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念彌陀道場懺法卷第七
○發願往生第八
(夫發願往生者。順釋迦偏讚之言。應法藏度生之願。臨終之際。感聖眾。以來迎。往生之時。蒙彌陀而接引。託質七珍池內。化生九品蓮中。壽量難窮。身光無數獲七辯之智。具六通之威。菩薩為鄰。聲聞作伴。我等如是。眾生亦然。俓挺鉄石。心同歸金色界。唯此願王獨不捨。剎那引導入蓮池)。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相與發起大菩提心竟。我等應知。從今[A1]已去。生如來家。為法王子。預清淨眾。繼往生人。是故復應修學菩提行願。如阿彌陀佛最初因中。為法藏比丘。所發四十八願。又如普賢文殊廣大行願。亦如十方三世諸大菩薩所有行願。我亦如是次第修學。惟願我等同生淨土。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 南無世自在王佛
-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 南無六十六俱胝佛
- 南無上方現在一切諸佛
- 南無梵音佛
- 南無宿王佛
- 南無香光佛
- 南無如紅蓮華勝德佛
- 南無示現一切義利佛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上方。廣長舌讚佛土功德攝受法門。
-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 南無普賢菩薩
- 南無觀世音菩薩
- 南無大勢至菩薩
-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志心發願。願(某甲)等普及四恩三有法界眾生。從今[A2]已去。安住第一義諦。修佛淨業正因。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以志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稱佛名號。讚佛光明。觀佛依正十六妙境。念佛本起四十八願。籌量三輩。深入五門。隨順三種菩提門。信受十方諸佛教。或以散心定心。修散善定善。依經起行。畢命為期。惟願阿彌陀佛聖力冥加。神通顯益。令我等凝神覺路。暗蹈大方。進止威儀。不離見佛。如執明鏡。自見面像。及於夢中。常見彼國眾妙樂事。慰悅我心。令生增進。哀愍覆護。法種增長。承佛威神。遠離魔事。又復無量劫來業惑塵勞。皆為梵行。善根功德。同入大因。積集諸緣。併用迴向。臨命終時。無諸障難。七日[A3]已前。預知時至。身無痛苦。心不顛倒。身心安樂。如入禪定。遇善知識。教稱十念。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放大光明。授手迎接。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生彼國[A4]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眾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A5]已即悟無生法忍。身真金色。等無差別。三十二相。六通自在。具大辯才。演一切智。那羅延身。壽命無量。供養如意。妙服自然。不聞惡名。不著身見。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住正定聚。恒不退還。究竟至於一生補處。受用清淨大乘法樂。晝夜六時。供養阿彌陀佛。每日清旦。奉事十方如來。聞法授記。得陀羅尼。化身自在。周遍十方。無佛國中。成等正覺。極重苦處。遊戲神通。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對現色身。晝夜說法。無有休息。念念中令不可說不可說眾生發菩提心。念念中令不可說不可說眾生住普賢行。福慧資粮。悉得圓滿。同成無上正等菩提。各各莊嚴淨土。各各攝化眾生。如阿彌陀佛。等無有異。惟願阿彌陀佛。慈悲證明。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願諸眾生。悉具菩薩清淨佛土。歡化慳嫉。悉度眾惡。八難之處。攝諸諍訟。瞋恚之人。勤行眾善。攝懈怠者。定意神通。攝諸亂想。[A6]已發願竟。相與志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 南無當來彌勒佛
- 南無寶名佛
- 南無眾清淨佛
- 南無無邊名佛
- 南無不虗光佛
- 南無聖天佛
- 南無智王佛
- 南無金剛眾佛
- 南無善障佛
- 南無建慈佛
- 南無華國佛
- 南無法意佛
- 南無風行佛
- 南無善思名佛
- 南無多明佛
- 南無蜜眾佛
- 南無功德守佛
- 南無利意佛
- 南無無懼佛
- 南無堅觀佛
- 南無住法佛
- 南無珠足佛
- 南無解脫德佛
- 南無妙身佛
- 南無善高佛
- 南無普德佛
-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 南無普賢菩薩
- 南無觀世音菩薩
- 南無大勢至菩薩
-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各自發如是願。尋眾惡所起。皆緣六根。六根是為眾禍之本。雖為禍本。亦能修集無量福業。故勝鬘經言。守護六根。淨身口意。以此義證生善之本。故於六根發大誓願。
初發眼根願
願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廣及十方四生六道一切眾生。從今[A7]已去。乃至往生。願眼常不見娑婆世界一切眾惡不善之色。願眼常見西方阿彌陀佛閻浮檀金色八萬四千隨形相好光明。觀音勢至紫金色身。清淨海眾端正微妙。三十二相極樂國土。無量莊嚴清淨之色。常見一切眾生。往生淨土。得無生忍。現前授記。歡喜之色。[A8]已發眼根願竟。相與志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 南無當來彌勒佛
- 南無妙知佛
- 南無梵財佛
- 南無實音佛
- 南無正智佛
- 南無力得佛
- 南無師子意佛
- 南無華相佛
- 南無積智佛
- 南無華齒佛
- 南無功德藏佛
- 南無名寶佛
- 南無希有名佛
- 南無上戒佛
- 南無無畏佛
- 南無一切天佛
- 南無梵壽佛
- 南無日明佛
- 南無樂智佛
- 南無寶天佛
- 南無珠藏佛
- 南無德流布佛
- 南無智王佛
- 南無無縛佛
- 南無堅法佛
- 南無天德佛
-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 南無普賢菩薩
- 南無觀世音菩薩
- 南無大勢至菩薩
-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次發耳根願
又願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廣及十方四生六道一切眾生從今日去。乃至往生。願耳不聞娑婆世界諸惡不善之聲。願耳常聞西方阿彌陀佛於七寶講堂廣宣妙法。自然風起。吹諸寶樹。及寶羅網。微妙音聲。如百千種樂。種種奇禽演暢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之聲。常聞一切眾生往生淨土彌陀讚言善哉善哉。是人不久成佛之聲。[A9]已發耳根願竟。相與志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 南無當來彌勒佛
- 南無梵牟尼佛
- 南無安詳行佛
- 南無勤精進佛
- 南無炎肩佛
- 南無大威德佛
- 南無薝蔔華佛
- 南無歡喜佛
- 南無善眾佛
- 南無帝幢佛
- 南無大愛佛
- 南無須蔓色佛
- 南無眾妙佛
- 南無可樂佛
- 南無善定義佛
- 南無牛王佛
- 南無妙臂佛
- 南無大車佛
- 南無滿願佛
- 南無德光佛
- 南無寶音佛
- 南無金剛軍佛
- 南無富貴佛
- 南無勢力行佛
- 南無師子力佛
- 南無淨目佛
-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 南無普賢菩薩
- 南無觀世音菩薩
- 南無大勢至菩薩
-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婦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次發鼻根願
又願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廣及十方四生六道一切眾生從今[A10]已去。乃至[A11]往生。願鼻不聞娑婆世界諸惡不善之氣。願鼻常聞極樂國土於晨朝時和風微動鉢曇摩華。𤘽物頭華。及天雨曼陀羅華。其氣普熏周遍國界之香。[A12]已發鼻根願竟。相與志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 南無當來彌勒佛
- 南無迦葉佛
- 南無淨意佛
- 南無知次第佛
- 南無威猛德佛
- 南無大光明佛
- 南無日光曜佛
- 南無淨藏佛
- 南無分別威佛
- 南無無損佛
- 南無蜜日佛
- 南無月光佛
- 南無持明佛
- 南無善寂行佛
- 南無不動佛
- 南無大請佛
- 南無德法佛
- 南無莊嚴王佛
- 南無高出佛
- 南無炎熾佛
- 南無華德佛
- 南無寶嚴佛
- 南無上善佛
- 南無寶上佛
- 南無利慧佛
- 南無嚴土佛
-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 南無普賢菩薩
- 南無觀世音菩薩
- 南無大勢至菩薩
-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次發舌根願
又願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廣及十方四生六道一切眾生。從今[A13]已去。乃至往生。願舌恒不甞娑婆世界諸惡不善之味。願舌恒甞極樂世界寶器。隨意而至。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自然飽足。無所味著之味。[A14]已發舌根願竟。相與志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 南無當來彌勒佛
- 南無海德佛
- 南無梵相佛
- 南無月蓋佛
- 南無多炎佛
- 南無違籃王佛
- 南無智稱佛
- 南無覺想佛
- 南無功德光佛
- 南無聲流布佛
- 南南滿月佛
- 南無華光佛
- 南無善戒佛
- 南無燈王佛
- 南無電光佛
- 南無光王佛
- 南無光明佛
- 南無是足讚佛
- 南無華藏佛
- 南無弗沙佛
- 南無日端嚴佛
- 南無淨善佛
- 南無威猛軍佛
- 南無福威德佛
- 南無力行佛
- 南無羅睺天佛
-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 南無普賢菩薩
- 南無觀世音菩薩
- 南無大勢至菩薩
-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次發身根願
又願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廣及十方四生六道一切眾生。從今[A15]已去。乃至往生。願身不覺娑婆世界諸惡不善一切諸觸。願身常覺極樂世界宮殿樓閣微風觸身。安和調適。猶如比丘得滅盡定。清淨寶地。八功德水。清明澄潔。洗灌其身。蕩除四垢之觸。常覺一切眾生往生淨土。不寒不熱。不飢不渴。飛行自在。與諸菩薩聽法之觸。[A16]已發身根願竟。相與志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 南無智聚佛
- 南無調御佛
- 南無如王佛
- 南無華相佛
- 南無羅睺羅佛
- 南無大藥佛
- 南無宿王佛
- 南無華王佛
- 南無德手佛
- 南無得叉迦佛
- 南無流布王佛
- 南無日光佛
- 南無德藏佛
- 南無妙音佛
- 南無德主佛
- 南無金剛眾佛
- 南無慧頂佛
- 南無善住佛
- 南無意行佛
- 南無梵音佛
- 南無師子佛
- 南無雷音佛
- 南無通相佛
- 南無安隱佛
- 南無慧陰佛
-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 南無普賢菩薩
- 南無觀世音菩薩
- 南無大勢至菩薩
-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次發意根願
又願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廣及十方四生六道一切眾生。從今[A17]已去。乃至往生。願意常知娑婆世界貪欲瞋恚愚癡為患。常知身殺盜染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為患。常知殺父害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眾。謗佛法僧。不信因果。是無間罪。常知人死更生報應之法。常知遠惡知識。親近善友。常知諮受九十六種邪師。為非常。知三漏五蓋十纏之法是障。常知三塗可畏生死酷劇苦報之處。願[A18]己常知極樂國土清淨海眾。無我所心。無染著心。無忿恨心。無厭怠心。勝心深心定心。愛樂法心。滅諸煩惱離惡趣心。常知一切菩薩所行。具足成就無量功德。得深禪定。究竟一乘之心。[A19]已發意根願竟。相與志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 南無當來彌勒佛
- 南無梵王佛
- 南無大牛王佛
- 南無利陀目佛
- 南無龍德佛
- 南無寶相佛
- 南無莊嚴佛
- 南無不沒音佛
- 南無華持佛
- 南無音德佛
- 南無師子佛
- 南無莊嚴辭佛
- 南無勇智佛
- 南無華積佛
- 南無華開佛
- 南無力行佛
- 南無德積佛
- 南無上形色佛
- 南無明曜佛
- 南無月燈佛
- 南無威德王佛
- 南無菩提王佛
- 南無無盡佛
- 南無菩提眼佛
- 南無身充滿佛
- 南無慧國佛
-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 南無普賢菩薩
- 南無觀世音菩薩
- 南無大勢至菩薩
-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次發口願
又願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廣及十方四生六道一切眾生。從今[A20]已去。娑婆世界。乃至往生。口常不毀呰三寶。不謗弘通經人。說其過惡。不言作善。不得樂報。作惡不得苦果。不言人死斷滅不復更生。不說無益損他人事。不說外道所造經書。不教人作十惡業。不教人作五逆業。不稱揚人惡。不言俗間好戲笑事。常發善言。不勸人造罪。不斷人造福。願口常念阿彌陀佛觀音勢至清淨大海眾菩薩。願常教人建立彌陀佛像。修諸供養。求生淨土。如救頭然。願口常教一切眾生往生淨土。以無礙智。演說佛法。具諸辯才。[A21]已發口願竟。相與志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 南無當來彌勒佛
- 南無最上佛
- 南無清涼照佛
- 南無慧德佛
- 南無妙音佛
- 南無導師佛
- 南無無礙藏佛
- 南無上施佛
- 南無大尊佛
- 南無知力勢佛
- 南無大炎佛
- 南無帝王佛
- 南無制力佛
- 南無威德佛
- 南無善明佛
- 南無名聞佛
- 南無端嚴佛
- 南無無塵垢佛
- 南無威儀佛
- 南無師子軍佛
- 南無天王佛
- 南無名聲佛
- 南無殊勝佛
- 南無大藏佛
- 南無福德光佛
- 南無梵聞佛
-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 南無普賢菩薩
- 南無觀世音菩薩
- 南無大勢至菩薩
-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重復志誠讚佛。偈云。
重復志誠歸依西方阿彌陀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度人無量。拔生死苦。以今禮懺清淨讚佛功德因緣。願四生六道一切眾生。從今[A22]已去。至於命終。以佛神力。隨心自在。同生極樂。共見彌陀。皆成佛道。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華嚴經入不思[A23]議解脫境界普賢菩薩行願品云。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A24]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遶。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A25]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能令佛剎極微塵數世界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善男子。彼諸眾生若聞若信此大願王。受持讀誦。廣為人說。所有功德。除佛世尊。餘無知者。是故汝等聞此願王。莫生疑念。應當諦受。受[A26]已能讀。讀[A27]已能誦。誦[A28]已能持。乃至書寫。廣為人說。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聚無量無邊。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救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又如普賢菩薩所發願王[A29]已。相與志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 南無當來彌勒佛
- 南無燈王佛
- 南無智頂佛
- 南無上天佛
- 南無地王佛
- 南無至解脫佛
- 南無金髻佛
- 南無羅睺日佛
- 南無莫能勝佛
- 南無牟尼淨佛
- 南無善光佛
- 南無金齊佛
- 南無眾德天王佛
- 南無法蓋佛
- 南無德臂佛
- 南無鴦伽陀佛
- 南無美妙慧佛
- 南無微意佛
- 南無諸威德佛
- 南無師子髮佛
- 南無解脫相佛
- 南無威相佛
- 南無斷流佛
- 南無慧藏佛
- 南無知聚佛
- 南無無礙讚佛
-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 南無普賢菩薩
- 南無觀世音菩薩
- 南無大勢至菩薩
-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所發誓願。悉同十方。盡虗空界。一切諸佛大菩薩眾所有誓願。不可窮盡。我今誓願。亦復如是。廣大如法性。究竟如虗空。窮未來際。盡一切劫。眾生不可盡。我願不可盡。世界不可盡。我願不可盡。虗空不可盡。我願不可盡。法性不可盡。我願不可盡。涅槃不可盡。我願不可盡。佛出世不可盡。我願不可盡。諸佛知慧不可盡。我願不可盡。心緣不可盡。我願不可盡。起智不可盡。我願不可盡。世間道種法道種智慧道種不可盡。我願不可盡。若十種可盡。我願乃可盡。乃至虗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恒無盡。發如是大願[A30]已。相與志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 南無當來彌勒佛
- 南無寶聚佛
- 南無善音佛
- 南無山王相佛
- 南無法頂佛
- 南無解脫德佛
- 南無善端嚴佛
- 南無吉身佛
- 南無愛語佛
- 南無師子利佛
- 南無和樓那佛
- 南無師子法佛
- 南無法力佛
- 南無愛樂佛
- 南無讚不動佛
- 南無眾明王佛
- 南無覺悟眾生佛
- 南無妙眼佛
- 南無意住義佛
- 南無光照佛
- 南無香德佛
- 南無令喜佛
- 南無不虗行佛
- 南無滅恚佛
- 南無上色佛
- 南無善步佛
-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 南無普賢菩薩
- 南無觀世音菩薩
- 南無大勢至菩薩
-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願俱捨惡道。常生淨土。財施無盡。法施無盡。福德無盡。安樂無盡。壽命無盡。智慧無盡。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常得現前。四無礙辯。六神通力。如意自在。常得見佛聞深法。行菩薩道。勇猛精進。不休不息。乃至進修。當成佛道。廣能度脫一切眾生。
禮念彌陀道場懺法卷第七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74 冊 No. 1467 禮念彌陀道場懺法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