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下略疏卷七
若佛子。應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不問老少。比丘。比丘尼。貴人。國王。王子。乃至黃門。奴婢。皆應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次第而坐。莫如外道癡人。若老若少。無前無後。坐無次第。如兵奴之法。
重法故論戒德次第。貴賤靡分。不問生年老少。惟計戒臘尊卑。寧同外道癡人。不重先德。而坐無前後。兵奴無識。焉知禮法。故坐失次第。朝廷猶論爵之高下。佛教豈無德之後先。況其稟受木叉之時。即是生長戒身命慧之日。何得不依戒臘。而論生年哉。問。戒臘宜之。至若君臣父子。僧尼男女無分。寧無混淆乎。答。今當僧尼自分先後。男女各為次序。君若重法。臣自尊戒而居前。君執世禮。臣當避席而在後。免與佛法而作留難。果若重道而忘人忘我。則梵王頂禮於天女。倘論法而無貴無賤。則帝釋接足於野干。又奚老少貴賤之可得哉。
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後者後坐。而菩薩一一不如法次第坐者。犯輕垢罪。
不依戒次。讓彼令坐。讓者坐者俱犯。昔阿闍世王。請文殊。文殊讓迦葉前行。謂其久為沙門。居眾羅漢之首。迦葉復讓文殊。稱文殊神智聖達辯才。乃可為尊。文殊於是前行。由闍王從文殊得無根信。故特請之。意在文殊。不在迦葉。而文殊始讓迦葉。不敢違古佛之恒規。迦葉終遜文殊。所以順請主之本意。如南山神。請華嚴法師。而置座五百羅漢之上。即其類也。準此則見機得坐。反常合道。應變隨宜。正大士善權妙用。故知先戒先坐。是崇戒臘。神智聖達。順請者之意。尊法尚人。見機從宜。惟恐末世無知。有挾才高而藐視耆德。或恃臘尊。而輕忽智達。心懷我慢。妄謂見機。損福喪德之愆。誰當代受。請自思之。
○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
福慧雙修。乃大士利生之本行。二嚴功備。是菩薩成佛之極果。缺一不修。猶鳥之隻翅。何能翱翔於霄漢哉。
若佛子。常應教化一切眾生。建立僧坊。山林園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禪處所。一切行道處。皆應立之。
此明教化眾生修福。略舉七事。一僧坊以聚眾安修。二山林以蔭眾行坐。三園以供眾蔬果。四田以充僧糧食。五立塔眾得瞻依。與人天而作勝福。六坐禪處。以備二時䇿修。七一切行道處。修行道業之所非一。故云一切。如上七事。皆應建立。若教化彼自作。若勸化彼使作。皆令生人天之福。出世之善。建立如是諸處。皆須遠離神壇。里社。婬坊。酒肆。屠兒。魁膾之家。始無觸嬈。譏嫌之過。眾得靜修道業。比丘作屋。尚制離難處妨處。況菩薩自利利他乎。難處者。有諸惡獸。下至蟻子所惱。妨處者。近屋四邊。一尋之內。有眾人井。及路。或近懸崖深坑。或近塔他。官地。外道地。比丘尼地等。既無此諸難妨處。猶須先為說法。勸彼自生喜捨之心。不可強求多索。致彼退失信向之念。聞施如避債。見僧猶逢讐。如昔天竺曠野城中。諸比丘為作房舍。乞求過繁。時諸居士遙見比丘。即各自閉門逃避。迦葉白佛。佛訶責諸比丘[A1]已。因為說昔恒河邊。有梵志修道。常被一龍出水遶身。憂愁致病。佛教彼從龍。乞頸下寶珠。自此龍不復來遶。又有林中諸比丘。患鳥夜鳴。亂於禪定。佛教比丘從鳥乞兩翅。鳥即出林。更不復還。佛告諸比丘。汝等當知。乃至鳥獸。尚不喜乞索。況復於人。多所求索而不憎惡耶。今時或有假公濟私。託事募化。誣因昧果。千劫難以酬償。浪用信施。萬世不復人身。自損損他。冐名教化作福。誠為法門中大賊。
而菩薩。應為一切眾生。講說大乘經律。若疾病。國難。賊難。父母兄弟。和尚阿闍黎。亡滅之日。及三七日。四五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講說大乘經律。一切齋會求願。行來治生。大火所燒。大水所漂。黑風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羅剎之難。亦讀誦講說此經律。乃至一切罪報。三惡。八難。七逆。杻械枷鎖。繫縛其身。多婬。多瞋。多愚癡。多疾病。皆應講此經律。而新學菩薩。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應為一切眾生講說大乘經律者。是總舉修慧之大綱。後文別明修慧之緣境。疾病者。由此經律能療眾生煩惱惡業罪報故。國難者。由此經律能守護心王。滅諸怨敵。種種災患故。賊難者。由此經律能摧六賊。及諸劫掠故。父母等亡滅者。由此經律利益存亡。故能資中陰冥識。往生淨土。或受人天樂報。而終趣菩提故。齋會求願者。由此經律本具行願。是以能滿一切眾生所求故。行來治生者。由此經律具諸法財。是以能成就眾生珍寶義利故。大火者。由此經律能滅眾生煩惱瞋火故。況諸草木𦦨乎。大水者。由此經律能竭眾生愛欲生死大河故。況於漂溺之患乎。黑風所吹者。由此經律能於苦海作大慈航。渡諸眾生直至彼岸故。況諸世間羅剎鬼國之難。而不超越乎。一切罪報者。罪報非一。故略舉下之數種。三惡八難七逆者。謂此經律是斷惡生善之源。故能令眾生出三惡道。而生三善道。又此經律殊勝。轉禍為福。故能超八難而獲諸勝報。又此經律是孝順之本。故能除於七逆罪報也。杻械枷鎖者。由此經律具解脫之妙用。故能除眾生內外纏縛之苦也。多婬瞋癡者。由此經律出生清淨心。慈悲心。智慧心。故能滅諸眾生三毒之害也。多疾病者。前云疾病。是一疾之苦。今言多者。略則四大乖常。種種痛惱。廣則四百四病。八萬四千塵勞煩惱交逼。今此經律。本具常樂我淨四德。出生八萬四千諸善法門。故能療諸眾生千苦萬疾也。若不爾者。謂不如上一一廣修福慧。即犯。力不逮者。不犯。
如是九戒。應當學。敬心奉持。梵壇品當廣明。
從不行救贖戒。至此不修福慧之九戒。當勤學習。恭敬奉持也。如欲廣知。當如大本梵壇品所明。
○第四十揀擇受戒戒。
大士以普度為任。慈悲為懷。有求不拒。無往不濟。故無所揀擇也。
若佛子。與人受戒時。不得揀擇一切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婬男。婬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無根。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神。盡得受戒。
蓋由本源平等。故不墮人天貴賤幽顯之數量。心地具足萬法。故普攝高下僧俗淨穢之善心。況大士等視眾生。猶如一子。寧有揀擇。分別者哉。
應教身所著袈染。皆使壞色。與道相應。皆染使青黃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臥具。盡以壞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國土中。國人所著衣服。比丘皆應與其俗服有異。
世俗所尚者。五大色。出家不類俗法。故云皆使壞色。與道相應也。青者。非深青。及純青。乃泥青也。黃者。非大黃。淺黃。乃黃兼赤染。即木蘭色也。黑者。非全烏皂。如外道服。乃兼紫染。如熟桑椹。名為緇衣。故就此五種色中。皆使壞色。以別世俗青黃赤黑紫。五種艶色也。舍利弗問經。以此五色。表五部所能。非實令著。若著即同世之五彩。何名壞色。與其俗服有異。寧免末法袈裟變為五彩之責也。一切國土人所著衣服者。謂諸國所製衣服。各有不同。然不出二種。一形不同。二色不同即此方所製。是袖衣。所尚是五大色。天竺所製。同於梵天方服。色同五大。而多尚白。出家所著方服。皆悉割截。染使壞色。故云比丘皆應與俗服有異。曾未言及在家受戒者著。今有阿師。不諳經律之旨。不分僧俗之制。授在家男女五戒。令著比丘五條袈裟。授在家菩薩大戒。使著二十五條僧伽黎。僧俗混亂。大乖聖制。得罪彌重。宋。慈雲懺主。三衣辯惑篇。[A2]已辯悉。可自討明。優婆塞戒經。聽畜三衣。謂令其供養。知是福田衣。離染服。時念解脫。以求出離。非謂使其披著。義淨三藏。親遊西域。目覩沙彌。曾未見有披著比丘五條。七條衣。其所著者。惟是鉢吒。以其未入僧寶之數。未堪著福田之衣。著即得罪。而其俗士。寧堪為人天福田乎。然在家菩薩。當隨國所製。惟可染使壞色。或可隨宜所著。但不特為莊嚴。不染無犯。如王臣之服。各自有制。男女亦別。豈得皂白不分。漫為槩論耶。乃至臥具盡以壞色者。謂比丘除三衣外。所有一切衣服。下至臥具。盡皆染作壞色。臥具。即被帳氈褥等。
若欲受戒時。師應問言。汝現身不作七逆罪不。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弑父。弑母。弑和尚。弑阿闍黎。破羯磨轉法輪僧。弑聖人。若具七逆。即現身不得戒。餘一切人。盡得受戒。
如來行滿圓果。宿障久寂。非人天魔王。所能得便。今言出佛身血者。如提婆達多。推石壓佛。由碎石迸傷佛足指。是為出佛身血也。今雖無佛。依法亦須問之。父母。有生育之大恩。和尚闍黎。有生戒身慧命之重德。破羯磨僧者。梵語羯磨。此云作法辦事。僧是三寶之一數也。破。謂同在一大界內。極少下至八比丘。分為二部。一部四人。別作布薩羯磨僧事。是名為破。比丘尼眾。別作羯磨。亦爾。破轉法輪僧者。輪名八正道。下至九比丘。一人自稱作佛。餘四黨之。倒說經律。令人捨正見。而入邪見。無論界內界外盡破。惟尼不能破。由具五漏之體。無人信彼作佛故。是二皆名破和合僧也。聖人者。有大小乘。小乘即阿羅漢。涅槃經明三種殺。殺三果人。[A3]但入中殺。不在上殺。故非逆。大乘即菩薩。有三。或取解行以上。或取七心以上。或但不作二乘者。即不退轉菩薩是。殺此皆犯逆。逆者。謂於波羅夷。更增以下害上。名為大逆。是不道罪也。如此七逆。隨作其一。即不得戒。然本源心地。雖復平等。無凡聖善惡之分。而此等人。自逆本源。沉生死海。壞其心地。焦菩提芽。不發戒體。戒善不生。故云不得戒也。
出家人法。不向國王禮拜。不向父母禮拜。六親不敬。鬼神不禮。[A4]但解法師語。有百里千里。來求法者。而菩薩法師。以惡心瞋心。而不即與授一切眾生戒者。犯輕垢罪。
如有臣子奴婢等出家。不知出家之法。復行臣子奴婢之俗禮。紊亂出世之大道。若[A5]已知出世正法。則不應修世間之禮。若尊重恭敬心地大戒。則無論貴賤親疏之分。[A6]但解法師語。即當與授菩薩正戒也。不遠千里而來求法。則其誠心懇意可知。即應令其如法懺悔[A7]已。然後授之。若不即與授。或以惡心瞋心而拒彼。或希利養而賣戒。故犯也。若其根器未堪。或非發上求下化之心。惟邀名利。自高之念。或其心未誠。志未堅。而不生難遭之想。如曇無讖之勉道進。不即與授。正大士善權。觀機化導。彼此多生功德。豈可與惡心瞋心。等視者哉。不禮君親者。謂出家不存家人之禮。出俗無霑處俗之儀。出家為佛之子。塵外之賓。雖未得道。[A8]已是三寶中之人。天魔震懾。帝釋歸依。設若反敬。僧寶失尊。三寶既缺。人天無依。出家秪當精勤行道。以報君親。代君親禮敬三寶。以祝康寧。是為出家盡忠盡孝。敬君愛親之大禮。豈同世間。以擎拳屈膝小節。而為忠孝乎。順正理論云。國王君主。於諸比丘。定無希求禮敬事者。懼損其德。及壽命故。如昔優陀延王。納佞臣讒。謂賓頭盧。王每至問訊。而不起迎。遂生惡念。今往不起。當奪其命。時賓頭盧。知王惡念而來。即自思惟。我若起迎。彼便失位。若不起迎。彼奪我命。即墮地獄。寧令失位。不令墮地獄。便起遠迎。其後七日。失於王位。被慰禪國王。擒捉鎖足七年。南山云。自教法東漸。亟涉窊隆。三被屏除。五遭拜伏。此非休明之代。乃是暴虐之君。故使布令非經國之謨。乖常致良史之誚。事理難反。還習舊津。是以初東晉成帝六年。庾冰輔政。帝在幼冲。為帝出詔。令僧致拜。時尚書令何充謝廣等。建議不合拜。往反三議遂寢。又安帝元初中。大尉桓玄。上書令拜。尚書令桓謙。中書王謐等。抗諫曰。今沙門雖意深於敬。不以形屈為禮。迹充率土。而趣超方內。是以外國之君。莫不降禮。良以道在則貴。不以人為輕重。玄又致書遠法師。遠著沙門不敬王者論五篇。其事因息。安帝復政。還崇信奉。魏太武七年。道士寇謙。司徒崔皓。讒於佛法。帝然之。遂滅佛法。逃僧梟斬。後延曇始沙門。頂禮悔過。帝感癘疾。遂誅崔氏。還興佛法。自普失御中原。雖國分十六。而各各信法不虧。唯赫連㪍㪍。據於夏州。𠒋暴無厭。以殺為樂佩像背上。令僧禮之。後為天震而死。及葬。又震出之。其子昌襲位。破長安。滅佛法。逢僧皆戮。沙門曇始。被刀不傷。因爾改心。尋為北朝後魏所滅。周武帝。初信佛法。後納道士張賓。及衛元嵩之讒。將除佛教。道安法師。著二教論抗之。遂釋道二教雙除。不滿五年身歿。墮大地獄。唐祖太武。沙汰佛道。制拜君親。勅威秀道宣等上表。及臣僚書。國議不行。武宗會昌五年。道士劉玄靜。趙歸真。非毀釋氏。沙汰佛寺。六年帝崩。宣帝立。復佛寺。誅劉玄靜毀寺之罪。斯等備載廣弘明集。及不禮俗事書中。今略錄此。以曉僧俗。吾恐其末法出家者。貪名利而為自輕。甘下流而不顧恥。屈膝於王侯之庭。致禮於公卿之舍。深辱法門。大傷正教也。鬼神不禮者。順正理論云。諸天神眾。於優婆塞邊。無敢希求禮敬。昔北方多聞天王。請目連舍利弗尊者。五百聖僧。至自宮中。設供養[A9]已。復啟尊者曰。從今後。諸出家在家受佛戒者。至我廟中。皆應施我偈頌。我等眷屬專誠護持正法。令出家在家佛弟子。於一切時。恒無惱害。若樂禮敬天神。便與外道等無差別。天王尚不禮。況餘鬼神。故致拜天尊。而像顛倒。方等經云。不得祭祀鬼神。亦不得輕於鬼神。優婆塞戒經云。若優婆塞。為諸舍宅及身命。祠祀鬼神者。不失戒。若至心禮外道鬼神者。失戒。若祠祀時。不得殺害生命。
○第四十一為利作師戒。
自無實解。為邀名譽。自悞悞人不少。雖有實解。而圖供養。自敗敗他非輕。誠非化導之儀。深乖財法之施。故虗空藏經云。名聞利養。是諸罪本。是也。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時。菩薩與他人。作教誡法師者。見欲受戒人。應教請二師。和尚。阿闍黎。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現身有七遮罪者。師不應與受戒。若無七遮者。得與受戒。若有犯十重者。應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苦到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種種異相。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懺悔。罪便得滅。不同七遮。而教誡師。於是法中。一一好解。
大士教化人。發起自心。還信自心作佛時。欲求受心地大戒。應教彼請二師。二師應問。汝有七遮罪不。七遮。即是七逆。謂此罪能遮障聖道。逆於本源心地。故不得戒。若未曾經受戒人。即無弑二師逆。若[A10]已曾受心地戒。犯七逆。不通懺悔。或聲聞人。今發大心。求受正戒。而聲聞秪有五逆。無弑師逆。亦當以弑師逆問。按本經前文。惟請一師。今言二師。以成七逆。而二義皆得。但未見請師之文。地持瓔珞。止請一師。應在佛菩薩像前受。師當在傍。不得背像坐。凡為師範。須一一明解。經論中受法。然本經受法。久[A11]已失傳。可依地持。瓔珞。詳自討明。不可自師[A12]己心。難免違教。無知之罪。復令他終身不得戒。近素花旭師。律儀輯要後集。受法簡明。其餘開導䇿發。當諒彼機宜。若有犯十重者。此謂曾[A13]已受心地戒。而於十波羅夷中。隨犯一重也。三世千佛者。過去未來現在。各有千佛。如千佛名經出。若苦到禮佛懺悔。則犯戒黑業[A14]已除。戒體離諸障蔽。無作重明。如雲消月朗。故見光。菩薩心地。復得開敷。故見華。諸罪消滅。而當體即空。轉為河沙性德。故見種種異相。空即真空實相。實相無有別相。即此罪相是。達此相本空。則無罪不滅。無德不顯。還同大覺。是真佛子。故佛來摩頂也。若心不懇切苦到。故無如上好相。雖懺而罪不滅。戒體不復。戒善不生。故云無益也。得增益受戒者。非永無益。今雖不得戒。由懺悔力故。亦增長向後得戒之益。以向後懺心不歇。慇懃苦到。如泰山崩。二年三年。得見好相。即得戒也。既見好相。知是罪滅因緣。勿生取著。取著即為魔得便。故經云。若作聖解。即墮羣邪。是也。對首者。謂犯輕垢。即對一菩薩比丘前。發露懺悔。罪便消滅。不須好相也。不同七遮者。上雖教七遮人悔罪。而現身不得戒。今犯十重。見相罪滅。輕垢對首便除。故云不同也。一一好解者。於此許懺不許懺。得戒不得戒。一一善能解知。方堪為人師範。然懺法有其三種。謂作法。取相。無生也。作法者。晝夜六時。清淨三業。在佛菩薩像前。披陳發露。苦到懺悔。是也。取相者。定心運想。取相現為期。於道場中。見佛摩頂。或見光見華。或於夢中。見種種瑞相。於此諸相。隨見其一。罪便得滅。是也。無生者。一切罪業。皆從虗妄顛倒心起。若了我心不生。罪福無主。觀業實相。見罪本源。法界圓融。真如清淨。故經云。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即其義也。問。實相無相。當云何念。答。以無念之念。念無相之相。以無相之相。相無念之念。若於念外。別有實相。實相之外。別有於念。即非念實相也。其作法懺。能滅違戒罪。取相懺。能滅性罪。無生懺。能滅無明煩惱罪。懺法雖三。不出事理二途。前二屬事。後一屬理。止觀云。事懺。懺苦道業道。理懺。懺無明煩惱道。金光明記云。三種懺法。同時而修。無生是正。二為助緣。斯乃正助合行。如膏益明。證理彌速。本經雖不言無生。而第一義諦。即無生也。或有單修前二助道。如南嶽。立有相安樂行。不入三昧。[A15]但誦持故。亦得見上妙色相。即本經六時禮誦。苦到懺悔。佛來摩頂等是也。如是懺法。甚為微細。須咨明師。學懺悔處。及懺悔法。方可入於道場。行其事儀。此三種懺法。經論疏記廣陳。斯不繁述。戒體還生。是懺業道。眼耳諸根清淨。是懺苦道。
若不解大乘經律。若輕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義諦。習種性。長養性。性種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法性。其中多少觀行出入。十禪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
輕重是非之相者。謂此心地正戒。犯小即污心源。對首懺悔便淨名輕。犯大即失戒。要見好相方除名重。於此輕重二途。明了辯析。如何是犯。如何非犯。是為善解戒之名相也。第一義諦者。此心地戒。其體湛寂。非重非輕。而輕重宛然。其性虗明。無是無非。而是非灼爾。逈出二邊。而雙泯雙照。顯中道理。而絕議絕思。故名第一義諦。是為善解戒之義理。故智度論。名為具足戒。謂菩薩持中道第一義諦戒。用中道慧。徧入諸法。無戒不備。是名具足戒也。相不解。則持犯昧然。理不解。則不識本源心地也。此六種性中。習種性者。是十住位。名銅寶輪菩薩。即上之十發趣心。謂此菩薩。初從十信趣入。研習真諦。以修空觀。開慧眼。成一切智。得位不退。故名為住。長養性。性種性。此二通對十行位。名銀寶輪菩薩。即上之十長養心。謂此菩薩從真入俗利生。進修假觀。分別十界差別種性。長養聖胎。見俗諦理。開法眼。成道種智。由前十住。發真悟理。從此進趣。故名為行。不可懷性。道種性。此二通對十迴向位。名金寶輪菩薩。即上之十金剛心。謂此菩薩修中道觀。任運施設。無功用道。行願事理。悉皆和融。流入法界。迴事向理。乃至迴能修所修。向於法界。性如金剛。故不可壞。由始正修中。故名道。望後能生佛果。故名種也。正法性者。亦名聖種性。此通屬十地。等覺。妙覺位。從初地。至十地。用中道觀。以智斷惑。深而又深。地地各破一分無明。顯一分三德。證入十地。開佛眼。成一切種智。皆名瑠璃寶輪菩薩。按瓔珞經。別出等覺。性妙覺性。復由深入中道觀。達無始無明。窮盡源底。智極邊際。斷最後一品微細無明惑。登中道山頂。與無明父母別。是有惑可斷。名有上士。是摩尼寶輪菩薩。即等覺位也。究竟解脫。朗然大覺。妙智窮源。無明習盡。翛然無累。故無惑可斷。寂而常照。聖中之聖。名無上士。是水晶寶輪菩薩。即妙覺極果佛位也。其中多少觀行出入者。謂從上經歷三賢十聖位中。隨人根性利鈍。所用禪觀功行之不同。斷惑證真有巧拙之差別。利則巧用功少。鈍則拙用功多。出入諸禪三昧。故云觀行也。十禪支者。於四禪中。除其重出支。正有十支。一覺。二觀。三喜。四樂。五一心。六內淨。七捨。八念。九慧。十不苦。不樂。此十雖是世禪。而能入賢聖階位也。一切行法者。總結上進修功行。一切法門。如此觀行諸法。瓔珞本業經詳明。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者。如上進修之法。甚深微妙。若一一不解其中意旨。非貪利則愚癡。而為人作授戒師。譬如庸醫療病。必致令人夭折。亦如以盲瞽為導。終使墮坑落壍。取一時之名利。致他盡壽。戒不沾身。輕舉罔為。悞他法身慧命。事實非小。故此兼制。不解即犯(本經四教並談。而屬別圓。故以輪配性)。
而菩薩為利養故。為名聞故。惡求多求。貪利弟子。而詐現解一切經律。為供養故。是自欺詐。亦欺詐他人。故與人授戒者。犯輕垢罪。
為利養名聞。故云惡求。貪利無厭。是名多求。學在師後名弟。解從師生名子。內不諳經律之旨。無慚無愧。是為自欺詐。外詐現能解之相。是為欺詐他人。前第十八戒。專以無解作師故制。此戒兼為利養故犯。據此則禪觀。教理兼通。無貪利邀名之心。方許為師。不犯。非解一句。一偈。一律部。便可為人授戒。而得無罪。故義疏云。言師必論德業成就。是出家菩薩。具足五德。一持戒。二十臘。三解律藏。四通禪思。五慧藏窮玄。言持戒。則如十願。五誓之堅貞。言十臘。則受具[A16]已經十夏。言解律藏。則律有大小兩乘。罪有性遮。止作持犯。戒有道有定。有世間有出世間。有解脫。有別解脫。有三。有五。有八。有十。十有在家。出家。有男有女。有二百五十。有三百四十八。乃至五百。三千八萬。誠哉。藏之廣大。雖曰無盡。而為師者。無所不通也。言通禪思。是諸禪定三昧之總名。悉由持戒攝心。妄念凝寂。虗明返照。善曉出入。巧達沉浮。離諸昏散。是為通達禪思也。言慧藏。則包含萬法。洞徹其源。貫攝其義。若心若境。若事若理。窮微得妙。隨機演說。而無壅無滯。是曰慧藏窮玄也。發隱云。此之五德。貴乎兼備。亦或末世。五德難全。有戒臘卑。德亦可師。猶勝徒老無知。不能誨人也。有慧無定。解亦可師。猶勝枯禪啞羊。不能說法也。若不爾者。傳揚戒法。厥任匪輕。無知罔行。授者受者。均不免罪。慎之重之。
○第四十二為惡人說戒戒。
不識機宜。是無慧目。根力未堪。反令顛墜。預為陳說。後受心輕。未發大心。聞生謗毀。凡不納受大乘木叉。非執世見。即泥小教。皆名惡人。
若佛子。不得為利養故。於未受菩薩戒者前。若外道惡人前。說此千佛大戒。邪見人前。亦不得說。除國王。餘一切。不得說。
在外道惡人邪見人前說戒。非獨為利自害。實焦彼菩提芽也。說者。或誦說。或解說。或為授戒。或聽彼布薩時。聞說也。然此千佛所傳大戒。非未發菩提心。及外道惡人之所堪聞。以其非器故。如師子乳。非玻璃盞。不能容納。倘後捨邪歸正。發廣大心。乃可為說。國王。是一國所尊。如來付囑。令外護三寶。故大小乘戒。佛悉聽說。自餘一切無信人。及未受千佛大戒人。不得說也。涅槃經云。昔十五日僧布薩時。有一童子。在隱屏處。盜聽說戒。金剛力士。以杵碎之。身如微塵。是知為師者。不可不慎也。
是惡人輩。不受佛戒。名為畜生。生生之處。不見三寶。如木石無心。名為外道。邪見人輩。木頭無異。而菩薩於是惡人前。說七佛教戒者。犯輕垢罪。
不別善惡賢愚。故如畜生。不受千佛大戒。失菩提種子。故於生生之處。不見三寶。雖處人倫。不知歸向出世大道。故如木石無心。從迷至迷。六根昏塞。故如木頭無異。此心地戒。雖三世諸佛同說。而近從七佛授受傳來。正所以見其親切。不可不揀擇自重。而輕為外道。未受戒人說。至令自損陷他。過非小也。前戒制揀擇。此戒制為惡人。正不揀擇中。而揀擇顯然。前不揀擇。是普心慈心。今須揀擇。具智眼慧眼。慎不可泥不揀擇。妄授惡人愚人大戒。而反自謂慈悲。令種善根。縱彼不生毀謗。而無心習學。不識開遮持犯。持犯既昧。必墮三途。是則令種善根。而反成惡果。如此授戒。非愚癡。即為名利故也。若果欲令種善根。可教歸信三寶。於五戒中。觀其能受幾分。乃為授之。或授與八戒。教令發願迴向。以求無上菩提。豈不深益前人者哉。
○第四十三無慚受施戒。
自身負罪。豈福他人。不求懺悔。是無慚愧。濫受信施。自損損他。過當如何。
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毀犯聖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亦不得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
既具信心出俗。豈當故犯千聖所傳之正戒耶。國王本以地水。給施善人。苟有毀犯。則戒德匪存。故地雖大。而無處容足。水滿江河。而一滴難消。何況檀信。四事供養。十方常住僧物。堪能受用乎。倘犯輕垢。即當如法懺悔。方消信施也。
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賊。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復常掃其脚迹。一切世人。皆罵言。佛法中賊。一切眾生。眼不欲見。犯戒之人。畜生無異。木頭無異。若故毀正戒者。犯輕垢罪。
大論云。菩薩具足五百戒法。是知今五十八戒。乃戒之根本。持之則有五千善神擁護。犯之則有五千大鬼隨身。如世貴位。車馬僕從。時隨擁衛。一犯王法。杻械皂卒。常隨防禁。斯乃善惡途分。理本自然也。遮其前。正不許行國王地。言大賊。謂其虧害千佛大戒。掃其迹者。毀戒不能上昇。如龜拽尾。嫌其穢污房舍道路也。佛法中賊者。盜披佛衣。偷餐佛食。在佛法中反害佛法。故名為賊。持戒威儀。人皆瞻仰。犯戒衰相。眾生惡見。不識持犯。何異畜生。身無戒體。木頭何別。是則生無吉利。福德日消。死墮阿鼻。窮劫難出。此戒謂其所犯。[A17]已依犯結罪。不肯如法懺悔。無慚無愧。冐受施利。故復犯輕垢也。言五千善神擁護者。一戒。天帝遣十神。護持戒行者。五百戒故有五千善神也。然人身兩肩。自有神守護。與身同名。與身同生。雖常護人。必假心固。神守則強。戒若不堅。守者惶怯。而所遣神。寧不還歸天上。五千大鬼。豈不遮其前耶。
○第四十四不供養經典戒。
三寶等視。二嚴齊修。正大士之本行。不供則失上求之心。不書便乖下化之道也。
若佛子。常應一心受持讀誦大乘經律。剝皮為紙。[A18]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析骨為筆。書寫佛戒。木皮穀紙。絹素竹帛。亦悉書持。常以七寶。無價香華。一切雜寶為箱囊。盛經律卷。若不如法供養者。犯輕垢罪。
念無間斷曰常。心離散亂曰一。乃顯精勤篤志之至極。皮血骨髓書寫。以顯為法忘身之無惜。無價雜寶為箱囊。是重法以輕財也。此中總列五種。一一心受持不忘。二闇讀通利。三朗誦令聞。四書寫流通。五恭敬供養。此五。經論互出。或五或六。皆名法師。然開合略異。如法華文句。一受持。二讀文。三熟誦。四解說。五書寫。而缺供養。本經缺解說。然三十九戒。[A19]已出講說。及四十一戒。謂一一好解是也。據智度論。一信力名受。二念力名持。三看文為讀。四不忘為誦。五宣傳為說。六難曉須解。此亦缺供養也。一切諸佛。由學大乘經律。而成等正覺。故知經律。是諸佛之母。若不如法至誠供養。是輕三世佛母。名為不孝。故得罪也。木皮如樺皮等。穀是楮樹皮。可以造紙。絹帛。皆素織成。素亦白練也。此方上古未識造紙。多用竹簡木牘。然各國所用。今古不同。宜隨時方用之。如五夫竺。用樺皮。貝多羅葉。及以白氎。此方造赫蹏紙。始自前漢。至後漢和帝時。蔡敬仲。用樹膚。及弊布。魚網。造紙。今多用竹。及楮皮作。以此書寫流通。是為財法二施。廣布無盡矣。心地觀經云。法寶有四種。一教法。二理法。三行法。四果法。一切無漏。能破無明煩惱業障。聲名句文。名為教法。有無諸法。名為理法。戒定慧行。名為行法。無為妙果。名為果法。如是四種。引導眾生。出生死海。到於彼岸。諸佛所師。即是法寶。所以者何。三世諸佛。依法修行。斷一切障。得成菩提。盡未來際。利益眾生。以是因緣。三世如來。常能供養諸波羅蜜。微妙法寶。何況三界一切眾生。未得解脫。而不能敬微妙法寶。我昔曾為求法人王。入大火坑。而求正法。永斷生死。得大菩提。是故法寶。能破一切生死牢獄。猶如金剛。能照癡暗眾生。如日臨世間。乃至猶如險路導師。善誘眾生。達寶所故。三世如來所說妙法。有如是等。難思議事也。
○第四十五不化眾生戒。
上求下化。始名菩薩。與此相違。名實俱乖。焉稱大士行願乎。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見一切眾生。應當唱言。汝等眾生。盡應受三歸十戒。
大士以化度為懷。拔苦念急。故常起大悲心。此心須臾不可忘。故曰常也。一切眾生者。本該六道。而菩薩未得天眼。於城邑舍宅懀閙之處。未易得見天神。修羅。地獄。餓鬼。所可見者。惟人及畜耳。今此文中。是令人發心。以人有尊卑貴賤。故云一切。次令畜生發心。後入山林川野寂寞之處。乃兼鬼神等。應先以種種方便。教令發大信心。後授與三歸十戒。若不先教發心。便與說戒。即是與惡人授戒。故令反邪歸正。先受三歸。由三寶護持力故。三惡八難罪滅。次授波羅提木叉十種正戒。為菩薩道之根本。若依文殊問經。令菩薩受十善法。與沙彌十戒文同。按大集經。令受十善道戒。一不殺生。乃至十不邪見。以此善根。迴向無上菩提。是人速滿六波羅蜜。於淨土而成正覺。據此則當隨機所堪授與亦得。瓔珞經云。法師先為解說。使其樂著。然後授與。地持經云。菩薩見有眾生修邪法齋。而求解脫。即為彼說賢聖八齋。斷彼邪見。若身求度。不究竟法。授少方便。得大果齋。是為菩薩。以少方便起無量善根(八齋。即八關齋戒)。
若見牛馬猪羊一切畜生。應心念口言。汝是畜生。發菩提心。
大士見一切畜生。應起大悲心。念其無始劫來。迷失真性。妄造惑業。枉受輪迴苦報。作是念[A20]已。乃口告言。汝是畜生。當求出離。勿枉受此苦。無有休息。如是令知名識苦。心求解脫。歸向大士。然後教發菩提心。此心即諸佛圓明覺體。眾生本源自性。迷此心而不發。則輪迴六道。三惡熾然。窮劫不[A21]已。若能發起此心。則挈露本源心地戒體。而三歸十戒。便[A22]已現前。大士斯時。方為作證明。更授與三歸十戒相也。
而菩薩入一切處。山林川野。皆使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是菩薩。若不發教化眾生心者。犯輕垢罪。
先令人畜發心。今隨方隨見。而令發心。足見大士普化之心。無往不利。救度之念。無時不切也。一切眾生者。人天鬼神。邊獨地獄。乃至禽獸。魚鼈。虵蟲等類。勿謂蠢動無知。捨而不化。然含靈覺性。多有不迷。如鸚鵡聞四諦生天。至成辟支佛果。獼猴獻蜜。次生出家成道。鳥聽經而生忉利。鴈聞法而生三十三天。池魚聽偈。而為天子。海鯨聞名。而舟免難。如斯之類。不可勝舉。縱迷不覺。由法力加持。亦令獲益。如舍利弗為患狗。及毒蛇說三法印。俱生富家。後成聖果。地獄聞經題而盡出火坑。又如真言呪語。人那解知。受持則從心所願。乃至呪枯樹。還使生華。無情尚爾。況有情而不獲益。如來金口所宣。一言一字。凡情豈能思測。故律制比丘。凡至神廟。或樹下水邊等處。皆誦伽陀。今大士知一切眾生。具足覺性。故教化普度心無間斷。如不發是心。即違菩薩大願。故得輕垢。
○第四十六說法不如法戒。
法是佛母。而大士不為自重。焉能令他致敬。野干猶知自尊。盜果亦知非法。而菩薩法師。可乖常式乎。
若佛子。常應教化。起大悲心。若入檀越貴人家。一切眾中。不得立為白衣說法。應在白衣眾前。高座上坐。
以具大悲心故。常為在家出家說法。然說時。須要如法。若不如法。說者聽者。俱招慢法之愆。貴人即士宦。一切即庶民。白衣者。俗好素服。故此為稱也。應在眾前者。謂不得在彼背後也。高座。謂昇高座而坐。上坐。謂在彼。眾首上坐。斯皆尊法之儀。非自為高慢之相。或暫時開示。彼此俱立無過。律本云。人在高坐。[A23]己在下坐。人坐[A24]己立。人臥[A25]己坐。皆不得為說法。除病。不犯。
法師比丘。不得地立。為四眾說法。若說法時。法師高座。香華供養。四眾聽者下坐。如孝順父母。敬順師教。如事火婆羅門。其說法者。若不如法說。犯輕垢罪。
上為白衣未受戒者普說。今為在家出家四眾別說。高座香華。是四眾重法尊人也。聽者下坐。是自為謙卑。而敬上之禮也。如孝順父母者。是執弟子禮。而尊敬於師也。如事火婆羅門者。是天竺邪見外道。昔此世界。劫初之時。忉利天子。欲觀閻浮提園林。流泉等。從天來下。觀[A26]已復還天上。身光如火。林中外道遙見。妄謂世人供養火故。得生天道。故彼每於日將欲沒時。遂通夜然大火聚。向之跪拜。盡誠致敬。而禮事之。今借為喻。敬順正法。如彼敬事火之至誠也。若不如法說者。謂乖說法之儀。非謂不善說法也。若法說非法。非法說法。即屬第十六。及前倒說僻說戒也。
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下略疏卷七
音義
時大梵天王。聞如意寶光耀天女說菩提行。即與諸天眾。從座而起。恭敬頂禮如意天足。
帝釋接足野干野干。似狐而小。色青黃如狗。巢於絕巖高木上。昔一野干。為師子逐。墮一野井中。安心分死。說無常偈。天帝釋聞之與諸天眾。到其井側曰。不聞聖教。久處幽冥。向說非凡。願更宣說。野干曰。天帝無訓。不識時宜。法師在下。自處其上。初不修敬。而問法要。天帝於是接出叩頭懺悔。以天寶衣。積為高座。請說法要。復從受十善戒法。
山神請華嚴法師隋禪定寺。僧慧悟。京兆人。曾與一僧同隱終南。悟受持華嚴。彼誦涅槃。木食巖棲。各專其業。忽一人來請就宅赴齋。二僧相推。請者云。請華嚴法師。悟因隨往。乃山神也。復請五百羅漢。皆推悟于上座。
鉢吒此云縵條。即是大氎。與袈裟量同。總為一幅。出家沙彌。令染使壞色披著。百一羯磨云。求寂之徒。縵條是服。而有輒披五條。深為罪濫。神州之地久扇斯風。此成非法。勿令披著也。
紊音問亂也。
窊音蛙。污下也。
周武入地獄周武帝。滅佛教。未滿一年。癘氣內蒸。身瘡外發。惡相既現。悔無所措。隱於雲陽宮。七日即崩。大唐吏部尚書。唐臨冥報記云。外祖隋左僕射齊公。親見文帝問死者還活人云。初死見周武帝云。為我相聞大隋天子。昔與我共食倉庫玉帛。我今為滅佛法事。極受大苦。可為我作功德也。文帝遂敕天下人。各出一錢。為彼追福。又隋開皇八年。京兆杜祈死。三日而甦云。見閻羅王。問曰。卿識周武否。答。曾任左武侯司法。甚識。王命一吏引至一鐵屋。於鐵窻中。見武帝身極瘦。作鐵色。著鐵枷鎖。泣曰。大家。作何罪業。受此苦困。帝曰。我以信衛元嵩言。毀廢佛法。故受此苦。祈曰。何不注引元嵩來。帝曰。我曾注之。然曹司處處搜求。乃遍三界。不見。若其朝來。我暮得脫。卿還語世人。為元嵩作福。早來相救。如其不至。解脫無期。祈甦。以冥事勸助作福云。元嵩益州人。少出家。聰頴不偶。佯狂漫走。觸物摛詠。周歷一十餘年。人莫知測也。
致拜天尊。唐。益州。福壽寺僧。寶瓊。俗姓馬。幼年出家。讀誦大品般若。兩日一遍。以為常業。四遠聞者。皆來欽敬。值道士與民作道會。邀瓊赴之。瓊至不禮而坐。道眾皆謂不禮天尊。輕我宗法耶。瓊曰。邪正道殊。所事各異。天尚不禮。何況老君。眾議紛紜。頗相陵侮。瓊曰。吾禮非所禮。恐貽辱先宗。遂禮一拜。道像并座一時動搖。又禮一拜。連座反倒墜落在地摧毀。道民羞恥。唱言風鼓。競來扶正。又禮。還倒。瓊曰。天朗和暢。而言怨風。汝之愚戅。不測吾風。合眾驚懼。一心禮瓊。皆捨道歸佛。請瓊受菩薩戒。
祠祀上音祠。廟也。又祭也。謂祭祀天廟鬼神也。鬼問目連經云。一鬼問言。我一生[A27]已來。或登刀山劍樹地獄。或墮火坑鑊湯地獄。種種受苦。無復休息。何罪所致。目連答言。汝為人時。作天祠主。烹殺三牲。祭祀天神。以血肉灌洒四方。語眾人言。汝等祠祀。得大吉利。作此邪魔之言。為妖孽之師。汝輕欺百姓。誑惑父母。以是之故。果入地獄。
三德如來涅槃。本具三德。謂法身般若。解脫。之三秘密藏也。
四禪支初禪五支。一覺支。二觀支。三喜支。四樂支。五一心支。二禪四支。一內淨支。二喜支。三樂支。四一心支。三禪五支。一捨支。二念支。三慧支。四樂支。五一心支。四禪四支。一不苦不樂支。二捨支。三念支。四一心支。此四禪共十八支。其不重出支。如經明。
五漏一不得作梵天王。二不得作帝釋。三不得作魔王。四不得作轉輪聖王。五不得作佛。
穀音谷。楮也皮可為紙。
樺音話。
貝多羅葉此云岸形。似椶櫚。直而且高。葉長廣色光潤。採以書寫。
赫蹏蹏古蹄字。紙名也。
鸚鵡聞四諦須達長者。家內。有二鸚鵡。一名律提。二名賖律提。阿難尊者。到長者家。為鳥說苦集滅道四諦法門。鳥聞法歡喜。持誦。夜宿樹上。為野狸所食。以此善根。生四天王天。轉展生他化自在天。如是七返。生六欲天。後生人中。出家成辟支佛。
獼猴獻蜜昔佛與諸比丘。於林中坐。有一獼猴。即取佛鉢上樹。盛滿蜜。奉上佛。佛受之。分布眾僧。皆悉周徧。獼猴歡喜。騰躍却舞。墮坑而死。即託生師質長者家。形貌端正。出家成阿羅漢。名曰獻蜜上座。
鳥聞法生忉利有一比丘在林中誦經。音聲和雅。時有一鳥聞法敬愛。在樹上聽之。為獵人所射。命終。緣此善根。生忉利天。即持天香華。到比丘所。恭敬供養。比丘即為說法。得須陀洹道。
鴈聞法昔佛在波羅柰國林澤中。為諸人天說法。時空中有五百鴈為群。聞佛音聲。深心愛樂。迴翔欲下。時獵人張網殺之。盡生三十三天。從天來下。持華供佛。佛為說法。俱得初果。
池魚聽偈過去無數劫時。釋迦如來為流水長者子。於空澤池中。為十千魚。稱寶髻如來名號。說十二因緣偈頌。十千魚後夜同時皆命過。生三十三天。至如來成道。初轉法輪。從天來下。聞法。俱得須陀洹果。
海鯨聞名梵語摩竭。此云鯨魚。乃海中大魚也。身長三百由旬。乃至七百由旬。遇舟則能吞之。時有五百商人。乘船入海取寶。值鯨魚開口於水上。水流奔趨。如入大坑。船師曰。我曹死矣。商人各禱所事無驗。中有一近事。告眾日。佛是眾生之慈父。可共戮力稱南無佛。眾即同聲稱之。魚聞佛名。即合口。眾得免難。
患狗毒虵昔有一狗偷商佔食。即截四足。棄於坑中。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舍利弗以天眼觀見。即盛鉢飯。飛至狗所。以飯除其饑火。乃為說三法印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汝今當於我所。發清淨心。捨此傍生之身。當生善趣。昔有一大毒虵。於山中。被火所燒。皮焦肉爛。舍利弗亦往為說三法印。後二皆託生富長者。家出家為舍利弗弟子。二俱證阿羅漢果。
地獄聞經題昔一人暴死入地獄中。獄卒以鐵叉。叉入油鑊。彼即稱云。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時油鑊變為蓮池。聞者皆出地獄。
伽陀此云頌。是佛所說偈。有大神力。能自利利他。頌曰。世間五欲樂。或復諸天樂。若比愛盡樂。千分不及一。由集能生苦。因苦復生集。八聖道能超。至妙涅槃處。所謂布施者。必獲其義利。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
剝皮為紙昔釋迦如來過去久遠無數劫名曰最勝。住山林中。修於仙道得五神通。常行慈心。為聞法故。往詣城邑聚落。處處推求說法之師。時有天魔來語仙言。我有一偈。若能剝皮為紙。[A28]刺血為墨。析骨為筆。書寫此偈。當為汝說。仙人聞[A29]已。念言。我於無量劫中受苦。都無利益。今當捨此不堅之身。易得妙法。歡喜踊躍。即以利刀剝皮。刺血。析骨。合掌向天。請說佛偈。魔見愁憂。即便隱去。仙人便言。我今為眾生求法故。不惜身命。至誠不虗。餘方世界。有大慈悲能說法者。當現我前。時東去此二十二剎。有佛世界名普無垢。有佛號淨名王。忽住其前。放大光明。照仙人身。苦痛即除。平復如故。即為廣說集一切福德三昧經。仙人聞法。得無礙辨才。為諸眾生。廣說妙法。令無量眾生。住三乘道。經於千歲。命終生淨名王佛普無垢國中。由敬法故。今得成佛。
盜果昔有一人上樹偷果。適值國王與一梵志來至樹下。其人恐懼驚懾。不能自安。時王晏坐。梵志立。為王說法。其人便即下樹。曰。我以違法盜果。王今不知尊敬。梵志自輕。二皆非法。今我亦得無罪即叩頭而去。
天尊佛是天中天。聖中聖。故舊經譯佛為天尊。後道士偷天尊名。目為老聃之號。故後經改譯為世尊。謂天上世間。□□□□□也。
懺悔處法處者。別教以次第三觀為處。圓教以妙□觀為處。法者。作法。謂身口依法。取相。乃相現為期無生則罪福無主。
六性第四十一戒中。六種性。屬別教菩薩五十二階位。次第修行也。七種寶輪。屬圓教菩薩階位也。餘如上四教中明。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8 冊 No. 695 梵網經菩薩戒略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
我慢未除。何能敬尊如佛。不依正教。故乖禮失序。非大士之孝順心。釋子之謙遜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