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五家正宗贊

五家正宗贊卷第二

臨濟宗

臨濟慧照禪師

師諱義玄曹州邢氏子初在黃[A1]蘗隨眾參侍時堂中第一座勉令問話因上方丈問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A2]蘗打如是三問三遭打遂告辭座曰承激勸問話唯蒙和尚賜棒且往諸方去

座曰汝須辭和尚始得座却往堂頭告曰問話僧雖後生甚是如法若來辭方便接取

來日上辭[A3]蘗令往高安參大愚師到大愚愚問甚處來

[A4]蘗來

[A5]蘗有何言教

某甲三度問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未審有什麼過

[A6]蘗恁麼老婆為汝得徹困更來者裏問有過無過師云元來黃[A7]蘗佛法無多子

愚把住曰者尿牀鬼子適來問有過無過而今却道黃[A8]蘗佛法無多子汝見箇什麼道理便恁麼道

師於愚肋下築三拳愚拓開曰汝師黃[A9]非干我事

師回[A10]蘗見便問來來去去有甚了期

師曰只為老婆心切

[A11]蘗曰大愚饒舌待見痛與一頓

師曰說什麼待見即今便打

[A12]蘗曰者風顛漢却來者裏捋虎鬚師便喝[A13]蘗令參堂去

徑山五百眾每日行道念觀音無一人參請山作書與[A14]具言其事[A15]蘗令師去師到徑山裝腰直上法堂山纔舉頭師便喝山擬開口師拂袖便行尋有僧問山適來者僧有甚言句便喝和尚

山云者僧從黃[A16]蘗來儞要知自去問他是時五百眾太半分散

洛浦為侍者不契辭去師後云可中有箇赤梢鯉搖頭擺尾向南方去不知淹殺誰家虀甕裏

師臨終時云吾滅後汝等勿得滅吾正法眼藏

三聖曰爭敢滅和尚正法眼藏

師曰向後忽有人問汝向伊道什麼聖便喝

師曰誰知吾正法眼藏向者瞎驢邊滅

贊曰

廣廈梁  清廟器
刮霜面  冷𦦨逼人
伏獸威  腥風捲地
見睦州始學跳籬驀牆
掌黃[A17]蘗便解攙行奪市
報冤六十棒  向大愚肋下築拳
喝散五百僧  使徑山胸中短氣
展三玄戈甲  遍地髑髏寒
示四種[1]科揀  平地波濤起
炎天飛雪雹  單明向上機籌
赤脚驟氷稜  自是一般標致
惜正法眼藏  滅向三聖瞎驢邊
知赤梢鯉魚  淹殺誰家虀甕裏
贊之者拔舌泥犂
毀之者洋銅沸屎

[2]遣風餘烈繼百世猶有存焉求鸞膠續絃則遠之遠矣

興化獎禪師

師諱存獎魏州人初見臨濟濟令師為侍者濟問新到甚處來

鑾城

有事相借問得麼

新戒不會曰打破大唐國覔箇不會人難得參堂去

師問適來新到是成褫伊那

濟曰我誰管儞成褫不成褫

師曰和尚即解將死就地彈不解將一轉語蓋覆却

濟曰儞又作麼生

師曰請和尚作新到

濟遂曰新戒不會

師曰却是老僧罪過

濟曰儞語藏鋒師擬議濟便打

至晚濟又曰我今日問新到是將死就地彈就窠裏打及儞出得語又喝起向青雲裏打

師曰草賊大敗濟便打

師後到三聖請為首座常曰我向南方行脚一遭[A18]拄杖頭不曾撥著一箇會佛法底

聖聞得問曰儞具什麼眼師便喝

聖曰須是儞始得

大覺聞乃云作麼生得風吹入大覺門來

師後到大覺請為院主一日覺喚曰我聞儞道向南方行脚一遭[A19]杖頭不曾撥著一箇會佛法底儞具什麼眼師便喝覺拈棒師擬議覺便打師又喝覺又打

次日師從法堂過覺召院主我直下不疑儞昨日兩喝儞試說看

師曰我於三聖師兄處得箇賓主句總被師兄折倒了也與某甲箇安樂法門

覺曰者瞎漢來者裏納敗缺卸下衲衣痛打一頓師於言下薦得臨濟先師在黃[A20]蘗處喫棒底道理

後開堂拈香云此一炷香若為三聖三聖為我太孤若為大覺大覺為我太賖不如供養我臨濟先師

雲居住三峯時師問曰權借一問以為影草時如何居無對

師曰想和尚答者話不得不如禮拜了退

後二十年居云如今思量當時不消道箇何必

後遣化主到師處師曰和尚住三峯時老僧問伊話答不得如今道得也未

主舉前話師曰興化則不然爭如道箇不必

僧問師曰四方八面來時如何師曰打中間底僧作禮

師曰興化今日赴箇村齋中路遇一陣卒風暴雨却去古庿裏避得過

示眾曰我聞長廊下也喝後架也喝諸子莫盲喝亂喝直饒儞喝得興化上三十三天却撲下來一點氣也無待興化蘇息起來欵欵地向儞道未在何故我未曾向紫羅帳裏撒真珠與儞諸人在虗空裏胡喝作什麼

師謂克賓維那曰汝不久當為唱導之師

賓曰不入者保社

師曰會了不入不會不入

賓曰總不恁麼

師便打乃白眾云克賓維那法戰不勝罰錢五貫設饡飯一堂仍不得喫飯即趕出院

師見同參來纔上法堂師便喝僧亦喝行三兩步師又喝僧亦喝師近前拈棒僧又喝師云儞看者瞎漢猶作主在僧擬議師便打直打下法堂

時有僧問者僧有甚觸忤和尚

師云是伊適來也有權也有寶也有照也有用及乎將手向伊面前橫兩橫便去不得似者般漢不打更待何時

僧問寶劒知師藏[A21]已久今日當場略借看

師曰不借

為什麼不借

師曰不是張華眼徒窺射斗光

用者如何

師曰橫身當宇宙誰是出頭人

同光帝問師朕收中原獲一寶未有人酬價

師云借陛下寶看帝以手引幞頭脚示之

師云君王之寶誰敢酬價

帝大悅賜衣不受乃賜馬師驟馬忽驚墜地傷足憑柺子行問僧曰還識老僧否

爭得不識和尚

師曰𨁸脚法師說得行不得

贊曰

臨濟的兒  三聖首座
熱喝似雷奔
麤膽如天大
皮下無血  見大覺喫痛棒薦得先師
板齒生毛  到雲居借一問以為影草
赴村齋遇暴風卒雨  古廟裏誰云軃得渾身
向南方探虎穴魔宮  拄杖頭未曾撥著一箇
揚聲止喝  紫羅帳裡撒明月珠
有眼無筋  幞頭脚邊辨君王寶
勘同行將手橫面門兩上  死伎[A22]已窮
打克賓出院罸饡飯一堂  欺人不少
借寶劒當場看  光射斗窺遇生盲
將死就地彈  語藏鋒功難補過

對龍顏乘御馬雖得一場榮𨁸雙脚窮祖道盡力行之不到

南院顒禪師

師嗣興化河北人法諱慧顒俗名寶應師上堂曰諸方只具啐[A23]啄同時眼不具啐[A24]啄同時用

僧便問如何是啐[A25]啄同時用

師曰作家不啐[A26][A27]啄同時失

此未是學人問處

汝問處作麼生

師便打僧不肯

示眾云赤肉團上壁立千仞

時有僧出問赤肉團上壁立千仞豈不是和尚語

師云僧便掀倒禪床師云儞看者瞎漢亂做僧擬議師便打趁出院

僧問二王相見時如何

十字街頭吹尺八

又問從上諸聖向甚處去

不上天堂則入地獄

和尚又作麼生

還知寶應落處麼僧擬議師打一拂

師問僧近離甚處

襄州

是什麼物恁麼來

和尚試道看曰適來禮拜底

禮拜底錯箇什麼

再犯不容

三十年弄馬騎今被驢撲瞎漢參堂去

僧問人逢碧眼時如何

鬼爭漆桶

僧問古殿重興時如何曰明堂瓦插簷

僧曰恁麼則莊嚴畢備去也

斬草蛇頭落

僧問瞥喜瞥嗔時如何

傾湫倒嶽

僧問如何是無縫塔

七花八裂

如何是塔中人

頭不梳面不洗

僧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

黃尚書李僕射

意旨如何

牛頭向北馬頭南

師問僧近離甚處

龍興

發足莫離葉縣也無僧便喝

好好問汝又發惡作麼

僧曰喚作惡發得麼

師却喝曰儞既惡發我也惡發近前來我也沒量罪過儞也沒量罪過瞎漢參堂去

贊曰

一語定綱宗  作家不啐[A28]
興化的子  氷[A29]蘗胸懷
臨濟親孫  麟龍頭角
赤肉團上壁立千仞  掀禪床棒打瞎驢
十字街頭相見二王  吹尺八聲亂雅樂
諸聖甚處去  謾云入地獄不上天堂
何物恁麼來  灼然弄馬騎今被驢撲
一機一境  換斗移星
瞥喜瞥嗔  傾湫倒嶽
頭不梳面不洗  塔中人描𦘕未全真
馬向北牛向南  祖教意[A30]摶量俱是錯
從游老作  與廓侍者一再同參
弄出小家  隨龍興僧相發惡

殫千聖眼擬覔蹤由白日青天風雷雨雹

風穴沼禪師

師諱延沼餘杭劉氏子初遊講肆習止觀弃去謁鏡清清問近離甚處

自離東來

還過小江也無

大舸獨飃空小江無可濟

鏡水秦山烏飛不度且莫道聽途說

滄溟尚怯艨䑳勢列漢飛帆渡五湖清竪拂子云爭奈者箇何

者箇是什麼

果然不識

出沒卷舒與師同用

杓卜聽虗聲熟睡饒噡語

澤廣藏山理能伏豹

赦罪放愆速須出去

出去即得便去

北遊襄沔依止華嚴嚴問曰我有牧牛歌輙請闍梨和

師曰羯鼓掉鞭牛豹跳遠村梅樹觜慮都

後見南院院問師南方一棒作麼商量

作奇特商量却問此間一棒作麼商量

院橫按拄杖云棒下無生忍臨機不見師師於言下大悟出世風穴嗣南院

僧問古曲無音韻如何和得齊

木鷄啼子夜芻狗吠天明

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

有九臯難翥翼馬無千里謾追風

示眾云若是上流各有證據者略赴箇程限未證據者各自英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如爆龜紋即成兆成鈍直下便捏

郢州牧請就衙陞座云祖師心印狀似鐵牛之機去即印住住即印破只如不去不住印即是不印即是

時有盧陂長老出問某甲有鐵牛之機請師不搭印

慣釣鯨鯢澄巨浸却嗟蛙步𩥇泥沙

陂佇思師喝曰長老何不進語

陂擬議師打一拂云還記得話頭麼試舉看陂擬開口師又打一拂

牧主曰佛法與王法一般

師曰見什麼

主曰當斷不斷返招其亂師便下座

僧問如何是佛

如何不是佛

未曉玄言請師直指

家住海門東扶桑最先照

僧問有無俱無去時如何

三月懶遊花下路一家愁閉雨中門

僧問語默涉離微如何通不犯

嘗憶江南三月裏鷓鴣啼處百花香

贊曰

卯金刀  真跳竈
習天台止觀  幼泳蹄涔
究少室單傳  直趨閫奧
棒下無生忍  中南院毒苦入心
杓卜聽虗聲  抗鏡清理能伏豹
芻犬吠明木雞啼夜  調古曲音韻不成
翥翼病馬追風  話家風狼藉不少
管窺生滅處  龜紋鈍兆未分明
蠡測祖師心  鐵牛機去住難印破
近海扶桑最先照  直指事要且瞞盰
遠村梅樹觜盧都  牧牛歌難為賡和
有無俱坐斷  一家愁閉雨中門
語默涉離微  三月亂啼花下鳥

玄中玄妙中妙瀟洒浙僧更無兩箇

首山念禪師

師嗣風穴諱省念萊州狄氏子師與真園頭同上問訊穴穴問真曰作麼生是世尊不說說

真曰鵓鳩樹上啼

穴曰汝作許多癡福作麼何不體究言句却

問師師曰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

穴謂真曰汝何不看念法華下語

一日白兆楚至汝州宣化穴令師往傳語纔相見提起坐具便問展即是不展即是

兆曰自家看取師便喝

兆曰我曾親見知識來未甞輙敢恁麼造次

草賊大敗

兆曰來日若見風穴和尚待一一舉似一任一任不得忘却

師回先舉似穴穴曰今日又被儞收下一員草賊

好手不彰名

兆次日纔相見便舉前話穴曰非但昨日今日和贓捉敗因此名著

師示眾云佛法付囑國王大臣有力檀那令燈燈相續不斷大眾且道續箇什麼良久須是迦葉師兄始得

時有僧出問靈山一會何異今日

墮坑落壍

為什麼如此

如何是和尚家風曰一言截斷千江口萬仞峯前始得玄

如何是佛法大意

楚王城畔汝水東流

上堂曰若論此事實不掛一元字脚便下座

僧問如何是梵音相

驢鳴犬吠

如何是佛

新婦騎驢阿家牽

未審此語甚句中収

三玄收不得四句豈能該

此意如何曰天長地久日月齊明

上堂曰第一句下薦得堪與佛祖為師第二句薦得堪與人天為師第三句下薦得自救不了

僧問如何是徑截一路

或在山間或在樹下

從上諸聖向甚處行履

牽犁拽杷

如何是道

爐中有火無心撥處處縱橫任意遊

如何是道中人

坐看煙霞秀不與白雲齊

贊曰

戲海蒼龍  空群良馬
喫鳥喙藥  和骨換來
將止啼金  盡情拋舍
動容揚古路  被風穴掘窖深埋
好手不彰名  將白兆和贓捉敗
潑家風郎當不少  千江口萬峯前
徑截路迃回轉多  或山間或樹下
和音勃窣瞎  推靈山一會落壍墮坑
惡毒未忘懷  驅從上諸聖牽犁拽杷
驢鳴犬吠梵音相  誰敢願聞
地久天長真佛身  保未徹在

雖將三句驗天下衲僧我且問儞新婦騎驢阿家牽是阿語話

汾陽昭禪師

師諱善昭太原人俗姓俞初謁首山遇上堂出問馬祖陞堂百丈卷席意旨如何

山曰龍袖拂開全體現曰師意如何

山曰象王行處絕狐蹤師於言下大悟示眾凡一句語須具三玄門每一玄門須具三要路有照有時或先照後用或先用後照或照用同時或照用不同時或先照後用且要共儞商量或先用後照也須是箇人始得或照用同時儞又作麼生當抵或照用不同時儞又作麼生湊[A31]

示眾云汾陽有三訣衲僧難辨別更擬問如何拄杖驀頭楔

僧問如何是接初機句

汝是行脚僧

如何是辨衲僧句

西方日出卯

如何是正令行句

千里持來呈舊面

如何是定乾坤句

北俱盧洲長粳米食者無喜亦無嗔

僧問如何是賓中賓

合掌庵前問世尊

如何是賓中主

對面無儔侶

如何是主中賓

陳雲橫海上拔劒攪龍門

如何是主中主

三頭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吒撲帝鐘

僧問如何是學人著力處

嘉州打大像

如何是學人轉身處

[A32]陝府灌鐵牛

如何是學人親切處

西河弄師子

北地苦寒師罷夜參有異比丘振錫而至謂師曰會中有大士六人奈何不說法言訖陞空而去

師記以偈曰

胡僧金錫光請法到汾陽

六人成大器勸請為敷揚

贊曰

孤高絕世  靜退離倫
寶鼎芝房清廟之瑞
瑤林瓊樹滄海之珍
大象經行絕狐蹤  頓明言外旨
吹毛拔出攪龍門  誰識主中賓
發箭鋒機  三玄門擊開有照有用
立乾坤句  長粳米喫著無喜無嗔
西河弄師子大欠爪牙  道親切不親切
[A33]陝府灌鐵牛用盡氣力  要轉身難轉身
賊機關謂千聖不知  辨衲僧有三訣
鬼脚跡被胡僧破  成大器只六人
與葉縣過從  同坑無異土
逐慈明怒罵  餿飯祭閑神

電捲風旋參七十二員善知識到拖泥帶水處最苦是十智同真

葉縣省禪師

師嗣首山諱歸省冀州賈氏子師到首山山舉竹篦問曰喚作竹篦則觸不喚作竹篦則背喚作什麼

師掣竹篦拗作兩截擲地曰是什麼

山曰師便作禮僧問法海一滴蒙師指向上宗乘事若何

高祖殿前樊噲怒須知萬里絕煙塵

僧問維摩丈室不以日月為明

眉分八字

未審意旨如何

雙耳垂肩僧問如何是清淨法身

廁坑籌子

如何是毗盧主

僧排夏臘俗列耆年

如何是深深處

猫有歃血之功虎有起屍之德

莫便是也無

確搗東南磨推西北

示眾云宗師血脉或凡或聖龍樹馬鳴天堂地獄鑊湯爐炭牛頭獄卒森羅萬象日月星辰他方此界有情無情以手畫一畫俱入此宗此宗門中亦能殺人亦能活人殺人須是殺人刀活人須是活人句作麼生是殺人刀活人句道得底出來對眾道看若道不得即孤負平生

師面目嚴冷眾所敬畏天衣懷浮山遠二人至欲求住正值雪寒師將水灌且過其餘皆怒去唯二人整衣得坐至晚師到呵曰儞更不去我打儞

遠近前曰某數千里特來參和尚禪豈以一杓水潑便去若打殺也不去

師笑曰儞兩箇要參禪却去掛搭

續請遠充典座事見武庫茲不具載

贊曰

項鐵重千斤  倔強無人歒
分首山活業自支撑
將臨濟家私盡狼藉
清淨身  廁籌子倒用橫拈
觸背機  潑竹篦胡拋亂擲
高祖殿前樊噲怒  把宗風凌辱太多
維摩丈室日月明  當意旨人信不及
毗盧師法身主彊分疎  僧排夏臘俗列耆年
起屍德歃血功錯註解  碓搗東南磨推西北
黃蘗肚膓霜冷面  潑天衣凍使成氷
煉銅肝膽鐵為心  逼浮山走得上壁

沒巴鼻弄出惡情悰活人句殺人刀晴空裏轟箇霹靂

浮山圓鑒禪師

師諱法遠號圓鑒嗣葉縣鄭州人王氏子上堂云諸佛出世建立化門不離三身智眼亦如摩醯首羅三目圓伊三點何故一隻眼水泄不通緇素難辨一隻眼大地全該十方通暢一隻眼高低一顧萬類齊瞻雖然如是若是本色衲僧驀路相逢別具正眼始得所以道三世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却知有且道知有箇什麼良久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五祖演和尚遊方參師師曰子來晚吾老矣可依白雲吾雖未識見渠頌臨濟三頓棒話甚諦當演遂往見雲得旨

師接青華嚴以所授大陽衣履付之令續洞上宗偈曰

須彌立太虗日月附而轉

群峯漸倚他白雲方改變

少林風起叢曹溪洞簾捲金鳳宿龍巢宸苔豈車輾

歐陽文忠公聞師奇逸見師未有以異之因與客碁師坐旁公収碁請師因碁說法師即令撾鼓上堂曰若論此事如兩家著碁相似何謂也敵手知音當機不讓若是綴五饒三又通一路始得有一般底只解閉門作活不會奪角衝關硬節與虎口齊彰局破後徒勞逴斡所以道肥邊易得瘦肚難求思行即往往失粘心麤乃時時頭撞休誇國手謾說神仙贏局踰籌即不問且道黑白未分時一著落在甚處良久從前十九路迷悟幾多人公加嘆久之

師退休於會聖巖敘佛祖奧義作九帶若據圓極法門本具十數今此九帶[A34]已為諸人說了更有一帶還見麼若也見得分明却請出來說看說得分明許汝通前九帶圓明道眼若見不親切說不相應惟依吾語而為[A35]己解則名謗法諸人到此如何眾無語師叱去之

師少時與達觀頴薛大頭七八人入蜀見香林遠和尚於水晶宮探雲門宗旨幾遭橫逆以智得脫眾以師曉吏事故號遠錄公師晚年得資侍者甚喜之凡接人皆委資矣

贊曰

活衲僧  只一箇
口餓時將佛祖吞  脚到處把叢林攪
鳴蟄龍匣吹毛劒  威行萬國之中
出老蚌胎明月珠  光透八紘之表
指老東山奪白雲正傳之印  [A36]己不欲施於人
逼青華嚴受明安密付之衣  殃及儞過在我
神仙一局碁密排盤裏  機路上衝關
摩醯三隻眼豎亞頂門  髑髏前失照
探雲門宗旨  破草鞋蹈斷蜀山雲
苦葉縣家風  竊鑰匙擅開香積鎻
深秋簾幙千家雨  三世諸佛未許揶揄
落日樓臺一笛風  白牯狸奴討甚分曉
橫拖九帶  葛藤窠裏出頭來
休罷萬機  會聖巖中高枕臥

少時落賴贏得錄公名年老成魔引資侍者全身入草

慈明圓禪師

師諱楚圓嗣汾陽全州李氏子少為書生母賢令出家與谷泉瑘瑘等見汾陽悟旨後同大愚數輩辭陽相讓不肯為參頭陽示偈曰

天無頭吉州城畔展戈矛

將軍疋馬林下過員州城裏閙啾啾

師曰某甲何人敢當此記莂遂為首

辭去後住福嚴黃龍見師以氣自負師痛叱之舉趙州勘婆話問龍龍無對至數日方省呈頌曰

傑出叢林是趙州老婆勘破沒來由而今四海清如鏡行人莫以路為讎

仍於掌中書有字師見謂曰好則好矣中有一字不是龍遂開掌示之師印可

楊岐參次幽鳥語喃喃辭雲入亂峯時如何

師曰我行荒草裏汝又入深村

岐曰官不容針更借一問師便喝

岐曰好喝師又喝岐亦喝師連喝兩喝

師見泉大道來問曰片雲橫谷口遊人何處來泉顧視云夜來何處火燒出古人墳

師云未在更道泉作虎聲師打一坐具泉便推師就坐師作虎聲

泉曰我見七十餘員善知識今日方遇作家

時真點胸為善侍者折難自金鑾還師呵曰解夏未一月[A37]已至此破壞叢林有何忙事

真曰大事未透脫耳

師曰汝以何為佛法要切

真曰無雲生嶺上有月落波心師詬曰面皺齒豁猶作此見解

真曰願為決之

師曰汝問我

真理前話師曰無雲生嶺上有月落波心真遂契悟

師因同人至上堂曰颯颯涼風景同人訪寂寥煑茶山上水燒鼎洞中樵珍重

李二公與師為法友問答見師本傳

贊曰

未出母胎時  [A38]已具超方志
厭儒冠弃東魯書  入祖室扣西來意
隨緣放曠  千尋浪戲容吞舟之魚
大智洞明  九曲珠穿賴引絲之蟻
竄身軍伍  見汾陽於塞草叢中
勘證老婆  烹黃龍於南金爐裏
骨董箱荷斯文重寄  一縷繫千鈞
將軍馬展城畔戈矛  隻身嬰萬騎
深村荒草  與楊岐同轍不同途
野火古墳  聽谷泉自倒還自起
鷹搏嶽頂  殺氣蒸雲
虎踞霜華  腥風捲地
掃癡兒狂見解  有波心月無嶺頭雲
謝同人訪寂寥  燒洞中樵煑山上水

祖庭秋晚尋思要公侯捍城且擒下楊翰林李都尉

楊岐會禪師

師諱方會生冷氏袁州宜春人也慈明住南原時師往參依及遷石霜師俱自請作監寺明飯罷必山行師闞其出未遠即撾鼓集眾明遽還曰作什麼

師曰晚參明遂示眾叢林因號晚參

後出世纔陞座僧便出師曰漁翁未擲釣躍鱗衝浪來僧便喝

師云不信道僧撫掌歸眾

師云消得龍王多少風

僧問如何是佛

師云三脚驢子弄蹄行

莫只者便是麼

師云湖南長老

示眾罷下座九峯勤把住曰且喜得箇同參師曰同參底事作麼生

楊岐牽犁九峯拽杷

正與麼時楊岐在前九峯在前

勤擬議師拓開曰將謂同參元來不是自是名聞諸方

上堂曰楊岐乍住屋壁疎滿床盡布雪真珠縮却項暗嗟吁良久翻憶古人樹下居

慶舟峯贊師曰會如玉人治璠璵碔砆棄耳故光明盛大克世其家者蓋碧落

贊曰

神機頴悟  逸氣軒渠
問道引亂峯喃喃幽鳥
垂鈎釣衝浪鱍鱍游魚
逼慈明晚參  褰裳撾鼓
與九峯合伴  拽杷扶犂
跨三脚驢  驟步蹈象龍之頂
住單丁院  滿床撒氷雪之珠
栗棘蓬要白雲端吞吐
折脚鐺付保寧勇提持
斤削鏗鏘  擬匠石之去墁堊
鉗鎚妙密  如玉人之治璠璵

故少室單傳全歸掌握視後人不揣竊衣沽譽得不愧於師乎

黃龍南禪師

師諱慧南嗣慈明信州章氏子懷玉山受度初受泐潭印證領徒遊方以氣自負偶會雲峯悅同游西山夜話間因問泐潭所授之旨師言其要悅曰泐潭所授如藥汞銀徒可玩入煆即流矣公欲決明此事須見慈明始得師怒以枕投之悅不與語

師默計之悅師翠巖令我見明縱有所得於悅何有

黎明遂行至中路聞慈明不事事遂不往寓止福嚴賢命師掌書記俄賢卒郡守以明繼之

師曰悅令我見渠今坐此以待

明至望見心容俱肅及晚參痛叱諸方邪解師乃曰大丈夫為此事求決擇豈可置疑胸中懷香求指示

明曰書記領徒行脚有事可坐而商確令侍者進榻師固辭

明曰書記學雲門禪必善其旨如曰放洞山三頓棒合喫不合喫

師曰合喫

明色莊而言聞棒聲便言合喫從旦至暮聞鴉鳴鵲噪鐘魚鼓板之聲亦應喫棒喫棒何時當[A39]已哉師面熱[A40]汗下後乃悟旨

師住黃龍以佛手驢脚生緣勘驗學者號黃龍三關角虎慈明也人贊曰石霜角虎眼光搖百步之威

書云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之則人莫不按劒而視之

贊曰

懷玉山受經  故紙堆鑽出
塞天地壯膽氣冲冲
滿江湖匾頭名藉藉
擲枕子打雲峯悅  恠汞銀入煆即流
指胸次扣慈明圓  愧痛棒聞聲合喫
與會監寺栗棘蓬  十載同參
搭澄散聖冬瓜印  半生受屈
坐通衢而鬻物  遺簪墮珥探之意消
立三關以驗人  佛手驢脚近之魂失
奪角虎眼  光搖百步之威
奮黃龍鼻  衝起九囦之蟄

夫是之謂臨濟克世其家照古照今兮明月之珠夜光之璧

寶覺心禪師

師諱祖心嗣黃龍南雄人姓鄔氏幼習儒業年十九亡目母禱之復明出家獻詩得度初謁雪峯留三年次依黃龍四年無入處一日傾湯沃手有省而機未發

後止石霜讀傳燈至僧問多福如何是多福一叢竹福曰一莖兩莖斜僧曰不會福曰三莖四莖曲頓見二師睡手處

後龍入滅師繼住持室中多舉拳曰喚作拳頭則觸不喚作拳頭則背眾少有契者

張無盡見師有頌曰

久嚮黃龍山裏龍到來只見住山翁須知背觸拳頭外別有靈犀一點通

當時諸方莫不歎服大慧云山僧後來見得惜乎無盡[A41]已死彼云須知背觸拳頭外別有靈犀一點通若將此頌要見晦堂不亦遠乎

靈源贊云三關逆摧超玄機於鷲嶺一拳垂示露赤體於龍峯聞時富貴見後貧窮年老浩歌歸去樂從教人喚住山翁

魯直聞而笑曰無盡言靈犀一點此藞苴為虗空安耳穴靈源作贊分雪之是寫一字不著畫

山谷參師次問曰夫子道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如何谷屢說皆不許

一日偶同閑行天香滿院師問谷曰還聞桂花香乎

谷曰

師曰吾無隱乎爾谷遂有省

死心參次師舉拳頭話令參經二年方得旨然尚談辯無所抵捂師患之與語至銳處師遽曰說食豈能飽人乎

心窘乃曰某甲到此弓折箭盡望和尚慈悲指箇安樂處

師曰一塵飛而翳天一芥墮而覆地安樂處政忌上座許多骨董直須死却無量劫來偷心乃可

心趨出默坐下板會知事打行者聞杖聲忽大悟趨見師忘納一履即自謂曰天下人皆是學得底某是悟得底

師笑曰選佛得甲科何可當也

草堂參次師舉風幡話問堂逈無入處時有猫在旁師因指曰子見彼欲捕鼠乎雙目瞪視而不瞬四足踞地而不動諸根順向首尾一直舉無不中子能如是心無異緣六根自靜默然而究萬不失一堂於言下大悟

靈源參師因𨵃玄沙語倦而經行步促遺履俯取之大悟以告師師曰從緣入者永無退失

山谷曰黃龍子孫若揭日月又曰眾角雖多一麟足矣

贊曰

本色住山翁  一拳分背觸
通方眼𣤩瞎又重明
充棟書弃捐無再續
窮斷臂安心密傳之旨  赤手沃湯
透佛手驢脚嶮布之關  峻機嚙鏃
活埋山谷了  巖前桂香散邇遐
親見多福來  庭際竹莖分斜曲
塵飛天翳難掃去  閑骨董切忌礙膺
猫捕鼠巧盡拙生  窮伎倆誰能揑目
從緣入無失  殺靈源鈍鐵勝吹毛
選佛得甲科  藥死心砒霜未是毒
缺冷照午夜碧潭之月  玉斧巧修成
斷清彈陽春白雪之絃  鸞膠親接續

黃龍子孫若揭日月難以數知眾角雖多得此一麟儘足

白雲端禪師

師諱守端衡州葛氏子依茶陵郁山主剃度初見楊岐岐問曰聞汝受業師過橋喫攧有省作偈甚奇能記否

師即誦曰

我有神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鎻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岐大笑起去師愕然終夕不寐詰旦復咨之岐云子見昨日打夜狐麼

岐曰汝一籌不及渠

師大駭曰何謂

岐曰他愛人笑儞怕人咲師有省

後出世受岐衣傳于子孫示眾曰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拈拄杖云山河大地水鳥樹林情與無情盡向拄杖頭上作大師子吼演說摩訶大般若且道南嶽說箇什麼法門南嶽說洞上五位修行君臣父子各得其宜莫守寒岩異草青坐著白雲宗不妙天台說臨濟三玄三要四料揀一喝分賓主照用一時行要會箇中意日午打三更廬山出來道儞兩箇漢正在葛藤窠裏不見道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此三箇見解若上衲僧秤子秤一箇重八兩一箇重半斤一箇不直半文錢但願春風齊著力一時吹入我門來卓拄[A42]杖下座

示眾云若端的得一回汗出便向一莖草上現瓊樓玉殿若未端的得一回汗出縱有瓊樓玉殿却被一莖草蓋却作麼生得汗出去自有一雙窮相手未甞容易舞三臺

郭功甫見師問曰牛純乎

純矣師叱之甫拱而立

師曰純乎純乎南泉大溈無異此也仍贈偈曰

牛來山中水足草足

牛出山去東觸西觸

又上堂曰上大人丘乙[A43]化三千七十土爾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禮也甫有省

師頌臨濟三頓棒曰

一拳拳倒黃一踢踢翻鸚鵡洲

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

浮山聞得大喜指五祖見師祖到問南泉摩尼珠話師叱之祖領悟師令祖作磨頭人是非祖師喚祖問祖曰師掌之令退

祖曰候結筭

次日到方丈某甲有與婦人買酒肉錢剩得三百貫送還常住師大驚始信謗也

保寧二上足處凝處清參師凝為侍者師有膈氣病凝常煨蘆菔以備不時之需

師作傅大士講經因緣偈曰

大士何曾解講經誌公方便且相成

一揮案上俱無取直得梁王努眼睛

謂凝曰努底是什麼此一句乃為凝說老婆禪

凝住天柱清住太平有機辯五祖畏敬之清謂凝曰吾弟禪乃是為老和尚煨芦菔換得底叢林傳為口實

贊曰

弱冠尋師  早年住院
得處沒瘢痕  用時無汙染
勦除魔壘  袖中藏雪刃光焰焰生
勘辦衲僧  水上捺胡芦機轆轆轉
吞栗棘塞斷娘生口  懷楊岐毒恨卒難消
舉青氈還與舊主翁  知圓通客情不易遣
拋金鈎九江曲  可憐生認鱉為鯨
開飯店白雲深  放慕顧和麩糶
葛藤窠裏  斥三箇漢說南嶽天台
毛孔汗中  指一莖草現瓊樓玉殿
跨瞎驢蹈斷溪橋去  被村山主掩彩多年
叱白牛安眠露地休  喜窮官人打成一片
頌臨濟三頓棒  少遇知音
投摩尼五色珠  多逢按劒
買酒肉餘剩錢物  信演闍梨遭謗無根
煨芦菔換得底禪  使凝侍者慚惶滿面

最無端是受他人屈眴之衣致萬古叢林惡風相扇

保寧勇禪師

師諱仁勇四明竺氏子少習天竺教更衣謁雪竇竇熟視之呵曰央庠座主

師氣不平發憤下山望雪竇山大展三拜誓曰我此生行脚參禪名不過如雪竇斷不歸鄉徑往見楊岐悟旨出世保寧道播叢林果如師言

師呈雲蓋顒頌云

拈將楖栗路縱橫大地清風颯颯生

北斗柄斜輕撥轉大唐人眼直須盲

上堂云一是一二是二三是三四是四數目甚分明上下依資次依資次有何事以拄杖畫一畫大眾一時亂却六十甲子了也

立春上堂立春日打春牛一棒兩棒千頭萬頭雪花深覆辨不得頂門有眼徒悠悠拍手云囉囉哩惱亂春風卒未休

上堂風鳴條雨破塊曉來枕上鸎聲碎蝦蟇蚯蚓一時鳴妙德空生都不會都不會三箇成群四箇作隊窈窈窕窕颯颯颻颻向南北東西折得梨花李花一佩兩佩

牧童頌曰西風浩浩楚天秋索寞無人野渡頭

沙鳥晚來俱散盡鳴咿歸去倒騎牛

答陳遷秀才曰胡孫兒子最惺惺愛弄千年鬼眼睛懊惱不知能要相有時來我頂頭行

贊曰

家四明  住保寧
鬼眼睛逢人拈弄  窮伎倆到處旋呈
棒打春牛  深覆雪花難可辨
杖挑北斗  大唐人眼直須盲
曉枕上幽鳥吟殘  折梨花一佩兩佩
野渡頭沙禽散盡  聽鳴咿三聲四聲
指達磨老臊胡  著草鞋從他肚裏過
罵陳遷胡孫子  能要相來我頂𩕳行
杜撰巡官  花甲子指輪上一時亂了
央庠座主  天台教脚跟下十字縱橫
行闊步與雪竇高蹤並駕
奮空拳把楊岐破屋支撑

水銀無假阿魏無真無人過價打與會兄

真淨文禪師

師諱克文嗣黃龍關西鄭氏子師在溈山夜間誦雲門語僧問佛法如水中月是否門云清波無透路師有省

以氣自負諸方目為飽參少有嬰其鋒者聞積翠道喧宇宙徑往見之凡入室下語翠皆不許師怒發乃曰我自有悟處渠不識我語遂行至翠巖見順和尚

順問甚處來

積翠

順曰甚處人

關西

順曰汝師是誰

北塔

順聞乃哭師問其故順曰昔訥師叔久參渠不會渠說話及某參得禪欲見渠[A44]已死乃問還識新黃蘗否

順曰如何

甚好

順曰渠下得一轉語便住黃蘗佛法未夢見在

師於言下頓見積翠用處因悔欲再見不能得遂白順順曰何妨我當作書與積翠令子歸

師遂回積翠翠見便問甚處來

師曰翠巖

翠曰賴遇老僧不在

師曰甚處去

翠曰天台普請南嶽遊山

師曰某甲得恁麼自在

翠曰脚下鞋甚處得來

師曰廬山七百五十文唱得

翠曰何曾得自在

師曰何曾不自在翠駭之

兜率悅在道吾首眾一日領數衲子謁雲蓋智智與語未及數句盡知所蘊智乃笑悅求入室智問曾見洞山文和尚否

關西子沒頭腦拖一條布裙作屎臭氣有甚長處

智曰首座但向屎臭氣處參取悅從教往洞山依止未久深領要旨

佛眼辭五祖至歸宗參師後祖謂圓悟曰真淨波瀾闊弄大旗手段遠到彼未必相契未數日有書祇悟曰比到歸宗偶然漏網聞雲居清首座作晦堂真贊有曰聞時富貴見後貧窮頗疑著他及相見果契合

踰年復還祖山眾請秉拂却說心說性祖曰遠兄如此說禪也莫管他

無盡見兜率舉清素侍者末後句事逮罷相過歸宗夜話及此師輙怒曰是何嘔血禿丁脫空謾語豈可信受遂不終語無盡居荊溪覺範往見之盡與語曰惜乎真淨不知此也

範曰相公只知清素末後句及真淨真藥現前而不能覺

盡驚曰果有此耶

疑則別參盡於言下頓見師用處遂炷香望歸宗悔謝東山

一日得師提唱讀之甚喜謂圓悟曰慚愧末法中有此真善知識師遊方時與二僧偕行至谷隱薛大頭處三人同行必有一智如何是一智二僧無語師立下肩應聲便喝薛舉拳作相撲勢

師云不勞再勘薛拽杖趂出薛見石門慈照

贊曰

生緣關表  頴脫儒冠
走諸方氣常自負  窮直指心未能安
吞雲夢八九於胸中  曾無芥蔕
漲蜀江八千於舌上  儘有波瀾
問雙鞋子甚處得來  積翠南激揚機路活
拖條布裙作屎臭氣  兜率悅嗅著[A45]髑髏乾
一生弄大旗  策元勳於龍虵陣上
三關挫驢脚  馳十影於驥馬群間
末後句教無盡疑則別參  點行真藥
一轉語住黃蘗未曾夢見  打破疑團
老東山背後贊揚  逢人頻合掌
薛大頭面前遭喝  無地著慚顏
鴆毛本毒  虎體元班

妙處欲言言不及月移花影上欄干

五祖演禪師

師諱法演嗣白雲緜州鄧氏子初在成都聽講時舉西天外道立義問佛弟子云菩薩成道時神與智冥理與境會不分能證所證畢竟以何為證弟子義墮乃不鳴鐘鼓從後門出入返搭袈裟三藏至再集外道釋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道乃伏徵諸法師云冷暖固可知未審自知之理如何眾皆杜口

中有云汝欲明此須見南方明佛心宗者

師遂南來至興元經時逗留受業師聞得乃附書曰汝出醬甕復入虀瓮師遂發行至浮山理此義問山曰如來有密語迦葉不覆藏師乃釋疑山因指見白雲

師到因問摩尼珠話大悟作投機頌曰

山前一片閑田地叉手叮嚀問祖翁

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松竹引清風

雲印可之示眾云大凡參學如俊鶻打鷯兒纔洎地便飛去若有蹲坐即不堪

小參有云某十有餘年海上參尋見數人尊宿自謂了當及到浮山圓鑒會下直是開口不得後到白雲門下咬破一箇鐵酸豏直得百味具足且道豏子一句作麼生道乃云花發鷄冠媚早秋誰人能染紫絲頭有時風動頻相倚似向堦前鬪不休

聞角偈曰

幽幽寒角發孤城十里山頭漸杳冥

一種是聲無限意有堪聽有不堪聽

圓悟為侍者偶陳提刑問道師云提刑曾讀小艶詩否頻呼小玉元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刑不契

悟聞得有省師握手巡寮云我侍者參得禪了也

舉瓦鼓歌接無為泰至輸玄武處泰有省

贊曰

般若鋒  智慧炬
生緣左緜蒲許村  聽講成都大慈寺
問自知之理  塞斷義虎咽喉
究直指之心  輥入瞎驢行伍
如醬蟲入虀瓮  到熟處果難忘
似俊鶻打鷯兒  纔洎地便飛去
到白雲摵碎南泉摩尼珠
見圓鑒會得如來有密語
愛山前田地  松竹引清風
打格外鄉談  陽平撒白雨
鳥𣡶角聲傳梅引  暗損愁腸
鷄冠花紫染絲頭  錯為豏子
乞兒得席  巡寮誇侍者會禪
皓玉無瑕  磨院同婦人歌舞
鐵酸豏百味完全  一任活衲僧吞吐
到頭誰解知甜苦

圓悟勤禪師

師諱克勤嗣東山彭州駱氏子初聽講成都范蜀公作詩勸令行脚有云成都本是繁華國打住只因花酒惑遂出蜀依參東山無入處與佛鑑辭去

山曰汝到浙中被熱病打方憶我在

師至金山大病鑑在定慧亦病作書相約病愈復歸東山前後悟旨師一日同懃遠侍東山夜坐欲歸月黑山令各下一轉語

懃曰彩鳳舞丹霄

遠曰鐵虵橫古路

師曰看脚下

山曰滅吾宗者克勤耳

師後歸住昭覺聞南堂還俗師憶之聞人言在城中賣香師令童子到彼買香待他將度香便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看他有何言句即記歸

童依教到彼便問堂舉香云者一包香只賣五文童回舉似師師云者漢只在遂親勸再為僧師舉住大隋繼住昭覺

大慈參次師一日上堂舉雲門諸佛出身處東山水上行話拈云我即不然忽有人問如何是諸佛出身處即向他道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慧有省後作首座秉拂

次日一村僧上問昨夜首座提唱如何師以指夾鼻一下來鼓眾大笑

慧即上方丈辭去師云首座昨夜三世諸佛被汝罵六代祖師被汝罵我只輕夾鼻儞便去不得慧不覺汗下

師在夾山拈雪竇語號碧巖集三國誌曰生子當如孫仲謀景升諸郎豚犬耳

金鴨者師乃於小玉聲發明頌石蟬乃師示寂之時葬于錦江

贊曰

食牛氣宇  翹精神
范蜀公勸離濯錦繁華國
老東山詛作江南[1]熟病人
小玉聲中  認驢鞍橋做阿爺下頷
薰風句裏  捉鼠黏兒當自[A46]己家親
教童子買香  挽靜南堂珠還合浦
舉青林搬土  放遠佛眼劒躍龍津
提唱碧巖  拖泥帶水
作興昭覺  戛玉鏗金
看脚下  [A47]已受滅宗之記
夾鼻頭  寧無䑛犢之心
金鴨香消  醉扶歸笙歌叢裏
石蟬花發  笑經行錦繡江濵

天祐斯文生孫仲謀於臨濟十一世縱景升諸郎龍馳虎驟難尾於芳塵

南堂靜禪師

師諱元靜嗣五祖閬州人姓趙氏師在祖塔祖舉即心即佛睦州擔板南泉斬貓趙州狗子話編辟之所對了無滯礙又舉子胡狗話答稍遲山遽轉面曰不是

師曰不是却如何

山曰此不是和前面都不是

師曰望和尚慈悲指示

山曰看他道子胡一隻狗上取人頭下取人脚入門者好看纔見僧入便云看狗汝向子胡道看狗處下得一轉語教子胡結舌老僧鉗口便是了當處

師嗜喫雞眾惡之山知一日入室師藏鷄於袖中山舉話詰之師袖出雞作啼聲山乃笑師住大隋舊有龍居方丈寢室累代不敢近師至欲臥主首白師不顧竟去臥見龍臥床上師以手推曰老畜生留老僧半榻就臥及醒龍不見從此不來矣葉縣有一法嗣住漢州方水作偈示眾曰

方水潭中鱉鼻虵擬心相向便揄揶

誰人拔得蛇頭出二百年無人下語

師舉三句了著語云方水潭中鱉鼻虵

僧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

活捉魔王鼻孔穿

如何是人境俱不奪

白日騎牛穿市過

愚丘靜參次師舉香嚴枯木龍吟話往返徵詰靜悟師曰莫守寒巖異草青坐却白雲宗不妙

靜曰直須揮劒若不揮劍漁父栖巢

師矍然曰者小廝兒珍重便行

回石頭世為石匠不識字慕出家求人口授法華默誦之投師供洒掃一日令取石回手執鎚擊石而誦經不輟師謂曰今日硿磕明日硿磕生死到來作麼折合[A48]愕然釋其器禮拜求究竟法因隨至方丈令罷誦經看趙州勘婆話

回久之鑿石石堅盡力一鎚瞥見火光有悟呈頌曰

用盡工夫渾無巴鼻

火光迸散元在者裏師曰子徹矣

復呈頌曰

三軍不動旗閃爍老婆正是魔王脚趙州無柄鐵掃帚掃盡煙塵風颯颯

師頷之遂為僧後出世嗣師

縉雲先生作石頭語錄序有云五祖晚得南堂糙暴生獰凌跨勤遠天遒地窄投老大隋回石頭以運鎚攻石之手仰擊堅高出力既麤一鎚便透晚坐釣魚山中乖崖峭壁十倍其師狼毒砒霜不容下口師超放不群故東山創南堂以居之因此得名

贊曰

出格野盤僧  天生沒意智
活捉魔王鼻孔穿  故將百丈叢林廢
反目睨母  陰風如猛虎出林
村氣逼人  白日騎黃牛入市
方水虵拔頭不出  用盡力無計可施
子胡狗出語較遲  和前面一齊不是
栴檀雜牛糞  者包香只賣五文
峭壁與乖崖  看廝兒略呈小伎
煮雞噇  滿口腥臊
伴龍眠  通身泥水
一鈎冷掛松稍月  暢樺林峯幾許襟懷
教陣香飄花信風  宴牡丹屏甚生標致
橫揮寶劒  靜愚丘電影翻空
颺下鐵鎚  回石頭金聲擲地

聖凡情盡佛眼覔無蹤恠不得蒲許鄧師翁別起一寮安置

佛鑒懃禪師

師諱慧懃嗣五祖舒州汪氏子初參五祖每以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味之有省以祖不印可辭去

後再歸值祖上堂一僧出問僧問趙州如何是和尚家風州曰老僧耳聾何不高聲問僧再問州曰儞問我家風我却識儞家風了也師乃大悟即上方丈求印可

祖曰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師禮拜祖令掌翰墨

師與圓悟語次舉仰山鎮海明珠因緣至無理可伸處悟徵曰既云収得洎索此珠又道無言可對無理可伸師不能答

次日忽省謂悟曰東寺只索一顆仰山傾出一栲栳悟深肯之

初住太平次住鍾山上堂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桃花紅李花白誰道融融只一色燕子語黃鸎鳴誰道關關只一聲不透祖師關棙子錯認山河作眼睛

僧問聞和尚親見五祖是否師云鐵牛齧碎黃金草

祖忌上堂去年今日時紅爐片雪飛今日去年時曹娥讀夜末後一句子佛眼莫能窺白蓮峯頂上紅日遶須彌鳥喙珊瑚樹鯨吞麗水犀太平基業在千古襲楊岐

頌達磨見梁王因緣曰

始鳴阿閣一聲鐘日午蒼龍睡正濃

再擊鳳凰臺上鼓夜半祥鸞未飛舞

帝基鞏固如盤石胡僧枉費平生力

回首少林歸去來落花滿地春狼藉

頌定上座參臨濟因緣曰

掣雷之機遇趙州為人須到結交頭

掌中擎出香山子直上高高十二樓

贊曰

淮甸雲深  龍眠山小
麟鳳子脫殻出來  山川秀盡情奪了
胸中戈甲森萬騎  氣肅秋風
舌底笙篁調五音  語如春鳥
煑蘇臺九旬藥  恨殺東山
鳴阿閣一聲鐘  迷逢達磨
森羅影裏  潑家風幾曾識得來
聲色堆頭  祖師關何甞透得過
單明末後句  海鯨吞麗水之犀
親見先師來  鐵牛齧黃金之草
為人須切  香山子看趙州擎上幾層樓
見義勇為  鎮海珠代仰山傾出一栲栳
室中機峻人難湊  雲臺將盡被生擒
筆底耕深我自豐  翰苑人專工摛藻

碧油幢下坐建太平基到鍾山梁寶公握手呵呵大咲

佛眼遠禪師

師諱清遠嗣五祖邛州李氏子幼為書生在祖會下常以氣自負每問祖祖輙曰我不會我不如儞又曰儞自會得好

久無所入乃問曰和尚門牆高峻某甲不能入座下誰可親近乞指示

祖曰元禮首座見處與我一般師即扣之

時寒禮方近火師陳所求禮即引師耳行且語曰我不會我不如儞儞自會得好

師曰願求開發而乃相戲豈可為人法耶

禮曰儞若悟去方知今日曲折

師慚急歸知客寮夜坐沈吟間覺寒撥火大悟頓見二老用處乃曰深深撥有些子生平事只如此遂點燈讀傳燈至破竈墮因緣洞符所證頌曰

忉忉幽鳥啼披衣終夜坐

撥火悟平生窮神歸破墮

事皎人自迷曲談誰能和

念之永不忘門開少人過

圓悟聞師悟旨五更扣門師遂舉所得悟云只如青林搬土話道鐵輪天子寰中勑知客作麼生會

師曰帝釋宮中放赦書

悟曰且喜兄有活人句

後雪堂頭曰

我不會兮不如儞堪笑千花生碓觜

善財謾向百城遊何曾蹈著自家底

佛鑑頌文殊普賢起佛見法見因緣曰

彩雲影裏仙人現手把紅羅扇遮面

急須著眼看仙人莫看仙人手中扇

師聞甚喜悟曰此頌一切處用得

住龍門時一僧被虵咬室中舉云既是龍門僧因甚被蛇咬眾下語皆不契

高庵悟云果然現大人相師頷之

圓悟在昭覺聞得乃歎曰龍門有此子東山之道未寂寥也

師有三自省傳於世

贊曰

默而神  語而當
天生骨有靈  聖養胎無恙
業窮東魯  忝曾就孔夫子受經
旨覔西來  苦甞被老東山無狀
會不會急歸打坐  撥火覔浮漚
到未到普請喫茶  晴甌翻雪浪
仙人手裏紅羅扇  喜佛鑑要看底著眼宜親
帝釋宮中宣赦書  勑青林必死人盡情踈放
龍門萬仞  晴空轟燒尾之雷
邛水千尋  截流產噴香之象
碓生花  許雪堂引善財遊
虵咬僧  聽高庵現大人相

說心說性不用管他寫三自省一篇為萬古叢林參禪底榜樣

大慧杲禪師

師諱宗杲嗣圓悟宣州奚氏子初參湛堂為侍者堂病革師曰和尚此疾若不起某甲去依附誰

堂曰勤巴子甚好我雖不識渠子若見之必能了大事

後往見悟得旨師為堂見無盡求塔銘龍安照書為紹介見盡有云金剛眼睛在相公筆頭上

盡曰恁麼則某與他點出光明令照天照地去也

師進前揖曰先師多幸謝相公塔銘盡大笑

師在徑山因頌曰

神臂弓一發透過千重甲

衲僧門下看當甚臭皮襪

時朝廷方作神臂弓秦相以師與張九成竊議大師兼以譏諷朝廷遂竄衡州次梅州前後十七年放還再住徑山自梅州返至福州張參政以洋嶼延之一夏打發十三人龜山光為首

趙巨濟參次謂曰老僧去後若有別人教儞禪云者箇公案如何參那箇因緣如何會便舀熱屎潑將去記取

師聞應庵金輪提唱甚喜乃曰楊岐正脉在此老矣遂將正傳衣并頌寄之曰坐斷金輪第一峯千妖百恠盡潛蹤年來又得真消息報道楊岐正脉通

贊曰

花木瓜  包家虎
狐狸屏跡陰木生風
雪霜憑凌春陽煦嫗
金剛眼睛筆頭點出  因龍安靠倒無盡翁
薰風殿閣句下活埋  恨湛堂指見勤巴子
掀翻烏石嶺  黑竹篦亂揎胡揮
撥亂五峯雲  折拄杖東撑西拄
雲門揭示  誑謼閭閻
悅老重來  欺瞞佛祖
如猛將會相殺  奪賊馬騎便行
有別人教儞禪  舀熱屎潑將去
貶竄衡梅十七載  臭皮襪香透梵天
伸冤洋嶼十三人  塗毒鼓聲喧寰宇

不將佛法當人情把楊岐正傳衣分付金輪華姪處法王法令合如此

虎丘隆禪師

師諱紹隆嗣圓悟和州人也初見長蘆信得其大略有傳圓悟語至者師閱之嘆曰想酢生液雖未澆腸沃胃且使人發快第恨未聆謦欬耳遂去見悟

一日入室悟問曰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舉拳云還見麼

頭上安頭師脫然契悟

悟叱曰見箇什麼

竹密不妨流水過悟肯之

後為藏主人曰隆藏主柔易若此何能為

悟曰睡虎也

上堂曰凡有展托盡落今時不展不托墮坑落塹直饒風吹不入雨打不著點檢將來自救不了豈不見道直似寒潭月影靜夜鐘聲隨扣擊以無虧觸波瀾而不散此猶是生死岸頭事拈拄杖畫一畫畫斷生法師多年葛藤點頭石不覺撫掌大笑且道笑箇什麼腦後見腮莫與往來

上堂曰目前無法萬象森然意在目前突出難辨不是目前法觸處逢渠非耳目之所到不離見聞覺知雖然如是也須蹈著向上關棙子始得所以道羅籠不肯住呼喚不回頭佛祖不安排至今無處所如是則不勞[A49]斂念樓閣門開寸步不移百城俱到驀拈拄杖畫云路逢死虵莫打殺無底籃子盛將歸

僧問如何是大道真源

和泥合水

便恁麼去時如何

截斷草鞋跟

有云慕道如渴驥奔泉應機似怒猊抉石

有云醯雞處甕中自得其樂費長房每見一先生懸壺於肆上長房謁之遂同入壺中乃真神仙境也

贊曰

襟懷秋冷  笑語春溫
垂棘璧櫝藏待價
走盤珠影落無痕
慕少室密傳心  渴驥驟奔岩下水
味碧巖無義語  醯雞自樂甕中天
路長蹈斷草鞋跟  源尋大道
竹密不妨流水過  見豎麤拳
拈起麤糲䔧  點頭石咲葛藤畫斷
演出一大藏  瞌睡虎被貫索縈纏
深池劒氣冷含霜  斬癡頑橫磨石上
古洞桃花紅簇錦  與嬌兒話別風前
路逢死虵  無底籃盛歸何用
春暄百鳥  曲闌干[A50]徙倚無言
東山龍鳳  臨濟兒孫

玉壺塵不染別是一乾坤

應庵華禪師

師諱曇華嗣虎丘蘄州江氏子初參方遇首座入室師近前座云來作什麼

師云取首座頭

座云後生年少作者般語話嘔血去在

師云某甲不嘔血首座嘔血去在座後果如師言

師在水南遂處作侍者入室次南捉住云侍者待與汝商量箇公案

師曰盡大地是箇公案商量箇什麼南機鈍師拂袖而去

後見虎丘作維那欲命充首座時座下多悟會中有耆宿言師後生師聞作偈曰

江上青山殊未老屋頭春色放教遲

人言洞裏桃花嫰未必人間有此枝

遂去後示眾云三十三州七十僧驢腮馬頷得人憎諸方若具羅籠手今日無因到淨明

上堂五百力士揭石義萬仞崖前撒手行十方世界一團鐵虗空背上白毛生直饒拈却膩脂帽子脫却尳臭布衫向報恩門下正好喫棒何故半夜起來屈膝坐毛頭星現衲僧前

上堂若作一句商量喫粥喫飯阿誰不會不作一句商量屎坑裏蟲子笑殺闍梨驀拈拄杖云拄杖子罪犯彌天貶向二鐵圍山且道薦福還有過也無卓一下遲一刻

僧問昔有僧問雲門如何是清淨法身門云花藥欄此意如何

深沙努眼睛

僧問只者是埋沒自[A51]只者不是辜負先聖去此二途和泥合水處請師道

玉筯撑虎口

僧問呈橈舞棹即不問且道婆娑手中兒子甚處得來巖頭扣船舷三下未審意旨如何

焦磚打著連底凍

當時若問和尚如何對他

一棒打殺

者老和尚大似買帽相頭去也曰儞向甚處見巖頭

杜撰禪和

婆生七子六箇不遇知音只者一箇也不消得便拋向水中又且如何

少賣弄

巖頭不覺吐舌意作麼生

樂則同懽

僧提起坐具云但識取者箇

放下著

南書記在師會中頌狗子話曰

狗子無佛性羅睺星入命不是打殺人被人打殺定

師肯之虎丘忌拈香云平生沒興撞著者無意智老和尚做盡伎倆湊泊不得從此卸却干戈隨分著衣喫飯二十年來坐曲录木懸羊頭賣狗肉知他有甚憑據雖然一年一度燒香日千古令人恨轉深

贊曰

蘄陽人  鬼怕見
虗空背生出白毛  古墓中深藏暗箭
斫取頭去  與首座熱血相噴
拂袖便行  笑水南機思遲鈍
拋孩兒漢陽渡  樂則同歡
貶拄杖鐵圍山  過應難免
拈折玉筯  彊把巖前虎口撑
題落韻詩  謾云洞裏桃花嫰
夜叉心菩薩面  說南書記劒刃上行
正法眼破沙盆  引傑侍者草窠裏輥
七十僧驢腮馬頷  薄諸方不具手羅籠
二十載狗肉羊頭  憶先師便吞齦發恨
通楊岐正脉  金輪峯影落千江
繼宏智芳塵  狎鷗池光生八面

超宗異目誠不負佛日品題致後生源深而流遠

卍庵顏禪師

師諱道顏嗣大慧東川鮑氏子久參圓悟在金山因一渦風亂令僧自殺以智不死虜去後方得脫悟歸寂復依大慧首眾徑山無著未為僧慧舘方丈師常叱之慧曰彼雖婦人大有長處師不諾

慧抑令相見師不獲[A52]通報著曰首座作佛法相見世法相見

座云佛法相見

著云却去左右請師入

師至帳前見著寸絲不掛仰臥於床師指曰者裏是什麼去處

著曰三世諸佛六代祖師天下老和尚皆從此中出

師曰還許老僧入否

著曰者裏不度驢度馬師無語

著曰與首座相見了也遂轉身師懡㦬而出

慧曰却不是老畜生無見識也師有愧

慧入室舉南泉住庵上山作務一僧至令做飯喫因緣師云瑚枕上兩而淚半是思君半恨君

慧令侍者収牌曰只者一轉語報佛恩足矣

初住東林後歸鄉住雲頂僧問如何是佛

誌公和尚

如何是法

黃絹幼婦外孫韲臼如何是僧

釣魚船上謝三郎

示眾有曰筯籠不亂攙匙老鼠不咬甑箅

韓子蒼與師避𡨥詩云

昔與二子居明心避賊夜走南山陰

天寒更蹈沮洳徑月黑錯到楊梅林

涉險登危四三里少復前行過溪水

平明乞火野人家十日深藏巖穴裏

閩俱嘆我裝賷空蜀僧轉墮妖氛中

人言性命脫針孔忱憂傷人衰疾同

春風酣酣柳邊寺相對夢中論夢事

莫嫌薄飯一莖韲郡國而今無鼓鼙

贊曰

麟龍頭角  弓冶箕裘
項鐵三百斤  逸群倔強
額黥數點墨  出格風流
圓悟室彩𦘕[A53]已成  只欠一回點眼
浮玉山見機而作  不消三搭回頭
錦繡帷前一斷魂  返遭婦人之毒手
珊瑚枕上兩行淚  難逃菴主之機籌
出語無稽  誇老鼠不咬甑箅
臨機奔軼  騎駿馬直撞烟樓
蹈斷虎溪橋  斥遠法師活埋蓮社
行窮蠻瘴路  隨杲風子遠竄梅州
掃蕩祲氛社稷一戎衣  凌烟勛業
揮戈佛日風塵三尺劒  借筯機謀
沮洳徑楊梅林  早憶南山避𡨥
牛頭山雲頂寺  晚思西蜀歸休

若更問老漢為僧端的謝三郎未必在漁舟

懶庵需禪師

師諱鼎需嗣大慧福州林氏子本習儒業因入寺見遺教經看數版有省欲出家母以親迎近難之師曰夭桃紅杏一時分付春風翠竹黃花此去永為伴侶辭親祝髮一錫湖湘徧參名宿心無所緣身無所依結菴於羌峯絕頂

後見大慧一日問曰內不放出外不放人正恁麼時如何師擬開口慧拈竹篦劈脊連打三下師大悟

慧印以偈曰

頂門豎亞摩醯眼肘後斜懸奪命符

瞎却眼卸却符趙州東壁挂葫蘆

上堂懶翁懶中懶最懶懶說禪亦不重自[A54]亦不重先賢又誰管儞地又誰管儞天物外逍遙無箇事日高三丈猶更眠

上堂句中意意中句須彌聳于巨川句剗意意剗句烈士發乎狂矢任侍牙如劒樹口似血盆徒逞詞鋒虗張意氣所以淨名杜口早涉繁詞摩竭掩關[A55]已揚家醜自餘瓦棺老漢巖頭大師向羌峯頂上拏風鼓浪翫弄神變脚跟下好與三十棒且道過在什麼處良久機關不是韓光作莫把胸襟當等閑

至節上堂二十五日[A56]已前群陰消伏泥龍閉戶二十五日[A57]已後一陽來復鐵樹開花正當二十五日塵中酔客騎驢騎馬前街後街相慶賀物外閑人衲帔蒙頭圍爐打坐風蕭蕭雨蕭蕭冷湫湫誰管儞張先生季道士胡達磨

木菴參次師舉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因緣不得向良久處會隨後喝

菴作禮曰不因今日事爭奈目前機師印之

送分菴主偈曰

江頭風急浪花飛南北相逢不展眉

獨有分禪英俊手等閑奪得錦標歸

贊曰

鐵硯磨穿  心猶奔競
杜文章久爾隨邪  遺教經驀然打正
春風一度桃杏花  分付[A58]已周
紅日三竿煙雲枕  撼搖不醒
內不放出外不放入  喫竹篦於洋嶼菴頭
身無所依心無所緣  結茅庵於羌峯頂上
盲人摸地  頂門眼𣤩瞎摩醯
邪鬼貼身  肘後符難為奪命
須彌聳川烈士發矢  剗意句浪得其名
泥龍閉戶鐵樹開花  筭陰陽從來不定
奪得錦標去  從分禪𦿆拾花針
喪盡目前機  引木菴良馬窺鞭影

蒙頭打坐徧界覔無蹤全不思胡達磨李道士張先生無人管領

密庵傑禪師

師諱咸傑嗣應菴福州鄭氏子母夢廬山僧入屋而生下髮徧扣諸方後見應菴菴室中問如何是正法眼

破沙盆菴肯之

未幾辭省親菴以偈送曰

大徹投機句當陽廓頂門

相從今四載徵詰洞無痕

雖未付鉢袋氣宇吞乾坤

却把正法眼喚作破沙盆

此行將省覲切忌便跺跟

吾有末後著待歸要汝遵

上堂世尊不說說拗曲作直迦葉不聞聞望空啟告馬祖即心即佛懸羊頭賣狗肉趙州勘菴主貴買賤賣分文不直只如文殊是七佛之師因甚出女子定不得天河月暈魚生子槲葉風微鹿養茸

上堂舉婆燒菴話拈云者公案叢林中少有拈提者傑上座裂破面門不免納敗缺一上也要諸方點撿乃召大眾云者婆子洞房深穩水泄不通向枯木上糝花中發𦦨箇僧孤身逈逈慣入洪波等閑坐斷潑天潮到底身無涓滴水子細撿點將來敲枷打鎖即不無若是佛法未夢見在烏巨恁麼提唱畢竟意在何處良久一把柳𮈔収不得和煙搭在玉闌干

師接松源破菴出世烏巨終于天童

贊曰

枳林生錦茘  榕樹出旃檀
廬山僧夢見  何面目
蠱毒水沾著  爛心肝
向上路與千聖共行  入泥犂獄慚愧慚愧
破沙盆準分文不直  換正法眼大難大難
拈女出定髣髴楊州  鹿養茸微風生從槲葉
判婆燒菴依俙越國  柳垂𮈔和煙搭在欄干
喝松源兩耳聾  錦包特石
殺破庵全心死  鐵褁泥團
做冷泉百日主人  勝郭汾陽中書之考
屹鄞江中流砥柱  回覺隰州既倒之瀾

大徹投機廓頂門初無奇特信知道江南兩浙秋熱春寒

臨濟至此十四世共二十六人

五家正宗贊卷第二


校注

[0585001] 科疑料 [0585002] 遣疑遺 [0594001] 熟疑熱
[A1] 蘗【CB】蘖【卍續】
[A2] 蘗【CB】蘖【卍續】
[A3] 蘗【CB】蘖【卍續】
[A4] 蘗【CB】蘖【卍續】
[A5] 蘗【CB】蘖【卍續】
[A6] 蘗【CB】蘖【卍續】
[A7] 蘗【CB】蘖【卍續】
[A8] 蘗【CB】蘖【卍續】
[A9] 蘗【CB】蘖【卍續】
[A10] 蘗【CB】蘖【卍續】
[A11] 蘗【CB】蘖【卍續】
[A12] 蘗【CB】蘖【卍續】
[A13] 蘗【CB】蘖【卍續】
[A14] 蘗【CB】蘖【卍續】
[A15] 蘗【CB】蘖【卍續】
[A16] 蘗【CB】蘖【卍續】
[A17] 蘗【CB】蘖【卍續】
[A18] 拄杖【CB】柱丈【卍續】
[A19] 杖【CB】丈【卍續】
[A20] 蘗【CB】蘖【卍續】
[A21] 已【CB】巳【卍續】
[A22] 已【CB】巳【卍續】
[A23] 啄【CB】【卍續】
[A24] 啄【CB】【卍續】
[A25] 啄【CB】【卍續】
[A26] 啄【CB】【卍續】
[A27] 啄【CB】【卍續】
[A28] 啄【CB】【卍續】
[A29] 蘗【CB】蘖【卍續】
[A30] 摶【CB】搏【卍續】
[A31] 泊【CB】洎【卍續】(cf. T48n2006_p0304b29)
[A32] 陝【CB】陜【卍續】
[A33] 陝【CB】陜【卍續】
[A34] 已【CB】巳【卍續】
[A35] 己【CB】巳【卍續】
[A36] 己【CB】巳【卍續】
[A37] 已【CB】巳【卍續】
[A38] 已【CB】巳【卍續】
[A39] 已【CB】巳【卍續】
[A40] 汗【CB】汙【卍續】
[A41] 已【CB】巳【卍續】
[A42] 杖【CB】丈【卍續】
[A43] 己【CB】巳【卍續】
[A44] 已【CB】巳【卍續】
[A45] 髑髏【CB】髏髑【卍續】
[A46] 己【CB】巳【卍續】
[A47] 已【CB】巳【卍續】
[A48] 愕【CB】[打-丁+咢]【卍續】
[A49] 斂【CB】歛【卍續】
[A50] 徙【CB】徒【卍續】
[A51] 己【CB】巳【卍續】
[A52] 已【CB】巳【卍續】
[A53] 已【CB】巳【卍續】
[A54] 己【CB】巳【卍續】
[A55] 已【CB】巳【卍續】
[A56] 已【CB】巳【卍續】
[A57] 已【CB】巳【卍續】
[A58] 已【CB】巳【卍續】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