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梵網經初津卷三
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覺。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爾時者。復從天王宮。下至閻浮提之時也。釋迦。是能誦戒之化主。正報也。菩提樹。廼所誦戒之化土。依報也。無上覺者。覺悟也。謂三乘聖人所悟之法。無有過於如來之上。故云無上。如聲聞。辟支。但悟我空。未知法空。名為偏覺。三賢十聖。等覺菩薩。所覺雖正。尚在因位。名隨分覺。猶為有上。惟是如來。成妙覺果。智盡獨尊。故言無上覺也。初結菩薩波羅提木叉者。結猶制也。纔成佛道即制此戒者。正顯波羅提木叉。是入道之急先務也。又直言菩薩木叉者。揀非聲聞戒也。繇所被之機。惟為大士。不為二乘故。然大士階位。非二乘所行。制戒輕重。亦非小乘所學。故為大士。頓制五十八戒。不同聲聞隨犯隨結也。然聲聞厭怖生死。以自利為急。故制婬戒居首。繇婬是輪迴之本。生死之源。菩薩不怖生死。以利生為要務。故制殺戒在先。况殺是斷佛性之種子。違慈悲之本願。理論關乎機宜。事論凡有三義。一。大士深信。頓聞不逆。二。大士利生事急。不能恒侍如來左右。隨事隨白。三。舍那為妙海王子授菩薩戒。即頓說此五十八戒。古制應爾也。又聲聞隨事隨結。皆悉集十句義。今頓制諸戒。戒戒亦應具之。經雖不顯。理必應然。故今略出名相句義。俾知其益以便習學也。一。攝取於僧。謂制此重輕戒法。攝受一切眾生。引歸大乘數中。令取大乘僧寶果故。二。令僧歡喜。謂繇前攝取之力。能令一切菩薩。歡喜暢悅。不滯小乘故。三。令僧安樂。謂繇禁戒威力。能令菩薩種族。利益增長。得安樂住故。四。未信者令生信。謂繇禁戒威力。能令性遮之業清淨。發起一切眾生正信之心故。五。[A1]已信者令增長。謂繇清淨律儀。能令久淹佛法者。益其堅固。不退悔故。六。難調者令調順。謂有一類假名菩薩。雖發大心。煩惱習強。今以重輕諸戒調之。懺悔訶責。令不敢違法律故。七。慚愧者得安樂。謂繇調順諸難調者。則有慚愧人。無擾亂故。八。斷現在有漏。謂戒制三業十支。令不漏落業煩惱故。九。斷未來有漏。謂永斷二執漏種。則菩提心。不退失故。十。正法得以久住。謂繇攝取大乘僧寶果故。能令種性不斷。建立弘通心地法門。正法得以久住故。是為十句義也。有此十義。故如來初成正覺。先結戒也。孝順父母。師僧三寶者。葢佛雖[A2]已結菩薩戒法。而未示其樞要。故今以孝順為戒之綱領也。孝順者。善事奉養為孝。承顏無逆為順。父母者。人之天地也。生長色身。其恩罔極。故睒魔割目救父。而沉疴愈於一朝。慈心發願代苦。而火輪消於頃刻。戒相雖多。孝順攝盡。故總舉孝順以為宗也。師者。指秉戒和尚。及阿闍黎。此廼出世父母。故經云。生長法身養智慧命。葢師之力。功莫大焉。僧者。指同學等眾。師有訓誨成善之恩。僧有爽輔資秉之德。若能尊敬供養。無違法訓。是曰孝順。三寶者。佛法僧也。佛是三界之慈父。法廼出世之雄規。僧是如來之弟子。父母生我色身。依之修道。若無色身。法身慧命。無所依故。事佛聞法。亦無據故。師僧生我戒身。繇之成佛。若無戒身為本修行。則諸善功德。皆不能發生故。三寶生我慧命。成就菩提。若無三寶熏修。慧命從何而得。故須一一孝順也。又孝順父母。有三差別。一。冬溫夏凊。昏定晨省。奉養無方。服勞靡間。二。立身行道。不辱所生。三。善巧方便。喻親於道。孝順三寶亦三。一。供養承事。不厭疲勞。二。如說修行。不污法化。三。防非革弊。建立弘通。此乃順事而釋也。若約法門解者。方便為父。智度為母。不離深義。以為和尚。自心覺悟名佛。自性理體為法。理智一如名僧。如理作意觀察名孝。如理證入無背名順也。至道之法者。即無上至極之道法也。謂繇前事理二種孝順。決能得至無上大菩提道故。此道清淨廣大。猶若虗空。體絕過非。用無違礙。孝順之心。正合此意。故云至道之法也。如來累劫報親恩。積因成正覺。故稱大孝釋迦尊也。孝名為戒者。謂能行孝之一事。則諸戒無不備足。故後之五十八戒中。多言孝順心也。又不悖十重四十八輕。即是順本源心地。亦即順三聚淨戒也。如順止惡義。恐辱其親。名律儀戒。順行善義。思顯其親。名善法戒。順兼濟義。錫類不匱。名攝生戒。總而言之。但能行孝。自然梵行具足。所以名為戒也。故法苑云。戒即是孝。謂眾生皆吾父母。不殺不盜。是即為孝。義正同此。亦名制止者。制。是嚴制。止。是禁止。謂嚴制三業之不起。禁止妄念之不生。故名制止也。又制者。謂制善令行。制惡令斷。止者。唯令止惡。明開密遮也。其孝順。是標戒之體。制止。廼出戒之用。體用雙彰。即見本源心地矣。
△二放光表瑞。
佛即口放無量光明。
佛即口放無量光明者。謂如來欲說大法。故先放光表瑞。令在會聽眾。深生敬信。復顯此戒最勝。出生無盡戒法故。口放者。表此戒如來金口親宣故。無量者表此十無盡藏戒品。無有限量故。光明者。表本源自性清淨。無有染污故。昔舍那付囑。以光告授。今釋迦秉教。亦放光宣傳。菩薩聽受此戒。即從佛口親生。是故名為真佛子也。
△三大眾願聞。
是時百萬億。大眾諸菩薩。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國王。合掌至心。聽佛誦一切諸佛大乘戒。
百萬億者。但舉大數而言。然總敘有緣同集也。大眾者。人天共會。凡聖交羅故。諸菩薩者。別指三十心。十地位人也。十八梵天者。梵。淨也。謂其欲塵[A3]已淨。尚存色身故。妙玄云。正報之身。是清淨色。不同欲界。垢染之身。故名曰梵。大論云。清淨光潔。最勝最尊。故名為天。此別指色界而言也。一梵眾。廼所統之民。二梵輔。是輔弼梵王之臣。三大梵。得中間禪。為世界主。劫初先生。劫盡後滅。威德既勝。褒美稱大。主領大千。然通論有萬億梵王。惟此是大千世界之中。王名尸棄。得為大千世界之主。降此不得。此三總名初禪。梵語禪那。此翻為定。攝心專注不散故。坐得禪定。是故名天。四少光。於二禪中。光最少故。五無量光。光明轉增。無限量故。六光昔。口絕言音。光當語故。此三名第二禪。七少淨。意地樂受。離於喜貪。故少分清淨。八無量淨。淨勝於前。不可量故。九徧淨。樂受最勝。淨周普故。此三名第三禪。十無雲。下之三禪。皆依雲住。至此四禪。方在空居。十一福生。具勝福力。方得往生故。十二廣果。異生果報。此最勝故。此三屬第四禪。凡夫所居。修上品十善坐禪者。得生其中。十三無想。外道所居。計為涅槃。但是一期中間。心想不行故。亦屬四禪。十四無煩雜。謂無見思煩惱雜故。十五無熱惱。謂意樂調柔。離熱惱故。十六善相見。謂定障漸微。見極明徹故。十七善現相。謂形色轉勝。善能變現故。十八究竟無極。謂色法最極。是究竟處故。此五天亦屬四禪。三果聖人所居。名五不還天。此十八天雖凡聖不同。皆離欲穢。得清淨定。故名梵天也。六欲天子者。謂諸天具受微妙五塵欲樂。故名欲界。共有六天。一四王。居須彌山半。二忉利。居須彌山頂。此二名地居。三夜摩。四兜率。五化樂。六他化自在。此四天空居。然六天雖則尚有五欲。而果報自然。不假營求。故皆名天也。言十六大國王者。長阿含經云。西域諸國最多。舉其甚大者。有十六國。一史伽。二摩竭提。三迦尸。四拘薩羅。五䟦祗。六末羅。七支提。八䟦沙。九尼樓。十槃闍羅。十一阿濕波。十二婆蹉。十三蘇羅。十四乾陀羅。十五劍浮沙。十六阿槃提也。如來出興於世。俱是有緣機感。故人天凡聖雲集而為大眾也。問。菩提樹下。何能雲集百萬大眾耶。答。如華嚴經云。樹下宮殿樓閣。充徧十方。又以諸佛神力所加。一念之間。悉包法界。是以涅槃會上。娑羅雙樹間。於一針鋒上。坐無邊眾。豈可以凡情測量。識心思議耶。合掌者。手本左右。合而為一。表其至恭至敬。身業淨也。至心者。專心一意。意業淨也。耳聽者。而言自寂。口業淨也。如是三業肅清。聽佛所說。則戒光自朗於心源矣。一切諸佛大乘戒者。謂此戒廼佛佛相傳故也。
△二釋尊自說三。初明自誦勸人。
佛告諸菩薩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法戒。汝等一切發心菩薩亦誦。乃至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諸菩薩亦誦。
佛告諸菩薩者。佛告。猶曉諭也。諸菩薩。乃總舉其名。向後別列位次。然如來說法。人天共集。但舉菩薩者。有四義故。一。菩薩是當機人。二。為大眾綱領。三。人天所尊。四。大士雖位次不同。而皆名菩薩。故總舉菩薩。而統攝人天大眾也。半月半月者。止持云。黑白二半月也。月勤二誦者。謂善業惡業。應自孝察故。成實論云。一日。至十五。智光漸增。以表智德。十六。至三十。邪光漸減。以表斷德。此二日誦戒者。葢欲令其白業圓。而黑業盡也。自誦諸佛法戒者。謂顯佛佛尊重波羅提木叉故。又此誦戒。梵名布薩。南山翻為淨住。謂半月半月誦戒。清淨身心。如戒而住故。正名褒灑陀。褒灑。是長養義。陀。是持義。由集眾說戒。能長養善法。持自心故。善見論云。云何名為正法久住。佛言。布薩法不壞是。汝等一切發心菩薩亦誦者。乃別指位次菩薩。亦當如是而誦也。佛是果人。尚且自誦。何況菩薩因人。之不誦耶。此是諸佛常式。故今如來亦半月自誦。以法現前大眾。及未來受戒者。之成規也。又發心諸菩薩者。謂初發大心。即十信位人也。以信為三賢之初步。十聖之先階。信則不疑。謂信此菩薩大戒。決定是成佛種子故。瓔珞經云。從凡夫地。值佛菩薩說法。於教法中。起一念信。便發菩提心。是人爾時。住前。為名字菩薩。其人略行十心。所謂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護法心。迴向心。戒心。願心。行如是心。故名發心。菩薩也。乃至者。未盡之詞。謂不但初發心菩薩。乃至住。行。向。地。諸菩薩。亦當如是而誦也。十發趣者。初十心也。謂捨。戒。忍。進。定。慧。願。護。喜。頂。十心菩薩。繇前十信為本。以此十心從假入空。心心開發趣向佛果。故名發趣。亦即十住位也。以信立之後。慧住於理。得位不退。故名為住。十長養者。中十心也。謂慈。悲。喜。捨。施。好語。益。同。定。慧十心。菩薩以此十心。從空入假。精勤勇猛。增長佛道。養育眾生。故名長養。亦即十行位也。由前十住。發真悟理。從此進趣。故名為行。十金剛者。後十心也。謂信。念。迴向。達。直。不退。大乘。無相。慧。不壞十心。菩薩以此十心。修習中觀。降伏無明。性如金剛。不可沮壞。故得此名。又信等。亦皆有發趣長養之義。亦皆是體性法門。三十心皆為種子。惟此十心。倍為堅固。故名金剛。皆以不壞為義。亦即十向位也。謂菩薩以此十心。迴事向理。迴因向果。迴自功德。向於眾生。迴能修所修。向於法界。此居最後。名金剛後心。此心乃是能入聖地之智。近解脫之門。得入中道之正位。[A4]已上三十心。皆賢位也。十地者。從平等。善慧。光明。爾𦦨。慧照。華光。滿足。佛吼。華嚴。入佛界。此即聖位也。地者。荷負出生之義。謂此菩薩。住持佛智。上荷佛法。下載眾生。功德智慧之所歸趣。慈悲巧便之所從生。故名為地。又地地出生無量法門。因位有淺深。故分為十也。然如來初為菩薩時。修入佛果之根源。繇誦諸佛法戒而起。乃至令一切眾生開心地道。入發趣。長養。金剛。十地。證當成果。汝等從凡至聖。一切菩薩。亦當如我而行。半月半月。誦諸佛法戒。令如來慧命不斷。故云十地諸菩薩亦誦也。
△二放光誡學。
是故戒光從口出。有緣。非無因故光。光非青黃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無。非因果法。是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是故大眾諸佛子。應受持。應讀誦。應善學。
是故戒光從口出者。是故。廼承上文佛口放無量。光明而言也。戒具生善滅惡之功。光有揚輝破暗之用。見者發菩提心。聞者離生死苦。戒光從口出者。謂戒從口宣。光從口出。表此心地大戒。是一乘無上之法。更無異轍也。前句直說放光之緣。此光即表無作戒體。此無作戒。全以性德為因。展轉傳誦為緣。有緣非無因故光者。佛種從緣起。顯放此異光。必說大法也。然佛性戒。正因也。舍那誦。緣因也。釋迦誦。了因也。戒光從舍那口出。有緣矣。釋迦誦心地戒。非無因也。光非青黃赤白黑者。破執情也。恐凡外小乘聞見。遂生執著。不達自性圓明。而向外馳求故。又此心地戒光。徧照法界。其中有四料揀。一。非五方物色。不墮影像。凡愚徧計果也。二。非六入色心。不墮情境。人天妄想果也。三。非六師有無。不墮斷常外道邪見果也。四。非二乘因果。不墮修證小乘事相果也。諸佛是出世間法。真諦也。大眾是世間法。俗諦也。菩薩上趣下順。真俗雙融也。又戒是渡苦海之浮囊。復本源之寶筏。諸佛正徧知海。以此心地戒為本源。故曰是諸佛之本源。菩薩修行六度。萬行開敷。亦以此心地戒為根本。故曰行菩薩道之根本。大眾後當作佛。亦無不以此心地戒而為根本。故曰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由是之故。再三叮嚀勸誡。受持誦學也。領納在心曰受。稟執不忘曰持。口𮘗戒經曰讀誦。熟玩戒文。精徹其義曰善學。如聞佛誦戒。若不受持。則無成佛因。受之不讀。則無滋長因。讀之不學。則無得證果。故云。是故大眾諸佛子。應受持。應讀誦。應善學也。言大眾諸佛子者。揀非佛菩薩。乃天人鬼畜。次一等之通稱也。
△三明普攝羣機。
佛子諦聽。若受佛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婬男。婬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A5]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者。
佛子諦聽者。謂提醒大眾。當至心而聽也。若受佛戒者。此指菩薩戒也。謂比丘戒。名曰僧戒。菩薩戒。名曰佛戒。正顯佛慈平等。戒法弘施也。繇本源心地大戒。一切眾生本具。非染非淨。故不擇貴賤賢愚。人非人等。但能領會授戒法師言語。盡得受也。此顯心地戒。還從自心得。不同比丘。要具五緣。方得成就。倘一虧法。無作不成。復除十三難人。不得受戒。今此菩薩正戒。惟揀七遮。其餘皆名清淨法器。然比丘稟佛制教。剃髮染衣。是世間住持三寶中之一數。為世福田。人天軌範。苟其非器。則戒體不發。故須揀擇。菩薩以成佛果為心。或在家出家隱顯無定。故非住持。是以但能發菩提心。即得受戒也。其中不出三對。六類。一。僧俗對。俗分王臣。僧分男女。二。天人對。天分色欲。人分好醜。好醜者。有根具根缺。作主作從。三。幽顯對。幽分鬼神。顯分畜化也。國王。人主也。王子。青宮也。百官者。百司之官。依公執政。決斷是非。名為官也。宰相者。謂宰執朝綱。相助於君也。比丘名含三義。一破惡。二怖魔。三乞士。尼者。女也。如來初成正覺。未有出家二眾。利生念切。故預許之。皆得受戒也。不言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者。謂舉此二眾。即攝小三眾也。十八梵天。色界天也。六欲天子。欲界天也。庶民。無位之眾也。黃門。是閹人。即內宦也。又黃者。中也。謂王使此人守內宮之中門。備通使命。故云黃門也。婬男婬女。賣色人也。奴婢。充役人也。八部鬼神。護法眾也。金剛神。亦名金剛力士。謂有大威力。喻如金剛。執金剛杵。隨侍諸佛。能捍外魔。護持佛法者也。畜生。三惡道之最下者。乃至。盡及之辭。變化人者。或天。龍。鬼神等。謂本身不便入眾。故變化為人形而來受戒。如來大慈。不捨一切眾生。觀如上種類。皆可作戒器。但能解法師語者。即復攝歸心地法門。此顯不解。則不能發菩提心。以為勝因。故須揀也。問。既不揀種類。何不言無色界。及地獄眾生耶。答。無色無身。地獄苦具所障。二皆非器故也。又解。則盡得受戒。不解。則雖受。亦不得戒也。故瓔珞經云。始行菩薩。若信男信女。乃至奴婢。變化人。盡得受戒。皆有心向故。初發心出家。欲紹菩薩位者。當先受正法戒。此戒是一切行功德藏之根本。正向佛道果一切行木。是戒能除一切大患。是正法明鏡。一切眾生。盡得受之。皆名第一清淨者。謂未受戒前。容有淨染高下貴賤之分。優劣智愚之異。一得此戒。即入佛位。咸成最上法器。喻如眾流入海。皆失本名。同一鹽味。故云皆名第一清淨也。上明序分[A6]已竟。
△二正宗分二。初十重。二四十八輕。初中三。初總標。二別列。三結示。初復二。初詳示。
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波羅提木叉。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非菩薩。非佛種子。我亦如是誦。一切菩薩[A7]已學。一切菩薩當學。一切菩薩今學。
佛告諸佛子者。乃呼召能誦之人。而發起勸誦之語也。十重波羅提木叉者。十重是事。波羅提木叉是法。謂顯所受之法。以能攝事也。又先提十重者。謂是菩薩根本故。後言四十八輕者。是其枝末故。先本後末。是故首宣也。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謂不誦名犯。學即名持。若受而不誦。如同漏器。既不誦持。則日就遺忘。戒相寧識。不識戒相。則罔諳開遮。開遮不諳。則過犯由是而生。現前失大乘之名位。故曰非菩薩。則當來成佛之極果亦失。故曰非佛種子。然既受須誦。誦則知其持犯輕重。時時法水所潤。佛種自不乾枯也。如來不忘舍那之始授。半月半月自誦。故曰我亦如是誦。過去菩薩求大菩提。先於中學。故曰一切菩薩[A8]已學。未來菩薩當如是行。故曰一切菩薩當學。汝等現在菩薩亦當如我所說。半月半月。誦此波羅提木叉。故曰一切菩薩今學也。如不誦則逆。逆則非孝矣。
△二略結。
我[A9]已略說菩薩波羅提木叉相貌應當學。敬心奉持。
我[A10]已略說者。言其纔舉綱領。未振毛目也。菩薩木叉者。顯非聲聞戒也。相貌者。十重四十八輕為相一一戒中。開遮持犯。輕重是非為貌。戒雖無形。然守持者。得守持之相貌。何以故。謂內心既虔。則外儀必敬。故楞嚴經云。心持禁戒。舉身輕清是也。略說者。略。具四句。說。該三大。四句者。一。略中略。謂孝敬心也。二。略中廣。謂十重戒相也。三。廣中略。謂四十八輕也。四。廣中廣。謂十無盡藏戒品也。三大者。一。菩薩。用大。謂行菩薩道之根本。能出生大乘因果故。二。木叉。體大。謂戒是本源佛性種子故。三。相貌。相大。謂光明金剛寶戒。猶如日月瓔珠故。既然戒有持毀相狀。諦聽者。應當生信敬心。以成聞慧。時時勤學。以成思慧。刻刻行持。以成修慧。如是三慧自淑。則道果圓成。又何愁心地之不開明耶。故曰應當學。敬心奉持也。
釋此五十八戒。雖則重輕二篇。兼有方便等流。合而明之。共有六聚。一逆。二失戒重。不任更受。欲受。須見好相。三失戒重。堪任更受。四不失戒重。五染污犯。及方便重垢。六非染污犯。及方便輕垢也。
△二列相十。第一殺戒二。初標人。
佛言。佛子。
佛子者。謂發菩提心。受佛大戒。即佛所生。行當紹如來位。故曰佛子。母自輕也。既受佛戒。莫違佛制。如違佛制。便即結罪。故呼其人。而醒之也(後皆准此)。
△二顯法三。初作犯止持。二作持止犯。三違教結罪。今初。
若自殺。教人殺。方便殺。讚歎殺。見作隨喜。乃至呪殺。殺因。殺緣。殺法。殺業。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
若自殺者。若。乃設況之辭。謂設或有人。行此殺害事者。如律定罪。自殺者。謂親身行殺也。殺有三種。或用內色。謂以手足。及餘身分等。或用外色。謂以刀杖木石等。或用內外色。謂手執刀杖木瓦石等。葢一切有情。皆以五蘊而為身心。若起瞋害。壞彼五蘊者。故名為殺。教人殺者。謂口教他人行殺害事。或面教。或遣使。或作書等。方便殺者。謂以種種機巧方便。令其必死。如束縛捉繫。及指示道路。令前人捕獲等。讚歎殺者。讚。謂讚其力勝。謂前人本無殺心。花言巧語。種種讚譽。令起殺心。成就殺事也。歎。謂歎其不能。謂前人先有殺心。或作。不作。種種毀呰。激發令作也。又或於彼樂死人前。稱其美德。作如是言。汝[A11]已作眾善功德。生便受苦。死當生天。受無盡樂。如是令其自死。或口說。或身現讚歎相。或遣人說。或遣人持書至彼。令其自死。見作隨喜者謂見他人行殺時。心便隨彼而生歡喜故。乃至者。未盡之辭。謂其中殺事多種。不能盡舉。或作火坑穽陷令墮。或作機撥使死。或作弶。作桁。或作羂索。或與毒藥。或墮胎等。呪殺者。謂以極惡呪術。呪令彼死。外國有起屍鬼呪。名毗陀羅。及未損壞全屍。以召鬼呪。呪二十九日。令屍起立。水洗著衣。授與其刀。載於車上。教往殺人。是為呪殺。其自作方便。身家造罪。讚歎呪禱。口家造罪。見作隨喜。意家造罪。亦兼於口。皆歸殺業也。因者。謂宿生種習不忘。忽起一念現行殺心。故名為因。緣者。謂殺心相續。助成殺事。故名為緣。法者。謂思惟造作方便資具。故名為法。如刀杖網呪坑穽等。業者。謂三緣和合。斷彼命根。故名為業。此則因通過去。緣法現在。業兼未來。展轉相資。以致當來互相殺害。故令輪迴不絕也。其初萌一念殺心。名煩惱障。事成命斷。名業障。招感當來三惡道苦。名報障。是則三障輪轉。皆由初起一念不善之心而有。初心若滅。次心不續。則無思惟造作。而殺業不成。報障無繇得矣。後之九戒。准此應知。義疏云。因親緣疎。正因殺心為因。餘者助成為緣。親者。造作招感。當來果報。如影隨形。緣者。助成故疎。於因緣中造作。皆是業義。乃至者。是承上害人。及下微細物命而言也。一切者。除人道。其餘鬼畜蜫蟲等是也。有命者。謂一切眾生。以六根六識連持相續。名為壽命。此相續斷。名之曰死。不得二字最重。此句始明其戒也。故殺者。謂有心害命。非是無心悞殺也。殺畜等雖可懺悔。而要見好相。罪方除滅。菩薩了達業相。等觀眾生。無大小高下之分。繇善業故。生人天趣。繇惡業故。生地獄餓鬼畜生道中。俱稟識性。苦樂無殊。故殺者。悉皆得罪。又一切眾生。皆具佛性。同一本源。有佛性者。皆當作佛。殺彼還是害[A12]己。及害未來諸佛也。是故如來大慈。一切俱制。但有可殺之境。一切不得作也。
△二作持止犯。
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眾生。
應起常住慈悲心者。應。當也。起。修行發起。常住者。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其性常住故。慈悲心者。謂從體起用。上合諸佛。同一慈力。下合眾生。同一悲仰。故云慈悲心也。又慈能與樂。保命為先。悲能拔苦。無殺為上。然同體大悲。愛念眾生。如保赤子。惟思拔苦與樂故也。孝順心者。孝。謂孝於親。順。謂順於道。謂尊重聖教。無傷害心。視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不敢輕於一切故也。方便救護者。謂權巧方法。自作教人。不惟不殺。且要放生。若見他殺時。以種種方便教化。解其苦難。纔順孝心。方不違大士利生之本願也。又應起二字。總貫慈悲孝順救護三心。謂一切眾生。與佛同體。皆有不生不滅。常住之性。今發起此心。要常住在慈悲之地。非謂暫時而[A13]已也。以慈悲故。自然孝順。以孝順故。自能救護眾生。若不救護。何名大士耶。故不殺。仍應救生。不盜。仍應布施也。後皆例此。然三心之中。慈孝。能治自殺之因。方便救護。所治教讚呪殺之緣。正是大士度生之行。成就法身德也。
△三違教結罪。
而反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彝罪。
反者。明其不應。恣心者。因貪起殺。不知制止。快意者。因瞋起殺。洩其怨恨。暢快我心。貪如市利宰牲。瞋似酷刑虐民。逆天悖理。豈菩薩之所為。且不作如上方便。[A14]已乖大士本念。而反恣心快意殺生者。是菩薩波羅彝罪。波羅彝者。是梵語。罪名也。其義眾多。故無正翻。然是極惡重罪。如世死刑。或翻捐棄。犯此戒者。一切功德。悉皆捐棄。無道果分故。或翻不共住。法眾不容故。喻如大海。不宿死屍也。或翻墮落。謂犯此戒者。墮落三途故。或翻他勝處法。謂受菩薩戒。本欲破壞煩惱。降伏魔軍。今犯此戒。反被煩惱魔軍所欺勝故。法王之子。受敗於他。又被他淨行者。所欺勝故。或名墮不如意處。即前三惡道中也。如人壞心。如地崩陷。不復堪能修習善法。增長菩提。亦云是斷頭法。如斷多羅樹心。如鍼鼻缺。如大石破為二分等。聲聞律中。明一人受比丘戒。地神。空神。展轉傳告。頃刻聲徧初禪。魔則震恐。若一人破比丘戒。護身神出大歎息之聲。亦復展轉傳告。聲徧初禪。魔則歡喜。今菩薩戒羯磨文。明一人受戒。則十方諸佛菩薩前。法爾相現。繇此表示。則諸佛菩薩。眷念憐愍。儻一人破戒。寧不徧令法界聖賢咨嗟悲悼耶。此非比丘罪名。故云是菩薩波羅彝罪。持戒者。當審思之。若以三聚攝歸不得故殺。律儀戒。慈悲孝順善法戒。救護眾生。攝生戒也。此戒道俗同制。如五八戒類。大士以慈悲為本。故先斷也。七眾菩薩共制。聲聞五眾。大同小異。同者。同不許殺。異者。三事各異。一。開遮異二。色心異。三。輕重異。一開遮異者。謂大士見機得作。如菩薩戒本經云。若諸菩薩。安住淨戒律儀。善權方便。為利他故。見劫盜賊。為貪財故。欲殺多生。或復欲害。大德聲聞。獨覺菩薩。或復欲造多無間業。見是事[A15]已。發心思惟。我若斷彼惡眾生命。墮那落迦。如其不斷。無間業成。當受大苦。我寧殺彼。墮那落迦。終不令其受無間苦。如是菩薩。意樂思惟。於彼眾生。為當來故。深生慚愧。以憐愍心。而斷彼命。繇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此則大悲增上。純以代苦之心。而行殺業也。深生慚愧者。明其不自以為功能故。以憐愍心者。明其實無一念瞋忿故。雖甘受犯戒之罪。而究竟無所違犯。故云見機得作也。儻若反此。難免性遮。而聲聞雖見機。不許作也。問。出家遠離害心。殺戒易持。王臣專主殺權。有罪不誅。何以安國。答。殺一人而救一鄉。或殺多人而救一邑。一國。是菩薩善權方便。見機得作也。如陀羅尼經云。若見作五無間罪。謗大乘經。背逆君主。或亂正法。於是等人。起悲愍心。應作降伏之法。又涅槃經云。往昔如來作大國王。名曰仙豫。愛念敬重。大乘經典。廼至二十年中。供事諸婆羅門。一切所須[A16]已。告言。師等今應發無上菩提心。彼云。大王。菩提之性。是無所有。大乘經典。亦復如是。大王云何欲令人同於虗空。時王心重大乘。聞其誹謗大乘方等。即斷其命。而諸婆羅門命終。生阿鼻地獄。即便自知。謗大乘經典。不信因緣。為王所殺。而來生此。知[A17]已。於大乘經典。生敬信心。尋時命終。生甘露鼓王如來世界。於彼壽命。具足十劫。餘如經說。然大乘菩薩。以憐愍心。利益眾生。無一念瞋害私意。儻有不達經旨。以自利故。瞋心害彼。不但無益與他。而且自墮不如意處。無有出期矣。二。色心異者。大士制心。聲聞制色。三。輕重異者。大士害師犯逆。聲聞非逆。故曰大士重。重於聲聞重也。此戒具性遮二業。性業者。性。實也。雖不受佛戒。世間法爾有罪。如輪王十善。亦制殺生。國制殺人。會須償命。遮業者。佛制之所遮止。犯者得破戒罪。此之殺業。不受戒人。[A18]但得性罪。[A19]已受戒者。得性遮二罪。此戒具四緣成重。若少一緣。罪便開輕。一。是眾生。二。眾生想。三。殺害心。四。命根斷。一眾生中。有上。中。下。三品。上品者。諸佛。聖人。父母。師僧。佛不受害。但令惡心出其身血。即犯逆罪。害阿羅漢。犯逆。害三果以下。但犯重。菩薩解行以上。害者犯逆。以下犯重。中品者。即人天。害之犯重。下品者。四趣也。此亦有二。一云同重。大士防殺。最嚴重故。解語受戒。是道器故。二云但犯輕垢。以不解語。非道器故。二眾生想。有當。疑。僻。三法。一。是眾生。實是想。非眾生。實非想。是為當。二。是眾生。疑非。是。非眾生。疑是。非。是為疑。三。是眾生。決非想。非眾生。決是想。是為僻。若眾生。當眾生想。眾生疑。殺者。犯重。父母。和尚。闍黎想。殺者。犯逆。若非眾生。作眾生想。疑。如見繩士。悞為蛇蟲。斫捻雖無所害。然有殺心。犯輕垢罪。父母。師僧。犯重例知。若眾生。僻作非眾生想。本無殺心。無犯戒罪。若非眾生。作非眾生想。全無犯。父母。聖人。例知。三殺害心者。謂惱害前境。願其命斷。正是業主。繇此惡心。或自身行殺。或教人。及遣使等。殺心復二。一。通心。二。隔心。通心者。如漫作坑弩。漫為燒斫。隨有死者。皆悉犯罪。都無死者。犯方便罪。亦名不遂輕垢。隔心者。本為此人作殺方便。悞傷彼人。而於彼人。都無殺心。故不結罪。仍於此人邊。結方便罪。四前人命斷者。謂一切眾生。皆以識。息。煖。三種。色心連持。相續不斷。名為命根。今使不得相續。名為命斷。故成殺業也。此有兩時。一者於現生中。見彼命斷。二者。作殺方便[A20]已。先自捨命。彼方命斷。現生見彼命斷。復有二句。一者自身有戒。二者自身捨戒。若有戒時。前人命斷。結重。若捨戒後。前人命斷。止於捨戒之前。結方便罪。後命斷時。不復結罪。但有世間性罪也。先自捨命。彼方命斷。復有兩種。一者後生自憶宿命。二者不憶。若自憶宿命者。彼人或任勢命斷。或更加方便令斷。皆結重罪。若不憶宿命者。彼人任勢命斷結重。以菩薩死後。戒體不失故。或更加方便令斷。當知不因前方便死。[A21]但結輕垢。是為犯。不犯者。後加方便。由夙業所牽。不自憶知。又不犯者。菩薩未登不退。或繇業報因緣。得癡狂等。
優婆塞五戒相經云。佛告諸比丘。吾有二身。一生身。二戒身。若善男子。為吾生身起七寶墖。至於梵天。若人虧之。其罪尚有可悔。虧吾戒身。其罪無量。華嚴二地品云。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三途是正報。人中是餘報。上殺墮地獄。中殺墮畜生。下殺墮餓鬼。楞嚴經云。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
昔波斯匿王。有二大將。歸依三寶。修慈心觀。所有兵器。皆竹木為之。後時邊境反叛。王命往伐。至彼邊境。即入慈心三昧。叛逆盡見四天王領無量天兵排空。遂即歸降。又昔中天竺戒日王。令諸兵士弓頭悉挂水囊。乃至馬飲盡以囊濾。而諸國悉皆歸降。此二皆是護生功德之所感也。
按此戒。從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慈心悲心。及孝順心所出。
△第二盜戒三。初作犯止持。
若佛子。自盜。教人盜。方便盜。呪盜。盜因。盜緣。盜法。盜業。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賊物。一切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
佛子義如上。前戒是害彼正報。內命也。此戒害彼依報。外命也。以財物能資養色身。故屬外命。自盜者。自[A22]己親身取物。教人盜者。謂口教他人為我取物。或遣使取。或作相令知。方便盜者。或彼物自來。以種種機巧方便藏舉。或謟曲欺他不知。或本無盜心。唯見物生情。或以勢。以法。臨時順便而取至於圭合銖兩。事事欺瞞。及移標占界等。呪盜者。謂有惡呪師。能以邪術力。攝取彼物自來。或呪召鬼神。遣鬼竊取也。因緣法業者。初起一念盜心為因。盜心相續多種助成盜事為緣。思惟算計盜物之方為法。物離本處成業。廼至者。超略之辭。鬼神有主物。劫賊物者。是指其財所屬主也。一切財物。一針一草者。是論物之重輕也。財。謂金銀錢寶等物。謂衣服銅鐵竹木器具等。鍼草。以輕況重。不得二字。遮止之辭。正是戒體。故盜者。揀非無心也。
△二作持止犯。
而菩薩應生佛性孝順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
佛性者。即本源心地也。謂一切眾生。皆具此佛果之性。而性本孝慈。今云應生者。是從體起用。以財法二施。常助人生福生樂。即前戒中應起常住慈悲心之意。此言孝順慈悲者。謂菩薩應學此等善事。利益眾生。故曰應生孝順心。慈悲心也。如盜他財物。奪人外命。令彼窮乏。違佛聖教。是為不順。又一切眾生。皆是我多生父母。如盜彼物。即惱害父母。是為不孝。其心忍乎。今依佛制。故曰孝順。不盜他財。故曰慈悲。令彼無有乏少。故曰生福。生樂。當知此孝慈之心。皆從佛性中之所出也。
△三違教結罪。
而反更盜人財物者。是菩薩波羅彝罪。
菩薩不修檀波羅蜜。布施眾生。[A23]已違佛制。而反更盜人財物者。是違本源體性。令彼受貧乏苦。即是造惡滅善。故曰是菩薩波羅彝罪。若盜三寶財物。受苦倍多。輕重條章。詳載律藏。若以三聚攝歸。不得故盜。律儀戒。佛性悲心。善法戒。助人福樂。攝生戒也。此戒七眾菩薩共制。聲聞五眾。有同。有異。同者。皆不應盜。異者。有開有遮。如是機得。不得等。或復謂見機得取。以無盜心。故不結罪。大士為物。種種運為皆得。聲聞自度。必依規矩。又大士不畏罪苦。但令前人有益。即便為之。菩薩戒本經云。菩薩見劫盜奪他財物。縱情受用。起憐愍心。逼而奪取。勿令受用。如是財物。當受長夜。無義無利。或給本主。或作福事。則誠為功德。不然。難免性遮。又見眾生。或園林主。取僧伽物。言自[A24]己有。恣情受用。不畏罪報。菩薩見[A25]已。思擇彼惡。勿令因此邪受用業。長夜受苦。隨其所能。廢其業主。菩薩如是。雖不與取。而無違犯。此二種多生功德。聲聞人佛滅度後。盜佛物輕。菩薩恒重。又本應與他外命。而反竊取。豈大士之心耶。此具性遮二業。以侵他依報。奪他外命。令他憂苦。王法之所不容。亦制罪故。此戒具五緣成重。一是有主物。二有主想。三盜心取。四直五錢。五離本處。一有主物者。主有上。中。下。三品之分。物有輕重。四種之別。主有三品者。佛。法。僧。君。親。師。為上品。官。民。人。天。為中品。鬼神。劫賊。禽獸。為下品。物有四種者。一體重價重。如金銀等。二體輕價重。如紬綾等。三體重價輕。如木石等。四體輕價輕。如草葉等。佛物者。謂供佛塔像之物。廼至香花器具。及施主供佛餘資也。法物者。謂供養經典之物。及造經典資財。律云。盜經書。計直結罪。盜佛像。供養無益。為利毀壞犯逆。僧物者。謂供養眾僧之物。及常住物等。常住物有四種。一者常住常住。謂眾僧房舍器具。花果林樹。田園僕畜等。體局當處。不通餘界。故云常住。但得受用。不得分賣。永遠存留。故復云常住。二者十方常住。如寺中供僧常食等。客比丘來。皆得受用。故云十方。不得將此處飲食。輙移他處。故云常住。此二名僧祇物。三者現前現前。謂有檀越施物。惟施住此處者。或復指名施若干人。故云現前。當時施與。不復存留。故重云現前。四者十方現前。如亡五眾輕物。應羯磨分。若未作羯磨前。屬十方僧。隨方來者。悉皆有分。若[A26]已作羯磨。現前自分。後來者無分。若有盜者。犍椎未鳴。從十方僧得罪。[A27]已鳴。從現前僧得罪。感報如盲龍女之受苦。高法眼之現報。莊椿錄云。盜常住一文錢。一日一夜。長利三分七𨤲。第二夜。利上長利。來世作牛馬償還。若一文入常住。一日一夜。長福倍上。觀佛三昧經云。盜常住物者。過於殺八萬四千父母之罪。方等經云。花聚菩薩言。五逆四重之罪我亦能救。惟盜僧物。我不能救。諸經要集問曰。何故盜用僧物。罪偏重耶。答。施主本捨一毫。一粒。擬供十方。犍椎一響。遐邇同聞。聖凡受用。俱成道業。冥資施主。得福無邊。招善既多。獲罪寧少耶。君物者。謂屬國王之物。及偷稅冐渡等。律云。應先報明。後求方便。讚歎三寶功德。利益廣大。如不應允。納稅方過。親物者。謂父母之物。及所掌資財。若父母恁用。量親知亦歡喜無犯。師物者。猶重於親物。以物是檀越信心慕道所施。故也。官物者。謂九品官職之物。民物者。謂百姓之物。鬼神物者。謂祠廟中供具。有人守護之物。劫賊物者。若劫是我物。[A28]已作失想。是物[A29]已屬於他。則與我無涉。後有勢力。而奪取。此為賊復劫賊。計錢定罪。禽獸物者。下至六畜所銜之物。不得奪取。按五戒相經云。有主鳥犯重。無主鳥犯輕。若盜鳥獸。計直定罪。又盜法有五。一對面強取。二私竊偷取。三調弄取。四寄付取。五與[A30]已更奪。是中犯者。若盜上品物。及中品中人物。則重。盜中品中天物。及下品物。結輕。或雖重。不失戒。二。有主想者。亦具當。疑。僻。六句。有主。有主想。有主疑。二句結重。無主。有主想。有主疑。二句結輕。有主無主想。無主無主想。二句無犯。又人物。人物想。人物疑。二句結重。人物。非人物想。及非人物。非人物想。人物疑。及人物想。四句結輕。三盜心取者。非與想。非[A31]己物想。非糞掃想。非暫用想。非親厚想。正是業主。四直五錢者。西國一大錢。此方直十六小銅錢。若取五錢。若取直五錢物。結重。四錢以下結輕。或雖重。不失戒。若所取物。此處不直五錢。取處直五錢。結重。若此處直過五錢。取處不直五錢。結輕。五舉離本處者。他物置在此處。移動令出本界。或自移。或教他移。或方便移。或呪移。從此時。結成盜罪。詳如五戒相經。若抵債不還。前人決作失想時結罪。若受寄不還。亦如上。若偷稅[A32]已過關津。不復受詰時結罪。若教人盜。前人受教。取離本處時結罪。若教取某處。某物。彼人於異處取。或取異物。彼人結重。教者結方便罪。若教者是盜心。受教者無盜心。謂是取彼所應取物。取離處時。教者犯重。受教者無犯。若教者非盜心。受教者謂是盜心。取離處時。受教者犯。教者無犯。若教令盜五錢。取得四錢以下。二俱結輕。若教盜四錢以下。受教者。取得五錢以上。受教結重。教者。結輕。若本意不論多少。取離本處。二人俱計錢定罪。若二人共盜物。取離本處。直五錢。分時雖各得減五錢。俱犯重。此生有戒。無戒。後生憶。不憶等。俱如殺戒中辯。是為犯。不犯者。與想。[A33]己物想。糞掃想。暫用想。親厚想。及癡狂等。
華嚴二地品云。偷盜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自在。共財者。世間財物。五家所共。謂。王。賊。水。火。不肖子孫。惟功德法財。不共他有也。楞嚴經云。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
按此戒。從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慈心。悲心。益心。及孝順心所出。
△第三婬戒三。初作犯止持。
若佛子。自婬。教人婬。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婬。婬因。婬緣。婬法。婬業。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婬。
婬者。不淨行也。謂污穢交媾。鄙陋堪耻。名非梵行。梵。淨也。行既非淨。則污自體性。亦污他人心地。正是生死正因。輪迴根本。自婬者。自作污穢行。教人婬者。勸他作污穢行。自作教他。其罪相等。又大士之行。當以淨法度人。不應教為染污業也。一切女人者。無論。貴。賤。妍。媸。老。少。親。疎等。故云廼至也。不得者。出家人槩不應為也。在家分其邪正。故婬者。婬事豈有悞也。或遇難緣。強逼。或為惡人強執。有受樂心。即犯。問。亦有呪婬。如摩登伽。先梵天呪。今何不制。答。婬事易就。非殺盜可比。何待呪術。故略之也。楞嚴云。佛告阿難。彼雖呪汝。心清淨故。尚未淪溺。是也。又故者。揀非強暴所逼。及無心也。因緣法業者。初起一念婬心為因。次心相續助成為緣。作用方便為法。事成為業。又楞嚴經云。汝愛我心。因也。我憐汝色緣也。以是因緣。經百千劫。法也。常在纏縛。業也。廼至畜生女者。舉劣結過。謂從人趣。至餘趣中。一切女也。諸天鬼神女者。或有化現而為婦故。非道者。除三道。餘一切身分是也。善生經云。在家菩薩。若於非時。非處。非女。處女。他婦。若屬自身。是名邪婬。謂此六種。皆不順世間道理。故名非道。問。天神畜女。奚能近耶。答。楞伽經云。昔有一王。乘馬遊獵。馬驚奔逸。入於山林。有牝師子。與同遊處。遂行醜事。生諸子息。又如董永。感天仙織女為妻。又劉晨。與阮肇。入天台採藥。遇二仙女留宿。楚襄王夢會巫山神女。然非受佛大戒。故無罪犯。
△二作持止犯。
而菩薩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眾生。淨法與人。
應生者。謂當於本源心地。發起自利利他之大用也。孝順。是自利行。觀眾生。皆吾父母。息滅邪心。是名孝順心也。若作行婬。則逆天悖理。喪以失性。即惱害我父母。豈稱為孝順耶。救度。是利他行。救。謂救出煩惱愛河。生死苦海。度。謂度到菩提。涅槃彼岸也。淨法與人者。應教人修不淨觀。斬斷愛根。永離生死苦本。方為大士妙用。楞嚴經云。根本成婬。輪轉三途。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於佛菩提。斯可希冀。是也。
△三違教結罪。
而反更起一切人婬。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親行婬。無慈悲心者。是菩薩波羅彝罪。
不擇畜生者。謂識性昏迷荒婬無度故。廼至者。謂從疎至親。[A34]但有可婬之境。皆不應為也。六親。有其二種。一。父六親。謂伯。叔。兄。弟。子。孫。二。母六親。謂姑。姨。姊。妹。兒。孫。於六親中。作非法事。世所希有。此恐有邪見之人。謂於自親。無有犯他之過。佛慈故制。如昔有子。欲於母身作非法。方至床前。地即裂開。生陷地獄。母即急捉。惟得髮一把。而身[A35]已陷矣。可不懼哉。如上諸境。分為三品。畜女名下。餘一切人名中。母女姊妹六親名上。慈悲心者。慈則能與菩提涅槃之樂。悲則能拔煩惱生死之苦。而菩薩應當起如是之心。說離染寂淨之法。救度眾生。豈可反生婬人之念。故曰是菩薩波羅彝罪。楞嚴云。我滅度後。多此魔民。廣行貪婬。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豈非邪婬。即無慈悲心矣。又云。此等眾生。不得真淨。繇殺盜婬。反則無生。有名鬼倫。無名天趣。若得妙發。三摩提者。則妙常寂。豈非斷婬。即佛慈悲行耶。大論云。制聲聞戒。消息人情。多防起邊。所以輕者多起。是故重制。重者起希。輕罪制之。婬欲非性罪。殺是性罪。大乘制殺當初。婬居第三也。若聲聞非梵行在初者。人多起故。地繫煩惱重故。殺雖性罪。出家人起此罪希。亦易防斷。制之在次。婬既易起。制之當初也。若以二聚攝歸。不得故婬。律儀戒。淨法與人。善法戒。救度眾生。攝生戒也。此戒七眾菩薩共制。大小乘亦同。而制有多少。五眾。邪正俱制。二眾。但制邪婬。就[A36]己妻妾。復制非時。非處。若受關戒時。無復邪正。一切俱制。犯者。皆結重。而聲聞同異。大略如前。舊云。非性惟遮。以男女居室。世法所不禁故。今言正婬可爾。若邪婬事。罪亦不輕。況出家人。既不娶婦。觸境皆邪。故知亦具性遮二業。若在家菩薩。受八關齋。一日一夜。斷於正婬。可云惟遮業耳。此戒三緣成重。一是道。二婬心。三事遂。一是道者。小便道。大便道。口道。若於人女。天女。修羅女。鬼神女。畜生女。三道中。行婬。皆波羅彝。若於人男。天男。修羅男。鬼神男。畜生男。大便道。及口中。行婬。皆波羅彝。若於人黃門。廼至。畜生黃門。二道中行婬。皆波羅彝。若於人二根。乃至畜生二根。二道中行婬。皆波羅彝。乃至一切[A37]已死者。但令三道未壞。於中行婬。皆波羅彝。若令一切男子。於自身二道。行婬。皆波羅彝。二婬心者。正是業主。謂心生喜樂。如饑得食。如渴得飲。非如熱鐵刺身。三事遂者。於三道中。男根得入如胡麻許。據此時結重罪。失戒體。未入而中止。結方便罪。又如媒嫁等事。自無迷染。但結輕垢。是此戒兼制。是為犯。不犯者。為怨家所執。如熱鐵[A38]刺身。惟苦無樂。或熟睡不知。或狂亂壞心。或轉生不自憶。大小乘略不同。小乘夢中失精不犯。或云但自責心。大乘若夢行婬。寤應生悔訶責煩惱。倍於聲聞也。
華嚴二地品云。邪婬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楞嚴云。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按此戒。從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定心。護心。慈心。悲心。及孝順心所出。
佛說梵網經初津卷三
音釋
罔。無也。謂言父母之恩。猶如昊天。無有窮極也。
割目救父睒魔王子。父有疚。醫謂惟無瞋人目。煎藥服之可療。王太子言。我是無瞋人。遂割目救父。
發願代苦慈心童子。偶斷母髮一莖。墮於火輪地獄。見諸罪者。受苦無量。即立誓言。從之所受。我悉代之。發是誓[A39]已。火輪即滅。
奉養無方無方者。在在處處。時時刻刻。皆當奉養。有何方所也。
思顯其親孔子曰。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恐辱其親樂正子春曰。一舉足。而不敢忘父母。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及於身。不辱其身。不羞其親。可謂孝矣。
錫類不匱錫。賜也。匱。乏也。謂言自行孝道。欲賜一切眾生。皆行孝道。無有乏也。
三觀三者。空。假。中也。觀即照了之義。謂觀達一念之心。即具三諦之法也。若觀心空。則一切法皆空。若觀心假。則一切法皆假。若觀心中。則一切法皆中。空即真諦。假則俗諦。中即中諦。此之三觀。全由性發。實匪修成。故於一心。宛有三用。所謂一心三觀也。又空者。離性離相之謂也。假者。無法不備之謂也。中。即中正。絕二邊對待之謂也。
真諦真諦者。彰一性本實之理也。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是非雙泯。能所俱忘。指萬象為真如。會三乘歸實際也。
俗諦俗諦者。顯一性緣起之事也。所謂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勸臣以忠。勸子以孝。勸國以治。勸家以和。弘善。示天堂之樂。徵惡。顯地獄之苦也。
五緣成就五緣者。謂人。僧。界。法。衣鉢也。又云。一。能受之人。是人道。諸根具足。非破重戒。具出家相。先受沙彌戒。後與受具。二。結界成就。白四羯磨如法。僧數滿足。無別眾過。衣鉢具足。三。自稱法名。誠心乞戒。及和尚名。四。心境相應。運想周徧。五。事成究竟。始從請師。終於受竟。前後無違。
青宮太子之宮也。神異記云。東方東明山。青石為墻。門有銀榜。以青石彫鏤。曰。天地長男之宮。又曰東方屬震。震為長子也。昔晉王為太子。帝曰。吾兒方位東宮。以宮事相委也。
未振毛目振。舉也。毛目。微細條章也。言其略說大綱。尚未舉其微細律儀也。
三聚戒聚。集也。戒。禁戒也。此三種戒。能攝一切大乘諸戒。故名三聚戒。法苑珠林云。大聖度人。功唯在戒。莊嚴論云。初律儀戒。以禁防為體。後攝善。攝生。二戒。以勤勇為體。一攝律儀戒。謂一切律儀。無不聚攝也。律。即法律。是禁止之義。儀。即儀式。是軌範之義。法苑珠林云。攝律儀戒者。要唯有四。一者。不得為利養故。自讚毀他。二者不得故慳。不施前人。三者不得瞋心打罵眾生。四者不得謗大乘經典。持此四法。無惡不離。故名攝律儀戒。
△二攝善法戒。謂所行之行。能攝一切善法也。所行之行者。謂身口意所作善法。及聞思修三慧。布施等六度之法。無不聚攝。故名攝善法戒。
△三攝眾生戒。謂能攝受一切眾生也。能攝之行。即是慈悲喜捨。慈名愛念。能與眾生樂故。悲名憐愍。能拔眾生苦故。喜名喜慶。慶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故。捨名無憎無愛。常念眾生。同得無憎無愛故。以此等法。攝受眾生。故名攝眾生戒也。
見機得作謂見當殺機宜。則行殺無害。如殺一人。而救多人。斷色身。而全慧命。乃大士之洪規。非聲聞力量所及。故菩薩開。聲聞則遮也。
那落迦此云惡者。那落是者義。迦是惡義。謂造惡之人。生彼處故。此標正報也。
大士制心謂大士不怖生死。大悲普度。併絕殺心也。
聲聞制色謂聲聞不起大悲。惟怖生死。則僅除殺事。故也。
大士害師犯逆謂師能長養法身。是佛種子故。
聲聞非逆謂聲聞無望成佛。故但犯重。若聲聞恃此而故害師。則出於有心。必墮無間地獄。不可不慎也。
波斯匿王唐言勝軍。淨法師譯為勝光。仁王經云。是波斯匿王。[A40]已於過去十千劫。龍光王佛法中。為四地菩薩。
二大將一名梨師達。此云仙授。謂從仙人邊求得子故也。一名富蘭那。此翻故舊。是仙授之兄。此兄弟二人。是波斯匿王大臣。於拘薩羅國。錢財巨富。無與等者。而能於佛。及四部眾。等共受用。不計我所。富蘭那專修梵行。離欲清淨。不著香華。遠諸凡鄙。持戒為勝。梨師達不專精梵行。然其知足。達四聖諦。智慧為勝。後時二俱命終。佛記二人。一持戒勝。一智慧勝。二俱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同於後世。得斯陀含。生兜率天。一來世間。盡苦邊際。具德經云。而於信心中。能具大智慧。仙授優婆塞是。於信心中。能持梵行。故舊優婆塞是。因王命征伐。故稱為將。
未登不退謂尚在六住位也。
解行以下謂三賢下位也。
僧祇物此云四方僧物。或云十方。四方但局凡僧。十方通於賢聖。
盲龍女大集經云。有一盲龍女。白佛言世尊。我本因地造何罪業。今受此餓龍身。常為諸蟲。食[A41]噉膿血。苦不堪忍。求佛解脫。佛言。汝前世時。曾往寺林。盜取十枚。菴摩羅果食之。由是因緣。地獄受苦。惡業未盡。今受其報。此業大重。罪畢得脫。佛告大眾言。若四方常住僧物。若現前僧物。篤信施物。或華。果。樹。園。飲食。湯藥。牀蓐。敷具。一切所須。私自費用。或持與知識。親里白衣。此罪重於阿鼻地獄。佛說偈曰。寧吞大赤熱鐵丸。而使口中光𦦨出。所有眾僧飲食具。不應於外私自用。寧以利刀自屠膾。身體皮膜而自噉。其有在家諸俗人。不應取受僧雜食。
菴羅果其果似桃。非桃。似奈。非奈。生熟難辨。葉似柳而長尺。
妍媸上音延。美好也。下音鴟。醜癡也。
三摩地此云定慧。亦云等持。離沉掉名等。令心專注一境名持。智論云。一切禪定攝心。皆名三摩地。楞嚴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消息人情消息。猶酌量也。故酌量人情起婬多故。
不淨觀亦名九想觀。佛為眾生。貪著五欲。以為美好。躭戀沉迷。輪迴生死。無有出期。故令修此觀法。想念純熟。心不分散。若得三昧成就。自然貪欲殄除。惑業盡消。得證道果。一肨脹想。二青瘀想。三壞想。四血塗漫想。五膿爛想。六蟲噉想。七散想。八骨想。九燒想。此之九種。雖是假想。然用之能成大事。譬如大海中死屍。溺人附之。即得渡也。
斬斷愛根繇愛見為本故。愛者。貪之異名。舉貪以攝瞋癡等。即思惑也。見者。謂身邊等見。即見惑也。見思屬意地。內因為本。本。即根也。身口屬外助為緣。若內因不生。則外緣不起。故須修不淨觀。斬斷愛根也。
三慧自淑一。聞慧。謂聞法而生智慧也。二。思慧。謂思惟而生智慧也。三。修慧。謂修習而生智慧也。淑。善也。慧起惑除。故云善也。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9 冊 No. 700 梵網經菩薩戒初津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3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次釋迦勸發分二。初經家敘事。二釋尊自說。初中三。初佛欲結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