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法集論

[P.9]第一 心生起品

第一 善心

欲纏八大心

第一心

云何是善法耶喜俱行智相應而以色[1]為所緣若以聲為所緣若以香法為行緣若依彼等令欲[2]纏善心生起之時其時有觸[3]有尋心一境性有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意根喜根命根有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正念正定有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慚力愧力有無貪無瞋無痴無貪欲無瞋恚有正見有身輕安心輕安有身輕性心輕性有身軟性心軟性有身適應性心適應性有身正性心正性有身直性心直性有念正知有止勤勵不散亂其時或亦有他[4]緣已生[5]之無色法——此等為善法

云何其時[6]有觸其時有所有之觸接觸等觸已等觸性——是為「其時有觸

云何其時有受其時有所有適應之意識界觸所生之心悅心樂心觸所生之悅[P.10]樂已受心觸所生之悅樂受——是為「其時有受

云何其時有想其時有所有適應之意識界觸所生之想等想[7]已等想性[8]——是為「其時有想

云何其時有思其時有所有適應之意識界觸所生之思等思已等思性——是為「其時有思

云何其時有心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堅實心淨意意處意根識蘊以及適應之意識界——是為「其時有心

云何其時有尋[9]其時有所有之尋求思惟凝想凝思以及心之專注[10]正思惟——是為「其時有尋

云何其時有伺其時有所有之伺察隨伺近伺以及心之適應集注——是為「其時有伺

云何其時有喜其時有所有之勝喜歡喜極歡喜喜悅極喜悅幸福大歡喜以及心之悅豫[11]——是為「其時有喜

一〇

云何其時有樂其時有所有之心悅心樂心觸所生悅樂之已受心觸所生悅樂之受——是為「其時有樂

一一

云何其時有心一境性其時有所有之心住等住堅住[12]不散不亂意不散性等持定根定力正定——是為「其時有心一境性

[P.11]一二

云何其時有信根其時有所有之信確信善解現前信[13]信根信力——是為「其時有信根

一三

云何其時有進根其時有所有之心發勤精勤勇猛專心策勵努力氣力堅忍勇猛不弛緩性志欲不棄性不棄勤愛勤愛努力精進精進根精進力正策勵——是為「其時有進根

一四

云何其時有念根其時有所有之念隨念專念憶念性憶持性不浮遊性不忘性念根念力正念——是為「其時有念根

一五

云何其時有定根其時有所有之心住等住安住不散不散亂意不散性等持定根定力正定——是為「其時有定根

一六

云何其時有慧根其時有所有之慧智慧思擇擇法解了近察各察聰叡善巧審悉審察近解叡智怜利徧察正知導慧慧根慧力慧武器[14]慧宮殿慧明慧現慧光慧寶無癡擇法正見——是為「其時有慧根

一七

云何其時有意根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堅實心淨意意處意根識蘊適應之意識界——是為「其時有意根

一八

云何其時有喜根其時有所有之心悅心樂心觸所生悅樂之已受心觸所生悅樂之受——是為「其時有喜根

[P.12]一九

云何其時有命根其時有所有之彼無色諸法之壽堅住保持保有持續護持活命命根[15]——是為「其時有命根

二〇

云何其時有正見其時有所有之慧智慧思擇擇法解了近察各察聰叡善巧審悉審察近解叡智怜利徧察正知導慧慧根慧力慧武器慧宮殿慧明慧現慧光慧寶無癡擇法正見——是為「其時有正見

二一

云何其時有正思惟其時有所有之尋求思惟凝想凝思心之專注正思惟——是為「其時有正思惟

二二

云何其時有正勤其時有所有之心發勤精勤勇猛專心策勵努力氣力堅忍勇猛不弛緩性志欲不棄性不棄勤愛勤愛努力精進精進根精進力正策勵——是為「其時有正勤

二三

云何其時有正念其時有所有之念隨念專念憶念性憶持性不浮遊性不忘性念根念力正念——是為「其時有正念

二四

云何其時有正定其時有所有之心住等住安住不散不散亂意不散性等持定根定力正定——是為「其時有正定

二五

云何其時有信力其時有所有之信確信善解現前信信根信力——是為「其時有信力

二六

云何其時有精進力其時有所有之心發勤精勤勇猛專心策勵[P.13]努力氣力堅忍勇猛不弛緩性志欲不棄性不棄勤愛勤愛努力精進根精進力正策勵——是為「其時有精進力

二七

云何其時有念力其時有所有之念隨念專念憶念性憶持性不浮遊性不忘性念根念力正念——是為「其時有念力

二八

云何其時有定力其時有所有之心住等住安住不散不散亂意不散性等住定根定力正定——是為「其時有定力

二九

云何其時有慧力其時有所有之慧智慧擇法解了近察各察聰叡善巧審悉審察近解叡智怜利徧察正知導慧慧根慧力慧武器慧宮殿慧明慧現慧光慧寶無癡擇法正見——是為「其時有慧力

三〇

云何其時有慚力其時有所有之慚慚應慚之事慚惡不善法之成就——是為「其時有慚力

三一

云何其時有愧力其時有所有之愧愧應愧之事愧惡不善法之成就——是為「其時有愧力

三二

云何其時有無貪其時有所有之無貪無貪著無已貪著性無徧貪無戀著無已戀著性無貪欲無貪善根——是為「其時有無貪

三三

云何其時有無瞋其時有所有之無瞋無污穢[16]無已污穢性無瞋恚無惱害無瞋善根——是為「其時有無瞋

三四

云何其時有無癡其時有所有之慧智慧思擇擇法解了近察[P.14]各察聰叡善巧審悉審察近解叡智怜利徧察正知導慧慧根慧力慧武器慧宮殿慧明慧現慧光慧寶無癡擇法正見——是為「其時有無癡

三五

云何其時有無貪欲其時有所有之無貪無貪著無已貪著性無徧貪無戀著無已戀著性無貪欲無貪善根——是為「其時有無貪

三六

云何其時有無瞋恚其時有所有之無瞋無污穢無已污穢性無瞋恚無惱害無瞋善根——是為「其時有無瞋恚

三七

云何其時有正見其時有所有之慧智慧思擇擇法解了近察各察聰叡善巧審悉審察近解叡智怜利徧察正知導慧慧根慧力慧武器慧宮殿慧明慧現慧光慧寶無癡擇法正見——是為「其時有正見

三八

云何其時有慚其時有所有之慚[17]慚應慚之事慚惡不善法之成就——是為「其時有慚

三九

云何其時有愧其時有所有之愧愧應愧之事愧惡不善法之成就——是為「其時有愧

四〇

云何其時有身輕安其時有所有之受蘊想蘊行蘊之輕安休息靜沈靜止已靜止性——是為「其時有身輕安

[P.15]四一

云何其時有心輕安其時有所有之識蘊之輕安休息靜沈靜止已靜止性——是為「其時有心輕安

四二

云何其時有身輕性其時有所有之受蘊想蘊行蘊之輕性輕轉變性不鈍重性[18]不強直性——是為「其時有身輕性

四三

云何其時有心輕性其時有所有之識蘊之輕性輕轉變性不鈍重性不強直性——是為「其時有心輕性

四四

云何其時有身軟性其時有所有之受蘊想蘊行蘊之軟性柔軟性不硬性不堅實性——是為「其時有身軟性

四五

云何其時有心軟性其時有所有之識蘊之軟性柔軟性不硬性不堅實性——是為「其時有心軟性

四六

云何其時有身適應性其時有所有之受蘊想蘊行蘊之適應性適應適應狀態——是為「其時有身適應性

四七

云何其時有心適應性其時有所有之識蘊之適應性適應適應狀態——是為「其時有心適應性

四八

云何其時有身正性其時有所有之受蘊想蘊行蘊之正性正狀態——是為「其時有身正性

四九

云何其時有心正性其時有所有識蘊之正性正狀態——是為「其時有心正性

五〇

云何其時有身直性[19]其時有所有之受蘊想蘊行蘊之直性真直性[P.16]邪歪性不歪性不奸詐性——是為「其時有身直性

五一

云何其時有心直性其時有所有識蘊之直性真直性不邪歪性不歪性不奸詐性——是為「其時有心直性

五二

云何其時有念其時有所有之念隨念專念憶念性憶持性不浮遊性不忘性念根念力正念——是為「其時有念

五三

云何其時有正知其時有所有之慧智慧思擇擇法解了近察各察聰叡善巧審悉審察近解叡智怜利徧察正知導慧慧根慧力慧武器慧宮殿慧明慧現慧光慧寶無癡擇法正見——是為「其時有正知

五四

云何其時有止其時有所有之心住等住安住不散不散亂意不散性等持定根定力正定——是為「其時有止

五五

云何其時有觀其時有所有之慧智慧思擇擇法解了近察各察聰叡善巧審悉審察近解叡智怜利徧察正知導慧慧根慧力慧武器慧宮殿慧明慧現慧光慧寶無癡擇法正見——是為「其時有觀

五六

云何其時有勤勵其時有所有心之發勤精勤勇猛專心策勵努力氣力堅心勇猛不弛緩性志欲不棄性不棄勤愛勤愛努力精進精進根精進力正策勵——是為「其時有勤勵

[P.17]五七

云何其時有不散亂其時有所有之心住等住安住不散不散亂意不散性等持定根定力正定——是為「其時有不散亂

或其時又有他緣已生之無色法是等為善法

句分別竟

第一誦終

五八

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八根五支靜慮五支道七力三因有一觸一受一想一思一心一受蘊一想蘊一行蘊一識蘊一意處一意根一意識界一法處一法界或其時又有他緣已生之無色法是等為善法

五九

云何其時有四蘊即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六〇

云何其時有受蘊其時有所有之心悅[20]心樂心觸所生悅樂之已受心觸所生悅樂之受——是為其時有受蘊

六一

云何其時有想蘊其時有所有之想等想已等想性——是為其時有想蘊

[P.18]六二

云何其時有行蘊其時有觸心一境性有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命根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正念正定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慚力愧力無貪無瞋無癡無貪欲無瞋恚正見身輕安心輕安身輕性心輕性身軟性心軟性身適應性心適應性身正性心正性身直性心直性正知勤勵不散亂又其時除受蘊想蘊識蘊或又有他緣已生之無色諸法是為其時有行蘊

六三

云何[21]其時有識蘊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堅實心淨意意處意根識蘊以及相應之意識界——是為其時有識蘊〔參照第六項〕

是等為「其時有四蘊」

六四

云何其時有二處即意處法處

六五

云何其時有意處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堅實心淨意意處意根識蘊以及相應之意識界——是為其時有意處

六六

云何其時有法處即受蘊想蘊行蘊——是為其時有法處

是等「其時有二處」

六七

云何其時有二界即意識界法界

六八

云何其時有意識界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堅實心淨意意處意根識蘊以及相應之意識界——是為其時有意識界〔參照第六六三六五項〕

[P.19]六九

云何其時有法界即受蘊想蘊行蘊——是為其時有法界

是等「其時有二界」

七〇

云何其時有三食即觸食意思食識食

七一

云何其時有觸食其時有所有之觸接觸等觸已等觸性——是為其時有觸食〔參照第二項〕

七二

云何其時有意思食其時有所有之思等思已等思性——是為其時有意思食〔參照第五項〕

七三

云何其時有識食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堅實心淨意意處意根識蘊及相應之意識界——是為其時有識食〔參照第六三項等〕

是等為「其時有三食」

七四

云何其時有八根即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意根喜根命根

七五

云何其時有信根其時有所有之信確信善解現前信信根信力——是為其時有信根〔自本項至八二項止參照第一二乃至一九項〕

七六

云何其時有進根其時有所有心之發勤精勤勇猛專心策勵努力氣力堅忍勇猛不弛緩性志欲不棄性不棄勤愛勤愛努力精進精進根精進力正策勵——是為其時有進根

七七

云何其時有念根其時有所有之念隨念專念憶念性憶持性不浮遊性不忘性念根念力正念——是為其時有念根

七八

云何其時有定根其時有所有之心住等住安住不散不散亂意不散[P.20]等持定根定力正定——是為其時有定根

七九

云何其時有慧根其時有所有之慧智慧思擇擇法解了近察各察聰叡善巧審悉審察近解叡智怜利徧察正知導慧慧根慧力慧武器慧宮殿慧明慧現慧光慧寶無癡擇法正見——是為其時有慧根

八〇

云何其時有意根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堅實心淨意意處意根識蘊及相應之意識界——是為其時有意根

八一

云何其時有喜根其時有所有之心悅心樂心觸所生悅樂之已受心觸所生悅樂之受——是為其時有喜根

八二

云何其時有命根其時有所有之彼無色諸法之壽堅住保持保有持續護持活命命根——是為其時有命根

是等為「其時有八根」

八三

云何其時有五支靜慮即尋心一境性

八四

云何其時有尋其時有所有之尋求思惟凝想凝思心之專注正思性——是為其時有尋〔自本項至八八項止參照第七乃至一一項〕

八五

云何其時有伺其時有所有之伺察隨伺近伺心之適應專注——是為其時有伺

[P.21]八六

云何其時有喜其時有所有之喜勝喜歡喜極歡喜喜悅極喜悅幸福大歡喜心之極悅——是為其時有喜

八七

云何其時有樂其時有所有之心悅心樂心觸所生悅樂之已受心觸所生悅樂之受——是為其時有樂

八八

云何其時有心一境性其時有所有之心住等住安住不散不散亂意不散性等持定根定力正定——是為其時有心一境性

是等為「其時有五支靜慮」

八九

云何其時有五支道即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正念正定

九〇

云何其時有正見其時有所有之慧智慧思擇擇法解了近察各察聰叡善巧審悉審察近解叡智怜利徧察正知導慧慧根慧力慧武器慧宮殿慧明慧現慧光慧寶無癡擇法正見——是為其時有正見〔自本項至九四項止參照第二〇乃至第二四項〕

九一

云何其時有正思惟其時有所有之尋求思惟凝想凝思心之專注正思惟——是為其時有正思惟

九二

云何其時有正勤其時有所有心之發勤精勤勇猛專心策勵努力氣力堅忍勇猛不弛緩性志欲不棄性不棄勤愛勤愛努力精進精進根精進力正勤——是為其時有正勤

九三

云何其時有正念其時有所有之念隨念專念憶念性憶持性[P.22]浮遊性不忘性念根念力正念——是為其時有正念

九四

云何其時有正定其時有所有之心住等住安住不散不散亂意不散性等持定根定力正定——是為其時有正定

是等為「其時有五支道」

九五

云何其時有七力即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慚力愧力

九六

云何其時有信力其時有所有之信確信善解現前信信根信力——是為其時有信力〔自本項至一〇二項止參閱第二五乃至三一項〕

九七

云何其時有進力其時有所有心之發勤精勤勇猛專心策勵努力氣力堅忍勇猛不弛緩性志欲不棄性不棄勤愛勤愛努力精進精進根精進力正勤——是為其時有進力

九八

云何其時有念力其時有所有念隨念專念憶念性憶持性不浮遊性不忘性念根念力正念——是為其時有正念

九九

云何其時有定力其時有所有之心住等住安住不散不散亂意不散性等持定根定力正定——是為其時有定力

一〇〇

云何其時有慧力其時有所有之慧智慧思擇擇法解了近察各察聰叡善巧審悉審察近解叡智怜利徧察正知導慧[P.23]慧根慧力慧武器慧宮殿慧明慧現慧光慧寶無癡擇法正見——是為其時有慧力

一〇一

云何其時有慚力其時有所有之慚慚應慚之事慚惡不善法之成就——是為其時有慚力

一〇二

云何其時有愧力其時有所有之愧愧應愧之事愧惡不善法之成就——是為其時有愧力

是等為「其時有七力」

一〇三

云何其時有三因即無貪無瞋無癡

一〇四

云何其時有無貪其時有所有之無貪無貪著無已貪著性無偏貪無戀著無已戀著性無貪欲無貪〔等〕善根——是為其時有無貪〔自本項至一〇六項止參閱第三二乃至三四項〕

一〇五

云何其時有無瞋其時有所有之無瞋無污穢無已污穢性無瞋恚無惱害無瞋〔等〕善根——是為其時有無瞋

一〇六

云何其時有無癡其時有所有之慧智慧乃至〔三四〕無癡擇法正見——是為其時有無癡

是等為「其時有三因」

一〇七

云何其時有一觸其時有所有之觸接觸等觸已等觸性——是為「其時有一觸」〔自本項至一一一項止參閱第二乃至六項〕

一〇八

云何其時有一受其時有所有之心悅心樂心觸所生悅樂之已受心觸所生悅樂之受——是為「其時有一受

[P.24]一〇九

云何其時有一想其時有所有之想等想已等想性——是為「其時有一想

一一〇

云何其時有一思其時有所有之思等思已等思性——是為「其時有一思

一一一

云何其時有一心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堅實心淨意意處意根識蘊相應之意識界——是為「其時有一心

一一二

云何其時有一受蘊其時有所有之心悅心樂心觸所生悅樂之已受心觸所生悅樂之受——是為「其時有一受蘊」〔自本項至一一五項止參閱第六〇乃至六三項〕

一一三

云何其時有一想蘊其時有所有之想等想已等想性——是為「其時有一想蘊

一一四

云何其時有一行蘊其時有所有之觸心一境性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命根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正定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慚力愧力無貪無瞋無癡無貪欲無瞋恚正見身輕安心輕安身輕性心輕性身軟性心軟性身適應性心適應性身正性心正性身直性心直性正知勤勵不散亂其時除受蘊想蘊識蘊或又有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為「其時有一行蘊

一一五

云何其時有一識蘊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堅實心淨意意處意根識蘊及相應之意識界——是為「其時有一識蘊

[P.25]一一六

云何其時有一意處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堅實心淨意意處意根識蘊及相應之意識界——是為「其時有一意處」〔參閱第六五項〕

一一七

云何其時有一意根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堅實心淨意意處意根識蘊及相應之意識界——是為「其時有一意根」〔參閱第六五項〕

一一八

云何其時有一意識界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堅實心淨意意處意根識蘊及相應之意識界——是為「其時有一意識界」〔參閱第六五項〕

一一九

云何其時有一法處即受蘊想蘊行蘊——是為「其時有一法處」〔本項及次項參閱第六六項〕

一二〇

云何其時有一法界即受蘊想蘊行蘊——是為「其時有一法界

其時或又有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

分段〔終〕

一二一

其時更有諸法識蘊諸處諸界諸食諸根靜慮諸力諸因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及意處意根意識界法處法界其時或又有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

一二二

云何其時有諸法即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是等為「其時有諸法

[P.26]一二三

云何其時有諸蘊即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是等為「其時有諸蘊

一二四

云何其時有諸處即意處法處——是等為「其時有諸處」〔自本項至第一四五項止參閱第六四六七七〇七四八三八九九五一〇三項〕

一二五

云何其時有諸界即意識界法界——是等為「其時有諸界

一二六

云何其時有諸食即觸食意思食識食——是等為「其時有諸食

一二七

云何其時有諸根即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意根喜根命根——是等為「其時有諸根

一二八

云何其時有靜慮即尋心一境性——是等為「其時有靜慮

一二九

云何其時有道即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正定——是等為「其時有道

一三〇

云何其時有諸力即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慚力愧力——是為「其時有諸力

一三一

云何其時有諸因即無貪無瞋無癡——是為「其時有諸因

一三二[A1]~一四五 〔同於一〇七~一二〇〕乃至有觸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意處意根識界法處法界於其時所有之或又有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

空段

第二心

[P.27]一四六

云何為善法耶喜俱行智相應而依共行[22]以色為所緣若以乃至法為所緣若依彼彼令欲纏善心生起之時其時有觸乃至〔一四七〕有不散亂乃至〔一四七〕是等為善法

第三心

一四七

云何為善法耶喜俱行智不相應而以色為所緣若以聲為所緣以香法為所緣若又依彼彼令欲纏善心生起之時其時有觸有尋心一境性信根進根念根定根喜根命根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正定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慚力愧力無貪無瞋無貪欲無瞋恚身輕安心輕安身輕性心輕性身軟性心軟性身適應性心適應性身正性心正性身直性心直性及念勤勵不散亂其時所有之或又有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七根五支靜慮四支道六力二因一觸乃至〔五八〕有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

第四心

[P.28]一四八

云何其時有行蘊有觸乃至〔六二〕行蘊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四九

云何為善法耶欲纏之善乃至〔一四七〕不散亂乃至〔一四七〕是等為善法

第五心

一五〇

云何為善法耶欲纏之善乃至〔一五六〕其時有乃至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五一

云何其時有觸其時有所有之觸接觸等觸已等觸性——是為「其時有觸

一五二

云何其時有受其時有所有之相應意識界觸所生之心非悅非不悅心觸所生非苦非樂之已受心觸所生非苦非樂之受——是為「其時有受」乃至

一五三

云何其時有捨其時有所有之心非悅非不悅心觸所生不苦非樂之已受心觸所生非苦樂之受——是為「其時有捨」乃至

一五四

云何其時有捨根其時有所有之心乃至〔一五三〕受——是為「其時有捨根」乃至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八根四支靜慮五支道七力三因一觸乃至〔五八〕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乃至〔五九~六一〕

[P.29]一五五

云何其時有行蘊有觸乃至〔六二〕行蘊是等為善法

第六心

一五六

云何為善法耶捨俱行智相應而依共行以色為所緣乃至以法為所緣若依彼等令欲纏善心生起之時其時有觸乃至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第七心

一五七

云何為善法耶捨俱行智不相應而以色為所緣若以聲為所緣以香法為所緣若又依彼等令欲纏善心生起之時其時有觸有尋心一境性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意根[23]捨根命根正思惟正勤正念正定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慚力愧力無貪無瞋無貪欲無瞋恚身輕安心輕安身輕性心輕性身軟性心軟性身適應性心適應性身正性心正性身直性心直性正知勤勵不散亂[P.30]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七根四支靜慮四支道六力二因一觸乃至〔五八〕有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乃至〔五九~六一〕

一五八

云何其時有行蘊其時有觸心一境性信根進根念根定根命根正思惟正勤正念正定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慚力愧力無貪無瞋無貪欲無瞋恚身輕安心輕安身輕性心輕性身軟性心軟性身適應性心適應性身正性心正性身直性心直性及念勤勵不散亂其時除受蘊想蘊識蘊或又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於其時是行蘊更於其時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

第八心

一五九

云何為善法耶捨俱行智不相應而依共行以色為所緣乃至〔一四七〕以法為所緣若又依彼彼令欲纏善心生起之時其時有觸乃至〔一四七〕不散亂乃至〔一四七〕是等為善法

第二誦

色纏善

一 八徧

地徧

四種法

[P.31]一六〇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1]離欲離不善法有尋有伺而由離生喜樂地徧具足第一靜慮而住[2]其時有觸乃至〔一四七〕不散亂其時更有他緣已生無色之諸觸法——是等為善法

一六一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尋伺寂靜之故為內淨而有心一趣性[3]無尋無伺而由定生喜樂地徧具足第二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心一境性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意根喜根命根正見正勤乃至〔一五七〕有勤勵不散亂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八根三支靜慮四支道七力三因一觸乃至有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乃至

一六二

云何其時有行蘊其時有觸心一境性有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命根有正見正勤乃至〔一五八〕有勤勵不散亂其時除受蘊想蘊識蘊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等為善法

[P.32]一六三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由喜離貪故捨住而有念正知於身受樂——此乃聖者所宣說之捨念樂住——地徧具足第三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心一境性信根進根念根[4]定根慧根意根喜根命根正見正念正勤乃至〔一五七〕有勤勵不散亂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乃至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八根二支靜慮四支道七力三因一觸乃至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乃至

一六四

云何其時為行蘊其時有觸心一境性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命根正見正勤乃至〔一四八〕有勤勵不散亂其時除受蘊想蘊識蘊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為其時有行蘊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

一六五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無色生之道由於斷樂斷苦故先沒喜憂故有不苦不樂捨念清淨而地徧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心一境性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意根捨根命根正見正勤乃至[P.33]〔一五七〕有勤勵不散亂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乃至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八根三支靜慮四支道七力三因一觸乃至〔五八〕有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乃至〔五九——六一〕

一六六

云何其時為行蘊其時有觸心一境性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命根正見正勤乃至有勤勵不散亂其時除受蘊想蘊識蘊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等為善法

五種法[5]

一六七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地徧具足第一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六八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有尋有伺而由定生喜樂地徧具足第二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心一境性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意根喜根命根正見正勤乃至有勤勵不散亂[P.34]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乃至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八根四支靜慮四支道七力三因一觸乃至有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乃至〔五九~六一〕

一六九

云何其時為行蘊其時有觸心一境性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命根亦有正見正勤乃至有勤勵不散亂其時除受蘊想蘊識蘊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七〇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尋伺寂靜故乃至地徧具足第三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心一境性或有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意根喜根命根正見正勤乃至有勤勵不散亂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乃至〔一五七〕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八根三支靜慮四支道七力三因一觸乃至有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乃至〔五九~六一〕

一七一

云何其時為行蘊其時有觸喜(樂)心一境性信根進根念根[P.35]定根慧根命根正見正勤乃至有勤勵不散亂其時除受蘊想蘊識蘊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七二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由喜離貪故乃至地徧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心一境性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意根喜根命根正見正勤乃至有勤勵不散亂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乃至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八根二支靜慮四支道七力一因一觸乃至有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乃至〔五九~六一〕

一七三

云何其時為行蘊其時有觸心一境性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命根正見正勤乃至有勤勵不散亂其時除受蘊想蘊識蘊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等為善法

[P.36]一七四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斷樂乃至地徧具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心一境性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意根捨根命根正見正勤乃至有勤勵不散亂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乃至〔一五七〕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八根二支靜慮四支道七力二因一觸乃至〔五八〕有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乃至〔五九~六一〕

一七五

云何其時為行蘊其時有觸心一境性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命根正見正勤乃至有勤勵不散亂其時除受蘊想蘊識蘊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等為善法

四行

一七六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苦遲通行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七七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苦速通行地徧具足初[P.37]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七八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樂遲通行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七九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樂速通行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八〇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尋伺寂靜故乃至苦遲通行地徧乃至苦速通行地徧乃至樂遲通行地徧乃至樂速通行地徧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6]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四所緣

一八一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且小小所緣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八二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無量所緣地徧具[P.38]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八三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無量小所緣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八四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無量無量所緣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八五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尋伺寂靜故小所緣地徧乃至無量所緣地徧乃至無量小所緣地徧乃至無量無量所緣地徧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7]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是等為善法

十六組合[8]

一八六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苦遲通行小所緣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是等為善法

[P.39]一八七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量所緣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八八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量小所緣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八九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量所緣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九〇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苦速通行小所緣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九一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苦速通行無量所緣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九二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苦速通行無量小所緣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九三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苦速通行無量無量[P.40]所緣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九四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樂遲通行[9]小所緣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九五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樂遲通行無量所緣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九六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樂遲通行無量小所緣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九七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樂遲通行無量無量所緣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九八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樂速通行小所緣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一九九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樂速通行無量所[P.41]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〇〇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樂速通行無量小所緣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〇一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樂速通行無量無量所緣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〇二

云何為善法耶即苦遲通行小所緣地徧乃至苦遲通行無量所緣地徧乃至苦遲通行無量小所緣地徧乃至苦遲通行無量無量所緣地徧乃至苦速通行小所緣地徧乃至苦速通行無量所緣地徧乃至苦速通行無量小所緣地徧乃至苦速通行無量無量所緣地徧乃至樂遲通行小所緣地徧乃至樂遲通行無量所緣地徧乃至樂遲通行無量小所緣地徧乃至樂遲通行無量無量所緣地徧乃至樂速通行[P.42]小所緣地徧乃至樂速通行無量所緣地徧乃至樂速通行無量小所緣地徧乃至樂速通行無量無量所緣地徧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水徧[10]白徧

二〇三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水徧乃至火徧乃至風徧乃至青徧乃至黃徧乃至赤徧乃至白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以上為八徧十六組合

二 勝處

一 色少

四種法五種法

二〇四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11]外觀色少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12]離欲乃至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〇五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少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尋伺寂靜故乃至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P.43]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四行

二〇六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少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苦遲通行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〇七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少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苦速通行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〇八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少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樂遲通行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是等為善法

二〇九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少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樂速通行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一〇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少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尋伺寂靜故乃至苦遲通行乃至苦速通行乃至樂遲通行乃至樂速通行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P.44]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所緣

二一一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少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小所緣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一二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少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無量小所緣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一三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少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尋伺寂靜故乃至小所緣乃至無量小所緣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八組合

二一四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少於彼〔之諸色〕我[P.45]勝而知見離欲乃至苦遲通行小所緣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一五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少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量小所緣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一六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少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苦速通行小所緣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一七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少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苦速通行無量小所緣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一八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少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樂遲通行小所緣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一九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少於彼〔之諸色〕我[P.46]勝而知見離欲乃至樂遲通行無量小所緣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二〇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少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樂速通行小所緣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二一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少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樂速通行無量小所緣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是等為善法

二二二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少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尋伺寂靜之故乃至苦遲通行小所緣乃至苦遲通行無量小所緣乃至苦速通行小所緣乃至苦速通行無量小所緣乃至樂遲通行小所緣乃至樂遲通行無量小所緣乃至樂速通行小所緣乃至樂速通行無量小所緣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P.47]二 色少好色惡色

二二三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少〔若〕好〔若〕惡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二四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少〔若〕好〔若〕惡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尋伺寂靜之故乃至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此亦為八組合

三 色無量

四種法五種法

二二五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少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二六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少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尋伺寂靜之故乃至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四行

二二七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無量於彼〔之諸色〕[P.48]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苦遲通行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二八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無量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苦速通行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二九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無量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樂遲通行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三〇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無量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樂速通行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三一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無量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尋伺寂靜故乃至苦遲通行乃至苦速通行乃至樂遲通行乃至樂速通行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所緣

[P.49]二三二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無量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無量所緣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三三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無量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無量無量所緣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三四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無量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尋伺寂靜故乃至無量所緣乃至無量無量所緣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八組合

二三五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無量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量所緣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三六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無量於彼〔之諸色〕[P.50]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量無量所緣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三七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無量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苦速通行無量所緣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三八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無量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苦速通行無量無量所緣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是等為善法

二三九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無量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樂遲通行無量所緣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四〇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無量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樂遲通行無量無量所緣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是等為善法

[P.51]二四一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之無量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樂速通行無量所緣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是等為善法

二四二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而外觀色無量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樂速通行無量無量所緣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三四三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無量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尋伺寂靜故乃至苦遲通行無量所緣乃至苦遲通行無量無量所緣乃至苦速通行無量所緣乃至苦速通行無量無量所緣乃至樂遲通行無量所緣乃至樂遲通行無量無量所緣乃至樂速通行無量所緣乃至樂速通行無量無量所緣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更為八組合

四 色無量好色惡色

四種法五種法

[P.52]二四四

云何為善法耶其時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無量〔若〕好〔若〕惡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四五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色無量若好若惡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尋伺寂靜故乃至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此亦為八組合

五 色青

二四六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諸色〔若〕青青顯青現青光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六 色黃色赤色白

二四七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諸色〔若〕黃黃顯黃現黃光乃至赤顯赤現赤光乃至白顯白現白光於彼〔之諸色〕我勝而知見離欲乃至具足初靜慮而住之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是等亦為〔八〕勝處十六組合

三 三解脫[13]

[P.53]二四八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有色〔想〕者觀諸色離欲乃至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初解脫〕

二四九

云何為善法耶其時修色生之道內無色想外觀諸色離欲乃至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第二解脫〕

二五〇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淨也」與〔唯觀〕離欲乃至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第三解脫〕

四 四梵住靜慮

四種法

二五一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慈俱行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五二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尋伺寂靜之故乃至慈俱行具足第二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五三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由喜離貪故乃至慈俱行第三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五種法

二五四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慈俱行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P.54]二五五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無尋唯伺定所生喜樂慈俱行具足第二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五六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尋伺寂靜故乃至慈俱行具足第三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五七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由喜離貪故乃至慈俱行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五八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悲俱行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五九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尋伺寂靜故乃至悲俱行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六〇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喜俱行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六一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尋伺寂靜故乃至喜俱行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P.55]二六二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斷樂之故乃至捨俱行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四梵住靜慮十六組合

五 不淨靜慮

二六三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膨脹想[14]俱行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六四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青瘀想俱行乃至膿爛想俱行乃至斬斫離散想俱行乃至啄噉想俱行乃至離散想俱行乃至殺戮離散想俱行乃至赤塗想俱行乃至蟲啖想俱行乃至骸骨想俱行具足初靜慮而住之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不淨靜慮十六組合

無色纏善

四無色靜慮

一 虛空無邊處

二六五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超越一切色想[1]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故斷〔虛空無邊之〕虛空無邊處想俱行及樂故乃至捨俱行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 識無邊處

二六六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無色生之道超越[2]一切虛空無邊處故斷〔識無邊[P.56]之〕識無邊處[3]想俱行及樂故乃至捨俱行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三 無所有處

二六七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無色生之道超越一切識無邊處故斷〔無所有之〕無所有處想俱行及樂故乃至捨俱行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四 非想非非想處

二六八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無色生之道超越一切之無所有處故斷非想非非想處俱行及樂故乃至捨俱行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四無色靜慮十六組合

三纏善

一 欲廛善

二六九

云何為善法耶即喜俱行智相應而為劣乃至乃至乃至欲增上乃至勤增上乃至心增上乃至觀增上[1]乃至欲增上而劣乃至乃至乃至勤增上而劣乃至乃至乃至心增上而為劣乃至乃至乃至觀增上而為劣乃至乃至令勝欲界善心生起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七〇

云何為善法耶即依喜俱行智相應而共行乃至為喜俱行智相應[P.57]乃至依喜俱行智相應而共行乃至為捨俱行智相應乃至依捨俱行智相應共行為劣乃至為中乃至為勝乃至為欲增上乃至勤增上乃至心增上乃至欲增上而為劣乃至為中乃至為勝乃至勤增上而為劣乃至為中乃至為勝乃至心增上而為劣乃至為中乃至令勝欲界善心生起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 色纏善

二七一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地徧而為劣乃至乃至乃至欲增上乃至勤增上乃至心增上乃至觀增上乃至欲增上而為劣乃至乃至乃至勤增上而為劣乃至乃至乃至心增上而為劣乃至乃至乃至觀增上而劣乃至乃至乃至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七二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色生之道尋伺寂靜故乃至地徧而為劣[P.58]乃至乃至乃至欲增上乃至為勤增上乃至為心增上乃至觀增上乃至欲增上而為劣乃至乃至乃至勤增上而為劣乃至乃至乃至心增上而為劣乃至乃至乃至觀增上而為劣乃至乃至勝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三 無色纏善

二七三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無色生之道超越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故斷〔虛空無邊之〕虛空無邊處想俱行及樂故乃至為劣乃至乃至乃至欲增上乃至勤增上乃至心增上乃至觀增上乃至欲增上而為劣乃至乃至乃至勤增上而為劣乃至乃至乃至心上增而為劣乃至乃至乃至觀增上而為劣乃至乃至具足勝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七四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無色生之道超越一切虛空無邊處故斷〔識無邊之〕識無邊處想俱行及樂故乃至為劣乃至乃至乃至[P.59]欲增上乃至勤增上乃至心增上乃至觀增上乃至欲增上而為劣乃至乃至乃至心增上而為劣乃至乃至乃至觀增上而為劣乃至乃至勝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七五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無色生之道超越一切之識無邊處故斷〔無所有之〕無所有處想俱行及樂故乃至為劣乃至乃至乃至欲增上乃至勤增上乃至心增上乃至觀增上乃至欲增上而為劣乃至乃至乃至勤增上而為劣乃至乃至乃至心增上而劣乃至〔為中乃至乃至[2]〕觀增上而劣乃至乃至勝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七六

云何為善法耶修無色生之道超越一切無所有處故斷非想非非想處想俱行及樂故乃至為劣乃至乃至乃至欲增上乃至勤增上乃至心增上乃至觀增上乃至欲增上而劣乃至乃至乃至勤增上而為劣乃至乃至乃至心增上而為劣乃至乃至乃至觀增上而劣乃至乃至勝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P.60]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出世間心

初道

靜慮

淨行

二七七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道以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而離欲乃至苦遲通行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心一境性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意根喜根命根未知當知根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慚力愧力無貪無瞋無痴無貪欲無瞋恚正見身輕安心輕安身輕性心輕性身軟性心軟性身適應性心適應性身正性心正性身直性心直性正智勤勵不散亂其時更有所有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

二七八

云何其時有觸其時有觸接觸等觸已等觸性——是為「其時有觸」〔自本項至二九五項之間與二至一九項之間相同〕

[P.61]二七九

云何其時有受其時有所有之適應意識界觸所生之心悅心樂心觸所生之悅樂已受心觸所生之悅樂受——是為「其時有受

二八〇

云何其時有想其時有所有之適應意識界觸所生之想等想已等想性——是為「其時有想

二八一

云何其時有思其時有所有之意識界觸所生之思等思已等思性——是等「其時有思

二八二

云何其時有心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堅實心淨意意處意根識蘊以及適應之意識界——是為「其時有心

二八三

云何其時有尋其時有所有之尋求思惟凝想凝思心之專注正思惟——是為「其時有尋

二八四

云何其時有伺其時有所有之伺察隨伺近伺心之適應集注——是為「其時有伺

二八五

云何其時有喜其時有所有之喜勝喜歡喜極歡喜喜悅極喜悅幸福大歡喜心之悅豫——是為「其時有喜

二八六

云何其時有樂其時有所有的心悅心樂心觸所生之悅樂已受心觸所生之悅樂受——是為「其時有樂

二八七

云何其時有心一境性其時有所有心之住等住堅住不散不亂意不散性等持定根定力正定——是為「其時有心一境性

[P.62]二八八

云何其時有信根其時有所有之信確信善解現前信信根信力——是為「其時有信根

二八九

云何其時有進根其時有所有心之發勤精勤勇猛專心策勵努力氣力堅忍勇猛不弛緩性志欲不棄性不棄勤愛勤愛努力精進精進根精進力正策勵——是為「其時有進根

二九〇

云何其時有念根其時有所有之念隨念專念憶念性憶持性不浮遊性不忘性念根念力正念——是為「其時有念根

二九一

云何其時有定根其時有所有心之住等住安住不散不散亂意不散性等持定根定力正定——是為「其時有定根

二九二

云何其時有慧根其時有所有之慧智慧思擇擇法解了近察各察聰叡善巧審悉審察近解叡智怜利徧察正知導慧慧根慧力慧武器慧宮殿慧明慧現慧光慧寶無癡擇法道所攝——是為「其時有慧根

二九三

云何其時有意根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堅實心淨意意處意根識蘊以及適應之意識界——是為「其時有意根

[P.63]二九四

云何其時有喜根其時有所有之心悅心樂心觸所生之悅樂已受心觸所生之悅樂受——是為「其時有喜根

二九五

云何其時有命根其時有所有之彼無色諸法之壽堅住保持保有持續護持活命命根——為「其時有命根

二九六

云何其時有未知當知根其時有所有法之未知未見未得不明知未已證作證之慧智慧思擇擇法解了近察各察聰叡善巧審悉審察近解叡智怜利徧察正知導慧慧根慧力慧武器慧宮殿慧明慧光慧寶無癡釋法正見擇法菩提分道分道所攝——是為「其時有未知當知根

二九七

云何其時有正見其時有所有之慧智慧思擇擇法解了近察各察聰叡善巧審悉審察近解叡智怜利徧察正知導慧慧根慧力慧武器慧宮殿慧明慧現慧光慧寶無癡擇法正見擇法菩提分道分道所攝——是為「其時有正見

二九八

云何其時有正思惟其時有所有之尋求思惟凝想凝思心之專注正思惟道分道所攝——是為「其時有正思惟

二九九

云何其時有正語其時有所有由四種之語惡行離去離脫離出遠離不作不為不犯不超界破路正語道分道所攝——是為「其時有正語

[P.64]三〇〇

云何其時有正業其時有所有之由三種身惡行離去離脫離出遠離不作不為不犯不超界破路正業道分道所攝——是為「其時有正業

三〇一

云何其時有正命其時有所有之由邪命離去離脫離出遠離不作不為不犯不超界破路正命道分道所攝——是為「其時有正命

三〇二

云何其時有正精進其時有所有心之發勤精勤勇猛專心策勵努力氣力堅忍勇猛不弛緩性志欲不棄性不棄勤愛勤愛努力精進精進根精進力正精進精進菩提分道分道所攝——是為「其時有正精進」〔自本項至三三七項之間與二二至五七項之間相同〕

三〇三

云何其時有正念其時有所有之念隨念專念憶念性憶持性不浮遊性不忘性念根念力正念念菩提分道分道所攝——是為「其時有正念

三〇四

云何其時有正定其時有所有心之住等住安住不散不散亂意不散性等持定根定力正定定菩提分[1]道分道所攝——是為「其時有正定

三〇五

云何其時有信力其時有所有之信確信善解現前信信根信力——是為「其時有信力

三〇六

云何其時有精進力其時有所有心之發勤精勤勇勤專心策勵努力氣力堅忍勇猛不弛緩性志欲不棄性不棄勤愛勤愛努力精進精進根精進力正策勵精進菩提分道分道所攝——是為「其時有精進力

[P.65]三〇七

云何其時有念力其時有所有之念隨念專念憶念性憶持性不浮遊性不忘性念根念力正念念菩提分道分道所攝——是為「其時有念力

三〇八

云何其時有定力其時有所有心之住等住安住不散不散亂意不散性等持定根定力正定定菩提分道分道所攝——是為「其時有定力

三〇九

云何其時有慧力其時有所有之慧智慧擇思擇法解了近察各察聰叡善巧審悉審察近解叡智怜利徧察正知導慧慧根慧力慧武器慧宮殿慧明慧現慧光慧寶無癡擇法正見擇法菩提分道分道所攝——是為「其時有慧力

三一〇

云何其時有慚力其時有所有之慚應慚之事慚惡不善法之成就——是為「其時有慚力

三一一

云何其時有愧力其時有所有之愧應愧之事愧惡不善法之成就——是為「其時有愧力

三一二

云何其時有無貪其時有所有之無貪無貪著無已貪著性無徧貪無戀著無已戀著性無貪欲無貪善根——是為「其時有無貪

三一三

云何其時有無瞋其時有所有之無瞋無污穢無已污穢性無瞋恚無惱害無瞋善根——是為「其時有無瞋

[P.66]三一四

云何其時有無癡其時有所有的慧智慧乃至擇法菩提分道分道所攝——是為「其時有無癡

三一五

云何其時有無貪欲其時有所有之無貪無貪著無已貪著性無徧貪無戀著無已戀著性無貪欲無貪善根——是為「其時有無貪欲

三一六

云何其時有無瞋恚其時有所有之無瞋無污穢無已污穢性無瞋恚無惱害無瞋之善根——是為「其時有無瞋恚

三一七

云何其時有正見其時有所有之慧智慧乃至擇法菩提分道分道所攝——是為「其時有正見

三一八

云何其時有慚其時有所有之慚慚應慚之事慚惡不善法之成就——是為「其時有慚

三一九

云何其時有愧其時有所有之愧愧應愧之事愧惡不善法之成就——是為「其時有愧

三二〇

云何其時有身輕安其時有所有之受蘊想蘊行蘊之輕安休息靜沈靜止已靜止性輕安菩提分——是為「其時有身輕安

三二一

云何其時有心輕安其時有所識蘊之輕安休息靜沈靜止已靜止性輕安菩提分——是為「其時有心輕安

三二二

云何其時有身輕性其時有所有之受蘊想蘊行蘊之輕性輕轉變性不鈍重性不強直性——是為「其時有身輕性

[P.67]三二三

云何其時有心輕性其時有所有識蘊之輕性輕轉變性不鈍重性不強直性——是為「其時有心輕性

三二四

云何其時有身軟性其時有所有之受蘊想蘊行蘊之軟性柔軟性不硬性不堅實性——是為「其時有身軟性

三二五

云何其時有心軟性其時有所有識蘊之軟性柔軟性不硬性不堅實性——是為「其時有心軟性

三二六

云何其時有身適應性其時有所有之受蘊想蘊行蘊之適應性適應適應狀態——是為「其時有身適應性

三二七

云何其時有心適應性其時有所有識蘊之適應性適應適應狀態——是為「其時有心適應性

三二八

云何其時有身正性其時有所有之受蘊想蘊行蘊之正性正狀態——是為「其時有身正性

三二九

云何其時有心正性其時有所有識蘊之正性正狀態——是為「其時有心正性

三三〇

云何其時有身直性其時有所有之受蘊想蘊行蘊之直性真直性不邪歪性不歪性不奸詐性——是為「其時有身直性

三三一

云何其時有心直性其時有所有識蘊之直性真直性不邪歪性不奸詐性——是為「其時有心直性

三三二

云何其時有念其時有所有之念隨念專念憶念性憶持性不浮遊性不忘性念根念力正念念菩提分[2]道分道所攝——是為「其時有念」

[P.68]三三三

云何其時有正智其時有所有之慧智慧乃至擇法菩提分道分道所攝——是為「其時有正智

三三四

云何其時有止其時有所有心之住乃至定菩提分道分道所攝——是為「其時有止

三三五

云何其時有觀其時有所有之慧智慧乃至擇法菩提分道分道所攝——是為「其時有觀

三三六

云何其時有勤勵其時有所有心之發勤乃至精進菩提分道分道所攝——是為「其時有勤勵

三三七

云何其時有不散亂其時有所有心之住乃至定菩提分道分道所攝——是為「其時有不散亂」——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九根五支靜慮八支道七力二因一觸一受一想一思一心一受蘊一想蘊一行蘊一識蘊一意處一意根一意識界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乃至

三三八

云何其時有行蘊其時有觸[3]心一境性信根進根[P.69]念根定根慧根命根未知當知根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慚力愧力無貪無瞋無癡無貪欲無瞋恚正見身輕安心輕安身輕性心輕性身軟性心軟性身適應性心適應性身正性心正性身正性心直性及念正智勤勵不散亂——其時除受蘊想蘊識蘊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等為善法〔參閱六二項〕

三三九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以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而離欲乃至苦遲通行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三四〇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以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而離欲乃至苦速通行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三四一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世間之靜慮乃至樂遲通行乃至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三四二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出世間之靜慮乃至樂速通行乃至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三四三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乃至得初地尋伺寂靜故[P.70]乃至苦遲通行乃至苦速通行乃至樂遲通行乃至樂速通行乃至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三四四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以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而離欲乃至空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三四五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乃至得初地而離尋伺故乃至空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空根本行

三四六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世間乃至得初地而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空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三四七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以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而[P.71]離欲乃至苦速通行空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三四八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世間乃至離欲乃至樂遲通行空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三四九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世間乃至離欲乃至樂速通行空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三五〇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世間乃至得初地而尋伺寂靜故乃至苦遲通行乃至苦速通行乃至樂遲通行乃至樂速通行空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無願

三五一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世間乃至得〔初地〕而〔離〕欲乃至無願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三五二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世間乃至得〔初地〕而尋伺寂靜故[P.72]無願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無願根本行

三五三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世間乃至得初地而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願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三五四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世間乃至得初地而離欲乃至苦速通行無願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三五五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世間乃至得初地而離欲乃至樂遲樂通行無願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三五六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世間乃至得初地而離欲乃至樂速通行無願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三五七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世間乃至得初地而尋伺寂靜故乃至苦遲通行無願乃至苦速通行無願乃至樂遲通行無願乃至樂速通行無願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P.73]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二十大種法

三五八

云何為善法即修出世間之道乃至修出世間之念住乃至修出世間之正勤乃至修出世間之神足乃至修出世間之根乃至修出世間之力乃至修出世間之菩提分乃至修出世間之諦乃至修出世間之止乃至修出世間之法乃至修出世間之蘊乃至修出世間之處乃至修出世間之界乃至修出世間之食乃至修出世間之觸乃至修出世間之受乃至修出世間之想乃至修出世間之思乃至修出世間之心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而離欲乃至苦遲通行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增上

三五九

云何善法法耶即修世間之靜慮乃至得〔初地〕苦遲通行欲增上勤增上心增上觀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P.74]三六〇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世間乃至得〔初地〕而尋伺靜慮故乃至苦遲通行欲增上乃至觀增上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三六一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道乃至修出世間之心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而離欲乃至苦遲通行欲增上乃至觀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第二道

三六二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由出離還滅而依輕減[4]欲貪瞋得第二地離欲乃至苦遲通行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第三道

三六三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由出離還滅而捨離無餘欲貪瞋[P.75]第三地而離欲乃至苦遲通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已知根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第四道

三六四

云何為善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由出離還滅而捨離無餘色貪無色貪掉舉無明得第四地離欲乃至苦遲通行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已知根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

云何其時有已知根其時有所有之法已知已見己得已明知已證所證之慧智慧思擇擇法乃至擇法正見擇法菩提分道分道所攝——是為「其時有已知根」乃至有不散亂乃至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諸善法

第二 不善心

十二不善法

三六五

云何為不善法耶即喜俱行成見相應而以色為所緣以聲為所緣以香〔味[1]法為所緣依彼彼令不善心生起時其時有觸心一境性進根定根意根喜根命根邪見邪思惟邪策勵[P.76]邪定進力定力無慚力無愧力貪欲邪見無慚無愧及止勤勵不散亂其時更有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不善法[2]

三六六

云何其時有觸其時有所有之觸接觸等觸已等觸性——是為「其時有觸」〔以下參閱第二項以下〕

三六七

云何其時有受其時有所有之適應意識界觸所生之心悅心樂心觸所生之悅樂已受心觸所生之悅樂受——是為「其時有受

三六八

云何其時有想其時有所有之適應意識界觸所生之想等想已等想性——是為「其時有想

三六九

云何其時有思其時有所有之適應意識界觸所生之思等思已等思性——是為「其時有思

三七〇

云何其時有心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堅實心淨意意處意根識蘊及相應之意識界——是為「其時有心

三七一

云何其時有尋其時有所有之尋求思惟凝想凝思心之專注邪思惟——是為「其時有尋

[P.77]三七二

云何其時有伺其時有所有之伺察隨伺近伺心之適應集注——是為「其時有伺

三七三

云何其時有喜其時有所有之喜勝喜歡喜極歡喜喜悅極喜悅幸福大歡喜心之悅豫——是為「其時有喜

三七四

云何其時有樂其時有所有之心悅心樂心觸所生之悅樂已受心觸所生之悅樂受——是為「其時有樂

三七五

云何其時有心一境性其時有所有心之住等住堅住不散不亂意不散性等持定根定力正定——是為「其時有心一境性

三七六

云何其時有進根其時有所有心之發勤精勤勇猛專心策勵努力氣力堅忍勇猛不弛緩性志欲不棄性不棄勤愛勤愛努力精進精進根精進力邪策勵——是為「其時有進根

三七七

云何其時有定根其時有所有心之住等住安住不散不散亂意不散性等持定根定力邪定——是為「其時有定根

三七八

云何其時有意根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堅實心淨意意處意根識蘊及相應之意識界——是為「其時有意根

三七九

云何其時有喜根其時有所有之心悅心樂心觸所生之悅樂已受心觸所生之悅樂受——是為「其時有喜根

三八〇

云何其時有命根其時有所有之彼無色諸法之壽堅住保有持續[P.78]護持活命命根——是為「其時有命根

三八一

云何其時有邪見其時有所有之見成見見稠林見曠野見諍見惱見結執取現貪取見惡道邪路邪性外道處顛倒執——是為「其時有邪見

三八二

云何其時有邪思惟其時有所有之尋求思惟凝想凝思心之專注邪思惟——是為「其時有邪思惟

三八三

云何其時有邪策勵其時有所有心之發勤精勤勇猛專心策勵努力氣力堅忍勇猛不弛緩性志欲不棄性不棄勤愛勤愛努力精進精進根精進力邪策勵——是為「其時有邪策勵

三八四

云何其時有邪定其時有所有心之住等住安住不散不散亂意不散性等持定根定力邪定——是為「其時有邪定

三八五

云何其時有進力其時有所有心之發勤乃至邪策勵——是為「其時有進力

三八六

云何時有定力其時有所有心之住乃至邪定——是為「其時有定力

三八七

云何其時有無慚力其時有所有之無慚應慚之事無慚惡不善法之成就——是為「其時有無慚力

三八八

云何其時有無愧力其時有所有之無愧應愧之事[3]愧惡不善法之成就——是為「其時有無愧力

[P.79]三八九

云何其時有貪其時有所有之貪貪著已貪著性徧貪戀著已戀著性貪欲不善根——是為「其時有貪

三九〇

云何其時有癡其時有所有之無智[4]無見非現觀非隨覺非等覺不通達不領解不洞察不等觀不妙觀察不現前業不淨明童癡不正知極癡等癡無明無明暴流無明軛無明隨眠無明纏無明柵不善根——是為「其時有癡

三九一

云何其時有貪欲其時有所有之貪乃至有貪欲不善根——是為「其時有貪欲

三九二

云何其時有邪見其時有所有之見成見乃至有顛倒執——是為「其時有邪見

三九三

云何其時有無慚其時乃至無慚乃至〔無慚〕——是為「其時有無慚

三九四

云何其時有無愧其時乃至無愧乃至無愧——是為「其時有無愧

三九五

云何其時有止其時有心之住乃至有邪定——是為「其時有止

三九六

云何其時有勤勵其時有心之發勤乃至有邪策勵——是為「其時有勤勵

三九七

云何其時有不散亂其時有心之住乃至有邪定——是為「其時有不散亂

[P.80]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五根五支靜慮四支道四力二因一觸乃至有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其時為不善法

三九八

云何其時有行蘊其時有所有之觸心一境性進根定根命根邪見邪思惟邪策勵邪定進力定力無慚力無愧力貪欲邪見無慚無愧及止勤勵不散亂——其時除受蘊想蘊識蘊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等為不善法

三九九

云何為不善法耶即依喜俱行成見相應共行以色為所緣乃至以法為所緣若又依彼彼令不善心生起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不善法

四〇〇

云何為不善法耶成見不相應以色為所緣若以聲為所緣法為所緣依彼彼令不善心生起時其時有觸心一境性進根定根意根〔喜根〕命根邪思惟邪策勵邪定進力定力無慚力無愧力貪欲無慚無愧及止勤勵不散亂——其時[P.81]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不善法其時更有四蘊乃至有三支道乃至有一觸乃至有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

四〇一

云何其有行蘊其時有觸乃至〔三九八〕是等為善法(除邪見)

四〇二

云何為不善法耶即依喜俱行成見不相應共行以色為所緣乃至以法為所緣依彼等令不善心生起之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不善法

四〇三

云何為不善法耶即捨俱行成見相應以色為所緣若以聲為所緣法為所緣依彼彼令不善心生起時其時有觸心一境性進根定根意根捨根命根邪見邪思惟邪策勵邪定進力定力無慚力無愧力貪欲邪見無慚無愧及止勤勵不散亂——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其時為不善法

四〇四

云何其時有觸其時有所有之觸接觸等觸已等觸性——是為「其時有觸

四〇五

云何其時有受其時有所有之適應意識界觸所生之心非悅非不悅心所[P.82]觸生之不苦不樂已受心觸所生之不苦不樂受——是為「其時有受

四〇六

云何其時有捨其時有所有之心非悅非不悅心觸所生之不苦不樂已受心觸所生之不苦不樂受——是為「其時有捨

四〇七

云何其時有捨根其時有心乃至有受——是為「其時有捨根」乃至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不善法其時更有四蘊乃至有四支靜慮四支道乃至有無色之諸法——是等為不善法

四〇八

云何其時為行蘊其時有觸乃至〔除喜〕〔三九八〕除識蘊乃至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等為不善法

四〇九

云何為不善法耶即依捨俱行成見相應有行以色為所緣乃至〔四〇三〕以法為所緣依彼彼令不善心生起時其時有觸乃至〔四〇三〕有不散亂乃至〔四〇三〕是等為不善法

四一〇

云何為不善法耶即捨俱行成見不相應以色為所緣若以聲為所緣法為所緣依彼彼令不善心生起時其時有觸[P.83]心一境性進根定根意根捨根命根邪思惟邪策勵邪定進力定力無慚力無愧力貪欲無慚無愧及止勤勵不散亂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不善法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五根四支靜慮三支道四力二因一觸乃至有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不善法

四一一

云何其時有行蘊其時有觸乃至〔除喜及邪見〕除識蘊乃至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等為不善法

四一二

云何為不善法耶即捨俱行成見不相應而依共行以色為所緣乃至以法為所緣依彼彼令不善心生起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不善法

四一三

云何為不善法耶即憂俱行成見相應以色為所緣若以聲為所緣法為所緣若又依彼彼令不善心生起時其時有觸心一境性進根定根意根憂根命根邪思惟邪策勵邪定進力定力無慚無愧瞋恚無慚無愧及止勤勵不散亂其時更[P.84]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不善法

四一四

云何其時有觸其時有所有之觸接觸等觸已等觸性——是為「其時有觸

四一五

云何其時有受其時有所有之適應意識界觸所生之心非悅心苦心觸所生之非悅已受心觸所生之諸非悅受——是為「其時有受

四一六

云何其時有苦其時有所有之心非悅心苦心觸所生之非悅已受心觸所生之諸非悅受——是為「其時有苦

四一七

云何其時有憂根其時有所有之心非悅心苦心觸所生之非悅已受心觸所生之諸非悅受——是為「其時有憂根

四一八

云何其時有瞋其時有所有之瞋污穢已污穢性害惡恚害恚害性[5]忿然性[6]粗暴[7]心之非悅性——是為「其時有瞋

四一九

云何其時有瞋恚其時有瞋乃至有心之非悅——是為「其時有瞋恚」乃至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善法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二食五根四支靜慮三支道四力二因一觸乃至有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不善法

四二〇

云何其時為行蘊其時有所有之觸心一境性進根定根[P.85]命根邪思性邪策勵邪定進力定力無慚力無愧力瞋恚無慚無愧及止勤勵不散亂——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除受蘊想蘊識蘊——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等為不善法

一〇

四二一

云何為不善法耶即依憂俱行恚相應共行以色為所緣乃至以法為所緣乃至依彼彼令不善心生起之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不善法

一一

四二二

云何為不善法耶即捨俱行疑相應以色為所緣若以聲為所緣法為所緣依彼彼令不善心生起時其時有觸心一境性進根意根捨根命根邪思惟邪策勵進力無慚力無愧力無慚無愧及勤勵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

四二三

云何其時有觸其時有所有之觸接觸乃至——是為「其時有觸乃至

四二四

云何其時有心一境性其時有所有心之住乃至是為「其時有心一境性

四二五

云何其時有疑其時有所有之惑疑惑已疑惑性猶豫二分二路躊躇非一向執懷疑遲疑不沒入[8]硬心心之當惑——是為「其時有疑」[P.86]乃至其時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不善法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四根四支靜慮二支道三力一因一觸乃至有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不善法

四二六

云何其時為行蘊其時有觸心一境性進根命根邪思惟邪策勵進力無慚力無愧力無慚無愧及勤勵——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除受蘊想蘊識蘊——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等為不善法

一二

四二七

云何為不善法耶即俱捨行掉舉相應以色為所緣乃至依彼彼令不善心生起時其時有觸心一境性進根定根意根捨根命根邪思惟邪策勵邪定進力定力無慚力無愧力掉舉無慚無愧及止勤勵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為不善法

四二八

云何其時有觸其時有所有之觸接觸等觸已等觸性——是為「其時有觸

[P.87]四二九

云何其時有掉舉其時有所有心之掉舉不寂心之不靜心之騷亂性——是為「其時有掉舉」乃至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不善法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五根四支靜慮三支道四力一因一觸乃至有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不善法

四三〇

云何其時為行蘊其時有觸心一境性進根定根命根邪思惟邪策勵邪定進力定力無慚力無愧力掉舉無慚無愧及止勤勵不散亂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除受蘊想蘊識蘊——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等為不善法

第三 無記心

一 異熟

〔一〕善業

一 欲纏異熟

一 善異熟五識

四三一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由捨俱行而色為所緣令欲纏之善業已作已積集之異熟眼識生起時其時有觸心一境性意根捨根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

四三二

云何其時有觸其時有所有之觸接觸等觸已等觸性——是為「其時有觸

四三三

云何其時有受其時有所有之適應眼識界觸所生之心非悅非不悅心觸所生之不苦不樂之已受心觸所生之不苦不樂諸受——是為「其時有受

[P.88]四三四

云何其時有想其時有所有之適應眼識界觸所生之想等想已等想性——是為「其時有想

四三五

云何其時有思其時有所有之適應眼識界觸所生之思等思已等思性——是為「其時有思

四三六

云何其時有心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堅實心淨意意處意根識蘊及適應之眼識界——是為「其時有心

四三七

云何其時有捨其時有所有心之非悅非不悅心觸所生之不苦不樂之已受心觸所生之不苦不樂之諸受——是為「其時有捨

四三八

云何其時有心一境性其時所謂所有之心一境性是心之住乃至是為「其時有心一境性

四三九

云何其時有意根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堅實心淨意意處意根識蘊及適應之眼識界——是為「其時有意根

四四〇

云何其時有捨根其時有所有心之乃至諸受——是為「其時有捨根

四四一

云何其時有命根其時有所有之彼無色諸法之壽堅住保持保有持續護持活命命根——是為「其時有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三根一觸[P.89]乃至有一眼識界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乃至

四四二

云何其時為行蘊其時有觸心一境性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除受蘊想蘊識蘊——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二~五

四四三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由捨俱行而聲為所緣令欲纏之善業已作已積集之異熟耳識生起時乃至捨俱行而香為所緣乃至鼻識生起時乃至捨俱行而味為所緣乃至舌識生起時乃至捨俱行而觸為所緣乃至身識生起時其時有觸[1]心一境性及意根樂根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

四四四

云何其時有觸其時有所有之觸接觸等觸已等觸性——是為「其時有觸

四四五

云何其時有受其時有所有之適應身識界觸所生之身悅身樂身觸所生悅樂之已受身觸所生悅樂之諸受——是為「其時有受

四四六

云何其時有想其時有所有之適應身識界觸所生之想等想已等想性——是為「其時有想

四四七

云何其時有思其時有所有之適應身識界觸所生之思等思已等思性——是為「其時有思

[P.90]四四八

云何其時有心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堅實心淨意意處意根識蘊及適應之身識界——是為「其時有心

四四九

云何其時有樂其時有所有之身悅身樂身觸所生悅樂之已受身觸所生悅樂之諸受——是為「其時有樂

四五〇

云何其時有心一境性其時有所有心之住乃至是為「其時有心一境性

四五一

云何其時有意根其時有所有之心乃至有(身)識界——是為「其時有意根

四五二

云何其時有樂根其時有所有之身悅乃至有樂受是為「其時有樂根

四五三

云何其時有命根其時有所有之彼無色諸法之壽堅住保持保有持續護持活命命根——是為「其時有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三根一觸乃至有一身識界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乃至

四五四

云何其時為行蘊其時有觸心一境性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除受蘊想蘊識蘊——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二 善異熟意界

[P.91]四五五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捨俱行而色為所緣乃至觸為所緣依彼彼令欲纏善業之已作已積集之異熟意界生起時其時有觸心一境性及意根捨根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

四五六

云何其時有觸其時有所有之觸接觸等觸已等觸性——是為「其時有觸

四五七

云何其時有受其時有所有之適應意界觸所生心之非悅非不悅心觸所生不苦不樂之已受心觸所生不苦不樂之諸受——是為「其時有受

四五八

云何其時有想其時有所有之適應意界觸所生之想等想已等想性——是為「其時有想

四五九

云何其時有思其時有所有之適應意界觸所生之思等思已等思性——是為「其時有思

四六〇

云何其時有心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堅實心淨意意之意處意根識蘊及適應之意界——是為「其時有心

四六一

云何其時有尋其時有所有之尋求思惟凝想凝思心之專注——是為「其時有尋」〔參閱第七項〕

四六二

云何其時有伺其時有所有之伺察隨伺近伺心之適應集注——是為「其時有伺

[P.92]四六三

云何其時有捨其時有所有之心非悅非不悅心觸所生不苦不樂之已受心觸所生不苦不樂之諸受——是為「其時有捨

四六四

云何其時有心一境性其時有所有心之住乃至〔一一〕是為「其時有心一境性

四六五

云何其時有意根其時有所有之心乃至〔一七〕適應之意界——是為「其時有意根

四六六

云何其時有捨根其時有所有之心非悅乃至不苦不樂諸受——是為「其時有捨根

四六七

云何其時有命根其時有所有之彼無色之諸法乃至〔一九〕命根——是為「其時有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三根一觸乃至〔五八〕有一意界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乃至

四六八

云何其時為行蘊其時有觸心一境性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除受蘊想蘊識蘊——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三 善異熟意識界

四六九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喜俱行而色為所緣乃至〔一四七〕法為所緣依彼彼令欲纏善業之已作已積集之異熟意識界生起時其時有觸[P.93]心一境性及意根喜根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

四七〇

云何其時有觸其時有所有的觸等觸已等觸性——是為「其時有觸

四七一

云何其時有受其時有所有之適應意識界觸所生之心悅心樂心觸所生悅樂之已受心觸所生悅樂之諸受——是為「其時有受

四七二

云何其時有想其時有所有之適應意識界觸所生之想等想已等想性——是為「其時有想

四七三

云何其時有思其時有所有之適應意識界觸所生之思等思已等思性——是為「其時有思

四七四

云何其時有心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堅實心淨意意之意處意根識蘊及適應之意識界——是為「其時有心

四七五

云何其時有尋其時有所有之尋求思惟凝想凝思心之專注——是為「其時有尋

四七六

云何其時有伺其時有所有之伺察隨伺近伺心之適應集注——是為「其時有伺

四七七

云何其時有喜其時有所有之喜勝喜歡喜極歡喜喜悅極喜悅幸福大歡喜心之極悅——是為「其時有喜

[P.94]四七八

云何其時有樂其時有所有之心悅心樂心觸所生悅樂之已受心觸所生悅樂之諸受——是為「其時有樂

四七九

云何其時有心一境性其時有所有心之住乃至〔一一〕是為「其時有心一境性

四八〇

云何其時有意根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乃至〔一七〕識界——是為「其時有意根

四八一

云何其時有喜根其時有所有之心悅心樂心觸所生悅樂之已受心觸所生悅樂之諸受——是為「其時有喜根

四八二

云何其時有命根其時有所有無色諸法之壽堅住保持乃至命根——是為「其時有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三根一觸乃至〔五八〕有一意識界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

四八三

云何其時為行蘊其時有觸心一境性及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除受蘊想蘊識蘊——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四 善異熟捨俱行意識界

四八四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捨俱行而色為所緣乃至法為所緣依彼彼令[P.95]欲纏善業之已作已積集之異熟意識界生起時其時有觸心一境性及意根捨根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

四八五

云何其時有觸其時有所有之觸等觸已等觸性——是為「其時有觸

四八六

云何其時有受其時有所有之適應意識界乃至不苦不樂之諸受——是為「其時有受

四八七

云何其時有想其時有所有之適應意識界乃至已等想性——是為「其時有想

四八八

云何其時有思其時有所有之適應意識界乃至已等思性——是為「其時有思

四八九

云何其時有心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堅實心乃至識界——是為「其時有心

四九〇

云何其時有尋其時有所有之尋求乃至心之專注——是為「其時有尋

四九一

云何其時有伺其時有所有之伺察乃至集注——是為「其時有伺

四九二

云何其時有捨其時有所有之心非悅乃至不苦不樂之諸受——是為「其時有捨

四九三

云何其時有心一境性其時有所有心之住乃至是為「其時有心一境性

[P.96]四九四

云何其時有意根其時有所有之心故意乃至識界——是為「其時有意根

四九五

云何其時有捨根其時有心非悅乃至不苦不樂之諸受——是為「其時有捨根

四九六

云何其時有命根其時有所有之彼無色諸法之壽堅住保持乃至命根——是為「其時有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三根一觸乃至有一意識界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

四九七

云何其時有行蘊其時有觸心一境性及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除受蘊想蘊識蘊——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 八大異熟

四九八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由喜俱行慧相應而乃至喜俱行慧相應而共行乃至由喜俱行慧不相應而乃至喜俱行慧不相應而共行乃至由捨俱行慧相應而乃至捨俱行慧相應而共行乃至由捨俱行慧不相應而乃至捨俱行慧不相應而共行色為所緣乃至[P.97]以法為所緣——依彼彼令欲纏善業之已作已積集之異熟意識界生起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即無貪欲無記根乃至無瞋無記根——是等為無記法

二 色纏異熟

四九九

云何為無記法即修色生之道離欲乃至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其色纏善業之已作已積集之異熟離欲乃至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〇〇

云何為無記法耶〔參閱第一六〇項〕即修色生之道尋伺寂靜故乃至地徧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其時有觸乃至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其色纏善業之已作已積集之異熟斷樂乃至地徧具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三 無色纏異熟

五〇一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無色生之道超越一切色想而滅有對想不思惟種[P.98]種想故斷〔虛空無邊之〕虛空無邊處想[1]俱行及樂故乃至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2]由其欲纏善業之已作已積集之異熟[3]超越一切色想而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故斷〔虛空無邊之〕虛空無邊處想俱行及樂故乃至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〇二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無色生之道超越一切之虛空無邊處斷〔識無邊之〕識無邊處想俱行及樂故乃至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其無色纏善業之已作已積集之異熟超越一切之虛空無邊處故斷〔識無邊之〕識無邊處想俱行及樂故乃至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〇三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無色生之道由超越一切之識無邊處故斷〔無所有之〕無所有處想俱行及樂故乃至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其無色纏善業之已作已積集之異熟超越一切之識無邊處故斷〔無所有之〕無所有處想俱行及樂故乃至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P.99]五〇四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無色生之道由超越一切無所有處故斷非想非非想處想[4]俱行及樂故乃至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其無色纏善業之已作已積集之異熟超越一切無所有處故斷非想非非想處想俱行及樂故乃至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四 出世間異熟

初道

靜慮

淨行

五〇五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由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離欲乃至苦遲通行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其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空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有已知根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〇六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由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離欲乃至苦遲通行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其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相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已知根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〇七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由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P.100]離欲乃至苦遲通行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慧根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其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願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已知根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〇八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由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而尋伺寂靜故乃至苦遲通行〔以上善〕乃至苦遲通行空〔以上異熟〕乃至苦遲通行〔以上善〕乃至苦遲通行無相〔以上異熟〕乃至苦遲通行〔以上善〕乃至苦遲通行無願〔以上異熟〕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〇九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世間之靜慮由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離欲乃至苦速通行乃至樂遲通行乃至樂速通行之初靜慮而住乃至樂速通行〔以上善〕乃至樂速通行〔以上異熟〕乃至樂速通行〔以上善〕乃至樂速通行無相〔以上異熟〕乃至樂速通行〔以上善〕乃至樂速通行無願〔以上異熟〕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P.101]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淨空

五一〇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由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離欲乃至空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空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一一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由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離欲乃至空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無相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一二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由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離欲乃至空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無願[P.102]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一三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由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尋伺寂靜故乃至空(以上善)乃至空〔以上異熟〕乃至空〔以上善〕乃至無相〔以上異熟〕乃至空〔以上善〕乃至無願〔以上異熟〕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空行

五一四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由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空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空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一五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由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空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P.103]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相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一六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由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空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願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一七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由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尋伺寂靜故苦遲通行空〔以上善〕乃至苦遲通行空〔以上異熟〕乃至苦遲通行空〔以上善〕乃至苦遲通行無相〔以上異熟〕乃至苦遲通行空〔以上善〕乃至苦遲通行無願〔以上異熟〕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一八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由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離欲乃至苦速通行乃至樂遲通行乃至樂速通行[P.104]空具足初靜慮而住乃至樂速通行空〔以上善〕乃至樂速通行空〔以上異熟〕乃至樂速通行空〔以上善〕樂速通行無相〔以上異熟〕乃至樂速通行空〔以上善〕乃至樂速通行無願〔以上異熟〕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淨無願

五一九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由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離欲乃至無願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無願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是等為善法

五二〇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由以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離欲乃至無願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無相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P.105]五二一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由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離欲乃至無願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空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二二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由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尋伺寂靜故乃至無願〔以上善〕乃至無願〔以上異熟〕乃至無願〔以上善〕乃至無相〔以上異熟〕乃至無願〔以上善〕乃至空〔以上異熟〕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無願行

五二三

云何為無記法耶得〔初地〕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願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願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P.106]五二四

云何為無記法耶得〔初地〕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願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相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二五

云何為無記法耶得初地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願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空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二六

云何為無記法耶得初地離欲[1]乃至苦遲通行無願〔以上善〕乃至苦遲通行無願〔以上異熟〕乃至苦遲通行無願〔以上善〕乃至苦遲通行無相[2]〔以上異熟〕乃至苦遲通行無願〔以上善〕乃至苦遲通行[3]〔以上異熟〕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二七

云何為無記法耶得〔初地〕離欲乃至苦速通行無願乃至樂遲通行無願乃至樂速通行無願之初靜慮而住時乃至[P.107]樂速通行無願〔以上善〕樂速通行無願〔以上異熟〕乃至樂速通行無願〔以上善〕乃至樂速通行無相[4]〔以上異熟〕乃至樂速通行無願〔以上善〕乃至樂速通行空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二十大種法

五二八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道乃至修出世間之念住乃至修出世間之正勤乃至修出世間之神足乃至修出世間之根乃至修出世間之力乃至修出世間之菩提分乃至修出世間之諦乃至修出世間之止乃至修出世間之法乃至修出世間之蘊乃至修出世間之處乃至修出世間之界乃至修出世間之食乃至修出世間之觸乃至修出世間之受乃至修出世間之想乃至修出世間之思乃至修出世間之心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得初地離欲乃至苦遲通行具足初靜慮而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心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P.108]苦遲通行乃至無相乃至無願之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欲增上淨行

五二九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世間定以出離還滅而乃至離諸欲乃至苦遲通行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苦遲通行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三〇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由出離乃至達離欲乃至苦遲通行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相[5]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三一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出世間乃至達離欲乃至苦遲通行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願欲增上具[P.109]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三二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乃至達尋伺寂靜故乃至苦遲通行欲增上〔以上善〕乃至苦遲通行欲增上〔以上異熟〕乃至苦遲通行欲增上〔以上善〕乃至苦遲通行無相欲增上〔以上異熟〕乃至苦遲通行欲增上〔以上善〕乃至苦遲通行無願欲增上〔以上異熟〕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三三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乃至達離欲乃至苦速通行欲增上乃至樂遲通行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乃至樂速通行欲增上〔以上善〕乃至樂速通行欲增上〔以上異熟〕乃至樂速通行欲增上〔以上善〕乃至樂速通行無相欲增上〔以上異熟〕乃至樂速通行欲增上〔以上善〕乃至樂速通行無願欲增上〔以上異熟〕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欲增上淨空

[P.110]五三四

云何為無記法耶達〔初地〕離欲乃至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三五

云何為無記法耶〔初地〕離欲乃至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之善靜慮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無相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三六

云何為無記法耶〔初地〕離欲乃至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無願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三七

云何為無記法耶尋伺寂靜故乃至欲增上〔以上善〕乃至欲增上〔以上異熟〕乃至欲增上〔以上善〕[P.111]無相欲增上〔以上異熟〕乃至欲增上〔以上善〕乃至無願欲增上〔以上異熟〕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三八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乃至達離欲乃至苦遲通行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苦遲通行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三九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乃至達離欲乃至苦遲通行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相[6]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四〇

云何為無記法耶離欲乃至苦遲通行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7]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願欲增上具足[P.112]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四一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乃至達尋伺寂靜故乃至苦遲通行欲增上〔以上善〕乃至苦遲通行欲增上〔以上異熟〕乃至苦遲通行欲增上〔以上善〕乃至苦遲通行無相欲增上〔以上異熟〕乃至苦遲通行欲增上〔以上善〕乃至苦遲通行無願欲增上〔以上異熟〕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四二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乃至達離欲乃至苦速通行欲增上乃至樂遲通行欲增上乃至樂速通行欲增上之初靜慮而住乃至樂速通行欲增上〔以上善〕乃至樂速通行欲增上〔以上異熟〕乃至樂速通行欲增上〔以上善〕乃至樂速通行無相欲增上〔以上異熟〕乃至樂速通行欲增上〔以上善〕乃至樂速通行無願欲增上(以上異熟)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

[P.113]五四三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乃至達離欲乃至無願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無願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四四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乃至達離欲乃至無願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之善靜慮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無相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四五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乃至達離欲乃至無願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四六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乃至達尋伺寂靜故乃至無願欲增上〔以上善〕乃至無願欲增上〔以上異熟〕乃至無願[P.114]欲增上〔以上善〕乃至無相欲增上〔以上異熟〕乃至無願欲增上〔以上善〕乃至欲增上〔以上異熟〕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四七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乃至達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願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願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四八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乃至達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願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相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四九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乃至達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無願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P.115]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苦遲通行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五〇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乃至達尋伺寂靜故乃至苦遲通行無願欲增上〔以上善〕乃至苦遲通行無願欲增上〔以上異熟〕乃至苦遲通行無願欲增上〔以上善〕乃至苦遲通行無相欲增上〔以上異熟〕乃至苦遲通行無願欲增上〔以上善〕乃至苦遲通行欲增上〔以上異熟〕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五一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乃至達離欲乃至苦速通行無願欲增上乃至樂遲通行無願欲增上乃至樂速通行無願欲增上之初靜慮而住時乃至樂速通行無願欲增上〔以上善〕乃至樂速通行無願欲增上〔以上異熟〕乃至樂速通行無願欲增上〔以上善〕乃至樂速通行無相欲增上〔以上異熟〕乃至樂速通行無願欲增上〔以上善〕乃至樂速通行欲增上〔以上異[P.116]熟〕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五二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道乃至修出世間之念住乃至修出世間之正勤乃至修出世間之神足乃至修出世間之根乃至修出世間之力乃至修出世間之菩提分乃至修出世間之諦乃至修出世間之止乃至修出世間之法乃至修出世間之蘊乃至修出世間之處乃至修出世間之界乃至修出世間之食乃至修出世間之觸乃至修出世間之受乃至修出世間之想乃至修出世間之思乃至修出世間之心出離還滅而捨離成見達初地離欲乃至苦遲通行欲增上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苦遲通行乃至無相乃至無願欲增上乃至勤增上乃至心增上乃至觀增上之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第二道[A2]~第四道

五五三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出世間之靜慮以出離還滅而減輕欲達第二地離欲[8]乃至觀增上乃至其時有觸乃至捨離無餘[P.117]瞋而達第三地乃至捨離無餘色貪無色貪掉舉無明而達第四地離欲乃至苦遲通行具足初地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已知根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善法[9]即由出世間善靜慮之已作已修之異熟離欲乃至苦遲通行空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已知根乃至有不散亂乃至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

五五四

云何其時有觸其時有所有之觸接觸等觸已等觸性——是為「其時有觸」乃至

五五五

云何其時有已知根即彼已知者有所有諸法之慧智慧思擇擇法解了近察各察聰叡善巧審悉審察近解叡智怜利徧察正智導慧慧根慧力慧武器慧宮殿慧明慧現慧光慧寶無癡擇法正見擇法菩提分道分道所攝——是為「其時有已知根」乃至有不散亂[10]乃至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

〔二〕不善業

不善異熟無記

五五六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捨俱行而以色為所緣令不善業之已作已積集之異熟眼識生起時捨俱行而以聲為所緣乃至令耳識生起時捨俱行以香為所[P.118]乃至令鼻識生起時捨俱行而以味為所緣乃至令舌識生起時苦俱行而以觸為所緣乃至令身識生起時其時有觸心一境性意根苦根命根乃至[1]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

五五七

云何其時有觸其時有所有之觸乃至有——是為「其時有觸

五五八

云何其時有受其時有所有之適應身識界觸所生之身不悅身苦身觸所生不悅苦之已受身觸所生之不悅苦受——是為「其時有受

五五九

云何其時有苦其時有所有之身不悅身苦身觸所生不悅苦之已受身觸所生之不悅苦受——是為「其時有苦

五六〇

云何其時有苦根其時有所有之身〔不悅〕乃至有苦受——是為「其時有苦根乃至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三根一觸乃至有一身識[2]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乃至

五六一

云何其時有行蘊其時有觸心一境性以及命根其時更有[P.119]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除受蘊想蘊識蘊——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等為無記法乃至

五六二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捨俱行而以色為所緣乃至以觸為所緣若依彼彼令不善業之已作已積集之異熟意界生起時其時有觸心一境性意根捨根命根其時更有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乃至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三根一觸乃至有一意界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乃至

五六三

云何其時有行蘊其時有觸心一境性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除受蘊想蘊識蘊——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六四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捨俱行而以色為所緣乃至以法為所緣若依彼彼令不善業之已作已積集之異熟意識界生起時其時有觸心一境性意根捨根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乃至

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三界三食三根一觸乃至有一意識界[P.120]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乃至

五六五

云何其時有行蘊其時有觸心一境性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除受蘊想蘊識蘊——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二 所應作

一 欲纏所應作

五六六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所應作而非善非不善非業異熟捨俱行而以色為所緣乃至以觸為所緣若更令依彼彼意界生起時其時有觸心一境性意根捨根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乃至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三根一觸乃至有一意界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

五六七

云何其時為行蘊其時有觸心一境性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除受蘊想蘊識蘊——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P.121]五六八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所應作而非善非不善非業異熟善俱行而以色為所緣乃至以法為所緣若更依彼彼令意識界生時其時有觸心一境性進根定根意根喜根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

五六九

云何其時有觸其時有所有之觸接觸等觸已等觸性——是為「其時有觸」乃至

五七〇

云何其時有心一境性其時有所有心之住等住堅住不散不亂意不散性等持定根定力正定——是為「其時有心一境性

五七一

云何其時有進根其時有所有心之發勤精勤勇猛專心策勵努力氣力堅忍勇猛不弛緩性志欲不棄性不棄勤愛勤愛努力精進精進根精進力正策勵——是為「其時有進根

五七二

云何其時有定根其時有所有心之住乃至有定力——是為「其時有定根」乃至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五根一觸乃至有一意識界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

五七三

云何其時有行蘊其時有觸心一境性進根定根[P.122]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除受蘊想蘊識蘊——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七四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所應作而非善非不善非業異熟捨俱行而以色為所緣乃至以法為所緣若又依彼彼令意識界生起時其時有觸心一境性進根定根意根捨根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乃至其時更有四蘊二處二界三食五根一觸乃至有一意識界一法處一法界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是等為無記法

五七五

云何其時有行蘊其時有觸心一境性進根定根命根其時更有所有之他緣已生無色之諸法——除受蘊想蘊識蘊——是為「其時有行蘊」乃至是為無記法

五七六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所應作而非善非不善非業異熟由喜俱行智相應而乃至喜俱行智相應而共行乃至喜俱行智相應乃至由喜俱行智相應而共行乃至捨俱行智相應乃至由捨俱行智相應而共行乃至由捨俱行智相應乃至由捨俱行智相應而共行以色為所緣[P.123]乃至以法為所緣若依彼彼令意識界生起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乃至無貪是無記根乃至無瞋是無記根乃至無癡是無記根乃至是等為無記根

二 色纏所應作

五七七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色纏之靜慮以所應作而非善非不善非業異熟現法樂住而離欲乃至地徧具足初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七八

云何為無記耶即修色纏之靜慮以所應作而非善非不善非業異熟現法樂住而尋伺寂靜故乃至地徧具足第二靜慮乃至第三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乃至初靜慮乃至第五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三 無色纏所應作

五七九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無色纏之靜慮以所應作而非善非不善非業異熟現法樂住而超越一切色想故令滅有對想故不作意種種想斷〔虛空無邊之〕虛空無邊處俱行及樂乃至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P.124]五八〇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無色纏之靜慮以所應作而非善非不善非業異熟現法樂住而超越一切虛空無邊處故斷〔識無邊之〕識無邊處想俱行及樂乃至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是等為無記法

五八一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無色纏之靜慮以所應作而非善非不善非業異熟現法樂住而超越一切色無邊處故斷〔無所有之〕無所有處想俱行及樂乃至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五八二

云何為無記法耶即修無色纏乃至超越一切無所有處故斷非想非非想處想俱行及樂乃至具足第四靜慮而住時其時有觸乃至有不散亂乃至是等為無記法乃至無貪是無記根乃至無瞋是無記根乃至無癡為是記根乃至是等為無記法


校注

[0015001] 即使在色所緣聲所緣等之列舉順序及雖同色所緣中亦非有過未及青黃等之順序而依任何所緣者為意義(覺音註書 Atthasālinī 一〇六頁) [0015002] 下自阿鼻地獄上至他化自在天同於欲界(kāmadhātu) [0015003] 參閱第二項以下依次仿之 [0016004] 他之九法即欲勝解作意中庸性(中捨)正語正業正命(註書一三二頁) [0016005] 原本是 paticca samuppannā應訂正為 paṭiccasamuppannā暹羅本亦同 [0016006] 自第二至第一九項與自第二七八項至第二九五項之間相同 [0016007] 等想知覺之行相(sañjānakāro) [0016008] 已等想性已知覺之狀態(sañjānitabhāvo) [0016009] 尋參閱『分別論』(vibhaṅga p. 257)伺亦同 [0016010] 專注在『翻譯名義大集』為現前解(abhinirūpaṇā) [0017011] 悅豫在覺音註書(一四三頁)attano manatā 解釋為〔自己之心性〕而實際上相當於於梵語 ātta(a + √dā + tā)mamatā〔被奪之心〕即喜悅之意英國佛教學者戴維茲夫人(Mrs. Rhys Davids, 1858-1942)謂覺音不知語源其例可見『佛教的語源學』 [0017012] 等住(saṇṭhiti)堅住(avaṭṭhiti)前者即心繫結於所緣而住後者乃入而住之謂(註書一四三頁) [0017013] 信於前有信而再出現的理由是信三寶之內容無異其次列舉信根等之合成語僅是阿毘達磨的手法而已以下類似之說相亦同樣 [0018014] 慧武器慧者破煩惱之武器慧宮殿慧者聳峙如宮殿故言pannāpāsādo 為 paññāpāsādo 之誤排 [0018015] 在原本是 hoti而暹羅本乃其他同文者無係誤入 [0021016] 無污穢原本是 adussanā而暹羅本為 adūsanā後出者亦同 [0022017] 慚原本是 hiri而暹羅本為 hirī後出者亦同 [0022018] 不鈍重性原本是 adandhaṇatā 為 adandhanatā 之誤排 [0024019] 身直性原本是 kāyujjukatā而暹羅本為 kāyujukatā後出者亦同 [0026020] 本項心悅之前及次項想之前自第三項第四項類推應補充「適應意識界觸所生之」第一〇八項及第一一〇亦同參閱戴維茲夫人英譯二七頁註 [0026021] 原本 koti 是 hoti 之誤排 [0037022] 共行(sasaṅkhāro)依據覺音之註書(一五六頁)saha-saṅkhāro 之意為精勵方法方便取緣等依此令心生起參閱同前英譯三四頁註 [0040023] 原本是 ñāṇindriyaṁ 為 manindryaṁ 之誤暹羅本為正確無誤 [0045001] 修色生之道或可譯為「於色生修道」依據註釋謂依道生色有而更修其道之意覺音註書(AtthasālinII P. 162) [0045002] 安住之時此語句為四靜慮之第一靜慮有關四靜慮即參閱『分別論』Vibhanga p. 245(漢譯南傳四八論如)『解脫道論』Visuddhimagga p. 139(漢譯南傳六七第四品四種禪)『翻譯名義大集』六七項『法蘊足論』第六(大正二六四八二) [0045003] 一趣性原本是 ekodibhavaṁ 為 ekodibhāvaṁ 之誤排 [0046004] 念根原本脫落自暹羅本補之 [0048005] 五種法分靜慮為五為修行方法之意在南方前之四靜慮說合併使用參閱『清淨道論』第四品(南傳六七第四品五種禪) [0052006] 初靜慮合併於四種靜慮而次舉五種靜慮 [0053007] 乃至第五靜慮原本脫落自暹羅本補之 [0053008] 十六組合於靜慮依四行及四所緣之組合而分別為十六組合此組合敘述於四五兩種之各靜慮 [0055009] 小原本脫落自暹羅本補之 [0057010] 於白徧等之七徧各有十六組合於此項只列舉初靜慮而亦說明於其他之各靜慮 [0058011] 無色想(arūpasññī)直譯為「有無色想者」 [0058012] D. N. II. P. 110(漢譯南傳七六一~六二頁)A. N. I. P. 40(漢譯南傳一九五一頁)參閱『分別論』Vibhanga. p. 387(『同前』)翻譯名義大集七一項 [0071013] 三解脫本文無方便上插入謂八解脫之前三者D. N. I. P. p. 70112(南傳七一八及六一頁) [0075014] 膨脹想『解脫道論』visuddhimagga p. 178(漢譯南傳六二第六品不淨業處之解釋)參閱覺音註書 AtthasāīnII P. 197 [0078001] 參閱 A. N. I. P41(漢譯南傳一九五二) [0078002] 超越故(samatikkamā)原本為奪格而用暹羅本與其次二項成為連續體 samatikkamma上列註解之長部經增支部經名義集其文亦然而後出例文亦同 [0078003] 識無邊處(viññāṇañcāyatana)為 viññāṇāñcāyatana 之略音參閱註書二〇五 [0080001] 觀增上原本 vimaṁsādhipateyyaṁ 是 vīmaṁsādhipateyyaṁ 之誤排以下相同 [0084002] 原本脫落自暹羅本補之 [0091001] 原本為 sammāsamādhisambojjhaṅgo自暹羅本 sammāsamādhi samādhisambojjhango 訂正之 [0095002] 原本為 sammāsatisambojjhaṅgo暹羅本 sammāsadhi satisambojjhaṅgo 訂正之 [0096003] 思原本是 vedanā 為 cetanā 之誤排 [0103004] 輕減原本是 patanūbhāvāya(patanubhāvāya 之誤排)在暹羅本為 tanubhāvāya [0106001] 原本脫落 [0106002] 原本是 kusalā 為 akusalā 之誤排 [0110003] 原本否定詞 na 脫落 [0110004] 分別論八五頁(漢譯南傳四九第三品一經分別參照)集異門足論卷第三(大正二六三七六頁)法蘊足論卷九(大正二六四九四頁) [0117005] 恚害性(byāpajjitattaṁ)原本無自暹羅本補之 [0117006] 忿然性(caṇḍittaṁ)在覺音註書(二五八頁)有 caṇḍikkaṁ又本書一〇六〇項之類句及暹羅本相當文亦同依據註書謂其意義是暴烈人之性參閱戴維茲夫人英譯一一一頁註 [0117007] 粗暴(asuropo)依據註書(二五八頁)謂忿怒性的人之(na suroPitam vacanaṁ hoti 不善辭令即)粗暴的言詞之意同書謂 assuṁ ropanato(落淚)之解有不當之處斯鐵德(william stede, 1882-1958)之『巴英辭典』解為 asura-ropa參閱之 [0119008] 原本是 apariyogohanā 為 apariyogāhanā 之誤排 [0126001] 原本脫落自暹羅本補之 [0138001] 原本是 ākāsānañcāyatanasahagataṁ訂正為 ākāsānañcāyatanasaññāsahagataṁ [0138002] 原本其次有pe可除其次五〇二項五〇三項亦同 [0138003] 原本有 vipākā為 vipākaṁ 之誤 [0139004] 原本是 neva saññāyatanasahagataṁ訂正為 neva saññāyatanasaññāsahagataṁ其次亦同 [0148001] 原本是 vivicceva kāmehi暹羅本為 vitakkavicārānaṁ vūpasamā [0148002] 原本是 appaṇihitan ti nimittan ti vipāko自暹羅本訂正為 animittan ti, vipāko [0149003] 為空原本無自暹羅本補之 [0149004] 原本是 appaṇihitan自暹羅本訂正為為 animittan [0151005] 原本是 appanimittaṁ為 animittaṁ 之誤排暹羅本正確無誤 [0155006] 原本是 suññataṁ自暹羅本訂正為 animittam [0155007] 原本是 lokuttaro phasso可作為 phasso暹羅本正確無誤 [0161008] 原本之 vivicceva kāmehi 乃至 phasso hotipe暹羅本無參閱戴維茲夫人英譯一四九頁註 [0161009] 原本是 avyākatā自暹羅本訂正為 kusalā [0162010] 暹羅本無 [0163001] 暹羅本無 [0164002] 原本之 manoviññāṇadhātu 自暹羅本訂正為 kāyaviññāṇadhātu
[A1] ~【CB】【南傳】
[A2] ~【CB】【南傳】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