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玄論卷第四
初明一乘義即釋會三歸一義。
問: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云何名為無二無三耶?
答:有人言無二者無聲聞緣覺二,無三者無偏行六度菩薩乘。又昔三乘皆是方便,今教別有一大車,異昔三也。
問:何以知然?
答:經云「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既以三為方便,即以一為真實,即會昔三乘歸今一實也。又云「願賜我等三種寶車」,昔既索三,今便賜一,故索所不與、與所不索,即知別有大車異昔三小。以文理推之,即有四車也。評曰:三車諍論紛綸,由來久矣。了之即一部可通,迷之即七軸皆壅。今以八文徵之,方見此釋為謬。第一文云「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此文次第列三乘也。但以一佛乘者,謂佛乘為第一也。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者,無有緣覺為第二、聲聞為第三。以此文詳之,即唯有三車,即執四為謬矣。問:經常列三乘,不作此之次第。今何以說三?次云唯一是實餘二非真者,唯一佛乘,欲引導眾生故方便說三。考實而言,唯一佛乘是實,餘二非真,是故說三說二猶一意耳。請設近喻以況遠旨。如父手中唯有一菓,欲引諸子說一菓為三菓。考實而論,唯有一菓無二菓。是故二文無相違也。以三二既明,會義可領。晚見《法華論》釋十方佛土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與今意同。論云「此是遮義」。是遮者,明無二乘涅槃,唯佛究竟無上菩提,有大涅槃耳。此但明無有二乘唯有佛乘,不言無偏行六度菩薩乘,故光宅失旨也。
次論四句。
問:會三歸一、破三歸一、開三顯一、廢三立一,有何異耶?
答:會三歸一者,有會教、會行、會緣。言會教者,昔開三乘五乘之教並為顯一道,所表之道既一,能表之教亦復無二,故一切教皆名大乘教也。會行者,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如來昔說有三行者,為趣一道故令修三行。所期之道無二,能趣之行豈三耶?所言會人者,如來出世本為教菩薩,不教餘人。三人所行既是菩薩道,能行之人皆成菩薩也,故文云「但為教菩薩,無聲聞弟子。」但會教正是一時,會行及人遠令至佛也。
問:會有幾種?
答:自有融會稱會、自有會歸稱會。若會歸稱會,如向所明也。融會稱會者,既會三歸一竟。緣即疑云:三若歸一,何故說三?是故釋言:昔以方便故說三,今以如實故說一。此是融會今昔三一之義,亦名會也。若是會歸之義,正就三行也;融會之義,宜就教門。所以然者,若會三因同歸作佛,如此之義會行為正,不用教門;作佛故教,非會歸也。若取設教之意,為顯一乘,此名會歸之會也。破三歸一者,昔說三乘本為表一,而眾生遂保執三、不受一教,故須破其執情,名破三歸一也。是故文云「今為汝等說,實汝所得非滅」也。
問:但破執情,亦破教耶?
答:三教於佛恒是一教,故《大經》云「常行一乘,眾生見三。」若爾,於佛即不破也,但破眾生執教生迷,不破教也。開三顯一者,開昔三是方便,顯今一是真實。廢三立一者,昔為不堪聞一,故權說三教耳。今大緣已熟,堪聞一教,即宜廢昔三立今一教也。〈方便品〉云「正直捨方便」即是廢義也。
次論乘體。
問:何以為乘體?
答:乘通因果。果乘以萬德為體,因乘以萬行為體。
問:何以知通因果耶?
答:後當廣說,今略取二文。《十二門論》以六義釋乘:諸佛大人之所乘故,故名為大,謂果乘也。觀世音等之所乘故,故名為大,謂因乘也。此經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以此度眾生。」為果乘也。「是諸子等,乘是寶車,直至道場。」謂因乘也。《法華論》具明乘通因果,後當出之。《唯識論》亦然也。
問:《釋論》云六度為乘體,云何乘通因果耶?
答:此說因乘耳,〈廣乘品〉中具明萬德萬行也。
問:因乘之中云何本末?
答:六度雖是大乘體,要須波若正觀。由波若正觀,萬行方成,即波若為本,餘行為未。此就乘體中自開本末。
問:同是無得六度皆是正體,有何本末?
答:若六度同是無得者,要須波若方成無得,故波若為本、五度為末。《大品》云「鳥集須彌,同一金色。」雖同金色,而須彌為本,要由須彌色乃同耳。
問:因中之乘以波若為主,果地萬德用何為宗耶?
答:論云「因中名波若,果中名薩婆若。」即果乘以薩婆若為主也。是故此經始末皆歎佛慧,如云「為說佛慧故,諸佛出於世。乃至多寶所,歎平等大慧。」即其事也。《攝大乘論》亦言智慧為乘體也,此是不二二開本末耳。因緣無礙,一一行攝一切行,皆得為因乘本;一一德攝一切德,皆果乘本也。
問:《法華》具明因乘果乘,何者為正?
答:辨宗之中以說斯義,明正法為乘者,此乘非因非果始是正也。今就方便用者,以果乘為正。所以然者,果是妙極,因未妙極。經題秤為妙法,故宜以果乘為正也。以標此妙極之果,令三乘人及一切眾生皆修妙因,趣此妙極之果,然後始得明因乘耳。若發趾即明因乘為正者,竟末標所期,知何所趣耶?如人先知寶所,然後修行趣之耳。以此而推,果為正也。此義文已廣明,尋之自見。後見《法華論》釋尚無二何況三耶,明無有二乘涅槃,唯有如來大涅槃名為佛果。故知二乘亦取果乘為正,大乘亦取果乘為正,是以論但舉涅槃也。
問:乘有廣狹義不?
答:五乘相望自辨廣狹,今不明之也。就一乘中自論廣狹者,果乘無累不盡、無德不圓,故稱廣也。因行不爾,故稱為狹。就因中自論者,初地得百法明門故狹,二地得千法明門故廣,如是可知也。
問:云何一體乘、異體乘耶?
答:與波若相應無依無得不二觀現前。如〈一念品〉說,菩薩一念具萬行,此是一體乘;未得此觀現前,名異體乘。然從初發心則學不二觀,故從初發心時是一體乘,則一念具足萬行,故云發心畢竟二不別,但約此觀明晦,故開一體、異體耳。約位明者,得無生忍為一體乘,未得無生忍者為異體乘。
問:何以然?
答:《大品》云「但燃燈佛以得無生忍,即不離六度等無得萬行。」
問:云何是近乘、遠乘?
答:以波若心所起,如不住法住波若中,無所捨具足檀等六度,不生故具足道品。亦如〈廣乘品〉列一切德行,後皆結言無所得故。如此之乘名為近乘。若說低頭舉手皆成佛者,此是有所得善,名為遠乘。何以知然?《法華》云「是乘微妙清淨第一,於諸世間為無有上。」此豈是人天有所得善耶?今菩薩所行從初發心即行無所得觀,此是近乘無有遠乘,但就無所得中自有明晦,故分近遠耳。
問:《釋論》解〈無生品〉中云「有近道遠道。近道者,謂三十七品。遠道者,謂六波羅蜜。」然道品與六度俱皆是乘,何故分近遠耶?
答:數論師、地論師、法華等師無有此義,故不釋也。今明此義可有四列:一者六度、道品是無所得,故俱近;二俱是有所得,故俱遠;三無所得六度為近,有所得道品為遠;四無得道品為近,有得六度為遠。今明六度為遠、道品為近者,為釋〈無生品〉經文。經文云「有世間六度、出世間六度,道品但明出世,不明世間。」論主解此一義,故明六度為遠、道品為近。
問:六度何故遠?道品何故近?
答:六度雜有世出世故遠,道品純是出世間故近。
問:六度何故雜?道品何故不雜耶?
答:六度中明通淺深,如布施、持戒、忍辱等通於淺深,可得有雜義。道品中明定慧,定慧深於施戒,就此一義故六度為遠、道品為近。
問:此義約大小乘分近遠以不?
答:若就大小乘一往分者,道品是小乘行故為遠,六度正是乘體故為近。若就菩薩具一切行,皆是無得、悉是正行,六度、道品俱是近乘也。
次論運出義。
問:運出明乘者,因乘、果乘何者為正耶?
答:就因門正明運出。《釋論》云「是乘從三界中出,至佛果即住,變成薩婆若。」故因乘為正也。若以能運出眾生者,即佛乘為正,唯佛能具運出一切眾生,而因乘不及果也。
問:云何是自運運他?
答:就運出為義者,言因乘者有自運運他,果乘但有運他之義。佛即已出,無勞更運。若縱任自在明運者,果德具有此運也。
次論乘具。
問:世間乘有能乘之人及所乘之法及乘行具,一乘亦有此不耶?
答:有也。《大品》云「是乘及所乘因法」,《釋論》云「六度正是乘體,慈悲與方便此二為大乘挾具。」所以然者,以有慈悲故能廣運眾生,有巧方便故能出生死。又有慈悲故不隨二乘地,有方便故不隨凡夫地,出此二地故能至佛也。故此二種名乘行具也,猶屬一乘攝,但義分之故成二也。小乘法中無此行具也。次《中邊分別論》明乘有五:一乘本,謂真如佛性;二乘行,即福慧等;三乘攝,謂慈悲心,引一切眾生悉共出生死;四乘障,謂煩惱障及智障,三界內煩惱名煩惱障,餘障一切行解名為智障;五者乘果,即佛果也。《唯識論》解乘有三體六義。三體同前,一自性,二空所顯真如是也;二隨流,隨順自性流,福慧十地等法是也;三至果,即隨流所出無上菩提及一切不共法也。六義者,一體,是如如空,出離四謗;二者因,謂福慧;三者攝,攝一切眾生;四境界,了真俗脩二諦;五障,即皮肉心三障;六果,謂無上菩提。此六義次第者,正以真如為根本,以有如此故起福慧二行,起福慧二行故能攝一切眾生,攝一切眾生由照真,俗迷境故成惑則失乘理,見境故能除惑,除惑故得佛果也。
問:乘是何義?
答:彼論釋云「乘是顯載義,由真如佛性故出福慧等行,由福慧等行故出佛果,佛果載出眾生。」《攝大乘論》有三,謂乘因、乘緣、乘得,乘因者謂真如佛性第一義空為乘因。乘緣謂萬行,乘得即佛果也。
問:真如佛性云何為乘體也?
答:唯有真如佛性為真實,修萬行為欲顯此佛性,佛性顯故名為法身。此三要相須,以佛性是本,故名為因。雖有因,復須緣因,因緣具故得果。今不違此說也。《法華論》亦明三種:一乘體,謂如來平等法身,即是佛性為乘體。又云佛乘者,謂如來大般涅槃,此即明佛果為乘體。此隱顯為異,實無兩也。又釋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及低頭舉手之善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即是了因,乃為乘緣也。此猶是三種佛性義耳。乘緣謂引出佛性,即了因也。乘體謂因佛性,乘果謂果佛性。不說果果性者,果果性還屬果門。不說境界性者,屬因門故也。又廣說有五,略即唯三也。又望于《十二門論》,乘具四事:一者乘本,謂諸法實相,由實相生波若,故實相為本,即是乘境義。二者乘主,由波若故萬行得成,故波若為主,即智慧。三者乘助,除波若外,餘一切行資成波若。四者乘果,乘此乘故得薩婆若也。又此經明乘有三事:一車、二牛、三賓從。車通因果萬德萬行,牛亦通因果,中道正觀離斷常之垢為白。由此觀故引萬行出生死如牛,此即波若導眾行義也。
問:波若即是車,云何復喻牛耶?
答:一法二義分之,導引如牛,運義名車。餘行但有資成運出,唯有車義而無引導之能,故無牛義也。此是因地牛義也。果地牛者,內德則取真慧為牛,外用宜取六通無垢為白牛,駕之而遊五道運眾生也。賓從者,果德為車,則因為賓從、因行為車,則界外眾行為車界、內行為賓從,如索車中釋之。又《大品》明乘具五事:一者乘出即是乘始,謂從三界出;二者乘終,到薩婆若;三者乘住,謂萬行無所住為住;四所乘法,即六度;五能乘之人,謂菩薩也。
問:諸大乘經所明及《中》、《百》大乘論等所辨,此可信受;如《唯識》、《攝大乘》及《法華論》等必可信耶?
答:此論同是婆藪所造,《付法藏》中天親有其人,是故可信。又觀其義意,與大乘經論語言雖異而意不相違,是故可信也。
問:三論學者恒彈破有所得義,云何今並用眾家異說耶?
答:興皇大師製《釋論.序》云「領括群妙,申眾家之美,使異執氷銷,同歸一致。」以此旨詳之,無執不破、無義不攝,巧用無非甘露、拙服皆成毒藥。若專守破斥之言,斯人未體三論意也。
問:云何巧用?云何拙服?
答:若能心無所得、言無所住,如空中種樹、虛裏織羅,如幻如化、隨病隨人者,設行產業之事,無非大般涅槃,並應正法波若,名巧服矣。與此相違,即名拙服。此意已如辨宗中釋之。又龍樹出世製作大意者,要先破洗一切有所得病,令畢竟無遺,莫問大乘小乘、內道外道,有文作義及無文搆造,凡心有一豪依得、言有一句定相,皆悉洗之令畢竟淨。然不淨既去,淨亦無留也,如是五句令言窮慮息,然後始得於無名相中強名相說,雖強名相說說不動無說。故《寶積》嘆云「能善巧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又經云「善哉世尊!不動真際,為諸法立處。」若能於一切義皆如此用之,始是龍樹大乘論耳。不爾者,還同舊執。若留一豪心住著者,退無損於煩惱、進不弘於佛法也。又破洗一切有所得大小病,然後於一一義中宜用四悉檀貫之。今𬻬略舉一意。十二部經八萬法藏皆是隨順俗,故有此言說。若不隨俗,則一無言無不言,故有所言皆隨俗說,謂世界悉檀。十二部八萬法藏言並相違,或三或一、或無常或常、或佛出二諦外或二諦內、或三世有或一世有,如大經三十餘諍論門,無智之者各執一意互相是非,現世起諍論增長煩惱,乃至斷善根墮墜惡趣,似僧地獄正擬斯人。欲勉斯過者,須用第二悉檀。所以八萬法藏及塵沙法門並相違者,此是如來各各為人悉檀,故不相違背。如《大經》云「以此眾生非一根性、非一善友、非一國土,是故如來不得一向定說。」以此義觀之,於一切法門無所違諍,不起煩惱,勉於似僧也。第三名為對治悉檀,如來所以說各各為人,說八萬法藏及塵沙法門,皆為對治眾生煩惱故也。如《大經》云「譬如大地諸山藥草能為眾生病之良藥,我法亦爾,能令眾生煩惱病藥。」是故一切教門無有定性,但令病息。病息故無非藥,病不息無是藥也。既為息病,病息藥廢,不應復執著之也。第四名為第一義悉檀者,前來三門皆是為眾生故有如此方便,若論正道即不曾有一言,況有八萬耶?尚非有言,況是無言耶?故過一切言語、滅一切戲論,如大炎四邊不可觸,以燒手故。用此四門,可通貫一切義及文。以得此四門故,一切經可搆、一切病可治;不得四門,一句經不可尋、一煩惱不可破也。
問:何故就一乘義中釋此意耶?
答:一乘是三世諸佛正宗,就此中釋之也。又如此了悟,方是能動能出,故是乘耳。若作一句定執,不動不出,何名乘耶?《大經》云「若有定相,是生死相、是魔王相,非佛法相。」是故一切諸法無定無相。
問曰:恒作無定相破定相者,如此即是定相。
答:破定言無定耳,云何復更執無定耶?
問:若都無所執者即是執,乃不執於執,而執於無執,故還是執也。
答:今言無執者,以執無故言無執耳。既言不執於執,豈執無執耶?
問:執無復無無執,即是斷見人也。
答:斷一切見故名斷見,此可然也。《大品》云「斷一切見故名摩訶薩」,正恐諸見不能斷耳。又若有諸見,可言斷見耳。諸見本不有,何所斷耶?經云「動心是魔網,不動即法印。」
次論動出。
問:《大品》云「是乘能動能出」,是何位耶?
答:論云「動是順忍,出為無生忍。」一者地前為順忍,登地為無生忍。二六地為順忍,七地為無生忍。若凡夫為三界者則地前為順忍,發地入聖位出三界也。此則初地為出,地前為動。若六地猶受肉身名為三界,即七地捨肉身出三界,故六地為動、七地為出。然二義之中,先義為正也。
問:小乘動出其義云何耶?
答:准前可知。苦忍前名動,苦忍名出。二者三果未勉三界為動,無學斷三界惑盡為出。又有餘名動,無餘名出。但就人而明者,小乘人唯有心出、無有身出,異大乘也。
次論乘障。
問:乘以何物為障?
答:《釋論》既以六度為大乘體,六𦿝即是障也。若取乘出生死義,即著生死以為障。若取乘廣大義,即以狹劣以為障。若以出世六度無所得故能出,即以有所得六度為障。六𦿝即是別障,有所得即是通障也。
次論二慧。
問:空有二慧,何者正是乘耶?
答:舊有二釋。一云空解為正乘,有解為相從。例如十地空解為能生之本,有解為地上所生。次釋云:地義如前,若乘取運義,即兩解俱能運。今所明以中道正觀為乘體也,中道正觀非空非有方能出有無二見,故云空有並是乘方便用也。地義亦爾。
次論始終真似義。
問:何等為乘始乘終、真乘似乘。
答:有人言三十心是乘正位。有人言登地是乘正位。有人言八地是乘正位。有人言初得方便失正體,第二得正體失方便,第三得竝觀及乘體,失不竝及乘方便,故具有三義。三十心為方便,登地為正體,八地為竝乘,七地為不竝乘也。評曰:最後釋者雖得經文而義猶未善。今當序之。〈問乘品〉云「是乘無始無終,不出三界,亦不住薩婆若。」如經廣明,若欲令乘出者,是人欲令無生法忍出、欲令真諦法出?然實際無生、實際不出者,乘亦無出,以乘無出故無始無終、不因不果,如此之乘乃名出耳。
問:若無能出所出、能運所運,即無有乘,云何釋大乘義耶?
答:良由得此正悟,不見能出所出,乃名為出,可謂無所出而出、出而無所出。若有能出所出、能運所運者,即是有所得,無有出義也。
問:云何是出無所出耶?
答:經云「不動法故」。不動法者非乘,是常住,名為不動。亦不言真諦空故不動,又非乘不去故不動。此明乘出宛然而無所出,故名不動也。既無出而出,亦無始而始、無終而終。無始而始始自初心,無終而終終於十地,此是因門分其始終。就此始終復開二位,地前三十心此觀未具成名為似乘,登地已上得此觀現前故名真乘。故論云「地前名順忍,登地名無生忍。」即是真似義。
次論並不並。
問:有人言初地並;有人言七地並;有人言八地並。是事云何?
評曰:各偏有執,皆為失旨。所以然者,經論具有三種並義。如《仁王經》及《攝大乘論》等云初地並;《大品.發趣品》釋七地名等定慧地,即七地並;《仁經》等及《地經》云八地並。以具有三文,宜並用也。
問:此三相違,不應合用。
答:不相違。言初地並者,從初發心便學並觀,至於地前猶是凡夫,故不得並;登地名聖,故云並也。又地前名順忍,登地名無生忍,是故初地並也。言七地並者,此就地位自分之。初地至六地名順忍,七地名無生忍。順忍雖並,並劣故不名並,七地並勝故稱為並。
問:何以知然?
答:初地望前名無生忍,若望七地名為順忍。若將初地望地前即初地為並,若形於七地則初地未並。
問:何故七地得名並,六地不名並耶?
答:七地是功用道滿,故名為並;六地功用未圓,故未得稱並。又且六地為波若,七地為方便,以七地具二慧故得稱並,六地雖有波若未具方便故非並也。復言八地並者,此據功用、無功用判並不並。所以然者,七地雖並猶有功用,八地任運成就無復功用,是故八地得並七地非並也。故融會三經,不相違背也。
次論二經。
問:《法華》、《勝鬘》俱明一乘,一乘何異?
答:他云《勝鬘》了義、《法華》未了義,今明《法華》既是明佛性法身,即不應有了不了釋也。但大乘是同,略明三異:一者《法華》對破三執會歸一乘。若《勝鬘》不對三緣,但為七歲已上學一乘緣,辨出生收入之義。出生者,猶如大地出四種寶藏,正法出生五乘也。收入者,正法出五乘,五乘歸正法。此之出入舒卷皆是平道,因緣法門無所斥奪,與《法華》異。《法華》先斥三病故明一乘,然後始得非三非一、三一具足耳。二者《法華》但明二乘未究竟、佛乘已圓滿,不廣釋其因緣。《勝鬘》則開五住地之因,辨二生死之果,釋二乘未圓、佛果已滿。是故兩經異。
問:依此義即是了未了?
答:自有須釋而悟,自有不須釋而悟,豈得用此判了不了耶?若一經之中皆具明一切義者,即有一教,唯有一緣,何名多部?三者《勝鬘》具明正法出生五乘,數五乘歸正法。《法華》但明會三乘歸一乘,開一乘為三乘,不正會人天歸一乘,開一乘為三乘為人天乘。
問:何故兩經不同?
答:《法華》正為三乘保執自謂究竟,更不求佛,故須辨三乘會開之義;人天二乘無自保究竟之執,故不辨會開也。《勝鬘》通明正法有出生一切方便用,數一切方便歸正法,故通明五乘有開會也。
問:《法華》亦有會人天歸一乘不?
答:亦有此義,低頭舉手皆成佛道,即其事也。
問:三乘既是權說,實無三者,人天乘亦是權也。
答:有例不例。若言三十三天常樂我淨,如楊葉之金亦是權,亦須破及會也。不例者,道實無三,方便說三,是究竟故三是權。而不無行生死人天之因、得人天果報,故人天非權也。昔又不說人天是究竟,故人天乘非權也。
問:三不及,一在三既權,二劣於三,二亦應權也。
答:勝劣乃通權實,義異故不例也。人天乘得人天實報,二乘人不得究竟報,故不例也。
次論三假。
問:乘具三假不?
答:《釋論》云「五陰法是法假,人是受假,人法之名是名假。」所乘之法及以行具謂法假,能乘之人是受假,能乘所乘及乘具皆有名字是名假也。
問:乘是因成、相續、待三假中何假耶?
答:由來四釋,今不具足。一釋云:若論因成假者宜兩望之,若望以法成人,人即是假;萬善成人,即是實法。若望總眾善為一乘,一乘則是假,萬行為實。
問:相續假云何?
答:有二釋。初云:一念實法生而即滅,尚自不固,何能運出?必須相續方有運義,如智斷惑、如明除闇。次釋云:若解斷惑,必須兩念,排他為難故也。今善體能運,一念有力,如一念智即能知境、一念善即能感樂,不假相續也。今又問:若一念無力、多念方有力者,一糸不能制象、多糸則能制,一渧不能滿、多集則能滿。《百論》破外道,盛有此說,覽之自見。又問云:一不能多遂能者,一沙無油、一盲不見,多集則能耶?答:他云盲沙分分無力,緌渧分分有力,故非問也。今明《百論》中外道亦有此釋,如論破之。
次論相續假。
問:兩念相續者,前念滅故後起續、前不滅故後起續?前若滅者,後何所續?不滅則常,何勞後續?具如論破。又問:實法則滅前,而兩相續則轉變。今請問之,如乳變為酪復有乳滅義者,為是一乳耶?為二乳?若一乳者,實法滅則無復乳,何所變?若言變者,復何得滅耶?若一體者,滅則不得變、變則不得滅,若一滅一變則成二乳也。問曰:只是一乳,而乳兩義,舉體實滅、舉體轉變。難曰:實法滅者但是乳義滅而乳體亦滅耶?若但義滅則乳體不滅,則乳義無常而體應是常。若言體義皆滅則無復體義,復何所轉?欲見此意,《中論》廣明。以此推之則無相續,既無相續則無至佛理,有何一乘?當知有所得義無有乘義。
次問一念力能運者,此一念為即滅為不滅?若生而即滅,何能運耶?若不滅即常,復何所運耶?若亦滅亦不滅者,既是一念云何具兩法耶?
問:今釋云何?
答:此病若銷,自見經意也。
次論四一。
問:舊云有四一義,謂一教、一因、一果、一人。此事云何?
答:此亦無失。欲廣論之,有無量一,謂教一、理一、人一、法一、機一、境一、智一,如前釋名說也。
問:諸一有何次第?
答:如來見有一機,故前有機一。說一教,故次有教一。眾生稟悟一教,名為人一。次行一因,故有因一。復得一果,故名果一也。
次序權實二智義論權實名。
問:此經既言開權顯實,以何義故名權實義耶?
答:有人言權是權爾之名,實是審實為義。有人言實名智慧,權名方便。方便是善巧之名,智慧是解知之義。評曰:今具詳之。請問初說:若妙以待麁為名,麁以形妙受稱。若爾,實以待權得名,權以形實為稱。若權實不相待釋名者,麁妙亦應然也。又難曰:若權是權爾之義,以權釋權。亦應實是實爾為義,以實釋實耶?若爾者,則應苦以苦義、樂以樂義,不應別有餘釋也。
次問智慧與方便二名。然二智俱是巧妙,何故方便獨受善巧之名耶?舊釋云:通則皆例,別則不齊。方便於無三中說三,善巧義彰;實智於一上說一,巧義不顯,故與其智慧之目也。難曰:於一上說一不與巧名。於一上說一不應與其妙稱。而下文歎實智則云甚深微妙。此則實智正是微妙善巧也。又問:若實智沒其功名當其妙稱,權智應沒其妙名當其巧稱。若爾,實智妙而無巧,無巧應是拙;權智巧而非妙,非妙應是麁。
今所釋義,依諸大乘經論略有四種:一依名釋,謂權是權巧、實為審諦。二相資釋,權是實權、實是權實,實不礙權、權不礙實,雖實而權、雖權而實,故權得以實為義、實得以權為義也。三顯道釋,權以不權為義、實以不實為義,故云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無,亦一切權實法了達非權實。四無方釋,《華嚴》云「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若爾,一權得有無量義,無量法得是一權義也。
問:非權非實為是真諦、為是智耶?
答:肇師云:「惑者覩減照謂之實,見變動謂之權。」既言惑者謂之權實,則知聖心未曾權實,此正語聖心非關真諦。次別論權義。有人言:權是譬名,如稱錘名權,將此詮量諸物輕重,前之則輕、却之則重、處中則平,此譬佛智照察根緣有三乘差別。有人言:權是假義,故假三車於門外。有人言:權是權爾一時之用,故云權化城於中道。有人言:權是耳爾,謂隨宜說法名之為權也。評曰:具此四義,可合用之。如來之智實有,照緣不差,如稱詮量輕重也。如經云「我初得道時,空拳度一切。」又云「實無三車假設三車,實無有城權作化城。」故假也。三乘謂一時之說,若久後則說真實。如經云「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故是權爾義也,必有隨機宜則宜爾之義。
問:權與方便何異耶?
答:通猶一耳。但權宜當一時之目、據三乘義;方便是善巧通於一三,如巧說一乘亦名方便,故方便名通於一三也。
問:權亦應有二。一者實權,如菩薩權巧;二者方便權,如說三乘。
答:例也。
問:方便與權既有二種,實亦有二不?
答:亦有二種。一者權實,昔說三乘為實者,權作此實耳。二者非權實者,今教明佛乘實也。
次論二智體義。眾師皆云二智以心為體也。詳曰:今請問之,心為解惑體者,心與惑為一、為異?若一,斷惑則應斷心,心若不斷惑亦不斷。又若一而斷惑留心,何不斷心而留惑耶?若惑斷心不斷,則心與惑異。若異者,惑便非心,心是識慮、惑應非情。又惑若異心,惑自是惑,心應不惑。若爾,自是智知,心終不知。如此求心竟不可得,是則無心,以何為二智體即是?故論云「如身見五種,求之不可得。煩惱於垢心,五種求亦不得。」
問:今明二智以何為體耶?
答:正由謂情言心與惑一異,故無有二智。諸佛菩薩了此心惑不見一異,既無一異則非心非惑、不智不愚亦不權不實,如是五句皆不可得。但於不二而二,為眾生故開於二智,故二智以不二為體也。
次論四種二智。
問:有人言照空為實、鑒有為權,此波若教二智也。內靜鑒為實、外動用為權,淨名教二智也。照一為實、照三為權,謂《法華》二智也。照常住為實、鑒無常為權,謂《涅槃》二智也。
評曰:不然。照空為實、鑒有為權,蓋是契中道之妙觀、離斷常之要術,法身之父母、菩薩之本行。從《波若》已上《涅槃》已還,乃至《華嚴》諸方等教皆通用之,不得偏屬《大品》。次動靜分二智者,一切方等教辨菩薩行,皆以內靜鑒為實、外動用為權貫通眾經,亦非屬《淨名》也。
問:何以知靜動分二智通諸經耶?
答:一切菩薩皆有自行化他,今內靜鑒為實是自行,外動用為權是化他義,故知通一切教也。
問:何以知鑒空為實、照有為權亦通貫眾經耶?
答:《淨名》云「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智度即是波若,方便即權義。龍樹釋《大品》分為二道:一波若道、二方便道。若爾,《淨名》二慧即是《大品》二慧。而《淨名》既云「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即知此二慧貫通眾經也。
問:前明空有分二智,後以動靜明權實,皆通貫眾經,有何異耶?
答:約菩薩一人義論兩種二慧,取其鑒空照有義多是自行,具如前也。若明動靜義,則具自行化他,則如後也。次云照三為權、鑒一為實,此偏約《法華》。是亦不然。《波若》後分已明與《法華》齊,若爾則《大品》亦有此義,不應偏係《法華》也。又問:設云《法華》以照三為權、鑒一為實者,此三一為並是世諦、為通二諦耶?舊解云:照四種一為實,謂因一果一、教一人一皆是世諦也;照三種三為權,謂機三教三人三。無有理三亦是俗諦也。評曰:不然。四一但是俗諦,則一乘義局。一乘之中若境若智、俗之與真皆入一乘,云何但取世諦耶?
問:乘是萬行,故境非乘也。
答:《十二門論》初唱略明大乘,次後云「大分深義所謂空也」。若通達空則具萬行。若然者,空為乘本,云何不取為乘耶?今所明者,照一乘中若境智空有皆屬一乘,三乘亦爾。依經詳之,不如舊說也。
次論空有二智。有人言:照空有二境審實不虛故名實智,觀空不證涉有無著名為方便。
問:此出何文?
答:《大品》云「菩薩於空不著故不證空」,即知不證空是方便也。又云「菩薩以方便力故為眾生受五欲,而無所染。」故知涉有不著亦是方便。
問:若以二照為實、兩巧為權,二照應無兩巧、兩巧應無二照。
答:二照兩巧更無別體,雖照而巧故名方便,雖巧而照目之為實。如《釋論》第百卷云「譬如金為妙物,物不離金、金不離物。」但妙物義如方便,全義如實慧也。
問:本以二諦境發生二慧,今照二境為實慧,則二諦境應俱發實慧耶?
答:正如此也。二諦發其巧照義名實慧,發其照巧義名方便也。
問:古有此釋不?
答:什師注〈問疾品〉云「觀空不證、涉有無著,皆名方便。」似此義也。有人言:雙照空有皆名為實,涉有化人動用之義名為方便。此肇公釋也。其序云「觀減照謂之實,見變動謂之權。」雖是惑者之情,正用此分二智。減照者同照二諦,靜鑒之義故名實也。有人言:觀空為實、鑒有為權。此處處有文,《須真天子經》廣出。又《淨名.問疾品》縛解章四句論之。
問:云何釋經四句耶?
答:異解紛綸。今以上定林寺鏡師《淨名玄論》釋之。鏡師云「觀空之心不能嚴土者,此是慧無方便故縛也。觀空之心即能嚴土者,此是慧有方便故解也。若嚴土之心不能觀空者,此方便無慧故縛也。嚴土之心即能觀空者,方便有慧故解也。」什公大意與此似同。有人言:二慧互相資。方便照有而能資空,故能觀空而不取證。二乘無有中行願資,故入空便證。是知方便資空而不證空也,空慧導有令入有不著。若無空觀導有則涉有取著,如凡夫也。
問:方便資空令不證既是巧者,實慧導有令不著亦是巧,則二慧俱名方便亦並名實矣。
答:通皆例然,但不著有則易、不證空則難。方便能令不證空,故與其巧名。譬如四河合流同注海口,非大力龍莫自能變;三解脫俱流注涅槃海,非方便大力莫能不證。以方便大力有變無之巧不墮二乘,故與其巧名也。
問:方便大力能變無令不墮二乘故名巧者,實慧大力能令不墮凡夫地亦應是巧也。
答:已如前釋。離聖則難、勉凡則易,故方便力大、實慧力小。又實慧但是六地,方便據七地。又實慧如母,方便如父。有又實慧三乘共,方便獨在菩薩。又方便必有實,實不必有方便。又如什公答王稚遠問,方便與智同是慧性,但智淺而方便深,了實相名實慧、不證實際名方便也。
問:如是四說,何者為實?
答:佛經有種種之說,隨人隨義用之,不得定執。如《須真天子波若經》下卷明二慧有三十許異,可尋之也。又今略示諸異。經自有但就空分二慧,如觀空為實慧,知空亦復空,故不證空名方便慧。自有但就有中分二慧,如《淨名經》以身不疾為實,身疾為方便。又云觀身苦空無我為實,處生死化物為方便也。自有空有分二慧,如前釋。自有福慧分二慧,以慧為實,以福為權。自有就自他分二慧,自行為實,化他為權。自有大乘為實,小乘為權。皆可隨文用之,各有旨也。
次釋《法華》四種二智義。有人言:法華但有二種二智,一者照三乘為權、照一乘為實;二者照近為權、照壽量佛復倍上數為實。今明此經要具四種二智:一者初段中有三種二智,後開近顯遠中復有一種二智,故成四種。初段明三種二智者,初三一二智,二乘人欲入菩薩法,要先須識三乘是權、一乘為實,以破彼迷權實無明。此二智是反三之始、歸一之初,故先須辨之。二者空有二智,既改三信一,則須學菩薩空有二慧,觀空不證離二乘地、涉有無著出凡夫境,故生在佛家種姓尊貴。又空有二慧是法身父母,欲求大覺者豈不學之?三者即此空有二慧是菩薩自行耳,復應化度眾生,故以內靜為實、外動用為權,故有第三動靜二慧也。
問:此三種二慧有何次第?
答:初二慧令生信,次二慧令生解,信解是自行,第三明化他。要具此三,二乘之人方成菩薩也。又初二慧為信,次二慧為解,第三二慧即是行。一切菩薩要先有信心,次有解,後有行。今寄五十二位明之。前十信次十住,十住即是十解。以解故起十行,行解成就任運趣菩薩道,可名迴向。迴向既順無生流則登平真悟,故名十地。以三種二智配此位者,初二智為信即是十信,次二智為解即是十住,第三二智即是十行。解行既成則能向菩薩道,是故有十迴向。迴向既順無生流故登十地。無階級階級論之故作此判。若階級無階級者,一念具三種二智也。
問:何故先解後行?
答:解行未始相離,但隨義理強弱故前後分之。但解之易故有前,行之則難故居後也。
次就此經後段明一種二智者,此經後段辨本迹常無常二智。識本是無生滅無始終為實智,識始終生滅等用謂權智。故初段具三種二智,第二段常無常二智,故此經具四種二智也。晚見論分明廣說法身是常、化身無常,則四種二智便成,五時權實皆壞矣。
問:何故次前三種二智,後辨常無常二智耶。
答:前三種二智謂菩薩解行,即是因義,始于十信終至等覺。後常無常二智即是果位,稱妙覺地。故因果二門要具四種二智也。
次論三種二諦辨二智義。自攝嶺相承有三種二諦:一以有為世諦,空為真諦;次以空有皆俗,非空非有為真;三者二不二為俗,非二非不二為真。二諦既有三轉,約諦發智亦具三矣。初照有為俗,照空為真。次照空有為俗,照非空非有為真。三者照二不二為俗,照非二非不二為真。
問:何故用三種二諦耶?
答:略明六義,是故說之。一者謂各各為人悉檀。自有聞初得道,自有聞後受悟,是已根性不同二諦非一。二者為釋如來常依二諦說法。若言如來常依二諦說法者,若說空說有應依二諦。今說非空非有乃至非二非不二,應不依二諦,是故釋云二諦三門說,此三門皆依二諦也。若說有為俗、說空為真,依初門二諦說法。乃至說二不二為俗、非二非不二為真,依後門二諦說法也。三者為釋佛教不同。經辨二諦雖多,不出三也。如經云「菩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釋論》云「為著有眾生說空,為著空者說有。」此說初門二諦也。又云「若有若無皆是世諦,故說非第一義。」《華嚴》云「一切有無法,了達非有無。」如此等經是第二重二諦也。又《華嚴》云「不著不二法,以無一二故。」此第三重二諦也。用此三門,於一切經無所違諍,是故說此三種二諦。四者欲漸引眾生示階級方便。無始已來有此形心及以外物等,謂是實有,是故諸佛出世而為說之,此是世俗實耳非聖實也,若諸法本性空者乃名真諦。故《中論》云「凡夫顛倒為有,於世人是實,名為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於聖人是實,名為諦也。」而眾生便謂有非實諦、空是真實,則捨有取空,是故云空之與有此是二邊皆是俗諦,非空非有中道之法乃為真諦。或者雖捨二邊復滯中道,是故第三次明遠離二邊不著中道乃是真諦,二邊中道皆俗諦耳。五者為五乘眾生說此三種二諦。初為引凡夫令捨有入空,故明有是俗、空為真。次為引二乘人欲令悟中道,故說空有皆俗、中道為真。三為菩薩令中偏俱捨故,若偏若中並皆是俗、非中非偏此乃為真。所以然者,菩薩之人謂凡夫二乘滯於二邊,而菩薩心遊中道,為破此見故明遠離二邊不著中道也。第六即世學者,明三假有為世諦、三假空為真諦。唯有此義但初門意耳,是故引之,明三假空有皆俗、非空有為真。彼即云我自有二諦,復有非真俗為中道,是故今云二諦與中道亦是俗諦耳,非二非不二乃為真也。
法華玄論卷第四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4 冊 No. 1720 法華玄論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13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CBETA 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