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經卷殘缺一版】
- [A1]第一卷
- 第二卷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一
- 歸攝藏乘略明經旨一之一
- 大中祥符五年五月譯成
- 小乘經一部三卷
- 進經表一首
- 其年十一月起譯至八年六月譯成
- 大乘經一部三十卷
- 大中祥符五年五月譯成
- 歸攝藏乘略明經旨一之一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一
- 第三卷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二
- 歸攝藏乘略明經旨一之二
- 八年十一月譯成
- 大乘經一部四卷
- 進經表一首
- 九年五月譯成
- 大乘經一部三卷
- 進經表一首
- 八年十一月譯成
- 歸攝藏乘略明經旨一之二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二
- 第四卷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三
- 歸攝藏乘略明經旨一之三
- 九年十一月起譯至天禧元年譯成
- 大乘經一部六卷
- 進經表一首
- 其年十一月譯成
- 小乘經四部四卷
- 小乘律一部一卷
- 進經律表一首
- 九年十一月起譯至天禧元年譯成
- 歸攝藏乘略明經旨一之三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三
- 第五卷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四
- 歸攝藏乘略明經旨一之四
- 二年五月起譯至三年五月譯成
- 大乘論一部一十卷
- 進論表一首
- 二年五月起譯至三年五月譯成
- 歸攝藏乘略明經旨一之四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四
- 第六卷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五
- 歸攝藏乘略明經旨一之五
- 三年十一月起譯至天聖元年四月譯成
- 大乘經一部二十卷
- 大乘律一部一卷
- 進經律表一首
- 其年十二月譯成
- 小乘經一部三卷
- 進經表一首
- 三年十一月起譯至天聖元年四月譯成
- 歸攝藏乘略明經旨一之五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五
- 第七卷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六
- 歸攝藏乘略明經旨一之六
- 二年四月譯成
- 大乘經一部二卷
- 大乘論一部二卷
- 進經論表一首
- 二年四月譯成
- 歸攝藏乘略明經旨一之六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六
- 第八卷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七
- 歸攝藏乘略明經旨一之七
- 二年十二月起譯至五年四月譯成
- 大乘經一部一十八卷
- 進經表一首
- 二年十二月起譯至五年四月譯成
- 歸攝藏乘略明經旨一之七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七
- 第九卷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八
- 歸攝藏乘略明經旨一之八
- 五年十二月起譯至八年四月譯成
- 大乘論一部一十八卷
- 進論表一首
- 五年十二月起譯至八年四月譯成
- 歸攝藏乘略明經旨一之八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八
- 第十卷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九
- 歸攝藏乘略明經旨一之九
- 明道元年十二月起譯至二年四月譯成
- 大乘經一部四卷
- 進經表一首
- 明道元年十二月起譯至二年四月譯成
- 歸攝藏乘略明經旨一之九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九
- 第十一卷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十
- 歸攝藏乘略明經旨一之十
- 景祐元年二月起譯至四年三月譯成
- 大乘經一部二十卷
- 進經表一首
- 景祐元年二月起譯至四年三月譯成
- 歸攝藏乘略明經旨一之十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十
- 第十二卷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十一
- 聖賢集傳華竺類例二之一
- 西域梵本翻譯一
- 天聖八年十二月起譯至明道元年四月譯成
- 經集一部一十二卷
- 進經集表一首
- 天聖八年十二月起譯至明道元年四月譯成
- 西域梵本翻譯一
- 聖賢集傳華竺類例二之一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十一
- 第十三卷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十二
- 聖賢集傳華竺類例二之二
- 東土聖賢著撰二
- 太宗御製
- 趙安仁請集妙覺祕詮
- 真宗御製上
- 趙安仁請錄法音前集指要
- 許羣僧箋注釋典文集
- 注四十二章遺教二經并作序
- 作百緣經序
- 譯經使呂夷簡等編法音後集
- 今上御製上
- 內出 三寶讚夏竦王曙表請與譯經僧同注釋
- 呂夷簡等進注讚表一首并批荅
- 太宗御製
- 東土聖賢著撰二
- 聖賢集傳華竺類例二之二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十二
- 第十四卷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十三
- 聖賢集傳華竺類例二之三
- 東土聖賢著撰二
- 今上御製下
- 內出天竺字源序
- 李遵勗進天聖廣燈錄上為作序
- 呂夷簡等及譯眾各上表請
- 今上御製下
- 東土聖賢著撰二
- 聖賢集傳華竺類例二之三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十三
- 御製法寶錄序并名題
- 賜批荅勑書
- 第十五卷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十四
- 聖賢集傳華竺類例二之四
- 東土聖賢著撰二
- 高僧著述
- 譯眾修新譯經音義
- 惟淨等編天聖釋教緫錄
- 沙門崇廉進大藏經名禮懺法詔付院詳定
- 法護惟淨編景祐天竺字源
- 儒臣撰集
- 詔夏竦撰天聖釋教緫錄序
- 王隨獻傳燈玉英集賜詔獎諭
- 李遵勗獻天聖廣燈錄詔獎之
- 沙門懷問三往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國詔夏竦撰記
- 夏竦奉詔撰傳法院碑銘
- 高僧著述
- 東土聖賢著撰二
- 聖賢集傳華竺類例二之四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十四
- 第十六卷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十五
- 嗣續興崇譯場詔令三之一
- 大中祥符五年
- 沙門行肈充證義
- 賜證義梵學職掌沙門師號紫衣度童行
- 沙門文涉等充梵學
- 天竺沙門貢梵經等
- 六年
- 天竺沙門貢梵經佛骨等
- 天竺沙門與東京沙門自西域同抵闕下
- 詔免慧辯禪院田稅
- 賜證義講論沙門等師號紫衣度童行
- 李懷信監院
- 七年
- 沙門德雄充證義
- 天竺沙門與東京沙門自西域同抵闕下
- 沙門自天竺還
- 賜證義沙門及門弟子紫衣度童行
- 李知和監院
- 沙門自初充證義
- 八年
- 沙門五人自天竺還
- 天竺沙門六人貢梵經佛像佛骨舍利等
- 詔授法護惟淨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并謝表
- 證義沙門修靜為僧職
- 賜證義職掌沙門紫衣度童行
- 九年
- 天竺沙門三人貢梵經龕像
- 沙門自天竺還
- 賜證義沙門及門弟子師號紫衣度童行
- 天禧元年
- 證義修靜等遷僧職
- 許梵學文涉遊西域
- 沙門六人自天竺還
- 賜證義梵學職掌沙門師號紫衣度童行
- 沙門自天竺還得太宗御製石本
- 三藏施護事迹
- 衛承序監院
- 二年
- 同譯經法護惟淨並充三藏
- 晁迥充潤文
- 沙門七人自天竺還
- 勑荅法護等表賀立皇太子
- 沙門義賢禪定充證義
- 賜證義職掌沙門師號紫衣度童行
- 許筆受主藏沙門歲度童行
- 三年
- 沙門自天竺還
- 天竺沙門四人貢梵經像塔等
- 賜證義沙門及門弟子師號紫衣度童行
- 勑荅法護等表賀南郊
- 李希及監院
- 四年
- 沙門自泥波羅國還
- 天竺沙門貢梵經
- 譯僧有闕開封府遣官集僧職定試
- 楊億充潤文
- 沙門自天竺還
- 沙門令操充證義
- 詔授法護惟淨試鴻臚卿告謝干 便殿
- 賜證義梵學職掌沙門師號紫衣度童行
- 沙門善慈充證義
- 丁謂充潤文
- 楊懷志楊懷愍監院
- 五年
- 詔監譯中使修葺本院
- 沙門紹才充證義
- 丁謂充譯經使詔
- 賜證義沙門紫衣度童行
- 乾興元年
- 詔惟淨等校大藏經
- 大中祥符五年
- 嗣續興崇譯場詔令三之一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十五
- 第十七卷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十六
- 嗣續興崇譯場詔令三之二
- 乾興元年
- 賜證義沙門及門弟子紫衣度童行
- 李維充潤文
- 天竺沙門貢梵經畫像等
- 天聖元年
- 沙門自天竺還得藏中未有之經
- 沙門慧真等四人充證義
- 賜證義沙門及門弟子師號紫衣度童行
- 惟淨以目疾求捿止名山不允賜以緡錢
- 沙門鑒玉充證義
- 王熙素監院
- 二年
- 天竺沙門貢梵經
- 賜證義職掌沙門紫衣度童行
- 沙門自天竺還度童行
- 三年
- 賜證義職掌沙門師號紫衣度童行
- 陳文一監院
- 天竺沙門抵闕下
- 王欽若充譯經使兼潤文
- 證義沙門紹才為鑒義
- 賜證義沙門紫衣
- 四年
- 夏竦充潤文
- 沙門五人自天竺還
- 賜證義梵學職掌沙門師號紫衣度童行
- 詳定天台科教并慈恩章䟽編聯入藏
- 五年
- 夏竦除樞密副使依舊潤文
- 天竺沙門貢梵經
- 賜職掌沙門及門弟子紫衣度童行
- 法護惟淨再表言少新經請罷譯勑荅不允并謝表
- 證義沙門法凝為鑒義
- 度童行
- 六年
- 沙門潛政清才充證義
- 詔章得象考試譯經僧
- 沙門自天竺還
- 賜職掌沙門及門弟子師號紫衣度童行
- 天竺沙門貢梵經
- 度童行
- 七年
- 沙門自天竺還
- 賜梵學沙門師號再度童行
- 乾興元年
- 嗣續興崇譯場詔令三之二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十六
- 第十八卷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十七
- 嗣續興崇譯場詔令三之三
- 八年
- 御飛白書賜法護惟淨奉表謝
- 沙門志純等三人充證義
- 賜證義職掌沙門紫衣度童行
- 詔三藏班於副僧錄之上
- 不許法護等請罷譯
- 證義沙門志純等為僧職
- 黃元吉監院
- 惟淨往西洛葬父祖賜白金緡帛等
- 天竺沙門不動護貢梵經引對承明殿賜齋苑中
- 度童行
- 九年
- 許法護等每歲別奏高行僧
- 賜門弟子師號度童行
- 法護遊五臺山賜裝錢香藥
- 沙門義崇等三人充證義
- 天竺沙門貢梵經
- 度童行
- 明道元年
- 沙門懷問三遊西天
- 御飛白題佛大衣令齎往夏竦
- 撰記宰臣等各獻五言詩
- 賜門弟子職掌沙門師號紫衣度童行
- 不動護求還
- 翻譯注輦國金表
- 度童行
- 八年
- 嗣續興崇譯場詔令三之三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十七
- 第十九卷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十八
- 嗣續興崇譯場詔令三之四
- 二年
- 法護惟淨注釋御製三寶讚及莊獻明肅皇太后發願文畢加試光祿卿奉表謝
- 賜職掌沙門紫衣
- 天竺沙門貢梵經
- 朱若水同監院
- 度童行
- 景祐元年
- 呂夷簡充譯經使兼潤文
- 王曙同潤文
- 中書樞密院啟譯日唱和詩十首
- 賜門弟子紫衣度童行
- 許證義沙門各度童行
- 沙門崇璉等三人並充證義
- 二年
- 宋綬同潤文
- 賜門弟子師號紫衣
- 修法寶新錄
- 閻士良同監院
- 勑荅法護惟淨表賀南郊大赦
- 裴湘監院
- 三年
- 東天竺沙門善稱貢梵經對於延和殿說經義後苑賜齋又撰偈讚
- 呂夷簡等請校正元錄經鏤板詔從之
- 啟譯日呂夷簡賦六韻詩和者八人
- 賜證義沙門師號度童行
- 沙門鑒微充證義
- 筆受沙門文一為鑒義
- 四年
- 內出龜茲國梵經付院叅詳
- 內出佛牙佛骨令法護惟淨詳驗
- 二年
- 嗣續興崇譯場詔令三之四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之十八
- 第二十卷
- 復準八例排經入藏錄下
- 右緫列聖朝新譯經律論集傳等
- 緫錄一卷 右通二十一卷景祐新修法寶錄緫錄
- 復準八例排經入藏錄下
校注
[A1] 第一卷【CB】,[-]【金藏】
[A2] 聖宋翻宣繼聯前式錄上【CB】,[-]【金藏】
[A3] ▆▆【CB】,[-]【金藏】
[A4] 已【CB】,巳【金藏】
[A5] 已【CB】,巳【金藏】
[A6] 新譯【CB】,[-]【金藏】
[A7] 真宗朝【CB】,[-]【金藏】
[A8] 大小乘經律論集【CB】,[-]【金藏】
【經文資訊】《金藏》第 112 冊 No. 1494 景祐新修法寶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金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