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義神呪經卷第四
[35]時娑伽羅龍王與九[36]十一子及諸龍圍繞。往詣佛所頭面禮足。瞻仰尊顏一心合掌以偈讚曰。
說是偈已復白佛言。世尊我今亦欲助佛說呪。摧伏鬼神除諸災患。即說呪曰。
那地 那地 那地婆隷 波羅羅地 質多羅賜 鼻多羅賜 毘那栖隷 [37]栴陀隷 闍駛 [38]摩登祇瞿利 乾陀利 婆尸利 摩訶婆尸利 婆尸羅[39]陀 陀羅婆尸 陀那狸隷 阿帝 阿[40]吃帝 吒吒吒吒 [41]妬妬妬妬 智智智智 毘知智[42]叱掘彌 彌掘彌 彌智彌智 羽黎羽黎 毘羽黎 那羅那雉 那陀陀隷 陀陀隷
說是呪已大地諸山。三千世界六種震動。一切諸天皆悉歡喜。三佛陀顯現此經。城邑聚落官府諸處。此經所在百由旬內不得中住。如此猛呪過去諸佛之所顯現。使為帝主作大擁護。無諸災害作一切吉[1]祥。一切眾患悉皆消除。
爾時地神往至佛所。頂禮佛足說偈讚曰。
是深妙說。為天阿修羅之所供養。我今亦當助佛說是明呪。勇猛必行即說呪曰。
度彌度彌 度度彌 度彌 護彌護彌 呼呼呼[3]呼[4]彌 呵羅娑隷 呵[5]達茶 呵呵邏娑陀那娑邏 支陀陀隷 質埵婆羅泥 婆涕婆他婆帝 婆泥 婆婆婆泥呵羅婆帝 遮鉢羅賜 鉢羅卑賜 [6]奴羅 㝹婁賜毘陀婆帝 陀婆尼[7]迦婁卑尼 摩陀泥 摩訶摩陀尼 斯斯細奇細
說是呪已大地諸山并及大海悉皆震動。夜叉鬼神眾[8]號呼失聲唱言。嗚[9]呼嗚呼[10]怪哉怪哉。羅剎亦爾。此經所在國邑聚落。官府諸處百由旬內。我等不得住在其中。結呪界周匝千由旬內。爾時佛放眉間光明光名感悟。大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覩斯光者。盡皆感悟如來所說。諸園苑神諸井泉[11]潢池神根神果神。地神龍神阿修羅神。放逸天持華鬘天曲脚天。乘[12]空夜叉乾闥婆羅剎鬼神。究槃茶毘舍闍富單那。餓鬼緊那羅。陸生龍曠野神揵陀神。顛鬼狂鬼[13]癎鬼。日月星辰護世四天王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魔天魔眷屬天。[14]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遍淨天。無量淨天。不廣身天不熱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羅天。此等諸天遇斯光已。皆自見身盡被五縛。以佛神力令諸天眾。一切同時飛來向佛。禮世尊足在一面坐。如來爾時即變大地化成金剛。一切世間無能壞者。復化十方悉皆火起。爾時世尊即以佛眼。觀此三千大千世界誰有不來集在會者。諦觀察已。見此世界無有一人而不來者。即說呪曰。
闍隷 摩隷 闍羅摩隷 摩隷泥 伊隷 𭌲隷 呵𭌲 摩𭌲 那𭌲 那羅那𭌲 那𭌲隷 𭌲婆隷 敷羅鞞隷 鞞鞞隷 鞞黎 [15]渒那 俾泥 俾那娑伽隷 娑伽隷 卑泥頗栖 頗羅頗栖 頗求迷 頗羅頗羅頗求迷求渒隷 頗隷鞞 頗羅地 賀羅羅地蘇羅帝[16]毘 蘇羅地優浮地 涅浮地 浮黎浮地 娑羅泥隷 泥黎羅彌隷 摩[17]訶羅隷 摩訶那隷 [18]喝羅闍泥隷 泥泥羅隷 牟隷[19]目帝 阿羅羅憊 毘羅憊 羅羅憊 羅闍羅憊 羅闍頗隷
說此呪已天龍阿修羅夜叉羅剎皆大驚怖。生於厭患身毛皆竪。不樂聽是結大呪界。欲陷形去地如金剛不得陷入。周匝火然猶如地獄。此諸天眾皆住空中一心聽呪。即說呪曰。
郁[20]去 [21]目去 那去那去 去那去那佉去 驅彌隷 驅彌細 驅驅彌細 驅步 驅步路 步[22]佉 步佉步 佉那佉步 佉雷 驅羅細 丘摩摩泥 驅驅摩泥跂跂摩隷 [23]歧歧隷 佉羅佉 跂隷 佉那佉泥隷 佉婆婆佉[24]梨泥 毘佉地佉陀[25]婆憊 婆婆嗘 婆那佉膩 嗘泥隷 嗘栖隷 嗘嗘栖隷 脾嗘嗘栖隷
說[26]是呪已而此大地。動遍動等遍動。搖遍搖等遍搖。六返震動。諸鬼神等見是事已。皆失聲大喚唱言嗚呼怪哉。自相謂言是等天王共說此呪。我等今者無有生路。斷絕一切諸鬼神等。
爾時摩醯首羅白佛言。世尊如來所說結呪界經。若自能持若教人持。若有讀者一切皆應離於婬[27]欲修於梵行。不食五物一黑石蜜二油三蜜四魚五肉終身不食。若誦是呪諸夜叉羅剎。恒伺其便為作惱害。或時輕蔑為遮鬼故。於五種味斷而不食。若有外道邪見之人。不信此呪詐[28]偽誦讀者必損其壽。如來為欲護四眾故。說是呪經。我今亦欲助佛說呪。即說呪曰。
盧頭娑細 盧頭娑帝 盧呵隷 羅婆婆羅泥 盧遮隷 盧陀遮隷 [29]嗚呵羅地 盧細 盧栖泥 盧盧栖泥 盧陀羅呵泥 盧陀羅呵隷 盧盧呵泥 盧盧呵隷 盧多郅 [30]住盧 注路注路 牟那注路 牟賀呵郅 牟陀遮隷 遮遮隷 餘利 餘利 [31]遮遮隷 毘遮帝
說是呪已空中諸天其心調伏還下在地寂然聽法。爾時世尊為諸天眾。說諸法要示教利喜。聞是經時無量那由他眾生。遠[1]塵離垢得法眼淨。諸有夜叉羅剎究槃茶毘舍闍。於佛法中不生信者。為驚動故。如來爾時即出右臂示大地獄。見地獄中燒炙煮爛而命不絕。諸此罪人惡業未盡命則不斷。佛告大眾如斯地獄楚毒無量。是以汝等不應作惡。諸鬼神等見大地獄。心生驚怖身毛皆竪。五體投地而白佛言。世尊我等從今已往當受五戒。復白佛言。佛涅槃後正法滅時。若持如此結呪界經。夜叉羅剎來輕蔑者當使其心劈裂七分。有大沸血從面門出。命終當墮無間地獄不可救濟。佛告阿難汝當受持[2]誦讀是結呪界經恭敬禮拜。汝等天人當知過去諸佛亦說是呪。未來諸佛亦說是呪。現在十方諸佛亦說是呪[3]界經。我今復說是大結界神呪之經。即說呪曰。
奚奚迷 奚奚迷 彌梨迷 彌梨迷 摩訶彌梨迷呵羅隷呵羅隷呵羅隷 槃遮炎 隷波遮羅遮 囉囉 奚羅遮 遮羅遮羅摩遮吒羅 摩吒羅那 摩訶[4]因陀羅牟羅那[5]牟羅那[6]邏 遮陀娑邏 娑邏那 闍大囉馱阿迦細 那迦細 那細 那羅那 細毘娑 那細 奚[7]𪏭[8]速隷 毘陀隷
說是呪已十方[9]火焰悉皆變滅。一切[10]大地還[11]伏如故。諸天大眾皆悉右繞禮佛而退佛說經已諸比丘比丘尼。及大菩薩阿難等歡喜頂受。
佛告阿難若有讀誦此經者。當常食乳淨自[12]洗浴著鮮潔衣。於一切人不生嫌心。於諸眾生當生慈心。於佛像前作諸天龍王像及餘鬼神。皆圖形像。以牛糞塗地作七重界。界場中央著諸華鬘。燒百一種香。為[13]佛燒蘇合香。薩闍賴闍香與摩醯首[14]羅天。咄迦香與梵天。[15]遮迦香與魔王。多迦羅香與化樂天。阿[16]具婁香與他化自在天。婆羅娑香與兜率陀天。修富婁香與焰摩天。牛王香與帝釋。膠香與四天王。零陵香與[17]伽羅龍王。[18]熏陸香與毘摩質多阿修羅王。那賴娑香與毘浮沙羅剎王。多利娑香與地神。甲香與地[19]夜叉神。毘羅貳香與放逸天。那賴陀香與十方鬼神。
如是等燒百一種香。各各於彼天像前燒。誦此呪者右膝著地。一百八遍燒香於[20]天前。各塗地作七處呪場。在此場上發大誓願。捨自己身與三世佛。有夜叉羅剎不信於佛。欲害呪者滅結界經。為遮惡故應當捨身與佛。願諸如來憶念於我。當令呪者身如金剛。一切世間無能壞者。五體投地頂禮佛已應誦是呪。應向四方散胡麻子。當誦此呪一百[21]八遍。當誦呪時淨居善現天。當現身在其人前。身真金色。彼天安慰誦呪之人。彼誦呪人應當驚悚。彼諸天等各入已形像之中。慰喻呪人而告之言。善哉善哉汝之所誦結呪界經。今得吉成。我等為汝隨汝所作。汝於我前不應驚怖。以金色身立呪者前。安慰之言善哉善哉能誦此呪。我等今者為汝僕使為汝所役。此是結界勸成就相。誦此呪時應以月十五日及月滿時。夜誦令利隨意所樂。若園苑若宮殿。若大池若河邊。若有飲食若乘騎。衣服華鬘諸香等物。皆毘首羯[22]摩天之所化作。在誦呪人前。若求雨時燒藿香供養娑伽羅龍王。呪四枚石。有龍住處呪石擲中。天即降雨。若族姓子族姓女。隨其所須雨之時節久近能稱其意。若有欲得如意寶珠。應於佛前向娑伽羅龍王像。應詣生藕華池河所。燒香供養龍王。七遍誦是結呪界經。應於池所呪場之中佛形像前。作五種音樂而為莊嚴。
爾時娑伽羅王即於佛前與如意珠。得此珠已能雨珍寶。爾時四方應有火起。爾時應以[23]蘇和娑利[24]沙子。置於火中應誦魔王呪。若欲鬪戰求勝敵者。應七遍燒香。以七色[25]綖結為七結。七遍誦呪。當應以此結繫幢頭。設有刀箭欲來向身。自然墮落終不傷害。欲結界者諸天王所燒香供養。在香煙上七遍誦呪。復燒[26]香以十色綖結作七結。以娑利沙擲置火中。諸夜叉羅剎咸自見身自然火然。界內有樹以此呪[27]線繫於樹上。若復欲使日月住者。此呪神力亦能住之。終不能得越此呪界。若欲得象乘馬乘駱駝乘。應於塚間作諸呪具。應以膠香供養毘沙門誦此呪經。爾時便得種種隨意所乘。若欲使夜叉羅剎。於月二十九日。在塚間著白淨衣。以香煙供養四大天王。若欲動地。應著白淨衣不嫌恨意。於一切眾生心生平等。應上車輪上以多利婆香供養地神。誦此呪經大地震動。若欲使火不橫起。把箭誦呪誦呪已竟。即以此箭向[1]四方所射火即不起。若為毒箭所中。應誦此呪呪水。以所呪水飲之洗浴毒即消除。若欲隱形應以香供養摩醯首羅天王。以七色線繫作七結。七遍誦呪以結繫頭。置之頂上即得隱形。若欲飛行應百遍誦此結呪界經。呪娑羅幾子以置頂上。燒香供養念佛地功德。若此神呪實是恒沙諸佛之所說者。願我飛行。即能飛行。諸佛憶念護持力故。若欲使諸王大臣沙門婆羅門歡喜憶念得自在者。應燒香供養四大天王當呪於油。以此油塗四王像口。一切見者皆生歡喜而得自在。若欲見一切鬼神夜叉提[2]婆利沙。油塗已眼燒香供養四大天王。日日誦念此結界經。以四色線結作四結。繫著[3]頂上得如意見。若往到處處天所。與諸天等相娛樂者。應自洗浴以香塗身。著白淨衣上車輪上。於諸眾生無嫌恨意。燒一切香讀誦此經。欲界天王自來現身在其人前。即將其人詣諸天前。以天莊嚴之具而莊嚴之。以天音樂而娛樂之。若為一切鬼神所著所捉者。噏人精氣者。應以十色線七[4]過燒種種香七遍。誦經繫線作七結。摩醯首羅天王梵眾之主。釋提桓因四[5]大天王。還益其精氣 除造逆罪及謗正法謗毀賢聖者。若彼惡鬼毀誦呪者。當墮無間泥犁。受苦一劫不可救濟。若欲入火火不燒者。應七遍燒香燒一切香。七遍誦此呪經。以五色線繫作百結。以此呪縷繫著[6]咽下。入大火中火不能燒。欲得斷除厭[7]道[8]魅蠱[9]及毘陀羅呪。應以香供養魔王誦此呪經。以酥娑利沙燒擲火中誦魔王呪。一切厭[10]蠱蠱道毘陀羅呪消滅如灰。令彼諸惡無有力勢。呪咀之患自然不行。欲止惡風暴雨者。當驅烏令去燒烏[11]巢窟。以香供養毘浮沙羅剎王。誦此呪經止惡風雨。一切鬼神夜叉羅剎。究槃茶金翅鳥毘舍闍。若欲禁制遮一切惡立一切善。當[12]誦讀是大結呪界經。以赤線繫作百結。以香供養諸天。諸[13]天等當集在一處為其說法。佛言我涅槃後諸天集會誦此呪。能使鬼神皆受五戒。若誦持此經者。於諸眾生應慈心平等不害一切。恒修實語終不虛誑。見此結呪界經。一切諸天世間皆應恭敬禮拜。不生疑惑歸依供養。佛告阿難汝於此[14]經呪界。不應生疑。此經如實終[15]無虛妄。若懷疑者當墮無間地獄。受苦一劫不可救濟。所以者何此結呪界經。是一切諸佛之所宣說。阿難若有受持讀誦此經者。以曾供養諸佛殖諸善根。諸佛護故此經自然來在手中。此人即是受[16]經真器。持此經者天人世間。皆應禮拜供養恭敬。[17]此持經者即是天人世間塔寺。阿難若為菩提族姓男女。於此經中能讀一四句偈。受持讀誦若教他說。如彈指頃心生隨喜。當知此人必定當得菩提之道。若求辟支佛若求聲聞乘能信解者。於現在世得止諸漏。若在家於三乘未有決定。得此經者得於決定。若有能持是經典者。當知供養過去諸佛深種善根。無量世中當作轉輪聖王。若求帝釋無量世中當得帝釋若求梵王無量世中當得梵王。我以決定記上四種人。若有讀誦經人所。於彈指頃生惡念者。此愚癡人名為遠離一切諸佛。於三乘中即無種子。此人當墮地獄。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解是呪界經。使他讀誦作此經器者。此人即成就梵福。若不信此經者諸天即隱此經。何以故此人必生不信疑惑之心。當生惡道墮地獄中。首陀會天當奪此經。禮拜香華供養。若能供養此經。即為供養恒沙諸佛。阿難汝以是故。應當受持此經。為於安樂利益擁護四眾。阿難及諸弟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大吉義神呪經卷[18]第四
校注
[0577034] (元魏…譯)十一字【大】,〔-〕【甲】 [0577035] 不分卷【宋】【元】【明】 [0577036] 十一子及【大】,千億那由他【宋】【元】【明】【甲】 [0577037] 栴【大】,旃【宋】【元】【明】 [0577038] 摩【大】,摩帝摩【宋】【元】【明】【甲】 [0577039] 陀【大】,陀隸【宋】【元】【明】【甲】 [0577040] 吃【大】,吒【宋】【元】【明】 [0577041] 妬【大】*,姤【甲】* [0577042] 叱【大】,吒【宋】【元】【明】 [0578001] 祥【大】,〔-〕【甲】 [0578002] 安【大】,快【宋】【元】【明】【甲】 [0578003] 呼【大】,呼呼【宋】【元】【明】 [0578004] 彌【大】,〔-〕【宋】【元】【明】【甲】 [0578005] 達【大】,噠【宋】【元】【明】 [0578006] 奴【大】,恕【宋】【元】【明】 [0578007] 迦【大】,迦摩【宋】【元】【明】【甲】 [0578008] 號【大】,叫【宋】【元】【明】 [0578009] 呼【大】,呼怪哉【宋】【元】【明】【甲】 [0578010] 怪哉【大】,〔-〕【宋】【元】【明】【甲】 [0578011] 潢【大】,黃【宋】【甲】 [0578012] 空【大】,宮【甲】 [0578013] 癎【大】,閑【甲】 [0578014] 梵【大】,梵眾天梵【宋】【元】【明】 [0578015] 渒【大】*,俾【宋】*【元】*【明】* [0578016] 毘【大】,地【宋】【元】【明】 [0578017] 訶【大】,摩【宋】【元】【明】 [0578018] 喝【大】,竭【宋】【元】【明】 [0578019] 目【大】,月【宋】【元】【明】 [0578020] 去【大】*,佉【宋】【元】【明】* [0578021] 目【大】,郁【宋】【元】【明】 [0578022] 佉【大】,去【甲】 [0578023] 歧【大】*,跂【宋】*【元】*【明】* [0578024] 梨【大】,黎【宋】【元】【明】 [0578025] 婆【大】,娑【宋】【元】【明】 [0578026] 是【大】*,此【明】* [0578027] 欲【大】,慾【甲】 [0578028] 偽誦讀【大】,為讀誦【宋】【元】【明】 [0578029] 嗚【大】,烏【宋】【元】【明】 [0578030] 住【大】,注【宋】【元】【明】【甲】 [0578031] 遮遮隷【大】,餘隷【宋】【元】【明】,餘遮隷【甲】 [0579001] 塵離【大】,離塵【明】 [0579002] 誦讀【大】,讀誦【甲】 [0579003] 界【大】,結界【宋】【元】【明】 [0579004] 因【大】,自【甲】 [0579005] 牟【大】,牟牟【宋】【元】【明】【甲】 [0579006] 邏【大】*,羅【宋】*【元】*【明】* [0579007] 𪏭【大】,梨【宋】【元】【明】 [0579008] 速【大】,迷【元】【明】 [0579009] 火焰【大】,焰火【宋】【元】【明】【甲】 [0579010] 大【大】,天【元】【明】 [0579011] 伏【大】,復【宋】【元】【明】 [0579012] 洗【大】*,洒【宋】*【元】*【明】* [0579013] 佛【大】,〔-〕【宋】【元】【明】 [0579014] 羅【大】,〔-〕【宋】【元】【明】 [0579015] 遮【大】,遍【宋】【元】【明】【甲】 [0579016] 具【大】,貝【宋】【元】【明】 [0579017] 伽【大】,娑伽【宋】【元】【明】 [0579018] 熏【大】,勳【甲】 [0579019] 夜叉【大】,地叉剎【甲】 [0579020] 天【大】,天像【元】【明】 [0579021] 八【大】,七【宋】【元】【明】【甲】 [0579022] 摩【大】,磨【宋】【元】【明】 [0579023] 蘇【大】,酥【元】【明】 [0579024] 沙【大】,娑婆【宋】【元】【明】【甲】 [0579025] 綖【大】*,線【宋】*【元】*【明】* [0579026] 香【大】,百【甲】 [0579027] 線【大】*,綖【甲】* [0580001] 四【大】,〔-〕【宋】【元】【明】 [0580002] 婆【大】,娑【宋】【元】【明】 [0580003] 頂【大】,項【宋】【元】【明】 [0580004] 過【大】,遍【甲】 [0580005] 大天【大】,天大【宋】【元】【明】【甲】 [0580006] 咽【大】,胭【宋】【元】【明】 [0580007] 道【大】,〔-〕【宋】【元】【明】 [0580008] 魅【大】,媚【甲】 [0580009] 及【大】,道及【宋】【元】【明】 [0580010] 蠱【大】,魅【宋】【元】【明】,〔-〕【甲】 [0580011] 巢【大】,撗【甲】 [0580012] 誦讀【大】,讀誦【宋】【元】【明】 [0580013] 天【大】,天王【宋】【元】【明】【甲】 [0580014] 經呪界【大】,結呪界經【宋】【元】【明】【甲】 [0580015] 無【大】,不【宋】【元】【明】 [0580016] 經【大】,持【宋】【元】【明】 [0580017] 此持【大】,持此【宋】【元】【明】【甲】 [0580018] 第四【大】,下【宋】【元】【明】【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21 冊 No. 1335 大吉義神呪經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