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梵網經初津卷二
爾時千華上佛。千百億釋迦。從蓮華藏世界。赫赫師子座起。各各辭退。舉身放不可思議光。光光皆化無量佛。一時以無量青黃赤白華。供養盧舍那佛。受持上所說心地法門品竟。
千華上佛。從座而起者。受法之事畢矣。各各禮辭舍那而退者。師資之禮盡矣。舉身放不可思議光者。報本之心顯矣然諸佛之光。有其二種。一。常光二。放光。常光。即本覺圓明。徧照法界。放光。即所起神通。變現非一。皆不離本源心地戒體而出也。今言不可思議者。謂此光非權小之所知。繇迹光與本光無異。同是三德秘藏。微妙智明。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論。故云不可思議也。光光皆化無量佛者。以顯此智是諸佛之母。諸佛繇此而出生故。是則舍那心地。化為千佛。千佛化為千百億佛。千百億佛化為無量佛也。又表十無盡藏戒品。皆由光明金剛寶戒之所出故。青黃赤白。表住。行。向。地。華表萬行妙因。供表一乘佛果。而妙因從果德起。故還用莊嚴果德也。前舍那以光告。今諸佛以光酬。表此心地法門。本非言念。佛性戒體。非色非心。惟此般若一光。本不離迹。迹不離本。本迹同照。供養盧舍那佛。以酬法乳也。
△二旋歸本界。
各各從此蓮華臺藏世界而沒。沒[A1]已。入體性虗空華光三昧。還本源世界閻浮提。菩提樹下。從體性虗空華光三昧出。
初隱為沒。終沒為[A2]已。然雖出沒隱顯。諸佛悟心。自在無礙故。體性虗空華光三昧者。謂徹照本來如虗空之體性。則華光任運自現。體性表法身德。華表解脫德。光表般若德。三德圓融。故曰三昧也。又體性是法。生佛共有。即常住真心之體性也。華光是喻。此喻心體廣大虗寂。而無邊表。故曰虗空。心體雖空。本來具足恒沙性德智光妙用。不妨千枝萬葉。俱能爍破情塵。故曰體性華光。寂不離照。動即是定。故曰三昧。三昧。通名也。此云等持。亦云正心行處。亦云正受。然三味名體甚多。修證不一。如一切禪定。亦名三昧。今言體性華光。是揀餘三昧也。然如來三昧本非出入。故曰。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又云。不起滅定。現諸威儀示十法界像。導利諸眾生。今言入者。以體用冥一故。出者。體用全彰故。所謂百千定門。同歸一寂。無邊智海。不離本源。圭峰云。息諸分別。智與理冥。故名為入。是也。若融前三觀。空即不生觀。觀無為法界心。華即不滅觀。觀有為法界心。性即一心觀。觀無障礙法界心。三一圓通自在。名曰體性虗空華光三昧也。還本源世界閻浮提。菩提樹下者。謂釋迦牟尼佛在摩醯首羅天宮。與無量梵王。不可說菩薩眾。說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竟。復擎此世界大眾。還至臺藏世界。禮敬問法。今來南洲。故云還也。又華藏。乃本師受業之本界。南洲。是自[A3]己行化之本界。故曰還本源世界也。然還去還來。不離一迴本源自性界故。若約理而言。則體性虗空華光三昧。便是諸佛本源世界。約事而說。則千佛。千百億佛。皆先各有本土因聽戒故。俱來至舍那所。今受法[A4]已畢故又各還本有之報土也。閻浮。樹名。此云勝金。提洲也。謂此南洲之北有大樹。名曰閻浮。枝葉皆金滴水入土。皆為赤金。勝於他金故。或曰樹下有河。閻浮果汁點物成金。因流入河。沙成金色。斯則樹因河為名。洲從樹得稱。故云勝金洲。即南贍部洲也。菩提樹者。西域記云。畢鉢羅樹。高數百尺。佛坐其下。成等正覺。故名菩提此翻覺道。乃道之極者。故又云道樹。莖幹黃白。枝葉青翠。冬夏不凋。光鮮無變。每至二月十五。佛涅槃日。葉皆凋落。頃即復故。華嚴經云。菩提樹高顯殊特。金剛為身。瑠璃為幹。眾雜妙寶。以為枝條。寶葉扶踈。垂蔭如雲。寶華雜色。分枝布影。復以摩尼寶珠。而為其果。此是舍那他受用身。十地菩薩境界。非凡夫二乘所能及見。然亦表佛。三昧神通。智光影現。莊嚴心地。還同體性華光也。釋迦由此修道。故曰還本源世界菩提樹下也。從體性虗空華光三昧出者。返源自性為入。從本起照為出。先入者。示自受用三昧故。今出者。欲令眾生。亦受用此三昧故。又受業進業曰入。赴感起化曰出。此有三義。一。觀實際理地。無出入相。方便說出入。二。觀說法時。有當說不當說時節之別。故有出入。三。觀機逗教。應病與藥。則有出入之相。然雖示出入。動靜一源。往復無二定也。
△三遵勅利生分十。今第一處。
出[A5]已方坐金剛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說十世界法門海。
離念曰出。事畢曰[A6]已。前明千釋迦。與千百億釋迦。皆先於舍那前受菩薩戒藏[A7]已。廼入三昧。還本源世界。今明出三昧。現身十處說法也。方坐金剛千光王座者。方。猶正也。安住正法。故曰方坐。究竟堅固名為金剛。千佛放光得道之座。故曰千光王座也按略疏云。此座在中天竺。摩竭陀國。王舍城之西南二百餘里。菩提樹下。昔此世界初成。座與大地俱起。據三千世界之中。下極金輪。上侵地際。金剛所成。周百餘步。賢劫千佛。皆坐此座。而入金剛定。放大光明。成無上覺。故曰金剛千光王座。是如來修證理道之所。亦曰道場。華嚴經云。爾時世尊。處於此座於一切法。成最正覺。是也。所言成者。法身無成。出障名成。報身四智。剏圓名成。化身八相。坐菩提樹下。斷結為成。然事雖有異。其理一也。及妙光堂者。及。相繼之辭。謂從彼樹下。至此處說法也。眾寶莊嚴。故稱曰妙。寶輝互照。故名曰光。聖凡聚集之處故曰堂也。亦名普光堂。此堂在菩提樹西不遠。昔乃如來初成正覺時。梵王以七寶建立此堂。帝釋建立七寶之座。放異光明。照菩提樹。請佛昇座。轉大法輪。佛坐其座。七日放光。演揚妙法。亦名普光明殿。華嚴經云。爾時如來。於普光明殿。坐蓮華藏師子之座。是也。說十世界法門海者。海以深廣為義。謂如來所說一切諸法。此十攝無不盡也。一世界海。二眾生海。三法界安立海。四佛海。五佛波羅蜜海。六佛解脫海。七佛變化海。八佛演說海。九佛名號海。十佛壽量海。瓔珞經云。佛初得道。在此樹下。說十世界海法門時。有八萬無垢菩薩(即等覺位菩薩)現身得佛。有九十億人。入六入明門。然華藏莊嚴十世界海。一真如心。廼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自覺聖智。受用境界。諸佛乘此法門。倒駕慈航。廣度羣品。一切菩薩修此法門。以至究竟果海。一切眾生。迷此心故。生死海中。流轉無盡。不言眾生。而言世界者。舉依報。以該正報也。又華嚴大疏云。十世界海。即十信法門也。信者以順從為義。謂順從佛性之理不疑故。以十數而言者。正明十信法門。住行向等。與華嚴大同小異也。初地菩薩功德積感。乘本願力。寄位人乘。作閻浮提王。修十善業。以化眾生。行檀度法。而嚴妙果統攝南洲。一切國土。故如來始成正覺。初轉法輪。先於此處。說十世界法門海以為菩薩。真修方便。以此種種世界。皆是眾生同別二妄所成。故自妙光堂。至四禪天。凡有十處。前六處。為六會。第七後四禪通為一會。則第七會總更說前三十心十地。前六會。別說此心地法門。皆以信為本也。據華嚴第七會定。通忍等。亦合說三十心十地。清凉疏云。定通忍。當等覺法。餘當妙覺法。取彼例此。亦可前三禪金。忍。願明等覺法。第四禪心地。明妙覺法。然與華嚴不同而同。華嚴遮那即釋迦。諸會說法。不動而周。地前圓融。地上行布。今經舍那坐華臺。釋迦據千葉。起座至餘。地前行布。地上圓融。應知十無盡戒。總一心地。是行布不礙圓融也。此二無礙。方稱圓教。故世親以六相圓融。舉一全收。隨機宜見。說有異耳。今明次第。是故先說十信。後說十住。使[A8]已發大心眾生。得入圓十信位。方得圓十住也。
△第二處。
復從座起。至帝釋宮。說十住。
帝釋宮者。梵語具云釋提桓因。此云能天主。謂能作三十三天之主也。雜阿含經有一比丘問佛。何故名釋提桓因。答。本為人時。行於頓施。堪能作主。故名釋提桓因。其宮名殊勝殿。即欲界第二忉利天也。繇單修上品十善。得生其中。故離垢地菩薩。修行功行。多作忉利天王。是故世尊。第二於此處說十住也。菩薩約位進修。從淺至深。以妙覺為極果。而始必以十信為先導。故妙覺由信而入。入則能住矣。十住者。一發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也。謂住法信位。自修斷證故。說此十住者。令[A9]已入十信菩薩天王。得入圓十住法門也。華嚴經云。爾時如來。威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天下。閻浮提中。悉見如來。坐於樹下。各有菩薩。承佛神力。而演說法靡不自謂恒對於佛。爾時世尊。不離一切菩提樹下。而上昇須彌山頂。向帝釋殿。其餘一一上昇。皆亦如是。疏云。如來不動覺樹。而昇釋天。體用無方。赴於物欲。其由澄江一月。三舟共觀。一舟停住。二舟南北。南者見月千里隨南。北者見月千里隨北。停者見月不移。是謂此月。不離中流。而往南北。如來應現。類此可知。即體之用無不普周。去住在緣。佛無動靜。不動而徧。以赴彼機。故經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羣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是故如來不起真際。而普利羣生也。
△第三處。
復從座起。至𦦨天中。說十行。
𦦨天者。梵語𦦨摩。亦云夜摩。此云時分。謂時時快樂。不假日月光明。惟以蓮華開合。乃分晝夜故。是欲界第三天也。此天依空而居。其殿名曰寶堂。繇修上品十善。兼坐未到定禪。得生其中。故發光地菩薩。修行功行。多作夜摩天王。寄位天乘。是故世尊。第三於此處說十行也。繇前十住。進修功滿。[A10]已成佛子。自得[A11]己利。而利他之行未成。是故廣行饒益。隨順眾生。令其歡喜。然行有淺深。故成十種。一歡喜行。二饒益行。三無瞋恨行。四無盡行。五離癡亂行。六善現行。七無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實行。謂行教化行。利益眾生故。說此十行法門者為令[A12]已入十住菩薩天王。得入圓十行法門也。
△第四處。
復從座起。至第四天中。說十廻向。
第四天者。是欲界兜率陀天也。梵語兜率。此云知足。謂於五欲知止足故。此天依空而居。所修同前。中有內院。為一生補處菩薩所居。亦云後身菩薩住處。故𦦨慧地菩薩。修行功行。多作兜率天王。能除眾生身見。觀於道品。同於初果預流位也。是故世尊。第四於此處說十廻向。廻。即廻轉。向。即趣向。謂起大悲心。救度眾生故。又廻十行之善。向於三處。一真如寶際。是所證。二。無上菩提。是所求。三。一切眾生。是所度。以能廻之心。及所廻善行。向彼萬類。等入法界也一救度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廻向。二不壞廻向。三等一切佛廻向。四至一切處迴向。五無盡功德藏迴向。六隨順平等善根迴向。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八真如相迴向。九無縛解。脫迴向。十法界無量迴向。說此十迴向者。為令[A13]已入十行菩薩天王。得入圓十迴向法門也。
△第五處。
復從座起。至化樂天。說十禪定。
化樂天者。是欲界第五天也。謂自化五欲。而娛樂故。故難勝地菩薩。修行功行。多作化樂天王。寄位阿羅漢乘。觀四諦行既終。同於四果無學位也。是故世尊。第五於此處說十禪定門為令[A14]已入十迴向位。諸大菩薩天王。得圓知諸佛禪定。圓入諸佛剎土。圓證法身境界也。十禪定者亦名十大三昧。諸大菩薩乃能善入。入此三昧。得法界力。無有窮盡。得法王位。無量自在。生如來家。示現種種廣大神通。一普光三昧。二妙光三昧。三次第遍往諸佛國土三昧。四清淨深心行三昧。五知過去莊嚴藏三昧。六智光明藏三昧。七了知一切世界佛莊嚴三昧。八眾生差別身三昧。九法界自在三昧。十無礙輪三昧。詳見華嚴十定品。然華嚴在十地後出。餘經所云。三賢行滿。修四加行。方登十地是也。
△第六處。
復從座起。至他化天。說十地。
他化天者。是欲界頂天也。其殿名摩尼寶藏。此有二種。一者。偏修十善。假他所化。以成[A15]己樂。即魔王天也。二者。正修上品十善。兼坐未到定禪假此得成。自然受樂。故現前地菩薩修行功行。多作自在天王。統攝欲界。寄緣覺乘。謂此菩薩修十二因緣觀。同於緣覺。是故世尊。第六於此處說十地法門。為令[A16]已入十定菩薩天王。得圓證十地法門也。十地者謂菩薩所證之位。猶如大地。一切佛法皆依此發生故。瓔珞經云。地名持。謂持一切百萬阿僧祇功德。亦名生。謂生一切因果。故名地也。一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𦦨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謂智悲等運生佛依持故若依今經。始從平等地。終至入佛界地也。[A17]已上六處。所說法門。正為初地菩薩起。乃至六地。寄位人天二乘。同彼斷惑。是故世尊。在此六處。說十信起。乃至十地法門令彼凡夫天人。聲聞緣覺迴向大乘。而證十地也。下說金忍願者以七。八。九地菩薩。寄位一乘。修菩薩行。為令發起自在。任運現身說法。令永斷俱生我法。二執。生相無明。得入如來。妙覺果海也。
△第七處。
復至一禪中。說十金剛。
復至一禪中者。色界初禪。離生喜樂地也。謂此天[A18]已離下界欲惡。忻上妙定。故遠行地菩薩修行功行。多作初禪天王。寄菩薩乘。以自證法門。攝化眾生。是故世尊。第七於此處說十金剛。謂菩薩願心堅固不動。猶如金剛一覺了諸法。二滅度眾生。三莊嚴世界。四善根迴向。五供養諸佛。六實證諸法。七廣行忍辱。八長時行化。九自行滿足。十令他願滿。若依今經。謂信等十心。說十金剛者。為令[A19]已登七地菩薩天王得證金剛觀智入妙覺果海也。
△第八處。
復至二禪中。說十忍。
復至二禪中者。色界二禪。定生喜樂地也。謂此天[A20]已離初禪之喜。攝心在定。淡然凝靜。而生勝定。七地[A21]已前。未離有作登第八地始號不動。故不動地菩薩。修行功德多作二禪天王。主小千界。寄一乘位說自證法門教化眾生。是故世尊。第八於此處說十忍也。忍。即安忍。謂菩薩即斷無明之惑。證無生理了達諸法本來寂滅。是故見色聞聲。如幻如化不起妄念。而分別也。得此忍[A22]已。則得到於一切菩薩無礙忍地證一切佛法。無礙無盡。此乃等覺菩薩後心。斷盡微細無明所證也。一音聲忍。二柔順忍。三無生法忍。四如幻忍。五如𦦨忍。六如夢忍。七如響忍。八如影忍。九如化忍。十如空忍。說此十忍者。令彼[A23]已得真無生忍。菩薩天王修行十忍法門入妙覺果海也。
△第九處。
復至三禪中。說十願。
復至三禪中者。色界三禪離喜妙樂地也。此天[A24]已離初禪。二禪。喜踊之動。泯然入定。而得勝妙之樂。故善慧地菩薩。修行功德。多作三禪天王。主中千界。寄一乘位。以自證法門。為諸眾生。演說開示。是故世尊。第九於此處說十願也。一願成熟眾生無有疲倦。二願具行眾善。淨諸世界。三願承事如來。常生尊重。四願護持正法。不惜軀命。五願以智觀察。入諸佛土。六願與諸菩薩。同一體性。七願入如來門。了一切法。八願見者生信。無不獲益。九願神力住世。盡未來劫。十願具普賢行。淨治一切種智之門。說此十大願者。令彼[A25]已證善慧地菩薩天王。更得十大願力。得入如來。妙覺果海也。前九處。乃圓融中說行布。此後一處。是行布中。說圓融也。
△第十處。
復至四禪中摩醯首羅天王宮。說我本源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
復至四禪中者。色界四禪。捨念清淨地也。此天[A26]已捨二禪之喜。三禪之樂。心無憎愛一念平等清淨無雜。住於此禪。空明寂靜萬象皆現。故法雲地菩薩。修行功德多作四禪天王。主大千界。而位寄佛乘。於諸聲聞。緣覺。菩薩天王。說自證法門。摩醯首羅。此云大力。三目八臂。手執白拂。有大威力故亦云大自在。謂得八自在。欲樂解脫。光明勝於一切。居色界頂。是故世尊。第十於此處。頓說心地四十行位法門品。令彼圓證十地菩薩。入妙覺果海也。前佛在四禪下。說住行向等諸法門。今最後在四禪。說心地法門者。謂本從四禪中放光發起。接至華藏世界。秉受此法。故今仍於四禪。說此心地法門。而安慰之。亦表萬法總歸一心之至極。最尊無上。更無有法上於心者。今此本源無為無相之法。非下地凡夫心識所測。惟佛與佛。乃能知之。又此第四禪。是色界最極之頂。此天王宮過五淨居上。更無有天。上於此者。故三乘教中。立此為淨土是報身佛。所居之處密部云。過五淨居天。有毗盧遮那宮殿。是也。又帝釋宮等。分說此心地法四禪宮中。合說此心地法。分說。表於行布。合說。表於圓融。謂顯此心地法。雖位位差別。而總趣舍那之極果也。又說十忍。十願。及心地法門者。為令斷等覺生相無明。得入如來妙覺果海也。
△四例結餘佛。
其餘千百億釋迦。亦復如是。無二無別。如賢劫品中說。
其餘千百億釋迦者。此結佛佛所說皆同也。謂千華上一佛所說心地法門既爾。千佛所說皆然。千佛所說既爾。千百億佛所說皆然。一百億世界佛所說既爾。如是覆述說法。推例千百億世界佛說法皆然。故云無二無別也。[A27]已上經文。是結品上之末詞。古疏著於品下之初。以彰釋迦之本迹。令人了如指掌。故今仍存其舊。賢劫品句。出大本經中。是什師引證之語。非佛言也。
△次別顯此界一佛二。初正明心地利物。二轉說戒法攝生。初中又二。初橫指處會。二豎詳往復。初中四。初天上降魔。二人間成道。三十處轉法。四取喻教界。今初。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初現蓮華臺藏世界。東方來入天宮中。說魔受化經[A28]已。
爾時釋迦牟尼佛者。謂從體起用之時也。前敘千佛。及千百億釋迦。於千百億世界說法。今敘此一日月界中之一釋迦。降生國土。父母姓字。出家修道。成佛利生之大略也。從初現蓮華臺藏世界者。指上卷初於四禪天中放光徹照。乃至擎接。還歸事也。華藏是來處。天宮是止處。初。謂座起辭退舍那。現。謂放光化佛也。東方來入者。謂此一日月世界。在華藏界中之東故。東有二義。一。震動義。謂震伏一切惡魔故。二。生長義。謂發起眾生戒善故。然既秉心也法門入體性虗空華光三昧。即於三昧之中。還來此土也。瓔珞經云。於一切法界中。有一界報。於一切有為法。若凡。若聖。若見著。若因果法。不出法界。惟佛一人。在法界外。然後為復來入法界藏中。為無明眾生。示一切善惡道果報。差別無量是也。天宮中者。凡佛佛出世。皆先在兜率天宮。教化諸天子[A29]已。方乃降生閻浮提也。說魔受化經者。梵語魔羅。秦言殺者。謂常欲斷人慧命故。華嚴經云。所謂蘊魔。生諸取故。煩惱魔。恒雜染故。業魔。生障礙故。心魔。起高慢故。死魔。捨生處故。天魔。自憍縱故。善根魔。多執取故。三昧魔。久躭味故。善知識魔。起著心故。菩提法智魔。不願捨離故。瑜伽論云。利養恭敬。稱譽。放逸。慳悋。希欲。忿恨。惱覆憍詐等皆魔也。是以如來先調伏[A30]已。然後方下生也。葢兜率無魔。彼諸天子常修喜足定故。摩醯首羅天王宮。在四禪天上。色界之頂。四禪共有九天。上五天。皆三果阿那含聖人所居。色界頂有毗盧遮那宮殿。諸大菩薩。常集其中。亦必無魔或在他化天上魔王宮中說法。令魔受化[A31]已。方至兜率。或魔自至兜率受化也。集註云。兜率在六欲。梵世。七天之中。以佛常居中道故。是則魔宮包括其中也。又或別為利根示現說法。於第四禪天降魔[A32]已竟。方更下生。不同鈍根所見。直至樹下方降魔也。
△二人間成道。
下生南閻浮提。迦彝羅國。母名摩耶。父字白淨。吾名悉達。七歲出家。三十成道。號吾為釋迦牟尼佛。
下生者。佛本行經云。護明菩薩。住兜率天。滿四千歲觀下界苦。為欲㧞濟。故下生也。大報恩經云。如來出世必為五事。一。為轉法輪。利眾生故。二。為度多生父母。報其恩故。三。為無信人。立信地故。四。為未發菩薩意者。令發意故。五。為授現前當來。成佛記故。為此五事。故出世也。南閻浮提者。大論云南洲三事。尚勝諸天。況餘三洲。一。能斷婬。二。識念力。三。能精進。所以諸佛。惟出南洲也。迦彝羅或名迦毗羅。此云黃色。謂上古有黃髮僊人。依此修道。故以為名。是中天竺境。中天竺共有一十二國。迦彝羅。在贍部洲地之中央也。又名婆兜釋翅搜。此云能仁住處。梵語摩訶摩耶。此云大幻術。亦云大智母。謂成就菩薩大願智幻解脫門。以大幻術。常為諸佛之母也。經云。護明菩薩。七月八日。自兜率下生之時。小機之人。見乘六牙白象。無量諸天。作眾技樂。從母右脇而入。身暎於外。如處琉璃。大機之人。見菩薩乘旃檀樓閣等住於胎中也。瑞應經云。摩耶夫人。胎月將滿。思遊園中。即舉右手。攀無憂樹枝。從右脇而生太子。天帝以天妙衣。裏手承接。天神將金柄傘葢。諸天龍神。散香花。鼓音樂。大地六種震動。阿含經云。菩薩生時。從右脇出。專念不亂。時菩薩母。手攀樹枝。不坐不臥。四天王手捧香水。於母前立言。唯然天母。今生聖子。勿懷憂蹙。太子墮地。周行七步。舉手而言。天上天下。惟吾獨尊。梵語閱頭檀。此云淨飯。今云白淨。二義一也。悉達此云頓吉。謂佛四月八日降誕時。諸吉祥瑞。頓然出現故。亦云一切義成。是佛小時字也。七歲出家者。猶言出家七年也。謂十九歲。二月十五日。夜半乘天馬踰城。入山先學不用處定。不久得證。知非究竟。次學非非想定。又不久得證。知其亦非究竟。次復遊歷諸國五年。非出家事。故所不言。又為降伏諸外道故。示苦行六年。至三十歲。方成正覺。七歲出家明矣。號吾為釋迦牟尼佛者。顯迹與本。名各不同也。由古佛授記。得斯聖號。經云如來往昔為陶師時。供養古釋迦佛。自發誠願願同彼佛姓號故也。齊此以前。皆是體性虗空。華光三昧中事。示成佛[A33]已。名為從三昧出也。
△三十處轉法。
於寂滅道場。坐金剛華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其中次第十住處所說。
寂滅道場者。如來得道之處也。寂。謂寂五住煩惱。滅。謂滅二種生死。道即菩提場即處也。菩提是智。寂滅是理。繇坐此處。以菩提智。證寂滅理。則生死大患永絕。一切佛法現前。故曰寂滅道場。亦名菩提場。坐金剛華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者。正明說法之處也。謂其心堅固。安住不動。故曰金剛。心寶如蓮。寶輝發𦦨。故曰華光。從體起用。自在無礙。故名曰。王。住持一切佛法。故名座也。又千佛說法。皆悉出於華光三昧。而坐此座。然大地震動。此座不變。是表實相心地戒體。猶如金剛。能摧諸煩惱。不為煩惱所動。故名華光王座也。前千光王。是證道之座。此乃說法之座也。坐此座[A34]已。從妙光堂。次第說法。乃至四禪。其中共有十箇住處。說於十種法門。故云。次第十住處所說也。
△四取喻教界。
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
佛觀等句。是發起此經正宗之處也。准上文意。即從臺藏東來。入四禪天。觀察梵網。說化魔經等是華光三昧觀也。下八千返。亦不離此三昧。但入出異耳。大梵。此云淨身。亦云淨行。淨名經云。梵是西音。此云離欲。是娑婆世界主。住初禪中間。統上攝下。故名為大。法華疏云。除下地繫。上升色界。故名離欲。而言諸大梵天王者。謂此娑婆三千大千世界。有萬億大梵天王。如來說法。俱來集會。故總舉也。今所言者。非初禪天之大梵天王。乃第四禪天之大自在梵天王也。網羅幢者。具云因陀羅網。此云天赤珠。時佛在摩醯首羅大梵天王宮殿上。見此珠幢。以無量百千萬億摩尼寶珠共成。而一一寶珠。光色文彩。各各別異不同。互相映射。互相攝入。不相妨礙。一大梵王珠幢如是。諸大梵王珠幢皆然。故佛因之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佛說教門。亦復如是也。言無量世界者。竪三際而莫窮。橫十方而無間。然十方世界。安立無量。諸佛教門。施設無量。菩薩修證。參差無量也。然世界。即所被之機。佛教門。是能被之法。繇觀梵網。萬目重重。因知世界教門。別異無量。故千百億國土中。有千百億釋迦宣揚教化也。
△次豎詳往復。
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為此娑婆世界。坐金剛華光王座。乃至摩醯首羅天王宮。為是中一切大眾。略開心地法門竟。
八千返者。往還一周曰返返。轉也。謂如來成佛度生之事。去來約八千轉也。舍那本。釋迦迹。千之百億。橫開本迹遠近也。臺藏沒。閻浮出。經八千返豎開本迹遠近也。娑婆八千。為開心地豈。非開顯數數成覺事耶。然如來法身。體若湛虗。本離能所生滅去來動靜之相。故般若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今云八千返者。迺如來利生悲智之大用也。華嚴經云。如來無身。為眾生故。示現其身。斯即法身。無生。無所不生。無相。無所不相。以化身法身。無異體故。由眾生緣感。則見佛興世。緣盡故見佛滅度。如雲籠日。愚蒙便為日滅。雲開日現。謂復重來。眾生亦爾。障重。不覩佛日。業輕。見佛出世。實因眾生機感。非佛而有來去。出世滅度。無非利益眾生。故涅槃經云。諸佛如來。為令眾生。生欣樂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生戀慕故。示現涅槃。是也。若據餘經。百千。猶是隨俗大數而言。又如涅槃經云我雖在閻浮提中。數數示現入於涅槃。然我實不涅槃。而諸眾生。皆謂如來。真實滅盡。而如來性實不滅。是故當知。是常住法。不變易法。大涅槃者。即是諸佛如來法界。眾生皆謂我始成佛。然我[A35]已於無量劫中。所作[A36]已辦。隨順世間法故。復示現閻浮提。出家成道。故法華經云。我實成佛[A37]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我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如來以方便教化眾生故。問曰。如來既成佛久遠。何不直現身說法。而假父母降生。出家修道耶。答曰。若不如是。凡夫無智。疑佛是化人。或謂無父母妻子。方能得道。不肯俲修。此即如來示現。方便利生之妙用也。娑婆此云能忍。亦云堪忍。謂此世界眾生。能堪忍受貪瞋癡三毒。及諸煩惱之苦。而不生厭離。以求解脫也。乃至者。謂十處說法。今初舉金剛座。後舉天王宮。餘之八處。包括其中故也。為是中一切大眾者。為十住處之大眾。略說百千恒河沙法門中心地。如毛頭許[A38]已。然後乃為地上凡夫。說重輕戒法也。
△二轉說戒法攝生二。初標戒源。
復從天王宮。下至閻浮提。菩提樹下。為此地上一切眾生。凡夫癡暗之人。說我本盧舍那佛心地中。初發心中。常所誦一戒。光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
復從天王宮者。上而又下曰復。地上。五趣雜居地也。一切眾生者。除佛一人。該通九界。八部。四眾等。先為菩薩天眾說。今為地上凡夫說也。行不正法。妄生邪見。故名為痴。無明煩惱。閉自心地。故名為暗。如來愍此。故八千返。傳說舍那正戒。以三世諸佛。皆先受此戒為成佛初因。故云初發心中。常所誦此一戒也。然此一戒。即光明金剛寶戒。是十重四十八輕戒之體也。又十會既畢。隨說戒品者。以此住。行。向地等。一切微妙法門。雖人人性具。而沉迷日久。方坐癡暗之地。何繇得入耶。然要入不難。自有方便。只恐不肯發心耳。如盧舍那佛。本亦曾為癡暗凡夫。但初始發心。便受戒品。受戒之後。便常誦習。所以克證心地法門。直至成佛。皆以此一戒。為最勝因緣也。但沉迷不覺。名凡夫人。舍那為本。說。是傳說。正顯釋迦為迹也。心地者。有二。一。本源心地。性也。二。三十心。十地。修也。發。是開發。始覺也。謂舍那從癡暗凡夫時。最初開迷發心。時常誦此一戒。光明金剛寶戒。本覺也。此有二義。先以事釋。此戒能破癡暗。故曰光明。能摧煩惱。名為金剛。具足無量功德法財。故云如寶。又此戒最上第一。故言一戒。三世諸佛。皆先受此戒為初因。故云初發心也。次以理明。此戒照一切法。名為光明。攝善戒也。體是無漏。名為金剛。律儀戒也。濟物利用。名之為寶攝生戒也。律儀戒。謂無惡不止。斷德當證法身佛果。然止即是持。作便是犯。善法戒。謂無善不修。智德。當證報身佛果。然作即是持。止便是犯。攝生戒。謂無生不度。恩德。當證應化佛果。然作即是持。止便是犯。諸佛薩婆若海。以此戒為源。菩薩六度萬行。以此戒為本。不惟舍那繇此戒而成。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亦無不以此戒而成。一切菩薩。亦無不以此戒為本而修起。故云。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也。若離此戒修行。則三十心十地法門。皆不成就故。乃至佛地一切功德。皆不發生也。佛性種子者。戒是佛性之種子。謂佛性雖含靈普具。由戒發生。可稱種子。如佛種從緣起是也。故此戒本以正因佛性為種子。然正因佛性。性也。謂一切眾生。皆具此性。但背覺合塵。常為煩惱之所覆障。若順佛性而修。則能超脫生死。悟入涅槃。與佛同證心地法門也。故起信論云。以知法信無染污。隨順修行尸羅波羅蜜。而緣了佛性。又無不以此戒為種子。修也。涅槃經云。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因見佛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
△二釋法益。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當當常有因故。當當常住法身。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者。猶言一切眾生皆當作佛也。此一句最親切。為此一大部經之正宗。故華嚴經云。一切眾生身中。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最初一念不覺。而起無明。成於癡暗。自為閉障。故令受此正戒。而閉障自除。佛性自現。以見佛性無偏徧一切法。若意。若識。若色。若心。是情是心。無不攝入佛性戒中也。一切意識色心者。本為一真法界之體。以不守真如。故有心意識名。然名雖分三。體本無二也。又意識。乃心之次名。謂凡夫妄念。倏然集起名心。次心思量名意。後心了別名識。色是色質。即四大色身也。情是妄情。乃意識之別名也。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者。謂正發明一切色心眾生。俱有佛性也。除此心外。更無別有佛性可得。故云阿賴耶識。即如來藏。是也。今言是情。揀非無情。是心。揀非無心。無情無心。如同木石。則不堪受戒。既有佛性。當入佛性戒中也。當當常有因故。當當常住法身者。當當。猶言的的確確也。謂此心地妙戒。全依佛性理體所起。的是常有真因。復開顯佛性而莊嚴之。確是常住法身妙果復指示戒法而證明之也。又決決定定。謂之當當。常有。揀非忽有忽無。常住。揀非或來或去。戒是佛性種子。故受者永為成佛正因。不墮邪因。永住清淨法身。不為欲染。如金出鑛。不復還為鑛矣。心地觀經云。眾生本有菩提種悉在賴耶藏識中。若遇善友發大心。三種鍊磨修妙行。永斷煩惱。所知障證得如來常住身。是也。
△三勸信受持。
如是十波羅提木叉出於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眾生。頂戴受持。吾今當為此大眾。重說十無盡藏戒品。是一切眾生戒。本源自性清淨。
如是者。總結上文而言。十者。舉重而攝輕也。波羅提木叉。此翻保解脫。謂受此戒者。如來保任。決定得解脫無明煩惱惑業。而獲證清淨法身故。在因能持。名波羅提木叉。在果所得。名清淨法身也。出於世界者。謂此心地大戒。世所難值。如來出世。故今出焉。當生慶幸。毋輕忽也。是法戒者。揀非二乘木叉。乃是成佛之正法戒也。頂戴者。尊重之至。受持者秉執之固也。如是成佛種子。應當尊重秉執。不可暫時忘失。故曰是三世一切眾生頂戴受持也。吾今當為此大眾者。將來曰當。重說者。重宣此戒也。謂上[A39]已略說。今復再宣。或先為菩薩天人。今為凡夫。故言重也。然戒為成道之本。不厭頻宣。故如來半月半月自誦。南山宣祖。以十遍為期。今言重說。未為多也。十無盡藏戒品者。謂此戒品。雖云是十。而包羅無盡菩薩戒法。具足無量法門也。瓔珞經云。菩薩一切凡聖戒。盡心為體。心若有盡戒亦有盡心無盡故。戒亦無盡。故云十無盡藏戒品也。是一切眾生戒者。謂此戒法。上則千佛所傳。下則群機普被。僧俗人天共稟。神鬼畜類同受。非如聲聞戒之局也。本源自性清淨者。一塵不立也。謂此戒乃生佛同源。性本清淨。在諸佛。則[A40]已還其源。在眾生。則要秉受。方復其本。然本源之性。性本清淨。非源外別有自性。亦非性外更有清淨可得也。又此十無盡藏戒法。繇本源自性清淨為所依體。故今受持此戒。乃復其本淨之體也。
△二偈頌三。初舍那始授。二釋迦轉授。三勸眾信受。初中二。初明本迹。次明人法。初又三。初本佛土。二迹佛土。三結本迹。今初。
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臺。
我者乃如來自顯說法之主。揀非千華上佛。及千百億釋迦也。盧舍那者。無明塵垢永盡。智慧功德悉圓。如淨滿月。以名表德也。又盧舍那身是戒果。正報。蓮華臺是戒德。依報。千佛。百億佛。是正報。千華百億國。是依報也。舍那是本。千佛是迹。又千佛為本百億佛為迹。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本迹雖殊。果德無二也。其中有四料簡。一。本中本。二。本中迹。三。迹中本。四。迹中迹。正歸法性曰方。安住不動曰坐。蓮華臺者。謂華藏世界形似蓮華也。華在下擎。故名曰臺。臺居正中。以表戒為中道之正因。能起中道之佛果。舍那身稱華臺。亦是依正無差也。又舍那本佛。坐華臺為諸佛之主者。正表戒法是眾德之本也。色心不二。依正重重。此繇眾生心性顯現。還依眾生心性安住。眾生心性。猶如蓮華。在塵不染。因果同時。繇此心性妙蓮華故。乃使世界。亦如蓮華。即此心性。第一中道。如是究竟契合。故云方坐蓮華臺也。
△二迹佛土。
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
周帀千華上者。周匝。圍繞義。千華。謂華具千葉也。華瓣曰葉。人間華。祇有十餘葉。天上華有百餘葉。諸佛菩薩華。乃有千葉也。復現千釋迦者。諸此千佛。皆從舍那一佛出故。先現依報。後現正報。故曰復也。佛身具四種。一。毗盧徧耀。正法為身。二。舍那行滿。報果為身。三。釋迦應迹。赴感為身。此又開二。一。應身。受純陀供。二。化身。受大眾供。今云千釋迦者應身佛也。百億釋迦者。化身佛也。千葉千釋迦者。謂一葉有一佛世界。故有千佛淨土。表十地。十波羅蜜。圓因起應果之本地也。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者。此顯化佛之境也。上明一華葉。為一世界。故有千釋迦。今明一葉上。復有百億國土。故有百億釋迦。千葉故成千百億釋迦。此謂舍那纔坐華臺。即現千釋迦圍繞。每一釋迦。復化千佛圍繞每一化佛。又有千佛圍繞。如是一佛。坐千葉蓮華。一葉有千佛。十葉有萬佛。百葉有十萬佛。千葉則有百萬佛。一釋迦有百萬。十釋迦有千萬。名為一億。百釋迦十億。千釋迦共為百億佛。此百億佛。皆是舍。那一葉所出。然一葉有一淨土。即是一佛世界。起圓應身。如是一葉一世界。有百億國土。百億釋迦。娑婆百億國。是一葉之上。故曰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也。此上釋迦。即大化也。總該百億。此百億釋迦。即小化也。惟一四部洲耳。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者。謂國土雖分。而成佛同時。體用無二道故也。然一一華葉。各各為一三千大千世界。各有百億山王。及四大洲。諸贍部洲。有金剛座。菩提樹王。大小化佛。各於樹下。破魔軍[A41]已。一時證得阿耨菩提。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為諸資糧。及四善根菩薩。二乘凡夫。說三乘法及人天教者。正顯生佛覺體。無有高下。本佛迹佛。不分前後。故曰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也。
△三結本迹。
如是千百億。盧舍那本身。
前八句。明從本起末。亦是從體起用。此二句。顯攝末歸本。亦是攝用歸體也。如是千百億。盧舍那本身者。謂千百億釋迦。是千釋迦所化。千釋迦。是舍那一佛所化也。然用雖千百億。而體本是一也。言千百億者。謂億之一數有四。一。以十萬為一億。二。以百萬為一億。三。以千萬為一億。四。以萬萬為一億。然此娑婆三千大千世界。共有萬億日月。皆一佛化身所主。故同時成道也。其臺周徧有千葉。一葉一世界。為千世界。我化為千釋迦。據千世界。後就一葉世界。復有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百億南閻浮提。百億菩薩釋迦。坐百億菩提樹下。其餘九百九十九釋迦。各各現百億釋迦。亦復如是。千華上佛。是吾化身。千百億釋迦。是千釋迦化身。吾以為本源。名為盧舍那佛。是知千佛。千百億佛。不出。一舍那本源。本源。即心地實相戒體。故云如是千百億。盧舍那本身也。
△次明人法。
千百億釋迦。各接微塵眾。俱來至我所。聽我誦佛戒。甘露門即開。
千百億。是能接之人。微塵眾。乃所接有緣也。俱來至我所者。謂俱至我舍那所聽戒。此結能接所接之事也。按品上下。千釋迦。與千百億釋迦各接有緣。皆至舍那前受菩薩戒藏[A42]已。然後各坐道場。示成正覺。傳誦舍那戒藏也。言微塵者。謂所來之眾甚多。不可舉數。故喻如微塵也。各接者。謂千百億佛。各各接取千百億世界。微塵聽眾惟除無緣者。繇佛有三不能。一。不能。度無緣眾。二。不能空眾生界。三。不能除定業故也。俱來至我所者。我是舍那自稱。是則能化所化。俱會一處。正表體用同歸本源心地也。聽我誦佛戒者。是誡所來聽眾。以此心地大戒。廼諸佛所傳。非舍那自剏。故不言說。而言誦佛戒也。甘露門即開者。以喻表法也。謂甘露有起死回生之功。淨戒具轉凡成聖之德故。瑞應圖經云。甘露。神靈之精也。其凝如脂。其美如飴。鮮潔潤澤。是以經中。或喻實相。或況涅槃則知至妙之物。無以加於此也。古云。天上有丹。名曰甘露。人得服之。長生不老。然聽誦佛性妙戒。煩惱因此清凉。法身即得常住。而生死苦海永離。便如服甘露之妙藥也。又此佛性妙戒。雖則人人本具。奈因情塵久蔽。不自覺知。今聽舍那口誦。耳門一透。心地頓開。即見本源自性。故云甘露門即開也。
△二釋迦轉授二。初敘戒源。二示法益。初中又二。初顯授緣由。次讚戒體用。今初。
是時千百億。還至本道場。各坐菩提樹。誦我本師戒。十重四十八。
上四句。顯從體起用。下一句。攝全部戒法。以明奉持之要也。還至本道場。各坐菩提樹者。約事而言。即菩提樹下。是本得道之場也。約理而釋。本道場。表本源心地。菩提樹。表所證覺體也。本師者。千百億釋迦。皆於舍那前受戒。故稱舍那為本師也。十重四十八。是總標。戒相。乃別列。今迹傳本戒。本為迹師。以迹誦本。故云誦我本師戒。十重四十八也。
△次讚戒體用。
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
戒喻日月瓔珠者。是讚其體用功能也。謂此戒能除罪霧。譬之如日。能除昏暗。喻之如月。莊嚴法身。譬之如瓔。能濟貧窮。故喻如珠。律儀義也。又日能生萬物。戒能生萬善。月得清凉。戒除熱惱。瓔障形醜。戒除憂慼。珠富世財。戒富法財。善法義也。又日月麗天。無不瞻仰。戒品霑身。人所恭敬。瓔珠嚴身。人所愛樂。戒善威儀。增長信心。攝生義也。戒體雖一。功用無窮。故以喻表也。
△二示法益二。初明得益。
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
正覺者。說法無差。故云正。出生死夢。故云覺。微塵者指無數中之有數也。菩薩眾。指三十心。十地及一切聽眾也。由是。指受戒之法益。因也。正覺。指持戒之功德。果也。如是因果昭彰。皆繇戒之力用。故云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也。
△次示傳持。
是盧舍那誦。我亦如是誦。汝新學菩薩。頂戴受持戒受持是戒[A43]已。轉授諸眾生。
是盧舍那誦者。上行也。我亦如是誦者。下俲也。又我者。釋迦自舉以告眾。發起勸誡之意也。如是誦者謂如法。如律。如佛所教。而誦也。汝新學菩薩。頂戴受持戒者。新學。是初聞戒法之大士。頂戴屬身。受持屬心。謂聞此戒法。應當身心恭敬。如法誦持。不可輕忽忘失。所謂後覺者。必俲先覺之所為也受持是戒[A44]已。轉授諸眾生者。囑令師資傳受。毋斷續也。諸眾生者。廼大乘凡夫也。舍那為本。授釋迦為迹。釋迦得此戒為本。復傳諸菩薩為迹。菩薩得此戒為本。復授諸凡夫眾生為迹。既受須持。既持須誦。欲使燈燈相續。化化無盡者。必須受持此戒。流傳後世。故云受持是戒[A45]已。轉授諸眾生也。
△三勸眾信受二。初勸信。
諦聽我正誦者。此示因也。至心真實曰諦。耳根發識曰聽。正。當也。謂正當誦戒之時。不得心馳外境。有妨聽法也。佛法中戒藏。波羅提木叉者。指實戒法之言也。謂如來所說法藏有三。此是大乘毗尼藏。揀非小乘律法。輪王十善。治世語言。及外道牛狗等戒也。梵語毗尼。此云善住。由毗尼住世。正法得以久住也。汝等要著實用心而聽。始知我釋迦一佛所誦之戒。乃是千百億佛共誦之戒法也。不但揀異外道等戒。亦復揀異聲聞緣覺等戒也。此是諸戒之源。五戒十戒。及二百五十戒等。無不從此流出。亦無不攝入此大戒之中。故曰佛法中戒藏。波羅提木叉也。毗尼方廣經云。菩薩毗尼。猶如大海。一切毗尼。無不納受。是也。大眾心諦信者。大眾。指聽眾而言。心諦信者。謂諦信自心是佛。自心作佛也。汝是當成佛者。此指因也。謂汝信此戒。定得成佛故。我是[A48]已成佛者。此示果也。謂我[A49]已成佛。由信此戒故。大論云。信為能入。我持此戒。得成等正覺。汝亦應爾。汝今受此戒。能至解脫處。我今授此戒。保汝得解脫。汝雖始覺初心。為具佛性戒故。當必成佛。我雖妙覺果地。為悟佛性戒故。先[A50]已成佛。猶如稻種。復發萌芽。故華嚴經云。信為入道之源。功德之母。欲求大乘戒法。必須起大信心。方令佛種不斷。若不信自身決得成佛。則所有戒品。不能牢固矣。所以如來叮嚀諄囑。要須如是念念相繼。保守家珍。故云常作如是信。戒品[A51]已具足也。又戒品具足。全由深信於理。而心地增進。全由精修於事。故曰由戒淨。故慧淨。由慧淨。故戒淨。如兩手互洗。不分先後。事理無礙。是名具足義也。
△次勸受。
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A52]已。真是諸佛子。大眾皆恭敬。至心聽我誦。
一切有心者謂前既諦信此戒。故今勸令受也。一切是普利之語有心。揀非無心。無心。即同木石。非是戒器。則不堪受。然既有心。皆當作佛。葢心外無佛。故此心地大戒。還須從心所得也。引入曰攝。夫欲求無上妙道。務須先受菩薩大戒。以為根本。則本立道生。直至成佛。故云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也。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者。頓也。謂住是戒者。以身語意。合而為一故。位同大覺[A53]已。真是諸佛子者。圓也。謂分證覺。與究竟覺同故。亦具授記之語。即字。乃是一經之大旨。名為開權。同字。又為取證之極果。是為顯實。佛子者。以紹繼為義。三乘聖人。皆從佛生解。從法所化。盡是子義。今發大乘心。受大乘戒。故名曰真。佛子有三。如凡夫修行。未曾入道。紹隆佛種。名外佛子。聲聞秉小乘教。生長法身。名庶佛子。菩薩受大乘戒。生佛法身。名真佛子。位者。聖人之大寶也。然纔受佛戒。即位同大覺者。良由生佛同源。心性無二也。背覺合塵。名為眾生。背塵合覺。名為諸佛。今受佛性戒。頓復本心源。豈不位同諸佛耶。問。然既位同諸佛。猶名佛子者。何也。答。大位雖同。於佛功德未圓。故受子稱。喻如東宮王子。[A54]已受灌頂。終紹王位。今但名王子。未名王也。大眾皆恭敬。結勸也。至心聽我誦。誡聽也。若不至心聽。則妄念壅閉心地。戒法無由得入。不久。則不能復其本源也。夫欲聽戒。先當外肅形儀。內起敬意。恭敬。外儀肅也。至心。內儀敬也。內外一如。大法當施矣。
佛說梵網經初津卷二
音釋
師者。授道之人。資。助也。謂助發[A55]己身之行業也。又云。師有匠成之功。弟子具資稟之德也。
摩竭陀國亦云摩伽陀。此翻善勝。或云摩竭提。摩者。大也。竭提。體也。謂五印度中。此國最大。統攝諸國。故名大體。或云摩。遍也。竭提。聰慧也。言聰慧之人。遍其國內故。又云無害。言此國法。不行刑戮。其有死罪者。送至寒林。或言無惱。或言不害。皆謂劫初[A56]已來。無惱害故。至瓶沙王。截指為刑。後自齧指痛。復息此刑。佛當生其地故。吉兆預彰。所以先置不害之名也。
王舍城即羅閱祇也。是摩竭國城名。薩婆多論云。此國本有惡龍作種種災害。破壞人民舍宅。惟王宮舍不壞。因此為名。又云千王共居。故名王舍城也。
八相八相者。法華經中明釋迦如來。無量劫前[A57]已成正覺。因大悲願力。利益眾生。數數於十方國土。示生示滅。處處不同。豈但於此南閻浮提。一方出現而[A58]已。今論出現本末。則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一降生兜率相。二託胎相。三出胎相。四出家相。五降魔相。六成道相。七說法相。八入涅槃相。
同別二妄一。別業妄見。謂諸眾生。迷失真性。自起妄見。見有一切虗妄境界。或苦。或樂。譬如病目。夜見燈光。別有圓影二。同分妄見。謂諸眾生。迷失真性。同見一切虗妄境界。同受苦樂。同業所感。譬如一國之人。同見瘴惡不祥之事故。
六相圓融六相者。謂一真法界之體。而有六種名義之相也。然法界體同。本無異相。由法入於義。遂有六名。名雖有六。不離一體。交徹融通。一多無礙。故曰圓融。一總相。二別相。三同相。四異相。五成相。六壞相。
忉利此云三十三天。居須彌山頂。離人間八萬由旬。四方各有八天。帝釋居中。淨名疏云。昔迦葉佛滅度後。有一女人。發心修塔。復有三十二人。發心助修。修塔功德。為忉利天主。其助修者。而作輔臣。君臣合之。共為三十三天也。
五欲色。聲。香。味。觸。為五。希須名欲。止觀云。五塵非欲。而其中有味。能生行人須欲之心。故也。
眾生身見謂妄計為身。強立主宰故。
一生補處謂猶有一品無明。故有一生。過此一生。即補妙覺位也。
四加行言四加行者。煖。頂。忍。世第一。為四。工夫增進。故曰加行。煖者。從喻得名。如人以木鑽火。火雖未出。先得煖相。譬如加行位中。以智慧火。燒煩惱薪。雖未得無漏之智。而[A59]已得智火之前相故。頂者。謂觀行轉明。在煖之上。如登山頂。觀矚四方。悉皆明了故。忍有二義。一者印可義。謂於此位中。即能印可。四諦之理。謂苦諦實是苦。乃至道諦。實是道也。二者。決定義。謂此善根決定無退故。世第一者。謂此位中。觀四諦理。雖未能證。而於世間最勝故。
未到定禪未入根本禪也。謂於欲界。修色界定。身雖未到於彼。而心[A60]已先證彼也。
俱生。我法。二執一俱生我執。謂於五陰等法中。強立主宰。妄執為我與身俱生。是名俱生我執。二俱生法執。謂無始時來。虗妄熏習。於一切法。妄生執著。恒與身俱。故名俱生法執。
生相無明謂等覺後一品生相無明惑也。無明。即不覺義。以不覺故。而生三細。此無明至金剛後心方斷。
五不還天阿那含。華言不來。不來。即不還義。謂斷欲界九品思惑盡。生色。無色界。於彼漏盡。不復還來受生故也。亦名五淨居天。謂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也。
出家謂出生死家。入如來家也。
五住煩惱三界見惑為一住。三界思惑分為三。為欲愛。色愛。有愛也。塵沙無明惑。合為一住。共成五住由此五惑能令眾生。住著生死故。
二種生死一分段生死。謂六道眾生。隨業感報。身之形段。則有長有短。命之分限。則有壽有夭故。二變易生死。謂聲聞。緣覺。菩薩。雖無分段生死。而有因移。果易之生死。如初位為因。後位為果。又後位為因。後後位為果。故名變易也。
住持謂安住道德。執持教化。令法久住故。又云住於真理。持而不失故。
地繫煩惱謂住繫縛。煩惱偏重故。
五趣雜居地五趣者。即欲界六天。人。餓鬼。畜生。地獄也。本該六趣。以修羅通於諸趣。故但言五。雜居者。五趣雖果報苦樂不同。總居於欲界故也。
九界謂三乘。六道。感報界分不同。故有九界也。
八部佛之垂化。道濟百靈。法之傳世。慈育萬有。三乘賢聖。既肅爾以歸依。八部鬼神。亦森然而翊衛。故諸經中多列八部之眾也。八部者。謂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是也。
四眾一發起眾。謂開端發起之眾也。謂激揚發動。使如來有所說。使大眾有聞。乃至發起問答等是也。二當機眾。謂當座之機眾也。謂宿植德本。緣合時熟。不起於座。聞即得道也。三影響眾。謂古往諸佛菩薩。隱其圓極之果。示同機眾。匡輔。法王。如影之隨形。響之應聲。又如眾星遶月。雖無作為。而有大益也。四結緣眾。謂結聞法因緣之眾也。葢由過去根淺。三慧不生。現世雖見佛聞法。而未能獲益但作未來得度因緣也。
真如實際真如者。如空合空。似水投水。性非妄遷。故名真如。實際者。即佛性理地也。
十遍為期南山宣祖。凡授經律。必以十遍為期。少則恐茫昧故。
四種資糧亦名四善根。一福德資糧。謂由宿世修諸福德。而於今生。豐饒財寶。遇善知識。離諸障礙。能勤修行。是名福德資糧。二智慧資糧。謂於宿世修習智慧。而於今生。聰慧明敏。解了法義。是名智慧資糧。三先世資糧。謂由宿世積集善根。而於今生。諸根完具。家財富足。是名先世資糧。四現法資糧。謂於今世有善法故。善根成熟。具戒律儀。是名現法資糧。
四善根一樂住林間。二四事攝物。三捨身求法。四勤行精進。
毗盧遮那此云徧照。亦云大日。謂如來色身法身。普周法界。十方世界。悉皆照耀。若人稱名。歸命禮拜。則得法界一切諸佛菩薩賢聖。乃至八部加持衛護。
波羅蜜翻到彼岸。謂菩薩修此法。化度眾生。超生死海。到涅槃彼岸故。
輪王十善輪王有四。一金輪王。主領四大部洲。二銀輪王。主領三州。除北州。三銅輪王。主領東南二大部州。四鐵輪王。主領南州。四皆有輪寶。現於虗空。隨輪飛行。故名飛行皇帝也。十善者。一身三。謂不殺。盜。邪婬。口四。謂不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三。謂不起貪。瞋。邪見也以此十法治世。故曰輪王十善也。
治世語言謂以孝悌。忠信。仁義。禮智之言。而勸化也。
牛狗等戒涅槃經中。有六苦行外道。一自餓。謂不進飲食。長忍饑虗。二投淵。謂寒投深淵。忍受凍苦。三赴火。謂常熱炙身。及熏鼻等。四自坐。謂常自裸形。不拘寒暑。露地而坐。五寂默。謂於屍林塚間。以為住處。寂然不語。六牛狗。自謂前世。從牛狗中來。即持牛狗戒。食草。噉污。唯望生天。如上六種外道。執此苦行。以為得果之因故。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9 冊 No. 700 梵網經菩薩戒初津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3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二釋迦弘傳二。初總舉諸界多佛。二別顯此界一佛。初中又四。初受法將辭。二旋歸本界。三遵勅利生。四例結餘佛。今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