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二(本)
[1]如來壽量品第二
〈如來壽量品〉,略以三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解難。言來意者,略且有五:一令生正解、二令得菩提、三令得涅槃、四令起妙行、五為機感。
言生正解者,從此品已下至〈依空滿願品〉來九品,明經正宗,初二品明果、次五品明行、後二品明境。又解:初二品總別明果令其欣樂。次〈夢懺悔品〉已下欲令修行,修行之本無過斷惡修善,〈懺悔〉、〈滅障〉二品斷惡,已下修善。修善之中,初淨修諸地,次〈蓮華喻讚〉除疑說因,〈金勝陀羅尼〉令見諸佛使行不退,〈重顯空性〉欲令行契於真,〈依空滿願〉證理行圓。今此一品即是總明菩提涅槃,竝別明涅槃。眾若不聞如來為說菩提涅槃[2]則不能正解。既不正知,何能求習菩提涅槃無上勝果?故此先果令生解悟。故下文云「為欲利益此諸異生及眾外道如是等類,令生正解。」
二、令得菩提者,諸佛出世本欲[3]令生獲菩提果,果不虛得必藉行因,因託境生行方得立。若不先明其果不能令起忻心,忻心既生即願修行,既令修行次明其境。前既陳其由致,眾各希渴聞經,世尊正為陳宗,先說〈如來壽量〉,欲令聞者證得菩提。故次下云「為欲利益此諸異生及眾外道如是等類,令生正解,速得成就無上菩提。」故〈序品〉後有此品生。
三、為得涅槃者,下云「然彼如來欲令眾生見涅槃已,生難遭想」等。又《攝大乘論》云「佛為見如來常不樂涅槃者故,現涅槃令樂圓寂。」故〈序品後〉明〈如來壽量〉。
四、令起[4]妙行者,下文云「於佛世尊所說經教,速當受持、讀誦通利、為人解說,不生謗毀。」是故如來現斯短壽即令起行,故此品生。
五、為機感[5]者,三萬二千天子聞說〈壽量〉,皆發菩提心。為機感應聞,聞即獲益。餘益準知。
言釋名者,三身諸佛俱號如來。壽即是命。量謂限量,或謂量度。即量度貶量佛壽之限齊,即如來之壽量,或如來壽之量,皆依主釋。即任法性而凝然,隨願緣而相續,應物機而無斷,壽德難測。即依法性持功德相決定凝湛,是法身命根。如佛及土性相有異,此亦應爾。或即功德相自凝然能持自體,名為壽量。依鏡智種,由大願種力,令四智品決定相續,盡眾生界,是報身壽。由大悲種力,隨生感緣,現色蘊身決定分限,是他受變化二身壽。體許假立,故思亦願收,不違《唯識》由業所引。
三、解妨難者,問:佛有三身,今明何身壽命?答:具明三身。故陳如領解云「法身性常住,修行無差別,諸佛體皆同,所說法亦爾。」法身也。諸佛無作者,亦復本無生,解云:[6]諸無作者,非業煩惱作。亦復本無生,不有煩惱生故。天親《般若論》明受樂報佛云「遠離於諸漏,及有為法故。」遠離諸漏,即此本無生。及有為法故,即此無作者。或可非有漏業作,非煩惱生。又云「諸佛金剛體,權現於化身」,即化身也。故通三佛。
問:應化行法由二因感,見可生疑。自性非[7]因生,自受用身非餘見境,不於彼疑,何須說壽?答:自性雖非因生,然由因證。自受雖非餘見說二,欲令[1]欣求,妙幢假化生疑,佛因具說三壽。
問:何故釋迦現居此界,不自說壽,令他說耶?答:生宜聞故、彰四德故、除疑勝故。若唯自說,他非決故。
問:四佛說壽,妙幢解生,何假釋迦重復陳說?答:菩提涅槃無上妙果,若不三說,餘不能解,故四佛[2]創談、釋迦重說,陳如覆問喜見更彰。四佛即顯四德,三說即為三身,由此多因不唯一說。
問:準文驗理但說菩提,如何今言亦明圓寂?答:準此經文,下聞壽量時眾得益。又妙幢云親於佛前及四如來并二大士諸天子所,聞說釋迦牟尼如來壽量事已,復從坐起白言:「世尊!若實如是不般涅槃、無舍利者,云何經中說有涅槃及佛舍利?」此既時眾得益,復云說已,即明佛前聞壽已了,今更請問說有涅槃。佛復答云:「如是應知有其十法,能解如來、應、正等覺真實理趣,說有究竟大般涅槃。」又準天親菩薩《法華經論》釋〈壽量品〉文,初說壽量明菩提無上,說醫師喻明涅槃無上。今此經中,初說壽長明菩提也,後說父母多財等喻明涅槃也。
問:若爾,何故二喻不同?答:彼據除惡故喻醫王,此喻生善故喻父母。又復醫王父母二雖不同,不滅示現令生慕仰,義意相似。
問:四佛如來妙幢室說,爾時慶喜在鷲峯山,如何結集云我聞等?答:準下文云「妙幢菩薩與無量大眾詣鷲峯山頂禮佛足,以如上事具白世尊。」是故得云我聞如是。
問:文中既有總別不同,涅槃何故不如三身別品?答:以文少故、事相同故,合為一品。
經 爾時王舍[3]`大城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妙幢。
贊曰:就此品中,大文分二:初總說菩提涅槃、二「爾時妙幢菩薩親於佛前」已下別明涅槃。初文有五:一妙幢疑佛壽促、二他佛說命無窮、三釋迦自陳常安、四喜見重成不滅、五時眾領解獲益結[4]成。初文有三:一舉念請人、二明所疑境、三述疑所因。初文又三:一明住處、二列其名、三略歎德。此初二文,勝智逈秀獨超群表,假喻立稱,名曰妙幢。梵云鴝[5]嚧只囉,此云妙[6]鷄頭。云幢,彗星名幢,舊云信相。相者,梵云耶瑟致。今既云鴝嚧只囉,鷄頭故名妙幢。信性是淨,妙義相似。幢者高顯,故謬云相。
經 已於過去`無量俱胝那庾多百千佛所承事供養植諸'善根。
贊曰:歎德。俱胝者,準《俱舍論》十億為一俱[7]胝。準《華嚴經.心王菩薩問僧祇品》萬萬為億,億億為一[8]𤘽梨,𤘽梨者是俱胝,音少訛耳。無量者,是數名。以無量數數俱胝那庾多,準十千為一萬,百千當十萬,即無量箇俱胝那庾多。[9]十萬諸佛,當《俱舍論》十萬為一億,《大智度論》以千萬為億,《華嚴經》以萬萬為億。此數有三,謂小、中、大。《俱舍》、《智論》、《華嚴》如次依小中大數,今此不定。承事,即親近。供養,修十供養。善根,即福智。殖,謂種也。
經 是時妙`幢菩薩獨於靜處作是思惟:「以何因緣,釋迦牟尼如來壽命短促唯'八十年?」
贊曰:所疑境。
經 復作`是念:「如佛所說,有二因緣得壽'命長。」
贊曰:述疑所因,有三:初牒所疑因、二假為徵釋、三成前疑意。此即初。
經 「云何`為二?一者不害生命、二者施他'飲食。」
贊曰:假為徵釋。
經 「然釋迦牟`尼如來,曾於無量百千萬億無數大劫,不害生命、行十善道,常以飲食惠施一切[10]餓餓眾生,乃至己身血肉骨髓亦持施與令得飽滿',況餘飲食。」
贊曰:此成前疑意。準此經文及《涅槃》第三,長壽因緣,萬行皆是,得三身故。但舉施食及不殺生,此通有情壽命因緣,故偏舉問。恐生見佛壽八十年,便疑不殺及布施食非感長壽。欲令依身長道接物,便宜故也。
經 時彼菩薩`於世尊所'作是念時。
贊曰:第二、他佛說壽無窮,有六:一他佛現身、二妙幢喜問、三彼佛為答、四妙幢重問、五佛更為陳、六說已不現。此即第一他佛現身,文分為八:一應時節現、二變[11]土淨方、三寶座莊嚴、四佛身垂[12]降、五放光照境、六光現嘉祥、七光利群生、八略指總結。此即初也。以佛說法無[13]罪故,所以應於菩薩念時現故。
經 以佛威力,`其室忽然廣博嚴淨,帝青瑠璃種種眾寶雜彩閒飾如佛淨土,有妙香氣,過諸天香芬馥'充滿。
贊曰:變土淨方,有四:一舉能變人、二明變土量、三所變土相、四明香薰。問:此何佛變?答:一解是釋迦變,如《法華經》,化佛欲集,釋迦變故。一解是四佛變,亦如妙音將至此土預現華座等。二解此正。何以故?下放光現瑞令生愛樂皆四如來,故知淨土亦四佛變。言帝青瑠璃者,是天帝釋青琉璃寶,寶中勝故,故偏舉之。有漏情局、無漏心通,故廣博淨。由無分別智,故有帝青。雖妙幢舍淨如佛土,具五分香,釋文可知。
經 於其`四面各有上妙師子之座,四寶所成,以天寶衣而敷其上。復於此座有妙蓮華,種種珍寶以為嚴飾,量等如來,自然'顯現。
贊曰:三、變寶座,有四:一座體,座四者,表四生類皆得成佛,故以四寶成,如師子王之所處故。言四寶者,一金、二銀、三吠琉璃、四頗胝迦,表四無畏故。以天寶衣等者,二明敷設,表其淨命。復於此座等三莊嚴,表出生死,得七覺華。珍寶為飾,亦七聖財之所嚴故。四坐量,寶座稱身,故量等如來。不由妙幢之力,故云自然顯現。
經 於蓮華上`有四如來,東方不動、南方寶相、西無量壽、北天鼓音。是四如來,各於其座加趺'而坐。
贊曰:四如來垂降華坐喻法身,四佛表四德。何故四方各現一佛表四德耶?答:如經中說,四方喻於生住異滅,此有為相;四德翻彼,不生住異滅,故四方現。問:四威儀中皆得說法,何故要現結加趺坐?答。隨彼機宜所樂現故。準《瑜伽論》第三十說五因緣故:一由身攝歛速發輕安、二由宴坐能經久住、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四由此宴坐形相端嚴、五由此宴坐佛及弟子共所許故。準《智度論》,為降魔[1]故。彼論云「見畫結跏坐,魔王自驚怖。何況入道人,端坐不傾動。」無著《般若論》云「唯寂靜坐者能覺說諸法故。此住定儀坐相順故。為示能覺諸法、能說諸法要由得定,得定由坐。」
經 放大光明,`周遍照曜王舍大城及此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恒河沙等'諸佛國土。
贊曰:五、放光照境。準《伽耶山頂經論》,放光有七義:一令生淨信,知是勝人;二者破闇愚癡[2]屏蕩。具如本《法華疏》述。光有三節:一王舍、二大千、三十方,欲顯三身故現三等。又明得見三身前後,故初見化、次見應、後覩法。舉恒河沙,有其五意,亦如《法華疏》。大千界境數量不定,檢《瑜伽鈔》。
經 雨諸天華,奏諸天樂。
贊曰:[3]六、光現[4]嘉祥。雨華五義,如《法華疏》。奏樂,表得聞法嘉樂。
經 爾時於此`瞻部洲中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以佛威力受勝妙樂,無'有乏少。
贊曰:七、光利群生,有二:初得樂、後離苦。此初也。問:光燿此界,此界覩光得益;亦至十方,十方何不蒙益?答:準應俱益,但略不論。
經 若身不具`皆蒙具足,盲者能視、聾者得聞、瘂者能言、愚者得智,若心亂者得本心,若無衣者得衣服,被惡賤者人所敬,有垢穢者'身清潔。
贊曰:離苦。雖離苦時翻彼得樂,且說離苦。此離九苦,準文可知。準《瑜伽論》,諸佛如來俱生威力,能令有情見得是益。若身不具,謂闕手足、黃門、二形等,此等惡果報因可知。然《智度論》第八及業報差別等,皆悉廣說。
經 於此`世間所有利益未曾有事,悉皆'顯現。
贊曰:略指總結。
經 爾時`妙幢菩薩見四如來及希有事,歡喜踊躍,合掌一心瞻仰諸佛殊勝'之相。
贊曰:第二妙幢喜問。於中有二:初、[5]覩佛情欣;二、請除疑惑。[6]此初也。現淨坐華放光益物竝希有事,觀四如來大人之相,云殊勝相。
經 亦復`思惟釋迦牟尼如來無量功德,唯於壽命生疑惑心:云何如來功德無量,壽命短促'唯八十年?
贊曰:請除疑惑,有二:初心疑、後言請。相好等同諸佛,情不生疑。壽命異彌陀等,故言唯於壽命生疑。
經 爾時四佛`告妙幢菩薩言:「善男子!汝今不應思忖如來壽命長短。何以故?善男子!我等不見諸天世間梵魔沙門婆羅門等人及非人,有能算知佛之壽量,知其'齊限。」
贊曰:第三、彼佛為答,有三:初略舉難思、次集眾為釋、後結成因果勸勿生疑頌後三頌。是此初也,有二:初餘不能測、後唯佛能知。初中有三:一止非、二却結、三為釋。
經 「唯除無上正遍知者。」
贊曰:唯佛能知。
經 時四`如來欲說釋迦牟尼佛所有壽量,以佛威力,欲色界天、諸龍鬼神、健闥婆、阿蘇羅、揭路茶、緊那羅、莫呼洛伽,及無量百千億那庾多菩薩摩訶薩悉來集會,入妙幢菩薩淨'[7]妙室中。
贊曰:集眾為釋,初集眾、後為辨。此集眾。前雖列有八部之眾,然有來不來;今因佛放光威力加召,始能俱集。問:餘經放光,眾覩即集。何故此眾蒙光不來?答:[8]熟有先後。雖蒙光[9]明,初未能來,因佛更加方始能[10]赴。或佛威力即是光召。
經 爾時四佛`於大眾中欲顯釋迦牟尼如來所有壽量',而說頌曰:
贊曰:為釋有二,初結集敘、後佛為說。此初[1]也。
經 「一切`諸海水,可知其滴數,無有能數知,釋迦之壽量。析諸妙高山,如芥可知數,無有能數知,釋迦之壽量。一切大地土,可知其塵數,無有能算知,釋迦之壽量。假使量虛空,可得盡邊際,無有能數知,釋'迦之壽量。」
贊曰:為說也。分二:初四行過喻分、第五[2]一行過算分。喻四行中,相傳兩釋。一云:四行如次顯淨我樂常四德,如次能除不信、著我、畏苦、捨心四障。一云:約佛四身以顯壽量,謂化、應、亦應亦化、非應非化,如次為喻。化身此沒彼現,故以水喻。化依應現,如水出山,故以山為喻。俱句自受用如地,為山水二依。第四喻法,以無形相故。
經 「若人`住億劫,盡力常算數,亦復不能知,世尊'之壽量。」
贊曰:過算分故。
經 「不害`眾生命,及施於飲食,由斯二種因,得壽命長遠。是故大覺尊,壽命難知數,如劫無邊際,壽量'亦如是。」
贊曰:結成因果,勸勿生疑。此二頌,結成二因感長壽果。
經 「妙幢`汝當知,不應起疑惑,最勝壽無量,莫能'知數者。」
贊曰:勸勿生疑。
經 爾時妙幢`菩薩聞四如來說釋迦牟尼佛壽量無限,白言:「世尊!云何如來示現如是'短促壽量?」
贊曰:第四妙幢重請。佛實壽長,我已略解。有何所以,現斯短促?前但答長,未釋促壽所以,故今重問。準《瑜伽》八十一云「釋難者,若自若他,難皆應釋。當知此難略由五相:一者為未了義得顯了故,如言此文有何義耶?二者語相違[3]故,言何故先所說異?三者道理相違故,如有顯示與四道理相違之義。四者不決定顯示故,如言何故於一種義種種異門差別顯示?五者究竟非理現見故,如言內我有何體性、有何色相而言常恒等?於此五難,隨次應釋。謂於不了義難方便顯了,於語相違難顯示意趣隨順會通,如是於不決定顯示難、於究竟非現見難,當知亦爾。於道理相違難,或以[4]黑教而決判。此意不了,依小乘說名為黑教。或依道理、或為增果、或為增因,此意或隨轉、或方便,為斷惡修善,所有因果說有乖返,理實不違。」然難雖有五,準《瑜伽》釋於一一難各有五意:一[5]者為不解、二為疑惑、三為試驗、四為輕觸、五為利樂。今五難中是語相違難,釋迦說短、四佛說長。有此相違,故舉為難。五意之中,是為利益意故問。
經 時四世尊`告妙幢菩薩言:「善男子!彼釋迦牟尼佛於五濁世'出現之時。」
贊曰:第五、彼佛廣陳。文分為三:一[6]標、二釋、三成。「善男子是諸如來」下,是就初標,中有三:一標現短壽時、二標現促所以、三結標短壽。此標時也。五濁之義,如《法華疏》辨。亦即總標五濁。
經 「人壽百年,`稟性下劣,善根微薄',復無信解。」
贊曰:標現促所以。所以有二:一為滅惡,即捨生死;二為生善,即令得菩提。此為滅惡。亦別釋五濁。濁有五種,此中舉四:一命濁,謂人壽百年。二有情濁,有情濁中有三:一喜意不弘,謂稟性下劣;二宿無福[7]慧,謂善根微薄;三多有迷愚,謂無信解。
經 「此諸`眾生多有我見、人見、眾生、壽者、養育邪見、我我所見'、斷常見等。」
贊曰:此見濁也。諸經論中所說我見有多不同,如《成唯識義燈》廣說,今但依文略解。言我見者,《瑜伽》八十三總有八種,此但舉五:一我見,論云「依五取蘊,我我所見現前行故。」今者此文既別說我我所見,即總別異,瑜伽據總、此通總別。此言我見,即無我我所。人見,即有情見,謂諸賢聖如實了知唯有此法更無餘故。又復有愛著故。眾生見,即數取趣見,謂能數數往取諸趣,無厭足故。此[8]三依羅什譯,云「我、人、眾生」。壽者[9]見,即《瑜伽》云命者,謂即壽和合,現存活故,名為命者。依天親菩薩《般若論》云「我、眾生、命者」。解云:見五蘊差別,一一陰是我。如是妄取,是名我見。此意總計三世五蘊差別為我見,身相續不斷是名眾生。此計五蘊從前際來相續不斷,故名眾生。一報命根不斷住故是命者,此計現在現有命故。命根斷已後生六道,是名壽者,此見未來生壽更起故。此依五蘊總別異故。養育者,即養育現在,能作士夫用故。又能增長後有業故。邪見者,即五見中邪見。我我[10]所見,謂依五蘊起十五見等。斷常見者,即是邊見,斷謂七斷滅,常謂四遍常等。復言等者,等取見[11]惑取見及隨煩惱。略無劫濁,以其外境非所化故、非惡體故,略不舉之。
經 「為欲利`益此諸異生及諸外道如是等類,令生正解,速得成就無'上菩提。」
贊曰:欲令生善得菩提故。異生外道,即所為人,簡諸入地大菩薩眾。初地已上更見長故,非不現滅。
經 「是故釋`迦牟尼如來示現如是短促'壽命。」
贊曰:結標短壽。
經 「善男`子!然彼如來欲[1]命眾生見涅槃已,生難遭想'、憂苦等想。」
贊曰:下第二為釋。文分為三:一法說、二喻合、三結說。初法說中復分為五:一解釋、二假徵、三為通、四却詰、五解難。[2]此釋有三:一令於佛起希慕心、二令於法生修習意、三者曲結。此即初。故《法華經》云「若我久住,眾[3]生不能生難遭想、起渴仰心」等,意與此同。然現涅槃,準《大般若.最勝天王會》有一因,為諸有情樂聞圓寂,故現涅槃。《法華論》云「為對除於大乘不集善根起增上慢,為對治此,說醫師喻,示現如來般涅槃量。」無性《攝論》有六因故,如來化身不究竟住,具如彼辨。依《華嚴經》云「究竟佛事已,有十種義示現大涅槃:一明一切行悉無常故;二明一切有為非安穩故;三明涅槃趣最安穩故;四明涅槃遠離一切諸怖畏故;五以諸人天樂著色身,明色身無常是[4]磨滅法,令彼求淨法身故。」此當攝論第二義也。「六明無常力強不可轉故;七明有為法不自在故;八明三界法悉如坏器無堅牢故;九明般涅槃最為真實不可壞故;十明般涅槃遠離生死非起滅故。以此十義示現涅槃。」今此經文總有[5]六義:一令生正解故。二速得成就無上菩提故。三令見滅已於諸佛所起難遭想故。四令於佛教速修行故,即前標文及此釋文具有此四,亦是為令種諸善根起修信解斷除邪見。五者為留骨身舍利令生供養獲諸福故,即下陳如請佛舍利,乃至經末佛答妙幢云:「或時見有般涅槃者,是權方便。及留舍利,令諸有情恭敬供養。若供養者,於未來世遠離八難,逢事諸佛遇善知識,不失善心福報無邊。」六為令有情得證圓寂,即末下云:「速當出離,不為生死之所纏縛。」此準《攝大乘》,亦為樂常不希圓寂者示涅槃故。
經 「於佛世尊`所說經教,速當受持,讀誦通利,為人解說',不生謗毀。」
贊曰:二、令於法起修習意。有十法行,此略舉四:一受持、二披讀、三諷誦、四解說。初三自利行、後一利他行,影顯餘行。於十法行各各有四,謂自作等。今言不謗毀者,即生隨喜,於佛所說生隨喜心。顯於持人亦生隨喜而不謗毀,且舉易行。
經 「是故如來現斯短壽。」
贊曰:[6]曲結。
經 「何以故?」
贊曰:假徵也。何以故見佛涅槃生難遭想起持法等心?
經 「彼諸`眾生若見如來不般涅槃,不生恭敬難遭'之想。」
贊曰:三、為通。此生難遭想。
經 「如來所說`甚深經典,亦不受持讀誦通利為人'宣說。」
贊曰:此通起持法心。
經 「所以者何?」
贊曰:四、却詰。若見如來不般涅槃,不起難遭及持法[7]之意。所以者何,謂也。
經 「以常見佛,不尊重故。」
贊曰:釋難。若見佛滅,恐更不逢,生難遭想。既見久住,便謂常在,不生希有難見之想欲供養心,故不尊重於佛。既不尊重,於所說法亦不謂為希得聞,故不修行。
經 「善男子!`譬如有人見其父母多有財產,珍寶豐盈,便於財物不生希有'難遭[8]之想。」
贊曰:二、喻合,有二,初久住不欣喻、後見滅[9]受敬喻。初中有二:初喻、[10]後合。初喻中有三:初喻、次徵、後釋[11]解。有人,喻異生外道。父母,喻佛,以能生長福智身故。多有財產等者。喻佛久住法財豐盈,故不能生難遭之想。準文但於法不能生難遭之想,實影顯佛,故下合中即偏合佛,釋中通二。
經 「所以者何?」
贊曰:徵。
經 「於父財物生常想故。」
贊曰:釋也。應云於父生常想故、於父財物生常想故,二義合明。或由前喻但喻於財,不生難遭想,故今亦但徵釋於財。
經 「善男子!`彼諸眾生亦復如是。若見如來不入涅槃,不生希有難遭之想。所以者何?由'常見故。」
贊曰:合也。文亦有三:初合、次徵、後釋,三文別故。
經 「善男子!`譬如有人,父母貧窮,資財'乏少。」
贊曰:見滅愛敬喻,文二,如前。喻文有五:初佛為示滅喻、二敬佛難遭喻、三愛法求學喻、四徵、五釋。此初也。
經 「然彼`貧人,或詣王家或大臣舍,見其倉庫種種珍財悉皆盈滿,生希有心、難遭'之想。」
贊曰:無是救護,故起愛求。此即敬佛難逢喻。言然彼貧人者,喻異生外道,其心下劣、善根薄少。或詣王家者,喻其覺悟,方於世尊起難逢見想,故如國王。或大臣者,如大菩薩。壽命亦長,為生現促,因亦覺悟。
經 「時彼`貧人為欲求財,廣設方便策勤'無怠。」
贊曰:愛法求學喻。
經 「所以`者何?為捨貧窮,受'安樂故。」
贊曰:徵釋,可知。
經 「善男子!`彼諸眾生亦復如是。若見如來入於涅槃,生難遭想乃至憂'苦等[1]想。」
贊曰:合也。此合佛為示滅喻。
經 「復作是`念:『於無量劫諸佛如來出現於世,如烏曇跋華時乃一現。』彼諸眾生發希有心、起難遭想,若遇如來,心生'敬信。」
贊曰:合敬佛難逢喻。文有其三,謂法、喻、合。
經 「聞說正法,`生實語想,所有經典悉皆受持,不生'[2]毀謗。」
贊曰:合愛法求學喻。
經 「善男子!`以是因緣,彼佛世尊不久住世,速'入涅槃。」
贊曰:結喻也。
經 「善男子!`是諸如來以如是等善巧方便'成就眾生。」
贊曰:總成也。
經。爾時`四佛說是語已,忽然'不現。
贊曰:第[3]六、說已不現。已上總是他佛說命無窮。
經 爾時`妙幢菩薩摩訶薩與無量百千菩薩,及無量億那庾多百千眾生俱,共往詣鷲峯山中釋迦牟尼如來、正遍知所,頂禮佛足,在'一面立。
贊曰:釋迦自陳常安。文段有四:一妙幢來至、二啟白所聞、三四佛請陳、四釋迦為說。此初也。
經 時妙幢`菩薩以如上事'具白世尊。
贊曰:啟白所聞。
經 時四如來`亦詣鷲峯至釋迦牟尼佛所,各隨本方就座'而坐。
贊曰:四佛請陳。文分為三:初四佛俱來、次遣使陳請、後[4]使者傳命。此即初也。問:四佛將往妙幢,其室忽然變座;詣山不言變座,四佛如何以安?答:此中應是釋迦變座,文略不言。問:何故至妙幢室四佛自變,來詣靈山即釋迦變?答:下人不[5]測上來,所以四佛自變;釋迦能知佛至,故變座安。
經 告侍者`菩薩言:「善男子!汝今可詣釋迦牟尼佛所,為我致問: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行不?」
贊曰:二、遣使陳請,有三:初通問、次陳請、後隨喜。初也。
經 復作是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如來今可演說《金光明經》甚深法要,為欲饒益一切眾生,除去饑饉令得安樂'。我當隨喜。」
贊曰:陳請隨喜[6]也。
經 時彼`侍者各詣釋迦牟尼佛所,頂禮雙足,却住一面,俱白佛言:「彼天人師致問無量: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行不?復作是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如來今可演說《金光明經》甚深法要,為欲利益一切眾生,除去饑饉'令得安樂。』」
贊曰:使者傳命。
經。爾時`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告彼侍者諸菩薩言:「善哉善哉!彼四如來乃能為諸眾生饒益安樂,勸請於我'宣揚正法。」
贊曰:釋迦為說。文分為二:初[7]贊、後陳。此讚也。
經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我常在鷲山,宣說此經寶,成就眾生故,示現般'涅槃。」
贊曰:後陳也。分文為[8]三:上二句顯法報常。以報顯法,靈山報法土中無約處而顯。下二句顯化滅。
經 「凡夫`起邪見,不信我所說;為成就彼故,示現'般涅槃。」
贊曰:後一行重成化滅。所為眾生,簡大菩薩。
經 時大會中`有婆羅門姓憍陳如,名曰法師授記,與無量百千婆羅門眾'供養佛已。
贊曰:第四、喜見重成不滅。文分為八:一陳如寄迹求願、二如來方便默然、三佛加喜見令徵、四陳如答請舍利、五喜見別示修福、六陳如更復固求、七喜見答不可得、八陳如領知常住。此中問答人及所說法,與《大方等無相大雲經》第四說同。彼能請人名善德,能答之者名一切眾生樂見,并說宿緣、來生見會、今古名字。故彼經云「爾時善德請願,世尊不答。時眾中有梨車子,名曰一切眾生樂見,語善德云:『如來默然,已不相許。我今當答,隨疑致問。』問言:『若能供養如來舍利如芥子許,福報應得忉利天主。』梨車為說如來曾偈有十二行,少此瞻部樹能生多羅菓及法合兩行。餘言『毛作僧伽梨,冬日能消氷,鼠緣兔角梯,在上而食月。假使蠅能飲,鍾石淳好酒,迷荒而耽醉。假使棘刺葉,周遍覆三千。假使小舟船,能載須彌山,渡於大海水。』爾時眾中有天女名曰淨光,問世尊云:『如是二賢從何處來?唯願演說。』佛言:『過去無量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同性燈。其地廣博,縱廣六萬八千由旬,有七萬八千大城。爾時大城名曰寶聚,即是今之王舍城也。時同性燈佛說《大雲經》,時彼城中有王名大精進龍王,王有夫人名曰護法。有一大臣名法林樹大臣,白佛:「如來舍利為可得不?」世尊不答。爾時大王為正法故,與共大臣論[1]講舍利。佛有弟子名摩訶男,心生歡喜,世尊讚歎。王聞讚已,歡喜發願:「願於當來釋迦正法滅時,於中出家,為正法故不惜身命。」大臣亦願:「釋迦法中作大國王,持如來法。」夫人亦願:「釋迦法中能伏邪見。」時摩訶男[2]願:「如為彼佛作大弟子。」』佛告天女:『如是四人,今於我世為法重任,不但今日,方於未來[3]復當護持我之正法。天女!爾時大臣,今善德婆羅門是。是婆羅門,我滅度後百二十年,王閻浮提,字阿叔迦,住[4]婆梨弗羅城中,姓無耶氏,得轉輪王所有福德二分之一。時王夫人,即汝天女是。汝得暫聞,今得值我。捨是天形,即以女身當王國土,得轉輪王所王領處四分之一,教化所屬受持五戒,護正法、摧外道。爾時王者,今一切眾生[5]喜見梨車子是。深達正法,能開妙義,護法無損。時摩訶男,即今大雲密藏菩薩是,得我真身二分之一,知恩報恩,護持正法,深義無滯。』」初文分三:一陳如詣佛供養、二聞佛入滅悲哀、三者舉佛功德為求願之所以。此初文,有四:一[6]標時處、二明姓名、三明同類、四陳供養。言法師授記者,法師是佛,與其授記彰德位勝,故立此名。在第十迴向,於此位中得法師授記。故此住靈山既是化佛,對機能請故在地前。又解:是入十地故。真諦本云「佛身如是,如如來說如是之義,我已聞知,為請如來廣開分別真實之義,故求舍利開方便門。」既云我已聞知,明是已悟,但為利樂故居斯。請供養者,《大莊嚴論》發十大願,一切供養一切諸佛。供養有三:一一切佛無餘、二供養無餘、三恭敬無餘。供養有三:一利供養,謂衣服等;二敬供養,謂香華;三修行供養,謂修[7]信戒等。又《瑜伽.菩薩地》有十供養,此三攝盡。敬供養無餘,亦三:一給侍恭敬、二迎送恭敬、三修行恭敬。此言供養,即具前三義,一佛即一切佛故。
經 聞世尊`說入般涅槃,涕淚'交流。
贊曰:聞佛入滅悲哀。此即聞前示現般涅槃亦示相。謂佛欲般涅槃,故現流淚。如《涅槃經》第一卷說悲苦等相。鼻所流為涕,目所出為淚,兩相雜落為交流。
經 前禮`佛足,白言:「世尊!若實如來於諸眾生有大慈悲,憐愍利益令得安樂,猶如父母'餘無等者。」
贊曰:三、舉佛功德為求[8]願所以。於中分三:初歸誠敬禮、次陳佛有能為請願由、後正求心願。前禮佛[9]足,即歸誠敬禮。「若實如來」下,陳佛有能,為請法由。中有二:一明世尊慈憐利益、二明世尊三德俱備所以陳請。初文有二:一法、二喻。由大慈故,憐之與樂。由大悲故,愍拔其苦。準《瑜伽》四十七,哀愍依處明有五種:一有苦有情、二惡行有情、三放逸有情、四邪行有情、五煩惱隨眠有情。八難等有苦,不律儀為惡行,耽染境界為放逸,依諸妄見惡說法中出家等為邪行,煩惱可知。言大慈悲者,無性《攝論》第九云「此言大者,福智資糧圓滿證故。令脫三苦,為行相故、[10]二界有情為所緣故、於諸有情心平等故、決定無有勝此者故,由此令得利益安樂。」利益安樂,即世出世果,福之與智隨其所應配之無爽。或利即十利,樂謂五樂。[11]又憐愍有七種,一無畏、二如理、三無倦、四無求、五無染、六廣大、七平等,不為畏彼而憐愍。依正法教為如理,恒起饒益為無倦,不待彼求而為憐愍名無求,無愛染心亦不希報為無染。為利有情寧棄身命,不以惡加,名廣大。於有情界無有分限,名平等憐愍。猶如父母者,喻。《莊嚴論》第十二,菩薩有七似饒益:一似母、二似父、三似善友、四似同侶、五似健奴、六似闍梨、七似和上。譬如慈母於子作五饒益業:一懷胎、二出生、三長養、四防害、五教語。菩薩饒益眾生五業亦爾,一等心向眾生、二生之於聖地、三長養諸善根、四防護諸惡作、五教習以多聞。譬如慈父於子作五饒益:一下種子、二教工巧、三為娉室、四付善友、五為絕債不令後償。菩薩五業亦爾,一令起信以為聖體種子、二令學增上戒定以為工巧、三令得解脫喜樂以為娉室、法喜為妻也、四勸請諸佛以為善友、五為遮諸障以為絕債。由此等義故,餘無有能與等者。
經 「能與世間`作歸依處',如淨滿月。」
贊曰:此明三德備,此即斷德。如《涅槃經》月愛三昧能作清涼。又復尸羅,此云清涼,清涼即涅槃。由戒能為清涼涅槃因故,名為清涼,故以月喻涅槃斷德。故經頌云「法歸分別,聖歸涅槃。」《十地論》云「如眾蜂依蜜」故。與世間作歸依處,即是涅槃,涅槃即斷德。
經 「以大`智慧能為照明',如日初出。」
贊曰:顯智德。智能破闇,如初日出。
經 「普觀`眾生,愛無偏黨如羅'怙羅。」
贊曰:顯恩德也。
經 「[1]惟願世尊施我一願。」
贊曰:求佛心願。佛有慈悲復具三德能滿我願,故今求願。
經 爾時`世尊默然'而止。
贊曰:方便默然。默然有五意:一為除譏,恐得稱讚即與他願。二為宜聞。三避相違。前言入涅槃,今復云常不入涅槃,與前相違。四顯佛德高,弟子尚能答問,況如來也。五他除疑,勝他說為證故。
經 佛威力`故,於此眾中有梨車毘童子名一切眾生'喜見。
贊曰:三、佛加喜見徵問。文中分五:初舉處、二明族類、三列其名、四喜見問[2]知願、五喜見[3]等能。此初三也。
經 語婆羅`門憍陳如言:「大婆羅門!汝今從佛欲乞何願?我'能與汝。」
贊曰:後二也。
經 婆羅門`言:「童子!我欲供養無上世尊,今從如來求請舍利'如芥子許。」
贊曰:四、陳如答求舍利。冀欲顯常,希求舍利。[4]初文分為三:初陳如答願、次假設外徵、後答願所以。初也。
經 「何以故?`我曾聞說:若善男子善女人得佛舍利如芥子許,恭敬供養,是人當生三十三天而為'帝釋。」
贊曰:後二文也。假近麁事欲望喜見,為顯常因當得常果。如《菩薩處胎經》、《無上依》、《密迹力士》、《西域傳》等,皆說舍利多少供養及功德等。
經 是時`童子語婆羅門曰:「若欲願生三十三天受勝報者,應當至心聽是《金光明'最勝王經》。」
贊曰:喜見別示福門、即為顯常因。長行答詮、頌中答理。長行有其三:一令聽此經、二明其所以、三者結略。此即初也。
經 「於諸經`中最為殊勝難解難入,聲聞獨覺'所不能知。」
贊曰:明其所以,有二:初[5]示二乘不知、二能為勝因。此不能知,以聽此經能為報法生了二因,如天親菩薩等《般若論》說「於法為了因,亦為餘生因。報是法餘,有為始起,故為生因。」此能詮顯理行果故,依詮起行,能證法身,故為二因。
經 「此經`能生無量無邊福德果報,乃至成辦'無上菩提。」
贊曰:能為勝因能生果報者為十王因,成辦菩提為三身因。真勝果報,意令彼求。
經 「我今為汝略說其事」。
贊曰:結略。
經 婆羅門言:「`善哉童子!此《金光明》甚深最上、難解難入,聲聞獨覺'尚不能知。」
贊曰:陳如方便更復固求。分文為三:[6]初歎經深妙勝者不知、次我等智微不能依習、後[7]殷求舍利。此初也。明菩提涅槃二空理故甚深,除二障盡故無上。凡夫[8]比智難解、現智難入,二乘定[9]姓不能趣悟,故不能知。
經 「何況`我等邊鄙之人,智慧微淺而能'解了?」
贊曰:我等智微,不能依習。
經 「是故`我今求佛舍利如芥子許,持還本處置寶函中恭敬供養,命終之後得為帝釋,常'受安樂。」
贊曰:後、慇求舍利,分二:初述意所求、後徵云何不為我乞。此述意所求,望答常住真無舍利。
經 「云何`汝今不能為我從明行足求斯一願?」作是'語已。
贊曰:此徵云何不為我乞佛身舍利,令我供養得常樂果。
經 爾時`童子即為婆羅門而說頌曰:「恒河駛流水',可生白蓮華。」
贊曰:喜見答不可得。此文大意,或約因緣、唯識無相真如四種觀門云無舍利、或約三無性觀云無舍利、或依三性云無舍利、或總約三身明無、或但約法應知無。意為除八倒及以四障,明菩提涅槃具有四德,故三身壽皆無分限。以陳如假以執佛從於有漏因生,猶如世報死留身骨,應是無常。今答云無,據前道理令餘悟解,知佛常住是真安樂,稱理而修,是此中本意。有十四頌,分之為四:初三行明離有漏之三相,故無舍利。次三行明具涅槃之三德,故無舍利。次四行明四人有障、不得真實,故無舍利。後四行明真實身具足四德,故無舍利。此初也。半行明法身無生相。恒河,喻真理故。《涅槃經》及《寶性論》皆以河水喻於真如。駛流者,喻如。自性無有垢染,自性解脫、自性智慧,非同有為能生諸法,故無舍利,猶如駛流不生蓮華。或自受用身,大悲般若信定所成,猶如駛流盡未來際剎那相續,故無舍利。不同有漏惑業所成生滅彼生可留身骨。此約依他,無自然生,要假眾緣。此無漏身非有漏因,故不得有血肉等身。白蓮華者,梵云奔荼利迦,故新舊經皆云優鉢羅[1]華、[2]𤘽物頭華、[3]婆頭摩華、[4]奔陀利華,如次四色青、黃、赤、白。然舊本云𤘽物,此云白蓮華。以駛水中俱不生故,隨舉於一,取文言便。見水應生物,駛流尚不得生,無為非生、無漏非染,與染法違,故無舍利。
經 「黃鳥`作白形,黑烏變'為赤。」
贊曰:明無變異相,故無舍利。黃鳥者,舊本云𤘽[5]枳羅,此云黃鳥,應是此間黃[6]戾婁鳥。又解:無正相翻,西方有此鳥形如鴝鴿,黃鳥形小。喻色蘊老不遍三界,分段老不遍無漏地。烏形稍大,喻四蘊老。遍三界故,喻變易[7]老,遍無漏地故。今此法報二老俱無,故無舍利。
經 「假使`贍部樹,可生多羅果;朅樹羅枝中,能出菴'羅葉。」
贊曰:明法身等無滅相,故無舍利。贍部樹者,此[8]洲北臨大海,多有此樹。樹子極大,亦復堪食。樹下海內多有好金,舊云閻浮檀金者訛。《瑜伽論》云「無熱池側有大贍部樹,此洲因樹而以立名。」多羅樹者,傳云:形大葉狹長,即貝多羅葉,西國書此樹葉。朅樹羅者,此亦無翻。舊云佉受羅樹子,如漢苽,內有[9]小子,子大如[10]蒜,食之甘[11]美。傳西國說:摩揭提國著子,餘處不多著子。菴羅(傳云:此云甘子,子小)。如是異類雖有生滅,尚無此類果等滅已而生彼等,云何無為法得有前滅而留舍利?若據自性法身,《般若論》云「三相異體故,離彼是如來。」
經 「斯等希`有物,或容可轉變;世尊之舍利,畢竟'不可得。」
贊曰:法合。彼等有為,設可轉變,故云或容,容彼不定。如來法身,必無生滅留骨舍利。若報化身,義準可知。
經 「假使用龜毛,`織成上妙服,寒時可披著',方求佛舍利。」
贊曰:此下三行明具三德故無舍利。初一行明般若真實,離虛妄故。龜毛本無,喻實性般若無有骨分。織成妙服,喻因舍利而修勝行。寒時可披著,喻望當得常果。若妄計心,謂佛真身實有骨等有漏身分如毛,執我能依修得實果如衣,是遍計妄,妄等[12]即無。故自性般若,據實無舍利。或可計用血肉[13]筋骨集成法身,如以龜毛集成衣服用以[14]禦寒。此事既無,故無舍利,離前生相。
經 「假使蚊`蚋足,可使成樓觀,堅固不搖動,方求'佛舍利。」
贊曰:喻法身真實微細之法,不可轉異成有為麁血肉舍利,離[15]前異相。
經 「假使水`蛭蟲,口中生白齒,長大利如鋒,方求佛'舍利。」
贊曰:喻解脫自性不可得有有漏血肉繫縛之法,如蛭生齒而為縛礙。既不有生,故定無滅,離前滅相。或復初喻地前真如,非客塵染故不生,故經云「不生不滅」。十地真如雖分[16]澄淨,非轉染成故不異,故經云「不增不減」,非隨功德生增、非隨煩惱滅減。後喻道後解脫之身已離縛故,故無舍利。又解:前三行喻生無自性性、次三行喻相無自性性、後八行喻勝義無自性性,如次即於依他、遍計、圓成三性令修觀行。
經 「假使持`兔角,用成於梯磴,可升上天宮,方求佛'舍利。」
贊曰:下四行明四人有障,不得四德,此意即明法身是常樂等。今此中以兔喻法身,常作無常想如依兔求角。為梯天宮者,喻涅槃常德。以無常[17]想梯,悕得入涅槃宮,無有是處。由此故知,無有舍利。準此即明,欲求法身舍利,畢竟不得。此初即除緣覺捨心,由此世尊作無常想,故欲捨心入大涅槃,必定不得,故知法身必無無常。為無常觀如依於兔求角作梯望昇天宮,必定不得。故二乘云得者,是方便說。如《勝鬘經》云「去涅槃界近,言得涅槃,實不得也。」今使觀常修大悲故,除捨心障,能為常因,證佛常德。又依法身觀有無常骨肉舍利,望求供養為法身因,亦必不得。如依於兔求角成梯[18]磴以昇天,故不可得。上約倒觀障自不得法身常德,此約邪觀求佛舍利不得。既無舍利,依何修行能為常因?
經 「鼠緣`此梯上,除去阿蘇羅,能障空中月,方求佛'舍利。」
贊曰:除聲聞畏苦障。聲聞之人觀佛法身有漏苦想,如似於鼠。依法身樂德上無,如兔角為梯。計此苦想能除諸障、能降諸魔、得大涅槃,如鼠緣兔角上天除怨,必定不得。或鼠喻聲聞,兔角梯喻於樂德作真苦想。實無苦故計為有苦,有苦故即有無常,謂有骨肉舍利,故今求之。即用此因希得樂德,如緣兔角梯除阿修羅不令障月,月喻涅槃。既不稱實,明定不得。令修大定,為能證得大樂德因。
經 「若蠅`飲酒醉,周行村邑中,廣造於舍宅,方求佛'舍利。」
贊曰:除外道著我障。由除世尊於餘有漏觀有我樂,以顛倒故,如蠅飲醉當處便臥,不能飛歷村邑造於窟宅。因中十地法如城,擇滅如村邑,涅槃樂德如舍宅故。《智度論》引有一外道為舍利子說一頌云:「我飲粳米酒,竊持一瓶來,山地諸草木,視之如金色。」此喻外道於有漏法作不空有相有願。今據無為,不得云造作舍宅,但云造詣,或依了因假喻造舍者。[1]今除妄執倒故,修於般若智慧明覺,能得如來涅槃大我。或如外道雖計我常,然有捨身受身之義,故謂世尊常我之身有其舍利。既是顛倒,故無舍利。
經 「若[2]使驢`脣色,赤如頻婆果,善作於歌舞,方求佛'舍利。」
贊曰:除闡提不信障。由癡不信法身四德,以愚闇故,喻驢脣黑。以不信故,不得如來涅槃大淨。如驢黑脣,不可令赤如頻波果。闡提不信,不可得於法身之上謂有舍利,故令修信,能為淨德因證得大淨。此之四德,各據增障增因而說。準修行位,此逆次第;據四德次故,先說捨心等。善作於歌舞者,歌喻說法,即利他行。舞喻自利行。準此經文,似總喻第四。據真諦本,「即善作」下通結前四。故彼經云「凡夫及二[3]無能說及能行自他,無是處故,總不能說如來四德及修四因。」然此文意,或暫不能說及修行,或據定性二乘及無性闡提外道。然可得云為不定姓及有種姓以令除障,修四德因證四德故。或可定姓不愚法者,亦得為說令知故,少化他故。或可此文但喻結第四,影前三人。
經 「烏與`鵂鶹鳥,同共一處遊,彼此相順從,方求佛'舍利。」
贊曰:明真實法身具足四德,故無舍利。亦分為四:此初,明常實德不與無常虛妄同處,故無舍利。又無常觀不得常德,設若得者可求舍利,既不可得故不可求。
經 「假使`波羅葉,可成於傘蓋,能遮於大雨,方求佛'舍利。」
贊曰:[4]明大樂德。若謂為苦如波羅葉。波羅葉,傳云:各分三道,不可為蓋而遮大雨。大雨,喻變易苦。聲聞謂苦,故不能破變易四魔大雨之苦。二乘作無常及苦觀,不能得常樂。
經 「假[5]使`大船舶,盛滿諸財寶,能令陸地行,方求佛'舍利。」
贊曰:明大我德。以法身我如大船舶,具恒沙德如滿財寶。令陸地行,喻外道我見。外道我見心,不能見真我。真我如舟,不於外道我見陸地心行。
經 「假使`鷦鷯鳥,以嘴銜香山,隨處任遊行,方求佛'舍利。」
贊曰:明大淨德。外道不信涅槃淨德,妄計餘淨能得涅槃之真淨德,如鷦鷯鳥不能銜香山遊。香山,喻大涅槃淨德。鳥,喻外道。不信佛說,依自見行謂得真淨,決定不得。既真法身不無常苦、無我不淨,明知舍利[6]決不可得。故求舍利依供養故,為安樂因成本願者,必不可得。故應觀佛離三相、成三德,除四障、修四因,定得願滿。
經 爾時`法師授記婆羅門聞此頌已,亦以伽他答一切眾生喜見'童子曰:
贊曰:第八、陳如領解常住。文有二別:初經家標、後正領解。初也。
經 「善哉`大童子,此眾中吉祥,善巧方便心,得佛'無上記。」
贊曰:正陳領解。七頌分三:初二行歎德將陳、次四行正明所解、後一行結佛身常。初文分三:初一行歎喜見德、次半行標佛所成、次半行告聽將說。此即歎喜見,初通讚、次別讚。通讚讚前說法及讚內德,以前所說依無染智說佛四德,[7]今生除障,修因當證,故讚善哉。讚內德者,即下所歎諸功德是。有六勝德:一相應勝德、二生位勝德、三發願勝、四善巧勝、五方便勝、六攝受勝。言大童子,由與七大性相應故。如無著菩薩《般若論》云「此菩薩與七大性相應,故名為大。」此義同彼。言童子,[8]顯生位勝,以登初地生如來家名為童子,即真佛子義。此復有四:一種子勝,信大法為種子;二生母勝,以般若為生母;三胎藏勝,以禪定為胎藏;四乳母勝,以大悲長養為乳母。[9]眾中吉祥,即大願勝,謂發十大願或四弘願。言善巧者,即善巧勝,得進上地方便故。言方便心者,即方便勝。依二利生:一知自近菩提、二知利他方便故。言得佛記者,攝受勝,蒙諸如來攝受記分故。
經 「如來`大威德,能救護世間。仁可至心聽,我今'次第說。」
贊曰:上二句歎佛智悲。大威德是智德,具諸神通等;能救護是悲德,利益世間故。我今次第說者,陳當所說。當所說者,即佛三身。無性《攝論》彼〈果智分〉云「應知法身略有五相:一轉依相、二白法所成相、三無二為相、四常住相、五不可思議為相。」此之五義,我當次說。
經 「諸佛`境難思,世間無與等,法身性常住,修行'無差別。」
贊曰:下四行正明所解,初二行解常住、後二行解無舍利。初解常住,即是彼果智分。彼果智分略有五相,諸佛境難思是不可思議相,世間無與等是轉依相,法身性常住是常住相,修行無差別是白法所成相,諸佛體皆同一行是無二為相。此意以如是諸法本為迷悟依,故先明不思議相。既知本已,次辨轉依相。既轉依已即得法身,次辨法身常住相。身由因證,次辨白法所成相。既白法所成,不知同異,次辨無二為相。彼論以能依所依為次,故次第別言。諸佛境界難思議,即彼第五相。彼論云「謂真如清淨,自內證故。非諸尋思所行境故。」諸尋思者唯應信解,不應思議,云難思議。世[1]間無與等者,即彼第一轉依為相。謂轉滅一切障雜染分依他起性故,轉得解脫一切障於法自在轉現前清淨分依他起性故。此意轉依既滿,世間無等。法身性常住者,即彼第四常住為相。彼論云「謂真如清淨相故,本願所引故,所應作事無竟期故。」無性釋云「此顯真如性常無變,顯成佛果,說為法身。性若變易即非真如,是故常住,本願引故。作事無竟期故,顯餘應化佛。」修行無差別者,即彼第二白法所成為相。謂六波羅[2]蜜多圓滿,得十自在故。此十自在義,至[3]下當釋。
經 「諸佛體皆同,`所說法亦爾,諸佛無作者',亦復本無生。」
贊曰:即彼第三無二為相。有三無二:一、有無無二;二、為無為無二;三、一切佛無二。此言同者,即無二義。諸佛體皆同,即是總句,亦是[4]有無無二。諸佛無二之別句,謂有無無二為相,由一切法無所有故。釋意:於法身上遍計無,故非有相;以空所顯自性,故非無相。「諸佛無作者」下,顯為無為無二。亦復本無生者,顯應化身有為無為無二相。故論云「由業煩惱非所為故,名無作者。既非煩惱作,亦非惑業生,故云無生。亦顯自性法身,體自本有,非新生作。」所說法亦爾者,因釋說法亦復無[5]差,諸佛如來同事業故。又解:此文釋前能救護世間。若非說法,何能救護?故此經下多云「此經流布於世間中有多利益」。
經 「世尊`金剛體,權現於化身,是故佛舍利,無如芥子許。佛非血肉身',云何有舍利?」
贊曰:下二行解無舍利,初一行半領解、後半行解示有。此初也。有三義故無有舍利:一堅固難壞,以金剛體難破壞故。二是權化身,諸化生者尚無餘骸,佛權現身故無舍利如芥子許。三非血肉身,何得有舍利。問:若言權現,云何調達出身血耶?答:準《大方等無相大雲經》第四、善德為問、世尊答云:「如來身血實無有出,提婆達多亦不能出。若言樹影有出血者,無有是處。如來之身亦復如是,若言出血,當知即是善權方便不可思議。」
經 「方便`留身骨,為益諸'眾生。」
贊曰:解示。以神通智力善巧方便,現留舍利利益眾生。
經 「法身`是正覺,法界即如來,此是佛真身,亦說'如是法。」
贊曰:第三結佛身常。功德所依及以積聚,名為法身。通三身故,覺性覺相俱名正覺。是諸法因,是諸法依,故名法界。此是[6]真身者,有二義:一對舍利,三身俱真;二望所變,應化非真。身既如是,佛說亦然。以顯證說,二皆同故。
經 爾時`會中三萬二千天子,聞說如來壽命長遠,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歡喜踊躍',得未曾有。
贊曰:時眾領解獲益。分文為二:初長行,聞法獲益;次偈頌,陳其領解。初文有四:一舉獲益數,三萬二千天子;二陳所聞,聞說如來壽量;三得勝益,謂發菩提心;四心歡喜,發菩提心。經論所說廣略不同,今略七門分別:一發心因緣、二發心分位、三發心儀軌、四發心勝劣、五發心差別、六發心勝利、七發心譬喻。言因緣者,復有三種:一由四因、二由四緣、三由四力,具如《瑜伽》三十五說。發心分位者,《大莊嚴論》第二及《顯揚》第二俱云:一世俗發心、二勝義發心。依《瑜伽》七十二,有十發心,謂世俗受發心、得法性發心、不決定發心、決定發心、不清淨發心、清淨發心、羸劣發心、強[7]盛發心、未成果發心、已成果發心。此中五對:一地前地上對、二退與不退對、三有染無染對、四被蔽不蔽對、五因果位別對。退與不退,約四位明,謂信不退等。染不染對,約住不退前。[8]住不退前,有為隨他、或被他逼、或怖或誑、或求世利而以發[9]心名染,與此相違名不染。煗頂位前,貪等[10]蔽伏名劣,在忍第一位不為彼蔽名勝。十地名未成果,佛地名已成果。言儀軌者,《瑜伽》但云「發如是心,說如是言:『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不說儀軌,但辨行相故。依《顯揚論》第二云「謂如是一,隨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發誓願言:『長老憶念。或言聖者憶念,或云鄔波[11]柁耶。我如是名,從今日始發阿耨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日[1]以往,願我所修六波羅蜜一切萬行,皆為證得無上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願[2]世尊證知我是菩薩。』第二第三亦復如是。」此說世俗發心儀軌,不見出世發心儀軌。四發心勝劣者,《莊嚴論》云「第一義發心有三種勝:一教授勝,親近正遍知故;二隨修勝,善集福智故;三得果勝,生無分別智故。復有六勝:一生位、二願、三勇猛、四淨依、五餘巧、六餘出。生勝有四:一種子勝,信大法為種子故;二生母勝,般若為生母故;三胎藏勝,大禪定樂為胎藏故;四乳母勝,大悲長養為乳母故。」願即十大願等,皆廣如彼明。五發心差別者,準《金剛般若經》說有三種,謂云何住[3](即欲願)、云何修行(即為願故修行)、云何降伏其心(即為修行故斷障)。故彼經云「應當發起如是之心」。《[4]瑜伽》三十五說有五種:一自性、二行相、三所緣、四功德、五最勝。即以正願為自性,於菩提涅槃定自希求,及求能作有情義利故,希求為行相,以大菩提及諸有情為所緣境,最初發心能攝一切菩提分法殊勝善根,為上首等功德相應最初正願,於餘希求世出世間妙善正[5]願最為第一。《大莊嚴論》第二云「菩薩發。心以何為根本。乃至以何為究竟?總有十一:以大悲為根本,以利物為依止,以大乘法為所信,以種智為所緣,為求彼故以勝欲為所乘,欲無上乘故以大護為所住,住菩薩戒故以[6]受為障難,起異乘心故以增善為功德,以福智為自性,以習度為出離,以地滿為究竟,由地地勤方便與彼彼相應故。」準《文殊問菩提心經》有十種發:一身發;二口發;三意發,令三業清淨故;四內發,以不虛分別一切眾生故;五外發,於一切生平等行故;六智發,以具足佛智清淨故;七清淨國土發,以示一切諸佛國土莊嚴故;八教化眾生發,以知一切煩惱病藥故,此識對除法;九者實發,以成就定聚故,此隨根說法;十無為智滿足心發,以不著三界故。依《發菩提心論》有四發心:一思惟諸佛發菩提心、二觀身過患、三慈愍眾生、四求最勝果。四各有五,皆廣如彼二論所明。勝利、譬喻此之二門,廣如《大莊嚴經論》及《發菩提心經論》所明。今此發心,四緣之中是第一緣,見聞佛菩薩神通功德故。四因之中是初二因,具種性故、佛菩薩善友攝故。四力之中可具四力,由自種子功能勢力故、宿習大乘故、由聞他說力故、親近善[7]友故。歡喜踊躍者,準《文殊所問經論》云「三種義故歡喜奉行:一說者清淨,以於諸法得自在故;二所說清淨,以如實[8]知清淨法體故,又與初中後等十種淨勝相應故;三依所說法得果清淨,以得妙境界故。」此意依教證理得果故。
經 異口`同音而說頌曰:「佛不般涅槃,正法亦不滅,為利眾生故,示現有滅盡。世尊不思議,妙體無異相,為利眾生故',現種種莊嚴。」
贊曰:申陳解,一行領常住、一行領現諸相。
經 爾時妙幢`菩薩親於佛前,及四如來并二大士、諸天子所,聞說釋迦牟尼如來壽量'事已。
贊曰:自下大段第二別明涅槃。文分為三:一陳疑啟請、二佛為解釋、三領悟得益。初文有二:初結前所聞、後正疑請。此初也。
經 復從`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若實如是,諸佛如來不般涅槃、無'舍利者。」
贊曰:正請有五,一請法儀、二牒所聞、三舉違難、四結疑意、五請為決。[9]此初二。
經 「云何`經中說有涅槃及佛舍利,令諸人天恭敬供養;過去諸佛現有身骨流布於世,人天供養得福'無邊?」
贊曰:舉違難。有三意:一云何名涅槃?二云何不入?三既不入,云何復言留身舍利?此舉二違,一違教、二違世間。世間,即過去諸佛現有舍利是。
經 「今復`言無,致生疑惑。惟願世尊哀愍我等,廣為'分別。」
贊曰:結疑請決二段文也。
經 爾時`佛告妙幢菩薩及諸大眾:「汝等當知,云般涅槃有舍利者,是密意說。如是之義,當'一心聽。」
贊曰:佛為解釋。文分為三:初牒疑[10]情勅聽、二正為解釋、三「如是妙行汝等勤修」下,結勸令學。此初也。言有舍利是密意說者,《雜集論》第十二說祕密有四:一令入、二相、三對治、四轉變。對治有八:一輕佛障、二輕法障、三懈怠障、四於少善根生喜足障、五貪行障、六慢行障、七惡[11]行障、八不定性障。今此為除輕佛、懈怠二種障故,說般涅槃留身舍利,名為密意。一心聽者,勅聽,耹音囑耳,掃[12]滌攝持,生三[13]慧故。
經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應知有其十法,能解如來、應、正等覺真實理趣,說有究竟大般'涅槃。」
贊曰:正為解釋,有三:初解涅槃體;次明其相,即顯不入;後釋言入涅槃及留舍利所以。此初也。問:何故前明涅槃體,後明涅槃相?答:明體即顯依三事等說有涅槃不同,二乘身智滅處名為涅槃。明相即彰有大悲智不同,二乘入於永滅故行希有。明體,三番釋:初一約三事四涅槃當體等釋、次依展轉證得釋、後約因圓能證釋。涅槃之義,略以五門分別:一列釋名、二者出體、三辨得人、四辨得時、五問答。初列釋名者,初列、次釋。列中,初總、後別。總者,《泥洹經》等名為泥洹,有稱泥曰,皆梵語訛。正云波利抳縛[1]南,唐言圓寂。亦云波利[2]涅婆南,又亦云滅度,亦云清淨,亦云彼岸。《涅槃經》中亦云無生無出、無作無為、歸依窟宅、解脫轉依等多名。列別名者,有唯依不共,《攝論.斷果分》中但說無住,《涅槃經》及此中說大涅槃。有依小大能證人別者,《涅槃經》中說有二種:一小、二大。二乘所得名小涅槃,大乘所得名大涅槃。有依總別相對,《十地論》中說有二種:一名同相、二名別相。別相,即餘三涅槃。有約三乘同斷煩惱因果說二,《勝鬘經》中但說二種,謂有餘依及無餘依。復有依由證不證別但說二種,即梁《攝論》云「一自性淨,四中初一;二方便淨,四中後三。」有依共不共說有三,即此經三種,謂有無餘及無住處。有依證不證三乘通別盡理說四,即梁《攝論》、《成唯識論》等,一自性清淨、二有餘依、三無餘依、四無住處。釋名者,正云波利抳縛南,或涅[3]波南,正翻云圓寂。圓謂圓滿,諸功德滿,所證理圓,能所證圓。寂謂寂靜,自體[4]澄湛,離染囂動,亦通能所證。然從增勝功德稱圓,果位滿故理體稱寂,本凝然故。由圓眾德,方證理寂,故名圓寂。若俱圓寂,即亦圓亦寂名為圓寂,是持業釋。若由圓能證圓之寂名圓寂,即依主釋。又若功德能圓能寂,若所依如所圓所寂,俱[5]竝[6]釋持業。若依《唯識》,唯真如理為涅槃體,或圓之寂、或所圓所寂。若依《涅槃經》三事說名大涅槃,即智、如、解脫俱圓寂,竝得持業。以彼經中說如伊字不一不異故,通假實性相之法俱名圓寂,竝持業名。解脫是假義,般若是相,法身是性,若依義三名為三事,即般若依主,餘皆持業。然名涅槃,是持業釋。言滅度者,度即是到,二義解之:一謂真如本來清淨,性是彼岸,名為到也。故《維摩經》云「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復更滅。」二謂滅是所到、度是能到,即度之滅,依主釋也。又能滅能度、所滅所度,度者到也,故通能所。能滅能度,即涅槃相。所滅所度,即涅槃性,同大涅槃三事而成。《涅槃經》云「無因緣故名無生,以無為故名無出,無造業故名無作。」餘名準知。釋別名者,不由慧擇,本體無染,名自性清淨涅槃。同前自性清淨即涅槃,持業釋也。餘謂苦諦是集之餘。有謂不無,依謂所依。有二所依:一現身,猶是餘行苦依;[7]二名有餘依,明涅槃猶有餘苦之所依故,即有餘苦之所依。涅槃,俱依主釋。苦集俱盡,名為無餘,無餘苦依。無者非也,非有苦依。四智亦是,名無餘依,即無餘苦之所依。涅槃亦俱依主釋,因詮顯故。又[8]解:有餘、無餘能證,故舉彼顯此。正取所依名為涅槃,謂有餘苦所依即涅槃,無餘苦所依即涅槃,竝持業釋。依二乘者,無餘依不能[9]詮。若大乘四智是無苦依,亦能證[10]也,可得依主,此釋為正。由悲不住涅槃、由智不住生死,以其能證如所通達,俱不住故謂無住,所依即涅槃。或從真如處生死而無滯,在涅槃而無著,涅槃是相、真如是性,猶如自性法身與其真如相性別故。即相屬性,無住之涅槃,依主釋。又即此相,亦俱無住,亦得云無住即涅槃。然《唯識論》說四涅槃竝如為體,即攝義歸性,竝持業釋。
第二出體者,先敘古、次陳今。敘古者,蜀地基法師云:「曇無讖法師及河西道朗法師[11]等,蓋涅槃者常樂我淨為宗義之林,開究竟玄致為涅槃之本。」此釋得義,非正明體。真諦三藏云:「涅槃有四,三是道果、一非道果。為成菩薩般若大悲涅槃而為道果故,從初地已上無分別智為涅槃體。」亦有云:悲智為體,此但是相,此為能證,非正。《涅[12]槃經》云「涅槃了因之所得,非生因得故。若智為涅槃,即應生因得。」故鄴城河朔諸師,或說涅槃具四種體:一者理滅,謂真如法界;二者事滅,謂離三障數滅之滅;三者德滅,謂功德寂滅;四者應滅,謂在雙林示同眾生無常之滅。初三可爾,《成唯識》云「皆如為體」,即是理滅。又云「中二擇滅攝」,即數滅之滅。然古人意,擇滅是事識之所變,即非涅槃。大般涅槃,古人多以如是般若性說如為般若,與理無別,不勞別說。若約三事名大涅槃,般若即德滅。然不說所以違了因得,說非究竟。今正出體,有其四門:一性相別論體、二性相合論體、三攝假從實體、四假實合論體。性相別論體者,《成唯識論》云「四涅槃皆以真如為體,有為德非。又體義分,自性無住即真如體,中二皆擇滅。又斷智障許得擇滅,即無住處亦擇滅收。雖是其假,對依他相,俱得名性,俱了因得,體義俱常。」故三事大般皆取義三,竝如為體。二、性相合論體,即般若解脫及以真如竝涅槃體,即《涅槃經》三事名大般,言如伊字亦如三目。若唯說如唯一非異,故《雜集論》云「滅諦相者,謂真如聖道,煩惱不生。若滅依、若能滅、若滅性是滅諦相。相謂體相,能滅、所滅、滅依俱名滅諦。能滅即般若,滅[1]性即解脫擇滅,滅依即真如。」然彼論復云「謂真如境上有漏不生名為滅諦者,即剋性說。前據相從,相性合說。」三、攝假從實體者,即《唯識論》云「此依真如離障施設故,體即是清淨法界故,四涅槃皆如為體。」四、假實合論體者,即《唯識論》說「四涅槃中,初後即真如。據實體,中二擇滅攝。擇滅是假,或無住處說是擇滅,即三假一實竝涅槃體。」又準《成唯識》第二卷說無為有二:一依識變、二依真如。四種涅槃亦既許後三是無為攝,亦通識變。又六無為俱許識變,自性清淨體即真如,應同擇等亦許識變。又解:《深密經》云「諸識所緣,唯識所現故,可通許識變。」涅槃以非真故、非了因得故,諸經論不說涅槃亦是[2]滅變。然有無餘雖俱擇滅,望義有別,分為二種,而有五對:一、煩惱因果對,煩惱因盡名有餘、煩惱果盡名無餘。二、小大對,小乘所得名有餘、大乘所得名無餘。《勝鬘經》「阿羅漢人斷有餘集、證有餘滅。」三、二死對。分段滅[3]名有餘,變易滅名無餘,即前小大對。四滿不滿對,菩薩所得名有餘,如來所得名無餘。《勝鬘經》云「後身菩薩無明所覆,斷有餘集、證有餘滅,名小分涅槃。」小分,即有餘也。五、三身相對。此經所言應化二身名有餘,法身名無餘。諸經論中多說初對為二涅槃。所餘門義,如《本法華》及《唯識疏》辨。今此文中,多約無住名大涅槃,《攝論》辨彼果斷亦爾。準《法集經》第一,無所發菩薩答奮迅慧菩薩,有十法知如來常,十法知如來實,十法知如來涅槃。有三復次,正與此同但少廣。亦有二復次,十法知如來行。初番文略,第二番文大同此經,但文稍廣。三復次明涅槃中,第一復次文稍廣,唯第四行彼云「不息」、此云「休息」。三藏覆撿,亦云是「不知」,餘者皆同。又有十法知空,十法知譬喻相等。然四復次,文各有四:一標、二徵、三釋、四結。標中,初對機、次開、後簡。言菩薩者,對機,為二乘者說假涅槃,為大乘者說大涅槃故。十法,即開章說有究竟大般涅槃,簡異小乘所得涅槃,稱為大般。[4]文言十法者,應云十義名涅槃。能如是知,即能解如來所[5]記涅槃。此中大意,涅槃性相俱名涅槃,如似菩提、菩提斷俱名菩提。《涅槃經》中三事俱涅槃。若《成唯識》等,四涅槃俱真如理。四智心品名菩提者,是性相別論門。十法即為十段,諸復次皆[6]準知。
經 「云何為十?」
贊曰:徵也。
經 「一者`諸佛如來究竟斷盡諸煩惱障、所知障故,名為涅槃。二者諸佛如來善能解了有情無性及法無性故,名為涅槃。三者能轉身依及法依故,名為涅槃。四者於諸有情任運休息化因緣故,名為涅槃。五者證得真實無差別相平等法身故,名為涅槃。六者了知生死及以涅槃無二性故,名為涅槃。七者於一切法了其根本證清淨故,名為涅槃。八者於一切法無生無滅善修行故,名為涅槃。九者真如法界實際平等得正智故,名為涅槃。十者於諸法性及涅槃性得無差別故,名為涅槃'。是謂十法說有涅槃。」
[7]贊曰:初三約三事解。究竟斷盡煩惱所知即解脫,解了有情及法無性即般若,能轉身依及法依故是法身,三事非一異,名大般涅槃。身即第八流轉還滅依,法即真如即迷悟依。由此藏識持諸障種,[8]彰法身勝,故轉第八與如合明。次三約四涅槃。第四示現無餘化事休息,即八相身示入無餘。準《法集經》云「化生無休息」,即有餘涅槃。第五即無餘,云證得故。或第四亦同《法集經》說,第五或是《辨中邊》云「二實相,真實自性清淨涅槃無差別相相。」即《唯識論》云「相真如理,在凡夫等不能證得,諸佛[9]證故。」第六無住涅槃,了知生死[10]反以涅槃無二性。性即真如,性無別故,二亦不別,由此不住生死涅槃。第七已下四義,依於三性總別而明。云「於一切法了其根本證清淨故」,是總故。《辨中邊》云「此中云何根本真實?謂三自性後得能證遍計、依他清淨,本智能證圓[11]成清淨。」第八依遍計顯,[12]云一切法無生無滅。《解深密經》云「於一切法無生無滅等,以顯了相轉正法輪。依遍計說了達彼無,能正修行。」第九取能證如等無漏正智,依依他起性淨分說涅槃相故,名為涅槃。染非能證,故非涅槃。第十於其二性得無差別者,意取所得。得是證得無差別理,證圓成實性。是謂等者,結有涅槃。
經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應知,復有十法能解如來、應、正等覺真實理趣,說有究竟'大[1]般涅槃。」
贊曰:第二復次,依展轉釋。文段如前。
經 「云何為十?」
贊曰:徵也。
經 「一者`一切煩惱以樂欲為本、從樂欲生,諸佛世尊斷樂欲故名為涅槃。二者以諸如來斷諸樂欲不取一法,以不取故無去無來,無所取故名為涅槃。三者以無去來及無所取,是則法身不生不滅,無生滅故名為涅槃。四者此無生滅非言所宣,言語斷故名為涅槃。五者無有我人、唯法生滅,得轉依故名為涅槃。六者煩惱隨惑皆是客塵,法性是主無來無去,佛了知故名為涅槃。七者真如是實餘皆虛妄,實性體者即是真如,真如性者即是如來,名為涅槃。八者實際之性無有戲論,唯獨如來證實際法、戲論永斷,名為涅槃。九者無生是實、生是虛妄,愚癡之人漂溺生死,如來體實無有虛妄,名為涅槃。十者不實之法是從緣生,真實之法不從緣起,如來法身體是真實,名為涅槃。善男子!是謂十法說有'涅槃。」
贊曰:釋。一切煩惱樂欲為本者,如《涅槃經》「染淨等法皆欲為本,如入善法欲為根本。」起諸染法亦同淨說,應撿彼文。以佛能斷、證所顯理,名為涅槃。[2]言不取法者,即由無欲,於一切境不生愛著。既不愛著,故更不生,故不往彼趣生去、不還此趣生來。所取即五蘊,前約因亡、此約果滅,所顯之理名為涅槃。三依有漏滅盡所顯真如是功德依,名為法身。故《勝鬘經》云「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法身。」無去來,約無有為相說。無所取,據色蘊等體說。此無所顯,正是涅槃。四約涅槃體離言詮性,名為涅槃。五離言詮者,即是轉依二無我理。無我人者,無有生執。唯法生滅者,即悟法無我。所以者何?無著《般若論》釋云「若法執隨,即有我執。」故由悟此理論得轉依,名為涅槃。此麁重轉依。六由二執惑塵是客,有生滅去來故。真如是主,以體常住,無生滅去來故。今佛了知證得轉依,此心轉依。七者惑顛倒生稱虛妄,如非倒生故稱實,實常不倒稱真如,真如體性即是法身如來。亦心轉依,但轉釋異耳。八真如法身即是實際,離倒妄顯故無戲論。佛證實際[3]故戲論斷,名為涅槃。即道轉依。九由佛永斷妄戲論故得此無生,無生是實。愚夫未斷,生虛妄故,漂溺生死。如來無此,名為涅槃。即廣大轉。十者有為不實是從緣生,法身實體不從緣生,故名涅槃。歸圓成實是一切法所歸趣故。
經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應知,復有十法能解如來、應、正等覺真實理趣,說有究竟大般涅槃。云何為十?一者如來善知施及施果無我我所,此施及果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為涅槃。二者如來善知戒及戒果無我我所,此戒及果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為涅槃。三者如來善知忍及忍果無我我所,此忍及果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為涅槃。四者如來善知勤及勤果無我我所,此勤及果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為涅槃。五者如來善知定及定果無我我所,此定及果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為涅槃。六者如來善知慧及慧果無我我所,此慧及果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為涅槃。七者諸佛如來善能了知一切有情非有情一切諸法皆無性,不正分別永除滅故,名為涅槃。八者若自愛者便起追求,由追求故受眾苦惱,諸佛如來除自愛故永絕追求,無追求故名為涅槃。九者有為之法皆有數量,無為法者數量皆除,佛離有為證無為法,無數量故名為涅槃。十者如來了知有情及法體性皆空、離空非有空性,即是真法身故,名為涅槃。善男子!是謂十法說有'涅槃。」
贊曰:第三復次,文四如前。依因圓能證釋,即修十度因滿,能證大般涅槃。初六即前六度,修行施等為七最勝所攝成度,今此經中且舉巧便一[4]箇最勝,三輪清淨趣涅槃勝,以顯於餘。若修不圓,不證涅槃故。施即見有能施、施物、所施。果即見有果,謂希報恩及等流、異熟、[5]士用、離繫之果。此我法執,名不正分別。見能所施謂我執,見有施物即我所。此等永除所顯之理,或即六度涅槃之相,竝名涅槃。餘準此釋。第七由拔濟方便,知諸有情及一切法皆無實故、三輪清淨、故無分別無染拔濟。八若見自身為求菩提,是愛未亡起追求者即是染願,不亡相故受諸苦惱。既三輪空,無自身愛,無染追求即正願滿。九由思擇力知有為法有其數量,以有生滅形段數量故。無為不爾,即稱於如,無能所思擇故,云證無為法無數量故。十由能了知有情空,成[1]熟有情智;了知法空,成熟佛法智。俱亡相故皆空,離空非有空性。此所證理即是法身,名為涅槃。
經 「復次,`善男子!豈唯如來不般涅槃是為希有?復有十種希有之法是如來行。云何'為十?」
贊曰:明涅槃相,答不涅槃。文亦分四:一標、二徵、三[2]釋、四結。初標不入涅槃。次「復有十種」下,標不入所以。徵文可知。
經 「一者`生死過失、涅槃寂靜,由於生死及以涅槃證平等故,不處流轉、不住涅槃,於諸有情不生厭背,'是如來行。」
贊曰:下釋第一不住二邊行,有三:初明證生死涅槃平等;次「不處流轉」下,明不住二邊;後「於諸有情」下,明不捨有情。若二乘人見生死過失、見涅槃寂靜,便有厭捨,入於涅槃。
經 「二者`佛於眾生不作是念:『此諸愚夫行顛倒見,為諸煩惱之所纏迫,我今開悟令得'解[3]脫。』」
贊曰:恒度有情行。初觀空、後觀有。即空方便,發起有行。此初也。同《般若經》「而無有情得滅度者」。
經 「然由`往昔慈善根力,於彼有情隨其根性意樂勝解,不起分別任運濟度,示教利喜盡未來際無有窮盡,是'如來行。」
贊曰:觀有。由昔利他願力滿故,如變化人現種種事業、如如意珠出種種物,隨根勝劣智力、性種種界智力、意樂遍趣行智力,或意樂勝解總是勝解智力,而無分別示教利喜者,如《顯[4]揚論》十二、《瑜伽》八十一說,有五:一令離欲,即是呵欲一切過失;二示,即示現四種道理;三教,謂教誡令學;四利,即見退勸勵利益;五喜,即見進而生慶喜。盡未來等,是常度也。
經 「三者`佛無是念:『我今演說十二分教利益'有情。』」
贊曰:不見所說行。初、[5]勸空也。
經 「然由`往昔慈善根力,於彼有情廣說,乃至盡未來際無有窮盡,是'如來行。」
贊曰:觀有。猶如天鼓出種種聲。云廣說乃至者,應云「於彼有情隨其根性意樂勝解,不起分別任運濟[6]拔,示教利喜盡未來際。」
經 「四者`佛無是念:『我今往彼城邑聚落王及大臣、婆羅門、剎帝利、薜舍戍、達羅等舍,從其乞'食。』」
贊曰:不念乞食行。初、觀空行。
經 「然由`往昔身語意行慣習力故,任運詣彼,為利益事而行乞食,是'如來行。」
贊曰:觀有。《瑜伽》八十六,由十因緣如來乞食:一者為顯杜多功德故。二者為[7]顯引彼一分令入乞食故。三者為欲以[8]因事行攝彼一分故。四者為與未來眾生作大明等故。五為欲引彼麁弊勝解諸外道故。六者為彼承[9]聲教起謗故,現妙色寂靜威儀,令其驚歎心生迴向故。七者為彼處中眾生,以其少功而樹多福故。八者為令壞信放逸深生恥愧,雖用小功獲大福[10]等故。九為彼盲聾等眾生種種災患皆令靜息故,即是入城見者獲益,如《瑜伽.威力品》明。十為令無量無邊廣大威德諸天龍等,隨從如來至所入家,深生羨仰,勤加[11]儐衛不為[12]惱故。
經 「五者`如來之身無有饑渴,亦無便利羸憊之相,雖行乞取而無所食亦'無分別。」
贊曰:不念資身行。文二如前,[13]此空行也。[14]憊([15]敗音[16]虛)。
經 「然為`任運利益有情示有食相,是'如來行。」
贊曰:[17]觀有也。《攝大乘論》食有四種,此示現依止住食。
經 「六者`佛無是念:『此諸眾生有上中下,隨彼機性而為'說法。』」
贊曰:不念說法行。前不見所說,此不念所度。文二如前,此觀空也。
經 「然佛`世尊無有分別,隨其器量善應機緣為彼說法,是'如來行。」
贊曰:觀有。
經 「七者`佛無是念:『此類有情不恭敬我,常於我所出訶罵言,不能與彼共為言論;彼類有情恭敬於我,常於我所共相讚歎,我當與彼共為'言說。』」
贊曰:不念善惡行。文二如前,此觀空也。
經 「[18]然`而如來起慈悲心平等無二,是'如來行。」
贊曰:觀有。此三念處。
經 [19]「八者諸佛如來無有愛憎、憍慢貪惜及諸煩惱,然而如來常樂寂靜,讚歎少欲離諸諠鬧,是如來行。」
八、無染杜多行。
經 [20]「九者如來無有一法不知、不善通達,於一切處境智現前無有分別,然而如來見彼有情所作事業,隨彼意轉方便誘引令得出離,是如來行。」
九、任運利益行。無一法不知,智所緣。無一法不通達,[21]智所了[22]境。任運頓能知達,然隨意轉、根性意樂、熟有前後,方便引誘令出生死。
經 [1]「十者如來若見一分有情得富盛時不生歡喜,見其衰損不起憂慼,然而如來見彼有情修習正行,無礙大慈自然救攝;若見有情修習邪行,無礙大悲自然救攝,是如來行。」
十、與樂拔苦行。引文皆有二,準前可知。
經 「善男子!`如是當知,如來、應、正等覺說有如是無邊正行,汝等當知,是謂涅槃真實'之相。」
贊曰:結也。
經 「或時見`有般涅槃者,是權方便及'留舍利。」
贊曰:此釋[2]示滅留舍利疑。初牒示滅及留舍利,後釋所以。[3]初也。不言或時佛現涅槃及留舍利而言見者,欲顯佛常實無舍利,但眾生心自所感現。如[4]起遠質以臨臺,睇影顏而[5]俯己;乘[6]駛舟而東還,矚凝沼已西流。
經 「令諸`有情恭敬供養,皆是如來慈善'根力。」
贊曰:釋所以。初所為、後得[7]益也。
經 「若供`養者,於未來世遠離八難,逢值諸佛、遇善知識,不失善心、福報無邊,速當出離,不為生死之所'纏縛。」
贊曰:得益。得益有七:一離八難、二逢事佛、三遇善友、四不失善心、五獲世福報、六證涅槃、七得解脫。
經 「如是`妙行,汝等勤修,勿為'放逸。」
贊曰:結勸修學。
經 爾時`妙幢菩薩聞佛親說不般涅槃及甚深行,合掌恭敬白言:「我今始知如來大師不般涅槃及留舍利普益眾生。」身心踊悅,歎'未曾有。
贊曰:第三段領悟得益。初、領悟也。
經 說是`〈如來壽量品〉時,無量無數無邊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贊曰:得益也。
經 時四`如來忽然不現。妙幢菩薩禮佛足已,從座而起還其'本處。
贊曰:品第四大段聞已散席。但言四佛不現、妙幢還室,不論餘眾者,有二解:一舉其上首影顯於餘故。[8]二舊本云是[9]本會中唯釋迦在,[10]一唯四如來及妙幢還,餘者猶在。何以故?說未[11]周故。下說三身不更集眾,如何得云「虛空藏在大眾中從座而起」。問:云何妙幢菩薩獨還,說未了故。答:為欲發起懺悔行故。若不歸家寢睡,如何夢見金鼓?問:何不直請,要[12]待夢耶?[13]蓋行之難,故夢為先兆。又機緣爾故。[14]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二(本)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二(〔末〕)
分別三身品第三
[15]三身品,三門分別:一辨來意、二釋品名、三彰妨難。來意有三:一、前〈壽量品〉總說菩提、涅槃二果,未能別知。〈壽量品〉內已為別說涅槃斷果,未為分別菩提智果。今為分別三身不同,令差別解障治有別,修因而證,故虛空藏白世尊言:「云何菩薩於諸如來甚深祕密如法修行?」甚深祕密即三身果,如法修行[16]即障治因,故此品來。第二來意,前品明其圓寂必因斷障而證,斷所斷已必智慧圓,故無性《攝論》彼〈果智分〉云「由斷所斷,獲得無垢無罣礙智故。斷殊勝無間,次說果智殊勝。」故前品後有此品生。第三來意,為機宜聞,慈悲為說令獲利樂。此品末云「諸佛如來四威儀中無非智攝,一切諸法無有不為慈悲所攝,無有不為利益安樂諸眾生者。」即是為除八難等苦,故下文云「聽聞信解、不[17]墮地獄、餓鬼、傍生、阿修羅道。」[18]此離四惡道難。常處天人,[19]離邊地難。不生下賤,[20]離生盲聾難。恒得親近諸佛如來(離佛前佛後難),聽受正法(離世智辨聰難),常生諸佛清淨國土(離長壽[21]諸天難),乃至國土四種利益等皆為利安,故此品來。
二、釋名者。分謂分段,別謂殊別,即為分段殊別三身。或分謂分析,別謂記別,三者是數,身謂依義體及積聚,如《成唯識論》第十解。又真實義,梁《攝論》云「身者名實,不破壞[22]名實。」或相續名身,梁論云「三世諸佛相續不異,隨其所應自性法身,通體依實三義名身。應化通五,異遍計故亦得名實。又非肉血之所成故,亦名為實;若望自性法身而說不得名實。」若但言三身,即帶數釋。既言分別三身,即分別是能分別,三身是所分別。應云三身之分別,名〈三身分別品〉,是依主釋。今順此方云〈分別三身品〉。此品廣明諸佛三身,故名〈分別三身品〉。
三、彰妨難者,一問:此之三身為俱本有?為俱新起?答:據因俱本有,談果竝新成。以自性身非生滅故,總云新成。自性法身體即真如,在纏名藏未名法身,恒沙萬德相未現故,非功德法之所[23]依;出纏之位即名法身,恒沙萬德相已現顯,說功德依名為法身。故《勝鬘經》云「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法身。」《成唯識論》云「在大牟尼名法身故」。既云在大牟尼名為法身,明非本稱,故是新得。應化二身因雖本有,果即新生。其理極成,不煩引證。二問:此之三身為同一體義用分三?為因體別?答:因體各別。自性法身即應得因得,應得因體即真如是。應化二身即加行因、圓滿因得,發心名加行、修足名圓滿,即六度是。三問:若三因別體亦有別,云何下文云「雖有三數而無三體」。答:約性相說,真如是性,餘者是相。非有一法出真如界別有體性,云無三體。非不離如體性不別。又約攝相歸性,如體即一;若相用別論,三體不同。如《成唯識》、《大莊嚴論》、《攝大乘》等皆具明之。[1]問曰:若三體別,下說金礦譬喻不成。答:不相違。以真如理與本無漏種合喻金礦,得淨金者合喻果德。隨意迴轉作諸嚴具,喻性相功德皆依如理,根力覺支依四智起故。下別更金水空三,喻於法身體是先有。夢渡水喻,方始別喻四智心品。故下經云「非謂無心,[2]忘想既滅是覺清淨,非謂無覺。」金水及空本有無變,故喻自性。夢非真覺,夢覺知虛真覺方起,故知體別。古今諸德說三身體差別不同,義至[3]下當辨。
經 爾時`虛空藏菩薩摩訶薩在大眾中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
贊曰:就此品中[4]大分為四,一菩薩啟請、二如來為答、三「善男子如是知見」下結勸修行。四「爾時虛空藏」已下領解持學。初中復二:初供養、後申請。供養有二:一內供養,即請法之儀;二外供養,即表成當果。即初文也。此內供養為請法儀。《大莊嚴論》第一明第一義發心有六勝中,第二願勝即十大願,第一願供養恭敬一切諸佛,於中有三:一、一切佛無餘。二、供養無餘。供養無餘有三:一利供養,謂衣服等;二敬供養,謂香華等;三行供養,謂修信戒等。三、恭敬無餘,亦有三:一給侍恭敬、二迎送恭敬、三修行恭敬。今此即[5]是修行恭敬。於中復二:初明請人、次明供養。問:何故此菩薩得名虛空藏?答:准諸菩薩功能福智地地相似皆應同,然隨願增立名各別。今此菩薩立名有二:一從事、二從理。從事立者,如《大集經》第十[6]五,亦說虛空藏菩薩得如來神通力故,於虛空中隨眾生所須若法若財盡能施與,皆令歡喜。以此方便智故,名虛空藏。又〈虛空藏品〉說過去有輪王名師子[7]迅,出家未久得五神通,承佛所教,為迴父王邪心、欲使入正見,入定現通。如是等相,使三千世界六變振動,於虛空中雨種種妙物,皆從虛空繽紛而下滿三千界。爾時地神乃至迦尼吒天歡喜踊躍唱如是言:「此大菩薩名虛空藏。」時佛印可名虛空藏。從理立名者,《虛空藏菩薩經》云「虛空藏[8]語阿難言:『我身即是虛空,以虛空證知一切,為虛空印所印。』」此從理名,即是理身。十地所證十種法身,如《勝天王般若》說。又《法苑》中三身義林具引。亦如《華嚴經》,普賢身相猶如虛空,依於如如不依佛土。問:此菩薩位在何地?答:准《大集經》說是第十地。從坐起等各有所表,思准可知。
經 以上`微妙金寶之華、寶幢旛蓋而為'供養。
贊曰:外供養,即三供養中是敬供養。以上微妙金寶,表修行久,如下練金喻是。云寶之華者,表猶在因,當可得果。寶幢者,表菩提智高,出二乘等故。寶蓋者,表四無量覆蔭群生,亦表聞此經能為勝因得勝果故。
經 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於諸如來甚深祕密如法'修行?」
贊曰:申請也。甚深祕密是問果,如法修行者[9]是問因。難可窮證名為甚深,或二乘不知名甚深[10]也。地前菩薩不能解了名祕密。准《法華經論》甚深有五:一義、二體、三內證、四依止、五無上。又祕密者,即四祕密中相及令入,三性是相、三身令入。
經 佛言:「`善男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贊曰:第二大段如來為答。文分為四:初勅聽許說;次答其果;次「復次善男子若善男子」下,答修行問;後「復次善男子是法身」下,總結前因果告[11]人令知。此初也。言諦聽[12]諦聽善思念之者,功德施菩薩《金剛般若論》解云「諦聽者,心專一境。善者,於如理義生信無疑。思念者,敬持不忘。」真諦釋云:「諦聽者,即生聞[13]慧。聞慧離散亂過,如[14]作器。善思者,生思慧。思慧[15]尊重,離放逸故,如完器。念之者,生修慧。修慧能攝念,離顛倒故,如淨器。」
經 「善男子!`一切如來'有三種身。」
贊曰:下答所問果。分文為四:一[16]標其數、二隨數徵、三依徵列、四隨列解。此即標也。
經 「云何為三?」
贊曰:徵也。
經 「一者`化身、二者應身'、三者法身。」
贊曰:依徵列也。初列三身名、後顯攝勸知。此列三名。
經 「如是`三身具足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正了知,速'出生死。」
贊曰:顯攝勸知。如是者,指上所列三身。具足攝受者,顯攝佛身,為無為德,自他利等無不皆盡。攝謂總包,受謂容納,謂此三身總包容納佛身功德無不皆盡。何者?此之三身即是阿耨菩提故。言阿者稱無,耨多羅者云上,三者是正,藐者是等,三復云正,菩提是覺,准此應言無上正等正覺。此攝五法真如四智。如即斷德涅槃,四智即是智德,依此化生即是恩德,攝菩提盡故。無著菩薩《般若論》云「阿耨多羅顯示菩提菩提[1]斷,解脫相故。三藐三菩提[2]別顯示菩提道,以人平等故,以菩提分法故。此意解脫相即離垢真如。菩提道者,四智心品,以人平等故。以人無我其理平等,由有菩提分法故名為佛。於無上覺中能正覺,異凡夫;能等覺,異二乘;復云正覺,異菩薩。以一覺字貫通四處。初無上覺即真如理,覺性名覺。故經說云『菩提菩提斷俱名為菩提』」。初名無上者,《般若經》云「無有少法可得,故名阿耨」等。論釋云「無微塵許法可得。此意二乘但除煩惱,不斷所知。菩薩雙斷二障。種智無有少染,故云無上三[3]菩提等。言無上者,即由勝彼凡夫、二乘及菩薩故,覺稱無上。」《般若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故名阿耨菩提。」此意由佛佛高[4]齊證無我等故云無上,若有勝劣不云無上。若《辨中邊論.無上乘品》云「總由三無上說為無上乘,謂正行、所緣及修證無上。」此意即諸行遍修、諸境遍達、諸果遍證,故名無上。廣如彼論。《般若經》云「修一切善法,即得菩提行無上。」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即境無上。修證無上,即菩提涅槃等。彼論云「九佛地修證無二障故,十示現菩提修證無休息故。」今此亦爾,云「若正了知速出生死」者,勸眾令解。
此三身義,略以五門分別:一釋名、二出體、三開合廢立、四因起果相、五諸門分別。第一釋名,有二:初列名、後釋名。列名者,經論不同,三各多名。且化身佛略有五名:一名化身。梁《攝論》云「由佛本願自在力故,似彼眾生變異顯現,名變化身。」二[5]目父母生身。《智度論》云「佛有二身:一法性生身、二父母生身。」三名隨世間身。明佛悲願,示同世間入住出胎,名隨世間。故《智度論》云「佛有二身:一隨世間身、二法性生身。」四但名生身,亦[6]望父母所生。《涅槃經》云「佛有二種:一者法身、二者生身。」五名假名身。梁《攝論》云「假名身者即是化身,示現此身,分別所作非真實,名假名身。」此等諸名隨義應知。第二應身,略有六名:一目應身,恒沙德成與理相應、名曰應身。梁《攝論》云「若離法身,應身不成。或[7]起菩薩機,如應說法,故名應身。或應昔因故。」二名受用身,受用淨土大乘法樂。《[8]唯識論》分自他受用,自受用者恒自受用廣大法樂,他受用者令彼受用大乘法樂。三名報身,以果酬因,名為報身。《十地論》中名報身佛。《般若論》中云受樂報佛。四名智慧佛,《楞伽經》說。五名功德佛,亦《楞伽》說。六名法性生身,《智度論》云「佛有二種:一法性生身、二父母生身。」既云法性生,明非自性法身,以恒沙功德與法性相應,依法性起,名法性生。第三法身,略有五名:一名法身,無垢真如功德所依名為法身。故《攝大乘》云「此身與功德法相應,故名法身。」《成唯識論》云「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此經亦爾。二名自性身,梁《攝大乘》云「若佛出世、若不出世,皆自然得,名自性身。」《成唯識》云「謂諸如來真淨法界,受用變化平等所依,名自性身。」三名真實身,梁《攝大乘》云「身有二種:一真實身、二假名身。」《寶性論》中名實佛,此經亦言法身是實。四名如如佛,《楞伽經》云如如佛也。五但名法佛,真如自體名之為佛,如為佛體故名法佛。上已列名。
釋名者,總名,如前品[9]之中解。別釋名者,且依此經[10]言化身者現種種身,是名化身。以能導引無而忽有,目之為化。化即是身,持業釋也。或別簡總,是化之身,即依主釋,以身通故。或名變化身,變謂轉換本形,化即無而忽有。亦變亦化,變與化異,是相違釋。變化即身,是持業釋。今略變字,或化用勝,故名化身。准此,應為應凡夫二乘應名應身,為簡報身但云化身。不同報身,為應菩薩得名為應。准《十地論》及《般若經論》,報身名報佛,化法應俱名佛,以諸[11]經多先標[12]云佛若干身故,列名中多無佛字。不爾,若但云三身者,名通餘人。亦名身故。又准十號。三身皆得彼名。多名佛者。且舉一故。故此亦云「一切如來皆有三身」。言應身者,准此經文,二義名應:一契應真理能起此身故。經云「如實相應如如如如智,本願力故,是身得現。」既言「如實相應如如等智,本願力故,是身得現」,故由契應真理方起,名為應身。梁論云「若離法身,應身不成。」應知此二由能依所依故得相應。又為應赴菩薩根性而現此身,名為應身。故此經云「為諸菩薩得通達故說於真諦乃至云是名應身。」赴機名應,但他受用,非自受用。前義通二。言法身者,依《成唯識論》云「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佛地論》云「力無畏等諸功德法所依止故。」功德能依,身是所依。即真如體為功德法之所依故,名為法身,依主釋也。無性《攝大乘論》亦同此釋。又真如是功德法體,體即是身,故法即是身。無性釋云「法性即身,故名法身,是持業釋。」今此經文具通二義。此經下云「云何菩薩了知法身?為除諸煩惱等障、為具諸功德法故,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為除諸煩惱等障名法身,即所顯報,是持業釋。具諸功德法名法,即就能依,是依主釋。餘如《法苑.三身義林》辨。又依此經,三門分別:初列名顯勝、二出三身體、三諸門分別。初門竟。
經 「云何菩薩了知化身?」
贊曰:出三身體,即分三段。此化身體,初假為問、二佛為答、三者雙結。此即初也。言菩薩者,對所備機。定性二乘不能忻求,故問菩薩。雖三乘俱得名菩薩,然非皆問意。問大乘菩薩云何了知,欲令忻樂修行求故。即是二問:一云何菩薩?二云何了知?
經 「善男子!`如來昔在修行地中,為一切眾生'修種種法。」
贊曰:此佛為答。又二:一因、二果。此因也。文分為五:一呼請問人、二自標德號、三明行位、四明修意、五正修習。昔在修行地中者,明行位。即七地中,除種[1]性地未修行故,所以言中亦簡持義。為一切眾生者,四明修意,即同《般若經》「云何住心」。以所有眾生咸欲滅度,是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顛倒四種益心修種種法,即所修行及所斷障之因。《文殊所問經[2]論》云「菩薩初觀何法故行菩薩行」,即所為。「依何法故行菩薩行」,即修斷。文殊答言:「諸菩薩行,大悲為本,為諸眾生。」即此初也。雖亦自利,菩薩大悲利他為先。理實亦有自利,或即以利他還為己利。故彼經論云「又問:大悲以何為本?答:以直心為本。」此意令離怖為他。「又問:直心以何為本?答:以於一切眾生平等[3]心為本。」此意怨親有情之所,等心悲愍故。「又[4]問:一切[5]於平等心,以何為本?答:以無異離(異行)為本。」此意令離能所度心。「又問:無異離異以何為本?答:以深淨心為本。」此意雖攝他同己,令離染愛,及全空心。「又問:深淨心以何為本?答:以阿耨菩提心為本。」此意自利。自疾不救,不可利他故也。或為求菩提故,即三種心名菩提心。「又問:菩提心以何為本?答:以六波羅密為本。」此意即由具六種性以為根本,或由修行六度為本。彼經問答,同此經意,為一切眾生即慈愍眾生。《發菩提心經》慈愍眾生復有五事:一見諸眾生為無明所縛、二者見諸眾生不信因果造作惡業、三見諸眾生捨離正理、四見諸眾生造極重惡、五者見諸眾生不修正法。五各有四,廣如彼明。修種種法,即後十度及所斷障。
經 「如是修習至修行滿。」
贊曰:得果也。初牒所修因滿、次舉所得果圓、後總結身名。此初也。
經 「修行力故得大自在。」
贊曰:明所得果圓。有二:初明得果圓、後明能利物。得果分二:初得果、後了境。此得果也。十[6]大自在者,一列名、二出體、三辨因、四廢立。列名者,無性《攝論》第九云「一壽命自在、二心自在、三眾具自在、四業自在、五生自在、六勝解自在、七願自在、八力自在、九智自在、十法自在。」出體者,命即命根,如前〈壽量品〉明。《十地經》云「不可說不可說劫命住持故。」然《薩遮尼乾子經》第七及《法集經》第三云「得上甘露名命自在」者,甘露即涅槃,涅槃即法身壽也。或由[7]識此無住甘露,故應化身所現之命,隨心延促命亦無盡。心自在者,准《十地經》,心即智定,能所引故。同《雜集論》出諸法體,通智定故。彼經云「得心自在,無量僧祇三昧入智故。」或說此定能引智故,非必取智心自在。准《法集經》云「一切諸法皆心現起,名心自在。」即通八識故,彼能知一切是一心,名心自在,攝所歸王故。又《攝論》云「於中自在運轉其心,名[8]自在。」此所運轉即通八識,能運是定或亦通智。或心自在運轉即通王所,眾具[9]即四塵為體,衣食資什名眾具。論云「於飲食等諸資生具,隨意所樂能積集故。」業即是思,唯造善業故。生自在者,生通五蘊,隨所生處,如其所欲能受生故。勝解自在,薩遮尼乾子經名如意自在,即勝解數為體。無性云「謂於地等[1]發起勝解,令成金等故。」願即解欲信為體。《薩遮尼乾子經》云「信自在故」。或後得智為願自在體,神力自在即六神通是。《薩遮尼乾子經》名願自在,即現神通變現諸物,令隨願成故。故彼經云「即生心時,現前成一切諸事,名願自在。」故無性云:「謂隨意樂引發種種最勝神通。」智自在者,緣音聲智,詞無礙解為體故。無性云:「謂隨所有種種言音智境現故。」法自在者,法無礙解為體故。無性云:「謂隨意樂宣說契經應頌等故。」或十自在皆智為體,俱智用故,由於六度成此勝智故。三辨因者,准《無性論》,由法施、無畏施、財施圓滿,如其所應得此果故。准即如次能與壽、心、眾具自在為其因也。若《薩遮尼經》云「[2]遠離殺生,無嗔害心,是命自在因。」《攝論》據法身命,《薩遮》據應化命。又離殺等亦法施故。慈悲是心自在因,此意云由慈悲故能無畏施。戒為業生自在因,《薩遮經》云「以菩提心攝諸善根,是生自在因。」忍為勝解自在因,《薩遮經》以供養布施是勝解因,此意安受苦忍能解脫施故。《攝論》意謂昔因時樂修忍故,隨諸有情心所樂轉故,今獲得於[3]地金等隨勝解轉。精進即是願自在因,此意由勤成滿所願。《薩遮經》云「常說三寶教化眾生,是信自在因。」既云常說,亦勤也。令他生信,無有謗法。無畏靜慮,即力自在因。《薩遮經》云「稱生所求,應時施與,是願自在因。」[4]般若是智法二自在因,無性云:「由昔因時樂修慧故,隨其類音為說法故,令證得殊勝般若,妙達言音巧說正法。」若《薩遮經》,常行法施,不為利養名聞恭敬,是智自在因。常為眾生說諸如來及諸眾生真如平等,法身自體非飲食身,是法自在因。意同《攝論》。
廢立者,《法集經》第三、《薩遮經》第六皆云對除十怖畏故。准此,即是為得對治十怖畏故求十自在。《薩遮尼經》云「大王當知,得命自在故,對治一切生死怖畏。得心自在故,對治一切煩惱怖畏。得物自在故,對治一切貧窮怖畏。得業自在故,對治一切惡道怖畏。」《法集經》中除惡行畏,彼據除因,此約除果。《法集經》中除惡道畏,彼據果說,此對縛說。不得生自在,為生所縛故。得生自[5]在故,對治一[6]切縛怖[7]畏。得如意自在故,對治一切[8]追求怖畏。得信自在故,對治一切謗法怖畏。得願自在故,對治一切心念縛怖畏。得智自在故,對治一切疑刺怖畏。得法自在故,對治一切大眾怖畏。又解:言[9]法自在者,是說法自在。既云隨眾生意乃至云說法相應現種種身,故知現身為生說法,令得利故。即《法華經》云「唯為一大事故」。說法自在有十四種:一說法自在、二清淨、三樂說、四智、五生、六三昧、七住持、八眷屬、九見、十聞、十一鼻、十二舌、十三身、十四心。《法集經》第七云「云何說法自在?於一切言語不著故。」此不葉所說法。「云何清淨自在?於一切處不染故。」非但所說法,於一切皆不著故。「云何樂說自在?謂依一法字句不休息。」於百千萬劫說不可盡故,無斷盡辨。「云何智自在?於一一法字句能說。」為百千萬法門故豐義味辨。「云何生自在?隨所隨所利益眾生之處,於彼彼處生故、隨處現身故。」重言隨[10]所者,明非一故。餘准此應知。「云何三昧自在?於念念中若欲入三昧即能入三昧故。云何住自在?隨所隨所住持加故,所謂若麞鹿、若鳥獸、若草木、若石壁,能說諸佛妙法故,即住持於彼,令能說法故。云何眷屬自在?謂無量眷[11]屬,不可壞眷屬故。云何見自在?謂見妙色故。云何聞自在?謂聞妙聲故。云何鼻自在?聞一切香唯是妙法香故。云何舌自在?謂食法味不食食味故。云何身自在?謂成就法身,非食食身故。云何心自在?乃至蚊虻蟻子知行知心故,見下六根有勝用故。」此中初二於所說不染、次二能說、次一現身、次一[12]八定、次一加備於餘、次一隨受化者、次六顯根。前生是總相假身,此六是別相實身。此經下「隨眾生意隨眾生行」即心自在隨眾生界,[13]以小分界通二義,令取境,故云小分。即隨所利益眾生之處現種種身,即隨彼處而為現身。并處相應、不待[14]時相應,三昧自在攝。行相應,即心自在攝。《[15]攝大乘》第九云「復次法身由幾自在而得自在?略由五種:一由佛土自身相好、無邊音聲、無見頂相自在,由轉色蘊依故。二由無[16]罣無量廣大樂住自在,由轉受蘊依故。三由辨說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由轉想蘊依故。四由現化變易引攝大眾引攝[17]自法自在,由轉行蘊依故。五由圓鏡、平等、觀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轉識蘊依故。」廣釋如彼。
經 「[18]自在力故,隨眾生意、`隨眾生行、隨眾生界',悉皆[1]了別。」
贊曰:了境知意知心體。或勝解知眾生行、知差別行。或業或眾生遍趣行眾生界,即種種性皆能了知。
經 「不待時、`不過時,處相應、時相應、行相應、說法相應',現種種身。」
贊曰:化物也。不待時者,眾生根[2]熟,謂即應時現身說法,不擇時節。不過時者,謂不過此應化時也。處相應等者,如來說法離四非故。處相應者,離非處。時相應者,離非時。行相應者,離非機。說法相應者,離非法。謂應於此處、此時、此等機性,應以此法,必相應故。現種種身者,即八相等,若佛現在并涅槃後所現之身,非云以弟子種種意故現種種相。此四句中,應云現在并涅槃後,以願自在隨緣利益,是名化故,總名種種身。
經 「是名化身。」([3]是名化身者,雙結)。
經 「善男子!`云何菩薩'了知應身?」
贊曰:明應佛中,大文亦三。此問[4]起。
經 「謂諸如來`為諸菩薩得通達故',說於真諦。」
贊曰:下答。答中應有修因,以化身中明修因故。此略不論,是影顯故、是通句故,應[5]別取彼文。今但明果。果中分二:初說法、後現身。此說法也。說法中有二:一利生、二利法。初中有三:一說真諦境、二明涅槃果、三明所行因。以先說境令其通達,通真達俗;次示其果,令彼欣求;後令除障修因剋證。此即說境[6]境。謂諸如來,明能說人。諸菩薩,明所[7]備。得通達故,明說意。說於真諦,明所詮。為令菩薩,起根本智,通;起後得[8]智,[9]達。言真諦者,據最勝說。理實亦為說於俗諦,真俗相依而建立故。或復此約人法二別,對菩薩,[10]智名真;對我,法等名真。
經 「為令解了`生死涅槃'是一味故。」
贊曰:明果也。果分二種,[11]有為與無為。無為是本,故偏說之。無為果四,即四涅槃。自性清淨,不由斷證,故不說之。或即是真諦所攝。有餘無餘,通三乘故,非最勝故,亦略不說。唯無住處,獨大乘得,益物勝故,果中偏說。義如前辨。
經 「為除身見,`眾生怖畏'歡喜故。」
贊曰:明除障修因。以為無始我見縛故,不能解了。設得解了,於生死生怖、於涅槃生喜,不能廣利。又由我執是諸障本故。然此我見雖通六七二識,意除第七,以障無住勝故、又染本故。故《成唯識論》解平等智云「妙觀察智不共所依,無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續窮未來際。」
經 「為無邊`佛法而作'本故。」
贊曰:此利法也。利生意者,使法久住,故云作本。
經 「如實相應`如如如如智,本願力故',是身得現。」
贊曰:下現身,有二:初現身、後明莊嚴。此現身也。言如實者,即真如也。相應者,能證所證俱無二,取名為相應。相應相似義,此是總句。如如如如智,是別句。二空真性,重名如如;達二空智,名如如智。本願力故者,明現身所由。智境兩如都無分別,因何現身,由本願力。故《成唯識》云「由昔所修利他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就」等。土既由昔,現身[12]品然。問:此應身二受用身,是何身攝?答:他受用。何以得知?答:略四證明。一、此文云「如如如如智,本願力故,是身得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故。若自受用,功德相好皆悉無邊故。二、下云「二身假名不實,念念生滅,不定住故數數出現。」自受用身非數數出現故。三、下云「第二佛身,弟子一意故現一相。」自受用身非對弟子故。四、下云「應身非化身」者,是地前身故。問:若他受用,云何下云「應身者從無始來相續不斷,一切諸佛不共之法能攝持故,眾生無盡用亦無盡。」他受用身既現滅度,如何得言無始相續不共之法能攝持故?答:言相續者,約多分說,不同化身多百千劫始一現故。又化身文中亦云恒轉法輪,豈常不滅?問:若爾,自受用豈不三攝耶?答:非三不攝,是法身故。問:何以得知?答:至法身中當廣引說。
經 「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項背'圓光。」
贊曰:明莊嚴也。問:若他受用相好應多,云何但說三十二等?答:他受用身有其二種,一四善根位所見之身、二地上菩薩所見之身。今此但說四善根位所見之身。問:餘處多說為地前現名為化身,何名受用?答:云為地前現名化身者,說三乘人同見之身,非四善根菩薩所見。若非地前,何故下云「應身非化身者,是地前身。」問:何以得知四善根位所見佛身非三乘同見?答:准《梵網菩薩戒經》云「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既云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若非四善根位菩薩所見,更有何身云千釋迦?問:此盧舍那是何地見?答:有說初地菩薩所見之身。今釋此是二地菩薩所見之身,一說戒波羅[13]蜜故、二云千百億國。若初地菩薩,見百億非見千故。問:准十地,《瑜伽》云「若作意時見無邊國」,何不得言千百億國?若爾,何故云初地菩薩得十百門?若云據作意,應無量國,何但千百億?況復二地菩薩得千百門,今言千百億,正與相當。何煩異解。
經 「是名應身。」
贊曰:結也。
經 「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了知法身?」
贊曰:明法身也。文三如前,此初問也。
經 「為除諸`煩惱等障,為具諸'善法故。」
贊曰:正釋有二,初明所為、後明得身。初也。應說修因,文略不說,如前已解。此法身有二:一自性法身、二功德法身,今包合二。為除煩惱等障,明為得自性法身。為具善法故,明為得功德法身。即淨法界四智心品總名法身,能證所證合名法身。假佛實佛二類有異,分出應化。不爾,就總應化亦名法身。故《成唯識》云「如是法身有三相別。」
經 「唯有如如如如智[1]是名法身。」
贊曰:明得法身。如如,即自性法身。如如智,即四智品。雖事智品不緣真如,離能所取故、由如如智起故,總名如如智。故[2]次云「是故法如如如如智攝一切佛法。」若唯是如,非攝一切故。又解:化身如前;應身者,通攝自他二受用身;法身唯是自性真如。言如如智者,如實相般若。又《大莊嚴論》及真諦三藏說有四覺:一應覺,即真如;二正覺,即智慧;三覺分,即菩提因;四令覺,即能詮教。諸法體邊名如如,智性邊名如如智故。故下文云「應身從無始來相續不斷,一切諸佛不共之法[3]體攝持故,眾生無盡用亦無盡,是故說常」等,明亦通是自受用身。下云「法身者非是行法,無有異相,是根本故,猶如虛空,是故說常。」既云非行法,明非四智,四智生滅是行法故。又[4]解:二義俱通。[5]准《攝大乘》別解三身及常無常門,即如彼解。[6]准上下文及《攝大乘》等,約通而說,即如前解。今此經中通二義解:若四句等中即自他受用別門而明,不[7]今四句,應非化身是地前身,化身亦應謂住有餘涅槃之身。若自受用非名化故,故自受用同名法身。故此下云「是故法身慧清淨故、滅清淨故,是二清淨,是故法身具足清淨。」若智理二合名法身,即性相合論門。若唯取如名法身者,即性相別論門。若自受用是應身攝,即是假實自他受用二合論門。若應唯是他受用身,即假實別論門。故知諸說義不相違。
經 「前二種`身是假名有,此第三身是真實有,為前二身'而作根本。」
贊曰:已下諸門分別。有九門:第一假實分別門、第二二利分別門、三有餘無餘等分別門、四治障廢立門、五三體同別門、六一多分別門、七能所相依門、八常無常門、九四句分別門。就此假實,文分為五:一標、二釋、三徵、四解、五結。此初二文,為前二身而作根本。依前解,三身法身并攝智,即辨變化身及他受用,是假名佛,是變化起;以如為本、從智變起,故與前二而作根本。若依法身唯攝如如,如如是本不從他起,故得名實。應依法起、化依應起,故前二身俱是假有。
經 「何以故?」
贊曰:徵也。何所以故法是二依?
經 「離法如如、`離無分別智,一切諸佛'無有別法。」
贊曰:解也。初返解、後順成。初也。
經 「一切諸佛`智慧具足,一切煩惱究竟滅盡,得'清淨佛地。」
贊曰:順成也。《勝鬘經》「在纏名如來藏,出纏名法身」故。今此云智慧具足即如如智,一切盡滅即法如如,故具二種。
經 「是故`法如如如如智攝一切'佛法。」
贊曰:結[8]成。可知如來淨妙法身又即真如,是悟迷依,故為二本。
經 「復次,`善男子!一切諸佛利益自他'至於究竟。」
贊曰:第二、二利分別門。於中有二:初辨二利、後「善男子云何法如如」下釋情疑。初中復二:初法、後喻。法中有三:初標、次釋、後結。此標也。言利益自他至究竟者,自利至佛云究竟。有三乘[9]性,令得果[10]地究竟;無性之人同無窮盡,不入涅槃而為利益,亦云究竟。
經 「自利益者`是法如如,利益他者'是如如智。」
贊曰:釋也。初釋二利、後釋所以。此初也。如如[11]凝寂多自利,如智起用多利[12]他。梁《攝論》云「若以法身為應身佛,無利益眾生義。若以應身為法佛,無現世安樂義。」問:諸說二利有三不同。一《雜集論》云「自他二利所依止」,《唯識》亦然。自性法身正唯自利亦兼利他,通於二利,自受用變化是所依止故,自受用身是自利;他受[13]用變化是利他,為他現故。二《無上[14]依》及《寶性論》,法身是自利,應化是利他。三者此經。何故如是?答:《雜集》、《唯識》,自性法身通二利,據盡理論。《無上依》等,據自性法身正用而說,云是自利。應化利他,據他受用名為應佛,故俱利他。此經如如,同《無上依》。如如智利他,據平等性及成事智,起他受用變[1]他二佛身故,云是利他。《雜集》應身是自利者,據自受用名應身說。《成唯識論》據彼應身通二受用,故成二利。各據一義,俱不相違。利益他者是如如智,何不言應化耶?答:有二解。一云:舉能變體是二智故、利他體故,所起之身唯是色故、利他用故,所以不論。《唯識論》等說他用變化名利他,據用而說所變。《大品般若》云「化佛無心,云何分別破壞諸法、破壞開演之義?」或此二身是彼智果,說彼智名,實是應化。不爾,下喻小不相似。二云:此據四智亦是法身。真如內寂說是自利,智有外用說是利他。不說應化,義同前說。
經 「能於自他利益之事而得自在,成就種種無邊用故。」
贊曰:釋所以也。由此三身於自他利各得自在,俱成種種無邊用故。故《成唯識》云「如是三身雖皆具足無邊功德,而各有異。」言而得自在,自在有三,如《雜集》第十二云「依止自在修亦有三種:一身自在,即自性身及受用身。二行自在,即變化身。三說自在,謂能說六度等。既緣此、求此、依此而求此,故知佛身有三自在,成就無邊二利用故。」
經 「是故`分別一切佛法,有無量無邊'種種差別。」
贊曰:結也。一切佛法,即三佛是。《大品經》云「出三界故無量,越十方故無邊,義用眾多云種種差別。」
經 「善男子!`譬如依止妄想思惟說種種煩惱,說種種業用'、種種果報。」
贊曰:下依喻顯,有二:初二喻喻二利、後一顯莊嚴。初復分二:初一喻合顯利他用、後一喻合顯自利用。此初喻也。妄想思惟,喻如如智任運能起利他之思。如《法華經》等云「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言妄想者,喻實不思,假起思故。說種種煩惱,喻化身為二乘,說種種煩惱。種種業者,喻起應身,為菩薩說種種業。種種果報者,喻令他人既聞法已得世出世果。或此喻說斷三障故成就三身,說種種煩惱令得應身、說種種業令得化身、說種種報令得法身。故下文云「惑障清淨能現應身,業障清淨能現化身,智障清淨能現法身。」果報即是智障所攝。雖《佛地論》二障各有所發之業并所得果,[2]合說果報是習氣依。要果報無,習氣方盡。又解:准下合文,說種種煩惱喻說大乘,大乘為本有餘[3]業故,如似有惑有業果故。業果如次喻獨覺聲聞,上能化下,如緣覺乘化聲聞故。果報喻說聲聞乘也。然獨覺乘將得果時不假言教,發心之初解[4]修行位中必假言教。所以《法華經》中俱云「從佛聞法故」。初解喻現身、次解喻令得身、後解喻為[5]化說法。既判為喻利他,此解盡理,汎明利用即通三釋。又解:喻二利用是總,竝喻利他即別,故通三解。然合文中但合利他說法,餘者略而不合。
經 「如是`依法如如、依如如智,說種種佛法、說種種獨覺法、說種種'聲聞法。」
贊曰:法合也。三乘之人根性欲樂等各各不同,方便位中種性行解趣入各異,所以云種種佛法。
經 「依法如如、`依如如智,一切佛法自在成就,是為第一'不可思議。」
贊曰:下喻合。顯自利之用,分三:初法、次喻、後合。此初也。問:喻利他中,何不先舉法、次喻、[6]後合耶?答:[7]承前法說近故、又復略故,今此遠故廣故,所以先法、次喻、後合。問:前自利中但云自利者是法如如,何故此喻自利之用并如如智?答:前據凝寂,法如如自利增,但說如如。今明兼[8]利,如如智亦是。又復前據如如智為他[9]現說法用,故利他;此據斷障,內證如如,即是自利。故不相違。有解:結前。義亦無違。
經 「譬如`畫空作莊嚴具',是難思議。」
贊曰:下喻莊嚴。舉喻畫空作莊嚴具,如空無相,嚴具亦無相,故是難思。[10]如喻空,如如智喻畫。或如如上諸功德義如嚴空俱是無相,是難思議。
經 「如是依法如如、`依如如智,成就佛法'亦難思議。」
贊曰:舉法合也。如[11]是依如如及依如如智成就法身佛法。或如如是性,如如智是功德義,功德義正是法身,依如方有,故二合明。若真諦三藏解:前畫空喻并前舉法竝是外疑。疑云:如如及智俱無分別,云何得應化說利?如畫虛空成莊嚴具?極為難解難信。義亦無違。
經 「善男子!`云何法如如如如智二無分別而得自在事業'成就?」
贊曰:下釋情疑,有二:初牒疑、後喻釋。此牒疑也。疑有二人:一出世人疑、二世間人疑。又是學人及不學人二人俱疑。
經 「善男子!`譬如如來入於涅槃,願自在故,種種事業'皆得成就。」
贊曰:下喻釋,有四喻:初二喻為出世人、後二為世間人。為出世人,初舉佛滅喻,無有分別而能利他;後舉劣況勝喻。初文有二:初喻、後合。此舉喻也。舉二乘人意解涅槃,謂佛入滅身智無故,同如[1]如無相,信有滅後化事得成。如涅槃後,重起金棺為現雙足、舍利變化種種事業而皆得現,故舉為喻。
經 「法如如`如如智自在事成',亦復如是。」
贊曰:法合可知。
經 「復次,`菩薩摩訶薩入無心定,依前願力,從禪定起'作眾事業。」
贊曰:第二、舉劣況勝喻。文亦有二:所謂喻、合。初也。菩薩滅定,既六識不行而無分別,亦有種種變化事業。問:何故不舉二乘劣喻?答:二乘入滅定,不能起事業故。《無垢稱》第二,無垢呵舍利弗云:「夫宴坐者,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等。滅盡定義,廣如餘辨。滅定喻如如,前願喻本願,作事業喻應化業用。
經 「如是二法`無有分別,自在'事成。」
贊曰:合也。滅定及所起事,二俱無分別,化他事業得自在成。又解:如入滅定雖無分別,應化二事而得成。又解:合前法如如智無有分別,自在事成。准前難意,此釋為勝。以前疑云:云何法如如如如智二無分別事業成就?故今合之。
經 「善男子!`譬如日月無有分別,亦如水鏡無有分別,光明亦無分別,三種和合'得有影生。」
贊曰:下除世間不學人疑。亦有二喻:初舉有體喻,雖無分別而有影生;後舉無體喻,雖無分別亦有影生。前二亦然。入涅槃已,舉無體。入滅定起,舉有體。今有體中,初喻、後合。此喻也。真諦三藏云:「日月喻如如,水鏡喻本願慈悲,光明喻如如智,影喻應化身。」今又釋云:准下合文既云「以願自在,眾生有感,現應化身。」以水現影喻法如如等相應定願[2]力,以鏡影生喻眾生機,日月喻法如如,光明喻如如智。准《攝大乘》,水喻眾生有三摩地潤滑性故,現月等影。即水鏡二俱喻生機,即日月喻法如如如如智,光喻本願。雖無分別,然由本願及眾生感力,故有應化。然准經云「亦如水鏡無有分別」,即前釋勝。准下合文云「以願自在力,眾生有感」,即後釋勝。任意取捨。
經 「如是[3]法如如`如如智亦無分別,以願自在故,眾生有感,現應化身,如日月影和合'出現。」
贊曰:合也。
經 「復次,`善男子!譬如無量無邊水鏡,依於光故,空影得現'種種異相。」
贊曰:舉空無體喻。初舉喻明、後逐難釋。水鏡,喻有情機。依於光者,喻本願力。空者,喻法如如如如智。影現者,應化身由本願力光合於空法如如等,應化得現所為利他種種事業。或云:空影現者,如無雲翳空,依水鏡處得現其影。言空影者,是世俗[4]所見空青天,青天現影在水鏡中也。空無有青,所見青者,如法如如及如如智上現於應化。或但喻機緣感便現,非如如理現應化身。此約《唯識》及安慧師無見相解。
經 「空者即是無相。」
贊曰:逐難釋也。以空無形色,故喻法身。
經 「善男子!`如是受化諸弟子等',是法身影。」
贊曰:合也。初明所見身、後明有身所以,合成無異。若准真諦所翻之經,應云「如是受化之眾是能感機。」諸弟子[5]等即是菩薩,亦能現於應化二身,現於應化二身是法身影。如前,初舉佛般涅槃喻、後舉菩薩滅定喻。又解:此文如是受化諸弟子等是能感機。是法身影者,此文言略,應云「諸弟子等所見應化是法身影。」本疑如來法身無分別,云何能起應化二身?不疑弟子能起。然法如如等雖無分別,以願力故,令弟子心上見有,[6]即應化事業而生。
經 「以願力故,`於二種身現種種相,於法身地'無有異相。」
贊曰:明應化身有之所以合成無異。無異,即合法身無分別相。言於二種身者,是應化二身。或佛所現、菩薩所現,名二種身。雖現異相,於法身地無有差別分別異相。
經 「善男子!`依此二身,一切諸佛說'有[7]餘涅槃。」
贊曰:第三、有餘無餘分別門明三涅槃。即為三段。此初,明有餘涅槃。四涅槃中,除自性清淨涅槃,不由斷證一切同有,故不約[8]此明。有餘涅槃,應云有餘依所顯之涅槃、無餘依所顯之涅槃,今略依字。准《瑜伽》五十,有餘依地有三施設:一地施設、二寂靜施設、三依施設。地即約十七地。寂靜有四。依施設有八種依:一施設依;二攝受依;三住持依;四流轉依,即四識住;五障礙依,謂天魔;六苦惱依,一切欲界;七適悅依,謂依靜慮;八後邊依,依謂所依。初施設依,我法是施設,世間聖教假所施設。此依取蘊,即取蘊為所依。餘義准知。問:言有餘依涅槃,有幾餘依?答:准《瑜伽》五十[1]云「當言與一種依一向相應,謂後邊依。」論意有餘即後邊依。後邊依者,謂阿羅漢相續諸蘊。云此後邊依與六攝受事不共相應,與流轉依與障礙依一向全不相應,所餘非相應非不相應,以攝受依中有七攝[2]受:一謂自己父母、二妻子、三奴婢、四作使、五僮僕、六朋友、七眷屬。謂阿羅漢果於父母所猶攝受故,如如來身手扶父棺,昇忉利天報母[3]恩等。以依佛身有能攝受,故餘不攝受,以得還滅除流轉故、能降魔故,無[4]此二依。施設依、住持依等,非一向依於取蘊,聖教亦施設預流等。我名相應,無執心取我有情等名不相應。餘准此知。有後邊等依,名有餘依。餘依所得涅槃,名有餘依涅槃。云涅槃者,是圓寂義。以寂有多,[5]皆能具故,名為圓寂。寂靜有四:一苦寂靜;二煩惱寂靜;三不損惱有情寂靜,不造作諸惡行修習諸善;四捨寂靜,謂住六恒捨。具此四寂,名為圓寂。然應化身,約示現說後邊依等,非佛實有後邊之蘊,若佛應身亦現生滅。由此即證,所說應身非自受用,自受用身無後邊故。又若四智亦應身收,依何法身得無餘依,[6]令應化不同二乘?但是現有似苦依身,或無漏依在名為有餘,如《成唯識》說「雖無實依而現似有」。或苦依盡說無餘依,非苦依在說有餘依,故依二身所得涅槃名有餘依。
經 「依此法身`說無餘涅槃。何以故?一切餘法'究竟盡故。」
贊曰:下明無餘依,有三:初標、次徵、後釋。云依此法身說無餘者,有二解。一云:依如如法身無一切依,名無餘依涅槃。若爾,涅槃法身何別。答:功德所依義邊名法身,諸依寂靜義邊名涅槃。又解:四智心品是如如智,即自受用亦名法身。依此自受,不現託生、雙林唱滅,無一切依,名無餘依。依此所顯,名無餘依涅槃。問:無餘涅槃由幾寂滅名為涅槃?答:由二寂滅。《瑜伽》五十云「一由寂[7]滅寂滅故、二由無損惱寂滅故。寂靜寂滅者,謂先於有餘依地,獲得觸證四種寂靜。今無餘依涅槃界中亦有寂勝四種寂靜。」此意以重得寂靜故,言由寂靜寂滅故。一數教寂靜、二一切依寂靜、三依依苦寂靜、四依依生疑慮寂靜。言數教寂靜者,數謂智慧,因數起教,教生於數,名為數教。無餘依中名言絕故,名數教寂靜。一切依寂靜者,如前八依無餘竝寂,名一切依寂靜。依依苦寂靜者,由前八依所生眾苦亦得永滅,名依依苦寂靜。如依彼依生此苦依,名為依依。[8]四依依生疑慮寂靜者,謂依八苦生疑慮,無餘皆寂,名依依生疑慮寂靜。問:有餘依涅槃有幾[9]有餘,今言無餘依?答:有七。一因果餘,惑因已盡、苦果未亡,有餘苦依。《成唯識》云「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二不善業餘。無學之人不善業盡,餘善無記業在。三苦諦餘。四集諦餘。五滅[10]諦餘。六道諦餘,故《勝鬘經》云「有餘生不盡,當有生有。餘梵行不成,故事不純。事不究竟,故當有所作。不度彼故,當有所斷。」如次苦滅道集,即無作四諦。望不定姓,有餘不了當可修斷等,非望定姓。七假實餘,應化假故。
經 「依此三身,`一切諸佛說'無住處涅槃。」
贊曰:下明無住處涅槃。文分為五:一標、二釋、三問、四解、五結。此標也。
經 「為二身故`不住涅槃,離於法身'無有別佛。」
贊曰:釋也。何故三身名無住處?以為二身故不住,以大悲故為物現身不住涅槃。亦應云不住生死,前明無餘已說不住生死。又以佛離漏餘謂涅槃,故今偏明不住涅槃,不謂住生死。所以[11]亦言離於法身無有別佛者,以其法身從應化說性相合,云無別佛。彼二不住,故法身亦名不住。是故三身總名無住。又解:法身涅槃同體義別。若離法身有別體佛來住涅槃,可言住涅槃。[12]既離法身無別佛,即同體故自不住自,故不住涅槃。前釋為勝,云離法身無別佛故,不云離涅槃無別佛故。
經 「何故二身不住涅槃?」
贊曰:問也。二身無漏即離生死,何故不住涅槃?
經 「二身假名`不實,念念生滅,不定住故;數數出現',以不定故。」
贊曰:解應化身不住所以,初順解、次[13]返成。一假名非實、二念念生滅、三數數出現。出現者,為眾生故,或時現入滅、或時受生,故數數出現。以不定故者,明不住涅槃。
經 「法身不爾,`是故二身'不住涅槃。」
贊曰:[14]返成也。
經 「法身不二,是故不住涅槃。」
贊曰:明法身不住涅槃所以。法身與應現不二,故亦不住。
經 「故依三身說無住涅槃。」
贊曰:結也。
經 「善男子!`一切凡夫為三相故,有縛有障,遠離三身'不至三身。」
贊曰:第四、治障廢立門,有二,初約境、次約心。此約境也。文分為二:初明有障不得三身、後明斷得。初文分四:一標、二徵、三列、四釋。此標也。三相即三性,是所應知境相故。《攝大乘論》說此三性名所應知勝相。有縛據現,有障約種。又有縛即相縛,或相應所緣。此約於三性不了,故有縛有障。障即三障等,由此遠離不至三身。
經 「何者為三?」
贊曰:徵也。
經 「一者遍計所執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成就相。」
贊曰:列三相。三相即三性,如餘廣辨,今略釋名辨體。言遍計所執相者,遍謂周遍,計謂計度,於一切境遍計度故名為遍計。遍計即能遍計、所遍計俱名遍計。所執者,遍計所執性。[1]或相即是性,亦即境相。依他眾緣而得起故,名依他起。相義如前。圓滿成就,名成就相。所執我法是遍計性,心心所色不相應是依他起,真如為成就體。若漏無漏門,無漏五蘊亦圓成實,有漏性者亦依他。
經 「如是諸相`不能解故、不能滅故'、不能淨故。」
贊曰:釋也。遍計無相,不可說斷,但云不能解故。染依他有,[2]云不滅故,如稱不淨。能淨即智,所淨即如。經意如體不垢不淨,今者未能解遍計、滅染依他、淨圓成實。
經 「[3]是故諸佛具足三身。」
經「是故」下,結。[4]有縛有障,不得至三身。
經 「如是三相`能解、能滅、能淨故,是故諸佛'具足三身。」
贊曰:後明斷得,分三:初牒能障、次辨能斷、後結。如是三相,牒也。能解滅淨,辨能斷。由悟遍計性言能解,修無分別智故能滅,染依他智能斷障故能淨。由悟遍計所執相得化身。由有所執我相,當情不達境[5]空故,不能得現變化身。修淨依他起,智斷染故,得應身。由智生時能斷障漏,故能淨證圓成實性顯得法身,故至三身。
經 「善男子!`諸凡夫人未能除遣此三心故,遠離三身',不能得至。」
贊曰:明障治中,此約心明。文分為二,初辨障、「依諸伏道」下辨斷。初文分三:一標、二徵、三列。此標也。凡言心者,有四義:一[6]真實名心,如般若多心,即真如理亦名為心故。《勝鬘經》云「自性清淨心」,彼名乾栗心。二緣慮心,即通八識,彼名質多。三積集義名心,亦通八識,通能所積集故。四積聚最勝義名心,即唯第八。今者此問,即緣慮積集二義名心。三心為能障,若能除斷,得至三身;若未除斷,遠離三身。不能得至,不能得應化身,不能至法身。
經 「何者為三?」
贊曰:隨標徵也。
經 「一者`起事心、二者依根本心、三者'根本心。」
贊曰:隨徵列釋。此即列也。言三心者,依真諦三藏釋云:「[7]一起事心,是六識皮;二依根本心,是第七肉;三根本心,是阿梨耶識[8]骨。」慈恩唯識法師云:「起事心者,謂見修煩惱相應之心。由此煩惱起造諸業,感異熟果事,名起事心。」生死本故,障隨類身,起事所依之心,依主釋。或由心與煩惱相應同一事業,亦名起事,即持業釋。或起事相應之心,然正起事是煩惱,從相應心王立名,是隣近釋。然初解勝。善不善業相應之心名依根本心。業是[9]起生所依本故,依根本相應之心,亦准前釋。根本心者,三有苦果相應之心名根本心,生死根本自體性故。此總別異熟,果通七識,唯除第七。若是有果起酬因,名為苦果。通等流、異熟,即通八識。若真異[10]熟,名為苦果,是生死本,即唯第八。此中意[11]識,諸有漏果,故《涅槃經》云「捨無常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12]又解:煩惱障并所發業名起事心,所知障并所發業名依根本,是煩惱所依本故。根本心即二障所得果,勝唯第八。諸業所依,有能持種,故名根本,劣通七識。若約等流,果通八識。
經 「依諸伏道,`起事心盡;依法斷道,依根本心盡;依最勝道',根本心盡。」
贊曰:下辨斷,有三:初明斷障、次明得身、後結。初也。依諸伏道起事心盡者,謂在地前三十心位。《仁王般若》名伏忍,故在四善根。分別二障能伏不行,名依伏道。起事亡盡,故入見道,不造新業感生死果,顯得隨類化身。又解:通於十地金剛喻定已前,雖伏煩惱、未斷種故,名諸伏道。究竟伏位在金剛喻定無間位中,方永令彼現行不起。故《解深密經》云「八地已去[13]唯有所依所知障在,至佛果位得隨類身。」此解為勝。依法斷道根本心盡者,謂修聖道,次[14]便斷諸業。所以初地離惡趣雜染愚,二地之中離誤犯三業愚。或通在十地斷所知障,名法斷道。始從初地至金剛定已前名法斷道,依法空觀方能斷故,所[15]知斷故能得應身。依最勝道根本心[1]滅者,正捨名斷,在解脫道。若將捨名斷,在金剛定。此中二說,如《成唯識》第十卷明。由斷苦果,一切習氣皆永捨故,能顯法身。
經 「起事心滅,故`得現化身;依根本心滅,故得顯應身;根本心滅,故'得至法身。」
贊曰:明得身也。前之二身是始起,故名之為得。法身本有,云得至法身。准前可知。問:此之三身各何時得?答:准《大莊嚴論》、《成唯識》等,竝在金剛已後,佛地方起故。彼論云「[2]三變化身,謂諸如來由成事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佛地論》云「成所作智起三業化,依不正義,初地已上即得此智;正義唯在佛地得起。以在十地依有漏根發無漏識,明昧異故,故不得起應身。既由平等鏡智所起之身合名應身。故佛地起。非於十地有鏡智,法身亦爾,以出纏位名法身故。」《成唯識》云「在大牟尼名法身故」,此約圓滿得。若據分得及相似得,位有前後,在十信位分得化身,許彼菩薩八相成故,初地已去得應法身。《勝天王般若》說有十法身,十地之中各得一故。上位菩薩化下位故,分得二身。
經 「是故一切如來具足三身。」
贊曰:結也。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第[3]二末(終)
校注
[0192001] (如來…二)七字【大】,〔-〕【聖】 [0192002] 則【大】,即【聖】 [0192003] 令【大】,〔-〕【聖】 [0192004] 妙【大】,〔-〕【聖】 [0192005] 者【大】,〔-〕【聖】 [0192006] 諸【大】,諸佛【聖】 [0192007] 因【大】,〔-〕【聖】 [0193001] 欣【大】,仰【聖】 [0193002] 創【大】,序【聖】 [0193003] 聖本牒經中省略大城有一菩薩摩訶薩九字而置至字今示其省略之部以` '印自下悉爾 [0193004] 成【大】,誠【聖】 [0193005] 冠註曰嚧字一[口*究]作又一作唬 [0193006] 冠註曰鷄頭云至星名七字恐是注文,宜須却此七字在下前幢字在於妙字下,並是寫誤也 [0193007] 胝【大】*,眡【聖】* [0193008] 𤘽梨【大】*,拘梨【聖】* [0193009] 十【大】,千【聖】 [0193010] 餓餓【大】,饑餓【考偽-原】 [0193011] 土【大】*,出【聖】* [0193012] 降【大】,隆【聖】 [0193013] 罪【大】,四非【聖】 [0194001] 故【大】,故故【聖】 [0194002] 屏【大】,洴【聖】 [0194003] 六【大】,〔-〕【聖】 [0194004] 嘉【大】,喜【聖】 [0194005] 覩【大】*,都【聖】* [0194006] 此【大】,〔-〕【聖】 [0194007] 妙【大】,妙憧【聖】 [0194008] 熟【大】,就【聖】 [0194009] 明【大】,照【聖】 [0194010] 赴【大】,趣【聖】 [0195001] 也【大】,〔-〕【聖】 [0195002] 一【大】,〔-〕【聖】 [0195003] 故【大】,故如【聖】 [0195004] 黑【大】*,愚【聖】* [0195005] 者【大】,〔-〕【聖】 [0195006] 標【大】*,摽【聖】* [0195007] 慧【大】,惠【聖】 [0195008] 三【大】,二【聖】 [0195009] 見【大】,見謂【聖】 [0195010] 所【大】,〔-〕【聖】 [0195011] 惑【大】,戒【聖】 [0196001] 命【大】,令【考偽-原】 [0196002] 此【大】,此亦【聖】 [0196003] 生【大】,〔-〕【聖】 [0196004] 磨【大】,魔【聖】 [0196005] 六【大】,七【聖】 [0196006] 曲【大】,雙【聖】 [0196007] 之意【大】,意之【聖】 [0196008] 之【大】,〔-〕【聖】 [0196009] 受【大】,愛【聖】 [0196010] 後合初喻【大】,〔-〕【聖】 [0196011] 解【大】,後合【聖】 [0197001] 想【大】,相【聖】 [0197002] 毀謗【大】,謗毀【聖】 [0197003] 六【大】,七【聖】 [0197004] 使【大】,侍【聖】 [0197005] 測【大】,側【聖】 [0197006] 也【大】,〔-〕【聖】 [0197007] 贊【大】,讚【聖】 [0197008] 三【大】,二【聖】 [0198001] 講【大】,議【聖】 [0198002] 願如為【大】,如願【聖】 [0198003] 復【大】,後【聖】 [0198004] 婆【大】,彼【聖】 [0198005] 喜【大】,樂【聖】 [0198006] 標【大】*,摽【聖】* [0198007] 信【大】,行【聖】 [0198008] 願【大】,願樂【聖】 [0198009] 足【大】,是【聖】 [0198010] 二【大】,三【聖】 [0198011] 又【大】,又言【聖】 [0199001] 惟【大】,唯【聖】 [0199002] 知【大】,〔-〕【聖】 [0199003] 等【大】,云【聖】 [0199004] 初【大】,〔-〕【聖】 [0199005] 示【大】,〔-〕【聖】 [0199006] 初【大】,勸【聖】 [0199007] 殷【大】,慇【聖】 [0199008] 比【大】,此【聖】 [0199009] 姓【大】,性【聖】 [0200001] 華【大】,〔-〕【聖】 [0200002] 𤘽【大】*,拘【聖】* [0200003] 婆【大】,波【聖】 [0200004] 奔【大】,芬【聖】 [0200005] 枳【大】,抧【聖】 [0200006] 戾【大】,尾【聖】 [0200007] 老【大】,死【聖】 [0200008] 洲【大】,洲之【聖】 [0200009] 小子【大】,子小【聖】 [0200010] 蒜【大】,[(夾-大+未)/木]【聖】 [0200011] 美【大】,𠸍【聖】 [0200012] 即【大】,既【聖】 [0200013] 筋【大】,肵【聖】 [0200014] 禦【大】,御氷【聖】 [0200015] 前【大】*,於【聖】* [0200016] 澄【大】*,證【聖】* [0200017] 想【大】,相【聖】 [0200018] 磴【大】,蹬【聖】 [0201001] 今【大】,令【聖】 [0201002] 使【大】,〔-〕【聖】 [0201003] 無【大】,乘【聖】 [0201004] 明【大】,〔-〕【聖】 [0201005] 使【大】,使令【聖】 [0201006] 決【大】,決定【聖】 [0201007] 今【大】,令【聖】 [0201008] 顯【大】,〔-〕【聖】 [0201009] 眾【大】,此眾【聖】 [0202001] 間【大】,〔-〕【聖】 [0202002] 蜜【大】,密【聖】 [0202003] 下【大】,〔-〕【聖】 [0202004] 有【大】,〔-〕【聖】 [0202005] 差【大】,着【聖】 [0202006] 真【大】,佛真【聖】 [0202007] 盛【大】,成【聖】 [0202008] 住【大】,〔-〕【聖】 [0202009] 心【大】,〔-〕【聖】 [0202010] 蔽【大】,𦿔【聖】 [0202011] 柁【大】,抱【聖】 [0203001] 以【大】,〔-〕【聖】 [0203002] 世【大】,〔-〕【聖】 [0203003] (即欲願)【大】,即欲願【聖】 [0203004] 瑜【大】,〔-〕【聖】 [0203005] 願【大】,智【聖】 [0203006] 受【大】,愛【聖】 [0203007] 友【大】,土【聖】 [0203008] 知【大】,智【聖】 [0203009] 此【大】,〔-〕【聖】 [0203010] 情【大】,請【聖】 [0203011] 行【大】,作【聖】 [0203012] 滌【大】,條【聖】 [0203013] 慧【大】*,惠【聖】* [0204001] 南【大】,哺【聖】 [0204002] 涅【大】*,濕【聖】* [0204003] 波【大】,婆【聖】 [0204004] 澄【大】,隥【聖】 [0204005] 冠註曰並釋恐當作並是 [0204006] 釋持業【大】,持業釋【聖】 [0204007] 二【大】,〔-〕【聖】 [0204008] 解【大】,餘解【聖】 [0204009] 詮【大】,證【聖】 [0204010] 也【大】,〔-〕【聖】 [0204011] 等【大】,等云【聖】 [0204012] 槃【大】,槃涅槃【聖】 [0205001] 性【大】,惱【聖】 [0205002] 滅【大】,識【聖】 [0205003] 名【大】,得【聖】 [0205004] 文【大】,〔-〕【聖】 [0205005] 記【大】,說【聖】 [0205006] 準【大】,唯【聖】 [0205007] 贊曰【大】,〔-〕【聖】 [0205008] 彰【大】,障【聖】 [0205009] 證【大】,護【聖】 [0205010] 反【大】,及【聖】 [0205011] 成【大】*,誠【聖】* [0205012] 云【大】,云於【聖】 [0206001] 般【大】,〔-〕【聖】 [0206002] 言【大】,二言【聖】 [0206003] 故【大】,故故【聖】 [0206004] 箇【大】,介【聖】 [0206005] 士【大】,土【聖】 [0207001] 熟【大】*,就【聖】* [0207002] 釋【大】,擇【聖】 [0207003] 脫【大】,解【聖】 [0207004] 揚【大】,楊【聖】 [0207005] 勸【大】,觀【聖】 [0207006] 拔【大】,度【聖】 [0207007] 顯【大】,欲【聖】 [0207008] 因【大】,同【聖】 [0207009] 聲【大】,〔-〕【聖】 [0207010] 等故【大】,故等【聖】 [0207011] 儐【大】,賓【聖】 [0207012] 惱【大】,總【聖】 [0207013] 此【大】,〔-〕【聖】 [0207014] 憊【大】,備【聖】 [0207015] 敗【大】,販【聖】 [0207016] 虛【大】,虛羸也【聖】,冠註曰註虛字下一本有羸字 [0207017] 觀【大】*,現【聖】* [0207018] 冠註曰然而疏牒作然為 [0207019] (八者…如來行)三十八字【大】,〔-〕【聖】 [0207020] (九者…如來行)五十四字【大】,〔-〕【聖】 [0207021] 智【大】,〔-〕【聖】 [0207022] 境【大】,鏡智【聖】 [0208001] (十者…如來行)六十六字【大】,〔-〕【聖】 [0208002] 示【大】,言【聖】 [0208003] 初【大】,此初【聖】 [0208004] 起【大】,趣【聖】 [0208005] 俯【大】,府【聖】 [0208006] 駛【大】,駃【聖】 [0208007] 益【大】,益此初【聖】 [0208008] 二【大】,〔-〕【聖】 [0208009] 本【大】,大【聖】 [0208010] 一【大】,二【聖】 [0208011] 周【大】,了【聖】 [0208012] 待【大】,侍【聖】 [0208013] 蓋【大】,答【聖】 [0208014] 三【大】,分別三【聖】,不分卷【聖】 [0208015] 三【大】,分別三【聖】,不分卷【聖】 [0208016] 即【大】,問【聖】 [0208017] 墮【大】,隨【聖】 [0208018] 此離四惡道難【大】,(此離四惡道難)【聖】 [0208019] 離邊地難為夾註但地【大】,他【聖】 [0208020] 離生盲聾難【大】,(離生盲聾難)【聖】 [0208021] 諸【大】,〔-〕【聖】 [0208022] 名【大】,石【聖】 [0208023] 依【大】,依止【聖】 [0209001] 問曰【大】,四間【聖】 [0209002] 忘【大】,妄【聖】 [0209003] 下【大】,〔-〕【聖】 [0209004] 大【大】,大文【聖】 [0209005] 是【大】,〔-〕【聖】 [0209006] 五【大】,〔-〕【聖】 [0209007] 迅【大】,邊【聖】 [0209008] 語【大】,謂【聖】 [0209009] 是【大】,〔-〕【聖】 [0209010] 也【大】*,〔-〕【聖】* [0209011] 人【大】,示【聖】 [0209012] 諦聽【大】,〔-〕【聖】 [0209013] 慧【大】*,惠【聖】* [0209014] 作【大】,仰【聖】 [0209015] 尊【大】,能尊【聖】 [0209016] 標【大】*,摽【聖】* [0210001] 斷【大】,〔-〕【聖】 [0210002] 別【大】,〔-〕【聖】 [0210003] 菩提【大】,藐【聖】 [0210004] 齊【大】,〔-〕【聖】 [0210005] 目【大】,曰【聖】 [0210006] 望【大】,約【聖】 [0210007] 起【大】,赴【聖】 [0210008] 唯【大】,成唯【聖】 [0210009] 之【大】,題【聖】 [0210010] 言【大】,云【聖】 [0210011] 經【大】,經論【聖】 [0210012] 云佛【大】,佛云【聖】 [0211001] 性【大】,姓【聖】 [0211002] 論【大】,彼【聖】 [0211003] 心為本【大】,為心【聖】 [0211004] 問【大】,問於【聖】 [0211005] 於【大】,〔-〕【聖】 [0211006] 大【大】,〔-〕【聖】 [0211007] 識【大】,證【聖】 [0211008] 自【大】,心自【聖】 [0211009] 即【大】,即是【聖】 [0212001] 發【大】,〔-〕【聖】 [0212002] 遠【大】,速【聖】 [0212003] 地金【大】,金地【聖】 [0212004] 般【大】,槃【聖】 [0212005] 在【大】,在得生自在【聖】 [0212006] 切【大】,切生【聖】 [0212007] 畏+(法集經中除惡道畏彼據果說此對縛說不得自在為生所縛故)五十二字【聖】 [0212008] 追【大】,進【聖】 [0212009] 法【大】,〔-〕【聖】 [0212010] 所【大】,處【聖】 [0212011] 屬【大】,屬得【聖】 [0212012] 八【大】,入【聖】 [0212013] 以小分【大】,小分以【聖】 [0212014] 時【大】,時時【聖】 [0212015] 攝【大】,〔-〕【聖】 [0212016] 罣【大】,罪【聖】 [0212017] 自【大】,白【聖】 [0212018] 自在力故【大】,〔-〕【聖】,冠註曰疏牒無自在力故四字 [0213001] 冠註曰了別作了知【原】 [0213002] 熟【大】,就【聖】 [0213003] 是名化身【大】,〔-〕【聖】 [0213004] 起【大】,起也【聖】 [0213005] 別【大】,分【聖】 [0213006] 境【大】,〔-〕【聖】 [0213007] 備【大】,備機【考偽-原】 [0213008] 智【大】,〔-〕【聖】 [0213009] 達【大】,途【考偽-甲】 [0213010] 智【大】,知【聖】 [0213011] 有【大】,〔-〕【聖】 [0213012] 品【大】,亦【聖】 [0213013] 蜜【大】,密【聖】 [0214001] 是名法身【大】,〔-〕【聖】 [0214002] 次【大】,次下【聖】 [0214003] 體【大】,能【聖】 [0214004] 解【大】,解准上下文及攝大乘等約通而說即如前解今此經中通二義解【聖】 [0214005] 准【大】,唯【聖】 [0214006] (准上…解)二十五字【大】,〔-〕【聖】 [0214007] 今【大】,爾【聖】 [0214008] 成【大】,成也【聖】 [0214009] 性【大】*,姓【聖】* [0214010] 地【大】,他【聖】 [0214011] 凝【大】*,𤁒【聖】* [0214012] 他【大】,他故【聖】 [0214013] 用【大】,〔-〕【聖】 [0214014] 依【大】,依經【聖】 [0215001] 他【大】,化【考偽-甲】,化【聖】 [0215002] 合【大】,今【聖】 [0215003] 業【大】,乘【聖】 [0215004] 修【大】,〔-〕【聖】 [0215005] 化【大】,他【聖】 [0215006] 後【大】,〔-〕【聖】 [0215007] 承【大】,去【聖】 [0215008] 利【大】,利他【聖】 [0215009] 現【大】,現身【聖】 [0215010] 如【大】,如如【聖】 [0215011] 是【大】,〔-〕【聖】 [0216001] 如【大】,〔-〕【聖】 [0216002] 力【大】,〔-〕【聖】 [0216003] 法【大】,〔-〕【聖】 [0216004] 所見空【大】,空所見【聖】 [0216005] 等【大】,等者【聖】 [0216006] 即【大】,〔-〕【聖】 [0216007] 餘【大】,餘依【聖】 [0216008] 此【大】,〔-〕【聖】 [0217001] 云【大】,云答【聖】 [0217002] 受【大】,〔-〕【聖】 [0217003] 恩【大】,思【聖】 [0217004] 此【大】,此依【聖】 [0217005] 皆能【大】,能皆【聖】 [0217006] 令【大】,今【聖】 [0217007] 滅【大】,靜【聖】 [0217008] 四【大】,〔-〕【聖】 [0217009] 有【大】,種【聖】 [0217010] 諦【大】,識【聖】 [0217011] 亦【大】,不【聖】 [0217012] (既離…涅槃)二十字【大】,〔-〕【聖】 [0217013] 返【大】,及【聖】 [0217014] 返【大】,反【聖】 [0218001] 或【大】,成【聖】 [0218002] 云【大】,言【聖】 [0218003] (是故…三身)八字【大】,〔-〕【聖】 [0218004] 有【大】,此有【聖】 [0218005] 空【大】,究【聖】 [0218006] 真【大】,貞【聖】 [0218007] 一【大】,〔-〕【聖】 [0218008] 骨【大】,〔-〕【聖】 [0218009] 起【大】,趣【聖】 [0218010] 熟【大】,就【聖】 [0218011] 識【大】,說【聖】 [0218012] 又【大】,人【聖】 [0218013] 唯【大】,准【聖】 [0218014] 便【大】,〔-〕【聖】 [0218015] 知【大】,知障【聖】 [0219001] 滅【大】,盡【聖】 [0219002] 三【大】,二【聖】 [0219003] 二末終【大】,二【聖】【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冊 No. 1788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