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天台文句輔正記卷第四(輔妙樂記)
則知一切廣略相者單略說智度為略具說六度為廣始自色心終于種智悉皆清淨名之為廣但云色清淨即云乃至受想行等及云乃至種智即是略相。
三種發心者大品中三根人發心不同上圓中別下通經云有菩薩發心與薩婆若相應等是也。
今為評判者先評竟次判也。
拾破者拾古人非來此破也。
須益有無者非但實者獲記權者亦乃化功歸[A1]己故云能引有無也。
欲知冥利者冥只是密不待者即當密益此密即顯不同法華前密。
處處至成熟者此取佛意說也中間借使施人天化亦名佛道。
中中上下者中周即以中為正上下為傍下周以下為正中上為傍耳光宅有實亦無大過只偏執至法華由定有實所以為今破耳。
誰論初業能知常者今意正明退大[A2]已後現受小乘化者為有聲聞誰論初知大耶。
未記則有者此指生滅度者而於彼土方聞開顯未得[A3]已前則有聲聞之號故云有也此即現未為一對又在下今昔為一對以明有無也。
因光橫見者如廣曾中為求聲聞說四諦等是。
佛必三身圓滿者舉圓佛也。
故稱此佛為權者本是圓佛示為三藏佛故云權也。
教權似實者且約同為化主似於從因至果當教位極之佛故云似也據無三身圓滿之稱則說此佛為權矣。
中途須有者約退大說故云中途。
疏云若依今經應有五者經云思惟是事[A4]已乃至法僧差別名依此有決定聲聞經云我昔教汝[3]悉願佛道乃至自謂[A5]已得究竟滅度依此有退大經云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依此有應化經云此輩罪根深重乃至未證謂證依此有上慢大乘如疏引。
疏云大品別異善根者發大心[A6]已中間又退大取小異於一向不退大者故稱別異也。
指應化為無者意云權人於法華經前示為實小更無應化之稱故無也若至法華聞開三竟方受應化之名則無大乘聲聞之號。
又云第四第五並名大者若至法華發迹[A7]已俱名為大亦無佛道應化之稱。
於大乘自立聲聞者他人依涅槃經判四依為大乘聲聞今家不爾若云大乘聲聞者身不從大而得示同於小外現所為名從小得故異他也。
迴與未迴者即今家立義回心此記未回彼記故云二義也。
疏云或有厚薄者瑤師以理惑教為薄以教惑理為厚。
未辨得失者應責云為失昔所證真理為迴遑為復得大理耶為得小理等耶。
理名近大者只是小理名近大理故聞法說即使得悟也。
初果尚非者初果尚[A8]已斷於見惑何得更有疑惑之名也。
小乘根定者上中下根定耳。
義當斷伏者被加說法淘汰之時先斷塵沙義當於斷而伏無明以塵沙無明俱名無明故也。
過去者由過去薰習令今未悟有前後耳若未薰習者以顯薰習今未成根也。
兩釋不定者文中兩或即是更兩判根進退不同耳初或即以第三句為中第四句為下次或可中間兩句者即以第一句為上根第二第三句為中第四句為下或𠝶下字或將下字屬於下根則是兩重之相也。
疏云夫眾生心神下明轉根者過去聞法[A9]已成三根今世重聞取悟不等故云轉根也。
非不兼法者明文中但云聞法得悟似如專屬信行而[A10]已聞[A11]已即觀信法具足故云兼也。
信法等相如止觀亦約前世集思集聽致使今生得成信法兩根種子或集聽少思多或聽多思少皆以少資多名為相資彼約安心隨根四悉止觀不同止觀四四乃成八番信行一八法行一八信資法一八法資信一八信轉為法一八法轉為信一八信轉為法以信資法一八法轉為信以法資信一八彼約凡夫自行一時所宜八八不同故云一生今明三周聖人悟入少分類彼也。
故昔三根不同三周者昔日三根為上中下其根[A12]已定今三周聞法轉下為中上是故三乘經於三周各有三根悟入故云也。
疏云身子迦葉等是中乘根性者如第一疏釋迦葉緣中云佛若不出我當為辟支今[A13]已聞教故為聲聞身子既是利根為法輪將並同中乘根性。
疏云又四眾至緣覺者即是今佛世新發心者也。
疏云有異執者明諸權教菩薩自法華前雖各自求當教極果來至法華此執易破故云終歸取佛也。
疏云但是正其觀慧者正其偏次之觀令成圓妙觀也。
仍異於別者圓菩薩位仍異別妙覺位若證道同但異地前應須進退二釋也。
故名為小者約藏通二創聞妙乘不敢領解。
悟大語略者意云文中但云菩薩悟大處處有文而不分別三教悟大深淺不等應藏三祇等通乾慧等別十住等並是悟大之位不語此者則成略也。
橫指法身本者以八相化事望於理本故名橫也。
結淨土因者出家成道具明劫國供佛數量令其廣作利生之因使物欽慕來生其國(云云)。
先入至不同者如惟忖中明法華前顯入密入不同。
恐不了前意者惟忖中先入今若法華前及序中[A14]已入十住今聞法說則四節增進若今始入十住但三節耳。
疏云一音者圓極一[1]者不同前教又如來常以一音說一切法而能遍同諸音故華嚴云一切眾生言語法一音演說盡無餘矣。
長遠時所者本門時所也。
密聞大車者即中根人在法說周密聞也仍是中周上根人也下根亦爾。
若爾佛於爾時者此難意者佛既知聲聞其根不敗何不於彼即與記耶答如文。
餘經不說者謂方等等經也。
況通經論者唯識論通方等經經既不說聲聞密聞故使論亦不明顯密也。
身子權能預謀者身子既是古佛則預知佛三抑表於三周所以慇懃三請故云預謀也。
理須預照者明身子本是法身菩薩故能預照知佛三抑本表三周故云也。
如後釋者一障未除機未動二障未除機[A15]已動三障[A16]已除機[A17]已動四障[A18]已除機未動並約前教分別如下釋。
二癡合明者調熟所證真理之癡與無明之癡共為障也。
不問無明為障所以者責意令知由過去根性利鈍不同置令今生為障不障也。
聞法故破破由聞法者即是因緣和合故破也。
未聞法破為前者即是障先除後機動也。
聞法[A19]已破者即是先機動後障除句也。
自他無破等者此存第三句因緣合能所以不許自他無因也。
亦前亦後者重復前文成於感應因緣能破文雖前後生滅同時故云暗滅等。
二以不愚等一往斥之者如經云佛語諸比丘汝昔[A20]已曾發菩提心今日何故而愚於大而不發心不語昔日時節故與今經有別。
具如止觀等第三者彼文釋知具二義一約故昔大乘常名知大菩提一約自知小乘常住亦名菩提無此二知所有歸戒亦不具足通其兩釋知與不知彼此非難。
說其元意者以勝鬘經中對諸菩薩說於聲聞尚發菩提之心如何菩薩不發無上道心唯此是其究竟之意故舉聲聞以斥菩薩。
暫時不知者大通佛知緣在王子故佛入定令其結緣佛入定後王子方說故云暫時也。
矛楯者兵器也矛長二丈建於兵車楯謂傍牌楚有賣矛及楯之人有人來買矛而謂買者曰此矛壞千楯其買矛者尚在尋有買楯者復至又謂之曰之楯壞千矛前買矛者乃問之云還以爾之矛壞爾之楯為得幾許賣者無對自知負言今意取其二言相違以為興例。
大經諍論文者彼唯二十一雙於二十一雙中一雙是諍聲聞成聖不成聖故今引之。
執者望今成過者在今必成若更執者不成則成過也今雖必成執不逗後又成過矣。
並通三世者且約[1]去華前後相望以為三世餘則周會皆得大教在昔亦有開與不開入者名開不入名不開在今亦爾五千未入得名不開未來亦爾教在昔唯大可知至今法華留逗後緣亦名不開未來亦爾。
既俱有過者即涅槃中聲聞成聖不成聖佛言二俱有過也授引也護也。
小部不同者如諍立五篇不同者又諍四錢三角五則犯重乃諍有五陰無五陰如是等諍但是隨機灼然易殄也。
知不知別者權人了了知權示不知實人初中知不知至今法華方始知。
初不知後知者元稟小也。
如方等至人耶者此問意者緣覺何故不如二乘於三藏斷結[A21]已即於方等般若受彈斥淘汰益耶答如文也。
疏云問緣覺者梵云辟支佛陀辟支迦此云緣亦云獨佛陀云覺。
言出無佛世者增劫減劫俱得有之。
彗星者爾雅云彗星為欃搶亦謂之孛(薄骨反)言其形孛孛猶如掃星亂世則有治世則無方之獨覺則可知。
在小等者問意云釋迦以大化人緣覺稟小故何[2]徒之。
答為護物機者崛山中有五百支佛住佛欲生此先令告令令其徙去若不去者妨於佛出世時稟教之人故須徙之但護物機亦不護於緣覺也。
知亦何爽者緣覺縱自知之佛亦徙之不護彼意。
疏云不覺徙之者菩薩神力徙之。
二十八者捨人天皆經人天中陰也。
五含中後三者除中生二人也一中者謂欲界後於色中而般涅槃二生般者生色界[A22]已而般涅槃三者有行生色界[A23]已長時修行方般涅槃但有勤修無速進道四者無行生色界[A24]已經久修無功用行而般涅槃勤修速進二道俱無五者上流於色界中要轉經於四禪天處方般涅槃。
及無色般者明無色般人生彼垂欲般涅槃聞佛出世亦能起欲界化而來見佛。
彰亦易牽者以同界故故云易見佛。
[A25]已義含三者只變化即當應化緣覺含於決定上慢退大三也既例聲聞亦應[3]俱四。
所化兼二者此即剋體而論所兼得決定退大二人以上慢是傍故且不論耳。
尚從座起者經意云此諸菩薩[A26]已曾發心行菩薩行由尚[1]超去況未發心者耶故云尚也。
目連問佛此諸正士者目連於彼中能問諸正士及知正法之藏以有正法藏分亦未證得有悔四故者以菩薩道時長行遠故生退心也。
衍門生謗義少者通人乾慧性地而由生誘故云少耳。
袁具見修者見即見濁修即煩惱濁五中專由此二也。
疏云言略義隱者但云佛以方便力等是言略但云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是義隱也。
疏云既以小自翳者應更云自謂為得名為自翳也。
疏云妨他大光者當機大智欲聞大法說枝葉成礙故云妨也。
執為真極者未得初果等謂得初果等名執真未得羅漢謂得羅漢名執極也。
疏云非徒者徒即空也謂非空靳固。
如喜根等者大論中釋巧拙二度拙謂聲聞巧即菩薩如文殊白佛過去無量劫有佛號師子音王佛及諸眾生壽十萬億那由他歲以三乘化人寶樹常出不生不滅之音聞者得道諸菩薩等得無生忍新入道者不可稱計佛涅槃後樹無音聲有二比丘一名喜根二名勝意喜根常說實相弟子聰明樂聞深義乃至婬怒癡相即解脫相聞者無悔得無生忍勝意比丘頭陀集禪多生分別因見喜根弟子說實相法不體其理違心起謗至精舍中眾集擯棄喜根菩薩喜根菩薩知其當受大罪強為說七十餘偈融即法門婬欲之性即解脫等勝意身陷入地獄經百千歲最後因此發菩提心雖復出家諸根暗鈍故云遠因。
不見如來至功德者應知若據結取後文則應見於劣應今云不見約純大以說此等須存進退兩釋。
以聲聞人出三界者但是以出三界機耳。
寄於娑婆一期者且約釋迦一期設化五時大小不可雜亂故云即當漸初也若論華嚴十方互為主伴漸頓陳何可簡其大小故。
十種大心者一化眾生二為滅苦三為餘樂四滅無明五與眾生發生佛智六供養如來七欲隨佛教令佛歡喜八為欲現佛身九欲入佛智十欲顯現無畏之力。
則鹿苑至結取者若以法界為言則鹿苑諸教皆結歸華嚴或結歸法華也。
故令教主至不一者顯露常定秘密非一耳何須更加成謗因意云聞經生謗雖是得度之因不免先墮於苦是故今經威神令去不同喜根為他作生謗因矣。
實可為例者意云佛滅後弘經人為他說一句一偈皆為結緣種也。
亦名章意者如云歎法意令生於尊重說無虗謬意在止其誹謗乃至意在真實等。
大體隨時者施開二章不闕。
詣謂所至者今文良以開顯為所詣也。
開顯二章者開即方便顯即真實餘四略無此二常用。
三千為表者兼表三觀及以三昧亦名表事理即是三昧之觀後皆見理也。
釋順釋正者反昔反成今順制昔乖成今正也。
神縱異迹者高僧傳中有神異僧縱示為惡必先同後異引令入實終無以惡而[2]監於善引此例者以誡[3]也濫之人。
並越二途者超於或善或惡之二途也。
權名隱實者施前三權此權隱於實也。
潛之與顯者潛釋上隱即施三故顯釋上開謂會實故。
未甞增減者施亦不減亦不增也法華之宗致若施若開皆是法華之宗體。
實教之果源由者指權即實故權為實教源由。
釋義之旨歸者唯至法華說於教意若解釋者先騰佛意一代施化咸成會法華若解釋諸經但說當部含教多少被物不同未得談其教意若預說者則探取法華之意而於彼說出佛元意雖施諸教蘇息彈斥淘汰不同意在咸歸真實故也。
眾行之府藏者府聚也史書云藏也修小必須正助合行於助達正無不契實故云眾行之時府藏也。
徒施徒運者若不得今師之意如來空以三車等運出火宅於無至道場之期。
意正引彼證此者須入聲呼若以此釋彼須去聲呼。
亦說中道者如佛臨涅槃魔蔽阿難說種種法乃至亦說相似次第中道。
但除其魔者此引簡文不同一向開說之則但除其人而會其法矣。
疏云父王乃至太子名者大論用此譬伸經屢明般若之意昔有國王久無兒息因出遊獵夫人於後誕娩太子諸妃奏報王聞默然如是至三亦皆默然因乃白王以問其故王答曰我欲多聞太子之名遂且不言令汝數數說之無有厭足其一一奏報者宜各賜之百千兩金。
但說者受者者說即是教受即是人而於理上加因果則成四一義足。
豈法說初等者開示悟入正是因位不應對果也。
本門𠝶長者此中[A27]已是本門則後十四品經便為𠝶出。
疏果門安得如此者只是果門安得在此耳。
疏云開除開出者光宅意方便說三開除五濁顯出一乘故也。
疏云菩薩方便與二乘同者通菩薩入空方便與二乘同也。
初句結非佛知見者此示結難文也從若餘三慧下文是。
將教及理者如向三慧下文是也。
初易後難者初之一增得八分故後但二二增之故成後難也。
以六七八者一恒皆有二分解則以十二對初地至六地為示十四分對七地至八地為悟十六對九十地為入故。
縱非前之兩教者以此二乘未見中道未受三德涅槃之名以將解義簡之故知且在別教以別時長次第學故云得不一也治城秀法師今改為彌勒等是。
四依須約四教者三藏賢位為初依須陀洹斯陀含為二依第三果為三依四果為第四餘教準此皆是圓人示三教四依也。
安得證通者古人引第五恒等文彼全是別義不可以對通教也歎大謂文殊褒圓即淨名。
準聖歎釋者聖即如來自於今經歎釋大師亦準佛歎釋顯出諸經之上況復依而修行道場妙悟故云師資可知意令後代展轉相承皆成師資之道矣。
疏云華嚴等者華嚴但明四十二位攝大乘第七釋第四因果勝相中亦名歡喜等十地論亦只釋華嚴十地品瓔珞仁王雖明諸位仁王不出等覺十信發心長別三界即是圓義瓔珞十信即是別義。
十梵行空者謂身身業口口業意意業及佛法僧戒十種皆空。
疏云開示悟入似有淺深者非竪而竪故云似也。
疏云不見開示悟入之一時者非橫而橫故云一時非竪而竪開示悟入宛然不失。
四智縱因果相對者意云縱將道慧總對十住道種慧別對十行一切智總對十向一切種智別對十地但成因果各有總別不成開示悟入。
疏云寧是法華一意者不是開佛知見一意也。
觀無一異者一謂真異謂俗至此位時雙忘入中故云無也。
開等別相者只是不辨開示悟入橫竪相別耳。
都不見法華大意者須知法華大意只是體宗用三即三德故開示悟入不出於一故也。
疏云一切智更無餘事者只一切智慧是無上義除一切智外更無別法也。
得清淨故者用一切智證所入理故也。
疏云與無量智業者證入初住三因顯現名為智業也。
初約三乘者意云初番既有兩二乘驗知須兼藏通菩薩是故疏中云令三乘同得次約菩薩釋專在別教菩薩。
知彼義者指所知為彼也。
義不可通者論家但云準如來能證經句句皆云為令眾生若非今家四釋焉能於眾生通入理耶。
不獨菩薩者三乘共行菩薩也。
指所知為無上者一切智為能智也。
仍須修行者明此菩薩爾時但修遍行今聞如實須修圓行故也。
或指藏通者別人亦有未發心者故著或言。
多指別者通人亦有發義故且云多。
疏云令外道眾生者應知凡夫外道大同小異異者以外人計常故不同凡也此一番約隨喜位初[A28]已上論開等二乘菩薩案位勝進可知。
異前二釋者異前初番及菩薩番也。
人異義同者只是開示悟入同也。
約位通唯在佛界者前約位釋十如約位雖通理性三德正意唯在佛界也。
依經者依經句句皆作為令眾生開示悟入釋也。
順論者論意皆令三乘同得平等法身故也應知論中者番番竪釋皆以第四句為極然論亦不定判其淺深故使今家於一一番上皆為四釋則使論文三釋橫竪具足方知論具深淺矣。
[1]熱行得理者謂入觀則能知能見此二屬行行知於理故云得理也。
若深張地位者他人解此乃至云以地為入等是。
若除二障者煩惱及所知二也亦名人法二執也。
句句橫竪者四釋之中智位為竪四門是橫觀心非橫非竪故云意在不二也言句句者以一句皆具四釋故成句句橫竪具足及以不二。
以論廢立者不依十妙釋義為廢依四一釋義為立也今[2]右無量法皆一及十妙即今家立也和舊即[*]右也。
語少意含者但云無量是語少皆一是意含也。
心塵行法者心謂剎那之心塵即隨心之塵行謂修行之行法謂教法也人謂能修觀人理謂能修觀所契之理。
雖不消句者意云雖不消經文若對十妙不無其謂也。
問何故經文不依十妙者問意今此經文何不如玄次第以對十妙而後四妙大雜亂耶答如記。
六不可越者經文六義次第灼然耳。
自行化他至事者自因果即前五妙化他後五妙也。
疏云而有差別者四十位即是差別也。
存而用略者文存廣中略三義及至解釋但用四一消文故云用略矣。
疏云四一者然四並稱一者昔未開會人等多途令開會之並唯一也。
雖以果為理者古人雖以是果為理亦一不別出理一之相故云名亦不彰也。
以所依能用者諦境不可知見所依也約於智眼乃能知見即能用也。
左右互攝者且如理一中若取能知見即位一為便若取所知見即理一為便則成以所攝能也教行人亦爾如下自釋。
是體非是者破執也一念之心理雖即是事全在迷三惑具足不可不觀而但守之即故云非也。
疏云外藉法雨者讀誦解說及傍行六度皆名法雨也。
疏云顯出真修者證真修又修修常會真即是修於天行故也。
性得者本性得之名為性得。
准義至十住者如前經文內加觀行外藉法雨等。
疏云如量至眾德者如量屬不思議假行所以能持眾德德從行立故如理元照理故遮諸惑也。
月愛喻也者月體常圓譬理無增減白黑別譬智斷不同。
疏云一道慧見道實性者道為所踐清淨智為能踐。
具如止觀第三記者論有多解或因中總名道慧因中別名道種慧果上總名一切智果上別名一切種智論云或言道慧道種慧單明權實一切智一切種智[3]復明權實謂道慧實道種權一切智實一切種權也。
如彼俗境數量者俗[4]即是真之俗真是即俗之真故云如於實理契之。
然一一位各具至入者二智謂理量不二謂雙入即雙照竪則對四位橫則位位具四別教不爾故須辨之如理在住如量在行不二在向雙入在地。
專釋此四者若但釋此四所從則先教次依教修觀觀成智智則明明則入位故不同此也。
應知位智多約於竪者以竪中有橫橫中具竪故云多也。
約觀乃成非橫非竪者亦應云而橫而竪何者而橫故詑門以義成觀而竪故依位以生智也。
並是約非橫竪者一一皆依不二理故。
教四者只是圓有等四門相望自有淺深故云似也。
雖對開等者意云今如四門雖對開示悟入但是四門義同開示悟入非謂同於約位淺深故也。
故下更以理性者從通則四下文是也。
且語大略者此中但云一心三諦之理為不思議境未悟十乘觀法故云大略。
餘三例然者理上既具教人行三是教等三上一一悉具餘三矣如云既有於教必有稟教之人人必修行行必[1]熱理人理行亦爾如下釋云約門釋為教觀心是人約智是行意位之所階是理一也。
似借論文者一往觀其義[*]熱似如借用論文為釋義之本故云似也。
准次第論者準聲聞次第經歷始從鹿苑終至般若皆是自謂故也。
教行准知者由窮子在昔自謂則成權覆於實置[2]令所稟之人教主謂成滅所行之行但趣灰斷故[*]令開之無不真實。
非立名者但破其判文非破佗立教一名也。
却指所作者所作屬於化主故云教化。
具列良由此者重結束釋理一文具於四釋所以約位釋屬理約智釋屬行約門釋屬教約觀心釋屬人即是以能而釋於所故屬理一教行人三須準前理皆具四釋可知。
玄文有破者如玄文第二卷初廣約光宅義以破光宅以光宅明今昔因果體位用廣高長狹下短今昔於四一章安破使今四一不成今昔具四一今昔相對二十四對(云云)。
況今復以菩薩為第三者許光宅以菩薩為第三也。
嘉祥尚然者嘉祥舊疏亦云無於二乘存於菩薩復稟化者寧得異耶故云尚也別教中三乘者菩薩聲聞位在十住菩薩支佛位在行向菩薩大乘位在十地。
定慧至盡門者只是中道三昧耳。
二別二合者教一行一別人理合在教行中也。
令理滿故者九世屬事平等屬真令觀於事見平等理體遍故云令滿也。
剎及眾生皆為能說者此明眾生身中毗盧遮那為毗盧遮那身中眾生說法毗盧遮那身中眾生亦向眾生身中毗盧遮那佛邊聽法即是剎中有眾生佛佛中有剎眾生眾生中佛剎中佛皆能說故而不思剎及眾生至說者斥讀華嚴之人既有能說必有所被即是生佛身土互為能所道理任運常說只由生佛不出一念故也又復應知由正有說依方有說為有依前說法而正方能說耶何以故良由萬法悉屬心故爾。
彼此互明者若識今經三世佛同則知與彼大體不別若了彼經融則知與此無二亦是塵剎生佛等互明。
疏云正是化主者只是為現在十方化主釋迦是此方化主也。
何況有實者應云何況即實文語從便耳。
應先開章者至三世佛章初應更開章也。
無開權總者明經文闕若更有者經應云舍利弗是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等。
總別不便者猶闕開權一文則成不便也何者三世佛章各有權實文是故成別矣所以不於三世佛章初開為總別二章者良由此也。
所著即是根者疏文加根釋者為能生成於欲性二事又根以能生為義欲以怖須為義性謂所稟本分根能生欲稱過去習欲成性故曰未來然根欲性三無時不有隨其義便分對三世非要隔生別別而立。
但恐不了所施之意者施意在顯真實耳。
有人云單五三藏等者讀天台人作此對。
然單論至小異者單論約顯露相入約密故有小異疏云如是者明體相者此文攬相以釋體也。
疏云四釋結者經從故諸佛以方便力下結文也。
後後增七倍者七極微為一微量天眼輪王之所見矣積七微量成一金塵一解塵向金上住又解塵透金過至下水塵皆有兩釋也積七金塵成一水塵積七水塵為一㝹毛塵一解㝹毛上住一解量如㝹毛端乃至牛毛皆有兩釋七㝹毛為一羊毛塵七羊毛為一牛毛塵七牛毛為一隟遊塵七遊塵為一蟻七蟻為一虱七虱為一穬麥七穬麥為指節三節為一指二十四指節橫布為一肘橫一指有七分五釐一肘有一尺八寸竪積四肘為一弓謂尋一弓有七尺二寸竪積五百弓為一俱盧舍俱盧舍二里八俱盧舍為一踰繕那踰繕那十六里。
一剎那者依攝論明具有十二一一剎那此翻為一念二怛剎那此為瞬三羅婆俱舍云臘縛此云一息四摩睺羅俱舍云牟呼栗多此云一須臾五一日一夜六半月七一月八一時九一行十一年十一一雙十二一劫仁王經云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即是九百生滅為一念一百念為一瞬六十瞬為一息三十息為一須臾三十須臾為一日一夜十五日為半月三十日為一月三月為一時兩時一行即半年也於閻浮洲中日行路有外內極北至極南相去六百九十由旬一百八十日從內至外又經一百八十日從外至內故名行兩行為一年二年半為一雙雙謂潤月兼本月為一雙也。
劫相者梵云劫波羅此翻為時也亦是有濁之由光音天墮地即是有濁之由若無天下亦無於欲。
次煩惱去復總中者總中別故煩惱是總下三是別言四別者兼煩惱耳。
所通非勝者但至非想故云非想勝以計非想為實故。
十六知見者文在大品大論廣釋謂一生者見計我能生眾生如父母生子二養育見計我能養佗三眾數見計我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四人見計我是行人五受者見計我後身當受果報六起者見計我能造後世果報七智者見計我五根能知五塵八見者見計我根塵能見於色及起邪見九我見謂橫計五陰名之為我十眾生見總攬五陰名為眾生十一命者見謂命計連續恐斷十二作者見計我能有所作故十三戒取見者禪非出道計為出道故十四使作者見謂駈䇿由我故十五使受者見苦樂由我故十六[1]十使起者見令其還生欲界名起者。
屬邊見邪見者有無屬邊見六十屬邪見。
若色大我小者計色大我小我在色中我大色小色在我中我即是色離色是我四陰亦然計五陰屬身見身即是我故計有我無我即邊攝。
本劫本見等者計八萬劫初為本八萬劫終為末末見四十四本見一十八合六十二不出計神及世間常無常有邊無邊計從父母衣食長養而生即屬邪見以遠不達業力因緣故計現在五陰自然而得涅槃等即是戒取攝瓔珞等如文。
一一有六十五者以一一界皆具五陰故爾若無餘十七界則一界皆不成界故須一一相成所以一界皆具六十五也。
以根對土者亦無別意但是飜到對句耳疏云鴦掘經云舍衛城北有婆羅門女生於一子名一切世間現至年十二人相具足聰明善說時異村中有婆羅門名摩尼䟦陀時世間現從其受學四韋陀典師受王請留世間現守舍而去婆羅門婦見其端正而生染心前執其衣世間言汝是我母豈生不善婦人懷愧以爪自獲以繩自纏夫既還[A29]已恐世間現露其不善先語夫言汝行之後彼世間現乃於我所有不如事師云是大惡人而語之言汝殺千人取指為鬘冠首可得免罪成婆羅門時世間現便禮師言善哉受教增一云如是次第殺其千人取指為鬘母因送食便自念云我聞師言害母生天便攝母頭以手拔劒欲害其母佛尋往彼放光照之彼復念言[1]我亦云若害沙門必得生天放母逐佛佛便除行復道而去鴦掘經云鴦掘奔趂不及乃說偈言住住大沙門淨飯王太子我是鴦掘摩今當稅一指(凡三十九行)佛以偈答云住住鴦掘摩汝當住淨戒我是等正覺[2]輸汝[A30]慧釰稅(凡一百六十七行)乃至投劒深坑頂禮佛足佛命善來便成沙門得法眼淨其後佛為說法得阿羅漢鴦掘經得無生忍障雖不如闍王造逆[A31]已成害佛及母方便兼殺九百九十餘人如是重遮不障證法良由根利故使爾也。
疏云盤特是者法句經第一云佛在舍衛有比丘名盤特新作出家稟性頑塞佛令五百羅漢日日教之三年始獲一偈阿含大論云九十日佛愍傷即呼著前授與偈偈云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盤特感佛恩深誦得上口佛告盤特汝今年老唯誦一偈人皆知之不可為奇須解其義所謂身三口四意三觀其所起察其所滅由之生天由之墮淵由之得道泥洹自然分別乃至無量妙法心開意解得阿羅漢由無遮故其根雖鈍易得道果(云云)。
一一門說其所以者隨根利鈍及以待時不待時等故有二味八門不同故也。
若信進等五者還對上中下根一一根皆具五也。
故云一往者有障不障故云也。
疏云即執非為是者意云佛初即說真常樂等外人便執邪常等而為究竟故云執非為是。
四念處所治者由外人計五陰以為四德故佛出世先令觀陰修四念處治於邪常樂。
兩醫者大經第二云復有明醫從遠方來曉八種術善療眾病知者方藥從遠方來是時舊醫不知諮受反生貢高輕慢之心彼時明醫即便依附請以為師諮受醫方秘奧之法語舊醫言我今請仁以為師範唯願為我宣暢解說舊醫答言卿今若能為我給使四十八年然後乃當教汝醫法(云云)八術者譬於佛能治三教菩薩兩教二乘斷結外道苦行外道空見外道名善八術四十八年謂是外道修根本四禪四空四無量自行化他讚法讚者四箇十二則四十八並不出於界四倒常樂等名同故譬於乳邪正天隔故云好惡(云云)。
煩惱違順相待者得好即貪得惡即嗔等是。
名通兩處者應用樹名之下即枝葉為法枝葉名下四大為法以為況喻也。
煩惱通聖者非但聖位能斷得善外道亦先斷下八地惑故云通也。
增通餘聖者支佛輪王也。
又增與滅至無者只於大乘增減俱有或增減俱無如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亦是例小乘亦爾。
眾生准說者在凡夫數數生滅故長若在聖位濁盡不久故短也。
命是不相應行法者十四不相應行中有命根也帶五陰法而論連持長短時也。
時通內外者在小三災時名內在大三灾時名外又正報在時名內依報在時名外。
隨三不同者隨火水風三次第上生故云生三禪處也。
乃以大乘密而斥者但云實得阿羅漢不信此法成增上慢但云此法不云大乘故成密斥。
疏云無增上慢即行一者既無謂得之尤必習進求之行。
疏云次釋疑為三應先將所以者何下經釋上開除之文今成開除之相然後方立疑端疑端如疏從佛滅度至是人難得即生疑之辭也從若遇下釋疑左溪文句從若遇頭著一默准此應更分為二先疑次釋矣。
有於因果至過者若斷四住之因只應感得灰斷之果若言感得變易常果者則同因是無常而果常之過也。
邊際之力者他宗皆云得羅漢[A32]已即用此定持父母生身從初地至八地經一阿僧祇劫從八地至等覺又經一劫麤身方盡始入妙覺矣。
有引羅云者他人引傳云羅云今現在天竺有長者請僧奉食行乳與羅云羅云斷負長者問食不堪任答無但佛去後世與佛在世諸種皆薄今日乳不及佛世水羅云即撥地開聖種在世水與長者長者嘗果勝今日之乳以昔好水隱在地中故爾他引此事皆由邊際定力所持故不滅耳今亦破之善持至一劫半劫容有此理若生界外必須捨身論有明文引小非例。
故知博地之言者他云生滅度想及於餘國值餘佛得度者是博地凡夫預生滅度之想此人即橫於佗方見佛聞法非羅漢羅漢邊際定力不捨此身近代皆同此判也。
而須商議者昔不迴他土迴敦逼迴等。
疏云忽聞異說者他意云餘佛語諸聲聞云汝等應發菩提心求無上道何容住小等。
信不信意者羅漢執重重難信故須敦逼及他土信凡夫具煩惱無定執心故易信也。
凡夫上慢有五者圓鏡云今且依經論增上慢有四差別一者凡夫起五上慢一於四善根二於初果三於二果四於三果五於無學二者須陀洹人起三種慢三者斯陀含人起二種慢四者阿那含人於無學果唯一種增上慢也。
仍從拂席者者意云上慢不盡拂席不拂席者現應得度矣。
名同義異者大論取缺壞不任受用以對根本大經取微有缺損故對不雜故云各有其意。
尚名為漏者意云由無後二故前四名為有漏縱有後二復屬四果故知上慢之人律儀不具。
疏云對文者對四果四禪之名以為究竟。
化他權者體外權也。
況指權是權者謂昔無權名今方指昔以為權權非究竟知非究竟即顯實也。
經云種種所行道者行七方便之道。
過未仍從現說者九言生欲者皆從當世現在上生必不從現在過未而起故云仍從現說也。
疏云九部十二部者彼依大論等釋文相甚廣今略出十二部相一修多羅此云法本亦云契經亦云綖經達摩鬱多羅云始從如是終訖奉行一切皆名修多羅此總相也於其總中隨事分出十二部經餘直說法相者是別相修多羅也二祇夜此云重頌重頌上長行者是三和伽羅那此云受記謂記三乘六趣經爾所劫當得作佛或得二乘道或受六道身皆名受記四伽他此云不重頌新譯云諷誦不誦長行亦名孤起偈也五優陀那此云無問自說謂妙法甚深無能問者故佛自說又有法非甚深而赴機宜無問自說也六尼陀那此云因緣謂一切佛語緣起事如毗尼中有人犯是事故結戒修多羅中有人問故為說是事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法相微隱要假近以喻遠寄況以彰理如中阿含長譬喻長阿含大譬喻等八伊帝曰多伽此云本事或因[A33]己事說他事或因現事以說往事如云我昔曾於二萬億佛所為無上道故常教化汝等九闍伽陀此云本生謂本性說自生如云曾為師子受獼獲寄二子眽脇肉以𧵍獲子於病世作赤目魚施諸病者等訖詑本生以彰所行名本生經也十毗佛略此云方廣語廣理廣為菩薩故說大乘法是也十一阿浮陀達摩此云未曾有說希奇事由來未有者如佛現種種神力放光動地眾生恠未曾有也十二優婆提舍此云論義謂諸部中言義隱覆往復分別得明所顯寄論義以明理也此經指九部為入大之本則九部是小方廣授記無問自說三部屬大如玄文廣釋或大小各九或大小各十一各十二約四教廣辨其相(云云)。
佛慧為理之行者以佛慧為取理之行也經云說佛智慧故者以用三教引導眾生令堪聞法華故云說佛智慧故也。
即上句所者無無三句是也。
通真含二者含但不但但名半不但名滿故云半滿相對也。
由闕別者由經闕圓入別所以疏文引長行經文無有餘乘來此釋出圓入別之相有人云傳寫悞者殊不體文經云如其所得法者即以自行智契境名為所得法經云定慧力等者定能寂慧能照定能神通慧能說法自嚴法身又能度物。
疏云口無欺誑者說實相印是也。
疏云今明現在論願滿者圓鏡云有人云迷時立願悟時無願如彌勒經云久念眾生苦欲拔無由脫今日得菩提豁然無所有此現違經事須融會原佛有昔發願之時亦不定言度眾生訖方始成佛但云眾生無邊誓願度今成佛道盡未來際度脫眾生故不違本願言滿足者四願之中三願[A34]已滿就多為言亦是滿足度生一願此雖未滿願心不捨亦名滿足。
疏云總佛門末者雖有一不虗章在前[A35]已別三從多名末耳。
疏云五濁障三者三能治濁即是三能障五濁。
初釋對他者謂一不名眾生以他多故故名眾共。
後釋即是功能者業力功能能流轉故。
疏云靜心取戒者謂憶昔由破戒故致令生此或因此念得離輕繫地獄等。
疏云靜諸根者以餓鬼因多[1]舉緣忽能一念靜諸根歸依三寶即得出離(云云)。
疏云今說五道造業者黑是否色殺盜罪業墮於地獄此業麤惡否相先彰故其人色黑堅貪之業墮於鬼道鴿色黲然慳貪之人護惜[A36]己物恐他侵求故恒為鴿色無慚之業墮於畜生彼無慚人凡有所作多負內心故其色蒼黃赤是喜色五戒人業持戒之者絕諸憂畏故其色恒喜十善天業行十善者三業俱淨故其色白。
入胎經者止觀具列三十八七日乃至最後第三十八七日由風力故身轉頭向產門申臂而出等(云云)。
足明濁意者今文正意由濁有故須施三權即具其意。
俱舍至五位者瑜伽又有八位漸次增長者若[A37]已結前肉猶稀時名[2]藉羅藍(此云類滑亦云和合)若表裏如酪來至肉位名遏曇(此云包皮)若[A38]已成肉仍極柔軟名閇尸(此云耎肉)若[A39]已堅厚稍堪摩觸名健南(此云堅肉)此肉轉長支分分相現名鉢邏賒佉(此云支節)從此[A40]已後髮毛現即名此現位從此[A41]已後眼等根生名為根位從此[A42]已後彼所依處分明顯現名為別位又大經云所有肉色隨時而變歌羅羅時異安浮陀時異伽那時異閇首時異諸疱時異差別論云此身初業於初七日成迦羅(大集云如亭歷子)二七日成頞浮陀(如小棘)三七日成俾尸(如頻婆果)四七日成訶那(如胡桃穀大集以此位在閇尸位前)。
疏云轉現腹相者只是五藏相耳。
又作諸異相者腹如白布綖等。
疏云如大品中者但於一世計身五陰我大色小等即名身見[A43]已如前引。
後料簡中方有者長行文云命短劫長文是。
疏云不虗今更頌者長行勸信與不虗共為一段今離為二故云更也。
疏云過去無數佛者一者過去[A44]已開權竟二者若未開權者至今方開故約過去明開。
疏云正因佛性者以修得緣了共取正因方獲分果第一義理也。
餘文多用者只是餘文多以藏獨為異方便耳。
七方便名通三味者除於人天此二非方便未修觀諦無進趣故以三味中除圓[A45]已外方便攝盡。
即是所期者登地[A46]已上中理也若順次第三諦者十住為無相十行出假為相向後為中道也。
在昔聞權者只是聞於開權耳。
往佛亦爾者謂今佛正開於在昔開權之人過去佛正說法時亦如今佛故以引往佛[A47]已開顯竟而證其同經云若人善軟心者以順中理故也。
疏云造像等者若准優填王造像經云先感人天受諸富樂次生淨土遠趣菩提疏中約其任運而得彼經約能迴向者說童真第八住名。
非深非淺者凡言開權者先了善體全是實相之理不當深淺方可開淺即深故云而深而淺也。
著在於微者菩提果善全在於微故云深即非深也微即是著者只此微善開即佛因故云淺亦非淺也斥二失者橫竪二失也。
皆應理釋者古人唯約理觀以釋童真故在初地若如此者散心等皆應理釋何獨童子耶。
但尚佛道者古人但見皆[A48]已成佛道之言則一向從果而釋。
疏云應住果報者住人天果報也。
理數咸滅者一毫之善咸趣滅理涅槃。
苟順凡情者佛且順凡情也。
善不受報者生公云善法體不受報以其貪壅情暢等。
隨生納福者若未發心[A49]已前但由眾生隨處受福非謂善法不受報矣。
善體無力者若無願行導之善體終無自至菩提之義故云無力。
體之導之者以一大觀體之以一大願導之。
往[A50]已成非者只是未開未成佛因故云非耳。
唯有惡境界性者然准大師金光明疏中釋云六根取六塵境名惡境界性今云惡五陰者以所屬能名為惡陰亦非惡異體。
俱無果性者俱無極果性也。
互得有無一邊者有善者無惡[1]者有惡者無善俱無者善無惡用惡無善用故。
善人常出者有信心故出以習浮故不沒俱有者有理性故。
世諦因惡者於此身上而起於惡故名因惡。
世諦果身者並有五陰果身。
具如止觀第五記者彼仍多解今但證同故云不暇若約了義二人俱有性德性但無不退性闡提人有修惡性善根人則無善根人有修善性闡提人無即圓四句也。
疏云簣者土籠也論語云譬如為山未成廿一簣止吾止也謂未成而止也孝子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路始於足下。
並有所資者俱云佛道不云理一者以理一正因為緣了所資故且約於能趣。
以說人事者人天等人也低頭舉手等事也。
不可存法去人者文中但云開法不云開人然經文且從一邊以說小善既開成於大善人亦隨法而開故云不可去人也。
疏云後一行至種子者不同唯識立種子名今云種子能生可發故以約此開之經云玫瑰赤色說文云大齊珠一曰石脂美好曰玫圓好曰瑰。
造像者如造像功德經云若人臨命終發口造像若金鐵[2]僧帛沙土乃至如麥穬大纔得人見亦得滅除三世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制諸弟子者如阿含云佛昇忉利以神足力制諸弟子不令知處二王憶佛因成大患大臣白王造像供養優填王以栴檀香造波斯匿王以紫磨金造各高五尺初召工人與其重償無能作者毗首羯磨化為人來為王造像下斧之聲上至忉利聞者解脫。
以輕望重者或造者心輕未有報毀者心輕亦爾俱重則有現報。
以毀望成者造既有福毀必獲殃。
於五戒上者應云五戒之下有眾多失意罪今從語便云上耳。
六齊白者先只有六齊日從唐三藏始加十齊日今從舊說故云六耳。
唯除洗浴者除此一事外餘皆應供養法以經卷不可湯浴故。
經云乃以一華者舉少況多也。
供養於𦘕像者𦘕像尚爾況真像耶。
經漸見無數佛者尚見無數佛況一佛耶餘句經皆是舉少況多矣。
善文藝者植每讚佛經輙留連翫以為至道制轉誦七聲昇降屈曲之響世之諷誦成憲章焉曾遊漁山聞空梵聲清颺哀婉其聲動心獨聽良久而[3]待御莫聞時王深感神理乃取聲節像為梵唄撰文制章傳為後[4]或。
彼是[A51]已為實因者意云彼是圓修之因不須更開今為開㩲故與彼別。
疏云能開㩲薪盡涅槃者意云自成佛道[A52]已復能垂應八相成道為他施權然後顯實即開他薪盡涅槃也。
一止高樹者止高樹喻人天止下樹喻地獄雖二所不同其影齊到。
一念三千非自他等者彼自行境中一念與三千對推橫竪四句皆不可得方具二空。
智論中論等者今家依智論立性相二空依中論立三假四句觀法准理者准道理也准義者真如實相之義體具二空。
由謂自他等者此即推理性三千也以無明為他真如為自共無因以成二空也。
曉此性相三假者誡今行人須曉今家明理性本具三假及以二空復了修中三假及以二空。
空與不空者空即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亦應更云非空非有藏即中道也行即行藏理謂理藏即用行藏達於二空及以理藏方成修性矣。
為在何因成種成性者為用前空藏成種等為用不空成種等耶。
類種者彈指等為緣因聞一句法為了因聞所觀真如為正因類種又觀於法身即正因類種。
即是說由者由染緣起扣淨緣起故有於說即此淨緣名為說由。
為其種緣者其謂眾生也。
俱性並種者十界皆具性德三千無始不改無始可生故云並也。
疏云欲起佛種者謂為眾生起佛種。
十界展轉互論者只是界界皆以染中有淨淨中有染故云互耳。
緣了功能相成者以緣資了還以了了於散心志心因緣之事令成緣因若無了了事事不成於緣因復以二因資於正因故云成也。
疏云一起一切起者一起謂法身顯現一切起謂因時觀智而成智德因時萬行而成福德三德圓成故云一切起。
依正主伴者謂依正主伴俱成身土互見融容相即故云一成一切成又一塵指所觀所施之塵咸成緣因。
此為消經者只是不辨其修性融即耳。
具兼修性者彼不思議中具三種境謂理性自行化他也。
性種者結成正因也。
正行為了者彼十乘中唯第七助開為緣因餘皆名正行即了因不思議境即正因也。
先推性中至他者即法性之無明為他即無明之法性為自無明法性和合為共法性無明二而不二即是無因也。
方推行他者此約修行中則以性執為他亦以即無明之法性為自二他雖即不同法性一自更無有別故云共推一自也。
泯於修始者初心即亡泯不二也。
[1]雨照同明者於一念中照性照修故云於修照性於性了修即其相也。
雙惑者謂理惑事惑即是性中無明行中離著也。
眾生正覺重出是法者意云即此眾生事法名為是法即是眾生住諸佛如中諸佛住眾生如中故不異也。
分局定限者真如之外更無別法故云分局也。
此局即通者染淨全體是如故也。
局之極也者以真如之外更無有法也。
通之盛也者下至地獄上至於佛無非真如故云盛也。
如布衣登極者布衣譬眾生理性也登極譬正覺極也。
不礙二途者不礙依正而[A53]已故云依中有正正中有依全身是土全土是身(云云)。
咸以人攝者由人稟教行行顯理改迷從悟故云也說不可盡者意貴在改迷不可唯約諸經廣談如位。
事理通總者前文但云眾生正覺如位猶通遍於事理故云通總。
緣了與六法亦復如是者緣了不即者理未即是須修方顯故緣了不離者全性成修故。
大經[3]損象者大經如來性品云譬如有王令一大臣牽一白象示諸盲人象盲各各以手觸象王問[4]象盲象為何類其觸牙者言象如芽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簸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尾者言象如繩其觸脚者言象如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次合喻云或有說言色是佛性受想行識及於神我亦復如是各執俱非故今文云不即不離。
行及神我至種者我以自在為義神我於行生計[1]博橫計我即成常等故屬緣因。
餘數及色者以色淨故般若淨也故屬了因。
又行及神我者我於行而生計著同屬緣因受想心所了色法性故對了因識即心王故對正因。
對通別者四念處對三德別對也一一德皆具四德即通對也釋曰由觀色身淨德即般若故色對了因觀心成常常即法身故識正因觀受成樂想行我我樂自在由行斷惑兼得神我總此四法而對緣因彼即約於念處此文直對三因故云各有其意。
第四總以人一理一者上現在佛章總結三世佛章經云舍利弗是諸佛但教化菩薩欲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文是。
經云及諸根利鈍者七方便人傳傳為利鈍也。
第三譬去 應云從我始坐道場去即別譬中第二譬名𮄊大施小譬就此又二初六行半𮄊大次十一行施小並顯實為四則成六意也。
彼但有二者只有權誘及平等二若總述今別譬以破之則五濁開三並開權一顯實一不虗一為六亦得然於今現文終成不便矣。
乃以開權為第一者此文即合對各賜諸子等一大車若將對願時賜與是第一譬故不便也。
疏云始末言異者始謂諸佛末即釋迦他意云諸佛開三與釋迦不得說一乘言雖有異只是皆為顯於一實耳。
太為疎略者不應信解及宿世故。
又闕五濁者上諸佛章闕五濁及敦信二章也敦信與不虗合說也。
三佛准例者兩則指上兩則指下故。
疏云暢師六譬者一宅中眾災者從國邑聚落[A54]已下文是二覺者唯佛者從長者見是大火[A55]已下文是三眾生不受者從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A56]已下文是四說三乘樂從爾時長者即作是[A57]已下文是五還為說一乘教從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A58]已下文是六結不虗者從舍利弗於汝意云何[A59]已下文是龍師與此大同。
文廣頌略者意云龍[2]賜不[3]聞總譬則成文廣但立六譬又成頌文略也。
先分為四者此明今家於別譬中先大分為四章文分為十故云多也。
望今至六義者一五濁二開權三顯實四歎法五敦信六不虗此三若合但名不虗也。
合為五者總一別四也。
法中有妨者今家從我見佛子至恭敬心二行頌人一故不可開若離開者人一義不顯故不可也。
但成五義者只成同今家總一別四故。
疏云又十譬至參差者先破文相相違失次從又大小下破義勢相違失於中又有三失皆由第七譬中明於父喜故有三失應云法說明大因故喜大因文如經云舍利弗當知鈍根小智人下一行是。
父喜者今我喜無畏是譬說敘小果故喜大障將傾故喜故記中云由光宅五六七文也。
而章目未穩者只緣離咸以恭敬心一行下譬之本則成未隱。
免難本者意云光宅但合五六依今家大機動為下索車本及第七佛歡喜同今家為下免難作本則無失也第五除免難第七名佛歡喜為免難本即與今同只由光宅第七單云歡喜為歡喜本故被破也。
更進用下句者取於下句以成父喜文也然大機動須取光宅第五譬破之。
疏云大障將傾者即是斷不斷難何者法說大障將傾即是未斷譬說小難[A60]已離離即斷也今立大機動為索車本異於光宅口雖索三而情在於大[A61]已入方等般若故父喜亦爾時法說既入於大因及大障將傾不可譬說見少免難而喜若依光宅故不可也。
久近今昔者今文且明體用本迹不從久近及以今昔判也。
只可為分為二三者二即總別二譬以信解宿世不出相失相見。
三譬者從又一時分為三分是。
但依三節者初總別各一次總六別四為第二節次從細派更開下別譬為十即第三節也從又一時下三節但是更屬當上三節耳又是有時成作此分也。
四譬者即指若約廣頌更開四意文是。
合五六者合第五歎法第六敦信總為第四不虗譬耳。
疏云為下四譬作本此亦通三周者然下因緣周經文文無不虗從義合有大判耳。
疏云如於諸佛之是者如於諸佛先權後實也。
疏云鑒小機者小唯在藏方便則通通指七方便也。
不須苦論者若廣引諸文例令其齊恐失經旨故不可也。
疏云障不獲[A62]已者[A63]已者止也謂事不得止方便施三。
今但頌數等三者上文有體相但有如是二字耳還只覽釋文以釋體相耳。
六必五故者若有六道必有五濁故。
疏云圓照群機者群只是漸頓二機及十界機。
疏云又四眼入佛眼者若約四教者前三教當教橫論悉具五眼若竪論者前二但慧眼別地前但名法眼登地方得佛眼故。
不可於此強生分別者斥弘華嚴人也他云我盧舍那佛說華嚴汝應身佛說法華是故破之令知法華定是報佛所說二處佛同兼獨近遠不可得齊。
而辯體用者藏通真諦於四眼別證及圓中道體用加於佛眼也。
三受者此三是般若中明屬於通教有見即三受也。
疏云受菩提決者只是不住生死等名為菩提耳六哀者六塵減損六根損耗般涅槃因也。
其業未滿者在人中造六道業餘未滿者未能牽生即彼滿者先牽墮獄等獄畢方墮先業而生天等(云云)。
疏云或言卑下者最在六道下故。
有情非情者初能縛來人是有情牛頭獄率是非情名為苦具故又無慈心故。
共業者由於罪人一業所感故俱舍論判為非情也疏云頂生者是輪王以十善化世故令善思惟等。
疏云又人能息意者所修善根不住生死能得達分故。
疏云行勝心者菩提心與涅槃界俱。
疏云行鄙心者謂三惡道心也。
疏云又天者天然自然者此五字應恐是重出謂自然而有名為自爾非天然之理也。
或責地論者弘華嚴人却嗔天親菩薩判十地次第不許二七日後說華嚴經也。
顯密有殊者若秘密為言可引三七[A64]已說法華顯露而論終無此事。
當知法華報佛說者應知若開近顯遠[A65]已此他受用報即本地自受用報佛也此答由小雲與地論二七三七不同故今伸之令不異又復應知道場[1]疑宜於大即是華嚴小人一邊無機不受不受之相即當不受法華一實譬品信解皆然。
道場在摩竭提國者此是不思議而廣而狹摩竭宛然即狹而廣一一毛孔重重融即無非法界(云云)。
感恩報德即對治者有恩不報豈非大惡故以報恩[2]洽不報恩惡也。
具如律文等者律三千威儀經云經行有五處一閑處二戶前三講堂前四塔下五閣下四分律云經行有五益一堪遠行二能思惟三少病四消食五得定久住。
無明為根者婆娑云過去二支為根現在五支為質現在三支為華未來二支為果有華有果謂凡夫無華有果謂學人無華無果謂無餘義推小華有果謂學人無華有果謂有餘此乃屬藏通二教耳寶性論緣相生壞四事俱無方名永壞緣為根相為質生為華壞為果即界外兩種十二緣對別圓也。
細釋出至今文者只是今對四教耳前二教真諦為無漏法林二教實相為無漏法林也。
問雖涉五者問意者天中既勝何不於天而轉法輪答如文。
稱讚業佛因者三十二相中一是稱讚師長父母為因。
大神變者如大經云我於爾時為六師故從初一日至十五日現大希有神通之力(云云)。
以示化儀者示[A66]己心中化儀也。
雖促者以有宗中所計轉法輪即得羅漢故云促也若約跨節者通四如來只一如來即跨節義。
疏云上文兼有其意者只是亦兼有人一耳。
種智等者等取教行理教為能顯行為能趣理為所趣。
此應有四句者者為對前文令知今文四句全顯法華皆是大機發也。
餘文多在至味者只是餘三句耳。
非不經時者此人從無量義座席來經於六瑞及彌勒文殊問答時也。
內於中者只是動於中懷情歡彰外耳。
被斥不謗者二乘人在方等中具有三業俱失一不識如來尊特之身及諸菩薩命令登座以辭不堪此將不思議身斥為身失也二不解佛之所說如不思議品說不思議法門身子等不解則是口失也三不解佛之善巧即意失也如方便品婬舍酒家等又不解方便隨宜所說即是不解善巧也。
赴亦自分於顯密者昔密今顯昔生今熟。
問鹿苑至小果者此正問於法說經文也文中得小果[A67]已即便顯實不經二味故有此問也。
義當出宅者意云法說正與譬喻品中出[1]光宅義同。
開體命者體即方等命般若如信解中體業命和合為一領付譬。
豈與光宅為儔者光宅但云索小車不云口雖索小意在於大故不可得與令為類也。
此中且小者且先與小乘人記耳。
行與者江鄉言音。
真雖不殊者此述二乘疑也何者以二乘不知法華前有利根菩薩得記鈍同二乘今日方得是故述疑疑於菩薩也。
初後行殊者此述別人教證二行不同也又前二教教證俱權是故別人又不同前二也。
具如釋籤者彼釋名廣解謂十界十如權實之法此法即妙故云妙法將妙歎法故云妙法將六萬歲俱留孫佛出四萬歲俱那含佛出二萬歲時迦葉佛出世也。
疏云後半行結弘經體者只是結弘經體廣耳。
法華天台文句輔正記卷第四
校注
[0697003] 悉疑志 [0698001] 者疑音 [0699001] 去疑法 [0699002] 徒疑徙 [0699003] 俱疑具 [0700001] 超疑起 [0700002] 監疑濫 [0700003] 也疑世 [0702001] *熱恐就更勘次同(熱ハ本文ニ熱トツクル。[○@編]) [0702002] 右疑古次同 [0702003] 復疑複 [0702004] 即是疑寫倒 [0703001] *熱疑勢(熱ハ本文ニ熱トツクル。[○@編]) [0703002] 令疑今下同 [0704001] 十字恐剩 [0705001] 我下疑脫師字 [0705002] 輸【CB】,輪【卍續】,輪疑輸 [0707001] 舉疑攀 [0707002] 藉疑揭 [0708001] 者字疑剩 [0708002] 僧疑繒 [0708003] 待疑侍 [0708004] 或疑式 [0709001] 雨疑兩 [0709002] 熾疑幟次同 [0709003] 損疑摸 [0709004] 象疑眾 [0710001] 博疑轉 [0710002] 賜疑暢 [0710003] 聞疑開 [0711001] 疑疑擬 [0711002] 洽疑治 [0712001] 光疑火【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8 冊 No. 593 法華經文句輔正記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12-04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