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疏抄卷第十一
[5]疏云此[6]於界性識等皆不定者。性者三性四不定。皆通三性。界者悔眠二種。唯欲界。尋伺通欲及初禪。識謂八識四通定唯在第六識中有。餘識皆無。於五七八識及上二界全多分者。此等論及疏文。即約四一切。餘應敘四一切。遍行具四一切不定。若欲界第六識有四不定。若初禪[A1]已上第六識中。即無悔眠。若二禪[A2]已上第六識中自地。即無尋伺二約界全。若無色界中。全無悔眠。若欲界中多分悔眠。
疏云此界繫局亦非遍無漏者。界繫局者。悔眠唯在欲界。不通上界。若尋伺唯□□□禪有。不遍二禪[A3]已上。亦非遍無漏者。然初禪未至□□□初禪根本定。中亦有無漏。此無漏有根本智後得智。□根本智中無尋伺。唯無漏。後得智中有尋伺。故云大非通無漏。下文云後得智中。為他說法。必假尋伺。初來至無漏定中。即有根本後得智。後得智中得有尋伺。[7]若初禪根本無漏定中。亦有根。若初禪根本無漏定中。亦有根本後得智。後得智亦有尋伺。若中間禪中。亦有根本後得後得智中亦伺無尋。此等三。今後得智中。若緣不起語時。亦不起尋伺。若為他有情起語言。故方起尋。故下得智中。為他說法。必假尋伺。故知起語方起尋伺。故尋伺不通根本智。故云亦非通無漏故。下文言尋伺難非真無漏道。而能引彼證彼引生也。問漸悟菩薩。是欲界身及在初禪無漏後得智中。可許得起初禪無漏尋伺。身在下地。得起上地法。若頓悟菩薩。八地[A4]已上。必生色界第四靜慮中。既身在第四禪上地。如何得起下地初禪無漏尋伺。又八地[A5]已去菩薩。第六識中。無漏常相續。後得智無漏。答下有二釋。一解三漸悟菩薩身在欲界及初禪。得起上地。初禪後得智中無漏尋伺。即身在欲界下地。得起上地法。即漸悟菩薩身在欲界。得上九次第定。得謂四禪根本定為四。無色根本定為四。對前色界四禪即八定。及加滅盡定。以為第九定。漸悟菩薩具得九次第定。若頓悟身。色界第四禪中。則無漏尋伺。無漏尋伺。唯在初禪下地無漏勝不起下地劣無漏。又曾無聖教說□□□地必借下地無漏。上地無漏。上地無漏是殊勝法。下地無漏是劣法。□□起劣故。唯餘借識身。上起下地法。如身在上三禪。借下初禪□中眼耳身識三。及十地中菩薩生第四禪。皆借下初禪□□□漏眼耳三識。十地菩薩五識是有漏。此借三識。借三識是無記法。亦非是染。上地[A6]已離下地染。亦非是善。上地善殊勝。下地善法劣故。上不起下地劣法。又唯是捨受。不通喜樂受。若薩婆多宗。身在上地借下初禪三識。初禪三識是威儀無記心。若大乘借下地三識。三識即是[1]殊就生無記心。又餘生有頂地。有頂地無漏斷惡無漏道。却起下地無有處無漏道。斷上有頂地煩惱。即是上地起下無漏。除此[A7]已外。餘皆不得。必無身在上地。[2]地下地無漏。又頓悟對身在第四禪。不同借識中得起下地初禪無漏尋伺。借識身是有漏。由此故。頓悟菩薩身在第四地。不具九次第定。唯得六次第。不得初二三禪定。唯得第四禪定。及寶處定。識處定。無處非想處。及滅盡定。為六定為。又不具十八禪。前下三禪前皆不得。則闕下三禪中十四个支。上地不起下地無漏。唯得第四禪中四種支。是第一解。通大小乘中義也。問若頓悟菩薩身在第四禪。即不許下初禪後智中無漏尋伺者。對與論文相違。何故論云。後得智中為他說法。必假尋伺。答論文准據漸悟身在欲界及初禪。得起初禪無漏尋伺。論云後得智中。為他說法。必假尋伺。不約頓悟後得說。頓悟有尋伺。又不相違。又此漸悟得具九次第定及禪支。及無漏後得智。有尋伺悟不具。由如小乘薩婆多[3]□□第行者。得擇滅無為。超越行者。得擇滅無為。少且如次第□□者。依初禪未至定。入見道時。起十六心。謂苦法智忍等得[A8]已。即是得斷三界中見道煩惱下無漏擇滅無為得□□□起聖道。斷欲界中修道煩惱一品乃至五品[A9]已來。名一來果向。品品之下。皆得無漏擇滅無為。得依初未至無漏定。得一來果時。則將前見道中中斷欲界見道煩惱下及上二界見道下所得無漏擇滅無為。及一來向中斷欲界修惑五品[A10]已成所得無漏擇滅無為。而成一來果。又起聖通。進斷欲界中修道煩惱七品八品。七品八品皆得無漏擇滅無為。名不還向。乃至斷欲界第九品惑盡。依初未至無漏定得不還果。則恒前一來果上無漏擇滅無為。及不還向中斷修惑所得無漏擇滅無為。而成不還果人。又起聖道。進斷初禪九品煩惱。乃至無處有處[A11]已來。九品煩惱。皆得無漏擇滅無為。名阿羅漢向。後進斷有頂地九品惑盡。得阿羅漢時。對將不還果斷惑所得無漏擇滅無為。[4]漏阿羅漢向中斷惑所得無漏擇滅無為。又將三界見道擇滅無為。將此識擇滅而成阿羅漢果。皆約無為上後說。所以論云。諸惑無耳斷離繫有重得。次第行者。得擇滅無為最多。若超越行者。先世間道以斷欲界脩道煩惱一品。乃至斷欲界九品煩惱盡。後迴向心。依初禪根本定無漏定。入見道起十六心。煩惱下無漏擇滅無為。則不得欲界見道四諦下苦法智忍苦法智二品。乃至道法智忍道法智下無漏。故擇滅無[5]漏無漏。及亦不得欲界中九品煩惱無漏擇滅無為。以為欲界中無品修道煩惱先用□□以斷。又不依初未至定。得第三果。依初禪根本定。得第三果。初禪根本定。不能斷欲界煩惱。超越行者。不得欲界中見道修道□□□漏擇滅無為。謂未離欲界染。必不得初禪根本定。要離欲□□中染盡。方得初禪根本定。故知前次第行者。依初禪未至定。得前三界。以依初未至定。能斷欲界染。以初未至定。能斷欲界染故。故前次第行者。欲界見道修道無漏擇滅無為。又此超越行道。得第三果。具依初禪根本定。斷初禪九品惑乃至無所有處九品惑盡。名阿羅漢向。皆得無漏擇滅無為。又斷有頂九品煩惱盡。得阿羅漢果。則將前上二界見道下所得無漏擇滅無為。及將前阿羅漢向中。斷初禪修道。乃至斷無處九品煩惱。所得無漏擇滅無為。而成阿羅漢果。對不得欲界見道修道下無漏擇滅無為故。三超越行者。得無為少也。又見道第十六心。道類智時。建立三果。若次第八者。至第十六心時。建立須陀洹果。若超越人。先世間道斷欲界修道或六品盡。至見道第十六心道類智時。建立一來果。世間道斷欲界修道煩惱九品盡。至見道十六心。建立不還果。第二又解云。頓悟菩薩身在第四禪中。以自在故。亦能任運得起初禪中後得智無漏尋伺。但名起下無漏。不名為借下無漏。若不許頓悟菩薩上地不得起下地者。今難云豈可頓悟菩薩不及漸。漸悟則得九次第定十八禪支皆具之。頓悟唯得六定禪支。不具足無。又後得智中無漏尋伺。又羅漢是小果。當得名九次第定。今以理准。頓悟雖身在第四禪中。亦得起下初禪中無漏尋伺。亦得九次第定十八禪支。具皆之身。在三地得起下地無漏。無漏是不繫法故。又前借識身。唯初二乘異生說。不約菩薩。忽若有人難云。身上第四禪上地得起下初禪無漏尋伺。則名借下地無漏者。今返會云。有頂地不還果。却超無所有處斷惑道。亦應借下地無漏道。彼既不然。是又不借此。第二解唯是大乘解。然五地[A12]已上。若本後二智。同一種生時。後得智中為他說法。後地即不立尋伺具起。今者初獨頭後得地法與尋伺具。又犢子部中說有齊道補特伽羅。以上流不還。上生有頂地。與三界頂齊。則不須起下地斷惑道。法爾自然得無學果也。問薩婆多說。次第得果即無為果多。若超越得果者。則得無為少。若有人用世道。斷欲界六品或七八品。超初果得第二果來。智得多少無為。答此人不得欲界修惑六品惑七八品擇滅為為以來。足離欲。亦得見道無為。或有人先用世道。斷欲五品得初果時。一人無不用世道斷五品或。所得初果者。各得無為多少。[A13]已離者不得。未離者得。又先用世道斷無所有處惑。[1]起前二果得第三果。此人得多少無為。答唯[A14]已前見修皆不得。亦非通無漏者。問此文即說者。二禪[A15]已上無漏根本後得智中而無尋伺。答如前解。又問初未至定及初禪根本定及中間前。此三義處。得有真見道無間解脫道中相見道。一心見道。三心見道。九心見道。及兩重十六心見道。及生空智法空智。以無既有此諸無漏法。此等無漏中。得有尋伺以不。答真無相無。他生後得有。中間無真道。又問二乘人入初未至及初禪根本中間生空漏後得智中。得有尋不。又問前後得智中。若不教化生。其後得智中。亦得有無漏尋伺不。答化生方生。又問非想地亦有上來諸無漏法無間解脫道等。又外道六行伏惑道所起初未至相漏定初禪根本定中間解脫時。皆得有尋伺不。又問二禪[A16]已上備初禪尋伺時所起有漏定中。皆得有尋伺不。又問中禪得有有漏世道無間解脫不。
疏云惡作非悔悔之體性追悔者是。解云惡作是悔因。悔是果。悔以追悔為體性。然論文中。不明惡作乃至寂是悔因者。此文意說。若前境是所作。所作即惡即所嫌是惡。即能嫌惡心是善。若能緣心是惡即能嫌前所作事。其能嫌惡心體。寂非是悔。若先惡所作方生於悔惡作。悔惡體是何者。此中不問悔。以何為體。但問作以何為體。此義思者。惡作體性。疏中自有多解應思者。更無別義可思。則[2]巖勝中解。
疏云此中有解此唯有猒云。有云惡作體即是猒。
疏云若爾猒應通三性何故言唯善者。此即是難。難云若惡作體是厭者。則厭通三性。若厭惡是厭即是善。若厭善此厭即是不善。若厭中客法此厭通三性。何言是善。
疏云此大乘不爾解云。此大乘厭通三性。
疏云若同於彼有以前妨。解云。若大乘同彼薩婆多。厭體唯是善。即有如前猒體通三性。
疏云此猒是省察心心所者。即覺察即是慧。即同下解三性俱體是慧。今者或家省察心心所。以為惡作體。亦好省察亦通三性。善中猒是無貪一分。准染厭體即是嗔分者。若染厭即是嗔分。若染中欣即是貪。若善中厭即是慧俱無貪一分。若善中欣體。欣體即是無嗔體。惡中有二種。若異性等[A17]但惡法厭體即是嗔。若如善舍利弗等厭小乘法。此厭體即是無貪。以為斷煩惱盡故。不可說嗔為體。
疏云有欣上惡法是貪。厭下惡法亦是嗔分者。此疏中解難欣上厭下。相對解不盡理。應欣上惡法是貪。厭善法嗔。無記厭體即是欲。悔因即是前之厭。欲者若善文善厭即是無貪。若不善中厭即是嗔。前無記厭即是欲。前文厭欲皆是惡作。惡作體即是悔因。起此疏中引厭通善惡。以為惡作者。即不及疏中餘解以為前論文說善中方有厭。然說惡作通三性者。證果為言。悔通三性者。然惡作及悔體皆通三性。或省解云。所作境乃至其實惡即是悔者。此文中總有二解。云即疏中或有解云。乃至是悔惡義。第一解。此文意說作有屬是所作事惡則屬心。即此心於所作事而嫌惡。是悔惡義。第二解云。即疏中從今言作者。乃至依之生悔等。即是二解。此中意說。住者是依。依是所作。惡者亦是境。境是所嫌。惡作即是境。由是境而依方能生悔。說惡作是悔因。悔因者。即是境界。依是境界為因方生悔。今此解亦不當。應云作即是境。惡通心境。若依即是所嫌惡。若心即是能嫌惡。故惡處通心境。其實能嫌惡心即是悔。疏中言以惡作言通說彼心境者。此文即雙結二解。此言或有解者。非疏主也。
疏云無記者是慧威儀工巧慧所攝者。無記性惡作者即是慧。此既強感。即是威儀工巧中慧所攝。亦通異熟無記。異熟無記慧即劣。約亦不通通果心。有前後因果者。嫌惡所作法。後方追悔。即是先起惡作因緣方悔。[1]即先起惡作因後方起悔。果即前後。因為勝。或即俱時義先後然由境心即得生者。此文即是同時因果。此問疏文即准同前疏文第二果。解云有解脫云所作惡是境乃至即是悔。以立同時因果。即惡作是境。悔是心。由同時境為因。方生同時心。悔果說同時因果。即此文[2]念論文中說。先惡作業。後方追悔論文。
疏云非是五蓋之中止相。止相通定慧乃至非令止下者。若唯識論中說。悔障止唯定是不通於慧。然止住心專注一境。亦非令止義。若五蓋中止止通定慧。若但言止觀。觀唯是慧不通於定。止唯是定不通於慧。若雙言止舉捨。止舉捨三中皆令有定慧。以簡擇得有慧。以專注即得有定。問何故四不定中惡作能鄣止。八纏中五蓋中悔即障止者。即約違障說。止相下蓋纏中說悔鄣舉者。即約順障說。不定中眠能障觀。亦約違障。蓋纏中眠能障約止者。即約順淨說。各據一義。亦不違。問何故惛眠合為一蓋。掉悔合為一蓋。答如俱舍頌云。盖五唯在欲。治用同故雜。等立一蓋障。蘊故唯五舍。論文問悔眠既通三性。言悔眠通蓋纏中攝。蓋纏中攝約性。答其蓋纏中。唯攝得不善性悔眠及有覆悔眠。其善性及無覆無記悔悔眠。即非蓋纏中攝。何以故。此二惛沉掉等俱時起故。不得通善無覆性。若悔眠通善無覆性。若悔眠通不善性者。即與不善沉掉俱起。若有覆性悔眠。即與有覆性沉掉等俱起。
疏云作者錯也者。疏云且引彼據字名錯計應此文。唯是作字作度。作度但是一。今字假錯字。今言錯者。即是外劣。謂語中錯者據者。若將慧正有字據破事萬人伏。若將屈事據破彼慧正之事。即萬人皆不伏。借者據。
疏云此顯揚第一云於[A18]已作未作追戀為體者。彼說。言[A19]已作者。即同此論中合惡所作業後方追悔。後言未作。即用此中悔先不作。亦惡作故等文。反者即是轉義。心生於悔。即說轉前所作事。
疏云以此單名即諸教拔。解云眠者是單名眠。睡者即是諸聖教拔號。
疏云為別餘心亦有五識者。餘心者即是餘貪嗔癡有五識。亦解云餘心者。餘悟時心云五識。難五識云闇劣昧無明了時者。然睡中亦得少分起五識。謂睡時惑時起身識有痛等事。其睡中第六識亦不明了。
疏云略別寤時。寤時廣者。寤時者即於悟時緣境等引相廣。總別聚上者。謂受想思識名。總別者。即依行蘊中通三性。若不善睡。亦通行蘊中貪上染性。若善睡即通行蘊上信等善性無記可知。其貪信等無別體。於思蘊上假立。又亦恐經部於總別聚上假立者。即經部師於總別聚上假立睡眠。睡眠無別體。總聚者。身於此總聚卯上假立睡眠。別聚者。即是餘別聚心心所上假立睡眠。由眠所引但起眠時者。由有心睡眠方引起無心睡眠故。無心亦名眠。
疏云由嗔諫犯鄣覺[3]邪行者。何有比丘受得戒。得戒由重犯戒。外人無犯諫言。比丘起嗔。諸人不諫嗔。此嗔即名障諫取鄣覺耶行。
疏云初樂出家次修正行後入正定者。此五蓋能障三學。云初二蓋能障戒學。次後三蓋出家。初蓋能障出家五戒。謂比丘比丘尼正學等五家戒。不障在家男女五戒。如出家犯重。外人覺謬言此人真即第二即障正行學。初二蓋障戒學。由出家作止觀無相理專注則有定。由簡擇有慧。正止觀心時惛沉起。即睡眠生於止。能為順鄣。惛沉睡眠起即䇿舉䇿舉心舉相中專注境亦有定。簡擇則有慧。作上下想前後想光明想。上下想者。云觀頭下者。身作三十六物不後想。由作舉想即掉舉生。則前作止舉想。皆緣世間事彼他障。即修捨想。令心平等捨。心中亦有定慧。或作燈𦦨想觀息如。或作蓮華想觀。自心如在蓮華上。作此止觀時。擬云如何稱佛不由疑故能順鄣捨。由貪破蓋能鄣出家。由嗔蓋鄣正行。由及三蓋鄣入正定。
疏云[1]五入正定修止舉捨者。心中亦有定慧。舉中亦有定慧者。中亦有定慧。
疏云若蓋因緣故亦名為蓋非永必是心所者。者則經部師難。難若睡眠惡作是蓋即是心所者。即蓋因緣亦名為蓋。則非是心所蓋因緣者。謂將命及疲等事為則生睡眠心。如瑜伽第一說及對法論說。嫉慳障捨乃至故不相違者。能嫉慳皆能損自他。如嫉於現在嫉他名利方便相他於當來。自生惡道即損自。若慳不與他樂即損他。來生自入惡道即損自。今者不慳嫉即通二。別由不嫉與他利。後生即自利嫉亦爾。又云嫉慳障於自他利恡妬門中數動心者。謂嫉嫉於他人有好牙法䇿利事門中數數動心而生嫉妬。若慳則於自身所有若牙若法爾等䇿等利門中生慳恡。所以嫉慳是恡。
疏云蓋中障捨與此不同乃至不相違者。若五蓋中捨與此八纏中捨名不同。五盖中捨唯是定心非心非舉非高不下平等名捨。疑能為障。若八纏中捨。即依二利平等名捨。謂於自身平利不生嫉。二等即平等。即名捨。慳嫉能障。二文不相違。
疏云說是隨煩惱及癡分者。然彼論說染悔眠即是二十隨煩惱種類。是根本煩惱中癡捨攝。
疏云言通三性者乃至通三性。解云此初師說悔眠二種以癡為體。若瑜伽對法論中說。悔眠通三性者。今會彼論據與悔眠同時相應一聚心心所中心王。及恩相受等體通三性。若悔眠唯是癡。癡唯是染。
疏云若唯癡者[2]發善中乃至總數為體者。即破前第一師云何故悔眠通善性。則言與悔眠同時相者應總聚心心所中餘心王受想思等通其善性。論文說悔眠不善性。即不約總聚心心所中餘心王受想等是不善性。則偏說悔眠是不善。癡為體故。故知悔眠通善不善性。
疏云於善不善等若染追戀為體者。悔修於善則名染。悔於不善事則則名不染。追戀者。改轉於前所作事性悔擬改轉智。
疏云又無記是總數也者。此師說悔眠通善不善性不通無記。性染者癡為體。染者無癡為體。餘論說悔眠通無記。□□□□□者。今會云約與悔眠同時總聚心心所。餘心有受想等通無記性記通無記。
疏云何故染淨即依別數乃至依總[3]聚立者。此後第三師破前二師。破第二師云。何故悔眠通染性染性。即別依癡分立。何說通淨及無記。即無別依而同時總聚餘心王等上立。破第二師何說通染淨。即依別數染性。依癡立淨者。依無癡立。其無記性而無別依。但依總聚心心所立。
疏思擇所作以思為體者。問若言思釋唯是慧體者。何故此文即後是思。答云思與慧修名釋。俱思亦無過。
疏云由此亦有依餘上立者。即睡依思想上以立睡。
疏云一以理如前說故者。今以道理立惡作睡眠有別依。謂如前說明了知所作思擇所作故。故惡作以思慧為體。謂如次前說思想種種夢境相故。故睡眠以思想為體。
疏云二以教[4]說知無別。解云即瑜伽教五十五說作睡眠是世俗有。故知惡作睡眠無別實體。
疏彼說增上者。即是欲由睡眠時起。欲憶[A20]已前事於簡中記欲。若餘不憶人簡無欲思想及性為因亦得者因果應云是思慧想性。亦得此單相即攝名者。云尋即是單名。言尋求者。即是複號。云何者即是單名。言何察者是複號。
疏云一從[5]為證喻即意識及相應乃至與言說言相似者。如名言能詮一切法。若意識能取一切境。識與言相似。
疏云亦一切心心所法等而竟是主勝故偏說者。若耳識唯能緣聲不緣名。若意識能緣名通一切心心所者。即唯是第六意識中心王及一切心所。能緣於名言。餘識皆不能。
疏云今此境者通一切法者。今論中意言境者。此境則通一切。一切法皆是所緣境故。
疏云大論第五云。乃至義為所緣者。彼論說尋伺能名句之為境。及所詮義得伺二能緣為境。
疏云然但舉意言境攝法即[1]是不言言說名等者。此唯識論但言意言境。即舉詮名言及一切所詮境義。皆悉攝得盡。
疏云彼論[2]說法義有不及名不及如涅槃等者。彼瑜伽論偏說舉義攝法不盡。不及唯識中名也。何以唯識中。舉能詮名言。亦攝得一切所詮義。即舉能詮攝法盡。然瑜伽但舉所詮義。則不攝得能詮名言。所不及也。由是但得得涅槃義。則不攝得能詮名。又正解云。唯識論中。言意言境境中。即攝得一切法盡。瑜伽即說尋伺緣能詮名為境。及緣名所詮義為境。彼論若名下所詮即名為所前義者。能詮名唯詮得有為。有為是所詮義。相稱可故。即不詮得涅槃覺為覺為與能詮。若為名言不相稱可。欲為涅槃。是無為性。離言故。名言不及。由小乘中名俱義境。有為是言依。無為不是言依。如是現在名言詮現在法。即能詮所詮同一在世。故即言若現在言詮過去未來法。即能詮名所詮義不俱故。有為墮三世。所以有為名為言依。若無為不墮三世。其無為不是言為。此亦如是。所詮義中。不攝得涅槃。若疏還言涅槃亦是所詮義攝。若更言境者。即通有為無為力心前後有數不數。皆依尋伺故。名所依真問其三行中。若尋伺是語。加行尋伺無以語亦無。二禪[A21]已上尋伺無。即無語此論文應說尋伺是語言所為。何故說尋伺是身心。說依心心不依尋伺有更問。
疏云非為細推度翻慧為義故。對法言推度不推度者。此思非但言推度。亦無細度。此思翻慧為義。慧名深推度。謂思名不深推度。故對法言。推度者慧不推度思也。
疏云然[3A]計法[3B]顯此如是次第乃至此相違者。對法論云。推度不推度。是既不推度是思。則對法中。先言推度慧。後言不推度思。即慧其先思後。今唯識並用思慧。則在先說思。在後說慧。即將彼對法上句推度。顯唯識中下字思思能推。即將彼下句不推度。逆顯皆唯識中上思思不推度。二論不相違。
疏云貪等有是煩惱及隨煩惱者。貪等名煩惱。忿等名隨煩惱。即一名心。若一个字唯名。不得名名身。若多介字即得名名身。既梵特縛涅槃。唯自得多。云斤字。介字即是一个名身即二名身。二種二者。即悔眠多个字。是一个名身。又尋伺多字又是一个名身。既有四个字。故有二个。名身聲縛別故者。特縛涅槃。即自一種二。特縛成即自二種二。
疏一繫界種[4]欲別乃至十通無漏種別者。一界繫種類別。真云惡作睡眠。唯欲界尋伺通初禪。二依思慧種類別。尋伺依思慧。悔眠別有體。三假實別。尋伺是假悔眠實。問第三與第二。依思慧者。何別。答第二但論思慧不思慧。此論假實。四斷時別。尋伺若離欲不斷。尋伺尋伺通初禪。若惡作離欲界即斷。若睡眠離欲界亦不斷。即羅漢雖欲界染身中。亦有睡。今此應作四句。一有斷而不捨。即是欲界中善法無記法及眠等。唯此却欲界能緣煩惱所緣善法記法皆不捨。即不還果羅漢果。雖斷欲界中能緣煩惱。則有欲界中善法無記法及眠。二有捨而不斷。則如有人受得別解脫律儀戒。[A22]已後戒名終形改二形生善根等。[A23]但名捨別解脫解而不名所。三亦捨亦斷。中如欲界惡不善法。謂煩惱若離欲界染時。亦捨亦所。四非捨非。所謂無漏法。問乘有相應縛。有離相應縛耶。答今應分別。若小乘有相應縛。亦有離相應縛者。相應縛者且如不善心起時。即心[A24]已受想等起。則與貪等煩惱起。彼他同時。貪等煩惱上惑得縛。同時相應心[A25]已及受想等法。不得解脫。名相應縛。後起無漏道時。唯斷與心[A26]已同時相應貪等煩惱上或得或得不縛。同時相應心[A27]已等心[A28]已則名解脫。其心[A29]已等及與心[A30]已相應煩惱。雖落入過去世。其心有相應煩惱。仍體有此心等。還與同時煩惱一處。常相應煩惱上或得不轉。同時心王所。則名離相應縛。若大乘唯有相應縛。無離相應縛。且如不善心起時。心王則與貪等俱時相應俱起。名相應縛。後起聖道時。若心王心所與心相應煩惱一時滅。更無體。則不善離相應縛。小乘法有體。則名離相應縛。五上地不起種類。若生二禪[A31]已上則起下地初禪尋伺。若生上地名不起下悔眠六支非支種類別。若尋伺即是禪支。若悔眠不定。七纏盖別。悔眠是盖纏。等伺非蓋縛。八語行非[1]五非別。尋伺是語行悔眠非。九通定散別。尋伺通定散悔眠散。十通無漏尋伺通有無漏悔眠有漏。
疏云其二無記隨應[2]記者。二無記者。謂有覆其有覆無記能在染中。其無覆無記配在不染中。若善不善有記三性無之。其有覆無覆二種無記配在無記中。
疏云所對別者。此解意若尋伺依思為慧。論說是假名。悔眠云世俗有。俗中假有實悔眠是假有。
疏云但[3]初對別者。此言種子世俗者對勝義。其種子名世俗有。非是條然離識有體。如心心所者。如種子亦不離本識體。條然別者。體由如心心所。雖是別有體。心所還與心[A32]已相應。
疏云世親攝論亦有此說假非因緣者。彼論說種子假法如無非因緣。
疏云麤細異上下地者。更解云尋麤伺細不得生。由如一心中上地受下[4]地受不得並生起。亦如上下受。亦不得一心而並起。若言上下地受地受則不得俱起。若未離欲界受心不得起上界受。若起色界色界受。必先離欲界愛。若言上下地。上下地愛。則得俱起。如因來入無所有處定。耳聞若聲。若第六定入無所有處定。第六意識則與無處有處捨受起。應若欲界耳識。則與欲界捨受相應。則欲界耳識俱時捨受。與第六意識中無所有處捨受上地者。應難彼言。目連身在欲界入者。無處有處定則不起天耳通。如何說無之。色界耳識故。地是欲界耳識故。地取上下地愛勝即不得俱起。不取上地受。若上下地愛。則俱時記。
疏問若尋伺二不得俱生如何大乘乃至亦不俱記無此地者。今此疏文。即是薩婆多師難大乘。薩婆多難云。我宗中尋伺二法。即得並生。答但如欲界及初禪中尋伺二法得俱起。則欲界及初禪名有尋有伺地。若中間禪得初禪中上品定。以伏尋染不伏伺染。則中間禪名無尋伺唯伺地。二禪[A33]已上尋伺染俱伏。則名無尋無伺地。則有三地名別。汝大乘中尋伺不得並生。則三地俱不成。且如欲界地尋不起同時。則欲界應名有尋無伺地。汝大乘三地應皆不成。以尋伺二種不但時故。故無此三地也。
論云依尋伺有染雜染者。問言離尋伺染者。於三性中及有漏中為初何性名為染耶。若言尋伺通不善故離不善性時。即名離尋伺染者。難云尋伺通善性。離不善性時。名離尋伺染。餘遍行等。亦通不善性。應初禪離遍行等不善性時。亦應名離遍行染。彼不爾。此何然也。又難四初善既離欲界尋伺不善染。其初禪應名無尋無伺地。若初有覆性。名為離染者。其二禪[A34]已上。既有有覆性。亦應得有有覆性尋伺。不可說離善無記及無漏性尋伺名為離儀。諸教中唯說不善有覆性名染。即不說善及無漏無記名染。又三性尋伺。總名為染者。問二禪[A35]已上。既離尋伺染。何須臾起初禪尋伺染。又若言二禪[A36]已上。能離三性尋伺。即名離尋伺染者。又應論文言初禪出之應名離。應禪乃至四禪出樂。應名離屬染。乃至。初禪離欲界悔眠應名離悔眠染。又問欲界有所緣香味。即有欲緣鼻舌識。二禪[A37]已上既有色聲。初亦應二禪[A38]已上得有眼耳身識。既無能緣眼識等。如何得有所緣色等。若言由初禪眼等三識。其二禪[A39]已上得有色等者。亦應初禪有尋伺時。其二禪[A40]已上亦應有尋伺。乃至。喜樂亦唯難三中間禪者。問初禪尋三處有漏無二禪[A41]已上唯一處有無漏。答即三地等故。有三處如下地。然伏尋伺以入中間。乃至等染未離者。問此文准中間禪。應言欲界無尋等時伺等染未離。如何此文言欲界無伺時伺等染未離故。又大梵王亦退起尋染不。又問初禪根本定。與中間禪何別。答上者名中間下中者名根本。然伏尋染乃至伺等染等未離者。生禪[A42]已要伏於尋染。得初禪上品定。則入中間。則入中間名有伺無尋地。若中間禪不伏尋染。但不起尋。則名有伺無尋地。爾者即與能界中亦不伏尋染亦有不起尋時。欲界應名有伺無尋地。故如中間禪能伏尋染。則與欲界別。然准俱舍論。多宗中間禪。唯與捨受相應。而無喜樂受相應。即彼經部師難。若中間禪唯與捨受相應。無喜樂受者。如何經文樂生三非非處處者云初禪有三。二禪三。三禪三天。三三成九天。處有樂受。多解云。今言中間禪是捨受者。即是能感中間業。能感中間業令捨受相應。或中間禪地位次是捨受故。故中間禪名熏捨受。非中間禪不起樂受。中間禪亦得喜樂受。由如出人能感人業皆善得人身。得人身中亦起五薀惡業。此中間禪亦後如是能感中間禪業。雖與捨受俱不度。中間禪亦得起樂受故。樂生三九處義得成立。
疏云身在欲界雖未離欲一品乃至非[1]一品離者。如有人身在欲界。若不作欣猒觀六行伏惑猒下界為苦。麤鄣等不能離。欲中一品煩惱乃至多品煩惱。此人唯多作不淨觀。如淨心師少分伏欲界貪。此不淨觀唯是欲界中間思慧心中非是修慧。不能離欲界染。不得觀不能離欲界貪能伏得心後。若出不淨觀。或退即欲界貪欲。此中間禪亦爾。初禪定中間禪。雖同一地處伏尋染。方得中間禪。則名為有伺無尋地定。其中間禪定後出觀時。或退起尋染。或不退尋染中間禪定亦不能離初禪地中一品煩惱及二乃至多煩惱。方得中間定。但少分伏尋染。不能以品段離尋染。以中間禪是初禪自地有漏法。夫自地有漏法。皆不能離自地染。要第二禪中未至定。方能離初禪地染。問未知聖作六行伏不答異生作聖作四諦觀。答師惑委細之。阿那含人亦作六行伏惑。欣上界為靜。妙修初禪。有三品。若上品定。即名無尋唯伺地。是中間禪也。若中品下品定。名有尋有伺定。名初根本。初根本與中間禪定別。然大梵王天名將中間定禪八得上品定。若梵眾梵輔天名初禪根本定。問梵輔天伏尋染[A43]已。亦上得中間定不。答得小乘多說。初未至定中間禪。皆唯有捨。若初禪根本即得有喜樂。若爾何故言禪離生喜樂。答故地梵王。入中間禪名捨受。若入初禪根本。即名喜樂受。若梵眾梵王。入中間定名捨受。若入初定根本。即名得喜樂受。然地地中有皆三品。如初禪中下品修生故。梵眾天中亦修故。生梵補天上六修故。生大梵天。問若爾初禪上品修。即名中間定。二禪上品修。應有中間禪。答初禪有三地中間得定中間禪三禪。
疏云。其無漏定依於此地乃至攝法不[2]德者。其無漏定。亦有三地。若無漏定依此有漏初禪有尋伺染地。其無漏定。亦名有尋有伺地。其漏定依此中間定。無尋染有染地處。其無漏定。則名無尋唯伺地。其無漏定。依二禪以上以地離其有尋漏伺定染支。其無漏定則名無伺地。其有漏定有尋等三地是。此無漏之流流類有漏定。既三地無漏定。依彼亦有三地。若言有漏定有三地。無漏定無三地。爾者即三地攝法不盡。唯攝得有漏定。無漏定三地則不攝得。三地故地無漏定。亦有地別。
疏云然無四法一時並義者。睡眠中亦得起尋伺。然亦眠中得起悔。此二皆由強思加行法能起者。然悔眠既依第六識。第六識既能強思加行說依能悔眠。亦強思加行。謂思唯闇相動𢉁等加行方得睡故。言睡者惛也。眠者昧也。問四不定亦得二二合三三合四四合。不思之。
疏云五十八說問生第二定或生上地乃至彼地境界者。此師引瑜伽文。立其道理。證五識中有尋伺。由二禪[A44]已上起初禪眼識耳身三識。而領受上地色境及境馮云。又說尋伺即七分別謂有相等者。此意引七分別者。既七分別者。皆是尋伺其七分別中。既有任運分別任運分別既有五識中有知五識得有尋伺。
疏云謂有相無相乃至染污者。有相分別者。謂緣過去是境及現在境有相狀。過去之境雖[A45]已落淨謝。曾以起顯現名有相。無相者。謂緣未來世境未來世境。未曾起故。故名無相。任運者。謂不起定緣境尋求者。得與尋俱起緣境。伺察者。謂與伺俱。染污者。謂與貪嗔等煩惱俱起。不染謂與信等善十一俱起。然此中尋者。即是尋求分別。此中伺即是伺察分別也。
疏云此師分別謂在五識非五識體即是分別者。此師說五識任運分別。非五識中皆是七分別及隨念計度等三分別亦念違。然餘聖教中說五識中無分別者。意說五識自體無分別。妨五識得與分別相應。分別相應分別者。即是尋伺也。然說論第三破上座部胸中色物為竟根者。上座部被他難曰。五識六識攝具有。等無間根及有同時俱有色根第六識。是六識攝。既有等無間根。亦應有俱有根。上座部被師雖[A46]已。則立胸中細色。為其意根。非執胸中麤肉團心。為其意根。胸中肉團心即是身根。此師亦心麤執法處別境色。以為意根。然上座部既說第六識胸中色物。以為意根。即大乘經曰。五識依色根。其五中即無隨念顯示色物以為其根。即大乘難曰。五識依色根。其五識中。即無隨念顯示二分別。唯五識中者。自性分別。其第六識亦二分別。五唯識中有自性分別。其第六識既依色根。其第六識亦應雖有自性分別。應無隨念顯示。許五識無隨念乃至是尋文者。此釋五識有自性分別無餘二分別。則舊經論中云。一隨念分別。二顯示分別。即緣未來世依。未來世依可顯示。顯示分別。即是新經論中計度分別。二自性分別。若新經論中云。一隨念分別。二計度分別。三自性分別。亦是尋伺。
疏云非直義通大小乘中。亦說五識有自性分別。若小乘多云。三分別中。亦說云自性分別。又多云亦說五識並尋伺。然彼宗說起五識及第六識時。必與伺俱起。由如大乘遍行心起即有。即被碩云五識唯尋伺。若意界法界意識中即令有三。謂欲界及初禪即名有尋有伺等。乃至[A47]己意界法界意識界。即名無尋無伺也。
疏云然十五種意不共業者。法師云。論云論文應是十四種不共業。應撿諭伽第一文。
疏引發於苦者。由尋伺非愛境。能用起五識中苦受[1]燒心業。縛者燒者也。縛者起。
疏云人天尋伺多[2]分小分喜等者。如人中間人子人中有一人二人快樂有喜受。餘者有苦。多分應受。若欲界六天劣弱諸天被他強天等多起應俱。
疏云彼各別作今此中總通人天等五趣為論者。彼瑜伽第五說。尋伺人天必趣名名別說。今此唯識論文。又說尋伺應起相應。曾不說與苦樂俱。即人天五種為論。
疏云以此義總說喜名者。許論以諸禪屬受總立喜名。
疏云欲界尋伺下地喜樂乃至何不別說者。此文後師立理雖前師。初禪中意師樂。與意中喜相順。則說喜相受有尋伺俱。既欲界中喜樂在識各別。謂欲界意地境。唯名為喜。不名為樂。五識中意。說唯名為樂。不名為喜。既欲界喜樂在識各別無體。性相離何故。聖教不別說五識中樂受與尋伺相應。彼意地與憂相俱。有分別者。能解五受。若憂應喜即名分別通悅心。若苦樂即名無分別。通說可知。若捨通二種。然初二禪中。隨有等樂受少說身多悅心故。故初二禪樂受。亦得名有分別。地獄中苦。亦得少分有分別也。
疏云餘[3]根處苦憂名業一處勢不相似何緣不說者。即後師立理難前師。自地獄中有意地苦苦。於憂說苦苦受。者尋伺者。餘趣之中意地逼迫。唯名意憂不名為苦。五識中逼迫唯名為業。不名為[4]苦。唯何故經論中不說五識中苦受似應五識中憂受有尋伺。
疏云說尋伺二法名身等三法者。即是名身句身文身。生在第二定[A48]已上起下識相顯。乃至由彼尋伺竟識起者。此第一解。即說生三禪中。若率爾三識即無尋伺引起。若等流三識。即由尋伺引起。此解亦不盡理。應說起若率爾三識亦由尋伺起為勝。
疏云若身在欲界定中耳識乃至與下界耳識俱時起故者。此明目連身。在欲界定中。耳識率爾耳識起時。與無處有處意識。同緣欲界中聲。第六識既是為所有處心則無尋伺。欲界及初禪。餘時五識。多分由尋伺意識引起。
疏云其顯由彼起正欲前師所引大論者。即會大論五十五文說五識中有尋伺。
疏云其多由彼起傍會乃至除率爾者。其多由彼起。即彼傍會有論文說。欲界尋伺能引五識者。今會云。欲界初禪起五識時。多分由尋伺引起。若非定觀。即由尋伺意識引起五識。若任運緣境中起五識。即不由尋伺引起。婆多云。定後關聲者。諸識不許並生。在定中不恒起時識。其顯由彼之正會前師乃至顯多由彼起許率爾心者。問起下論文重成立前第一。又問其多由沒起。即傍會說云論中。說欲界及初禪五識中有尋伺者。即會疏文中第一解云。初禪欲界除率爾心等。餘染淨心起。皆由尋伺意引起。若會第二解。即說初禪欲界中起染淨等流五識時。或由尋伺意識引起。或時不由尋伺意識引起。
疏云又初定及[1]顯界乃至道引方生由彼起者。此第二解。初定及欲界五識率爾心。除由意識引五識。五識是自他方能引引。第六識不與尋伺俱。二禪[A49]已上。起初禪五識率爾心。以五識非是自地法故。故二禪[A50]已上起五識率爾。皆由尋伺意識引。此解為勝。論云。彼說任運。即是五識乃至相應尋伺者。然對法云。七分別即不初尋伺任運分別。即是五識。瑜伽任運等七分別。即是尋伺運分別。是尋伺故。任運隨同義各別。但言尋伺有七分別者。此文即會瑜伽文。瑜伽文中七分別。皆是尋伺不言七分別皆是尋伺者。此文會對法文。對法文隨說七分別隨說。七分別不尋伺。
疏云答彼攝論乃至世五識者。真彼多說五識中。亦有自性分別。故說五識有自性分別。是此文即解前一體即是五識文也。
疏云何故五識即是任運意俱。尋伺方名任運者。此中間意。何故五識五識體即是任運識意體。不名任運。與意識俱時尋伺。尋伺體。方名任運。
疏云此違定中聞聲等事者。解云此中意。若與五識時常五思識。五思識名有分別尋伺爾者。則建目連定中聞聲五識俱時意識。即是無前有處心分尋伺故。答前解深密經中。則約五識俱時散意識中。必與分別尋伺俱。不約五識俱時定中意識有分別尋伺故。地定中間聲五識俱時意識意識則無分別尋伺。亦無違死建也。
疏云問若爾善惡追悔亦通捨不者。此中問意。無記之悔即得與捨受俱。未知善惡性悔得與捨受俱不。
疏云答曰。惡作強思乃至工巧心俱中者。此第一解云。善惡悔既是強感。初未至末則與憂不與捨受俱。其威儀工巧既通捨受。無記悔與無記威儀工巧中捨受。或於善染相續末位。方與捨俱。與此第二解通相解。若善惡性悔初強成時。即唯與憂俱。若善染性悔勢力漸劣末位。然得與捨受俱。故善染時俱即無捨受捨受。乃至非正有染捨可與俱者。此文意說。善染悔初強威時。無捨受俱。唯與憂俱。若善染勢分直至相續末位與戚行捨俱。捨受亦通戚行等者。此分意說[2]者有三種。一順益捨。能為分別。如曰念中定是二中客即非苦非樂。名中客捨客捨不能為人事三戚行戚行不多分別。名戚行者。若多分是憂故。善染末位與戚行捨受俱。非與前二種捨受俱。故悔是戚行。還與戚行捨受俱。正不善染悔強時。戚行捨受俱。捨受。非無戚行悔強思生。唯與戚行捨俱者。梵王成即時。獨灾劫而壞不不即是戚行捨受。亦不是應應離欲界捨與薩婆多別乃至違文者。小乘說善惡性悔唯與憂俱。乃至善染悔至相續末位。亦唯與憂不與捨受俱。彼宗說不還果等。離欲界染[A51]已。即捨悔即應。若初二果人未由有悔故。故今大乘說善惡悔末位。既與捨受俱。又無記悔。亦與捨俱。第三果人。雖離欲身中由有悔。若依此解。違下文云悔非無學離欲捨故。由此義疏文。亦解應說惡作多與覆俱。乃至亦離欲捨者。此二解云。即是正義。應說惡作多分與憂俱。謂悔與戚行捨受。戚行捨受悔即是與憂受俱。悔伴類俱是戚行離欲時。若師善惡性悔。亦即師無記性悔故。故云若無染善者無記亦無聖者。所起悔俱是惡化。乃至亦師種者。一問屬者。如何起作。既許聖者起。未知惡作得與受俱。三問既說惡作離欲不捨。色聖者起無記惡作如何。是工巧心攝。無色聖者所起惡作。是工巧。如何威儀心攝。四問三果聖者。皆得起惡作。以不及上二界意生亦得起惡作以不亦。問七地[A52]已前菩提及地前菩提。皆得起悔及惡作及睡眠。以不應問諸師。答如揄安說。
疏云世間離欲種內苦乃至亦[3]師種者。疏云解若善悔。若不善性悔。及無記性悔。若竟生生上界。伏欲界中善性悔不善性悔。則悔善悔種子。若不還果。則師欲中若善悔。若不善性悔種皆師種子。方始生上界。以悔能障上界定。乃至羅[4]難亦師善性悔種子盡。疏主解不盡理。和尚難云。不善悔體是惡法。離欲界肢伏善悔。現行不起。應不[5]師種。由如得二乘果[A53]已迴心入大乘菩薩地中。即不師二乘無[6]師種。但伏二無漏令不起。若之欲界中善悔。障上界故。故離界肢則師種盡方得生上界者。今雖知二乘無漏亦障菩薩十地。亦應師二乘無漏種盡。方入菩薩十地。既不許二乘無漏。得入菩薩十地。故[1]地不還聖者不師欲界善性。而生上界。哲法師解云。若欲界中不善性悔鄣第三果人。三果人則師欲界中不善悔種而生上界。若欲中善性悔上鄣第三果。不還果聖者。唯伏欲中善性悔現行令不起。則不師善悔種子而生上界。若羅漢亦有善性悔種子在。為是善法故。故不師善悔。定性二乘無學入無餘依涅槃肢[2]法師却善性悔種子。若不定性二乘有學果人無學人。迴心向大乘。至成佛肢。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善悔種子劣無漏有漏善法。同時捨。由如二乘人得二乘果迴心向大乘者。二乘無漏種子鄣鄣菩薩十地。十地位中亦不師二乘無漏種子。但伏二乘無漏現行令不起。後十地滿乃至成[3]以時金剛喻定時現在前時。方前捨二乘劣無漏種子。及與有漏善法同時頓捨。
疏云以不言與苦欲界樂俱者。此師意說然欲界五識中。有苦樂受。尋伺唯苦。定說尋伺自在。於欲界不得與苦樂受俱。
疏云悔增至三眠增至四極苦處亦有眠者。謂能與憂捨苦三受眠與喜憂捨苦受相應。謂無間地獄中。雖無極重睡眠。由多時受苦。即第六意識亦有惛昧。有雜睡眠中亦受苦故。謂地獄中亦得起悔。謂有情類。初生地獄[A54]已。見諸苦具[A55]已。得宿[4]任通見過去造[5]飛生悔。地獄中得起尋伺。而發語業。語業願我何時當捨此命。此疏同文此苦身心。令我自在受勝快樂尋伺與五受相應。
疏云設許亦有亦無[6]恒安非定引生者。設欲界有恒悔眠二種。互無雜種。悔眠二種。非定引生數。
疏云有人三藏[7]之西方乃至說初靜慮者。有餘人云傳三藏之說西方說未至定中有尋伺無不。然准滿云。即四種根本定中。亦有禪十八禪支非未至定有尋伺等支。今之支者。由如依樹支表樹[8]䇿茂。禪師亦小依於根本定為根。而生十八禪支。即是功德支葉。說未至定中有尋伺。亦不是禪支。未至定中根既未成如何能生支葉。[9]難為此難。亦不應理。根難云未至定中有尋伺。即立禪支者。其欲界中。亦有尋伺。應亦立為禪支。亦初禪未至定中有喜受。應亦立為禪支。第二未至定中。亦有喜受等。應亦立為禪支。第三禪未至定中即有樂受。應三支。故知雖法中合有。即有不[A56]已故立支。故知未至定中雖是喜受即不立為支。根本定中有喜樂受。即立為支。故知未至定中雖有尋伺。地法合有。不立為支。根本地中尋伺即為支。
疏云合嗔邪見貪我見是中約麤相言不得者。此言悔與嗔邪見貪我及癡。與五法俱起。此解今好。論文且約相言。不得與九根本煩惱俱。據實亦得俱。
疏云又解必不得俱與悔間起者。此之悔不與根本煩惱。亦順論文作此釋。
疏云答忿等嗔分等[10]嗔分如本得俱生者。忿等依嗔起。忿等是嗔分。嗔是本。[11]忽與末。根本嗔得慣俱起。忽等根本嗔忿等。亦得與慢俱起。
疏云何故忽等各別記者。此我前解意。又作此難。難云既許忿等與根本煩惱俱起者。如何言忿等十各別等起。得名獨頭煩惱。
疏云於自十中各別不得起自各別起。名忿等各別起。則不約根本煩惱俱。名得頭起。
疏云如大論第七染[12]法分別乃至間生名俱者。彼大論云。追悔性惡而自責。疏主會文。惡作亦不與嗔而間生。則沒論文。就此論文。□疏主問。何故顯揚第一惡作乃至不[13]之無記者。不染名善。染名不善。
疏云彼順小乘多分起故乃至應俱者。解云。此文見答會前顯揚。但說惡作善不善不通無記者。即順小乘說。小乘說惡作既與應俱。應唯善惡性。惡作是善惡性。
疏云聞所成等顯因聞所成乃至狹劣者。若唯之聞慧思修三慧。即唯別境中慧[14]受不攝得餘法。即狹劣。若言聞所成聞等三慧所成色法。得生等四相及身語等色。同時五蘊。皆名所成。又八地已上菩薩。無漏常相續。則無漏定中所起身語業色。名修所成。攝法寬廣。問別解脫戒[15]內何所成答由聞思慧所成。問[16]別解脫界未十八答唯是修慧所成。問別戒脫戒[17]未十八界中持幾界破幾界。答據實別解脫戒十八界中。若持若破唯三界。謂法界色界聲界。如持戒人持七支戒。謂色界聲二種能發表業。謂不妄語等。離口四過。即是聲表業。即十八界中聲界攝。若不煞不盜邪行。離三惡行。即是色表業。即十八界色界攝。若色若聲發得善無表。善無表即是十八界中法界攝。持戒人十八界唯持三界。若破戒人。謂作煞生盜婬。即是色表業。十八界中色界攝。妄語口聲表聲界攝。若色界發惡無表。惡無表是十八界中法界攝。此上約十八界各別。若十二處分別。即唯三處。色法界。若五蘊分別。色蘊及行蘊攝。若芥處十戒十八界。約實言。唯持五界。謂意界意識界非非界法。若定戒意識界皆是轉心發業。若約隨轉發業。即遍持十界。謂五識界色聲意界意識界法界。即為十界也。問佛三身幾有始有終。答若身本來先有。亦是無始無終。今約初成佛時[1]師障所顯得法身。亦是有始無終。若自受用身成佛時得。即是有始無終。不約無漏種子說始終。不約身故。若無漏種子。無漏種子。亦是無始無終。若他受用及化身。化生即起。化必即先有始有終。
疏云於眠等位思擇義故者。睡眠中擇義。亦有加行善。若思擇義即最寬若染心中始他勝[A57]己。亦能思擇法義。[2]成耶見人。亦能思擇法義。[*]成煩惱心中。亦能思擇法義。
疏云故次應辨染[3]覺修[4]師等後自有門故先不說者。此中意云。四不定既通三性。分明別[5]曰不定與生得善加行俱起。即明四不定善性說。即應次明四不定染性。此中不明染性者。[A58]已下文中。既明四不定染性。通見[*]師修[*]師。問此中不先說。
疏云即欲界修道二無俱有眠等三者此餘悔以外除等三既通有覆無記性。欲界俱生身邊二見。既是有覆無記性。亦得與眠尋伺三法俱起耶。
疏云惡作無記及染必不善者。解云。善惡作。則不通有覆無記。以下麤惡作。即不得與欲界中俱生身邊二見俱起。若惡作通染。必不善性悔。唯是威儀工巧者。此明無覆無記悔。是威儀工巧攝。若善性悔。是生得善等攝。若如舍利弗法執中惡作。異熟生攝。
疏云文中第二解說悔。是四無記中。亦通異熟生攝。與為是業果熟生攝。為是法執異熟生攝。若言是法執中攝。何故前說惡作非染解麤猛攝。理通順論且許。
疏云其餘無記雖不緣威儀等亦是彼攝者。第一解云。其惡作通覆無記者。若緣威儀工巧等心。其無無性惡作是威儀工巧心攝。其無覆無記惡作諸不緣[6]儀工巧。其無記惡作。亦是威儀工巧心攝。是緣威儀等心類非餘異熟生攝。此解順論文。
疏云又解彼不緣威儀等心乃至亦惡作俱者。第二解。又解云。其惡作通無記性者。若緣威儀工巧心。是威儀工巧心攝。其無記性惡作。若不緣威儀工巧。無記惡作。是異熟生攝。若大乘異熟生心寬與不攝者。皆異熟生攝。如增上緣生上三靜慮。借下初禪中眼耳身三識。三識是無記性。此借識心是異熟生攝。起下地尋伺。是借識身力故。無記惡作不緣威義工巧者。是異熟生攝。若多宗云。即威義心寬餘不攝者。此攝如增上緣生上三靜慮起下初禪眼自身識。是無記性。是威儀心攝。
疏云此異熟生非實異熟尋伺亦然乃至文相違者然第八識得名真異熟。亦名異熟生。若睡眠尋伺即名異熟生。不真異熟不與前第八識中相違。問此疏云。即言尋伺異熟生攝。次下論文。即言尋伺許初彼性微劣。
疏云說不[7]善汙分別此有善淨無記者。不染汙中。有二種。一善。謂與善十一中隨何善心所俱。二淨無記亦名不善染汙。是無記性。
疏云大論第一七分別中說不染汙分別此有善乃至與此同者。今引此大論來意者。為唯識論中。明無記云尋伺。尋伺與後三乘無記相攝。故彼論來為證。然大論依尋伺若別。而立七分別。七分別中。取不染汙分別。論自釋云。不善染汙分別者。此有善淨無記謂隨與一心等善法相應者。言若淨者。其尋伺亦通生得善。方便善。聞思修慧及無漏後得智。淨無[A59]記者。是無覆尋伺。即是四無記中後三無記攝。然論主會大論文。善謂隨與一信等善法相應者。然善法起時。即餘記安餘十善定俱起。如何彼論言。隨與一心等相應。非謂唯得別起一个信。故知彼論但舉總數。故言隨設一信。彼論言尋伺淨無記。正與此論同。
疏云此文但說不與業果異熟俱乃至彼可與俱者。今言尋伺不與業果異熟心俱。其尋伺即得與法執類異熟心俱。論云惡作睡眠。唯欲界有。尋伺在欲。同未知他洲及三惡趣六欲天中。如何得惡作尋伺等事。既前論文說追悔先業名悔。能尋察名義故。其三惡趣及北洲。如何得有悔。尋伺亦得有之。尋伺囂苦諦。無漏後得智中。亦有少分囂繁。由初禪內有尋伺。外有火灾。二禪[A60]已下內喜。外有水灾。三禪[A61]已下內出入[1]見。外有風灾。第四禪離八灾[2]論等。如俱舍[3]妙說其有緣無記悔修定者。是本有位。解云。即是欲界中本有身。不得上界而起於悔。
疏云非謗涅槃色界中有無[4]入起悔此違下文者。第一解云。即是少聞比丘。於中有位。不得起悔。若作此解。違下論文。有邪見者。悔修定故。問中既謗羅漢雙謗涅槃菩提。此明言謗涅槃。答如金剛般若云。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又如大論謗羅漢足滅道諦。則邪見。此間唯取涅槃。疏中又作天二解。
疏云又解[5]欲界中有中起悔悔乃至及生有言無。即少聞比丘。於色界中有。亦得起悔。是生下地悔。論又生上不起下悔者。據多分說。又據色界生有說不得起下地悔。然有色中第四禪最安中極。在無過無間。其少聞比丘。於中有樞閏第四禪受生處。無此受生處。起謗滅心極勝。第四禪中有身起無間。中有身而[身*身]墜於地獄上頭下。
疏云欲界入初定名下地上者。即身在欲入初禪定。亦得起上初禪尋伺。名下地上。
疏云第二定[A62]已上第四定起初定及欲界耶見者。此解生上起下地尋伺。即第二禪[A63]已上。起下初禪尋伺。又初少聞比丘生第四禪中起下欲界中耶見。耶見俱時。亦有欲中尋伺。即是第四禪欲界起欲界尋伺。又色界後後擬生欲界時。其色界終心。亦得起欲界閏生愛及起欲界尋伺。名上起下。
疏云若無色界起下色界欲閏生名等名上起下者。即無色界沒下生欲界。無色界終心。起下欲界閏生閏生煩惱俱時。亦有欲界尋伺。及無色界沒來生色界。終心起色界初禪閏生煩惱俱時。亦起初禪尋伺。名上地起下地尋伺。
疏云有邪者悔修定故悔同緣上者。或有餘人初學修定。雖未得上地定。起聞思位多用功夫而不得定。聞此小聞比丘得第四禪定。即仍後墮地獄。自餘人始用功天。擬修學定。雖未得定亦悔修定。下地悔亦得緣上定。
疏云通亦上增乃至心據實義。解云。小聞比丘本是增上慢人。村色界中有中起邪見。而起下欲界悔悔。修上地定。是生上地。起上地欲界中悔。上地欲界中悔。而緣上地定。前論文雖言悔眠生上必不現起下者。約多分說。今此說上地得起下地悔者。據令大義。
疏云又解彼時極從乃至地下悔生。解云。第二又解。彼少聞比丘。中有起邪見慢。滅[A64]已即墮無無間。中有中時。答極伇後不容生悔。今之有邪見者。悔修定者。此據欲界本有位雖未得上地定戒。字修上地定。而不得定戒。聞小聞比丘得上禪定。而生無間。餘人起邪見。悔一生[A65]已來多用功夫。修無生上地起下地悔。先此解即順前論文。生上地不起悔故。若得上地定。以離欲界染。不得起欲界悔。
疏云上文煩惱皆以三界分別乃至不相違者。如上論文明根本煩惱及中。皆以三界中分別煩惱隨煩惱。三界中皆通。身在下地得起上地煩惱。上地許起[6]上地許起下地煩惱。准前道理亦應生上地得起下地欲界悔。不許悔與九煩惱俱。少聞比丘中有位中。與邪見心前後別時而悔。村悔九滅與邪見俱不相違。
疏云許俱義解許悔與邪見及嗔俱起義。然此段疏總有四種解。一與第四少分別可知。但加嗔。
論云悔非無學離欲捨故者。然悔唯通學及非無學。不通無學。若染悔非學非無學。然通學者。若初果二人得有悔。若後二果人即無悔。惡作即通四果人。皆有惡作。
疏云第三果等乃至審決者。初二果人。由有欲界妻子惡不善法。此中第三果人。以[7]師欲界煩惱及惡不善法皆若悉[*]師。不然入三惡趣。栽生[A66]已定知生死有邊際。得第三果[A67]已決定出。村無隨事必不悔。[A68]已審決故。
疏云無記設悔隨憂根有無行相同者。若有憂處悔則有。無憂則無悔。悔則愁慼。憂亦愁慼相隨。有無行相同如彼。雖有愁慼或是捨受等者。此修不還果人。雖離欲染。還有愁慼。愁慼即是慼行捨受。由如大梵王心懷不[1]說。說是慼行。捨此如是。
疏云善法欲以去名為學。解云。善法欲者。即是初發菩提心資糧位中。所有有漏善法。皆名為學。若大乘中。有學無學。通取有漏無漏善名界。名無學寬。若多宗。從見道至無學位以來。中間所有無漏法名學。若無學身中無漏法。無學不取有漏善法名學名無學。
疏云今言通無漏者。邪見等勢起緣無等生。或見道四諦下邪見勢。即前人云。邪見勢力引生後念悔。即悔通見道四[2]汸下師。或緣自他見而起於悔。由如前論文緣自他見起貪恚慢相似悔通見道四汸下四。其悔不得與俱生身邊二見俱起。以悔不通有覆無記性。其悔唯癡俱。不得[A69]已餘非理惑俱起。若眠則通與一切煩惱俱起。或隨他煩惱後引生。或緣自他見等眠通見師。
疏云謂[3]在根在五識由無漏後得智位引或引後時五識等生。解云。由無漏後得智位引起者。由與無漏後得智。同時引起五識苦根。五識中苦根與後得智俱時。或引後時五識等生者。或由前念無漏後得智。引起後念五識苦根亦得。謂初地[A70]已上芥身。在欲界者。見諸眾生在地獄中。有種種苦。即無漏後得智。引起大悲。生地獄火燒菩薩身。心生厭離。即菩薩五識中有苦生。即是無漏後得引起五識中苦。或第六識中。正入無漏後得智。同引起五識中苦亦得。或前念無漏後得智。引起後念五識苦根亦得。今此菩薩被燒有苦。即是分段身。分段身以欲故。故被燒有苦。若變易身是微細眠當不見。豈被火燒而生苦。第二解。變易亦有微苦。問菩薩即入地獄中未。第六識中有苦不。答若地獄中眾生為惡業。感第六識有苦。此菩薩或是人身。或是[4]地身。既不被惡業感。為救生雖在無間。菩薩第六識無在根。是無漏親所引生。無漏不引悔眠。悔眠則不能救眾生。又是無用。
疏云二十二根中仍名不[5]師。解云即二十二根中意五受根通三師。與見道煩惱俱起。意根五受即是見師。若與修身煩惱即通修。及通不師也。
疏云[6]應苦許為三無漏根者。此[7]應根通未知當知及[A71]已知根。為通有漏無漏法即說應。通二根。始從資粮位[A72]已去。皆名未知當知根攝。若小乘中。前二根唯無漏。不通應根俱。謂見道前十五心。即名未知根。若第十六心[A73]已知所有無漏法。即名[A74]已知根。
疏云若既師者名非所師即無學眠非前攝者。解云。此眠所師緣縛斷。言[A75]已師者皆既斷者。竟說。眠通善性及無覆性者。即斷緣縛師。即無學身中眠。皆[A76]已師緣縛師。即名非所師。若眠亦通三師。若不善性眠。與見修煩惱俱起。即是自性師。即眠通見師修師。若眠亦通相應師。若善性眠。即是緣縛師。即在無學身中善性眠。名非[8]前斷。即不取無記性眠何以得知。即下疏文云。若無漏引名為無漏眠。雖亦能還引生故。故知無漏近引起根。若無漏即還引善性眠。無漏不引起無記性眠。故知無學身中有善性眠。親所引生即簡眠。深求解脫即簡悔。若小乘中。說一切有為有漏法。皆是非學[9]非。若有為無漏法。即是學及無學。若無為法即是非學非無學。若大乘中說。有為有漏亦通學。即如應苦等。亦有有為有漏法通無學。如無學身中眠等。若無為即同小乘。據[10]求無漏無漏前引即非非斷者。此文意說。若應即能深求無漏。應名無漏。若苦無漏所引。苦亦無漏。今者睡眠。若望他應能求無漏。苦無漏所引者。其眠即是師法不通不師。何以故。眠不及他。應苦能求無漏。無漏不引應眠。但初無學身中有故。眠名非所斷。
疏云又解此據多分不得者。有出世深生悔故。可名名[11]師解云第二解云。今言悔唯見斷修斷。不通不斷者。據實言。與[12]應便求解脫。即說應是非[13]前斷。悔與應行相既同。亦有求出世深生悔故。故悔亦通非前斷。與應相似故。尋伺二法。雖非無分別智。乃至此解即通無漏師義者。此師意說。然根本智中。即不與尋伺俱。由加行位中尋伺。能引其見道故。或後得智中同時。亦引起尋伺故。尋伺得通無漏。名非所師。後解雖非乃至即不通無漏師義者。意說。若根本後得智中。皆無尋伺。由尋伺能引無漏智。由如憂。或被後得智。引起尋伺。由如苦。尋伺如憂苦。亦名無漏。村五法中。唯分別攝。乃至今以為證者。然大論第五。雖明尋伺中四句。有尋伺皆分別。即彼論說尋伺為分別。即明不分。亦不擬明此分別。即是五法中。第三分別攝。然今此初師。即取大論第五[1]分別說。尋伺文別者。即是五法中第三分別。說尋伺為有漏。若二師解。大論第五中。說尋伺為分別者。即會云後得智中。亦有分別故。諸尋伺皆分別者。尋伺能分別境。有分別非尋伺者。二禪[A77]已上心心所。及欲界初禪中。不與尋伺俱起。自餘心心所。皆名分別。不名尋伺故。
疏云彼正思惟能令[2]求尋求趣入極趣入者。初淺推尋名尋求。若深推求[3]名尋求。初淺證理名趣入。後深證理名極趣入。正智中即有根本後得智。後得智攝尋伺。問既言趣入證理之語。力為是根本智。為是後得智。
疏云是大菩薩語言同故者。此言因者。即是前尋伺是語行。問既引十地論初乃至語言因者。此中問意。既彼論中之又說尋伺語言因者。何處不引三請中何故淨覺人等上覺。亦是語言因。語言因故。亦是尋伺。
疏云念智論具智此頌即是十地經。十地經本是華嚴經中十地品。今人間流行。謂別行亦得。攝入彼華嚴經中亦得。如觀音經普門品念者。即是修慧。維摩經云。大慧行大念者。即聞是慧。慧者即是思慧。行者即是修慧。如諦[4]理諦理善思[5]之。諦者即是聞慧。善思念之者即是思。念之者即是修慧故。此念即是修慧。答若依梵本。乃至應之淨思唯者。答彼文。即是翻譯家錯。既讚歎金剛藏菩薩。應合好語讚歎以說眾生心。若言何故尋伺人即是問。而菩薩如何名讚歎。故知[6]禪家增應何故淨思推即是好語。後八地菩薩[A78]已上由有者。然八地[A79]已上菩薩。於利[7]地中。仍作功用。下文云第九地菩薩。沙於利地中。不欲行鄣。故知八地[A80]已上利地。須功用有。正思惟體即是慧。不名為尋者。此第一解。明佛位中有正思惟。後第二解。次明下佛無正思惟。正思惟體即尋伺。又解十無學中。佛無正思惟[8]前以無為尋者。此師意說。正思惟即是尋伺。知佛十無學法中。許正思惟。唯有無學法。又八聖道中。既許正思惟。即佛有七聖道立。
疏云八地[A81]已[A82]去無漏觀心既相續乃至有漏五識是即難曰五識皆由尋伺引者。八地[A83]已去無漏心。常相續無尋伺。如何發起有漏五識。
疏云何亦此不爾定中聞聲乃至但說法須者。此即答此前難不然。目連入定。第六識入無所處乃無尋伺。能引五識。定中亦能起耳識聞聲故。地五識多由尋伺起故。地八地菩薩無漏心中有尋伺時。亦能起五識。無尋伺時。亦能[9]云五識。五識時不名一切時。皆須尋伺起前顯五識。多由彼尋伺起。八地[A84]已上菩薩。[A85]但為他說法時。必須尋伺發。
疏云此[10]說諸門說為遍行。大乘不爾。隨小乘宗。說尋伺二法是語遍行。大乘不說尋伺是遍行。佛無尋伺。然薩婆薩多宗。說佛亦有尋伺二法。
疏云唯心遍行。此實遍行此二種[11]遍無漏者。大乘中唯說受想二法是心遍行。不說身行語行名為遍行。唯如上來道理。尋伺二法通無漏。
疏云十地[12]中是初地[A86]已上乃至劣不行者。十地中皆有尋伺。初地[A87]已去乃至第十地[A88]已來。後得智中所起無漏尋伺。金剛尋伺。此尋伺與彼相應。同時心[A89]已。一時不行。尋伺是是劣法。今至金剛心以勝得捨劣。如得未知當知根時。即於前四道。得勝捨劣。如得既知根時。即於却前未知當知今根。得勝捨劣。若得具[13]與根時。即捨却前[A90]已知根。得果捨四故。後得勝捨劣故。
疏云唯後得[14]智。非正智者乃至四句為證者。今說尋伺唯通與後得智俱。不根本智俱者。以七十三說。尋伺四句分別。有思惟真如不離真如。謂加行位中。聞思慧。唯能思惟真如不能真證真如。思惟者。即是尋伺也。有[15]真親如。謂根本智。正能親證真如。則無尋伺。不思惟真如。數親真證。有亦思惟真如亦親真如。謂無漏後得智有尋伺。名思惟真如。心中擬宜親真如不思惟真如。不親真如謂餘業果異熟生心。既無漏後得智中。亦思惟真如。亦親真如智。無漏後得智中有尋伺也。問二乘人。無漏後得智中。亦得起尋伺。利有情。思惟真如不親真如者。問思惟者即是尋伺。既後得智中尋伺緣真如。真如即是理。如何乃云後得智中緣事。化有情說法時。方起尋伺耶。人答之可知。
疏云大論第五解此二是三界心心所乃至不[1]之唯者。大論第五。初此二種分別。一有漏心名分別。二遍計心名分別。解此二種有漏分別。即是三界心心所。名分別離。據有漏說二分別不之唯字。故知分別尋伺。亦通無漏後得智。後得智亦名分別故。故[2]智無漏後得智中有尋伺也。
疏云此中第一師說尋伺體乃至聞無尋伺者。此第一師說。說尋伺唯是有漏。即無漏初禪五支中。闕無尋伺支。無漏禪支中唯有喜樂心。亦境性三通無漏。
疏云至佛便無但即思慧乃至此義應思者。至佛果位。則無尋伺支。但有思慧。體無麤細者。麤心是尋伺。細者是伺。說無是支。若自餘人。有煩惱在初修物禪定。則須初禪中尋尋伺支。能對治欲界中恚害不善法故。故須尋尋伺支。是對法支喜義。樂是攝益人。定體是所依支。此定體餘尋伺喜樂之所依。如來身中煩惱既皆[3]師。無尋伺。為能治支。問不放逸。能對治放逸。如來有不放逸。尋伺既名對治支。如來應亦有尋伺。答染法須除妨。如來則有不放逸。尋伺是語行。佛無尋伺如前。
疏云中亦有此問答應者。彼禮文如來無尋伺。尋伺支劣。亦無過。由如身中無聞思。聞思慧是劣。還如來身中。有十八不共法。十力無[4]界。與餘聖者不共有故。不可說言禪支多者。則勝禪支少者。謂佛無尋伺。謂佛即劣。餘二乘等。雖具十八支。不癡是劣。
疏緣有漏有事等皆准為之。皆皆此四不定。亦得緣有事餘尋伺及眠。許悔得緣無事。以悔不得與餘根本惑俱業我見邊見能緣無事有無漏名境。取悔不得與俱生。身邊二見俱。
疏云其楞伽師乃至立別故者。諸楞伽師。即執楞伽經中。八九種種識。如悔中諸。彼執八識當不可有何有心所。不別立心所即論師執諸法皆空。法當不許立不立心可。經部唯立三心。所謂五蘊中受想思三。餘善謂心慚等。餘位貪等。皆於思上假立。無別有體。若處有心所。則文應立多蘊。不合唯立五蘊。故知心所唯有三。此等雖有心所[5]水名無。妙音亦同經部作此說。即是婆沙中四禪師。大論中之一人。謂餘覺天世友等。
疏云如俱舍解觸支中敘經部計婆沙等敘妙音等計者。即是俱舍論中。解十二因緣中。明觸支中。敘此等師計也。
疏云[6]還行及獨行無[7]心[8]窹於窟調此難調心者。遊歷境界。名為還行。無第二故。名為獨行。今難云。若有心所。則名伴行等。不應名獨行。既名獨行。故知無佛。無身者謂形色。意說此心無其形色。窹者睡。窹窟者心窟。意說此心睡窹於心窟中。難若有心所者。應頌中云。謂此難調心所。既唯意調心。不言調心所者。故云無心所。論云染汙由心者。解云由無心所。經但云染淨淨云由心。若有心所。經言染淨由心所。不由染淨由心。
疏云心垢故眾生垢者。是第八識。此文說。由第八識中有二鄣垢種。即令眾生受三界生死身。即名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者。即第八識無鄣垢種。即令眾生得或生淨土中。
疏云此意難云許心似二現[9]此牒[A91]已成義者。[A92]已前論文中。以成立八識心王六位心所。此成立得心王心所之上皆能。既似無相分。或現似能取能取。此許心似二現。牒[A93]已成義。立八識心王五十一心所。變似見相二分。若疏主解將此許心似二現。此一句則總結。[A94]已上所有八識心王六位心所。皆能變現見相二分。疏主無不釋。他難言。但將此結上文。若悊[10]法云許心似二見者。他人申難別此一領證無證云。意說。若染心生似貪現。若染心生。即似信等[11]言故。唯知有心王。無貪信等心所故。有許心似二現貪信二名似二現。若疏主解此假似見相二分現者。即不相當本意。外人淨離心外者。別心所相應。無別心所相應。即引此頌證。無心所本意前論現似見相二分。疏主錯解。
疏云如是貪等者。乃第一說染者。疏主解心上變似貪[1]心等現。由如自證分變似見相二分。正王能似。由如自證分貪等是證變似。由如見相二分。悊法[2]禪云。若疏主言心變似貪嗔等。著變言者。則生生相應義。他外人總意諍有別心所與心王相應。淨無別心所共心心王相應。亦不淨心變貪等。疏主不解相應。但義之唯似。故知非。哲[3]法云。此頌中是似貪等義。似於心等。云染心起。則似貪等現。淨心起則似於信等現。唯心王上似有貪信。故知無別信貪等別體。
疏云無別染善法者乃至如二分者。疏主釋云。謂心變似見相二分。見相二分離心[A95]已外無別善法。又言心變似貪信等。貪信等離心無別有貪信等體。今變似之言。即顯心王是能變。貪信等是所變。由如自證分變似見相二分。見相二分離自證分[4]受無別體。悊云。序之外人本意。淨貪信等染善心所。離心王無有[5]引體本。亦不淨見相二分。離心別體。外人本意。淨有別心所。無別心所。與心王相應。疏主言。心變似貪等。著變似言。如心變[6]見為相二分。即者却相應義。哲解云。無別染善法者。外人云。善心染生似貪起淨心生。即似信現。此染貪善信體體外。更無別染貪善信等。故知別心所法。應方上下文意。知疏主錯。
疏云如對法第五相應六等說自性二體不[7]供者。彼論云貪信得與解思等相應。無二貪自體得相應。或信得與慚愧等相應。必無二信自體得相應。唯說與他性相應。非與自性相應。
疏云離日輪外無有光明如日[8]所故千光明者。離日輪外有多光明。故知離心王外有多心所。疏中且初日輪照千境界。且言千光明法。且日輪有百千萬億光明而照於境。境亦有多。
疏云第七云五法品說者。彼經中說。相名分別正智如如。名五法。
疏云彼覺天等之非別有所俱心前後分位別故說有五者。解云覺天等計心前後分位。若別說有受想思。如初怒緣境領納時既名受。次第二念念緣境施設名言取像即名想。次第三念緣境造作時即名為行。次後於境了時即名為識。即一識體緣境前後分位別。即名受相行識。離心[A96]已外。無別心所。餘貪信等。皆依思上假立。故知無別心[9]取。即前後分位說有五[10]應。若經部立有受想思[A97]已成五蘊。非此所破。若覺天不立受想思等。所以此破覺天立。亦非破耶。思之。
疏云由相異故體亦應異者。今難既許受行化用相別者。亦應受想行體。亦應別以體不離相故。
疏云彼計六識體一而所依分位故說六此蘊亦爾者。即是一意識。菩薩計。又彼計六識即體是一。俱所依。有眼等六根門引故。說有六識。如一獼猴於六窓中[11]著。此五蘊亦爾。定唯識。但前後分位別故。說有受想行識五蘊。今者傍引一類菩薩。正破覺天。
疏云為現在一念有種種行相不同乃至名有多分位若別者。又難云。謂現在一念識。有多行相。謂一念中領納行相取傍造作家之心了別等眾及行相。既許唯有一識有漏。所以[12]念此一念識。有多行相。因緣者。所以義。
疏云謂多念變異根境相似因緣無別亦爾過[13]先者。又難多變異。設許汝前後多念。則令一識有種種行相引者。今難云。且如一眼前念眼識。亦依眼根。前念眼識。亦緣色境。後念眼識。亦緣色境。既眼識緣前後念。根境相似。有何[14]前以。則一眼識。前後有分別領納取像造作等行相。若別太成過先也。
疏云即貪無有所依染心者。即貪無所依識。[15]無所依識。
疏云又[16]後經說觸受俱想者。既經說有觸受想。故知別有心所。
疏云亦言如是諸法和合非不和合者。若別有多心所。可言和合。無有如眾多人得名和合。一人不名和合。既唯有一識無心所者。如何得名和合。既言和合。故知別有眾多心所。
疏云又經說燈明喻乃至如前行者。如依一燈則有眾多光明。如依一心。即有眾多似所長行。如前引者。即前論文云。如與光日光喻與明喻亦相似。如依日有多光。
疏云又速速三喻乃至成唯有想[A98]已者。今云將後三句即配前三界居聲聞。云何是唯覺者。即能前欲既說欲界中計四大種為我。豈欲界中唯有色故。亦有心心所。或唯有心者。配上色界。色界中。既言意生。意者即是心。豈色界中唯有心。故[1]地亦有[2]似所。唯有想者。即配上無色。無色界中。既言無色想生。豈無色界中。唯色想而無心所。故[*]地無色界有餘心心所。謂乳酪蘇乃至有想者。今引此喻。意說證有心所。豈唯有色必應有心。亦有想受等。有色意生。意生者。即是作生隨意然而生故。
疏云即彼所說三麤四大種以為我者。即如欲界人中及天。皆執此麤四大種。以之為我。
疏云將決定。解云。五通行。亦名將決定。心起即起故。故言心王為主為依簡亦無事。即五經。一者如[3]性說之貪嗔等法。二又後經觸受想等。三又言如是和合等。四又經說燈明喻合。又連三喻[A99]已上即名五經。
疏云唯有想。解云。既云有想。故有餘觸受思等心所。說六界者唯顯色動心所乃至故故想言以心勝者。然此中說士夫六界。唯解有內情身中作法。亦不[4]初外山河等上作法。既言言士夫。明知是內。一色取依者。謂身上四大種。其能依法。即有十一。謂五識根及身上五塵。并[5]先表色。此十一法。皆依因身上四大種故。若外塵其外依法。唯有五塵。[6]文十一法。二動所依。謂身中骨節間中界。由骨節間有空界故。法內身能持劣行來事。餘心所依可知界也。因言性也。色心之身依空而動者。如人似造時由能等心敬乎起等流色。方始依[7]雲有任運任等事也。
疏云又次前引乳等喻經應為返質。覺天等許心十一後變異。若別起五蘊能若別。今返質云。乳酪蘇等。前後變異。熟乳酪蘇等。即名為即。既心體許前後變異。心體亦名為色。非謂所以質等亦無者。若心王即名能似。心所名似。其心[A100]已上起染心。應即似等。若心王上起淨。心王即似信等。頌許心似二現。即是心王能似。或似於[8]質等。或似於信等。即是所似質[9]心等。一無別體。乃至現者是也者。意說見相分。離自體分外。無別見分相分。由自體分生。即觸變[10]見似相二分現。二雖有別體。體由心方生。為法勝說之為似者。此文即說心所。離心王外別有體。由心王生心所。為王法得生。若爾貪信等。乃至所之似貪信等者是何者。此中問意。貪信等即入能似心王中。[11]受別有所似貪信。能是何想信諸心貪信等法。乃至亦在其中者。此答也。言想者。心王能起染淨。別者貪信等所。此中說心王亦能得染貪淨信等及無記法本質。即心王自證分上所變相分中。有貪信無記三性法。其信亦能緣信等。貪無記法本質。正信等。自證分上所起相分中。亦有信貪無記三性法。其貪等亦能緣信等無記三性本質。然貪等自證分上所變相分上。亦有貪無記三性。其想許心王聚中同時有心所。此解心王貪所心能似貪信。與下解別。其無記法有順染者順善者。順善者乃至此亦是即如善心中[12]緣無記法。緣無記相分。無記相分。即名順善。染心緣無記亦然。今頌中但云似貪染法。似信淨法。不云無記法者。其無記法。若有於此無記法。而起染心。無記法順染。若有因此無記法。而生於淨心。其無記法即順淨。若順染者。其無記法。即為名染。若其無記法。若順善者。其無記法。即名為善。頌中不云無記也。如大眾部一說說出世鷄胤部。此四部即立有善法惡法。不立無記法。且如由善為因。感得平正好山河果。其山河等雖此感善業善得強。其山河既彼善業感。其山河等。等即順染善。能感善善因山河等法。亦名為善惡業為因。感得山河世界及地獄等。其惡山河等。亦順彼能感惡業因。其山河名為惡性。問第二解云。初解何別思之寬勝。應捨宗抄。今此所說。四世俗中第二道理世俗。乃至法爾因果非即非[13]理者。然此論中言。若依世俗蘊處界等。心王心所各各別。即是依第二世俗中解。若論中云若依勝義心所。與心非即非離者。即依四勝義中。第二勝義說。以第二勝義中法。皆非即非理。以心王為因。心所為果。亦非即離。或心所為因心王為果。亦非即離。以心王心所相望。得有相應因俱有因。亦不依第一勝義中。第一勝義中但明諸法如幻。亦不明不即離門故。依第二勝義以說不即離。能立四重世俗。即約諸法定說。若第二俗。即瓶盆還乘。若第二俗。即說蘊處界。心王各各定有。其體各別。若依第三俗中。四諦為因果。果即定是果。果不是因。因即定是因。因不是果。又如善因決得樂果。善不善因。決定得苦果。因果各別。若依第四俗。即二空各別。由斷我執而得生空。若依其四勝義門者。即不可說諸法是定。諸法皆不定。若第一勝義。蘊處界等。皆如幻如化。名自等八喻皆不真宗。若依第二勝義。因果不即不離。因即是果。以苦樂是一故。心王為果。心所為因。或心王為因。心所為果。種子與識體為因果。亦非即離。若依第三勝義。真如體是一。但初詮門顯。即假說二定。若第四真。即一心法界。心言路絕故。第二俗與第一真。法體雖是一。但[1]初真實如幻等即有差別。餘者准知。門後三俗[2]善三真。皆體是一如。我於一法上。而分真俗。若其法是一。但為所為說別。而佛為初入佛法眾生及餘意生等。即說四世俗法。定有蘊處界等。實有因果等事。各各真實。若佛為修業者。欲入聖位。即約觀行次第說。諸法如幻。因果不即離等。即四勝義真實。[3]後俗前三真。皆體無別。但初觀行無及對根不同。即說有異。又約第三勝義。乃至若同二無我。八非定離者。真如雖體是一。約詮以顯之。如云善法真如不善[4]彼真如無記法真如。皆約詮顯。今之二重。亦初詮。即八識有八。若約二無我。八識皆是二無我有。八識體不別。又則推入第一真中。亦非即離。乃至可有實離者。今約第一真中。亦有不即不離。既諸法皆如幻如化不真不實。別有即離。其第一真即理勝於第二俗。
疏云或是第四乃至彼文自會者。若依第四勝義。心王所不定說。若即名離。如下解八識中云。八識自性不可言定一。行相所依緣相應依故。又一滅時。餘不滅故等。亦非定異。經說八識如水波等無差別。故定異應非因果性。故八識亦不可定說。若即若離故。至彼真勝義中心言路絕。文自當會。
疏云問雖但有現起乃至依俱義隨義隨者。若論文中。唯問云何應知現起分位。不問次中所依信義。所以不問。
疏云解第三能變[5]染第二頌[A101]已後乃至心所俱說者。即前解第三能變染。謂次第三能變等一頌為第一。次下云此心所遍行。即是第一頌。依止根本識真。乃至六識亦俱依止第八識真。即頌中五識隨緣現。及意識常現起。此前六識。皆依第八識故。或俱不俱。如濤波依水等二句。釋俱轉義。准論頌合有三句。
疏云無心之言乃至意得起立者。頌中言無心二字。通下四位。應言無心滅定無心無想定無心睡眠無心悶絕。若餘四位。不言無心者。即四位亂有心故。此四位謂言意識得起。意識得起即有過失。既云五位無心如何於中。許意識起。無心無心通下四位。即下四位亦是無心。無過失耶。
疏云根本生之由。作解始初也。即是根義。第八識生之因由。又初生此一身之中第八識。亦為生初始之由。不得無始來始也。第八識是無始也。但初生現身一期分限中。立始終也。
疏云又解第七八識並明乃至影顯文者。第八識並明。即有漏分位者。如前明第八識頌中羅[6]供位拾。即明第八識斷有漏分位。又如前明第七識頌中云。阿羅供滅出世道無有。即是明第七識。斷有漏分位。則第七識唯明斷有漏分位。不明第七八識。第七八識滅分位。今六轉識唯明起滅分位。即頌中五識隨緣現。及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乃至睡眠與悶絕等。即六轉識唯明起滅分位。[7]分明斷有漏分位身。解云。第七八識一切[8]事。常行恒無間斷。所以第七八識但明斷有漏分位。不明起滅分位。即返顯六轉識。亦有斷時。六識但明起滅分位。又顯互顯第七八識雖但明斷有漏分位。亦影七八二識。亦有起滅分位。即七八識正斷有漏時。即亦名起滅。今六轉識。雖但明起異分位。影顯六轉識六有漏分位。即前後論文影互顯之起滅。滅者。即是五位無心起者云意識現起下轉依中自當解者。問何處文是。下疏云。即意識常現起下轉依。此一句通二頌說者。即此依止根本識。此二句通下二行。下二行頌中明六轉識。明六轉識皆依根本識。
疏云二同緣色境者。即是五塵色境。
疏云若小乘五識有三類即以五四三緣而生者。三類者。一者眼識為一類。以眼識具五緣生。謂[9]雲明根境及作意。二者耳識一類。耳識具四緣生。謂雲根境作意。三者鼻舌身三識為一類。此三識具三緣生。謂根境作意。若天眼除明[*]雲者。問天眼除明雲。鼻身識亦除雲。與天眼何別。應天眼以闇中亦能見。及合中眼見。眼取合中知境。又問若天眼除雲。眼與肉眼何別耳何別。
疏云並無根本依者。若前六識。以疏即以第八識為根本依。若七八[1]受互相依。即唯有俱有依。而無根本依。
疏云或說第八依四第七依三乃至此據正義者。若說第七識具四緣生者。故即是前三師不正義。如前第四初說。第一師說。第七識緣第八識識體。及緣第八識俱時相應想遍行等。第二師說。第七識緣第八見相二分。第三師說。第七識緣第八識體。及[2]後種子。此上三師說。第七識依第八識。其第七識遍緣五遍行。及相分種子。第七識所依所緣各各別也。其第七識即是四緣生。四緣生如疏中解。若第四師說。第七識依第八識見分。緣第八識見分。即第七識即以依初根。即是所緣境。第七識唯有三緣生。三緣生者即是正義也。如大暴流水者。問經中唯取暴流水。不取池水。[3]甘不流水以為喻。可知。謂如明淨鏡面乃至多影者。問大乘中之無[4]境中信。如何此經言鏡像。又問鏡中者名像。如人行在[5]四中。有餘色生。名之為影。何故此經中。說中像名之為影。答有一影生乃至多影者。此中既明淨鏡。鏡中即是像非是影。若行在日中。有餘色生。名之為影。影此應云乃至法中無等者。此通說[6]想致等。三解云。今此論文中。應云此法喻等。廣說如經。則一不[7]之此法喻等。今[A102]但之此等法喻者。法中唯有五識處無法[8]可等。若喻中中雖舉各設喻。即喻中處有喻可等。謂受等取被像鏡喻。此通之此等法喻。
疏云乃至佛果五識勢與因。解云。佛果五識。具緣多小。與因中凡夫相似。亦佛果識多間斷。少分相續。以所藉眾緣。時多不具。又佛[9]佛中肉眼之具九緣生。既名肉眼。必具九緣[10]識。若佛天眼即具七緣。除雲明。
疏云亦者顯不定義。於中四解。
疏云或[11]緣。於心或異緣[12]而者。或厭於心者。即是無想定滅盡定。或異熟而者。即是無想天。睡眠悶絕。
疏以八識相望不同前乃至名常現起者。第六識不同前五識麤動。所藉緣時多不具。起時少不起時多。又第六識不同後二。七八識行相微細。一切時常相續。第六識名常現起。
疏云取後第二翻下文云由斯頌中中不說此第六乃至彼雙結者。即論中第二翻解末云。由斯不說。第六說此隨緣現。亦應相論中第一翻解。末亦應結。由斯不說此隨緣現。今論中於第一翻末。不著此語。於第二解中方著此。由斯不說。此隨緣現者。初雙結上二解。
疏云種根理者。種子謂種。根謂六根。理謂四諦理。
疏云由[13]何依等或闕等時者。或由五識所依五色根。五色根或即間時。如處母胎中羯羅藍等位。五根未起。即名闕根。五識亦不得起。又胎眼盲聾等。皆關五依根五色根。五識不起。
疏云緣理事等者。理謂安立諦。非安立諦。理即是內事謂五塵事名外根境等者。根謂六根名內。境謂五境名外。以八七識[14]與同故者。意說五識八七識。皆同緣事。不可約內外解。若第七唯緣內。五識唯緣外。以想為生死之內者。謂諸外道亦不別立受思心所等。唯有想。能緣一切境而取相。如想等因想而造生死。學受生死身。由此想是生死內。外道偏厭想。又受修諸禪。想修無色。修諸禪者。即初禪生。應二出苦三出喜三出樂。即初禪有定生喜樂。二離生喜樂。三離[15]生。[16]樂妙樂。四有者念舞靜樂。即離變異受。得不動無為。想修無色者。名空無邊處想。識無邊處想。乃至非想處想。由離不變異受。得滅受想無異。別有高樓者。即大論俱[17]者等。皆說廣果天中。別有高樓。梵王居住。初禪梵輔。與梵王同。一个[山/相]雲地。可許依此地上別立高樓。外第四禪中。既是[1]礙居天。如何於廣果天上。別立高樓。答如[2]果天與無想天。雖各別處住。地高樓故。名同一地。然無想天稍高於廣果天。百里五十里。故名高樓。其一一外道。各各住一个高樓。非是眾多人共住一樓也。如下三禪。即有[山/相]雲密合。但第四禪中。名星居天。所以初天名無。例餘上八天。亦名無雲。輙所得名故有。如四諦獨名安立。舉初以顯後。集諦名邪行。乃至道諦名正行。然梵王與梵輔。雖同一地。若於間常時。其梵輔亦不見梵王。梵王意遣令見。即得見梵王。
疏云所解違[3]語如彼說者。即次前疏云。如第二師會唯有有色支。據中間長時。謂初生時及末後時。皆有心時。又雖與無心定為喻。然長時相似。後得為喻。
疏云然上座部等說生彼中有亦無有心者。彼部說。生無想天中有。亦無心。
疏云大乘中有生支攝。解云若小乘中說。中有即是識支攝。小乘不立有種子故。過者乃至無名行。中有名為識。識支入母胎。名名色支。胎漸增長名六處。乃至應[4]捨別抄。云謂於中有至本有中。未衰變來。皆生支攝耶。
疏云非即次生有後第二念時乃至非有意識者。者欲生無想天。有心者。然非即次生有時。第一念第二念。亦非彼本有初第一念第二念。說名有心。彼生有中。第一念第二念。本有中第一第二念。皆無有心。以悶絕。然約彼本有心長時。說有心。謂生彼天。一期五百劫。分位三分。謂初分位中。一百六十七劫以來。皆起法。云彼一期中。十分分之。初位即五十六劫[A103]已來。皆有心說極少。亦百年五十年有心。若據生有本有初第二念。即說有心。不初本有位。初分位中。一百六十劫[A104]已來。名有心爾者即卵生等。初受生時。生有[5]大第一念第二念。及本有中多念。皆無識起。以是悶絕以攝。即以後本有。方有心起。故知生無想天亦然。
疏云又非中有末可起想心者。亦非中有末位。可起異熟無記心。以彼中有末位。皆起[A105]閏生。[A106]閏生生即是染心。不是想心。引起異熟無記無心分位位時者。能引異熟無記種子。六法常定。謂遍行並心王。餘五或有或無。異五別境。或時一起二等。即取此等法。為引起異熟無記心體。然無記心。多分不起別境。少分起別境。若善心多分起別境。亦有少分不起。若定心無漏心。即常起五別境。
疏云今作此[6]分作於第六心滅上無想者。問何故[A107]已前論文。依第八識上。建立無想異熟熟。此則依第六識中。立無想異熟。第六識中立無想異熟。為是則別想為是想等。答前據依第八則行識行上。立無想異熟熟。據依第六識中厭心種子上。立不相違。
疏云[7]如婆多亦許多時起者。即多云說生無想天上。即亦許多時起心。[A108]已後即別者無記異熟實法。遮心心所令不得起。若大乘宗唯於第六識不起時。即於厭心種子上。假立無想異熟。
疏云第四靜[8]慧下二天亦然非是凡夫下中熏習。真無雲天名下品。福生名中。廣果名上無想天上[9]六。熏習。唯在廣果天中。不下二天。若許可三禪中。各有三天皆有下中上六熏習。如初禪中梵眾天名下六。無趣天名中六。大梵天上。餘二三禪中。三天皆爾下二天亦然者。即生無雲福生二天。亦麤動。非此二天即發異受名亦然。此二天亦下中品故。然下六修禪生無雲。中六生福生。上六生廣果。外道所生彼不知者。問准知疏文。異生身在廣果天中。若得他心知天眼等。亦別知五淨居天。若菩薩及后二果。身在欲界。乃至四禪廣天[A109]已來為亦不知。五淨居天身得知耶。然今即是定前乃至同大論五十六說者。此下疏中有三解此即第一解云。若前定前。漸漸心時。所熏得種。此種子[10]免在有心位。能有勢力。即感彼天想法。第八識此漸心時所熏得種子。此種子至無心位[A110]已去。即此種子能感彼天中別法報。第六識即一因能招別想報二果。此解不當。即取下第二三解以為正。又解即是能引定思。乃至二因二果別者。此第二解云。若前時利時微細。微細心中[11]所所熏得種子。此種子[*]免勢力。能感彼第八識想法有心果。若微心及利微心時所熏成種子。此種子在有心。及以后至無心位。即皆能招別報。第六識即前微微有心時。種子還能招生彼天。初時別法有心。第六識果。若此種子至無心位時。能初彼天以後別報。第六識無心異熟果時。有心時。能招有心果。無心時能招無心果。此等文意說。即前微微心強。招總報阿賴耶識。若微微心時既劣弱。唯能感別報。由如正一白三羯磨時。即成根本業道。能招想法。若前加行心及[A111]已后得於[1]或見有護持心。唯能招別報此亦如是何故有位能招彼別報有心果。至無心位。能招彼五百劫無心果。答有如施[2]成堅[3]因藏。初發心施喜將物施喜施施受喜來感得不境互堅因三時。若一時不喜。則不定果業。今此亦爾。初時有心業。感有心第六識。后時無心時業。即能感彼無心第六識。又宗云即約一旦在有心時。無心時分位。別能招總報別報果。謂此定前后時利思。至心定位既去。此思即能招彼無想天中第六識別報異熟。有心位及后無心位。若此時利思。在定前有心位時。即能彼天有心第八識總報果。即許一思能招別報。有心位無心位。由問一是業。能感色非色。色者色身非色者即是異熟心心。初第三解可知。
疏云前說即許一思招二報。乃至理亦不遮者。即說一思能感總別報。是前第一解。色者謂身。非色離根。如依一業能感色身及根。故知一思則能感別報。
疏云此念前念唯有有色支言者。即約別法六識中間不行。彼說無想天。唯有有色支。
疏云設一期此同小乘者。小乘者小乘說定三。約后亦名心。下文之約後有。故無如是[4]是先。大乘破云。中間長時無有過。
疏云生彼有情必有欲界乃至生天後業等者。如諸外道先於欲界第一生中。修得無想。[5]受此欲界死死至第二生。即生無想天。受無想天。受無想天滿從彼死至第二生即墮欲界。以欲中後報[6]第。由如小乘同說。生北洲人。北洲人死。定有後報業。生六欲天業。即如如生山中坐禪師觀行等。若能觀自身。六有實我諸法皆有。是因緣生唯除法執者。即是好[7]生行。若據法皆[8]雲無有體。即是好取雲。不攝佛教由諸法雲無根生北洲。由前觀別無實我故。生北洲。於一切法。皆無我取。以由前緣世坐禪前加行心中。有少聞思善。從彼北洲[9]從[A112]已。後報業生欲界六天中。
疏云此義意言由前在此乃至必生欲界者。即是小乘釋。由諸外道前世此欲界中。修無想定時。前必作欲界中善業定。前釋種故。受無想天。彼[A113]已定生欲界欲界中或生天中人鬼畜無間等中也。和尚用大乘宗。難小乘曰。若言修定時。定前造欲界業。即之後報定生欲界者。今難云。即修無想定時。加行亦造下三禪業。始得無想定。始能修無想定時。即先說生得初禪定。得初禪定[A114]已。又修第二禪。得第二禪第二禪[A115]已。又第三第四同前。方始生得無想定。定前既造四禪中宗。又應往彼無想。彼[A116]已後報業。生下四禪中。若彼救言欲界是劣。即生欲界。今難言。下三禪望彼無想天。下三亦是劣。應得生下三。又彼言定前。或釋種涅槃等。往彼無想天沒即後報業生欲界者。今難言。若有釋種定業。決定不得生無想天。既得無想定即折伏種等業。合成不定。故知下三禪皆得生。
疏云云此不同彼唯今法乃至順後受業者。大乘不同彼小乘若彼小乘無想天。唯是生報。可言往無想天死[A117]已。后報業生欲界。謂欲界中第一生。修得無想定。即第二生生報業。受無想天業。三生可言后業。即生欲界[10]界。大乘中無想天既通後報。即無順後報業生欲界中。
疏云故知生彼既通生後不定乃至皆無有者。今乘中生彼無想天。通生報業後報業不定報業。如於第一生中。於欲界修得無想定。[11]往此欲界死。即生無想天名生想法業。如於欲第一生中。得無想定[A118]已。現戒現別。即退[12]先者。無定想起下三禪。往欲界死[A119]已。第二身中生在下三禪中。隨何天中受生[A120]已。又重修前第一生中無想定[A121]已。即往下三禪中死[A122]已。至第三生。始生無想天中。名後報業。又於今身中。修得無想定。現身退[A123]已。還生欲界。於第二生。修得無想定[A124]已。往此死[A125]已。第二生方生無想天。亦名後報。又如人先欲界修得無想定[A126]已。後退[*]先無想定命終後經三五生[A127]已後。又後重修得[A128]已先無想生。即無想天名不定報業。通三業也。若[13]經彼無想天死[A129]已。生下無雲等。及三禪中。及欲界皆得。又可經無想天死。即向廣果天。即至梵眾庶天。皆得次第受生。為此人先修得四禪中地地業。且如[A130]已前修無想天定。以須伏欲界染。得初禪下[1]六定。得下[*]六定[A131]已。即修中[*]六定。得中[*]六[A132]已。修上[*]六定[A133]已。即起厭心。厭初禪苦麤鄣等。乃至修二禪下[*]六定。乃至伏三禪染。得第四禪下六定。次修中六定。次修得上六定。於上六中。受別極修得上上六無想定。故知無想定前。皆[A134]已修得四禪中業。往無想天。別[A135]已生得。次第下生廣果四禪。乃至初禪梵眾天。但不得生[2]雲處識等。以為曾來未曾修故。
疏云言唯於無想天無心故知乃至濫有心故須簡者。若無想天。唯在廣果一處有。[3]受無別法想。濫不須著。無心簡之。故頌中但云除生無想天。除四位無心濫有心者謂亦有有心定。及有有心睡眠悶絕。今云無心故。簡去有心。故云無心二定。及無心睡眠悶絕等。然欲界人中。多分由喫粘食。有無心眠。六欲天中。亦有小分無心。若等活地獄。亦有少分無心睡。若餘地獄中。即無無心眠也。
論云伏遍淨亦伏淨染者。若得初禪有漏定。則伏欲界貪。若得二禪未至定。能伏初禪貪亦不能伏自地二[4]禪。若得第三禪有漏定。能伏二禪貪。不能伏自地三禪中貪。若得第四禪有漏定。則能伏第三禪中貪。則不能伏自地貪。若得雲處定。方能伏第四禪貪。乃至有頂亦爾。今遍之伏遍淨貪者。約地滿心者為論。論云有漏離次下有漏定。不能離自地染。
疏云依二十二法滅上假立。解云若無想定。依二十二法假立謂五遍行。五別境。善十一。及心王。若無想異熟。唯依第六意識中。十一法種子上假立。謂遍行別境及心王。雖亦有眼耳身識三中。各有十一法。此三識非是第四禪中法。是地初禪下地不取之。如前者。如彼毒箭入身也。
疏云修厭所同想作意。於所生起種種想中。乃至於無想中持心而住。即修是無想定時。於欲界中種種想中。作厭背想。厭下界為苦麤障。厭背而[5]往謂無想定寂靜處。作厭欣背持心而[6]作。
疏云顯揚第一亦作此說即似六行伏或得者。雖外道六行伏或。三界九地皆有。然初修無想定遠加行。亦作六行伏或。若修無想[7]天近加行。即不作六行伏。即初厭下界為苦麤[8]初。欣初禪為靜妙離。既得初禪定[A136]已。即起二禪未至定。厭初禪為苦麤障。欣二為靜妙離。乃至四禪未至定。即厭三禪[A137]已下。皆作欣厭法。既得第四禪上[*]六定[A138]已。唯作厭不作欣。即厭麤動心心所故。故近加行。但似六行伏惑。然六行伏惑。即令欣厭二法。問若遠加行即作六行伏惑。而欣厭親近加行。謂得第四定[A139]已。唯作厭想。不作欣想。即似六行伏惑法。何故此文於□無想定。持心而住。而作欣想。此論下文。亦云此唯厭想。欣彼果入。又下疏文云。又此定前。即為六行。有所欣厭。答想得遠。
疏云俱舍云或無想者定惑即無想。解云。或得無想者。有此定者。即此人定屬此人故。即無想者[9]者定名無想定。依主釋。或無想即定名無想定時。持業釋。
疏云有即命終者以論下云通後報後者。有諸外道。於第一生身。修得無想定。後還退[10]先無想定。即於現身中。受不得此定。即後命[11]後後至第[12]生中。方熏修得第一生中無想定。至第三生方[13]無想天。問何故無想定。先第一生中。修得此定。至第二生。受不須薰修無想定。即合生無想天中。何故至第二生中。受熏修無想定。方生無想天。若二生受熏修無想定者。亦應即是第二生。親造得業。此業應是生報不定後報。如何第一生修得諸業。成後報業者。雖至第二生。亦受不熏修前第一生福業。至第三生中。自合受。何故無想定業。即別論云。不甚光淨形色廣大者。問光淨即是顯色。謂赤白等形色。廣即是形色。謂長[14]頭等。何故不云表色。或多分者。是中六攝少分劫者。是此六攝者。然彼天五百劫。分為三分。三分中分。分分有一百六十七劫。若受一个一百六十七劫。即名下六攝。受二个一百六十七劫。即名中六攝。若具受三个一百六十七劫。即名色六上六攝。或受四百五十劫是中六攝。或受四百劫。未來是此下六攝。
疏云問若退生色界彼方生得生彼彼時光潔等不者。此中問意者。若有人是下[*]六性。先於欲界中。退先無想定。起下三禪染。後生欲界時。熏修得無想定。彼生無想定天。此人得光淨形色廣大。
疏云現不退定中夭者。此[1]人應云現不必退。亦不必中夭。形色者[2]云短色形。謂身形長短等量。
疏云一據形色量與前別乃至此六攝者。此據形色。以分三品。不約壽量。以分三品。或有雖壽命多而形色果劣。即名下品。或有壽量雖短少。而形色勝前下六。即名中六。極殊為上品。
成唯識論疏抄卷第十一本
校注
[0323005] 疏卷七本 [0323006] 疏無於字 [0323007] 若等十二字疑衍文 [0324001] 殊疑異 [0324002] 地疑起 [0324003] □□疑云次 [0324004] 漏字更勘 [0324005] 漏疑為 [0325001] 起疑超 [0325002] 巖疑最 [0326001] 即等十字疑衍文 [0326002] 念疑會 [0326003] *耶疏作正(*ノ字ハ本文ト異ナル。[○@編]) [0327001] 五疏作後 [0327002] 發現疏作如何 [0327003] 疏無聚字 [0327004] 說疏作故 [0327005] 疏無為證二字 [0328001] 是疏作盡 [0328002] 說疏作攝 [0328003A] 計疏作對 [0328003B] 顯疏作配 [0328004] 欲疏作類 [0329001] 五非疑語行 [0329002] 記疏作配 [0329003] 初疏作所 [0329004] 地疏作愛 [0330001] 一疑以 [0330002] 德疏作盡 [0331001] 燒疑嬈 [0331002] 分下疑脫憂等二字 [0331003] 根等六字疏作趣憂苦各在 [0331004] 插入苦字 [0332001] 顯疏作欲 [0332002] 者字疑剩 [0332003] 師疑斷下同 [0332004] 難疑漢 [0332005] 師疑斷下同 [0332006] 師疑漏 [0333001] 地疑知 [0333002] 法疑方 [0333003] 以疑佛 [0333004] 任疑住 [0333005] 飛疑罪 [0333006] 恒疏作輕 [0333007] 之疏作言 [0333008] 策疑榮 [0333009] 難疑雖 [0333010] 疏無嗔分二字 [0333011] 忽疑忿下同 [0333012] 法疑作汙 [0333013] 之疑云下同 [0333014] 受疑更 [0333015] 內疑因 [0333016] 別等七字疑定共戒因何所成 [0333017] 未疑等 [0334001] 師疑斷下同 [0334002] 成疑或次同 [0334003] 覺疏作以見 [0334004] 疏無師字 [0334005] 曰疑四 [0334006] 儀上疑脫威字 [0334007] 善疑染 [0335001] 見疑息 [0335002] 論疑患 [0335003] 妙疑抄 [0335004] 入疑容 [0335005] 欲疏作色 [0335006] 上等四字疑剩 [0335007] 師疑斷下同 [0336001] 說疑悅 [0336002] 汸疑諦次同 [0336003] 在疑苦 [0336004] 地疑智 [0336005] 師疏作斷 [0336006] 應苦疏作憂根 [0336007] 應疑憂下同 [0336008] 前疑所下同 [0336009] 非下疑脫無學二字 [0336010] 求疑實 [0336011] 師疑斷下同 [0336012] 應疑憂下同 [0336013] 前疑所下同 [0337001] 分別疑中所 [0337002] 求疏作心 [0337003] 名下疑脫極字 [0337004] 理疑聽次同 [0337005] 之上疑脫念 [0337006] 禪疑譯 [0337007] 地疑他下同 [0337008] 前疑所 [0337009] 云疑起 [0337010] 說諸疏作隨轉 [0337011] 遍疏作通 [0337012] 中是疏作猶有 [0337013] 與疑知 [0337014] 智疏作俱 [0337015] 真親疑親證真 [0338001] 之唯疑思惟 [0338002] 智疑知 [0338003] 師疑斷 [0338004] 界疑畏 [0338005] 水疑亦 [0338006] 還疏作遠 [0338007] 心疏作身 [0338008] 窹疑𥧌下同 [0338009] 此等三字疏作謂立 [0338010] 法下疑脫師字 [0338011] 言疑現 [0339001] 心疑嗔 [0339002] 禪疑師 [0339003] 法下疑脫師字 [0339004] 受疑更 [0339005] 引疑別下同 [0339006] 見為疑倒 [0339007] 供疑俱 [0339008] 所疑照 [0339009] 取疑所 [0339010] 應疑薀 [0339011] 著疑看 [0339012] 念疑令 [0339013] 先疑失次同 [0339014] 前疑所 [0339015] 無等四字疑衍 [0339016] 後疑復 [0340001] 地疑知次同 [0340002] 似疑心 [0340003] 性疑經 [0340004] 初疑約 [0340005] 先疑無 [0340006] 文疑又 [0340007] 雲疑空 [0340008] 質疑貪次同 [0340009] 心疑信 [0340010] 見似疑倒 [0340011] 受疑更 [0340012] 緣疑變 [0340013] 理疑離次同 [0341001] 初疑約下同 [0341002] 善疑前 [0341003] 後下疑脫三字 [0341004] 彼疑法 [0341005] 染疏作彼 [0341006] 供疑漢 [0341007] 分疑不 [0341008] 事疑時 [0341009] 雲疑空下同 [0342001] 受疑更 [0342002] 後疑彼 [0342003] 甘疑并 [0342004] 境中信疑鏡中[□@□] [0342005] 四疑日 [0342006] 想疑總 [0342007] 之疑云下同 [0342008] 可疑互次同 [0342009] 佛疑果 [0342010] 識疑成 [0342011] 緣疑厭 [0342012] 而疑礙次同 [0342013] 何疑所 [0342014] 與下疑脫五字 [0342015] 生字疑剩 [0342016] 樂疑喜 [0342017] 者疑舍 [0343001] 礙疑空 [0343002] 果上疑脫廣字 [0343003] 語疑論 [0343004] 捨疑撿 [0343005] 大疑中 [0343006] 分疏作文 [0343007] 如下疑脫薩字 [0343008] 慧疑慮 [0343009] 六疑品下同 [0343010] 免疑既下同 [0343011] 所疑強 [0344001] 或疑戒 [0344002] 成疑戒 [0344003] 因疑固 [0344004] 是先疑失 [0344005] 受疑從 [0344006] 第疑身 [0344007] 生疑正 [0344008] 雲疑空下同 [0344009] 從疑死 [0344010] 界疑中 [0344011] 往疑從下同 [0344012] 先疑失下同 [0344013] 經疑從下同 [0345001] 六疑品下同 [0345002] 雲疑空下同 [0345003] 受疑更下同 [0345004] 禪下疑脫貪字 [0345005] 往疑住 [0345006] 作疑住 [0345007] 天疑定 [0345008] 初疑鄣 [0345009] 者疑之 [0345010] 先疑失下同 [0345011] 後後疑終已 [0345012] 生上疑脫二字 [0345013] 方下疑脫生字 [0345014] 頭疑短 [0346001] 人疑文 [0346002] 云疑長【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50 冊 No. 819 成唯識論疏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