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仁王護國般若經卷第二
菩薩行品第三
爾時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護十地行菩薩摩訶薩。應云何修行。云何化眾生。復以何相而住觀察。
問意謂。護因菩薩。修何行業。化諸眾生。復用何相。而住平等。觀察利物耶。
△二如來詶答。初以五忍答修何行業。二以十王答化諸眾生。三以諸幻答平等觀察。初總答前二問。二別答第三問。初中文分為六。初如來闡教。先明五忍。文三。初總示。
佛告大王。諸菩薩摩訶薩。依五忍法以為修行。
上總標。下別列。
所謂伏忍。
以勝解刀。折伏煩惱。
信忍。
信真如理。[A2]已親證故。
順忍。
由智隨順。玅證中道。
無生忍。
以權實智。證理無生。
皆上中下。
前之四忍。皆具三品。
於寂滅忍。
因行果德。證法不滅。
而有上下。
後之一忍。但有二品。
名為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結修行業也。
△二別釋五忍。然本業瓔珞經。亦明六性六慧。若對五忍。數目不同。縱辨開合。恐瀆經旨。文五。初伏忍下品十住明十心三。初總標十住。
善男子。初伏忍位。起習種性。修十住行。
發明熏習。以大智為因。名習種性。即初賢十住也。十住之名。備如下文。
△二別明觀門三。初緣境發心。
初發心相。有恒河沙眾生。見佛法僧。
發菩提心者。有心體心相心德。今言心相。即攝前心體。攝後心德。謂此菩薩。見三寶為所緣之境。初發心相。即能發之心。故下文初發心住云。見佛法僧。發菩提心。自既發心。令他亦然。故云有恒河沙眾生。見佛法僧。
△二取信成位。
發於十信。所謂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戒心。願心。護法心。迴向心。
楞嚴經十心。前六列名同。後四先後異。彼文。七護法。八迴向。九戒。十願。然諸經明義。十信未成位。但為住因。與今文不同者。清涼演義云。仁王詺十住為十信故。取能成信詺所成位故。
△三明化利益。無此段經。與起信十解菩薩。依此觀門。顯發心利益。其義一揆。
具此十心。
躡前。
而能少分。化諸眾生。
論云。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
超過二乘一切善地。
論又謂。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究不畏墮二乘地。吾祖圭峯謂。馬鳴菩薩。宗百部大乘。造起信論。此論通釋一百部經者。斯良證矣。
△三結成功業。
是為菩薩初長養心。為聖胎故。
十住是三賢之初。入位之始。故云初長養心也。聖胎者。如子孕在胎藏中。故下經偈云。伏忍聖胎三十人。既胎三賢。將誕十聖。生如來家也。若依梵網經。十長養即十行菩薩。故賢首釋云。增修善根。故名長養。
△二中品十行明十治三。初總標十行。
復次性種性菩薩。修行十種波羅蜜多。
習[A3]已成性。以大悲為因。名性種性。即中賢十行也。大疏明行體云。若約別體。即以十波羅蜜為體。十行之名。亦如下文。
△二別明觀門。
起十對治。
能治即十度。所治亦十。即四倒三毒三世也。
所謂觀察身受心法。
上所觀境。下能治行。
不淨諸苦無常無我。
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即離四倒也。
治貪瞋癡三不善根。
上所治。下能治。
起施慈慧三種善根。
起施善根治貪毒。起慈善根治瞋毒。起慧善根治癡毒。
觀察三世。
總標。
過去因忍。
過去二支因。謂無明行也。
現在因果忍。
現在五支果。謂識名色六入觸受也。現在三支因。謂愛取有也。
未來果忍。
未來二支果。謂生老死也。此皆流轉觀。忍者智也。即還滅觀。
△三結成功業。
此位菩薩。廣利眾生。
以十度玅行。利諸有情。上顯功成。下超凡外。
超過我見人見眾生等想。
通結三毒三世。
外道倒想。所不能壞。
別結外道四倒。
△三上品十向明十忍三。初總標十向。
復次道種性菩薩修十迴向。
將證聖道。以大願為因。名道種性。即上賢十迴向也。十向之名。亦如下文。
△二別明觀門。
起十忍心。謂觀五蘊。色受想行識。
上所觀境。下能觀智。
得戒忍。定忍。慧忍。解脫忍。解脫知見忍。
謂觀色得戒忍。觀受得定忍。觀想得慧忍。觀行得解脫忍。觀識得解脫知見忍。此即轉五蘊性。成五分法身。
觀三界因果。得空忍無相忍無願忍。
觀三界了惑為因。業報為果。得三忍解脫門。三解脫義。見次文。
觀二諦假實。諸法無常。得無常忍。一切法空。得無生忍。
觀俗諦相假。了諸法無常。得無常忍。觀真諦性實。達一切法空。得無生忍。
△三結成功業。
此位菩薩。作轉輪王。能廣化利一切眾生。
為金輪王。王四天下。上來以智悲願。釋三種性。蓋宗初祖。起信三心。示三賢位。演義又謂。相似名種。體同曰性故。關中云。如稻自生稻。不生餘穀。此屬性也。萌幹華粒。其類不差。此屬種也。若謂生起修習。種子現行。性自仁賢。性自成就。以釋之。又何異。或配入名相著事乖宗者乎。
△二信忍。文四。初標位斷障。
復次信忍菩薩。謂歡喜地。
下品。
離垢地。
中品。
發光地。
上品。
能斷三障色煩惱縛。
下經初地斷諸無明。滅三界貪。二地斷瞋等習。三地滅無明闇。即同大經發光地云。邪貪邪瞋。及以邪癡。悉得除斷。言色煩惱縛者。昔以貪瞋癡。緣於色境。造身口業。為業所繫。名之為縛。今三惑既亡。即得解脫。故下偈云。歡喜離垢與發光。能滅色縛諸煩惱。具觀一切見口業。法性清淨照皆圓。準大經發光地所陳行淨。具明五縛。而色縛當第三。廣釋如彼疏文。
△二總修諸行。
行四攝法。
攝有情故。
布施。
財法二種。攝所眾生。
受語。
六波羅蜜。依眾生說。
利行。
教化眾生。令行六度。
同事。
以神通力。種種變化。入五趣中。與諸眾生。同其事業。上依大般若略釋。若成實論。多約小乘。廣釋此四。如莊嚴論。
修四無量。
徧益有情。生無量福。
慈無量心。
慈則無瞋。而能與樂。
悲無量心。
悲則無害。而能拔苦。
喜無量心。
喜則無嫉。而行欣慰。
捨無量心。
捨則無貪。而行平等。然此四心。皆以兩句釋之。上句即依顯揚出體。下句即用俱舍釋義。
具四弘願。
依四諦境。發四願心。
斷諸纏蓋。
願斷煩惱。
常化眾生。
願度眾生。
修佛知見。
願學法門。
成無上覺。
願成佛道。
住三脫門。
約境住三空。約證明三脫。
空解脫門。
觀諸緣起。知無我人。了自性空。無作受者。得空解脫。
無相解脫門。
觀諸有支。皆自性滅。畢竟解脫。無少生相。得無相解脫。
無願解脫門。
如是入空入無相[A4]已。無有願求。大悲為首。教化眾生。得無願解脫。
△三別指根本。
此是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
從發心住。
至一切智。
等覺。
諸行根本。
因位菩薩。皆以四攝諸行。而為根本。然信忍三品。具列一十五行。而為根本者。向前取即該三賢。向後取即通等覺。由是順忍[A5]已下。但有斷障現身之功。而無別修根本之行。學者預悉。則思過半矣。
△四現身顯益。
利益安樂一切眾生。
現身往剎。影在次文。以初地聖人。往百佛剎。利樂眾生。二地千剎。三地萬剎。益物彌廣也。
△三順忍。文二。初標位斷障。
復次順忍菩薩。謂𦦨慧地。
下品。
難勝地。
中品。
現前地。
上品。
能斷三障心煩惱縛。
下經。四地永斷微細身邊見故。五地斷隨小乘樂求涅槃。六地能盡三界集因集業麤現行相。亦同大經現前地云。不懼異論。離二乘道。入諸智地。以此三句。對前三障。文辭雖異。義旨稍同。言心煩惱縛者。此之三障。唯意識俱。故名心縛。今三障既斷。其心空寂。故下偈云。𦦨慧難勝現前地。能斷三障迷心惑。空慧寂然無緣觀。還照心空無量境。善戒經亦明心煩惱。彼約八地至十地無功用道斷之。此約四五六地。不須會釋耳。
△二現身顯益。
能於一身。徧往十方億佛剎土。現不可說神通變化。利樂眾生。
億之一字。該其三地。謂四地菩薩。往一億佛剎。利樂眾生。五地百億。六地千億耳。然證真大士。皆修諸行。現形濟物。前信忍略現身往剎。今順忍略一十五行。譯人善巧。影略其文。玅在此矣。
△四無生忍。亦二。初標位斷障。
復次無生忍菩薩。謂遠行地。
下品。
不動地。
中品。
善慧地。
上品。
能斷三障色心習氣。
下經。七地斷諸業果細現行相。八地斷諸功用。九地斷無礙障。此之三障。大經善慧地。雖無其文。至奉持品。一一會釋。言色心習氣者。前明色心二縛。[A6]已斷現行煩惱。今顯習氣。即斷種子餘習也。然長行中。斷色心習氣。與偈頌中。離合廣略不同。謂長行合辨。但約三地斷之。其文亦略也。偈頌離說。如云順道法愛無明習。遠行大士獨能斷。無明習相識俱轉。不動善慧法雲地。二諦理圓無不盡。復如法雲一地。其文又廣也。
△二現身顯益。
而能示現不可說身。隨類饒益一切眾生。
七地菩薩。往萬億佛剎。饒益眾生。八地往百萬微塵數佛剎。九地往百萬億阿僧祇微塵數佛剎。言隨類饒益者。如觀音圓通三十二應耳。然前文顯神通變化。隱此隨類饒益。今文顯隨類。而隱現通。此又譯家隱顯之玅矣。
△五寂滅忍。於中有四。初標位斷障。二現身顯益。三辨正揀邪。四敘昔明果。今初標位分兩品。文二。初明忍同。
復次寂滅忍者。佛與菩薩。同依此忍。
此位菩薩。初入十地。名法雲地。十地出心。即名等覺。然華嚴經。但明法雲。不開等覺。正同此也。又瓔珞經。雖開等覺。亦同今經。彼明等覺照寂。玅覺寂照。雖因果有異。而忍體是同。
△二示品異。
金剛喻定。住下忍位。名為菩薩。至於上忍。名一切智。
金剛喻定。即最後勝定。此定現前。能斷一切微細障種。謂無間道修。名為菩薩。解脫道證。名一切智。
△二斷障證二覺。
觀勝義諦。斷無明相。是為等覺。
以中道智。觀勝義諦。斷無明相。即微細障種。故瓔珞云。登中道山頂。與無明父母別離。下明玅覺。
一相無相。平等無二。為第十一一切智地。
實相不並真。故平等無二。以下忍同上忍。為第十一一切智地。
△二現身顯益二。初真身。
非有非無。湛然清淨。無來無去。常住不變。同真際。等法性。
體絕有無。即同真際。湛然清淨也。相無去來。即等法性。常住不變也。
△二應身。
無緣大悲。常化眾生。乘一切智乘。來化三界。
上句大悲。下句大智。謂一切如來。從因至果。大悲大智。常相輔翼。往來三界。化度眾生。
△三辨正揀邪二。初辨正二。初凡迷三界。
善男子。諸眾生類。一切煩惱。業異熟果。二十二根。不出三界。
不出三界之言。結上四義。所謂諸眾生類。三界正報也。一切煩惱。三界業因也。業異熟果。三界報果也。二十二根。三界染淨根也。故通結云。不出三界。一切煩惱。謂事理二惑。發業潤生。即助發緣也。業謂自業。有三。一罪。二福。三不動。即感生因也。異熟果者。謂作業感果。前後不同。異時而熟。即無記果也。然二十二根。通於染淨。謂眼等六根。男女二根。命根。苦樂憂喜捨五受根。此上十四。皆染法也。信進念定慧五根。三無漏根。此八皆淨法也。廣釋有頌。如俱舍論。
△二聖化三有。
諸佛示導。應化法身。亦不離此。
報化二身。導諸有情。亦不離三界也。法身即報身。有自他受用之殊。應化即化身。有大小隨類之異。或曰。他受用身。為地上菩薩。於淨土中。說一味之經。而言不離三界者。何耶。答感三界者。對淨土而見娑婆。感淨土者。對三界而見華藏。是則心淨。即佛土淨耳。
△二揀邪。
若有說言。於三界外。別更有一眾生界者。即是外道大有經說。
衛世師外道。說有六諦。一實。二德。三業。四大有。五同異。六和合。今言大有。即彼第四大有經也。
△四敘昔明果二。初敘昔告眾。
大王。我常語諸眾生。但斷三界無明盡者。即名為佛。
既斷三界無明成佛。即知離三界無眾生也。然他宗說。三界外有無明者。彼約權機。斷界內界外無明。今顯實教。一念玅慧。與理相應。不斷而斷。無明即明。即本覺佛矣。豈與夫界外。同日而語哉。
△二明果指本。
自性清淨。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
以始覺智。冥本覺性。即究竟覺。其唯一切智智乎。
由此得為眾生之本。亦是諸佛菩薩行本。
梵網云。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引文前却。釋義便故。
△二通結。
是為菩薩本所修行。五忍法中。十四忍也。
玅慧唯一。約法分五。升降有殊。開成十四也。
△二十王位答化諸眾生二。初牒問。
佛言大王。汝先問言。菩薩云何化眾生者。
△二正答三。初寄位度生二。初略標。
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化。從初一地。至後一地。自所行處。
初一歡喜地。後一法雲地。自所行處。即十地增修十度也。
及佛行處。一切知見故。
極證玅源。即佛行處。力無畏等。即一切知見。
△二廣釋十。初地轉轉聖王。
若菩薩摩訶薩。住百佛剎。
大經云。此地菩薩。若行精進。捨家妻子。出家學道。於一念頃。得百三昧。以淨天眼。見百佛國。
作贍部洲。轉輪聖王。
贍部梵音。下文具翻。言輪王者。舉輪寶也。
修百法明門。
修於五位百法明門。[A7]已證真如。成玅觀察智。
以檀波羅蜜多。住平等心。
由破分別我執。成平等性智。然此菩薩具七最勝。三輪清淨。一切常捨。施度偏增。
化四天下一切眾生。
前迴向位。作轉輪王。王一四天下。今化百剎四天下。廣狹可見。
△二地忉利天王。
若菩薩摩訶薩。住千佛剎。作忉利天王。
梵語忉利。此云三十三。即天帝釋中宮也。
修千法門門。說十善道。化一切眾生。
上品十善。此地戒度圓滿。文無者略。下皆倣此。
△三地夜摩天王。
若菩薩摩訶薩。住萬佛剎。作夜摩天王。
梵音夜摩。此云時分。
修萬法明門。依四禪定。化一切眾生。
此地菩薩。雖行禪定化物。而不隨禪感果。
△四地覩史天王。
若菩薩摩訶薩。住億佛剎。作覩史多天王。
覩史多。此方云知足。
修億法明門。行菩提分法。化一切眾生。
以三十七道品。化諸有情。
△五地化樂天王。
若菩薩摩訶薩。住百億佛剎。作化樂天王。
能自變化五欲樂境。
修百億法明門。二諦四諦。化一切眾生。
根有利鈍。故以二諦四諦被之。華嚴具十重四諦。
△六地他化自在天王。
若菩薩摩訶薩。住千億佛剎。作他化自在天王。
他化作樂具。自得受用。
修千億法明門。十二因緣智。化一切眾生。
華嚴明因緣智。依天親論文。具明十種。
△七地初禪天王。
若菩薩摩訶薩。住萬億佛剎。作初禪梵王。
初禪。即梵眾等天。
修萬億法明門。方便善巧智。化一切眾生。
以權實二智化物。方便即權智。
△八地二禪天王。
若菩薩摩訶薩。住百萬微塵數佛剎。作二禪梵王。
二禪。即少光等天。
修百萬微塵數法明門。雙照平等。神通願智。化一切眾生。
以空中方便慧。照俗諦。有中殊勝行。照真諦。故得平等中道。起神通願智之力。化諸羣品。
△九地三禪天王。
若菩薩摩訶薩。住百萬億阿僧祗微塵數佛剎。作三禪梵王。
三禪。即少淨等天。
修百萬億阿僧祗微塵數法明門。以四無礙智。化一切眾生。
謂法義辭樂說四無礙辯。大經亦明十重。
△十地四禪天王。
若菩薩摩訶薩。住不可說不可說佛剎。
不可說等。即華嚴大數第十。
作第四禪大梵天王。為三界主。
居色界頂大自在天宮。即三界主也。
修不可說不可說法明門。得理盡三昧。
即真如三昧。
同佛行處。
同寂滅忍。
盡三界原。
上明欲界色界諸天。今顯無色四天。故前文云。但斷三界無明盡者。即名為佛。
普利眾生。如佛境界。
大品亦云。十地菩薩。當知如佛。
△三總結。
是為菩薩摩訶薩。現諸王身。化導之事。
△二例諸如來。
十方如來。亦復如是。證無上覺。常徧法界。利樂眾生。
前明因行。此例果德。因果交徹。同濟羣生。
△三大眾供讚。
爾時一切大眾。即從座起。散不可說華。焚不可說香。供養恭敬。稱讚如來。
聞法忻慶。供讚伸誠。
△二匿王偈讚二。初標說儀。
時波斯匿王。即於佛前。以偈讚曰。
然頌總有四種。一名阿耨窣覩婆頌。此不問長行與偈。但數字滿三十二。即為一偈。二名伽陀。此云諷頌。或名不頌頌。不頌長行故。或名直頌。謂以偈說法故。三名祗夜。此云應頌。四名縕䭾南。此云集施頌。謂以少言。攝集多義。施他誦持故。今此即伽陀頌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也。為何意故。經多立頌。略有八義。一少字攝多義故。二諸讚歎者。多以偈頌故。三為鈍根重說故。四為後來之徒故。五隨意樂故。六易受持故。七增明前說故。八長行未說故。今此正唯前二。義兼五六。
△二正說偈。於中分三。初一偈半。總讚三寶。次二十八偈。別讚五忍。後半偈。結讚禮敬。然此偈讚。或斷諸障。異於長行。或所成行。文義隱顯。故傳授者善消息之。文二。初總讚三寶。
世尊導師金剛體。
歎佛寶也。真身無相。常住不壞。喻金剛體。萬物不能沮也。世尊導師。即歎應身。下文長行。多明真應二身。
心行寂滅轉法輪。八辯圓音為開演。
歎法寶也。上句依體起用。謂不以生滅心行。而轉法輪也。下句正明演法。八辯者。即八音七辯也。八音如梵摩喻經云。一美玅。二易了。三調和。四柔輭。五不誤。六無雌。七尊重。八深遠。言七辯者。一捷辯。須言即言。無蹇吃故。二迅辯。懸河𣶏冷不遲訥故。三應辯。應時應機不增減故。四無疎謬辯。凡說契理。不邪錯故。五無斷盡辯。相續連環。終無竭故。六凡所演說豐義味辯。一一言句。多事理故。七一切世間最上玅辯。具足甚深。如雷等故。言圓音為開演者。大經云。佛演一玅音。周聞十方國。眾音悉具足。法雨皆充滿。
時眾得道百萬億。天人俱修出離行。能習一切菩薩道。
歎僧寶也。出離行。通二乘僧。菩薩道。即大乘僧。
△二有二十八偈。別讚五忍二。初略示。
五忍功德玅法門。十四菩薩能諦了。
上句標法。下句舉人。十四菩薩。即三賢十聖。及等覺。
三賢十聖忍中行。唯佛一人能盡原。
此半偈約因果。歎十四忍。唯佛一人。攝等覺照寂故。
佛法眾海三寶藏。無量功德於中攝。
謂三寶海藏。無量功德。於五忍中。並皆攝盡。海之一字。蒙上三寶。
△二廣釋五。初伏忍。文分三。初兼讚十善。
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
大心即悲智也。以智上求。以悲下化。即令自他。長別苦海。
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鐵輪王。
修中下二品十善。雖無輪寶。而能散粟。養善濟物。為散粟小王。上品福勝。作鐵輪王。王一閻浮提。
△二正讚三賢。
習種銅輪二天下。銀輪三天性種性。道種堅德轉輪王。七寶金輪四天下。伏忍聖胎三十人。十住十行十迴向。
習種性十住菩薩。為銅輪王。王東南二洲。性種性十行菩薩。為銀輪王。王東南西三洲。道種性十迴向菩薩。為金輪王。王四洲。七寶謂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兵寶藏寶。慈恩云。金輪望風順化。銀輪遣使方降。銅輪震威乃服。鐵輪奮戈始定。皆無殺害耳。
三世諸佛於中學。無不由此伏忍生。
夫陟遐必自邇。故三世諸佛。皆從伏忍生。孰有萬德之果。不由三賢之因乎。學者効也。効之而後定也。
△三讚信成[1]位。有一偈半。乍觀其文。似通相般若之意。細詳其義。皆華嚴一乘玄旨。故略引賢首品偈文會釋。達者博覽。勿生局見。
一切菩薩行根本。是故發心信心難。
賢首品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又謂。是故依行次第說。信樂最勝甚難得。
若得信心必不退。進入無生初地道。
次偈云。若得信心不退轉。彼人信力無能動。信能惠施心無悋。信能歡喜入佛法。然歡喜入佛法即初地。
化利自他悉平等。是名菩薩初發心。
下偈云。及信無上大菩提。菩薩以是初發心。大菩提具悲智行。即自利化他也。
△二信忍。此下皆明十地。地地具彰三義。一地名。二化境。三成行。然第一地名。總居其首。餘之二義。左右互陳。今釋地名。全依天親論文。化境。經中隨地增數。成行。則準清涼疏義。既知所宗。次釋經文。文二。初別讚三品。初讚下品。
歡喜菩薩轉輪王。
謂成就無上自利利他行。初證聖處。多生歡喜。名歡喜地。
初照二諦平等理。權化有情遊百國。
初入信忍。以實智照平等理。以權智化諸有情。上明化境。
檀施清淨利羣生。
成行有四。一約增勝。二約所成。三約修成。四約實行。
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德行名為地。
智與理冥曰入。唯就法稱。名之為住。就義約喻。故名為地。本業經云。生成一切因果。名為地耳。
初住一心具眾德。於勝義中而不動。
初地具顯恒沙性德。分證中道。不為空有所動。
△二讚中品。
離垢菩薩忉利王。
謂離能起誤心犯戒煩惱垢等。清淨戒具足。故名離垢地。
現形六趣千國土。
化境。
戒足清淨悉圓滿。永離誤犯諸過失。
大疏云。此亦由翻破戒之失。為無邊德。是以成於戒行。
無相無緣真實性。無體無生無二照。
真如性中。無破戒垢。今稱性持。故所照無相。能照無緣。謂諸菩薩契窮實性。自體無染。故無體無生也。
△三讚上品。
發光菩薩夜摩王。
謂隨聞思修等。照法顯現。故名明地。現猶發也。明即光義。
應形往萬諸佛剎。
化境。
善能通達三摩地。隱顯自在具三明。
大經云。三摩鉢底。此云等至。由離沉掉。至一境故。此地菩薩。成行唯禪及求法行。以聞法竟。靜處修行。方發定故。下文亦云。於無相忍。而得三明。
△二總明斷障。
歡喜離垢與發光。能滅色縛諸煩惱。
牒前。
具觀一切身口業。法性清淨照皆圓。
昔由三毒煩惱。緣於色境。造身口業。今觀七支皆空。能滅色縛。故得法性照皆圓矣。
△三順忍。科文同前。初讚下品。
𦦨慧菩薩大精進。
不忘煩惱薪。智火能燒。名曰𦦨地。𦦨即慧𦦨。故名𦦨慧地。
覩史天王遊億剎。
化境。
實智寂滅方便智。達無生理照空有。
以權實二智。雙照空有。成無住行。故疏云。便能成菩提分行。及不住道行。精進不退。
△二讚中品。
難勝菩薩得平等。
謂得出世智。方便善巧。能度難度。故名離勝地。
化樂天王百億國。
化境。
空空諦觀無二相。垂形六趣靡不周。
上空字無生死相。下空字無涅槃相。故能隨類化身。周旋六趣。無不利生。由是此地菩薩。其所成行。亦成二種。謂諸諦增上慧行。及五明處教化行。
△三讚上品。
現前菩薩自在王。
謂玅達緣生。引無分別。名般若行。親如目覩。名曰現前。
照見緣生相無二。勝義智光能徧滿。
謂此地中。住緣生智。悟一切法。無染淨二相。所[1]成行即般若。故得勝義如空。而周徧智光。如日而圓滿。
往千億土化眾生。
所化境也。
△二有一偈。總明斷障。
𦦨慧難勝現前地。能斷三障迷心惑。
牒前。
空慧寂然無緣觀。
以空觀。斷四地微細身邊二見。以假觀。斷五地小乘樂求涅槃。以無緣觀。斷六地集因集業。麤現行相。
還照心空無量境。
昔迷心惑。而成三障。今照心空。能了玅境。則染法滅。而淨法起矣。
△四無生忍三。初讚下品。文三。初正明下品。
遠行菩薩初禪王。
善修無相行。功用究竟。能過世間二乘出世間道。故名遠行。
住於無相無生忍。方便善巧悉平等。
上句明實智。下句顯權智。謂此菩薩。以能空中起勝行。成方便度。權實二行雙行。故名悉平等。
常萬億土化羣生。
所化境也。
△二有半偈。敘進中品。
進入平等法流地。
大經云。諸佛世尊。親現其前。與如來智。令其得入法流門中。
永無分段超諸有。
壽無分限。身無形段。即超三有生死報也。
△三約行斷障。
常觀勝義照無二。
中道無二。
二十一生空寂行。
地地有始生住生終生故。七地二十一生。皆修空寂行。
順道法愛無明習。遠行大士獨能斷。
順道即順忍。故智論云。於柔順忍無生忍中間。有法愛故。此位獨斷。前文長行。約遠行不動善慧三地。能斷色心習氣。今遠行地。獨斷法愛無明習者。以色習最麤。即法愛無明故。此地斷之。心習極細故。不動善慧法雲三地斷之。下偈云。無明習相識。俱轉二諦理。圓無不盡。向云偈讚斷障。異於長行。蓋謂此也。
△二讚中品。
不動菩薩二禪王。得變易身常自在。
報行純熟。無相無間。名不動地。捨三界行生。受變易果。故云報行。釋變易生死。具如別章。
能於百萬微塵剎。隨其形類化眾生。
化境。
悉知三世無量劫。於第一義常不動。
明所成行。名無生法忍。相土自在。初中後際。悉皆平等。故大經云。成就此忍。即時得入第八地。
△三讚上品。
善慧菩薩三禪王。
得無礙力。說法成就。利他行故。名善慧地。得無礙慧。尚未稱善。徧說徧益。方名為善。
能於千恒一時現。
若依長行。所化之境。即住百萬億阿僧祗微塵數佛剎。然此偈頌。譯人省文。[A8]但言千恒耳。
常在無為空寂行。恒沙佛藏一念了。
明所成行。即善達法器。自在說法之行。故大經云。於一念頃。悉能領受。亦以一音。普為解釋。各隨心樂。令得歡喜。
△五寂滅忍。文二。初正明下品。
法雲菩薩四禪王。
得大法身。具足自在。故名法雲。此有二義。如華嚴疏。
於億恒土化羣生。
化境。
始入金剛一切了。二十九生永[A9]已度。寂滅忍中下忍觀。一轉玅覺無等等。
修行智度住生。名二十九生。更轉一生。隣近玅覺無等等位。謂無等之位。互相齊等。
△二通前斷障。
不動善慧法雲地。除前所有無明習。
除前第七遠行地。獨斷順道法愛無明習。
無明習相識俱轉。二諦理圓無不盡。
習相即習氣。識俱轉者。謂生滅八識。與習氣俱轉。故唯識云。如瀑流水上下。魚草等物。隨流不捨。此識亦爾。與內習氣外觸等法。恒相續轉。此亦色心習氣。不動善慧二地斷之。若據下文。法雲地斷神通障。於一念頃。能徧十方微塵國土。化諸眾生。乃至隨順如來寂滅轉依。既斷神通障。寂滅轉依。亦同偈云。二諦理圓。無不盡耳。
△二讚上品。文四。初正讚果德。
正覺無相徧法界。三十生盡智圓明。
讚斷德。以圓明一切種智。斷除三十生之惑。顯淨法身也。
寂照無為真解脫。大悲應現無與等。
讚恩德。用無緣之大悲。拔有情之眾苦。顯真解脫也。
湛然不動常安隱。光明徧照無所照。
讚智德。以根本實智。證湛然真理。顯照般若也。
△二揀因異果。
三賢十聖住果報。
三賢居變化土。十聖住他受用報土。準瓔珞經。義亦大同。
唯佛一人居淨土。
全同瓔珞居法性土。攝論又云。自受用身。是實成佛。稱周法界。身土相稱。依正無礙。唯佛獨住。更無菩薩。
一切有情皆暫住。登金剛原常不動。
在觀似聖人。出觀即凡夫。名為暫住。下句即等覺。
△三通讚三業。
如來三業德無量。隨諸眾生等憐愍。
身業則圓迴普應。若月落百川。語業則稱物普聞。若風吹萬籟。意業則剎那頓覺。若海印炳然。上總讚。下別讚。
法王無上人中樹。普廕大眾無量光。
讚身業。法王慈覆。譬樹廕人。放光益物。破諸癡闇。
口常說法非無義。
讚口業。外道說法。有字無義。權小未圓。唯佛所說。有字有義。
心智寂滅無緣照。
讚意業。心智寂滅。語其體一。無緣而照。辨其用異。
△四別讚益物。
人中師子為演說。甚深句義未曾有。
雙顯二空。名為甚深。故天親云。諸佛希有總持法。不可稱量深句義。
塵沙剎土悉震動。大眾歡喜皆蒙益。
微塵恒沙剎土。皆悉震動。示數量之橫廣。
△三結讚禮敬。
世尊善說十四王。是故我今頭面禮。
讚終展禮。修敬備矣。
△三時眾獲益。
爾時百萬億恒河沙大眾。聞佛世尊及波斯匿王說十四忍無量功德。獲大法利。聞法悟解。
三賢悟解。
得無生忍。入於正位。
十聖正位。淨名云。若以無生。得受記者。無生即是正位。
△四敘昔得果。
爾時世尊。告大眾言。是波斯匿王。[A10]已於過去十千劫。龍光王佛法中。為四地菩薩。我為八地菩薩。今於我前。大師子吼。
表其決定無畏說也。
△五印成歎法。文二。初印成所說。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得真實義不可思議。
能詮深奧。如汝所說。所詮真實。心言罔測。雙印二詮。故重言如是。
唯佛與佛乃知斯事。
唯佛能仁也。與佛諸佛也。下文云。是故我今略述所說。又云。三世諸佛如實能知。故總結云。乃知斯事。
△二敘歎忍法四。初總標因果。
善男子。此十四忍。諸佛法身諸菩薩行。不可思議不可稱量。
初二句總標果德因行。次二句明心言罔測稱量罔及。下文先釋稱量罔及。至文可見。
△二別釋因果二。初徵。
何以故。
何故。諸佛菩薩。依十四忍不可思量耶。
△二釋二。初果德境智。
一切諸佛。
即總標中。諸佛法身。
皆於般若波羅蜜多中生。
王宮降生。
般若波羅蜜多中化。
轉正法輪。
般若波羅蜜多中滅。
雙林入滅。上明觀照般若。下明實相般若。
而實諸佛生無所生。化無所化。滅無所滅。
後轉釋實相云。
第一無二。
第一義諦。絕待無二。
非相非無相。
釋生無所生。
無自無他。
釋化無所化。
無來無去。
釋滅無所滅。
如虗空故。
攝觀照用。歸實相體。皆如虗空耳。
△二因行境智二。初約境空。文二。初諸法空。
善男子。一切眾生。
即總標中諸菩薩行。略疏亦翻薩埵為眾生。
性無生滅。
所觀真性。本無生滅。
由諸法集。幻化而有。
眾緣集成。故如幻化。上總示。下別釋。
蘊處界相。無合無散。
緣離即滅故無合。緣會即生故無散。
法同法性。寂然空故。
會諸法相。同歸性空。非推之使空。
△二諸行空。
一切眾生自性清淨。
自性通凡[1]心即本源玅心。
所作諸行。無縛無解。非因非果。
絕諸對待。即自性用。
非不因果。
修因克果。即隨緣用。上明淨行。下明染行。
諸苦受行。
領受三苦。
煩惱所知。
煩惱障心。所知障慧。
我相人相。知見受者。
知見即眾生相。受猶壽也。即壽者相。
一切皆空。
染行淨行。一切皆空。
△三境界空。
法境界空。
上標。下釋。
空無相無作。
釋此三義。淨名有文。無作即無願耳。
不順顛倒。不順幻化。
不隨染境。顛倒不順。淨境幻化。
無六趣相。無四生相。
開之為六趣。合之為四生。具如演義。
無聖人相。
四乘聖人。
無三寶相。
住持別相。二種三寶。
如虗空故。
照境空寂。猶如虗空。
△二約智空三。初約法明權實。
善男子。甚深般若。無知無見。不行不緣。不捨不受。
謂無知無見則實智。照而無照。不行緣捨受則權智。為而無為。
△二約人明中道。
正住觀察。而無照相。
正住即中道智。
行斯道者。如虗空故。
教道即三賢。證道即十聖。照智空寂。亦如虗空。
△三凡小墮有無。
法相如是。
結前。
有所得心。無所得心。皆不可得。
有心即凡夫。無心即二乘。故皆不證得也。
△三稱量罔及二。初約法釋。
是以般若。非即五蘊。非離五蘊。
觀照玅慧。非即五蘊。實相真性。不離五蘊。
非即眾生。非離眾生。非即境界。非離境界。
次二對準上釋之。初對五蘊世間。次對眾生世間。後對器世間。
非即行解。非離行解。
理絕修證。非即行解。智有淺深。非離行解。
如是等相。不可思量。
△二約人釋。
是故一切菩薩摩訶薩。所修諸行。未至究竟。而於中行。
即前總明十三忍。
一切諸佛。知如幻化。得無住相。而於中化。
即後別指上品忍。
故十四忍。不可思量。
前文先諸佛而後菩薩。約得果不捨因。今此先菩薩而後諸佛。約果化由因行。
△四心言罔測三。初所說益物。
善男子。汝今所說此功德藏。有大利益一切眾生。
前文謂如汝所說。得真實義。不可思議。唯佛與佛。乃知斯事。
△二舉人喻說。
假使無量恒河沙數。十地菩薩。說是功德。百千億分。如海一渧。
有謂。忍德圓明。量同法界。喻如大海。十地讚說。於百千億分中。皆如一渧耳。有云。般若忍法。是諸佛功德之藏。法雲匿王之所說。如海之一渧焉。初解唯喻菩薩。後解兼喻匿王。初解近理。若助成其義。謂十地因人。未窮果海上品忍。是故所說如一渧耳。後解未盡其源。[1]設王匿所讚。亦如一渧。何以前文印許云。如汝所說。得真義耶。誠由匿王。讚十四忍。與佛所說。奧義符合。故云唯佛與佛乃知斯事。
△三果知因讚。
三世諸佛如實能知。
[A11]已證寂滅上品忍。
一切賢聖悉皆稱讚。
即前十三品者。
是故我今略述所說。少分功德。
唯佛與佛。能知其際。故略述匿王所說。忍法少分功德。
△六勸修指同六。初修顯三世同。
善男子。此十四忍。十方世界。過去現在。一切菩薩之所修行。
進修萬行。
一切諸佛之所顯示。
十方世界。過去現在。一切諸佛。顯示忍法。
未來諸佛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
未來諸佛。顯示菩薩修行。同於過去現在。
△二因果一路同。
若佛菩薩。不由此門。得一切智者。無有是處。
門喻忍法。若不由此忍門。得玅覺一切智者。無有是處。誰人出不由戶耶。上反顯。下順明。
何以故。
何故要由忍門。
諸佛菩薩。無異路故。
因人所修。果人所證。一門一路耳。然經旨依五忍。同起信乘三大。故彼論云。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三標忍生信同。
善男子。若人聞此住忍。行忍。迴向忍。歡喜忍。離垢忍。發光忍。𦦨慧忍。難勝忍。現前忍。遠行忍。不動忍。善慧忍。法雲忍。正覺忍。能起一念清淨信者。
△四超罪得果同。
是人超過百劫千劫無量無邊恒河沙劫一切苦難。不生惡趣。
八苦八難四惡趣。
不久當得阿耨多羅。
此云無上。
三藐三菩提。
此云正徧正覺。謂正智徧智。覺知真俗。不偏不邪。
△五因名果說同。
是時十億同名虗空藏菩薩摩訶薩。與無量無數諸來大眾。歡喜踊躍。承佛威神。普見十方恒沙諸佛。各於道場。說十四忍。如我世尊所說無異。
承佛威神下。亦具見聞同。例如華嚴法慧菩薩說十住終。而彼時眾普見十方同名菩薩。同說十住。但彼約因人所說。此約果人極唱耳。
△六大眾奉行同。
各各歡喜。如說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然則言之匪艱。行之唯艱。今茲海眾。言以顧乎行。行以顧乎言。言行相顧。故云如說修行也。
△二別答第三問。謂了能度所度。皆如幻化。觀察有情。染淨識本。令修諸觀。反妄歸真也。於中有三。初牒匿王致問。二明如來正答。三敘時眾獲益。今初。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汝先問云。復以何相。而住觀察。
△二明如來正答三。初略示。
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觀。
初句標住觀察。次四句釋能所觀。
以幻化身。而見幻化。
以幻化之身。觀幻化之眾。
正住平等。無有彼我。
能化幻身平等。即無有我。所度幻眾平等。即無有彼。彼我無二。名為正住。後二句雙結。
如是觀察化利眾生。
如是觀察。即以無緣幻慈。廣化幻妄眾生也。
△二廣釋四。初依真成妄識。
然諸有情。於久遠劫初剎那識。異於木石。
此一節經。涉二宗義。若依相宗。觀察一切有情。無始[A12]已來。法爾有八種識。於中第八阿賴耶識。是其根本。即此初剎那識。初亦根本義。無始[A13]已來。即久遠劫也。達磨經頌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而言異於木石者。謂此賴耶緣三種境故。今依性宗。觀諸有情。阿賴耶識。依如來藏。而具真知。即異木石。故密嚴云。佛說如來藏。世間阿賴耶。全同起信。如來藏與生滅和合。為阿賴耶識。既言生滅。即此初剎那識矣。
△二隨識生染淨。
生得染淨。各自能為無量無數染淨識本。
亦約二宗以釋。起信論謂。若心有動。則有過恒沙等妄染之義。即同生得無量無數染識本故。論又謂。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即有過恒沙等諸佛功德相義示現。即同生得無量無數淨識本故。上依性宗釋之。若約相宗。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皆由染淨識本耳。
△三約證示地位。
從初剎那。不可說劫。
從初剎那。生淨識本。經不可說劫。即信賢十地諸位。如下文云。復次法雲地菩薩。從發信心。經百萬阿僧祇劫。廣集無量助道法。增長無邊大福智。是也。
乃至金剛終一剎那。
即等覺位。以金剛喻定最後一剎那。斷佛地障。即入玅覺。
△四約修辨諸假。於中八段。歷觀斯文。亦具從空入假。雙觀真俗。如下文云。色心二法。如夢所見。即真諦明空觀。三世善惡。如空中雲。即俗諦明假觀。然修空觀成大智。則不住生死。假觀成大悲。而不住涅槃。以真俗境不二悲智念不殊。成無住行。斯亦賢首心經略疏梗槩耳。今初法假如幻化。文三。初妄識生色心。
有不可說不可說識。生諸有情色心二法。
然此諸識。至聖方知。亦如阿僧祇品明不可說不可說數量。唯佛能知能說耳。上合辨色心。下開成五蘊。
色名色蘊。心名四蘊。皆積聚性。隱覆真實。
梵語塞健陀。近翻名蘊。古翻為陰。蘊是積聚。陰是陰覆。故云皆積聚性。隱覆真實。
△二色法生根大。
大王。此一色法。生無量色。
總標。
眼得為色。耳得為聲。鼻得為香。舌得為味。身得為觸。
雖舉五根。但取五塵。
堅持名地。津潤名水。煖性名火。輕動名風。
前顯所造四微。今明能造四大。
生五識處。名五色根。
此五色根。皆以淨色為體。
△三總結皆幻法。
如是展轉。一色一心。生不可說。無量色心。皆如幻故。
從微至著。皆如幻故。然辨法假。幻喻為先者。幻法總故。良以五天此術頗多。見聞既審。法理易明。及傳此方。翻成難曉。若依古師解華嚴如幻之文。法喻各開五法。備如彼疏。
△二受假。如睡夢。
善男子。有情之受。依世俗立。
眾生妄心。有受有著。皆依俗諦。北山錄云。俗也者假有也。假有之有。謂之似有。
若有若無。但生有情妄想憶念。
有情想念。如世夢寤。想之即有。不念即無。
作業受果。皆名世諦。
作業有三種。一惡。二善。三不動。受報有三時。謂現報。生報。後報。
三界六趣。一切有情。
三界依報之土。六趣正報之身。下示受假姓名。
婆羅門。
此云外意。淨行種也。
剎帝利。
此云田主。即王種也。
毗舍。
此云商估。
首陀。
此云田農。
我人知見。
外道計也。
色法心法。
通小乘法。
如夢所見。
夢見諸境。雖有受著。覺來都無。如諸有情受假亦然。故天親論云。同於夢境。但唯念性故。
△三名假。如聲響。
善男子。一切諸名。皆假施設。
起信亦云。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
佛未出前。
獨指能仁未出世前。
世諦幻法。無名無義。
無能召之名義。
亦無體相。
亦無所召體相。
無三界名。善惡果報。六趣名字。
善因樂果。惡因苦報。
諸佛出現。為有情故。
則指一佛。今言諸佛。影略其文。
說於三界。六趣染淨。無量名字。
說三界勝劣等處。共業所感。六趣苦樂等身。別業所感。染即四趣黑業。淨即人天白業。名如塵沙。故云無量。名即字耳。
如是一切。如呼聲響。
空谷之響。隨聲高低。喻於名假悉皆無體。故淨名云。所聞聲如響等。
△四相續假。如陽𦦨。
諸法相續。
相續不斷。如水涓涓。
念念不住。
前滅後生。如燈𦦨𦦨。
剎那剎那。非一非異。
欲言其一。剎那生滅。欲言其異。相續無窮。
速起速滅。非斷非常。
速起故非斷。速滅故非常。何者。若唯速起。起則是有。定有則常。若唯速滅。滅則是無。定無則斷。若深求速起速滅。即是非斷非常。故知二義相成。
諸有為法。如陽𦦨故。
春陽發生。郊野氣動。𦦨𦦨而起。喻有為法相續不斷。然此陽氣。若謂是有。且非水體。若謂是無。能引渴者。故古詩云。渴鹿盡尋陽。
△五觀待假。如電光。
諸法相待。所謂色界。眼界。眼識界。
待謂對得。如眼界對色界。眼色和合。即有識生。
乃至法界。意界。意識界。
略舉初後。以例中間。故云乃至。
猶如電光。
對待之法。有生有滅。喻如電光。故功德施云。觀察心如電。生時即滅。
△六形待假。如第二月。
不定相待。有無一異。
諸法不定。形待而立。有不自有。必待於無。無不自無。必待於有。其猶高下相形。是非相生。豈有定耶。又一不自一。對異立一。異不自異。對一立異。更相對待。豈有體哉。
如第二月。
諸法相待。其猶揑目對於本月。妄見有二。故楞嚴云。如第二月。非體非影。第二之觀。揑所成故。
△七緣成假。如水泡。
諸法緣成。蘊處界法。
夫緣成之法。有染有淨。染緣成六凡。淨緣成四聖。今此三科約觀。觀境即染緣也。
如水上泡。
仗水生泡。泡實無體。喻法從緣亦無體矣。金剛論云。壽如水泡。或暫停住。即歸散滅。
△八因成假。如空雲。
諸法因成。
前明緣成。此顯因成。蓋因親緣疎。而分二假。
一切有情。俱時因果。
謂現世作善惡業。現身受苦樂報。名順現報。即俱時因果也。
異時因果。
今生作善惡。次一生受報。名順生報。即異時因果也。
三世善惡。
報有三時。上二句是順現順生。亦有順後報者。即同原人論。三世業報善惡因果。
如空中雲。
前之七喻。喻真諦明空。故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今此雲喻。喻俗諦明有。如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忘。因緣會過時。果報還須受。起信疏序亦云。雖復繁興鼓躍。未始動於心源。即真諦空也。靜[A14]諡虗凝。未嘗乖於業果。即俗諦有也。故曰。一代聖言。皆以二諦因緣為宗。若依圭峯纂要。虗空中雲。唯喻未來。故引無著論云。彼麤惡種子似虗空。引心出故如雲。
△三雙結二。初別結廣略二。文二。初結略示。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無分別。無彼此相。
結前文。正住平等。無有彼我。
無自他相。常行化利。無化利相。
結前文。如是觀察。化利眾生。然常行化利。即隨相行。無他相也。無化利相。即離相行。無自相也。
△二結廣釋。
是故應知。愚夫垢識。染著虗妄。為相所縛。
結前文生染識本。著五陰相。不求解脫。故顯揚論云。相縛縛眾生。亦由麤重縛。善修雙止觀。方乃俱解脫。
菩薩照見。知如幻士。無有體相。但如空華。
結前文生淨識本。了色心空。皆如幻故。亦如空華故楞嚴云。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聞復瞖根除。塵消覺圓淨。
△二總結自他二利。
是為菩薩摩訶薩。住利自他。如實觀察。
言總結者。兼結淨識中。菩薩二利也。
△三敘時眾獲益。
說是法時。會中無量人天大眾。有得伏忍。空無生忍。一地二地。乃至十地。
伏忍通十信三賢。空即四加行。以現立少物故。無生忍。據前文。即七八九三地耳。
無量菩薩。得一生補處。
如瑜伽說。知足天身。補處尊故。
注仁王護國般若經卷第二
校注
[0552001] 位一作住 [0553001] 一無成字 [0555001] 心一作位 [0556001] 設一作說【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6 冊 No. 520 仁王經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3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將釋此品。三門同前。初來意者。前品[A1]已護佛果。此品護十地行。果德既彰。因行將陳。故次來也。二釋名。菩謂菩提。此翻云覺。薩者薩埵。此云眾生。謂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眾生。從境得名。然則有悲即隨相行。有智即離相行。悲智相導。成無住行。然清涼釋華嚴三十九品。皆列四門。一來意。二釋名。三宗趣。四解經。今文不開宗趣者。謂前觀如來品。依賢首略疏。三種般若。潛申宗趣。次後二諦品。準圭峰纂要。三種智慧。密示宗體。故此但列三門。而不開宗趣耳。
△二釋文二。初匿王徵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