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涅槃經治定疏科

涅槃經治定疏科卷卷三

  • ○二金剛身品答金剛不壞問(二)
    • 初題目(三)
      • 初正釋題目(三)
        • 初雙標
        • 二金剛下雙釋(二)
          • 初釋喻
          • 二金精下合法(二)
            • 初提喻合法
            • 二然下示文正意
        • 三若從下雙結
      • 二復次下委示通別(二)
        • 初就義正示(二)
          • 初約迷悟示通別(二)
            • 初明悟者圓通
            • 二若不下為迷者分別
          • 二若以下約各義結通別
        • 二有人下附文重示(二)
          • 初引古釋義
          • 二今明下示今附文(二)
            • 初明諸品廣陳不出五果
            • 二五果下結示通別以顯理融
      • 三又他下簡顯法體(二)
        • 初敘古釋(二)
          • 初古釋身壽義
          • 二今斥成歷別
        • 二今則下明今解
    • 二本文(二)
      • 初總別科分
      • 二略舉下隨文釋義(二)
        • 初明法身果答金剛問(二)
          • 初明法身
          • 二論義(二)
            • 初總別分科
            • 二初問下隨文釋義(三)
              • 初問(二)
                • 初問
                • 二釋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初如下隨釋(三)
                  • 初非其所問
                  • 二正答(三)
                    • 初定數簡顯
                    • 二然古下懸釋示意(二)
                      • 初懸釋初後(二)
                        • 初釋初非身是身(二)
                          • 初出古解(三)
                            • 初敘古總標
                            • 二一云下引義判斥
                            • 三今未下謙[A1]己結意
                          • 二天台下明今釋(二)
                            • 初解非列句(二)
                              • 初章安略引(三)
                                • 初指師列數
                                • 二單四下依次示句(三)
                                  • 初單四句
                                  • 二複四句
                                  • 三具四句
                                • 三但依下指文結意
                              • 二私下荊溪委示(三)
                                • 初敘意總標
                                • 二先約下望彼判句(二)
                                  • 初約是(三)
                                    • 初單
                                    • 二複
                                    • 三具
                                  • 二約非(三)
                                    • 初單
                                    • 二複
                                    • 三具
                                • 三仍存下述意結示
                            • 二將此下斥古顯今(二)
                              • 初斥古義淺
                              • 二今言下顯今義深
                        • 二又解下釋後除一法相
                      • 二古來下屬當示意(三)
                        • 初破古標今
                        • 二夫如下歷教示意(二)
                          • 初來意
                          • 二百非下正示(四)
                            • 初藏
                            • 二通
                            • 三別
                            • 四圓
                        • 三離前下簡顯結斥
                    • 三此既下分經通解(二)
                      • 初百句互具
                      • 二三諦分經(二)
                        • 初分經示義(三)
                          • 初非俗入真
                          • 二非真出俗
                          • 三即邊入中
                        • 二雖此下離過顯體
                  • 三結勸(二)
                    • 初分科
                    • 二初結下隨釋(二)
                      • 初結(二)
                        • 初約本迹正釋(二)
                          • 初釋經結本體
                          • 二又結下釋經結迹用(二)
                            • 初牒經正釋
                            • 二若例下例餘四身
                        • 二明五下例文結意(二)
                          • 初結為三諦
                          • 二依入下結具百句
                      • 二勸
              • 三領解
        • 二明法身因答堅固力問○
  • ○二明法身因答堅固力問(二)
    • 初總標敘意
    • 二迦葉下依文釋義(二)
      • 初騰疑
      • 二佛答(二)
        • 初總別分科
        • 二隨文釋義(三)
          • 初正答(二)
            • 初略答(二)
              • 初護法
              • 二引證
            • 二廣答(二)
              • 初總別科分
              • 二在家下隨文釋義(二)
                • 初廣護法(二)
                  • 初在家(二)
                    • 初正釋經文
                    • 二皆是下約時顯意
                  • 二出家(二)
                    • 初問
                    • 二答
                • 二廣引證(二)
                  • 初科分
                  • 二前二下隨釋(四)
                    • 初護法本緣
                    • 二護法行
                    • 三護法果報
                    • 四結會
          • 二領解
          • 三勸修(二)
            • 初總別科分
            • 二問者下隨文釋義(二)
              • 初通舉因果以勸四眾
              • 二別勸在家開執刀杖(二)
                • 初勸
                • 二簡(二)
                  • 初正釋經文(四)
                    • 初問(二)
                      • 初問師之有無
                      • 二問戒之持犯
                    • 二答(二)
                      • 初總別分科
                      • 二寄結下隨文釋義(二)
                        • 初正答(二)
                          • 初答戒有無(二)
                            • 初答
                            • 二更問(二)
                              • 初問云何化他
                              • 二答與護法人俱
                          • 二答師有無(二)
                            • 初分科
                            • 二略下隨釋(二)
                              • 初略答
                              • 二廣答(二)
                                • 初敘意
                                • 二廣摧下隨釋(三)
                                  • 初廣摧伏(三)
                                    • 初出壞眾師弟
                                    • 二通舉三眾
                                    • 三明淨眾能壞前二
                                  • 二廣持律(三)
                                    • 初對律部辨示
                                    • 二神解下列今經五名
                                    • 三云何下正隨文釋義
                                  • 三廣持經
                        • 二結歎
                    • 三領
                    • 四述
                  • 二學人下再示餘五
  • ○三名字功德品答究竟彼岸問(二)
    • 初題目(三)
      • 初就題目釋義(二)
        • 初分字辨意(二)
          • 初舉世間
          • 二例佛法
        • 二今下分字正解(二)
          • 初釋名功德(三)
            • 初徵文列善
            • 二引古斥非
            • 三初譬下依經正示
          • 二釋字功德
      • 二六卷下對古經辨示
      • 三此品下示答問意趣
    • 二本文(二)
      • 初總別分科
      • 二受持下隨文釋義(四)
        • 初勸持(二)
          • 初勸持
          • 二受持(二)
            • 初敘古斥非(二)
              • 初敘古
              • 二今下斥非
            • 二夫大下正示今義
        • 二問(二)
          • 初分科
          • 二向下隨釋(二)
            • 初問名功德
            • 二問持功德
        • 三答(二)
          • 初總別分科
          • 二初文下隨文釋義(二)
            • 初答名(三)
              • 初判名
              • 二明七善
              • 三明七譬(二)
                • 初斥古明今
                • 二問此下正釋七譬(二)
                  • 初釋前六譬(二)
                    • 初廣釋第一
                    • 二餘五下略指五譬
                  • 二最後下釋第七譬(二)
                    • 初釋所譬八味
                    • 二問云下釋能譬八味(二)
                      • 初徵
                      • 二有人下釋(二)
                        • 初引古斥非
                        • 二今謂下今師正釋
            • 二答持
        • 四領解(二)
          • 初領名
          • 二領持
  • ○四四相品答開微密問(二)
    • 初題目(二)
      • 初正釋題目(二)
        • 初通約涅槃釋
        • 二前諸下別約三德(二)
          • 初徵文示德
          • 二今解下從正立名
      • 二問願下料簡所答(二)
        • 初竝問
        • 二舊釋下答釋(二)
          • 初古釋(二)
            • 初斥二師解
            • 二敘興皇義(二)
              • 初按定
              • 二昔以下解釋(二)
                • 初總釋橫豎(二)
                  • 初約豎明開
                  • 二佛名下約橫明說
                • 二復次下別釋橫豎(二)
                  • 初約豎(二)
                    • 初標
                    • 二昔教下釋
                  • 二約橫
          • 二是義下今解(二)
            • 初破興皇(二)
              • 初總斥
              • 二常無下正破(二)
                • 二約四句立義
                • 二若爾下舉他解竝破
            • 二今明下示今義(二)
              • 初約常等四句以釋義
              • 二約開等四句判自他(二)
                • 初正釋義(二)
                  • 初自他共論開說(二)
                    • 初立四句示義
                    • 二今之下約六即釋成
                  • 二又一下約自他各論開說(四)
                    • 初約自行明開說
                    • 二說中下約化他明開說
                    • 三自行下約自他合明開說
                    • 四不自下約非自他明開說
                • 二如是下結無差
    • 二本文○
  • ○二本文(二)
    • 初懸示消文(二)
      • 初總敘所承(三)
        • 初敘古三解
        • 二今家下明今承用
        • 三然呼下從多立名
      • 二約四下正示其義(三)
        • 初口密(二)
          • 初標列
          • 二何者下正釋(二)
            • 初破偏
            • 二顯圓
        • 二約十下身密
        • 三約百下意密
    • 二就口下入經隨釋(二)
      • 初總別分科
      • 二初為下隨文釋義(三)
        • 初開口密(二)
          • 初正明口密(二)
            • 初明四相(二)
              • 初明一相四相(二)
                • 初分科敘意
                • 二標大下隨文正釋(三)
                  • 初標
                  • 二列
                  • 三釋(四)
                    • 初自正(二)
                      • 初分科
                      • 二初云下隨釋(二)
                        • 初佛自正
                        • 二譬比丘自正(三)
                          • 初敘意分科
                          • 二見火下隨文釋義(三)
                            • 初見火
                            • 二誓
                            • 三結
                          • 三舊有下釋通妨義(二)
                            • 初立妨
                            • 二觀下答釋(二)
                              • 初觀師明教門緣異
                              • 二今師約相智不同
                    • 二正他(二)
                      • 初分科懸示(二)
                        • 初分科
                        • 二初文下示義(二)
                          • 初略對四悉
                          • 二夫下廣釋四悉(二)
                            • 初正釋(四)
                              • 初世界(二)
                                • 初總敘來意
                                • 二女人下提喻釋義(二)
                                  • 初正釋
                                  • 二含酥下總結
                              • 二又嬰下為人
                              • 三又兒下對治
                              • 四又兒下第一義
                            • 二推此下總結
                      • 二就歡下隨文正釋(四)
                        • 初歡喜正他(二)
                          • 初分科
                          • 二舊四下隨釋(五)
                            • 初女人默念
                            • 二如來故問
                            • 三女人歎佛
                            • 四請法多少
                            • 五結其歡喜
                        • 二生善正他(二)
                          • 初敘意分科
                          • 二初成下隨科釋義(三)
                            • 初成前歡喜
                            • 二正是生善
                            • 三料簡不堪對治
                        • 三對治正他(二)
                          • 初分科
                          • 二以出下隨釋(二)
                            • 初牒不堪
                            • 二正明對治
                        • 四第一義正他
                    • 三隨問答(二)
                      • 初分科
                      • 二初文下正釋(二)
                        • 初正能問答(二)
                          • 初問
                          • 二答
                        • 二唱斷肉(二)
                          • 初標科
                          • 二初番下隨釋(六)
                            • 初番問答(二)
                              • 初迦葉問
                              • 二如來答
                            • 二番問答(二)
                              • 初迦葉問
                              • 二如來答
                            • 三番問答(二)
                              • 初迦葉問
                              • 二如來答
                            • 四番問答(二)
                              • 初迦葉問
                              • 二如來答
                            • 五番問答(二)
                              • 初迦葉問
                              • 二如來答
                            • 六番問答(二)
                              • 初迦葉問
                              • 二如來答(八)
                                • 初呵同尼乾
                                • 二須識開遮意
                                • 三頓制斷肉
                                • 四食肉怨嫌
                                • 五執小謗大
                                • 六食肉起惡
                                • 七除饑年污器
                                • 八結制
                    • 四善解因緣(二)
                      • 初簡顯分科
                      • 二初假下隨文釋義(二)
                        • 初問答明不頓說(二)
                          • 初設四問(三)
                            • 初分問總別
                            • 二如來下依文釋義
                            • 三佛答下舊釋所憑
                          • 二就答下不次答(二)
                            • 初標示
                            • 二初答下隨釋(五)
                              • 初答木叉
                              • 二答墮
                              • 三重答木叉
                              • 四答律
                              • 五答總問
                        • 二問答明不預說(二)
                          • 初標科
                          • 二先問下隨釋(二)
                            • 初設問(二)
                              • 初問何不預說
                              • 二問將欲陷墜
                            • 二佛答(二)
                              • 初總別科分
                              • 二初譬下隨文釋義(二)
                                • 初答陷墜之譏
                                • 二答不表之意(二)
                                  • 初譬
                                  • 二合(二)
                                    • 初科分
                                    • 二初雖下正釋(二)
                                      • 初正合
                                      • 二舉輪寶明開合意
              • 二明四相一相○
            • 二料簡涅槃○
          • 二兼明身意二密(虗科)
        • 二開身密○
        • 三開意密○
  • ○二明四相一相(三)
    • 初簡顯示意
    • 二他以下引類釋成(二)
      • 初舉古斥非
      • 二一四下今師引類
    • 三就文下隨文解釋(三)
      • 初科分
      • 二隨文釋(二)
        • 初正明四一
        • 二反質釋疑(四)
          • 初疑
          • 二質
          • 三答
          • 四通
      • 三問四下例四悉
  • ○二料簡涅槃(三)
    • 初簡辨(二)
      • 初牒前義問
      • 二四相下約名同答
    • 二文為下分科
    • 三初佛下隨釋(四)
      • 初佛料簡(二)
        • 初分科
        • 二一明下隨釋(二)
          • 初假作難(五)
            • 初明滅惑
            • 二明滅有
            • 三明滅依
            • 四明滅正
            • 五通滅有
          • 二佛作答(二)
            • 初總別分科
            • 二通呵下隨文釋義(三)
              • 初呵(二)
                • 初通呵
                • 二別呵
              • 二答(三)
                • 初答滅惑滅依兩問
                • 二答滅有滅正兩問
                • 三答第五通問
              • 三結異
      • 二迦葉下論義(二)
        • 初總別科分
        • 二初問下隨文釋義(二)
          • 初問答(二)
            • 初問(二)
              • 初懸示
              • 二初云下正釋(二)
                • 初明由煩惱故有
                • 二明由業故有
            • 二答
          • 二問答(二)
            • 初分科
            • 二初問下隨釋(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科分
                • 二初彈下隨釋(二)
                  • 初彈非
                  • 二轉譬
      • 三領解
      • 四述成
  • ○二開身密(三)
    • 初懸談義旨(二)
      • 初明來意(二)
        • 初牒名顯意
        • 二前下對前互辨
      • 二斥古解(二)
        • 初他師解開密義(二)
          • 初敘古義
          • 二理豈下明今破
        • 二成論下三家解變化義(三)
          • 初論人約權解(二)
            • 初敘古義
            • 二明今斥
          • 二地人約用解(二)
            • 初敘古義
            • 二明今斥
          • 三他人約術解(二)
            • 初敘古義
            • 二明今斥(二)
              • 初術即三諦
              • 二莊周下舉劣況勝
    • 二總別分科
    • 三初如下隨文解釋(二)
      • 初開身密(二)
        • 初問(四)
          • 初領旨
          • 二正難
          • 三結問
          • 四請答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初如下隨釋(三)
            • 初總非
            • 二誡聽
            • 三正答(二)
              • 初總別分科
              • 二初中下隨文釋義(二)
                • 初通舉菩薩(二)
                  • 初正釋(七)
                    • 初復次(二)
                      • 初正釋現文(二)
                        • 初引古解(二)
                          • 初敘古解
                          • 二引他難
                        • 二夫涅下明今義(二)
                          • 初明涅槃體徧
                          • 二今明下約因人正釋(二)
                            • 初正明今義
                            • 二何故下結破兩家(二)
                              • 初雙牒彼義(二)
                                • 初牒立義家
                                • 二復何下牒立難家
                              • 二下文下引文正破
                      • 二此七下通示七義
                    • 二復次
                    • 三復次
                    • 四復次
                    • 五復次
                    • 六復次
                    • 七復次
                  • 二總結
                • 二別舉釋迦(二)
                  • 初分科
                  • 二初如下隨釋(三)
                    • 初略明化道之法
                    • 二廣辨方便之處(二)
                      • 初總別分科
                      • 二初此下隨文釋義(三)
                        • 初總明三千施化
                        • 二別明閻浮施化(四)
                          • 初此生應現
                          • 二餘生應現
                          • 三重明此生
                          • 四重辨餘生
                        • 三總結諸方便
                    • 三總結
      • 二論義(二)
        • 初分科
        • 二此中下隨釋(二)
          • 初問答(二)
            • 初問
            • 二答(三)
              • 初呵其問
              • 二舉譬答
              • 三反責
          • 二問答(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初二下隨釋(四)
                • 初呵問
                • 二定宗
                • 三會譬
                • 四料簡
  • ○三開意密(二)
    • 初懸談義旨(二)
      • 初標示分文
      • 二他下正談義旨(三)
        • 初約三業釋密(二)
          • 初敘他解
          • 二明今釋(二)
            • 初約三業正示(二)
              • 初徵文斥舊
              • 二何者下義通三
            • 二又約下約自他釋成(三)
              • 初約自他四句
              • 二約一十二句
              • 三又無下約機理釋成(二)
                • 初約理本無
                • 二特以下隨機則有
        • 二問釋下對諸經解妨(二)
          • 初引古解論立疑
          • 二此義下斥非例今以答
        • 三故前下示二段相關
    • 二就開下正釋經文(二)
      • 初總別分科
      • 二初文下隨文釋義(二)
        • 初開密(二)
          • 初開密(三)
            • 初問(三)
              • 初非密藏而言無
              • 二是密語而言有(二)
                • 初敘意科分
                • 二初法下隨文釋義(三)
                  • 初法
                  • 二譬
                  • 三合
              • 三結
            • 二答(二)
              • 初分科敘意
              • 二就九下隨文釋義(二)
                • 初歎問答無密藏
                • 二九譬答有密語(二)
                  • 初分科
                  • 二初文下隨釋(三)
                    • 初七譬斥密三業開顯三業(七)
                      • 初秋月譬
                      • 二積金譬
                      • 三身根譬
                      • 四負財譬(二)
                        • 初敘古解
                        • 二明今釋(二)
                          • 初約負貸釋
                          • 二約荷負釋
                      • 五多財譬
                      • 六根醜譬
                      • 七語論譬
                    • 二長者教子一譬釋開密因緣(二)
                      • 初總別分科
                      • 二初二下隨文釋義(二)
                        • 初為密作譬(二)
                          • 初開(四)
                            • 初欲教大
                            • 二緣不堪
                            • 三不說大
                            • 四結無覆藏
                          • 二合(四)
                            • 初合欲說大
                            • 二合且為說小
                            • 三合不為說大
                            • 四合無秘藏
                        • 二為開作譬(二)
                          • 初譬
                          • 二合(二)
                            • 初略指如文
                            • 二舊下斥他憑用(二)
                              • 初引古諍論(四)
                                • 初示舊師憑文立
                                • 二約興皇引經難
                                • 三解下以無當通大救
                                • 四竝下以滿應通小竝
                              • 二今下明今用義
                    • 三龍王一譬明無開密因緣
            • 三領解
          • 二論義(二)
            • 初總別分科
            • 二初問下隨文釋義(二)
              • 初論義(二)
                • 初問答(二)
                  • 初問(三)
                    • 初領今常
                    • 二引昔無常
                    • 三問云何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初昔下隨釋(二)
                      • 初明昔權
                      • 二明今實
                • 二問答(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隨經文別釋(四)
                      • 初答無積聚
                      • 二答食知足
                      • 三答迹難尋
                      • 四答至何方
                    • 二今明下約德諦通示
              • 二領解
        • 二解脫○
  • ○二解脫(二)
    • 初敘意分科
    • 二略說下隨文辨義(三)
      • 初略明解脫(二)
        • 初略說解脫(二)
          • 初分科懸敘
          • 二所言下隨文釋義(三)
            • 初舉廣大(三)
              • 初法
              • 二譬
              • 三合
            • 二舉無瘡疣(二)
              • 初敘古解
              • 二就文下隨文義(三)
                • 初法
                • 二譬
                • 三合
            • 三解脫處(二)
              • 初分科
              • 二文中下隨釋(二)
                • 初自解脫
                • 二調伏他
        • 二論義(二)
          • 初標示
          • 二初二下隨釋(二)
            • 初二番論無瘡疣(二)
              • 初問答
              • 二問答
            • 二三番論解脫處(三)
              • 初問答
              • 二問答(二)
                • 初總別分科
                • 二舊下隨文釋義(二)
                  • 初問雙標
                  • 二答(二)
                    • 初雙釋(二)
                      • 初異解
                      • 二今釋
                    • 二雙結
              • 三問答
      • 二廣明解脫(二)
        • 初分科
        • 二問或下隨釋(二)
          • 初問(二)
            • 初古解
            • 二今釋
          • 二答(四)
            • 初敘古解釋(二)
              • 初明古定數
              • 二明古解義
            • 二天台下述師傷歎
            • 三上舉下自陳義旨(三)
              • 初明義妙言絕
              • 二謙[A2]己分文
              • 三此中下指經文意
            • 四觀師下隨文略消(六)
              • 初廣上無瘡疣
              • 二廣上解脫處
              • 三廣上性廣博
              • 四更廣無瘡疣(二)
                • 初約絕待釋
                • 二約相待釋
              • 五更廣解脫處
              • 六三廣無瘡疣(二)
                • 初正解
                • 二問下釋疑(二)
                  • 初疑問
                  • 二開下答釋(二)
                    • 初引古解
                    • 二今若下依今解
      • 三總結解脫(二)
        • 初分科
        • 二總結下隨釋(二)
          • 初總結
          • 二論義(三)
            • 初科分明略舉
            • 二私云下治者示統收
            • 三初問下隨經文釋義(三)
              • 初問三歸(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初體下隨釋(四)
                    • 初體妙故三
                    • 二料簡故三
                    • 三引證故三
                    • 四自在故三
              • 二問無作樂(二)
                • 初分科
                • 二初領下隨釋(二)
                  • 初問(二)
                    • 初領旨
                    • 二作難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以患下隨釋(三)
                      • 初譬
                      • 二合
                      • 三結
              • 三問不生滅(二)
                • 初分科
                • 二前四下隨釋(五)
                  • 初問答
                  • 二問答
                  • 三問答
                  • 四問答
                  • 五問答(四)
                    • 初問
                    • 二答
                    • 三領解
                    • 四述成
  • ○五四依品答作依止問(二)
    • 初題目(三)
      • 初正釋(二)
        • 初略釋
        • 二憑有下廣釋(四)
          • 初世界
          • 二答上下為人
          • 三又昔下對治
          • 四又昔下第一義
      • 二問如下料簡(三)
        • 初約現形簡(二)
          • 初約佛形簡
          • 二約普現簡(二)
            • 初問
            • 二答(三)
              • 初略示通別
              • 二自在下廣示本迹
              • 三雖有下結顯今意
        • 二問如下約開合簡
        • 三問何下約今昔簡
      • 三舊明下判位(二)
        • 初敘三家判位(二)
          • 初正敘三家
          • 二然地下明今攝屬
        • 二今約下明今師判位(二)
          • 初顯位次高下(二)
            • 初正判別圓不同
            • 二重示圓位通別
          • 二他下明師弟通局
    • 二本文(二)
      • 初總別科分
      • 二標章下隨文釋義(八)
        • 初標名相(三)
          • 初標章歎
          • 二列數歎
          • 三示相歎(二)
            • 初總別分科
            • 二初伏下依科釋義(二)
              • 初示四人相(四)
                • 初依(三)
                  • 初伏道相
                  • 二修行相
                  • 三位相
                • 二依(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三)
                    • 初體相
                    • 二行相
                    • 三位相(二)
                      • 初標難
                      • 二舊云下示義(四)
                        • 初引舊解
                        • 二今明下明今義
                        • 三古來下重引古
                        • 四今明下斥古非
                • 三依(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三)
                    • 初證相
                    • 二行相
                    • 三位相
                • 四依(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三)
                    • 初證相
                    • 二位相
                    • 三行相
              • 二總歎德
        • 二辨利益(三)
          • 初標示敘意
          • 二總別分科
          • 三釋中下隨文釋義(二)
            • 初教聲聞降(二)
              • 初問(三)
                • 初唱不依
                • 二釋不依
                • 三結唱不依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佛是下隨釋(二)
                  • 初然問觀察
                  • 二正降魔(二)
                    • 初分科
                    • 二偷下隨釋(二)
                      • 初譬(二)
                        • 初魔來
                        • 二魔降
                        • 三魔退
                      • 二合(三段)
            • 二不教菩薩降(二)
              • 初分科
              • 二初明下隨釋(二)
                • 初問(二)
                  • 初依法自足
                  • 二何用依人
                • 二答(二)
                  • 初總別分科
                  • 二聲聞下隨文釋義(三)
                    • 初然問
                    • 二正答(三)
                      • 初法(二)
                        • 初唱兩章門
                        • 二雙釋小大
                      • 二譬(二)
                        • 初總分科
                        • 二初方下隨文釋義(三)
                          • 初佛教聲聞(二)
                            • 初開譬(三)
                              • 初教方便
                              • 二教起念
                              • 三教破敵(二)
                                • 初分科
                                • 二魔無下隨釋(三)
                                  • 初魔來
                                  • 二魔降
                                  • 三魔退
                            • 二合譬
                          • 二佛不教菩薩(二)
                            • 初分科
                            • 二初聞下隨釋(三)
                              • 初不教降
                              • 二釋不降
                              • 三譬顯
                          • 三菩薩教聲聞(二)
                            • 初分科
                            • 二魔用下隨釋(二)
                              • 初譬(四)
                                • 初魔化聲聞
                                • 二聲聞受化
                                • 三四依降魔
                                • 四聲聞還本
                              • 二合(四)
                                • 初合聲聞受化
                                • 二合魔化聲聞
                                • 三合四依降魔
                                • 四合聲聞還本
                      • 三結成(三)
                        • 初結為聲聞
                        • 二結不教菩薩
                        • 三雙結兩意
                    • 三讚歎(二)
                      • 初歎現在人法
                      • 二歎未來人法
        • 三明出時○
        • 四論植因○
        • 五判罪福○
        • 六勸供養○
        • 七簡真偽○
        • 八會今昔○
  • ○三明出時(二)
    • 初敘意分科
    • 二通說下隨文釋義(三)
      • 初佛通說時
      • 二迦葉別問(二)
        • 初分科
        • 二一滅下隨釋(二)
          • 初問(二)
            • 初滅後久近不如法時
            • 二滅後久近如法救時
          • 二答(二)
            • 初答不如法時
            • 二答如法人能濟拔者(二)
              • 初總別分科
              • 二即此下隨文釋義(二)
                • 初正答(二)
                  • 初褒貶小大(二)
                    • 初開譬(四)
                      • 初譬大
                      • 二譬小
                      • 三結貶
                      • 四結褒
                    • 二合譬(二)
                      • 初合貶小
                      • 二合褒大
                  • 二正明救濟(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二)
                      • 初譬(三)
                        • 初敘小乘化
                        • 二大乘化
                        • 三小受大化
                      • 二合
                • 二歎勸(二)
                  • 初歎經
                  • 二勸人
      • 三迦葉料簡(二)
        • 初分科
        • 二問意下隨釋(二)
          • 初問
          • 二答
  • ○四論植因(二)
    • 初敘意分科
    • 二時有下隨文釋義(二)
      • 初問(三)
        • 初舉惡時
        • 二索好人
        • 三請答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初如下隨釋(三)
          • 初歎問
          • 二正答(二)
            • 初消文
            • 二仙慧下判位(二)
              • 初仙慧
              • 二開善冶城(二)
                • 初二家定位
                • 二若全下難古明今(二)
                  • 初徵難
                  • 二今明下今釋
          • 三勸
  • ○五判罪福(二)
    • 初敘意分科
    • 二初謗下隨文釋義(二)
      • 初明罪福因果(四)
        • 初謗相
        • 二信相
        • 三謗報
        • 四信報
      • 二勸福結依
  • ○六勸供養(二)
    • 初分科
    • 二初文下隨釋(二)
      • 初勸供養(二)
        • 初勸供養
          • 二問答(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初文下隨釋(二)
                • 初正答
                • 二引偈
      • 二論義(二)
        • 初分科
        • 二領旨下隨釋(二)
          • 初問(三)
            • 初領旨
            • 二陳疏(二)
              • 初分科
              • 二從下隨釋(三)
                • 初三定
                • 二三難
                • 三三結
            • 三請答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略文下隨釋(二)
              • 初略答
              • 二廣答(二)
                • 初敘意分科
                • 二初文下隨文釋義(三)
                  • 初舉時(四)
                    • 初舉時濁
                    • 二明救濁
                    • 三和濁
                    • 四明無罪
                  • 二設譬(二)
                    • 初分科敘意
                    • 二秉法下隨文釋義(二)
                      • 初譬(三)
                        • 初為時作譬
                        • 二為同作譬(二)
                          • 初分科
                          • 二婆下隨釋(四)
                            • 初童子受募
                            • 二王大歡喜
                            • 三諸人嗔怪
                            • 四同事日久
                        • 三為糺作譬(二)
                          • 初分科
                          • 二初研下隨釋(二)
                            • 初治惡(四)
                              • 初相研定
                              • 二求取大法
                              • 三弘宣大乘
                              • 四正作擯
                            • 二立善(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四)
                                • 初立善
                                • 二驅惡
                                • 三無犯
                                • 四傍歎
                      • 二合(二)
                        • 初標示
                        • 二此下隨釋(二)
                          • 初合和同
                          • 二合糺治
                  • 三結(二)
                    • 初分科
                    • 二初中下隨釋(二)
                      • 初結有罪無罪(二)
                        • 初結無罪(二)
                          • 初持禮毀無罪
                          • 二持受毀供無罪
                        • 二結有罪(二)
                          • 初乖說
                          • 二乖心
                      • 二結但為菩薩(二)
                        • 初引偈
                        • 二判
  • ○七簡真偽(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三)
      • 初問答(二)
        • 初問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二)
            • 初答失不失(二)
              • 初法
              • 二譬(二)
                • 初分科
                • 二譬下隨釋(二)
                  • 初譬
                  • 二合
            • 二答緩不緩
      • 二約法簡(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三)
          • 初約田簡(二)
            • 初正釋(三)
              • 初法
              • 二譬
              • 三合
            • 二問下料簡
          • 二約智簡(二)
            • 初分科
            • 二六卷下隨釋(二)
              • 初譬
              • 二合
          • 三約天眼簡(二)
            • 初分科
            • 二雪下隨釋(二)
              • 初譬
              • 二合
      • 三領解
  • ○八會通今昔(二)
    • 初分科
    • 二初昔下隨釋(二)
      • 初問(二)
        • 初舉昔(三)
          • 初對阿含辨異
          • 二梁下明四家各解
          • 三今且下依阿含出義
        • 二請會
      • 二答(二)
        • 初分科
        • 二所以下隨釋(二)
          • 初別會(二)
            • 初敘意分科
            • 二初依下隨文釋義(四)
              • 初明依法即依人
              • 二明昔不依無法之人
              • 三明今依有法之人(四)
                • 初唱應依
                • 二釋應依
                • 三歎德
                • 四釋歎
              • 四舉下況上
          • 二總會(二)
            • 初分科
            • 二初依下隨釋(三)
              • 初就今教會(二)
                • 初會(四)
                  • 初會依法不依人(三)
                    • 初雙標
                    • 二雙釋
                    • 三雙結
                  • 二會依義不依語(二)
                    • 初會依義
                    • 二會不依語(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二)
                        • 初明無理之語
                        • 二明亂正之語
                  • 三會依智不依識
                  • 四會依了不依不了(二)
                    • 初分科
                    • 二隨釋(三)
                      • 初標宗
                      • 二歷法
                      • 三辨宗(二)
                        • 初辨小(三)
                          • 初標
                          • 二釋
                          • 三結
                        • 二辨大(三)
                          • 初標
                          • 二釋
                          • 三結
                • 二結
              • 二舉今昔相對會(二)
                • 初敘文分科
                • 二此初下隨文釋義(三)
                  • 初兩依共釋(三)
                    • 初釋依義兼明依法
                    • 二釋不依人
                    • 三釋不依語
                  • 二釋第三
                  • 三釋第四
              • 三結會
  • ○六邪正品答云何知天魔問(二)
    • 初題目(三)
      • 初正釋題目(二)
        • 初標
        • 二邪廣下釋(二)
          • 初通途示義(二)
            • 初釋(二)
              • 初歷法解義(二)
                • 初釋邪(二)
                  • 初標名列數
                  • 二邪惡下解義引證
                • 二釋正(二)
                  • 初標列
                  • 二對下結例
              • 二會成四悉(二)
                • 初標
                • 二邪惡下釋
            • 二結
          • 二今經下別顯經題
      • 二此品下示佛答問
      • 三然四下對前簡辨
    • 二本文(二)
      • 初分科
      • 二問則下隨釋(五)
        • 初略明邪正(二)
          • 初問
          • 二答
        • 二廣明邪正(二)
          • 初分科
          • 二問中下隨釋(二)
            • 初問
            • 二廣答(二)
              • 初分科
              • 二初云下隨釋(二)
                • 初答形亂(二)
                  • 初依文正解
                  • 二夫下牒經釋疑(二)
                    • 初疑問
                    • 二聖下答釋
                • 二答聲亂(二)
                  • 初分科
                  • 二初文下隨釋(五)
                    • 初亂佛身(四)
                      • 初亂生
                      • 二亂行
                      • 三亂入廟
                      • 四亂納妃
                    • 二亂結戒
                    • 三亂佛德
                    • 四亂經律(二)
                      • 初通就經律作亂
                      • 二就常無常作亂
                    • 五亂罪福(二)
                      • 初科分
                      • 二初比下隨釋(三)
                        • 初明正
                        • 二明邪
                        • 三更明正
        • 三論義(二)
          • 初分科
          • 二答次下隨釋(三)
            • 初論佛性(二)
              • 初問
              • 二答
            • 二論過人(二)
              • 初問
              • 二答(三)
                • 初明犯
                • 二不明犯
                • 三重明犯
            • 三論夢覺(二)
              • 初分科
              • 二夢下隨釋(二)
                • 初問
                • 二答
        • 四領解
        • 五述成
  • ○七四諦品答心喜說真諦問(二)
    • 初題目(三)
      • 初總示答問
      • 二舊下歷破古解(二)
        • 初初師約勝鬘無量釋今品(二)
          • 初敘古
          • 二今破(二)
            • 初歷名義委破(二)
              • 初約不出生死破
              • 二約名義違反破(三)
                • 初正破
                • 二解下重救
                • 三若下再斥
            • 二勝鬘下結教部不同
        • 二次師約五時智諦釋今品(二)
          • 初敘古
          • 二今破
      • 三今明下正明今釋(三)
        • 初與聖行對辨
        • 二其相下引現文解釋(三)
          • 初敘意
          • 二謂知下正示
          • 三諦非下結顯
        • 三如來下約佛意結示
    • 二本文(二)
      • 初分科
      • 二先直下隨釋(二)
        • 初明四諦(四)
          • 初苦諦(六)
            • 初明惑(二)
              • 初正釋今義(二)
                • 初直明苦
                • 二不解故苦
              • 二下明下懸示下文
            • 二惑果
            • 三明解
            • 四解果
            • 五結解
            • 六結惑
          • 二集諦(六)
            • 初明惑
            • 二惑果
            • 三明解
            • 四解果
            • 五結解
            • 六結惑
          • 三滅諦(二)
            • 初標示
            • 二初明下正釋(六)
              • 初明惑
              • 二明解
              • 三惑果
              • 四解果
              • 五結解
              • 六結惑
          • 四道諦(二)
            • 初標示
            • 二初即下正釋(六)
              • 初明惑
              • 二惑果
              • 三明解
              • 四解果
              • 五結惑
              • 六結解
        • 二領解
  • ○八四倒品答演說四顛倒問(二)
    • 初題目(二)
      • 初略示
      • 二但倒下廣釋(二)
        • 初汎明諸義
        • 二先佛下正釋四倒(二)
          • 初通約三世病起藥興
          • 二若治下正約今佛用藥治病(二)
            • 初指前經示藥
            • 二此品下顯今品明病(三)
              • 初正判屬病
              • 二若其下示兼通意
              • 三文明下對文辨示(二)
                • 初明經題存略
                • 二今從下示存略之意(二)
                  • 初示前品相成
                  • 二若但下示今品所以(二)
                    • 初約喻反顯
                    • 二雙解下就法順釋
    • 二本文(二)
      • 初分科
      • 二於佛下隨釋(二)
        • 初明四倒(四)
          • 初苦倒(三)
            • 初出苦境
            • 二出苦體
            • 三結
          • 二無常倒(二)
            • 初懸示
            • 二所不下正釋(三)
              • 初倒境
              • 二倒體
              • 三結
          • 三無我倒(三)
            • 初倒境
            • 二倒體
            • 三結
          • 四不淨倒(三)
            • 初倒境
            • 二倒體
            • 三結
        • 二領解(二)
          • 初分科
          • 二別下隨釋(二)
            • 初領解
            • 二述迷

涅槃經治定疏科卷第三


校注

[A1] 己【CB】巳【卍續】
[A2] 己【CB】巳【卍續】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