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卷第七之上
大眾章第七之上
述曰。歸虗之水。鄧林之木。以聚者。眾也。今夫大坊居眾千百。倒廩而炊。赭山而㸑。亦其所聚也。而四方之來如歸。若[A1]己所固有者。果何為哉。葢佛以人之流轉三界。出沒生死。思㧞其苦。而與其樂。故傳其徒。以垂其教。蚩蚩民生。雖不能盡遵其教。而心嚮其道之足以怙恃於我。又因其道。以尊其徒。於是經營屋宇以奠厥居。輸粟裹糧以足其食。雖摩肩接踵而至。惟恐奉之不及。不以其眾。而少怠也。不然。則有以尺地斗粟。而相爭者多矣。豈其獨愚。甘委其貲。以廣吾居。輟其飱。以食吾徒。吾徒之食于斯。居于斯。果何為哉。果何為哉。
剃度正範
重校此範。大分分四。初。遵律十例。二。崇正辯譌。三。五戒元基。四。十支正範。
初。遵律十例
(分十)。一。師遴德臘。二。機擇信志。三。剃度白僧。四。護世譏嫌。五。稱量老小。六。防禁越濟。七。濟度無私。八。道業元基。九。訓䇿苦行。十。敷設儀式。
一。師遴德臘者
(五德克備。二攝可依。十臘靡周。眾徒難畜。若也自乳未斷。安得令人斷乳。聖制森嚴。人師詎易。准律藏第二分。受戒犍度中。時諸比邱。未滿十夏。輙便度人。不知教授。有十夏滿。復愚癡故。弟子不被教誡。威儀莫諳。而諸比丘。具陳白佛。佛言。聽僧與度人授具者。白二羯磨。彼欲度人者。應徃僧中偏祖右肩。脫革屣。禮僧足。長跪合掌。至誠三乞。若不堪教授。復無法。及衣食攝取者。僧當語云。大德且止。慎勿度人。若有智慧。又以二事攝者。僧當和集。與度人法。白二羯磨。故知人師。必欽佛制。與法。全憑僧忍。律中豈但度人授具。遴選若斯。即依止闍黎。亦復如是。葢為不坑陷他家男兒。俾生長法身。琢磋道器。所謂師恩罔極。法乳難酬者。良由此也。其乞白羯磨。詳明律藏)。
二。機擇信志者
(出家事業。靡類尋常。必須深信彌堅。可企入道。且德行文章。尚不負庠中士子。況戒定慧學。豈無逐世外丈夫。第恐浮信出家。不恒念道。形同釋子。意注俗緣。皓首唐喪光陰。甘心坐待老死。如斯之流。縱度千萬。何益法門。是故凡求出家。先審因地。苟信志決定。誓願不更。再詰履歷分明。方可尅期濟度。若機中下。念涉躊躇者。暫寄行寮密察動止。或一載三年。俟信增堅。懇乞情切。剃髮未晚。所以師家。貴乎具眼。苟一子㧞萃。何在眾多馬鳴菩薩云。彼師及弟子。當互審其器。若不先觀察。同得越法罪)。
三。剃度白僧者
(師資緣契。皈禮待時。教法隨機。應用復別。若獨止無侶。法在其師。苟與眾同居。教有明制。按律中。時諸比邱。輙私度人。共住苾芻。咸無知者。彼親往尋。詰問未獲。遂後見子。削髮為僧。入里分衛。故生譏嫌。佛知制云。若欲在僧伽藍中剃髮者。先當白一切僧。若僧不得和集。可房房語令知。然後剃髮。若僧得和集者。單白[A2]已竟。次方剃髮。既今叢林紊糅。度人乖準。願崇律制。誠為末運。善能住持正法也。所云單白羯磨者。乃不現前法。於下儀中自顯)。
四。護世譏嫌者
(僧倫肅靜。內衛無瑕。至道昌宏。外歸有德。須即世法。以建立佛法。必由出家。而慈護在家。若但知化導出俗。苟不勸白辭君親者。則招世譏誚。取辱梵侶。於道何昌。於僧何益。是故凡遇爵位貴人。名族子弟。禮師求度。樂作沙門者。應先委婉詢情。察確緣起。若果君親放游。世纏獲脫。可登四級重樓。接入六和清眾。而於臨時作辦。遙空拜辭。一者。不忘君親深重之恩。二者。以盡臣子最後之禮。斯則不越佛法。顯揚世法。若問俗緣未訖。理宜勸慰歸家。雖弗允受出家三聚。生定發慧以修行。亦可爾稟居家五禁。剪惡積善而植德。斯則不離世法。建立佛法。如是方便護世。可謂光顯法門。按律中。時有波斯匿王。勇健大臣。不白君主。私入伽藍。求僧出家。比邱輙度。王後知[A3]已。嚴立國禁。又諸比邱。多度釋種親愛童子。白淨飯王。啟白世尊。父母於子。多所饒益乳養瞻視。待其成長。奉侍終身。繼嗣不乏。願佛大慈。敕諸比邱。父母不聽。不得剃度。以是因緣。佛制不得度王臣。父母不聽子。亦不得度準僧祇律。王臣有四。或有名無祿。或有祿無名。或有名有祿。或無名無祿。是中有名無祿。有名有祿者。此國不聽出家。餘國亦不聽度。有祿無名者。此間不聽。餘處可聽。無名無祿者。此處聽度。餘處亦聽。子有三種。一。親子。父母所生。二。養子。從小畜養。三。自來子。依附作兒。是中親子。此國不聽出家。餘國亦不聽度。其養子。自來子。此間不聽。餘處得度。若準義例者。就親子中。亦可開四。方便濟㧞。聖必垂慈。或父母在堂子多。或父存母亡一子。或母存父亡子多。或父母雙亡一子。是中父母在堂。母存父亡多子者若有一二。遠至他方。具信出家。求師剃髮。初去。雖未稟命於親。後歸。仍復陳情乞允。親悅放捨。師度無咎。其父存母亡一子者。事義亦爾。若父母雙亡一子者。既無二親可白。修行願報深恩。斯則彼此俱聽。任意出家。然四分律。君親未允。不聽剃度。依僧祇律。臣子料揀。內開出家。凡知律明師。須善故敪。切勿就開逃遮。循情侮制)。
五。稱量老小者
(剃髮異俗。棄利捐名。不矜其貴。唯重於德。所以侍師執役。與眾服勞。受經問義坐禪習觀。若太小者不諳。太老者難堪。精進。則萬行俱成。懈怠。則百事靡。辦按僧祇律云。若減七歲。若滿七歲。解知好惡。若過七十。若滿七十。能修善業者。咸聽僧度。若減七歲。若滿七歲。不知好惡。若過七十。若滿七十。臥起須人者。俱不聽度。是則朽木不雕。良珵可琢。嗟今時當法秋。聖訓罔聆。真淨法門。遂成流弊。或因執勞須使。薙髮莫分老稚。或以賄售貧丁。出家不為修行。乃至攢單養老。借教安身。濫廁緇衣。諍矯清眾。如斯之儔。根器既非龍象。種姓實是獅蟲。又何況分寮別院。就市依城。愛畜戀乳嬰兒。喜度思親孺子。盧同勤策。未諳息慈。致使欲昇返墜捨苦入苦。儻有好心出家。實為生死者。幸諸同仁如律剃度)。
六。防禁越濟者
(發心剃度。如上所明。外道出家。更宜酌量。必須邪毒吐盡。甘露可飲。異執不除。正信奚發。若率爾允肯薙染。猶恐仍尚邪宗。斯則因佛出家。壞佛正法。名曰越濟。亦云破內外道。按律中。有一裸形尼乾子。善能論義。逢舍利弗。以深義詰問。遂莫能答。因是求度。願作沙門。彼獲剃度。受具戒[A4]已。後著袈裟。還入外道。諸比邱僧。啟白世尊。佛言。聽與外道。僧中四月共住。白二羯磨若於共住中。厭離外道。及白衣法。聞人說外道過。毀訾不善者。彼亦毀訾不善。聞人說三寶德。讚歎歡喜者。彼亦歡喜讚善。如是可與受具為僧。若仍習外道。及白衣法。聞說外道事業不善。三寶事業善者。彼復嗔恚。返不喜悅。如是不聽受具為僧。然今此方。雖未有六師徒黨。偏邪等論。顯異導化。憎障法門。然不無五部六冊白蓮等教。冥集宣唱。愚惑人心。由其邇來。邪風廣扇。城野受熏。須欽聖制。善加自衛。苟法道端嚴。則王化有補)。
七。濟度無私者
八。道業元基者
(居家汩沒。昏煩不覺。出家虗寂。覺照有基。謂基即戒。定慧依生。定具則昏煩澄。慧發。則惑障斷。所以大聖設化。首重毗尼。又戒攝七眾。四級漸登真俗雖殊。元基無二。薩婆多律論云。若不受五戒。不得受十戒。不得受具足戒。若不受如是三種戒。不得受菩薩戒。五分律中。佛敕舍利弗度羅睺羅。令先與授優婆塞五戒。後與剃髮。授沙彌十戒。應知階列四級。示行布之不紊。授制二時。顯真俗之有分。若夫剃落。未沾戒品。雖云出家。但名形同沙彌。必也削髮。從師稟戒。方真出家。名曰法同沙彌。苟淨戒未具。體是白衣。非堪福田。四事艱納。設能勤修。三界難出。首楞嚴經云。縱有多智禪定現前。若不嚴持禁戒。必落魔邪等道。故知戒為元基。凡學佛之徒。詎可輕棄而不信受)。
九。訓䇿苦行者
(恣縱身心。耽染五欲。怯怖勞苦。惜養四支。乃多劫之習氣。世愚之常情。故知在家樂事。俱屬苦因。出家苦行。必致樂果。律云。若初欲出家者。先為說出家苦事。一食。一住。一眠。多學問。若答能者。聽僧剃度。否則不聽。所以為師度人。先應依律訓勉。觀機䇿進。寧可始難。不可初易。譬若欲[A8]采海寶。決不憚風波之險。況求佛道。豈可畏苦行之難。苟不諄切開發朦朧。咎則歸師。既聆詳訓指示。彼當奮發精勤。庶無自負靈根。不違慈命)。
十。敷設儀式者
(就中有二。一。即事顯法。二。設座安位凡求剃度之處。當擇露地。中徃四方。各去七步。散灑香水。蠲除塵垢。四角樹幢。周匝懸旛。其壇所設諸議。言即事表法者。以香表信。水表淨潔。非清淨之信。莫克消除諸煩惱故。須擇露地者。表出三界故。四角周匝。樹懸幢旛者。表住。行。向。地位。漸歷周圓故。四方各七步者。表出家修行。經四十賢聖位。福慧兩足故。涅槃經云。佛初生時。即周行七步。唱如是言。我於天人阿修羅中。最尊最上。南行七步。示現欲為眾生。作上福田故。西行七步。示現生盡。永斷老死。是最後身故。北行七步。示現[A9]已度諸有。喪生死故。東行七步。示現欲為眾生。而作導首故。二設座安位者。其壇中央。供本師釋迦牟尼佛。正東敷聖僧座。正西敷和尚座。正北設國王位。正南設父母位。各列香花燈燭之供。若逢天雨。乃有餘緣。不能露地敷設者。或於法堂。或就方丈。其五處座位。列供精嚴。必不可少。而斯求度剃髮者。謂之捨世俗家。生如來家。諸凡整肅僧體方尊。一事苟簡。出家泛常。所以發心勝固。全籍助緣)。
二崇正辯譌
所謂崇正辯譌者。(剃度一事。緇流首務。佛有明制。祖有程規。後代多舛因循罔究。律中有一外道。求度出家。比邱輙度。與之授具。遂後厭惡。不欲為僧。諸比邱具陳白佛。佛言。若欲度人。與剃髮者。應於頂上。留一周羅。問。若能出家者。方為剃去。梵語周羅。此云小結。亦云頂髻。謂以頂心留少許髮。綰一小結也。藏有清規。是唐百丈海禪師所集。葢為埀訓叢林。梵修典要。原師初訂。自必事義周圓。後因歷朝。重增修補。遂致事義。多違佛制。且舉沙彌得度篇中。略述譌謬。以證將來。彼云。擇期既定。隔宿剃頭。頂心留髻。次日集眾請師。令剃頭者。禮拜長跪。維那作梵舉唱。大眾接和云。神仙五通人。造設於呪術。為彼慚愧者。攝諸不慚愧。如來立禁戒。半月半月說。[A10]已說戒功德。稽首禮諸佛。作是唱和訖。與剃髮竟。即將袈裟。置彼頂上。以沙彌十戒相。與近事五戒。即一時頓受。深乖律制。必非祖規原儀至所云隔宿剃頭。頂心留髻。次日請師。與剃髻者亦復謬誤。須知事在當朝。理無隔宿。應於剃髮之日。始自請師陞座。乃至開導竟。拜辭君親[A11]已。令以水灌其髮。師未舉刀。先與綰髻。次則從下。周旋剃上。至頂髻邊。師乃停刀。叮嚀三問。彼亦三答能出家者。與斷頂髻。始為形同沙彌。又維那舉唱之偈。出自四分律藏首卷。一百八十六句頌文。彼截末後八句。用為剃髮之偈。然此偈。是優波離尊者。同五百羅漢僧。結集律藏時。先禮三寶。祈求加被。頌敘戒益。弁之卷首。謂佛在世。以正法戒。攝取於僧。令慚愧守持。具足梵行。非若外道。造設呪術。邪引迷癡。增長貪愛。是故如來制立布薩。令諸比邱。半月半月。和合一處。如制說戒。說戒。即誦戒也。彼以此布薩誦戒之偈。而用為剃度沙彌舉唱者。為再誤也。又剃度竟。以五戒十戒相。一時授受者。由於未甞考五分律中。佛令於未剃髮前。先授在家優婆塞五戒。恐彼返悔。令植善根。儻信志不退。道念愈堅。方與剃髮。後授沙彌十戒。故不以在家五戒。而與沙彌十戒同授也。又既剃髮。形同沙彌。非是居俗優婆塞故。上來論事。則所辦之事有殊。論人。所應之人有別。論法。是剃度法。非布薩法。即此一事。人法事三。皆輕違聖制。干非不少。今如有初發道心。求師剃髮者。當遵五分律制。亦不可以誦戒之偈。舉唱。若是[A12]已受五戒。來求剃度者。當遵四分。僧祇。十誦。根本等律。即為授沙彌十戒。亦不必再授五戒。後授十戒。而謬行五分。應知正制難紊。譌規須覈)。
三五戒元基
(分十)。
第一導引
(詳閱毗尼。諸有所作。若順情彼許。多須乞詞。今剃度沙彌。依五分律。佛言。先授優婆塞五戒。後與剃髮。授沙彌十戒。所以准義加儀。便於行用。若有發心求度允彼出家。尅期既定。於前一日。知賓師。應將求度者至維那。及引禮諸師所。令彼作禮三拜。起立合掌。白云)。
我(某甲)知身是苦。了世皆空。不逐塵緣。願歸佛道。心雖如是無更。於儀尚未慣習。今懇諸師。曲垂示訓。方便導引。
△維那師云。
善哉可爾。汝既法門初入。儀規罔諳。今當為汝。啟白方丈。述誠懇請。汝應端意肅恭。隨我而往。
(彼求度者。聞[A13]已。一觸禮而起。維那及引禮師先行。彼隨於後)。
第二啟白
第三請師
(此儀不同戒期受戒。而令執香。今則維那為彼啟白。彼身住立門外。但呼近座。拈香三派。若求度者多。雖呼同進。亦以一人。近座拈香。餘皆兩列。立定[A16]已。引禮師呼云)。
善男子。緣右而進。(彼進[A17]已)近法座前。(至[A18]已)合掌鞠躬。 長跪。 拈香三瓣。
(維那舉香讚。眾同唱。引禮呼彼)。聞磬聲。頂禮三拜。
佛慈廣大。普度悲深信者方能釆法音。三歸體納心。求稟五禁。爐爇妙香雲。
(香讚畢。三拜竟。引禮師呼彼)。長跪。合掌。一心諦聽。
(維那師云)。
夫居家具信。似火裏蓮生。戴髮歸依。如水中月現。汝今欲受三歸五戒。而為出世之元基者。理須恭請明師。護諸德本。今為汝焚香敷座。伸請(某)堂上(某)和尚為汝作三歸五戒本師。請師之語。汝合自陳。恐汝未能。我今教汝。稱自己名。(稱[A19]已)。其餘言詞。皆隨我道。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某甲)。今請大德。為三歸五戒本師願大德。為我作三歸五戒本師。我依大德故。得受請淨戒。慈愍故(三請。三叩。未遍稱大慈愍故)。
第四開導
(和尚鳴尺云)。
善男子。汝既至誠三請。可以為汝作五戒本師。所有語言。汝當諦聽。原夫戒德難思。冠超眾象。為五乘之軌道。實三寶之舟航。禪定智慧。以戒為基。菩提涅槃。以戒為本。發趣方行戒為宗主。戒為却惡之前鋒。入道之初章。譬如世間造樓閣相似。必先固其基址。若無基址。徒架虗空。必不成就。遺教經云。當尊重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戒是正順解脫之本。若人能持淨戒。諸善功德。皆悉得生。當知戒為安隱功德之所住處。然戒有多品。汝今求受五禁。乃是趣善之元首。出苦之要津也。善生經云。此戒甚難得。能為沙彌。大比邱及菩薩戒。而作根本。是故我今。未與汝剃髮出家。先授汝優婆塞五戒。不可以輕慢之心領受。應當生恭敬之心守持。汝能依教而行否。(答)能依教奉行。
第五請聖
(和尚鳴尺云)。
善男子。汝既能依教奉行。欲受此根本五戒者。理須迎請 三寶。慈悲證盟。次屈萬靈。威神鎮衛。汝起立合掌。隨我言音。作觀運想。一心啟請。稱自[A20]己名。
(和尚起座。拈香。作梵伸請維那。引禮。同聲唱利。專注一境。以。求感通)。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某甲)一心奉請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西方接引。阿彌陀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盡虗空遍法界。一切諸佛。惟願不違本誓。慈光攝照。證盟受戒(三請。三叩。下請準此)。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某甲)一心奉請大小二乘。毗尼律藏。五篇三聚。解脫木叉。十二分經。權實教典。離欲真淨。甚深法寶。謹運一心。歸命頂禮。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某甲)一心奉請觀音勢至。文殊普賢。清淨海眾。諸大菩薩。律藏會上。優波離尊者。西天東土。歷代祖師。傳南山宗。諸大律師。中興律祖慧雲馨公大和尚。(以下再入座上師得戒本師和尚諱)惟願不違本誓。慈光攝照。證盟受戒。
香花迎。香花請。(某甲)一心奉請(此請不稱弟子)光明會上。寄位諸天。梵釋四王。天龍八部。伽藍土地。護戒神王。金剛力士。幽顯靈祇。唯願不違本誓。監壇護戒 (如是一一三請。三叩首[A21]已。和尚就座而坐) (引禮呼彼)。長跪 合掌。誠諦而聽。
第六懺悔
(和尚鳴尺云)。
適間迎請三寶。證盟受戒。今則三寶垂慈。光明攝照。如鏡當臺。靡不徹鑑。竊恐汝從曠劫至今。造諸惡業。為戒障緣。不堪領受。宜增深信。向三寶前。求哀懺悔。譬如染新色。而浣洗垢衣。盛甘露而蕩除穢器。懺悔之語。汝合自陳。恐汝不能。我今教汝。稱自己名。(稱[A22]已)所有言詞。隨我求悔。(下偈。和尚舉二句。引禮教彼說二句。每二句一叩首。言音明了)。
我弟子(某甲) 從於無始 以至今生(叩)毀壞三寶。
南無普賢王菩薩摩訶薩(三稱三拜)。
(此偈乃廣陳懺悔。若時促。仍用大經四句。見下正範。誠敬則四句消除。不誠則縱廣難懺)。
第七問遮難
(和尚鳴尺云)。
汝今既[A23]已懺悔往愆竟。當遵善生經。先問七種遮難。然後與汝受戒。有無實答。勿得覆隱。
第一。汝曾盜現前僧物否(若無。當答無。若有當答有。下皆准此)。
第二。汝曾於六親男女中行婬否。
第三。汝曾污破僧尼梵行否。
第四。汝曾於父有病時。捨去不顧否。
第五。汝曾於母有病時。捨去不顧否。
第六。汝曾於師長有病時。捨去不顧否。
第七。汝曾殺害發菩提心眾生否。
第八授歸戒
(和尚鳴尺云)。
善男子。汝於現生之中。既無七種遮難。身心皎潔。道器完美。我可以為汝。先授三歸發體。次宣五戒令持。所言三歸者。薩婆多律論云。以三寶為所歸。欲得救護。不得侵凌故。歸依佛者。歸依法身。謂一切智。無學功德。五分所成也。歸依法者。歸於自他淨處。謂斷欲離欲。滅諦涅槃也。歸依僧者。歸於第一義僧。謂良祐福田。聲聞學無學功德也。而此三寶。真淨德用。能清淨三業。能障閉三塗。能破除三障。能不漏三有。能超越三界。能趨證三乘。所以佛法。以斯三歸為本。通發一切戒品。成就一切功德故。汝當以殷重慈護心。遍緣法界情非情境。於所緣境上。誓斷一切修惡。誓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若果能發如是廣大上品心。其所受者。是上品三歸五戒。今正是汝受三歸。感發戒體之時。汝當至誠運想。緣境發心。隨我語受。先稱自己名(稱[A24]已。待和尚說一句畢。引禮教新戒隨說一句。不得參差快接)。
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 盡形壽歸依法 盡形壽歸依僧 (如是三番皈依。三叩首畢) (和尚鳴尺云)。
上來三歸。正是納體。更加三結。謂之羯磨。汝當至心。隨我語道。(向下結文。待和尚說一句。新戒隨說一句。准善生經。說畢一叩首佛法僧。各三遍)。
我(某甲)歸依佛竟。寧捨身命。終不歸依自在天魔等。歸依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慈愍故。
我(某甲)歸依法竟。寧捨身命。終不歸依外道典籍。歸依如來所說。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是我所尊(慈愍故)我(某甲)歸依僧竟。寧捨身命。終不歸依外道邪眾。歸依清淨福田僧。是我所尊。慈愍故。
(次正宣戒相 和尚鳴尺云)。
我[A25]已為汝。結顯三歸竟。汝[A26]已得五戒之體。再為宣五戒之相。而令汝識相守持。謹護其體稱自己名。(稱[A27]已)。
- 第一不殺生
- 第二不偷盜
- 第三不邪婬
- 第四不妄語
- 第五不飲酒
是優婆室戒。汝盡形壽能持否。答 能持(如是三宣戒相。三叩首[A28]已。再總結一問答)。
善男子。此五戒是諸戒之根本。入道之階梯。趨解脫門。證菩提果。始從不殺。乃至第五不飲酒。汝能具足持否。(答)能具足持。
第九發願
第十誡囑回向
(和尚鳴尺云)。
善男子。由汝宿植德本。今遇良緣。而於五濁惡世。得生正信人家。歸依三寶。受持五戒。謹慎愛護。不可違犯。如驪龍護珠。𤛆牛愛尾。如守護堤塘。勿令滲漏。防禦城壍。勿使毀缺。若犯斯五中前四重者。譬如死屍。大海不納。破戒之人。戒海不容。更不得受沙彌十戒。比邱具戒。菩薩大戒。以根本破壞故。善法難生故。汝今能一一守持否。(答)能如法守持。(和尚云)既能如法守持者。來朝僧中。為汝剃髮。自火宅而拔至清涼。從迷途而接歸正道 (和尚鳴尺。起座。合掌。回向云)。
以此授戒功德。布周沙界。大眾同音。念佛回向(念佛號數百聲)。
(引禮呼受戒者。禮謝三拜。起立一傍) (維那師舉回向) (大眾齊聲同和)。
授戒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有情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密。
(和尚下座禮佛畢。回向偈竟。二引禮前行。受戒者次之。送和尚歸方丈。禮儀如常。復至座前。拜謝引禮[A31]已。徐各還本所△知客師領新戒。到祖師前禮拜。及一切尊長比邱等。俱應作禮而畢。又律中女人出家。請尼師說五戒十戒。維那。引禮。俱尼師。正範中善男子改善女人。沙彌下添一尼字)。
四。十支正範
(分十)。
第一。通白敷座
([A32]已上授優婆塞五戒。此下剃髮。授沙彌十戒。期有前後。法作二時。是以別立科目。便於設座集眾。若遇餘緣。與夫時促。只可一日者。亦須別寅午二時△彼求剃髮者。次日晨朝。先至維那。及引禮師所三拜。起立。合掌白云)。
我(某甲)昨承諸師引導。得入近事之名位。五戒[A33]已登。欲脫居家之俗儀。十戒未進。今復懇請。再施方便。令(某甲)鬚髮剃落。僧相早成。佩德無涯。終身荷感。
(維那師云)。
善男子。律[A34]已楷定。法當次第。我今為汝。擇處敷座。鳴椎集僧。恭請和尚。臨座證盟。與汝剃髮授戒。汝聞犍椎聲時。以俟作辦。
(彼復一拜而却。維那即同引禮。擇處敷座。或於露地。或在法堂。或就方丈。命淨人灑掃淨潔。其所敷座。如前設儀中明)。
第二集眾請師
(彼求度者。聞犍椎聲。持縵五七二衣及鉢。隨所依剃髮師。與眾俱集[A35]已。維那將彼所持衣鉢。置之聖僧座右。戒刀淨瓶。安於和尚座上。洗髮盆器。一一備之)。
(維那師云)。
善男子。法座[A36]已敷。大眾[A37]已集。汝當至中向上。恭謹作觀。一心頂禮。
十方三寶。三拜。以求慈悲攝受(彼拜訖。又云)。
向東聖僧座前。頂禮三拜。以求證盟(彼拜訖。又云)。
向左右現前。雲集大僧。各禮三拜(彼拜訖。又云)。
汝於一傍立定。其為剃髮師者。出眾執香。往詣方丈。迎請和尚。
(二引禮鳴手磬前行。執香者隨次。入室。禮儀如常。和尚受請。出室。至座前。二引禮近佛座前。左右對列。執香者在前側立。和尚展具禮佛三拜畢起具。至聖僧座前。展具三拜畢。侍者起具。和尚陞座。拈香。維那舉。眾同和)。
南無雲來集菩薩摩訶薩(三稱)(引禮師云)。
執香者。近佛座前。(到[A38]已)長跪。上香。(插香[A39]已)復位。居中。聞磬聲。至誠頂禮三拜。 起具。 向東聖僧座前。(到[A40]已)展具。聞磬聲。作禮三拜。(拜訖)起具。向西和尚座前。(到[A41]已)展具。 聞磬聲。作禮三拜。(拜訖)起具。復歸本位(却退於左班而立)。
第三遣求度者出
(維那師云)。
善男子。今者和尚陞座。海眾雲臻。將秉羯磨。和僧作法。汝且出。至見處不聞處立。待呼召時。方可入眾。
(彼度者至中一拜而起一引禮導於見處不聞處立定。引禮復還眾中。聽僧羯磨。此遵律制。名曰不現前羯磨法)。
第四和僧羯磨
(和尚鳴尺云)。
僧集否。(維那答云僧[A42]已集)和合否。(答云和合)未受大戒人出否。(答云[A43]已出)不來諸比邱。說欲來。(若無說欲者。答云。無。若有者。彼受欲比邱。即答云。有。出眾向上一拜。長跪。合掌。說云)(大德僧聽某甲)比邱。我受彼欲。彼如法。
(僧事。與欲羯磨 座上和尚答云。善 彼應云。爾。一叩而起。却還本位) (所謂欲者。欲。即急事。不能隨眾。故托人代說。某甲欲有事)。
僧今和合。何所作為。(答云。與剃髮羯磨)今此眾中。誰能羯磨。(其羯磨師。於眾中合掌。答云 我某甲比邱堪能)長老既能。出眾秉白。
(羯磨之制。坐則俱坐。立則俱立。若羯磨者立。聽者坐。若聽者立。羯磨者坐。皆犯非法。羯磨不成。行臥亦爾。是以和尚。問知有羯磨人。應起立而聽。其羯磨者。出眾向中。三拜起立。合掌作白云)。
大德僧聽。彼(某甲)欲求(某甲)比邱剃髮。若僧時到。僧忍。聽與(某甲)剃髮。白如是。作白成否。(現前大僧。合掌齊答云)成。
(羯磨師如是白竟於中向上一拜而起。復歸原位。其為剃髮師者。聞僧忍可。允聽剃度。即當出眾。向中對佛座。展具三拜。復向東西二座。各三拜。起具。退立本位)。
第五召求度者入
(僧和作法竟。維那移步向外。對求度者。招手召云)。
善男子汝來。(彼隨召而來至一傍立定)適間秉白羯磨。僧皆忍聽。可令汝於僧伽藍中剃髮。汝應至中向上。(至中[A44]已)近佛座前。至誠長跪。拈香三瓣。懇禱十方三寶。慈悲庇祐。
(彼近前長跪。拈香。維那舉香讚。大眾合掌齊和。引禮呼彼起立。轉下居中。聞磬聲。至誠頂禮三拜)。
佛生西域。教法流東。奧旨深談物我空。因信出樊籠君親允同。遭際實難逢。
南無香雲葢菩薩摩訶薩。(三稱。三拜畢。香讚竟。呼云)長跪 合掌。
(次正請師)(維那師云)。
夫凡心。即聖證之體。唯覺乃知。幻軀。為載道之器。非脩莫任。汝今。既具信出家。樂脩梵行者。理應乞求明師依慂慈範。今為汝恭請(某)堂上。(某)和尚。為汝作證盟剃髮受戒本師。而況此師精嚴毗尼。善訓後學。汝當端秉一心。隨我伸請。請師之語。汝合自陳。恐汝未能。我今教汝。稱自[A45]己名。(稱[A46]已)其餘言詞。皆隨我道。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某甲)。今請大德。為證盟剃髮受戒本師。願大德為我作證盟剃髮受戒本師。我依大德故。得剃髮受戒。慈愍故(三請。三叩首。末遍稱大慈愍故)。
第六開導(文出古壇儀)
(和尚鳴尺云)。
善男子。今汝殷勤三請。可以為汝。作證盟剃髮受戒本師。所有語言。汝當諦聽。原夫心源湛寂。法海淵深。迷之者。永劫沉淪。悟之者。當處解脫。欲傳妙道。無越出家。放曠喻如虗空。清淨同如皎月。脩行緣具。道果非遙。始從尅念之功。畢證無為之地。所以大覺世尊。捨金輪之寶位。子夜踰城。脫珍御之龍衣。青山斷髮。容鵲巢於頂上。掛珠網於眉間。脩寂滅而證真常。斷塵勞而成正覺。三世諸佛。不說在家成道。歷代祖師。阿誰行染度人。所以佛佛授手。祖祖傳心。不染世緣。方成法器。故得天魔傾伏。外道歸降。上酬四重之恩。下濟羣生之苦。所謂。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捨。棄恩入無為。真是報恩者。出家之後。禮越常情。不拜君王。不拜父母。汝今可離我座。想念君親恩德。專精拜辭。然此一拜謂之最後拜也。
第七辭謝君親
第八剃髮
(和尚鳴尺云)。
善男子。斯時諸緣皆具。眾僧同慶。我今離座。先以甘露灌汝之頂。令汝心地清涼。煩惱不侵。次以戒刀。斷汝之髮。令汝情塵永滅。梵行增長。此乃曠劫多生之善因。非今朝偶爾之僥俸。汝當愈加深信。生大歡喜。
(和尚手擕淨瓶。離座。至求度者前。用前瓶水。以指三滴其頂[A49]已。一侍者接和尚淨瓶。一侍者取座上戒刀奉和尚。尚接刀在手。舉偈祝之。大眾接和)。
(此偈出古儀中) (和尚舉偈祝竟。以刀過與求 度者捧之。和尚復坐 維那師云)。
善男子。今座上和尚。以刀付汝。汝當一拜而起。至汝剃髮師前。雙膝著地。兩手捧刀。求師剃度(拜起。至剃髮師前[A50]已 引禮師云)。
一拜。長跪。奉刀與汝師。所有乞詞。恐汝未能。我今教汝。隨我言道。(不必作梵。但直說明了)大德。一心念。我弟子(某甲)。今求大德。為剃髮阿闍黎。願大德為我作剃髮阿闍黎。我依大德故。得出家。慈愍故(三乞。三叩首)(剃髮師云)。
善男子。待我先禮。
本師釋迦牟尼世尊。及東西座[A51]已。與汝剃度。汝且起一傍。以水洗髮 (彼起洗髮。其師禮中佛座。及東西二座。各三拜畢。長跪和尚座前。合掌白云)。
今承和尚主座開導。灌頂證盟。我比丘(某甲)。正為(某甲)剃髮。(和尚答云)善哉。如法。(其師答云)爾(一拜而起。轉下至中。居左而立。其求度者。洗髮[A52]已。手捧髮板。長跪師前。師當以彼頂中少許髮。綰一小髻。舉刀從下。周旋剃上。維那師舉淨髮偈。每句舉[A53]已。大眾接和)。
剃除鬚髮 當願眾生 遠離煩惱 究竟寂滅。
唵 悉殿都 漫多囉 䟦陀耶 娑婆訶
(三舉。三和。剃髮至頂。偈畢。停刀。師問彼云)。
我[A54]已為汝。削除頭髮唯有頂髻。汝當諦審決定。若不能忘身進道。忍苦脩行者。少髮猶存。仍同俗侶。放汝歸家。未為晚也。故我今於大眾之前問汝。汝果能決志出家。後無悔退否。(彼答云 決志出家。後無悔退)汝果能決志出家。後無悔退否。(如是三問。彼亦如是三答)既能決志出家。而無悔退者。斷頂髻於刀下。愛纏永絕。脩梵行於僧倫。福慧漸增(彼師與剃髮竟。復至和尚座前。手捧戒刀。白云)。
我比邱(某甲)。今仗和尚慈悲證盟。為彼(某甲)剃髮[A55]已竟。(和尚答云)善(作是白[A56]已。將刀送至座上。一觸禮而起。退歸原位)。
(彼得度者。一拜而起。至於一傍。抖盡殘髮。整理衣服訖。仍於本處。長跪。合掌。一引禮近東座聖僧前。取先所置二縵衣及鉢。送安和尚座上)。
第九授沙彌戒
(和尚鳴尺云)。
善男子。汝頭髮既除。儀表異俗。但名形同沙彌。若受十支淨戒。身居伽藍。依師而學。食共大僧。著衣而䬸。方名法同沙彌。是故我今先示汝沙彌衣鉢。次授汝沙彌十戒。以便行用。不乖律儀。(和尚手持縵五衣云)此是汝沙彌所著縵條五衣。縵者。謂非割截縫成。而無長短條相。此衣汝凡出入往來寺中執役。與眾服勞。一切時中恒披。不離其身。所以名曰作務衣。(放下五衣。持七衣示云)此是汝沙彌所著縵條七衣。凡一切入眾清淨時應披。所以名曰入眾衣。(放下七衣。持鉢示云)此是汝沙彌所持之鉢。梵語鉢多羅。翻云應量器。凡受食時應用。往來出入。當掛右肩。護隱在腋。(放下鉢云)善男子。汝衣鉢如法。戒可以受。汝自無始。乃至今生。妄想障覆心源。識情貪愛塵境。不知諸法。本無自性。於中種種取捨。廣造惡業。身心既穢。淨戒安受。是以汝今。恭對。
十方三寶前。求哀拔濟。願無始未脩之善。從今精脩。一往所作之惡。更不再作。三寶垂慈。庶幾納戒。汝隨我語。生大慚愧。洗心懺悔。稱自[A57]己名(稱[A58]已。上舉偈。下隨懺。一句一叩)。
往昔所造諸惡業。┌─一切罪障皆懺悔。
皆由無始貪瞋癡。├─今對佛前求懺悔。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懺悔。(如是三懺。十二叩首)。
懺悔[A59]已竟。我今先為汝。秉宣三歸。正是汝納體之時。汝當發上品心。受上品戒。所言上品心者。今對三寶前。發斷惡脩善利他之心。遍緣法界。一切情與非情境。而於所緣境上。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脩一切善。無善不脩。誓度一切眾生。無生不度。能發如是心。為之上品心。所得沙彌戒。為之上品戒。汝當內發如是心。緣如是境。外隨我語。諦想領受。不得餘覺餘思。稱自己名(稱[A60]已。待和尚說一句[A61]已。求度者隨說一句。勿得錯亂)。
我(某甲)盡形壽。歸依佛 歸依法 歸依僧 我今隨佛出家 某甲為本師(本師者。即座上和尚。自說[A62]己名) 如來至真等正覺 是我世尊 慈愍故(如是三說。三叩。末遍加大慈愍) 上來三歸。正是納體於心。再加三結。得法圓滿。謂之三番羯磨。稱自[A63]己名。(稱[A64]已)隨我所道。
我(某甲)歸依佛竟 歸依法竟 歸依僧竟 我今隨佛出家[A65]已 某甲為本師 如來至真等正覺 是我世尊 慈愍故(如是三結。三叩)。
善男子。三歸三結竟。汝[A66]已得清淨戒體。今為汝宣十戒之相。令汝識相守持。以護其體。稱自[A67]己名(稱[A68]已)。
(和尚云)。
受戒既畢。汝今[A69]已具沙彌之性體。應著縵五七二衣持鉢。以表沙彌之外相。引禮大德。可為彼著衣誦偈。教知行持(引禮將座上衣鉢取與。彼先自掛鉢肩。次著縵五衣。教誦偈云)。
善哉解脫服。無上縵五衣。我今頂戴受。世世不捨離。
唵。悉陀耶娑訶 (又為著縵七衣。教誦偈云)
善哉解脫服。無上縵七衣。我今頂戴受。世世常得披。
唵。度波度波娑訶 (又教彼向座展具。誦偈云)
臥具尼師壇。長養心苗性。展開登聖地。奉持如來命。
唵。檀波檀波娑訶 (令彼三拜。維那師舉。大眾同音齊和云)
南無寶曇華菩薩摩訶薩(三稱三拜)。
第十勸誡回向
(和尚鳴尺云)。
汝沙彌。今得𩯭髮落地。袈裟著身。入於善法聚中。出其塵囂境內。日新道業。永捨攀緣。我今示汝五德十數。壯悅道志。依而奉行。所言五德者。福田經云。一者。發心出家。懷佩道故。二者。毀其形好。應法服故。三者。永割親愛。無適莫故。四者。委棄身命。遵崇道故。五者。志求大乘。為度人故。所言十數者。僧祇律云。一者。一切眾生。皆依飲食。(今者食存五觀。戒貪瞋癡故)二者。(知)名色。(是假悟我法二空故)三者。(識)痛癢想。(是妄心分別斷煩惱障。及所知障故)四者(明)四諦。(知苦。斷集。慕滅。脩道故)五者。(照見)五陰(皆空故)六者。(知身虛偽猶如空聚)六入(村落。結賊所住故)七者。(善用)七覺支(故)。八者(常行)八正道(故)。九者。(了)九界眾生居。(皆不免苦。空無常無我故)十者。(觀)十一切入。(本自不生。性無和合故)此是沙彌。法應如是。既聞知[A70]已。恒記莫忘。若能精學躬行。沙彌十支戒淨。二十四門威儀。五德漸立。十數通脩。將來十師登壇。白四受具成比邱僧。入三寶數。紹隆聖種。功德難思。從斯[A71]已去。倍增淨信。勿得怠惰。恣縱身心。能如是依教奉行否。(答)依教奉行。(和尚云)既能依教奉行。以此剃髮受戒功德。上報四恩。下濟三有。大眾同音。念佛回向。(和尚鳴尺一聲起座。合掌念佛。引禮呼彼沙彌禮謝和尚。三拜。起立於傍)維那師。舉回向偈(大眾齊和)。
授戒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沈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密(和尚下座禮佛訖。如常儀送和尚歸方丈。隨喜雲集大眾。禮佛三拜。彼沙彌仍到座前。禮謝左右大眾。及維那引禮師竟。候大眾去畢。彼剃髮師將沙彌。回至祖堂禮祖[A72]已。即徃客堂庫房等。處處拜謝畢。即收拾壇場)。
(附)剃度規約(凡八條)
夫叢林之設。本為十方衲子。辦道脩行。不畜驅烏徒眾。恐成流弊。故童年剃落。多在菴堂靜室。但請叢林住持。為說戒本師耳。若或壯年志道。欲為衲子。求叢林剃度。此沙彌得度。即大眾之始事也。所關既重。則不得不慎為檢擇。以立賢聖之基。所有條約。備列於左。
- [A73]父母不許者。不留。(如果真心出家。須囑其祈請父母𠃔許後。再度)。
- [A74][A75]犯法脫逃者。不留。
- [A76]身為他拘者。不留(如有職役乃至僮僕之類。若道心堅固。或令其求主恩放。或代為告其主人。行慈成就。必須主𠃔。方度)。
- [A77]身歸邪教。混入佛門敗壞正法者。不留(邪教。如無為。白蓮。長生。天主之類。若其人真悔前非。留寺年餘。察其確實。方𠃔剃度。如係道家。改從釋教。勘無他心。即可落髮)。
- [A78]無親人送來。履歷不明。無保薦者。觀機定奪。若不遠千里。真心求出家者。與其三歸。延數月。加其五戒。延一年。或至三年。方許剃度。
- [A79]𠃔留後。熟讀課誦。勤儉無過。方為剃髮。考審不應者。不許。
- [A80]既來求度。於禮儀清規等。當一一遵守。若縱恣放逸。匪類為朋。屢誡不改者。不留。
- [A81]叢林出家。遵古禁例唯依住持一人。僧眾並不得各受。違者。師徒俱出院。
○年月日○住持某甲重錄。
(附)上供疏式
伏以。世尊斷髮。視王位如弁髦。聖僧出家。似翔鳥而脫絆。俾從凡以入聖。願自度而利生。上宏佛祖家風。永作人天眼目。爰有大清國。某省。某府。某縣。某寺。依止。奉佛剃度比丘某甲。求度沙彌某甲。是日至心拈香。歸依娑婆教主。釋迦文佛。靈山會上。諸佛聖賢。金蓮座下。恭通情旨。蓋因求度沙彌。俗姓(某名)(某甲)。年幾歲幾月幾日(某)時建生。於今(某某)年月日。在於(某)寺。歸依(某甲)比丘為弟子。改名(某甲)。剃染受戒。切念新度沙彌(某甲)。久滯世羅。未曉出塵之徑。近參大教。漸知入道之門。嗟業繫於凡籠。愧身羈於俗網。發心脫白。立志染緇。幸遇勝緣。遂茲深願。由是敬獻清齋一簋。聊陳葵藿寸衷。伏望洪慈。俯垂昭格。所願慈光圓照。法雨普滋。使新度沙彌。披衣持鉢。作佛法之棟梁。聽教參禪。翻死生之窠臼。色身康健。魔障無侵。真操實履。到不思議之妙門。出世為人。振向上機之元旨。如斯陳願果遂是期。右疏恭請三寶證明剃度受戒文疏。年月日。剃度比丘(某甲)。率新染沙彌(某甲)具疏。
證義曰。古人謂。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雲棲蓮池師云。將以武功定禍亂。相以文學興太平。天下之事皆出將相之手。而曰出家非其所能。然則出家。豈細故哉。按雲棲之言。引而不發。葢將以越生死流。登菩提岸。曠劫覊鎻。一朝解脫。自利利他。度生無盡。而創始於出家一著。此所以非細故也。古之高人。以有見於此。故出家為莫大因緣。十分慶幸。如魚縱壑。似鳥飛空。既具斯心。故縱於一切行門。乃至十戒。二百五十戒。十重。四十八輕等。遵奉行持。無有疲厭。今則不然。或父母因貧苦。而捨之空門。或本身為事故所迫。而勉求剃染。其初原未嘗發真實心。故其後亦不樂真實行。全賴為師者。先納之於戒律之中。而又時加訓誨。俾之習氣漸除。則道心漸固。中人之性由教而入者居多。庶幾可望其習與性成。而日進於高上耳。五分律。佛敕舍利弗度羅睺羅。先與授優婆塞五戒。後與剃髮。授沙彌十戒。此剃度授戒最初之模範。柰何今之出家者。既多非發心之人。而為師者。復不代為根本之慮。師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學。仍是名聞利養之心。應酬世故之事。求其實為生死自度度人者。尠矣。即間有之。無如始基不立。終歸廢棄。語以受戒一事。則以當俟三壇總授為辭。無論衣鉢無資。或事故耽擱。年復一年未沾戒品者不少。即幸而身登戒壇。而習慣非法。反以法事為故事。旅進旅退。勉強支持。至於滿散而[A82]已。噫。受戒千百。得戒幾人。法門之衰。由是之故。竊謂此中。師徒均有過咎。而師之過咎。似為偏重。禪林寶訓。黃龍云。父嚴則子敬。今日之規訓。後日之模範也。譬治諸地。隆者下之。窪者平之。彼將登於千仞之山。吾亦與之俱。困而極於九淵之下。吾亦與之俱。伎之窮。妄之盡。彼則自休也。又云。姁之。嫗之。春夏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所以成熟也。師無訓約可乎。按目連問佛經云。迦葉佛時。有比丘度弟子。不教誡。多作非法。命終生火龍中。火龍法。七日一對。火燒其身。肉盡骨在。尋後還復。復則更燒。不能堪苦。即觀宿命。自見本作沙門。不持禁戒。師亦不教。便瞋本師。念欲傷害。後師與五百人渡海。龍來捉船。眾問。何為捉船。答曰。汝等下此比丘。放汝使去。問曰。此比丘。何預汝事。都不索餘人。而獨索此。答言。本是我師。不教誡我。今受苦痛。是故索之眾見勢不可[A83]已。將捉比丘。以著水中。比丘言。我自入水。不須見捉。投水喪命。眾乃得全。以此騐之。不教徒眾。為害非細。又優婆塞經云。寧受惡戒一日中斷無量命根。終不畜養弊惡弟子。不能調伏。善戒經云。旃陀羅等。及以屠兒。雖行惡業。不能破壞如來正法。不必定墮三惡道中。為師不能教呵弟子。則破佛法。必墮地獄。由此觀之。沙彌受戒。誠為法門之切緣。受而不持。尚有失教之過。況師不教授。[A84]但令形同沙彌。實是白衣。不特始基不立。終無岑樓巨閣之望。行將日弊日壞。而有偭規越矩之行。豈非為師者之大咎哉。今此剃度正範。乃江南華山見月律師所校正。上合佛敕。下合時宜。意美法良。凡我釋門。當共寶而遵行之。
付戒
(戒列三壇。先一壇為未受沙彌戒者而設。若[A85]已受沙彌剃度十戒。則一切佛事仍隨眾。唯初壇懺摩。即須另審十戒 貼報單 預備禮物 預請諸執 預習佛事 酌定戒期 右師派白)。
初。貼報單
○本寺。謹擇 月 日。開新戒堂。傳授千佛大戒。凡欲求戒者。預備 三衣。鉢。具。經。律等。宜早來山。進堂演習律儀。毋使臨期倉卒。特此預聞 ○○寺監院(某甲)告白。
證義曰。此章報單。數月前。實貼山門外。乃古規也。近來遠近遍貼。咸使周知。亦屬可行。報單上。有加兩序恭請方丈傳戒者。或有請本常住(某)和尚者。書明亦可。若但貼今(春冬)傳戒四字。似屬太簡矣。
次預備禮物
○凡求戒者。自預備三衣。經。律。鉢。具。衣囊。鉢囊。鉢箒。布。食巾。鉢墊等。又備和尚香信三錢。二師香信二錢。戒堂香信二錢。知客香儀一錢。照客使金三分。戒牒十師齋銀共三錢。刻印戒錄六分。戒堂燈油五分。禮佛香燭三錢二分。通共一兩五錢六分正。俗呼攢單銀。是也。若在常住𠃔執日久者。攢單銀減一半。餘俱照例。其餘小食。剃頭。燒浴。納坡。堂內香燈。值壇。乃至應用物件。應各諒力。不得勉強。其十師齋銀。至期。教授諒其多少。令本堂送入庫房。香燭牒銀等項。教授與本堂合辦。戒堂內小食等項。一應開堂辦理。若設齋設腐等事。俱交庫房辦理。不涉本堂之事。
證義曰。他本首列常住應備物件。即戒期所用莊嚴法器之類。次列堂內香燭茶點等物。乃新戒所用。然此二條。各處各色不同。難以劃一。故茲佚之。唯錄求戒預備禮物香信等項。并先備三衣等物件。此等之必求備者。是堅其志耳。華山見祖著一夢漫言。自述云。昔朝鷄足山。宿寂光寺。訪問山中明師。聞獅子岩。有大力白雲二位老和尚。精脩淨業。三十年不下山。於十八日。同妙宗闇初。到岩禮拜。哀乞剃髮。力老和尚詳詰根由。幸垂慈𠃔。令備衣鉢。闇初云。既承攝授還極。其衣鉢齋供。俱在弟子。白雲老和尚言。吾觀此人。終成大器。不可草草恐出家易。持戒不堅。須是自[A86]己沿門乞化。折其我慢。驗其心志。化得衣鉢。再來披剃。思二善知識。一攝一折。令人敬畏。據此。可見三衣鉢具等。必須預備齊全。方許求戒律中止許自辦。嚴禁借貸破損等。良有以也。近來戒期如此等物。或借或貰。得之甚易。求戒既易。則輕忽之心生。而不樂為持戒之難。佛法衰微。其先兆矣。
次預請諸執
執有尊卑大小。法是合辦。要在和合。況共任一期之事。上下俱互相商。在戒期前。演習純熟至於臨堂。循循導引。使新戒誠敬篤恭。生其正信。為人師範。不可辜負後學也。倘有錯處。宜互相維持。不得當場呵責。殊不雅觀。凡唱導須响喨。音清語緩。使彼聞者。入耳熏心。永為道種。諸師異稱。謹辯於左。
○梵語和尚。此云力生。或稱長老。或稱住持。或稱方丈。俗呼堂頭。亦名壇主。
○羯磨梵語。此翻作法。即輔座。俗呼二師。亦名左師。或稱左寮。與禪堂首座同。
○教授唐言。即弼座位。亦稱二師。或呼右師。又稱右寮。與禪堂西堂同。
○尊證。是班首位。亦名七師。或稱七證。亦稱諸師。與禪堂後堂堂主同。
○開堂。即大引禮。或稱本堂。亦號首師。為一堂首領。與禪堂維那同。
○倍堂。即二引禮。亦稱本堂。或名次師。與禪堂參頭同。
○大作法。即三引禮。或稱左班。與禪堂悅眾同。
○二作法。即四引禮。或稱右班。與侍寮同。
○其餘引禮。不論多寡。通名引讚。俗呼站班引禮。亦隨五六七八次序而稱師傅。皆序執位。
○香燈值壇。位在列執。凡新戒。亦稱某師傅。
○凡執事小一級。見大一級。起立。讓坐。行則讓行。
○凡沙彌見老戒。如敬上座。清眾見列執。列執見序執。俱分上下。具如前兩序章說。
○凡戒堂有事。先白本堂開堂。平論不服。方白兩序。再三事大。分斷不下。可投方丈。如不白開堂。亂驚兩序。擅白方丈。并高聲驚眾者重罰。
證義曰。古時傳戒唯律宗。自列朝頒敕後。禪教並開。正座代時宣揚。一方主位。兩序分三等。二師七師是聖執。菩薩戒中文殊彌勒所為故。引禮是賢執。十方菩薩為同學伴侶故。香燈值壇。及諸佐助為能執。能辦眾事故。江南焦山。性海禪師拾遺集持犯論。或問。時居末法。授戒者。博和尚之名。受戒者。博戒僧之名。其戒俱置之不論。其犯戒不可勝數。果有罪也耶。抑無罪也耶。答曰。無戒而授戒。如非冢宰而假八柄。以置天下之吏。受戒而犯戒。如受官職而方命以虐民。天下將置之不問乎。抑必置之於刑罰乎。吾知其必置之於刑罰矣。是故授戒者。[A87]已有一戒。方可授人一戒。[A88]已有二戒。方可授人二戒。無戒而授戒。一戒必招一戒之報。如白衣而弄天子之權。豈有不遭誅戮者乎。受戒者。受一戒。必持一戒。犯一戒。則招一戒之報。如為官而不治其事。豈有不遭黜罰者乎。斯理易明。不待智者而知也。是故[A89]已有一戒。則可授人一戒。無則不必授人戒也。能持一戒。則可受一戒。度其不能。則可還於其師。佛有明訓。所當依從。不可貪虗名而招實禍。
次預習佛事
今先總舉三壇。
初壇。一。教鉢。二。請戒。三。查騐次鉢。四。懺摩。五。回復。六。說戒。七。發願。八。背誦毗尼日用。
二壇。一。授沙彌律。二。教威儀門。三。散籤。四。請戒。五。示衣鉢名相。六。投柬。七。懺摩。八。回復。九。上供。十。請齋。十一。說戒。十二。發願。十三。授四分戒本。
三壇。一。請戒。二。懺摩。三。回復。四。開示苦行。五。燃香。六。說戒。七。發願。八。授梵網。九。給牒。十。回復。
(共三十一事)見三壇傳戒正範等書。
次別分四△一。正座。初壇。發露復命。請戒。回復。說戒 二壇。請戒。投柬。回復。上供請齋。說戒 三壇。請戒。回復。示苦行。說戒。普示。(共十六事)尼眾。(別發露。別說八棄別說八敬。別開示)在家。(則說五戒。加說六重二十八輕)見三壇內集 二。輔座。初壇。發露。請戒。懺摩。回復說戒 二壇。請比丘戒。投柬。懺摩。回復。說戒。(贊禮偈八句。和僧偈四句。請聖四則。差右師單白。乞詞後單白。問遮難全篇。白四番羯磨。以上皆須熟記) 三壇。請菩薩戒。懺摩。回復。說戒。(共十四事)尼眾。(別發露。三次皆別懺摩。別問尼遮難)見三壇輔事 三。弼座。初壇。教鉢。(禮儀緣起。俱要熟記)請戒。查騐衣鉢。說戒。授律。背毗尼。散簽 二壇請比丘戒。示衣鉢名相。投柬。上供。請齋。說戒。(贊禮偈八句。和僧偈四句。請聖四則。遮難全篇。向白二行。呼拈香二行。壇上呼拜乞詞。俱要熟記)授四分戒本 三壇。請戒。說錫杖經。唱偈下壇。傳杖。授梵網經。給牒。(共十九事)尼眾(別教鉢。別過律。別過尼戒本。別過梵網。別給牒)凡期內辦白詞。齋銀。戒錄稿。二道榜文。十師柬。戒牒。佛位等。俱宜留心。親眼騐過。見三壇弼事 四。引禮。引禮之執有五。一。開堂。二。陪堂。三。大作法。四。二作法。從五以下。皆名弘讚。開堂引禮者。教導新戒禮儀也。先自將諸同寮。赴教授寮。禮右師。請教禮儀。所謂排班。站班。出入。拜立。合掌。觀鼻雁行。翔步。胡跪。起立。問訣。分班出堂。回堂。恭立。端坐。抄手。觀心。取筷。取碗。安筷。安碗。吃粥不响。掩口挑牙。嚼楊枝。嚼畢禮佛。禮誦。穿衣。大便。小解。各稱法名。答師尊諱。合掌欲拜。恭立讓路。應阿彌陀佛。行十方禮。鳴鐘起落。板魚起落。引磬小魚拜式。搭衣。摺衣。開四摺具。一字具。(又名隨具。即觸具也)展大具。展半具。掩具。應鉢。拈香方法上香儀式。多人圓禮。入堂寮法。請詞音調。白詞音調。答頂戴受持。答依教奉行。一拜而起。一拜起具。散杯。收杯。乃至輪交當值監值等事。一一俱在右師前演習。演習純熟。時至。進堂。教諸新戒 又引禮者。引磬最重。取其禮。誦。止。作。得整齊也。凡一切引磬。(左在勺打)急緩得中。和尚拜。二師拜。大眾拜。引禮拜。新戒拜。引磬俱同。第一拜。第二拜。均一擊則拜。一擊則起。(第三拜。起兩擊)問訊四擊(拜緩擊亦緩。拜急擊亦急) 唱請詞。(宜和緩响喨)每句畢四擊。慈愍故句。引磬煞尾前緩喨。後急咽。約十三四擊。(凡引磬煞落皆同此) 迎請來去鳴磬法。在作法處動身。二人齊向上問訊。四擊。路上行。二人輪擊。聲絕方續。到了不問訊。四擊。師起身。一擊。請到作法處。歸位。不問訊。四擊歸位 凡分請。路上不鳴引磬。到師寮。自先禮佛。次向師見禮[A90]已。方取出引磬。呼班禮佛及拜師。用引磬三擊。用過仍袖。到法堂。歸位 巡寮鳴法。每一拜。一擊。問訊。二擊。路上行。與迎請同 凡自拜佛。頭要著地。引磬在頭頂前。鳴小魚子。亦同此 凡戒堂引禮。法堂動身。不用引磬。到本堂門口。新戒進堂[A91]已。袖中取引磬在手。拜起。問訊。用過仍袖 凡捧鉢。捧律。捧衣。捧完站班。鳴引磬二擊。即出堂。不用舉。亦不問訊。若回堂。安手中物件。再站班。方圓禮 凡止靜。三拜。每拜一擊。問訊一擊。凡開小靜。二擊。開大靜。共(十一擊半) 凡講經律。凡上堂。小參等。香讚完。對面輪鳴三陣。須寬緩為度。三通畢。方啟口 凡請聖。供佛。齋天等。俱一字一擊 凡上殿。過堂。路上不鳴引磬 凡做佛事出堂。入堂。雁行。除路上迎請。不用引磬 凡法堂呼班。聲要自在高亮。左右輪呼。若左邊停口多時。仍左邊先呼 凡隨具。不呼撩衣 凡集法堂大殿。齋堂。方丈。槩不問訊。若當問訊處。引禮仍呼 凡懺摩。併初壇第三壇正說。眾引禮到。先禮佛 凡新戒集法堂。不禮佛 開堂引禮。乃一期權執。凡戒期禮儀佛事。當須精熟。上白三師定時。中會同寮熟演。下教新戒如法 陪堂。引禮者。領眾上殿。過堂。眠。起。凡戒期做佛事。總聽開堂作主。或有未妥。和言商議。眾有不調。善調警勸 大作法引禮者。一切首領。呼班節次。初壇請戒白詞。說戒白詞。請詞。請聖。懺悔。二壇請戒內。語答上。投柬三則白詞。說戒白詞。請詞。讚禮偈。和僧偈。呼班。呼照位。請聖。遣歸堂。乃至末後。先領眾跪送等。三壇請戒白詞。說戒白詞。請詞。請聖。乞戒語。錫杖偈。俱要熟記 二作法引禮者。此執與站班引禮同。唯加接呼班。與大作法合。其中節次。必須熟記 站班引禮者。亦名引讚。三壇香讚。禮祖單及讚。三次懺悔文。請聖正詞。論派白詞。錫杖偈呪。三師引磬。迎請引磬。一切音調。新戒引磬。分請儀式。迎請儀式。以上俱須熟演熟記。見三壇補遺。及引禮廣儀等書具明。此引禮師。即五種阿闍黎。第四授經阿闍黎也(五種闍黎者。一。剃度阿闍黎。即剃度本師。及說剃度戒者。二。羯磨阿闍黎。即受戒壇上得作羯磨者。三。教授阿闍黎。凡受戒中教授威儀等事者。四。授經阿闍黎。教誦經律。講明義理。即引禮之類也。五。依止阿闍黎。即諸方住持。吾曾在彼座下。受其法益。或受食益。乃至依住一宿者。按瑜伽師地論。第七十卷中。謂戒師須具五德。一。戒行無失德。寧捨身命。終不毀犯淨戒。常能堅持無失故。二。善建立法德。於佛說律藏。善能採集。取捨投機。立諸妙法。令人易學。可無違犯故。三。善制立所學德。於經律中。當學之法。善能裁制安立。註釋明顯。令無差謬故。四。善斷疑惑德。於經律論。所立法中。隨人所學。并所問。善能開講。令彼斷疑。合如來正制故。五。教授出離德。以佛經律。教授於人。令人如法受持。成就聖道。出離生死故。比丘具此五德。如來聽其為人阿闍黎。所謂[1]〔五〕德師也。又四分律藏。第三十四卷。有五法不得授人戒。一。無信。戒必不堅。萬善之本既無。眾德之基何立。二。無慚。必肆情破戒。慚恥之心尚無。正見之念何有。三。無愧。必顯露造業。犯戒不悔。羞愧既無。何能改過。四。懶惰。必無脩行。不識經律。邪正尚迷。持犯何曉。五。多忘。必不強記。忘諸戒法。讀誦尚缺。解義何存。比丘犯此五法。佛不聽其為人師)。
證義曰。三壇傳戒正範。原係律藏。山律藏文富。古人撮其要文要義。成茲正範。無柰年久有訛。華山見祖。重將古本正範。較定刻行耳。杭州新板。題上加見祖二字。失攷。按見祖自述一夢漫言中有云。崇禎十年。余在丹徒。海潮菴。三昧和尚座下受戒。無錢請律讀。終日默坐單上。聽同戒眾讀律。不犯堂規。引禮呵曰見月。此處非坐。不語禪。為何不請律熟念云云。至臨背時。執籤九人。至教授師前。拜[A92]已。余一氣朗聲背終云云。據此。見祖自說。可知見祖受戒時。亦從此正範事儀而行也。至於正範外。三壇輔弼。補遺廣儀等。亦是活套。在作為臨事變通。何也。如華山等大壇場。人眾既多。可以如法敷衍。若人眾寡少之處。豈可泥定。但熟煉訓儀。令新戒䇿發道心。得上品戒。即是金繩覺路。若師資怠惰。上下偷安。有名無實。即是黑繩邪業。然有不可改者。則萬不可苟簡擅改也。又邇來請戒。說戒。赴齋等事。禪律有異。律宗輔弼。至法座前。待和尚出室。或登座[A93]已。輔弼展具。三拜[A94]已。正座坐。輔弼立。禪宗。但觸具一拜。或三師前後立定同拜。輔弼側坐。此中各有所宜。不可拘泥。若正座是師長。輔弼是小輩。三拜。登座側立。以示後學。敬事師長之義。則可。若正座與輔弼同輩。或同參。或正座小而補弼長。只宜捉具一禮或三人品字立。同拜。登座側坐正以見佐助法化之重。又如臨齋。正座是長輩。九師俱小輩。相見告退等。正座可受拜。新戒禮九師。九師應遜待。以尊長在前。不敢受禮也。若九師中有數位與正座同輩。或長。或客。相見告退等。正座應答禮。新戒拜九師。九師應受禮。以師資道尊故。
次酌定戒期
按律中。並無三壇頓受之期。亦無拘定之日。但隨師資緣會授受。又律中佛說比丘戒。只許三人一壇。若四人。即不得戒。關係非小。應遵佛制。我東土。多三壇頓受。故立期從權。分為春冬。春期者。二月初八日開堂。先令值壇香燈。洒掃舖設[A95]已。知客領引禮上方丈隨送進堂。(禪門開堂陪堂。和尚送位)次求戒進堂。引禮細問來歷。查清籍貫。至三月十四日。二師寮掛號。晚課畢巡寮。晚二板。本堂發露。十五日。左師發露。方丈呈罪。十六日起懺。辦理香燭等物件。掛初壇懺摩。請戒。受戒牌。至二十日。右寮[A96]派引禮白詞。二十一日。完懺。送牒錄銀。取莊嚴。二十二日。復命。教鉢。私演請戒。受戒。二十三日。請戒。查騐衣鉢。開示除蓄。是晚演受戒儀。二十四日。剃頭沐浴。是晚懺摩。禮通宵。二十五日。回復。舖戒壇莊嚴。說戒。發願。巡寮。開示堂規。(戒堂規約見後)二十六日。送戒錄稿。散遮難文。背所讀律。發願。巡寮。二十七日。過沙彌律。掛二壇牌。發願。巡寮。二十八日。送壇籤。演投柬。演請齋。二十七日。貼圓具榜。七師榜。散籤。大演儀。三十日請戒。示衣鉢名相。投柬。送柬。沐浴。剃頭。懺摩。禮通宵。巡寮。(若月小。俱上前一日)四月初一日。回復。上供。請齋。舖戒壇莊嚴。是夜說戒。發願。巡寮。收莊嚴。初二日。過四分戒本。掛三壇牌。初四日。大演儀。初五日。請戒。備香頭。貼出入用賬。懺摩。禮通宵。初六日。回復。剃頭。沐浴。初七日。開示苦行燃香。舖戒壇莊嚴。初八日。說戒。發願巡寮。過梵網。初九日。給牒送錄。開蓄。回復。告假。巡寮。一期事畢。
冬期。十月十八日。開堂。(事宜見前說)至十一月初十日。二師掛號。晚課畢。巡寮。晚二板。本堂發露。十一日。左師發露。方丈呈罪。十二日。起懺。辦香燭物件。掛初壇牌。十四日。右師派白詞。十七日。懺完。私演儀。十八日。復命。取莊嚴。教鉢。演儀。開示除蓄。十九日。請戒。查騐衣鉢。剃頭。沐浴懺摩。禮通宵二十日。回復。鋪莊嚴說戒。發願。巡寮。開示堂規。二十一日。背律。送牒錄銀。掛二壇牌。二十二日。送錄稿散遮難文。二十三日。送壇簽。取柬。二十四日。補辦物件。二十五日。演投柬。二十六日。送齋銀。私演儀。二十七日。演獻齋。二十九日。貼圓具榜。散籤。大演儀。三十日請戒。貼七證榜。示衣鉢名相投柬。送柬。(若月小。俱上前一日)十二月初一日。上供。請齋懺摩。禮通宵。初二日。回復剃頭。沐浴。舖莊嚴。是夜說戒。發願。巡寮。收莊嚴。初三日。掛三壇牌。過四分戒本。初五日。備香頭。初六日。請戒。懺摩。禮通宵。貼出入用賬。初七日。回復。剃頭。沐浴。開示苦行。燃香。初八日。鋪戒壇莊嚴。說戒發願巡寮。過梵網。收莊嚴。初九日。給牒。送錄開蓄。回復。告假巡寮。一期事畢(冬期少十日)。
證義曰。比丘戒。佛制三人一壇。乃至白四羯磨竟。其四棄。四依等。仍合眾同說。唯尼另說也。此春冬二期。亦古人所定依一夢漫言所說。見祖在丹徒。海潮菴。三昧和尚座下求戒。亦是二月初八日起。至四月初八日圓戒。是也。若依佛制。隨時可受。如崇禎十年。泰興縣。毗尼菴請三昧和尚開戒。是八月十五日起期。至十一月十五日圓滿。是也。次受高郵承天寺請。即十二月初一日起期。至開春正月十五日圓滿。又正月二十日。在善慶菴起期。至三月中圓滿。據此。可見古人有定在春冬者亦有不定時期者。但隨宜從緣。可矣。
次右師派白
新戒起懺[A97]已。右師預書白詞題目。開堂師。備點心四色人多兩桌。令新戒打茶。於右寮處。集眾引禮。吃茶派詞。并問藉貫。以登冊也。其白詞。從大作法派起。至末引禮止。凡說戒。及小白詞等。一切呼班。俱在(大二)作法合辦。凡跪白詞。輪到那一位。就那位跪在中間。拜過。仍歸本位。凡站立白詞。即在本位。站白。但合掌。不問訊。所有詞題開後。初壇請戒。白左師。(亦)白右師。查騐衣鉢。白右師。懺摩。白左師。說戒。白和尚 二擅請戒。白和尚。(亦)白左右師。示衣鉢名相。白右師。投柬。白和尚。(亦)白二師。(亦)白七師。懺摩。白左師。說戒。白和尚 三壇請戒。白二師。(亦)白和尚。懺摩。白左師。示苦行。白和尚。說戒。白和尚。共十九白詞。輪次熟白。
證義曰。此亦約引禮多位言也。若人寡。亦隨宜變通。可矣。請十師齋。定在說具戒之前。午時之初為正。邇來或有先說戒。而後請齋者非。在午後請齋者大非。為右師者。宜力正之。
受戒堂規(凡十四條)
三世諸佛。皆曰出家成道。六度菩薩。無弗珍敬尸羅。誠以嚴淨毗尼。方能宏範三界。楞嚴經云。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名三無漏學。乃成佛正因。萬行根本。是故求戒者。如人採寶。心心戀慕。念念思得。當勤持誦。時束身心。倘有故犯。現罰不恕。攝心模範。開列於後。
- [A98]受戒之法。應持經律。三衣鉢具。進堂。若舊破貰借槩不准納。其餘衣物雖舊。瀚淨亦可。
- [A99][A100]五更聞四板一响。當值者揭起帳幔齊起。著衣下單。倘有疾病。須告假。令眾人知。日間無事。不得放下帳幔。違者罰跪香。
- [A101]四時止靜。齊集站班。威儀整肅。不得戲笑雜話。行禮畢。方歸位坐。違者跪香。
- [A102]演習時。留心熟記。暇即讀律。不得閑談雜話。凡輪流值日。關心看票。莫相推委。違者跪香。
- [A103]諸師出入。站起。合掌。師坐。方坐。
- [A104]桌上唯有經律。不得安置衣服雜物。吃茶飯時。必掩經律。不得正食說話。不得高聲咳吐。違者跪香。
- [A105]安單各有東西。行坐各有本位。不得東西亂闖。不得穿堂直過。及言語高聲。
- [A106][A107]上單脫鞋。撥近擺好。不得廣佔他席。不得脫裡衣睡。不得鄰單共語。及器响動眾。臥必右脇。不得酣呼。抽解出入。須輕行。違者跪香。
- [A108]不得抖被作聲衣被摺齋。上單下單。不得粗莽。違者跪香。
- [A109]上殿過堂。及一切佛事。依次序行。不得攙前落後。須眼觀鼻。端身正肅。違者跪香。
- [A110]私事出堂。路遇和尚。或二師。諸師。乃至老戒。俱禮拜。合掌。側立讓路。即同戒共行。亦須威儀靜默。違者跪香。
- [A111]淨面。不得水濺旁人。禮佛。不得久佔時位。看堂要小心。同戒須照應。不得爭閙。違者罰。
- [A112]尊長進堂。須起立。當拜。即拜。令坐。乃坐。
- [A113]為己事出入。須告假消假。在外不得閑闖堂寮。及失威儀。違者跪香。
○以上規條。當須謹遵。如有違犯。本堂行罰。
○年月日○住持某甲重錄(實貼戒堂)。
△(具載沙彌律儀。二十四威儀門。及大比丘三千威儀門等律。五夏以內。當一一具學)。
證義曰。經云。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又云。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故知戒為定慧之前茅。戒行不淨。則定慧無由而生。所以佛制五夏以前。專精戒律。專精者。豈徒威儀而[A114]已。律中第一要務。在常攝其心。念無錯亂。謂四念處行道也。四念處慧佛法總關。靈峯宗論云。無念處慧。著袈裟。如木頭幡禮拜。如碓上下。六度萬行。皆同外道苦行。無與真脩。何故。不攝心非戒也。若依念處行道。則持戒功德。現能獲四沙門果。乃至圓十地。尅獲無難。何故因攝心而易得也。第二要務。在洞明二百五十戒開遮持犯之致。否則二六時中。徒有持戒之名。反多誤犯之罪。或曰。小乘所制。大乘悉開。比丘所執菩薩悉融。此說從何。答曰。靈峯宗論云。開者。開其小乘自度之心。而發大乘誓願心也。融者。融其未化法執。而歸無量諦理也。所以出家菩薩。無別戒法。同秉比丘律儀。但發心自度。即名二乘。發心度人。斯名菩薩耳。邇來謬解。多違律意。昔釋尊涅槃之時。囑諸比丘。以戒為師。又曰。吾法若壞。始自毗尼。誠先見矣。柰何誤解開融。致同謗法也哉。
布薩節要
(分十)。
綱目十節第一
黑白半月。兩乘布薩另本。江南寶華山。司律學沙門。讀體之所重訂也。原本兩卷。上卷綱目。(二十七頁)下卷正範。(四十四頁)今於綱目中。再撮大綱。錄其十節之要。
一。總論兩乘者
(一。大乘。二小乘。其小乘七眾者。一曰真諦。即比丘。比丘尼。式义摩那。沙彌。沙彌尼之五眾也。二曰俗諦。即優婆塞。優婆夷之二眾也。其大乘七眾者。即前真俗二諦。發大菩提心。受菩薩大戒。是也)。
二。崇正辯訛者
(佛制每月。以十五日。為白半月布薩。以三十日。為黑半月布薩。若月小。以二十九日。為黑半月布薩。今一徃以來。每月朔望二日。為黑白布薩者。則白半月兩番誦戒。於黑半月。全不布薩矣。究來斯規。未審錯自何時。致令先行後效。習以成風。按律中說戒犍度云。犯者不得誦戒。犯亦不得聞戒。不得向犯者求懺。犯亦不得受他悔。應向清淨者。懺悔誦聽。此蓋明未布薩之前。應作露過羯磨之法儀也。故余準律正訛恒以白半月。十四日先懺悔。十五日正布薩。黑半月。二十九先懺悔。三十日正布薩。若逢月小。則以二十八日先懺悔。二十九日正布薩。為定例)。
三。如教遵古者
(若比丘住處。違制而棲者。則布薩誦戒。諸凡作辦之事。咸無成濟之功。反招越法之罪。以所依既非。而能依亦非矣。故四分律云。若作羯磨。必先結界。其僧祇。五分。十誦。根本等。雖五部各尚其宗。至於羯磨一法。莫不皆依結界為之首務。然界有二。一。作法界。以集眾立標。唱相。問和。秉白。忍可。先結受戒場。次結大界畔。後準大界標相。而結不失衣界也。二。自然界有四。一。聚落。二。蘭若。三道行。四。水處。此四各有自然勢分所及為限。不用標相白忍而成也。其比丘尼僧所依之界。亦準如上。若夫菩薩比丘等結界亦如上。按地持經云。菩薩比丘僧。不結界者。則輕慢佛言。若不護僧制。且凡所作辨。皆不成矣。何也。以不結戒場。則十師白四。無有受戒公所故。不結大界。則布薩誦戒。不能和僧說欲故。不結衣界。則人依不攝。如鳥無其羽翅故。由是故知菩薩比丘僧等。凡所住集之處。以例比丘僧法。二白羯磨結界也。其三小眾。隨屬二大僧界內)。
四。稱德量人者
(黑白布薩。為明作法之定期。僧集誦戒。須擇堪能之模範。若德臘雙兼。學滿五夏誌識不昧。辯决眾疑者。聽僧中白二羯磨差之。是故凡司兩乘戒法者。必須熟研四分。梵網。其兩乘選差。既諳如是。又于中通局成善。各有不同。局則小乘七眾。偶緣共集。誦本所受戒者。若在比丘僧界內。即差請一能誦比丘誦之。其比丘尼。乃至優婆夷。悉無誦聽之分。若在比丘尼僧界內。即差請一能誦比丘尼誦之。其比丘乃至優婆夷等。悉無誦聽之分。故曰局也。通則大乘七眾。偶緣共集誦梵網者。不論何界。須請菩薩比丘眾中一人誦之。若無比丘。唯次六眾者。即請菩薩比丘尼眾中。一人誦之。乃至若無上六眾。唯是菩薩優婆夷者。即請彼中一人誦之。以其大乘七眾。皆許誦聽。故曰通也)。
五。淨堂和眾者
(按律中令布薩日。掃洒敷座。備燈火。水器。舍羅。為上座者。當教年少比丘。而年少者。依教如法作辨。若上不教。下不辦。皆犯越毗尼罪。其所敷座有二種。一是高座。為誦者登。一是下座。為聽者設。其高座當以香花莊嚴法席。燈火須防夜暗。水器有二。一。洗足。一。淨手。舍羅云籌。乃記數之軌。知僧數而受襯食也)。
六。敬法謙人者
(雖大小同住誦菩薩戒時。依大乘戒次。若誦比丘戒時。仍依僧臘序之。釋籤云。菩薩在小乘眾。還依小乘戒次而坐。在大乘眾則依大乘戒次而坐也。又其人先受比丘戒。後受菩薩戒者。即用比丘戒臘。若先受菩薩戒。後受比丘戒者。於大乘中。依先菩薩戒次。於小乘中。依後比丘戒次。其比丘尼。亦復如是。其三小眾。則有二種。小乘論生年。大乘論戒次。在家二眾。亦復如是。若七眾菩薩。一界共集者。先菩薩比丘。次比丘尼。次式义。次沙彌。次沙彌尼。次優婆塞。次優婆夷。其戒序尊𢍉之禮如是。然堂規出入之儀。[A115]已詳前說)。
七。集同揀異者
(約有五種。一者世諦俗人誤入伽藍。若遇布薩宜將禮却。二者。淨信士女。如界內演經豎義。當誘之聞而思脩。若僧中誦戒羯磨。必訓之遠為自避。三者出家小眾。雖云剃染。猶未近圓是以凡作羯磨。宜遣之見不聞處。不得盜聽。四者犯戒比丘。不得聽誦。必俟悔[A116]已清淨。方可忍也。五者尼稱亞僧。而布薩之堂則與比丘僧異。所以半月往請教誡。正是比丘布薩之晨次期復問可否。始是尼眾誦戒之日。律云。比丘十五日布薩比丘尼十六日布薩是也)。
八。奉法請教者
(按律自佛成道後。十四年間。姨母等五百釋女求度佛令阿難。傳宣八敬。度尼[A117]已。咸令比丘尼。半月布薩日。應往比丘僧中。求請教誡。復問可否。而比丘僧於誦戒時。應問誰遣尼來請教誡。若有。則如法差之。詳後自見。若能依教奉行者。正法還得住世千年)。
九。界成法應者
(以界為事法所託之地。僧乃能秉法事之人。小乘所宗。曇無德部約有一百八十四種羯磨法。攝盡一切時非時事。若夫大乘比丘僧。其半月布薩之儀。亦同小乘其所異者。大乘尼等七眾。皆可同聽梵網也。苟厭其繁𤨏遂置小乘法而不學者。則終非佛子。實是癡人。地藏十輪經云。癡慢號大乘。無有智慧力。尚迷二乘法。況能解大乘。是則菩薩僧。未有不遵比丘僧法者也。其正誦戒。有四種別一。惟大兼小。二。惟小兼大。三。惟小無大。四。惟大無小。今約當機。且置前三。第四惟大無小者。若一界中咸是菩薩比丘僧共住。逢布薩日。先集布薩堂。誦比丘戒。次於佛殿內誦菩薩戒。設遇難緣。去界尚遠。則先略誦比丘戒。次廣。誦菩薩戒。若難垂近。兩乘俱略。若難逼近。即略誦亦不得者。當云。諸大德。今十五日布薩。各正身口意。莫放逸。如是說[A118]已。各隨意去。此為難緣尚爾然絕未聞受戒而不誦戒。得名菩薩比丘者也。梵網經云。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非菩薩。非佛種子。蓋住持僧寶。非比丘毗尼。則不能紹隆佛種。逾菩薩。木义則不獲矣)。
十。大儀小例者
(欲持淨戒。須精其十支無染從此三聚始圓。故薩婆多論云。若受五戒犯[A119]已。不得更受五戒十戒。若犯十戒者。不得更受具足戒。是故沙彌雖遇布薩之期。實無誦戒之法。至於省察持犯。誡勉脩行。半月一集。允為當也。是以準義。凡遇布薩之前懺悔。應先召入沙彌。逐一審過僧集誦戒之時。亦召沙彌入堂禮僧。及遣出[A120]已。然後起集白誦。使彼小眾亦例大僧半月一集。警䇿進修。而令憶所持之戒也)。
○(以上綱目十節竟。以下布薩正範)。
證義曰。毗尼要務。半月布薩。是為總持。善見律言云何得知正法久住。布薩法不壞是。此布薩法。律藏世希。難以搆得。今杭州昭慶經房。有沙彌律儀述義兩冊。毗尼切要香乳記兩冊羯磨儀式兩冊梵網初津四冊。又江南華山有布薩綱目黑白正範。共二卷。又有大乘元義十二門等律。並宜請閱。
略明懺悔羯磨法第二
(若一界內。惟比丘共住者。遇白半月。於十四日先懺悔。黑半月。於二十九日先懺悔。逢黑半月小。於二十八日先懺悔。應差一二年少比丘。詣羯磨堂敷座燃燈。於正座後。傍設一桌。一書記候錄人事。恐名同事異。以便詳察。至開晚靜時。鳴椎集眾。一首領執香。請堪能羯磨一清淨上座為眾懺悔。至堂陞座。眾禮三拜。起立一傍。若有五戒。十戒沙彌依住者。維那呼云。 諸沙彌進堂。向上排班。頂禮大僧三拜。長跪。合掌)。
上座鳴尺云。
諸沙彌。汝等既捨五欲親緣。受持十支禁戒。為佛弟子。號曰息慈。理宜嚴護身口業道過非。精學隨律威儀教法。戒體若淨。眾善方生。少有染污。至道難入。今乃(黑白)半月布薩之前。僧集會懺悔之際。汝等各於本所受持戒品。應當諦審忖思。從前半月以來。至今半月中間。若有犯者。向我一一說露。以便依律作法。浣染成淨。若有犯而不言者。則自欺增罪。非釋種子。(鳴尺一下問云)諸沙彌。第一不殺生戒有犯否(無則答無。有則答有。下九戒。皆如是問答)。
(△五戒。十戒。見前剃度正範內)。
(一一直言答竟。座上師稱量人事及法。若有犯前四性業者。依律作不現前。白四羯磨法。以滅擯之。彼非釋子。非沙彌。不得共清淨沙彌同事。亦不得依附比丘僧住。若作而不成者。與應懺突吉羅。作對首羯磨法悔除。若遭命難事緣者。律有明訓。若犯後六遮菜者。有心則輕慢佛語。與應懺突吉羅。作對首羯磨法悔除。無心悞犯。則不善持守。與責心突吉羅。作心念羯磨法悔除。若犯二百五十隨律威儀戒者。須審犯緣。仍分故悞而懺除之。若無犯者當默然。 一一作法畢。 維那呼云。諸沙彌等。一齊三禮。次第出堂。聽揵椎聲。同眾上殿禮佛。 然此法範。預列於此。有沙彌則用。若無五戒十戒。唯集比丘懺悔)。
座上鳴尺問云。
僧集否。(維那答[A121]已集)和合否。(答和合)未受具戒者。出否。(答[A122]已出)。
僧今和合。何所作為。(答)。懺悔羯磨(此集問。與常所行事。作法無異但不問說欲也。律制發露。必須自言。若不自言。不應治罰。是以不問與欲為異)。
諸大德。今是(黑白)半月未布薩之先。我等和集一處。人各撫臆。自忖三思。從前半月誦戒以來。乃至於今十四日中。(若黑月小。改云十三日中)若有千犯佛制。污染戒身者。當生慚愧。速求清淨。向我直言發露。切勿覆隱。故未曾有經云。前心作惡。如雲覆日。後心起善。如炬消暗。是知淨染由心。懺悔憑律。若不能生深信之心。具大怖之念。縱佛在世。亦難懺除。汝諸大德。願淨五篇。成就五分法身。冀嚴三聚。不繫三界生死者。有犯則出眾說過。無犯則默然清淨。(鳴尺一下。問云)今問諸大德。現前有犯者否(戒相名目。見三壇傳戒正範等書。凡有犯者。次第出班。向上三拜。長跪。合掌。說所犯事。而座上師。詳究因心。及所犯事緣。書記一一錄明)。
(維那白云。大眾普禮三拜。舉懺悔功德殊勝行云云。大眾同和。禮拜回向竟。師同維那書記將犯者引至方丈。羯磨師先禮住持一拜。維那書記同一拜。呈上所犯人名及事。住持看明。維那呼發露者。作禮三拜。長跪。合掌。住持再問羯磨師[A123]已。依律輕重制斷。如教令悔[A124]已。更令犯者。隨自意加持念誦。仗佛慈悲力。羯磨懺悔力。俾罪障冰消。善法日茂。如是教之[A125]已。禮辭而退。其無犯者。聞揵椎。一齊上佛殿。禮本師釋迦牟尼佛。若有倍加精猛者。隨各方便。通宵禮誦而為善。不厭其繁。則愈佳矣)。
(若作法界中。皆菩薩比丘僧居者。於斯半月布薩之先懺悔。準義分二。一者。雖半月恒集。菩薩僧懺悔。仍依比丘僧法。羯磨寧有身戒不淨。而云心戒清白者耶。非謂棄大就小。而菩薩善護僧制故。 二者果是大機淨戒。偶爾習種突發。而於熟境難禁。設有犯者。方遵梵網地持二經。作大乘懺悔。 如大乘十二門分別中所明。此不繁引)。
先明僧法羯磨誦戒第三
(若作法界。黑白半月。正布薩日。四人以上僧。乃至百千人僧共住者。恐臨時難聚。律制先白集[A126]已。後便往會。一上座於大食小食上白云)。
大德僧聽。今(黑白)月十五日(黑月小十四日)布薩。白眾僧集某處誦戒 (一說。即止。而為上座者。應差二三年少比丘。至布薩堂。掃洒敷座。設供香燈。辦舍羅。安水器。時至。鳴楗椎集眾。凡聞聲者。來則速來。不來與欲。斯謂一界法食。皆同六和。不聽別眾故。其與欲法。實有三寶。及病因緣等事所覊。不能親至僧中者。應詣一清淨堪能受欲比丘所。作禮三拜。長跪合掌。如是白云)。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如法僧事。與欲清淨。
(一說即止。一拜起去。若與欲者是上座。受欲者是下座。一拜起立。作如是白。白[A127]已。一拜而去。僧祇律云。不應趣爾與人欲。應與堪能持欲至僧中說者。行事鈔云。凡作僧法。必須身心俱集方成和合。設有緣。不開心集。則機教不投。何以濟㧞。故須傳心口。以應僧前事。方能彼此具辦。緣此故開與欲。唯結界。及滅諍羯磨。不聽與欲。餘一切羯磨。皆聽與欲 於垂誦戒時。鳴椎三下。大眾整儀。普集布薩堂。各依戒次序坐。為首領者執香。請一清淨具德臘上座誦戒。入堂陞座[A128]已。其迎請者。作禮三拜。却就本位。律云。僧集[A129]已。比座比丘。共相檢校。知來者不來者。若有沙彌。 維那呼云。 諸沙彌等。次第進堂。向上排班。聞磬聲禮大僧三拜。長跪。合掌) 座上鳴尺教誡云。
諸沙彌等諦聽。人身難得。戒法難逢。時光易過。道業難成。汝等各淨身口意。勤學經律論。慎勿放逸。(沙彌答云)。
如教奉行 (維那呼云。 諸沙彌等。一拜而起。次序出堂。沙彌出[A130]已。大眾各揭開四分戒本。維那舉。大眾同和云)。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即舉開律偈云)。
別解脫經難得聞 經於無量俱胝劫 讀誦受持亦如是 如說行者更難遇 (座上鳴尺問云)。
僧集否。(答[A131]已集)和合否。(答和合)未受具戒者出否。(答[A132]已出)不來諸比丘說欲及清淨。(若無答無。若有說欲及清淨者。彼受欲比丘應云。有。即離本位。至座前。向上一拜。長跪合掌。作如是說) 大德僧聽。某甲比丘。
我受彼欲清淨。彼如法僧事。與欲清淨。(一說。座上應云)善。
(說欲比丘。一拜起[A133]已。復歸本位。坐聽誦戒。 若能憶姓種名相者。隨意許受多少人欲。若不能記者。但云。眾多比丘。與欲清淨。 若持欲比丘。自有事起。不及詣僧中。聽轉與餘比丘欲。應至一清淨比丘前。具儀說云。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比丘與眾多比丘受欲清淨。彼及我身。如法僧事。與欲清淨。一說。其受轉欲者。至僧中。亦如上說)。
誰遣比丘尼來請教誡(若無。答云。此處無尼來請教誡。若有者。彼受囑授比丘。從本位起。至座前。向上一拜。長跪。合掌。而為尼眾傳請云。 大德僧聽某處比丘尼僧和合。僧差比丘尼某甲。半月頂禮比丘僧足。求請教尼人。如是三白。一拜。起[A134]已。至第一上座前。請云。大德慈濟。能教授比丘尼否。若此上座能教者。答能。若不能教者。答不能。自二十夏以上。一一俱問。若皆無能者。還至第一上座前。一拜。跪白云。我比丘某甲。遍問僧中。無有堪能教誡比丘尼者。而上座。即應說略教誡法。告彼受囑比丘云。 大德。此眾既無堪教尼師。明日尼來請可否時。應報彼言。昨夜為尼僧中遍請。無有堪能教誡尼者。雖然。上座有語。告諸比丘尼眾。精勤行道。謹慎莫放逸。其受囑比丘答云。爾。一拜歸位。蓋律制具德。方許教尼也。今但取座上問請。以明當時軌則。其尼僧差使。白二羯磨往請等法。廣詳四分律藏第二分中。茲不全錄)。
僧今和合。何所作為(答曰。誦戒羯磨 誦戒者先單白和僧。作如是白云)。
大德僧聽。今僧(黑白)月十五日。(黑月小十四日)布薩誦戒。若僧時到。僧忍。聽和合誦戒。白如是。(鳴尺一下) 諸大德。春分。
三月日為一時。半月日[A135]已過。(正月十五日誦戒為半月日[A136]已過。正月盡誦。為一月日[A137]已過。二月十五日誦。為一月半日[A138]已過。二月盡誦。為兩月日[A139]已過。三月十五日誦。為兩月半日[A140]已過。三月盡誦。為三月日[A141]已過。其餘夏秋冬三時。準此改之) 少一夜。餘有一夜。
二月半在(少一夜者。逢其月小誦戒。無三十日。在二十九日誦者。可言少一夜。若遇月大。在三十日誦者。此句不必言矣。 餘有一夜者。若於白晝誦戒。本日之夜。還在未盡。可言餘有一夜。若有因緣。白晝不誦。於初夜分誦。應改云。餘有半夜。若初夜分不誦。於中夜分亥時誦者。此句亦不必言。以布薩本日夜分[A142]已盡。故律制不得後夜布薩也 言二月半在者。是應上文正月十五日誦戒。春分既過半月。唯存兩月半在。若正月盡誦。應云二月在。二月十五日誦。應云一月在。二月盡誦。一月在。三月十五日誦。半月在。三月盡誦。此句全不用。其夏秋冬。例此可知)。
老死至近。佛法欲滅。諸大德。為得道故。一心勤求精進。所以者何。諸佛一心。勤求精進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況餘善法。各趣強徤時。努力勤脩善。如何不求道。安可須待老。欲何樂乎。是日[A143]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期有何樂。
(座上如是從戒經序。四波羅夷。乃至卷終。一一朗誦。令聽眾領解。回向下座。 維那舉偈。眾同和云)。
誦戒功德殊勝行云云(其先迎請者。起座。作禮三拜。送師歸寮[A144]已。大眾各各安詳出堂。原受差敷座辦具者。一一收拾。勿得遺失。若有請教誡僧。堪能教授者。誦戒[A145]已竟。眾未起座。即白二羯磨差使。如常問和說欲。善羯磨者。作如是白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僧差某甲比丘。教誡比丘尼。白如是 大德僧聽。僧差某甲比丘。教誡比丘尼。誰諸長老忍。僧差某甲教誡比丘尼者默然。誰不忍者說。僧[A146]已忍。差比丘某甲教誡比丘尼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復明僧法略誦戒第四
(律中佛言。若有王。賊。水。火。病。人。非人等難。及餘緣者。若床座小。露濕。天雨。布薩夜分將盡。或鬪諍說法等久。聽略誦戒。其誦者。善知時宜。稱量難緣。今依毗尼母論云。若誦戒序竟問清淨訖。應告眾云)。
諸大德是。
- 四波羅夷
- 十三僧伽婆尸沙
- 二不定
- 三十尼薩耆波逸提
- 九十波逸提
- 四波羅提提舍尼
- 一百眾學(即應當學)
- 七滅諍
法。僧常聞。半月半月說戒經中來。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否(三問)。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A147]已上依文。告略問淨之法。若是難事因緣卒至。不能略誦至七滅諍者。應隨告至處云)。
諸大德。[A148]已誦至(某)處。餘者僧常聞(各隨意去)。
(若遇難緣不違。將逼近誦戒時。其戒序亦不能誦者。當準摩訶僧祇律云)。
諸大德。今(黑 白)月(十五 十五)日布薩。各正身語意。莫放逸。
(一說即止。各隨意去 然斯略誦。乃布薩之切要。成善之奇方。若於初受具戒。不熟背四分戒本者。縱使全誦。領解且難。况但提綱。而能諦了。是故受後當學。學[A149]已須行。若作應事一期之會。終無二利之益。今此三略明制。我佛方便時機。而為僧者。孰謂事緣無暇。以廢布薩也)。
次明對首法羯磨誦戒第五
(律制一比丘住處。於布薩日。應淨潔堂中。敷座辦具。若客比丘來。若四人。四人以上。準前作僧法羯磨誦戒。若但三人。不得受欲。先以一比丘具儀。向餘二比丘三拜。長跪合掌云)。
二大德。憶念。今僧十五日誦戒。我某甲清淨(三說)。
(餘二比丘亦如是。展轉對首三說。若二比丘共住。亦準斯法。若中有犯者。應向清淨者。發露懺悔[A150]已。文中方加清淨二字。若有罪不發露者。不應加清淨之句)。
後明心念法羯磨誦戒第六
(律云。若一比丘。於布薩日。如前洒掃辦具待。若無來者。自具威儀。作如是言)。
今僧十五日誦戒。我某甲清淨(三說如前。加法可知)。
比丘律顯是明非第七
(律明比丘所行。一百八十四羯磨法。於法法之中。各具七非。以非則違制。名曰緣壞。作法不成。是則如制。名曰緣成。作法有濟。所謂稱量人。及法。事。須應為當為。可爾。今就布薩羯磨一法之中。略明從是揀非。俾之生善遮惡也)第一人非。(謂一界共住。聞椎集眾。應來者不來。應與欲不與欲來。不揀人眾。將尼滿數。或誦聽有犯集白問和。或三人高座。同誦作梵。或各[A151]己房中。別眾私誦等。名之緣壞。布薩不成。反此緣成。誦戒有益)第二法非。(謂四人僧。先白集。後和。誦過四人不白集。唯和誦。或以三人。受第四人欲。及僧雖眾多。說欲過半。不同集和。戒次顛倒。文句脫落。言音不解。無緣在開。隨情告略等。名曰緣壞。布薩不成。反此緣成。誦戒如法)第三事非。(謂眾僧同居。不結法界。或先結大界。後結戒場。若地等伽藍。唱結衣界。乃至小界。立標永存。大界不立標相。雖界如法。誦戒缺具等。名曰緣壞。布薩不成。反此緣成。誦戒有託)第四人法非。(謂事合律制。人法兩乖。例前自曉。故不再陳)第五事法非。(謂人和應緣。事法俱壞。取上證斯。布薩不成)第六人事非。(謂法無干過。人事又違。如先所定。終無善益)第七人法事非(謂三俱犯制。一無所成。縱集布薩。空勞無功)。
△(對首布薩。亦顯七非。若有僧不集。故意別秉。名人非。二人及三。廣誦告略。名法非。三人及二。別結小界。名事非。其第四人法非。第五事法非。第六人事非。第七人法事非。取前三非。合後四壞。反此緣成。布薩如律)。
○(心念布薩仍具七非。若眾多人。各各別秉。是為人非。自問和集廣略獨誦。是為法非。在佛像前。作斯心念。是為事非。其四。五。六。七之非。合取成壞。對揀可知)。
正明菩薩僧法羯磨誦戒第八
(若一界內。大小同居者。其菩薩比邱僧。先與比邱僧等。同集布薩堂。如前僧法。誦四分戒本竟。回向下座各散。復於異時。在佛殿中敷座。辦具。集大乘眾。誦梵網經布薩。 若無比邱眾。惟是菩薩眾者。亦先集菩薩比邱僧詣布薩堂。誦四分戒。然後再集菩薩眾。於佛殿誦大乘戒。設遇開緣。則先略誦四分戒本。次廣誦梵網經。若難事卒至。不能兩時集眾。二部各誦者。即於佛殿。先集小略誦四分。後集大略誦梵網。然雖在佛殿誦比邱戒。乃方便開除。豈謂恒軌也 其無難緣。廣誦大乘戒者。一菩薩比邱上座。於大食小食上。先白集眾云)。
大德菩薩僧聽。今(黑 白)月(十五 十五)日布薩。白菩薩眾。集某佛殿誦菩薩戒(一說 如是白[A152]已。即差菩薩沙彌。或年少菩薩比邱亦可。徃誦戒殿中。莊嚴敷座。備以香。燈。水器。舍羅[A153]已。於正誦之時。大乘小眾。鳴椎[A154]已下。聚大乘眾。其菩薩比邱等。先整儀入殿。序臘就位畢。一首領執香請一菩薩比邱具德學者。誦戒。彼臨座。禮佛就位[A155]已。迎請者。作禮三拜。各歸本座。維那舉眾同和云)。
南無千華臺上盧舍那佛(三稱。即舉開經偈云) 無上甚深微 妙法云云(倡畢) 座上鳴尺問云。
菩薩比邱僧集否。(維那答[A156]已集)和合否。(答和合)未受菩薩戒者出否。(答[A157]已出)不來諸菩薩說欲及清淨(無則答無。有則同前說欲法。但改比邱。為菩薩比邱耳。此中不必問尼請教誡。設逢有比邱尼者。若未受菩薩戒。理宜先揀去之。若[A158]已受菩薩戒比邱尼。仍攝所集菩薩僧中。若菩薩比邱尼。住近比邱僧界及逢菩薩僧。集誦比邱戒時。半月不往請教誡者。則犯三過。一。是輕慢佛語。故違八敬。犯波逸提罪。二。若病。及餘緣。不往禮僧。犯越毗尼罪。三。則隨情廢小。不護僧制。犯輕垢罪。須知菩薩比丘尼。在小則當問。當請。在大則不問不請也)。
僧今和合。何所作為(答誦菩薩戒羯磨。 誦者先單白和僧。作如是白)。
大德僧聽。今僧(黑 白)月(十五 十五)日布薩。若僧時到。僧忍。聽和合誦戒。白如是 (單白[A159]已。維那呼云。諸[A160]已受菩薩戒沙彌等進。聞磬聲。作禮三拜各就本戒次序位而坐) 座上鳴尺云。
諸佛子等。合掌至心聽。我今欲說諸佛大戒序。眾集。默然聽。自知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不懺悔罪益深。無罪者默然。默然故。當知眾清淨。諸大德諦聽。佛滅度後。於像法中。應當尊敬波羅提木叉。波羅提木叉者。即是此戒。持此戒者。如暗遇明。如貧得寶。如病者得瘥。如囚繫出獄。如遠行者得歸。當知此戒。則是眾等大師。若佛住世。無異此也。怖心難生。善心難發。故經云。勿輕小罪。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剎那造罪。殃墮無間。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壯色不停。猶如奔馬。人命無常。過於山水。今日雖存。明亦難保。眾等各各一心。勤脩精進。慎勿懈怠嬾墮。睡眠縱意。夜即攝心。存念三寶。莫以空過。徒設疲勞。後生深悔。眾等各各一心。謹依此戒。如法脩行。應當學。
歸命盧舍那。十方金剛佛。亦禮前論主。當覺慈氏尊。今說三聚戒。菩薩咸共聽。戒如大明燈。能消長夜暗。戒如珍寶鏡。照法盡無遺。戒如摩尼珠。雨物濟貧窮。離世速成佛。唯此法為最。是故諸菩薩。應常勤護持。
(其座上。如法朗誦梵網經下卷。從始至終[A161]已。回向下座[A162]已。維那同眾舉讚畢。結末云)。
南無千華臺上盧舍那佛(三稱。復舉回向偈云) 誦戒功德殊勝行云云(偈畢。原迎請者。起位出眾。向上三拜。分班兩立。誦者下座。禮佛三拜。送歸本寮。餘諸聽眾。序班禮佛三拜。各各安詳次第。從東西兩門頰出。其初敷設者仍須收拾座器。不得有失僧物。在後而去)。
菩薩律顯是明非第九
(其大乘七非。更須酌量。苟無所犯。方成應法)第一人非。(謂不揀未受菩薩比丘眾而驅。[A163]已稟菩薩戒沙彌等。當集不集應與欲不與。戒次不分尊𢍉。坐位猶如兵奴。容俗參入。許小在中等。名曰緣壞。布薩難成若反斯者。是為如律。誦戒有功)第二法非。(謂不問集和。詢請教誡同菩薩式义摩那。菩薩沙彌沙彌尼。菩薩優婆塞。優婆夷輩。單白羯磨和僧。或誦聽不解。文句顛倒。或三人登座。和唱美音。一期無緣。略誦任意。或普同跪讀經文。廢絕座誦制範。及作對首心念。三單更互。倒同小等。各曰緣壞。誦戒難濟。若反斯者是為應法。布薩乃成)第三事非。(謂地未作法。界無所依。或防學難緣。雖結小界。立標唱相。結而不解等。名曰緣壞。布薩不淨。若反斯者。是為護制。誦戒善能)第四人法非。(謂事界善護。人法皆違。準上知成。如壞稱量)第五人法非。(謂人無其過。事法俱乖。例前明曉。作辦獲益)第六人事非。(謂法如聖教。人事輕侮。取先得失。自了成壞)第七人法事非。(謂一無合律。三皆有過。反前如制。布薩可成。斯例比丘毗尼。定揀成壞。其諸對首。心念。大乘無此。故不繁引。過招臆說。律檢之過也)。
附居家二眾布薩第十
(其大乘在家二眾。所受戒相有殊。一是梵網十重四十八輕。此則真俗菩薩。七眾同受。一是優婆塞戒經。六重二十八輕。惟攝居家。不收出家。而世尊應機制止。施法由人。若受十重並輕者。半月布薩。當詣有菩薩僧界聽誦。倘如近處無有僧界。本宅佛堂。許自誦之。若受六重二十八輕者。唯於[A164]己舍像前跪誦。縱是近有僧界。不得聽誦。以戒相不同故。是以先列十重輕戒。後序六重輕戒。俾知明條便於布薩也。○兩經戒相並載三壇傳戒正範內)布薩竟。
五篇六聚
(比丘僧二百五十戒。加偷蘭遮十七尼三百四十八戒加偷蘭遮二十五)。
第一篇。四波羅夷法
比丘尼有八波羅夷法。是根本性重。又名第一聚也(配死属土)持此則生他化天上。犯此則墮𦦨熱地獄。
[A165]第二篇。十三僧伽婆尸沙法
尼有十七僧伽婆尸沙法。又名第二聚也(配流属水)持此則生化樂天上。犯此則墮大嘷呌地獄。
[A166]第三聚偷蘭遮法
僧有十七法(非四分律之尼薩耆波逸提三十法)尼有二十五法(非四分律三十)斯唯以從生之名論聚也。持此則生兜率天上犯此則墮嘷呌地獄。
[A167]第三篇。波逸提法
僧有一百二十法。(四分律。分二前三十。名尼薩耆波逸提)尼有二百零八法。(四分律。亦分二前三十與比丘同)又名第四聚也。(配徒属金)持此則生夜摩天上犯此則墮眾合地獄。
[A168]第四篇。四波羅提提舍尼法
尼有八法。又名第五聚也。(配杖属火)持此則生忉利天上犯此則墮黑繩地獄。
[A169]第五篇。一百式叉迦羅法
即眾學法。(亦名應當學)比丘尼所制同此。又名第六聚也。(配笞屬木)持此則生四王天上。犯此則墮等活地獄。
證義曰。華山見祖。釋五篇六聚義云。諸部毗尼。並無正譯。但用義翻。按僧祗律。唯明五篇。準四分律開為六聚。又云七眾持律者。須知篤聚。方能開遮得所守護有方。淨三業業。斯為首務。所言篇者。篇乃遍也。謂出情舖事。明而遍也。所言聚者。聚會也謂收諸等流。合而會也 第一波羅夷。此云棄。謂僧於此四棄中。隨犯一戒。即棄出佛海邊外。永無道果分也尼有八棄。僧祇律義當極惡。以三意釋之。一者退沒。由犯此戒。道果無分故。二者不共住非但失道果。亦不得於說戒羯磨二種僧中住故。三者墮落。捨此身[A170]已。墮在阿鼻地獄故。根本有部又名波羅市迦義翻他勝。謂暫犯之時。被他淨行者。所欺勝故。又被他煩惱所摧勝故。出家受具戒為除煩惱。今破禁戒。反被他降伏。銷滅善品故。又復能生惡趣之罪。故名他勝也五百問經云。犯波羅夷罪。如他化自在天壽。十六千歲墮𦦨熱地獄。中。以人間一千六百年。彼天一晝夜。準此數筭。則墮地獄中。年歲可知矣所謂思地獄苦。應發菩提心。持戒者。豈不慎歟。此第一聚也 第二僧伽婆尸沙。此云初殘。若犯此罪。初於僧前。與覆藏羯磨未後與出罪羯磨也。毗尼母論云。僧殘者。如人為他所斫殘。有咽喉故。名為殘。理須早救也。經云。犯僧殘罪。如不憍天壽八千歲。墮大嘷呌地獄中。以人間八百年。彼天一晝夜。準此數算。則墮獄年歲可知。名第二聚也。 第三聚。偷蘭遮此云大障言障善道後墮惡道也。明了論云。偷蘭遮。此翻粗過。謂不依佛所立戒而行。明過粗有二種。一是重罪方便。由其成初二兩篇罪故。二能斷善根體是鄙惡不善也。又有獨頭偷蘭遮。分輕重九品。如隨機羯磨懺悔篇說四。分律之尼薩耆波逸提。此云捨墮謂此三十法。多從貪愛而墮。若捨此貪愛。即不墮。故名捨墮。經云犯偷蘭遮罪。如兜率天壽四千歲。墮嘷呌地獄中。以人間四百年。彼天一晝夜準此數算。墮獄年歲可知矣 第三篇。波逸提此云墮。十誦律云。墮在燒煑覆障地獄。八熱通為燒煑八寒黑暗等。通為覆障。前之三十捨墮。合此九十單墮。成一百二十。經云。犯波逸提罪。如夜摩天壽二千歲墮眾合地獄中。以人間二百年。彼天一晝夜。准此數算。獄中年歲可知矣此第四聚也。 第四篇。波羅提提舍尼。此云向彼悔。僧祇律云。此罪應發露。言發露者。向一一比丘說悔也。經云。犯波羅提提舍尼。罪如忉利天壽一千歲。墮黑繩地獄中。以人間一百年。彼天一晝夜準此算數墮獄年歲可知矣。此第五聚也 第五篇。眾學法。亦名突吉羅。此云惡作。或翻守戒。謂此一百戒。微細。持之極難。故隨學隨守。名應當學也。經云。犯突吉羅罪如四天王天壽五百歲。墮等活地獄中。以人間五十年。彼天一晝夜。準此數算墮獄年歲可知矣。此第六聚也。或為七聚者。即將此第六聚。分為二聚在身名惡作。當第六聚。在口名惡說。即當第七聚也。又其中二不定法。攝於前三篇。及上四聚中。最後七滅諍。攝於九十波逸提中。又此中第三聚偷蘭遮法。出於四。分律二百五十戒之外又此五篇戒相。判分三破者。若犯初二兩篇名破戒。若犯後三篇。名破威儀。若犯九十中。第六十八邪見生謗戒。名破見也。廣如毗尼作持。及毗尼止持。布薩綱目正範等詳釋又蕅益大師。有重治毗尼事義集要行世。又另有四分戒本津要如釋。摭要等書行世。又有梵網直解。合註。發隱等書。雖未入藏。俱宜尋閱也。
護戒
梵語布薩。此翻我對說。謂相向說罪。乃約半月懺摩而翻也又翻淨住善宿。謂捨濁惡而證淨善。得身心清淨。如戒而住也亦翻說戒。謂半月集眾說戒。能長善法。持自心故。故知布薩。實為護戒之要則。梵網經云。我今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法戒。汝等一切發心菩薩亦誦。乃至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諸菩薩亦誦。是故戒光從口出。有緣非無因故光。光非青黃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無。非因果法。是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是故大眾諸佛子。應受持。應讀誦。應善學。茲所謂護戒也。護戒有體。相之別。半月布薩乃至道具。護其。相也。受戒只一期。持戒在終身。新戒於諸戒條。如沙彌之十戒。二十四威儀。比丘之二百五十戒。梵網之十重四十八輕等。在戒堂[A171]已經熟讀開遮持犯。亦聞講演。稍發心者。豈不遵守。所慮出堂之後。漸近匪人。漸聞邪說違背布薩。而不持戒梏喪真心。遂成魔事。始非時食。繼而飲酒。甚而食肉。又甚而婬賭。無所不為。悲哉。袈裟之下。竟失人身矣回思出家受戒。所為何事。是故佛言。汝等比丘。當自摩頭也。摩頭者。自思我是佛子。當依佛語。以戒為師依四念處住。寧有法死。不無法生。尸羅清淨。善法自生。故經云精進持淨戒。猶如護明珠。是為依。相而護戒也。次言依體而義戒者。始是五戒。終至三聚。一切戒相。等同一體。故律制凡說戒前。皆云。今為汝秉宣三歸羯磨。令汝感發戒體。乃至結末云。上來三歸。正是納體於心故知三歸為一切戒體。所謂體者。三歸正範云。以實相慧。覺了諸法。非空非有。亦空亦有雙忘雙照。三智圓覺。是自性佛寶。所覺法性之理。三諦具足。是自性法寶。此覺慧與理事和合。是自性僧寶。如是三歸。名為戒體。又請比丘戒正範云。即是來朝。於十師座前。正秉羯磨時。爾等發上品心之思業力用。運想法界。遍緣一切塵境。而境從心現。然所現之境。非有表色即法界一切塵境之體。亦得戒之因。若未緣想領受[A172]已前。此塵境體。於汝無繫。但一發心緣想領受[A173]已後此法界塵境體。恒依汝等自心。念念不忘。時時守護是以戒為能依。心是所依。心法和合。名為戒體。此體即梵網所謂。非青黃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無。非因果法。本無可護。由皆覺合塵迷失本真著於邪見所謂身見。邊見邪見戒取見取。因此五見生六十二見。因是諸見。生死不絕是故持戒。防之不近。是為依體而護戒也。其中十纏十使。乃至八萬四千塵勞妄想。皆當守護。令其寂滅楞嚴經云。一切眾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受輪轉華嚴經云。我今普見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無師智。自然現前。所謂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如是覺察。是為護戒。其或未能臻極。且依四念處觀。亦庶幾可矣。
證義曰。戒有七眾。今舉比丘一眾。而例諸眾也。此中以戒為師依四念處住。寧有法死。不無法生。四語[A174]已括盡一切戒條。今更略舉數條。以明護戒一事。於巨細重輕之間。均當加意精持。而不可忽。如楞嚴經。佛告阿難。汝脩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各各自謂成無上道云云。又言。汝脩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云云。又言。汝脩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彼等羣邪。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云云。又言。三行[A175]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是一顛迦消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說是人。永殞善根云云。此護戒之最巨最重者也。禪宗秘要云。昔五雲伏虎逢禪師。一日晏坐。倐有一神人。跪膝於前。師問。汝其誰乎曰。護戒神也。師曰。吾患有宿愆未殄。汝知之乎。曰。師有何罪。惟一小過耳師曰。何也。曰。凡折鉢水。亦施主物。師乃傾棄。非所宜也。言訖而隱。師自此洗鉢水盡飲之。又大智度論。有一比丘。在林中蓮花池邊經行。聞蓮花香鼻受心著池神現形言。汝何捨禪偷香。以著香故。諸結使臥者。今皆覺起時更有人。取花掘根而去。神無所言。比丘云此人破池取花。汝都無言。我但聞香。便見呵責。池神云。世間惡人。常在罪垢糞中。不淨沒頭。我不共語也。汝是禪行好人。而著此香。破汝好事。是故呵汝。譬如白㲲鮮淨。而被黑物點污。人見皆惜。彼惡人者。譬如黑衣點墨。誰見惜耶。此護戒之極微極細者也。噫。必如是。始可謂之持戒。始無負求戒之初心矣。至如依體而護。當廣學般若。及華嚴梵行品。大涅槃梵行品。乃至台宗教典。俱宜習行。所謂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其或未臻先觀四念處者。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此四念處觀。乃脩行之根本。護戒之器仗。故為結勸也。
道具
道具菩薩比丘戒僧之資生。順道增善之具。按梵網經十八種。與律稍異。今當合而述之。一。安陀會。(即五衣)二。鬱多羅僧。(即七衣)三。僧伽黎。(即大衣。有三品。上品廿五條。廿三條。廿一條。中品十九條。十七條。十五條。下品十三條。十一條九條田衣緣起。僧祇律云。佛住帝釋石窟前見稻田畦畔分明。語阿難云。過去諸佛。衣相如是。從今依此作相。增輝記云。田畦貯水。生長嘉苗。以養形命法衣之田。潤以四利之水。增其三善之苗。以養法身慧命。故云福田衣也)四。尼師壇。(即坐具。亦名隨坐衣五分律云為護身。護衣。護僧床褥。故蓄坐具)五。僧祇支。(即偏衫。亦名覆膊衣。又號掩腋衣)六。泥縛些羅。(即禪裙。俗呼金剛褲。坐禪衲子。尤為利用)七。直綴(俗呼袍子。亦名海青。以上三物。出比丘律)八。鉢多羅(此云應量器。葢西域僧。皆以托鉢乞食。此鉢隨自量。而應大小。以一鉢食飽為度。故云應量器也)九。隙棄羅。(即錫杖。按經有二種。一種四股十二環。今時所用。一種二股六環。形細小。重一斤許。佛世比丘所用)十。拄杖(毗柰耶云。佛聽蓄拄杖。為老瘦無力。或病苦嬰身所用也)十一。拂子。(律云。比丘患草蟲。聽作拂子。僧祇云。佛聽作線拂。椶拂。若馬尾并金銀寶物裝柄者。皆不可執也)十二。數珠。(俗呼念佛珠。多用木槵子。一百八粒為一掛。隨身也。○以上三物。出比丘律)十三。捃雉迦。(即軍遲。常貯水隨身。以用淨手。寄歸傳云軍遲有二。甆瓦瓶是淨用。銅鐵瓶是觸用)十四。澡豆。(即皂角洗淨用)十五手巾。十六。火燧。(即火刀。火石。火紙等)十七。濾水囊。(增輝記云。為器雖小。其功甚大。為護生命故。用細密絹為之。水蟲可濾淨也)十八。戒刀。(即剃刀類)依梵網經加楊枝。(擦牙齒用)繩床。(東土即椶蒲。團。以代繩床)鑷子。香爐奩。經。律。佛像。菩薩像。(梵網重在行脚遠遊。故用經律佛像等。律藏重在分衛乞食。故用拄杖拂子數珠等。合用之。共二十六物)凡行脚僧。此二十六物。如鳥二翼。常隨其身。故名道具也。
證義曰。律學綱維云。護戒道具。十八種物。常隨身者。楊枝淨口。澡荳潔身。超俗染。則三衣蔽形。斷邪食。則一鉢支命。具開聖地。缾注法泉。錫杖豎賢聖之標。香爐。示清淨之體。漉囊救物。巾布拂塵。刀用降魔。燧資破暗。鑷子㧞除煩惱。繩床脫略貢高經契一心律規三業。佛像表果。菩薩明因。又按蕅益戒衣辯譌云。出家有戒衣。猶居官有公服也。戒既七眾不同。衣豈一槩無別佛制三衣。一僧伽黎。本九條。或十三條。貧窶無措。事不獲[A176]已。乃用二十五條。名後後品。非上上品也。二。鬱多羅僧。唯用七條三。安陀會。唯用五條此三。皆名袈裟。以是壞色。非彩色故。又名福田衣。以其形似水田。又僧為人世福田也。為比丘尼。須具五衣三衣如上。加掩腋衣。覆肩衣也。為沙彌則制二衣。一。上衣。即無縫袈裟亦名縵條衣。色與比丘同。制與比丘異。但直縫之。不許刺葉。律云求寂之徒。縵條是服。輙披割截。深為罪濫。葢沙彌雖[A177]已出家。尚未人僧寶數是故五條。猶不割截。況七條。九條等乎。二。內衣。即尼加掩腋覆肩也。為菩薩近事。即優婆塞。夷。則令畜無縫五衣。制與沙彌同。惟入壇行道。方許披之。平日不得披著。所以與沙彌別也。今僧衣違制。其譌有九受沙彌戒。便令具足三衣。一譌也。沙彌擅披割截七條。竟與比丘無別。二譌也。前人無知妄作。輙令近事得披三衣。後人矯枉過正。并禁近事不畜縵五衣。三譌也。一切衣制。皆以竪三肘。橫五肘為度縱稍稍增減。咸須隨身隨手。今豎三橫六。謬云摺時取方。四譌也。田衣但取形似畦畔。今謬云須通水路。五譌也。五條七條等。乃隨所得舊布大小。而成條多寡。今謬云某塊表須彌。某塊表日。某塊月某塊表四天王等。六譌也。僧伽黎。本翻大衣。或名合重衣。或翻雜碎衣。亦隨所得布而作。今謬用綾紬。或更繡華於上。名千華衣。七譌也。三衣之制。千佛所同。故即名千佛衣。雲棲正訛[A178]已辯。今有繡佛於衣者。八譌也。一切出家所用衣服臥具。俱用壞色。今反以五彩紬為之。九譌也。又按尼師壇。西域唯有坐臥之別。東土專為禮拜所用。未知起於何時。按四分律第十五捨墮中。凡作新坐具。須用故舊具貼上障新。今譌用鮮色新布。貼四角上。名四天王。其誤甚矣鉢多羅翻應量器。乃隨僧食量也佛許用鐵瓦所成。今譌用銅錫。或磁或木。皆違佛制。又律載鉢用藥物薰者。盛物不餿。不染油膩故今徒知噉羮不得污鉢。而不知預用藥薰之條。遂有曲箸從鉢下轉入口者。更失儀也。又戒條禁持金銀寶物。故大乘曼殊校量數珠經中。以蓮子本槵子。菩提子為最妙。今數珠多用金銀寶物以為分嵌莊飾。長自貪愛。易於盜失凡此皆譌誤之不可不辨正者也。至於其餘道具絕而不用。內無護戒之心。外無護戒之儀。奈何僧規不淪替耶。願我釋子。共扶正法挽回流弊。化導僧倫。咸遵佛制。期於自利利人。勿謂此是著相。躲身於無相坑中。亦勿謂我是禪宗奚用此頭陀物也。審如是。大迦葉為禪宗初祖。何故行頭陀行為第一也。
附式叉摩那辯正
今時傳戒譌誤頗多。至於式义摩那一種。尤為譌誤之甚。茲不可以不辯。按佛世諸尼。輙度人出家受具。以不知戒相故。造作非法。佛言。應與二歲學戒羯磨。令先習學[A179]已。然後受具。一切大尼戒。皆應學之。除自手取食。授食與他。故諸經律。及梁皇懺中。出家五眾次第。式叉尼居沙彌之上。以其具學大尼戒故。所謂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是也。至眾集會時。佛以儀式不便。雖大尼亦列沙彌之後。式叉尼列大尼後。故僧祇律云。在比丘尼下。沙彌尼上坐。自有明中葉。封閉戒壇。尸羅軌則。幾不可聞。不唯學戒之法久廢。而式叉名義。亦罔聞知。至謂未剃髮閨女。求受五戒者。為式叉摩那。以訛傳訛。至今不改。按大智度論。佛在世時。有一長者婦不覺懷妊。出家受具足戒。其後身大轉現。諸長者譏嫌比丘尼。因此。制有二年學戒受六法。然後受具足。(文)據此。則婦亦可作式叉摩那。不專指童女言矣。又論云。式叉摩那有二種一者十八歲童女受六法。二者。夫家十歲。得受六法。(文)此則指童女言。夫家十歲。解者謂。或因母兦。或母家貧苦。不能護養。即將小女。歸於夫家。[A180]已養十年。情竇漸開。又在夫家。難無欲事。又十八童女。雖未嫁而年[A181]已長。故須預防也。然不必論是女是婦。其為[A182]已出家者。則決定無疑。至其位次。在沙彌之上。比丘尼之下者。以其出家。志求具足。不過因妨嫌之意暫遲二年。以為學戒之地。不比沙彌等之尚無具足志也又此受六法。不同優婆夷只有五戒。今備錄式叉尼學戒法。以存其本(按道宣師。所集四分律隨機羯磨。第三諸戒受法篇。尼眾授戒法內。亦載受沙彌尼戒[A183]已。次授式义摩那尼法。再於尼十師前授本法。往大僧中。受具足戒。但隨機羯磨。授式义之戒。校此為順。稱本法者。即大比丘尼。本所受持之戒法是學戒女。為比丘尼之前階。故改稱本法尼。又升進式义尼一位也。曹魏沙門曇諦。所集羯磨卷下。在方冊藏婦字函第九卷沙彌尼受戒後云。聽童女十八。受沙彌尼戒者。二年學具戒。年滿二十。僧中受大戒云云。又式义摩那受六法文云)沙彌尼。應往比丘尼眾中。偏露右肩。脫革屣禮比丘尼僧足[A184]已右膝著地(合掌白如是言)。
大姊僧聽。我沙彌尼(某甲)。今從僧。乞二歲學戒。和尚尼(某甲)。願僧濟度我。慈愍故。與我二歲學戒。
(第二。第三。亦如是說。應將沙彌尼。至離聞處。著見處[A185]已眾中差堪能作羯磨者白言)。
大姊僧聽。此(某甲)沙彌尼。今從僧。乞二歲學戒。和尚尼(某甲)。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與(某甲)。沙彌尼二歲學戒。和尚尼(某甲)。白如是。(此是單曰) (以下三白)。
大姊。僧聽。此(某甲)沙彌尼。今從僧。乞二歲學戒。和尚尼(某甲)。僧今與(某甲)。沙彌尼二歲學戒。和尚尼(某甲)。誰諸大姊忍。僧與(某甲)沙彌尼二歲學戒。和尚尼(某甲)。者默然。誰不忍者說。是(初二三)羯磨。(如是三說)。
僧[A186]已忍。與(某甲)沙彌尼二歲學戒。和尚尼(某甲)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應如是與六法)。
某甲諦聽。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六法。不得犯不淨。行婬欲法。若式叉摩那。行[A187]婬欲法非式叉摩那。非釋種女。與染污心男子。共身相磨觸。缺戒。應更與受戒。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否。(答)能。
不得偷盜。乃至草葉。若式叉摩那。取人五錢。若過五錢。若自取。教人取。若自斫。教人斫。若自破。教人破。若燒。若埋。若壞色。非式叉摩那。非釋種女。若取減五錢缺戒。應更與受戒。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否。(答)能不得過斷眾生命。乃至蟻子。若式叉摩那。故自手斷人命。持刀授與人。教死。勸死。讚死。若與非藥。若墮胎𥜒禱呪術。自作。教人作者。非式叉摩那。非釋種女。若斷畜生不能變化者命。缺戒應更與受戒。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否。(答)能。
不得妄語乃至戲笑若。式叉摩那。不真實。非[A188]己有。自稱言得上人法。言得禪。得解脫。得三昧正受。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言天來龍來。鬼神來。供養我。此非式叉摩那。非釋種女。若於眾中故作妄語。缺戒。應更與戒。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否。(答)能。
不得非時食。若式叉摩那非時食。缺戒。應更與戒。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否。(答)能。
不得飲酒。若式叉摩那。飲酒。犯戒。應更與戒。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否。(答)能。 式叉摩那。於一切尼戒。中應學。除為比丘尼過食。自受食食。此中前四若有犯。名四重。應滅擯。若犯與染心男身相觸。盜減五錢斷畜生命。小妄語。非時食。飲酒者。名為缺戒。以前所行行法皆壞。應懺悔[A189]已。更乞二年羯磨。重復行之。若犯大尼所學諸戒。悉應如法懺悔。於二年中學戒。清淨[A190]已。方於二部僧中受具足戒。
證義曰。若犯六法。乃至悉應如法懺悔者。三壇傳戒正範。第三次審戒遮前例中。審第二種人云。若是式叉摩那。此云學戒女。佛制令學三法故。若審懺時。應一一逐問。一。學根本。四重戒是。二。學六法謂染心相觸。盜減五錢。斷畜命。小妄語。非時食。故飲酒是。三。學行法謂大尼諸戒。中威儀是也。若是沙彌沙彌尼唯審本戒十章。其七遮重罪。三眾俱問。如斯三眾之中。或根本七遮有犯。一一依律擯。除。若學戒女六法不淨。更與二年羯磨。由彼既受式叉摩那戒。即非沙彌尼眾所攝。復於式叉摩那缺學。又非真淨學戒之女。而兩無攸歸。三聚基乏。故不能進受菩薩戒也。其小三眾。唯此學戒女所制。倍嚴於沙彌沙彌尼。唯其階近大尼戒故也葢律制將受菩薩戒前。審戒分四種。一。出家比丘比丘尼。二。出家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三。居家男女樂脩十善。或受五戒。從階級而進。謂之漸受。四。忽發大心。受菩薩戒。謂之頓受。據律所制。式叉摩那。的係出家尼。非在家閨女戒也。按華嚴經。善財詣安住王都大城。欲參不動優婆夷。不知處所。無量人眾。咸告之言。不動優婆夷。身是童女。在其家內。父母守護(云云)。據此。可見童女。亦稱優婆夷。明矣。
附尼八敬法
按事鈔尼眾篇。引善見律云。佛初不度女人出家。為減正法五百年。後為說八敬。聽出家。依教行故還得千年。今時不行。隨處法滅。會正記云。佛成道十四年。姨母大愛道。同五百釋女。來求出家。佛不許度。阿難為陳三請。佛令阿難傳八敬。向說。若能行者。聽汝出家彼云。頂戴受持。是以白四羯磨竟。說八棄戒[A191]已。即說八敬法 八敬法者。一者。百歲比丘尼。見初受戒比丘。當起迎接。禮拜。問訊。請令坐。二者。比丘尼不得罵謗比丘。三者。不得舉比丘罪。說其過失。比丘得說尼過。四者。式叉摩那[A192]已學於戒。應從眾僧求受大戒。五者。尼犯僧殘。應半月在二部僧眾。行摩那埵。六者。尼半月內。當於僧中求教授人。七者。不應在無比丘處夏安居。八者。安居竟。應詣比丘僧中求三事自恣。謂見。聞。疑。如此八法。應尊重恭敬讚歎。盡形壽不應違。
證義曰。此乃度尼眾最初垂範也今之授受者。尚不知此法。況行持乎。然第七敬。謂不應在無比丘處夏安居者。此約大界而言。葢律中制結大界。方十里。或至四十里內。無比丘大叢林者。不得夏安居耳。故第八敬。謂安居竟。應詣比丘僧中。求三事自恣。謂見聞疑。據此第八敬所云。尼與大僧。不在一寺同住可知矣昭慶書玉律師。述二部僧授戒儀式緣起云。丁未春。崑山密照尼和尚。同徐太夫人上華山設供。眾學戒女。隨來求具。行持半月。略諳威儀。先老人命密照尼為和尚。揚州超塵尼為羯磨。真州圓證尼為教授。遴選德臘尼為七證統諸受戒尼四十餘位。出界往山南一葉菴。集彼部尼僧。先授本法。次日。和尚尼鳴槌集眾。通白如來教敕[A193]已。同壇上九師。領眾尼登山。乞受大戒。老人即集二部僧尼。為彼作法圓具。此是先老人遵佛制二部僧。為尼授戒之儀式也。即引禮值壇皆尼眾。據此。出界往山南一葉菴。集彼尼眾。可見第七敬。不應在無比丘處夏安居。乃指大界內而言。非謂比丘同處安居也。又一夢漫言下卷云。順治十年二月中。楚漢陽府。尼心聞。年五旬。志在持戒。同徒等九人。不憚險遠。十眾登山。乞求安居三月。供米六十石。銀二十兩。觀彼意誠言切。遂憐愍。許之。於設齋日。不肯入堂禮拜齋畢。集眾。呼彼語云。汝發心遠來學戒。為何不進齋堂禮僧。律制比丘尼。縱年百歲。當禮初夏比丘。今自大慢僧。非學戒者。彼云。某在楚中。若有善知識。俱往設齋。方丈皆以客禮相欵。並不禮拜。余云。彼貪圖利養。敗壞法門。凡見有緣法尼。敬如生母。以望更得厚供。是獅子蟲。非真善知識。吾華山。今雖淡薄。寧絕粮斷飡必不敢違制邀利。今日所設之齋。作常住自用。其銀還汝。米在下院。可將別去。彼作無明會。接銀領徒。即下後山住出水洞靜室。有弟子古潬。入室白云。彼尼。遠來。常住空虗。和尚且方便攝受。一則不退彼心。次則大眾有半月之供。余正色云。但肯真實修行。大眾自不懸鉢。樹立法門。正在淡薄時操履律師行律。豈見利而違聖制耶。古潭愧顏。作禮而退。至三日後。心聞復領徒上山齊跪方丈門外。涕泣。謂在楚朦朧如此。實非自大慢僧。懇和尚慈悲容懺悔。所有言教。盡行遵依。諸首領為其拜求。由是令在鹿山庄。結界安居遣闍黎等。半月往彼教誡。為講本部毗尼。因此發起集教誡比丘尼正範一卷流通。古德風規。堅決詳慎如此。聞之令人興起。
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卷第七之上
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卷第七之下
大眾章第七之下
掛單
掛單。即古之掛搭。葢僧行脚。唯帶衣鉢。故名掛搭。即掛所搭之衣也。今之參學。兼帶行李。改名掛單。凡掛單僧至。客堂以禮接待。詢問來歷明白。隨宜送單。如諸方班首。兩序。送尊客寮。客堂欵待。參學禪和。送上客。堂。隨眾過堂。上殿。如無衣鉢戒牒行李。以及面貌可疑之人。槩不留單。具見客堂規約。及寮元條說。
證義曰。按梵網經冐難遊行戒中。衲子行脚有二時。一。從正月十五。至三月十五。二。從八月十五。至十月十五。是二時中。原為學道而遊。不遠千里。參師訪道。出一叢林。入一招提乃至窮遊遍歷。曾不休息。掛單之事。由是來也為知客者。隨宜送單不得輕慢。為住持者。具慈悲心。勿輕止單。常住道風佛法久住。全在於此雲棲蓮師云。予單丁行脚時忍飢渴。衝寒暑。備歷諸苦。今幸得把茆葢頭。雖不識修行。而識慚愧。雲水乍到。供事唯勤。[A194]己身受用。不敢過分。所謂曾為浪子偏憐客也。
安單
安單。即大掛搭。歸堂之僧。一宿三飧。(一二)日即行。名曰掛搭。若在客單留住數旬。名大掛搭。因久掛搭。知其行履。可以共住。即送歸堂。名安單。遇此等求住者。客堂詢問來歷明白。可留則留。送客單。客堂請齋。令隨喜上殿。或一日。二日。三日後。請白和尚允可。隔宿通知維那。始掛號簿(記云。某甲字某甲。年幾十幾歲。係某省府縣藉。某氏子。在俗何業。於某年月日。在某處出家。禮某諦為徒。於某年月日。在某寺某和尚。座下受具。今於某年月日至本寺云云)。次日早粥二板後。具香儀。領上方丈門外立。侍者通白住持。住持臨座。知客合掌白云。(有某甲師。特來親近和尚)。次新客進。展具三拜。拜畢。住持有問。實答。問答畢。領至禪堂門首。鳴報板三下。監值捲簾。眾皆站定。知客先行十方禮[A195]已向新進堂師云。同參師。進堂行禮。禮圓。(知客退歸)維那接具送位。一東一西送單。即隨眾行坐。候開小靜。維那問號。登簿。令挑行李進堂安單。晚課。新參帶具上殿課畢。維那云。新進堂師(出眾行禮)禮畢。回堂。悅眾領上方丈。禮畢。回堂。維那。領至本寮。敘話。晚二板。方丈請新參茶。悅眾陪。次日上安單牌。至起香後。三板止靜前。交散香。眾坐畢。維那呼云。(新進堂師。出位行)禮新參禮佛三拜。向住持座三拜。禮圓。向兩邊各一拜。眾皆照應。不下位。禮畢。維那領到班首。悅眾。香燈。司水處作禮畢。即拜維那。歸位止靜。若方丈請齋。悅眾陪。或隨住持別請陪者。
證義曰。安單。本為求道而來。賓主。須兩不辜負。住持要有真實道德。看騐惟勤。學者要有真實參求。忍心耐苦。摭古云。昔汝州。葉縣。廣教院。歸省禪師。為住持。嚴冷枯淡。衲子畏敬之。浮山遠。天衣懷。聞其高風。特往參叩。時值雪寒。省呵罵驅逐。至以水潑地。衣服皆濕。他僧怒去。唯遠與懷。復坐。少頃。師又呵曰。你更不去。待我打你。遠曰。遠懷二人。數千里。特來參和尚禪豈以一杓水潑之。便去。師笑曰。你兩個果來要參禪。令知客送單。遠充典座。眾苦枯淡。省出寺。遠取油麫作五味粥。方熟。省歸。粥罷召典座。遠至。省云。汝取油麫。係盜用常住。遠曰實取油麫。願乞責罰。省令估衣鉢償所值。復仗三十逐之。省一日出外。見遠在寺廊下。省曰。此是院門廊下。你在此復久。曾還。屋租否。復追租。遠無難色乞諸市還之。仍不去省謂眾曰。遠。真意參禪。遂令歸。上堂。對眾付衣云云。噫。古人親師擇友。曉夕不敢自怠。至於執㸑負舂。陸沉執役。未嘗憚勞。今人茶飯淡薄。便思他徙。坡事勞苦。別圖安逸。又安能學道乎。至若今之住持。惟以俗務自纏竟不知勘驗造勵學人。如上高風。不可復覩。誠為賓主兩辜負矣。可勝慨哉。
普請
凡普請出坡。客堂先掛牌。(牌云)大眾師聞梆聲。至某處為(某某)坡事。普請出坡。
○庫司。監收先將所用器物齊備。待聞梆聲三陣畢。禪堂若遇二板。站板。抽解。即照規止。如早。維那即卓香板出坡。前後次第出堂。不得閒語嬉笑放逸。各守自[A196]己本分話頭。坡畢回堂。
證義曰。普請之法。上下均力也。山中梵剎。坡事尤多。遇期。鳴梆齊行。雖住持。亦不得好逸推勞。有病則不勉強。至老方可歇息。同居大眾。開遮亦爾。按唐。同州。志超。馮翊人。依并州開化寺讚禪師出家。旋為木寺住持。潔正身心。勤理眾務。安僧數百。衣食恒備。每有苦役。必以身先噫。古之住持。類多如是。故叢林興盛。今之住[A197]持。則養尊處優。勞人自逸。欲得叢林復整。難矣哉。
日用軌範
日用軌範者。前之六卷。[A198]已顯別別各業。此大眾章。乃示人人當行。不拘何人何執總當一一無犯。那管內單外單。咸須各各遵守。一。敦尚戒德。為菩提之根本。作涅槃之基址。二。須甘淡泊。安貧樂道。保護道心。三。寂淨純一。省緣務本。無分其心。四。去私擯邪。奉公守正。五。桑和忍辱。慎事敬人。六。隨眾聽命。威儀整肅。七。勤修行業。無怠無荒。八。遵規處眾。耿直不阿。九。安分小心。無得妄為。十。隨順規制。共勷法門。上來十種略總善法大綱。不厭委陳。尚有禁例條日。謹列如左。
證義曰。古云。說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鳥窠謂白居易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居易曰。三歲孩兒。也恁麼道。師曰。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至言哉。
不得破根本大戒 不得於誦戒時。無故不隨眾 不得不孝父母 不得欺陵師長 不得故違朝廷公府禁令 不得習近女人 不得於受戒之後。不知戒相 不得親近邪師 不得飲酒賭戲 右九事不犯。名敦尚戒德。若犯輕者罰。重者出院。
證義曰。如來最後。以扶律談常為宗。苟廢事談理。理成烏有。禪教諸家。無不戒行冰霜。方堪垂範千古。豈可以毒器令貯醍醐。是故欲扶佛法不衰。持戒為急。所謂千里之行。始於一步。一步未足。不名到家。謂千里只一步。可也從今身。至佛身。即此一步。然決不容守而不進葢進。則此一步。念念保全止。則此一步。當下衰息。非一步即千里也。夫進步之法。在捨無始故步。故步即貪癡瞋等。其中各有偏滯。當須自悟。自調伏也。
不得營辦美食 不得著艶麗衣服 不得泛攬經事 不得爭䞋錢 不得田蚕牧養 不得聚集男女。做世法齋會 右六事不犯。名為安貧樂道。若犯輕者罰。重者出院。
證義曰。此之六條。房頭赴應僧住靜室僧有慚愧。者尚不敢犯況住叢林乎。葢食美食。被味塵所拘著艶服。被色塵所縛攬經爭䞋。溺於貪毒田蚕牧養大破殺戒。集眾作會。百弊俱生。又前四事眾僧易犯。後二事。唯戒主事者。此等皆是怨根苦本梁皇懺云。何者怨恨苦本。眼貪色。耳貪聲鼻貪香舌貪味。身貪細滑。常。為五塵之所繫縛所以歷劫長夜。不得解脫故須安貧樂道也。
不得無故在外閑遊。數歸俗舍 不得習學應赴詞章吹唱雜藝 不得習學天文地理。符水爐火等外事 不得習學閉氣坐功。及無為白蓮等邪道 不得好興無益工作等 右五事不犯名為省緣務本若犯輕者罰。重者出院。
證義曰。古人云一寸光陰一寸金此警學道人。當知時光易過。不可孤負也。若犯此五事。匪惟唐喪光陰。實乃自壞心術。豈可不戒歟。梁皇懺云。宜各人人。起覺悟意。念世無常。形不久住。少壯必衰。勿恃容姿。自處污行。萬物無常。皆當歸死。若非勤行勝業。無由出離故須省緣務本也。
不得非理募化 不得侵尅信施 不得擅用招提之物 不得廢壞器用不賠償 不得背眾食 不得不白眾動無主僧物 右六事不犯。名奉公守正。若犯輕者罰。重者出院。
證義曰。公則不私。約財利而言正則不邪約愛欲而言。然此六條。多約財物而說者經律所言。若物屬他。他所守護於他物中。一草一葉。不與不取。何況竊盜。蓋由眾生唯見現利。故以種種不道而取。致使未來。多受殃累。是故常須存公正之心。守此六例。古偈云。吾心似秤錘。斯乃謂之公。吾心如壁立。斯乃謂之正。公正令人服。公正乃道基。奉公守正者其潔誰能緇。
不得破口相罵。交拳相打 不得受辱不忍見於辭色 不得威力欺壓人 不得侮慢耆宿 右四事不犯。名柔和忍辱。若犯輕者罰。重者出院。
證義曰。修行障道。莫若瞋慢。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慢如高山。法水不停。又非理瞋粗而易除。執理瞋細而難斷。世出世事莫不成於慈忍。敗於瞋忿。故君子以慈育德。以忍養心。小不能忍。大謀斯亂。刀兵劫濁。積瞋所招。皆由我執。所以積瞋。然何嘗有實我哉。識得我執本空。瞋慢自斷。現前當來。必證無我之體矣。摭古云。紹興雲門。散木澄和尚。有僧依座下者幾十年。優以殊禮。至於延譽分座。初不以左右言。一移其顧盻之眷。後僧信讒致書不遜。極其詆醜。師對眾焚之曰。是非臧否。惟神知之。竟不問。噫。昔與其恩。今酬以怨。我譽彼德彼詆我醜。能忍不辯。可謂忍辱柔和之至矣。梁皇懺云。於諸眾生。等無差別。入平等觀。無怨親想。常以愛眼。視諸眾生。若眾生懷怨於菩薩起惡逆心者。菩薩為真善知識。善調伏心為說深法。譬如大海。一切眾毒。所不能壞。菩薩亦爾。愚癡無智。不知報恩。如是眾生。起無量惡。不能動亂菩薩道心。是名忍辱柔和也。
不得戲笑無度 不得高聲談論 不得裝模作樣 不得坐立斜倚 右四事不犯名威儀整肅。若犯輕者罰。重者出院。
證義曰。威以德顯。非勢力之威也。儀為心表。非詐現之儀也。又威者。由嚴持戒行。則眾德威嚴。儀者由動靜合式則進退安詳。所謂淨行成於道儀。清白圓於戒品。比邱雍容行道。感俗土以信樂出家。佛子安詳乞食。攝外道而反邪歸正。故曰威儀。乃無言之教也。又威儀。名為調御。謂調身不妄動。口不妄言。心不妄想。如是三業調善。則六根自攝矣。摭古云。法雲本禪師。平居作止。直視不瞬。臨眾三十年。未嘗輕發一笑。凡所住。見行立聖像即不坐。饌以魚肉名者即不食。葢一身威儀整肅。不愧出家相狀。內軌範僧眾。外利益歸信。則威儀二字。豈可忽哉。
不得無故不禮誦 不得執事怠慢 不得惡人警策 不得作無益害有益 右四事不犯。名勤修行業。若犯輕者罰。重者出院。
證義曰。勤修行業者。勤則不怠。修則修功補過。時不虗棄。精進度也。行業有世出世之分。而以出世行業。為本為要。經言。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小善不積。無以成聖。莫輕小惡。以為無罪。小惡所積。足以滅身。此是諸佛所說。誰敢不信。故須勤修出世善行業也。
不得挑唆鬬爭 不得樹立朋黨 不得機詐不實 不得謗訕名德 不得誣毀清眾 不得狥私偏袒 右六事不犯。名遵規處眾。犯輕者罰。重者出院。
證義曰。梁皇懺云。所餘口過。復是一切怨禍之門。故諸佛誡不得兩舌惡口。妄言綺語。當知謟曲華辭。搆扇是非。為患不輕。招報實重。夫人處世。心懷毒念。口施毒言。身行毒行。以此三事。加害眾生。眾生被毒。即結怨恨。誓心欲報。或現世從願。或終後從心。如此怨對皆資三業。三業之中。口業實重。乃至獲報。備諸楚毒。是故處眾。當依古偈云。第一和為貴。方能人眾安。莫開兩舌口。須戒無益言。凡為執事者。切莫狥人情。請託紛紛至。叢林百弊生。凡為執事者。莫市一人好。市了一人好。各事皆顛倒。
不得大胆生事 不得謬說經論 不得妄拈古德機緣 不得無知著述誤人 不得招納非人 不得自立徒眾 不得擅留童幼及沙彌 不得己事不明。好為人師 不得哄誘他人弟子。背其本師 不得無大故擅入公門 不得妄識時政得失是非 不得輕心謗斥先聖先賢 不得以常住產業等與人 不得侵佔人產業 不得另為烟㸑 右一十五事不犯。名安分小心。若犯輕者罰。重者出院。
證義曰。安分小心。更有二十語。僧院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合機為穩當。精進。以持戒為第一。疾病。以減食為湯藥。煩惱。以忍辱為妙解。是非。以不辯為解脫。待人。以誠實為真情。執事。以盡心為有功。語言。以減少為直截。上下。以慈和為進德。學問。以勤習為入門。因果。以明白為無過。老病。以無常為警䇿佛事。以精虔為切要。敬客。以謙益為供養。門庭。以朴實為莊嚴。凡事。以預辦為不勞。處眾。以慎言為常禮。遇險。以不亂為章程。濟物。以慈悲為根本。如是小心。則寡過矣。古偈云。吾等出家兒。大半田家子。須記貧苦時。謹守安分事。縱是富貴人。落在空門裏。當識空門義。原要你心死。人恐不死心。死心貧也好。守得安分貧。終身無煩惱。
不得令之不行。禁之不止 不得有過。罰而不服 不得在寺名不入僧次 不得挭法。不容執事人行事 不得為執事。更變成規 不得不白師友。恣意妄為 不得故與有過擯出人文 右七事不犯。名隨順規制。若犯輕者罰。重者出院。
證義曰。通前十科。共六十七事。皆持而不犯。名隨順規制。又詳言之。自三歸。五戒。沙彌戒。比邱戒。菩薩戒。百丈清規。乃至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六度萬行。世間律例無犯總名隨順規制。不僅此七事也。
附蓮池修身十事(出雲棲法彙)
不得欺心。不得貪財。不得使奸。不得用謀。不得惹禍。不得侈費。不得近女。不得外騖。不得避懶。不得失時。(原注云。所謂欺心者。凡盜常住物。騙施主物。裝佛。印經。齋僧。起會造寺。鑄鐘。脩橋。砌路。如是財物。私[A199]己用度。乃至瞞人瞞官。瞞天瞞神。暗昧等事。皆名欺心。雖不盜騙如前所言。但好積財帛慳吝不施。置產收息。放債取利。皆名貪財。當言之時。隱忍不言。當諫之過坐視不諫。外示癡呆。內藏譏貶。皆名使奸。不安天命唯運人謀。或謀住居。或謀徒眾。或謀經懺。或謀檀施。或謀作法主。或謀作戒師。乃至交結惡友。出入衙門。情識厚薄。私心好惡。策畫營為。悖理等事。皆名用謀。輕人笑人。叱人謗人。妬人之能。揚人之惡。收人走失。佔人產業。好興詞訟。不肯讓人。皆名惹禍。廣造房屋。豐富飲食。華麗衣服。多置產業。精製器用。輕賤五穀。恣意佚遊。畜養奴僕。賄厚狂朋等。有一不知慚愧。皆名侈費。年少尼僧。結為道友。人間婦女。拜作乾娘。數往族家探親望眷。不避譏嫌。皆名近女。趣蹡富室。干謁貴門。或乞詩文。或求匾額。或假權勢。或索錢財。終日奔波。不思靜守皆名外騖。晨昏禮誦。屢致愆違。行務勤勞。慢不隨眾。皆名避懶。命存呼吸。時不待人。大事未明。寸陰可惜漠然空過。是名失時。此前九事。切宜戒之。最後一言。努力加勉)。
附出家人(戒)不祥事(三十二條。出雲棲法彙遺稿中)
佛前安坐。受人禮拜。不祥 佛前罵人。不祥 法座上。呵叱人。及輕口斥前賢錯謬。不祥 褻衣受人禮拜。不祥 當食罵人。不祥 對食分別好惡。起憎嫌心。不祥 綾羅錦綺。作僧家日用衣服。不祥 臥床用重褥。重席。綾絹被。紗羅帳。不祥 清晨罵詈人。不祥 憎嫌信施輕少。不祥 買奴僕供役使。如富貴家。不祥 人勞。我獨逸。不祥 人窮。我獨富饒。不祥 年少作講法師。作施食師。作住持師。不祥 少年恃小聰明。輕忽老宿。不祥 恃年臘高。輕忽後進。不祥 無故得重施。不祥 人以至誠待我。我以巧詐對之。不祥 好談他人過失。及隱微事。不祥 以常住公物。利濟俗家。不祥 寵厚沙彌弟子華衣美食。不祥 出言動輙麤重。令人難當受。不祥 多諸護法。多諸信施。即便妄自尊大。不祥 無病使人出溺器。不祥 病中瞋怒服事人。不祥 著褊衫小解。不祥 逢水旱等。怨恨天地。不祥 欠人債負。聞其死。心生喜悅。不祥 未語先笑。不祥 無事時作愁嘆。不祥 麤通教理。妄議古人。藐視時人。不祥 具少知見。以宗師自任。不祥 以上折福折壽。多招殃咎。故云不祥。當相與共戒之。
共住規約(實貼齋堂)
棲心息影。端藉名藍。脩道循規。必須同志。久參耆宿。以遊歷深。而百緒從生。後進時流。因知見淺。而初心漸退。以致網宗失旨。模範多乖。習以為然。積成流弊。(某甲)住持茲山。自慚薄德。空懷佛制。無報法門。欲挽[A202]已往頺風。惟冀方來賢眾。共遵佛說戒律。祖制規繩。調治三業。折伏過非。住斯叢林。原為遵行。如或不然。無勞共住。
- [A203]犯根本大戒者出院。
- [A204]禪貴真參實悟。弄口頭禪者。出院。
- [A205]三五成羣。山門外遊戲雜話。并閑坐者罰。不服者。出院。
- [A206]吃葷酒看戲者。罰[A207]已出院。若重病。非酒莫療者。白眾方服。(新增)吃烟者罰。
- [A208]故與有過人往復。思害叢林。攪亂好人者。出院。
- [A209]鬬爭是非。破口相罵。交拳相打。不論曲直出院。一理正而忍。一過犯而瞋。理正者不罰。過犯者責出院。
- [A210]米麥等物。不白住持。私賣用者。罰賠償[A211]已。出院。
- [A212]侵損常住財物。及砍竹木花菓送人者。賠[A213]已出院。
- [A214]施護入寺。執事私化緣者。量事輕重處罰。不服者。出院。
- [A215]無公事私走檀護及本俗者。定非潛脩人。即令出院。知而不舉者同罰。
- [A216]己眼不明。妄評他人見地。出語不自知非者。即令出院。
- [A217]課誦。坐香。出坡。不隨眾者罰。除公事。有病。不服者。出院。
- [A218]禪堂講話者罰。本堂不舉。待堂外舉者。堂內執事同罰。
- [A219]除公事。不在本寮。至各寮縱意放逸者罰。或博奕賭錢者。重罰出院。執事不舉者同罰。
- [A220][A221]無事不得吃二堂。食時不得談笑。不得爭坐位。不得不照位坐。不得未結齋先起。不得自檇碗入厨取食。違者罰。
- [A222]遇普茶。聽規約。除公事不隨眾者罰。不得托人取茶果歸寮。與者。取者。同罰。
- [A223]常住經書。莊嚴器皿。槩不借出。違者罰。若不得[A224]已。白眾方借。
- [A225]輕視耆德。惡聞直言。妄生誹謗者出院。
- [A226]不聽執事人約束遣調。及不滿期告假者罰。
- [A227]非重病。背眾飲食者罰。私留親友歇宿者罰。
- [A228]各寮聞報鐘不起者罰。恃己有功。不順調伏者重罰。
- [A229]凡受信施物。不白執事人知照。即受者。倍罰。除親戚隣友。
- [A230]長養鬚髮。槩不留單。暑天赤膊。不縛褲脚。冬天烘火。并戴小帽者罰。
- [A231]常住錢物出入即登記。朔望兩序公算。失記及含糊者罰。
- [A232]堂中出外生事者嚴擯。借事起單。永不復入。
- [A233]保留有大過人。及年輕者。或私招徒眾者出院。
- [A234]叢林無僧值。則內外不正。弊何能除。法何能立。為僧值宜盡心紏察。不得狥情。如有犯者。照欵罰。失罰者僧值受罰。
○以上條約。真實辦道之規則。同居大眾宜珍重。
○年月日○住持(某甲)重錄。
證義曰。佛祖設教。建立叢林。匡徒集眾。清淨焚脩。報答四恩。自淨三業。故住持不惜身命。拖泥帶水。所以養育才器。陶鑄聖凡。其門庭不得不峻。禮法不得不嚴。規矩不得不立。規矩立。則上下安。禮法嚴。則奸宄[A235]斂。門庭峻。則師道尊矣。夫謙光接物。山容海納者。住持之高風。至於臨機施設。不得不鐵面無情。防其微杜其漸。庶可使內外安。而無事後之變也。然欲調護他人。先須調護自己。調護得自己一分習氣。方調伏得他人一分習氣。視人猶己。捨己從人。老祖規矩。方始行也。摭古云。南蕩空禪師。天資精悍。知見甚高。律身精嚴。外請不赴。有欲迎師到舍受齋。施財造山門。師曰。荷公捨財固佳。然背眾而食。柰何自我破戒耶。竟不赴。愚菴頌曰。崇覺被回祿。勤劬事土木。請齋復許建山門。二事一舉雙輪福。汝所欲福。我所遵戒。山門成有壞。金剛戒無敗。一供事最微。浮囊損一芥。從茲一隙漏金堤。寶覺全身由汝賣。君不見。文殊再世清涼師。十律終身不敢懈。我為何等人。敢不為頂戴。
禪堂規約。及坐禪恒規。見下第八節臘章。
淨業堂規約(凡十五條)
夫生死海深。非念佛焉能濟度。菩提路遠。非淨土孰可依凴。故今大眾同轍。但專持乎六字洪名。齊志合堂。唯致力乎一心不亂。第恐時長行久。懈怠易生。實喪名存。劬勞徒設。不加鞭䇿。無以約束身心。必有條章。方能齊一彼此。幸相規而相勸。無爭我以爭人。俾淨業速成。花臺早就。見彌陀於即世。證三昧於此身。誠如是則所願不虗矣謹開規約於左。
- [A236]每日課程。十時念佛。以九時作觀(作觀即念佛念字從心非徒口也既以心念即兼觀想)。一時禮懺。雖嚴寒酷暑。勿得暫虧。
- [A237]黑白半月。諦四分戒本。少頃。即諷誦梵網畢。長跪。誦發願文。回向西方。
- [A238]遇阿彌陀佛。及觀音勢至誕期。虔設供獻。(按思齊大師。加釋迦佛降生。成道日。涅槃日。僧自恣日)。
- [A239]每年於正臘兩月。俱起念佛七期。以新正萬物更新之象。臘晝寓人命無常之意也。
- [A240]每夜黃昏。將出生飯。持變食真言四十九遍。念佛千聲。以濟鬼神。
- [A241]每日念佛受齋俱搭衣。
- [A242]宜禁止遊行。不得出寺觀望。上街閒走。除為父母師長看病因緣。或可暫時告假。餘俱不可。
- [A243]告假須尅定日期。若過期還者。罰跪香。
- [A244]宜謝絕迎送。尊客相看。略敘道話數語。以寸香為度。若有問法因緣。不在此例。
○一。宜屏棄雜務。凡經書筆墨詩偈文字。一切置之高擱。不應重理(他本增凡常住一切坡事俱免亦不派其執事)。
- [A245]不應酬外間經懺。縱到寺來。亦不輙許。設不得[A246]已。祇念彌陀經。禮淨土懺。念佛而[A247]已。
- [A248]堂中除念佛外。一切不應雜話。縱有要事問答。亦宜低聲。
- [A249]念佛昏沉時。用小旛一首巡香。互相警策。行旛至。不起身者罰香。
- [A250][A251]有過不懺悔。屢諫不止者罰香。動氣發粗。彼此鬬爭者同罰。一人忍。一人瞋。瞋者罰香。
- [A252]凡有過。宜互相規諫。令其即時懺悔。不得隔日隔夜隔時。
- [A253]無故闖寮。聚談雜話者罰香。非要事。止靜不歸堂者罰香。
○以上條約。有犯者。悅眾應舉。舉而不服。出堂。知而不舉。同罰跪香一枝。
○年月日。住持(某甲)重錄。
證義曰。淨業立宗我東土始於廬山慧遠法師。師勸人捨娑婆。而求淨土。其教以金銀為染心之穢物。以爵祿為覊身之苦具。以女色為伐命之斧斤。以華衣。美食。田園屋宅。為墮落三界之坑穽。唯願脫人世而胎九蓮當欣淨而厭穢。故集劉雷等十八高賢。刻蓮漏。禮。六時。精神捆切。臨終各獲所願。自此以後。遵其教。脩淨業。生樂國者。代不乏人。然其中。有名無實。唐器劬勞者。亦復不少。迨至今日。人根既漓。情偽日生。聚集多人。冒名蓮社。假求衣食者。或男女雜踏生出事端。往往有之。故蓮社中人。宜少不宜多。至於男女雜而同社。此則古所未有。女人自宜在家念佛。勿雜男羣。遠世譏嫌。護佛正法。不可忽也。按思齊大師。淨業堂銘曰。堂名淨業。其義唯何。唯精唯一。專念彌陀。心苟不一。業則不淨。唯昏與散。適生厥病。咨爾眾等。出入斯戶。宜時檢察。為勤為惰。惰宜發憤。勤宜進步。盡此一生彌陀決覩。又北京。紅螺山。資福寺。徹悟禪師云。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一切現前境界。一切當來果報。皆唯業所感。唯心所現。唯業所感故。前境來報皆有一定。以業能縛心故。唯心所現故。前境來報。皆無一定。以心能轉業故。若人正當業能縛心。前境來報一定之時。而忽發廣大心。脩真實行。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則心能轉業。前境來報。定而不定。又心能轉業。前境來報不定之時。而大心忽退。實行有虧。則業能縛心。即前境來報。不定而定。然業乃造於[A254]已往。此則無可柰何。所幸發心。其機在我造業轉業。不由別人。如吾人即今發心念佛。求生極樂。或觀依正。或持名號。念念相續觀念之極。則心與佛合。合之又合。合之其極。則心能轉業。而前境之娑婆。轉為極樂胎獄之來報轉為蓮胞。便是樂邦自在人矣。若正恁麼時其心或偶然失照。或忽生退悔。不與佛合。則業能縛心。而前境仍舊來報依然還是忍土苦眾生也。然則我輩有志出離。求生淨土者。可弗惕然而警。奮然而發也。
佛七規約(實貼本堂。凡二十二條)
夫佛七者。原為了辦生死之期。七日為期。六時無間始於一七。二七。乃至三七。四七。四方緇素俱集。一時勝會宏開第恐懈怠易生。精勤難致。若無約束。何以䇿我身心。不有規模。何以生他敬信。謹酌事宜。略陳如左。
- [A255]七日之中。須將萬緣放下。必使功不唐捐。切要一心不亂。審如是。現前即蓮池一會也。
- [A256]五更聞鐘聲。一齊下單。洗面後。齊進堂念佛。無得安。臥。不起。避懶偷安。
- [A257]明相既出。即用粥。粥後嚼楊枝畢。即入堂念佛。候一寸香過。起身經行。打大木魚。至香餘一寸時。歸位。坐念。香到。緊念百餘聲。緊鐘魚三陣末。一齊止音。少頃。用茶畢打小魚子兩下。起身抽解。
- [A258]坐香過一寸。東西二首領起立。對面一問訊向上一問訊徐徐走上取旛雙手執好。兩邊相對而行。少頃。魚引二人。相照而行不得參差紊亂。見昏沉者。行旛人高聲念佛覺之。將旛與彼。彼即經行。其遞旛者。就坐彼位。接旛者行念遣睡。如是展轉警䇿至香餘一寸時。魚引先歸本位。旛亦歸位。從兩邊相對。至架插旛[A259]已。問訊歸位。香完如前。
- [A260]行旛要細看若見眼雖閉。端坐頭直。口隨眾念。此或係清昏。或正當得意之際。不必與旛。不應與而與者罰。若頭垂昏沉者。將旛與之。
- [A261]昏沉人。見遞旛到。瞋心不接旛者。罰跪念香一枝。
- [A262]接旛在手。任性亂走者罰。
- [A263][A264]持旛見人昏散。當與不與者罰。
- [A265]行香須次第走。無得紊亂。挨前擠後。擺腦掉頭者罰。若避懶偷安。躲入堂寮閒談雜話者。倍罰。
- [A266]內外執事。除公事外。稍空即一例念佛。若聚首閒談者罰。若藉事出外閑遊者。查出重罰。倘有公事不能到者。須句首領等告假方去。違者罰。
- [A267]每一枝香完。當值者兩邊斟茶。次第吃茶。不得茶脚潑地違者罰。碎盃者賠償。吃茶[A268]已。方可起立。若先起者罰。
- [A269]抽大解。限香一寸。小解限香半寸。同人出入。不得戲笑交頭接耳等。違者罰香。
- [A270]坐香過二寸。兩邊悅眾巡查。有不到者。移彼蒲團在佛前。候其到時令合掌跪念。香完。開靜。起身拜佛。回身禮住持。自將蒲團歸本位。
- [A271]初學不能盤膝。支柯亦可。必須正身端坐。
- [A272]念佛聲音。要歷歷分明。不得太高高則不久。不得太低。低則昏沉。但字字出於唇舌之間。心念口稱。耳聽。乃至行住坐臥。無不是一句阿彌陀佛。如是始信有聲聲攝念念念攝聲的功夫。久久自然打成一片。
- [A273]堂中適有病緣。須信阿彌陀佛。是無上醫王。若能努力不懈病魔即退。如實不能支持。要歇息者。向主七等告假次總向大眾告假。撒去蒲團方出堂。不得故托病緣。虗費淨業。如有私出堂。不告假者重罰。
- [A274]眾中或有去就乖角語言相爭。攪羣亂眾者。移單出堂。
- [A275]眾中有過。悅眾舉。舉而不服者罰。知而不舉者同罰。
- [A276]會中有老病者。自應方便隨順。不拘規例。或隨喜念佛。暫來即去者。亦不在此例。
- [A277]粥後三枝香。用小食。四枝香用午飯。飯後四枝香用點。六枝香用晚食。夜間四枝香用點。五枝香半。即向上長跪。稱念刻許。乃稱觀音。勢至海眾各百聲。誦小淨土文禮彌陀佛十二拜。三菩薩各三拜。三皈依禮祖畢。飲茶。少頃(合掌經行)念觀佛(隨聲作觀。謂之觀佛)千聲。(聲聲如對佛前。加緊策勵。念畢)作梵跪念回向偈。各歸養息。默念而睡。餘日例此。尅定時候。不宜錯誤。
- [A278]第七夜圓滿回向。念西方文。跪念佛菩薩。各一炷香。禮佛四十八拜。三菩薩各三拜。三皈依畢。禮祖。上方丈。頂禮住持三拜。候開示畢。禮謝[A279]已。各回本處每七完放香半日。或坐或臥。俱默念佛。切忌閒談雜話。二七三七。皆例此。
- [A280]凡規中言罰俱是罰跪香念佛。所謂因地而倒。還因地而起也。但宜一倒即起。不可旋起旋倒。自誤不淺。
○年月日○住持(某甲)重錄。
附佛七回向疏
伏以。紺目澄清。剎塵覩青蓮之瑞玉毫宛轉。人天懸滿月之輝。廣開六八願門。無一機而不接。攝化恒沙品類。即十念而往生。妙應無方。慈緣普覆。爰有佛七告圓文疏。對佛披宣。仰望慈悲。俯垂證鑒。今據大清國。(某)省(某)府(某)。縣(某)寺。秉釋迦如來遺教奉行。主脩淨業法事。沙門(某甲)。據本府(某)縣(某)坊居住。奉佛脩齋供聖啟建佛七。住持比丘(某甲)。在會比丘(某某)優婆塞清信士(某某)若在尼菴改比丘尼優婆夷清信女(某某)暨在會人等。是日稽首拈香。一心皈命兩土聖主。彌陀釋迦。觀音勢至。諸大聖賢。金蓮座下。恭通情旨。葢因眾等身命不同心念是一。切思托生末法。流欲浪以忘歸。去聖時遙觸慈光而莫覩。爰依叢林。啟建佛七。期七日之要功。願一心而不亂。由是擇於某月(某)日起。(至)某日告竣。延請四眾。雲集本寺。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七晝夜。伏願。經聲徹處淨除根塵。佛號宣時。頓增福慧。若僧若俗。咸結九品之因。或女或男。同期三輩之果。如斯願求。伏惟攝受。右疏恭請三寶證明。佛七回向文疏。年月日。住持(某甲)具疏。
證義曰。按重訂西方公據云。乾隆五十三年五月朔。蘇州陸近堂。降壇示諸子曰。有一件最切己事。人人不能逃人人都忘却者。汝知之平。現前爾等。四大輕安。精神強徤。曾不思一旦臥病于牀。魂魄離散。東西不辨。南北不分。前路茫茫。毫無把握。隨業輪轉。受苦無窮。唯有平生䖍脩淨業者。到時自見如來接引。生蓮花中。受諸快樂。壽命無量。諸子有志斯道者。當講信行願三端耳。信者。信西方之有淨土。猶此城之有閶胥。娑婆在東。猶此城之有婁葑。娑婆既實實是有。淨土豈不實實是有。同在圓明覺海之中。舉念可到亦猶同處一城之內。舉足可到也。既信得淨土決定可到。又須信念佛法門。如穿衣喫飯一般。穿衣免凍。喫飯免飢。念佛免生死。今日信。明日不信未為真信。終身信。一念忽然不信。未為真信。從今日去。直至命終。一信到底更無纖毫疑惑。方為真信。既信有西方矣。又信有念佛法門矣。空言贊歎。何益生死。故凡發信心者。即當如教奉行。今日信。今日即行。明日信。明日即行。乃至願之一字。尤為要緊。世間信佛念佛者。固不乏人。然或求現生富貴。或求來世福壽得好人身。不至墮落。此為背佛意旨。佛教你出生死。你偏要入生死。佛教你生極樂。你偏要住娑婆。一生信念付東流。譬如種田者。下了稗子。而望其生苗也。有是理乎。故發真信者。當行真行。行真行者。當發真願。盡此一生。決定不生天上人間。決定要生西方淨土。如此念佛方為隨順佛語。不至唐喪光陰諸子勉之。
分衛
按佛世。眾僧日以分衛乞食。東土未能遵此制。故叢林。或有田園為資。或藉收供以給。每冬季夏季或逢荒年。住持率眾托鉢一次。時至。知客維那監院。同上方丈。定日[A283]已。或早或晚。二板後。住持命侍者。請收供。知客。用茶。商議化齋點。客堂預日掛牌。(牌云)本月(某)日起。普請大眾師聞鐘聲。搭衣。齊詣大殿。候出寺托鉢 (某)日(某)處 護鉢(某甲某甲) 投帖知客(某甲) 担運淨人(某甲云云)。
○每日早飯二板後。鳴大鐘三下。眾集大殿燒香傳爐。知客請住持拈香。維那舉香讚。住持禮佛。并禮韋天[A284]已。悅眾鳴引磬。大眾齊禮佛三拜畢。班首持錫杖前行。眾依次而走。侍者捧鉢在住持前。住持居未。而拄杖又在住持後。收供與知客兩岸募乞眾僧一線緩行。威儀庠序。站則齊站。行則齊行。不得參差。若須抽解。當先收衣。付於同參。擇幽僻處抽解[A285]已。洗淨盥掌。即追前搭衣入眾。若遇施主施茶點。或施午齋。臨坐受食。更須威儀次序。使彼觀者。生恭敬心。發喜捨願。乃至回寺。仍到大殿。如常站班。維那鳴磬。大眾齊唱香讚。住持拈香禮佛。禮韋天大眾齊禮佛三拜。回堂。是晚大眾腐飯。直至圓滿日。例此可知。担運挑米回。監院與米頭。點石記數。入倉。呈單白住持。并懸牌告大眾。此係眾僧慧命。路中執事。當鑒察。不致有弊。以錯因果。或常住足食。即止。
證義曰。分衛者。西域每寺僧多。不能一家共食。須隨施主可以多少。而分散乞食。故名分衛也。乞食。之義。見兩序章。收供條證義說。葢能仁出世。誡諸釋子。不蓄餘物。預杜貪心。恐妨道業。唯存一鉢隨身。三衣着體。每逢食時。統諸弟子。人間乞食。不擇淨穢貴賤。平等行化。此先佛托鉢之遺風也。焦山性海云。比丘之戒。以四棄四依為本。四棄所當戒。四依所當守。所謂四依者。一曰常行乞食。二曰著糞掃衣。三曰蘭若樹下坐。四曰病以腐爛藥治。非乞食。則皆繫邪命自活。厥後涅槃經中。四僧以上其住。開受入不淨物。則僧中淨食。可以免於乞食。伽藍共住。可以免於樹下。施主施衣。可以免於糞掃。長施藥物。可以免於腐爛。則四依俱開雲棲蓮池云。佛世分衛乞食正家風也。東土叢林。不能復行。非敢廢墜。亦時勢使然也。夫城市囂塵。男女生聚。空山寂寞。衲子清脩分之則得。合之則溷。加以眾中。龍蛇混雜。易生事故。反累清名。故古來尊宿。每於寒岩絕壑中。耕田鋤地。一食資身。無別妄想。即城市叢林。亦各有專司募化。不致大眾逐日奔波。荒其道業。雖非佛制。亦合佛心。至於每年。托鉢一次。亦存其模範而[A286]已。若乃行脚遊僧。正不妨單丁行乞儀潤云叢林住持。謹遵佛制。常行持鉢者今舉其一。以例餘也。康熙間。南源信禪師。住維揚西方寺。領眾三十載。不登謁。不慶弔。不事世法。惟道是任。冬夏一衲。寒暑一鉢。平等乞食。率以為常。壽高古希之外。猶未甞一日稍怠。除語錄外。另有托鉢偈一卷行世。今錄十首。使後世學者。知夫先佛之儀式猶在云。
△金仙所制唯持鉢。我效匡徒不二機。道本無傳誰解繼。月穿潭底浪花肥 薙草披緇不憚勞。效顰乞士慕孤高。如今老病頺初志。九鼎單絲望爾曹 天然乞食豈清貧。帶水拖泥不染塵。鉢裏蓮花非本草。眼中瞳子是何人 不慚薄福少材能。一鉢終年不外塵。朽質隨緣兼守分。了無劫外有長春 長街一鉢外親疎。動靜徐徐扣有無。貧富隨緣皆種福。功圓果滿只須臾 終年莫謂頻持鉢。粒米能消累劫狂。閙市無交塵自靜。閒中瀟灑念人忙 乞食人間豈憚勞。愩高我慢逐時消。事繁理靜惟持鉢。百倍家風願力饒 閙市初晴滑似油。專心乞化[A287]已亡愁。流通佛制無餘事。破惡降魔信自由 乞食宏宗成大智。門庭箇事賴堅心。非憑行力傳三界。誰信綱宗祖道深 智慧何曾別處來。傳家一鉢絕疑猜。所知煩惱都消盡。是我同參定不乖。 問。托鉢不礙參禪乎。答。正賴參禪。以表托鉢儀式。豈有礙耶。昔世尊一日。敕阿難。食時將至。汝當入城持鉢。阿難應諾。世尊云。汝既持鉢。當依過去七佛儀式。阿難遂問。如何是過去七佛儀式。佛喚阿難。阿難應諾。世尊云持鉢去。據此。佛以禪機為托鉢儀式明矣。今之有志於道者當托鉢時果能遵守力行。儀同佛世。何礙參禪也。
拾遺
凡僧眾拾得遺物。即白監院。付庫收貯。掛拾遺二字牌。以便失物人知之。若拾遺不送入庫房者。重罰出院。凡失物者貼票。票上寫。(我某甲。於某日遺失某物)如見拾遺牌。赴庫。審明付還。若冒認者。重罰出院。
證義曰。拾遺者。偶有拾遺棄之物。歸庫掛牌。乃一時暫掛。非長懸耳。邇來叢林。於齋堂兩邊後柱。長貼拾遺二字。大非。應改貼餘序二字為正。葢佛制盜戒。一草一物。不與不取。若拾遺私藏。非與而取。亦犯盜戒。以長貪毒。違佛制也。儒道君子。尚不取無義之財物。況僧藏拾遺。而長貪乎。是故歸庫掛牌。令彼知也。雲棲崇行錄云。隋。僧富上。甞依益州淨德寺止宿。曰住路邊讀經。人以解脫名傳之。時陵州[A288]刺史趙仲舒聞之。故往試。騎馬過之。佯落貫錢。僧讀經自若。如未曾覩。去遠。舒令人取錢。僧亦不顧。少頃。舒回。問僧曰。貫錢在地。見人持去。何不止之。僧曰。非貧道物。何為妄認。舒下馬作禮。嘆服而去。
(附)省行堂規(亦名涅槃堂。西域稱無常院。俗呼病堂。凡例共十五條)
設此堂以處病者。因眾生貪著。至死不覺。佛教移處。令知無常將至。使興心念猛省過。而急脩行也。處斯堂者。當思人命無常。促於呼吸徤人尚爾。何況病乎。又當觀此身。四大不調。百骸欲散。飲食漸減。醫藥少靈。便利床敷。呻吟枕席。譬之魚遊釜內。倐忽焦糜。燈在風前。剎那熄滅。故知此身不久。必赴死門。前路茫茫。畢竟何往。若[A289]己事[A290]已辦。原不著忙。其或未然。早求淨土。決志往生放下萬緣。一心念佛。別有條例。開列於左。
- [A291]堂中長單安輕病。獨單安重病若紊亂者罰。
- [A292]病人放下帳幔。避風遮醜。如違者。乃無耻人。又受寒難醫。下帳立看病人。
- [A293]重病進堂者。佛前先備香燭。監院。書記。後堂。維那等送入。讀病人囑訖。即寫板帳。不照式寫。隨自增減者罰。病人不欲寫者不安單。若輕病不板帳。但佛前香燭。監院送入。
- [A294]病堂堂主。須壯健誠慈者為之。作簿記(某)月(某)日。(某甲)進堂。後記(某)月(某)日(某)愈出堂。或身故。若失記者罰。
- [A295]堂中宜隨時灑掃潔淨。病人衣裳宜隨時洗哂藥餌宜留心煎製。不可疎忽怠惰。
- [A296]堂中病人只一二。即香燈師帶看。如多。客堂即普請發心看病者。若三請無人。照執逐寮輪看。三日一換。或病人願出錢請人者聽。
- [A297]僧眾有明醫理者。立為執事。未明而妄用藥者罰。害人者出院。貪利者出院。
- [A298]病人所需湯藥飲食。庫頭。飯頭。典座湯藥。執吝不與者罰。若不當與而不與者。對眾辯明。若私意厚薄不公者罰。
- [A299]重病入堂。便應付託後事放下萬緣。一心念佛。又看重病。須二三人輪時。晝夜不離。凡出坡等亦免。若將臨終。即白客堂。知客即派數人念佛送終。並依藏中。無常經。臨終方訣辦。
- [A300]遵佛制。亡僧換淨服。入棺時。茶毗時。入墖時。俱撒毗盧呪沙在內。不得忘忽。此沙當預請高僧持呪。多多為妙。極少一千八十遍。呪曰。
唵。㫊暮伽。廢嚕者娜。摩訶畆捺囉麼抳。鉢頭麼。入縛攞。波囉野哆耶吽。
按經文。以呪沙撒屍上亡者獲益。不可思議。
- [A301]輕病人宜靜住念佛。若不知保重。在外閒遊多事者出堂。
- [A302]病堂堂主。及看病人。莫嫌憎穢惡。莫違逆其意。以致增病。莫久離床榻。令有求不應。莫貪狡居心。或哄騙財物故。故與作難。即病人煩瑣。亦勿起瞋厭。唯一心作福。莫貪病人酬謝。須知八福田中。看病第一。須踴躍盡執。
- [A303]凡病重。每有臭惡之氣。須用艾葉蒼朮。松栢葉等。用文火微微煙薰。不致延害餘人。
- [A304]雲水僧。及他處輿疾至者。客堂審其來歷明白。方納。即寫板帳。另作簿記之。
- [A305]亡僧佛事。始自重病板賬。終於祖堂登位。俱見前住持章。略為增減斟酌用之。
○年月日○住持(某甲)重錄。
證義曰。昔超然居士趙令矜。撰南嶽法輪寺。省行堂記云。甞謂諸苦之中。病苦為深。作福之中。看病為最。是故古人。以有病為善知識。曉人以看病為福田。今叢林中。凡有病。使歸省行堂。不唯修省改行以退病。亦欲人於夜靜孤燈之際。究索大事。豈徒然哉。既命堂主以司藥餌。又誠常住以足供須。此先佛之規制。近世不然。病者不自省咎。或加煩惱。堂主則名存實廢。或反厭嫌常住則急於日用。殊不存撫。輕病由是變重。重病至死。不亦悲哉。故常住執事等。當知看病為福田。而慈悲方便。㧞苦回生。病者則當明因果。省躬念罪。悔心動處。即是生機。心既清寧。病將自[A306]已。更於頭痛額熱之時。聲冤呌苦之際。密密究思。是誰受病。人既不見。病從何來。人病雙忘。復是何物。直饒見得分明。正好為他將息。又規約中。亡僧撒毗盧呪沙者經云。以是真言。加持土沙。撒其身上。及以塔基。彼所亡者。若在惡趣。應時即得光明及身。除諸罪報。令所苦身。生極樂國云云。
附看病人
四分律。佛言。自今以去。應看病人。應作瞻病人。若欲供養我者。應先供養病人。及至路值五眾出家人病。佛制七眾。皆令往看。若捨而不看。皆結有罪。誠以四大難調。宿業難消。捨俗出家。孤遊獨宿。貧病交加。無人侍衛。若不互看。命將安寄。又僧祇律云。若道逢出家五眾病人。即應覔車乘䭾載。如法供養。乃至死時。亦應闍維殯埋。不得棄捨。凡瞻病之人。恒與善語。勿傳惡言。以臨終時。多有惡業相現。不能立志排除。是故瞻病之人。特須方便。善巧誘言。令其念佛。或不能作聲。[A307]但令心念。并令念念相續。剎那不駐。乘此福力。作往生淨土之因。故智度論云。從生作善。臨終惡念。便生惡道從生作惡。臨終善念。而生天上。更將經像。(經須彌陀經。像須彌陀像)至病人所。題其經名像名。語令開目覩見。俾其惺悟。如是看病。功德宏矣。
證義曰。按藏中。佛說生經。第二十六。疾病章云。給孤獨園。有一病比邱。獨自一身。無衣食醫藥。不能起居。污露自出。身臥其上。四向顧視。無來救濟者。時阿難見之。往白佛。佛即親往病比丘所。而問之曰。今得疾病。有瞻視醫藥牀臥具乎。病比丘白佛言。孤獨無人。無衣食醫藥。去家甚遠。佛言。卿強健時。頗瞻視訊問有疾者否。答曰。不也。佛言。卿強健時。不瞻視人。不訊問疾病。誰當瞻視卿乎。善惡有對。罪福有報。恩生往返。義絕希疎。佛扶起之。欲以水洗。時天帝欲洗浴之。佛言。卿在天上香潔之中。安能救洗穢濁病人天帝答曰。佛為十方一切之救。功德具足。尚瞻視病。況我罪福未斷而不興福耶。時佛手洗。天帝水灌。還復臥之。飲其醫藥。即時除愈。為說經法。即時得道。世尊說偈曰。人當瞻疾病。訊問諸危厄。善惡有報應。如種果獲實。又禪林寶訓。云昔高菴住雲居。聞衲子病。移省行堂。咨嗟歎息。如出諸[A308]己。朝夕問候。以至躬自煎煑。不嘗不與食。或遇天氣稍寒。拊其背曰。衣不單乎。或值時暑。察其色曰。莫太熱乎。不幸不救。不問彼之有無常住盡禮津送。執事或他辭。高菴叱之曰。昔百丈為老病者立常住。爾不病不死耶。雲棲蓮師云。經稱八種福田。看病第一。豈不以衲子無家。孤單湖海。伶仃疾苦。真可悲憐。作僧坊主。而病不於我調。死不於我殯。豈慈悲之道乎。凡住持者。宜自勉以勉人焉。
大眾龜鏡文(慈覺大師賾公述)
結集清規。大眾為本。其餘八門。皆從此生。故於卷末。總出其義。夫兩桂垂蔭。一花現瑞。自爾叢林之設。要之本為眾僧。是以開示眾僧。故有長老。表儀眾僧。故有首座。荷負眾僧。故有監院。調和眾僧。故有維那。供養眾僧。故有典座。為眾僧作務。故有值歲。為眾僧出納。故有庫頭。為眾僧典翰墨。故有書記。為眾僧守護聖教。故有藏主。為眾僧迎待檀那。故有知客。為眾僧請召。故有侍者。為眾僧守護衣鉢。故有寮主。為眾僧供侍湯藥故有堂主。為眾僧浣濯。故有浴主水頭。為眾僧禦寒。故有炭頭爐頭。為眾僧乞資。故有化主。為眾僧執勞。故有莊主。園頭。磨頭。為眾僧滌除。故有淨頭。為眾僧給侍。所有淨人。所以行道之緣。十分備足。資身之具。百色現成。萬事無憂。一心為道。世間尊貴。物外優閑。清淨無為。眾僧為最。迴念多人之力。寧不知恩報恩。晨參暮請。不捨寸陰。所以報長老也。尊卑有序。舉止安詳。所以報首座也。外遵法令。內守規繩所以報監院也。六和共聚。水乳相參。所以報維那也。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所以報典座也。安處僧房。護惜什物。所以報值歲也。常住之物。一毫無犯。所以報庫頭也。手不把筆。專意道業。所以報書記也。明窗淨案。古教照心。所以報藏主也。韜光晦迹。不事追陪。所以報知客也。居必有常。請必先到。所以報侍者也。一瓶一鉢。處眾如山所以報寮主也。寧心病苦。粥藥隨宜。所以報堂主也。輕徐靜默。不昧水因。所以報浴主水頭也。緘言拱手。退[A309]己讓人。所以報炭頭爐頭也。忖[A310]己德行。自慚應供。所以報化主也。計功多少。量彼來處。所以報莊主。園頭。磨頭也。酌水運籌。所以報淨頭也。自愛惜福寬而易從簡而易事。所以報淨人也。是以叢林之下。道業惟新。上上之機。一生取辦。中流之士。長養聖胎。至如未悟心源。時中亦不虗棄。是真僧寶。為世福田。近為末世津梁。畢證二嚴極果。若或叢林不治。法輪不轉。非長老所以為眾也。三業不調。四儀不肅。非首座所以率眾也。容眾之量不寬。愛眾之心不厚。非監院所以護眾也。修行者不安。敗羣者不擯。非維那所以調眾也。六味不精。三德不潔。非典座所以奉眾也。寮舍不修。什物不備。非值歲所以安眾也畜積常住。減尅眾僧。非庫頭所以贍眾也。書札不工。文字蔑裂。非書記所以飾眾也。几案不嚴喧煩不息。非藏主所以助眾也。憎貧愛富。重俗輕僧。非知客所以贊眾也。禮貌不恭。尊卑失序非侍者所以通眾也。打疊不勤。守護不謹。非寮主所以居眾也。不閑供侍。惱亂病人。非堂主所以恤眾也湯水不足。寒煖失宜。非浴主。水頭。所以淨眾也。預備不全。眾人動念。非爐頭。炭頭。以煖眾也。臨財不公。宣力不盡。非化主所以供眾也。地有遺利。人無全功。非莊主。園頭。磨頭。所以代眾也。併除失時。諸緣不具。非淨頭所以事眾也。禁之不止。命之不行。非淨人所以順眾也。如其眾僧。輕師慢法。取性隨緣。非所以報長老也。坐臥參差。去就乖角。非所以報首座也。意輕王法。不顧叢林。非所以報監院也。上下不和。鬬諍堅固。非所以報維那也。貪婪美膳。毀訾粗飡。非所以報典座也。居處受用。不思後人。非所以報值歲也。多貪利養。不恤常住。非所以報庫頭也。好弄筆墨。馳騁文章。非所以報書記也。慢易經律。看習外典。非所以報藏主也。追陪俗士。交結貴人。非所以報知客也。遺忘召請。重勞傳命。非所以報侍者也。損壞什物。慢藏誨盜。非所以報寮主也。多瞋少喜。不順病緣。非所以報堂主也。桶杓作聲。用水無節。非所以報浴主。水頭也。自貪溫煖。有妨眾人。非所以報爐頭。炭頭也。不念修行。安然受供。非所以報化主也。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非所以報莊主。園頭磨頭也。涕吐墻壁。狼藉東司。非所以報淨頭也。聲色暴厲。使令無節。非所以報淨人也。以上羅列要文。未全凡聖之規。但願捨短從長。共辦出家之事。所冀師子窟中。盡成師子。栴檀林下。純是栴檀。令斯後五百年。再覩靈山一會。當知法門興衰。繫在僧徒。僧是福田。所應奉重。僧重則法重。僧輕則法輕。內護既嚴。外護斯謹。設使粥飯主人。一期旺化。叢林執事。偶爾當權。常宜敬待同袍。不得妄自尊大。若也貢高我慢。私事公酬。萬事無常。豈能長保。一朝歸眾。何面相看。因果無差。恐難迴避。夫僧為佛子。應供無殊。天上人間。咸所恭敬。世尊二千年遺蔭。葢覆兒孫。白毫光中一分功德。受用不盡。但知奉眾。不可憂貧。僧無凡聖。通會十方。既曰招提。悉皆有分。豈可妄生分別。輕厭客僧。旦過寮(即雲水堂)三朝權住。盡禮供養。僧堂前。暫爾求齋。等心供給。俗客尚肯逢迎。僧家豈不照管。若具無量之心。自有無窮之福。僧門和合。上下同心。互有短長。遞相葢覆。家中醜惡。莫使外聞。雖然於事無傷。畢竟減人瞻仰。譬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身中肉。非天魔外道所能壞也。若欲道風不墜。 佛日長明。壯祖域之光輝。補 皇朝之聖化。願以斯文為龜鏡焉。
證義曰。明教嵩禪師尊僧篇云。教必尊僧。何謂也。僧也者。以佛為性。以如來為家。以法為身。以慧為命。以禪悅為食。故不恃俗氏。不營世家。不修形骸。不貪生。不懼死不溽乎五味。其防身有戒。攝心有定。辯明有慧。語其戒也。潔清三惑。而畢身不污。語其定也。恬思慮正神明。而終日不亂。語其慧也。崇德辨惑。而必然以此修之謂因。以此成之謂果。其於物也。有慈有悲。有大誓。有大惠。慈也者。常欲安萬物。悲也者。常欲竭眾苦。誓也者。誓與天下見真。諦。惠也者。惠羣生以正法。神而通之。天地不能掩。密而行之。鬼神不能測。其演法也。辯說不滯。其護法也。奮不顧身。能忍人之不可忍。能行人之不能行。其正命也。丐食而食。而不為耻。其寡欲也。衲衣綴鉢。而不為貧。其無爭也。可辱而不可輕。其無怨也。可動而不可損。以實相待物。以至慈修[A311]己。故於天下也普敬。其語無妄。故為信也至。其法無我。故為讓也誠。有威可警。有儀可則。天人望而儼然。能福於世。能導於俗。其忘形也。委禽獸而不悋。其讀誦也。冐寒暑而不廢。以法而出也。遊人間。遍聚落視名若谷響。視利若游塵。視物色。若陽焰。平瓦合輿儓而不為卑。以道而處也。雖深山窮谷。草衣木食。晏然自得。不可以利誘。不可以勢屈。謝天子諸侯而不為高。其獨立也。以道自勝。雖形影相弔而不孤。其羣居也。以法為屬。會四海之人而不為混。其所學也。雖三藏十二部。百家異道之書。無不知也。他方殊俗之言。無不通也。祖述其法。則有文有章也。行其中道。則不空不有也。其絕學也。離念清淨。純一真如。不復有所分別也。僧乎。其為人至。其為心普。其為德備。其為道大。其為賢。非世之所謂賢也。其為聖非世之所謂聖也。出世殊勝之賢聖也。僧也如此。可不尊乎。嗚呼。大法下衰。去聖逾遠。披緇雖眾。謀道者稀。競名利為[A312]己能。視佛法為兒戲。遂使法門罕開。教綱將頹。實賴後昆。克荷斯道。汝曹虗心請法。潔[A313]己依師。近期於立身揚名。遠冀於革凡成聖。再興像法。捨僧而誰。故須修身踐言。慎終如始。勤爾學問。謹爾行藏。避惡事良。奉師盡禮有善無自矜。起過務速改。守仁義而確乎不㧞。處貧賤則樂以忘憂。見賢思齊。當仁不讓。名利不足動於懷。死生不足憂其慮。智足以照惑。慈足以攝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便真風息而再振。慧炬滅而復明。可謂大丈夫也。可謂如來使矣。豈可身棲僧寶。跡混常徒。始則慕彼上賢。終則淪於下愚。如斯之輩。誠可悲哉。讀斯龜鏡。深當自思。佛法興衰。在僧行履。所謂僧重則法重。僧輕則法輕。欲出世報佛恩者。勉之。
付法
付法。原名付衣。從上祖祖相傳。藉衣表信。至東土六祖。以此為爭端。止而不付。近來付法。亦謂付衣者。持仍其名耳。法即是心。心不可見。豈有儀軌可彰。果其師資道合。以心契心。則付法[A314]已畢。至於授柬分座。其末務也。故茲不錄。惟略敘禪宗源流。俾後人知法源之有據。并以示鼓舞之意云。按禪宗源流。始於釋尊在靈山會上拈花。摩訶迦葉破顏微笑。世尊云。我今所有無上正法。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於汝。汝當善自護持。毋令斷絕。偈云。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遂為禪宗初祖。祖祖相傳。今當具述。初祖摩訶迦葉。傳阿難。難傳商那和修。修傳優波毱多。多傳提多迦。多迦傳彌遮迦。遮迦傳婆須密。密傳佛陀難提。提傳伏䭾密多。多傳脇尊者。者傳富那夜奢。奢傳馬鳴。鳴傳迦毗摩羅。羅傳龍樹。樹傳迦那提婆。婆傳羅睺羅多。多傳僧伽難提。提傳伽耶舍多。舍多傳鳩摩羅多。羅多傳闍夜多。夜多傳婆修盤頭。頭傳摩拏羅。羅傳鶴勒那。那傳師子。子傳婆舍斯多。斯多傳不如密多。密多傳般若多。羅。羅傳第二十八代祖。菩提達磨。始至東土。為第一祖。祖傳慧可神光。光傳僧璨鑑智。智傳道信大醫。醫傳宏忍大滿。滿傳惠能大鑑。鑑傳二支。一支為(湖廣南岳)大慧懷讓。一支為(青州青原)行思。
證義曰。付法源流。出付法藏經。達摩多羅禪經等。下續諸支。出諸禪書。南岳接臨濟。青原接洞山。禪宗行世。此二最盛。五家宗派一書。集法派偈。[A315]已掛一漏萬。更宜再集 續。不可茫忽。葢付法之傳。雖以心印心。若無法派偈。支次紊亂。傳持無準。致使法門失緒。行第顛錯。五家宗派一書。須各備焉。遡流尋源。須各究焉。具詳正名錄所辯。按潤州。金山。江天寺。志學通語錄第九卷。遡流尋源圖說云。
祖道戒定宗。方廣證圓通。行超明實際。了達悟真空。此乃碧峰金禪師下。祖定禪師。入閩住雪峯寺。從碧峯下第四十七。祖字起。另立一支。計二十字並非臨濟本宗演出。及至幻有傳祖下。傑出天童悟。磬山脩二支。方用起圓字。以延今日。目下空字。將完。眾心不一。或用龍山祖派。或另立一支。或原偈從祖字再起。或於空字下贅續。然而終非至當吾宗諸大宗匠。互興衍唱。當思木本水源。務求其實。自有正宗正派。則源遠流長。不致祖牒混誵。得歸正派。此乃五家宗派一書可考。西湖經房。[A316]已久流通。非余臆見。是名遡流尋源也。謹錄臨濟正宗第二十四世。海舟永慈禪師。演出濟宗法派頌曰。普永智廣宏勝德。淨慧圓明正法興。性海澄清顯。密印。大乘妙道悟心燈。佛恩浩滿流芳遠。祖行超宗續嗣深。戒定彌堅通義理。規成謹守鎮常新。翼善昌榮因達本。禎祥隆盛復傳增。功勛寂照融真際。寶鏡高懸體用親。饒益靈文舒景秀。信持元記濟時珍。了然無繼空諸幻。覺樹開敷果自馨。
(此頌一百十二字。從海舟慈祖。永字輩與碧峯派定字同輩。從定字到空字。與此頌清字同輩。冀後賢於了達悟真空字完。即從此頌。顯密印。顯字起是為臨濟正宗正派。不須贅續。及另立等。若從先祖傍出諸支。[A317]已另有法派偈。當知自派某字輩。應與此正宗派某字輩同。則遡流尋源。不致舛錯矣。至於書付法卷當從釋尊傳迦葉起。有從東土初祖起。乃至但從近代小支書起者。棄祖之罪甚大。兼且忘本。所以承嗣少賢。祖道日衰矣)。
(次略辯源流者。宗門以一念不生為正見。斥文字為所知障。縱悟後為人。棒喝臨機。亦重見地。而輕事跡。適逢譌舛。亦不細究奸偽碑傳。由是出也。然偽舛謬妄。博學是識。禪宗源流。誤於佛祖通載中小註。載丘玄素碑記。另有天王悟。出馬祖下。雲門法眼。亦歸馬祖下。嗣後五燈會元。指月錄。皆小註附後存疑。元。至元間雲壑瑞輯心燈錄。引丘符諸碑。紊亂宗統。費隱容撰五燈嚴統。霽崙永集五燈全書。皆本此偽。又移南嶽在前。青原在後。先大慧杲。次虎丘隆。弟兄倒列。遠門柱集五燈續略。青原支誤將鹿門覺五代。系長翁如淨之下。祖孫倒置世次疊訛。繼燈纘續諸書。皆本此誤。南嶽支諢兩海舟為一。誤六無聞為一。噫源流世次。祖道攸關豈可紊亂。康熈甲戌幸有衡陽潞河。智楷禪師者。史筆秉直。出正名錄一書。乃廣悞祖父舊章。兼採後人新條。準以歷朝甲子編年。考其州郡分野。人代後先。師資授受。宗支來源。述古辯今事重言複不顧繁瑣。務期正訛。可謂用心之極。正大之辯。其筆勇硬。實無私謬。於霽崙永之五燈全書。若兩陣操戈。餘如木陳忞之禪。燈世譜。潭吉忍之五宗救。山曉晢之崇正錄。及寶積錄。濟水洸之顯正說。梅谷悅之臨濟正宗錄。石源雲之闢妄說。山茨際之東明祖燈錄。巨靈融之續僧寶傳。繼起儲之南嶽勒古。相雨蔭之宗統編年。樂讀先之續指月錄。箬菴問之續燈存稿。密雲悟之闢妄救。及夢說錄等凡涉海舟慈。寶峯瑄無聞聰等誤諢者。無不抗折。第一卷至第四卷。辯二支五宗來源考。移正青原思在前。南嶽讓在後。先兄後弟也。又辯天皇悟只一人。與藥山儼兄弟。同出石頭遷之門。悟傳龍潭信。信傳德山鑑。鑑傳雪。峯存存傳二人。曰元沙備曰雲門偃。所謂。雲門宗者。青原七世也。元沙備傳羅漢琛。琛傳清凉益。所謂法眼宗者。青原九世也藥山儼傳雲巖晟。晟傳洞山价。所謂洞山宗者。青原五世也。南嶽讓傳馬祖一。一傳百丈海。海傳二人。曰黃檗運。曰溈山祐。運傳臨濟元。所謂臨濟宗者。南嶽五世也。祐傳仰山寂。所謂溈仰宗者。亦南嶽五世也。此乃五宗的傳。真正根柢。第五卷至第七卷。辯洞宗世次備考。洞山至芙蓉楷。楷傳鹿門覺。覺傳青州辯。辯傳磁州寶。寶下一派。相傳至今。又楷傳丹霞淳。淳傳崇先了。了傳天童玨。玨傳雪竇足菴智鑑。鑑傳天童長翁如淨云云。此二支。宋至明末。五百餘年。從無異說。續略誤將鹿門覺五代。謬接如淨之下。此皆辯正。八卷至十四卷。辯濟宗世次備考。如興化於臨濟。雪巖於無準。明聰於天奇。皆遙嗣也。辯海舟普慈。是萬峯時蔚之嗣。與寶藏持。兄弟也。海舟永慈。是東明旵之嗣。係前海舟普慈法姪孫也。據正宗源流。應接萬峯之嗣前海舟普慈。慈傳寶峯明瑄。瑄傳天奇本瑞。今有源流。從寶藏持。東明旵而來。法派偈有翼善二字。是後海舟永慈。無疑矣翼善寺。後海舟永慈所住也源流既從寶藏持。是萬峯下傍出一支矣。然光澤無聞明聰。乃遙嗣天奇。則寶藏持。東明旵。後海舟永慈三代。是誤錄疊出。應刪又辯同名無聞聰者。有六七人。後世不識名同人異誤認他祖為自祖。隨使典藉偽舛。以訛傳訛。要而言之。傳笑巖之無聞明聰者。姓奚。閩之邵武府。光澤縣人也。據正宗錄。載邵武無聞。生明正德九年甲戌。十二月五日子時。年十七出家。在嘉靖九年庚寅。年二十受具。癸巳年三十三叅學丙午。又五載出世住隨州關子嶺龍泉寺。在嘉靖三十年辛亥。考五燈全書載。天奇示寂。在宏治十一年戊午。至嘉靖辛亥。計五十有四年。豈有親付邵武無聞明聰乎。故知明聰的係遙嗣。識此是遙嗣。一切訛謬傳載。判然自釋。不須爭論矣。須知此之無聞。决定不可加絕學二字。又諱是明聰。非正聰。不可渾濫。明聰傳笑巖月心德寶寶傳幻有。有下出四人。日天童密雲悟雲門雪蟜信磬山天隱脩。抱撲蓮。然嗣最盛。天童磬川。正名錄辯幻有非笑巖的傳其說雖有出處。其心貶斥太甚。雖無聯芳偈可凴。於笑巖有契悟。機緣。笑巖付有斗笠。不須貶斥也。問。正名既先青後南。何故此中。亦倒置耶。答。正名重傳燈世次。先兄後弟。禮也。今仍先南嶽後青原者。後世重清規之法。為天下師表。禪教律。皆重其書。先尊其祖。又問。寶藏。東明。後海舟。雖傍支疊出而不刪。前海舟普慈雖正宗漏失而不補。何也。答流傳既久且廣。在歷祖神位世次。及後世付法代數[A318]已遍宇內。在正名時。勢尚難改。况今又百餘年。更難改矣。歷祖雖無分別之心。在正名不得不辯。在付卷理宜改正。今原板不敢改。但略辯訛舛。於前而[A319]已矣)。
○南岳支。讓傳(江西普照大寂)馬祖道一。一傳(洪州百丈)大智懷海。海傳(洪州黃檗)正覺斷際希運運傳(臨濟真常)慧照義玄。為臨濟宗第一世。濟傳(魔府興化)廣濟存獎。獎傳(汝州南院)慧顒顒傳(汝州風穴)延沼。沼傳(汝州首山)省念。念傳(汾州太子)無德善昭。昭傳(潭州石霜)慈明楚圓。圓傳(袁州楊岐)方會。會傳(舒州白雲)守端端傳(蘄州東山五祖)法演。演傳(成都昭覺)圓悟佛果克勤。勤傳(平江虎丘)紹隆。隆傳(明州天童)應菴曇華。華傳(明州天童)密菴咸傑。傑傳(夔州臥龍破菴)祖先密印。印傳(杭州徑山)無準師範佛鑑。鑑傳(袁州仰山雪巖)祖欽慧朗。朗傳(杭州天目)高峯原妙。妙傳(杭州天目)中峯明本。本傳(烏傷伏龍)千巖元長。長傳(蘇州鄧尉)高峯時蔚。蔚傳(蘇州鄧蔚)寶藏普持。持傳(杭州東明)虗白慧旵。旵傳(杭州東明)海舟永慈。慈傳(南京)寶峯明瑄。瑄傳(煢絕)天奇本瑞。瑞傳(隨州關子嶺)無聞明聰。聰傳(北京笑巖)月心德寶。寶傳(宜興龍池)幻有正[A320]傳。傳傳(明州天童)密雲圓悟。及(宜興磬山)天隱圓修(自大德起。至此為三十四世)。
從圓悟克勤。傍出一枝。為(杭州徑山)大慧宗杲普覺。覺傳(福州西禪)懶菴鼎需。需傳(福州鼓山)木菴安永。永傳(杭州淨慈)晦翁悟明。明傳(太原)苦口良益。益傳(汾州)筏渡普慈。慈傳(洛京相國)一言道顯。顯傳(西京)小菴行密。密傳二仰圓欽。欽傳(壽州)無念智有。有傳荊山懷寶。寶傳(秦嶺)鐵牛德遠。遠傳(敘州朝陽)月明聯池。池傳(忠州聚雲)吹萬廣真。真傳(忠州治平慶忠)鐵壁慧機。機傳(忠州高峯)三山燈來(自大鑑起。為三十一世)。
從無準師範。傍出一枝。為(杭州淨慈)斷橋妙倫。倫傳(台州瑞巖)方山寶堅。堅傳(台州華頂)無見先覩。覩傳(處州福林)白雲智度。度傳(金陵天界)古拙俊。俊傳(東普)無際明悟。悟傳月溪澂。澂傳夷峯寧。寧傳(杭州天目)寶方進。進傳(嘉興東塔)野翁曉。曉傳(嘉興)無趣如空。空傳(蘇州車溪)無幻古湛性冲。冲傳(嘉興興善)南明慧廣。廣傳(嘉興鴛湖)普明妙用。用傳雲峯鈎。(自大鑑起為三十五世)以上南岳支。
青原支。思傳(衡山)石頭希遷。遷傳(澧州)藥山唯儼。儼傳(潭州)雲巖曇晟。晟傳(瑞州)洞山良价。為洞山宗第一世。价傳(洪州)雲居道膺。膺傳(洪州鳳棲山)同安丕。丕傳(洪州)同安志。志傳(鼎州)梁山緣觀。觀傳(郢州)太陽警玄。玄傳(舒州投予山)義青。青傳(山東泝州)芙蓉道楷。楷傳(襄州。鹿門山。萬壽寺)慧定自覺。覺傳(青州天寧)大覺普照希辯。辯傳(磁州)大明寶。寶傳(太原)王山體。體傳(磁州大明)雪巖滿。滿傳(燕京報恩)萬松琇。琇傳(少林萬壽)雪庭福裕。裕傳(嵩山)靈隱文泰。泰傳(寶應)還源福遇。遇傳(香嚴)淳拙文才。才傳(南陽萬安)松庭子嚴。嚴傳(嵩山)凝然了改。改傳(嵩山)俱空契斌。斌傳(西京定國)無方可從。從傳(嵩山)虗白月舟文載。載傳(北京小山)宗鏡大章宗書。書傳(嵩山)大千幻休常潤。及廩山常忠。(自大鑑起。為三十四世)以上青原支。
附天台教觀一宗
天台一宗。盛宏法華。按智者觀心論云。歸命龍樹師。騐知智者。遙稟龍樹為初祖。近稟。北齊。慧文為二祖矣。文傳南岳。慧思為三祖。思傳智顗德安智者為四祖。(大宏一念三千空假中圓乘教觀。雖歷住瓦官光寶等諸剎。而歸老天台國清。故名天台宗)顗傳章安。灌頂非凡為五祖。凡傳法華。智威為六祖。威傳天宮。慧威為七祖。威傳左溪。玄朗慧明為八祖。朗傳荊溪。湛然為九祖。然傳國清。道邃興道為十祖。道傳國清。廣修至行為十一祖。行傳國清。物外正定為十二祖。定傳國清。元琇妙說為十三祖。說傳清竦高論為十四祖。論傳螺溪義寂。常照為十五祖。照傳明州寶雲。義通惟遠為十六祖。遠傳四明。知禮約言法智為十七祖。智傳南屏。梵臻為十八祖。臻傳從諫慈辯為十九祖。辯傳車溪擇卿為二十祖。卿傳竹菴宜翁可觀為二十一祖。觀傳北峯。元實宗印為二十二祖。印傳佛光法照為二十三祖。照傳子庭師訓為二十四祖。訓傳東溟。慧日為二十五祖。日傳普智無礙為二十六祖。礙傳南天竺。林慧為二十七祖。慧傳東禪。月亭德為二十八祖。德傳妙峯。真覺百松尊者為二十九祖。中興教觀。立(天台教觀法派偈云)真傳正受。靈嶽心宗。一乘頓觀。印定古今。念起寂然。修性朗照。如是智德。體本玄妙。因緣生法。理事即空。等名為有。中道圓融。清淨普遍感通應常。果慧大用。實相永芳。(又立表行偈云)大教演繹。祖道德宏。立定旨要。能所泯同。功成諦顯。了達則平。萬象海現孰分二三。初門悟入。化法遂行。[A324]己他益利。究極明彰。源深流遠。長整紀綱。百千之世。恒作舟航。(此下支繁今祇錄靈峯一枝)百松傳天台幽溪。無盡傳燈為三十世祖。燈傳曉峯靈峯。蕅益智旭素華為三十一世祖。(立靈峯教觀一支法派偈)智淨真如行。全性起妙修。滙本分河息。歸源覺海周。守信培因裕。宏願振先猷。扶律談常旨。法道永千秋旭傳蒼輝淨晟。晟傳警修真銘。銘傳履源如洪洪。傳素蓮行珠。珠傳慧覺全成。成傳宏海性輔(自龍樹起。為三十七世)。
○(此乃略序台教正宗源委。其餘支繁。不及一一詳載)。
證義曰。台宗源流一書。與指源集。諸祖均有小傳。唯第二十八祖。源流中為。禪傳明翁。指源中為。月亭德公。按東禪明翁。沒於萬歷初年。百松生於嘉靖丁酉。二十二歲。往東禪聽法華。雖同在一時。而東禪講主。乃月亭法師。非明翁也。故指源集。以百松出於月亭德公之門。唯源流。直接明翁為二十九世。尚須闕疑。再考嘉與漏澤寺。出台宗世系一書。直以妙峯百松為十八祖。上接四明。則以嗣興台宗為遙接矣。總之世代遙遠。兒孫失於紀載。以致系派。無從稽考。此不獨台宗為然。今台宗法派。均各盛傳。復有指源集。世系。源流。諸書可考。為其嗣法者。當隨時隨地。留意記錄。以綿延於無盡矣。至於百松法派偈。用以定名。表行偈。用以立號。故法派之真傳等。即表行之大教等。法表兩並。無先後也。
附賢首教觀一宗
賢首一宗。盛宏華嚴。自文殊結集。乃至龍樹。親往龍宮。遍讀華嚴。我東土。賢家五祖。遙相承接。則應如台宗。遙稟龍樹為初祖。杜順帝心。作華嚴法界觀為二祖。順傳雲華。智儼至相。製華嚴搜玄義鈔為三祖。相傳法藏。賢首國一。製晉譯華嚴探玄記。一乘教義分齊章等。著述百餘卷。大宏其教觀。名賢首宗。為四祖。藏傳澄觀。大休清涼國師。宗唐譯華嚴。製疏鈔為五祖。清涼傳圭峯宗密。著華嚴。行願品鈔為六祖。密傳玄珪。真奧徹微為七祖微。傳海印月朗炳然為八祖。然傳守燈德現為九祖。長水。子璿遙承為。十祖。淨源寂海潛叟為十一祖。希冲神鑒乘照為十二祖。妙觀道鳴湛仁為十三祖。師會歸元玉峯為十四祖。了心深道慧珠為十五祖。道悟本覺觀慧為十六祖。清介一如潔菴為十七祖。慧瓊良璧珍林為十八祖。妙萃超倫真翠為十九祖。際遇春谷力申為二十祖。大同一雲(普濟別峯)為二十一祖。明山賢仙古峯為二十二祖。棲巖慧進行成止翁為二十三祖。廣通達菴為二十四祖。魯菴普泰野菴為二十五祖。真圓大方遍融為二十六祖。雲棲蓮池殊宏佛慧為二十七祖。土橋紹覺廣承明理為二十八祖。蓮居新伊大真為二十九祖寶輪德水明源為三十祖(此乃略序賢教正宗源委。其餘支繁。不及一一詳載)。
證義曰。束土講宗最顯者三宗。所謂天台。賢首。慈恩是也。今慈恩一宗。僅留所宏唯識之法。而無其人。其支派繁衍無盡。唯台賢二宗耳。而南方台宗尤盛。然名位顯達。多出北方賢宗。是亦運數之使然歟。
附南山律宗
南山律宗。盛宏毗尼。毗尼此云滅。能滅身口之惡故。亦律法也律唯佛制。而結集分合。不一其人。初大迦葉等。五百聖眾。於畢鉢羅窟內。命優波離結集。名上座部。次婆尸迦等。一千凡聖。窟外結集。名大眾部。此二通稱摩訶僧祇律也。自迦葉。阿難。末田地。商那和修。優波毱多五代體權通道。故不分教。後優波毱多。有五弟子。各執一見。遂分律藏為五部焉。(一)曇無德部即四分律。(二)薩婆多部。即十誦律。(三)迦葉遺部。即解脫律。(四)彌沙塞部。即五分律。(五)婆蹉富羅部。律本未來此土。妙樂云分一律藏。以為五部。如㭊金杖。不失金用也。按如來十大弟子。優波離持律第一。今我東土持律一宗。應以優波離尊者為初祖。輾轉相傳至曇摩迦羅。(此翻法時。西竺沙門)於魏嘉平二年。到東土翻譯四分律。是為東土傳律之始祖。北臺法聰。(元魏。孝文時人。學僧祇律。因考受體。首傳四分為二祖)聰傳雲中道覆。(覆最初撰疏科六卷。釋四分律。為三祖)覆傳大覺惠光(光通四分律。撰疏十卷。為四祖)光傳高齋道雲暉願。(撰疏鈔九卷。判釋廣文。為五祖)願傳河北道洪。(亦著疏文。為六祖)洪傳宏福智首。(撰疏二十卷。為七祖)首傳終南山西明寺道宣實相澄照。(律宗至此大盛。故時人咸。稱律。名南山宗。為八祖。以後遞遞相傳。而為祖位)照傳(京師)崇聖文綱。為九祖。綱傳崇福滿意。為十祖。意傳(長安觀音)大亮道省。為十一祖。省傳(紹興開元)曇一。為十二祖。一傳(蘇州開元)辯秀。為十二祖。秀傳章信道澄。為十四祖。澄傳(東京相國)澄楚。為十五祖。楚傳(杭州昭慶)允堪真悟。為十六祖。悟傳(西湖靈芝)元照湛然。為十七祖。然傳(京城大普慶寺)實相圓明光教。為十八祖。教傳(北京。西山。戒臺寺。萬壽寺)道孚如幻。為十九祖。幻傳(金陵天隆寺)如馨古心慧雲。為二十祖。(此時律法中興。煥然明備。相傳。為優波離應化云)雲傳(金陵寶華山隆昌寺)寂光三昧。為二十一祖。(律宗至此益盛。出法派偈云)如寂讀德真常實。福性圓明定慧昌。海印發光融戒月。優曇現瑞續天香。支岐萬派律源遠。果結千華宗本長。法紹南山宏正脈。燈傳心地永聯芳。昧傳讀體見月。為二十二祖。月傳德基定菴。為二十三祖。菴傳真義松隱。為二十四祖。隱傳常松閔。緣為二十五祖。緣傳實𤤯珍輝。為二十六祖。輝傳福聚文海。為二十七祖。海傳性言理筠(乃略序律門正宗源委。其餘支繁。不及一一詳載)。
證義曰。剃度者大眾之始事也。付法者。大眾之終事也。非剃度。無由而入僧倫。既為僧矣。乃徒以二時粥飯。隨例功課。唐喪光陰。而不為生死大事。直取向上一著。以期授記傳心可乎。故茲特殿以付法一事。而歷敘禪宗傳人。以示先型。所以提醒當人者。至矣。乃若教為明心之助。律為定慧之基。亦附列焉。合之而宗教律全。大眾之事斯備。
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卷第七之下
校注
[0472001] 五下原本丁數欠一紙恐有落丁歟【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63 冊 No. 1244 百丈清規證義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11-18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證義曰。如來涅槃時。扶律談常。囑諸比邱。以戒為師。所謂續僧伽命脉。正法得久住。全在持戒也。然制律之初。首創五戒。出家之始。先說十支。百丈集錄於清規中。為剃度正範。真至要也。邇來藏本多譌。久置高閣。流通善本。世亦罕見。剃度說戒。閴寂無聞。何怪乎佛法衰微也。茲者幸獲真規。得覩斯範。係金陵。寶華山見月律師校正。宜廣流通。挽回時弊。俾剃度沙彌。得聞正範。即老戒比邱。亦須玩省。咸遵佛敕。毋使遺忘。所冀見聞受持。共為苦海津梁。傳佛正行。永作法門柱石。內崇聖教。得正法以恒隆。外翊王化。保山河而永固。幸勿輕視斯儀。致同搬演故事。此篇但便作法授受。故不贅錄證義記文。所貴體達佛意名實相應。則不負君親𠃔度之深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