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文字禪序
夫自晉、宋、齊梁學道者,爭以金屑翳眼,而初祖東來,應病投劑,直指人心,不立文字。後之承虛接響,不識藥忌者,遂一切峻其垣而築文字於禪之外。由是分疆列界,剖判虛空,學禪者不務精義,學文字者不務了心。夫義不精,則心了而不光大精義而不了心,則文字終不入神。故寶覺欲以無學之學,朝宗百川,而無盡歎。民公南海波斯,因風到岸,標榜具存,儀刑不遠。嗚呼!可以思矣!蓋禪如春也,文字則花也。春在於花,全花是春,花在於春,全春是花。而曰禪與文字有二乎哉?故德山、臨濟,棒喝交馳,未嘗非文字也。清涼天台疏經造論,未嘗非禪也,而曰禪與文字有二乎哉?逮於晚近,更相笑,而更相非嚴於水火矣。宋寂音,尊者憂之,因名其所著,曰文字禪夫。齊秦搆難,而按以周天子之命,合遂投戈臥鼓而順於大化,則文字禪之為也。蓋此老子向春臺擷眾芳,諦知春花之際,無地寄眼,故橫心所見,橫口所言,鬥千紅萬紫於三寸枯管之下,於此把住,水泄不通,即於此放行,波瀾浩渺,乃至逗物而吟,逢緣而詠,並入編中。夫何所謂禪與文字者,夫是之謂文字禪,而禪與文字有二乎哉?噫!此一枝花,自瞿曇拈後數千餘年,擲在糞掃堆頭,而寂音再一拈似即今流布疏影撩人暗香浮鼻,其誰為破顏者?
明萬曆丁酉八月望日釋達觀撰
石門文字禪目錄
- 卷一之八
- 古詩
- 卷九
- 排律
- 五言律詩
- 卷十之十三
- 七言律詩
- 卷十四
- 五言絕句
- 六言絕句
- 卷十五之十六
- 七言絕句
- 卷十七
- 偈
- 卷十八之十九
- 贊
- 卷二十
- 銘
- 詞
- 賦
- 卷二十一之二十四
- 記
- 序
- 記語
- 卷二十五之二十六
- 題
- 卷二十七
- 跋
- 卷二十八
- 疏
- 卷二十九
- 書
- 塔銘
- 卷三十
- 行狀
- 傳
- 祭文
目錄(終)
石門文字禪卷第一
古詩
謁狄梁公廟
謁蔡州顏魯公祠堂
同彭淵才謁陶淵明祠讀崔鑒碑
題李愬畫像
同景莊游浯溪讀中興碑
陳氏貫時軒
洞山祖超然生辰
懷慧廓然
同超然無塵飯柏林寺分題得柏字
次韻超然游南塔
大雪戲招耶溪先生鄒元佐
送英老兼簡鈍夫
次韻龔德顏柳帖
神駒行
桐川王野夫相訪洞山,既去作此兼簡直夫。
贈范伯履承奉二子
贈汪十四
贈蔡儒效
豆粥
十二月十六日發雙林,登塔頭曉至寶峰寺,見重重繪出庵主,讀善財遍參五十三頌,作此兼簡堂頭。
留題三峰壁間
華光仁老作墨梅甚妙,為賦此。
仁老以墨梅遠景見寄,作此謝之二首。
上巳日有懷昔從雲庵老人此日山行
次韻胡民望小蟲墮耳
贈歐陽生善相
贈許邦基
送正上人歸黃龍
贈吳世承
次韻寄吳家兄弟
香城懷吳氏伯仲
大雪晚睡,夢李德修插瓊花一枝,與語甚久。既覺,作此詩時在洞山。
汪履道家觀所蓄煙雨蘆鴈圖
蘇子平汪履道試李潘墨
隆上人歸省覲留龍山,為予寫起信論,作此謝之。
送元上人還桂陽建轉輪藏
贈淨上人
贈器之禪師
秀上人出示器之詩
送雷從龍見宣守(并序)
韓子蒼少時,從雷從龍先生,游子蒼已入館,而從龍尚高,臥廬山之下。六喪未葬,特詣宣城謁知府舍人劉公袞公袞,僉判在府中作此詩送之。
予在龍安木蛇庵,除夕微雪,及辰未消作詩記之二首。
龍安送宗上人游東吳
送充上人謁南山源禪師
石門文字禪卷第一
校注
【經文資訊】《嘉興藏》第 23 冊 No. B135 石門文字禪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1-0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嘉興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北京龍泉寺人工智能標點引擎提供新式標點初稿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