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法集論

第三 概說品

第一章

一 三聚

[P.180]九八一

云何為善法耶即三善根——無貪無瞋無癡——其相應[1]之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其等起之身業語業意業[2]——是等為善法

九八二

云何為不善法耶即三不善根——貪癡——及於彼同一處之諸煩惱——其相應之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其等起之身業語業意業——是等為不善法

九八三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善不善法異熟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或亦非善非不善非業異熟之所應作法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3]——是等為無記法

九八四

云何為樂受相應法耶即於欲纏色纏非所攝除樂受而有相應於樂地之想蘊行蘊識蘊——是等為樂受相應法

九八五

云何為苦受相應法耶即於欲纏除苦受而有相應於苦地之想蘊行蘊識蘊——是等為苦受相應法

九八六

云何為不苦不樂受相應法耶即於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除不苦不樂受而有相應於不苦不樂地之想蘊行蘊識蘊——是等為不苦不樂受相應法

九八七

云何為異熟法耶即善不善法異熟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異熟法

[P.181]九八八

云何為異熟法法之法耶即善不善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異熟法法之法

九八九

云何為非異熟非異熟法法之法耶即非善非不善非業異熟所有之所應作法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異熟非異熟法法之法

九九〇

云何為已取順取法耶即善不善法有漏異熟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乃至識蘊及色業之已作性——是為已取順取法

九九一

云何為不已取順取法耶即有漏之善不善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受蘊乃至識蘊及所有之非善非不善非業異熟之所應作法與色業之非已作性——是等為不已取順取法

九九二

云何為不已取順取法耶即非所攝之道及道果與無為界——是等為不已取不順取法

九九三

云何為已雜染順雜染法即三不善根——貪癡及於彼同一處之諸煩惱其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其等起之身業語業意業——是等為已雜染順雜染法

九九四

云何為不已雜染順雜染法耶即善無記[4]有漏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是等為不已雜染順雜染法

九九五

云何為不已雜染不順雜染法耶即非所攝之道及道果與無為界——是等為不已雜染不順雜染法

[P.182]九九六

云何為有尋有伺法耶即於欲纏色纏非所攝除尋伺而有相應於有尋有伺地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有尋有伺法

九九七

云何為無尋唯伺法耶即於色界非所攝除伺而有相應於無尋唯伺地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無尋唯伺法

九九八

云何為無尋無伺法耶即於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而相應於無尋無伺地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無尋無伺法

九九九

云何為喜俱行法耶即於欲纏色纏非所攝除喜而有相應於喜地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喜俱行法

一〇〇〇

云何為樂俱行法耶即於欲纏色纏非所攝除喜而有相應於喜地之想蘊行蘊識蘊——是等為樂俱行法

一〇〇一

云何為捨俱行法耶即於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除捨而有相應於捨地之想蘊行蘊識蘊——是等為捨俱行法

一〇〇二

云何為見所斷法耶即三結——有身見戒禁取

一〇〇三

此中云何為有身見耶即此處為無聞之異生——不見聖者不知聖法於聖法而不調順不見善士不知善士之法於善士之法而不調順者——以色為我而等隨觀或以我有色而〔等隨觀〕或於我以色或於色以我而〔等隨觀〕以受為我而等隨觀或我有受或於我以受或於受以我而〔等隨觀〕以想為我而等隨觀或以我有想或於我以想或於想以我而〔等隨觀〕以行為我而等隨觀或以[P.183]行為有行或於我以行或於行以我而〔等隨觀〕以識為我而等隨觀或我有識或於我以識或於識以我而〔等隨觀〕如是所有之見成見見稠林見曠野見諍見惱見結執取現貪取見惡道邪路邪性外道處顛倒執——此言為「有身見

一〇〇四

此中云何為疑耶即於佛學疑惑於前邊後邊前邊後邊疑惑或於相依性緣起法疑惑——如是所有之惑疑惑已疑惑性猶豫二分二路躊躇非一向執懷疑遲疑不沒入心之硬心留心意——此言為「疑

一〇〇五

此中云何為戒禁取耶即依〔佛教〕以外諸沙門婆羅門之戒淨禁淨戒禁而為清淨如是所有之見成見見稠林見曠野見諍見惱見結執取現貪取見惡道邪路邪性外道處顛倒執——此言為「戒禁取

一〇〇六

即是等三結及於彼同一處之諸煩惱——相應於彼之受蘊乃至識蘊於彼等起之身業語業意業——是等為見所斷法

一〇〇七

云何為修所斷法耶即餘之貪癡及於彼同一處之諸煩惱相應於彼之受蘊乃至識蘊於彼等起之身業語業意業——是等為修所斷法

一〇〇八

云何為非見非修所斷法耶即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P.184]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見非修所斷法

一〇〇九

云何為見所斷因法耶即三結——有身見戒禁取〔此中云何為有身見耶乃至是言為有身見此中云何為疑耶乃至是言為疑此中云何為戒禁取耶乃至是言為戒禁取[5]

一〇一〇(1)

即是等三結及於彼同一處之諸煩惱相應於彼之受蘊乃至識蘊於彼等起之身業語業意業——是等為見所斷因法

[6]〔一〇一〇(2)

三結——即有身見戒禁取是等諸法即見所斷於彼同一處有貪是等諸法即見所斷因也——於彼同一處有諸煩惱——相應於彼之受蘊乃至識蘊於彼等起之身業語業意業——是等為見所斷因法

一〇一一

云何為修所斷因法耶即餘之貪癡——於彼同一處之諸煩惱相應於彼之受蘊乃至識蘊於彼等起之身業語業意業——是等為修所斷因法

一〇一二

云何為非見非修所斷因法耶即除〔上述〕彼之諸法餘之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及一切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見非修所斷因法

一〇一三

云何為流轉法耶即有漏善不善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流轉法

一〇一四

云何為還滅法耶即四道之非所攝——是等為還滅法

一〇一五

云何為非流轉非還滅法耶即善不善法異熟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乃至識蘊及非善非不善非業異熟之所應作法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流轉非還滅法

一〇一六

云何為有學法耶即四道之非所攝與下之三沙門果——是等為有學法

[P.185]一〇一七

云何為無學法耶即最上之阿羅漢果——是為無學法

一〇一八

云何為非有學非無學法耶即除〔上述〕彼之諸法其餘之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有學非無學法

一〇一九

云何為小法耶即欲纏之善不善無記法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小法

一〇二〇

云何為大法耶即色纏無色纏之善不善無記法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大法

一〇二一

云何為無量法耶即非所攝之道及道果與無為界——是等為無量法

一〇二二

云何為小所緣法即依小法而生起之所有心心所法——是等為小所緣法

一〇二三

云何為大所緣法耶即依大法而生起之所有心心所法——是等為大所緣法

一〇二四

云何為無量所緣法耶即依無量法生起之所有心心所法——是等為無量所緣法

一〇二五

云何為劣法耶即三不善根——貪癡——於彼同一處之煩惱相應於彼之受蘊乃至識蘊於彼等起之身業語業意業——是等為劣法

一〇二六

云何為中法耶即有漏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中法

一〇二七

云何為勝法耶即非所攝之道及道果與無為界——是等為勝法

[P.186]一〇二八

云何為邪定法耶即五無間業及邪見決定——是等為邪定法

一〇二九

云何為正定法[7]即四道之非所攝——是等為正定法

一〇三〇

云何為不定法耶即除〔上述之〕諸法其餘之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不定法

一〇三一

云何為道所緣法耶即依聖道而生起之所有心心所法——是等為道所緣法

一〇三二

云何為道因法耶即聖道所有者除道支而有於彼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道因法

一〇三三

即以聖道所有者之道為因之正見——除正見而有於彼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道因法聖道所有者之無貪無瞋無癡——是等為道因[8]——其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道因法

一〇三四

云何為道增上法耶即以聖道為增上而生起之所有心心所法——是等為道增上——聖道所有者依觀增上而修道除觀而有於彼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道增上法

一〇三五

云何為已生法耶即諸所有之法為已生已存在已等生已轉生[9]已現轉生已現起已生起已等生起已起已等起攝於已生起及已生起部份之色識——是等為已生法

一〇三六

云何為不已生法耶即諸所有之法為未已生未已存在未已等生未已轉生未已現轉生未已現起未已生起未已等生起未已起未己等起[P.187]於未已生起及未已生起部份之色識——是等為不已生法

一〇三七

云何為當生法耶即諸善不善法之異熟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乃至識蘊及所有之色業已作性當起者——是等為當生法

一〇三八

云何為過去法耶即諸所有之法為過去已滅[10]已變易已沒已去生已離去攝於過去以及過去部份之色識——是等為過去法

一〇三九

云何為未來法耶即諸所有之法為未已生未已存在未已等生未已轉生未已現轉生未已現起未已生起未已等生起未已起未已等起未來攝於未來部分之色識——是等為未來法

一〇四〇

云何為現在法耶即諸所有之法為已生已存在已等生已轉生已現轉生[11]已現起已生起已等生起已起已等起現在攝於現在部份之色識——是等為現在法

一〇四一

云何為過去所緣法耶即依諸過去法而生起之所有心心所法——是等為過去所緣法

一〇四二

云何為未來所緣法耶即依諸未來法而生起之所有心心所法——是等為未來所緣法

一〇四三

云何為現在所緣法耶即依諸現在法而生起之所有心心所生——是等為現在所緣法

[P.188]一〇四四

云何為內法耶即諸所有法為彼彼有情為內各自自身[12]各人已取之色識——是等為內法

一〇四五

云何為外法耶即諸所有法為彼彼之他有情他人各自自身各人之乃至識——是等為外法

一〇四六

云何為內外法耶即彼之兩者〔一〇四四一〇四五〕——是等為內外法

一〇四七

云何為內所緣法耶即依內法而生起之所有心心所法——是等為內所緣法

一〇四八

云何為外所緣法耶即依外法而生起之所有心心所法——是等為外所緣法

一〇四九

云何為內外所緣法耶即依內外法而乃至法——是等為內外所緣法

一〇五〇

云何為有見有對法耶即色處——是等為有見有對法

一〇五一

云何為無見有對法耶即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聲處香處味處觸處——是等為無見有對法

一〇五二

云何為無見無對法耶即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及所有色之無見無對法處所攝者與無為界——是等為無見無對法

二 因聚

一〇五三

云何為因法耶即三善因三不善因三無記因九欲纏因六色纏因六無色纏因六非所攝因

一〇五四

此中云何為三善因耶即無貪無瞋無癡

一〇五五

此中云何為無貪耶即所有之無貪無貪著無已貪著性無徧貪無戀著無已戀著性無貪欲無貪善根——此言為無貪

[P.189]一〇五六

此中云何為無瞋耶即所有之無瞋無污辱無已污辱性[13]慈性已慈性哀愍哀愍性已哀愍性哀憐悲愍無瞋恚無惱無瞋善根——此言為無瞋

一〇五七

此中云何為無癡耶即於苦之慧於苦集之慧於苦滅之慧趣苦滅道之慧於前邊之慧於後邊之慧於前邊後邊之慧於相依性緣起法之慧——如是所有之慧智慧思擇擇法解了近察各察聰叡善巧審悉審察近解叡智怜利徧察正知導慧慧根慧力慧武器慧宮殿慧明慧現慧光慧寶無癡擇法之正見——此言為無癡此等為三善因

一〇五八

此中云何為三不善因耶即貪

一〇五九

此中云何為貪耶即所有之貪等貪隨貪喜貪心之等貪欲求迷悶耽著貪著淤泥誘惑[14]產出[15]縫著綱著[16]渴愛[17][18]齷齪者[19]伴侶[20]大望有導者[21][22]下生[23]親交愛著願望連結希望豫期豫期性色希望聲希望香希望味希望觸希望利得希望財希望兒希望活命希望思望[24]欲望熱望渴望渴望性貪望[25]貪婪貪婪性動搖[26]欲好性[27]非法貪背理貪志願願望欲願羨望切願欲愛有愛無有愛色愛無色愛滅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暴流隨煩惱隨眠蔓草悋慳苦根苦緣苦生魔羂索魔鉤魔境喜中貪欲綱欲革紐欲貪貪之不善根——此言為貪

[P.190]一〇六〇

此中云何為瞋耶即已為損害於我之嫌恨生現為損害於我之嫌恨生當為損害於我之嫌恨生已為損害於我之可愛者可意者之嫌恨生乃至為損害之嫌恨生已為利益於我之不可愛者不可意者乃至為利益於〔〕之嫌恨生或於非處[28]嫌恨生——如是所有心之嫌恨憤發憤恚逆意極怒等極怒瞋恚極瞋恚等極瞋恚心之害惡意極瞋害忿忿怒忿怒性瞋恚之污穢已污穢性害惡恚害恚害性暴惡心之非悅性——此言為瞋

一〇六一

此中云何為癡耶即於苦無智於苦集無智於苦滅無智於趣苦滅之道無智或於前邊無智於後邊無智於前邊後邊無智於相依性緣起法無智——如是所有之無智無見非現觀非隨覺非等覺不通達不領解不洞察不等觀不妙觀察不現前業不淨明童癡不正知極癡等癡無明無明暴流無明軛無明隨眠無明纏無明棚癡之不善根——此言為癡是等為三不善因

一〇六二

此中云何為三無記因耶即於諸善法異熟之所應作無記法之無貪無瞋無癡——是為三無記因

一〇六三

此中云何為九欲纏因耶即三善因三不善因三無記因——是為九欲纏因

一〇六四

此中云何為六色纏因耶即三善因三無記因——是為六色纏因

[P.191]一〇六五

此中云何為六無色纏因耶即三善因三無記因——是為六無色纏因

一〇六六

此中云何為六非所攝因耶即三善因三無記因——是為六非所攝因

一〇六七

此中云何為三善因耶即無貪無瞋無癡

一〇六八

此中云何為無貪乃至〔所有之無貪乃至此言為無貪[29]

一〇六九

此中云何為無瞋耶即不污穢性不已污穢不瞋不瞋恚無瞋善根——此言為無瞋

一〇七〇

此中云何為無癡耶即於苦智乃至如是所有之慧智慧思擇擇法解了近察各察聰叡善巧審悉審察近解叡智怜利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擇法菩提分道分道所攝——此言為無癡是等為三善因

一〇七一

此中云何為三無記因耶即由諸善法異熟之無貪無瞋無癡——是為三無記因——是為六非所攝因是等為因法

一〇七二

云何為非因法耶即除彼〔上述〕之諸法其餘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因法

一〇七三

云何為有因法耶即依彼〔上述[30]〕之諸法所有之法有因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有因法

一〇七四

云何為無因法耶即依彼〔上述〕之諸法所有之法無因[31]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色與無為界——是等為無因法

[P.192]一〇七五

云何為因相應法耶即諸所有之法為相應於彼〔上述〕諸法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因相應法

一〇七六

云何為因不相應法耶即諸所有之法為不相應於彼諸法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因不相應法

一〇七七

云何為「以因法為有因」耶即依貪[32]之癡而以因為有因依癡之貪而以因為有因依瞋之癡而以因為有因依癡之瞋而以因為有因——無貪無瞋無癡——是等相互以因為有因——是等為「以因法為有因

一〇七八

云何為「以有因法為非因」耶即依彼〔上述〕之諸法所有之法為有因——除其諸法〔自身〕——受蘊乃至識蘊乃至是等為「以有因法為非因

一〇七九

云何為「以因法為因相應」耶即依貪之癡而以因為因相應依癡之貪而以因為因相應依瞋之癡而以因為因相應依癡之瞋以因為因相應——無貪無瞋無癡——此等相互以因為因相應——是等為「以因法為因相應

一〇八〇

云何為「以因相應法為非因」耶即依彼〔上述〕之諸法所有法為相應——〔除彼之諸法〕——受蘊乃至識蘊——是等「乃至為非因

一〇八一

云何為「以非因法為有因」即依彼〔上述〕之諸法諸所有法以非因為有因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以非因法為有因

一〇八二

云何為「以非因法為無因」即依彼〔上述〕之諸法諸所有法為非因無因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以非因法為無因

三 小中雙

[P.193]一〇八三

云何為有緣法耶即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是等為有緣法

一〇八四

云何為無緣法耶即無為界——是等為無緣法

一〇八五

云何為有為法耶即諸所有之法為有緣是為有為法

一〇八六

云何為無為法耶即諸所有之法為無緣是為無為法

一〇八七

云何為有見法耶即色處——是等為有見法

一〇八八

云何為無見法耶即眼處乃至觸處受蘊乃至識蘊及所有色之無見無對法處所攝與無為界——是等為無見法

一〇八九

云何為有對法耶即眼處乃至觸處——是等為有對法

一〇九〇

云何為無對法耶即受蘊乃至識蘊及所有色之無見無對法處所攝與無為界——是為無對法

一〇九一

云何為有色法耶即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是等為有色法

一〇九二

云何為無色法耶即受蘊乃至識蘊及無為界——是等為無色法

一〇九三

云何為世間法耶即有漏之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世間法

一〇九四

云何為出世間法耶即非所攝之道道果與無為界——是等為出世間法

[P.194]一〇九五

云何為所識非所識法耶即諸所有法為眼所識者非耳所識或又諸所有之法為耳所識者非眼所識諸所有之法為眼所識者非鼻所識或又諸所有之法為鼻所識者非眼所識諸所有之法為眼所識者非舌所識或又諸所有之法為舌所識者非眼所識諸所有之法為眼所識者非身所識或又諸所有之法為身所識者非眼所識

諸所有之法為耳所識者非鼻所識或又諸所有之法為鼻所識者非耳所識諸所有之法為耳所識者非舌所識或又諸所有之法為舌所識者非耳所識諸所有之法為耳所識者非身所識或又諸所有之法為身所識者非耳所識諸所有之法為耳所識者非眼所識或又諸所有之法為眼所識者非耳所識

諸所有之法為鼻所識者非舌所識或又諸所有之法為舌所識者非鼻所識諸所有之法為鼻所識者非身所識或又諸所有之法為身所識者非鼻所識諸所有之法為鼻所識者非眼所識或又諸所有之法為眼所識者非鼻所識諸所有之法為鼻所識者非耳所識或又諸所有之法為耳所識者非鼻所識

諸所有之法為舌所識者非身所識或又諸所有之法為身所識者非舌所識諸所有之法為舌所識者非眼所識或又諸所有之法為眼所識者非舌所識諸所有之法為舌所識者非耳所識或又諸所有之法為耳所識者非舌所識諸所有之法為舌所識者非鼻所識或又諸所有之法為鼻所識者非舌所識

[P.195]諸所有之法為身所識者非眼所識或又諸所有之法為眼所識者非身所識諸所有之法為身所識者非耳所識或又諸所有之法為耳所識者非身所識諸所有之法為身所識者非鼻所識或又諸所有之法為鼻所識者非身所識諸所有之法為身所識者非舌所識或又諸所有之法為舌所識者非身所識——是等為所識非所識法

四 漏聚

一〇九六

云何為漏法耶即四漏——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

一〇九七

此中云何為欲漏耶即於所有諸欲之欲欲欲貪欲喜欲愛欲親欲悶欲渴欲惱欲著——此言為欲漏

一〇九八

此中云何為有漏耶即於所有諸有之有欲有貪有喜有愛有親有渴有惱有著——此言為有漏

一〇九九

此中云何為見漏耶即世間是常住或世間是無常世間是有邊世間是無邊命即身命與身異如來死後存在如來死後不存在如來死後存在又不存在如來死後非存在非不存在如是所有之見成見見稠林見曠野見諍見惱見結執取現貪取著惡道邪路邪性外道處顛倒執——此言為見漏——一切之邪見亦為見漏

一一〇〇

此中云何為無明漏耶即於苦無智於苦集無智於苦滅[33]無智於趣苦滅之道無智於前邊無智於後邊無智於前邊後邊無智於相依性緣起法無智如是所有之無智無見非現觀非隨覺非等覺不通達不領解不洞察[P.196]等觀不妙觀察不現前業不淨明童癡不正知極癡等癡無明無明暴流無明軛無明隨眠無明纏無明柵不善根——此言為無明漏是等為漏法

一一〇一

云何為無漏法耶即非所攝之道道果與無為界——是等為無漏法

一一〇二

云何為非漏法耶即除彼〔上述〕之諸法餘善無記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漏法

一一〇三

云何為有漏法耶即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有漏法

一一〇四

云何為無漏法耶即非所攝之道道果與無為界——是等為無漏法

一一〇五

云何為漏相應法耶即依彼諸法而相應於諸所有法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漏相應法

一一〇六

云何為漏不相應法耶即不相應於彼〔上述〕之諸法與諸所有法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漏不相應法

一一〇七

云何為「以漏法為有漏」耶即彼之諸漏為「以漏法為有漏

一一〇八

云何為「以有漏法為非漏」耶即依彼之諸法為諸所有法之有漏——除彼之諸法——餘為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以有漏法為非漏

一一〇九

云何為「以漏法為漏相應」耶即由欲漏之無明漏以漏為漏相應因無明[P.197]漏之欲漏以漏為漏相應因有漏之無明漏以漏為漏相應因無明漏之有漏以漏為漏相應因見漏之無明漏以漏為漏相應因無明漏之見漏以漏為漏相應——是等為「以漏法為漏相應

一一一〇

云何為「以漏相應法為非漏」耶即依彼諸法而相應於諸所有之法——除彼之諸法——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以漏相應法為非漏

一一一一

云何為「以漏不相應法為有漏」耶即彼諸法與諸所有法之不相應為有漏之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以漏不相應法為有漏

一一一二

云何為「以漏不相應法為無漏」耶即非所攝之道道果與無為界——是等為「以漏不相應法為無漏

五 結聚

一一一三

云何為結法耶即十結——欲貪結恚結慢結見結疑結戒禁取結有貪結嫉結慳結無明結

一一一四

此中云何為欲貪結耶即於所有諸欲之欲欲欲貪欲喜欲愛欲親欲悶欲渴欲惱欲著——此言為欲貪結

一一一五

此中云何為恚結耶即已為損害於我之嫌恨生現為損害於我之嫌恨生當為損害於我之嫌恨生已為損害於我之可愛者可意者乃至現為損害乃至當為損害之嫌恨生已為利益於我之不可愛者不可意者乃至現為利益乃至當為利益之嫌恨生若於非處嫌恨生——如是所有心之嫌恨憤發憤恚逆意極怒等極怒瞋恚極瞋恚等極瞋恚心之害惡意極瞋恚忿忿怒忿怒性瞋恚污穢已污穢性害惡恚害恚害性暴惡心之非悅性——此言為恚結

一一一六

此中云何為慢結耶即我為勝之慢我為等之慢我為劣之慢——如是[P.198]所有之慢自慢自慢性慢心高慢自取心之尊大性——此言為慢結

一一一七

此中云何為見結耶即世間是常住或世間是無常世間是有邊世間是無邊命即身命與身異如來死後存在如來死後不存在如來死後存在又不存在如來死後非存在非不存在如是所有之見成見見稠林見曠野見諍見惱見結執取現貪取見惡道邪路邪性外道處顛倒執——此言為見結除戒禁取結一切之邪見者為見結

一一一八

此中云何為疑結耶即於佛疑惑於法疑惑於僧疑惑於學疑惑於前邊疑惑於後邊疑惑於前邊後邊疑惑於相依性緣起法疑惑——如是所有之惑疑惑已疑惑性猶豫二分二路躊躇非一向執懷疑遲疑不沒入心之硬心留心意——此言為疑結

一一一九

此中云何為戒禁取結耶即依〔佛教〕以外之諸沙門婆羅門之戒淨禁淨戒禁而為清淨如是所有之見成見見稠林見曠野見諍見惱見結執取現貪取見惡道邪路邪性外道處顛倒執——此言為戒禁取結

一一二〇

此中云何為有貪結耶即於所有諸有之有欲有貪有喜有愛有親有悶有渴有惱有著——此言為有貪結

一一二一

此中云何為嫉結耶即所有他之利養恭敬敬重尊崇禮拜於供[P.199]養之嫉嫉妒嫉性妒羨妒性——此言為嫉結

一一二二

此中云何為慳結耶即五慳——住處慳家慳[34]利養慳色慳法慳——如是所有之慳慳悋慳悋性貪悋悋嗇心之悋惜性——此言為慳結

一一二三

此中云何為無明結耶即於苦無智乃至於趣苦滅之道無智於前邊無智於後邊無智於前邊後邊無智於相依性緣起法無智——如是所有之無智無見非現觀非隨覺非等覺不通達不領解不洞察不等觀不妙觀察不現前業不淨明童癡不正知極癡等癡無明無明暴流無明軛無明隨眠無明纏無明柵不善根——此言為無明結是等為結法

一一二四

云何為非結法耶即除彼〔上述〕之諸法餘為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結法

一一二五

云何為順結法耶即有漏之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順結法

一一二六

云何為不順結法耶即非所攝之道道果與無為界——是等為不順結法

一一二七

云何為結相應法耶即彼〔上述〕之諸法與諸所有法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結相應法

一一二八

云何為結不相應法耶即彼之諸法與諸所有法不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結不相應法

[P.200]一一二九

云何為「以結法為順結」耶彼之諸結為「以結法為順結

一一三〇

云何為「以順結法為非結」耶即彼之諸法與所有之法為結——除彼之諸法——餘為有漏之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以順結法為非結

一一三一

云何為「以結法為結相應」耶即因欲貪結之無明結以結相應因無明結之欲貪結以結為結相應因瞋結之無明結以結為結相應因無明結之瞋結以結為結相應因慢結之無明結以結為相應因無明結之慢結以結為結相應因見結之無明結以結為結相應因無明結之見結以結為結相應因疑結之無明結以結為結相應因無明結之疑結以結為結相應因戒禁取結之無明結以結為結相應因無明結之戒禁取結以結為結相應因有貪結之無明結而以結為結相應因無明結之有貪結以結為結相應因嫉結之無明結以結為結相應因無明結之嫉結以結為結相應因慳結之無明結以結為結相應因無明結之慳結以結為結相應——是等為「以結法為結相應

[P.201]一一三二

云何為「以結相應法為非結」耶即彼之諸法與諸所有法相應——除彼之諸法——為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以結相應法為非結

一一三三

云何為「以結不相應法為順結」耶即彼之諸法與諸所有法不相應之有漏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以結不相應為順結

一一三四

云何為「以結不相應法為不順結」耶即非所攝之道道果與無為界——是等為「以結不相應法為不順結

六 繫聚

一一三五

云何為繫法耶即四繫——貪身繫瞋身繫戒禁取身繫此實執取身繫

一一三六

此中云何為貪身繫耶所有之貪等貪隨貪喜貪心之等貪欲求迷悶耽著貪著淤泥誘惑產生縫著綱著渴愛齷齪者伴侶大望有導者下生親交愛著願望連絡希望豫期豫期性色希望聲希望香希望味希望觸希望利得希望財希望兒希望活命希望思望欲望熱望渴望渴望性貪望貪婪貪婪性動搖欲好性非法貪背理貪志願願望欲願羨望切願欲愛有愛無有愛色愛無色愛滅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暴流隨煩惱隨眠蔓草悋慳苦根苦緣苦生魔羂索魔鉤魔境喜中貪[A1]欲革紐欲貪不善根——此言為貪身繫

[P.202]一一三七

此中何為瞋身繫耶即已為損害於我之嫌恨生現為損害於我之嫌恨生當為損害於我之嫌怛生已為損害於我之可愛者可意者乃至為損害乃至為損害之嫌恨生已為利益於我之不可愛不可意者乃至為利益之嫌恨生若於非處而嫌恨生——如是所有心之嫌恨憤發憤恚逆意極怒等極怒瞋恚極瞋恚等極瞋恚心之害惡意極瞋恚忿忿怒忿怒性瞋恚污穢已污穢性害惡恚害恚害性違逆暴惡心之非悅性——此言為瞋身繫

一一三八

此中云何為戒禁取身繫耶即依〔佛教〕以外之諸沙門婆羅門之戒淨禁淨戒禁而為清淨如是所有之見成見見稠林見曠野見諍見惱見結執取現貪取見惡道邪路邪性外道處顛倒執——此言為戒禁取身繫

一一三九

此中云何為此實執取身繫耶即世間是常唯此為真實其餘為癡妄或世間是無常唯此為真實其餘為癡妄或世間是有邊唯此為真實其餘為癡妄或世間是無邊唯此為真實其餘為癡妄或命即身唯此為真實其餘為癡妄或命與身異唯此為真實其餘為癡妄若如來死後存在唯此為真實其餘為癡妄若如來死後不存在唯此為真實其餘為癡妄若如來死後存在又不存在唯此為真實其餘為癡妄若如來死後非存在非不存在唯此為真實其餘為癡妄——如是所有之見成見見稠林見曠野見諍見惱見結執取現貪取見惡道邪路邪性外道處顛倒執——此言為此實執取身繫除戒禁取身繫一切之邪見者為此實執取身繫此等為繫法

[P.203]一一四〇

云何為非繫法耶即除彼〔上述〕之諸法餘為善不善無記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繫法

一一四一

云何為順繫法耶即有漏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順繫法

一一四二

云何為不順繫法耶即非所攝之道道果與無為界——是等為不順繫法

一一四三

云何為繫相應法耶即彼之諸法與諸所有法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繫相應法

一一四四

云何為繫不相應法耶即彼之諸法與諸所有法不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一切之色[35]與無為界——是等為繫不相應法

一一四五

云何為「以繫法為順繫」耶即彼之諸繫為「以繫法為順繫

一一四六

云何為「以順繫法為非繫」耶即依彼之諸法而為所有法之被繫——除彼之諸法——其餘為有漏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以順繫法為非繫

一一四七

云何為「以繫法為繫相應」耶即因戒禁取身繫之瞋身繫以繫為繫相應因瞋身繫之戒禁取身繫以繫為繫相應此因實執取身繫之瞋身繫以繫為繫相應因瞋身繫之此實執取身繫以繫為繫相應——是等為「以繫法為繫相應

[P.204]一一四八

云何為「以繫相應法為非繫」耶即彼之諸法與諸所有法之相應——除彼之諸法——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以繫相應法為非繫

一一四九

云何為「以繫不相應法為順繫」耶即彼之諸法與諸所有法不相應之有漏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以繫不相應法為順繫

一一五〇

云何為「以繫不相應法為不順繫」耶即非所攝之道道果與無為界——是等為「以繫不相應法為不順繫

七 暴流聚

一一五一(1)

云何為暴流法乃至

八 軛聚

一一五一(2)

云何為軛法乃至

九 蓋聚

一一五二

云何為蓋法耶即六蓋——欲欲蓋瞋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無明蓋

一一五三

云何為欲欲蓋耶即於諸欲所有之欲欲欲貪欲喜欲愛欲親欲悶欲渴欲惱欲著——此言為欲欲蓋

一一五四

云何為瞋蓋耶即已為損害於我之嫌恨生現為損害於我之嫌恨生當為損害於我之嫌恨生已為損害於我之可愛者可意者乃至為損害乃至為損害之嫌恨生已為利益於我之不可愛者不可意者乃至為利益之嫌恨生若於非處嫌恨生——如是所有心之嫌恨憤發憤恚逆意極怒等極怒瞋恚極瞋恚等極瞋恚心之害惡意極瞋恚忿忿怒忿怒性瞋恚污穢已污穢性害惡恚害恚害性違逆暴惡心之非悅性——此言為瞋蓋

一一五五

此中云何為惛沈睡眠蓋耶即惛沈睡眠

一一五六

此中云何為惛沈耶所有心之重性不堪忍性下劣等劣昧劣[P.205]劣性惛沈心之惛沈性——是謂為惛沈

一一五七

此中云何為睡眠耶所有身之重性不堪忍性妨礙內防睡眠假眠眠夢夢性——此言為睡眠以上是為惛沈與睡眠此言為惛沈睡眠蓋

一一五八

云何為掉舉惡作蓋耶即掉舉惡作

一一五九

此中云何為掉舉耶即心之掉舉不寂心之不靜心之騷亂性——此言為掉舉

一一六〇

此中云何為惡作耶即許非許之想性非許許之想性罪無罪之想性無罪罪之想性如是所有之惡作悔性心之後悔留心意——是謂為惡作以上是為掉舉與惡作此言為掉舉惡作蓋

一一六一

此中云何為疑蓋耶即於佛疑惑於法疑惑於僧疑惑於學疑惑於前邊疑惑於後邊惑於前邊疑惑於相依性緣起法疑惑——如是所有之惑疑惑已疑惑性猶豫二分二路躊躇非一向執懷疑遲疑不沒入心之硬心留心意——此言為疑蓋

一一六二

此中云何為無明蓋耶即於苦無智乃至於前邊無智於後邊無智於前邊後邊無智於後邊無智於前邊後邊無智於相依性緣起法無智——如是所有無智無見非現觀非隨覺非等覺不通達不領解不洞察不等觀不妙觀察不現前業不淨明童癡不正知極癡等癡無明無明暴流無明軛無明隨眠無明纏無明柵不善根——此言為無明蓋是等為蓋法

[P.206]一一六三

云何為非蓋法耶即除彼之諸法其餘為善不善無記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蓋法

一一六四

云何為順蓋法耶即有漏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順蓋法

一一六五

云何為不順蓋法耶即非所攝之道道果與無為界——是等為不順蓋法

一一六六

云何為蓋相應法耶即彼之諸法與諸所有法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蓋相應法

一一六七

云何為蓋不相應法耶即彼之諸法與諸所有法不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蓋不相應法

一一六八

云何為「以蓋法為順蓋」耶即彼之諸蓋為「以蓋法為順蓋

一一六九

云何為「以順蓋法為非蓋」耶即依彼之諸法而為諸所有法之被蓋——除彼之諸法——其餘為有漏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以順蓋法為非蓋

一一七〇

云何為「以蓋法為蓋相應」耶即因欲欲蓋之無明蓋以蓋為蓋相應因無明蓋之欲欲蓋以蓋為蓋相應因瞋蓋之無明蓋以蓋為蓋相應因無明蓋之瞋蓋以蓋為蓋相應因惛沈睡眠蓋之無明蓋以蓋為蓋相應因無明蓋之惛沈睡眠蓋以蓋為蓋[P.207]相應因掉舉蓋之無明蓋以蓋為蓋相應因無明蓋之掉舉蓋以蓋為蓋相應因惡作蓋之無明蓋以蓋為蓋相應因無明蓋之惡作蓋以蓋為蓋相應因疑蓋之無明蓋以蓋為蓋相應因無明蓋之疑蓋以蓋為蓋相應因欲欲蓋之掉舉蓋以蓋為蓋相應因掉舉蓋之欲欲蓋以蓋為蓋相應因瞋蓋之掉舉蓋以蓋為蓋相應因掉舉蓋之瞋蓋以蓋為蓋相應因惛沈睡眠蓋之掉舉蓋以蓋為蓋相應因掉舉蓋之惛沈睡眠蓋以蓋為蓋相應因惡作蓋之掉舉蓋以蓋為蓋相應因掉舉蓋之惡作蓋而蓋為蓋相應因疑蓋之掉舉蓋以蓋為蓋相應因掉舉蓋之疑蓋以蓋為蓋相應因無明蓋之掉舉蓋以蓋為蓋相應因掉舉蓋之無明蓋而以蓋為蓋相應——是等為「以蓋法為蓋相應

一一七一

云何為「以蓋相應法為非蓋」耶即彼之諸法與諸所有法之相應——除彼之諸法——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以蓋相應法為非蓋

一一七二

云何為「以蓋不相應法為順蓋」耶即彼之諸法與諸所有法不相應之有漏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以蓋不相應法為順蓋

一一七三

云何為「以蓋不相應法為不順蓋」耶即非所攝之道道果與無為界——是等為「以蓋不相應法為不順蓋

一〇 取著聚

[P.208]一一七四

云何為取著法耶即見取著

一一七五

云何為見取著耶即世間是常住或世間無常世間有邊世間無邊命即身命與身異如來死後存在如來死後不存在如來死後存在又不存在如來死後非存在非不存在——如是所有之見成見見稠林見曠野見諍見惱見結執取現貪取見惡道邪路邪性外道處顛倒執——此言為見取著——一切之邪見亦為見取著——是等為取著法

一一七六

云何為非取著法耶即除彼〔上述〕之諸法其餘為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取著法

一一七七

云何為已取著法耶即有漏之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已取著法

一一七八

云何為不已取著法耶即非所攝之道道果與無為界——是等為不已取著法

一一七九

云何為取著相應法耶即彼之諸法與諸所有法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取著相應法

一一八〇

云何為取著不相應法耶即彼之諸法與諸所有法不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取著不相應法

一一八一

云何為「以取著法為已取著」耶即彼之取著是「以取著法為已取著

[P.209]一一八二

云何為「以已取著法為非取著」耶即依彼之諸法而為諸所有法之取著——除彼之諸法——其餘為有漏之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以已取著法為非取著

一一八三

云何為「以取著不相應法為已取著」耶即彼之諸法與諸所有法不相應之有漏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以取著不相應法為已取著

一一八四

云何為「以取著不相應法為不已取著」耶即非所攝之道道果與無為界——是等為「以取著不相應法為不已取著

一一 大中雙

一一八五

云何為所有緣法耶即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是等為有所緣法

一一八六

云何為非所緣法耶即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所緣法

一一八七

云何為心法耶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界意識界——是等為心法

一一八八

云何為非心法耶即受蘊想蘊行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心法

一一八九

云何為心所法耶即受蘊想蘊行蘊——是等為心所法

一一九〇

云何為非心所法耶即心與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心所法

一一九一

云何為心相應法耶即受蘊想蘊行蘊——是等為心相應法

[P.210]一一九二

云何為心不相應法耶即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心不相應法心者雖與心相應但不可言與心不相應

一一九三

云何為心相雜染法耶即受蘊想蘊行蘊——是等為心相雜法

一一九四

云何為心不相雜染法耶即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心不相雜法心者雖與心相雜但不可言與心不相雜

一一九五

云何為心等起法耶即受蘊想蘊行蘊身表語表其他更亦有心所生心所因心等起之色或為色處聲處香處味處[36]觸處空界水界色輕性色軟性色增廣色相續摶食——是等為心等起法

一一九六

云何為非心等起法耶即心與餘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心等起法

一一九七

云何為心俱生法耶即受蘊想蘊行蘊身表語表——是等為心俱生法

一一九八

云何為非心俱生法耶即心與餘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心俱生法

一一九九

云何為心隨轉法耶即受蘊想蘊行蘊身表語表——是等為心隨轉法

一二〇〇

云何為非心隨轉法耶即心與餘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心隨轉法

一二〇一

云何為心相雜等起法耶即受蘊想蘊行蘊——是等為心相雜等起法

[P.211]一二〇二

云何為非心相雜等起法耶即心與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心相雜等起法

一二〇三

云何為心相雜等起俱在法耶即受蘊想蘊行蘊——是等為心相雜等起俱在法

一二〇四

云何為非心相雜等起俱在法耶即心與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心相雜等起俱在法

一二〇五

云何為心相雜等起隨轉法耶即受蘊想蘊行蘊——是等為心相雜等起隨轉法

一二〇六

云何為非相雜等起隨轉法耶即心與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心相雜等起隨轉法

一二〇七

云何為內法耶即眼處乃至意處——是等為內法

一二〇八

云何為外法耶即色處乃至法處——是等為外法

一二〇九

云何為所造法耶即眼處乃至摶食——是等為所造法

一二一〇

云何為非所造法耶即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四大種無為界——是等為非所造法

一二一一

云何為已取法耶即有漏善不善法異熟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受蘊乃至識蘊及所有色之業已作性——是等為已取法

[P.212]一二一二

云何為不已取法耶即有漏善不善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受蘊乃至識蘊及諸所有所應作法之非善非不善非業異熟非由所有色之業所作與不繫之道道果無為界——是等為不已取法

一二 取聚

一二一三

云何為取法耶即四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

一二一四

此中云何為欲取耶即於所有諸欲之欲欲欲貪欲善欲愛欲親欲悶欲渴欲惱欲著——此言為欲取

一二一五

此中云何為見取耶即無施與無獻供祀無燒供無善作與惡作之業果異熟無母無父無化生之有情無自覺世中之此世及他世無能作證說示正行之沙門婆羅門——如是所有之見成見見稠林見曠野見諍見惱見結執取現貪取著惡道邪路邪性外道處顛倒執——此言為見取除戒禁取及我語取一切之邪見亦為見取

一二一六

云何為戒禁取耶即依〔佛教〕以外之諸沙門婆羅門之戒淨禁淨禁而為清淨如所有之見成見見稠林見曠野見諍見惱見結執取現貪取見惡道邪路邪性外道處顛倒執——此言為戒禁取

一二一七

此中云何為我語取耶即此處為無聞之異生——即不見聖者不知聖法於聖法而不調順不見善士不知善士之法於善士之法而不調順者——即以色為我而等隨觀或我有色而〔等隨觀〕或於我以色或於色以我〔或〕以受乃至[P.213]乃至乃至以識為我而等隨觀或我有識或於我以識或於識以我為〔等隨觀〕如是所有之見成見見稠林見曠野見諍見惱見結執取現貪取見惡道邪路邪性外道處顛倒執——此言為我語取——是等為取法

一二一八

云何為非取法耶即除彼之諸法其餘為善不善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取法

一二一九

云何為順取法耶即有漏之善不善無記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順取法

一二二〇

云何為不順取法耶即非所攝之道道果與無為界——是等為不順取法

一二二一

云何為取相應法耶即所有之法與彼之諸法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取相應法

一二二二

云何為取不相應法耶即所有之法與彼之諸法不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取不相應法

一二二三

云何為「以取法為順取」耶即彼之諸取為「以取法為順取

一二二四

云何為「以順取法為非取」耶即依彼〔上述〕之諸法而為諸所有法之順取——除彼之諸法——其餘為有漏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以順取法為非取

[P.214]一二二五

云何為「以取法為取相應」耶即因見取之欲取以取為取相應因欲取之見取以取為取相應因戒禁取之欲取以取為相應因欲取之戒禁取以取為取相應因我語取之欲取以取為相應因欲取之我語取以取為取相應——是等為「以取法為取相應

一二二六

云何為「以取相應法為非取」耶即所有之法與彼之諸法相應——除彼之諸法——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以取相應法為非取

一二二七

云何為「以取不相應法為順取」耶即所有之法與彼之諸法不相應之有漏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以取不相應法為順取

一二二八

云何為「以取不相應法為不順取」耶即非所攝之道道果與無為界——是等為「以取不相應為不順取

一三 煩惱聚

一二二九

云何為煩惱法耶即十煩惱事——貪惛沈掉舉無慚無愧

一二三〇

此中云何為貪耶所有之貪等貪隨貪喜貪心之等貪欲求迷悶耽著貪著淤泥誘惑產出縫著綱著渴愛齷齪者伴侶大望有導師下生親交愛著願望連絡希望豫期豫期性色希望聲希望香希望味希望觸希望利得希望財希望兒希望活命希望思望欲望熱望渴望渴望性貪望貪婪貪婪性動搖欲好性非法貪背理貪志願願望欲願羨望切願欲愛[P.215]有愛無有愛色愛無色愛滅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暴流隨煩惱隨眠蔓草悋慳苦根苦緣苦生魔羂索魔鉤魔境喜中貪欲綱欲革紐欲貪不善根——此言為貪

一二三一

此中云何為瞋耶即已為損害於我之嫌恨生現為損害於我之嫌恨生當為損害於我之嫌恨生已為損害於我之可愛者可意者乃至為損害乃至為損害之嫌恨生已為利益於我之不可愛者不可意者乃至為利益之嫌恨生若於非處嫌恨生——如是所有心之嫌恨憤發憤恚逆意極怒等極怒瞋恚極瞋恚等極瞋恚心之害惡意極瞋恚忿忿怒忿怒性瞋恚污穢已污穢性害惡恚害恚害性違逆暴惡心之非悅性——此言為瞋

一二三二

此中云何為癡耶即於苦無智乃至於前邊無智於後邊無智於前邊後邊無智於相依性緣起法無智——如是所有之無智無見非現觀非等覺不通達不領解不洞察不等觀不妙觀察不現前業不淨明童癡不正知極癡等癡無明無明暴流無明軛無明隨眠無明纏無明柵不善根——是謂為癡

一二三三

此中云何為慢耶即我勝之慢我等之慢我劣之慢——如是所有之慢自慢自慢性慢心高慢自取心之尊大性——此言為慢

一二三四

此中云何為見耶即世間是常住或世間無常世間有邊世間無邊[P.216]命即身命與身異如來死後存在如來死後不存在如來死後存在又不存在如來死後非存在非不存在——如是所有之見成見見稠林見曠野見諍見惱見結執取現貪取見惡道邪路邪性外道處顛倒執——此言為見一切之邪見亦為見

一二三五

此中云何為疑耶即於佛疑惑於法疑惑於僧疑惑於學疑惑於前邊疑惑於後邊疑惑於前邊後邊疑惑於相依性緣起法疑惑——如是所有之惑疑惑已疑惑性猶豫二分二路躊躇非一向執懷疑遲疑不沒入心之硬心留心意——此言為疑

一二三六

此中云何為惛沈耶所有心之重性不堪忍性下劣等劣昧劣劣性惛沈心之惛沈性——此言為惛沈

一二三七

此中云何為掉舉耶即心之掉舉不寂心之不靜心之騷亂性——此言為掉舉

一二三八

此中云何為無慚耶即不慚應慚之事不慚惡不善法之成就——此言為無慚

一二三九

此中云何為無愧耶即不愧應愧之事不愧惡不善法之成就——此言為無愧

[P.217]一二四〇

云何為非煩惱法耶即除彼之諸法其餘為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煩惱法

一二四一

云何為順雜染法耶即有漏之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順雜染法

一二四二

云何為不順雜染法耶即非所攝之道與道果與無為界——是等為不順雜染法

一二四三(1)

云何為已雜染法耶即三不善之貪癡及括其煩惱與其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與其等起之身業語業意業——是等為已雜染法

一二四三(2)

云何為不已雜染法[37]即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不已雜染法

一二四四

云何為煩惱相應法耶即諸所有之法與彼之諸法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煩惱相應法

一二四五

云何為煩惱不相應法耶即諸所有之法與彼之諸法不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煩惱不相應法

一二四六

云何為「以煩惱法為順雜染」耶即彼之煩惱是「以煩惱為順雜染

一二四七

云何為「以順雜染法為非煩惱」耶即諸所有之法依彼之諸法而為順雜染——除彼之諸法——其餘為有漏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以順雜染法為非煩惱

一二四八

云何為「以煩惱法為已雜染」耶即彼之諸煩惱是「以煩惱為已雜染

一二四九

云何為「以已雜染法為非煩惱」耶即諸所有之法依彼之諸法而為已雜染——除彼之諸法——受蘊乃至識蘊——是等乃「以已雜染法為非煩惱

[P.218]一二五〇

云何為「以煩惱法為煩惱相應」耶即貪因癡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癡因貪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瞋因癡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癡因瞋以煩惱為煩惱相應慢因癡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癡因慢以煩惱為煩惱相應見因癡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癡因見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疑因癡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癡因疑以煩惱為煩惱相應惛沈因癡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癡因惛沈以煩惱為煩惱相應掉舉因癡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癡因掉舉以煩惱而為煩惱相應無慚因癡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癡因無慚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無愧因癡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癡因無愧以煩惱為煩惱相應貪因掉舉以煩惱為煩惱相應掉舉因貪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瞋因掉舉以煩惱為煩惱相應掉舉因瞋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癡因掉舉以煩惱為煩惱相應掉舉因癡以煩惱為煩惱相應慢因掉舉以煩惱為煩惱相應掉舉因慢以煩惱為煩惱相應見因掉舉以煩惱為煩惱相應掉舉因見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疑因掉舉以煩惱為煩惱相應掉舉因疑以煩惱為煩惱相應惛沈因掉舉以煩惱為煩惱相應掉舉因惛沈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無慚因掉舉以煩惱為煩惱相應掉舉因無慚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無愧因掉舉以煩惱為煩惱相應掉舉因無愧以煩惱為煩惱相應貪因無慚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無慚因貪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瞋因無慚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無慚因瞋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癡因無慚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無慚因癡以煩惱為煩惱相應慢因無慚以煩惱為煩惱相應[P.219]無慚因慢以煩惱為煩惱相應見因無慚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無慚因見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疑因無慚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無慚因疑以煩惱為煩惱相應惛沈因無慚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無慚因惛沈以煩惱為煩惱相應掉舉因無慚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無慚因掉舉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無愧因無慚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無慚因無愧以煩惱為煩惱相應貪因無慚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無愧因貪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瞋因無愧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無愧因瞋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癡因無愧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無愧因癡以煩惱為煩惱相應慢因無愧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無愧因慢以煩惱為煩惱相應見因無愧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無愧因見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疑因無愧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無愧因疑以煩惱為煩惱相應惛沈因無愧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無愧因惛沈以煩惱為煩惱相應掉舉因無愧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無愧因掉舉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無慚因無愧以煩惱為煩惱相應無愧因無慚以煩惱為煩惱相應——是等為「以煩惱法為煩惱相應

一二五一

云何為「以煩惱相應法為非煩惱」耶即所有之法與彼諸法相應除彼之諸法——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以煩惱相應法為非煩惱

一二五二

云何為「以煩惱不相應法為順雜染」耶即所有之法[38]與彼諸法不相應之有漏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以煩惱不相應法為順雜染

[P.220]一二五三

云何為「以煩惱不相應法為不順雜染」耶即非所攝之道道果與無為界——是等為「以煩惱不相應法為不順雜染

一四 殘餘二法

一二五四

云何為見所斷法耶即三結——有身見戒禁取

一二五五

此中云何為有身見耶即此處無聞之異生——不見聖者不知聖法於聖法而不調順不見善士不知善士之法於善士之法而不調順者——以色為我而等隨觀或我有色則或於我以色或於色以我〔等隨觀〕以受乃至乃至乃至以識為我而等隨觀或我有識則或於我以識或於識以我而〔等隨觀〕如是所有之見成見乃至顛倒執——是言為有身見

一二五六

此中云何為疑耶即於佛疑惑乃至心之硬心留心意——是言為疑

一二五七

此中云何為戒禁取耶即依〔佛教〕以外之諸沙門婆羅門之戒淨禁淨戒禁而為清淨——如是所有之見成見乃至顛倒執——是言為戒禁取

是等三結及其同一處之煩惱——與其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與其等起之身業語業意業——是等為見所斷法

一二五八

云何為見所斷法耶即除彼之諸法其餘為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見所斷法

一二五九

云何為修所斷法耶即其餘之貪癡及其同一處之煩惱與其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與其等起之身業語業意業——是等為修所斷法

[P.221]一二六〇

云何為非修所斷法耶即除彼之諸法其餘為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修所斷法

一二六一

云何為見所斷因法耶即三結——有身見戒禁取

一二六二

此中云何為有身見耶即此處無聞之異生——不見聖者不知聖法於聖法而不調順不見善士不知善士之法於善士之法而不調順者——以色我而等隨觀或我有色則或於我以色或於色以我而〔等隨觀〕以受乃至乃至乃至以識為我而等隨觀或我有識或於我以識或於以識我而〔等隨觀〕——如是所有之見成見乃至顛倒執——是言為有身見

一二六三

此中云何為疑耶即於佛疑惑乃至心之硬心留心意——是言為疑

一二六四

云何為戒禁取耶即依〔佛教〕以外之諸沙門婆羅門之戒淨禁淨戒禁而為清淨如是所有之見成見乃至顛倒執——是言為戒禁取

是等三結及其同處之煩惱與其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與其等起之身業語業意業——是等為見所斷因法

三結即有身見戒禁取是等為見所斷因法與其同一處之貪是等為所斷因法與其同一處之煩惱與其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與其等起之身業語業意業——是等為見所斷因法

一二六五

云何為非見所斷因耶即除彼之諸法其餘為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P.222]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見所斷因法

一二六六

云何為修所斷因法耶即其餘之貪癡——是等為修所斷因法及其同一處之煩惱其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與其等起之身業語業意業——是等為修所斷因法

一二六七

云何為非修所斷因法耶即除彼之諸法其餘為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修所斷因法

一二六八

云何為有尋法耶即有尋地——於欲纏色纏[39]非所攝——除尋為與其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有尋法

一二六九

云何為無尋法耶即無尋地——於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為受蘊乃至識蘊及尋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無尋法

一二七〇

云何為有伺法耶即有伺地——於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除伺而其相應之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是等為有伺法

一二七一

云何為無伺法耶即無伺地——於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受蘊乃至識蘊及伺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無伺法

[P.223]一二七二

云何為有喜法耶即有喜地——於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除喜而其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有喜法

一二七三

云何為無喜法耶即無喜地——於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受蘊乃至識蘊及喜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無喜法

一二七四

云何為喜俱行法耶即喜地——於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除喜而其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是等為喜俱行法

一二七五

云何為非喜俱行法耶即非喜地——於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受蘊乃至識蘊及喜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喜俱行法

一二七六

云何為樂俱行法耶即樂地——於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除樂為與其相應之想蘊行蘊識蘊——是等為樂俱行法

一二七七

云何為非樂俱行法耶即非樂地——於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於受蘊乃至識蘊及樂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樂俱行法

一二七八

云何為捨俱行法耶即捨地——於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除捨而其相應之想蘊行蘊識蘊——是等為捨俱行法

一二七九

云何為非捨俱行法耶即非捨地——於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於受蘊乃至識蘊及捨與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非捨俱行法

[P.224]一二八〇

云何為欲纏法耶即下以無間地獄為界限而上以他化自在天為終所有於其中間〔此處〕之纏所攝之蘊識——是等為欲纏法

一二八一

云何為非欲纏法耶即色纏無色纏非所攝——是等為非欲纏法

一二八二

云何為色纏法耶即下以梵世為界限而上以色究竟天為終所有於其中間〔此處〕之纏所攝者所至者所生者或現法樂住者之心心所法——是等為色纏法

一二八三

云何為非色纏法耶即欲纏無色纏非所攝——是等為非色纏法

一二八四

云何為無色纏法耶即下以虛空無邊處天為界限而上以非想非非想處天為終所有於其中間〔此處〕之纏所攝者所至者所生者或現法樂住者之心心所法——是等為無色纏法

一二八五

云何為非無色纏法耶即欲纏[40]色纏非所攝——是等為非無色纏法

一二八六

云何為所攝法耶即有漏之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所攝法

一二八七

云何為非所攝法耶即道道果無為界——是等為非所攝法

一二八八

云何為出法耶即非所攝之四道——是等為出法

一二八九

云何為不出法耶除彼之諸法〔即出法〕其餘為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不出法

[P.225]一二九〇

云何為定法耶即五無間業及所有邪見之定與非所攝之四道——是等為定法

一二九一

云何為不定法耶除彼之諸法〔即定法〕其餘為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不定法

一二九二

云何為有上法耶即有漏之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之色蘊乃至識蘊——是等為有上法

一二九三

云何為無上法耶即非所攝之道道果及無為界——是等為無上法

一二九四

云何為有諍法耶即三不善根之貪癡及其同一處之煩惱——而其相應之受蘊乃至識蘊與其等起之身業語業意業——是等為有諍法

一二九五

云何為無諍法耶即善不善無記法之欲纏色纏無色纏非所攝之受蘊乃至識蘊及一切之色與無為界——是等為無諍法

第二章

經二法

一二九六

云何為明分法[41]即明相應法——是等為明分法

一二九七

云何為無明分法耶即無明相應法——是等為無明分法

一二九八

云何為電光喻法[42]即於下之三聖道慧——是等為電光喻法

[P.226]一二九九

云何為金剛喻法耶即於上之阿羅漢道慧——是等為金剛喻法

一三〇〇

云何為愚法耶即無慚及無愧——是等為愚法一切之不善亦為愚法

一三〇一

云何為賢法耶即慚及愧——是等為賢法一切之善亦為賢法

一三〇二

云何為黑法[43]即無慚及無愧——是等為黑法一切不善亦為黑法

一三〇三

云何為白法耶即慚及愧——是等為白法一切之善亦為白法

一三〇四

云何為苦行法[44]即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是等為苦行法一切之不善亦為苦行法

一三〇五

云何為非苦行法耶即身善行語善行意善行——是等為非苦行法一切之善亦為非苦行法

一三〇六

云何為增語法耶即彼等法諸所有之名目約束之言語施設言語名稱立名立論言——是等為增語法一切法即增語路

一三〇七

云何為詞法耶即彼等法諸所有之名目約束之言語施設言語名稱立名立論言——是等為詞法一切法即詞路

一三〇八

云何為施設法耶即彼等法諸所有之名目約束之言語施設言語名稱立名立論言——是等為施設法一切法即施設路

一三〇九

云何為名[45]即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及無為界——是言為名

[P.227]一三一〇

此處云何為色耶即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是言為色

一三一一

此處云何為無明耶所有之無智無見乃至無明柵癡之不善根——是言為無明

一三一二

此處云何為有愛耶所有於諸欲之欲欲乃至欲著——是言為有愛

一三一三

此處云何為有見[46]即我及世間存在如是所有見成見乃至顛倒執——是言為有見

一三一四

此處云何為無有見耶即我及世間不存在如是所有之見成見乃至顛倒執——是言為無有見

一三一五

此處云何為常見耶即我及世間為常如是所有之見成見乃至顛倒執——是言為常見

一三一六

此處云何為斷見耶即我及世間為斷如是所有之見成見乃至顛倒執——是言為斷見

一三一七

此處云何為有邊見耶即我及世間為有邊如是所有之見成見乃至顛倒執——是言為有邊見

一三一八

此處云何為無邊見耶即我及世間為無邊如是所有之見成見乃至顛倒執——是言為無邊見

一三一九

此處云何為隨前邊見耶即關聯於前邊而生起之見成見乃至顛倒執——是言為隨前邊見

一三二〇

此處云何為隨後邊見耶即關聯於後邊而生起之見成見乃至顛倒執——是言為隨後邊見

一三二一

此處云何為無慚耶即無慚應慚之事無慚惡不善法之成就——是言為無慚

[P.228]一三二二

此處何為無愧耶即無愧應愧之事無愧惡不善法之成就——是言為無愧

一三二三

此處云何為慚耶即慚應慚之事慚惡不善法之成就——是言為慚

一三二四

此處云何為愧耶即愧應愧之事愧惡不善法之成就——是言為愧

一三二五

此處云何為惡言耶即同法者告言之時不順從[47]不順從性惡言逆取喜反對不恭敬不敬心不作敬不隨順——是言為惡言

一三二六

此處云何為惡友耶即依附倚賴親近等親近親敬等親敬親交於彼諸所有之不信破戒寡聞而有慳惡慧之人——是言為惡友

一三二七

此處云何為善言耶即同法者告言之時從順從順性善言不逆取不喜反對恭敬[48]敬心具敬而隨順——是言為善言

一三二八

此處云何為善友耶即依附倚賴倚親近等親近親敬等親敬親交於彼諸所有之有信持戒多聞而有捨有慧之人——是言為善友

一三二九

此處云何為入罪善巧耶即五罪蘊之罪及七罪蘊之罪諸所有其罪為入罪善巧智慧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是言為入罪善巧

一三三〇

此處云何為出罪善巧耶即自諸所有彼罪而出之善巧智慧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是言為出罪善巧

[P.229]一三三一

此處云何為入定善巧耶即有尋有伺之定無尋唯伺之定無尋無伺之定諸所有此定為入定善巧智慧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是言為入定善巧

一三三二

此處云何為出定善巧耶即自諸所有彼定而出之善巧智慧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是言為出定善巧

一三三三

此處云何為界善巧耶即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諸所有是等之界為界善巧智慧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是言為界善巧

一三三四

此處云何為作意善巧耶即諸所有彼界為作意善巧智慧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是言為作意善巧

一三三五

此處云何為處善巧耶即十二處——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諸所有是等處之處作意智慧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是言為處作意

一三三六

此處云何為緣起善巧耶即因無明而有行因行而有識因識而名色因名色而有六處因六處而有觸因觸而有受因受而有愛因愛而有取因取而有有因有而有生因生而有老死惱——如是此為純苦蘊之集此處諸所有之慧智慧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是言為緣起善巧

[P.230]一三三七

此處云何為處善巧耶即所有之法自彼等法之因緣而生起故彼等有處其處所有之慧智慧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是言為處善巧

一三三八

此處云何為非處善巧耶即所有之法由彼彼法之非因非緣而生起故彼彼有非處其處所有之慧智慧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是言為非處善巧

一三三九

此處云何為質直耶即質直性不歪性不曲性正直性——是言為質直

一三四〇

此處云何為柔和耶所有之軟性柔和性不硬性不堅性心之謙讓性——是言為柔和

一三四一

此處云何為堪忍耶所有之堪忍忍耐性受容性不逆性非暴惡性心之喜悅性——是言為堪忍

一三四二

此處云何為可樂耶所有身之不過語之不過身語之不過——是言為可樂

一三四三

此處云何為和順耶所有之捨離以麤惡麤暴之語而苦他怒他與忿怒其而不益於定語如斯則有溫順而順耳可樂徹心可愛愛於多人樂於多人之語其處有優雅之語親密之語柔和之語——是言為和順

一三四四

此處云何為供養耶即二種供之養——食供養與法供養此處或有供養者即依食供養或依法供養是為供養

[P.231]一三四五

此處云何為不護根門耶此處有人由於眼見色已取相隨好不防眼根而住故貪惡不善法之流入為防彼故不行不守護眼根於眼根而不防護由耳而聞聲已乃至由鼻而嗅香已乃至由舌而味味已乃至由身而觸所觸已乃至由意而識法已取相隨好不防意根而住故貪惡不善法之流入為防彼故不行不守護意根於意根而不防護是等不護不守護不擁護不防護六根者——是言為不護根門

一三四六

此處云何為食不知量耶此處有〔人〕為遊戲為傲逸為裝飾為嚴飾而不思擇不如理攝食其處於食有不知足之性不知量之性不思擇者——是言為食不知量

一三四七

此處云何為能護根門耶此處有〔人〕由於眼見色已不取相隨好不防眼根而住故貪惡不善法之流入為防彼故行守護眼根於眼根而防護由耳而聞聲已乃至由鼻而嗅香已乃至由舌而味味已乃至由身而觸所觸已乃至由意而識法已不取相隨好不防意根而住故貪惡不善法之流入為防彼故行守護意根於意根而防護是等護守護擁護防護六根者——是言為能護根門

一三四八

此處云何於食知量耶此處有〔人〕非為遊戲傲逸裝飾嚴飾乃至[P.232]唯為此身之住為活為害之息為修梵行而思擇如理攝食如斯我舊受亡而新愛不生我亦可生存無罪住於安穩其處於食有知足性知量性思擇者——是言為於食知量

一三四九

此處云何為失念耶所有之不念[49]不隨念不專念不憶念不憶持浮遊性忘性[50]——是言為失念

一三五〇

此處云何為不正知耶所有之無智無見乃至無明柵癡之不善根——是言為不正知

一三五一

此處云何為正念耶所有之念隨念專念憶念憶持不浮遊性不忘性——是言為正念

一三五二

此處云何為正知耶所有之慧智慧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是言為正知

一三五三

此處云何為思擇力耶所有之慧智慧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是言為思擇力

一三五四

此處云何為修習力耶所有諸善法之練習修習多所作——是言為修習力

一三五五

此處云何為止耶所有心之住乃至正見——是言為止

一三五六

此處云何為觀耶所有之慧慧智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是言為觀

一三五七

此處云何為止相耶所有心之住乃至正見——是言為止相

一三五八

此處云何為勤勵相耶所有心之發勤乃至正精進——是言為勤勵相

[P.233]一三五九

此處云何為勤勵耶所有心之發勤乃至正精進——是言為勤勵

一三六〇

此處云何為不散亂耶所有心之住乃至正見——是言為不散亂

一三六一

此處云何為破戒耶所有身之過失〔或錯誤〕語之過失身語之過失——是言為破戒一切之惡戒亦為破戒

一三六二

此處云何為破見耶即無惠施親愛祠祀無妙行惡行之業果異熟無此世他世無母無父無化生之有情於世間無自通達此世彼世作證教他正至正行之沙門婆羅門如斯見成見乃至顛倒執——是言為破見一切之邪見亦言為破見

一三六三

此處云何為具戒耶即身之無過失〔或無錯誤〕語之無過失身語之無過失——是言為具戒一切之戒律儀亦為具戒

一三六四

此處云何為具見耶即有惠施親愛祠祀有妙行惡行之業果異熟有此世他世有母有父有化生之有情於世間有自通達此世彼世作證教他正至正行之沙門婆羅門如斯有慧智慧乃至無癡擇法正見——是言為具見

一三六五

此處云何為淨戒耶即身無過失〔或無錯誤〕語無過失身語無過失——是言為淨戒

一三六六

此處云何為淨見耶即業所作之慧諦隨順之慧道具足之慧果具足之慧

[P.234]所謂見清淨者即所有之慧智慧乃至無癡擇法正見

所謂如見精進者即所有心之發勤乃至正精進

所謂厭者即生畏老畏病畏死畏所謂順厭處者即生

所謂厭者之如理精勤者即此處有比丘為未生惡不善法之不生故起欲發勤持策精進心

為已生惡不善法之斷故起欲發勤持策精進心

為未生善法之生故起欲發勤持策精進心

為已生善法之住不忘倍增廣大滿故起欲發勤持策精進心

一三六七

所謂於善法不喜足者即諸善法於修習之不喜足多欲

所謂於精勤不被遮止者即諸善法於修習之恭敬所作性常所作性堅住所作性不耽溺性不棄志欲性不棄精進性練習修習多所作

所謂明者即三明——宿住隨念智明有情生死智明漏盡智明

所謂解脫者即二解脫——心與勝解等之涅槃

所謂盡智者即道具足智

所謂無生智者即果具足智


校注

[0246001] 原本是 sabbayutto為 sampayutto 之誤排 [0246002] 意業(manokammo)原本脫落自暹羅本補之 [0247003] 原本是 saṅkhatā為 asaṅkhatā 之誤 [0248004] 原本是 kusalā vyākatā應由暹羅本之 kusalavyākatā [0251005] 原本 tattha 以下之文脫落由暹羅本補之即 katamā sakkāyadiṭṭhipeayaṁ vuccati sakkāyadiṭṭhi tattha katamā vicikicchāpeayaṁ vuccati vicikicchā tattha katamā sīlabbataparāmāsopeayaṁ vuccati sīlabbataparāmāso然原本 tattha 其次之 sakkāyadiṭṭhi vicikicchā sīlabbataparāmāso 可刪除 [0251006] 此項原本無自暹羅本補之即 tīṇi saññojanāni sakkāyadiṭṭhi vicikicchā sīlabbataparāmāso, ime dhammā dassanenapahātabbā, tadekaṭṭho lobho doso moho, ime dhammā dassanenapahātabbahetu, tadekaṭṭhā ca kilesa, taṁ sampayutto vedanakkhandhopeviññāṇakkhandho, taṁ samuṭṭhānaṁ kāyakammaṁ vacīkammaṁ manokammaṁ, ime dhammā dassanenapahatābbahetikā [0254007] 原本是 sampattanigatā為 sammatta niyatā 之誤 [0255008] 原本 maggahetukā 即 maggahetu [0255009] 原本 nippattā 及 abhinippattā由暹羅本 nibbattā 及 abhinibbattā 訂正次項亦倣之 [0256010] 原本是 niruddhaṅgatā而暹羅本為 nirudhā vigatā [0256011] 原本脫落由暹羅本補之 [0257012] 原本是 niyatā而暹羅本為 niyakā訂正次項亦同 [0258013] 原本是 mettaṁ而暹羅本及『分別論 vibhanga』(p. 86)為 metti『覺音註書 Atthasālinī』為 mettī [0259014] 母依據『註書』即「於輪迴人之生處」而『生器經』則為「人由渴愛而生彼之心迷」 [0259015] 產生即謂人於輪迴結縛於苦而生 [0259016] 河即譬喻貪之急流引誘人 [0259017] 渴愛 visattikā 即貪之異名由 saj, satta(執著)而來或由 visa(毒)而來可參照『註書英譯』The Expositor II P. 468 note英譯解為有毒之渴愛 [0259018] 漫瀰漫於色等之喻 [0259019] 齷齪者貪者欲得彼此令人勞苦之喻 [0259020] 伴侶『經集(sutta nipāta)』參照七四〇節 [0259021] 有導者有即引導向輪迴的存在者之意 [0259022] 林彼彼之所緣由欲(vanati)執(bhajati)貪(allīyati)而名 [0259023] 下生林中之下生喻之於貪 [0259024] 思望 jappā 為貪之異名而字意即「私語嘟噥」等依據註書謂自嘟噥而言「此即自身之物彼即自身之物此等乃興起於自身之物」 [0259025] 貪望 loluppaṁ 即貪之異名依據註書(三六五頁)由 lumpati(掠奪)而來為「任性」「放縱」之意再者其原語由 √eup 而來而謂與 √lubh(貪)有其關係參照英譯二八〇頁註 [0259026] 由於欲望亢奮動搖恰如犬欲得其物之時振搖其尾之喻 [0259027] 原本是 sādukamyatā而註書及暹羅本為 sādhukamyatā [0260028] 非處即無理由之義當然忿怒而無理由之怒『註書』謂例如下雨發怒不下雨也發怒太陽出來發怒太陽不出來也發怒 [0261029] 原本缺此一句暹羅本有之同於一〇 五五項之答 [0262030] 上述之三善因法三不善因法等之一或以上為有因之意 [0262031] 非持上述之諸法為有因之意 [0263032]癡即相互以因為有因 [0267033] 原本缺由暹羅本補之 [0272034] 家慳原本是 kusalamacchariyaṁ為 kulamacchariyam 之誤 [0278035] 原本脫落即當插入 sabbañ ca rūpaṁ asaṅkhata dhātu [0287036] 味處 sarāyatanam 原本脫落 [0296037] 原本脫落由暹羅本補之 [0299038] 原本 ye dhamme 脫落由暹羅本補之 [0303039] 原本色纏以下為 arūpavacare(無色纏)暹羅本無更正其次同原本是 pariyāpanne應為 apariyāpanne [0306040] 原本脫落由暹羅本補之 [0307041] A. N. III. 334(漢譯南傳第二十二六一頁)參照集異門足論第十六(大正二六四三二)之順明分(vijjā-bhāgiyā) [0307042] A. N. I. 124(漢譯南傳第十九一八〇【南傳】~一八一頁)參照集異門足論第四(大正二六三七九) [0308043] M. N. I. 389 參照(漢譯南傳第十一三九頁) [0308044] 後悔惡行且自苛責之意A. N. I. 49 參照(漢譯南傳第十九六六頁) [0309045] 自一三〇九項至一三六七項止D. N. III. 212-214(漢譯南傳第八二二九~二三一)集異門足論第一(大正二六三六九~三七〇)A. N. I. 83-84, 94-95.(漢譯南傳第十九一一六~一四〇)一三〇九項~一三二四項則參照長阿含經第八眾集經(大正一四九) [0309046] D. N. I. 13 參照(漢譯南傳第六一一) [0311047] 原本是 dovacassatāyaṁ而暹羅本及覺音註書 Atthasālinī 為 dovacassāyāṁ一三二七項之原本是 sovacassatāyaṁ(善言)暹羅本為 sovacassayāṁ [0311048] sādoriyaṁ sādoratā 原本無由暹羅本補之 [0315049] 原本是 anussati為 asati 之誤 [0315050] 原本是 apilāpanatā asammussanatā為 pilāpanatā sammussanatā 之誤
[A1] 網【CB】綱【南傳】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