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疏抄卷第十二
[3]疏云世親攝論第四無解。云世親攝論中但言三界唯心。更無別解釋。
疏云十地經名體者。十地經中若經名若經體皆無性。第四卷廣解。
疏云心識是一者。此一句釋妨難。外人問曰。何故論中則言唯識。經中即言三界唯心。名字各別。答名雖有別。心識體一。若在五蘊門者。即名為識。若在處門即名為意。若在十八界門即名為心。謂七者前六識及意。
疏云如說若無心所心未曾轉者。如說者即如餘經論中說。若無心所心王即不得起。心王要與心所相應。心王方始得起耶。
疏云唯心之言即顯三界唯識乃至即屬三界貪等結者。從此疏文[A1]已下。直乃至此即唯心義意如是[A2]已來疏。皆解三界唯心之義。何故經中唯說三界唯心。不言無漏法唯心。且不言圓成實心。答三界是有情愛著之處。因之起執實我法所。但言三界唯心不言出世法唯心。次下且解三界名。若有欲界愛。即名欲界。若有色愛即名色界。[4]若有無色界。若有無色愛。即名無色界。若有情別起三界煩惱。即墮在三界。其有情身若與欲界愛結相應。即屬欲[5]界。愛結相應。即屬無色界。愛結者即是九結。并等取餘無結疑結等。又解此疏文云。如有漏善法無記法等。若欲界中貪等九結及餘煩惱之繫縛。此善法無記法等。即屬欲界中能繫煩惱。上二界亦爾。如牛被繩繫牛即屬繩。即如前文。或為彼地諸煩惱等之所繫縛。名彼所繫。[A3]但言三界唯心。不言出世法唯心。
疏云此唯識言無有三界乃至非無無漏及無為法者。又三界此唯心言者。即顯三界中。有依他起法。而為所緣。此三界唯識心言。意遮無實三界中橫計實我實法。而為所緣。故言三界唯心。又三界唯識心言。亦不迷真如所緣。及無漏依[6]地所緣。即是道諦攝故。謂真如即是成識攝。若無漏依他即是道諦攝。即取下文根本智。而配上真如所緣。即根本智是能緣。真如是所緣。即取下文後得智。配上依他所緣。即後得智是能緣。無漏依他起法所緣。此真如及無漏依他法。不為染愛等之所執故。又非所治故。若煩惱染法。即是所治法。此真如無漏依他。非是所治法。其真如無漏依他。唯是能治法。又煩惱生死法。即是迷亂法。若真如無漏依他。即是悟解法。非是迷亂法。又非三界攝故。此真如無漏依他亦不待識。無漏依他唯心及真如說為唯心故。故真如無漏依他法不須待。唯識言而自成。但說三界有漏。是唯心故經中但說三界唯心故。三界唯心言。非無無漏依他。及無為真如法也。
疏云若爾欲界可言唯心乃至有立[A4]已成者。外問曰。汝大乘言三界唯心者。若欲界色界中有色法處。心能變色色從心生。可說色名名為唯心。是則應言欲色二界名唯心。無色界中既無色法。何故復言無色界亦名唯心。即說三界唯心。又小乘等。多計波無色界唯有心。故名唯識。由無色界中無有色法。今大乘中。又言無色界唯心。即相符極成過。立[A5]已成者。即是相符極成過。此不然。乃至無餘虗等識所取義者。此文意說。其無色界中非[A6]但無心外法。無色界中亦無離心王外別有貪等心所染。信等心所淨法。以為能取之故。雖無色界中亦有貪信等。恐外人執離心外別有貪信等。以為能取之心故。無色界中。離心王外無別貪信等。以為能取心。其貪信等即是心故。故唯說三界唯心。不言三界唯心所。又無色界雖有虗空無為。擇滅非擇滅無為等。乃至薩婆多立三無為。若化地部等立九無為。此等諸無為。亦不離心外別有是識之所取法。此無色界中。心所緣等諸無為。亦不離心故。說三界唯心。恐外人執無色界虗空等。以為心外法。
疏云又經部師執無色心乃至故說三界唯心者。無色心者即是無體法。其無體法即名無體無實。此無法是心之所取。經部許無色界心。亦緣無法。無法是能緣心之所法。恐此經部執此無法。是心外別有故。今大乘云。此無法既名法。即此無法亦不離心。破經部心外無法說三界唯心。大乘無法是唯識者。即約緣無之時。變起親所緣相分。相分不離識故。故說無法亦名唯識。言顯現所依者。有種無一現在心緣過去。過去世無法。即與心作所依緣二者。過去等無。問意。過去等無間意根是無體法。與現在心作所依。又彼部無色界中心等。是無色相。又無色界心。即緣假虗空及假擇滅境等。設不緣虗空假擇滅境。即心緣無法為所取境。其無法無有體實。恐彼經部。執此無色界中假虗空假擇滅。是心外法。大乘中說三界唯心。又恐經部。執彼心所緣無法。執此無法即離心外有以經部緣無得起虗。今破彼部執之非。但有體法不離心。此無法既名法。此無法亦不離心有。大乘說三界唯心。
疏云又前二師有二乃至不爾無漏應非唯識者。又前第一師。即是安慧護法。第二師是即難陀。此前二。師亦唯明三界分別心心所所現者。謂識所緣即是識自體分上之所現又疏云復舉識者。顯識所現定意識所行。所行者。即是所緣。上但言謂識所緣即義以門。又後舉唯識所現者意明。所緣相分唯從他內識上現。此相分是內識所行境界。定者決定義。
疏云即一體上有二影生乃至如[1]變為緣等者。即是一識體之上有見相二分。生見相與自體分別故。名為不即離。自證分無別見相分。故名自不離。諸心心所緣起力故。即於自證分無上。法爾如是有見相分生。如變為緣者。如者而即自證分。而變見相分。而自證分緣見相分。如訓釋。微字即名信字。亦名敬字也。
疏云。即不言隨色等有垢淨者。經中但言心垢[2]疏生垢。即不言色垢故眾生垢。色淨故眾生淨。現有十地隨悟入者。即是地前者。此文即解論文中能隨悟入。若所隨悟入處。即是現在十地上。若能隨悟入。即是地前。由菩薩解此四智方能悟入。
疏云然是阿毗達摩經乃至不出經處者。說此智即是阿毗達摩經。然攝論[A7]但言四智。未說四智出何經。
疏云相違即名相違者。解云相違即是境者。即是人天[3]魚人天[4]鬼業力令此四境相違。故云相違無者。人故名相違者。
疏云或相違即者。人境俱別[5]甚。相違即人境俱別者。雙結上兩釋。
疏云生此識因說名為相者。即能緣見分。因所緣境為因。生能緣見分。由所緣之境為因。生此能緣見分。即此所緣者境說名為相分。心心所法由四緣生。
疏云空定唯空者。若諸觀行者。觀大地等作空想後入空定時。即見此地唯空。即是一境應五心。謂人鬼魚天及空定者。又第二解空定者前四種。謂唯有水寶地宅山等四境。如頌。云於一端嚴婬女身等。若出家人見作不淨觀。死屍相現。若空定觀女人作空。不見女人身。乃至餘者。可即於一女身上。有四境不同。一不淨相。二空相。三日炎相。四美飲食相。亦是一境應思離其土。毛翔鹿見四驟。[6]邊見高翔。魚鼈見之入泉。何界兒於女人。妄生染愛。離其土石。州縣名出。此女美女色。進與晉文公為妻也。毛翔者即是美女。
疏云今言境非[7]實一故者。若舊云一境應四心。今彈[8]序云。境若是一。可許境應四心。境既有濃河寶地等四種不同。應言一處。解成別證。知唯有識。亦言一處四心生。
論云一相違識相智乃至於唯識理決定悟入者。然此菩薩即是能觀人。觀他餘人四種境。即是所觀處。言相違識相智者。相違識相。即是餘人天鬼等所有四境智者即是能觀菩薩。二無所緣識智者。無所緣識智者。即是餘人識緣過去未來無法。智者即是能觀能觀菩薩。觀他餘人菩薩自應無者。即是餘凡夫等緣境四隨三智轉。智者境隨二智轉者。即是餘聖者入觀之時。令境隨智隨智變。下言者還是能觀菩薩。觀他餘人餘人所緣境。而隨心轉。以下隨自在者智轉智。皆准此知。上一智字即是餘觀行者。上者智字即是能觀菩薩。然此四智中。言境者皆外五塵。成立唯識道理。以為小乘等執五塵境等。離心別有故。所以但說五塵境。今此文亦隨破他言。入無分別智。等境不現。據實亦有其境。但心專注所以不見境。所以不見境。由如仰觀於針。見針而不見天。俯觀於指。見指而不見地。
論云夢鏡像等者。若大乘中說。夢中所見境。皆見無實體。及鏡中面像。水中月亦無實。但薩婆多師。即執為實。同經部義者。即大乘緣過去未來無法。得生心。以經部計緣無生心得生。如薩婆多顯[A8]已破訖者。然彼宗即緣有生心故。所以破緣無得起慮者。其緣過去無法。得起心慮境非真。慮起者即過未境。既非真實。緣之亦得心慮起。難是實有者。難者即是問難。今日若凡夫得五塵實境。何故智不成。故知凡夫不得實境[A9]。實智不成者。若凡夫緣得其境。應智得成。既凡夫不緣得實境。而智不成故。凡夫若得實境。而智不成。故知若觀境是假而智得成。
疏云得心自在者。若十地菩薩。然次雖令受十王位。未必即受十王位。又如初地菩薩。作閻浮王二地作金輪王等。如法華經云。又諸萬億國轉輪聖王至。若如娑婆一三千世界。即有百億个轉輪王。今既言萬億[1]轉王。明[2]智即是他方三千世界轉王。從他方世[3]而來至此方。明知即是初地二地菩薩。作此輪王。即能往餘他方世界。若是異生作輪王。唯能若行若往。唯得自處所。王一四天下。則不能往他餘四天下。
疏云或意解思惟觀境亦成乃至前解為是者。此即或有觀行者。以假想意解。思惟多時觀大地等。作金銀根等。即此觀行者。於假想心。多時修此觀[A10]已後。即自身見大地為金。餘人皆見[4]火。不見大地為金。不得受用。今不取此解。以假想觀大地為金。無實用。即取於轉換本質。變大地為實金水等。餘人皆得受用。前解勝。
疏云第三地得定自在各據勝說者。餘其教中說。第三地菩薩。方得定自在者。據勝而說。初地施至三地忍等。據實初地中亦得定自在。十地菩薩。地地中皆能行十度。一切異生。能作此者。然異生得神通者。可分能變地為金。然無實金等。用覆相故。問取菩薩所變大地金等時。既現成金。未知本地在不。答變有二定變地為金。既作金時。地體以滅。餘人得此金等[5]法有實用。而二覆相。如天女變佛身為女。但覆界相。令不見其變本界身還在。然餘二乘變等。雖現其相。多無實用。然即質不變。如變相柱為金等。皆名即質變。若離質變者。名作境。隨事慧轉者。事慧者即緣事事慧。名事境。隨事慧無五境等。隨緣事之慧轉變。事者即是五塵境。
疏云謂諸聲聞獨覺等乃至所緣相應者。等至菩薩。空境者即是初果。乃至二乘無學等。修人空觀。觀我所法皆悉是空。微微修生空觀餘我我所。即能斷煩惱。由境無有實。此空是實。作此空觀。此空即能斷煩惱。若境是實有。此空觀是不實者。此空觀應是虗妄。應成顛倒。以境是實有。作空相故。此空應不能斷煩惱。故知外境無實。空觀是實。此空即能斷煩惱。此即是苦諦下空。或作四諦觀中。或作苦諦下苦無常空無我。因集生緣等十六行。亦能斷煩惱。故知外境無實。此苦無常空無我等觀是顛倒。應不能斷煩惱。菩薩觀此聲聞獨覺觀外境無實。作苦無常空無我等。即能斷煩惱。入空觀時。外境不現。
疏云法觀者謂此後得乃至相皆[6]現故者。法觀者謂後得智觀。契經等依此經中理。隨觀一境之上。觀苦即苦相現前。觀空即空相現。乃至觀無常無我無我等亦爾。謂等一極微之上觀為苦相。即苦相現前前。觀為無常。則無常相現前。空無我等亦然。然二乘人後得智中。不能緣契經。但先加行智中緣契經。今在後得智中。依契經道理。而觀苦無常等。論之中云謂得勝定者。此文意說。若得初果以後。所有聖人。若入定時。定觀苦無常等。名為勝定。若餘異生。雖在定中但作欣厭等觀。亦不能在定中。而作諦中。多不緣事。若在定中。多作四諦觀等。謂觀故異生得定。不名為勝。
疏云非一體上有眾多義乃至體應非無常者。此明不一不異。皆是第六識。觀行者心上。作苦無常等。行解非一。極微體上。有此眾多無常等義。若苦無常等。即是極微者。極微體應有眾多。以無常等義以眾多故。若無常等。異於極微。極微應即是常等境。隨理慧轉者。謂慧能觀四。謂理即緣理之慧名為理。慧境者即是所緣境。所緣境隨他緣理之慧。轉變境。雖真轉者慧能緣真之慧。緣真之慧名之真慧。即餘五境。他真慧而不現一。隨自在者智轉智者。問設八地[A11]已上菩薩智。方能變地為金銀。其[1]地初小乘如何能觀見八地[A12]已上菩薩之智。三隨無分別智轉智。問此事說菩薩能觀見他餘聖者。證真無分別智。其能觀他者。為用後得智。能見他無分別智。為用有漏智。能見他無分別智。為用他心智。為用世俗智。心意識所緣皆非離自性。即緣識之體。或義事性。即自心法。或理體。即義之所依本事者。疏中解此上二句。有二解。一云心意識所緣。所緣者。即是八識上見相分。皆非離自性。自性者。即是八識上自證分。意識所緣見相。皆不離自證分之自性故。疏中文云。即緣識之體者。即是見分。見分是識體上用。即是自證分緣見分。見分不離自證分。或義事性者。義之言境。事即是相分。相分亦不離自體分。二云其真如理體。即是義之所緣。依本事。本事即是體事義者。即是餘有為法故。真如名真實心故。真如以識為體。不離自識性。若八識等即緣慮心。即八識上見相分。皆不離識之自性也。
疏云大乘他方佛眼乃至自他不極成者。若薩婆多唯許娑婆世界有佛出世。不許有他方有佛。又唯許有八方有眾生。若上下方皆無世界。又如小乘。如來十五界是有漏。此親緣言。簡他身中自心外色。及第八等所變名。然他身所變色及自第八識所變色等。皆是五識疎所緣緣。不是親緣。
疏云如是餘四識展轉相望四量亦爾者。量云極成耳識定不親緣離自聲等。因云五識之中隨一攝故。如餘眼識等。餘鼻舌身識准此知。極成言亦流至此。亦應簡不極成耳鼻舌身識。即大乘中他方佛耳鼻舌身識。小乘佛非無漏耳鼻舌身識。最後身菩薩善耳鼻舌身識。謂極成言亦流至此者。亦應簡大乘他方佛意識。及小乘最後身菩薩不善意識。然不簡小乘佛非無漏第六識。以小乘說。意界法界意識界中亦有無漏故。最後身菩薩者。即是王宮生身。此土成佛。名最後生菩薩。所起煩惱皆悉是實。如呵調達愛[2]睺皆實煩惱等。菩薩三大劫中仍是凡夫。亦入地獄。三大祇劫滿[A13]已。即得四定。謂定不生惡趣。定生善趣。定不生貧賤。定生貴處。定得男身。定不生女中等。雖三劫滿[A14]已。又一百大成壞劫。修相好。大乘中三大僧祇劫滿[A15]已。即百劫修相好。千劫修威儀。萬劫學佛。牛王行步。色相類者。謂向似佛相。相者即是桑葉初生時。其色似黃似白色。佛相[3]似赤赤似未未似此分分似紺[A16]似黑。若將白似黑即不可。
疏云即俗空平等有者。平有者即真中有俗。俗中有真。真俗相形立。
疏云阿薩埵非有故或言無者。梵云阿薩埵。通二義一云亦云無有。即阿之言無。薩埵言有。二云亦得言無即言無。
疏云此會於中道非謂詮於彼義者。即頌中言是則契中道。即是會於中道。會者證。即是智證於中道之理。不是能詮言。稱可於道理。名之為會。但取智證於理。
疏云今此依三界虗妄生死乃至不說清淨者。即明彌勒菩薩前二行頌意。明斷三界虗妄生死。而證於涅槃空性。頌不說無漏依他法。但說有漏依他虗妄心。及涅槃空性。若通明無漏有為法者。此頌具足。應言斷有漏妄心生死法。修無漏清淨依他法。而證涅槃。據實而言四事皆通者。此文意說。四事皆通有情亦如疏中作法。即處謂終南山。時謂緣山時等。乃至作用亦是無情。今者四事皆通有情。亦如南轉人。南轉人經爾所時。常住南持定。即有情處定。時者即今日時明日時。今日時即被他難曰。或有時緣此人。或時不緣人等。即時亦是有情。疏中即約有時緣山。有時不緣山。身亦是有情。作用亦是有情。問此四事皆通無情。以不應問依師。又解云。即舊真諦頌云。若唯識無塵。此之一句。通配於處時身用四事。應言若唯識無塵。處定不成。若唯識無塵。即時定不成。若唯識無塵。即身不定亦不成。若唯識無塵。即作用亦不成。及新頌云。若識無異境。此之一句。通於四處。外人難曰。若唯有識無心外實境者。即四事皆不成。若識無實境。即處定不成。若識無實境。即時定不成。若識無實境。即身不定亦不成。若識無實。即作用亦不成。又解云。設文中錯作通字。應是過字。應據理而言。四事皆過。即外人難曰。若一切法皆是唯識。無心外實境者。即處時身用。此四事皆有過失。故云據理而言四事皆過。
疏云舊真諦論云處時悉無定。乃至識唯識無塵者。此頌應言處時決定。即取第一句中下無定二字。及第二句中上一無字。攝屬上處時也。此文意說。處時無不決定。無有處時即決定。即第二句中下四字。相續不定者。相續者身也。即是身不定。作事者即是作用。即取第二句。應言作用不定應不成。若唯識無塵。此第四句。應合是頌中第一句。不是第四句。若唯識有識無心外塵境。
疏云菩提流支論云若但心無塵乃至人及所作事。此頌意說。若但唯有內心。無有心外六塵實。無心外境。妄見為心外境即取第三句中上三字。應云處云處時決定。即第四句中。人及作事者。身所事者即是作用。即取第三句中下二不定字。流於下第四句。應三身作用不定。此四皆不成。
疏云若離實有色等外法色等[1]論生者。生文意說。外人難云。若有心外實有色法等。即終南山處常定。即能緣山之識亦定。若離我所。計心外無有處。色等法一切皆唯識者。即此山處亦不定。能緣山之識亦等定。
疏云此即第一經部師等難處[2]時者。即經部為首。等餘十九部即二十部小乘皆為此難。難曰。若有心外境。即境即處時決定。身作不定。既大乘言一切法皆有唯識。無心外境者。今難曰。即應處時不定。即身及作用應定。
疏云如汝[3]非終南山。[4]時緣[5]之終南者。即在南指為以例。如世尊近河邊說法。指河沙為喻。
疏云緣此應生者。若不緣南山處。即緣此南山處。識應生。
疏云此言現識非謂比識者。此難意云。今不緣南山處。亦應緣比南山現量識應生不。難意令比量識生。若比量識不緣南山處。緣此南山比量識亦得生。即六識皆通現量。
疏云何故此處有時識起非一切時者。何故於此南山處。有時識起者。若舉眼時。即緣此南山識得起。非一切時。若合眼時。即緣此山識不起。
疏云如眩翳者。有物不正名眩。眼精上有病名翳。
疏云量云有多相續同一時。問於一處所應定一見。餘不能見。乃至一量空華等。有見不見。解云。如眾多人。同一時間。同一處。所謂山澤處。一人見。一人不見山澤等物。因云執唯識。喻云如眾多人同一時間。同一處所。有翳者即見空華。餘人無翳者。[6]見不見空華等。
疏云何因尋香城等用者。尋香城者此有三。一者如散樂人。尋飲食香來。作樂來人幻術力。令小兒即上帝釋園取凡契。眾人見上梯往天上。帝釋斫小兒身兩段。死生在場。便乞錢[貝*責]小兒命。將小兒身手足一處益著。小間小兒還活。二大海中。蜯蛤口吐氣。即於大海上。似有種種城墎。天人見蜯蛤行變城。亦通名為尋香城。三青陽氣亦得名香城。皆不實。問眼中有病。一人髮一人蠅一人見華三不同。又疏中空華等。等[7]所何物。又問若眼中有翳。可許見髮蠅華。眼中暗等。如何見髮華。問何外難中見華蠅等。即名相續身。前南山處及時。即不名相續身。一種皆緣境。即兩不同。答如前皆通情。思之。散樂等名尋香城。是此類也。
疏云如上皆有反覆比量者。返前處決定比量云。汝正緣南山處。緣此南山。識應不生。因云執實山無此心生故。如餘不緣南山處時。決定比量。量云汝正緣南山時。緣此南山識應不起。因云執實山無此心生故。如不緣時。次相續不定。量云。如多人於一處所。同一時間。一人眩翳見髮蠅等時。餘人無眩翳者。應見此髮蠅等物。因云執唯識故。如眾多人。於一處同一處時間。見實山等。若眼中翳長。即眼前見長毛髮。若眼中翳周圓者。即眼前見輪。若眼中翳如人宇者。即眼前見物如蠅。
疏云真諦論云定[1]更等義成如夢如[2]餓鬼乃至及共受逼害者。皆將新頌釋舊頌文。處等等取時。即取第二句中。上如夢一字。配第一句。應言處時定如夢。義得成。第三句中。續者是身。即名身不定。即取第二句中等三字。如餓鬼配第三句。應云身不定如餓鬼。一切同見膿河等。即第四句如夢害作事。作事者即是作用。即應云如夢中損害有作用。此[A17]已上五句。以三喻釋前四難。復次如地獄。一切見[3]執率。及共受[4]通害。此[A18]已上三句。以一種彼喻。合釋四難四事四成。此舊頌與新頌意相似。
疏云菩提流支論云處時等諸事乃至為彼所[5]通恨者。第一句處時等諸事。則取第三句中夢字。配上第一句。應云處時定如夢無通等。外法者即無心外色等實法。人者身。應云身不定。如餓鬼。餓鬼等流惡業力。實[6]色膿河等。由惡業力。遂虗妄見種種膿河等事故。依業虗妄[A19]已一句。皆釋身不定中。如餓鬼。如夢中無。如動身出不淨。此[A20]已上二句。即如是夢損有用。此[A21]已上六句。以二事喻釋前四難。獄中種種至為彼可通[7]恨。此[A22]已上二句。[A23]已一種喻。合釋四難四事。得成也。
疏云餘不見[8]夢倒所見處比量亦爾者。量云餘夢中。所不見處園等處。應亦處定。汝許夢境非實有故。如餘夢中所見園等處。
疏云許如是境皆無實故如夢所見者。如夢中雖無實境。或夢見於城南等處有園。而城南處亦定。
疏云以因言許無隨一失無以真如無不實過者。若因中不言許者。因中即有他隨一不成過。彼小乘等。不許境不實故。皆許外境是實。今因中言許。即無隨一過。問為大乘自許如是境非實。為許他小乘如是非實更空。問又是大乘自許也。若真如是實有。又非是夢境。是正智證故。無真如為不實之過。彼論云。即於是處乃至此。答時定難立量。唯前者量云。汝於夢中見有園等時亦應不見。汝許夢境非實有故。如餘夢中不見園等時。或於夢中不見園等時。亦應見有園等行。夢境非實有故。如餘夢中見有園等時。若園中即無有情。即言園園中即有有情。故知時定亦通有情。汝許夢境非實有者。然此因即對經部師。經部師說。夢中皆無無實境。即夢境是假故。前疏中言以經部為答此。因不對薩婆多。薩婆多許夢境皆是實有。
疏云彼論云[9]指如餓鬼乃至不[10]合得食者。謂諸餓鬼[11]問業者。即所見境同。別業者所見境異。或有一類眾多餓鬼同業故。皆共見餘糞等有蓋。皆諸鬼等。即共見膿[12]何有損害用。則不見餘糞等。餘糞等於此類餓鬼。即無損害用。或有一類眾多餓鬼同業者。皆共唯見糞屎等。有損害用。即不見餘膿何等。膿何等於此類餓鬼。即無損害用。或有一類眾多餓鬼同業者。皆共唯見眾多獄率有情。執刀杖守護河水等。不令得飲。即獄率[A24]有情。於此類餓鬼。有損害用。即不見餘膿河。膿河等於此類餓鬼。即無損害用。此獄率雖無聖教。以理問之。亦是無情。若人見惡事飲。來生作倒命等。
疏云立量解云同於一處同於一時乃至由如餓鬼見膿河等者。同於一處同於一時。有眾多人。若同是翳者。即見髮蠅等。若無者唯見髮等。不見蠅在等。喻由如餓鬼同業者。唯見膿河。不同業不見膿河等也。
疏云立量解云有翳無翳所見乃至如夢失[13]情[14]而等者。即答前用中三種。謂量云有翳者。見髮等即無實用。無翳者所見實髮。即有實用。又夢中所見飲食刀杖等即無用。餘非夢時所有飲食刀杖等。即有實有用。又尋香城無實用。[15]飲城等有實用等。其理亦爾。因云許無實境故如夢中。若損失精血等即有用。餘不失精血等即無用。此失精血醜。對眾不得說。即應云如夢見屎尿。屎尿即有實用。餘不夢見屎尿。即不屎尿等。屎尿等即無實用。
疏云立量解云餘位處定等乃至如地獄人等者。今此一切皆是唯識。雖無心外實境。而處時亦定。身有不定。有用無用失得成立。許無實境。此識生故。如地獄中。雖無實有情獄率。及[16]苟鳥等同等者見。苟。鳥逼害即有用。於餘飢出即無逼害用。
疏云今舉一夢等餘別二喻及一種喻者。今論文舉一夢境喻。等取餘二喻。謂如餓鬼喻。及如夢中失精等喻。及復如地獄一種喻。若獄率雖是無情。逼恨有情眾生。以為苦具。若他天見實界即不樂。若見他男女。則以為樂。化天[1]界女皆有情攝。今例難苦中極苦荼落迦。即以非情似情為苦具。樂中極樂至他化。亦應非情似情而樂具。今答曰天中得自在。即用有情為樂。地獄惡業招故。以非情似情而苦具。不可難云。樂中極樂至三禪。非情似情為樂具。若第三禪中禪定樂。唯是內門。不變色等境。以為樂具。若欲界天中。他化自在天中等婬欲樂。即化天界天女等。以為樂具故。但可難曰樂中樂樂至他化。應以非情似情為樂具。若如來化身亦是有情攝。他他化見量類。皆[2]具有情。問言化男女及如化身。如何是有情。應問。
疏云舊唯識云[3]舊意識云[4]何含為至教故引經為難者。即舊二十唯識中。取四阿含經中十二處為至教。說無心外法。何緣世尊說十二處。阿含經中廣明蘊處界。蘊處界等。本為二乘人說。令二乘人餘乘執故。即為入我中。說六二法。有云阿含者即是大乘經。亦名阿含。非約小乘四阿含經。為若大乘中說。三乘教理行等各別。及根性有下中上品。教別者。即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為求緣覺[5]者。若聲聞二乘。從初至末。皆厭苦欣滅。若菩薩初修。雖有少分厭苦欣滅。若以後則不厭苦欣滅。[6]若婆多說。三乘但由根性有上中下。根別故所以有三乘乘有別。三乘教行。[7]皆同三乘。皆同觀蘊處界等。三乘皆同修行故。
疏云似[8]色現識從自種子緣合乃至身處觸處者。今說相分似色現識。相分非色似色。相分從識生故。名為現識。若見分即名似識現色。緣生法如幻如化。非是實識。[A25]但似識故。識見分能變起色故。名為現色。中。說意即同相分。名為五相分。現行名色等五塵。即相分種子。緣合轉變。而生佛相分種說眼處。佛法相分現行。故名為色處。或說見分種子名色根。業種名五根。如前第四卷解。此[A26]已上解相分種子名五根者。仍下義。下義應五根種子。五根現行皆名五根。若前六識相及第八識相分等。名為五色境。雖真引此頌。雖同意即別。如第一卷中。引五根等意破極微。第二卷引五根等意。引有作用故。[A27]已後准前。又解。以[9]來建立第八識故。五識根乃至並識變故者。然後二十唯識中言。種子為五根相分。現行為五塵者。即約未立第八識以前。即五色根說種子為根。恐小乘離識外別有五根。今此唯識論中。言依所變非別變有者。即申正義。意說。依本識變起現行五色根為所依。現行五塵。而相分為所緣。此論不同彼二十唯識論文。此論說五根五塵並識變。
疏云謂若[10]別知從六二法乃至知者者。若有有情能知。從六根六境而生六識。假合名身。無有實我知者。無有實我見者。如是有情能入我空。
疏云即破一合實我相故令入我空說色等十者。今說有十二處。故知身有十處別。即破執身為實我相一合相。故知身有十二處。各故依彼所化生乃至化生有情者。然二十唯識論。世尊即依所教化二乘眾生。令二乘人入生空觀故。故世尊密意趣。而後十二處。由如世尊遮斷見外道。密意說。有化生。有情中有轉識。
疏云說無有情我但有法因者。此二句即是俱舍論中頌。此頌意說。無有實有情亦無實我。[A28]但有諸法因緣。因緣者即是五因四緣等也。
疏云問眾生執有我為破實我說法處者。法處者即是十處法。
疏云復依此[11]解說唯識教者。餘者法空觀。三性三無性教。皆是生空十二處之解。
疏云以說唯識除其法見。法見者即法執。
疏云非[12]是離遍計所執實乃至說為法空者。非無離遍計實言以外。則言更無解無漏正體後得智名為法空。但空法執名此空也。問此言根本後得智證唯識性者。為緣真如名唯識性。為約依[13]地名唯識性。答說者問故。亦約依他取真無妨。
疏云[14]謂設依他言法體亦離者。雖有依他能詮言。其法體亦離言。
疏云四重俗諦中前三是俗諦乃至二諦[15]依有者。指法云。解云但有應言。若四俗諦中初俗諦。唯是俗不通真。若四重真諦中第四真諦。唯是真不通俗諦。俗諦中後三。真中前三。亦通真亦通俗。真俗相依。此文即明四重俗諦。四重真諦中亦有真諦相依。亦如四重俗諦中。若前三俗。即名俗諦中俗諦。第四俗即名俗諦中真諦。即前三俗而依第四真。即四俗中亦有俗諦而依真。若四重真中。前三真即名真諦中俗諦。若第四真即名真諦中真諦。即第四真諦亦依前三俗。即說四真中真諦[1]即第四真諦亦依前三俗。即說四真中真諦亦依俗諦。
論云真俗相依若立四俗[2]戒唯立四真。亦不名相依。要雙立四真四俗。方名相依。此中亦依約麤相說相依。[3]各細說者。即四俗中。若前[4]聖及。前即是俗。若將後望前。後即是真。若初俗依第二俗亦得。初俗依第三俗。初俗依第四俗亦得。若第二俗依第三俗亦得。將第二俗依第四俗亦得。將第三俗依第四俗亦得。此中若能依皆是俗。若所依皆名真。然疏中且約四俗中前三俗依第四俗。又四真中即將後真依前真。即得第四真即依第一真亦得。若第四真依第二真亦得。若將第四真依第三真亦得。若將第三真依第一真亦得。若將第三真依第二真亦得。若將第二真依第一真亦得。今此四真中。若所依皆名為俗。若能依即名為真。四真四俗皆有相依故。前真後三俗且名為真。對前前俗故。亦得名俗。對後後真故亦得。由如三个文。若凡唯大非小乘棄。唯小非大。若排亦大亦小。何以故。若將凡配排棄。凡唯名為大。由如第四真配前三真。第四唯真非俗。若將棄對凡排。其棄唯小非大。由如初俗對後俗。其初俗唯俗不通真。若排對凡聖即名小。若將排對棄排即名大。故說排亦大亦小。由前三真後三俗。若此三對初俗。此三唯名為真。此三對第四真。此三即名為俗故。中間三真亦俗。若總四俗真相望。乃至二諦有者。此中說。若四俗皆俗。即將四俗依第四真亦得。若四真皆真。即將四真俗依第一俗亦得。以第四真唯真非俗。若初俗即唯非真。此中言相依者皆是相配。故名相依。若細說。若初俗有四重依。謂初俗依第一真。初俗依第二真。初俗依第三真。初俗依第四真。初俗有四重依。若第二俗有三重依。謂第三俗依第二真。謂第二俗依第三真諦。第二俗依第四真。若第四俗唯依第四真也。言四俗而依真。若四真亦依俗。謂第四真有。謂第四真依初俗。謂第四真依第二俗。謂第四真依第三俗。謂第四真[5]俗第四俗。又第三真有立量。謂第三真依初俗。第二俗第三等。准前作法。若二真有二重依。謂初俗第二俗。謂第一真唯依初俗。然疏中約總相說。
疏云二十唯識義與此同者。二十唯識中亦云。真謂相依而建立故。乃至者。佛說為不可者。與此唯識文同。
疏云此問色識[6]望住相[7]續所以者[8]何。外人問曰。[9]答一切色法皆從識變。以識為體。即色法等名為色識者。何故心心所即間斷。所依色境。何故不如心心所法[10]簡斷耶。言一類者。外人又問。若一切色皆從心變者。何故能變心心所。即通三性即非一類。其所變色唯一類無記。不通三性。論名言熏習勢力故者。如今有情識心之上。緣此五塵五根時。識心作百年[A29]行解。由此行解即色成種子。後時從此種子生現行時。所生五根五塵等。亦百年相續而轉。無性天親但有解意。而無文解。問第六識緣根塵時。即心上作千年行解。而熏成種子。種子後時生現行時。即得千年住者。其五識緣五塵時。不要作千年行解。其五識所種色塵種[11]不種不後生現行時。應不得相續。應成間斷。又第七緣第八識時。其第七識亦不能作舌千年行解。其第七識熏成化第八識見分種子。種子後時生第八識見分。八識見分應不得相續。名言熏習勢力起者。問何故三熏習中不說者支我執二熏習。此論文中偏說名言熏習。又此言名言。為是表義名言。為是顯境名言。思之。
論云染汙法為依處乃至便無雜染亦無淨法者。此論文意極疎遠。此說五根五境。與除染淨法為處者。即正約欲欲界中說少分。亦約色界。即不約無色界說。以無色界中無有五根五塵色。如何約欲界中有五塵境界。即便牽起非緣心故。謂五根發生五[12]識於五塵。若有情五塵。五塵上即起貪欲。而起貪色貪聲。乃至貪好觸等境。即起煩惱具造十惡。又若逢違緣五境。即五根發識。而起嗔心。亦具起十惡。而起諸煩惱。[1]若諸煩惱。若唯有五塵。而無五根者。亦不能起煩惱。造諸煩惱顛倒惡業。以無能緣識。由此具造十惡業故。即生三惡趣。故經說五根五塵皆名亂相。若能緣之識。即是亂體。此即是外色等。與染法為依。又由人身在欲界故。即少分厭五塵。而持五戒。即生人中。又少分持戒十善。即生天中。又上品厭離欲界五塵五根等。不起貪心故。即作欣厭。及作諦觀。而得上色界定。如是厭色界也。即得無色界定。如是知三界皆不實。便作諦觀。漸次修行。得入聖位等。說五塵五根色等。與淨法為所依。若無五塵。即無所貪五欲境界。乃所厭五欲境界。又五無根。即五能發淨法之心。此無色等法。即是染淨。若無聲法淨法亦無。即無生人天出世法。皆由五塵五根。若有所治染法。即自能治淨法。若色界中亦愛自色身。亦由色故。而起貪等煩惱。又色界中由起厭心。而厭色故。即起聖道。色界中亦有亂相亂體。經中唯約欲色二界。說有亂相亂體。
疏云顛倒即諸識等乃至即是業生者。緣色等境而起顛倒。此論文即約欲界有情者。緣色境而起煩惱。色界少分亦緣色界境。而起煩惱。無色界全無緣色境而起煩惱。[2]心無色法。疏中有二解。初云即有漏心。心所緣色境不證實。即三界有漏虗妄心心所。皆名顛倒。從此後方生煩惱雜染業等。即先起顛倒。後起雜染。若於色境。而起四顛倒。貪等煩惱名顛者。即是先起煩惱雜染四顛倒著執。即是煩惱。如何論云應無顛倒。便無雜染。即先起顛倒。後起煩惱。故知顛倒不是煩惱中四顛倒。即是有漏虗妄心心所名顛倒二解云。或顛倒體。即是業生顛倒。是煩惱中四顛倒如緣色法。而執為常。常即是無常[3]計。是邊見攝。即緣色法而執於我計我。即是我見。或緣色法而執為樂。計苦為樂。即是戒禁取攝。或緣色法而執為淨。不淨計淨。即是[4]取中攝。
疏云亂相者相[5]耶由也。解云亂相者即是相分。此相分即作所緣緣因。能引起能緣心故。故境即是心因。此亂相亂體。皆約欲色二界中說。
疏云順結頌法故文隔越者。隔越結頌者。即取第二句。應許為色識。結上第一句中上亂相二字。即取第三句及與非色識。結上第一句中下亂體二字。即若無亂相[6]體亦無。若漸次順結頌法。應云亂相即是色識。亂體即是非色識。若無亂相。亂體亦無。今從相分為色識者。色從識變。說色名色識。
疏云境因能生心之果者。即境所緣緣因。能引生能緣定果也。
疏云諸法由量刊定有無者。即是聖言量現量。能刊定諸法有無也。
疏云論主依[7]同我答五識及同時意識現量得時等者。然大乘自宗說。六識得俱時起。
疏云順他宗解五識緣境現量[8]同時不執為外五識等。後意妄生心外境[9]相當順他宗解者。以彼經部婆多等。六識不許並生故。今論順彼解云。前五識緣境現量得。不執為外。五識滅[A30]已後意識起時。緣境妄分別妄生外境相。又大乘宗五識緣色等境時。五識不作青黃色解。但任運緣之。亦不作外境解若小乘兩宗說。五識色等。五識作青黃色解。及作外現量。據多分說。據實五識俱時意識意識亦有執。
疏云然實五[10]根亦有意識妄執者乃至後五生何執斷者。然五識俱時意識亦有執起。亦如五識相續。正緣色等境時。意識與五識因緣色等境。忽傍邊有怨家語言。即耳識聞此怨言聲[A31]已。即意識中起執。執為實忿恨順識相續專注者著此怨耳識相續。[11]此順識相續專注者。著此怨耳識相續。此怨意識相執而實怨。故知五識俱時意識亦有執。若五識五識俱以時意識時意識無執者。若聞怨聲[A32]已。應五俱意識不執而實怨想。若五識俱時意。執為怨實想者故者。五識俱時意識中得有執。若彼[12]後言五識滅[A33]已。後時意識方起執者。又難曰。若五識滅[A34]已。意識方起執者。若後五識生時。有何所以。即令意識斷。故知後五識生時。意識中執即不斷。故知五識有時未滅時。俱時意識五亦起執。故知五識俱時意識得有執。
疏云然但堅除可說有異非五說俱無有執者。若五識俱時意識[13]五識俱時意識不堅除執著時。此五識俱時意識。則與五識同是現量。若五識同時意識意。識起堅除執時。意識即不名現量。則與俱時五識異。以五識是現量。俱時意識不是現量。堅除者即是執不堅。除者即無執。
疏云諸處但說五識俱意識是現量不言定爾故不相違者。諸論中俱說。五識俱時意識現量。則不定說五識俱意定是現量。說五識俱意有執。亦不相違。[1]境解。又大乘宗中。亦說五識滅[A35]已後生意識。互順自他宗。
疏云四分中自相分者。四分者相見自證證自證分等。四分之相分也。
疏云五識中嗔等互親不順本質境但稱親所變相[2]分非遍計所執者。今疏主說。五識中貪嗔等緣境。不稱本質。但稱相分者。但隨麤相釋。即不盡理解。若五識中如患迦未羅病。損壞眼根。令眼識見青為黃。即是不稱青色本質。[3]俱稱黃相分。若據實五識。既現量緣境。則但稱本質及相分。[4]奴以手案眼見第二月時。即是第六意識。於眼根門中。第二月識。實不是第二月。此亦如是。由患此故。即意識於眼根門中。見青為黃。眼識則見黃。此解最好。亦如菩薩後得智。緣他心智。及緣世俗境時。既是現量。則俱稱本質相分。五識所緣境亦爾。五識即唯是現量。即五識緣境。俱稱本質相分。又現量心緣境。即俱稱本質相分。以能緣心離名言故。故稱本質相分。若此量心緣境。唯稱相分。不稱本質。如前論文假智及詮等假智。即是量智。若非量心緣境。即俱不稱本質相分。然三性心皆通許有非量。如緣瓶衣等智。皆是非量。
疏云五識不稱本質但稱相分者。五識中亦應有比量。許不稱本質。既知五識三性心皆唯現量。故故知五識緣境。俱稱本質相分。問若患迦末病損眼。即第六識。依於眼根為門。即第六識。見青為黃。其眼識還見青。眼識則稱本質影像。難曰。若迦末羅病。損第六根。可許第六識見青為黃。既患病損眼根。應眼識見青為黃。既不損第六識意根。其第六識。應見青為青。又難曰。既說患損眼根。或說眼識見青為黃。或說意識依眼門。見青為黃。亦應由病損耳根。亦應耳識緣好聲將作惡。意識依耳根為門。緣好聲以為惡聲。乃至損身根亦准知。又問疏中約何等義。說五識中貪嗔等。而不稱本質。亦應五識起善無記心。而稱本質。
疏云現覺如夢等。解云。覺者即是心心所捨名。如在夢中緣境時。不言我在夢中等。現量心正緣境時。亦不作我能緣境。
疏云正量許境相續諸識剎那者。正量部許有長時四相。如世界經劫住等。即許能緣心。剎那剎那生滅。即[5]物生心共緣舊境。然正量部即許五識滅[A36]已。後生意識。亦得現量。
疏云五識現量能見者[6]心以滅非有者。者今破正量部云。設許所緣境不滅。則五識現量。能見心以滅[A37]已。後意識如何有現量。然婆多計五識滅[A38]已。後意識生。亦得現量。
疏云此中文總意含二種者。此中論文總相意含破正量部多部二種。即頌云。現量如夢等。以起現量心。覺時及境[A39]已無。正破多宗。兼破正量。
疏云此二現量不分[7]別執者。二現量者。即是五識現量。及五識俱時意識現量。故云二現量。
疏云然今此中據自多分者。今說五識俱時意識是。
疏云由亦二無有多過失者。由此說五識俱時意識有執。亦無多過。外人問曰。若一切覺時之邊。乃至此即牒定他宗者。問此文既是他小乘。來難大乘。即小乘名他。大乘名自。應是他小乘。牒定大乘自宗。如何此文說。牒定他宗。答次下解是。何故覺時於自色境不知唯識者。問緣法中說者。其小乘將何以為如夢境時。何以為覺時令知自心是唯識。思之。外人問曰乃至不離識者。此即牒定他宗。解云此即大乘假說牒定他小乘難宗。即是大乘破他小乘宗中。小乘宗中皆許心外有色等故。此中且唯有喻。而無法合。意問從夢覺。即夢境無。我何尋常覺時。前色境即不無即常有也。
疏云無[8]用作用諸法皆爾無有作用及作者用。解云。若總聚人即名作者。用人身手等即名作用。故無實人作用者。及無實手等作用。然作用作者。皆是我異名。
論云非如手[9]等親執外物日等舒光親照外境者。非如手等親執外物。此二句即破正量部。正量部不立相分。彼部說。心心所法親取前境。如鉢中物。即破言。非如手如等親執外物。日等舒光。親照外境。此二句即是破論破論說。眼識起時。舒光直照前境。如日舒光親照境。今破之言。心等緣境時。非如日等舒光親照外境。然外之物者。日月大光名體。
疏云但如汝宗鏡等照物似外境現乃至於自心上現者。然大乘及經部。不立有鏡中像。水中月。鏡中實無像。水中實無月。亦如人面向南。照一鏡時。由鏡面明淨故。令其眼識還却見自面向北。又看水時。水明淨故。令其眼識却見天上月。由如日月中看一盆。且水及鏡面[1]水及鏡面明淨故。令其日光却向屋樑間現。若鏡中者名像部。光明生於中。餘色可見名鄣。今說鏡中名影像者。借他餘影。此鏡中說之。若兩宗立有鏡像實及水中月。今疏中言。大乘云。但由如汝兩宗實有鏡中像向鏡中現。今此他心智亦爾。即他心之影。於我自心上現。今大乘中破兩師云鏡中實像云。又如於狹小水上兩岸居。兩岸者互見兩岸。於水中現分明。若是實色。如何得二實色同處看。極略色。即折互為能所[2]得色者。或人身是能得。壁為所得。或壁戒是能礙。人身所[*]得。二者極逈色。唯折所得色。至細名極逈色。所得色者。即兩種間及兩墻間空界色。被人及餘草木等物為能得。令所得空界色不現。若准兩宗說。空界色亦是四大。近空中而為能造。即四大是能造。空界色所造。若准大乘則不定。或時虗空中。有四大造空界色。或時地中四大造遙空中空界色。由此或有能造色。所造色少。或有能造四大。所造五根色。大小相稱。可知壁持盡。若違遠見天上碧色。則名空一顯色。
疏云[3]緣相分色自身[4]若識所變等互爾者。自識若緣他餘人相分色。以為本質。亦自變起相分之及自身前六識等緣第八識所變相分。以為本質。即六識等自變起相分。六識等為親所緣。即一法體之上有二影生者。問相分可名為影。其見分如何名影。答彼從自體起故。
疏云如質為緣還見本質以心為緣還見自心者。如人照鏡時。以自本質面為緣。還見自面本質。由鏡面明淨故。即掉眼識返見自本面。如緣外色等時。還以自心為緣。還見自心者自心者。即自心上見分。能見自心上相分影。相分不離心。名名為自心。非是自見分還見自見分故。
疏云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實乃至不知如佛境等者。此文說如餘二乘十地菩薩等他心智。緣他心時。不能一一如實稱心。可知他人本質心不分明故。如自心還緣自心。亦不能稱可與分明故。不及佛他心智緣他心時。能令稱可知如實事。了知他心本質事。問若大乘中說七地[A40]已前菩薩。起有漏他智。則不能知四果。及前六地中無漏心者。亦應如佛後得智。及十地菩薩後得智他心智。不能[5]治四果人根本智。及九地[A41]已前根本智。以根本智是勝。後得智是劣。又問初地菩薩。起無漏心。能知二地菩薩有漏心。若言知者。如何言初地菩薩。不知二地舉足下足。若若言不知者。如何說異生他心智。能知初果有漏心。乃至初地有漏心。能知餘初地有漏心。乃至初地無漏心。能知初地無漏心。乃至初地有漏心能知餘初地無漏心。又問大乘中他心智。能緣他人心。亦能緣他心所緣者。為約佛菩薩說。為二乘異生等說。又如餘有一个人。亦如第一人心緣他第二人。第二人心是所緣。第一人心是能緣心。得准知第一人心即緣第三人心。乃至第九人心緣他第十人心。即前前是能緣。後後心是所緣。乃至千萬人皆然。此菩薩等。起他心智。緣他第一人心時。此菩薩他心智。為緣第三人心。為亦緣得第十人心。乃至佛及二乘等他心智。亦准此問。答曰二十唯識頌云何此句是問頭。問餘二乘菩薩他心智。為稱實智。為不稱實智。下三句即是答。謂知境不如實等。若異生他心智。即不及聲聞。聲聞不及緣覺。緣覺不及菩薩。菩薩不及佛他心智。除人他心智緣他人心時。但總相而知。非委細一一具器智前人心起煩惱。即八萬四千門中。須何能治行斷。此斷煩惱等故。餘人他心智即不如實知。由如緣自心智。即後念心緣前念四時。亦不能[6]治實知。及如自心緣。同時不能[7]知實知。若佛他心智。即一一委細知。并知八萬四千行解。治治法對法。此等心中煩惱。又若小乘說他心智。唯緣他心心等。即不緣他人心所緣何如。前人緣此人。即以菩薩心。而為所緣緣。菩薩心時。其菩薩等他心智。緣此人心時。但知前人能緣心。為與善相應。為與貪等相應等。即菩薩他心智。不緣前人心所緣境。若緣前人心所緣境。即菩薩心緣自心過。以菩薩是前人心之所緣處。其菩薩智。應名自心智。不得名他心知。又前人心唯緣色等。即前人心色等為所緣境。若菩薩他心智。緣此前人心所緣色等。其菩薩他心智。應名緣色智。不得名他心智。又前人心緣。不相應行無為等。若菩薩他智。緣前人心所緣者。其前人既用不相應。行無為之所緣境。應菩薩他智應名緣不相應無為。即不名他心智。餘阿羅漢獨覺佛等他心智。亦准此知。故他心智唯緣他人心。不緣他心所緣。若大乘中說。菩薩他心智。亦緣他心。亦緣他心所緣。從前人心緣自類。他心智緣前人時。聖者亦自緣之所以。故大乘中同聚心心所受想等。變相分更互尚不得相緣無妨。又如前人心。設緣色等不相應無為時。其能緣他心。亦緣他心所緣色法。以他心智。本知前心為所緣境亦無過。以從本為名。還名他心智。又小乘說。有漏他心智。還唯有漏心能緣無漏心。若無漏他心智。是唯無漏心。不能緣有漏。若大乘中說。有漏是唯緣有漏心。不能緣無漏心。沒七地[A42]已前菩薩有漏心。亦不能知物。果人無漏心。何以故。有漏是麤劣。無漏是勝。不相稱可。若七[A43]已前無漏心。後得智中他心智。方能知四果無漏心。又若異生有漏他心智。亦能知四果人生得善心及無記心。即不能知行善心。知行善心以是勝。若緣約他心有漏。亦能知無漏有漏心。二乘亦能知佛菩薩心。其事云何。如獼猴將蜜厭佛佛不肯取彌猴。即知佛心為不作淨故。故是以不受。即取水灑蜜上佛。即受之。即是有漏。知無漏他心。又如[1]值波毱多欲[2]他有情。被魔王惱亂[3]尊。尊者心念言何故佛在世時。不際此魔令今悟我。即入空觀。佛佛即觀見佛心知智著此魔遺我降。即將三具繫頸等事如佛。須侍者其聲。聞入定觀見佛心。專向阿難。如日初出先照高山等。此等皆各二乘心。知佛無漏他心。若佛實心等覺菩尚不能知故。問有漏他心智是劣。即不能知無漏心。其無漏後有得智中他心智是劣亦不知。得緣根本智勝心以不。又大小說。他心智即緣他人心中。十二種心以為他心智之所緣境。十二者一者癡心。二離癡心。三者貪心。四離貪心。五者嗔心。六離嗔心。七沉心謂與惛沉相應心。八者榮謂與博舉相應心。心九者聚心在定心。十者散心謂散亂心。十一者小心謂狹劣心。十二者大心。謂意成本諸異生求成佛度有情心。
疏云既有他心異相自心之境。何名唯識。許有他色等者。此外人問意既言唯識。即自身中唯有一識。及自一識所變色。可名唯識。若一身中許有八識。各各所變相分色。又許他餘人識異於自心。又許有他人八識。亦有所變色。如何名唯識。
疏云由此理故[4]彼顯真如者。由此理者理謂道理。非是真如名為也。非是由真如理。又能顯能真如理。即由此二空無我之道理。能顯得真如理。
疏云八識自體者識自[5]相分至如是五法皆不離識者。問何故有法中明二所變者。謂十一色何故此說中言二所變者。謂相見二分即二處相違。答此處約明唯識義。即說二所變是見相分。彼論約出法體。即說二所變。謂十二色彼論如言所變者。若第八識心王。即能變起實五根。若同時五所。唯變起似根塵。若第七識不緣色故。此中除之。若五識亦能變起實五塵。若第六識。能緣變十八界。似根緣等形。彼論云。二所變就此中。即約唯識道理。以說五聚法八自性。若為唯識。若不相應三分位亦名唯識。若無為即識實性亦名唯識。但遮一切失通二乘等。乃至不定忌顛倒者。今言二乘羅漢人。有顛倒執者。非是煩惱部中。我執及煩惱中四顛倒。謂無常計常等。即是所知障中法執。四顛倒離識。五法者即是前五聚法。
疏云非清辨等各惡[6]趣空者。解云清辨等。即是地前小菩薩。求至天極。有我執慢高心心中有疑無不肯。向無上彌[A44]勒處問義決疑清。辨言彌[A45]勒菩薩既未來佛。而作王有妻子與我相似。我子能向彌[A46]勒處問。我留之待彌[A47]勒下生成佛。方彼問義能決我疑。即護法菩薩二十八九自知命時。不久即於菩提樹下。而行禮懺等。清辦菩薩。既自心中有多疑義。欲清護法菩薩決釋疑。即使人於喚護法菩薩。護法菩薩語彼云。人命危脆。不可久住。汝清辨。若有疑者。宜就我來與汝決疑。爾時時使者即是。往清辨具陳前事。清辨云。菩提樹者誓不空見。若見菩提樹。必須成佛。是時清辨既知自命不久。欲得留此內身。見當來彌[A48]勒佛。即於石觀音菩薩像。七日七夜不喫食。[A49]但服氷時行膝至心求石觀音。至滿七日[A50]已。即觀世菩薩石中現身。語清辨菩薩。人者作此慇懃心求見我我。欲何所須。清辨言人命危脆。不得久住。我得留身。見彌勒成佛。使我所疑[A51]已。後方令久住。菩薩言不可久住。汝若欲得見彌勒者。當廣發願命終[A52]已。生彼宮。親見彌[A53]勒。決疑亦著。清辨曰。願不可改。志不可移。今唯願留身。見彌[A54]勒菩薩。觀音言。汝若欲得留身者。應向阿羅羅窟中。即能留此身。時清辨菩薩。頌持執金剛呪呪白介子自介子擊青石令聞。石既聞[A55]已。普告諸人曰。若欲留身見彌[A56]勒者。可入窟。時六人共清辨入窟中。其門是閇。名惡趣空諸法有為空等。
疏云問前第二卷末種生現起如俱有因得士用果何故此中但言得等流果者。此中問意。何故前第二卷中。明種子生現行。如俱有因得士用果。今時此處。明種子生現行。即言是等流果耶。
疏云答如前第二卷初乃至種生現行非士用果者。如前第二卷。明因能變果能變中。等流異熟二因習氣。此二習氣。能攝一切法盡。又以種子生現行。是等流果。云等流習氣為因緣故。即八識體相差別。而生名等流果。果似因即是種子生現行。唯是等流果。故知種子生現行。不是士用果。即是彼前第二卷論文。簡種子生現行。唯名等流果。彼處等流果即是。此間等流果彼簡種子生現行。非是是士用果耶。
疏云彼卷下但言如小乘俱有因得士用果不言即是俱有因者。彼第二卷下明種子生現行。但言如小乘俱有因得士用果。不言種子生現行。即是俱有因士用果。
疏云顯揚十八破俱有因是因緣者。顯揚十八。破多俱有因。不是因緣性。婆多宗云。六因中除能作因。外餘異熟因。俱有等五因。皆是因緣性。頌云因緣五因性多云不立有種子。若明俱有因現行。心王望現今心等。亦是俱有因。亦是因緣性。心所現行。望心王現行。名俱有因。亦是因緣性。生往四相望本法。亦名俱有因。亦是因緣生。具如一色法為本法。即有大四相小四相。并本法即有九法。若大生望八法。大生即名俱有因。大生能生八法八法望大生五因。三非因者。謂小生大住大異大滅及本法。此五法。生以無及故。若大住望八法。即名俱有因。大住能住大八法八法。望大住五因三非因。五因者謂小住大生大異大滅及本法。此五法能生大住。若小生小異小滅此三不能生大住。餘大異大滅亦爾。皆望八法皆名俱有因。八法望大異大滅即五因二非因。若一心王起時。極少即有十一法。俱為遍行五別境五辨心王即有十一法。此十一法。此十一本法。各有大四相小四相辨本法。即有九十九法俱法。
疏云[1]俱是因緣生起因等攝得等流果者。大乘中即有十因二因明法。若小乘中即明六因。今大乘中因緣性者。即牽引生起等因攝。因緣性者。得等流果。雖牽引等因。亦有因緣性者。生起因去果近故。疏中且舉生起因。即十因中六因。是因緣生所攝。牽引生起引發定異同事不相違因。此六因中有因緣種。若二因中即能生因中有因緣種。餘方便因即無因緣種。
疏云此據法體彼舉譬喻互不相違者。此中說種子生現生。是等流果者。法體說。彼前第二卷。說種子生現行。如俱有因得士用果者。據譬喻說互不相違。
疏云又樂為果名俱有因種現即非者。若現行心心所更互為俱有因。或心王為因。心所是果。或心所為因。心王名果。即心心所更互為俱有因。若種子生現行。即不名俱有因。種子生現行。非更互為因故。如一念中。種子生現行即種子望現行。舊種子名因。現行為果。若現行生種子。即現行不望舊種子名因。現行望新熏種子。說現行名因。新熏種子生現行。現行生種子。唯望所生為因。即不更互為俱有因。不同心王心所。得更互為因。又大乘中即有孤行四大。或是處唯有風大。謂空行風等。或有處唯有火大。謂炎爐燈火。或有處唯有處唯有水大。謂河水等。或有處唯唯有地大。謂所餘地等。然小乘即不然。必四大不相離。即無孤行地大等。又薩婆多有五類法。皆名俱有。一四大相望。更互為俱有因。更互為果。謂地大為因。餘三大為果。或餘三大為果等。餘者唯知。然四大不望所造色為俱有因。雖餘時亦有能造所造為俱有因。為一三獨度[A57]已所得無表色。無表色雖[A58]已後長相續。即此現在無表色。不與能造四大。為俱有因故。即由此義。即例破餘一切能造四大望所造色。皆不成俱有因。又問彼宗既四大不相離。如何流河等中。偏見有水。而不見餘大。若炎火中。唯見炎而不見餘大。若餘地等處。唯見地大而不見餘大。若於空中。唯見風大而不見餘大。答婆沙論有二解。一云體增。若餘處即一个色極微上。即有一見能造四大。乃至香味觸。亦爾者若於河等中。即一个所造。更即有兩个氷大。一个火大。一个地大。一个風大。即五大而造色故。於所河中。偏見水而不見餘。若炎爐燈火處。即有兩具火大。一个水大。一个風大。此五大共造一个所造色。即於火中。而唯見火不見餘大。若於空中風處。有兩具風大。一个地大。一个火大。即五大共造一个所造色。若於地處。即兩具地大。一个火大。一个風大。一个水大。即五大共造一个所造色故。於地處。而唯見地而不見餘。二解云。即約用增而體不增。如所等處雖有四大能造一色。而水大因增故。唯見水而不見餘。乃至餘風等處亦然。唯用增。此二解雖無評家。二解俱勝。又彼小乘說。一个色極微。即有一具能造四大極微。即能造有四所造有一。即有五法。又無孤起一个色極微。餘香味觸亦然。法爾所造色極微。即有七个所造色極微。此七个所造色極微。即有七具能造四大。又七个色極微起時。法爾即有七个香極微。七个味極微。七个觸極微。即有四七二十八个所造。相隨得一聚。此二十八个所造。即苦苦法有一具能四大。都計有一百一十二个能造大種。并前二十八所造。都計能造所造。有一百四十个法。同聚十二心王心所。相望更亦為俱有因。更互為果。即心所為因。心王為果。或心所為因。心王為果。三者大四相。小四相。望本法。本法望大四相等。更互為俱有因等。知抄中說。四定律儀。身法七支。更互為俱有因果等。即如入定時即有身。自語七支無表色極微。自語七支無表色極微更互相望而為因。五道律儀色身語七支無表色。七支無表色。一一相望更互為因果。此[A59]已下五種相望皆是因緣性。
疏云若與俱有法為因亦通無妨者。若種子生現行。既是因念。即種子與俱時現行法為因。即種子亦與俱時法為因。我現行生種子。隨即現行亦與俱時種子為因。現行即與俱時法為因。但與俱有法為因。非與俱有法。更互為因。
疏云如攝論說即義說為二因者。即攝論中說種子生現行。亦名同類因。亦名俱有因。即於種子生現行義說為二因。
疏云若別解者唯前後種乃至或增上果中攝者。若唯前總相解等流果。即種子生種子。種子生現行。皆名等流果。今此後解即別相解等流果。唯取種子生種子。名等流果。種子生現行。即名士用果。或是增上果攝。
疏云然約第一解等流果。即此二種乃至以俱有為果者。若唯識前解等流果。即種子生種子。種子生現行。名等流果。此種子生種生種子。種子生現行。此二種。即攝一切種子盡。下士用果等。即於種子生種子種子生現行。上義說士用果義說。士用有四。一俱生士用。謂種子生現行現行生種子。二無間士用。謂種子生種子果。三隔越士用。謂善惡業種能感異熟識現行果。四不生士用。謂無漏聖道。斷或證得擇滅無為離繫果。
疏中但說俱生士用故云以俱有為果。
疏云若約後解等流。謂作意乃至作動心等生者。若約後解等流種子生種子。名等流果者。即識種子生現行現行名士用果。即作意種子。傍能警動心等種子。今起現行。即作意種子。望心等種子。作意種子。說名士用因。即約第二解等流中。一心王種子。自生現行現行。亦名士用果。二由他作意種子。警心王種子生現行。即此心王現行望他作意種子。即此心王現行。亦名士用果。然此解中說種子生現行等。名士用果者。即約法士用果說。實不是士用作用士用。若約前解等流種等。乃至士夫所作名士用果者。問此約人士用果果中。為所第八識名言種子。為士用果。何者為士用因。謂取五蘊假者。行等成為士用果用。何法為士用因。又問明人士用中。何故不取第二解。唯取二解。答此解即約人士用有說。若約前解。等流種子生種子。種子生現行。即第八識等流種子。生第八識現行[A60]已。即於此五蘊假者士夫能作行種因等士用果。得成此第八識等流種子。遠望士用。
疏云增上果互有二乃至不能繁述者。然此文中有二解增上果一不離增上果。謂純增上果。此識現行。若望他善惡業感色。其識現行。即名異熟果。若作意種子。作動色其識現行。即名士用果。若從自名言種子。而生識現行。現行即名等流果。除此三果[A61]已外餘所依根等。即此識現行。即名增上果。二者誰增上果。即五果中除增上果[A62]已外。餘四果。總名增上果。以增上果最寬。今此純雜有多種。即如四諦中亦有純雜若四禪總名安立諦即名雜。若苦諦名安立諦。集諦名邪行。乃至滅諦名清淨道諦名正行。此即是不雜解。又如十八界。總名百法界即雜解。若除十八界[A63]已外餘者名法。即名不[1]離。又十二處。總得名法處。即名雜。若除十二處[A64]已外餘者。名法處即名不雜。又又如第四禪中無雲無。若第四禪八天。總得名無雲。以無密雲密合即名雜。若從初為名初天名無雲。餘天名福生廣果乃至色究竟等。即名字各別故。即名不雜。又如四緣中。其四緣極名增上緣即名雜。若餘三緣[A65]已外餘法。名增上緣者。即名不雜。又如異熟生。即四無記等。一切有漏種子。皆依異熟識。餘一切根。名異熟生者即是雜。若餘三三無[A66]已外。餘業果體。是異熟故。名異熟生者。即名不離。為約前解等流種子生種子種子現行。即除等流果。異熟果。士用果三果。外餘者。所依根。及餘外山河等皆名增上果。此文即約純增上果解。若後等流種子生種子名等流果。種子生現行即名士用果。亦名增上果。此即約雜上果解。
疏云且依一法說者如名言種子乃至即是等流果異熟士用增上四果者。如第八識名言種子。望所生第八識現行。及自類種子生種。此第八識現行名言種。即名同類因。善惡業。望此第八識現種善惡業。即名異熟因。識現種者。若識等五果種子。名識種子。老位即名現行。識業種能感識現種。作意種子。傍能警覺。第八識心等種子。令起現行。即意種子。望此第八識種子。作意種子。即名士用因。作意亦能警心種子。即如前文云。作意能警應起心種。六因之內。無士用因為。五果之中。有士用。對士用果。即言有士用因。若第七識種子。與第八識。為俱有依。第八識第七識種子勢力。能引起第八識。或第八識種子。亦依第八識種子。由如眼攝種子。與眼識種子。為俱有。要由眼根種子勢力。能引起眼識種子。又如第六識種子。依第七識種子。此第七識望第八亦然。第八識依第七識第七識依第八亦然。即第七識種子望此八識現行種。第七識必親增上因。雖共因中無增上因。由五果中有增上果。今對彼增上果。即說有增上用。即第八識現行種。望自能生名言言種子。第八識現種。即等流果。第八識現行識。現行種子。望能生善惡業種子。第八識即名異熟果。若第八識現行。望能生作意種子。第八識即名增上果。第八識現行識。現行種子。望此能生第七識。第八識即名增上果。第八識得具四果。由第八識。具四果故。故前第二卷論云。此識果相雖多位多種。異熟寬不共。故偏說之。果有多種者。即第八識具四果。謂等流果。異熟果。士用果。增上果。
疏云餘一切法准應知者。若第六識中異熟無記心業所感者。即此異熟無記心。名言種子。望自第六識中異熟無記心現行。及種子。此名言種。即名同類因。善惡望此第六識中異熟無記心現行種子。即此善惡業。名異熟因。作意種子傍能警覺此第六識中異熟生心現行令起。即此作意種子。望此第六識中異熟無作意種子。即名士用因。若第七識種子。為俱有。依由第七識勢力。引起第六識中異熟無記令起。即第七識。望此第六識中異熟無記心。第七識即名親增上因。若第八識即名疎增上因。即第六識中異熟心無記。望此能生隨其所應。第六識中異熟生心。即名等流果。異熟果。士用果。增上果。若前眼等五識之中。異熟生心亦然。唯用眼等五色根。為疎增上因。第八識等即名疎增上因。餘者唯前作法可知。第七識唯有三果。謂等果。士用果。增上果。即無異熟果。與無漏法。皆同得三果。
論云此生等流異熟士用增上果名一切種者。今此論文以舉所生四果。即顯能生種子因。名一切種也。
疏云除離繫果非種生者。離繫果唯是無為。唯是滅諦。斷煩惱所顯。得無為名繫離果。離繫果不通有為無漏道諦。
疏云此無為法互有展轉證得之義者。從無漏種子生起無漏現行心。無漏現行心能斷煩惱[A67]已。方能證無為法。
疏云由此道理後不取無漏有為一切種子乃至彼果義者。若有漏第八識等生時。謂有等流果。異熟果。士用果。增上果。即具攝得四果。若無漏種子。並善法能生彼果義故。謂無漏有為。從自類名言種子。生無漏現行。能生種子。亦有同類因。所生無漏現行。即名等流果。若無漏作意種子。傍驚覺無漏識現行令起。此作意種子。即名士用。所生無漏心等現行。即名士用果。無漏種子所依俱有俱有法。即名親增上因。無漏現行。即名增上果。無漏種子。生無漏現行。唯攝得三果。謂等流士用果等增上果。即無異熟果故。無漏種子攝四果不盡。此中不取之二十。若有漏善惡種子。生善惡心等善惡現行。亦唯攝三果。謂唯等流果士用果。而無漏種。同得三果。既是善惡法。非是業所感。無有異熟果。
疏云今答之言互有展轉相生義者。若有分別現行生種子時亦有展轉相生之義。謂從種子生現行。分別心起行。分別方能生種子。故有展轉相生義。今此論文即有兩種展轉之義。謂可無為。即有展轉證得之義。及此現行分別。心生種子。亦有展轉之義。
疏云若為相分亦識所變者。若內種子。一第八識自證分。二亦是第八識所變。所以得名種子。若外麥等種。唯是識所變。不是第八識自證分所持。所以不名種子。
論云種識二言解云種識者。唯取第八識中種子種子。亦是識所變。所以得名亦種亦識。不取八識現行。
疏云此中所顯本識中種非持種者。此唯取第八識中種子。名為種識。亦不取能持種現行第八識。
疏云第八識後展轉力。乃至至[1]常。彼彼分別生[2]所攝者若第八現行識。約能生他色。當第三句。以展轉中故處明之。亦如第八現行識。以展轉力現助緣攝者。由第八識為緣。變起五色根。即助令五識依五根故。五識得起。又又第八識變為五塵。即令六識緣。此五塵為本質。變起相分六識得起。又為俱有依。令前七識得起。由第八識現助力眼前七識現行分別心令起。然第八現行識。更不能黃生種子。第八識不是能熏故。第八現行識非是因緣。[A68]已上約第八現行識能生他。餘七識等故。第八現行識。即是第三句以展轉力故攝。若約第八現行識從他生邊。其第八現行識。即是第四句彼彼分別生所攝。第八現行識通二處攝。
疏云此本識中種由餘三緣助者。前明種子。即是現因緣訖。種子即由餘三緣助。謂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
疏云共不共等者。共中不共不共中不共。如前第三卷說。
疏云并不相應者。不相應命根眾同分及得非得四相等。又由無想定亦能助識起。即由無想定感得無想天中。初生時異熟心心故。不相應行等亦令助識令起。
疏云謂由真如等乃至分別等者。由真如為所緣緣境。即生邪見心等分別。由邪見緣法。真如為所緣緣境。而生邪見。或由有真如體。即起能詮真如之名言。由名言詮真如。即心上變作種子。真如行解。
疏云相應不相應皆名分別者。謂不相應即依分別心上假立。說不相應行。亦名分別。問何故前展轉力。即取五塵法。何故解彼彼分別中。即不取無為。唯取不相應等文。問此解彼彼分別中。於百法中。取幾聚法。更問如今解。此解即為分別。不[3]後解說略作[4]段科與此不同者。即是下文中云。本識中種容作三緣生現分別除等無間等以下文是。今且隨文乃至尋之者。如下解四緣中因緣。即解頌中一切種識。餘三緣即解頌中現行分別心心所知。下解十因。即解頌中一切種識解五果等。即解頌中分別現行心心所。
疏云此總問緣及緣生相者。言總四緣者即上三句。次問四緣。即第一句。由一切種識等二句。即是因緣以展轉力故等句。明餘三緣。若緣生相者。即是第四句。彼彼分別生。
疏云非一切法有為今取親者。解云因緣者今取親者。同類種種生現現生種是因緣。餘一切法現行聖現行。或異類種望異現行。皆非因緣性。
疏云色非色報非報等種[1]子各別者。色者謂色蘊。非色謂曰蘊。報者即體。是異熟無記心心所法。非報者。即非異熟無記。謂善惡心心所。若善惡業即能有異熟。若無記法之即不能有異就。有疏本云。根非根者。非此間不疑明根義。何須言根非根。
疏云有說名言種三界無別者。不然違此文界繫別者。古者諸大德說。名言種子三界皆別無。但由善惡業別故。謂由欲界善惡業。惑此名言種子。名言種子即生欲界。由色界善業。感此名言種子。名言種子即生色界。無色界亦然。今任本序云。不然違此論。又諸界地等。功能差別故。即三界九地名言種子。各各別不相雜亂者。如四無色中四地中名言種子。各各有別。亦不得將空處名言種子。而生識處等。若四禪中地地名言種子。各各有別。雖地地有三天皆同一類名言種子。如雜修靜慮資下三天名言種子。生上為居天知故。第四禪中雖有八無皆是一類名言種子。乃至將少淨天中名言種子。而生遍淨天亦無妨。乃至將梵眾天種子。而生梵王天。亦將大梵天王名言種子。而生下二天亦得。上八地八地皆同一類名言種子。然欲界中有二說。一云欲界中五趣雖別皆共同一類名言種子。如將人中欲天中名言種。被業感生天生。三惡趣三惡趣中名言種子。被善業感即得生人大欲天中。由如四禪中地地雖有三天。即共有一類名言種子。以同一地故。今此欲界中雖五趣別。以同一地故。即有一个名言種子。第二解云。此亦不然四禪中雖一地中有三天三天。皆同一天趣。可許一地。三天中皆同一類名言種子。若欲界中雖同一地。以趣別故。不可五趣中。同一類名言種子。既欲界中。五趣別。即亦有五類名言種子。謂六欲天中。即自有一類名言種。即將四天王中名言種子。亦得生他化自在天。乃至餘天唯知五得。將第六天中名言種子。而生四天王中。雖名言種子是其一類。而由感業有勝劣。即諸天身亦有大小。若四洲人亦同有一類名言種子。若畜生亦爾。身有大小。名言種子一類。但由能感業力有大小。地獄亦然。鬼中亦爾。五趣有五類名言種子也。此第二解為勝。問四生中名言種為同為別。又問三賢十聖。有漏名言種子。為同為別。又二十七賢聖者名言種子為同為別。更問思之可知。
疏云顯[2]自相生義。乃至為異熟種之因緣者。若善惡業種。[A69]但為異熟名言種子之增上緣。善惡業種不。是異熟名言種子之因緣也。問疏即間斷乃至望種及果非緣者。若名言三性種子。即是隣次謂前念種子。生後念種子。次第生。若善惡業等望異熟果。即是隔越。若善惡業現行能感因。望當來所感。得現行異熟果。亦是隔越非次第。又善惡現行。業為能感。望所感異熟無記名言種子。亦是隔越。若善惡業種子所熏得[A70]已。而有勢力。即異熟五果種子種等。望所感異熟果等。此非因緣。及起同時自類現果者。乃至異熟之因種。彼非自類者。此文說。若善種子生現行。即是自類。若現行異熟望能感善惡業種異熟之因。即自類以異性相感。現受現行。報者即是現行異熟果。異熟之因者。即是能感善惡業因也。
疏云報非報乃至為能熏者。此文意總說餘者有絕等。即能為能熏。若根中既有異熟無記法。即不能自熏種。
疏云有漏若除一[A71]己者。若有漏位除劣無記法。不能熏種無漏位。除佛果善法佛果善法。互不能熏成種子也。
疏云心品之言即通見相共有法等者。即舊經論中名共有法。若新經論中。名俱生有法。共有俱有一體異名。共等有法者。謂得及生上四相。及定共或道共。如定道二戒互名定共戒。亦名定戒。亦名道共戒。亦名道俱戒。皆等皆名俱有法。若平言心即唯得自證分見相二分。若心品品中。即寬即攝得心所。及自證相。及得等四相等皆品。若言俱有法有法亦極寬。亦攝得四相等。
疏云無性之人第七[A72]末那識亦有勢力如前[A73]已記者。無性有情第七識亦能熏種以本識中。答自種生[A74]已有因緣并自體者。然本識中既有八个識種子。從自種子而生八識現行。
疏云俱或異時異類果者。若種子望俱時異類種子。如眼識種望耳識種子等。或望長時異類現行。如眼識種子。望耳識現行。或眼識現行。望俱時異類耳識現行等。或種子望異時異類種。如前念眼識種子。望後念耳識種子。或種子望異類現行等。今非是因緣性。對法論因緣中說六因。是因緣者然對法中約六因以明諸法。說六因是因緣等。若唯識論中。即約十因二作法。以明因緣等。如麥生牙種相顯於現行。與若從萁生拔等即不顯。若從麥種生牙現行熏成種義者。此文說。若第八識與他七識。作緣性時。其諸種子即屬第八識。即種子入第八識因中為種子。即是第八識相分故。故說第八識與前識作因緣。若七識與第八識作三緣性。其本識中種子。亦屬七識種子。入七識用中故。種子通二處。然阿賴耶識與前七轉識。作二緣性。一第八識現行。為彼七轉識作所依。二識中種子與前七轉識。作因緣性。即本識中種子。親能生七識。若前七識與阿賴耶識。亦作緣性。一由七識能生長養彼識中種子。即由能熏現行。令新熏種子生舊本有種子長。二由七識能攝植彼種子。即由七識現行。熏成種子種子。而生第八現行。今說前七識與第八識。作二緣性。皆約前七識能熏現行說。此中說六七與第八識互為因緣者。以六七識能熏生第八識見分自證分。不說五識五識別能熏生第八識見分等故。故約現行七識望第八識。以為更互亦不約本識中自名言種子能生現行。即言七識與本識為更互熏而為因緣。其種子雖生本識現行本識現行。更不能熏成種子。即更互為因緣不來。今取前七現行以非更互為緣。又解云。非將彼前七轉識自種子。能生彼第八識現行識。可言轉識與本識互為因緣。今者若七識種子。還生現行七識。可名因緣。前七識現行。即生自七識種子。可名因緣。若第八識種子。還生自第八識現行。可名因緣。前解為勝。等無間緣緣者。有緣慮用。
疏云[A75]已前生開導所攝受者。即是前念心心所。為開導能引攝後念心心所故。
疏云然非唯[1]但義便簡命根等乃至互有此緣者。外人問曰。命根等是假。即非等無間緣。不放逸等體是假亦應非是等無間緣。答然非唯是假。便簡命根等非是等無間緣。以無緣緣慮用。簡命根等非是等無間緣。即無過。不放逸等雖假。亦是等無間緣。
疏云故命根[2]等善等無間義無有緣義者。若前念命根且體是一。後念根亦體是一。故但有等無間義無緣義。
疏云無間者顯雖前無間為後緣乃至應非此緣者。等無間者不心剎那中無間隔。雖隔剎那百年。但於中間無異類心隔。亦名等無間。隔剎那即非無間緣爾者入無心定望於定心。應非等無間緣故者。雖經百年斷亦名等無間緣。但前心望後心中間無隔。故名等無間緣。
疏云故知唯望自類識為緣義乃至有七八識寧非此緣者。若正義師。唯望自類識。為等無間緣。雖入無心定。有七八識。非與前六識為等無間緣。若前不正義師。即八識果類互為等無間緣。此互前後道因果者。前念心心所是因。後念心心所是果。等者即通因及果。皆有等也。
疏云即簡相似法沙門義彼一心一心所各自望[3]為非望餘者。今等者即二義。一者體等。前念唯一心王五遍行等。後念亦唯有一心王五遍行等。即前念後念。心王心所。頭數相似。名為體等。二者用等。若前念一个心王。有勢用力能等。與後念心王心所為開導。等引後念心心所起。即前念一个心所有勢用力。即能齊引後念眾多心王心所令起故。前念心是無記法。唯是有遍行別境。及心王能有勢力。能引起後念善十一等。多心所令起。又如第八識因位。唯有心所五遍行。至成佛時。能引五別境。善十一多心所令起。皆是用等。若相似沙門亦名著名沙門。唯有體等無有用等。至成佛第八識五遍行。引善十一。此緣後一報。如色不相應有多類。起者如不相應中。有多類起者。亦如眾同分中多同類起。亦如身中即有界同分。趣同分。眼同分。耳乃至沙彌同分沙彌同分等。皆同起。又如身中即有百千生住異滅四相俱時起。亦一身八識雖名多類。乃至如菓大等者。如一身中雖有八識體用各各有別用。名為等。其色等即百千同類起。如身中長養色等。亦有百千同時俱起。又如多草被坈[A76]已即成少灰。即多色引少色。又如燒草皆而生無量烟。即色引多色皆不等。令彼定生即頓後果。雖經文遠乃至當定生者。如生非想經八萬劫後。須非想地。命終[A77]已生中有中。經一念二念[A78]已。即起眼識時。即是八萬劫[A79]已前。欲界命終時。眼識為開道。依為等無間緣引。此中有中眼識起。若言等無間緣所依。即唯是前念心王。若言等無間緣。即通前念心王心所。前念心心所望後念為等無間緣。不可將後念心心所。與前念為等無間緣。為因之法。若俱若在前。為果之法。若俱若在後。
疏云不相應假是我宗義者。若我大乘及經部皆許不相應是假。若宗即許是實。
疏云若許八識俱[1]樂為緣乃至種子類應爾者若前不正義師許八識更互為等無間緣者。如第八識為緣。引生餘七識者。即許多識並生。今難曰。種子亦應名等無間緣。以許多類種子俱時並生。
疏云不同八識行相所緣乃至開導依中解云即眼識依眼根。五識等各別依五色根。第六依第七。第七識依第八第八識依各別不得互為等無間緣。如前第五卷間導依中。解云謂五識有四依。謂自境根。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第六識有二依。謂第七識第八識。第七識有一依。謂第八識。第八識有一依。謂依第七識。所以八識依有不同。故非互為緣耶。
疏云第八十說入無餘心乃至更有別解者。且如俱解脫。阿羅漢。先得滅定[A80]已後。欲入無餘依涅槃時。即先願力入九次第定。謂眼逆均間次越等如是。乃先入有心定[A81]已。次入滅定。無定後始入餘依涅槃。即說滅盡定名為定。中間行此滅定。即有心定後在無。在無餘依涅槃前。前有心定。無餘涅槃中問故。滅定名實中間行。若餘不得定阿羅漢。即有入無餘涅槃。不得滅定如前。第五卷說愛生命終必住散心。非無心定。此文意說。若在定心時。不得命終。要住散心。方得命終。即約第八識說。今此論文。應云餘羅漢由願力。入滅盡定心得命終。餘人等必住散心。非無心定方得命終。又羅漢住無心定。即得命終。即如先入滅盡無心定。方入無餘依涅槃。若羅漢住有心定。亦不得命終。如弗入有心定當他見道坐禪。即被他藍婆大力鬼根弗為入有心定。即不得命終。果法既許通一聚法緣法亦應。爾者既後念中。既有心心所法。故知前念等無[A82]間緣中。亦有一聚心心所法。
疏云總界二人。解云即是頓悟漸悟二菩薩也。
疏云一切異生即頓悟者。若頓悟直入菩薩初地等。即名異生菩薩。若不定性先得二乘有學聖果。或得無學聖果。後迴心入初地。即名聖者菩薩。
疏云得成佛者定色界後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者。此約頓悟菩薩說。現報利益受佛位者。即第十地菩薩。於現身上。得成佛。名現報利益。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者今十地菩薩。生第四禪中。作第四禪中王。此王業即是[A83]己先地前在四善根位。作此十善業。入初地。[A84]已上更不造業。即從地前。造得十王業。[A85]已經百生千生。至第十地。生第四禪。方受地前所造得第四禪王業。智處生者。第十地菩薩。在大自在宮。一切智一切種智生處故。或是智見生處。十王位者。初地菩薩。作閻浮提王。二地作四天王金輪王。問何不作銀輪王等。答今約一倍一倍勝前故。從䥫輪王。即越入金輪王。而不作銅銀等。第三地作刀利王。以王四天唯是臣非是王。菩薩若生四天王。四天王既是臣地。每日一度朝帝釋第四地菩薩。即作夜摩王。第五都使。第六作樂王。第七他化。第八作禪王。若大[1]菩薩穴王生大梵王。若小菩薩及二乘人等。皆不生大梵王天。以是僻執處故。第九作二禪。第十作第四禪王。何不作第三王。答第三是極樂故。所以不作第三禪王。或有初地菩薩作鐵輪王。或有異生作第四禪王。此異生雖作第四禪王。所有功德亦不及地前四善根位菩薩。何況初地菩薩鐵輪道德位。次今當作十王位。未必即作十王位故。有一類初地頓悟菩薩智增者。不作鐵輪王。即生第四禪中。不無雲福生廣果三天託最勝依。而受變易生死。乃至頓悟菩薩。至第八地。不作初禪王。直生第四禪中無雲福生廣果三無。而受變易生死。故知十地菩薩。不必受十王位。若二乘有學無學迴心向大。至地前不能新造十王業。以論云諸聖有學不共無明永斷。不造新業。
疏云第八十云變易生死。所留生身即於此洲。解云即於南洲受變易生死也。
疏云若必[2]至自在宮唯異生色界後者。若至大自在宮即是第十地頓悟菩薩。即於色界後。第八識引生無漏。謂諸異生求佛道者。問初果人少分斷煩惱。當得名聖者。何況十地菩薩。雙斷二障。而名異生。答從因為名。如上解。問身在四天王天。及身自在第三禪中。而得無學果者。拔迴心入變易。[A86]已得入初地[A87]已去其人亦得名四天王及第三禪王以不。若言是王攝者如何。言十地菩薩。不作四天王及第三禪王。若不[3]攝是何等色。又人王經中。說十地菩薩亦作四天王及第三禪王。又問未知四天王是臣。如何得名四天王。又問未知四天王中。有羅漢果者。亦朝祭凡夫帝釋不。大論五十云。變易生死。乃至即於此洲者。問何大論中。唯說此州得變易生死。不言六天二洲。思之彼色界無佛可教化者。問色界中既有他受用佛。如何言無佛。大自在天宮者。問如何色究竟天下海火有數量。其大自在宮者。下亦有數不。又問此言大自在者。從何得名。為約他受佛名為自在。為約第十地菩薩名為自在。問七地[A88]已前既受分段身。未知七地[A89]已前他受用土中。得有父母女人不。若有如何得名淨土。淨土中無女人。又若七地[A90]已前菩薩約穢土中。而受父母胎中者。如何下文說初地菩薩常生諸佛大集會中。不可說菩薩於穢土中而受胎身。即常生諸佛大集會中。若言他受用土中無女人者。如何說彌陀佛父母名也。問大梵王二乘不生彼。何故經中不許大梵王。即唯除五淨居天。若如次下。疏文經不說彼發大心故。論文中釋也。
疏云有學等迴心但於欲界等乃至不往彼生者。若初果人迴心若極七返有。即有七生定業。迴心至第七盡。於欲界中。受變易生死。若家家等隨受生。定業盡[A91]已。即於欲界中。受變易身。若一來果從人中天上受往來定業[A92]已。即於欲界中。受變易生死。乃至不還果欲界中生死盡。即於欲界身。受變易身。於欲界第十地。即往色究竟天上大自在宮。成佛。有學人必於欲界。迴心受變易身。必不生色界中迴心受變易身。若如羅漢延壽即要便得第四禪邊際定。方始得延命行。若受變易身。或初果一來果雖未得根本定。得初未至定。且能受變易生死。若得根本定亦得受變易生死。
疏云其諸異生無[4]色界身乃至方受殊勝變易身。若悲增菩薩七地[A93]已前。即生欲界。受分段身。至第八地。必生第四禪中無雲福生廣果三天。三天中隨受一身託勝身。方受殊勝變易身。或有初地菩薩智增者初地即生第四禪中下三天。謂無雲等得勝身。[A94]已方受變易身。然今亦說頓悟菩薩至第八地。生色界第四禪中下三天。受變易身者。約決定說。一切頓悟菩薩。至第八地。決定生第四禪中。或有初地智增者初地亦生第四禪。受變易身。如第八卷論說。羅漢獨覺[A95]已得自在菩薩。得受變易身據決定者。隨於中亦有初果等。前三果有學人亦得變易身。以有學中不決定。或有學中不迴心者。即不受變易身。即說無學人得變易。此亦如是。亦言頓悟菩薩第八地生第四禪。據決定說。於中亦有初地智增者。初地亦生第四禪者。若悲增者初地則不生第四。或有初地即生第四禪中無雲等三天。受變易身。或有二地生第四禪下三天。受變易身。或有三地菩薩。四五六七地[A96]已來生第四禪中無雲三天。受變易身者。皆名智增菩薩。若第八地生第四禪無雲等三天。受變易身者。即名悲增菩薩。此諸菩薩受變易身。[A97]已更不向餘處實受生。
疏云大自在宮有謂淨居天乃至初彼起者。此大自在宮即在五淨居天上。故六門陀羅尼經云。說薄伽梵在淨居天上。依空而住。眾妙七寶莊嚴此淨土。即名他受用土。即第十地於他受用土。有中即菩同身而成自受用身佛。若十地菩薩不見諸佛自受用土。唯有諸佛乃能知之。即此大自在宮。若論繫此大自在宮即是不繫法。若論處所即色究竟天上別有處所。若論攝者。此大自在宮即是色究竟天攝。若論第十地菩薩身。即是無雲等三天中身。若第十地未成佛。即向他受用受土。若[A98]已成佛即諸根遍法界。
疏云此唯他受用土十地菩薩報身往彼然由異熟同一地者。此大自在宮即是他受用土。第七菩薩報身往後大自在宮。非是生彼。即第十地菩薩。於佛他受用土中。而成自受用身佛。此第十地菩薩生。是第四禪中無雲等三天身。後往大自在宮。雖天有別同是第四禪中一地身。言報者即是異熟果名報身非是三身中報身。
疏云據實受變易在下三天處未得生淨土者。若八地[A99]已上頓悟等於第四禪中下無雲等三天中。受變易。未得生大自在宮。第十地滿。方得生大自在宮。今生言者往故名生。
疏云第十地極熏修得生其中者。若不還果即須有漏無漏雜修靜慮生五淨居天。今第十地菩薩不作有漏無漏雜修靜慮。[A100]但由願力定力智力等。極熏修往大自在天宮。然一切地上皆不生五淨居天。即第十地菩薩滿故名極熏修。若前九地菩薩但名熏修。不名為極。
疏云然成佛時必要往自在宮成佛就勝處者。然漸悟菩薩。於欲界身。第十地位即往。色界第四禪中大自在宮。而成佛也。
疏云後往色界乃諸淨土者。及諸淨土。即初地[A101]已去菩薩。即生他受用淨土中受生。即十地菩薩所住十重他受用土。今者二乘有學無學迴心[A102]已去。既受變易身。後時得入初地。已即作神通。往初地他受用土中。供養諸佛。既初地滿即作神通。往第二重他受用土中。乃至第十重他受用土亦爾。若頓悟菩薩。即實身生他受用土中蓮華化生。其他受用土中更無女人。即無胎生。
疏云有說勝鬘經云許有多變易生者。即古師等說變易生死死[A103]已又更受變易身。變易身死[A104]已又更受變易身。即便有多變易身。
疏云許佛往菩薩生彼者。然化佛總有三。一者為往餘趣作□□身等作佛。二者即丈六化佛。即是一四天下。唯有一个丈六作佛。此小化佛即化二乘人及異生等。及化地前資粮位菩薩。及化欲入煗位菩薩。皆是一四天下小化佛。化之若有眾多有情根熟。即有一四天下小化佛。放光劣地唱言我是一切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若如來滅度後或有一二人根熟有。或時有佛或時有菩薩。潛形密誘化亦如佛。滅度後或有不定性羅漢人。欲入無餘依涅槃。或時有佛。或時有菩薩化佛一老僧。或時化長者同居。[1]或時客僧問彼羅漢言。人修何行證何果。彼羅漢答云。我今以得羅漢果煩惱既盡。老邁我今欲入無餘依涅槃。彼化僧報口如此無餘依涅槃。我從無始[A105]已來百千返入此無餘依涅槃[A106]已。後時還起心識。人者入後時。心識決定還起。只是稽遲妨廣修道人者。宜應迴心向大。修無上菩提。時此羅漢聞此即不入涅槃迴心向大形者。若眾生根熟佛必來化。三者大化佛即是一三千界。唯有一个大化佛。此大化佛唯教化地前加行位中煗頂忍世第一法菩薩。能見此三千界大化佛。乃至欲入見道時。亦見此大化佛。化從此入見道後出見道時。不見大化佛教化。即是他受用佛化。此他受用佛為地上菩薩。唯說一切諸法如幻如化。雖此地上菩薩。亦見為地前二乘十化佛說法。而不領受此法。先以知此法唯稱地前菩薩根器。即不稱地上菩薩根器。如文解雖在坐下聞說法。而不領受之。乃至第二地菩薩。亦見為初地菩薩所現他受用身佛說法亦不稱。第二地菩薩根器亦不領受。若見為第二地受用佛說法。即領受之。以稱彼根器。乃至第十地菩薩。若見為第十地菩薩他受用身佛說法。即領受之。若見為第九地菩薩他受用身佛說法。即不領受之。又若為初果受初果變易身已。或有羅漢是分段身。以起天眼且不能見。此初果變易身。變易身是微細故若初果人。乃至第四果皆受變易。雜是肉眼以同類。亦能相見之。雖有學無學差別。且相似故。故得相見。菩薩不然。若有同是初地菩薩同受變易身。雖有肉眼。亦得相見。若初地變易身菩薩。即不能見第二地變易身菩薩。以第二地菩薩是殊勝。若第二地菩薩。以神通現身。令此初地菩薩見。初地菩薩亦能見第二地菩薩變易身。乃至入心不知住心菩薩。住心菩薩不能見滿地心菩薩。即十地中變易身菩薩。於不能見後。後地得見前故。又初果受變易[A107]已。即無妻子。又如初地菩薩中。或有受變易身者。或是受分段身者。或有頓悟者。或有有學迴心者。或有無學迴心者。此等諸類菩薩。同受初地者。即還同見百佛世界。能化百類有情等。雖有分段變易。有餘所有功德智慧。皆悉相似。亦同立化。受用佛等不可同。是初地菩薩。受變易身者。即能見佛多。眾分段者。見佛須少。必無是處。乃至十地菩薩皆然。又若受變易身者。餘人天眼亦不能見之。又初地菩薩。乃至八地[A108]已來。若受分段身者。或生欲界。而受胎生。即有父母。或受化生。或生色界地地受生。唯除五淨居。及大自在宮不得生。乃至七地菩薩。生色界[A109]已。不捨靜慮。還生欲界。又諸如來或於化土。或於報土等。現有父母妻子。皆為化地前菩薩。及二乘凡夫。及化七地[A110]已來受分段身菩薩。故佛現有父母妻子。釋伽佛是故示現。以所化凡夫等。由父母妻子。若他受用身佛。於報土中。為化七地[A111]已來受分段身菩薩。他受用身佛。亦示現有父母妻子等。以為所化七地[A112]已來。受欲界分段身。亦有父母等。若佛化變易身菩薩。於淨土中。乃至女人名字尚無。亦無有父母妻子等。以所化受變易身菩薩無有此事。許佛亦往者。然尋經中。雖見色界諸天。下向欲界佛邊。初初聞而發心得果。亦不見經中文說。佛往色界中。化色界有情。然色界聲聞有學無學。亦向欲界佛[1]道發心。而迴心向大受變易身。
疏云[2]唯初二果及獨覺於彼發心上界無故者。若色界中。無有初二果人。乃至獨覺發心。若初二果人。唯於欲界中有。若部行唯在人中有。唯除北洲。通三洲有。若麟角唯於南洲有。若色界中唯有不還及羅漢發[3]身。
疏云不言唯欲界遮餘界無者。此後師云。大論文則許欲界色界皆許有變易身。
疏云[4]不餘洲豈無乃至亦色界後引生無漏者。除北洲餘三洲。皆許有變易身。故知亦有聲聞色界中迴心。於色界後引生無漏也。
疏云一切下色身得非擇滅者。若生色界中受[A113]已。則於色界身得非擇滅。若生無色界中。於欲界色界身。皆得非擇滅。
疏云非定所生色可成身留者。若無色界變起定果色唯有色塵等。亦無實五根及無實扶根塵。不可以定果色而留身故。
疏云中陰經中說佛處中陰乃至大眾部經非大乘義者。大眾部說。色界無色界中有眼耳等。具六識身。及無色界亦有六塵。即佛俱知[5]天後而受人中有中。二十年化無色界有情。
疏云楞伽般若說菩薩不生無色大論等同者。即說初地[A114]已上菩薩皆生無色界。若地前菩薩亦許生無色界。大論文亦說。地上菩薩不生無色界。
疏云一云無色生色界者不肯上界更經一生。何況有多者。此第一解不及第二解。即是前第一師釋。前師意說。必無欲界發菩提心[A115]已後。欲界命終。生於色界方受變易身。如有人於此現身上得初果[A116]已。更不執生即得第三果。更不經生欲界中生。從欲界命終[A117]已。即生色界。色界聖者必非經於欲界生。若有二乘人。或得初果第二果[A118]已。即於欲界。或經一生二生乃至多生[A119]已。此初二果更不生上界。以經欲界生故。即於欲界[6]以經欲界生故。即於欲界中而取羅漢果。俱舍論云。欲界經生聖。不往餘界生。或於欲界中有不還聖者。發菩提心[A120]已。得根本定宿住通。知欲界業盡。而厭麤身。即[7]忽引變易身。或於欲界中有不還果。雖發菩提心。或不得上界中根本定。亦不得宿住通。則不知欲界業盡。但厭麤身。即便急引變易身。故於欲界發心。即於欲界身而受變易生死。必無欲界中發心[A121]已。而生上色界方受變易身故。不還果不同初二果人。彼初二果。欲界中業未盡故。雖有初二果雖不得通。由有聖道力故。少分亦有能知欲界業生數多少者。亦有初二果不能知欲界業生數多少。此初二果人業力所牽。或有即發菩提心時。即受變易生死。或有發菩提心[A122]已。或經欲界一生二生乃至第七生身。方受變易生死。此初二果於初未至定中。[1]與得受變易生死。一生身受變易身。何況多生。
疏云二云既無受遮如七生者發心留身未必同時乃至於聖無違者。第二解為勝。即是後第二師釋。此後師意說。既無論文遮。即許欲界中發菩提心[A123]已。生上色界中受變易身。由如七生初果發菩提心留身受變易。未必同時。未必同時者不具義。有發菩提心時。即受變易身而留身。即發心留身同時。有發菩提心[A124]已。或經一生。即受變易身。或經二生受變易身。或經三四生五六七生。方受變易身。即發心留身不必同時。不還果亦爾。即發心留身未必同時故。有欲界發心。即於欲界受變易身。名發心留身受變易身。以不還果欲界身業力盡故。未得第四禪邊際定可資故業。故得留身。欲得生色界。依殊勝身。受變易身故。由如是理。先於欲界發心。生一梵眾天處。受一身[A125]已。即受變易身。或有二處眾梵補二天處二身[A126]已。方受變易身。或生三天處。方受變易身。乃至或生一切受變易身。或二三四地乃至廣果天。方受變易身。一切皆不遮。至第十地菩薩滿。即往大自在天宮即佛位。或有但於第四禪。受一生[A127]已而受一身。方受變易身。有決定業。雖不還果。發菩提心向大乘地地中。不得重生。以受生處。更不受身。未得邊際定可資故者。此疏文意說。若得第四禪中邊際定。即受變易身。既不還果人。未得邊際定。則不資故業。而受變易身。然此疏文亦一往說。非是盡理。今難曰。亦有初三果。依初未至定中。得受變易身。如何言不還果未得邊際定。不能入變易身。然小乘說。六種法唯依邊際起。一者延命。二者無諍定。三者願智。四者法無礙解。五者義無礙解。六者詞無礙。然邊際有二種。一者地邊際。謂第四禪。二者果邊際。謂是第四中上上品定故者。疏文解不盡。應云不還果欲界發心向大乘。即生色界中。託勝身上而受變易身也。
疏云因論生論其淨居天上有實報土第十地居為三界處為不爾者。此中[2]同意居五淨居天上有實報土。第十地菩薩居之。此大自在宮。為是三界處攝。為不是。
疏云佛地論說此他受用乃至即色究竟天攝者。此他受用佛居他受用土。為第十地菩薩說法。若論處攝。此他受用土。即是色究竟天攝。若論繫。此他受用即是不繫。乃至欲上大寶華王座時。時節大長遠。千劫[3]一千佛威儀等。即有十種相現。即大寶華王座一相現也。乃至第十地座大寶華王座[A128]已。即十[4]分一切世界化第十地菩薩。他受用諸佛一時雲集。摩菩薩頂七返動等。于時菩薩即入金剛喻定。一剎那中頓斷三界二障種盡等。至第二念既成佛充法界。廣如華嚴十地品。此諸佛身即是十處十界攝。亦有五根五塵。以無礙狀似法處中無對色。即亦指大自在宮。唯在五淨居天。若論淨土法處皆有。即法華云。[5]常靈鷲山。十方皆有大自在宮。由如王舍城南山中有一禪師。於窟中坐禪。忽見一小孔中有端正女子出來。師見之即於孔下向入說。少年男子聞。十十五五向此孔中坐。須臾還見小孔中女子出來。少年男子語言。可不即相喚過合體。女喚令入孔[6]子。男子隨入中行三十里。見一大河水及一城。女子女子語男子言。欲得入城向[7]所中洗沐。諸人入水中沐浴。便不覺知。既開眼[A129]已。即向王舍城南中坐此孔。即是修羅孔。修羅孔一切處皆有。亦指小孔為厂處。若大自在宮上下十分皆有。亦指五淨居天上[8]有在宮也。是故經言有妙淨土出過三界。第十地菩薩當生天中者。此大自在宮淨土。若是佛識所變。及第十地菩薩無漏後智所變。其大自在宮。即非是三界攝。即經約無漏識所變。故云有妙淨土出過三界。若十地菩薩有漏第八識。變大自在宮淨土。變大自在宮淨土。即是三界攝。以是有漏識所變故。
疏云隨是何界染不染識引生何地無漏識起者。染者即是頓悟菩薩。有人執。不染者。謂二乘無學迴心唯有法執。謂此二人身在欲界。其有漏第七識隨第八識。亦是欲界繫。若入初禪平等性智。即是欲識染不染第七識。引生初禪平等性智。乃至引起二禪三禪乃至有頂平等性智。皆准此知。或身在初禪。即引起二禪平等性智。即初禪有覆無覆第七識。引生二禪平等性智。餘者准知。
疏云言有覆名染無覆名不染者。即約總悟。何以故此法執。若望二乘。名為無覆。即名不染。若望菩薩。即是有覆。即名為染。今者即言引生無漏。皆望不約二乘說。故知法執唯名為染。應言謂從何界染。第七識引生何界無漏第七識。
疏云為此師說有人法執乃至皆互相生者謂即護法師說。第七識具有人執法執。今言第七識中染著人執不染[1]者法執者。通望三乘說。亦如第七識先有人執。後入生空觀等時。即第七識是無覆。即是無覆引有覆。又如初果身在欲界。未入生空觀。其第七識即是欲界中有覆無記。若入生空觀時。即欲界有覆第七識。引起欲界中無覆第七識。乃至一來果家家等。皆准知。又如不還果。身在色界初禪地。入生空觀。及生空觀後得智。及滅定時。即是初禪有覆第七識。引起初禪無覆無記第七識。後出觀時。即初禪無覆第七識。引生初禪有覆第七識。乃至身在非想初得無學金剛喻定時。即唯是有想有覆第七識。引生非想無覆第七識。染不染識引生何地無漏識起者。問其頓悟菩薩第六識。先入生空觀。以依第七識。染我執第七識。唯有不染法執在。次後即起第六識中法空觀。引平等智起時。亦得名第七識不染法執引無漏。答如前解得。
疏云即在下二界有漏第七乃至與第八識同地繫者。若初地以上菩薩。皆不生無色界。唯生欲界色界。若有漏第七識。必與第八識同地繫。亦如頓悟菩薩。或無學漸悟菩薩。身在欲界。第六識入初禪妙觀察智時。即是欲界中有覆第七識。引生初禪平等無漏第七識。乃至第六識起非想地妙觀察智。即是欲界有漏有覆染第七識。引生非相地平等性智。能引染第七識。唯是欲界繫所引無漏平等性智。通色無色界。或菩薩身在色界。第六識起色界妙觀察智。即是色界有覆染第七識。能生色界平等性智。後出觀時。即是色界平等性智。引生色界有覆第七識。乃至第六識起非想地妙觀察智。即是色界有覆染第七識。引生非想地平等智。後出觀時。即是非想地平等性智。引生色界有覆染第七識。非無色界有覆第七識能引生無漏。以地上菩薩。不生彼無色界。
疏云亦總相言染第七識。應言唯染第七識。以法執我執望菩薩。皆是有覆染。若法執望二乘說。即名無覆不染。今者皆望菩薩說。
疏云菩薩滅離無色生故者。地上菩薩滅無色生故。離無色生。
疏云所引無漏平等性智隨其所應亦通無色乃至不可言第七是下地者。解云。即能引有覆染第七識。是欲界色界繫。所引平等性智。通色無色界。又如因位十地中。其第七識。即從第六識。如初地[A130]已上菩薩。身在欲界。第六識起初禪法空觀。其第七識起平等[2]平等智。即隨第六識初禪同地法。若第六識起第二禪法空觀時。其第七識起平等性智。即隨第六識。第二禪同地法。乃至第六識起非想地滅盡定。其第七識起平等性智。即隨第六識非想同地。若佛果。其第七識平等性智。即隨唯與第八識同地。其七識即不隨第六識同地。即前疏中即三解。有說如來唯依第四禪等。廣如前說。
疏云三界九地有漏望無漏乃至[3]一二各容者。此有四門。一三界相望為等無間緣。二九地上下相望為等無間緣。三者有漏無漏為等無間緣。四者善惡三性為等無間緣。此言善惡者。即初欲界中三性相望。為無間緣。不約上界。上界心無不善法故。解云。若欲界死還生欲界。即得三性死。引生欲界有覆潤生愛。又如初禪死還生初禪。其命終心即通有覆無覆及善性心死。引起初禪有覆潤生愛。乃至有頂死還生有頂亦然。若欲界死生色無色界。不得不善心及有覆心。既以要離下界染。方得生上界。若未離下界染。則不能生上界。唯得無覆無及有心死。能引生無色界自體有覆潤生愛。令生起相續。然非一地性。乃至九地相望。若從下地死而生[1]地者。其死時唯得起覆性及善心。而引上地有覆潤生愛。若從上地死生下地。其命終心即有覆無覆及善心死。而引生下地有覆潤生愛。若欲界中即善等三性具足。若色無色界唯有善性有覆無覆性。又如大乘宗。如論下界死應生上界。即下界命終心時。即起上界愛。從上生下亦爾。若小乘宗。從上界生下界命終心。不能起下界愛。至中有位方能起下界愛。從下生上亦爾。若從下界生無色界。雖無中有。至無色界生。有初心方始起無色界愛。問既言三界即攝得九地。若言九地亦攝得三界。何故重言三界九地。答寬狹如理可知。
疏云以能引發第六意識決擇[2]分唯色界者。若三乘人順解脫分善。即通欲界中聞思慧是亦通四禪地中聞修慧。若決擇分善修慧。唯在初禪未至定。若不還果。先世間道六行伏惑。超前初二果。超取第三果者。即決擇分善。即通在五地。謂根本靜慮定及初未至定。或通六地及加中間禪。若菩薩決擇分善。[3]決擇分善。初煗頂下忍等位。即通下三禪中。若上忍位。即唯在第四禪。下文云。雖方便時通諸靜慮。而依第四方得成滿。若麟喻四善根。即唯第四禪中有。以為一坐時。從不得起下三禪決擇分善。其無色界。即無三乘解脫分善。決擇分善。問得初果[A131]已去。更有[4]頂決擇分善以不。答無。唯未得初果等[A132]已前。四善根中。得名順決擇分善根。順取見道真實決擇分故。若初果及初地[A133]已上菩薩修道位中。唯有頂決擇分定。即俱舍論云。定四種。一順退分。謂從淨定出得入第二禪定。即名順勝進。二禪[A134]已上亦爾。四順決擇分定。即初果[A135]已得順決擇分定義。唯大乘菩薩。亦令有此四定。作法如前。又若言加行位。即是煗位頂等四善根。名加行位。若言加行道。即十地[A136]已來菩薩。皆有加行道。謂加行無間道等。若言加行智。即是七地[A137]已前菩薩。有加行智。問三乘初起無漏。唯用色界有漏善心引。若[A138]已後起無漏。且得用色界無色界有漏善心引。以不應問。尋上下文思之。
疏云五識中初三識上下言自類乃至不可言[5]漏唯一界者。若眼耳身三識。即欲界及初禪。即上下界更互為緣。若鼻舌二識。唯欲界有上界無。即不可言上下界互為緣。若欲鼻舌二識善等三性。亦更互為等無間緣。
疏云此言善等且隨所應上下界地者。即欲界善眼識為緣。引生初禪無記。初禪眼識初起。既是率爾心即無記。或初禪眼識。引生欲界眼識。身識亦爾。
疏云不共者簡有漏第八識是共者。若論八識。即第八識是共依。餘七識即名不共依。若別識相望。即前五色根生不共依。謂眼識唯依眼識根等。若第六識亦名共依。即前五識共依第六識。第七識亦是共依。即前六識共依第七識。
疏云同境者簡第七識為六依[6]法雖有前義非同境者。若眼色眼根能照色。即是同境依。若第六依第七識。第七識是不共依。亦依有漏第七識根。發無漏第六識。即第七識唯依第八識見分。第六通緣一切法。即第六第七識不同境也。若[7]唯前師。七地之中得無漏五識。八地[A139]已去得變易生死者。此師意引例證成。如菩薩至八地[A140]已去定受變易身智。菩薩得初地[A141]已。定得無漏五識。乃至初起雖必在欲界。後起亦通色界者。初師說。唯下第九卷論文說。頓悟菩薩初入見道。入初地時。唯依生善根身起。即初入見道時。即是欲界中五識。初引生無漏五。故云初起雖必在欲界。若菩薩入初地[A142]已。或生色界受變易身。引起無漏五識。故云後起亦通色界也。異生成佛必是色界第八識後引生無漏者。即是頓悟菩[8]薩色界後成佛。引生無漏五識。八地[A143]已去菩薩。便無鼻舌識。乃至前解別者。此中約十地菩薩身色界者。說無鼻舌識。若漸悟菩薩。身在欲界。八地[9]地上乃至第十地[A144]已來。皆具有五識。問頓悟菩薩。身生色界。即無鼻舌識。漸悟身在欲界。即有五識。頓悟菩薩不及漸悟。答不然。由小乘說。漸次第行者得擇滅無為多。超越者得擇滅無為少。及佛亦得擇滅無為少。即次第行得初果。又起六無間解脫。斷欲界前六品或。得第二果。其人即得初果。見道中上下八諦下八个擇滅。及得斷欲界六或下六个擇滅。其次第行者。得初果[A145]已。又起九無間解脫。斷欲界九品或。得第三果。其人即得前見道中八諦下擇滅。若得斷欲界九品或。九[1]令擇滅。斷九地即得八十一个擇滅。若有云超初果得二果。其人唯得道八諦下八个擇滅。不得欲界修道六品煩惱下六个擇滅。其人不可得第二果[2]又[3]却聖道。斷前欲界六品。而得六个擇滅。又如有人。先世道斷欲界九品盡。其人後時入見道。即超前二果。得第三果。其人唯得見道八諦下八个擇滅。即不欲界修或下九个擇滅。不可得第三果[A146]已却起聖道。斷前九品而得擇滅。乃至有人。先用世道斷無所有處[A147]已來煩惱。有人後時入見道。亦超前二果。得第三果。其人亦不得欲界中九[4]即擇滅。其人即得初禪中九个擇滅。乃至得無所有處九个擇滅。此人在見道中。即須起初聖道九品煩惱。即方引起二禪。如是第三禪等亦爾。又如佛見道十六心[A148]已去。即超上七地。直到有頂地。起九[5]無九解脫。而成三十四心。而得作佛。令得見道中八个擇滅。及得有頂地中九个擇滅。都得十七个擇滅。豈佛得擇滅[6]得故。即不及次第行者。及超[7]超者。既是利根得擇滅少。豈不及鈍根者。故知不由得五識即[8]緣。得三識即劣。
疏云或二根處身根聞香者。或鼻舌根處既有身根。即用身識聞香。以鼻二識是合中知。身識亦是合中知故。用身識中聞香。
疏云雖有此解由如是義前師解妨者。雖此後解欲界鼻舌識依色界中鼻舌根。今不取此後解。即取前眼耳身識互用聞香。於理為勝。問若前後二師說。有漏五識初起無漏五識時。即頓悟漸悟菩薩。用何地有漏五識。後而引起何地中無漏五識。答准前及下疏文可知。
疏云善無記性多唯善性有通無記者。此文說。若第十地菩薩。臨欲成佛時。用何性五識。引生無漏五識。故今疏中云。通善無記性。其五識中。即多唯是善性少分通無記。非臨欲成佛時。五識一切皆是無記。一切皆是善性。今言善性者。即是修所成攝。由八地[A149]已去菩薩。第六識中無漏常相續故。八地已去五識中唯有修所成。而無聞思所成。即由第六識中修慧。引起五識中。或二或二是善性。或二識既是率爾心。即是無記性。故五識中半是善性。半是無記性。從此[A150]已後。即引無漏五識。由如目連第六識入無所有處定。耳識聞欲界聲。其耳識中若起善性。即是修慧所成。既耳識聞聲起率爾心。即是無記性。記性非是修所成攝。然三慧所成。唯是善性。今此亦爾。十地菩薩。第六識中。常無漏善。其五識中若起率爾心。即是無記。無記心是非修所成攝。若初地已[9]成菩薩所有五識。無不善性。唯有善性及無記性。多起善性多起無記性。
疏云此合八識入十二心為無間緣者。十二心者。若欲界有四心。一善心。二不善心。三有覆無記心。四無覆無記心。色界有三心。一善心。二有覆無記心。三無覆無記心。無漏有二心。一者有學無漏心。二者無學無漏心。都計有十二心。謂如俱舍頌云。欲界有生九。此後從八生。染從十生四等。可作三界等無間緣。若大乘差別者。若大乘中。欲界無覆無記心。能引生上二界無覆無記心。為等無間緣。即是第八識者。欲界命終生上二界。從上生下亦爾。又下界有覆無記心。能引生色無色界有覆無記心。為等無間緣。即是第七識。從下欲界命終。生上色界無色界。此等義唯是大乘中。小乘中無。若小乘中。若下欲界無覆無記心命終。生上色無色界。即欲界中無覆心[10]取起上二界聞生染汙心。小乘宗[11]心無下地無覆心。引生上地無覆心。若下地有覆心命終。即不得生上二界。以未離下界染。不得生上地故。故小乘必無下地有覆。能引生[12]地有覆心。又小乘中。唯說善心能引無漏心。必無有覆心及無覆心能引無漏心。若大乘中亦許有。即如初地已去第七識中有覆心。引起無漏平等性智。又如初成佛時。無覆性第八識。引起無漏第八識。若小乘中。即有上地防染定心。謂從修善定起彼染行。定所逼地。從彼染心生下地善心。為依下染善防護退。又小乘即欲界中有通果心。謂從色界善定。引生欲界無記通果心。又從欲界通果無記心。引生上界善定。此等義唯是小乘宗有。大乘無。故小乘宗。欲界有四無記。謂有威儀。工巧。通果。異熟。生色界有三。除工巧。有餘三。無色唯有異熟生無心。無餘三。若大乘中。欲界有三。無通果心。染者心。皆大小乘相似。
論云心或相應者。言或者是三性不定義。意說。心王與三性心所相應。多少不定。或時與信等善心所相應。而緣於境。或時與不善貪等相應。而緣於境。或時與有覆心相應。或時與無覆心所相應。故言或也。此中有二師乃至或唯緣實者。即是西方諸師中有二解。即簡經部眼識緣和合色體是假法。乃至而非是緣以無體者。問今此大乘中所許眼識緣長等假法。與經部眼識緣和合假有漏屬也。思之。帶者是心似彼境相義。乃至如前第二卷解者。帶憑[A151]杖義。由如病人託[A152]杖方起。心心所法託境而生。即心心所憑[A153]杖境方生。亦名帶帶者。是心似後境相義。即能緣有心有似所緣之相者。即是親相分。此相分若望小乘。小乘說相分名行相。即是能緣心。攝心外法是所緣。若大乘有二重。若緣境所緣者。即說相分是所緣。見分名行相。即縮頭。若說本質名所緣。即相分名行相。即出頭。帶有二義者。即古西方師釋。及三藏釋名二義。謂正智等生時。挾帶真如之體相起者。即是正智託真如為境方起。不一不異者。若為諸門中解。即真如是所證。以正智是能證。即無為有為別。今者根本智上解說之。正智證真如時。即約無分別智上不作一異等行解。又不作有相者相等行解。故云非相。非非相者即無有無有相非非相者。亦不見者相。若相其體則有同時心所。乃至雖有所託然非所慮者。此文意說。若有體法即名所緣緣者。其心心所同時起時。心所亦有體。其心王亦[A154]杖託心所方生。其心所應是心王家所緣緣。今答之言。心所望心王。唯有所說。而無所慮。心王不能親緣心所。故云心所非是所緣。前句是緣者。即論中謂若有法是緣。句是所緣者。即論云是帶[A155]己相心。或相應所慮所託是所緣也。又前句緣。此句是所緣者。即真如諸即是前有體法。是緣義。所慮所託即是後句。是所緣義。
疏云或此相應法是所緣緣果者。由有所緣之境故。即能緣心心所得生。即所緣境為因。能緣心心所是果。
疏云謂能為緣生能照法者。能照法。若五色根及識等皆名能照法。若言能緣法。唯是識等根不能緣也。
疏云設為彼所託彼得生者。如五色根與五識。但為所緣依所託。非是五識所緣也。
疏云安慧等師既無見分如何解所緣者。若安慧師既無見分。即無能慮能託。無色等相分故。即無所慮所託也。然此文說本影名二支者。為對小乘宗說。大乘本質影像上。各有二支。若解大乘自宗義。即不須言本質影各二支。但能緣心所緣境。更應問。
疏云一是有為即識所變內所慮託者。即是親相分是親所緣。
疏云即如自證分緣見分[1]真者。即如自證分緣見分。自證分緣證自證分。證自證分緣自證分。無分別智緣真如等。皆是親所緣緣。
疏云空等雖是無為所攝乃至若依本體即是真如者。虗空等者。等取擇滅。非擇滅。不動。想受滅。此五無為。若依識變緣。亦此五無為時。即變起相分緣。此親相分識變相分是有為故。此五無為。既依真上假立。若正智緣真如時。即亦名緣五無為。無為體即是真如。即是無為上假立。即如前第二卷論云。離諸彰礙故名虗空。然若假實即有為攝。即是前二卷中。識變虗空。識變虗空既有生滅。即有為攝。若從本質判生即是無為。此識變無為。唯是獨影唯從見。若論性即從能緣見。以判三性。若論[2]師攝不可說無為。善生唯滅。是法同分攝。若緣執離蘊計。亦從能緣心判性。亦是獨影唯從見。即是同分攝。若心過去相分。若緣色相分。即是色攝。若緣心相分。即是心攝。
疏云不言起內心[3]以是緣義者。若本質即能親起於見分。見分為緣方起。能緣見分本質法。為不能親起相見分。然亦變他依處者。相似名變。不[A156]杖他生者。此第一師。如[4A]縛人身上扶塵。餘他處有情皆於[4B]轉人身上。同處變作扶塵時。餘人等各自於轉人身上。變作扶塵。人亦不[A157]杖託縛人身以為本質。方變他扶塵。若縛人自於身上所變扶塵。扶塵即有執受。若餘人於縛人身所變得扶塵。扶塵即無執受。餘者更互相望亦爾。自他不相[A158]杖質也。
疏云即種子等互[A159]杖他變乃至望他即為影像者。此第二師意說。自身第八識要[A160]杖他人身中五根種子器世界等。以為本質。自身方變影像五根及種子器世間。自身中五根及[1]根子等。望他即為影像。其餘人第八識亦[A161]杖我自身中根身種子器世界等為本質。他人方變起影像根身種子器世界等。故云他人望我自身亦為本質。
疏云何故不[2]許可受用者緣不可受用者不緣者。今論主難彼云。汝言種子器等緣不等不緣者。今亦應第八識。謂他土及他扶根塵可受用。自第八識緣。若他五根及種子等受用。自第八識不緣之。[3]皆中亦以種子為難。五根亦無受用之義如何變他者。然此論文中。亦以種子為難。亦應將五根為難。亦應難云。他人五根既自身不能受用。亦不託他五根為本質。能緣無為三世等法故有無不定者。若緣三世無為等。即無本質。若緣餘有為法。即有前所緣緣本質。
疏云因中五數唯託心王所變為質者。疏主解不然。哲法云。因中五數。亦託第八識心王所變為質。五數今能託餘人所變等法為本質。若五數種子及五根。即是分別變。即無實用。若變色等。即是質礙等用。即是因緣變。其觸等五數。亦能託餘人所變色等法而變之。
疏云此中言品文雖總說心等不爾者。論文雖總言心品。即第八識心王。能託他為本質自方變。若觸等五數。則不能託他質變。
疏云既非業果體力[4]便質起者。疏主即取前論文中。解第八識中。前第一師不正義。前第一師云。隨一因力任運變。既第七識體非是業果體。便[A162]杖質起。若是業果體者。不便[A163]杖質。若疏主作此解者。非即同前不正義。今難云。亦常如第八識中執緣離蘊許我。雖不是業果體。亦不[A164]杖託質變。應云是俱生第七識。便[A165]杖託質緣真如虗空。本等無外質乃至有外質者。問若根本智緣真如虗空。可無外質。[A166]己親緣故。若後得智。緣真如虗空等。如何外質以變相而緣。問若言緣現在法。而有外質者。如現在中自證分緣見分等。如何得有質。思之。
疏云故一切種所[A167]杖本質有無不定者。一切種者非是種子。[A168]但是一切境種類也。
疏云或第六識所變外質方起者。即是第六識中所變定果實色等。五識亦緣此法處所變實色。故前第二論云。及墮法處所現實色。此文意說。即取十地位中。無漏第六識妙觀察智所變起實定果等為五識本質。故前四智疏中云。亦言十地中所變金銀等有實用。前論文云。然墮法處所攝實色等。皆約妙觀察智中所變實定果。又下第十論中說。蘊等識相不必皆同等云。菩薩後得智所變起淨土。皆有實用故。今者不取地前菩薩及二乘等第六識中所變定果色。地前菩薩及二乘等第六識中所變定果色雖相似有。然體非實故非。有說不得者。即是唯識第十卷說。佛五識無根本智。不能緣真如等。唯有後得智。緣餘俗事。然今大乘。至佛位[A169]已。一切皆所緣。乃至唯除相應自體。亦是所緣緣故者。此文說。若至佛位。即同聚心心所亦能相緣。亦如與眼識同時二十二法。二十二法為更互相緣。心王亦能緣受等。受等亦緣心王等。唯心王自證分自不緣能緣自性。乃至見分不能返緣自體。餘心所亦然。乃至八識同聚心心所亦然。若諸根互用。有二說。有說初地得。有說八地得。二說俱正。若菩薩得[5]初根互用[A170]已。其前五識。五識一一皆緣十八界。亦眼識亦緣耳識。乃至亦能緣第八。乃至亦能發緣五根及六塵等。其與眼識同聚心。心所不能自相緣。其眼識心王不能緣同時心所。同時心所亦不能同時心王。乃至耳識等四識亦爾。故云唯除相應不能緣外法。皆是所緣緣也。
疏云與後生異法為緣非前[6]師法者。如[7]慮能損害禾稼等。令其以前青色生等皆滅[A171]已。以後則枯喪。黃霜電與[A172]已後枯喪黃色為順緣。不與前[A173]已滅成青色等法。為順與青作相違緣。外更無增上。乃至以此別體明四緣者。但是增上緣。即是所緣緣。如眼正緣南件色時。餘東西北件不緣之處。即是增上緣攝。然小乘中。問所緣緣與增上緣何寬狹。答[8]謂上緣寬。所緣緣狹。其事云何。亦如一信根。信根不得自與信根為增上緣。信根唯除自身根體以外。與餘一切法為增上緣。乃至餘一切法亦爾。故增上緣唯除自體。不得與自體作增上緣。增上緣寬。若所緣緣狹。亦如作四諦觀。前能觀之心有二十一。謂遍行別境善十一二十。心王。此二十一法。至第一念時。觀一切善。即緣著三界苦諦。不緣餘三諦。若緣一切有漏因。即緣著三界集諦。亦不緣餘諦。若緣無為時。即緣三界滅諦。若緣道諦時。即三界道諦。若總寬者。謂作空無我觀時。即普緣一切四諦皆盡。一切法皆是空無我故。唯同時自相二十一法不能自緣。故有所緣緣名狹。增上緣唯除自一法外。能是餘法為增上。若空無我觀至第二念。亦緣得前第一念後蘊心心所法。第一念名狹。問小乘中。如何說增上緣寬。所緣緣狹亦如一念二十一法作空[1]我觀時。亦緣得二十一法。二十一法亦是空無我。答解如上是也。然此正義時。所緣緣餘不緣者。是增上緣者。問如大乘中。一念之中。二十二法心心所。作空無我觀時。亦緣得餘一切法并二十二法盡。如何言不緣者。是增上緣攝。答如疏皆解也。
疏云此中果法者謂根根。上緣所成名為增上果自種為先與非色為建立乃至三界法出者。問其生住成得中。唯後成得中第二句建立。與第四句義成得各別。今此中第二句與第四句何別。又如色法生時。用何為先。何為建立。何法為和合。而色法得成。又問其住既說風輪等等。何故不說有用何法為先為建立為和合為住等四句。又問如何名風輪。水輪者是何義。
疏云自種為先餘法色無色為建立助伴所緣為和合三界法生者。亦如色種子為先。即是因。即色等得建立。即是果。助伴為和合。即能造四大。及香味觸等。及得等四相。皆是助伴色法。先有所緣境。即名色法。得生現行。第四生者。即是第二建也。亦如心法即心王種子為先。即是因。無色為建立。即是果。無色者即心心所四蘊。助伴所緣為和合。助伴者即是作意想思及得等四相皆是助伴。所緣者心心所生時。即便有所緣心法方得生。由所緣境為因。故心法方得生。餘色法生時無所緣。然此增上緣。有生住成得。此中即約誰增上緣。不雜增上緣。其事云何。若生中既有種子先為。下云三界法得生種子生現行。即是因緣。今說生名增上緣。即說因緣。亦名增上緣。即約雜增上緣解。若後住成得三。唯是不雜增上緣。皆是陳相依。故雖得中亦有三乘種子。得時得涅槃。即約無漏種子。得無為涅槃者亦得。疏增上說。由無漏種子生現行已。無漏現行方得涅槃。故云成住得三。皆是不雜增上緣。若約後解中說得。亦得菩提二十七賢聖等。無漏種子。生無漏現行。亦名因緣。故得亦是雜增上緣。此四法中。若生得即約雜增上緣說。若成住二法。即約不雜增上緣說。言餘法無色為建立者。解云既餘成住得皆具四法。明知此生中亦具四法。既下言三界法生即是現行。今言色無色。無色者即是意根。色者即是亦色根。
疏云住者如對法第五謂風輪等於水輪等者。住者風輪依虗空。水輪依風輪得住。金輪依水輪得住。地輪依金輪得住。餘一切草木等萬物。皆依地而得住。
疏云謂所知勝解愛樂為先宗因喻為建立者。所知勝解者。即立論前中善知解法義。愛樂者。即隨自樂為即是。立論者。或樂立聲無常等。宗因喻三為建立者。即是古說義。即宗因喻三名能立。義為所立。所立義成者。即是古師義。義為所立。然此論言中成者。即攝得餘論中成立成辦也。
疏云內[2]外如理作意等是者。等取法隨法行。若舊經中即名如理作意。即如其道理而作意故。若新經論中即名正念思惟。正念者即是如理。思惟者即是作意雖新舊別。意義相似。若舊經論中即名如法修行。即如其教法而修行。若新經論即名法隨法行。言法隨法行者。准餘論中有二解。一云諸法者。謂所證涅槃。隨法者謂能證聖道行。謂行行由行聖道。方能證涅槃。是故為法隨法行。二云諸法者諸聖道出世法。隨法者謂有漏世間修慧。由行世間法故。方得出世間。故名為法隨法行。又法者謂涅槃。隨法者謂教法。由隨順教法修行。能證得涅槃法。又解云法者無漏聖道名之為法。隨法者謂教法。由隨順修行教法。能得無漏聖道。由如論中解見道差別。此見道或名正性離生。正性者即是涅槃。內證得涅槃故。即能遠離生死惡法。或能離生。煩惱皆名為生。即諸煩惱生澁滑惡能損害有法。所以初禪名為離生喜樂。欲界一切惡不善法名之為生。初禪能離欲界惡不善法。或根未熟名之為生。
疏云彼且約無為說實互通有為二十七賢[1]皆得故者。彼大論等亦約無為則言證得涅槃。據實亦通有為。今應三乘無漏種子為先。內分為建立。外分等為和合。證得初果。乃至羅漢果二十七賢聖等果。
疏云論說得通三性者。得通不善性者。如過去惡業種子為先。不如理作意為建立。外分惡知知識等為和合。惡業得[2]來善法准知。
疏云彼論又說何法作用者乃至彼但影略。解云。大論中通加作用。即唯有生成得作用四種。闕無住。若對論中唯有生住成得四種。闕無作用。第一解云。若大論中作用者。更無別作用體。即是生住成得四體上用。第二又解作用者。唯是第三成上有作用。第四得上無為無作用。此唯識論生住成得攝法周盡。若對法中不說作用。大論中不說住者。二論或是影略。今此所說。是順所生此緣果。若違之果一切皆通者。如大乘論說。[3]離染隨順因與雜染法作相違因。其清淨法隨順因亦即一順一違。問若染淨二隨順因起時。皆有一順一違。其無記相違因起。唯有相違。而無隨順。如霜等唯能損禾等。唯與禾作相違[4]同。答其無記因起。亦有一順一違。如霜等雖與初禾等作相違因。其霜等即是後時枯喪等作相順因。由前霜等為因。方引起後時枯等喪故。
疏云偈云取境續家族乃至依是量立根者。取境者。即是五色根及意根。續家族者。即是男女二根。活命者。即是命根。受業果者。即是五受根。若在地獄中。即應苦根。即受用惡業果。而起受苦受。若是人天之中。樂受喜受即受用過去善業果。捨受遍五根世間者。即信等五根。出世淨者即是三無漏根。量者七分量而立二十二根。
論云即以滿少分為性者。即用身根少分。以為男女二根體性。
疏云或通八識或不爾故故言隨應。解云。今解論文中隨應二字。或通八識者。即捨受通八識中皆有捨受。或不爾者。若憂根善根唯第六意識中有。若苦受樂受。即在五識中皆有。故論文言隨應。然護法師即許第六識中有五受。許有苦受。若餘師第六識中唯是四受。除苦受。
論云未知當知根乃至資生根本位者。論文中明未知當知根有三位者。即緣二乘未知當知根說。
疏云不取前位者。不取前資粮加行位。
疏云故見道中如對法第九有十六心此除末後心者。即見道除第十六心道類智。取前十五心。名未知當知根。
疏云問何故見道通十六心此根唯在十五心時者。此中問意。即約三乘人見道十六心為問答。若問菩薩何故見道通兩重十六心。兩重十六心皆名見道。何故第一重十六心中。前十五心。仍名未知根。至第二重十六心。第十六心方名[A174]已知根。問二乘人一重十六心云。何故見道有十六心。十六心皆名為見道。至前十五心則名未知當知根。其第十六心不名未知當知根。
疏云見道據見觀諦行故即十六心皆是者。此中亦答三乘人見道十六心。其見道中有無漏聖慧眼。能見四諦理。即十六心皆名為見道。諦行者。即是苦無常等十六心。
疏云此根有所未知而當知根乃至[5]身。當知者。此未知當知根。有所未知可當知故。故唯前十五心。名未知當知根。其第十六心。一切聖道皆以重知。論其第十六心。即無所未知可當知故。所以第十六心則名[A175]已知根。
疏云此中類忍皆緣前心其第十五心乃至唯取十五心為此根也者。至第十五心道類智忍時。此道類智忍。則能遍緣一切三乘聖道遍說。雖前苦集滅三諦類智忍等。皆兩重緣說。其第十五心道類智忍。普緣一切三乘聖道時。其道類智忍唯是一重緣。一切聖道兩重緣。此道類智忍。謂遍緣他餘聖道訖。道類智忍則不能緣相應法。道類智忍唯能遍緣他餘三乘聖道。道類智忍不能自緣。即道類智忍不能自知。故知前十五心。名為未知當知根。至第十六心道類智時。又更重緣一切三乘聖道。即前道類智忍。以[1]第重遍緣三乘聖道之訖。其第十六心道類智。又更第二重遍緣三乘聖道。第十六心道類智。遍能緣前道類智忍。即兩重緣一切三乘[2]聖第十六心兩重緣一切三乘聖道。所以第十六心道類智。則名為具知根。雖第十六心道類智。遍緣他三乘聖道。皆是兩量緣。其道類智緣前道類智忍。唯一重緣。今時此中約諦說兩重緣。不緣剎那說。雖道智類智忍道一重緣。若餘聖道皆是兩量緣故。所以第十六心名第九卷具知根。又真見道中。以斷二障種訖。此中類忍皆緣前心。即如第九卷論云。有兩重十六心。若前第一重十六心八觀真如。八觀正智。即是緣前心。乃至法真見道無間解脫。見自證分。乃至第二重十六心。觀現前界不現前界苦等四諦法。真見道無間[3]解分分觀諦不同小乘宗。若小乘不立有真見道斷煩惱。唯有此見道十六心。俱舍頌云。淨無越十六。謂小乘中苦法法智忍是無間道斷欲界煩惱。苦法智。是解脫道證無為。謂苦類智忍。無間道斷上二界煩惱。苦類智。是解脫道證無為。乃至道類智忍等准知。俱舍頌云。淨道沙性有為果。此有八十九解脫道。及滅五因立四果。捨得勝道集斷得八智頓順十六行。取此行頌捨。彼文釋之。與此間義相當。問其大乘十六心即有解脫道。豈不證無為。又問其類忍豈不緣前心。若不緣。如何得名[A176]已知根等。
疏云問此相見道在真見道後真見道中以有無間乃至豈初果亦此根。解云。今約大乘宗問。不據小乘宗問。若小乘宗。前十二心名見道。第十六心則名修道。若大乘中。初果亦[A177]已前生見中以斷煩惱。後苦法智忍等十六心。皆是相見道。此中問曰。其相見道在見道後。前真見道中。[A178]已有無間解脫。無間道斷煩惱訖。其解脫道以得初果。何故於後相見道中。前十五心。仍是未知當知根攝。豈初果亦有此未知當知根。
疏云答此不然其初果乃至得有初根義者。答曰此難不然。其初果至相見道中。第十六心見諦相圓方[4]妨建立初果。非真見道中。解脫道中可名初果。故前十五心。由有未知當知根攝。而非初果得有初未知當知根。
疏云義唯菩薩從真見後亦不出觀乃至第二根攝者。菩薩三心者有三解。一云若真見道。名第一心。若第一重十六心。依觀所取能取。別立法類十六種心。則名第二心。若第二重十六心。謂依觀下上諦觀。別立法類十六心。則名第三心。此相見道中。兩種十六心。皆名後得智。即是菩薩入真見道。從真見道後。亦不出觀。即入相見道。第一重十六心。依觀所取能取門。別立法類十六心等。此第一重十六心。若至前十五心道類智忍時。仍是未知當知根攝。乃至第十六心道類智。由是未知當知根攝。相見未滿故。即此第一重十六心。則名第二心也。若菩薩入第二重十六心。謂依下上諦境。別立法類十六心。種心。此第二重十六心。若有前十五心。亦有未知當知根攝。相見未圓故。若至第十六心時。相見既圓。方極見滿。即非是未知當知根。即是第二[A179]已知根攝。此第二重十六心。即名第三心。其九心見道者。但聖教中法前十六心上廣流布。即依法中義說。其實無別九心見道。其觀行心中。亦不作九心行解。所以不立為第四心。第二解云。三心者。第一心謂真見道。第二心者謂三心見道。謂內遣有情假緣智。此師即說。此三心為相見道。前一心為真見道。若餘師說。此三心為真見道者。即立前一心真見道。即將此三心見道。以替一心見道之處。第三心者。謂後兩重十六心。即第三重十六心中。前十五心。仍是未知當知根攝。至第十六心。方是[A180]已知根攝。第三解云。三心者即除真見道。唯取相見道為第一心。第一重十六心為第二心。第二心第二重十六心為第三心。准前作理。此三解皆好。
疏云此中加行資粮之言不唯取彼[5]二攝根本者。此中加行資粮。不唯取資粮加行。資粮加行之言。亦攝得根本見道。
疏云如五十七云一色界繫及不繫一切繫不繫為義。色界繫者。即是順決擇分善。順決擇分善。唯是有漏修慧。唯是色界繫。不繫者即是無漏法。一切繫不繫為義義者境也。即是無所緣境。繫者苦集諦。不繫者即是滅道諦。即是加行位菩薩。緣一切苦集諦為境。緣一切滅道諦為境。此論文略。若具足云。一欲界繫色界繫及[A181]不繫一切繫不繫為義者。若欲界繫者。即是順解脫分善。即是欲界思慧是順解脫分善攝。及色界中間修慧亦是順解脫分。此色界中及欲界中順解脫分善。亦緣苦集諦為境。為境亦緣滅道。亦五十七云一色界繫乃至唯色界繫故者。問五十七中即明初根是色界繫及不繫。然又問此論中即說資粮位亦是初根攝。故此疏文即說此初根即是決擇分善以來是。答如下疏會是。一根本位乃至能遠資生根本位者。何故此受不從前資粮位以擇。即先從見道解脫方後解脫資糧位。又問猶前資粮加行等根本。方始得見道。其前二位應名根本。何故方說見道。以為根本位。其見道名根本者。望雖得名根本。思之。
疏云大乘入劫以去小乘亦爾。於諦現觀發起決定勝善法欲者。若大乘中即是菩薩入初僧祇劫[A182]已去。於菩提涅槃等法。發起決定勝善法欲心。即不取[A183]已前劣善。方言遊云。經云第九云。從發深固大菩提心等即是。若小乘即是入順解脫分善。資粮位[A184]已去。亦發起勝善法欲。或入劫[A185]已去。配菩薩入初僧祇劫。於諦現觀發起決定勝善法欲。即配小乘。
疏云五十七說問未知根何義者。此中問意。此未知當知根。未[1]與是何義意義。
疏云答修諦現觀者從善法欲[A186]已去乃至解脫分位者。謂修諦現觀者。從善法欲[A187]已去。於一切方便道中。所起信等五根。此信等五根。即是此未知當知根意義。故知未知當知根亦通順解脫分位有。若自餘異生凡夫等。未入善法欲[A188]已前。及未發菩提心者。雖起信念定慧等五根。即不是未知當知根攝。方便道者即是趣菩提之方便。即資粮加行二位亦得名為方便道。若言加行位。即是四善根中加行位攝。更不得通餘位。若言加行道。即通十地菩薩皆有。謂有謂十地菩薩。有加行道無間道等。若言加行智。即唯通七地[A189]已前菩薩。八地[A190]已上菩薩亦無加行。
疏云此不望涅槃為名至下當知者。此[2]知當知根唯望修道中[A191]已知根為名。即望修道中[A192]已知根。此得名未知根。此未知當知根。未得初真解脫。是故不望涅槃為名。涅槃者是真解脫。若順解脫分。即遠望涅槃為名。遠順涅槃故。故名順解脫分善。決擇分唯望見道中擇法覺支等為名。
論云於此三位信等五根乃至為此根者。問上來論文中。唯明二乘初無漏根。其三乘人依初未至定入見道。應唯有七根信意善。如何此文說有九根。答云九根者謂信等五意喜樂捨。然菩薩若前加行位中。於一前前後後位中得起四禪定。即得起九根。即色界六處有初無漏根。若菩薩依第四禪入見道時。唯起七根。謂信等五意根捨根。若二乘人前加行位亦應起九根。若約別之[3]人見道通而言得有九根。若約一人說。唯得起根。其事云何。依初未至定中入見道。唯有七根。謂信等五意喜。答有人依初二禪根本定之中入見道。亦起七根。信等五意喜。若有人依第三禪中入見道。亦得起七。信等五意樂根。若有人依第四禪中入見道。亦唯起七根。信等五意捨根。問捨受通四禪等。及初未至定。[4]知初果人依初未至定。即今有八根。信等五意喜捨根。乃至若有人依第三禪中入見道。亦有八根。信等五意喜捨根。乃至若有人依第三禪中入見道。亦今有八根。信等五意喜捨根。何故說依初[5]未定及依第三禪入見道唯說有七根。思可解通故。
疏云即[6]八十根為性乃至多順同彼者。若加行憂根。即以十根為性。謂信等五意喜樂捨及憂。若安慧亦爾。對法對法論中亦說。有憂根十根為性。以安慧菩薩。多順同彼集論。無著菩薩造集論。集論中亦說。有憂根十根為性。又云安慧順小乘說有憂根。此亦順異說。同彼安慧。
疏云大論等中多不說者。以根本位見道中無憂故。故大論中多不說憂根。佛說信等五根意喜樂捨九根。
疏云有一能入者謂[A193]已知根。有一不能入者謂[A194]已知根。有一不能入者謂未知根。若具知根一切能入。
疏云此相[7]雖知所以別說。然大論說下三無色有未知當知根。所以此論中兩重會云。初即約下三無色有世俗智種子。今入見道。以傍修彼種子令增長。第二論文會云。或二乘位迴趣大乘為證法空。乃至此根所攝者。此文意說。或是二乘無。無學。先得無漏具知根。今迴[1]入向大。為證菩薩法空。其人於地前。色六無色三九地。生空無漏具知根。彼二乘所起生空無漏具空根。亦即是菩薩未知當知根攝。故云下三無色未知當知根。又不還果先得無漏生空[A195]已知根。後迴心向大為證菩薩法空。其不還果人至地前亦起九地生空無漏[A196]已知根。彼不還人所起下三無色生空無漏[A197]已知根。即是菩薩未知當知根攝。故云下三無色至初無漏根。
疏云謂有菩薩先[2]勇異生位乃至既非見道起亦無失者。謂菩薩先[3]勇於異生位。修習[4]後彼四禪八定。今有二解。一云即是菩薩從無始[A198]已來數數修習得彼四禪八定。即得彼下三無色定。今不取此解。二云即在資糧加行位。亦數數修習得四禪八定。即與資粮加行位雖起四禪八定。即得彼下三無色定。此與資粮加行位。所間雜起四禪八定等。能順無漏。俱舍說定有四種。一順退分定。出[A199]已能順起煩惱。二順住分。謂順自地定。三順勝進。即從初禪定出。順入第二禪定。四順決擇分。即出定[A200]已。此定能順無漏定。即令取順決擇分定。即是資粮加行位。間雜所起八定。能順無漏定。今取第二解。資粮加行位。起八地定等為勝。即菩薩後見道時。傍修彼[A201]已前所起世俗智種子。此世俗智種子。彼他無漏資故。故有漏世俗智種子。得名未知當知根。故說彼下無色定世俗智種子。名[5]智當知根故。即說彼下三無色有未知當知根。後[6]於道位亦得起世俗智種子令生現行。即於修道位中入出諸定遊諸等至。故於修道位。起世俗智種子。令生現行。非見道中得起世俗智現行亦無失。見道之中則不得起世俗智種子。
疏云對法第十三解真現觀乃至此[7]至俗智方現在前者。然對法論中解。亦與此前疏文中解相似。若言現觀諦。現觀即真見道非安立諦。既云現觀邊智諦現觀。即是相見道十六心時。緣安立諦時。方資世俗智種增長。此世俗智種子。由出世增上緣力。長養彼世俗智種子故。故名得此世俗智。於見道位中。世俗智種子不得現行。以見道十六心剎那無有間斷。不容現觀世俗智。若於修道位中。即得起此世俗智現行。即於修道位中。入出法空遊諸等至。問今用何法以為世俗智。答即取欲界中聞慧思慧。能作欣厭觀。故故。欲界聞思慧。即名世俗智。即由欲界聞思慧作欣厭觀故。即能引起色界中修慧。又取色界中聞思修慧。色界中聞思修慧亦能作欣厭觀。故色界中聞慧修慧。名世俗智。色界無思慧。又取無色修慧。無色修慧亦能作欣厭觀。故無色界修慧。亦令世俗智。諸聖者。入資粮加行位。依欲界中聞思慧。及色界聞慧修慧。及無色界修慧。此等總有三種作意。一自相作意。如意觀色觀受相等五蘊。即觀蘊界等三科法門。二共相作意。謂觀一切法。為苦空無常無我等四諦十六種行相。乃至道如行出等。三勝解作意。不淨觀骨璅觀等。此三種作意。即是諸聖者等。入資糧加行位。作此三種作意。觀此三種作意雖有有漏。皆此順無漏聖道。此三種亦不定欣厭等觀。若外道作欣厭等六行。唯是世間道。則不作此三種作意。三種作意則[8]道欲界聞慧修。及色界聞慧修慧。及無色界修慧。皆能作此三種作意。
疏云此根非加行及無漏根現行於修彼有以修彼地無四善根者。若下三無色地中。彼地無漏傍修世俗智種子。此世俗智種子。則名未知當知根。此下三無色世俗智種子。即非是加行善攝。下三無色無加行四善根。加行位四善根。唯在色界中。即此下三無色世俗智種子。既是有漏法。亦不是無漏法。問在見道中。即既許傍修世俗智種子令增長。未知見道中。亦傍生修[A202]已前資糧加行位。若加行位善種子。令得增長心不。又入見道[A203]已後。其資糧加行位善。更生現行以不。答今者見道中。唯傍修與資糧加行位中間雜所起四禪八定世俗智種子。令其增長。其見道中位。亦不傍修資糧加行善根種子。令其增長。何以故。得果不修向通。又為曾得故。資糧加行善。皆是向道攝。所以不修。又入見道[A204]已。所有資糧加行善。永不生現行。傍修世俗智種子令增長者。由如有先發菩提[1]以。入資糧加行位中。所行布施持戒等功德。皆能傍資無漏種子令增長。若餘人未發菩提心。未入資粮加行等位。亦雖行布施持戒。亦不能得資無漏種子。令其增長也。
疏云此中說修唯得修修非行修修必不起者。此中行見道修世俗智者。唯是得修。即順種子名為得修。今唯修彼世俗智種子令增長。不順彼世俗智現行。以見道無漏。必不得起有漏世俗智現行。亦名得修。非習修習習者亦是現行行。問何故有兩[2]何故有兩修學字。答言修修者。即得修故名修。言行修修者。即行修故名修。故二句中皆有兩[3]人修修。若菩薩婆多。即修未來世世俗上令得增長。
疏云唯相見道修以差別傍觀乃至不相順者。即唯是相見中十六心。傍修彼世俗智種順子。以相道有差別。相順世俗智。非是真見道中能修世俗智。以真見道。是無相無差別相無相順等。所以不修。此第一解勝。
疏云又解真見道亦修以時促無差別所以不說者。今第二解。真見道中亦能[4]傍修世俗智種子。以真見道中時促。又無差別相。所以不說。真道傍修世俗智。[A205]但云相見道中傍修世俗智種。此第二解不及前解。
疏云此中說下亦得修上先離色界欲乃至漸離欲說非實道理者。然此唯識論中說。依第四禪入見道。傍修下三無色世俗智種子。即是下地能修上地者。此即下能修上皆是上品。即諸菩薩於資粮加行位中間雜起八地定。先先前離色界中欲。得彼四無色定。能修下三無色世俗智。有勝見道非一切見道皆爾者。若曾得修下三無色定及自在者。後入見道。即傍修彼下三無色世俗智種子。若二乘人或是有先不得下三無色定者。則見道中不能傍修彼下三無色定世俗智。若唯識說依下地能修上地者。皆約上品[A206]已得自在者說。即是上品[A207]已得自在者。依第四禪入見道時。亦能傍修下三無色修慧世俗智種子增長。今能傍修下欲界中聞思慧世俗智種子。能作欣厭者。[5]能傍修下欲界中聞思慧世俗智種子能作欣厭者。能傍修下三禪中世俗智種子增長。若對法論中說。即約今時漸離下界欲說。而得上地定[A208]已。即上地能修下地世俗智善法種子增長者。即依中品下品者未自在者說。上能修下。若上地修下地善法種子者。若聖一切皆能。如諸異生凡夫及聖者等。若入初未至定時。則能傍修初未至定中一切善法種子。及世俗智種子皆令增長。亦能傍生。修下欲界中聞慧思善法種子。能作欣厭者。皆令增長。如入初禪根本定。亦能傍修初禪自地善法聞慧修慧種子。及傍修下初未至定中善法世俗智種子。及欲界善法聞思世俗智種子。皆得增長。餘上地皆然。乃至如一切聖者。及一切異生凡夫等。但有得入非想地定時。皆能傍修非想善法種子增長。亦能傍修下三無色及四禪及欲界聞思慧善法。亦能增長。若上能修下。有約中品下品。若下能修上亦能修下。即是上品人。或有異生凡夫。以得四無色。後入第四禪定時。亦能傍修四無色中善法世俗智種子。皆令增長。亦能傍修下三禪乃至欲界聞慧思種子。皆令增長。皆約今時漸離欲說前。
疏云修習得修定[A209]已乃至所起世俗智種子者。問如說下三無色定名為世俗智。智不是定。即是修慧種子。後二許起。既非見道起亦無失者。即起前二位中雜起行定世俗智。不起二位中善法。問得勝捨劣得果捨前。向如淨得入初地[A210]已。却起[A211]已前資粮加行等位中所起世俗智種子。世俗智種子而生現行。若今此世俗智種子。不是資粮加行位攝。許在修道位中得起現行者。難曰。若世俗智種子。既不是資粮加行善者。其世俗智種。應不是未知當知根攝。既說世俗智種是初根攝。明知即是資粮加行位善中攝。如何說在修道位中得生[A212]已前世俗智現行。更問。又解云二乘人亦有先修習者。乃至非一切見道皆爾者。問此第二解。二乘人先修得下三無色定者。其人應先用世道伏下三無色煩惱。後時依第四禪入見道。則超前[6]三果得第三果之不還。以次第行者。不得上根本智。若次第人先不得下三無色定。則不能傍修下[7]正無色上世俗智種。答亦然。若離色界欲及菩薩得者。問此文先離色界欲。應是前疏中第二解說二乘傍修。及菩薩得者。即是疏中前第一解菩薩傍修。又下三無色中有世俗智種子。即名初根攝。即入見道傍修。其想地亦有世俗智種。如何不說為初根攝。亦不說入見道傍修。答亦傍修。如次先說是。
疏云又解菩薩三無色地亦有無漏見道乃至唯依於定悲慧地者。此中意說。下三無色見道種子令增長。如下三禪中亦有見道種子[A213]但種增。亦畢竟不起雜作。此解疏主自於疏文中彈斥故。既言見道。即是慧增。若無色界。即定增而慧劣。故下三無色不得有見道。以見道別依定增慧劣地無有。
疏云或說既許善法欲[A214]已去名此根[1]本者。即菩薩解脫分者亦生於彼非是說者。既許入善法欲[A215]已去。即名未知當知根者。即菩薩資粮。位順解脫中。時簡長遠。亦得生下三無色地。菩薩在資粮位中時簡長遠。經一大劫。既生下三無色地。即新熏成世俗智種子。名未知當知根。故於下三無色地有未知當知根。即如大論波羅蜜多菩薩等。若定若生。無色界中了一切法。若定者。即身在下界得彼四無色定。若生者。即菩薩在資粮順解脫分位中等。而生無色界。故下三無色亦許有菩薩順解脫分善。若欲色二界順解脫分名正解脫分。若無色界中。名助解脫分。非是正。若前疏中解。彼地此種法爾即故者。即約下三無色有世俗智本有種子。今此疏中解脫既許在順解脫分。菩薩生無色界。熏成世俗智種子者。即約新熏種子說。彼菩薩下三無色。有未知當知根。有勝見道傍修得也。
疏云二乘人劫數近故不可說有彼解脫分者。若二乘人在順解脫分位。或經三生。極遲六十劫等。即得聖道時既促。即二乘人。在順解脫分位。無容得生無色界。既二乘人在資粮位順解脫分中[2]節促。故不生無色界有。二乘人於無色界中。無二乘人順解脫分善。未知當知根。即欲界中聞思慧。及色界聞修慧是。[3]二乘人修解脫二乘人修解脫分。唯欲界色界中有。第三果[A216]已去迴趣大者。問其初二果人。迴心[A217]已去。地前既經一大劫。亦應得起九地生空無漏[A218]已知根。亦是菩薩初無漏根攝。何故疏云唯說不還果經為[A219]已去未得故。更問。疏云然二乘未證法空觀起無漏故。解云此說二乘雖為法空觀。地前起無漏由未證故。此中不說為根亦得。
疏云前言三位皆二乘根者。前此論文中說。資粮位加行位見道位此。三位皆有未知根者。約二乘人未知當知根說。
疏云雖二乘亦爾以見道前位乃至不可為例者。雖二乘人亦見道中時節促。然二乘人見道[A220]已前資粮加行位時節皆促。所以大論說。二乘人資粮加行見道三位。皆有未知當知根。若菩薩地前資粮加行二位劫數既長。故大論說。菩薩勝解行地者。未知當知根。不說菩薩見道中有未知當知根。故不可例。又迴心二乘等。即初果人經八萬劫。始至菩薩十信初心。二果六萬乃至[4]□支十[5]支對十信初心。此等二乘人既得二乘果[A221]已。不怖畏三惡道。遊遊不決定進修道。所以經時節長久。若菩薩或三十劫或六十劫修道。即至十信初心。此等以上劫皆約成壞劫為數。雖七火災劫七水灾劫[A222]已方有風災劫有差別。然火水風三劫皆是約八十增減劫。為一个成壞劫。水火風三劫皆相似。
疏云九根十根皆如前解。解云。若七地[A223]已前菩薩未離欲界者。亦有憂根。十根為性。若八地[A224]已上菩薩。即無憂根。九根為性。若初二乘人未離欲界亦有憂根。即修道中十根為性。若第三果[A225]已上。[A226]已離欲界。即唯有九根。初二根亦通有漏者。即憂根等亦名未知當知根。若初二果人身中憂根。及有漏信等五根。皆名[A227]已知根。若二乘無學身中苦根有漏信等五根。皆名具知根。三無漏根。亦通有漏。
成唯識論疏泰抄卷第十二
右此泰抄。當藥師寺經庫闕之。頃地藏院基範擬講。得興福寺福薗院經藏之本。以請助筆於予。雖耻惡筆。隨喜不少。為令法久住。中宗紹隆。摸寫之訖。願以此功德。師僧同志法侶七世父母內外眷屬法界群類。餘薰不虗。同得安養界快樂無窮。
于時天文貳丁巳天林鐘二十三日此卷功畢筆義曉合十
校注
[0346003] 疏卷七末 [0346004] 若等五字疑衍文 [0346005] 界下疑脫若與色界愛結相應即屬色界若與無色界十七字 [0346006] 地疑他 [0347001] 變疏作質 [0347002] 疏疑眾 [0347003] 魚上疑脫鬼字 [0347004] 鬼下疑脫魚字 [0347005] 甚疏作故 [0347006] 邊疑鳥 [0347007] 實疏作定 [0347008] 序疑斥 [0348001] 轉疑輪次同 [0348002] 智疑知 [0348003] 而疑界 [0348004] 火疑土 [0348005] 法疑能 [0348006] 現疏作顯 [0349001] 地初疑倒 [0349002] 𬑟上疑脫羅字 [0349003] 似等十字疑似赤似朱似紫 [0350001] 論疏作識 [0350002] 時疏作定 [0350003] 非下疏有緣字 [0350004] 時疏作處 [0350005] 之疏作此 [0350006] 見疑即 [0350007] 所疑取 [0351001] 更疏作處 [0351002] 餓鬼作害 [0351003] 執疑獄 [0351004] 通疑逼下同 [0351005] 通恨疏作逼惱 [0351006] 色疑見 [0351007] 恨疑惱下同 [0351008] 夢倒疏作處例 [0351009] 指疏作謂 [0351010] 合疏作令 [0351011] 問疑同 [0351012] 何疑河下同 [0351013] 情疏作精 [0351014] 而疑血 [0351015] 飲疑餘 [0351016] 苟疑狗次同 [0352001] 界疑男下同 [0352002] 具疑是 [0352003] 舊等四字疑衍 [0352004] 何疑阿 [0352005] 者下疑脫說應十二因緣法七字 [0352006] 若下疑脫薩 [0352007] 皆等四字疑剩 [0352008] 色疏作觸 [0352009] 來疑未 [0352010] 別疏作了 [0352011] 解疏作餘 [0352012] 是下疏有無字 [0352013] 地疑他 [0352014] 謂疏作故 [0352015] 依疏作須 [0353001] 即等十七字疑衍文 [0353002] 戒疑或 [0353003] 各疑若 [0353004] 聖及疑望後 [0353005] 俗疑依 [0353006] 望疏作堅 [0353007] 續下有轉之二字 [0353008] 無何字 [0353009] 荅疑若 [0353010] 簡疑間 [0353011] 不疑子次同 [0353012] 識下疑有脫文 [0354001] 若等四字疑剩 [0354002] 心疑以 [0354003] 計下疑脫常字 [0354004] 取上疑脫見字 [0354005] 耶由疏作者因 [0354006] 體上疑脫亂字 [0354007] 同我疏作自宗 [0354008] 同疏作得 [0354009] 疏無相當二字 [0354010] 根疏作俱 [0354011] 此等十五字疑衍文 [0354012] 後疑復 [0354013] 五等六字疑剩文 [0355001] 境疑又 [0355002] 分下疏有故字 [0355003] 俱疑但 [0355004] 奴疑如 [0355005] 物疑約 [0355006] 疏無心以二字 [0355007] 別疏作明 [0355008] 用疏作實 [0355009] 等疏作鉗 [0356001] 水等四字疑剩文 [0356002] 得疑碍下同 [0356003] 緣下疏有他字 [0356004] 若疏作別 [0356005] 治疑知 [0356006] 治疑如 [0356007] 知疑如 [0357001] 值疑優 [0357002] 他疑化 [0357003] 尊下疑脫者字 [0357004] 彼疏作便 [0357005] 相分下疑有乃字 [0357006] 趣疏作取 [0358001] 俱疏作但 [0360001] 離疑雜 [0361001] 常疏作當 [0361002] 所作中 [0361003] 後疑復 [0361004] 段字原本不明 [0362001] 子疏作種 [0362002] 自下疏有種字 [0363001] 但疏作假 [0363002] 等善疏作有 [0363003] 為下疏有緣字 [0364001] 樂疏作互 [0365001] (コノ行,插入生字ノ註アリ。[○@編]) [0365002] 至疏作生 [0365003] 插入攝字 [0365004] 色疏作欲 [0366001] 插入或字 [0367001] 道疑邊 [0367002] 唯下疏有除字 [0367003] 身疑心 [0367004] 不下疏有言字 [0367005] 天前後疑有脫字 [0367006] 以等十字疑衍文 [0367007] 忽疑急 [0368001] 與疑而 [0368002] 同疑問 [0368003] 一千疑學 [0368004] 分疑方下同 [0368005] 常下應有在字 [0368006] 子疑中 [0368007] 所疑水 [0368008] 有下疑脫大自二字 [0369001] 者疑著 [0369002] 平等疑性 [0369003] 一二疏作三 [0370001] 地上疑脫上字 [0370002] 分下疏有善字 [0370003] 決等四字疑衍文 [0370004] 頂疑順次同 [0370005] 漏疏作互 [0370006] 法疏作彼 [0370007] 唯疑准下同 [0370008] 插入薩字 [0370009] 地疑已 [0371001] 令疑个 [0371002] 又疑已 [0371003] 却下疑起字 [0371004] 即疑个 [0371005] 無下應有間字 [0371006] 得疑小 [0371007] 超疑越 [0371008] 緣疑勝 [0371009] 成疑上 [0371010] 取疑所 [0371011] 心疑必 [0371012] 地上疑脫上字 [0372001] 真疏作等 [0372002] 師疑所 [0372003] 以下疏有起字 [0372004A] 縛字更勘 [0372004B] 轉字更勘 [0373001] 根疑種 [0373002] 許下疏有第八二字 [0373003] 皆疑論 [0373004] 便疏作須藉 [0373005] 初疑諸 [0373006] 師疏作滅 [0373007] 慮疑霜 [0373008] 謂疑增 [0374001] 我上疑脫無字 [0374002] 外疏作分 [0375001] 皆下疏有名字 [0375002] 來疑果 [0375003] 離疑雜 [0375004] 同疑因 [0375005] 身疏作可 [0376001] 第下疑脫一字 [0376002] 聖下疑脫道字 [0376003] 解下疑脫脫字 [0376004] 妨疑始 [0376005] 二疏作亦 [0377001] 與疑知 [0377002] 知上疑脫未字 [0377003] 人疑入 [0377004] 知疑如 [0377005] 未下疑脫至字 [0377006] 八疏作以 [0377007] 雖疑難 [0378001] 入疑心 [0378002] 勇疏作時 [0378003] 勇疑時 [0378004] 後疑得 [0378005] 智疑未知 [0378006] 於下疑脫修字 [0378007] 至疏作世 [0378008] 道疑通 [0379001] 以疑心 [0379002] 何等四字疑剩 [0379003] 人疑个 [0379004] 傍疏作諦 [0379005] 能等二十字疑衍文 [0379006] 三疑二 [0379007] 正疑三 [0380001] 疏無本字 [0380002] 節疑時 [0380003] 二等六字疑衍文 [0380004] □疑辟 [0380005] 支疑千【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50 冊 No. 819 成唯識論疏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