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重修普陀山志

[A1]普陀山原名「小白華」梵稱「普陀洛迦」又作補陀洛迦補陁洛伽補怛洛伽補陀羅伽皆梵語翻譯之異文也山位於浙江定海東南海中距治東百里許其山境東盡青鼓壘西盡風洞嘴南盡短姑道頭北盡伏龍山周遭屈曲百里唐以前傳為梅子真葛稚川之寄隱又傳於宣宗大中間有天竺僧來卽洞中燔盡十指親睹觀音與說妙法授以七色寶石自五代梁貞明二年(九一六)建「不肯去院」而法址始開自宋神宗元豐三年(一〇八〇)敕建寶陀寺而香灺始盛自高宗紹興元年(一一三一)真歇建海岸孤處易律為禪厥後歷元明清三代經各代高僧之經營梵剎林立為中國佛教之聖地與峨眉五臺九華合稱四大名山素有「海天佛國」之稱為觀音大士之道場論其聲望又遠非他山所能及也其梵剎主寺有三普濟禪寺舊傳為梁不肯去觀音院法雨禪寺始於明萬曆八年(一五八〇)麻城僧大智所建之「海潮庵」慧濟禪寺始於明僧圓慧所建之「慧濟庵」其餘精藍近百庵堂無數號稱佛國洵不虛也記錄普陀者舊有元龜茲盛熙明撰《補陀洛迦山傳》今存一卷明侯繼高始撰山志惜未通行至萬曆間周應賓以《侯志》重山而略於寺乃為重修釐為六卷分為十二門宸翰圖考山水殿宇規制建制靈異頒賜命使釋子物產藝文宸翰收勑諭四通御製序文二首皆萬曆年間明神宗所撰也體例尚稱嚴謹搜羅亦頗宏富有為後志所不及者是志刋於萬曆間流通不廣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王亨彥修新志時亦不得見茲據國立中央圖書館代管北平圖書館所藏明萬曆三十五年(一六〇七)太監張隨原刋本景印

重修普陀志叙

普陀故有志[A2]兹載輯者何重鼎新也志者所以彰往示來也惟是山川式靈又重之以王命其再造也將必有廢興之迹焉雖載輯之可也夫表東海者非普陀也耶僻在一隅不比中原逶麗然而四大之一也天傾西北聖主御焉地絕東南古佛出焉神道設教聖人不廢是宸翰所護持也曷可冺諸盖補陀古剎也興而廢廢而興者數矣是舉也其鏹𤼵諸內帑其工督諸內遣維壇宇依如維名與制煥如是廢興一大際會也故曰「雖載輯之可也」志凢為卷者五[A3]類者十有七纂撮於諸文學之手而不佞裁焉前志重在山要以顯佛靈今志重在寺要以尊君貺是是編之大指也敬表而敘之

萬曆丁未四月既望

東海外史周應賓識

補陀山志序

不佞嘗𢎿之圖記補怛洛伽山與峩眉五臺峙寰宇而靈秀之氣尤鍾於洛伽蓋東南之勝不徒以丹山赤水著矣昔觀音大士以耳根圓通證無漏果而紫竹栴林實善財與諸大菩薩環遶說法之地則寶陀古剎洵海外之靈壤而方中之奧區也其山僻在窮㠀海天萬里吞吐日月出沒魚龍每一騁望則扶枽若木近在几席間琳宮梵宇金碧輝煌寶座法身靈異桴皷普門示現皈依者遍遐荒焉先是殿宇燬于祝融聖上不費水衡金錢特捐內帑遣張中官𠼫命鼎新之天冠瓔珞諸佛之瑞相儼然碧瓦朱甍東土之精藍更偉且也加意蔵教契志玄宗凾經降自宮庭梵筞頒於禁苑以內典之清[A4]羽翼𠇾明以祝釐之道塲迓衡純祜猗歟盛矣名山護法先後作慈氏津梁則有若周少宰屠儀部沈符卿或紀其形勝或闡其密蔵或勒之𤦹珉或形之歌咏幸哉山靈若被以九錫而校讐之役則屠生與有力焉余𣷸懷五來吏茲土為簿書所束遙望小白華鬱蔥[A5]佳氣亭亭如盖尚未得揚颿金鉢一盪滌其塵襟擥結其勝槩適志成敬以數言序其首簡幾以當宗生臥遊若曰品題名剎照映簡編則余不佞豈敢

萬曆丁未孟夏

賜進士第定海令椘潛樊王家撰

重鋟補陀志序

補陀為祝延名山皈依大士白華載於內典黑龍咒於唄音故無志也志鋟於侯大將軍以汛海選勝也維時與吾㝎二三居士罝弋見聞凢形勝宮室紀碣詠彞繇唐迄今表表者彙列成帙嗣且再之三之矣余不敏受讀質以所聞父老言「一登彼岸知補陀屼懸海上去邑二百里而遙外控諸夷先朝貢舶孔道也」然而代有隆替則時為政抑地劫會[A6]非大士慈靈代為覺迷也

今上道揆在宥皇極建中而支流餘𧚞無不受之迺廣孝治奉兩宮慈㫖念力南海大士遣中使頒經披繡祝延萬年而[A7][1]之民海上無大兵革於茲三紀矣而內地屢豊安堵自無疵癘孰效靈是識者謂疇昔之替良由此山鮮膏壤[2]食土檀越四方其緇黃動以千計不無逋藪也者甚而假途譸幻然指檠肉至於捨身洞崖慘烈弗恤普門之法不立僻隅之區為阱慧戒方之左矣以而夷訌兵燹或回祿見於中宵天馮人孽謂時政地劫也乎哉邇者當道禁詰召名僧主住式定莊嚴既以一洗習障而內外剎素不相能者亦齋心輯志同奉綸綍為兢兢勒石頌徳則補陀洵一淨土也福國庇民響應蓍蔡夫豈冥冥而決懴籙者哉是則大士靈也抑何以故[1]是歲己亥前殿灾甍礎具燼𤢜大士金相自若而護法關神亦不毀此其故可曙已今茲屢廑詔諭中使毖飭鼎新厥宇告竣也宜哉矧其時汛舳艫諸島防援賁相望于滄溟鯨鯢無敢動焉此寔我皇靈伊濯孝慈昭假而大士如為助流宣化也志補陀者儻亦遵揚風美意乎故曰事不軌物者則君不舉焉言不微中者則臣不獻[A8]苟其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君子嘗樂道之矣然則是刻也謂之孝慈志也可[A9]之軍志治安志也可[1]拜手序成志者寺僧性能也併書之

邑人邵輔忠撰

普陀山志目錄

  • 卷之一
    • 宸翰
      • 敕諭
      • 御製
  • 卷之二
    • 圖考
    • 山水
    • 殿宇
    • 規制
    • 建制
    • 靈異
    • 頒賜
    • 命使
    • 釋子(仙附)
    • 物産
  • 卷之三
    • 藝文
      • 雜著
  • 卷之四
    • 事畧
  • 卷之五
    • 詩類

普陀山志卷一

宸翰

𠡠諭四通[1]

皇帝𠡠諭普陀山寶陀禪寺住持及僧眾人等

朕惟佛氏之教具在經典用以化導善類覺悟羣迷于護國佑民不為無茲者聖母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后命工刊印《續入藏經》四十一函并舊刻藏經六百三十七函通行頒布本寺爾等務須莊嚴持誦尊奉[A10]𭹀不許諸色人等故行𧃳玩致有遺失損壞特賜護持以垂永久欽哉故諭

廣運

大明萬曆十四年三月 日之寶[1]

𠡠諭南海普陀山普陀寺住持及僧眾人等

朕𤼵誠心印造佛大藏經頒施在京及天下名山寺院供奉經首護𠡠已諭其由[A11]住持及僧眾人等務要處潔供安朝夕禮誦保安眇躬康泰[A12]壼肅清懺已徃愆尤祈無疆壽福民安國泰天下太平俾四海八方同歸仁慈善教朕成恭[A13]己無為之治道焉今特差內漢經廠掌壇御馬監太監趙永齎請前去彼處安供各宜仰體知悉欽哉故諭

廣運

大明萬曆二十七年二月初十日之寶

皇帝𠡠諭南海普陀山普陀寺住持及僧眾人等

朕惟自古帝王以儒道治天下而儒術之外復有釋教相翼並行朕以冲昧嗣承大統迄今卄有七禩天下和平臣民樂業仰思天眷祖徳洪庇良繇大公同善之因况國初建置僧録司軄掌厥事蓋仁慈清淨其功徳不殊神道設教于化誘為易祖宗睿謨意深遠矣佛氏藏經舊刻六百三十七函我聖母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后續刻四十一函朕既恭序其端而又因通行印施序其前後𠡠諭護持所以錫孝類流慈恩也茲者朕嘉善道之可依念傳布之未廣爰命所司印造全藏六百七十八函施捨在京及天下名山寺院永垂不朽庶表朕敬天法祖之意弘仁普濟之誠使海宇共享無為之福先民有言「一念思善和風慶雲一念不善災星厲氣」夫善念以有感而興無感而懈是以皇極敷言不厭諄懇聖喆所貴善與人同古今相傳其揆一也且善在一人尚萃一家和氣若億兆嚮善豈不四海太和此經頒布之處本寺僧眾人等其務齋心禮誦敬奉[A14]𭹀不許𧃳玩致有毀[1]特賜護𠡠[A15]以垂永久欽哉故諭

廣運

大明萬曆[A16]二十七年二月  日之寶

御製佛藏經序文(二首)

御製聖母印施佛藏經序

朕聞儒術之外釋氏有作以虛無為宗㫖以濟度為妙用其真詮密微其法𣲖閎演貞觀而後代譯歲增兼總羣言[A17]裹八極貝葉有所不盡龍藏有所難窮惟茲藏經繕始于永樂庚子梓成于正統庚申由大乘般若以下計六百三十七函我聖母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后又益以《華嚴玄談》以下四十一函而釋典大備夫一心生萬法萬法歸一心諸佛心印人人具足勸善覺迷諸苦解脫一覺一善皆資勝因是以聞其風者億兆為之翕習慕其教者賢愚靡不歸依則知刑賞所及權衡制之刑賞所不及善法牖之蓋生成之表別有陶冶矣先師素王亦云聖人神道以設教善世而愽化諦觀象教詎不信然恭惟聖母濬𤼵弘願普濟羣倫遂托忠誠誘善勤侍傳宣廣修眾因乃印禪經布施淨土兼立梵宇齋施僧倫成修寶㙮立豎於虛空繪塑金容散捨於大地濟貧㧞苦召赦孤幽無善不作無徳不備證三身于此世今生明四智于六通心地普惠雲興普賢瓶瀉大垂玄[A18]甘露雨灑于三千徧覆慈雲法雨滋培于百億無微無鉅咸受益而蒙榮有性有生盡飡龢而飲惠俾福利之田與人同樂仁壽之域舉世咸登如是功徳一切善言之讚歎一切善氣之導凝我聖母延齡如天永永我國家保泰降福穰穰矣於乎盛哉大覺之教宜其超九流而處尊[A19]偕三五以傳遠也

御製新刊續入藏經序

續入藏經四十一函起《華嚴玄談會玄記》至《第一希有大功徳經》記四百一十卷此我聖母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后所命刻也朕惟釋教東流經典函卷繁富極矣我聖母躬體聖善坐撫昇平密𢍆心乗力修聖果因復假筏迷津施航覺海續增茲典聿廣義宗徳意甚盛載惟經世出世厥用敻殊然其立教以明心見性為宗以慈悲喜捨為用以嗔愛婬殺為戒以戒定禪寂為門大都使人破塵妄之迷以印妙圓之體惕罪報之由以脩慈善之根悟未來之因以減現在之業此其覺人濟物勝殘去殺之功於吾聖治不為無故經謂「莊嚴施之周於沙[A20][1]不若一經一偈流布之功」然則聖母慈命真可謂續慧燄於昏衢普慈雲於隂界延佑宗社種福人天不可思議者矣若乃梁魏隋唐之主傾國貲以崇像餙瘠齊民以奉緇流殊戾釋氏本㫖朕所不取亦非我聖母流布是經之意是為序

慈聖宣

文明肅

大明萬曆十四年三月  日

皇太后寶[1]

御製重建普陀寺碑

朕御㝢三十有四載嘉與海內臣民咸用康乂一切嶽瀆諸祀不䟽不數用以寧吾民而徵信於神惟是聖母慈聖宣文明肅貞壽端獻恭熹皇太后含純懿之真性秉慧覺之上資諸所焚修祝釐護國保民者朕一一欽承無所愛惜先是南海普陀寺毀於祝融我聖母惻然發念欲緣故址而鼎新焉朕仰承慈諭無騷民無煩將作無費水衡金錢盖默示以愛護蒼生綿延國脉至意朕益用祗承首捐內帑其自朕躬而下悉輸誠發願以次遣官督建迄今落成而聖母喜可知也因題額名

「大明𠡠建護國永壽普陀禪寺」寺在洛伽山頂大海波心是觀音大士說法道塲顯靈應處也大士圓通三昧普照十方三十二應身隨處變現十四種功徳不可思維朕無所庸其讚[A21][1][A22]第白馬開緣赤烏建剎雨花靈鷲在在有之而海上最著盖其慈悲大㫖普度法門不可以意智得不可以聲色求遠而彌尊近而難即離此苦海便登彼岸指點最為真切其密證了義則有望洋[A23]已耳夫惟修之默默應之昭昭禔福在宮中靈感在海外有若響答然者即今聖母燕喜天錫難老朕荷茲百祿延及孫子以至萬邦黎庶海㝢宴然良由聖力護持神功默祐非偶爾也嗟乎莊嚴妙相今古皈依功成而不擾教尊而不瀆則今日盛事與前代瘠民侫佛者大有間矣工起于

萬曆三十年七月二十七日迄于

萬曆三十五年三月十五日是用勒石鑄詞使羣臣百姓咸知朕奉揚聖母徳意且以昭示傳諸不朽云銘曰

茫茫萬有 慾愛同 業風振海 識浪滔天
惟此苦海 千古渺瀰
彼岸寥廓 竟渡其誰 如來法身 累劫修行
妙通圓明 反照見性
慈悲廣大 功力無邊
破昏揭暗 慧炬高懸 音聲萬億 遙入我觀
由聞起見 尋根窮端
所見非目 所聞非耳
靡有見聞 詎有我彼 恒河世界 悉歸掌輪
隨願畀福 隨溺拯津
如汲海水 罇盎具足 滄溟不虧 人飲滿欲
如月印川 萬壑皆圓
清光不減 皎皎中天
洛伽浮空 瀛波旋繞 梵宮蔚起 翹望雲表
大士耀靈 遐邇傾就
貴賤聖凢 拜禮恐後
猗我聖母 心𢍆大慈
願言錫祚 以保羣黎
予承慈訓 啟我覺慧 如天好生 聿嘉二帝
載培國脉 瓜瓞綿延
與天同久 億萬斯年

大明萬曆三十五年四月二十一日欽差督工內漢經廠焚修祝釐御用監太監張隨奉㫖謹立

普陀寺殿圖

[1]

[1]


校注

[0015001] 「庇」字底本闕漏茲依王連勝《普陀洛迦山志》p. 745 補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以下本文之補刊字參考來源皆同此 [0015002] 底本 p. 15 之後文序有誤對照王連勝《普陀洛迦山志》以下應接 p. 18 [0019001] 底本 p. 19 之後文序有誤對照王連勝《普陀洛迦山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以下應接 p. 16 [0017001] 底本 p. 17 之後文序有誤對照王連勝《普陀洛迦山志》以下應接 p. 20 [0025001] 編按底本勑諭只三通 [0028001] 編按「廣運之寶」為明初十七寶璽之一底本此處但有寶璽之文字無寶璽之印痕 [0037001] 「致有毀」侯繼高《補陀洛伽山志》作「致有遺失毀壞」(萬曆二十六年重刻日本內閣文庫藏本卷一頁一)本篇補缺字所據同此 [0050001] 「界」字底本闕漏茲依《乾隆大藏經萬曆御製新刊續入藏經序》補入 [0052001] 編按「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后寶」為一寶印底本此處但有寶印之文字無寶印之印痕 [0057001] 「歎」字底本闕漏茲依王亨彥《普陀洛迦新志》p. 239 補入(杜潔祥主編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1輯第10冊臺北宗青圖書出版公司1994)本篇補缺字所據同此 [0069001] 普陀寺殿圖大明𠡠建護國永壽普陀禪寺鐘樓皷樓天王殿圓通殿藏經寶殿景命殿煙霞館懷闕亭 [0070001] 𠡠賜護國鎮海禪寺天王殿藏經閣千佛閣圓通殿
[A1] 此「版本說明」一文原為書本開頭無頁碼之插頁今為標記架構上之需要移到此處且以 p0001a 為虛擬頁欄碼
[A2] 兹【CB】玆【志彙】
[A3] 類【CB】䫫【志彙】
[A4] 淨【CB】凈【志彙】
[A5] 佳【CB】隹【志彙】
[A6] 逢【CB】逄【志彙】
[A7] 庇【CB】【志彙】
[A8] 焉【CB】【志彙】
[A9] 之【CB】【志彙】
[A10] 𭹀【CB】𤤽【志彙】
[A11] 住【CB】任【志彙】
[A12] 壼【CB】壺【志彙】
[A13] 己【CB】已【志彙】
[A14] 𭹀【CB】𤤽【志彙】
[A15] 以【CB】【志彙】
[A16] 二【CB】▆【志彙】
[A17] 裹【CB】裏【志彙】
[A18] 澤【CB】擇【志彙】
[A19] 偕【CB】皆【志彙】
[A20] 界【CB】【志彙】
[A21] 歎【CB】【志彙】
[A22] 第【CB】【志彙】
[A23] 已【CB】【志彙】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