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犍度第三
善事故言聽也。
第二白所依人[A1]已下[A2]已列安居法。對前總文。先解義門。第一約時。第二約處。第三就人。第四對法。
先時分別。於中復四。一結夏非春冬。第二夏分四月。結三非四。第三夏分有閏數。第四結時不同。
初門者。問若尼無益行三時俱提。比丘並吉。有利益事。開行無犯。所以唯結其夏不結春冬者何。答夏中遊散。壞行義多。招譏惱重。所以結夏。春冬行者壞行義少。譏惱復微故。不結春冬。是以文言聽諸比丘三月夏安居。即是夏中有法住。去時為益有法去。餘時無益。無法住有益。無法去。
次第二門。問夏分四月。但結其三非。盡結第四月耶。答有二義。□□□開不逮之流。若無緣者結前。或有緣者結後。若盡結四月。唯四月十六日者。成夏。十七日後不成安居。無四月□教法太急。事難常行。開其一月。籌量進否。三十日結夏故。律言舍利弗目連。十七日到。佛言聽後安居。二為賞勞。若定結四月者。有待之形無以存濟。是以但結其三。開後分一月。迦提五利故。律文。若前安居住。前三月不受迦絺那衣一月。
第三有閏數不數。解言。脩道慕急。多日為善。不聽數閏足滿三月。多論云。若閏四月。前四月十六日安居。至七月十五日。於其中間百二十日。亦得爾。所日畜兩衣。兩衣開畜。聽含閏者安居脩道。故宜多日。若爾既不聽數閏。便非安居中日。閏中出界。得無破夏不。解言。本結要期許不出界。今未滿出者即非相續。界內離要期處故。所以破。問如含閏受日。亦得四十五日六十日在界外不。解言。安居局處。脩道慕多。故使攝閏。受日出界有緣故開。非正脩道故。[A3]但一月十五日也。又復安居約三時辨。故使含閏。受日數日隨日不定。故但稱法。問夏攝潤者。五事賞勞。亦得兩月六日利不。今且一釋。此五利寬奢。俱不攝閏。數滿一月五月便捨。不同安居。正是脩故。既知含閏。閏五月六月百二十日。住閏四月者。結位有三。百則增減。前四月百二十日。後四月隨多少。五月定九十日。是中或有安居。隔一月去時降一日。謂一人前四月三十日結。一人五月一日結。若論去日。前人七月盡。後人八月一日。若閏中三十日結。並與五月一日同。但可結日有前却。去日同是八月一日。若對閏七月。結位有三。五月一日[A4]已前十六人結。但九十日。二日[A5]已後十四人結。百二十日住是中。或有安居降一日。去時隔一月。乃至。安居隔十四日[A6]已後十四人結。百二十日住是中。或有安居降一日。去時隔乃一月。至安居隔十四日。去時隔一月等。可知。伽論安居有閏聽數。日滿便去。今不同彼。
第四結時不同。為以夏四結三。故使結時有二三之別。若前後分別。十六日是前。十七日即後。文證可知。若三種分別。如增三說有三安居。謂前中後。前者十六日。若十七日[A7]已後。是中五月十六日一日名後。此分相說。若通辨結時者。若當無閏一月中結。若閏四月六十日結。其餘合同閏前。無閏一月結也。所以爾許時中咸得結者。以三十日六十日。並是結時分故。不同祇律。四月十六日五月十六日。此之二日成結前後。故彼文行未至住處。路側即依樹車等安居。至明相出。趣所住處。致後安居日應三說。安居安日不受一越毗尼。又不結後二越毗尼破。亦不得衣利。又見論。五月十六日為前安居。六月十六日後安居。為以王者改法故爾。問此文何故一月六十日皆言得成結者。以其三月悉足故。下文言後安居者。住後三月。隨前安居自恣不得數歲。住侍日滿。
第二約處分別者。一釋。依房藍等安居故。文言。依某聚落某藍房等。又解依界。所以知依界為護。夏分齊者。下文言。一脚入界。受日出界外。又背請成不成中界外界內布薩。又移夏言此彼界僧破等。又十律。有比丘以牀置四界內。往反不礙。後時不知何處取衣。佛言四處各取一分。又云。眾多僧房共結一界得安居。應住何僧房。答隨意住。祇律。因身子為饒益親里故。往那羅聚落安居。後不欲離世尊。因以白佛。佛言從今聽王舍竹園精舍那羅聚落。共作一布薩界。令身子安樂住。白二法結。又身子那羅聚落安居日。日往竹薗。不堪持衣。又有比丘祗桓精舍安居。食後欲詣開眼坐禪。或於彼宿。佛言從今祇桓精舍乃至婆羅門林精舍。悉同作不失衣界。竹園那羅聚落。同結不失衣界亦爾。令身子及諸比丘得安樂住。白二羯磨結。准斯等文。明知依界以為護夏限分齊。雖復名牒某甲藍等。不即局此。謂舉住處以取某界。然界有二。謂自然作法。兩處俱成。問自然安居得結界不。答不得結。文言。安居竟應結界故。若爾。先在自然攝衣界裏。忽爾結衣界。亦應失衣。答不類。以本受衣。不假自然衣界故。今雖結不失受法。安居之法原來局界。入界成安居。故結即破。問作法處安居。得解界不。答不得解。解即破故。文言。安居竟應解界故。若爾解不失衣界。即應失衣。解言。安居假界成。今若解者失所依故。解而即破。受衣不假界解不失受。又以局處故。入界園等。成安居。但解即破。受衣不局界故。故使入界不成受衣。縱解衣界不失受法。
第三人分別者。何等人安居。謂五眾故。十律優婆問何等人安居。佛言比丘乃至沙彌尼故。此律尼三時遊行不安居戒。制五眾罪。以其出家位同。咸廢脩道招譏義等故。問俱等安居具戒有數歲。下三不爾者何。答以有師徒位別。依止分齊。教戒尼等。下三無此故。不數歲故。房舍中。下三眾等。以生年為次第。又問具戒數年。不同俗年者何。答功德法故。取終不據始故。文言。聽隨前安居人一時自恣。不得數歲。
第四法分別者。汎論其義。略為四門。第一列數辨釋。第二教行分別。第三約就前後。第四與處相應。文近分別。此四門中。初門約文說。凡安居法。或二或三或四。亦可四者為七。言二者。謂前後安居。四月十六日前。十七日後故。文言。安居有二種。有前安居。有後安居。此對賞罸。謂前安居人。得五事名賞。後不得稱罸。若就結罪輕重。五月十五日[A8]已上是前。十六一日是後。前吉後提。今此前後者。專約賞罸。以定前後也。言三者。謂前中後。如增三說。此等通約三十六十。以定前後者。方盡其理。四月十六日前。十七日[A9]已去。是中五月十六日後。六十日同爾。
或四者。即此文是。分文為四。初對手安居。二諸比丘住處無所依人[A10]已下心念安居。三爾時諸比丘住處[A11]已下忘成安居。四時諸比丘往安居處入界[A12]已下四句。總名[1]及界安居。對手中兩。一前二後。言白所依人者。謂所對作法人。是故下文言。無所依人聽心念安居。五分具列威儀偏袒等。此中文略。作法文五。一言對前人故。言長老等。二自斥[A13]己名。三明所依處故。言依某甲聚落等隨事。以稱不勞並牒。如下依山窟空樹斫杖人等。類可知。四正明。要期作法而結前者。為簡於後。三月者甄第四月。夏者除春冬安居。正出要期離遊行之損。五房舍[A14]已下斷理資緣。令四方僧有受用之益。立要慰懃故。如是至三除。藍內安居[A15]已外聚落山窟處等。皆不須第五斷理句。五分受安居者。答言。我知十律。上座對下座。三說竟。下座言莫放逸。上座言受持。下座作法亦爾。後三月亦爾。又須依持律。夏是正脩。依第五持律。餘三時者。依於上四。僧尼同爾。後三月亦如是者。謂十七日[A16]已去作法同前。唯稱後三月為異。
第二心念者。以無所對故。與心念之名。准如說恣及分衣等。要須口言。口言之法。律無正文。准對手說。上五句中除初句即是。但下四句中。或白衣等處。又除斷理句也。問心念成安居。受日亦應爾。十律問。得心念受七日不。佛言不得。除五人得。謂坐禪人。阿蘭若獨住人。遠行人。長病人。飢餓時親里邊行人等。如布薩自恣受衣受七日七日藥與一請及淨施衣。此等七事心念得成。此律文於上七中。但有說恣。餘五無者。謂須牒事籌量。故無心念。受日安居局處。不牒事量宜。故有心念。心念捨請無其實益。展轉須對真實付彼受衣藥等。受無時限。得待對人故。此諸事並無。心念安居有限。恐越時𬿈。故開心念。
次第三忘成安居。先在此界。得客作法。而忘結者。此不說忘成。今言成者。謂從外來要期求處。無人可白。而忘不心念。但令與處相應。佛亦開成。是以文言。為安故來便成。如說欲法忘說亦成。若忘不成罪者。如忘不成覆。及無長罪。似有忘成。但後隨憶要須作法。不得即當發露說淨。故不類此。如鉢衣藥受日等。尚不開心念。何處責有忘成。故不同安居。若爾如發露法。既有心念應有忘成。答安居局處與作法同。忘不發露猶是覆藏。故無忘成也。餘心念說恣等。並以不局處故。又時[A17]已過。雖不更作法。不無有罪。分衣義通局法為正。故無忘成。心念懺吉既無時限。業累須排。亦忘不成也。五分十五日為安居。受房舍敷臥具。雖不發心口言結之。亦得名安居。
次第四反界成安居者。凡言入界。謂作法僧界入園。是自然僧界。此約位辨二界也。雙脚界入兩。一脚入園故。文列四者。即事別為四。今且從雙隻兩位。對疑以開成。先舉雙入二句解者。前忘成等。入界經久。事是寬容。但忘不心念。以先有求安居心。故開成安居。今我入界園等。心實不忘。直以時促未得作法。為成以不。佛以時中短促不同前二。又復不忘。異於第三。汝既本有起此要期心故。入界園等及處相應。亦成安居。次舉隻入解者。雙入成安居者。義如前判。未詳我今始一脚入未全相應。頗亦成不。佛以轉成。忩迫遂本要心。赴此亦成。如上所論四句悉成。故使文中並言為安居故來。便成安居。問雙入成安居。俱出是破。此義可爾。既一脚入成。一脚出界。是破以不。解言為益利故。一入開成。一出非破。若爾如入淨地。亦應一出勉宿一入是觸以不。答觸唯雙入方犯。出但一出勉宿。亦為益故。成易破難。又如受捨。亦益行者。受難捨易。上來總相辨法。或二或三四。但二三者是位。謂約時分位。有二三別也。言其四者。是安居法。約前二三時位中。開制不同故。有此四位。便隔礙橫局法者。竪通二三。斯亦位言有不通義。可以思知。自下三門懸說。
次教行分別者。先就教辨。三藏之中毗尼教攝。教通制聽。聽而非制。文言。聽安居制故。若對過分別離作過故。即名為制。今安居法對除心𠎝。何容非制。但據位判。煞等有罪者。制今安居。本無罪者聽。聽中開制。前二是制。順教作法故。後兩開成。並以時短故爾。若正非正分別。一制三開。若作法不作法辨異者。前兩作法也。[1]一二行分別者。謂是隨行之中。其唯專精。專精有二。此是作持。持說身口。前二通兩。後二局身。身口二業具作無作。論其體狀如戒體中說。餘說恣等。准同此解。故彼不更辨三前後分別。然以義求。四中初二。通於二三。三十日六十日並用斯法。後二局初後不通二十八五十八。以是開法。恐失前安居。慮不及後故。所以開。若至十七日明不及前。猶有餘日不懼失後。其間容豫。是故要須用前二法。既有位法橫竪。須辨開合。或四或八。謂對前後故。或十。謂對三安居以辨。前四通局故。若離及界為四。即是七種。或七或十四十六等。亦約三安居故。四與處相應。久近者。前二作法。義通舊新行住二人。時中寬緩並用前二。後之二開。謂局從外來行。沒此界不獲作法者開。故言為安居故來便成。若先在此界。假有要心局此。即非為安居故來。前二中收。故無此開也。
第二次分房法文三。初至上座付與[A18]已來分房舍法。第二爾時舍利弗目連[A19]已下至為未來故。受時前後安居法。受房舍人。第三露處[A20]已下明安居所依處。隨宜進否。前文分三。初至然後方受。舉分房緣。文言安居竟。此謂結竟。二從今[A21]已去下差分房人。三差分房舍人竟[A22]已下處分之軌。對差人之初義分別者。一約分時。祇律。十二十三日分。若處近十四十五日分。五分。佛言應於春末布薩日。分房舍臥具。於夏初一日結安居。又云聽春末日夏初日分臥具。第二就處。一是差人處。謂大界非餘處。二所分處。謂都集溫室等處。不應分。第三人分別。一所差人須具五德。二所為人除惡人沙彌等。房舍法中安。隔著小沙彌不能護。故不與房。受戒法中能護者與。祇律亦言。不得與沙彌房。第四約法分別。白二差之。其處分之式如文。僧處無偏。雖言共用。不應法者。不合令住。故言惡比丘來不應與。言定臥具者。施心局定此住處故。言不定臥具者。施心總與。情無局礙此彼之異。故言不定。
第二前後安居文七。一者開後。二列兩安居。三自恣前後。四數歲不數歲。五應遣不應遣。六對物進否。後安未滿聽受夏衣。義同急施故。七臥具取否。
第三隨所宜處文二。初明隨處。二牧牛人[A23]已下隨人。隨人有五可知。此等並謂原作逕夏住心。有緣故移。聽隨彼去。然依人等。當所依之處。依二界護夏。若本不定心許隨移動。決無此理。十律船上安居者。不得隨水上下。不得繫在柱橛等。若[2]汎石不移者得。
第三有緣出界法。文四。初至盡同上受日出法。第二拘睒彌[A24]已下至此事應去命梵。二難聽移夏法。第三爾時住處見有比丘欲破僧[A25]已下眾有留難為和故。去移夏彼成。第四爾時有比丘受七日法[A26]已下界外緣盡不破安居。前文復二。初受七日法。第二爾時檀越請[A27]已下羯磨受日法對羯磨受文。解義五門。第一解受之方軌。第二釋緣如不如等。第三受有餘日。得互用不。第四重受以不。第五夏末日少受之方法。
初門有四。一時分別。謂夏非餘二。雖復夏分結及開成者。須受為明有法住有法去故。又假如緣。若不成及無緣者非也。此是須受之時。若作法時。限諸部差別七日。一法應通諸部羯磨受法。五分所明一。同此律十五月餘。二少別祇有事訖十律三十九夜。所以三十九夜不增減者。以有利事聽半夏去故。二處分別者。二界可知。於作法中。應非戒場及餘小界等。以非安居處故。故十律問。何處受七日。佛言。界內受。蓋應是本安居處故。三人分別者。一能受人。二具非下。三雖可脩道義通。不數歲故。不論受日去。亦須白。若分相解者。七日通尼義在不。或尼羯磨受。如尼律說。受七日法去。亦有立義。准比丘。羯磨義容可爾。[A28]但祇律言。尼無求聽羯磨。受日出界准此。似無行事緣急任依。一文。二所對境義非下。三然十律言。何處受七日。佛言。界內從誰文受。佛言。五眾受此文。或可通說。五眾所對故爾。僧尼之中通於僧。別四人僧攝。又能受局。此界僧眾通餘界不同。處分義局當界僧也。第四法分別。七日文無准羯磨說。羯磨法者。對文以辨。
第二門者。三門分別。一緣如不如。要如法緣無犯戒事等。事雖眾多。要論為五。一三寶境界緣。波斯匿王供佛及僧等。為受日者。佛僧二寶緣。伽論或為偷婆。或和上闍梨病。或為法如是等緣。聽受七日出界。二道俗病患緣。三出家五眾生。善滅惡緣。四俗人生福緣五為求衣鉢乃至藥草緣。廣說是非可知。五眾受戒等。是生善緣。懺悔等。名滅惡緣。俗人生福者。大臣父母等。不問有信無信。皆得受日去。以大臣能有損益故。父母恩重故。其餘俗人。有信方往。不同前二。誦六十種經。如梵動經者。如祇律。若於二部木叉及脩妬路。若未學欲學忘教我受學誦義聽去七夜。此等法緣。若比丘自身病重不堪。受日復須為病去者。聽直去不須受日。如病人不得隨衣食藥及看病人等說。此或可爾。要須實然。又為衣鉢藥草等緣必須。或為失。奪等事更無可榮。或現無衣鉢。交全廢闕者得。若少可方便。並不合為受。受定破夏。五分云。若有請若無請。須出界外一切皆聽七日法。佛言從今若為佛法僧事。若私事於七日外。無更聽白二受。十五若一月。第二辨離合者。事別定成。或多如緣。並牒合受得如法成。其猶悔殘等。類得牒眾多一切治覆不同。為人對難方聽。故不得多如。三舉名。同又非僧位。故有合義。第三受日懸不懸。若望用日義得懸受。如三品受法。受[A29]已各未即用亦得不妨。不同七日藥。以作法日為定。即有過生故。不從服日為准。若某前緣。要須現起。若未有緣不成受日。如年未滿。受不發戒。瞻波浪治無。三舉病而輙治舉無覆客呵等。又復假實事。虗陳餘事等。並不成受。若爾無村衣界何以言除。答為彰衣界。不攝於村。謂是除村及村外界法。故言除也。
第三門有二。初互不互二事。訖來不來。初門者如為佛受日有殘夜在為法僧等。用一向不得。以法僧上。先無受緣故。若爾何故。十律有殘夜在應白[A30]已餘用。答謂同一事有殘。夜在白[A31]已得用。非謂餘事。若總有緣受者。得法僧等用。以並有法故。十律。憂婆問尼病。僧應與作憶念不癡。遣使請比丘應去不。佛言。應去中道。聞是尼命終。反戒入外道。若八難起應去不。佛言。不應去。本請憶念死不應去。故無互用。第二事訖來不來。若受日出界事訖。須還不還有罪。未即破安居。以有法故。如與欲事訖不來之類。要即須作來之方便。或有諸難。不來無過。
第四門重不重。於中二門。一重不重。二先後次第。初門者。安居立行專脩道。業何得重受。以十律。聽受一七夜不得。受二七夜。故知無重。又文言。先受七日去。若七日盡應受。三十九夜去。若三十九夜盡應破安居去。准此文意。故知不重。若得重受受日去是何因。答言。破安居去。若更引文多緣事。別立有重受者。不然之義。隨時以破。不煩廣說。羯磨受法。如母論說。十五一月既有長短。得三品具受。不名為重。但當品不重。二先後次第者。人言要先七日。次十五。次一月等。如此次第。若[A32]已受十五日不得。更受七日。以長攝短故。如功德衣。五月即攝迦提。又一月衣開收於十日等。今解不爾。如功德衣。就時定故。又俱五利。一月衣者。取衣為准。俱開一長。更無緣故。是以此二即為定開。以長收短。今此受日約緣事。緣即長短先後不定。寧得定令先短後長。今解受日三品。遂緣長短前後所須。若有長緣先羯磨受。或先短緣先受七日三品。隨事各先各後。若爾何故。文言過七日法。答此謂前事不及七日。還者事過故。過又復羯磨法過故。過非謂[A33]已受用七日竟。名過七日也。何以不言過十五日。一解此二法對七。並具二過故。若十五一月相望。但有事過。故不言過十五日也。亦可相望長短言過十五日。法義亦無妨。且並舉此二對七以說故爾。
第五門夏末日少縱無。三品日在。但有三品之緣。並加三品受法。以法爾故。如七日盡形。但須共宿者。並加二法。何必要須七日。盡形服者。方成二法亦同爾。若爾何故。十律。七日在受七日。去六五四三二一亦如是。答此言夏未極七下一俱受七日。故云亦如是。若言受六日乃至一日者。長短既殊。何成亦如是。故知不爾。次釋文。十律。五種人得心念受七日。謂蘭。若獨住坐禪。遠行病人飢餓時。親理行人。此律無。文。若蹔出界不破安居。不勞受日。不及即日還者。聽受若路近須宿亦聽受日羯磨受日諸律皆無乞辭。人者有多釋不煩廣破。今解。直依大律文誦不得。依羯磨本作定謂不成故。瞻波言白二羯磨如白。作白如羯磨。作羯磨如法如毗尼。問如處分離衣六年杖絡囊等。受戒懺悔並皆須乞此何獨無。答上所列者竝是自。為假僧量宜。故咸須乞。論某受日事非專[A34]己。三寶事緣差我出界假有別緣。緣不在我。設少為[A35]己相從無乞。又復諸律盡無乞。文更無可准。直依文作得失非我。問若牒乞而作恐成增減故。無乞者杖囊文。前亦無乞辭何以加乞。答杖囊羯磨中先含乞辭故加乞。無僧今受日中先不含乞。乞則成增故不同彼。
第二有難移夏無法直去。以命梵二難無定期限。故聽移夏。初五句淨行難。於中前四約婬。第五就盜。次有鬼神同比丘[A36]已下六句命難。
第三為和僧故亦無期限佛聽直去文有八句。前四句明此界僧由我故破為和故去。以見聞位別各有僧尼故合四句。此四移夏彼成故。次四句者為和他故去。以其聞異界僧欲破[A37]已。破各對僧尼合成四句。前二聞異界僧尼欲破。後二聞異界僧尼[A38]已破。此後四句。若中前了中後須來。若暮訖且還。若停不還逕宿破夏。以其本處無非有難為是不同。前四移夏彼成故。祇律。若二難并和僧。前四句者從初去日即須懃。懃覓安身處。若懃懃覔住處未得[A39]已還隨所逕宿處。不破安居以非心慢故。若反前說安居即破。若得住處夏法彼成。不得輙出界外逕宿破夏去。後雖可本處難盡。亦不得直來。設來必須受日母論同此。移夏彼成。五分有因緣。聽破安居無罪。見論。若安居中有因緣。移去無罪不成安居。
第四文二。但舉作法出界法盡以明開成。文中略無。不成反說可知。又復對後諸難。儻無法出界。亦合料簡成否。文略可知。
第四大文背成不成。於中文二。初明背犯。二爾時有比丘受他前安居請[A40]已下舉前移夏彰背而無罪。前文有三。初背前起過。二時王聞[A41]已[A42]已下三人呵責。三告諸比丘[A43]已下對緣立制背成不成夏破不破。於中文二。初對跋難陀。不得前歲違要得罪故。文言。告諸比丘乃至違本要得罪。第二若比丘[A44]已下廣明立法辨背非背。於中文二。初對前安。二後安居。亦如是者約後辨法。前之有二。初之六句至界外布薩[A45]已去。次有五句。界內布薩[A46]已去。界外中前四句成背。是破下二非背不破。破中初句不至請處。次三至請所欲解此文。先知一義言界外布薩者。謂四月十五日未至請處。彰背不背。故言界外布薩。言界內布薩者。謂四月十五日[A47]已至請處。彰背非背。故言界內布薩。先解初句。問此句未至請處。何以文言破前安居。一釋受請成安居故。故言破前。若爾上列法中。何故不出受請成安居。故知不爾。又解。背此就彼。即日後家結而不成。故說破前。自言以受衣為妨。又以背請受食為妨等可知。若爾下二成安居。但望前家所以不成。獨望後家以說。又後五月十日[A48]已前背者義客可爾。十六日背逕宿方成結者。無後可結對。何以辨不成。故知不爾。今解非受請成安居。非不得結即是並非。二解。今言破者。謂望前家請處應成。不成名破。故言破前安居。違本要得罪。非謂彼結不成。次下三句至而破者。悉是結竟。此三背前去者。破有二種。雖有心背。若未逕宿者。未是過限。故未說破。以違要未成。故要逕宿事隔。方破前安居。若此三人背前至後請處。但作法結。即破前安居。如受持衣。受後捨前故。今此三句並言破前安居者。即通收二義。或結即破。或經宿破也。今文直欲彰背前之過。故不須列其後成。次五六二句反前兩義。故所以成。次界內五句三破二成准說可知。後安居亦如是者。約界內外。亦有十一。成否如前。故言亦如是。問背前及後如文可爾。中安居二十八人五十八人豈無背不背義耶。解言。並有背不背義。同如文所說。但舉前後未知中間。其相云何。答文言。後安居亦如是。中攝義盡故。如約布薩辨者。謂四月十五日未至請處。十六日彰背不背。名界外有六。言界內者。謂十五日[A49]已至請處布薩十六日。辨背不背有五。後安居亦爾。若中間二十八日等如受十七日請者。皆約安居前一日未至。即是十六日未至請處。當他界外布薩辨背不背有六。十六日[A50]已至請處。當他界內布薩有五。次第相望展轉同爾。乃至五月十五日未至請處十六日背。名界外有六。十五日[A51]已至請處名界內布薩也。通論即有三十六个十一人辨背不背文。對前安居廣彰十一十七[A52]已去。亦各十一。解背不背以望前安居總是其後。今此律文合而略捐故。曰後安居亦如是。
第二非背文可知。
●自恣揵度第四
所以須者。九旬脩道。精練身心。人多迷[A53]己。不自見過。理宜仰憑。清眾垂慈誨。示成晈潔之美。故次明之。是中廣明六種自恣。非一集在一處故。稱揵度。就中文二。初至不應與他惡而去。正明非法。舉罪自恣之緣。第二自今[A54]已去乃至其未廣。彰自恣如非等法。初文有二。第一至為苦[A55]已來。正明六群受行瘂法。第二作如是制安居自恣竟[A56]已下因問自言佛即呵制。於中文三。一自恣竟[A57]已禮覲世尊。文言自恣竟者。當時未有自恣之事。直是逕他自恣竟時故。經家以後名前。引證可知。第二世尊慰勞[A58]已下因問而自言。第三佛告諸比丘癡人[A59]已下正明呵制唐行。啞法不能生善滅惡故。實是苦耶。制禁勒反增嫌嫉。故實為患。次立二喻不相往復。故曰如怨。假不瞋怒。無言自雪。故如白羊。何以故者。何以如彼怨家白羊義。故謂不受行。如來正教展轉覺悟乃受啞法而有苦患故。故言何以故。同於外道等者。合前怨家白羊。若受啞法吉羅。十律犯蘭。五分亦吉。第三時六群[A60]已下因佛制故。非法舉罪文四。一非法舉佛制求聽。所以須求者。若得聽者。必有滅惡生善。無諍訟故。二時六群[A61]已下。使惡求聽佛制五德。三彼六群[A62]已下為彰求聽之人應受不受。四從他求聽[A63]已去[A64]已下制立言要也。人言從他求聽[A65]已去者。謂犯罪比丘從清淨故。求舉[A66]己罪。所以不屏處。自懺而求舉者何。為除大眾三根見聞之咎故爾。
次解第二大文有九。初至隨身所安明自恣方法。第二爾時異住處[A67]已下至不得受。第二人欲心念自恣[A68]已來廣明自恣法體是非之相。第三爾時眾僧集[A69]已下至知識。亦如是與欲自恣法。第四眾僧自恣聞有賊來[A70]已下至此事去。廣略自恣法。第五爾時異住處犯僧殘[A71]已下至不應以前求聽舉他罪。正明遮自恣法。第六爾時自恣日下。客舊雜住應不應義。第七爾時六群[A72]已下制叛自恣法。第八爾時六群比丘尼[A73]已下眾別形殊制簡餘眾法。第九彼自恣竟說戒坐久[A74]已下為彰自恣說戒無並法。此九文中有三自恣。一時。二增上自恣。三減却自恣。然增上減却寄在遮法中辨故也。以其恐反生諍故。無非時自恣。不同說戒時及非時。在說戒中。明減却一種落下遮法。謂說戒中具三種說也。
先解初段文四。一制自恣時不須求聽。自恣是聽故。二諸比丘[A75]已下差人之緣。三聽差授自恣人[A76]已下簡德差人。四諸比丘在坐上[A77]已下自恣方法。初文聽安居竟自恣者。如增一阿含七月十五日。佛告阿難集僧。今是受歲之日。阿難叉手說偈。
佛以偈答。
阿難復問。
佛答三偈。
阿難集僧說二偈[A78]已。世尊坐於草坐告諸比丘。汝等盡當坐於草坐。勅諸比丘。我今欲受歲我無過咎於眾人乎。又不犯身口意。如來說此語[A79]已。比丘不對。是時三告如上說。身子即便讚佛。度未度者。等有何過咎。嘆佛[A80]已。身子復如佛自說上語。佛讚身子。身子白佛。是五百比丘盡當受歲。今言。安居竟聽自恣者。當彼受歲之事。五分。日日自恣。佛言。應夏三月最後一日自恣。若夏初恣者。逆相舉發。妨脩正業。夏未告離不制同修。理宜請悔。除鄣道之業故也。母論。六事益佛教自恣。一展轉相諫。二各各相憶念。三互相教授。四彼我相恭敬。五語皆相隨。六有依非無依。
第三簡德差人差之多少。此文不論餘之三律。並二人[A81]已上故。祇。應拜五法者。作自恣人。若一若二不得過多。多中離合既不對難。一一差之祇出法言某甲某甲比丘。五分。差自恣人若二若多出法。亦言。大德僧此某甲某甲比丘能為僧作自恣人。十誦。亦言某甲某甲比丘。
第四自恣於中文三。初有三句。自恣前後。第二竊語[A82]已下生之上事。於中分二。初有四句。是立制緣。即制徐了三說。二反抄衣[A83]已下彰某坐上威儀不如即制威儀。三說恣法自恣。文有五句。一大德者言對五德。不向大小咸稱大德。此是褒讚之辭。二舉十方同遵。故言眾僧今日自恣。三仰則成規依於僧法。故言我某甲比丘亦自恣。四縱宣[A84]己過請求舉罪願垂誨示。故曰若見聞疑等。既嘆彼求大德長老並稱無妨。五彰見過悔除令行晈潔。故曰我者見罪等。表[A85]己懃懃如是。至第三未下一句對病料簡。五分。好泥塗地布草於上自恣。
第二文九。初制白集眾。第二六群[A86]已下自恣是非。一造三非。次白佛。次佛判不應。次四四種[A87]已下佛舉如非為令行如捨非故。第三自恣前後。祇律。人前安亦隨前也。第四時諸比丘十四日[A88]已下辨自恣時。初則約日。二次定時。第五六群別房[A89]已下制集自恣。第六諸比丘復不知何處[A90]已下[1]者出自恣處所。第七眾多比丘非時[A91]已下對難聽結小界自恣。小界之義[A92]已如前釋。第八自恣日異住處[A93]已下自恣法體。第九若有五人[A94]已下對三位以辨如非。
第八正辨自恣法體。四門分別。一約時者。謂安居竟非餘時可知。位復有三。一時自恣。二增上。三減却。時中復有十四十五十六。後安居者隨日。若前後雜者隨上座。上座亦不定隨舊人。舊人復不定隨多。以三義故。並前自恣。祇。一人前者亦隨前。又約日時者可知。見論。尼十四日僧十五日與律不同。第二處者。四人[A95]已下通於二界。五人[A96]已上某唯作法。又通小界而非戒場。又說自界他界客來應不故。所以知。第三人者。非下三眾。雖安居義通。以非具脩故。具中通三。謂一人眾多僧。僧是五人攝。又所差人德具不具。差之多少離合如上辨增減却。此二自恣多約僧說。第四法者。位分眾別法有二。謂白及白。此謂前三自恣。若下三略。但兩白也。文中但舉改眾一白隨文釋。分文為三。先僧自恣法如常所辨。二三語三心念向如對僧自恣言。我若見罪。當如法懺悔。而對人心念。皆言自恣清淨者何也。解言。僧自恣中舉治義具。故云懺悔對人。恣中舉雖義具論治不足。為異前故。但言清淨。謂舉夷殘及大眾小眾。蘭現無治義故。若望輕蘭提等。亦應言悔濫對僧。故但言清淨。心念恣中既無舉。又治罪不備。故言清淨。謂唯得治心念之罪。可呵[A97]已去。即無治義故也。如別行羯磨。對人心念並無清淨之言。理甚不足。違律文故。若行事時須依大本。
第九如非。若五人一人受欲自恣者。論云。此非法別眾四人不得受。第五人欲更互自恣。是法別眾。下三亦是法別眾。
第三與欲自恣法。於中文三。初與自恣法𨲙說戒中清淨故。欲法如前。此不更舉。二爾時有比丘受囑[A98]已下。牒制明開三受。一人[A99]已下廣明應不比前說戒中與欲。闕少可知。分文解義。一同與欲。然不成持自恣人中。但有二十五。略無神足。離見聞至僧如是事起者。前言舉者為先德三舉治人。今言如是事起者謂先有三。舉之病未得行罸因僧集。次尋為如治。故言如是事起。欲雖未說。以在此人心中。故復令舉法得成欲。雖到僧處同。然以此人得舉法故。無有傳信之義。故使自恣不成。更須取自恣。前雖未說。以此人未得法故。無失自恣分齊。故不類此。又前說戒者。被清淨人非行治法。故無如是事起。若或有者釋同於此。第三廣明應否中文五可知。[A100]但第五料簡成不文有六句三對初不坐。次不說。各為自他。故有六句。
第四略自恣法文二。初舉八難。餘緣為略之緣。第二諸比丘作是念[A101]已下對緣彰其廣略之法。文有七句。初一廣自恣難由遠故。次五略恣難由遠故。次五略恣難漸逼促。故未句難。至全不得恣直爾散去。就五略中。前二略恣還對五德。不改眾儀。不須作自。但任五德再一作法。此與說戒法同。後之三略差人須改眾法。如百人作五十對。若不作白眾則不委。故須上坐。或秉法人作白令知。又應先作和眾白訖。方作改眾三略之白。此與說戒一向全異。
第五遮法。問說戒遮說戒分二。揵度此自恣遮自恣所以合辨。解言。說戒防未起非遮。說戒除[A102]已起罪。[A103]已未不同。故分為二。又說戒防未起非。故無其求聽。遮說戒除[A104]已起罪。故有其求聽。兩異故分。今自恣遮自恣同除[A105]已起。又復遮法當求聽時遮成。遮餘時不成。約此同相故合而說。於中文四。初至小停明所遮之事。二六群[A106]已下至再一。亦如是遮之時節成不義。三遮自恣人身業不清淨[A107]已下至然後自恣治。能遮所遮靈實之義。四病比丘[A108]已下却遮方法。初文分二。一為罪故遮治罪。[A109]己自恣淺罪雖治客有餘犯。故。文言與覆[A110]己自恣。二異住處[A111]已下為諍故遮。於中復二。初犯波逸提提舍尼者對某輕諍治[A112]已自恣。謂約讚食指授食以興諍故。二對重諍。謂約盜四方現前可分物起諍未可即殄。故小停自恣。第二時節文二。先約人及根遮成不成。二未說三語[A113]已下正辨時節。前中一對人辨成不成。二若遮無根[A114]已下對根明成不成。此二文者。以不清淨人及犯有根應遮故。說時下正自恣時者應舉之處故名時也。約人如文。就約根中文有六句。初三五不成遮以無根故。二四六成遮以有根故。初句不作故不成。但不作有兩。一不作有餘者。謂殘等二不作。無餘者。謂夷等即是初三五。第二句但言作。作有某兩。一作有餘謂殘等二作。無餘謂夷等即是二四六也。時節中再一亦如是者。下三無舉故言再一亦如是。第三治能所中文二。初至然後自恣治能遮人謗罪。二遮自恣人有知[A115]已下治所遮實罪。前文有四。初至便應自恣。撿能遮人三業淨穢。二自恣人三業清淨[A116]已下撿所遮事靈實。三復應更問[A117]已下撿三根有無。四不能答[A118]已下正治謗罪。問所治者為是五德為餘僧耶。答此多是餘僧告五德。見聞以不實故治。若所差[A119]已簡德竟。何因於此方撿淨穢耶。又若專五德者。何以病遮無病等。豈可差病五德。然雖餘人要語五德令舉故。下文五德語言待差各如法說。前所遮事中。先知即治今治。所舉謂新舉得罪。第四却中分四。初為病故却文五三句。第二爾時有異住處[A120]已下增上自恣。以貪脩道此彼相得故。以夏分為限。故但一月。第三爾時有異住處[A121]已下咸却自恣。以避破僧惡比丘。故知有早脫或減或却。亦以夏分之。未是自恣時故唯二却。若更第三却者。入冬分故。說戒對此。故亦二。却若或三者。恐濫自恣故。五分。大德僧聽。今共布薩說戒。後四月黑十五日當自恣白如是。客問何故爾。舊比丘言本不共安居不應。問我若客復住作。第二白問答如上。若不往應如法和合。又前所遮事。謂於此界先起之諍故唯有却。文言小停此對當來餘界之諍。故有前却。第四爾時自恣不識罪不不聽。以前要而舉他罪。文互三句。
第六客舊。第七第八此三段文與說戒無殊。故不煩釋。第九如文。
●皮革犍度第五
然自恣[A122]已訖將行化物。皮革履屣。是道行要用。故次明之。外膚為皮。筫𩊕為革。是鞹之異名。熟用稱韋。此中廣明皮革等事。應不應義。故名皮革揵度。於中文六。第一從初至得畜錐初緣開著革屣。第二大迦旃延[A123]已下正開邊地畜皮臥具重革屣因明四事。第三得皮補革屣[A124]已下雜明應不應。第四六群著欽婆羅跂[A125]已下制不聽畜跂。第五六群著革屣共佛經行[A126]已下相恭敬法。第六六群著革屣入聚落[A127]已下離明應不。
初文有三。初明守籠出家成道。第三守籠那得阿羅漢[A128]已下至禮[A129]已而去。自記得道。但說其義不云[A130]已得。第三從去未久[A131]已下聖所讚述開著革屣。前文復三。初至不復為道猒世出家不得方。二時佛知其心念[A132]已下為說琴喻教等諸根稱法而脩。第三爾時守籠[A133]已下聞佛略教脩行獲證。初文有四。初至不飲酒值佛得道。二爾時長者會中[A134]已下至出家受大戒重法心成猒世出家。三父母兩城[A135]已下以食奉僧自行知足。第四往溫泉水[A136]已下脩不得方心則掉動。賢愚經以過去世脫一欽婆羅衣與辟支佛拭足。以是福報。常豪貴家生。足下生毛。狀如空有色。五分文與立字名為手樓那。以有二十億錢。故時人號為二十億。亦是過去毗婆尸佛時。會六萬八千羅漢。於家供養。人各一坐。種種飲食[A137]已。與劫具二張革屣。一量是以九十一劫足下生毛。不曾躡地。其身柔濡不堪騎乘。祇律。二十億足下生毛。金色四寸。過去毗婆尸佛時。以白疊敷地。供養八十千眾。便致九十一劫足下生毛。十律。生時耳上各有一金環。平直純金一億。號為億耳沙門。先有二十億金。故言二十億。文言。應等諸根者。前以偏苦其身故致掉動。聖勸身心等筞。謂心思諦理。故曰等於諸根。
自記得道中文二。初至亦如是。正明自記得道。二說是語[A138]已[A139]已下正明偈誦。初文復三。初樂六處之果。二頗有不依於信[A140]已下出六處之因。第三彼盡欲無欲[A141]已下牒前二解脫。資成六妙行。就六處果文三。謂舉辨結。隨事彰六。語體唯四。謂二解脫及兩涅槃慧性清[1]靈。能除迷遣[2]彰。不為或[羈-馬+必]。名為出離。聖情所。欣稱之為樂。故曰樂於出離。此是慧解脫。定心理靜。絕去紛動。名為寂靜。亦為物欣。名之為樂。此明定解脫。總二皆是有為解脫。三煩惱盡處。寂[3]伯無為。即二四六三句名為有餘涅槃。其因既無。苦果亦喪。所言樂盡受陰者無餘涅槃。斯二不為三相所還。是無為果。次辨三因者。謂信持戒斷利養。信為行本。是故先明依信起行。次持淨戒。戒之大妨無過利養。須斷利養。文中皆言不作是意者。以[A142]己所解。自答前言除疑倒故。次明妙行文三。謂法喻合法中眼根廣文餘根類知。就眼中初至心解脫有漏舉俱解脫人。於中初至無癡。謂三煩惱無故是慧解脫。如是比丘下是心解脫。舉斯二解脫以為能資。二眼見多色者根塵相對。三慧解脫[A143]已下釋不染義。於中分三。初至俱不染汙由有心慧。二解脫故。眼識之後。流至行心。不起煩惱。正是妙行。故曰不染汙。二識不與色雜。轉釋不染。若識取色相。次第緣生。三受可稱為雜。今雖見色不取色相。而生三受。故曰識不與色雜。三住第四禪。轉釋不雜。所以為彰此人得。第四禪絕諸受。故所不雜。眼色既爾。耳聲等亦然。故曰亦如是。次喻亦三。初至不漏喻二解脫。二東方[A144]已下喻第二根塵相對。三此山不移[A145]已下喻第三不染具二解脫。彼此相資平等無二。故曰一段等。言疾風雨者。猶若色塵得二解脫。煩惑則盡。前塵所不能傾。故曰不移等。東方風雨來。既不壞餘三方。風亦不能壞。故曰亦如是。略無餘根之喻。亦可南西北方者。即喻餘塵合。中三句。初至盡於有漏合。初喻眼見多色合上東方疾風等。慧解脫[A146]已下合上此山不動等。耳鼻舌等合上亦如是。
第二偈中文三。初一偈半誦六處果。少有半偈誦前三因。言當知不起者。謂信持戒斷利養等。行成對治。不信破戒。貪利養等。三垢不起。以不起故。便尅解脫。故言從是解脫。次下三偈誦六妙行。初一偈誦二解脫。上半心解脫。下半慧解脫。以見脩俱盡果成無著。故曰[A147]已得無觀。更無有作半偈誦喻。次半偈誦前法及合中根所對塵。次半誦前二解脫俱不染汙乃至不與色雜。次半誦法合二中住第四禪也。
五象王者。見論。一文象。領六母象名為象王。守籠那自言我家有五象王。尚捨出家。豈貪一重革履而獨著也。佛因開比丘十六句義。謂四諦各有四行。苦四者。謂苦無常空無我。集四者。因集有緣。滅四者。謂滅上妙離。道四者。道如迹乘。
[4]此律億耳三年。五分六年。祇逕七年。母論十二年。五事如文。第三雜法迦那富羅者。見論漫根革屣。鹿角者剋作鹿角形也。阿羅梨者以鳥毛安革屣邊。富那䟦陀羅以成綿及諸物合皮縫作使中央起。真逝梨者謂編作之。編邊者以孔雀尾編邊也。並見論翻五闍梨如文。祇律新革屣。佛言令淨人知著五六步。若得即著吉羅。五分令著七步。十律得厚重革屣不應壞。作一重即令主著行二三步如是。得畜多論令白衣著五六七步即是淨。五分聽著富羅𩍓深至踝上應開前。
●衣揵度第六
於中大文分之為二。第一至塔衣。為上品人畜糞掃衣。第二菴婆羅女[A148]已下為中下故。開受施衣。初文有二。第一初緣。五比丘請佛持何等衣。答言十種衣作袈裟色持。第二塚間衣[A149]已下明糞掃衣。謂是世人所棄。義同糞掃故曰也。亦可從取處作名故爾。論言。體是賤物離自貪著故。二不為王賊所侵故。常資道緣故。制畜著也。五分。塚間得衣即以塚間為界。雖得入手。但未出界。即共後來者文故。彼文有比丘得塚間衣。後來者索分。佛言。應共分分[A150]已各還垂欲出界。復有比丘來索分。佛言。應分出界[A151]已。不應與此律糞掃衣。無主屬先取者。
[1]第二大段受施衣中大文有三。第一從初至禮佛[A152]已下去。耆婆奉佛衣[A153]已因請。開聽比丘受施。第二世尊以此因緣[A154]已下佛許開受。第三爾時瓶沙王[A155]已下訖此揵度。廣明順教施受。前文又三。第一初至隨意著正明。耆婆治術得衣奉佛。致請文中兼言重掃衣者。為隨三品通行故。第二爾時世尊嘿可[A156]已下受衣許請。第三耆婆童子[A157]已下蒙佛遂可致敬而還。前文之中。博學醫道六種治病為彰。第五得貴價衣。第六治佛信敬。淳崇奉衣致請。故有斯文。
大文第二告眾開受中遂前請。故言亦兩兼。但糞掃衣知足行勝利他義微。若論施衣利兼自他。是故世尊須並讚歎。
第三大文分之為六。第一從初至愛護臥具非時施法。第二爾時有比丘異住處安居[A158]已下至不應得分時施之法。第三諸比丘大得可分衣物破為二部[A159]已下至應與分耶正二部。分攝方法。亦名料簡。前兩分受同異。第四爾時有居士[A160]已下總明攝施不過八種。第五冬月[A161]已下如法受用淨施之軌。第六爾時有比丘遣衣借他[A162]已下取受成否。
初文有二。第一至一切外道服不應作。正明非時現前法。二爾時現前僧[A163]已下次明非時僧得法施。就現前復三。初明受施聽分。第二世尊出王舍城[A164]已下至蚊厨聽畜。正制使如法受用資益比丘福利施主。第三世尊在䟦耆國菩提王子[A165]已下聖制不聽非法畜用。比丘招𠎝施無福善故。初文聽分者。名現前施。以人受為定。恐好惡不均。故擲籌分。
第二如法用中文三。初至釣紉依方作法。第二王舍城比丘多持衣[A166]已下至更作餘衣制衣頭數。第三波羅捺有檀越送食[A167]已下制衣重數。初文有三。一明作衣法。二爾時六群反攝涅槃僧[A168]已下帶衣之法。三舍利弗[A169]已下制鈎紉法。作衣文五。初教現放世因作衣法式。問阿難等羯磨受戒豈可未有三衣。乃言教放世事作衣者何。答[A170]已前之衣聖變成放習。恐難今放世因為示易成故。二爾時阿難[A171]已下奉旨教作。三爾時世尊南方[A172]已下佛嘆阿難。舉過未同今。令僧尊重故。四力截[A173]已下割截之意示以法則。五諸比丘不知當於幾條[A174]已下條數之軌。三衣義者。前[A175]已解說。次二文易知。
第二頭數文二。初制頭數。二爾時異住處四方僧得貴價僧伽梨[A176]已下雜明應不。前文有三。初見多持衣過念許制限。第二婆闍國遊毗舍離[A177]已下受菴羅園制衣處所。第三世尊在靜處思惟[A178]已下正制數限。第二處中明離車等來禮覲者。為明賓耆羊㝹偈誦佛德。離車歡喜與五百領衣。彼得衣[A179]已奉佛為受彰得衣故來。
偈讚文三。初至香潔一偈半。以佛出世施主獲利美響外影。第二今勸[A180]已下一行半。嘆佛相好光曜絕倫。以薄皮子等。現受天報。而於佛邊猶如聚墨。顯佛無比。故須讚嘆。於中文三。初今觀一句法說。二如日[A181]已下三句喻說。三如是[A182]已下二句合。第三一偈歎佛智德窮圓。文三。初一句法說。次一句喻。次二句舉智用以合。前嘆外相福德。次顯內有智慧。具二莊嚴。是故無比。
第三正制文三。初訖靜生念。第二夜過[A183]已下陳[A184]已屏念告眾令知。三自念[A185]已去[A186]已下正禁限數。前念之中有二。初至不得畜。自憶昔時念制兩意。二時世尊初夜[A187]已下。准[A188]已禦塞許制比丘。第二雜明應不。初之一句。不得用故貿而用之。蒭摩下八句。畜應不應。前三聽畜。
第三重數文兩。初辨重數。五分。衣壞聽補以復綖却㓨亦得直縫。第二善現下三句畜應否應。
第[2]三得非法用中文三。初菩提王子[A189]已下至覆上衣不得下用。二裹頭[A190]已下有其十事。白衣法故不同俗用。三假作編髮[A191]已下有其十事。外道法故不同用外。
自下第二僧得施法文四。初至現前僧應分一部攝法。第二有二部僧多得可分衣物[A192]已下至應取二部攝法。第三爾時佛不受請[A193]已下至如法治者。病比丘賞勞之法。第四病比丘身患瘡[A194]已下雜辨應否。就前一部攝法中文二。初檀越物以辨僧得。二舍衛國多知識比丘[A195]已下亡比丘物義同僧得。初檀越物文三。第一至應與分。初緣數人墮籌分法。二比丘分衣時客比丘來[A196]已下羯磨三語等法。三爾時有比丘[A197]已下正明分受成不成。前文復三。第一受施聽分。二復不知云何[A198]已下如來教以墮籌分法。三時分物時有客比丘來[A199]已下應與不應與。文有八句。既言客來應與。故知僧物也。欲解此文。先須釋義汎明攝物。竪義分別。大位三門。第一定時非時。第二舉時非時各有現前僧得。第三分攝方軌。
初時者時有二義。一佛以比丘受功德衣。五月不受。一月開諸比丘得五利時。但是得五利時。不必於此時中受者。即名時施。以受施義通故。二以安居勞說之為時。如施主請比丘夏中供養。即以此安居勞為時。如毗蘭若請者是故言為時。若為此時施。復在一月五月時中者是名時施。以此二事元為安居故開。若反上說不為夏勞者並名非時施故。下文為施塔乃至為[1]云人會者。佛言不應留。過夏安居。此是非時衣現前僧分。故知不為夏勞。名為非時施也。
第二門者。時與非時各有二種。言時施二者。一時現前。謂本為夏安居故。而數人分者是。如毗蘭若以三衣奉佛比丘僧人。與兩端疊。為夏安居故。明知為夏。隨人施者。是時現前。二僧得者。施主本意。但安居等心奉獻而不局彼此。僧通一化。名時僧得。如下律文。來分夏衣便去後分。夏衣不取去者分。佛言。成分應相待。亦囑授後人受夏衣分等。三句者是。言非時二者。一謂非時現前施心限局。人物有定。隨人而取者是。如上律文受施。初緣現前僧太得可分衣物。佛言。聽分應數人多少。若十乃至百人為百分。若有好惡相參乃至墮籌分。二是非時僧得施者。謂其施主運心彌廓。時通十二月。人及一化奉施者是。即此律言有住處現前僧。大得可分衣物。比丘分衣時客來。數數分衣疲極。佛言。應差一人令分。白二羯磨。此等位二事四。理通一部二部。下當說。
第三門。分攝方軌者。此四法中非時僧得。須作法分。以不定故。加法以定之。言不定者。一時不定。除時施。二處不定。異界得施。三人不定。蘭二現前四法不定異。同羯磨施。為斯不定。故作法以定。餘二現前是人定故。若時僧得以時勞定故。並數人分。亦有人釋。時僧得者。以施心通普故。亦須法定。故下文言。有一比丘安居。大得夏安居衣物。佛言。彼比丘應心念口言受。既有心念。明若有人對首羯磨。故亦須法。問若言須作法分者。所以得囑授取耶。頗有要須作法而不及法得囑取者。用此法何為。故定不爾。心雖普及施主得僧因之福。為止貪故。不聽異處受衣。以佛定判局處取故。不假作法。但須消去。一比丘心念受衣文者。非心念法。謂與念屬[A200]己可知。然解此四。或一部攝四者。隨其二眾。各有此四。即如上辨。或二部攝物四者。若二現前並數人分。二種僧得。分為二分。非時僧得。義如向辨。時僧得者。義或不爾。若欲細解此四施分攝。即為四種三門。三門者一一部分法。二二部分法。三耶正得否。其四種者。一時現前。二非時現前。三時僧得。四非時得。
先解二現前。此兩種三門。或一部或二部並數人分。若耶正分別。謂請耶正二部對面行施。應問施主隨所說受。若言不知。或言俱與。並數人分。
次第三時僧得三門者。第一一部攝法。如文三句。初句未分夏衣比丘去。後分不取去者。佛言。成分應囑授取。囑授取故。明不作法。次句漫囑。次句授囑人忘。咸判成分。既聽囑取。明知餘界人假及分者。不得其分。以聖定判局此界故。然有人消此言不聽異界取者。謂時現前。若時僧得。界外來人及法亦得。作此釋者不然。若不聽取是時現前者屬人。既定是人皆知。何須佛判。故知不爾。第二二部攝法分二。第一准此律說。義言分為二分故。以名二部僧施故。亦可以無作法。可得言道二眾不合共作法。故須分二分。計亦數人以取此處安居。聖判定故。第二二部互攝。如五分說。非安居時施比丘僧。無比丘。比丘尼應分。非安居時施比丘尼僧。無比丘尼。比丘僧應分。又云安居時得施皆亦如是。互屬定訖。當部數人分之。第三耶正下文六句。初三對僧以辨。謂得夏衣[A201]已破破[A202]已得物。或得[A203]已破破[A204]已得。此三並數人分。以無作法。[A205]但是約時。局處受人。為定故爾。次下三句約別人說。對物[A206]已得未得從正趣耶。並與去人分故。皆以約時局處受人為定故。此據正眾領物。以義推准更應三句。耶眾領物。背耶歸正。彼應與去者分。復應更六各望正耶互不與來者分。此等並略。
第四非時僧得者義分兩位。第一檀越施物。以明僧得。第二亡比丘物。義同僧得故。此二門中先解施物。三門者。第一一部者。有其四種。一常住。二界得。三同羯磨。四僧得。此但僧施。前三處法局定。隨入三種。唯僧得一種須以法定。法位有三。謂心念對首羯磨竪義者。事須廣辨。今此寄文中說。二二部者。亦有四種。一常住。二界得。三同羯磨。四僧得。第一常住屬處定故。隨二部僧分為二分。第四僧得須法。以其二部。不共作法。亦分二分。中二謂界得同羯磨。以處法定。故數人分。亦可名二部故並分二分。義亦不妨。今且局辨僧得有二。第一本意對面施二部文有七句。其中五句分為二分。四七二句互無一眾攝。以其二眾俱不盡集。不得計現人分。復無共作法義。故分二分。各當部加法攝之。如前一部法。第二互入二部攝。五分。非安居時施比丘。無比丘比丘尼應分。非安居時施比丘尼僧。無比丘尼比丘僧應分。此文雖無。義亦應爾。上來所判五入既定。各及法者得。第三耶正差互者。如文六句。初二對僧。亦是約物得未得異。故分得三。別[A207]已破者。應分二分。破[A208]已得物。須向施主。第三一句得[A209]已破破[A210]已得同上二句。初句分為二分者。既僧物耶正俱有其分。不局現在。寧得計現人分之正耶。四方俱不盡集。須加法以定正耶。復無共作法義。故為二分。彼此各自作法分之。下二句比說可知。次有三句。僧先[A211]已破約物故三。此等別人從正趣耶。俱不為去人分。以其[A212]已分二分。一屬耶到耶部中。彼有分故。此不須與分。計理復應有三。從耶歸正應與來人分。文無者略。此之六句。謂是正眾領物。若耶眾領物。正耶相望反說六句。初有三句。如向初三說。次有三句。如後三說。
第二[*]云人衣物義同非時僧得。總為二門料簡。第一依此律解。第二通收餘部不同。補此遺𨷂。
第一門者。依此律處分義階有五。一負債攝法。二被舉攝法。三耶正攝法。四二部攝法。五和合一部死。所以須迴。此義門先後者。以其一部攝中義廣多故。對文解釋義便故。第一對負債者。依十誦。出息物等死者有七句。佛判或隨入界書處僧。或入保處。或入捉質物處。得等者廣如彼說。以理推究或不同彼。若白衣家出息物在彼人邊未得者。容准十律。或依義等債之。若物在僧住處。比丘亡後並應隨物處。所在僧得。恐不得依界等互。攝此初在容將此僧物以屬於彼。既不依其此彼。俱僧故寧。十律。若處分者須為兩門。第一先明他負亡人債之法式。故文誰負汝。若佛法別人負病者物。俱應債取。以其此物。合入僧故。若輕重相當各隨所入。互得輕重並隨其本。若常住重負即入常住。輕須債取入現前僧。現前僧若負。重輕咸須債取。以其重入常住。輕須加法故爾。
第二次明償債之法。文言汝負誰。謂若病人負三寶別人重輕物者。隨有輕重。各相當還。若無相當。互還無妨。計其大理有債先還益王者故。還[A213]已有餘方如常法。是以下文若有長衣應長償。若無應賣三衣償。有餘與瞻病人。十律。有比丘屬塔物自貸私用。四方僧物自貸私用。佛言財物還計直輸塔及四方僧。餘殘現前僧應分。又有比丘賖沽酒未償便死。酒主從諸比丘債。諸比丘言此比丘在時何以不債。酒主言不償者出汝惡名聲。佛言。是比丘有衣鉢物應用償。若主無物應取僧物償。何以故。出汝諸比丘惡名聲故。然不別常住現前之異。計理應以現前者勝。第二被舉者。下文佛言。隨所共同羯磨舉僧應與。一釋謂同被舉治人。所以爾者。治舉[A214]已後財法不同。何因死後輙容攝物。故如法僧不合得取。若爾一人被舉死當入誰。又解入賞勞僧亦名功能僧。以如法僧治罸功故。但令當時預舉羯磨即有物分。故言隨所共同羯磨舉僧應與。祇律被舉比丘死。即以死衣物置床上。曳出棄野田中。若放牛羊人持此物與僧者。即作彼檀越物故受之。
第三耶正明如文二句。背正向耶。物入耶部。原其本心。耶正路乖。為是衣鉢隨意所往處得亦應二句。從耶歸正物入正部。文無者略。又直據隨身如前所判。[A215]已外之物或可不定。又十律云。受法中被殯。往不受法眾中求懺悔清淨。我當作不受法。若未除罪而死。衣鉢還入受法眾。若除罪[A216]已死。衣鉢入不受法眾。若不受法眾比丘被殯。往受法眾中求懺悔等。反說可知。殯謂舉也。又受法比丘於不受法眾中死。其衣鉢物喚受法比丘還。若彼不來取者。即不受法眾中作四方僧臥具。若不受法比丘於受法比丘中死。反說可知。此律及十律。前一所明者。謂對耶正互背互背互歸說。第三一文者。據耶正互在死。既判定耶正。耶正當部還如恒法也。
第四二部攝法。下文拘薩羅國無住處村到[A217]已命過。白佛。佛言。彼處若有信樂優婆塞若守園人。彼應賞錄。若出家五眾前來者得以物在俗處。恐用而獲罪。故入五眾先來者得。無問重輕悉入先來。但輕不待法即入其人。重者非屬人物故。隨先來者處分還入常住。以其先時依二部僧得施物故。身亡[A218]已後還入二部。若無先來送與近處二眾。唯取近處不簡僧尼。若道路死獨住死私㽵死類如前判。若物互在僧尼二處即同此故。十律互寄死者。有住處一比丘死。是比丘衣鉢物寄尼精舍。佛言。若比丘死時。寄比丘尼衣物。現前比丘僧應分。又一住處比丘尼死。是比丘尼衣鉢物。寄比丘精舍。佛言。若比丘尼死。所寄比丘衣物。現前比丘尼僧應分。以其二眾並知法故。不同俗處。是以還依死處是同類分之。又以死處有比丘故。復異於獨住死者。互寄既爾。互債應同。
第五一部者。於中位二。謂具非具別。沙彌死者。此律無文。祇入和上。五十律。同比丘法故。五分。沙彌命過。若生時[A219]已與人應與之。若不[A220]已與人者。現前僧應分。十律。憍薩羅沙彌死。所著內外衣。白二與者。病人輕物僧應分。重物不應分。唯此三眾類皆同。然行事之時。住依一部具中淨不淨。不淨有三。犯重死一。於中有三。第一若未殯。多論云同常判。第二[A221]已作法殯。入親近白衣。三學沙彌。十律。入死時現前僧。第二呵責等四罪處所等別住之類。並同清淨死判。第三被舉[A222]已如前說。次辨清淨死者。四門分別。一辨同生共治成不成義。二解囑授成不成。三定物輕重。四看病賞勞。攝方軌竪義者。此中懸解。講隨文釋。
第二通收餘部不同補此遺𨷂者。此律分攝亡人衣物差別有五。第一負債死。第二被舉死。第三耶正二部死。第四僧尼二部死。第五一部眾和合死。餘部不同略論有四。加前合九。五分有一。若水所漂死。其衣鉢物挂著界內樹枝。諸比丘見入界內。謂應屬僧。佛言。聽行糞掃衣取。十律有二。一學沙彌死。入當死處現前僧分。二二部互寄死。各還僧尼當部。餘三律中沙彌命過皆有處分。如上[A223]已說。此四不同他律所辨。四分無故。准用無妨。自律有五部辨九異。從亡人物。義同非時施者。[A224]已來講時。並隨文中解。下次釋文。
第三分衣時客來[A225]已下八句明應與不應。與前四句應與以未分竟故。後四句不應與攝物[A226]已定故。初四句中二三兩句。形前對後。故分二名也。若二人[A227]已上墮籌分。故言擲籌竟來界內。但一比丘領物。知復共誰墮籌分之。謂攝物屬[A228]己。故作歡喜受分之名。非謂初緣心念受也。以攝物定故。客來不應與。又前二可爾。第三有餘分竟不為者。若無餘可分如上二竟。若有餘竟者不與。不竟者合與。即無前二。次句亦爾。又但是僧得物下至使人亦得分故。於此四中一一不竟。即前四中收。今且出竟。故言不與。
第二制以法定。於中文三。初制分法。略舉眾法白二。第二次有二句。婆輸伽衣等。佛聽畜著。略出所分物體。三有異住處[A229]已下正依法分。於中文三。初對僧羯磨分。次三語分。次心念受。就僧法中。應須具有兩白二法。一差分衣人法。故文言應差一人令分。又如房舍法中舉差分粥人等中。分衣分雨浴衣具五法。生天如前。躬如差沓婆分臥具等。何獨分衣不曾差人。故定須差。十律分衣人五德。知衣財色價頭數與未與者白二差。復有五法。謂不受等是。今此文無白二差者略。行事必須。第二付衣白二。即前文中列者是。故文言僧今與某甲比丘。彼當與僧故。問所以須付別人者。還通四方故。須付別人。所以還與僧者。若不與僧不得分故。昔解直以此法。即成分法。故羯磨中直陳此白二者不然。以少差人白二故。既付衣[A230]已隨彼處分。即是分之方軌。無別秉法。然文言持衣與一比丘。令白二羯磨分者。謂舉前應差一人令分。白二羯磨之言如前。付分直爾處分。非謂此人更作分法也。若五人[A231]已上具此二法。或[A232]但四人不得差付。以所差所付人不滿數故。僧應直作羯磨攝局。應言大德僧聽。此住處現前僧大德可分衣物。現前僧應分。若僧時到僧忍聽。今現前僧分白如是。羯磨准白辭說。所以知者。母論說。四人相應法者。五人共住。一人終亡。四人作羯磨分者。是名四人相應法。不言轉施一人。又言五人相應法者。五人羯磨分亡人物。四人羯磨施一人。一人還施眾。然後共分。是名五人相應法。至此始言轉施。明知四人但得直分此僧得。物既因法定。須以四句料簡。一及施及法。二及施不及法。三及法不及施。四俱不及。四中初三得分。若全及差分二法。故宜名及。設但及分不及差者。義亦及法。亦可要是具及兩法。二四兩句不得分。以不下及法故也。沙彌使人雖不共作法。[A233]但令作法時在界內者。即當及法之限。若舉現前對顯僧得。亦為四句。一及施及分。二及施不及分。三及分不及施。四俱不及。四中前二得分。以及施為定故。下二不得。不及施故。次對手三語法。應言長老憶念。此住處若衣若非衣。現前僧應分。此處無僧。此是我等分。三說。或有人引餘律。此物屬我及長老受用。亦不異前。此文既不言各各三語受。故但一人作法時。言此是我等分者。是共分。不勞互作。不同說[1]恐各表行淨故。次一人心念。應言此住處若衣若非衣。現前僧應分。此處無僧。此是我分。三說。或若僧得施物少者。五分。有住處僧分衣。客比丘來比丘得分少。不欲分白佛。佛言。乃至得一腰繩宜應分。若少不足。應白二與一無衣比丘。大德僧聽。此僧得衣若非衣。今併與某甲比丘。白如是。羯磨准白成。問此律心念可有幾種。謂二種分衣。說[*]恐悔吉發露安居等七。所以可知。
第三成不成有十二句。初六對羯磨成否。下六對三語心念成否。亦可前六約羯磨對手分成不成。次六約心念成不成。以三人二人亦有分故。於二六中。各前三不成。下三成。又於四个三中。各前二犯。第三不犯。
第二亡人物。義同非時僧得。其文有二。初至一切屬僧佛判屬僧。第二諸比丘[A234]已下料簡輕重。
前文略引十三。一僧伽藍。二屬僧伽藍園田菓樹。三別房。四屬別房物。五銅瓶瓫斧鑿燃臺。六諸重物。七大小褥枕。八伊利延陀氍氀等。九守伽藍人。十車轝。十一澡瀊錫杖扇。十二䥫木陶作皮竹等作器剃刀等。十三衣鉢針筒等。言多知識者。䟦難陀。無知識者陳如比丘。祇律文。陳如比丘[2]祗律文陳如比丘入涅槃。持衣鉢詣王平價。價直五錢。斷言還歸比丘。佛言應屬僧。故曰多知識。無知識一切屬僧。此言屬僧。為對佛法及餘俗故。所以爾者。以出家人同遵出離。身行所為。莫不皆是僧法所攝。本依僧得。故使終後還應入僧。施佛法比丘無分。為斯亡後不入佛法。王臣親屬。並是道俗不同。得物不同彼。故不合入彼。廣如十律。
[3]第二料簡重輕者。亡人衣物一部攝法須為四門。一定同主是非。二囑授成否。三定輕重。四賞勞分法。第二第四二門義至下文釋。今解初門。同生等者。若師元意終弟子衣食[A235]已與竟者得。餘未與者。師亡後屬僧。實非同生。假冐稱同。計直犯罪。或師本情財物共有。若死還俗及以別活。計人等分。一分屬僧乃至別活。若不依此契者。計直犯罪。今設言同活物[A236]已分竟。餘屬亡人。次解重輕有二。第一義門分別。第二依文料簡。先義門者。位且為三。一佛制畜物。如六物之類。二不聽畜物。如田宅園林奴婢六畜等。三聽畜諸物。如長衣資物等。三物中第一。入輕。資道要故。次物入重。以妨道故。即為輕重二門。第三物中復為三別。一性輕重。二事輕重。三從用輕重。言性輕者。謂十種衣布絹細綿綖縷等是。以所成衣輕。能成絲[4]纏亦入輕限。言性重者。一切寶物。石木田宅瓫瓶釜鑊奴婢畜生車轝五行。乃至一切妨道物等。是入重。言事輕者。如一切道身衣物衫裙氈坐具等是。此應入輕。言事重者。如大氈褥大小帳步彰枕扇被等是。此應入重。言從用輕者。盛鉢函三衣箱及受用針剃刀等是。此應入輕。言從用重者。如戶簾屋帳床帷轝案几車前後𢃍㡘軒幕等是。此應入重。今以性事從用三輕。攝入初物。總收入[1]以輕。以性事從用三重。合入第二物。總束入重。聽畜門中。尼十六枚入重。如助身衣等入輕餘准前說可知。
次依文料簡者。於前十三中初六合以為三。九與十合以為一。餘五還五。總作九門判之。第二門屬別房物者。謂房中校具遮壁㡘鄣等。若以絹布為[A237]己造房。房主死者。未變入輕。[A238]已變成重入重。以皆屬比丘故。以死時重輕為斷。不同捨物。為父母師僧塟埋等用。以別屬故。又捨入佛法類亦如是。今言不應分者。同前校具重物故。
第三門瓫瓶。不同十誦以量數為限。今此無問大小牙角器等。十律。半斗[A239]已上重。[A240]已下輕。此雖無文有皆入重。種種物中。几案藥草石等染汁染具之類。並不應分。伽論四方僧共染。第八門伊梨𮞅陀傳言步鄣。耄羅者小帳。耄耄羅者大帳。氍[2]數容堪被著者聽分。被氈類然。若應量及減入輕。若過量入重。漫單亦爾。不同五分旃判入重被判可分。若毛過三指雜色分明者入重。如繡手衣錦衣不應畜故。五分。若錦若綺若毛𣯟。若䨱創衣。是不可分物屬僧。第九門奴婢藍民入重。所有私物。入彼私用。死人親屬。若無親屬。僧用無咎。十二䥫作器等。謂以䥫竹皮等作器者入重。亦可造䥫作之器。如鉗錘鞴囊等入重。餘皆類知。剃刀是應法要用。從用為輕。其𣙥石等並隨剃刀。刀子箭刀。十律聽分。五分截甲刀戶鈎針。是可分物。此既無文。入重無妨。香鑪十律聽分。今此所論亦不定。入僧應與能供養者。所有帒屬並隨香鑪。其經書章疏隨能受持者與。不得定判。其藏道遺函篋札。帙中幞亦隨經疏。經架從經。義亦無損。十三衣者。一切非是比丘所著之服咸皆入重。謂同白衣外道等服。若鉢鍵𨩲錠匙箸等盡應聽分。下文聽分俱夜羅器者是。五分。銅多羅盛眼藥物可分。若過量白鉢入重。若爾過量白色衣亦應入重。解言。鉢性重用輕。今既過量白色不任受用。即非是鉢。故須入重。衣體性輕故還入輕。餘或無文。任准他律。問漉水囊云何。答理定入輕。祇律名隨物。十律賞看病人。五分是可分物現前應分。祇律聽分革履。故知靴履𩋧等並亦聽分。不得定其多少。
次二部攝法其文有三。初至送與近處伽藍二部僧得法。第二世尊舍衛國告三月靜坐[A241]已下聽與尼非衣二部現前攝法顯前僧得。第三諸比丘念行波利婆沙[A242]已下料簡前二僧得現前。初文復二。以前一部分攝。二物。今二部中亦位有二。初檀越物對前初文。次拘薩羅[A243]已下亡比丘物對前第二文。初文七句如上義中說。次文亦如上義門中辨。既言近處。不簡僧尼。尼死無伴亦然。可知。若比丘寄物尼寺。十律應送與亡者本寺。若不知處。送與隨近大僧。不得入尼寺及以私處用。尼寄比丘亦爾。不同聚落。恐白衣損用僧物故。互眾互得。若[A244]比丘私㽵上死。有沙彌淨人。守護此物。近處僧不得。以有守護故。入亡者本寺。此母論說。若無本寺復無守護。入近處大僧。尼死亦爾。
第二現前中文三。初佛告靜三月比丘立制。二和先[A245]已下至問訊世尊識佛意故。禮覲讚可。三爾時諸比丘聞[A246]已下。至未為欲行。同捨衣行施得與尼衣。即是二部現前施。故不得與白衣。是中亦施佛及塔。偏對僧言之。
第三料簡文中分二。初至借衣。對於七眾與應不應。第二舍利弗下明取他物應不應義。別住人等與清淨同。七羯磨人應置地與。以不自與免隨舉故。白衣有功計直酬勞聽與。此等料簡現前施。言和合沙彌等與分等者。人齊一還。次與半者。比丘得全。沙彌得全中一半。言三分與。一者比丘得三。沙彌得三中之一。此對僧得。雖順施主之心。既是僧得物。人別具不具異。若不和者階降多少不同。現前隨施主心。隨人定與。故不論差降。僧伽藍民雖可非僧。於僧有勞故亦須與。道俗差故。復異沙彌故。四分與一。或都不與。不應分。次父母恩重聽與。次舍衛國[A247]已下聽借俗人衣。對向現前不得與白衣之言。第二舍利弗[A248]已下上來正辨與他儀式。因辨取他物進否。親友者得。非者不合。親友意取波利迦羅者。謂取雜碎衣者小親友也。若取大價。或瞋小小衣不恡非至親友。故不應取。若正須此波利迦羅。亦不應取。濫非親友。故言若不足亦不應取。
第三賞勞法中文三。初至易看。如來愍物制看病法。第二爾時比丘拘薩羅[A249]已下至供養我順教瞻病聖所如讚。三彼持六比丘衣鉢[A250]已下賞勞攝法。前文復二。初至捨去佛自瞻病。為立法故。祗律院[A251]已說法得道。喚比房比丘令看病人。更化作一病沙彌。汝當通看。此即福罸汝。十律。此病人即得羅漢。五分。病比丘。佛為說法得法眼淨。如法句經。佛為報前世五□行罸恩故。須[1]著病人。第二爾時世尊[A252]已下制看病法。更瞻視文三。初制看病。第二聽彼比丘和上[A253]已下辨瞻病人七眾之[*]著。第三病人者有五事[A254]已下舉難看之病彰其德成。
第二看中文三。初舉聖教。二彼即便[A255]已下順教瞻病。三爾時持亡者衣鉢[A256]已下舉以白佛佛即讚可。是為供養我者。順教看病。是行供養故。又悲心看病與敬心等。故使前言。若欲供養我者。當供養病人。
次第三僧行攝法文四。初訖應取病人衣物賞勞分法。二若病人臨終[A257]已下囑授成不成。三爾時舍衛負債[A258]已下負債償債法。四聽瞻病人問[A259]已下制問委旨。前文分二。初彼持亡比丘衣[A260]已下至僧應分總言僧攝。二爾時世尊告[A261]已下教僧攝法。文三。初訖子住賞勞分法。二爾時舍衛國有多三衣[A262]已下對物料簡。三時有比丘小小[A263]已下對德應否。就前文復三。第一至如是與佛聽賞勞。第二時瞻病人[A264]已下至第三說教瞻病人。對僧總捨。捨訖始可定其同生。次定囑授。次定輕重。次至賞分竪義總說。第三僧中差[A265]已[A266]已下教僧攝法。先明賞勞。次子注文者。正僧攝法。處分此物。須為五門。一須賞意。二所賞人。三物分別。四德分別。五賞分之法。初門先解須賞者。祇律看病恨我不避寒暑。求藥除穢。其實如是。誰應得衣物。而言眾僧得耶。佛言應與三衣鉢及所受殘藥。十律衣鉢僧分竟。僧問誰看病。看病者言我。僧言擔是屍去。此人言。我非旃陀羅非白癩病者。衣鉢物僧分。屍令我擔。此人活時恭敬愛念我。我[A267]已報竟。是死人誰欲得者。任意擔去。比丘白佛。佛言應先與六物。餘物僧應分。重不應分。第二門瞻病通於七眾。若比丘死二眾得。若尼死三眾得。以餘道俗及二眾。互各勞不滿故。故五分看病人多。不知幾人應得衣。佛言。若比丘命過。應與二人衣比丘沙彌。雖父母兄弟亦不應與。若尼命過。應與三人衣。尼式叉沙彌尼。以義而論。餘三眾死准前而說。有比丘分看病物。與沙彌三分之一。此比丘謂准應分物故。佛言應等分與。十律。沙彌看病應等大僧與。次二門義對文中說。第五門法者。復為四門。一分衣時。謂非屍前。十律。憍薩羅國在死。屍前分衣鉢。死比丘起言。諸大德莫分我衣鉢。白佛。佛言莫即於屍前分。若[A268]已去。若僧在異處應分。祇律。比丘無常不應。即閉其戶共行依止持。或可信者付戶釣。不可信者持與。知事[A269]已供養舍利。料理竟。然出衣物作羯磨[A270]已。應量影容來。應知在羯磨前後。或值死不值羯磨等四句。是中值羯磨。或俱值應得。餘二不得。以斯文故要殯舍利[A271]已。方作法分攝。二分攝物處。是大界非戒場故。祇律。六比丘衣物戒場上。作羯磨犯越。毗尼十律。若持僧得物出界犯吉。應與異比丘共分五分。一住處僧得可分衣物。[2]一比丘持至戒場上。獨取受持。佛言不應犯吉。現前僧應分。乃可通於自。然以對人多少故。三約人多少。謂僧眾多人。一人僧有二。別謂五人四人異也。第四約人用法不同。若五人[A272]已上具用三法。謂賞勞白二差分衣人。白二付衣攝物。白二文但有兩。其四人者。直行一法。具如僧得中說。三人[A273]已下對手。心念可知。又若四人[A274]已下隨作三法竟。然以衣賞。次釋文者。第一賞勞。白二所牒衣鉢。此出法語。隨有稱之非恒具牒。所以作法賞者。勞有滿物。有好惡。既是僧物。理無專轉故。以僧法付之。第三次義加差人。第三次付攝法。如文可知。
第二文對物者。於中五門。第一定物。十律應與六物。謂衣即三鉢。坐具漉水帒也。准此六者。但言衣鉢坐具針筒盛衣𮖺器。若離三衣盛衣𮖺器。隨衣鉢故。此等是六。尼。准此說五衣八物。若合三衣盛衣𮖺器為一。亦得是六。此僧尼俱六者好。祇律。與衣鉢所受殘藥。五分賞看病人三衣鉢。第二有無分別。隨有賞之無不可賞。第三有中現不現。現者須賞。或若餘處。即屬彼僧。多論二者。三衣先寄餘寺。命過亦得索取。賞瞻病人。餘處僧不得護看病。及德不具不應取。隨物在處僧應分。第四現中持不持持。者與之。五不知持不持。量看病三品。第[1]三德者五德。一知可食不可食。可食能與。二不惡賤病人大小便咀唾。三有慈愍心。不為衣食。四能經理湯藥。若差命終。五若為病人說法令。病者歡喜。[A275]己身善法增長。具此應取衣物。反此不應取。祇律看病人。若蹔作。若僧差。若耶命悕聖作。若樂福德。作此四人不得。看病者物要是。慈愍病者。得與賞勞物。若為病人求藥。若為塔事僧事蹔去應與。十律實為病人。故出應與。若為餘事不應與。五分諸看病人。或為病人或為稱行去後。病人命終。餘人得其衣鉢。佛言。不應趣與。一人應與究竟看病者。上言具五法者是。
第二囑授文者。三門分別。第一囑授差別。一人物俱不現。二人現。三物現。此三不可交付。故准囑知。若境物俱現即有二別。其如衣鉢布絹等堪。即移轉者授而不須囑。或奴婢車轝田宅六畜之類。一以不可移轉故。又無改變。故授而須囑。即是亦囑亦授。若以第二直授不囑。驗知餘兩。並悉成就。第二善不善分別。囑授有善不善。若比丘自知生來貯積臨終慚愧。破慳種子故。囑財物隨生福之。所囑授是善。恐[A276]己此物死後。僧德即隨親近決心囑與。是名不善不囑授。有善不善所有資生。佛有成判。入僧受用益利無邊。我今自理心行念三寶功德。來生善處。是名不囑授善若從來貯積未曾興福。臨終病苦有心減。惙然前念。欲捨後心追恡。恐[A277]己還活無物資身。如是相續慳心捨命。是名不囑非善。第三成不成分別。凡淪囑授。正是捨財。相應善心無貪善根。以之為體。要須決意定無變悔。斯皆成就。祇律。若決意囑言我。若死若活。其必與。如是決意者應與。如言以爾許物。或造經像。榮齊福可速經。始令我及見。然財物未變。或未成訖。此皆成囑授。若言。此等諸物我死[A278]已後。造作經像齊福與人等。此人終後追取屬僧。故下文言。病人臨終時作如是語。我此物與佛與法與僧。若與塔與人。我終後與。若不死還我。佛言。不應如是與應現前僧分。十律。若病人語看病者言。汝能好看受念我。若我命終。所有衣物盡當與汝。佛言無有如是。死當與法。若比丘終後。現前僧應分。五分有諸比丘未命過處分衣物言。我死後以此衣物施某甲。以此衣物作如是如是用。以是白佛。佛言。犯吉羅。與不成與。用不成用。又復假就決定囑者。祇律。初囑未與者。病人語比丘言。看我當與長者衣鉢。無常後集眾欲分衣物。看病人言。是人存時言與我衣鉢白佛。佛言不應與。次句與如未說淨。還置病人邊亦不應與。次句與[A279]已即淨。佛言應與。五分。若生時[A280]已與人。而未將去者。僧應白二與之。此律不論無問將不將及淨不淨。若成一向與不同。祇律[A281]但成直付。又異五分。若解重囑等成否者。祇律。若囑與眾多人。最後人得。若授與眾多人。在前者得計。理而論並最後者得。以皆違潔屬病人故。既言死後與者不成。明作塜墓棺槨及衣衾等。咸悉不得除。師徒等貿而䨱之者得。目連問經和僧得用。僧祇。支䨱屍。五分。比丘命過。露其身突吉羅。應以衣䨱然不知用。何衣䨱之。次下三文。一受不好三衣。二送衣餘處。此二惡心囑授不成之氣分也。次多三衣者。重料簡所賞物故。
第三有負債比丘[A282]已下明負者。擯債廣如義辨。
第四聽瞻病人[A283]已下制問。委旨文二。初有五句制問之方。二若不[A284]已下違如結犯。
第四雜明應不。雖無宗序。且分八文。初至如法治。明助身䨱創衣。第二六群作悵[A285]已下至聽畜餘。助身衣物如不如義。第三時比丘不持三衣[A286]已下至五細衣聽作制量及受著用餘衣等。反著僧伽梨者。五分未入村[A287]已出村為護衣。故聽反著衣。雨時不聽到著衣。無雨隨意到著。聽兩頭安銅釰。五分在路行不少攝衣曳地。佛言。聽作囊盛極長使前至齊。後至要。第四時諸比丘犯捨[A288]已下至僧祇支聽作畜用如否。文言犯捨墮衣。謂販賣乞得迴僧等。體既有過。制不聽淨施著用。作三衣等得罪。不敢以捨墮衣與人作被者。謂犯長衣與人作被。即是斷績貪心不犯小罪。若三衣失奪取著即無長過。亦無小罪。貿易為利。是以不聽亦可前不聽著用。是未捨衣後聽著用。是[A289]已捨衣也。又言波利迦羅不現前不犯者。同五事之疑。餘文可知。第五異住處[A290]已下界得施物分之無法故。遣人未應與文。第六轉易臥具[A291]已下愛護臥具。第七有住處現前僧大得可分[A292]已下結庫藏賞物着守物人。及所斷理事。第八時比丘著僧䨱身衣[A293]已下護僧䨱身衣。
第二時施攝法。文五義四。言文五者。初至應與食。有兩句。明客此對夏衣食分攝得否。以是異處聽取夏衣。謂食亦爾。佛言。隨施應食。此時僧得物。故言取半。若現前者。隨施主心俱取無過。第二時世尊毗蘭若[A294]已下至如法治開受夏衣。即是時現前。於中文四。謂開過呵制。此文開受夏衣應最在明。第三爾時有比丘未分夏衣[A295]已下至隨施食。明舊比丘攝夏安居衣食成否。衣中三句。初未分夏衣去。後成分者。謂時僧得施物。施主聽分。四方安居皆有其分。為止界外多貪過故。聽明得物。界內安居人得。直爾。而攝不須作法。以佛定判。異處安居不得受分故。然此比丘去後界內。盡集彼不在界。是以成分。然此處安居理合應攝。故言。亦應待還。亦得囑取。次句漫囑。次句受囑者。忘並判成分。若未攝身死。不合分與作亡人物。入僧以未定屬。又復文無判與故也。此同祇律無常者。不得安居。初釋之。若准五分。應取一分作亡人物攝。若現前利物要索分與之。或若身亡亦應計人分。一分入僧以定屬故也。上來以見留衣不與去人。佛判成故。謂留食亦得。佛言。不應留。難應隨施食。第四舍利弗[A296]已下二文舉非時僧得不得。時利反上待還囑取言也。第五爾時一比丘[A297]已下明一比丘攝安居衣。此僧得物非是心念法受。直是興念攝物屬[A298]己本意。施多以無僧故。我今得[A299]已故云心念。言此是我物也。為對界外不合受分故。言若受若不受不應得分必無作法。若法作者。如前待囑。既不及法。何以得分。若得囑取用法。何為更作多解。直是刀刀也。言義應為四者。謂合初三。客主相對攝夏安居衣食之法。
第三正耶攝法亦是料簡。前兩施法。文十六句。可分為四。初六對前非時僧得正耶攝法。次有三句對上亡人正耶。差別二部攝法。次有一句。請正耶二部就家攝施。次有六句。對時僧得。此初及後兩个六句。送物至僧施二部法。言初六者。若是一和僧得[A300]已如前辨。或若正耶僧得如何分攝如文六句。是前三對僧。次約三別。次三句者一和合及清淨等死。[A301]已如前明。邪正被舉死頗得同前亡人衣物以不。答曰不同。如文說三句者。是此據一往判。屬正耶二部其當部分攝。一同恒法還亦如前。次就家行施法則如何。次正耶夏衣意。亦可曉此等。具解並如義說。講者。對此論之。
第四八種施法三門解義。第一攝施盡不盡。第二列名解義。第三施八位二。初門者此之八種攝施不盡。若就捨財相應心。是無貪。善根性體唯是一。隨施具彰事。乃眾多唯明外財不論內施。施境唯僧不通佛法。且隨一方化宜。以境分心略標。八種割[A302]已惠化。名之為施。故言八施。次第二門。一者比丘僧含有四種。一時現前。二非時現前。三時僧得罪。時僧得分攝。如上沙彌攝。在其中二。比丘尼僧亦含四種。及收下二眾。三二部僧亦含四種。後二僧得分為二分。前二數人義收下三。四四方僧謂常住。四方含有二義。一部常住。二部常住。若二部常住。若二部常住應分為二分。五界內僧。見論。界有十五。一戒場施。局施戒場僧得。餘界不得。二同布薩界施。戒場不得不失。衣界得。三施不失界。大界僧得。除一聚落內僧不得。餘者可知。或一部界得。及二部界得。六與羯磨僧要預羯磨者得。餘人不得。亦有一部二部。七稱名字提。名別施。八與一人落手付與一人。第三施八位二。前六是僧施。有是僧用。有非僧用。後二別施。是別人用。前六中第四一施是僧施。是僧用。施主有二種福。一得施僧功德。二得通。三世僧受用無作。反種餘五僧施。而非僧用。以有屬[A303]己私受用故得福處狹。
第五淨法。如上輙著戒說。
第六受取成不成文二。初對比丘。次對白衣。前有二十四句。初十二句借人衣。初六成取不成取。初三句不成取。以作所借衣人親友意故。下三成取。以作能借衣人親友意故。次六句。上三不成受。所與人雖命過。彼非衣主故。下三即成受。能借命過是主故。後十二。遣衣乞人成不成。初六。前三不成取。次三成取。次六句。前三不成受。下三成受。二對居士者。比丘雖無受衣之心。以隨施主捨心決定。故佛聽受用。
四分律疏卷第八本
四分律疏卷第八末
[1]○藥揵度第七
時等四。別皆有療患之能。咸稱為藥。隱別就通。故曰藥揵度。五分。乞食依藥。依離二犍度。今此合辨。文分為二。初對上所明制。第二世尊在繩床[A304]已下次明中下。前中文二。先明乞食。即第二依。俱䟦陀羅飯者。見論。[米*祭]米飯。脩步者謂青豆美吉。吉羅者是竹笋子。第二波羅捺[A305]已下服腐爛藥。即第四依。
就第二開次下中。分文為四。初至眾僧亦爾。辨其四藥。第二吐下比丘[A306]已下結淨地法置藥之地。第三爾時不淨地有樹[A307]已下護淨之方。第四六群畜升斗[A308]已下雜明應否。初文復二。第一從初至佛言聽[A309]已來辨四藥體。第二畢陵伽婆得銚[A310]已下彰營藥器具。藥中文五。第一至厨屋總明四藥。第二私呵[A311]已下訖如法治。明三種淨肉聽食。第三居士旻茶[A312]已下訖隨意索取檀越淨法。第四阿牟多羅[A313]已下訖如法治。廣離明八漿。第五世尊至摩羅[A314]已下雜明應否。初文有六。初至為治明。故盡形藥法。娑梨沙婆者。見論言介子陀婆闍那。謂是烟藥。耆羅闍那赤石也。第二爾時舍利弗[A315]已下明時藥法。於中文三。第一作餘食法。於中有四。一餘藕根。二僧食。三檀越食。四無夷羅母□菓。第二有癲狂病比丘[A316]已下禁斷五不淨肉。第三耶輸伽[A317]已下[A318]𤚲乳法檀越請法。第三秋月風動[A319]已下訖佛言聽服[A320]已來七日藥法。黑石蜜者。甘蔗糖竪䩕。如石故名石蜜也。伽尼此云蜜。烏婆陀頗尼。謂薄甘蔗糖。一脩事者。謂三種藥粥也。第四時藥[A321]已下至作盡形壽藥服。四藥相和從強而服。即是略辨非時藥法。第五比丘患創唾塗[A322]已下至角作[A323]已來明其雜法。五分。比丘為虵螫死。佛言。汝不知。八種虵名不慈心。向又不說呪為八虵螫。八虵者。提樓賴吒虵。怛車虵。伊羅漫虵。舍婆子虵。阿漫波虵。毗樓羅阿叉蛇。瞿曇虵。難陀虵也。呪曰。
第六世尊患風[A324]已下禁二內內煑內宿。略辨淨處。第四阿牟多羅[A325]已下八漿中。見論云。舍樓伽者。是優鉢羅拘物頭華等。根舂取汁。澄清名舍樓漿。婆師者。此似菴羅菓。一切木果得作非漿。第二營藥器具。如文可知。
第二大文結淨地置藥處所者。其文分四。初至白佛結淨之緣。二佛言下對緣辨開。三有四種淨地[A326]已下明淨種差別。四諸比丘念[A327]已下釋遣疑情。
第二對緣開中文二。初則總明聽藍內結者。指其處所。白二羯磨者。示以結法。第二應如是[A328]已下別定上二。初應唱房等。至經行處曲指規圓以局食別僧故。次眾中[A329]已下正舉結法。對第三文。先解其義。四門分別。第一先定二內處所。第二既知二內。須結淨法。第三結淨既竟。護淨方軌。第四解結淨地之意。防於二內。然宿即犯宿者煑不犯內煑。
初門者。昔解大界有宿伽藍中無。以界久居生外譏故。是以文言不得界內宿界內煑。又不聽界內置食送外。後開結淨。故知界有二內。若爾何故上文僧伽藍內結作淨地。又言。邊房靜室結作淨厨。答此謂界上僧伽藍。故又釋藍中有宿大界中無。以藍有暎鄣。故如祇始時院內作食。厨䊩汁蕩。器惡水流出。致外護嫌。故知藍中有宿等。又此文言藍內結淨地故。若爾所以復言不聽界內宿等。答此是僧伽藍界也。今所立義並非二解。以偏執故。雙是兩釋。以俱有二過故。所以爾者。界是久居藍有蔽鄣故。單界單藍並有二內。互有尚爾。何況俱者引證可知。除自然露地。一者僧久居之處。無儲聚義。二來又無譏醜。故無二內言。然者簡別於界。言露地者。異於伽藍。問所以自然僧界不集成別。所以自然空地無二內耶。答二內解義。就文居譏過中制故。自然中無論其法。事不約譏制理。須詳導故一切成別也。
第二門既知二內之所以。須結淨往防。於中五門分別。第一結淨地意等。第二解淨種差別。第三結之方軌。第四舉此四淨。對上界藍。以辨有無。第五辨其寬狹。
初門。所以須辨此淨處者。寔由行者報力優劣。上根之徒報力資強受持。乞食知足修道。本不假淨地。開於儲畜。但次下等輩。報力微劣。不堪乞食。是以隨根開結淨處。離於二內資神長道。初緣開病。一聽[A330]已後三品通行。此是聖者誘恤從譏。故有斯法。准其規定局食鄣僧伽。以羯磨故名為結。既人食有殊。無其宿煑食。不生罪。稱之為淨。中二自然體無二內。此之四種從處彰名。故曰淨地。
第二門者淨種有四。於中須以三門分別。第一解淨種差別。第二自他周不周。第三定處不定處。初門者。初四二種作法中淨。二三兩種自然中淨。其自然中。第二以他處故淨。四句料簡。一食[A331]已處。他即第二處。[A332]已食他如寄食等。是文言。作檀越物意受祇律。白衣寄麨䴵等與比丘。即名淨。作意求者不淨。三俱他。此三是淨。四食處俱。[A333]已有淨不淨。如送食等。是第三院相不周。無譏過故淨。其猶同室宿中室相不成。則無宿過。此亦如是。所以言淨。初四作法。作法何殊。第一宿不宿別處分淨者。要未僧宿處分得成。宿[A334]已不成。以其別人口法弱故。是以此文。作僧伽藍時分處。如是言某處為僧作淨地。又祇律支尼耶梵志作處請佛僧。佛言。先令優婆離為僧。處分受食厨。勿使過初夜。若過者即名住處不得作淨。其羯磨者。隨結皆得。第二能結人差別。謂道俗不同。眾有多少僧別有異。廣說可知。第三約所秉法。謂此二淨結。解各依本法。謂處分結者。處分解羯磨。結者羯磨解。第二料簡自他周不周者。第二淨周而非自。第三而非周。初一俱是。第四不定。第三定處不定處者。一對人分別如文。比丘房等得作淨不等者。是二定。其局分淨。初四作法有此彼之別。中二。自然處而不定遍。皆是淨。以其二是他物。三無譏嫌故三定。其方所如祇律。南西二方置僧食厨。以對北東為下。故佛塔在北東二方。以對南西為上。故此通四淨也。
第三對二作法結之方軌。三門分別。一明結法。二辨遙。三總別成否。初門者有二。先解諸部及此律結法同異。第二正辨結法。言諸部者。五分。非但直有結淨羯磨。又須臾結甄淨地。羯磨祇母亦然。今約此三文以說。先解五分。今聽以中房。白二羯磨作安食淨處。一比丘唱言大德僧聽。今以某房作安食淨處。若僧時到僧忍。白聽如是。羯磨准白成。又云聽羯磨。一房牆內。一房齊屋。溜處房一角。或半房等作淨地。此等謂淨地法。又文言有諸比丘欲通結。僧坊內作淨地。白佛。佛言。聽應白二羯磨大德僧聽。此一住處。共住。共布薩。共得施。僧今結作淨地。除某處。若僧時到僧忍聽白如是。羯磨准白可知。此應是其甄淨地法。又言新作住處。應先指某處作淨地。便可安淨食置中。若未羯磨。比丘不得入中。至明出此。言未羯磨者。謂未作共得施等。除淨地羯磨。非謂未作淨地羯磨。若淨結竟。亦不得宿何論未也。如此解時。淨地與除淨羯磨。各有壃界。類似戒場。又即此文復似。以羯磨甄處分也。第二次辨。祇律。若欲作新住處者。營事比丘應繩量度作分齊。爾許作僧淨屋。爾許作僧淨住處。應作如是說。爾許作僧淨屋受。若不受者至初夜過。即名不淨。准此文說。爾許作僧淨屋。即是安食處。爾許作僧淨住處者。即是甄淨法。便是處分。亦有相除。若不須除。所以文言作僧淨住處也。此謂淨住處者。若不相除。雖處分淨屋。但過初夜。即名不淨。故知羯磨處分並有相甄。次第三母論言。差人先結不淨地。次結眾僧房舍。次結大界。次結界也。當問何處作僧厨僧所可處。結作淨厨。次結布薩處。次結不失衣界。如此六種若欲解。先解不失衣界。乃至後解不淨地。又客比丘來舊比丘應語。此是不淨地。乃至不失衣等。准此文說。第四既結淨厨。第一復云結不淨地者。此應同五分。共得施等。除淨地羯磨。結此以為安僧之處故。言結不淨地。若爾何故。母論(卷二)言。比丘食在界內。無淨厨不得食。若眾僧初立寺。齊集先羯磨。作法厨處。後羯磨僧坊處。若忘不羯磨淨厨處者。後若憶還解大界。後解小界羯磨厨處結界法。先結小界後結大界。既言解界[A335]已。先結淨處方結界。何以前言結界[A336]已。第四結淨。答此言忘不羯磨。結淨厨處者應言忘不羯磨除淨厨處(此少除字)。義是應然。如五分除某處也。謂是除淨地法。以有此法宿無宿過。故名淨處。復以安僧處。故名為不淨。淨不淨名所望別。故但是一法。謂是除淨地羯磨。本非安食淨地。如此解時除淨地法。在結界。前結結淨厨。結界後結。以六重中乃至第三結界後故。亦順四分不得界內宿煑也。聽結淨地。四分法中但結淨厨。無甄淨法。不須准餘三文。若爾得免宿煑過不。答言雖同僧界。以有淨厨攝食以鄣僧。故亦無宿煑。第二結法者。若據此律無甄淨故。隨結多少及先後俱得。如餘三文。須作甄淨者。若處分淨。初作住處。僧未逕宿。先作除淨後方結淨厨。後更不得。隨時數結。其羯磨淨者。後或更結。應先解除淨。隨所作淨。更結除淨。然後結淨厨。准於母論。似當如是。問先除一處今後除者。先[A337]已僧宿如何得成。答以前時除有法處宿猶得。更立淨厨不同。本來未有除淨也。處分及結法如文可知。第二遙不遙者。但得遙結。表人食有別。故不同衣界制令同處故。在內結故結。文言。結某處作淨地。第三多少總別者。脫多淨地得合秉一法。結多淨不。答一一而結。以其各處別。故不同懺罪。罪業雖多對一行者。故總牒而悔及持欲使命。故隨能多少義不類此。
第四門者。問界藍二所。俱有二內。今以淨防為通。以不令解。若是淨單藍。唯有第三不周故淨。其第二他物不似藍上故淨。初四作法故淨。明知。不是由藍故有。故局。第三若當單界唯有。第四此謂全無院相。尚有宿過。豈有不周淨也。初二不假界成故。使單界專有。第四若通辨者。或界有藍相者。具三除。第三所以如前辨。若藍無界者。有三除第四。謂初二淨地通兩處故也。
第五門者。先對餘部。祇有處分。十律但第二。故彼因利昌作供。非時雲起。阿難白佛。佛開房內結淨。外道謗言禿居士。亦有庫厨與俗無別。佛即令僧坊外作食烟起。多人索食。使僧食少白佛。佛言。從今不聽作淨地羯磨。作者吉羅。又瓶沙王死。佛言。世王代處不名內宿。故知[A338]但有第二。五分。初與第四分明似有。第二他淨。如於織師屋聽置食。豈非他淨。如是通論有三淨也。此律四淨所以須有結法淨者。識知來世篤信難得。形命須存。資身長道。故宜結之。第二當就四淨。以辨寬狹。初四局限。有彼此之別故。狹中二。自然無分限成。但不得惡觸。自煑遍。無二內。明知是寬。問依界結淨不可界故。狹者依界以結攝衣。亦應不可僧界。答衣界攝衣屬人。開急就緩。與大界相順。是以相可。文稱同一住處故。淨地攝食鄣僧。界[A339]但攝僧。理則相違。為斯大小。是以文中不稱同一住處故。即是以食望僧。是攝是鄣。以僧望食非攝非障。又祇。優婆問。淨地得一䨱別隔不。佛言。得如是通隔別䨱。通䨱通隔。別䨱別隔等。佛皆言得。或一邊二邊三邊一切盡得。五分。一房半房齊衣溜處。佛言得。明知不可大界。故所以狹。此言狹者。事有簡異。食與人別。終不得淨地中。逕於明相有人別。祇律子注亦得住。言此謂得淨地宿者。大成迷亂。不達道理。彼文意言亦得住者。謂未處分前不得先住。若處分爾許住僧淨屋。爾許作僧淨住處竟時。於淨地外僧淨住處中得住。故言亦得住。非謂淨地中住下之二門。隨文以說。次文釋第三淨地。亦如是者。謂舉墻塹同前院相不周故也。第四除疑。並對羯磨淨說。除去比丘者。非謂去人方聽作淨。此是對前領解。除比丘。我以知竟。更問餘人房得不故耳。不知何處是淨。佛言。解[A340]已得不更結等者。謂羯磨法解[A341]已。更結隨結盡得故。文中治故伽藍。佛言得不論遠近。若也處分即有時節。如祇聚落停癈二年得處分。限內不得。五分十二年。空聽比丘隨意受作淨屋。未滿不得。應羯磨結。
第三護淨方法。文六。第一至佛言淨護內宿有無。第二六群比丘不淨菓[A342]已下五生種制令作淨。第三時諸比丘自種菜[A343]已下至餘不犯惡觸有無。第四時諸比丘作是念[A344]已下至洗手受食。明內宿內煑。第五波羅奈[A345]已下至如法治舉其八事。儉開豐禁。第六食厨壞[A346]已下至亦如是明無內宿。科文既爾。先解其義。既結淨竟。轉易不淨等物。言說如常。五分無人行食聽比丘行。有諸木器食犯膩不淨。以瓦石楷不應爾。應以[1]佛灰洗。祇律。不受食戒中。若銅器者。當淨洗用。若是木器。膩入當棄。若膩不入。得削用。於中解義三門分別一列。罪釋名二辨體相三明通塞。
初門者。若據淨地。但防二內。為彰淨不淨處。得造多過。又以罪名位等故。且舉四。一內宿。二內煑。三惡觸。四自煑。比丘與食同處逕夜。名曰內宿。故伽論言。不結淨地。食在界內宿名內宿也。在藍及界內煑食。名為內煑。若如伽論界內不結淨熟食。名曰內熟。出家人等不合勞作自為故觸。觸不聽食。此謂由觸得惡。故曰惡觸。又即不受而捉。稱為惡觸。所謂具戒躬自變生。名為自煑。祇律。病無淨人。淨人煑。聽自煑。令淨人知著米。著[A347]已比丘不復得燃火。淨人煑沸[A348]已淨人欲去。得受[A349]已自煑熟。慎勿令不受物落中。如是肉令臉菜令萎。若乞食冷得自煖無罪。
第二辨體者。不辨煑觸宿等。身作業體。及以食體。以其假論定得身業及食體者。於護戒無用故。今直約人處。四藥生熟等。彰成過緣分齊之狀。故言辨體。內宿體者。長足有宿類觸故爾。若護宿過。如菓菜五穀等。須知合結不結。時節可知。餘生熟食具等俱有宿過。除長未足。運運變改者。如此類等無宿過也。內煑者。無問生熟長足未足。但在伽藍大界無淨處煑。悉成內煑。故文言重煑粥。不聽界內煑。依祇律。淨菓四句。一菓在不淨成不得食。二淨者在不淨成淨得食。二俱不不淨不得食。四俱淨淨得食。是中初三兩句。是內煑故。次惡觸者。義可為二。一者定體。二料簡成不成。體者位二。不受而捉。及以失受。若細分別有三。謂不受但一。失受有二。手口不同。口受時中失。手局非時分。故有此二。次料簡成否者。義為二門。第一對不受而捉。辨其成否。一惡心觸。二持戒悞觸。三懈怠觸。前二非觸。第三是觸。是以十律有二種不壞淨。一無著人破戒人促。二持戒人悞捉。俱淨應食。非前二人即是。第三是觸。此律准文。義亦應爾。惡人雖觸。為遮惱亂善比丘故。望他非觸故。文言觸者是不淨。不觸者淨。好人悞觸無情過故。是以下文忘不受食。便持後憶。佛言。若見淨人應置地更受。第三成觸者。以非惡心不同初人。復非謹護。有其情過。又異第二故。成觸緣因作四句分別。一惡而非觸。謂故觸望他不成者是。二觸而非惡。謂持戒悞觸。又如淨人強多著食懸置等類。三俱是。謂惡心自望。及懈怠者是。四俱非。情淨食是。第二對上二解染不染義。即是對事分別。謂二具戒濕膩物等。不得入淨厨處用。與淨物交涉。廣說可知。又對戶鈎鏁[金*盎]器非器等。廣說如常。次自煑。如自作教他。但具戒人煑。變生作熟。咸成自煑。
[2]第三通塞。通塞有四。謂藥時人處等。第一藥者有二。一對四藥以辨。唯時藥。始終具有四過。以資用中強一切常須故。餘三但令為病受者隨三分齊。俱無四過。故文言七日。過七日非時。過非時方犯。限內無𠎝故也。第二生熟分別。自煑。局生生相生生。熟生俱成自煑。餘三通熟。所以爾者。變生作熟。紛殺妨脩。故使局生犯於自煑。人食須分別。界非煑食之所。是以內宿煑。不簡生熟。俱犯宿煑。計觸造作。應同自煑。但聖不開觸。故亦通兩。以其生熟咸須受故。是中內煑義通一切。其宿觸二。不通生長未足自煑。一罪局生生盡不通於熟。第三時分別者。若望食而生過。通時非時俱成四罪。今據成過緣時。其義即異。位可為三。第一二煑說通。以其但非淨處身業自為。即便成彼兩種過。緣不別時非時也。第二宿局時中以明相約故。第三觸義不定。若不受捉觸。類同二煑通時非時。若任運手口口同於宿。唯在時中成手局非時故。且總判宿觸塞也。多論。直爾宿捉即犯吉羅。未待服犯。第三人分別。人謂具不具也。宿自局具。具中說通故殘宿戒。明相出時。一切釋子悉不清淨。他比丘煑亦成自煑。[A350]但是同類。並不合煑。望應煑之人。齊是自煑故爾。觸內通兩。內煑約處。誰簡人之具否。觸義不定。不受捉觸局。具非小相染解者。義通大小。故總判之。言解內是通。第四處分別者。於中有二。一淨不淨相望。復分為二。第一[1]真以兩處相對。二內局不淨以非宿煑處。故解自通淨不淨。造作中生故爾。第二以人對藥。就處以論。若人藥俱不淨。具成四過。若人藥俱在。二作淨中有三。無內煑言有內宿。可為四句。一俱在不淨。二俱在淨。三人在淨藥在不淨。此三成宿。四藥在淨人在不淨。此淨。所以第三亦成宿者。以淨不淨俱界淨地不攝。入食在不淨不為淨攝。故亦成宿。若辨淨地有宿無內煑。至文中釋。第二却就四淨以辨。若論自義通四淨。皆成二過。以造作中生故。不為淨防。若言二內四淨俱無。以其無防二內。所以名淨。說之為塞。然宿不定可知也。此三門義講者隨文。一一罪中各以三門分別。亦得無妨。
次釋文。內宿有無。文有三對。初三更互相蔭。次二更互相墮。次二更互相入。言相蔭者。從根以判。言相隨者。長未足菓。在不淨地。運運變改。故無內宿得入淨厨。祇有比丘不淨地使人知菜竟。問佛得入淨厨不。佛言。若未逕初夜得入淨厨。故知未足非宿。問若生足犯宿者。何故文言不淨地樹菓墮淨地。佛言。無人解自墮者淨。答此人常不作與熟菓同宿取食之意。以無情過故。使自墮者淨。以其義同。從他新得。故不犯內。若作意欲食同宿。熟菓雖自墮鳥解。非淨不應食。故文言若不作意欲墮。而風雨吹打鳥解墮者淨。次句從根判淨。生熟俱淨。此二句佛俱言淨。若反前說俱成不淨。言相入者。各隨根處是淨不淨。初句據熟。故是不淨。次句熟生。故是淨。若反前說前生後熟。前淨後不淨。此即二句各含淨不淨義。文中且舉一邊。
第二淨五生種淨法二五如文。淨菓四句如上說。五分。若食菓應作沙門五種淨。謂火刀鳥淨傷淨未成種。若食根五種淨。剝淨截淨破淨洗淨火淨。若食莖三淨。刀火洗等。又應總淨。但淨一即得。
第三惡觸有無。於中文八。一有二文。變故無解。二小沙彌[A351]已下三句。扶佐淨人意。故無解。五分。無淨人聽御飲食船。十律亦爾。傾倒得佐正。第三蘇油瓶[A352]已下雖有所解為護僧故。五分。應用新物。䨱令手近。第四六群敢不淨[A353]已下遇緣非解水洗連根菜。淨[A354]已水洗。意謂水滅火淨。佛言不失。故云此洗即是淨。第五先有嫌[A355]已下兩句故而非解。解者是不淨。五分一婆羅門。以僧不淨米一把投車中。白佛。佛言。若可別除去。若不可別趣去一把。又水漂鹿麞等死肉。無淨人。比丘自入水取。白佛。佛言至岸令淨人截去比丘手捉處。得食無犯。第六淨人強多[A356]已下為受而捉食難得故。所以非解。第七時諸居士[A357]已下他物非解。五分。一婆羅門持麨寄比丘。比丘持着非淨地。經宿明日來取。分與比丘。比丘以[A358]己著不淨地。不敢受食。佛言本是白衣麨。聽受食無犯。第八病比丘須粥[A359]已下受故非解。
第四文重煑粥。不得界內煑。聽自煑煑。生犯自煑。就故不犯。既聽自煑。應在淨地中煑。問結淨本防二內。所以入宿即犯。宿煑便不犯。釋有多種。今一解言。淨人難信。若不開[2]者。檢守無以濟命。是以開看不犯內煑。應避明相。慢故犯宿。又釋煑隨處故。所以不犯。宿本隨人。不問淨地。但人食同處。即名共宿。是以文言共食宿故。煑本隨處。不問比丘有無。但不淨處。即是其煑。淨處非煑。此謂不淨處無比丘宿過也。問所以宿偏隨人成宿緣者何。解言。比丘難信。恐有譏嫌。不對造作無證明故。所以成宿。煑隨處故。對有營作有證離譏。所以淨地煑及看煑不成煑緣。即解第四門義。次錯受油等三句者。不成受故。所以有解。次忘不受食無觸情過故。此之二句重料簡解。
第五八事。事八種五。謂二內。自煑。不受。四餘食法。義兼惡觸等。是名則有二。其唯提吉。所以開者。二內對外。外為持去失食。自煑不受四種。餘法並是對他損食故爾。所以不開殘宿者。內宿先淨直宿故開。殘先不淨食咽咽犯。故使不開。酒亦非法故亦不開。又可八事對外失食故開。殘本對不殘。不殘者是清淨食。清淨食名者。不是恐他持去。云何須棄淨噉殘。故非開限。既聽自煑。明有壞生。恐濫外壞。所以不說。但為內食煑。並自煑中攝。
第六彰無內宿。文有四句。一木柱交入。佛言非內。五分淨地取[1]立。不淨地起屋。佛言不淨。不淨地取[*]立淨地起屋。謂為不淨。佛言淨。第二次有夜移食等三句無心非宿。墮淨不淨間者。似有甄淨地法。三次有嫌兩句。移食解淨遮惡護善故。第四客從外來行求出界。亦非情過。俱開成淨。故言欲遠行亦如是。
第四雜辨應否可知。五分。告諸比丘。雖是我所制。而於餘方不以為清淨者。比丘不應用。雖非我所制。而於餘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
●迦絺那衣犍度第八
迦絺那衣者西音此名賞善罸惡衣。賞謂前安居人得五利為賞。罸謂後安居人不獲五利稱罸。又名堅實衣。多有施衣簡牢勝者稱成此衣。故曰堅實衣。亦名功德衣。若受此衣能生五利功德。從功能彰名。故名功德衣。廣明受捨之方。稱為揵度。就中文三。第一至得作五事為五利故受衣之緣。第二從僧應如是[A360]已下至應如法受受衣方軌。第三彼六群[A361]已下捨之儀式。緣文復三。初至疲極僧伽梨重辨其受緣。文二。第一拘薩羅國比丘。二寒雪國比丘。第二時世尊[A362]已下明安居竟。四事應作。為明受衣同是夏後。乘列餘三。第三有五事[A363]已下彰此衣功能必獲五利。第二四事中。初一通十四十五十六三日俱得。餘之三事局十六日。第三文二。初為五故受。次受功德衣[A364]已[A365]已下受[A366]已得作五事。
第二受衣文二。先明衣財體色。第二若住處[A367]已下正受衣法。前文故二。初衣體如非。二六群[A368]已下衣色如非。衣體文三。第一至受衣竟衣財體如。第二云何不成受[A369]已下至不成受衣財體不如。故不成受。第三云何[A370]已下舉前體如應法。合受欲解。初文先釋其義。五門料簡。一時分別。二處分別。三人分別。四衣分別。五法分別。時者有兩。一受衣時。二得利時。初時者。此律專局十六。以十五日勞未滿故。是以言安居竟應受。若十七日者。無五月故。是以下文。聽冬四月滿應捨。設若向後取日足滿五月者。侵他春分日故。其伽見二論。後安居人不得受衣。故知受時亦同此律。若餘三律。並通一月受衣一月捨衣故。十律。若月一日得衣即日受。若二日若三日乃至八月十五日得亦如是。五分。受衣有三十日。捨衣亦三十日。若七月十六日受至十一月十五日捨。若十七日乃至八月十五日受至十一月十六日捨。乃至十二月十四日捨。若後安居八月十六日受至十二月十五日捨。第二得利時。若依四分伽見二論。位定五月。然得利時隨八捨長短不定。如餘三律位定四月。以前後人俱聽受衣。故得利之時亦隨捨長短。第二處者。唯在作法。是大非小。又局此界。若異界人不得此處受衣也。見論。餘僧得成足數不得受利。第三人分別有三。一受衣人。二持衣人。三僧別人。受衣人者。第一五眾分別。上二非下三非。具足脩道人勞不重故。又無僧伽梨可為故。見論。四比丘一沙彌安居欲竟。為沙彌受戒得足成五人受功德衣。新受戒人亦成受衣。一比丘四沙彌如是。明知沙彌無受衣法。第二上二具中安不安。不安不得受。以非安居竟故。見論。後安居破安。尚不成受故。第三安居中前後。第四前中破不成。第五成中有僧伽梨衣。又在界內。在僧前者。方成受衣人。十律行別住人不得受。不論餘羯磨人。又頗有僧受衣僧中不得者不。佛言有。謂餘處安居者是。二持衣人者。亦取同處安居如法。少遊行人。十律具五德。謂不愛等。知受不受者。差持衣。此雖無文義亦應然。第三僧別者。是僧非別四人僧攝。然須五人。見論。問幾人得受衣。下至五人。前安居人得受故。其決妨義等如四僧中說。祇律。若大眾一萬二萬和合難者。眾多人亦得別受功德衣。一切如大眾。但稱眾多為異。若一人得獨受。第四衣分別者有五。一求法得分別如文。第二上下分別。謂三衣。非餘祇支等。文言十隔故。十律。若異於比丘等五眾衣。不名受。又言不割截僧伽梨下二衣等亦不成受。反此成受。伽論。減量衣不成受德衣。第三多少分。極至三衣。見論。若人持三衣來與僧。持作德衣。作是言。若持德衣者。三衣悉屬隨施主語。悉與持衣人。餘僧不得。若多有人送衣應受一衣。餘應分。若與衣壞者。衣壞者多。與夏大者。第四成之[A371]已未分別。未成須作。此律但言羯磨差人作。無差羯磨文。五分即出白二差一二三乃至眾多。祇亦白二拜一二三人能斷理者作。十律[2]真言終四比丘能作者。令起浣染割判安𥾠等六心無差法也。第五如非分別。一體如可知。二作如。如文舒張等六。第三量如。第四色如。第五法分別如文。
次隨文解。初文有三。一總舉應法聽受。故曰僧應如是受功德衣。如是之法在下。二若得新衣[A372]已下別彰如法之狀。三僧[A373]已受[A374]已下總以結成。第二文列七事。一辨衣財斷理。二不以耶命等顯求如法。三不逕宿時稱教故。四不捨墮衣體清淨。五即日來應法[A375]已下明時中所造衣相。六應自浣[A376]已下六事作衣方法。七辨僧前成受。初文有四。謂初得故。故曰若得新衣。新含有二。謂長利糞掃。故次列二衣。三若新若故者。於前三種各有新故。四為離着好。示納褋之方。第二謂離五耶求衣。故言不以邪命。謂非夏着重裘等。故言不以相得。謂不擊動人求。故曰不激發得。不逕宿者。領衣時非十五日受也。無過清淨可知。以特開故。即日來應法。四周[A377]已下辨衣相作時。故曰即日來等。餘可知。第三總結竟者。謂[1]斷理如法竟也。餘二可知。
色如者。謂袈裟色。
正受衣文四。一得功德衣[A378]已。請佛持方。故文言不知云何。舉以啟尊。二佛言[A379]已下正示受法。第三優婆離[A380]已下問去疑滯。第四對衣成否料簡。第二受中文四。初明白僧知受不受。第二如是白[A381]已下差守衣人。不簡德者。以不別有損故。依十律簡德。第三大德僧聽[A382]已下為重此依羯磨付彼。於此住處持者。為彰此人不得衣利故。第四彼比丘[A383]已下正明受。問曰自恣所以先差次白。此受衣中先白次差者何。答自恣制作先差後白。受衣是開不受無過。不知受否。故須先白後差。正受法中文三。初持衣人。以衣橫置兩臂上。隨諸比丘言得相了。三說受法。二彼諸比丘[A384]已下僧眾領受。為彰持衣合法。故曰[A385]已善受也。功德名稱屬我者。謂五利功德既無過咎。美響外彰。故曰名稱。令我獲此。故曰稱我。三答言爾者。謂持衣人發言許順。其不受利者。嘿然如是。乃至下坐。優婆以見受衣九句。當者未來。次句今是現在。[A386]已是過去。三陳此句。豈非九也。三世各三故。問何世受功德衣。佛答可知。第四料簡[A387]已未如文。略無羯磨差辭。
第三捨衣文二。初至突吉羅。捨衣之緣。二有八因緣[A388]已下廣辨捨法。緣文有二。初至五月制限五月。二彼六群[A389]已下滿不出制單白捨。此二各三。一謂不捨白佛。二佛言[A390]已下判言不應。三白今[A391]已下立制。第二三中第三立制復三。初時滿制出。第二應如是出[A392]已下制其出法。第三若不出[A393]已下結罪。
第二法中文二。初僧集等作法方便。人言有六。一眾集如應來來等。二和合嘿然。說有五法應和合者是。三簡眾故。未受戒者出。四不來者說欲。五問。六答。上來分六。此義不爾。謂言和合即是僧集。無別和合之體。如五法應和合者。一若如法應和合。謂法事稱理。故名如法。口勸助成。故曰和合。二嘿然任之者。謂[A394]己心同現相表和。三與欲者。形雖不往遙表情和故。四從可信人聞者。上來三種心達是非。所以成和。今雖不曉。以從可信人聞。事如稱愜。理須和合。故亦起集。五先在眾中嘿然而坐者。前所明四。集眾時和。今此第五。先在眾中嘿忍所作。然此五中。第三情和。餘四身心俱和。亦可初四二法即是應來者。第二第五此之兩嘿便成應呵者不呵。第三一法謂與欲者應與欲。此五成故。所以名如。細觀此五[A395]已豈離僧集別有斯五。妄引正文用證邪義者。盖穿鑿之說。今解方便但四法。第一僧集和合。和合故名為僧集。但成一義。如上文言。欲壞和合僧者。和合者一羯磨。僧者若四若五。謂以和合成僧用故。無別無兩法。何因此文獨為二法耶。第二簡示。以人有非類故。第三與欲。前僧集中非不攝欲。然有說欲事故。於二集之外。須言不來者說欲也。亦可僧集謂是初三。今此與欲唯心集四。問答令和知。以其共成知眾所作故。類餘作法。咸須此四也。第二正作白捨。五分白二法捨。
第二廣明捨中文二。初至子注亦如是中間要心依眾和合捨。第二有二種捨[A396]已下究竟出宿捨。此二文中位有三捨前八分二。上六要心捨。次二作法捨。下二但一。謂持衣人出界宿。是以共出者同前義。總但三捨。若離而別說即十。又隨事乃多。初門有二。初至八事。根本八捨。第二復有六種[A397]已下錯互上八。有一百一十八句。前文有四。一悉舉八數。二衣竟不竟[A398]已下次列八名。三若比丘[A399]已下牒名解釋。四是為[A400]已下結八中前六。論云。要心失下二眾法和合捨。德衣開法。受時至難。失時便易。第一句要心去捨。或受時要心。或可當出界時要心。但使決意去時。即失德衣。是名去捨。二竟失者。本無去捨心故。出界不捨。謂無下二衣。求得衣財。本要心作衣竟捨。後作衣遂本要心。是名竟捨。三不竟失者。亦無去要故。出界不捨。謂此人留下三衣財。置界內出界時要心。若言我息心不作衣。亦不還衣所者。謂不來至留衣界內。衣雖不竟。我捨功德衣。後時出界。亦不作衣。亦不還衣所。無有此要故。不竟亦捨。四失者。受時要心本為作衣故受。若失二衣失無所為。我即捨衣。本無去竟要故去。及衣竟不捨有失要故。今失遂本。故曰失捨。五望斷捨亦無去要。受時要心。若至望處不得衣。若更有望續我不捨衣。前家斷後無望續。我當捨衣後生。望處更無。後家望續。遂本要心。故曰望斷捨。六聞捨者。本無去竟要故。故去竟不捨。但無受衣[A401]已要心出界外。若我聞僧捨時。我亦捨衣。後聞僧捨遂本要心。故曰聞捨。此聞通虗實。問若聞僧捨名聞要者。僧若捨竟何待要心。又若不作要聞應不失。今解聞者。謂聞僧中別人不受衣利。故名聞僧出衣。言出者。捨失之別名。上來六事。若無心要有六不失。第七受[A402]已出界僧和合捨。彼在界外寘然失衣。若不知捨受利無罪。第八受[A403]已出界作衣竟不竟。本無要心故去竟不竟。不捨還在界內。共僧和合捨。故名共出。
第二文五。初有二六。第二有三个十五句。第三有兩个十二句。第四有三个九句。第五二五句。先解初文。就未得衣作二六句。初六句。除上失衣。及望斷二句。本無二要心故是。以不捨。事須除却。餘六同上釋。前四要心捨。次二依眾失。問既未得衣。何有竟捨。解言受衣時未得財。下二衣故言未得。後得作衣故有竟捨。第二六句。除去及望斷二句不失。餘六如上義准。若以竟不竟聞。配於望斷。二二除却。復有三六合五六句。餘二非要闕而不論。既望斷五六將去作頭。有於四六但得。以竟不竟失聞配去。二二除之以成四六。若以望斷配去。則不異前故也。次竟有三六。不竟二六。次聞配失故。一六合成十五个六。謂九十句也。次問對得衣。及得衣未得衣二門。亦應明此六捨以不。答義似不通。謂言[A404]已得衣中。舉望斷一對可有五六。若以去作頭。[A405]但可成四五。以其[A406]已言得衣。何有望斷。便是除三故也。餘竟不竟等及得未得門亦爾。義中權故。不須更對二門辨也。故使文中但約未得。略明二六。若言三三除之四四除之。並亦無妨。准說可知。未得衣有十五句。次[A407]已得衣有十五句。次[A408]已得未得衣。謂受時得少許。未得者。謂受時餘所未得故。亦十五句。上八事中。第七唯有界外失。不得有界內句。以其若來界內共僧出。即是第八不共僧出。別眾不成。故無界內失句。餘之七種。界外六要心。界內六要心。界內共出。謂本不出界故。若出界外還共僧出是。界外來共出句。即是十四。界外唯一。[A409]但十五也。初十二句。一家起望作三四句。初四句得所望衣。次中四句至望處不得衣。乃得非所望衣。末四句者同是望處。得一不得一。故曰得所望衣不得所望衣。各有竟不竟失望斷。故有十二。此四之中。餘三得衣。故於望斷據不得。得不得合故有此四。問所以無餘者。去聞界外共出。同不對衣故。所以無。次十二句同前。但對多家起望為異。次三九者。初得衣九未得衣九。次得衣未得九。初九者。界內聞。道路聞。至彼聞。各三如文故九。此言聞眾僧捨衣者。謂僧中別人不受衣利。故言聞眾僧。豈有聞僧欲捨方始作衣。有三要心耶。故言聞者。謂聞僧中別人不受衣利也。所以但三者。以對作衣。衣上有竟不竟失三故。其本欲出界作衣故。無去失不欲求衣。無望斷聞。是位又衣上無聞。餘二非要可知。故唯三三句。餘二類爾。次二五句者。初五至餘方。以在餘方要心。故無去捨。本不求衣。無望斷在餘方起要。故非共出。故但有五。次五以樂靜為異。准此有界外者。十二中亦應有。[A410]但彼專約求衣故無。
自下第二有八揵度。明其眾法。
●拘睒彌揵度第九
五分拘瞻呵人四法。合羯磨法。若就斷理德行。應名護法揵度。若據所斷理事。應是鬪諍揵度。今就鬪諍起處立目。故曰拘睒彌。廣集護法德行。故稱揵度。分文有三。初至隔一人坐。正明鬪諍所斷理事。第二世尊往被舉比丘[A411]已下至和合布薩。佛自斷理。諧合彼此滅諍方軌。第三佛告優婆離[A412]已下法用既興。付屬弟子。現放成規。傳通末代。初文所以舉此諍者。一義欲彰護法德行故。須先出所護之事。二來緣中。比丘雖好心善念。以無善伴反成破壞。因以廣明護法德行斷理進否。故所以爾。文中分三。初至別部羯磨。先彰鬪諍之過。第二時舉罪比丘[A413]已下舉前諍事具以啟佛。第三佛言[A414]已下如來呵勸示其過相。前文分三。初至不成。對犯治舉。即是僧與作不同住。二彼即往[A415]已下外求伴黨。即是自作不同住。三彼被舉隨舉[A416]已下能所乖分鬪諍之損。第一文四句。一比丘犯戒。犯戒者。科舉一事。論之盡得。見論。寄一律師法師。法師入廁不去洗水。律師言汝犯吉羅。遂舉治以起諍兆。今者且約不剃髮不揃抓。故言犯戒。二是中[A417]已下至非是不犯。詳評是犯。三彼即和合舉罪者。謂以不見舉治。四犯罪比丘言[A418]已下道僧無過。治人不肯伏罪。即下五德中鬪無利益故爾。此諍犯不犯事一見異。是言諍攝。反論羯磨成以不成。言事作。以佛判諍現前毗尼驗之。故知言諍中收。
第三佛呵勸中文四。第一至同住處。如來呵勸。第二彼被舉[A419]已下鬪諍增熾。第三時眾多比丘[A420]已下至云何重以白佛。第四佛言[A421]已下教安置處所。初文有三。第一至亦成就不犯。通舉呵勸立兩章門。第二何以故[A422]已下。雙釋前二。言兩章門者。第一佛言此癡人破僧者。通呵能所。一謂所舉不見犯比丘。求伴別部。故言破僧。二謂能舉見犯比丘。無伴助舉。致成乖別。故言破僧。此是呵章二門。[1]第若彼如我所說[A423]已下通勸能所。和合成就。文言若彼如我所說等者。是所舉不見犯比丘。佛語被舉比丘。汝須外求善伴。順從無違。第二汝若如我所說等者。是能舉見犯比丘。佛語能舉比丘僧。先行治罸者。還為解舉。若能如是。彼此和合。羯磨說戒。俱時成就。故佛勸言。彼汝若我所說。並是成就不犯。汝等應爾。此是勸章門。何以故下釋前二門。第一何以故者。何以我向呵。汝破僧義故。有二不同住。釋初能所破僧義故。文中有五。一舉二數。二何等者。假以[2]微向。三彼比丘[A424]已下列二不同住。四云何[A425]已下解釋二門。各三可知。前是所舉。後是能舉。五是為以[A426]已下結。第二何以故者。何以我向勸汝。能所成就義故。有二同住。釋後能所成就義故。文中有四。謂少假微微言。餘比前說。五分。若僧[A427]已破。於界內別作羯磨。如法如律者。亦名羯磨成就。恐不類此文。豈可如來破後勸諸比丘。大好成就義故。第二鬪諍更增者。五分。高聲罵詈吉羅。更相行擊蘭遮。三二文可知。
第二如來滅諍中文二。初至盡偈。佛勸能所。諧和彼此。趣滅方便道。二爾時世尊[A428]已下嘿[3]償捨去正明滅諍。前文中二。初明屏勸能所。二尊夜過[A429]已下集其二人。面勸能所。前文先勸不見犯被舉比丘。二時世尊[A430]已下次勸見犯能舉比丘。初文有五。一至外道勸犯罪者。見罪懺悔。若言不見。彼眾僧等咸是三藏。國之所重。實是可懼。於中文二。初令見罪求悔。二何以故下。釋勸所以。二彼犯罪比丘[A431]已下勸彼思念僧有威勢。乃必以三舉治我。三若彼比丘[A432]已下至迎逆觀。既作舉治。復奪三十五事。四若彼比丘[A433]已下別異住。既不同事。必生鬪諍。令僧別異。五若比丘重此破僧事[A434]已下汝宜息諍。詳崇無二。次勸能舉。亦五可知。
對二人勸中文二。初長行勸。次以偈勸。長行文三。謂三勸三拒。初勸廣文。謂引俗重事。尚有捨而和合。況汝默服。反計輕微。次汝等出家為道[A435]已下結勸應捨。
偈中分二。初十二偈。示其是非。曉喻息諍。通勸能所。第二處處[A436]已下四偈半論教能舉比丘。諧和進否去住之儀。前文復二。初有六偈舉事勸和。二次六偈舉損益之理。勸以歸和。初六初一者偈彰其諍過。必成破僧。二次一偈。誦前長生王事。次有四偈。正彰損益。勸修忍行。奄鬪諍之塵。穢響外充。故曰眾惡聲流布。忍辱上行。名尊上法。於斯勝法。無心欣習。故曰不求因。於小忿遂致破僧。故曰乃至亦不以餘事。謂不由大重事也。第三文汝曹等者。彰不忍過。更增不斷。次種種偈者。彰忍能除怨。次以怨偈者。忍行多益。次亦不偈者。益及自他。掩鬬諍[4]六塵。第二六偈三對。初有二偈。舉善惡二理。曉喻以勸。第二二偈。行有違失勸。次有二偈。服為道標。愚智二人。有稱不稱。先解初二。先非後是。凶惡不忍。正招生死。危朽之法名曰無堅。反謂勝健。故言說堅牢。忍辱柔和體是勝行名曰堅窂。反謂[儜-心+必]劣。故言說不堅。心迷非之是理不稱聖教。故曰墮耶憶念中。此舉令棄。次偈如是知非如見。故曰乃至知不堅等。稱法而談。故曰入於正念中。次二初偈。行有違失。識非須棄。上半喻說。下半法合。鬪諍比丘。秉三毒在壞。能破三善。故曰猶如人執箭。放從身口恣意忿競。義同執緩。意欲害彼。垢從心出。反自纏縛。受多苦楚。義同自傷手。沙門合上猶如人。不善良合上箭執緩。增益於地獄。合上自傷手。次偈行無違失。舉是勸修。汝等比丘。恒起三善之心。能破三毒。故曰若能善執箭。內善調伏。懃修三善。義同執急。善因既成。反資身受樂。故曰不傷手。沙門合上若能善。自良合上箭執急。便得生善道。合上不傷手。此舉是勸修。次二初偈舉服尊而德卑。宜自愧耻。德不稱服。服是忍鎧故。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行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令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是故須棄。次偈若行忍嘿。伏於怨諍。德服相稱。顯益令修。第二勸能舉中。初二偈半。教眾主比丘。於[A437]己無損住。有損應去。二次兩偈。若得善伴眾可斷理應住。無伴不可斷理應去。初偈雖無善伴。然於[A438]己無損。理宜謹意。勿與同見。次偈半。既無良伴。於[A439]己復損。事必難處宜捨去。如山頂野象。即上能舉。不得善伴。汝可捨去。莫與之諍。二次二者。初偈得伴眾可斷理。宜應處眾。故曰如偈說。次無良伴。眾難綱維。反生誹謗。宜速捨去。故曰乃至無事。如野象言教比丘作下嘿擯捨去之由兆也。
第二滅諍文二。初至遂無有利養。嘿擯捨去。第二作如是念。伏罪解舉。正是滅諍。前文中二。先佛嘿一捨。因茲即作斷利養方便。二拘睒彌[A440]已下諸人嘿擯鬪諍比丘。伏罪方便也。正滅中文四。初至具白世尊。被舉比丘。恩𠎝伏罪。第二世尊告比丘[A441]已下以其歸伏佛為刊定。第三若彼比丘順從[A442]已下以其伏罪教僧解舉。第四佛言聽作白羯磨下乖替既久。制非時和合。此等四文。反前緣說可知。前文分三。初至舍衛國。由前斷利請佛謂滅。第二舍利弗[A443]已下請佛瞻待惡比丘之法。第三爾時被舉比丘道路[A444]已下。自驗[A445]己非。展轉告知。請求啟佛。
第二請中。四眾文四。比丘請有四。一知是法非法。二請安處所。三請與利養。四請坐起。第二尼請。一請知法非法。二請教授。五分。從如法比丘求五事。半月教授。依安居請自恣。受大戒行半月法。三四俗眾。於中文各二。知法非法。二明利物非時。和合文三。初作白和合。二憂婆白佛[A446]已下。問其前後。三佛言自今[A447]已去[A448]已下或可布薩白及布薩。此之二法。科行事。
第三付屬中文三。初至五種犯罪人。教護法人。所斷理事。有治不治。二長老憂婆[A449]已下請斷理人。具幾德行。佛言五德。方堪匡眾。第三憂婆[A450]已下更復重請五德[A451]已知。未審。有何勝美。佛為具答。持戒淨等。前文有三。第一舉數。二徵數。三列五人。五中分二。初之三人。雖有實罪。或眾不和。或僧數不滿。若行治法。令僧鬪諍。反成破僧。不名護法。但可慇喻語言。汝若見罪。應當懺悔。不須斷理。即成護法之德。此第一人。正當緣起。是不合治。治成破僧。欲令識知因列餘四。初一是對別人罪。謂提罪[A452]已下。二是殘罪故僧中悔。三是乞鉢故。於此僧中悔。後之二人。眾和數滿。要須治罸。方成護法。若置而不治。非[1]迬眾之德。初一惡馬治者。以其此人作過無慚。輕僧解拒。理在難容。眾並見聞。犯非虗謬。不待自言。即行治法。文中有三。謂法喻合。不應求聽等者。屏處作過。若為舉來。必須求聽。假得自言。方行治罸。此既對眾。公作非虗。義同自言及求聽。故曰不應求聽如是。此即是聽。次三舉者。屏為實犯。為他所舉。迷情謬執。故須舉治。又惡馬者。事罪俱不引故。次三舉治者。引事不引罪故。
第二護法德中文五。一優婆離問。二佛言[A453]已下。總以酬答。三何等五者。假以徵舉。四欲作事[A454]已下別列。五法優婆離[A455]已下結成斷理。優婆離以見所斷理事。即有合否。未審能斷理成就幾法。堪行[*]迬救。故須設問。第二佛答五法者得。第四別列。一實不實。實謂犯。不實者清淨無過。不應作者。謂不須治。第二比丘[A456]已下事雖是實。明有利無利。利者謂因此舉。改惡從善。不利者。謂前人拒違不懺。反生情忿。三若知此事利益[A457]已下明時非時。時謂僧數滿無沙彌俗人時。事順應法故言時。非時者。謂眾咸有沙彌等。事不應法故。四若知事時作[A458]已下明僧和破。五若比丘作事[A459]已下良伴有無。無不應作。此即對前緣起中事。治罸鬪德。但有實犯。無下四法。致僧令破故。
第三文中。先問下答。問中上半偈。領佛上言。嘆說利益。下半偈問也。佛為僧說所斷理事。能[*]迬眾德進否之語。故曰為僧說是語。此領前說。益潤無窮。可永為心軌。故曰義利決定故。又問此人更須者何。勝美之相。能持上法。處眾斷理。秉法窂固。難可阻伏。故言云何得知勝比丘得堅持。第二答中文二。初至若海眾不駈。明持律功德。善達持犯。堪作斷理。光道益時。第二如是人應勸[A460]已下備德之人。詳心推舉。處眾斷理。前有十偈善持律藏。
第二五言偈[A461]已下深識持犯。初之一偈。戒品堅窂。次怨家一偈。善勝諸怨。三有二偈。決斷無畏。四次二偈。善能開解。五次四偈善持毗尼。令正法久住。此五之中。初一自行。次三[*]迬眾益物。末一自行眾法。二行善成秉法被時。常為網統。
次釋文善修對治。離上二扁。不善業思。故曰第一等。持下三篇。威儀無有違失。故曰自端身等。持破相違。義同怨家。內心清淨。獨絕於彼。無能見過。呵所不應。故言不能如法呵。彼能結得是者。謂持律人越踰彼故。結得離彼反呵之語。故曰也。次二斷決無畏者。既無瑕舋處斷理。情無怯憚。初偈牒人立二門。彼住如是等者。牒持律人。得無畏說者。無畏門。無疑難者。決斷門。次偈上句釋無畏。次句解決斷。次二善能開解者。初偈速捷之智。故曰[1]九十答等。次偈非[A462]但速答。亦能廣解。故曰應答諸問心無異。第五初偈離慢。凡入眾中。須自卑下。故言恭敬。恭敬者。身口敬相。言長老[A463]已下。舉所敬境。母論。無夏至九夏是下坐。十夏至十九是中坐。二十至四十九夏是上坐。五十夏[A464]已下至是耆年長老。次一偈半。知善所斷理事。能說因本者。謂識四諍根原故。善分別者。後解藥病相對。殄滅之軌故。次下二句。對起諍人。以法決了。解踰於彼。故曰乃至不能得其勝等。次下三句。德堪眾主言。初句調伏者。解能伏物故。次句師教不虧者。言必施用。堪為訓導。不為緣故。次莊嚴等者。宰任玄強。悅可眾心故。次達持犯。若犯如是事。謂善識二種犯相。不犯者。謂專精不犯。得罪除者。謂能悔人。此垢牒前犯。二牒前不犯句。善識持犯。了了分明。故曰俱知。次下三句。亦是所斷事。知垢句者。謂前三人直言應悔故。次句下二人作二治罰出眾故。故曰眾所遺。次句是舉。次反顯其非。第二如是人[A465]已下。勸僧許舉。於中初五句。勸當處眾。應如是知。次能作不自高[A466]已下三句。彰能離慢。次下二句結成護法。
[2]●瞻波揵度第十
既有護人。必須所秉。是故須明。就法應言羯磨揵度。今就說處。以標其目。故曰瞻波。就中文二。初盡呵責[A467]已來。非法舉非以彰過緣。第二告諸比丘[A468]已下。廣明羯磨如非之相。
過緣文二。初至施行非法治舉。情疑成否。疑念在心。理須諮決。是故第二爾時奪比丘持衣[A469]已下舉以啟佛。發覺呵責。前文復三。初止不供養。第二從客比丘[A470]已下至舉此比丘者。無事被治。第三彼比丘作是念[A471]已下情疑成否。白佛文二。第一進詣佛所。啟請上三。佛決是非。第二時彼客比丘[A472]已下對問自言。正辨呵責。第一請中文五。至住一面[A473]已來。進詣致䖍。第二世尊慇勞客比丘[A474]已下至道路不疲。慇問安不。第三汝比丘從何所來[A475]已下乃至施行問其來方。即陳上三請決成否。第四佛告比丘[A476]已下至不成就。佛判是非。第五汝比丘可還去[A477]已下佛與為伴。前揵度中。對諍執情。是故不得即定是非。要待伏罪首𠎝。方為刊正。今此文中。據本無諍。佛即判定。主是客非。佛與之為伴。第二客比丘文五。一明禮覲。二問案否。三問言汝從何所來[A478]已下問其來方。四問言彼頗有[A479]已下。因取自言。五爾時[A480]已下。正明呵責。
就第二廣明如非相中者。昔來科釋文分為兩。初則略明人法是非。第二四滿數[A481]已下廣辨人法是非。就廣明中。復分為二。謂四僧[A482]已前廣上人是非。第二六羣作非法非毗尼[A483]已下廣前法是非也。如此科釋者。良謂不然。以四僧以前重秉疊法者。即是法非。何以判言廣人是非。七非之中。及下諸文。亦有和別。第八第九。乃至解不解。駈不駈中。咸有人是非。寧得專說為法是非耶。故今解者。隨文義別。且從一相科約。以為十一段文。此十一文者。或可當分自有略廣本非。初略後廣。所辨如非。更含多種如非。不得專云人是非法是非。將欲釋文。先小第四辨定非之體狀。
初門者。此中隨文有其十一。第一對緣舉其四非。以為相个二法。結應不應。對白等三法。以辨如非。第二四滿數[A484]已下就滿呵應不應。約對白等三法。以辨如非。第三時六群一人舉一人[A485]已下就體未成僧。或所為是僧。亦不應相秉治。約對白等三法。單辨其非。第四時六群重作羯磨[A486]已下寄治人罪諍。不得重秉。增加疊法。約白等三法。單辨其非。第五爾時佛告比丘四種僧[A487]已下用僧分齊。對白等三法。以辨如非。第六爾時六群作非法非毗尼[A488]已下就事法與人呵不止等。約對白二白四。以辨如非。第七優婆問下寄問疑滯。傍秉餘法。藥不當病。約對白等三法。以辨如非。第八異住處眾僧[A489]已下我曹解作。及對眾秉法。臨事難成。約對白等三法。單辨其非。第九有住處眾僧[A490]已下寄眾共諍非。約對白等三法。為彰是非微細。識否如非。第十優婆[A491]已下問答疑滯。約人法解不解。以辨如非。第十一憂波問[A492]已下對約對人法駈不駈。以辨如非。
第二門者。前科文名字。即是當分之中。所明宗意。辨不異前。然此十一文中。除第三第四第八[A493]已。餘之八段具如非。謂初文中。先列四非束為二。非不應作。二如應作。第二文中滿數即如。不足者非。不應呵者呵。不成非。應呵者呵。成不止非。自外六文。如非相顯。可隨義說之。凡舉非者。識非須離。明如法者。解如遵行。故此八文。並列如非。相對而辨。以斯義故。第三第四第八。此三段中。單出非法一邊。略不舉如者。理少不足也。亦須准餘八文。雙彰非如者。是謂第三中如者。即僧治一二三應秉故如。第四中如者不重故如。第八文中。不作問者。非法稱法故如也。是即十一文中。各具如非。便成二十二个法。相對辨之。為以略故。但有十九法也。今據宗科文。非如相對故。唯十一段也。是十一中。第七第十第十一。此三寄優婆問答。以顯非如。第九眾共諍非。七見不同。佛自刊正。二是法語。五非法語。為彰七見。識否如非。餘之七文。咸因比丘。對事興非。致令大聖廣定如非。佛之在世。猶尚如然者。斯亦遠表季運眾軌。或落非法之由兆也。
第三門如非多少者。上下撿勘。有十四種非也。謂第二滿呵文中。有其二非。一不滿數非。二不滿數非。人呵不止非。第三體未成僧。或所為是僧。不得亦秉治非。第四重秉壘法非。第五非法非毗尼等七非。即是十一。第十一傍秉餘法藥不當非。第十三約對人法解不解非。第十四約對人法駈不駈非也。問七非之中。[A494]已有呵不止非。何故初滿呵中。復明呵不止非也。答七中呵不止者。謂善比丘等六番。前二十八人。即此第二文中。第四俱句是个。此第二文中。第二句乃是不滿數人。成呵不止非。不同於彼故。別為第二非也。問下四僧中。亦有不足人等。所以此中復有不滿數非。答下四僧中。止取少滅不足。設明二十三人者。此中攝也。今此滿呵文中。專約二十八人。體不足者。為此文中不言少一人。故不足也。以滿對呵應不應義說故。明亦異於下文也。問來六文所列七種非。非法非毗尼等。七非中無。故知七非。且從起說。收非不盡。具論上下十四種非。今此十四然亦義中不盡。若以四法現前驗之。此十四中。但有僧人法三種現前。全無界現前處如非故。謂隔河道遠相接。錯涉戒場。上說恣分衣。或結界不成。落餘非等是。若以此一加文中十四。便成十五。謂第十五結界不成。錯涉差互非。細論如非。不越斯也。此謂收問十一段中。七段之文。以成十四種非。及加處之如非故。有十五也。以其第五段文。直明用僧分齊。若也初文第八第九。文意雖殊。論其非如體不異七。遂不更別說為如非也。如問所論十五非。各異不同。即此揵度。收羅非如。作法方軌略亦周具。秉眾法者。豈不須知。上代[A495]已來。但說七非。不曾細尋此理者。斯亦失矣。然此十五。應說一切諸法。科落一非。即所非限。所收秉法。行事甚成。難稱一切諸法。可准而知之。又此五十種非。更作一法數之亦好。是中兩个七非。第一七者。一非法非毗尼。二非法別。三非法和。四法別眾。五似法別眾。六似法和合眾。七呵不止也。第二七者。一不滿數非。二不滿數人呵不止非。三體未成僧亦秉治非。四不得重秉增加疊法非。五傍秉餘法藥不當病非。六約對人法解不解非。七約對人法駈不駈非也。更加結界不成。錯涉差互非。便成十五非如也。第四定非體者。第一七非如下。七非中辨餘之八種。不滿數人。呵不止非者。雖能呵人。具不具別如論非。類同前七中說也。二者不滿數非。有二十八人。尼雖具戒。形報異類。身口業殊。故不滿數。比丘對尼。反說亦爾。式叉等三身口之業。[1]鬪不具足故。十三難者。即十三難體是滅應滅。以身口作止惡業為體。三舉者。耶見人。身口業。是神足等。五身之業色為狀也。所為人者。即所為人身口二業現前。是所斟量故。不得滿數。不滿數人。呵不止非。雖能呵人。具不具別非。體同七非說也。體未成僧非者。即三人等[A496]已下。身口業也。增加疊法。藥不當病。此之二非。口業聲性。名句味為體。解不解駈不駈。總以論者。用口業聲性。名句味作止業為體。謂應解不解。應駈不駈。是口止業。不應解便解。不應駈便駈。是口作業也。結界不成錯涉差互非者。以錯涉相接故。或落餘非故。故不成結。即無作法。限約分齊。假有作法。限約復差互。可應故非。
自下隨文。昔來解釋。從四滿數[A497]已下至四僧[A498]已來之四段。次第生起。相因而興。或可如是今之解者。具從十一段文釋之。先解初文有三。第一舉數故。言告諸比丘四種羯磨。第二次列四名。於此四中。初一法非。下三人法相參。言非法別者。人法俱非。次非法和者。法非人如。次法別眾者。法如人非也。上來四句。合有七个法也。第三定是非。應不應者。合上五非。為人法二非。故言是中二羯磨。言非法者。收上三句中。三个非法。言別眾者。舉上二四句中。兩个別眾。故言此二不應作。言法羯磨者。舉第四中法。言和合者。舉第三中和。故言此二應作也。中辨人法二非。收非義不盡。其事非者。正當緣起。此全不明。故知略也。亦可初非。直言非法者。亦含事非。但是總略也。釋文雖爾。須以五門分別。第一先定非如之體。二約對白等三法。辨相通塞。第三對僧分別。第四約處分別。第五對事分別。
初門者。所列四非。是其非體。第一非法。或容更總餘非故。直言非法。羯磨下之三非。人法互非者。以人秉法故。使互有如非。亦落非限。故斯四者。明知是其非體。相對而明。都有七个法也。下束其七中。三个法非。兩个人非。名為二非。一个法如一个人如。名為兩如者。但是結示。上四有應作不應作。此便不是非如體也。所以然者。如文中言是中二羯磨不應作。非法羯磨。別眾羯磨。豈可非法。離人之所秉。若和人所秉。即當第三非法和。若別人所秉。便是第二非法別。寧容直言非法羯磨。不應作等者。別成二非之體。為斯昔來說具非多少。皆云略二增四等言者不然。以無二非別相故爾。二非既爾。兩如應作者。義比亦然。但是合成如法也。
第二對白等三法辨者。此之四非。貫通一切白等三法。謂百一或一百四十五法。咸悉具有也。言白中四者。文句增減。即是初非。一白處作。二白別眾而秉。即第二非。一白處作。二白人和秉故。即第三非如。白法別眾秉故。是第四非也。白二白四四非者。增減及事非。第一非也。為此作白。為彼事羯磨。名非法別眾秉故。第二非也。非法同前人和秉故。第三非也。如法作白作羯磨。名之為法別眾秉故。第四非也。對白等三法。四非相別。其理既然。一切諸法。准而說之。
第三約僧辨者。四僧所秉。雖有寬狹。白等三法。咸有四非。明此四僧。亦通有四非也。
第四處者。謂自然作法及大小等。於此位二事。四辨隨事。十一諸界等。秉法處中。咸悉得有四非之義。即是遍在諸處也。以其所秉之法。通一切白等。故使四非亦貫說諸處。乃可以法對處。自有通局。如論四非貫通諸處。
第五事者。一為情道。如憶念不癡罪處所受戒七羯磨等。二為非情。如結諸界結淨地等。三情非情合。謂處分離衣六年等。斯之所為。對事舉非。並得成此四非義也。
第二段文有三。第一舉數。言四滿數者。非四皆滿。從初受名。故曰四滿數也。第二次列四名。第三牒名解釋。四羯磨人。情過輕微。治法亦輕。故得滿數。以行法在[A499]己。入不呵限。文但列三。無遮不至者。略而不舉也。欲受戒人。以未有戒故。不得滿數。根本事重。是以聽呵。俱不得中二十八人。廣說可知。俱得之中有六。一善比丘反上二十二人。同一界住反上二人。同一住。謂舒手內反別住。同一界反戒場。次有三人。直相當反六乃至語傍人。反上所為人。若不自呵。或語傍人。此亦成呵。亦既成呵。明知非是所為之人。故五分云。若同界比丘呵。乃至使比坐聞。是為成呵。准此文時。雖不對秉法人語。直共比坐。評論成否。亦成呵限也。文雖如是。須以六門分別。第一滿呵相對分別。第二就人多少盡否分別。第三對白等三法寬狹。通塞分別。第四對僧分別。第五就處分別。第六對事分別。
初門者。滿數故如應呵故。有呵不止非。不滿數非者。然不應呵。呵不成呵非。此謂一往滿不滿相對如斯。若約此中四句者。初與第四此之兩句。並是滿數有應呵不應呵。二三兩句。俱不滿數。有應呵不應呵。又以呵應不應。對滿不滿者。謂應呵有不滿及滿。即二四兩句。是不應呵。有滿不滿者。初三兩句是。若欲辨此四句非。有無多少者。第四句唯有呵不止非。第三句單有不滿數非。第二句中。欲受戒人故。有不滿數非。佛聽呵故。有呵不止非。第一句滿故。無不滿非。不應呵故亦無呵不止非也。問此言呵應不應者。是何等呵耶。答汎論呵者。含有二義。一謂情乖故呵。呵成別眾。二情同故呵。呵成呵不止。今此呵者。但據情同。呵不止非以說之。所以知者。如第二句不滿得呵者。得成其呵不止非。豈有別眾義耶。故知餘句。並約呵不止說也。亦可雙望二呵。辨應不應。初句者。被治人故。不成呵不止。得滿數故。呵成別眾。是則應呵。文對初義。故言不應呵。第二句不滿數故。呵不成別。事重聽呵。呵成呵不止。第三俱句。不成二呵。不滿數故。呵不成別。不合呵故。不成呵不止。第四俱句。並成二呵。是滿數人。呵即成別。清淨無過。呵成不止。
第二約人多少者。第三句不滿數。不得呵者二十八人。此據體不足數。及治重者。說之故爾。若以義求。謂更須取呵責等四。別住等四。并罪處所。合有九人。以其並奪三十五事故。配二十八人。都有三十七人。還對作此九事之時。即成三十七人。不得滿數。復不得呵。故覆藏犍度云。別住等四。不得五足數也。明呵責等五人。類亦數然。除斯九事。[A500]已外諸事。但有二十八人。不滿不得呵。今但據餘事。不望此九。故言二十八。以彼九人。非體不足故爾。第四句。對番二十八。故言若善比丘等。六反即是滿而合呵。若對反三十七人者。應加第七。謂非被治等九人。即反三十七人也。初句應有九人。文但列三。少遮不至。及別住等四。罪處所等六人者略也。第二句。[A501]但有欲受戒者。一人最是狹少。以義而言。理通男女二報也。
第三約法辨者。第三句通白等三位。一百四十五法。並是不滿數。不得呵。然三十七人俱句者。唯對呵責等九个白四。若取二十八人。俱句除前九[A502]已。即是通餘一切白等三法也。第四俱句者。若以七反前七人者。唯九个白四。若以六句。反前二十八人。即是通餘一切白等三法。第一句除九个白四。說餘白等三法。第二句者。專局受戒法中。戒師之白。及白四法通男女。不行餘法也。
第四約僧分別者。第一句通五十兩僧。四人僧中。除八个白四。及二十人僧。[A503]已餘四人僧中。理亦通有。第二句者十人僧全五人僧中少分。餘二僧無第三句。[A504]但據文中二十八人。不滿不得呵者。即通四僧。若也立義。須加九人。為三十七人俱句者。唯二十人僧。及四人僧中。八个白四。不聖餘法。五十兩僧之中。全不說有。又若對除此之九事。局據二十八人俱句者。得通五十兩僧。及四人僧內。除八个白四。[A505]已得在其餘法中。第四俱句者。若也依文。以六反前二十八人。俱句者。通五十兩僧。及四人僧內。除八个白四。[A506]已得在其餘法中。第四俱句者。若也依文。以反前二十八人俱句者。於四僧若加義被治等九人。以七反前三十七人俱句者。唯在二十人僧。及四人僧中。八个白四。不忓餘法。五十兩僧。全不得有。若也對除此之九事。局據二十八人。俱句得通五十兩僧。四人僧中。除八个白四。[A507]已得在其餘法中。
第五約處。局作法說。於大小不在自然中。以其不對結界事故。餘之三句處。說自然等一十一界。為其得對結界事故。
第六約事者。亦通一切。准說可知。
第三體未成僧。不得互秉治中文四。一六群起非。二比丘啟佛。三佛言[A508]已下道不得作。四若一人一[A509]已下佛判不成也。造過之中。十三句非。謂一二三人中。各有四句。僧中但一故爾。餘之文二。亦俱十三。除第二啟佛之中略也。須以二門分別。一者約人。二者對法。言對人者。以體未成僧。若據第十三句。雖體是僧。若所為是僧。並名人非。謂一二三不得。始舉四境。及僧舉僧等。故十三句也。略不辨如。謂得治舉一二三等是也。文寄違情治法。若也准說一切順情。及為眾秉作等。如處分離衣。六年杖囊。結諸界等。一二三人等。悉不合秉也。餘之三僧。應不攝在。僧分齊中論之也。言約法者。文寄治人似專白四准其道理。餘三僧所秉。亦通一切白等三法。若此體未成僧。一二三人等。秉如斯法。並悉成非故爾。五人等三僧。所秉應否。亦在分齊中辨也。其處通局。及所為事等。可准而知之。不更煩篌。下皆類然。
第四重秉疊法非中文[1]三。初明造過。次舉白佛。次判不得略無。第四判其不成也。造非中。謂七羯磨。別住等四。七毗尼等。合有十八。謂約治人治罪彌諍等法論之。且舉應與呵責。乃作十八重法也。一義釋時根本呵責法者。得成以藥病相當故。就上重作擯等十七者。並皆不成。以其藥病不相當故。乃至如單覆地。亦各十八。合三百二十四番。重秉疊法。於中十八者。成餘三百六。咸不成就也。又復更解根本十八。並亦不成。以其本作呵責治之。何因呵責。法上增加疊法。重秉十七。豈可不是呵責治。上乘增所作。故並非法。若此成者。如一白處作。二白亦應成就。然初白稱法。不合重故。判以為非。故此亦爾。呵責既爾。餘法亦然理通一切。不唯十八也。二門分別。一先約法。第二對僧。言約法者。文寄十八法辨之。計其道理。亦通白等三法。謂一百四十五中。除三僧所秉自恣等十三个法。餘一百三十二法。科將一法。作頭重秉餘法。乘加疊法。並是增非。即是菩薩其根本。合成一百三十二个重非。餘一百三十一法。亦各具此。爾許重非。便成一百三十二个。一百三十二非。五人僧等三僧。各於當分所。秉以重非。准說可知。言對僧者。此之四僧。皆有重義。但是壘法。咸悉不成。且四人僧中。所秉多重非。亦多五人等三。所秉事狹。重非遂少。可准而說之。亦可既云重秉之非。但是重有何寬狹。四僧齊一百四十五个。一百四十五非也。
第五用僧分齊。其文有四。一舉四數。二列四名。三是中[A510]已下用僧分齊。四若應四人[A511]已下足數不足數。四種僧義。四門分別。第一列數解釋。第二立四所以。第三解除妨難。第四人法相對。
初門有三。第一總明釋名辨體。二須四五等所以。三用僧分齊。論僧差別。略列四種。四人五人十二十等。所言僧者。西國云僧伽。此云和合眾。但以眾名正悉於僧和。是眾家義用故。總言和合眾。和合有二種。一者理和非此所明。二是事和僧。事和有二種。謂羯磨說戒。與此和法相應。同崇莫二。目之為僧。故曰四種僧。次辨體者。若依薩婆多宗。即以四比丘五陰為體。若成實論者。合用異本。謂四人和聚。有其假用。然用無別體。還以實法五陰。為假用之體。若出和合體者。俱舍論。問僧和合有何性。答不隱沒無記行陰攝。僧破亦爾。
第二門須四人等所以者。要四人[A512]已上。作法方成。有陰罪滅諍。始名為僧。且如說戒一人。秉說一人。上座一人。唱白三人。秉眾下至一人聽戒。四人和合。始可名僧。若三人[A513]已下即𨷂此義。亦可法爾。須四故。心論云。四人名僧。非三人。是故須四。言五人僧者。義通受隨。隨謂自恣。舉罪治罸。若但四人。不成差治故。要五人方成僧用。若爾受日處分。離衣六年等。亦須五人。應五人收。答受日為別。不得五皆受日。故所以非。若爾功德衣為眾。應是五人僧耶。答有得利不得利。故亦非類。今自恣者。一則為僧異受日等。二五皆自恣。不同德衣故。是五人僧。問為差治故須五者。正差正治。是五以不。答差治四人僧。問何時五人僧用耶。答正自恣是。所以爾者。本為舉罪。若但四人。不成差。不成治。舉義則𨷂故。始終須五。方成恣舉。正取白竟。受自恣時。是五人用。以其但明三非。及遮時以說。故知專取自恣時。為五人僧用也。邊地受戒五人者。謂以中邊折半。如受日三等。羯磨對事。為三之類故爾。十人僧者。凡夫因善微淺。要假十眾。善心慇篤。方發戒品。稱彼情樂。故制十人。問邊地出罪。在十人攝不。解云。不開所以爾者。欲明大聖見俗網羈纏。生善極難。邊僧悕甚。若不開五人。永絕出路。開成得益。論懺不開者。佛法難逢。秉心宜固。反以無慚。違禁興犯。若開十人懺者。增長諸惡故。是以文中。不言十人僧者。在中國除出罪。二十人僧者。為比丘以守悉不窂。中間虧缺。為障處深。垢纏彌厚。可悔中。重救拔事難。自非強緣。無以除彌。稱彼事故。制二十人也。
第三門。對文說之。第二門僧四位二。前兩法爾。後二遂情法爾。二者四為成說。防未起之非。五為成恣。除[A514]已起之罪。遂情為十二十者。言十人僧。為欲生善二十人僧。無求滅惡。位事通論。離不成四僧。又約受隨分別。五十人對受立。二邊中別故。四人二十隨中立兩。[A515]已未不同。故但四僧。以一切法。無過受隨。攝法斯盡。故約受隨。立四僧也。問懺重偷蘭境。須八人。所以不立八人僧耶。答言須八人。乃餘部所論。今此律所明大眾者。若四若過。故知若懺偷蘭之境。四人僧攝。又此文中四人僧者。但除餘三。不甄悔蘭。五人除二。故知更無八人僧也。又五分言。無量比丘僧者。彼直列名。更無別用。此雖不辨。義亦同有。是以下文況復過二十者。即是無量之一義也。第三門所以四僧。減則不成。過則成就。羯磨教法。過成減不成。答僧和詳集。許無乖別。若定制數。必有乖別。是以過成。不詳辨事。是以不成法則不爾。無乖別之過。故使過減。俱不成就。又羯磨教法。要稱聖教。佛說楷准。若過則增益凡語。若減缺於聖說。故無過減。然制僧數定。豈非聖教。但今集者。不是聖教過則彌善與法非類。若依祇律。應二十眾作羯磨。十眾作不成。乃至應五人作。四人不成應作。白二羯磨。白一不成。乃至應單白。而作求聽。羯磨不成。若應作求聽作白成就。乃至應作白一。乃作白三成就。應四眾羯磨。若五眾作。乃至應十。而二十眾作成就。是名羯磨法。是即人法一類也。
第四門。所以能秉有四。所秉唯三者。解言非是一僧不得秉其三法。四僧通用三法。但以受隨情法。故立四僧。法中立三旨。就所作事。有上中下三品異故。對斯三義。立三羯磨。戒自恣僧。所常行情和。則易單白量。可即能辨事。故立單白羯磨。如受曰離衣杖囊處分。事非常行情和。次難一白表宣一羯磨。量其可否。方得辨事。故須白二羯磨。如受懺治人等。事當上品情和。最難白非。一白牒事。表宣三羯磨。量其可否。何能辨事。故須白四。若爾憶念等。三亦者為三品。俱同白四者何。答以細分有九故。於上品中。復分三品。俱白四也。
次釋文。是中[A516]已下彰用僧分齊。於中須以兩門分別。第一約人。第二約[1]人。復三。一對比丘。第二對尼。第三二眾對否。初門對比丘者位三。謂一眾多僧有四。別眾多一人。局在四五。所以爾者。十人二十人者。必專僧秉無下二用。以為別人遂情故爾。四人五人。此之二僧。以通常行制令作故。法即有三。謂心念三語羯磨。對此三法。人有三用。四有兩眾多。五有三眾多。一人隨前二也。於中位二。第一望三位各局者。於中自三。第一自有局一人。如懺吉羅者。是一人法也。第二局對眾多人。如受衣鉢藥淨施懺三四篇等是。若此律大眾悔蘭。三階中。亦有三人也。除安居。此等法爾。須一人二人。第三事專局僧。如結諸界處分離衣六年癡狂。七羯磨罪處所等。第二用通三位。謂僧眾多一人。如說戒自恣。二種分衣。及以捨墮。有人對多。無便對少。而對一人捨者。謂以僧眾多一人。為懺罪境。不同說恣等。四中一人者。須秉心念法也。若論別眾。對餘得否亦可知。又復對法各作不作亦可知。雖可四五所為通別。今局明僧僧位。[A517]已上是僧秉法。眾多[A518]已下𨷂而不論。問如說恣等。通僧眾多一人。所為事同。有何異相。專此明僧眾多一人。簡而不攝。答異相眾故爾。一秉人多少。二法不同。三處有通局。四欲無欲異。五別眾多少。謂或三二一為斯異故。且局諸僧。問四人唯四為過得耶。餘三亦爾。答對此四僧。少非僧用。故文言四人少。一人者非法多則成就。故文言況復過二十。問相狀如何。答如雖五人十人二十百千人等。但除四事減四人僧攝。文言一切應作。除於二事。但為恣並五人收。餘二可知。此據約事取人。以明分齊。問何以不言二十。除說恣等。答在上通下。得為多用。下辨上故。有相望說。除四人用寬。餘次第漸狹。第二對尼通塞。唯比丘說。第三二眾對否。以彰分齊。受等三法。得為尼作故。教授自恣。各行僧法。片有交涉。餘法皆無。准此行法二部。四僧俱有交涉。用之分齊。十律。佛言。受戒等三比丘。得與尼作餘不得作不禮不共語不供養尼為僧作。
第二就法辨分齊者。前言對說立四。乃至二十。對出罪等為四。但說戒乃至二十。唯得出罪。為此四僧。並得通秉三法。答此通秉一切。如四人尚秉。何況餘三。此總相說其別相者。唯四人僧。所秉說三。體成僧故。如說等單白。差人等白二。呵責等白四。以其所秉不過有二。謂說戒及羯磨故爾。如上立四。且對一法。非謂四人不秉三也。問若通秉三者。何以除恣受等者。答此謂除事。不是除法。此謂約事。除一單白。及三白四等。餘皆秉之。故言一切羯磨。應作五人。就通亦秉三法。約事辨用。唯有一白白四。是五人除二白四。若有秉者。而四人中。收十人唯一白四等。除一單白一四白四。若有秉三法者。亦並四人中。攝二十人者。但秉出罪。除五人十人。所秉設作諸法。餘皆四收。四人用寬。體成僧故。餘三便狹。以就僧位中。約事須立故爾。文如義說者。應四人羯磨[A519]已下。明不足數義。謂四人少一人。非法毗尼故。文言少一人不得作法。便以餘二十三人。為第四人作。是不足。不足者。尼是異眾。故下三眾等。及十三難。非具戒故。舉擯等。五不清淨故。所為人者。是所斟量故不足。若以足數反前。應有其兩。一善比丘反二十。二乃至語謗人。反所為人。此文略而不反。亦可[A520]但簡不足故爾。其不足中。十三難者。本受不得。故滅應滅者。今犯重故。問前四滿數中。二十八人。今此所以無餘五者。答此取在坐不足者。說別住等。五來即數故。所以不說。若爾身若在坐。即成呵滿。何故彼有。答欲明遙呵。不成呵故。若爾為顯不成遙足。解言。此舉四種僧等故。對少一人中。攝上不舉四僧等。對何辨少。所以爾者。此處專解不足數義。何故不足。少故不足。何處去少。謂別住神足故。少[A521]但言少一。隱餘名字故。唯列二十三人。前文通解呵滿。若言少人者。對滿可爾。呵義不順。正是少人。豈可由少。呵不成呵。如四人三人二人。亦有應呵別故。故彼不得舉少一人。攝別住等。以無可攝故。廣列二十八也。四人僧中。廣解不足。餘三類爾。故言五十人二十人。僧亦如是。
第六就事法。與人呵不止等。以辨如非者。於中文四。一六群造非。二舉以啟尊。三佛判不應。四云何[A522]已下舉章廣釋。非如之相。將欲解文。先料簡義七非五門分別。第一舉所依三法。生非多少。第二列數釋名。辨其體相。第三名體有無。第四總別。第五攝非盡否。若講文者。第二第三對此文解。第一下兩義須懸說。先解初門。謂此七法總而言之。不離三法故爾。言三法者。如白羯磨。白二白四。此三須意可知。次釋具非。昔來釋云。單白一法。略二增三。次四廣五白二白。四略二增四。次五廣七也。如上解初文中。說其二非者。無別二非別體即四非者。是既有此理故。今不應更言略為二非之言。[A523]但可言道略三。次四廣五。若白二白四略四。次五廣至七非也。亦可白二白四。始從一非。終盡其七問。言略三等者。且約文說。並引文可知。今所論七。謂從白二白四兩法中來也。若欲略辨同異者。問三非中。非法別等三。與七中非法別等三。有何異耶。答白中非法。如為說戒。乃作自恣之白。餘二比說可知。亦可一白處作二白。名為非法。餘二此說亦爾。七中非法別者。為此事作白為彼羯磨。餘二比說可知。問白二白四中。略四初非。與七初中非。並言非法。此有何異。答四初非法。不攝下三白此事等。又可不攝下三。一白處作兩白。餘之非等。容可初非中收。七初便狹。以其離出下餘六非故。使七初狹於四初也。自餘非等。互相比挍。可類而說之。若舉白等三法。約十五非說者。如論單白四十三法中。二眾戒師。一个單白。始生一非極。至一十三非。以無二似非故。餘四十白。始起一非。終具十二。又除下滿數人。呵不止非故爾。若白二白四一百二法中。除二眾受具白四本法白四。此三白四。始從一非。終具十五。餘之九十九法。但可乃至一十四非。又除不滿數人。呵不止非故爾。若三法生非多少極至。如是不得。直約一个七非說者。餘爾許非。欲置何處秉法。行事可審思之。
第二門三。第一舉列七非之。名非出妄情。事乃眾多。或從起說。或可約略且辨七非。謂非法非毗尼羯磨。乃至第七呵不止羯磨。羯磨通名。謂是辦事。其別名者。作無軌則名為非法。不能滅惡生善。是非毗尼。故言非法非毗尼羯磨。此實不能辨事。所以言羯磨。以其非法非毗尼。作他辨事。故言辨事。餘皆類然。第二辨體有兩。一就事法與人相對辨體。二約業性辦體。言就事等者。其唯人法。與事呵不止等。以成七非。位以為三。初一法事辨非。次五人法相參辨非未一。不止以辨非。第二人法五中。非似二別。人法俱非。非似二和法非人如法別眾。一法如人非問。若以義求法。位有五。謂非法非毗尼。一非法。二似法。三法。四呵不止。五以此五法。對人和別。應各為兩。便可為十。所以但七耶。解言。法和是如。故所以無言呵者。不呵是非。因呵以生非。既不是非。何須對呵。以分和別。又所呵通如非。即呵前六。若對和別與前異。攝非不周故。直言不止。初非一法。且對法事。故但七非。第二就業性者。不離身口二業。及以事處為體。然言非法局身口二業。二業之體。若如受隨。二種戒體作無作。唯局善色聲以說。今此七非。亦以方便身口色聲為體。而可義通三性。及非色非心名句味等是也。以皆得成非法故爾。如非法別眾。別眾者不善色聲。非法和者。是善色聲。然以非法。及似法故名非法。即此非法似法。或亦是其善色聲。而成非故。餘非亦爾。縱善心作法。但不應法。並落非限故。此非體義通善惡等性也。第三辨相對文解。第四總別者。若就體以望。各不相攝。咸是其別。非三總故。以義而論初非。或容是總以下六非。並是不能滅惡生善故。第五盡否者。且從起說攝非不盡。所以知者。凡法皆具四法現前。謂僧法處事。並有如非也。一僧如非謂和別等。言僧非者。一體非謂二十三人等。二體如別故非。三體如和合非謂僧治僧等僧如反上說。一者體如。謂善比丘等。二體如和故如。三應秉故。如謂僧秉治等。二法如非者有四。一增減差互故非。謂不如白法作白等。及七十八非等。二倒作故非。如二似等。三重秉重作。如壘法治人。四施不相當知三百六等。第三處如非者。謂隔駃流等。二界錯涉。相接戒場。在界外故。結法不成。及以秉法。對處差互。如戒場說恣。分衣處分等。此謂處非也。如反非說可知。第四事如非者。言事非者。如初緣治人無事。或無病衣輕。差人闕德。覆鉢學家。難遮受等。如是一切也。事如反上可知。以斯四義。觀驗七非。明知不盡。且從起說也。又可更說如上所辨。推文及義。理合有彼十五非如。今但論七。明從起說。文亦不論。單白中非。不盡之事。斯亦何疑。
次下釋文。即為七段。先解初非。於中復兩。初至非毗尼羯磨。舉非令棄。二云何[A524]已下。明是勸修。此二並三。各舉釋結。就前釋中復二。初至不應爾法體以明非。二是中[A525]已下二十一句。無事治人。以明非法。前非中有二。第一就白二辨非。次約白四。所以不明單白非者。一以白中無七非故。二以白非說恣法中。[A526]已明竟故。就白二有兩。初有十九句。先白後羯磨。純白無羯磨。作四句。次有十五句。初一百有三。謂羯磨僧。若一白一羯磨。如故不來。次二白下有十二句。兩俱增合十九句竟。次有十九句。先羯磨後白為異。即是初四句。純羯磨無白。次有十五句。初三句羯磨一而白增一羯磨。一白落在似法。故此不明。次十二句兩俱增。次有一句。就增減以明非。都合三十九句。下白四亦三十九。類而可知。第二無事治人。有三七句。初七句者。語實無罪浪。答他不見等。尋聲行罸三單三雙一合。故成七非。第二七句。亦實無犯。答言見等為異。第三七句。實有罪。答言見等。無耶見過。治則非法。三舉既非類。餘羯磨無病。皆非略而不說。第二如法中。初就法體。明如白二白四。各有一句。反前兩个三十九。次就事辨有過合治。次以明如法。[A527]但有七句。各反三非。謂有罪等番前二。不見等番後兩。即反二十一非。問所以如少非多。乃至呵責等。七法中如非。各有九个三耶。一釋趣以一義故爾。可為三位。第一或非多如少。如此中約事。及人滅中。所明等是。謂據教體中。或法體增減。如此文中。白二白四非等。或隨位增減。如人揵度中非如等。或互列增減。如自言非如等。以其體無二故。如便一准非出妄情故。非或眾多也。第二或如多非少。謂嘿然等。約心以辨不隨境故。第三或如非等者。謂就作法儀式。互相反對。故齊九三也。又解不爾。此作法如非。九个三者。上言如非等者。今釋亦如是。非多如少也。若以如隨非。句別相反。以二十七。對二十七。若尋究竟。推審以體及體七。如反九非。以其餘非。並九中差別故。若就成法。以如反非。一如反九非。亦是一如反二十七非。所以爾者。如以具緣一揆故。總收七體。以成一如。缺一即非隨。彼九體一一缺故。便成九非。若據隨用差互。乃至得成二十七非。豈可不是如少非多。第二非法別者。文中先解別眾。以其集眾在前故。昔解但有二別。一應來不來。二應與欲不與欲。三應呵者。呵呵前二別故。今釋亦是別眾。依十律句三別一和。第一別者。所須比丘不和合一處。二可與欲者不與欲。三現前比丘遮成遮。是名別眾。第二句𨷂初一句。是名別眾。第三句云所須比丘和合一處。二可與欲者與欲。三現前比丘遮成遮。是名別眾。第四並𨷂上三。是名和合。又復五分。云何謂別眾羯磨。應來不來應。囑授不囑授。羯磨時。呵人不同。而強作羯磨。是名別眾羯磨。准此二文。明知第三應呵是別也。若爾與第七何異。答全大不同。此情乖故。呵呵成別眾。下情同故。呵呵成呵不止也。應與欲者。如何名應。所謂網欲。人如處同。事如體如緣。合持人如等是也。應呵者。謂體如處同故。此三別中。第一別眾局申手外。和通內外。以後來人告淨成和故。第二應與欲者。別之與和。並申手外。為其在內。即是初人成和中收故。第三一種成別成和。俱申手內。問若使前二。要申手外。是別眾者。所以不定遠近。但言不來不與欲耶。答以有成和義故。不得定言。餘四非法。准說可知。第七文四。一舉章假問。二或有[A528]已下列成不成章門。三解不成□兩門之別。於中先解不成。有舉辨結。解成章門。亦舉辨結。即依此文。要是如人呵非。及如成呵不止故。文中言二十八不成呵即知非法人等。縱或是呵本。不就之以明非。以其無不合呵。何須約之以定呵非。是以列七非名中。直言呵不止也。又上止呵滿文中。第三句二十八不得呵。故知即同此也。唯除第二不滿人得呵者。此一不滿人呵呵。成呵不止。明餘非法人。本不合呵。何勞就之。以辨非也。或有就之說非者不然也。四是謂[A529]已下。結成章門。對此須解名體有無者。此呵不止。有名有體。謂前六非未呵。是前呵不止收。如似非法別。非法和用人和別。以分二非等。類而可知。及六非外呵而不止。故知第七具有名體。不同昔解有名無體也。
第七藥不當病中。初憂波問。藥不當病。三百六非。二佛語[A530]已下。對辨其如為十八也。前明非中。有十八頭。先以呵責。作頭兩个十七。先舉作不相當。佛言不如法。次不應與作呵責[A531]已下。又有十七。佛判不應。餘之十七同爾。故曰展轉乃至草覆也。次辨如中唯一十八。二門分別。一者約法。二者就僧。言約法者。文中且對十八法論之。各有十七个非。藥不相當。即是十八个十七非也。以義推之。餘亦如然。謂對一百四十五法。各互為頭。頭別具有一百四十四个。藥不當病。遂成一百四十五个。法成有一百四十四个。不當病非。文且略舉三百六个非也。若對非辨如者。文中對前略辨。即言十八个如。若反後說者。謂是一个一百四十五種如法也。言對僧者。此之一百四十五法。總而論之。是四僧所秉。然四人僧中。所為事多。傍非亦多。五人等三。所為事少。傍非亦少。義准可知。
第八臨事難成中。二門分別。一者約法。二者對僧。言約法者。昔來所說。還寄十八法論之。先對呵責。作互非請佛。佛判不成故。言諸如是不如法不成就。下十七頭。類亦同爾。故曰如是一切亦不成就。其中現前自言草覆。三各三非。餘之十五。各具五非故。合八十四非也。或可約七非說者。十五个七非。即成一百五。餘自言等三。各五通收十八法。有一百二十非也。若更廣辨者。法有一百四十五法。非有一十五非。若白二白四等一百二法中。除受戒。三个白四。具十五非。餘九十九法。各但十四非。即是一千四百三十一非。若四十三單白者。除二部。戒師三單白。各有十三非。除二似故。餘四十一个白。各但十二非也。又無不滿數人。呵不止非故。遂成五百一十九非。并前總有一千九百五十非。若臨事難成多。落爾許非也。對僧說者。亦是四人僧。所為事多。臨事難成。落非亦多。餘三僧等。所為事少。其非亦少。
第九段文諍非之中。為比丘作非法。別眾羯磨。七人共諍。佛言非法別眾者。是法語也。如五分說。應言二人如法語。謂非法別眾。及言不成者是。餘五非法語。此亦應然。乃至[A532]已下類。諍餘四非。一人是法語。故曰乃至法相似和合是法語。於中二門分別。一約法。二對僧。言約法者。除二部。受戒三法。具十五非。起十七種諍。餘九十九法。白二白四。咸有十四非義。科舉一法。作頭寄諍一非。謂非法別眾。一个非法。即與一十六種諍論。謂彼各執十四種非及言成不成者是。佛若刊正判言。是中二人如法語。謂道非。法別。及言不成者是。餘之十四種說。並非法語。一非即爾諍。餘十三義亦同爾。一法既爾。餘九十八法等。類亦如是。單白之中。無二似故。除二部。戒師三白。有十三非。起十五種諍。餘之白等。又無不滿數人。呵不止非。故但十二。唯與十四種諍。比說可知。廣說應然。今文中略也。言對僧者。亦是四人僧中。所為事多。諍非亦多。餘之三僧。所為事少。諍非亦少也。
第十疑解不解中。三門分別。一約人。二約法。三對四僧。言約人者。唯十三種人。永擯無解。解不成解。即是解而成非。餘假為人解。即成解不是永故。若不為解。是不解非也。是故文言。或成不成云何不成。佛言十三種人。不成解。除十三人[A533]已。餘人成解也。以義而言。諸順情乞領為人作等。亦不須解。解即非也。問十三人者。何等是也。言僧尼四重八重下眾滅擯是也。問若上二眾離四八為十二。下眾四重。何不加上為十六人耶。若更隨事十三難等。何但十三人也。今解言十三人者。謂十三人者。謂十三難人以問。所立十三者。並邊罪攝故。若爾十三難中。並可盡羯磨。擯耶而言。羯磨[A534]已不成解。答如文外道故煞文等。並言應滅擯故也。餘悉成解。言約法者。昔解無心乞領。並是須解。有心乞領。便不須解。今解此二。各解不解。有心領中。二同行鉢受懺僧懺。發露離衣。六年處分。差人受日。四月還衣。罸令用舊。持新杖囊。解七羯磨學悔等。並不須除。受戒一法。恐犯戒故。所以聽捨。捨功德衣。寬賖故解也。無心乞領中。不問僧別。亦解不解。如擯治者。永棄無解。闡陀兩白。雖名治罸。立制預防。亦不須解。詣諫戒等。諫勸非治故。使此等並不須解。自餘須解。謂解界等十一眾。須改作故有解法。約人十三。謂七法治人罪處所癡狂覆鉢學家不禮捨教授此俱解。所以爾者。一並無心乞領。不同離衣等。二俱無曰限失法分齊後異受日。三交相治罸。除疑立制。不同差人。闍陀二白二同四月及詩諫等。四為欲治取。又殊永擯學悔等故。使此等並須解法此須等。總有二十六法。如受戒須捨。捨功德衣。一个單白。謂解諸界及人等。十六个日白二七羯磨罪處所等。八个白四。此等諸法。聖制須解。自餘一切白等。三法並不須解今文中直言十三種人。擯棄白四。是不須解。餘者成解。如斯說者。是總言耳。第三對僧者。上來所列。理合須解。及不須解等。并四人僧。所為之事。除受戒一法也。若餘三僧。為眾遂情。咸在不須解中。
第十一段文駈不駈中。亦以三門。一約人。二約法。三約僧。言約人者。局十三人。是其駈限。不駈即非。餘不合駈。駈即非故。使文言。或成駈或不成駈。若為十三種人。作羯磨[A535]已駈出成駈。除十三人。[A536]已為餘人。作羯磨後解。羯磨得解。若駈出不成駈出。言對法者。唯一个滅擯白四。是永駈之法。自餘一百四十四法。本非駈法也。言對僧者。秉法四人。僧家所為之事非。餘三僧。自餘法等。義通四僧。如用僧分齊中棄。亦可此白四。亦通四僧。所秉亦如分齊說也。謂五人等。秉此駈者。四人僧攝故。
四分律疏卷第八末
校注
[0731001] 插入首題等三行○疑佚一紙 [0731002] 律卷第三十七 [0733001] 及疑反 [0734001] 一二疑三 [0734002] 汎疑沈 [0738001] 者字疑剩 [0740001] 靈疑虗 [0740002] 彰疑鄣 [0740003] 伯疑泊 [0740004] 律卷第三十九 [0741001] 律卷第四十 [0741002] 三疑二 [0742001] 云疑亡下同 [0745001] 恐疑恣下同 [0745002] 祇等七字疑衍 [0745003] 律卷第四十一 [0745004] 纏疑縷 [0746001] 以字疑剩 [0746002] 數疑氀 [0747001] 著疑看下同 [0747002] 一疑二 [0748001] 三疑五 [0750001] 律卷第四十二 [0753001] 佛字疑剩 [0753002] 律卷第四十三 [0754001] 真疑直 [0754002] 者一作看 [0755001] 立疑土下同 [0755002] 真疑直 [0756001] 斷疑料下同 [0758001] 第下疑有脫字 [0758002] 微向疑徵問 [0758003] 償疑擯 [0758004] 六一作之 [0759001] 迬疑匡下同 [0760001] 九十疑卒 [0760002] 律卷第四十四 [0762001] 鬪疑闕 [0764001] 三疑四 [0765001] 人疑法【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41 冊 No. 731 四分律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1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