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679-A 梵網經心地品菩薩戒義疏發隱序
聞夫心佛眾生。一而[A1]已矣。生本即佛。佛本即心。心自不生。戒將焉用。自迷心而起於惑海。浩爾難窮。乃因心而建以法門。茫乎無量。然而法必有紀。事斯可循。繇是無量而約以恒沙。恒沙而約以八萬又約之則從萬而千。又約之則從百而十。又約之則六度張其大目。又約之則三學總其宏綱。而復融會乎三。捃束為二。雙配故云定慧。單舉則號毗尼。斯蓋遡流及源。全歸此戒。緣名覓體。惟是一心。心攝也。遊念斂而湛寂生。心寂也。定力深而慧光發。三學既備。六度自修。無量法門。皆舉之矣。大哉戒也。其一切法之宗歟。顧本其類也。有小乘。有大乘。而別其戒也。曰聲聞。曰菩薩。一則清修外慎。而身絕非為。一則正觀內勤。而心無慝念。一則守[A2]己便名無犯。澤匪旁兼。一則利他方表能持。道非有我。一則隨事設匡維之制。漸就良模。一則當時陳畫一之規。頓周善法。一則精嚴分齊。局為僧尼。一則剖破藩籬。統該緇素一則依制止稱制止。遵故轍而明近功。一則即律儀超律儀。運神機而樹偉績。體既如是。用胡不然。其滅惡也。或如朝曦。泮冰。遲久而堅凝未動。或如紅爐點雪。剎那而影迹無存。其生善也。或如嬰兒學語。片言而蹇吃連朝。或如大造回春。萬卉而萌芽一旦。其度生也。或如流螢燭地。光生跬步。而僅為蟻徑之資。或如杲日麗天。暉暎虗空。而普作人寰之益。霄壤不足評其勝劣。日劫何所喻其高卑。故知欲入如來乘。必應先受菩薩戒。繇此戒而發舒萬行。則普賢願王。繇此戒而廓徹孤明。則文殊智母。諸佛所同揚之標幟。千賢所共履之康莊。大哉菩薩戒也。其一切戒之宗歟。是以舍那面授。妙海親聞。千華之上慈尊。枝枝衍秀。七佛而來譯主。字字傳音。惜乎雖具全經。未彰妙疏。緬惟智者。始創微言。洎我愚夫。重披隱義。曠劫波靈臺之秘典。何幸躬逢。數聖人道岸之芳塵。深慚踵接。惟冀流通授受。拂古鏡以維新。遞互承繩。續先燈而廣照。各各悟惟心之佛。而恒以戒攝心。人人了是佛之生。而竟以生成佛。若僧若俗。是人是神。不簡惡道幽途。無論異形殊類。但知聞法。齊登梵網法門。凡厥有心。盡入舍那心地云爾。
時萬歷十五年歲次丁亥二月八日菩薩戒弟子杭雲棲寺比丘[A3]袾宏謹識
梵網經心地品菩薩戒義疏發隱凡例
- [A4]第一卷頂格書者。天台疏文。
- [A5]第二卷至末卷頂格書者經文。低一字者天台疏文。標發隱者今解。
- [A6]諸經科作別本。今撮略貼附經文。自為一法。
- [A7]諸經疏鈔。各分經科疏科。今不立疏科。間有一二。融會和合。以省煩細。
- [A8]諸本字句相違。種種不一。南北藏本。亦不盡同。純據藏文。亦未為當。良繇每朝革命。藏必重刊。頗有去取。開元目錄。傳至今時。空題無經。十有三二。況藏外之本。或反在前。何可知也。乃參古酌今。評量較計。惟觀大意。或小差殊。不必拘也。
- [A9]今所據本。以合疏故。如食五辛戒。茖葱茖字。放火焚燒戒。有生物生字。兩舌戒。鬬遘遘字。損害眾生戒。販賣二字居首。經疏相合。則知今本正當隋時。去秦譯師不遠。斷應依從。無可疑者。
- [A10]此經所重在菩薩戒。故疏中雖廣列菩薩位分。發隱但略釋而[A11]已。欲詳知者。自考天台全書。
- [A12]疏中間有文義難通者。或恐傳寫脫誤。雖從臆解。未敢謂是。姑存以俟高明正之。
梵網經心地品菩薩戒義疏發隱卷第一
陳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發隱。陳。隋。二國名。陳大建中。師弘道瓦棺。既而宣帝請住光宅。隋開皇中。煬帝方在東宮。請師授菩薩戒。道復大顯。兩朝帝主。乃至臣民。靡不尊崇。稱陳隋也。天台。山名。師以夢符手接。瑞感鍾鳴。魑魅望德而消。梵僧從空而禮。弘經螺水。示寂石城。緣著茲山。稱天台也。智者。號也。煬帝受戒於師。因奉斯號。以經中說智者方堪作授戒師。美師之德。稱智者也。師諱上智下顗。今不書者。以師號人所樂聞。故仍舊也。大師者。四眾收宗。萬代咸仰。如佛出世。稱大師也。說者。比撰小異。撰繇筆作。說或口出。門人記也。疏主盛德大業。靈應休徵。具載本傳。及與別錄。茲取梗槩。不暇繁引。
○三略釋經題(二) 初讚戒。二釋題。
○初讚戒(三) 初為益之大。二所被之廣。三結廣大意。
○初為益之大。
菩薩戒者。運善之初章。却惡之前陣。直道而歸。生源可盡。
發隱。善功廣大。創其首事為難。惡魔熾盛。破其先銳為難。此心地戒。非善非惡。而實以行善止惡為用。依持此戒。然後行善有方。止惡有道。故開通展布一切善功。此為初章。降伏破滅一切惡魔。此為前陣。經云。因戒生定。因定發慧。蓋三世諸佛化導之常軌也。夫塵劫受生。源源不竭。良繇謬行邪道。迷背忘歸故耳。今從此戒。止惡行善。是繇於正直之道。而息妄歸真也。豈不能枯愛河之流注。乾苦海之汪洋。而了證無生耶。至此。則善惡雙亡。正本來心地之真戒也。
○二所被之廣。
聲聞小行。尚自珍敬木叉。大士兼懷。寧不精持戒品。內外二途。咸皆敬奉。王家眾庶。委質虔恭。
發隱。戒有如上大益。故所被者廣。內學外學。貴族賤族。罔弗遵之。聲聞者舉況。良以自利小乘。尚先持戒。況大乘兼利之道乎。題名菩薩戒。良有以也。委質者。委身為質。一心向服之謂也。
○三結廣大意。
斯乃趨極果之勝因。結道場之妙業。
發隱。繇戒成佛。故曰極果勝因。運善意也。仗戒降魔。故曰道場妙業。却惡意也。厥功如是。一切咸遵不亦宜乎。
○二釋題(二) 初明多品。二釋本經。
○初明多品(二) 初原戒不同。二繇機有異。
○初原戒不同。
然經論所載。戒相有於多種。記傳所辨。受法不無同異。
發隱。承上戒雖益大被廣。然經載之相不同。人受之法亦異。
○二繇機有異。
良以機悟偏圓。宜聞詳略。辭無雙舉。事不並行。
發隱。所以然者。誠繇人之機悟有偏有圓。是以相之示陳有詳有略。隨機逗教。安得混然雙舉。漫爾並行乎。
○二釋本經(二) 初出名。二釋義。
○初出名(二) 初明大部。二明單本。
○初明大部。
今謹按什師所述法相。出自梵網經律藏品。什師。秦弘始三年。來達漢境。光顯大乘。匡維聖教。傳譯經論三百餘卷。
發隱。什師者。鳩摩羅什師也。此云童壽。以年沖德邵。故符秦始請。纔及中途。姚興續秦。迎師歸國。以其兩通華梵。博極羣經。號三藏法師。古云七佛以來譯經師也。言今所述者。按肇序。秦弘始三年。什師於長安草堂寺。及義學沙門三千人。手執梵本。口翻解釋五十餘部。言三百卷者。五十部中有卷三百也。此梵網經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即其時所譯也。
○二明單本。
梵網一本。最後誦出。誓願弘宣。是故殷勤。一言三復。
發隱。按肇序。此心地品。當第十品。于時道融道影等三百餘人。受菩薩戒。各誦此品。遂書八十一部。以廣流通。今云一本。即此一品也。三復。言誦出之慎。語云。南容三復白圭。是也。
○二釋義(三) 初出意。二明題。三舉品。
○初出意。
特為文義幽隱。旨趣深玄。所以指掌曉示。令後生取悟為易。
發隱。所以殷勤三復者。特為幽隱深玄。是故叮嚀煩悉。即後生之易悟。知先德之難忘矣。言指掌者。佛云觀大千世界。如觀手掌。儒云。如視諸斯。指其掌。皆明顯易見意也。
○二明題。
經稱梵網者。欲明諸佛教法不同。猶如梵王網目。
發隱。詳見後釋題中。彼兼說世界。此惟言教法者。因世界起教法。而諸佛利生。教法為重。且舉重以釋也。
○三舉品。
品言心地者。菩薩律儀。徧防三業。心意識。體一[1]名異。三業之中。意業為主。身口居次。據勝為論。故言心地也。
發隱。戒律徧防三業。本合兼稱。身口咸屬一心。故惟單舉。以勝該劣。名心地品也。言體一名異者。初惟一真凝寂之體。繇集起有心之名。繇籌量有意之名。繇了別有識之名。究其根源。無二體也。
○四詳解疏目(三) 初釋名。二出體。三料簡。
○初釋名(三) 初明人名。二辨法號。三明階位。
○初明人名(二) 初表有多名。二出其得名。
○初表有多名。
天竺梵音。摩訶菩提質帝薩埵。今言菩薩。略其餘字。譯云大道心成眾生。亦云開士。亦云大勇心。亦云善美。隨行為名。
發隱。梵語菩薩。正譯大道心成眾生。言大道心[A14]已成之眾生。亦言以大道心成彼眾生也。隨行立名。復有多種。開士者。內能開廣[A15]己智。外能開導他心也。大勇心者。被弘誓鎧。紹隆佛種。震攝魔軍。勇徤之至也。善美者。積德立行。人所讚說也。上皆隨行稍殊。而名亦異也。
○二出其名。
以其運心廣普。因斯立號。大品緣明此人有大道心。不可沮壞。猶如金剛。從初發心。終至等覺。皆名菩薩也。又稱佛子。以紹繼為義。三乘皆從佛生解。盡是子義。法華云。若如我子。大士紹繼為勝。稱為真子。又三乘同皆修道。盡有此義。二乘自通至小果。狹而且短。大士廣長。自通通他。故受斯稱。[2]大經偈云。初發[A16]已為天人師。勝出聲聞及緣覺。故言大心。
發隱。如上名號。皆因運心廣普。即所謂大道心也。次引經以證。大品者。摩訶般若。言從初心以至成佛。大心更不沮壞。故淺深雖殊。總名菩薩。又稱佛子者。當繼佛位。有子義也。三乘同紹一佛。而菩薩獨擅其稱者。以所紹者一乘無上之嫡種也。三乘同修一道。而菩薩獨專其美者。以所修者人[A17]己兼通之大道也。故初發心時。[A18]己師天人。勝二乘矣。何待成佛乎。云大心者此也。
○二辦法號(二) 初總標戒義。二詳陳戒相。
○初總標戒義。
法號即是戒義。梵音尸羅。大論云。秦言性善。亦云清涼。以其能止破戒熱惱。從能得名。亦云波羅提木叉。譯云[1]保解脫。亦云淨命。亦言成就威儀。無所受畜。未來生處離三惡道。淨土受形。能止邪命。防非止惡。亦言戒是約義。訓義。復言勒義。禁義。並是隨義立名。大經云。如佛禁無常。汝猶說者。即破佛禁。舌則墮落又云。是人所有禁戒皆不具足。尚不能得二乘菩提。況無上道。
發隱。梵語尸羅。秦言性善者。大智度論譯自什師。故曰秦言。性善者。言性本自善。無所染污。戒體然也。隨義立名。復有多種清涼者。破戒之人。欲火炎燒。戒能止之也。保解脫者。保持三業。離諸縛也。淨命者。清淨自活也。成就威儀者。威嚴可畏。儀軌可則也。無受畜者。不貪求而妄受。不吝嗇而多畜也。未來生處者。報盡必離惡趣。生淨土也。止邪命者。能止不淨命。不以邪業自活也。防非止惡者。防閑過非使不侵。止息罪惡使不作也。約者。約束不放縱義。訓者。訓教。善規誡義。勒者。如馬受勒。自調服義。禁者。如王禁勅。靡敢違義。或云勒當作勤。勤修三業。其義亦通。勒字為勝。如佛禁者。但釋禁字以例其餘。佛禁汝說。招墮舌報。如王禁汝犯。自取誅戮也。以上皆有戒義。故云隨義立名也。
○二詳陳戒相(三) 初略標多種。二結歸三聚。三會通三諦。
○初略標多種。
今言戒者。有律儀戒。定共戒。道共戒。此名原出三藏。律是遮止。儀是形儀。能止形上諸惡。故稱為戒。亦曰威儀。威是清嚴可畏。儀是軌範行人。肅然可畏。亦曰調御。使心行調善也。定是靜攝。入定之時。自然調善。防止諸惡也。道是能通。發真以後。自無毀犯。初果耕地。蟲離四寸。道共力也。此二戒法既是心上勝用。力能發戒。道定與律儀並起。故稱為共。
發隱。律儀三義。遮止。正身也。威儀。化物也。調御。制情也。定共者。心寂則諸惡不行。道共者。心明則羣妄自息。但修道定。戒即圓成。故曰與律僧並起。並者。共也。
薩婆多說律儀戒。禪戒。無漏戒。此名雖出三藏。今菩薩戒善亦有此三。若要誓所得。名曰律儀。若菩薩定共道共。皆止三業。通稱戒也。
發隱。律儀同前。禪即定義。無漏即道義。要誓者。凡舉大事。必先立要。要者。期也。願也。
若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此三聚戒名出方等地持。不通三藏。大士律儀。通止三業。今從身口相顯。皆名律儀也。攝善者。於律儀上起大菩提心。能止一切不修善事。勤修諸善。滿菩提願也。攝生者。菩薩利益眾生有十一事。皆是益物。廣利眾生也。
發隱。戒兼三業。今律儀似偏屬身口者。從相顯也。戒以止惡為義。而曰攝善者。僅能免惡。無善可稱。安曰菩提大心。即止惡處眾善奉行。故曰律儀上起菩提心也言十一事者。一眾生饒益事悉與同事。二看病。三說法。四報恩。五救苦難。開解憂惱。六給貧。七以德畜眾。八安慰眾生。九稱有德。十折伏過惡令改。十一神通示現過惡。令人畏避也。
○二結歸三聚。
戒品廣列菩薩一切戒竟。總結九種戒。皆為三戒所攝。律儀能令心住。攝善自成佛法。攝生成就眾生。此三攝大士諸戒盡也。瓔珞經云。律儀戒。謂十波羅夷。攝善。謂八萬四千法門。攝生。謂慈悲喜捨。化及眾生。令得安樂也。
發隱。地持第十品明九種戒。一曰自性戒。二曰一切戒。一切戒中出三聚名。末結云。如上自性等九種戒。當知三戒所攝三戒指三聚也。復引瓔珞者。彼經以十重為律儀。萬行為善法。無量四心為度生。亦不出三聚耳。觀此。則定道禪無漏等種種諸戒無不統括也。
○三會通三諦。
大論戒品列十種戒。一不缺。二不破。三不穿。四不雜。五隨道。六無著。七智所讚。八自在。九隨定。十具足。義推此十。不缺者。持於性戒。性重清淨。如護明珠。若毀犯者。如器[A19]已缺。佛法邊人也。不破者。持於十三。無有破損也。不穿者。波夜提等。若有所犯。如器穿漏。不堪受道也。不雜者。持定共戒。雖持律儀。念破戒事。名之為雜。定共持心。欲念不起。大經云。言語嘲調。壁外釧聲。男女相追。皆污淨戒也。隨道者。隨順諦理。能破見惑也。無著者。見真成聖。於思惟惑無所染著。此兩約真諦持戒也。智所讚戒。自在戒。約菩薩化他。為佛所讚。於世間中而得自在。此約俗諦論持戒也。隨定具足兩戒。即是隨首楞嚴。不起滅定。現諸威儀。示十法界像。導利眾生。雖威儀起動。任運常淨。故名隨定戒。前來諸戒。律儀防止。名不具足。中道之戒。無戒不備。故名具足。用中道慧。徧入諸法。故名具足。此是持中道第一義諦戒也。
發隱。缺者[A20]已全廢壞。故屬根本。破者損而未壞。故屬僧殘。穿者漏而未損。故屬波夜。從麤至密也。身心俱攝。名曰不雜。則三失皆免矣。入理破見。純真滅思。真諦戒也。允可佛心。縱橫世法。俗諦戒也。滅定現示。則即真而俗。起動常淨。則即俗而真。隨定戒也。如是之戒。攝一切戒。又復入一切法。靡不周備。靡不圓融。故云具足。故云中道戒也。
○三明階位(二) 初略標四教。二備釋四教。
○初略標四教。
釋尊一化所說教門。準義推尋。具明四教。謂藏通別圓。如大論引迦旃延明六度齊限。尸毗代鴿。是檀滿。須摩提王不妄語。是尸滿。忍辱仙人。歌利王割。其心不動。是忍滿。大施抒海。是進滿。尚闍黎鳥巢。是禪滿。劬嬪大臣分地息諍。是等智滿。偏菩薩也。大品明有菩薩發心。與薩婆若相應。通菩薩也。有菩薩發心。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淨名[1]中不思議解脫。變身登座。而復受屈被呵者。別菩薩也。[2]發心即坐道場。成正覺。轉法輪。度眾生。圓菩薩也。
發隱。委在教義。大意勤修六度。銖積寸累而成者。藏也。不曰藏而曰偏菩薩者。以藏中具有聲聞菩薩二門。而此經屬菩薩戒。故獨表菩薩。藏教菩薩。偏而未全。故曰偏菩薩也。前通藏。後通別圓。或鈍但見偏空。或利則發心與種智相應。徹上徹下者。通也。下別藏通。上別於圓。離二。故變身登座。未圓。故受屈被呵。別為一教者。別也。初發心時。便能成佛度生者。圓也。問。六度滿相。行所難行。功德如斯。云何屬小。答。此是事六度。漸行漸滿。有齊限故。尸毗割肉飼鷹。行施而至身分血肉。施斯極矣。普明視死如歸。以全其信。捨身不捨戒。戒斯極矣。羼提仙人忍支解。心不動搖。忍斯極矣。大施太子以失珠故。抒海欲乾。心無退倦。進斯極矣。尚闍黎入定。而鵲巢頂上。出定乃知。禪斯極矣。劬嬪均分閻浮提城邑山川為七分。諸國息諍。智巧方便而至於此。慧斯極矣。然不出因果生滅之法。故屬小也。
○二備釋四教(四) 初藏教。二通教。三別教。四圓教。
○初藏教(二) 初旦舉聲聞。二次論菩薩。
○初且舉聲聞。
四菩薩中行位深淺。今當說。最初三藏正為小乘。聲聞有七賢聖。外凡有三。一五停。二別相念處。三總相念處。次入內凡。有四善根。第四煖法。五頂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過此入聖位。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信解。四見得。五身證。六時解脫。七不時解脫。聲[3]聞如此。
發隱。身居有漏。聖道未生。皆號曰凡。外凡則未見法性。尚在理外。內凡則漸見法性。心遊理內故也。外凡三者。五停以調伏為義。如不淨停貪。數息停亂。慈悲停瞋。因緣停癡。念佛停障也。別念者。身念不淨。受念是苦。心念無常。法念無我也。總念者。念身不淨。亦念受不淨。心不淨。法不淨也。次三念例此。內凡四者。即四加行。亦云四善根也。煖者。從總相念。生煖善根。具觀四諦。修十六行。發相似解。伏煩惱惑。得佛法氣分。如鑽木先熱。將春先和。名曰煖也。頂者。用觀同前。轉更明朗。如登高遠視。名曰頂也。忍者。堪忍。又忍可義。分下中上。下忍遍觀八諦。修三十二行。中忍漸減。乃至上忍。惟有一行二剎那在。名曰忍也。世第一者。從上忍二剎那心。一剎那盡。餘一剎那。猶在忍位。更一剎那心盡。即入世第一。有漏名世。世間最勝。名第一也。此七方便。入聖之階。過此則聖位。教義聖位分三。曰見修無學。今分七。隨信乃至不時解脫是也。配之。則隨信隨法屬見道。信解見得身證屬修道。時解脫不時解脫屬無學。蓋隨信為鈍根。依他而起故。隨法為利根。自以智入故。隨信。故信解時解脫。隨法。故見得不時解脫。唯身證則雙具利鈍。而為證各別也。問。此云菩薩中行位深淺。何舉聲聞。答。三藏正為小乘。傍為菩薩。又下云準望小乘而作深淺。故須先舉。
○二次論菩薩。
菩薩不論階位。不斷煩惱。惟修六度。若論次位。祗可準望小乘作深淺耳。從初發心。起慈悲誓願。觀察四諦。以道諦為初門。專修六度。檀破餓鬼。尸救地獄。忍濟畜生。進拔脩羅。禪靜人中。慧照天眾。從釋迦至罽那尸棄。名初僧祇。得五種功德。一不生三惡道。二不生邊地。三諸根完具。四不受女身。五常識宿命。而自不知作佛[1]不作佛。準望位在五停別總念處也。從尸棄至然燈。名二僧祇。爾時雖自知作佛。而口不說。準望位在煖法性地。既有證法之信。必知作佛。修六度行。心未分明。口不向他說也。從燃燈至毗婆尸。三僧祇滿。是時內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發言。準望在頂法位中。修行六度。四諦解明。如登山頂。了見四方。故口向他說。若過三僧祗。種三十二相業。準望此是下忍之位。若坐道場。位在上忍。後一剎那入真。三十四心斷結。得三菩提。則為佛也(罽那四教義作罽那。存考)。
發隱。聲聞之法。怖怕生死。速求解脫。瑣瑣焉計階位。遑遑乎厭煩惱。菩薩不以階位為慕。不以煩惱為憂。廣大其心。慵慨其志。銳然[A21]但知修行六度。救濟眾生而[A22]已。而亦有自然位次與小乘相望。道諦為初者。不專為自身避苦。故先道諦。即勤修六度等也。檀屬餓鬼者。慳貪獨食。不肯施故。尸屬地獄者。十惡五逆。不持戒故。忍屬畜生者。強弱吞[日*筮]。不能忍故。進屬脩羅者。貢高自負。不修進故。乃至人習攀援。失定意故。天迷欲樂。喪慧心故。故各以六度分度之也。初僧祗不知作佛者。未有證法信。位準外凡。聖凡太隔故。二僧祗心知作佛。口不言作者。[A23]已有證法之信。信[A24]己是佛。位準煖處。雖信未了不決定故。三僧祗心知作佛。口稱作佛者。信分[A25]已極。位準頂處。見極明了。更無疑故。下忍上忍者。即忍位分三。不言中忍者。意含上下。六度種相好因。準下忍。登補處至坐道場。準中忍。一剎那準上忍。又一剎那入世第一。發真無漏。三十四心。頓斷見思結習。得三菩提也。
○二通教。
通教菩薩。即三乘共十地。一乾慧地者。事相名同三藏。觀行心別。體陰界入如幻如化。總破見愛八倒。名身念處。心受法亦如是。住是觀中。修正勤如意根力覺道。雖未得煖法相似理水。總相智慧深利。故稱乾慧地。二性地者。得過乾慧地。得煖法[A26]已。能增進初中後心。入頂法。乃至世第一法。皆名性地。得無漏性水。故言性地也。
發隱。名同觀異。體折別故。體色即空。故五陰十八界六入。皆如幻化也。總破者。對下別破。見愛者。即見思也。見思二惑共有八倒。皆總破也。八倒不行。正四念處。故曰住是觀中。繇是備修助道三十七品。斯則[A27]已具智慧。但未入理性之水。乾有其慧。云乾慧地。猶蛟龍[A28]已具變化。未乘雲雨。猶在土也。以上號外凡位。齊藏教五停總別也。進此入煖法。精勤不休。得入無漏性水。故云性地。頂至第一。皆屬性地。但淺深異耳。以上號內凡位。齊藏教四善根也。
三八人地者。三乘信行法行。體見假發真斷惑。在無間三昧中。八忍具足。智少一分。名八人地也。四見地者。三乘同見第一義無生四諦之理。同斷見惑八十八使盡。五薄地者。體愛假發真。斷欲界思。證第六解脫。煩惱薄也。六離欲地者。三乘體愛假即真。斷欲界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瞋。故言離欲地也。七[A29]已[A30]辦地者。三乘之人。體色無色愛即真。發無漏斷五上分結。掉慢癡色染無色染七十二盡。三界事惑究竟。故云[A31]已辦地也。
發隱。人者忍也。八人即八忍也。體見假發真者。體見即空而發起真理也。無間三昧者。三四二地以斷見之初後分。二地聯絡難間。云無間也。忍智斷見。分類分法各有其八。今忍周智缺。故智少一分。單名八忍地。見地者。通前八人地。斷八十八見。惑盡。名見地。齊藏教初果也。薄地者。體愛即空而發真。斷思惑六品。齊藏教二果也。離欲地者。體欲界受即真。斷欲界五下分結。九品思惑。故云離欲。齊藏教三果也。[A32]已[A33]辦地者。體色無色愛即真。斷五上分結七十二品。見思惑至此竭盡。所作[A34]已[A35]辦。無復煩惱。名[A36]已辦地。齊藏教四果也。
八辟支佛地者。緣覺發真無漏功德力大。能除習氣也。九菩薩地者。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深觀二諦。進斷習氣。色心無知。得法眼道種智。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學佛十力四無所畏。斷習氣將盡也。十佛地者。大功德力以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諦究竟。習亦無餘。如劫火燒木。無復灰炭。香象渡河。到於邊底。雖佛菩薩名異二乘。通觀無生體法。同是無學。共歸灰斷。證果處一。稱為通也。
發隱。聲聞[A37]但斷正使。不侵習氣。漸除習氣者。支佛也。將盡習氣者。菩薩也。除習[A38]已盡者。如來也。道觀雙流。謂化道與空觀雙流。正從空入假也。色心無知者。染污不染污無知。今菩薩斷色心二種無知愚也。法眼照萬法。道種通俗諦。神通助化導。言淨國度生者。如是乃能莊嚴國土利眾生也。雖佛菩薩二乘名異而通者。言皆觀無生。體法即空。皆無學。皆灰斷。所謂同斷見思。同出分段。同證偏真也。故云通也。又其中[A39]但見空者。齊藏教極果。故通前兼見空不空者。受別圓接。故通後。又二中進位不同。及真似被接[A40]迥異等。委在教義。文繁不錄。
○三別教(二) 初位次。一料簡。
○初位次。
別教階位五十二地。一外凡十信。一信。二念。三進。四慧。五定。六不退。七回向。八護法。九戒。十願。第二。內凡習種性。十住。一發心。二持地。三修行。四生貴。五方便具足。六正心。七不退。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頂。盡三十心。皆名解行位。悉是內凡。盡名性地。第三。性種性。十行。一歡喜。二饒益。三無恚恨。四無盡。五離癡亂。六善現。七無著。八尊重。九善法。十真實。第四道種性。十回向。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二不壞。三等一切諸佛。四徧至一切處。五無盡功德藏。六隨順一切堅固平等善根。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八真如相。九無縛無著解脫。十法界無量。第五聖種性。十地。一歡喜。二離垢。三明。四炎。五難勝。六現前。七遠行。八不動。九善慧。十法雲。第六等覺地。名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鄰真極聖。眾[1]學之頂也。第七妙覺地。[2]即見性究竟佛菩提果。了了見性。稱妙覺也。
發隱。此教獨菩薩法。故前別藏通。因歷次第。故後別圓教。名為別也。五十二位出瓔珞經。諸經惟瓔珞最詳。故用之也。束為七科。始信終妙。信為外凡。住行向為內凡。地等妙為聖位。信者。隨順常住。信之不疑。名信。住者。會理之心。又師言信立之後。慧住於理。得位不退。名住。此為習種性者。信與住皆研習空觀故也。行者。前既發真悟理。從此進趣名行。此為性種性者。行中分別十界差別種性也。回向者。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A41]己功德向眾生。名回向。此為道種性者。回向能通中道故也。地者。住持佛智。荷負眾生。名地。此為聖種性者。地地證入聖境故也。等覺者有二義。一云與佛無間。一云猶去一等。今兼之。言雖齊等。未極於妙。猶稍隔一等也。妙覺者。朗然大覺。妙智窮源。無明習盡。翛然無累。寂而常照。名妙覺地也。以上諸位名相。或與華嚴一二差別。名殊而實同也。詳解具見教義。
○二料簡(三) 初性習相先。二解行詳辨。三習種不退。
○初性習相先。
性習二性。若據位分。習種在前。性種在後。若據行論。性習同時。故前後不定。依體起用。先明性種。後明習種。尋用取體。先習後性。與教證二道相似。就位以論。教道在前。證道在後。據行論之證教同時。前後不定。依體起用。先證後教。尋用取體。先教後證也。
發隱。據位則先住後行。故習在先。性在後。據行。則體用互相先。故不定。依體起用者。依中道理。起觀行用。則性先。尋用取體者。從自行用。取中道體。則習先。教證者。引喻也。據位則繇教入證。故教在先。證在後。如習性也。據行亦同前不定。依體起用者。因望證道體。乃起教道用。故證先。尋用取體者。繇尋教道用。乃證中道體。故教先也。若通古難。則地前習種。登地性種。用地持意。
○二解行詳辨。
就解行中。復有四種。一名解行。二名發心。三名回向。四名道種。於出世道解而勤行。故名解行。於大菩提起意趣求。故名發心。用[A42]己善法趣向菩提。故名回向。當分之中。如觀道立。故名為道。望後佛果能生曰種也。習種性能生報佛。性種性能生法佛。
發隱。道種者。現前則依中觀之道而立。望後則生妙覺之果為種也。自行修習生報佛。自體證性生法佛也。
○三習種不退。
舊云。法才王子六心中退。即云十住第六心。難云。十住云性地。性以不改為義。云何退作二乘。其由。一[1]答性是不作一闡提。不妨退大向小。終是難通。止觀師說是十法信中六心退耳。比釋論師。及金剛般若論師。皆作此解。是信習十心中六心耳。七心以上。永離二乘。爾時設為利弘經。不無輕漏。而度物心不失。恒有菩薩之名也。
發隱。此承上接下。言習種以去。能生佛果。焉得退。故法才退心。或難非住位六心也。其繇者。揆厥所繇。一師言性本不作闡提。不妨退作小果。此意終強。而南嶽止觀師云。是法信六心。及釋論諸師亦云信習十心。則此信者。是六堅中信堅。習者。是六性中習種性。六定中習相定耳。三俱正當住位。則法才之退。是住六心明矣。本業瓔珞經廣明見思惑等。恐繁不引。言為利弘經者。正明輕漏不失大心。在七住始然。而所謂習種不退。乃習種七心。非六心也。良以別住非圓比故也。今人宜應自反。[A43]已登習種七心。則逆順弘經。無不可者。如或不然。菩薩之名未必恒有。可弗慎諸。
○四圓教(二) 初明位。二證成。
○初明位(二) 初列五品。二明七位。
○初列五品。
別教五十二位。次第修行。圓教圓修。一心具萬行。異於次第行也。外凡五品位。一初隨喜心。若人宿植深厚。或值善知識。或從經卷圓聞妙理。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議。起圓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塵有大千經卷。欲開此心。而修圓行。圓行者。一行一切行。略言為十。謂識一念平等具足。不可思議。傷[A44]己昏沈。慈及一切。又知此心常寂常照。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又識一心諸心若通若塞。能於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又解此心正助之法。識[A45]己心。及凡聖心。又安心不動。不墮不退不散。雖識一心無量功德。不生染著。十心成就。其心念念悉與諸波羅蜜相應也。
發隱。此明隨喜者。妙悟圓理。該羅圓行。非偏聞淺信之謂也。一多相即。不可思議者。中道圓理也。於此信解。是為圓信解。則知一念具十法界。十復具十。成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界成三千世間。故曰。介爾有心。三千具足。推之無盡。不離一心。微塵大經。又何疑哉。依此而修。豈非圓行。且圓心雖不可分。略舉亦有十種。一解平等心。二傷[A46]己愍物。三知心寂照。四妙觀破惑。五知心通塞。六具足道品。七明曉正助。八了達聖凡。九安心堅固。十不著知見。此十心成就。豈不念念皆圓。度一切苦厄耶。初心順理。慶[A47]己慶人。故名隨喜。此十心亦名十乘觀法。詳見止觀教義。
二誦誦者。圓信始生。善須將養。涉事紛動。令道芽破。惟得內修理觀。外則讀誦大乘。聞有助觀之力。內外相藉。圓信轉明。十心堅固。如日光照。見種種色也。
發隱。此明讀誦者。外假薰聞。內資理觀。非文字口耳之謂也。圓心乍發。力尚尫羸。若非聖教冥資。恐為動境惑亂。相藉者。繇心契教。假教明心。麗澤交滋。云相藉也。前雖喜悅在懷。孤明未廣。今則見聞增益。開闡無窮。日光喻聖教。見種種色。喻法法皆明也。世有小獲輕安。大縱歡喜。撥置聖教。碓守癡禪。盲瞽一生。誠可歎矣。又或偏耽卷帙。不復禪思。估畢終身。空數他寶。大集月藏第一。經云。若有眾生。惟依讀誦。欲求阿耨菩提。是人多喜著於世俗。尚不能調[A48]己心煩惱。何能調伏他人煩惱。是故善星比丘誦十二部經。提婆達多誦六萬法聚。而此二人不修方便道中真佛性觀四念處等。起大逆罪。俱入地獄。此又讀誦者所當知也。
三說法者。內觀轉強。外資又著。圓解在懷。弘誓薰動。更加說法。如實衍布。但以大乘法答。設以方便。終令悟大。隨說法淨。則智慧淨。說法開導。是前人得道全因緣。化功歸[A49]己。十心三倍轉明也。
發隱。此明說法者。廣演大乘。普積功德。非無解謬說之謂也。本圓解以說法。故如實相理開衍流布。彼以小來。此以大答。縱有時答小。乃逗機方便。權為按引。終令捨小得悟大也。然說法利人。何關自[A50]己。良以說法淨。則智慧淨。純說大乘。無有雜說。名說法淨。夫人心口往往相資。辨論日益精明。則知見日益增長。外宣妙義。內照靈心。互相資也。聞說得道。雖屬聽人。以法成人。功歸說主。是則誦教明心。[A51]已超隨喜。弘經利物。彌益光輝。過前二位。故曰十心三倍轉明也。問。止觀誡勿領徒。台衡皆曰損[A52]己。今之說法。何以成益。答。有師言三軌具足。方許領徒。四安樂行。乃可說法。此固一義。但南嶽天台恐狂愚妄效。借[A53]己警人。未可以是而少二師。而說法一端。自分二種。一者證理而說。二者解理而說。末法未必盡證。要在說者何如耳。如其內守觀心。自當獲益。設使外貪名利。必有重愆。其害不可勝言。豈特為他損[A54]己。正法念處三十一。經云。不以善心為人說法。惟為財利。不能自身如說修行。如是法施。縱生天上。作智慧鳥。口說偈頌。是名下施。為名聞故。為勝他故。為欲勝餘大法師故。如是法施。生人天中。得中果報。是名中施。以清淨心。不為財利等事。惟欲眾生住於正法。增長智慧。如是法施。自利利人。無上最勝。乃至涅槃。其福不盡。是名上施。又大威德陀羅尼經。謂求食說法。名為販賣佛語。願說法者擇於上中下三。母為販賣。戒之戒之。
四兼行六度。上來前熟觀心。未遑涉事。今正觀稍明。即傍兼利物。能以少施。與虗空等。使一切法趣檀。檀為法界。事相雖少。運懷甚大。理觀為正。事行為傍。故言兼行。事福資理。十心彌盛也。
發隱。此明兼行六度者。事偏心圓。行一該萬。非傍門小道之謂也。內觀之時。無暇外涉。故云未遑。今正觀稍明。堪宜涉事。惟明也。不可不利物。惟稍明也。不可全利物。故曰兼行也。般若謂離相布施。福如虗空。故小施能等大空也。當爾之時。一切法皆趣於檀。蓋法界為萬法所歸。施既等空。施即法界。是故以戒趣即曰捨戒。捨諸毀犯故。以忍趣即曰捨忍。捨諸剛暴故。以進趣即曰捨進。捨諸懈怠故。餘各例此。以大懷運少施。如飯犬投醪是也。正行理觀。傍兼事相。則前惟講說其言。今乃踐履其實。理得事彰。十心彌盛也。
五正行六度。圓觀稍熟。事理欲融。事不妨理。理不隔事。具行六度。權實二智。空了通達。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具足解釋佛之知見。而於正觀如火益薪。力用光猛也。
發隱。此明正行六度者。理事圓通。權實無礙。非有為事相之謂也。事理欲融者。以圓觀稍熟。故事理欲融。言雖未能渾化。而其勢兩相和合。將融會為一也。是以涉事則百為紛若。而一理恒如。與理何妨。入理則一念湛然。而萬法俱備。與事何隔。其於六度。非少分兼行。乃全體具足。言施則三輪空寂。財法無畏。身肉手足。三界依正。一切捨故。言戒則不見戒相。性遮止作。五部重輕。威儀細行。悉無犯故。餘各例此。是則終日世法。終日實相。佛之知見通達無礙也。前兼行如火始然。今正行如火大熾。前之十心至此。則資力強盛。妙用輝𤾗。功德巍巍。故曰光猛也。
○二明七位。
第一內凡十信。圓聞圓信。修於圓行。善巧增益。五倍深明。因此圓行。得入圓位。善修平等法果。即入信心。善修慈愍。即入念心。善修寂照。即入進心。善修破法。即入慧心。善修通塞。即入定心。善修道品。即入不退心。善修正助。即入回向心。善修凡聖。即入護心。善修不動。即入戒心。善修無著。即入願心。是名圓教鐵轉十信位。圓教似解。六根清淨也。
發隱。圓聞圓信。而修圓行。此五品位也。繇此增進。倍位深明。得入圓位。圓位。十信也。前隨喜十心。正解[A55]已具。特未善修。是故一念平等。不可思議第一心也。善修此心。便能常住法界。純真無妄。即入信心。善修云者。非別有作為。即此圓心方便滋培。權巧磨鍊耳。此初信與藏教初果齊。通教八人見地齊。別教初住齊。證位不退也。善修慈愍者。大悲貫徹。能於三世憶念不忘。故入念心。善修寂照者。止觀雙運。進趣中道。無所雜糅。故入精進心。善修破法者。以妙止觀。雙破有無。妄盡純智。故入慧心。善修通塞者。別識心體。隨宜闔闢。寂妙常凝。故入定心。善修道品者。道品具足。速入菩提。有進無退。故入不退心。善修正助者。緩急主賓。妙得其宜。回佛慈光。向佛安住。故入回向心。善修凡聖者。知佛眾生。體同位別。保持不失。故入護法心。善修不動者。對境常寂。安住無為。得無遺失。故入戒心。善修無著者。於法不染。一切自在。能於十方。所去如願。故入願心。言鐵輪者。借輪王統御之大小。喻菩薩階位之淺深。此信位正配鐵輪也。似解者。凡聖交際。相似解生。彷彿欲同。猶未真實。故曰相似。六根清淨者。雖未得天耳眼等。即父母所生六根。清淨無染。具諸功德也。此名道種智。與別教向位齊。行不退也。
第二聖位。前明十任。真中智也。初發心住。發時三種心發。一緣因善心發。二了因慧心發。三正因理心發。即是境智行妙三種開發。緣因心發。即是住不可思議解脫首楞嚴定。了因心發。即摩訶般若畢竟空也。正因心發。即是住實相法身中道第一義諦也。華嚴云。初住所有功德。三世諸佛歎不能盡。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所有聞法。不由他悟。淨名云。知一切法。是坐道場。亦是入不二法門。大[1]品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法輪。度眾生。謂如佛阿字門。一切法初不生也。
發隱。聖位。承上內凡今始入聖也。前明者。先明住。後及行向也。住次信者。從信趣入。生如來家。依無住智。永不退還。名之曰住。真中智者。祕密不定二教。以藏通別圓為當體體。真中為所依體。今則以對似言真。對偏言中。圓修言智。良繇此十住乃入聖始事。位位證一分真如中道。智能證此體。曰真中智也。境智行妙者。正因理心屬境。了因慧心屬智。緣因善心屬行。三心圓發。故稱妙也。緣因發者。眾生無量劫來。低頭合掌。彈指散華。發菩提心。慈悲誓願。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善心。一時開發。一心具足諸波羅蜜。一心具萬善。故曰不思議解脫首楞嚴定也。了因發者。眾生無量劫來。聞大乘經。乃至一句一偈。受持讀誦。解脫書寫。觀行修習所有智慧。一時開發。成真無漏。真無漏智成。故曰摩訶般若畢竟空也。正因發者。眾生無始以來佛性真心。常為無明之所隱覆。緣了兩因力。破無明暗。朗然圓顯也。佛性真心圓顯。故曰住實相中道也。便成正覺者。初發心時。成佛[A56]已竟。一位具一切位也。不繇他悟者。自心自悟。無假於外。是真悟也。即坐道場者。證即成正覺也。一切法不生者。阿字義也。四十二字。初阿後茶。以阿字表初住。此初住斷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名發心住。念不退也。次從二住至十住。各斷各證。與別教十地齊也。此九住義。備見華嚴楞嚴等經。恐煩不釋。行向準此。
第三明十行者。即是十住後實相真明。不可思議。[2]更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一行一切行。念念進趣流入平等法界海。諸波羅蜜任運生長。自行化他。與虗空等也。
發隱。行次住者。即此實相體上自然明覺。具足不可思議妙用。更加以十番智慧斷惑。便能繁興萬行。自利利人。以修圓行。一行一切行者。如修一行即通萬行。故名圓行。以此為因。是以念念趣入平等果海。如百川勢向東流。必涓涓趣入滄海也。任運者。猶自然也。與虗空等者。廣大無盡也。此皆圓行致之也。清凉云。隨緣順理造修名行。亦此意也。此經中又名十長養。以長養五根故。故云初行與別教等覺齊。二行與別教妙覺齊。三行以去。別教之人不知名字矣。何況伏斷。
第四十回向者。十行之後。無功用道。不可思議。真明念念開發。一切法界願行事理。自然和融。回入平等法界海。更證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故名回向也。
發隱。向次行者。十行以去。任運設施。無功用道也。此道廣大。猶如虗空。不可思議。其中真明。自然念念開發。令其所作願行事理。悉皆和融。流入法界。斯乃更以十番智斷。破十分無明。故能回真向俗。回智向悲。使真俗圓融。智悲不二。到於菩提實際名回向也。
第五十地者。即是無漏真明。入無功用道。猶如大地。能生一切佛法。荷負法界眾生。普入三世佛地。又證十番智斷。破十品無明也。
發隱。地次向者。言此十地。即是前十向中無漏真智之明任運而入。積集廣厚如大地也。生起佛法則無窮。荷負眾生。則無盡。普入三世諸佛一切智地。又十番證智破惑。深而又深也。問。十品十品次第而斷。圓義安在。答。孩子頓具百骸。何妨歲歲增長。歲有所增。似存次第。生時具足。焉得非圓也耶。
第六等覺地者。觀達無始無明源底。邊際智滿。畢竟清淨。斷最後窮源微細無明。登中道山頂。與無明父母別。是名有所斷者名有上士也。
發隱。等覺次十地者。上來雖破無明。猶有纖存。是未盡其源。未窮其底。雖云證智。未圓滿也。雖云清淨。未究竟也。茲復觀察了達無始無明。窮盡源底。於是智極邊際。靡不圓滿。體極清淨。無復染污。所以然者。以其斷最後至微細之無明故也。夫斷一分無明。證一分中道。今則登中道之頂巔。別無明之父母矣。有所斷者。言此斷惑[A57]已極。何以不名妙覺。良繇既有所斷。是乃見有惑在。我從斷之。故為等覺。名有上士。蓋等者。比擬之辭。未能為一。猶有上也。
第七妙覺地者。究竟解脫。無上佛智。故言無所斷者。名無上士。此即三德不縱不橫。不並不別。究竟後心大涅槃也。一切大理。大誓願。大莊嚴。大智斷。大徧知。大道。大用。大權實。大利益。大無住。即是十觀成乘圓極。竟在於佛。過茶無字可說。盧舍那名淨滿。一切皆滿也。南獄師云。四十二字門是佛密語。何必不表四十二位。諸學人執釋論無此解。多疑不用。但論本文千卷。什師九倍略之。何必無此解。深應冥會。何者。經云。初阿後茶。中間四十二字門。具諸字功德。華嚴云。從初一地。具足諸地功德。此義即同阿字門。諸法初不生故。此豈非圓教初住。初得無生忍。過茶無字可說。豈非妙覺無上無過。廣乘品明一切法皆是摩訶衍竟。即說四十二字門。豈非圓菩薩從初發心。得諸法實相。具一切法。至妙覺地。窮一切法底。此義與圓位甚是分明。
發隱。妙次等者。言究竟於一切解脫。窮極於最上佛智。無惑可斷。天中天。聖中聖無上士也。此即一心三德。縱之莫知其前後。橫之不辨其東西。並之忽見其非同。別之難析其為異。蓋究竟金剛後心。深入大涅槃海。至妙至玄。不可復加之極果也。問。此圓妙覺方名盡斷無明。云何教義別妙覺中亦曰無明習盡。答。彼習盡者。十二品無明習盡。非今教四十二品無明也。別教斷至十二。其斷[A58]已極。無復更斷。各就所極。皆稱盡也大理者。一念即空假中也。大誓者。發無作四弘誓也。大莊嚴者。寂照安心也。大智斷者。一心三觀斷諸惑也。大徧知者。諸法通塞無不達也。大道者。無作道品。一一調停。隨宜而入也。大用者。善修事助。以開圓理驅魔障也。大權實者。知位次不增上慢也。大利益者。遇境不動。䇿進五品而入六根也。大無住者。不住十信相似之道也。繇此十觀。成就圓乘。至此則一切滿。更無虧少。故名舍那也。千卷九略者。釋論卷有百千今十存一。此四十二字配位之說。安知不在所略中耶。始阿字門表初住。終茶字門表妙覺。此明釋論與經合。故云與圓義甚自分明。廣乘品。釋論品名也。問。天台論圓教以十信為內凡。十住即為聖位。論別教以十信為外凡。住行向為內凡。謂之三賢。至十地乃名聖位。而華嚴五十二位正與別同。遂有以別議華嚴者。夫清涼贊天台四教。曰理致圓備。而[A59]己所宗。則賢首小始終頓圓五教也。五教之終。正準四教之別。奈何繇終而頓而圓。地位遠隔。而反同於別乎。若以賢聖行布為別。則華嚴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住位也。何礙賢之不聖。凡夫心中有如來安坐不動。凡聖尚融。何礙賢之不聖。大師止謂華嚴兼別。未嘗以兼別病華嚴之不圓也。別議華殿。失大師意矣。
○二證成。
次發趣品明別教十地。後明三乘共十地。三教階位。其文現也。
發隱。此言論中復明別教所歷十地。三乘所共十地。即三教位。知圓獨勝。皆詳顯可證也。問。四教分屬諸經。此經四教並陳。當是何教所屬。答。此經名菩薩戒。不問偏圓淺深。一切菩薩所共學也。若單約。則文中座起次第而說。屬別教攝。若約五教。則文中受佛戒即入佛位。屬頓教攝。又一舍那化千百億。千百億即舍那本身。屬圓教攝。蓋別也。頓也。而兼乎圓者也。判教者毋拘焉。
○二出體(二) 初明無作。二明止行。
○初明無作(六) 初無無作。二有無作。三折諍論。四明定道。五論興廢。六出三聚。
○初無無作。
戒體者。不起而[A60]已。起即性。無作假色。經論互說。諍論有無。一云都無無作。色心假合。共成眾生。善惡本繇心起。不應別有頑善頑惡。皆是指心。誓不為惡。即名受戒。瓔珞經云。一切聖凡戒。盡以心為體。心無盡故。戒亦無盡。或言教為戒體。或云真諦為戒體。或言願為戒體。無別無作。大經聖行觀析無常。阿[A61]闍世王觀析境界。但明色心。不道無作。五陰名教通大小乘。惟有一色四心。小乘引接小根。恐其輕慢因果。權言[1]重惡口能別生。一法無作牽報。善法須行。惡法須止。行一則有兩力。豈可不慎。方便假說。適會一時。直如論主一生成四果法。勝別有凡夫法。豈可依此便是實耶。若因中別有頑善共為佛因。佛地亦別有此善共為佛果。當知心為因果。更無別法。
發隱。而[A62]己之而訓則。言此戒體不起則[A63]已。起師是性。性起交成。所謂全性是修。全修是性。故有無作。而此無作須假色法以為之表見也。所以者何。蓋戒雖非形礙之物。而止持作犯亦屬色法故也。以互諍無作有無。不得不辨。今先舉無無作者言也。頑善頑惡者。言戒即是心。更無頑然善惡制為止行而名曰戒也。權言重惡者。言經中止說色心。並無無作。小乘以惡口為戒者。為防輕慢而權言之耳。行一兩力者。言行善兼能止惡。此一時方便之說。非真實語。假如論主身證四果。自謂權法。差勝凡夫。安可依此言便為實耶。論主。或云指慈氏也。頑善佛因者。言頑善既可作佛因。亦可作佛果矣。明不然也。故曰心為因果。更無別法。安得離心更有無作。
○二有無作。
二云大小乘經論盡有無作。皆是實法。何者。心力巨大。能生種種諸法。能牽果報。小乘明此別有一善。能制定佛法。憑師受發。極至盡形。或依定依道品別生。皆以心力勝用有此感發。成論有無作品。云是非色非心[2]聚。律師用義亦依此說。若毗曇義。戒是色[*]聚。無作是假色。亦言無教非對眼色。
發隱。此明小乘有無作也。心力能生諸法牽果報。非單恃一心也。如無無作。何云生諸法牽果報耶。別有一善者。指無作。此無作戒力。能制定佛法不廢壞也。此戒或憑師受發。或依定道別生。皆因心力巨大。有此勝用。安得無無作也。成論以無作屬非色非心聚。則亦言有。古今律師多同此說。明可信也。亦言無教者。此無作亦名無教也。非對眼色者。非與眼相對之色。明與常色不同。
大乘所明戒是色法。大論[3]云。多少思是心數。云何言多少耶。觀論意以戒是色。即問此是數義。大乘云何而用數義解云。若用非色非心。復同成實。還是小乘。今言數[4]自家是數。色大乘色。何關數家。中論云。語言雖同。其心則異。今大乘明戒是色聚也。大乘情期極果。憑師一受。遠至菩提。隨定隨道。誓修諸善。誓度含識。亦以此心力大。別發戒善。為行者所緣。止息諸惡。優婆塞戒經云。譬如有面有鏡。則有像現。如是因作便有無作。大論解戒度云。罪不罪不可得。具足尸羅。此是戒度正體復云。云何名戒。以心生口言。從今受息身口惡法。是名為戒。既有能持所持。則別有法。即無作也。地持戒品云。下輭心犯後四重。不失律儀。增上心犯。則失律儀。若不捨菩提願。不增上心犯。亦不失律儀。若都無無作。何得言失。梵網大本即大乘教。下文云。若不見好相。雖佛菩薩前受。不名得戒。又云。若有七遮。雖發心欲受。不名得戒。若直以心為戒。[1]發便是戒。何故言不得。大經云。非異色因果。又念戒中雖無形色。而可護持。雖無觸對。善修方便。可令具足。又如刀析灰汁。脚足橋梁。若即心為戒。何假言無形色無觸對。故知別有無作能持戒心以為真戒。聖行與世王中。不道觀析無作。直舉色心者。是易觀者耳。亦不言無無作。小乘說四果。大乘開之是權法。勝說凡夫法。䟦摩明其非有。未有大乘經開無作是權。又即頑義作佛因。此自非妨。如無常善亦作常善因。即其例也。
發隱。此明大乘有無作也。戒是色法者。大論雖舉心數。意在色法。故言非色非心及數者二俱未是何以故。非色非心。仍屬小乘。數自屬數家。今是大乘。其所恐自在色。何關數家。蓋大乘說戒是色法。不說戒是數法也。語同心異者。就使大乘說數。心異何妨。況今大乘自明戒是色聚耶。面鏡者。喻因緣和合而有像生。像不以無因生。戒亦如是。必因作得。則有無作明矣。大論先言罪不罪不可得。似無無作。既而言以心口受息惡法。則心口為能持。息惡法為所持。安得無無作也。下輭增上者。凡犯戒。所犯之罪為小。能犯之心為大。重心犯輕戒罪重。輕心犯重戒罪輕也。又捨戒不捨大願。破戒不破正見。斯人終得復還清淨也。無觸對者。非如眼色耳聲之類也。然人猶有視於無形。聽於無聲者。善修方便。豈不能令戒體具足。且如涅槃諸喻。刀劍能令斷物。灰汁繇之浣污。脚足賴以行趣。橋梁可使濟渡。世事亦資方便。戒體何獨不然。安得無無作也。聖行品闍王品所以不說觀析無作者。是舉色心之易觀者言耳。非謂無無作也。四果權法者。言大乘開四果為權。䟦摩故云非有。又焉有開無作是權之理乎。頑善佛因者。言無常善可作常善因。則色法頑善而為佛因。亦何礙也。
○三折諍論。
然此二釋。舊所諍論。言無於理極會。在文難愜。言有。於理難定。在文極便。既皆有文。何者當道理耶。然理非當非無當。當無當皆得。論理教義。若言無者。於理為當。若言有者。於教為當。理則為實。教則為權。在實雖無。教門則有。今之所用。有無作也。
發隱。此揀定諍論。斷其必有無作也。理者超情離見理無是。故非當。理無非。故非無當。當亦可。無當亦可。故云皆得也。理既如是。故單言理。則有無非所論。雙言理教。則言無合理。言有合教。理無為而教有迹也。實須假權以行。無必因有而顯。弘法利生。彰軌化物。焉得終無而[A64]已乎。故今所用者。有無作也。非無無作也問。既是無作何更云有。若有無作。還同有作。答。心雖無為。戒雖無像。而以無為心。受無像戒。豈得云無。然前云如是因作。便有無作。則一作之後。任運止惡。任運持善。功德自然增長。無作而作。作實無作也。
○四明定道。
次明道定。皆以無作為體。定共於定心中發無作。無復諸惡。道共者。見諦道中所發無作。與心上勝道俱。故言道共也。止觀師釋。未必見道所發無作是道共戒。祇取中道正觀心中發此無作。有防非止惡義。故云道共。大經云。一[2]心法戒。二受世教戒。菩薩得[*]心法戒。謂道共戒。得此戒者。終不為惡。不從師受。故稱為得。中道心中發得此戒也。受世教戒。謂白四羯磨然後乃得。必假憑師。故稱為受。差別約示。故言世教也。定共道共通大小乘。大乘道定入攝善法戒。有師言。惟入禪定能發無作。欲界定不發無作。惟假空解能發無作。有言但令證此定道。隨能止伏麤品成就。便發無作。欲界定。念處前。皆能發戒也。
發隱。定共者。因入定故。此無作戒與心上禪寂俱時發也。道共者。因見道故。此無作戒與心上智慧俱時發也。未必見道云者。言不必是見道所發無作方名道共。但中道觀心所發無作便名道共也。蓋方習觀時雖未見道。而注心在道。道斯在焉。正觀之中。離非離惡。即道共也。如習射者。雖未中的。注心在的。的斯在焉。亦猶是耳。然二共中道共為勝。是故較量心法世教。以道共屬心法也。但令證此定道者。承上有言上界定始發無作欲界不能。有言得空解始發無作。未解不能。有言但證此定道二共。能止伏麤品成就。便發無作。欲界定內。四念處前。有何阻礙。豈必上界定與空解而後發耶。按經稱八念。初念三寶。第四念戒。解者曰。戒。謂律儀定共道共也。律淨身口。定遮煩惱。道破無明。如是。則戒兼定慧。學一得三。戒之時亦大矣。
○五論興廢。
初菩薩律儀方便求受。其體則興。若捨菩提願。若增上煩惱犯十重。其體則廢。若無此二緣。至佛乃廢。定道兩戒。得定得道為因。初念定道未與戒俱。具足前心為因。第二念心方與戒俱。爾時是興。出定出道。最後一念。爾時即廢。二言入定入道時。戒與心俱。是時名興。出定出道時。戒與[1]故心俱謝。是時名廢。[2]俱稱心俱戒也。三言一發之後。出入恒有。後入勝定勝道。隨從勝受名。爾時恒興。退定退道。三藏盡壽。菩薩至菩提。爾時即廢。攝善攝生與律儀同。隨受則興。二緣則廢也。
發隱。承上戒體無作。而有興廢。其事多種。求受則興。捨犯則廢。此律儀戒體興廢之大端也。若據道定兩戒而論。得定道後戒俱名興。出定道後戒不俱名廢者。此以難興難廢論興廢也。入定道戒心即俱名興。出定道戒心即謝名廢者。此以易興易廢論興廢也。若夫一發之後。出入恒有。入定道如是。出定道亦如是。中間更無廢緣。必退定道。及聲聞盡壽。菩薩成佛後廢者。此以常興鮮廢論興廢也。又上且舉攝律儀戒。若攝善攝生。興廢亦同此例。如前求受則興。捨犯二緣則廢也。二因字者。上言定道為戒因。下明所以為戒因者。以初念止是定道。未與戒俱。今據初念。故曰因也。
○六出三聚。
次三聚戒體者。律儀者。法戒儀則。規矩行人。令入道也。又云。律者埒也。如[3]世馬埒。令馬調直。律亦如是。調直行人。不令作惡。大士誓心。不過止惡興善。若不動身口。即是止惡發戒。防動不動。即是律儀戒。若應動身口。即是興善。今發此戒。防其不動。攝善攝生。即是應動涉事。故開為兩。取䇿勵眾善。依六度門[4]稱善法。起心兼物。依四弘門稱攝眾生。即是為人故動。下化眾生。中修萬善。上歸佛果也。律儀多主內德。攝生外化。攝善兼於內外。故立三聚戒也。
發隱。承上論無作戒體。今正明三聚戒法。此中不動應動。即止行也。馬埒者。短坦圍馬曰埒。如戒律守護身心。令不放逸也。風俗通云。虞舜造律。律訓詮。訓法。谷響云。律者詮也。詮量輕重犯不犯等。如世律法也。防動不動者。言防其動使不動也。律儀主止惡。故云不動。若攝善攝生。一則䇿勵眾善故應動。一則起心兼物故應動。夫兼物則下化。䇿善則中修。諸惡淨盡。豈不上歸佛果耶。攝善兼內外者。內以善修[A65]己。外以善導人也。
○二明止行(四) 初善惡。二道定。三小大。四料簡。
○初善惡。
次論止行二善。如百論。息惡不作。名之為止。信受修習。名之為行。佛教雖多。止行收盡。諸惡莫作。即是誡門。眾眾奉行。即是勸門。無作義該善惡。善惡無作。義總止行。今先明善。善戒不起而[A66]已。起則伐惡。皆是止義。皆有進趣。皆是行義。逐其強弱。故有止行差別者。逐興心止惡無作。是止善。興心修善無作。是行善。如造井橋梁。禮佛布施。是善無作。如造漁獵等網。是惡無作。
發隱。止惡行善。戒之大端。然而無作義兼善惡。善惡各有止行。以善言之。善戒之體。不起則[A67]已。起即伐惡趣善。此善中止行二義。意例伐善趣惡為惡中止行二義也。所以然者。善強惡弱。則行善止惡。惡強善弱。則止善行惡。其勢然也。故有止行善惡差別。止惡無作。修善無作。即善正行也。惡止行者例上可知。橋梁漁獵。舉一二以例其餘也。
○二道定。
道定二無作有行有止。道定二戒。義判為止。道定二心。義判為行。尋無作從因緣息。從止緣息後生無作。是止善。從行緣息後生無作。名為行善。又誡門是止善。勸門悉屬行善。又解行惟是作。止惟無作。又云止行二善皆有無作。
發隱。此言道定有止行二義也。戒判止。戒能防制故。心判行。心能運用故。尋者。究也。究此無作何緣息後生也。止緣後生無作者。惡盡而不動之體見也。行緣後生無作者。善極而無為之道成也。行惟作。止惟無作者。別是一說。非無作本義。止行皆有無作。重明上義為正也。
○三小大。
聲聞七眾戒。皆是律儀戒體。[A68]但止身口二惡。菩薩律儀。備防三業。復申之至佛。長短闊狹為異。無作義從緣。增上心發。下劣不發。無記心劣。不發無作。如欲界修道。惑有九品。前六品發無作。後三品不發。故云斯陀含出無作表。阿那含出不善表。羅漢出無記表。
發隱。此言小大有止行二義也。聲聞身口有止無行。極之惟證小果。菩薩三業。止行雙備。申之乃至佛乘。是聲聞菩薩戒有長短闊狹之異也。此之無作增上心發者。以志願高勝。慧解精明故耳。下劣不發者。弱也。無記不發者。昏也。欲界思惑前六品發者。此屬上中惑。惑強。則斷惑之心猛。如精兵戰勍敵。必奏大功。故無作發。後三品屬下惑。惑微。則斷惑之心弱。如田單不能下狄邑。神堯子孫不能以天下取河北是也。三果所出。或言陀含正斷後三品惑。[A69]已出無作之外。那含羅漢。出益遠矣。據文勢。則無作之發當在初果。或言陀含不發無作。後二果亦發。於文似通。於理未順。
○四料簡。
善惡無作。對心為論。各有四句。善四句者。一是戒非無作。息惡之心能止。故名戒也。二是無作非戒。謂造井橋梁。隨事隨用無作等。不能止惡。非是戒也。三是戒是無作。謂善律儀等。四非戒非無作者。謂餘善心也。惡家四句。一是戒非無作。謂息善之心。二是無作非戒。謂殺盜等事。隨用無作也。三是戒是無作。謂惡律儀等。四非戒非無作。謂餘惡心也。惡戒二種。一十六惡律儀。二外道邪戒惡律儀。如大經。外道惡戒九十五種。各有戒法。或苦行為戒。持牛馬等。事火服風。常翹一脚。赴火投崖等。以此為戒。即是邪戒。運心長短。皆是惡戒也。
發隱。上明戒有無作。今以戒與無作二相簡別。各即善惡而分四句。善四句者。蓋以息惡不行為戒。作善無所希望為無作。故上二句各專其一。第三句善律儀者。且息惡。且任運為善也。第四句餘散善心。既非專主息惡。又非無所希望之善也。惡四句者。蓋以息善不行為戒。以作惡無所顧忌為無作。故上二句亦各專其一第三句惡律儀者。且息善。且任運為惡也。第四句餘散惡心。既非專主息善。又非無所顧忌之惡也。十六惡律儀者。一屠兒。二魁劊。三養豬羊。四捕魚。五獵師。六網鳥。七捕蛇。八養雞狗。九呪龍。十作賊。十一捕賊。十二獄史。十三婬女家。十四酤酒家。十五洗染家。十六壓油家。此謂顯惡。人易見也。九十五種外道邪戒者。或持牛馬。啖水草故。或持雞狗。甘食穢故。或事火。奉火為師。如迦葉事火龍故。或服風。吸外氣故。或翹脚自謂精進故。或五熱炙身。坐薪燔體。自謂苦盡得樂故。或投崖。自謂捨穢軀得淨身故。乃至塗灰臥棘裸形等事。不可悉數。降而末代。或復水齋。自謂滌除五濁故或復餓七。自謂空寂四大故。或復赤脚隆冬。囊髮盛夏。自謂寒暑不侵故。此謂隱惡。似善實惡。人所難見也。上二惡戒。雖運心長短稍有優劣。皆名惡戒。
○三料簡(三) 初須信心。二無三障。三人法緣。
○初須信心。
信心者。依三藏門略舉三種。一信因果善惡必有所招。二信觀諦得道。[1]我能觀諦。必得聖道。三信有戒是觀諦入道初門。依方等戒。故宜備此三信。復加三種。一信自他心識皆有佛性。二信勤行勝善必能得果。三信所得果常樂我淨。
發隱。招善果在觀諦得道。觀諦得道在持戒。故當戒信心持也。又三種者。一信心本是佛。二信繇心是佛。故因必得果。三信繇心是佛。故果必證佛。無此正信。戒不可得。故曰須信心也。
○二無三障(三) 初煩惱障。二業障。三報障。
○初煩惱障。
眾生障礙乃有三種。煩惱常有。故不說障。
發隱。不說為障者。蓋障而非障。以煩惱者眾生常有故也。天常有雲霧。空界不動。海常有波濤。水性不動。人常有煩惱。覺體不動。是知煩惱雖障。其障輕微。故不說障。明煩惱障不障戒也。
○二業障。
業障乃有輕重。重業障戒。防因之義。謂七逆十重。現身有此。是則為障。前身非復可知。隔生事遠。七逆。一云懺滅非障。二云犯一悔與不悔悉皆是障。十重。一云前四性罪事同七逆。悔與不悔悉障。後六悔者非障。不悔則障。二云前四須悔。見相非障。後六不悔亦不障。三云十重不悔悉障。悔[A70]已悉非障。
發隱。防因者。重業障戒。因地不生。故須防也。隔生事遠者。出前身不知之繇。前身不知者。表現身乃成障也。殺盜婬妄法爾是戒。根本之罪。故曰性罪。不同下六佛制乃成戒也。或云悔非障。或云不悔亦非障。或云悔不悔俱障。或云不悔成障悔[A71]已非障。語不同而各具一義。言障者。所以寒頑夫之膽。威折義也。言非障者。所以廣遷善之門。慈攝義也。統而論之。後義為正。
○三報障。
報障者。地獄餓鬼二道重苦自隔。從多例判不說為因。非人畜生但能解語。皆得受戒。非人。是鬼神脩羅。龍是畜生。人中男女。黃門二根。天。從六欲天上至十八梵。皆說為因。四空處既能聽法。亦應得戒。但業報虗妙。故略不說。非想倒執。脫若迴心慕善。亦能得戒。經說三塗長壽天邊地為難地。據不能修道義耳。薩婆多記云。龍等受八齋。止是得善。不得名齋。今依文準理。五戒既是菩薩戒根本。又不表定。佛法。五戒菩薩戒。許四道皆得。從八戒以上至具足戒。既是出家表定威儀。惟人中三天下能感。餘道悉非因也。大論龍即得八齋戒。
發隱。此明報障惟地獄餓鬼。見餘並非障也。四空虗妙。縱來受而莫知。非想雖沈。設迴心而亦得。經不許三塗長壽等者。豈真不許哉。據彼不能修道而言耳。若能起修道心。何礙得戒。故彼經所說。非今經義也。龍等不得名齋者。此薩婆多義。今非之。言戒體不一。有表定者。有不表定者。表定者。拘軌儀。嚴禁拒。不泛授也。故諸佛常法。五戒菩薩戒兼容四道。八戒比丘律。止許人中。今屬菩薩戒。云何龍不得戒。經稱有一金翅入海取龍而莫能得。龍受戒故。此其證也。又大論云。五百賈客航海採寶。將入摩竭魚王復中。惶怖號呼。稱南無佛。是魚先世曾受佛戒。即自悔責合口不吸。眾得免難。魚既念戒。云何龍不得戒。又海龍王經云。於是世尊脫身袈裟告龍王言。以是袈裟分與諸龍。值一縷者。金翅鳥王不能犯觸。龍分佛衣。終莫能盡。諸龍大悅。同聲說言。吾等今日奉受禁戒。永護佛法。云何龍不得戒。引大論龍即得八齋戒。正破薩婆多義也。
○三人法緣(二) 初人緣。二法緣。
○初人緣(三) 初諸佛。二聖人。三凡師。
○初諸佛。
諸佛有兩。一真佛。如妙海王子從盧舍那[1]佛受菩薩戒。二像佛。金銅泥木等。千里內無師。許求得好相。自誓受也。舍利髮爪鉢杖牙齒皆起重敬。盡可為緣。而舍利真偽難知。或是小聖。敬重如佛。便可憑對。次大乘經卷也。三釋。一云不許。二云與佛像差次為授。千里無師。許對佛像。千里無像。許對經卷。三云莫問。有佛無佛。對大乘經卷即得為緣。大乘經典所在。如佛塔無異也。
發隱。像代佛。經代像。為千里內無師者通權變也。不可恃此而忽師範。佛塔者。金剛經云。是經所在。即為有佛。佛塔。如佛在塔也。
○二聖人。
聖人亦二。一真聖。二像聖。真者。謂十地等大士。對此為緣。故宜發戒。像聖者。謂金銅等作菩薩像。此經亦云於佛菩薩前自誓受戒。恐單菩薩像則成遊漫。如凡夫發心是菩薩。作此人像。不能發戒。言佛菩薩者。是佛邊有菩薩。地持但言佛像。不道菩薩也。
發隱。此明佛得單對像受。菩薩不得。須佛像菩薩像雙在始得。所以者何。佛為主。菩薩為伴。主得兼伴。伴不得兼主故。如世君臣。亦復如是。千里無師。欲對像受。慎毋苟簡。
○三凡師(二) 初論人。二論德。
○初論人。
凡師者。有內凡外凡。並以真人為緣。不許形像。經中稱為智者。人數多少。地持瓔珞並止一師。梵網受法亦止一師。下制戒中。道和尚闍黎。故成七逆。亦不見請和尚法。有言和尚者。請諸佛為和尚。文又云。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否。似非指佛。雖有現前智者。猶應共在佛像前。若經卷前。助為發起。爾時智者在佛像前。若有智者。無經像。不應得戒。具十八物中制。佛像經典。恒應相隨故也。
發隱。以真人不以形像者。聖具天眼他心。乃可像授。凡非聖比。效則慢法。故不許也。成七逆者。第四十戒中。兼二師共成七逆也。二師問言者。舉能問證真人也。此經前文中說一師。後制戒中說二師。故二義皆得也。雖有智者。猶應在佛前。言有真人為緣。亦不可自尊。必在佛前也。謂在佛前。則佛在上。師從傍為眾授戒耳。若背佛高座而坐。是不主佛而僧獨尊矣。夫僧為佛傳戒。而可以背佛。臣為君宣勅。亦可以昔君乎。金口良謨。疏主明訓。不可忽也。若講演經論自宜建立法堂。如無法堂。而借坐佛殿。但勿高座過佛。切宜戒之。
○二論德。
次論德業。梵網經中。言為師必是出家菩薩。具足五德。一持戒。二十臘。三解律藏。四通禪思。五慧藏窮玄。什師所傳。融師筆授。流傳至今。此其正說。次地持云。必須戒德嚴明。善解三藏。堪能發彼敬心。方可從受不爾得罪也。
發隱。持戒者。既受之後。服之在膺。履之在躬。如執至寶而臨深淵。如秉明燭而入大闇。是謂持也。十臘者。受戒以來。十歷寒暑。今云僧臘幾許。正指戒臘。非生年也。解律藏者。律有大有小。有性有遮。有道有定。有世間有出世間。有解脫有別解脫。有止作持犯。有僧俗男女。乃至有三有五。有八有十。至三千八萬。其藏廣大。不可窮盡。無不通曉也。禪思者梵語禪那。此云思惟修。即靜慮也。而云通者。則是不但周知戒相。實能繇戒攝心。虗寂內凝。靈明返照。善曉出入。巧達沈浮。止觀安心。離諸昏散也。慧藏者。慧含萬法。喻如庫藏。有少慧者。不名窮玄。今則若心若境。若理若事。若凡若聖。若顯若幽。無不探其本原。究其極則。洞燭其細微曲折。貫徹其本末始終。故云慧藏窮玄也。此五德者。貴乎兼備。或戒具而臘卑。或臘高而解寡。或解通經法。而定力荒蕪。或見落枯禪。而慧心不朗。皆非全德也。什傳融受。賢聖流通。胡可勿信。今此經者。是其正說。無謬偽也。地持所明。文似缺略。然可以戒該臘。以慧該定。亦或末世五德難全。有戒無臘。德亦可師。猶勝徒老無知。不能誨人也。有慧無定。解亦可師。猶勝枯定啞羊。不能說法也。不爾得罪者。傳揚戒法。厥任匪輕。無知罔行。獲罪非小。授者受者。均不免焉。慎之重之。
○二法緣(七) 初總論。二梵網。三地持。四高昌。五瓔珞。六新撰。七制旨。
○初總論。
道俗共用。方法不同。略出六種。一梵網本。二地持本。三高昌本。四瓔珞本。五新撰本。六制旨本。優婆塞戒經。偏受在家。普賢觀受戒法。多似高位人自誓受法。今不具列。
發隱。優婆塞戒。及普賢觀。俱有受戒法。所以不列者。以其偏於在家。非道俗共用故也。
○二梵網本。
梵網受法。是盧那佛為妙海王子受有戒法。釋迦從舍那所授誦。次[1]傳與逸多菩薩。如是二十餘菩薩。次第相付。什師傳來。出律藏品。先受三歸云。我某甲從今身至佛身。於其中間。歸依常住佛。歸依常住法。歸依常住僧(三說)。次三結[A72]已(三說)。次悔十不善業(更起三拜)。次讚歎受約勅諦聽(三說)直說十重相問能持否(次第答能)。然後結撮。讚歎。發願。餘所未解。問戒師。便散。後文言欲受戒者。應香火請一師至佛前受。師應問能忍十事否。割肉餧鷹投身餓虎等。恐性地以上方能此制。亦云千里內無師。許佛像前自誓受三歸懺悔。說十重如前無異。出口為別耳。
發隱。妙海先受。迦文次傳。又次傳彌勒。又次傳二十菩薩。其來久矣。餧鷹飼虎。皆世尊為菩薩時所修苦行。而言等者。等取剜肉燃燈。敲髓濟病。破脊而全逐鹿。碎形而飯饑民。以至捨國城妻子一切苦行也。然此須性地以上。[A73]已得無生慧解善巧。方堪忍此。非初心凡夫所及。師雖問此十事。蓋是發起其心。使生勝慕。非強其必爾也。出口為異者。明自誓受亦無異辭。[A74]但出師口及出[A75]己口為不同耳。
○三地持本。
地持經相傳是彌勒說。原本是燈明佛說。蓮[1]華菩薩受持。次第三十餘菩薩傳化。後有伊波勒菩薩應跡託化。傳來此土。然地持是曇無讖所譯。疑讖即是伊波勒。第四戒品出受戒法。若菩薩發無上菩提願[A76]已。於同法菩薩[A77]已發願者。有智有力。善義能誦能持。於此人所。先禮足[A78]已。作是言。我某甲從大德乞受菩薩戒。大德於我不憚勞苦。哀憫聽許(三說)。次起禮十方諸佛。更請師云。惟願大德授我某甲菩薩戒(三說)。次生念不久。當得無盡無量大功德聚。師應問言。汝是菩薩否。[A79]已發菩提願未。問竟。應言法弟聽。汝欲於我受一切菩薩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此戒是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菩薩所住戒。過去一切菩薩[A80]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汝能受否。答能(三說)。師應起自禮佛竟。作是言。某甲菩薩。於我某甲菩薩前。三說受菩薩戒。我為作證。一切十方無量諸佛。第一無上大師。於一切眾生。一切諸法。現前現學者。證知某甲菩薩。於我某甲菩薩前。三說受菩薩戒(三說)。然後結撮讚歎。便散席。依經本受法如此。
發隱。燈明可喻舍那。蓮華猶彼妙海。波勒迦文之侶。無讖羅什之流。今古聯輝。後先繼美。真萬世模楷也。中載五事。有智則窮玄。有力則住定。善義則解律。能誦則臘久。能持則有戒。亦前五德意也。
○四高昌本(二) 初受法儀文。二題名所以。
○初受法儀文。
高昌本。或題暢法師本。原宗出地持。而作法小廣。先請師云。族姓大德。我某甲今從大德乞受菩薩戒。惟願大德忍許聽受。憐愍故(三說)。次乞戒云。族姓大德。今正是時。願時與我受菩薩戒(三說)。次問遮法。凡十問。師應起為白諸佛。唱言。一切諸佛。及大地諸菩薩僧聽此某甲菩薩。欲從諸佛菩薩僧乞受菩薩戒。此某甲[A81]已是真實菩薩。[A82]已發菩提願。能生深信。[A83]已能捨一切所有。不惜身命。惟願諸佛菩薩僧憐愍故。施與某甲菩薩戒(三說)。次問受戒者言。汝某甲聽。一切諸佛菩薩僧受菩薩戒。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是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菩薩所住戒。如過去菩薩[A84]已學。未來菩薩當學。現在菩薩今學。汝如是學。汝能持否。答能(三說)。次白竟。唱言。此某甲菩薩。於一切佛菩薩前。從我某甲菩薩邊。[A85]已第二第三說受菩薩戒竟。我某甲菩薩為作證人。此受戒菩薩名某甲。復白十方無量諸佛。第一勝師。及柔和者。一切眾生輭覺者。此某甲菩薩。於某甲菩薩前。[A86]已三說受一切菩薩律儀戒竟(三說)。次說十重相竟。結撮讚歎便散。
發隱。曰第一勝師矣。次曰柔輭者何。夫剛柔妙合。慈威並運斯中道也。何取於柔輭。譬諸金鑛。銷鎔既極。則體自湻和。夾雜未融。則性猶麤梗。必精金乃能利物。非至德何以度生。輭而名覺。則輭亦善矣。焉可忽諸。上勝師指佛。下柔輭指僧。
○二題名所以。
自齊宋以來。多用此法。所以題作高昌本者。尋地持是曇無讖於河西所譯。有沙門道進。求讖授菩薩戒。讖不許。且令悔過。七日七夜竟。詣讖求授。讖大怒。不許。進自念正是我障業未消耳。復更竭誠禮懺。首尾三年。進夢見釋迦文佛授[A87]己戒法。明日詣讖。欲說所夢。未至數十步。讖驚起唱善哉。[A88]已感戒矣。我當為汝作證。次第於佛像前更說戒相。時有道朗法師。是河西高足。當進感戒之時。朗亦通夢。乃自卑戒臘。求為法弟。於是從進受者千有餘人。河西王。沮渠蒙遜子景環。後移據高昌。既奉進為師。進亦隨往。值高昌荒餓。進生割[A89]己身以救饑者。因此捨命。進弟子僧遵。姓趙。高昌人。傳師戒法。復有比丘曇景。亦傳此法。宗出彼郡。故名高昌本。又元嘉末有玄暢法師。從魏國度在荊囑之門。宣授菩薩戒法。大略相似。不無小異。故別有暢法師本。此出曇無讖。而小廣地持。恐讖誓願。發起人情。有此重復也(按荊囑之門。囑疑蜀字。門疑間字。存以備考)。
發隱。夢中感戒。非進之精誠莫致。非讖之神明莫識也。有宋高僧傳十四卷云。釋真表者。苦到懺悔。志求戒法。誓願彌勒親授。夜倍日功。心心無間。經七晝夜。見地藏菩薩手搖金錫。為作戒前䇿發。加復勇猛。二七日滿。有大鬼推表巖下。魔相百出。至三七日。感兜率天主儀衛陸離。來遶石壇。慈氏徐至。垂手摩頂曰。善哉大丈夫。求戒如是。蘇迷盧可手攘而却。爾心終不退也。乃為授法。躬付三衣瓦鉢。賜名真表。尋發天眼焉。又寄歸內法傳云。尼慧木者。母老無齒。嚼餔飴母。為口不淨。不敢受戒。悲號日夜。懺悔乞戒。忽見戒壇與天皆黃金色。舉頭仰視。南見一人。衣亦金色。語木云。我[A90]已授汝戒。按此二事。與進相類。皆精誠之極。故能感戒。非偶然之故也。今人一呵而退。掉頭長往矣。何以堪此。捨身求偈。斷臂安心。遐思古風。曷勝痛淚。得與戒者。可弗重歟。言河西高足者。朗亦讖弟子。猶目連身子等稱世尊神足。又顏曾等稱孔門高弟是也。沮渠蒙遜。河西王名。言景環者。經譯河西。而本號高昌。以環移據高昌。奉進彼地故也。言玄暢者。暢自有別本。今本是讖師所出故也。荊囑無出。或地名也。言小廣地持者。仍地持之舊本。而稍廣其文也。
○五瓔珞本。
瓔珞經受菩薩戒法。前禮三世三寶。次受四不壞信。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歸依戒(三說)。次懺悔十惡五逆等(三說)。次說十重戒。犯者失四十二賢聖法。問能持否。答能。然後結撮三歸。重騰前十重戒。讚歎發願。言受[1]菩薩戒者。超度四魔。越三界苦。生生不失。常隨行人。乃至成佛。若不受戒。不名有識。畜生無異。常離三寶海。非菩薩。是邪見外道。不近人情。勸化人受戒。功德。勝造八萬四千寶塔。有戒犯者。勝無戒不犯。若真佛菩薩前受者。名上品戒。若佛滅後。千里內無法師。從佛菩薩像前自誓受者。名下品戒。
發隱。四魔者。欲魔。身魔。死魔。天魔也。繇依此戒。永斷於欲。無欲則無身。無身則無死。無三者。則波旬不得便。云超四魔也。越三界者。或疑戒善止合生天。焉能遽越三界。前云菩薩大戒。兼定兼慧。學一得三。斷煩惱。破無明。何慮三界而不能越。言生生不失者。大戒持心。宿因不昧。常隨清淨行人修至佛地也。故知諸修行人。儻今生不蒙解脫。當來之世。生死海中。護持出家正因。培植菩提聖果。端於戒賴焉。戒可輕乎哉。言不名有識。而畜生有識。乃云畜生不異者。正以不受佛戒。頑冥不靈。如畜生雖有識而無識也。犯戒勝無犯者。昔繇有受。今乃有犯。繇知犯戒。則有愧心。暫時聖教薰心。終成作佛種子。夫受戒豈小因緣耶。優婆塞戒經云。阿那邠底長者子。雖為五百金錢受戒。亦得無量功德。況自至心為解脫者。有戒犯。勝無戒不犯。不為過語矣。雖然。此抑揚其辭。極言戒之當受云爾。恃此故犯。猶誇勝人。無羞無慚。為天下笑。則醍醐毒藥實惟自害。佛何尤哉。
○六新撰本。
新撰本者。是近代諸師所集。凡十八科。第一。師初入道場禮佛。在佛邊就座坐。第二。弟子入道場禮佛。胡跪。第三。師持三寶。第四。令起心念三寶。如在目前第五。懺悔十不善業。第六。請諸聖作師。第七。請現前師。第八。師讚歎弟子能發勝心。第九。正乞是戒。第十。教發菩[2]薩心。第十一。問遮法(有十五問)。第十二。想念得戒。第十三。發戒時立誓。第十四。受菩薩三歸(亦以三歸發戒)。第十五。[3]師起唱羯磨(〔亦以羯磨發戒〕)第十六。結竟。第十七。師還坐勸學。第十八。說十重相。結撮讚歎。作禮便去。
發隱。在佛邊就座。不背佛明矣。
○七制旨本。
制旨受[4]戒。備有在家出家方法。廣不列也。
發隱。制旨者。制勅之旨。國王所立儀法。使四眾咸得受戒。如今之萬善戒壇是也。故知國家本有大恩僧徒自宜報德。而或故違聖訓。肆作非儀。穢德彰聞。善事沮革。一惡而污連同類。積愆而禍及法門。是乃國不負僧。僧自負國。可悲也夫。
問。前云五重玄義。此經不說。亦無妨礙。無礙云何。答。此意有三。一者義例昭然故。二者他宗融會故。三者本自絕言故。云義例昭然者。若依名體宗用教相。則此乃兼人法喻為名。實相心地為體。執持心戒為宗。滅惡生善為用。最初乳味為教相。其義彰顯。不言自見。故今不說亦無礙也。云他宗融會者。據賢首般若五門。謂教起。藏攝。宗趣。釋題。解文也。教起者有十。一傳揚諸佛授受常法故。二標示眾生入道根本故。三發明心地出生大戒故。四略開菩薩廣大行願故。五廣顯戒門普納含靈故。六護持菩薩必不退墮故。七激勵小乘令學大乘故。八直指凡夫信[A91]己是佛故。九預扶末法作大導師故。十流通聖戒展轉無盡故。藏攝者。三藏之中。毗尼藏攝。二藏之中。菩薩藏攝。權實教中。實教所攝。宗趣者。總則心地大戒。止惡行善為宗。別則毗尼教相為宗。令悟心地妙義為趣。教義對也。又以心地真境為宗。令以智慧善持為趣。境智對也。又以善持心戒正因為宗。克成佛果為趣。因果對也。釋題則菩薩戒者。所詮之義。經者。能詮之教。教義對也。戒為法。梵網等為喻。法喻對也。心戒為體。止惡行善為用。體用對也。以融今疏。則宗趣之中。具體宗用。宗兼體。趣兼用也。名相隨宗。自不待論。解文。則隨文銷釋。各就彼經而[A92]已。是知二宗名殊旨一。兩可通用。故今不說亦無礙也。云本自絕言者。實相中道。逈出有無。法界一真。泯然絕待。展之則萬有不窮。五奚能盡。卷之則一亦不立。又何五焉。心不可思。言不可議。故今不說亦無礙也。達本源之一致。略枝末之殊科。倏起諍端。俱成戲論而[A93]已。
梵網經心地品菩薩戒義疏發隱卷一
半月誦戒儀式
戒序
諸佛子等合掌至心聽。我今欲說諸佛大戒序。眾集默然聽。自知有罪當懺悔。懺悔即安樂。不懺悔罪益深。無罪者默然。默然故。當知眾清淨。諸大德。優婆塞優婆夷等諦聽。佛滅度後。於像法中。應當尊敬波羅提木叉。波羅提木义者。即是此戒。持此戒時。如闇遇明。如貧人得寶。如病者得瘥。如因繫出獄。如遠行者得歸。當知此則是眾等大師。若佛住世無異此也。怖心難生。善心難發。故經云勿輕小罪。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剎那造罪。殃墮無間。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壯色不停。猶如奔馬。人命無常。過於山水。今日雖存。明亦難保。眾等各各一心勤修精進。慎勿懈怠懶惰。睡眠縱意。夜即攝心存念三寶。莫以空過。徒設疲勞。後代深悔。眾等各各一心謹依此戒。如法修行。應當學。
歸命盧舍那。十方金剛佛。亦禮前論主。當覺慈氏尊。今說三聚戒。菩薩咸共聽。戒如大明燈。能消長夜闇。戒如真寶鏡。照法盡無遺。戒如摩尼珠。雨物濟貧窮。離世速成佛。唯此法為最。是故諸菩薩。應當勤護持。
諸大德。春分四月日為一時(此依西域。一年分三時。一時有四月。從臘月十六至四月十五。為春分。從四月十六至八月十五。為夏分。從八月十六至臘月十五。為冬分。今且標春分。應隨三時改之)。半月日[A94]已過(臘月盡為半月。正月十五為一月。正月盡為一月半。二月十五為兩月。二月盡為兩月半。三月十五為三月。三月盡為三月半。四月十五為四月。餘夏分冬分。準此改之)。少一夜。餘有一夜。三月半在(三月日在。兩月半在。兩月日在。一月半在。一月日在。半月日在)。老死至近。佛法欲滅。諸大德。優婆塞。優婆夷為得道故。一心勤求精進。所以者何。諸佛一心勤求精進。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況餘善道法。各聞強健時。努力勤修善。如何不求道。安可須待老。欲何樂乎。是日[A95]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僧集否(答云僧集)。和合否(答云和合)。僧集和合。何所作為(答云說戒布薩)。此中未受菩薩戒。及不清淨者。出否(此有二類。一者未受菩薩戒人。二者是曾受而犯未懺悔者。此二類不應共作布薩。有者遣出。無者答無)。不來。囑受菩薩有幾人。說欲及清淨(謂眾中或有為三寶父母疾病等緣不能來者。當囑知事人。或同伴於上座處。說欲及清淨。言說欲者。受囑者云。有某淨欲來布薩。有某事緣。不能親來。令某代說。言清淨者。彼某甲如法僧事。無見聞疑罪)。眾當一心聽。
持戒淨身口。攝心正憶念。多聞生實智。斯繇戒為本。戒為妙法藏。亦為出世財。戒為大舟船。能渡生死海。戒為清涼池。澡浴諸熱惱。戒為無畏術。消伏邪毒害。戒為究竟伴。能過險惡道。戒為甘露門。眾聖之所遊。持戒心不高。專精不放逸。不取正戒相。亦無邪念心。是名清淨戒。諸佛所稱讚。持戒心不悔。所願亦成就。戒為法城塹。能遮煩惱賊。戒為勇猛將。摧伏魔軍眾。戒為如意珠。能與商人寶。戒為妙樓觀。遊戲諸三昧。持戒為平地。禪定為屋宅。能生智慧光。次第得明照。定慧力莊嚴。萬行為具足。乃至成佛道。悉繇戒為本。是故有智人。堅心守護戒。寧喪失身命。慎勿有所犯。合十指爪掌。供養釋師子。我今欲說戒。眾當一心聽。乃至小罪中。心應大怖畏。有罪一心悔。後更不復犯。心馬馳惡道。放逸難禁制。佛說切誡行。亦如利轡勒。佛口說教戒。善者能信受。是人馬調順。能破煩惱軍。若不受教勅。亦不愛樂戒。是人馬不調。沒在生死軍。若人守護戒。如氂牛愛尾。繫心不放逸。亦如猴著鎖。日夜常精進。求實智慧故。是人佛法中。能得清淨命。諸大德。今(白黑)月十五日。作布薩說菩薩戒。眾當一心善聽。有罪者發露。無罪者默然。默然故當知諸大德清淨。堪說菩薩戒。[A96]已說菩薩戒序竟(向下問罪。有者懺悔。無者默然)。今問諸大德。是中清淨否(三問三答)。諸大德。是中清淨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誦戒之前。昇座師白眾云。某甲稽首和南。敬白大眾。僧差誦戒。恐有錯誤。願同誦者慈悲指示。
誦戒畢。下座謝眾云。某甲敬謝大眾。僧差誦戒。三業不勤。戒文生澁。坐久延遲。令眾生惱。望眾慈悲。布施歡喜。
半月誦戒儀式
校注
[0136001] 雲棲本異名今從宋與咸本改名異 [0136002] 大等十一字雲棲本作大經發心云初已為天人師今從咸本改正 [0137001] 保下咸本有得字 [0138001] 中下咸本有得字 [0138002] 發上有多菩薩三字 [0138003] 聞下咸本有位字 [0139001] 咸本無不作佛三字 [0140001] 學咸本作覺 [0140002] 即下有是字 [0141001] 答咸本作善 [0143001] 品下咸本有云字 [0143002] 更下咸本有證字 [0145001] 重惡咸本有善惡心 [0145002] 聚雲棲本作住今從咸本 [0145003] 云等七字咸本作問云戒是色法可論多少忍是心數 [0145004] 自等八字咸本作家自是數色大乘是大乘色 [0146001] 發便是戒咸本作發心便是戒 [0146002] 二心字咸本作正 [0147001] 咸本無故字 [0147002] 俱作故 [0147003] 世雲棲本作此今從咸本 [0147004] 稱下咸本有攝字 [0148001] 咸本無我等八字 [0149001] 咸本無佛字 [0150001] 傳咸本作轉 [0151001] 華下咸本有藏字 [0152001] 咸本無菩薩二字 [0152002] 薩咸本作提 [0152003] 師等十一字從咸本增入 [0152004] 戒下咸本有法字【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38 冊 No. 679 梵網菩薩戒經義疏發隱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總釋經疏大文分二 初經前演義。二正解經文。
○初經前演義(四) 初總明大意。二標顯說人。三略釋經題。四詳解疏目。
○初總明大意。
發隱。天台疏經。每有五重玄義。此經不說。雖有經前演義。止是解釋經疏題目。今仍其舊。亦無妨礙。此經本名梵網。卷有上下。今單出下卷。時所刊刻。安名不同。或云菩薩心地。則遺崇律之名。或云菩薩戒本。又濫別師之譯。而單名梵網。類彼全經。又不可也。況加疏文。為名復別。今所據者。以疏主先釋梵網經名。次釋心地品名。次釋菩薩人名。次釋本戒法名。則經品人法明如指掌。況此疏本名菩薩戒義疏。今合而目之曰梵網經心地品菩薩戒義疏。次第渾成。無容異議矣。
○二標顯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