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涅槃經治定疏科

涅槃經治定疏科卷第八

  • ○三明第三功德(二)
    • 初分科
    • 二初釋下隨釋(三)
      • 初標
      • 二釋(二)
        • 初懸敘分科
        • 二釋中下隨文釋義(二)
          • 初唱捨得二章門
          • 二釋(二)
            • 初徵起
            • 二釋(五)
              • 初約二諦
              • 二約凡聖
              • 三約善惡
              • 四約勝劣
              • 五無著
      • 三結
  • ○四明第四功德(二)
    • 初分科
    • 二冶城下隨釋(二)
      • 初功德(四)
        • 初標
        • 二列章門
        • 三解釋(二)
          • 初標
          • 二釋初下隨釋(九)
            • 初第一根深難拔(二)
              • 初分科
              • 二不放下隨釋(三)
                • 初標
                • 二釋(六)
                  • 初根本
                  • 二根深
                  • 三根廣
                  • 四根長
                  • 五根勝
                  • 六重釋根長(二)
                    • 初章安正解
                    • 二荊溪例示
                • 三結
            • 二第二自身定想(二)
              • 初分科
              • 二初定下隨釋(三)
                • 初標
                • 二釋(二)
                  • 初定身
                  • 二定心
                • 三結
            • 三第三不觀田非田(二)
              • 初分科
              • 二上四下隨釋(三)
                • 初標
                • 二釋
                • 三結
            • 四第四修淨佛土(二)
              • 初分科
              • 二標如下隨釋(三)
                • 初標
                • 二釋
                • 三結
            • 五第五滅有餘及第六斷業緣(二)
              • 初敘異解分科
              • 二初釋下隨經文釋義(三)
                • 初唱三章門
                • 二次第釋(三)
                  • 初釋煩惱
                  • 二釋上除業緣
                  • 三釋上除餘有
                • 三結
            • 六第七修清淨身(二)
              • 初分科
              • 二次釋下隨釋(三)
                • 初標
                • 二釋(二)
                  • 初辨異分科
                  • 二外道下隨文釋義(二)
                    • 初明相業
                    • 二明好業(二)
                      • 初正消經文
                      • 二然修下通示四悉
                • 三結
            • 七第八了知諸緣(二)
              • 初分科
              • 二釋中下隨釋(三)
                • 初標
                • 二釋
                • 三結
            • 八第九離諸怨敵(二)
              • 初分科
              • 二初文下隨釋(三)
                • 初標
                • 二釋(二)
                  • 初明離怨(二)
                    • 初自離怨
                    • 二為他離怨
                  • 二簡出怨
                • 三結
            • 九第十斷除二邊(二)
              • 初分科
              • 二標如下隨釋(三)
                • 初標
                • 二釋
                • 三結
        • 四結
      • 二論義(二)
        • 初分科
        • 二問意下隨釋(二)
          • 初問
          • 二答(四)
            • 初我修十事眾聖亦然
            • 二呵其所問
            • 三示其無勝淨土
            • 四為化眾生出穢土
  • ○五明第五功德(二)
    • 初分科
    • 二初釋下隨釋(三)
      • 初標
      • 二釋(二)
        • 初敘古懸解(二)
          • 初三師解義
          • 二今評下評其所歸
        • 二就文下隨文正釋(二)
          • 初分科
          • 二標如下隨釋(二)
            • 初明功德(三)
              • 初標
              • 二釋
              • 三結
            • 二論義(二)
              • 初分科
              • 二初舉下隨釋(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讚問
                  • 二正答(二)
                    • 初勝劣
                    • 二顯勝劣相(二)
                      • 初正釋經文
                      • 二佛說下舉經斥勸
      • 三結
  • ○六明第六功德(二)
    • 初示三昧次位(二)
      • 初敘古
      • 二此亦下今釋(二)
        • 初明該通初後
        • 二若言下結斥古師(二)
          • 初雙斥莊嚴開善
          • 二今謂下單斥莊嚴引譬
    • 二標釋下隨經文釋義(二)
      • 初分科
      • 二悉能下隨釋(三)
        • 初標
        • 二釋(三)
          • 初略明三昧(二)
            • 初明自德(二)
              • 初明能斷
              • 二舉非
            • 二辨化他
          • 二廣明三昧(二)
            • 初分科
            • 二初能下隨釋(二)
              • 初廣明自行(三)
                • 初能斷(二)
                  • 初一譬能斷
                  • 二後七譬稱歎
                • 二能見(二)
                  • 初一譬能見
                  • 二三譬稱歎
                • 三重明能斷(二)
                  • 初一譬能斷
                  • 二二譬亡功
              • 二廣明化他(四)
                • 初變身如佛
                • 二還本處
                • 三斷他惑
                • 四三密示現(四)
                  • 初口密
                  • 二身密
                  • 三重口密
                  • 四意密
          • 三釋其名(三)
            • 初不定譬無相
            • 二不平價譬無苦
            • 三離苦毒譬無畏
        • 三結
  • ○七明第七功德(二)
    • 初破古分文(二)
      • 初敘古分文
      • 二今謂下顯正斥謬
    • 二就文下隨經釋義(二)
      • 初分科
      • 二明是下正釋(三)
        • 初標
        • 二釋(二)
          • 初明四事(二)
            • 初標章(三)
              • 初明定
              • 二舉非
              • 三正列名
            • 二解釋(二)
              • 初分科懸敘
              • 二初譬下隨文釋義(二)
                • 初總釋(二)
                  • 初譬菩薩(二)
                    • 初譬自行(二)
                      • 初譬
                      • 二合
                    • 二譬化他(二)
                      • 初譬
                      • 二合
                  • 二譬凡夫(二)
                    • 初譬
                    • 二合
                • 二別釋(二)
                  • 初分科
                  • 二先稱下隨釋(二)
                    • 初略(四)
                      • 初釋知識(四)
                        • 初稱歎(二)
                          • 初譬
                          • 二合
                        • 二出其人
                        • 三辨其位
                        • 四得善知識益
                      • 二釋聽法人(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二)
                          • 初聽三經
                          • 二得三解
                      • 三釋思惟
                      • 四釋修行
                    • 二論廣(二)
                      • 初分科
                      • 二初法下隨釋(四)
                        • 初廣釋善知識(二)
                          • 初法說
                          • 二舉七譬
                        • 二廣釋聽法(二)
                          • 初分科
                          • 二先明下隨釋(二)
                            • 初釋(二)
                              • 初法
                              • 二譬
                            • 二引證(二)
                              • 初引諸經
                              • 二引兩事(二)
                                • 初引初果事
                                • 二引身子事
                        • 三廣釋思惟(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五)
                            • 初離五欲
                            • 二離四倒
                            • 三離四苦
                            • 四知往因
                            • 五解常
                        • 四廣釋修行(二)
                          • 初分科
                          • 二初標下隨釋(三)
                            • 初明止行二善
                            • 二明空無常解
                            • 三明七種知見(三)
                              • 初標章門
                              • 二釋(二)
                                • 初分科
                                • 二初明下隨釋(七)
                                  • 初知涅槃(二)
                                    • 初略出三涅槃(三)
                                      • 初佛涅槃
                                      • 二凡夫
                                      • 三聲聞
                                    • 二解釋(二)
                                      • 初敘意
                                      • 二此初下隨釋(二)
                                        • 初釋凡夫涅槃
                                        • 二釋二乘
                                  • 二知佛性
                                  • 三知如來相(二)
                                    • 初一體
                                    • 二別體
                                  • 四知法
                                  • 五知僧
                                  • 六知實相
                                  • 七知虗空(二)
                                    • 初分科敘意
                                    • 二初明下隨文釋義(三)
                                      • 初明真
                                      • 二辨事空
                                      • 三明涅槃空
                              • 三料簡(四)
                                • 初簡涅槃
                                • 二簡佛
                                • 三簡實相
                                • 四簡佛性
          • 二論義(二)
            • 初問(二)
              • 初分科
              • 二初文下隨釋(二)
                • 初正問(三)
                  • 初問斷煩惱處是涅槃(二)
                    • 初分科敘意
                    • 二初下隨文正釋(二)
                      • 初領旨仰非
                      • 二正難(二)
                        • 初據答魔
                        • 二答菩薩之難
                  • 二問斷煩惱處非涅槃
                  • 三重問斷煩惱處是涅槃(三)
                    • 初據答魔
                    • 二據在道場時
                    • 三據語力士等
                • 二結難
            • 二答(二)
              • 初直答結其過
              • 二正答(二)
                • 初標示
                • 二先答下隨釋(三)
                  • 初答第一斷是涅槃問(二)
                    • 初答答魔
                    • 二答菩薩之難
                  • 二答第二難斷處問(二)
                    • 初分科
                    • 二初滅下隨釋(二)
                      • 初滅惡故唱涅槃(二)
                        • 初法說
                        • 二廣舉五譬
                      • 三答中間斷非涅槃問(二)
                    • 初敘意
                    • 二初文下隨釋(二)
                      • 初分別是非
                      • 二廣解大涅槃
        • 三結
  • ○八明第八功德(二)
    • 初分科
    • 二釋初下隨釋(三)
      • 初標
      • 二釋(二)
        • 初明功德(二)
          • 初列章門
          • 二次第釋(九)
            • 初除斷五事(二)
              • 初敘意科分
              • 二初總下隨文釋義(二)
                • 初總釋
                • 二別釋
            • 二遠離五事
            • 三成就六事
            • 四修習五事
            • 五守護一事
            • 六親近四事
            • 七信順一實
            • 八心善解脫
            • 九慧善解脫
        • 二論義(二)
          • 初標示分科
          • 二問中下隨文正釋(二)
            • 初問(二)
              • 初領旨仰非
              • 二正問(二)
                • 初敘三難意
                • 二就初下正釋經文(三)
                  • 初就本無奪難(二)
                    • 初分科
                    • 二此即下正釋(二)
                      • 初明心無縛無脫
                      • 二偏明無縛(二)
                        • 初明無所縛
                        • 二明無能縛
                      • 三偏明無脫(三)
                        • 初明無解
                        • 二明無得解者
                        • 三明無得解道
                  • 二就本有縱難(二)
                    • 初分科
                    • 二初法下隨釋(二)
                      • 初明應善心中有貪(二)
                        • 初法說
                        • 二舉譬
                      • 二明應前境中有貪
                  • 三就不定難(三)
                    • 初心不定
                    • 二貪不定
                    • 三俱不定
            • 二答(二)
              • 初分科(二)
                • 初對問汎分
                • 二又謂下斥前正分
              • 二此即下隨釋(三)
                • 初據正義
                • 二破定執(二)
                  • 初分科
                  • 二先廣下隨釋(二)
                    • 初破計有(二)
                      • 初廣出所計
                      • 二結過訶之
                    • 二破計無(二)
                      • 初出所執
                      • 二正訶責結過(二)
                        • 初法
                        • 二譬
                • 三廣辨因緣中道(二)
                  • 初分科
                  • 二善男下隨釋(二)
                    • 初明因果諸法非有非無因緣故有(三)
                      • 初離四句
                      • 二定執為非
                      • 三正顯中道
                    • 二明心之有貪亦非有非無因緣故有(二)
                      • 初明心性本淨不定非有非無(三)
                        • 初標
                        • 二釋(三)
                          • 初唱二章門
                          • 二釋兩章門
                          • 三四句料簡
                        • 三結
                      • 二明心性本淨無有和合(二)
                        • 初明無和合
                        • 二明因緣和合故有縛脫(二)
                          • 初明縛脫之境(二)
                            • 初標
                            • 二釋(二)
                              • 初分科
                              • 二初譬下隨釋(二)
                                • 初釋縛境(二)
                                  • 初譬
                                  • 二合
                                • 二釋得解境
                          • 二明縛脫之人(二)
                            • 初分科
                            • 二最後下隨釋(二)
                              • 初縛人(四)
                                • 初起倒故縛
                                • 二取相故縛
                                • 三我見故縛
                                • 四非法故縛
                              • 二脫人
      • 三結
  • ○九明第九功德(二)
    • 初懸示分科(二)
      • 初懸示文意(二)
        • 初古人釋義
        • 二今師正明(二)
          • 初斥古顯今
          • 二若爾下釋疑示義
      • 二分節科段
    • 二次列下隨文釋義(三)
      • 初標
      • 二釋(二)
        • 初明五事(三)
          • 初列(二)
            • 初徵
            • 二列
          • 二釋(二)
            • 初分科
            • 二初信下隨釋(五)
              • 初信(三)
                • 初出信體(二)
                  • 初總示經文
                  • 二師下別出古釋(二)
                    • 初引三家異解
                    • 二明今師正釋(二)
                      • 初舉經斥古
                      • 二而文下示義例通
                • 二釋信德
                • 三結
              • 二直心(二)
                • 初分科
                • 二初文下隨釋(三)
                  • 初標
                  • 二釋(二)
                    • 初以不諂為直(二)
                      • 初正釋(二)
                        • 初正釋
                        • 二釋疑
                      • 二論義(二)
                        • 初分科敘意
                        • 二先非下隨文釋義(二)
                          • 初問(三)
                            • 初雙(二)
                              • 初前難(三)
                                • 初非佛旨
                                • 二領初開經時說
                                • 三正難
                              • 二後難(二)
                                • 初領旨仰非
                                • 二正難
                            • 二雙(二)
                              • 初敘意分科
                              • 二先領下隨文釋義(二)
                                • 初領旨仰非
                                • 二正難(二)
                                  • 初前難
                                  • 二後難
                            • 三雙(二)
                              • 初前難
                              • 二後難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初六下隨釋(二)
                              • 初讚(二)
                                • 初讚問
                                • 二舉五句歎初用(二)
                                  • 初推前成後
                                  • 二歎生下隨文正釋(二)
                                    • 初分科
                                    • 二既言下隨釋(二)
                                      • 初歎生善
                                      • 二歎滅惡(二)
                                        • 初分科
                                        • 二上句下隨釋(二)
                                          • 初歎能滅惡(二)
                                            • 初歎不生
                                            • 二歎無畏
                                          • 二歎摧惡(二)
                                            • 初歎始摧
                                            • 二歎終摧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但答下隨釋(二)
                                  • 初答舉前三病人二問
                                  • 二答舉初功德兩問(二)
                                    • 初答第三難
                                    • 二答第四難(三)
                                      • 初法
                                      • 二譬
                                      • 三合
                                  • 三答此中兩問(三)
                                    • 初正解
                                    • 二然前下釋疑
                                    • 三此答下結示
                    • 二以懺悔為直(二)
                      • 初敘意
                      • 二初設下正釋(三)
                        • 初正悔
                        • 二發露
                        • 三斷相續心
                  • 三結
              • 三戒(二)
                • 初離惡戒
                • 二得善戒
              • 四親近善友(二)
                • 初分科
                • 二剎多下隨釋(四)
                  • 初明是(二段)
                  • 二辨非
                  • 三證非
                  • 四證是
              • 五多聞(二)
                • 初分科顯示
                • 二十二下隨文正釋(五)
                  • 初約十二部
                  • 二約毗佛略
                  • 三約大涅槃及四句
                  • 四約常住
                  • 五約寂默
          • 三歎(二)
            • 初分科
            • 二法說下隨釋(二)
              • 初法說歎(二)
                • 初唱三章門
                • 二解釋(二)
                  • 初釋三事
                  • 二不存著
              • 二譬說歎(三)
                • 初為難施作譬(二)
                  • 初譬
                  • 二合
                • 二為忍難作作譬(二)
                  • 初譬
                  • 二合
                • 三為無著作譬(三)
                  • 初法
                  • 二譬
                  • 三合
        • 二論義○
      • 三結
  • ○二論義(二)
    • 初分科
    • 二先兩下隨釋(二)
      • 初番(二)
        • 初問(二)
          • 初兩定(二)
            • 初定自空
            • 二定空空
          • 二兩難(二)
            • 初結初為難
            • 二結後為難
        • 二答(二)
          • 初敘意
          • 二答初下隨釋(二)
            • 初答初定(三)
              • 初略標
              • 二廣釋
              • 三舉得失致結(三)
                • 初舉凡夫失
                • 二菩薩得
                • 三更呵凡夫失
            • 二答後定(二)
              • 初分科
              • 二譬下隨釋(三)
                • 初法
                • 二譬(二)
                  • 初舉內法為譬
                  • 二舉外法為譬
                • 三合
      • 二番(二)
        • 初問(二)
          • 初問觀空是倒
          • 二問空既是無為何所見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佛答下隨釋(二)
            • 初答初問(三)
              • 初總標(三)
                • 初法
                • 二譬
                • 三合
              • 二廣釋(二)
                • 初分科
                • 二一明下隨釋(二)
                  • 初廣釋非空作空(二)
                    • 初貪欲於其是有
                    • 二明色性於其是有
                  • 二廣釋非是顛倒(二)
                    • 初標非倒
                    • 二正廣釋(二)
                      • 初不生貪故非倒
                      • 二見佛性故非倒
              • 三重結
            • 二答後問(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二)
                • 初牒問
                • 二正答(二)
                  • 初正答
                  • 二引昔證
  • ○十明第十功德(三)
    • 初標
    • 二釋(二)
      • 初懸示義旨(二)
        • 初示二家明體
        • 二問此下示所用法門(二)
          • 初古釋
          • 二今解
      • 二就文下隨文正釋(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二)
          • 初明功德(二)
            • 初明道品入涅槃(二)
              • 初對初德示理齊
              • 二興皇下舉興皇以斥失
            • 二簡得失
          • 二論義(二)
            • 初分科
            • 二初譬下隨釋(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舉惡人為誡(三)
                  • 初法說
                  • 二舉五譬
                  • 三還合五譬(二)
                    • 初別合
                    • 二總合
                • 二舉善人為勸
    • 三結
  • ○四師子吼品問答涅槃義(二)
    • 初題目(二)
      • 初正釋題目(二)
        • 初敘諸師單約能問釋名
        • 二非為下明今家雙取能問能答(二)
          • 初徵文略示(二)
            • 初引古縱奪
            • 二何者下徵文正示
          • 二惑者下釋難廣解(二)
            • 初惑者立難
            • 二今師答釋(二)
              • 初約題正釋(二)
                • 初明依文得題
                • 二又師下明字義兼具(二)
                  • 初正示字義
                  • 二吼通下六即明吼
              • 二口密下結成悉檀
      • 二地人下分節章段(二)
        • 初三師分節
        • 二今悉下今師正明(二)
          • 初歷破三師
          • 二今明下正明今義
    • 二本文(二)
      • 初分科
      • 二初文下隨釋(二)
        • 初明佛性(二)
          • 初分科生起
          • 二初文下隨文釋義(四)
            • 初明佛性(二)
              • 初分科
              • 二初舉下正釋(二)
                • 初問(四)
                  • 初勸問(二)
                    • 初舉諸法門(二)
                      • 初正解(三)
                        • 初正約六門釋
                        • 二復次下直約二諦釋
                        • 三若準下徧約三番釋(二)
                          • 初引勸辭述意
                          • 二且通下約三番廣解
                      • 二問佛下釋疑(二)
                        • 初立疑
                        • 二答下解釋(二)
                          • 初疏主正解(二)
                            • 初配釋
                            • 二佛有下結斥
                          • 二治者助釋
                    • 二正勸(二)
                      • 初正勸
                      • 二敦勸
                  • 二求問(二)
                    • 初分科
                    • 二斂字下隨釋(二)
                      • 初經家敘
                      • 二正發言
                  • 三許問(二)
                    • 初分科
                    • 二初勸下隨釋(二)
                      • 初勸供養(三)
                        • 初正勸
                        • 二釋(三)
                          • 初分科
                          • 二法中下隨釋(三)
                            • 初法(二)
                              • 初明過去德
                              • 二明現在德
                            • 二譬(二)
                              • 初分科
                              • 二初一下隨釋(二)
                                • 初為佛作譬(二)
                                  • 初譬法身(三)
                                    • 初總
                                    • 二別
                                    • 三結
                                  • 二譬應迹(二)
                                    • 初分科
                                    • 二一正下隨釋(三)
                                      • 初正應
                                      • 二從法身起
                                      • 三眾生得道
                                • 二為菩薩作譬(二)
                                  • 初舉非
                                  • 二明是
                            • 三合(二)
                              • 初分科
                              • 二合下隨釋(二)
                                • 初合佛譬(二)
                                  • 初合妙本
                                  • 二合應迹(二)
                                    • 初合從法身起
                                    • 二合眾生得道
                                • 二合菩薩譬(二)
                                  • 初合舉非
                                  • 二合明是
                          • 三開譬下結責
                        • 三結
                      • 二正許
                  • 四正問(二)
                    • 初分科
                    • 二初三下隨釋(二)
                      • 初問法(二)
                        • 初敘古解
                        • 二今將下今正釋(三)
                          • 初問理佛性體
                          • 二問分佛性義
                          • 三問究竟佛性名
                      • 二問人(二)
                        • 初問不見性人
                        • 二問見性人(二)
                          • 初問何法有了不了
                          • 二問何眼有了不了
                • 二答○
            • 二明中道○
            • 三明縛解○
            • 四明修道○
        • 二歎經○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初歎下隨釋(二)
      • 初歎問(二)
        • 初歎(二)
          • 初歎二莊嚴
          • 二歎解六義
        • 二論義(二)
          • 初番(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有云下隨釋(二)
                • 初前三就勝劣解(二)
                  • 初他解
                  • 二今明下今釋
                • 二後一就平等解
          • 二番(二)
            • 初分科
            • 二初正下隨釋(二)
              • 初問(三)
                • 初正難
                • 二釋難
                • 三結過
              • 二答(三)
                • 初詶正難
                • 二詶釋難
                • 三詶結過(二)
                  • 初唱兩章門
                  • 二釋(二)
                    • 初略示
                    • 二解為下廣釋(二)
                      • 初敘古解
                      • 二今解下明今釋(三)
                        • 初釋非凡所知
                        • 二菩薩下示菩薩能知
                        • 三今師下復宗顯義(二)
                          • 初顯師子以雙亡問
                          • 二佛還下顯如來以雙照答(三)
                            • 初顯雙照答正難
                            • 二還以下顯雙照答釋難
                            • 三又以下顯雙照答結過
      • 二正答(二)
        • 初分科
        • 二標者下正釋(五)
          • 初答初問(二)
            • 初牒問誡聽
            • 二正答初問(二)
              • 初明佛性體(三)
                • 初標名
                • 二釋相(二)
                  • 初分科
                  • 二初釋下釋相(二)
                    • 初釋空
                    • 二釋智
                • 三結體
              • 二簡不見者(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二)
                  • 初簡二邊異故不見
                  • 二簡起中道見故不見(二)
                    • 初明他解
                    • 二是義下明今釋(二)
                      • 初斥古解略明(二)
                        • 初示起見義
                        • 二後結下引結文證
                      • 二凡夫下示三人不見
          • 二答第二問(二)
            • 初敘義分科
            • 二初具下隨文解釋(二)
              • 初答問(二)
                • 初牒問
                • 二正答(二)
                  • 初分科
                  • 二初總下隨釋(三)
                    • 初總舉圓義(二)
                      • 初通別正解
                      • 二問答釋妨
                    • 二別舉徧義(二)
                      • 初懸示屬當(三)
                        • 初敘意分章
                        • 二他解下二師異解
                        • 三今明下今家屬當
                      • 二略屬下帖文正釋(二)
                        • 初結前生後
                        • 二初云下隨文釋義(四)
                          • 初不上不下(二)
                            • 初唱三章門
                            • 二解釋
                          • 二不生不死(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二)
                              • 初明中道(三)
                                • 初唱中道
                                  • 疏總釋(二)
                                    • 初牒初文總徵
                                    • 二解云下隨二文別釋(二)
                                      • 初他解(二)
                                        • 初正釋初文
                                        • 二如此下結示次文
                                      • 二云何下今釋(二)
                                        • 初責他約事
                                        • 二今作下示今約理
                                • 二明能破生死
                                  • 疏總釋(二)
                                    • 初牒初文總徵
                                    • 二解云下隨二文別釋(二)
                                      • 初他解(二)
                                        • 初正釋初文
                                        • 二如此下結示次文
                                      • 二云何下今釋(二)
                                        • 初責他約事
                                        • 二今作下示今約理
                                • 三結是佛性
                              • 二舉解惑(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三)
                                  • 初法
                                  • 二譬
                                  • 三合
                          • 三不斷不常(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三)
                              • 初唱章門
                              • 二釋(三)
                                • 初釋凡夫
                                • 二釋二乘
                                • 三釋菩薩
                              • 三結
                          • 四不因不果(三)
                            • 初分科
                            • 二只應下釋妨
                            • 三法說下隨釋(三)
                              • 初明有因有果(二)
                                • 初法(二)
                                  • 初標名
                                  • 二尋下簡示(二)
                                    • 初總簡
                                    • 二何故下示義
                                • 二譬(二)
                                  • 初對法辨異
                                  • 二若然下問答釋妨(二)
                                    • 初章安釋妨
                                    • 二荊溪助顯(二)
                                      • 初明譬與法異
                                      • 二若欲下明將法例譬
                              • 二明非因非果
                              • 三明亦是因果亦非因果(二)
                                • 初敘古(四)
                                  • 初開善釋
                                  • 二莊嚴釋
                                  • 三觀師釋
                                  • 四興皇釋
                                • 二然此下今釋
                    • 三結歎甚深(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三)
                        • 初略歎
                        • 二廣歎(二)
                          • 初分科
                          • 二初中下隨釋(六)
                            • 初明因緣甚深
                            • 二明凡夫不見
                            • 三明唯佛能見(二)
                              • 初略釋
                              • 二舊云下廣釋(二)
                                • 初敘古解
                                • 二今言下明今釋(二)
                                  • 初章安順釋
                                  • 二荊溪反釋(四)
                                    • 初明初住亦見始
                                    • 二明等覺不見終
                                    • 三明諸佛見始見終
                                    • 四文中下示初住不見始意
                            • 四重明甚深難見
                            • 五重明能見
                            • 六雙明見與不見(二)
                              • 初唱四章門
                              • 二釋四章(二)
                                • 初對前文示義
                                • 二問十下約少見釋疑(二)
                                  • 初疑問
                                  • 二舊下答釋(二)
                                    • 初敘舊解(二)
                                      • 初敘二解
                                      • 二難初家
                                    • 二今下明今釋
                        • 三總結
              • 二論義○
          • 三答第四問○
          • 四答第五問○
          • 五答第六問○
  • ○二論義(二)
    • 初問(二)
      • 初對答分問
      • 二地人下敘古反經(三)
        • 初敘二師立義
        • 二此應下明今家會通
        • 三然但下述經意結攝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法說下隨釋(三)
        • 初非問
        • 二正答(二)
          • 初答無差亦差(三)
            • 初正答(二)
              • 初法
              • 二譬(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二)
                  • 初譬(二)
                    • 初舉惡譬
                    • 二引善惡例
                  • 二合(二)
                    • 初敘異解
                    • 二佛性下明今破
            • 二引偈(三)
              • 初通示所出
              • 二若但下斥非顯是
              • 三今長下徵文廣釋(二)
                • 初舉長行為式(二)
                  • 初正引長行
                  • 二準文分義
                • 二若生下例佛意雙解(二)
                  • 初約差無差解(二)
                    • 初正解(三)
                      • 初各開成四
                      • 二生死下襵牒為二
                      • 三又即下結示有無
                    • 二此前下結判
                  • 二約本末重明(三)
                    • 初正明四句(二)
                      • 初列
                      • 二上文下釋(四)
                        • 初明兩本兩末
                        • 二又生下明一本一末
                        • 三又生下明末而不本本而不末
                        • 四末本下明非本非末
                    • 二分別下結例類通
                    • 三四句下復宗顯諦
            • 三舉譬
          • 二答何用修道(三)
            • 初敘意
            • 二他云下破古
            • 三文中下正釋(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二)
                • 初唱章門
                • 二解釋(二)
                  • 初以六度為莊嚴一乘為究竟(三)
                    • 初法
                    • 二譬
                    • 三合
                  • 二釋世間出世間(二)
                    • 初分科
                    • 二初如下隨釋(二)
                      • 初偏釋出世畢竟(三)
                        • 初出體
                        • 二釋名
                        • 三舉類
                      • 二雙釋世出世兩畢竟(二)
                        • 初分科
                        • 二初釋下隨釋(二)
                          • 初具釋三定
                          • 二重釋上定
        • 三引證(二)
          • 初敘意分科
          • 二一明下隨文釋義(二)
            • 初正引昔證(二)
              • 初引昔(三)
                • 初明洗浴
                • 二外道論義
                • 三時眾得益
              • 二證今
            • 二更會通
  • ○三答上第四問(二)
    • 初分科
    • 二初申下隨釋(二)
      • 初申問
      • 二初正下正答(二)
        • 初正答(二)
          • 初分科生起
          • 二初是下隨文解釋(三)
            • 初三譬譬有而不見(三)
              • 初盲人譬(二)
                • 初譬
                • 二合
              • 二眼病譬(二)
                • 初譬
                • 二合
              • 三初月譬(二)
                • 初譬
                • 二合(二)
                  • 初釋眾生悉有(二)
                    • 初引古解(二)
                      • 初二師解
                      • 二觀師釋(二)
                        • 初破前二解
                        • 二只具下正出巳義
                    • 二彼三下明今釋(三)
                      • 初總破古義
                      • 二何者下正明今解(二)
                        • 初明隨機四說
                        • 二欲使下示悟理同歸
                      • 三論人下結偏斥失(二)
                        • 初結示偏執
                        • 二今明下舉喻斥失
                  • 二合最下釋三種破煩惱(二)
                    • 初敘古解(三)
                      • 初莊嚴
                      • 二二解下開善
                      • 三又一下觀師(二)
                        • 初斥二師失意
                        • 二若論下示巳義符經
                    • 二今明下明今釋(二)
                      • 初歷破三家(二)
                        • 初總斥
                        • 二若三下歷破(三)
                          • 初破莊嚴
                          • 二破開善
                          • 三又二下破觀師(二)
                            • 初正破
                            • 二雖唱下結斥
                      • 二今明下正明今義(二)
                        • 初正釋(二)
                          • 初別對三教明破
                          • 二又一下圓論三觀明破
                        • 二前三下結示
            • 二一譬譬平等皆有(二)
              • 初分科述意
              • 二初明下隨文解釋(二)
                • 初譬(四)
                  • 初唱等有(二)
                    • 初疏主齊文解
                    • 二治者取意釋(二)
                      • 初探取喻意顯內外普該
                      • 二故下探居合文顯內外普該(二)
                        • 初引合文示性非局色心
                        • 二況下明一念三千該收依正
                  • 二出因緣體(二)
                    • 初通示大綱
                    • 二識支下逐支釋義
                  • 三明有具不具
                  • 四結等有
                • 二合
            • 三三譬譬待緣故見(二)
              • 初雪山譬(二)
                • 初譬
                • 二合(二)
                  • 初正合
                  • 二明理(三)
                    • 初唱九章問
                    • 二解釋
                    • 三總結
              • 二黑鐵譬(二)
                • 初譬
                • 二合
              • 三種子譬
        • 二結歎
  • ○四答第五問(二)
    • 初分科
    • 二其八下隨釋(二)
      • 初騰上兩問
      • 二作兩答以答前問(二)
        • 初唱十章
        • 二解釋(二)
          • 初分科
          • 二初番下隨釋(五)
            • 初番(九)
              • 初釋第一少欲第二知足(二)
                • 初懸示
                • 二就初下正釋(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約善惡共解
                    • 二約小大共解
              • 二釋第三寂靜
              • 三釋第三精進
              • 四釋第五正念
              • 五釋第六正定
              • 六釋第七正慧
              • 七釋第八解脫
              • 八釋第九讚歎解脫
              • 九釋第十以涅槃化眾生
            • 二番
            • 三番
            • 四番
            • 五番
  • ○五答第六問(二)
    • 初分科
    • 二初了下隨釋(二)
      • 初牒問
      • 二正答(二)
        • 初答(二)
          • 初明了與不了
          • 二明眼見聞見
        • 二勸(二)
          • 初分科
          • 二上云下隨釋(二)
            • 初勸修
            • 二論義(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三)
                • 初一番明見義(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明實不可知
                    • 二明亦有可知(二)
                      • 初對上辨異
                      • 二於中下分科隨釋(二)
                        • 初分科
                        • 二第六下隨釋(三)
                          • 初標
                          • 二第六下釋(六)
                            • 初身口二業
                            • 二形聲兩勝
                            • 三身通心通
                            • 四受身說法
                            • 五身忍口說法
                            • 六身形聲說
                          • 三結
                • 二四番明能見之行(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四)
                    • 初番(二)
                      • 初問(二)
                        • 初舉僧寶問
                        • 二舉佛說難
                      • 二答(二)
                        • 初答僧(三)
                          • 初結問
                          • 二以四緣故知
                          • 三結成可知
                        • 二答佛(二)
                          • 初持戒究竟不究竟
                          • 二為利不為利
                          • 三根深根淺
                          • 四為自為眾生
                          • 五自持須他教
                          • 六聲聞菩薩
                    • 二番(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番
                        • 二番
                    • 三番(二)
                      • 初問(三)
                        • 初領旨
                        • 二作難
                        • 三結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初如下隨釋(二)
                          • 初歎(三)
                            • 初歎因深
                            • 二歎持力
                            • 三誡聽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初有下隨釋(二)
                              • 初答持戒無因果(三)
                                • 初法(二)
                                  • 初唱有因
                                  • 二遮無盡
                                • 二譬(三)
                                  • 初立拒舉瓶譬
                                  • 二十二因緣譬
                                  • 三小乘八相譬(二)
                                    • 初章安解
                                    • 二荊溪釋
                                • 三合
                              • 二答涅槃有因難(二)
                                • 初述意
                                • 二初唱下正釋(三)
                                  • 初唱兩章門
                                  • 二釋兩章門(二)
                                    • 初釋是果
                                    • 二釋非因
                                  • 三結無因緣
                    • 四番(二)
                      • 初分科
                      • 二次畢下隨釋(二)
                        • 初問(三)
                          • 初領旨仰非
                          • 二舉六無為難
                          • 三結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初非下隨釋(二)
                            • 初明無因(三)
                              • 初非五就一
                              • 二六喻併非
                              • 三結無因
                            • 二明有因(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二)
                                • 初標章
                                • 二釋(三)
                                  • 初明有生了二因
                                  • 二舉三譬譬之
                                  • 三三番舉法門合之(二)
                                    • 初懸談敘意
                                    • 二而初下隨文正釋(二)
                                      • 初正釋(三)
                                        • 初事理相對
                                        • 二散定相對
                                        • 三橫豎相對
                                      • 二問下料簡(四)
                                        • 初問
                                        • 二答
                                        • 三竝
                                        • 四釋(二)
                                          • 初標世謂難通
                                          • 二此乃下引二經解釋
                • 三一番結成(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番
                    • 二番
  • ○二明中道(二)
    • 初標示分科
    • 二隨文釋義(三)
      • 初略標中道(三)
        • 初標雙非(二)
          • 初敘古
          • 二今皆下正釋(二)
            • 初斥二師
            • 二何者下示正義(二)
              • 初正釋今文
              • 二上文下引上證成(二)
                • 初引文竝釋
                • 二只以下舉一況斥
        • 二標不失(三)
          • 初標示
          • 二舊下破古(二)
            • 初敘
            • 二斥
          • 三此下正釋
        • 三標悉有
      • 二廣破邊執(二)
        • 初分科敘意
        • 二就破下隨文正釋(二)
          • 初破因中有果(三)
            • 初分科
            • 二初據下述意
            • 三就初下正釋(四)
              • 初據佛教(六)
                • 初番(二)
                  • 初問
                  • 二答
                • 二番(二)
                  • 初問
                  • 二答(三)
                    • 初奪破
                    • 二縱答
                    • 三更示
                • 三番(二)
                  • 初問
                  • 二答
                • 四番(二)
                  • 初問
                  • 二答
                • 五番(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縱答
                    • 二奪答
                • 六番(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敘古解
                    • 二今明下明今釋(二)
                      • 初竝斥二師
                      • 二今謂下正明今義
              • 二據世情(二)
                • 初隨文消釋(二)
                  • 初分科
                  • 二初三下隨釋(二)
                    • 初正破執(二)
                      • 初作三番(三)
                        • 初番(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初如下隨釋(二)
                              • 初非問
                              • 二竝難
                            • 二番(二)
                          • 初問
                          • 二答
                        • 三番(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一若下隨釋(三)
                              • 初奪破
                              • 二縱破(四)
                                • 初番
                                • 二番
                                • 三番
                                • 四番
                              • 三結奪
                      • 二更重破(二)
                        • 初分科
                        • 二初縱下隨釋(三)
                          • 初縱(二)
                            • 初分科敘意
                            • 二若乳下隨文釋義(三)
                              • 初應責酪駒
                              • 二應懷子孫
                              • 三應含五丈
                          • 二奪
                          • 三結呵
                    • 二示正義(二)
                      • 初分科
                      • 二初譬下隨釋(四)
                        • 初舉譬示正義(二)
                          • 初舉三譬
                          • 二合
                        • 二引偈證
                        • 三下約眾生(四)
                          • 初法
                          • 二譬
                          • 三合
                          • 四重譬
                        • 四高推佛境
                • 二觀上下總示三諦(二)
                  • 初章安正示
                  • 二荊溪述意
              • 三據緣因○
              • 四據正因○
          • 二破因中無果○
      • 三結歎佛性
  • ○三據緣因(二)
    • 初敘意分科
    • 二初番下隨文釋義(五)
      • 初番(二)
        • 初問
        • 二答
      • 二番(二)
        • 初問(二)
          • 初舉三譬
          • 二引乳譬合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四)
            • 初明性即是了因
            • 二明了應自了
            • 三應能兩了
            • 四舉正因為決
      • 三番(二)
        • 初問
        • 二答
          • 初分科
          • 二初破下隨釋(二)
            • 初破執(二)
              • 初破
              • 二釋
            • 二示正義
      • 四番(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泛舉三答
          • 二正用轉答
      • 五番(二)
        • 初問(二)
          • 初仰非
          • 二正問(三)
            • 初法
            • 二譬
            • 三合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一明下隨釋(二)
            • 初譬(二)
              • 初正釋經文(四)
                • 初明過去有
                • 二明未來有
                • 三重明過去有
                • 四重明未來有
              • 二未來下料簡釋妨(二)
                • 初正料簡
                • 二釋橘牙
            • 二合
  • ○四據正因(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四)
      • 初番(二)
        • 初問(四)
          • 初法
          • 二譬(四)
            • 初正舉譬
            • 二傍舉瞿曇姓
            • 三合譬
            • 四以譬帖佛性為難
          • 三合
          • 四結
        • 二答(二)
          • 初舉八事不可見
          • 二更破二事(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二)
              • 初總非
              • 二正破(二)
                • 初破細
                • 二破障
      • 二番(二)
        • 初問
        • 二答(五)
          • 初明本有本無皆不須了
          • 二舉非果為難
          • 三難麤應可見
          • 四舉幾相為竝
          • 五更取意破
      • 三番(二)
        • 初問
        • 二答
      • 四番(二)
        • 初問
        • 二答
  • ○二破因中無果(二)
    • 初敘意分科
    • 二領旨下隨文釋義(二)
      • 初問(三)
        • 初領旨
        • 二正難(二)
          • 初分科
          • 二初就下隨釋(七)
            • 初據業行
            • 二據斷善
            • 三據發心
            • 四據退不退
            • 五據修萬行六度
            • 六據退萬行
            • 七據僧寶
        • 三結難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此答下隨釋(七)
          • 初答第一業行
          • 二答第三發心(二)
            • 初牒問
            • 二正答
          • 三答第六退行
          • 四答第二斷善
          • 五答第五萬行(二)
            • 初分科
            • 二前無下隨釋(二)
              • 初正答
              • 二更取意難
          • 六答第七僧寶(四)
            • 初二種和合
            • 二十二部經和合
            • 三十二因緣和合
            • 四諸佛和合
          • 七答第四退不退(二)
            • 初分科
            • 二其難下隨釋(二)
              • 初牒問誡聽
              • 二正答(二)
                • 初分科述意
                • 二初十下隨文釋義(四)
                  • 初明退轉行(四)
                    • 初十三法
                    • 二六法(二)
                      • 初事釋
                      • 二又句下觀解(二)
                        • 初疏主正解
                        • 二治者述意
                    • 三五法
                    • 四二法
                  • 二明不退願(二)
                    • 初他解
                    • 二今解
                  • 三雙明退不退兩人(二)
                    • 初譬
                    • 二合
                  • 四重明不退行(二)
                    • 初問
                    • 二答
  • ○三明縛解(二)
    • 初敘意分科
    • 二先領下隨文正釋(五)
      • 初番(二)
        • 初問(二)
          • 初領旨唱無
          • 二生滅為難(三)
            • 初法
            • 二譬
            • 三合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初法下隨釋(二)
            • 初誡聽
            • 二正答(二)
              • 初縛(三)
                • 初死陰(三)
                  • 初法
                  • 二譬
                  • 三合(二)
                    • 初正合
                    • 二更引譬
                • 二中陰(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二)
                    • 初譬(二)
                      • 初正釋
                      • 二問下料簡(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通有
                          • 二別無
                    • 二合(二)
                      • 初分科
                      • 二二料下隨釋(二)
                        • 初正合(二)
                          • 初正合
                          • 二舉譬貼合
                        • 二料簡二眼三食
                • 三生陰
              • 二解
      • 二番(二)
        • 初分科
        • 二初問下隨釋(二)
          • 初問(二)
            • 初逆喻
            • 二舉陰無繫者
          • 二答(二)
            • 初法
            • 二譬
      • 三番(二)
        • 初問
        • 二答
      • 四番(二)
        • 初分科
        • 二初法下隨釋(二)
          • 初問
          • 二答(三)
            • 初法
            • 二譬
            • 三合
      • 五番(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從小下隨釋(二)
              • 初舉八喻(二)
                • 初列章
                • 二解釋
              • 二合燈喻
  • ○四修道(三)
    • 初總敘來意
    • 二分科生起
    • 三初問下隨文正解(四)
      • 初明道可修(三)
        • 初番(二)
          • 初問
          • 二答
        • 二番(二)
          • 初問
          • 二答(三)
            • 初得論修道
            • 二取意解
            • 三舉六譬
        • 三番(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敘意
            • 二答中下正釋(二)
              • 初法
              • 二兼出六譬
      • 二正明修道(二)
        • 初分科
        • 二初舉下隨釋(二)
          • 初明修道(二)
            • 初釋(二)
              • 初問(二)
                • 初牒偈問
                • 二一一請答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初偽下隨釋(三)
                  • 初真偽對辨(二)
                    • 初偽
                    • 二真
                  • 二偏為破惡
                  • 三偏為生善
            • 二論義(二)
              • 初分科敘意
              • 二初云下隨文釋義(二)
                • 初三番難涅槃(三)
                  • 初番(二)
                    • 初問
                    • 二答
                  • 二番(二)
                    • 初問
                    • 二答
                  • 三番(二)
                    • 初問
                    • 二答
                • 二四番難佛性(二)
                  • 初分科
                  • 二初法下隨釋(四)
                    • 初番(二)
                      • 初問(二)
                        • 初標兩章門
                        • 二釋
                      • 二答(二)
                        • 初法(二)
                          • 初牒文正釋
                          • 二地人下破古例成(二)
                            • 初破古立義
                            • 二然佛下明今例成(二)
                              • 初正明今義
                              • 二亦如下引二例成(二)
                                • 初引持戒例成
                                • 二引五性例成(二)
                                  • 初正引例成
                                  • 二問眾下因便料簡
                        • 二譬
                    • 二番(二)
                      • 初問
                      • 二答
                    • 三番(二)
                      • 初問
                      • 二答
                    • 四番(二)
                      • 初問
                      • 二答
          • 二明修道因緣○
      • 三修道之用○
      • 四勸修○
  • ○二明修道因緣(二)
    • 初分科
    • 二問意下隨釋(二)
      • 初明道緣(三)
        • 初處緣(二)
          • 初城處(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二)
                • 初呵
                • 二正釋(二)
                  • 初分科
                  • 二初報下隨釋(二)
                    • 初報地恩(三)
                      • 初報發心
                      • 二報四無量
                      • 三報弘誓
                    • 二驅邪黨(二)
                      • 初分科敘意
                      • 二六城下隨文釋義(二)
                        • 初徧六大城(六)
                          • 初至王舍
                          • 二往舍衛(二)
                            • 初分科
                            • 二然諸下隨釋(二)
                              • 初明往之緣
                              • 二共試神力正論往彼(二)
                                • 初分科
                                • 二所以下隨釋(三)
                                  • 初試緣(四)
                                    • 初求試(二)
                                      • 初敘意分科
                                      • 二就初下隨文釋義(二)
                                        • 初褒美於王
                                        • 二貶挫於佛
                                    • 二王不許
                                    • 三重求
                                    • 四王許
                                  • 二正試(二)
                                    • 初命王多造
                                    • 二正現神變
                                  • 三眾益
                          • 三至婆枳多
                          • 四向毗舍離
                          • 五至波羅奈
                          • 六至瞻婆
                        • 二至此降伏(二)
                          • 初敘意分科
                          • 二初是下隨文釋義(三)
                            • 初邪教
                            • 二正教
                            • 三邪正論義(二)
                              • 初分科
                              • 二此即下隨釋(二)
                                • 初正論(六)
                                  • 初番(二)
                                    • 初立邪義
                                    • 二佛破(三)
                                      • 初六根俱用
                                      • 二老少不殊
                                      • 三內外俱見
                                  • 二番(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此即下隨釋(三)
                                        • 初示因緣
                                        • 二破邪我(三)
                                          • 初唱不然
                                          • 二別出諸過
                                          • 三結過
                                        • 三結正我(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二)
                                            • 初略示
                                            • 二對辨
                                  • 三番(二)
                                    • 初改宗
                                    • 二佛破(二)
                                      • 初分科
                                      • 二初復下隨釋(二)
                                        • 初直就徧破(二)
                                          • 初責徧
                                          • 二責我
                                        • 二更就一異檢(二)
                                          • 初分科
                                          • 二就一下隨釋(二)
                                            • 初唱兩章門
                                            • 二二釋(二)
                                              • 初就一責
                                              • 二就多責
                                  • 四番(二)
                                    • 初外道救
                                    • 二佛破
                                  • 五番(二)
                                    • 初外道救
                                    • 二佛破(二)
                                      • 初分科
                                      • 二初破下隨釋(二)
                                        • 初唱不然
                                        • 二三種破(三)
                                          • 初從緣破
                                          • 二就明出異處破
                                          • 三就明暗其住破
                                  • 六番(二)
                                    • 初更請問
                                    • 二佛答(二)
                                      • 初破邪我
                                      • 二明正我
                                • 二降伏
          • 二樹處(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二)
              • 初結前生後
              • 二正明樹處(三)
                • 初表理
                • 二護法
                • 三法味利益
        • 二時緣○
        • 三人緣○
      • 二明道因○
  • ○二時緣(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二)
      • 初二月時(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舉喻明事
          • 二合譬明理
      • 二十五日時(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就本
          • 二就迹
  • ○三人緣(二)
    • 初分科
    • 二言莊下隨釋(二)
      • 初出人(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明因中六人
          • 二明果人
      • 二論義(二)
        • 初分科
        • 二於中下隨釋(三)
          • 初番(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明本(二)
                • 初略無住
                • 二廣無住(二)
                  • 初法(二)
                    • 初釋住
                    • 二釋無住
                  • 二譬(二)
                    • 初譬
                    • 二合
              • 二辨迹
          • 二番(二)
            • 初問
            • 二答
          • 三番(二)
            • 初問
            • 二答(三)
              • 初直明無十相
              • 二明有相之失
              • 三明無相之得
  • ○二明道因(二)
    • 初分科
    • 二然三下隨釋(三)
      • 初明三法(二)
        • 初略問答
        • 二廣問答(二)
          • 初分科
          • 二初本下隨釋(二)
            • 初問(二)
              • 初通問
              • 二別問(二)
                • 初廣約定問(三)
                  • 初據本有
                  • 二就一境
                  • 三就一行
                • 二以慧捨例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二)
                • 初答別問(二)
                  • 初答定(二)
                    • 初先答第二問以第三問例
                    • 二追答第一問
                  • 二答慧捨(二)
                    • 初答慧相
                    • 二答捨相
                • 二答通問(二)
                  • 初分科
                  • 二言取下隨釋(四)
                    • 初略標三法體(三)
                      • 初標定體
                      • 二出慧體
                      • 三明捨體(二)
                        • 初分科
                        • 二法如下隨釋(三)
                          • 初法
                          • 二譬
                          • 三合(二)
                            • 初河西解
                            • 二今師釋
                    • 二釋三法名
                    • 三更廣三法體(二)
                      • 初廣定體
                      • 二廣慧體
                    • 四明功能
      • 二辨二法相資(二)
        • 初簡示分科
        • 二隨文釋義(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總破
            • 二別破(二)
              • 初分科
              • 二何者下隨釋(二)
                • 初以法料簡(七)
                  • 初約無異(二)
                    • 初論體同(二)
                      • 初正釋(二)
                        • 初敘以別為難
                        • 二佛以下明以圓為答(二)
                          • 初懸敘圓意
                          • 二若然下牒經結示
                      • 二斯理下結勸
                    • 二舉譬
                  • 二約無有(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二)
                      • 初責人法
                      • 二結無破
                  • 三約無所(二)
                    • 初分科
                    • 二何者下隨釋(二)
                      • 初雙明不到到
                      • 二何者下雙結無破
                  • 四約無缺(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二)
                      • 初約法正破
                      • 二舉譬
                  • 五約無動(二)
                    • 初分科
                    • 二如四下隨釋(二)
                      • 初舉類破
                      • 二結破
                  • 六約無能(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四)
                      • 初奪
                      • 二縱
                      • 三更奪
                      • 四復縱
                  • 七約無作
                • 二示圓融無方定慧(三)
                  • 初敘意分科
                  • 二開此下結成四悉
                  • 三就初下隨文釋義(四)
                    • 初定慧相具(三)
                      • 初即定具慧
                      • 二定具世間等法
                      • 三具三菩提
                    • 二定慧相即(二)
                      • 初敘意分科
                      • 二初譬下隨文釋義(二)
                        • 初即定而慧
                        • 二即慧而定(二)
                          • 初正明
                          • 二功能
                    • 三定慧名相
                    • 四自在適時(二)
                      • 初分科
                      • 二答中下隨釋(二)
                        • 初唱時非時
                        • 二更問答(二)
                          • 初問
                          • 二答
      • 三明力用○
  • ○三明修道[1]〔之〕用(二)
    • 初分科
    • 二初牒下隨釋(二)
      • 初感樂得涅槃(二)
        • 初明得涅槃
        • 二論義(二)
          • 初番(二)
            • 初問
            • 二答
          • 二番(二)
            • 初問
            • 二答(三)
              • 初標
              • 二釋
              • 三結
      • 二離苦轉障(二)
        • 初分科
        • 二初告下隨釋(二)
          • 初明所轉之業障(二)
            • 初明業不定故障可轉(二)
              • 初問(二)
                • 初問善業(五)
                  • 初無窮(三)
                    • 初語端
                    • 二領旨
                    • 三結問
                  • 二必定(二)
                    • 初領旨
                    • 二正問
                  • 三重無窮
                  • 四重必定
                  • 五舉況結問
                • 二問惡業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初歎下隨釋(二)
                  • 初讚問
                  • 二答(二)
                    • 初緣起
                    • 二正答(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四)
                        • 初開權
                        • 二顯實
                        • 三釋權
                        • 四釋實(四)
                          • 初出二人
                          • 二出二轉
            • 二明業不定故道可修(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敘意分科
                • 二先若下隨文釋義(四)
                  • 初正明業不定故修道(二)
                    • 初明不定(二)
                      • 初若定不勞修道
                      • 二不定可得修道
                    • 二善惡相奪
                  • 二明業定有多過(二)
                    • 初分科
                    • 二初明下隨釋(二)
                      • 初明定則無修道(二)
                        • 初略(二)
                          • 初明若定不須修
                          • 二明不修無解脫
                        • 二廣(二)
                          • 初定不須修
                          • 二不修無脫期
                      • 二明定故有多過(二)
                        • 初分科
                        • 二初正下隨釋(二)
                          • 初業定過(二)
                            • 初正明有過
                            • 二結無修道
                          • 二人時定過(二)
                            • 初分科
                            • 二初明下隨釋(二)
                              • 初正明過(二)
                                • 初人定過
                                • 二時定過
                              • 二結不須修道
                  • 三雙明業定不定(二)
                    • 初分科
                    • 二然業下隨釋(二)
                      • 初唱兩章(二)
                        • 初束四為二
                        • 二所以下結示正意
                      • 二解釋(二)
                        • 初分科
                        • 二緣合下隨釋(二)
                          • 初釋定章(二)
                            • 初報定時不定
                            • 二報定時定(二)
                              • 初分科
                              • 二此初下隨釋(三)
                                • 初釋報定(三)
                                  • 初定業
                                  • 二還復不定(三)
                                    • 初智轉重為輕
                                    • 二愚轉輕為重
                                    • 三結不定
                                  • 三釋疑證轉(二)
                                    • 初釋疑
                                    • 二證轉(二)
                                      • 初略
                                      • 二廣
                                • 二釋時定(二)
                                  • 初分科
                                  • 二前明下隨釋(二)
                                    • 初釋現報(二)
                                      • 初為調達所弊
                                      • 二為迦羅富所弊
                                    • 二雙結生後
                                • 三雙結(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二)
                                    • 初雙結
                                    • 二偏結時
                          • 二釋不定章
                  • 四結不定故修道(二)
                    • 初結定則為失
                    • 二結不定為得
          • 二明能轉之治道○
  • ○二明能轉五治道(二)
    • 初分科
    • 二中下隨釋(三)
      • 初轉障人(二)
        • 初法說
        • 二舉十二譬
      • 二轉障行(二)
        • 初分科
        • 二問意下隨釋(二)
          • 初問(二)
            • 初領旨
            • 二正問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云身下隨釋(三)
              • 初出愚智輕重不定(二)
                • 初出人
                • 二法說
              • 二舉六復次
              • 三以十四善男子譬說
      • 三明轉相(二)
        • 初分科
        • 二初問下隨釋(二)
          • 初番(二)
            • 初問
            • 二答
          • 二番(二)
            • 初問
            • 二答
  • ○四勸修(二)
    • 初分科
    • 二初問下隨釋(二)
      • 初舉法勸(二)
        • 初問(三)
          • 初問佛性力故應同得涅槃那有六道差別(二)
            • 初領旨
            • 二作問
          • 二問既有佛性應自得菩提何用修道(四)
            • 初領經
            • 二作譬
            • 三合
            • 四結難
          • 三問既有佛性即能吸得菩提(三)
            • 初法
            • 二譬
            • 三合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譬中下隨釋(二)
            • 初正答(四)
              • 初答同得涅槃難(三)
                • 初譬(二)
                  • 初分科
                  • 二初七下隨釋(二)
                    • 初總大意(二)
                      • 初釋恒河七人(二)
                        • 初釋七種人(二)
                          • 初示七人
                          • 二上說下述佛意
                        • 二此經下釋恒河(二)
                          • 初通示六河
                          • 二此中下簡出今品(二)
                            • 初正簡今品
                            • 二迦葉下對下辨異
                      • 二言洗下隨洗浴等文
                    • 二別列七人
                • 二合(二)
                  • 初合總譬
                  • 二合別譬(四)
                    • 初合常沒(二)
                      • 初略合
                      • 二廣合
                    • 二合將立而退
                    • 三今得住
                    • 四合四人
                • 三結(二)
                  • 初敘意分科
                  • 二次明下隨文釋義(二)
                    • 初明不修不得非如來咎
                    • 二修者必得(二)
                      • 初譬
                      • 二合
              • 二答吸取菩提難(二)
                • 初牒問褒貶
                • 二正答(二)
                  • 初修者必得(二)
                    • 初譬
                    • 二合
                  • 二不修不得(二)
                    • 初譬
                    • 二合
              • 三答不須修道難(二)
                • 初呵其引經謬
                • 二正答(三)
                  • 初虗空譬
                  • 二財物譬
                  • 三造業譬(二)
                    • 初譬(二)
                      • 初造業
                      • 二修者必得
                    • 二合(二)
                      • 初合造業
                      • 二合修者必得
              • 四重答吸取難(二)
                • 初分科
                • 二初非下隨釋(二)
                  • 初非其問
                  • 二正答(二)
                    • 初釋(二)
                      • 初總敘意
                      • 二今釋下別釋文
                    • 二譬(二)
                      • 初譬
                      • 二合(二)
                        • 初以譬合譬
                        • 二更以法合所譬之法(二)
                          • 初分科
                          • 二初正下隨釋(三)
                            • 初因不吸果(三)
                              • 初正合磁石譬
                              • 二顯無吸之義
                              • 三正顯不吸
                            • 二佛性無有住處(三)
                              • 初法
                              • 二譬(二)
                                • 初正舉譬
                                • 二舉如來貼譬
                              • 三合
                            • 三廣辨佛性(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四)
                                • 初非當非現而說當有(二)
                                  • 初譬
                                  • 二合
                                • 二非即非離(二)
                                  • 初譬(二)
                                    • 初定字體
                                    • 二牽象下正解釋(三)
                                      • 初破古解(二)
                                        • 初古解
                                        • 二如此下今破(二)
                                          • 初據義破
                                          • 二此文下引文破
                                      • 二頭足下明今釋
                                      • 三若取下結得失(二)
                                        • 初結古失
                                        • 二取不下結今得(二)
                                          • 初正結
                                          • 二若得下例廣
                                  • 二合(二)
                                    • 初總合
                                    • 二別合(三)
                                      • 初正合(六)
                                        • 初色(三)
                                          • 初正合
                                          • 二舉譬帖
                                          • 三結
                                        • 二受(三)
                                          • 初正合
                                          • 二舉譬帖
                                          • 三結
                                        • 三想(三)
                                          • 初正合
                                          • 二舉譬帖
                                          • 三結
                                        • 四行(三)
                                          • 初正合
                                          • 二舉譬帖
                                          • 三結
                                        • 五識(三)
                                          • 初正合
                                          • 二舉譬帖
                                          • 三結
                                        • 六我(二)
                                          • 初正合
                                          • 二舉譬帖
                                      • 二更舉本盲帖
                                      • 三結
                                • 三簡邪正(二)
                                  • 初簡邪我
                                  • 二明正我(二)
                                    • 初分科
                                    • 二譬下隨釋(二)
                                      • 初假我(二)
                                        • 初法
                                        • 二譬
                                      • 二真我
                                • 四廣出體性(二)
                                  • 初分科
                                  • 二前四下隨釋(三)
                                    • 初明佛性
                                    • 二還結是當
                                    • 三結非五陰
            • 二總結(三)
              • 初結問不須修道
              • 二結勸
              • 三結歎(二)
                • 初佛歎
                • 二師子吼歎
      • 二舉人勸○
  • ○二舉人勸(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分科點示
      • 二隨文正釋(三)
        • 初自試其心
        • 二為物受苦
        • 三用六度化他
  • ○二歎經(二)
    • 初分科敘意
    • 二初略下隨文釋義(三)
      • 初歎弘經人(二)
        • 初總略歎(二)
          • 初分科敘意
          • 二初有下隨文釋義(二)
            • 初通歎
            • 二別歎
        • 二廣釋
      • 二歎所弘法(二)
        • 初分科
        • 二法可下隨釋(二)
          • 初歎經(三)
            • 初法
            • 二譬
            • 三合
          • 三料簡(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總明不受卵濕二生
              • 二別明不受化生
      • 三歎說教主(三)
        • 初請求說
        • 二歎
        • 三結

涅槃經治定疏科卷第八


校注

[0224001] 之疏作力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