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義疏[9]卷五
譬喻品第三
所以有此品來者,斯經文雖[10]七軸,宗歸平等大[11]慧。但入此大慧有種種門,或從法說門入,或從譬說門入,或從亦法亦譬門入,若因此三門悟入[12]大慧,則三種是門;若因此三門不得悟入則三種非門。故《涅槃經》云「或有服甘露,壽命得長存,或有服甘露,傷命而早[13]夭,無礙智甘露,所謂大乘典,如是大乘典,亦名雜毒藥」。但上根之人聞法說已解,無待譬喻,故涅槃經云「[14]乃為利根人說大乘九部[15]經略於譬喻」,即其事[16]也。中根之徒未能忘言領法,故聞法說不解,而能虛心待譬,故為說譬喻。又隨風俗演教不同,震旦[17]言多約法,天竺[18]語多引譬類。昔張騫尋河源至大月氏國,見天竺使來而問之曰:彼土風俗其事云何?使答[19]曰:彼國鬪則乘象,言多[20]引譬類。佛出天竺,隨彼風俗,故立譬喻也。
問:
譬與喻何異耶?
答:
經論之中或稱為譬或稱為喻,故知譬喻是眼[21]目異名。亦得有異義者,譬者類也,喻者曉也。假借近事以況遠理,曉諸未悟謂之譬喻。《注經》云「譬以標事言心,喻以言心及事」也。[22]但經論之內有四句不同:一、假近喻遠,如此經云「大富長者即是如來」。二、假遠喻近,如《涅槃經》云「譬如涅槃非有非無,罪亦如是非有非無」。三、以近喻近,如《中論》云「國無鍮石,譬之如[23]金」。四者、以遠喻遠,如《大品》明云何如實際?謂如法性。以法性喻實際也。
問:
第二周譬喻說既名「譬喻品」,初周就法說應名「法說品」,[24]初周既別題「方便品」,今復受何名耶?
答:
通而為論互現皆得,但上就別以題名,今據[25]通以標目。所言別者,法說語通,方便名別,故從別為[26]稱。今言譬喻,其語則通,故從通為目,斯則法喻雙舉、通別互題也。
[27]問:
《大經》云「喻[28]有八種」,今是明何譬耶?
答:
若前品是法、今譬上法者,則先法後譬,謂後喻也。若就此品而言,未有法說,前明於譬,是前喻也。又今火宅喻是遍喻也。八種喻中可含三也。但法譬二名其義不定,人多謂譬但為事、法定是理,此實不然。《大經》云「譬如涅槃」,則涅槃為譬;「喻如金剛」,則金剛為譬,故知法譬之名義無[29]定也。以不定故,可得法以為譬、譬以為法,[1]以譬為法則法非定法,以法為譬則譬非定譬,當知非法非譬強名法譬。故因此法譬為令眾生了悟正道[2]非法非譬,故上文言「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寄言題品令悟無言,故云「譬喻品」[3]也。立品名應從「爾時舍利弗白佛言,我今無復疑悔」文安之。而[4]卷初身子領解如來述成及與授記,此之三章未是譬[5]喻。而忽在此立[6]品名者,有人言:上根人領[7]解,望下立「信解品」,應[8]別立品名,但[9]文少不足別題,故寄〈譬喻品〉初說也。[10]今明身子要由解前法說方能請後譬喻,故後譬由前領法,所以立譬喻品[11]在領解之初也。
「[12]爾時舍利弗」下,此是法說中第二大段,上根人領解。[13]所以得領解者,以教是緣教,故言教稱緣;緣是教緣,故言緣稱教。教稱緣故[14]應病授藥,緣稱教故如法服行,是故上根即便領悟也。
問:
何故眾經得道不[15]陣領悟,此教受解而自敘耶?
答:
為是義故眾教不同,若[16]須一類,何名多部?又《法華》之前大小分流,《法華》之後三一已會。此經既是大小交際,反三之[17]始、歸一之初,以義難明,故須述解。[18]又小乘之人而信大法,雖言已解容有僻謬;今欲自陳請佛[19]印定,故須述解也。又自陳領解即是重敷一乘,使守迷之徒因此得曉。又若上根人不序領悟,則中下之流便謂無人得解,教便虛設則望崖而退,為欲誨引迷[20]情故須述解也。又佛上自說[21]則是大人化小[22]人,今身子陳悟則是小人化小[23]人。又上[24]父化於子,今是子化子,以義兼二化,故取信不難。又是大人稟大教而悟大,[25]小人稟小教而悟小,此皆稱其理分不足述解。今忽小人悟大,蓋是教所希聞,故須述解;若不述解,容言小人終不悟大,無得佛理則還同昔經,則今教[26]空設也。[27]又自述領解,擊彼迷徒,令守隅之人專情自策,伊既已解我何猶迷?為是因緣故須自述也。又上品末佛示弘經之方,勸上根人秉解傳化;今既述解,則從佛前命也。
就文為二:初、長行;次、偈頌。長行又[28]兩:初、經家序其喜敬;次、發言自述領解。前有二句:一者、內心歡喜;二者、外形致敬。內心歡喜者,歡喜從信解而發,故示於喜[29]貌以表信解。身子歡喜凡有二義:一、有所除故喜;二、有所得故喜。有所除故喜有二義:一者、昔舊疑悔除;二、今新疑悔除。此二憂除,是故歡喜。有所得故喜亦有二義:一者、聞上法說,得未曾有解故喜;二者、聞上總記,[30]豫欣得記是故歡喜。此二是喜中之[31]極,故稱踊躍。《[32]注經》云「疑慮外除、喜心內發,不覺舞蹈,是故踊躍也。」
問:
《成實論》云「無憂無喜,羅漢功德」。今經何故云羅漢[33]歡喜耶?
答:
有人言:羅漢實無[34]喜,為欲引物是故示喜。[35]有人言:本就六心判聲聞緣覺,羅漢由是外凡豈無憂喜?此據理釋也。若就教釋此即無也,《成論》云「憂喜要從想分別生」,羅漢斷正使盡無復執惑,豈有憂喜耶?而經言有者,此義說慶悅之心為喜,例如義說無漏觀智為任放樂也。今明小乘內說羅漢無憂喜,就大乘[36]論之則有喜也。例如凡夫五欲不[37]能動迦葉,菩薩音樂則不能自安也。
「即起合掌」第二、外形致敬。將欲自陳領解,仰[38]瞻如來請為印定,是故避席表其敬誠也。又上即[39]是意業歡喜,今謂身業致敬也。「[40]瞻仰尊顏」者,以[41]仰瞻尊顏思[42]候可言之時也。
「而白佛言」下,第二、發言自敘領解,候得其機乃敢發言也。又上是身心喜敬,今則口述領解也。就文為三:初、標喜;二、釋喜;三、結喜。標中二句:一、標得喜之由;二、正明[43]得喜。「聞此法音」者,即〈方便品〉「同歸一音」,謂得解之由[44]也。「心懷踊躍」,第二、正明喜也。既聞所未聞,故稱得未曾有[45]也。「所者何」下,第二、釋喜。以喜義未彰故[46]宜釋所以。就文為二:初、序昔迷故致憂;二、明今解故[47]喜。初文復開為二:一、序昔悔;二、明昔疑。以失大故悔、取小故疑,疑悔既生[48]則內心不悅,故須明此二也。然取小既疑,失大亦爾,失大既悔亦悔取小,此義互通也。「我昔從佛聞如是法」[49]者,總敘昔日聞法也。「見諸菩薩授記作佛」者,[50]別明所聞事也。又向序聞法、此敘見人,一會之中備有人法,故具陳也。然見諸菩薩[51]受記作佛可通[52]大小,大乘中[53]論《波若》已上、竟《法華》之前,皆[54]明授菩薩記;然三藏中亦有此說,《釋論》云「中本末阿含經,記彌勒作佛,明土淨人華神德無量」,身子見此便起悔心也。「[55]而我等不預斯事甚自感傷」者,哀傷[56]己等不預勝流也。「失於如來無量知見」者,既失偶於同朋,又喪果於無量,何苦如之?所以傷歎也。
「世尊我常獨處」下,第二、明[1]舊疑,即謂佛賜偏也。失於大果,[2]由佛授小,故妄咎於[3]佛。「我常獨處山林[4]樹下」者,前明在會見聞之時,此敘獨處思惟之日也。「每作是念」下,正出所[5]疑也。「同入[6]法性」者,[7]法性即是實相,三乘得道莫不由之。《中論.[8]觀法品》云「得實相者有三種,謂三乘人」,《大經》云「觀中道者有三[9]種」,皆是其事,故言同入法性也。
[10]問:
身子何處聞法性而悟耶?
答:
身子入法性有三時:一者、[11]初遇頞鞞即聞空法,故云息心達本源故名為沙門。本源者即法性也。以聞此言得法眼淨,所以入也。二者、身子得初果已,後聞佛與長爪論義,責不忍之見墮麁細兩負,明諸法空。身子聞於此言便成羅漢,又是同入法性也。三者、從得羅漢已後歷聞《大品》及方等眾經,皆明三乘同入法性,故始末言之凡有三時同聞法性。
「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者,同入法性,明所證是同,以小乘法而見濟度,明所得為異。實由見法性有淺深,而謂佛授有大小,不自省過而疑佛賜偏也。「[12]是我等咎非世尊[13]也」下,第二、明昔疑悔既除,今得解歡喜也。就文為兩:初、標章門;次、釋章門。向不審思妄咎於佛,今[14]三復尋究失在於我,故云是[15]我等咎非世尊也。「所以者何」下,釋章門也。凡有二句:初、明不待說大故失於大,次、明自取於小是故證小。此二並是自失,非佛過也。「若我等待說所因」者,待謂當待之待,所因者[16]謂學地六度[17]等諸行,六度等諸行並是成極果之因,故謂諸行為所因也。若我當待斯說者,如來必用大乘以濟我苦海而[18]勉累縛,故云若待說所因則成三菩提,必以大乘而得度脫也。
問:
何以知然耶?
答:
[19]上文云「諸人今當知合掌[20]一心待」,待後佛起定說法也。又經云「待處待時待人」必是後時事也。「然我等不解方便隨宜所說」下,此第二、明自取於小。明由我不解故自取小,則咎在己、過非[21]佛。
問:
方便隨宜此有何異?
答:
方便者顯法非真實,隨宜者隨前人機宜,人法不同是以兩出也。又方便與隨宜二事各別,方便者[22]階漸為義,如七方便之流,謂教有大小而匠者說法自[23]有階漸,說小應先、明大宜後,為化宜爾即名隨宜。「我若解者便應棄先之小待後之大」,由我不知便謂小為理極故信受取證,失大之過[24]所以在己也。
問:
五人是初聞佛法,身子何得稱初聞耶?
答:
此言初聞者,不云身子在眾人之初。但身子本學外道,初從頞鞞始聞佛[25]道即證初果,[26]鬢髮墮落便成沙門。
[27]問:
《成論》云「取衣時有煩惱,取衣已無煩惱」,身子大利根人,何故不即成羅漢而證初果耶?
答:
《婆[28]沙》云「波羅蜜聲聞必前證初果後成羅漢,法如是故」。有人言:身子博學多聞,於世俗智慧勝、於入道智慧劣,故不及取衣時有煩惱、取衣已無煩惱人也。
「我從昔來」下,第三、結歡喜也。將結[29]喜故重牒昔憂也。「我從昔來終日竟[30]夜」并牒上二處文也。牒前在會、騰後獨思,[31]明無時不爾,故云我從昔來也。於日則終、於夜又竟,每自剋責,豈有悅時也。「而今從佛聞所未聞」者,此正明今喜也。
問:
但應明喜,何故前辨憂[32]也?
答:
身子喜,從憂除故[33]喜生,昔[34]既疑悔所以生憂,今疑悔除故歡喜也。[35]又據益物[36]言者,前序迷憂,示我同物;今悟故喜,引物同我。又此二事並為引物,身子於聲聞中最為第一,取小失大既生疑悔,諸餘羅漢道劣身子寧得保小不欣大耶?
問:
疑悔通今昔不?
答:
疑通今昔、悔但據昔,昔失大故悔,今明不失[37]大則無悔也。[38]疑通今昔,者昔以[39]教理相疑,理既唯一教不應三。今疑者,今昔兩教相疑也。昔教說三,今何由辨一?如三請中說也。「身意[40]泰然快得安穩」者,[41]憂悔塞心所以不泰,疑搖其慮故不安穩也。此文具[42]含二喜:一、舊疑悔除故喜,二、今疑[43]悔除故喜也。「真是佛子」者,明佛子有二門:一者、小乘有五佛子,謂[44]四果及緣覺;二者、大小合明五佛子,謂四[45]果及法身菩薩。今云真是佛子者,對小乘五種佛子並非真子,今悟解一乘、堪紹繼佛種,始為真[46]佛子。《勝鬘經》別有〈真子[47]章〉,如彼釋也。「從佛口生」者,上對小乘之偽,總明今大乘為真子。此下別約三慧以釋真子也。從佛[48]教生聞慧解,[49]故云從佛口生。「從法[50]化生」者,從理法[51]生思慧解也。「得佛法分」者,生修慧解也。[52]故《毘曇》云「聞慧一向從教[53]生,修慧一向[54]理生,思慧或[55]時從理或時從教」。依今文,[56]思修二慧并從理生也。《智度論》云「外書明婆羅門從梵天口生,於四姓眾生中最勝」,今隨俗歎從佛口生。佛是真梵天,從佛口生為最勝也。「從法化生」者,亦是借譬歎也。如諸天等從父母膝上忽然化生,於四生內為最勝,今從極法而化生乃是勝也。「得佛法分」者,此亦簡歎也。入佛法有二人:一、貪名利謂取財分,二、悟解佛法名取法分。今對昔者取小乘分,不名取於佛法,若取大乘名取佛法。如下文云「不失如來知見寶藏之分」即其事也。
第二、偈頌,頌上標、釋、結即為三也。頌標喜為二:初一行半,正頌歡喜;次一行,稱歎於佛。[1]就初有三:初一句,頌得喜所由;次半行,正頌歡喜也。「疑網皆已除」下,釋歡喜[2]意也。喜有二事:一、疑除故喜;二、有所得故喜也。「不失於大乘」者,[3]解昔所得即是大乘,昔說大因為小果名於一說三,今悟小果即是大因故不失於大[4]乘也。[5]又前一句明疑網除,此半行明悔息,疑悔[6]已除故歡喜也。「佛音[7]甚希有」下,第、二稱歎於佛。[8]以解由佛得故歎佛也。上半歎佛能除三界內眾生憂惱。「我[9]以得漏盡」者,[10]自序身子無復三界煩惑所惱,但有失大之憂、取小之[11]惱,今聞佛教亦得除也。又上半[12]歎昔教有能除之功,下半行辨今教有遣惑之用也。「我處於山谷」下,第二、頌上釋歡喜義也。從此章去序身子三時憂除故喜:一者、[13]序得道後疑悔除故喜。二者、序[14]是初得道時執見除故喜。三、[15]頌[16]從今聞《法華》教疑除故喜。此三收攝始終,一教意盡矣。前二即是昔舊疑悔,從初得道竟《法華》之前也。次、新疑,從聞《法華》始生也。
問:
此三頌何處[17]耶?
[8a]答:
[8b]舊經師一向望長行以釋偈,都失偈意也。今明偈頌者意乃大同,但[19]偈望長行多是轉勢說法也。欲頌前者:初一,頌上疑悔文也;次[20]一,頌上初聞佛法遇便信受文也;第三,頌上「而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以去文也。就初[21]文為三:第一,頌上失大故悔,第二,頌悔後生疑,為失大[22]乘為不失大?第三,明疑悔除。初[23]又二:第一、明獨處思惟生悔,第二、明在會見聞故[24]生悔。與上長行翻者,亦是轉勢說法,[25]欲明聞不止乎一會、思不止乎一時,是以互其前後以表之也。「我處於山谷」下半行,頌悔處也。「若坐若經行」[26]下半行,頌悔時也。「嗚呼深自責」,正出悔辭,即是悔體。嗚呼深自責者,總[27]標自傷[28]自嘆之辭,自作自[29]誤故云自[30]欺也。「我等亦佛子」下,別[31]出自傷之事也。「同入無漏法」者,頌長行同入法性之言也。無漏者,法性無為無漏也。又長行明法性舉其境,今明無漏舉其智,非智則不境、非境則不智,[32]以互共相成,故前後兩說也。「不能於未來」下,上明其現同,今傷[33]其當果異,此半行明失化他果也。「金色三十二」下,此二行明失自德果也。[34]又上是口密德,今是身意兩密德。兩偈為異者,初偈舉佛小乘生法二身,次偈舉佛大乘生法二身。何[35]以知然?《智度論》云「小乘中生身不說八十種好,法身中不說十八不共法」。今以[36]小大為類,明身子俱失也。又初舉三十二相為外、十力為內,略[37]歎佛內外二德;次偈舉八十種好為外、十八不共法為內,廣[38]歎內外德也。以廣略為類,故二偈不同也。「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者,或言同一佛[39]法中,或言同一法性中,故言同共一法中也。[40]所以舉同者,明悔之甚也。若所行有異、所得殊者,則不悔也。良以所入是同、所得為異,是故悔耳。此頌長行中失於如來無量知見也。
[41]問:
長行明見諸菩薩受記作佛是故生悔,此明事中生悔也。次明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此明於理生疑。今偈頌明同入法性而失佛果德,此據理中生悔,何故爾耶?
答:
理事俱得生於疑悔,但偈長行互現文耳。「我獨經行時」下,此頌長行中在會見聞故悔,[42]接前偈來者,上明失[43]於德果,今明失名聞果。[44]前辨三密故是德果,今云名聞滿十方謂名聞果。又前辨失上[45]弘之德,故[46]云不能於未來演說無上道,今辨失下利之能,故[47]云廣饒益眾生,是故異也。
問:
既言我獨經行時,云何復言見佛在大眾?
[8a]答:
[8b]有人言:此舉上之獨行就下之在會,總明兩處失諸勝德耳。有人言:身子不在佛會,但遙見佛在會,故自傷耳。
「自惟失此利我為自欺誑」者,從「嗚呼深自責云何而自欺」,標自傷章門也。「我等亦佛子」下,釋自傷章門也。今半行結自傷也。「我常於日夜」下,自上已來皆頌昔悔,此二行偈,[49]第二、頌於悔後生疑,兩偈為二:初[50]偈、獨處生疑;次偈、在會生疑。上悔[1]有獨處之與在會二時,今疑亦然。又獨處生疑,疑喪果德;在會生疑,疑失因行。疑事雖多,不出斯二也。
[2]問:
身子既見理同而教異,為是已知同歸故[3]名同,為未知同歸故名同?
答:
搖法師注云:「已見同歸之理,但以理疑教、以教[4]疑理,互推所以生疑。順理而推教不應三,就教而言理不應一,故迴惶理教之間。」眾師並同此說,今謂不然。若身子利根[5]懸知理教同異者,亦應懸鑒理教權實,知理為實、識教是權,權實何故難知?同異而言易識?又問,既已知理一教三者,未說《法華》執根已動,略說之言更動何執耶?又若已知理一教三者,下何故云「初聞佛所說心中大驚疑」。若爾,唯有舊驚更無新怖。搖公云「初聞佛[6]所說心中大驚疑者,初聞三請前說,定知理[7]一,以教惑理此疑即斷,更[8]後驚疑佛昔何故違理說三?由有以理惑教之疑,從正說文去第二,疑即斷難。」曰是亦不然。三請之文始是執動疑生,實未斷也。又新疑之文總明三一相違、[9]今昔鉾楯,亦不偏主以理惑教也。今所釋者,蓋是知法性空理同耳,非知一乘理同也。《大品》及此文自分明,以體法性同故三乘果異,是故以理惑教、以教惑理,自教而觀應是永失,自理而觀應[10]由不失,故悵怏遲迴意由未決,故云為失為不失。第二偈,見佛讚揚菩薩,[11]由有窺窬之望,未知為永住聲聞?亦成菩薩?故言以是於日夜籌量如此事也。
「今聞佛音聲」下,自上[12]已來都是[13]序二疑二悔故憂,此一行偈聞今教疑悔得除故信解。上半領開方便門,下半領顯真實義,以領此二義故疑悔便息也。「無漏難思議令[14]眾至道場」者,三乘無漏就教而言各住三果,考而論之並歸成佛也。說三至三可是思議,今說三乘無漏乃[15]令同歸道場故不可思議也。
「我本著邪見為諸梵志師」者,第二、頌初得道時執心除故喜。
問:
何故不先頌[16]初得道執見除耶?
答:
得道以後見聞勝事,疑失佛果所以生憂,今知不失是故歡喜,所以[17]先頌也。初得道未有失果之憂則無今日之喜,故不前頌。但後之疑悔由初保執,故舉執情釋上疑[18]悔所由也。就文為三:初、序執見;二、明悟解;三、述解所由。初半行,身子自敘。「我本著邪見」者,身子[19]本[20]仕外道刪闍夜為弟子也。「為諸梵志師」者,刪闍夜去世,以[21]二百五十人門徒付囑身[22]子,為諸梵志[23]師也。「世尊[24]知我心」[25]此下[26]半行,序佛授其小法[27]也。《智度論》云「頞鞞[28]初將入王[29]舍城乞食[30]時,佛語之云:『汝今日若見非常之人,勿廣說法。』」即是世尊知[31]其心也。「拔邪說涅槃」者,頞鞞說偈云「諸法因緣生,是法緣及盡,我師大聖主,是義如是說」,此偈明三諦,諸法因緣生[32]謂苦諦,是法緣謂集諦,及盡謂滅諦,雖有三諦正為明滅諦涅槃,故云「拔邪說涅槃」也。「我悉除邪見」下,此一行陳昔悟小乘也。上半明身子斷邪見得初果時,下半明身子聞長[33]爪論義得羅漢時,故邪中有二時,正中亦二時也。「而今乃自覺非是實滅度」者,上來序執迷,今陳得悟也。「若得作佛時」下,前半行領識迷,即領開方便門。今領顯真實義,既知昔滅之未極,即知當極之有[34]在,故言「是時乃可謂永盡滅無餘」也。「佛於大眾中」者,第三、一行稱歎佛,即序得[35]悟之由[36]也。
「初聞佛所說」下,第三、頌新疑除故喜。前二並是昔舊疑悔除故[37]喜。就文有三:初、一偈,述新疑;第二、明疑除;第三、身子自悔過。初「聞佛所說」者,謂初聞略[38]開三顯一動執生疑所說也。「心中大驚疑」者,於開宗之始執動[39]生疑也。「將非魔作佛」者,心既生疑,爾時意中密謂佛是魔。所以然者,魔之為性有而言無無而言有、一而言三三而言一,[40]故似魔之妄談也。「惱亂我心耶」者,上[41]半是[42]教亂,下[43]半是明[44]形亂也。
問:
新疑與舊疑何異?
答:
舊疑[45]但就正生疑,新[46]疑邪正合生疑。舊疑就正生疑者,昔[47]理教俱是佛法,而用理教互相疑,故是正中生疑也。今邪正合生疑者,身子謂昔[48]教是佛說、今[49]教魔說,故名邪正合生疑。斷昔疑故,即識大乘為實、小乘為權,斷今疑故[50]即知一乘是正說非是邪說。故前章簡一乘是實而非權故異於小乘,此章簡一乘是正說而非邪說,以除此[51]二疑即一切疑斷、一乘義圓也。
「[52]佛[53]以種種緣」者,第二、明疑除。就文為二:初四偈,[54]正辨疑除;次一偈,結於邪正。四偈為三:[55]初一行,領長行自開宗說;次兩行,領長行引證門說;後一[56]行,領上[57]順同門說。初[58]半偈正領佛說教,下半辨於疑除也。「其心安如海」者,夫虛[1]危假誑必心神睒爍,而今安定惔靜即知非魔,安者如山之安、如[2]海之[3]曠,心神既同山海,[4]則知非魔,故疑斷也。身子聞初自開宗說便以領悟,次兩偈引證,如文也。
問:
但應言釋迦亦開三顯一,何故乃舉初生、出家、得道、說法[7]耶?
答:
所以[8]遠言此四事者,尋跡由來自古至今始終皆[9]是一佛,故知非魔惑亂也。[10]又身子非但悟解三乘方便、一乘真實,亦知從初生說法皆是方便。所以然者,道理唯一而方[11]便說三,亦道理無生而方便說生,出家得道義亦類然也。
問:
未說壽量,云何以領真應耶?
答:
據迹而言,身子利根聞一知二,既解教之權實即領身之真應,若就本[12]擇者,身子既是大權助佛揚化,前以廣領教之權實,令時眾捨三悟一,今略開身之真應,亦令時眾不執迹迷本也。
「世尊說實道」下,[13]第二、結於邪正。[14]所以[15]結正者,為令時眾識一乘是佛說非魔說也。上半明佛有實、魔無實,即判有無也。下半結於是非也。「我墮疑[16]網故」者,第[17]三、此半偈身子引過歸已自悔責也。
「聞佛柔[18]軟[19]音」,此第三、頌長行結歡喜也。就文為三:初三句,歎佛;次三句,明歡喜;後一偈,明自慶。三句歎佛者,初兩句歎能宣之聲,後一句明所說之[20]法。三句明歡喜者:初一句正明歡喜,次兩句[21]舉得離以釋歡喜。後一偈明自慶者,初兩句明作佛謂生物之福,後兩句明說法生物之慧也。
「爾時佛告舍利弗」下,第三[22]大段,明如來述[23]成,述成其領解不謬也。又將欲為其授記,恐時眾疑云:若行大因可得大果,身子既修小行遂得作佛,將非因小而果大?欲斷此[24]疑,故述其往行,明修因既積便得大果,無所疑也。[25]又身子本是小學今遂悟大者,此亦可疑。所以然者,諸大乘經皆令怖畏[26]二乘之人遂得授記作佛者,墮於二[27]乘地何所畏耶?是故釋云:身子久修佛慧故得悟解耳。若實證小乘則難悟大道。故《釋論》云「羅漢生淨土根鈍,於佛道迂迴稽留,不如直往菩薩,故諸大乘經令怖畏二乘也。就文為二:初、明於大眾中[28]宣說者,昔教權誘事等私言,今開密藏義如公灼,是以告眾。[29]又授記有四種,今將欲現前授記使自他俱知,故告大[30]眾也。又身子昔行大乘因,現在悟大、未來成佛,亦令大眾現在修因未來作佛,故告眾也。
「我昔曾於二萬億佛所」者,第二、述其往因也。就文明身子[31]始終凡有三時:一、過去學大[32]乘時;[33]二、中途取小時;三、今[34]還為說大[35]乘時。明過去學大乘時者,明於二萬億佛所修學大也。「汝亦長夜隨我[36]受學」者,上明教被緣,今明[37]緣受教。世間有一夕之[38]眠稱為短夜,[39]則有一日之[40]覺稱為短日,亦有無明昏寢稱為長夜,朗然大悟稱為長日。「我以方便引導汝故生我法中」者,前明於二萬[41]億佛所而教化之,今[42]釋身子得[43]就釋迦佛法受學之義也。「舍利弗」下,上明身子本學大時,今[44]第二、辨中途棄大取小時。初句明[45]棄大。「而便自謂」下,辨取小。《智度論》云「身子由施眼故不能度布施[46]河」,故棄大取小也。「我今還欲」下,此第三、明今為說大時,初憶念本願,謂菩提心所行道故謂菩薩行,欲令聲[47]聞續菩提心還修菩薩行,故說《法華》也。《[48]法華》稱教菩薩法者,令聲聞人發大心修大行也。
問:
說《法華》通為五乘,何故言偏教聲聞耶?
答:
三周說[49]法正為聲聞、傍及四乘。故《智度論》云「《法華經》是祕密教,明阿羅漢[50]授記作佛。所以然者,聲聞人不知一有三無、三權一實,今正對之,故偏為也」。
問:
何因緣故[53]為聲聞授記?
答:
略明六義:一者、證其[54]所述[55]信解是實,[56]解若不實則不得記,[57]由解實故得記也。故下文云「我今無復疑悔,親於佛前得三菩提記」。二者、受記之言即是重明會三歸一,以聲聞作佛[58]得知佛乘是實,佛乘既實則聲聞為權。三者、用此引物,明有信[59]心故便得[60]受記者,欲得受記宜生信心。四者、欲令身子欣果行因。五者、下文天龍八部乃至中下根人皆藉得記之言以為成信旨歸,故與受記。六者、發物往生淨土之志,既於淨土成佛並願隨從往生也。
問:
身子引何人生淨土耶?
答:
身子是七眾依止、八部大師,師既於淨土作佛,眷屬悉[61]願往生。但身子引物凡有三時,初、從外道引入佛法,二、從小乘引入大乘,三、從穢土引[1]令趣淨[2]土也。
[3]問:
授聲聞記與菩薩何異?
答:
《法華論》云「授聲聞記者,令聲聞得決定心,非謂聲聞成就法性故。以如來法身與聲聞法身無異故與授記,非即具足修行功德故,菩薩具足功德是故得記。」就文為二:初、[4]明授上根人記,二、明大眾歡喜供養稱歎。初又二:前長行,次偈頌。長行為二:前辨[5]行因,後辨得果。[6]行因者謂三世行因也。前長行初明二萬億佛,所謂過去[7]修因也。次云「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8]下,明現在修因也。今文明未來修因也。就文為二:初、明修因時節;二、正辨修因。《涅槃經》云「有旃陀羅一發心於此賢劫成佛」,而身子云無量劫成佛者,就教則久近適時,約悟無生亦久近隨意,以悟無生不見久近相異,亦不見成不成異。故《經》云「無量劫一念,[9]一念無量劫,無來無積聚,而現諸劫事」,則知[10]了久近不二亦未曾久近。如《大品》云「生死道長,眾生性多,菩薩應如是正憶念,生死邊如虛空,眾生性邊亦如虛空,是中無生死往來亦無解脫者」,[11]故久近非久近也。「供養若干」下,第二、正明修因。初明供養佛以[12]植福,奉持正法以修慧,具足菩薩總結行[13]成。
「當得作佛」下,第二、明[14]得果。凡有八果:一、化主果;二、國土[15]果;三、教門果;四、時節果;五、眷屬果;六、壽命果;七、[16]紹繼果;八、住持果也。「號曰華光」者,或可從時事以立名,[17]如《智論》釋〈往生品〉明三百比丘脫衣上佛舉手為相,得成佛時名為大相。又千天子見佛土莊嚴而發[18]淨心,得記之時名莊嚴王佛。[19]又釋〈舌相品〉云「十萬億人見十方菩薩來以華[20]供養,而發心得記,故劫名華積,佛號覺華」,如此皆因時事以立佛名。身子聞《法華經》,最初[21]領悟故,得佛時名為華光。華即法華,光謂[22]信解,境智合目故號華光也。
問:
三根聲聞悉悟《法華》,應並名華光[23]耶?
答:
身子最初得悟,故受華光之名,例同阿若憍陳如最初悟無而生智慧,餘人後悟別受異名也。
[24]問:
諸經授記,何故但授應身記,不授法身記?
答:
授應身記即是授法身記,修因既滿便證法身,方能以本垂迹,託淨穢國土成佛化人,但法身猶如虛空無所不在,引物不便故不授法身記。應身有國土、徒眾、化主、教門,引物義便故記之也。
「國名[25]離垢」下,第二、明國土[26]果也。然土未曾淨穢,由眾生心淨穢故土有淨穢耳。身子昔日無凡夫穢心,今悟一乘[27]後離二乘之垢,既離凡聖二垢故得佛之時土名離垢。[28]然心亦不曾垢淨,約迷故稱[29]垢,約悟故稱淨。「其土平[30]正」下,上標土名、今出土體。[31]文又二:前、總明[32]土體;次、別明地處莊嚴。總明土體中[33]又二:前明土體,次辨人物。離高下故稱平,非[34]尖邪故名正,無穢惡名清淨,有眾[35]寶為嚴飾也。「安穩」下,明人物也。離刀兵劫故為安穩,離飢[36]餓劫故為豐樂,離疾病劫[37]故為熾盛。「瑠璃為地」者,別明地莊嚴也。「有八交道」者別明道莊嚴也。此文從廣至狹凡有三句[38]也:初、總明土;次、別明地;[39]後、別明道。
「華光如來亦以三乘教化」下,第三、明教門[40]果也。「以本願故說三乘」者,此[41]為釋疑。〈方便品〉云「[42]諸佛出五濁[43]惡世故說三乘」,[44]身子今出於淨土,何故亦說三乘?所以釋云:彼佛出時雖非惡世,以本願故說三乘法。是則釋迦出穢土故說三乘,身子以本願故說三乘,各有其所以也。
[45]問:
身子何故本願說三[46]乘?
答:
身子於三乘中得悟一乘,還學釋迦,故施此化也。
問:
於淨土說三,化三乘眾生不?
答:
可具二義:一者、被三緣故說三教。眾生往昔曾居穢土,備縈眾苦故[47]厭之願滅,[48]厭之願滅而性不可迴,雖生淨國,稱其本性為說三乘。如厭[49]釋迦之穢國、生彌勒之淨土,穢心雖改、三性不移,故彌勒出於淨土亦說三乘。二者、身子之土雖無三緣,但為菩薩傳化餘方,故說三乘之教也。雖有二義,以後義為正,故下但列菩薩無三乘眾也。
「其劫名大寶莊嚴」下,第四、明時節果。釋迦名賢[50]劫,賢者善[51]也。此劫內有千佛善人出世,從化主立名故稱賢劫。今從所化菩薩受稱故名大寶,不以珠[52]碧為珍,[53]但用賢哲為寶。
「彼諸菩薩」下,第五、明眷屬果。初標菩薩數。「若欲行時」[54]下,歎菩薩德。「如是菩薩充滿其國」[55]者,總結菩薩眾也。
「舍利弗!華光佛壽」下,第六、壽命果。除為王子未作佛時者,如釋迦佛若道俗合論則年八十,若論佛壽但有五十,今亦然也。
問:
何故穢土佛壽短、人壽長,淨土佛壽長、人壽短耶?
答:
佛壽長短無有[56]定相,但穢土感佛業弱故佛壽短,[1]感生死[2]業強故人壽長;淨土感佛業強故佛壽長,感生死業弱故人壽短。
「華光如來過十二小劫」下,第七、明紹繼果。此[3]勸悅往生[4]者心也。華光雖[5]沒而堅滿[6]續興,[7]則佛佛相次,豈可不願往生耶?「號曰華足安行」者,寶華[8]承足安祥而行[9]也。「其佛國土亦復如是」者,雖有異佛興世而淨土不改,亦是悅往生者之心也。
「是華光佛滅度之後」下,第八、明住持果。大[10]論佛法凡有四時:一、佛在世時;二、佛雖去世法[11]儀未改謂正法時;三、佛去世久道化訛替謂像法時;四、轉復微末謂末法時。今但舉[12]初二攝末屬像也。
問:
答:
就偈頌為二:初、正頌授記;第二、釋授記意。就初為三:第一、總標授記;二、釋;三、結。總標如文。「供養無數佛」下,釋授記也。初一行,頌上行因;次八行,頌得果。[17]得果中,初半行頌時節果,一行半頌世界果,二行頌眷屬果,一行頌化主果,一行頌壽命果,二行頌住持果。「華光佛所為」下,半行,第三、總結也。「其兩足聖尊」下,第二、釋授記之意。所以授記者,令其自慶欣果行因也。不頌上教門及[18]紹繼二果,偈與長行廣略互現。「爾時四部眾」下,第二、明大眾歡喜悟解。
問:
答:
望經始終謂上品[21]也。身子初領解既是上根,彼前得悟[22]故亦是上[23]根。
問:
既是上根,聞〈方便品〉何不即解,見今授記方得悟耶?
答:
聞〈方便品〉已髣髴玄宗,覩今授記驗理必爾。授身子記意在於斯。
問:
凡夫初聞尚能領解,中下羅漢云何未悟?
答:
二乘自謂究竟,其病則重,故[24]由未得解;凡夫無[25]有斯疾,故初聞即悟。三毒輕重則聖勝於凡,若信一乘難易則凡勝於聖。又此中凡聖多是權行影嚮,共[26]弘道利人,自陳領悟用引物也。
就文為二:初、總明大眾歡喜供養;次、別明諸天供養稱歎。初文四句:第一、明四眾八部列歡喜之人。「見舍利弗」下,第二、明歡喜之緣。「心大歡喜」下,第三、正明歡喜。凡有二義:一者、聞未曾有法心得悟解現生歡喜;二者、見身子得記想已亦得預生歡喜。「各各脫身」下,第四、供養。[27]信解之生本由佛說,仰感法慧故獻財上佛。比丘脫衣上佛者,《大[28]品》三百比丘脫衣上佛。《論》云「十二年[29]前未制戒故不犯衣戒,今《法華》時成道四十[30]餘年以制衣戒,既聞一乘悟解得正[31]法戒,衣是息世譏嫌戒,故捨衣無[32]罪。」外國比丘但[33]被袈裟內無別衣,今以衣施佛,則是[34]捨三衣中一二也。露身但聞法踊躍,不以此事為[35]羞耳。「釋提桓因」下,第二、別明諸天供養稱歎。[36]前明財供養,次辨法供養。「[37]衣住虛空中」者,表心離有也。「而自迴轉」者,亦不停空,表心離空也。既不染空有,便[38]解入一乘。又昔協異解於理為背,今信理同則轉背成向,[39]內心既轉外物亦迴。[40]又身既舞踊,外物迴轉。
「而作是言」下,第二、明法供養。前長行,次偈。偈為二:初三行半,明聞法歡喜;次三行,預欣得記故[41]歡喜。初領〈方便品〉,次領身子得記,蓋是一周之始終,故領此二也。[42]又初是聞法歡喜則籍法為緣,後是見人得記故喜謂假人為緣,悟道之由唯有人法二[43]緣。二文各四:初文四者:第一偈,明昔小為麁;第二偈,歎今大為妙;第三偈,歎今教為希有;第四半偈,正明領解歡喜也。「五眾之生滅」者,[44]古經為立陰,釋道安[45]云:「應云五陰,[46]非是立也」。羅什[47]後翻皆云「五眾」,以五法和聚義稱五眾。[48]又一一陰法[49]各眾多,故云眾也。《雜心》云「積聚是陰義」,即是羅什意也。「生滅」者,通目四諦也。[50]苦為所生,集為能生,斯則五陰生也。滅[51]則是五陰滅,道為能滅,故生目苦集,滅據滅道,言約義[52]周巧說之謂[53]也。
[54]問:
何故不言界、入生滅?
答:
界、入含無為,不得並云生滅也。
「今復轉無上」下,第二、對昔小歎今大也。[55]問:
何故《大品》、《思益》、《涅槃》、《法華》皆舉昔教歎耶?答:
眾經並是舉小對大歎,故知諸大乘經顯道無二,不得作五時四宗之釋也。
問:
云何舉小歎大耶?
答:
昔明五眾既是生滅,今明五眾則不生不滅。不生故非苦集,不滅故非滅道,故名一實諦即無生滅觀也。二乘既是四諦,名生滅觀。
問:
何以知此經明五眾不生不滅?
答:
前文既明昔教說五眾是生滅,即知今教明五眾不生不滅。故〈方便品〉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又《中論》云「為聲聞人說十二因緣是生滅,為菩薩說十二因緣不生[56]不滅」,故大小二乘,有生滅、[1]無生滅二觀義也。
問:
無量四聖諦亦有生滅,何得言小乘作生滅觀[2]也?
答:
菩薩了無量四聖諦亦本來[3]不生不滅,[4]故無明體性本自不有,妄想因緣和合而生。既言妄想因緣而[5]生,有集為能生、苦為所生,此即是無生滅生滅,雖生滅不生滅也,故與二乘不同。又言五眾生滅者,小乘人言五眾無常苦空無我,今略舉無常故云生滅。又云有觀為生、空觀為滅,故云生[6]滅。又二乘未得有餘有煩惱生,得有餘則煩惱滅,未入無餘則身智生,入無餘則身智滅。今明煩惱之與身智本自不生,今亦無滅。故《智度論》第十九復次[7]云「昔說五眾是生滅無常,今欲就異門說五眾不生不滅、非常非無常」。
問:
何故聞一乘及受記,而言五眾生滅耶?
答:
此領開方便門、顯真實義,昔明五眾生滅者,此是方便說耳;今明五眾不生不滅者,乃是真實說耳。以昔見五眾是生滅故守小迷大,今知本不生滅則改二執。
問:
諸大乘經亦明五眾是生滅,故經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何得言五眾生滅是小乘耶?
答:
《智度論》明四悉檀[8]通十二部經、八萬法藏,言五眾生滅者,為對治悉檀耳。若第一義悉檀,即說五眾不生不滅。若悟第一義悉檀則生實觀,實觀即是妙慧,妙慧即是妙法,妙法即是一乘,是故說五眾不生不滅也。
「大智舍利弗」下,第二、明預欣得記[9]歡喜。亦開為四:初半偈,牒舍利弗已得記。第二一偈,自陳己當得記。第三半偈,[10]述得解相。「佛道叵思議」[11]領顯真實義,「方便隨宜說」[12]解開方便門。次一偈,明發願修行。此四段為兩雙:初二段已得當得一雙,後二段明解行一雙也。
「爾時舍利弗」下,第[13]二大段,正明譬說。亦開為四:從此竟品正明譬說,第二、〈信解品〉中根人領悟,第[14]三、〈藥草喻品〉如來述成,第四、〈授記品〉明為其授記。[15]所以有[16]四段者,中根之人聞上法說未解,更轉勢說法故舉譬喻曉之。既聞前法說復稟後譬喻即得信解,故有第二〈信解品〉。以所解是實,故如來舉藥草喻述成。領解於前、述成於後,心得決了行與佛[17]相應,則當果可期,故為授記。
初文又二:第一、[18]身子請說;第二、[19]佛受請為說。就初[20]又三:第一、自陳己解;第二、騰眾未[21]解;第三、請佛為說。所以須自陳己解者,[22]凡有二義:一者、若不自陳己解,則為物之意不彰,容謂假他而實[23]自未悟,則上授記不成、[24]陳解亦謬,故須自述己解。[25]二者、欲為他請法,須[26]得彼意;若未有解,請容落漠也。
問:
答:
既無[29]先悟之能,又非對揚之主,[30]雖復未解,待他質疑也。自陳[31]己解有二句:「我今無復疑悔」者,領〈方便品〉也。「親於佛前得[32]授記」者,領上得記文也。舉始括終故標此二也。又「我今無復疑悔」此明惑滅,「親於佛前[33]得[34]記」明解生,斯二為要,所以述[35]也。[36]又「無復疑悔」正序得解,「親於佛前得記」證解是實,故得記耳。
問:
直[37]云得記便足,何故云親於佛前?
答:
授記有二種:一、不現[38]前得記,由未有解;[39]二、親於佛前得記,必[40]有解也。
「是諸千二[41]百」下,第二、騰眾未悟。就文為三:初、牒昔;[42]二、騰今;[43]三、今昔互相疑。牒昔有二:初、牒無學人[44]二執,二、[45]明學無學人二執。初標無[46]學人二執者,一、「離老病死」,謂離果患也;「究竟涅槃」者,執無餘也。[47]學無學人二執者,離諸見謂因患盡也;謂得涅槃[48]者,執有餘也。所以二文不同者,無學人必離果患,若離因患可通學無學人。前[49]列人別故所離亦別,後列人通故所離亦通。
問:
實斷九十八使,何故但離諸見耶?
答:
無學之人可具斷九十八使,而今舉離諸見[50]者,學無學人皆斷之也。我見為眾見之[51]本故偏說之。故《大品》云「譬如我見攝六十二見」,[52]有無見即是斷常,謂邊見也。等者等取餘三見[53]也。又等取三[54]見及餘鈍使也。
「而今於[55]世尊前」下,第二、騰今也。「皆墮疑[56]惑」者,第三、正生疑也。小大互決、今昔相徵,故成疑[57]也。昔明已離兩患無復可離,得二涅槃無復更得;今云由應更離方復更得,今昔相違故墮疑[58]悔也。
「善哉世尊」下,第三、正[59]請。所以請者,身子是[60]遂佛轉法輪將[61]軍,有未解者常為請說。又既已得[62]悟即成菩薩,菩薩以濟物為懷,須為物請。[63]又既同是聲聞,昔俱稟偏化而自已得解、餘人[64]未解,愍其同朋故須為請。又〈方便品〉末佛勸弘經,今為眾請即是受旨。又上授記明身子行因未來得[65]佛,今為眾請即是行因也。所言「願說因緣」者,因緣謂三一之所以也。[1]有何所以故說三?有何所以故說一?辨此因緣釋疑[2]除悔,故[3]名[4]為「善哉」。就佛受請說中復開為三:第一、緣起。第二、從「若國邑」[5]至下偈云「以是因緣十方諦求」,名為正說。第三、從「告舍利弗汝諸人[6]等」,勸其弘經。此三亦得是子章序正流通也。
初緣起中復開為二:第一、騰前[7]法;第二、[8]許後譬。[9]騰前法者,良以後譬還喻前法故也。前說雖多,略騰二種要句[10]而示悟之。二要句者,所謂教一及緣一也。教一者,前明眾教雖多所表無二,次緣一者,[11]以教無異表[12]則緣無異人,故云皆[13]教菩薩也。[14]以教無異表緣無異人,則果無異,詶因無異感,略陳二門則備收一切。若爾久應以領,云何復疑?「然舍利弗」下,第二、[15]許說後譬。然者雖然也。雖前[16]已說而[17]由未解,當用後譬以曉悟之。[18]又言然者[19]然許,雖前已說然許,其今由未悟[20]解,更用譬喻以明上二義[21]以曉悟之。「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者,明其未能忘言以悟旨,而能虛心以待譬。[22]以望上根為愚人,望下根為智者。又望上根為愚人,比退席為智者。[23]又騰前為指斥,許說名敦喻。指斥者,我前已說他人已悟,汝何事致迷?用此擊之令生憤礪。敦喻者,令其重欣慕[24]道發其領[25]解。
「舍利弗!若國邑」下,第二、正說。復開為二:一者長行;二者偈頌。長[26]行為二:第一、受請正說;第二、最後以是因緣結[27]詶身子之請。就正說又二:一、開譬;二、合譬。就開譬中,[28]光宅[29]法雲法師為十譬,於文義多違。今依古舊開為六譬:一、總譬,二、見[30]火譬,三、救子不得譬,四、三車救子得譬,五、等賜大車譬,六、不虛譬。所以有此六譬者,總譬雖有六義而以化主為正,歎如來德無[31]不圜、累無不盡。德無不[32]圜[33]故解救患之方,累無不盡故能濟物之累,此為化物之本故先明之。父既德圓累盡,見子[34]有累無德起大悲心,故有第二見火譬。[35]雖大悲內充復須方便外救,故初成道時即欲拔其有累、濟其無德;但父雖能授、子未堪受,故有一乘化不得譬。雖大志未[36]成,小機已動,故於一說三;應時即悟,故有三乘化子得譬。雖復說三終為歸一,是以還說實化[37]之,故有等賜大車譬。許三與一似若妄談,但賜過所求,又本意與一,故非虛也,故有第六不虛譬。就此六譬合成五雙:初一為總,後五為別,謂總別一雙。聖人說法,前多總說、後則別說,故前總後[38]別。就別中又開為二:初、見火譬明內起悲心,即是[39]懸知機,後之四譬應緣說教,謂機教一雙。就後教中復開為二:初之一譬頓化不得,後之三譬明漸化得子,謂頓漸一雙。就後漸中又開為二:初之一譬為說三乘教,後之兩譬明一乘教,謂三一一雙。就一乘中又開為二,初之一譬正明說教,後不虛譬名為會教,謂教及會教一雙。
問:
此[40]六譬從〈方便品〉何文生耶?
答:
有人[41]言:皆從〈方便品〉文生。今明不[42]必爾也。[43]此經有三周不同者,為根性各異,宜轉勢說法,故有三說不同也。若一一皆如上說者,則文成煩重、言非巧妙。又後不異前,聞前既惑、稟後亦迷,則聖說無益也。今明唯[44]中[45]間四譬[46]大格從〈方便[47]品〉四段[48]文生。初總譬及後不虛[49]譬,皆是今品義說,所言四譬從前生[50]者,見火譬從前「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文生也。[51]彼文明佛居法身地,見眾生有苦無樂起大悲心;今文明「長者在門外,見火起燒宅即大驚怖」,二文義同,故今文從上生也。[52]次、長者救子不得譬,從上佛初成道一乘化眾生不得文生。第三、長者三車引子得譬,從上三乘化眾生得文生。第四、等賜大車譬,從〈方便品〉為說一乘文生。釋迦一期出五濁世,[53]始法身地見機、終竟靈山之會說一乘法,唯有四章不得多少,[54]是故今明始從見火終竟等賜大車,亦唯四譬不得增減,是故四譬從四法生。
問:
若爾,但有四譬,何故有初總譬及後不虛譬也?
答:
雖有初總譬,還不離上四義,但欲總明能化之德、所化過患,故有總譬。又示解義之方前總後別,又將明化物先歎佛有化物之德,故說總譬耳。所以有第六不虛譬者,此譬亦無別體,還是料簡上前三後一之義耳。為此因緣故開六譬也。
就總譬中更開六譬:一、化主譬;二、化處譬;三、教門譬;四、所化人譬;五、化意譬;六、根性譬。十方三世[55]諸佛出世施化皆有此六,釋迦出五濁世亦明此六也。就此[56]六中,化主、教門是能化事,餘之四種是所化事。
[1]問:
第一何故前明化主耶?
答:
雖有六義,[2]然化主為正,故合譬中正合化主。所以前明化主者,以將欲化物,故前歎如來有化物之德,又令物欣此德如法受化也。
就明化主凡有五句:一、明處大,二、[3]辨位德重,三、序年高,四、[4]歎巨富,五、[5]美多有眷屬,凡為大人必具此五。此五皆是[6]歎長者之德也。「若國邑[7]聚落」者,明處大也。「若」者,《[8]雜心》云「若其事」也。又若者,如也。如其事而說之。「國邑聚落」者,正譬化處也。但化處有四:一國、二邑、三聚、四落,所王之處有封疆墟[9]域謂國也,邑者[10]古人呼[11]縣為邑,內村伍為聚,外墟畔[12]為落。今將《釋論》[13]解〈發趣品〉明一佛王化凡有四處:初、謂一[14]佛世界;二、明一世界海;三、明[15]世界種;四、[16]一世界所度之分。一佛世界者,百億日月等名一大千,如是十方各一恒沙大千名一佛世界也。一世界海者,如是一佛世界數[17]如[18]十方恒沙名一世界海。如是佛世界海數如十方恒沙名一世界種[19]也。如是世界種十方無量名一世界所度之分。總此四[20]種合是一佛王化之[21]域。國是其大處,喻一世[22]界分域也;邑為其次,擬世界種也;落是墟畔之遠,擬世界海也;聚是村伍之近,擬一世界也。明長者在四處者,窮長者之美也。[23]一家之大亦稱長者,於家之外未必皆大,若於四處為大可謂美之[24]極;明佛亦然,義可知也。
問:
凡有名聞要從近至遠,今何故從遠至近耶?
答:
有二義:一者、欲驗長者之德使名實不虛,明此長者非但遠國[25]揄揚乃至近邑稱歎,故從遠至近驗長者實德;如來亦爾,寄此四處定佛名德。二者、欲顯佛雖王化四處,今欲明一處之化,故從遠以至近,以此一方根緣感佛故也。
「有大長者」下,第二、次明[26]位德重,[27]世之長者凡有三種:一、有德長者;二、年高長者;三、巨富長者。有德長者,略明三義:一者有智,二者有德,三者清潔無瑕。以具此三義故居[28]物之宗稱為長者。如來亦爾,一[29]則照理周窮謂之波若,如長者有智;二、眾德斯備所謂法身,如長者有德;三、萬累永盡所謂解脫,如長者無瑕,三德既圓居在物表,稱為世尊也。
「其年衰邁」者,第三句、辨年高,即是耆年長者。前明其位德重,此[30]譬於年高,以德重年高為物所敬。佛亦如是,一、備眾德,二、壽命無窮,以具此二義為物所尊也。此據法身為譬,以法身壽不可盡。二者、借老人以譬應身,[31]老人生途以窮餘命無幾,譬如來此身最後無復餘生。故《釋論》云「我生胎分盡,是最末後身,我以得解脫,當復度眾生」。三者、取[32]廢化[33]來久作譬,昔為菩薩時教化諸子,諸子違教經於劫數,菩薩廢化已久故名為老,[34]故〈信解品〉云「自念老朽無有子息」。四者、借最後應付子財為譬故稱老年。五者、老人在世既久,多所聞見[35]諷誦今古,以譬如來具[36]一切智[37]者。六者、其年衰邁,衰邁之人不久住世,譬如來非是安住三界之人。七者、[38]行行來久,譬老人之年積也。
「財富無量」者,第四、歎巨富,即是大富長者,世之財寶能離苦得樂,法[39]寶[40]亦能離生死苦得大涅槃樂,福慧具足為財富,出用不窮名無量。[41]又眾德圓滿為財富,異於因住稱無量。多有田[42]宅,智斷具足能生物善為田,慈悲覆[43]陰稱之為宅。又養命曰田,安身為宅。法寶亦然,能養物慧命若田,安物法身如宅,[44]能安養者無窮故云多也。
「及諸僮[45]僕」下,第五、明長者眷屬。舊云喻所化眾生也。學功微淺為僮,[46]德行未高如僕。今謂下明五百人是通論所化,三十子是別論所化,則所化事盡,今不復喻之,但取譬神通以為僮僕,如後老弊使人也。世富長者凡有三種:一、內多珍寶,二、外多田宅,三、多諸[47]僮僕,備此三種乃稱[48]大富。佛亦如是,一、內備自德如多珍寶;二、外能[49]生物之善及慈悲覆陰,譬多田宅;[50]三、有神通運用,譬僮僕屈曲順從。
「其家廣大」者,第二、明化處。上國邑聚落舉處以歎人,故長者為四處所[51]崇仰;今舉人以明處,辨長者於一宅內有訓[52]導之能。又上明四處,通辨佛在淨穢諸土化物;今明其家廣大,別序三界過患穢土之化也。三界彌曠[53]名為「廣大」,六道所栖稱之為「家」。
「唯有一門」者,第三、序教門也。九十六種所說之教並不能出離生死,故名異門;唯依佛教方能出苦,稱「一門」也。此對外道為異,故[54]銘佛教為一;此通喻大小乘教,總稱一佛教也。「多諸人眾」者,第四,明所化人也。三界含識品類[1]滋繁,故云「多諸人眾」。「一百」譬天,「二百」譬人,「乃至五百」通取三[2]途,修羅或[3]開或合故稱「乃至」。
問:
《成論》及《智度[4]論》明有六道,薩婆多部[5]唯明五道,云何會之[6]耶?
答:
有論師云:取其生報則修羅屬鬼神故明五道,取其[7]受報即與天相似故分六道也。
問:
明五百便足,何故復明一百二百耶?
答:
人天堪受化,故所以別說也。
「止住其中」者,五道眾生樂居不捨故云止住。[8]亦則是四十居止:八大地獄與餓鬼、畜生為十,四天下、六欲天復為十,欲界合二十;色界有十六處,無色四處,合四十也。
「堂閣朽故」下,第五、明化意。就文為二:初、序宅相;二、明火起。序宅相為二:初、總明三界無常;次、別明三界無常。舊云:一重屋曰堂,二重以上稱閣;欲界在[9]下喻堂,[10]色無色界居上喻閣。今明公集之舍為堂,舍而重累稱閣,三界果報是眾生[11]共有,而同聚其中譬之如堂,三界果報高下昇[12]沈如舍重累喻之如閣。無常衰謝義言朽故。「牆壁[13]頹落」者,第二、別明三界無常也。前明色法無常,外都[14]援為牆,內別障為壁,外四大成三界[15]形域如牆,成內身四大如壁,色法衰謝義同頹落也。「柱根腐敗」者,舍之所以立為柱之所駐,[16]果法所以存[17]以命根之所持,[18]既以陰身為舍,宜用命根為柱,命根勢[19]稍窮報身將壞,其[20]由柱根腐[21]敗堂舍[22]將倒。「梁棟傾危」者,身之維持寄在心識,屋之綱紀要由梁棟,柱根摧朽故梁棟傾危,命根欲窮則心識將[23]落。
問:
何故但明三法無常耶?
答:
有為之法凡[24]有三聚:一色、二心、三非色非心。「牆壁頹落」謂色法無常,「梁棟傾危」謂心法無常,「柱根腐敗」謂非色非心法無常。色法既麁無常相顯,故在初說之;心法[25]微細無常相[26]微,故在後說;非色非心[27]命根能連[28]持色心,故在中間說也。
「周匝俱時歘然火起」下,第二、明火起燒宅。所言火者,謂眾苦也。
[29]問:
常有三界則常有眾苦,亦應常有火宅常有火燃,何故前明火宅後辨火災耶?
答:
此譬可具通別二義:一者、通序。三界並皆轉變具受眾災,若爾既常有火宅亦常有火災,此二實是一時,但說成前後耳。前明舍宅序其無常,後辨火災明具眾苦,苦與無常是物所患故偏說之。二者、別譬。此會三根眾生昔日稟化,苦有暫息之義,佛既去世還起煩惱,以煩惱故受諸苦果,故前明火宅後辨火起。又已受陰身之苦譬如舍宅,新更起惑招苦名為火起,後之一義通二人也。
問:
何以知此譬具通別二義耶?
答:
列五百人復明三十子,五百人通譬五道眾生,三十子別明昔曾稟化也。所以具明通別二種眾生者,以具化二人故也。一者、別化中下根人,令識三一權實;二者、通為一切眾生、令知三界過患也。又此經令一切眾生離凡夫地[30]復離二乘地,以說三界過患、故令物[31]不貪三界,謂離凡夫地;後明諸子出門求車不得[32]及等賜大車,令知二乘是空捲、一乘是真實,令離二乘地。以是因緣故具化二人也。
「周匝俱時」者,眾苦譬火,無處不有義同「周匝」。三界[33]俱苦,說為「[34]一時」。出於橫造,故云「欻然」也。「焚燒舍宅」者,煩惱為火燒心善根,眾苦為火焚[35]身樂受也。
「長者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下,第六、辨三乘根[36]性也。
[37]問:
五百人已[38]攝三乘根性,今何故重辨乎?
答:
前明五百通辨五道眾生,明有人天乘根性未必具三乘根性;今別明三十子,雖是五道所攝但別有三乘根性,故別說之。昔曾稟教生善,善從佛生,[39]詺善為子。以善目人,人受子名也。舊云:「十」譬聲聞,「二」十譬緣覺,「三十」譬菩薩,聲聞德少故數少,菩薩德多故數[40]多。[41]又云:十子易得如聲聞根性易得,乃至三十子難得譬菩薩根性難得。今並不同此二義,以「十」譬菩[42]薩,「二十」譬緣覺,「三十」譬聲聞。求大乘者少如一十,求緣覺稍多如二十,求聲聞[43]者轉多如三十。此釋出《華嚴經.賢首品》。又即如此經三根人,上根得解者少如身子一人,中根稍多如四大聲聞,下根轉多乃至五百也。
問:
何故無有一乘根性耶?
答:
三乘中大乘即是一乘根性。[44]又此中正明三乘機發,一乘機發在後,故今不說也。
問:
子有定數,何故言或至三十耶?
答:
凡有三義:一者、或開聲聞緣覺為二乘,或合為一小乘,以[45]開合不定所以言或。例如上「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修羅或開或合故有「乃至」之言。[46]二者、就昔三乘根性不定,如《大品》六十菩薩退為羅漢,迦葉本是緣覺根性,值佛故成聲聞,聲聞之人若不值佛即成緣覺,以不定故所以言或。三者、昔雖有三乘根性終並成菩薩,故復云「或」[1]也。
「長者見是大火」下,第二、明見火譬。[2]此譬所以來者,上歎佛德無不圓、累無不盡,今見[3]子累無不圓、德無不盡,故起大悲心也。
問:
見何等子起大悲耶?
答:
具見通別二子起大悲心:一者、通見五道眾生無樂有苦;二者、別見三十子昔曾稟化應得離苦,而背化起惑更受煮燒,故起悲也。
前〈方便品〉法說有三:一、能見;二、所見;三、起悲。今轉勢說法亦開為三:第一、明長者見火即大驚怖;二、自序己之已出;第三、傷子[4]之未[5]離。初[6]有三句,一、能見;二、所見;三、驚怖也。「是長者見[7]是」者,[8]將欲救難故前明見,即譬如來居法身地,以佛眼見眾生無樂有苦也。「是大火」下,第二、明所見。普燒三界故[9]稱「大火」也。「四面起」者,即是生老病死。《涅槃經》取[10]譬四山,[11]今譬之四面,生為東面,老為南面,病為西面,死為北面。「即大驚怖」者,第三、明驚怖。別據三十子而言者,昔經受化不應致火,故驚;迷著苦境恐慧命將盡成一闡提,所以怖也。通就六道眾生釋者,一往怛愕曰驚,定知是可畏之事稱怖,譬慈心一往與樂稱驚,次起悲[12]心拔苦為怖也。
「而作是念」下,第二、自序長者[13]己之已出。所以自[14]序之己出者,意在子之未[15]免也。「所燒之門」者,明所出處也。此[16]詺三界限[17]域為門,故後文云「今此三車皆在門外」,即其證也。
問:
此與前唯有一門何異?
答:
前取佛教通人出於三界[18]悟入[19]理故名為門,如後文云「以佛教門出三界苦」;今將所燒之言簡異前門,故知[20]詺三界以之為門。如世人總舉一宅名之為門,或稱一家或言一戶。今亦然也,以八苦為能燒,三界為所燒,故云「所燒之門」也。
「安穩得出」者,[21]昔日行道營出之時無有傾墜,故云「安穩得出」。是以《經》云「吾獨反其本原,自免而特出」。又《智度論》云「三乘出法各異,如三人在獄,自有穿[22]穴踰牆[23]壁,怖畏而出非安穩出,謂二乘出也。菩薩破三界獄、殺諸獄,[24]率與眾生共出,名安穩出也。
「而諸子等」下,第三、傷子之未免。「樂著」者,貪著五欲樂也。「嬉戲」者,[25]貪著五欲無所剋獲也。「不覺不知」者,前樂著即是貪愛,不覺不知所謂無明故,癡愛是生死本也。[26]不覺舍之垂崩,謂不覺無常也。不覺火起,謂不覺[27]眾苦也。一往[28]初不悟稱不覺,始終不悟稱不知,背失宿善為不驚,將殞慧命為不怖。又初不畏無常苦為不驚,始終不畏[29]稱不怖[30]也。「火來逼身苦痛切己」者,上為未受苦眾生作譬,今為受苦眾生設譬。老病死苦[31]燒身為逼身,貪瞋癡燒心為切己。又遭外苦為逼身,受內苦為切己。外苦者謂寒熱打[32]罵,內苦者謂四大不調百一病[33]惱也。「心不厭患無求出意」者,總序二種眾生無有[34]厭生死苦、求欲出三界也。
「是長者作是思惟」下,第三、救子不得譬。譬上[35]一乘化眾生不得也。[36]初總譬歎佛有樂無苦,次見火譬序眾生有苦無樂,今第三欲拔眾生之苦同佛無苦、與眾生之樂同佛有樂,但聖[37]人雖能[38]授,物不能受,故有此譬來也。又為釋疑故來,一乘既是真實,佛初出世何不即說。是故釋云:佛初成道即欲為說,但聖雖能授、物不堪受,故咎在眾生、過非佛也。據身而言,上見火[39]譬在法身地見眾生有苦無樂,今以本垂跡欲拔苦與樂也。據悲心[40]悲事明者,上見火譬明大悲內充,今明旋還赴救即悲事也。凡夫二乘雖有悲心而無悲事故名少悲,今有悲心兼有悲事故名大悲也。以小悲故名假相悲,以大悲故名真實悲。上〈方便品〉有三:初、明佛慧甚深、眾生根鈍,故不說法;二、梵王勸請;三、明假使欲說則有損無益,故違請息化。今轉勢說法開為二章:第一、作[41]大乘勸門化眾生不得譬,第二、作[42]大乘[43]誡門[44]化眾生不得譬。勸門者,謂歎法身功德也;誡門者,謂說生死過患也。又勸門即是大慈與樂也;誡門謂大悲拔苦也。[45]所以唯明二門者,佛[46]則有樂無苦,眾生則無樂有苦,此既總攝聖凡故但明斯二也。就勸門內有二思惟開為兩別:第一思惟、明佛能授大乘;第二思惟、明物不能受。[47]此與〈方便品〉二思惟異者,〈方便品〉初思惟不可以妙慧授與鈍根,第二思惟假[48]使強授有損無益。以轉勢不同故法譬為異,經師不應謂後譬必同前法也。「是長者作是思惟」者,總標思惟也。「[49]我身手有力」者,出所思惟事也。極智之體名為法身,即智之用稱之為手,能濟惑[50]反本名為有力。
問:
何故[1]身手有力?
答:
[2a]欲明佛初成道則能說一乘也。
[2b]「當以衣裓若以机案從舍出之」者,長者思惟身手有力,故能用衣裓及以机案從舍出子,如其無力則不能爾也。譬如來內有法身、[3]智[4]手外能,現通說法[5]從三界舍引出眾生,此即譬三輪也。作是思惟身手有力謂他心輪也;當以衣裓謂神通輪也;若以机案謂說法輪也。故下合喻云「當以神力及智慧力」,即其事也。
問:
何故前用神通、後明說法?
答:三世諸佛化物之宜,要前現通然後說法,是故此經序品之內明三輪前後,初入無量義定即他心輪,如身手有力;雨華動地放光現土即神通輪,謂衣裓也;從三昧起乃至一經[6]竟即說法輪,謂机案也。明乘權、乘實是所乘之法,譬如机也。[7]辨身[8]權、身實是能乘之人,喻之案也。[9]又二段經文各有衣裓机案,初章經現通為衣裓,一乘因如机,一乘果如案;後章經亦有衣裓机案,〈多寶〉、〈涌出〉二品是現通,謂衣裓;說長壽之因如机,說長壽之果如案也。又以二事配經兩段者,初明乘權乘實譬如机案,即說法輪;後辨身權身實短長適化,謂神通輪,譬如衣裓,衣裓者衣衿也。救子之苦出父衿[10]裓,故前以衣衿為喻也。机案者,父[11]足所履為机,父身之所憑為案也。
「復更思惟下」,[12]第二,前思惟明聖能授,此思惟辨物不能受。又開三別:一、思惟理妙;二、思惟鈍根;三、思惟不可以妙理授與鈍根。初思惟[13]理妙者,外譬長者思惟門,有三事:[14]一、明唯有一門;二者、明門復窮狹;三、思惟門之[15]極少。內合唯有一門者,唯一至理也。至理無二故稱為一,極妙虛通目之[16]為[17]門,不[18]容凡夫愛[19]見故稱為狹,不受二乘斷[20]常目之為小。又不容凡夫二乘斷常故稱為狹,亦不受有所得大乘菩薩[21]目為小也。此約人以釋狹小義也。又至理不容言語則言語道斷稱之為狹,不容心行則心行處滅目之為小。又橫絕百非故稱為狹,[22]竪超四句目[23]之為小也。「諸子幼稚未有所識戀著戲處」下,第二、思[24]惟子。有三義:一者、幼稚;二、未有所識;三、戀著戲處。對上門亦有三義也:善根微弱[25]為幼稚;未能識法身功德、生死過患名未有所識;纏綿五欲名戀著戲處。[26]合此三句為二:初句、明有善;後二句、明有惡。[27]善有二義:初發心為幼,觀解微弱稱稚也。惡有二義者,未有所識名之為癡,戀著戲處名之為愛,謂具癡愛也。「或當墮落為火[28]所燒」者,第三、思惟明不[29]得化也。門具三義,子[30]亦具三義,若裹之以衣裓、擎之以机案,非唯不得子出,翻更令子墮落為火所燒,內合亦爾。至理微妙眾生鈍根,若以妙理授於鈍根[31]則不能悟解,非但不[32]出生死,反[33]生誹謗也。
[34]問:
佛知鈍根定謗大法,何故稱或當墮落耶?
答:
據初成道時大機未熟,是故起謗。至靈山之會改於小執則能信受,以根性不定故稱或也。
問:
今文辨唯有一門而復狹小,與前文唯有一門[35]有何異耶?
答:
有人言:初總以大[36]小教為一門,後但以大乘教為一門。有人言:今文辨一門亦具大小教,唯有一門與上義同,而復狹小別明大乘門也。如直是一門已難得出,況復狹小耶?直是佛法已難信解,況復大乘豈易了耶?今謂此二釋並成難解,衣裓机案既已譬教,云何復以一門喻教?復何得以衣裓机案之教從佛教門而[37]出子耶?今明如前釋之,此中用理為門,以衣裓机案為教也。門既狹小,不可以衣裓机案從門出子;理既微妙,不可現通說法令物悟理也。
問:
長者身手有力,何故不提子出耶?
答:
身手譬內智照機,衣裓机案譬現通說法外用,但得以外用化物,不得用內智化物也。
「我當為說怖畏之事」下,第二、明誡門說大乘化物不得也。[38]就譬而言,以衣裓机案出子不得,今直說怖畏之事令子速出;前說法身功德既[39]不信受,[40]今說生死過患[41]令出三界也。
[42]問:
誡、勸二門,何故前勸後誡[43]也?
答:
勸門為本,誡門為末,諸佛出世本為開佛知見,但眾生不解故後方辨生死過患[44]也。又佛慧難解、生死過患易知,故前說所難,後陳所易。
此句總標欲說怖畏之事也。「此舍已燒宜時疾出」者,正明怖畏之事也。以有陰身,則以為老病死火燒身、三毒火燒心也,故言此舍以為大火所燒也。「[45]無令為火之所燒害」者,上雖明二火已燒,但燒而未害;今恐為二火所害,故誡之。若恣此二火則燒滅善根,害法身、斷慧命也。「如所思惟具告諸子」者,前句辨內心思惟,此明假設為說怖畏也。「父雖[1]怜愍善言誘喻」者,此明無機不受誡門說也。怜其無樂愍其有苦,誘之以[2]法譬之以事。怜愍據內心,善言誘喻約外言說法也。「而諸子等樂著嬉戲」者,明諸子樂著生死五欲樂也。「不肯信受」者,不信生死是無常苦也。《[3]瑞應經》云「設當為說[4]万物無常天下皆苦,正言似反,誰肯信者,勞苦我爾,不如早取泥洹也。」「不驚不畏」者,初不畏生死為不驚,終不[5]怖故[6]為不畏也。「亦復不知何者是火」者,不識老病死為燒身火,三毒為燒心火也。「何者是舍云何為失」者,不知三界為通舍、五陰為別舍,不知由[7]妄想之失故起身心二火,[8]即妄想是二火之根。「但東西走戲」者,舊云:南北為縱,東西[9]是橫,明諸[10]子橫理用心也。今謂夫立[11]宅則東西無門,但開門向南,[12]以東西無門則背理走戲故無出義,[13]若背北向南則背惑向理便有出義,故不云南北走戲也。又若南北走者,父在門外子便有從父之理、父便有化子之義,非謂無機也。遊心愛見故稱為走,無[14]所剋獲[15]名為戲也。「視父而已」者,初雖不信,但[16]會有向理之分,故云視父;未能[17]行修,故稱[18]而[19]已。
「爾時長者」下,第四、三車救子得譬。所以有此譬來者,既一乘化之不從,無容捨而不救,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則從實起權,[20]亦是隱實顯權。又上即是衣裓机案,以有物出子不得;今虛指門外,以無物出子得也。[21]然如來所得法無虛無實,以無虛無實故能說虛實並實,不得云無實無虛,故虛實並虛也。有物者,道理唯有一乘也;無物者,道理無二乘也。又衣裓机案以父物救子不得,謂一乘是如來所[22]行。《涅槃經》[23]云「復有一行,是如來行,所謂大乘大涅[24]槃」。今明三車是子物,救子得。三車是眾生所乘,故名子物。《釋論》及《攝大乘論》云「佛乘是自乘,二乘是他乘」,[25]即此經云「佛自住大乘」,故知二乘是子所住也。若[26]就身而言者,見火譬謂法身也,救子[27]不得譬謂舍那[28]報身也,三車引子譬即釋迦化身也。此譬上三乘化眾生得也。上文有三:一、念欲起三乘之化;二、說三乘教;三、[29]明得益。今轉勢說法,開文[30]有四:一、知子宿好譬;二、為說三車譬;三、諸子信受出宅譬;四、見子[31]免難歡喜譬。
初文又[32]有三:一、明不出為損;二、欲設出方;三、知子宿好。「此舍[33]已為大火所燒」者,三界之舍[34]正為身心二火所燒。「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所[35]焚」者,上直明燒,今明為火所[36]害,即不出為損也。
問:
[37]子不出,可為火害,父前[38]已出,云何被燒[39]耶?
[a]答:
[b]有人言:如來若不以三乘化之令出宅者,眾生善根不生、無紹佛種,如子被燒,如來化工於是亦絕,若父被火害。有人言:眾生病故菩薩亦病,眾生燒[41]故如來亦燒。今謂此經始[42]末正歎父已免燒、[43]子未離火,與《淨名經》來意為異,故此二釋未可[44]全依。今文意在明子,而言父者,此[45]據因時為論耳。我昔亦在宅中,若不時出則為火害,以時出故[46]免火[47]宅也;子[48]亦應爾,時出[49]則免,不[50]時出則不免。[51]時者,如來本在三界,但以機發,應出之日應時即出故得免火;眾生機發之時而不出還,復受苦也。「我今當設方便」下,第二、欲設出方。即是知病識藥,無三說三,故名方便也。「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下,第三、正知子宿好。「先心」者,過去各有行願也。「所好」者,現在欲樂也。「種種珍玩[52]琦異之物[53]情必樂著」者,三乘於惑者為珍玩,望一乘為琦異。[54]又三乘是出世之法,異於世[55]法故名琦異也。「而告之言」下,第二、正為說三車譬。文有四句:一、稱歎三車;二、[56]示車處;三、[57]勸令速出;四、保與不虛。此並譬趣鹿[58]苑說三乘教也。「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者,三乘聖果並是出世間法,世間所無故稱希有難得也。「汝若不取後必憂悔」者,[59]聖雖為說,恐物不能信行,故發後悔之言也。機發值佛而不修道取聖果者,後必憂悔也。
「如此種種」下,第二、示車處。「種種」者,《注經》云「種種在三乘之前,即人天乘也」。有人言:就一一車中復有三明六通十智八解,故[60]言種種。「羊車鹿車牛車」者,菩薩化世,聲聞從師,並居人間之類,故[61]如牛羊;緣覺進不化世、退不從師,喻之[62]如鹿,以表山林之[63]流。又釋羊之為[64]獸其性遲鈍,譬於聲聞;鹿性[65]捷疾譬於緣覺;牛力強壯引重之遠,譬於菩薩。又解[66]羊形小譬小乘,鹿形處中譬中乘,牛形大譬菩薩[1]乘也。
[2]問:
為約三智明三車優劣,為約三斷耶?
答:
有人言:具約智斷優劣,聲聞但斷正使,緣覺斷小習,菩薩結習[3]俱傾。今謂中乘斷習經論無文,但取智有優劣譬三車不同耳。
「今在門外」者,門者宅也。立此三車同[4]止生[5]死外,所以然者,三果雖異惑盡[6]義[7]同,故同在門外。又三乘人所得法謂數滅無為及盡、無生二智。《[8]注經》云「六法為聖果體,謂無漏五陰及數滅無為,並在生死外也。[9]然羅漢報身實在界內,以人從法,亦得[10]名羅漢為出界外;[11]以法從人,人在界內,亦得云羅漢在三界內也。若身法各分則內外兩屬,初果所得無漏,則非三界所繫法,例此可知也。」「可以遊戲」者,明用車意也。疑者云:若是因乘可有運出三界用,今已出三界,何用乘為是?故釋云:可以遊戲,遊戲[12]者適悅也。生死往來馳騁五道[13]踐涉艱辛,聖果[14]望之故言遊戲也。「汝等於此」下,第三、勸[15]速出。令[16]三乘人懃精進,速斷煩惱得出三界。實是出去而[17]言出來者,以內望外為去,以外觀內為來也。「隨汝所欲」下,第四、明保與不[18]虛。
「爾時諸子」下,第三、諸子[19]受化譬。即譬上「便有阿羅[20]漢法僧差別名」,三乘人得益也。「適其願故」者,既知機而說,教必稱機,故云適其願也。「心各勇銳」者,前明教稱機,[21]今明機信教,既起信心即欲修行,義言[22]勇銳也。勇者[23]募進也。銳者利也。「互相推排」者,前既有信心,今明慇懃精進也。「競共馳走」者,上既明精進,此正明觀四諦理也。觀苦斷集如競[24]共馳[25]走,證滅修道譬[26]諍出火宅。有人言:心各勇銳此明外凡夫位,即七方便中前三方[27]便聞思慧[28]位也。互相推排謂內凡夫位,即四善根[29]即修慧位也。競共馳走三果學人位也。諍出火宅無學位也。故凡有內外聖有學無學也。
「是時長者」[30]下,第四、父見子[31]免難歡喜譬也。「安穩得出」者,見諸子修行之時無有退轉,得出三界分段生[32]死。「皆於四衢道中」者,《增一阿含》云「[33]四諦譬四[34]衢,斷四諦下惑盡[35]通達四諦,如路之四達為衢」。「露地」者,既斷四諦下正使盡[36]亦無蓋纏,故稱[37]露地也。「而坐」者,因中修行如馳走,得果究竟為安坐。[38]又馳騁生死稱行,今得聖果為坐也。「無復障礙」者,三障斯[39]亡無復累之能礙,故云無障礙也。[40]又於四衢露地而坐,欲顯三界外無三車[41]可登故也。又向在三界舍,今已出舍名[42]為露地,下偈中[43]空地亦爾。「其心泰然歡喜踊躍」者,[44]上明見子免難,今辨父心歡喜,以初[45]見在火宅故憂,今見出[46]火宅故喜。如眾生病故菩薩病,眾生病[47]𡀍菩薩[48]病𡀍也。[49]
問:
〈方便品〉云「今我喜無畏」,與此文明喜何異耶?
答:
〈方便品〉明說小不稱佛意故憂,見大機發稱佛意故喜;此文明見在火宅故憂,見出火宅得小果故喜也。
法華義疏卷[50]第五
永仁甲午蕤賓下旬,印板訖功,孝行作福,沙彌道尊希受爪上人命、𠝶得髻中明珠,豈誰不尊重恭敬哉!而《義疏》刻錭,蓋檀越合力,四恩法界平等施迴矣。
都幹緣沙門 素慶謹誌
校注
[0511008] 法華…吉藏撰【大】,〔-〕【聖乙】 [0511009] 卷【大】,卷之【甲】 [0511010] 七【大】,八【聖乙】 [0511011] 慧【大】下同,惠【聖乙】下同 [0511012] 大【大】,佛【聖乙】 [0511013] 夭【大】,犮【甲】 [0511014] 乃【大】,〔-〕【聖乙】 [0511015] 經【大】,〔-〕【聖乙】 [0511016] 也【大】,也然【聖乙】 [0511017] 言多【大】,之言【聖乙】 [0511018] 語【大】,之語【聖乙】 [0511019] 曰【大】,云【聖乙】 [0511020] 引【大】,〔-〕【聖乙】 [0511021] 目【大】,目之【聖乙】 [0511022] (但經…非無)五十三字【大】,〔-〕【聖乙】 [0511023] 金【大】,金石譬之如金【聖乙】 [0511024] (初周…名耶)十四字【大】,〔-〕【聖乙】 [0511025] 通【大】,通通【聖乙】 [0511026] 稱【大】*,秤【聖乙】* [0511027] 問【大】,〔-〕【聖乙】 [0511028] (有八…云譬)九十二字【大】,〔-〕【聖乙】 [0511029] 定【大】*,空【聖乙】* [0512001] 以譬【大】,譬以【聖乙】 [0512002] 非法非譬故【大】,〔-〕【聖乙】 [0512003] 也【大】,〔-〕【聖乙】 [0512004] 卷【大】,在卷【聖乙】 [0512005] 喻【大】,喻品【聖乙】 [0512006] 品【大】,〔-〕【聖乙】 [0512007] 解【大】,悟【聖乙】 [0512008] 別【大】,則【聖乙】 [0512009] 文【大】,文既【聖乙】 [0512010] 今【大】,又今【聖乙】 [0512011] 在【大】,〔-〕【聖乙】 [0512012] 以上聖本缺 [0512013] (所以…領悟也)五十字【大】,〔-〕【聖乙】 [0512014] 應病授藥緣稱教故【大】,〔-〕【聖】 [0512015] 陣【大】,陳【聖】【甲】 [0512016] 須【大】,復【聖乙】 [0512017] 始【大】,初【聖】 [0512018] (又小…小人今)百三字【大】,又【聖乙】 [0512019] 印【大】*,引【聖】* [0512020] 情【大】,請【聖】 [0512021] 則【大】,即【聖】 [0512022] 人【大】,〔-〕【聖】 [0512023] 人【大】,〔-〕【聖】【聖乙】 [0512024] 父【大】,文【聖】 [0512025] (小人…述解)十八字【大】,〔-〕【聖乙】 [0512026] 空【大】,虛【聖】 [0512027] (又自…自述也)三十五字【大】,〔-〕【聖乙】 [0512028] 兩【大】,二【聖】 [0512029] 貌【大】,息【聖乙】 [0512030] 豫【大】,預【聖乙】 [0512031] 極【大】,惣【聖乙】 [0512032] 注經【大】,住【聖乙】 [0512033] 歡喜【大】,難【聖乙】 [0512034] 喜【大】,喜心【聖】 [0512035] (有人…放樂也)八十八字【大】,〔-〕【聖乙】 [0512036] 論【大】,說【聖乙】 [0512037] 能【大】,〔-〕【聖乙】 [0512038] 瞻【大】,聞【聖乙】 [0512039] 是【大】,〔-〕【聖乙】 [0512040] 瞻【大】*,𭧱【聖乙】* [0512041] 仰【大】,〔-〕【聖乙】 [0512042] 候【大】,侯【聖】 [0512043] 得【大】,歡【聖乙】 [0512044] 也【大】,〔-〕【聖乙】 [0512045] 也【大】*,〔-〕【聖】* [0512046] 宜【大】,通【聖乙】 [0512047] 喜【大】,歡喜【聖乙】 [0512048] 則【大】*,即【聖】* [0512049] 者【大】,音【聖】 [0512050] (別明…向序)九字【大】,上明所【聖乙】 [0512051] 受【大】,授【聖乙】 [0512052] 大小【大】,〔-〕【聖乙】 [0512053] 論【大】,明【聖乙】 [0512054] 明【大】,〔-〕【聖乙】 [0512055] 而【大】,〔-〕【聖乙】 [0512056] 己【大】,我【甲】 [0513001] 舊【大】,昔【聖乙】 [0513002] 由【大】,猶【聖乙】 [0513003] 佛【大】,佛也【聖乙】 [0513004] 樹下【大】,〔-〕【聖乙】 [0513005] 疑【大】,疑事【聖乙】 [0513006] 法性者【大】,〔-〕【聖乙】 [0513007] 法性【大】,〔-〕【聖】 [0513008] 觀【大】,〔-〕【聖乙】 [0513009] 種【大】,〔-〕【聖】 [0513010] (問身子…同聞法性)百四十六字【大】,〔-〕【聖乙】 [0513011] 初【大】,〔-〕【聖】 [0513012] 是我等【大】,然是我【聖】【聖乙】 [0513013] 也【大】,〔-〕【聖】【聖乙】 [0513014] 三【大】,覆【聖乙】 [0513015] 我等【大】,方【聖】 [0513016] 謂【大】,〔-〕【聖乙】 [0513017] 等【大】*,〔-〕【聖乙】* [0513018] 勉【大】,勉斯【聖乙】 [0513019] 上【大】,前【聖乙】 [0513020] 一心【大】,正【聖乙】 [0513021] 佛【大】,佛也【聖】【聖乙】 [0513022] 階【大】,以階【聖乙】 [0513023] 有【大】,〔-〕【聖乙】 [0513024] 所以在己也【大】,〔-〕【聖乙】 [0513025] 道【大】,法【聖】【聖乙】 [0513026] 鬢【大】,鬚【聖乙】 [0513027] ((問成…人也))九十四字=((世尊))二字 [0513028] 沙【大】,娑【聖】 [0513029] 喜【大】,今喜【聖乙】 [0513030] 夜【大】,夜者【聖】【聖乙】 [0513031] 明無時不爾【大】,〔-〕【聖乙】 [0513032] 也【大】,〔-〕【聖】,耶【聖乙】 [0513033] 喜生【大】,生【聖】,生【聖乙】 [0513034] 既疑悔【大】,疑既悔故【聖】 [0513035] (又據…大耶)六十四字【大】,〔-〕【聖乙】 [0513036] 言【大】,而言【聖】 [0513037] 大【大】,〔-〕【聖乙】 [0513038] (疑通…中說也)四十四字【大】,〔-〕【聖乙】 [0513039] 教理【大】,理教【聖】 [0513040] 泰【大】,太【聖乙】 [0513041] (憂悔…安穩也)十七字【大】,〔-〕【聖乙】 [0513042] 含【大】,登【聖乙】 [0513043] 悔【大】,〔-〕【聖】 [0513044] 四【大】,〔-〕【聖乙】 [0513045] 果【大】,果四【聖乙】 [0513046] 佛【大】,〔-〕【聖乙】 [0513047] 章【大】,〔-〕【聖乙】 [0513048] 教【大】,口生者從佛教【聖乙】 [0513049] 故云從佛口生【大】,〔-〕【聖乙】 [0513050] 化【大】,花【聖乙】 [0513051] 生【大】,〔-〕【聖乙】 [0513052] (故毘…其事也)百九十八字【大】,〔-〕【聖乙】 [0513053] 生【大】,生教生【聖】 [0513054] 理【大】,從理【聖】 [0513055] 時【大】,〔-〕【聖】 [0513056] 思【大】,聞思【聖】 [0514001] 就初有三【大】,〔-〕【聖】【聖乙】 [0514002] 意【大】,〔-〕【聖】【聖乙】 [0514003] 解昔所得即是大乘【大】,〔-〕【聖乙】 [0514004] 乘【大】,〔-〕【聖乙】 [0514005] (又前…歡喜也)二十二字【大】,〔-〕【聖乙】 [0514006] 已【大】,既【聖】 [0514007] 甚【大】,其【聖乙】 [0514008] 以解…歎佛也【大】,〔-〕【聖乙】 [0514009] 以【大】,已【聖】 [0514010] 自【大】,下半自【聖乙】 [0514011] 惱【大】,悔【聖乙】 [0514012] 歎【大】,歎佛【聖乙】 [0514013] 序【大】*,頌【校異-聖】* [0514014] 是初【大】,〔-〕【聖】,初【聖乙】 [0514015] 頌【大】,〔-〕【聖】 [0514016] 從【大】,〔-〕【聖乙】 [0514017] 耶【大】,文耶【聖】【聖乙】 [0514018] 〔答舊…乃大同〕二十六字-【聖乙】 [0514018a] 答【大】,〔-〕【聖乙】 [0514018b] (舊…乃大同)二十五字【大】,〔-〕【聖乙】 [0514019] 偈【大】,〔-〕【聖乙】 [0514020] 一【大】,一段【聖乙】 [0514021] 文【大】,〔-〕【聖乙】 [0514022] 乘為【大】,〔-〕【聖】【聖乙】 [0514023] 又【大】,文【甲】 [0514024] 生【大】,〔-〕【聖乙】 [0514025] (欲明…表之也)二十四字【大】,〔-〕【聖乙】 [0514026] 下【大】,〔-〕【聖】【聖乙】 [0514027] 標自傷自嘆【大】,序歎息【聖】 [0514028] 自嘆【大】,歎息【聖乙】 [0514029] 誤【大】,悟【聖乙】 [0514030] 欺【大】,斯【聖乙】 [0514031] 出【大】,釋【聖乙】 [0514032] (以互…兩說也)十一字【大】,〔-〕【聖乙】 [0514033] 其當果【大】,當【聖乙】 [0514034] (又上…兩密德)十三字【大】,〔-〕【聖乙】 [0514035] 以【大】,以故【聖乙】 [0514036] 小大【大】,大小【聖乙】 [0514037] 歎【大】,〔-〕【聖乙】 [0514038] 歎【大】,歎佛【聖乙】 [0514039] 法【大】,法性【聖】,〔-〕【聖乙】 [0514040] (所以…故悔耳)三十七字【大】,〔-〕【聖乙】 [0514041] (問長行…現文耳)八十七字【大】,〔-〕【聖乙】 [0514042] 接【大】,𧚪【聖乙】 [0514043] 於【大】,自【聖乙】 [0514044] (前辨…名聞果)十九字【大】,〔-〕【聖乙】 [0514045] 弘【大】,強【甲】 [0514046] 云【大】,〔-〕【聖乙】 [0514047] 云【大】,〔-〕【聖】 [0514048] ((答有…勝德耳))二十四字=((生))一字【聖乙】 [0514048a] 答【大】,生【聖乙】 [0514048b] (有人…勝德耳)二十三字【大】,〔-〕【聖乙】 [0514049] 第二【大】,〔-〕【聖】【聖乙】 [0514050] 偈【大】,偈謂【聖】 [0515001] 有【大】,者【聖乙】 [0515002] (問身…此事也)四百十二字【大】,〔-〕【聖乙】 [0515003] 名同【大】,同名【聖】 [0515004] 疑【大】,〔-〕【聖】 [0515005] 懸【大】*,玄【聖】* [0515006] 所【大】,〔-〕【聖】 [0515007] 一【大】,二【甲】 [0515008] 後【大】,復【聖】 [0515009] 今【大】,令【聖】 [0515010] 由【大】,猶【聖】 [0515011] 由【大】,猶【聖】 [0515012] 已【大】,以【聖】 [0515013] 序【大】,序昔【聖乙】 [0515014] 眾【大】,眾生【聖乙】 [0515015] 令【大】,合【聖乙】 [0515016] 初【大】,初明【聖乙】 [0515017] 先【大】,前【聖乙】 [0515018] 悔【大】,悔之【聖】 [0515019] 本仕【大】,事【聖乙】 [0515020] 仕【大】,事【聖】 [0515021] 二百五十人【大】,〔-〕【聖乙】 [0515022] 子【大】,子故身子【聖】 [0515023] 師【大】,歸【聖】 [0515024] 知【大】,智【聖】 [0515025] 此【大】,〔-〕【聖乙】 [0515026] 半行【大】,行半【聖乙】 [0515027] 也智【大】,〔-〕【聖】 [0515028] 初【大】,〔-〕【聖】 [0515029] 舍【大】,〔-〕【聖乙】 [0515030] 時佛【大】,〔-〕【聖乙】 [0515031] 其【大】,〔-〕【聖乙】 [0515032] 謂【大】,諸【聖】 [0515033] 爪【大】,眾【聖乙】 [0515034] 在【大】,處【聖】 [0515035] 悟【大】,解【聖】【聖乙】 [0515036] 也【大】,〔-〕【聖乙】 [0515037] 喜【大】,〔-〕【聖】 [0515038] 開【大】*,聞【聖乙】* [0515039] 生疑【大】,疑生【聖乙】 [0515040] 故【大】,故佛【聖乙】 [0515041] 半【大】,句【聖乙】 [0515042] 教【大】,形【聖乙】 [0515043] 半是【大】,句【聖乙】 [0515044] 形【大】,教【聖乙】 [0515045] 但【大】,〔-〕【聖乙】 [0515046] 疑【大】,〔-〕【聖乙】 [0515047] 理【大】,明理【聖乙】 [0515048] 教【大】,三乘教【聖乙】 [0515049] 教【大】,一乘教是【聖】【聖乙】 [0515050] 即【大】,則【聖乙】 [0515051] 二【大】,〔-〕【聖乙】 [0515052] 佛以【大】,以佛【聖】 [0515053] 以【大】,〔-〕【聖乙】 [0515054] 正辨…正四偈【大】,〔-〕【聖乙】 [0515055] 初一行【大】,一偈【聖乙】 [0515056] 行【大】,偈【聖乙】 [0515057] 順【大】,慎【聖乙】 [0515058] 半【大】,上半【聖乙】 [0516001] 危【大】,色【聖乙】 [0516002] 海之【大】,之海【聖乙】 [0516003] 曠【大】,廣【聖】 [0516004] 則【大】*,即【聖】* [0516005] 今【大】,〔-〕【聖乙】 [0516006] 門【大】,〔-〕【聖乙】 [0516007] 耶【大】,也【聖乙】 [0516008] 遠【大】,迷【聖乙】 [0516009] 是【大】,〔-〕【聖乙】 [0516010] (又身…迷本也)百四十一字【大】,〔-〕【聖乙】 [0516011] 便【大】,〔-〕【聖】【甲】 [0516012] 擇【大】,釋【聖】 [0516013] 第【大】,此第【聖】 [0516014] (所以…魔說也)十九字【大】,〔-〕【聖乙】 [0516015] 結【大】,結耶【聖】 [0516016] 網【大】,細【聖乙】 [0516017] 三【大】,三身子自悔過【聖乙】 [0516018] 軟【大】,濫【聖】 [0516019] 音【大】,音者【聖乙】 [0516020] 法【大】,能【聖】 [0516021] 舉【大】,舉後【聖】 [0516022] 大段【大】*,〔-〕【聖】* [0516023] 成【大】*,誠【聖乙】* [0516024] 疑【大】,疑心【聖乙】 [0516025] (又身…二乘也)百八字【大】,〔-〕【聖乙】 [0516026] 二乘【大】,二乘今二乘【聖】 [0516027] 乘【大】*,〔-〕【聖】* [0516028] 宣【大】,〔-〕【聖乙】 [0516029] (又授…告眾也)五十五字【大】,〔-〕【聖乙】 [0516030] 眾【大】,〔-〕【聖】 [0516031] 始終【大】,終始【聖】 [0516032] 乘【大】,〔-〕【聖乙】 [0516033] 二【大】,一【聖乙】 [0516034] 還【大】,〔-〕【聖】 [0516035] 乘【大】*,〔-〕【聖】【聖乙】* [0516036] 受【大】,隨受【聖乙】 [0516037] 緣【大】,緣今明緣【聖乙】 [0516038] 眠【大】,眼【聖乙】 [0516039] 則有【大】,有即【聖】 [0516040] 覺【大】,學【聖】,覺之【聖乙】 [0516041] 億【大】,〔-〕【聖】【聖乙】 [0516042] 釋身子得就【大】,〔-〕【聖】,明身子得就【聖乙】 [0516043] 就【大】,〔-〕【聖乙】 [0516044] 第二【大】,〔-〕【聖】 [0516045] 棄【大】,忘【聖乙】 [0516046] 河【大】,事【聖乙】 [0516047] 聞【大】,〔-〕【聖】 [0516048] (法華…大行也)十九字【大】,〔-〕【聖乙】 [0516049] 法【大】,法花【聖乙】 [0516050] 授記【大】,受說【聖乙】 [0516051] 未【大】,〔-〕【聖】 [0516052] 授【大】*,受【聖乙】* [0516053] 為聲聞【大】,聲【聖】 [0516054] 所【大】,自【聖乙】 [0516055] 信【大】,領悟信【聖乙】 [0516056] 解若【大】,若其【聖乙】 [0516057] (由解…往生也)百四十七字【大】,也二者發物往生淨土之志【聖乙】 [0516058] 得【大】,即【聖】 [0516059] 心【大】,〔-〕【聖乙】 [0516060] 受【大】,授【聖】 [0516061] 願【大】,願隨【聖乙】 [0517001] 令【大】,〔-〕【聖乙】 [0517002] 土【大】,〔-〕【聖乙】 [0517003] 〔問授…故得記〕七十一字【聖乙】 [0517004] 明【大】,略【聖乙】 [0517005] 行【大】,〔-〕【聖乙】 [0517006] (行因…久近也)二百十五字【大】,初明修因時節【聖乙】 [0517007] 修【大】,修行【聖】 [0517008] 下【大】,〔-〕【聖】 [0517009] 一念【大】,〔-〕【聖】 [0517010] 了【大】,了悟【聖】 [0517011] 故【大】,故知【聖】 [0517012] 植【大】,殖【聖乙】 [0517013] 成【大】,減【聖乙】 [0517014] 得【大】,〔-〕【聖乙】 [0517015] 果【大】,〔-〕【聖】 [0517016] 紹【大】,結【聖】 [0517017] 如智【大】,智如度【聖】 [0517018] 淨【大】,淨土【聖】 [0517019] (又釋…佛名)四十四字【大】,〔-〕【聖乙】 [0517020] 供養【大】,養供【聖】 [0517021] 領【大】,〔-〕【聖乙】 [0517022] 信【大】,住信【聖】 [0517023] 耶【大】,也【聖】 [0517024] (問諸…記之也)九十一字【大】,〔-〕【聖乙】 [0517025] 離垢【大】,垢離【聖】 [0517026] (果也…淨穢耳)二十字【大】,也【聖乙】 [0517027] 後【大】,復【聖】【聖乙】 [0517028] (然心…故稱淨)十七字【大】,〔-〕【聖乙】 [0517029] 垢約悟【大】,〔-〕【聖】 [0517030] 正【大】,政【聖乙】 [0517031] 文又二【大】,〔-〕【聖】 [0517032] 土【大】,〔-〕【聖乙】 [0517033] 又二【大】,〔-〕【聖】 [0517034] 尖【大】,小大【聖乙】 [0517035] 寶【大】,實【聖乙】 [0517036] 餓【大】,饉【聖】 [0517037] 故【大】,〔-〕【聖乙】 [0517038] 也【大】,〔-〕【聖乙】 [0517039] 後【大】,從後【聖】 [0517040] 果【大】,〔-〕【聖乙】 [0517041] 為【大】,〔-〕【聖乙】 [0517042] 諸【大】,〔-〕【聖乙】 [0517043] 惡【大】,〔-〕【聖乙】 [0517044] 身子【大】,而【聖】 [0517045] (問身…三乘眾也)百七十一字【大】,身子以本願故說三乘各有其所以也【聖乙】 [0517046] 乘【大】,世【聖】 [0517047] 厭之【大】,厭之厭之【聖】 [0517048] 厭之【大】,〔-〕【聖】 [0517049] 釋【大】,〔-〕【聖】 [0517050] 劫【大】,劫者【聖乙】 [0517051] 也【大】,者【聖乙】 [0517052] 碧【大】,玉【聖乙】 [0517053] 但【大】,〔-〕【聖乙】 [0517054] 下【大】,〔-〕【聖乙】 [0517055] 者【大】,下【聖】,〔-〕【聖乙】 [0517056] 定【大】,空【聖乙】 [0518001] 感【大】,〔-〕【聖】【聖乙】 [0518002] 業【大】,葉【聖乙】 [0518003] 勸【大】,〔-〕【聖乙】 [0518004] 者【大】,者之【聖】【聖乙】 [0518005] 沒【大】,謝【聖乙】 [0518006] 續【大】,〔-〕【聖】 [0518007] 則【大】,〔-〕【聖乙】 [0518008] 承【大】,永【聖乙】 [0518009] 也【大】,之也【聖乙】 [0518010] 論【大】,論云【聖】 [0518011] 儀【大】,議【聖乙】 [0518012] 初【大】,二三【聖乙】 [0518013] 何故【大】,云何【聖】 [0518014] 故【大】,〔-〕【聖乙】 [0518015] 小大【大】,大小【聖】 [0518016] 劫【大】,劫也【聖乙】 [0518017] 得果中【大】,〔-〕【聖】,中【聖乙】 [0518018] 紹【大】,結【聖】 [0518019] 中【大】,中所列【校異-原】 [0518020] 何【大】,何品【聖乙】 [0518021] 也【大】,也何以知然【校異-原】,也何以知然【聖】 [0518022] 故【大】,〔-〕【聖乙】 [0518023] (根問…勝於聖)百十二字【大】,也【聖】 [0518024] 由【大】*,猶【聖】* [0518025] 有【大】,〔-〕【聖】 [0518026] 弘【大】,引【聖乙】 [0518027] (信解…財上佛)十七字【大】,〔-〕【聖乙】 [0518028] 品【大】,品明【聖】【聖乙】 [0518029] 前【大】,〔-〕【聖】【聖乙】 [0518030] 餘【大】,〔-〕【聖乙】 [0518031] 法【大】,淨【聖乙】 [0518032] 罪【大】,罪又【聖乙】 [0518033] 被【大】,披【聖乙】 [0518034] (捨三…一二也)七字【大】,〔-〕【聖乙】 [0518035] 羞耳【大】,著身【聖乙】,著耳【聖】 [0518036] 前【大】,文又二前【聖乙】 [0518037] 衣【大】,〔-〕【聖乙】 [0518038] 解【大】,悟【聖】【聖乙】 [0518039] 內【大】,〔-〕【聖】 [0518040] (又身…迴轉)九字【大】,〔-〕【聖乙】 [0518041] 歡【大】,〔-〕【聖乙】 [0518042] (又初…法二緣)三十五字【大】,〔-〕【聖乙】 [0518043] 緣【大】,緣也【聖】 [0518044] 古經為立陰【大】,〔-〕【聖乙】 [0518045] 云【大】,師云【聖】,言【聖乙】 [0518046] 非是立也【大】,〔-〕【聖乙】 [0518047] 後【大】,晚【聖】【聖乙】 [0518048] (又一…云眾也)十二字【大】,〔-〕【聖乙】 [0518049] 各眾多【大】,各有多眾【聖】 [0518050] 苦【大】*,若【聖乙】* [0518051] 則【大】,即【聖乙】 [0518052] 周【大】,用【聖乙】 [0518053] 也問何【大】,何問【聖】 [0518054] (問何…生滅也)二十二字【大】,〔-〕【聖乙】 [0518055] (問何故…不生不滅也)六百十三字【大】,〔-〕【聖乙】 [0518056] 不【大】,〔-〕【聖】 [0519001] 無生滅【大】,〔-〕【聖】 [0519002] 也【大】,耶【聖】 [0519003] 不生【大】,〔-〕【聖】 [0519004] 故【大】,故云【聖】 [0519005] 生【大】,生故【聖】 [0519006] 滅【大】,滅故【聖】 [0519007] 云【大】,〔-〕【聖】 [0519008] 通【大】,道【聖】 [0519009] 歡【大】,〔-〕【聖乙】 [0519010] 述得【大】,得述【聖】 [0519011] 領【大】,下領【聖】【聖乙】 [0519012] 解【大】,領【聖乙】 [0519013] 二【大】,三【聖乙】 [0519014] 三【大】,二【聖乙】 [0519015] (所以…為授記)八十八字【大】,〔-〕【聖乙】 [0519016] 四【大】,此四【聖】 [0519017] 相應則【大】,應即【聖】 [0519018] 身子【大】,〔-〕【聖】 [0519019] 佛【大】,〔-〕【聖】 [0519020] 又【大】,有【聖】 [0519021] 解【大】,悟【聖乙】 [0519022] 凡有二義一者【大】,〔-〕【聖乙】 [0519023] 自【大】,〔-〕【聖】 [0519024] 陳【大】,領【聖乙】 [0519025] (二者…落漠也)二十字【大】,〔-〕【聖乙】 [0519026] 得【大】,得得【聖】 [0519027] 請假【大】,問似【聖乙】 [0519028] 他【大】,他請假他【聖】 [0519029] 先【大】,光【聖乙】 [0519030] 雖復未解【大】,故【聖乙】 [0519031] 己【大】,以己【聖】 [0519032] 授【大】*,受【聖】【聖乙】* [0519033] 得記【大】,得記此明惑滅親於佛前得記比【聖】 [0519034] 記【大】,受記此【聖乙】 [0519035] (也又…得記耳)二十四字【大】,〔-〕【聖乙】 [0519036] 又【大】,又我【聖】 [0519037] 云【大】,為【聖乙】 [0519038] 前【大】,前前【聖】 [0519039] 二【大】,〔-〕【聖乙】 [0519040] 有【大】,〔-〕【聖乙】 [0519041] 百【大】,百百【聖】 [0519042] 二【大】,次【校異-聖】 [0519043] 三【大】,三者【聖】 [0519044] (二執…無學人)十五字【大】,〔-〕【聖乙】 [0519045] 明【大】,牒【聖】 [0519046] 學【大】,覺【聖】 [0519047] 學無學【大】,次明學無【聖】,次明學無學【聖乙】 [0519048] 者【大】,〔-〕【聖】【聖乙】 [0519049] 列【大】*,以【聖乙】* [0519050] 者【大】,表【聖】 [0519051] 本【大】,首【聖乙】 [0519052] 有無見即是【大】,有即具【聖】 [0519053] 也【大】,〔-〕【聖】 [0519054] 見及【大】,及見【聖】 [0519055] 世【大】,〔-〕【聖乙】 [0519056] 惑【大】,悔【聖】 [0519057] 也【大】,〔-〕【聖乙】 [0519058] 悔【大】,惑【聖乙】 [0519059] 請【大】,請佛為說【聖乙】 [0519060] 遂【大】,遠【聖乙】 [0519061] 軍【大】,〔-〕【聖】【聖乙】 [0519062] 悟【大】,解【聖乙】 [0519063] (又既…因也所)六十八字【大】,也所以【聖乙】 [0519064] 未解【大】,未解餘人未解【聖】 [0519065] 佛【大】,成佛【聖】 [0520001] 有何所以【大】,何以【聖】,何所以【聖乙】 [0520002] 除悔【大】,悔除【聖】 [0520003] 名為【大】,言【聖乙】 [0520004] 為【大】,〔-〕【聖】 [0520005] 至【大】,〔-〕【聖】 [0520006] 等【大】,等第三【聖】 [0520007] 法【大】,〔-〕【聖乙】 [0520008] (許後…法故也)十七字【大】,評說【聖乙】 [0520009] 騰【大】,將說後譬騰【聖】 [0520010] 而示悟之【大】,〔-〕【聖乙】 [0520011] 以【大】,所以【聖】 [0520012] 則【大】,〔-〕【聖乙】 [0520013] 教【大】,為化【聖乙】 [0520014] (以教…云何復疑)三十七字【大】,〔-〕【聖乙】 [0520015] 許【大】,評【聖乙】 [0520016] 已【大】,法【聖乙】 [0520017] 由【大】,猶【聖乙】 [0520018] (又言…曉悟之)三十一字【大】,〔-〕【聖乙】 [0520019] 然許【大】,〔-〕【聖】 [0520020] 解【大】,也【聖】 [0520021] 以【大】,〔-〕【聖】 [0520022] 以望【大】,比【聖】 [0520023] (又騰…其領解)四十八字【大】,〔-〕【聖乙】 [0520024] 道【大】,〔-〕【聖】 [0520025] 解【大】,解也【聖】 [0520026] 行【大】,行二者偈頌長行【聖】 [0520027] 詶【大】,酬【聖乙】 [0520028] (光宅…多違)十四字【大】,〔-〕【聖乙】 [0520029] 法【大】*,〔-〕【聖】* [0520030] 火譬【大】,譬火【聖】 [0520031] 不圜【大】,圓【聖】,不圓【聖乙】 [0520032] 圜【大】,圓【聖】【聖乙】 [0520033] 故【大】,〔-〕【聖乙】 [0520034] 有累無德【大】,累圓德盡【聖乙】 [0520035] (雖大…教一雙)二百八十三字【大】,〔-〕【聖乙】 [0520036] 成【大】,開【聖】 [0520037] 之故有等賜大車【大】,〔-〕【聖】 [0520038] 別就【大】,〔-〕【聖】 [0520039] 懸知【大】,照【聖】 [0520040] 六【大】,云【聖乙】 [0520041] 言【大】,〔-〕【聖乙】 [0520042] 必【大】,安【聖乙】 [0520043] (此經…無益也)六十一字【大】,〔-〕【聖乙】 [0520044] 中間【大】,有中聞【聖乙】 [0520045] 間【大】,問【甲】 [0520046] 大格【大】,〔-〕【聖乙】 [0520047] 品【大】,〔-〕【聖乙】 [0520048] 文【大】,〔-〕【聖】 [0520049] 譬【大】,〔-〕【聖】【聖乙】 [0520050] 者【大】,者第一【聖乙】 [0520051] (彼文…上生也)四十七字【大】,〔-〕【聖乙】 [0520052] 次【大】,次第二【聖乙】 [0520053] 始【大】,始從【聖】【聖乙】 [0520054] (是故…六譬也)百四十一字【大】,〔-〕【聖乙】 [0520055] 諸【大】,〔-〕【聖乙】 [0520056] 六【大】,六也就此六【聖】 [0521001] (問第…受化也)六十一字【大】,〔-〕【聖乙】 [0521002] 然【大】,然次【聖】 [0521003] 辨位【大】,明【聖】,辨【聖乙】 [0521004] 歎巨【大】,難臣【聖】 [0521005] 美【大】,美義【聖乙】 [0521006] 歎【大】,〔-〕【聖乙】 [0521007] 聚【大】*,敗【聖乙】* [0521008] (雜心…又若者)十字【大】,〔-〕【聖乙】 [0521009] 域【大】,〔-〕【聖】,城【聖乙】 [0521010] 古【大】,右【聖乙】 [0521011] 縣【大】,懸【甲】 [0521012] 為【大】,如【聖乙】 [0521013] 解【大】,〔-〕【聖乙】 [0521014] 佛【大】*,〔-〕【聖乙】* [0521015] 世【大】,一世【聖】 [0521016] 一【大】,明【聖乙】 [0521017] 如十方【大】,十方如【聖】 [0521018] 十方【大】,〔-〕【聖乙】 [0521019] 也【大】,之【聖乙】 [0521020] 種【大】,處【聖乙】 [0521021] 域【大】*,城【聖】【聖乙】* [0521022] 界【大】,界所度【聖乙】 [0521023] (一家…佛故也)百四十一字【大】,佛亦然義可知也【聖乙】 [0521024] 極【大】,極矣【聖】 [0521025] 揄【大】,揚【聖】 [0521026] 位【大】*,〔-〕【聖】【聖乙】* [0521027] (世之…長者)二十七字【大】,〔-〕【聖乙】 [0521028] 物【大】*,初【聖乙】* [0521029] 則【大】,明【聖乙】 [0521030] 譬【大】,辨【聖乙】 [0521031] (老人…老年五者)百十一字【大】,三者【聖乙】 [0521032] 廢【大】*,度【聖】* [0521033] 來【大】,來人【聖】 [0521034] 故信解品云自念【大】,〔-〕【聖】 [0521035] 諷誦【大】,洞識【聖乙】 [0521036] (一切…年積也)四十二字【大】,此一切智【聖乙】 [0521037] 者【大】,〔-〕【聖】 [0521038] 行【大】,〔-〕【聖】 [0521039] 寶【大】,實【聖乙】 [0521040] 亦【大】,亦然【聖】 [0521041] (又眾…無量)十五字【大】,〔-〕【聖乙】 [0521042] 宅【大】,宅者【聖乙】 [0521043] 陰【大】*,蔭【聖乙】* [0521044] (能安…多也)十字【大】,〔-〕【聖乙】 [0521045] 僕【大】,𬿃【聖乙】 [0521046] 德【大】,位【聖乙】 [0521047] 僮僕【大】,僕使【聖】【聖乙】 [0521048] 大【大】,大大【聖乙】 [0521049] 生物之善及【大】,〔-〕【聖乙】 [0521050] 三有【大】,有三【聖乙】 [0521051] 崇【大】,常【聖乙】 [0521052] 導【大】,道【聖乙】 [0521053] 名【大】,〔-〕【聖乙】 [0521054] 銘【大】,名【聖】,詔【聖乙】 [0522001] 滋【大】,茲【聖乙】 [0522002] 途【大】,塗【聖乙】 [0522003] 開【大】,門【聖】 [0522004] 論【大】,論云【聖乙】 [0522005] 唯明【大】,明誰【聖】 [0522006] 耶【大】,也【聖】 [0522007] 受【大】,依【聖乙】 [0522008] 亦則【大】,亦【聖乙】 [0522009] 下【大】,下取【聖】 [0522010] 色【大】,〔-〕【甲】 [0522011] 共【大】,苦【甲】 [0522012] 沈【大】,降【聖乙】 [0522013] 頹【大】,〔-〕【聖乙】 [0522014] 援【大】,圓授【聖乙】 [0522015] 形【大】,刑【聖乙】 [0522016] 果法【大】,報身【聖乙】 [0522017] 以【大】,〔-〕【聖】 [0522018] (既以…命根為柱)十二字【大】,〔-〕【聖乙】 [0522019] 稍【大】,〔-〕【聖乙】 [0522020] 由【大】,猶【聖】【聖乙】 [0522021] 敗【大】,則【聖乙】 [0522022] 將【大】,傾【聖乙】 [0522023] 落【大】,沒【聖乙】 [0522024] 有【大】,在【聖】 [0522025] 微【大】,既【聖乙】 [0522026] 微【大】,細【聖】 [0522027] 命【大】,命相【聖】 [0522028] 持【大】,待【甲】 [0522029] (問常…周匝)三百六十二字【大】,周匝俱時者【聖乙】 [0522030] 復【大】,亦【校異-聖】 [0522031] 不【大】,〔-〕【聖】 [0522032] 及【大】,乃【校異-聖】 [0522033] 俱苦【大】,悉若【聖乙】 [0522034] 一【大】,俱【聖乙】 [0522035] 身【大】,身時【聖乙】 [0522036] 性【大】,悟【聖乙】 [0522037] (問五百…子名也)八十七字【大】,〔-〕【聖乙】 [0522038] 攝【大】,稱攝【聖】 [0522039] 詺【大】,詔【聖】 [0522040] 多【大】,多為三十【聖】 [0522041] (又云…同此二)三十三字【大】,今不同此【聖乙】 [0522042] 薩【大】,薩以【聖乙】 [0522043] 者【大】,〔-〕【聖乙】 [0522044] (又此…不說也)二十字【大】,〔-〕【聖乙】 [0522045] 開【大】,小開【聖乙】 [0522046] (二者…云或也)七十四字【大】,〔-〕【聖乙】 [0523001] 也【大】,〔-〕【聖】 [0523002] (此譬…起悲也)九十四字【大】,〔-〕【聖】 [0523003] 子累【大】,累子【聖】 [0523004] 之【大】,〔-〕【聖乙】 [0523005] 離【大】,苦【聖】 [0523006] 有【大】,又【聖乙】 [0523007] 是【大】,〔-〕【聖】【聖乙】 [0523008] 將欲…明見即【大】,〔-〕【聖乙】 [0523009] 稱【大】,辭【聖乙】 [0523010] 譬【大】,〔-〕【聖乙】 [0523011] 今【大】,〔-〕【聖】,為譬今【聖乙】 [0523012] 心【大】,〔-〕【聖】 [0523013] 己【大】,〔-〕【聖】【聖乙】 [0523014] 序【大】,序己【聖】【聖乙】 [0523015] 免【大】*,勉【聖乙】* [0523016] 詺【大】,詔【聖乙】 [0523017] 域【大】,城【聖乙】 [0523018] 悟【大】,示悟【聖】 [0523019] 理【大】,於理【聖】【聖乙】 [0523020] 詺【大】,詔【聖】【聖乙】 [0523021] 昔日…特出又【大】,〔-〕【聖乙】 [0523022] 穴【大】,〔-〕【聖乙】 [0523023] 壁【大】,〔-〕【聖】 [0523024] 率【大】,卒【聖】 [0523025] 貪著五欲【大】,〔-〕【聖乙】 [0523026] (不覺…為不怖)五十一字【大】,〔-〕【聖乙】 [0523027] 眾【大】,眾終【聖】 [0523028] 初【大】,始【聖】 [0523029] 稱【大】,為【聖乙】 [0523030] 也【大】,〔-〕【聖乙】 [0523031] 燒身【大】,〔-〕【聖乙】 [0523032] 罵【大】,罵等【聖乙】 [0523033] 惱【大】,惱等【聖乙】 [0523034] 厭【大】,厭患【聖乙】 [0523035] 一【大】,〔-〕【聖乙】 [0523036] (初總…真實悲)二百九字【大】,〔-〕【聖乙】 [0523037] 人【大】,〔-〕【聖】 [0523038] 授【大】,救【聖】 [0523039] 譬【大】,譬譬【聖】 [0523040] 悲【大】,〔-〕【聖】 [0523041] 大乘勸門【大】,勸門大乘【聖】 [0523042] 大乘誡門【大】,誡門大乘【聖】 [0523043] 誡【大】*,誠【聖乙】* [0523044] 化【大】,勸【聖乙】 [0523045] (所以…斯二也)三十二字【大】,身【聖乙】 [0523046] 則【大】*,即【聖】* [0523047] (此與…前法也)五十九字【大】,〔-〕【聖乙】 [0523048] 使【大】,設【聖】 [0523049] 我【大】,〔-〕【聖】【聖乙】 [0523050] 反【大】,及【聖乙】 [0524001] 身【大】,稱身【聖】,秤身【聖乙】 [0524002] 〔欲明…能爾也〕五十五字-【聖乙】 [0524002a] (欲明…一乘也)十二字【大】,〔-〕【聖乙】 [0524002b] (當以…能爾也)四十三字【大】,〔-〕【聖乙】 [0524003] 智【大】,知【聖乙】 [0524004] 手【大】,〔-〕【聖】 [0524005] (從三界…眾生此)九字【大】,〔-〕【聖乙】 [0524006] 竟【大】,〔-〕【聖乙】 [0524007] (辨身…案也)十四字【大】,〔-〕【聖】 [0524008] 權【大】,惟【聖乙】 [0524009] (又二…如衣裓)百六字【大】,如【聖乙】,((衣裓机案。初章經現通為衣裓。一乘因如机。一乘果如案。後章經亦有衣裓机案。多寶涌出二品是現通謂衣裓。說長壽之因如机。說長壽之果如案也。又以二事配經兩段者。初明乘權乘實譬如机案。即說法輪。後辨身權身實短長適化。謂神通輪。譬如衣裓))【聖】 [0524010] 裓【大】,誠【聖乙】 [0524011] 足【大】,足之【聖】【聖乙】 [0524012] 第二【大】,〔-〕【聖】【聖乙】 [0524013] 理妙【大】,妙理【聖】 [0524014] 一【大】,一者【聖乙】 [0524015] 極【大】,極之【聖乙】 [0524016] 為【大】*,〔-〕【聖乙】* [0524017] 門【大】,門狹小者至理【聖】【聖乙】 [0524018] 容【大】,受【聖】 [0524019] 見【大】,見反人天機【聖】 [0524020] 常【大】,常機【聖】 [0524021] 目【大】,目之【聖】 [0524022] 竪【CB】【聖乙】,堅【大】 [0524023] 之為【大】,足【聖】 [0524024] 惟【大】,惟飩根明【聖乙】 [0524025] 為【大】,名為【聖乙】 [0524026] 合【大】,又合【聖】,〔合此…癡愛也〕五十九字-【聖】 [0524027] 善【大】,有善【聖】 [0524028] 所【大】,〔-〕【聖乙】 [0524029] 得化也【大】,可妙理授與鈍根【聖乙】 [0524030] 亦【大】,〔-〕【聖乙】 [0524031] 則不能悟解【大】,〔-〕【聖乙】 [0524032] 出【大】,〔-〕【聖】 [0524033] 生【大】,更令彼為【聖】 [0524034] (問佛…化物也)三百字【大】,〔-〕【聖乙】 [0524035] 有【大】,〔-〕【聖】 [0524036] 小【大】*,小乘【聖】* [0524037] 出子【大】,了出【聖】 [0524038] (就譬…子速出)二十四字【大】,〔-〕【聖乙】 [0524039] 不【大】,不可【聖乙】 [0524040] 今【大】,爾【聖乙】 [0524041] 令【大】,今【聖乙】 [0524042] (問誡…之事也)七十六字【大】,〔-〕【聖乙】 [0524043] 也【大】,耶【聖】 [0524044] 也【大】*,〔-〕【聖乙】* [0524045] (無令…慧命也)四十八字【大】,〔-〕【聖乙】 [0525001] 怜【大】*,憐【聖乙】* [0525002] 法譬【大】,理喻【聖乙】 [0525003] (瑞應…不畏也)五十六字【大】,〔-〕【聖乙】 [0525004] 万【大】,方【聖】【聖乙】【甲】 [0525005] 怖【大】,〔-〕【聖】 [0525006] 為【大】,〔-〕【聖】 [0525007] 妄【大】,忘【聖乙】 [0525008] (即妄…之根)八字【大】,〔-〕【聖乙】 [0525009] 是【大】,足【聖乙】 [0525010] 子【大】,子等【聖乙】 [0525011] 宅【大】,宅法【聖】【聖乙】 [0525012] 以【大】,北【聖】 [0525013] (若背…戲也)二十二字【大】,〔-〕【聖乙】 [0525014] 所【大】,〔-〕【聖】 [0525015] 名【大】,名之【聖乙】 [0525016] 會【大】,含【聖】【聖乙】 [0525017] 行修【大】,修行【聖】【聖乙】 [0525018] 而【大】,為而【聖乙】 [0525019] 已【大】,已也【聖】【聖乙】 [0525020] 亦是隱實顯權【大】,〔-〕【聖乙】 [0525021] (然如…並虛也)三十五字【大】,〔-〕【聖乙】 [0525022] 行【大】,行理【聖】 [0525023] 云【大】,〔-〕【聖乙】 [0525024] 槃【大】,槃經【聖】【聖乙】 [0525025] (即此…所住也)十八字【大】,〔-〕【聖乙】 [0525026] 就【大】,〔-〕【聖】 [0525027] 不【大】,〔-〕【聖乙】 [0525028] 報【大】,釋【聖乙】 [0525029] 明【大】,明有【聖乙】 [0525030] 有【大】,為【聖】【聖乙】 [0525031] 免【大】*,勉【聖】【聖乙】* [0525032] 有【大】,〔-〕【聖乙】 [0525033] 已【大】,以【聖乙】 [0525034] 正【大】,已【聖乙】 [0525035] 焚【大】,燒【聖】 [0525036] 害【大】,舍【聖乙】 [0525037] 子【大】,諸子【聖乙】 [0525038] 已【大】,〔-〕【甲】 [0525039] 耶【大】,也【聖】 [0525040] 〔答有…被火害〕四十四字-【聖乙】 [0525040a] 答【大】,〔-〕【聖乙】 [0525040b] (有人…被火害)四十三字【大】,〔-〕【聖乙】 [0525041] 故【大】,〔-〕【聖乙】 [0525042] 末正歎【大】,終正釋【聖乙】 [0525043] 子【大】,懷子【聖乙】 [0525044] 全【大】,令【聖乙】 [0525045] 據【大】,授【聖乙】 [0525046] 免【大】*,勉【聖】* [0525047] 宅【大】,害【聖】【聖乙】 [0525048] 亦【大】,〔-〕【聖乙】 [0525049] 則【大】,便【聖乙】 [0525050] 時【大】,〔-〕【聖乙】 [0525051] (時者…受苦)三十七字【大】,〔-〕【聖乙】 [0525052] 琦【大】*,奇【聖乙】* [0525053] 情必樂著【大】,〔-〕【聖】【聖乙】 [0525054] (又三…異也)十七字【大】,〔-〕【聖乙】 [0525055] 法【大】,間【聖】 [0525056] 示【大】*,爾【聖】* [0525057] 勸【大】,歡【聖乙】 [0525058] 苑【大】,宛【聖乙】 [0525059] (聖雖…之言也)十七字【大】,〔-〕【聖乙】 [0525060] 言【大】,云【聖】 [0525061] 如【大】,譬【聖乙】 [0525062] 如【大】,〔-〕【聖】 [0525063] 流【大】,況【聖】 [0525064] 獸【大】,狩【聖】【聖乙】 [0525065] 捷【大】,動【聖乙】 [0525066] 羊形【大】,形羊【聖乙】 [0526001] 乘【大】,〔-〕【聖乙】 [0526002] (問為…不同耳)六十四字【大】,〔-〕【聖乙】 [0526003] 俱【大】,都【聖】 [0526004] 止生死【大】,出死之【聖乙】 [0526005] 死【大】,死之【聖】 [0526006] (義同…二智注)二十六字【大】,無別故同在門外數【聖乙】 [0526007] 同【大】,〔-〕【聖】 [0526008] 注【大】,數【聖】 [0526009] (然羅…可知也)六十八字【大】,〔-〕【聖乙】 [0526010] 名【大】,詔【聖】 [0526011] 以【大】,人以【聖】 [0526012] 者【大】,〔-〕【聖】 [0526013] 踐【大】,跋【聖乙】 [0526014] 望【大】,亡【聖乙】 [0526015] 速【大】,其速【聖乙】 [0526016] 三【大】,二【甲】 [0526017] 言【大】,云【聖乙】 [0526018] 虛【大】,虛也【聖】【聖乙】 [0526019] 受化【大】,信受出宅【聖乙】 [0526020] 漢【大】,法【甲】 [0526021] 今【大】,此【聖乙】 [0526022] 勇銳也【大】,〔-〕【聖】 [0526023] 募【大】,慕【聖乙】 [0526024] 共【大】,〔-〕【聖】 [0526025] 走【大】,走之義【聖】 [0526026] 諍【大】*,爭【聖乙】* [0526027] 便【大】,便謂【聖】,謂【聖乙】 [0526028] 位【大】*,〔-〕【聖】* [0526029] 即【大】,〔-〕【聖乙】 [0526030] 下【大】,〔-〕【聖乙】 [0526031] 免【大】,勉【聖乙】 [0526032] 死【大】,死也【聖】【聖乙】 [0526033] 四諦譬【大】,〔-〕【聖乙】 [0526034] 衢【大】,衢譬【聖乙】 [0526035] (通達…為衢露)十二字【大】,路【聖乙】 [0526036] 亦無【大】,無有【聖乙】 [0526037] 露【大】,路【聖乙】 [0526038] (又馳…為坐也)十四字【大】,〔-〕【聖乙】 [0526039] 亡【大】,三【聖乙】 [0526040] (又於…地亦爾)四十一字【大】,〔-〕【聖乙】 [0526041] 可登【大】,發【聖】 [0526042] 為【大】,〔-〕【聖】 [0526043] 空【大】,宮【聖】 [0526044] (上明…歡喜以)十三字【大】,〔-〕【聖乙】 [0526045] 見【大】,見子【聖乙】 [0526046] 火【大】,〔-〕【聖】【聖乙】 [0526047] 𡀍【大】*,愈【聖】* [0526048] 病【大】,亦【聖乙】 [0526049] 不分卷【聖乙】 [0526050] 第【大】,之【甲】【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4 冊 No. 1721 法華義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3-2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