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祐新修法寶錄序 郡
昔如來以體具真如道成正覺拯羣生之迷妄示善教之圓通大乘小乘隨機緣而應感正法像法指頓漸以開先而自玉毫淪輝金河示滅有大迦葉洎阿那含共綴遺文贊明了義此則經論之所權輿也其後白馬西來蘭臺中閟於是華人識清淨之本厭煩惱之塵舍棄異端咸趨妙蔭如出火宅安然得車若在中河濟之以栰儒墨之終不能毀仁聖之常所為尚國家景運隆盛義風翔布太祖始御神器建寶剎於上都太宗繼闡鴻猷開梵筵於淨宇洪惟聖考夙奉能仁思慧日之照冥衢欲法雨之潤羣品甞以兩朝之在御譯成無上之祕筌詔委方袍嗣成前志俞咨近弼附益多聞仍揮錯寶之跗親述冠篇之藻目之曰大中祥符法寶錄矣顧予沖眇祗服先猷照以竭摩之心授以菩提之記目膺寶祚仰慕佛乘持守兢兢罔敢失墜而復五天膜拜之俗接踵而朋來四句旁行之書比時而間出嚮令翻譯普滌昬蒙頗歷歲華相次來上僧惟淨等共加研究右僕射門下侍郎平章事呂夷簡吏部侍郎㕘知政事宋綬領使潤文斷自大中祥符四年以後至景祐丙子續譯未入錄經緫一百六十一卷類分華藏煥列金言爰覽奏章願頒序引且念幽關祕楗先聖述之多矣豈茲寡薄所可擬議然欲使率土之內含生之流發歸依之誠究因報之本易貪癡為平等革暴戾為慈愛愚者畏罪以遠惡上士希福而增善化民厚俗不可得而讓也聊書梗槩莫盡指歸仍題曰景祐新修法寶錄云爾。
景祐新修法寶錄卷第一
- 聖宋翻宣繼聯前式錄上
- 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
- 復準八例排經入藏錄下
聖宋翻宣繼聯前式錄上
聖宋所譯經律論集讚等緫五百七十四卷
前錄所編經等並隨年月進御次數以經律論集讚相㕘今此新錄緫排二朝所譯但依大小二乘三藏次第計其卷部
先朝舊譯
太宗朝
所譯大小乘經律論集緫一百三十九部二百四十三卷[A1]已編入前錄
大乘經
自佛母小字般若波羅蜜多經至尊那經
凡一百部一百八十三卷
大乘律一部一卷
大乘戒經
大乘論一部一卷
金剛針論
小乘經
自較量壽命經至阿羅漢具德經
凡一十六部三十一卷
小乘律
自沙彌十戒儀則經至目連所問經
凡四部四卷
小乘論(闕)
西方聖賢集
自六道伽陀經至八大靈塔經
凡一十七部二十三卷
真宗朝
所譯大小乘經律論集緫八十三部一百七十卷[A2]已編入前錄
大乘經
自大愛陀羅尼經至祕密相經
凡四十部一百七卷
大乘律(闕)大乘論
大乘論
自諸教決定名義論至圓集要義釋論
凡一十部一十八卷
小乘經
自戒香經至尼拘陀梵志經
凡二十八部三十八卷
小乘律一部一卷
解夏經
小乘論(闕)
西方聖賢集
自佛三身讚至廣大發願頌
凡四部六卷
兩朝所譯經律論集等二百二十二部都四百一十三卷
真宗朝
所譯大小乘經律論集緫一十二部七十六卷未編入錄
大乘經五部五十八卷
佛說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一部三十卷
佛說福力太子因緣經一部四卷
佛說無畏授所問大乘經一部三卷
佛說頂生王因緣經一部六卷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第一至十五計十五卷
下之五卷今朝所譯
大乘律(闕)
大乘論一部十卷
大乘寶要義論
小乘經五部七卷
佛說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一部三卷
佛說佛十力經一部一卷
佛說勝義空經一部一卷
佛說隨勇尊者經一部一卷
佛說清淨心經一部一卷
小乘律一部一卷
佛說五大施經
小乘論(闕)
西方聖賢集(闕)
今朝
所譯大小乘經律論集緫九部八十五卷未編入錄
大乘經四部四十九卷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十六至二十計五卷通先朝所譯一十五卷成一部二十卷部[A3]已計於前數
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一部二卷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一部一十八卷
佛說開覺自性般若波羅蜜多經一部四卷
佛說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一部二十卷
大乘律一部一卷
佛說八種長養功德經
大乘論二部二十卷
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九頌精義論一部二卷
大乘中觀論一部一十八卷
小乘經一部三卷
佛說身毛喜豎經
小乘律(闕)
小乘論(闕)
西方聖賢集
金色童子因緣經一部一十二卷
右自真宗朝未編入錄經律論集一十二部七十六卷洎今朝所譯經律論集九部八十五卷兩朝緫二十一部一百六十一卷並今錄新編。
景祐新修法寶錄卷第一
【經文資訊】《金藏》第 112 冊 No. 1494 景祐新修法寶錄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金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一),CBETA 人工輸入(版本二)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