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四(本)(釋依空滿願品竟)
淨地陀羅尼品第六
最淨地陀羅尼品,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言來意者,將求菩提必須修行,修行有二,即斷惡、修善。前〈懺悔〉等已明斷惡,次明修善。修善之中,發心、修行。發心即發菩提心,謂要依止大菩提心行諸善行,方能得果。所修行者即是十度,由斯十度能得諸地、能破慳等十度障等,得五分法身,成二勝果。故須明此發心修行,故前品後有此品生。
釋名者,《成唯識論》云「總攝有為無為功德以為自性,與所修行為勝依持,令得生長,故名為地。」《地持》、《攝論》、《瑜伽》、《莊嚴》釋皆大同。淨謂清淨,離二障故。然《大乘同性》及《證契大乘經》,說其三乘各有十地,菩薩十地能除二障極淨,名最即最淨之地,依主釋也。淨攝能依、地是所依,總為別所依,或十地體即為無為功德為體,即此功德體離二障,名為最淨。最淨即地,名最淨地,持業釋也。陀羅尼名,如前已釋。由此淨地得此陀羅尼,在此陀羅尼能淨此地,俱依主釋。不通相違,以陀羅尼令離五障得名淨地故。若取十度等,但名最淨地;若取陀羅尼,名最淨地陀羅尼。
解妨者,問:《辨中邊論》及《攝論》等皆說,依十地、行十行,斷十障、證十如。此中何故不辨十如?答:略廣異故。問:諸餘經論說其十度,初六各三、後四各二。何故此經十波羅蜜皆有五種?答:一一行中各有多門,諸聖教中影略而說,故不一準。
經 爾時師子相無礙光焰菩薩與無量億眾。
贊曰:此品之內,大文分四:一無礙光請、二如來為答、三大梵讚揚、四時眾獲益。初請,分三:初能請人、次請法軌、後正陳請。此初人也。能得菩薩四無畏故名師子相,離障名無礙,得智自在能照真俗名為光焰。此從喻及法為名。
經 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以種種華香寶幢旛蓋而供養已。
贊曰:請軌,初由虔敬、後陳供養。供養有多,如前已說。此起敬供養,表問菩提心因如華、表成五分法身如香、表出二乘大智如幢、表四陀羅尼如幡、表此覆生如蓋,故以華等供養。
經 白佛言:「世尊!以幾因緣得菩提心?」
贊曰:正陳請。初問菩提心因、次問菩提心體。初也。
經 「何者是菩提心?」
贊曰:問體。初標問、次別問、後結。此標問也。應云「何者是菩提?何名菩提心?」初菩提是真理,心是二智六度。
經 「世尊!即於菩提,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
下別問。初依法空問、次依生空問。初中有三:初即菩提問、次離菩提問、後結所以。若即菩提,菩提離三世,故三世心皆不可得。
經 「離於菩提,菩提心亦不可得。」
下問離菩提之心。無有一法能離真如,故離如心亦不可得。
經 「菩提者不可言說,心亦無色無相,無有事業非可造作。」
下結所以。真理,語言道斷、心行處滅,故不可說。心無色相猶如於幻,無實事業不可造作。此意同於《文殊所問發菩提心經論》「菩提不可身得、不可心得,身假心幻故。」廣如彼釋。此但問心。
經 「眾生亦不可得亦不可知。」
下約生空問。眾生謂我,我體是無,但假和合,猶如幻事無實可得,可知。
經 「世尊!云何諸法甚深之義而可得知?」
下第三結問。云何諸菩提及心法俱不可取說,而有菩提發心能得?此甚深義,何可得知?
經 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菩提微妙,事業造作皆不可得。若離菩提,菩提心亦不可得。菩提者不可說,心亦不可說,無色相、無事業,一切眾生亦不可得。」
贊曰:下答,有二:初答第二問、後「善男子譬如寶須彌」下答第一問。答後問中,初印答、後釋答。印答中,初印、次徵、後釋。此初也。
經 「何以故?菩提及心同真如故,能證所證皆平等故。」
下徵及釋也。徵者可知。釋中,初釋不可得不可說之所以,以菩提義及菩提心同依真如無能說得,離計執故。
經 「非無諸法,而可了知。」
後釋發心得於菩提甚深之義。但除其病,不無法故。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如是知者,乃得名為通達諸法,善說菩提及菩提心。」
贊曰:下釋答,有二:初標、次釋。此標也。初菩提,釋菩提體所證,菩提心能證。
經 「菩提心者,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心亦如是,眾生亦如是,於中二相實不可得。」
下釋。初不可取說、後「以不可得故」下釋甚深義何可得知。初中有三:初釋、次徵、後通。此釋。初三世,明真如菩提體。次心亦如是,能證。前言心是第一義心、後言心是緣心。眾生亦如是,明人空。於中二相實不可得,合說二我俱不可得。同《文殊問菩提心經》依遍計故。
經 「何以故?」
次徵也。
經 「以一切法皆無生故。」
下第三通也。初總、次別。此總。以一切法皆無生故空。《掌珍論》云「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無為無有實,是宗。不起故,因。起者生。似空華者,喻。以本不生,故體非有。《解深密經》依三無性說一切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
經 「菩提不可得,菩提名亦不可得。」
下別通,有三:初約菩提。《文殊問發菩提心經》云「菩提者但有名字,世俗故說。」論釋云:示現可證法,但有名用虛妄分別,其體無實故。此意所證但名字假設,故云世俗。若如名取,即虛妄分別,其體無實。能詮名假,所詮亦爾。上約法明。
經 「眾生、眾生名不可得,聲聞、聲聞名不可得,獨覺、獨覺名不可得,菩薩、菩薩名不可得,佛、佛名不可得。」
雙約二執明。眾生不可得,生執無。眾生名不可得,法執無。天親《般若論》云「假名及陰事,如來離彼相。諸佛無彼二,以見實法故。」此意假名名無實,法空假。陰事,生空假。通二處。
經 「行非行不可得,行非行名不可得。」
又約法辨有是能證。行謂所修行善法,非行謂所斷不應修法,能所詮空故。此中正明菩提心行法能斷之行,非行者是此所斷故,所以對明。
經 「以不可得故,於一切寂靜法中而得安住,此依一切功德善根而得生起。」
贊曰:釋甚深義,令正修行菩提之心。以不可得故者,令知所證菩提及能證,并能證者皆名言施設,皆是假立無實可得。能如是知,名於一切寂靜法中住。依此假緣世俗道理,一切功德善根而得菩提生起,即稱正理名為菩提故。《文殊問發菩提心經》云「彼處無人證、無所用證,亦無法可證。如是通達,是即名為得阿耨菩提。」此意無人證則無修行者,無所用證則能證行,無法可證即所證菩提。廣如彼論。若準舊經,錯云「依一切功德善根而得發出,是名初發菩提心。」結屬後文。餘因皆不云依餘名發心,故應除「是名」二字,文勢即別,此新翻正。
「善男子!譬如寶須彌山王饒益一切,此菩提心利眾生故,是名第一布施波羅蜜因。」
贊曰。答第一問。分文為四:一發心;二修行;三證地;四得護,即得陀羅尼而為衛護。此初發心。發十度心,文即為十。發心自相難可了知,故以喻明。最初發心行於施度,喻如寶山往者皆益故。文中有三:初喻、次法合、後結。餘皆準此。或有無法合者,由此發心超出生死求大菩提,復出二乘行利他心,遇者皆益而無有極,故以妙高山王為喻。此山出於大海,高於餘山,珍寶無盡。山能饒益,此菩提心利眾生故,合彼饒益。然《大莊嚴論》舉喻有別,彼第二論云「譬如大藏,檀波羅蜜相應發心亦如是,以財周給亦無盡故。」彼取苞含用無盡義,此中應辨發菩提心,略如前說。又《莊嚴論》云「此菩提心以何為根?何所依止?」等有十一問。以大悲為根;以利物為依止;以大乘法為所信;以種智為所緣,為求彼故;以勝欲為所乘,願無上乘故。以大護為所住,住菩薩戒故;以受障為礙難,起異乘心故;以增益為功德;以福智為自性;以習諸度為出離;以地滿為究竟。由地地勤方便,與彼彼相應故。準此答文,知十一問,此利眾生,即第二義。依此得修,故以利物為依。
經 「善男子!譬如大地持眾物故,是名第二持戒波羅蜜因。」
譬如大地能持眾物,故以戒為本。能生功德,故喻於地。故《遺教經》云「當知此戒,諸善功德安隱住處。」能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故喻於地。《大莊嚴論》喻如寶篋,此意由戒能出功德,如篋出物。如彼論云「功德法寶從彼生故。」又寶篋與寶為依,依篋藏護不令失故,如依於戒餘功德在。若破戒已,如斷人頭,諸根等捨,既破戒已功德滅故。持眾物故,法合。或但是喻,是名下結,略無法合。
經 「譬如師子有大威力,獨步無畏離驚恐故,是名第三忍辱波羅蜜因。」
譬如師子喻。師子有其三德:一有大威力、二獨步無畏、三離驚恐,如次喻。譬如師子獨步無畏,發心修三種忍故。《莊嚴論》中喻如大海,諸來違逆心不動故。《遺教經》云「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故得無畏。是名下結,略無法合。
經 「譬如風輪、那羅延力,勇壯速疾心不退故,是名第四勤策波羅蜜因。」
譬如風輪等,有二譬:一風輪喻被甲精進,喻如風輪攝持世界。那羅延者,此云力勝,喻利樂攝善二種精進。喻攝善精進中,復有無下、無退、無足。由勇壯故不自卑屈,無下;作事速疾,無足;由力多故作事無退。如次喻無下、無足、無退三種精進故。喻攝善精進,故《唯識論》云「即經所說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捨善軛。」初一是被甲,餘四是攝善。或可速疾喻利精進以大悲為本,修勤利生速疾而化。或可總相,不必別配,《莊嚴論》中喻如金剛勇猛堅牢不可壞故。準此有二:一勇猛喻神、二金剛喻杵。所行精進如彼金剛杵堅牢不壞,能行之人如執金剛神勇猛不退。或但喻神,金剛之身不可壞故。
經 「譬如七寶樓觀有四階道,清涼之風來吹,四門受安穩樂,靜慮法藏求滿足故,是名第五靜慮波羅蜜因。」
下譬定,初喻、次法合、後結。喻有四:一、樓觀喻,四禪八定具七最勝,如七寶嚴。又諸禪定,七聖財助伴,七支戒為因,故喻七寶樓觀。樓則是觀。又陜而修曲曰樓,觀謂之闕。闕,宮門雙闕。二、四道,喻發心,修定等諸行有四種大,如《莊嚴論》「菩薩發心有四種大:一勇猛大,謂弘誓精進,甚深難作,長時隨順故。二方便大,謂被弘誓鉀,以恒時方便勤精進故。三利益大,謂一切時作自他利故。四出離大,謂為求無上菩提故。」故依此四可往菩提,譬如四道。或無作四諦,《大般若經》名為衢路故。三清涼之風,喻能除煩惱炎熱故。四來吹四門,四門喻常樂我淨四觀。準餘處,明定為樂德因;此約通說,佛具起修四因,當能證得,云受安穩樂。靜慮法藏求滿足故者,但總法合。是名下結,故喻吹門。《莊嚴論》中喻如山王不動不亂,總喻自性;此通喻差別。
經 「譬於日輪光耀熾盛。」
下喻發心修般若度因。文亦有三,喻、合、結。喻有二種:一日輪,喻智自性。二光耀熾盛,喻作用,有二:一能照明、二能破闇。即證真斷惑,理通利物,有勝勢力故。此自得已,亦令他得,通自他能。
經 「此心速能破滅生死無明闇故,是名第六智慧波羅蜜因。」
法合。此心此求般若,心名為因故。或是所求,因是所以,由彼般若等有此能故,故發心求所以名因。智與心俱,或緣慮故,通說名心。能破生死,除苦諦。能滅無明闇,滅集諦。能滅是道諦,所證是滅諦。《大莊嚴論》智喻如藥,惑智二障病,此智能破故。覆理不明,二障喻闇,故智喻日,體破闇故。能令衰損不起二智,二障喻病,故智喻藥。「是名」下,結。
經 「譬如商主能令一切心願滿足,此心能度生死險道獲功德寶故,是名第七方便勝智波羅蜜因。」
下喻發修方便善巧心因。文亦有三:一猶如商主多巧方便,有二功能:一能知道路、二引至寶所令求願滿。二「此心能度」下法合。由迴向方便、拔濟方便,度生死道,獲大菩提功德珍寶,不同二乘趣於寂滅。釋通自他及因等言,皆準前知。結文可知。
經 「譬如淨月圓滿無翳,此心能於一切境界清淨具足故,是名第八願波羅蜜因。」
下喻發修願心。文亦分三:由求菩提願、利樂他願,具此大願如月圓滿除自他障,故云無翳。「此心能於」下合願求。二利要於真俗境離障俱了方得滿足,故云一切境界清淨具足。結文可知。
經 「譬如轉輪聖王主兵寶臣隨意自在,此心善能莊嚴淨佛國土,無量功德廣利群生故,是名第九力波羅蜜因。」
喻發修力心。文三如前。喻中,一輪王喻。二主兵臣寶喻。王總喻發大菩提心,臣別喻於發行力心。有二種力:一思擇力、二修習力。如主兵臣所須四兵隨自意自在,如思擇力。亦隨王意自在,如修習力。四兵二用:一廓境土、二安眾生。「此心」下法合。由力波羅蜜,一能嚴土、二廣利生。無量功德通此二處,無量功德莊嚴土、無量功德以廣利生。結文可知。
經 「譬如虛空及轉輪聖王,此心能於一切境界無有障礙,於一切處皆得自在至灌頂位故,是名第十智波羅蜜因。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十種菩提心因。」
下喻發修智心。文三如前。喻有二種:一虛空喻、二輪王喻。智有二種:一成就有情智,如虛空容受平等無擇;二成就佛法智,如轉輪王受灌頂位。又此二智俱通二種:一淨如虛空,含容一切所有功德;二如轉輪王,能紹佛位廣利有情。「此心」下法合。一切境無礙,合虛空。皆得自在至灌頂位,合轉輪王。結文可知。
經 「如是十因汝當修學。」
下總結勸修。問:此發心因位在何處?答:發心有多位,準《大莊嚴論》有二:一世俗、二勝義,世俗在地前、勝義在地上。又云「菩薩發心,依諸地有四種差別:一信行發心,謂信行地;二淨依發心,謂前七地;三報得發心,謂後三地;四無障發心,謂如來地。」此約三祇及究竟位各增處說,據實四十二位各各發心。《文殊所問菩提心經》又說四種,彼云「有四種心,能成就因、能成就果。何等為四?一者初發心、二者行發心、三者不退發心、四者一生補處發心。」論釋云:初二發心竝在地前,初過聲聞、次過辟支佛;第三發心過不定地,已入初地得證智故;第四發心以善□法王子地故,即第十地。《瑜伽》七十二又有十種發心:一世俗發心,在地前;二得法性發心,謂入地菩薩及得二乘果迴心之者;三不決定發心,謂非菩薩種性,設菩薩性有退還法;四決定發心,與彼相違;五不清淨發心,謂被他逼求活命等而發心者;六清淨發心者,與上相違;七羸劣發心者,謂發心已,被貪等纏所蔽伏,捨正行邪;八強盛發心,與上相違;九未成就果發心,謂因位;十已成就果發心者,謂在佛位。此中所說十發心中,不決定、不清淨及羸劣各少分,三中容有能為因故,由此但可總相而釋,通前所說三類發心。或且據一相別配無妨,然不如通。真諦三藏十發心因喻法各五義釋,以下十度各有五行相故。雖有此理,然無正文,[1]人釋為五義□難。準下十度中各各五行,真諦以彼《瑜伽論》中六度□九門中五門配之,一自性、二一切、三難行、四善士、五清淨。隨應配五,道理亦難。諸經論說各各差別,《雜集》、《唯識》等初六各三、後四各二,《大莊嚴論》六各六門,《寶雲經》中十各十門,何故但配《瑜伽》九門中五門耶?故知十度行相差別有無量門,諸經論中隨影互明,各不相違。然隨行相依釋亦得,以九門義攝一切故。廣且依《唯識》、《攝大乘》等差別而明。
經 「善男子!依五種法,菩薩摩訶薩成就布施波羅蜜。云何為五?一者信根、二者慈悲、三者無求欲心、四者攝受一切眾生、五者願求一切智智。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布施波羅蜜。」
今此下明是佛答中第二修行。既發心已,次應隨修。於中分二:初修行、二釋名。修行十度即為十段,段段之中各分為四:一標、二徵、三釋、四結。文段易知,下更不科,但牒文釋。一者信根者,菩提既以信為根本。又《發菩提心經論》施有五種:一信心施,是故最初,□信為根而行布施。二慈悲者,既為菩薩意在利生,次信慈悲,與樂拔苦而行布施。三無求欲者,既求菩提行於布施,不希三有及報恩等,故無求欲心。四攝受一切生者,為利生故,平等攝受一切眾生。五者願求一切智智者,迴願自他求佛菩提。又信根即菩提心體。七最勝中,依止最勝,即攝慈悲;無求欲心,清淨勝;攝受一切,意樂勝;願求種智,迴向勝。以施在初,略最勝攝,影顯餘九亦最勝攝,方名度故。
經 「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持戒波羅蜜。云何為五?一者三業清淨、二者不為一切眾生作煩惱因緣、三者閉諸惡道開善趣門、四者過於聲聞獨覺之地、五者一切功德皆悉滿足。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持戒波羅蜜。」
戒中有三,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一者三業清淨、此即三聚戒之自性。二者不為一切作煩惱因、隨護他支。然《十地論》菩薩受戒意為斷除眾生四流,即斷惑因。三者閉惡道趣、開善趣者,《十地論》云「菩薩受戒,為除眾生諸惡道苦。」四者過聲聞等,最為甚深,不共二乘故;求大菩提,不約小果故。五者功德滿者,由戒為依,生定慧故。故《遺教經》云「依因此戒,能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又第一攝律儀戒,第二第三饒益有情戒,第四第五攝善法戒。
經 「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忍辱波羅蜜。云何為五?一者能伏貪瞋煩惱、二者不惜身命不求安樂止息之想、三者思惟往業遭苦能忍、四者發慈悲心成就眾生諸善根故、五者為得甚深無生法忍。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忍辱波羅蜜。」
忍即有三: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諦察法忍。言能伏貪瞋煩惱,是耐怨害忍。由不惜身命等,是安受苦忍。以精進為體,能行苦行不求安息。三思往昔被他害等,思自往業忍彼不瞋,復由慈悲而為攝受,故忍不瞋。此二即是耐怨害忍因。因有五種:一唯法想、二有苦想、三無常想、四親屬想、五攝受想,此且舉二五。為甚深法者,諦察法忍,以慧為性。
經 「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勤策波羅蜜。云何為五?一者與諸煩惱不樂共住、二者福德未具不受安樂、三者於諸難行苦行之事不生厭心、四者以大慈悲攝受利益方便成熟一切眾生、五者願求不退轉地。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勤策波羅蜜。」
精進中,一與諸煩惱不樂共住者,精進有三:一被鉀、二攝善、三利樂有情,此即第一被鉀精進。最初發心起猛利樂,欲翻諸煩惱,如被鉀。二福德未具不受安樂者,攝善之中有其四種,加行、無下、無退、無足。此無退精進,於未得中能進求故,不息受樂。三於諸難行不生厭心,無足精進。四者與慈悲俱,攝受利益眾生方便,成就一切故,是利樂有情精進。五願求不退地者,是攝善中無下精進,不自輕蔑能求上位故。
經 「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靜慮波羅蜜。云何為五?一者於諸善法攝令不散故、二者常願解脫不著二邊故、三者願得神通成就眾生諸善根故、四者為淨法界蠲除心垢故、五者為斷眾生煩惱根本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靜慮波羅蜜。」
靜慮之中亦有三:一安住靜慮、二引發靜慮、三辦事靜慮。此中第一是安住,於諸善品攝令不散。住定輕安等故名安住,引發神通諸功德等名引發。能辦自他利益之事名辦事故。第二常願解脫,解脫即八解脫。於空有邊能不住者,引解脫故。第三願得神通,即六神通,由現神通令諸眾生捨邪歸正集諸善根。此二即引發靜慮。四為淨法界除心垢者,心通二種,能緣慮心并第一義心。為淨法界,即第一義心。依定能除二心垢故,此為自利。五為斷眾生煩惱根本,此即利他。此後二種是辦事靜慮,能辦自他利益事故,非唯緣事名辦事,事謂事業業用。然諸處說變大地為金等為辦事者,且約外利事說。
經 「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智慧波羅蜜。云何為五?一者常於一切諸佛菩薩及明智者供養親近不生厭背、二者諸佛如來說甚深法心常樂聞無有厭足、三者真俗勝智樂善分別、四者見修煩惱咸速斷除、五者世間技術五明之法皆悉通達。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智慧波羅蜜。」
智亦有三,謂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五中,初二加行智。於善友所修十供養及願常隨,名為親近一切諸佛菩薩善友。皆願求養親近無向背心,如前供養說。二常樂聞法心無厭足,應說諸佛本求法緣。上二俱是加行智攝。第三第五是後得智,真俗二境樂能了知。第四為斷見修煩惱,是根本智。世間伎術,即六十四能。五明之法,謂內明、因明、聲明、醫方明、工巧明,廣如《瑜伽》三十八說。問:內明處者,為唯佛教名內明處耶?答:外道亦有,但明內身因果名內明處。
經 「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方便波羅蜜。云何為五?一者於一切眾生意樂煩惱心行差別悉皆通達、二者無量諸法對治之門心皆曉了、三者大慈悲定出入自在、四者於諸波羅蜜多皆願修行成熟滿足、五者一切佛法皆願了達攝受無遺。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方便勝智波羅蜜。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願波羅蜜。云何為五?一者於一切法從本以來不生不滅非有非無心得安住、二者觀一切法最妙理趣離垢清淨心得安住、三者過一切相心本真如無作無行不異不動心得安住、四者為欲利益諸眾生事於俗諦中心得安住、五者於奢摩他毘鉢舍那同時運行心得安住。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願波羅蜜。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力波羅蜜。云何為五?一者以正智力能了一切眾生心行善惡、二者能令一切眾生入於甚深微妙之法、三者一切眾生輪迴生死隨其緣業如實了知、四者於諸眾生三種根性以正智力能分別知、五者於諸眾生如理為說令種善根成熟度脫,皆是智力故。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力波羅蜜。善男子!復依五法,菩薩摩訶薩成就智波羅蜜。云何為五?一者能於諸法分別善惡、二者於黑白法遠離攝受、三者能於生死涅槃不厭不喜、四者具福智行至究竟處、五者受勝灌頂能得諸佛不共法等及一切智智。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智波羅蜜。」
方便度等四,《瑜伽》四十九說「如前所說,十二行相方便善巧,當知說名方便善巧。如前所說,五種大願名願,所有十力加行名力,於一切法如實安立清淨妙智名智。」問:此第十與六何殊?答:即彼中云「能取勝義無分別轉清淨妙慧名慧,能取世俗有分別轉清淨妙智名智。」名二差別。十二方便善巧者,四十五說「方便善巧,當知略說有十二種:依內修證一切佛法有六,依外成就一切有情亦有六種。依內六者,一於有情悲心顧戀、二於諸行如實遍知、三於菩提深心欣樂、四顧戀有情不捨生死、五遍知諸行輪迴不染、六欣樂佛智熾然精進。名依內修六種善巧。」此意自利。「依外有情修六善巧者,一令修少善感無量乃至微善令修迴向、二令小功力獲大菩提能令捨邪修隨喜等、三憎背聖教令除恚惱、四處中住者令其趣入、五趣入者令其成就、六已成就者令得解脫。已成後六善巧之中後之四種,復修六種方便善巧:一隨順會通,即為會釋諸教相違;二共立要契,令先斷惡修善方便利益等;三異分意樂,見不善等現違背意乖先許等,非染心爾令改修故;四逼迫所生居尊勝位逼令修善;五施恩報恩,謂於有恩他欲來報,但令修善為惠報恩。六究竟清淨,謂現八相究竟利生等。」廣如彼釋。願行不同,有說一願,即初發心願度有情共求佛果。《發菩提心論》云「以此願引生十大願」。如《唯識論》等說有二願:一求菩提願、二利樂他願。諸處通說有四弘願,即未度令度等。《瑜伽》四十五說有五大願:一發心願、二受生、三所行、四正願、五大願。於無上覺初發心求,名發心願。次為利生願生善趣,名受生願。願修善法,名所行願。願當攝受一切功德,名為正願。說此正願,生於大願,大願即是十種大願:一願樂以一切上妙供具供養諸佛、二願攝護諸佛正法、三願從知足至入涅槃常隨侍從、四願行一切菩薩正行、五願普成就一切有情、六願往一切諸佛世界、七願能普淨一切佛土、八願同菩薩意樂加行趣入大乘、九願一切無倒利生皆不唐捐、十願速成無上菩提。《發菩提心經論》、《大莊嚴論》各說十,大同少別。《寶雲經》十,多分有別。力智亦爾,諸說多少各有不同,煩不具引。且依《攝論》及《唯識論》總相而釋。第三依徵列中五,即五段,顯不指科。方便五中,初三拔濟方便、後二迴向方便。意樂煩惱心行差別者,為拔濟生,須識意樂及煩惱心、貪嗔癡行。八萬四千諸塵勞門所有差別,此所對治。諸對治門心皆曉了者,次為對除須識除法。八萬四千諸功德門,即是能治。大慈悲定出入自在者,既識除法,應往諸趣而行化利。依大慈悲出入諸定皆使自在,現大神通故。諸波羅蜜皆願修行者,迴向菩提故。方便修諸波羅蜜一切佛法願了攝受者,菩提涅槃智斷恩等願皆證得了達攝受,是能證義。列願五中,初三求菩提願、後二利樂他願。初三即觀三身。願住第一觀一切法,雖是總觀,亦觀一切八相之法不生滅等。離執安住者,雖名觀住,即是欲願。如《般若》問「應云何住?」觀一切法等,通能所觀。報佛之智觀一切法,俗諦最妙理趣真諦,離垢清淨。即離二障能觀之智,於二諦中心得安住。得者證也,即報身四智,今云菩薩於佛能觀垢淨智亦願樂住。過一切相等者,欲得法身。云心得安住,體即欲樂。觀於法身過一切相是心之本,心本即真如。無作者,非煩惱作。無行者,如離三世故。不異者,無有前後別異之相。不動者,不遷滅。觀彼法身離此四相,故願樂住,云心得安住。為欲利益等者,言於俗中者,即是機性、能詮教等。為利他事故,須了教詮及生機性,此即俗諦,於中願樂心得安住。於奢摩他等,欲為利生,要依止觀了知如幻,離諸過等,故須俱行。奢摩他,此云止。毘鉢舍那,此云觀。起於願樂,云心得安住。力五種者,《瑜伽》云「力即十力」。此中第一則業異熟智力及遍趣行智力。善惡,即善不善業故。心行,即遍趣。正智者,離增上慢行故。智能遍實,了一切業及彼意趣趣向故。能令入於深妙法者,是漏盡智力。知漏盡不盡,證得無為故,能令入深妙之法。眾生輪迴,是生死生智力。若知過去輪迴,亦通宿住智力。隨善惡如實了知輪迴生死。三種根性正分別知者,根即根勝劣智力,性則種種性智力。五如理為說成就度脫者,通處非處智力、靜慮等智力、勝解智力。能修此等即修習力,能了此等思擇力。五智中,初三成熟有情、後一成就佛法。一能為眾生分別善惡、二能令眾生遠離黑法攝受白法、三為利有情於生死不厭於涅槃不喜、四其福智行至大涅槃究竟處故、五於第十地受勝灌頂得佛菩提諸不共法本後二智。此中十度地前地上各隨分修,十地各一約增勝說。
十波羅蜜多以五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三廢立、四釋相、五諸門。第一釋名者,初釋總名、後釋別名。梵云始迦波羅蜜多。始迦,十;波羅,彼岸也;蜜多,離也到也。總云十離到彼岸,十者數也。彼岸有五:一所知、二教、三理、四行、五果。由此十行,能知一切空有境盡,能解一切五明教盡,能達一切真俗理盡,能修一切福慧行盡,能證菩提果盡,名到彼岸。菩提斷俱名菩提,菩提涅槃並名菩提故。於五中有小不盡,不名到彼岸。離者遠離。由此十行能離生死五蘊之法,能到所知五種彼岸,名十波羅蜜多。依《大般若》作如此釋,帶數釋也。若無性釋論,於諸世間聲聞獨覺施等善根最為殊勝能到彼岸,是故通稱波羅蜜多。若據自能所到釋,《攝論》簡他,以二乘等非於此五皆修證故。《大莊嚴論》四義釋。《解深密經》、《伽》七十八以五義釋。《雜集論》第十一以十二義釋。此經有十七義,如次文說。
釋別名者,《攝論》云「又能破裂慳悋貧窮,及能引得廣大財位福德資糧,故名為施。又能息滅惡戒惡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為戒。」《大莊嚴論》「能令清涼故名為戒」。《攝論》約所治,《莊嚴》據得果,亦不相違。餘釋不同,皆準此知。「又能滅盡忿怒怨讎,及能善住自他安穩,故名為忍。又能遠離所有懈怠惡不善法,及能出生無量善法令其增長,故名精進。又能消除所有散動,及能引得內心安住,故名靜慮。又能除遣一切見趣諸邪惡慧,及能真實品別知法,故名為慧。」釋云:謂於因時能破慳悋,亦能引廣福德資糧,及於果時能裂貧窮得大財位,故名為施。餘釋別名,其文易了。然但釋六不釋後四,準《文殊問經論》下為治十障立十波羅。後四云「七者治煩惱心,生助道法故。八對治顛倒道集實諦助道,生不顛倒道故。九者對治不自在心法,時非時得自在故。十者對治有我相,觀諸法無我故。」此意因時對治煩惱心故生助道心,果時得助道法,即諸道品四智相應諸助道法。餘亦準知。
出體,如餘。
辨廢立者,前六廣如《攝大乘》第七、《莊嚴論》第七、《成唯識論》第九。後四,《解深密經》第四云「與前六種為助伴故,於前三種所攝有情安置善品,故說方便與三為伴,於現法中煩惱多故,於內心住無堪能等,復彼攝受」乃至云「由此願故,煩惱微薄能修精進,故我說願為進助伴。由此力故,於內心住有所堪能故,說力為靜慮助伴。由此智能引出世慧故,我說智與慧為伴。」此意為助成滿前六,故修後四。若準《文殊問經發菩提心經》,為治十障立於十度。前六即慳等。後四障者,七煩惱心障、八顛倒道障、九不自在心法障、十有我相障。治此後四障,立後四種度。若無性《攝論》,後四一一皆通前六。彼云「一方便善巧,謂以前六所集善根,共諸有情迴求無上正等菩提故。二願波羅蜜多,謂發種種微妙大願,引攝當來波羅蜜多殊勝緣故。三力波羅,謂由思擇修習二力,令前六種無間現行故。四智波羅,謂由前六成立妙智受用法樂,成就有情故。」諸波羅蜜各有多義,隨各舉一皆不相違。
經 「善男子!何者是波羅蜜義?」
下辨修行中第二釋名。於中分二:初徵問、後解釋。此徵也。
經 「所謂修習勝利是波羅蜜義,滿足無量大甚深智是波羅蜜義,行非行法心不執著是波羅蜜義,生死過失涅槃功德正覺正觀是波羅蜜義,愚人智人皆悉攝受是波羅蜜義,能現種種珍妙法寶是波羅蜜義,無礙解脫智慧滿足是波羅蜜義,法界眾生界正分別知是波羅蜜義,施等及智能令至不退轉是波羅蜜義,無生法忍能令滿足是波羅蜜義,一切眾生功德善根能令成熟是波羅蜜義,能於菩提成佛十力四所畏不共法等皆悉成就是波羅蜜義,生死涅槃了無二相是波羅蜜義,濟度一切是波羅蜜義,一切外道來相詰難善能解釋令其降伏是波羅蜜義,能轉十二妙行法輪是波羅蜜義,無所著無所見無患累是波羅蜜義。」
解釋。有十七義,即為十七段。文段易知,不別牒科,但依次釋。言勝利者,《瑜伽》三十五總說發心有二勝利:初發心已即是眾生尊重福田,一切眾生皆應供養,亦作一切眾生父母;二發心已即能攝受無惱害福,由此菩薩成就如是無惱害福,得倍輪王所守護,寢寤得安非人不嬈,轉受餘生無病長壽,常益有情無勞損等。若《攝大乘》別說勝利,論云「如是六種所得勝利云何可見?謂諸菩薩流轉生死,富貴攝故、大生攝故、大朋大屬之所攝故、廣大事業加行成就之所攝故,無諸惱害。性薄塵垢之所攝故、善知一切工巧明處之所攝故,勝生無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是名勝利。」釋云:富貴攝故,是施勝利。善趣攝故名大生,戒勝利。朋謂親族,屬謂奴婢等,是忍勝利。廣大事業加行成就,是進勝利。廣大事業,謂輪王等。於中策勵名為加行,所作皆辦故名成就。無所罣礙無諸惱害,性薄塵垢之所攝故,是靜慮勝利。善知一切工巧明處,是慧勝利。此上是六別別勝利。無罪乃至坐菩提座,常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是六通利。不同世間勝生有罪。又無邊無間乃至菩提,非如世間唯自利益,常能現作有情義利故。如勝生能,餘五亦爾。佛智無量能了二空名大,餘不能測名為甚深,此十能滿名到彼岸,是波羅蜜義。善法名行,不善名非行,此即是因。俱不執著,即不執著是波羅蜜義。生死有漏果、涅槃無漏果,生死過失、涅槃功德,於生死過失正覺、於涅槃功德正觀,或是正覺觀俱通二處,是彼岸義。愚人樂生死、智人樂涅槃,平等利益悲心不損名攝受。能得說示七聖財寶為智人,能得說示施戒忍勤定智方便為世間。法為智人,財為愚人。現者說示,或通為二說令學故。此是所示。或可珍寶即依勝定現七寶等施諸眾生。無礙,四無礙。解脫,八解脫。由八解脫能引神通等、得四無礙等,智慧滿足。此能為說,是波羅蜜義。法界眾生界,即五無量之二種也,影顯於餘能正了知。施等,即前五度。及智,即後五度。皆能修習至不退轉,即第十地至行彼岸。無生法忍、三無生忍,如前已釋。初地創得,八地相續得,能令滿足者得至佛地。上二自利滿。一切眾生功德善根能令成就者,是利他彼岸。十力降天魔,無畏降外道,不共法降二乘,此三勝故,例餘功德亦皆成滿,是菩提波羅蜜智德也。生死涅槃了無二相,如所通達真如無別。彼岸,斷德也,不如二乘以法執心見有二相。濟度一切是恩德,由具無畏,外道諸難釋令降伏,能破邪彼岸。能轉十二妙行法輪,是顯正彼岸。十二妙行者,四諦三轉。且依苦諦,見道示相、修道勸修、無學作證,生無漏慧名為法眼,各於去來今斷彼愚故。一剎那智義分斷三,即如次名智、明、覺也。計餘三諦各有十二,應成四十八種行相,以相似故總名十二妙行法輪。廣此法輪,如《法華疏》。能於一切無著、無染著、無所見、無滯礙、無患累,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即是永捨二種生死之患累也。
經 「善男子!初地菩薩是相先現,三千大千世界無量無邊種種寶藏無不盈滿,菩薩悉見。善男子!二地菩薩是相先現,三千大千世界地平如掌,無量無邊種種妙色清淨珍寶莊嚴之具,菩薩悉見。善男子!三地菩薩是相先現,自身勇健甲仗莊嚴,一切怨賊皆能摧伏,菩薩悉見。善男子!四地菩薩是相先現,四方風輪種種妙華悉皆散灑充布地上,菩薩悉見。善男子!五地菩薩是相先現,有妙寶女眾寶瓔珞周遍嚴身首冠名華以為其飾,菩薩悉見。善男子!六地菩薩是相先現,七寶華池有四階道,金砂遍布清淨無穢,八功德水皆悉盈滿,嗢鉢羅華、拘物頭華、芬陀利華隨處莊嚴,於華池所遊戲快樂清涼無比,菩薩悉見。善男子!七地菩薩是相先現,於菩薩前有諸眾生應墮地獄,以菩薩力便得不墮,無有損傷亦無恐怖,菩薩悉見。善男子!八地菩薩是相先現,於身兩邊有師子王以為衛護,一切眾獸悉皆怖畏,菩薩悉見。善男子!九地菩薩是相先現,轉輪聖王無量億眾圍繞供養,頂上白蓋無量眾寶之所莊嚴,菩薩悉見。善男子!十地菩薩是相先現,如來之身金色晃耀,無量淨光悉皆圓滿,有無量億梵王圍繞恭敬供養,轉於無上微妙法輪,菩薩悉見。」
已下答中第三大段證地。由前發心久修勝行,得至證地故。於中分五:一得地相、二釋地名、三明地障礙、四地所修行、五明地修習。此得地相,謂初證時所得之相。若無性《攝論》第七,於十地中通得四相。論云「得此諸地云何可見?此問由四種相:一得勝解,謂得諸地深信解故。二得正行,謂得諸地相應十種正法行故。三得通達,謂於初地達法界時,遍能通達一切地故。四得成滿,謂修諸地到究竟故。」釋云:深信解者,於地教決定印可真實如是。十種正行者,即十法行,謂供養、書寫、施他、聽、披讀、受、持及開演、諷誦及思修。得通達者,謂於初地達法界時遍能通達一切地者,若於初地正通達時,速能通達後一切地。此種類故,如有頌言「如竹破初節,餘節速能破。得初地真智,諸地疾當成。」到究竟者,謂地地中果分成滿,或最後滿。果分成滿,望前為果,在因名分。或最後滿者,即成佛果,果究竟故。或第十地,因究竟故,稱最後滿。若準《大莊嚴論》第十三云「入地菩薩地地皆有十相。何者為十?一明信、二無劣、三無怯、四無待、五通達、六平等、七離偏、八離著、九知方便、十聖眾生。」明信者,於自地得明。於諸法中除無知故,於他地得信,於後諸地願樂故。無劣者,聞深妙法不驚怖故。無怯者,難行行,極勇猛故。無待者,起自地行,不待教故。通達者,他地方便皆能起故。平等者,普於眾生同自心故。離偏者,耳聞毀譽無高下故。離著者,得輪王等位,無愛染故。知方便者,知諸法不可得,為佛上方便故。聖眾生者,諸佛徒眾恒在生故。此等十相,地地皆具。亦有得度相,廣如彼明。彼二文約內證相,諸地之通相;此經約外得,諸地之別相,由行十度外得此相。十地現相即為十段,分別可知。問:此等相在何處?答:各各將入自地時得,云先現故。又解:各各初入地時得。而云先現者,更有多相。此等先現故,不可在地前,云初地等菩薩是相先現故。表於初地能行一切施度,外遍大千現種種寶藏,能遂所求,故無不盈滿。菩薩皆見者,自上菩薩得見此相,非下得見,餘皆準知。於第二地,表證平等理,具持淨戒,淨十業道,故現妙色淨寶嚴具。於第三地,表行三忍有勇健相,被甲降怨。於第四地,表行四正勤,七淨九淨妙華散地。七淨者,戒淨、心淨、見淨、度疑淨、道非道智見淨、行智見淨、行斷智見淨也。九淨者,加無緣寂滅淨、淨國土淨。於第五地,表行禪定離諸硬強,有寶女現。禪定能生解脫遍處等,瓔珞嚴身。行七覺分故,首冠名華。於第六地,文義有八:一表行智度。智有七種,法智、類智、世俗智、神通智、相智、十力前行智、四道理中正道理智,故現七寶華[1]從起,故寶華依池。二即法類智,依觀四諦悟緣起理,有四階道。或依智分,加行、無間、解脫、勝進為四階道。三證如理起,金砂遍布。四離麁相障,清淨無穢。五得八解脫、或八道支、或八種智,現八功德水:一淨、二輕、三冷、四耎、五甘、六不臭、七飲不損喉、八飲不傷腸。六四智因,現四色華,青黃赤白。七遊法苑樂。八證無為涼。於第七地,表行善巧,拔濟眾生。於菩薩前應墮惡趣,能令當不墮、現不受惡報,故無有損傷,離現當怖。如《首楞嚴經》,菩薩性是首楞嚴三昧,能息諸苦,拔三毒箭等。於第八地,表行二願,或無相智任運現前,得相土二自在故。於身兩邊師子衛護,能令一切煩惱不現行故,一切獸怖。於第九地,表行力度,如彼輪王有大勢力。四辨利生,故無量億眾圍繞供養,以四無量蔭生,如蓋離染故。自行七聖財,或眾生緣慈等,眾寶莊嚴。於第十地,表灌頂位,將成正覺。於菩薩身有如來相現:一現身、二現光、三現眾梵、四現轉法輪。此於自身,不由作意有佛身相等。若準《菩薩求夢經》,於其地地各夢諸相。八地已上菩薩無睡,如何有夢?此約所見,觀如夢幻。今此亦爾,雖不作意,如夢自身現佛事等,非約外見。初地已上,剎那恒得見諸佛故。或此外覩如來相現,剎那所見,彼佛為現。此約自見。
經 「善男子!云何初地名為歡喜?」
贊曰:第二釋地名。《成唯識》第九、《攝論》第九、《大莊嚴》十三、《解深密經》、《瑜伽.決擇》等皆廣釋名,大意皆同,復少差別,廣略互顯,繁不具引。十地不同,分為十段。初地分三,謂徵、釋、結;餘九各二,但有釋、結。準此,初徵應言「云何初地等名為歡喜等」,略其「等」字。
經 「謂初證得出世之心,昔所未得而今始得,於大事用如其所願悉皆成就,生極喜樂,是故最初名為歡喜。諸微細垢、犯戒過失皆得清淨,是故二地名為無垢。無量智慧三昧光明,不可傾動、無能摧伏,聞持陀羅尼以為根本,是故三地名為明地。以智慧火燒諸煩惱,增長光明修行覺品,是故四地名為焰地。修行方便勝智自在極難得故,見修煩惱難伏能伏,是故五地名為難勝。行法相續了了顯現,無相思惟皆悉現前,是故六地名為現前。無漏無間無相思惟,解脫三昧遠修行故,是地清淨無有障礙,是故七地名為遠行。無相思惟修得自在,諸煩惱行不能令動,是故八地名為不動。說一切法種種差別皆得自在無患無累,增長智慧自在無礙,是故九地名為善慧。法身如虛空,智慧如大雲,皆能遍滿覆一切故,是故第十名為法雲。」
贊曰:釋有二義,一自利、二利他。得出世心,即二空智與心相應,名出世心,是隣近釋。昔未得今始得,釋初得言,此自利。於大事用如願成就者,謂利他用。故《大莊嚴論》云「一見真如,謂見自利。昔曾未見今時始見,去菩提近故。二見利物,謂見利他,一一剎那能成就百眾生故。」此能成就百類有情,準知菩薩以利眾生為大事用。如《十地經論》、《瑜伽》四十七、《唯識》等皆說初地得十百門:一淨信出家,一剎那頃證百三摩地。二以淨天眼於諸佛國見百如來。三於彼變化住持皆能解了,以神通力動百世界。四身亦能往,放光令見。五化為百類。六成就百類所化有情。七若欲留命能住百劫。八於前後際能知百劫。九於蘊界等百法明門能正思擇。十化百身,身皆能現百菩薩眷屬。或總十百為大事用。生極喜樂,釋歡喜言,通前二處。結文可知。餘九文顯,亦不牒科,皆準初知。於二地中離於二垢:一諸微結垢,起異乘心;二諸犯戒垢,誤犯三業。故《大莊嚴論》云「於二地中出二種垢:一出犯戒垢,即此犯戒過失;二出起異乘心垢,即諸微細垢。離二垢故名離垢。」此云皆得清淨,即離垢義。言無量智慧,謂聞思修三慧無量,從定所發,自明明他。《大莊嚴論》云「由能以法自明明他,故名明他名三昧光明。不為外道邪魔摧伏,名不傾動。又除障故,名不傾動。即彼三慧以定總持之所發故,即定總持名為根本故。」《唯識論》第九云「成就勝定本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前已說慧是三昧光明,故下但云總持為本。結文可知。第四地中修菩提分,智慧之火焰能燒微細煩惱現行等障薪故。《莊嚴論》云「於四地中,以菩提分慧為焰自性,以惑智二障為薪自性,更增勝智光明覺品,即是菩提分法轉更增勝。」第五地中,真俗二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俱時而起,名修行方便勝智自在。復能除彼害伴隨眠遠隨現行名為難伏。雖分別見等見道已除,俱生身見四地已斷,至此地中復除害伴。此不與我見俱,別起貪瞋等亦通見修斷,就總盡說,云見修煩惱難伏能伏,非分別惑此地方伏。此道智障以煩惱名說。據害伴,俱所知障品伏不起說,非諸俱生此皆能伏。羸劣睡眠六七地伏。又依六說,非第七俱。第七俱者,八地已去猶現行故。故《解深密》云「八地已上唯有所依所知障在。第六一向恒在觀中不可起惑。又斷所知,能依惑障亦畢竟伏。」《唯識論》等據二身見說見修惑四地除,此經據貪等故說五地伏見修惑,各依一義互不相違。問:準諸處說初地已上一切煩惱能伏頓盡,由故意生。云何我見等四地能伏,害伴隨眠五地能伏?答:若據能伏,初地即能,猶故意起。今依永伏,故意不能令起。此由斷彼所依所知,故與差別。此中二難:一能合二智難、二能伏煩惱難,此地俱得,故名難勝。又《大莊嚴論》有二難退:一勤化眾生心無惱難、二生不從化心無惱難。此意二難退者,退謂捨,極難捨退。此地菩薩能退二難,於難得勝,故名難勝。此意即能退難退義,同難伏能伏。彼論約利他難得勝,此經據自利難得勝,各據一義,各不相違。或可此中修行方便極難得故,即彼二難勝智自在極難得故,即餘所合真俗二智一極難得故,通於二處即皆攝盡。第六地中,恒觀十二因緣道理相續不斷,名行法相續。智常正觀,名為了了。此為加行,復能引起無分別智,名無相思惟。思惟即正智,皆悉現前故。《成唯識論》云「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恒觀在前。」依《大莊嚴》云「於六地中,依波若力能不住生死涅槃,二法恒現前。」亦此無相思惟中攝,無生死涅槃二種相故。問:準餘處文,於五地中已無涅槃生死二相,證得無住。何故《大莊嚴論》說在六地?答:餘約暫能,說在五地;此約多續,說在六地。《唯識論》等云「於六地中無相觀多、有相觀少。第七地中於無相理長時相續,能以真智觀無細生滅二。」無相思惟,即無分別智。此中應云「於無相理,無漏無間思惟」,簡第六地有相間故,以經多時方至此地故。《解深密經》云「能遠證入無間無缺無相作意。」解脫,謂八解脫。三昧,謂三三昧,即無相思惟、無相解脫三昧,俱遠修行至功用後邊故。《唯識論》云「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初三地修相,同世間行施戒修。四五六地修於道品,四諦、緣起相同二乘。以出離彼,故名遠修行。離細相現行障,故名清淨無障。第八地中,於無相觀任運起故,名無相思惟。修得自在純無漏觀,無煩惱動,云諸煩惱行不能令動,即二不動:一相用不動,相即有無相,用即功用;二煩惱不動。故《唯識》云「無分別智任運現前,相用煩惱不能動故。」《大莊嚴論》但不為相及功用動,無不為煩惱動,彼略說故。第九地中,任運能得四無礙智說一切法。總通四辨,俱得名說。以種種名言差別說、以種種義差別說、以種種音聲差別說、以種種辨才差別說,由任運故皆得自在。離二愚障故,云無患累。復能令自他一智慧、二自在、三四辯皆得增長,故名善慧。又四辯才能說除疑,名為善慧。於第十地,所得法身如大虛空。以大智慧如雲遍空,即智充滿法身。又猶如雲,法即如雲,能覆一切故。復說妙法如雲下雨,即法之雲。法通法身及所說法,依《大莊嚴論》云「由三昧門及陀羅尼門攝一切聞熏因遍阿梨耶識中,譬如浮雲遍滿虛空。能以此聞熏習雲,於一一剎那、於一一相、一一好、一一毛孔雨無量無邊法雨,充足一切可化眾生。由能如雲雨法雨故,名法雲地。」此即阿賴耶識如空,無漏聞熏習如雲。此意阿梨耶能廣含藏如空,種能生現如雲下雨。以定總持所有熏習攝餘熏習,起現行時復能說法。唯前言由三昧門及陀羅尼門攝一切聞熏習因故,以定及總持攝聞熏習。準下云「以此聞熏習雲」,即說彼二所有熏習,不爾如何前云「遍阿梨耶識中」?若《瑜伽論》、《解深密》等,亦以麁重如空遍於一切,此智如雲遍能隱覆如空麁重。故《成唯識論》云「大法智雲含諸德水,蔽如空麁重,充滿法身故。」空有三義:一法身如空,以遍淨故;二阿梨如空,以遍含一切種故;三麁重如空,遍一切故。雲有三:一聞熏習如雲、二智慧如雲、三慈悲如雲。即《十地經》云「自從願力起大慈悲雲。」據自利及決擇增說智慧雲,據利他覆蔭即說慈悲。此二據現行說。若據當能雨功德法二種子如雲,同無著《般若論》未來如雲,故皆不相違。問:此之十地即十三住中十住,住地二名有何差別?答:準《大莊嚴論》一釋無別故。彼論云「十一住者即十一地,住者名地。」既住者名地,明知無差。一解:地住名別。彼論自問:「云何名地?偈言:為集諸善根,樂住故說住。數數數無畏,復以地為名。」準釋,初二句釋住名,後二句釋地名。云「諸菩薩為成就種種善根,於一切時樂住一切地,是故諸地說名為住。步彌耶名為地。步者數數義,彌者實數義,耶者無畏義。欲進上地,數數斷障礙、數數得功德,是數數義。地以十數為量,一一地中知斷爾所障礙、知得爾所功德,知此不虛,是實數義。上地是無畏處,諸菩薩畏於自地中退失自他利功德,進求上地,是名無畏義。以三義故名地。」
經 「善男子!執著有相我法無明,怖畏生死惡趣無明,此二無明障於初地。」
贊曰:此第三明地障。因明十一地障。前問菩提,通佛果故;今亦明佛地之障。此十一障即十一段,此初,即異生性障。文分為三:一牒請機、二出障體、三辨所障。餘十障,文各有二,除所告機。有相我法,即二執之境。相謂相狀,能執之心當情相狀。即同《唯識論》云「起自心相」。或即體相,執著即能執之心。此執著我法皆悉有體。設執法無,還執有無相。是故經云「不應住法,亦不住非法。」非法者,是無法也。若執我無,亦是法執。二執是慧俱無明,強名為無明,是隣近釋。怖畏生死惡趣無明者,此惡趣言非唯三惡道,通八難故。但分別所起不善業及所感果,并所知障所發業果,亦是此攝。毀責之名,總云惡趣。由是此經云「生死惡趣」,非唯三途。言怖畏者,即此惡趣是所怖畏,名為怖畏。此無明發無明品故,名為無明。又《唯識論》云「或說彼利鈍障品俱起二愚。二執無明意說利品,惡趣無明意說鈍品。」俱起無明名惡趣者,亦毀責名。或見等迷理不發惡業,鈍品迷事故發惡業。從果為名,名惡趣雜染愚。愚是本故,竝依主釋。問:《唯識論》云「一執著我法愚」,即是此中異生性障。且異生性障不相應假,依種分位非即種體,云何二執即異生性?答言:異生性雖實通依,與現本識同地能生分別二障,種子上立,從能依法以立障名。或即異生性,從所依執種,名執著我法愚。體不即愚,愚品名愚。如前所引。問:初地能斷分別二執,彼《唯識論》等何不即以二執自體立於障名,或從能所依以立障名耶?答:異生性滅,即二執斷。又異生名,簡異於聖。得聖斷彼,顯故立名。問:入於初地既斷二障,云何《攝論》云十無明是不染污,分別我執是染污故。答:世親《攝論》彼中解云「雖斷二障,二乘亦能斷煩惱障,是共德故。」意約不共所知障說名不染污。又解:彼說不染約修道斷,離十障外說十無明,顯立十地。《成唯識論》、天親《攝論》俱有二解。二十二愚所明體性,與《瑜伽》七十八等同。又準餘文,皆於初地說斷二愚及彼麁重,此略不言麁重,《成唯識論》有其二釋。論云「彼麁重言,顯彼二種或二所起無堪任性。」無堪任性者,《瑜伽》五十八云「謂第八識中不安穩性等。」《唯識論》云「如入二定說斷苦根,所斷善根雖非現種而名麁重。此亦應爾。」愚及麁重餘之十種,皆準此知。解異生性及其麁重,廣如《成唯識義燈》所說。
經 「微細學處護犯無明,發起種種業行無明,此二無明障於二地。」
即邪行障是所知障,俱生一分能令菩薩悞犯三業。初地已上性戒成就必不故犯;性悞有所犯,初地未斷,入二地斷。發起種種業行無明,是彼悞犯所起三業。《唯識論》云「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悞犯三業,彼障二地極淨尸羅,入二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二地說斷二愚及彼麁重。一微細悞犯愚,即此中俱生一分。二種種業趣愚,即彼所起悞犯三業,能起三業不但無明,所起三業亦非是愚。愚相應愚所起愚品,類總名愚。」《成唯識》又云「或唯起業,不了業愚。」此意但取能起能迷,迷三業之愚,亦竝依主釋。問:《成唯識論》第八云「所知障不能發業」,云何復云能發三業?答?約不能發招趣生異熟果業,云不發業。若不能招所有三業,此所知障非不能發故。《佛地論》出二體,俱云謂所發業并所得果。果是等流、增上二果,故不相違。
經 「未得令得愛著無明,能障殊勝總持無明,此二無明障於三地。」
即闇鈍障。未得今得,即是無漏勝定,通色無色及勝修慧。二地中無,入三地時能斷彼障。體即欲界貪俱所知障,云未得今得。能障殊勝總持。總持有四,謂法、義、呪、得菩薩忍,入三地時能斷彼障。總持,念慧為性。今說初二由入三地能斷定障,得勝定,發勝修慧。斷總持障,得勝總持,發得聞思二種勝慧。故《成唯識》云:由斯三地說斷二愚及彼麁重。一欲貪愚,即障勝定及修慧者;二圓滿聞持陀羅尼愚,即障總持聞思慧者。此由欲貪性為散亂。此所知障與欲貪俱,名為欲貪,故障勝定及於修慧。若障總持及聞思慧,是別所知,非即所障,義分為二。又聞思與聞持相近,故偏說之。非不障修慧,各從增說。
經 「味著等至喜悅無明,微妙淨法愛樂無明,此二無明障於四地。」
即微細煩惱現行障。等至即勝定。味著是愛,喜悅是受。即領受下劣定,障修勝定,故為勝障。餘多說貪,此經兼受,即正障體。貪緣此受所領受定,故俱名障。或此喜悅即是定愛,微妙淨法是菩提,法愛即樂也。體即是貪,此二無明是彼二貪相應無明,故《成唯識論》云:一等至愛愚,即是此中定愛俱者;二法愛愚,即是此中法愛俱者。亦依主釋。此之二障,四地能斷,由於四地作菩提分法觀故。故《唯識論》云「菩提分法特違彼故」。此中言定,亦兼於慧。言菩提分法,亦有教法及餘勝法并勝智慧。於第三地雖證勝定及勝教等,猶生愛著,未能得作菩提分觀。故入四地中作菩提分觀,特違於彼,故入四地能斷彼二。廣如《成唯識論》。問:如何特違?答:由四地中修菩提分法,初作四念住觀一切法皆無我故,故特違彼我執,故除微細煩惱現行障,此障即是俱生身見。定法愛等諸相應惑及隨煩惱,復作壞緣法念處觀故,特違彼定法愛等。又前三地創得勝定及勝教法,故有愛著;此四地中更得勝法,故能除彼。又能證得無攝受如,能特違彼。問:餘處初無明等皆即障名,何故等至愛不即障名耶?答:應知此中十障無明更互影顯。如初障等但說我法等,據實通餘惑。然四地等障顯,不但一法,即總云微細煩惱等。據別勝障,即應云「我見及二愛」。約通故總說,二十二無明多約別說故。此定愛等不即十障名,影餘應爾。
經 「欲背生死無明,希趣涅槃無明,此二無明障於五地。」
即欲背生死愚。希趣涅槃者,即欣涅槃愚。不能了生死涅槃真體無別故,故有欣厭。此即於下乘般涅槃障,又作勝菩提分觀,未能證得無差別如,為五地障。前後說障,皆準此知。由於五地作四諦觀,真俗二智合令雙行。由能證得無差別如,能證之智名無差別道。故《成唯識論》云「彼障五地無差別道,入五地時便能永斷,故能除彼。」
經 「觀行流轉無明,麁相現前無明,此二無明障於六地。」
觀行流轉,即緣苦集無明麁相現前即觀滅道淨相,此即麁相現行障。以五地中觀四諦故,雖亦作無相,多時作有相觀,障於六地多無相觀,故入六地能斷此障。
經 「微細諸相現行無明,作意欣樂無相無明,此二無明障於七地。」
即細相現行障。微細諸相,即細生相。作意欣樂無相,即觀細滅相。由於六地作緣起觀見有生滅,彼障七地妙無相道,未能即空起有勝行,故入七地除。
經 「於無相觀功用無明,執相自在無明,此二無明障於八地。」
即無相中作加行障。於第七地雖能長時作無相觀,能加功用方得長時,有加行愚。由愚未斷,故起加行,無相觀中不得自在。執相者,即於七地雖現相土有執相種,於現相土亦不自在,不自在言通於無相。又有四自在,謂相、土、智、業。於八地中得相土二,九地得智,十地得業。相即隨欲現金銀等類,類寬也。土即隨欲現,或大小土,狹於相故。今言相即得攝土,故入八地能斷彼障。問:入八地已無相自在,何故耽寂不欲利生?答:言自在者,約無功用任運能起自利而說,不約利他,故不相違。
經 「於所說義及名句文此二無量未得善巧無明,於詞辯才不隨意無明,此二無明障於九地。」
即利他中不欲行障。所說義,義無礙解。及名句文,法無礙解。於此二中未得自在,云未得善巧。於詞者,諸方音聲。故《成唯識論》云「法緣名等,詞緣於聲。」故詞是聲。辯才者,即七辯才。於現音聲及七辯才不自在故,名不隨意。由第八地於利他中不欲行故,未能除此四無礙愚,故入九地即能永斷。
經 「於大神通未得自在變現無明,微細祕密未能悟解事業無明,此二無明障於十地。」
則於諸法中不得自在障。五種神通,過於二乘及前菩薩,又能廣利,得自在故,名大神通。變謂轉換,現謂化現,無而忽有。微細祕密,有大法智雲及所含藏。細者妙也,即是微妙,由離障故、極難得故。難解,稱祕密。未能悟解,則無明。事業者,利生事業,於第九地無明障此,故入第十即能永斷。
經 「於一切境微細所知障礙無明,極細煩惱麁重無明,此二無明障於佛地。」
即第十一障。空有理事名一切境,妙觀察智觀如羅[1]穀。此即由有細所知障通現及種,通七識俱所熏成種,亦由第七現行法執不得分明。極細煩惱麁重者,則細煩惱種子亦通第七識。煩惱現行入八地時畢已不起,若其種子第十地未斷,故障佛地。在金剛定無間道除,非同於餘入地方斷。此經約二十二無明辨障差別,亦即攝十一障,總即名障,別即名愚。此攝十一障二十二愚,諸教不同,煩不具述。
經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初地中行施波羅蜜,於第二地行戒波羅蜜,於第三地行忍波羅蜜,於第四地行勤波羅蜜,於第五地行定波羅蜜,於第六地行慧波羅蜜,於第七地行方便勝智波羅蜜,於第八地行願波羅蜜,於第九地行力波羅蜜,於第十地行智波羅蜜。」
贊曰:第四地所修法。文段可知。問:菩薩地前尚行六度,及《十地論》等云「第二劫一行中行一切行,於第三劫一切行中行一切行。」即皆具修,何故此文地各行一?答:據實如是。言於十地各行一者,約增而說。無性《攝論》云「一一地中具修十種,不應定說此地修此。」由增勝言,無此過失。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最初發心,攝受能生妙寶三摩地。第二發心,攝受能生可愛樂三摩地。第三發心,攝受能生難動三摩地。第四發心,攝受能生不退轉三摩地。第五發心,攝受能生寶華三摩地。第六發心,攝受能生日圓光燄三摩地。第七發心,攝受能生一切願如意成就三摩地。第八發心,攝受能生現前證住三摩地。第九發心,攝受能生智藏三摩地。第十發心,攝受能生勇進三摩地。」
贊曰:第五明修行。此意十地各行一度,如何修習?謂要定慧兩法雙修,故《無性攝論》云「於地地中修奢摩他、毘鉢舍那,由五相修。」如彼廣辨。然諸處說修多少差別,各各不同,不能具引。何故但說止觀二門而為修耶?答:無性釋云「謂能對治諸散動故,得能對治諸顛倒慧,於地地中修行此二。」然今此經但說止品,以定能引無相正智是智足故。然約十地別別修定,與彼諸文互相影顯。文段分三:初舉能修之人、次明所修定、後即總結。由定起施,名妙寶等持。三者是等,摩地云持,平等持心令住於境。舊音訛故,名為三昧。定能起戒,名可愛樂等持,由持戒者眾所樂見。或從無漏道共戒說。定能起忍者,難動等持。定發精進,名不退等持。由定能為功德勝因,名寶華等持。定能發智,名曰圓光焰等持。定能發生方便善巧,名一切願如意成就。定能發智,任運能證無相妙理,名現前證。定發四辨,名為智藏。定發神通廣大事業,名為勇進。
經 「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十種發心。」
贊曰:總結。
經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此初地得陀羅尼名依功德力。」爾時世尊即說呪曰:
「怛姪他 晡𠷈儞曼奴喇剃 獨虎獨虎獨虎 耶跋蘇利瑜 阿婆婆薩底(丁里)耶跋旃達囉 調怛底 多跋達洛叉漫 憚荼鉢唎訶㘕 矩嚕莎(引)訶(引)」
「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一恒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初地菩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得脫一切怖畏,所謂虎狼師子惡獸之類、一切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初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二地得陀羅尼名善安樂住。」
「怛姪他 嗢篅(入聲,下同)里質里質里 嗢篅羅篅羅(引) 喃繕覩繕覩 嗢篅里虎嚕虎嚕 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二恒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二地菩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二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三地得陀羅尼名難勝力。」
「怛姪他 憚宅枳般宅枳 羯喇㨖 高喇㨖 雞由哩憚㨖里 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三恒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三地菩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三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四地得陀羅尼名大利益。」
「怛姪他 室唎室唎 陀弭儞陀弭儞 陀哩陀哩儞 室利室唎儞 毘舍羅波始波始娜 𠰢陀弭帝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四恒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四地菩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四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五地得陀羅尼名種種功德莊嚴。」
「怛姪他 訶哩訶哩儞 遮哩遮哩儞羯喇摩(引)」
「儞僧羯喇摩(引) 儞三婆山儞瞻跋儞悉耽婆儞謨漢儞 碎閻步陛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五恒沙數諸佛所說,為護五地菩薩摩訶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五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六地得陀羅尼名圓滿智。」
「怛姪他 毘徙哩毘徙哩 摩哩儞迦里迦里 毘度漢底 嚕嚕嚕嚕 主嚕主嚕 杜嚕婆杜嚕婆 捨捨設者婆哩灑 莎(入)悉底薩婆薩埵喃 悉甸覩 曼怛囉鉢陀儞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六恒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六地菩薩摩訶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六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七地得陀羅尼名法勝行。」
「怛姪他 勺訶(上) 勺訶(引)嚕 勺訶勺訶勺訶嚕 鞞陸枳鞞陸枳 阿蜜栗多唬漢儞 勃里山儞 鞞嚕勅枳婆嚕伐底 鞞提呬枳 頻陀鞞哩儞 阿蜜哩底枳 薄虎主愈 薄虎主愈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七恒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七地菩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七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八地得陀羅尼名無盡藏。」
「怛姪他 室唎室唎室唎儞 蜜底蜜底 羯哩羯哩 醯嚕醯嚕 主嚕主嚕 畔陀弭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八恒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八地菩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八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九地得陀羅尼名無量門。」
「怛姪他 訶哩旃茶哩枳 俱藍婆喇體 覩剌死 拔吒拔吒死 室唎室唎 迦室哩迦 必室唎莎悉底 薩婆薩埵喃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尼是過九恒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九地菩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及諸苦惱,解脫五障,不忘念九地。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第十地得陀羅尼名破金剛山。」
「怛姪他 悉提(去) 蘇悉提(去)謨折儞木察儞 毘木底菴末麗 毘末麗涅末麗 忙揭麗 呬㘓若 揭鞞 曷喇怛娜揭鞞 三曼多跋姪囇 薩婆頞他娑憚儞 摩𭡠斯莫訶摩𭡠斯 頞步底 頞窒步底 阿喇誓毘喇誓 頞主底菴蜜栗底 阿喇誓 毘喇誓 跋㘕謎 跋囉甜 麼莎 囇晡喇儞晡喇娜 曼奴喇剃莎訶」
「善男子!此陀羅尼灌頂吉祥句,是過十恒河沙數諸佛所說,為護十地菩薩故。若有誦持此陀羅尼呪者,脫諸怖畏惡獸惡鬼人非人等怨賊災橫一切毒害皆悉除滅,解脫五障,不忘念十地。」
贊曰:答第一問中有四,此即第四得護,有二:初得護、後領讚。此初也。十地不同即為十段,一一段中各分為四:一標能護名;二正說神呪;三歎法勝,多佛說故;四明護益。四總持中,是呪總持。由行施得,名為功德。餘名準行,例此可知。歎勝中有二:初歎、次所護地。護益有二:一無難、二不退。「若有誦持此」下是無五難,初標、次列、後結。五難者,一惡獸、二惡鬼、三怨賊、四水火等災橫、五三七苦等。及結文段,可知。不忘者,第二能令不退,餘九準知。第二總持名善安樂住,由持戒故得,名善安樂住。由行忍故得,名難勝力。由行精進善成辦故得,名大利益。由修定力引諸功德得,名種種功德莊嚴。由行智故得,名圓滿智。由行方便善巧故得,名法勝行。由行十無盡願故得,名無盡藏。由得四辯廣利生故得,名無量門。由智能破如金剛障故得總持,名破金剛山。餘九如次配釋所得總持之名。餘文同故,更不科釋。
經 爾時師子相無礙光燄菩薩聞佛說此不可思議陀羅尼已,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
贊曰:得護中第二領讚。文分為三:初領所說法、次頂禮虔恭即歡讚儀、後申言讚歎。此初二文,表能修行故,從坐起。作吉祥兆,故袒右肩。表能證位,故膝著地。智冥所說,故合掌。既聞妙法,知說者勝,故加恭敬。表敬之極,以頂禮足。
經 以頌讚佛:「敬禮無譬喻,甚深無相法。」
贊曰:後申言讚歎。總有十頌,分之為二:初半頌讚所聞法、餘九頌半讚佛。此初也。法為佛師,故先讚法。佛能起說,是教之主,故次讚佛。起慇淨心策殊勝業,虔誠頂拜,名為敬禮。梵男聲呼云伴談,女聲呼云伴底,此云敬禮,訛云和南。法體殊勝非喻所喻,云無譬喻。唯佛究了,稱甚深。如《法華經論》甚深有五:一義甚深,真如義用;二體甚深,即如自性;三內證甚深,唯無分別智方能契證;四依止甚深,與恒沙德為所依故;五無上甚深,即無餘無住。無相者,無空有相等二相,或無生滅等十相。
經 「眾生失正知,唯佛能濟度。」
贊曰:下讚佛。初半頌總、後九頌別。此總。佛三德中,恩利生勝,故偏標舉,以影智斷。正知,謂正智。凡無正智,廣造邪業沈輪生死。佛具二智,唯獨能濟。雖菩薩等亦能度生,由依佛故,推功歸佛。
經 「如來明慧眼,不見一法相,復以正法眼,普照不思議,不生於一法,亦不滅一法。」
贊曰:下別讚佛。初二頌讚報身智德、次二頌讚法身斷德、餘五頌讚化身恩德。初中,初讚因德、次讚果德。讚因中,初半頌讚慧眼、次一頌歎法眼。慧眼照空第一義諦,《掌珍論》引經云「曼殊室利!慧眼無所觀,不觀有為無為。所以者何?非慧眼境故。法眼照有,遍於真俗,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法無著。」《般若論》釋意亦爾。故先讚慧眼。無分別故,不見一法相,非無諸法。緣於教法及眾根性,名為法眼。無不解了,名為普照。非餘所測,名不思議。稱境而知,不妄見增生一法,亦不妄見減滅一法,處中而知依他生滅。遍計真如竝無生滅,今不見彼後二生滅,非無生滅之依他性。
經 「由斯平等見,得至無上處。」
贊曰:明果也。由謂因由,因修二眼得圓滿故,能平等見。得者,無間道。至者,解脫道。或翻於上,得者證義,斷惑證滅心故。無上處者,即大菩提。不說肉天眼,無記法故。但是業果及定果故,所以不說。在佛身中,名為佛眼。今此讚因,故略佛眼。
經 「不壞於生死,亦不住涅槃,不著於二邊,是故證圓寂。」
贊曰:下二行讚斷德,初一行無住涅槃、後一行讚無餘。亦大涅槃,正是法身。壞者斷也。不同二乘永斷生死滅邊,亦不樂住涅槃為有邊,即空有俱不著。離於此二邊,是故能證無住涅槃。涅槃,梵語不正,正應云波利眤縛喃,此云圓寂,名如前釋。此通因位,未名最清淨。
經 「於淨不淨品,世尊知一味,由不分別故,獲得最清淨。」
贊曰:無餘大涅槃,即正明法身。淨不淨性,體即真如,名為一味。由無分別智證斯一味,正涅槃因,故能獲得極清淨最無上法身。無餘圓寂,名最清淨。出過因位,唯佛得故。無住通因,雖是清淨,障未盡故,未最清淨。
經 「世尊無邊身,不說於一字,令諸弟子眾,法雨皆充滿。」
贊曰:下恩德,分四:一行現身說法德、一行觀生常利德、二行應機差別德、後一行總結無差別。初也。他受變化隨機感現,其形無量,云無邊。或現大身,量難測故,名無邊身。離遍計故、真理無故,不獨說一字,故云不說於一字。然由因緣識變之力,令眾聞法皆得充滿,如末尼珠隨求雨寶,亦如天鼓應念出聲故。
經 「佛觀眾生相,一切種皆無,然於苦惱者,常興於救護。」
贊曰:觀生常利德。平等觀生,怨親利鈍、好醜自他,依法界等,此一切種相皆無故。大悲不捨,即空觀有,故於苦等常與救護。
經 「苦樂常無常,有我無我等,不一亦不異,不生亦不滅,如是眾多義,隨說有差別。」
贊曰:應機差別德。初一頌半應機別、次一句喻顯、後一句佛知。初也。苦樂、常無常、我無我、一異、生滅,舉此五對。於是眾多,真理雖無,隨機說別。
經 「譬如空谷響,唯佛能了知。」
贊曰:舉喻及佛能了。譬如虛谷本無音聲,隨響緣別出種種聲。餘不能了,唯佛能知。
經 「法界無分別,是故無異乘,為度眾生故,分別說有三。」
贊曰:總結無差。雖初差別,終至一乘,於真法界亦無三乘之差別相。文顯可知。
經 爾時大自在梵天王亦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
贊曰:品中第三大段大梵讚揚。於中有二:初梵王讚勸、後如來印誠。初讚歎也。於中文三:初讚儀、次正讚、後勸持。此初也。大自在梵王者,第四靜慮王,即第十地菩薩。《十地經》云「現報利益,受佛位故。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
經 而白佛言:「世尊!此《金光明最勝王經》希有難量,初中後善,文義究竟,皆能成就一切佛法。」
贊曰:正讚。《瑜伽》八十三說有十句。此初別說五句,後「皆能成」下總說餘五句。或「皆能成就」下但第十句,梵行之相影攝中間。八十三云「言初善者,謂於聞持生歡喜故。中善者,謂修行時無有艱苦,遠離二邊依中道行故。後善者,謂極究竟離諸垢故,及一切究竟離欲為後邊故。」此意謂修行時是有學位,後善中謂極究竟等是最後無間道位,及一切究竟等是最後解脫道,離垢因果究竟故、言文義究竟故。文究竟,謂其文巧,即善縎綴名身等故。其義究竟者,即其釋妙也,謂能引發利益安樂故。六無雜、七圓滿、八清淨、九鮮白、十梵行之相,總是一切皆成中攝。
經 「若受持者,是人則為報諸佛恩。」
贊曰:勸持也。如《法華經》第二敘佛恩深無能得報。〈囑累品〉云「唯受持經,即為報恩。」此亦如是。
經 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贊曰:第二如來印誠。有二:初印、後誠。初也。
經 「善男子!若得聽聞是經典者,皆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贊曰:誠也。有二:初能聽聞者不退菩提、後聽受者滅障勝進。初中有五:一標、二徵、三順釋、四重徵、五反顯。此即標也。
經 「何以故?」
徵也,可知。
經 「善男子!是能成熟不退地菩薩殊勝善根,是第一法印,是眾經王,故應聽聞受持讀誦。」
贊曰:順釋。有二:初釋、後勸。有三所以,能聽聞者不退菩提。一是能就不退善根,即是未熟能熟;二是第一法印,即是先熟印令不退;三是諸經王。「故應」下勸。
經 「何以故?」
重徵也。
經 「善男子!若一切眾生未種善根、未成熟善根、未親近諸佛者,不能聽聞是微妙法。」
贊曰:反顯也。三義反顯:一未種善根、二種而未熟、三未親近諸佛。此之三人不能聽聞,故知能聽聞者具前三緣,所以聞經得至不退。
經 「若善男子善女人能聽受者,一切罪障皆悉除滅,得最清淨。」
贊曰:滅障勝進。有三:一滅三障、二近善友、三得勝法。此初也,一滅罪、二得淨。得淨即是罪滅福生,或先破戒還令清淨。
經 「常得見佛,不離諸佛及善知識勝行之人。」
贊曰:近善友。勝行之人,即諸菩薩。
經 「恒聞妙法,住不退地」。
贊曰:得勝法。有四:初得聞勝法、二得至勝位、三得勝總持、四得法勝用。此初二也。
經 「[1]獲得如是勝陀羅尼門。」
贊曰:得勝總持法。初總標、後別示。初也。四陀羅尼中,是能得不退陀羅尼,證法性故無盡,得不退故無減。
經 「所謂無盡無減。海印出妙功德陀羅尼無盡無減,通達眾生意行言語陀羅尼無盡無減。」
贊曰:別示此十總持。或通十地一一皆得,或隨十地如次得一。如前三摩地,初地行施能得。應時如大海潮,終不失時。證平等如,而為印故。依陀羅尼出生布施勝妙功德,復能發生後後勝德無盡無減。或證理所得,或十無盡句所攝故無盡無減,下皆準釋。於第二地除不了業愚,得此總持,故能通達自他三業。意行言三,如次即意身語三業。或意行即八萬四千心行。此識機言語,即約解一切眾生語言。
經 「日圓無垢相光陀羅尼無盡無減,滿月相光陀羅尼無盡無減。」
由第三地由離闇鈍愚獲此總持,能發殊勝妙定三明,故如日圓。自離障云無垢,破他闇云相光。四地能離微細障故,精進殊勝,由如月輪初微至圓滿,能除已生未生之我見執,能生未生、能長已生一切善法故,如月光能作清涼,能開長蓮華。
經 「能伏諸惑演功德流陀羅尼無盡無減,破金剛山陀羅尼無盡無減。」
由於五地得諦相應增上慧故,能伏害伴貪等煩惱,總名降伏諸惑。修定勝故,得勝靜慮演功德流。流謂八解脫,故《華嚴經》云「八解脫法,流淨妙水。」或得勝定,能演說定一切功德。由第六地習於般若,能破愚癡障日之金剛大山。
經 「說不可說義因緣藏陀羅尼無盡無減,通達實語法則音聲陀羅尼無盡無減。」
由七地中多住無相,以方便善巧說不可說無相之義,亦不壞假名因緣法藏。由第八地得無相功用智,以大願力能通達實語為生法則。音聲即語。
經 「虛空無垢心行印陀羅尼無盡無減,無邊佛身皆能顯現陀羅尼無盡無減。」
由第九地得四辨自在如空,除利他障故無垢,所說法義能為眾生心行勝印,勝印印已決得勝益。由第十地得大智雲充滿法界,盡無邊界生所願身皆能顯現。皆因總持得,皆從所得立總持名,即從果為名,依主釋也。
經 「善男子!如是等無盡無減諸陀羅尼門得成就故。」
贊曰:得勝用。前得法體,此依起用。初標、後顯。此標也。
經 「是菩薩摩訶薩能於十方一切佛土化作佛身,演說無上種種正法,於法真如不動不住、不來不去。」
贊曰:此顯勝用。有三:一現身說法、二能益有情、三攝法歸真令修正觀。此初也。雖現身說諸法,不壞真諦故,於法真如不動。故《無垢稱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諦而不動。」即不住著。雖復現身,離喧亂流轉之苦,故於法真如不動。亦不住著涅槃寂滅,如凡夫二乘。雖現成佛去、示歸涅槃來,用常寂故,不來不去。又眾生善根熟故見佛來,生厭離故見佛去,談佛常住不來不去。亦如澄空璧月洞映無涯,任水澄波輝華有極,此即水澄而月影現、水波濁而月沈,談其月也何有來去?或自性身無行住坐臥,不動即不坐臥,來去是行攝,應化有之。故《般若論》云「諸佛無來去,應化有來去。」準攝境中,即約應化為徵,答即從如為答,故通好。或現身說法俱無三世定相,不動是總,不住是現,生即滅故。不去即滅,不至過去故,不來未來無故。準說法中亦云不動等,此釋為好。
經 「善能成熟一切眾生善根,亦不見一眾生可成熟者。」
贊曰:二能益有情。據俗諦善巧成就眾生,就勝義諦亦不見生可成就者。又攝他同己,觀外眾生為空,為常益故。故《金剛般若經》云「雖度如是無量眾生,而無眾得滅度者。」
經 「雖說種種諸法,於言詞中不動不住、不去不來,能於生滅證無生滅。」
贊曰:三攝法歸真令修正觀。於中分三:初標、次徵、後釋。此標也。初雖說種種等者,前現身說法,後能於生滅證無生滅者,標由證真。
經 「以何因緣說諸行法無有去來?」
徵因緣所以。有何所以能如是耶?
經 「由一切法體無異故。」
贊曰:釋也。以一切法皆歸於如,真如為體,體無異故,不見能依身語說實生滅等相。
經 說是法時,三萬億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無量諸菩薩不退菩提心,無量無邊苾芻、苾芻尼得法眼淨,無量眾生發[1]菩薩心。
贊曰:品中第四大段聞法獲益。於中有四:一時會得益、二世尊讚誨、三大眾奉行、四如來更勅。此初也。文有四益:一得無生忍,創得在初地,長時得在八地,圓滿得在佛地。二得不退,即十住第七不退大菩提心。三定性二乘證預流果,無漏慧生,緣四諦法得法眼淨。四有大乘種性凡夫,通三乘不定性,發菩提心。
經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勝法能逆生死流,甚深微妙難得見。」
贊曰:讚誨。初兩句讚、次兩句誨。讚中,初句讚法上勝能破生死、次句讚法微妙難可得見。
經 「有情盲冥貪欲覆,由不見故受眾苦。」
贊曰:誨也。無明障上句造惡中心。下句受苦果無明障聖。眼翳瞙,智心盲。冥者闇也,不見真理故云冥。又為貪欲之所覆心,不知出離,但造惡業。所以造惡,由不見真理故。惡業既作,故受眾苦。
經 爾時大眾俱從座起,頂禮佛足。
贊曰:大眾奉行。初儀軌。
經 而白佛言:「世尊!若所在處講宣讀誦此《金光明最勝王經》,我等大眾皆悉往彼為作聽眾。」
贊曰:第二明奉行。奉行中有五:一為作聽眾、二利益法師、三利益聽眾、四利益國土、五尊重說處。初也。
經 「是說法師令得利益安樂無障身意泰然,我等皆當盡心供養。」
贊曰:利益法師。一令安樂、二四事供養。
經 「亦令聽眾安穩快樂,所住國土無諸怨賊恐怖厄難饑饉之苦,人民熾盛。」
贊曰:利益聽眾及國土。
經 「[1]此說法處道場之地,一切諸天人非人等一切眾生不應履踐及以污穢。何以故?說法之處即是制底,當以香華繒綵旛蓋而為供養。我等常為守護,令離衰損。」
贊曰:尊重說處。有三:初標、次徵、後釋。釋中有二:初釋不應踐污所以、次應修供養。修供養中,初勸他供養、後自作守護。
經 佛告大眾:「善男子!汝等應當精勤修習此妙經典,是則正法久住於世。」
贊曰:如來更勅。前之四眾願聽護持、願自身受持演說,今勅亦令自勤修習,使法久住。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五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蓮華喻讚品第七
蓮華喻讚品,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言來意者,妙幢默念:世尊導師久植勝因,何壽命短促?四方四佛忽現室內,陳壽無邊,豈凡心測。因聞壽長遠,願得菩提,說果令求。求須起行,所以夜夢金鼓示懺悔方。今即勝行。感夢起階非無因緣,眾疑未知,所以佛為說。於過去有王名金龍主,以蓮華喻讚十方佛,由此勝因感斯嘉夢。欲令時會得除疑惑、同殖妙因,故前品後有斯品起。
釋名者,蓮華是喻,讚歎是法。蓮華者,通名芙蕖亦名芙蓉,華名菡萏,其實名蓮。蓮謂房也,應即蓮臺。蓮中子曰菂,菂中曰薏。此意華即喻因,蓮即喻果。喻在因中,前後相望雙含因果。又蓮華出於泥水不為泥水所污,喻修行雖在染位必能出離惑泥。敷榮起乎水中亦不為泥水所污,喻勝因果俱能離染。此蓮華喻,通能所讚。讚歎喻似蓮華,非染污心讚故。讚體是智,讚用是言,以淨心起言亦似蓮華。然今意取讚佛妙德如似蓮華,故此品云「常以蓮華喻讚稱歎十方佛」,又頌云「讚佛功德喻蓮華」。以由,用也。常用蓮華喻而讚歎佛。或此讚詞名蓮華喻,用此蓮華喻讚歎讚歎諸佛,故言常以蓮華喻讚。此品明彼,故以為名。
解妨者,何不於前〈夢懺品〉後即說此品,今方說耶?答:時會機宜欲樂爾故。又夢懺悔為滅罪之先徵,悟即應求罪滅、進修勝行,現因正學故即先陳,往事證誠故在後說。
經 爾時佛告菩提樹神:「善女天!汝今應知妙幢夜夢,見妙金鼓出大音聲讚佛功德并懺悔法。此之因緣,我為汝等廣說其事,應當諦聽善思念之。」
贊曰:品文分四,一舉事欲陳誡眾令聽、二正為廣說令知宿緣、三「妙幢汝當知」下結會今古許為授記、四眾聞發心願當修學。末一頌是樹神名堅牢,亦名地神。樹名畢鉢羅,佛於彼成道,名菩提樹。此即初也。
經 「過去有王名金龍主,常以蓮華喻讚稱歎十方三世諸佛。」
贊曰:廣說。有二:初標、後說。此標也。
經 即為大眾說其讚曰:「『過去未來現在佛,安住十方世界中,我今至誠稽首禮,一心讚歎諸最勝。』」
贊曰。說也。有三十五頌,大分為三:初二十頌讚歎、次一頌迴向、後十四頌發願。讚歎有二:初十五頌讚佛色身、後「所有過去」下五頌讚佛名身。讚色身中,初一頌虔誠標讚、次十三頌隨德別讚、後有一頌結無邊讚。此初也,初一句陳所應讚、一句所讚住處、一句三業申禮。至者,[2]𭯄也專也。誠者,實也。稽者,至也。首者,頭也。以首至地,故云稽首。禮者,敬也。今通三業,不唯首禮,舉顯身業以彰心語。專注於境名為一心,非一剎那等。一句標讚,是談美名讚,觸事諭揚名歎。
經 「『無上清淨牟尼尊,身光照耀如金色。』」
贊曰:下隨德別讚。讚中,相好雜讚,以好隨相故雜讚歎。讚有十六,十一讚相、五讚好。此初,半頌讚相中十四身皮金色。《大般若》三百八十一云「佛為善現說三十二相八十隨好」,下皆準知。云「十四世尊身皮皆真金色,光潔晃耀如妙金臺,眾寶莊嚴眾所樂。」或是讚身之常光明。
經 「『一切聲中最為上,如大梵響震雷音。』」
贊曰:第二讚二十七梵音聲相。如經「世尊梵音詞韻和雅,隨眾多少無不等聞。其聲[3]供震猶如天鼓,發言婉約如頻迦音。」
經 「『髮彩喻若黑蜂王,宛轉旋文紺青色。』」
贊曰:第三讚髮好也。如經「世尊首髮脩長紺青,稠密不白。」
經 「『齒白齊密如珂雪,平正顯現有光明。』」
贊曰:第四讚齒相也。如經「二十三世尊齒相四十,齊平淨密根深,白逾珂雪。」
經 「『目淨無垢妙端嚴,猶如廣大青蓮葉,舌相廣長極柔軟,譬如紅蓮出水中。』」
贊曰:第五讚目相。如經「二十九世尊眼睛紺青鮮白,紅環間飾,皎潔分明。」第六舌相,如經「二十六世尊舌相[1]□淨廣長,能覆面輪至髮耳際。」
經 「『眉間常有白毫光,右旋宛轉玻瓈色,眉細纖長類初月,其色光耀比蜂王。』」
贊曰:第七讚第三十一眉相,第八讚三十九眉好。
經 「『鼻高脩直如金鋌,淨妙光潤相無虧,一切世間殊妙香,聞時悉知其所在。』」
贊曰:第九讚鼻隨好。此初半讚色好、次半讚根用好。
經 「『世尊最勝身金色,一一毛端相不殊,紺青柔軟右旋文,微妙光彩難為喻。』」
贊曰:第十合讚第十一世尊毛孔各一毛生相,第十二世尊毛髮端皆上靡相。
經 「『初誕身有妙光明,普照一切十方界,能滅三有眾生苦,令彼悉蒙安穩樂。地獄傍生鬼道中,阿蘇羅天及人趣,令彼除滅於眾苦,常受自然安穩樂。身色光明常普照,譬如鎔金妙無比。』」
贊曰:下二頌半,第十一重讚身光相,前略後廣。於中分三:初半頌身光照境;次一頌半讚身光益,光益中,初半總、次一頌別;後半頌顯光無比。
經 「『面貌圓明如滿月,脣色赤好喻頻婆,行步威儀類師子,身光朗耀同初日。』」
贊曰:十二一句讚三十世尊面輪相其猶滿月,眉相潔皎如天帝弓。眉面分二,亦含面之三好。十三一句讚佛脣色好,十四半頌讚佛第七好行步直進如象王。第八行步威肅如師子,第九行步安平如牛王,第十行步儀雅如鵝王,總行步攝。
經 「『臂肘纖長立過膝,狀等垂下娑羅枝。』」
贊曰:十五讚佛第九臂相。
經 「『圓光一尋照無邊,赫奕猶如百千日,悉能遍至諸佛剎,隨緣所在覺群迷。』」
贊曰:下三頌十六讚佛二十二世尊常光面各一尋相。於中分三:初一頌光照隨緣、次一頌滅諸生苦、後一頌能與其樂。初也。《大般若》云「如來身光任運能照三千世界,作意能照無邊世界。為愍有情攝光常照面各一尋。」即卷舒隨緣皆為利物。
經 「『淨光明網無倫比,流輝遍滿百千界,普照十方無障礙,一切冥暗悉皆除。』」
贊曰:除生苦也。如帝釋網之化眾生,世尊身光亦復如是。
經 「『善逝慈光能與樂,妙色映徹等金山,流光悉至百千土,眾生遇者皆出離。』」
贊曰:與樂。佛慈悲起,稱善逝慈光。與樂又二:初世間樂;皆出離者,出世樂,出離即涅槃故。
經 「『佛身成就無量福,一切功德共莊嚴,超過三界獨稱尊,世間殊勝無與等。』」
贊曰:下一頌結無邊讚。相好是福分,故云無量福。是無漏,故超三界。極圓滿,故無與等。
經 「『所有過去一切佛,數同大地諸微塵,未來現在十方尊,亦如大地微塵眾。』」
贊曰:下五頌讚名身。上色身亦得云化身,此名身亦得云應身。於中分三:初一頌陳佛無邊、次一頌歸依供養、後三頌發音讚歎。初也。
經 「『我以至誠身語意,稽首歸依三世佛,讚歎無邊功德海,種種香華皆供養。』」
贊曰:歸依供養也。
經 「『設我口中有千舌,經無量劫讚如來,世尊功德不思議,最勝甚深難可說。假令我舌有百千,讚歎一佛一功德,於中少分尚難知,況諸佛德無邊際。假使大地及諸天,乃至有頂為海水,可以毛端滴知數,佛一功德甚難量。』」
贊曰:發言讚歎。初一頌總讚如來出心言路、次設讚一佛一德無窮、後一頌讚德甚深超過數量。
經 「『我以至誠身語意,禮讚諸佛德無邊,所有勝福果難思,回施眾生速成佛。』」
贊曰:第二迴向。
經 「彼王讚歎如來已,倍復深心發弘願。」
贊曰:下發願,有十四頌,分二:初半頌總標、後十三頌半別題。初也。
經 「『願我當於未來世,生在無量無數劫,夢中常見大金鼓,得聞顯說懺悔音,讚佛功德喻蓮華。願證無生成正覺,諸佛出世時一現,於百千劫甚難逢。夜夢常聞妙鼓音,晝則隨應而懺悔。我當圓滿修六度,拔濟眾生出苦海,然後得成無上覺。佛土清淨不思議,以妙金鼓奉如來,并讚諸佛實功德。因斯當見釋迦佛,記我當紹人中尊。金龍金光是我子,過去曾為善知識,世世願生於我家,共受無上菩提記。若有眾生無救護,長夜輪迴受眾苦,我於來世作歸依,令彼當得安穩樂。三有眾苦願除滅,悉得隨心安樂處,於未來世修菩提,皆如過去成佛者。願此金光懺悔福,永竭苦海罪消除,業障煩惱悉皆亡,令我速招清淨果。福智大海量無邊,清淨離垢深無底,願我獲斯功德海,速成無上大菩提。以此金光懺悔力,當獲福德淨光明,既得清淨妙光明,常以智光照一切。願我身光等諸佛,福德智慧亦復然,一切世界獨稱尊,威力自在無倫匹。有漏苦海願超越,無為樂海願常遊,現在福海願恒盈,當來智海願圓滿。願我剎土超三界,殊勝功德量無邊,諸有緣者悉同生,皆得速成清淨智。』」
贊曰:金鼓說懺悔音,計此應合在後,以奉金鼓方發願故,由文便故在前明之。別顯有八:一頌第一願夢。二次一頌願讚佛德,喻如鄔曇鉢蓮華。三次半頌願行懺悔。四次一頌願修諸善有四:一行六度、二濟眾生、三願成佛、四願淨土。五一頌願當得記。六次一頌願子亦同。七次二頌願當利他,利他中初一頌半令得世間樂、後半頌令得出世樂,據勝令得大果;或可「三有眾生」下半令得三乘,云「隨心故」,後令迴心向大。八次六頌願自得益,自得益中有六:初一頌願懺悔滅障得涅槃中,苦海即報障,業業障,煩惱即惑障;次一頌願得法身智成大覺,得報身;次一頌願得身智光照他,起化身;次一頌願身智光等諸佛;次一頌願超苦海樂圓滿,於中有二,半頌離苦得樂、半頌福圓智滿。福圓即因行,智滿即果。如無著《般若論》云「欲福相,法身智相,法身因果位別。」次一頌願得淨土俱成佛,文顯可知。
經 「妙幢汝當知,國王金龍主,曾發如是願,彼即是汝身。往時有二子,金龍及金光,即銀相銀光,當受我所記。」
贊曰:第三大段結會今古許當與記。一頌結會、一頌許記。
經 大眾聞是說,皆發菩提心,願現在未來,常依此懺悔。
下第四大段眾聞發心願依修學。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四(本)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四(末)
金勝陀羅尼品第八
金勝陀羅尼品,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言來意者,上明夢聞金鼓說懺悔音滅除業障修淨地行,皆□親近供養諸佛、發勝祈願善根所成。此等既由佛得,□□教常見佛。廣行難學、略行易遵,故授總持,令依修□,常得見佛修行供養,故前品後有此品生。
二釋名者,梵云呬囉(此云金)跋底(此云勝)陀羅尼(此云總持)。金者是喻,陀羅尼是法,勝通法喻。金中之勝如贍部金,此總持勝亦復如是,取金為喻,義同於前〈三身品〉說。
解妨者,問:經云「持此總持者具大福德,已多佛所殖善持戒,決定能入甚深法門。」既云已多佛所殖善持戒,此即自能恒覩諸佛,何假佛教總持之法?答:更令增進,故教神呪。
經。爾時世尊復於眾中告善住菩薩摩訶薩:「善男子!有陀羅尼名曰金勝。」
贊曰:品文分五,初標呪勸持讚人令學、二教持神呪前之方便、三正說神呪、四廣讚功能、五教行方軌。初段有三:一對機標呪之名、二勸人持學所以、三「是故」下美人令具修學。此初也。
經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親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恭敬供養者,應當受持此陀羅尼。」
贊曰:勸人持學所以。有三:初述願持、次徵所以、後為解釋。此初也。
經 「何以故?此陀羅尼乃是過現未來諸佛之母。」
贊曰:後二文也。能生諸佛,名為佛母。
經 「是故當知,持此陀羅尼者具大福德,已於過去無量佛所植諸善本,今得受持,於戒清淨不毀不缺,無有障礙,決定能入甚深法門。」
贊曰:美人令其修學。有八:初標持人、二有大福、三逢諸佛、四殖善根、五具尸羅、六無障礙、七入正定聚、八入甚深法則決定能入住正定位。長取決定能入甚深法門,即為第八。或但為七,合第七八為能證不退。
經 世尊即為說持呪法:「先稱諸佛及菩薩名,至心禮敬,然後誦呪。」
贊曰:教持神呪前之方便。初標、後教。初也。
經 「南謨十方一切諸佛。南謨諸大菩薩摩訶薩。南謨聲聞緣覺一切賢聖。南謨釋迦牟尼佛。南謨東方不動佛。南謨南方寶幢佛。南謨西方阿彌陀佛。南謨北方天鼓音王佛。南謨上方廣眾德佛。南謨下方明德佛。南謨寶藏佛。南謨普光佛。南謨普明佛。南謨香積王佛。南謨蓮華勝佛。南謨平等見佛。南謨寶髻佛。南謨寶上佛。南謨寶光佛。南謨無垢光明佛。南謨辨才莊嚴思惟佛。南謨淨月光稱相王佛。南謨華嚴光佛。南謨光明王佛。南謨善光無垢稱王佛。南謨觀察無畏自在佛。南謨無畏名稱佛。南謨最勝王佛。南謨寶相佛。南謨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南謨地藏菩薩摩訶薩。南謨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南謨妙吉祥菩薩摩訶薩。南謨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南謨普賢菩薩摩訶薩。南謨無盡意菩薩摩訶薩。南謨大勢至菩薩摩訶薩。南謨慈氏菩薩摩訶薩。南謨善思菩薩摩訶薩。」
贊曰:教也。初教總體、後教別禮。初也。別禮可知。
經 「陀羅尼曰:」
「南謨曷喇怛娜怛喇夜也 怛姪他 君睇君睇 矩折囇矩折囇 壹窒哩蜜窒哩 莎訶」
贊曰:正說神呪。
經 佛告善住菩薩:「此陀羅尼是三世佛母。」
贊曰:下廣讚功能。有二:初明呪是佛母、後明持者獲益。初也。
經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此呪者,能生無量無邊福德之聚。」
贊曰:獲益中,初總標、後別示。此總也。
經 「即是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無數諸佛,如是諸佛皆與此人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贊曰:別示獲益。有六:一即供養佛,是法供養故;二得佛授記;三得世福果;四所願遂心;五常近善友;六佛菩薩等守護。文段可知,故不別指。
經 「善住!若有人能持此呪者,隨其所欲,衣食財寶、多聞聰慧、無病長壽,獲福甚多,隨所願求無不遂意。善住!持是呪者,乃至未證無上菩提,常與金城山菩薩、慈氏菩薩、大海菩薩、觀自在菩薩、妙吉祥菩薩、大氷伽羅菩薩等而共居止,為諸菩薩之所攝護。善住!當知持此呪時,作如是法。」
贊曰:五教行方軌。文分為三:一總標、二別示、三結勸勿忘。初也。
經 「先應誦持滿一萬八遍為前方便。次於暗室莊嚴道場,黑月一日清淨洗浴,著鮮潔衣燒香散華,種種供養并諸飲食。入道場中,先當稱禮如前所說諸佛菩薩。至心慇重悔先罪已,右膝著地,可誦前呪滿一千八遍,端坐思惟念其所願。日未出時,於道場中食淨黑食,日唯一食,至十五日方出道場。能令此人福德威力不可思議,隨所願求無不圓滿。若不遂意,重入道場。」
贊曰:別示。於中有八:一持呪方便;二處所;三莊嚴;四時節;五結淨;六供養;七「入道場」下正行,正行中有九:一歸禮、二懺悔、三虔恭、四誦數、五起願、六食處時節、七所應食染令黑亦得、八知量、九期限;八「能令」下願遂,有二:初福多之者二七願遂、二「若不遂意」下惡業重者更重邀期還如前作。此分二品,準餘修行多分三品。或約根性利鈍、或障有三品、或三品修,如求普賢或一七二三七日,或復經生業輕重別。此亦如是,文段準科。
經 「既稱心已,常持莫忘。」
結勸勿忘。
經重顯空性品第九
重顯空性品,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言來意,前《壽量》等明大乘果,《夢懺》等下明大乘行。大乘行託境生,前諸品中雖略明空,未廣正辨,今為明境,故此品來。又前諸品雖略明空,多說有行,恐其滯有二執難除,三輪不圓、六度難滿,故今廣明我法二空,重令除其二執。三輪既得清淨,六度能到彼岸,故此品生。
釋名者,空性有三:一者空即是性,即遍計所執我法二種;二者空之性即真如,是空之真性,因空所顯,故云空性,非體性空;三者依他亦名空性,名無生性故。又云「虛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即依他,但空二執,不空依圓故。今乘此品明我法空為其方便,正意令觀真如空性,非不了真如而能了諸行故。若云舜若空即是性,云舜若多即空之性,故《解深密》等云「相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故三無性俱得云性。空者無也,顯者明也,重者復也。前雖略明猶未能解,餘經雖廣亦未能知,今復顯之,故云〈重顯空性品〉。
解妨者,問:既云明空性品,何故復云「求證菩提真實處,常以甘露施群生」等?菩提有情俱不空故。答:我法實皆空無法。有情覺依他、圓成實有,故說得菩提。若不先觀空,無由能證實。為對遣妄執,故云空性品。
經 爾時世尊說此呪已,為欲利益菩薩摩訶薩、人天大眾,令得悟解甚深真實第一義故,重明空性。
贊曰:品文分三,一初結集敘說所因、二佛為重陳空義、三時眾獲益慶躍奉行。此初也。初結前文即說呪已。二所利器,即利菩薩。三標所悟,即第一義。云真實者,簡諸小乘所說第一義諦,彼非實故。四顯慈悲,即重明空性。
經 而說頌曰:「我已於餘甚深經,廣說真空微妙法,今復於此經王內,略說空法不思議。」
贊曰:佛為重陳空義,有三十三頌,分二:初三頌總標說意、次三十頌別為說空。初中復三:初一頌指廣顯略、次一頌明其所為、後一頌明起說因。此初也。於餘甚深,《深密》、《楞伽》、《般若》等經廣說。此經王內略說空法者,總略即為人法別。總即十八空。十八空中但明八種,謂內空、外空、內外空、畢竟空、無際空、無散空、自性空、一切法空,影顯餘故。
經 「於諸廣大甚深法,有情無智不能解,故我於斯重敷演,令於空法得開悟。」
贊曰:明所為。令於空得開悟者,於諸深法即所迷境,二空真理或菩提涅槃,有情無智即能迷人。所為之生,有四種人無智不解:一執我法人、二怖空之人、三懈怠不修、四疑惑不學。故《十八空論》云「明此十八空理,能除四種過失:一除戲論、二除怖畏、三除懈怠、四除疑惑。一除戲論者有二:一除世間外道我執、二除出世行者法執。此二者有,不能悟解二空之理。二除怖畏者,眾生聞人法空,怖不修道。此即著空,佛為說有事有用。若人能修,則能得道及得道果,乃至三身一切功德。三除懈怠者,若定言淨,不勞修道;若定不淨,則永無除滅。今明如如非淨不淨,但有惑時名為不淨,除惑已去名得清淨,故應修道方可解脫。四除疑惑者,既聞如如非有非無則心猶豫,為其分判人法二我決定非有、人法二無理決定非無,故除疑惑令得開悟。」
經 「大悲哀愍有情故,以善方便勝因緣,我今於此大眾中,演說令彼明空義。」
贊曰:明起說因。以善方便為作勝因緣。明者解也,令彼解空義。
經 「當知此身如空聚,六賊依止不相知,六塵諸賊別依根,各不相知亦如是。」
贊曰:下三十頌別明空。分之為六:初十二頌明初三空,為除有情我法二執;第二有半頌明畢竟空;三「一切諸法」下有四頌半明無際空;四「我斷一切」下一頌明無散空;五「我開甘露」下一頌明自性空;六自餘文明一切法空。問:準《十八空論》等,空有十八,何故但明八耶?答:準彼《十八空論》,初六明空自體、次十明空之用、第十七空屬體、第十八空屬用。體中,內空為破能受我,外空為破所受法,內外空通破二,故別明之。大空是器世間,非有情故。空空即能觀如無漏智與如合,名空空。真實空即真如理能所證法,凡夫未得。又此大空、真實空,法空攝;空空,即人空攝,故不別說。十用之中,有為無為明其因果,但在自利,故不明之。若畢竟空,為常益有情。無際空,成前常益。無散空,為常益故不住涅槃。自性空,開悟有情令得涅槃。相空,為成諸相好,劣故不明。一切法空,令成力無畏等。有法空、無法空,通出十四空體,除增減執。此畢竟等五,於利他勝。餘非勝要,故略不說。廣此諸空,如《法苑》中〈空義林〉說。又解:初三頌科解如前、次十七頌正為說空、後「我斷一切煩惱」下明說空所因。[1]且依第一。且依第一別解中,初文分二:初一頌總標初三空、後十一頌別明三空。此初。此身如空聚,標內外空,即造根四大及細意識為六識依,及為五色根依,名內空。亦為外境,故名外空,即扶根塵名之為外,非離身外。六賊依止不相知,標內空。六塵諸賊等,標外空。下各廣釋。此所依身猶聚沫等,云如空聚。又有漏虛偽無功德故,名為空聚。然六根境皆能為緣損壞善品,故竝名賊,故云六塵諸賊別依根。
經 「眼根常觀於色處,耳根聽聲不斷絕,鼻根恒嗅於香境,舌根鎮甞於美味,身根受於輕軟觸,意根了法不知厭,此等六根隨事起,各於自境生分別。」
贊曰:下別明空。初三頌半明內空、次一頌半就能所緣以明外空、後六頌明內外空。就內空中,初兩頌就所依根以明內空、次「識如幻」下一頌半就能依識以明內空。此即初也。此六根體及所緣境,釋其根名,廣如《法苑.補闕.蘊處界義林》廣明。《十八空論》云「凡夫二乘,諸內六入能受六塵果報,故名受者。為破此執,唯有六根無能受法,名受者空。」此意根境識三和合能受,非根獨能。破外道執受者我故,破二乘執能受法我,又破離識但說為空。隨事起者,隨能造大并能依識等事起,照自境生妄識分別。
經 「識如幻化非真實,依止根處妄貪求,如人奔走空聚中,六識依根亦如是,心遍馳求隨處轉,託根緣境了諸事。」
贊曰:就能依識以明內空。論云「以無境故,識不得生,是名內空。」識如幻事從顛倒生,妄想取境如走空聚。諸境皆貪名遍馳求。託根緣境,根境既空,故識非有。
經 「常愛色聲香味觸,於法尋思無暫停,隨緣遍行於六根,如鳥飛空無障礙。藉此諸根作依處,方能了別於外境。」
贊曰:明外空也。舉能緣識明境是空。遍行六根者,或一意識義。又約一意處現起之識,云遍行六根。識遍緣境,如鳥無礙。既藉根處方變緣境,根識是空外境非有。對小乘人亦破離識,令除法執;對外道人,破其我所亦破我執,故說為空。故彼論云「若諸眾生有所受用,但是六塵,內無人故,無能受者。外無法故,無所受者。人法俱空,唯識無境,是名外空。」問:何故根境識三相對而明?答:以識依受者,受者無故識亦無。根藉識取境,識無根不有。境因心變,境離心無。皆約執明,故根境識相對而明。故論云「六入無識即無有人,識無根塵則無有法。兩義相須,故知皆空。」
經 「此身無知無作者,體不堅固託緣成,皆從虛妄分別生,譬如機關由業轉。」
贊曰:下明第三內外空。即造根及扶塵之四大是根境依,復總合觀,故云內外空。故彼論云「內外空者,謂身四大為內外法之所依止。內依者,謂內六根。外依者,謂外六塵。根及非根亦皆是空,名內外空。」《辨中邊》同。於中分三:初一頌總明無我、次三頌別明四大互乖無常有苦、後二頌明身無淨樂等故空。初也。無知者無作者,下一「者」字貫通無知。身如聚沫,故不堅固。四大合成,故託眾緣。皆從顛倒虛妄所生,總無我故。如機關木人,但由業風所轉。
經 「地水火風共成身,隨彼因緣招異果,同在一處相違害,如四毒蛇居一篋。此四大蛇性各異,雖居一處有昇沈,或上或下遍於身,斯等終歸於滅法。」
贊曰:別明四大互乖無常有苦。初兩頌總明相乖故無常、後一頌顯性各別故有苦。初復有二:初一頌總明相違、次一頌明相違所以。
經 「於此四種毒蛇中,地水二蛇多沈下,風火二蛇性輕舉,由此乖違眾病生。」
贊曰:顯性各別故有苦。
經 「心識依止於此身,造作種種善惡業,當往人天三惡趣,隨其業力受身形。遭諸疾病身死後,大小便利悉盈流,膿爛蟲蛆不可樂,棄在屍林如朽木。」
贊曰:明無淨樂等故空。分二:初一頌不淨業故招五趣果,不同無漏白淨之業招清淨果;後一頌明不淨相無淨樂故空。如《解脫道論》於不淨有十想:一膖脹想、二青瘀、三爛壞、四棄擲、五鳥獸食噉、六身肉分張、七斬斫離散、八赤血塗染、九虫臭、十骨想。此經不具,頌中略示。
經 「汝等當觀法如是,云何執有我眾生?」
贊曰:上來明觀空體即人法空,此下明觀空作用有五空。此即畢竟空。文勢亦得結前無我,據別即令觀畢竟空。菩薩發心為常益物,故次令觀畢竟空也。故彼論云「菩薩修空為欲畢竟利益眾生,盡生死際誓不斷絕」等。然彼論文以所觀生無,令觀能願之心畢竟空。不爾執著,不成大悲。眾生攬法以成,法既體空,眾生寧有?故觀生空。
經 「一切諸法盡無常,悉從無明緣力起,彼諸大種咸虛妄,本非實有體無生。故說大種性皆空,知此浮虛非實有。」
贊曰:明無際空。為成畢竟利有情故,觀無際空。故《辨中邊》云「生死長遠,無初後際。觀此空故,名無際空。不觀為空便速厭捨,為不厭捨此生死故觀此無際。」《十八空論》云「妄想無法故曰無前,分別無相故稱無後,無前無後是故名空。」此意無明妄想生故云無前,生老死等相未來無故稱無後。又除遍計無常無作,二緣生故所以名空。文段分三:初一頌半總明體空、次兩頌別明緣生、後一頌明輪迴不息即是無終。初也。諸法無常,觀無常緣生。無明力起,觀無作緣生即是無常。無明為緣,餘支得起。彼羯剌藍等諸位,大種顛倒緣生,名為虛妄。不同勝、數諸外道等說體皆實,云本非實有體,皆從緣起,無自然生,故云無生。故說大種性皆空者,結前大種虛妄。由此虛妄,觀若浮漚非實故空。
經 「無明自性本是無,藉眾緣力和合有,於一切時失正慧,故我說彼為無明。」
贊曰:別明十二。此初無明也。非神我等起、非自性等因生,云本無。但眾緣有,明緣生義。無正慧,明[1]妄失正慧說為無明。
經 「行識為緣有名色,六處及觸受隨生,愛取有緣生老死,憂悲苦惱恒隨逐。」
贊曰:明所餘支,文相可知。
經 「眾苦惡業常纏迫,生死輪迴無息時,本來非有體是空,由不如理生分別。」
贊曰:明輪迴不息,顯無終也。眾苦者,明從生老後起惑業,惑纏苦迫因業更復生死輪迴,虛妄緣生無有實體皆心所變,識外體空。由不如理虛妄生,思惟倒分別,非他所造。
經 「我斷一切諸煩惱,常以正智現前行,了五蘊宅悉皆空,求證菩提真實處。」
贊曰:明無散空。《辨中邊》云「為所修善至無餘依般涅槃位亦無散捨而觀空,故名無散空。」此意不同二乘,無大悲故,所修諸善至無餘位即皆散捨,身灰致滅故。《十八空論》云「是故如來雖入涅槃,不捨本願,隨物機緣恒現應化,導利含生常隨不捨,如月影像不離水鏡。不同二乘入滅永斷,慈悲薄少不能化他」等。如月影不離水,如物像不離鏡,但有水鏡緣,別像必隨現。我斷煩惱,明得涅槃。常正智現前,即所起應化是智影故,名為正智。又即四智獲常五蘊,能了皆為空,故不捨生死。求真實處,故不捨涅槃。菩提菩提斷,俱名為菩提。非虛妄故,名真實處,亦即三身不即離,義思準可解。
經 「我開甘露大城門,示現甘露微妙器,既得甘露真實味,常以甘露施群生。」
贊曰:明本性空。《辨中邊》云「諸聖種姓自體本有,非習所成,說名本性。菩薩為此速得清淨而觀空,故名本性空。」此說行性名聖種性,即本性住種姓。《十八空論》云「佛性者,一切諸法自性法體。性有二義:一者無始、二者無因。下成生死法爾本有,譬如無始生死相續,有心無心自體無因。」此意情非情皆法爾有。若心有因,為當本有?此問心因為無始有?為新始生?若本有因即是自然(此意若云心因是本有者,即法爾有),即是自然亦應許心是自然法(此成現心但是法爾,同因無始),昔未有因(此意難云:若言先未有因,牒識云)應無眾生,後時有因方有眾生(此難意則無因時未有眾生,後時有因方有眾生。若許爾者),如土石等。若有因時應成眾生(此意石土等先無眾生因,後不可有因令成眾生,故知自然一作有心、一作無心),佛性亦爾,自然無因(此意明行性法爾先有,不是明行後時有因方有)。虛妄尚有自然之義,何況真實而不法爾?故由無始佛性為因,所以六入欲求解脫。若無佛性,解脫之果不得成就。此意同彼《善戒經》、《地持論》等六處殊勝等。我開大城,即涅槃門,即能詮之教。微妙器者,即行佛性能得受證涅槃甘露。既得甘露等,明他聞得,得即證也。常以施生,明他能施。或此釋前我開城之所以,我既自證,故施群生,故說境行性分別無相、依他無生,名本性空。問:觀此空有何利益?答:《十八空論》云「令諸眾生離五過失、生五功德。離五失者,一除下劣心。若人不信實有佛性是應可得,是故不能發菩提心,常守下劣。由信有性,令其發心,能除下劣。二除高慢心。若不能解佛性平等,謂我有性故能發心,他無佛法不能發心,故生高慢。若體此理無有彼此,高心即滅。此悟行性之理無有彼此。三除妄想執。若識生死妄想非真,即不見能罵所罵等。由不見能所,能除妄想,唯見眾生皆有佛性功德圓滿。以是義故,即生慈悲成大菩薩。四除我見。一切諸法本自性空,若有若無二皆平等。由作此解,捨我見執。五除怖畏心。能令眾生信受甚深有相無相。何以故?若解佛性則能信受相無相法,是故不謗空不空義。」生五功德,至下當知。
經 「我擊最勝大法鼓,我吹最勝大法螺,我然最勝大明燈,我降最勝大法雨,降伏煩惱諸怨結,建立無上大法幢。」
贊曰:下三頌明一切法空。《辨中邊》云「為令力無畏等一切佛法皆得清淨而觀此空,故名一切法空。」《十八空論》意同文廣,顯得三身離不離義。[1]化得應身,決定不離法身。若法身望應身有離,法身是本、應身為末,末不離本、本可離末故。彼論「問:何以法身不離應身?有何過失?答曰:若爾,一人得佛,餘應同得。以一切人不同得故,知法身不即應身。」於中分二:初明所得功德、後「由是我於」下明為求此功德修行方成。初中復二:一頌半明得一切功德體、後一頌半明一切功德利用。此初也。擊大法鼓,開權。吹大法螺,說教。然大法燈,照涅槃理。降大法雨,成就智身。降諸怨結者,破惡。即餘經云「欲說大法,建大法幢,得菩提智。」
經 「於生死海濟群迷,我當關閉三惡趣,煩惱熾火燒眾生,無有救護無依止,清涼甘露充足彼,身心熱惱普皆除。」
贊曰:下明功德利用。由諸眾生不識苦諦、不斷集諦、不證滅諦、不修道諦,故受諸苦。今此初句是總。關閉惡趣,令捨苦諦。煩惱燒生至無依止,令斷集諦。甘露充足彼,令證滅諦。身心熱竝皆除,此能除者令修道諦。令諸眾生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即四弘願功德。有二,謂自他利。此中多說利他功德,益物勝故。
經 「由是我於無量劫,恭敬供養諸如來。」
贊曰:下明我為求此一切功德修行方成。即顯觀空勝獲五利,勸人修學。五勝利者,《十八空論》云「一除下劣心,生正勤事;二除高慢心,生恭[1]教心;三除虛妄想,生慈悲行;四除我見心,生般若觀;五除怖畏心,樂受正法。」下八頌中分之為四:初由是我於無量劫,即明初生正勤,經無量劫行正勤事,并第五樂受正法經無量劫。次恭敬供養諸如來一句,明除高慢生恭敬心。生恭敬心故,復能修行十供養。
經 「堅持禁戒趣菩提,求證法身安樂處,施他眼耳及手足,妻子僮僕心無悋,財寶七珍莊嚴具,隨來求者咸供給,忍等諸度皆遍修,十地圓滿成正覺。」
贊曰:此兩頌明除妄想行慈悲行。除他破戒垢故持戒,戒為諸善之根本故,所以先明。為除他貪故行布施。為除他瞋及懈怠故行忍等諸度。此諸度各多差別,一一遍修得圓滿已方成正覺。
經 「故我得稱一切智,無有眾生度量者。」
贊曰:下五頌半明第四除我見生般若觀。分二:初半頌明般若餘不能量、後五頌校量難知。初也。故者,所以。我觀空修諸行滿,故得稱一切智。故者亦由,由我觀空。餘如前解。
經 「假使三千大千界,盡此土地生長物,所有叢林諸樹木,稻麻竹葦及枝條,此等諸物皆伐取,竝悉細末作微塵,隨處積集量難知,乃至充滿虛空界。」
贊曰:校量難知。初二頌舉一三千塵數、次一頌舉十方塵數、後兩頌正校量不知。初也。
經 「一切十方諸剎土,所有三千大千界,地土皆悉末為塵,此微塵量不可數。」
贊曰:舉十方也。此微塵量不可數,即通結前一三千界。
經 「假使一切眾生智,以此智慧與一人,如是智者量無邊,容可知彼微塵數。」
贊曰:正校量也。初知塵數。
經 「牟尼世尊一念智,令彼智人共度量,於多俱胝劫數中,不能算知其少分。」
贊曰:不能知佛智也。一念之智多劫不知,況長時也。
經 時諸大眾聞佛說此甚深空性,有無量眾生悉能了達四大五蘊體性俱空,六根六境妄生繫縛,願捨輪迴正修出離,深心慶喜如說奉持。
贊曰:品第三段時眾獲益慶躍奉行。分五:初指所聞法。二顯得悟數。三「悉能了」下明所得悟。四「願捨」下明願修行、願捨生死。出離者,涅槃。五「深心」下明慶益奉持,流通不絕。
依空滿願品第十
依空滿願品,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妨。言來意者,前品明空,是所觀境,未說修行;今正明依二空起行,行無所著方契正修,修稱於真方能得果。故前品後有此品生。
釋名者,依者能依,即所修行;亦通所依,所依即於聲境第七攝。空者是境,即行所觀。滿願者,果隨願得滿,即所修行稱空境修,離有無執,當得果滿,名依空滿願。此品廣明,故以為名。
三解妨者,問:若前品明境為令生解,未說修行,如何聞說解空發願?答:前正明境,隨聞分修,故有得益。此正明修,故天女請云:「唯願為說於甚深理修行之法。」又前聞空,生無分別智行利;後令起修,二智二利。又前利根聞說得益,此為鈍根。問:前之三品不請而說,何故此品待請方說?答:令法久住,顯佛大悲不請而說。令生渴仰機宜所欲,因請方說。故不一準。又前為現會修,此為後時學。又前品久修者,隨聞能修;此品通為近遠二修。
經 爾時如意寶光耀天女於大眾中聞說深法,歡喜踊躍。
贊曰:大文分六,一天女請問、二「佛告善女天」下世尊為答習學之方、三「爾時世尊作是語已」下天女領悟奉持修學、四「說是品時」下明時眾聞經得益多少、五「梵王是金光明」下校量顯勝令其受行、六「爾時大梵天王」下諸天聞勅願護流通。初中分三:初天女陳請、次世尊垂許、後正申請。初中有五:一出請人、二明請處、三述請因、四陳請相、五申啟請。此有三也。觀空稱念名如意,因發妙慧云寶光,破二障闇稱為耀,離染自在號為天,生長地善故曰女。上解請主名,亦表觀空能生勝慧,破自他障,生長地善,故此天請。菩薩悲願具大神通,應物現形皆令獲益,是故菩薩化為女形。問:此菩薩位居何地?答:準真諦三藏,云八地已上。又令證無生忍,故此或六地。準前得地相,第六地相能令界淨,現七寶蓮華池遍世界,故下發願已界淨生華,應第六地。於大眾中,請處。聞說深法等,請因。身悅曰歡,心悅名喜。踊躍者,跣足䠊也。
經 從座而起,偏袒右肩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唯願為說於甚深理修行之法。」
贊曰:初陳請相。「白佛言」下申啟請。啟請有二:初長行、後頌請。
經 而說頌言:「我問照世界,兩足最勝尊,菩薩正行法,唯願慈聽許。」
贊曰:頌請。世間有二,有情及器。身光智光俱照二世間,如《瑜伽》八十三云「能知有情八萬百千心行差別,能知東方無邊世界若干成壞」等,此智光照。《法華經》云「放眉間光照諸世界,見六道等」,又云「我以相嚴身光,明照世間」,此身光照。於諸有足,兩足為勝,人天二趣是二足。人天二足,梵釋人王各為調御,佛能調彼名最勝;沙門婆羅門人中調御,佛亦調彼名最尊,故云最勝尊。故《瑜伽》八十二云「兩足中尊,諸調御中最勝最上,沙門眾中最為殊妙。」菩薩正行法,是所請法。簡二乘等云菩薩,簡邪行故名正行。邪行無量,略總而言,諸帶二執行名為邪。今問離執稱正理行。
經 佛言:「善女天!若有疑惑者,隨汝意所問,吾當分別說。」
贊曰:次世尊垂許。
經 是時天女請世尊曰:「云何諸菩薩,行菩提正行?離生死涅槃,饒益自他故。」
贊曰:後正申請。請有二:一問菩提之正行、二問無住涅槃之正行,此覺寂因,俱能饒益於自他故。又復菩薩意求菩提,利樂有情窮未來際。於涅槃中求無住處,異於凡夫及二乘,故一正行言,通上菩提及下涅槃。或無住涅槃亦名菩提,菩提斷亦名菩提,故偏問之。故下答云「依於法界行菩提法」,答菩提正行。「修平等行」,答無住涅槃因。生死涅槃俱平等,無欣厭故。若不行此二行,即不證二果,故下云「若如是者,凡夫之人應見真諦,得於無上安樂涅槃」,乃至云「即執著未得解脫煩惱繫縛,即不證阿耨菩提。」此俱返顯。又解:行菩提正行,所謂悲智,由智故得如此。如是智性智相合斷智德,名為法身離生死。由悲故得應化身,即是恩德,為生說法,離涅槃修智故益自,修悲故益他。此釋順前〈三身品〉無住涅槃。又行有四,謂信、般若、大定、大悲。四行能除不信、著我、畏苦、捨心四種重障,即能為佛淨我樂常四德之因。初二煩惱障,後二所知障。由信及智離生死,由悲離涅槃。定為二因,彰二俱勝,故偏問之。菩提涅槃各有四德,四障能礙故。
經 佛告善女天:「依於法界行菩提法,修平等行。」
贊曰:世尊為說習學之方。於中分三:初標宗略釋、次「善女天云何五蘊」下法喻廣明、後「善女天若善男子」下結勸修學。初中復五:一標、二徵、三釋、四結、五通。此初標也。依於法界,舉前空性所觀之境。《辨中邊》云「即此中說所知空性,由無變義說為真如,真性常如無轉變故。」乃至云「由聖法因義說為法界,以一切聖法緣此生故,此中界言即是因義。」問:準《攝大乘》及《成唯識論》,即以第八為一切法因。《阿毘達磨經》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何故《中邊》說真如理為諸法因?答:約流轉還滅依,即說第八識是一切法因,持彼種故。若約迷悟依,即說真如性,故《勝鬘經》云「如來藏為依、為持、為建立。」《寶性論》中即依此義說真如理為無始時來界等。問:既迷悟依通生染淨,云何《中邊論》云聖法因義說為法界?答:不說唯言,故無有失。又復染法不由證如始得生。若諸聖法因根本智之所引生,無分別智必證如起,是故偏說為聖法因。此增上緣因,非親因緣。今此云依,是所緣因,於是境聲。緣勝義諦行菩提法,以法界性非生死涅槃,離二相故;故亦非非生死涅槃,不離二故。如是見於諸佛菩提,亦非生死涅槃。菩提即三身,三身非生死涅槃。作如是觀修菩提法,即是修平等行。故《十八空論》云「化身非生死涅槃。何以故?生死皆是妄想顛倒,不過苦集故。化身不爾,依法應生(法者法身,應者應身)體非顛倒,復能除眾生顛倒,故非生死。」非涅槃者,有始終故。非生死故非顛倒,非涅槃故非真實。又云「法身與彼應身亦不即不離故。」《十八空論》「問云:若法身不離應身,有何過失?答曰:若爾,一人得佛,餘應同得。以一切人不同得故,知法身有不即應身義。」此意法身一切眾生平等共有,體是其一。與應身一,故一得應身應一切得,體無別故。既不如是,明知法身有不即應身義。論云「又亦不離應身。何以故?法身無異,常不離三世諸佛功德故。若能如此體解法應離不離義,即除決定離不離執。依不離道理而修諸行故,能證得應身之果,化身亦爾。」此意法身與應化身不即不離,應化與法身亦不即不離,亦如真如。作如是觀而修菩提,名平等行。知果既然,修行亦爾,不即生死涅槃,成無住道,即七大性中方便大性。
經 「云何依於法界行菩提法,修平等行?」
贊曰:徵也。真如是常,菩提行等無常。常無常、生死涅槃、有體無體,體相各異,云何依法界行菩提法修平等?此意約彼執情執一向異而假徵之。
經 「謂於五蘊能現法界,法界即是五蘊,五蘊不可說,非五蘊亦不可說。」
贊曰:第三釋。此約不離不即答。初云謂於五蘊能現法界,法界即是五蘊。此不離義。謂於者,指斥標舉發端之義。即於五蘊能現法界,法界即現五蘊。此有二。一云:依遍計所執相無自性、及所顯空性、故說五蘊能現法界、法界即是五蘊故。《般若心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空性即如,故《解深密經》及《瑜伽論》云「於第二時唯為發趣修大乘者,於一切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十八空論》亦云「故知分別無相依他無生名真實性。真實體無,無體故無相,無相故無生,無生故無滅,無滅故寂靜,寂靜故名自性涅槃。」《辨中邊論》亦云「無二謂無所取能取,有無謂有二取之無性。」此意所能取無,即所取五蘊及能取心俱遍計故體無,無之性體即是如,故云五蘊能現法界。法界是五蘊性亦名五蘊,故云法界即五蘊真如。由此道理,遍計所執五蘊體無亦不可說。二無之性,體非積聚,名非五蘊。性離言故,亦不可說。此除遍計,以證真而修行說。二云:依他中唯有圓成,圓成中唯有依他。云五蘊能現法界,法界即是五蘊,約不離義云是五蘊。故《中邊論》云「即虛妄分別中有空性故,及空性中有虛妄分別故,是即契中道。」空性即法界,雖云不離,不可言一異。若此法界與五蘊一,亦不可說。若此法性非五蘊者,此意說異,亦不可說。俱是遍計,無自性故、不可說故。《中邊》云「若異應成法性異法,便違聖說,如苦等性。若一應非淨智境亦非共相,此即顯空如與虛妄分別。依此離一異相,云不可說。」或復二性俱非言境,名不可說,故《成唯識論》云「真謂自性,假智及詮俱非境故。既非言說,又非決定一向一異,故非生死涅槃別,所以云平等。」雖別言五蘊,意約三身令求修行,即五修中依止自在修也。然約不一異釋,順《中邊》、《十八空論》,依此經文即通二解。然依重詰,為通釋文,即不一異為勝。前徵、後詰,依影顯說,即通說勝。
經 「何以故?」
贊曰:詰也。何所以故法界亦五蘊不可說,非五蘊亦不可說?
經 「若法界是五蘊,即是斷見;若離五蘊,即是常見。」
贊曰:通也。有三:初釋不得言一異、次出不得所由、後結。此初。若法界即五蘊,約遍計說,彼是無故,即是斷見。若離五蘊別見法性,即是常見。又法界即五蘊,約依他說。二乘得無餘時法界同斷,即是斷見。或隨有為真如有滅,故說為斷。若離五蘊別見法性,即是常見,以法性體與彼遍計、依他二性非定一異,言定一異,俱是遍計,不離斷常。問:真如非常見為常者,名為常見。真如是常見之為常,稱境而知,何名常見?答:言常無常,此隨言詮,是分別見。談其法體非常無常,如言執常,故是常見。又復正違無分別智,此意欲令離分別執亡相方修,若執為常違此正智,以其法性離有無一異常斷相故,不障後得智離執觀如以為常也。此中即離,應可立量云:法界應有斷,斷者滅義。因云即五蘊故,猶如五蘊。又若離五蘊即是常見者,即難依他應是常名為常見,以蘊非蘊中隨一攝故,猶如法界。然此不為破他,故不立量。復違教過,以教不許五蘊常故,但可顯云應是常見。然觀經文,但明法界與五蘊體非定一異;若定一異,法界體應是斷是常。
經 「離於二相、不著二邊,不可見過所見,無名無相。」
贊曰:出不得言一異之所以。離於二相,離常無常、有無、生滅此等二相故。不著二邊,遠離增減。我法二不有,離增;空性如不無,離減。不可見,非五識境。過所見,超於意識虛計度境。無名,離能詮。無相,離所詮。
經 「是則名為說於法界。」
贊曰:結也。由離二相等故,不可說與蘊一異,是則名為說法界體。[1]法界體既離此等相,修行時如法界相。
經 「善女天!云何五蘊能現法界?如是五蘊不從因緣生。」
贊曰:次下法喻廣明。意就法界離於八不,故依五蘊能現法界。初且舉不生明、次例不滅等。文分為四:初法、次「善女天譬如鼓聲」下喻說、三「若不可生」下例餘七不、四「故知五蘊非有非無」下總結成。初法說中,分三:初假徵起前、二標宗、三釋所以。此初二也。標宗意說五蘊不生,破遍計執。依遍計無,即能現法界,故五蘊與法界不一異等。
經 「何以故?」
贊曰:下釋所以。初假設外徵:何所以故不從因生?此假作執因中有果論及去來實有論徵。執有果論者,意說因中已有果竟,但從緣生或從緣顯。若如穀種,因中先無其果而後生穀,亦應生豆等。彼此本無,從因生故。若爾,即應從於一因生一切果。是故因中定已有果,但緣生顯。何所以故不從因緣生?若去來實有論徵意:三世法有,然未來世有生能生應生之法。若無生生不至現在,何所以故云不從因緣生?
經 「若從因緣生者,為已生故生?為未生故生?」
贊曰:正釋。初總牒、二「為已生故生」下開徵、三「若已生生者」下別非、四無「名無相」已下結成五蘊能現法界。此初二也。此開徵。意云:為諸法生已,更待生等因為能生?為諸法未生,待生等因為能生?
經 「若已生生者,何用因緣?」
贊曰:別非。此非初已生。若法未生,可待因生;果既生已,何用生等為因緣生?故《十二門論》頌云「此生若未生,云何能自生?若生已自生,已生何用生?」初二句破未生生,後兩句破已生生。此破去來實有。論釋云「若謂生已而生,生已即是生,何須更生?生已更無生,作已更無作。」此意生已更無生者,直責。作已更無作,舉喻例破。如所作事了而更不作,既體生已,何更生生?此難破大生及小生,例所生法爾。又解:亦破所生法。又頌云「先有即不生,先無亦不生,有無亦不生,誰當有生者?」此破因中有果論。初句破先有果,但用因生。第二三句設破先無及俱有,無用因生。第四句結不用因生,故所生亦無。此意本無今有,有即名生。果既因中先有,即應名生。此既已生,何用因生?故釋云:若果因中先有而生,是則無窮。
經 「若未生生者,不可得生。」
贊曰:此非未生生。初立宗、「何故」下舉因。《十二門論》云「若未生而生,未生名未有,云何能自生?」此意因緣未生即體是無,無自不能生,何能生他?此破去來實有論。彼論復云「復次若因中無果而果生,諸因相即不成。何以故?諸因若無,法何能作?何能成?若無作無成,云何名為因?」此意言因必須對果,果既無體,對誰名能作能成?既無能作能成,何得名因?
經 「何以故?」
贊曰:將欲舉因,先假徵之。
經 「未生諸法即是非有。」
贊曰:舉因也。
經 「無名無相,非校量譬喻之所能及。」
贊曰:結成五蘊能現法界。以非有即法空,非校量譬喻之所能及者,無比量能立令生。
經 「非是因緣之所生故。」
贊曰:結也。雙結前二。若已生法,亦非是因緣生。若未生生者,亦非是因緣之所生。故既非因緣生,即無名無相,譬所不及,此即法界故。法界與遍計及依他性俱不一異,言無名無相。亦應云不生不滅,乃至自性涅槃,但顯略爾。此中比量,若已生法應不待因生,體已生故,如過去等。若未生法,應立宗云:諸未生法應不可得生宗,以非有故,因。無名無相故,亦得是因。諸非有者皆不可得生,如兔角等。諸無名相者皆不可得生,如真如等。又《十二門論》云「若不生法生,一切不生法皆應生,一切凡夫未生阿耨菩提皆應生。又不壞法阿羅漢煩惱不生而生。」此說不退法羅漢應起煩惱。又云:兔馬等角不生而生。是事不然,是故不應說不生而生。《顯揚論》第九、《瑜伽論》第六,及《廣百論》第四等,皆悉有破,恐煩不引。此上破妄,即依遍計五蘊即現法界,未說依他;下喻及合方顯依他能現法界。
經 「善女天!譬如鼓聲,依木依皮及桴手等,故得出聲。」
贊曰:第二喻說。文中有二:初喻依他假有、次顯遍計是無。此初也。有二:初明依他有、次顯能現法界。此依他假有也。因緣如幻,但假合生。
經 「如是鼓聲過去亦空、未來亦空、現在亦空。」
贊曰:顯五蘊能現法性。既是緣生,非定實有,過去已滅、未來未生、現在不住,故皆是空,空即法界。故無著菩薩《般若論》中說夢電雲喻三世法,名修出離。出離即涅槃,以無生滅故。《瑜伽》第六,三世各有十二相故,不可說有。廣如彼說。
經 「何以故?是鼓音聲,不從木生、不從皮生、乃桴手生、不於三世生,是則不生。」
贊曰:次顯遍計是無。初徵、次辨、後結。《中論》云「諸法不自生」,自無作用故。「亦不從他生」,他無作用故。「亦不從共生」,共無作用故。非不從二生,雖無作用,緣而有功,德緣可得。此破執有實作用。今此亦爾,聲不從木生等,無作用故。不從皮、桴、手生亦爾。不於三世生者,過去生已滅、未來無不生、現世自已生,故非三世生。是則不生,此結也。此意既不生,即顯法界,文如前引。
經 「若不可生則不可滅,若不可滅無所從來,若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若無所去則非常非斷,若非常非斷則不一不異。」
贊曰:三例餘不滅等七不,明顯法界。有二:初例、後釋難。遍計所執體性是無,如石女兒。先自現不生,如何有過滅?亦不從未來因來。既是無來,何有謝過去;既不從未來來亦無謝過去,說誰為常斷?既無常斷,說誰與諸法為一異?故不一異等,約遍計無與法界不一異。不異故,遍計即能現法界;不一故,法界即離斷常等。或不一故,遍計所執即離斷常等。約依他,聲與木皮等亦復如是。聲與皮等一,應當聞四聲,應聞木皮桴手,以體一故。如聲若與皮等異,應不從起,但假和合,不可言一異。餘亦準知。聲依木等起,不得說一異。蘊依法界生,與彼不一異。既是不異,故依五蘊即現法界;以不一故,法界無生滅等。
經 「何以故?」
贊曰:下第二釋難,但釋不一異。有二:一釋不一難、二釋不異難。初釋不一難中有四:初段徵、二却詰、三出過、四結成不一。此初也。
經 「此若是一,則不異法界。」
贊曰:却詰是一。
經 「若如是者,凡夫之人應見真諦,得於無上安樂涅槃。」
贊曰:出過。若法界與五蘊一,如是者即凡夫見五蘊時應見真諦,以五蘊即是真如故。若許爾者,凡夫應得無上安樂,無上安樂即大涅槃。此亦同《阿毘達磨經》「境離識有,凡夫自應成無倒智,以見實故。既不成智,明離識無。」
經 「既不如是,故知不一。」
贊曰:結成不一。既不如是成聖得安樂涅槃,故知法界與五蘊不一。同《十八空論》難應與如一。
經 「若言異者。」
贊曰:下釋不異難。亦有四:初牒徵、二詰責、三出過、四結成。此初也。此難不一異,同《解深密》第一、《瑜伽論》七十五,恐煩不引。
經 「一切諸佛菩薩行相即是執著,未得解脫煩惱繫縛。」
贊曰:二詰責。有三:一應是執著、二應未證涅槃、三應未離縛。以如前說不離斷常見故,是執著等。
經 「即不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贊曰:出過。以有前三過,諸佛現應不證,菩薩當應不證,以有執有煩惱故。
經 「何以故?一切聖人於行非行同真實性,是故不異。」
贊曰:下結成不異。初假徵。何所以故不得法界與五蘊異?成云:一切聖人於行即五蘊,非行即法界見,同真實性、離一異相。是故不異者,結。
經 「故知五蘊非有非無,不從因緣生,非無因緣生。」
贊曰:下例結成。有二:初結成非生、次「是聖所知」下結成前無名無相等。此結非生,以例餘不滅等。成無名相,即總成前八不俱無名相等。又結非生中亦結成前。初略標宗中,遠離二相云非有非無。或此結前已生未生云非有非無。或此非有無通結八不,以非有無故,所以非生滅等。五蘊真性不從因緣生,或遍計所執自性五蘊不從因緣生,依他五蘊非無因緣生,故知八不或約真如、或就遍計,非依他起。設依依他說其八不,亦約遍計說。
經 「是聖所知,非餘境故,亦非言說之所能及,無名無相、無因無緣,亦無譬喻,始終寂靜,本來自空。」
贊曰:結成前無名相等。是聖所知非餘境,成前非校量之所能及。亦非言說等,成前無名無相。無因無緣,成前非是因緣之所生故。亦非譬喻,成前非譬喻之所能及。始終寂靜等,結成五蘊能現法界。準此文言,始終寂靜等前亦合有,以顯略故。或始終寂靜本來自空,成前喻中如是鼓聲三世俱空。前釋為勝,喻及結成顯法說故。即《解深密經》云「說一切法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之義。」
經 「是故五蘊能現法界。」
下結。
經 「善女天!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異真異俗難可思量,於凡聖境體非一異,不捨於俗不離於真,依於法界行菩提行。」
贊曰:佛教習學之方中第三結勸修學。非住涅槃故異真,非住生死故異俗。或四智菩提及菩提斷,非即真如故異真,非即生死故異俗。前依無住修,後依稱理修。此深行相,難以分別尋伺之可思量。凡夫所見五蘊不離真如,聖者所見真如不離五蘊,云不異;蘊如性別,云不一。或聖見五蘊如幻,凡見為實,云不一;同緣五蘊,云不異。或凡見蘊如為一為異,聖見蘊如非一非異,俱因緣見解,別云非一異。此中云凡,二乘亦是,猶有一分異生性故。由二乘人見五蘊與法界異故,一向厭生死而求涅槃。凡夫見異故,一向怖涅槃而住生死。菩薩見於五蘊法界體非一異,故不捨俗不離於真,由得此平等法界理,不怖生死不樂涅槃,為此能修大悲大智二利妙行。[1]問:行菩提行也,準無著菩薩《般若經論》解攝取無住涅槃云「如所通達故」,此意說如是所通達。如現在生死非生死迫,如在涅槃非涅槃拘,如是諸法之真體性,故能依修行。亦復如是住生死非苦迫,住涅槃非樂拘,故不住生死涅槃。不同二乘及以凡夫,不證如故各住一邊。準此,由如非住於二,如如而證,名無住涅槃。何故此間即說五蘊與如體非一異,依此而修名不住行耶?答:彼此不違。此中明如與蘊不一,即不住生死,非苦拘義。若如與蘊一,即住生死而為苦拘。由如不異,即不住涅槃,非涅槃拘義,故亦相似。
經 爾時世尊作是語已,時善女天踊躍歡喜,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一心頂禮而白佛言:「世尊!如上所說菩提正行,我今當學。」
贊曰:第三天女領悟奉依修學。文分為六:一天女喜悟修行、二梵王請問修相、三梵王讚悟深法、四世尊印述勝益、五梵王領悟慶喜、六世尊與天授記成梵慶喜。初也。有五:一結所說、二明喜悟、三致虔敬、四領所聞、五依修學,文段可知。
經 是時索訶世界主大梵天王於大眾中,問如意寶光耀善女天曰:「此菩提行難可修行,汝今云何於菩提行而得自在?」
贊曰:梵王請問修相。有四:一問如何觀解自在、二問如何修菩提行、二問依何而起修說、四問得益多少。初中,一問、二答。此初問也。文有二:一能請人。索訶,此云堪忍界,即生死於中多怨難,菩薩能忍。梵王者,或云初靜慮王,或是第四靜慮王,大千主故。二所請主。正申問:此菩提行,離四句、絕八非,非語詮、斷思慮,非真非俗,二乘不知、凡夫不測,難可解知。汝今云何於菩提行智觀自在?
經 爾時善女天答梵王曰:「大梵王!如佛所說實是甚深,一切異生不解其義,是聖境界微妙難知。」
贊曰:下答,有四:初印難知、二請明證、三得祥瑞、四轉女身。此初也。
經 「若使我今依於此法得安樂住是實語者。」
贊曰:請明證。初明如實解、次立誓願。此明實解。於此深理得自在智,非諸煩惱相用所動名為安樂,依此正觀名住。
經 「願令一切五濁惡世無量無數無邊眾生,皆得金色三十二相非男非女,坐寶蓮華受無量樂,雨天妙華,諸天音樂不鼓自鳴,一切供養皆悉具足。」
贊曰:立誓願。表解凡聖不一異,故願成金色等。或表同順真,當得成佛,請現金色等。表解無男女相,故請現非男女。或表雖當成佛,非男女現男女身,故願現非男非女。表出生死淤泥,表解非染淨,願現坐蓮華。表因此解必當證得菩提涅槃二安樂,願受無量樂。表能行因亦能教他行因,故願雨華。表能任運為他說法,願不鼓自鳴。表智證境,為法行供故,願一切供養皆悉具足。
經 時善女天說是語已,一切五濁惡世所有眾生皆悉金色,具大人相非男非女,坐寶蓮華受無量樂,猶如他化自在天宮無諸惡道,寶樹行列,七寶蓮華遍滿世界,又雨七寶上妙天華,作天妓樂。
贊曰:得祥瑞。以解稱真,所願當遂,故願所現皆得隨心。具七支戒,願得寶樹行列。修七聖財,能出生死,得七寶蓮華。雖出生死而不捨利生,故遍法界。或稱真理無限而修,故華遍法界。
經 如意寶光耀善女天即轉女身作梵天身。
贊曰:轉女身。此自證成無定異相、故女成男。
經 時大梵王問如意寶光耀菩薩言:「仁者!如何行菩提行?」
贊曰:問如何證菩提行。此問行行之時作何行解。初問、後答。此問也。
經 答言:「梵王!若水中月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若夢中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若陽焰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若谷響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
贊曰:答也。行相難知,舉喻以顯。此有四喻:一水月喻,喻無外境,而定心所行境得成。如水為緣,雖水中無月,有月影起。我今亦爾,從定願心現諸境界,雖無實身等,為利眾生而似身境生。月影既不行,我身亦不行,此除遍計性,謂定所取境離心實有,故舉水月喻,雖無月境而似月生。二夢境喻,喻無心外愛憎之境,而有愛憎境增生。如雖受彼三界六道愛非愛身,行菩提行,如夢所見愛非愛身行菩提行,不取為真。三陽焰喻,能取心心所迷亂故緣所取境,雖非是實而有似境生,非真實有。菩薩以無分別智,於三輪境應如是知,無有真實。四谷響喻,所起語業化眾生時如谷響聲,谷實無聲,但自出聲似彼谷響。故知菩薩為他說法觀如谷聲,由他緣現但似谷聲說法利生,實非出聲為他說法。如是行菩提行,如無性《攝大乘》第四說。如經所說,於依他起自性說幻等喻,於依他起自性為除他虛妄疑故。云何無義而有實取諸三摩地所行境轉?為除此疑,說水月喻。云何無義有愛非愛受用差別性?為除此疑,說所夢喻。云何無義心心法轉?為除此疑,說陽炎喻。云何無義種種戲論言說而轉?為除此疑,說谷響喻。如次配四。彼論更有四喻,此經文無,不須具引。《大莊嚴論》第四,八喻大意相似。何故無餘?略故無也。又釋:此中除有無相執,似幻不無,故《辨中邊論》頌云「於不動無倒,謂知義非有,非無如幻等,有無不動故。」釋云:前說諸義離有離無,此如幻等非有無故。謂如幻作諸象馬等,彼非實有象馬等性,亦非全無,亂識似彼諸象馬等而顯現故。如是諸義無如現似所取能取定實有性,亦非全無,亂識似彼所取能取而顯現故。此中意說,如水中月,非實月性故,非有而有似現故不無。我行菩提行亦如是,因緣和合假故非有,然有假和合相故不無。五蘊不有故能現法界,不無故法界即五蘊。即前所說得安樂住者不動,不為有無動故。但總相喻離有無相,不別配蘊。又依見覺知聞,如次喻四所取境界性離有無,準下問答約見聞辨故。
經 時大梵王聞此說已,白菩薩言:「仁依何義而說此語?」
贊曰:第三問依何道理如是而說。前問問修,此問問說。或前問答自行修,說但且說修。此後問答為他說修,起說但且問說。前後互影,二利各具。於中有四:一問、二答、三難、四通。此問依何道理能離有無而起修說。或問:既如水月等非實有者,依何修說?
經 答言:「梵王!無有一法是實相者,但由因緣而得成故。」
贊曰:答也。依因緣道理,由假因緣故離有無。如因淨水有月影生故不無,非如所現真實之月故不有,餘準此知。如水月等無有一法是實有相者,但依假因緣故得修說。
經 梵王言:「若如是者,諸凡夫人皆悉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贊曰:三設難也。若由因緣假合之法能修說者,諸凡夫人皆因假成,悉應得菩提。此意若有實能修之者,可有得不得;既皆假有,凡亦應得。如維摩詰以真如門令一切皆得記,此以因緣門難應皆作佛。
經 答言:「仁以何意而作是說?」
贊曰:為通,有三:初總非、次通釋、後「梵王是諸聖人」下結成。或分為二:初總非、次通釋。釋中有四,法、喻、合、結。今且依初科。此初也。
經 「愚癡人異、智慧人異,菩提異、非菩提異,解脫異、非解脫異。」
贊曰:為通,有三:初法、次喻、後「梵王愚癡異生」下合。法中有二:初凡夫執有無異故不成佛、次聖者知不異故得菩提。此初。即執愚智等或定一異,此雖言異,亦應有一。有無生滅等,不了實無,因緣心有,不稱境知,不得作佛;菩薩翻此故作佛。或依俗諦,即有愚智能行異。菩提非菩提,即善不善因異。解脫非解脫,果異。
經 「梵王!如是諸法平等無異。於此法異,真如不異。無有中間而可執著,無增無減。」
贊曰:聖者了知有無愚智等皆非定異,以於此中法界真如等法平等,故皆不定異。無有中間者,諸法非定異、非定一、非亦一亦異。不言非一,影第二句說。第三句名無中間。不說第四句,但是遮三,更無別法。此一異等皆不可執,如水月無實離增執,如似有月離減執。由稱境知,故得作佛。此或第一義即不異。然準下喻,據愚智解別。
經 「梵王!譬如幻師及幻弟子善解幻術,於四衢道取諸沙土草木葉等聚在一處作諸幻術,使人覩見象眾馬眾車兵等眾、七寶之聚種種倉庫。」
贊曰:舉喻也。有三:初緣生幻境喻、次愚人執實喻、後智者知幻喻。此初也。於中有六:一幻主、二幻資、三幻處、四幻緣、五起幻、六幻相。譬如幻師,喻八識心王幻主。及弟子者,喻心所幻資。善解幻術,能了別境總別等相,能變起用。於四衢道,喻四諦幻處。取諸草等,即是名色幻緣。聚在一處,或隨起依苦集等處。作諸幻術者,此起幻因緣,業力起種種事業不同。使人覩象馬等者,幻相。初喻四生內處。七寶之聚,喻外境。又釋:幻師,喻第八識。幻弟子,喻餘七轉識,依第八起故,故經論云「識如幻事」。衢道,喻四識住,故八十六云「有取之識依四識住,發起種種自體隨轉,相似法故。」沙土草木,喻種子識。隨在一處者,喻隨於一識住及四識住。作諸幻術者,喻四緣力能起五蘊。又釋:幻師,是佛弟子菩薩僧等。四衢道者,在四生處。解幻術巧方便智,取諸沙土等,隨彼機緣所樂之法,隨在一處、隨所受根熟生處,見象等為現身。七寶等,為說法。準下合意,此釋為好。餘同前解。
經 「若有眾生愚癡無智,不能思惟不知幻本。」
贊曰:下愚人執實喻。有三:初不知幻本喻、次初見執實喻、後終亦不思喻。初也。言幻本者,幻人幻緣皆名為本,喻無智故不知五蘊從緣假生。
經 「若見若聞作是思惟:『我所見聞象馬等眾,此是實有,餘皆虛妄。』」
贊曰:次初見執實喻。不知假,隨所見聞分別妄執將為實有。言空無我等皆虛妄無,不離有無增減之執。
經 「於後更不審察思惟。」
贊曰:後終亦不思喻。亦不審觀思量惟忖,名義皆假虛妄緣生。
經 「有智之人則不如是,了於幻本。」
贊曰:後智者了達喻。文有其二:初自能了知喻、後隨為他說喻。初文亦有二:初了知幻本喻。了從緣生,非定有空。
經 「若見若聞作如是念:『如我所見象馬等眾,非是真實。』」
贊曰:次初不執實喻。喻見諦理無漏智人,初知實無,離於有執。後審思所以假有實無。初也。知無象馬等實,用除增益執。
經 「『唯有幻事惑人[1]眼目。妄謂象等及諸倉庫,有名無實。如我見聞,不執為實。』」
贊曰:審思所以假有實無。幻象馬等但惑愚人眼耳,聞象等名見象等形,執妄謂實。實但假名無如自性,如我我所。隨所見聞不執為實,離有無執。
經 「後時思惟知其虛妄。」
贊曰:後思不實喻。思實無,離增執。了為無,為非如名言有實自體。
經 「是故智者了一切法皆無實體,但隨世俗如見如聞表宣其事,思惟諦理則不如是。復由假說顯實義故。」
贊曰:隨為他說喻。又但隨世俗所見所聞,假說名言表宣其事。表宣是能詮,其事是所詮。世俗有二:一執情世俗、二諸聖智者假設世俗。此喻聖智者隨俗言說,有二:一隨世俗言說明俗、二隨世俗言說明真。且隨世俗云如見聞表宣其事,思惟諦理即不如是。諦謂實也,思惟實理無如所說。復但隨俗方便假起言說,為彰第一真實義故。無分別智證入諦理即不如是,心言絕故。此了俗有,真諦中無。
經 「梵王!愚癡異生未得出世聖慧之眼,未知一切諸法真如不可說故。」
贊曰:下合喻。初合愚人不了喻,有二:初合不了幻本喻、後合初見執實喻。言愚癡異生者,為簡大乘見道已前雖是異生,能分作唯識觀等了知幻等,亦是未得出世本後二空慧眼故。今簡却二乘,雖得生空慧眼了人我無,然未能得出世法空慧眼故不了法我無,不知一切法之真如性離諸相不可說,故不了幻本。據全無者,說愚癡異生。或可有分異生性故,即此愚癡異生所攝,故《成唯識論》云「凡謂無性,愚謂趣寂。」
經 「是諸凡愚若見若聞行非行法,如是思惟便生執著謂以為實。」
贊曰:合初見執實喻。初合執有、後合不了無。初也。若見若聞,行謂有為、非行謂無為,便生執實,合初遇境時。如是思惟便生執實,合後不能審察。
經 「於第一義不能了知諸法真如是不可說。」
贊曰:合不了無。由其無智,不了第一義、不證如故,不知諸法性不可說。如言執實,不知實無。
經 「是諸聖人若見若聞行非行法,隨其力能不生執著以為實有。」
贊曰:合智者了達喻。初合自了達喻、後合為他假說喻。初中亦三:初合不執實有喻、次合了知幻本喻、後合後思假有喻。初也。若見若聞說為無為,隨勝解力能,初地已上隨位證智力能不生執實。
經 「了知一切無實行法、無實非行法,但妄思量。」
贊曰:合了知幻本喻。知從幻者業煩惱緣,或二乘者法執之情,妄思度起,無如名言有實有為行法、無如名言有實無為非行法。
經 「行非行相唯有名字,無有實體。」
贊曰:合後思假有喻。唯有世俗名言說之為有,無有如彼所說實體真實是有。
經 「是諸聖人隨世俗說,為欲令他知真實義。」
贊曰:合為他假說喻。隨世俗名言說為無為,為欲令他知為無為真實之義,或欲令證真第一義,非不見如能了行故。
經 「如是梵王!是諸聖人以聖智見,了法真如不可說故,行非行法亦復如是。」
贊曰:第三段結成。有二:初結知真實無、後結隨俗說有。初也。聖人以無分別智了一切法本真如性皆離言故,不可言說。知彼所說為無為法,亦但名言無有實體,非無離言行非行法,但除其病不除法故。
經 「令他證知,故說種種世俗名言。」
贊曰:結隨俗說有。亦是寄詮以顯諸法,意令他證為無為法,捨凡成聖。隨於世俗說蘊處界等種種世俗名言,此意結成喻言無有一法是實相者,但由因緣而得成立。上來多隨自識起幻凡夫解別,若依第三解譬喻者,準義可知。準此結文,第三解勝。又本問:如何修行?依何而說?因此設難。法喻合結應只為彼,故第三解勝。
經 時大梵王問如意寶光耀菩薩言:「有幾眾生能解如是甚深正法?」
贊曰:第四問得益多少。於中有四:一問、二答、三難、四通。初問也。此意梵王雖解眾樂能知,依眾執情實生為問,寄除執實,令生知幻而能起修。
經 答言:「梵王!有眾幻人心心數法能解如是甚深正法。」
贊曰:二答也。有者,簡持義。一切眾生有能知依他起性心心數法如幻人等,則能解此甚深之法。若無大性,不能如是。此意能知遍計是無,如幻非實人,若似人相似,心心數依他幻有,即悟唯識證圓成性。此依漸入三性道理,初了遍計、次悟依他、後證圓實。如有頌言「於繩起蛇覺,見繩了義無。證見彼分時,知如蛇智亂。」或可寄執實眾生問,此答實生如眾幻人,無有實人。說此解者,欲顯能聞法人尚自非有,如何得解法?如《無垢稱經》舍利子問天女云:「汝於此沒,當生何處?」答云:「如來所化當所生處,我當生彼。」舍利子言:「如來所化無沒無生,云何答得言當所生處?」天女云:「諸法有情應知亦爾無沒無生,云何問我當生何所?」
經 梵王曰:「此幻化人體是非有,此之心數從何而生?」
贊曰:三難也。依俗執情,幻定非有,能證心心法從何事生?非石女兒有心能證。此依執無難,寄除無見。
經 答曰:「若知法界不有不無,如是眾生能解深義。」
贊曰:為通。若定執有無,則不能悟知真如法界。雙離有無,行平等行,此等能悟從緣生故如幻有,無實性故說是無,不如言說定實有無。如是眾生能解深義,此即令除有無、一異、常斷等執,行菩提行。
經 爾時梵王白佛言:「世尊!是如意寶光耀菩薩不可思議,通達如是甚深之義。」
贊曰:第三梵王讚悟深法。
經 佛言:「如是如是。梵王!如汝所言,此如意寶光耀已教汝等發心修學無生忍法。」
贊曰:第四世尊印述勝益。言如是者,印梵王言。已教汝等者,述得勝益,即慶讚也。
經 是時大梵天王與諸梵眾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恭敬,頂禮如意寶光耀菩薩足。
贊曰:第五梵王領悟歡喜。有二:初知是勝人,改容虔敬;後慶自所聞。初也。
經 作如是言:「希有希有!我等今日幸遇大士,得聞正法。」
贊曰:慶自所聞。一讚成勝德、二讚能利他,故重言希有。又得遇故、聞法故,重言希有。
經 爾時世尊告梵王言:「是如意寶光耀於未來世當得作佛,號寶焰吉祥藏如來、應、正遍知、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贊曰:第六世尊與天授記成梵慶喜。號寶焰者,以聞《金光明經》故,又悟諸法陽炎故。吉祥者,於一切時能與眾生作吉祥者。藏者,包含義。吉祥無量具足功德,無有盡時,云吉祥藏。文相可知。
經 說是品時,有三千億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贊曰:第四大段明時眾聞經得益多少。有三:初明十地得不退益、次明十迴得見道益、後明十住得不退益。初也。不退有四,此行不退,入第八地,相用煩惱不能動故。
經 八千億天子、無量無數國王臣民,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贊曰:得見道益。天通欲、色。《顯揚論》云「極戚非惡趣,極忻非上二」者,據彼頓悟者說,不障色界迴心入見。又約二乘說,非據大乘。《瑜伽》八十三釋遠塵離垢云「又復塵者所謂我慢及所斷一切煩惱,垢謂上品所有麁重,法者謂於自相共相所住法中。法眼者,謂如實現證,唯有法慧。言得法者,謂隨證得沙門果故。此隨得言,顯得不定:一超次不定、二通三乘,有不得果,故說隨言。遠塵是真見無間道,說斷見所斷煩惱故。離垢相,見解脫道,說離麁重。若以種子名麁重者,即俱在無間,現種別說。若據習氣,亦通相見,說得果故。」《大莊嚴論》第七,文雖少別,意同瑜伽。若《雜集論》言「諸法忍能遠塵,諸法智能離垢」者,據隨轉門,真見道中不別觀諦故。或通三乘,隨[1]放法說,亦不相違。
經 爾時會中有五十億苾芻行菩薩行,欲退菩提心。
贊曰:後明十住得不退益。有二:初得因益,不退進修;後得果益,因滿授記。前文有四:一先欲退心、二由聞住意、三復得勝進、四迴向菩提。初也。有五:一所益處、二所益數、三所益人、四所修行、五先欲退。欲退有二種:一已得退、二未得退。初在地前、後在前七地。已得有二:一得勝解、二得證法。得勝解有二:一信、二行。初信退,在十信之中第五心前後;行退,在第六住已前。信不退,不退起邪見;行不退,不退向二乘。然《仁王般若》云「十千劫中行菩薩道,隨風東西或進或退」者,據信及行通相而說,劫有大小不同。《淨行優婆塞戒經》經六十劫行。舍利退大者,據大劫說。
經 聞如意寶光耀菩薩說是法時,皆得堅固不可思議滿足上願。
贊曰:由聞住意大菩提果,名不可思議。由住不退必定得故,滿足上願。上願即求大菩提願,通自他利。
經 [1]更復發起菩提之心,各自脫衣供養菩薩,重發無上勝進之心,作如是願:「願令我等功德善根悉皆不退。」
贊曰:後得勝進。有四:一重願求菩提、二修供養、三復願修勝行、四「如是願」下願得不復退。
經 「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贊曰:四迴向也。上得因益。
經 「梵王!是諸苾芻依此功德如說修行,過九十大劫當得解悟,出離生死。」
贊曰:後得果益。有二:初得至初地、後「爾時世尊」下得極當記。初也。依聞此經及重發心修行功德,更復如說修行過九十大劫,當得無漏二空解悟,出分段生死,名離生死。依此功德更如說行至迴向位,故言過九十大劫。以十迴向中修行之時各經十劫,如《淨行優婆塞戒經》說。
經 爾時世尊即為授記:「汝諸苾芻!過三十阿僧祇劫當得作佛,劫名難勝光王,國名無垢光。」
贊曰:授當果記。有六:一時節,過三十僧祇者,依梁《攝論》,十地各三祇,過十地數三十祇。二劫名、三國名。
經 「同時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同一號,名願莊嚴間飾王,十號具足。」
贊曰:四成佛時,云同時。五所得果,謂無上菩提。六佛名號。問:無處無容同時同處有二如來,如何五十億同時得作佛?答:約化佛土說二不俱,亦約現相不得同時,據他用土及應合作則說同時。又或國劫名字雖同,據方器界各別,得同時作佛。
經 「梵王!是金光明微妙經典若正聞持,有大威力。」
贊曰:第五大段校量,明勝勸令受行。文分為三:初標勝、次校量、後勸學。初也。
經 「假使有人於百千大劫行六波羅蜜無有方便。」
贊曰:次校量。初校量勝、次勸持學。就初又三:一舉劣度、二明持經、三正校量。初也。雖行六度無二方便,謂拔濟、迴向,此經令修發願迴向。又此經明無住方便故。問:若不迴向,何得名度?非七最勝所攝受故,各據餘攝受說。或相似六度。
經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書寫如是《金光明經》,半月半月專心讀誦,是功德聚,於前功德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贊曰:餘二文。法行有十,且舉書寫讀誦三行,據處中說,供養施他劣,思惟修習等勝,故略不舉。
經 「梵王!是故我今令汝修學、憶念、受持、為他廣說。」
贊曰:第二勸學。有三:初勸。
經 「何以故?」
贊曰:徵。
經 「我於往昔行菩薩道時,猶如勇士入於戰陣,不惜身命流通如是微妙經王,受持讀誦為他解說。」
贊曰:釋也。有三:初法、次喻、後合。初法也。行三精進,加行攝善利樂,依四法行流通此經,猶如勇士故。《遺教經》云「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
經 「梵王!譬如轉輪聖王,若王在世七寶不滅,王若命終所有七寶自然滅盡。」
贊曰:喻。七寶喻七聖財,或喻七覺分。如《大莊嚴論》第十云「念似輪寶降未伏國,未伏境界念能伏故。擇似象寶,諸國勍敵象能降故。分別勝怨,擇能破故。進似馬寶,大地闊邊馬速窮故,真如極際進速覺故。喜似珠寶,珠光燭幽,王歡極故。法明破闇,心喜滿故。倚似女寶,王受快樂,女摩觸故。智脫障慳,倚息惡故。定似藏臣,王有所須從臣出故,智有所用從定生故。捨似兵臣,棄弱取強隨王無倦。菩薩修行棄惡取善,隨無分別智無功用故。」此經如王,功德如寶。
經 「梵王!是《金光明》微妙經王若現在世,無上法寶悉皆不滅;若無是經,隨處隱沒。」
贊曰:合也。無上法寶,即七寶財,或七覺分,或一切功德,即是經義。如綖貫華、如經持緯,能詮勝教顯生功德,故經無亦無法。
經 「是故應當於此經王,專心聽聞受持讀誦為他解說勸令書寫,行精進波羅蜜不惜身命、不憚疲勞,功德中勝。我諸弟子應當如是精勤修學。」
下勸學,有三:初於經起法行、二明得勝功德、三「我諸弟子」下結勸令行。行精進波羅蜜者,即令行法行起精進也。
經 爾時大梵天王與無量梵眾、帝釋四王及諸藥叉,俱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
贊曰:第六大段天等聞勅願護流通。分之為四:初請護法儀、二次正願守護、三佛讚記、四天等喜受。此初也。
經 而白佛言:「世尊!我等皆願守護流通是《金光明》微妙經典。」
贊曰:願守護。又有其四:一護正法、二護法師、三護國土、四護供養者。
經 「及說法師若有諸難,我當除遣,令具眾善,色力充足辨才無礙,身意泰然。」
贊曰:護法師。護法師有五:一除惡、二得善、三身安、四具辨、五心泰。
經 「時會聽者皆受安樂。」
贊曰:護聽眾。
經 「所在國土若有饑饉、怨賊、非人為惱害者,我等天眾皆為擁護,使其人民安隱豐樂無諸枉橫,皆是我等天眾之力。」
贊曰:護國土。有四:一除飢饉;二除怨賊;三除非人;四結守護,「我等天眾」下是。
經 「若有供養是經典者,我等亦當恭敬供養如佛不異。」
贊曰:護供養者。
經 爾時佛告大梵天王及諸梵眾,乃至四王諸藥叉等:「善哉善哉!汝等得聞甚深妙法。」
贊曰:下佛讚記。一讚聞法、二讚護法、三讚獲福、四與授記。初也。
經 「復能於此微妙經王發心擁護,及持經者當獲無邊殊勝之福,速成無上正等菩提。」
贊曰:讚護法等三。
經 時梵王等聞佛語已,歡喜頂受。
下第四天等喜受。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四(末)
校注
[0255001] 冠註曰人一作亦 [0260001] 冠註曰從下恐脫定字 [0264001] 穀【大】,縠【考偽-甲】 [0267001] 冠註曰疏牒云獲得至無盡無減似疏釋經本門字下有無盡無減四字 [0268001] 冠註曰菩薩準疏恐應作菩提 [0269001] 冠註曰此說疏牒作說此 [0269002] 冠註曰𭯄恐應作致 [0269003] 供【大】,洪【考偽-甲】 [0270001] □【大】,輭【考偽-甲】 [0273001] 冠註曰且依第一四字恐衍 [0274001] 妄【大】,忘【考偽-甲】 [0275001] 冠註曰化得之得恐應作及 [0276001] 教【大】,敬【考偽-甲】 [0278001] 冠註曰法界體三字恐衍 [0281001] 冠註曰問恐當作云 [0283001] 冠註曰眼目疏作眼耳 [0284001] 冠註曰放字疑 [0285001] 冠註曰更復疏牒作復更【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8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