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義疏卷第[1]四
方便品之二
「比丘比丘尼有懷」下,第二、偈頌。有一百一十四行,分為二:初四行,頌緣起;次一百一十行,頌正說。上緣起有三,今略不頌許說誡聽也,頌第二毀不淨眾,頌第三歎於淨眾。但頌此二凡有兩義:一者、欲證佛及身子止及請說。以頌不淨眾顯佛止請不虛,次頌淨眾明身子請之不謬也。二者、頌不淨眾,誡未來眾生勿[2]佛執小乘障於大法;次頌於淨眾,為勸一切眾生習行大乘也。初一行攝四眾為三過,出家二眾同有增上慢過。所以然者,出家二眾專心道果,多獲禪定,故得四禪時謂得四果名增上慢。有人言:慢中之增、慢之上名增上慢。今謂增上是增勝之法,未得增勝之法謂得增勝之法,恃此自高名增上慢。
問:
與邪慢何異?
答:
真諦三藏云:「都未得聖法而恃怙邪法以起慢,名為邪慢;若得小許法如得四禪等謂是究竟,名增上慢。」
問:
何故名為有懷?
答:
《注經》云「若無心而進德者然後會理耳,有懷於增上之道,所以為慢也」。有懷者謂心有所懷,則是有所得也。
「優婆塞我慢」者,其人亦是未得謂得,但既是丈夫守志不移故言我慢。《注經》云「雖知無我而以無我為我,亦慢也」。此意謂我能解無我,故名我慢也。「優婆夷不信」者,然四眾通是不信大乘,就不信中更開三:出家二眾則有增上慢故不信;優婆塞既是丈夫,自謂雄幹決斷守志,我從來已信道理羅漢究竟,今何容改志,故稱我慢;次既是女人,更無餘義直稱不信。《注經》云「雖信非有之言,而以非有為信,是曰不信」。肇公云:「言其非有者,明其非是有,非謂是非有」,但女子遂執非有,故名不信。「如是」下,明眾數也。「不自見其過」者,夫有過而能知過,此謂智人也。今有封言之過而不自知,謂愚人也。「於戒有缺漏」者,上明無小乘究竟解而謂有解,今一句明無小乘究竟行而謂有究竟行。又上未得小乘究竟果而謂已得究竟果,又不受大,以不能防此二惡,故名於戒有缺漏。以破此戒故名為缺,而信心漏出故稱為漏。又戒是堤塘,防遮煩惱之水,戒既缺漏,煩惱便出也。「護惜其瑕疵」者,此為釋疑故來。疑云:既無行解又不自見其過,佛大慈心何不示之而令其離席?是故釋云:不自見過、護惜瑕疵,不可化也。玉內之病為瑕,喻意地無解謂有解;玉外病為疵,喻身口無行謂有行。又過去罪根深重為瑕,現在有增上慢如疵也。又內心執小不捨為瑕,外聞說大不受為疵。覆短為護,悋非為惜也。「眾中之糟糠」者,此文釋疑故來。此五千人入佛法中何所得耶?是故釋云:五千人失中道真味,但得斷常之糟耳。三乘之名如米外之糠,一乘之理如糠內之米,但得三乘之名、不知三乘之義,故云糠也。又淨眾堪用譬同酒米,罪人不堪用喻如糟糠也。「佛威德故去」者,《注經》云「風起則塵沙自飛,日出則黑白自別,此謂非遣而為遣也」。「斯人尠福德」者,上長行明有罪[3]根,今頌顯其無福也。前偈明其執小故去,今辨其不堪受大[4]乘。
「此眾無枝葉」者,第二、頌淨眾也。「舍利弗善聽」下,第二、頌上正說。上有四門:初、一乘真實門;次、三乘方便門;三、得失門;四、勸信門。今偈頌轉勢說法亦有四門:初、頌一乘真實門;二、頌三乘方便門;三、明讚歎門;四、明勸信門。所以有[5]此四門者:初、明一乘真實,次、明三乘方便。此二明一化始終故。第三、讚歎,以讚歎竟勸物信受。初一乘真實門有三:一、釋迦自說門;二、引證門;三、順同門。今頌此三則為三[6]段也。上長行釋迦自說門有三:一、稱歎門;二、不虛門;三、顯教意門。今偈轉勢頌之亦開三門:一、顯教意門;二、釋疑門;三、勸信門。初、正明說教大意,[7]明為歸一乘。二、明時眾疑,若但為歸一乘者,何故不前說於一而前說三耶?為釋此疑,明前三後一所以,故次辨釋疑門。教意既彰、前後又顯,故第三勸信。初門又二:一、明說昔教意,[8]則頌上長行隨宜所說意趣難解。二、明今教意,頌上長行為一大事因緣[9]故出現於世。就初門又二:第一、明昔說小乘教意;二、明昔說大乘教意。初門有二:第一、明昔說小乘教,即頌上長行隨宜所說意趣難解;次、頌昔說教所表意,即頌上唯有諸佛乃能知之。初[10]門又二:第一、敘昔說人天教;第二、敘昔說二乘教。[11]初中有三門:第一偈,頌歎佛權智有巧說之功。第二偈,[12]頌歎佛智內照根性。「佛悉知是已」下,第三,有四偈,正明佛說教。所以昔教但有此三門者,初歎佛權智,謂良醫也;次知根性,謂識病也;後說教,授藥也。初偈云「諸佛所得法」,謂實智也。「無量方便力」,[1]謂權智也。[2]次、內具此二,外能為物說法也。第二偈,上三句知現在性欲,下一句明照過去業因,以現欲由於往業,故次頌之。次四偈為二:初一偈,總明赴緣說教、教稱於緣;次三偈,別明教門。前總、後別,[3]為解義故。別明說教中,初一行半,明九部經謂教法也;次一行半,明涅槃果法也。小乘法中說九部之教,令得涅槃之果,則是次第。又九部通於四乘,果法但明二乘[4]教也。昔說雖多,不出斯二。又九部謂人天教,次說涅槃謂二乘教。然經論不同凡有四句:一、大小俱廣,大乘具[5]足十二,小乘隨分十二。所以但明十二者,以十二是一數之[6]圓,又治眾生十二緣病故也。二、大小俱略,同明九部,所以但明九[7]部者,亦是一數之圓,又為九道眾生故說九部。小乘約法淺故除三:以小乘法淺狹故無方廣;授佛記非小乘之宗,又小乘人無補佛處義故除授記;小乘法淺有人能問故除無問自說。又大士能為眾生作不請之友故有無問自說,小乘不能濟物要待請方說故無無問自說。大乘約人根利故除三:大乘人根利直說則解,不須因緣及以譬喻,亦不假論義,故略以此三部也。第三句、小廣而大略,如《地持論》說,菩薩藏名方廣經,聲聞藏謂十一部。此意明大乘十二為明方廣之理,從所詮之理為名故十二部悉名方廣;小乘十二部不為明方廣之理,故存其十一部名,沒方廣之稱也。第四句、大廣小略,顯大乘是滿字故具足十二部;小乘是半字故唯有九部,則如今文說,正是《法華》宗也。十二部通以言教為體,故《涅槃經》明知法知義,知法者知十二部經法,故知是教也。次開為二者,雖有十二部不出長行與偈也。亦得開三:修多羅、祇夜、伽陀。此三就教[8]制名,則以教為此三部體,餘之九部從別事受名,亦不離此三也。修多羅者,《成論》及《智度論》明直說語言為修多羅,謂別相修多羅也。《涅槃經》從如是至奉行,謂通相修多羅也。三藏中修多羅竪長橫狹,竪長故攝於十二,橫狹故但一藏也。十二部中修多羅橫闊竪短,不攝十一故竪短,攝三藏故為橫闊也。伽陀者第二部,謂不等偈也。
問:
諸經論列十二部第二云祇夜,今何故乃明伽陀?
[9]答:
欲明佛說法無定故改於常規,以昔說九部為明小,今明九部乃為通大,欲顯不定之義故亂說也。又今合此九部[10]為五雙:初、長行與偈一雙。諸佛或為眾生直[11]說修多羅,或命初[12]則偈說故名伽陀,以經並標或字,則知修多羅未必在前、伽陀[13]不必在後。本事、本生,此第二、自他一雙。本事說他過去世事,如〈藥王本事品〉等,說自過去世事為本生。未曾有、因緣,此明善惡事一雙。未曾有謂善事,如青牛行鉢、白狗聽經、大地震動、諸天身量;因緣謂起罪本[14]末事,而說名因緣[15]經。譬喻、祇夜,法喻一雙。具足應云路伽祇夜、伽陀祇夜,上存別略通,今存通略別。優婆提舍稱為論義,則是能論,上八部四雙名為所論,謂能論所論一雙也。
問:
大小俱稱方廣,有何異耶?
答:
大是具足方廣,小是隨分方廣。又大乘理正曰方,義富稱廣,文詮方廣之理名為方廣經。小乘語正曰方,文多稱廣也。
「鈍根樂小法」下一行半,明小乘果法。又前明九部謂人天教,今明二乘教。人天雖異不出九部,二乘雖異同求涅槃,故人天教中前[16]舒人天機、次明九部教,今亦前敘二乘機、次明敘二乘教。
問:
既云樂小法,何故復言貪著於生死?
答:現在機緣樂於小法,過去久遠貪著生死。又約機樂於小法,據情則貪著生死也。又樂小法則是[17]貪於生死,以小涅槃則是大乘生死,故為是說涅槃第二明小乘教也。「我設是方便」下,上明昔二種教,今明二種教意。前[18]逐近明說小乘教意,明昔說涅槃法者意令得入佛慧故也。「決定說大乘」者,昔日言說於小意在於大,教不稱意不名決定;今言意俱顯稱為決定。又《大品》等經顯教菩薩、密化二乘,於菩薩是決定,於二乘未得決定;今顯教菩薩、顯教二乘故名決定。又大乘是決定法,如《涅槃經》師子吼者名決定說,謂諸眾生悉有佛性;今亦決定說於眾生悉有一乘也。以道理無有餘、性唯有佛性故,說佛性名決定說,一乘亦爾。
「我此九部法」下,第二、明說九部教法意。上半明隨宜說教法,下半明說教意。說[19]九部為令悟入大乘、與解大乘為本意,故言入大乘為本。「有佛子心淨」下,上明昔說小乘教[1]意,今第二明昔說大乘教意。若五乘論之,上說四乘,今辨第五大乘教也。若作三教次第者:一、人天為下教;次、二乘為中教;今、大乘為上教,文正作此意,一一文中皆先明機次辨教,觀文[2]即[3]現也。有人言:上明昔說小乘是方便,今明昔日三乘中大乘亦是方便,將欲會三乘歸一乘故,前明小乘今辨大乘也。今謂不然,前明小乘,而文辨小乘為方便,若昔大乘是方便者,亦應前列大乘次明大乘為方便。而文不爾,直明昔日大乘,不言[4]是方便,故知昔小[5]乘是方便,昔大非方便也。又為偏行六度菩薩說大乘,可是方便耳。而文云「佛子無量諸佛[6]所行深妙道」,非則是假名偏行之人,則知是真實大乘也。又《中論》云「前為聲聞說生滅十二因緣,次為已習行有大心堪受深妙法者說十二因緣不生不滅」,若爾此大小應並是方便,而《中論》明前說小是方便、後說大是真實,今文亦爾也。
問:
但應明昔小是方便,何故今文明昔大乘耶?
答:
此文雙序如來大小二藏,從《華嚴》已[7]來至靈山已前大小二乘一切諸教。所以雙序二教者,序小乘教[8]意,明迴小入大。菩薩鈍根,昔[9]未得悟今方領解;序大乘教意,歎直往菩薩從《華嚴》[10]以來至靈山之前大機早就利根早悟,此乃是數[11]以歎菩薩之先達、嗟聲聞之後悟耳。非[12]關昔大為方便也。
問:
何以知然?
答:
以二文為證:一者〈[13]涌出品〉云「是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便得入如來之慧」,此明直往菩薩早悟佛慧也。次云「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14]等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此明迴小入大菩薩晚方悟也。二者、則此經文明聲聞,晚習大乘、晚聞大乘、晚得授記、晚生歡喜;既是真實教者,菩薩早習大乘、早聞大乘、早得授記、早生歡喜,亦是真實教也。若今文明菩薩早聞大乘、早得授記,是方便者,《華嚴》等經悉是方便,則是謗法之甚也。
問:
若昔大乘明菩薩授記作佛,既是真實教者,聲聞[15]藉《波若》等經調柔其心,然後始得悟入《法華》,則知《波若》為《法華》方便,豈是真實教?
答:
《波若》顯教菩薩、密[16]化二乘,二乘之人藉菩薩真實教調柔其心故得入於《法華》,斯乃是假他先達而得後進,豈可言先達之教是方便說耶?
問:
此大乘亦得是方便不?
答:
望道未曾大小,赴大小緣故無名相中假名相說,故大小俱是方便,非但大小俱是方便,亦三一俱是方便。但今大小相對,小乘是未了故是方便,大乘已了稱為真實[17]也。
就此文為二:第一、歎菩薩福德利根有七種早義,即顯聲聞薄福鈍根有七種晚義。第二、結昔說大乘意。「有佛子心淨」,第一嘆菩薩現在早有堪聞之德,則顯聲聞晚有堪聞之義。離凡夫二乘有所得心故稱淨也。「柔軟」者,有無所得信心,順從諸佛不違大乘,如濕牛皮易可屈折。「利根」者,信為其始、慧為其終,略舉五根之初[18]後。又是大乘法海信為能入、[19]智為能度,故舉此二也。「無量諸佛所」下,第二、歎菩薩早習大因,值佛既多修行亦積,則顯聲聞修大乘因晚也。「為是諸佛子」下,第三、歎早為菩薩說大乘,即顯晚為聲聞說大乘也。而云「說是大乘經」者,是大乘經即《法華》也。昔為直往菩薩早說《法華》竟。故〈湧出品〉云「是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入佛慧」,[20]佛慧則《法華》平等大慧,但昔作《華嚴》、《波若》之名耳。今為迴小入大之人作《法華》之說,故知大乘顯道義同,故云「波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力為之立異字」。《智度論》又云「《法華經》者是《波若》異名」,則明證也。「我記如是人來世成佛道」者,第四、歎早與菩薩授記,即顯聲聞晚得記也。「以深心念佛」,第五、歎菩薩早修正解故早得佛記,則顯二乘之晚修正解故晚得佛記。「以深心念佛」者,了悟如來無生滅身也。如《華嚴[21]經》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又《大品》云「云何[22]名念佛?謂無憶故是為念佛」,此則內外並冥、緣觀俱寂,為真念佛也。「修持淨戒故」者,第六、嘆菩薩早修正行故早得佛記,[23]不持不犯離凡夫二乘有所得戒故名淨戒,然[24]行解更無二體,則一正觀義分,離惑為解,離過為行。「此等聞得佛」下,第七、嘆菩薩早生歡喜,用斥聲聞後得記方喜。世間三禪之樂名遍身樂,猶是小喜。今蒙佛記即得佛樂故名「大喜」,悟此身心本性寂滅名為「遍身」。
「佛知彼心行」下,第二、結昔說大教意。佛初成道知菩薩福德利根,故早為說大乘也。
「聲聞若菩薩」下,第二、顯今教意,則是頌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長行有三種意:一、明為大事故出世,二、但為教菩薩,三、明十方佛土唯有一無二,釋成前之二事。今文轉勢頌之,亦開三別:初、明但為教一人,次、明道理有一無二,後、辨佛出世大意。所以前明唯教一人者,為對昔二教各赴二緣故;今明二緣同稟一教。昔聲聞大機未[1]熟故為之說小,菩薩大機早熟故為之說大,是以二教各赴二緣。今至靈山之會聲聞菩薩大機並熟,是故二緣同聞一教並皆成佛,為此因緣故前明但教一人也。「無疑」者,昔說三乘,即聲聞無進道、菩薩有退路;今明有一無三,則聲聞有進道、菩薩無退路,故云無疑也。「十方佛土中」,第二、明[2]道理有一無二也。良由道理唯有一乘無有二乘,是故聲聞菩薩聞《法華》一偈並皆成佛,即以今文釋成上意也。「除佛方便說」者,疑者云:既有一無二,昔何故說有二乘?[3]是故釋云:上據理故無二,唯除方便說有二耳。「但以假名字」者,疑者既聞除方便說有[4]二,或謂有二乘微[5]毫法體。是故釋云:畢竟無有二乘法體,[6]但假名字[7]說耳。「引導諸眾生」者,疑者云:既無法體,何用說此虛名?是故釋云:為欲導示眾生引出火宅,因此空名獲於實利故名善巧。如經云「我初得成佛時空[8]拳度一切」也。「說佛智慧故」下,第三、明佛出世大意。以道理有大無小,諸佛是體理之人,以道理有大故唯為大事故出世,道理無小故不為小故出世,是[9]故接前道理後明出世大意也。
就文為二:第一、先明諸佛唯為大事故出世不為小事,第二、引證釋成。初文又二:前開兩章門,次釋兩章門。前一偈標唯為大事出世章門,次半行明不為小事[10]出章門。前偈上半標為大事故出世,下半舉真偽釋成。以唯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是故諸佛但為一事故出世。
問:
上言無二無三,今何故乃云二非真耶?
答:
前明無二謂無緣覺,無三明無聲聞,則是今文二非真實,但上明其俱無,今明方便說有但非真實有耳。
「終不以小乘」下,[11]此半行標不為小事出世章門,亦得唯此一事實,釋上為大事故出世章門,餘二則非真,釋成不為小事出世章門,[12]以餘二非真故,終不以小乘度物也。「佛自住大乘」下,第二、釋兩章門也。初一行釋佛為大事出世章門,以佛自住大乘,還以佛所得法[13]度物也。
問:
定慧則是大乘,云何言莊嚴大乘?
答:
一寂一照以別嚴總,亦是以法嚴人。而云力者,以能度物故稱力。又但明定慧者,累無不寂為定,德無不圓為慧。又累無不寂為定則涅槃果果,境無不照為菩提果,此二總攝果乘故明[14]之也。
「自證無上道」下,第二、釋上不為小事故出世章門。若自住大乘平等之法,以小度物,便有二過:一、乖大乘平等,二、則墮慳貪之失。自貪於[15]大不與物故名慳貪,一不可平等之理,二不可諸佛之心,故云「此事為不可」。「若人信歸佛」下,第二、證成上為大不為小故。出世凡有三證:一、引他證,二、引自證,三、引昔證。引他證者,謂信心歸依佛之人知如來言不欺誑,自住真法以偽乘與物故名為欺。用此誘他稱之為誑。佛自住真乘還以與物故不欺誑。「亦無貪嫉意」者,所以外言欺誑,良由內心貪嫉,自貪真乘嫉妬眾生故與偽法,所以欺誑,佛無貪嫉故不欺誑也。「斷諸法中惡」者,非但無有貪嫉,悉斷一切諸法中惡,以內有惡觸處生畏,以佛無諸惡故於十方獨無所畏。「我以相嚴身」下,第二、引自為證。凡有四句:一、以我有此相好之身,則知內無貪嫉外無欺誑。二、我尚以身光照世[16]間,則知身[17]益物,故內無貪嫉外不欺誑。三、明為無量眾所尊仰,故非貪嫉欺[18]誑之人。四、明為人說於實相印定諸法,則知自住大乘亦令他住大乘也。又前偈明佛無惡,此偈辨佛有善,並釋成佛自住大[19]乘、與物大乘。「舍利弗當知」下,第三、引昔誓願證。初偈引佛昔願,第二偈明昔願滿。明初發心時尚願令一切人[20]悉皆成佛,況今得佛而自住於大、與物小耶?
問:
如來初發心時願一切成佛,今並未成佛,云何稱願已滿耶?
答:
靈山一會迴小入大菩薩同入一乘,自爾已前令直往菩薩授記作佛,一期出世唯此二人普令作佛,則是一期願滿,如上引〈涌出品〉文證之。正意者,法華之前但得為[21]菩薩一人說佛乘,則佛願未滿;今並為五乘六道眾生並令成佛,故佛願滿。又為人說一乘即是暢佛意,亦名為滿也。
「若我遇眾生」下,第二、釋疑門。此文來意有近有遠:所言遠者,上來一章皆明所說諸教為表一乘並令眾生[22]普成佛,若爾如來何不為一切人皆說一耶?二者近,從上本誓願生,昔既發願令一切成佛,今滿本願,初出世時何故說三不即說一,今方說一耶?為釋此意故有此章來也。就文有四:初、明不得[1]普為一切說於一乘;二、釋不得說一所以;三、明既不得說一故方便說三;四、明雖復說三終為顯一。「若我遇眾生盡教以佛道」者,此[2]上半牒難情,假設遇眾生便說於一也。下半明有損無益,凡有三過:一者、機小教大有錯亂之失;二者、鈍根迷教惑理之過;三者、不信有誹謗之咎。「我知此眾生」下,第二、釋不得說一所以。不得說一凡有二義:一、知眾生無有善本;二、知眾生有諸惡根。則用二義[3]釋無[4]智錯亂等三失。「無善本」者,未曾修行無所得[5]善為菩提本,故此眾生不信解一。「堅著於五欲」下,第二、明眾生有於惡根。就文為二:初、明有愛惡;次、明有見惡。所以偏明有愛見者,此二總攝一切諸煩惱故。又在家人多起愛,出家外道多起諸見。又眾魔樂生死故起愛,外道著諸見故起見。又愛是舊行煩惱,見是新起之惑。一切眾生雖並成就三界愛見,而愛多現行,若值邪師方乃起見。又愛煩惱名為一失,諸外道等以有愛惑而於其中更復起見,是[6]為失中更復起失,為此因緣明愛見也。就明愛內開為二章:一、辨愛因;二、明愛果。「堅著[7]於五欲」者,起愛之處,出所愛事也。「癡愛故生惱」者,所以愛五欲者,由癡故起愛也。如《涅槃》云「誑故生貪」,如《淨名》云「從癡、有愛,則我病生」。惱者,明從愛因生於現惱,所謂以愛因緣令身心惱,或自惱惱他故也。故癡是愛因,惱為愛果。「以諸欲因緣」下,上明生惱謂現報也,從此以下明生後二報也。
就文為二:初、辨通報;次、明別報。初半行明得生報,下半明後報也。既語輪迴,則三報相續也。「受胎之微形」下,第二、別明受報,謂人報也。所以偏明人報者,佛生人中多化人故也。人報具於八苦,上半略明生苦,[8]以生苦為八苦之初;下半總明眾苦也。「世世常增長」者,細論胎內時分不同,為世世增長。又大期為一世,生生常如此,即從今生生後世是增長義也。
問:
眾生託胎,何故有男女不同?
答:
父精多母精少則成男,母精多父精少則成女,父母等精者則成黃門二根也。
「入邪見稠林」下,第二、明起見。就文亦二:初、明見因;次、明見果。「入邪見稠林」者,此中有一見二見乃至六十二見。言一見者,總名外道諸見為一邪見,邪見眾多譬如密林,故云稠林也。「若有若無等」者,此明二見也。《智度論》云「愛多者著有故起有見,見多者著無故[9]起無見」。又云「四見多者著有,邪見多者著無也」。「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者,明六十二[10]見。《大[11]品》「譬如我見攝六十二見」,則我見為六十二見本。《大品》又云「一異為本」,此經以有無為本,此三不相違也。由計有我故生諸見,則我為其本,以有我故計我與陰一、我與陰異,故以一異為本。我與陰一則陰滅我滅,便起斷見。我與陰異則陰滅我存,故起於常見。斷常則是有無,故以有無為本。有無謂邊[12]見,為六十二見本,我為邊見之本也。「六十二見」者,《大品.佛母品》開十四難為六十二。十四難者:神及世間常無常等四,神及世間邊無邊等四,死後如去不如去等四,合為十二,及身與神一、身與神異合為十四。常無常內約五陰作之,一陰具常無常四句,故成二十;邊無邊亦約五陰,故成二十;如去不如去亦[13]成二十,合為六十,一異為本合為六十二。又釋,即色是我,離色有我,我住色中,色住我中,一陰有四,五陰二十,約三世為六十,斷常為本合六十二。十六為即陰,四十六為離陰。又釋,一陰上計有無二種,五陰便成十見,三世為三十,凡夫五陰有三十見,聖人五陰亦三十,合有六十,涅槃非三世攝,但計涅槃有無二,合成六十二見也。
問:
五見攝六十二見不?
答:
我見為六十二見本,邪見撥無,而六十二計有,故不攝邪見。見取以六十二見為第一,戒取謂六十二見為道,則四見非六十二攝,而六十二見屬邊見也。
「深著虛妄法」者,前明從愛起見,今從見更生於愛。虛妄法者謂諸見也。深著此見故名愛也。又佛初出世不能頓[14]拔此見,則說一乘故名深著。又既以此見為好,則[15]為是於見上更生見,謂見取見也。「我慢自矜高」者,恃此諸見舉我自高也。即顯諸外道佛初出世不受一乘之道故也。「諂曲心不實」者,上來從正使生正使,今從正使生於纏垢,諂即六垢之一也。《雜心》云「從見生諂垢」,以起見必是利根人,方能諂曲,[16]鈍人不能也。上明我慢不受佛化,今明諂曲化彼門徒。「於千萬億劫」,第二、明見所得果。以愛為受生之本故下招六趣,見乖於正理故上隔三尊,是以二文明愛見果異也。「如是人難度」者,總此愛見眾生難可以一乘法度之。
問:
此敘何處愛見眾生?
答:
佛初出世有此愛見眾生,故不得說一乘也。
「是故舍利弗」下,第三、明不得說[1]一故方便說三也。「說諸盡苦道」謂道諦也。「示之以涅槃」即滅諦,略舉出世因[2]果。
問:
上云起邪見眾生千萬劫不聞佛名字亦不聞正法,今云何得為說涅槃耶?
答:
住此邪見則不得聞,但此邪見眾生過去曾習小乘有小根性,中途起於邪見,以小機將發、邪見正傾,故得為說小教。
「我雖說涅槃」下,第四、明雖復說三終為顯一也。初[3]句開方便門,故云非真滅[4]也。「諸法從本來」下,有人言:涅槃有三種,初教以灰斷無為為寂滅,般若教以四諦平等為寂滅,此經明寶所俗外涅槃為寂滅也。今是辨因之時,未得明言說寶所之滅,且用《大品經》滅以[5]斥彼事斷無為。有人言:萬善之法本來寂滅、無三乘之相故云寂滅。今明此二都非釋也。今文正簡大小二涅槃也。小乘之滅非是真滅,大涅槃滅方是真滅。所以然者,小乘前有因果二患,故滅之以得無為,則是斷常二見。故《大品》云「若法前有今無,諸佛菩薩則有過罪」,今對小乘非真滅,故明因果兩患本來寂滅,則是大涅槃滅也。
問:
今明一乘,何故乃辨大小二涅槃異耶?
答:
良由今果異昔果,故得今因異昔因耳。又昔小滅非真滅,[6]今大滅是真滅,方得勸捨[7]小滅以求大滅,蓋正是一乘之大宗也。
問:
大小二涅槃有幾種異?
答:
此經始末凡有三異:一、小乘滅狹,但滅四住及分段生死,大乘具滅五住及二死,此經現〈譬喻品〉末,故彼云「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二者、小乘前有煩惱及以身智然後滅之,故非本來寂滅。大乘明煩惱及以身智本性寂滅,不復更滅。故《大品》云「若法前有後無,諸佛則有過罪」,二乘前有今無,則是過罪之人,故《涅槃》云「若以聲聞言無布施,是則名為破戒邪見」,則其證也。三者、二乘但見於空、不見不空,即但見於滅、不見不滅。大乘明[8]見空及與不空,則是具見於滅及與不滅。故〈譬喻品〉云「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則是滅義。又云「悉與諸佛禪定智慧」,謂不滅義也。[9]故《法華論》云「正以大涅槃為一乘」也。
問:
《大品》等經已明本來寂滅,何故聲聞不得悟耶?
答:
《大品》雖明本來寂滅,未[10]開小滅非真滅,是故聲聞不得悟也。今明小滅非[11]直滅,則開方便門;本來寂滅相,謂顯真實義,是故聲聞方得悟也。
「我有方便力」下,第三、勸信門。初偈重牒所信之法,第二偈正明勸信也。初偈上半寄釋迦以明權,下半就諸佛以顯一。第二偈上半誡令除疑,下半勸信佛語。
「過去無數劫」下,第二、頌引證門。頌三世佛則為三段。上長行一一佛皆有三門:一、化主;二、教門;三、徒眾。今還頌此三也。上半乃舉多劫多佛者,良以一劫一佛未足為證,故舉多劫多佛生眾生信[12]心。下半明諸佛化儀不同而同說一乘之道也。「如是諸世尊」下,第二、頌上教門。上長行[13]略,但有一周明教門;今偈頌廣,開為二周:第一、就[14]法說門明教意,第二、就神通門明教意。二門各三。初門三者:一行明說教,半行明教意,半行明益緣。「又諸大聖主」下,第二,一行半,就神通門明教意也。亦開三別:一行辨知機,一句現通,一句明現通意。「更以異方便」者,有人言:上明三乘方便,今明人天乘異上三乘故名異方便。有人言:上明小乘方便,今明大乘異上之小故云異方便。今謂不爾,前文明說法為方便,今文不云說法乃是神通,神通異上說法名異方便。以說法現通略攝過去諸佛教門事盡,[15]直明若說法、若現通皆為顯一乘也。
問:
云何現通?
答:
如昔滅火、伏龍令外道心醉,今放光、現瑞使內[16]侍發請,則其事也。故序品云「今相如本瑞,是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即此文之意也。
問:
前明說法方便,與神通方便何異?
答:
今文現通開發正說之由漸故名方便,前明說法門以無三說三故名方便。
「第一義」者,一實之道,理極莫過為第一,深有所以稱為義也。
「若有眾生類」下,第三、頌長行稟教之眾。就文為三:第一、明[17]於過去世佛現在時修行得益;第二、明於過去佛滅後修行得益;第三、雙明二世修行得益也。教門不出說法、現通二種,修行不出三時不同,此意欲攝過去能化所化事盡也。上長行初明聞法終得種智,今此偈頌前明修行終皆成佛。初則是六度行也。以六度是成佛之本,故初說之也。「種種修福德」者,四乘之行也。
「諸佛滅度已」下,第二、明佛滅度後修行成佛。就文為五:第一、明見佛涅槃起戀慕心故得成佛;二、明供養舍利;三、明起塔;四、明造像;五、明三業供養故得成佛。此五則成次第,初見佛涅槃心生戀慕,涅槃[1]已後為供養舍利,供養已後次明起塔,欲表代尊像故須造像,造像竟次辨三業供養也。[2]言「若人善軟心」者,謂戀慕心也。又則是信心隨順諸佛、不違教門,故名[3]善軟也。「諸佛滅度已」下,第二、明供養舍利。「起萬億種塔」下,第三、明起塔。外國名塔婆,或名偷婆,或名[4]數斗婆,此云方墳亦名塚也。《增一阿含》云「有四事得梵福:一、無塔[5]處立塔,二、和合聖眾,三、修治破寺,四、佛初成道請轉法輪。」梵福者,四天下眾生至六欲天,不及一梵天福也。廟者貌也。寺塔供養對之如神在,有狀貌也。木[6]樒者,形似白檀微有香氣,長安親見[7]之。「若人為佛故」[8]下,第四、明造像。《優婆塞經》不許用膠,有釋云:不許用皮膠,得用木膠。有釋云:開遮有異意也。「若人於塔廟」下,第五、明三業供養。
「於諸過去佛」下,第三、合明二世修行成佛。「聞是法」者,則是聞上來所說法皆得成佛也。
問:
低頭舉手善云何成佛?
答:
昔竺道生著《善不受報論》,明一毫之善並皆成佛、不受生死之報,今見《瓔珞經》亦有此意。成論師云:一念善有習、報兩因,報因則感於人天,習因牽性相生作佛。今明此義並成難解。經云「有所得善不動不出」,凡夫習因之善既有所得,云何得成佛耶?則以此言還責生法師也。今明善[9]因有受報、不受報義,有所得善受有所得報,無所得善受無所得報,謂受報義也。有所得善不受無所得報,無所得善不受有所得報,謂不受報[10]義。故《大品》云「有所得善不動不出,無所得善能動能出」,即是證也。
問:
人天善根既是有所得,云何此經明皆成佛耶?
答
人天善根蓋是得佛之遠緣,故云成佛耳。《大品》明其近、不取其遠,故無所得善能動能出,有[11]所得善不動不出。此經近遠通說,故並云成[12]佛。
問:
人天善根云何遠成佛耶?
答:
人天善根有二種:一者習因,二者報因。報因則感人天身,以有習因值佛菩薩,聞說大乘生一念無所得信,此無所得信是佛道種子,[13]藉前有[14]所得生後無所得。故《智度論》云「有所得者是無所得初門」,故云是遠緣。
問:
此習、報二因與成論[15]師解何異?
答:
彼明一念善具二因,今明有所得善,前後相生義自是習因,感報之義是報因,此之習報並[16]是不成佛。故《法華論》釋「童子聚[17]沙為佛塔皆[18]已成佛」者,要是發菩提心方得成佛,非謂凡夫善根及決定聲聞善根得成佛也。《中論》云「雖復懃精進修行菩提道,若前非佛性終不得成佛」也。
問:
既是有所得善根,云何能生無所得耶?
答:
有所得若決定性者不能生無所得,良由諸法無決定性故,值佛菩薩悟[19]此有所得本無所有便生無所得也。
問:
無所得亦有習、報二因不?
答:
亦有二因。習無所得生無所得[20]亦是習因,行無所得因感無所得報稱為報因。故《大品》云「報得無生法忍,報得六波羅[21]蜜」。
問:
何故云皆已成佛道耶?
答:
佛照過去眾生修行善根,已得成佛也。
問:
今明過去佛教意,與前偈明釋迦自開宗辨,教意何異?
答:
上正明二乘眾生並皆成佛,今通明五乘眾生並皆成佛。以破昔謂行五乘之因[22]別得五乘之果,是故今明因無異感、果無別詶,故並皆成佛。所以前明二乘成佛、後明五乘成佛者,凡有二義:一者、此教之興正為二乘,傍及人天,故前明也。二者、舉人天乘破二乘保執義,佛言我以佛眼見過去,人天一念善根尚並已成佛竟,故知無有灰身滅智同於大虛畢竟永住二乘不成佛也。
「未來世諸佛」下,第二、頌上未來世諸佛。就文[23]凡有二周:第一、略頌上三事,第二、廣釋未來諸佛教意。二[24]門各三。初門三者:半行頌化主,一行半頌教意,半行頌稟教得益也。「諸佛本誓願」下,第二、廣頌未來教意,亦開三門:初一行,辨本願願[25]為明一;次一行,辨說法為明一;次兩行,就[26]諸佛所證為明一。初二偈,如文也。「諸佛兩足尊」者,第三、舉所證明一。上過去佛門通說有得無得一切諸善並皆[27]趣成佛,今文但示根本無所得善方乃成佛,則釋成上義也。兩足尊者,或以戒定為二足,或以權實為二足,或以福慧為二足,或以解行為二足,此皆內德之二足也。外形以天人為二足,佛是天人二足[28]之尊也。「知法常無性」者,知一切法無自性也。而言常者,非是破性故[29]言無性,性本常無故云常無性也。「佛種從緣起」者,種子有三:一、以一乘教為種子,故〈譬喻品〉云「斷佛種故」,則是破教也。二、以菩提心為種子,故《華嚴》云「下佛種子於眾生田生正覺牙」。三、以如來藏佛性為種子。今初偈正以菩提心為種子。上明無性,今辨因緣。佛種者,則是無所得菩提心為佛種子也。此菩提心假緣而起,起則發也。「是故說一乘」者,以菩提心假緣而起,故佛為說一乘令發菩提心,一乘教則是發菩提心緣也。又明唯有一乘無有二乘,則菩提心唯有[1]進無有退路也。「是法住法[2]位」者,上明菩提心為種子,今明本有佛性以為佛種。若無佛性,雖說一乘教及發菩提心,終不得成佛,是故須明佛性也。凡有三句:初半偈正敘佛性,謂法住法位,[3]法住法位是佛性異名,亦是一乘別稱也。「世間相常住」者,世間眾生本有佛性,故佛性常住。故〈壽量品〉云「如來如實知見三界[4]之相,無有生死乃至非實非虛」,則是如來藏法身常住也。「於道場知已」者,第二句,明知佛性。謂坐道場時[5]始見佛性也。「導師方便說」者,第三句,明說佛性。然佛性絕四句超百非實不可說,但無名相中為眾生故假名相說,故云方便。此異上三乘方便,亦異神通方便,故此經有多種方便也。
「天人所供養」下,第三、頌現在佛門。凡有二[6]周。一行半略頌上三事:一行頌化主,一句頌所化,一句頌教門。「知第一寂滅」下,第二三偈廣頌上三事:初一行明三種法輪,「知第一寂滅」謂根本法輪,「以方便力故」謂枝末法輪,則從本起末,「其實為佛乘」謂攝末歸本[7]法輪。「知眾生諸行」者,第二兩偈,廣明枝末法輪。「今我亦如是」下,第三兩行偈,明釋迦順同門。兩偈為二:初偈、順同諸佛明[8]攝末歸本法輪,第二偈、順同諸佛明從本起末法輪。攝末歸本謂攝用歸體,從本起末謂從體起用,此二雖略,攝教事周。「安穩眾生故」者,凡夫滯有,住在三界火宅;二乘著空,未免五百由旬惡道,悉非安穩。故《中論》云「淺[9]智見諸法若有若無等」,是則不能見滅見安穩法。今說中道一乘,令離凡夫、二乘有無二見,故名安穩。「以種種法門」,出安穩之方,令入於佛道,置安穩之處也。第二偈[10]中上半知機,第三句說教,第四句得益。
「舍利弗當知」下,自上已來頌一乘真實門竟。今是大段第二,頌三乘方便門。上長行文,略總辨諸佛出五濁世方便說三;今文廣釋之,明釋迦出五濁世,一期所化凡有四門:第一、居法身之地,見五濁眾生有苦無樂,故起大悲心。第二、悲心內充以本垂迹,初成道時欲說一乘拔物極苦與其極樂,但聖雖能授物物不能受,是故息一化。第三、既不堪受一[11]化故,於一佛乘方便說三調柔其心。第四、明會三歸一。此之四門皆起五濁,故是釋上五濁章門。初見五濁故起大悲心,以有五濁不堪受一化,由有五濁故方便說三,五濁障消故後為說一,是故四章皆起五濁也。
問:
何因緣故但明四章耶?
答:
釋迦出五濁世,一期始終唯有此四門,譬如父母見子病苦,初深生愍[12]惻;二者則欲以妙藥授之令子病頓差,但子病重不堪服藥也;三者[13]既不堪授妙藥權以麁藥治子重病;四者重病既除還堪授妙藥病便除差。父除子身病唯此四門不得增[14]減,佛[15]治眾生心病亦唯此四不得增減,是故一期出世但明四門也。非但釋迦一期出世備此四門,一切諸佛亦不出此四門。[16]然[17]此四門則為後火宅四譬為本:初門為生後長者見火譬;第二門生後救子不得譬;第三門生後三車救子得譬;第四門生後等賜大車譬。然前後法譬其文相主,唯有此四不應更復生於異釋。若言有十譬本、六譬本,並不與文相應。末世既不見佛[18]意,唯依[19]佛為師,不應生穿鑿也。
問:
後譬既有六,今云何但有四耶?
答:
前長行明五濁但有一章,今偈轉勢說法遂有四門;此品法說有四,後品譬說明六,亦是轉勢說法。若[20]言後[21]說還同前者,三周之[22]經是一周意,蓋是講[23]經[24]師大失也。至〈譬喻品〉當廣說之,
問:
此之四門[25]具幾種身?
答:
具三身也。初、明居法身之地見物有苦無樂起大悲心。次、初成道時為諸菩薩說華嚴教,則盧舍那身。第三門、為諸聲聞說三乘教,謂釋迦身也。初謂佛所見身,次是菩薩所見身,後是二乘所見身。又初是法身,次是應身,後是化身。第四門聞一乘了悟始終教意,具有三身,故《法華論》釋〈壽量品〉具明[26]於三身。
問:
此之四門具幾種教?
答:
此之四門具足三教。如來居法身[27]之地,照五濁眾生一期始終根性應具堪聞三種教門,次以本[28]垂迹為眾生故說三種教:初成道時為諸菩薩說根本法輪;第二門、不堪受根本法輪故從本起末明枝末法輪;第三門、會三歸一故明攝末歸本法輪。
問:
既有三種法輪,亦得明三身不?
答:
亦得爾也。初、為諸菩薩現盧舍那身則根本身;次、明二乘不堪見此身,故隱本垂迹起枝末身,故〈信解品〉云「脫珍御服著弊垢衣」;第三、既立一廢三,亦息迹歸本,則應云脫弊垢衣還著珍御服也。故教既有三,身亦如是。
就此四門各有三段,合成十二章經也。初門三者:第一、明能見;二、明所見;三、起悲心。「我以佛眼觀」者,明能見也。五眼有二門:一、就應身論五眼。佛託父[1]母身故有肉眼,次在道樹下得於四眼:以有遠見故有天眼,照三乘根性故有法眼,照於實相故有慧眼,照佛境界故有佛眼。次、就法身論五眼者,照五種境界故有五眼:照障內境名為肉眼,照障外境名為天眼,餘三如上。
問:
若約五境論五眼者,今照六道應是天眼,何故[2]名為佛眼耶?
答:
五眼有二門:一者、因中名四眼,果地名佛眼。謂人有肉眼,天有天眼,聲聞慧眼,菩薩法眼,佛有佛眼,故四眼入佛眼中悉名佛眼。今是因果相對,故言佛眼見眾生,不名天眼也。[3]佛眼中約境論其五用,故有五眼者見六道眾生則屬天眼也。又佛眼無所不知、無所不見,亦見六道眾生也。
問:
五眼得名凡有幾種?
答:
肉、慧兩眼就體得名,以肉為眼故名肉眼,以慧為眼故名慧眼也。法眼則從境立名,以其見法名為法眼、天眼、佛眼得名不定,所以然者,天眼得名凡有三種:一、從人立稱,[4]又從義[5]得目。諸佛菩薩名為淨天,生在人中報得[6]眼根徹見大千世界,從彼淨天以立其名故名天眼。二者、就趣得名。始從四王上至非想通是天趣,生彼天中報得眼根,能遠照[7]矚,故名天眼。三者、從因受[8]名。如《地持》說,一切禪定於三住中名為天住,依此天住修得淨眼,從因得名故云天眼。佛眼得名凡有二種:一、從人得名,佛是人名,人有此眼故名佛眼;二、佛名覺,則此覺能照故名為[9]佛眼。
問:
五眼以何為體?
答:
若據法身,以智為體,智有五用故名五眼。若就應身,天、肉既是[10]報名,則以色[11]法為體;餘三以智為體。若言天眼通,依毘曇義亦以智為體。
問:
五眼與《華嚴》十眼云何相攝耶?
答:
言十眼者,一是肉眼,見一切色;二是天眼,見諸眾生死此生彼;三是慧眼,見諸眾生根性差別;四法眼,見諸法真實之相,謂見諸法第一義相;五是佛眼,見佛十力;六是智眼,分別了知一切種法;七是明眼,謂見一切諸佛光明;八出生死眼,見涅槃法;九是無礙眼,見一切法無有障礙;十是普眼,謂見法界平等法門。初一是前肉眼亦兼天眼,見麁細遠近是天眼故;第二天眼是前天眼;第三慧眼、第五佛眼、第六智眼、第七明眼、第八出生死眼、第九無礙眼,此之六種是前法眼;第四法眼是前慧眼,見真諦故;第十普眼是前佛眼,普見平等真法界故也。
「見六道眾生」者,第二、明所見。就所見內為二:初、總明見六道;次、別明見有無也。
問:
《大品》云「五眼不見眾生」,今云何言見?
答:
《淨名經》云「有佛世尊得真天眼,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不以二相[12]者,見宛然而無所見,雖無所見而無所不見,故見不見不二。《大品》明見無所見,此經明不見而見,故不相違。
問:
既見六道,與六道見何異?
答:
佛見不六而六,知六無所六,六道作六六而見,故〈壽量品〉云「不如三界見於三界」,《華嚴》云「隨順眾生故普入諸世間,智慧常寂然不同世所見」也。又眾生有二:一、顛倒性眾生,二、因緣假名眾生。《大品》明不見者,道理之中畢竟無性實眾生故不見,此經明因緣眾生故佛眼見,故前文具二義:「人天兩足尊知法常無性」即是不見性義,「佛種從緣起」謂見因緣義也。又《中論》云「諸法無決定性,佛有無量方便,或說一切實不實等四句」,亦應云法無決定性,隨眾生故或說見不見等四句。故《論》云「諸佛或說我,或說於無我,諸法實相中非我非無我」,亦應云諸佛或說見或說於不見,諸法實相中非見非不[13]見。
「貧窮無福慧」下,第二、別明見有無。初明見無謂無福無慧也。然雖行有所得福慧,望道言之,終是無福慧耳。故《大品》云「有所得者無道無果」。「入生死[14]嶮道」下,此明見有也。上見無福無慧有二種無,今見苦果苦因二種有也。初、明見苦果,亦乘上文以無福慧資糧故入生死嶮道,致令眾生苦果相續也。「深著於五欲」者,此明見苦因也。又前入生死嶮道行苦因得苦果,今於苦果上更造苦因。苦因有二:初愛、次見。深著於五欲者,正[15]是愛也。三界煩惱通名為欲,以染著性,故《成論》云「羅漢斷三界欲」也。言深著者,以有所得見五欲決定[16]有實,然後著之,所以為深也。「如[17]犛牛愛尾」者,犛牛以癡故愛尾,眾生以癡故起愛。又由愛尾故為人所得而遂害之,故愛尾是害身之具。眾生愛五欲故備受眾苦,故《龍樹傳》云「欲為禍本,眾惡之原,敗德危身皆由此起;吾若得脫,誓當出家」也。「以貪愛自蔽」者,上明由癡起愛,今明愛功用也。愛有二力:一、感生死苦;二、迷境障智。前明入生死嶮道,謂感生死苦,今明迷境障智,以愛覆心所以障慧。「盲瞑無所見」,謂迷境也。「不求大勢佛」者,深著五欲謂病人也。大勢佛者,佛有大勢力能斷眾生愛病,謂良醫也。「斷苦法」者謂平等大慧,則良藥也。眾生以愛覆心盲無所見,不知貪愛是病,又不識佛為良醫、法為妙藥也。
「深入諸邪見」下,第二、明見因。「以苦欲捨苦」者,如[1]諸外道計三界苦為涅槃;檀提婆羅門指腹為涅槃,則計欲界苦為涅槃;阿羅羅外道計無想為涅槃,即計色界苦以[2]為捨苦;欝頭監弗計非想為涅槃,則以無色苦而欲捨生死苦也。即是釋上邪見義也。此是通邪見,於五見內非樂淨見樂淨,是獨頭見取也。
問:
計生死為涅槃,為迷生死為迷涅槃耶?
答:
「為是眾生故」下,第三、明起悲也。遠悲者,愍其無福慧二善、有苦因果兩惡;近悲者,悲諸外道計非道為道、道為非道也。
「我始坐道場」下,第二、以眾生有五濁,故初成道時一乘化不得也。上既大悲內充,今明方便外救。但聖[5]人雖能救,物不能受。就文亦三:第一、明不得說一乘;第二、諸天勸請;第三、違請。初文[6]又三:半行,明思惟處;次半行,明思惟時;後一行半,正明思惟事也。「[7]我始坐道場」者,摩竭提界寂滅道場初成正覺也。「觀樹亦經行」者,有人言:因名以表意,樹者欲樹立眾生於大乘善根也,行者欲表如來必行樹立之事也。有人言:如來在此樹下成道,念於樹恩故觀樹也;行者向為取道故坐,今得道竟是故經行,即欲行善利物報樹恩也。[8]解云此解出經。有人言:此是隨從世法,即世界悉[9]檀也。世人思惟凡有二種:一、觀物思惟,二、經行思惟。今隨從世法亦作此二。《注經》云「樹以靜為體,行以動為相,欲發思惟之兆,決語默之機也」。「於三七日中」者,第二、明思惟時也。《彌沙塞律》云「三昧七日」,此與《十地論》同。彼[10]論問云「本為利物成道,何故七日思惟不說?」答云「顯示自受大法樂[11]故。顯[A1]己法樂,為令眾生於如來所增長愛敬心故;復捨如是妙樂,悲愍眾生為說法故,此則初七[12]日不說、第二七日方始說法。」此經明過三七日方說;律中及薩婆多傳過六七四十二日方說;《十二由經》成道竟第二年方度五人,則一年不說。《智度論》云「五十七日不說法」,或可則是五十七日,或[13]是五十箇七日,計近一年,與《十二由經》相應,適緣見聞,不須會也。《薩婆多論》云「何故六七四十二日不說?一者梵天未來請故,又陳如等善根未[14]熟故,又前自安身然後始說故,又令眾生[15]生尊重故」。今明如來久知應說不說,但為示法深妙、眾生鈍根,隨從世法故,示三思而後[16]說耳。七是一數之窮,三思是俗之常法,故有三七之言也。
問:
七日云何是一數之窮?
答:
內外之法七日改異,胎內七日則變,揣食之身七日不食便死故也。
「思惟如是事」下,第三、明思惟[17]事。有人言:初七日思惟佛智微妙,二七日思惟眾生鈍根,三七[18]日思惟不[19]可以妙慧授鈍根也。有人言:初七日欲法說一乘無機即止,二七日思惟欲譬說一乘無機即止,三七日欲宿世因緣說[20]一乘無機即止,以覓下中上三機悟一乘不得,故三七日也。又云,初七日以勸門說大乘不得,二七日誡門說大乘不得,三七日誡勸合說不得也。今明如上辨,隨從世法故有三七之言。「我所得智慧」者,今文直出所思惟之三事:一、佛慧微妙,二、眾生鈍根,三、不可以妙慧授鈍根。佛慧微[21]妙者,非愚非智、絕觀絕緣,故稱微妙也。「眾生諸根鈍」者,明慧根鈍也。「著樂癡所盲」者,非直鈍根,復有二失:一者、著樂,所謂愛也;[22]二、愚癡,謂無明也。《毘婆沙》云「譬[23]如人,縛其手足、以物覆眼,安蕀林中不能得出;眾生為愛所縛、無明所覆,故不能出生死稠林。」「如斯之等類」下,第三、不可以妙慧授鈍根也。
「爾時諸梵王」下,第二、諸天請說。就文亦三:初一行半,明能請之人;次一句,明請之儀則;後一句,正明請。《智度論》云「諸天儀法不同,淨居天勸令出家,四天王奉鉢,梵王請轉法輪」。
問:
佛為眾生故出世,自應說法,何事待請耶?
答:
《論》云「佛雖不須請,而令請者獲福」。七卷《金光明》云「請佛轉法輪,能滅謗十二部經罪」。又先請後說,諸佛法爾。又不請而說則外道譏呵。又外道多事梵天,梵天既請則外道心伏,又若不請而說則應答十四難,以待請方說故不答也。
問:
何故諸天請,不明人請耶?
答:
天勝人故明天請。又人不能請,天有智慧知佛成道故明天請。又佛山林獨處成道,此中無人故人不請也。
問:
大通智勝佛何故十六王子先請後方梵王請,今何故但明天請不明王子請耶?
答:
《注法華》云「前佛出好世,紹父業濃;今[1]釋迦佛出惡世,子紹義薄也。
「我即自思惟」下,第三、明違請息化。就文亦三:第一、明假設欲說一乘;第二、明無益有損;三、明息化。
問:
上思惟與今思惟何異?
答:
上明不可以妙慧授鈍根,今思惟假設受梵王請[2]強說一乘者,則有損無益也。「眾生沒在苦」下,第二、明無益有損。「我寧不說法」下,第三、明違請息化。初以本垂迹說於一乘為欲[3]利物,今說一乘則無益有損,故捨應歸真名入涅槃則無所損也。
「尋念過去佛」下,大段第三,明初成道時眾生既不堪受一乘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問:
佛為自說三乘、待請說耶?
答:
依《智度論》云「梵王初請說法,如來云佛法甚深眾生鈍根,違請不說。次梵王陳眾生有上中下根重請說法,佛受其重請故說三乘」。就文亦三:第一、明照眾生根性;二、正說三乘教;三、稟教得益。則生後三車化子得譬也。
初文有三:第一、明順同過去諸佛故說三乘;第二、受現在十方諸佛勸故說三乘;第三、[4]受勸即隨順五濁眾生故說三乘。前二上同諸佛,後一下順眾生,即是三因緣故說三乘也。若取詶梵王請[5]則有四緣也。初偈為二:上半思惟古佛,下半明釋迦順同古佛道法,一乘化眾生不得,故於一乘說三。釋迦信而好古,宜順同之。
「作是思惟時」下,第二、十方諸佛勸說三乘也。就文為二:第一稱歎,第二獎勸。初文為三:半行明十方諸佛現身。所以現身者,釋迦於一說三合理稱機,則[6]數感諸佛應現身。次半行安慰讚歎。安慰者,隱其實德以貧所樂法度眾生,此是忍苦之事。今隨從世法故須安慰。次稱歎者,設三乘方便合理稱機,斯可歎也。次一行正[7]出歎辭,事如文也。「我等亦皆得」下,第二、明諸佛自敘,則是獎勸。就文為三:第一、明現在諸佛上同過去佛方便說三;第二偈,明現在諸佛下順根性是故說三;第三半行,明說三之意。
「舍利弗當知」下,第三、明釋迦歡喜受勸。就文為二:初一偈,明歡喜詶上諸佛稱歎;次偈,明受勸詶上諸佛獎勸也。「南無」者,歸命也,救我也。歸命者以命歸投十方諸佛也。諸佛獎勸說於三乘,則延眾生慧命,便是延釋迦命,是故釋迦以命歸投諸佛;諸佛勸說三乘,既是救濟眾生,即是救濟釋迦,故稱救我也。
「復作如是念[8]我出濁惡世」下,第三、順五濁眾生故說三也。「我即自思惟」者,二章經始末有四思惟:不說一乘有二思惟,如前釋之:說於三乘亦二思惟,所以有二思[9]惟者,隨順世法再思方決也。[10]又初思惟同古佛[11]行,次思惟順今佛。又初思惟上同諸佛,後思惟下順根性。而言「濁惡世」者,雖有十方佛勸,若出好世亦不說三,今自省釋迦出於惡世,故宜受勸說三也。
「思惟是事已」下,第二、正說小乘,文有七句。前明欲說三乘時,謂再思已決宜應說三。「即趣[12]波羅捺」,第二、明說三乘處。波羅捺此云鹿林,昔[13]在王以林施鹿故云鹿林。《毘婆沙》云「仙人薗」,昔有仙人在此處住,因以為名。又翻為[14]繞河城,[15]城有水繞。今謂波羅捺是其通處,鹿林是其別處。迦毘羅國正是天[16]竺之中央,諸國皆在四方也。波羅捺在迦毘羅之西相去九百六十里,佛轉法輪處在波羅捺之北相去二十里,樹名香淨。
問:
何故住此處初說法耶?
答:
眾生待時待處以得悟故聖人化之耳,處無定也。今明有二因緣故[17]住彼處:一者、《毘婆沙》云「有五處定,謂生處、出家處、成道處、說法處、滅度處」,三世諸佛常於此處說法故云處定。
問:
何以知處定?
答:
佛未出世有轉輪王,將兵眾欲從此道[18]過,而兵眾即住不行,空中云「此是古佛說法處,王須避之」,故知處定。
二者、五人退不還國,畏淨飯王誅之,進不給侍太子,謂佛無道,故頓止鹿[19]林。《毘婆沙》云「三人計苦行得道,二人計受樂得道,二人見佛苦行,便謂佛無道,故往鹿薗。三人二年供養佛,後見佛食乳麋,復謂佛受樂故無道,亦捨佛往鹿薗。佛受請竟,則自念云:甘露門開,誰應先聞?自念阿羅羅、欝頭藍弗聰明利根應前得道。諸天報云:一仙[20]命終已七日,一仙昨夜命終。佛復念[21]云誰應得聞?則知[22]前五人應次受道,故往彼化之也。
「諸法寂滅相」下,第三句,將辨三乘之權,故前明方便之本。方便之本即是佛所得法,故非觀非緣、不三不一,名不可以言宣也。「以方便力故」下,第四句,明從實起權,非三非一權說三也。「為五比丘說」者,第五句,明所為人也。言五人者,一陳如,二十力迦葉,三頞鞞,四跋提,五摩男拘利。言「比丘」者,說法竟方有比丘,五人據其初,比丘語其後。
問:
何故前為五人說法耶?
答:
經出不同。一云迦葉佛時有同學九人,四人利根前得道,五人鈍根,自誓釋迦出世要先得道。又經云,釋迦過去於[1]饑饉世作大魚,身自誓云:前食我肉者當先度之。五人前來食之,故前度也。又經云,過去世有六人,五人取稻華供養佛,一人云待之稻熟供養,故五人前悟、須跋後悟也。「是名轉法輪」下,第六句,結說教名字。若據自他而言,佛初成道自轉法輪謂初自轉也。今為他說法則他轉之初也。「便有涅槃音」下,第七句,結教旨歸也。雖轉四諦宗歸一滅,故大乘有四諦與一諦,小乘亦明四諦一諦。說三乘法要,具上來七章也。
「及以阿羅漢」下,第三、明稟教得益。就文為二:初、明得益;次、釋疑。前明轉四諦法輪,今辨三寶現世。「阿羅漢」者,佛寶也。《律》云,佛為五人說法,五人喚佛為羅漢也。
問:
陳如初得道,餘四人住在何位?
答:
《婆沙》云「四人住燸等四善根,至夏初方得道」。
問:
八萬天得道,是何天耶?
答:
《正法念經》云是炎摩天子。
問:
《智度論》云「八萬天子得無生法忍」,餘經云得法眼淨,此事云何?
答:
小乘法眼淨即是小乘無生法忍也。從「始坐道場」至此文,皆是引《轉法輪經》事來也。「從久遠劫來」下,第二、釋疑密開壽量,明釋迦久解於一說三,非受諸佛勸始能說涅槃。又明從久[2]遠以來有此方便利物非今新制,汝勿疑之,欲以勸信故作是說。從上來明方便事竟,故豫制[3]物疑也。
「舍利弗當知」下,第四、明說一乘教。就文為三:初、見大乘機發;二、正為說一[4]乘;三、聞一乘得悟解。前說三乘亦唯此三意,此三即生下等賜大車譬,第一機發生後索車譬,第二為說一乘生後等賜大車譬,第三聞教悟解生後得車歡喜譬。初章又有四:第一兩偈,明見大機發;第二一偈,念欲興教;第三一偈,舉無機之失顯有機之得;第四一句,見有機發故歡喜也。「我見佛子[5]等」者,大機既發,有紹繼之能,為佛子義也。機發者非一,故云千萬億也。「咸以恭敬心」者,據事而論,既到佛所聽法,必尊人而重法也。就根緣而言,必有捨小崇大之理,故云恭敬心。「皆來至佛所」者,即事而[6]言,靈山之會也。理中機發扣聖名來也。「曾從諸佛聞方便所說法」者,序過去[7]曾稟方便之教也。昔不知是方便,今教起始名之為方便。所以辨昔方便者,良以昔聞三乘柔伏其心,為入大乘之方便也。「我則作是念」,第二、既照大乘機發念欲興教也。「舍利弗當知」下,第三、明無機之失也。凡有四失:一者、以不知因三悟一故名鈍根,如守指忘月。二者、樂二乘法稱為小智,則但得人無我故也。三、封執小教名為著相。四、保小究竟不信一乘名為憍慢。如此之人已離法席,汝等住者內有實德不同彼人。「今我喜無畏」下,第四、見有機故歡喜無畏。說一乘法暢於佛心故名為喜,如《涅槃經》云「心喜說真諦」,故知眾生必能信受,無謗法之[8]畏。
「於諸菩薩中」下,第二、正明說一乘也,指三乘人名為菩薩。「正直捨方便」者,廢權[9]教,顯露廢權名為正直。昔在鹿薗之會正立於權,未得明捨,亦是意捨言不捨;至付財之時但是[10]密捨,未得稱於正直。又[11]昔執三是實為邪,今遂捨之為正;三乘望佛道迂迴稱曲,今廢三乘則直至佛道故云直也。「但說無上道」者,明立實也。昔廢實立權,今廢權立實也。
「菩薩聞是法」下,第三、聞一乘悟解也。菩薩稱疑除、羅漢云作佛者,互現文。又昔不明羅漢作佛,故今明羅漢作佛;昔已說菩薩作佛,故今不明作佛。但菩薩昔謂有三,今聞無三所以生疑,今知昔說三是方便,今說一是真實,故二說不相違,故疑除。又菩薩昔[12]有舊疑,未知為進成佛道、為退作二乘?今知有一無二,故但進不退,故舊疑除也。「如三世諸佛」下,第三大段次明讚歎法。初段頌一乘真實門,次頌三[13]乘方便門。[14]於三乘方便門內廣序釋迦一期出世始終之事既已顯然,顯實開權皆《法華》經內之說。歎法,令物信受[15]故須稱歎,凡有六歎:初一行,作合諸佛儀式,歎諸佛皆先三後,一釋迦亦爾。又諸佛皆有根本、枝末、收末歸本,釋迦亦爾。故名「如諸佛儀式」也。次半行,歎佛難值。俗聖易逢故云千年一聖,諸佛難值故劫數遙永。所以然者,眾生福[16]少罪多故不見佛,設有餘功德多,無見佛善根,故佛於其人為難值也。下半明佛則易值,歎《法華《難說。所以然者,有人值佛四十餘年而不聞說一乘,則知一乘難聞、[17]佛易值。所以然者,眾生多有凡夫二乘善根,少修中道正觀種子,故不感佛說一乘也。次半行,明汝等無量劫來聞之則難,如從大通智勝佛所至今方能得聞。次半行,明聞之則易,專心聽受生信為難。「譬如優曇華」下,明聽之則易,聞解歡喜此則為難。「聞解歡喜」者,以聞法悟解,內心歡喜、外發言稱歎,三世諸佛同行此道,今歡喜稱歎,稱合聖心,即是法供養三世佛,如此之人過優曇華也。輪王出世有優曇華,而聞《法華》作法輪王,故云過也。長行舉此華歎法,今舉此華歎人也。
「汝等勿有疑」下,第四大段,明勸信也。稱歎既竟,故勸除疑信受也。「汝等舍利弗」下,大段第二示上根人弘經方法,上一周說竟。今勸傳示未聞。又身子得悟則成菩薩,故應弘道利人。又上明說法則是燃燈,今明弘經令傳燈也。又法說一周亦得別開三段:初、簡眾,謂緣起;次、明正說;今是流通。就文為二:初四行,通示弘經方法;次三行,示得失。就初又二:前一行,歎所弘之經;次三行,正明弘經方法。昔不說故稱之[1]為祕,所言「祕」者蓋是稱歎之辭,如世祕方千金不傳,今亦爾也。所言「要」者,宗歸一也。又正明作佛也。次三行,弘經方法,為三:初二行,誡令非器莫傳;次一行,勸令是器[2]宜授。初二[3]偈中,前偈誡令勿為起愛人說,次偈誡令勿為起見人說也。初是凡夫,見小樂而忘大樂人,次是保執小乘人,必逆拒大法。「有慚愧清淨」者,第二、勸是器應授。亦有二人:慚愧是始行人,起於愛見及凡夫二乘心即改悔慚愧也。清淨者,久行人也,久習大乘無所得正觀,無復愛見及凡[4]夫二乘之垢,故云清淨。如上云「有佛子心淨」是矣。「舍利弗當知」下,第二、示得失。初一行半,舉不習學之失;次一行半,歎身子習學之得。「諸佛法如是」者,要先權後實,此示所學之摸軌。次半行,明不學此經則不知之。「諸佛世之師」者,身子初聞略說謂佛是魔,聞後廣說方知是世大師,此半行明識人之邪正。次一句,歎領法之權實。[5]下句,無疑總結,決了人法也。次半行,明二[6]疑既除欣成一極。
法華[7]義疏卷第四
永仁甲午仲呂初三,為造板畢功,先妣得果也。爰沙彌道尊水叔孝未終十三忌景將滿,風樹悲幾許,千萬愁緒在誰。烏呼!擔劫石不磷之恩,遇浮木未朽之幸,仍刊《義疏》第四,盛流行無窮乃至有頂,阿鼻濟度無邊而已。
都幹緣沙門 素慶謹誌
校注
[0499001] 四【大】,四之下【甲】 [0499002] 佛【大】,保【甲】【聖】 [0499003] 根【大】,根人【聖】 [0499004] 乘【大】,〔-〕【聖】 [0499005] 此【大】,〔-〕【聖】 [0499006] 段【大】,〔-〕【聖】 [0499007] 明【大】,〔-〕【聖】 [0499008] 則【大】*,即【聖】* [0499009] 故【大】,〔-〕【聖】 [0499010] 門又【大】,有【聖】 [0499011] 初【大】,〔-〕【聖】 [0499012] 頌【大】,〔-〕【聖】 [0500001] 謂【大】,〔-〕【聖】 [0500002] 次【大】,以【聖】 [0500003] 為解義故【大】,〔-〕【聖】 [0500004] 教【大】,果【聖】 [0500005] 足【大】,有【聖】 [0500006] 圓【大】*,員【聖】* [0500007] 部【大】,〔-〕【聖】 [0500008] 制【大】,判【聖】 [0500009] 答【大】,答今【聖】 [0500010] 為【大】,以為【聖】 [0500011] 說【大】,說名【聖】 [0500012] 則【大】,為【聖】 [0500013] 不【大】,未【聖】 [0500014] 末【大】,末隨本末【聖】 [0500015] 經【大】,〔-〕【聖】 [0500016] 舒【大】,舘敘【聖】 [0500017] 貪【大】,貪著【聖】 [0500018] 逐【大】,遂【甲】 [0500019] 九【大】,此九【聖】 [0501001] 意今【大】,〔-〕【聖】 [0501002] 即【大】,則【聖】 [0501003] 現【大】,見【聖】 [0501004] 是【大】,〔-〕【聖】 [0501005] 乘【大】*,〔-〕【聖】* [0501006] 所【大】,所而【聖】 [0501007] 來【大】,上【聖】 [0501008] 意【大】,意者【聖】 [0501009] 未【大】,不【聖】 [0501010] 以【大】,已【聖】 [0501011] 以【大】,〔-〕【聖】 [0501012] 關【大】,開【聖】 [0501013] 涌【大】*,踊【聖】* [0501014] 等【大】,之【聖】 [0501015] 藉【大】,籍【甲】 [0501016] 化【大】,〔-〕【聖】 [0501017] 也【大】*,〔-〕【聖】* [0501018] 後【大】,後也【聖】 [0501019] 智【大】,智慧【聖】 [0501020] 佛【大】,〔-〕【聖】 [0501021] 經【大】,〔-〕【聖】 [0501022] 名【大】,〔-〕【聖】 [0501023] 不持【大】,持不【聖】,〔-〕【甲】 [0501024] 行解【大】,解行【聖】 [0502001] 熟【大】*,就【聖】* [0502002] 道【大】,〔-〕【聖】 [0502003] 是【大】,〔-〕【聖】 [0502004] 二【大】,〔-〕【聖】 [0502005] 毫【大】*,豪【聖】* [0502006] 但【大】,但以【聖】 [0502007] 說【大】,〔-〕【聖】 [0502008] 拳【大】,撐【聖】 [0502009] 故【大】,〔-〕【聖】 [0502010] 出【大】,出世【聖】 [0502011] 此【大】,〔-〕【聖】 [0502012] 以【大】,〔-〕【聖】 [0502013] 度【大】,以度【聖】 [0502014] 之【大】,〔-〕【聖】 [0502015] 大【大】,大慳【聖】 [0502016] 間【大】,〔-〕【聖】 [0502017] 益【大】,益於【聖】 [0502018] 誑【大】,誰【聖】 [0502019] 乘【大】,乘亦【聖】 [0502020] 悉皆【大】,皆悉【聖】 [0502021] 菩薩【大】,〔-〕【聖】 [0502022] 普【大】,普皆【聖】 [0503001] 普【大】,並【聖】 [0503002] 上半【大】,〔-〕【聖】 [0503003] 釋【大】,釋上【聖】 [0503004] 智【大】,知【聖】 [0503005] 善【大】,菩【甲】 [0503006] 為【大】,謂【聖】 [0503007] 於【大】,〔-〕【聖】 [0503008] 以生苦【大】,〔-〕【甲】 [0503009] 起【大】,見起【聖】 [0503010] 見【大】,見也【聖】 [0503011] 品【大】,品云【聖】 [0503012] 見【大】,見也邊見【聖】 [0503013] 成【大】,〔-〕【聖】 [0503014] 拔【大】,斷【聖】 [0503015] 為【大】,〔-〕【聖】 [0503016] 鈍【大】,鈍根【校異-原】 [0504001] 一【大】,一乘【聖】 [0504002] 果【大】,果也【聖】 [0504003] 句【大】,偈上半【聖】,句上半【校異-原】 [0504004] 也【大】,也下半顯真實義【聖】 [0504005] 斥【大】,𢇛【聖】 [0504006] 今【大】,〔-〕【聖】 [0504007] 小【大】,小小【聖】 [0504008] 見【大】,〔-〕【聖】 [0504009] 故【大】*,〔-〕【聖】* [0504010] 開【大】,聞【聖】 [0504011] 直【大】,真【聖】 [0504012] 心【大】,〔-〕【聖】 [0504013] 略【大】,〔-〕【聖】 [0504014] 法說【大】,說法【聖】 [0504015] 直【大】,〔-〕【聖】 [0504016] 侍【大】,待【聖】 [0504017] 於【大】*,〔-〕【聖】* [0505001] 已【大】*,以【聖】* [0505002] 言若人善軟【大】,柔軟善【聖】 [0505003] 善軟【大】,柔軟【聖】 [0505004] 數【大】,藪【聖】 [0505005] 處【大】,〔-〕【聖】 [0505006] 樒【大】,密【聖】 [0505007] 之【大】,之也【聖】 [0505008] 下【大】,〔-〕【聖】 [0505009] 因【大】,自【聖】 [0505010] 義【大】,義也【聖】 [0505011] 所得【大】,得之【聖】 [0505012] 佛【大】,佛也【聖】 [0505013] 藉【大】,籍【甲】 [0505014] 所【大】*,〔-〕【聖】* [0505015] 師【大】,〔-〕【聖】 [0505016] 是【大】,〔-〕【聖】 [0505017] 沙【大】,以【聖】 [0505018] 已【大】,得【聖】 [0505019] 此【大】,〔-〕【聖】 [0505020] 亦【大】,即【聖】 [0505021] 蜜【大】,密【聖】 [0505022] 別【大】,為【聖】 [0505023] 凡【大】,〔-〕【聖】 [0505024] 門【大】,門略【聖】 [0505025] 為【大】,〔-〕【聖】 [0505026] 諸【大】,〔-〕【聖】 [0505027] 趣【大】,〔-〕【聖】 [0505028] 之【大】,〔-〕【聖】 [0505029] 言【大】,云【聖】 [0506001] 進【大】,進道【聖】 [0506002] 位【大】,低【聖】 [0506003] 法住法位【大】,〔-〕【聖】 [0506004] 之相【大】,〔-〕【聖】 [0506005] 始【大】,初【聖】 [0506006] 周【大】,周初【校異-原】,周初【聖】 [0506007] 法輪【大】,〔-〕【聖】 [0506008] 攝【大】*,收【聖】* [0506009] 智【大】,知【聖】 [0506010] 中【大】,〔-〕【聖】 [0506011] 化【大】,〔-〕【聖】 [0506012] 惻【大】,[怡-台+即]【聖】 [0506013] 既【大】,即【聖】 [0506014] 減【大】*,咸【聖】* [0506015] 治【大】,除【聖】 [0506016] 然此四門【大】,〔-〕【聖】 [0506017] 此【大】,即【考偽-大】 [0506018] 意【大】,〔-〕【聖】 [0506019] 佛【大】,佛語【校異-原】,佛語【聖】 [0506020] 言【大】,〔-〕【聖】 [0506021] 說【大】,〔-〕【聖】 [0506022] 經【大】,經還【聖】 [0506023] 經【大】,〔-〕【聖】 [0506024] 師【大】,師之【聖】 [0506025] 具【大】,見【甲】 [0506026] 於【大】*,〔-〕【聖】* [0506027] 之【大】,〔-〕【聖】 [0506028] 垂【大】,乘【聖】 [0507001] 母【大】,母生【聖】 [0507002] 名【大】,〔-〕【聖】 [0507003] 佛【大】,就佛【聖】 [0507004] 又【大】,人【聖】 [0507005] 得【大】,〔-〕【聖】 [0507006] 眼根【大】,天眼【聖】 [0507007] 矚【大】,曜【聖】 [0507008] 名【大】,目【聖】 [0507009] 佛【大】,〔-〕【聖】 [0507010] 報【大】,根【聖】 [0507011] 法【大】,〔-〕【聖】 [0507012] 者【大】,者明【校異-聖】 [0507013] 見【大】,見也【聖】 [0507014] 嶮【大】,嶮惡【聖】 [0507015] 是【大】,起【聖】 [0507016] 有實【大】,實有【聖】 [0507017] 犛【大】*,猫【聖】* [0508001] 諸【大】,三【聖】 [0508002] 為【大】,〔-〕【聖】 [0508003] 為涅槃【大】,〔-〕【聖】 [0508004] 机【大】,杭【聖】 [0508005] 人【大】,〔-〕【聖】 [0508006] 又【大】,〔-〕【聖】 [0508007] 我【大】,〔-〕【聖】 [0508008] 解【大】,〔-〕【聖】 [0508009] 檀【大】,旦【聖】 [0508010] 論【大】,論亦【聖】 [0508011] 故【大】,故何故【聖】 [0508012] 日【大】,〔-〕【聖】 [0508013] 是【大】,可是【聖】,是可【甲】 [0508014] 熟【大】*,就【聖】* [0508015] 生【大】,之【聖】 [0508016] 說【大】,言【聖】 [0508017] 事【大】,事也【聖】 [0508018] 日【大】*,〔-〕【聖】* [0508019] 可【大】,〔-〕【聖】 [0508020] 一乘【大】,〔-〕【聖】 [0508021] 妙【大】,〔-〕【聖】 [0508022] 二【大】,二者【聖】 [0508023] 如【大】,如有【聖】【甲】 [0509001] 釋迦【大】,〔-〕【聖】 [0509002] 強【大】,〔-〕【聖】 [0509003] 利【大】,益【聖】 [0509004] 受勸即【大】,〔-〕【聖】 [0509005] 則【大】,別【聖】 [0509006] 數【大】,理數【聖】 [0509007] 出【大】,出稱【聖】 [0509008] (我出…惟者)二十三字【大】,〔-〕【聖】 [0509009] 惟【大】,性【聖】 [0509010] 又【大】,〔-〕【聖】 [0509011] 行【大】,〔-〕【聖】 [0509012] 波【大】,婆【聖】 [0509013] 在【大】,有【聖】 [0509014] 繞河【大】,江繞【聖】 [0509015] 城有水繞【大】,〔-〕【聖】 [0509016] 竺【大】,地【聖】 [0509017] 住【大】,往【聖】,往【校異-甲】 [0509018] 過【大】,通過【聖】 [0509019] 林【大】,薗【聖】 [0509020] 命【大】,〔-〕【聖】 [0509021] 云【大】,〔-〕【聖】 [0509022] 前【大】,〔-〕【聖】 [0510001] 饑【大】,飢【聖】 [0510002] 遠【大】,〔-〕【聖】 [0510003] 物【大】,物勿【聖】 [0510004] 乘【大】,乘三乘【甲】 [0510005] 等【大】,〔-〕【聖】 [0510006] 言【大】,言至【聖】 [0510007] 曾【大】,〔-〕【聖】 [0510008] 畏【大】,畏也【聖】 [0510009] 教【大】,教也【聖】 [0510010] 密【大】,蜜【聖】 [0510011] 昔【大】,〔-〕【聖】 [0510012] 有【大】,〔-〕【聖】 [0510013] 乘【大】,〔-〕【聖】 [0510014] (於三…然)二十三字【大】,〔-〕【聖】 [0510015] 故須稱歎【大】,〔-〕【聖】 [0510016] 少【大】*,小【聖】* [0510017] 佛【大】,佛即【聖】 [0511001] 為【大】,〔-〕【聖】 [0511002] 宜【大】,應【聖】 [0511003] 偈【大】,行【聖】 [0511004] 夫【大】,夫及【聖】 [0511005] 下【大】,下一【校異-原】 [0511006] 疑【大】,癡【聖】 [0511007] 義【大】,〔-〕【聖】【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4 冊 No. 1721 法華義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3-2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