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295-A 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序
禪宗頌古聯珠者。錢唐沙門普會演寶鑑師法應所編。從上古德直指之聲欬也。其機緣每一則。續[A1]已有補未有。因壽之板以喚禪客。一日似爭第一帙蘄小序閱將竟。則為之稱讚曰。此勝自在耶。此具足如意摩尼耶。此會師所為聯珠。果象罔親得之赤水者耶。異時西域槖裝。咸陽晞價之賈髯。高鼻碧矑而之列肆。雙肘擎戴端的即是非是。則荊山之璞投之瞎砌。病足再刖。何有灑血抱泣以相明。或謂。遊吾園者。睹須曼花。登覺地者。證菴羅果。彼花不待眼撥而𮌎領。果不待枚舉而髓味。謂之實悟實參。假泛而覽暫而嘗。倉卒莫辨其為何者決定。則亦尋常[A2]孟浪之布襪青行纏耳。吾謂智有利鈍故解有疾遲。見有淺深故思有工拙。譬之天涯芳草王孫經目。共知風光流轉不涉蔾沙。特於芊綿錯雜之叢。獨能望而名。其為荃為蘅為芷為茝。斯則名為六合一薢茩之真賞識。不然鼻端普嗅種種清芣膚頰小差。終未是離騷注脚下具眼本色。雖然掩舌摩竭。分別相空。杜口毗耶。言語道斷。尊者無說。我乃無聞。他日禪林。覿面相呈。交手付與家珍。回首密在汝邊。衲衣下一抖擻。滿傾僧寶人人滄海珠矣。奚聯之云書以為序。
No. 1295-B 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序
夫鼻祖西來。不立文字直指而[A3]已。時門人又有所謂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A4]已向第二機矣。故有汝得吾皮之記。道不在言也審矣。子以為何如。曰非也。道雖不在於言。言而當終日言。於道庸何傷。否則一語猶以為贅也。爰自一華敷而五葉聯芳。方世傳而兩派支衍。機緣公案五燈燁。如諸祖相繼。有拈古焉。有頌古焉。拈古則見之於八方珠玉類要等集。頌古則有寶鑑大師。宋淳熈間居池陽報恩。採集佛祖。至茶陵機緣。凡三百二十有五則頌古。宗師一百二十有二人。頌二千一百首。目之曰禪宗頌古聯珠。叢林尚之而板將漫滅。因念淳熈至今垂二百載。其間負大名尊宿星布林立。頌古亦不下先哲。惜乎聯繼之作闕如也。每慚濫廁宗門。且有年矣。禪無所悟。道無所詣。欲作之復止之。趑趄者亦屢矣。元貞乙未。叨尸義烏普濟山院。事簡輒事續稾。僅得一二。萍梗之踪。或出或處。隨見隨筆。二十三四年間稍成次序。機緣先有者頌則續之。未有者增之加機緣。又四百九十又三則。宗師四百二十六人。頌三千丹五十首。題曰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將募板行與後學共惑者。曰道不在是。拈華微笑三拜得髓。初無一語與之。而昭昭於心目之間。道播無垠。烏有如今日叶音韻事言句簧鼓。後人俾其棄本逐末。誠可歎哉。予笑而不答。良久乃歌曰。五雲影裏神僊現。手把紅羅扇遮面。急須著眼看僊人。莫看僊人手中扇。[A5]已而謂之曰。子所論者手中扇也。予所集者果在扇邪。噫知我罪我其惟此集乎。旹延祐戊午六月旦。前住紹興路天衣萬壽禪寺。錢唐沙門普會自序。
No. 1295-C 重刻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序
佛祖葛藤。水浸不爛。火燒不壞。枝聯蔓衍。流布無窮。禪宗頌古聯珠通集者。魯菴會公集成。鋟梓行世久矣。近以他故其板散落人間。洪武己巳夏。余慮其亡失。託道友收贖。庋藏於大慈山之幻居。實六月二十八日也。明日舊置板處。火作風烈。燎及千數百家。吁斯亦異矣。然佛祖葛藤。其果靈驗如此耶。抑神物護持而致然耶。敬捐衣資命工補完。用廣流通永延慧命。因書其得板所由之異。庸識歲月云。
洪武壬申春二月中天竺住山沙門 淨戒 識
No. 1295-D 禪宗頌古聯珠舊序
西方聖人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後以正法眼藏付囑迦葉。傳至二十七世。而達磨入于中夏。設大法藥。開甘露門。直接上根。不立文字。逮今六百餘年。獲菩提者不可勝數。雖其心以無傳而傳。其法以無說而說。然機緣偈頌前後寖多。玉句金章公案具在。池州報恩寶鑑大師法應。甞因禪悅餘暇。裒集採摭。由佛世尊以至古今宗師。凡得機緣三百廿五則。頌古一百廿二人。目之禪宗頌古聯珠集。可謂毗盧藏內全收眾珍。旃檀林中莫非香木。開悟知見利益後來。鋟木流通豈曰小補。以予夙慕宗乘樂推法施。請為序引。不獲固辭。淳熈歲在屠維大淵獻。冬十一月序。
No. 1295-E 禪宗頌古聯珠舊集本序
灋應自昔南遊訪道。禪燕之暇集諸頌古。咨參知識。隨所聞持同學討論。去取校定三十餘年。採摭機緣三百二十五則。頌二千一百首。宗師一百二十二人。編排成帙。命名禪宗頌古聯珠集。願與天下學般若菩薩共之。雖佛祖不傳之妙不可得而名言。初無字書安有密語。臨機直指更不覆藏。徹見當人本來面目故。諸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譬喻言詞說法開示。欲令眾生悟佛知見。豈徒然哉。池陽信士裒金刻板。以廣見聞。為大法光明之施。淳熙二年乙未臘八日。編次謹書。
No. 1295禪宗頌古聯珠通集目錄
- 卷第一
- 通集敘(馮子振撰)
- 通集敘(普會撰)
- 重刻敘(淨戒撰)
- 舊敘(張掄撰)
- 本敘(法應撰)
- 品目
- 卷第二
- 世尊機錄
- 佛世尊(廿四則)
- 世尊機錄
- 卷第三
- 菩薩機緣
- 文殊師利(四則)
- 舍利弗(二則)
- 賓頭盧(一則)
- 殃崫摩羅(二則)
- 那吒太子(一則)
- 七賢聖女(一則)
- 城東老姥(一則)
- 善慧大士(七則)
- 菩薩機緣
- 卷第四
- 菩薩機緣之餘
- 布袋和尚(一則)
- 跋陀尊者(一則)
- 維摩居士(一則)
- 善財菩薩(五則)
- 天台智者(一則)
- 誌公和尚(二則)
- 大乘經偈
- 經題[米-木+八]字(一則)
- 首楞嚴經(十七則)
- 菩薩機緣之餘
- 卷第五
- 大乘經偈之餘
- 圓覺經(十則)
- 灋華經(九則)
- 文殊般若經(一則)
- 維摩經(五則)
- 金剛般若經(十一則)
- 華嚴經(六則)
- 楞伽經(一則)
- 般若心經(一則)
- 大乘經偈之餘
- 卷第六
- 祖師機緣
- 西天諸祖
- 初祖迦葉尊者(二則)
- 九祖伏䭾蜜多(一則)
- 十祖脇尊者(一則)
- 十四祖龍樹大士(一則)
- 廿四祖師子尊者(一則)
- 廿七祖般若多羅(一則)
- 東土諸祖
- 初祖達磨大師(六則)
- 西天諸祖
- 祖師機緣
- 卷第七
- 祖師機緣
- 東土諸祖
- 二祖慧可大師(一則)
- 三祖僧璨大師(一則)
- 四祖道信大師(一則)
- 五祖弘忍大師(一則)
- 六祖慧能大師(一則)
- 東土諸祖
- 祖師機緣
- 卷第八
- 祖師機緣
- 東土旁出諸祖
- (初祖旁出)
- 波羅提尊者(一則)
- (四祖旁出)
- 牛頭法融禪師(一則)
- 鶴林玄素禪師(一則)
- 徑山國一禪師(二則)
- 鳥窠道林禪師(二則)
- (五祖旁出)
- 蒙山道明禪師(一則)
- 破竈墮和尚(二則)
- (六祖旁出)
- 河北智隍禪師(一則)
- 西京慧忠國師(十一則)
- 永嘉玄覺禪師(一則)
- (初祖旁出)
- 東土旁出諸祖
- 祖師機緣
- 卷第九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一世
- 南嶽懷讓禪師(四則)
- 清源行思禪師(六則)
- 六祖下第二世(南嶽下第一世)
- 馬祖道一禪師(九則)
- 六祖下第二世(清源下第一世)
- 石頭希遷禪師(三則)
- 北宗
- 終南惟政禪師(一則)
- 六祖下第一世
- 祖師機緣
- 卷第十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三世之一(南嶽下第二世之一)
- 百丈懷海禪師(九則)
- 南泉普願禪師(五則)
- 六祖下第三世之一(南嶽下第二世之一)
- 祖師機緣
- 卷第十一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三世之二(南嶽下第二世之二)
- 南泉禪師之餘(廿二則)
- 鹽官齊安國師(三則)
- 歸宗智常禪師(七則)
- 韶州乳源禪師(一則)
- 六祖下第三世之二(南嶽下第二世之二)
- 祖師機緣
- 卷第十二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三世之三(南嶽下第二世之三)
- 大梅法常禪師(四則)
- 五洩靈默禪師(一則)
- 盤山寶積禪師(七則)
- 水潦和尚(二則)
- 麻谷寶徹禪師(四則)
- 東寺如會禪師(二則)
- 西堂智藏禪師(一則)
- 大珠慧海禪師(三則)
- 百丈惟政禪師(二則)
- 泐潭法會禪師(一則)
- 杉山智堅禪師(一則)
- 石鞏慧藏禪師(一則)
- 朗州中邑和尚(二則)
- 六祖下第三世之三(南嶽下第二世之三)
- 祖師機緣
- 卷第十三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三世之四(南嶽下第二世之四)
- 泐潭常與禪師(一則)
- 汾州無業國師(二則)
- 鵞湖大義禪師(一則)
- 三角總印禪師(三則)
- 魯祖寶雲禪師(二則)
- 紫玉道通禪師(二則)
- 五臺隱峯禪師(二則)
- 馬頭神藏禪師(一則)
- 華林善覺禪師(一則)烏臼和尚(二則)
- 石臼和尚(二則)
- 本溪和尚(二則)
- 西山亮座主(一則)
- 金牛和尚(一則)
- 崧山和尚(二則)
- 則川和尚(三則)
- 忻州打地和尚(一則)
- 江西椑樹和尚(五則)
- 石林和尚(一則)
- 潭州秀谿和尚(一則)
- 浮杯和尚(一則)
- 潭州龍山和尚(一則)
- 六祖下第三世之四(南嶽下第二世之四)
- 祖師機緣
- 卷第十四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三世之五(南嶽下第二世之餘)
- 襄州龐蘊居士(十四則)
- 六祖下第三世之六(清源下第二世之一)
- 藥山惟儼禪師(十四則)
- 丹霞天然禪師(六則)
- 六祖下第三世之五(南嶽下第二世之餘)
- 祖師機緣
- 卷第十五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三世之餘(清源下第二世之餘)
- 大顛寶通禪師(三則)
- 長髭曠禪師(三則)
- 法門佛陀禪師(一則)
- 大同普濟禪師(四則)
- 六祖下第四世之一(南嶽下前第三世之一)
- (溈仰宗)溈山靈祐禪師(廿五則)
- 六祖下第三世之餘(清源下第二世之餘)
- 祖師機緣
- 卷第十六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四世之二(南嶽下前第三世之二)
- 黃[A7]蘗希運禪師(六則)
- 大慈寰中禪師(二則)
- 平田普岸禪師(二則)
- 長沙景岑禪師(九則)
- 子湖利蹤禪師(二則)
- 鄂州茱萸和尚(二則)
- 白馬曇照禪師(一則)
- 雲際師祖禪師(一則)
- 陸亘大夫(五則)
- 六祖下第四世之二(南嶽下前第三世之二)
- 祖師機緣
- 卷第十七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四世之三(南嶽下前第三世之餘)
- 甘贄行者(二則)
- 六祖下第四世之四(清源下第三世)
- 龍潭崇信禪師(二則)
- 道吾宗智禪師(六則)
- 雲巖曇晟禪師(七則)
- 百巖明哲禪師(一則)
- 船子德誠禪師(二則)
- 藥山高沙彌(二則)
- [A8]刺史李翱居士(一則)
- 翠微無學禪師(一則)
- 孝義性空禪師(一則)
- 僊天禪師(二則)
- 馬頰本空禪師(一則)
- 三平義忠禪師(一則)
- 六祖下第四世之三(南嶽下前第三世之餘)
- 祖師機緣
- 卷第十八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四世之五(南嶽下後第三世之一)
- 趙州從諗禪師(二十則)
- 六祖下第四世之五(南嶽下後第三世之一)
- 祖師機緣
- 卷第十九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四世之六(南嶽下後第三世之二)
- 趙州禪師之二(廿五則)
- 六祖下第四世之六(南嶽下後第三世之二)
- 祖師機緣
- 卷第二十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四世之七(南嶽下後第三世之三)
- 趙州禪師之餘(廿四則)
- 芙蓉靈訓禪師(二則)
- 五臺智通禪師(一則)
- 鎮州普化和尚(六則)
- 六祖下第四世之七(南嶽下後第三世之三)
- 祖師機緣
- 卷第二十一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四世之餘(南嶽下後第三世之餘)
- 五臺祕魔和尚(一則)
- 湖南祗林和尚(一則)
- 河中公畿和尚(一則)
- 六祖下第五世之一(南嶽下前第四世之一)
- (臨濟宗)臨濟義玄禪師(十七則)
- 六祖下第四世之餘(南嶽下後第三世之餘)
- 祖師機緣
- 卷第二十二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五世之二(南嶽下前第四世之二)
- 睦州陳尊宿(十七則)
- 烏石靈觀禪師(四則)
- 相國裴休居士(四則)
- 新興嚴陽尊者(一則)
- 杭州多福和尚(一則)
- 興化石梯禪師(一則)
- 大隨法真禪師(六則)
- 靈樹如敏禪師(二則)
- 漳州浮石禪師(一則)
- 六祖下第五世之二(南嶽下前第四世之二)
- 祖師機緣
- 卷第二十三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五世之三(南嶽下前第四世之餘)
- 靈雲志勤禪師(五則)
- 金華俱胝和尚(二則)
- 末山尼了然禪師(一則)
- 六祖下第五世之四(清源下第四世之一)
- 德山宣鑒禪師(十四則)
- 六祖下第五世之三(南嶽下前第四世之餘)
- 祖師機緣
- 卷第二十四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五世之五(清源下第四世之二)
- (曹洞宗)洞山良价禪師(廿六則)
- 神山僧密禪師(三則)
- 石霜慶諸禪師(六則)
- 漸源仲興禪師(一則)
- 夾山善會禪師(十則)
- 六祖下第五世之五(清源下第四世之二)
- 祖師機緣
- 卷第二十五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五世之六(清源下第四世之餘)
- 清平令遵禪師(二則)
- 投子大同禪師(十九則)
- 六祖下第五世之七(南嶽下後第四世之一)
- (溈仰)仰山慧寂禪師(廿二則)
- 香嚴智閑禪師(五則)
- 六祖下第五世之六(清源下第四世之餘)
- 祖師機緣
- 卷第二十六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五世之餘(南嶽下後第四世之餘)
- (溈仰)京兆府米和尚(二則)
- 王敬初常侍(三則)
- 三角法遇菴主(一則)
- 六祖下第六世之一(南嶽下第五世之一)
- (臨濟)興化存獎禪師(八則)
- 寶壽沼禪師(六則)
- 三聖慧然禪師(三則)
- 魏府大覺和尚(二則)
- 灌溪志閒禪師(二則)
- 定州善崔禪師(一則)
- 襄州歷村和尚(一則)
- 虎溪菴主(一則)
- 桐峯菴主(一則)
- 滄州米倉禪師(一則)
- 雲山和尚(一則)
- [A9]刺史陳操尚書(二則)
- 六祖下第五世之餘(南嶽下後第四世之餘)
- 祖師機緣
- 卷第二十七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六世之二(南嶽下第五世之餘)
- (溈仰)霍山景通禪師(二則)
- 南塔光湧禪師(二則)
- 無著文喜禪師(三則)
- 六祖下第六世之三(清源下第五世之一)
- 大光居誨禪師(一則)
- 九峯道虔禪師(十則)
- 鳳翔石柱禪師(一則)
- 湧泉景欣禪師(二則)
- 雲蓋志元禪師(一則)
- 覆船洪薦禪師(一則)
- 張拙秀才(一則)
- 洛浦元安禪師(十二則)
- 六祖下第六世之二(南嶽下第五世之餘)
- 祖師機緣
- 卷第二十八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六世之四(清源下第五世之二)
- 韶山寰普禪師(五則)
- 天蓋山幽禪師(一則)
- 太原海湖禪師(一則)
- 巖頭全奯禪師(十三則)
- 雪峯義存禪師(廿一則)
- 六祖下第六世之四(清源下第五世之二)
- 祖師機緣
- 卷第二十九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六世之五(清源下第五世之三)
- 雪峯禪師之餘(十一則)
- 高亭簡禪師(一則)
- (曹洞)雲居道膺禪師(十則)
- 曹山本寂禪師(廿一則)
- 六祖下第六世之五(清源下第五世之三)
- 祖師機緣
- 卷第三十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六世之餘(清源下第五世之餘)
- (曹洞)龍牙居遁禪師(八則)
- 疎山匡仁禪師(十二則)
- 越州乾峯和尚(四則)
- 欽山文䆳禪師(三則)
- 白水本仁禪師(一則)
- 天童咸啟禪師(二則)
- 京兆蜆子和尚(一則)
- 九峯普滿和尚(一則)
- 幽棲道幽禪師(一則)
- 六祖下第七世之一(南嶽下第六世之一)
- (臨濟)南院慧顒禪師(五則)
- 六祖下第六世之餘(清源下第五世之餘)
- 祖師機緣
- 卷第三十一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七世之二(南嶽下第六世之餘)
- (臨濟)鎮州寶壽禪師(二則)
- 西院思明禪師(一則)
- 魯祖山教禪師(一則)
- (溈仰)資福如寶禪師(一則)
- 芭蕉慧清禪師(二則)
- 六祖下第七世之三(清源下第六世之一)
- 瑞巖師彥禪師(一則)
- 羅山道閒禪師(五則)
- 玄沙師備禪師(十九則)
- 六祖下第七世之二(南嶽下第六世之餘)
- 祖師機緣
- 卷第三十二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七世之四(清源下第六世之二)
- 長慶慧稜禪師(七則)
- 保福從展禪師(六則)
- 鏡清道怤禪師(十則)
- 鼓山神晏國師(三則)
- 翠巖令參禪師(一則)
- 太原孚上座(四則)
- (雲門宗)門文偃禪師(七則)
- 六祖下第七世之四(清源下第六世之二)
- 祖師機緣
- 卷第三十三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七世之五(清源下第六世之三)
- 雲門禪師之二(三十則)
- 六祖下第七世之五(清源下第六世之三)
- 祖師機緣
- 卷第三十四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七世之餘(清源下第六世之餘)
- 雲門禪師之餘(廿五則)
- 谷山有緣禪師(一則)
- 白雲善藏禪師(一則)
- 禾山無殷禪師(一則)
- 同安常察禪師(四則)
- 新羅泊嚴和尚(一則)
- 新羅大嶺禪師(一則)
- (曹洞)杭州佛日和尚(一則)
- 同安丕禪師(二則)
- 朱谿謙禪師(二則)
- 雲居道簡禪師(三則)
- 歸宗懷惲禪師(一則)
- 新羅雲住和尚(一則)
- 荷玉光慧禪師(一則)
- 育王弘通禪師(一則)
- 金峯從志禪師(五則)
- 曹山慧霞禪師(二則)
- 黃[A10]蘗山慧禪師(一則)
- 護國守澄禪師(五則)
- 報慈藏嶼禪師(一則)
- 廣德延禪師(一則)
- 石門獻蘊禪師(一則)
- 木平善道禪師(二則)
- 六祖下第七世之餘(清源下第六世之餘)
- 祖師機緣
- 卷第三十五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八世之一(南嶽下前第七世)
- (臨濟)風穴延沼禪師(十二則)
- 穎橋安禪師(二則)
- (溈仰)資福貞䆳禪師(一則)
- 芭蕉繼徹禪師(一則)
- 六祖下第八世之二(清源下第七世)
- 黃龍誨機禪師(一則)
- 明招德謙禪師(二則)
- 地藏桂琛禪師(二則)
- 大龍智洪禪師(三則)
- 白馬行靄禪師(一則)
- (曹洞)薦福思禪師(一則)
- 同安志禪師(二則)
- 廣德義禪師(二則)
- 廣德周禪師(一則)
- 石門慧徹禪師(三則)
- 太陽慧堅禪師(一則)
- (雲門)德山緣密禪師(一則)
- 巴陵顥鑑禪師(四則)
- 般若啟柔禪師(一則)
- 香林澄遠禪師(六則)
- 六祖下第八世之一(南嶽下前第七世)
- 祖師機緣
- 卷第三十六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八世之餘(南嶽下後第七世)
- (雲門)洞山守初禪師(四則)
- 奉先深禪師(一則)
- 薦福承古禪師(一則)
- 雙峯竟欽禪師(一則)
- 六祖下第九世之一(南嶽下第八世)
- (臨濟)首山省念禪師(九則)
- 六祖下第九世之二(清源下第八世之一)
- (法眼宗)法眼文益禪師(十四則)
- 清谿洪進禪師(一則)
- 龍濟紹修禪師(四則)
- 六祖下第八世之餘(南嶽下後第七世)
- 祖師機緣
- 卷第三十七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九世之餘(清源下第八世之餘)
- (曹洞)梁山緣觀禪師(四則)
- 雲頂德敷禪師(一則)
- 石門紹遠禪師(一則)
- (雲門)文殊應真禪師(二則)
- 南臺勤禪師(一則)
- 五祖師戒禪師(四則)
- 智門光祚禪師(四則)
- 蓮華峯祥菴主(一則)
- 六祖下第十世之一(南嶽下第九世)
- (臨濟)汾陽善昭禪師(三則)
- 葉縣歸省禪師(一則)
- 谷隱蘊聰禪師(二則)
- 廣慧元璉禪師(一則)
- 六祖下第十世之餘(清源下第九世)
- (雲門)北禪智賢禪師(二則)
- 洞山曉聰禪師(三則)
- 雪竇重顯禪師(十二則)
- 雲蓋繼鵬禪師(一則)
- 天平從漪禪師(一則)
- (曹洞)太陽警玄禪師(二則)
- (法眼)天台德韶國師(二則)
- 清涼泰欽禪師(一則)
- 報恩玄則禪師(一則)
- 永明道潛禪師(一則)
- 六祖下第九世之餘(清源下第八世之餘)
- 祖師機緣
- 卷第三十八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十一世之一(南嶽下第十世)
- (臨濟)石霜慈明禪師(十五則)
- 琅琊慧覺禪師(二則)
- 大愚守芝禪師(二則)
- 法華全舉禪師(三則)
- 大道谷泉禪師(一則)
- 天聖皓泰禪師(一則)
- 浮山法遠禪師(三則)
- 內翰楊文公億(三則)
- 六祖下第十一世之餘(清源下第十世)
- (雲門)雲居曉舜禪師(一則)
- 玉泉承皓禪師(一則)
- 天衣義懷禪師(七則)
- 法昌倚遇禪師(一則)
- (曹洞)投子義青禪師(二則)
- (法眼)永明延壽禪師(二則)
- 九曲慶祥禪師(一則)
- 上方遇安禪師(一則)
- 六祖下第十二世之一(南嶽下第十一世之一)
- (臨濟)黃龍慧南禪師(一則)
- 六祖下第十一世之一(南嶽下第十世)
- 祖師機緣
- 卷第三十九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十二世之二(南嶽下第十一世之餘)
- (臨濟)黃龍禪師之餘(四則)
- 楊岐方會禪師(十則)
- 六祖下第十二世之餘(清源下第十一世)
- (曹洞)芙蓉道楷禪師(四則)
- 六祖下第十三世(南嶽下第十二世)
- (臨濟)黃龍祖心禪師(二則)
- 白雲守端禪師(五則)
- 保寧仁勇禪師(二則)
- 比部孫居士(一則)
- 六祖下第十四世(南嶽下第十三世)
- (臨濟)五祖法演禪師(十則)
- 兜率從悅禪師(一則)
- 法雲杲禪師(一則)
- 六祖下第十五世(南嶽下第十四世)
- (臨濟)昭覺圜悟禪師(二則)
- 太平佛鑑禪師(一則)
- 龍門佛眼禪師(一則)
- 金陵俞道婆(一則)
- 六祖下第十二世之二(南嶽下第十一世之餘)
- 祖師機緣
- 卷第四十
- 祖師機緣
- 六祖下第十六世(南嶽下第十五世)
- (臨濟)虎丘紹隆禪師(一則)
- 徑山大慧禪師(三則)
- 正堂明辯禪師(一則)
- 大溈月菴禪師(一則)
- 六祖下第十七世(南嶽下第十六世)
- (臨濟)天童應菴禪師(二則)
- 育王佛照禪師(二則)
- 水菴師一禪師(一則)
- 六祖下第十八世(南嶽下第十七世)
- (臨濟)彥充肯堂神師(一則)
- 密菴咸傑禪師(一則)
- 伊菴有權禪師(一則)
- 焦山或菴禪師(一則)
- 六祖下第十九世(南嶽下第十八世)
- (臨濟)松源崇嶽禪師(四則)
- 六祖下第二十世(南嶽下第十九世)
- (臨濟)天目文禮禪師(一則)
- 荊叟珏禪師(一則)
- 六祖下第二十一世(南嶽下第二十世)
- (臨濟)石溪心月禪師(一則)
- 虗堂智愚禪師(一世)
- 六祖下第十六世(南嶽下第十五世)
- 未詳承嗣
- 樓子和尚(一則)
- 杜順和尚(一則)
- 月氏國王(一則)
- 西天外道(一則)
- 老宿(一則)
- 茶陵郁山主(一則)
- 二菴主(一則)
- 古德(五則)
- 宋太宗皇帝(四則)
- 錢塘鎮使(一則)
- 燒菴婆(一則)
- 祖師機緣
禪宗頌古通集目錄卷第一
校注
[0476001] (便宜上,表題ヲ附ス。[○@編])【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65 冊 No. 1295 禪宗頌古聯珠通集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3-0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