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宗通卷五
○十一斷住修降伏是我疑
此疑從前文無我人等相而來。謂如所教住修降伏。遠離前十種疑執過患。豈是無我。若無我者。教誰住修降伏耶。此疑甚微細。要離我住.我修.我降伏心。方得修因清淨。故重申前請。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A1]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十二斷佛因是有菩薩疑
此疑從上實無有法發菩提心者而來。
功德施論曰。若無菩薩發趣大乘。則無有因證於佛果。成滿四種利益之事。云何世尊然燈佛所而得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能成四種利益眾生事。為遣此疑。故經云。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通曰。須菩提之為有我疑者至微矣。始而疑安住降伏者存我。是以降伏之智為我也。既聞實無有法發菩提心者。智實不生。安得有我。[A5]已又疑若不發心。即無菩薩。誰作佛因。不知佛於然燈佛所。實無有法發菩提心。又何疑於菩薩乎。是無一法可得者。正作佛之因也。[A6]已又疑無法可得。無佛可成。將不墮於空見乎。不知諸法如義。不有不無。正是中道第一義。惟其不有不無。故一切法即佛法。非大身名大身。何至絕無佛法也。佛既如是。菩薩亦如是。若有一法可得。即著四相。即非莊嚴。惟其即佛法非佛法。即莊嚴非莊嚴。即通達無我之義。方得名為菩薩。方得成作佛之因也。此四段疑。本屬一氣。故總括於此。
刊定記曰。汝意之中。頗謂我於然燈佛所得菩提否。我昔買華供佛。布髮掩泥。蒙佛授記。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汝以為是行菩薩行耶。於無上菩提有所得耶。須菩提答云。不也。我意不謂如來得菩提也。我[A7]已解佛所說之義。夫菩提之法。寂滅無生。離諸分別。佛於然燈佛所。見身清淨。見佛清淨。無能得之心。亦無所得之法。是授記聲。不至於耳。實無有法得無上菩提。佛即印定之曰。如是如是。如來實無有法得無上菩提。若存能所。心境不亡。則是有法。由有法故。不順菩提。佛即不與授記。唯離能所。心境兩忘。則無有法。由無法故。則順菩提。故佛與之授記。我於彼時所修諸行。實無有一法得菩提者。以行而言。行行無得。以念而言。念念無得。
彌勒菩薩偈曰。以後時授記。然燈行非上。
謂然燈授記釋迦後當作佛。非有勝上因行。可於彼處證得菩提。惟無所得。故蒙授記。而又何疑於菩薩發無上菩提心者實無有法乎。
玄沙問鏡清。古人道。不見一法。是大過患。你且道不見甚麼法。清指露柱云。莫是這箇法麼。沙云。浙中清水白米從你喫。佛法未夢見在。天童拈云。鏡清當時恁麼答。玄沙末後恁麼道。還相契也無。然則鏡清久不作佛法夢。也須是玄沙同參始得。
○十三斷無因則無佛法疑
此疑從上釋迦於然燈行因實無有得而來。若無行因。則不得阿耨菩提。若無菩提。即無諸佛如來。寧不一切皆無耶。為遣此疑。故經云。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虗。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通曰。上言以無所得故得授尊記。所云無所得者。豈同龜毛兔角。一無所有哉。真如性體。周徧法界。如如不動。即是諸經所言法法皆如之義。真如者無實無虗。若有可得者。得即言實。失即言虗。唯無所得。此二俱遣。正顯中道第一義諦也。
何以謂之無實。即一切法非一切法。即大身非大身。即是無實也。何以謂之無虗。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非大身是名大身。即是無虗也。無實無虗。遠離空有二邊。固知所云無得者。殆超出有無之表。不可以有無論也。
功德施論曰。佛者覺也。菩提者亦覺也。覺不應更得覺。故如來無一法可得。雖無一法可得。未嘗無如來。以真如是佛故。真如者即諸法如義。如來即是實性真如異名。本自不生。本自不滅。以無顛倒。故名實性。以無改變。故名真如。若有人言。既有如來。既有菩提。以得菩提。方名如來。若如來於然燈佛所。不見有法。能得菩提。昇於覺座。無有是處。是人以彼實有菩薩行者。非實語也。以彼於菩提有所得者。亦非實語也。法即菩提之法。佛即菩提。豈有得耶。偈曰。菩提彼行等故。若是菩薩行行之時。實無可行。
諸佛亦爾。無法可證正等菩提。然則如來終不得菩提耶。然如來所得無上菩提。得即無得。於是中無實無虗故。是故如來所得菩提。非實有為相故。有為相者。謂由因造。如五陰等。彼菩提法。無色等相。故曰無實。彼即於色等非相。色等相無。是其自相。彼即菩提相故。偈言。彼即非相相。以不虗妄說。故曰無虗。非謂證於無所得法。而不該於一切也。是故佛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凡聖等法。非以自體為體。並以真如為體。真如但是佛所覺悟。故一切法名為佛法。
彌勒菩薩偈曰。是法諸佛法。一切自體相。
然所言一切色聲等法者。未曾一法有可得性。惟無性即不能持其自體相。即非一切法也。若一切色聲等法皆不是法。云何名一切法耶。於無性中假言說故。由不是法。即非是有為相故。此成其法。是一切即真如之一切。是諸法即真如法自性也。
以無彼法相。常不住持彼法相。畢竟能持非有之相。真如法身之體固自如是。譬如人身長大。如前文身如須彌山王。不自分別。而成大體。依彼法身。說此大身喻也。何以謂之大身耶。謂煩惱障。所知障。二障無故。名圓具身。即是具足法身也。此有二種義。一者徧一切境。謂真如之性。隨於所在而不異故。一切眾生咸共有故。二者功德大。謂修行功德不可思議。與大體相應。以是之故。說名大身也。須菩提深契此意。故謂如來所說人身長大。非徒為有身說也。以色身依實義說。真如性中。無有有為諸相。不見其生。安有於大。即為非大身也。以有真如體故。即是無生之性。謂之非身。即此非身。名為妙大之身。非色身之謂也。
彌勒菩薩偈云。依彼法身佛。故說大身喻。身離一切障。及徧一切境。功德及大體。故即說大身。非身即是身。是故說非身。
能知非身之為大身。足信無得之為真得也[A8]已。又何疑於無佛法哉。
僧問雲門。如何是一代時教。雲門云。對一說。此即一切法之謂也。雪竇頌云。對一說。大孤絕。無孔鐵鎚重下楔。閻浮樹下笑呵呵。昨夜驪龍拗角折。別別。韶陽老人得一橛。僧問雲門。不是目前機。亦非目前事。如何。門云。倒一說。此即非一切法之謂也。雪竇頌云。倒一說。分一節。同死同生為君訣。八萬四千非鳳毛。三十三人入虎穴。別別。擾擾怱怱水裏月。又僧問雲門。如何是清淨法身。門云。華藥欄。此即人身長大之謂也。僧云。便恁麼去時如何。門云。金毛獅子。此即為非大身之謂也。雪竇頌云。華藥欄。莫顢頇。星在秤兮不在盤。便恁麼。大無端。金毛獅子大家看。此諸法如義。甚深甚密。須從雲門葛藤穿過。方許少分相應。
○十四斷無人度生嚴土疑
此疑同十二疑。皆從第十一疑中實無有法發心者而來。若無有法發菩提心者。即無菩薩。教誰度生。教誰嚴土哉。前疑無佛。此疑無菩薩。故曰菩薩亦如是。為遣此疑。故經云。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魏陳唐三譯重菩薩二字)。
傅大士頌曰。人與法相待。二相本來如。法空人是妄。人空法亦祛。人法兩俱實。授記可非虗。一切皆如幻。誰言得有無。
通曰。前說菩薩發菩提心。尚有菩提可得。至此則實無有法發心者。發心且無。而況於菩提乎。前說菩薩不見有眾生可度。尚有菩薩可得。至此則實無有法名為菩薩。菩薩且無。而況於眾生乎。故知前所斷者俱生我執。此所斷者俱生法執。蓋微乎其微矣。傅大士云。人法兩俱實。授記可非虗。唯人法俱虗。故授記非實也。通前三疑。一口道盡。
功德施論曰。上所說因清淨相。義未圓滿。為滿足故。再申前意。故謂如來於然燈佛所無少法可得。修因清淨。不但如來為然。諸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見我為能度。眾生為所度。心境未忘。即是顛倒。不得名為菩薩也。
何故一作是念。便不名菩薩耶。真如性中。毫末不存。實無少法可得。名為菩薩。若舉心動念。即乖法體。是故佛說一切法即是佛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第一義中。無菩薩。無凡夫。真界平等。不宜自生分別故。違之則見有四相。即是眾生。順之則不見四相。即是菩薩。畢竟無一法可得也。
若菩薩作是言。所修六度萬行。為欲莊嚴佛土。不有淨因。安得淨果。是於色等聚所成佛土染著因故。亦不名為菩薩也。何故莊嚴亦不名為菩薩耶。如來所說莊嚴佛土者。第一義中。不見有能嚴所嚴。實義無生故。即非莊嚴也。本既無生。何為復有是名。但依俗諦言說。故以是非莊嚴者。嚴與不嚴。等無有二。是名真莊嚴也。
彌勒菩薩偈曰。不達真法界。起度眾生意。及清淨國土。生心即是倒。
夫上嚴佛土。是為大智。下度眾生。是為大悲。此皆菩薩分內事。一作於念。便非菩薩。然則起何等心。方名為菩薩耶。若有眾生及菩薩。通達無我法者。無我法有二種。一是眾生所有法。一是菩薩所有法。若能自智信者。若世間智。若出世間智。信解一切法無性。一切法無性。不但離於人我。抑且離於法我。終日莊嚴而未嘗莊嚴。終日度生而未嘗度生。是真無相。是真無住。如來說名真是菩薩。重說菩薩。一是攝世諦菩薩。一是出世諦菩薩。真可授記作佛者也。
彌勒菩薩偈曰。生眾及菩薩。知諸法無我。非聖自智信。及聖以有智。
雖非菩薩。而自智能信。即是菩薩。以有智慧故也。
黃檗云。諸佛菩薩與一切蠢動含靈。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離真。皆為妄想。不可以心更求於心。不可以佛更求於佛。不可以法更求於法。故學道人直下無心。默契而[A9]已。擬心即差。以心傳心。此為正見。慎勿向外逐境。認境為心。為有貪瞋癡。即立戒定慧。本無煩惱。焉用菩提。
故祖師云。佛說一切法。為除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本源清淨佛上。更不著一物。譬如虗空。雖無量珍寶莊嚴。終不能住。佛性同虗空。雖無量功德智慧莊嚴。終不能住。但迷本性。轉不見耳。所謂心地法門。萬物皆依此心建立。遇境即有。無境即無。不可於淨土上轉作境解。所言定慧。鑑用歷歷。寂寂惺惺。見聞覺知。並是境上作解。暫為中下根人說即得。若欲親證。皆不可作如此見解。盡是境法。有沒處。沒於有地。但於一切法不作有無見。即見法也。黃檗直從貼體法見上刮併殆盡。真所謂通達無我法者。
○十五斷諸佛不見諸法疑
此疑從上菩薩不見眾生可度。佛土可淨而來。若菩薩不見彼是眾生。不見我為菩薩。斯則不見自他等相矣。若如是。諸佛不見諸法。都無智眼。為有境可得耶。無境可得耶。此中說無境界。故經云。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傅大士頌曰。天眼通非閡。肉眼閡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直緣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圓明法界內。無處不含容。
日月殊光如來解曰。言肉眼者。照見胎卵濕化色身起滅因緣也。言天眼者。照見諸天宮殿雲雨明暗五星二曜旋伏因緣也。言慧眼者。照見眾生慧性淺深上品下生輪迴託蔭因緣也。言法眼者。照見法身徧充三界。無形無相。盡虗空徧法界因緣也。言佛眼者。照見佛身世界無比。放光普照破諸黑暗。無障無礙圓滿十方。尋光見體知有涅槃國土也。此五眼如來。其中若有上根上智之人。能識此五種因緣。即名為大乘菩薩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傅大士頌曰。依他一念起。俱為妄所行。便分六十二。九百亂縱橫。過去滅無滅。當來生不生。常能作此觀。真妄坦然平。
通曰。前云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所重在佛眼也。佛眼者。四皆殊勝。佛眼之外。無別四眼。如來知見無二。故前說五眼。後說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以眾生心皆真心所現少分之法。如來證真實心。豈有諸妄而不覩耶。故能通達無我法者。正與如來真心相應。所以能悉知悉見也。
刊定記曰。諸佛菩薩。遠離能所分別。不見一法可得。豈都無所見耶。然真實智眼。照了前境。略有五種。一者肉團中有淨色根。見障內色。名為肉眼。佛具諸根故有肉眼。二者於肉眼邊。引淨天眼。見障外色。名為天眼。三者以根本智。洞析真理。名為慧眼。四者以後得智。說法度人。名為法眼。前四在佛。迥異二乘.菩薩所得。總名佛眼。如來具足五眼。無所不矚。此約能見五眼以名見淨。下約所知諸心以明智淨。
彌勒菩薩偈曰。雖不見諸法。非無了境眼。諸佛五種實。以見彼顛倒。欲明如來之智微妙能知。故約所知之境廣多以顯。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數。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此約一箇恒河以數沙也。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此約一河中沙以數河也。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是約諸恒河中沙以數界也。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約爾所界中眾生心量若是其多也。若干種心。不出於染淨二種。而如來悉能知之者。則何以故。彼等諸心。取著妄境。皆是六識顛倒。為心流轉。種種差別。何故如來說名非心。由無持故。心即流散。以彼住於虗妄。不住於真實。非心所住也。
彌勒菩薩偈曰。種種顛倒識。以離於實念。不住彼實智。是故說顛倒。
若如是不住者。遠離彼四念處。既無執持。隨緣常轉。即是相續顛倒。名虗妄性。所以說諸心為顛倒識者。何謂也。以於過現未來求不得故。過去心[A10]已滅故。未來心未生故。即過去未來以驗現在。其現在虗妄分別。即是徧計所執。自性非有。故此流轉之心。皆是妄識所緣。無有三世性故。故如來悉知悉見。說名非心。所貴佛眼者。不取其能知眾生之妄心。取其知妄心皆不可得也。妄心既不可得。即是真心。真心不滅。是名為心。此之謂正知正見。豈彼肉眼比智可及乎。
昔有西天大耳三藏到京。云得他心通。肅宗命忠國師試驗。三藏纔見師。便禮拜立於右邊。師問曰。汝得他心通[A11]耶。對曰。不敢。師曰。汝道老僧即今在甚麼處。曰。和尚是一國之師。何得去西川看競渡。良久再問。汝道老僧即今在甚麼處。曰。和尚是一國之師。何得却在天津橋上看弄猢猻。師良久復問。汝道老僧只今在甚麼處。藏罔測。師叱云。這野狐精。他心通在甚麼處。藏無對。後僧問仰山曰。大耳三藏第三度為甚麼不見國師。仰曰。前兩度是涉境心。後入自受用三昧。所以不見。又有僧問玄沙。沙曰。汝道前兩度還見麼。玄覺云。前兩度見。後來為甚麼不見。且道利害在甚麼處。又僧問趙州。大耳三藏第三度不見國師。未審國師在甚麼處。州云。在三藏鼻孔上。後僧問玄沙。既在鼻孔上。為甚麼不見。沙云。只為太近。天童拈云。三藏不見國師則且置。你道國師自知下落處麼。若謂自知。則百鳥銜華。諸天供養。未有休日。且道正當恁麼時。落在什麼處。
昔德山至澧陽。路上見一婆子賣餅。因息肩買餅點心。婆指擔曰。這箇是甚麼文字。山曰。青龍疏鈔。婆曰。講何經。山曰。金剛經。婆曰。我有一問。你若答得。施與點心。若答不得。且別處去。金剛經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未審上座點那箇心。山無語。遂往龍潭。發明[A12]己事。將疏鈔堆法堂前。舉火炬曰。窮諸玄辨。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遂焚之。故了知不可得心。若忠國師.德山者。可謂具佛眼矣。
○十六斷福德例心顛倒疑
此疑從上心住顛倒而來。如來悉知眾生若干種心。又悉知成就無量福德。心既流轉。是虗妄性。所有福聚。亦並成虗。此既是妄。即同顛倒。何名善法。然則修行諸善法。不落於空乎。為遣此疑。故經云。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自在力王如來解曰。此雖如是布施。只是有礙之寶。不是無為清淨功德。是故如來不說多也。若有菩薩。以盧舍那身中七覺菩提。持齋禮讚。從其心燈。化生功德。不生不滅。堅如金剛。乘香華雲。入無邊界。起光明臺。供養十方一切諸佛。此是無為功德見性之施。化為菩薩。頌曰。廣將七寶持為施。如來不說福田多。若用心燈充供養。威光徧照滿娑婆。
通曰。前須菩提說。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以福德性不墮諸數。故非多寡可論。說福德多者。但指世福言也。須菩提以真諦較俗諦。故以世福之多不如其無。世尊則以真諦即俗諦。惟以福德之無故言其多。且福德有性。即是福德有實。今并其性而無之。不住於真。不住於俗。正以顯中道諦也。
刊定記曰。流轉之心。可是於妄。所言福聚。體不是虗。如以布施為因。以七寶為緣。施徧於大千世界。則福亦徧於大千世界。豈不甚多。然無正覺智慧所持。成有漏因。得福雖多。有福德實性可得。如來不謂之多也。以住相布施。是其顛倒故。若不住相而行布施。由是正覺智慧所持。成無漏因。雖無福德可得。以無福德實性。故其多不可量也。是故如來說得福德多。以第一義中。本無取蘊。故無有實。以依俗諦。但有言說。故言其多。是即智之所持。非顛倒也。前眾生心住於相。是名顛倒。以其違於本來空寂之體故。此布施不住於相。非是顛倒。以其順於本來空寂之體故。
彌勒菩薩偈曰。佛智慧根本。非顛倒功德。以是福德相。故重說譬喻。
如是五眼所見。都無所得。是佛境界。以是應知離相淨因。無境可得。故通達無我法者。無知而無乎不知。無見而無乎不見也。
德山上堂。若也於[A13]己無事。則勿妄求。妄求而得。亦非得也。汝但於事無心。無心於事。則虗而靈。空而妙。若毛端許。言之本末者。皆為自欺。何故。毫釐繫念。三塗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鎖。聖名凡號。盡是虗聲。殊相劣形。皆為幻色。汝欲求之。得無累乎。及其厭之。又成大患。終而無益。德山故熟於金剛之旨。不覺縷縷而出。如上名言。一一得無惑去。方可名般若智也。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宗通卷五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5 冊 No. 471 金剛經宗通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3-2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傅大士頌曰。空生重請問。無心為自身。欲發菩提者。當了現前因。行悲疑似妄。用智最言真。度生權立我。證理即無人。
通曰。須菩提重立問端。說者謂前段說人無我。此段說法無我。古德相傳。不為無見。但人無我云者。謂斷見惑。法無我云者。謂斷思惑。須菩提示阿羅漢果。[A2]已證人法雙空。何須更問。第所問菩薩位中。自初地至七地。有俱生我執。自八地至十地。有俱生法執。俱生我執者。雖[A3]已斷前七識。尚執藏識為我。至八地捨藏。尚執能捨之者。是為法執。其間執情最為微細。非金剛慧莫能破之。故自初地至等覺。立為金剛十種深喻。皆所以蕩除此執也。須菩提前所問者。降伏俱生我執之意居多。後所問者。降伏俱生法執之意居多。二執雖略有淺深。至金剛道後異熟空。則降伏殆盡。而證於常住真心矣。
須菩提問如來所說安住降伏之法。至不可思議境界。必無我相可得。又說果報亦不可思議。然則受果報者誰乎。若果無我以受果報。則修因之時。誰為安住。誰為降伏。隱然有一法我在也。佛說若是菩薩發無上菩提心者。何嘗有我。當生如是無我之心。謂我應滅度一切眾生。令入無餘涅槃。滅度一切眾生[A4]已。而不見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內不起於能度之心。外不見於可度之眾。念既不生。即是無我。無我斯名菩薩也。以何義故。普度眾生而不起眾生之念耶。若菩薩有我度眾生之念。即是我相。有眾生為我所度之念。即是人相。人我未忘。即是眾生相。有涅槃可入。即是壽者相。有此四相。是顛倒行。非清淨因。不得名為發心菩薩也。
彌勒菩薩偈曰。於內心修行。存我為菩薩。此即障於心。違於不住道。
惟其與無住相違。故遠於無上菩提也。夫滅度眾生者。是廣大心。令入涅槃者。是第一心。不見滅度者。是常心。遠離四相者。是正智心。生如是四種利益眾生之心。方可謂與無上菩提相應。設有一法能發是心者。則謂之有我可也。以今觀之。前無所化之境。次無能化之心。心境俱忘。能所俱寂。實無有法發菩提心者。以第一義中。即最初一念發菩提心者。尚自無有。而又誰為之我耶。
唯無有一法能發菩提心。故菩提不可得。菩提不可得。故眾生不可得。眾生不可得。故四相不可得。實際理地。一法不存。此其所以為金剛般若甚深義也。
黃檗云。為汝起心作佛見。便謂有佛可成。作眾生見。便謂有眾生可度。起心動念。總是汝見處。若無一切見。佛有何處所。如文殊纔起佛見。便貶向二鐵圍山。僧云。今正悟時。佛在何處。檗云。問從何來。覺從何起。語默動靜一切聲色。盡是佛事。何處覓佛。虗空世界皎皎地。無絲毫許與汝作見解。所以一切聲色。是佛之慧目。法不孤起。仗境方生。為物之故。有其多智。終日說。何曾說。終日聞。何曾聞。所以釋迦四十九年說。未曾說著一字。僧云。若如此。何處是菩提。檗云。菩提無是處。佛亦不得菩提。眾生亦不失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眾生。即菩提相。僧云。如何發菩提心。檗云。菩提無所得。你今但發無所得心。決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故云我於然燈佛所。無有少法可得。佛即與我授記。明知一切眾生。不應更得菩提。你今問發菩提心。謂將一箇心學取佛去。唯擬作佛道。任汝三祇劫修。亦祇得箇報化佛。與你本源真性佛。有何交涉。故云外求有相佛。與汝不相似。妙哉論也。足為此段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