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vs 白话文 对照阅读!请访问 deerpark.ai

梵網菩薩戒經義疏發隱

梵網經心地品菩薩戒義疏發隱卷第四

○二四十八輕(三) 初總標二別解三總結

○初總標

佛告諸菩薩[A2]已說十波羅提木叉竟四十八輕今當說

發隱不但曰十波羅夷而曰木叉者犯之則極惡依之則解脫也

○二別解(四十八) 初不敬師友戒(至)十八破法戒

●第一不敬師友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傲不可長妨於進善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

發隱禮云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世間四禁以傲為先今四十八輕戒亦首戒乎傲故修道者賴師而教資友而輔善果所繇進也敢不敬歟

○二入文(三) 初標人二序事三結罪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勸受二明應三不應

○初勸受(三) 初所勸人二勸令受三明受利

○初所勸人

欲受國王位時受轉輪王位時百官受位時

前明勸受是結[1]大戒遠緣[2]舉位人為勸恐王憍奢縱逸不修戒行故偏勸王雖秉法行殺有罪有福如聖所說

發隱結遠緣者先勸受是導之令入大戒善中也有罪福者言持戒則積善不持則增惡故罪福生焉豈以秉法行殺而可憍奢放縱不畏罪福乎明當依聖言受聖戒也夫大戒本通道俗而文中獨舉王官所以者何出家以師友為父兄理自應敬不待言故又僧尼無位慠慢難生王官有勢憍倨易起故意普而辭偏也豈曰僧尼可以不敬師友乎疏云七眾義自明矣

○二勸令受

應先受菩薩戒

發隱受戒在先受位在後聖主良臣繇此其出也問唐虞三代之君禹稷伊周之佐不聞受菩薩戒何也佛法未入中國故也隋煬帝為太子嘗受戒於天台矣荒淫暴虐無惡不造戒果何益乎此正謂有受而無持始勤而終退不行者之過非戒之過也且文帝亦請經法師受菩薩戒而仁慈恭儉號稱治平豈非行與不行之故歟使煬帝以東宮之心而南面慎終如始受持不易是妙海重生也安知其不躋堯舜而成康耶又續高僧慧約傳云梁帝築壇禁中延釋慧約發弘誓心受菩薩戒暫屏袞服恭受田衣當受戒時有一鵲二孔歷階而昇驅斥不去至於戒畢然後飛騰此帝王之盛節有國之祥徵也而人以臺城之釁議之御宇而歷年半百處世而壽命八旬求之古今斯亦罕矣況乎持律則一食而休勤民或漱水以過又帝之素行耳至於遇難安命却食攝心正不負所受之戒非煬帝所能及也而乃誣以餓死好事者之為是言也其真忍心哉

○三明受利

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諸佛歡喜

若受得戒非人防護福善增多下悅鬼神上匡佛法有人言此文屬總勸受戒若是總勸何簡高下偏勸王官者制令恭敬恐王憍奢故舉為言先也發隱承上戒應受者以有此益故鬼神救護者五戒尚有二十五神擁護況菩薩戒乎庶人持戒鬼神亦護況王官乎諸佛歡喜者此戒千佛流通惟期普度今能受持寧不歡喜鬼神護則身心康豫國界安寧陰陽調風雨時慶之至也諸佛喜則福田彌廣慧海增深見生至德高隆當來妙果成就善之至也

○二明應(三) 初[A3]已得戒善二應生孝敬三出所敬境

○初[A4]已得戒善

既得戒[A5]

○二應生孝敬

生孝順心恭敬心

發隱師生我法身有父道焉當孝順故友助吾進修有兄道焉當恭敬故又師友不可逆不可慢俱當孝敬故

○三出所敬境

見上座和尚阿闍黎大德同學同見同行者應起承迎禮拜問訊

發隱毗婆沙論云有三上座一生年上座即尊長耆舊也二世俗上座即知法大財大位大族大力大眷屬也三法性上座即阿羅漢也毗尼母云出家二十臘至四十九臘為上座和尚此云力生法身功德師力生故阿闍黎此云軌範軌儀模範賴教授故和尚即本師闍黎上座師之次也大德贊辭同學宗同一師也同見心同一解也同行身同一業也將至承迎[A6]已禮拜[A7]已問訊皆孝敬之道也問三公三孤小學大學王官之師友也今曰和尚闍黎者何耶彼是世間之師友此是出世之師友也繇世間之師友而德廣業崇繇出世之師友而斷惑證智蓋並行而不悖當兼敬而弗遣者也昔賢有言臣[A8]已受孔子戒蓋未諳此意

○三不應

而菩薩反生憍心慢心癡心瞋心不起承迎禮拜一一不如法供養以自賣身國城男女七寶百物而供給之

不應生慢也前明應應行謙卑敬讓師友自下諸戒皆有此意

發隱憍者亢[A9]慢者忽人癡者當賢聖而不知瞋者宜親愛而反嫉且承迎禮拜接見之常儀耳進此猶當如法供養竭誠盡力故曰賣身如常啼賣心肝而學般若是也國城男女等例此可知

○三結罪

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發隱不爾賣身國城等物以為供養便名犯罪或幾言難以阻人之進乎此要其誠敬之極而言之耳人非至貧寧無微物可充供養為法忘軀志當如是非必然也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信心念心及孝順心恭敬心所出也

●第二飲酒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酒開放逸門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惟咽咽輕垢

發隱咽咽者一咽一輕垢也

○二入文(二) 初標人二序事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明過失二制不應三舉非結過

○初明過失

故飲酒而酒生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

過酒器與人二解一云執杯酒器令相勸二云止過空器令斟酌尋下況語應如後釋過器尚爾況自飲乎所以結戒有五五百一五百在鹹糟地獄二五百在沸屎三五百在曲蛆蟲四五百在蠅蚋五五百在癡熟無知蟲今之五百或是最後與人癡藥故生癡熟蟲中也

發隱文勢謂佛子故犯戒飲酒而不知酒生過失無量故勿飲也一本作生酒解者謂故飲酒而生酒中過失文似不順今依古文過失無量者非但三十五失三十六失律中又明十過一顏色惡二少力乃至九智慧減損十身壞命終墮三惡道更餘經傳所明過失不可勝舉具降龍之力伏地無知導攘雞之非諸戒盡喪乃至威雄炮烙而牛飲滅宗功者澶淵而漏言失事過之生也寧有量乎古人寧棄酒不棄身者蓋為此也飲酒之戒昔犯必多無手之人今見何尠無手者不必盡是人中無兩手也蛇蚓鰍鱔之屬皆無手報故初鹹糟而最後五百名曰癡熟癡蠢酣熟頑然無知即無手報也沈湎之流理應無手云何過器便獲斯殃且如君父之壽臣子稱觴豈得誠敬之心反招惡劣之報凡言罪者皆為有菩薩戒者言也[A10]已受菩薩大戒當行菩薩大道發大心證大果乃所以壽吾君親而杯酒之敬敬之小者也然而無手之報非此類所感彼感報者蓋是慣持癡器常貯癡藥獎誘癡人成就癡業耳豈比夫稱觴君父雖不名大敬終不失為誠敬之心乎無手之報加於此等則忠臣孝子必有所憤惋而不平者吾故表而出之

○二制不應

亦不得教一切人飲及一切眾生飲酒況自飲酒一切酒不得飲

教人及非人并自飲皆制

發隱非人指一切眾生人狹而眾生廣也一切酒者酒之類廣如前十重中釋

○三舉非結過

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罪

自作教他悉同輕垢必重病宣藥及不為過患悉許也未曾有經末利飲酒此見機為益不同恒例

發隱重病揀輕疾也宣藥言以酒導藥煎煑調和酒味[A11]已變是藥非酒是故得飲諸經要集第十七經云佛言酒多過失開放逸門飲如葶藶犯罪[A12]已積若消疾苦非先所制述曰不得見前文開籠通總飲必須實病重困臨終餘藥莫治要須酒和得瘥者方可開也不為過患者酒惟生過無量故言能免斯過者則許也末利飲酒者波斯匿王夫人末利受菩薩戒因王欲殺厨官置酒宴王相共勸飲為解厨官遂得不死詣佛首罪佛言如斯犯戒利莫大焉末利女人而有丈夫之作見機行權正大士之體也安可以常法拘之如無末利之心妄希末利之迹獲罪如律害莫大焉慎之慎之出家禁飲無待論矣漢書云酒者享祀祈福故有國家者以酒合歡以酒成禮云何世間而得禁飲夏禹以前不聞有酒唐虞之治禮備樂和酒之可去明亦甚矣疏開不為過患者何也此正明免於過患者難也誠使百拜而禍弗侵無量而亂不及文忠終身不醉思遠醉勝醒人能如是者疏文開許意有在焉如其不能禁絕為上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明心達心及不放逸心所出也

●第三食肉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食肉斷大慈心大士懷慈為本一切悉斷聲聞漸教初開三種淨肉等後亦皆斷文云當知斷現肉義大經四相品廣明三種九種十種也

發隱初開者權後斷者實如楞嚴楞伽等所明是也三種者見聞疑也九種者合前三更加自死鳥殘等六事也

○二入文(三) 初標人二序事三結戒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明過失二制不應三舉非結過

○初明過失

故食肉一切眾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

發隱故食肉者明非誤食正指過也見而捨去如鷗去海翁之機鴿搖羅漢之影微細如斯重可知矣經稱食肉之人入於山林虎狼師子皆來集會今云一切眾生見而捨去者何捨去者驚其殺心而遠離也來集者嗅其同氣而相求也或去或來皆惡因緣也

○二制不應

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

發隱一切菩薩者從初發心以至位滿皆不得食肉也今人有得少知見便謂逆行無礙恣意食啖厥罪可勝言哉求那䟦摩之對宋主也曰帝王所修與匹夫異出一嘉言則士庶咸悅布一善政則神人以和刑不夭命役不勞力則風雨時寒暑調百穀茂如此持齋齋亦大矣如此不殺戒亦至矣豈在輟半日之餐全一禽之命然後為弘濟耶斯言與戒似不相合然歟否歟此隨緣順機變通不滯正大士之體也是故遇崇道之君則將順其美勢不可為則求那所論乃旁行曲運之微權默導潛移之妙術也非天下之大智其孰能與於此

○三舉非結過

食肉得無量罪

發隱楞伽經佛告大慧有無量因緣不應食肉如云眾生從本以來常為六親故不淨氣分所生長故眾生聞氣悉生恐怖如旃陀羅狗見驚吠故慈心不生故呪術不成故諸天所棄故夜多惡夢故虎狼聞香故文多不錄又楞嚴亦云食肉之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云何食眾生肉名為釋子得無量罪不其然哉蠶之害亦慘矣制食肉不制衣帛者何文互見故煑繭斷命十重殺中攝鑊湯鏁車殺具中攝例養六畜損害眾生中攝為利資身邪命自活中攝而首楞巖經亦禁綿絹是知僧號衲子士稱布衣無待論矣若夫王臣則惡衣服美黻冕自有古人之成訓在

○三結罪

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若有重病飲藥能治準律得噉或應不制

發隱重病同前揀非小疾能治或可從權無功不必強食或應不制者或者疑辭疑此或不犯戒也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慈心悲心所出也

●第四食五辛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葷臭妨法故制七眾大小如前菩薩小重發色故也

發隱葷辛之氣能發色身諸欲聲聞智淺[A13]但知制欲菩薩智深應制所以發欲者故小重也猶少也

○二入文(二) 初標人二序事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單辛不應二雜食不應三舉非結罪

○初單辛不應

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蔥慈蔥蘭蔥興渠是五辛

舊云五辛謂蒜蔥興渠韭薤此文止蘭蔥是以為五兼名苑分別五辛大蒜是[1]胡蔥茖蔥是薤慈蔥是蔥蘭蔥是小蒜興渠是蒠蒺生熟皆臭悉斷經云五辛能葷悉不食之

發隱韭薤類同而小異者也足也舊文缺於小蒜今文足以蘭[葸-十+夕]故為五也興渠云蒠蒺者蒠是蕪菁或云此地無之戒云胡荽或云阿魏大抵臭菜猥細不足辨也

○二雜食不應

一切食中不得食

發隱上明單食今言一切食中有此相雜亦不應食楞嚴經謂食有五失一生過二天遠三鬼近四福消五魔集西域記云家有食者驅令出郭故云不得食也

○三舉非結罪

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必有重病餌藥不斷如身子行法菩薩亦應不制

發隱身子登廁土洗淨如法精嚴外道感化有病食辛若能如是亦奚不可故云菩薩亦應不制律云有病食辛當處別室葷氣[A14]已絕方得詣佛飲酒昏神食肉害物其過宜矣五辛於神不昏於物無害經開五失[A15]已甚乎食辛雖不害物其究亦能昏神良以穢濁之氣助發欲心辛烈之味增長恚性欲恚覆心頓忘明覺非昏而何故宜戒也盡理而言存心染污意食辛也出言醜惡口食辛也躬行鄙陋身食辛也例前二戒則慘刻之心意食肉也𠒋殘之語口食肉也毒害之事身食肉也妄識紛紜喪其靈鑒意飲酒也謬言顛倒淆於辨別口飲酒也冥行舛錯乖乎義理身飲酒也例前十重則不必殞形然後為殺無慈無悲背生物心悉名殺也不必穿窬然後為盜聞聲見色生取著心悉名盜也婬妄酤酒至謗三寶亦復如是極而言之甘小道之穢雜而失大乘法身清淨之香皆食辛也飽二乘之獨善而捨大乘法喜兼利之味皆食肉也醉聲聞之愚法而昧大乘多聞明達之智皆飲酒也乃至滅身而戕諸佛之慧命皆殺也窺觀徑履而竊化城之近寶皆盜也先後重輕五十八篇亦復如是[A16]但以初心菩薩宜先事戒而後入理所以者何理戒深玄苟非其人執理廢事為害滋廣今於問及乃一陳之以明心地戒中即事即理即偏即圓睟盤具列存乎其人焉耳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護心及清淨心所出也

●第五不教悔罪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2]怙惡長過故制出家二眾全犯餘三眾及在家雖未有僧事利養見過不令悔亦犯輕垢大小同制

○二入文(三) 初標人二序事三結罪

○初標人

若子佛

○二序事(三) 初出犯事二明應三不應

○初出犯事

見一切眾生犯八戒五戒十戒毀禁七逆八難一切犯戒罪

犯事者謂犯八戒五戒十戒大小乘皆有小乘八戒[1]即齋法大乘八戒謂地持八重小乘五戒清信士女優婆塞經所明小乘五逆大乘七逆七逆如下文

發隱一切眾生兼六趣也毀禁者總上諸戒也八難非罪繇犯戒故致斯難也地持八重者地持中八重及善戒中亦以殺盜婬妄毀惱瞋謗為八重當小乘八戒也五逆少和尚阿闍梨八齋五戒常知故不釋

○二明應

應教懺悔

凡大小乘人犯上諸罪必有三根應須舉處教悔

發隱三根者犯罪或從身根或從舌根或從意根應隨所犯處令如法懺悔菩薩善戒經云菩薩入僧中見非法戲笑不呵責者得罪據此則小事皆教懺悔况犯戒如上事耶冥祥記云沙門慧達於地府見觀世音菩薩言沙門白衣見身為過及宿世罪種種惡業能於眾中盡自發露勤誠懺悔罪即消滅觀此則知懺悔功德不可稱量菩薩於幽顯中皆教人悔罪也

○三明不應

而菩薩不教懺悔同住同僧利養而共布薩一眾說戒而不舉其罪不教悔過者

不應有三句一不應同住二不應同利三不應同法凡上來所制若一往見犯不舉是一罪[2]是不可同住者復默與同住復加一罪不可同利養者復差與施利復加一罪

發隱布薩此云相向說罪半月舉罪懺悔如是住者皆淨清聚故云淨住復加一罪者不舉同住同利共三罪也目連問佛經云迦葉佛時有比丘度弟子不教誡多作非法命終生龍中龍法七日一受對火燒其身肉盡骨在尋後還復復則更燒不能堪苦即觀宿命自見本作沙門不持禁戒師亦不教便瞋本師念欲傷害後師與五百人渡海龍來捉船眾問何為捉船答言汝等下此比丘放汝使去此比丘何預汝事都不索餘人而獨索此答言本是我師不教誡我今受苦痛是故索之眾見勢不可[A17]將捉比丘以著水中比丘言我自入水不須見捉投水喪命眾乃得全以此驗之不教悔罪為害非細又優婆塞經云寧受惡戒一日中斷無量命根終不畜養弊惡弟子不能調伏菩薩善戒第四經云旃陀羅等及以屠兒雖行惡業不能破壞如來正法不必定墮三惡道中為師不能教呵弟子則破佛法必墮地獄又薩婆多云受具戒人不堪教誨者驅出涅槃經云若善比丘見壞法者置不訶責驅遣舉處是人佛法中怨若能責遣是我弟子歷考經文混居清眾誠為不可主法者毋順人情自取深咎也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發隱教而不改應免罪否世儒有言訓教不嚴師之惰也學問無成子之罪也教而不改教者何尤焉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慈心悲心好說心益心所出也

●第六不供給請法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3]染資神之益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共大士見有解者常應供給啟請以欲善無厭故聲聞有解廣略布薩法應供給五歲內及未解五法法應啟請不者犯第七聚

發隱云共則同犯又云不全共者輕重不共也大士常供常請無時聲聞止於五歲供請解廣略戒法指所應供請者也五法者一信成二戒成三聞成四捨成五慧成也

○二入文(三) 初標人二序事三結罪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二) 初序來二明應

○初序來

見大乘法師大乘同學同見同行來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來者

言大乘同見同行簡小乘

發隱法師者不必是講經論師凡通達大乘法能化導眾生使入佛地者皆是也大乘同學等者先言大乘師次言大乘友皆當供請

○二明應(二) 初應供養二應請法

○初應供養

即起迎來送去禮拜供養日日三時供養日食三兩金百味飲食牀座醫藥供事法師一切所須盡給與之

言三兩金極勢之語若有諮請當應捨三兩金如雪山一偈為此殞驅況小供給

發隱此為徒言師服此藥厥病彌甚

○二應請法

常請法師三時說法日日三時禮拜不生瞋心患惱之心為法滅身請法不懈

三時者中前中後初夜請益

發隱中前中後[A18]己未二時分也瞋心者瞋彼法師而生退心患惱者[A19]已侈費而生退心

○三結罪

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發隱菩薩戒本云不犯者謂遭重病或心狂亂或睡眠他生覺相而來親附或欲方便伏彼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信心念心所出也

●第七懈怠不聽法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制意與前同

發隱制意同前但前屬菩薩詣我我請說法今屬菩薩在彼我往聽法

○二入文(三) 初標人二序事三結罪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講處二明應三不應

○初講處

一切處有講法毗尼經律大宅舍中有講法處

言毗尼經律者大乘毗尼經律非三藏中毗尼也大乘經有滅惡義故稱毗尼傍人[A20]已請在彼講說法應往聽而懈怠不去日日垢輕地持有講法處不聽不往瞋慢心得罪優婆塞經相去一由旬[1]不限

發隱經律併稱毗尼者以大乘經力能滅惡義同律也地持不開遠近優婆塞開由旬不犯則知出家制遠在家制近也蓋出家者以聽法為事憚遠不往是慢法故在家者世法拘身遠聽不能亦非慢故

○二明應

是新學菩薩應持經律卷至法師所聽受諮問若山林樹下僧地房中一切說法處悉至聽受

發隱上言一切處又言大宅舍中今又言山林樹下一切處此何所別初一切處泛指僧俗處所也次大宅舍專指王官有勢力之家也後山林樹下一切處專指僧寺伽藍之地也

○三不應

若不至彼聽受諮問者

發隱童子南詢百郡衲僧徧歷千山乃至投子三登洞山九上竄身伍隊行脚八旬剋志參師忘身問道比比然也惜乎以此為訓猶有法音交於咫尺而若罔聞聖迹現於比鄰而不及見者哀哉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發隱菩薩戒本云不往無犯者若病若無氣力若知倒說若知彼所說是數所聞若自多聞具足聞持若修禪定不欲暫廢等如是不往皆無違犯王者上有宗社之司下有臣民之寄往聽不可則如之何神交尚可通於千古代問豈不達於四方中宗致詔曹溪仁祖手書明教身居朝宇心詣道場千里面談此之謂也其聽法不[A21]已至乎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進心信心念心所出也

●第八背大向小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2]直制猶豫未決是下邪見之方便若決謂大劣小勝計成失戒若心邪畫未成犯輕垢同此戒制今舉背大向小為語以凡夫菩薩多行此事故若彰言說則有兩種若法相說[1]戒善[A22]已謝[2]正犯性罪若非法相說犯第十重

發隱猶豫多疑獸名也背向未決猶屬輕背向[A23]已成則失戒凡夫菩薩者明聖地無此事也法非法解見前文蓋背向在心失惟屬[A24]言辭外顯害及他人是以重也

○二入文(三) 初標人二序事三結罪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二) 初背大二向小

○初背大

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言非佛說

發隱背大乘言非佛說罪亦重矣云何入輕垢蓋心背而口未宣播此言字是內自評論也若有謗聲屬第十重

○二向小

而受持二乘聲聞外道惡見一切禁戒邪見經律者

受持二乘者是欲受外道惡見兩解一云二乘望大乘悉是外道二云若背大乘欲受六師法計未成是邪見方便犯輕垢此戒制

發隱欲受者承上心背意謂心欲受也兩解一是背大欲受二乘一是背大欲受六師也計未成正言欲受也昔天親菩薩造五百論明小斥大後遇無著悔悟[A25]己過欲自截舌無著教令以舌還讚大乘天親受教剋心向大弘傳廣演卒成聖果焉改過不吝真萬世法也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發隱菩薩善戒經云讀世典文頌書疏不犯者為破邪見故為知外典是虗妄佛法真實故為知世事不為世人所輕慢故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願心頂心信心念心向心大乘心所出也

●第九不看病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乖慈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共大士一切應看聲聞止在師友[3]共房及僧尼此外不制以其本不兼物故

發隱師友者本師及友僧尼則一切緇流也同房者密邇親侶同活則泛同煙爨也舉此四種明所看有限故

○二入文(三) 初標人二序事三結罪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舉病人二明應三不應

○初舉病人

見一切疾病人

是勝福田

發隱一切者兼親疏通道俗而言也勝者即第一之謂也

○二明應

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若父母師僧弟子病諸根不具百種病苦惱皆供養令差

言供養病人如佛極敬為語此明在心不在田如阿難分飯與餓狗以此心明好故與佛一等菩薩見一切病人隨力所能皆應看視文中舉父母師弟子從近為始也末云城邑[A26]曠野凡是病皆救即知通一切也

發隱八福田中諸佛最尊云何看病乃為第一佛是敬田不兼乎悲惟茲病人佛囑我滅度後應好供養其中多有諸佛賢聖則是敬田百骸痛苦四大交煎起動無繇須人為命則是悲田況諸佛道尊人天普供苦中之苦無越病人福中之福宜歸看病矣巖老躬處癘坊而吮洗無忌寬公輿歸病者而僧俗不分可謂供養如佛者矣

○三不應

而菩薩以瞋恨心不看乃至僧坊城邑曠野山林道路中見病不救濟者

若瞋心捨置隨人結輕垢若力不及起慈念心不犯其細碎如律部也

發隱優婆塞戒經云行路之時見病人不住瞻視為作方便付囑所在而捨去者得罪蓋謂有力則自為救療無力則轉託他人邈然如不見聞慈悲之心安在故得罪也言瞋心者嫌嫉病人不生慈念也若力不及看而有慈念心則亦不犯細碎者如菩薩善戒經云若自有病若自無事力廣勸有事力者若彼病者多有宗親若自急修無上善法是皆不犯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發隱前疏開瞋心與力不及則此結罪正指瞋心者非兼謂力不及者力不及而不起慈念者乃犯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慈心悲心及孝順心所出也

●第十畜殺眾生具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以傷慈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二入文(三) 初標人二序事三總結第一段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不應二引況三舉非結過

○初不應

不得畜一切刀杖弓箭矛斧鬪戰之具及惡網羅罥殺生之器一切不得畜

發隱矛者長槍也罥者羈足掩取禽獸也鬪戰之具傷人殺生之器傷物也

○二引況

而菩薩乃至殺父母尚不加報況殺一切眾生不得畜殺眾生具

父母之仇尚不思報況畜殺具欲害眾生罾繳羅網等道俗皆制刃槊弓箭舊開國王王子等

發隱父母之仇不報詳解見後繳者生絲繫矢而射罾繳羅網皆漁獵之具也槊亦槍屬刃槊弓箭開國王王子者衛國以兵不在制限餘人無國故不應也罾繳等不開者禽獸無罪而加傷殺道俗貴賤皆不宜也解合圍之網折射鹿之弓成治成仙其亦有道矣

○三舉非結過

若故畜者犯輕垢罪

發隱德山棒石鞏弓將無犯戒與否此護生善棒救死神弓也何處有殺具在如使中無實得外學虗頭瞎棒橫施癡弓亂舉妄談般若[A27]誤後人准律明文獲罪無量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慈心悲心所出也

○三總結第一段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下六品中廣明

此十戒總結如下六品所明

發隱大本中六品廣明如上十戒今略之也後倣此

●第十一國使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夫為敵國使命必覘候盈虗矯誑䇿略邀合戰陣情存勝負以乖本慈文云國賊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發隱覘候者窺伺也矯誑者奸欺也窺伺虗實以為進止奸欺謀䇿而後行事也言賊者孟軻氏云我能為君約與國戰必克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

○二入文(二) 初標人二舉事

○初標人

若佛子

○二舉事(三) 初不應二引況三舉非結過

○初不應

不得為利養惡心故通國使命軍陣合會興師相伐殺無量眾生

為利惡心揀除和合

發隱通使有二鬬爭則損國殃民和合則安恤眾故應揀也若爾衍儀秦代之屬各擅從衡果一善一惡歟據彼本意則從人固犯興師衡者亦無善意同歸於罪而[A28]細分則衡之為害正謂薄乎云爾必也談仁義而罷秦楚之兵却獻納而成南北之好如斯國使其所謂生多功德者乎

○二引況

而菩薩尚不得入軍中往來況故作國賊

不得入軍中軍中暄雜非佛子所行處興師相伐起殺乖慈不應為也此使命為相害因緣故制

發隱害也相害故制明無害不制也隱峯飛鍚止兵圖澄占鈴息難二老之在軍中奚不可之有

○三舉非結過

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發隱大士者當為如來使以普安三界眾生而乃故作國賊寧不犯過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慈心悲心所出也

●第十二販賣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希利損物乖慈故制大小同犯七眾不全共

發隱我利則人害故曰乖慈七眾不全共者貿易世俗之常在家當不禁也

○二入文(二) 初標人二序事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不應二舉況三舉非結過

○初不應

故販賣良人奴婢六畜市易棺材板木盛死之具

夫販賣者謂生口六畜或度賣良人多有眷屬分張之苦若販賣棺材則惡心希售故道俗俱斷

發隱言人畜棺材者明此道俗俱斷揀尋常貿易道俗不俱斷也

○三舉況

尚不應自作況教人作

若自作若教他為我[1]或教他自作悉犯輕垢若偷度生口賣畜生令殺呪令人死欲得棺材售此別犯盜罪殺罪

發隱教他分二教他代我作一也教他自作二也偷度生口揀前明賣非偷如買婢之類是也畜生令殺揀前貨賣非殺如耕牛之類是也呪死售棺揀前待死市棺非呪殺也如犯三事自在殺盜二波羅夷非輕垢攝

○三舉非結過

若故自作教人作者犯輕垢罪

發隱上古棄野後聖易棺送死之儀號稱大事云何棺槨而亦制耶此制惡心希售非曰制棺槨而不用也如治生必資販賣則巫匠之誡昭然若造設而施貧窮則功德自應無量

●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慈心悲心所出也

●第十三謗毀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陷沒前人傷慈故制大小乘俱制七眾同犯[2]刪取天人以上同有菩薩戒者說其七逆十重或陷沒或治罰莫問有根無根[A29]但令向異法人說悉犯重前說四眾過戒[A30]已制若向同法人說莫問境高下有戒無戒陷沒人者此戒同犯輕垢

發隱刪取猶截取也截取謗毀天人以上同有大戒者也或陷沒其名或治罰其身不問彼所謗有根無根但向異法人者彰播而禍無窮向同法人者隱密而害未廣故一屬重一屬輕也

○二入文(三) 初標人二序事三結罪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舉謗事二明應三不應

○初舉謗事

以惡心故無事謗他良人善人法師師僧國王貴人言犯七逆十重

發隱惡心或貪或瞋無事本無實也前言自讚毀他及謗三寶俱在十重今之謗毀云何墮輕毀他兼自讚成重今無自讚三寶兼佛法得名今止謗僧又疏中自開異法同法此蓋指同法也

○二明應

於父母兄弟六親中應生孝順心慈悲心

言父母兄弟者舉大士之心心常想一切如父母六親應生孝[3]順慈悲心

發隱疏具二義一者實[A31]己六親二者於一切眾生作六親想孝順者不敢謗慈悲者不忍謗不孝不慈何所顧忌

○三不應

而反更加於逆害墮不如意處者

今反加謗害聲聞向同戒同見同[1]眾四重無根者僧殘餘如律部廣說

發隱承上不生孝順而反加逆不生慈悲而反加害必戕賊彼使不得其所故云墮不如意處也四分律聲聞妄言比丘犯四重不實者僧殘未云同法菩薩智深不惑故向同法罪輕聲聞智尚未深故向同法稍重無根者有枝葉無根本也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發隱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護心喜心慈心悲心及孝順心所出也

●第十四放火焚燒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傷損有識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

發隱有識揀草木無情也雖本意燒山無心害物然物必被傷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者也

○二入文(二) 初標人二序事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明放火事二遠有焚燒三舉非結過

○初明放火事

以惡心故放大火燒山林曠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

有師言殺鬼畜犯重初戒[A32]已制此戒但不得燒林木遠損害義今釋殺鬼畜既不犯重今燒林木而死者與此戒同制四月至九月多生蟲類此時道俗同制不得燒林木遠有損害義在家菩薩為業燒者不制出家菩薩為妨害眾事亦應開許者若不慎燒犯輕垢

發隱前十重明有命不得故殺今言殺鬼畜不犯重者以無心殺也燒林木而害生亦意在林木也故與前同制在家為生業出家為除害亦所不禁但應謹慎防護委曲成全不爾者犯恐開此禁恣意焚燒故疏言慎此中禁四月至九月則十月至三月不制明矣而十月未盡無蟲二月正當起蟄此而可燒焉得無損此為苦寒之地言也若東南溫煖恐非所宜止可臘月嚴凝霜雪屢降之後耳善會文者自應得意或云鬼畜不犯重取前十重中非道器也此順疏文未順經義

○二遠有焚燒

若燒他人家屋宅城邑僧坊田木及鬼神官物一切有生物不得故燒

一切有生物謂有生命有言生誤應言有主物若燒有主物何但四月九月當知作有生也

發隱前文止說山林今兼城邑以及一切故曰遠有焚燒也

○三舉非結過

若故燒者犯輕垢罪

發隱故燒有二縱貪瞋而燔城邑越時限而焚山林皆故也言故揀無心也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護心慈心所出也

●第十五僻教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使人失正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共以所習異故

發隱僻者偏也邪也二乘外道皆是

○二入文(三) 初標人二序事三結罪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舉所教二明應三不應

○初舉所教

自佛弟子及外道惡人六親一切善知識

自佛弟子謂內眾外道為外眾六親善知識通內外

發隱從也對及而言學佛法名內眾習餘法名外眾惡人者外正道即名不善人也善知識識熟交友之類非得道善知識也通內外者此六親知識有學佛者有學外道者故曰通也

○二明應

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應教解義理使發菩提心十發趣心十長養心十金剛心於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

應教大乘經律令發菩提心十心者十發趣心起金剛心謂十金剛略不說十長養此三十是始行者急[1]應為開示故

發隱解義發心者二不可偏廢也不解義理則所發者邪心不發大心則所知者空解故須兼也文中有十長養疏云不說或他本無故今以有者為正以前後文中皆有十長養故始行者住行向三十心是佛道始行非餘不急故應開示不可後也

○三不應

而菩薩以惡心瞋心橫教二乘聲聞經律外道邪見論等

不應惡心教二乘外典等若見機益物不犯

發隱惡心者本自立心不臧惟欲人入於偏邪也瞋心者有所觸而生惱故教之入於偏邪也橫者枉也不當教而教也見機者見機所宜權教利物明非惡心瞋心乃委曲引誘何犯之有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發隱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好說心達心圓心大乘心所出也

●第十六為利倒說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乖訓授之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前戒隱大示小今戒雖為說大而希利靳固[2]隱沒義味不令顯示聲聞教訓他人隱沒義理犯輕垢

發隱惜也密也靳惜固密不為正說希利故也無私賄而不傳真法有所獲而方罄所知是商賈之道也豈大士弘度之心乎言聲聞犯者明大小俱制故

○二入文(三) 初標人二序事三結罪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先應自學二為後來說三不應隱沒

○初先應自學

應好心先學大乘威儀經律廣開解義味

發隱好心者明始學之初即發上求下化之心絕希利故今纔學佛法先懷利養非好心也先儒有言今人讀書自上大人時便錯了也意正如此威儀經律者一是大乘化導之軌範一是大乘修進之門戶皆有義理趣味應先開解始可度生

○二為後來說

見後新學菩薩有從百里千里來求大乘經律應如法為說一切苦行若燒身燒臂燒指若不燒身臂指供養諸佛非出家菩薩乃至餓虎狼師子一切餓鬼悉應捨身肉手足而供養之然後一一次第為說正法使心開意解

有師言此中所列苦行制令救物不爾輕垢又解是舉況之辭大士當應捨身施人然後具為說法況今止為說法而希利隱沒耶後階示三文相易見

發隱先明苦行以大其心志堅其誓願乃為次第說法如三十心等此明正說順說不顛倒說疏列二義前義為正文中言如法為說一切苦行是舉義以示彼言菩薩行應當如此非必捨身以供彼也

○三不應隱沒

而菩薩為利養故應答不答倒說經律文字無前無後謗三寶說者

發隱此不應中後階三文也一為利養故應正理答而故不答別為一答是悋說隱沒二為利養故擅以經義改易前後是倒說隱沒三為利養故逆佛本懷背法本義違一切賢聖本宗而答者是謗說隱沒皆不應也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發隱謗三寶說云何不入十重十重專言謗者是撥無三寶故重此則謬解妄論名為謗說非撥無也故輕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慈心好說心達心所出也

●第十七恃勢乞求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惱他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

○二入文(二) 初標人二序事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二) 初為利親附二非理告乞三舉非結過

○初為利親附

自為飲食錢財利養名譽故親近國王王子大臣百官

發隱為飲食等揀非為道也自為揀非為眾也出家不得親近王臣正為此等輩耳如其為眾忘身為道忘利則三朝貴寵七帝尊崇夫誰曰不可

○二非理告乞

恃作形勢乞索打拍牽挽橫取錢物一切求利名為惡求多求教他人求

倚勢乞書屬置打拍乞索若自及教他為我皆犯此戒

發隱乞書屬置者因倚豪勢借重書勅屬託處置打拍示威乞索財物也牽挽者牽繫挽曳皆威逼之而橫取也如此一切求利是名惡求多求也惡對善求多對寡求威逼名惡無厭名多也

○三舉非結過

都無慈心無孝順心者犯輕垢罪

發隱慈則常思惠濟慮彼貧窮孝則供養眾生[A33]己父母尚何忍橫取之耶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慈心及孝順心無求心所出也

●第十八無解作師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無解強授有悞人之失故制出家二眾同犯大小乘俱制三眾及在家無師範義未制聲聞師德在七法誦受戒法所制菩薩[1]師法必須十歲五法如初釋

發隱三眾者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也沙彌未授具式叉學戒女無為人師義故不制聲聞七法者律中謂一受具足法二布薩法三自恣法四安居法五皮革法六醫藥法七衣法又誦戒受戒皆宜熟習也菩薩五法據疏如初釋即前五德別釋則一信二戒三聞四捨五慧又一十歲二具戒三多聞四能除憂五能拔邪亦與五德略相似也

○二入文(二) 初標人二序事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應誦應解二不解不誦三舉非結過

○初應誦應解

應學十二部經誦戒者日日六時持菩薩戒解其義理佛性之性

日日六時晝夜各三一云誦未通利必須六時[A34]已通利未必恒爾二云恒應六時

發隱言為戒師者先應廣學諸經熟誦戒律解戒中所說義理又窮原極本妙悟性宗言佛性之性者揀此性是佛性之性非聲聞外道所計性也即菩薩心地也六時舉二義者明雖[A35]已通利六時亦非過也

○二不解不誦

而菩薩不解一句一偈及戒律因緣詐言能解者即為自欺誑亦欺誑他人

一乖[A36]己心則自欺誤前人則欺他也

發隱一句一偈對上十二部經不解也不言誦者攝戒律因緣中

○三舉非結過

一一不解一切法不知而為他人作師授戒者犯輕垢罪

發隱一一指戒律一切法指諸經也作師授戒誠難其人而以律名世師有幾乎古解律師不可悉數姑舉一二則始集毗尼優波離其祖也魏嘉平中西天竺曇柯羅出僧祗戒本晉義熈中中印度佛陀那舍出十誦律嗣後魏聰律師光統律師雲輝律師樂淇律師隋淇遵律師智首律師唐宣律師文綱律師道岸律師大亮律師曇一律師道澄律師慧欽律師乃至宋允堪律師靈芝律師或帝主之所尊崇或天人之所供養或闡明律疏或建立戒壇當萬世模範也可弗敬歟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慧心信心達心所出也

●第十九兩舌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遘扇彼此乖和合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二入文(三) 初標人二序事三結罪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二) 初舉所鬬遘二不應鬪遘

○初舉所鬪遘

以惡心故見持戒比丘手捉香爐行菩薩行

謂持戒菩薩比丘手捉香爐聊舉善行一事

○二不應鬪遘

而鬪遘兩頭謗欺賢人無惡不造者

持此過向彼說故言兩頭謗欺賢人道其無惡不造兩舌之辭實語兩舌亦犯此戒舉虗遘為語故言謗欺遘字或作遇字文語以鬪言值遇二邊皆消文或言應作遘字文誤也[1]此戒名嫉善戒直憎嫉善人說其道惡於兩頭之語小不便今言嫉善此戒兼制繇以鬬於彼此也

發隱無惡不造者謗彼賢人為造惡也實語亦犯者鬬遘兩頭縱實亦犯況今是虗語乎遘或作遇者文中語意亦可說以𩰖扇言辭值遇二邊則遘遇兩義皆得故曰皆消文也單言嫉善缺兩頭意今明鬪遘中兼制嫉善良繇以此鬪彼使善類不安即嫉義也此戒不[A37]但鬪遘比丘推之則讒亂人君臣離間人骨肉者皆是類也始知洛黨朔黨非程蘇之本意而猶有議圓悟高菴為黨者夫黨之事世之君子不為而況明道如二老者耶蓋鬪遘自是一時徒眾耳於二老何與哉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發隱律云破彼惡人和合欲行惡事故為兩舌以散之不犯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善心同心所出也

●第二十不行放救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見危不[2]乖慈故制菩薩行慈悲為本何容見危不救大士見危致命故也七眾同犯大小乘不俱制大士一切普度聲聞止在眷屬此制自度

發隱子張曰見危致命委也授也謂見危棄命今不取此義致者盡其極也如事君致身之致謂盡命竭力以救危難也聲聞發心止在眷屬故不普救不犯菩薩兼利故制自度言自度不顧他人則犯制也

○二入文(三) 初標人二序事三總結第二段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非親應度二是親應度三舉非結過

○初非親應度(二) 初想念如親二令憶慈觀

○初想念如親

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

發隱墨子兼愛號為異端云何眾生皆我父母儒道止談今世佛法乃論前身受身既歷多生託胎必徧諸趣六道眾生皆我父母豈不然乎惟拘近跡不審遠緣等之異端奚足為怪

○二令憶慈觀

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

前明想念如親即制令憶慈觀如大經明習九品七品等第一使上怨等於上親大士應與資身之益及資神之利在文易見

發隱而殺而食兼人畜言殺生者非獨殺[A38]己父母亦復殺[A39]己自身所以者何以眾生同稟四大為身殺他即是殺[A40]己故也四大外物何關[A41]己身眾生顛倒迷真常身認物為[A42]攬彼地水及與火風為我自身血肉暖息繇此四大和合而生散滅而死惟除變易自餘分段終無離此而有身也自他同稟四大則應氣脈流通云何割他痛不及[A43]自身他身亦同亦別語其別也喻如千華共樹為質自殊折一華時何與羣蕊是以羅漢之食不飽眾夫慈兄之灸不分弟痛若言其同則噬指而孝子惕心斫像而亂臣墮首銜梅自彼我口流酸臨崖在人[A44]己身起粟氣脈之通亦有然者物既同體勢必相投地得地增水與水入終不體同而反違悖云何此身土坌則埋水漂則溺火燔則風凜則戰此有二義一者互相刑剋義二者自相損滅義言互剋者土壅風隔風猛土揚火熾水乾水盛火熄外之四大與內四大各以敵對而互相制亦復如是言自滅者一撮之土泰山所頺則覆滅故一勺之水海濤所激則衝滅故一星之火燎原所及則掩滅故一竅之風剛颶所吹則蕩滅故外之四大與內四大即以本體而自相害亦復如是故知四大全體虗妄與吾真常了不交涉而一迷為身牢不可破身身皆然豈不殺他即殺[A45]己也良繇即是殺[A46]故常行放生正以生生無不繇此四大受生則生生當行放救此放生即是常住不易之法也一說法性萬古常存愚人妄行殺戮教人放生使彼悟生生不息之理而得金剛無量壽之身也前明想念者承上文想念眾生猶[A47]己父母今即教令用此想念憶慈心觀習慈之品或七或九九則親冤各分三品第一上冤與上親平等者正慈觀之力也解難資身之益法乃資神也又方便救護指臨時言教化講說通平時言

○二是親應度

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應請法師講菩薩戒經律福資亡者得見諸佛生人天上

大士前人後[A48]故親在後準前亦應有三今止明資神之益

發隱親親仁民愛物推恩之次第也先他人而後[A49]己親得無所厚所薄倒置而逆行耶[A50]己後人者雖知利物而猶分爾我也慈悲之常道也先人後[A51]己者惟知利物而不知有[A52]己也慈悲之至極也言講演之福得見諸佛者以此戒是三世諸佛之本源戒之所在即佛在故佛滅度後戒為師故生人天上者此戒是眾生諸佛子之根本五戒生人十善生天今此戒中悉兼備故是故從一佛而遞傳多佛自天宮而徧播人寰講之則重宣諸佛之光開闢人天之路也未亡而歷彼耳根[A53]己死而導其冥識豈不資之得見諸佛生人天乎亦應有三者準前例亦先應令憶本親次應資身之益末乃資神之利也上為眾生今為[A54]己親皆云講說此菩薩戒而三十九戒亦復云然則講演功德其大可知且講律始於元魏法聰法師而唐新羅國僧統律師於本國皇龍寺講菩薩戒七日七夜天降甘露祥雲密靄覆所講堂四眾驚歎得未曾有至於今日寥寥無聞惜哉

○三舉非結過

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發隱通結上文危難不與生全死亡不知講演皆犯輕垢也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慈心悲心護心及孝順心所出也

○三總結第二段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如滅罪品中廣明一一戒

指滅罪品中廣明

●第二十一瞋打報讎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既傷慈忍方復結冤故制也外書有二途一是禮之所許二是法之所禁漸教故也今內經悉禁七眾同犯大小俱制

發隱禮許者記曰君父之讎不與共戴天兄弟之讎不反兵交遊之讎不同國禮應報也法禁者約始三章殺人者死律垂諸代斷命必償法應報也然此乃權漸之教未是真實故世道行之內經悉禁

○二入文(二) 初標人二序事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不應二舉況三舉非結過

○初不應

不得以瞋報瞋以打報打若殺父母兄弟六親不得加報若國主為他人殺者亦不得加報殺生報生不順孝道

謂以瞋打報瞋打非謂應以德報怨也

發隱言佛意止謂不當以瞋打還報瞋打非欲人更以恩德報瞋打也孔子答或人之問意正如此故知儒釋立教皆近人情不矯枉過正而使民難行也大般若二十一經云菩薩當鬬爭瞋恚罵詈便自改悔我當忍受一切眾生履踐如橋梁如聾如啞云何以惡語報人我不應壞是甚深無上菩提又般若五百二十經云菩薩設被斫截手足身分亦不應起瞋恚惡言所以者何我求無上菩提為拔有情生死眾苦令得安樂何容於彼翻為惡事正此意也君親乃人世大倫梵網號王臣共受輕讎不報理或無妨坐視戴天心胡安忍是則佛法行而人道廢毗尼起而忠孝亡亦何取於戒也此有三義具含經疏參合明之其意自見一者經明孝義二者疏明漸義三者會經疏義一明孝者今人報讎豈不以子伸父恨大孝斯稱而不知殺生報生不順孝道孝既不順安用報為所以者何良繇天地以生物為心而父母乃有生之類彼傷吾親之生吾復傷彼親之生殺一生報一生於我之生無益於彼之生有損生彌寡而殺彌眾乖天地之和傷化育之原是焉得為孝乎二明漸者報讎雖禮法所開而禮法非真實之教蓋是權為近軌暫制頑民所以者何良繇實際理地不見內身外身真如體中何有能殺所殺一味平懷泯然自盡安得無冤起冤非殺成殺太平而興戈戟平地而作波濤乎三會經疏義者按疏則槩標七眾為名似應同制原經則止制出家菩薩不禁臣民經疏不同者或甲本與乙本差殊或豕亥與魯魚淆亂又或大師權巧故補經文誠恐熾然成風冤冤無盡然而經文廣布金口炳然理合依憑外護名教讎不應報自屬出家不說在家頓忘君父假使孔子而受菩薩戒豈可討陳恒而便破毗尼趙盾而與梵網流安得不討賊而讚為持律通會經疏要當以經文為正耳

○二舉況

尚不畜奴婢打拍罵辱日日起三業口罪無量況故作七逆之罪

奴婢出家菩薩不得畜在家得畜而不應非理打拍

發隱曰三業而止標口罪者罵辱[A55]已罪無量況打拍乎奴婢且然況作七逆乎皆舉輕況重也出家在家異制者出家持鉢支命畜此何為而長憍奢別良賤宛同世諦敗滅慈風雖多財力不可為也在家則日用治生不免須人故得畜而云不得非理打拍者揀合理也舉一奴婢餘者可知矣故合理則刑惟加於有罪非理則罰不及於無辜此大中至正之道也人曰佛法偏慈不可以施之家國其殆未考諸此

○三舉非結過

而出家菩薩無慈心報讎乃至六親中故報者犯輕垢罪

發隱此見出家菩薩讎無大小悉皆不報獨舉出家不及在家意陳如上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慈心忍心及平等心所出也

●後二十二憍慢不請法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慢如高山法水不住有乖傳化之益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不全共大士常應諮請聲聞是應請之內懷憍慢不請[1]

○二入文(二) 初標人二序事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自恃憍慢二出慢之境三舉非結過

○初自恃憍慢

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聰明有智或恃高貴年宿或恃大姓高門大解大福大富饒財七寶以此憍慢而不諮受先學法師經律

[1]恃憍慢即是兼制言始出家者染法未深多有自舉解者未有[2]自恃聰明者於餘事有知

發隱多有自舉者[A56]己所有而輙自高舉也未有正者狂解未入正理也餘事有知明本分無知也此中七恃一恃多智二恃多位三恃多年齒四恃多門族五恃多見解六恃多福德七恃多富饒恃此生慢雖逢知識不參請哀哉一說自舉者自舉所見也

○二出慢之境

其法師者或小姓年少卑門貧窮下賤諸根不具而實有德一切經律盡解

小姓卑陋所以起慢實是有解是故不應

發隱小姓對上大姓年少對上年宿卑門對上高門貧窮對上富饒下賤對上高貴諸根不具對上聰明智解而實有德有解對上未有所解

○三舉非結過

而新學菩薩不得觀法師種姓而不來諮受法師第一義諦者犯輕垢罪

第一義者菩薩勝法皆名第一義此戒與前第六戒同制不請法以心為異前制懈怠不聽此制憍慢不請若慢心不往聽應同此戒

發隱勝法皆名第一者明不必定是說空假中方名第一也疏主自不執法解經後人乃有凡遇一切文字盡勒作三諦者欲高其說而不知反失其宗故今發明疏義隨文順理不限套格引懈怠不聽者見一怠一憍一聽一請為別故云慢心不聽意含怠心不請皆同罪也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進心願心喜心信心所出也

●第二十三憍慢僻說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乖教訓之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文中具序初新學菩薩[A57]已受戒竟遠來聽法法主言非[A58]己師恃解恃勢生輕慢心不好答問使義理隱沒顛倒法相故犯

發隱[A59]己師言不於[A60]己師明他人弟子也

○二入文(二) 初標人二序事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無師自受二師師相授三舉非結過

○初無師自受

佛滅度後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於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以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A61]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雖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

發隱必得好相無師自受乃可證也而相中魔事多種行者宜慎之

○二師師相授

若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何以故是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是以法師前受戒時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內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見好相

不假見相生重心故

發隱據前疏合是先請一師受戒後請一師求講第二師不與好答問故下節若法師下屬第二師今味經文一師為順且依經意直解不假見相者以有真師便如對佛何須更見別相

○三舉非結過

若法師自倚解經律大乘學戒與國王太子百官以為善友而新學菩薩來問若經義律義輕心惡心慢心不一一好答問者犯輕垢罪

此二法師自恃所以興慢遠來問義倚恃憍慢不好詶對故犯

發隱承上文無師佛像前受得戒如此之難有師面面相承得戒如此之易則師之所係誠大而求師者當敬之如佛可也為師者宜體此意慈悲指示而待之如子可也乃內倚所學外挾所交起大憍慢不好答問耶此解似順經文而疏主所云亦是一義恐凡夫師道不普故師於[A62]則教乃傾心屬他徒則有言不盡正今疏所呵也輕者藐物故不好答惡者無慈故不好答慢者自高故不好答不好答者正前所謂隱沒顛倒也菩薩善戒經云不犯者若知前人是惡邪見求覓罪過若知不說令彼調伏若知前人不能敬順若知鈍根聞深義[A63]生於邪見若知聞[A64]已向惡人宣說破壞正法等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慈心好說心達心及敬重心所出也

●第二十四不習學佛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不務所[1]不應學者乖出要之道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不全共菩薩常應大乘在先不限時節聲聞五歲未滿五法未明若學失所非急犯第七聚此外不制以自修自滿故

發隱言菩薩常學大乘故制他學聲聞則五歲未滿五法未明者制[A65]已滿[A66]已明者不制繇聲聞不學大乘惟以自修者自滿也若學大乘道大難滿何暇他學五歲者經云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乃聽教參禪況復他學耶

○二入文(二) 初標人二序事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應學不學二明不應學三舉非結過

○初應學不學

有佛經律大乘法正見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學修習

有佛經律大乘法者通舉菩薩藏正見者[2]為萬行之解正性者謂正因[3]之性正法者謂正果之性修萬行從因至果此是要知而今反不勤學

發隱正見者對邪解說離行之解是為邪解今此見是萬行之解理事融徹故曰正見正性對邪因說繇邪見故迷真實性發起邪因今此性是諸佛本源因地故曰正性正法身者對邪果說繇邪因故昧真常身復結邪果今此法身是如來成就果德故曰正法身要知者不可不知之要務也

○二明不應學

而捨七寶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曇雜論一切書記

而反學二乘外道數論等

發隱七寶二義一者殊勝超出一切諸教偏駁下劣故二者利濟能與一切眾生功德法財故邪見者通二乘以下見既邪因性果法邪可知矣二乘墮偏空外道執謬計俗典談世務毗曇者此云分別慧亦云無畏亦云總相別相大意所說煩瑣非純一大乘故雜論者等一切小乘五明諸論書記者等一切世間書籍傳記起二乘止此雖所得有淺深優劣對佛大乘經律皆邪見也皆瓦礫泥沙也不知取舍擇法之眼安在

○三舉非結過

是斷佛性障道因緣非行菩薩道者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習小助大不犯為伏外道讀其經書亦不犯菩薩若撥無二乘亦名為犯若學二乘法為欲引化二乘令入大乘不犯

發隱斷佛性者二乘枯寂焦菩提芽外道斷常刳正覺種餘可例知障道者此邪見等內惑正解之因外亂正修之緣遮障聖道無繇前進也菩薩戒本云不犯者為論義故為破於邪見故為知外典虗妄佛法真實故為知世事故等又云若起如是見作如是語菩薩不應以聲聞乘相應法教不應修學不應受持是染違犯何以故菩薩尚於外道書論精勤研究況於佛語為令一向習小法者捨彼欲故作如是說地藏十輪第六經云三乘皆應修學不應憍慠妄號大乘謗毀聲聞獨覺乘法我先惟為大乘法器堅修行者說如是言惟修大乘能得究竟是故今昔說不相違據此則知今戒恐人習小棄大故加禁制非謂聲聞可輕鄙也新學淺知慎無忽焉前云背大向小戒次云僻教此云不習後云暫念四戒似濫一以志向乖違二以教導偏僻三以安然習小而不思學大四以權時習小而徐圖學大故不相濫輔行云若外學者小乘許十二時中為伏外道一時習外若大乘中初心菩薩一向不許且令進行至六根淨位學應不難小乘許學而大乘反制者何答此有二義一者小乘智劣不習外不能伏外菩薩智勝未習外時先能伏外故不必急學也二者菩薩學佛一切智智證智則得本得本則兼末亦不必急學也且令進行為大安可先事其餘彼聲聞無心成佛不使之學則終於孤陋寡聞矣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願心頂心信心念心不退心大乘心所出也

●第二十五不善[1]知眾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自損損他故制出家二眾同犯大小俱制三眾及在家既未持眾不制

發隱三眾及在家謂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及在家二眾也上三眾雖出家未執叢林事故不制

○二入文(三) 初標人二序事三結罪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出眾主二明應三不應

○初出眾主

佛滅度後為說法主〔為行法主〕為僧坊主教化主坐禪主行來主

眾主凡五種人以初句為兩方便成六人律中有十四人如律中說此略舉六人

發隱一本說法主下有行法主今據疏是說法中具行法意即五而六也說法行法者口說身行知眾中佛法事也僧坊主知眾中安居事也教化主知眾中勸率事也坐禪主知眾中習定事也行來主知眾中乍到事也律開十四言六足兼故略舉也

○二明應

應生慈心善和鬪訟善守三寶物莫無度用如自[A67]己有

[2]有三事一事慈心謂欲與眾生樂二善和諍訟謂如法滅諍諍有四毗尼有七應如法除滅不得差違三善守三寶物應事施用不得差互

發隱四諍事謂評論諍非言諍犯罪諍作事諍七毗尼即四分律應與現前憶念不癡等七事應事施用者三寶物必應所當為之事而施用之不可差互也差互有二一就三中不可互用如佛物不可僧用是也二就一中亦不可互用如飯僧物作僧堂而墮火枷地獄是也今人有謂造佛殿物可飯僧飯僧物不可造佛殿謬也若爾則僧尊於佛佛不及僧耶慎之造殿造像有餘財當云何用佛殿餘作佛像得佛像餘作佛前供器得但不可以佛殿餘作菩薩殿以佛像餘作菩薩像降下可知矣

○三不應

而反亂眾𩰖諍恣心用三寶物者

[3]但舉後兩句不舉不生慈心此二事即是無慈

發隱慈心向下必護安大眾故慈心向上必善守三寶物故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發隱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慈心護心益心所出也

●第二十六獨受利養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僧次請僧不問客舊等皆有分而舊人獨受不以分客乖施主心貪利故制此戒出家二眾同犯大小俱制三眾及在家未知僧事不制

○二入文(三) 初標人二序事三結罪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客至二明應三不應

○初客至

先在僧坊中住後見客菩薩比丘來入僧坊舍宅城邑若國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處及大會中

文中雖道菩薩比丘若聲聞僧預利養分亦同其例

發隱國王宅舍者國王造宅舍安僧也

○二明應(二) 初應禮接供給二應依次差僧

○初應禮接供給

先住僧應迎來送去飲食供養房舍臥具繩牀木牀事事給與若無物應賣自身及男女身割自身肉賣供給所須悉以與之

言賣身供給舉況之辭

發隱事鈔云僧食十方普同而人情用心不等或有閉門限礙客僧者不亦違諸佛之教損檀越之福傷一時眾情塞十方僧路佛藏經云如來白毫相中一分光明供一切出家弟子亦不能盡可憂乏少而獨食哉出家無子不畜奴婢焉得有男女可賣僧尼若有徒眾未剃髮者皆得稱男女也

○二應依次差僧

若有檀越來請眾僧客僧有利養分僧坊主應次第差客僧受請

發隱一切外來十方行脚皆名客僧俱應次第差赴

○三不應

而先住僧獨受請而不差客僧者僧坊主得無量罪畜生無異非沙門非釋義姓

不應中[A68]但舉不次差僧據後以兼前若不與僧物分不迎接亦同此制若知僧次的至彼人不差[1]舊但犯輕垢以臨差時界外或有來者未專有分故差竟而舊與餘人餘人知爾能差及所差並是盜方便後得施家食䞋五錢入手各結重畜生無異

發隱明知僧次至彼而不差赴舊住但得輕垢所以者何以臨差時恐界外更有十方僧至向的至或應讓彼未有專分故不差罪但止輕垢若界外無人更來是差[A69]已竟應差的至而舊主乃不與彼故與餘人與者受者明知故犯雖非正盜準盜前方便得䞋五錢之後則成重矣知有利不知有義是畜生而[A70]已矣沙門云乎哉釋種云乎哉按佛在世日王臣居士詣佛精舍請佛及僧或普請或限請限請故依次差僧今無此事但檀越所施若食若衣若䞋普同舊住十方平等不二即合佛制如主厚而客薄或內有而外無則畜生之誡佛言昭灼杲如日星可不畏歟

○三結罪

犯輕垢罪

或云此為不差僧次戒差僧次有六種如律中說

發隱不差即獨受但不差狹而獨受廣故以獨受標名也此結罪該前不差僧次不與僧物言也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喜心慈心同心及平等心所出也

●第二十七受別請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各受別請則施主不請十方僧使施主失平等心功德十方僧失常利施故制出家五眾同犯在家二眾無此利未制大小乘不同菩薩僧一云凡齋會利施悉斷別請若請受戒說法見機或比智知此人無我則不營功德如此等不制二云從四人以上有一僧次不犯都無者被制文意似前解

發隱菩薩僧可受別請有二義一者或請我為弘揚戒法或見此人機宜必得我乃能成就所作功德俱不犯也二者所請四人內有一人合於僧次亦不犯也似前解言前解於文意為正也或比智三字疑當在前言以智比度見其機宜也

○二入文(三) 初標人二序事三結罪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標不應二釋不應三結不應

○初標不應

一切不得受別請利養入[A71]

發隱種種別請皆不可受而納利入[A72]

○二釋不應

而此利養屬十方僧而別受請即是取十方僧物入[A73]

施主修福法應廣普當知利施本通十方繇汝別受故十方不得遠有奪十方之義是故不應

發隱承上文所以不可受者此利養雖出施主而施主修福之法不應偏私則一切利養皆十方眾僧所共之物安可擅取

○三結不應

及八福田中諸佛聖人一一師僧父母病人物[A74]己用故

八福田並有應得僧次義如佛應迹為僧等八福田者一佛二聖人三和尚四闍黎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然三藏中佛恒受別請而不名犯一佛是上福田不減等心之福二此土祇有一佛無有奪餘[1]眾義

發隱及字承上此利養不但取十方僧物亦取八福田物也並有僧次義者出其繇也言此八人俱有入僧次之理如佛亦可應化作僧餘應例知也等心者請佛即請一切也此土一佛者佛如王普天之下莫非王物豈有奪餘人物之義耶

○三結罪

犯輕垢罪

發隱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慈心施心益心同心及孝順心平等心所出也

●第二十八別請僧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分別是田非田[2]如經德王品當知[3]自心則為狹劣失平等心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共道俗菩薩請僧齋會一云都不得別請悉應僧次的請一人便犯二云一食處莫問人數多少止請一僧次便不犯都無則制若悉請者益善文意似如前解

○二入文(三) 初標人二序事三經罪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標應二釋應三不應

○初標應

有出家菩薩在家菩薩及一切檀越請僧福田求願之時應入僧坊問知事人今欲請僧求願知事報言次第請者即得十方賢聖僧

發隱即得賢聖有二義一者聖凡難測不揀擇即得揀擇即不得二者但依僧次請即凡夫僧是名賢聖

○二釋應

而世人別論五百羅漢菩薩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

明次請雖得凡僧有勝的請聖僧也他云五百羅漢不及一凡僧此就心邊不論田也

發隱四十二章經自飯惡人乃至如來福德勝劣天壤此論田也今經所云是論心也隨時取重不相礙故然此聖不如凡論平等設供耳非論求師也求師則趨明捨闇親賢遠愚具眼參方何可不擇

○三不應

若別請僧者是外道法七佛無別請法不順孝道

不應同外道異法不隨佛教即乘孝道七佛者並在此土應化跡在百劫之內長壽天皆所曾見故多引七佛證義欲使信者易明過去九十劫初有一佛名毗婆尸亦言維衛中間諸劫無佛至三十一劫有兩佛一名尸棄二名毗舍婆亦言隨[4]第九十一劫名賢劫千佛應出四佛[A75]已過一拘留孫二拘那含牟尼三迦葉四釋迦牟尼也

發隱不隨佛教者依僧次請七佛定法不遵佛教是忤逆也又平等視僧皆應恭敬有所揀擇是猶敬父慢母豈不乖於孝道

○三結罪

若故別請僧者犯輕垢罪

發隱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信心無相心及平等心所出也

●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大論云貪心發身口名為邪命文列七事例同者皆犯乘淨命也

發隱貪起於心本也發於身則妄為資身之䇿發於口則曲為餬口之計皆邪命自活也淨命者一深山草菓二常行乞食三檀越送供四隨大眾食以此活命無所染汙故曰淨命違背此法乖淨命也

○二入文(二) 初標人二序事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明惡心二列七事三舉非結過

○初明惡心

以惡心故為利養

揀非見機益物

發隱先明作此邪命者以何心為何事今言是以惡心為利養也則知以善心為善事者不犯矣故曰揀非見機益物也

○二列七事

販賣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夢吉凶是男是女呪術工巧調鷹方法和合百種毒藥千種毒藥蛇毒生金銀毒蟲毒

發隱分析解釋見下文疏中

○三舉非結過

都無慈憫心無孝順心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即是無慈故犯聲聞邪命凡有四食方仰及下等四此中五事通前四食一販[1]賣女色二手自作食[2]通制道俗三相吉凶俗人如相以自活不犯道一向制四呪術五工巧六調鷹方法此三事於物無侵如法自活在家不制出家悉斷若淨治救無所希望不犯出家亦開七和合藥毒殺人犯罪

發隱慈憫則視物猶[A76]何忍以活[A77]己身故而損物孝順則視眾生猶吾父母何忍以活子身故而傷親無慈孝心[A78]但知自活安所顧念疏止云無慈故犯者順上憫下總名慈也聲聞四邪命者智論中目連乞食答梵志女淨目所問一方口食謂干謁四方二維口食謂種種術數三仰口食謂仰觀星宿四下口食謂栽植田園皆非僧食正命也三事於物無侵者蓋呪術通乎濟難工巧兼乎醫藥調鷹止是遊戲故云如法若以呪助邪以藥傷人以鷹畋獵則非法矣當有大過豈得不犯出家亦開者如上事清淨治救益物為務無求利心者亦開許也又智論云五種邪命以無漏智慧捨離是為正命一為利養故詐現[A79]奇特二為利養故自說功能三為利養故占相吉凶四為利養故高聲現威令人畏敬五為利養故稱說所得供養以動人心邪因緣活命是為邪命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慈心及孝順心清淨心所出也

●第三十不敬時戒(二) 初舉略二入文

○初舉略

三齋六齋盡是鬼神得力之日此日宜修善福過餘日而今於好時虧慢更犯隨所犯事隨篇結罪此時此日不應不知加一戒一云七眾俱制皆應敬時二云但制在家年三長齋月六齊本為在家出家盡壽持齋不論節時

發隱年三月者正五九也毗沙門天王分鎮南贍部洲之月也月六日者初八二十三天王使者十四二十九天王太子月望月晦天王自身遞相巡狩之日也考較善惡良在於斯故云鬼神得力也好時不知忽慢之甚故加一戒又此戒本在家所持出家盡壽持齋何分月日

○二入文(三) 初標人二序事三總結第三段

○初標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總舉犯戒二所敬之時三舉非結過

○初總舉犯戒

以惡心故自身謗三寶詐現親附口便說空行在有中經理白衣為白衣通致男女交會婬色作諸縛著

凡有所犯皆言行相違乖反正真皆謗三寶

發隱惡心者在三寶中不生好心假現親從實懷毀謗發言則口口談空素履則時時行有交通白衣不恥穢業此等犯戒之人於諸好時應當瞥起慚惶稍自修戢而復漫不介意如下所云一本謗作傍

○二所敬之時

於六齋日年三長齋月

謂六齋三長齋等

發隱等者等取餘好時如佛示生成道歡喜自恣等

○三舉非結過

作殺生劫盜破齋犯戒者犯輕垢罪

略舉初二重破齋者謂非時食等優婆塞戒云六齋日三齋月受八戒持齋在家菩薩應行此事

發隱殺盜是波羅夷罪云何此犯輕垢是重罪上更犯輕罪譬如犯死刑人別有餘惡法不容貸復加捶楚也

●按此戒菩薩心地法門戒心中信心念心及恭敬心所出也

○三總結第三段

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廣明

梵網經心地品菩薩戒義疏發隱卷第四


校注

[0179001] 咸本無大字 [0179002] 舉下有三字 [0182001][葸-十+夕]咸本作葫荾〔音雖〕 [0182002] 怙咸本作朋 [0183001] 即下咸本有八字 [0183002] 咸本無是字 [0183003] 染下咸本有習字 [0184001] 不咸本作為 [0184002] 直上咸本有乖大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共所習各異十七字 [0185001] 戒善咸本作善戒 [0185002] 正作止 [0185003] 活咸本作法 [0187001] 咸本無為字 [0187002] 刪咸本作別 [0187003] 順下咸本有心字 [0188001] 眾咸本作行 [0189001] 咸本無應字 [0189002] 咸本無隱沒等十四字 [0190001] 師法咸本作法師 [0191001] 咸本無此戒等三十八字 [0191002] 濟咸本作救 [0193001] 犯下咸本有輕失二字 [0194001] 恃上咸本有自字 [0194002] 正下咸本有解字 [0195001] 務下咸本有務所二字 [0195002] 為咸本作謂 [0195003] 無二之字 [0196001] 知咸本作和 [0196002] 有咸本作生 [0196003] 咸本無但舉等十八字 [0197001] 二舊字咸本均作奪 [0198001] 眾咸本作佛 [0198002] 如下咸本有大字 [0198003] 自作是 [0198004] 比咸本作葉 [0199001] 賣下咸本有男字 [0199002] 通制道俗作制道開俗
[A1] 袾【CB】祩【卍續】
[A2] 已【CB】巳【卍續】
[A3] 已【CB】巳【卍續】
[A4] 已【CB】巳【卍續】
[A5] 已【CB】巳【卍續】
[A6] 已【CB】巳【卍續】
[A7] 已【CB】巳【卍續】
[A8] 已【CB】巳【卍續】
[A9] 己【CB】巳【卍續】
[A10] 已【CB】巳【卍續】
[A11] 已【CB】巳【卍續】
[A12] 已【CB】巳【卍續】
[A13] 但【CB】伹【卍續】
[A14] 已【CB】巳【卍續】
[A15] 已【CB】巳【卍續】
[A16] 但【CB】伹【卍續】
[A17] 已【CB】巳【卍續】
[A18] 己【CB】巳【卍續】
[A19] 已【CB】巳【卍續】
[A20] 已【CB】巳【卍續】
[A21] 已【CB】巳【卍續】
[A22] 已【CB】巳【卍續】
[A23] 已【CB】巳【卍續】
[A24] 己【CB】巳【卍續】
[A25] 己【CB】巳【卍續】
[A26] 曠【CB】嚝【卍續】
[A27] 誤【CB】悟【卍續】
[A28] 已【CB】巳【卍續】
[A29] 但【CB】伹【卍續】
[A30] 已【CB】巳【卍續】
[A31] 己【CB】巳【卍續】
[A32] 已【CB】巳【卍續】
[A33] 己【CB】巳【卍續】
[A34] 已【CB】巳【卍續】
[A35] 已【CB】巳【卍續】
[A36] 己【CB】巳【卍續】
[A37] 但【CB】伹【卍續】
[A38] 己【CB】巳【卍續】
[A39] 己【CB】巳【卍續】
[A40] 己【CB】巳【卍續】
[A41] 己【CB】巳【卍續】
[A42] 己【CB】巳【卍續】
[A43] 己【CB】巳【卍續】
[A44] 己【CB】巳【卍續】
[A45] 己【CB】巳【卍續】
[A46] 己【CB】巳【卍續】
[A47] 己【CB】巳【卍續】
[A48] 己【CB】巳【卍續】
[A49] 己【CB】巳【卍續】
[A50] 己【CB】巳【卍續】
[A51] 己【CB】巳【卍續】
[A52] 己【CB】巳【卍續】
[A53] 己【CB】巳【卍續】
[A54] 己【CB】巳【卍續】
[A55] 已【CB】巳【卍續】
[A56] 己【CB】巳【卍續】
[A57] 已【CB】巳【卍續】
[A58] 己【CB】巳【卍續】
[A59] 己【CB】巳【卍續】
[A60] 己【CB】巳【卍續】
[A61] 已【CB】巳【卍續】
[A62] 己【CB】巳【卍續】
[A63] 已【CB】巳【卍續】
[A64] 已【CB】巳【卍續】
[A65] 已【CB】巳【卍續】
[A66] 已【CB】巳【卍續】
[A67] 己【CB】巳【卍續】
[A68] 但【CB】伹【卍續】
[A69] 已【CB】巳【卍續】
[A70] 已【CB】巳【卍續】
[A71] 己【CB】巳【卍續】
[A72] 己【CB】巳【卍續】
[A73] 己【CB】巳【卍續】
[A74] 己【CB】巳【卍續】
[A75] 已【CB】巳【卍續】
[A76] 己【CB】巳【卍續】
[A77] 己【CB】巳【卍續】
[A78] 但【CB】伹【卍續】
[A79] 奇【CB】寄【卍續】
上一卷 下一卷
版權宣告 捐款贊助 流通分享

掃描此二維碼分享

將本經典保存在此設備中,在無網絡時仍可閱讀,並在首頁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