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疏卷第四本
[1]●三十尼薩耆法
三十九十雖復文別。先後捨不捨異。罪性均等三悔處齊故。百二十戒合作第三篇。所以先明三十。後說九十者良以三十於此財物取濟失。方廣生罪累。若欲洗心懺悔。要須對僧捨彼財物。相續貪心。心事既捨。罪方除滅。作法是難。欲使僧尼先識。於難次及於易。故列在初。九十事中。雖有因財生罪。皆不須捨。但斷相續犯心。即得懺悔。作法是易。故須後說。尼薩耆者西音。此方名捨。捨有三種。一捨財物。二捨相續貪心。心事俱捨。便能除罪故。次第三捨罪波逸提者。此方名墮。故曰三十捨墮。就三十中。第一須總解。二隨文別釋。總中十門。一對下九十捨不捨異。二解三十中一人盡犯同活。及僧犯之多少。三自作教人同不同義。四身口分別。五性遮不同。六重犯不重犯。七捨懺方法。八持犯方軌。及解二問清淨之意。九二部同異十下眾任運有犯不犯。
初門者。凡三十入捨。咸具三義。一是屬[A1]己財物。二財體現在生罪。受用有過。三捨[A2]己歸主。受用無𠎝。是以入捨。須意可知。下九十中。二十五戒亦因財事。不入捨者。三義中。闕不得入捨位可有三。一由食生罪有十四戒。除取過三鉢。餘十三戒。謂讚一展別足勸非殘受。美藥須虫水等。未食無罪。可捨食方生罪。復無可捨闕第二義故。但九十收第二位。食中過三外財淨施。此二闕於初義。如取過三鉢。雖取過有罪。然是他食食味復通。是以佛制分而共食。即非[A3]己物故。不入捨。若爾三十之中。生薑貿食亦是味通。何以入捨。答自[A4]己生薑貿得此食。體是非法。無同味義。即是屬[A5]己。為斯入捨。問若取過三鉢。不入捨者。乞得多鉢。何以入捨。答食味是通。佛制同食。義無別屬故不入捨。鉢本別屬。即是推[A6]己義具故捨。真實施衣。雖輙取有罪。不失淨法。猶屬施主。即非[A7]己物故亦不捨。此三十中。二離浣故過。前用雨衣。是別受持衣。明非淨財長衣等五。由不淨故犯。明亦[A8]己物。五敷擔擗。及以乞縷未成之時。不應尺量。不合淨施。若成應量即犯。復不得淨。奪衣一我[A9]已受持衣。或可淨財捨時。失淨故亦入捨。自餘領受等戒。明非淨施。俱不屬施主故並入捨。問施衣輙取不失淨者。離衣宿犯。受法應在。答受許不離。離即違要故。失而得罪。淨專離著。作淨之時。不道須問方取。取雖有罪。淨法不失。亦可淨法離著。無為受用。今還受用。輙雖有罪。淨法不失。可得言道本。受持衣無為離宿。故非類也。第三位自餘十戒。闕第三義。又可脫脚看䨱。無其捨法。白色三衣捨[A10]已。猶白不得著用。能勝染壞故亦不捨。若爾白毛臥具。何以入捨。答白毛制作不制受用。捨[A11]已得用。義具故捨。高牀下七捨[A12]已受用。還有罪累。闕第三義。如牀等須截牙角打破貯牀梚却故亦不捨。問鍼筒打破不入捨者。綿褥斬壞。何用入捨。答即以斬為捨。若爾即用打破為捨。答綿褥斬[A13]已聽許塗壁等用故得入捨。所破鍼筒損功甚大。若壞[A14]已聽用。貪心叵息。不得受用故。不入捨下。作如意等者。謂無非鍼筒者得。
第二門一人遍犯。四方僧物令是不犯。此二可知。但同活人。及現前僧下文二。且言有三人犯尼薩耆。謂眾僧多人一人。不定頭數。事亦難知。今以義推。同活人者。縱四人[A15]已上。並是同活人攝。現前僧者。四人[A16]已去汎失受畜未分等物。須定此二色。若同活人不共犯。九戒餘者共犯。謂二離衣。宿一月衣。六年不褋。二鉢七日。藥雨浴衣等。如二離衣。是別受持物。無共受義。何有我離令彼得罪。鉢無共用。多論。二人共乞一鉢吉羅故無共。餘者可解。二十一戒共犯中。亦容不共犯者。如有長衣同生俱現。而不淨施。咸有情過。是即共犯。若有遠行。令在家者說淨。而在家者。不作淨法。行無情過。是以不犯。今就共邊故。言同犯。如浣故衣。若同生人共有一領長衣。未說淨十日內。曾逕身著。共使尼浣。二人共犯。多論。若二人共一衣。乃至多人共衣使浣等。吉羅。若同活人在道行。遇賊打剝失奪三衣。居士為失故。施而過知足。取受者自犯。在家同生。不失不受豈可同犯。今言同犯者。同失同受。俱有情過故爾。如此說時。更有六戒。亦不同犯。謂浣故衣過知足。綿褥黑白二臥具奪衣。兼前九戒。合十五戒。並不共犯。餘十五共犯。若現前僧。但犯二寶。如結集說㥧增三文。餘無僧犯。問共畜尺六。多人共犯。何以一人作淨。盡不犯長。答以屬他故。若爾一人懺竟。餘人罪滅。答據淨屬他故。一人淨竟通益。餘人悔除業累。各自有罪故。一人懺竟餘不即滅。若爾受衣五利。餘亦得利。答長一向共故。有兼益德衣五利。利有共別故。使一受不得兼餘。
第三門若論自作。唯犯二十七。謂除二浣乞縷。乞縷但吉。二浣無犯。以佛不制故。今言一人盡犯三十戒者。通自作使人故爾。若汎教人不為[A17]己者。盡不犯提。教人為惡。[A18]但犯吉羅。以其利損不專[A19]己故。若為[A20]己作者。十一戒犯。謂二浣乞縷。一向教人中犯。以假使尼及非親織故。五敷二寶奪衣為[A21]己犯故。自餘非不為[A22]己。事未必稱。唯可犯吉羅。此義亦難。如教人迴僧販賣。亦應遂情。何不同犯。且依前說。
第四門身口分別。此三十中。擔用二局身。餘通身口。於中義三。一有五戒口家止業。共身犯。謂五長是。二有兩戒身口止作業共身犯。謂二離衣宿是。三餘二十三口家作業共身犯。位復為三。二浣乞縷自口假他身。五敷二寶奪衣等八自作□身。若也教人自口假他身。餘十二領受。自身口假他身。
第五門性遮者。迴僧物性惡氣分。餘悉是遮。
第六門重犯不重犯者。有四戒重犯。謂擔用二浣。此物現在容可更作。故得重犯。如使尼二浣染等。雨衣數用。擔毛數過。以其失不異前浣衣擗毛等。浣上犯染打。染打亦爾故。律文使浣染打三。尼薩耆。此是異類重比。如擔毛過。過重犯更非別毛。故知浣浣。或復染染及打打等。同類亦重。自餘諸戒。咸不得重。謂一奪二離五過六作十四領受等是。一奪文中。現前不現。故有二句。理實無重。二離者。初離失受。後離無受法可失。五過者。限內應法。聖聽說淨。越限有過。更不合淨故。六作者。一作[A23]已竟無重作故。十四者。謂取尼衣乞衣過知足。一居士二居士。王臣二寶。販賣乞鉢勸織過前。求雨衣過前受。急施迴僧等是。初受屬[A24]己。更無第二領受故。此等諸戒。並不重犯。所以須知。重不重者。為識業累多少。
第七門捨懺方軌。二門解釋。一當宗以辨。二諸部同異。當宗中四門分別。謂財罪還衣不還結罪。此等須四。引文可知。
一就捨財復四。一所對境。境中位兩。一對不對分別。綿褥獨捨。餘咸有對。對中道俗。俗中唯二寶。道專餘戒。道中通局。局僧乞鉢。餘通僧別。又寶等三聽別眾捨。不對道故。餘悉盡集。如文可知。二所捨財。先簡是非。謂衣鉢藥寶尼加十六收此等入捨。捨有二別。謂全壞不同。綿褥壞捨。餘皆全捨。三捨財處界通二位。自然作法。[A25]但乞鉢一局唯作法。餘則通兩。二就作法。中。大小分別。乞鉢准大界。餘通大小。三住處非住處。鉢唯住處。勝鉢奪留。入僧庫故。餘通一切。四捨財法者。要有其二。謂羯磨語法。羯磨一法捨財中。無以別人行施。不由眾和故爾。若論語法。唯除綿褥。以不對人故。無其語法。餘悉通有。有中俗道僧別辨異可知。因此須知。具法多少。或四法如對僧等三人。或三法如對二俗無威儀故。或可無法。謂是綿褥位為此三也。
第二捨罪亦四。第一捨罪境。若言捨財有對不對俗道眾。別論其捨罪。一切對道。以秉法故。道中僧別乞鉢。害僧寶等三戒。專唯對別。餘二十八事。亦說三境。此據假不假說。若正望除罪。其唯別人別眾義者。謂寶等三。得別眾故。二所懺罪。須知財事。現即是有捨無捨義。不現雖無。無不可捨。然若業累定是須除。要必具牒根本。及著用等八。有無多少先後等。一一須知。此義下當辨。三捨罪處寶等三戒。不簡二界大小等別。餘二十九中。若僧秉法。鉢唯在大。餘通二作。二十八中下之二境。同前寶等。又與捨財之處。差五亦得。謂此處捨財。餘處懺罪。亦應無失。上來所辨位。約為三也。第一鉢[宋-木+(白-日+口)]大界。第二除寶等三。餘二十八。對僧捨邊。專在二作。第三寶等三戒。及二十八對。三人[A26]已下處通一切。四捨罪法。法有其二。謂羯磨語法。語法即通。以並對比丘懺故。不同捨財中法。若論羯磨。除寶等三。餘二十九。若對僧邊。具有二法。謂有受懺白故。二十八戒對三人下。及寶等三。亦但語法。問所以捨罪。還衣有羯磨法。捨財中無下自當辨。因明具法多少。對僧法六。三人下五。一人有四。四者除乞鉢一。餘通一切。言五者。除寶等三及乞鉢。餘二十八戒等是。六法者。二十九對僧者是。然若約戒橫分別者。位亦為三寶。等三[宋-木+(白-日+口)]唯四法。乞鉢一戒。專唯六法。餘通六五四也。
第三還財差別。三門分別。一約捨心差別。二捨之離合。三正辨還法。
初門者。謂約捨心差別。除寶等三。不對道故。餘二十九中。長等五戒。謂長衣一月衣。長鉢七日藥。急施過後。𨒬宿方還二十四等。即坐聽還。良以長等。皆由𨒬曰相續儲畜長貪之過。若欲捨財。斷彼相續。非法畜心。所捨長等不得。即日歸主。容得小罪。故要𨒬宿。若當有緣聽即轉付故。多論六句。第一衣[A27]已捨罪[A28]已悔。畜心未斷。若即日更受衣。於前衣邊。染更犯捨。第二句衣[A29]已捨罪[A30]已悔。求衣心不斷。乃至一月。若所得衣。及得意外衣。皆染犯捨。此得罪。由非法畜心不斷故。下曰心斷故。不犯捨墮。第三句衣[A31]已捨罪[A32]已悔。畜心斷。即日得衣不犯。第四句衣[A33]已捨罪[A34]已悔。畜心斷。後日更求得衣。亦不犯捨。以中間非法畜心斷故無罪。第五句地了時。捨衣罪[A35]已悔。畜心斷。向暮更求得衣小罪。第六句衣[A36]已捨罪未悔。畜心斷。使多日得衣小罪。自餘戒等。非曰相續中犯故。即坐還主。
第二門者。別捨可知。儻或合捨一二三等。還法如何。若欲辨釋。先束前五。以為三位。三長為一長。鉢為一。七日藥一。以此三分。用為能染。除寶等三。若二十四等。共長衣戒一二三合捨者。有其五戒。即坐歸主。謂二離二毛乞鉢。二離受持二毛。不應尺量。鉢衣性別益不相。及過不相損故。即坐還。雨衣過前受者可爾。若過前用。是受持衣。或與長衣合捨亦即還。以不染故。即六戒也。餘諸戒等若捨即還。容為長染相從逕宿。次一長鉢與餘共捨。唯留乞鉢。次長藥共餘捨者。餘並即還。內外資別故。上來所辨。據其重犯而說。謂販賣等體有長過。故須經宿。若作不重犯釋者。如販賣等體不如法。未合淨施。豈有長𠎝。若與長等合捨者。亦須經宿。以販賣衣等。雖先無長。若捨即還者。便是清淨之財。或恐長衣。即日畜心不斷。未經事隔。容染前所捨故。亦相從經宿還主。或還[A37]已亦染。而今行事多用此義。以其財物不可全別故。又人自作不重犯釋者。唯五逕宿任情所安。又昔解言除中間五日藥。即坐還主。以不作藥服故。此應不爾。謂是下五日藥。非是中間又亦逕宿。若即還者。初日與守園人七日入僧五復即日。何故乃言五長逕宿。[A38]但是四長故知此非。
第三門者有四。一能還之境。除綿褥一。自餘諸戒還通道俗。及以僧別一。准於捨似不得差互。別人中捨亦容差失。僧還不別。別人等還。別眾亦得。問所以捨不聽別還開別眾者。答詳悉滅罪故。不聽別眾。還財行施故容別眾。若爾僧還亦是行施。答秉不秉異故爾。二所還之財。綿褥不對。不論還事。餘諸戒中。二寶鉢藥。不復舊用。餘同本捨。然此三十位約為四。二寶轉體而盡還。藥不轉還。不盡鉢體。或轉不轉還。法不盡。餘不轉而盡還。三還財處。義准捨財。通於二處。鉢准作法。餘財通兩作法。大小乞鉢准大。餘通大小。除寶等三。餘戒僧還。要須秉法。必也假界。界通二作三。人[A39]已下不害彼此。四還財法。二十八戒三人[A40]已下。亦無還法。二十九戒。若對僧者。有還財日二。然鉢不同。如文可知。但捨有離合。若合捨者還法或二一。若各各捨唯一白二。
第四門不還罪者。除綿褥一。餘皆有還。還中俗道眾別有異。二俗不還如文。追索不欲虗損信施故爾。餘若不還。且結失法。究竟損滅。盜門所收。
次辨同異者。十律畜貿二寶。及販賣得寶。少者永棄捨。若多者捨與。同意淨人淨生當受。若無同意淨人者捨與。僧作四方臥具。自餘綿褥七日藥等。悉對比丘僧。捨[A41]已還主。乞鉢一戒。是入僧還主。祇律有五種捨。一捨入無盡物中。謂二寶若無盡中。得生息利者。得作僧房用。謂五敷具。及迴僧物入僧[A42]已隨僧。折伏寶主貪心故。二對僧捨僧用。謂五敷具及迴僧物。入僧[A43]已隨僧。作何等用。其中黑毛憍奢耶臥具。此二僧不得著用。僧得作地敷。及作嚮簾帳幕等。減六年不褋。此二僧不得作地敷。僧得著用。但不得儭身。黑白毛臥具中。十種羊毛。謂相續羊。對羊。不具色羊。山羊。此四雖雜。以好多故捨入僧。如純黑戒說。遊行羊。𦏌羊。等羊。鳴羊。多耳羊。木蓮羊。此六雖雜。以不好故捨入僧。僧得著用。如不褋戒說。餘三捨同此。五分亦五。一入僧眾永棄捨。謂二寶捨與僧。僧差人永棄。若僧不棄者。令淨人為僧。貿衣食用唯寶。比丘不得食。恐遂本心故。二永捨入僧。謂五敷具因捨永入常住。僧作敷具。唯本主不得用坐臥。三入僧俗捨唯七日藥捨入僧。與白衣沙彌。若用燃燈塗。足唯捨藥。比丘不得用一切。比丘不得噉。餘二捨同。明了論中。復有不同。不煩具錄。且知如是行事懺洗。一依當部。
第八門有八戒。具二持犯。自餘諸戒。唯止持作犯。言八者。謂五過二離。減六年等。其五過。戒若不說淨。即是止犯。而言過限。名曰作犯。體一名別。一向不畜。是止持。說淨屬他是作持。名各別亦可作淨故作持。以作淨故。雖畜過限。而不犯長。反劫作犯。豈非止持。亦是體一名別。二離衣減六年。三若解二犯。體一名別。若論二持。亦含兩義。並如五過說故。此八戒具二持犯。畜寶一戒。以不得自畜故。闕而不論。三十九十雖同一篇。三十有財可捨。不得別眾。下九十不制捨財。得別眾悔。故分二問。旨在於此。若爾前篇諫不諫別。亦應再問。一解此別眾不別眾。故為二問。前諫不諫。唯不聽別故一問也。又可前生罪緣別罪。唯一種故不別問。今捨罪緣殊故須二問。
第九門二部同異。有十八戒。二人同犯。不煩解釋十二戒異。一有九戒輕重不同。謂取浣二毛五敷具等。僧提尼吉。前之四戒。僧作數故重。尼為希故輕。下五比丘多利喜作故提。尼是少利為希故輕。二有兩戒。僧有尼無雨浴衣者。僧有[宋-木+(白-日+口)]限。用定分齊。喜過求用。又聽蘭若。恐成失奪。因開六夜故有過六。尼是浴衣。聖開常用何有過。前人輕劣弱。不行蘭若。亦無過六。三有一戒犯同緣異。謂長鉢是僧尼俱提。名為犯同。僧開十日。尼無開限。名為緣異。所以爾者。一尼是少利。既得一鉢。宜即受持。及以說淨。何須開十。布施人項。二既是伴。即作淨法。何須開日。覓人作法。大僧多利開於十日。欲使壽量。布施人項二復不制有伴。喜獨脩道。故開十日。覓人說是以不同。若爾尼有二義。不開十日者。尼畜長衣。亦有二義。何故同開十日。答鉢是一用。理無多畜。未成無過。若成鉢制犯。聖制有伴。得即說淨。故不開十。比丘無伴故開十日。論其長衣。資用處寬。未成[A44]已來。亦有長過。料理籫縫。不可即成。以斯義故。同開十日。問即說淨竟。然始作衣。義亦無妨。何以要須同開十日。答初緣開時。對不說淨尼。故開十日。得待成須一開[A45]已後。益通餘品。故齊十日。又更一義。尼多共活。長衣同生。不得說淨。以共用故。為須覓人。齊開十日。鉢雖同生。亦得說淨。即是有伴故。唯當曰以無共受用故。
第十門沙彌時起心方便。進具[A46]已後。不須緣助。任運得犯。一十四戒。五過除藥。此之四戒日任運。數滿十日犯。餘五敷受寶奪衣二浣乞縷。此十但使事成。三性之中。皆犯此十。餘無任運。此三十戒。戒別一文。隨而解釋。理亦周具。又可科分。義亦無妨。前二十九別人財犯。下一僧物生過。前文復二。前二十八常流人犯。下一勝行人違。前文且八。初十衣財有犯。二野蠶下七坐具臥具等差而生過。三畜寶等三。貯規畜利。同侶成𠎝。四有二鉢器具不稱。五乞縷等二營造過分。六奪衣一戒與受差信。七畜藥一戒療病失方。八過前二戒受用違時。以成妨道。初十分二。初有三戒畜用時。過違開致犯。次有七戒營求越理長惡招譏。前三戒中。初三兩戒畜乖開法。物體有殊。故分二戒。離衣一戒。受用資身。違制開之道。後七之中分三。取衣浣衣二戒。取受營理同道招譏。過受一戒有。而更受越二知足。餘之四戒求煩惱境。
○先解長衣
一制開意者。良由行者根不同。報有強弱。資須不等。致大聖開遮始終。將補有四種之差。各有資身長道之益。若報力資強堪耐寒苦。制畜三衣。稱彼根性。憑之長道能會於聖。故律云。來世善男子。畜此三衣不得。過第二人者。報力次劣。若制同上士。唯著三衣。力分未堪。非是此長道之緣。是以如來方便。聽畜助身。百一記識受持不須說淨。此多論說。第三人者。報力次劣百一物外。復聽隨施而受。說淨畜之。欲便彼獲施福。此資道緣。故所以爾。第四人者。報力最雖開輕資。猶闕修道要。假重物方能濟身。進業有益。聖復開畜諸重物。謂被褥杖枕等。次明制者一。因聖開聽廣畜盈。長貪於俗利。則壞道利功德之財。二又失俗人信敬之心。無猒貯聚。與俗不別。三又違如來四依之教。即非節儉知足之行故。使不加淨法。制與捨墮。此謂制下二人。
二釋名等。貯用屬[A47]己名畜。張分之餘稱長。越於期限。故曰過十日。能所通舉。故曰畜長衣過十日戒。言離合者。十日一月急施過後畜等。俱是長衣。何以不合。答十日一月。一財體不同。二時有長短故。所以離急施衣者。兩戒合制。假就過後。要非時時。接與此不類。故亦離明。問長衣所以初者。人之喜為。故在初明。非謂有染。如是一切豈可染故在初。如販賣財等。不合說淨長何故染。又復下文。尼薩耆衣。不應淨施。及作三衣。故知不染。若爾何故文言尼薩耆衣不捨。更貿餘衣一尼薩耆。答此言染者。謂五眾邊貿。或復遣人下二眾邊貿衣。不犯販賣者染。問若不聽說淨。說淨不成。妨難之所。何成處分。答妨難二處。無其捨法。復有不處分罪可防。是以得成。此販賣衣。有捨法可捨。何以不捨。[A48]已說淨本自無𠎝。今故違不捨為是不成。又體不淨無長可防。如是解時。長衣得作三衣。有長可防故。販賣不得。以無長可防故。
三解具緣通三如上。別緣有六。一[A49]己長衣甄去三衣。以其三衣。三世諸佛應於之服。體無長過故。爾三衣若受明不犯長。設若不受。多論亦無長過。無離宿罪。故多論云。有因緣得一端疊。指作三衣即不犯長。若爾何故一月衣。若不割截籫縫過畜犯長。答一月衣戒先有故。壞任受持衣。是以要須作衣相[A50]已。方得免長。不爾即犯。多論。捐疊作衣。雖未割截不犯長者。謂先無三衣故爾。是故第一須明長衣。雖是[A51]己衣。若忘此財。亦復無罪。是故第二知屬[A52]己物。物雖屬[A53]己。不應尺量。畜過無犯。是故第三應量之財。財雖應量。說淨無罪故。須第四不說淨。若有一月及起四想。被舉難因緣。亦是不犯故。須第五無因緣。多云。初日得衣。即被三擯。未解擯來。乃至命盡。不犯此戒。雖無因緣。畜未過限。亦不得罪故。須第六十一日明相出犯。若竪義者。自下諸義。並須攝在。具緣中解。見論。西音云阿留那。此名明相。多論云。日照樹身東方色黑。照葉明青。照空則白。三色並是明家之相。白色為正。
四闕緣比說。若自捨即是闕緣方便。若故壞及衣不應量是境差。若有因緣受。奇遠行是緣差。忽爾說淨。是善心息。或有想疑。謂非[A54]己物等故。或有境強。如被逼說淨等。是文無者略。緣起之中。三時衣者。以其隨時厚薄不同。二比丘見下呵嘖。
戒本文[1]三。一對緣略制。二即往[A55]已下陳疑啟佛。三佛問[A56]已下問以還期。四阿難[A57]已下開以時限。五世尊[A58]已下讚歎少欲。依開十日。見論。此是遮戒。故依還期開聽十日。若言一月佛亦開之。多論不爾。佛知法相。不緩不急。不增不損。正開十日。籌量施項縫治說淨。
三滿足。戒本三門分別。一定戒本。二開緣有無。三餘利同異。言定戒本者五句。一犯人。二衣[A59]已竟等。正明開時。[A60]已謝謂出犯時。三畜長衣者。所畜財體等。正明開時體。四聖開十日。五若過[A61]已下。違教結犯。第二衣[A62]已竟者。見論。一解三衣具足竟。以未足不犯故。又云謂迦提月。作三衣月竟。外方犯故。迦絺那衣[A63]已出者。出者捨也。捨方犯故。又此衣[A64]已竟等。謂除不犯時節。時節有四。謂十日一月五月等。前二非時開。後雨時分利。非時一月別生戒本。以財體別故。餘三非時時合在此戒。急施衣。通遮非時時利。亦別立戒。一衣體別。又與過受合制一故。二定緣有無。直就此戒。十日有緣可爾。迦絺那與長等五戒。何者為先。若迦絺前開。便不得言為長等五。開受迦絺。若長等先制後開迦絺。所以無緣。即言迦絺[A65]已出等。答長等先制絺後開。故下律言。為長等故。開受迦絺。此戒文無者略。五分。比丘畜衣。過一宿犯尼薩。又因那律。衣壞僧分物與之。使一日作成何。那律言。我不敢取。恐一日不成。犯尼薩耆。又諸比丘安居訖。十六日便進詣佛所。道逢泥水。三衣麤重。甚大疲極。并以那律事白佛。佛言開受迦絺。不犯五事。如律說。第二戒本。若比丘捨迦絺那衣[A66]已。長衣過一宿犯。又因阿難。得二張劫貝為與身子。聖開十日故。第三戒本云。若比丘三衣竟。捨迦絺那衣[A67]已。長衣乃至十日若過。犯尼薩耆。迦提月者。共五月前後。亦說不定可知。三對餘戒。餘利同異者。問一月五月。所以此開得通三戒者。答洗浣衣服。開無長𠎝。故開初三。為欲經營僧伽梨。重復聽離宿故。使一月遍開三戒五月者。以功德衣。守人不離。益我無𠎝。故第二戒有。又以德衣體。無長過潤蔭。餘長復通初三。問自餘諸戒。所以不論者。答此之二戒。皆是屬[A68]己之財。令無長離之𠎝。又無施主。可總開成有益。自餘戒等。開則於[A69]己無益。又總施主開。則有損闕而不論。問此三時利戒本中。除下背別等三。亦同時利戒本。不除迦絺那[A70]已出耶。人解多種。今釋下三[A71]已有故。彼戒本云。除餘時者。餘時作衣施衣時。問既同一開所以語異。答此三專得時衣利故。先除不犯時。以取犯時下三。非是專得時衣利故。先出其犯。下除不犯為對。餘時假衣食故。亦可背別等三。亦定得時利。為與汎爾施衣。合明對解義便。故使語異。問急施衣。亦得非時時利。何以不言衣[A72]已竟。衣[A73]已出等。答彼戒亦是文中有故。彼文言乃至衣時應畜。問所以不言同者。答彼是時衣為急故。開時前非時十日與時相接。言十日未竟。乃至時畜。若言衣[A74]已竟。衣[A75]已出者。便非急施。
自下廣解五句。初句可知。二衣[A76]已竟[A77]已下解第二句。衣[A78]已竟者。見云。三衣具足竟。以其未具足無長罪故。又言謂迦提月作三衣日竟。未竟不犯故。迦絺已出者。准下德衣八捨長短。並是[A79]己出。出者捨也。祇中即出十捨。
法衣者[A80]已下解第三。於中文二。一辨十體解上衣義。二量分齊釋成。其長絕衣者。憍奢耶。作劫唄衣者。以華作欽婆羅者。毛作[卄/(雪-雨+(雪-雨))]歷者。紵麻。作懺摩者。野麻作麻者。麻作扇那者。白羊毛。作翅夷羅者。鳥毛作。鳩夷羅者。絳色羊毛。懺羅鉢尼者。瓦色羊毛。次解長義。三門分別。一定量分齊。二應量犯未犯。三亦應結未結。初門諸文不同。十律不辨尺量。祇長二肘。廣一肘五分。佛言三衣應受持。儭身雨衣。被衣。覆創衣。蚊蟵敷經行處衣。障壁虱衣。單敷衣。坐具護䏶衣。護𨄔衣。護頭衣。拭體巾。拭手巾。針綖囊革屣囊。濂水囊。如是諸衣。若似衣皆應受持。鍼三綖一。皆須說淨。不作淨吉。三肘五肘長三衣。不淨犯提。見論。長二搩手。廣一搩手。不淨過十日犯提。故律本說。我聽諸比丘。長佛八指廣四指。此是最下衣。此律尺六八寸。十律七種衣。不須作淨。得畜三衣。雨衣。覆創衣。坐具及餘如法所用衣。又受助身衣者。佛言是某助身衣受用。當於五眾邊受。第二門。問為始應量。不淨即犯。為待過邪。答應即須淨。不淨即犯。故下文言。長衣者八指四指。若爾房應即犯。不須待過。答與房非類。上[A81]已釋竟。若爾但使說淨。對作法故。應即須法。若不作法即犯者。處分解義。六搩四搩。不處分犯。答衣舉作法量。房舉未作法量故。爾所以不同者。衣從內開向外開。即防此過量。故出作法。房亦從內開向外開。不即防過量。若出犯位。濫防過量。俱此舉未須處分分齊。反顯須法。第三門。問量立應減須作淨不。答未須作淨。若爾房五過減何以處分。答房妨難故須處分。其猶過量。恐惱施主。衣五無過故。要應量犯。又問過減坐具等。所以亦犯。答彼等。並為長貪無用故。問若減不須淨。亦不犯者。何以二毛轉作淨施。答彼說應量。亦是非法。何須致妨。
若比丘一日得衣[A82]已下合解四五二句。文二。初廣解犯尼薩耆。二此應捨[A83]已下捨懺方法。前文復二。初畜長過染以明犯。二若捨墮衣下染用以明犯。初文八章門。如從得不得。終盡忘不忘。計理應有。奪衣。㵱衣。及四想等。文無者略。且依文說。初得不得。有十个十日。即是十章門。得衣有多少差互。日數共相間錯。有四十六句。第一門十日都得衣。至十日一切犯。初日衣體過故犯。下九日衣。為初日衣染相與犯長。故云盡尼薩耆。見論。隨財段數多少。一一得罪。第二門初十日中。九日得衣。一日不得作九句。若作初句。一日得衣二日不得。三日乃至十日得。此第一句。如是轉降者。降空日向下得日轉使向上九番轉降即成九句。第三門八日得。作八句如是。七日得。六日得。五日得。四日得。三日得。二日得。乃至一日得。作一句等。以第十門一日得。對第二門九日得。即作一十九。三二門為二十八。四二門為三十七。五二門為四十。中間五日得通初。十日得一句為六。即為四十六句。餘文易知。唯第九門。二日得。八日不得。[A84]但應兩句。又有注文轉降等者。有人存其到句。合為七十四者。此是文誤。不煩更多。所以知非。以其注中。頭尾不似到故。
第二大門淨不淨。[A85]但有九門四十五句。闕無初門。十日得衣並不淨。與前同故。下六同然。所以爾者。以初對初。所犯是同。故使有無不同。齊少此一。以九對九。為其有無不同。及法法差別。即是不犯不同。故下九俱。有淨施之下對文說。若遣與人替前淨施不得故。此單舉一邊。亦應言不遣與人。下皆類爾。故壞者。全不應量故。若作非衣者。謂作三寶等。用忘去者。忘此財體。意謂實無。雖逕多日無彼畜心。是故不犯。若後憶時即得說淨。次染用犯者。文言不捨更貿餘衣。後得衣犯捨墮者。此謂使人貿得戒。自五眾邊貿。不犯販賣。此是淨財理合說淨。由前畜心相續不斷故。染使犯長。故曰一尼薩耆。非謂染販賣財也。言吉羅者。謂用不淨財故。著不淨財。隨著多少。一一結罪。脫則無罪。
第二捨懺方法。文四。一捨財法。二彼捨衣下捨罪法。三若眾僧多[A86]已下還財法。四是比丘下不還結罪。所以爾者。本為因財生罪。若欲洗心先捨過財。過財[A87]已捨罪。方除滅故。
次懺罪財物[A88]已捨事。便應法罪復悔。除堪消利養。為資道緣故須還物。聖教[A89]已頌。理宜從慎。若當不還。結受物者罪。此之四文。貫通諸戒講。及竪義並用。此法行事之大軌也。懺境雖三且約說。於此四中。初四二六三四。各一始終通收具十二法。捨財四者。一此捨墮衣應捨財集制捨。二與僧等下所對境集。三捨與僧時下。捨之威儀。四當作是語下正捨辭句。捨罪六者。一文言彼捨衣竟當懺下義合有六。一乞懺悔。此文略無。准自言毗尼。故知須乞。二請懺主。三受懺者。作白和僧。四正捨罪。五當語彼人言下呵嘖治之。六答言爾者。領受立要。還衣不還二各一者。對文可知。此等十二須具意者。言次說之凡欲捨時。先須知[A90]己財事。現不現覆。及著用嘿妄等。或一或二乃至十罪。先懺𠎝然次捨財。以輕重之罪。既不合總懺。故致階降。其位有四。一先懺著用嘿妄下。覆隨覆四吉。二次懺着嘿二吉。三次懺提罪下。覆隨覆二吉。此之三位懺並嘖心。第四次方懺提。不同祇律。又凡欲懺者。無問重輕。依明了論。提舍那者。此云發露。先須了別。罪因緣起體相過失等。[A91]已於可親信人邊。如理求受對治護等。要作如是立心。後方懺悔。如捨墮別抄所說。今解捨財文。言此捨墮衣者。財集應捨。所以制捨者。為以財能資道。濟要中強故。聖慈聽受欲。使彼獲施福。此供受用畜。若無法於道成患。為斯方便。制作淨法。今以無慚輕蔑聖教。畜不應儀。反招罪累。若不制捨畜心難遣。罪無滅義。是故須捨。除八不淨。及負債未入手。自餘等物。及寄他等。悉盡集[A92]已。方可得捨。若不集者。捨[A93]已歸主還成相染。又但制加淨法。而不淨者。皆入此捨。又如十六枚等販賣五種。並入捨類。前言除八不淨。此總言之。問捨財謂集。謂集捨[A94]已。方見餘物者。為得成不。答所捨之物[A95]已說淨竟。方見遺物。前捨[A96]已成後見遺物。續應捨之。若物在僧成如前說。續捨所忘。若捨[A97]已未淨後見遺物。即成相染。前後俱捨。問捨財謂無得成捨者。有比丘無想法亦應成。答物非情故。不能礙捨。又說淨竟。是故得成。人俱有情。彼容礙此。是故不類。二言與僧等者。須有所對。為受施之人。受捨不易故。言與僧事。非常行教法。恐急故開。二三乃至一人。不得別眾者。財物利重。人之喜為須僧盡集。眾覩詳悉。欲使犯者。對眾慇愧。內心慚耻。息過於後。非重之謂也。若不謙卑業難排抑。故須威儀。但使對僧。不簡長雖者修五法。若對別人。事分大小。小具四法。闕無禮足。對眾捨物。理合宣情。若不自陳何成捨物。故須辭句。文言爾所長衣者。若憶知數稱數作法。若不憶故。應言眾多。餘皆類然。如悔殘中說可知。見論。若一二三眾多。乃至還道眾多。若或差互。容可不成。律但一說。理亦應得。
次下懺罪財物。雖捨正𠎝未殄。但以惡業雖謝。感果必然。內自思量。表求除滅。若不仰憑清眾。彼容不愍。故須乞懺。乞懺之文。人須一一牒事周足。准而可知。此文中略但除𠎝。藉境覩而生愧。若無所對。情不愍重。僧眾雖多。漫無所局。宜應別請一人。緣生[A98]己善。故請懺主。主要清淨。若自有縛能解他縛。終無是處。文言不得。向有犯者。解罪犯者。不得受他解罪。五分。除不同犯。又為病人同犯不得悔。遂便命終。佛開同得。雖可別請。事既逕眾。無宜輙受。是以要須作自和僧。白文進否牒乞。以成隨有稱之。問受他捨財。不曾作法。受人懺罪。作白者何。答捨財現事。非排往業。又作法非永總對。非別故不須白懺。除往業永非作法。又對別人故。宜須白因緣既備。理宜滅罪故須正懺。懺之辞句。如下文說。不煩懸解。雖對陳說過。若不設治。容可慚愧。不慇故須立治。是次文言嘖汝心。謂彼自嘖前𠎝。斷後相續。又准了論語。言汝見知罪不者。見謂見罪。因緣起體相等。知謂知罪。有五種過失等。既有治於前。若不領納。事乖懺儀。故須自言立要。故云答言爾。具前十法。即悔犯清淨。自益兼物須崇道。道籍資成。詑緣以立。若不愍接。闕脩出離故。
次還衣。還衣之法。先列其緣。畜心若斷。逕宿[A99]已羯磨還之。若大眾難集。或比丘遠行。即日羯磨付親友。逕宿還之即得受。還財文中。但是即坐轉付。若即坐二還。[A100]但七中一法。若逕宿直還。自具七法。問捨財不須作法還作法何。答捨是別人。行施出在彼心。非和能決。何須作法。今者僧眾還彼。理無自專。若不作法事。難濟彼故爾。問所以捨罪還衣。二法不同者。答受懺白者。非正滅罪。更加餘緣故。單白得還衣。僧眾作法即成故。要白二十二聖教。令還違故結犯。今結不應。若究竟壞損。多論。計直此謂。對僧捨懺。故十二法。若三二人。其唯十一。謂無乞故一人但十。若以此義。通三十說者。位別五階。除褥二寶。餘二十九。對僧十二法二十八等。眾多人十一法。一人並十法二寶具九。謂有捨財三。還不還。各一懺罪中四。略而不出。離野唯六。謂有捨財二懺罪四。亦略上下收攝。不過此五。此約具法多少。以辦別相。若據物類。捨還不同位。約亦為五別。雜野一戒。壞捨而無還。二寶對俗。全捨轉體。而盡還乞鉢一戒。入僧還主捨。七日藥。入僧入俗還主捨。餘二十七唯還主捨。
次不還中。若作淨施等。此應是受物人。不還等類。而人言此謂物主。淨施受用等罪。此不應爾。若是本主受用罪者。綿縟不可受用。彼不判犯。良以彼不對境。即闕此文。故知此等並是受者。故取尼衣[A101]已下次第五戒。並言若不還。轉作淨施。若遣與人等。不犯中十日內者。番前過限。亦可此舉不犯主。謂十日有下。諸緣可得不犯。若十日外[A102]已是犯竟。何有緣開淨施遣與人。反上中二門。略不舉餘六。若失想等。此物實在得財五日。橫起四想。雖逕多日。更得五日。不犯奪衣等四。謂實奪失燒㵱。以對下三。故言取着。對初奪故。若他與著。他與作被。他與中差別。受付命過。下緣差等。故所以不犯。
○離衣宿戒第二
所以不聽離衣宿者。言三衣者。乃是三世諸佛應法之服。資身長道。最為要用。理宜隨身。如鳥二翼。許無蹔離。今置衣在此。身居異處。寒暑卒起。急須難得。又闕守護。容成失奪。廢資身用。事總不輕。是故聖制。
二釋名者。人衣異處名離。逕夜曰宿。久則事慢。促則致惱。限期一日過則便犯。故曰離衣宿戒。問下離衣。六夜同是離衣。何故不合。答多義故離。一人有勝行常流。二處不同。此戒衣人。互在十一界犯。下戒人要簡。若衣必聚落三開緣異此戒。以病差為限。下是外難定開六夜。
三次具緣。別緣有六。一是三衣。二加受持法。三人衣異界。四不捨會。五無因緣。六明相出。此六須意可知。解初緣四門。一列數釋名。二制三之意。第三衣體財等。如不如義。四得罪輕重。
名者。謂僧伽梨等。所以作此三名差別者。多論。欲現未曾有法九十六種。無此三名。異外道故。此方無正翻。名僧伽利者。義名重衣。重數多故。或雜碎衣條數多故。或從用故名入王官聚落衣。鬱多羅僧者。中價衣。從用入眾等衣。安陀會者。下着衣。從用名院內道行衣。
第二門。智論。問曰何故但有三衣。答佛聖弟子住於中道。不着二邊。不同外道。露形無耻。復異白衣。貪過貯積。處中之宜。故畜三衣。多論五意。一一衣不能除寒。三衣能鄣寒故。二一衣不能除慚愧。三衣能除慚愧故。三一衣不中入聚落制畜。三衣始從道行。乃至得入聚落。四一衣不能生善心。三衣能生前人歡喜之心故。五一衣威儀不清淨。三衣能令威儀清淨故。尼制五衣者。若畜一衣威儀不清淨。為令威儀清淨。餘如前說。
第三門四。一體如。二作如。三量如。四色如。要四如法。方可成受。有離宿過。故所以爾。
言體如者。於中自有四重料簡。一者唯十種衣。方成衣體故。離衣宿戒。云衣者。有十種如上。謂非外道皮衣。乃至馬毛人髮等。故衣法云。若畜草衣。樹皮衣。樹葉衣。外道衣。珠瓔珞衣。馬毛橫牛尾。人髮欽婆羅等。此並外道法。若畜如法治人髮。偷蘭遮。五分云。樹皮衣外道儀式蘭。祇云。䍧羊欽婆羅馬毛革衣。樹皮衣。韋皮衣。佛言如是等。不得著故。此等類。明非衣體也。二者雖十種衣。要必直文。如紬絹絕布。乃至氈等。得作三衣也。即非羅綾綿綺。一切有文之類故。此律云。不得着繡手衣。佛言外道法。又云不得畜錦衣。應染作袈裟色。畜五分著斑綖劫貝白衣法吉羅。斑綖織衣吉羅。見論云。作袈裟不得繡作文章。不得著斑綖織衣。准如此等文。並不成衣體也。三雖是直文。必須密緻。謂非細薄生踈故。祇律云。非生疎等故。維如此義。[A103]但是輕薄。絹紗孝布等類。亦不成衣體。四假雖摩斑要須清淨。謂非犯捨故。衣法云。尼薩耆財不捨。而不應作三衣。即販賣迴僧取尼衣讚嘆等是。若如此類有過之物。亦不成衣體也。
第二作如有四。一截不截者。下衣俱成。上二割截。若言褋葉。三衣俱得故。下文舒張伽梨在地。安褋欲使表裏相着。外有葉現。佛言聽五分哥休比丘得一衣。少不足割截衣。佛言上二割截。成漫作下衣。十云。比丘貧衣。少不得割截衣。衣上安褋。若五。若七。若九。若十一。若十三。若過。若能得。應割截作三衣。二橫竪多少。此律云。不知當幾條。佛言應五不應六。乃至應十九不應二十。若過是亦應畜。准如此文。似更得多。而不論橫葉。祇律云。五條一長一短。七至十三。二長一短。十五等三。三長一短。多論云。下大衣二長一短。中大衣三長一短。上大衣四長一短。若此三位。各或增減。得成受持。着行來去吉羅。祇云。比丘橫葉相當。佛言不應爾。又對頭縫衣。佛言不應應作葉。極狹如䵃麥。極廣如四指。五分哥休得衣財少。不知云何。佛言聽三長一短。若不足二長一短。若不足聽一長一短。若不足聽褋作葉。又不得綖葉着衣。准此似有四長一短等。三重數多少。此文新衣一重。安陀鬱多二重。僧伽若是故衣下二二重。伽梨四重。若糞掃衣。隨意多少。多論。伽梨極上三重一重。新二重故。若純新衣。伽梨二重。作尼師檀亦如是。作下二衣。但得一重。若故極多四重。伽利二重。下二衣四重。尼師檀四絳㓨方法。四周安緣。褋角鳥足縫等。反鈎却㓨。不得直縫。祇律。一月衣戒。却㓨緣細等。又迦葉作衣。世尊自手捉。阿難為截。有比丘簪縫。有為㓨短。有為㓨長。有安細褋等。又衣宣脫聽作馬齒。縫上下破聽作緣。又如威儀經要褋角成。又與尼作衣戒。文言下至舒張角頭褋。故知須褋。
第三量如者。此文受小。小衣便當三衣。佛言聽長四肘廣二肘。作安多三肘五肘。作二衣祇三衣。極足如法。正是三肘五肘。多論。正衣量三肘五肘是。若極長六肘廣三肘半。若極下長四肘。廣二肘半。若過若減。成受持。以可延促故。不同於鉢。過減不成。以無截續故。
第四色如者。謂青黑木蘭。
第四得罪重輕者。問三衣六物。同是資身。所以離三衣失而犯提。離餘衣等輕。答三衣正制受通三品。今差離者違制。罪重而失受法。餘衣物等。開於中下。為資道不足。今若離者。對開有違。唯得吉羅。而不失受。以上品人。無餘衣可離故。若爾鉢亦正制離。何以輕不失受法。答衣資用寬。許無慚離故。違得提失。受持法鉢但一月。月復時限有須故輕。而不失解。第二緣受衣方法。有四。一須受意者。以其着不應法。即有無衣之咎。故要須受。問曰不受衣罪輕。離衣便罪重者。亦可破夏罪重。不安居罪輕。答安居有時限。受衣無分齊。故使不安。罪重不受。但吉破夏。不廢脩道。故破夏輕。離則闕資守護。故使罪重。二受之法式。此律有受捨之言。略無受捨辭句。祇有總別二受。總受言大德一心念。我某甲僧伽梨等是。我三衣數盡壽。不離宿受持三說。別受可知。五分受衣文。此僧伽梨若干條受三說。下二亦爾。十律。受日我某甲。此衣僧伽梨若干條受割截。若不割截。是衣持三說。下二亦爾。尼受餘二衣者。十律曰。此衣覆肩衣。受長四肘廣二肘半。是覆肩衣持。三說。此厥修羅衣。受長四肘廣二肘半。是厥修羅衣持。三說。五分。三衣應謹護。如身薄皮。護鉢如眼。應如衣鉢法持用。不得以裏諸物。母論曰。鉢敬之如目。護僧伽利。如自護其皮。不得敷坐。不得儭身着。十律。不得着僧伽梨。輦石草泥等。不得脚躡不得敷坐。不得坐上。不得臥上。不得儭身着。應如着大衣法。餘二衣亦爾。三破與失受不失。見論曰。上二衣廣邊八指。內穿長邊一搩手。內穿不失受餘。外穿失受。安陀會廣邊四指。長邊一搩手。內穿不失餘處。穿如小指甲失受。過十日犯捨。若一橫縷不斷未失。多論。三衣破不問孔之大小。[A104]但使緣不斷絕。仍成受持。失色不失受。復更上色亦不失受。此律一月衣戒。即同多論第四。若更補染須受。以不答增色。增縷不須更受。祇云。補須却㓨。十多亦爾。若淨財補者。㓨成衣體淨法。即失非淨㓨者。成衣類前。更不犯長。若但直縫。並不衣先淨不失。其未淨者。過十日犯。十律。補須却㓨。若直縫者。衣主命過。擿此衣入僧。餘衣與者病人。下四緣至文解闕緣比說。緣文有二。一離衣起過。二受付囑下。發覺呵嘖。
戒本文三。一略明戒本。二舉制隨開文五。一身病衣重所請之事。須遊行者。多論四義。一有緣眾生。應受化故。二宜於遊行令病損故。三求行道所宜故。四未降者。降[A105]已降者。令發悟故。二自思念言下念開通之方。三即語下。仗託陳疑。四時諸比丘下為申請決。五世尊下開不失法。法中三門分別。第一解作法成否。若衣人互不如法。為成以不一。解要須衣。重人病方成餘三句。互有俱無。並法不成不稱法故。又多論。假使衣人。互不如法。前人妄語罪。作法得成。以羯磨。防離衣宿。不防病等故。第二約時長短。五分。前安居人九月。後安居人八月。所以非夏分者。以夏分中。別有受日分齊故。十律。亦乃至九月。多論九月。祇十兩文。乞羯磨離衣宿。各限一月。然祗夏分得乞法。多論。一羯磨得九月。此律無住。依一律三。留衣多少。有三不同。此律留僧伽梨。若依祗五分。但留鬱多羅僧。餘二不許故。五分。留優多羅僧。不得羯磨。留伽梨。安多有賊難處。三衣中割截衣最勝者。聽隨所留也。十多二文。三衣之中。俱有離義。故十律云。如僧伽梨。次二衣重亦爾。多論云。如僧伽梨。餘二衣亦爾。又正離一衣。不得離二衣。文言結不失衣法者。謂得此法。賞受不失。而無離罪。故曰不失衣法。
三滿足戒本。此前長衣亦須三門。一定戒本。二定緣有無。三餘戒餘利同異。比說可知。下一月戒本初亦爾。言定戒本有六句。一若比丘者人分齊。二衣[A106]已竟等犯時分齊。三三衣中者所離衣分齊。四離一一下人衣。互在分齊。五除下開法分齊。祇律。除僧羯磨有兩。一乞一月法。二結衣界不犯故。並言除此律。通說亦除二法。六尼薩下結犯分齊。第二句衣[A107]已竟等者。除不犯時節。時節汎五。謂一夜六夜一月五月九日。此五重中。六夜離明除之。四重合開此戒。但一夜者唯制非開一月等。三事通開制。廣中具解但前三。第五略而別釋。
不失者[A108]已下合解四六。於中文二。初明離宿成犯。二此捨墮衣[A109]已下捨懺方法。前文復二。初就十界離而成犯。二不失衣者下明蘭若處離而犯義。前文有五。第一至倉有若干界。例十界名。二伽藍者[A110]已下解十界體相。三僧伽藍[A111]已下十界彼此不相収攝。四僧伽藍界[A112]已下十界勢分。五伽僧藍界[A113]已下正明離宿結罪。
欲解此界。兩門分別。一汎列諸界定別所釋。二正辨界相。言汎明者。謂衣食僧等三界之別。有待之形。假資方立衣。是要用無時不須。但受畜有法。須明衣界。攝衣屬人。令無離𠎝。衣既覆形。內資須濟。服用無法。反招過咎。故結淨地。攝食別人使無二內衣得覆身。食復死軀。次宜正脩。正脩之來。無過眾行。故結僧界。攝人同法。僧食二界宗。此不明下犍度廣辨。今以衣界。或假僧界而成。又相開洗。故總對說。
第二正解界相。於中有三。一解僧界。二釋衣界。三兩界同異。
僧界三門。一辨自然。自然有三。謂聚落。可分不可分。及蘭若等。二解作法。謂大小八界等。三挍量同異。同異具五。一作法不作法。不作法二。多少不同。作法隨事故。多自然唯為結界。事少應一。但空聚差殊。故有三別。三寬狹同異。謂自然界昔寬今狹。本該一化。故所以寬。以集難。故開境[宋-木+(白-日+口)]而結。若仍依舊集。恐不成結故。作空聚分齊。是以今狹。作法對本開結故狹。然望今集互有寬狹。四者強弱。若望初集亦無強弱。對今集者自然即弱。弱故僧法事等並狹。及無欲法。以其自然唯為結界。不得作餘故。爾作法集者。得作餘事下至解界。然僧法事寬。該通欲等。故所以強。五勢分有無。自然或無。無則是開。有謂是制作法。僧界開令[宋-木+(白-日+口)]結。豈得更寬。
第二衣界。三門分別。一解自然。二解作法。三挍驗同異。自然中二門。一列數解釋。彼此差分。各有壃場。故稱為界。界別不同位且為四。一就事相辨界。如藍等十界。二尺量為界。如依此律蘭。若八樹中間。五分面去身七尺。三空有分齊。空界者。十云。若衣在地比丘在空。或衣在空。比丘在地。過明相犯。以空是有界外故。四道行界。十多二文。與和上闍梨。擔衣道行。若在前或後。四十九尋。多論亦可縱廣內不犯外即犯。祇師與諸伴共行。論義而去。弟子持衣。後來不及師。師至日沒時。畏離宿故。出道外待弟子。弟子持衣。直過不見師。至曉相待。若是師待處。離道二十五肘。內與衣合者不犯。外者犯。弟子持衣。在前行相待。問答亦如上。五分。道行同異者。同界者面去身七弓。異界七弓之外。明了論。比丘路四十九弓。所度處。露地直身。申腎斜衣。各捉一角。若相及許不離衣也。空有道行。此律無文。第二強弱。十界是強。蘭若是弱。十中藍村二界強。自餘八弱。若在前二中無別有八故。藍村兩界。村強藍弱。或可等力。以各對人辨故。不相収攝。
第二門者。作法唯一。以憑僧界。不同自然。隨事故。多釋此作法。兩門分別。一須結不須結。二須除不須除。初門者。二界相望有三。謂藍相狹僧界寬者。此一須結。為可僧界。使無破離之𠎝故爾。若藍望僧界。或等及寬。此二衣界即不須結。以其若結反成[宋-木+(白-日+口)]礙。非謂衣界一切。須結而對斯兩忽有結者。不慎開意。容得小罪。
第二門者。問作羯磨法為有村故。須言除村。為當無村。亦言除村。多論答羯磨法爾。若有若無。一切須除。以其村無衣界。外方有界。今者為結除村。村外方衣界故。是以一切咸須除村。村外既一切須除然村。或有或無。若准十誦。羯磨文中。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取空地及住處故。白如是者。欲消此文應言。若現無村。結是現結。除是懸除。取是現取。謂是現結懸。除現取也。若即有村。村亦現結。除是現除。取是懸取。謂是現結現除懸取。村去得置衣。村在非無界。此二言除者。直是置衣得不得。故言除村。若依此律。但言除村。村外本無取空等之言。與彼似別。今若准說。若即無村義。令同十言。結不失衣者。結是現結。除是懸除。雖無取空之言。理亦現取。或現有村。即不同彼所言。結者非是現結。謂除外方。是衣界。即非現結。除是現除。亦不懸取。此即村在。若去並無衣界。非但有礙。亦是無界。問除以除皆不得置衣。何故結文要須言除。答為遣疑。故由人礙。謂集僧時可界內村中。比丘須集既馮僧界。亦謂衣界裏村。同一衣界。即便置衣。因形露故。多論具五義。佛即制除。又可本未結衣界。可使藍外之村。非衣界攝。今衣界中。村應得置衣。送取起過。因制言除。又可異餘八界。故結法。須道除村。問僧衣二結。所以有除不除。答俱禁緩從急。有除不除。衣以別為過。故須除村。別而就急。僧以同界不集為𠎝故。不除村同而就急。又可僧界開重不開。所以不除衣界。亦是開不重開。是故須除。依明了論。通含自然作法等故。彼偈言。善解三衣六憐愍。釋曰。律中說。佛許六種不離三衣。利益。一僧和合同許羯磨所作。有二種。一得加絺那衣僧和合所作。二為行路人及病人僧和合所作。二依地所作。如布薩相應。學處中說。三不離所作。如於皮闍延多樓及剡浮樹等。所謂帝釋樓高二千由旬。樹高一百由旬。約此以明失不失義。四垣墻所作。謂藍界是。五約露地所作。如比丘行路。四十九弓度處相對。露地直身中臂斜衣。各捉一角。若相及許離衣六住處。時節所作。於安居學處中。廣說應知。復次小便等。所逼事中。由他加行難所作。是名三衣六憐愍。六中分三。初一約法。次四就分齊。四中第一作法攝衣界。餘三自然。一樓樹界。二藍界。三道行界。末一住處時節。謂在空處聽六夜是。今准彼說。此律具五憐愍隨配。應知闕無道行。互有寬狹。
第三自然作法同異。一作法不作法。二多少不同。自然多作法少。三寬狹有殊。作法寬故。四者強弱。強弱互以除村故。作法即弱。収餘八故。便即是強。五勢分有無者。自然本故開有勢分作法更開開不重開。所以便無。又作法假僧界相。從無勢分。自然不假界。故不同也。又[宋-木+(白-日+口)]不[宋-木+(白-日+口)]故也。
第三衣僧同異。三門分別。一寬狹多少。二可不可。三勢分有無。
第一多少等者。僧衣對辨約為三位。一以二自然五句不同。二以衣自然。對僧作法有五差別。三二作法有三不同。三位通收有十三種異。初五異者。第一僧寬衣狹。具約二蘭若。是謂拘盧舍。八樹中間。但蘭若有六。一盜戒。二攝僧。三攝衣。四六夜。五安坐。六頭陀。今約第二第三。以辨僧衣二界。第二衣寬僧狹。如藍相寬集僧八樹等是。第三僧衣俱等。如藍勢分。與八樹齊。第四僧一衣多。如八樹內有眾多家。第五衣界一僧界多。如大伽藍。故衣一有眾多。七十三步半。集僧故多。第二位五者。一僧寬衣狹。如界寬藍小等。二衣寬僧狹。藍大界小等。三俱等。如可藍勢分。結大界是。四僧二衣一。有戒場故。五僧一衣多。無戒場故。僧一藍有若干故衣多。第三位三者。一僧界寬衣界狹。除村村外故。二僧界二衣界一。有戒場故。僧界二結衣時無村故。衣界一三俱等。謂無戒場無村故。三僧寬衣狹。有村故。除村有無故。有人作十六句者非。不煩廣破。
第二可不可者。為釋前門寬狹多少二種。自然有四義故。不得相可。一自然攝衣。是根本故。宜就急制。以寬為緩。以狹為急。自然攝僧。亦是作法根本。復須急制。以近為緩。以遠為急。各就急制緩。急飜到故不相可。二不相假故。三定不定異。衣就所依大小不定。僧界是定故。不相可。四勢分有無。二種作法者。具四義故。為是相可。一作法衣界為樂靜。人開急就緩。可大界上結。二要假大界結方成就。三二俱是定。四並無勢分故得相可。
第三勢分有無二作相對。並無勢分。兩種自然。衣有僧無。所以然者。咸是開急就緩。故所以爾。衣以遠為緩。故有勢分。僧以近為緩。故無勢分。若僧從衣有。反成難護。衣順僧無。衣成大急。故使此二有無理別。又准十誦五分。聚落亦有勢分。若爾所以有。則僧寬。衣便狹者。答僧本急今急有。即須寬衣本急。今急有而便狹。問等是衣界作法。無勢分者何。答開不重開故。
次釋其文。就十界中初文中。藍裏一界若干界者。若其衣身。同在一藍。是名一界。身衣別藍。故名若干界。又藍相周遍房。勢分相及。是名一界。或若大無㰚鄣彼此房別。各有勢分。身衣互在逕宿失。故曰若干。又雖藍相周迊。若無俗來但出家人者。遍藍無別是名一界。若有男女來入藍住。即村界起身衣。互在逕宿失。衣便成若干。故多論云。王來入界內住。近王左右大小行來之處。盡非衣界也。又五分云。一界者。而於中得自在。往反故爾。若干界者。於中不得自在往返故也。樹有一界者。身衣同在一樹之下。是名一界。身衣別樹名若干界。或若更無俗界女來。同在樹下。是名一界。若有俗男女來。是名若干界也。如場乃至倉等。七界比樹而說之。
次解村界文。言村有一界者。謂如張家請我供養。即是情無阻礙。遍於一家。皆不失衣。是名一界。或若更有王家來住。彼此礙別。名若干界。故祇云。若一家中。作兄分齊弟分齊。若情㝵不許互相來去者。身衣互在名干界。若兄弟情通。任師住止。隨意往來者。身衣互在兄弟分齊。即不失衣。是名一界。故今亦爾。遍於一家。情無隔礙者。並名一界也。此解不然。所以爾者。祇取情礙。故如向辨。若據此律。就其染㝵譏過。即不同彼。故下文言。脫衣形露。佛言。除村村外界。今准此理。縱令一家情甚相通。如似自[A114]己緣眷衣在母女姉妹之所。寒暑率起夜。或須衣送取之間。恐相觸[枴-刀+天]。如斯事㝵。心即致隔。若有如此阻難者。表不與衣。合即成若干。况餘疎人男女等類。名為家界。此即轉成隔㝵。豈得遍家。名為一界也。故今更解村有一界者。比丘住處分齊中間。是名一界。比丘住處分齊外者。隨房多少。是若干界也。問所以不同藍中一界者。謂無俗來遍其藍內。名一界也。答藍是比丘住處故。若無俗得名一界。家非我處。故不同藍。遍此一家。名為一界。要必比丘。住處分齊內者。方名一界。住處勢分外者。即若干界也。
第二界之體相。一一如文。
三釋界義。謂此藍非彼藍等。計有句。廣辨三十。餘句類知。若不明如此文者。人情意。謂此藍置衣。餘藍中宿。應當不犯。以同是藍故。雖可藍名是同。彼此處異故。須此文。餘亦同爾。
四勢分如文。言中人者。非強非劣故。擲者非太近故。
第五結犯。亦作百句。文有二十。[A115]但對初十中文五。一身衣互在。二明相[A116]已下教不犯法。三若不[A117]已下。不行會捨。四明相出[A118]已下。離三衣提。五離餘衣吉。於第二不犯法中。開之次第。應言手捉。次至石處。次應捨衣。文中說次故。先明捨衣。言手捉者。以有若干界故。要須手捉。方得不犯。至石處者。謂是一界入勢無犯。此通諸界皆同。此釋捨衣者。會而不逮。即須捨衣。寧可無衣得吉。不犯提罪。以輕奪重。故祇云。此僧伽梨。是我三衣數。先受持今捨。捨下二亦爾。尼捨下四衣亦爾。五分捨文。此僧伽梨若干條受。今捨三說。下二同此。次樹十句。餘皆略無。又此二十中。准前第三。此藍非彼藍時。應言乃在餘藍宿。文中略無故。一門但九也。蘭若文五。一明界體八樹間者。七七四十九弓。弓長四肘七尺二寸計。間有七弓。即是五十尺四寸。合三百五十二尺八寸。總有五十八步半一尺八寸。并石及處。是其界體不同。祇律。五肘弓故。僧界七十三步半。二人衣互在。三不行捨會手捉。石處亦同前釋。次結重提。次得輕吉。捨懺如上。不犯中別開五重。一作羯磨摩賞度不失故不犯。二會故不犯。三捨故不犯。四四想等失受故不犯。五若水諸難。故不失而不犯。文言明未通。下四開並須明相未出之前。有此四故。方可不犯。水陸諸難不失受者。心知衣在恒。但領受之意。為是不失。如似受欲難緣出界。不失欲法。此亦同彼二。通開可知。
○一月衣戒第三
制意者。衣為資身。隨時受用。雖先有衣。故爛弊壞。但任受持。不堪著用。今得少財。為作三衣以換故者。而少不足為待滿。故聖開一月過畜。長貪違教。妨道故以制隨三衣。不任擬須換。若衣財不同。各得一月。若衣同者。即須併作一衣。如不爾者。隨過限即犯。是以文言。若同衣足。應割截不者過犯。不問有望無望。斷以不斷。[A119]但同衣足犯不足隨開。不同餘律。
別緣有六。一若是新衣。現堪受用。餘財不開故。衣方開故。第一緣故壞三衣。衣雖故壞得財。若足亦更不開故。第二緣得少財不足。若不擬作三衣。但犯初戒。不開一月。明須第三。為作三衣。以𨲙故者。四不說淨作三衣。五無因緣。六過限便犯。緣起文二。初至遊行起有漏過。二時受寄[A120]已下。發覺呵嘖。前文復兩。初開至衣足。二時六群下。因開起過。彼有糞掃衣者。無主物餘種衣者。檀越施衣不足者。謂是等衣中。有未得足。言取中者。取向二中糞掃衣。料理點淨。為防吉罪。持此等衣。寄親友[A121]已。逕久起過。起過者。不足可爾。而有同衣足者。何不作衣。可得文言。佛開滿足。乘更久延耶。遂興戒本極開一月。若隨足者。隨過結犯。
戒本六句。一犯人。二除開緣出犯長時節。三若比丘下。所得衣𨲙。四受[A122]已疾疾下。足則不開。五若不足者[A123]已下。如其不足開齊一月。六若過[A124]已下。隨違結犯。別解上三。文顯易知。若十日中同衣足者[A125]已下。合釋下三。就一月中位分為三。初十日以同常流令未犯。次十日[A126]已後。若不作衣。至三十日。[A127]已來有犯。云何犯不犯也。過三十日去一向定犯。犯不犯中分二。初至二十九日亦如是。正明足則不開。不足便開。二同衣不足三十日[A128]已下。無問足以不足。限滿不開。就初第十日中分二。初至波逸提來。足則不開。釋四六二句。於中文兩。初明教作五法。以免長罪。即解第四句。二若不截割下。違而制犯。即解第六句。第二若同衣不足至十一日者。釋第五句。不足蹔開。問若三衣俱故。而並不足。各開一月。若大衣足犯染。下二衣以不答。下二衣財。若無長本得開一月。今為他染相與同犯。問三衣體自無長。何以得犯。答以有故衣。猶是三外。要成衣相。始得不犯。不同令無是故。文言隨衣多少尼薩耆。若染餘財。能染不共犯。所染同活容犯。次十一對十二作法同前。自下諸句。開犯位同故。言乃至二十九日亦如是。若同衣不足三十日。若足下一向定犯。若同衣。謂十種衣中。當分自同者。各異不同。亦可同衣。謂三衣財不同衣。謂餘長財。此等限滿。一向不開不犯。別開中文兩。第一舉戒本第四句。足則不開并廣中二十个足成衣。以為二十个不足蹔開。以明不犯。第二若截想[A129]已下。舉戒本四六兩句。及廣解中。從十日同衣足[A130]已下。二十个足則不開等者。雖不成衣。若有四想。及奪衣等四。并受寄命終等九个。諸緣各過。二十个分齊。以開不犯。
○取尼衣戒第四
所以制者。有三種過。一者凡為下敬上。仰奉情慇。所有財物。思欲捨施。許無遺怯。大僧非親。多不籌量。得便受之。令他財物竭盡。致貧遺之惱。二男女形別。理無參涉。財物既交。思情偏親。因交致染。容壞梵行。臨危事嶮可懼之甚。三跡涉世譏。致招誹謗。清白難分。莫能自拔以斯諸過。是故聖制。
別緣有五。一是比丘尼除下二眾。依祇下二眾衣不犯故。今亦應同。多論下二與尼同犯。二非親里甄去親理不犯。三是應量五衣。多論衣者。是應量衣。除不應量衣。鍵鎡等吉羅。四靈心送與。謂乞得貿易不犯。多論。多比丘取一尼衣。多人犯一比丘。多尼邊取一衣計尼犯。五領受屬[A131]已犯。問所以制取尼衣。不制取鉢。答尼衣有五喜相施與。致受義數故。須聖制鉢。唯有一尼捨義。希受亦不數。設令受者。但得小罪。祇律有文。取尼鉢不犯。多論。取鉢亦犯捨墮。緣文有二。初至取尼衣著之起過。二後於異時下呵嘖。前文復二。一明犯緣文二。初舉住處。及能與衣人。出家得道。二時有眾多尼空處[A132]已下。辨其犯緣。犯緣中文三。一因送食是其遠緣。二時有比丘著弊故[A133]已下。能取衣者。謂犯人二蓮華見[A134]已[A135]已下。是其近緣。第二即脫[A136]已下正犯。呵言汝不應如是者。佛制畜五衣。本為資身。今以施人即得無衣之罪。破戒行檀事不應法。故曰不應。言餘衣聽隨意與人者。謂五衣外得施三眾。不得與僧施受俱犯。又解若與者。謂五衣外長財得與比丘。若僧得尼施時。應撿問前人。知彼五衣不具。則不得受。五衣具者。得受無罪。十律若先請。若別房中住故與。若為說法故與不犯。五分中。若無心求自布施。知彼有長。乃取不犯。
滿足戒本五句。一犯人。二非親里尼。三取衣。四除貿易。多論。若聽貿易。離彼馳求得安樂故。又離苦惱故。五結犯辨相。具解上五。二親里者。父母七世骨血之親。了論。解四親應取。一父父親。二父母親。三母父親。四母母親。此四親尼取之非犯。餘文解親。皆准於此。問尼取僧衣。但得吉罪者何。答大僧上尊與尼義。希尼受不譏。過中制生患義深。故得提罪。作此釋者。二與解義譏無譏。別論其二取。希數不同。故使大僧。取數與譏俱提。其比丘尼。希而無譏取與並吉。
[1]四分律疏卷第四本
寶永七年寅夷則晦日大藏重修比丘照山晃寫於天安律寺方丈(俗五十五)
四分律疏卷第四末
○使尼浣故衣戒第五
所以制者。上尊使下。事煩而數。下情敬上。裁抑是難。多不籌量。有容無容總廢業。損處不輕。喜生染患。招及世譏。如前無異。故所以制。問浣染打等。所以合制者何。答一使尼處同。二俱由故衣。三容一衣。相由致犯。垢汗須浣。失色即染。申舒故打。
別緣有六。一是比丘尼。二非親里。三是故衣。四使浣染打。多論。若使書印信吉羅。祇有四句。自與使受等二互二俱浣等並犯。此中文無。五無緣故下開文。若病浣染打。若借他衣。浣染打不犯。除此等緣故。六浣染打竟。問所以不制使尼勳鉢者。解云。故衣生患。如緣起說。又浣染義易。尼多閑解。數故犯制。鉢無生患。又勳治事難。尼多不閑。希故不制。
滿足戒本五句。一人。二非親里尼。三所浣故衣。四使浣染打。五結罪。上三別解。四五合釋。准其八業。應有八句。初三提合一句。次二提一吉作三句。應有三句。一提二吉。為三文略。次有一句三吉。下二眾者。非是弟子。使希故輕。又非具戒。不廢正脩。多論。下二同尼犯提。新衣浣希。又無染患。故亦輕罪。
[1]○從非親里居士乞衣戒第六
凡出家人。宜應知足。今三衣具備。長道緣充。方廣乞求。增貪惱物。招致譏過。損壞不輕。故所以制。多論云。一令佛法增上故。二為止諍訟故。三為滅前人不善心故。四為令眾生於佛法中生信樂故。
別緣有六。一三衣具足。二無因緣。三非親里居士。四為[A137]己乞應量衣。五彼與。六領受入手。犯緣又有二。初至脫衣與䟦難陀起過。二語言[A138]已下呵嘖。文言辨才智慧。善能說法。偏解修多羅中。布施福德果報之義。故言智慧。下奪衣中。不達毗尼行教重輕。故曰廢無所知。
戒本文三。一略制戒。本二牒制隨開文二。一除親里。二除四緣。三滿足戒本五句。一人。二非親里居士。三乞衣。四除開緣。五結犯。餘時者[A139]已下。誦前第四句。下解中但解四句。略不釋餘緣。
○過知足受衣戒第七
所以制不聽過知足取衣者。出家之人。遇四因緣。失奪三衣。篤信聞之。竭貧以施。理應稱施而受。彰[A140]己內有廉節之心。外不惱物。今三衣[A141]已足。過分更受。內長貪結。外乖施心。殊所不應。是故聖制。
別緣有六。一比丘失奪三衣。二非親里居士。三為失故施。若不為失。隨時受取無罪。四知為失故施。五過知足取應量衣。六領受入手犯。問衣有過知足罪。何不制過知足取鉢。答衣有三領。失則多少不定。失一受二犯。乃至失三受四[2]亦。又復人多過受。故須聖制。鉢唯有一。失受一。本未有過。何須聖制。又復鉢無多用過。受義希故。不制過受。文言取與六群等者。前戒先自無所違故。為他不犯。今此施主。為失[(巨-匚)/(冗-几+(白-日+口))]定。足而更受。轉為餘人。亦乖本情。為他亦犯。問既為餘人有何可捨。答此是制緣。為他尚過。況當自為。如論正理。要自受方捨。
戒本六句。一犯人。二遇四因緣。此謂施衣緣。三非親里居士施衣人。四自恣請下為失故施。五是比丘下教知足受。六若過下過受結犯。六中第二略而不解。第一第三文顯。衣者[A142]已下合解四五。若比丘下釋第六句。就合解四五二中文[3]二中文二。初解衣字。第二合釋文四。一明應取不應取。謂失二不應受。三衣都失。應知足受。第二知足有二種不下足分齊。出前應知足受。一舉數。二列名。三解釋。在家人知足者。隨白衣所與衣受之者。謂白衣為失故施。本為不足。若未足受者。謂失三受三。隨他白衣無施之心。即是知足。然此知足。順在家人。故曰在家人知足也。言出家人知足者三。衣謂本失三亦是不足。今還受三。即是知足。然此知足。順出家之軌。故曰三衣也。此謂失三受順二知足。第三若居士自恣請[A143]已下開聽增取。以衣細薄。為成三衣故。亦非過受。第四若有餘殘下。不為失故。施得隨受。若比丘下釋第六句。過受結犯。失一失二。乃至失三受四。此等並是足而更受。違二知足故。名過知足受。
○勸讚一居士增衣價戒第八
篤信居士。樹心捨施。價限[A144]已定。理宜隨施而受。不虧道法。今反嫌少。過分更索。長[A145]己貪求。壞彼信敬。是故聖制。
別緣有六。一非親居士。虗心辨衣價。二情斯限定。三知施心有限。四嫌少勸增。五彼為增價增縷。六領受即犯。問所以衣有勸增鉢無者何。答衣資義寬。人喜勸增。故須制戒。鉢唯一用。勸增義希。是故不制。若爾何以乞鉢。同於乞衣。答理實鉢無多用。然令乞一。損惱非輕。是故犯捨。此中勸增非全得一。又無多用。故所以爾。緣中文二。初至何用是為。勸增起過。二時彼[A146]已下呵嘖。
滿足戒本四句。一犯人。二施衣限定。三是比丘嫌少勸增。四若得衣下得而結罪。具解此四。上二可知。求者[A147]已下解第三。雖無求字。有其求義故。牒而解之。求價者。為作絹衣。今勸買細犯。前直乞要本體上增。方落此戒。求衣亦爾。十誦。勸增色亦犯。問勸增一綖即即犯。何故乞衣得一條方犯。答乞本無心。及至乞時。任彼籌量。惱義是微。故一條方犯。此中施主。先有虗心。施限[A148]已定。不荷其恩。嫌少更索惱情深。一綖即犯。
○勸二居士增價戒第九
制意犯緣。如前無異。唯以二居士合作為別。問勸使合作。有增不增。為犯何戒。答雖增者犯不增無犯。猶是二人合作。故屬此戒。問所以無勸三居士者何。答勸二容損。勸三惱微。若爾勸居士。棄布造紬。豈無損義。答此乞衣戒攝。今此勸增者。要就本體上增方犯戒故。所以無過。
○三反六嘿忩切索衣戒第十
然寶壁精華。世情所重。長貪妨道。生患處深。非是比丘之所宜畜。今施主信心奉施。以為衣價。懼犯畜寶。無宜自受。故付俗人。令貿淨物。尋索忩切。情無容豫。迭相催伇。逼惱前人。故作制限。三索六嘿。然今過索。惱境結罪。
別緣有五。一是[1]五一是施主送寶。二為貿衣受用。三付彼淨人轉貿衣物。四過分齊索。五得衣犯提。問衣有過索鉢所無。答鉢本用食。得一便足。更無多用。何須開聽。三索六嘿。即無開索。何有過罪。若全無鉢。多索無罪。若先有鉢。一索即犯。落乞鉢中。故無過索。問此戒為損寶主為損淨主。答由王臣心動。致索過分。損淨主得罪。緣文有二。初主罸錢五百過索起過。二時長者下呵嘖。
戒本文二。初過索結犯。二若不得衣[A149]已下明進否。前文有六。一犯人。二若王[A150]已下。正明施主。遣使奉寶。為作衣價。三是比丘應語[A151]已下。恐犯畜寶。自不敢受。四彼使語比丘下。明使臣送寶。付俗令貿淨。五須衣比丘下。正開三語六嘿。索衣方法。六若不得衣下。過索分齊。得衣結罪。然此六文位束為三。一犯人。二有四文。聖者立法。謂送寶不受。付淨[2]生[A152]已索之法式。三得衣結罪。第四付淨[*]生文四。一問淨[*]生。二須衣比丘者。報淨人處。三送付。四返報比丘。第五索法。見論。純語往索。齊六不犯。過六方犯。純嘿十二未犯。十三反犯。語嘿相參。九反未犯。十反方犯。如是類知。五語二嘿七反未犯。[3]四嘿八反未犯。三語六嘿九反未犯。二語八嘿十反未犯。一語十嘿十一未犯。全[A153]已還從一嘿至六。不同多論也。第二不得中文三。一躬往遣使到施主所。二陳[A154]己不惱。三還本施主。廣中但解得衣。於得衣中。唯解初二。下兩中間二句。略而不解。憶念者下解第五索法。初三語。次六嘿。次語嘿強弱。問嘿然可得幾時。祗云。如人入庫取物。著店上頃。又如裹襆物頃。不犯中。即相布施。寶主永捨。不懼失故。容豫索取。不犯過罪。何以不犯畜寶。寶不現前。恒作取淨物意故。為波利迦羅故與。謂是雜碎等物。得失事微。縱本主心變。索亦不犯。
○雜野蠶綿作臥具戒第十一
所以制者。良以貴物難得。損生招譏。長貪妨道。過中之甚。是以聖制。十律。以此綿貴[4]爾貴多殺虫故。多論云。比丘結戒。有四義故。一止誹謗故。二長信敬故。三行道得安樂故。四為不害眾生故。
緣五。一是憍奢耶。二自乞求。三作臥具。四為[A155]己。五作成犯。多論。憍奢耶者綿名。又依祇律中。憍奢耶此名繭。故律云。施憍奢耶。湯[A156]已熱可著繭。即持繭內釜中啾啾作聲。[A157]但此未必以繭翻憍奢耶。[A158]但是綿名。或可如是。又以純黑毛。共憍奢。更五作經[5]縷。或互作衣及緣。或純作僧伽梨。鬱多羅僧。安陀會。四五二律名臥具。相亦難識。
戒本三句。一人。[6]三雜作臥具。三結罪。多論。或以布貯如作稱法。或縷織成。俱犯捨墮。此由害命。兼是貴物。故須斬壞。以息後犯。餘不害生。並皆全捨。[A159]但有捨財。略無懺罪。
○黑羊毛作臥具戒第十二
此毛貴物無宜下用。[7]靈損施物。作無用之費。經營妨道。復招譏醜。是故須制。
四緣。一純黑羊毛。此毛貴好出四大國。貴而難得。二作臥具。三為[A160]己。四作成。多論。二法或布貯如[袘-也+凡]法。或縷織以成。此二俱犯。不犯中。若割截壞等二句。本心為壞重疊故。成時未犯。若作蓐等[A161]已下。並非披服之物。故開無過。
[1]○白羊毛臥具戒第十三
十律。此非純白。蓋是三毛參作不犯。純黑三毛之中。增黑毛一兩犯墮。貴故。增白一兩犯小罪。賤故。尨增不犯。[2]滅一兩犯墮。
五緣。一三毛參作。二作臥具。三為[A162]己。四增好毛一兩。五作成緣中彰白。藉此為緣故。又唯此律似應純白犯捨。佛教三毛參作犯純白之過。四緣成犯。一純白毛。二作臥具。三為[A163]己。四作成便犯。問黑白同犯。白制參作。黑不制參。其義何故。答[A164]但使參作[3]寶無兩過。宜就白制。參類如前戒明參不犯。問三毛共作。何以黑多者。答黑毛雖貴。出家服同故所以多。白俗服長慢招譏。是以須少。
戒本三句。一犯人。二教比丘三毛作法。三若比丘下。不參結罪。下具解此。三鉢羅者。此云四兩。不犯中參故無過。若割截壞者。本心割截。若壞色者非純白故。無意許截詳壞成而未犯。若作枕等[A165]已下。並非披服之物故。開無犯。
○減六年作臥具戒第十四
先有故臥具。未滿六年。足得資身長道。便罷不捨故者。更復造新。長貪妨道。招世譏過。是故聖制。
六緣成犯。一有故臥具減六年。二不捨故者。三僧聽。四更作新者。五為[A166]己。六作成便犯。
戒本文三。一略明戒本。二[信*辛]制隨開文五。如上第五開作法者。問人與臥具。互不如法。羯磨成不。答多論釋。准前離衣。類亦應成。亦可不成。如無德教授不成差等。問得羯磨竟。乃作黑白。為犯減六年不。答不犯減六。以得法故。作黑白邊。別犯前二。如被處分而過量作房別殘罪。不壞處分。無不處分罪。此亦如是。戒本文三。一犯人。二制限六年。三若減[A167]已下造新結犯。下廣釋中。但解初三。略不辨第二句。問臥具制其年限。不令使褋。不制年限。所以不同。答臥具為取[貝*爰]氣。資身受用。若六年[A168]已去久故陳朽。資身義弱。故制以限。不須制褋坐具。但恐汙僧臥具。鄣身受用。但使體在不限年數。現有坐具。貪心更作。要制使褋。息著好之心故爾。
○不褋尼師壇戒第十五
[A169]己有故坐具。鄣身便罷。今嫌故造新。虗損信施。長貪妨道。是以制褋。為令息令長道。物有受用之益。今更造新。不以故褋。違犯聖教。故制提罪。
別緣有五。一有故尼師壇。二更作新者。三為[A170]己。四不以故褋。五作成便犯。問尼師不褋。而復過量。得一罪二罪。答一解二罪。捨時先截去量外。然後懺悔。若爾不褋者。褋[A171]已懺悔。何須入捨。答不褋尼師。舉體有過。今雖更褋。猶有本過。故須入捨。量過者。量外有過。若截去[A172]己量內無過。何須入捨。又復還主無受用義。故要須截。若故物作。[A173]但有過量。無不褋之𠎝。問何以無過量鉢。截去受持。同坐具耶。答坐具截可如法。鉢若截却。則不似鉢。是以多論。鉢無延促。衣有截續。
緣中文二。初至壞色不褋起過。二諸比丘不呵。初文復二。初至壞色制以故褋新。二六群[A174]已下。不褋起過。前文有三。一坐具狼藉。無受用過。不受請者。五緣。一為入寂靜故。二為諸天說法故。三為看病。四為結戒。五看房舍臥具故。二佛見[A175]已下。起意制褋。三食訖[A176]已下。告眾制褋。
戒本三句。一人。三制其褋法。三若比丘下褋結罪。五分。脩伽陀一搩手二尺。多論。應以故敷具周匝。脩伽陀一搩手壞色故。
○擔羊毛過三由旬戒第十六
然出家之躬。擔羊毛順路而行。跡同凡碎。動越威儀。招譏損道。故制不聽。所以復開三由旬者。有待之形。無以存濟。故後開三。過擔結罪。
四緣。一貴羊毛。二[A177]己物。三自持。四過三由旬。戒本三句。一人。二開三由旬。三持過結犯。
廣解中。初句可知。次解第二句。自持至三。三若有人持[A178]已下。解第三結罪。於中五句分三。第一有人持者。不得助持。持犯吉羅。以非全自持過三故。次二句令餘四眾持過。得吉羅。次除羊毛下二句。賤惡餘物。自持過吉。略不正解貴價羊毛。自持過犯提。
○使尼浣擗羊毛戒第十七
制意犯緣同浣故衣。但此新故俱犯。以損功廢業中制故爾。
○畜寶戒第十八
先總料簡。後次別解。[A179]但此寶者。八不淨中一不淨數。故今總解八不淨義。四門分別。一列數釋名。二聽畜不聽畜。三畜之得罪輕重。四更互相貿。得罪輕重。
初門者。一田宅。二種殖根𣖋。三貯聚槄粟居鹽求利。四奴婢人民。五畜養群畜。六金銀錢寶。七畜豸牙金銀剋鏤大牀。并綿褥氍。八一切銅鐵釜鑊。除十六枚器。不在此限。若畜此八。長人貪求。汙染梵行。故曰不淨。此出善生經。此律衣雜二處有文。而不次比。
第二門者。第一中田。及第二根𣖋。長貪妨道。無開畜義。第一中宅舍。有聽不聽。若廣畜莊宅。即不聽許。一口小房雖是重物。有資道義。聖亦聽畜。不須說淨。第三不淨中。祗律作是念。恐其時[A180]穀貴。我今[1]糴[A181]穀當依是誦經。坐福行道。到時穀大貴。若食長。若與和上阿闍梨。若作功德。餘者糶得利無罪。買藥草亦爾。此即不犯畜販。不爾不聽。若病聽畜盡形壽藥鹽。無病不許。第四及五。若不病一切俱禁。若老病開畜。六金銀錢寶等。不問病不病。悉皆不開。以利患重故。然以資要得說淨。付俗人作淨而畜。恒作受取淨物之意。七八二中。不問病不病。有開無開。如被褥氍數。三時五時得淨施畜。及十六枚等。如是類說。
第三門。六七二種。體是貴物。長貪處深。有淨施法。不淨違教。過畜犯提。自餘不淨。體非貴物。生患[2]䖍微。兼無淨法。無應說不說之咎。畜之但輕。
第四門。以八不淨。貿十種衣捨墮。以十種衣。貿八不淨中。六七二種犯捨。餘六不淨。但得吉羅。若以六七貿八。有提有吉。或以餘六貿八。亦有提吉。別解寶戒。寶體利重。長貪妨道。喜生諍競。招世譏嫌。是故聖制。不聽受畜。然由資要故開。付俗貿淨物受之。故多論。與比丘結戒者。有三益故。一為止誹謗。二為滅鬪諍故。三為成聖種知足行故。貯用屬[A182]己。名之為畜。惜所珍翫。稱之為寶。故曰畜寶戒。問寶衣藥三。[3]名有畜貿。鉢畜無而貿。食貿而無畜。其義[4]他也。答寶物利重。藥得久延。衣資義寬。並違諍法。故畜有犯。對俗招譏。貿亦俱犯。故文有貿寶。及以波利迦羅。以七日易七日等。食貯生過。故無畜食。與俗共易。故制貿罪。是以文言。以時易時等。鉢既有畜。貿亦應犯。文無者略。如長鉢中不捨。更貿餘鉢。既有更貿之言。故知貿鉢。亦同犯限。若明立戒多少者。衣寶等別。畜緣亦殊。始終六畜。謂衣有三。及鉢藥寶等是。然貿唯二貿。何者是也。如寶是體別。自立一畜。若貿七眾齊犯。不同餘貿故。別制一貿。謂貿寶是。自餘衣等。體殊緣異。須立五畜。同對二俗。生譏處等。合制一貿。謂販賣是。
別緣有四。一是錢寶。二知是錢寶。三為[A183]己。四受取便犯。初緣寶者。謂金銀錢。更分為七如文。餘是偽寶。畜犯小罪。錢亦不定。祇律。上有文像。國土所用。能生息利。長貪處深犯提。上有文像。國土不用。犯小罪。上無文像國土所用。起毗尼無文。不用無罪。此律但言上有文像。蓋是國所用犯捨。餘應不犯。十律。七寶皆墮。銅錢吉羅。第四緣受取犯者。若作畜寶意。多論。作五種受俱犯。一以手捉取。二以從他取。三以器從他取。四若著是中。五答言與是淨人。並成受寶也。
緣文有兩。初至肆上起過。二諸居士[A184]已下三人呵嘖。俗呵文三。初道俗譏嫌。二時王及大臣[A185]已下詳評是非。舉以啟佛。三佛告大臣[A186]已下為彰大聖歎而說過。於中文三。初歎說是。二我有如是言[A187]已下說為房等。聽受寶物。餘則不開。三大臣當知[A188]已下舉其四過。彰非釋子呵。顯前呵意也。說過過文言。決定知非沙門釋子者。彰過之言。以我為師。不令捉寶也。開受文言。我有如是言。若為作屋故。求材木竹草樹皮得受者。此是資要無過故聽受寶。不應自為身受者。反前是犯故。日月四患者。一修羅。二烟雲。三塵。四霧。沙門四患。酒為放逸本。婬是生死原。金銀生患重。邪見壞善根。日月有四患故。無照用之能。沙門有四過故。法無光顯之譽。今此畜寶四患中一。故非釋子。
戒本三句。一人。二所捉之寶。三自他二業捉而結罪。
自下辨其捨法。大位應四。此中[A189]但三。良以懺罪不合對俗。恐濫故略。第一捨寶文三。此物佛所不聽。故曰我所不應。二若彼人取[A190]已下。還法文兩。初不解事淨主。似寶還者作彼意故受。更轉淨施得衣持之。二若彼優婆塞[A191]已下知法淨主得衣持之。三若彼取[A192]已不還者下還索進否。略無捨罪。[A193]已如上辨。不同五分永棄捨也。不言看是吉羅者。此結失法之𠎝。
○貿寶戒第十九
以其寶物。更互相貿為求息利。長貪妨道。招世譏過。故須聖制。與下貿同異。有八不同。一犯境寬狹。此七眾犯。下唯二俗。二所貿物殊。此[A194]但錢等下有五物三物。三約業有異。此自他俱犯。販唯自犯。文言當令淨人貿易。四捨財中。財境法等別。五約除罪中法。謂販通六五四等。以對三境故。又不得別寶。唯四法及得別懺。六還物不同。謂轉不轉。及境及境法等異。七不還不同。八開通有殊。寶開福用。販開外須。此八位三。上三犯時。次四捨時。次一對開。有斯別狀。離制二貿。
別緣有五。一是寶物。二互相貿易。三決價。四為[A195]己。五領受。
戒本三句。一人。二互相貿易。三結犯。初句可知。種種[A196]已下。解第二句文二。初解種種金銀各三。錢唯有一。合有七種。一一互易。為七七句。二偏舉錢八種。以生利多故。非寶之錢亦寶所收。若比丘下解第三結罪。捨法同前畜寶。
○賣買戒第二十
凡出家之人。理息緣務。靜坐修道。何得躬自販博。馳騁市肆。動越威儀。招世譏醜。財物既交。或容犯重。臨危事險行非高節。以斯諸過。聖制不許。多論四義故。一為佛法增上故。二為止鬪諍故。三為成聖種故。四為長信敬不誹謗故。販賣之人。不如屠兒。屠兒之心。欲令一切不作。我獨為之。若販賣之人。隨居多少。意即欲令天下大貴。荒餓隔塞。如是廣說欺罔聖凡。事多過故。此販賣等物。作塔像不合禮。房不得住等。有多過故。
別緣有六。一在家二眾。外道亦攝。二共相貿易。三決價。四為[A197]己。五自貿易。六領受。祇律。淨語分別。不淨語分別。價等互作四句。十多二文。因時有罪。果時無罪等。互為四句。此律雖作淨語亦犯。不得同祇。但使賣買。賣買各提。不同多十。
緣起文二。一至共易之。貿易起過。二外道得衣[A198]已下呵嘖。前文復二。初生薑貿食。謂以盡形壽易時。二舍衛[A199]已下。外資貿易。謂以波利迦羅。易波利迦羅。既以劣易勝。或容犯重。非此所明。亦可倍切。以酬價直故。不言犯重。此或可爾。同道無譏。故開五眾。祇律。唯白衣貿犯。外道雖邪。是出家人故不犯。五律。唯外道貿犯。以邪見不同故。白衣犯吉。十律。七眾盡犯。此唯二俗。外道俗限。故亦是犯。實言論直。故曰審定等。不得共二俗外道等貿。故曰不得與餘人貿易。既不得貿。應令淨人。又[A200]已知不得自貿。亦不得為他比丘。故曰不得與餘人貿易。應令淨人貿易。又出家法體。不爽物情。有悔須還。十律。限七日內還。
戒本三句。一人。二明賣買。三結犯。
廣解還三。初句可知。解第二中。初總牒門。二以時易時下釋云。釋中文二。初解種種對於五物有五。五句可知。十律。鉢與鉢相似。如是衣澡盤扇。時藥夜分藥七日終身藥等。各自同類是相似。若以鉢買衣。是不相似。乃至終身買鉢。是等皆犯販賣。准此文時。餘雜物等。並應波利中收。二賣者[A201]已下。解前賣買。先釋其賣文三。一總言上下者是賣。次增賣。次重增賣。此二謂是上價。後解買中。亦應三句。一總言價直五錢。數數上下者。是減買也。次與三錢增減買也。次與一錢重增減買。此三正解下價。故曰買亦如是。祇律。若物直五十。而價容索百錢。今與五十。不名下價。解第三犯可知。不犯中為外用故。開使不犯。亦可前是自為。此開供養燈明。
[1]○畜長鉢戒第二十一
然鉢為應供之器。一資身足。今過貯畜長妨道。招譏醜累。損壞不輕。是以聖制。然以物變無恒。容有失奪。身要用事不可廢。施時不受。後須難得。故開十日說淨而畜。違返聖教。過則結犯。五分有比丘得二鉢。以佛不聽長故。施他[A202]已鉢破。佛問幾日後破。答十日。因開十日。此律因請。遂亦開十。故曰畜鉢過十日戒。
別緣有五。一先有受持鉢。二更得鉢。三如法鉢非法不犯。謂具三如。一是體如。但唯泥鐵。二是量如。謂三斗[A203]已下。一斗半[A204]已上。三是色如。見論。鉢五熏瓦鉢三熏[A205]已上。方是色如。問白衣犯長。白鉢不犯耶。答多論云。衣染可令如意。故亦是犯。鉢若燒熏。或令壞損。難可如意。是故不犯。問衣若過減皆成受持。鉢何不爾。要須如量。答衣有截續。鉢無延促。故使過減。不成受持。四不說淨。五過十日犯。准下四想等。應加一緣。無因緣濫一月五月。故闕不論。若得鉢五日。三舉被治。設逕多日。亦無長罪。若解舉後。更得五日。
滿足戒本四句。一人。二所畜長鉢。三開十日畜。四違時結犯。問衣有迦絺那[A206]已出。鉢何故無。答衣鉢體別。益不及鉢故。不得言衣[A207]已出。問衣不益鉢義是可爾。何為不受迦絺那鉢。答衣有三領。為僧伽棃重。開受德衣。離宿無罪。德衣非長兼益長衣。鉢唯畜一。隨身受用。何得受迦絺那鉢。既不開受。明不益長。故所以無。問何故不開迦提作鉢月者。答鉢未成本未犯長。何假一月。其鉢若成。[A208]已開十日。淨施與人。故不須開。
廣解四句。上二別解。第二鉢中文四。總舉六鉢。謂體處色。二大要下辨體唯兩。三出量分齊。四以具三如。制令受持說淨。十律受鉢。此鉢多羅應量受長用故。祇律。此鉢多羅應量受用乞食器受持。三說。若比丘下合解三四兩句。論其犯相捨及不犯。一同長衣。其還鉢法。亦須逕宿。不爾轉還。唯以鉢為異。長衣鉢藥等。解犯相八門。並言非衣非鉢非藥等者。謂當體本非。故使不犯。各下不還中。並言作非衣鉢藥等者。謂受捨[A209]已。轉前三體。以為非也。
○乞鉢戒第二十二
然鉢減五綴不漏。堪資身用。今乃處處隨非親乞。長貪妨道。惱亂施主。於理不可。故須聖禁。
別緣有六。一先有受持鉢。二減五綴不漏。三更隨非親里居士乞。四為[A210]己。五乞如法鉢。六領受犯。
戒本兩句。初明戒本文三。一犯人。二舊鉢未漏。三更求結罪。二彼比丘下捨還方軌。異餘戒故。於中文二。初誦捨鉢。二展轉[A211]已下共為一句。總誦還鉢。文言此是時者。謂是用舊持新時。乃至破未持。然下還中四段。並應此文。懺及不還。無別相故。闕而不論。解戒本可知。
次解捨懺文四。一捨鉢。二捨[A212]已當懺下懺罪。三此比丘鉢[A213]已下還鉢。四僧中下不還結罪。先解初捨。四法同上。初此尼薩者。所捨鉢。二是中下境。三應住下威儀。四正捨辭句。第二是中[A214]已下簡異餘戒。言住處者簡三。謂非戒場小界及自然。非住處故。又甄無住處。無僧庫故。言僧中捨者。簡三人[A215]已下。餘二文可知。問所以須住處等者。答鉢無多用。還惡留好入僧庫故。若爾乞得多衣。亦惱施主。兼損寺舍。何不一衣還主。餘奪入僧。答衣資義寬。故並還主。鉢無多用。得一便足。餘無所用。故須入僧。若爾長鉢亦無多用。何以盡得還主答長鉢或[A216]己物貿得。或施主自送。無其損惱。雖無多用。故悉歸主。乞鉢患多。一長貪求。二惱施主。三鉢無多用。故[A217]但還一。此應上戒本誦捨之文。第二懺罪如常所辨。
第三還鉢文四。應上展轉取下鉢令持等文。一就中有四。一貴者奪留宜還下鉢。二彼比丘鉢應作白[A218]已下。猶以為勝。轉取下鉢。三若持此比丘鉢[A219]已下。罸令持新。用舊下鉢。四彼比丘守護此鉢[A220]已下。恐壞故用新。護舊下鉢。此之四文並是取下鉢令持。初文分兩。一處分留還。二應作白等羯磨還下。前長鉢戒。若獨捨者。還位有兩。有緣轉還。無緣逕宿。羯磨直還文。據後義故。但直還也。今此乞鉢謂其轉捨。或與衣藥等合。故使文中。即一坐上羯磨直還。以餘長等不相礙故。或與長鉢一時合捨者。設長鉢有緣。亦不得帶此乞鉢。即坐轉付。以要作白轉取下鉢。罰令持新用舊下鉢。以此義故。非轉付能了。必須從他長。並逕宿還方作白等。祇律。若大貴者。應取十鉢直。九鉢直入僧淨厨。一鉢直還主。若乞得二鉢直者。一鉢入僧。一鉢還主。如是隨得多少限。一直還主。餘直悉入僧厨。二轉取下鉢中。初作白。次行鉢。餘三律中。並差行鉢人。祇十。具五法不受等。及應與不應與。白二差行鉢人。五分。是比丘應唱。使諸比丘各持鉢出。次第問上坐須是鉢不。若言須。應取上坐鉢看。若無鉢太大太小穿缺若喎。取不應與。若無五事應與。乃至新受戒人。祇。諸比丘鉢盡滿盛水行之。此律。若行准彼三律。計合差人行鉢之法。從上向下隨僧量宜。或可取新。故言取上坐鉢與次坐。或即與亦得。故言若與彼比丘此鉢。又謂不應護次坐[A221]已下僧意。此是敬讓之辭。故曰不應護等。又不應以此奪好與惡。瞋恨因緣。要取下鉢故曰也。三罸令持新用舊下鉢者。初牒前二。下行不定故。二羯磨[A222]已下罸令持新用舊下鉢。昔解名為護鉢。白二者。非此謂遣持兩鉢白二。文言與某甲比丘受持乃至破白如是者。非謂加其受法。直是罸令受行。持此兩鉢。故曰受持乃至破者。用舊持新時節。舊鉢破來雙持兩鉢。多論。仰令食時常持。先受鉢乃乞得二鉢上堂。終身如是。示多貪之過。斷後惡法因緣故爾。四護舊下鉢者。恐壞故用新故爾。不得一手捉兩鉢等者。即被罸人。餘亦不得。祇律。和上闍梨。以其持洗二鉢。方便壞舊。方得用新。
○乞縷使非親織戒第二十三
然三衣具足。且得資身。今乃自乞縷綖。以憑勢貴強逼。織作三衣。長貪多欲。損惱織師。反招譏謗。是故聖制。
別緣有四。一自乞縷綖。二是非親里俗人織師。三恃勢遣織。不與價直。四成便犯。問所以但有俗非親織。無使尼織者何。答尼不得自織。大僧知法。使之義希。假有[A223]但輕。是以唯有使俗織罪。若爾亦應但有使俗女浣衣。答聖教聽尼自浣無罪。僧使尼數。妨修故重。俗非修道之人。又復浣染義易。更無多損。故浣不犯。織功費廣。為過情深故。浣織不同。事在於此。
戒本四句。一人。二自乞縷綖。若居士縷犯後戒。故須自乞。設不乞自縷應輕。三恃勢逼織。以理求得無罪。與價亦不犯。四結罪。
廣解。上二可知。織師非親下解第三句。多論。織師非親有三句。此戒正體。正損織師犯捨。非親乞縷吉。織師親非親。合有三句。織師親里有二句。闕第三俱親無罪。是以但有八句。正損織師犯提。兼損縷主得吉。欲舉一犯。通收重輕。故但言犯。若比丘下解第四結罪分齊。捨懺方軌。如文可知。
○勸讚織師增織衣戒二十四
篤信居士。虗心辦縷。為比丘故。織作三衣。宜應稱施。而受。彰[A224]己內有廉節之心。外不惱施主。今乃勸讚織師。自與價直。損他縷主。自壞心行。彼我無益。故所以制。
別緣有六。一居士自心辦縷。遣織師織。二情期有限。三知有限。四與價勸織。五彼為增縷。六領受便犯。問此損居士。與勸一居士。有何等異。前對縷主勸增。此中屏勸織師。增織綖縷。問前戒有勸一及二。此中何故無勸二織師。答前對縷主。得有合作。是以須制。此中若二居士。各一織師。比丘屏勸二織師。合織一衣。既非縷主。理無合義。故無勸二織師。若縷主一織師有二。勸使好織損縷是一。故不別立。若縷主二織師一。損縷由織師。織師是一。復不得言勸二織師。故不同前。若對縷主勸。盡屬前戒。若也屏勸。並此戒收。問此與前戒織師何別。答明四不同。一前損縷主。以乞得故。此損縷主。不損織師。二前戒由損織師不與價犯。此損縷主與價故犯。三前非親犯。親則不犯。此親犯。四前是[A225]已縷織成即犯。此是他縷領受方犯。緣文二。初至送與居士婦起過。二時居士他處還下呵嘖。
戒本有三。一略。二開。三滿足戒本四句。一犯人。二縷主遣織師。為織作衣。三彼比丘下。乃至食直。勸讚織師自雇價直。四若得下結犯。下具解此四。
○先與他衣強奪戒第二十五
先與他衣規欲共行。彼若不去。理應和豫而索。本自無過。嗔心強奪。共相逼惱。[1]持非所宜。故所以制。
別緣有五。一大比丘甄沙彌不犯。問若沙彌言不犯者。何故隨順被擯與大僧同犯。答衣共行沙彌非類。與之義希。奪亦不數。隨順解義。同違僧法。損壞無殊。為是同犯。二先與衣規欲共行。三不定與前人決定取。十誦有四句。一決定與決定取。二決定與不定取。此二奪重不犯此戒。若不定與不定取。奪犯小罪。不定與決定取。奪時喜諍。是以犯捨。四嗔心強奪。五得物屬[A226]己。不知誦戒等者。前二防未起。非不知誦戒者。不識自行防未起。非不知說戒者。不解眾法說之儀。則次二除[A227]已起罪。不知布薩者。不識自行。對首懺悔。不知布薩羯磨者。不違眾法。懺悔之方。於斯四法。事若面墻。故曰癡無所知。
戒本三句。一犯人。二先與衣。三後嗔心奪而結罪。
廣解中奪而藏者。謂對面現在奪。若其未藏。事未分判。故未成犯。藏而方犯。下若著樹上等者。謂不現前奪。離處則犯。無人共諍故。後藏無罪。此非重犯。下開中若借他衣。乃至失壞文舉來。借他衣故。奪而無罪。奪舉人不犯。不同十誦也。四羯磨別住等悉犯。奪滅擯人小罪。問言破戒者。與滅擯何別。又破威儀下三篇。是豈可犯殘之人。及犯下三。奪之不犯耶。今解此三破者。是舉家所治。非謂此三奪盡不犯。謂應與舉滅等。開而非犯。
[1]○畜藥過七日戒二十六
七門解義。第一列數釋名辨體。第二手口二受同異之物。三作口法藥。與餘比丘通不通義。四解畜四種藥。得罪輕重。五解初日藥畜過七日犯。染下六日。失受不失受。六犯捨墮藥。更貿餘藥。有染不染。七服不淨藥。得罪多少。
初門有三。一列數釋名。二辨藥體。三四藥相和。從強服義。俱有療患之能。稱之為藥。藥義不同。略論有四。謂時非時。七日盡形等。言時藥者。昔解事順應法。不生罪累。名為時者。義通一切。[A228]但使無罪。應法皆時。作是釋者。四藥皆時。並應法故。如似時中無過。午後有罪。即名非時。七日過服盡形無病。如斯等類。名曰非時。時通反說。故知四藥。並有時非時義。今解約十二時辨。午前名時。過則非時。如非時戒說。問所以午前說時。過則非時。而言此藥。就之以辨者。多論四義解時非時。又毗羅三昧經。世尊為慧法菩薩說食。明四種。旦天食時。午法食時。暮畜食時。夜鬼食時。後之二食。多生病疾。其出家人。應於天食法食之時。故曰時食。過午[A229]已後。非上二食之時。故曰非時。對此時辨。藥但有二。一者時藥。二者非時。時藥據體立一。下之三藥總是非時。今言四者。於非時中。如非時漿。對他時家。非時聽服者。名曰非時。餘之二藥。出於時家。非時規圓。故從受法日限長短。故須立二。逐此離分。得明四藥。若明了論。藥有五量。一時量。二依更量。三依七日量。四依一期量。五依大開量。此五攝一切物盡也。然此四名。時與非時相對得名。後之兩種。約法受稱。
二辨體者。一總約三聚辨。體是色法。不出塵大。八微為體。色中三色。前二色收。四食之中。若唯揣食。然八微中。正取資義。藥體但香味觸三。是色等則非。二就事辨十五種食。五蒲闍尼。五佉闍尼。五奢耶尼。此三五藥。廢法就體。體義還兩。前之二五。其唯時藥。謂豆鼓乳酪等。第三一五非時藥體。今為四者。用法以取。義當非時。即非時服。故文言得甘[邁-禺+(庴-日+(人*人))]聽時食。如八種漿等。非時服蘇油。五種脂等。是七日藥。一切辛鹹等。盡形藥體。故雖位二。而為四藥。
第三相和者。四藥相和。從強而服。以時終身助成七日。如以蘇煑宍。此汁作七日藥服。或以時七日藥。助成終身。如蘇乳和亭歷子。或以終身七日。助成時藥服。若勢力等者。隨名作定。如石蜜丸。以名定故。作七日藥。如五石散作終身藥。問果體為時藥。汁為非時者。亦應飯等是時藥。漿是非時藥。答菓有義汁故。作非時藥。漿雜時藥。故非非時。
第二門二受同異。同異有三。一釋二受名。二二受差別。三料簡寬狹長短等。言釋名者。謂以衣器等。攝領四藥。故稱手受。口加聖教。順法畜服。號曰口受。
二辨差別。差別六門。一須受意。所以手受者。多論五義故須受食。何以口受為防失受。問所以知有口受者。十律優波。問非時分藥。七日終身藥不犯。舉宿惡捉得手受不。佛言得。若不病得服不。答不得。若病得服不。佛言得。據斯文驗。明知為加法者。須淨有病。若直手受食者。誰問病否。又十云。除獨住等五人得心念受。七日藥等。七種心念法。餘人不得心念受。以斯義故。若不須加對人等法。何用彼言。此之七事。得心念。不得心念。又多論。若無淨人。求請難得。自從人手受。從比丘受口[A230]已。隨著一處。七日內自取而食。此謂無淨人。須多時服者。若有淨人。隨便手受。不是要須口法。第二所對境。三趣分別。手受通三。為防盜故。如呵梨勒樹神。非人邊受。身子藕根。畜生邊受。人境可知。如餘律大迦葉。受貧女食。是天授食。佛言成受。口受局人。又復道俗具非具形報等。分別可知。第三所受藥。藥雖有四。四皆手受。故不受戒。言不受食時藥。若藥著口中。即餘三藥除水等。醎濁二水。亦須手受。若性醎白。不須受也。若論口法時藥。定無局下三藥。時藥無者。以其口法。為防失受。唯聽時服。時中是近。無失受義。過中[A231]已去。雖任運失。復不聽食。以斯義故。不須口法。非時藥者。聖聽十二時中服用無罪。時中懸遠。亦有任運失受之義。須作口法。如延手受。七日盡形。明不待言。故下三藥。咸須口法。以防失受故。十律優波。舉下三藥。問成不成。又復口法防失受者。謂放之在地故爾。若雖在非時中。但使手執。亦不失受。如自[A232]己藥是。但以不可常然。須作口法。第四能受心業業者。手受有十。如不受食戒說。口受差別。對三可知。心者有兩。初對心尅漫。尅漫復二。若對境以辨二受。尅漫俱成。其唯本境。不論交對。若就藥者。口法局尅。尅但同藥。手通二心。尅同口法。亦唯同藥。漫兼異藥。第二錯悞。於中復兩。若二受之境。亦唯當分。悞有成義。錯則不成。第二若就藥者。兩受錯悞。俱不成受。如文欲受油。錯受蘇。不成受故。亦可悞則成受。錯不成受。所以可知。第五受方軌。對手口二法。廣說可知。第六加二受竟。觸失不失。若淨人觸。即便失受。如下淨菓[A233]已不受。佛言更受。又多論云。設口受[A234]已。淨人若觸更受。故知失受。問觸既失受。何故口法。為防失受。答口防任運。不防遇緣淨人觸者。以緣強故。口法不防。又復若遣口法防。遇緣失受者。遇緣該四。口受之法。亦通時藥。然時無口法。明防任運。又有一義。遇緣無過。口法不防。故使論中觸聽更受。既隨聽服。何須口法。以防遇緣。任運時過。或有其觸宿。明須口受。豫防任運。問六日內觸。更受得服者。七日過七亦應更受。答此難不然。六日內觸。是我開服之限。若無觸緣。猶自得服。故令雖觸。開聽更受。過七限滿。出開分齊。不觸自失。義何相並。即是六日內者。先本宿觸等。未成宿觸等緣。若過七日。先本觸宿等緣。故不相類。
第三料簡二受寬狹。長短強弱。一辨寬狹有四。謂境藥藥防生等。是言境者。手唯異類。異類故寬。以其不受惡觸緣。通𨷂無同類。口局同類。同類故狹。以秉法故。若具受對境辨境寬狹。口具二境。故所以寬。手唯餘眾。說之為狹。二約藥者有兩。第一手口相望。手寬口狹。以其手本口。未有口必手。故所以寬。手未必口。口所以狹。又手通淨穢故寬。口專淨藥故狹。所以爾者。口是特開故。如本長財捨作三衣。若功德衣。要不逕捨。故此亦爾。第二以藥對受。具受寬狹。時藥一境。故唯手受。手受故狹。下之三藥。具受境二。受還通兩。通兩故寬。三防罪寬狹者。手防不受。義兼惡觸。午後即失。不防二宿。及以非時。若望二煑。復非對治。故唯防兩。防兩故狹。口通下三。對三以說。就七罪中。謂非時不受兩宿二煑惡觸等。若也非時。三皆不防。以無口法亦聽服故。即於六中非時。但防不受惡觸二罪。謂是任運異於手受。手受防其一往不受而捉等。此義通下二藥。所以無餘四者。但至明相故無二宿。又是熟藥不防二煑。七日防四不受及觸。同非時說。以逕七日。亦防兩宿。若以義求。非時七日。應防內煑。但以藥法。對盡形問。故𨷂而不論。不防自煑。義同前說。盡形具六。於此三藥極六。下二通說口法。防罪為寬。四生罪寬狹者。口受生寬。手受生狹。手正生殘。義兼任運。惡觸口受正生非時。與長及無緣服吉故。文言非時過非時。七日過七日等。問明相出後。義生七罪。何以獨生非時。答以不加口法。亦有餘罪。故雖七罪不說。從口法生。此亦總說。細分別者。非時七日。生非時長。及用吉羅。盡形無緣吉。口法極三下一故寬。手正生一故狹。所以口法防寬生狹者。以其未加口法之前。手受亦成過緣。須加口法。以防前𠎝。故使防多。然作口法故。有分齊時限。今違此准故。若親從口法。生之即少。為是生狹。所以生罪不同者。手正生殘。口生尼薩。非時若無二受。即無此過。是以生罪緣異。此等引文可知。第二長短對二受。互說可知。第三強弱者。亦望二受互說。手有二強。一假不假別。二根本枝條。口有二強。一約時長短。二防過多少。各有兩弱。反說可知。
第三門一釋藥味是通。手受亦通。以其口法。加他通味之藥。是以口法亦通。故一人受竟。與餘人時。受法不失。前人食無罪。故文言第七日藥。捨與諸比丘食。故知施人。不失受法。失則不淨。何故聽食。又餘食法。亦通餘人。故藥亦爾。若爾何故見論。施與餘人失受。答謂與沙彌俗人。故言失受。非謂同類。此解多妨。一與上同生不共犯妨。又三義不具。得入捨妨。又假緣作法。若其通者。不假病妨。又復衣鉢等。以稱名作故無不局定。今此假病自作。何以即通。故未必然。又解手防盜相。一人受竟。得通餘人。論其口法。假病稱名。望[A235]己有法。未與人時。於我邊服。可容無犯。若決心捨。彼口受即失。手受隨亡。不合更食。彼此俱不犯長。以口法不通。畜心別故。是以見論。口受之藥。捨與餘人。即失受法。不同餘食。成殘便罷。本不稱名。故得通餘。如病人殘食。豈可有法。是以非類。若爾何故文言。所有至七日藥。捨與諸比丘食。若失受法。如何得食。然佛聽食。明口法是通。答雖可不通。捨與僧時。亦不失受。以其元為捨長。作法非永。本不捨口法。口法期限未滿。又復不成。遇緣失受。是故不失。以不失故。下五日藥聽使還主。至七日藥。得與僧食。又復受他捨[A236]已。數數服吉。若捨無受。何以得食。故知不失。
第四門畜藥輕重者。七日藥重。餘三但吉。所以然者。有二義故。一七日藥。即用資強。體現常存。有彼相續。貯畜心慇。垢心厚重。二由體現常在。畜心慇篤。聽說淨。以防畜過。今不淨施。違返聖教。故得提罪。時藥雖可資強體現。交盡無久延畜。垢心微薄。又心薄故。不須說淨。今若畜者。無應說不說之咎。是以但輕。非時久貯。喜變成酒。亦無積續。畜心淺薄。又不違淨。盡形壽藥。資身最微。心亦不重。畜心薄故。無違說淨之教。故下三藥設畜並吉。
第五第六對文以解。
第七門服不淨藥。得罪多少。七日[A237]已且起服之。一咽七罪三提四吉。謂非時不受殘宿。內宿惡觸。內煑食捨墮藥等吉。各不相假。業一緣異故。一咽七罪。亦有殘而非觸。謂遇緣觸失受者。是非時藥。過服六罪。既是熟藥。無自煑之𠎝。時藥一咽。容得七罪。若是生物有自煑故。盡形壽藥無過。盡形壽受法不失。若無病緣。但得小罪。更無餘咎。若不作口法者。除無非時一罪。餘悉同有。別解七日藥四門。制戒意者。凡夫滓穢。以四大為軀。夏末秋初節氣交𥪰。四大轉改。諸病則生。既有疹惱。廢修道業。大聖愍念。方便開聽畜服諸藥。以療病苦。趣令安身進修道業。因聖開聽。廣貯眾藥。長貪壞行。違教招譏。過是不輕。故制提罪。貯用屬[A238]已。名之為畜。療患稱藥。越於期限。名過七日。故曰畜藥過七日戒。
別緣有四。一是七日藥。初門第四門義。攝此緣解。二加手口二受。第二門義。此緣中說。三不說淨。四畜過七日便犯。下三門義。此緣中收。緣文有二。初至臰穢。正辨畜藥起過。二時長者下呵嘖。初文復二。初至聽時食。開畜五藥。齊七日服。二世尊[A239]已下因開起過。前文復二。初至如法治。正明為病比丘。開畜服藥。二爾時[1]尊[A240]已下無病比丘。亦聽隨時食藥。前文有三。初開服五藥。二時諸比丘得肥美[A241]已下因明殘食之法。三舍利弗下聽服五脂。前文復兩。初對緣開服諸藥。二時諸比丘得肥美[A242]已下了前時服之言。前文復二。初明如來詫靜生念。二從靜處[A243]已下陳[A244]己屏念開聽服藥。前中文四。一念所為人。夏末秋初。節氣交𥪰。四大轉改。風患遂增。故曰秋月風病動。病增食弱。致身損瘦。故曰枯𤍜等。二我今寧可[A245]已下念藥功能名體。有療患之功。故曰當藥。復有充軀之用。名為當食。而無非時之𠎝。不招譏醜。故曰不令麤現。三復作是念下正出所思藥之名體。有前功能。四聽諸比丘服下結成聽服。次陳屏中三。初舉前所思念開等事。二是故[A246]已下正開畜服。以病為畜緣。故曰病因緣時應服。
第二了教中文四。一謬解聖教。病未痊損。迷前時者。謂是中前故。二時世尊下如來撿問。三阿難實答。四佛告[A247]已下了教之說。前言時者。謂是病時。然此非時藥。故曰時非時服。
第二殘食文二。初病人殘。體是可惡。不須殘法。恐損信施。故開瞻病人食之。此謂因上病人。美食不能食盡。遂即棄之。文有四句可知。二明非病人。餘者須作殘法。事有兩。一僧食文四。二更有[A248]已下檀越食。指下文說。三服五脂人。言非七日藥。釋疑故來。戒本無故。豈可佛思藥體。緣本之中。忘而不說。故非七日。若爾如實得道。戒本無除增上。亦應是犯。死屍犯者義亦同然。如一月德衣。戒本中有。何以無緣。起急施衣。緣無二罪。戒本有過後無過前。廣解具二。豈可不犯過前。如取過三鉢。戒本云。不分所以。不言出門犯等。此戒過犯。何以言服。並不了義故。現言時受。如服油等。明是七日藥。亦可油類緣本之中。即油中攝。但以對病殊功緣。不盡舉時受。時煑時漉者。謂淨人難得。使淨人煑。變生作熟。從其受取。自在淨地中煑。以變生故。無自煑過。以淨地故。無內煑𠎝。即時中故。無任運失受。漉取以水渧作淨。使汁滓相分。得如法服。若非時煑漉。逕時失受。即惡觸生。服之得罪。故曰如法治。若使淨人。有容作者。不局時非時。二無病比丘。隨時食藥。文言一器行石蜜。與諸比丘。施彼乞兒。欲令象師悲敬二田。收反報益故。復欲說法。度於象師。先亦奇變怖之。以入道故。曰石蜜難消。乃至毛竪恐怖故。問前令與僧俗各三。何故復言。不見諸天等消。唯除如來。答前令平等獲福。故須普與。今此所留殘石蜜者。為怖象師。是佛神力。非餘能裁。故曰諸天世人。不能消化。唯除如來也。此言殘者。乃是所行一器之餘。故文言象師。欲供養比丘。人別一器石蜜。佛言但一器量與。復與送著水中。現聲震裂。怖以入道故。次入村[A249]已下。釋去疑情。
戒本五句。一犯人。二有病者畜藥之緣。三殘藥[A250]已下。所畜藥體。四開齊七日。五過限結罪。問長衣中。得有迦絺那衣[A251]已出。長藥何故無。答外內資別。體既不同。益不及藥。是故此無。問衣有德衣。益於長衣。藥中何故無開迦絺那藥。益於長藥。答衣有離過。為僧伽梨重故。聽受德衣。使無離𠎝。兼益長衣。藥共宿有罪。離則無過。須開受迦絺那藥。而兼長藥。問何故復無迦提月開。答衣須營造。未成有過。故開一月。藥營未成。本無長過。何須一月。又復五月一月。非是對病。開位是定。所以須除。藥無對病。病時不定。有病時未至。時到復無病。豈有定時之開。而言[A252]已竟[A253]已出等。問十日衣言畜長衣。此藥何故不言畜長藥。答二衣非長故。須對非長以明。於長藥唯開畜。更無非長可對。何須言畜長。又解彼戒畜長。此中畜殘。殘之與長。其義是一。趣互舉之。問所以定七日者。答祇律。有六十比丘病。有一醫師比丘。療治諸病。佛不開亭藥疾。疾[A254]已過而不得力。佛問醫師比丘。欲得幾時得安隱。答藥勢相接七日可知。佛言[A255]已一日。更與六日。故知此隨藥勢。故七日也。多論。正從作法兼隨藥勢。隨藥勢者。如初日是。若三二日觸聽更受。七日者。即是從於作法。問戒本應云畜得罪。而言過服。答為服畜者。可有長罪。即甄不為服故。畜者無其長罪。故文言服。理實結罪。都不約服。亦可中是到應道服。若過犯也。問衣出尺量藥無多少分齊者何。答衣是常須用無時節。故制量數。藥須不定。故開時限。以憑口法。[A256]但過有餘。誰問多少。
戒本五句。上三別解。下兩合釋。釋兩句中。廣解分齊。悉同長衣。唯句少為異。廣則三十二。略則二十二。解初句對。此解第五門。義復為二門。一犯長不犯長。約此門解。二須淨不須淨。就第二文。釋第一門。一日得藥。乃至七日得藥。至第八日。初日藥過染下。六日隨藥多少。相與俱犯。故言盡尼薩耆。問下六日藥。被染犯時失受以不。解有二種。今且一釋說淨。為防於長。但初日藥不說淨犯。下之六日亦未說淨。同是長位。故為初染。口受之法。為防宿觸。不防於長。既所防不同。日限未滿故。初日藥不能染。下並令失。是以律文至第七藥。與諸比丘食。若當失受。即有宿觸等生。何故聽食。故知不失。若爾餘五日。應還主食。所以還令塗足然燈。答實不失受。但逕貯畜。有彼情過。藥資義狹。罸不聽服。以息情過。非藥不淨。不同於衣。資身義寬。得歸本主。還作衣用。餘句類知。
第二淨不淨門[A257]已下。齊少一句。對此即解須淨不須淨。淨法失不失。義門有四。一須淨不須淨者。具四義故。所以須淨。一口法擁[A258]已異於時藥。二內外兩用簡別非時。三有限可過不同盡形。四有長可防。通簡三藥。七日具故。須加淨法。離著防長。第二淨之時節。加口法竟。即得說淨。義亦非妨。如第七章門。一日不淨下六日並淨。不染下六。故知須淨。不是要滿六日。始淨施也。若爾淨財加受。應不失淨。答藥據所防各異。謂長及殘解等別。故使不失。淨財加受。所防是同。二治不並。故失淨法。
第三門失不失。問八日明相出口法失時。淨法失不。答說淨之藥至第八日。受淨二法相與俱失。所以爾者。說淨假於二受。受法既失。枝條焉在。又說淨法為防於長。受法在時。有長可防。受法即失。體自無長。焉用淨為。如多論說。本說淨財為防於長。若未作三衣。有長可防。淨法便在。若作三衣。衣體無長。淨法便失。以斯文證。故知失淨。問未至八日。無其長罪。若至八日。受法失時。淨法復失。何用說為。答若不說淨。越第七日。至八日時犯長。以說淨故。越此分齊。則無長過故爾。第四說淨竟。藥得服用不。答不得服用。問若俱不得。何用淨為。答若不加淨。染下長生。故必須淨。若爾衣作淨竟。應不得用。答內外不同故。如衣本為著。可得言藥加淨法時。本意為服。以有時過。不得服故。若有六恐染故淨。若但一日防長故淨。若故壞者。不成七日用故。若作非藥者。無法外用。故文言犯捨墮藥更貿餘藥得罪者。謂染有法藥故。自於五眾貿得。不犯販賣。加口法竟。染令犯長。或於在家二眾。[卯/貝]犯販賣。即不染犯此。解第六門義。捨懺位同。
第三還藥文四。僧即應等者。對捨言還。二彼比丘下處分還否。文言所有過七日。第三種處分。並據捨日。反望以說。三應作白下作法付彼。四此比丘取[A259]已[A260]已下示用法式。下五日藥。雖得還主。以身外用故。無有過染。故言不犯。
○雨浴衣戒第二十七
此兩戒合制。依多論亦過前求。過前用。二俱尼薩耆。所以不聽。過前求用者。然此雨衣。資身要用。是以開聽時中乞用。今時既未至。豫乞失用。長[A261]己貪結。違反聖教。是以須制。過前求犯。
別緣有五。一是雨衣。二是過前求。三為[A262]己。四彼與。五領受便犯。問與乞衣何別。答有二不同。一衣體有異。此是雨衣。彼非雨衣。二此戒聽時中乞。過前即犯。彼戒不開時限。無過前義。過前用戒。
別緣有四。一是[A263]己雨衣。二非時中得。三時前受持。四過前用犯。問雨衣時前成受者。十五日前。成結安居。答不同雨衣。有求時故貯用。得前受安居。唯一時前。不成安居。此二戒同是雨衣。義容相由生罪。是以合制。
緣起文二。初至與令遍開畜雨衣。二時六群下過前乞用起有漏過。前文有三。一正發八願施雨衣緣。二佛語毗舍[A264]已下讚遂八願。聽諸比丘受雨衣施。三從毗舍聞下行其八願正施雨衣。前文復二。初毗舍佉母見諸比丘。雨中露身洗浴。發八願緣。是春分未雨。故曰最後雨。二食訖[A265]已下正發八願。許施雨衣。於中文五。一啟佛乞願。二佛答未許。三自言清淨。四佛遂聽可。五毗舍[A266]已下正列其八。前六內資。[1]復雨外資。斯之八願。發意彌廓。情無限局。僧田獲福。非是別施。下為佛讚。良由於此。
第二讚述中文三。一至覺意[A267]已來正明如來返問願意。答[A268]已願期益利之相。二世尊[A269]已下佛讚八願深勝精妙。三爾時世尊下告僧令受遂彼八願。前文有二。初明佛問。第二次答。答中假設反明問答。一問八人所趣向果。二問八人至國不。三若我聞曾來等者逆明後時。以[A270]己八行資給僧田。心歡喜故。得根力覺意。我見此利故興斯。
第二明佛讚述。於中二文。一述可非[2]靈。故言此事如實。乃至檀越。二為偈讚令心慶悅。初一行偈。讚八願因深勝義。其因既勝。感果精妙。故次一偈來果殊勝。果雖殊絕。未必常有。故第三偈顯果無窮。初行文二。上之半偈頌六內資。下之半偈頌二外資。言歡喜者。施前方便。乃至施[A271]已無悔。三時心淨。離於慳垢。慶[A272]己所為。故曰歡喜。此歎心淨。心因雖淨。非法之物。獲福微尠。故次施飲食者。應法之物。施僧受用。即是財淨。若破戒外道福田淺薄。殖福非勝。故言持戒佛弟子。便是境界田淨。三事俱勝。寧非精妙。以衣外資。奉獻二眾。故曰布施於眾人。此財田淨施。雖不能究竟斷結。而亦暫伏現在貪心。故曰降伏等。此是心淨。
次釋第二。上半嘆感果精妙。下半囑當處所尅於樂因。故曰依樂。此明因樂。言受樂報者。謂其延受天中樂果。言永得等者。遠得無漏道果適神。故曰永得等。囑當可知。
次釋第三。心樂於福德者。舉前因勝。顯所得之果。有無窮之益。謂得勝進無漏。以自適神。故曰快樂。無漏之樂。唯證乃知。不可世事能況。故曰無可喻。此頌無漏之果。勝進無窮。下半世報。無窮可知。
第三告眾聽受可知。
戒本三句。一犯人。二求用時節。三過前求用。違教結罪。
廣解可知。多論。雨衣二益。若天雨時。若天熱時。皆得鄣身洗浴。閏三月。前三月十六日不應求。後三月十六日求。不知有閏者無罪。若閏四月。前十六日安居者。即日受雨衣用。乃至七月十五日。百二十日用。以夏多雨濕熱故求。有所惱故。不得含閏前求用。無貪惱故。聽含閏前用。問功德衣得含閏不。答德衣利多。有長貪過。故但五月。雨衣利少。用開含閏。祇中從四月十六日。乃至八月半眾中捨。言大德僧聽。今日眾僧捨雨衣。如是三說。餘用不犯。尼無過前用罪。今言吉羅者。結多罪。少利故輕。
○過前受急施衣過後畜戒二十八
此亦二戒共為一戒。若過前受。過後畜。俱犯捨墮。同由急施衣生。是以須合。若非急施。安居未竟。佛不聽受。受得吉羅。五分成文佛既制竟。後因梨師大臣請僧安居。忽命征討。捨物施僧。如安居法。諸比丘。等以安居未竟。不敢輙受。佛為利益施主。及閏比丘開時。前十日內受。不犯吉羅。因聖開受。故知是急施。過前而受。違返兩教。長貪處深。故得捨墮過前受。
別緣具五。一是急施。二知是急施。三過十日前。四無因緣。五領受便犯。過後畜亦五緣成。一是急施。二知。三十日內受。四不作淨。五過限。緣起文三。初至夏衣開受夏衣。二時六群下因前開故。安居未竟。逆受夏衣。佛即呵制。三爾時世尊[A273]已下若是急施聽受無罪。既開十日內受。應有過十前受。呵而制戒。文略故無。
戒本五句。一犯人。二受衣時限。故曰未竟。夏三月非急。不聽故次第。三諸比丘下是急聽受。四受衣[A274]已[A275]已下開時畜無罪。五若過下結過後畜提。又於前緣起中並無兩罪戒本。但有過後畜。下廣解。及開具有二罪。文言十日未竟者。謂舉是以明非。以十日內受者。為是明知十日前受者有犯即非。文言乃至衣時應畜者。舉後以釋疑。但有過後。畜即無過前受。二事不並故爾。
下廣解中。昔言略不釋第二。餘四悉解。今辨具釋初五。別解中三合釋。合釋中三。一先解第三急施衣。二衣時者下解第四衣時之言。三自恣十日在下舉此三句合而廣釋。既言自恣十日在。豈可不是戒本。第二句十日未竟。夏三月耶。自恣十日在者。謂七月六日受者。去十六日自恣非時分中。慗有十日在。下十五日受衣。明日自恣者。謂去十六日自恣非時分中。但有一日故。言明日自恣。今是初句。故言不受德衣一月。受德衣五月。問汎爾長衣十日。不說越十一日明相出便犯。此急施衣七月六日受。十日無罪。入十六日明相應犯。何故乃言一月五月。應畜不犯。答長衣不與時分接者。[A276]但有前開。無其後開。是以便犯。此急施衣十日受者。是其前開。入十六日復是後開。兩開相接。越此分齊。是以無罪。若爾七月十五日。離衣及安居。明相未出。未成破離入十六日。復是合去之限。應無破離之罪。答夏衣但有後開。無其前聽。以十五日夜猶須界內。守夏護衣故。是故不類次第句。問一月衣攝十日。共為一月。德衣攝迦提月。以為五月。何故此中迦提德衣。不攝十日。過一月五月竟。更增一日者何。答一月攝十日者。一同非時位。二俱唯防長。功能處齊。以長収短。故得相攝。德衣攝迦提月者。一同時位。二俱得五利。功能處等。亦以長収短。故亦相攝。今德衣迦提。不攝十日者。一十日衣是非時分。迦提月等是時分。[A277]但時非時別。何容相攝。二來十日衣。唯一長利迦提等月。得於五利。功力寬狹。故不相攝。以不攝故。更增一日。乃至九日。若比丘下解第五結犯。雙制二罪。若過前受。即坐還之。若過後畜。准十日衣說。此急施衣。二事不並。[A278]但還衣。言若過前。若過後者。出法之言。無有一衣。具斯兩犯也。下不犯中。初總開二犯。二別開兩𠎝。先開過前。次過後。
○離衣六宿戒二十九
此戒同異如前[A279]已辨。但前戒聚落清夷一宿即犯。此蘭若險怖過六夜犯。前是常流人有德衣開。此是有難。又兼勝行。不受德衣。但有迦提。以非作故。此亦開限。
別緣有七。一受持三衣。二冬分非時。故律云。夏三月竟迦提月滿。三有疑怖處。四置衣聚落。五不捨會。六無因緣。七第七日明相出犯。緣起文二。初至舍內。有賊難故。開置舍內。二六群[A280]已下。因前起過。以其六群一非久住蘭若。又無恐怖。亦我前教寄衣離宿故。文言我聽比丘在蘭若。乃至遊行。離衣宿既因六群。設若蘭若。但開六夜。過則便犯。
戒本五句。一犯人。二明非時分甄去時分不犯。三在蘭若[A281]已下有疑怖處。四在如是處下開置舍內六夜一會。五若過下結罪。多論。有病得僧羯磨。亦無過六。文略不彰。問外難何故定開六夜內。病因緣直作羯磨。不局日限者何。答外難進否不可得知。故須定言六內。病差否義在易知故。以病差為期。不須定限。若爾七日藥。亦應差否易知。而定言七。答藥之功能七日一變。七日內來。有療患之功。依藥勢力。故定七日。如祇律說廣解。略不釋二句可知。蘭若[A282]已下。解第三。舍內[A283]已下釋第四。祇律送寄可疑家。若比丘下釋第五句。文五如上。見論。長在蘭若。房舍堅牢。不聽寄衣。不牢聽寄二者。三月在蘭若不牢。亦聽寄衣六夜也。有若干界。故須手捉。若但一界石處無犯。
○迴僧物戒第三十
所以不聽者。出家之士。理遵少欲知足為懷。聞他居士許施僧。方便勸化。迴來入[A284]己。內長貪結。外惱施主。又復損僧殊所不應。是故聖制。
別緣有四。一是許僧物。二作許想。三迴入[A285]己。四領受便犯。
滿足戒本四句。一人。二知。三許僧物。四迴向[A286]已。犯下文略不解第二句。亦可初三別解。二四合釋。初句可知。僧物[A287]已下解第三。三句之物。迴有重輕。初物犯捨。第二物迴之無罪。下文未許許想吉。故知未許未許想無罪。第三物定屬僧物。迴入犯重。此之三物相對故來。越次差會。定屬之物。又復越差。事專由[A288]己。一向計直犯重。若比丘下解二四兩句犯。文有三。初正解迴入[A289]已提。二若物許僧[A290]已下四對八句。明迴不入[A291]己所以犯輕。一塔僧相對。二四方現前。三僧尼兩眾。四料簡。上三同類。同類迴此與彼。故言許異處與異處。三境想四句。一提三吉。據本迷故。又此境想。唯約初文迴僧入[A292]己者說也。捨懺如常。但還物之中。四五十三律。捨竟自用。不須還僧。以不定屬僧故。祇律。五敷具迴僧。對僧捨入。僧[A293]已隨僧。作何等用。多見兩論。捨竟還僧。不還犯重。了論。迴僧所應得施入[A294]己。應捨還大眾。
四分律疏卷第四末
寶永七寅八月九日照山晃寫
校注
[0611001] 律卷第六 [0615001] 三五疑 [0624001] 插入尾題 [0625001] 律卷第七 [0625002] 亦一作品 [0625003] 二等三字疑衍 [0626001] 五等三字疑衍 [0626002] 生疑主下同 [0626003] 四下疑脫語四二字 [0626004] 爾貴疑蠒 [0626005] 縷疑緯 [0626006] 三疑二 [0626007] 靈疑虛 [0627001] 律卷第八 [0627002] 滅疑減 [0627003] 寶疑實 [0628001] 糴【CB】,余【卍續】,余疑糶 [0628002] *虎疑處(虎ハ本文ニ䖍トツクル。[○@編]) [0628003] 名疑各 [0628004] 他疑何 [0629001] 律卷第九 [0631001] 持疑特 [0632001] 律卷第十 [0634001] 尊上應有世字 [0636001] 復雨疑後兩 [0636002] 靈疑虛【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41 冊 No. 731 四分律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1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