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大智度論疏

[1]大智度論疏卷第十五

[2]問曰[A1]已下問答意就分別無分別義明滅不滅也當說

我得阿耨三菩提時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聞我名者[A2]已下即是第十明聞名果欲論權果乃復無量以此十種收之亦皆盡也當說

問曰有人生值佛世[A3]已下即是論釋先立此一問下次第答也

答曰[A4]已下明法性身佛如什公三輪義中言時處眾法皆同者即此義也明法性生身佛以法性虗空為處解脫為時無生忍法為法無生忍菩薩為眾以法性生身佛為化主此即是時處眾法皆同義也若五凡夫論明有四佛謂自說自聞理說理聞報說報聞應說應聞若持心經明五佛華嚴明十佛此等但以義明之若以三義取即為三佛十義取即為十佛今此中唯明二佛法性生身佛者還據是彼佛菩薩徒眾聞者即能必得菩提永不墮惡趣等也當說

二者[A5]已下即是應佛如影隨形不相捨離是故報應相遂明之[A6]但隨見而見有種種不同不可言有身在而影自滅也當說耳

如喜見藥者即是阿伽陀藥也

如輪王梵釋等者皆明據於世間易可得願等也當說

念觀世音[A7]已下[1]本國有一人極大學問不信一切經書唯信觀世音何以然此人同村有一人破落江南去極遠有數千里地其母晝夜誦念觀音願得早見其子正為他犁地忽有一眾僧來語言汝母為煎我欲見汝我當將汝還去當送作具還他此人言道里極遠復無船乘何由可到眾僧言汝但送作具我將汝去其爾時送作具還家中有無數人而無見者來語言汝當閇眼捉我袈裟角爾時[彳*〡*熏]忽之間即到其村語言開眼此是汝村不即言是汝當還汝家去即得至家母子相見若一切世界中眾生於諸佛菩薩有緣者聞名皆得度也當說

又今佛但說清淨涅槃[A8]已下明如來但說涅槃法度眾生故得度者少人猶被譏謗言佛誘誑眾生若以種種世法度眾生者彌加起惡是故佛不與一切人得世間小小諸樂願故此經教量言教化令一切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皆得人天樂者不如教化一人得須陀洹令一切如上眾生得四果者不如令一人發菩提心令如上眾生發心者不如教一人相應實相波若一句當知波若功高出世間法勝故佛唯化眾生令出世間所以引提婆達來證佛唯以涅槃教化眾生尚被謗義又證令眾生得世間樂無益等義也此人具三十相唯無白豪相與千輻輪相耳當說

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A9]已下此下明諸佛各以種種為佛事所度不同義也當說

今復為有聞名國土但聞佛名即便得度故有此文來也

復次下當說

如須達[A10]已下證明聞名而有必得道義也當說

問曰然經言[A11]已下經文徵之也

答曰[A12]已下如人言我即時來可得只是一時但更不餘處行往而來我云即時來耳經云即時亦爾聞即修行無餘事隔能得於道故云即時不言即[2]二心中聞即得道故云一時也

難者言[A13]已下此意言七覺唯是無漏眾生緣慈者慈緣眾生屬於有漏有漏無漏既異云何言修慈心時得七覺也

答者言[A14]已下答意云從慈三昧起[A15]即修七覺更脩餘法間我言一時還成上義也復有二種即時義也當說

復次有眾生福德純熟[A16]已下此意復明有亦即得道義也當說

問曰上欲得諸功德及諸願[A17]已下明初品經文既訖於此故此下去總聊簡上文義意也一一當說

母功重[A18]已下若依此間俗典言骨觀肉踈故資父三年母只一年若內典取功重為言故母恩為重害之得罪亦重今二種波若為母懷育生長功德法身義重三昧是禪但相因藉生我如父也當說

明權實二智即是實智波若與方便波若故如人兩眼及鳥二翼也當說

釋第三十五卷

[3]第二奉鉢品釋論者上初品中明如來創告身子開宗[4]以權實二果及因中行德勸諸菩薩習行波若名為讚般若功能故皆言欲得如是如是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此文[A19]已竟今次明諸天歡喜見有三種諸菩薩等修行波若必當成佛故願言欲當奉鉢因以為品故云第二也

佛告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能作是功德乃至云奉先佛鉢[A20]已下即是經文就此品中大有二意第一明諸天歡喜讚嘆供養第二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云何應行般若波羅蜜下復廣開宗就第一中復有四意第一明諸天歡喜願當奉鉢供養行般若菩薩第二明諸天歡喜樂為菩薩眷屬第三明諸天歡喜護行波若之人第四明三種菩薩廣習行波若第一重中有此四意此初即是第一明諸天歡喜見於菩薩行如上功德故願當奉鉢如前天王此是經文下當論釋也

問曰[A21]已下即是論釋問意言[A22]已說菩薩具足諸波羅蜜功德今何以復說也答曰[A23]已下有種種意當一一釋

問曰菩薩增益六波羅蜜時[A24]已下上但明此品來之緣起未得釋文故設此問也當說

答曰下當一一說

如釋提桓命欲終時[A25]已下引此等事來欲證明諸佛菩薩出世有益諸天世人應須歡喜義也當說

問曰四天王三十三天[A26]已下此難意云上明諸天見佛菩薩出時減損阿修羅多眾故喜此向言若爾者下二釋可然上諸天無阿脩羅患復何故喜也

答曰[A27]已下明若無佛菩薩者脩福處劣果報不妙故今喜也當釋

復次諸天中有智慧者[A28]已下明上界諸天若智慧勝者則能知禪味為患欲界諸天智慧勝者能知五欲無常以佛菩薩出世故得於常樂所以喜也菩薩能令人遮三塗苦如得蔭答得人天樂如得華益得三乘果如得果益故歡喜也

問曰諸天供養事多何以奉鉢[A29]已下明各有定法也當一一釋

天上但以華開合為晝夜耳

九百萬歲[A30]已下答大本經言八百萬歲如目連問事經或言九百千歲此義並是譯經家錯笇之可知今九百萬歲為是也欲論如今賢劫中成佛菩薩若一處兜率天四千歲者則於四天王壽各有四倍於人間數有五十六億萬歲若彌勒經乃言五十六億七千萬歲今此中乃以四天王壽格菩薩人間修行歲數言應得值佛者此當是蔣進學者據設有可得之義為言耳當說

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及我等當請是菩薩轉法輪[A31]已下即是經文就諸天讚嘆中復有二意上明奉鉢義竟此是第二明願當給侍供養等義第三明勸諸義也當說

上唯明一須彌四天王及一欲界但三千世界四王無數前言奉鉢者但是當自界中四王也今以請說事大故論一切諸天也當說

舍利弗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乃至云觀族知識[A32]已下即是第二大分經文明諸人歡喜樂為菩薩眷屬義也

問曰前[A33]已說下論一一釋也當說

天上無布施故為天說但言作諸功德人中六波羅蜜事盡有故為人說言增益六波羅蜜又次後但云善男子女人等故當知唯據人也

問曰下料簡之

復次三業[A34]已下次舉十七種德來顯善人相也答曰[A35]已下明天有天眼天耳他心智等自知善者供養菩薩故不須言善天也人以肉眼不知善者能供養菩薩故須的說也

問曰何以[A36]但說男子女人善[A37]已下當一一說

問曰善男子女人何因能作是願[A38]已下明何因能作是願願欲為菩薩眷屬等也當說

答曰下當一一釋

如菩薩先為國王太子見閻浮提人貧窮[A39]已下恐人不信言誰無事乃願為菩薩妻子眷屬等何以故此下去廣引事證明他欲樂為菩薩作眷屬等義也一一當說

我當作多聞弟子者今阿難即是也

我當作神足第一弟子者即目連是也

我當作智慧第一弟子者身子是也當一一說

師言晉世石崇亦得如意珠也喜德女願不同金地國王姤也當說

女得調伏心志者即是柔順忍也當說

六寶來應者以喜德一人變為女寶故唯六寶來也

師言此論云寶女決定不孕若華嚴乃至言生子者此論凡女未變之時有孕至變為寶女時始生故云爾若一日作寶女者無也

爾時四天王天乃至阿迦膩咤及非不斷[A40]已下即是第三明諸天歡喜擁護菩薩令離五欲護行般若人經文也

問曰諸天何故作是願[A41]已下即是論釋明五欲之中婬欲最重能令眾生失於本性妨亂處甚故須令離之也

令諸女人惡心姤忌[A42]已下明諸女形雖似人心如羅剎言氣非人故須離也

童真行者如小兒子雖根具足而無欲心是真童子今欲令菩薩離欲如之故云作童真行也或有人言受五欲何妨但令不著亦不妨聖道為斷此見故言眾生無始[A43]已來悉皆曾得梵天以五欲鄣故曾得之法由尚不得何況聖道未曾得物而能得也

淫欲根深[A44]已下大集經言瞋為䩕賊愛為濡賊如瞋恚之時能殺父害母此極重但濡賊難除婬愛煩惱眾生恒起為三住地故所以言深眾生不恒瞋恚欲殺父害母等故不言深也當說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要當有父母妻子等那[A45]已下第四明三種菩薩習行般若上意云菩薩增益六波羅蜜諸人歡喜樂為菩薩眷屬故今身子問言菩薩要當有眷屬那也

佛告舍利弗或有菩薩[A46]已下或者是不定辭有三意明佛以三種菩薩來答一者在家未斷愛欲菩薩二者出家離欲菩薩三者明法身菩薩為眾生故受變化身見受五欲名為方便應化菩薩有此三種菩薩行於波若故所以或有實須有妻子者或不須者或方便須者也當說

釋曰[A47]已下明此三種菩薩中若以在家出家來命取者初菩薩俱是在家後二種菩薩唯據出家若以生身法身來命者初菩薩唯是生身第二菩薩通生法二身後一菩薩唯是法身若以離欲未離欲義來命者初菩薩並未離欲第二菩薩通離欲第三菩薩一向離欲菩薩之位雖復無量以在家出家離欲未離欲生身法身等三對收之則各無不盡也第二菩薩既是出家菩薩應一向但言離欲所以乃言或未離欲者此是屬出家菩薩位不行欲行故得云一向離欲今言或未離者以此菩薩中有未斷愛分煩惱盡者故云或未離也若無生忍[A48]已來名生身法流[A49]已上屬法身也

明法身菩薩常以四攝五生等攝化眾生今此中但明攝二生也

言作閻浮提王等者則是增上生[1]作長者等[A50]已下即是處勝生義餘息苦隨類最後生義但意含之耳當說

譬如幻師及云為眾生故受五欲[A51]已下即是經文明唯為第三法身菩薩作譬何故然明第一菩薩既是在家法有愛欲故不須譬顯第二菩薩既是出家法須斷欲故亦不須以譬顯唯第三菩薩[A52]但是法身無生菩薩而為眾生故以方便現在居家有眷屬等此義難明故須譬說以顯其德也

下當論釋明人五情所見法變失不實幻亦是五情所見而自不實此事相當故以為喻也當一一說

菩薩常以種種因緣毀訾五欲[A53]已下前但總明經文來之大意今此下去始次第釋文也當一一說

如魚吞鈎必為鈎所賊害故云如鈎賊魚一也當說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云何應行般若[A54]已下即是品之第二上初品中雖告身子及舉權實二果因中萬德勸波若但讚波若功德未好廣明行波若義今此下去品品之中始是開宗正說修行波若義也當說

佛告舍利弗[A55]已下如來正舉生法二空明行波若以答身子應行之義也當說

何以故菩薩字字性空[A56]已下次釋所以應如上行般若義也當說

色即是空故云離色無空也

空即是色[A57]已下明無自即假有故空即色假有即無自故色即空也當說

何以故舍利弗但有名字故謂為菩提[A58]已下後釋上色所以得即是空空所以得即[2]是義以色之與空同但有名字無有實義故得即是也當說

所以者何[A59]已下復釋上所以云但有名字而無實等義也當說

何以故名字是因緣和合作法[A60]已下上言但有名字今次釋上名字復不可得義也

問曰是而[A61]已下即是論釋此意言上身子[A62]已言云何菩薩摩訶薩欲以一切種知一切法當習行波若波羅蜜今何以復問言菩薩摩訶薩云何行般若波羅蜜如似煩重也

答曰[A63]已下有二意初意云上身子但因佛說故問非是自意為欲利益眾生故問今者始是自意為益物問也第二復次意云身子聞上初品中但廣讚嘆波若功德無盡心生歡喜故今所以問言云何應行得如上功德等也當說

問曰[A64]已下此意云上身子[A65]已聞佛云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波若波羅蜜中三事不可得故具足檀波羅蜜[A66]已明行般若義竟今何以復問行也

答曰上總問下當說若般若波羅蜜功德無量無邊佛智慧亦爾[A67]已下此意云般若功德無盡佛智慧又無盡佛以無盡之智復說無盡之功德若身子不問行般若者以般若功德無窮故佛則嘆說無[A68]若爾者佛則唯得說般若功德不得說行波若義今日身子問故如來始住也當說

問曰下當說

答曰[A69]已下意云夫論成佛要須福德智慧二種莊嚴佛若但嘆說波若功德者爾時但得增益福德無有智慧今若因問得心佛歎波若功德者則佛須次說波若之行得增益智慧以是義故身子發問止如來也當說

問曰如人有眼[A70]已下問答等當說為令眾生知實法故出[A71]已下明此波若本為令人知實法故出實法之中既無所有是故波若人亦無所見也

問曰若入般中[A72]已下還難上答意也當說

答曰[A73]已下明答意則復還引上意答既云波若為實法故出若言無波若可見者此義則可信若言出觀還見波若者非是實故則不可信也

問曰[A74]已下此意言若云入觀見有者此則是智智強觀法令無是破法得空義非是一切法本來無也當說

答曰[A75]已下明依世俗故於無名法中假名相說所以說者只欲令解於無說當取說意勿取語言也當說

問曰若[1]波中貴一功法空[A76]已下此意云若言波若中無一法可存言一切法皆空者云何不頓說一切法空而漸漸次第先說眾生空若爾說者當知諸法則有空不空也

答曰初聞般若[A77]已下明雖復一切法空應須漸漸說也當釋

不見我行般若不見我不行者[A78]已下此下有五復次意來釋此一句文也當一一釋

初就凡聖明行[2]不義也當說

復次佛為法王[A79]已下此約因果明行不行義也當說

復次行般若波羅蜜者生憍慢心言[A80]已下次就慢懈進怠解行不行義也當說

復次不見我行波若波羅蜜者為破著有見故言不見下明破病互為藥石義釋所以言行不行義師此中引淨名中童子說法不有亦不無等偈及引不真空論言有本無名等來釋此義意當一一廣說也

復次不見我行[A81]已下次明約止戲調息懈怠等義來釋行不行義以作乘馬喻來也當說

復次佛自說因緣所謂菩薩字字性空[A82]已下釋行不行義[A83]已竟今次釋云所以者何菩薩菩薩字空等文句還一一牒上經文來也當一一釋

問曰先[A84]已說此事[A85]已下此云前[A86]已言菩薩但有名波若波羅蜜亦但有名字今何以復說也

答曰[A87]已下答意先但正言波若實觀不見菩薩不見波若字故云[A88]但有名字今乃說不見因緣何故不見云菩薩般若等以但有字無有實故言不見也

上菩薩義同此菩薩者上言菩薩亦空今云菩薩亦空故言同也

菩薩字即如菩薩中說者明本為物設名菩薩既空此字亦寂故云如菩薩中說也

般若波羅蜜不為二分[A89]已下上言[A90]但有名字名為空此等只同是一波若波羅蜜[3]以因果名字分之故云二分但名字無有實也當說

生相實不可得故名為無生[A91]已下釋上言無生無滅無垢無淨等義也當一一釋

菩薩能如是觀不見離是不生不滅法[A92]已下釋此有二意前就推法釋不生等義今就實觀釋此四法也當說

不可說者是實義此據實教也

可說者皆是名字據教化義也當說

慧眼所見於無法可見中最第一故云第一也

問曰若菩薩一切法中不著何得不入涅般[A93]已下此言若菩薩不著一切者即是實相涅般何不常住實際而在世間也

答曰下當說

方便二事[A94]已下明實智得入空巧因故不住也當說

[4]第三品釋論者此即是開宗中第三名為習相應品上既開宗明行波若義今次明習應義故顯之出言第三品也當說

佛告舍利弗乃至云所說名字亦不可得[A95]已下即是經文就此品中大有三分第一就生空明習應義第二從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習波羅蜜與波若波羅蜜相應佛告舍利弗習應色空是名與波若波羅蜜相應等[A96]已下就於法空明習應義第三次品末雙結舉上二空及明菩薩行報

就初分中復有三意第一明三時眾生空第二明菩薩德超等二乘第三明說三脫門善會三空而不取證故能超二乘為二乘所依有此三意既明習應品何故不明行品但集散品中釋言習義[A97]但據始行義通始終今者舉初明終故唯明習應品習於般若與波若相應故云習應也

此初明菩薩但有名字者是不淨淨時生空佛但有名字者明善淨時生空明義言神我等者即是不淨時生空此中雖明般若色等但有名字即是法空義[A98]但此中未釋也從身子白佛下始釋耳

一切我常不可得說至於人屬前八同從作者[A99]已下訖至見者屬後八句故合為十六神我也下論一一當釋

問曰[A100]已下明第二品末[A101]已說無生滅垢淨等空義今何以復說也

答曰下當一一說

[1]佛後五百歲[A102]已下就像正分之也當說

我我所心起故名為我[A103]已下即釋第一神我義也

五眾和合中生故名眾生[A104]已下明凡夫穢濁以五眾為軀聖人清高以五分法身為體雖復凡聖有異莫不皆於眾法中有生故曰眾生也

命根成就名壽者命者[A105]已下此二合釋若成實乃以業為命根今論乃以不相應行為壽命業乃屬因命乃屬果今以因果分門故不得以業為命根若言以業得命故以業為根者業盡得二十二根亦應以之為根也此十六種當一一釋

乘數者於此等眾法中有於我數故云眾數也

行人法[A106]已下明猶我行信忠孝等人事故名人也

以五耶見及世間出世間[A107]已下經云七賢人聖亦名見六十二見亦名見見此等見名為見者此見[A108]但在心也當說

餘四根者六根中上[A109]已別明眼下後別說意故云餘四根也

言此等皆是猶神使然也

答曰略說則十六[A110]已下明此中略說故云十六若就五陰論色即是我色是我所有色中我我中色如是五陰上各各有四四五則成二十我見也若他解言別有即陰我離陰我和合中我三種異二十我見故言有二十三也

師言一切經論唯言二十但就二十中如言色即是我等五種是即陰我言色是我所有等五是離陰我言色中我我中色等十即是和合中計我義更無別有二十三也若如婆沙釋或有二十種我見如上釋或云有四十八或言有七十二如前言色即是我是我所有色中我我中色第約十二入上作[2]入入上皆有此四十二箇四則成四十八我見也又約十八界上作如上說一界上亦有四十八箇四即成七十二我見若言色即是我色是我所有色是我行處色是我童僕色是我所使如是作者我見則無量無邊也當說

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般若波羅蜜除佛智慧過一切聲聞辟支佛上乃至云度脫一切眾生故等[A111]已下即是第二教量明菩薩德超二乘就此教量中復有二意第一作法喻兩說明過二乘第二就論義門教量明過二乘此初即是第一也

而言菩薩作如是行般若者即是作如生空智慧行波若也當說

過一切二乘上用不可得空故[A112]已下明二乘但得不淨時生空得生空未盡菩薩盡得三時眾生空[3]不得此不可得亦空故不住空故云用不可得空故遍諸法性超出二乘也當說

所以者何[A113]已下還釋上過二乘義也當說

如滿閻浮提竹[A114]已下上作法說今次作譬說也當說

釋曰有二因緣故[A115]已下凡有六對十二句明菩薩超二乘義也一者以空知一切法空[A116]已下明二乘但得空三昧故住於空菩薩得空空三昧不住於空故云以空知一切法空亦不見是空也

空以不空不一不異[A117]已下明無空不空相也

二者下當釋

一者般舟三昧者即是見佛三昧菩薩於三昧中見十方佛聞說妙法德超二乘二乘無此故勝也

一者常住禪定[A118]已下明二乘不能即於禪中而興大用菩薩常在禪定而即靜能散彌寂[4]邊動處空外化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故勝也

二者能通達法性[A119]已下明二乘兔馬不能深達法性菩薩深達故勝也

二者自捨一切樂[A120]已下明菩薩不受一切解脫果報等樂而處苦中化眾生也

問曰諸鈍根者可以為喻[A121]已下釋上法說義竟今欲次釋喻說先立此問也當說

答曰[A122]已下明須取二乘中極利根者喻之若取鈍根為喻者他復應言利者或勝也當一一說

以眼見事[A123]已下明以身子目連竹林等可現見事□之也下當一一說

如閻浮提者[A124]已下上未釋喻中經文但且解所以取利根為喻義今始次釋喻文也

師言昔日州字以重川為州字不如今日州字也故昔禹貢九州亦取重川之地為州其所以貢九州之計者為民有上中下上亦有三中下亦各有三品民既有九澆之調故逐調亦唯欲立九州此是州土之州今言閻浮提者乃是洲渚之洲大者曰洲小者曰[1]閻浮者此間無物可對故不飜也提者名洲此因樹得名故云洲也

而言五百小洲為眷屬者師言[2]來藉高離百濟南有于殿師子善國等亦盡是小洲限也

問曰諸弟子甚多下當說

答曰[A125]已下有三復次意釋而言於外法中亦大者明身子七歲明[A126]已論義無底此之二人皆解十八種大經能拂異學故云外亦大也當說

今此名以假喻[A127]已下明實無有此二人滿閻浮提但就設有為言故云假喻也

所以不以餘物為喻者次釋以竹麻等為喻義也當說

舍利弗置閻浮提滿中身子目連等[A128]已下復次廣別喻也當說

釋曰此義同上[A129]已下云此亦同一閻浮中教量之義但以轉轉增多故此之更來為異也下當一一釋

復次舍利弗等[A130]已下是別相說中經文也

答非重說也[A131]已下明此經若無論釋何由可講其中云云為說有千波若波羅蜜萬波若波羅蜜只似煩重比至論釋之則無一文重也當說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等[A132]已下第二次就論義門明教量菩薩德超二乘義也此問意言二乘所得智慧與佛智慧同會無生性空理生又此等智慧之體同是無生性空以此義來取無有違背差別之殊云何乃言菩薩一日修智慧則出過二乘也

問曰上[A133]已說下當說

答曰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A134]已下答意云佛上乃云佛菩薩智慧勢力能度眾生出過二乘此義[A135]已如上說今身果不問此義今但以智慧體性法中同等無差別義以為問也就此以同為問中凡有二意一者以賢聖智慧皆從實相理生故同名諸法實相慧既同是出世間智慧故言同二者此智慧等體性自無生自性是空以此二義同故為問故言同也

復次如須陀洹以無漏智滅結以下次以佛與諸聖俱以無漏智斷結得二種解脫為同義一就體同二就事同以問也當說

同事者同出世事也

同緣者同緣實相也

同行[A136]已下同一聖行也同果報者同出世間果報也當說

所以者何[A137]已下所以即是義此意言其義者何此智慧同得無生性空故也

問曰破無明集諸善法[A138]已下問意言此智慧既是心數法云何言無生性空也

答曰[A139]已下答意云此智慧緣滅諦滅諦是不生故逐緣名不生又從因緣和合生無有自性故名為無生性空而言爾者此智亦有從境亦當體得名故名無生性空義也

無所分別[A140]已下當釋或有言真識義亦然也

所以者何[A141]已下明以三諦入有為相故言屬又言為滅諦故脩行於道故言屬也當說

譬如人諸天子[A142]已下作譬來明屬義餘人亦食而但言供養天子也當說

復次滅諦說無生[A143]已下欲論性空[3]

即是無生但逐相扶義說之以滅諦本來不生故說無生三諦是作法無自性故說性空也

復次有人言下當釋

如火各各不同[A144]已下明伊蘭火臰栴檀火香香臰之火實異但火俱滅時香無之處不異臰無所言一故有則天懸無則莫異也當說

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A145]已下上如來以智慧勢力度眾生勝故云過二乘明身子乃以同相為難[A146]已釋如上今欲就別相一顯菩薩德過二乘義故欲以反問答還就其取定可以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等也當釋

釋曰有四種論[A147]已下明論主將欲釋此中須用反問答義先廣出四種論來也當一一說

如眾生中應言世尊第一羅漢定不作凡夫羅漢決亦不定等並名定答也當說

如無畏太子[A148]已下應分別答有瞋不瞋義也當說

諸尼揵了矣[A149]已下明不解佛意橫瞋故言了也

爾時無畏之子[A150]已下當一一合說此喻也

如後品中說下三慧品中當廣釋也

應度一切眾生[A151]已下釋上度一切眾生義明以種種方便益之不捨也一一當說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三菩提等亦猶是反問之意上反問言二乘為益一切眾生故不今乃云頗有是念我當得無上道令眾生得涅槃不以此為異也如論釋

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A152]已下亦如論釋當說淨佛世界以當說[A153]已下如淨土品中說也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能作是念我當行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等[A154]已下上明二乘不作是念等義今次明菩薩作是念等義故出二乘也當說

釋曰[A155]已下論一一合釋上文也當說

秋時腐草變為螢火也

舍利弗譬如日出時等[A156]已下此是經文下上以螢火喻二乘[A157]今次以日出為菩薩喻也當說

若小乘經及外典等云日逕千里周三千里今大乘經乃云日縱二萬里周六萬里周六萬里大小所說實大有所教也當一一說

[1]次釋第三十六即第三品中淨佛道釋論者上但明菩薩德超二乘今明菩薩善會三空能淨佛道堪為二乘所依故以題目也

舍利弗白佛言云何菩薩摩訶薩過二乘地住阿毗䟦致地淨佛道[A158]已下此即是初分中第三明菩薩善會三空而不住空德超二乘堪為依止義此中身子凡設三問第一問云何菩薩得超二乘第二問住阿毗䟦地義第三問淨佛道義也

問曰[A159]已下今論主先欲釋身子所以發此三問之由也當一一說

問曰小乘不任成佛[A160]已下此就教迹為問也下有五意答釋當說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六波羅蜜等[A161]已下明如來次答上身子三問意也發心有二種一者毗䟦致發心即是輕毛亦名毛道凡夫亦名信相菩薩亦名十信心二者阿毗䟦致發心謂習種[A162]已下心名發心住故云菩薩從初發心即住阿毗䟦致地是不退發心也當說

問曰是三事後品中各有因緣[A163]已下如後阿毗䟦致品中等各自當說

何故此中說也

答曰下當釋

問曰入三解脫門則到涅槃[A164]已下此有三意云三解脫是涅槃城門涅槃是城若入其門則應住城云何不住又言三脫是涅槃門二乘乃得涅槃城今云何乃以三脫門得過二乘城也當說

答曰[A165]已下答意云菩薩有方便巧用力故但見而不住二乘無故直住涅槃譬如善解參天射者放於前箭恐前箭落地復放後箭令住前箭若急放後箭射前箭則破若寬放後箭追前箭復不及以方便力令箭不遲不速而箭箭相住而不令墮地若欲令墮者要息後箭前箭始墮菩薩亦爾居淨惑地以禪定弓放智慧箭射三空門雖見化城終無中止以方便力令不住涅槃等也當說

若過是二地者二乘地也當說明二乘不得四諦故須觀四諦以入生空菩薩解苦無苦等唯有真受故云入一諦夫人經亦云菩薩但觀一諦也

所失之事者是所有失事也當說

舍利弗白佛言菩薩摩訶薩住何等地能為諸二乘作福田身子既聞菩薩德超二乘故欲問出其位也下論當釋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六波羅蜜乃至坐道場於其中常為諸二乘作福田[A166]已下此即是菩薩從初發心盡堪為二乘作依止處義

師言此論如此中說者唯通作一依辨義如夫人經乃作二依明義如大本經作四依辨義如法鏡經乃作五依如仁王經作十三依如地持或約六住作六依或作十二依明諸經如自遂義故辨不同也

此論所以為一依者云菩薩從初發心乃至坐道場於其中間常為二乘作福田故總作一依

言道場坐者有其二義一者實坐道場二者權坐道場實坐者十地後心也權坐者去伽耶城不遠也故仁王云是定人者入生空位華嚴云種性菩薩究竟不退轉故當知堪為法師作依止處故達摩壇池論言地前菩薩是無明貪愛父母生身是人清淨堪為法師也

若夫經作二依義者經云一者通達甚深法知即是無生忍菩薩二者隨順甚深法智者即是柔順忍唯取此二為可依上三者怖推上聖即是輕毛菩薩不定聚人也四者腐敗種子即是耶聚眾生屬闡提位故云腐敗此之二位不可依也若如大本經立四依者雖復眾釋不同今且依經論作二種明之經既言有人出世具涅槃性是名第一者即是地前三十心菩薩也須陀洹人斯陀含人是第二者如仁王經以四地菩薩違五見流故通屬見地五地即屬斯陀含位故以五地[A167]已來為第二依六地為阿那含位屬第三依七地[A168]已上不名有煩惱者故至十地並屬第四依也若案如流支三藏引神告論釋四依者既云有人出世具煩惱性又言名為凡夫非第八人第八人者名為菩薩不名為佛人此若小乘據十五心若大乘據初入地心[A169]已上未至滿足地心[A170]已來當知初依據於三賢而云須陀洹人斯陀含人是名第二者此唯在初地但一地含兩名何所以然初地菩薩既創會真如證心明白故名見地菩薩之家五住齊斷今此菩薩於五住之中除四住[A171]已盡唯有無明未窮故名薄地是故一地含此兩名屬第二依故經云是人未得第二第三住處神吉論釋云未得第二住處者未得第二地也第三住處者未得第三地也從二地[A172]已去至於七地既是脩道屬阿那含位故名第三依若小乘阿那含不還欲界故名不還若大乘阿那含不還二十五有故名不還欲論初地菩薩[A173]已得二十五三昧壞二十五有何況二地[A174]已上得名不還但為初地[A175]已受前名故不更彰說不還之名也七地終心八地[A176]已上是無學道故屬第四依而經云住第十地者此是但據其終為語耳而法鏡經立五依者以地前唯為兩住謂種性解行住為二依地上見脩無學三道則為三依也若如地持云以六住即為六依者地前二住還為二依如前說以地上初地為淨心住二地至七地為行迹住七地[A177]已上至九地決定住第十地為決定行住但地上立四依也若作十二依者以地前兩住為二依義還如上說於地上則立十依也若如仁王經立十三依者以十三法師為十三依地前賢為三地上為十也當說

菩薩從初發心行六波羅蜜乃至世間諸善法生[A178]已下即是經文上明堪為福田義今復明勝故也下當論釋

何等是善法[A179]已下就此經文中因果相對凡有兩周意初從十善道至四無色定屬世間善法因從四念處[A180]已上明出世間善法因也從佛十力至須陀洹果等屬出世間善法果從有剎剎大姓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天[A181]已來明世間善法果也當說

問曰[A182]已下論一一釋當說

問曰若世無菩薩世間亦有五惑等[A183]已下此意云如世間王法亦不聽人殺盜耶婬等者亦即是五戒八齋等義云言但由菩薩有也

答曰菩薩受身種[A184]已下如須彌四域經言寶吉翔菩薩為伏[A185][1]寶應聲菩薩為女媧地藏菩薩為神農等故大本經云一切識記等皆是佛說非外道書明諸佛菩薩立法濟世為世間作種種法用漸漸引之故皆由菩薩有也當說

世間諸貴皆從二乘出[A186]已下此就憂劣相生為義故說然耳當說

以是故[A187]已下此言為發生下經故云爾也當說

舍利弗白佛言菩薩摩訶薩淨畢施福不等下論當釋

能令世間即是涅槃[A188]已下明初發心菩薩觀中亦能爾也當說

復次佛重說消施因緣故[A189]已下亦為發起下經故云爾也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為大施主[A190]已下此中所以復明十善五戒等者如下論釋當說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云何習般若波羅蜜與般若波羅蜜相應[A191]已下此即是品之大分第二上初分中就生空明菩薩德超二乘習應之義今此第二次就法空明菩薩習應之義就此分中復大有七意第一明法智俱懸內外雙寂第二明忘於果義第三就中道實性第四就忘於所為第五明其果報第六就合不合等不等下有七復次至眼界不與法性合來還釋習相應義第七明空行菩薩為第一相應等明習相應行報即是不墮聲聞辟支佛地乃至淨佛國土成就眾生速得無上菩提若就生法二空辨內外者以生空為外法空為內若就法空智空明內外者以法空為所緣之境故為外以智空為能照之智故為內今此中既明法智雙懸亦不分內外法智等空別但法智空只通名法空也此文所以來身子所以問等義論釋甚分明當說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習應色空等[A192]已下即是第一意經文就此初文中復有六意第一就五陰明習相應義二就十二入明三就十八界四就四諦五就十二因緣六就有為無為等明習相應義此中頓舉經文下論當一一頓釋也

釋曰五眾者[A193]已下明論主還依上文還從五陰次第釋此初先釋色陰就此釋五陰中復大有五意第一釋於五陰體別第二明難無五陰第三明破病為疑數眾生說於五眾第四明其次第第五釋其空義所以立法者只為欲明所立之法悉空故第五始釋其空義也

色眾者[A194]已下第一釋出其陰體也只就釋色陰中凡有九十餘章也是可見法者唯是對眼色一人也

亦有對有對者亦名色下次釋有對不可見色謂扶根四塵及五根等九入攝也當說

如得道人者喻有對可見色餘出家未得道者喻有對不可見色雖有可見異同名色也

一處是可見者即是十二中一入亦名十二海亦名十二處也此中義等道品中盡[A195]已廣釋當說

色氣分[A196]已下明有對可見色唯是對眼一可見色入若通言不可見色者謂九入一入少分也即是聲香味觸五根色及法入中有七法唯一是無作色故云一入少分也五根等色皆不可見如人鼻根色壞故不得生識聞香而面上非無鼻相此是鼻根色故五根色等盡不可見也

若別言有對不可見色者唯有九入無作色一入少分乃屬法入無對不可見色故也故大本經言不作異色因非色因果故只為非前二種色乃屬法入是無對不可見故云爾也若言非前二色故云非心者亦得但體是色也此色唯天眼能見

如經說色有三種[A197]已下論主還引經證釋也當說復有四種內有受等[A198]已下謂現在扶根四塵及五根此九入盡是內色能受生於識故名內有受色此即是九受入也不受者謂過未四塵五根等九入雖屬內色而不能受生我識故云不受而內色如髮爪等以不知痛故雖是內色亦不能生受亦屬不受色不名根也

外有受不受[A199]已下如四塵及關我山河大地等雖是外色而有生我受義故云外有受也[A200]已外遠不關我山河大地等不生我受故云受也謂五塵[A201]已下此色亦不定於凡夫染故名塵亦名色於聖人不生染故但名色也

復有一種色[A202]已下第二始是增數明義也

眾生身色者如身壞命終妻亡子喪等色是也

非眾生色[A203]已下如散失財寶田宅穀米等雖非眾生亦能生惱及有破壞相也

復有二種色[A204]已下所謂四大及四大色者若如舍利弗毗曇雜心婆沙等釋義前道品中[A205]已自廣釋但雜心云造色者謂九入餘二者即是色聲香味五根等也此九入一向屬造色故云九也餘二者即是觸法等二入少分也何以然但就觸入中凡十一種觸謂堅濕[1]暖動此四種體是四大是於根本性故不論造義非造色也餘有輕重忽滑冷飢渴等七法從前四種生屬造色造色雖復無量以此統無不盡也觸入中有十一種但七種是造色法入中有七法唯無作是造色故云餘二即是二入中少分屬造色也有色能生受有色不生受也繫色者漏色也不繫色者無漏色也

有色能生罪能生福者如女色佛色可悲色所愛色中等也

業色者業有二種色謂作色無作色如運身口造業名為作色此善惡之業一成[A206]已後不復須更作而能得果故名無作業也一無記不得果故名非業色二者外山河等色名非業色也

業色果色[A207]已下如持戒十善等業名業色能得人天正果名果名果色故云業色果色也

業色報色者如布施忍辱等業能得富樂端正等依報故云業色報色也此中[A208]但就依正兩報分之故作此二周明義以果據正以報據作依也當說

果色報色[A209]已下上以因果相對明依正兩報色異今者置因[A210]但直談其果以正報色為果色依報色為報色也

隱沒無記色[A211]已下此色不酬報因屬煩惱方便等色或欲界繫色界繫也

不隱沒無記色[A212]已下此色酬報因所得是報色也

可見色等[A213]已下上就一門明今就二門辨故復須出之也如上釋當說

復有三種色[A214]已下三如上善色等者如人入僧坊有為善心故來則步步得福為作賊故入則步步得罪為求陰涼故入則是無記無記但有作色故得有業色無無作色故不得報也此論三性心中所行方便等色也

學非學等[A215]已下若前七方便中諸戒等屬非學非無學色也若十八學人正諸正業正命等屬學色也羅漢果上此三種戒屬無學色也今既明三種學無學等色故當知不據報色為言也當說

從見諦所斷生色[A216]已下明見道所斷八十八使所得發生三種戒分也

從思惟所斷生色[A217]已下一云謂脩道用禪定所斷諸愛分煩惱發定共無作色也一云斷愛[A218]已入於見道發生三種戒色也

從無斷生色也[A219]已下明羅漢果上具五分法身其中戒身非如前果斷或所得此戒身只從無學解脫果上無漏法生不斷或而生也

復有三種色[A220]已下明欲界業所感天人諸色屬欲界繫也色界業所感色界諸色屬色界繫也

不繫者無漏感色也

有色能生貪[A221]已下謂所親愛色等也

有色能生瞋[A222]已下謂怨家色等也

有色能生愚癡[A223]已下謂不了不識色等也

三結[A224]已下謂有色能生身見此色能生戒取有色能生疑等也

三漏[A225]已下明此色能生欲界一切煩惱除五無明也

有色能生色無色界一切煩惱諸使除無也有色能生三界十五無明故云有色能生三漏也

若三結唯據八十八結義則挾三漏乃通有八煩惱故則廣以廣略不同故論主別出此二也

有色能生不貪善根[A226]已下明有色能生三毒今次明三善根如不淨觀觀內外諸色皆悉不淨故生不貪善根也

如慈悲觀於諸眾生色不生瞋故不瞋善根也

如因緣觀次第觀名色六入等故名生不愚癡善根也

如是等[A227]已下明有三慧三道等無量三法觀色義也

有色能生隱沒無記[A228]已下明此色唯是生身邊兩見所行屬於穢汙無記故名隱沒也如見言此是我見我物如言我從始至終從此邊至彼邊等此亦過無諸惡故此之二見唯是無記也

能生不隱沒無記[A229]已下不隱沒無記即是報色如五惑等色此色是業能感此生果報色等起故云有色能生不隱沒無記此義不得云據於果色自相生義故須作此解也

不隱沒無記有二種[A230]已下無記有四種如人身色不隱沒無記屬報生如威儀功巧變化等無記色此非煩惱故雖是不隱沒無記[A231]但是學得故非報生也無記義極有多種至句義品中當釋

復有四種色[A232]已下[A233]已如上釋四大者四大一一中盡具有性四大也

師言如風吹物破壞者只以風有堅性故然如風吹熱氣者氣中則有熱性但隨相多者即彼大攝故也

問若爾如風吹烏色者風中復應有情色不今但以有礙用故說為色攝但以觸相多故但以觸為風大也當釋

造色[A234]已下如上說

三種善不善無記下明四大造色亦造善家作無作色不善家作無作色無記家作色等也

身作無作色[A235]已下若毗曇云教無教色也如身禮拜等屬善家作業名善作色此後所生善能得果者屬善無作業名善無作色若暉刀儛刃等屬身惡作業名惡作色所惡得果報者屬身惡無作業名惡無作色也若口讀誦惡罵等所有作無作業義等亦然也當說

受色[A236]已下四法如論注釋也

復有五種色[A237]已下皆如上釋也

五情[A238]已下此五是情根能生情識故云爾也

五塵[A239]已下此對五情故明之也為此中但釋色義故不論意等也

麤色者[A240]已下如論釋當說

動色者[A241]已下亦如論釋當說

問曰影色像色不應別說[A242]已下問意言女人面向鏡者鏡中之像面還向人以鏡淨故反自照見影亦如是遮光影現更無別法云何作異說也

答曰[A243]已下有種種意明影像之色若異而論其大意異者影遮光故雖方種異色同生一烏影影色不異論其像色者隨境則異有種種不同或闊或狹或白或烏故影像色為異也當一一說

如油中見像黑[A244]已下明像隨緣不定也故今欲看色時須鏡鏡也長刀多長五尺故云五尺力也不同五塵等麤色也

烟形於火亦為細色

問曰若爾者[A245]已下問意云若言爾者像之與影同是細色故不應別說也

答曰鏡中像有種種色[A246]已下當說

是二雖同待形俱動[A247]已下明形動之時影動也

形質各若[A248]已下明影像兩色不同也

誑色者[A249]已下欲論諸色皆是誑法[A250]但此色等於誑中最顯遠則似有近之則無故編章誑名也

十喻中[A251]已釋無量色惱名色陰[A252]已下如達磨多羅禪經中說以無量塵沙諸色合為一色陰無量塵沙諸心合為一識陰者此言中也

受眾者[A253]已下若論心生次第者應云色識想受行今為是觀行次第故云色受想行識也此至復明次第義中當說

內眼因外色等[A254]已下明六緣得生識今解受義所以明此等者為明受從觸生故出此等義也觸是通心數猶眼觸因緣所以生受以觸故生想生行等識既是心王數必隨王起故云識中生心數法名為觸也

是觸為一切心數法根本[A255]已下明家樂既是和合之數諸心數法必從和合而生故觸為根本生三眾也當說

師言如十二因緣中亦因觸生受而別立觸支者此中亦因觸生受等三眾何不立觸為陰解言明義各有時所須不同對患有異故然不可為強作所以釋之也若言爾者彼何不立想支等也當說

問曰眼識中亦有觸[A256]已下問意云眼識起時亦有觸受想行等何不言識生三眾也

答曰[A257]已下答意云此論正三眾生時之須必由和合故生此觸既是和合數以和合義生三眾強故言觸生耳此三眾正從現在和合時生故云現在也非見因緣者若見前法了境因緣但由於識此觸非是了境因緣故云非見因緣也了境因緣復非生三眾因緣雖復心與心數一時而起但因緣義各異自有強弱不同故然也

問曰心心數法生三眾[A258]已下明三眾必從心心數法生何得但言由觸生也

答曰[A259]已下答意云所用各異又強弱不同若眼識一念即滅意識又微細故不說生三眾如取了境義者識則為強取像㒵者想義則強領納好惡受數則強起作善惡行數則強雖一時而起非無強弱所用不同也故論云覺時觀不明了觀時覺不明了隨用時辨強弱今只以心心數法和合生三眾觸屬和合數生三眾義強故所以但言從觸生此義當來問也

如眼觸因緣生受眼觸因緣生想眼觸因緣生行餘耳鼻舌身意等觸因緣生諸數義盡然此中以意識微細故說為不了也當說

此受眾一種就釋此受眾中凡有一百八十餘種受今將欲解故先舉所謂受相也身是受惱之器心為覺苦之主故云身心受又云從緣身心生受故云身受心受也

五識相應受名外意識相應受名內又身受心受亦然亦五識心中受云麤意識心中受言細又緣麤細法生受故也

以欲界心受為近上界心受為遠亦緣近遠法生受故云近遠受也以不帶煩惱生受為淨以帶煩惱生受為不淨如三受後生三毒不生三毒等也

有三種[A260]已下明增二以至三也

善不善無記[A261]已下明三性心中所生之受也

學無學等[A262]已下明九根通有漏無漏謂信等五根及喜樂捨意也若十八學人中九根受等名學受羅漢既無憂喜故唯有捨樂等受名無學受也前方便中九根等名非學非無學受也

師云大本經乃言羅漢果上有三種心謂學心無學心非無學心者通論羅漢屬無學位而有得無生智不得無生智者若得盡智時[A263]已名無學以未得無生智故於盡智上始脩無生智以盡智望無生智名為學心以無生智望盡智名無學心此之盡智非是十八學心故云非學心非無少智故云非無學心阿那含上復亦有此四種心者今但據那含為語耳通論前三上盡有此四心何者一解若前三果上斷或無處又非是學心又非是無學心名無為三界故名非學非無學心此是無為心也此二種心並是有餘涅槃故言二是涅槃也若前三果上有息求之心不學故說為無學前三果智名為學心是有為果也此二種心並非是有餘涅槃故言二非涅槃也故彼經云是阿那含有四種心謂學無學非無學二是涅槃二非涅槃耳

一解言無為那含果名非學非無學若有為那含果即是學此二種心並得是有餘涅槃故云二是也若那含果上有息求之心名為無學也此息求之心亦非是學故非學體是於學故言非無學此二種心並非是涅槃故云二非也今又一解亦如上取無為之果為非學非無學取有為果為學故此二種得是涅槃也亦取息求之心為之無學今但依此論那含果中既非燸等四心故名為非學非無學此後二心並非涅槃故言二非也此中文向既二處明非學非無學故今所以並須取此婆沙智度等二種非學非無學義釋此文句也當別廣說

與見分煩惱想應受名見諦所斷受也與愛分煩惱相應受名思惟所斷也無漏心中受名不斷也因見諦所斷生受[A264]已下謂見道所斷八十八使□□□樂捨等受是也

因思惟所斷生受□下謂脩道所斷十使所生喜樂捨等是也

不斷生受[A265]已下謂羅漢果上捨樂等是又無漏所生受也

或因身見生[A266]已下明三十三遍使相應所生受從身見生復還能為身見作因以是遍因能遍生諸或故然也

成因身見生[A267]已下明非是遍使煩惱相應受屬六十五使相應受雖從身見生非遍因故不能還為身見作因也(此義在前錯在後書)或不因身見生[A268]已下此明報心中受非煩惱故不從身見生亦不與身見作因又非遍使相生者亦是也

欲界繫[A269]已下明三界繫心數法中受有具五受不具五受等義也當說

內身受[A270]已下現在九受入也外身受者謂九不受入即是過未九入也餘如道品中釋當說

四流□□上明諸解相應受今次明煩惱相應受也

□三界十五無明使屬無明流三界三十六見使為見流欲界一切諸使等除諸見使等除諸見使及無明餘有二十六使屬有流今為釋受故[A271]但取四流中相應諸受故出此四也

四縛者明煩惱有種種名義或名流或名縛等亦但為取受義也

五受義[A272]已釋見苦所斷生受[A273]已下明取斷四諦下或所生相應受義今但就見苦為言也思惟所斷生受義亦然如上釋當說

五盖者取五盖相應諸受也五結者五下結等相應諸受也

復有六受[A274]已下就釋受中凡有一百八十餘種受[A275]已解七十餘種受竟今此下去次釋百八受也明眼識後亦生三受耳鼻舌身意識復盡然三六為十八此十八受數中若與煩惱相應□為不淨不與煩惱俱起者為淨故垢淨□□□六復以三世分之為有八也當說

想眾相應行眾識眾[A276]已下就行眾中有相應不相應行等異今為取相應者為行陰故云相應行眾也

何以故[A277]已下釋上云下三眾亦如是義也何以然明此三眾等必與受相應共起受既具上聞義故下三眾亦然所以同名眾者以眾多色成一色眾眾多受成一受眾相行眾等義亦然故名眾也

復次佛說有四種想[A278]已下上但作一周總釋今從此下去復當別釋今且[1]烈出四種想名下論一一解釋也

與小法小欲小信等相應想名為小想也小法者得少許法也小欲者小有所求所求事□也小信者無大信心也

小色者與小色□□想也

小緣者緣小法小行等想也

復次□□□一種釋也

緣諸法實相名諸法實相想□□釋

行眾者[A279]已下佛或時說者明一切有□□法不問相應行不相應行無非是行故經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此中云一切有為法名為行此初一意且廣想舉一切行義故云爾也

或說三行[A280]已下論一一釋當說

受者扶受著義故名為受見者扶取像㒵義故名相此煩惱等唯在意地有此相扶等義故云此二屬意行也當釋

佛或諸十二因緣中三行下當釋除受想餘心數法及無想定等是名行眾者既以有此法故雖滅受想屬不相應行以得為行眾所攝就五陰攝法義如此以是定故須屬行眾也當說

識眾者[A281]已下第五以次釋識陰

也佛者覺是知義是識之異名耳以眼等為□□識義強故但名眼等識不名塵識如以塵□義強故名塵為欲不名眼欲[A282]但強弱各有□□故然也當說

答曰[A283]已下攝大乘論破心善識□一異名義不用分明但因先生之意生後緣之意故分為意根意識欲論意根亦有緣義今但取其能生之義為根意亦有生義但取其了竟之義為識故此中言先生意故緣法緣生意識若攝大乘論以阿梨耶識為種子任持前滅識力不斷故能生後識種子此種乃以相續力不斷故能生後識也

九十六種道[A284]已下唯九十五是異道而此中所以通言九十六者為佛法中亦有偏執不解者故然當說

問曰不應□五眾[A285]已下就釋五陰中大有五意第一釋□□體義[A286]已竟今次第二明難無五五陰也

問意言一切法不過色心合眾多色以為□眾今就識中離為四眾但作異名說之那□乃言識眾是心三眾是數數但是心法而非心也此與大本經淨論中文亦相似彼經佛說五陰但云色乃至識亦如是諸弟子不解佛意乃言但是於識無心數法若言有數復但執言有數無心以是故彼經云或說有心數或說無心數等也當說

答曰不然[A287]已下答意云受想行等是心數法但識正是心心但領數不得言唯是於心但異名說又稱謂不孤興名號不虗起名必有所目法必有所當既有心心數法之名豈無有心也當說

問曰汝不問我先說[A288]已下此意云□心即是煩惱者執言心即是煩惱不云煩惱[1]□心數法也

答曰[A289]已下答意云若言[2]□心即□煩惱者不應垢心次第得生淨心何以故[3]□□是心故今以垢淨但是心法非是心故所以垢心次第得生淨心淨心次第得生垢心若言即是者垢淨解或既其相反云何乃得為次第相生當知垢淨而非是心也當說

問若爾何以故復說十二入等[A290]已下第三明於對患也此問意云若言有定數以色心等只分為五眾者五眾色心等既不異十二入等何故爾說多少不同也

答曰[A291]已下云我向言定數有五者此乃是眾義應爾入界等既異不得為難也

或時略說或時廣說者復是一種意釋也

有眾生於識中[A292]已下正出對患意也為此眾生於色識不大耶或故合無□色心只為二眾於心數法中不了故為離數為□眾三分別令解故說五眾也

復有眾生□□總色中耶或故為離色五根五塵等為十□□入中雖有無作色但從多為十入所攝故□□出也

為不疑或心心數法故但以心為一意入□數受想行等三種在法入中為意識所緣故屬於法入也故云心心數法為二處也

有眾生多不了色心故為是眾生諸十八界為不疑或數故只以心故合為一法界離色五根五塵等為十界法界中無作色義不別出者如上說離心五識意根意識等為七界故云色心為十七界也

或有眾生不知世間苦[A293]已下明為著樂眾生說於四諦何故此中乃釋四諦上經文既總舉陰入界四諦十二緣有為無等六法論主今者但[4]釋此五陰對患分中則因次總釋而[A294]已下不別□□故於此中明此眾生不知世間無常苦法□□說苦諦不知愛等諸煩惱是苦因故為[5]說□諦欲論乃業是苦因今者乃言愛等煩惱為□因者明業猶煩惱而起如因無明故諸行生今就根本為語故然也不知滅苦之處故為說滅諦不知盡苦得滅方便故為說道諦也

或言世間無因無緣者云如㓨頭尖誰之所造飛鳥異色誰使之然也

耶因者如言梵天瞋時眾生苦惱梵天喜時眾生受樂等不知世間因緣相續失於正因故為說十二因緣非斷非常法爾破斷常病也當說

有人諸常法或說神常[A295]已下明此眾生不識有為諸法皆是無常但緣會故有故為此眾生說有為法以眾生於無為法中生著少故[A296]但說此有為一邊而[A297]已耳

譬如木□[A298]已下為無常生法作喻如木人內無神主[1]但□□關厲也

師言昔有一人借他木驢駄米□□□此木驢行若遲者應當打㨝此人欲交木驢□疾故為急打㨝此木驢關戾既急故一向走□失此木驢去也

問曰是中說五眾有何次第[A299]已下既是第四明其次第也

答曰[A300]已下若舊解之有三種次第一者是觀行次第二者生心次第三者是緣境次第師云遍觀經論只云色受想行識此既是觀行次第諸經多爾二者如仁王經云色識想受行此即是生心次第明心不孤興必藉境興起此心生次第即是緣境次第今解唯有二種次第無別有色想受行識為三種也今此中凡作兩飜解釋次第之義既是觀行次第也當說

所以著此身者[A301]已下次釋受眾明□此身為受五欲樂故也以眾生取相故[A302]已□[2]

大智度論疏卷第十五


校注

[0840001] 插入此卷首題並尾題 [0840002] 釋論卷第三十四初品中信持無三毒義第五十二 [0841001] 本一作束 [0841002] 二一作一 [0841003] 釋報應品第二 [0841004] 以字疑衍 [0843001] 義一作作 [0843002] 是下疑脫色字 [0844001] 波下疑脫若字 [0844002] 不下疑脫行字 [0844003] 以字字體不明 [0844004] 釋習相應品第三之一 [0845001] 佛下疑脫言字 [0845002] 入疑一 [0845003] 不下疑脫可字 [0845004] 邊疑逾 [0846001] 諸疑渚 [0846002] 來籍一作東葙 [0846003] 亦下惜佚數紙 [0847001] 釋論卷第三十六習相應品第三之餘 [0848001] 戲疑義 [0849001] 暖通煖 [0852001] 烈通列 [0853001] □疑即 [0853002] □疑垢 [0853003] □疑垢 [0853004] 釋字字體不明 [0853005] 說字字體不明 [0854001] 但字字體不明 [0854002] □已下佚失
[A1] 已【CB】巳【卍續】
[A2] 已【CB】巳【卍續】
[A3] 已【CB】巳【卍續】
[A4] 已【CB】巳【卍續】
[A5] 已【CB】巳【卍續】
[A6] 但【CB】伹【卍續】
[A7] 已【CB】巳【卍續】
[A8] 已【CB】巳【卍續】
[A9] 已【CB】巳【卍續】
[A10] 已【CB】巳【卍續】
[A11] 已【CB】巳【卍續】
[A12] 已【CB】巳【卍續】
[A13] 已【CB】巳【卍續】
[A14] 已【CB】巳【卍續】
[A15] 已【CB】巳【卍續】
[A16] 已【CB】巳【卍續】
[A17] 已【CB】巳【卍續】
[A18] 已【CB】巳【卍續】
[A19] 已【CB】巳【卍續】
[A20] 已【CB】巳【卍續】
[A21] 已【CB】巳【卍續】
[A22] 已【CB】巳【卍續】
[A23] 已【CB】巳【卍續】
[A24] 已【CB】巳【卍續】
[A25] 已【CB】巳【卍續】
[A26] 已【CB】巳【卍續】
[A27] 已【CB】巳【卍續】
[A28] 已【CB】巳【卍續】
[A29] 已【CB】巳【卍續】
[A30] 已【CB】巳【卍續】
[A31] 已【CB】巳【卍續】
[A32] 已【CB】巳【卍續】
[A33] 已【CB】巳【卍續】
[A34] 已【CB】巳【卍續】
[A35] 已【CB】巳【卍續】
[A36] 但【CB】伹【卍續】
[A37] 已【CB】巳【卍續】
[A38] 已【CB】巳【卍續】
[A39] 已【CB】巳【卍續】
[A40] 已【CB】巳【卍續】
[A41] 已【CB】巳【卍續】
[A42] 已【CB】巳【卍續】
[A43] 已【CB】巳【卍續】
[A44] 已【CB】巳【卍續】
[A45] 已【CB】巳【卍續】
[A46] 已【CB】巳【卍續】
[A47] 已【CB】巳【卍續】
[A48] 已【CB】巳【卍續】
[A49] 已【CB】巳【卍續】
[A50] 已【CB】巳【卍續】
[A51] 已【CB】巳【卍續】
[A52] 但【CB】伹【卍續】
[A53] 已【CB】巳【卍續】
[A54] 已【CB】巳【卍續】
[A55] 已【CB】巳【卍續】
[A56] 已【CB】巳【卍續】
[A57] 已【CB】巳【卍續】
[A58] 已【CB】巳【卍續】
[A59] 已【CB】巳【卍續】
[A60] 已【CB】巳【卍續】
[A61] 已【CB】巳【卍續】
[A62] 已【CB】巳【卍續】
[A63] 已【CB】巳【卍續】
[A64] 已【CB】巳【卍續】
[A65] 已【CB】巳【卍續】
[A66] 已【CB】巳【卍續】
[A67] 已【CB】巳【卍續】
[A68] 已【CB】巳【卍續】
[A69] 已【CB】巳【卍續】
[A70] 已【CB】巳【卍續】
[A71] 已【CB】巳【卍續】
[A72] 已【CB】巳【卍續】
[A73] 已【CB】巳【卍續】
[A74] 已【CB】巳【卍續】
[A75] 已【CB】巳【卍續】
[A76] 已【CB】巳【卍續】
[A77] 已【CB】巳【卍續】
[A78] 已【CB】巳【卍續】
[A79] 已【CB】巳【卍續】
[A80] 已【CB】巳【卍續】
[A81] 已【CB】巳【卍續】
[A82] 已【CB】巳【卍續】
[A83] 已【CB】巳【卍續】
[A84] 已【CB】巳【卍續】
[A85] 已【CB】巳【卍續】
[A86] 已【CB】巳【卍續】
[A87] 已【CB】巳【卍續】
[A88] 但【CB】伹【卍續】
[A89] 已【CB】巳【卍續】
[A90] 但【CB】伹【卍續】
[A91] 已【CB】巳【卍續】
[A92] 已【CB】巳【卍續】
[A93] 已【CB】巳【卍續】
[A94] 已【CB】巳【卍續】
[A95] 已【CB】巳【卍續】
[A96] 已【CB】巳【卍續】
[A97] 但【CB】伹【卍續】
[A98] 但【CB】伹【卍續】
[A99] 已【CB】巳【卍續】
[A100] 已【CB】巳【卍續】
[A101] 已【CB】巳【卍續】
[A102] 已【CB】巳【卍續】
[A103] 已【CB】巳【卍續】
[A104] 已【CB】巳【卍續】
[A105] 已【CB】巳【卍續】
[A106] 已【CB】巳【卍續】
[A107] 已【CB】巳【卍續】
[A108] 但【CB】伹【卍續】
[A109] 已【CB】巳【卍續】
[A110] 已【CB】巳【卍續】
[A111] 已【CB】巳【卍續】
[A112] 已【CB】巳【卍續】
[A113] 已【CB】巳【卍續】
[A114] 已【CB】巳【卍續】
[A115] 已【CB】巳【卍續】
[A116] 已【CB】巳【卍續】
[A117] 已【CB】巳【卍續】
[A118] 已【CB】巳【卍續】
[A119] 已【CB】巳【卍續】
[A120] 已【CB】巳【卍續】
[A121] 已【CB】巳【卍續】
[A122] 已【CB】巳【卍續】
[A123] 已【CB】巳【卍續】
[A124] 已【CB】巳【卍續】
[A125] 已【CB】巳【卍續】
[A126] 已【CB】巳【卍續】
[A127] 已【CB】巳【卍續】
[A128] 已【CB】巳【卍續】
[A129] 已【CB】巳【卍續】
[A130] 已【CB】巳【卍續】
[A131] 已【CB】巳【卍續】
[A132] 已【CB】巳【卍續】
[A133] 已【CB】巳【卍續】
[A134] 已【CB】巳【卍續】
[A135] 已【CB】巳【卍續】
[A136] 已【CB】巳【卍續】
[A137] 已【CB】巳【卍續】
[A138] 已【CB】巳【卍續】
[A139] 已【CB】巳【卍續】
[A140] 已【CB】巳【卍續】
[A141] 已【CB】巳【卍續】
[A142] 已【CB】巳【卍續】
[A143] 已【CB】巳【卍續】
[A144] 已【CB】巳【卍續】
[A145] 已【CB】巳【卍續】
[A146] 已【CB】巳【卍續】
[A147] 已【CB】巳【卍續】
[A148] 已【CB】巳【卍續】
[A149] 已【CB】巳【卍續】
[A150] 已【CB】巳【卍續】
[A151] 已【CB】巳【卍續】
[A152] 已【CB】巳【卍續】
[A153] 已【CB】巳【卍續】
[A154] 已【CB】巳【卍續】
[A155] 已【CB】巳【卍續】
[A156] 已【CB】巳【卍續】
[A157] 已【CB】巳【卍續】
[A158] 已【CB】巳【卍續】
[A159] 已【CB】巳【卍續】
[A160] 已【CB】巳【卍續】
[A161] 已【CB】巳【卍續】
[A162] 已【CB】巳【卍續】
[A163] 已【CB】巳【卍續】
[A164] 已【CB】巳【卍續】
[A165] 已【CB】巳【卍續】
[A166] 已【CB】巳【卍續】
[A167] 已【CB】巳【卍續】
[A168] 已【CB】巳【卍續】
[A169] 已【CB】巳【卍續】
[A170] 已【CB】巳【卍續】
[A171] 已【CB】巳【卍續】
[A172] 已【CB】巳【卍續】
[A173] 已【CB】巳【卍續】
[A174] 已【CB】巳【卍續】
[A175] 已【CB】巳【卍續】
[A176] 已【CB】巳【卍續】
[A177] 已【CB】巳【卍續】
[A178] 已【CB】巳【卍續】
[A179] 已【CB】巳【卍續】
[A180] 已【CB】巳【卍續】
[A181] 已【CB】巳【卍續】
[A182] 已【CB】巳【卍續】
[A183] 已【CB】巳【卍續】
[A184] 已【CB】巳【卍續】
[A185] CBETA 按原書校注「義」字依人名當作「羲」字參《廣弘明集》卷8(T52n2103_p0140a18)《辯正論》卷6(T52n2110_p0530a10)等
[A186] 已【CB】巳【卍續】
[A187] 已【CB】巳【卍續】
[A188] 已【CB】巳【卍續】
[A189] 已【CB】巳【卍續】
[A190] 已【CB】巳【卍續】
[A191] 已【CB】巳【卍續】
[A192] 已【CB】巳【卍續】
[A193] 已【CB】巳【卍續】
[A194] 已【CB】巳【卍續】
[A195] 已【CB】巳【卍續】
[A196] 已【CB】巳【卍續】
[A197] 已【CB】巳【卍續】
[A198] 已【CB】巳【卍續】
[A199] 已【CB】巳【卍續】
[A200] 已【CB】巳【卍續】
[A201] 已【CB】巳【卍續】
[A202] 已【CB】巳【卍續】
[A203] 已【CB】巳【卍續】
[A204] 已【CB】巳【卍續】
[A205] 已【CB】巳【卍續】
[A206] 已【CB】巳【卍續】
[A207] 已【CB】巳【卍續】
[A208] 但【CB】伹【卍續】
[A209] 已【CB】巳【卍續】
[A210] 但【CB】伹【卍續】
[A211] 已【CB】巳【卍續】
[A212] 已【CB】巳【卍續】
[A213] 已【CB】巳【卍續】
[A214] 已【CB】巳【卍續】
[A215] 已【CB】巳【卍續】
[A216] 已【CB】巳【卍續】
[A217] 已【CB】巳【卍續】
[A218] 已【CB】巳【卍續】
[A219] 已【CB】巳【卍續】
[A220] 已【CB】巳【卍續】
[A221] 已【CB】巳【卍續】
[A222] 已【CB】巳【卍續】
[A223] 已【CB】巳【卍續】
[A224] 已【CB】巳【卍續】
[A225] 已【CB】巳【卍續】
[A226] 已【CB】巳【卍續】
[A227] 已【CB】巳【卍續】
[A228] 已【CB】巳【卍續】
[A229] 已【CB】巳【卍續】
[A230] 已【CB】巳【卍續】
[A231] 但【CB】伹【卍續】
[A232] 已【CB】巳【卍續】
[A233] 已【CB】巳【卍續】
[A234] 已【CB】巳【卍續】
[A235] 已【CB】巳【卍續】
[A236] 已【CB】巳【卍續】
[A237] 已【CB】巳【卍續】
[A238] 已【CB】巳【卍續】
[A239] 已【CB】巳【卍續】
[A240] 已【CB】巳【卍續】
[A241] 已【CB】巳【卍續】
[A242] 已【CB】巳【卍續】
[A243] 已【CB】巳【卍續】
[A244] 已【CB】巳【卍續】
[A245] 已【CB】巳【卍續】
[A246] 已【CB】巳【卍續】
[A247] 已【CB】巳【卍續】
[A248] 已【CB】巳【卍續】
[A249] 已【CB】巳【卍續】
[A250] 但【CB】伹【卍續】
[A251] 已【CB】巳【卍續】
[A252] 已【CB】巳【卍續】
[A253] 已【CB】巳【卍續】
[A254] 已【CB】巳【卍續】
[A255] 已【CB】巳【卍續】
[A256] 已【CB】巳【卍續】
[A257] 已【CB】巳【卍續】
[A258] 已【CB】巳【卍續】
[A259] 已【CB】巳【卍續】
[A260] 已【CB】巳【卍續】
[A261] 已【CB】巳【卍續】
[A262] 已【CB】巳【卍續】
[A263] 已【CB】巳【卍續】
[A264] 已【CB】巳【卍續】
[A265] 已【CB】巳【卍續】
[A266] 已【CB】巳【卍續】
[A267] 已【CB】巳【卍續】
[A268] 已【CB】巳【卍續】
[A269] 已【CB】巳【卍續】
[A270] 已【CB】巳【卍續】
[A271] 但【CB】伹【卍續】
[A272] 已【CB】巳【卍續】
[A273] 已【CB】巳【卍續】
[A274] 已【CB】巳【卍續】
[A275] 已【CB】巳【卍續】
[A276] 已【CB】巳【卍續】
[A277] 已【CB】巳【卍續】
[A278] 已【CB】巳【卍續】
[A279] 已【CB】巳【卍續】
[A280] 已【CB】巳【卍續】
[A281] 已【CB】巳【卍續】
[A282] 但【CB】伹【卍續】
[A283] 已【CB】巳【卍續】
[A284] 已【CB】巳【卍續】
[A285] 已【CB】巳【卍續】
[A286] 已【CB】巳【卍續】
[A287] 已【CB】巳【卍續】
[A288] 已【CB】巳【卍續】
[A289] 已【CB】巳【卍續】
[A290] 已【CB】巳【卍續】
[A291] 已【CB】巳【卍續】
[A292] 已【CB】巳【卍續】
[A293] 已【CB】巳【卍續】
[A294] 已【CB】巳【卍續】
[A295] 已【CB】巳【卍續】
[A296] 但【CB】伹【卍續】
[A297] 已【CB】巳【卍續】
[A298] 已【CB】巳【卍續】
[A299] 已【CB】巳【卍續】
[A300] 已【CB】巳【卍續】
[A301] 已【CB】巳【卍續】
[A302] 已【CB】巳【卍續】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