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青年的佛教

青年佛教運動小史——〈青年佛教與佛教青年〉之上——[A1]

一 舍衛城的佛教

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舍衛是憍薩羅王國的首都祇園在城南五六里一片空曠的園林中建築了淳樸宏偉的精舍中間有一所高大的講堂窗戶是東向的講堂裡有的是空氣陽光其他什麼都沒有白石平舖的地上潔淨得一塵不染講堂的空寂顯得它分外宏壯了講堂的兩邊與後方疏疏落落的有些小型的別院(千二百五十比丘的宿舍)沿講堂前的直道走去那夾道的古木蒼老而屈曲的三三兩兩矗立著樹下也偶然點綴著柔靡的小草在微風中顫動從嫩綠色的草葉下露出香艷的鮮花驀直的前去迎面是枝葉扶疏的尼拘陀林密密的樹幹大的也不知有幾抱大聽說其中最大的一棵可以容得下五百人乘涼呢樹上小鳥在歌唱樹下來往的行人在休息清涼真是印度民族的樂國叢林中闢出了平坦的大道建著叫做「特勒特」的山門刻有渾樸而生動的浮雕右道上浮雕了釋尊的觀耕圖左道呢是美麗的天堂宏敞的中道上是菩薩的本生談兩旁石柱的頂上有兩個躍躍欲飛的夜叉真誠的對面拱衛著宏偉淳樸清涼這祇園的一切象徵著佛教的一切

二 佛教的新都

釋迦佛的教化不斷的在祇園流布和暖的春風把它散布到世間的每一個角落

參加祇園法會的佛教徒有稱為菩薩的十分之九是在家的信徒他們是世間的有力者是世間的眼目冠冕光明他們是實行普賢行的成功者見佛聞法智光徹了世間的實相弘布佛陀的正法適應世間從事不同的工作去拯救人類有稱為聲聞的在佛的教化中出家體證了如法性實際解脫煩惱的繫縛不再受生死的苦痛他們在世間沒有絲毫的繫累澄靜的禪思虛空一般的明淨無礙還有叫做世主的——世間的統治者就是天神羅剎夜叉們印度的群神接受了佛的教化懺悔自己過去的一切他們不再把世間看做自己的創造物不再生殺任性的支配人間不再荒淫醉逸的縱欲不再瞋忿憍慢狠鬥不再吸食人類的血肉專心一意的立願護持佛教悲憫利濟世間的眾生

菩薩聲聞世主他們的風格儘管不同可是「佛陀的一切是至高無上」這不但是菩薩就是聲聞也在深深的信仰世主們特別的真誠了在不捨世間的第一義的見地上從佛教中得到了新生他們立願要負擔這佛陀救世的家業繼承佛的血統做佛的嫡子這樣不同風格的菩薩聲聞世主是在不約而同的一個目標前進了大家一致的追求思考佛陀的一切到底是怎樣的難信難解難得開顯的一切這除了佛陀的悲願唯有在賢師良友的訓導中生起純潔的信心養成明確的理解力堅定希聖成佛的宏願唯有這樣才有充分開顯的可能這從不同區域來的說著不同語言的程度不齊而有不同性格要求工作的他們一致為佛教的真理而努力一致的追求考慮熱望能從如來悲願的正法中顯出如來的果德本行的菩薩道成佛說法等一切的真相思考渴望一心一意的繼續著

新的時代到來宏偉淳樸清涼的祇園出現了宏偉華貴輝煌微妙的佛教新都宏曠得不見邊際的金剛寶地到處充滿了珠花地上矗立起崇高的寶樓閣看去像密接了美麗的天堂似的眾寶莊嚴的琉璃柱上造了閻浮檀金的樓閣遠遠的望去寶樓中的光明照耀得白日無光有迴廊有卍字形的欄杆有碧琉璃的窗子有白玉的階級還有迴廊上與樓閣中有寶玉的天神像三三兩兩的點綴著寶玉的天像太生動逼真了如果老眼模糊那簡直要把這佛教的新都錯看做神鬼的世界了立錐形的閣頂高高的矗破雲天怕少有望見真相的吧樓閣的門口掛起了寶光燦爛的旛幢門外砌著金琉璃玻璃的階道還築著寶欄在這寶階上眺望只見廣博的大寶林一望無際的向前展開珍寶的大地四周圍繞了曲折的寶垣寶林裡密布著四通八達的直道又廣大又平坦七寶的多羅樹一列列的分布在路旁還有錯綜交流的香河香水滿滿的清徹潔淨得可愛或平流或激流或旋轉的迴流怒濤與微波流出微妙的法音各色的寶蓮花在香水中盪漾岸上高大繁榮的寶樹正開出香艷的寶花一列列的瓊樓玉宇隱隱的在寶林深處郁郁的清香形形式式的寶幢充滿在寶林中浮雲彩霞般的香樹樂器珠網樓閣寶座美麗堂皇的天宮也隱約的在空中出現神世界的世主們合掌低頭的傾向這佛教的新都讚美佛陀的偉大

宏偉華貴輝煌微妙的佛教新都象徵著佛教的一切佛教的信眾們一心一意的渴望思考到底從佛陀悲願的正法中顯現了佛陀行果的真相嶄新的祇園是佛教新精神的表現從寶閣中瞭望到十方世界的每一佛教國都與新祇園一樣宏偉華貴輝煌微妙的祇園是印度佛教的新都世界佛教的肖影真佛教的新生確是值得頌讚的

三 世界佛教青年大會

佛教的新都實行法付法臣法王無事的制度一切佛事由五百位學德崇高的大菩薩組織了和合僧團去處理這裡面自然是分工合作的從工作的性質上分為兩大部一叫宣(傳)教(育)院負宣揚教化的責任院長是一位青年思想家——擅長宣講而富於感動力的文殊師利(妙德)童子菩薩另一個叫行願院負責執行艱巨的利他工作院長是願宏行健的普賢菩薩對真佛教的新生運動二大士確是做到了意和同悅沒有一些隔礙在某次大眾和合的常會裡彼此交換意見大家覺得真佛教的新生正迅速的普及到各方每個佛教國的菩薩行者也正向這個目標走事實上有召開世界佛教青年大會的必要與世界佛教青年們相見這固然是快事讓世界的佛教青年深切的認識祇園——也就是佛陀的真精神報道各佛教國的特殊適應提供正確的意見這在佛教新都本身看來也確是有深長意義的這個提議獲得了一致贊成立刻轉達到佛陀的本懷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世界的佛教國都接到了從佛教新都發出的世界佛教青年大會的邀請書佛教國的青年們對釋迦牟尼佛的新都早就有心來瞻禮並且不時的想念著現在得到了邀請大家都充滿了愉快與熱誠踴躍的來參加十方的佛教國都組織了龐大的代表團由一位大菩薩——主席代表領導了來空手來預會未免有點輕率那麼大家都把自己心血所創作的名貴藝術品如菩薩本生像釋尊成道圖法輪須彌山的模型法音常流的樂器莊嚴的樓閣這一切都由各方代表親自運來永久的供養在佛教的新都祇園裡新添了多少的寶樓閣與寶座繞在大寶樓閣的四周來會的菩薩按著本國的方向坐定群星拱月式的向著大寶樓閣佛教的新都佳賓雲集顯得分外的宏偉華貴輝煌盛況空前的大會在莊嚴和平的空氣中進行

我們該沒有遺忘吧祇園還有耆年的聲聞呢老上座們本來也深深的仰望佛陀但他們沒有培植深厚的善根厭離人間所以不想發菩提心不想教化救濟一切眾生不想淨化這濁世不想從大行難行的實踐中去成佛聲聞行者與佛陀有很大的距離對佛陀圓備的真諦也就永遠是格格不入祇園出現的新時代他們是不聞不見的他們所聞所見所想念的依然是宏偉淳樸清涼空寂得一無所有夾道的古木照樣的蒼老屈曲三三兩兩的矗立著俯視地下柔靡的小草分外的雄健高傲他們經常在清涼的尼拘陀林經行坐禪出現的新事實一切與他們無關這與來會的世界佛教徒對比起來真是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了為了這個佛教的青年們為他們難過痛惜他們不能在這真佛教的新生中有所貢獻也曾用善巧的方法去教化他們但結果還是一切與他們無關長老們是不屬這世間的參加大會出來的佛教青年傳出一個幽默的公案說從前佛陀曾經讚歎智慧第一的上座舍利弗能夠作獅子吼舍利弗的信徒們也常常這樣的引以為榮因此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特地騎著一匹青毛獅子還有神通第一的上座目犍連有一次在獼猴江邊坐禪林子裡的野象哮吼居然打動了他的禪思這故事傳到了祇園大行普賢菩薩就騎著哮吼的六牙白象青獅與白象在祇園中往來但上座們還是吾行吾素不見不聞耆年的聲聞竟是那樣的不動心呀

且不談這些佛教的新都開始舉行盛大的會議了大會中唯一值得讚美的是充滿了融洽無礙的精神來會的代表在一切上都表示了祇園與諸方佛教國息息相通的交流是不能分割的世界佛教是祇園的擴大祇園是世界佛教的肖影佛教是無限差別而一貫的應該意志集中而真誠的傾向祇園其它像不空談不鬧意見這倒都是佛教的傳統精神大會的程序與世間的會議有些不同第一先讓佛教國來會的菩薩們深深的觀察祇園理解祇園的真精神這比報告之類確要徹底得多然後由各佛教國的主席代表表示他們對祇園真佛教的理解與希望第二由行願院院長普賢菩薩根據佛陀完美的行證作成菩薩普賢行大綱在大會中披露第三由青年宣教師文殊菩薩發表宣教的中心在闡揚讚美佛陀的大行極果也就是揭示真佛教的崇高目的第四大會綜合了一切針對現實通過了一個〈告佛教青年〉頒布各方作為佛教青年的指南末了大會宣布青年佛教的真精神在乎精進不已所以大會不再舉行散會式以表示世界佛教青年的努力不已更表示世界佛教徒的和合直到永遠的永遠

四 告佛教青年

真佛教之新生佛教青年事也發微則嚴祇園之新都普應則來十方之大集耆年者不聞不見悉吾青年之精誠有以致之佛陀之真諦在以大悲為入佛之門從事「利益眾生」之事業以「攝取眾生」而化之於中道此發心之青年已知之矣夫真佛教之圓成難責之於耆年實唯青年之力行是賴青年所負之責重則所望於青年者大聖大眾仰體佛陀之悲懷略舉二事為吾青年言之

淨化自我佛教之青年應確立「光明」之人生觀求於身體力行中實現之化自我為光明之超人進而與光明之佛陀相契合舉其目一則嚴其身也青年應養成宏偉都雅之「身」儀「於世間殊勝」能為眾所「尊重」二則端其志也福樂如「天宮」猶為「無常」苦切之所壞青年不得拘戀於物欲(離凡夫行)知「一切法如夢」為性空無我之緣起實無生死可厭涅槃可求(離聲聞行)得無常無我之正見立「菩薩大願」願為一切眾生而「受生」死(是菩薩行)三則充其學也真佛教首重為人而青年應「為一切眾生而學」「施」捨所有敦行「淨戒」任勞「忍」怨勇「進」無倫明淨堅「定」深見佛「慧」六度乃學德之宏綱不學何以為人然求利他之實行尤貴有「求法能捨身」「問法無厭」之精神而為廣博之修學如「知時」代乃足以「應」世求知外學乃能「制諸外道」「知一切工巧明」乃能為世間之利濟「知眾生諸根煩惱習氣種種業報」乃能為「開悟」一切眾生之實益四則健其行也青年立本於「大悲」「大願」以「智慧」「方便」攝取眾生雖入「天宮」而不為欲樂所惑「往地獄」而不為苦痛所亂有「不可沮壞」之雄健直往無難亦不為他所轉而後能隨感而往無往不化也

利濟人群佛教青年應分化諸方然與佛教之新都則宜保持密切之聯繫務使上下交流中邊無礙成「不離寶閣普現十方」之行言其要者身則青年得以不同之「身」分出「現」人間如宗教師(佛教之「聲聞」外道之「婆羅門」「苦行」者)「良醫」「商人」「淨命」(獨身者)「伎樂」(藝術家)「奉事」(臣僕)「工巧技術」者等處則青年不得隱遁山林宜往「城邑聚落京都」等地以化人群法則或以「身相」「威儀」為教示以正常之行或教以「語言法」「世間工巧事業」「一切智」學因果「業報」「十方國土」等於此猶有欲為佛教青年言之者利他不務空談應即己所行以「成就一切眾生」攝眾生以歸佛教之新都聖大眾於此有厚望焉青年其勉旃

五 青年宣教師

緊接著大會圓滿祇園的宣教院就發動了一個「佛教宣傳年」一面領導各佛教國作一致而有效的普遍宣傳一面覺得直隸祇園的印度特別是南方工作還嫌不夠而且南印度民族在興起也正熱待青年佛教去教化他結果組織了一個「南方巡迴宣教團」由文殊菩薩領導了同行(從事宣教工作)者向南方的人間遊行從事宣講考察督促等有關宣教的一切工作他們是辭別了佛教的新都出發了

在這裡順便談一談這位青年宣教師真佛教現在是側重在大悲為門的人間救濟理論上早已深確的決定所以負著實際重任的是普賢文殊卻不過擔任宣傳而已可是佛教青年的學佛不單要實行還需要正確的真知灼見緣起性空的正見配合著大行宏願的光明人生觀才是正常的關於緣起性空的圓滿開顯在種種經典上看來無疑的是文殊菩薩的功績第一所以文殊菩薩不單是宣教的雄辯者還是智慧淵深的思想家這位體魄宏偉容光煥發的青年騎著狂吼的獅子手拿犀利的寶劍他是怎樣的雄健強毅呀文殊菩薩不是印度人是從印度東北的清涼山善住(菩提心)城來的據一般學者的考證清涼山就是現在中國山西省的五台山那麼在真佛教的新生中中國是寫著最光榮的一頁了

六 參加大乘佛教的青年比丘

巡迴宣教團出發得到了一個意外的收穫就是不見不聞的耆年上座也有點感覺了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自證了「生死已盡所作已辦」[A2]再沒有什麼可學可做的這自然不會向大智文殊低頭可是看上座們老成凋謝信眾一天天的減少淳樸的佛教也覺得有點收拾人心不住青年們新出現了菩薩佛教反而一天天發達現在竟然要弘揚到南方去想到自己負了維持佛教的重任是「逐佛轉法輪將」[A3]不也該到南方去遊化嗎況且宣教的方法也還多少可以採取一點青年們的作風舍利弗想定了把意見向弟子們宣布那出家未久的六千比丘一個個捉籌贊成大家都說「和尚你老真不愧智慧第一這辦法太好了到各處去宣講本來弟子們也曾想到過只是整天的要在山門裡坐禪經行和尚又總是說生死事大弟子們也就開口不得現在和尚提議真是知時達變我們也來組織個宣傳隊吧」舍利弗聽了望了大家一下慢慢說「個人的生死第一住持佛教作人天眼目功德也不可思議你們總是青年氣動不動就要鬧什麼會什麼團大家切不可誤會宣講是宣講生死大事一點放鬆不得」弟子們聽了不好再說只有那個若愚比丘自言自語的又說了一句「和尚生死已了功德有什麼相干何苦去遊行教化白費神」「愚人總是多嘴的」大家不再理會他說走就走六千零一個比丘跟蹤了文殊向南方遊化

渡過了恆河在一個曠野中趕上了宣教團舍利弗遠遠的望見了不覺得暗暗點頭「怪不得怪不得」立刻轉身向弟子們說「大家看呀前面不就是文殊他們麼文殊的身相莊嚴容光煥發單就這點也夠人發生好感了何況他還有著名的慧光呢他走著平正的大道是何等的福慧尊嚴他的功德像樹上纍纍的果實這難怪世主們也要向他低頭他的宣教工作那樣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你們也得觀察觀察跟他學一點才好」這一下可合上青年比丘們的心願了原來在祇園的時候弟子們上城去或者到施主家裡早就見過文殊菩薩聽過他的宣講受了他的感化只是祇園的長老們在思想行動上約束得嚴格青年們初學不敢公開的表示出來現在和尚也讚歎文殊菩薩還叫他們去學習這真是歡喜得要跳起來大家連忙說「和尚你老的意見弟子們絕對服從不過這還得和尚領導我們去才行」於是師徒們就快走一步趕上去舍利弗先過去勉強的點點頭笑笑說「文殊你們路上平安呀你看這麼多的青年想見你談談呢」文殊還沒有答覆青年們早就過來敬禮大家合了掌由若愚比丘代表說「聖者我們這一群青年太幸運了居然得到了這個禮見的機會聖者我們的來意和尚是知道的就是想在這次禮見中學得像聖者那樣的身相嚴淨音聲巧妙威力自在的功德聖者慈悲總不會遺棄我們吧」文殊菩薩聽了誠懇的說「青年們像我這樣這算什麼呢要是你們能確立一種不厭倦的廣大心那就成佛也不難」文殊菩薩一望見舍利弗早在路邊的一棵大樹下坐禪比丘們默默的等著這才又接著說「這就是說青年要建立崇高偉大的目標去追求它實現它你們要學佛陀那樣的至高無上修集善根見佛聞法學六波羅蜜這都要學而不厭歷受生死的苦痛去教化眾生嚴淨佛國隨時隨地的去行菩薩道這都要為人不倦不斷的向上不斷的前進在廣大心的精進中是不能容許厭倦的青年們解脫生死是不錯的但不能專為自己的生死打算而厭倦了一切把你們的心移到利益眾生上去吧」這不厭倦的廣大心針對耆年聲聞道的急求自證深深的印入每個青年的心坎裡大家得到了無礙清淨的慧眼深刻而正確的了解了佛陀的真諦一致接受文殊菩薩的慈訓發起廣大的菩提心立願參加青年的大乘佛教文殊菩薩又指示了他們怎樣的去從事利他的普賢行然後領了宣教團向南方前進六千個青年比丘也都身心清淨的向十方去利濟眾生唯有路邊那棵大樹下的舍利弗照舊的默然入定

七 大乘佛教到達了南方的人間

巡迴宣教團到了南印度的福城這是南印與東印交界處的大城在孟加拉灣西岸宣教團到了福城住在城東莊嚴幢娑羅林的大塔寺這是佛教的著名聖地是為紀念釋尊而修建的釋尊的深行偉業永遠留在人心深處所以聖地大寺也就受著千萬人的讚歎瞻仰隔一天文殊菩薩就在大塔寺開講《普照法界經》每天來寺聽經的真是人山人海這樣的盛大集會在福城還是空前第一遭呢聽經而受感化的或者離惡行善或者發利他的菩提心要算龍族特別多龍王龍子龍女的性格是暴戾是睚眥必報一點不如意就要任性的殘殺全不顧人類的水深火熱這在悲濟為本的真佛教自然要特別的多多去教化他其他歸依佛教的也著實不少法會圓滿了文殊菩薩們預備動身消息傳到城裡歸依三寶的優婆塞優婆夷天真純潔的童子童女們忙著出城來送行自然也還想聽法文殊菩薩見他們來了尊嚴而慈悲的安慰他們開示他們「你們不要因我們去了心裡難過你們要多多的憶念佛陀的崇高偉大圓滿」文殊菩薩善巧的讚歎解說了佛陀的廣大行果激發他們的尊敬心景仰心這個臨別的開示收了很大的效果多少優婆塞優婆夷童子童女們發菩提心加入了大乘佛教文殊菩薩領了團員們在信眾熱烈的歡送中又向南方去了


校注

[A1] 民國三九年撰
[A2] 《長阿含經》卷17(CBETA, T01, no. 1, p. 112, c17)
[A3] 《大智度論》卷2〈1 序品〉(CBETA, T25, no. 1509, p. 68, c9)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