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老人夢遊集卷第五十三
[1]憨山老人自序年譜實錄上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
予姓蔡氏。父彥高。母洪氏。生平愛奉觀音大士。初夢大士。𢹂童子入門。母接而抱之。遂有娠。及誕。白衣重胞。是年十月己亥。十二日丙申。己丑時生也。
二十六年丁未。
予周歲。風疾作幾死。母禱大士。遂許捨出家。寄名於邑之長壽寺。遂易乳名和尚。
二十七年戊申。
予三歲常獨坐。不喜與兒戲。祖父常謂曰。此兒如木樁。
二十八年己酉。
二十九年庚戌。
三十年辛亥。
三十一年壬子。
予年七歲。叔父鍾愛之。父母送予入社學。一日叔父死。停於牀。予歸。母紿之曰。汝叔睡。可呼起。乃呼數聲。嬸母感痛。乃哭曰。天耶。那裏去也。予愕然疑之。問母曰。叔身在此。又往何處耶。母曰。汝叔死矣。予曰。死向甚麼處去。遂切疑之。未幾。次嬸母舉一子。母往視。予隨之。見嬰兒如許大。乃問母曰。此兒從何得入嬸母腹中耶。母拍一掌云。癡子。你從何入你娘腹中耶。又切疑之。由是死去生來之疑。不能解於懷矣。
三十二年癸丑。
予八歲讀書。寄食於隔河之親家。母誡不許回。但經月。歸一次。一日回。戀母不肯去。母怒鞭之。趕於河邊。不肯登舟。母怒。提頂髻拋於河中。不顧而回。於時祖母見之。急呼救起。送至家。母曰。此不才兒。不渰殺留之何為。又打逐。略無留念。予是時。私謂母心狠。自是不思家。母常隔河流淚。祖母罵之。母曰。固當絕其愛。乃能讀書耳。
三十三年甲寅。
予九歲。讀書於寺中。聞僧念觀音經。能救世間苦。心大喜。因問僧求其本。潛讀之。即能誦。母奉觀音大士。每燒香禮拜。予必隨之。一日謂母曰。觀音菩薩。有經一卷。母曰。不知也。予即為母誦一過。母大喜曰。汝何從得此耶。誦經聲。亦似老和尚。
三十四年乙卯。
予十歲。母督課甚嚴。苦之。因問母曰。讀書何為。母曰。做官。予曰。做何等官。母曰。從小做起。有能可至宰相。予曰。做了宰相却何如。母曰。罷。予曰可惜一生辛苦。到頭罷了。做他何用。我想只該做箇不罷的。母曰。似你不才子。只可做箇挂搭僧耳。予曰。何為挂搭僧。有甚好處。母曰。僧是佛弟子。行徧天下。自由自在。隨處有供。予曰。做這箇恰好。母曰。只恐。汝無此福耳。予曰。何以要福。母曰。世上做狀元常有。出家做佛祖。豈常有耶。予曰。我有此福。恐母不能捨耳。母曰。汝若有此福。我即能捨。私識之。
三十五年丙辰。
予十一歲。偶見行脚僧數人。肩擔瓢笠而來。予問母此何人耶。母曰。搭搭僧也。予私喜。視之。僧至。放擔倚樹。乃問訊化齋。母曰請坐。急烹茶。具齋飯。甚恭敬。食罷。眾僧起。即荷擔。隻手一舉。母急避之。曰。勿謝。僧徑去。予曰。僧何無禮。飯齋不謝。母曰。謝則無福矣。予私曰。是僧之所以高也。切念之。遂發出家之志。苦無方便路耳。
三十六年丁巳。
予年十二。讀書通文義。鄉族咸愛重之。居常不樂俗。父為定親。立止之。一日。聞京僧言。報恩西林大和尚。有大德。予心即欲往從之。白父。父不聽。白母。母曰。養子從其志。第聽其成就耳。乃送之。是歲。十月至寺。太師翁。一見喜曰。此兒骨氣不凡。若為一俗僧。可惜也。我第延師教讀書。看其成就何如。時無極大師。初開講於寺之三藏殿。祖翁𢹂往謁。適趙大洲在。一見喜曰。此兒當為人天師也。乃撫之問曰。汝愛做官。要作佛。予應聲曰。要作佛。趙公曰。此兒不可輕視。當善教之。及聽講。雖不知言何事。然心憤憤。若有知而不能達者。時雪浪恩兄。長予一歲。先一年。依大師出家。見予相視而嘻。時人以為同胞云。江南開講佛法。自無極大師始。少年入佛法者。自雪浪始。
三十七年戊午。
予十三歲。初太師祖擇諸孫有學行者。俊公。為予師。先授法華經。四月成誦。
三十八年己未。
予年十四。流通諸經。皆能誦。太師翁曰。此兒可教。不可誤之也。遂延師能文者教之。
三十九年庚申。
予年十五。太師翁。乃請先生。教習舉子業。初即試其可教。乃令四書一齊讀。是年多病。
四十年辛酉。
予年十六。是歲四書完。背之。首尾不遺一字。
四十一年壬戌。
予年十七。是歲講四書。讀易。并時藝。及古文辭詩賦。即能詩述文。一時童子。推無過者。
四十二年癸亥。
予年十八。時督學使者。專講道學。以童生為謌童。動隨數十。逐隊而謌。亦有因之而倖進者。予大恥之。遂欲棄所業。是歲以病。辭不入館。
四十三年甲子。
予年十九。同會諸友。皆取捷。有勸予往試者。時雲谷大師。正法眼也。住栖霞山中。太師翁久供養。往來必欵留旬月。予執侍甚勤。適雲大師出山。聞有勸予之言。恐有去意。大師力開示出世參禪。悟明心地之妙。歷數傳燈諸祖及高僧傳。命予取看。予檢書笥。得中峰廣錄。讀之未終軸。乃大快。歎曰。此予心之所悅也。遂決志做出世事。即請祖翁披剃。盡焚棄所習。專意參究一事。未得其要。乃專心念佛。日夜不斷。未幾。一夕夢中見阿彌陀佛。現身立於空中。當日落處。覩其面目光相。了了分明。予接足禮。哀戀無[A1]已。復願見觀音勢至二菩薩。即現半身。自此時時三聖。炳然在目。自信修行可辦也。是年冬。本寺禪堂。建道場。請無極大師。講華嚴玄談。予即從受具戒。隨聽講至十玄門。海印森羅常住處。恍然了悟。法界圓融無盡之旨。切慕清涼之為人。因自命其字曰。澄印。請正。大師曰。汝志入此法門耶。因見清涼山有冬積堅氷。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號清涼之語。自此行住氷雪之境。居然在目。矢志願住其中。凡事無一可心者。離世之念。無刻忘之矣。
四十四年乙丑。
予年二十。是歲。正月十六日。太師翁入寂。師翁於前年除日。畢集諸眷屬。曰。吾年八十有三。旦暮行矣。我度弟子八十餘人。無一持我業者。乃撫予背曰。此子我望其成人。今不能矣。是雖年幼。有老成之見。我死後。房門大小事。皆取決之。勿以小而易之也。眾唏噓受命。新歲七日。師翁具衣徧巡寮。各辭別。眾咸訝之。又三日。即屬後事。示微疾。舉藥不肯進。乃曰。吾行矣。藥奚為。乃集眾念佛五晝夜。手提念珠。予擁於懷。端然而逝。以師翁生平。持金剛經。臨終亦不輟也。太師翁為報恩官住。三十年。居方丈。及入滅。至三月十八日。而方丈火。眾皆歎異。是年冬十月。雲谷大師。建禪期於天界。集海內名德五十三人。開坐禪法門。大師極力扳予往從。少師翁聽之。乃得預會。初不知用心之訣。甚苦之。乃拈香請益。大師開示。審實念佛公案。從此參究。一念不移。三月之內。如在夢中。了不見有大眾。亦不知有日用事。一眾皆以予為有志。初不數日。以用心太急。忽發背疽。紅腫甚巨。大師甚難之。予搭袈裟。哀切懇禱於韋䭾前曰。此必冤業索命債耳。願誦華嚴經十部。告假三月以完禪期。後當償之。至後夜。倦極。上禪牀。則熟睡。開靜亦不知。及起。則忘之矣。天明。大師問恙何如。予曰。無恙也。及視之。[A2]已平復矣。一眾驚歎。是故得完一期。及出。亦如未離禪座時。即行市中。如不見一人。時皆以為異。江南從來不知禪。而開創禪道。自雲谷大師始。少年僧之習禪者。獨予一人。時寺僧服飾皆從俗。多豔色。予盡棄所習衣服。獨覓一衲被之。見者以為怪。
四十五年丙寅。
予年二十一。自禪期出。是年二月十八日午時。大雨如傾盆。忽大雷自塔而下。火發於塔殿。不移時大殿焚。至申酉時。則各殿畫廊。一百四十餘間。悉為煨燼。時予少祖為住持。及奏聞。旨下法司。連逮同事者十八人。合寺僧恐株連。各各逃避。而寺執事僧。無可與計事者。予挺身力捄。躬負鹽菜。送獄中以供之。寺至刑部相去二十里。往來不倦者三月。且多方調護。諸在事者。竟免死。時與雪浪恩公。俱決興復之志。且曰。此大事因緣。非具大福德智慧者未易也。你我當拌命修行。以待時可也。是時即發遠遊志。頃之少祖尋入滅。太祖之房門無支持者。先是太師翁入滅。無儲畜。喪事皆取貸不資。故多欠負。即析居。知必不能保。予思太師翁遺命。乃設法盡償其負貸。餘者分諸弟子各執業。房門竟以存。是年冬從無極大師。聽法華經於天界寺。因志遠遊。每察方僧。求可以為侶者。久之。竟未得。一日見後架精潔。思淨頭心非常人。乃訪之。及見。特一黃腫病僧。每早起。事[A3]已悉辦。不知何時洒埽也。予故不寐。竊經行廊下偵之。當眾方放參時。即[A4]已收拾畢矣。又數日見不潔。乃不見其人。問之。執事曰。淨頭病於客房也。予往視其狀不堪。問曰。師安否。曰。業障身病[A5]已難支。饞病更難當。予問何故。曰。每見行齋食。恨不俱放下。予笑曰。此久病思食耳。是知其人真。因料理果餅。袖往視之。問其號曰。妙峰。為蒲州人。予即相期結伴同遊。後數日。再視之。則不見。予心知其人。恐以予累。故潛行耳。
隆慶改元丁卯。
予年二十二。特舉虗谷忠公為寺住持。以救傾頹。比為回祿事。常住負貸將千金。皆經予手。眾計無所處。予設法。定限三年。盡償之。是年奉部檄本寺設義學。教僧徒。請予為教師。授業行童。一百五十餘人。予因是復視左史。諸子古文辭。
二年戊辰。
予年二十三。是年謝館事。復館於高座。以房門之累然也。
三年己巳。
予年二十四。是年金山聘館。居一年。
四年庚午。
予年二十五。是年仍應金山聘。
五年辛未。
予年二十六。予以本寺回祿。決興復之志。將修行以養道待時。是年遂欲遠遊。始同雪浪恩兄遊廬山。至南康。聞山多虎亂。不敢登。遂乘風至吉安。遊青原。見寺廢。僧皆蓄髮。慨然有興復之志。乃言於當道。選年四十以下者盡剃之。得四十餘人。夏自青原歸。料理本師業。安頓得宜。冬十一月。即一鉢遠遊。將北行時。雪浪止予。恐不能禁苦寒。姑從吳越。多佳山水。可遊目耳。予曰。吾人習氣。戀戀軟煖。必至不可施之地。乃易制也。若吳越枕席間耳。遂一鉢長往。
六年壬申。
予年二十七。初至揚州。大雪阻之。且病作。久之。乞食於市。不能入門。自忖何故。急自省曰。以腰纏少有銀二錢。可恃耳。乃見雪中僧道。行乞不得者。即盡邀於飲店。以銀投之。一餐而畢。明日上街。入一二門。乃能呼。遂得食。因自喜曰。吾力足輕萬鍾矣。銘其鉢曰。輕萬鍾之具。銘其衲曰。輕天下之具。乃為之銘曰。爾委我以形。我託爾以心。然一身固因之而足。萬物實以之而輕。方將曳長風之袖。披白雲之襟。其舉也若鴻鵠之翼。其逸也若潛龍之鱗。逍遙宇宙。去住山林。又奚衒夫朱紫之麗。唯取尚乎霜雪之所不能侵。是年秋七月。至京師。無投足之地。行乞竟日。不能得。日暮。至西太平倉茶[竺-二+朋]。僅一餐。投宿河漕遺教寺。明日左司馬汪公伯玉。知予至。乃邀之。以與次公仲淹為社友故耳。因得寓所。旬日。即謁摩訶忠法師。隨往西山。聽妙宗鈔。有西山懷恩兄詩。期罷。摩訶留過冬。聽法華唯識。請安法師為說。因明三支比量。十一月。妙峰師。訪予至。師長鬚髮。衣褐衣。先報云。有鹽客相訪。及入門。師即問還認得麼。予熟視之。見師兩目。忽記為昔天界病淨頭也。乃曰認得。師曰。改頭換面了也。予曰。本來面目自在。相與一笑。不暇言其他。第問所寓。曰龍華明日過訊。夜坐。乃問其狀。何以如此。師曰。以久住山。故髮長未翦。適以檀越。山陰殿下。修一梵宇。命請內藏故來耳。問予狀。乃曰。特來尋師。且以觀光輦轂。一參知識。以絕他日妄想耳。師曰。別來無時不思念。將謂無緣。今幸來。某願伴行乞。為前驅打狗耳。竟夕之談。遲明一笑而別。即往參徧融大師。禮拜。乞和尚指示。師無語。唯直視之而[A6]已。參笑巖師。師問何處來。予曰。南方來。師曰。記得來時路否。曰。一過便休。師曰。子却來處分明。予作禮。侍立請益。師開示向上數語而別。
萬曆元年癸酉。
予年二十八。春正月。往遊五臺。先求清凉傳。按跡遊之。至北臺見有憨山。因問其山何在。僧指之。果奇秀。默取為號。詩以志之。有遮莫從人去。聊將此息機之句。以不禁氷雪苦寒。遂不能留。復入京東遊。行乞至盤山。於千象峪石室。見一僧。不語。予亦不問。即相與拾薪汲水行乞。汪司馬以書訪之。曰。恐公作東郊餓夫也。及秋。復入京。以嶺南歐楨伯。先數年。未面寄書。今為國博。急欲見予。故歸耳。
二年甲戌。
予年二十九。春。遊京西山。當代名士。若二王。二汪。及南海歐楨伯。一時俱集都下。一日訪王長公鳳洲。相見。以予少年易之。予傲然賓主。公即諄。諄教以作詩法。予瞠目視之。竟無一言而別。公不懌。乃對次公麟洲言之。明日次公來訪。一見即曰。夜來家兄。失却一隻眼。予曰。公具隻眼否。公拱曰。小子相見了也。相與大笑歸。謂其兄曰。阿哥。輸却維摩了也。因以詩贈予。有可知王逸少。名理讓支公之句。一日。汪次公與予同居。看左傳。因謂予曰。公天資特異。大有文章氣概。家伯子當代文宗也。何不執業。以成一家之名乎。予笑而唾曰。留取老兄膝頭。他日拜老僧。受西來意也。次公大不悅。歸告司馬公。公曰。信哉。予觀印公道骨。他日當入大慧中峰之室。是肯以區區文字為哉。第恐浮遊為誤耳。見予與次公扇頭詩。有身世蜩雙翼。乾坤馬一毛之句。乃示次公曰。此豈文字僧耶。他日特設齋請予。與妙師同坐。公謂予曰。禪門寥落大可憂。小子切念之。觀公器度。將來成就不小。何以浪遊為。予曰。貧道特為大事因緣。參訪知識。今第遊目當代人物。以了他日妄想耳。非浪遊也。且將行矣。公曰。信然。予觀方今無可為公之師者。若無妙峰。則無友矣。予曰。昔[A7]已物色於眾中。曾結同參之盟。故北來相尋。不意偶遇於此。公曰。異哉。二公若果行。小子願津之。時妙師取藏經回。司馬公因送勘合二道。又為文以送予。一日公速予至。問曰。妙峰行矣。公何不見別。予曰。姑徐行。公曰。予知公不欲隨人脚跟轉耳。殊大不然。古人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但願公他日做出法門一段光明事業。又何以區區較去就哉。予感而拜謝。遂決行。即往視妙師。[A8]已載乘矣。見予至。問曰。師行乎。曰。行矣。即登車。未別一人而去。秋八月。渡孟津見武王觀兵處。有詩弔之曰。片石荒碑倚岸頭。當年曾此會諸侯。王綱直使同天地。應共黃河不斷流。過夷齊扣馬地弔曰。棄國遺榮意[A9]已深。空餘古廟柏森森。首陽山色清如許。猶是當年扣馬心。遂入少林謁初祖。時大千潤宗師。初入院。予訪之。未遇。出山觀洛陽古城焚經臺白馬寺。即追妙師。九月。至河東。會山陰至。遂留結冬。時太守陳公。延妙師及予。意甚勤。為刻肇論中吳集解。予校閱。向於不遷論旋嵐偃岳之旨不明。竊懷疑久矣。今及之。猶罔然。至梵志自幼出家。白首而歸。鄰人見之曰。昔人猶在耶。志曰。吾似昔人。非昔人也。恍然了悟曰。信乎諸法本無去來也。即下禪牀禮佛。則無起動相。揭廉立階前。忽風吹庭樹。飛葉滿空。則了無動相。曰。此旋嵐偃岳而長靜也。至後出遺。則了無流相。曰。此江河競注而不流也。於是去來生死之疑。從此氷釋。乃有偈曰。死生晝夜。水流花謝。今日乃知。鼻孔向下。明日。妙師相見。喜曰。師何所得耶。予曰。夜來見河邊兩箇鐵牛相鬬入水去也。至今絕消息。師笑曰。且喜有住山本錢矣。未幾山陰請牛山法光禪師至。予久慕之。相見喜得坐參也。與語機相契。請益。開示以離心意識參。出凡聖路學。深得其旨。每見師談論出聲。如天鼓音。是時予知悟明心地者。出詞吐氣果別也。深服膺其人。一日袋中搜得予詩。讀之。歎曰。此等佳句。何自而得耶。復笑曰。佳則佳矣。那一竅欠通在。予曰。和尚那一竅通否。師曰。三十年拿龍捉虎。今日草中走出兔子來。下一跳。予曰。和尚不是拿龍捉虎手。師拈拄杖才要打。予即把住。以手捋其鬚曰。說是兔子。恰是蝦蟇。師一笑休去。師一日曰。公不必他往。願同老伏牛。是所望也。予曰。觀師佛法機辯。不減大慧。見居常似有風顛態。吟哦手口無停時謂何。師曰。此我禪病也。初發悟時。偈語如流。日夜不絕。自是不能止。遂成病耳。予曰。此病初發時。何以治之。師曰。此病一發。若自看不破。須得大手眼人痛打一頓。令其熟睡。覺時。則自然消滅矣。我初恨其無毒手耳。歲暮。師知予新正即往五臺。乃以詩送之。有雲中獅子騎來看。洞裏潛龍放去休之句。問曰。公知否。予曰。不知。師曰。要公不可捉死蛇耳。予頷之。向來禪道。久無師匠。及見光師。始知有宗門作略。山陰國主問予二親在。乃贈二百金為終養資。予謝曰。貧道初行脚。自救不了。又安敢累二親乎。因讓致光師。
三年乙亥。
予年三十。正月自河東同妙師上五臺。過平陽。師之故鄉也。師以少貧。值歲饑。父母死。葬無殮具。至是山陰與一二當道助之。予為卜高敞地為合葬。作墓誌。師俗姓續。居平陽東郭。葢春秋續鞠居之後也。太守胡公號順菴。東萊人。聞予至寓城外。欲一見不可得。及予行。公送郵符。予曰。道人行脚有草屨耳。焉用此。公益重。及予行。公後追之。至靈石。乃見。同至會城。留語數日。差役送至臺山。於二月望日。寓塔院寺。大方主人為卜居北臺之龍門。最幽峻處也。以三月三日。於雪堆中。撥出老屋數椽以居之。時見萬山氷雪。儼然夙慕之境。身心洒然。如入極樂國。未幾。妙峰往遊夜臺。予獨住此。單提一念。人來不語。目之而[A10]已。久之視人如杌。直至一字不識之地。初以大風時作。萬竅怒號。氷消澗水。衝激奔騰如雷。靜中聞有聲。如千軍萬馬出兵之狀。甚以為喧擾。因問妙師。師曰。境自心生。非從外來。聞古人云。三十年聞水聲。不轉意根。當證觀音圓通。溪上有獨木橋。予日日坐立其上。初則水聲宛然。久之動念即聞。不動即不聞。一日坐橋上。忽然忘身。則音聲寂然。自此眾響皆寂。不復為擾矣。予日食麥麩和野菜。以合米為飲湯送之。初人送米三斗。半載尚有餘。一日粥罷經行。忽立定。不見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圓滿湛寂。如大圓鏡。山河大地。影現其中。及覺則朗然。自覓身心。了不可得。即說偈曰。瞥然一念狂心歇。內外根塵俱洞徹。翻身觸破太虗空。萬象森羅從起滅。自此內外湛然。無復音聲色相為障礙。從前疑會。當下頓消。及視釜[A11]已生塵矣。以獨一無侶。故不知久近耳。是年夏。雪浪兄北來看予。至臺山。不禁其凄楚。信宿而別。冬結一板屋以居。
四年丙子。
予年三十一。春三月。蓮池大師。遊五臺過訪。留數日。夜對談心甚契。是年予發悟後。無人請益。乃展楞伽印證。初未聞講此經。全不解義。故今但以現量照之。少起心識。即不容思量。如是者八閱月。則全經旨趣。了然無疑。秋七月。平陽太守胡公。轉鴈平兵備。入山相訪。靜室中。唯餐燕麥[飢-几+屈][飢-几+畾]野菜虀耳。時下方正酷熱。驂從到澗中敲氷嚼之。公見曰。別是一世界也。吾到此。世念如此氷耳。是年冬十月。塔院主人大方被誣訟。本道擬配遞還俗。叢林幾廢。廬山徹空禪師來。與予同居。適見其事。大苦之。予曰。無傷也。遂躬謁胡公。冐大雪往。及見。胡公欣然曰。正思山中大雪難禁。[A12]已作書遣迎。師適來。誠所感也。然竟解釋主人。道場以全。固留過冬。朝夕問道。為說緒言。開府高公。移鎮代郡。聞予在署中。乃謂胡公云。家有園亭。多題詠。欲求高人一詩。胡公諾之。對予言。予曰。我胸中無一字。焉能為詩乎。力拒之。胡公乃取古今詩集。置几上發予詩思。予偶揭之。方搆思。忽機一動。則詩句迅速不可遏捺。胡公出堂回。則[A13]已落筆二三十首矣。予忽覺之曰。此文字習氣魔也。即止之。取一首以塞白。然機不可止。不覺從前所習詩書辭賦。凡曾入目者。一時現前。逼塞虗空。即通身是口。亦不能盡吐。更不知何為我之身心也。默之自視。將欲飛舉之狀。無奈之何。明日。胡公送高公去。予獨坐思之曰。此正法光禪師。所謂禪病也。今在此中。誰能為我治之者。無[A14]已。獨有熟睡可消。遂閉門強臥。初甚不能。久之坐忘如睡。童子敲門不開。椎之不應。胡公歸。亟問之。乃令破窗入。見予擁衲端坐。呼之不應。撼之不動。先是書室中。設佛供案。有擊子。胡公拈之問曰。此物何用。予曰。西域僧入定。不能覺。以此鳴之。即覺矣。公忽憶之。曰。師入定耶。疾取擊子耳邊鳴數十聲。予始微微醒覺。開眼視之。則不知身在何處也。公曰。我行。師即閉門坐。今五日矣。予曰。不知也。第一息耳。言畢。默坐諦觀。竟不知此是何所。亦不知從何入來。及回觀山中。及一往行脚。一一皆夢中事耳。求之而不得。則向之徧空擾擾者。如雨散雲收。長空若洗。皆寂然了無影像矣。心空境寂。其樂無喻。乃曰。靜極光通達。寂照含虗空。却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佛語真不吾欺也。歲暮擬新正還山。乃為胡公言臺山林木。苦被姦商砍伐。菩薩道場。將童童不毛矣。公為具疏題請大禁之。自後 國家修建諸剎。皆仗所禁之林木。否則無所取材矣。
五年丁丑。
予三十二歲。春。自鴈門歸。因思父母罔極之恩。且念於法多障。因見南岳思大師發願文。遂發心[A15]刺血泥金。寫大方廣佛華嚴經一部。上結般若勝緣。下酬罔極之恩。以是年春創意。先是 慈聖聖母。以保 國選僧誦經。予僭列名。至是 上聞書經。即 賜金紙以助。明年。四月。書經起。徹空師。遊匡山。有詩十首送之。
六年戊寅。
予年三十三。刻意書經。無論點畫大小。每落一筆。念佛一聲。遊山僧俗至者。必令行者通說。予雖手不輟書。然不失應對。凡問訊者。必與談數語。其高人故舊。必延坐禪牀。對談不失。亦不妨書。對本臨之。亦不錯落。每日如常。略無一毫動靜之相。鄰近諸老宿。竊以為異。率數眾來驗。故意攪擾。及書罷。讀之良信。因問妙師曰。印師何能如此耶。妙師曰。吾友入此三昧純熟耳。予自住山至書經。屢有嘉夢。初一夕。宿。入金剛窟。石門榜大般若寺。及入。則見廣大如空。殿宇樓閣。莊嚴無比。正殿中唯大牀座。見清涼大師。倚臥牀上。妙師侍立於左。予急趨入。禮拜立右。聞大師開示。初入法界圓融觀境。謂佛剎互入。主伴交參。往來不動之相。隨說其境。即現覩於目前。自知身心交參涉入。示畢。妙師問曰。此何境界。大師笑曰。無境界境界。及覺後。自見心境融徹。無復疑礙。又一夕。夢自身履空上昇。高高無極。落下則見十方迥無所有。唯地平如鏡。琉璃瑩徹。遠望唯一廣大樓閣。閣量如空。閣中盡世間所有人物事業。乃至最小市井鄙事。皆包其中。往來無外。閣中設一高座。紫赤燄色。予心謂金剛寶座。其閣莊嚴。妙嚴不可思議。予歡喜欲近。心中思惟。如何清淨界中。有此雜穢耶。纔作此念。其閣即遠。尋復自思曰。淨穢自我心生耳。其閣即近。頃之。見座前侍列眾僧。身量高大。端嚴無比。忽有一少年比丘。從座後出。捧經一卷而下。授予曰。和尚即說此經。特命授汝。予接之。展視乃金書梵字不識也。遂懷之。因問和尚為誰。曰。彌勒。予喜。隨比丘而上。至閣陛。瞑目[A16]斂念而立。忽聞磬聲。開目視之。則見彌勒[A17]已登座矣。予即瞻禮。仰視其面。晃耀紫金色。世無可比者。禮畢。自念今者特為我說。則我為當機。遂長跪取卷展之。聞其說曰。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淨。染有生死。淨無諸佛。至此則身心忽然如夢。但聞空中音聲歷歷。開明心地。不存一字。及覺。恍然言猶在耳也。自此識智之分。了然心目矣。且知所至。乃兜率天彌勒樓閣耳。又一夕。夢僧來報云。北臺頂文殊菩薩設浴請赴。隨至。則入一廣大殿堂。香氣充滿。侍者皆梵僧。即引至浴室。解衣入浴。見有一人。先在池中。視之為女子也。予心惡不欲入。其池中人。故汎其形。則知為男也。乃入共浴。其人以手戽水澆予。從頭而下。灌入五內。如洗肉桶。五臟一一蕩滌無遺。止存一皮。如琉璃籠。洞然透徹。時則池中人呼茶。見一梵僧。擎髑髏半邊如剖瓜狀。視之腦髓淋漓。心甚厭之。其僧乃以手指剜取示予曰。此不淨耶。即入口噉之。如是隨取隨噉。其甘如飴。腦[A18]已食盡。唯存血水。其池中人曰。可與之。僧乃授予。予接而飲之。其味如甘露也。飲而下透身毛孔一橫流。飲畢。梵僧搓背。大拍一掌。予即覺。時則通身汗流如水。五內洞然。自此身心如洗。輕快無喻矣。如是者。吉兆居多。總之皆與諸聖酬酢。常聞佛言。常有是好夢。
七年己卯。
予年三十四。是年秋。京都建大慈壽寺完。初 聖母為薦 先帝保 聖躬。欲於五臺修塔院寺舍利寶塔。 諭執政。以為臺山去京窵遠。遂卜附京吉地。建大慈壽寺。是年工完。覆奏 聖母。以為未滿臺山之願。諭 皇上仍遣內官帶夫匠三千人來山修造。是時 朝廷初作佛事。內官初遣於外。恐不能卒業。有傷法門。予力調護。始終無恙。
八年庚辰。
予年三十五。是年特 旨。天下清丈田糧。寸土不遺。臺山從來。未入版額。該縣姦人蒙蔽。欲飛額糧五百石於臺山。屢行文查報地土。合山叢林靜室。無一人可安者。自此臺山為狐窟矣。諸山耆舊集。白予。予安之曰。諸師第無憂。緩圖之。予於是宛轉設法。具白當道。竟免清丈。未加升合。臺山道場遂以全。
九年辛巳。
予年三十六。是年建無遮會。初妙師亦[A19]刺血書華嚴經。與予同願。欲建一圓滿道場。名無遮會。妙師募化。錢糧畢集。京中請大德僧五百眾。其道場事宜俱備。適皇 上有旨祈 皇嗣。遣官於武當。 聖母遣官於五臺。即於本寺。予以為沙門所作一切佛事。無非為 國祝釐。陰翊 皇度。今祈 皇儲。乃為 國之本也。莫大於此者。願將所營道場事宜一切。盡歸併於求儲一事。不可為區區一[A20]己之名也。妙師意不解。 上遣內使亦不解事。但以阿附為心。予大不然。乃力爭忤之。竟從予議。頃之。江南妖人作難。忌者即欲借此中傷。以破道場。然以為 國求儲之題目。竟保全。始終無虞。是年修塔成。予即以金書華嚴經。安置塔藏。有願文一卷。予自募造華藏世界轉輪藏成。為建道場於內。應用供具器物齋糧果品一切所需。妙師在京若罔知。皆予一力經營。九十晝夜。目不交睫。及十月臨期。妙師率所請五百餘僧。一日畢集。內外千人。其安居供具茶飯齋食。條然不失不亂。亦不知所從出。觀者莫不駭然。初開啟水陸佛事七晝夜。予七日之內。粒米不糝。但飲水而[A21]已。然應事不缺。供諸佛菩薩。每日換供五百卓。次第不失。不知所從來。觀者以為神運。予亦自知佛力加被也。
十年壬午。
予三十七歲。是春三月。講華嚴玄談。百日之內。常住上牌一千眾。十方雲集僧俗。每日不下萬眾。一食如坐一堂。不雜不亂。不聞傳呼剝啄之聲。皆予一人指揮。餘無措目者。智者不知所以然也。生平精力。葢竭於此。三月會罷。盡庫內所餘。一應錢糧。約可萬計。盡行封付本寺主者。以為常住。予與妙師。一鉢飄然長往矣。妙師往蘆芽。予以疾往真定障石巖調養。作詩一首。有削壁插天應隘日。斷崖無路只飛梯之句。是年八月 皇子生。予復之京西中峰寺。作重刻中峰廣錄序。結冬水齋於石室。
十一年癸未。
予年三十八。春正月。水齋畢。然以臺山虗聲。謂大名之下。難以久居。遂蹈東海之上。始易號憨山。時則不復知有澄印矣。始予為本寺回祿。志在興復。故修行以約緣。然居臺山八年。頗有機會。恐遠失時。故隱居東海。此本心也。夏四月。八日。至牢山。初玅師別時。以予不能獨行。乃命法屬德宗為侍者。予初因閱華嚴疏菩薩住處品云。東海有處名那羅延窟。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清凉疏云。梵語那羅延。此云堅牢。即東海之牢山也。禹貢青州登萊之境。今有窟存焉。予因慕之。遂特訪至牢山。果得其處。葢不可居。乃探山南之最深處。背負眾山。面吞大海。極為奇絕。信非人間世也。地名觀音菴。葢古剎也。唯廢基存焉。考之。乃元初七真。出於東方。假世祖威福。多占佛寺。改為道院。及世祖西征回。僧奏聞。多命恢復。唯牢山僻居海上。故未及之耳。予喜其地幽僻。真逃人絕世之所。志願居之。初掩片蓆於樹下。七閱月。後得土人張大心居士。為誅茅結廬以居。入山期年。人無往來。心甚樂也。時即墨靈山寺。有桂峰法師。一方眼目也。喜得相與。
十二年甲申。
予年三十九。秋七月。 聖母以五臺祈嗣之勞。訪求主事三人。乃大方妙峰與予也。二師[A22]已至。受 賜。獨訪予不得。因力求之。乃命舊主人龍華寺住持瑞菴親訪之。公知予在海上。乃杖䇿而至。具宣 慈旨。某懇謝曰。倘蒙 聖恩容老山海。受 賜多矣。又何求其他。公覆報。 聖意不[A23]已。尋卜地建寺於西山。髓遣內使至。期以必往。予竟謝不就。中使回報以居山堅臥之志。 聖意憐之。問無房舍。即發三千金。仍遣前使送至。以修菴居。及至。予力止之曰。我茅屋數椽。有餘樂矣。何用多為。使者強之。不敢覆 命。予曰。古人有矯詔濟饑之事。今山東歲凶。何不廣 聖慈於饑民乎。乃令僧領來使徧散各府之僧道孤老獄囚。各取所司印冊繳報 聖情大悅。感歎不[A24]已。及後予罹難下鎮撫。鞫予數用內帑金。予對以請查內庫支籍 上查止此濟饑一事。餘無一毫 上意竟解。
十三年乙酉。
予年四十。東人從來不知僧。予居山中。則黃氏族最大。諸子漸漸親近。方今所云外道羅清者。乃山下之城陽人。外道生長地。故其教徧行東方。絕不知有三寶。予居此。漸漸攝化。久之凡為彼師長者。率眾來歸。自此始知有佛法。乃予開創之始也。
十四年丙戌。
予年四十一。是年頒藏經。先 國初刻藏。有此方撰述諸經未入藏者 今上聖母命補入之。刻完 皇上敕頒十五藏。散施天下名山。首以四部施四邊境。東海牢山。南海普陀。西蜀峨嵋。北邊蘆芽。時 聖母以臺山因緣。且數召。予不知。賜亦不受。乃以藏經一部。首送東海。初未知也。及至牢山。無可安頓。撫按行所在有司供奉。予見有 敕命。乃詣京謝 恩。比蒙 聖慈。命合眷各出布施修寺安供。請 命名曰海印寺。予在京聞達觀。禪師訪予於海上。即趨歸。兼程追之。值師出山。尋即同回。盤桓兩旬。贈予詩。有閑來居海上。名誤落山東之句。是年冬十一月。予自辛巳以來。率多勞動。未得寧止。故多疲倦。至今禪室初就。始得安居。身心放下。其樂無喻。一夕靜坐夜起。見海湛空澄。雪月交光。忽然身心世界。當下平沉。如空華影落。洞然壹大光明藏。了無一物。即說偈曰。海湛空澄雪月光。此中凡聖絕行藏。金剛眼突空華落。大地都歸寂滅場。即歸室中。取楞嚴印正。開卷即見汝身汝心。外及山河虗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則全經觀境。了然心目。隨命筆述楞嚴懸鏡一卷。燭才半枝。[A25]已就。時禪堂方開靜。即喚維那入室。為予讀之。自亦如聞夢語也。
十五年丁亥。
予年四十二。是年修造殿宇。始開堂為眾說戒。自是四方衲子日益至。為居士作心經直說。是年秋。胡中丞公。請告歸田。𢹂其親之子。送出家為侍者。命名福善。
十六年戊子。
予年四十三。時學人讀予楞嚴懸鏡。請曰。此經心觀具明。第未全消文字。恐後學不易入。願字字消歸觀心。則莫大之法施也。予始創意述通議。[A26]已立大旨。然猶未屬稿。
十七年己丑。
予年四十四。是年閱藏。為眾講法華經起信論。予自別五臺。時有省親之心。且恐落世諦也。姑自驗之。一夕靜坐。忽開眼有偈曰。煙波日日浸寒空。魚鳥同遊一鏡中。昨夜忽沈天外月。孤明應自混驪龍。乃急呼侍者曰。吾今可歸故鄉見二老矣。先是為報恩寺乞請大藏經一部。冬十月至京請藏 上即命送賷行。十一月至龍江本寺。寶塔放光連日。及迎經之日。塔光如橋。向北迎經。僧自光中行。及安經建道場。光相日日不絕。瞻禮者。曰萬餘人。以為希有之瑞。老母聞予至。先遣人候問何日到家。予曰。我為 朝廷事。非為家也。若老母能相見。歡喜如未別時。止可信宿。否則我不歸矣。老母聞之曰。再生相見。歡喜不了。那更有悲。一面即可。況兩宿耶。及予歸。老母相見。欣然絕倒。予大以為異。及夜坐。族中長者。問從船來陸來。老母應聲曰。何問從船來陸來。問者曰。從何處來。老母曰。從空中來。予驚曰。怪得當時老婆子能捨我也。因問老母曰。別後想我否。母曰安得不想。予曰母何以自遣。母曰。始而不知。既知爾在五臺。因問師家。五臺在何處。曰在北斗之下。即令郎住處也。我自此夜禮北斗。稱菩薩名。則不復想矣。今謂你死。則不拜亦絕想矣。今見爾。乃化身來也。予明日祭祖塋為二親卜得葬穴。時老父[A27]已八十。予戲曰。今日活埋老子。省他日又來也。予把[A28]钁斫地。老母奪之曰。老婆婆自埋。又何煩人。連斫數十下。三日告別。老母歡然如故。未嘗蹙眉。予始知老母非尋常也。即墨有黃生納善字子光者。乃今大司公之弟也。初予至海上時。年十九歲。即歸依請益。授以楞嚴。二月成誦。從此齋素。雖父母責之。不異其心。切志參究。脇不至席。時予南歸。光私念曰。吾生邊地。長劫不聞三寶名。今幸遇大善知識。為不請友。倘不回。吾輩失依怙矣。乃對觀音大士。破臂然燈供養。求大士保予早歸。自後火瘡發痛。日夜危坐。持觀音大士名號。三月乃愈。愈時見瘡痕結一大士像。眉目身衣。宛然如畫。即其母妻亦未知也。恒求出家。予絕不聽。乃曰。弟子打箇筋斗來。師又何能止我乎。是知篾戾車地。未嘗斷佛種也。初予以重修本寺志居臺山。事[A29]已有機。但以動至數十萬計未易言。故待時於海上。至是機將熟。乃借送大藏因緣回南都。具得本寺始末回。覆命具奏 聖母。且云。工大費鉅難輕舉。願乞 聖母日減膳羞百兩。積之三年事可舉。十年工可成 聖情大悅。即 命於是年十二月儲積始。
十八年庚寅。
予年四十五。是年殿宇成。春為 聖母代書法華經。時有鄉宦欲謀道場者。乃搆方外黃冠。假稱占彼道院。聚集多人訟於撫院。開府李公。先具悉其事。痛恨之。下送萊州府。窮治其狀。予親聽理。力捄之。無賴數百眾作鬨於府城。有匡人之圍。時有隨侍二人。予斥之他往。乃獨徐行其中。為首一人。持銅牌。有利刃出其鞘。鼓舞予前。欲殺予。予笑視之曰。爾殺人何以自處。其人氣索。即收牌刀。圍行城外二里許。將分路。狂眾疑彼為首者。有利於予。即欲毆之。予默計彼眾一鼓。則其人危矣。奈何。乃躊躇將別。即拉住首者。同至寓處。閉門解衣磅礴。談笑自若。取瓜果共噉之。時滿市喧云。方士殺僧矣。太守聞之。即遣多役並捕之。彼眾惶懼。皆叩首求解免。予曰。勿懼亦勿辯。第聽予言何如耳。及至。太守問曰。狂徒殺僧耶。予曰。未也。來捕時。僧方與彼為首者同食瓜果耳。守曰。何以作鬨。予曰。市暄耳太守欲枷彼。予曰將欲散之。枷則固拘之也。太守悟。乃令地方盡驅之。狂眾不三日盡行解散。由是此事遂寧。是歲作觀老莊影響論。
十九年辛卯。
予年四十六歲。是年 聖母造檀香毗盧佛像。建大殿。是年秋。門人黃子光坐脫。
二十年壬辰。
予年四十七。是年秋七月。予至京訪達觀禪師於上方。晉時有琬公。慮三災壞劫無佛法。乃刻石經藏石室。其塔院為僧所賣。師贖之。欲得予作記。予適至。師大喜。及見。即同過石經山。乃為作琬公塔院記。及重藏舍利記。并前所作有海印稿。時與達師相對盤桓四十晝夜。為生平之奇。
二十一年癸巳。
予年四十八。是年山東大饑。死者載道。山中所儲齋糧。盡分賑近山之民。不足。又乘便舟至遼東糴豆數百石以濟之。由是邊山。四社之民。無一饑死者。
二十二年甲午。
予年四十九。是年春三月。山東開府鄭崑崖公。入山見訪問法。為說方便語。冬十月。入賀 聖節。至京留過歲。請說戒於慈壽寺。時予以修本寺因緣。知 聖母儲[A30]已厚。乃請舉事。時 上以倭犯朝鮮。方議往討。姑徐徐。乃寢。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第五十三
校注
[0831001] 已下古本卷三十九【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73 冊 No. 1456 憨山老人夢遊集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3-2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