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智度論疏目次
- 卷第一
- 釋序品中緣起義釋論第一(不完)
- 卷第六
- 釋初品中三十七品義第三十一(不完)
- 釋初品中三三昧義第三十二
- 釋初品中四無量義第三十三
- 釋初品中八背捨義第三十四(不完)
- 卷第十四
- 釋初品中四緣義第四十九
- 釋初品中到彼岸義第五十
- 卷第十五
- 釋初品中信持無三毒義第五十二(不完)
- 釋報應品第二
- 釋習相應品第三之一(不完)
- 釋習相應品第三之餘(不完)
- 卷第十七
- 釋嘆度品第五
- 釋舌相品第六
- 釋三假品第七
- 釋勸學品第八
- 釋集散品第九上
- 釋集散品第九下
- 釋行相品第十
- 釋幻品第十一
- 釋義品第十二
- 卷第二十一
- 釋校量舍利品第三十七
- 釋校量法施品第三十八
- 釋隨喜迴向品第三十九
- 釋照明品第四十
- 釋信謗品第四十一
- 釋歎淨品第四十二
- 釋無作實相品第四十三
- 卷第二十四
- 釋灯喻品第五十七之餘
- 釋夢中入三昧品第五十八
- 釋恒伽提婆品第五十九
- 釋學空不證品第六十
- 釋夢中不證品第六十一
- 釋夢中不證品第六十一之餘
- 釋同學品第六十二
- 釋等學品第六十三
- 釋願樂品第十四
- 釋稱揚品第六十五
- 釋稱揚品第六十五之餘
- 釋囑累品第六十六
- 釋無盡方便品第六十七
- 釋六度相攝品第六十八
- 釋六度相攝品第六十八之餘
- 釋大方便品第六十九(不完)
大智度論疏目次(終)
[1]大智度論疏卷第一
[2]也一云行者即是田義。前言歸敬佛寶。即是果頭大聖今明僧寶。即次歸敬因中諸聖。欲分別因果二聖。故云聖眾行福田也。
學無學人以莊嚴者。上雖云聖眾。未知何者是謂學無學人。學者苦忍[A1]已上。至羅漢向。三果四向七種學人。此並[3]怖求進習。名之為學。唯羅漢果既息駕玄厚。無一所進習。所作[A2]已辦。故名無學。學人有十八。無學果有九。合為二十七聖。若煖等四心。名非學非無學此義至後念僧章中。別廣釋也。
就菩薩法中。一未得無生法忍果名學。得無生法忍果[A3]已上是無學。二者功用道中名學。無功用道名無學。若對小為言者。地前四十心。應是非學非無學。若就因果明者。十地[A4]已來是學。唯佛果是無學。今此初既別歸敬佛寶。[A5]已不論佛果。無學也。以莊嚴者。一云。明此學無學人。內有勝德。外有異容。共相光顯。生物益。故言莊嚴。一云。明此人外以戒莊嚴身。內以定慧莊嚴心。此等聖人。唯以戒定智慧莊嚴身心。故云以莊嚴。所以大集經。以四瓔珞莊嚴亦名戒瓔珞莊嚴。[4]亦名戒瓔珞莊嚴定慧亦然也。
後有愛種永[A6]已盡者。一云。初三句。正明離過。即是斷德。後一句次明集德。即是有為功德。於離過中。初二句。明離煩惱。後一句明離業苦。初句離愛。第二句離見。愛根本。所謂想受生煩惱。想受亦滅。故云[A7]已除。亦可前一云離三住地。我所既滅者。離見一處住地。根[A8]已除者。離無明住地。又云後有愛種永盡者。後有即是三有。明於果結。愛種者。即是子結。明舉愛分煩惱。諸阿羅漢既斷三[5]果或盡。子結永無。小乘雖有見愛二輪煩惱。然三界受生去留唯聽我愛。以愛盡故。三界業壞。後更不生受三界二十五有等諸有果報。故經云。唯愛能令諸有相續。有愛則生。愛盡則滅。愛既閏生。是諸有之本。以據愛為言。云後有愛種。但舉其愛。則知五鈍使俱亡。故下論云。若斷一事。我則說汝得阿那含果。若阿羅漢。此未來子果兩結。俱[A9]已永盡。雖有殘身殘習。是所不論。若三果四向。各分乖盡。今偏據四究竟極盡之處為語。故云永盡。又且分盡都盡者。皆各永滅。不復更生。故云永盡。不論如沙井退者。何以得知。今此中是歎德時。故但取其永盡之義不取退義。明義意各有時。若賢聖義中。為分別賢聖有退不退義故。所以論之。今此中但取其永盡義。不取其不永盡義也。若論菩薩。於初地時。三有果亦皆永盡。此之現身。酬前因得。前因業煩惱[A10]已謝。更不復論受後分段身。至於七地。二種生死皆悉永忘。亦云永盡。故楞伽經云。二種攝受生。智者應遠離。即是無[6]眼及四住。有漏無漏二業攝得。二種[7]二生死。即初地離之。此義略出之。後別釋果結。未來生死盡。即是非智緣滅。如人王經說也。問。若生死無分盡義者。煩惱亦無薄義不。不言斷餘三名為薄者。義亦六道餘三名為分盡也。
我所既滅根[A11]已除者。有人言。我所既滅者。即是見分煩惱。根[A12]已除者。是愛分煩惱。今師解成實中。雖有示相不示相之名。而不解釋。唯僧祇律中釋言。諸貪瞋等或明外章。名示相。或[8]恨者結在內心。不形於外。故名不示相。或前明愛種。即愛分煩惱。[9]或所既滅者。是見分煩惱。而所在前明[10]愛在愛明見者。所以前明不受諸有者。只由無愛閏故。後有不生。業果相隨。義相涉入。故在前說。今此既是隨便所說。是於說時。非行時故。所以在後明見。於義無傷。一云。此是嘆德。[11]既難除在後而滅。先舉勝德嘆之。故創云愛盡。成嘆德義也。恨者亦通於見愛。學人亦有亦有。隨見隨愛等恨今云[A13]已除者。此二種恨悉除。分除永除。故云[A14]已除。長法師乃云根[A15]已除。明以三毒為諸見根本。今三毒[A16]已盡。諸見亦亡。故云我所既滅根以除。我者是我見。所者是我所見。今明聖智並除。故云既滅。但舉我見。則知五利通除。故云根[A17]已除也。
[A18]已捨世間諸事業者。生死為世間法有為事。若造生死諸有之業。名為世間事業。明諸聖眾必更不造世間生死三有之業。唯修出世涅槃清淨之業。故言捨諸事業。又云。畢竟不造分段世間生死事業。故言捨諸事業。不無猶造無為生死之業。但爾時此業既出分段世間故。故云不造世間諸事業。又事者是苦。業者是感苦業。若斷煩惱。業種自燋。苦種不續。故云[A19]已捨事業。一云。事者陰界入等。不造世間五陰等業。故云捨事業。
種種功德所住處者。此聖眾等。具諸禪定智慧。三十七品等智斷功德。積集莊嚴之所成就。有無量有為功德。亦有無量無為功德。故云種種。此諸聖眾。皆具此等無量二種功德。為依住處。住言所住。如依因義。以功德為能依。諸聖人身心為所依。故云所住也。
一切眾中最為上者。此句舉德顯勝。成上第一句義。欲論諸道。既有九十六種。此九十六種皆悉有眾。今此諸聖眾。於九十六種眾中。更無過者。最為第一。故云最為上也。
稽首真淨大德僧者。此之一句。即是舉德結成也。上明斷德文。還為成此中真淨義。總結歸敬實僧。真淨者。明此諸聖眾等。既真證實相。斷除煩惱。皆是真實清淨之眾。上聖眾大海。還成此中大德僧義。此之煩或畢竟不生。故云真淨也。大德僧者。此聖眾等。於諸眾中。其德高廣。一切諸道眾中。此之僧德最殊勝。故言大德僧。一云。智斷有為無為功德。悉皆成就。故云大德僧也。問。龍樹菩薩既是法身大士。云何乃歸敬諸下位聲聞僧等也。解言。僧名為眾。如人雖復百臈若[1]人法座。雖唯有諸小比丘。亦須禮拜。何以故。然我本敬眾。不敬於人。此諸聲聞雖言是小。為敬眾故。龍樹一人應法須歸敬。一云。釋迦無別菩薩僧眾。菩薩入比丘眾中。還須依僧次第作諸法事。此眾之中。菩薩聲聞一切俱有。是故龍樹應須歸敬也。
一心恭敬三寶[A20]已者。三寶義。此中應廣說。自此文來即是第三歸敬僧寶中。第二別歸敬權僧三人。次師彌勒及二經主。此初一句即是結上生下。明論主先既總歸敬三寶[A21]已訖。今次欲別敬三人。是故經言一心恭敬三寶[A22]已。龍樹所以云。一心恭敬三寶者。明諸菩薩凡所施為終無亂意。歸敬三寶亦不散心。至[2]成尊重。故言一心。一云唯為欲造此論。合法流通。更不為餘事。故云一心。一云。佛所以說此法者。為欲令物信解依教修行。我今承順佛意造於論。亦復如是。與佛心不異。故云一心也。師又引阿育王來[3]呪釋。龍樹既是大菩薩。所以歸敬僧者。龍樹既迹生像法。欲顯佛在世時諸人德勝。所以歸敬。明佛在世時。須達長者。以百億斤金。為佛買地立精舍。阿育王。是佛滅後一百六年出世。為閻浮提王。領地下一由旬鬼神。地上一由旬鬼神。作䥫輪王。王一天下。問諸臣言。佛在時誰作功德最多名。聲最勝。諸臣答言。聞道唯有須達。用百億金作功德最勝。此不可及。育王言。我為閻浮提王。領一天下。何為所作功德名聲遠布。不如小小長者子。即以所有一切諸物。悉作功德。至臨死時。始計算之。只得九十四億金。少他六億。佛滅度後。大䥫輪王功德。既不如佛在世時長者。又佛在世時。六群比丘威儀法則。猶勝佛滅度後。憂婆崛多大阿羅漢。以此義故。龍樹菩薩。將欲顯佛在時眾僧德勝。令慕彼時。所以龍樹今日雖是大菩薩。亦須歸敬。故言歸敬三寶[A23]已。
及諸救世彌勒等者。此句即是生下。問。彌勒既是僧寶。[A24]已入三寶中歸敬[A25]已。今何故復言及諸救世[4]彌等。解言。彌勒既是當來。此云紹尊位者。故須別歸敬。言救世者。明世間眾生行大黑闇。輪迴生死。造業無窮困煩惱病。若無諸佛出世。授以法藥。說諸大乘三乘妙典解脫等法。救眾生者眾生則常沒世間。無由得出。由諸佛慈悲本願力故。出現於世。說法教化世間眾生。令遠得涅槃出世間果。今日釋迦既以本願大慈悲力。在於今日。為救世師。彌勒當來。次補佛處。亦如今佛為救世師。是故歸敬。舉德顯人。故云救世彌勒等也。一解言若身子善[5]□等者。此當是別歸敬二人。若彌勒者。非獨自歸敬彌勒一人。何以知然。偈云及諸救世彌勒等。既言及諸救世。復言彌勒[6]勒。等云何只言一人。明諸佛道同。今日論主欲作論。弘宣三世佛法。但寄於此經。以明斯致一。一代佛法既爾。諸佛所說皆然。今日別明歸敬一切十方。以補佛處。如彌勒等。為救世師。紹尊位者。悉皆歸敬。何但獨自彌勒一人。所以偈中言及諸救世。又言彌勒等。若別唯敬一人者。豈得言及諸救世。豈得言等。一云。及諸救世者。即是及二經主。彌勒等者。論其三人。何故知然。此中既別舉名設敬。故不應論餘人也。
智慧第一舍利弗無諍空行等者。此下明別歸敬經主兩人此[1]彼若波羅蜜。既是真實空解。平等智慧。無相[2]之。佛弟子中智慧第一。無過身子。常修空觀無諍行第一。無過善吉。是故如來命此二人。對說波若。亦即是表出空慧二種法門。論主今日既將欲知經作論宣釋。故別歸敬對揚之主。雖知對揚。不知其德。云何欲令眾生生深敬信。故舉德顯人。云智慧第一無諍行等。別明歸敬也。二者。明此二人既是聲聞。如來今日對此二人說波若者。當知波若是小乘法。恐有此疑。論主既是法身菩薩。尚別歸敬如此二人。當知此人非實聲聞。此人所說非小乘法。故命說品言。佛告須菩提。汝當為諸菩薩。說般若波羅蜜。論主今欲拂迹歸本。斷後代疑。故提名舉德。別中歸敬。又此二尊者。皆悉是過去諸佛。既為影響釋迦。迹現聲聞。示為弟子。明此波若之理。[3]其深微妙。若非諸佛如來。不可窮盡。唯佛與佛。乃能究之。故法華經言。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故前偈言。智度大海佛窮盡。如來將欲說此甚深微妙法故。命此二人。此之二人既是過去如來。論主今日欲斷此疑故。所以別敬此二尊者耳。又法華云。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少欲厭生死。實自淨佛道。示眾有三毒。又現耶見相。我弟子如是。方便度眾生。今日時眾幾教相可。正在二人。故如來命說。所以別歸敬也。舍利弗等立名因緣。如後文釋。
我今如力欲演說者。此兩行偈。即是歸敬文中。大分第四明申造論之意。求聽請聖加助。所以西國一切所作。皆悉歸敬請聖加助。今日此間行斯法用甚少。少多行之。不如中國也。我今如力者。即是隨力。明波若實相之法。平等大慧。唯佛乃窮。其理玄遠。非[4]義所測。然我今日既欲宣通此法。齊我所知隨力隨分。欲演斯指。故云如[5]如力等也。
大智彼岸實相義者。大智即是摩訶波若。故云大智彼岸者即是波羅蜜。實相者即是常住波若。義者是第一義。彼岸有三種。[A26]已如開經中說。今言彼岸實相。義者。即是無彼此之彼岸。此中雖復亦明此三種[6]波此岸。但諸佛如來所以說者。只欲令解於無說。今日經論宗指之意。為欲明第一義悉檀。實相波若無相彼岸。性淨涅槃常住妙理。但其餘者三種悉檀。既未盡其極。故非正意所明。但[7]炎明之耳。今欲辨者。唯實相彼岸。故云實相義也。就以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中。若以因果分門者。[8]今剛[A27]已來猶有煩習等義故。故亦名為此岸。唯至佛果。方便淨涅槃圓足。不同[9]相涅槃名為彼岸。此是一[10]□大判如是。但聲聞所見執此為實義。故下論云。是聲聞法中彼此岸。若言據二種生死為此岸。二種生死亡為彼岸者。即七地[A28]已上為彼岸。六地[A29]已來為此岸。若就其似義明者。約次第行人為言。地前既未真證明曰斷除生死。故云此岸。地上既真證明白斷除生死。名為大乘入涅槃流如小乘初果名入流義。故云彼岸。若以得相似分常。聖胎解等。為[11]彼者。則習種[A30]已上。既得入佛道。成於度義。亦得為彼岸。若習種前。既未得聖胎。未能折薄生死。故名[12]名此岸。若就聲聞迴心入者為言。則輕毛[A31]已上亦有得是彼岸義。當廣說。二云。六弊為此岸。佛道為彼岸者。若據得成度義為佛道者。則習種[A32]已上。得是相似度義。是相似佛道。得是相似彼岸。初地[A33]已上。為真佛道。[13]為真佛道為真彼岸。[14]苦提者。此間名道。故勝鬘經云。無明住地佛菩提智斷者。此意云。於三乘道中。此屬佛道智所斷。佛道智者。即是大乘道智。此據因中為語。故云佛道。若至果時。乃是佛果。非是佛道。佛道據因。當知初地[A34]已上智慧。即是佛道智。當知初地[A35]已上斷無明。佛斷窮輕習盡。故涅槃經云。須陀洹人亦名為佛。何以故。正覺見道斷煩惱故。習種[A36]已前雖有布施。既未得成度義。故施屬河中。未得屬度。亦未名佛道。六弊等障人在此岸。若習種[A37]已上施。悉得為相似渡布施河。[A38]已前施者。既未渡施河。猶名此岸迴心入者。[A39]已如上釋。三以無彼此為彼岸等者。以彼此為此岸者。生死涅槃俱為此岸。無生死涅槃。如為彼岸故下經須菩提言。若有一法過涅槃者。我[15]亦。
大智度論疏卷第一
校注
[0794001] 目錄新作 [0795001] 插入此卷首題並尾題 [0795002] 也上佚失十數葉 [0795003] 怖疑悕 [0795004] 亦等七字疑重寫 [0795005] 果或疑界惑 [0795006] 眼疑明 [0795007] 二字疑衍 [0795008] 恨疑根下同 [0795009] 或疑我 [0795010] 愛疑後 [0795011] 既上疑脫愛字 [0796001] 人疑入 [0796002] 成疑誠 [0796003] 呪無況(註不消。[○@編]) [0796004] 彌下疑脫勒字 [0796005] □疑現 [0796006] 勒字疑剩 [0797001] 彼疑波 [0797002] 之下疑脫法字 [0797003] 其疑甚 [0797004] 義疑心 [0797005] 如字疑剩 [0797006] 波疑彼 [0797007] 炎疑兼或傍 [0797008] 今疑金 [0797009] 相下疑脫似字 [0797010] □疑應 [0797011] 彼下疑脫岸字 [0797012] 名字疑衍 [0797013] 為等四字重寫歟 [0797014] 苦疑菩 [0797015] 亦已下佚失【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46 冊 No. 791 大智度論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1-2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