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8]分卷第四
神變品之餘爾時,阿難復作是念:「彼尊者須菩提善修無諍行,於一切法已到彼岸,有大威德、具足神通,或能為是不思議變,我今應當問其作不?」
時彼阿難如是念已,[9]而復白彼須菩提言:「大德!我親從佛聞如是說:『我諸聲聞大弟子中,解空第一則須菩提其人也。』是不思議大莊嚴事,將非大德之所作乎?」
時須菩提答阿難曰:「阿難!世尊雖說我修無諍空行第一,然是神通非我能作。所以者何?我念一時入於三昧,如此三千大千世界弘廣若斯,置一毛端往來旋轉如陶家輪。當爾之時,無一眾生有驚懼心,亦不覺知己之所處。
「阿難!我念往昔於如來前欲作如是大師子吼,白言:『世尊!如此三千大千世界寬廣如是,我能以口微氣一吹皆令散滅,復令其中所有眾生不驚、不迫、無往來想。』阿難!我於爾時在世尊前已曾示現如是神通。
「阿難!我念一時復於佛前作師子吼,白言:『世尊!我今能以如此三千大千世[10]界其間所有一切眾生,皆悉安置一指節端,上至有頂,然後還來住於本處,令彼眾生寂然無聲、不相逼迫、無往返想。』
「阿難!我念一時宴坐三昧,見彼東方現前則有六萬諸佛;如是,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無量無邊百千世界各有六萬諸佛、世尊,昔所未見今皆見知。阿難!我於彼時住閻浮提,以是定心復發神力,至須彌頂天帝釋邊撮取一掬栴檀末香,往彼無量諸世界中供養向時爾[1]許如來、應供、等正覺。彼彼世界諸眾生等,皆悉明了見我住是閻浮提界供養承事彼諸世尊,知我是此娑婆世界釋迦牟尼如來、應供、等正覺聲聞大弟子上座須菩提,於空無諍三昧門中最第一者。阿難!我到如是神通彼岸,具足成就神通波羅蜜。
「阿難!今此眾中,若天、若人、若梵、若魔、若沙門、婆羅門等,於我所說尚有疑心,彼若能問我師世尊——今在寂定——自當證知。」
爾時,佛神力故,於虛空中出大音聲命阿難曰:「阿難!如是如是,如上座須菩提向師子吼,汝如是持。」
時彼天、人、梵、魔、沙門、婆羅門、阿修羅等見聞是已,身毛皆竪、發希有心、得未曾有,作如是言:「甚為希有,實未曾覩如是大事。乃至世尊諸弟子等尚有如是勝妙神通、大威德力,何況諸佛所有三昧神通境界而可思量、而可宣說?」
爾時,尊者須菩提見諸世間天、人、梵、魔、沙門、婆羅門生希有已,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5]菩薩念佛三昧分彌勒神通品第四
爾時,彌勒菩薩作如是念:「今者,世尊諸大聲聞弟子眾輩——有大威德、具足神通——各皆自陳師子吼事,如我今者亦應於此一切世間天、人、梵、魔、沙門、婆羅門諸大眾前,少現菩薩神通事耳。」
時彼彌勒菩薩如是念已,即告尊者阿難曰:「我念昔曾於晨朝時著衣持鉢詣世尊所,頂禮佛足,白言:『世尊!我今欲入此王舍城如法求食。』言已,即行。
「阿難!我於[6]爾日復如斯念:『今於誰家初施食者,我要當令[7]是人先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後方受斯人食也。』阿難!我時念已,即入大城次第乞食,至一大姓婆羅門家,於彼門下默然立住。
「阿難!時彼大姓施婆羅門知我乞食,見我默住即告我言:『善來阿逸多!聖者阿逸多!今日何故自屈臨此?其有所須願取我食。』阿難!我即告彼婆羅門言:『大婆羅門!汝今若能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善根者,然後乃當受汝施食。』
「阿難!時婆羅門即答我言:『仁今若能持此食分遍奉十方恒河沙等一切諸如來、應供、等正覺者,然後我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盡力勤修諸菩薩行。所以者何?我亦先於諸如來所種彼一切諸善根故。』
「阿難!我時復語婆羅門言:『大婆羅門!汝今必能建立斯志,我當受食,分布供養恒沙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無有疑也。』時婆羅門復語我言:『聖者阿逸多!但受我食,分張奉獻恒沙如來,我便發誓亦如誓行。』阿難!我復語彼婆羅門言:『大婆羅門!汝今審能發如斯誓,如誓行者,我取汝食分散供養恒沙如來。』阿難!彼婆羅門乃至三反要我供養,我亦慇懃令其發心也。
「阿難!我時如是與婆羅門反覆周旋相約束已,然後告彼婆羅門言:『大婆羅門!如汝言者,速將食來,吾當為汝分布供養恒沙世尊。』
「阿難!時婆羅門聞我言已,便授我食;我既受已,則於其前如彈指頃分布供養恒沙如來。
「阿難!我於爾時分布彼食供養恒沙諸世尊已,然後還彼婆羅門家。
「阿難!時婆羅門見我如是無礙神通,心生驚怪、身毛皆竪,然後歡喜踊躍無量,即持種種上妙飲食奉施於我,勸我飽食。我時受已,自恣食之。彼婆羅門然後方持一切珍寶、一切諸香、一切眾華、一切華鬘、一切上妙諸瓔珞具,與我相隨詣世尊所,恭敬合掌,頂禮佛足,即於佛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作是願:『其有眾生聞我施此摶食善根,皆即住於不退轉地。世尊!若我此願必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以此善根,令我未來成菩提時亦有如是無量無邊諸聲聞眾,皆是清淨大阿羅漢,如今無異。若我此誓真實不虛者,以是因緣,令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大地六種震動。』
「而彼大婆羅門發是願時,佛神力故,應時此間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大地六種震動。
「阿難!今此眾中若天、若人,於我此事生疑心者,世尊出時應當諮問。阿難!我今未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具如是大威德力,到於一切神通彼岸。
「阿難!我念往昔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有佛、世尊號曰然燈如來、應供、等正覺,出現世間。我時於彼然燈佛前獲得如是一切菩薩念佛三昧;得三昧已,諸方所有一切諸佛現說法者,彼諸世尊常現在前。又,我得此三昧門已,即於無量無邊劫中,以此神通教化無量無邊眾生,悉令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猶如今者王舍城中大婆羅門。
「阿難!復念往昔於彼蓮華上如來、應供、等正覺所,以一神通教化成熟彼三萬億百千眾生,皆令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
「阿難!我又曾於最上不退轉行佛、世尊所,得一三昧名曰普明;得三昧已,教化成熟六萬八[1]千欲界諸天,皆令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阿難!當如是知,菩薩摩訶薩一切皆有不可思議大神通力第一彼岸。」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為重明此義而說頌曰:
爾時,眾中梵、魔、沙門、婆羅門、天、人、阿修羅一切世間得聞彌勒菩薩摩訶薩師子吼時,皆大歡喜,生奇特心,歎未曾有。
菩薩念佛三昧分歎佛妙音勝辯品第五[5]之一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覩諸大眾——天、人、梵、魔、沙門、婆羅門、諸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等——得未曾有、生奇特心,或時驚怖、身毛皆竪。見是事故,一心安詳,從三昧起已,即告尊者阿難言:「大德!善哉,[6]妙哉。諸佛、世尊甚為希有,甚為希有。所以者何?諸如來、應供、等正覺乃至能有大慈大悲、具足無量諸功德等。
「阿難!諸如來、應供、等正覺能證如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覺一切法無有生故、見一切法無有作故、知一切法不可得故,然後於彼波羅奈城古仙住處鹿苑林中,三轉十二行無上妙法輪,而是法輪初未曾見一切世間——若梵、若魔、若天、若人、若沙門、婆羅門——有能如法為斯轉者。
「何等名為三轉法輪?云何復稱十二行也?所謂:此是苦、此是集、此苦滅、此苦滅道,乃至此苦已知、此集已斷、此滅已證、此道已修,是為三轉,如是[1]三轉得名為十二行也。
「又,此為八聖道分,是中有無量文字、無量名句、無量言音、無量義趣、無量解釋,然說斯義為開示故、為論義故、為分別故、為顯示深義故、為易知故、為具足故。」
時彼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復告尊者阿難言:「阿難!是故,我言諸佛、世尊甚為希有,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有大慈悲、具足功德。諸佛、世尊既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然後為諸聲聞眾等,於彼無教法中以教說故、無言法中以言說故、無相法中以相說故、無證得中教令證得彼法。雖無語言可說、相貌可得,而諸智者皆已覺悟、諸賢善人亦得證知、諸阿羅漢咸得解脫於彼無始生死中[2]也。
「復次,阿難!譬如有人持一束草,言:『欲堰塞恒河大流。』於意云何?彼人如是,其事可乎?」
阿難答曰:「不也。大士!何以故?彼人所作,世間本無,何論可不?」
不空見言:「如是,阿難!如來、應供、等正覺為諸聲聞,於無言法更以言宣、無名相中以名相說,其事若此。
「復次,阿難!譬如有人本無口舌,欲以一音遍諸世界咸得聞知。於意云何?彼人所作其事可乎?」
阿難答曰:「不也。大士!何以故?彼人所作,世間本無,何論可不?」
不空見言:「如是,阿難!如來、應供、等正覺為諸聲聞,無言說中更以言宣、無名相法以名相說,其事亦爾。
「復次,阿難!譬如有人手持[3]綵筆,[4]書畫虛空望成文字。於意云何?彼人所作可成就乎?」
阿難答曰:「不也。大士!彼人所作世間亦無,何問成不?」
不空見言:「如是,阿難!如來、應供、等正覺為諸聲聞,無言法中更以言宣、無名相法以名相說,其事若此。
「復次,阿難!譬如有人先無手足、呪術、[5]伎能,而大唱言:『我能擔負須彌山王。』於意云何?彼人所作其可遂乎?」
阿難答曰:「不也。大士!是人所作,世間既無,何問可不?」
不空見言:「如是,阿難!如來、應供、等正覺為諸聲聞,無言法中更以言宣、無名相法以名相說,[A3]其義亦爾。
「復次,阿難!亦如有人至大海際,或取一板、或持小筏、或欲身涉、或欲身浮,廣施方便發如是言:『我度大海登陟彼岸。』於意云何?彼人所作為可爾乎?」
阿難答言:「不也。大士!一切世間本無斯事,何云可不?」
不空見言:「如是,阿難!如來、應供、等正覺為諸聲聞,無言說中更以言宣、無名相法以名相說,其義若此。」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為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爾時,尊者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告阿難言:「尊者!諸佛、如來、應供、等正覺甚為希有,能於無量阿僧祇劫覺了通達一切諸法、究竟彼岸,號佛、世尊。然諸如來、應供、等正覺隨順眾生諸根差別、樂欲所應,微妙圓音自然而出,普為宣說種種句門,所謂:若諸眾生樂行布施,如來則為讚說檀波羅蜜,彼亦隨念:『世尊為我宣說施法。』有諸眾生樂修禁戒,如來則為讚說尸波羅蜜,彼復生念:『世尊為我宣說戒法。』有時眾生樂行忍辱,如來則為讚說羼提波羅蜜,彼亦生念:『世尊為我宣說忍法。』有時眾生樂行精進,如來則為讚說毘梨耶波羅蜜,彼亦生念:『世尊[8]宣說精進。』或時眾生樂習禪定,如來則為讚說禪波羅蜜,彼亦生念:『世尊為我宣說禪法。』或時眾生樂求智慧,如來則為讚說般若波羅蜜,彼亦生念:『世尊為我宣說智慧。』或時眾生樂求解脫,如來則為讚說解脫,彼亦生念:『世尊為我宣說解脫。』或時眾生樂修解脫知見,如來則為讚說解脫知見,彼亦生念:『世尊為我宣說解脫知見。』[9]或時眾生樂生天者,如來則為讚說生天,彼亦生念:『世尊為我宣說生天。』有諸眾生樂修無常,如來則為讚說無常,彼亦生念:『世尊為我宣說無常。』有諸眾生樂修苦者,如來則為讚說眾苦,彼亦生念:『世尊為我宣說苦法。』有諸眾生樂修無我,如來則為讚說無我,彼亦生念:『世尊為我宣無我法。』有諸眾生樂修空寂,如來則為讚說空法,彼亦生念:『世尊為我宣說空法。』有諸眾生樂修不淨,如來則為讚說不淨,彼亦生念:『世尊為我宣說不淨。』有諸眾生樂欲生天,如來則為說生天法,彼亦生念:『世尊為我說生天法。』尊者!乃至有諸眾生樂種種法,如來則為說種種法,彼亦生念:『世尊為我說種種法。』」
爾時,不空見菩薩欲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復告尊者阿難言:「阿難!諸佛、世尊殊特希有,如來、應供、等正覺能有如是熾然善根。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從久遠來,乃能供養無量無邊過恒沙數諸如來等,又復常行施、忍、精進諸事——所謂捐捨身命、頭、目、髓、腦,難作能作種種苦行,調伏身心——然後方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菩提已,則能具足無量辯才為他說法。
「云何辯才?謂不思議辯才、無上辯才、無勝辯才、無取著辯才、妙解脫辯才、無障礙辯才、善和合辯才、相應辯才、熾盛辯才、無有問辯才、豫知辯才、作相辯才、無作相辯才、靜默然辯才、不怯弱辯才、除恚辯才、種種文字莊嚴辯才、種種詞句莊嚴辯才、義句莊嚴辯才、甚深句莊嚴辯才、顯現深義辯才、於深示淺易知辯才、無邊譬喻辯才、捷疾辯才、善決疑辯才、成就無[4]際辯才、能問辯才、略問廣答辯才、利益辯才、無毀辯才、善思量辯才、無謇塞辯才、無恥辱辯才、具足成就離謗辯才、具足成就智人所讚辯才、具足無畏心辯才、具足不[5]狹劣辯才、具足不錯文句辯才、具足不忘辯才、具足無失辯才、具足隨心說法辯才、具足知他至心為說辯才、具足開發無穢濁辯才、具足莊嚴音句能說辯才、具足能說過去辯才、具足能說未來辯才、具足能說現在辯才、具足聖者辯才、具足知無生妙[6]知辯才、具足能令一切眾生歡喜辯才。」
爾時,不空見菩薩摩訶薩重宣此義而說偈[7]曰: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四
校注
[0842008] 分【大】,分經【宋】【宮】,經【元】【明】 [0842009] 而【大】,即【宋】【元】【明】【宮】 [0842010] 界【大】,間【宋】【元】【明】【宮】 [0843001] 許【大】,說【宋】 [0843002] 山【大】,世【明】 [0843003] 後【大】,有【宋】【元】【明】【宮】 [0843004] 領【大】,令【宋】【元】【明】【宮】 [0843005] 菩薩念佛三昧分【大】*,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宋】【元】*【宮】,〔-〕【明】* [0843006] 爾【大】,今【宋】【元】【明】 [0843007] 是【大】,其【宋】【元】【明】【宮】 [0844001] 千【大】,一【宮】 [0844002] 受【大】,授【宋】【元】【明】【宮】 [0844003] 佛【大】,於【明】 [0844004] 彼【大】,發【宮】 [0844005] 之一【大】,〔-〕【宋】【元】【明】【宮】 [0844006] 妙【大】,善【明】 [0845001] 三【大】,二【宮】 [0845002] 也【大】,〔-〕【宮】 [0845003] 綵【大】*,彩【宋】*【元】*【明】*【宮】 [0845004] 書【大】,欲【宋】【元】【明】 [0845005] 伎能【大】,技能【宮】 [0845006] 劫【大】,他【明】 [0845007] 言【大】,音【宋】【元】【明】【宮】 [0845008] 宣【大】,為我宣【宋】【元】【明】【宮】 [0845009] (或時…生天)二十八字【大】,〔-〕【明】 [0846001] 有【大】,彼【宋】【元】【明】【宮】 [0846002] 讚【大】,說【宋】【元】【明】【宮】 [0846003] 或【大】,若【宋】【元】【明】【宮】 [0846004] 際【大】,餘【元】【明】【宮】 [0846005] 狹【大】,陿【宋】【元】【明】【宮】 [0846006] 知【大】,智【宋】【元】【明】【宮】 [0846007] 曰【大】,言【宋】【元】【明】【宮】 [0846008] 生【大】,心【宋】【元】【明】【宮】【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415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0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毛佩君、廖予安、廖予慈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