣起即空下說「亦為是假名」[A43]裡的假名原文為 prajñaptirupādāya正是《般若經》所說的「受假施設」依《中論》「青目釋」「空亦復空但為引導眾生故以假名說離有無二邊故名為中道」[11]假名是指空性說的緣起法即空(性)而空(性)只是假名所以緣起即空離有邊空只是假名(空也不可得)離無邊緣起為不落有無二邊的中道當然假名可以約緣起說構成緣起為即空即假的中道不過依《般若經》三假來說緣起是法假空(性)應該是名假為什麼《中論》與《般若經》不同特別使用這受假一詞呢說一切有部([A44]Sarvāstivāda)的阿毘達磨立二有三有五有包含了一切實有假有並沒有與受(假)相當的名字受假應該是從犢子部(Vātsīputrīya)系來的如《三法度論》卷中(大正二五二四上——中)

「不可說者過去滅施設受施設過去施設滅施設若不知者是謂不可說不知受施設(不知)者眾生已受陰計(眾生與陰入是)一及餘」(計異)

《三法度論》是屬於犢子部系的論典[12]犢子部立不可說我(anabhilāpya-pudgala又有三類受施設是依蘊處而施設的如《異部宗輪論》說「犢子部本宗同義謂補特伽羅(數取趣)非即蘊離蘊依蘊界假施設名」[13]補特伽羅——我不可說與蘊等是一不可說與蘊等是異不一不異如計執為是一或是異這就是「不可說不知」犢子部的我是「假施設名」此外有《三彌底部論》三彌底([A45]Saṃmatīya)是正量的音譯正量部是犢子部分出的大宗《三彌底部論》卷中(大正三二四六六上——中)也說

「佛說有三種人」

「問曰云何三種人依說人度說人滅說人(說者亦名安亦名制亦名假名)

三種人與《三法度論》的三類施設(不可說我)相同「依說人」的「說」依小注可譯為安立假名可知是施設的異譯所以「依說人」就是「受施設我」「依」或「受」就是《中論》所說——[A46]prajñaptir upādāya 中的 upādāya這個字有「依」「因」「基」「取」(受)等意義所以《般若燈論》解說為「若言從緣生者亦是空之異名何以故因施設故」[14]觀誓(Avalokitavrata)的《般若燈論廣註》釋「因施設」為 upādānam upādāya [A47]prajñaptiḥ即「取因施設」從犢子部出家的陳那(Diṅnāga也有《取因施設論》總之《般若經》所說的「受假」正是《中論》所說的 [A48]prajñaptir upādāya(因施設)這一術語是由犢子部系中來的

為了說明《中論》的緣起是假名——受假施設所以分別的來說佛的說法以語句方便來表達稱為施設(假)如《般若經》的方便假教授假那是佛教界所公認的對於所表示的內容雖有「假名有」的如五蘊和合名為我枝葉等和合名為樹但總以為「假必依實」有實法存在——實法有如說一切有部說蘊界都是實有自性的《俱舍論》以為蘊是假而處界是實有的經部(Sautrāntika)以為蘊處是假而界是實有的這些上座部([A49]Sthavira)系的學派都是成立實法有的大眾部([A50]Mahāsāṃghika)中以說假為部名的說假部(Prajñaptivādin立「十二處非真實」[15]一說部說諸法但名無實有沒有立實法為所依傳說中沒有明確的記錄一切法從因緣生從種種緣生不從一因生是佛教界所公認的說一切有部立「法性恆住」「三世實有」所以從因緣生並非新生法體法體是三世一如的從緣生只是眾因緣力法體與「生」相應從未來來現在名為生起而已如經部說現在實有而過未非實所以從緣生是界——一一法的功能在剎那剎那的現在相續中以緣力而現起為唯識宗種子生現行說的先驅這樣的因緣所生都是別別自性有的[16]假名有——施設有部派間也有不同的見解如依五蘊而假名補特伽羅依說一切有部假有是無體的所以說無我犢子部系以為依五蘊而施設補特伽羅是受假不可說與蘊是一是異「不可說我」是(受假)有的如即蘊計我或離蘊計我那是沒有的所以說無我《般若經》立三假著重於但名無實名與實不相應所以說名字「不(在)內不(在)外不中間(住)」約但名無實「但以假名說」《中論》也採用這通泛的假施設(prajñapti但論到緣起說一切依緣而有(而生而無而滅)緣性與所生法不可說一不可說異緣起法的不一不異在時間中就是不斷不常這與犢子部說的受施設不可說一不可說異也不可說是常是無常有共通的意義不過犢子系但約補特伽羅說而《中論》約緣起一切說《大智度論》所釋的「中本般若」——二萬二千頌本立三種假約世俗法的層次不同而立與其他「中本般若」不同龍樹「空假中偈」的假名——受假正是依此經本而來在種種假中龍樹不取「名假」如一切是名假容易誤解近於方廣道人的一切法如空華「名」是心想所安立的也可能引向唯識說後代有「唯名唯表唯假施設」的成語唯表(vijñaptimātra玄奘就是譯為「唯識」的龍樹也不取「法假」法假是各派所公認的但依法施設各部派終歸於實有性不能顯示空義龍樹特以「受假」來說明一切法有依緣施設有是如幻如化假而有可聞可見的相用與空華那樣的但名不同(犢子部系依蘊處等施設不可說我與有部的假有不同是不一不異不常不斷而可說有不可說我的古人稱為「假有體家」)受假——依緣施設(緣也是依緣的)有緣起用而沒有實自性沒有自性而有緣起用一切如此所以一切是即空即假的龍樹說「空假中」以「受假」為一切假有的通義成為《中論》的特色

六 空性——無自性空

《中論觀四諦品》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1]眾因緣生法——緣起(pratītyasamutpāda)法就是空——空性(śūnyatā「我說」從前都解說為佛說但原文是第一人稱的多數所以是「我等說」緣起即是空性是龍樹(Nāgārjuna)那個時代部分大乘學者所共說的上面說到空在《般若經》中的主要意義是涅槃真如等異名在上一章中說到與《般若經》相近的文殊(Mañjuśrī)法門以緣起為此土——釋迦佛(Śākya)說法的先要而文殊所說卻是「依於勝義」「但依法界」「依於解脫」表示了聲聞與大乘的分化對立大乘說「一切皆空」「一切皆如也」「一切不出於法界」依佛聲教而開展的被稱為聲聞部派佛教大抵是有為以外說無為生死以外立涅槃所以形成嚴重的對立聲聞法與大乘法的方便施設當然有些差別但也不應該那樣的嚴重對立釋迦佛在《阿含經》中依中道(madhyamā-pratipad)說法也就是依緣起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生死流轉依緣起而集「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生死也依緣起而還滅依緣而集起依緣而滅生死與涅槃(涅槃或說為空性真如等)都依緣起而施設成立龍樹尊重釋迦的本教將《般若》的「一切法空」安立於中道的緣起說而說「眾因緣生法(緣起)我(等)說即是空」性緣起即空所以說「不離於生死而別有涅槃」[2]同時迷即空的緣起而生死集悟緣起即空而生死滅生死與涅槃都依緣起而成立[3]緣起即空為龍樹《中論》的精要所在闡發《阿含經》中(依中道說)的緣起深義善巧的貫通了聲聞與大乘為後代的學者所尊重

緣起法即是空(性)緣起法(也就是一切法)為什麼即是空呢如《[A51]迴諍論》[4]

「若法依緣起即說彼為空若法依緣起即說無自性」(頌以下釋)「諸緣起法即是空性何以故是無自性故諸緣起法其性非有無自性故無自性故說為空」

以無自性(niḥsvabhāva)明緣起即空《中論》「青目釋」也說「眾緣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屬眾因緣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空」[5]《大智度論》也一再說「若從因緣和合生是法無自性若無自性即是空」[6]《中論》頌說「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眾緣中有(自)性是事則不然」「陰合有如來則無有自性」「若汝見諸法決定有(自)性者即為見諸法無因亦無緣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7]自性(svabhāva是「自有」自成的與眾緣和合而有恰好相反所以凡是眾緣有的就沒有自性如說法有自性那就不從緣生了一切是依因緣而有的所以一切是無自性的一切無自性也就一切法無不是空了進一步說由於一切法無自性空所以一切依因緣而成立「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8]顯示了龍樹學的特色依無自性來闡明緣起與空的一致性而《阿含經》的一切依緣起《般若經》(等)的一切法皆空得到了貫通而達成「緣起即空」的定論說明龍樹學的這一特色還要從《阿含經》與《般若經》說起

《阿含經》中出家人在空靜處修行也就以空寂(靜)來形容無取無著的解脫境地所以「空諸欲」「貪空瞋空癡空」一方面「空諸行」諸行是空的無我我所經中說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陽燄行如芭蕉識如幻事是譬喻諸行空的空是無我無我所在大眾部([A52]Mahāsāṃghika)中就有解說為我空法空了所以「空」有空虛的意義也有表示無著無累解脫自在的意義「原始般若」本是體悟甚深法相(性)的修行者從證出教(不是從教義的探索而來)直率地表示自悟的境地用來化導信眾所以說「以真法性為定量故」[9]在般若法門的開展中空是表示甚深法性的一個名詞在一切法不生一切法清淨一切法(遠)離一切法寂滅(靜)一切法空一切法無所有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無所依一切法不可思議這一類詞語中「空」是更適合於即一切法而示如實相的「空」在《般若經》中廣泛應用終於成為《般若經》的特色般若法門是重實踐的直觀一切法本空(空是同義異名之一)但法流人間聞思修習應有善巧的施設上一章曾列表說明無所有無生遠離寂靜等是表示(悟入的)甚深法性的無所有虛妄不實等是表示一般虛妄事相的空(與無所有)是通貫了虛妄的一切法與一切法甚深相的一切虛妄不實是緣起無自性(空)的無自性空即涅槃空寂以無自性而明緣起即空成為生死即涅槃大乘深義最善巧的說明

自性是自有的所以依眾緣和合而如此的不能說有自性有自性的就不從緣生《中論》卷三(大正三〇一九下二〇中)

「眾緣中有(自)性是事則不然性從眾緣出即名為作法性名為無作不待異法成」

「若法實有性後則不應(有變)異」

緣起是佛教界所公認的但一般以為一一法是實有自性的有自性法從因緣和合而生起依龍樹學來說這是自相矛盾的有自性(自有)那就不用從因緣生了從因緣生的就是作法(kṛtaka所作法是不能說是自性有的如實有自性也就不可能有變異自性是不待他的與他無關的自體不可能變異應該是常恒如此的這與從緣所生法不合不待他不變異的自性是根源於與生俱來的無明呈現於心識中的一切直覺得確實如此——實在感從來與我們的認識不分的就是發覺到從因緣生不實變異等也由於與生俱來的無知總是推論為內在的微細的是自性有達到「假必依實」的結論依《中論》說龍樹徹底否定了自性有成為無自性的緣起即空的法門因為一切無自性所以一切法空依無自性而契入空性空性即涅槃寂靜等異名不是沒有舉譬喻說如虛空那樣的無礙空是不礙有的由於空無自性所以依緣起而一切——世出世法都能成立反之如一切不空是自性有那就不待因緣一切法都不能成立了龍樹明確的宣說[10]

  • 1.「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

  • 2.「若人信於空彼人信一切若人不信空彼不信一切」

這是依空以成立一切的空無自性所以依緣而起一切因無自性空所以即緣起而寂滅緣起即空所以緣起所生即涅槃《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一一引經(大正二六五〇五上)

「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緣起法住法界一切如來自然通達等覺宣說施設建立分別開示令其顯了此中所有法性法定法理法趣是真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虛非倒非異」[11]

(真)如法界等是形容緣起法的而在大乘經中真如有十二異名「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12]而真如法界等是被解說為涅槃異名的[13]一般說緣起是有為涅槃是無為佛法本以緣起法為宗而《般若》等大乘佛法卻以真如法界等為本在解行上形成嚴重的對立龍樹一以貫之出發於緣起——眾因緣生法但名無實無自性故自性空於是緣起是即空(性涅槃異名)的緣起空性是不礙緣起的空性說緣起法性是如法界或說涅槃即如法界只是說明的方便不同而實義是一致的八不——空的緣起說真是善巧極了

龍樹以無自性來解明固然是繼承「中本般若」以來漸著重傾向於虛妄無實的空義也有針對當時部派佛教的「對治」意義初期的《阿含經》prakṛti——本性(也有譯為自性的)而沒有 svabhāva——自性一詞自性是部派佛教所有的術語佛說的一切法——色心所等佛弟子研求一一名詞的特相——自相(svalakṣaṇa又從相而論究一一法的實質就稱為「自性」這對於經說的解說明確而不致誤解是有必要的但探求實體終於達到「假必依實」的結論論到一一法的因果生滅關涉到未來現在過去時引出「法性恒住」的思想這是一大系除說一切有部([A53]Sarvāstivāda)外犢子部(Vātsīputrīya)及其分出的(四)部派都是主張一切有自性的《大毘婆沙論》說「謂彼(犢子部)與此(說一切有部)所立義宗雖多分同而有少異謂彼部執補特伽羅體是實有彼如是等若六若七與此不同餘多相似」[14]可見這兩大派起初不過六七義不同而已這一思想系在西北印度有廣大的教區極為興盛這一系以為一一法是實有自性的從未來來現在從現在入過去似乎有生滅有變異其實「體實恒有無增無減但依作用說有說無」[15]「諸行自性無有轉變謂一切法各住自體有轉變者謂有為法得勢時生失勢時滅」[16]這是以一一(有為)法為本來如此的現在是這樣(未生時)未來也是這樣(已滅)過去也還是這樣所以說「三世實有法性恒住」是在時間(三世)流中始終是沒有增減沒有變異的佛說從因緣生並非說法自性——自體有生滅變異只是因緣和合時作用的現起與滅失說有說無而已有為生滅法有自性不生滅的無為法也是實有自性的這一類思想在南印度大眾部([A54]Mahāsāṃghika)系中的安達羅派(Andhaka 共有四部)以為「一切法有三世各住自位」「一切法自性決定」[17]雖不能充分了解他們的法義但顯然與說一切有部有同樣的意趣龍樹專依緣起的無自性說空可說是破斥當時盛行的「自性有」者處於完全相反的立場

世間的理論每每敵體相反的卻有類似的意見如《大智度論》卷三二(大正二五二九七中——下二九八下)

「諸法如有二種一者各各相二者實相各各相者如地堅相實相者於各各相中分別求實不可得不可破若不可得其實皆空空則是地之實相(性)一切別相皆亦如是是名為如」

「一一法有九種一者有體二者各各有法知此法各各有體法具足是名世間下如知此九法終歸變異盡滅是名中如是法非有非無非生非滅滅諸觀法究竟清淨是名上如」

如——真如(tathatā是表示如此如此無二無異的這一名詞可通於幾方面的初段文分為二堅等一一法性是一直如此「不捨自性」的所以世間堅等性也可以名為如推求一一法的實性不可得「其實皆空」空是如如不異(並不是一)的是一切法的實性這也名為如第二段文分如為三類下如是一切法堅等自性中如是無常等共相(sāmānya-lakṣaṇa上如就是實性——空非生滅非有無從這段論文可看出一般的自性有與空性有類似處依說一切有者說一一法自性恒住不增不減非生非滅以因緣起用所以說生說滅說有說無依龍樹論說空性是一切法的實性也可名為(勝義)自性空性是不生不滅非有非無的依因緣力而說為生滅有無這不是有些類似嗎當然這是根本不同的一切有者的一一法自性是自有而無限差別的無限差別的自性彼此間不能說有什麼關係法自性是這樣的又依法作用說變異不免矛盾龍樹的緣起即空性是超越數量的超越數量的空性不礙一切空無自性非別別的存在所以可說依緣而不一不異成立一切法這是徹底相反的然通過無自性空的緣起法是三世一如的如幻(這是譬喻)的三世一切有者緣起無自性的有不但一切法有我也是有的說一切有部說法是自性有補特伽羅(pudgala(數取趣)是假有犢子部說法是自性有不可說我(anabhilāpya-pudgala)是受假([A55]upādāya-prajñapti也是有的似乎更近於犢子部系因此聯想到《中論觀本住品》是破婆私弗多羅——犢子部的[18]〈觀三相品〉破生生住住滅滅時破說一切有部而《般若燈論》說犢子部執一法起時「總有十五法起」[19]也是破犢子部的特別是說一切有部說法有我無所以論究法義不立作者受者也就不用破斥《中論》一再的破「者」如「見者」「聞者」「染者」「作者」「受者」「去者」「合者」這都是遮破實有我的犢子部說「四大和合有眼法如是五眾(蘊)和合有人(補特伽羅)法」[20]《中論》徹底的破斥了他成立無自性的緣起有的我如說「因業有作者因作者有業成業義如是更無有餘事」[21]從《中論》立「受假」成立無自性的我法來說與犢子部相反而卻又非常相似的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七五(大正二七三八八中——下)

「虛空非色無見無對無漏無為若無虛空一切有物應無容處應一切處皆有障礙」

說一切有部等所立虛空無為([A56]ākāśa-asaṃskṛta是與色法——物質不相障礙的絕對空間是不生滅的無為法不屬於物質而為物質存在與活動的依處《般若經》中每以虛空來比喻一切法空《中論》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般若經》的虛空喻以外說一切有部等的虛空無為應有重要的[A57]啟發性經上說一切法空空性無差別一切依世俗而假立然空性對於一切法的成立似乎沒有關係如「不壞真際建立諸法」「依無住本立一切法」也只是依處如大地在空中一樣而虛空無為不但是色法的依處而且是無礙的所以有色法活動的可能以此來喻解空性不但一切法不離於空性正因為空無自性而一切依緣起才成為可能所以《中論》的特義以有(無自性)空義而一切得成虛空無為應有[A58]啟發性的

「性空之空義是緣起義非作用空無事之義」[22]只是無有自性空性也是無自性的所以《中論》說「實無不空法何得有空法」[23]無自性空是涅槃異名在聖智通達中脫落一切名分別是一切不可說的《般若經》說「一切法不可說一切法不可說相即是空是空(亦)不可說」「是法不可說佛以方便力故分別說」[24]不可說而不得不說依世俗假名說名為空(性)名為真如等這是不能依名著相的所以《中論》說「空則不可說非空不可說不共叵說但以假名說」[25]一切不可說為什麼要說是「空」呢當然是「但為引導眾生故以假名說」引導眾生的意趣如《中論》卷二(大正三〇一八下)

「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

這一頌是依《大寶積經》——「一切諸見以空得脫若起空見則不可除」而說的[26]眾生迷著——無明根本是我我所見從《阿含經》以來無我我所空薩迦耶見為一切煩惱的上首離我我所見即離一切見而得解脫為了離見而說空如取著於空那是如以藥治病藥又成病就難以治愈了《大智度論》釋「空相應名為第一相應」說「空是十方諸佛深奧之藏唯一涅槃門更無餘門能破諸邪見戲論是(空)相應不可壞不可破是故名為第一」[27]由於解釋《般若經》當然會著眼於脫落名相的空義《大智度論》一再的[28]

  • 1.「法空中亦無法空相汝得法空心著故而生是難(一切皆無)是法空諸佛以憐憫心為斷愛結除邪見故說」

  • 2.「欲令眾生得此畢竟空遠離著心畢竟空但為破著心故說非是實空」

  • 3.「如執事比丘高聲舉手唱言眾皆寂靜是為以聲遮聲非求聲也以是故雖說諸法空不生不滅愍念眾生故雖說非有也」

  • 4.(以指指月喻)「諸佛賢聖為凡夫人說法而凡夫著音聲語言不取聖人意不得實義不得實義故還於實(義)中生著」

  • 5.「當取說意莫著語言」

《般若經》是重於行的《中論》也以觀一切法離見而契入空性為宗的受到後學的推重探究發揚成為不同的派別從分別善巧辨析精嚴來說是大有功德的但如忘失教意專在論議上判是非怕要失去龍樹的宗趣了

七 中道——中論與中觀

《中論觀四諦品》在緣起([A59]pratītya-samutpāda)即空(śūnyatā亦是假名([A60]prajñāptiupādāya)以下接著說亦是中道(madhyamā-pratipad上文曾經說到中道的緣起是《阿含經》說《般若經》的特色是但有假名(無實)本性空(prakṛti-śūnyatā)與自性空(svabhāva-śūnyatā自性空約勝義空性說到「中本般若」末後階段才以「從緣和合生無自性」解說自性空自性空有了無自性故空的意義於是龍樹(Nāgārjuna)起來一以貫之而說出「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大乘佛法中最著名的一偈

中道是佛法也是佛弟子遵循的唯一原則一切行為一切知見最正確而又最恰當的就是中道中是不落於二邊([A61]anta-dvaya)——偏邪極端的以行來說《拘樓瘦無諍經》說耽著庸俗的欲樂是一邊無義利的自苦行是一邊「離此二邊則有中道」中道是八聖道[1]這一教授是多種「經」「律」所說到的如佛教化二十億耳(Śrotraviṃśatikoṭī)說如「彈琴調弦不急不緩適得其中為有和音可愛樂」所以「極大精進令心調(掉舉)不極精進令心懈怠是故汝當分別此時觀察此相」[2]修行也要適得其中是要觀察自己身心善巧調整的如煉金那樣不能「一向鼓韛」「一向水灑」「一向俱捨」而要或止或舉或捨隨時適當處理的這才能「心則正定盡諸有漏」[3]因此修行成就無相心三昧(animitta-citta-samādhi)的「是不踊不沒」心住平等的[4]這一原則應用於知見的就是「處中說法」的緣起緣起法不落二邊——一與異斷與常有與無的正確而恰當的中道不是折中不是模稜兩可更不是兩極端的調和而是出離種種執見息滅一切戲論(prapañca)的從這一原則去觀察《般若經》的但名無實自性皆空只是緣起中道說的充分闡明緣起法為什麼是中緣起法是無自性的所以但有假名(無實)緣起法是無自性的所以即是空所以無自性是假名的緣起假名的緣起所以離見而空寂以假名即空——性空唯名來說緣起的中道中道是離二邊的也就是《中論》所說的八不依中道——八不的緣起(假名)能成立世俗諦中世出世間一切法依中道——緣起的八不(空)能不落諸見契如實義(勝義)所以《中論》最著名的一頌可表解如下

       ┌───自性空───┐       │         │   緣起法─┤(無自性)├─(八不)中道       │         │       └───假名有───┘

「中本般若」後分一再的說到二諦《中論》也是以二諦來說明佛法的如卷四(大正三〇三二下——三三上)

「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
「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

佛為眾生說法不能不安立二諦如沒有相對的「二」那就一切不可說了如世間眾生所知那樣的確實如此名為世俗諦(lokasaṃvṛti-satya諦是不顛倒的意思第一義諦(paramârtha-satya)——勝義諦是聖者所知的真實義(tattva眾生世間所知雖然共知共見確實如此其實是迷惑顛倒所以生死不已求勝義的佛法是要於世間一切法離顛倒迷惑而通達實義這是安立二諦的根本意趣然第一義諦世間的名虛妄分別是不能表達的所以說勝義諦如何如何還是依世俗諦方便說的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說「如是(空性)等相是深般若波羅蜜相佛為眾生用世間法故說非第一義」[5]「若名字因緣和合無則世俗語言眾事都滅世諦無故第一義諦亦無」[6]世俗諦是眾生迷謬所知的雖是惑亂卻是重要的我們凡夫正是處在這一情境中呀所以要依止世俗諦才能表示第一義諦才能從勘破世俗迷妄中去通達勝義諦依《中論》的二諦來觀察龍樹最著名的一偈眾生迷妄所知的世俗諦佛說是緣起的依緣起而離邊見能正確的體見實義這就是中道但一般人部派佛教者不能如實地理解緣起到頭來總是陷入「依實立假」的窠臼不能自拔所以《般若經》說一切法是假名通達自性空寂這就是二諦說《中論》依緣起立論緣起法即空性顯第一義緣起即假名明世俗諦這樣的假有即性空性空(也是依假名說)不礙假有就是緣起離二邊的中道說緣起即空亦假亦中(《[A62]迴諍論》說緣起中道是同一內容)而只是二諦說即空即假即中的三諦說不是龍樹論意

引人轉迷向覺依世俗諦說法緣起無自性故空空故依緣起有——中道說能善立一切法遠離一切見可說是非常善巧的教說不過世俗的名言是「二」是沒有決定性的名義內在的相對性在適應眾生隨時隨地而流行中不免會引起異議那也是世間常法依第一義諦無生等只是一個符號並不等於第一義如空以離諸見為用著空也就不是中了所以說「空亦復空」「空亦不可得」而且在緣起即空的觀行中正如上引經文所說要隨時善巧的適得其中《大智度論》這樣[7]

  • 1.「般若波羅蜜離二邊說中道雖空而不著空故為說罪福雖說罪福不生常邪見亦於空無礙」

  • 2.「菩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不但說空不但說有為愛著眾生故說空為取相著空眾生故說有有無中二處不染」

  • 3.「有相是一邊無相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諸法實相」

  • 4.「般若波羅蜜者是一切諸法實相常是一邊斷滅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此般若波羅蜜是一邊此非般若波羅蜜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名般若波羅蜜」

1.2.是為眾生說中道1.說者說有而不生常等見說空而不著空2.對治眾生的偏執為著空者說有為著有者說空這樣才是善說中道3.4.是「中道行」在般若行中有相是一邊無相——空也是一邊是般若與非般若的分別也都是一邊般若行是以不取著為原則的如心有取著即使是善行空行也都是邊而非中《般若經》稱之為「順道法愛生」[8]譬喻為「如雜毒食」[9]佛所開示的解脫道如空無所有(ākiṃcanya無相(animitta《阿含經》早已指出觀無我我所——無所有有的以慧得解脫染著的不得解脫就生在無所有處([A63]ākiñcanayāyatana觀一切無相的有的以慧得解脫如染著而不得解脫就生在無想處——非想非非想處([A64]naivasaṃjñānâsaṃjñāyatana[10]原理與方法是有準則的但還是世俗的是否能善巧適中那真如中國所說「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了學者應注意佛法的實踐性不只是「中論」而更是「中觀」才得

八 如幻——即空即假之緣起

《中論》在論破異執後每舉譬喻(dṛṣṭânta)來說明譬喻是佛法教化的一種方便《摩訶般若經》中說幻(māyā)等十喻[1]《中論》依《般若經》說幻化等譬喻是為了表示一切法是空無自性的如卷四(大正三〇三一中)

「色及法體六種皆空如炎如乾闥婆城如是六種中何有淨不淨猶如幻化人亦如鏡中像」

色等六塵可總攝眾生所知的一切法在眾生心境中這一切似乎確實如此其實是虛誑顛倒而並非真是那樣的這是被譬喻為如陽燄如夢等的意趣這些譬喻是譬喻一切法空的在無始慣習的意識中雖多少知道虛假不實而總覺得「假必依實」「依實立假」對這些譬喻也會這樣的解說如幻化就分別為二幻化者與幻化事以為幻化事當然是虛假不實的而能幻化的幻化者不能說是沒有的所以對幻化喻就解說為幻化事——境相是空無有實的能幻者——心識是不空的《般若經》與龍樹(Nāgārjuna卻不是這樣解說的如《中論》卷三(大正三〇二三中——下)

「如世尊神通所作變化人如是變化人復變作化人如初變化人是名為作者變化人所作是則名為業諸煩惱及業作者及果報皆如幻與夢如炎亦如響」

從變化人再起變化人的譬喻只是為了說明能幻化者與所幻化事一切都是幻化那樣幻化等譬喻是譬喻眾緣所生法的一切法是緣起的所以一切如幻化——一切皆空空是無自性的也是假名有的所以一切法如幻化等不但是譬喻空的也譬喻世俗有《大智度論》卷六(大正二五一〇一下一〇五下)

「是十喻為解空法故諸法相雖空亦有分別可見不可見譬如幻化象馬及種種諸物雖知無實然色可見聲可聞與六情相對不相錯亂諸法亦如是雖空而可見可聞不相錯亂」

「諸法雖空而有分別有難解空有易解空今以(幻化等)易解空喻(根識等)難解空有人知十喻(是)誑惑耳目法不知諸法空故以此(十喻)喻諸法若有人於十譬喻中心著不解種種難論以此為有是十譬喻不為其用應更為說餘法門」

幻化等譬喻表示一切法是無自性空的然在世俗諦中可見可聞是不會錯亂的世俗法中因果善惡邪正是歷然不亂的不壞世間法相在世間所知中知道有些是空無有實的如幻化等但有些卻不容易知道是空的所以說易解空——十喻比喻難解的虛偽不實譬喻應該理解說譬喻者的意趣所在所以對那些以為沒有幻事而有幻者沒有夢境而有夢心有的以為夢境也是有的不過錯亂而已不能理會說譬喻者的用心專在語文上辨析問難譬喻也就無用了

一切法如幻如化也有不如幻如化的嗎依經文可以這麼說不過是不了義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六(大正八四一六上)

「佛告須菩提若有法生滅相者皆是變化若法無生無滅是非變化不誑相涅槃是法非變化」

「諸法平等非聲聞作非辟支佛作非諸菩薩摩訶薩作非諸佛作有佛無佛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槃若新發意菩薩聞是一切法畢竟性空乃至涅槃亦皆如化心則驚怖為是新發意菩薩故分別(說)生滅者如化不生不滅者不如化」

生滅法是如化的不生不滅是不如化的就是涅槃大乘法也有這樣說的那是為新學菩薩所說的不了義教如實的說一切法平等性(法法如此的)自性常空性空就是涅槃涅槃當然也是如化的《小品般若經》說一切法如幻如夢「我說涅槃亦如幻如夢設復有法過於涅槃我亦說如幻如夢」[2]一切法性空一切法如幻是般若法門的究竟說大乘法中如對一切有為(生滅)法說無為自性無為自性與有為法異那也是為新學者所作的不了義說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〇(大正八二九二中)

「云何有為諸法相云何名無為諸法相若法無生無滅無住無異無垢無淨無增無減諸法自性云何名諸法自性諸法無所有性是諸法自性是名無為諸法相」

這段經文分別有為法相(性)與無為法相(性)無為法性就是諸法自性(svabhāva有為法外別立的諸法自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與《入中論》所立的勝義自性相當[3]《大智度論》卷五九解說(大正二五四八〇下)

「有為善法是行處無為法是依止處餘無記不善法以捨離故不說此是新發意菩薩所學若得般若波羅蜜方便力應無生忍則不愛行法不憎捨法不離有為法而有無為法是故不依止涅槃(無為諸法自性)」

佛為引導眾生依二諦說法說此說彼——生死與涅槃有為與無為緣起與空性其實即有為為無為即生死為涅槃即緣起為空性《中論》所說只此無自性的如幻緣起即是空性即是假名為般若法門的究竟說

中文索引

一畫

一一法是實有自性
248
一切有情樂見童子
201
一切去(長老)
5
一切法
100, 148, 168, 198
一切法本不生滅
148
一切法不可得
148, 196
一切法不受不著
101
一切法本有寂滅性
119
一切法本空
148, 191
一切法本性空
117, 192
一切法本清淨
148
一切法如幻
264
一切法非常非滅
173
一切法皆是變化
198
一切法清淨
196, 198
一切法無生
178
一切法無我
107
一切法無自性
180, 246
一切法性空
189, 264
一切法空
86, 92, 97, 98, 107, 133, 143, 144, 163, 168, 178, 196-198, 206, 213, 246
一切法空說
85, 91
一切法空性
118, 145
一切法空非我理
124, 126, 127
一切皆空
193
一切所有皆歸於空
134
一切智
175
一性空
114
一時見諦
126, 127
一說部
126, 131, 152, 234, 239

二畫

二十一空
159, 160
二十六空
113
二十句我我所見
227
二十四緣
219
二十空
159-161
二十億耳
256
二果二福利
27
二處
40
二萬二千頌本
240
二種甚深
8
二諦
257, 265
二諦說
83, 189, 195
二諦說四家
124
二諦說事理
126
二諦與一切法空無我
123
二邊
256
七十空性論
205, 217
七行
26
七求門
228
七杲七福利
27
七空
157
七處三觀經
16
七處善知
16
七種界
74
七覺分(支)
27, 41
八不緣起
210, 212, 216, 224, 226, 229, 248, 257
八地菩薩
146
八等至(定)
12, 67
八勝處
69, 74
八解脫
69, 74
八聖道
256
九有情居
40
九次第(定)等至
12, 67, 71
十二支(緣起)
82, 219
十二甘露門
12
十二門論
205, 223
十八空
159-161, 167, 185, 199
十六句義
98
十六空
159-161, 184
十六行相
107, 125
十四空
157-161
十四無記
97
十地品
146, 147, 206, 207
十因十緣
219
十住毘婆沙論
206, 207, 209
十喻
196, 197, 261
十遍處
69, 71, 74
十萬頌本
140
十(種)空
111, 115, 162
十誦律
5, 88
人與法
234
入中論
130, 201, 265
入出息相應
3
入出息念法門
73
入法界品
204

三畫

三十七道品
11
三三昧
57, 59, 61, 62, 64, 106, 109
三三昧三觸三法印
60
三三昧與三法印
65
三三摩地(提)
106, 177
三世實有(說)
89, 97, 239
三世實有法性恒有(住)
86, 87, 249
三世觀
88
三受
104
三法印
64, 65, 109
三法度論
238
三波羅聶提
234
三昧(三摩地)
12
三重三摩地
111
三假說
234, 236, 240
三解脫門
18, 60, 62, 65, 106, 109, 145, 175, 177
三種人
238
三種假
240
三論玄義檢幽集
131
三摩哂多
13
三摩鉢底
12
三學
11
三諦說
259
三彌底部論
238
三觸
30, 62, 63
大人住(三昧)
5
大方等無想經
201
大因經
222
大空
84, 85, 110, 112, 129, 167
大空經
47, 50, 51, 59, 63, 71, 83, 92, 110
大果大福利
26
大明度經
182
大拘絺羅(經)
20, 60, 61, 63
大毘婆沙論
12, 31, 35-38, 42, 43, 50, 58, 61, 62, 64, 68, 107, 111, 113, 117-119, 124, 125, 184, 207, 223, 225, 236, 248, 251
大乘中觀釋論
205
大乘(佛教)
150, 203
大乘法門
137
大乘空義
126, 137
大乘相
159, 169
大乘破有論
205
大乘瑜伽
206
大乘僧團
203
大般若經第二分
145, 173, 189
大般若經第三分
157, 236
大般若經第四分
182
大般涅槃經
39
大唐西域記
204
大智度論
25, 80, 90, 92-94, 97, 98, 129, 133, 138, 168, 170, 171, 180, 181, 185, 191-193, 197, 199, 205, 207, 209, 222, 225, 234, 235, 237, 240, 244, 249, 252, 253, 259, 262, 265
大眾部
131, 219, 220, 239, 245, 249
大眾部系
130, 134, 152
大眾部系與法空
128
大善見王
26
大雲經
201
大緣方便經(長阿含)
222
大緣經(長部)
40, 222
大寶積經
252
上三昧行
5
上本般若
139, 161
上如
250
上座部
127
上座部系
104, 151, 239
上座禪住
5, 52
下如
250
下本般若
139, 156, 177, 181, 189, 198, 218, 219
凡夫法
198
久行菩薩
153
小空經
47-50, 54, 108, 110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144, 146, 149, 153, 171, 175, 178, 181, 188, 203, 218, 233, 264
小乘
150
小部
2, 98, 104, 113, 119, 129
乞食清淨經
5, 52

四畫

76
水(中)月
178, 196
少光天
76
今(此)是學時非是證時
146, 147, 153
文殊法門
243
文殊師利
149
文殊師利淨律經
149
牛達多
20
月稱
201, 206, 207, 225, 228
不一不異
210, 224, 238, 240
不了義說
264
不生不滅
190, 192, 197, 211, 265
不可得
148, 168, 176, 193, 195, 200
不可得空
163, 168, 170
不可說
252
不可說我
238, 240, 241, 250
不共法
106
不住一切法
156
不空
47, 49, 50, 55, 108, 262
不來不去(出)
91, 211
不取著一切法
101
不相在
227
不染(垢)不淨
190, 192, 265
不即不離
172, 228
不退轉菩薩
153
不淨
71
不淨觀
68, 70, 73
不常不斷
174, 184, 210, 224
不動
30, 33, 51, 52, 62, 63, 71
不動心解脫
7, 21, 26, 27, 44, 49
不動作意
50
不(移)動觸
60, 62
不動利益經
29, 31, 32, 63, 68, 71, 73
不動無所有無相
68, 71
不落二邊
101
不增不減
190, 192, 265
不縛不解
181
不斷不常
240
11
止觀雙修
12
止滅
119
止滅空
114, 119
196
化地部
221
化詵(刪)陀迦旃延經
42, 61, 211, 227
化詵陀迦旃延
41
13
心一境性
13
心三昧四種
7, 20, 22, 56
心經
192
心解脫三種
73, 150
心解脫四種
7, 20, 22, 55, 56
196-198, 262
幻化者與幻化事
262
幻不異色色不異幻
199
幻事
178
幻網(經)
88, 89
五分律
222
五正理聚
205, 206
五安穩住
68
五求門
228, 229
五(取)陰
51, 235
五欲空
52
五陰法散滅
101
五陰譬喻
90
五種有
236
五種空
110
五種所知海岸
141
五類聚
190
五蘊空
52, 190
六十二見
93, 97
六十頌如理論
205
六(內外)處
49, 167
六因四緣
219
六空
110, 162
六界
70, 71
六處相應
61
中本般若
137, 145, 154, 161, 183, 184, 190, 198, 205, 234, 240, 248, 256
中本般若前分
140, 157, 163
中本般若中分
140, 163
中本般若後分
140, 157, 163, 189, 195, 257
中如
250
中觀
81, 209, 260
中觀學(派)
207, 224
中阿含(經)
2, 22, 25, 29, 31, 33, 38, 39, 40, 47, 51, 60, 61, 62, 63, 71, 74, 75, 89, 108, 212, 222
中部
2, 5, 17, 26, 29-31, 39, 47, 52, 60, 62, 63, 75
中道
83, 172, 199, 210, 216, 217, 218, 243, 256, 260
中道——中論與中觀
255
中道(即空即假)
237
中道正見(十二緣起)
84
中道的綠起(說)
216, 217, 219, 226, 243, 256
中道行
260
中論
83, 137, 191, 205, 212, 214, 217, 218, 224, 227, 229, 237, 239, 240, 246, 252, 253, 257, 262
中論梵藏本
226
中論青目釋
189, 212, 237, 244
中論二十七品概說
212
中論開宗明義
209
中論之中心思想
216
中論的歸敬偈
210, 216
中論的特色精要特義
241, 244, 252
中論的二諦
258
中論與阿含經
209, 210, 213
中論之遮破
228, 251
中斷
96
內外空
51, 63, 71, 110, 111, 167
內空
51, 63, 71, 73, 110, 111, 113, 167
內空作意
50
內緣起
223
分別
175, 192
分別說部
129, 152
分別說系
5, 104, 108, 219
分別說系律
223
方便假(施設)
235, 237, 239
方便(道)
140, 146
方便說
175, 192, 196, 199
方廣部
129, 152
方廣道人
129, 152, 240

五畫

228
生空——眾生空
93
生死(流轉)
143, 148, 155, 167, 189
生死即涅槃
191, 228, 246
生滅(說)
82, 86, 87, 91, 149
正見
14, 96
正性決定
152
正性離生
44, 152
正思惟
14
正量部
238
玄奘
54, 141, 223, 240
目乾連
43
世親
141, 206, 225
甘露味
224
他性
169
他性空
108, 115, 169
未來有
87
四念住
119
平等
196, 199
世俗自性
180, 184
世俗的無自性空
184
世俗(法)
180, 196
世俗假名
234
世俗間定
31, 32
世俗諦
124, 125, 189, 195, 206, 258, 259, 263
世間(法)
94, 180
世間空
6, 107, 112
世間道修空
48, 49
世間無常
96, 97
世間集滅的中道
213
世諦如
195
本有
33
本性
112, 168, 184, 248
本性空
112, 121, 168, 170, 174, 183, 184, 191, 199, 256
本性清淨
191
本性與自性
248
本性爾故
199
本願(力)
146, 147
出三藏記集
132
出世空性
54, 80, 123, 145
出世解脫道的三要門
32
出離
119
出離空
114, 119
外空
51, 63, 71, 110, 111, 113, 167
外空作意
50
外緣起
223
尼陀那
222
句義經
98
主觀與客觀
148
四十二字(母)門
148
四大
70
四分律
222
四句
128, 227
四行
26
四作
227
四念處
41, 73
四非常偈
95
四果四福利
27
四執
227
四梵住
24
四禪
13, 37, 63, 67, 71, 73, 76
四禪天
76
四無量心(定)
21, 24-27, 56
四無色處
12
四預流支
80
四(種)空
169, 170, 185
四緣
160, 220
四增上心
50, 63
四諦
15, 107, 124-127, 131, 145, 151, 212
四類空作意
50, 52, 53

六畫

名(字)名有
234, 236, 240
名字波羅聶提(名假)
235, 237
名言
259
名相
175, 192
名假(波羅聶提)
235, 237
名假與施設有
236
名實無當
240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190, 191
色空非色
191
色的觀想
70
色(相)
191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90, 199
126, 250
如化
198
如幻
198, 241
如幻三昧
146
如幻緣起
265
如幻如化
191, 196, 229
如幻——即空即假之緣起
261
如如不異
197
如來
99, 229
如來賢
201
法性實際
143
如來記說
41
如實我
214
如實知(見)
14, 96
如實相
178
如實觀
80
自有
244
自共相空
168
自空
169
自性
112, 125, 164, 169, 181, 182, 183, 184, 244, 248
自性二種
180
自性有
240, 249, 250
自性空
164, 169, 180, 184, 185, 256
自性的古譯
181
自性空與無自性空
180
自性與緣起
246
自相
124, 164, 168, 248
自相作意
68
自相空
161, 164, 168, 191
自然
181, 182
共相
124, 126, 250
共相作意
68
共相空
161
219, 222
因果相續
199
因施設
239
因緣
209, 216, 219
光天
74, 75, 77
光明相(相)
75, 76, 77
光界
74, 76
光音天
77
光影
178
光讚般若波羅蜜經
157, 185
87, 169, 170
有身見
106
有明大經
61, 79
有性空
169
有宗
47, 141, 142
有法自性空
185
有所得
195, 196, 199
有為(法)
90, 91, 148, 150, 155, 167, 171
有為空
112, 148, 167, 170
有為法相
264
有為與無為
228
有勝天經
75
有想定
38
有滅湼槃
151, 152
有漏
108, 117
有與無二見
227
有餘湼槃
115
此有故彼此生故彼生
16, 225, 243
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82, 83, 237
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16, 225, 229, 243
安立
82, 238
安達羅
204
安達(羅)派
130, 152, 249
安慧
205
印度佛教史
201, 204
次第見(四)諦
126
次第緣
219
成唯識寶生論
89
多識多知諸大經
88
同分空
115
行空
115
舌相品
140
吉祥大名稱
202
先尼
99

七畫

佛性
128
佛性論
128
佛法的初義
17
佛法與一般宗教之別
106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
126
佛說法印經
57, 65
佛說聖法印經
57
佛說勝義空經
82
佛說義足經
98
佛護
206, 207
84, 89, 94, 104, 105, 238
我不在陰中
227
我(如來)不有陰
227
我我所
31, 59, 95, 99, 252
我我所(有)空
7, 32, 103, 113, 117, 127, 143
我所
93, 245
我慢
51
我(與)法皆空
134
14, 169
見與可見與見者
228
見四諦得道
44
見法湼槃
7, 221
見阿閎佛國品
140
見清淨
11
見道位
43
見滅(諦)得道
44, 131-133
見審諦忍
151
153
忍空
114
形而上
87, 129
赤銅鍱部
2, 80, 81, 109, 119, 123, 131, 219
赤銅鍱部律
222
成實論
82, 93, 132
別譯雜阿含經
42
初期大乘經
149
邪見
193
但有假名
256
但名(無實)
132, 233, 239
13
那伽達多
20
作法
246
作者
82, 251
作意
36, 79

八畫

1, 11, 35, 49, 54, 55, 61, 62, 79, 84, 90, 103, 106, 110, 118, 137, 156, 167, 174, 175, 180, 184, 189, 196, 199, 217, 218, 248
二方面
123
二義
245
空三昧
5, 7, 58, 60, 63, 106, 110, 146, 174
空小經
5, 47, 49, 54, 114
空大經
5, 47, 50, 54, 73
空三摩地
36, 107
空王
1
空心三昧
73
空心解脫
7, 21
空之名詞化
54
空之異名
23, 239
空之解說
167
空之類集
110
空之要義
17
空之發展與類集
155
空之雙關意義
174
空世間
6, 103
空亦復空(不可得)
237, 259
空有無礙
199, 246
形而上意義
129
空住
4, 5, 47, 48, 50, 53, 71, 106, 174
空住定
4, 5, 47
空見
252
空作意
50
空門
1, 92-94, 128
空舍
3
空空
111-113, 167
空性
1, 11, 49, 54, 97, 124, 137, 145, 147-149, 172, 174, 175, 192, 194, 226, 246, 250, 252, 253
空性二種
121
空性不礙緣起
247
空性是受假
237
空性——無自性空
243
空定
106, 108, 110
空所顯性
54
空屋
3
空相
189, 192
空相應
156, 157, 190, 252
空是湼槃義(之異名)
115, 191
空是離諸見
218
空宮殿
3, 4
空假中偈
83, 217, 225, 237, 240, 256, 257
空梵處
4
空華
197, 241
空無自性
262
無所有無相
61, 65, 150
無相無作
143
無相無願
61, 144, 145, 156
無願無相
61, 65
空為其本
128
空為三三昧先導
56
空無我我所
58, 127
空無邊處
63, 68
空虛性
183
空虛梵天宮
4
空經
47, 55, 113
空義
143, 156, 191, 217
空義有部
111, 117
空義虛妄無實
248
空義龍樹
209
空義之開展
79
空(義)與一切法
188, 214, 244, 228, 247, 251
空與不空
47
空與人解脫
20
空與色
191
空與住處
3
空與空性
11, 47, 54
空與空性之初期代表聖典
2
空與無我
107, 108, 117
空與無所有
31, 32, 177, 178, 245
空與無相
80
空與解脫道
1
空遍處
70
空論
113
空慧
73, 137
空諸行
103, 107
空諸欲
61, 245
空類
54
空觸
62
空觀
31, 33, 47, 50, 137
214
法一義種種昧
22
法句
12
法印
64
法有
236, 132
法有我無(說)
82, 85, 251
法身
133
法住(相)
151, 175, 184
法住性
189
法住法界
220
法住智
151, 222
法性
40, 130, 148, 151, 174, 175, 189, 194, 198
法空
86, 93, 94, 97, 98, 100, 132, 245
法空之理由
101
法空之聲聞學派
92, 101
法空如幻
194
法空性是湼槃異名
142
法空相(性)
145, 146, 147
法性恒住
248
法空與大眾部系
128
法相(性)
175, 184
法界
180, 189, 247
法救
153
法假(波羅聶提)
82, 123, 235, 237, 240
法(假)施設
82, 83
法假與實物有
236
法蘊足論
236, 220, 247
法現觀
152
法尊
205
法無我
84, 85
法藏部
43, 98
法體
192
法體假實
239
148
阿他婆耆經
98
阿那律經
75
阿含經
7, 133, 137, 143, 145, 149, 150, 162, 168, 174, 210, 211, 212, 214, 217, 219, 224, 227, 237, 243, 244, 248, 252
阿含經的深義
212
阿含與般若
150
阿毘跋致菩薩
153
阿毘達磨
105, 164, 209, 212, 214
阿毘達磨論師(者)
81, 117, 223, 235-237
阿毘曇門
92, 101
阿毘曇論
162
阿梨吒經
100
阿惟越致
145
阿雀夷經
4
阿練若(蘭若)
23, 48, 53, 54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23
阿彌陀佛
75
阿難
6, 8, 35, 47
阿羅漢
150-152
阿羅漢道
114
東山住部
130, 152
238
依他起性
197
依實立假
258, 262
依緣性
226
長阿含經
2, 4, 39, 60, 94, 222
長部
2, 3, 39, 40, 60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156
放光般若經
157, 181
明顯句論
225
彼分空
114
彼彼空
55
彼岸道品
101
拘樓瘦無諍經
22, 256
宗經論
209
易解空
197, 263
陀然
26
來無所從去無所至
87, 88, 90
定之異名
12
定法
13
定空
114, 119
刹那生滅
91, 96, 97
底沙梵天
43
舍利弗
5, 20, 26, 40, 222
舍利弗阿毘曇論
104, 108-110, 162, 221, 219
84
命異身異
84, 93
命即是身
84, 93
所緣
107
(所)緣緣
219
所證空與所修空
51
非有非無
197
非是我異我不相在
99
非常非滅(壞)
171, 172, 175, 199, 224
非常非無常
172
非想非非想處
30, 33, 35, 38, 49, 63, 71, 260
非諍論處
101, 128
性自爾
117, 170, 173
性空唯名
257
14
知苦
16
知苦集
15
知苦滅
15
知患
16
知離
16
波梨經
3, 40
波羅聶提
234
波羅延經
101
33, 238
受者
251
受施設我
238
受假(波羅聶提)
235, 237, 240, 251
受(假)施設
238, 239
受假為一切假有之通義
241
受假與犢子部
237
物不遷論
209
33, 235, 239
取因施設
239
取因施設論
239
取假
235

九畫

222, 226, 240
15, 17, 33, 109
苦之集(與滅)
15
苦滅之道
15
164, 191
相的因
21
相似般若
150
相空
115, 191
相依性
220, 226
相即
200
相對性
192
相應部
2, 3, 6, 8, 16, 17, 20, 22, 25, 36, 39, 41, 60, 81, 114, 220, 226
即陰非我
227
即蘊計我
240
室利羅多
225
前後相績
97
俗定
26
俗數法
82, 83, 123, 124, 237
毘舍離
39
毘訶羅
4
昆鉢舍那
11
施設
82, 131, 217, 234, 238
施設名言
121
施設有
236, 240
施設論
111, 162
甚深涅槃
147
甚深義
144, 205
柔順忍
191
持經譬喻者
81
迴諍論
205, 217, 244, 259
卻來門
129

十畫

真心
96
真如
145, 174, 180, 189, 247, 250
真如作意
68
真如法界法性實際
144, 145
真我
96
真見道
193
真空
199
真實空
22, 47, 48, 54
真實義
258
真實慧
73
真諦
129, 131, 149
真實
120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律)
64, 222
烏仗那
203
烏陀夷
40
烏荼
203, 204
娑多婆訶王朝
204
般舟三昧經
75
般若
79, 175, 192, 243
般若大乘(的特色)
191, 247
般若行
195, 260
般若法門
139, 183, 191, 197, 210, 245, 264, 265
般若宗趣
200
般若波羅密多
92, 143, 190, 193, 233
般若道的實踐
193
般若經
125, 143, 147-149, 167, 170, 172, 174, 175, 177, 180, 184, 213, 217, 219, 220, 224, 233, 235, 237, 239, 251, 252, 253, 257, 258
般若經的宗要
194
般若經的特色
156, 245, 246
般若經的部類
138
般若經梵本
141
般若經與龍樹(論)
137, 262
般若燈論
205, 210, 225, 239, 251
般若燈論廣註
239
般若與阿含經
147
般若與解脫道
14
能所
148
俱空
113
俱空作意
50
俱舍論
118, 225, 239
俱解脫
150, 152, 153
原始佛教
65
原始般若
139, 156, 233-235
旃陀羅崛多
202
消除空
114, 119
神所有
31
修習苦滅道
16
馬勝
222
栰喻經
100
湼槃
7, 61, 79, 108, 115, 117-119, 128, 129, 134, 143-148, 155, 167, 174, 183, 198, 211
湼槃亦如幻如夢
170
湼槃空(性)
112, 121, 128, 132, 143, 148
湼槃空義
119, 129
湼槃之異名
145, 178, 182, 247, 252
涅槃甚深
8
湼槃寂靜
60, 65
湼槃智
151-153
湼槃解脫味
224

十一畫

148
24, 33, 120
欲(貪)
30, 51
25, 104
梵(眾)天
76, 77
梵網經
93, 94
234
假必依實
239, 246, 248, 262
假名
82, 126, 131, 172, 173, 180, 184, 217, 226, 234, 237, 238, 252, 255
假名有
239, 240
假名——受假
233
假名即空
257
假名補特伽羅
240
假有體家
241
假施設(名)
234, 238, 240
假號因緣和合有種種名
42
假想觀
70, 73
第一義
181, 194-196
第一義空
83, 110
第一義空經
81, 86, 237
第一義諦
189, 258, 259, 195
第一諦如
195
第四禪
63, 77
雪山
203
174
淨土
74
淨天
74, 77
淨光天
76
淨不動道
29
淨不動道經
29, 32, 33, 38, 49, 63, 68
淨色相
74, 77
淨界
74, 76
淨無所有處道
29, 30, 33
淨無想道
30
淨解脫身作證
70
淨觀
70, 74
異分空
115
異性空
114
異部宗輪論
238
異部宗輪論述記
131
陰不在我中
227
處中說法
216, 257
唯心思想
75
唯名
131, 234
唯名唯表唯假施設
240
唯物論
96
唯識
240
唯識學者(宗)
172, 193, 240
現有
88
現在有說
97
現在實有而過未非實
240
現法湼槃
151, 153
現證苦滅
16
現證智
193
現觀
193
陳那
239
婆耆舍
36
婆樓那龍王
203
密宗
75
常空
103, 117
常樂我淨真實功德
141
貪空瞋空痴空
7, 21, 56, 117, 245
部派佛教
44, 143, 191, 226, 243, 248
野馬喻
90
通教
214
通達空
114
清淨
58, 192, 198
清淨光天
76
清淨身
74
清淨道論
225
清辨
205-207, 225
兜率天
75
畢竟空
167, 192, 193, 253
畢竟清淨
192
教授假
235, 239
寂滅
143, 145
寂靜住
4
寂護
206
鹿愛
90, 197
深解空
114
深奧處
143
理成如幻
199

十二畫

24, 25
24, 25
期心
106
尋求空
114
14, 169
智果智功德
35, 36, 37, 50
尊勝空住
5
15
集異門足論
61
量的因
21
無二(法)
193, 195, 196, 199
無生
156, 176
無生即緣生
227
無生無滅
143, 144, 145, 184
無生法忍
146, 153, 192, 199
無自性
173, 180, 182, 183, 244, 248
無自性為自性
183
無自性的緣起
251
無自性故空
256
無自性空
246, 252, 263
無色界
71
無因論
40
無作
176
無我
17, 109, 123, 127, 143
無我是了義說
108
無我見(想)
51, 64
無我所(有)
32, 101, 128, 143
無我(無)我所
17, 33, 59, 73, 104, 113, 117, 123, 214, 260
無我我所空
252
無依
176
無明
189, 246, 252
無法空
185
無法有法空
185
無性
156, 168, 176, 182
無性(為)自性
141, 181-183
無性空
168, 169, 184
無性自性空
169, 184
無所從來(無所從去)
87, 175, 184
無所造集
87
無所有
29, 30, 33, 35, 57, 61, 62, 79, 106, 141, 156, 174, 177, 199, 260
無所有性
141, 181, 182
無所有性為自性
181
無所有三昧
58, 60
無所有心三昧
73
無所有心解脫
7, 21
無所行空
112
無所有處
30, 31, 37, 61, 63, 71, 260
無所有處定
21, 32, 38
無所有觸
60, 62
無所得
195, 196, 199
無事想
48
無始
168
無來無去之生滅如幻
86
無染
143, 145
無垢無淨
184
無畏論
205, 212
無相
34, 35, 57, 61, 62, 79, 106, 147, 156, 174, 175, 189, 260
無相三昧三摩地
35, 41, 58, 60, 107
無相心三昧三摩地
21, 35-39, 43, 44, 49-50, 73, 256
無相心定
30, 61, 40
無相心解脫
7, 21, 34, 37, 39, 79
無相住者
43
無相住補特伽羅
43
無相定
38, 108, 35
無相界
79, 145
無相等至無相住
35
無相禪
42
無相觸
60, 62
無常
17, 65, 104, 109, 149
無常正邪之辨
96
無常見(想)
51, 64
無常無我
108
無常無我
104, 108
無常無我——空
105
無間等
14
無智亦無得
192
無散空
168
無為(法)
7, 117, 148, 150, 155, 167, 171, 211, 251
無為空
112, 148, 167, 170
無為(諸)法相
183, 264
無量
24, 143-145
無量心三昧
24
無量心解脫
7, 21, 24, 26, 27, 37
無量光天
76
無滅
176
無著
75, 141, 206, 209
無想心定
49
無想有情
40
無想定
30, 35, 61
無想處
71, 260
無盡
143
無際空
168
無漏智
59
無數
144, 145
無諍
22, 23
無諍法
98
無增無減
184
無緣慈
27
無餘涅槃
115
無邊
144
無邊際空
112
無礙解道
104, 113, 119, 126, 128
無礙道論
54
無願
61, 106, 177
無願三昧(三摩地)
60, 107
無願定
108
無願觸
62
最上空
115, 119, 120
順中論
210
順世派
96
順正理論
82, 86, 88, 225
虛妄如幻喻
89
虛妄性
178
虛妄無實
90, 183, 184
虛空
196, 197
虛空無為
251
虛偽(不實)
91, 121, 178
須陀品
134
須深(比丘)
151, 221
須菩提
22, 133, 156, 233
須達多經
25
善星經
29, 63, 68, 71
善財童子
204
善眼大師
24
散空
100, 168
散無散空
168
散壞空
112, 113
徧計所執性
197
絕施設
124, 126
補特伽羅
238, 250
補特伽羅無我
84, 85
提婆
206
勝處
75
勝義
123, 124, 167, 181, 189, 196
勝義約湼槃
115
勝義自性
180-183, 250, 265
勝義自性空
184, 185
勝義空
82, 83, 112, 114, 115, 119, 123, 124, 128, 167
勝義空性
256
勝義空經
82, 83, 86, 88
勝義空與大空
81
勝義諦
124, 125, 189
勝解——假想觀
27
勝解作意
24, 68, 69
勝解的假想觀
73
勝解觀
74, 77
勝解觀與真實觀
67
强梁禪
41
訶梨跋摩(傳)
132
發智論
219
發趣論
219
陽焰
90, 178, 196, 197, 262
菩提心
109, 223
菩提資糧論
206
菩薩
190, 196, 223, 233
菩薩二階位
152
菩薩行
175, 195
菩薩法
198
菩薩道
143, 153
象跡喻經
212
渴愛
6
焰燒燈炷喻
172, 223
壹輸盧迦論
205
跋羅末羅山
204
華嚴經
146, 203
奢摩他
11
眾利經
101
眾香城
203
眾緣和合
235
眾緣所生法
225

十三畫

慈(心)
24, 25
慈悲力
147
65, 129, 176, 228
滅盡定
12, 30, 35, 39, 62, 151
滅受想定
71
遍一切處
71
辟支佛(法)
198, 214
過去有
87
當有
87
遊行經
39
道行般若經
139, 182
道行品
139, 156
瑜伽(系)
47, 54, 81, 197
瑜伽師
75
瑜伽師地論
5, 36, 37, 49-52, 58, 61, 62, 67, 68, 75, 80, 82-84, 87, 88, 95, 98, 117, 118, 120
義品
6, 97, 98, 100, 101
義足(品)經
133
楞伽經
55, 201
圓成實性
197
聖法
198
聖法印
59, 60
聖法印知見清淨經
57
聖道
64, 79, 108
聖道修(空)
48, 49
想受滅
62
想受滅定(等至)
38, 39, 40
想經
89
遍知苦
16
遍淨天
77
遍淨光天
76
愛念染著
5
詵陀迦旃延
41
犍陀羅
203
犍闥婆城
196
經部
89, 97, 132, 206, 239
經集
6, 98, 101
解脫
12, 63, 65, 68, 75, 174, 177
解脫道
11, 59, 73, 260
解脫道論
109
解與遍知
16
解深密經
141, 197
202
煩惱
22, 193
煩惱空
117, 123
極無所住
199
極微
191
新發意(新學)菩薩
154, 264
鳩摩羅什
82, 202, 204, 225, 235
鴻摩羅陀
132
達摩毱多部
131
當體即空
191

十四畫

178, 196, 198
59
238
說一切有系
207
說一切有部
17, 30, 31, 57, 80, 81, 86-89, 92, 97, 104, 106, 107, 109, 111, 113, 117, 123, 132, 184, 206, 219, 222, 237, 239-241, 248-251
說一切有部的正義
107
說大空派
152
說出世部
124
說假部
129, 239
說經部
81
種子生現行
240
厭下欣上
31
厭離
64, 65
稱友
225
漸次度脫瀑流
30
80, 100, 245
蜫勒門
92
僧肇
209
僧祇部
132
僧叡
207
僧護
206
榵樹林空宮殿
4
障礙
21

十五畫

196
14
慧得解脫
32, 49, 260
慧解脫
150-153, 221
219
緣已生
220
緣性
226
緣所生(法)
59, 220, 224
緣起(法)
8, 83, 145, 149, 150, 151, 172, 180, 186, 209, 211, 216-218, 223, 228, 229, 243, 246, 247, 257, 258
綠起一切說
240
緣起——八不緣起
218
綠起有支的與聖道的
223
緣起不是無為
221
緣起中道
211, 257
綠起性空
137
緣起的形容詞
220
綠起的定義意義字義異說正義
225-226, 228
綠起是法住法定法界
222
緣起是法假假名
237, 239
緣起即空
186, 224, 237, 244, 246, 247, 255, 259
綠起即空性
250, 259
緣起即假名
259
緣起甚深
8, 222, 223
緣起深義
210, 224
緣起與緣生
220, 223
論力梵志
98
增上心
53
增上想滅智定
39
增上慢
59
增上緣
219
增支部
2, 17, 25, 36, 37, 42, 43, 75, 121
質多(羅)(長者)
20, 21, 27, 36, 56
稻芉經
212, 223
論事
129, 152
廣果天
77
實性
183, 250
實(物)(法)有
236, 239
實有與假有
237
實有菩薩
140
實相
171
實相與各各相
249
實際
145, 180, 189
增益
69
增壹阿含經
2, 133, 211
獘宿王
4
撫掌
88, 103, 108
摩耶(闍藍)
88
摩訶迦旋延
6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145, 157, 158, 169, 170, 172-174, 183-185, 192, 195, 196, 230, 234, 258, 261, 263
摩犍提所問偈
6

十六畫

126
親友書
204
龍叫(名猛)
201, 204
龍樹
83, 92, 128, 137, 138, 172, 186, 201, 203, 209, 214, 216, 226, 240, 243, 247, 256
龍樹菩薩傳
202, 204
龍樹的宗趣
253
龍樹的著作
204
龍樹論
201, 207, 217, 220, 222, 250
龍樹學
206, 207, 226, 246
龍樹學的特色
244
龍樹菩薩勸誡王頌
204, 206
龍樹龍宮取經考
203
諸行無常
60, 65, 95-97, 172
諸行無我
123
諸行空
112, 121, 123, 127, 143, 245
諸行空性
121
諸行空與湼槃空
117
諸法自性
183, 264
諸法實相
97, 237
諸法無我
60, 65
諸法空相
195
諸法皆空不了義說
108
諸法和合生
173, 185
諸法但名宗
131
擇法
14
擇滅
118, 119
擇滅體
119
隨法行隨信行
43
隨順頌
152
隨藍(婆羅門)
25
隨觀
14
靜慮經
38
燈燒炷喻
172, 223

十七畫

12
禪支
13
禪天
74
禪定
221
獲得空
114
彌勒
75, 153
聲聞法
198
聲聞學派(佛教)
133, 203
聲聞學派我法二空說
92
聲聞學派法空說
98, 128
聲聞與菩薩的同異
207
戲論
121, 155, 193, 199, 229, 253, 257

十八畫

雜阿含經
2, 4, 8, 12, 15, 16, 17, 20, 22, 24, 25, 26, 35, 36, 37, 38, 41, 42, 47, 52, 57, 60, 64, 74, 80, 81, 83, 86, 88, 90, 92, 94, 95, 99, 103, 104, 105, 106, 108, 110, 112, 115, 117, 120, 121, 177, 196, 210, 211, 212, 219, 220, 221, 225, 226, 227
雜阿含經三類
2
雜染光天
76
58
斷空
114, 119
斷知法
59
斷苦集
16
斷滅論(見)
96, 97
薩陀波崙
140, 203
薩迦耶見
252
薩婆若
175

十九畫

犢子部
248, 251
犢子部系
240, 241
鏡中像
196
壞空
115
143, 145, 156, 176, 184
離言(法性)
98, 118, 130
離見的空——中道
218
離我我所見(諸見)
252, 259
離欲
65
離欲法
59
離陰非我
227
離慢知見清淨
65
離論
119
離蘊計我
240
羅陀(經)
100, 113
羅(闍)
148
識無邊處(遍處)
68, 70, 71
難解空
197, 263

二十畫

覺音
225
蘊相應
41
譬喻
196, 261
譬喻者
132
釋經論
209

二一畫

76
攝大乘論本
75
攝受空
114
攝持空
114

二二畫

196
權法
235
聽法品
133

二三畫

變礙
191

二五畫

11, 14
觀一切法空
193
觀十二因綠品
213, 228
觀去來品(等中論二十七品概說)
212
觀本住品
212, 250
觀本際品
211, 213
觀四諦品
211, 212, 213, 214, 228, 243, 255
觀如來品
213, 227
觀行品
211, 213
觀有無品
211, 213, 227
觀行論
209
觀法品
213, 214
觀空而不證空
146, 147, 153
觀空而不證實際
152
觀苦品
213, 227
觀染染者品
212, 213
觀涅槃品
212, 213, 227
觀誓
239
觀慧
32, 62, 64, 73, 174
觀緣品
212, 227
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
153

三三畫

麤我慢
59

梵巴藏歐文索引

ābhā-dhātu
74
Ābhassara
77
abhāva-śūnyatā
168, 169
abhāvasvabhāva-śūnyatā
169, 184
Abhidharma
81, 209
adhimokṣa-manaskāra
68
adhipateya-pratyaya
219
abhisamaya
193
abhisaññā-nirodha-sampajāna-samāpatti
39
adhiṭṭhānasuñña
114
adhyātma-bahirdhā-śūnyatā
71, 110, 111, 167
adhyātma-śūnyatā
71, 110, 111, 167
ādīnava
16
aggasuñña
115
ajjhattasuñña
113
ajjhatta-suññatā-manasikāra
50
ākāśa
196
ākāśa-asaṃskṛta
251
ākāśa-kasina
70
ākāsānañcāyatana
68
ākiñcañña
29, 35, 57, 68, 79
ākiñcañña-cetosamādhi
73
ākiñcañña-cetovimutti
21
ākiñcaññāyatana
21, 37, 63
ākiṃcanya
35, 79, 106, 174, 260
ākiñcanya-samādhi
60
ākiñcanyāyatana
260
akuppā-cetovimutti
7, 21, 49
ālambana-pratyaya
219
amata-dvāra
12
Amita-buddha
75
anabhilāpya-pudgala
238, 250
Ānanda
6, 35, 47
āṇañja
30, 63, 68, 71
aṇañjaṁ-manasikaroti
50
anantara-pratyaya
219
anattā
127
anattan
17
anattan-attaniya
17
anavakāra-śūnyatā
112, 168
anavarāgra-śūnyatā
112, 168
Andhaka
130, 152, 249
Andhra
204
āneñja, ānejja, āṇañja
71
anicca
17
animitta
34, 57, 68, 79, 106, 174, 189, 260
animittā-cetosamādhi
30, 35, 49, 73
animitta-cetovimutti
21, 34
animitta-citta-samādhi
256
animitta-dhātu
79
animitta-samādhi
35, 60
animitta-samāpatti
35
animitta-vihāra
35
animitta-vimokkha
35
aniñjya-sparśa
60
anitya
95
anityāh-sarva-saṃskārāḥ
60
anityatā
95
aññā
14
anupalambha-śūnyatā
168
ānulomikī-dharma-kṣānti
191
anutpattika-dharma-kṣānti
153, 192
anupassanā
14
appamāṇa
56
Appamāṇābha-deva
76
appamāṇa cetosamādhi
24
appamāṇa-cetovimutti
21, 24
appamaññāyo
12
apraṇihita
106, 177
apraṇihita-samādhi
60
aprāptitva
196
araṇa
22
arañña
48
arañña-saññā
48
āriya-dhamma-muddā
59
arūpa-dhātu
71
arūpāyatana
12
Āryadeva
206
asamimāna
51
asaṃkhata
7
asaṃskṛta
117, 148
asaṃskṛta-śūnyatā
112, 167
Asaṅga
75, 141, 206, 209
asaññā-samāpatti
35
asaññā-satta
40
aśāśvata
96
assāda
16
asṭau-vimokṣāḥ
69
asṭāv-abhibhv-āyatanāhi
69
asubha-bhāvanā
68
asuññatā
47
Aśvajit
222
ātman
84, 89, 94, 104
atyanta-śūnyatā
163, 167
avaivartika
145
avakāraśūnyatā
100
Avalokitavrata
239
avidyā
189

bahiddhāsuñña
113
bahiddhā-suññatā-manasikāra
50
bahirdhā-śūnyatā
71, 110, 111, 167
bhāva
169, 170
bhāvanā
16
bhāva-śūnyatā
169
Bhāvaviveka
205, 225
Bhavya
225
Bhrāmaragira
204
bhūtakoṭi
180, 189
bodhisattva
233
brahman
104
brahmavihāra
24
Brahmmakāyikā
77
Buddaghosa
225
Buddhapālita
206
Buddhayaśas
2

Candragupta
202
Candrakīrti
201, 206, 225, 228
catasso-appamaññāyo
21, 24
cattāri-jhānāni
67
cattāri-saccāni
15
cattāro-adhicitta
50
cattāro-sati-paṭṭhānā
73
cetovimutti
7, 20, 56, 73
cha-āyatanāni
50
chadhātuyo
15, 70
chanda-rāga
51
chāyatanāni
15
Citra
20, 36, 56
citta
11, 13, 20
citta-pārisuddhi
11
citta-samādhi
20, 56
cittassa-ekaggatā
13
citta-vimukti
150

Dānapāla
138, 205
darśanena
169
Dārṣṭāntika
132
daśa-kṛtsnāyatanāni
69
dha
148
dhammābhisamaya
152
dhamma-dhātu
222
Dhammaguttika
43
dhamma-niyāmatā
222
dhammaṭṭhitata
222
dhammavicaya
14
Dhānañjāni
26
dharma
214
dharma-dhātu
180, 189, 222
Dharmagupta
2, 206
Dharmaguptaka
98, 131
dharma-nairātmya
84
Dharmanandi
2, 133
dharma-niyāmatā
222
dharma-prajñapti
82, 235
Dharmapriya
138
Dharmarakṣa
57, 138, 201
dharma-sthitatā
151, 175, 222
dharma-sthitatā-jñāna
151
dharma-śūnya
93
dharmatā
151, 174, 175, 189, 194
Dharmatrāta
153
dhātu
74, 226
dhbhatosuñña
113
Diṅnāga
239
diṭṭhadhammanibbāna
7
diṭṭhi
14
diṭṭhi-pārisuddhi
11
dṛṣṭadharma-nirvāṇa
151, 221
dṛṣṭanta
261
dubhato-suññata-manasikāra
50
dukkha
15, 17
dukkha-nirodha
15
dukkha-nirodha-gāmini-paṭipadā
15
dukkha-samudaya
15
dveanta
256

ekattasuñña
114
Ekavyāvahārika
126, 131, 152, 234
esanāsuñña
114

Gandhāra
203
gandharva-nagara
196
Gautamaprajñāruci
205
Godatta
20
Guṇabhadra
2
Guṇavarman
206

Harivarman
132
hetu
219
hetu-pratyaya
219

idappaccayatā
220, 226
itaretara-śūnyatā
55

jātikam
219
jhāna
12
jhānaṅga
13
jīva
84
jñānena
169

kama
30
kāraka
82
karuṇā
24
kāśyapīya
2
khaluṅka-jhāna
41
khantisuñña
114
kha-puspa
197
khaya
6
kṛtaka
246
ksaṇa
96
kullakavihāra
26
kumārajīva
82, 139, 169, 202, 225, 235
kumāralāta
132

lakkhaṇasuñña
115
lakṣaṇa
164, 191
loka
94
Lokarakṣa
138
lokasaṃvṛti-satya
258
Lokâyata
96
Lokottaravādin
124

madhyamā-pratipad
210, 216, 218, 243, 256
Mādhyamika
81
Māgandiya
6
Mahābrahmā
24
Mahākaccāna
6
Mahākoṭṭhita
20
Mahāmoggallāna
43
Mahānidāna-suttanta
222
Mahāsāṃghika
2, 130, 131, 152, 219, 221, 239, 245, 249
Mahāsudarśana
26
Mahāsudassana
26
Mahāsuññatāvādin
129, 152
mahāśūnyatā
85, 110, 112, 167
Mahīśāsaka
11, 221
Maitreya
75, 153
mama-kāra
84
māna
59
manasikāra
36
Mañjuśrī
149, 243
māra
76
marīci
196
māyā
88, 196, 261
māyā-jāla
88
mettā
24
migāramātu-pāsāda
47
mrahmā
76
muditā
24

Nāgadatta
20
Nāgāhvaya
201
Nāgamitra
208
Nāgārjuna
83, 92, 128, 137, 138, 168, 201, 209, 216, 243, 256, 262
naivasamjñanāsamjñayatana
260
nāma
234
nāmamatrā
131, 234
nama-prajñapti
235
ñāṇa
14
nānattasuñña
114
nevasaññā-nāsāññāyatana
35, 63
nibbāna
7, 8, 115
nibbīdā
64
nidāna
222
nidānam
219
niḥsvabhāva
180, 244
nimittakaraṇa
21
nir-ātman
107
nirātmānaḥ-sarva-dharmāḥ
60
nirmita
196
nirodha
65
nirodha-samāpatti
12, 35, 151
nirvāṇa
8, 117, 145, 174
nirvāṇa-jñāna
151
nirvāṇaparinirvāṇa
147
nissaraṇa
16, 119
nissaraṇasuñña
114

Orissa
203

Pabhavam
219
Pada
98
Pahāna
16
pāli
2
pamāṇakaraṇa
21
pañcakhandhā
15
pañca-phāsuvihārā
68
paññā
11, 14, 79
papañca
21, 121
parabhāva-śūnyatā
169
paramāṇu
191
paramārtha
131, 181, 196
paramārtha-satya
124, 258
paramārtha-śūnyatā
82, 110, 112, 123, 167
paramattha-sacca
124
paramatthasuñña
114, 123
pariggahasuñña
114
pariññā
16
parisuddhabhā-deva
76
parittābha-deva
76
pariyogāhanasuñña
114
passaddhi
13
paṭicca-samuppāda
220
paṭicca-samuppanna
8, 15, 220
paṭilābhasuñña
114
paṭipassaddhi
119
paṭipassaddhisuñña
114
paṭivedhasuñña
114
pāyāsi
4
prabhākaramitra
205
prajñā
79
prajñā
175
prajñāpāramitā
143, 233
prajñapti
82, 131, 217, 234, 240
prajñaptirupādāya
237, 250, 255
prajñaptiupādāya
238, 239
prajñaptivādin
129, 152, 239
prajñā-vimukti
150, 221
prakṛti
184, 248
prakṛtiśūnyatā
112, 163, 168, 174, 183, 256
prapañca
121, 257
prāpti
196
pratibhāsa
196
pratibimba
196
pratisamkhyā-nirodha
118
pratiśrutkā
196
pratītyasamutpāda
8, 150, 209, 216, 218, 220, 225, 243, 255
pratitya-samutpanna
220
pratyaya
219
pubbaseliya
130, 152
pudgala
250
pudgala-nairātmya
84

ra
148
Rādha
113
Rāhulbhadra
208
Rāhulamitra
208
rajas
148

Sabbakāmi
5
sabhāgasuñña
115
sacca
126
sacchikiriyā
16
Sadāprarudita
140, 203
śākya
243
samādhi
11, 12, 106
samāhita
13
sāmānya-lakṣaṇa
124, 250
sāmānya-lakṣaṇa-manaskāra
68
samāpatti
12
samatha
11
Saṃghadeva
2
Saṃgharakṣita
206
Saṃghavarman
206
Saṁkiliṭṭhābhā-deva
76
sammādiṭṭhi
14
sammappaññā
81
sammāsaṅkappa
14
sammuti-sacca
124
sammatīya
238
sammatta-niyāma
152
saṃskṛta
148
saṃskṛta-śūnyatā
112, 167
samacchedasuñña
114
samudaya
15
samudayam
219
saṃvṛti
196
saṃvṛti-satya
124
samyaktva-nyāma
44, 152
sandha-kātyāyanagotra
41
saṅkhārasuñña
115
saññā-vedayita-nirodha
62
saññāvedayita-nirodha-samāpatti
38
śāntam-nirvāṇam
60
śantarakṣita
206
santa-vihāra
4
Sāriputra
139, 222
Sāriputta
5, 20, 26, 40, 188
sarvadharma-śūnyatā
145, 168
sarvajñā
175
Sarvāstivādin
2, 25, 30, 57, 80, 81, 86, 92, 97, 104, 106, 123, 184, 206, 219, 237, 248
Sātavāhana
204
satta-bojjhaṅgā
27
sattama-animitta-vihārin-puggala
43
sattva-śūnya
93
Sautrāntika
89, 97, 132, 206, 239
savabhāva
248, 264
sila
11
sila-pārisuddhi
11
śreṇika
99
śrīrāta
225
Srotravimśatikotī
256
Sthāvira
5, 104, 127, 151, 239
sthiramati
205
subha-bhāvanā
70
subha-dhātu
74
sudhana
204
subhakiṇhā
77
subhūti
133, 139, 156, 233
sunetta
24
suñña
1, 11, 29, 35, 54, 79
suñña-brahmavimāna
4
suññāgāra
3
suñña-geha
3
suñña-loka
6
suññasuñña
113
suññatā
1, 11, 54, 57
suññatā-cetosamādhi
73
suññatā-ceto-vimutti
7, 21
suññatāvakka
54
suññatā-vihāra
4, 47, 71
suññatā-vihāra-samāpatti
4
suñña-vimāna
4
suññata-vipassanā
47
śūnya
1, 11, 29, 35, 79, 110, 117, 137, 174, 209
śūnya-loka
103
śūnya-sarva-saṃskāra
103
śūnyatā
1, 11, 106, 110, 117, 137, 174, 180, 188, 194, 209, 217, 218, 243, 255
śūnyatā-lakṣaṇa
189
śūnyatā-prajñā
137
śūnyatā-samādhi
60, 174
śūnyatā-śūnyatā
111, 112, 167
śūnyatā-vihāra
174
śūnyatā-vipaśyana
137
Susīma
151, 221
Sūtra-dhara Draṭānta
81
Sūtravādin
81
svabhāva
112, 125, 164, 184, 244
svabhāva-śūnyatā
163, 169, 180, 184, 256
svalakṣaṇa
124, 248
sva-lakṣaṇa-manaskāra
68
svalakṣaṇa-śūnyatā
163, 168, 191
svapna
196

tadaṅgasuñña
114
Tāmraśātīya
2, 80, 81, 109, 119, 123, 131, 219
taṇhā
6
tathā
126
tathāgata
99
Tathāgata-bhadra
201
tathatā
174, 180, 189, 249
tathātā-manaskāra
68
tattva
258
tayo-phassā
62
tayo-vimokkhā
109
thera
5
Tissa
43
trīṇi-vimokṣa-mukhānī
60
Tusita
75
Tusitabhavana
129

ubhayatobhāga-vimukta
150
uccheda
96
udaka-candra
196
Udāyin
40
Udra
203
Udyāna
203
upādāna
33, 235
Upādānam upādāya prajñapti
239
upādāna-prajñapti
235
upādāya
238
upekkhā
24

Vailāma
25
Vaṅgisa
36
Varuṇa
203
Vasubandhu
141, 206, 225
Vātsiputrīya
237, 248
Vehapphala
77
Velāma
25
Vesāli
39
Vetulyaka
129, 152
Vibhajjavādin
5
Vibhājyavādin
104, 109, 219
vihāra
4, 13
vijñaptimātra
240
vikkhambhanasuñña
114
vīmaṃsā
14
vimokkha
12
vimokṣa-mukhāni
106
Vimokṣaprajñārsi
205
vimutti
65
vimutti-pārisuddhi
11
viññāṇa-kasiṇa
70
viññāṇañcāyatana
68
vipariṇāmasuñña
115
vipassanā
12, 14
virāga
65
visabhāgasuñña
115

Yaśomitra
225
yathābhūta-ñāṇadassana
14
Yogācāra
47, 81, 197, 206

校注

[0201001] 多氏《印度佛教史》(寺本婉雅日譯本一三九 [0201002] 《入中論》卷二(漢藏教理院刊本二——三) [0202003] 《大方等無想經》卷五(大正一二一一〇〇上) [0202004] 《龍樹菩薩傳》(大正五〇一八四上——一八五中) [0203005] 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四五四) [0203006]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四(大正八五五五中) [0203007] 〈龍樹龍宮取經考〉(《妙雲集佛教史地考論》二一一——二二一) [0204008] 《高僧傳》卷二(大正五〇三三一中) [0205009] 《龍樹菩薩傳》(大正五〇一八四下) [0205010]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序〉(大正二五五七中) [0206011] 《大智度論》(大正二五七五六下) [0206012] 中國舊傳提婆的弟子羅睺羅跋陀羅(Rāhulabhadra)「以常樂我淨釋八不」顯然已傾向於《大般涅槃經》(前分)的「如來藏我」了西藏傳說羅睺羅跋陀羅弟子有羅睺羅密多羅(Rāhulamitra)再傳弟子龍友(Nāgamitra)龍友的弟子僧護西元三世紀末以下約有一百年龍樹學是衰落了雖說傳承不絕實沒有卓越的人物中國佛教界竟不知他們的名字 [0207013]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序〉(大正二五五七上) [0207014] 《出三藏記集》卷一〇(大正五五七四上) [0209001] 《肇論》(大正四五一五一上) [0209002] 《中論》卷一(大正三〇一中) [0210003] 拙作《中觀今論》(《妙雲集中觀今論》一八二四) [0210004] 參閱拙作《中觀今論》(《妙雲集中觀今論》一八——二三)《中觀論頌講記》(《妙雲集中觀論頌講記》四三——四六) [0210005] 《雜阿含經》卷一二(大正二八五下) [0211006] 《雜阿含經》卷一二(大正二八四下) [0211007] 《雜阿含經》卷一三(大正二九二下) [0211008] 《雜阿含經》卷一二(大正二八三下) [0211009] 《中論》卷二(大正三〇一六上中)《雜阿含經》卷一〇(大正二六九中) [0211010] 《中論》卷二(大正三〇一七上) [0211011] 《中論》卷三(大正三〇二〇中)《雜阿含經》卷一二(大正二八五下) [0211012] 《中論》卷四(大正三〇三三上)《增一阿含經》卷一〇(大正二五九三上——中) [0212013] 《中論》卷四(大正三〇三四下)《佛說稻芉經》(大正一六八一六下) [0212014] 《中阿含經》(三〇)《象跡喻經》(大正一四六七上) [0212015] 《中論》卷四(大正三〇三五中)《雜阿含經》卷九(大正二六〇上) [0212016] 《中論》卷四(大正三〇三六中) [0214017] 《中論》卷二(大正三〇一五下)又卷一(大正三〇八上) [0214018] 《中論觀法品》漢譯《般若燈論》與《大乘中觀釋論》品名相同而西藏所傳月稱注本作〈觀我品〉無畏等作〈觀我法品〉「法」的古義有些人是忘失了 [0214019] 《中論》卷三(大正三〇二四上) [0214020] 《中論》卷四(大正三〇三三上) [0216001] 《中論》卷一(大正三〇一中) [0217002]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七所引(漢藏教理院刊本三二上)毘目智仙等所譯《迴諍論》作「空自體因緣三一中道說我歸命禮彼無上大智慧」(大正三二一五上) [0218003] 《中論》卷四(大正三〇三九中) [0218001]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八五四〇中) [0219002] 《增壹阿含經》(一五)〈有無品〉(大正二五七八上) [0219003] 《雜阿含經》卷二(大正二一四上) [0219004] 《般若燈論》卷一(大正三〇五五上) [0220005] 《雜阿含經》卷一一(大正二八四中——下)《相應部》(一二)〈因緣相應〉(南傳一三三六——三八) [0220006] 《相應部》(一二)〈因緣相應〉(南傳一三三六) [0220007]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一一(大正二六五〇五上) [0221008] 《異部宗輪論》(大正四九一五下一七上) [0221009] 《相應部》(一二)〈因緣相應〉「不得禪定」作「不得五通」通是依禪定而發的所以雖所說各別而大義相合(南傳一三一七六——一七九) [0222010]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九(大正二九五〇中) [0222011]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二三(大正二七一一六下) [0222012]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出家事》卷二(大正二三一〇二七下) [0222013] 《四分律》卷三三(大正二二七九八下)《赤銅鍱部律大品》(南傳三七三)《五分律》卷一六(大正二二一一〇中)《大智度論》卷一一(大正二五一三六下) [0223014] 《大乘稻芉經》(大正一六八二四上)《十二門論》(大正三〇一五九下——一六〇上) [0225015] 《雜阿含經》卷二(大正二一二下) [0225016]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二三(大正二七一一七下——一一八上) [0225017]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九(大正二九五〇中下) [0225018] 山口益舟橋一哉共著《俱舍論之原典解明》所引(二一五) [0225019]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二五(大正二九四八一上) [0225020] 《般若燈論》卷一(大正三〇五一下) [0225021] 山口益譯《中論釋》一(七) [0225022] 《清淨道論》(南傳六四一五六——一六三) [0225023] 《大智度論》卷三五(大正二五三一八中) [0226024] 《相應部因緣相應》(南傳一二三七) [0226025] 《雜阿含經》卷一一(大正二八四中) [0227026] 《雜阿含經》卷一二(大正二八六上——中)又卷一四(大正二九三下) [0227027] 《中論》卷二(大正三〇一六中——一七上) [0227028] 《中論》卷一(大正三〇二中) [0227029]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九引經(漢藏教理院刊本四九下)舊譯《弘道廣顯三昧經》卷二「緣生彼無生」是同本異譯(大正一五四九七中) [0227030] 《中論》卷三(大正三〇二〇中) [0227031] 《中論》卷四(大正三〇三五中) [0227032] 前三類四句出十四不可記如《雜阿含經》卷三四(大正二二四五下)我有色等四見如《長阿含經》(二一)《梵動經》說(大正一九二下) [0227033] 《中論》卷四(大正三〇二九下) [0228034] 《中論》卷四(大正三〇三三上) [0228035] 《中論》1.卷二(大正三〇一三上)2.卷四(大正三〇三二上)3.卷四(大正三〇三七上)4.卷四(大正三〇三四下) [0229036] 《中論》1.卷二(大正三〇一二上)2.卷三(大正三〇二三中——下)3.卷四(大正三〇三一中)4.卷四(大正三〇三八下) [0229037] 《中論》卷四(大正三〇三五中) [0229038] 《中論》卷四(大正三〇三〇下) [0230039] 《中論》卷四(大正三〇三〇下)又卷四(大正三〇三六中) [0230040]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八(大正八二七六中) [0233001] 《小品》經文與玄奘所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五分》最相近如卷五五六(大正七八六五下——八六六中)〈第四分〉也相近已明說「但有假名」如卷五三八(大正七七六四上)《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一近於〈第四分〉但說「無定無住」為「而彼名字無住處非無住處無決定無不決定」(大正八五八七下)與現存梵本相同這是參照「中本般若」(俗稱《大品》)「是字不住亦不不住」而有所增補《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三(大正八二三四上)參閱《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二分〉)卷四〇九(大正七四七上) [0234002]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五分〉)卷五五六「若生若滅若染若淨」(大正七八六六中) [0234003]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大正八二三一上)參照《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二分〉)卷四〇六(大正七三〇上) [0235004] 《大智度論》卷四一(大正二五三五八中) [0235005] A《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大正八二三一上)B《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初分〉)卷一一(大正五五八中)C(〈第二分〉)卷四〇六(大正七三〇上)D《放光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大正八一一下)E《光讚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大正八一六三上)F《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三分〉)卷四八二(大正七四四八上) [0236006]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三分〉)卷四八二(大正七四四七下) [0236007]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一一(大正二六五〇五上) [0237008] 《雜阿含經》卷一三(大正二九二下) [0237009]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二八(大正二九四九八中——下) [0237010] 《大智度論》卷四一(大正二五三五八下) [0237011] 《中論》卷四(大正三〇三三中) [0238012] 拙作《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四五八——四六〇) [0238013] 《異部宗輪論》(大正四九一六下) [0239014] 《般若燈論》卷一四(大正二五一二六中) [0239015] 《異部宗輪論》(大正四九一六上) [0240016] 《攝大乘論本》卷上「此中依止阿賴耶識諸法生起是名分別自性緣起」(大正三一一三五上) [0243001] 《中論》卷四(大正三〇三三中) [0244002] 《中論》卷三(大正三〇二一中) [0244003] 如《中論》卷四〈觀十二因緣品〉說(大正三〇三六中——下) [0244004]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七引文(漢藏教理院刊本三三上)舊譯《迴諍論》(大正三二一八上) [0244005] 《中論》卷四(大正三〇三三中) [0244006] 如《大智度論》卷三七(大正二五三三一中) [0244007] 《中論》卷一(大正三〇二中)卷三(大正三〇一九下)卷四(大正三〇三〇上)卷四(大正三〇三三中) [0244008] 《中論》卷四(大正三〇三三上) [0245009]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四分〉)卷五三八(大正七七六四下)又(〈第五分〉)卷五五六(大正七八六六下) [0247010] 《中論》卷四(大正三〇三三上)《迴諍論》(大正三二一五上) [0247011] 參閱《雜阿含經》卷一二(大正二八四中) [0247012]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二分〉)卷四〇二(大正七八下) [0247013]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七(大正八三四四上) [0248014]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二(大正二七八中) [0248015]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七六(大正二七三九五下——三九六上) [0248016]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三九(大正二七二〇〇上——中) [0249017] 《論事》(南傳五七二一二——二一八)又(南傳五八四一三——四一四) [0250018] 《般若燈論》卷六(大正三〇八二中) [0251019] 《般若燈論》卷五(大正三〇七五下) [0251020] 《大智度論》卷一(大正二五六一上) [0251021] 《中論》卷二(大正三〇一三上) [0252022]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七(漢藏教理院刊本三一下) [0252023] 《中論》卷二(大正三〇一八中) [0252024]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七(大正八三四五下) [0252025] 《中論》卷四(大正三〇三〇中) [0252026] 《大寶積經》(四三)〈普明菩薩會〉(大正一一六三四上) [0253027] 《大智度論》卷三七(大正二五三三四下) [0253028] 《大智度論》1.卷二〇(大正二五二〇七中)2.卷六三(大正二五五〇八下)3.卷六(大正二五一〇五下)4.卷四三(大正二五三七五上)5.卷三五(大正二五三一八下) [0256001] 《中阿含經》(一六九)《拘樓瘦無諍經》(大正一七〇一中——下)《中部》(一三九)《無諍分別經》(南傳一一下三二〇——三二一) [0256002] 《雜阿含經》卷九(大正二六二下)《中阿含經》(一二三)《沙門二十億經》(大正一六一二上——中)《增支部六集》(南傳二〇一二九) [0256003] 《雜阿含經》卷四七(大正二〇三四二上)《增支部三集》(南傳一七四二二——四二三) [0256004] 《雜阿含經》卷二〇(大正二一四五下——一四六上)《增支部九集》(南傳二二上一二六——一二七) [0258005]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四(大正八三二五中) [0258006] 《大智度論》卷四二(大正二五三六五上) [0259007] 《大智度論》1.卷七〇(大正二五五五一上)2.卷九一(大正二五七〇三中)3.卷六一(大正二五四九二下)4.卷四三(大正二五三七〇上——中) [0260008]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三(大正八二三三中) [0260009]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一(大正八二九九下) [0260010] 《中阿含經》(七五)《淨不動道經》(大正一五四二下——五四三上)《中部》(一〇六)《不動利益經》(南傳一一上三四二——三四五) [0261001]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八二一七上) [0264002]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八五四〇下) [0265003] 《入中論》卷五(漢藏教理院刊本二二——二三)
[A1] 伸【CB】申【印順】
[A2] Sadāpararudita【CB】Sadāprarudita【印順】
[A3] 裡【CB】裏【印順】
[A4] 裡【CB】裏【印順】
[A5] 裡【CB】裏【印順】
[A6] Bhrāmanagiri【CB】Bhrāmaragira【印順】
[A7] 茲【CB】玆【印順】
[A8] 茲【CB】玆【印順】(cf. 《高僧傳》卷2(CBETA, T50, no. 2059, p. 331, b20-23))
[A9] 茲【CB】玆【印順】
[A10] 茲【CB】玆【印順】
[A11] 迴【CB】廻【印順】(cf. 《迴諍論》卷1(CBETA, T32, no. 1631, p. 13, b23))
[A12] 蜜【CB】密【印順】(cf. 《般若燈論釋》卷1(CBETA, T30, no. 1566, p. 51, b18-21))
[A13] 迴【CB】廻【印順】
[A14]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in【印順】
[A15] Śāntarakṣita【CB】Śantarakṣita【印順】
[A16] Asaṇga【CB】Asaṅga【印順】
[A17] abhidharma【CB】Abhidharma【印順】
[A18] pratītya-samutpāda【CB】pratītyasamutpāda【印順】
[A19] 中阿含經【CB】中阿含【印順】
[A20] 燃【CB】然【印順】(cf. 《中論》卷2〈10 觀燃可燃品〉(CBETA, T30, no. 1564, p. 14, b14))
[A21] 燃【CB】然【印順】
[A22] 迴【CB】廻【印順】
[A23] pratītya-samutpāda【CB】pratītyasamutpāda【印順】
[A24] samudaya【CB】samudayaṃ【印順】
[A25] Tāmraśāṭīya【CB】Tāmraśātīya【印順】
[A26]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in【印順】
[A27] Mahāsāṃghika【CB】Mahāsaṃghika【印順】
[A28] hetupratyaya【CB】hetu-pratyaya【印順】
[A29] anantara-pratyaya【CB】anantara-p.【印順】
[A30] ālambana-pratyaya【CB】ālambana-p.【印順】
[A31] adhipati-pratyaya【CB】adhipateya-p.【印順】
[A32] Mahāsāṃghika【CB】Mahāsaṃ-ghika【印順】
[A33] 裡【CB】裏【印順】
[A34] 裡【CB】裏【印順】
[A35] Buddhaghoṣa【CB】Buddhaghosa【印順】
[A36] 辯【CB】辨【印順】
[A37] 燃【CB】然(燃)【印順】
[A38] nāmamātrā【CB】nāmamatrā【印順】
[A39] nāma-saṃketa-prajñapti【CB】nama-prajñapti【印順】
[A40] 合【CB】和【印順】(cf. 《光讚經》卷2〈6 分別空品〉(CBETA, T08, no. 222, p. 163, a10-12))
[A41] 兔【CB】兎【印順】
[A42] 兔【CB】兎【印順】
[A43] 裡【CB】裏【印順】
[A44]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in【印順】
[A45] Saṃmatīya【CB】Sammatīya【印順】
[A46] prajñaptir【CB】prajñapti【印順】
[A47] prajñaptiḥ【CB】prajñapti【印順】
[A48] prajñaptir【CB】prajñapti【印順】
[A49] Sthavira【CB】Sthāvira【印順】
[A50] Mahāsāṃghika【CB】Mahāsaṃghika【印順】
[A51] 迴【CB】廻【印順】
[A52] Mahāsāṃghika【CB】Mahāsaṃghika【印順】
[A53] Sarvāstivāda【CB】Sarvāstivādin【印順】
[A54] Mahāsāṃghika【CB】Mahāsaṃghika【印順】
[A55] upādāya-prajñapti【CB】prajñaptir-upādāya【印順】
[A56] ākāśa-asaṃskṛta【CB】ākāśa-asaṁskṛta【印順】
[A57] 啟【CB】啓【印順】
[A58] 啟【CB】啓【印順】
[A59] pratītya-samutpāda【CB】pratītyasamutpāda【印順】
[A60] prajñāptiupādāya【CB】prajñāptir-upādāya【印順】
[A61] anta-dvaya【CB】dveanta【印順】
[A62] 迴【CB】廻【印順】
[A63] ākiñcanayāyatana【CB】ākiñcanyâyatana【印順】
[A64] naivasaṃjñānâsaṃjñāyatana【CB】naivasaṃjñānâsaṃjñâyatana【印順】
上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