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714-A 新刻排科夾註戒本疏記序
觀夫太虗寥廓。既絕諸過於寂滅之津。真心靈鑑。固具眾德於常樂之域。斯之謂法佛本性之尸羅。萬德圓備。其至矣哉。雖然境風震烈。心海鼓動。隨緣流變。逐塵而封執。遂使戴角披毛劇苦無盡期焉。懷此明珠。竛竮六趣。難辛疲乏。實可悲傷也。我大雄氏之出震于竺乾。遠本渺茫焉。證道於寂光。垂影於心土。則於寂滅道場。初結菩薩戒。稱法性之體而斷惡修善。隨真如之用而絕應無方。體用一源。顯微潛通。謂之菩薩三聚淨戒。萬行悉備。嗚呼偉哉。然而人性不齊氣稟質殊。如何其堪于菩薩大行耶。
大覺慈父。於是乎分擘三聚戒。初授聲聞眾。以攝律儀戒。是以勝鬘經曰。受菩薩威儀戒。名出家受具足。瑜伽論曰。菩薩攝律儀戒。如諸部毗那耶者是也。自其五夢呈妖白毫潛光之後。尊者近執。蘊結戒藏。謂之根本大毗尼藏。聖聖相稟。未甞分岐路焉。洎至乎近護之道不繼於三聖。大天之邪說興諍於五緣。雖有二部五部十八五百之異執。修證無二途。津梁其一揆。故折金杖援白氎之兆。存于斯矣。在昔周星飛祲千有餘歲。至道鬱乎而其未開。漢日揚光。像教懸被東夏。以降二百年矣。天下僧侶。但知薙染。猶未受五八。何況具戒乎。逮于曹魏嘉平年中。尊者法時。抵于雒陽。乃依法藏部。行羯磨受戒。神州之傳戒。肇于斯時矣。迨姚秦朝覺明譯語。竺念操觚。翻四分律。爾來撰疏凡二十家。雖曰各競蘭菊。而未得醇粹矣。暨夫大唐澂照大師。乃搜法華開顯之秘妙。而荷涅槃扶律之顧命。鈔疏圖儀以被時眾。豈非來蒙之方軌。秉持之龜鏡乎。實自非揭於慧燈。授乎法筏。孰能闢黑暗示通衢。拯沈溺達彼岸者與。聲飛五天。澤流千歲。為四依使維持一人耳矣。然辭深義隱。未易鉤索。尚且祖述者凡六十家。各爭鋒於得失。交嶋鼓乎勝負。而雷同駕說。未足以為規準焉。其匡攝彝範。顯揚行儀者。其惟有宋大智律師乎。覃于師之五百傑出頻音一倡。既絕唱於前達。誰歟繼乎餘音者。我 扶桑國之傳戒律也。濫觴于 招提鑑真大師。中興于西大興正菩薩。厥後傳於明忍和尚。流派浩渺。溢於海內。精鍊乎毗尼。不羞前達矣。嚮者光公。始乃會行事鈔記。次則融公。亦糅羯磨疏記。第所憾者。戒本疏記及與科文。四本別行。閱者病焉。余欲會之。再焉三焉。然禪誦無暇。加旃以病虗移盈昃。未遑及焉。粵有讚州東林靈芝即靜律師者。磨以戒珠。涼以定水。孜孜法門。志存兼濟。從事于斯會入告成。而其為功抽於前代。余聞之。乃歎曰。師之有此舉。末代餘曦。冥復充乎(余)宿願者也。因而遠讚其功。貽厥遐代。於戲三部大成。而慧曦揚輝。涅槃一路。燦然可見。樂學戒者。藉是以行。則依聲聞戒。出三界門。因菩薩戒。過變易土。得如來無為戒蘊。乃遂心海反流。頓入常寂都矣。是為序。
維時明和元年龍飛甲申冬安居日苾芻即禪(實相)書于紫陽雷山千如律寺瑜祗室
No. 714-B
余自少壯。負笈經歷律肆。偏被佛祖之慈育。稍發五分之萌芽。聊存謝德。纔攬斯一帙。夙讀夜思。操觚模學。終為之會。閱者並云壽之於梓。流布宇內。予亦所好樂也。雷山之相師。作為序引透起。然而時緣未熟。埋之於庫中[A1]已二十餘年。所屬之徒覺邦等。有與書肆相議之謂以告白之。余年並朽邁。桑榆迫於西山。不堪待時。再校讐之。更加凡例等。以壽梓焉云爾。
明和八年龍次辛卯仲冬哉生明比丘靜蓮合稽首題
No. 714-C
夫道化東漸。[A2]已六七百年。南北律匠傑起於世者。大唐澂照大師其人也。所製毗尼三大部者。蓋盡如來權巧之旨。且闢群生解脫之門。三寶住持之功。在于茲矣。次為注解。發明鈔疏蘊奧者。其惟宋朝大智律師而可也。本朝天平年中。招提唐大和上傳律[A3]已來。扶桑一統約受誦四分之文。及論隨行。皆依南山部文者也。若依有部學者。可謂宗骨顛倒理味差僻矣。今時通受攝律儀戒。亦依鈔疏。於中此戒本注并疏記等。特別行于世焉。今此會本也。我師久用心之務也。其功既成。再三加校讐。而將壽梓矣。更令命弟子撿校寫本(不肖)。雖識見荒蕪。敢叵違師命。但以舊本對校新本。一覽[A4]已畢。歡悅之餘不忍放卷。遂忘固陋操觚稽首云爾。
安永二年龍次癸巳二月中澣於讚東大內郡如寶山圓通精舍閣毫
日內山門人比丘清月(宜順)和南
No. 714-D
尸羅是諸佛之本原。萬行之基趾。實為禪那般若依因。近則人天之路。遠則成道之正因。釋門之淄素。預不可不知之矣。于茲終南鼻祖所撰三大鈔疏流行盛於世。就中為可務急者。偏唯戒本注疏肝要者歟。然而從異朝別行來無奈之何。我師竊悲傷之。務之孜孜。五部具會為一本。欲令新學之徒易照校之也。且欲令蒼生育人天之種。終致大道之權述者也。差功成之日令(不侫)校閱之。今又刻鏤流布弘通宇內。同心隨喜塞塞胸中矣。未暇看他面竭鄙詞。聊讚之曰。
安永二年仲秋之日法正庵比丘玉線謹題
凡例(三條)
[1]四分律含註戒本疏行宗記目錄
- 卷一(一上之一)
- 序
- 疏序
- 戒序
- 卷二(一上之二)
- 戒序之餘
- 皈敬偈
- 本文
- 序正流通大科
- 卷三(一下之一)
- 廣教發起序
- 卷四(一下之二)
- 廣教發起序
- 卷五(二上之一)
- 廣教發起序
- 大婬戒
- 卷六(二上之二)
- 大婬戒之餘
- 大盜戒
- 卷七(二上之三)
- 大盜戒之餘
- 卷八(二下之一)
- 大殺戒
- 大妄語戒
- 卷九(二下之二)
- 僧殘(自初戒至第七有主房戒)
- 卷十(三上之一)
- 僧殘之餘(自第八至第十一)
- 卷十一(三上之二)
- 僧殘之餘(自第十二至第十三)
- 二不定
- 三十捨墮
- 卷十二(三上之三)
- 長衣過限戒
- 卷十三(三下之一)
- 離衣戒
- 卷十四(三下之二)
- 月望戒[A8]已下
- 卷十五(三下之三)
- 自販賣戒至竟
- 卷十六(四上之一)
- 九十單提(自一至十二)
- 卷十七(四上之二)
- 九十單提之餘(自十三至三十二)
- 卷十八(四上之三)
- 九十單提之餘(自三十三至四十七)
- 卷十九(四下之一)
- 九十單提之餘(自四十八至七十四)
- 卷二十(四下之二)
- 九十單提之餘(自七十五至九十)
- 四提舍尼
- 一百眾學(自初至五十一)
- 卷二十一(四下之三)
- 一百眾學之餘(自五十二至一百)
- 七滅諍法
- 七佛略教
- 廣略二教總流通分
- 疏家批文(并)䟦
四分律含註戒本疏行宗記目錄(終)
[1]含注戒本(并)疏記略條目
- 戒經序
- ○四波羅夷法
- 第一大婬戒
- 第二大盜戒
- 第三大殺戒
- 第四大妄語戒
- ○十三僧殘法
- 第一漏失戒
- 第二摩觸戒
- 第三麤語戒
- 第四歎身戒
- 第五媒人戒
- 第六無主房戒
- 第七有主房戒
- 第八無根謗戒
- 第九假根謗戒
- 第十破僧戒
- 第十一助破僧戒
- 第十二汙家𢷤謗戒
- 第十三拒僧諫戒
- ○二不定法
- 第一屏處不定戒
- 第二露處不定戒
- ○三十捨墮法
- 一長衣戒
- 二離衣戒
- 三月望衣戒
- 四取非親尼衣戒
- 五浣故衣戒
- 六乞衣戒
- 七過分取衣戒
- 八勸增衣價戒
- 九勸二家增價戒
- 十忽切索衣戒
- 十一蠶綿袈裟戒
- 十二黑毛臥具戒
- 十三白毛三衣戒
- 十四六年三衣戒
- 十五不貼坐具戒
- 十六持羊毛戒
- 十七浣染毛戒
- 十八畜錢寶戒
- 十九貿寶戒
- 二十販賣戒
- 二十一長鉢戒
- 二十二乞鉢戒
- 二十三乞縷戒
- 二十四勸織戒
- 二十五奪衣戒
- 二十六長藥戒
- 二十七雨浴戒
- 二十八急施衣戒
- 二十九蘭若離衣戒
- 三十迴僧物戒
- ○九十單提法
- 一小妄語戒
- 二行罵戒
- 三兩舌戒
- 四與女人宿戒
- 五共未具宿戒
- 六未具同誦戒
- 七說麤罪戒
- 八實得道戒
- 九與女說法戒
- 十掘地戒
- 十一壞生戒
- 十二餘語惱觸戒
- 十三嫌罵知事戒
- 十四露敷僧物戒
- 十五屏敷僧物戒
- 十六強敷坐戒
- 十七牽出房戒
- 十八脫脚牀戒
- 十九用蟲水戒
- 二十覆屋過限戒
- 二十一輙教尼戒
- 二十二說法至暮戒
- 二十三譏教尼人戒
- 二十四與尼衣戒
- 二十五為尼作衣戒
- 二十六與尼坐戒
- 二十七尼期行戒
- 二十八尼同船戒
- 二十九尼歎食戒
- 三十與女期行戒
- 三十一食過受戒
- 三十二背請戒
- 三十三別眾食戒
- 三十四歸婦賈客食戒
- 三十五足食戒
- 三十六勸足食戒
- 三十七非時食戒
- 三十八殘宿食戒
- 三十九不受食戒
- 四十索美食戒
- 四十一與外道食戒
- 四十二食前後入聚戒
- 四十三食家強坐戒
- 四十四屏與女坐戒
- 四十五與女露坐戒
- 四十六驅他出聚戒
- 四十七過受樂戒
- 四十八觀軍戒
- 四十九軍中過宿戒
- 五十觀軍戰戒
- 五十一飲酒戒
- 五十二水中戲戒
- 五十三擊攊他戒
- 五十四不受諫戒
- 五十五怖比丘戒
- 五十六半月浴戒
- 五十七露地然火戒
- 五十八藏他衣物戒
- 五十九真實淨戒
- 六十著新衣戒
- 六十一奪畜生命戒
- 六十二飲蟲水戒
- 六十三疑惱比丘戒
- 六十四覆他麤罪戒
- 六十五與年不滿戒
- 六十六發諍戒
- 六十七與賊期行戒
- 六十八惡見違諫戒
- 六十九隨舉比丘戒
- 七十隨擯沙彌戒
- 七十一拒勸學戒
- 七十二毀毗尼戒
- 七十三恐舉先言戒
- 七十四同羯磨後悔戒
- 七十五不與欲戒
- 七十六與欲後悔戒
- 七十七屏聽四諍戒
- 七十八瞋打比丘戒
- 七十九搏比丘戒
- 八十殘謗戒
- 八十一突入王宮戒
- 八十二捉寶戒
- 八十三非時入聚戒
- 八十四過量牀足戒
- 八十五兜羅綿褥戒
- 八十六骨牙角鍼筒戒
- 八十七過量坐具戒
- 八十八過量覆瘡衣戒
- 八十九過量雨衣戒
- 九十過量三衣戒
- ○四提舍尼法
- 一從非親尼取食戒
- 二食尼指授食戒
- 三學家受食戒
- 四蘭若受食戒
- ○百眾學法
- 一著內衣戒
- 二著三衣戒
- 三反抄衣戒
- 四反抄衣坐戒
- 五衣纏頸戒
- 六衣纏頸坐戒
- 七覆頭戒
- 八覆頭坐戒
- 九跳行戒
- 十跳行坐戒
- 十一蹲坐戒
- 十二叉腰戒
- 十三叉腰坐戒
- 十四搖身戒
- 十五搖身坐戒
- 十六掉臂戒
- 十七掉臂坐戒
- 十八覆身戒
- 十九覆身坐戒
- 二十左右顧視戒
- 二十一左右顧視坐戒
- 二十二靜默戒
- 二十三靜默坐戒
- 二十四戲咲戒
- 二十五戲咲坐戒
- 二十六用意受食戒
- 二十七溢鉢受食戒
- 二十八溢鉢受羮戒
- 二十九羮飯等食戒
- 三十以次食戒
- 三十一挑鉢中食戒
- 三十二索羮飯戒
- 三十三飯覆羮戒
- 三十四視比座鉢戒
- 三十五繫鉢想食戒
- 三十六大揣食戒
- 三十七張口待食戒
- 三十八含食語戒
- 三十九遙擲口中戒
- 四十遺落食戒
- 四十一頰食戒
- 四十二嚼食作聲戒
- 四十三噏飯食戒
- 四十四舌䑛食戒
- 四十五振手食戒
- 四十六把散飯戒
- 四十七污手捉食器戒
- 四十八棄洗鉢水戒
- 四十九生草上大小便戒
- 五十水中大小便戒
- 五十一立大小便戒
- 五十二反抄衣說法戒
- 五十三衣纏頸說法戒
- 五十四覆頭說法戒
- 五十五裹頭說法戒
- 五十六叉腰說法戒
- 五十七著革屣說法戒
- 五十八著木屣說法戒
- 五十九騎乘說法戒
- 六十佛塔中宿戒
- 六十一藏物塔中戒
- 六十二著革履入塔戒
- 六十三捉革履入塔戒
- 六十四著革履繞塔戒
- 六十五著富羅入塔戒
- 六十六捉富羅入塔戒
- 六十七塔下坐留食戒
- 六十八塔下擔死屍戒
- 六十九塔下埋屍戒
- 七十塔下燒屍戒
- 七十一向塔燒屍戒
- 七十二塔四邊燒屍戒
- 七十三持衣床塔下過戒
- 七十四塔下大小便戒
- 七十五向塔大小便戒
- 七十六塔四邊大小便戒
- 七十七持佛像至大小便處戒
- 七十八塔下嚼楊枝戒
- 七十九向塔嚼楊枝戒
- 八十塔四邊嚼楊枝戒
- 八十一塔下涕唾戒
- 八十二向塔涕唾戒
- 八十三塔四邊涕唾戒
- 八十四向塔舒脚坐戒
- 八十五安佛下房戒
- 八十六人坐[A9]己立說法戒
- 八十七人臥[A10]己坐說法戒
- 八十八人在坐[A11]己在非坐說法戒
- 八十九人在高坐說法戒
- 九十人在前行說法戒
- 九十一人在高經行處說法戒
- 九十二人在道說法戒
- 九十三携手道行戒
- 九十四上樹戒
- 九十五杖絡囊戒
- 九十六持杖人說法戒
- 九十七持劒人說法戒
- 九十八持矛人說法戒
- 九十九持刀人說法戒
- 百持蓋人說法戒
- ○七滅諍法
- 一現前毗尼
- 二憶念毗尼
- 三不癡毗尼
- 四自言治
- 五多人語
- 六罪處所
- 七草覆地
- ○七佛略戒
- ○流通分
含註戒本(并)疏記略條目(終)
No. 714-E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序
四分戒本者。蓋開萬行之通衢。引三乘之正軌也。自法王利見弘濟在緣。程上聖之悽惶。悼小凡之沉溺。故能闢不諱之門。示祕密之深術。張無問之說。顯初學之津塗。遂靜處而興教源。集眾而宣玄範。前明由序。廣陳發致之功。後列大宗。盛羅機欲所被。約時敷演。通行於是承遵。合潔等聞。正法由茲久住。但以時來不競。情變所流。經陳夢氎之徵。律舒分杖之喻。致使教隨文結。理任情移。雲飛二部五部之殊山張十八五百之異。取其元始所被。無非計情。窮其要會之心。俱通正業。逮乎曹魏之末。戒本創傳。終於隋運之初。芟改者眾。或依梵本。或寫𨽻文。或以義求。或以緣據。讎校諸說。成務蒙然。濫罔前脩。翳昏後學。梵本則文旨乖互。方言未融。準律則得在宗歸。失於辨相。義求雖有深會。未靜論端。緣據似是具周。止存別見。原夫正戒明禁。唯佛制開。賢聖緘默。但知祇奉。故律論所述。咸宗本經。自餘位班曾未揣度。總敘諸見。師心者多。考定昔緣。良所未暇。今以戒本繁略隱義局文。用則失儀。捨則非據。若不顯相。人難具依。余少仰玄風。志隆清範。昔在帝京。周流講肆。伏膺請業。載紀相尋。何甞不執卷臨文慨斯壅結。遂以貞觀四年庚寅之歲。薄遊嶽瀆。廣評律宗。但見誦語紛綸。未思弘遠。高譚有務。事用無施。纔羅七五之名。妄居一字之首。[A12]但述行藏之要。寧開決正之心。問以戒律廢興。妙憑疏解。約之情通本據。無文可依。自有博學生知。行名雙顯。而神用莫準。情取天乖。余意之所未安。義當依法為定。則諍論自弭。何俟繁辭。今試敢依律本。具錄正經。仍從佛解。即為注述。文唯一卷。同昔所傳持犯兩明。今便異古。庶令初後兼學。愚智齊遵。麤知則具三種持律。精練則是一師大化。以斯用求。濟成為極。又以戒各緣起。妄說非無。若不鏡曉。終歸虗託。故隨戒類引。刪要補之。俾夫顯相通班。輕重昭現。足以潤身光德。足以護法匡時。臨文無取謬於文。思義則不資他義。豈直自貽無漏。亦將兼濟有緣。故輙筆記序之云爾。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一上之一并序
[科01]【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序
題中上七字即所解本文加一疏字即攬本題為疏別目下著序字後用疏目成今序題言含注者謂引律廣解參注文中故也問羯磨亦注而不標者答大凡首題為存簡濫今對古本皆無注釋即下序云豈非單寫本文通略正解是也羯磨一本諸家多注但以刪補隨機四字簡別問所以不云刪補者答此本全依律文一無改作即下云敢依律部具集正經等至後方有刪定戒本被世誦習仍標刪定復簡今文疏以踈決為義序乃端首之名餘四分戒本等字下文委解不復兩繁矣。
[科02]【疏】終南太一山沙門釋 道宣 撰
撰號中漢書云太一山古文以為終南是則二名並山之總號或疑太一是其別峯縱是通名齊列何損不可輒削此即律師所居處也沙門等號如常所聞戒本與疏並經兩出初貞觀八年注戒本一卷疏三卷至永徽二年重修戒本二卷(今分三卷)疏為四卷(今分八卷)今所傳者並後修本。
[科03]【疏】四分戒本者斯乃統萬行之關鍵寔三乘之階轍者也。
序文大略歎教敘宗傳弘著撰意令觀序識其來緣歎教體中初句標所釋本文斯乃下二句正歎言萬行等者謂此戒文通收善惡事法對惡事惡法以明止行對善事善法而成作行止行斷惡作行修善行雖多途無出斯二又解約境而言戒則無量且列二百五十為持犯綱領則知戒文攝一切相又復通及化教諸行若非此戒行檀不淨進忍徒苦禪智不生萬行不出六度六度必戒為本此文詮戒故知總攝下云世出世行並依承之鈔云發趣萬行戒為宗主並同此意關即是門鍵謂鏁鑰城邑宅舍用此為要可喻止作統收萬行言三乘者一切聖人無不由戒以為初門故喻階轍階謂階梯轍謂車跡問此宗小教那通佛乘答若據菩薩別有頓戒今以二意通之一者出家菩薩必須次第先小後大二者勝鬘智論謂毗尼藏即大乘學由斯二途故指今戒為佛階梯於義無失又解梵網大戒不兼於小有部小乘不通於大唯此四分兼前通後故言三乘也上句約行下句舉人歎教功益略指歸趣耳。
[科04]【疏】昔夢氎告徵機分利鈍之本喻金顯道教無離合之宗然則二部五部隨務或張五百十八任緣時舉同孚聲教並會真空導達化源通明理性故能乘津五眾覆燾群萌開務攝持允符玄旨。
次科總明中大為二段初至之宗明教本無分然則下次示諸宗派別初段夢氎者下引大集有一長者夢氎一段後分為五佛告長者我滅度後有諸弟子分五部等告示徵驗也喻金者律因拘睒彌比丘𩰖諍來至舍衛諸優婆塞問佛當云何布施佛言應分作二分此亦是僧彼亦是僧如彼金杖分為二分二俱是金又因緣經云頻[A13]毗娑羅王夢一金杖斬十八段怖而問佛佛言我滅度後一百餘年有阿輸迦王威加瞻部時苾芻眾散分十八趣解脫門其致一也上喻本同後別下喻雖異還同以金㲲體同裂析則異故此二句機教互顯次派別中文又三段初列所分諸部二同孚下歎能弘之人三故能下顯被物之益初段四位分部廣如下疏隨務者約所詮之事聞見不同任緣者據派別之由時緣不一然此二途皆通四位文中各對義必相收宗部既殊可明事異言任緣者二部因簡眾純雜五部由師無所判其十八部異執論中育王集會論法成乖五百部者有言無相教雖不敘起必從緣歎人中孚信也教由聲說故云聲教真空者即滅諦涅槃非偽故真離相故空以諸部師多是無學此二句明信教證空歎其果德導猶深也化源者即如來設化之本明理性者空有雖殊無非化物見理悟道理性祇是真空但上取自證下明化物餘如後辨此二句明達化顯理歎其明解顯益中上二句明攝生益下二句明住持益乘能運載津是水濟載出家眾度生死津故曰乘津燾亦訓覆今取載義禮云如天地無不覆燾是也萌謂草木始芽今取蒙昧或復眾多以喻萬類也上句局出家下句通道俗或可群萌語通義該六道以眾聖弘揚無往不利豈唯七眾獨受其賜開務即各布行教攝持謂匡正佛法允符玄旨二義釋之初約開教雖殊皆契佛意所被之眾無不悟道又解出世弘持並合懸記允順符合也。
[科01]【疏】至如四分肇興祖習緜遠正法初百便列其宗斯人博考三機殷鑒兩典包括權實統收名理集結茲藏通被時賓故使韋編成規欽承無絕自諸部遠流咸開衢術獨斯一宗未懷支派良由師稟有蹤知時不墜故也。
別歎中初至其宗敘其時遠肇始祖承綿長也正法千年一百年時分出故云初百佛滅千年法流此土至于唐朝幾六百載大約而論則一千五百許年矣斯人下釋久傳之意有二初約人法以明二自下約分部以顯初中三機者上機即四依頭陀等中機謂百一供身二房二請等下機如諸長淨地鉢器皮革諸重物等自有通三機者如三衣鉢具篇聚等制良以教本對機而設約機考教得其源矣殷謂殷重鑒即訓視兩典謂大小二乘此二句美其深達也權實者一往且約大小而分此明四分通大之意心為業主識對諸塵沓婆迴心施生成佛逈異有宗深通實道但教局小乘未容直顯故也名謂能詮名句理謂所詮義趣統收之言該乎一化時賓謂當時學眾此四句明所集教體韋熟皮也古者用編簡牘如孔子讀易韋編三絕今借彼意以明古今披覽無厭此二句釋成久傳之意次分部中下引三藏所傳薩婆多出四迦葉遺中分二彌沙塞分一僧祇中分六故云咸開等衢術皆路之別名獨斯下彼云唯曇無德部始終不分此且約一途以歎餘如後辨良由下正歎由集律者達教適機故不分耳上句明傳受得旨故曰有蹤下一句明立法悠永故云無墜此亦顯上緜遠義也。
[科02]【疏】蘊結西土千有餘年譯傳東夏將四百載諸有傳授同異非無。
敘古本中[A14]已上通明一宗此下正敘戒本列示中初覺明本者文雖不指義見次科蘊結即目結集教流此土二百餘歲至於姚秦覺明始傳故曰千餘梵云佛陀耶舍此云覺明自秦至唐未滿四百故云將也諸有下正指此本而意生下文故語通上下。
[科03]【疏】元魏季曆慧光律師隨義約文重出一本首題歸敬者是也此與姚秦覺明所出頗得相符。
光師本中元魏即東魏元氏簡曹魏西魏季曆即末年也光師撰廣律疏羯磨戒本咸加刪定題歸敬者即稽首一偈此下舉前比校大同小異故曰相符(有本作扶近也)。
[科04]【疏】高齊末祀法願律師誦律計文又出一本略於歸敬首題戒德者是也。
願師本中高齊即北齊高氏簡南齊故祀亦年也四律皆製義疏至於戒本復加纂集題戒德者直云戒如海無涯等二師德業並見僧傳又唐懷素律師亦出戒本見存大藏。
[科01]【疏】斯則三木行世弘魏者多見心紛擾于今未靜考覈諸集蓋不足陳經遠大觀義無讎抗。
結顯中初明弘傳多寡見心下示宗黨諍競考覈下明讎校是非不足陳者言其所諍非要當也無讎抗者言其大槩無勝劣也故刪定戒序云如光所詮我今說戒願之所出云說木叉及披律解木叉戒也願出初戒則云不還光所傳詞便言不捨撿律誠釋違願附光取意統文莫非還淨如斯舉例其相可知舉彼照此文意可見蓋略也學久謂之經遠舍其小碎求其梗槩謂之大觀讎抗猶對敵也。
[科02]【疏】余以暇日徧覽群篇互擊波瀾僅分其異至於行事盛結遲疑豈非單寫本文通略正解致令後銳罔冐愈深。
今本明注中初科初示諸本之失豈非下次明失之所以暇日謂正業之餘群篇即前列諸本波瀾喻彼此相攻大波謂之瀾僅猶略也至於下正陳失相夫戒本列相為指行途使犯相精明持心易就豈得競網目之大小全迷得魚諍標指之短長都忘視月且學律而不明行事猶窮易而未識陰陽竭慮封文畢身何益寄言後學宜自深思此乃三行之宏網一宗之大要苟明此意方體教源則展卷臨文渙然無滯矣事有二種止作兩殊止則離非作唯營善行斯二者即成二持此中所云即止持事也明所以中上二句顯古無注釋明自失也下二句明因上自失而致迷他也通猶俱也或指諸本或約一本始終為言問古師為有注否答彼文[A15]已亡未可定指若據首題標簡又云單寫本文必應無注銳利也後學之利智者罔冐謂迷暗也愈甚也(有本作逾)。
[科03]【疏】所以敢依律部具集正經仍隨本律即為注述卷成流廣隨務可歸至於義理未遑修葺。
正明中上二句明錄本經次二句明含注卷下結上成經至下發起撰疏敢者專輒之語具集者示無改作隨本律者明非私意隨務者顯行事無疑此翻對古師三意尋之可領遑及也修葺即目製撰。
撰疏中初科共結山門者據下批文初在沁部山中製後於終南重出下云貞觀二十年方得巖隱有樂戒者乃復相尋等每以下次敘請者之情又三初二句明樂學也途即是路略謂智謀清與明皆美歎也二講通下二句明忻解也三本律下明從要也(文作大律非也)故不下示允許之意試者恐有所不知未敢正言述作之謙也言復敘者望初注本也。
次科明博要則讓之於他演義則引之於[A18]己謙之至也絕唱謂後無繼者程即訓示器謂度量將今即指後學且下明酬請來貺謂前所請命隱括即目撰述隱謂沈悉括即搜羅詳後指下疏文詞理備也[A19]已上歎教明宗傳授差互考校集注等皆所以敘戒本之源由為今疏之來致故云序也。
[科06]【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第一(始戒序訖正宗初義)。
疏文中題目大略如前委細如後題下注字要知起盡不可除之。
[科07]【疏】將事釋文須知教本略分為四一教興所由二攝教分齊三解開名義四釋今題目。
分章中聖人垂教義不徒然苟不先明莫知來意雖教逐緣興而緣多教廣故須統攝理有所歸既曉教旨教總三名戒律木叉名義須示通名[A20]已識別目可陳前二正敘毗尼尚兼餘藏第三唯律望後猶通第四釋題局今戒本分章次第大略如此。
初文明教本中覆本示迹故云降臨三歸五戒善來三語鹿園初唱故云創開為道者通而為語即指三乘推佛本意下至翻邪終為一實而作前引況經開會殊途同歸涅槃重扶無非顯性今明為道專指佛乘止息化城終非本意故知化本尚非二乘豈為世福而立斯戒下文可明諸有即三界或為九有(欲界色界四禪無色四空)或二十五有(四洲四趣六欲梵天四禪四空無想那含)三界則豎論依報六道則橫攝正報皆是如來所化之境故云拯拔涅槃生死喻分彼此注羯磨云戒者生死之舟航是也。
[科03]【疏】然煩惑難清要由方便致設三學用為治元故成論云戒如捉賊定縛慧殺三行相因斯須攝濟。
次相須中初文初明立教故下二引示次第欲明三學開設之致此略敘之則文無所壅夫一切眾生本來皆具真精妙性性之為體唯寂唯照一迷此性乃昏乃散翻號無明積成煩惑計有人我隨境發毒鼓身口意造生死業流轉諸趣億劫無窮大覺慈哀將令離苦察病設藥對分三種內心昏動對立定慧身口非違對立淨戒聖教雖多不越三學三學所立唯依色心論其起也則從本以發枝用其治也則先麤而後細首先制戒意在於斯譬夫濁水風激波騰風波未息欲得清澄無有是處三學次第理數必然乖越常模去道全遠煩即昏濁惑謂亂動三毒結使劫掠善財喻之如賊三行相因謂次第而生斯須攝濟謂不可相離。
[科04]【疏】故身口事業動與理違若不先防妄隨塵欲則心路躁擾靜定何因定既不修於諸我倒無心思擇明慧自隱無由會正。
次科初反顯者此明無戒則不生定慧與理違者理本真淨體非善惡但善行清淨可能趣理惡業昏沉故與理違躁擾謂動亂也會謂證入正即聖道。
[科05]【疏】故初行者務先學戒撿䇿非違三業清淨正定正慧自然而立。
勸依中順明相生在文可了言初行者指初心入道人也。
[科06]【疏】故經云依因此戒得生後二若無此戒諸善不生。
雙證者上二句證後義下二句證前文。
[科07]【疏】問以理推戒為靜三途定除欲有慧非界繫如何上言為道非福。
釋疑中初難意者凡業有動不動其動業者局善而論五戒十善能障惡道報齊欲界不動業者四禪四空定也修四禪者生色界天修四空定生無色天又業有二漏與無漏上明動不動並有漏業若無漏智觀察業性畢竟空寂證無我理此三乘所修名無漏業今此戒行但是欲界動業則與上文相違故敘為難。
[科08]【疏】答須知遠意原佛降世豈為增生天主人王咸興有教佛還說有則與凡同以此測量故懸殊異。
答中初科上一句反責來難次二句略示佛意佛所立教增道損生若修世福受人天報輪轉不息是謂增生非佛意也天下引凡比況梵王色天主說四無量化人令生色界帝釋欲天主說十善化人令生欲界人王即四輪王亦以十善化人令生人天不能出離故云有教佛若同彼即非大聖。
次科行體[A22]已如上釋心無觀智隨業牽生故云任戒是世間因故云集業。
[科10]【疏】若元制意為道方便三乘學人必由斯迹故律云。
為調三毒令盡故制增戒學又多論云為開泥洹門故制戒下文云戒淨有智慧便得第一道斯良證也。
三中初正示聖意故律下略引三文證成上義則前所謂為道非福深有據矣云三乘者通約出世聖道為言前引律論皆言為者即佛意也次引後偈必具三學文無禪定義必兼收非禪不慧義如上說迹謂蹤迹即指戒法前聖後賢同履踐故戒德尊勝出過眾善故云增戒泥洹即涅槃梵言異耳同翻寂滅聖證最上故云第一道良善也。
[科01]【疏】問上通敘致未知此經別為誰興。
次別彰戒本問中上通敘者一則機通但云諸有二者教通唯言制戒機分七眾教張四位如向所論未簡別故(前雖論三學正顯於戒故不取三學為通)未知下正問今經興意上句問教下句問機。
[科02]【疏】答大聖垂教通別乃殊至於去滯宗猷莫二創隨犯制前後森羅機教俱開鮮能舉要窮神知化唯佛一人自餘凡小卒未明達故別隨戒單出本文依月再說用清非境。
正答中初總示上二句明教別次二句明意同去滯即斷惑猷法也創隨下次別答初明通制前後者通語制廣非止一時森羅言其多貌據本制戒因緣閒起篇聚不次後集戒本始成條類耳機差教別故曰俱開然彼時眾但守廣制不達歸趣故鮮舉要窮下明別制初敘教主適機盡物之性謂之窮神隨物所宜謂之知化凡通內外小總三乘等覺[A23]已還未窮業理不堪制置故下正彰興意別隨戒者異廣制故單出者去緣起廣解故再說者黑白兩半故上二句答教別下二句答機別問文中單出本文者佛世應有文籍耶答若約佛世本無文字[A24]但諸聖士聞持而[A25]已或可佛在非無典籍後結集者編緝成章義亦無妨問此中興教為取制戒為取說戒答若論制戒屬前通意今明十二年後別集戒心令弟子說獨彰今本發起之致故云別也。
[科03]【疏】斯並如論依大慈門曲授祕方偏賜內眾故論云三藏為言律藏勝故密故唯佛獨說制必僧中不許餘眾之所讀誦非所學故餘如鈔序。
引證中初即十住婆沙彼云從四無量心中流出毗尼藏彼通說毗尼不唯戒本用彼證此故云斯並言大慈者為濁鈍眾生故曲授證教別偏賜證機別曲謂巧便接引內眾通五此局大僧三眾未具不預同聞尼據本位自有別教不僭上尊說時亦簡故次引薩婆多論彼明先集律藏之意唯佛說者顯勝義也制必僧者顯密義也餘下指略即十門第一教興意中。
次明攝教敘昔中初文三藏總標毗尼別舉謂三藏中毗尼藏也。
次科三輪師總敘中以凡欲說法現通在先故云創也即如諸經現瑞發起之類駭侯楷反驚也頭至手名拜手頭至地為稽首。
下二輪中並上句躡前[A27]已下生後問經宗所論身輪現通口輪說法意輪鑒機上二同今後輪異者答彼取佛意授法無差今約機心奉持不忘此據律中三事教化所出不同未須融會若爾今明攝教教須在佛云何憶念乃在機耶答今取如來囑累弟子憶持之語名憶念耳名似通機語由佛口是則三輪並歸教主如下可見。
釋二證中事證為三初正明故下引證由下結示經云者他部戒經偈序並同彼云繫心不放逸亦如猿著鎖日夜常精進求實智慧故又云心馬馳惡道放逸難禁制佛說一切戒亦如利轡勒。
[科03]【疏】二者理證聖所說教同為斷我我難制故先以事遮隨我欣樂皆約不作我所不欲制必行之故於修捨漸得調伏無奈我本觸境還生故聖制言三毒四倒所不應念三善四觀常須依行窮檢我源推折不得知唯妄謂本來無我此理明白由憶念知還由本說憶念輪故。
理證中初通示教意我難下別釋初至調伏來前敘事證發起下文事遮即戒欣樂皆約斷惡止行也約即是制不欲必行修善作行也修捨即上止作無奈下正明理證初二句明事伏力劣故聖下示立觀三毒等語徧在諸經不復別指但云聖制耳三善對破三毒謂不貪不瞋不癡四觀破四倒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即四念處窮檢下顯修證此理者即我空內凡分見初果真證今從聖論故云明白問上二證者如何取異答一事理異在文可見二前是戒學後屬定慧三前制後化四前通凡聖後唯初果[A28]已去如是知之。
[科04]【疏】如律本中三事教化文同廣引。
指出中受戒犍度云時世尊善來度三迦葉等千梵志[A29]已將至象頭山中以三事教化一者神足或化一作無數或無數還為一內外通達石壁皆過如遊虗空無所妨礙於空中結跏趺坐亦如飛鳥周旋往來入地如水出沒自在履水如地而不沒溺身放煙焰如大火聚有大神德靡所不照能以手捫摸日月身至梵天往來無礙二憶念教化者教言汝當思惟是莫思惟是(住善離惡)常念是莫念是(住正離邪)常滅是(知苦斷集)當成就是(修道證滅)三說法教化者一切熾然(此句通標下列四釋)謂眼熾然眼識熾然眼觸熾然(根境識三此約界釋)若復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若不苦若不樂亦名為熾然(此三受也上二屬業)何等為熾然欲火恚火癡火也(三毒屬惑)復云何名熾然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熾然(四相屬報)我說此苦所生處(通結前四)乃至意亦如是(準眼說之)時千比丘受此三事故即時無漏心解脫等據律但名三事以能摧業惑故名為輪。
[科05]【疏】今此戒學是後輪收何以知之經中所序前必現奇如是同聞本為無信通理達致要在一言由無解故廣引譬法故列二輪通歸兩藏戒則不爾約過即制無待放光奉信居懷故虧六事隨相持犯即事易明不勞喻說略分三異如上所收。
別判中初二句判定今宗何下徵釋所以初徵經下釋先敘餘二藏初四句明神足輪文收二序前必現奇即發起序如諸經中放光動地雨花變土之類如是同聞即證信序經家名經前六事如是生物信也我聞阿難傳也一時同集會也佛能說主也在某國城所住處也與幾比丘同聞眾也文舉初後以攝中間為無信者非唯六事發起現奇正為生信故以此句通結二序通下四句明說法輪如理極致非言不顯譬即舉事比類法乃據義直陳佛所說法無出斯二如諸經論或法譬各舉或先譬後法或先法後譬隨宜不定故下總結戒下次正判律藏初句標異約過下對列三異初二句無發起也奉下二句無證信也隨下三句無譬喻也略下結指如上者即前判云後輪收故。
[科06]【疏】有人言三輪所設言通於理今以化行二教用分諸藏。
化行中初文言通理者前明憶念事理二證事局戒律理通定慧豈得憶念偏判戒學。
[科07]【疏】何名化教如阿含等中開演化導令識邪正因果業性界繫諸法言無所壅義通道俗意在靜倒離著為先教本化人令開慧解本非對過而立斯教。
次科初明化教且舉阿含餘經皆爾開下先示教體初句總標邪正等四略舉別相且表不同事隨理融故云無壅普被思修故兼二眾教下結示名義。
次行教中三先出教體上二句明非化導反上開演等次二句明持犯楷定反上無壅持犯中各具止作故言事通下云非靜倒者反上可知故下次示名義隨行科者隨彼業行科篇聚罪戒下三正判。
[科02]【疏】有人言化行二教言通非據依觀生解非行不成豈局出家義兼道俗故不可也今立制聽兩教用攝斯盡。
制聽引古中初文化教可爾行教之名濫於化教故曰言通既無局定故曰非據依下釋上言通今下標示所立。
[科03]【疏】如諸性戒體與理違縱佛不制世俗常禁教由制興故名制教。
次科制教中初示義與理違者謂戒所制過也教下結名。
[科04]【疏】如諸遮戒體是繁重事亂妨道理固難開然是薄機假資得立故聖隨緣任情通許不可抑制故名聽教。
[科05]【疏】若依此判通在戒收於彼定慧無教可攝。
躡破中教有三藏但收戒律用此判教則非通贍。
[科06]【疏】有人因此立化制二教化即如前制唯戒律律雖含聽於聽有違還復加制約緣不無遮性約教皆制其罪故雖開聽通歸制攝。
化制中初標所立以見前師行教言通後師局收戒律乃獨取前化合後制聽用攝三藏意欲全美故云因此化下正明初句指略化教下明制教曲會開聽通歸一制。
次明取捨初科標中敘教本者顯須有據故取初師。
[科09]【疏】如上四宗初約三輪此有誠量後三意言但是義指末代凡小有所立言須得本據如多論說若信虗想立教判文既無依承斧自其口。
釋中初科初通示諸判末下別斥後三指多論者彼云若說法論義一切莫自稱為是常令推寄有本則無過也不爾斧在口中(舌能成業如斧傷口)。
次科初二句總示諸經論中既有多判理須準用不當自裁如下引示有三初引涅槃兩字判彼云半字義者皆是煩惱言說之本(人天小乘方便權說)滿字者乃是一切善法之根本(談常顯性圓實了義)涅槃論云半字者漸教滿字者涅槃滿足教攝佛教果滿功德盡故名滿聲聞緣覺教不滿足故名半也如下次引經論諸藏判三藏者一修多羅二阿毗曇三毗尼大小各立四藏是為八藏如下三引大論兩藏判即指智論彼云佛口所說以文字語言分為二種三藏是聲聞法摩訶衍是大乘法即菩薩藏也。
[科11]【疏】昔立化行及制聽者非無其言言須憑據本據莫從故不可用。
三中但斥前二化制循昔不攻自破矣。
次徵昔宗化行中初通示二教得失大下次別斥行教濫通經論化教亦明觀行非局律宗故無所取。
[科01]【疏】二徵制聽立教之本義通為先今唯在道理如上責就徵制教唯約性罪罪通道俗不偏出家如五八戒經論盛張即遮通制如俗戒相此則雖彈前過還漏昔非如何分教混濫若此。
制聽中初斥所立偏局如前躡破就下次斥制名通濫初難性戒濫俗則制通經論次難遮戒通制則不當局性俗戒相者五戒後一八戒後四且舉俗證道中亦爾故知制名不獨收性此下結斥此師斥前行教通濫自立制教還復濫俗故云還漏等漏猶墮也。
化制中循昔言者非自見故以前二師展轉致難推討[A35]已盡彼乃去短取長以立斯判故云聯類等可猶足也。
[科03]【疏】今敘正義還順初宗但憶念輪徵言未盡故須敘引用分諸致。
三立正義明所取中初科順初宗者即三輪師但後憶念立義未圓故云徵言未盡義見次科。
[科04]【疏】但初二輪創開化本至於受道其義不無如律文中現通說法因見聖迹其量不少豈在後輪方悟正理。
次示今義明通中初科即顯本律通前二輪下引律者復見二輪非唯經論用此兩通攻前二局則知未盡矣指如律者五十一中佛於臘月十五日從初一日至十五日日日現通說法令得歡喜座上無數百千人遠塵離苦得法眼淨又受戒中化三迦葉二十餘番現神變後得見道如提婆破僧將五百人去目連往現神通舍利弗說法諸比丘得法眼淨同歸佛所又如阿那律現通化婬女得初果等且略引示律文更廣故云不少見聖迹者獲果證也。
[科05]【疏】夫解生由說見理在心故隨說悟不待加勸且機通利鈍道假時來泛說未明故懷記憶若不別示情則浮疎託境流言乃存加念念通事理約行淺深同遣縛緣無非為道。
正敘中初敘利機聞說獲證且下正明鈍根必用懷念初敘須意託下正立境即事理事即戒緣理即諦理流言者如前云思惟是等念下釋妨前化行師即以二證別對三藏故斥憶念言通於理今明二證專約律宗行雖淺深會歸一致故云同遣等即前所謂制戒為道意可見也。
[科06]【疏】問為道設教乃是佛宗斯通三輪豈唯憶念。
兼正中問意謂既順初宗專用憶念今言律藏通說三輪義無所歸故須問決。
[科07]【疏】答教門不壅故是所通然憶念輪偏懷內眾以俗居事亂繁慮情多何能靜處思擇非業但為說法利者先開於彼未悟自為來習不說憶念以非學故道則反俗常有時功近遣塵欲遠清諸惑若不念持何能通會。
答中初二句明通者如經論中豈無憶念善思正觀徧見諸經又上引律具兼二輪是則三輪徧該三藏故云不壅然下顯局初二句立定以下釋成初敘經論局於二輪為來習者結因種也道下次明律藏唯在憶念塵欲即業非在因故近諸惑即總五住望果故遠。
[科08]【疏】近復有人立三種教一唯制道教即篇聚所列十具戒等二唯制俗教即五八戒在家行宗三通道俗教即四含雜藏。
次引餘義正明中初列三種前二皆制制名雖通機教兩別所以分之後一是化名及機教一切俱通四含為四雜藏是一名為五藏據前化制五八二戒攝局化中今此所立不異於前但離五八別為一教耳。
[科09]【疏】問如律所明具通俗行如何橫判以為道教。
釋妨中意以律本亦明觀行及五八戒是則律文兼通二教不唯制道則乖前判。
[科10]【疏】答須得宗意不有斯疑一部律文知何不說制局篇聚出世所行旁兼心觀徧被四部時明餘戒唯俗二眾以義判文初是當宗餘二隨律非本意也如涅槃中八穢七治十篇五戒如阿含中七滅六報犯聚等相豈是俗行故名斯文隨經之律。
答中初二句略止來問一下委釋初明道教兼餘二教篇聚即本道教旁兼心觀即通道俗教謂五停四念五陰等觀竝見律文道俗各二眾是為四部五八戒即唯制俗教以下總判兼正律中說經名隨律之經如下次明通道俗教亦兼二教涅槃八穢即八不淨財七治即七羯磨十篇舊云即十戒止是道教五戒即俗教阿含中七滅即七毗尼六報謂六聚犯報犯聚即六聚罪相。
[科01]【疏】若依此判得在分途規猷無本故不可用。
指斥中上二句縱與下二句奪破亦非所出故言無本。
[科02]【疏】三解開名義就分為三一統敘眾名二依名翻釋三對名立教。
三解名義。
[科03]【疏】初立名者或云尸羅或云波羅提木叉或云毗尼皆本梵言非此所有故存本音不越此也。
初門且列梵號因果教相立行攝修三名收盡故云不越。
[科04]【疏】二依名分二即翻釋也。
翻釋中標分二科通貫三名一一皆具翻名釋義。
[科05]【疏】初云尸羅此翻為戒。
尸羅中翻名可解。
[科06]【疏】戒有何義義訓警也由警䇿三業遠離緣非明其因也。
釋義中初科以理裁酌故云義訓戒為能警三業即所警警䇿是作離非即止此約心用一持以顯戒義對下木叉故言因也。
[科07]【疏】如古所傳防非禁惡以解於戒然戒通善惡律儀亦然不可偏舉以釋戒義。
斥古中先出古解然下斥局如屠殺者受惡律儀以殺為戒但對境名戒通禁名律儀故云亦然戒既通惡古解局善即是偏舉。
[科08]【疏】如經論中多從善戒約義得名試為舉之如智論云尸羅者此云性善此從體說如心論善生云別解脫調伏及學調諸根此就心說如諸論中作無作戒此就業說或名清涼迮隘上天此舉喻明就能說也或云以戒自觀說是戒經此就教說也諸如此相其例不一但偏善行不通惡性。
顯今中初科為三初標舉如下列示五義初性善者離諸染惡法故論自釋云好行善道不自放逸如心下即次義別解脫者隨境清淨故此出心論學調諸根者對塵抑制故此出善生二釋並據所治故云從心如諸下是第三指諸論者成多俱雜非出一文故通指之問業與體何別答體取戒法業據受體若爾鈔中何以指作無作為體者答彼約受體與今業同故不相違或名下即第四亦善生文遮煩惱熱故名清涼性不容惡故名迮隘能上天堂至無上道故云上此三皆喻能即功能(彼又云制制諸惡法并上學調諸根總有五義)或云下未詳何出疑是善生連上文故不復別標以戒自觀即指戒經用撿三業此約戒本故言就教諸下結顯指上五義皆偏舉耳。
[科09]【疏】依如成實善生所明善惡二戒互受互亡功用齊倫名義無別止得通解戒為禁也隨用兩得何以知之若解善戒善法禁惡警持不起若解惡戒惡法禁善護攝不生以斯義求想無惑矣。
次兩通中初引示義同止下顯今正解何下徵釋通相然文約善惡互禁釋之今是善戒禁斷諸惡故前經論多從善義如上訓警亦據善邊今從禁義釋戒彌親故經云如來立禁戒斯可證矣。
[科10]【疏】二云波羅提木叉此翻別解脫也。
木叉中翻名可見有云別別或云處處。
[科11]【疏】如論所引道戒名解脫也事戒名別脫也隨分果得寄以明之以道性虗通舉法類遣不隨緣別但名解脫事戒不爾緣別而生緣通萬境行亦隨徧持行陵犯則名得脫餘非未行不名解脫。
釋義中初文諸論皆爾故通指之初總分道戒即道俱七支事戒謂從緣所受隨下別釋前釋道戒初約位顯體斯據初果斷惑證真方具此戒而不從緣受隨得果處附位明戒四果方極今望初果以去故云隨分等以下約義示名道即空理故言虗通由入聖位理觀破惑業根既除豈容身口更有非惡故云舉法類遣法謂觀智類猶通也此即八正中語業命三四聖諦中道諦所攝名無漏戒亦名勝義律儀具此戒者即第一義真實僧也事下次釋事戒初標示相反緣下約相顯名境別行徧反上虗通持此非彼反上類遣持行陵犯對治勝也。
[科01]【疏】或有解云戒障有二一者業非二者煩惑戒淨業非惑待智亡望分所除故云別脫後智除惑乃稱究竟名解脫也。
業惑分中初文前列二障惑為業本通障戒善戒下次明對治初二句別對望下會名上二句結上戒淨業非以業因惑起持戒破業惑亦隨損故名分除望下究竟故名別也下三句結上惑待智亡亦約初果[A36]已上例受斯名是知在聖不彰別號。
釋疑中問答語意大略同前但前明戒唯伏業慧方破惑今明戒行即分除惑故重問之答中初指前者即教興中故下引證彼具云除結無罣礙縛著由此解疏家變語除結既由於律故云結使毗尼等。
[科03]【疏】然諸經律互說木叉不同上解此隨義說。
三引經律中初科以互說不同恐疑前釋故總引決之。
[科04]【疏】何以知之如律云木叉者戒也據能克果用目本因因實是戒非木叉也故經云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木叉明知是果如五分說分別名句木叉者舉果目教也僧祇云木叉者十段修多羅即戒本文同說為教。
次科初句徵起如下次列三律前明本宗初約義正決故下引遺教轉證正順者因能克果故解脫本者果從因生故後決二律名句修多竝是能詮亦由隨順解脫故彰果號十段者八篇戒條并前別序及四重後四隨順法或可指後略教修多羅此翻為經經訓常法義通三藏即如戒序稱為戒經是也。
[科05]【疏】以此多證文雖博現隨相得名不妨據本木叉為果。
三中名雖多別大約不出教行及果但果是正名餘並隨義故云不妨等。
[科06]【疏】三云毗尼亦毗那邪鼻奈邪等皆是傳梵之訛替耳。
毗尼中初文且列三名或云毗尼斯鞞尼迦鼻那耶比泥竝見經律故云等也。
[科07]【疏】自古綴疏至翻名中並云胡音為彼漢譯為此智士立言義不徒發如斯釋判沉罔祖宗全不可也。
次辨胡梵初科按祖師內典錄晉道安法師稱梵為胡如彼所破後世述疏承彼之風故有斯濫智士等者責其不當也沉罔者反屈佛教出於邊鄙也。
次科定梵國中初二字徵問胡下正釋分二上二句對明勝劣雜戎者若取禮記東夷西戒南蠻北狄今此通指蕃胡邊鄙人物兇頑以為戎耳真聖都者佛及聖賢弟子皆出彼故雪山下二別示梵土初明境廣雪山南者以山抵北梵國背山面海故但云三方山後北際亦臨大海今明國境故所不論周九萬者通指五印西域記云五印度境周九萬餘里北廣南狹形如半月𦘕野區分七十餘國今以總屬中梵故通舉之大國曰夏金剛下約事定中一約輪座定二約二王所居定釋迦方誌云中天竺國如來成道樹下有金剛座用承佛焉凡王即輪王聖王即如來方誌云佛之威神不生邊地為傾斜故文意同此。
[科09]【疏】此方中岳亦號中華且據軒轅局談中表故河圖云崐崘東南方五千里號曰神州亦稱赤縣。
顯此方中此有五嶽東嶽泰山(兗州)南嶽衡山(衡州)西嶽華山(華州)北嶽恒山(恒州今為鎮山定州)中嶽嵩山(洛州)軒轅即古黃帝之號史記云居軒轅之丘故以名焉有土德之瑞名黃帝(黃帝始分彊土故偏舉之)舊云軒轅以中嶽嵩山為此國之中或云且據軒轅所統為言耳此說震[A39]旦一國言中若望梵國還成邊土故云且據等中表表邊也故下引證在山東南非中明矣神州者物理論云地神曰祇大曰黃地祇(統八方內地黃即土色)小曰神州(據王畿千里內地)是則神主其地故得名也赤縣者或云帝王南面南方赤故或云取中心之處縣即境邑之通名然上所釋並據王者居處為言今此通解但是震[A40]旦異名總目一國耳。
[科01]【疏】爾雅云河出崐崘述其本也禹貢云導河積石傳其未也漢書云張騫尋河至身毒者通其遠途未窮實也尋佛經云四河本源香山所出分流四海知始終也俗云崐崘者經謂香山尋今行者何從雪山但雪山重沓叢雜難分冬夏積雪路非人往故郭璞云河源靈府出於天柱是也。
示河源中引文有五初引爾雅釋水中文此窮黃河之源頗得其實二引禹貢即尚書中夏書第一篇導河謂禹王鑿山穿地以治水也積石即山名孔氏注云施功發於積石(禹謂河源發功于此)又注云積石在金城(國名)西南此乃邊國近山未是河源故云末也三引漢書彼云張騫奉使大夏窮河源十二年方還武帝封為博望侯身毒即天竺或云賢豆皆音訛也正云印度(即彼月名譬聖賢之照臨故)史記張騫云身毒在大夏東南可數千里然大夏即身毒而云東南又數千里驗知[A41]但至彼國之遠路不至身毒寧究河源故云未窮實也通達途路也四引佛經增一華嚴諸律竝同四河者一曰恒伽二曰辛頭三曰婆叉四曰私陀波香山俱舍云香醉山在黑山雪山之北山南有大池水名無熱惱縱廣正等面各五十踰繕那八功德水盈滿其中非得通人無由能至池水流出為四河河流為四海始出香山終流四海故云知始終也俗下會名尋下明人所罕到行者指西遊之人何從猶言不至以香山在雪山之北雪山尚無由至則知香山必不可至矣此明世人但傳名而[A42]已即俱舍云非得通人無由能至是也[A43]但下出不至所以五引郭璞圖讚彼云崐崘三層號曰天柱實惟河源水之靈府(廣大利物曰靈深不可見為府)今䇿為二句故語小差。
[科02]【疏】今詳諸說天柱其必地心心高則四河分注斯一證也神州乃崑山東南明知方維自別斯二證也大夏背山面海神州東南海曲西北無聞斯三證也凡聖大王治必地心此方未聞斯四證也此土黃帝神遊華胥王邵等解即大夏國李聃周穆皆登崐崘明知超勝賢聖同往斯五證也。
研詳中初句通標下有五證一準圖贊二三準河圖(二明神州在邊則證崐崙為中三明大夏在中則證四外為邊)西北無聞言為山所背不聞彼方地里故無可敘第四第五準上地傾之義(四證彼王同居五證此賢多往)列子云黃帝夢遊華胥國王邵注云即天竺也李聃(吐藍反)即老子也姓李名耳字伯陽或云號聃為周柱下史道家記傳皆云西昇崐丘而上天矣(佛道論衡云死於槐里今且隨俗之言)周穆昭王之子樓觀本記曰周穆王尚神仙嘗遊崐崘見西王母宴于瑤池。
[科03]【疏】胡本山北由來歸漢今屬突厥不𨽻華胥何得稱為胡語毗尼漢云滅也。
次示胡國中初二句指所在山北謂雪山之北言歸漢者示有所聞也漢即對胡通召此國如唐書云高祖貞觀八年宴突厥使者於兩儀殿即其事也今下明所屬方誌云雪山以北至于北海地寒宜馬名馬主也其俗兇暴忍殺毛衣是突厥國是知突厥本胡之別國其後胡皆屬焉𨽻猶係也言不係五印何下結斥。
[科04]【疏】又漢本姓劉非今國號當隨代轉何得鏗然欲翻度者應言梵本毗尼唐稱為律。
三隨世中漢高祖姓劉名邦都長安今國即唐朝神堯皇帝受隋禪改號唐國言隨代者如古翻譯秦翻為秦言晉譯為晉言等鏗然謂堅守一端不能通變欲下教其法式梵則定指中天唐則隨於朝代問律中毗尼與律二名不並是則姚秦[A44]已翻為律豈是唐翻耶答實如來問今此欲明隨代之義故言唐稱或可雖是秦翻古多別立方今準律對譯斯名餘如後述。
[科01]【疏】又應須知梵字之本也天地初闢未有人物色有梵王降生此土仍傳本習書語於人是則天語天書唯居大夏自餘胡國所有書語互各不同此土書本但圖鳥迹方言雅鄭代別皆異豈比華胥楷定常古。
四中初二句勸知天地下正示初明梵字上二句敘器界初成色下二句明有情元始仍下顯書語純正慈恩傳云文字始自劫初梵王說五百萬頌舊云毗佉論即聲明論自下明蕃胡乖互即如經律傳梵訛僻是也此下明震[A45]旦變異鳥跡者明書異也黃帝時史官蒼頡觀鳥跡以成其文後程邈變篆為𨽻即今之字也方言下示語異雅即是正鄭謂不正即楚夏言音隨方呼召多所異同也豈下結異。
[科02]【疏】餘更未盡非本疏意故且削略。
顯略中今此正解毗尼之名寄之辨示故非疏意。
[科03]【疏】上來所談亦是浮說但未學者須知本宗於道乃閑甚助世法故為出耳若復封滯斯妄何窮。
示意中上二句指前浮即游閑但下正示本宗謂佛教之所出也望於道觀且曰遊閑若據傳通無宜暗塞此乃彰佛道之高勝示教法之源流指後學之歸從杜異宗之譏誚苟迷胡梵實罔祖宗古今傳通曾未霑述寄茲略示委在別文(方誌四卷)猶恐疑繁故此遮耳若下遣執雖是正說亦不可滯或可再責猶執舊者。
[科04]【疏】古譯毗尼皆稱為滅以七毗尼用殄四諍今以何義翻之為律律者法也從教為名斷割重輕開遮持犯非法不定故正翻之。
三翻名義正翻中初文先引古譯蓋準母論彼云毗尼名滅滅諸惡法故此即就能以翻今下出正翻初二句徵起以前云唐稱為律故直徵其義次一句訓字從下釋義斷割等者一一戒下皆具此義旦如婬戒入如毛頭犯夷此名重也半壞多分方便非道教他等皆蘭教而不作三眾同吉此謂輕也怨逼通境合即是開也受樂結重遮也離此諸過名持反此名犯舉此例通一切諸戒及餘法聚則以法為義皎然可解對古所譯故云正翻。
[科05]【疏】俗有九流法流其一故世付法皆約刑科道與俗違刑名乃異至於處斷必依恒法故使律字彳旁兼聿者為取筆也處劾決正非筆不定筆即法家之象致唯律翻。
次科初列示俗法漢書藝文志云全身保國凡有九流(謂國家文典不出九類故曰九流一儒流二道流三陰陽流四法流五名流六墨流七縱橫流八雜流九農流具如資持下二委釋)法流第四今疏所指付法付即與也約刑科者按其科條不妄加減也道下會同道俗上二句示制異五篇七聚為道刑古今五刑為俗刑如後所列至下二句明義同故下指字體顯義彳丑亦反說文云少步也象人脛三屈相連聿取筆者謂象人之執筆說文云秦謂之筆楚謂之聿吳謂之律劾胡得反推窮罪人也法家象者以法無象假筆書示以成其形故釋名云筆述也述事而言也。
[科06]【疏】如增一中七種律也四分九法亦有其證。
三中增一七種律者即滅諍七毗尼也彼從華語足證今譯四分九法者調達九邪破佛九正名十八法如僧殘中具釋律中前後列名不定第二一種或云律非律或言毗尼非毗尼鈔云毗尼及律二名不竝是也。
[科07]【疏】古同為滅謂功用也滅諍之能非律不靜如水滅火水非名滅自餘云云或曰稱量輕重或曰遮制流類皆信意言無有歸據故律文言科約篇聚並有軌轍同收法義餘復何論。
四中初斥翻滅名須剋體不可從用舉喻比例是非可見自下斥餘名且列二家餘應更有上謂依憑斷割故曰稱量下謂罪聚楷定故云流類然此二名頗近法義但無所憑故云意言等故下示今有據初指文文言即能詮也科下示義科約篇聚者示有重輕也有軌轍者言其楷定也同下結示上句示今有歸下句貶古無取。
[科08]【疏】問律以法訓施造有儀與餘兩藏復有何別。
簡濫中初問意者以經訓法訓常論亦翻為對法是則法義皆通三藏不局律宗故發是問。
[科01]【疏】答不同也餘藏明理理有虗通隨達一門皆符道觀五百身因無非正說意在去滯何局文言律則不爾輕重開遮楷模永定亂常敗續必據科治由此而言法義彌顯。
答中初文上句通示餘下別釋先明餘藏言明理者指教宗也言虗通者示理體也隨下明教門融也意下示不滯筌罤也且理體湛寂事相森羅冥心湛寂者則一以貫之駐意森羅者則纖毫不混經開心地得意忘言律示行途依持在教三藏設致大略可知道觀古作貫字(論語云吾道一以貫之宜從古本)五百身因者涅槃中五百比丘各說身因有比丘言無明即是身因或云無明行識乃至五欲是身因時諸比丘共往白佛誰是正說佛言善哉一一比丘無非正說律下示今律藏對翻經論亦有四別初云律不爾者唯明事也言輕重者非虗通也楷模定者教相不濫也據科治者案能詮也亂常謂矯異惑眾(禮記注云革服改制度之類)敗績謂費事無功(春秋云王師敗績是也)此二俗中犯者必加之以罪今此借用可配止作惡行違止為亂常善事乖作名敗績或可上約毀犯隨篇結罪下據處斷違教有過由下結顯彌甚也。
[科02]【疏】問律非類通非律儀也即戒與善混然一亂。
轉難中律儀之戒通徧塵沙化教十善隨境成行上言理通事局律唯據教明非類通則所修之行不殊世善故問決之更彰法義。
[科03]【疏】答既訓於法各有指南戒善兩分何得相混如彼受緣條然天別非法不分故法又顯。
答中初據義訓以簡戒名法行自異泛善故云各有等如下舉受法例顯律儀假緣受得世善隨意自修故云天別戒必假受簡別無濫故言非法等重前彌顯故云又也。
[科04]【疏】所以三藏同在梵言此土木無不可翻度律雖義約刑斷全乖科據有方片涉相似故且當譯見意便止。
示對翻中初文上通敘三藏大論翻譯華梵同有可得正翻彼有此無止可義譯三藏名字通是義翻故云本無度即傳也律下正示今名文明同異意如次釋當即是對。
[科05]【疏】何以知耶律者法也終始有義於佛教中可成此義故篇聚之設三世同遵適化乃殊性戒常定俗律不爾代有沿革古用肉刑墨劓宮割刖故俗律云刑者成也一毀其肉終身永定不可復也今則笞杖徒流死用代古法至於大辟亦有重輕轘裂磔屍梟首釁皷夷及三族戮通支黨斯例甚眾未可殫言至於五刑比擬常定通名法也。
徵同異中初徵律下釋又二初明佛律終始有儀謂軌範一定無改異故三世同者眾學中云佛觀過去未來諸佛婆論解云佛結五篇戒皆觀三世等適化殊者隨宜度物非一概也戒常定者稱業制教無二途也上云篇聚則遮性皆同而下但云性戒此顯遮戒隨時不無少異故俗下次顯俗律初二句標異古下引釋古刑中墨謂刻額涅之以墨劓即截鼻宮謂男割其勢女幽閉之割即截耳刖謂斷足此五通名肉刑故下釋名可解(此與尚書不同彼云墨劓荊宮大辟彼荊即此刖足彼無割刑此無大辟舊云此是秦法)今刑中笞即鞭刑杖即大笞徒即徒役流則移處死即絞斬上通列五刑至下別示死刑大辟音闢法也轘裂上音患車裂尸也磔屍謂張屍釘之梟首斬首懸之釁皷殺人以血塗鼓三族莊子云父族母族妻族(或云父子孫為三)奏法一人有罪夷及三族夷戮並殺也支黨內外親屬也斯下結上沿革以顯全乖殫盡也至下取古今皆五以明片涉之義。
[科06]【疏】問佛教法定可用律翻括究教相亦有不定即四重罪犯如斬首何故開懺得秉羯磨諸部見解輕重不倫如何訓法天常永定。
舉俗難中初二句牒前括下敘難初約犯重開懺難謂斷頭既死應當永擯開懺秉法還預淨僧豈是常定二約諸都異同難且如四分重犯前後皆夷佗部無重同種但吉既同律藏輕重天乖復非永定餘事準說天道四時行萬物生不差其候故曰天常。
[科01]【疏】答重罪懺擯覆露兩殊法通開閉故有常準斷頭喻無聖分秉法據本戒儀適機見有重輕當部規模不失即斯量據非法何邪。
答有二初六句答前難懺𢷤謂露者許懺覆則滅擯開制有儀明非不定斷頭無聖喻體無功秉法據戒顯體全在適下二句答次難上句明互望不定下句示各論還定適機謂佛本設教見即諸師計情即下通結兩釋還歸上義。
對名立教釋中初問謂前有三名獨標毗尼而入三藏餘二不列故問以申之。
[科04]【疏】答律者教也能生行解以大聖設教具列行途五眾依資奉持圓德故名戒也依戒剋翦業惑斯亡名解脫也是則因果兩行皆由教生故偏舉教用攝斯二若舉戒藏互不相收又戒是行於教不顯故也。
答中先敘相生初二句明毗尼在初以下明戒居其次圓德即目具戒名出了論依下明木叉最後是則下正答前問初明偏從所以若下示餘二沒名之意有二一不相收行果是別故二不顯教二皆所詮故文且舉戒木叉例說。
[科05]【疏】問若如此言則半月說應云律藏何云戒經及木叉耶。
轉難中戒經之語徧在戒本木叉之名標下序首律既總收何獨不舉。
答中初二句通示指如上者即教興中玄猶深也三下正釋初明三藏從教意謂令久學識其大趣非同說戒即座警䇿故云經遠等半下正答說戒舉二名意初明舉戒意戒能成行故云行緣依下次明木叉意戒文舉果亦歸警行耳問前序云今演毗尼法後序云亦善說毗尼豈非舉教答前序標教以目戒經後敘如來說廣付屬流通則非戒師警勵之意。
[科07]【疏】有人解云兩舉因果同目於教今解不爾聖說不徒終有遠致豈浮涉也。
指非中先出古意彼謂說戒止是教詮故以因果皆為目教今下顯非意在前答故但略指經舉因果警眾奉持意在成行故云聖說等浮涉者謂遊閑也。
【律】四分戒本。
[科08]【疏】四解今題目就分為四初部類不同二前後差異三正解名目四汎解諸本翻度所由。
解今題目標列中先明部類乃彰此部之元由次明前後為顯立題之來意窮源體意始可論名不敘翻傳文從何得四章次第大略如斯。
[科09]【疏】就初四分何時得名乃是佛滅度後百年方有因此須為三門分別一明教本無分二明分之時節三明見解有異。
初門列章中百年有者五部同時不唯四分出文殊問經。
[科10]【疏】初門明教本無分。
釋中初門欲明弟子乖競支分先敘如來立教本意。
[科11]【疏】意以適緣授法悟入為先何有乖各輕重異見故論云牟尼大聖主悉斷一切見等。
立教中初正明約義祥教故云意以緣即是機此明教門輕重全自機差佛意常融寧存異見月臨眾水可以喻焉故下引證未詳何論牟尼此翻寂默即釋尊名見惑通三界故云一切見如來無明究盡豈有妄見乎。
[科12]【疏】雖復涅槃四重之法說為偷蘭於五部僧互生是非又方等云於五部中學何毗尼斯但說有不斥人法大集方云滅後分五斯乃懸記亦非本意如世父記子後必分異。
次料所引諸經明說並佛在時說有五部今言本無異見顯然相違故須引決初通二經涅槃中佛說比丘盜佛物犯偷蘭於五部僧不體佛意互執輕重今通言四重或可盜是四重之一方等中語似問辭撿文未獲斯下正通謂上二文但通言有五部而不指斥人名及所分教次大集經委出六部人法執見故曰方云如後具引懸記謂如來在日記言後分非教本異舉喻可解。
證成中初句徵起次列三義上二約主後一就機五師雖異皆是躡跡相承此亦主一義也體權實者知佛權方引入實道既知所歸則於方便無所乖諍故云雖聞等義鈔云彼各自念良由我等根器不同致令聖制輕重異耳故但下結成非唯佛世滅後百年尚無乖異八十誦者即根本部波離結集一夏九旬八十番誦故以為號。
次時節中二部所出有四初即本律五百結集文初五百人即上座部迦葉所撰耆年無學故名上座餘不在數即揀出之者自興結集人不計數故以為名二文殊問經下文自引三西域傳隋朝彥琮撰彼云竹林精舍西南六里許南山陰大竹林中大石室是大迦葉結集處又西行二十餘里是諸無學結集處文指二處明有二部四約傳聞以證。
[科04]【疏】二者五部。
[科05]【疏】若據緣本其流上座何以知耶大迦葉波初秉宗教將事集法簡練通德故五百無學智論千人並是釋門達化之士故號斯侶名為上座如律中說結後召眾重述前法時大眾曰佛是智人立法須定何得開制迦葉告曰由是智人制[A49]已更開開[A50]已還制自非達化何以明斯故得任持三藏御世如部執解於佛滅後夏竟涅槃大悲智論咸陳滅相如付法藏傳說付法與阿難等。
次明五部先敘異世五師者欲顯派分有所因故初師中初二句示本部何下明緣相又四初敘選眾摩訶迦葉波此云大飲光氏秉即是持通謂六通德即學行智論千人者示不同故言達化者體佛意故如下次引緣釋上達化雖歎迦葉意通大眾即五百結集中迦葉結集三藏畢有長老富那奢與五百比丘至王舍城詰問迦葉再條所集一一答之故云結後等時大眾者即富那奢問儉開八事迦葉答以豐時還制乃發是問自非等語結歎智能任持謂力行正教御世謂攝化群生如部執下三示滅相即十八部執論佛滅夏竟涅槃者準義鈔五師住世各二十年此即所見不同也大悲經彼云迦葉入涅槃時而作誓曰願我滅後以神力加令身衣不變諸根亦然乃至彌勒出世令我見彼共作三會(初會九十六億二會九十四億三會九十二億)乃至彌勒將所度眾皆到其所眾念迦葉身卑遂踊身虗空而作神變現為大形充滿世界眾見神力除去憍慢成阿羅漢尊者以[A51]己身火闍維其身等智論大同如付下四明傳法彼明迦葉結集三藏弘持法[A52]已尋禮佛四塔(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涅槃)次入娑伽羅宮禮佛牙塔忉利天禮佛髮[A53]已往別闍王遇王晝𮄊告閽者畢向雞足山王與阿難追之山自開闢迦葉在中全身不散王哭投地𧂐香欲焚阿難曰迦葉以定力持身待於彌勒不可闍維王遂迴駕其山復合先以法付阿難等。
[科06]【疏】二師阿難受法化世如付法藏傳恒水中流而取滅度分身四分廣相如彼。
第二阿難指彼傳者彼明阿難聞竹林比丘誦法句偈云若人生百歲不見水老鶴不如生一日而得覩見之阿難慘然云此非佛偈佛偈云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阿難還聞誦於前偈歎曰我於世無用遂別闍王亦值王𮄊即度恒河王覺追之半河方及王請住世阿難默然復度雪山五百仙人[A54]已河變金地即於此處入風奮迅三昧分身四分一與闍王二與毗舍離王三與婆竭龍王四與帝釋四處建塔先以法付[A55]商那。
[科01]【疏】三師未田提四師商那和修並是阿難親承資奉阿難將滅以法通付二人田提道洽罽賓和修化在中國是則同時分地而王也。
三四二師中先列示二名未田提提或為地或云摩田底迦此翻金地即恒河中度五百仙人餘皆先入滅唯未田地被留傳法往化罽賓國[A56]商那和修亦云舍那婆斯此云胎衣曾施辟支佛衣五百世與衣俱生故因至毱多所坐其牀弟子不識起慢乃舉手空中便下香乳如高山泉流乃至次現五百法門毱多皆不識自言我得七萬七千本生諸經八萬毗尼八萬毗曇汝皆不識我若去者法門隨去諸弟子始知神異悉得羅漢法付毱多並下次正敘傳法洽猶徧也罽賓即迦濕彌羅國梵音之異此二並出阿難門下布化同時故文合敘。
[科02]【疏】五師優波毱多和修所度緣如智度聲振遐邇時人號為無相好佛。
第五師優波或云鄔波毱多或言堀多(毱渠竹反)此云近護緣指智論廣在傳文所度夫婦得四果者乃下一籌籌長四寸滿丈六石室人謂化行與佛無殊但無三十二相故以為號。
[科03]【疏】前之五師躡迹傳化體權通道故不分教。
示不分中上二句指前下二句結歎師資相承謂之躡迹若據未地[A57]商那乃是橫分並化但由各王一處且言異世若取傳法唯是[A58]商那據理但有二十三師付法藏傳委釋緣相須者撿看體權者達教所由生也通道者如教有所歸也。
[科04]【疏】二者同世五師時既澆漓情見互起雖通小聖不無利鈍毱多受法漸劣於師和修舉手莫委定相致使此五皆資心見何得開通縱而不問遂分五部。
同世中初文先敘時澆由諸無學理解無殊事見尚異故云雖通等毱下正明分派又二初敘師道劣即付法傳云和修現定毱多不識修云吾師阿難得定我不能知我得定汝不能知等故云漸劣致下次明弟子乖競資猶生也縱不問者或師任弟子而不為決或弟子自任而不啟問文通兩釋隨意[A59]采之。
[科05]【疏】如涅槃說由此異想朋黨相援互相諍訟皆悉悟道又大集文云五部雖各別不妨諸佛法界涅槃。
次文兩經竝約開會之意涅槃異想即是心見援即訓助教行雖殊理果不別故云悉悟等大集涅槃而言諸佛者簡二乘故云法界者簡偏真故雖履權乘無非會大涅槃一相趣入萬途故云不妨。
十八部中初三藏傅者出首師疏前明二百年於三部中分十二部後明四百年僧祇始分共為十八部初云五部者通舉全數也望後僧祇故曰初分薩婆多中出婆差部婆差中又出三部一法上二名賢胄三名六城(合本成五)迦葉遺出二者一僧伽提二淺摩提(本末合三)彌沙出一者名中間見(共本成二)僧祇出六一遺跡二彌沙三施設四毗陀五施羅六上施羅(本末有七)四分不分文據在此[A60]已上本末共十八部此中無婆麤仍以僧祇在五部數故使古師以僧祇當婆麤如疏後破。
[科08]【疏】又如文殊問經下卷分別部品云根本二部從大乘出摩訶僧祇部分別說有七二者體毗履分別有十一十八及本二皆從大乘出無是亦無非我說未來起廣如彼經名相住處不復引也。
文殊問經初標示根本下引經文初二句引長行明二部所出從大乘者於一實道施方便故彼云文殊師利根本二部從大乘出從般若波羅蜜出摩訶下次引偈示十八部所出文有二偈初一偈示派別摩訶僧祇此云大眾老少同集故(此即窟外大眾部也僧祇名通兩部須約窟內窟外以分)體毗履此云老宿唯老宿人共出故(即窟內上座部)次一偈顯所出從大乘者以末從本無別異故無是非者經云佛告文殊師利未來我弟子有二十部能令住二十部者竝得四果三藏平等無下中上譬如海水味無有異如人有二十子其實如來所說懸記滅後故云未來起廣如下彼云僧祇出七者一執一語言(所執同僧祇故)二出世間語言(稱讚詞也)三高拘黎柯(人姓)四多聞(有多聞智)五只底舸(山名)六東山七北山(上三皆居處)體毗履出十一者一一切語言(執三世有可言說故)二雪山(居處)三犢子(人姓)四法勝(人名)五賢(人名)六一切所貴(人所重貴)七芿(而證反山名也)八大不可棄(人名)九法護(人名)十迦葉毗(人姓)十一修妬路(所執計也)名相住處者如注可見。
[科01]【疏】又如十八部執論真諦所翻隨出本疏三十餘帋一百一十六年後方出異執極廣其致閑暇可看。
部執論真諦陳時翻經三藏所指本疏其文[A61]已亡唐玄弉重翻名宗輪論論云一百年後十六年有大國名波吒棃弗多羅王名阿輸柯(即阿育王)王閻浮提如是時中大眾破散等下文指廣今為略引彼云初從大眾部出七部一一說二出世說三灰山住四得多聞五分別說六支提山七北山二從上座部出十一一說一切有二雪山住三可住子弟子四法上五賢乘六正量七密林住八正地九法護十善歲十一說度(與前並同但名或異對之可見)。
[科02]【疏】四者五百部智論云佛滅度後五百異部聞畢竟空如刀傷心等。
五百部智論但有通數不出人法名字彼具云佛法過五百歲後各各分別有五百部乃至堅著語言聞說般若畢竟空如刀傷心(不樂聞故)。
[科03]【疏】問上列四種異執不同既是一化所宗俱會聖道何得更執豈曰達人。
問中初二句牒前既下立難一化宗者師稟同故俱會道者所證一故更字平呼互也。
[科04]【疏】答理本一也悟有淺深由機涉明昧計有利鈍故入觀也人法俱亡及其出也不無緣習教約相動隨義以張道據正理分通會契。
答中二初約理解正答理本一者答上會聖悟淺深下答上更執故下約觀行證成人謂體析所觀法即反照能觀病除藥去故云俱亡緣習謂心緣舊習入觀照理理空故同緣習隨事事有故異教下申教道所以教約相者有所示故動猶興也相必有別不可一致故隨義張正理即真空離相無二隨門得入故云分通。
[科05]【疏】故無量義云法水一也江河井池分其異耳初說四諦本為聲聞八萬諸天發大道意用斯文證何得懷疑。
引證中法水喻理一江河喻機差初說等者經中顯示一異之相彼續云次說方等摩訶般若花嚴海空而百千比丘無量人天得須陀洹乃至辟支等八萬經作八億。
[科06]【疏】三明見解。
明見解中次列六師並大集文。
[科07]【疏】大集云夢㲲一段後分為五佛告長者我滅度後有諸弟子顛倒解義及以說法覆隱法藏名曇摩毱多此云法正律名四分凡解行法先果後因此就化儀說相明顯故倒解之如四諦法苦初道後覆彼常途因先義也。
初師中初通敘諸計顛倒下正示初師初總敘見解人法名號倒解約自見倒說約化他凡下別釋見解初二句標示且舉果因餘皆類此(有本作先因後果誤)此下正釋謂是此師化物儀式先示果相後推其因苦集世間果因滅道出世果因若從次第合云集苦道滅欲使知苦斷集為滅修道先解後修教行易識若據四諦本是佛說而言曇摩者佛作倒說本為隨宜曇摩計此用為常度故也由倒解故即是覆隱。
[科08]【疏】二彼經云受有三世及以內外善能論議破壞外道說一切性悉得受戒凡所難問善能答對名薩婆諦婆此云有也法名十誦然異道所計誅惡人畜道路女人陵皆無罪此部難言但殺得罪何簡善惡戒出離因要身器淨非一切性悉得受故。
次師中先明見等亦同上科受即執計三世約竪論內外就橫說通收三界繫法該上三世五塵四大並有內外即情非情二種世間彼計諸法名字是空法體皆實然下別釋見解引破外計釋上善能論議等初破淫殺揀境外云人畜善者殺則有罪居家婦女陵方有過此下難破但破殺義婬戒類準戒下次破受戒不簡彼計有情皆可受戒雜報淨穢俱無所擇前文[A62]已出外計故此直破。
[科01]【疏】三者經云說無有我及以受者轉諸煩惱猶如死屍名迦葉毗此云重空觀法名解脫此有戒本相同五分。
第三中我即所計倒本受是能執妄情凡謂實有遂生執著我既本無執將何附下翻重空義在此也轉諸煩惱者顯觀功深斷證易故三界見思故云諸也是可猒棄故如死屍法名解脫良由於此下示戒本廣律未傳。
[科02]【疏】四者經云不作地相水火風相虗空識相名彌沙塞此云不著有無觀法名五分。
第四中經舉六大攝盡世間色心等法上四大通內外色法識即心法虗空即非二法不作六相者不著有也存此六故不著無也下翻人名正從此義。
[科03]【疏】五者皆說有我不說空相猶如小兒名婆麤富羅此云著有行不傳其法。
第五中彼計有我徧該五蘊等法故云皆說智非深遠故喻小兒問此與外道何別答外道妄謂蘊中別有神我此約觀行推㭊我蘊非一非異知是虗妄計妄為有可得悟道故不同也問此與第二師所見何異答引前比校其異可見[A63]已上五師得名有三初從解為名下云明慧卓朗除邪倒故二從計得名後三從觀行為名又小乘宗計不出四門初是空門二五即有門第三雙亦四即雙非或可總歸二宗一四皆空宗二三五並有宗。
[科04]【疏】又云廣博徧覧五部經典是故名曰摩訶僧祇此云大眾此有其律。
六僧祇中不偏一見攝機斯足故云廣博懸觀五計集法無遺故云徧覽。
[科05]【疏】問古師多謂僧祗本律即婆麤富羅所執今如何分答非敢苟分大集明異若合婆麤文不應云徧覽五部。
初問中古師謂者如前[A64]已示答中初示所據若下顯古違文。
[科06]【疏】問二部五部同是後分如何經讚唯在五部答二部是本義通五見不慮後疑五部支生各懷異相多起靜競恐不傳持故偏牒五不妨法界。
次問經中但云五部雖異不妨諸佛法界涅槃不言僧祇故有此問據經止有僧祇而言二部者欲顯本部亦分經中合讚故也答中上明本部不須意下示五部須意。
[科07]【疏】問如上所列五部在初僧祇應後以徧覽故今解云僧祇實先滅後便有以廣博故通含五意故是總也如上經說。
第三問以僧祇根本理合在前而經云徧覽則顯居後故須通之答中古師執前三藏所傳以僧祇為五部恐據徧覽之語謂是後分故須問決此中不敘故直標今解初示次第既云廣博顯是根本通含總攝故是徧覽。
前後中敘問有二據文但問現未迴互約義更兼師資顛倒。
[科10]【疏】答元佛制教但云戒本通被眾計名濫彼此故別標四分用約餘部。
答中以戒本名通須用別目簡別今宗。
[科11]【疏】問如向所解但先戒本後自取分故倒乖儀義亦不可。
難中意謂必云戒本四分自可揀故。
[科12]【疏】答開卷識宗故須先示戒本名通義須後列。
答意可解。
[科13]【疏】有解者云欲知戒本是何部律故須題目是四分律家之戒本也有斯異故標題不同。
他解意取戒本出於廣部故以部名標首簡別餘律。
[科01]【疏】三正釋名目。
三正釋名。
[科02]【疏】言四分者顯宗目也。
法題別目中初文顯宗目者五部十八並有戒律由此別知是今宗故。
廣釋中初科上二句明時代準文殊問經也相傳下示所出四下顯名義問他文皆言律藏殘缺今云盡詮相者答二意通之一據自宗[A66]已盡二梵本元備傳度致缺如業疏云于闐有本約可百卷是也。
[科04]【疏】此據說之所至非義判也故二十犍度離分三分可是義開邪。
次科恐謂同世章疏科釋為四故此遮之由結集時隨至一節未終而罷如是四番一部方畢故云此據等也故下引據律中二十犍度受戒說戒二犍度在第二分尼律後安居下十六犍度自為第三分房舍雜法二犍度在第四分初據此散落無有分齊驗非義判故云可是等(有除三分及是字非也)。
[科05]【疏】又如本結未分為八十誦一夏之功也五分十誦其例眾矣。
舉例中初根本部波離一夏誦出逐座為目誦數仍多五十二律亦據說所至處皆約誦數為名足成今例。
[科06]【疏】言戒本者顯教體也。
通目中初云教體者戒即所詮體本乃能詮體。
[科07]【疏】戒者禁也警也即眾行之所因本者根也從也能生成於道務此戒為道本也又云戒為行本世出世行並依承之又云戒為教本一部廣律止解戒行之文計應名律本今舉行目教也又云戒為說本在座誡勸有所依承文云半月說戒經中來也豈不以所說為傳者之本也又云聽者以說為本耳聽心納尋說生行如是廣之。
廣釋中五義前二約所詮法後三就能詮文初義以因望果故言道本次義唯就因論故云行本三約能詮對所詮四即能說望所說五即能聽望能說對文可見如下結指。
【律】出曇無德(唐言法護)部律。
[科08]【疏】出曇無德部律者舉其人也。
次釋人號。
[科09]【疏】前列四分乃異他本雖且分目不無相濫故重舉人永除疑執。
標意中不無相濫者猶慮他宗亦以四分為目故。
[科10]【疏】梵音曇無德曇摩德與毱多傳有訛僻唐言度之同云法正謂法正律主明慧卓朗除邪倒也又言法護者能興建正法不墜於時即十八部中法護部是也又言法鏡者能照達萬法也。
翻名中初列梵號唐下翻華言三釋如文總諸梵號故曰同云次指十八部者即上座部中第九部也或云法藏法密隨義不同。
[科11]【疏】古人依大集中倒解義翻此述其見非翻名也。
點古中彼按經中顛倒解義用翻彼名故須指破。
[科12]【疏】四解諸部東傳所由。
四解諸部中正示今宗因出他部正顯戒本因敘廣律。
[科13]【疏】此門據行微似賖遲而於教本最是急要若不標舉疑偽假生戒行所詮無宜不曉縱是佛說猶有憲章況非究竟豈妄承奉讀者得意不用計文今後所列時代為次。
敘意中四初敘緩急賖遲猶緩慢也在行雖緩於教則急若不下次顯須知古藏錄中或無翻傳朝代人名則入疑偽二錄意謂不示翻傳將令後世謂非正譯情由此起教曰假生教本詮行行依教立教源不曉行亦浮濫故云戒行等縱下舉況憲章即律廣文雖並佛說不無繁演雖非究竟義須承奉讀下屬付今下標舉。
[科01]【疏】自漢明夜夢之始迦竺傳法[A67]已來草創鎡基未遑具體眾分道俗無受歸戒年過二百至魏齊帝嘉平年中有天竺沙門曇摩迦羅魏言法時出僧祇戒心方立大僧羯磨受戒至高貴鄉公正元元年有安息國沙門曇諦出曇無德部羯磨斯二部初在洛陽是謂戒律之先也餘如鈔說。
列示中初文先敘本緣漢明即後漢第二主明帝永平五年夜夢金人項有光明飛行而至且問群臣奏言西竺佛法將流此土乃遣使往逆也迦即迦葉摩騰竺即竺法蘭竝中天竺人同契遊化齎白㲲像及梵夾經至月支與漢使相遇同歸漢地草創言其初始鎡基取其未備鎡即耒耟(上盧對下音似)治田具也基即田地(孟子云雖。有滋基不如待時)眾分道俗釋上草創無受歸戒釋上未遑年下正敘二部之始初明僧祇魏即曹魏齊帝當第四主迦羅或云柯羅戒心即戒本居中統要故喻心焉若據迦羅行受初依四分羯磨出僧祇戒心是則兼通二律但出羯磨在於曇諦故以四分推於諦耳至下次明四分高貴鄉公即魏第五主廢帝之號曇諦未詳華語傳云亦善律學正元中來遊洛陽出四分羯磨迦羅傳云請胡僧出羯磨者即指諦也準知迦羅行受曇諦譯文若據藏中有僧鎧羯磨曹魏時翻但時不見用故所不明斯下結示二部僧祇始有戒心四分[A68]但傳羯磨未有廣律洛陽即今西京下指事鈔見釋相篇。
[科02]【疏】十誦律者有天竺僧弗若多羅秦言功德華以秦弘始六年誦出本文什公為譯三分獲二遇患而卒晉廬山沙門釋慧遠致書羅什令續其翻時有西域僧曇摩流支秦言法樂什與通譯方訖其部俄屬什化未獲刪定至弘始八年西域僧卑摩羅叉晉言無垢眼遊至壽春石㵎寺又續出受法名為善誦部文都訖但其文繁重頗懷疎質故什公臨終恨言遺世。
十誦凡經三譯一部方全先明初譯多羅罽賓國人姚秦時至此土弘始六年十月七日秦主請誦出梵本什公譯之未終多羅奄逝故言遇患卒也晉下次明續翻遠師棲止廬岳三十餘年傳中多有同名故以處簡之遠聞多羅入滅常慨未備及流支入秦乃遣弟子曇邕致書請什公更出餘分羅什具云鳩摩羅什此云童壽天竺人弘始三年至長安秦主禮為國師廣有翻譯盛行于世流支西域人以律學馳名弘始七年至此土遠亦遣書辟請遂與什共譯部文[A69]已畢成五十七卷至下三明後翻卑摩罽賓國人先在龜茲(龜音丘茲音茲)弘闡律藏後至長安與什相遇乃講十誦又出善誦四卷共上成六十一卷壽春長安坊名石磵乃坊中寺號但下示翻傳文體什公恨言者臨終告眾曰自以昧闇謬充傳譯凡所出經論三百餘卷唯十誦一部未及芟夷在其本旨必無差(芟夷謂刪治芟音衫)。
[科03]【疏】四分律者罽賓沙門佛陀耶舍秦言覺明以弘始十二年誦出本文涼州沙門竺佛念譯釋道含筆受與長含同翻其人樂廣故文辭頗富。
四分中耶舍罽賓人後遊化至姑臧什師勸秦主迎之及至長安別立新省於逍遙園四事豐待並皆不受時至分衛一食而[A70]已為人髭赤善解婆沙時人號為赤髭毗婆沙十二年共竺念譯四分律長阿含經十五年解座尋返西國竺佛念涼朝人內外該博當時譯場咸所推許道含傳云亦學解有功生年姓氏莫得而知譯謂以華翻梵筆受即錄語成文其人者雖三人共翻而文推筆受本四十五卷今為六十卷。
[科04]【疏】僧祇律者有平陽沙門釋法顯遠遊大夏具寫本文齎還晉地以安帝義熙十四年就迦維那國僧佛陀䟦陀羅晉言覺賢於楊都道場寺與華嚴同譯故要約精美不負傳通。
僧祇法顯平陽人東晉隆安中往西國求經律至中天竺得僧祇律泥洹等經凡三年學胡書胡語躬寫還晉地安帝即東晉第十主迦維那即中印國名䟦陀以禪律馳名附舶泛海至長安抵楊都(即今昇州)與法業慧嚴譯華嚴經顯獲梵本就請同譯成四十卷。
[科01]【疏】五分律者梵本法顯持來有罽賓僧佛陀什宋云覺壽以景平元年於楊州龍光寺譯沙門釋道生慧嚴等筆受故四部之文無越斯律名不虗稱見重於今但弘通蓋寡可用長歎。
五分亦法顯持還未譯而亡京邑諸僧聞陀什善通此律故請出之陀什宋景平元年至楊州即此年與于闐僧智勝共譯生嚴二師並羅什弟子故下示文上四句推勝下二句傷歎此方四律獨五分罕傳故云弘通寡也。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一上之一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一上之二
結前中標相者標即教詮相即前四章總別門中所明之義今下標後。
[科03]【疏】初從稽首禮諸佛下一段偈明法正無學將傳行教光被於時但為末代鈍機情多狡詐謂是別懷未能師奉故先歸敬歎戒功能勸以奉行名廣略二教總序興致[A72]已彰正宗宜顯故次第二從和合僧集下至當於中學來名廣略二教別序正流通盛開持犯諸通塞行別行[A73]已成眾德圓滿後當流演顯無窮之相是以第三明人能護戒下總舉兩教勸修弘益。
總判中初明序分狡猾詐諂謂多猜疑無淳信也別懷者下釋歸意云謂妄意言不承宗緒故先歸敬者即初一偈歎戒功者即次一偈勸奉行者即欲除下諸偈也正宗中廣略二教各有序正流通故云別也合此二教總為正宗序與流通皆言總者竝望二教各有三分為言通塞即開遮持犯開遮通該廣略總收諸戒流通中云別行者躡前正宗廣略不同又二教中行相各異故遵奉二教道業內著美望外彰故云眾德滿也。
[科04]【疏】就前二序三種分別一名二意三前後也。
[科05]【疏】就初名分有四種異一約人異前偈法正所撰和合[A74]已下如來布教二對時異前偈未來百年正序如來初化三總別異前偈法正一宗和合通五百部四就義異前是勸信後是所傳發起序也。
序分初科立名中四異皆云名者一法正如來從人名也二未來現在對時名也三前別後總就宗名也第四例同諸經名義可解。
建意中初明別意文中[A76]但敘佛不須勸則顯法正不勞發起以教興佛世正但傳弘止須加勸此彰二序各專一意不妨下次示互通前敘結集意發正宗後引佛序意在證信言引成者謂引佛序成正宗故。
[科07]【疏】三明前後者問發起之序興在於前今何後列答若致在初有兩非便一彰廣序隔於正宗不相隣接發起非便二彰勸信本意不具謂唯勸宗不勸廣序今總居先二種都便反上解取。
前後中約時不次非理為問答中兩非便者初據發起非便後即勸信非便反上解者一彰不隔二得皆勸故云都便。
[科08]【疏】就初序文分為四節前有半偈明將演正法濁世障多恐有留難故歸敬三寶稟承加護二有半偈歸敬本意令法久住三戒如海下九偈廣列戒之體相呈露時心勸以奉持四世間下明教行攝持功不虗義。
四節判中總分偈文四句為一偈二句為半偈一句[A77]但云句耳自下分文皆爾。
初半偈略示中初科為二初示境別緣即境也初下次敘名義顯今須釋。
[科03]【疏】言佛者梵云佛陀或云浮陀佛駄步他浮圖浮頭蓋傳音之訛耳此無其人以義翻之名為覺者具二義故言覺察者對煩惱障四住如賊唯聖覺知言覺悟者對所知障無明如睡唯聖獨悟無明有二一迷事無明善覺三趣二迷理無明覺法實性通而獨悟並名為覺。
釋佛為二初翻名梵名有七或云沒陀或下加耶字具下次釋義覺察義中煩惱障不出十支總為見思三界見惑麤故易斷合為一住三界思惑微細難破離之為三故為四住此障凡夫不覺二乘同斷覺悟義中無明一住通號無明別分事理初迷事者障俗諦故世出世法唯佛通達名如量智故能開覺一切眾生故云三趣謂人非人畜總收六道竝是所覺此謂覺他也二迷理者障真諦故法性真理唯佛盡證境智相冥名如理智此即自覺也然此二覺二乘不覺菩薩分覺後二句總結通而獨悟唯局果人此即覺行滿足也佛地論云具一切智一切種智(二智對疏二覺)離煩惱障及所知障(對疏二障)於一切法一切種相(真俗二諦)能自開覺亦能開覺一切有情(自他二利)如夢睡覺如蓮花開(夢喻迷事蓮喻迷理)故名為佛(揀因人也)更欲委辨非宗且略。
[科04]【疏】所言法者此土方言大夏梵音即云達磨或云曇無曇摩之異傳耳未解聲明故言多僻法有二義一自體解法如三聚等二軌模解法今據後義至聖演教意在成行如車從轍如器從模法非目覩以喻成也又如行必從道道不從人道即行之所依法式無越此也。
釋法中初示華梵西國有聲明論辨定語音訛正今指翻傳之人未善彼論故所出不同法下釋義初言三聚者一色二心三非色非心此三體性差別不相混濫故云自體次義如文自顯初標示至下喻釋又二初約車器喻二取道路喻釋成軌模義也並上二句立喻下二句對合。
釋僧中初翻名單就相翻是今正譯或下出古解初翻名和合是體眾即是相言下釋義具六和者釋上體也四人者釋上相也成眾法者辨一切羯磨也然下指歸正義羯磨疏中但取眾翻廣有廢立不復繁引。
[科06]【疏】此三益世近拔三有遠清二死希世獨達可重名寶故寶性論喻分六義一希有義世寶貧窮所無三寶薄福不遇二離垢義世寶體無瑕穢三寶絕離諸漏三勢力義世寶除貧去毒三寶六通難思四莊嚴義世寶嚴身令好三寶能嚴法身五最勝義世寶諸物中勝三寶諸有無上六不改義世寶鍊磨不變三寶八法不動上雖六解同舉喻成覈其寶字同訓珍美如常所引。
通名中二初約義略釋上三句顯益近遠二字必對因果二死者一曰分段三乘共亡二曰變易唯佛永盡希下一句結名希世者世間無故獨達者超諸有故故下引文廣釋今用四種三寶對此六義初義通四住持無信不遇化相無緣不遇舍衛三億可以明之理體局聖凡愚不遇一體二乘不遇第二義中唯約理寶歸敬儀云住持三寶體是有為具足漏染又云化相體是無常四相所遷滅過千載[A79]但可追遠用增翹敬據後一體在迷隨染故此三種皆無此義第三喻中六通在人唯對化相神境他心天眼天耳宿命漏盡六皆明徹總號為通毒謂苦惱下云寶能現除貧苦與此頗同第四通四住持化相能發信仰理體一體可以修證皆是嚴身第五亦通四餘三易解住持佛法雖是世物莫不表示法身功用無極儀云金木石土體是非情以造像故敬毀之人自獲罪福故知此寶得名無上法亦準同剃染之僧為世福田人天中勝破戒惡行猶過外俗況餘持奉其勝可知第六唯局理寶儀云此之三寶常住於世不為世法之所陵慢一體雖常然就迷邊隨緣流變餘二無常非所論矣八法者智論云衰利毀譽稱譏苦樂四違四順能動物情名為八風理寶人法皆是出世無漏聖道不為八法之所動故上下總結。
[科01]【疏】就三寶中重分四別一舉眾相二明本末三分次第四敘功用。
重分中前但釋名名通四位故開義門料簡顯別故云重也。
[科02]【疏】初眾相中有四種三寶。
眾相中他宗皆闕理寶四位分別獨出今疏。
[科03]【疏】一理體者如五分法身為佛寶滅理無為是法寶聲聞學無學功德是僧寶二化相者如釋迦道王三千為佛寶演布諦教為法寶拘隣等五為僧寶三住持者形像塔廟為佛寶紙素所傳為法寶戒法儀相為僧寶四一體者如常所論唯約心體義分三相如涅槃說三寶同性等。
初明理寶文出多論五分者戒定慧從因受名解脫解脫知見從果彰號由慧斷惑惑無之處名解脫出纏破障反照觀心名解脫知見滅理四諦滅諦涅槃學無學者初果[A80]已去同見真諦名理和僧然此理寶亦即同體但望佛僧證理邊為別故多論云佛亦是法法亦是佛僧亦是法止是一法相有差別故分三寶化相中三千者所化之境諦教即四諦法門雖多而以首者言之又四諦統攝凡聖因果大小教門廣略異宜無出此四拘鄰此云本際即鹿苑中初度五人首曰拘隣即憍陳如也二曰頞陛三曰䟦提四曰十力迦葉五曰摩訶拘利住持中戒法是僧體儀相即削染也一體中如常論者即指經論之宗三相如後自委。
[科04]【疏】二明本末者。
二明本末。
[科05]【疏】四種之中初理為本餘三從相故為末也如毀佛出血據相無罪化佛無心非情無惱也以損法身所依故結重逆法僧損益本末例然故大集云若打破戒無戒比丘罪重出萬億佛身血者豈不以形服出世為聖道標若加輕毀則三寶通壞故也。
總明中初正示如下舉事以顯先明佛寶此明化相以理為本化相應身故云化佛多論問何以出色身血得逆罪耶答以色身是法身器故法身所依故法下例餘二寶如破法輪正望真諦無證入故如殺羅漢亦望證理福田極故是則化相皆望理寶以論罪福故下別證僧寶即約住持以證化相初引經文破戒無戒打業極重故知不取儀相論僧豈下推經意形服是住持僧聖道即理寶僧住持佛法由僧弘顯是故毀僧則兼佛法故云通壞又智論云如泥銅等體是無記非感罪福以成法身相隨前敬慢有罪福也(此住持佛亦本於理經卷準說)一體在迷迷從理起悟還復理本末可知。
[科06]【疏】問就當四相亦有本末不。
問答中上是四位對論今欲隨位各說故此請問。
[科07]【疏】答諸家都隱今試舉之此由常懷何得不識且如住持三寶圖寫佛形峙然端拱為佛寶之本也自餘賢聖八部周列為佛寶之末也故殿宇廊廟神鬼禽獸斯非寶尚何得福生但是莊嚴至聖同崇尊德所以若作若損皆望本緣法僧住持非無本末例上說也。
答中初示意且下正明峙即高聳之貌賢聖即三乘弟子八部即經中天龍夜叉等本緣即佛法僧例上者法以經卷為本函帙等物為末僧以具戒為本常住受用為末問住持可爾餘三如何答文雖不明隨義可說化相佛僧亦取受用以分本末法中四諦苦集是所破道是能顯此三皆末滅理所顯名之為本理寶中五分事身應末所證理身是本法者能詮之教假名字說為末所顯之理體絕名言是本僧者學人為末無學是本又學人未盡煩惱無學尚存苦依二皆為末同證真理通號理和為本一體中眾生本性寂照自在三皆是本今既在迷昏動拘縛三皆為末。
[科01]【疏】三分次第者。
三明次第。
[科02]【疏】如理體三寶同上次列若覈其本證理方具法寶為初但理不自顯託行以彰故先五分佛寶居首又解理由人顯道假行成釋尊出世方聞三寶還依化相故理無別。
理寶中初二句指前眾相若下進退以釋約證法合居先從行佛當在首又下重解比例化相並佛為初。
[科03]【疏】二明化相佛先法次僧後者以釋迦初證唯佛獨尊非尊不可在初故為首也大聖雖現止得動其耳目至於煩惑要假法除次演聲教用滌心惱教之所及行是所歸雖說無證還同不說故拘鄰會正方僧寶現此則化儀次第不可乖也。
化相中初標示以下隨釋初敘佛初大下明法次教下釋僧末此下結示。
[科04]【疏】三住持中僧初法次佛後者由道假人弘世途法爾故迦竺初達現僧儀也述五乘為善因明三途為惡果現法儀也斯法遠大非凡小之所開故表畫像於涼臺推其所說現佛儀也。
住持中是約此方以論前後準知西天佛滅[A81]已後法委於僧與此不別初通列由下別釋初敘僧先述下釋法次斯下明佛後開謂開示涼臺者即騰蘭齎至白㲲釋迦像及四十二章經漢明帝遂於南宮清涼臺令畫工圖佛立像并寫經緘於蘭臺石室。
[科05]【疏】四一體者法先僧次佛後體是心體本來無染妄覆迷倒故興邪正今了法本理實無三隨相用分一方行化故照理邊即為覺義體離名言即法義至理無滯和合僧義非法不知故須在初非佛不曉故後說也僧居中者體未純淨如雜血乳分有所遣豈喻醍醐故不同佛也。
四一體中初標列體下隨釋又二初示三相前敘迷今下明悟上二句悟實體本一故下二句悟權知方便故涅槃云善男子汝今不應如諸聲聞凡夫之人分別三寶於此大乘無有三歸分別之相所以者何於佛性中即有法僧(示法本也)為欲化度聲聞凡夫故分別說三歸異相(明隨分也)故知分三暫被凡小故云一方行化即娑婆機宜也故下顯一體義照即能覺智理謂所覺常住佛性離名言者體寂滅故理無滯者隨染淨緣故非法下二顯次第初二句明法初知即是悟法體常住隨悟得入故必居初次二句明佛後逮至極果方究盡故下明僧中此據初心至於等覺皆是中間涅槃迦葉問品云眾生佛性如雜血乳血者即是無明行等一切煩惱乳者即是善五陰也乃至須陀洹人斯陀含人斷少煩惱佛性如乳阿那含人佛性如酪阿羅漢人猶如生酥從辟支佛至十住菩薩猶如熟酥(十行十向十地等覺並同此喻)如來佛性猶如醍醐上列三乘皆是分遣未及果佛故云豈喻等也疏據四位別論次第今總四位可例明之理體一體二皆常住則通三世化相現在住持滅後此約如來從凡至聖出世入滅則一體居初若從佛出開演化導則化相應初理一居次住持最末義可知也。
功用正明中云理寶勝者理通大小生空真如是小乘理清淨心本即大乘理今須約大以論勝劣歸敬儀云理謂至理天真常住還是心體若爾與一體何異答一體在迷專據凡說理寶約證唯從聖論故分二矣是故理體獨勝餘三。
[科08]【疏】問心本清淨非世所染一體常住何不為勝。
問中理一兩位淨常不別獨推理勝故須明之。
[科09]【疏】答就理為言誠如所問語相為論穢雜非現何得同佛所證心源故涅槃云或有佛性二人俱無明知行果異俱有。
答中初文上二句縱許來問語下奪歸前解上二句明一體劣下二句顯理寶勝理體雖一生佛異故故下引證迦葉問品云善男子或有佛性一闡提有善根人無(為勝他利養為他所屬繫念無色天如是修善人也一闡提此云無信)或有佛性善根人有一闡提無(邪見斷善障自性故)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性平等故)或有佛性二人俱無(二並凡夫不同如來[A82]已證之性故云無也)善男子我諸弟子若解如是四句義者不應難言一闡提人定有佛性定無佛性若言眾生悉有佛性是名如來隨自意語經明如來有三種語前後三句方便教中隨他意語(指前權數)俱有一句一切悉有名隨自意語(今經實意)又經云若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煩惱覆故不能得見我說如是汝說亦爾是名隨自他意語經明四句此中略舉二俱以證生佛之異二人即闡提善根也望佛所證則二人俱無望凡皆具則二人俱有明知行果即指如來修證經云十住菩薩少分見性故知唯佛證性究竟凡夫但具何得相擬。
他答中初二句標示住持勝者局據滅後若就通論化相現在為勝一體常住在迷無染豈不為勝隨義雖通理如上判理下二句顯理非勝體離言象故云冥通神用難思故云玄德世下釋住持勝約下二句似是疏家許與之詞。
[科02]【疏】二解歸意若就後偈為演律藏令法久住約義以論六種差別一荷恩故佛說法藥僧是弘傳為拔毒箭興顯於世皆於我益何得不敬二加護故濁世障深將欲傳通多感魔業作諸留難若不威加無由遠離三生信故謂妄意言不承宗緒故前列敬知稟有由四表敬儀五眾所歸並宗三寶今欲通法必先興請近行世供遠住法故五顯勝相如成論云三寶最吉祥故我今初列六開眾生佛法僧念故以三寶大利惠益無邊微沾希向歷劫不朽故前列之令興敬念。
歸意中初指文以明約下就義別顯六種中一二及五恩威勝相皆屬所敬三四與六信敬存念並屬能敬毒箭者喻我倒三毒能害淨心故以喻焉四中世供即然香稽首六中不朽謂善種不失此約半月將演聖訓盡敬祈請內誠所為六意備焉。
[科03]【疏】就釋文中初稽首禮是能敬儀也後列三寶是所敬境也。
就文釋。
[科04]【疏】形表心敬頭頂至地故曰稽首稽者下也如經論中敬有三品據世俗禮則有九品稽首稽顙頓首頓顙並是一也。
能敬中初科上四句示名義稽訓下者下至地故如下引二教以釋三品出智論一口禮(言相問訊名下禮)二屈膝(即跪立名中禮)三頭至地(即稽首名上禮)九品出周禮一稽首(拜頭至地)頓首二(頭叩地也)三空首(頭至手謂拜手)四振動(戰栗而拜)五吉拜(拜而後稽顙謂吉事而致拜)六凶拜(稽顙而後拜謂三年服者)七奇拜(奇居宜反謂一拜也答臣下拜)八褒拜(音報再拜也)九肅拜(但俯下手拜)稽但著地頓乃叩頓首即是頭顙謂面額名雖多別事亦無殊故云一也。
次文中初示禮本敬在於心禮見於身心敬不[A86]已身乃致禮是則禮者唯主於敬更無他意故云而[A87]已禮者下次釋禮義禮記云禮也者理也樂也者節也君子無理不動無樂不節又云禮者體也體不備君子謂之不成人設之不當猶不備也餘下如上所引皆彼文也古下三斥局言通諸者一禮訓於理不唯在拜又如上九禮豈止拜手知非局矣不下示略廣在歸敬儀中。
[科06]【疏】眾聖非一謂諸佛也致敬教主所以通者顯道無二齊須同敬故兼諸佛也又下列七佛即通奉敬若準流通三世齊禮。
次釋所敬佛寶中初文上二句牒釋致下釋通敬意餘宗戒本但歸釋迦獨今四分徧敬諸佛道無二者通而為語自行修證化他權實別論今意釋尊制戒開遮重輕並觀三世無異轍故又下據前後序釋上諸義。
[科07]【疏】問教是小乘無現在佛文所列者乃通過未答此宗大乘如羯磨疏光律師判非是小乘故戒下云現在諸世尊斯文良證也。
釋疑中初問意者以今小教但明大千世界釋迦一佛以為化主無餘佛土文通諸佛義實乖宗故須會釋即指前引答中初正答此宗大乘者即分通義指如疏者彼約五義以顯分通一沓婆迴心二施生成佛三相召佛子四捨財用輕五識了塵境如彼廣之光師下據他判故下還引流通為據。
[科01]【疏】上以稽首通敬餘二名為及也。
次釋餘二。
[科02]【疏】法如上解。
法寶中指如上者見釋名中。
[科03]【疏】比丘僧者攬假成用也比丘者梵天本音名為苾芻傳之訛偽故致斯耳。
僧寶初科先示僧體人無自體五陰合集號假名人陰本無用假人有用總四人假以為僧體故云攬假四人和聚能辦前事故曰成用比丘是別攬別成僧故兩列之比丘下標名業疏云或云煏(音闕)芻。
[科04]【疏】此方無人以三義譯一曰怖魔或令魔怖遵修三行出三有也由此義故名之為僧故五分云為解脫出家名為僧也二曰乞士有二義故上則乞法以練心下則乞食以資身得法奉持驗以四教受食觀厭須離五邪廣如常解三曰破煩惱者欲使依名思義顧瞻有本不至流俗唯欣出要故云於我法中怏修梵行盡苦源也。
義譯中初科上二句標示一下別釋初義兩別怖魔者明其本志魔怖者約其功行魔有四種天陰惱死遵下通釋二名三行即戒定慧由下結名故下引證此釋比丘皆云僧者以眾假別成故別從眾號次義中乞即求義法是道因食乃道緣因正緣傍故分上下得下明二皆從正方成此目四教即涅槃四依一依法不依人(初令依法謂不以人廢教)二依義不依語(二揀依教不以言害理)三依智不依識(三揀依義不以情礙智)四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四揀依智不以權妨實)此四辨決邪正行者依憑故五邪者一為求利養改常威儀詐現異相二說[A88]己功德三高聲現威四說[A89]己所得激動令施五為求利養強占吉凶後義中初句示名欲下顯意依名是聞思義即思顧瞻下是修由此一名克全三慧顧瞻即觀察有本即煩惱不至流俗者棄捨世樂故欣出要者高慕聖道故故下引證即佛以善來度人之詞初句生正信次句修因下句證果苦是生死源即煩惱。
[科05]【疏】又解在因名怖魔乞士破煩惱也在果名殺賊應供及無生也相對轉勝故殊絕也。
對果中初文果號阿羅漢亦具三義翻前三因殺賊者二惑盡故應供者是真福田德堪物供故應字平呼謂相應也無生者苦報永亡故因名[A90]己勝果號復勝故云轉也。
有資待若從果德應為物供乃至因有惑可破果無惑可生例而知也。
問中以因分二義果偏對食故問釋之答中初明法不至果筏藥二喻以顯至果因法無用形下重示餘三因必至果乃至者略前怖魔魔如怨賊因中怖之果上[A92]已殺謂斷盡煩惱不受後陰永無死苦天魔反懼義同殺也。
[科07]【疏】次解第二歸敬本意初句明意後句明益。
次釋半偈。
[科08]【疏】說非過未傳顯當時故曰今演此謂能弘之緣也。
明意中能弘緣者今指說時演屬說人二竝緣耳。
[科09]【疏】毗尼法者謂所弘之教也毗尼翻律律訓為法轉釋取義令易解也。
釋毗尼中所弘教者即指戒本名義齊列故云轉釋。
[科01]【疏】如母論云毗尼名滅滅諸惡法故曰毗尼所滅有七謂犯諍煩惱比丘及尼少分一切處也二百五十戒為少分也淨戒心慧微細戒者是一切處也。
引文中母論先示名彼云毗尼能滅不善根(息諍)能滅障法(三世三障)能滅五蓋惡行(見行惑業)名為毗尼今以諸惡一句總之所滅下列相初言犯者方便趣果污體成罪故論云從犯毗尼出罪毗尼是也(由犯成罪故)二諍者如四諍起七毗尼滅論云能滅鬪諍故三煩惱者論云能斷煩惱故(有本改為毗尼誤也)四比丘五尼者即二眾不同戒六少分七一切處二下別點後二非出彼論戒實無量且據數作為持犯蹊徑故云少分淨戒即別脫心即定共慧謂道俱微細戒者總上三種別脫微細者謂戒本之外八萬無量塵沙制也。
[科02]【疏】如上滅解但是對治所除至於相翻如上解是。
會名中上二句出論意上之七種總括為三一諍二惑餘皆屬業竝是所除此明論家隨義釋名不當正譯暗點古師所據之失下二句總歸今譯如上即總義中。
[科03]【疏】又如明了論毗尼有九義一者比丘毗尼如故出不淨等二者比丘尼毗尼如獨行戒等三者二部毗尼如所學婬盜等四罪毗尼如八緣起所生對治得滅五惑毗尼如三界五品惑也六者有願如沙彌十種學處七者無願如白四竟諸戒並起八者時處如邊地受五得數澡浴中國不得昔用三歸今時不得熱時數洗寒時不得等九一切處毗尼如殺盜等一切時處皆應共學等。
了論初二即二眾不同戒三即同戒四中八緣起者一有罪從身生不從口意生(如不閉戶共非大戒眠等)二有罪從口生不從身意生(如善心為女人說法過五六語等)三有罪從意生不從身口生(如心地諸罪)四有從身口生不從意生(如善心為男女作婬使等謂媒嫁也)五有從身意生不從口生(如故出不淨等)六有從口意生不從身生(如染汙心對女人說婬欲語等謂麤語也)七有從身口意生(如有染汙心為男女作婬使等)八有不從身口意生(如先對人說大妄語彼人不解此人[A93]已對治三方便後時彼人若追解其語此人即得波羅夷罪)五云五品者論作五部舊記準發智論云見苦所斷結集所斷結滅所斷結道所斷結(別示見惑)修所斷結(總示思惑)三界各有五部成十五部惑有願者具戒方便故無願者[A94]已滿足故八中論作一處疏加時字如下明處昔下明時此二並約受浴顯相餘事準說。
[科04]【疏】據此九位罪惑兩種滅義以明餘有科條並從法也又解罪惑對治事理多途若非律教何得詮別故通歸法方顯彼此也。
示名中先約兩判又下指歸一義初示化制相濫事行治罪理觀治惑事則篇聚重輕理有性相等別故云多途若下明律能簡別故彰法義。
[科05]【疏】二解演布益中由上傳持正法興顯。
明益略釋中躡上顯意。
[科06]【疏】問會正之極勿過明慧如何久住偏約毗尼。
問中據論斷證慧學功高文偏指戒假問以釋。
[科07]【疏】答明義不同各有兼正據理深淺能治功用戒律指事伏業方便故劣明慧若就住持建興三寶則律為勝由世隨相有律附緣生親成大用故文云以眾和合故佛法得久住也又約根條定慧不及自不能起必由戒生如經依因此戒生定慧等教據斯義故弘演之。
答中初通示據下別釋先約斷證推慧為勝若下次約住持以明戒勝初正示真理體寂非證不知外無表示住持義劣律相昭顯故獨標勝由下釋所以初句示世諦隨事對理體空故言相有次句明教依事立緣即事相止作二行竝假眾緣以辨成否下一句正顯功用謂眾別兩行生善滅惡內軌道眾外發俗信維持光遠功由於此故云親成大用也故下引證即律序偈顯示久住全由眾法律藏獨勝文據甚明又下次約根條義如卷首教興意中教下二句總結二意對合文旨。
[科08]【疏】所以善見論中佛告阿難有五法令正法久住一毗尼者是汝大師二下至五人持律在世三中國十人邊方五人受具四乃至二十人得出罪五由律師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年廣文如彼。
引證中論出五法初是約教後四從人二五相濫約義兩別但二取知法之能五約延時之久三四二種受隨分之問所以住法須五人者答除出僧殘餘皆可秉四人雖體不辨邊受受法不行僧寶永絕道假人弘由僧絕故佛法無託苟闕斯人法皆覆墜五千年者有二初五千年中一千年得三達智(通三世故)二千年得四果三千年得三果四千年得二果五千年得初果第二五千年學不得道萬年經書滅盡[A95]但剃髮披袈裟而[A96]已願諸後學竭力護持但得五人是名法住末世雖多但知剃染戒德不修律範安識豈能令法光顯於時況二千年尚得四果去聖未遠但不䇿勤必有勇進何患不及請觀聖論退而省之。
[科01]【疏】良由一聞行教信而奉遵業非外傾定慧內發遠近兩果無不思懷引生後進永隆萬載故為久住也。
出所以中初明修因慕果下云近獲人天遠成五分此為兩果引下明相傳不絕顯久住義。
[科02]【疏】然此歸敬一行偈文戒本或無者但是後人妄減非是梵本略之通撿諸部戒心卷首皆明歸敬考文約義理必具之豈得徑歎戒功前沒三寶輒增勸信誰能奉行故知引者是也昔人謂同大律或且標異前弘刪略傷甚為過久矣。
斥略中即願師集本文相有四初明減略通下二取他宗例決十誦僧祇五分解脫四本皆然考下三約義斥非彼本卷首便云戒如海無涯故云豈得等不列三寶無所稟承故云輒增故知引是者取覺明慧光二本也昔下四出古除意上句明簡廣律下句明異他本前弘即上二本刪下結責(有本大同字倒又多於字或且誤作戒字)。
第三釋九偈初科躡前生後尋文可見言引文證者偈詞始末顯相勸信並依誠教故。
[科04]【疏】就分為三初一偈明戒德宗體弘廣引生能為聖道之因基也雖列本基業理微隱自非假相無由生解是以第二欲除四棄下三偈略舉篇聚結說有人則表行相有承寄也上乃教明未詳持毀縱欲承遵恐徒疲頓故次第三如人毀足下四喻五行明持毀得失眾別之行此之三位統收義盡何以知邪前明戒德宗體所歸次明戒相生行緣境後明戒用結成本業。
科文中初段云宗體者宗即戒法體謂受體此據[A98]已受之人納法成體故云聖道基也弘廣即指海喻引生即如寶喻雖下敘次段初句躡上業下發後業即戒體造作成故號為無作非色心相道理難見故言微隱略舉篇聚即欲除下一偈結說有人者即毗婆下一偈半(有本則表下多持字)有承寄者即我今下半偈上下敘第三節初二句躡前縱下起後四喻五行前二行是一喻後三行各一喻又前二別行後二眾行如下委釋此下總示初明法體次即戒相後是戒行則知此段備敘四戒宗體是教行之本故曰所歸戒相所列成犯緣境為成二持故云生行戒用即目戒行用謂功用非行不彰從功表行故云用也結成謂行心造作本業即二持善因因能感果故云本也或通持犯善惡二業彰戒功深持益毀損。
[科05]【疏】就前體中上半喻陳明清惡生善之德也下半舉益勸聽也。
牒釋初偈。
[科06]【疏】就初喻意戒旨深遠淺識未閑故借近事以況斯理。
喻意中初文近事即海寶況比也斯理即上戒旨。
[科01]【疏】有人云諸方類聚各有偏習故天竺恒言多涉譬喻此方不爾今解不同詩有六義比興存乎睢鳩葛藟事微喻大何得偏指推委華胥。
次科先出彼意上二句敘人處不同諸方且指華梵類聚謂人物同處下二句示偏習之相今下顯非毛詩序云一曰風(刺上化下曰風)二曰賦(布義曰賦)三曰比(取類曰比)四曰興(感物曰興)五曰雅(政事曰雅)六曰頌(成功曰頌)睢鳩即鳥名(睢匕余反)會雄雌有時不淫於色詩者用比文王后妃之德詩有五章第一卷首此不煩引葛藟(力軌反)菜也生於水邊刺平王周室道衰棄其親族葛藟生於河之厓得其潤澤長大不絕興者喻王之同姓得王之恩施以生長其子孫今乃不顧反不如彼葛藟矣詩有三章出第四初關睢正夫婦葛藟正親族此二皆王者為國之本故云喻大何下結責。
次科深廣喻中初文二釋初周徧義二離染義眾善即世出世間凡聖行業體周法界者就境示量也律下會釋初指律序彼云譬如有死屍大海不容受為疾風所漂棄之於岸上諸作惡行者猶如彼死屍眾所不容受以是當持戒此即[A99]但有清澄一義戒下會今文謂文偏而義具。
[科04]【疏】然涯之一字世濫者多或山下安厓則山邊險處若水右安厓則水邊畔際今喻海界不可兼山或名為儀傍通非正楚夏之異何得妄言應從改正五佳反也乃是世語隨俗無過脫經學識不涉上迷。
次科初定字體字義兩別不可相濫或下正語音楚夏謂南北音異佳字音街則與山崖字別音同今時略韻亦通厓字乃下示意上二句遮情下二句勸學脫猶或也。
[科05]【疏】二如寶喻中寶為世重求得無厭欲明戒海非但清澄兼生道品三聖所重故言寶也常行志求無時暫息故去無厭也。
次出寶喻正釋中初科道品者約行次第三十七品(廣如事鈔)約人進位大小賢聖。
[科06]【疏】然戒寶豐積贍周生類故使前聖果圓後賢因滿引生來業展轉住持眾生無盡戒寶無竭也據文能求之懷也從義所求無限也。
次文初句明體量之廣欲句顯被物無遺故下示無窮之益前聖後賢並通三乘上是自行引下明化他來業謂戒善功德法體常住在人所興人相繼接法何有盡有同世寶滋長無窮據下合文意偈云無厭正約能求然由無限故使不厭以示此科從義釋故。
[科07]【疏】又寶有二能一現除貧苦者顯戒現止業非能感名利交免三塗之貧苦也二資成形命者顯戒近獲人天遠成五分斯益既厚故求無厭。
三中二義初句標喻顯下法合初除現生貧苦止惡積善故不貧人天聖道故無苦交俱也次義中標喻法合亦如上分凡聖兩報由戒資成世出世別故分近遠斯下雙結。
[科08]【疏】問如經論說海喻多種今此偈中止列二者。
問中多種者海有八德一漸深漸入二潮不過限三不宿死屍四百川來會無復本名五萬派悉歸而無增減六出眾珍寶七大身眾生所居八同一醎味戒本上句可配初德次句對第六旁兼清澄即是第三欲顯戒文出二之意故問申之。
[科09]【疏】答作者知時明喻舉要初明深廣清澄喻顯說戒儀專被行淨如有纖過非聽說之儀也是以今初開宗即明簡眾喻眾成由行能懷聖寶故次辨求無厭喻此二攝化始終餘非要務故略不敘。
答中初歎美部主初下次正申所以前明無涯喻深廣清澄兼含兩義眾成下次示求寶喻此二下正通來問前喻眾行後喻自行說戒攝僧要唯此二故也。
[科10]【疏】就法說中初舉喻益勸護聖財後明體不虗圓必假說聽之力方便攝持名之為欲對治行成非緣不起名之為護戒德內充資神養聖目之為財財即道品恐濫於世故云聖法合上寶也。
次法說勸護中初文欲護二字即是能持始終二心神即心神聖謂聖道。
[科01]【疏】所以不合初喻者前顯戒體量周無際後顯多寶充足所求求在無限終從戒海故所出之寶無窮則知能生之海無際是則聖財通於三道欲護聽眾亦被三乘若作此解具兼兩喻。
次科初徵起前下正示意以所出之多足顯能生之廣故但合寶即兼海矣是下點前聖財不專戒學方顯出生無窮之義三道約法諦緣度也三乘約人可知若下結示文旨。
[科02]【疏】說戒明約非別所弘既同奉行義無不集故云眾集聽我說也。
說聽中別人對念無人曲開文從本制故云非別等約即制也。
[科03]【疏】上歎戒體無際無厭愚夫迷旨非不遲疑故次第二列相顯示。
次釋三偈初科上二句結前無際無厭即指二喻。
次科總分中修謂履善捨即離惡結說者結謂總括七佛說即剏制廣教佛不說廣偈云說者即是制耳。
[科05]【疏】就初文二前之三句廣教戒相滅惡之功下有一句舉功勸聽。
[科06]【疏】欲除四棄者舉此教本能防未非應起不起名之為除非謂[A101]已犯而說除擯假名比丘方便禁警使初篇業冥伏不起名為欲除所除是何即四棄也而言法者法義極多今取能成犯緣故云法也。
釋四棄中初正釋非下遮濫假下重釋內凡[A102]已還未見真理無實德故通號假名初果[A103]已去名真實僧冥猶潛也法義多者如自體軌持之異今取等者謂諸戒相各列犯緣具則成犯揩式軌定犯由緣辨故曰能成即二義中軌持解也。
[科07]【疏】若據義收滅障除遣隨言皆得莫非離過而為本也。
總示中以文列三篇三名別對恐生局計故總示之文無遣字義類無異故通舉之。
次釋殘墮皆躡前義勢發起後文並云眾法者對今說戒當機要故。
釋勸聽中初牒釋計下明重意初二句指前偈但下申所以專念曰志遵行曰奉說本為行非聞不曉惑重信輕故頻加勸。
[科11]【疏】問戒行之本具通輕重何故但舉三篇。
問中以戒本五篇不具列故。
[科12]【疏】答滅惡之戒通攝五篇且列上三餘蓋存略又解初三戒攝下是威儀且舉綱領故不隨事又云今列篇相正存聽說序中所為凡有二人專精不犯非治所科犯[A105]已從滅法唯三別初篇非數所攝雖懺終不成僧二篇唯是眾除三篇同對別捨廣教具含二淨義須列相示之。
答中三釋初文略釋可解次約提綱釋戒分列二不明偷蘭威儀標一不顯餘三故云且舉等三對懺法釋初示列相序下約人釋義序為二人者文云犯者應懺無犯默然故初專精人因而先出次犯懺人正釋今文犯雖有五懺但分三提舍吉羅並對首悔故同一位若論初二同是眾法但初不復本次局二十故分二位又據下三約說三一有異望人對別是同二淨即前二人初人持淨次人懺淨。
[科01]【疏】第二毗婆尸下明能說教人就文分二初一行偈列教主之名後半偈結人以成法表無虗演意也。
釋次偈半教主名中。
[科02]【疏】若依增一初佛百年前說略教後方說廣如是後佛八十七十六十四十二十及至釋迦十二年後方制廣教。
初文七佛說略年數第減者以鈍根漸多稟略漸少故釋迦中制合作說五年[A106]已制故或可制弟子說義亦無妨。
[科03]【疏】問如律文云第三第五二佛唯略經說何通答適化無方隨機隱顯斯乃聖心布教盛衰非凡所謀律隱二佛之廣生請制之由經陳七佛之通表化儀之相未可偏執五過自生。
問中律序舍利弗請佛制廣問言何佛法得久住佛言毗婆尸等四佛法得久住以制廣故毗舍那含二佛法不久住以不說廣故則與前經相違故舉問以會之答中先敘難測無方猶言不定盛衰謂律明住滅謀謂圖度律下顯經律之意各據一端機見有異未可和會五過出成論謂迷名生法癡隨文增五失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誑人四謗法五輕於聖法。
[科04]【疏】問文中唯引過去不明現未者答往佛有教可傳師資成訓勸信易立所以引之現未無教無由生信。
次問中佛在六為過去滅後七皆過去答中初答唯引過去後答不明現未現佛化他方教法不被此未來同此土教法復未設望今現無故云無教。
第三問中欲伸前後出沒之意故此問之答中初句通示戒下別釋初明今闕時謂時機流下次彰後具泛廣也意明序首勸信過佛教成有所信故流通顯益可通三世彰益大故。
[科08]【疏】文中分二初句上有所承今將紹續如教而談云善說也若為名利無益而傳則是綺語非義所攝下句明說說必被人忍乖法儀故又誡勸贊美傳習之賓故曰諸賢諦受無倒故敕之云咸共聽也。
三承傳中初科文闕牒章分句孤起疑是寫脫上句前釋我今欲如下釋善說下約綺語反顯善義下句中初敘重意望前二勸故云又也贊下牒釋傳習賓者即目聽眾敕誡也。
[科09]【疏】如經論中大小兩乘俱有賢聖並約道業有顯晦也據翻從俗釋訓賢者多才行也聖者無不通也斯並約事為言全乖佛義有暇廣之。
次文初約佛教大乘十住十行十迴向名三賢十地名十聖小乘外凡有三內凡有四名七賢初果至無學名四聖道業顯晦者一往以分聖顯賢晦然賢聖中次第淺深自有顯晦據下示俗訓謂翻譯時依此俗典禮記中才智倍人曰茂倍十人曰選倍百人曰俊倍千人曰英倍英曰賢白虎通中明聖人者謂道無所不通明無所不照聞聲知情與天地合德也此二皆從世智為名故云約事異上佛教所明行位故云全乖有下示略此謂偈中諸賢之語稱美時眾必據佛教修行之人名濫俗儒故此簡別。
[科01]【疏】第三段中如人毀足下廣張隨行行法乃多舉要眾別所以爾者眾無別眾攬別以成別無恒別行立成眾故託斯二以持正法就文四喻前兩寄別行以生喻明損益以誡持後二寄眾法以生喻明淨穢以誡說此則初行後教生成義順一途之釋也。
釋後五偈分科中初敘立科意眾即四人[A111]已上作羯磨事今指說戒別即自行隨行雖多眾別收盡故云舉要所以下釋須二之意此明眾必假別能成眾二行相關故須雙舉故下結成文意就下分文初二喻並言毀戒即是別行誡持後二喻皆明說戒故為眾行誡說此下合示若據常途因教生行則教先行後此明行具方成眾法則行先教後故云一途也。
[科02]【疏】就初兩喻即為二意初以戒為身足喻止持也一形所託必憑足而遊涉萬行所資要藉戒而成立如經所明若無此戒功德不生也後以戒為車軸喻作犯也御者所持在軸軸壯而轄堅行人不壞於本亦業全而戒具反則違本如文所訶總解意也。
釋前二喻分示中身足喻止持者此約義科據下附文則前偈喻止犯後偈喻作持耳車軸喻作犯就文判也業全則受體無缺對上軸壯戒具謂隨行不違對上轄堅如文訶者即死時恐懼也。
[科03]【疏】次釋前喻喻分兩偈初約止犯之損令觀過生厭後約作持之益舉樂果生欣。
身足喻中初偈。
別釋中初科明略謂智謀也世樂即人天也。
[科06]【疏】就法合中兩對相曉依文可解。
法合中上喻[A112]已釋故但略指據喻言通凡聖兩果法中舉凡意在況聖。
[科07]【疏】次解作持偈文上半明人天兩果舉勸修因下半明勝果所尅必假良因義須守護文相甚易未勞解也。
次作持中初文可解。
[科08]【疏】問上云戒興存道本非為福今偈所勸反彼何邪。
問中引前教興作難。
[科09]【疏】答上[A113]已略開今重廣敘元制為道誠如聖言但為聞教之機時含利鈍鈍者引以世報權示化城利者以慧資成便至寶所斯並隨機設化當尋本據若執戒為真道道則戒結所收唯戒極高復是見取所攝為樂持戒翻成穢染如百論中難陀之事至時長引取悟於心。
答中大論戒律不出二義一本如來出世之意三歸五戒下至微善無非為道而作弄引過分而談二乘聖果尚非本懷豈以世樂而評聖旨此約教本也二者二乘聖道必由戒剋人天兩報戒見二取穢汙諂詐持奉多途此約機緣也若了斯意則教門同異無不會通初二句指前標後元下二句通前興意既云元制即教本義聖言者即指前引為調三毒等文[A114]但下正釋今文而云利鈍即約機義應知今序且被鈍根下流通中利鈍雙被化城寶所出法華經彼明如來施權說小如以化城暫令止息至後顯實喻至寶所獲珍奇今借彼喻會通今教凡聖兩報言同意別思之可見斯下雙結上句結成今意下句指歸前意若下明背道過失初即二種利使為樂下即明汙心百論者彼云樂報有二一者生天二人中富貴若持戒為求生天與天女娛樂若人中受五欲樂乃至引阿難語難陀偈云如羝羊相觸將前而更却(羊鬪欲前而退羝音低牯羊也)汝為欲持戒其事亦如是(持戒如將前為欲如更却)身隨能持戒心為欲所牽斯業不清淨何用是戒為。
[科10]【疏】上解止犯作持竟。
結示中欲發下問故在此結不當前後。
[科01]【疏】問上云身之所假足喻止持及釋文中乃論止犯斯則持犯同門如何分判。
問中初牒前相違斯下正難持犯行別善惡業殊不宜同門故以為難。
[科02]【疏】答持犯止作事通前後望戒全者名止持無心攝護名止犯勵意防慎名作持具緣造非名作犯據此以論隨事始終皆二持犯餘如後解。
答中初二句通標若據持犯心境體異非可同時但心起不常善惡相閒故約前後可得兼明望下別示隨舉一戒並具四行則持犯同門於義無失據下結指隨事事即戒也始終即前後皆二持犯即止作四行故知後從犯釋則貽毀戒之文前約持科欲示兼通之義餘下即指卷末持犯中問文既明犯那用持科答此由序中闕止持喻故約義科如下點示可見。
[科03]【疏】次解作犯喻中上喻下合。
[科04]【疏】假名行者執持圓戒學調伏心名之為御御攝三業將遊塵境名之為入五欲之賊能劫善財使沈惡趣名為險道縱放身口隨境不禁名為失轄轄在二輪之表犯必兩業之門故也無作戒善萬行所憑名之為軸身口轄失定慧輪摧戒善便喪故如軸折如上諸損智者懷悲將趣三塗義無歡泰故云憂也。
作犯明喻中車喻多種執御之人喻能持心兩轄喻身口二業即是隨行二輪喻定慧兩學橫軸喻本受戒體初配上句圓戒者具足體也沈惡趣者舉果顯因也縱下配下句轄是括輪之物在軸兩頭括束於輪故云二輪表也兩業即上身口。
[科05]【疏】次合喻中上句合九字下句合一字可知也。
法合中初科分句對字在文易解。
[科06]【疏】問毀戒業非何人不畏豈待終時方生恐懼。
次科問中欲彰部主知機之意故特徵之。
[科07]【疏】答人懷愚智持犯兼之律序具彰今更為引智士覺過尋知厭蕩愚夫縱罪初無改悔身心強健放逸刑科要至死時方生怖畏以色力痿顇神慮無歸自知佛賊贓狀業現苦具將臨何得不畏是以律主懸知濁世非死不憂故舉勸持無令後悔悔無及也。
答中初通標所被即律文云有二智人有罪能見見罪能懺有二愚人有罪不見見罪不懺愚智兩機俱通持犯故云兼之也指律序者彼偈廣列持毀得失今略引云如師子虎吼醉者不恐怖(醉喻愚人)小獸聲雖微醒者聞即懼(醒喻有智)如是三垢人一切惡不懼(合上半偈三垢即三毒)智者於微惡常懷於恐畏(合下半偈)智下二正釋初敘智者知過必改不待苦勸下明愚人遭苦思悔正顯文意初明生怖初猶都也以下釋所以痿謂困頓顇謂瘦顇內無實德假冐形儀妄受信施侵壞正法故云佛賊刑贓露則刑戮將加惡業現則獄報即至矣如大論云持戒之人命終之時風刀解身筋脉斷絕心不怖畏反知毀盜寧不怖耶學者臨文宜應內省其有死而無悔者則教所不救矣是以下出制作之意。
[科08]【疏】準上據下應有止持有益喻翻犯明持可以相領有無互現未可齊觀。
辨闕中初文準上者前二偈止犯作持據下者後兩喻各具二行上下既具可驗此闕示意有二上據相翻下約隱顯。
[科09]【疏】尋中梵偈文法喻自足彼葉一偈三十二字唯此方言多少無準或三四字或五六七節以聲言用為偈句。
次科示梵偈中初文彼用貝多樹葉以書經教故言彼葉又不論長行與偈例以四字為句八句為偈今文唯初喻八句餘並四句則明傳譯有所闕矣唯下示此土不定如文選古詩隨人所撰不拘章句準知經律五七字偈並隨方俗非本梵式也。
[科10]【疏】或尋偈字便訓為竭謂攝前散章竭盡文義也即反偈字例竭音也檢諸字書無可憑據積習生常何由頓曉。
二中初斥釋義即下斥反切字林作丘竭反毛詩音義去謁反漢書音義其逝反故知音竭殊無所據撿下總責。
三中先出古今不同應法師云偈者梵言也正云伽陀或云室廬迦謂三十二字此方當頌攝斯下究存略所以故知下示華梵故今下明兩分今翻謂唐翻也無序即孤起偈有序謂牒前重頌此約華梵以分義無別也。
[科01]【疏】上所解文別行喻竟。
[科02]【疏】就解眾法教行喻中亦有兩行初舉教為明鏡喻顯作犯止持之人準教立行要由說聽之功也後舉教為神解喻顯作持止犯之人內省智略殷鑒淨穢也又解云前喻戒體若毀若護其果兩成後喻戒緣若縱若防其因兩就故篇聚雙列因果具含意可見也。
次眾法喻初科由偈文云好醜勇怯通含持毀故以兩喻各對二人據後從文合云兵戰喻今取𩰖戰必用智謀故言神解耳又下復伸一判戒體即五篇根本毀約究竟護取行成故云果也戒緣即蘭吉方便縱謂起心防據警察故言因也故下雙結如上。
隨釋中初科兩眾者持及犯也依常者黑白兩半也。
[科05]【疏】下法合中隨對可知戒善具足則名全致懷喜合上好而生欣遇緣壞行則名毀故懷憂合上醜而生戚也。
合喻可解。
次科喻中約止即能持心非緣是所防過能持所防則為兩陣正智等者謂心強過弱持心勝也癡墮等者過強心弱非境勝也。
法合中初句以說戒師提示過境同集聽眾隨事觀緣故如合戰愚智約性勤怠據行即淨穢二機淨勇穢怯故曰相違下句對喻可見心安是成因趣道即慕果止犯即不學無知罪。
對簡中兩喻配犯前重後輕在文頗隱故特點示將興謂止犯之人既無所曉微細威儀必多陵犯故。
[科10]【疏】次明第四戒經弘益中分二初偈喻辭後總法合修說之儀。
第四顯益分文中喻辭四句是別列一切下二句即總合如來一句指人勸修半月一句至時合說故云修說儀也。
[科11]【疏】就初四喻即為四意。
[科12]【疏】王者尊勝威德超眾喻戒住持功高萬善故也然世間之王有三種異謂梵魔輪恐濫法王故云世也大海弘廣包括眾流戒善周通德收眾行也朗月明空除煩識妄戒除業惱見道知歸佛是法王眾聖師仰戒是正行九道崇之。
釋喻中列示有四初王喻又二初對合然下明簡濫梵王即色界初禪天主魔王即六欲天主輪王有四金銀銅鐵金輪統四州餘三第減可知海取二喻弘廣包含即前所引八德中二月喻亦二涅槃云能除熱惱即除煩惱也破暗見道謂識妄也戒下兩句即對二喻業謂七支惱謂煩惱道即諦理佛中九道謂三乘六趣。
問中由通兩釋各有其理故問以引之。
[科03]【疏】答如來說法義周無滯略舉近事何得攝盡。
初答中上二句通示說法別指制戒制戒之意非止一端豈唯四喻而能盡理故經律中廣有譬喻如鈔標宗尋之可見。
[科04]【疏】又解假以世喻略收皆盡一往統舉空有所收有中極貴勿過王也包納水陸勿過海也光涼明暗勿過月也出有大聖勿過佛也縱有餘類竊比難矣。
次答中初總舉空有即真俗二諦攝盡世出世法今此四喻不出二諦前三並俗有後一真空故知喻戒義無不盡有下別示明猶照也出有唯佛此據理諦化相住持則通世諦縱下結顯以超群獨勝無及於王深廣徧周豈過於海照迷濟世唯月難倫凡聖尊崇獨佛無等此外餘物不堪為喻故云竊比難也。
[科05]【疏】就後偈中文分為三初有半偈總合上喻次有一句舉法屬人明無虗制後有一句說教之時非合上喻。
[科06]【疏】就初文中一切眾律中者合明三藏所明群行並有調伏業非之功義稱為律律即法也戒經為上最者指今所演如上四尊既同傾仰聞何不奉並謂三乘之夷途也。
法合中總合有三初釋以經論二藏通有法義故云義稱明非本翻也下句中即約行根住持二藏不及正宗行要毗尼不如故稱上最四尊即前四喻所顯四義既同等者顯示序中推勝之意夷途平路也。
[科07]【疏】又解但餘二藏明律相處皆名眾律故論云隨經律是也。
次釋雖兼二藏不取定慧論者未詳何文。
[科08]【疏】又解一部律宗雖明緣起辨相開遮法聚等文俱調身口各有正儀應同名律但為非結正宗不名為最戒本一段親起行基言約義周攝僧斯要故文所云戒經最也。
後釋中緣起等者即二部戒本初明國土犯人起過白佛即緣起也後有廣解即辨相開遮也戒本後有□十犍度等即法聚也俱下釋眾律但下釋戒經為最。
[科09]【疏】然末世鈍機雖聞法勝若非至聖所立恐生疑慢故重舉人釋成法勝是以文云如來立也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也過犯既興隨便制約故曰立也法教所詮為存止善曰禁戒也。
次句中初示意前列七佛故云重舉乘下牒釋如來之名文出成論真理平等體絕虗妄故云如實乘履此法出現利生故得斯號即真應二身也過下釋制戒止善即禁戒義。
[科10]【疏】但以三乘既攝必藉教成故約晦望折中之宜時便為說故曰也。
釋後句中初二句述意上句示眾同之制次句明制集之意故下貼釋晦望即黑白兩半促則廢業延則浮慢故曰折中。
問答中初約兩半釋又下約單就一半釋意謂雙牒乃是連累無窮之語。
[科13]【疏】上解勸信序下明第二大段序正流通約文為二始於和合僧集下至[A118]已說七滅諍竟戒經中來正明廣教行法二從若更有餘佛法下至有慚有愧當於中學來明略教行法。
[科01]【疏】就此二教諸門分別一解名門二定相門三所為門四前後門五相成門六時節門。
次釋二教。
初章略名中初標徵以下正釋初二句示教興之時創下明機緣[A119]已發故下明立教不下示名相不待犯者異廣教故不得懷疑者謂若即制廣容生疑謗知機制略不得生故。
[科04]【疏】言廣教者由略名含未曉前相雖造諸非不謂有犯故須廣張網目收攝罪聚鈍根之流聞便得解因廣說故名為廣教。
廣名中初標由下釋準前釋略亦應四節但闕初時廣在略後自可知故初明違略即廣教機生通禁三業未列過相故曰名含等故下明立教張網目者隨事別制也收罪聚者科約篇聚也因下結名。
[科05]【疏】又此廣名略分三位謂名報治也初篇品等以為名廣如初聚斷頭等二獄苦相對以為報廣如初罪生報九百二十一億六十千歲等三擯悔有別以為治廣如犯初罪覆故永棄有悔盡形略教所詮但舉其網未張此目不名為廣。
廣相中初總示初下別釋此之三位皆通六聚文中且據初篇示相篇聚名如後釋報中文列四重歲數即墮𦦨熱地獄僧殘二百三十億四十千歲墮大叫獄偷蘭五十七億六十千歲墮嘷叫獄波逸提十四億四十千歲墮眾合獄提舍尼三億六十千歲墮黑繩獄吉羅九百千歲墮等活獄餘如事鈔治廣中治含罰懺文舉初篇永棄即滅擯盡形即學悔七九治法通該六聚如鈔僧網中僧殘[A120]已下眾別悔法廣如懺篇略下對略結顯但此三種在乎略教蘊而未彰故皆名略。
[科06]【疏】問廣略二教通被時機佛初成道何不頓說。
問中略是頓說但問於廣意謂二教何不俱頓。
[科07]【疏】答聖人布教義不徒然藥病相投是其宗趣故初不說止是無機所以善見論云若滿未起輒先制者生誹謗故我等出家棄捨財色於世名利無所希求云何如來反以木叉繫縛我等豈謂善識世人心器又於佛說不生敬重令法疾滅故不先制待犯便制則知聖恩如醫破癰待熟方舉。
答中初敘教主知機時機多利奉略無違故云無機所下引證論有二意初明生謗即止惡意我等[A121]已下出其謗詞又下次明起敬住法即生善意如下舉喻於義易曉舉謂以針刺也。
定相明略中初科四略前二舉廣及釋呵欲文見婬戒勸修亦初戒緣云當於如來清淨法中於欲無欲等修捨即是止觀止謂捨惡對下三毒觀即修行對下三善後二引略順釋三指釋迦佛偈四即迦葉佛偈阿含解者彼云諸惡莫作淨戒具足清白之行(戒學)眾善奉行心意清淨(心淨定學)自淨其意除邪顛倒是諸佛教去愚惑想(除倒去愚即慧學)。
[科10]【疏】上明四略義通道俗約教被人第三略中教設在道取其行方理通於俗亦不可怪如初篇戒過體則通取其聲教兩分其位各有理也。
總判中初示四門俱通約下簡第三通局初明教局本被道眾取下次明行通由無罪聚同十業故方法也如下引例過通教局義無異故五八俗教篇聚道教故云兩分如前二判義無去取故云各有理也。
[科01]【疏】言廣教相亦有多種。
廣相三釋並約義門總判大律。
[科02]【疏】一止惡教如篇聚等二生善教如受說等。
別釋中初云篇聚即僧尼戒本並攝止門受說等者即諸犍度皆歸作門。
二中遮未起者通收止作以受說等雖是作善還須離過故滅[A123]已起者唯局作持訶人等者即訶責覆藏滅諍俱睒彌遮犍度也。
[科04]【疏】有人云如上所說非無其致然教所被止在根機今分廣律不出三品如受說等法為上人教德衣財食為中人教訶人滅諍為下人教據此為論則此篇聚大歸不在上二也。
三中初敘立如下列示受說等者等取安居自恣德衣即迦絺那犍度財食即衣藥皮革等犍度也據下準判上約三機但對犍度篇聚止惡義是下人故也。
[科05]【疏】三明兩教所為則有四別。
三明所為。
[科06]【疏】初根條異略教不待犯制根本法輪廣教略壞方有則枝條也二為人異略教利機無過可起廣教待犯犯必鈍根三對過異略教不因過制無問自說廣教必待犯後制通淨穢四請不請異廣必待請如補壞衣略不待請一往便說。
別釋有四初後約教中二在機初云根本者能生廣故法輪者摧業惑故三中廣通淨穢即顯略教純被淨也四中律明舍利弗請佛制廣故言待請補衣之喻即佛答詞。
[科07]【疏】四前後相反者有三義故廣教制雖在後今說必應初明。
四明前後三別。
[科08]【疏】一以時機須爾末代鈍根聞廣如睡故聖前演望有欽承若為說略則用全疎微被少機不可不用二隱顯故爾廣教相彰化用形勝故前略題三業義通須後三功強故爾略教既壞制廣還興從興攝護功成先說略教不爾無補廣之能旦順別機故須後說。
初約時機則明佛世唯可用略聞廣如睡者以廣況略也若下明略不稱機微下釋兼略所以次約教相隱謂言通顯即相別形謂相形故前句絕後約功能取其能補唯廣功強順別機者不兼鈍故上云少機末世稀故。
五中問意欲明戒本存略之意上敘略教不契時機下敘廣教[A124]已廢前略。
[科11]【疏】答元制略教雖為利機言略義通非不收鈍由鈍不解違略起非是教行俱缺也後遂制廣用充前略何以知然但略有包通之理廣無異略之能鈍士當機先作無犯廣名雖異還同略教之功是名教行俱補斯則兩教相成通無廢立約緣利鈍據實兼之。
答中初明違略制廣言略者唯一偈半故義通有二一者教通三業明行無不收故二者機通利鈍二根無不被故此明利根了知所造本於三業故能奉略鈍者不識能造隨緣壞行故須示相以為廣教充猶補也何下正顯相成初句徵但下釋上二句明補教略中具廣故曰包通廣即略相故不異略鈍下明補行違略無犯開廣續制全彼行故篇聚差別故言名異無非三業故云同略斯下結顯上二句明不可去留即彰戒本兩存之意下二句明所被通局上句明二機局對兩教下句示兩教各具二機。
[科12]【疏】六說二教時節者。
六明時節。
[科13]【疏】若依本部十誦增一十二年前略教所被後付弟子則通二教。
引示中善見二十年前說略今引三部皆十二年義鈔云隨根所見異故。
[科01]【疏】何以知然略教通含利鈍俱攝未張輕重又總機緣廣教不爾反前不說故善見云一切諸佛但說教授木叉不說威德木义豈非直陳三業通被群機若具篇彰便同廣戒故律文云此是如來最後說戒是良證也由佛自說不容非濫十誦五分云若為犯說頭破七分弟子不爾肉眼所見天眼舉罪違佛制故。
次所以中三初約二教對明上句推問略下正明初明說略意上二句通標下二句配釋廣下次明不說廣意既張輕重則非通含但被鈍機故非俱攝義鈔云若為五說利益不普是也故下次引示又二初引善見略教但指三業而直示故云教授廣教追事有怖故云威德豈下結顯後引本律說戒犍度云佛在瞻波國十五日說戒時佛在眾默不說戒初夜[A125]已過阿難請說佛言欲令如來於不淨眾中說戒者無此理也中夜後夜請答亦爾時大目連即以天眼觀犯戒者去佛不遠即以手牽出佛言聽作自言治自今[A126]已去汝等自作羯磨說戒此是如來最後說戒據此可驗佛不說廣明矣由下三正示所以此明如來因前重犯不說之意則知略教唯被淨機廣制通及淨穢五分云諸佛常法有五百金剛侍衛左右若問三反不以實答頭破七分天眼違制者即上目連因緣又婆論云不得用天眼知他惡法。
問中僧祗五年制婬自後隨制顯有不淨之機而十二年前佛猶說略即對犯說故曰義乖也。
[科03]【疏】答律中所列重犯故耳自此[A128]已前先作無罪猶同無事至於說戒儀軌前說略[A129]已及至廣制說不難知故增一云因重犯戒佛止不說命上座持律能通利者說之故毗婆尸佛一百年前說忍辱偈後付僧說乃至尸棄釋迦八十十二可以情求。
答中初釋相違律所列者指前證文以目連牽出犯者因盜金蓮花葉望檀尼是第二犯故云重也此前無罪以須提那等皆最初故則顯如來[A130]已前說略皆非犯者同無事者略教云為無事僧即清淨僧也至下詳究說廣初敘難定前引諸文但云十二年後付弟子說不明爾前說不說故若據如來定不說廣此疑弟子故須決之故下引示經明如來因犯不說始命弟子可驗爾前定不說廣以文非顯故曰可以情求七佛年次如前委引。
第二牒釋。
[科05]【疏】欲明律主將演正法惠益時心廣張持毀之相式表弘傳之致也即結前文矣。
結前文中時心即通目後世同聞之眾廣張持毀前四喻式即訓用。
問中初二句示佛說唯須淨次二句明弟子通淨穢目覩謂肉眼也如下正難以序文始末無非簡淨欲彰序意故此問之答中初敘教意教被兩機故云通洽洽猶徧也有下明序意初正示上二句明簡穢次二句明取淨故下引證初正引明下顯意持者於道有進犯者聞之不行意令說聽成益故云不欲徒然則知序文深符佛意矣。
生後文中總分如上者即前[A137]已判廣略二教。
[科09]【疏】就初段廣大分為三始於和合至序後如是持來明將演篇聚用曉時機機通染淨義須和問此則與後正說為興教之由名為廣教之端序序中略明犯者必悔無犯同聞所以第二從諸大德是四棄法下至[A138]已說七滅諍法如是持來八篇行相通明止作準此承修定慧因克是則名廣教正宗既識相護持理非獨善將流聖化廣被未聞所以第三諸大德我[A139]已說戒經序四棄下明廣教流通分也。
廣教三分中始下敘序分和即白法問即撿淨序下明正宗初躡前生起二人俱淨是合聞故所下正敘止作二行該乎八篇故曰通明既下敘流通分初躡前生後所下正敘。
[科01]【疏】就初廣序又分為三從初至白如是[A140]已來明集僧簡眾同遵行法表形心無二與下所說作發起之由義也眾雖和合必有犯非不應淨法何成說聽之則是以第二從諸大德我今欲說木叉下明誡勅時眾思省淨穢語默表情虗實檢行如斯自審則是聞廣教之當機也說戒法重事通迷悟故須三覆用表殷勤知過必改乃堪此眾是以第三諸大德我[A141]已說戒經序下正述三覆撿問有無勸持之相也。
廣序總分中從下敘初段集僧簡眾總括前緣同遵法者別對作白表形心者通示緣法之意形心即收三業眾下科次段則謂儀則明誡下四句括略一序文義始終對之可見說戒下即第三段住持功強攝僧義勝故云法重由法重故不容妄聽故加三問覆謂反覆正述下二句對三問勸持一句對總結。
[科02]【疏】就初別序文分為二初有七句能成眾法之緣也二大德僧聽下所成說廣之業也。
釋中初科分文中業即羯磨白法纔成所為即辨望上眾緣故曰所成若望說戒即屬能辨。
[科03]【疏】就初緣中統明羯磨作業僧寶成務而事有因集不可妄施必具十緣方辨前業。
緣成中標文上二句明羯磨功用言統明者總一百八十餘件眾別皆然而事下明作法具緣因集謂假緣成也。
[科04]【疏】何等為十一稱量前事二託界成法三集僧方軌四以法成僧五和別相形六簡眾淨穢七心欲表和八陳戒本事九提問所宗十舉宗成答。
別列中大約為言一八及十緣通事別餘之七種緣相俱通今文第八隨事顯緣故云陳戒即行籌告令也四中以法成者謂自然作法各攝分齊即羯磨云約界明集是也。
[科05]【疏】斯之十緣即十門義各有量據不可卒施具如所撰刪補羯磨及彼疏中具辨臨機引用廣略隨宜也其中問答釋疑一同彼說若欲寫取此復何難以紙墨易繁時功難駐不獲[A142]已者時復疏之此既大義業相因由理須遙指何得復略然有不見彼文者此乃往緣以業自責余老矣桑榆轉迫不暇重述也。
結略中二初指廣隨機羯磨有二卷十緣見上卷之首疏本四卷今為八卷若欲下二顯略有二一慮文繁不逗機故二恐費時妨自行故不下示下有所明此下顯上須對指然下傷後世不遇羯磨疏者彼文委辨緣成廣明非相作業成敗被事如非示眾別之行儀顯僧宗之綱要維持修奉不學焉知故不見者則投心無所舉事成非教既不通行何所託況疾滅三寶無利羣生實由往世業緣致使難遭正法然今鏤板教府盛傳我輩獲聞實唯宿慶然常情淺狹貴少賤多雖復聽尋尠能注意寄言後學勿事悠悠余下重示略意日之西垂影在樹端謂之桑榆迫即訓近言居世不久以重修時七十許矣。
[科06]【疏】就前緣成即文為七有為六者但意言也。
牒釋標中有為六者即以前二合為一緣如下指斥。
【律】和合。
[科07]【疏】言和合者將欲廣說情事相違義須先和方應後集故言和也。
和合中初科情事情即僧心事即說戒事涉是非情容異見故有相違。
【註】時有與同師知識別部說戒法當尊重承事恭敬布薩一處住和合說戒違者與罪佛言有三種和合一應來者來二應與欲者與欲三現前得訶者不訶反此別眾也。
[科08]【疏】注中引與師友別說戒者為表教法所被元在機緣緣有和別即界無二遠表無我之理近成兼濟之能故須尊重承事用開相利之道也。
釋注中初文前釋緣起教法即和合之制在機緣者顯教不孤起緣和別者同師是和別部即別即下釋制意未證真理即事表之故云遠也兼濟謂自他二利能謂功德。
[科01]【疏】有三種和下開其相也初和身集也二心三口也反成別眾者以僧之為義同具六和三業片乖不名僧務廣如彼說也。
次和別中初釋三和上但通制此分三相故云開也反下釋三別謂應來者不來是身別應與欲者不與欲來是心別現前得訶者訶是口別具六和者且通舉之此中但取相和故下別指三業餘三體和屬下僧集下指如彼即羯磨疏。
【律】僧集會。
[科02]【疏】二僧集會者廣說和白非僧不行前雖送和未顯成僧之法必須戒見利三名表圓成之相故言僧集會也。
僧集中初敘廣說須僧前下簡前相濫三業外相猶非僧體故云未顯等必下正釋今文內外兩和體相俱備故云圓成相也。
[科03]【疏】有人合之兩成一句今言僧會是和合也如律功德衣中僧集和合則前後不同據理通得分為二分顯義易見也。
指異中初出異見今下顯今釋是和合者謂舉三體成前三相故如下舉例彼此二處前後列異可驗非合據下縱奪顯意分即段也。
釋注約界集中初科人通勤惰者勤者至期奔集惰者不往須求。
[科05]【疏】問元結界法為欲簡人通界無別自得說戒何須外集若須集者用結何為答結界之意為行僧法法有通別故制開遮羯磨多為別興不集無過說戒通收淨穢有背結罪欲使淨者行教染者順方則機教兩舉定慧斯剋化流不絕成護法也。
問中初敘結法本意通下難上外集顯界無用答中初示結界所為法下釋通所以初二句總標通如說恣內外俱集是遮別即受懺等法不制外集是開羯磨下別釋初釋別開說下次釋通遮欲下顯通集之意淨染是機教方皆教故云兩舉。
次科住持相者萬二千載之所賴故今時僧舍雖多行者無幾欲令法住是可得乎。
【註】乃至一人心念清淨。
[科07]【疏】舉獨住者少例多也獨則心念三說對則彼此表淨成僧廣張白相違此非法乖和別眾。
三中初句牒示獨下次列三法違下對釋注中非法別眾非法言通別眾語局或人不應淨或法有差訛或供具不備並名非法別眾一種該上三位乘和之言須通三別。
【註】若有非法別眾說戒者如法治之。
[科08]【疏】言如法治者不過人法也人則同住上座法則對首吉羅。
四中人謂能犯法即所犯。
[科09]【疏】問惡作惡說同號吉羅止不說者犯何等邪。
問有二意一以注中但結非別止而不說未顯罪相又吉羅梵號既翻作說今止不說非一一所收。
[科10]【疏】答犯惡說也說本口言今默不說應非惡說但以吉羅為罪望人作者為言身口俱止同犯吉羅可以作說為名二止俱非罪攝今以止口不說非無動慮慮動業成還同惡說義無妨也。
答中初句定罪說下釋成初徵其非理但下明比擬可結可以等者謂不可以名為妨也今下顯示名義慮即是思雖不至口思動似說故曰還同亦猶默妄判收口業也。
[科01]【疏】如諸制戒相是止善房衣財食作法而生近表作持遠防作犯犯既不起便是止善可以類也。
舉例中初示止持通一切戒房下別舉作持例成上義作是搆造既成止善口止無言得成惡說相翻取例故云可類房即二房衣如離長財即畜寶食如足別等凡此諸戒並具雙持。
遣未具中初科攝前文意僧下正明簡眾但明未具者點文之局止收三眾尼雖[A145]已具義須同遣。
[科03]【疏】所以遣者以說戒眾法彼學未周體不同流故須遣去。
次科初徵以下釋學未周者即沙彌有願不同流者即尼眾報別式叉沙彌尼具兼二句。
[科04]【疏】行事之家務須周給既聽序偈如法召下上座約勅無逸為先廣如所撰刪補事鈔。
三中言周給者事須有序不可闕故言召下者準知尼等得同聽序約勅之詞指事鈔者彼云此眾僧布薩汝未受具不預聞之各隨本業誦習謹慎莫放逸。
【註】時有比丘令餘人遮說戒事。
[科05]【疏】注中引遮說戒事者表淨法穢人不樂聞也佛世尚爾況末代乎止得勤勤自勵一死知生何道也。
釋注初中注云令餘人者即三眾及白衣遮謂不令眾僧作說戒事初釋遮意佛下嗟時止下誡眾一死之語請為思之經云從人身中得人身者如爪上塵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且現身微病欲聽無由況當死去前途未委縱使即還人道猶經二十餘年脫於餘趣受生何啻百千萬劫既沉戒障永背真乘其有卒世不聞無非重障其或始終無闕須慶宿因宜自深思更增勇勵。
次安置中六眾道四俗二[A147]僭謂濫上十誦白衣前說戒除為瓶沙王令心清淨。
[科07]【疏】問聞非可行故不合聽目對僧集如何不許答計理應爾下眾無知多生慢習制令耳目不矚則重法尊人生其欽仰也。
問中難前著不見處答文初句縱前所問目對不聞義亦無過故云應爾下下正釋制意慢業本有轉令增長故云慢習。
【註】非人來者聽之。
[科08]【疏】所以注中除人開鬼者以非人具通隱顯徹見自生深信不勞事約也人則反之。
三中非人具通者得通有二一者修得如諸聖人具六通者二業報得鬼神外道亦具五通但無漏盡耳徹見即天眼通明見善惡眾僧行淨必無輕易。
【註】又不應在尼前作也。
[科09]【疏】尼同僧法應預同聞莫非下類慢習須爾。
四中上二句明體無高下下二句顯位有階差。
四明說欲釋文中初躡前起後異結即各結別部令僧破故或下明開意諸緣如下注釋自下釋欲法初制欲淨各傳欲應羯磨淨應說戒後廢前教例須合傳故從此釋。
【註】時說戒日有病比丘若看病者及三寶事不來聽戒佛言應與欲及清淨隨其廣略若不現身相不口說者不成若病重者舁至僧中恐病增動若出界作以無方便可得別眾羯磨說戒故也。
[科11]【疏】注中引病等者成欲緣也言廣略者緣奢促也重者舁來以法濟也恐增出界以事攝也欲明眾別兩行互相資成不可逼也言無方便別眾者以大聖布教意在清心心濁之元我倒為本故無同界別我乖宗但使一和通成僧法則我倒漸亡定慧之力功由於戒故以事約之可不然也。
注中初釋欲緣注列五種鈔中更加作衣緣竝名如法言下釋欲法奢促者奢謂緣緩故須廣說對首陳詞促即緣急乃聽四略一云我說欲二我與欲三為我說欲四現相準鈔約健病以分四略唯病廣通健病重下釋重病云事攝者且令身安不聞法故欲下總釋開意眾法多方使私緣各遂別人情順得眾行功成故云相資也不可逼者謂須開也言無下釋制意初敘教意故下明立制故無同界者無猶不得也所別望能別故云別我反增我倒故曰乖宗此明制意之急以顯注中無方便義則下顯益事約者即別眾之制。
五尼請法初科敘意中初總結前緣徒亦是眾今下正示今意非法不弘者謂必假說戒緣也。
[科02]【疏】文云尼眾遣何人來者此問尼也或云尼遣何人傳信從僧乞教授者即謂所告比丘也以言中不了故光師製戒序云誰遣尼來請邪此謂比丘受信者得意忘言任通無在但知行德兼備不可妄傳故須待請方往教授也。
次科文列三出初云此問尼者點何人字指使尼也次釋何人是所告者即尼遣僧事儀不便後約受信釋上誰字即僧遣尼語意無失謂受囑者令尼來問可否即為遣也刪定戒中亦同此示得下遣執但下示意行德即所請人須具十德如鈔具引。
【註】佛言若有者即應起白言比丘尼僧和合禮比丘僧足廣如刪補羯磨中若無來者答云無尼請教誡也。
[科03]【疏】注中明廣具如羯磨必無來者如文可知。
注釋指廣者事鈔亦同大有四科一受囑出眾三說告僧二展轉次第揀德求請三還白上座四上座誡勅委亦如彼。
【律】今僧和合何所作為。
[科04]【疏】六明問發者以眾集約相不舉無由可知故審事源通問其集。
六問緣中初示問意約相即三業和同然未彰集意故云不舉等故下釋問詞言非別指故云通問。
【律】(彼應答言)說戒羯磨。
[科05]【疏】七答成法者文分為二同住相進非法不弘故答所為以表集意云說戒也非作此白無顯僧心心樂所表非言不顯故曰羯磨。
七答法中初科分句別釋初釋說戒相進是同住之本非法下示相進之方非作下次釋羯磨上二句明立意下二句示法用樂字去呼謂同忍也。
[科06]【疏】有云或答布薩說戒者布薩西音說戒東語乃知布薩名含不妨淨住義攝二名體一不可重言欲顯羯磨名通說戒事別故陳此二則表眾義盡。
指異中初標異即古戒本布薩下示二名東西二音非正翻度乃知等者出不標梵言之意含謂通含不專一相故鈔中或翻長養或云斷增長等懺罪八戒皆號布薩三千威儀翻為淨住淨身口意住於戒故雖具多翻不出此義故云攝也二名下指前非欲下明今意表眾者即律文中二種攝僧統收眾行故云盡也。
【註】佛言若說戒日不得在房。
[科07]【疏】注中引律不得在房者表人能弘法也。
【註】比座相檢來不來者。
[科08]【疏】比座相檢者是無乖別也。
【註】應先白[A150]已然後說戒。
[科09]【疏】先白後說者教法難聞先令使知不容自怠也今行事者上座於說戒日令維那唱告知僧說戒及至戒本復重舉之據事似繁約義無爽前是眾法直告後是僧義同遵也。
釋注白告中初示白意今下明白法初明告眾應云大德僧聽今某月某日眾僧和合某時就某處說戒及下明單白據下出重意爽失也直告者簡下羯磨問和忍故。
【註】若癡比丘言先不誦或有忘者不成說戒當依能誦戒者比丘五夏當誦使利若詣比近當誦戒序乃至餘法。
[科01]【疏】又云依能誦戒者以行不頓成必待教學不誦恐忘將何依據故制五夏或盡形也。
制誦中以道假行成行由教立若非教本行成虗喪將何依據斯言有旨焉得為僧棄而不顧若論讀經求利則專憶忘勞至於誦戒修身而生平未矚輪迴長劫非此而何律中愚癡比丘五夏不誦戒羯磨盡形不得離依止。
【註】還至本處次第說之不應重誦。
[科02]【疏】又云不應重誦者正法軌模理有常準重誦倒說則聽者浮昧故不許也。
五中初敘正儀重下顯制意倒說即是重誦。
【註】若不得者但說法誦經從座而起不者如法治也。
[科03]【疏】又云若不解說戒但誦經法者以三學資人戒為教本故前制之必無能誦方說經法。
六中上明本制必下示緣開。
[科04]【疏】問既誦不得白讀何傷答凡欲化物必俟說聽之功安有讀文而能附事故世之論士無見執文佛之揚化登機即演說戒同然事符聖制故唯制誦不可讀也自有讀文而起諸行不是常法故不說也。
問中白謂公白答中初明乖理俟即待也故下舉事以質自古高僧多尚持論隨言對答執卷非能登猶對也自下遮疑但人根各異緣發不常見聞觸知通皆入道但此方耳利偏尚音聞誦持訓誡尤多行益聖教苦制終不徒然自餘別途不可為例事鈔舉此比擬羯磨故知二法白告義同問前云羯磨須假十緣今戒本文[A151]但列七者答四不須問此七必問又復七中六種通諸法教尼局說戒十所不攝則為十一矣。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一上之二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一下之一
[科05]【疏】次明單白知眾法者。
二所成法。
[科06]【疏】何以須者僧通凡聖情見難諧我雖欲說未知許不又說戒廣略則有五階聖制乃通凡心須顯故須和默即應緣同。
初敘意中初徵問僧下釋有二義初約僧情不同諧和也又下二約說戒差別五階者律有三五十五種初說至序餘者應言僧常聞二誦至四事三誦至十三四至二不定五廣說(初五句也)復有五事一說序至四事[A152]已略二至十三[A153]已略三至二不定四至三十五廣說(二五句也)復有五事一說序至十三二至二不定三至三十四至九十五廣說(三五句也)今且據一段故云五階或可五合作三聖制通者[A154]但使有緣並開諸略凡心須顯者隨緣緩急令眾同知故須等者情和緣合法事可行也。
[科07]【疏】就制此白如彼具詳恐不委見故略分判就文為三初敘告事情二忍同可不三舉事成結也。
釋文中初指如彼者即羯磨疏白法五句總分三別初敘告者即初二句次忍同者即三四二句後結成者即後一句。
釋初句初中表述即次句緣本異緣謂他想首提美稱目彼同聞故云命章大猶徧也。
[科10]【疏】有人言斯則贊美誡勅之辭也大者莫先為義明九十六道有師資之僧佛道之僧運廣莫過故云大也。
釋大字中初科上二句通示大下別釋九十六者外道六師各有十五弟子執見各異故僧者眾義彼亦稱之上求下化故云運廣。
[科01]【疏】又云出家四果乃是真僧無學最高故云大也雖僧未階必得無障以出家者必為解脫因中談果亦云大也。
次釋中內外兩凡皆假名僧見道[A155]已去號真實僧無學真僧中之極獨得大名雖下遮疑可知。
[科02]【疏】又云三寶為言僧田最勝義通餘二如愛道施緣能生大福故云大也。
三中若論功行佛法無倫今約兼通故推僧勝如下引證賢愚經云姨母用金色㲲上佛佛云可施與僧我在僧中佛同應供僧為解脫人能弘道法在其中故云通二。
[科03]【疏】有人言諸義不無今所論僧為簡小學但取無願故云大也。
四中對沙彌有願此義頗親。
[科04]【疏】所言德者有所得也以得善居身故名有德出家捨著福度含生戒善自修滅諸過業修習定慧斷結成道備此美稱乃稱有德之人也。
次釋德中初通釋字義出下二別列德相備下三總結德相中六意釋之初句猒離行次句慈愍行戒下修功德行二初句及下三學等即自利行福度一句利他行三從初至定慧即修因斷結一句是剋果四捨著滅過及斷結是斷惡度生與定慧即修善五即上斷惡攝律儀也三學者攝善法也福度饒益有情也六福度即誓度眾生斷惡即誓斷煩惱戒定慧誓學法門成道即誓成佛道文中六句出家法行無不攝盡以人通凡聖行兼大小故以因果三聚四弘釋之無妨。
[科05]【疏】所言僧者唐言和合眾和有二種謂人法也言人和者雖復殊方異質品族不同若至同聚則𮌎襟莫二事順心同如水乳合故也言法和者戒見行命說戒布薩有必齊遵無宜乖逆故也。
釋僧中初翻名和合是用眾即是體羯磨疏中唯眾單翻今此存古但知體用有殊不妨以義助顯和下釋義人和中先約俗論依正姓氏三種皆異若下出和相初二句通示次句指事別釋事謂羯磨所被後句喻顯法和中戒見等是別法說戒即眾法義收羯磨行即威儀合是儀字布薩合作羯磨疑是傳誤。
六和中還收人法或約內外體相德用分之斯法即此單白也。
釋聽中初通示陳下敘說戒意若下明須聽意累謂累縛。
【律】今僧十五日布薩說戒。
[科08]【疏】二今僧十五日布薩說戒者雙牒緣本兩告眾也標日是其時緣說戒是其宗本上令攝耳止為此也。
第二句準刪定戒改布薩為眾僧則無重言之過。
【律】若僧時到僧忍聽。
[科09]【疏】三若僧時到僧忍聽者謂心和事順理必承修也若者為語不定之辭言由漸也僧時到者到即至也一者人到清淨大沙門入也二者時到十五日布薩時至也僧忍聽者責忍同也今欲說戒聽許以不同則默然不同者便說也。
第三句初通示若下牒解據業疏云法事契會謂時到也彼取合宜之時則通一切羯磨此約作法之時唯局說恣二法以時有限定故得此釋責問也。
[科10]【疏】此聽心用和忍之聽異上初句耳識所得也不解此二聽聽同聲者則言表不通不成羯磨前聽即在去聲他徑反後聽即是平聲他丁反恐不解此違損事多自說戒時罪福猶可脫臨受戒惱害尤深故須極誡也。
揀濫中初分義異不解下示音別恐下顯意。
【律】布薩說戒。
[科11]【疏】四布薩說戒者單牒宗本勸速忍同也布薩多翻此應清淨餘如事鈔所引也。
釋第四句指鈔即說戒篇如前略引。
[科01]【疏】戒本不同或云眾僧說戒者或云和合說戒者任情兩得理通無妨也。
點異者今本依律出之至刪定戒中則前云眾僧後牒和合。
結示中指在三部歷學方知此據一白略示而[A158]已。
【註】佛言當隨王者若十四日若十五日應作數法。
[科04]【疏】注中日月隨王法者謂隨俗也。
釋注中隨俗以年月日時閏餘大小皆出俗中律曆故。
【註】若黑若白各有十五隨月稱之。
[科05]【疏】言黑白者以道俗位殊時數亦改故也俗則年有四時道則歲唯三位略於秋分也故三時之始冬分在初表無常也令有慧者觀時入道不容非逸也故冬四月以八月十六日為初春四月以十二月十六日為初夏四月者以四月十六日為初也。
明黑白中初科前明異俗故下推教意俗以春為始取其發生道以冬為初則取凋落出家厭世非求榮故故冬下列時位。
[科06]【疏】且舉一方不可偏執如今印度諸國以五月十六為前夏覩貨羅國以春初為夏首此則隨方土之所宜任機緣之取捨也。
次餘國中五月十六為前夏則九月十六為冬初正月十六為春首即善見中六月十六為後安居是也覩貨羅者西域記云此國地南北千餘里東西三千餘里東阨葱嶺西接波斯南至雪山北據鐵門其國冬末春初霖雨相繼加以風土率多瘟疾而諸僧徒以十二月十六日入安居三月十五日自恣等業疏云余參傳譯親問來人是也此下會通。
[科07]【疏】半黑白者隨月晦望也閒以淨法隨位說之律文日日說戒妨廢道業故限晦望折中之宜也。
釋兩半中初牒釋閒下明說意律下示制緣。
先後中初正示文中不顯所表亦以白虧黑生表無常敗壞使觀厭也又下示得名所以。
次釋誡勅初分示中律具解者即注所引也生起八段次第相由在文可見。
[科11]【疏】從初至說木叉[A161]已來標舉說宗歎功勸信有生善滅惡之義。
[科12]【疏】但斯正戒乃是眾同所聞理宜崇遵必無乖別是以第二令集一處顯形心無異。
[科13]【疏】形心既和事須詳審聽若異聞則乖說意是以第三諦聽善思正明警勅有開解之用。
[科14]【疏】凡欲聞戒為被行淨之人必有違犯便乖說聽之法是以第四若自知有犯[A162]已下正勸時眾省[A163]己之違見過尋悔應法成行。
[科15]【疏】染者既誡無過當機自表[A164]已淨世號伐德但止默然聞成義顯即名答對應上問意是以第五不犯者下省[A165]己之順默表[A166]已淨。
[科16]【疏】上五通告止在別緣三根外彰眾網須正必有他舉理須對實是以第六若有他問下誡勸時座犯持之士深懷二答。
六中云別緣者即自行二答者下釋云有犯露答無犯默答。
[科01]【疏】若內實犯而外表淨令僧妄解罪障尤深是以第七如是比丘下明隱覆之瑕不實之損行穢自纏特由抱過勸發露也。
[科02]【疏】若順教修理有深益是以第八若彼比丘下知犯識懺還淨上起三學增明克成道業不虗之益也。
八中上起即懺悔名出了論謂翻前犯時居下故名為上戒法續生稱之為起克能也。
[科03]【疏】生起此文非教本意講說之家務傳言相西梵諸師凡欲敷演但依文義廣說所由至於科約蓋闕如也縱有分判大通無局如龍樹解大品以為二道天親釋涅槃以為七分須知意也不可浪事悠悠費於紙墨大破正功無任法利顧諸學者可不思哉今欲消文就義分之更有科約終非大濟故削略也。
結略中三初示意教本資行非圖多說今此敘致但利講解故非本也西梵下二舉中梵例顯初敘本無如今藏中大小乘論止是長途散釋而[A167]已縱下遮妨其間亦有科判之者故須此示大通者謂以義總分無局者非隨文細碎龍樹下即智度論釋大品般若彼分二道判盡一經一聲聞道二菩提薩埵道天親造涅槃論分經為七一不思議通反示分二成就種性遣執分三正法實義分四方便修成分五離諸放逸入證分六慈光善巧住持分七顯相分(用論配經方知終始此且略知七名而[A168]已)據彼西梵敷演之式則知科判本非急要故云須知意也不可下三顯略浪橫也費損也破正功者妨自行也無法利者無益他也。
[科04]【疏】初云諸大德下舉宗標示也。
釋初段中初云舉宗即木叉標示謂告眾。
釋諸大德中初文不異前通者指上單白[A170]已釋故。
[科06]【疏】問廣說戒法其必在僧如何今告乃言別也答戒法通收何隔僧別望法是僧望機是別法被在人故須問別不足怪也。
問中如羯磨告眾則云大德僧聽單對一人則云大德心念今此對僧反彰別號故須問釋答文初二句通示戒法以制總十方法分三位故曰通收望下正答來問望法是僧者單白廣說故望機別者檢問自行故私釋若準羯磨初令同聽乃是告僧後責同忍云諸長老亦是問別今此說戒前陳單白[A171]已是告僧後文勅聽例皆召別據斯比擬義無異也。
[科07]【疏】文云我今說木叉者正標宗也木叉果德之名戒剋在因今言果者因中說也。
次釋木叉初中上文標判木叉下考名會釋剋定也。
[科08]【疏】光師戒本云我今說戒者以名顯時心略隱果號而今所引乃是律文不可全蔽故須出也。
次科先示古意彼謂果號乍聞難曉以文舉梵言義非現行故云以名等而下指非恐乖聖旨不可改作則古今兩別是非可見蔽覆也。
【註】佛言新受者未聞戒不知何學聽集一處和合說之。
[科09]【疏】注中引新受戒者不知學方佛大慈念故制斯教同集一處和合說之望欲近約身口遠傾我倒同出三有齊斷四住是佛意也今時行者但受福田之資多無解脫之念乖佛意也但自躓頓神識耳。
釋注中初科前明制說意身口是業近約在因我倒是惑遠傾從果今下嗟時眾受福田資者虗霑信施也無解脫念者行染塵俗也躓猪史反困也。
【註】波羅提木叉者戒也。
[科10]【疏】注中佛自解云木义者戒也。
解名中初文佛自解者顯示律文出自金口也。
[科11]【疏】有人言斯非佛解乃法正之言今解不爾五部十八乃是人分至於律教無非佛旨何得無學妄敢錯辭縱有披解自為卷帙可以尋也所以斯戒必有隱相唯佛自通下重有疑如法聚條部有問為解豈非戒為眾善之宗非佛餘聖故不達也。
次科初出古判今下正斥初立理顯非謂部類雖分教旨不易即前序云賢聖緘默但知祗奉是也錯音醋置也自為卷者如多伽見母諸戒論等若許擅加何須別解於義自顯故曰可尋所下彰佛獨說上文證定豈下示意私釋大千界內佛為法王律是佛敕唯聖制立自餘下位但可依承良以如來行果極圓窮盡眾生重輕業性等覺[A172]已下猶非所堪況餘小聖輙敢擬議有如國家賞罰號令必從王出臣下僭越庶人失信亡敗無日佛法亦爾若容他說群生不奉法不久住故也。
[科01]【疏】今又釋云戒非木叉木叉乃是絕縛之果戒是正順解脫之本隱因彰果故如上釋。
牒釋中前釋文[A173]已解故云又釋義意無異故指同上。
【註】自攝持威儀住處。
[科02]【疏】注云自攝持威儀住處者此歎木义能滅惡也。
滅惡中總釋可解。
[科03]【疏】由斯戒法能持七支有過皆塞名自攝也身口既攝光淨如珠順本所受故名持也行善所及各有憲章名威儀也威謂容儀可觀儀謂軌度格物並由內懷正法故使器宇超倫也。
別釋初科有三初釋自攝即含法體塞猶止也次釋持字即戒行三釋威儀即戒相憲章指律教行與教合美德顯故格正也器宇即目形儀倫猶羣也。
[科04]【疏】言住處者正行由教而成教是行之所依故名住處如經戒為功德住處也。
次科教行對論若約相成則教能行所若論相依則行能教所此釋住處正取於教上舉能成顯下所依。
【註】行根面首。
[科05]【疏】注中行根面首此歎木叉生善相也由戒能生成萬行喻若於根如經云若無戒者諸善不生即其證也又如論云戒為眾善之根生善中勝無過斯法喻同面首也。
生善中二喻根喻出生面首喻尊勝初總判由下別釋初據遺教但合根喻又下次引多論雙合二喻根義同上首居五體之尊戒為萬善中勝故也。
【註】集眾善法三昧成就。
[科06]【疏】注中集眾善法者能會正慧也三昧成就者能明正定也此之兩行並藉戒因成上根義如經云依因此戒得生定慧也。
三中初別釋二學集善配慧者歷諸道品無非觀慧三昧者亦言三摩提此云等持亦云正定此下總顯戒功釋上能會能明之語[A174]已上三引經文並是遺教。
[科07]【疏】上來歎木叉惡滅善生深有殊功次歎木叉發引群心能成法軌。
四中初科上是歎行即結前也次下歎教即生後也以教相條別持犯揩定能使行人舉動有儀故云能成等。
【註】當結當說當發起演布開現反覆分別故也。
[科08]【疏】言當結者若於法有違覆過顯淨當如法治治在說後故言當也交今未唱望後許陳言當說也八段序分與正宗為興致之由言發起也。
三分解中初釋當結即默妄罪當猶將也次釋當說即下序文召令懺露交猶對也三釋當發起八段即序八章問此釋初段正說發起云何都以八段為當答初略標宗望後多分猶未陳說故通指之。
[科09]【疏】上有三當總是緣漸八篇正戒輕重條然顯示故云演布開現也。
正宗中上二句躡前緣漸即發起義八下正釋現即示也。
[科10]【疏】廣教流通篇別重舉恐有理墜罔冐將來故云反覆分別也。
流通中初二句指文篇別重舉謂牒前[A175]已說即是反覆也恐下示意誦有遺漏則是沉墜誤於後傳故言罔冐。
[科11]【疏】有人云八篇正宗各有三致何得通收廣教如初篇中諸大德四棄即當發起中開四相列坐齊聞即布現後結三問重條前章即反覆分別並是聖言引用何得不依。
他解中初立義指斥如下舉初篇別配此則唯就正宗明之然前列三當此師但舉發起一義餘二文略義必通含並下二句似是他師結責之詞又如疏家取用之語上文配釋全據本經故云並是聖言也。
【律】諸比丘共集在一處。
[科01]【疏】二諸比丘集者表法無乖明人不別也。
第二段釋文中法即指戒謂法非偏被人無獨說即明同界須集之意。
【註】佛言同羯磨者集在一處乃至應訶者不訶是名如法。
[科02]【疏】注云同羯磨者來名身集也形礙法通須陳欲法名心集也身雖赴座容有訶止默忍法圓名口集也以斯三業共成一僧故云集一處也。
釋注初科注文乃至字略其心集疏中備約三業解之形礙身有緣故法通可傳欲故法圓羯磨成辨故一僧僧即眾故。
[科03]【疏】又解云同羯磨者明說正戒行淨者同自餘過犯不足數者不同羯磨不須集也言應與欲者謂此行教不可自輕大急要緣事不獲[A176]已方開與欲自餘輕小則不須也且如病緣重者輿來少者僧就可以知也言應訶者謂四羯磨諸雜治人行法在身無容秉法身雖足數口不陳非故也若斯陶練方得實人可不然也。
佗解中三節並約揀眾一簡足數過犯謂三舉二滅人更兼尼等四眾瘂聾睡狂等人二簡欲緣大急即三寶疾病等三簡合訶四羯磨一訶責二擯出三依止四遮不至白衣家此四律名得滿不得訶諸雜治者即收行覆藏等人竝由奪其智能不得訶法必非此等方名應訶若下總結陶練即是揀擇實人謂合教者。
【註】若眾大聲小敷妙高座立上而說。
[科04]【疏】言敷妙座者重正法也開立說者惠及人也意在說聽有功道根無失豈可無聞徒勞彼此何所益也。
次科初釋制意次釋開意言立說者律因眾大聲小不得盡聞佛開立說猶故不聞聽作轉輪高座立上說之道根即戒體。
【註】八難餘緣隨時略說。
[科05]【疏】言八難者謂王賊水火重病惡蟲等是也言餘緣者寒熱雨濕人多坐迮等是也廣文如鈔。
略說中初文八難文略人與非人餘緣略眾中多病布薩多夜[A177]已久或鬪諍事論毗曇毗尼說法夜久等義加寒熱不出律文。
[科06]【疏】隨時略說者聖教被機時來不一眾首智人商略事務戒有十段略說有九斟酌用捨故曰隨時也。
次科時謂時緣如上多種故言不一十段戒文初段必廣故但略九然作白[A178]已卒難排門不可說序但云各正身口意則十皆可略但白在序中義同廣誦故云九耳。
【註】若客舊外集數有少多說過此序告淨便聽。
[科07]【疏】言客舊外集者法攝人也如有違背不無其罪則人從法也初來聞序不勞告淨以聞三問也八篇中來必須告淨以不聞序。
四中初釋制集法攝人者望制眾也人從法者望制別也初下釋告淨八篇中者纔過三問即須告淨。
【註】餘廣如律。
[科08]【疏】斯事眾矣不可即言故指律也。
五中言事眾者謂淨者陳淨犯者發露一人自告多人別牒總告客少不勞重說等多更說事儀詞句並見事鈔說戒篇即猶卒也。
【律】汝等諦聽善思念之。
[科09]【疏】三汝等諦聽下誡妄緣也凡心難繫喻同野鹿聖人體之如鎖猿猴也攝耳尋聲名為諦聽以三藏教網用慮業非名善思也。
釋第三文中初述意野鹿喻馳散即遺教云亦如惡馬不以轡制狂象無鉤猿猴得樹等皆喻識心剎那生滅鎖即對治門也攝下釋文今時坐聽心多別慮或復睡眠請細讀此文用䇿蒙昧。
【註】佛言端意專心而聽法也。
[科10]【疏】注中正心思擇名端意也一心無倒名專聽也。
釋注中上簡邪思下簡亂想。
【律】若自知有犯者即應自懺悔。
[科11]【疏】四自知有犯者以說戒本意唯在除犯聞而即行便同上起故文云即應懺悔者是也。
第四釋文中初科敘說本意以彰須懺纔聞序告不容延久故云即行上起即懺悔從喻為名故云同也。
[科01]【疏】悔是此土之言懺是西方略語如梵本音懺摩也懺字非倉雅所陳近俗相傳故耳。
次科倉雅皆俗中字書名如三倉爾雅等。
[科02]【疏】懺悔義應此處道之可妙同於事鈔也。
指略同鈔即懺六聚篇。
【註】佛言謂所犯事未懺悔也有二種智人有罪能見見罪能如法懺悔若欲悔者當詣清淨比丘說犯名字如法除[A179]已方得聞戒乃至於罪有疑亦如是說若僧並犯無人可懺不問識疑白懺後說。
[科03]【疏】注中犯事未悔者釋成有罪相也但以無始無明想倒為本動念緣境何得蕭然唯有智人能見能懺自餘惑重何由開悟故律文云無學果人不故犯戒三果同凡未免緣縛可不思哉。
釋注中初科前牒示[A180]但下推釋初敘犯多上二句示惑下二句明業蕭然謂清靜無繫之貌唯下明懺少故下引聖誡凡初二兩果故心犯性(須斯二尼怨逼受樂)三果故心犯遮四果悞心犯遮。
[科04]【疏】注列智人以成行悔之法詣清淨者用顯託境明心說犯名字識相不虗也如法除者明依教起悔非泛濫也。
次悔法中初通示詣下牒釋託境即所對人明心者決所犯罪。
[科05]【疏】識疑同犯開白懺者罪據覆藏對眾陳情白告悔斷同大懺也。
[科06]【疏】何以得知者以凡造過集諦所收知苦斷集見道便剋豈有自言便靜斯業。
次徵意中初科初句徵以下釋集諦世間因也見道即初果此明至聖方斷集業凡夫口陳豈能即斷意顯律懺不明業理故可懺淨。
次科初明懺淨所以律懺宗旨此文極顯不下示教分齊業即業道招生即苦道增惑即煩惱道此三心行判歸化教律據違制故非所論。
[科08]【疏】此但事悔伏業而[A184]已終須行淨深見我倒知我倒本相等虗空[A185]但有妄緣故纏三有審見此理明白無疑分得正見方傾苦趣若此之悔名為滅業業何可滅障不招生故名滅矣乃至無學尚酬往因如身子嬰病目連遭苦可以類通想不迷矣。
三中初二句躡上律懺終下發後理懺初示理觀且據小宗性空觀析見無我理相空唯識具在事鈔我倒本者即是無我故舉虗空為喻審下判位言分得者即內凡以上不生惡道若此下結示初明行勝前[A186]但事伏此理滅故業下轉釋滅義不招生者但無總報不無別報定業不轉至佛猶償是故學人好自觀察常以善緣熏練心識勿謂無罪業理灼然華嚴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忘因緣遇會時果報還自受佛言真實無得自欺乃下引示大論舍利弗患風疾增一目連乞食為梵士所打骨肉爛盡皆謂醻往業據此可知理懺不滅故云可以等也。
[科09]【疏】問行淨之士應有二人不犯應先如何後問答不犯者希自然合教犯者多數覆過是恒說本除罪為先故先問於有罪。
問答中約行以論淨勝穢劣持者合先今乃反倒欲彰聖制布措有旨答文可見二人如下科。
【律】不犯者默然默然者知諸大德清淨。
[科10]【疏】五不犯默然者不自伐德默應答也。
第五文中有善自稱謂之伐德。
釋注第二白法者且指懺殘通下諸聚皆名能悔以殘毀體懺復僧位義同再受對望初受故云第二戒善清淨故云白法諸經論中黑白二業即目善惡初篇永無復本下聚行缺體全是以行懺不彰此名色猶類也。
【律】若有他問者亦如是答(佛言如二比丘相問答也)。
[科01]【疏】六若有他問者謂舉罪比丘如法徵責有犯露答無犯默答義同世語故注如二比丘相問答也。
六中此謂有犯同聽三根外彰為他所舉勅令實答初解約語默二答以釋如二比丘者舉事以比也。
[科02]【疏】又解云三根不昧五德有聞對眾舉治何得懷默故須虗實自雪彼我彰情是故佛解如相問答者是也。
他解中二並語答三根即見聞疑舉由此生故云根也五德律制舉罪必具五德一知時二如實三利益四柔軟五慈心如鈔自恣中解雪謂分析。
【律】如是比丘在眾中乃至三問憶念有罪不懺悔者得故妄語妄語者佛說障道法。
[科03]【疏】七如是比丘在眾下明不懺有損也。
第七文中不懺即覆過結業有損謂違制障道。
[科04]【疏】言故妄語者既默表淨獲何罪邪古來諸師亦有商略此既一塗正義不可不知先以義開後方消判。
牒釋中初文注明吉羅而問何罪者以古謂方便今為根本後方定判故作疑問引起義章。
定罪中古解立理可見。
初難中身造口業相同默妄彼得果罪故取為難解下但以濫不濫分不濫成誑濫故未成下文歷句委破此解。
[科09]【疏】問若言默妄以默為體餘之妄語虗說為體今以默妄為說方便亦應以止為作方便然止不得為作方便默妄豈得為說方便解云妄語為義言章了了今則默表其相未形前人非決何成究竟。
次難中先定犯體今以下正難作犯必以作為方便例妄亦須說為方便今何反之解中以默表語為妄方便即無所妨。
[科10]【疏】問默罪之人私心決暢止在三問隨問默然詐淨義畢有何所少而是方便若默表淨更須口言方究竟者僧中羯磨默忍之時亦應但是和家方便所作之事亦非究竟今則不然隨作結成何名方便。
今解立理中初科前難古非凡言方便有果可趣事未究竟今此默妄無別果頭故非方便若下舉例相並益見彼非今下次顯今判問此默妄罪別有方便不答未至召問作意欲拒例亦須結無則單犯。
[科11]【疏】但默妄吉羅律文具有古師立篇義局三均故以此罪入方便攝今論篇者別有意義故所不論可如下也。
出意中三均如後彼謂具則名篇不具號聚除眾學外惡作惡說究竟不均皆歸聚攝默妄在聚故是方便今下彰異指後立義篇聚二名互彰無在五七兩分均雜非濫(均唯根本雜通本因)今此默妄雜中果罪。
[科12]【疏】又汝上言對眾通問身相不動故是輕者此亦不定口造口業但言章了前人聞知不問疑識俱結究竟身造口業無論多少前不疑濫則非方便。
難互造中初文為二先牒古解即如向云在眾通含不偏在[A191]己故是方便此下顯非初敘各造身下明互造無論多少者正用此句對破前說。
[科01]【疏】何以知之以句義定如多人坐有問者言成聖者起一人獨起前人不疑故結究竟若多起者前人生疑故結方便或多人立問聖者坐一坐犯重多坐犯輕以前諸句動故生罪今下諸句不動亦犯如有眾中多人坐立言非聖者動身一動多不動輕多動一不動重於我聖相明練無濫故得重罪如是例知句也。
歷句中初二句標如下先明動句古謂動身則重今約坐立二位各有一多共為四句一重多輕尋文可領以前下次明不動句初結前生後如下列示彼謂不動齊輕今還以一多重輕以彰不定如是例者如云是聖人者莫動身一動多不動輕多動一不動重。
[科02]【疏】有人云三業互造必無疑濫縱獨表聖前人有疑不可結重或多人現前謂非凡可是輕也以此例前相收方得。
古解中此師不約一多以論但取疑與不疑而分輕重言相收者謂一雖合重疑必犯輕多雖是輕不疑亦重。
[科03]【疏】問有心欲誑人合口成妄語行心欲見色合眼應成見。
問答中初舉根境難前互造。
[科04]【疏】答妄語含意根見色由眼識行心非眼識云何名見色。
答中上二句對顯下二句反質。
[科05]【疏】若爾行心非眼識故非見色者意業非口業不應成妄語答三業得互造意地成妄語六識不互用行心非見色故成論云口家四業意亦可造斯良證矣。
轉難中躡前非見以難互造答中初約互與不互釋通前難故下引證互造。
[科06]【疏】問何故在凡三業互造六識定用答三業雖殊同意為體六識不然各有體相故論說云根無互用過也。
次問中聖人六根互用故約在凡為問楞嚴云佛能諸根互用及大菩薩等此據十信[A192]已去六根淨位答中即成論云離心無思無身口業故知同以意思為體六識下見聞嗅甞觸知根境各異故下引證未詳何論。
[科07]【疏】問三業同意體如何以分互答從具以論互廣如初篇竪義中說。
第三問答可解下指初篇義門即第二三業成犯備明單互豎即是立。
通塞中昔解初科彼謂九處三問前一屬序通問一切後八隨篇各不相通。
初問中以問下則順問前有違故敘為妨答中為二初約迷忘釋通雖下二據非覆遮難如人法者即人犍度彼云有比丘犯僧殘一罪憶識一不憶識憶識而覆者名覆不憶者非覆取此以證迷犯開聞。
[科11]【疏】問若心迷淨有犯聞戒心不迷者無義得開何故律中對首心念得聞說戒答此謂開緣不容悔故非謂通爾犯不聞戒大位約之。
次問約在眾發露以為難端答中初正釋來問犯下潛通律意律云有犯者不得聞戒雖有此制不無通許故云大約。
[科12]【疏】今解上通義不容耳隨有九位問皆通下廣如後說。
今解中初二句明引古之意言不容者顯非所取容或作融言其滯塞意在不存故先出耳隨下略示今解言問下者世多不曉乃謂說初篇時但問犯夷乃至眾學亦問本篇今應難云犯下諸罪應聞上篇則違律文犯者不得聞戒如何通耶今言問下謂將說下篇通問眾中於七聚罪微犯憲章不合同聽非謂[A194]但問本篇而[A195]已下文當見。
三問緣中昔解初立義如下引例如諸乞辭即受懺等前皆三乞白四者且如受戒四番羯磨共成一受餘亦例爾。
[科03]【疏】今解不同既有三問隨問覆默還得三罪如白四諫共成一法隨白羯磨結四偷蘭莫不對問對諫俱有拒心故結多罪。
今解中初科前立理如下舉例白四諫法隨徧結蘭例今三問隨問犯吉。
[科04]【疏】問以諫例問故得多罪違諫第四便得僧殘亦可默妄加四犯墮答諫對別人違僧命重說戒直問前過未彰故成僧法三問便止此在僧中默故犯吉若據對首有罪陳淨具有三墮心念例知。
釋妨中約諫根本相比為難答中考文凡有四異一別人僧法二違拒默覆三諫勸直問四過彰未彰情事不同未可比例此下辨異對念口陳二俱語妄心念例者說不對人理得三吉。
四約罪中問詞且舉違序餘八皆爾。
[科07]【疏】答默淨誑僧但得一罪以罪從問緣生不由誑罪生有問故違無問不結故知一罪不同覆藏由覆罪生但經明相則隨罪結。
古答有二初立義問雖有三共成一法既從問生故無多罪不下二遮妨由覆結犯隨罪少多恐引為難故預簡之。
[科08]【疏】今解不同問緣明相俱得多罪以此二緣結罪之位覆藏既得從罪生罪問緣豈非從罪生罪問緣若不從罪生罪同聽之人悉應有犯以有問緣之可違故然今不爾有罪違問無罪不違故知有罪便懷默妄何得上云不從罪生。
今解初中前明默覆結犯從罪義同問緣若不下次立理奪破從問義失。
[科09]【疏】故知默妄亦是覆藏之別名也但可經宿經問不同至於覆罪一而無二。
次科初示名異[A196]但下會犯同由默與覆俱違發露故也。
[科10]【疏】若犯十罪隨其三九皆有默淨則犯二百七十吉羅又如一人而被三舉隨受供給皆獲三罪如是類之。
三中初正示且約十罪多少準知又下引類此約一人具兼三罸者為言。
五約人數釋中初敘犯意齒錄謂人不稱記也故下示罪數如下引例對下指同問對首可爾心念獨說豈得例上答若約鈔文令向四方僧發露故知不露則為誑僧然境不現前何由限約但望獨說非儀犯吉亦同隨數故得例指。
[科13]【疏】六明默罪經處多少者。
[科14]【疏】如昔解云七聚之罪六罪三處犯或云八罪者謂婬觸二麤屏露二處通尼及女斯之八罪各在當篇二不定并初序三處犯以不定中尼女合制九十便離各有其致若欲發露唯一處得偷蘭一品[A197]但是序犯唯惡滅諍此一偷蘭序中七毗尼中犯。
六明經處昔解中初總明諸聚後別示偷蘭初中六罪約屏露八罪分尼女謂下列罪自斯下示犯處古謂序中通問當篇別問通諸篇聚並有二罪唯二不定含此八罪故涉三處以下別簡屏露離合之致如後自辨若下示發露一露俱無不必三處次偷蘭中初二句通示唯下別簡惡滅諍者即多人語毗尼調達破僧辨定邪正隨邪破正則有蘭故。
[科01]【疏】斯古義也今猶講之若不敘者無由興教立破二能於是在乎。
結斥中初指斥彼約所犯之罪局就當篇以明默妄故作此釋若下明引意因前古非方見正義立今破古述作之能故也。
今解中初指非難猶妨也隨下示正義。
[科03]【疏】若爾立義序問便足何故勤勤九處別問答序中問者將說八篇恐有犯者乖於說聽四事中問例亦如之欲說後戒故先陳問恐有忘悞謂言行淨隨篇重問為成正說由有犯者不合聞故。
問答中初問躡上所立既不隨篇則序中[A199]已具自餘八處過在繁累故須通之答中初明序問四下釋後諸問且舉四事殘下準說後戒者通指七篇十三中問則指六篇如是第論義無別矣成正說者淨行同聞不乖法故考今所釋與昔天乖是中則言屬在僧問淨則罪通七聚將說先問故云問後九處並爾學者精詳。
[科04]【疏】問七滅之後無戒可說何故復問答罪相如塵細看細見憶識之心前後紛擾隨有解悟即須首露靜則對人眾則心念尼律法聚七佛略教其相如此何得言無故文云更有餘佛法應當學之知何不攝也。
次問中答文為三初通敘重問靜謂人少容可對首眾謂僧多即座心念尼下別指所說以廣律中僧戒本後次列尼戒後列犍度即是法聚皆有犯相如言人遊行五衣離宿等僧結吉羅並出尼律法聚可知略教亦吉如後自明故下引證應當學者即罪名也問略教可爾尼律法聚既不列相有何所聞而須問淨請為通之。
[科05]【疏】問露罪為義不藏為先但一序問便問便露何須鄭重三說九反。
第三問似與前濫前對序問難後無用此彰三九重疊之意。
[科06]【疏】答欲明戒誥警敕行人如諫一事尚有僧屏七通露罪多惱何為不經九處。
初答中上二句正答如下舉況七通謂屏三僧四通猶徧也。
[科07]【疏】或可前問有拒或致迷妄忽聞後問豁然披露時來不一故致多翻聖說不徒深有其旨因言長理須知發露有罪皆藏九處成默序中一露下問非罪以無重隱之𠎝故也若序中問露[A200]已還覆隨經問處還須露罪以覆隨心不由言說如人法中前露後藏文證可解。
次正答中初明重問豁即開發之貌聖下示制意初通示有下別釋初明覆經多處序下明露唯一處若下明重覆重犯初立義如下引證如人法者彼云有比丘犯二殘罪覆一露一彼罷道[A201]已還受大戒[A202]已先所覆後發露先發露後覆藏僧應與彼隨所覆二罪與覆羯磨隨後所覆第二罪與覆羯磨是也。
[科08]【疏】若爾露罪還成覆者首陳何益答披露肝膽慎終如始一露不覆隨問何𠎝豈非益也。
轉難中躡前重覆徵露無功答中顯前律制意令盡露肝膽即目犯心。
[科09]【疏】上來隨義略解默妄今次消文餘皆可解。
消判中初科餘可解者下文但釋障道餘不解故。
[科10]【疏】言障道者下注解云障於禪果此成上文不實答損也良由惡業習起戒品不淨無由發生定慧剋成禪果故曰障道此遠資為言亦如上說所言道者略說為二梵天道者八定為宗聖人道者四果為本既染塵境體沉下界犯則三塗持便欲有如何默淨以自陷乎。
釋文中初總示文意良下牒釋文相初通釋云習起者相續不止也無定不成禪無慧不至果禪果二字即下二道此遠資者以犯戒墮惡但障欲有福報文言障道故是遠資也卷初[A203]已明故指如上所下牒解初釋道字通含禪果禪通凡聖果唯局聖梵天道者且舉初禪通收上地色無色報凡唯漏業聖即助道天台云神通變化無漏觀慧悉從四禪出言四禪者即色界四天所修之定禪是梵語此云棄惡能棄欲界五蓋等一切諸惡故四定者無色四天定一虗空處二識處三無所有處四非非想處總上二界故云八定聖道可解定慧是因二道並果由先毀戒定慧不發既無因行寧有果剋覆過默淨障道在茲既下次釋障字持合作執。
【註】佛言僧說戒時默妄語故犯突吉羅言障道者障於四禪三空四果告諸比丘如彼大海不受死屍設有漂出我法亦爾不受死屍謂死屍者非沙門梵行自言沙門梵行犯戒惡法不清淨穢汙邪見覆藏內懷腐爛外現完淨如空中樹雖在眾坐常遠離眾眾亦遠彼故知懺罪方成聞戒也。
[科01]【疏】注中默妄但犯吉羅者有輕重也望僧虗解斯業重也望非言述重而制輕勿謂為小九百千歲亦難堪也一犯尚爾多犯如何不可救也故論說言如小團鐵入水沈也又引海喻文相可知。
釋注為二前釋罪相初通示望下別釋誑僧境勝故業重即如五分僧中妄語重百羅漢前是也默表無言故制輕勿下指報誡勸目連問經列六聚犯報犯突吉羅九百千歲墮泥黎中準雜心論即墮等活地獄一晝夜耳委示歲數具如鈔中一下舉況故下引證婆沙云愚作小罪永墮惡智為大罪亦脫苦為團鐵小亦沉水為鉢鐵大亦能浮又涅槃云莫輕小罪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有智思之注中三空謂空無相無願三解脫也又下次點餘文疏但略指而文相難解略為科釋從告諸比丘下大分為二初明覆過故知下結示初中又二前舉喻可解我下二合法初二句對合謂下委釋初釋死屍雖下釋不受初中又二初通標犯下別釋初至覆藏釋上非沙門句犯戒不淨即身口業穢汙邪見等即是意業內懷下次釋上自言句空中樹謂中心枯朽者。
【律】若彼比丘憶念有罪欲求清淨者應懺悔懺悔得安樂。
[科02]【疏】八若彼比丘下由憶識罪懺得禪果成上發露有益也亦就遠資為言。
第八釋文中翻前障道釋成安樂。
【註】佛言以清淨戒學故便得清淨定慧名得禪果為安樂也。
[科03]【疏】注中釋相文甚可解。
釋注略指即是三學相生之義。
【律】諸大德我[A204]已說戒經序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不(三說)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是事如是持(自此[A205]已前廣教之別序也後說之文即廣教之正宗也)。
[4]【疏】次解第三結序勸持相就分為三諸大德我[A206]已說戒經序者結前生下問也二今問諸大德下正問眾中應後法也三諸大德是中清淨下舉默表淨應說勸持。
三釋撿問標分中云正問眾中者戒本是中兩字世人不曉謂指戒文所以或謂問前或云問後準今科判乃問僧中則由來疑諍渙然冰釋傳迷斯久學者須知。
[5]【疏】問所以說戒須問羯磨不須問者。
釋問淨中初問以俱眾法有問不問必有所以故問以釋之。
[6]【疏】答解有多途說戒為於行淨有犯不應說儀羯磨別為前緣緣成則合事辨故隨白問終為成法不別舉也。
答中初句總示下引五解前四明異後一顯同初約所為自他不同前緣即法所被事緣成即通十種方便隨白問者謂單白羯磨並問忍可意專被事故云終為成法無勞撿淨故云不別舉也。
[7]【疏】又解說戒僧別兩舉說聽必約清修羯磨多為別緣僧成即堪御法。
次解約眾法別行單具往分別即自行說戒為僧兼別須問羯磨為別單眾不須。
[8]【疏】又解兩法在僧俱須行淨說戒制問為清行染之人羯磨不制法通純雜之士如僧殘行法開停為他明知罪未出也聞戒知犯必開默露明知說被淨也。
三約淨穢通局不同初二句通示說下別分如下引證初證羯磨通雜聞下證說戒局淨。
[科01]【疏】又解羯磨所為在事也說戒所為在犯也有犯不得聞戒斯明證也故說戒之作為兩種人持者為能清犯者為所清若知有犯即須遮舉懺洗令淨方聞後戒乃至律文見犯不說經二十年羯磨不爾標舉時事三根五法相圓無染即成僧用故不制問。
四明立教所為罪事差別初雙標有下別釋初釋為犯有四初據聖制證故下約所為證若下引遮舉證乃下引廢說證即僧祇比丘鬪諍緣也羯磨下次釋為事相圓對五法無染對三根五法即五現前此謂說戒必取體淨有犯不開故須責問羯磨[A207]但取相淨便成僧法故不勞問。
[科02]【疏】又人解云羯磨成不問僧取曉事同三問則無妨也。
第五可解。
[科03]【疏】問須知淨行一告便足有何義故殷勤三反答說聽相應可名傳法雖聞不識容犯妄聽故須三問鄭重窮檢一則未呈昏忘多則在眾致繁故限以三法儀所致也。
次問中前文[A208]已明九處今此更論三反答中初明須三之意一下示加減之過。
[科04]【疏】言淨故默者眾非口呈行淨繁亂伐德成勞但默便表答辭也言是事持者淨行得聞正戒機教相應定慧由斯成剋理須持奉故也事即淨行如文可知。
釋勸持中初釋默然繁亂乖儀伐德非理默然自表則離諸過次釋是事等初敘勸持事下點文相事即戒相以人稟教指教歸人故云淨行經中如是二字指法之詞即指後文也。
[科05]【疏】上來所明釋廣教之序竟。
[科06]【疏】第二大段次釋廣宗。
[科07]【疏】所以正宗廣教何為興者良由五眾不攝情根於諸名利無思檢約廣生有漏隨塵起染外纏邪慢內增癡惑是以如來隨其所犯略教既壞制廣補之使夫持犯的明愚智齊曉戒禁時機深有弘益即斯言教號曰廣宗。
第二正宗通敘中初科上二句徵問良下釋通為四初敘機生情即是識根即六根識徧諸根故云情根內無治法自恣放逸故云不攝此明起業之本於名利者即成業之緣廣生等者明作業之相初句通示隨下別釋上二句明造業下句明增惑起染通三業邪慢局意業邪謂諂媚馳求慢謂貢高陵物此二對他故云外也惑通三毒無明是本故云癡也此取律序舍利弗請佛制廣佛止之辭彼云如來未為諸比丘結戒何以故比丘未得利養未生有漏又云若比丘得名稱多財多業便生有漏云云是下敘立教使下顯益即下結名。
[科08]【疏】初制廣教隨犯便結輕重前後雜亂難分至佛滅後一夏結之重者道源輕止世謗八篇以次漸降不倫欲使前識本基後知隨行故有斯位。
次科初明佛本隨制至下示結集始分重即四夷故是道源輕謂殘下諸聚雖體含遮性而大約遮多故云止謗欲下出集者之意本基即四重隨行即餘篇。
[科09]【疏】將造文解先以義通正宗本體止存持犯犯相楷模其唯篇聚略以四門定其途路初明正果五篇二明重輕七聚三解方便罪相四解持犯方軌。
開章中初科上二句標示正下敘起上二句示教體次二句明教相犯緣軌定即是楷模略下分章四門次第初唯果本二通因果三局因罪上三別相持犯第四總義持犯。
[科10]【疏】就初門中四種分別一位立五篇并解篇義二置名不同翻名顯相三但置於五不立四六四立篇次第先後不同。
[科11]【疏】就初復二。
[科01]【疏】言位立者僧有四重尼有八棄以為初篇僧有十三尼有十七為第二篇僧有百二十尼有二百八為第三篇僧四尼八為第四篇僧尼同百為第五篇斯約戒本故以數分如律五犯以名收罪此則義通誠有旨也。
初明正果位立中初通列二部顯相同異斯下結示通局上二句示局如下顯通律列五名不限定數攝一切罪義無不盡言有旨者歎美律意也。
次解篇義昔解初師中初立理即取偏頗不等之義何下證成。
[科04]【疏】有人言上立篇義相形是難二十法聚前後列位可亦輕重然篇字有二偏頗偏者從人而立篇章篇者從草而立蓋不識字源故有偏頗之義。
次解初科為三初指前二十下引難以諸犍度亦即篇章何有相形輕重之義故知非理然下指謬分釋字義顯無所取。
[科05]【疏】今解篇章之篇者謂流類均等與諸章品義齊一也凡立篇者必具三均謂名體究竟此是定義初篇同號即是名均齊須擯治即是體均非方便是究竟均乃至第五三均不無故號篇也。
立義中初引類示名凡下約三均顯義初通列三義均即是等初下別配五篇但出初篇餘可準說故云乃至。
[科06]【疏】有人言必具三均方名篇者俗書法聚何必具三而得立篇。
後解中初科俗書但分章節法聚科約事類此二既得篇名何有三均之義故知前解未為盡理。
[科07]【疏】今言篇者始於四棄終於七滅則為八篇文義聚處即名為篇何必具三如似戒序亦應名篇經云序品即十誦云五品罪也。
次科中初正立此從戒本文相為名全乖律中以名收罪故下不破亦非所取如下例同戒序彼既不取三均之義所以序文不妨篇號經云者引證即下會名。
[科08]【疏】今解上釋通有其致。
今解總示中以三家破立不無所取故云通有其致即縱許之詞。
[科09]【疏】初云偏頗立篇但不體字何妨罪義輕重不同篇是法章有所科約故也。
初解字非義是未為大失篇下以義助成不同之相。
[科10]【疏】第二解者從草釋義此亦自迷如何悟彼篇字從草止是草名邊殄反之世號篇竹亦可人噉篇字從竹乃是簡名自漢[A209]已前本無紙筆例用竹木兼之紈素而用圖錄後漢蔡倫創造於紙用易簡素古書簡䇿可有一章以韋編之號為一篇故宣尼讀易韋編三絕者是也。
次解[A210]但斥迷字所立均義下文正取初指非篇下分示前釋從草篇竹者爾雅注云似小蔾赤莖節好生道旁可食篇字下次釋從竹竹木者竹名簡木名櫝蔡倫漢桓帝時人或云順帝擣魚網為紙用代簡素此為始矣韋即熟皮宣尼即孔丘字仲尼前漢平帝元始初追[A211]諡褒成宣尼公故以召之。
[科11]【疏】今定篇義三均亦可如似法聚義類不差受法戒法各別聚處名為犍度此亦如彼名體究竟同在一位用篇名收五種階降復何爽也。
今定中初文上二句正取如下會同前第三師舉俗書法聚難破三均故此通之於理無妨應知俗書亦從義類耳受法即受戒犍度戒法即說戒犍度且列初二[A212]已下準犍同度梵言此云法聚爽失也。
[科12]【疏】問如上立義罪位分五各具三均墮罪之中僧別兩悔第五一罪對首責心既有二悔明知輕重何得均邪。
問中墮吉二篇各有兩懺體則不均故以為難。
[科01]【疏】答今言均者以義收罪縱一篇中懺有輕重至於名種一而不異何以知之初篇名棄則不覆開悔及不足數相同棄也二篇僧治則行覆在別至於本罪出必在僧三篇對首而或兼眾財事難遣對僧徵覈及論捨罪與別何殊第五一篇雖有二懺故悞兩心雙捨本罪何妨義攝以位通之。
釋中初科為二初二句標示三均義立隨義可通不必定約懺別為妨縱下正釋初總釋上二句縱於來難下二句奪歸今解以乍觀懺法雖似不均據論罪體不妨均義名不異者皆提吉故種不異者罪相等故何下別釋初二兩篇懺犯皆同但犯夷分於覆露懺殘兼於僧別有斯少異故先會之提舍一向是同故文不列第三第五正㭊前難墮分兩懺財事有無至於捨罪無非對說吉羅二悔心分故悞及論所犯名種不殊故知據罪還成均義。
[科02]【疏】今立篇義莫非章品之嘉名分段之別號也縱使聚從五位義具三均篇名在七本因雜攝故知篇聚通於本枝五七位罪定其均雜也。
次科初示名義縱下顯互通古立三均專在於篇不具號聚然篇聚義一不可偏配故約七五用分均雜則知古解非今全用故下結示通局。
第二置名明所以中答文為二初敘立意以篇聚所立指身口過惡以為別相從治懺獄報而作通名故言麤也略教被利相非麤顯威德教授由是而彰如下舉類蒲鞭喻略徒流如廣古者以蒲杖辱之則能改過酷謂酷虐以俗況道教意可見故云通望也。
次科初標指如本下正示本律三名上二約罪下一從教僧祇十誦並從條類了論為部義亦同之名下會同可解。
別名中夷罪初科初標無譯謂無正譯如下次明義譯初示兩土不同意謂同者則容可對譯今此不同故須從義。
[科09]【疏】故本律云波羅夷者譬如斷人頭不可復起世之極法勿過此刑由犯斯罪於彼聖果永不可克又名無餘者從眾法絕分為名故文云惡行死屍眾所不受又名不共住者亦同上解。
引示中本律三段初是約喻後二從法說戒羯磨二種眾法皆不預數故云絕分下引文證即律序偈略其詞耳不共住義律文還約二種眾法釋之故云同上。
[科10]【疏】僧祇解云此罪名墮非唯失道不入二種僧中捨身便墮阿鼻地獄生報不久何得不畏十誦多論亦有明解廣如事鈔下名別著。
他部中僧祇三義二義同前失道即斷頭不入即無餘後加墮義故曰非唯報有三種一現報二生報謂後生即受三後報謂生報[A214]已後通及未來下指十誦彼亦翻墮多論釋云由與魔鬪墮在負處謂毀根本無勝力故與今僧祇釋義不同故云下名別著著顯也(有本輙除此句)。
[科11]【疏】二名僧伽婆尸沙者善見論云僧伽為眾婆者為初尸沙云殘謂犯此罪眾僧前與覆藏末後出罪故本律云僧殘是也由罪纏行人非全淨用僧作法除故也律名此罪又云有餘以行法不絕為稱母論云如人為他所斫殘有咽喉故名殘罪明了論解云所言殘者僧中受房舍利養最在其外故也。
次篇四節教文殘義皆異善見初翻梵名云眾初殘謂下釋義云眾僧者即上眾義前與覆者即初義後出罪者即殘義眾義是通初殘為別以覆出二法皆眾作故故下引律初示名同由下釋義則與前別非全用者是殘義僧作法者即僧義律下示異名根本不壞對前為目問前云眾法絕分行法絕不答由行絕故不堪預眾今行不絕懺復本淨即堪同法是則夷罪行法亦絕僧殘眾亦不絕母論喻釋還對斷頭了論約行別住治罰以釋僧中即僧義在外即殘義。
[科01]【疏】三名波逸提者十誦云此罪墮在燒煑覆障地獄故云墮也明了論解本音為波羅逸(羊達反)尼柯部此云應功用也有三義故一罪名輕細難識好毀二性遮兩罪其相交雜三人多輕陵數犯其過大須功用對治勿令滋廣上座部云波質胝柯翻能燒熱此罪報得大叫喚地獄因時能燋熱心果時能燒然眾生。
第三篇名初十誦中燒煑覆障乃地獄通名準雜心論中墮眾合地獄一晝夜則夜摩天二千歲人間十四億四十千歲了論中初翻名有下釋義初輕細者入威儀分故二性遮雜者三十並遮九十中三十條屬性六十戒是遮廣如下釋三輕犯者謂非重故大下結名上座部者彼論自引上約對治此就因果文中獄名與上雜心所出不同。
[科02]【疏】四波羅提提舍尼者義當向彼悔也故戒本云我犯可訶法今向悔過準此罪名可訶向彼悔何關罪相。
第四初翻名故下引據準下點非正翻。
[科03]【疏】五名突吉羅者如律本云惡作惡說也分身口業故有斯目明了論中二業一名俱為惡作身口為非無非鼓動故也。
五中本律從具有別了論約造無殊此但略釋具在事鈔。
三中昔解五藥者一滅擯二僧法懺三對首三說四對首一說五責心悔以此五法能治五罪從喻名藥。
[科06]【疏】若爾後明七聚可有七藥名七毗尼可有七諍故知不爾。
今解中初科七聚則病多藥少七滅乃藥多病少舉此二例皆不相對則顯古師義未盡理準似他師作難後為釋通反成前義。
[科07]【疏】今更立義蓋是如來一方化儀對根之教宜聞說五。
次科義取機宜足彰教旨一方通指娑婆根即是機。
[科08]【疏】前所難云對藥立諍法門多種或病多而藥少如四輪摧八難或藥多而病少如七滅殄四諍或藥病等如今五篇。
釋難中初牒前難法下次釋不定四輪者成論云一住善處二依善人三發正願四植善根初輪摧五難三途長壽單二摧佛前後三摧世智辨四摧聾盲瘂。
[科09]【疏】問下四可救可名為藥初則擯棄則非藥義答藥有二種殺活同名如初則滅棄其猶殺人藥也既犯極刑無任僧務隨事不成彼我負罪今則加擯復無斯咎彼則永絕財法濫坌無緣此則僧倫清穆立法成濟若斯行事藥義存乎。
初問中悔法除罪可得名藥滅擯不爾故問通之答中初定藥名既下釋藥義初敘病今下示用藥謂藥則殺惡存善擯則除穢成淨故得名藥。
[科10]【疏】問對藥立刑似有其致今疑其藥不攝刑科偷蘭一法何藥所治初篇覆露則兼二藥乃至第五同上須多如何對藥以立篇目故知非也。
次難中初二句許前義今下申疑偷蘭無藥夷吉復多如下難破。
[科11]【疏】今重解云藥病相對大途為言至於定罪不無通塞用藥或通皆不出五偷蘭聚攝輕重不倫至於用藥非無對首初重兩治覆從初藥露從第二第五兩懺故作第四悞則第五如斯處藥通別何疑。
重解中初科為三初通示用下別收偷蘭三品對眾多少通皆對首攝屬第三夷吉分對在文可解如下結顯言通別者一滅擯藥局收初重二僧懺藥通二(學悔及懺殘也蘭墮兼僧正悔在別非此所通)三對首三說藥通二(提蘭)四對首一說藥通二(提舍重吉)五責心藥唯局輕吉初後皆局中三並通。
[科01]【疏】如七滅藥現前則通憶念唯局三法五法通局又多尚得名藥以殄四諍此亦同彼病雖位五藥亦名同至於對治不無通局故五藥中或有捨墮此僧中懺但據乞鉢為言可即總對墮也餘如羯磨疏中。
次科初正引現前毗尼通治四諍兼下六藥憶念局者并不癡罪處唯滅覓諍不通餘者又多人語局言諍自言草覆局犯諍又事諍中具上三諍用藥並同則知六藥兼通事諍三五通局者重示現前也四諍中言覓犯各有三品共為九品事諍自有九品共十八品不秉羯磨則三種現前通治四品(下品言諍下品犯諍及事諍中下品言犯並用三法為通自餘名局)若作羯磨五法現前通十四品(十四是通餘四名局)上舉現前麤對四諍則一向俱通下分三五細配諸品則有通局故云又多餘廣如後此下會同故下別舉捨墮質成通塞不可局對捨墮懺法僧別三位乞鉢一種偏制僧中下文指廣彼明懺捨兩師各計一云捨財須僧悔罪從別一云捨財捨罪並須僧中等。
[科02]【疏】問藥病二種是誰先後答藥先病後。
第三問答中一句略答欲發後難。
[科03]【疏】問凡言藥者為病設藥今未有病何故先立答立教不同不可恒準俗中治病或有為病而處方或有設藥而待病今明聖教化儀道同五藥對罪豈局今代是故律序古昔常法可以知也。
轉難中難意可見答中初通示不定如諸經律隨機立教今此五篇立教待機方便權巧故非一槩俗下就喻顯別為病處方如餘經律設藥待病如今五篇今下正通來難三世承傳非今始制下引序證彼云所以立王者由世諍訟故眾人之所舉古昔之常法犯罪者知法順法者成就(上喻下合)戒律亦如是如王治正法。
[科04]【疏】若爾所論佛初成道何不設藥要待病起者答無病輒治人多誹謗既不奉行反種苦業如上善見治癰喻也。
轉難中藥既在先理應先設此約漸制以難常法答中顯示不先之意前辨二教[A215]已引善見故此指之彼云如世醫師未善治病見人始欲生癰未大成熟輒為破之病者曰我本無病強為破之受大痛苦聲聞弟子亦復如是云云。
四明次第安布中初躡前發問如前即指通敘教旨中解下釋通初正釋以迦葉結集稟佛囑累乃差波離先集律藏故云命持律等所下引證即五百結集文彼云比丘一切事在一處為比丘律比丘尼事在一處為比丘尼律一切受戒法集一處為受戒犍度乃至二十雜犍度等竝如上文中簡要總舉而[A216]已。
[科07]【疏】於五篇中正死之罪宜加先勒有餘之罪其即第二如是漸降乃至第五欲使僧尼觀過興厭先麤後細斷除業非克出道益理數然矣。
明先後中二義並出結集排布之意初科前敘次第欲下顯意勒約也。
[科08]【疏】又且上明位行今據根條為言何以明邪初篇之體能治行本入道正元若壞初本後四枝條無由生行故知初篇行立眾行隨生最須奉修故須先立第二眾法綱網須成必事乖違何能匡化故須次立身口法式行越威儀自行不成何能靜業故立第三上雖三業無瑕深為行淨若染世譏塵翳正法未能榮顯故須第四自行外化乃復須明若不敬順三寶禁約四儀說授乖方便沈法網故須第五趣道正行。
根條中初文為二初指前生起何下徵釋若約通論前一性重及下諸篇違理之罪並是性戒後四遮惡俱屬譏嫌不獨提舍又前二名戒分後三威儀分又復五篇通號威儀豈唯墮罪又前四篇皆持法網竝是正行豈止眾學今文且就別相以論初篇中初示行體元始也若下顯根本義故下明標首第二眾法者犯殘壞行不任秉御則眾法不成身下敘第三威儀分中提為首故上下明第四提舍四戒並因譏過故自下明第五初二句躡上三四若下正敘眾學一百戒中二十六戒敬佛八戒敬法五十一戒敬僧十五戒四儀雜行說授乖方者別舉敬法也。
[科01]【疏】問初篇過重離則不難理應是劣何故說勝。
問中若據根條重輕則初篇最重若望對治難易則第五至難今以對治難前根條欲彰教旨不必一向。
[科02]【疏】答義有多途不可一槩若就根條以判初則行之所依餘四枝條故劣若就進趣修成初篇過重易離不假勝進修治故名為劣乃至第五過微難護必須專意無由識相是以戒本舉應當學者勸能治行也若就純淨無染名為最勝。
答中初二句通示若下別釋初重述前義後若就下正通來難文中且示初劣後勝中間相望互兼勝劣故云乃至文舉戒本應當學者以上諸篇並列罪目唯此第五獨立學名足彰難護。
[科03]【疏】又如羅漢驅龍但以持戒之力莫非輕重等護故使功高五百又如律文畏慎輕戒猶如金剛又如菩薩浮囊等喻可以通例。
引證有三初引百論昔有一毒龍五百羅漢力不能降有一羅漢至告云賢善遠去龍即逃形或人問之答云但輕重等持故爾次引律序彼云如飈(音標)火雖微莫輕以為小所經諸草火燒盡無有餘所造惡雖微慎莫謂為輕如破伊羅葉常墮於龍中等(伊鉢羅龍昔為比丘曾損伊羅草葉故受斯報)文取其意但云金剛喻堅持也後引涅槃彼明菩薩輕重等持堅固不犯海喻生死浮囊喻戒羅剎從乞喻三不善心初全乞喻四重二乞半喻十三三乞手許喻偷蘭四乞指許喻提與提舍五乞微塵許喻吉羅可以一句總結三文。
記一下之一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一下之二
[科04]【疏】大門第二七聚重輕四門分之初明位立七聚并解聚義二明離分品位之意三解七聚得名不同四解諸罪隱顯之相。
[科05]【疏】初門位立者夷為第一殘為第二蘭為第三提為第四尼為第五吉為第六惡說第七並如律文增七中說。
第二門初科位立中且據一途以列律中或以偷蘭為五第六或云惡作。
[科06]【疏】有人講論作七聚義素不讀律以意出之總取諸篇方便以之為聚成究竟者以之為篇亦是一家唯識普決不可依也云何名聚眾罪非一號之為聚若如此釋五罪可爾偷蘭惡說聚在何處。
解義中初科為二初斥無稽講論論即是說謂諸傳律者或指他宗論師故言素不讀律等此有二失一者名局二者罪局律中七聚通攝本因不唯方便故亦下斥非唯識普決者即人造偽論如鈔序所列謂古所出同彼偽妄耳云何下次斥妄釋五罪在文容可指處偷蘭惡說不入戒本則非聚處故舉以攻之足彰虗謬。
[科07]【疏】今解云古人以戒本罪相文籍所收云聚一處今不存此以名義收但有罪相輕重不同或七或五統以收之隨名束罪用通篇聚若以名聚則止如文夏不依人犯墮罪者非戒本收應不篇攝乃至眾學如法治處其相無限故不同昔今但名收無罪不盡義可解。
今解為二初出古意今下次申正解又三初立義名義收者如舉吉名則總攝塵沙無邊輕罪餘皆例之或七或五者言七通本因言五唯果罪篇聚二名任稱無在若作此解通達無疑與彼昔義條然天別若下質非上二句牒非夏下引難特引戒本不攝之戒難彼局文理不可立故下結示。
[科01]【疏】二明離分品位之意即辨離分置七意者。
二明離分標云即辨者點上科語。
[科02]【疏】如昔解云語罪為言體唯不善理須就本置不善聚但以體含輕重業相莫分故不就體立一聚也。
古解中初文有二初敘須立一切業相不過善與不善制戒禁惡故云理須等但下明不立。
[科03]【疏】若爾身口造業用收眾罪惡作惡說應有二聚何以無者今解以此二業體含輕重相亦難分故不置也。
次科初敘難身口業別應須立二今下明不立即古師自釋。
[科04]【疏】是以隨義離分出於五聚五所不攝還復二位以二配五故有七聚生焉。
三中彼謂一切惡業不出二聚由相難分故離五聚謂夷殘蘭提提捨為五自餘罪相歸本二位足上成七上約從通派別故從一分二就二分七是知七祇是二二還歸一。
[科05]【疏】有人言如斯意言出何聖量若言造罪不出身口惡作惡說違略方有何得輒言離出於五若未制戒前身口通中便有惡作俗人所犯亦應入聚若制後別中有惡作者五年制婬未有吉羅無廣教故何得云離故知是難。
他難中初難為二初通斥若下二牒難初難後分五聚七聚並因違略而制是則七聚俱從略出那云五聚從二出耶若未下次難先有二聚五從二出二必在先故約二教兩以徵之初約略教難略是通制二聚別制豈得通中先容有別身口通者即目略教次約廣教難淫是制廣之始此時無吉明非先有制後別中者即是廣教。
[科06]【疏】有人解云未制廣前實無惡作懸借後制用擬前罪此亦不然七聚並在未來俱借齊妙何止身口二吉用以離分。
斥曲救中初出他義謂作說雖後用後擬前不妨前有則成上義此下正斥後既有七何獨借二於理亦乖。
[科07]【疏】如此云云並是古義今人行誦曾未思擇不敘謂言不知若知復無所以如世五塵不無受用若不述者顯相無由不可著也。
結示中初指古今下嗟時不下顯意如下舉類謂五塵雖過不述焉知古義雖非不敘寧辨此顯識非方能離過。
[科08]【疏】今正解云大聖立教為顯時心或立結業以收非或立名相以束罪隨其所通得解便止如陰界入隨迷故分可以例曉。
今解初科中初敘隨機不定結業謂十業七支名相即五篇七聚如下舉例一切諸法無出色心為迷心眾生說五陰(分心為四對色為五)又為迷色眾生說十二入(分色為十一心但為二)又為俱迷者說十八界(復分上心為七)例今篇聚七五離合並隨迷示如下三階。
[科09]【疏】罪雖叢聚一位三階定其輕重取究竟者莫不齊五故有五聚五犯五制五品五篇五部等是也定其來報年劫遠近者莫不齊六故有六犯聚六種犯是也定其果由因成自有因不感果者莫不齊七故有七犯聚七種制母論七篇等是也。
次科初二句總舉一位三階者如五篇罪通五六七而無有別唯偷蘭罪局下二階定下列示初階次牒六名者上三本律品是十誦篇即僧祇部乃了論第二階中二名如律如雜心論別對六天六獄偷蘭第三且據上品中下來報可對墮吉第三階中不感果者謂擁住方便也二名亦見本律母論名篇準知二名不局。
[科01]【疏】如斯位置意在淨行薳(于軌反)妄悠悠費時損業則無益也。
三中初總示教意薳下嗟古妄傳薳者草木叢雜貌注字疑是後加。
第三解名翻名中初文指前即餘五聚名義同篇故不重出。
[科04]【疏】偷蘭遮者善見云大障善道也能為上篇方便又是二逆罪根體是不善。
別示中初科二逆即出血破僧。
[科05]【疏】惡作惡說從具標目故母論云身名惡作口名惡說作義是長通名身口故律下文無問身口皆突吉羅善見解云即惡作者是也。
次科又二前明別分具即身口以吉羅無限分之令易故為七聚作義下次顯通含作通說局故云作義長也此就罪體鼓動不異故或為六聚律下文者即諸犍度。
得名中初釋可解。
[科08]【疏】有人言聚雖有七得名有六波羅夷者名為極惡當體受名僧殘體境合目有殘之罪假僧除滅故也偷蘭障道為稱餘則還同前解。
次釋中夷從體者即僧祇云義當極惡是也僧殘從體境者僧是懺境殘即罪體偷蘭前約能障此據所障。
[科09]【疏】如律犬疏更有諍名癈立終非濟人神爽不常何得及之但如上解足為道分蹊徑也。
結告中初示廣終下顯略初句明無益次二句明難曉神爽即指諸師心見此謂他師情見各異故云不常無暇盡述故云何得及之但下指前[A217]已備蹊小徑也。
四解隱顯即明戒本出沒之意辨蘭吉中敘問可解。
[科12]【疏】答斯出聖心非凡能決律中所列多云二百五十戒為行正宗故此戒本成斯大數至於餘罪不入戒本非余所解不可情求。
答中初明聖意難裁律下依文示數多云者諸律並同故至於下謙[A218]己讓他。
[科13]【疏】有人解云二百五十且以數求比丘感戒量周法界可不然也偷蘭一罪不在戒本者豈不以體相不倫因果難定故單抽出用在聚收所以前後通塞不定。
古解中初科前示數量偷下明不入所以體相約品位重輕因果即從生根本所下指證律中或列第三或在第五通謂三品皆名為戒並號威儀塞即上品是戒中下名威儀。
[科14]【疏】今就通論俱名為戒是故律云最初犯戒若就相說齊號威儀故云非威儀也又據輕重分之前之三聚過相麤著能治名戒偷蘭則在第三下四過輕能治之行名曰威儀。
釋成中初科前約通論又下次就別辨問偷蘭第三但攝上品餘二何收答中下隨重亦在第三約雜第五亦總三品但在前則上品為正在後則下品為主中品無位但隨上下故知在前戒分參有威儀在後威儀復雜戒分不入之意良由於此問前問二聚[A219]但答偷蘭惡說不入復有何意答據後問答吉羅體同文攝究竟自餘因罪故所不入。
[科15]【疏】若據均雜往分前四為均後三為雜偷蘭雜中之重故在第五。
次科均唯果本雜通本因問前明篇義五具三均今均雜中乃云四者答此義如後。
[科01]【疏】上來判約並據律中可以類解因解偷蘭非篇是聚有何義邪。
次非篇中初文上三句結前即指戒儀均雜二義並據律者即諸犍度增一等文列名前後也下三句生起問如上破古篇聚名局今云蘭罪非篇是聚者答彼據二名分定五七[A220]但破彼執隨稱無在下文皆云五篇七聚意亦如是。
次科正釋中初文指上即前三階且下示義。
初難中昔解意謂本律吉罪皆是責心故云不從人也既無兩懺則成均義吉分輕重出明了論故云非本律也。
[科05]【疏】今解不然如律文云故作犯二罪悞作除非威儀二相歷然何得不有且如墮罪三十為重罪對僧除九十為輕別人自滅何為不疑同一篇攝吉羅亦爾重者對人陳過輕者心念自責相同無異故得篇收。
今解中初斥非律中故悞二心結犯單複不獨責心且下舉類墮分兩懺合作一篇吉羅同爾不足致疑。
[科06]【疏】問波逸提懺三悔不殊故同一篇吉羅不爾對獨兩異何得相比答僧別有殊三悔是一對獨乃異一說不差故也。
釋難中以墮吉悔別不合相例答中據事各異約說皆同。
次明通因難中問答可知若爾與前古師所立何異答古師篇局戒本文相聚中不通究竟今師不爾以名攝罪篇中吉羅通收作說果頭之罪聚分作說名含因果非獨攝因故與昔異所言方便入聚者謂此聚中通攝方便非謂純取方便一色。
[科09]【疏】問偷蘭罪中亦簡從生取究竟者用以入篇答不同也偷蘭究竟或均或雜或前或後難定其罪大約分三懺同墮位故入聚收如大疏中偷蘭滅擯大小眾悔廣有廢立無暇述之又非時世所行務也。
反難中蘭吉俱雜吉得入篇蘭亦應爾答文為二初正答以蘭果罪自分三品當局名均相收還雜前後如上吉羅究竟體無輕重故知不雜定在末篇故非前後言同墮者墮有三懺大眾小眾一人對首對蘭亦爾但蘭分三體互懺不成墮唯一品隨界三別故為異耳如下引證逆蘭滅擯餘通三悔故知體雜下文指廣可解。
[科10]【疏】二不定中舉處錄罪罪唯疑似同篇聚收廢罪論處處非罪緣篇聚不攝。
二不定中處即屏露二處同篇聚者即所疑罪文列三二實通六聚。
[科11]【疏】七毗尼中用法殄諍諍通染淨持犯自明故此不論。
七滅諍中通染淨者謂所諍事憶念不癡是淨覓罪草覆為染若據下文不定生疑罪是吉羅七藥用差亦應同吉不定滅淨宜歸第五今云篇聚不攝此不論者未詳何意。
[科12]【疏】七佛略教廣前無罪制後犯者但是吉羅同聚收故何以知之初未制廣有犯過者最初犯戒戒是略教所制有罪心違三善況制廣後而無犯耶若不立犯略教不行廣何所補用略何為今則廣略俱陳明知兩犯不惑。
略教中初定犯何下二釋所以前舉初制以況三善即不貪不瞋不癡若下次約無用以質問此明犯者犯在何時有云隨犯廣制更兼犯略細尋諸部及悔法中都無此說未可準的意詳心違三善未落廣教隨七佛偈所詮行相有違即結學者宜更思之。
三諸篇方便今家中初科前明諸部名通今下示今所用。
[科03]【疏】彼疏釋云此間為篇今依本義立名部也故知梵本各有所由翻經之家以意商度以篇譯之何事紜紜浪諍字也故彼解云何故名部有二義故一成就根本義二隨順根本義。
引疏解中初文分三初引疏標文言本義者即下二種根本故知下因斥古非以疏標五部顯是隨義為名不必三均獨得名篇紜紜雜亂之貌浪虗也故彼下引釋部義二種根本如後結合。
[科04]【疏】初之二篇立三方便下諸篇聚立二方便。
別配中初科所以多少者示現戒儀不同罪位輕重故。
[科05]【疏】故云第一波羅夷部有十六罪一一各有四部成十六罪。
次科總舉云一一者即指四戒言四部者因本各有部類故。
[科06]【疏】一者遠方便如行婬時先起欲心未動身口便止不作責心即滅。
遠方便責心者且依論出今須對首了論宗正量部大同空宗故結意犯若約有部未入犯科。
[科07]【疏】二者次方便動身就彼口陳欲作此對人滅通名吉羅。
次方便中初文言對人者此明動色業麤故重。
[科08]【疏】若準十誦多論此則初篇遠方便偷蘭名雖有異對人不殊也故彼文中初二兩篇各有遠近方便位分三階初篇近者界內僧懺初篇遠者二篇近者合為一階界外四人邊悔二篇遠者為第三階一人前悔俱號偷蘭懺同墮罪。
次科會通中分二初準文會異言遠方便者彼宗但立兩方便動色為始故云遠也中蘭與吉並對首懺故云名異等若論詞句三一實異且就所對故云同耳故下正引彼文偷蘭三品分對兩篇上下各局中品兩通。
[科09]【疏】若依本律初二兩篇不成之罪同號偷蘭至於定罪不分輕重可依上律如法治之廣如刪補羯磨疏鈔。
取舍中初示律文初篇廣解皆云成者波羅夷不成者偷蘭遮僧殘亦爾可下取用十誦兩蘭以替了論次吉頗合今宗不成偷蘭之義廣下指略羯磨及疏即懺法篇事鈔即在篇聚及持犯中。
[科10]【疏】三者近方便至彼人邊或欲摩觸身未交前是偷蘭遮為行婬故觸不為戲樂故觸所以不成僧殘故此偷蘭對僧懺也。
近方便分三初示犯相為下簡濫故下顯罪體。
[科11]【疏】第四身交是根本也。
根本中四分入如毛頭即為分齊。
結部義中果由因克是成就義攬因歸果即隨順義以蘭吉別聚由此二義總歸初篇同一部類。
[科13]【疏】餘篇方便例此可知。
指例中以下四篇多少雖異次第大同。
[科14]【疏】若講至此可引鈔疏相潤成宗必觀時宜廣略機變不事誦文彼此同惱有人不解道理者云為我盡底道余云底何可盡至佛方知今且大略識相奉持勿乖正行是則可矣。
結告中初令援引必下教隨宜有下杜非議彼意嫌略故持遮之答云至佛方知者即智論云智度大海唯佛窮底今下示略意。
[科15]【疏】古德相傳立四方便一遠二近三進趣四闕緣此之四位通於篇聚。
次明古德所立。
[科01]【疏】所言遠者遠資前境借勢成犯事絕情殊名體全隔故名為遠及論成果非不別因即以此罪名為方便今於此過位分有五。
遠方便中通示遠義彼謂果罪次第相因名為方便非不別因者即下近中自有方便也。
[科02]【疏】言夷遠者自言感聖聲了成犯後受名利與盜作緣。
釋中初夷且約因妄成盜餘可準說。
[科03]【疏】言殘遠者染心觸語與婬作緣同是殘中支類可比。
殘中為二初望根本同下就當篇如先麤語後得相觸等支流也。
[科04]【疏】言提遠者取衣作衣染浣坐等並與初二而作犯緣。
提中取衣染浣即三十作衣坐等即九十與初二為緣者或因此過而致淫觸等。
[科05]【疏】乃至四五種類相收緣成果剋便成後犯。
四提舍受尼受女食眾學入白衣舍等並由先犯後通上篇種類攝戒尋之可知。
[科06]【疏】如自覆露教他行非過狀自成體不相及非不積習生於後犯犯由緣成故號方便。
舉例中自覆犯吉教他隨篇重輕此二別犯並容相續犯由緣者緣即前罪。
[科07]【疏】此方便者但有異義至結罪時兩不通涉所以立者欲令行人觀犯興厭或因染習便成大犯故律文中大妄語戒乃訶大賊明知盜受遠因妄語文證可知。
立意中初示義謂假異罪相成之義立此方便故言異義然各果罪故不相通所下推益故下引證。
[科08]【疏】二者近方便攬體成果情事相狀如上明了三方便說。
近方便中雖三方便遠近不同相從根本故並云近。
[科09]【疏】三者進趣方便心規前境運用不息或自造業或設殺具心雖剋漫事無暫止即號此緣名進趣也。
三明進趣初解中初科規猶謀也專心一境名剋泛通多境名漫。
[科10]【疏】若事未差念念增其不善未結蘭吉之𠎝若事畢心達終成至果中遭阻礙初是闕緣。
次科古謂未至止隔但是違理故增不善若論違制自歸果罪及以闕緣故約制教則無進趣。
[科11]【疏】問善本難生律明步步有福惡本易就寧不步步有罪答今言制教必須心事止隔方定其罪步步進趣非教所明上問罪福乃是理之違順如何將順理福難我違制罪也。
問中舉律福文比例罪相可立進趣答中初正答上下反責來問。
[科12]【疏】若此立義何故諸諫白二捨者有三蘭故知有進趣也答此亦以羯磨言教第三息處故言三蘭非謂三罪如世人言堂中有三伯門外有三兄但第三耳非三人也。
次難白二者一白二羯磨竟捨故結三蘭答中[A224]但作一罪通之舉事為比在文可見。
[科13]【疏】有人言進趣方便或有或無若藉一世因成中無隔絕既因不定如何結罪或藉異世因成如諸諫戒中有法隔乃至殺盜微涉遲疑皆有其罪如律文中捨者三蘭。
次解中初通標不定若下別釋初釋或無一世謂同時無閒對下異世可解或藉下釋或有諸諫羯磨殺盜遲疑皆謂心事相閒不一時故。
[科14]【疏】有人解言一切造業其必有因業成當果則篇聚所攝如何此因乃名違理若以違理惡因而成違制罪者則違制罪時更無違理惡業然違理違制各有二業故知其因雙分兩緣其義極矣是以十誦多論步步偷蘭文誠驗也。
第三立義中初科初難破彼謂因中違理果方違制因果不等故云如何等若下正難因既違理不違制果應違制不違理然下立義初明理制相兼以違制其必違理故云各二業也故下正立前明因[A225]但違理今須違制故云雙分等是下引證。
[科01]【疏】據如此理亦無同異兩世念念趣境皆有違教之心是以律云發心作心念作即其證也。
次科中初點破上句承前義下句顯古非兩世即上一世異世念念下立義初正立是以下引證律中發心心念犯吉明知違制。
[科02]【疏】問此之進趣與近方便復何殊邪答言進趣者心事不絕為名言近方便者從因至果時分延促為義何以分之如前了論立三方便此義合之總名為近。
初問可解答中初示名義不同遠者名延近則名促次通延促何下正分兩別但近方便定約三時進趣念念隨結如起淫心即遠方便後心思度未動身口念念吉羅則是進趣纔動身口即次方便身未交前步步偷蘭則是進趣身分纔交即近方便未至究竟並是進趣欲令易曉不覺詞繁。
[科03]【疏】問延促雖異趣果不殊即是進趣何必有別答息不息別。
次難以望趣果則三方便俱名進趣義無別故答中息即近方便不息即進趣。
[科04]【疏】問不息名為進趣有息必在闕緣何須繁紙橫立斯位答不息方便如箭不停近方便者如行暫息不妨意遠非是闕緣。
第三難以息不息各有所歸則近方便義成無用故云何須等答中先約二喻顯二方便不妨下正通前難謂近方便雖復暫息而遠期根本闕緣不爾事止不成故。
第四闕緣列名中初科前示名業下釋義言諸緣者總下通別二種。
[科07]【疏】有人製疏改曰不成以律文云不成偷蘭今解亦得何須較執即律文云方便求盜不得偷蘭斯則明證。
斥古中初引古彼謂方便既是趣果之名今不至果豈名方便止可名為不成罪耳今下斥局較音覺定也然既各有誠據義無不可豈得專執一文邪。
[科08]【疏】今言方便隨相眾多且以事約分為七種所謂闕緣乃至心息此列名也。
正列七緣且舉初後略中間五種如下牒釋。
顯相中闕緣三種通即總該篇聚。
[科12]【疏】二別名闕緣如諸戒下各有闕緣不可以盜而開殺戒各不相通故名別也。
別謂隨相不同上二泛論總收一切第二兩亦正示初緣。
[科13]【疏】三者亦通亦別何者是邪凡是犯戒體是比丘若造罪未果或自命終捨戒邪見二形生等或未制廣教或病狂癡但有三緣不名犯戒俱為造因未成至果故名闕比丘緣望下六別對戒並通故兼二號。
三中初標徵凡下示相初標緣若下次明闕相罪未果者方便義也列相有三初列四捨體壞無法次未制廣最初不犯後病狂等自不了知初則體相俱壞次則體相俱如但無制法後謂體具相乖問未制廣教那名闕比丘耶答雖曾納體未辨法相無教可犯還同闕人今[A226]已制廣則無此綠所以鈔中止存前後二種仍加十三難受戒不得等但下總結初結闕緣望下次結兩亦問[A227]已下六緣可例此不答亦可例也以互望皆別對戒並通但境強一種不必盡通如是思之。
[科01]【疏】二境強者如欲行殺前境及強倒欲害我差此進趣壅住在因故曰方便然境強非偷蘭偷蘭由強而生餘之上下類此可釋。
次緣分二初敘緣然下定罪強非罪緣故曰非蘭因強壅住故云由生也餘下指例如云闕緣非偷蘭偷蘭由闕緣而生等問境差中亦有境強與此何別答此本境強下異境強故不同也。
[科02]【疏】三者緣差方便如欲殺盜往逢異人或恐有事或刀杖毀壞或要期未遂總號緣差就義通名七緣皆是隨相取別唯此第三。
第三分二初列相有四一非本所期二慮他所獲三殺具有闕四如不見前境等總下結名以名通七緣相局四位。
[科03]【疏】四境差者隨戒並有且據大殺四境來差謂人非人畜生杌木。
第四境差標中初示緣通且下次標所出人是同類非畜是異趣杌木即無情。
[科04]【疏】如欲殺人剋心在張王人異境而代張處緣王張解望人不殊究竟成重由異境來張人不死殺意又息壅住方便故曰境差。
人異境中初科分二初明差相且舉張王兩姓以分本異二境緣下結犯初結異境由下結本境罪是偷蘭號闕緣方便也。
[科05]【疏】問本殺王時但作張解無殺王心何因得重答張王非罪緣人是殺境雖無王心然有人想殺緣既具何得非重是故律云男想殺女佛言波羅夷罪可以類之。
初問以心境既差理非結重答中初正答望張境差望王心差故云非罪張王是別人趣是通今就通結故成殺重是故下例證。
[科06]【疏】問殺王重罪乃取張因而成極果為望張邊別有方便。
次問意謂果成因沒應無方便古有異解故問以決之。
[科07]【疏】解云張王姓別人境不殊重果位同輕因相等故攬張因用成王重如律本中列過五因用成五重。
古解為二初立理謂本異並人因果無別故攬相成如下引例如律盜戒有四句一方便求過五錢得過五錢波羅夷二若方便求過五錢得五錢波羅夷三方便求過五錢得減五錢偷蘭遮四方便求過五錢不得偷蘭遮今引第二過五方便能成五果此亦因果兩別相攬而成可為今例。
[科08]【疏】問既攬張因成王果者本立境差方便今因成果無境差矣。
今解中初科以攬因成果果成因滅境差不立故知非矣。
立義中初通示因果各異與下釋成初明王果本下釋張因言王境差者以張是本境不得名差故從異境以彰差義。
[科10]【疏】問不攬張因以成王果何故律文攬過五因成五重果答彼以同損一主元來有心故得相成張王既別何得例也。
釋妨中以向古師執此為例須為通之令無後惑答中顯示境有一異不例可知。
[科11]【疏】昔來諸師於人異境更立諸相通列六緣中加疑想用分多句事理境心不無其致此通戒本無宜復廣若解本律可更舒之。
指廣中初敘古所立諸相即下六緣及餘句法一是人二人想三有殺心四興方便五命斷更加第六疑想以殺但五緣故言中加也復於疑想分出句法且依首疏三趣各有五句杌木非情無境強義但有三句總十八句文中但云人異境至於作句則通四境今備列之。
事即制罪理謂業道方便究竟皆兼兩業境即四異心謂想疑[A229]已上並指諸師所立之義此下顯今略意。
[科01]【疏】餘有非人畜杌來作異境通望本境不死偷蘭若望異境無心無罪。
餘異境中初文可知。
[科02]【疏】問王人異境亦是無心何為結重答人想而殺境心相應是故成重不起非人想故無罪也。
釋疑中初躡前人異境相並為難釋中以餘三境趣類全乖不可相例。
[科03]【疏】問若無罪者云何律中非人人想偷蘭遮者。
次難中初引律者即殺戒境想第四句。
他師釋中初科上二句定罪由下釋所以彼謂律結蘭罪還從本境不望非人具下引殺非人罪質成上義五緣者一是非人二非人想三有殺心四興方便五命斷如何等者以非人作人想在人為境差望非人為想差故是殺非人因也謂果罪但蘭豈得因罪即結方便蘭耶以非人方便[A231]但吉羅故方便字合作偷蘭(或改[A232]已是作不為者非)此明律結蘭罪不望非人斥他異解故云不然也。
[科05]【疏】有人言上立異境想疑心中想則決徹人差結重餘則無心但屬本境疑則不爾緣兩境生故就兩境雙結二罪。
斥疑心中初文彼謂想心同上疑心不同以未決徹本異二境並有心故云二罪者本境方便蘭人異境是夷餘三異境並疑心蘭。
[科06]【疏】今解不然但列本境縱使四異來差本境若強若疑皆列本境何以明之畜是小𠎝杌非生罪如何來差俱犯偷蘭豈不望人從本境結。
次科還即古義對破前解故云今耳下云今明正解始是今義文中初判定云但列者即指律文境想句中何下徵釋且舉畜杌難破前義據此破詞則知前解異境皆蘭。
[科07]【疏】問異境有強方便屬何答強想猶懷本境故知此強不望異結如是類例若疑若想皆從本境。
三問中據上[A233]已明強從本境更欲別示故問所屬答中強是異境想緣本境故云強想如下例通據此立義不問疑想異境之上永無罪也(前門境強乃約本境此明異強須知兩別)。
次今釋中初文分三初牒前義異下反以境弱為問若見下雙難初約有方便難則本異兩境皆有罪故次以無方便難則異境果成本境因沒故云無境差也。
[科09]【疏】今明正解本境一品齊是偷蘭異境來差人境緣人有強有疑莫不殺心皆結蘭罪若至非畜例有強疑以懷人想強從本境非畜異境一向無罪若兼疑心從兩境生本境疑蘭非畜疑吉若至杌木並結本境以杌異境非生罪緣。
正解中初明本境通結異下明異境別結又復為二初明人異境若至下次明非畜境又二初通標強疑以下別釋初釋境強若兼下釋疑心非畜二異正犯蘭提疑故並吉杌非罪緣故無所犯初師局就本境異則不結次師疑心兩緣異境皆蘭不簡輕重觀今所判文理精詳比前可鑒。
[科01]【疏】第五想差方便義張八位。
[科02]【疏】初心差境方便如律人非人想等二境差心方便如律非人人想等三心差境究竟如律婬酒戒若懷非道非酒想疑但是正境皆結究竟四境差心究竟如欲殺誑張人張去王來緣王張解若誑若殺是境俱差齊成究竟五心境俱差成方便六即此互差成究竟以事思取七心境不差成方便如出佛身血境強緣差之類八心境不差成究竟諸戒並是。
五想差中此門八位前四互歷後四具兼一三全是想差五六心境兼差此門唯收四句二四屬前境差七八即境想初句故此四句皆非科意句法相從故為八位耳五六二句令以事思者五中如欲殺張王人替處是境差心復轉想謂為非人即想差成方便第六如欲殺張王人替處心作李想還成究竟言互差者互即是俱承上第五故云即此或恐字誤七中出血一罪永無根本境強緣差事不究竟心境無改。
[科03]【疏】就此想中或有從輕向重如殺盜畜生轉想向人者是或從重至輕即反上句是或互轉者如彼婬酒破僧俱是正境想疑或生無非究竟。
料簡中三初殺畜盜畜方便但吉轉作人想殺盜皆蘭二殺人盜人轉為非畜後心並吉故云反上三互轉俱重如淫前作非道想後作正道想或前正後非無非果本私釋更立互轉俱輕如非人畜生心想互差可以明之。
[科04]【疏】第六疑心方便者相對義張八位方盡。
[科05]【疏】我疑他方便人非人疑也他疑我方便身現妄語相前疑不了是他疑我究竟我疑他究竟如口造語業[A236]但使言章了了不問自他疑也。
[科06]【疏】上四句單疑也今此雙舉何者是邪自他俱疑成方便如身口互造也即成究竟者妄語言了也自他俱不疑成方便如出血在佛也即成究竟者一切戒是也。
六疑心中前四互句初即境想中第二句問與前境差中疑心何別答前對異境此就本境餘三俱約妄語配對後四俱句前二還約妄戒但具兩疑與前為異言互造者亦即如上身造口業後二亦是相從而出。
七善心息初中鄰近也云忽起者或因他勉或遇勝緣或思佛戒或畏因果若非此類善心寧發居方便者前心偷蘭。
[科08]【疏】問此乃善心生今何言息答實如來問向若不生惡必趣果由此善心能息惡想即所息處號為方便又如律文捨者偷蘭捨時非罪由能捨故前惡不至後果故號前因為方便也。
釋難中此即善生惡息於義易知欲生下答故此為問答文為二初正答又下引例能捨則同善生所捨可類惡息。
[科09]【疏】第二大門校量同異者。
二校量者即總料簡前七位也。
[科10]【疏】初以自身造境對置殺具明方便多少者身自造境具七方便設置懸擬既非自身故闕想疑但五方便。
明多少中初標示身自下別釋初明自造故多設下次釋置具則少以想差疑心必約到境懸擬相成不可論故。
[科11]【疏】剋心辨差其境則寬以元在張王非畜杌後來差故漫心辨差其境則狹以通三趣有境齊害唯有杌境用分輕相乃至想疑剋漫可解。
次科言寬狹者謂異境多少也初明剋心寬王非畜杌即四異境次明漫心狹杌境輕者非情無過止有方便上據大漫若約小漫如欲通害人趣望剋為狹對大猶寬乃至下此明境差想疑二位並通剋漫二心寬狹義同故言可解。
[科12]【疏】二心境分別境差境強緣差據前境論闕比丘緣想疑心息據自心辨或闕惡心如好心息或闕有心如狂心息。
心境中三種屬境四種屬心闕比丘緣或約四捨或是狂癡故屬心也或下別示息心則兼二義問狂心息者與比丘緣何異答此據止息初緣不息俱不至果。
[科01]【疏】三宗致分別問此七方便依何而述答出在律文境想五句以彼文言人非人想人非人疑即是向述想疑二位非人人想則是境差如前所指餘四方便義通剋漫境想無文是故律云不成偷蘭則攝四位可以知也。
宗致者顯示七緣皆有誠據宗即文之所出致謂立之所以問意可見答中初指三種所出律中境想五句初人作人想夷二人作非人疑蘭三人作非人想蘭(上三通名想疑)四非人人想蘭五非人非人疑蘭(此二名境差文略後句)餘下次明四種義立剋漫二位本出境想今此四緣皆可具之故云義通則明境想有義無文也是下指通文以攝由此四緣皆不至果故可通準不成之文私謂闕比丘緣準諸戒末並云顛狂心亂痛惱所纏即其文矣。
[科02]【疏】大門第四明持犯義略分四門初知名字二明體狀三釋成就四辨位致。
四明持犯鈔具七門此但明四故云略分名必召體體成有處心容明昧四段辨相大途[A238]已顯餘如對篇逐位別配。
[科03]【疏】就初門中言名字者持有兩種犯亦同然各有止作例分為四。
名字中名即是字無別所以不必強分然須先了二名並依受體而立由本受時不出二心一者斷惡二者修善所發業性即本願體隨中守護對分兩持違反本受即戒兩犯。
止持中二初牒名方下釋五節初釋止義言方便者或但攝心離過或復修諸對治止而下明持義持由下總合如下舉事以顯此下指歸行宗所以爾者欲使四行無濫故。
作持中躡前生起必下釋義亦五初釋作有下明持持由下合名如下指事衣食藥三皆通受淨房有制量乞法或可糞衣乞食樹下腐藥羯磨疏中科為根本作持修道假此故名四緣雜行總收眾共皆作持攝此下示宗可知。
[科07]【疏】所以前後不同者論云戒相止行相作也又云惡止善行義之次第。
次所以中初徵意者以修捨義順今相反故又止作體同今分異故論下次引釋論即百論文有二段初釋不同彼明佛說法有二種一止相二行相謂息一切惡名止修一切善名行外道難曰[A240]已說善行不應復說惡止以惡止即善行故內曰止相息行相作性相違故今變其語取其義耳又下次釋前後彼云外人又難曰善行應在初以善法有妙果故內曰次第法故先除麤垢後染善法。
作犯中初牒名出下釋義有四初釋作初句標能犯之人次二句敘起業之本不下正明造業釋成作義作與下次釋犯犯由下三合名此下四顯宗兩犯並不指事者翻持可知故。
[科10]【疏】惡既作矣必不修善是以第二即明止犯良由癡心怠惰不奉教法行違本受厭而不學故名為止止而有違反彼願本故名為犯犯由止成故名止犯此對不修善法為宗。
止犯中五初躡前生起良下四段亦如上分作犯造惡則通三毒止犯慢法偏對癡心。
[科01]【疏】二明體狀者。
[科02]【疏】如昔解云離身三邪離口四過意地不起三不善根名止持體屈身禮拜行檀放生讚歎三寶讀誦經教意修三善對治三毒各修諸觀乃至離染淨行慈悲四弘等名作持體起十不善名作犯體止不禮拜布施修慈乃至觀行名止犯體。
二明體狀昔解中初明止持通指十惡屈下明作持初二句即身業讚下是口業意下即意業上明事行各下次列心觀初句即指五停心總別相念等離染行者即十二頭陀四弘即四無量心文舉慈悲而略喜捨如後對破二犯相反可解此師大要不明化制兩教業行不同故下並約制教難破。
[科03]【疏】有人問曰止不行施禮拜讀誦悉為犯者出在何律何聚所收如律文云佛不制者不應制也何以得知不施非犯如智論中兄弟二人出家造業各於施戒互不修行弟為白象以不持戒兄獲羅漢乞食不得由不行施如何而言不施犯罪。
次引正解斥破中標有人者即是首師初難中四初牒彼計出下責其無據如下引文顯妄即律中非制不制是制便行文也何下舉事證非迦葉佛時曾為兄弟兄但持戒弟專行施故云互不修也至釋迦時感報乃異今謂兄不行施乃名持戒明知不施非破戒也。
次難中即善見云凡夫常緣欲境聖人若制心犯無有得脫之期。
[科05]【疏】又若犯者何曾見悔不施等罪故智論云不行十二頭陀四無量心不名犯戒但是於戒闕莊嚴耳。
三難中由律悔法必據犯制不施等善律既不制豈得有懺故下引論可見。
[科06]【疏】故知上立違於律論若論自行止可違理若不修慈何成道業毒蛇未出義不安眠如救頭然名有慚者。
結顯中律論即如上引若論下遮疑非謂施慈等行都不修之但非持犯體耳須知善行約教二別如上所列[A242]但屬化教道俗通修如後制聽所攝事法局於制教唯道行之故云止可違理則明非違制也若不下顯示須修可解問此中[A243]但破止犯彼立作犯有何過失答前舉十惡還是化教十中前七乃入律制本宗心犯如別所論。
[科07]【疏】今更依教立持犯禮能所分別。
正立中標云依教者能所二體皆出本律以四分結犯並問何心律序又云當審觀意雖兼身口由是無記非罪福性今明持犯必約成業故專取心為能持體問受中作戒色心為體今此能持即是隨作但云思心受隨應等那不同者答受取緣成必須兼色隨取成業但約心論學者深思方見遠致。
[科08]【疏】言能持者即心為體身口是具不名為業若不思慮不成持犯。
能持體中初科雖通指心正取思業。
次科成論由是當宗故可為證皆是心者此指意識猶通四陰若據成業須至行心行即意思以思從心起身口二業復由思成今從業本故言心耳。
[科10]【疏】以此文證故知意思為能持犯體。
三中正顯體狀體用齊舉故云意思意即心也。
[科11]【疏】言所持者收二種持就制聽兩教交絡互明。
所持中標示但云持者下列四行合須云犯或是語略或可翻持自可明故下約制聽二門止作互歷故言交絡。
[科01]【疏】先出二教之意。
先出二教者今明持犯唯據律藏文雖浩愽不出制聽特異古師濫通餘行故須先示二教大綱。
[科02]【疏】言制教者禁諸出家有惡皆斷名制止也有善斯習名制作也若斯以明是大略也若違此二雙結兩罪並由制成故號制教。
制教中初示二持未陳別相退舉總意故云大略若下明兩犯制止反作制作反止皆名違教一一結罪。
[科03]【疏】言聽教者作與不作一切無罪。
聽教中如造房畜長必不俯從乃成上行依開而作自攝下根今望作不作邊故言無罪然至作時還須依教房舍尺量長衣日限違則有罪。
[科04]【疏】故地持云有罪行者制無罪行者聽文成證也。
引證中行字平呼謂造作也。
[科05]【疏】所以須二者唯制不開中下絕分進道無由唯開不制則令上行慢求息於自勵故立此二攝機斯盡。
出意中初句總徵唯下別釋初明須聽唯開下次明須制上行忻制乃能勇進唯開退屈故云慢求故下通結立斯二教攝彼三根故云斯盡然上根稟制未必從聽中下二根制聽齊奉上來諸文且陳兩教大體未顯持犯體狀有人即以二教為體又復有立萬境為體並由錯認前文致斯妄立委如事鈔所破。
[科06]【疏】如昔解云二教攝法各有分齊止持作犯唯對二教事相以明作持止犯通對二教法事以辨所以前段不通法者法唯進修方知事但離過自攝故所以異。
正明體中初科昔解止持作犯局事無法與今少異餘則大同所以下自釋不通之意以律制法正在進修止持離過非進修故又事通善惡故該二持法唯是善故唯局作。
[科07]【疏】問如上立義止持唯事不通法者如五邪七非並非正法若作有違義須止約此法與事殺盜不殊有何等故不在止攝如昔解止但對事明於義有乖今不同彼無論事法聖制止作則通持犯下以位分體狀無別。
今義中初牒彼解如五下舉法比難如昔下斥非立義此謂事法既有止作則通四行下以位分者即後四門並舉事法對可學不可學以明體狀方顯止門與作齊等故云無別則異古師單複偏對也。
[科08]【疏】前就止持制教門中有二種位。
止持制門中云二種者即下制止制作或是可不可學問今論所持體狀何者是耶答如後所明善惡事法即其體也問何不直明事法而先出二教者答此有二意一為簡化教不使相濫故二由此二教各攝事法體狀各異持犯不亂故前標云攝法分齊意可見也問所以事法復論止作者答由善惡不同四行所攝體相別故問何故須分可不可學答若在二教一切心境皆名可學由心迷悟犯不犯別所以分之問舊記何以立二教為體答彼將前文即為出體正明體處謂論四行所以攻異浪爭不息問立境為體復有何過答境是戒緣體無持犯壇場受戒豈唯受境隨中持戒豈但持境應知於本受體有護有毀遂與教相有順有違故有持犯耳問如母論云犯必託境又事鈔云森然萬境何事非持今不取境則違彼文答但由持犯必對境緣如犯淫戒須託三境如持殺戒亦對三趣至論持犯自指淫殺論云託境豈不思之又境是局狹收緣不盡如諸戒列緣境唯一種若言淫事一切皆收又復於一男境自發五十六戒若但言境境即通漫今言事者即指別戒大抵諸家所立與今現文略無關涉不足為破但恐新學致疑故此略辨委如事鈔。
[科01]【疏】一者可學事制止何者是邪如婬通三境盜分四主既是惡事不可妄行故須止也。
可學事中三境者人非人畜非人攝四天修鬼獄故知此三總收六趣三皆犯重故云通也言四主者三趣之外加三寶境四犯各別故云分也。
[科02]【疏】二者可學法制止如五邪七非體乖聖教明了其相必不得行故同止也。
法中五邪即調達五法一乞食二糞衣三露坐四不食酥鹽五不食魚肉五皆盡形一制無開故名邪也七非者謂所作羯磨違律制也一非法非毗尼二非法別眾三非法和合四如法別眾五法相似別眾六法相似和合七呵不止廣如業疏此二惡法不殊淫盜故云同止。
[科03]【疏】言不可學事者由心迷倒隨境不了於殺盜境疑慮不分望非犯位故是止持而心不了是不可學。
不可學中約迷忘者謂臨事造境忽起之迷非可預學令知故言不可(舊謂心迷學不得者非也)。
[科04]【疏】二者不可學法如四依五邪七非三法是非相濫忘思不了雖未依行故名止持非學所知名不可學。
法中云四依者以調達倚傍四依而立五法邪正相濫容有迷昧三法者即單白白二白四或可心念對首眾法。
[科05]【疏】問如此生迷與愚教者復有何異答愚教之徒生來不學故隨所壞並結無知今此不爾素並明練忽然迷忘非學所知故於教相無罪可結。
問答分示愚迷兩相在文可解。
[科06]【疏】二就止持對制門可學事中制必作者如衣鉢體量也言可學法者制必須作如三羯磨等。
制作門中今明止持不宜論作為欲顯示雙持犯義如後問答衣以布絹為體長五廣三等為量鉢以泥鐵為體三斗斗半為量三羯磨中說恣二法必須常行餘對別緣有必依作。
[科07]【疏】問此止持中但得守戒而[A245]已若有作者便同作持今明作者豈非合亂答今言制作即成止持若不依行則是作犯今順教作便成止持如三衣一鉢法須具有故制畜之豈非作也望無犯故名為止持依教奉行又是作持。
初問答意以佛制作不作有罪望不犯制即成今止若望依作歸後作持方顯止持離過作持進修於一事法兼具二持今取離過收歸止中則非亂矣。
[科08]【疏】問與後作持復何別邪答義同意別具二持犯其致在茲。
問後答中義同者無別事故意別者止中說作但取無犯還成於止後作持門正約造作具二下發起後文。
[科09]【疏】因此便明雙持隻犯義略分二意初約心用後約教行。
次雙持犯標中語略合云雙持雙犯單持隻犯。
[科10]【疏】若據心用以明持犯一切諸戒並二持犯何者是邪且如婬戒順教禁防即止持義觀厭現前無思染穢縱有境逼三時不樂名為作持違作止犯違止作犯。
心用中通諸戒者凡持一戒必起護心望離惡邊即成止持望起護邊復是作持兩犯亦爾違教作惡必無對治文約淫戒示相可解此謂二持兩犯各自相通非謂持中有犯以善惡行別違順心乖故也。
[科11]【疏】若據教行必託境生依教奉行作而無犯何者是邪且如三衣教遣備具不敢違侮名為止持如教䇿修順行不犯名為作持違此二持便成兩犯可同殺盜有教開作名作持邪。
次教行者此門須約有教令行方具二持如僧殘二戒(二房有處分故)三十中九戒(長衣月望長鉢長藥急施此五佛令淨施故二離減六年此三有羯磨開畜寶說付俗人)九十中十二戒(說麤罪輙教尼有羯磨開背請別眾切德衣開食前後并非時入聚有囑法足食勸足餘食法開殘宿不受七日盡形開口法故淨施問主僧事與欲)提舍二戒(尼指授教令呵止蘭若受食令語使知)眾學中一戒(杖囊有法開)此約戒本具雙持者餘皆單持是則一切作持其必兼止若但止持未必有作自餘羯磨衣鉢等事則見廣律文舉三衣其相甚顯侮音武慢也可同下對單持辨異以殺盜等無教開作則無雙義。
[科01]【疏】問依教造境名作持者如婬怨逼禁心境合豈非順教應具二持答此以難緣禁心名止非謂恒爾若無怨逼對境有犯況復合邪若作此釋莫問事法無聖教聽並是單持廣更如後。
引難中初篇四戒淫開怨逼律令作蛇口火中等想教既開作合成雙持答中怨逼作想豈與三衣等作同耶若作下總判廣下指後諸篇。
聽門釋可學中初標示謂下出體於下明止作聽中有違還復令制故得有止。
次作持中標云亦者亦前止持故。
[科06]【疏】先將作持對制教中明制作者位通事法。
釋中依古者昔謂作持無不可學今且一向依彼出體下文難破方顯今疏還通二位。
[科07]【疏】言可學者並制修學事謂衣鉢行護也法謂一切教行也竝託事法進用修成而無違犯名為作持不敢違越又是止持。
制門通示中初句牒示次句明行相對簡止持是離過故事下出所持體並下顯示雙持。
[科08]【疏】問此止持與前制門中止持復有何異答前對惡法無由可作名為止持此就善法必不違越名為止持各有意致可通解不。
問答為簡兩門止別若爾前制作中止與今何異答與彼同也今所簡者指制止中止耳若爾今此明止為屬於何答還屬前門由此而知止分二種一斷惡門止正攝止持二修善門止旁收作持作唯有一但局修門又復止惡局前作善定後作中之止則通兩門在止則離過不殊在作則同由善事約此以分止作無濫。
[科09]【疏】就聽門中亦對法事事謂長財房舍法謂處分說淨亦有聽作聽止如前所言。
[科10]【疏】如昔解云作持門中事法唯可學無不可學者非此所明以非進修聖不制學不同止持通不可學以唯離過故得明也。
今破中古解為二初直判不通以下對止顯意彼謂學必造修如四重等非可為之故有不可學。
[科11]【疏】今解不然不可學迷非學能了乃至四果猶有事迷何況下凡而能通辨故於事法無問止作皆有迷忘而非罪攝何以明之如律長財開忘不染房舍指授亦開想疑既不結正明知不犯。
今解中初文古師約事所以不通今立心迷則該四行四果事迷者見思[A248]已破理解雖窮於事未達故有忘認瓶衣之類故下決通諸門何下引文以證二戒想疑文見戒本。
[科12]【疏】問若不結犯何以律文結偷蘭邪答忘非偷蘭此結想疑方便耳前心欲作過量不處分房後心轉想謂是應量處分之房想差前因不至後果故結偷蘭可不解也。
釋疑中此引房戒境想為難彼結蘭罪今云無犯則相違故答約方便文義易知。
[科01]【疏】若依此明與昔持犯通塞全異諸有讀者任情兩取。
顯異中通塞者彼不可學俱局止持今通四行諸下勸令從長非謂存古而言任情欲明今古兩解是非[A249]已彰特以此語激勵後學下明兩犯對翻二持者但望心違無別體狀是故一一皆指事法即其體矣然止犯中明云所對世人不知事法是體讀至此文如何消解教旨極詳但未思審或復情執何足為論。
[科02]【疏】三明作犯其狀如何此犯所立翻對止持但不依戒行事法有違皆名作犯。
[科03]【疏】第四止犯以對作持所對事法怠而不修皆名止犯。
[科04]【疏】此二犯中亦有可學及不可學類止持中彼此交映則衢術歷然為繁紙墨故不疏出。
雙結中由不別陳故須略點制聽止作可不可學一同二持但犯為別。
[科05]【疏】三明持犯成就處所心行對業三門分別。
三成就門標中前雖明體未識四行成在何時故以三門辨明分齊初約三心二就行心三兼身口。
[科06]【疏】前將止持對心以明若無染汙以明止持行前三心得有持義謂識想受此之三心非業非記流入行心方成別業故分四陰以為二分豈非本有戒體外無染汙光潔純淨名之為持三心非記受體是記故得持也。
初科上句標舉若下正釋為三初通示據此非持取本受體說名為持故云有義古人目為端拱止持以非造作任運成故謂下別簡四心分二所以統論四行止持有二餘之三種並局行心故也豈下結顯三心下釋疑問三心何分答了別所緣境名識(即通指六識)取所領之相名想(謂取所領六塵之相則為六想)領納所緣名受(謂六觸因緣生六受一一各有苦樂不苦不樂三受之異皆從違順非違非順而生)造作之心能趣於果名為行(謂六受之後各起善不善不動業等亦名六思思即是業)若大乘經則受想行識列次不同(由受生想從想起行由行成識)今依小論則識想受行以取最初一念了別之心名識次起想像名想復次領納名受後起業思造作名行問破毀之人有此持否答據篇聚中犯一重戒餘戒常淨儼然是則持毀皆有持義今文且從持說故云無染耳。
[科07]【疏】二就治行明止持者必入行心方得成就前之三心不名為持善性便有惡無記無如欲離過作意遮約或對境防或起心護豈彼無記而得成持若據作持例同後止既就境論三心非分。
次科二持中初明止持以非思慮不成事業故云必入等前下揀三心善下揀二性如下舉事顯相若下二明作持同後止者簡前三心止故。
[科08]【疏】若據二犯行心成就(前言持者三善為行今言犯者三毒為行)前三亦無(識想受等通善惡行)局不善性善無記無。
二犯中亦約四心三性以定行體尋文可了注中以行通善惡故須簡異。
[科09]【疏】若事前後心則異生別持別犯則可知矣。
前後心者即鈔中自作教人自業相成二種義門廣文如彼今略舉之如前遣人漉水即止持令人送欲即作持教他殺生即作犯令他造房不乞處分是止犯後修止持彼四同辨乃至前作四事後作止犯例上可知雖心境不同善惡閒雜不妨前後行業自異故云別持犯也自業相成亦類同上說[A250]但望自作為異。
三中初科初句雙標離下列釋前釋二持身下明兩犯言反上者行殺盜等名身作犯不受食食名身止犯造口四過名口作犯不作知淨名口止犯。
[科01]【疏】單意業中不名持犯故律文云單意者不名犯也。
單意者若至身口必兼意思如上二業未及身口麤細心念通名單意初科據文立義然單意語通此據瞥爾制限大乘故云非犯。
[科02]【疏】若爾何故律云發心作心念作皆名犯者。
難通中以二文相違故須簡辨問發心心念為同為異答上是方便期成彼事下是果頭如惡覺默妄染心看女等。
[科03]【疏】答此謂發心將由身口雖未動相即名為犯。
答中初釋通約遠方便論將由身口故非單意未動身相即是發心。
[科04]【疏】有人言制聲聞戒於可制者言之獨頭心念忽起緣非不名為犯重緣向念可得思覺而不制約故是犯科所以文云心念作也。
次釋中初約大乘釋前不犯獨頭即瞥爾異名重下次據本宗決後犯文謂後念還追前事故云重緣向即前也問意[A251]已成犯何以前約身口明成就耶答就意辨成皆遠方便心念果罪少分有之大論趣果須至身口。
[科05]【疏】任情兩取後為正義。
結中上句是縱下句是奪問世云小乘不制意地今那制耶答此由不辨假實兩宗制限深淺故也小乘實宗定不制意動色成犯假宗制意但約重緣簡非瞥爾是則三宗歷然大小無濫學者至此宜須精究。
[科06]【疏】上明成就竟餘有通塞諸門增微雜相量時須者可尋事鈔中卷持犯兩以相成故斯略也。
指略中初結前餘下總指事鈔七門三門同上第四通塞自分四位故云諸門(一心門將心望境門自作教人門自業相成門)第五漸頓文中不指第六優劣即是增微七雜料簡即今雜相量下囑後講習輩也。
[科07]【疏】大門第四位列持犯者。
第四門中唯明不學無知止犯罪相有無輕重隨一事法皆須二九故云位列。
[科08]【疏】佛立教相止為奉行若[A252]但讀誦非本意也然受戒後勤學教行於諸事法明若指掌忽於境想迷忘而造律制非犯此不可學迷也若由來不學不思過犯隨所造作不問事法[A253]但作有違皆犯根本緣而不了結無知若於二持雖不違負望非明決不名為福若緣不解但是無知是以佛言隨作犯根本更增無知罪。
敘結分三初明立教之旨然下敘結之所以初明學人開迷文中明學須具二義言學教者謂精窮三藏學行者謂專修對治若此為學方開迷忘自餘泛爾皆不學收舉世相傳纔過學肆便稱學人自謂無罪觀其所業曾未勤勞求其所行略無奉慎豈能全免不學無知請詳此文足為龜鏡律制者即諸戒後境想中開若由下次明不學須結又三先明迷犯若下次明昧持故知不學由不曉教持亦成犯是下引證即不攝耳聽戒文。
[科09]【疏】今略標舉須配位法此立兩箇九句交絡有無為持犯方軌。
總標中初句指前須下生後言交絡者即於事犯各有識疑不識三心互織作句如圖所顯言方軌者若解二九隨一事法無不該通故事鈔云類通法界是也。
[科10]【疏】先就止持明罪有無輕重分齊於可學事法作九句分三品。
止持可學標中有無等者有即疑及不識無即是識輕謂不學及疑重即不識立句之意如作犯門具明所以。
[科11]【疏】上品一句識事識犯事謂殺盜三衣一鉢犯謂夷蘭提吉若能於此事法明了無疑奉行可謂上品持律之士。
上品事中殺盜制止事衣鉢制作事犯中夷蘭對殺盜提罪對衣鉢吉羅通上止作二事今略示圖相則依文易解。
[科01]【疏】中下二品各分四句初識事疑犯二識事不識犯三識犯疑事四識犯不識事下品四句初疑事疑犯二疑事不識犯三不識事疑犯四事犯俱不識。
[科02]【疏】言不識者犯謂不犯迷輕謂重疑中亦爾疑有疑無疑輕疑重。
[科03]【疏】上品一句事犯俱識不可以結不學無知。
顯數中上品可解。
[科04]【疏】中品事犯句雖兼識然於罪事生疑不識隨有迷處皆結兩罪一是不學二是無知四句單雙罪則有八猶自名為中品持律以句帶識非是全迷。
中品前示罪數單雙者下半事犯是單皆有二罪名雙猶下結品。
[科05]【疏】下品四句罪事俱迷隨句有四則十六罪此則名為下品持律然於末句最第九也由涉疑故是解家津不識罪事非智之甚可不然也。
下品中初示罪相然下別示第九初指句由下對簡前三句不下正顯後句(津合作律又復寫倒甚合作堪)。
[科06]【疏】此中計罪有二十四六波逸提十八吉羅無知故重則不識是也有疑不學但是輕收。
總合中初合數無下示罪體無知通輕重不學一向輕。
[科07]【疏】問既名愚教即是犯位有何等義名為止持答不犯根本故名止持事犯有迷自是愚教止犯所攝舉宗判義持犯何乖。
門答中根本名持正在今位枝條是犯自攝後科故云舉宗等也。
[科08]【疏】次對不可學事法以明止持各分三品。
[科09]【疏】初三句中一識事識犯二識事疑犯三識事不識犯。
[科10]【疏】中品三句一疑事識犯二疑事疑犯三疑事不識犯。
[科11]【疏】下品三句一不識事識犯二不識事疑犯三不識事不識犯。
次不可學列示中即前九句欲使結罪有無易見故三三品列。
[科12]【疏】此三三句各下二句於犯帶迷有疑不識各有不學無知二罪合十二也亦望不犯根本名為止持。
合數中初正合此三三句並第一句於犯俱識故唯下二句有罪耳亦下結宗。
顯意中所以唯事開忘者事是臨境造修有迷可恕犯是教相縱令先學後忘還成懈惰故不開也。
[科14]【疏】問於事有迷故開不結必於犯法亦有迷忘如上引律過量不處分想疑皆開何為於此而結不學無知答計理成例是所不惑可如作持對法中說此中交絡事法互有不學無知故生此位。
問答中初難意者以古師作持中無不可學故躡事為難意使例同所以答中[A255]但指如後至作持門還指同前謂事既開迷犯何結罪犯既是法而不開者則作持迷法亦應不開答中初承前難意若迷法者宜同事開故云成例可如下指後作持不可學九句此下顯今止持就事立句但可例同未該後法問此止持門不明法位者答影略互彰止持就事作持從法至於四行各具事法故知止持一門惡事惡法各有可學及不可學合四九句餘三同此總有十六九句不學止犯立一八句此約四行通數如上若就別論一一事法皆通二九是以鈔云類通法界義在於此。
第二難中上云迷事聖不制犯而律境想結不結異故引為問答文初句歎教通答或下別示有無然下結成開意謂正迷時並無犯故還歸事開。
作犯中初科可學則有九根本罪不可學中三識並至根本三疑半涉本境無不有罪[A258]但重輕為別如殺盜等可以思之三不識句除淫酒犯根本餘戒轉想並有方便本迷一切無犯。
[科03]【疏】就此根本不識事中始終無心如悞殺人等不結其罪前則有心中後無心但轉想疑除婬酒戒餘結方便若不差者還結根本若心了境不造前事則無罪也。
料簡中初科為二初標品位三識三疑俱有罪故不須辨之唯三不識有無不定故此委示始下正簡有四初明本迷前下明轉想除淫酒者該上本迷(準下酒開方便)若不下於不可學轉為可學若心下如善心息也。
[科04]【疏】問有何等義分二九句答欲使持犯相易也。
次科問答云相易者謂階品差降則結罪有無多少可見如次所顯。
[科05]【疏】故前九中上品一句中下各四者由緣一事帶疑不識交絡互明出其犯相九句就事皆結究竟緣而不了愚教之罪自結不學無知也其愚教罪亦是究竟無果可趣有識無疑則非罪攝。
明前九中初明立句以識等三心歷於事犯上下不定故云交絡九句下明根本罪緣下示枝條罪古師謂是方便故特點之。
[科06]【疏】論後九句三品各三由不識事境非可學不妨於犯是可學故致列其相事總而罪別也。
次明後九初中略舉不識必該疑心是則三識非不可學句法相因故可知矣此中立句事但一心且如上品上半皆云識事故云事總(中品疑事下品不識事皆然)下半犯中識疑不識三心不同故云罪別。
[科07]【疏】問若據此論識疑二事分句為六可是犯攝不識等三便是無犯云何說言作犯九句答若就本迷實唯六句然緣犯法有疑不識即是其犯故說九句。
次科上中二品有罪可知此下唯明下品三句初問中以作犯門必須有罪下三非犯故設此問答中初縱來問然下奪歸須立。
[科08]【疏】若爾緣罪疑等乃是止犯何得說為作犯位也答從根本邊說名作犯。
次難中以止作犯別不合同位故答中從根本者三不識句雖不犯罪非不造境故得歸宗。
後難中以此初句本枝俱無義不可立答如上者即指初答。
[科10]【疏】有人解云何須如此今總為分若可學事法生可學迷一向九句莫不犯根本也若可學事法生不可學迷則有八句除不識事不識法也以心迷故學不可得如有主無想過量不過量處分不成羯磨不辨若始終迷除第七句若轉想迷還有九句後心無罪結前心因也。
次總分中初三句標示但隨具闕不必定九故責云何須等若下示可學具九若可下明不可學不定又三初明六句標簡云八者寫誤準鈔並作六字事法二位皆無下品故云除不識等以心下釋除所以如下引事以顯上舉盜房釋開事也下舉處分羯磨釋開法也次明八句除第七者即下品初句餘二句枝絛帶罪故得存之後明九句可知。
三作持中初科為二初指同此下簡異。
次科以法立句同前圖樣中品三四二句與前小異合云識犯疑法識犯不識法。
[科05]【疏】結罪分齊大分二位順教作事不犯根本愚教不學則犯墮吉如上例顯。
三中初標分順下別顯初明持義愚下示犯相還指止持故云如上。
[科06]【疏】就不可學法亦有九句如前段後九句三品法雖可學迷倒忽生佛開不犯不同昔解是以律中不處分想疑皆非殘故。
不可學中三初標指法下立理不同下斥古前止持中問答指後作持者即此文也。
[科07]【疏】四明止犯亦二九句翻對作持可以自明。
四止犯中指句可知。
[科08]【疏】如昔解云止犯法中無不可學今言迷倒隨位皆有如不說淨見罪不露即是可學若迷若忘即不可學如是例知通諸戒相。
引古中初科為二初牒古二立今說淨覆藏二俱開忘故引為據如下例通一切文言諸戒舉其大槩須論戒下若事若法皆具二九類通法界即其義焉。
[科09]【疏】有人解云止犯位中對教不學則唯八句除法事俱識也對事不學九句通有如造房舍衣鉢雖達相了知何妨不乞處分受持加淨皆獲殘提等罪是也。
次科止犯一位須分三種一不學止犯即不學無知也二事法止犯即於制聽善事善法故違不作也如文兩別初止犯中除初句者二種並識非無知故問與下同異答下有根本故可存九此則不爾故[A261]但有八問二持門中亦無根本何不除去二識句邪答彼是持門無罪可立此是犯門無罪何用問二犯門中如何列句答應翻二持下品為上以犯門解義罪多為勝鈔意如是。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一下之二
校注
[0704001] 目錄新作 [0705001] 條目新添 [0710k01] 釋四分律含注戒本疏科分二初疏序二初題號二初標題 [0710k02] 二撰號 [0710k03] 二序文二初通敘所宗二初標教體以歎 [0710k04] 二約分宗以顯二初總明諸部 [0711k01] 二別歎今宗 [0711k02] 二別明傳授二初敘古本二初列示三本三初覺明本 [0711k03] 二光師本 [0711k04] 三願師本 [0712k01] 二結顯同異 [0712k02] 二明今本二初明注本二初詳校諸本 [0712k03] 二正明注述 [0712k04] 二明撰疏二初敘發起緣由 [0712k05] 二申謙酬請 [0712k06] 二疏文二初題目 [0712k07] 二本文二初通敘教本二初分章 [0713k01] 二隨釋四初教興所由二初標 [0713k02] 二釋二初通敘戒學二初正示二初約聖意以明教本 [0713k03] 二約對治以明相須二初明立法次第 [0713k04] 二顯相須之意三初反顯 [0713k05] 二勸依 [0713k06] 三雙證 [0713k07] 二釋疑二初舉定慧以難 [0713k08] 二約遠意以答三初明聖教異凡 [0713k09] 二示行體分齊 [0713k10] 三窮制意正通 [0714k01] 二別彰戒本二初問 [0714k02] 二答二初正答 [0714k03] 二引證 [0714k04] 二攝教分齊二初牒章 [0714k05] 二隨釋二初敘昔所傳二初總示 [0714k06] 二別釋四初三輪二初總敘三初通標 [0714k07] 二列示三初神足論 [0714k08] 二說法輪 [0714k09] 三憶念輪二初正明教意 [0715k01] 二委釋所證二初標舉 [0715k02] 二列釋二初明事證 [0715k03] 二明理證 [0715k04] 三指所出 [0715k05] 二別判 [0715k06] 二化行二初斥前標後 [0715k07] 二立義判釋二初釋化教 [0716k01] 二釋行教 [0716k02] 三制聽二初斥古二初斥前標後 [0716k03] 二立義判釋二初制教 [0716k04] 二聽教 [0716k05] 二躡破 [0716k06] 四化制 [0716k07] 二明今氏舍二初分門 [0716k08] 二隨釋三初敘教本二初標 [0716k09] 二釋三初明憑教有無 [0716k10] 二示經論諸判 [0716k11] 三斥二家無據 [0716k12] 二徵昔宗二初標 [0716k13] 二釋三初徵化行 [0717k01] 二徵制聽 [0717k02] 三舉化制 [0717k03] 三正立正義二初正明所取二初標所取未盡 [0717k04] 二示今義足成二初引文義明通二初明通二輪 [0717k05] 二正敘憶念 [0717k06] 二約兼正顯局二初敘問 [0717k07] 二答通 [0717k08] 二復引餘義二初引示二初正明 [0717k09] 二釋妨二初問 [0717k10] 二答 [0718k01] 二指斥 [0718k02] 三解開名義二初標分 [0718k03] 二隨釋三初統敘眾名 [0718k04] 二依名翻釋二初標分 [0718k05] 二隨釋三初尸羅二初翻名 [0718k06] 二釋義三初略釋 [0718k07] 二斥古 [0718k08] 三顯今二初舉諸文以名局善 [0718k09] 二約兩通以顯正義 [0718k10] 二木叉二初翻名 [0718k11] 二釋義三初約道事二戒分 [0719k01] 二約業惑兩報辨二初正示 [0719k02] 二釋疑 [0719k03] 三引經論互說三初標指 [0719k04] 二引示 [0719k05] 三結顯 [0719k06] 三毗尼三初標梵號 [0719k07] 二辨胡梵四初標古略斥 [0719k08] 二約義廣辨四初定梵土中邊二初引示諸說三初定梵國必中 [0719k09] 二顯此方非中 [0720k01] 三示河源遠近 [0720k02] 二研證取詳 [0720k03] 二示胡國所在 [0720k04] 三明翻傳隨世 [0721k01] 四顯梵字之本 [0721k02] 三顯略 [0721k03] 四示意 [0721k04] 三翻名義二初正翻五初對古示名 [0721k05] 二准俗顯義 [0721k06] 三引文證 [0721k07] 四點古非 [0721k08] 五簡通濫二初舉餘藏以問 [0722k01] 二約不同以答二初正答 [0722k02] 二轉難二初約戒善相濫難 [0722k03] 二約兩義可分答 [0722k04] 二示對翻所以三初敘本翻意 [0722k05] 二徵釋同異 [0722k06] 三舉俗例難二初敘問 [0723k01] 二答通 [0723k02] 三對名立教二初標 [0723k03] 二釋二初約三藏偏標以問 [0723k04] 二約總攝以答二初正答 [0723k05] 二轉難二初約說戒以難 [0723k06] 二約取行以答二初正答 [0723k07] 三指非 [0723k08] 四解今題目二初標列 [0723k09] 二隨釋四初部不同二初敘名列章 [0723k10] 二依位解釋三初敘本無分二初標 [0723k11] 二釋三初本立教之旨 [0723k12] 二通諸文之意 [0724k01] 三約三義證成 [0724k02] 二分之時節三初標分 [0724k03] 二列釋四初分二部 [0724k04] 二分五部二初標 [0724k05] 二釋二初敘異世五師以明緣本二初列緣相四初第一師 [0724k06] 二第二師 [0725k01] 三三四二師 [0725k02] 四第五師 [0725k03] 二示不分 [0725k04] 二敘同世五師正明分派二初敘分所以 [0725k05] 二引文為證 [0725k06] 三分十八部二初標 [0725k07] 二引釋三初引三藏所傳 [0725k08] 二引文殊問經 [0726k01] 三引十八部執論 [0726k02] 四五百部 [0726k03] 三問答二初問 [0726k04] 二答二初約義答 [0726k05] 二引文證 [0726k06] 三見解有異二初標 [0726k07] 二釋二初引示六初第一師 [0726k08] 二第二師 [0727k01] 三第三師 [0727k02] 四第四師 [0727k03] 五第五師 [0727k04] 六根本部 [0727k05] 二問答三初問古師傳濫 [0727k06] 二問經贊有無 [0727k07] 三問本末次第 [0727k08] 二前後差異二初標 [0727k09] 二釋二初敘問 [0727k10] 二答通二初約揀濫答 [0727k11] 二約顛倒難二初敘難 [0727k12] 二釋通二初今答 [0727k13] 二引佗答 [0728k01] 三正解名目二初標 [0728k02] 二釋二初法題二初別目二初標示 [0728k03] 二廣釋三初正釋 [0728k04] 二遮簡 [0728k05] 三舉例 [0728k06] 二通目二初牒示 [0728k07] 二廣釋 [0728k08] 二人號二初牒示 [0728k09] 二廣釋三初出標意 [0728k10] 二翻梵名 [0728k11] 三點古非 [0728k12] 四泛解翻度二初標 [0728k13] 二釋二初敘意標舉 [0729k01] 二依次列示二初明戒本羯磨二部初傳 [0729k02] 二明廣律四部次第四初上誦律 [0729k03] 二四分律 [0729k04] 二僧祇律 [0730k01] 四五分律 [0730k02] 二義張三位二初結前標後 [0730k03] 二約義科判二初總判三如文 [0730k04] 二別釋三初廣略二教總序分二廣略二教別序正流通正宗分三廣略二教總流通〔此料至四之下〕初文又二初三種分別二序二初標分 [0730k05] 二隨釋三初立名 [0730k06] 二建意 [0730k07] 三前後 [0730k08] 二四節科判偈文二初標分 [0731k01] 二隨釋四初半偈歸敬三寶二初約義懸釋二初分章 [0731k02] 二隨釋二初皈敬三寶二初略示名義二初敘意 [0731k03] 二列釋二初釋別名三初佛 [0731k04] 二法 [0731k05] 三僧 [0731k06] 二釋通 [0732k01] 二重分四別二初標分 [0732k02] 二隨釋四初舉眾相二初總標 [0732k03] 二隨釋四如文 [0732k04] 二明本末二初標 [0732k05] 二釋二初相望總明 [0732k06] 二當相各守二初問 [0732k07] 二答 [0733k01] 三分次第二初標 [0733k02] 二釋四初理體 [0733k03] 二化相 [0733k04] 三住持 [0733k05] 四一體 [0733k06] 四敘功用二初標 [0733k07] 二釋二初正明 [0733k08] 二問答二初問 [0733k09] 二答二初今答 [0734k01] 二引他答 [0734k02] 二解歸意 [0734k03] 二就文牒釋二初分文 [0734k04] 二解釋二初能敬儀二初釋稽首 [0734k05] 二釋禮 [0734k06] 二所敬境二初釋佛寶二初牒釋 [0734k07] 二釋疑 [0735k01] 二釋餘二寶二初釋及字 [0735k02] 二釋法僧二初法寶 [0735k03] 二僧寶二初標梵號 [0735k04] 二釋義譯二初約因譯 [0735k05] 二對果譯二初正釋 [0735k06] 二問答 [0735k07] 二半偈歸敬之意二初分文 [0735k08] 二牒釋二初明意二初釋今演 [0735k09] 二釋毗尼二初約義略釋 [0736k01] 二引文廣釋二初母論二初引論 [0736k02] 二會名 [0736k03] 二了論二初引論 [0736k04] 二示名 [0736k05] 二明益二初正釋二初略釋 [0736k06] 二問答二初敘問 [0736k07] 二答通三初約義以答 [0736k08] 二引文以證 [0737k01] 三出其所以 [0737k02] 二斥略 [0737k03] 三九偈列相勸持三初標章生起 [0737k04] 二約義科文 [0737k05] 三隨文牒釋三初一偈明戒德宗體二初分文 [0737k06] 二牒釋二初上半陳喻二初明喻意二初正明 [0738k01] 二指謬 [0738k02] 二牒文釋二初分示 [0738k03] 二正釋二初深廣喻二初牒文釋 [0738k04] 二點字體 [0738k05] 二出寶喻二初正釋三初約能求釋 [0738k06] 二約所求釋 [0738k07] 三約功益釋 [0738k08] 二問答二初問 [0738k09] 二答 [0738k10] 二下半舉益二初釋勸護二初牒文正釋 [0739k01] 二明單合所以 [0739k02] 二釋說聽 [0739k03] 二上下三偈略舉篇聚二初結前生起 [0739k04] 二分文解釋二初總分 [0739k05] 二別釋三初一偈舉教勸修三初分文 [0739k06] 二隨釋二初三句明廣教之功三初釋四棄二初牒釋 [0739k07] 二總示 [0739k08] 二釋僧殘 [0739k09] 三釋捨墮 [0739k10] 二一句舉功勸聽 [0739k11] 三問答二初問 [0739k12] 二答 [0740k01] 二一偈半引佛成證二初標分 [0740k02] 二隨釋二初一偈列教主名三初明通說廣略 [0740k03] 二問答釋妨三初問經律相違 [0740k04] 二問不明二世 [0740k05] 三問前後具缺 [0740k06] 三指略佛名 [0740k07] 二半偈結人成法 [0740k08] 三半偈承傳勸聽二初分文牒釋 [0740k09] 二顯示賢聖 [0741k01] 三五偈明持毀得失二初約義分科 [0741k02] 二隨文解釋二初寄別行生二喻三初分示 [0741k03] 二次下隨釋二初身足喻止持三初分文 [0741k04] 二隨釋二初一偈明止犯二初總分 [0741k05] 二別釋二初上半偈明喻 [0741k06] 二下半偈法合 [0741k07] 二次一偈明作持二初牒釋 [0741k08] 二通妨二初問 [0741k09] 二答 [0741k10] 三結示二初正結 [0742k01] 二難相違二初問 [0742k02] 二答 [0742k03] 二車軸喻作犯三初分示 [0742k04] 二牒釋二初上半偈明喻 [0742k05] 二次半偈法合二初對合 [0742k06] 二徵意二初問 [0742k07] 二答 [0742k08] 三辨闕二初準明闕意 [0742k09] 二因示偈文三初示梵偈 [0742k10] 二斥訛謬 [0742k11] 三會梵言 [0743k01] 三結顯 [0743k02] 二寄眾法生二喻三初分示 [0743k03] 二牒釋二初教為明鏡喻二初分文 [0743k04] 二隨釋二初配喻 [0743k05] 二法合 [0743k06] 二教為神解喻二初分文 [0743k07] 二隨釋二初明喻 [0743k08] 二法合 [0743k09] 二對簡 [0743k10] 四二偈顯教功益二初分文 [0743k11] 二隨釋二初喻辭二初列四喻三初總標 [0743k12] 二列示四如文 [0744k01] 三結顯 [0744k02] 二問答二初問 [0744k03] 二答二初答不盡 [0744k04] 二答盡 [0744k05] 二法合二初分文 [0744k06] 二隨釋三初半偈總合上喻三初通約三藏釋 [0744k07] 二約二藏相兼釋 [0744k08] 三局據律部釋 [0744k09] 二一句舉法屬人 [0744k10] 三一句說經之時二初牒釋 [0744k11] 二問答二初問 [0744k12] 二答 [0744k13] ○二廣略二教別序正流通正宗分二初標分 [0745k01] 二隨釋二初總辨二教二初標列 [0745k02] 二隨釋六初解名二初標 [0745k03] 二釋二初略名 [0745k04] 二廣名三初釋廣名 [0745k05] 二釋廣相 [0745k06] 三伸問答二初問 [0745k07] 二答 [0745k08] 二定相二初標 [0745k09] 二釋二初明略二初列示四略 [0745k10] 二總判通局 [0746k01] 二明廣二初總示 [0746k02] 二別釋三初約止作分 [0746k03] 二約巳未分 [0746k04] 三約三根分 [0746k05] 三所為二初總標 [0746k06] 二別釋四如文 [0746k07] 四明前後二初總標 [0746k08] 二別釋三如文 [0746k09] 五相成二初標 [0746k10] 二釋二初敘問 [0746k11] 二答通 [0746k12] 六時節二初標 [0746k13] 二釋三初引示時節 [0747k01] 二明說略所以 [0747k02] 三問答釋疑二初問 [0747k03] 二答 [0747k04] 二分文解釋二初總標 [0747k05] 二別釋二初釋結前文二初明結意 [0747k06] 二問答 [0747k07] 二釋生後文二初點注 [0747k08] 二釋文二初總分 [0747k09] 二隨釋二初廣教二略釋〔此科至四之下〕初中又三初總分三分二依位別釋三自下通結三釋〔此科至四下之〕今初 [0748k01] ○二依位別釋三初釋序分三初總分 [0748k02] 二別釋三初釋集僧簡眾二初分文 [0748k03] 二隨釋二初能成之緣二初總示緣成三初標示 [0748k04] 二別列 [0748k05] 三結略 [0748k06] 二牒文解釋二初總示 [0748k07] 二別釋七初和合二初釋文 [0748k08] 二釋注二初釋制緣 [0749k01] 二釋和別 [0749k02] 二集僧二初釋文二初牒釋 [0749k03] 二指異 [0749001] 有應作在 [0749k04] 二釋注四初釋約界集二初牒釋 [0749k05] 二問答 [0749k06] 二釋供具 [0749k07] 三釋獨住 [0749k08] 四釋結犯二初牒釋 [0749k09] 二問答二初問 [0749k10] 二答二初約義答 [0750k01] 二舉例 [0750k02] 三遣未具二初釋文三初牒文釋 [0750k03] 二出所以 [0750k04] 指誡勅 [0750k05] 二釋注四初釋遮說戒 [0750k06] 二釋安置處二初正釋 [0750k07] 二問答 [0750k08] 三釋聽非人 [0750k09] 四釋制尼眾 [0750k10] 四明說欲二初釋文 [0750k11] 二釋注 [0751k01] 五尼請法二初釋文二初敘意 [0751k02] 二牒釋 [0751k03] 二點注 [0751k04] 六問事宗 [0751k05] 七答成法二初釋文二初正釋 [0751k06] 二指異 [0751k07] 二釋注六初釋出房 [0751k08] 二釋檢校 [0751k09] 三釋白告 [0752k01] 四釋制誦 [0752k02] 五釋重誦 [0752k03] 六釋誦經二初正釋 [0752k04] 二問答 [0752k05] 二所成之業二初標章 [0752k06] 二隨釋二初敘意 [0752k07] 二判釋二初釋文二初總分三位 [0752k08] 二別釋五句三初總舉 [0752k09] 二正釋五初釋初句二初通解 [0752k10] 二細釋四初釋大四初內外相對釋 [0753k01] 二因果相對釋 [0753k02] 三約三寶釋 [0753k03] 四簡小眾釋 [0753k04] 二釋德 [0753k05] 三釋僧二初約二種和釋 [0753k06] 二約六和釋 [0753k07] 四釋聽 [0753k08] 二釋第二句 [0753k09] 三釋第三句二初正釋 [0753k10] 二揀濫 [0753k11] 四釋第四句二初正釋 [0754k01] 二點異 [0754k02] 五釋第五句 [0754k03] 三結示 [0754k04] 二釋注三初釋隨王法 [0754k05] 二釋黑白月三初立時不同二初約一方以示 [0754k06] 二明餘國不同 [0754k07] 二釋兩半 [0754k08] 三辨先後 [0754k09] 三釋四人等 [0754k10] 二釋誡敕時眾二初分文 [0754k11] 二隨釋二初生起二初敘生起八初敘初段 [0754k12] 二第二 [0754k13] 三第三 [0754k14] 四第四 [0754k15] 五第五 [0754k16] 六第六 [0755k01] 七第七 [0755k02] 八第八 [0755k03] 二結略 [0755k04] 二釋文八初釋初段二初釋文二初標示 [0755k05] 二別解二初釋諸大德三初正釋 [0755k06] 二問答 [0755k07] 二釋木叉二初正釋 [0755k08] 二指略 [0755k09] 二釋注四初釋制緣 [0755k10] 二釋解名三初明佛解 [0755k11] 二斥非義 [0756k01] 三牒釋 [0756k02] 三釋歎功二初滅惡二初總釋 [0756k03] 二別釋二初釋攝持 [0756k04] 二釋住處 [0756k05] 二生喜 [0756k06] 三成定慧 [0756k07] 四釋歎發引二初指前示後 [0756k08] 二牒文正釋二初約三分解三初序分 [0756k09] 二正宗 [0756k10] 三流通 [0756k11] 二引它解 [0757k01] 二釋第二二初釋文 [0757k02] 二釋注五初釋同集二初今釋 [0757k03] 三引它解 [0757k04] 三釋敷座 [0757k05] 三釋略說二初明難緣 [0757k06] 二明隨時 [0757k07] 四釋外集告淨 [0757k08] 五釋指略 [0757k09] 三釋第三二初釋文 [0757k10] 二釋注 [0757k11] 四釋第四二初正釋二初釋文三初牒釋 [0758k01] 二辨華梵 [0758k02] 三指略 [0758k03] 二釋注三初釋未懺 [0758k04] 二釋悔法 [0758k05] 三釋開白二初牒釋 [0758k06] 二徵意三初明業本難亡 [0758k07] 二示律懺分齊 [0758k08] 三對理觀辨異 [0758k09] 二問先後 [0758k10] 五釋第五二初標文 [0758k11] 二釋注 [0759k01] 六釋第六二初正解 [0759k02] 二引它解 [0759k03] 七釋第七二初通釋 [0759k04] 二牒釋二初敘意分示 [0759k05] 二依章解釋二初先以義求二初分章 [0759k06] 二隨釋六初定罪重輕二初標 [0759k07] 二釋二初昔解二初立理 [0759k08] 二釋難二初約身造口業難 [0759k09] 二約止為方便難 [0759k10] 二今解二初立理三初斥非判定 [0759k11] 二出古立意 [0759k12] 三難前互造三初約互造不定以難 [0760k01] 二約歷句義以定 [0760k02] 三引古解以證 [0760k03] 二問答三初約互造難根境二初問 [0760k04] 二答二初正答 [0760k05] 二轉難 [0760k06] 二問業識不同 [0760k07] 三問體同分互 [0760k08] 二明通塞二初標 [0760k09] 二釋二初昔解二初立理 [0760k10] 二申問二初問八篇後問 [0760k11] 二問不迷得聞 [0760k12] 二今解 [0761k01] 三對問緣二初標 [0761k02] 二釋二初昔解 [0761k03] 二今解二初正解 [0761k04] 二釋妨 [0761k05] 四就罪辨二初標 [0761k06] 二問示釋二初立問 [0761k07] 二答釋二初引古答 [0761k08] 二今解三初立理反破 [0761k09] 二會同覆藏 [0761k10] 三略示罪數 [0761k11] 五約人論二初標 [0761k12] 二釋 [0761k13] 六經處犯二初標 [0761k14] 二釋二初昔解二初引示 [0762k01] 二結斥 [0762k02] 二今解二初立義 [0762k03] 二問答三初問序正重問 [0762k04] 二問滅諍後問 [0762k05] 二問九處重問二初問 [0762k06] 二答二初舉諫相例答 [0762k07] 二前後迷忘答二初正答 [0762k08] 二轉難 [0762k09] 二隨文消判二初指前標後 [0762k10] 二牒文解釋二初釋文 [0763k01] 二釋注 [0763k02] 八釋第八二初釋文 [0763k03] 二釋注 [0763k04] 三釋問二覆檢問二初標分(CBETA 按:[科04]在原書內文無) [0763k05] 二隨釋二初釋問淨二初對羯磨明須否二初問(CBETA 按:[科05]在原書內文編號為[科04]) [0763k06] 二答五初約所為解(CBETA 按:[科06]在原書內文編號為[科05]) [0763k07] 二約僧別解(CBETA 按:[科07]在原書內文編號為[科06]) [0763k08] 三約人通局解(CBETA 按:[科08]在原書內文編號為[科07]) [0764k01] 四約事犯解 [0764k02] 五約事同解 [0764k03] 二問三說所以 [0764k04] 二釋勸持 [0764k05] 三結示 [0764k06] 第二正宗分二初標章 [0764k07] 二隨釋二初通敘教旨二初明教興所由 [0764k08] 二明次第之音 [0764k09] 二分章解釋二初先以義通二初敘意分章 [0764k10] 二依章解釋四初明正果五篇二初分門 [0764k11] 二隨釋四初位立五篇丼解篇義二初總標 [0765k01] 二別釋二初位立 [0765k02] 二解釋二初標示 [0765k03] 二正釋二初昔解三初約偏頗解 [0765k04] 二約三均解二初斥非 [0765k05] 二立義 [0765k06] 三約文義解二初斥非 [0765k07] 二立義 [0765k08] 二今解二初斥古解二初總示 [0765k09] 二別斥二初點初解 [0765k10] 二斥第二 [0765k11] 二示今定二初取三均以立 [0765k12] 二約輕重以難二初敘問 [0766k01] 二釋通二初通答 [0766k02] 二定篇義 [0766k03] 二置名不同翻名顯義二初標示 [0766k04] 二隨釋二初置名不同二初標 [0766k05] 二釋二初明置名所以 [0766k06] 二略示通名 [0766k07] 二次翻名顯義二初標 [0766k08] 二釋五初波羅夷二初明此方無譯 [0766k09] 二引教示名二初本律 [0766k10] 二它部 [0766k11] 二僧殘 [0767k01] 三波逸提 [0767k02] 四提舍尼 [0767k03] 五突吉羅 [0767k04] 三但置於五不立四六二初標 [0767k05] 二釋二初昔解 [0767k06] 二今解四初難古 [0767k07] 二立今 [0767k08] 三釋難 [0767k09] 四問答三初問初重名藥 [0767k10] 二問藥病不對二初敘難 [0767k11] 二重解二初約通別釋 [0768k01] 二舉例 [0768k02] 三問二種先後二初問答 [0768k03] 二轉難二初約無病設藥以難 [0768k04] 二約待病設藥轉難 [0768k05] 四立篇次第先後不同二初標 [0768k06] 二釋二初敘結集安布 [0768k07] 二明先後所以二初約位行 [0768k08] 二據根條二初正明 [0769k01] 二問答二初問 [0769k02] 二答二初約義答 [0769k03] 二引文證 [0769k04] 二明七聚輕重三初標列 [0769k05] 二隨釋四初位立七聚并解聚義二初位立 [0769k06] 二解義二初引斥異 [0769k07] 二明正解 [0770k01] 二明離分品位之意二初標示 [0770k02] 二解釋二初古義二初正引二初引古解三初明不立一 [0770k03] 三明不立二 [0770k04] 三明從二立七 [0770k05] 三引它難二初約廣略前後以難 [0770k06] 二斥它師曲救 [0770k07] 二結示 [0770k08] 二今義三初敘立 [0770k09] 二正示 [0771k01] 三結意 [0771k02] 三解七聚得名不同三初標章 [0771k03] 二正釋二初翻名二初指同 [0771k04] 二別示二初釋偷蘭遮 [0771k05] 二釋惡作惡說 [0771k06] 二得名二初標 [0771k07] 二引示二初一師約五義釋 [0771k08] 二一師約六義釋 [0771k09] 三結告 [0771k10] 四解諸罪隱顯之相二初標 [0771k11] 二釋二初正釋蘭吉二初明不入戒本二初敘問 [0771k12] 二答釋二初示今意 [0771k13] 二引古解二初正明不入 [0771k14] 二釋成不定二初約戒儀在前 [0771k15] 二約均雜居後 [0772k01] 二明分篇是聚二初結前起後 [0772k02] 二約義以釋二初正釋 [0772k03] 二通難二初約吉羅多品以難二初立難 [0772k04] 二解釋二初昔解 [0772k05] 二今解二初立義正解 [0772k06] 二釋通悔法 [0772k07] 二約吉羅通因以難二初問 [0772k08] 二答二初立義正答 [0772k09] 二約偷蘭反難 [0772k10] 二因示餘文三初二不定 [0772k11] 二七滅諍 [0772k12] 三七佛略教 [0773k01] 三諸篇方便二初標章 [0773k02] 二正釋二初今家三方便三初標示所出 [0773k03] 二引疏以解二初通釋部義 [0773k04] 二別配諸篇三初示總數 [0773k05] 二顯相二初總舉 [0773k06] 二別釋二初列示因本四初遠方便 [0773k07] 二次方便二初依論示罪 [0773k08] 二引律和會二初引多宗會通 [0773k09] 二準本律取舍 [0773k10] 三近方便 [0773k11] 四根本 [0773k12] 二結成部義 [0773k13] 三指例 [0773k14] 三結告 [0773k15] 二引古德四方便二初總標 [0774k01] 二列示四初遠方便四初通明 [0774k02] 二列釋四初夷 [0774k03] 二殘 [0774k04] 三提 [0774k05] 四提舍吉羅 [0774k06] 三舉例 [0774k07] 四示立意 [0774k08] 二近方便 [0774k09] 三進趣方便三初初師約違理明無三初示名義 [0774k10] 二正立 [0774k11] 三問答二初約福善以難罪 [0774k12] 二引諫戒以難無 [0774k13] 二次師或有或無 [0774k14] 三後師約制明有二初立義二初對初師立 [0775k01] 二對次師立 [0775k02] 二釋難三初約進趣難方便何異 [0775k03] 二約同進趣以難不別 [0775k04] 三約歸二位以難不須 [0775k05] 四闕緣方便二初標分 [0775k06] 二初下隨釋二初列名顯相二初列名三初示名 [0775k07] 二斥古 [0775k08] 三正列 [0775k09] 二顯相二初標 [0775k10] 二釋七初闕緣二初標舉 [0775k11] 二列示三初通名 [0775k12] 二別名 [0775k13] 三亦通亦別 [0776k01] 二境強 [0776k02] 三緣差 [0776k03] 四境差二初標示諸境 [0776k04] 二別釋犯相二初明人異境三初正明 [0776k05] 二問答二初問異境無心 [0776k06] 二問因果差別二初敘問 [0776k07] 二引解二初古解 [0776k08] 二今解三初難破 [0776k09] 二立義 [0776k10] 三釋妨 [0776k11] 三指廣 [0777k01] 二明餘異境二初通示 [0777k02] 二釋疑二初釋人異境難 [0777k03] 二釋律境想難二初敘難 [0777k04] 二引釋二初引宅師約本境釋二初約想心解 [0777k05] 二斥疑心解三初示宅解 [0777k06] 二約義斥 [0777k07] 三引強為例 [0777k08] 二約兩境難二初躡境強難破 [0777k09] 二申今正解 [0778k01] 五想差三初標舉 [0778k02] 二列釋 [0778k03] 三料簡 [0778k04] 六疑心二初總舉 [0778k05] 二列句二初互法 [0778k06] 二雙句 [0778k07] 七善心息二初正明 [0778k08] 二釋難 [0778k09] 二校量同異二初標 [0778k10] 二釋三初明多少寬狹二初自造置具多少 [0778k11] 二剋漫寬狹 [0778k12] 二心境分別 [0779k01] 三宗致分別 [0779k02] 四持犯義二初標分 [0779k03] 二隨釋四初知名字二初總舉 [0779k04] 二別釋二初明二持二初標 [0779k05] 二釋二初示名義二初釋止持 [0779k06] 二釋作持 [0779k07] 二釋所以 [0779k08] 二明兩犯二初標 [0779k09] 二釋二初釋作犯 [0779k10] 二釋止犯 [0780k01] 二明體狀二初標 [0780k02] 二釋二初引昔解 [0780k03] 二引正解二初斥破二初正破三初約律制難 [0780k04] 二約意地難 [0780k05] 三約悔法難 [0780k06] 二結顯 [0780k07] 二正立二初標示 [0780k08] 二正明二初能持犯體三初正明 [0780k09] 二引證 [0780k10] 三結示 [0780k11] 二所持犯體二初總舉 [0781k01] 二別釋二初先出能攝之教二初標 [0781k02] 二釋三初列示二初制教 [0781k03] 二聽教 [0781k04] 二引證 [0781k05] 三出意 [0781k06] 二正明所持犯體二初總論攝法分齊二初引昔解 [0781k07] 二明今義 [0781k08] 二別顯持犯體狀四初止持二初制門二初總示 [0782k01] 二別釋二初制止事法二初可學二初可學事 [0782k02] 二可學法 [0782k03] 二不可學二初列示二初不可學事 [0782k04] 二不可學法 [0782k05] 二釋疑 [0782k06] 二制作事法二初正明 [0782k07] 二問答二初問與前合亂 [0782k08] 二問與後何別二初正申問答 [0782k09] 二因明雙義二初標分 [0782k10] 二隨釋二初約心用 [0782k11] 二據教行二初約義正明 [0783k01] 二引怨逼以難 [0783k02] 二聽門二初總標 [0783k03] 二別釋二初可學 [0783k04] 二不可學 [0783k05] 二作持二初標示 [0783k06] 二正釋二初依古出法二初制教二初總舉 [0783k07] 二隨釋二初通示二持 [0783k08] 二別問止持 [0783k09] 二聽教 [0783k10] 二明今難破二初引古解 [0783k11] 二示今義三初引文立理 [0783k12] 二釋通疑妨 [0784k01] 三顯今異昔 [0784k02] 三作犯 [0784k03] 四止犯二初正明 [0784k04] 二雙結 [0784k05] 三釋成就三初總標 [0784k06] 二別示三初對心明止持 [0784k07] 二就行明四位二初始終心二初明二持 [0784k08] 二明兩犯 [0784k09] 二前後心 [0784k10] 三就業明四行二初標 [0784k11] 二釋二初明身口業 [0785k01] 二明意業二初引示無犯 [0785k02] 二難通有犯二初引文難 [0785k03] 二約義答二初約業思釋 [0785k04] 二約重緣釋 [0785k05] 三結斷 [0785k06] 三指略 [0785k07] 四辨位置二初標 [0785k08] 二釋二初敘結 [0785k09] 二配位二初總標 [0785k10] 二別釋四初止持二初可學三初標示 [0785k11] 二列釋三初歷句法二初上品 [0786k01] 二中下二品 [0786k02] 二隨難解 [0786k03] 三示罪相二初隨品顯數三初上品 [0786k04] 二中品 [0786k05] 三下品 [0786k06] 二總合 [0786k07] 三問答 [0786k08] 二不可學三初通標 [0786k09] 二列示三初上品 [0786k10] 二中品 [0786k11] 三下品 [0786k12] 三總合三初合數 [0786k13] 二顯意 [0786k14] 三問答二初舉事難通後法 [0787k01] 二引律有無不同 [0787k02] 二作犯二初指句法同異 [0787k03] 二料簡罪相二初明後九句不識事 [0787k04] 二示二九所以二初問答示意 [0787k05] 二引句顯相二初明前九句 [0787k06] 二明後九句二初通明立句 [0787k07] 二列示下品二初約本迷以解三初問三句無罪 [0787k08] 二約止犯非宗難 [0787k09] 三約初句全無難 [0787k10] 二約兩迷總分 [0788k01] 三作持二初可學三初示二九同異 [0788k02] 二列句法品位三初上品 [0788k03] 二中品 [0788k04] 三下品 [0788k05] 三明結罪分齊 [0788k06] 二不可學 [0788k07] 四止犯二初指句 [0788k08] 二引古解二初斥不立不可學 [0788k09] 二引八九句法不同【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9 冊 No. 714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第1卷-第3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心隨物轉故積動以成昏業自惑生故習惡而亡善所以化分兩學將因靜以旋明制列二持必先止而後作故知止業實乃行宗若夫翻疇昔之沉迷禦方今之狂逸清澄根欲蕩滌心塵平苦海之波濤摧界繫之籠檻者唯斯戒本頗適機緣然而聖意包容微言簡要爰自逍遙初譯代漸支離洎乎太一重恢理歸淳正仰規彝範俯察顓蒙摘廣律以注本經演義章而申厥旨文凡兩出義復重修逮此衰遲罕聞傳授雖前脩出於章記而草剏未詳或時輩繼以講求而相承莫委於是載思載覽隨說隨抄彌歷歲華遽盈卷帙考名責實搜古評今俾利鈍以兼資冀說行而兩遂尤慚寡薄莫盡玄微或所未安以俟來裔。
時元祐三年夏安居竟在東安碧沼蘭若絕筆因題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