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3]分卷第二
不空見本事品之餘「復次,不空見!彼精進王以慈愛憐愍多好行檀,常為大會無礙施主,天下所有沙門、婆羅門、貧窮、疾病、諸乞求者,隨須給與,無有休厭。
「復次,不空見!彼精進王凡所統領八萬四千城邑、聚落,皆是淨業勝因所感,七寶合成。於諸城上一一復造八萬四千栴檀樓觀、諸門、左右亭傳、路次,悉有堂舍,眾寶莊嚴。門無晝夜,常開不閉,以擬一切等獲大安。又諸城內衢巷、街陌,恒然燈燭有大光明,令彼人民各力為作,同共受斯安隱快樂。
「復次,不空見!彼精進王時有二子,一名師子,二名師子意,諸根明利,身相圓滿,有大威德,具足神通,皆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復次,不空見!當爾之時,有佛、世尊,號曰寶聚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於世,常為天、人、梵、魔、沙門、婆羅門、諸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乃至一切人非人等宣明正法,初、中、後善,義味深奧,其文亦善,純備無雜,清白梵行。
「復次,不空見!時彼寶聚如來、應供、等正覺常與七十二億百千諸大聲聞——皆阿羅漢,具足神通、有大威德——近善住城說法教化。
「復次,不空見!爾時,寶聚如來、應供、等正覺即於食時著衣持鉢,與彼七十二億百千大聲聞眾前後圍遶,威容[4]詳雅,入善住城次第乞食。
「彼精進王適與二子在高樓上,遙望見彼寶聚如來大眾圍遶,端嚴殊特,威德巍巍。行人觀覩莫不樂見,諸根清淨,心慮澹然,上下調伏勝奢摩[5]陀,到於第一功德彼岸,具足圓滿一切種地。
「王既見已,生奇特心,喜勇無量,即與二子取諸華鬘、塗香、末香、及餘名香俱出宮門,速疾持詣寶聚如來、應供、等正覺所奉獻供養佛及大眾,頂禮佛足,却住一面。
「復次,不空見!彼精進王及其二子,即便要請寶聚如來與諸大眾盡形供養——所謂衣服、器具、飲食、醫藥——凡是所須悉皆奉給,庶事隆厚,聖眾獲安。是精進王與其二子,宿植德本常求佛法,今既遭逢又蒙受請,心生歡喜,慶幸特深。
「復次,不空見!時彼寶聚如來、應供、等正覺於天人中說法教化,所應作已,便於中夜入無餘涅槃。
「不空見!時精進王聞彼世尊般涅槃已,即與夫人及其二子,躬率群臣及諸民眾,詣彼世尊般涅槃處。至已,敬禮世尊足下,悲號啼哭、椎胸大叫,舉身投地如樹中摧,躄地宛轉而傷歎曰:『世尊滅度一何駛哉?大聖涅槃,遺棄我等;世間方盲,導師長逝;眾生貧困,商主告終;世界將昏,慧燈忽滅。』
「不空見!彼精進王如是追慕,極悲歎已,方與二兒詣世尊所,以諸香水沐浴聖身,復用眾香遍塗尊體,更以種種殊異華鬘、微妙樂音盡虔供養,然後方用迦尸迦衣妙疊纏裹,安處金棺及以鐵槨,其棺又以七寶雜廁。如是盛置彼佛身已,方聚清淨赤妙栴檀——高一由旬,縱廣正方一拘盧舍——散諸種華及以華鬘,燒然殊勝塗末香等,灌以[6]蘇油,然後起火闍維寶聚如來色身。
「復次,不空見!時彼王子師子既見如來般涅槃已,如是思惟:『天人大師捨我滅度,我於今日何義苟存?今我若獲隨從如來、應供、等正覺而取滅度,豈不樂哉?』
「不空見!時彼王子如是念已,用諸名香自塗其身,復以諸香熏其衣服,以㲲纏裹,然後周圍放大猛火[A1]焚燒其身。火熾盛已,師子方於猛焰之中發大[7]弘誓救諸眾生,歌讚歸依如來功德,以偈頌曰:
「不空見!時彼王子師子發斯大願以自莊嚴,然後增火卒捨身命。時諸世間天、人、梵、魔、沙門、婆羅門、乃至一切人非人等,見斯事已,咸於世間生重厭離。
「復次,不空見!時彼王子捨身命已,即生梵天作大梵王,於諸梵中最尊、最勝,有大威德、具大神通。
「不空見!時彼王子生梵宮已,即自思惟:『我從何處作何善根而來生此,得有如是功德、果報、大神通力?』作是念已,便自了了分明見知:『我於人間為精進王子,我與父王眾具供養、恭敬、謌讚寶聚世尊。世尊滅度,我即焚身於彼熾然猛火之中,發大誓願、歎佛功德,以此善根今生梵宮。然我今應還下人間,開慰我父、答所生恩,復當供養寶聚如來入於涅槃燒身處也。』
「復次,不空見!時大梵王如是念已,與眷屬天於彼宮沒,猶如壯士屈伸臂頃即至人間,往詣寶聚如來、應供、等正覺闍毘身處,以天眾香——所謂天末旃檀,及天牛頭沈水、多摩羅跋香等——而為供養。復散種種天上妙華——華若車輪,猶雲遍滿——而為供養。
「師子梵天供養佛已,方慰其父精進王言:『大王當知,王子師子燒身喪命,今我是也,我時即生大梵天中。願王勿復憂悲痛惱,惟應歡喜,深自慶快。何以故?王今已獲第一大利。所以者何?諸佛、世尊難遭難遇,而王已得值遇世尊寶聚如來、應供、等正覺,尊重、恭敬、具足、供養,是為希有第一大利。是故,大王!從今已後惟當一心受持是法,弟師子意亦應如是受持此法。復應供養世尊舍利,處處流布、廣興塔廟;我於梵宮亦常如是,持斯妙法、[5]尊奉舍利。』如是言已,忽然不現。
「復次,不空見!時彼精進王聞梵語故,即與其子師子意者往詣寶聚如來、應、等正覺舍利之所,恭敬、禮拜、歌誦、讚歎,持一切香、一切華鬘、并諸音樂,復持諸種幢幡、寶蓋奉獻供養。
「又少時間於彼八萬四千諸城,純以七寶興起八萬四千塔——高一由旬,面各廣長一拘盧舍——殊特端嚴,光耀可愛,安止舍利,咸令供奉。
「又於一一寶塔之所常然八萬四千燈明,各各復以一切名香、一切妙華及以華鬘、一切幢幡、一切寶蓋、一切樂音——鼓、[1]蠃、角、貝、鍾、鈴、磬、鐸——凡是眾具莫不畢備,如是供養,受持是法。
「彼精進王以斯善根,於八萬四千劫不生惡道,及師子意亦同果報;王大夫人名曰善意、其最大臣[A2]名曰無瞋,亦於八萬四千劫中受勝[2]果報。彼王如是於諸劫中次第供養六萬諸佛,所生常受轉輪王身,正法治化,利益眾生。
「復次,不空見!彼寶聚佛滅度之後,時節未幾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普密王,現生世間。為世間故,捨家出家,示修苦行,詣菩提樹,坐於道場,以一念慧斷除無明煩惱習氣,即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空見!時彼師子大梵天王以天眼觀,見普密王如來、應供、等正覺出興於世,即復還下住虛空中,持天眾香及以妙華散於佛上,然後至地右遶三[3]周,恭敬合掌,頭面禮拜,勸請世尊轉大法輪。時彼師子梵王住於佛前以偈請曰:
爾時,世尊復告不空見菩薩摩訶薩言:「不空見!時彼精進王子師子梵天以燒身善根得生梵宮,次第供養五千諸佛,聽聞正法,增長善根,常發廣大不思議願。不空見!汝今當知,爾時無邊精進王者豈異人乎?即我身是。」
時彼不空見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彼王二子,師子及師子意者,今何所在?為於現世供養諸佛?為已滅度在他世耶?」
佛言:「不空見!汝知,爾時王子師子意者,今此彌勒菩薩摩訶薩是;爾時王子師子者,即汝不空見菩薩是也。以汝於彼寶聚如來佛法之中發大誓願一捨身故,能令三萬天人大眾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彼輩終必證大菩提無有疑也。」
爾時,世尊為重宣此義以偈頌曰: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1]分卷第二
校注
[0834003] 分【大】,分經【宋】【宮】,經【元】【明】 [0834004] 詳【大】,庠【宋】【元】【宮】 [0834005] 陀【大】,他【宋】【元】【明】【宮】 [0834006] 蘇【大】,酥【宋】【元】【明】【宮】 [0834007] 弘誓【大】,誓願【宋】【元】【明】【宮】 [0835001] 今【大】,此【宋】【元】【明】【宮】 [0835002] 令【大】,今【宮】 [0835003] 視【大】,現【宋】【元】【明】【宮】 [0835004] 等【大】,諍【宋】【元】【明】【宮】 [0835005] 尊【大】,遵【宋】【元】【明】【宮】 [0836001] 蠃【大】,螺【宮】 [0836002] 果【大】,是【元】 [0836003] 周【大】,匝【明】 [0836004] 方【大】,力【宋】【元】【明】【宮】 [0836005] 今【大】,爾【宋】【元】【明】【宮】 [0836006] 耀【大】,曜【宮】 [0836007] 鍾【大】,鐘【明】 [0836008] 為【大】,超【宋】【元】【明】 [0837001] 調【大】,設【元】【明】 [0837002] 悟【大】,寤【元】【明】 [0837003] 裏【大】,慶【宋】 [0838001] 分【大】*,經【宋】*【元】*【明】*【宮】【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13 冊 No. 415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2-0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毛佩君、廖予安、廖予慈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