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下科疏卷五
復次遠行地菩薩摩訶薩。
盡真如際。玄達妙超。故名遠行。即下品無生忍位也。
△二本地觀修。二。初總明斷證行。
修無生忍。證法無別。斷諸業果。細現行相。
初二句明證行。謂諸法從本寂滅。故云無生。然因迷執。遂見一異等相。此地方了法空。故入觀常恒。然且在無間道中。未至解脫。故云修云忍。忍即行之成名。證法無別。即智所依真如。以了法無生。平等一性故。然此證者。亦以照如內證。非能所故。義如前說。次二句。明斷行。即所斷細相。現行障。即三界習煩惱。此習幽綿難知。故云細相。亦照惑無體。無明即明。非有二相。約義言斷。所謂無相地中。盡斷法俱生也。
△二別明不住行。
住於寂滅。起殊勝行。雖常寂滅。廣化眾生。示入聲聞。常隨佛智。示同外道。示作魔王。隨順世間。而常出世。
初二句。所謂不起滅盡定。而現諸威儀也。行云殊勝者。以依真而修。不為魔攝故。次二句。寂滅即智。化生即悲。以即智之悲故。寂滅不礙化生。以即悲之智故。化生常住寂滅。悲智雙行。二利齊舉。是無住行也。又上即定散無礙。下即權實無礙。示入下。不同那小聲聞。怖三界苦。未了法空。滯寂滅偏見。此爝火之照光也。佛智了法本空。皆是實相。如麗天之杲日也。故此示入如此。而常隨如彼也。外道妄度諸法。不達心源。即異端害正者。魔即魔羅。此云殺者。盖喜塵勞。傷慧命戕法身者。今皆示入者。以同事攝化。先同後異。革彼邪緣。同入佛地故。隨順下。不染世累。和光同塵曰隨世。堅白無染云出世。昧心精者。皆迷於世業。躭幻有者。俱染於魔累。此地常順常出。盖了世相常住。即世出世者。非般若漚和。兩相輔翼者。孰能與此。前云永斷分段超諸有。常觀勝義照無二。此之謂也。
△三入位時行。
於十阿僧祇劫。行百萬三昧。善巧方便。廣宣法藏。一切莊嚴。皆得圓滿。
三昧方便。即依持正定。而廣修方便波羅蜜多。如上云住滅定起勝行是也。廣宣法藏。即隨類示入。觀根逗教也。一切下。即定慧二種。所修功德。具足無缺。故云圓滿。
△十一不動地。三。初標名示位。
復次不動地菩薩摩訶薩。
楞嚴謂一真如心。故名不動。此即中品無生忍也。
△二當位修證。二。初明寂滅忘緣。
住無生忍體無增減。斷諸功用心心寂滅無身心相猶如虗空。此菩薩佛心菩提心。涅槃心。悉皆不起。
初三句。明斷證也。前云修。此云住。即知此忍證入有淺深也。體無增減者。即體達真如。非可益相。非可損相。如心經云。是諸法空相。乃至不增不減等。即所證無增減真如。斷諸功用即所斷無相加行障。以此位任運兩利。非修作用故。心心下。顯寂滅。此內忘身心。謂無功用道。純一真如。故心心寂滅。然寂滅有二義。一本來無妄可得故。二障盡離相故。繇此內外泯忘。身心絕迹。得非忘能所。滅影像乎。虗空。喻明無相寂滅義也。此菩薩下。外泯因果謂了法無生。純一真如。繇是任運寂滅。上求下化灰心冷念。云悉皆不起。佛心即覺心。約迹即別指果位圓極。徹證萬法故。約理即覺體清淨一性真如名佛故。菩提。即智果。轉煩惱而成者。涅槃即斷果。轉生死而成者。
△二明悲願雙運。二。初佛加起行。
由本願故諸佛加持。能一念頃。而起智業。雙照平等。
上云身心相滅悲智不起。今內繇夙願任持。了因返照。外感勝緣加被。緣因冥資。故能不假多時。而妙慧自彰。於一念頃。而正因頓起即此根本智體。顯發無邊業用。繇此業用。遍照諸法。非真非俗。故能有能無。絕智絕悲故即智即悲不住二邊。妙達中道。無二無別。渾一平等。然本願與佛加。遞相感招。何則。繇內有本願故。外感佛加。繇外感佛加故。方顯夙願。感佛加持之意。即華嚴大疏。依經明此地得變易身。到無功用。心心寂滅大悲不起。諸佛作七勸橋度之。然後悲願無礙。真俗雙照方趣向果海。不然。與二乘沉空者等矣。
△二悲利羣生。
以十力智。徧不可說大千世界。隨諸眾生普皆利樂。
智不住寂。則悲心增上。故能以十力智。徧大千界。為諸眾生作利益事。十力智。即能化之智。大千界。即化境分齊十力智者。如大論云。一發一切智心堅固。二不捨眾生大慈。三具足大悲。四信一切佛法精進。五思行禪定。六除二邊智慧。七成熟眾生八觀法實相。九入三解脫門。十無礙智。釋義如彼論中詳之也。
△三入位時行。
於千阿僧祗劫。滿足百萬大願。心心趣入。一切種一切智智。
此地作二禪王。住百萬微塵數佛剎。故能千無數劫。滿如許之大願也。前住無生。斷功用故。心心寂滅。此仗佛加起智業故。心心趣入。言一切種。即盡法界事類不一也。一切智智。即窮佛果之智也。盖此地欲深窮萬法。同佛證智故。此十度中。願度最勝故。
△十二善慧地。三。初標示名位。
復次善慧地菩薩摩訶薩。
楞嚴云。發真如用。故名善慧。此即上品無上忍也。
△二本地行業。二。初略顯斷證。
住上無生忍。滅心心相。證智自在。斷無礙障。
華嚴云。不見少法生滅之相名無生忍。今云上者即渾忘忍相故。言住者。即常在不離故。心心相。即念念生起慈悲之相。今云滅者。即忘能所滅影像。故前經云常在無為空寂行。證智自在。即所證真如。繇證此如。故能說法無礙。一演一切。聞者喜悅。斷無礙障。即所斷惑。謂無礙者。以纔著無礙。無礙即礙。故須斷之。此亦不證而證。不斷而斷也。
△二別明業用。
具大神通。修力無畏。善能守護諸佛法藏。得無礙解。法義詞辨。演說正法。無斷無盡。一剎那頃於不可說諸世界中。隨諸眾生。所有問難。一音解釋普令歡喜。
此文有三。具大下。果體具足也。大神通。即稱性示現者。如云。一為無量等。此地雖未能如佛境界。亦具體而微者。力即十力。無畏即四無所畏。此二是佛果德。此地上求無[A1]已。故修當圓滿。諸佛法藏。即佛佛證窮法藏。從後得智。起大悲心流出等流教法。以利益三乘賢聖。度脫三界有生者。然皆法寶無涯。隱奧難測。三乘非分。等覺猶迷。唯佛能知。此地真如智用。觀機宣傳。非機不與。故不失人。亦不失時。乃能用之不竭。取之不匱故云善守護也。如所說乖真。非機妄授。是豈善守護哉。得無下。明妙說常恒。本智融通。非一非多。良繇理智既以一如。故法義辭辨亦無礙也。法即法體。如云心法境法。淨法染法。因法果法等。義即法之義相。如心法有三大等義。境法有真俗等義。染法有六凡依正等義。淨法有四聖斷證等義。因有世出世別。果有世出世殊。詞即隨俗唱導。一音圓具等。演說下。即真如佛性。法界事理。非偏非邪。故曰正法。菩薩一演一切。舒之不盡。一切演一。卷之不窮。一切時中。徧法界處。咸皆如是。所謂無量無邊契經海。一言演說盡無餘者。此也。剎那下。明圓解投機。一剎那。即時之極促者。不可說世界。即處之無際者。言諸世界者。即仰覆染淨剎土也。諸眾生。即善惡種種。根性樂欲不同也。然菩薩證智自在。大悲普覆。以極促時。遍廣大界。種種生類。多多問端。一音之下。眾疑氷消。猶陽春回於大地。故云一音等。然問難者。或請益求法。或興心起諍。或猶豫不決。或知而故問。總云問難。
△三入位時行。
於萬阿僧祗劫。能現百萬恒河沙等諸佛神力。無盡法藏。利益圓滿。
劫波經十千無數。神力現百萬恒沙。即力波羅蜜多無盡故。法藏難窮。即發真如。用無盡故。利益圓滿。即大悲稱性無盡故。
△十三法雲地。三。初標示名位。
復次法雲地菩薩摩訶薩。
楞嚴云。慈意妙雲。覆涅槃海。故云法雲。此即寂滅下忍位也。前總標云。從初習忍。至金剛定。如法修行十三觀門。皆為法師。故從前至此。一一先標修習名位也。
△二本地行業。
無量智慧。思惟觀察。從發信心。經百萬阿僧祗劫。廣集無量助道法。增長無邊大福智證業自在。斷神通障。於一念頃。能徧十方百萬億阿僧祗世界。微塵數國土。悉知一切眾生心行。上中下根。為說三乘。普令修習波羅蜜多。入佛行處。力無所畏。隨順如來。寂滅轉依。
此文有七。無量下。明因修時長。此地以智度偏修最勝。故云無量。能以此智。如理思惟。如實觀察。故行行契真。念念不住。二利之修圓彰。真俗之法遍等。非住著一偏者也。從發信心。即初發心時因位之始也。所歷三賢十聖不同。故劫過無量無數。非因窮果證之時。孰能經此長劫乎。廣集下。功德普集。謂時長劫遠。因窮智深。故能廣集增上。一切圓滿也。助道法。即戒定熏修福慧資糧等。大福慧。即五度依真。般若離相等。言無量無邊者。亦以稱性而修故。證業下。明斷證自在。上句所證真如。云自在者。以平等智。觀一切法。真俗一味。妙現難思。云業自在。下句即所斷障。云神通障者。以生相未盡。法未自在。滯在神通。即此是障。故須斷之。此之神通雖大。然金屑落眼。則成塵矣。於一下。智明塵剎一世界之微塵數國土。非但二乘尚不周知。即賢位智力。猶在怯弱。亦不明了。今云十方百萬億無數之世界。如許世界之微塵。如許微塵之國土。而一念能遍者當知此地。證業自在。微塵國土。在一智念中。含攝無餘矣。悉知下。說法隨根。一念徧如上微塵之國土。可謂難思而如許國土眾生之心行。根器悉知。益為玄妙。既能知根說法。巧被三乘。愈知此地。因窮果海。悲智功終。方如是也。不然。機應三乘。佛方能之。豈下位可辨哉。普令下。頓令修證。眾生容行不等。菩薩觀察無二。故俾一切修彼岸行。此即以智導之。令離相契真。如圭峰云。故須䇿修始終離相。不然。則住相事行。唯成凡小有漏因果豈是波羅蜜耶。入佛下。明同佛證。悲智雙運福慧圓滿。是佛無上行處。力畏。皆佛果德。此地順流而入。覺地相等。故言入。轉煩惱成菩提。轉生死成涅槃。是佛寂滅轉依。言寂滅者。以理智如空。歸無所得。故此地二種轉依。祗在剎那。不勞功用。故又言隨順也。問。轉依之言為實轉耶。為義言轉依耶。答。生死涅槃。本原平等。煩惱菩提。根同一源。□即涅槃成生死。菩提成煩惱。悟則生死即涅槃。煩惱成菩提。但轉其名。非轉其體。如人迷時。執東為西。悟時即西是東。不勞那步。轉依亦猶是。況般若離相。涅槃生死。等如空花。煩惱菩提。一如幻夢乎。
△三對位顯勝。三。初伏斷差別。二。初總標伏惑。
善男子。從初習忍至金剛定皆名為伏一切煩惱。
煩惱有根隨。根本有六。即貪嗔癡慢疑惡見。隨有二十。即大隨有八。謂不善放逸等。中隨有二。即無慚無愧。小隨有十。即忿恨惱覆誑諂驕害嫉慳。然此諸煩惱。不出見思塵沙根本無明所攝。且無明有生住異滅四相之異。故所歷一切因位始終。皆能伏之。如上信位斷見思。伏異相無明。三賢斷異相。伏住相無明等。所云伏者。即獲賊得贜。未遽行刑之謂。如行刑則。煩惱絕。而生死命根斷。此乃斷惑之要也。
△二別明漸斷。
無相信忍。照勝義諦滅諸煩惱。生解脫智。漸漸伏滅以生滅心。得無生滅。此心若滅。即無明滅。
此漸斷有三。初無相下。約見道位斷。此即初地。唯識目為通達位。以此地生如來家。住平等忍。初以如理智。觀照真如。內證無相。故云無相信忍。照勝義諦。次以如量智。斷諸無明。滅三界貪。法執分別。永盡不生。故云滅諸煩惱。即此智體。斷證自在。故云生智。解脫者。即無分別自在義也。漸漸下。明修道位斷。謂從第二離垢地。至修習位終。而明斷義。漸漸伏滅。即修習諸位。漸伏漸滅。如初地所知。二地斷之。二地證所知。三地斷之等。正伏斷時。則存能所。生滅宛然。[A2]已斷滅時。則證道平等。一真凝常。故云以生滅心等。此心下。明等覺斷。起信云。覺心初起。心無初相。此心滅也。心滅。即無明滅矣。盖無生滅心。對生滅言之。若執此為實。則無生滅。又成生滅心矣。詎可滅無明哉。故知滅此心。即滅無明。其猶膏益則𦦨熾。光滅繇炷盡耳。今之執生滅而謂無明盡。空談道理。無一實證。庶可以鑑諸於此。
△二因果差別。
金剛定前。所有知見。皆不名見。唯佛頓解。具一切智。所有知見。而得名見。
此初明分證不見。以未盡生相。尚存餘惑。非極造全證。故一切見知。如隔縠觀月。雖見還名不見。盖滯在因修。未得了了明徹。如當空杲日。故涅槃云。菩薩見佛性不了了見者。此也。唯佛下。次明究竟見。謂重昏大夜。於此咸覺。萬法幽䆳。於此獨朗。此則真窮惑盡。智圓果滿之位。故世出世間。大小纖塵。一視徹照。涅槃云。唯佛一人佛性了了者。此也。楞嚴明見量分齊有五。謂初果見一小千界。四果見一大千界。菩薩見百千界。如來窮盡微塵國土。無所不矚。眾生洞視不過分寸。據此則同一見性。天淵懸隔者。繇迷悟為礙。非有他也。
△三約證道修別。二。初約無間道。
善男子。金剛三昧現在前時。而亦未能等無等等。譬如有人。登大高臺。普觀一切。無不明了。
此先明滯因位。然前云金剛定前。未能徹見可爾。今云金剛三昧正現前時。猶未能超數量。上等佛位。下同生界者。良以智未斷證。妙契一如故也。古謂百尺竿頭坐的人。雖然悟得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信哉譬如下。喻明非極。登臺大觀。雖一切明了不昧。然亦如四加行頂地。下有微礙之時。語之出世第一。脫體無依者。其何能焉。此中喻意。人喻等覺。即法雲含攝之後位也因修[A3]已極。況如登臺果證垂滿。喻如普觀一切無不明了。夫至于無不了見。則猶是因相。非果海離相。一無所得者也。況下位哉。
△二約解脫道。
若解脫位。一相無相。無生無滅。同真際等法性。滿功德藏。住如來位。
此初明體同一如。前之無間道中。正生相垂盡之時。此乃蕩無纖塵。故目為解脫位也。法界一如名一相。即此一相亦不可得。謂之無相純證法身。非同四相。云無生滅。真際。謂真心實際。無際之際。際而無際者也。法性。即萬法真實之性。此性無性。無性而性性者。唯佛同之等之。無二無別矣。然此中果位所證。不出依正二果。若約正報。即目三身。一相無相。即法身。體同虗空故。無生無滅。即法身體。該今亘古。凝然真常故。法身如此則報身化身。雖現化無方。盖應不離真。且相續常。不斷常。亦與之俱如此矣故云同云等。若約依報。一相無相。即寂光性土。以寂光非相。亦如虗空故。性土非器。孰成孰壞。云無生滅。所謂唯佛一人居淨土。性土如此。餘三土冥真。亦非成壞。故亦云同亦云等也。故法華云。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等。即三土冥真之謂也。然見有燒毀者。即眾生別業妄見。未冥真故。然則佛果既依正如此。凡果海中。一切纖悉。皆稱性無盡。所謂如海一滴。味具百川者焉。後二句。明果圓超因。三德秘藏。毫無欠缺。故特云滿。如來果位。本自現成。故義云住。所謂三德者。一法身德。即理。能為一切功德依止故。二般若德。即智。能了一切因果斷證故。三解脫德。即行。非九界聖凡。惑業三道繫縛故。此之三德。舉一即三。言三即一。三一互融。無相障礙。非縱非橫。不即不離。例如天目。亦如圓伊。缺一不可。具三方圓。諸佛得此。所以萬法永證。妙用恒沙。慈悲無盡。據實難思。故云滿功德藏也。論因。即斷三道方顯三德。論果。即證三德。則三身斯顯。約觀。則空假中觀圓修。而方圓證此三德也。悟徹玄源。頓同佛境。從如實道而來。出真兆聖。應化無方。故云住如來位。此即倣同先跡。十號之一也。到此則逆流而出。妙同萬物。非同等覺。順流而入。未能無量等等。瓔珞云。等覺照寂。妙覺寂照。此之謂也。
△三總結忍義。
善男子。如是諸菩薩摩訶薩。受持解說。皆往十方諸佛剎土。利安有情通達實相。如我今日。等無有異。善男子。十方法界。一切如來。皆依此門。而得成佛。若言越此得成佛者。是魔所說。非是佛說。是故汝等。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
此總結文有四。今初宣說一致。如是等。即指上十三觀修也。受持讀誦。即自利事。遊剎化生。即利他事。然文字性空即是般若。故令聞者通達實相。因果道同。自他無二。吾佛既此界演說。菩薩決十方廣宣。良以般若徧界。未曾覆藏故。無人不具足故無時可遠離故。十方下。成佛同軌。盖般若是諸佛之母故。又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故。然無為即般若妙慧。故能令諸佛。皆依此門。得成佛耳。若言下。辨明邪正。謂般若正修。是出苦海迅航。入菩提坦道。魔說則乖其門戶。正說則開其津梁入般若玄旨者。冥具此擇法眼。庶幾不錯亂修習矣。是故下。勉勗令知。謂依般若而知而見而信解。是為真知真見。純一信解。離此。則妄知邪見。小信偏解。故宜勉旃有懷勿替也。
△二重偈頌。二。初總頌伏忍位。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初句總頌三賢位。以同依一忍故。後三句頌三賢行修。以十住發十心。長養聖胎。十行修十度。起十對治。十向。修十回向。起十忍心。皆為到聖地故。既到聖地。故云不退。此皆頌前長行文義。後準此知。
△二別頌四忍。十一。初頌歡喜地。
初句頌內證真如。二句頌超愚夫地。初生佛家。以契理同如。義言生耳。三句頌斷證之智。四句結名如文。後此句例知。
△二頌離垢地。
前三句頌離瞋等習。修十善行等。
△三頌發光地。
初句頌三明。以無明障。愚三際故。二句頌八定。三句頌三明。八定之生。繇妙慧也。
△四頌焰慧地。
初句頌三十七品助道法。二句頌永斷身邊見等。三四兩句雙結名義。
△五頌難勝地。
初句諸諦。指四諦二諦也。二句頌五明異論等。三句頌但於眾生不為損惱等文。
△六頌現前地。
初二句頌觀十二因緣之文。三句頌前皆繇著我。乃至云而不二故等文。
△七頌遠行地。
初句頌住於滅定等文。二句頌示入聲聞等文。三句頌隨順世間等文。
△八頌不動地。
初句頌斷諸功用等文。二句頌繇本願故。諸佛加持等文。三句頌破不欲利生之魔軍也。以大願殊勝。不治而退。故云自在。
△九頌善慧地。
初句頌得無礙解等文。二三兩句頌一剎那頃。以一音解釋問難等文。
△十頌法雲地。
初三句頌於一念頃。乃至云為說三乘。普令修波羅蜜多等文。盖以慧雲含潤。徧周法界。法雨普霑故也。
△十一頌佛地。
無漏界。即圓斷三惑。純一清淨。稱性功德。無窮盡故。此頌三德。以同一無漏故。二句頌三身具足。常即法身。淨即報身。解脫即化身。三句頌同真際等文以真際寂滅。法性難思故。
△二別勸奉持。四。初護國勸持。二。初略歎難時。四。初舉滅勸持。
佛告波斯匿王。我滅度後。法欲滅時。
前正明奉持。顯依般若以行修。今別勸奉持。直明般若妙利無盡也。先召告如此者。以明佛世難值。飾令篤信也。然佛在世。正法盛行。一示滅緣。則法滅天人憂。眾生多苦惱矣。問。教言正法一千年。以度尼減五百。像法一千。末法一萬。此言法滅。或即末法萬年之中耶。答。實如所言。佛法初盛。人多解脫。教理行果。四皆具足。至像法時。則行修雖多。證入者少。末法則。鬬諍堅固。荒唐無實。雖有教理。視為畵餅。乃法滅之前相也。誰入法門信受奉行耶。故知法滅者。以眾生業緣。如盲不見日。謂日無耳。豈日真無者哉。
△二明般若力用。
一切有情。造惡業故。令諸國土。種種災起。諸國王等。為護自身。太子王子。后妃眷屬。百官百姓。一切國土。即當受持此般若波羅蜜多。皆得安樂。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說一切法今正法欲滅。即羣靈迷晦之時也。故搆造同業如此。招感災象如彼。而欲種種災難不起者。得乎。所謂有佛住世龍天喜。無僧說法鬼神愁也。國王。即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者。此則宸躬玉重。天眷攸關。社稷憑托。億兆仰賴。故遇災之時。必欲護及一切者也。然擁護安樂之方。唯般若法門為最。故曰即當受持等。盖此法門也。迷晦則世道倒置。人生無賴。受持則內心既正。外禍潛消也。
△三釋付囑所以。
我以是經。付囑國王。不付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以者何。無王威力。不能建立。
然此經付囑國王者。以四眾力綿。世道弊惡。故唯仰賴國王。庶世化與佛化並耀。佛日與舜日常明耳。況王言如絲。其出如綸。臣民觀感。誰不革心向化。草偃風行者哉。故云無王威力不能建立。古文載唐太宗皇帝。御製佛說遺教經勑云。法者。如來滅後。以末法澆浮。付囑國王大臣。護持佛法。然僧尼出家。戒行須備。若縱情淫佚。觸途煩惱。關涉人間。動違經律。既失如來玄妙之旨。又虧國王受付之義。遺教經者。是佛臨涅槃所說。誡勸弟子。甚為詳要末。俗緇素並不崇奉。大道將隱。微言且絕。永懷聖教。用思宏闡。宜令有司。差書手十人。多寫經本務在施行。所須紙筆墨等。有司准給。其官宦五品以上。及諸州[A4]刺史。各付一卷。若見僧尼行業與經文不同。宜公私勸勉。必使遵行。據此。則遺教止。誡勸僧尼。宜在勑行天下遵依。況今經護國保民。則事理洪鉅。非言可宣。關係廣大。非力所護。此時佛心天子。一持行之。使家喻戶曉。庶幾功德冥扶。海晏河清利益默相。臣忠子孝國祚永延。與天地而並久宗社奠安。將日月以同。明惜乎一沉龍藏。未普流行抑獨何歟。
△四別付匿王。
是故汝等。常當受持讀誦解說。
法滅災至。憑此護國。而付囑流行。實恃國王。固宜匿王受持讀誦。故別結付勸如此。
△二廣嘆諸難。四。初標除難福生。
大王。吾今所化大千世界。百億須彌。百億日月。一一須彌有四天下。此贍部洲。十六大國。五百中國。十萬小國。是諸國中。若七難起。一切國王。為除難故。受持解說此般若波羅蜜多。七難即滅。國土安樂。
文有二節。一總標大千二別明南洲。就南洲又三。初列諸國。二是諸下。列難數。三一切下。明法益並。如文知。大千。是如來王化之域。故云吾今所化。餘如前解然偏明南洲者。以佛示生此界故。又是見聞現量境故楞嚴明此中有三千小洲。八百大洲其諸洲中。或有一千國土。或有五百國土。乃至或一或二故今列國有大小中之三等多數也據此。則中國之在大千。不啻塵剎之一微。在南洲中。不啻如太倉之一粒耳。信哉世界無邊也。六合之外存而不言。在聖人者。誠渾為世人密言之矣。
△二別問答廣明。二。初匿王請問。
波斯匿玉言。云何七難。
前云若七難起。又。云七難即滅。此但示其月。未委別名何似。故今問之。盖亦窮水必尋其源。登山須陟其頂也。
△二如來酬答。三。初略明七難。七。初日月失度。
佛言。一者日月失度。日色改變。白色赤色。黃色黑色。或二三四五日並照。月色改變。赤色黃色。日月薄蝕。或有重輪。一二三四五重輪現。
書云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及四分度之一。故日月晝夜運行不息。各有度數。雖四季時日延促不同。皆一日一周天。無少那也。故古云。北洲半夜子。南洲日正午等。此語豈非周天循度之真說耶。起世經明日月二宮。火水二玻璃所成準此。日純火色紅赤。月純水色白光是其正也。故諺云。太陽真火把人熬。又詩云。登樓望月冷流光。今言轉變無常。則色非其正矣。子輿氏云。天無二日民無二王。今言日月多輪重現。則紛亂其主矣。月亦如是詩云日月食之。亦孔之醜今言日月薄蝕。亦大難也。然薄蝕之蝕。外史皆作食字。故常昭注云。氣往迫之曰簿。虧毀曰食現此必以為難者。盖聖人與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今失度改變如此。是天之反時逆理以應之人心。故為難。
△二星辰失度。
二者星辰失度。彗星木星。火星金星。水星土等諸星。各各為變或時晝出。
星辰懸象於天。各有所主。紫微垣中。正象君德。故聖人云。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然二十八宿。握四方之紀。各有分野。主照事物。具如摩登伽女經中明證。故度數一失。則災應立至也。彗星者。形如篲箒。宜隱不可顯。木等五星。司五行之經。常則廸吉。變則從凶。至於晝出。則大不祥。故俱為難。例如人心喜怒一動。則鬱勃歡悅隨之。況天道逆理所感。寧不災辰變曜迭應。故知此等現時。當持此經。或孔雀經。楞嚴神呪。禱之無不應念潛消。所謂昏夜晦暝。日光黯然唯星獨有。略辨南北。杲日纔現。星光自沉。抑因呪力所轉也。
△三大火四起難。
三者龍火鬼火。人火樹火。大火四起。焚燒萬物。
龍雖治水。亦有火龍主火者。鬼火。即火神司火部而應災禍者。人火。即乘衰殺而作害者。樹老生火。或久而邪魅依附。亦因離亂而作[A5]祟者。四火駢集。歘然而生。非人力可救。故云四起。延蔓爆烈。燔炙無盡。故云焚燒萬物。然此實應人心之嗔慾二火感變也。否則四火無自。而能生起矣。故法華云長者纔出。四面火起亦如眾生無佛。四苦同逼迫耳按搜神記載三國時。糜芳輔英烈皇帝。潛龍時。被困。令芳東省取援。以芳為東人耳芳奉命乘車而行。路逢姿色女子。欲求同車。芳許之。既乘。芳唯色聲不苟。以禮自簡而[A6]已。少頃。女欲去。芳苦留其再行。亦憐之也。女語芳曰。予非人也。乃火部司神也。君有前業時定。上帝命火君之家。今見君禮義非庸。特預告之。君可急行移去君家所有財物。吾某時至。當焚其空屋耳。此上帝之命。不敢違也。芳至家。果如言不錯據此。則芳之現世之德。免其慘毒之前業耳不然。一火則玉石俱焚。財屋兩空矣。今若見此熒惑之災。而或以德自免。或依經求滅可矣。宜記之。
△四時序改變。
四者時節改變。寒暑不恒。冬雨雷電。夏霜氷雪。雨土石山。及以沙礫。非時降雹。雨赤黑水。江河泛漲。流石浮山。
陰陽消長。則寒暑迭遷。故易於純陽之後。一陰下生為天風姤。純陰之後。一陽下生。為地雷復。至若貞下生元。臨前見泰。此不易之理也。今俱反是。故三節失序。時不恒也。冬則萬物蟄藏。陰氣慘燠。此雷收電卷之時也。夏則百穀暢茂。陽光薰蒸。此氷消雷隕之時也。今皆反此。益顯節序寒暑不調矣。古有善琴者。微音一動。妙用不窮。故能扣商絃而回春作秋。撫角韻而改寒作煖。此特一時太玄遺音。進手妙域。亦非天道之常序。猶能改易如此。況人情炎涼不一。世境慘舒叵測。以因招果。何恠時序之失常乎。土石沙礫。應眾生我慢貪嗔而降也。法華疏說。陽極陰盛。激變為雹。非時澍降。則時愆物害。實災象也。華嚴云。龍王瞬息雨。悅澤遍天下。謂清水宜矣。此世人現量如此。今雨赤黑水。則實反常非道也。昔周公輔成王時。有越裳氏。從遠來貢。公問其繇。答三年之內。海不揚波。即知中國有聖人生故今云汎漲流波。則江河山石。非奠安之象也。然欲求滅此。必如堯得舜之五人。九洲水患自平。湯修六事自責。七年旱魃方休。加以般若神力。無施不可。不然。堯牛抵日。湯犬吠雲。雖是太平盛世。猶是玉中之瑕耳。
△五暴風數皷。
五者暴風數起。昏蔽日月。發屋㧞樹。飛沙走石。
天有四序。風亦隨四時而變。故春有和風。夏曰薰風。秋名金風。冬曰朔風。今風云暴者。即不隨節氣之風。以天應變於人心也。一度尚寒人心。況數起乎。昏蔽日月。則掩翳三光之災象也。發㧞屋樹。則驚愕庶兆之災象也。飛沙走石。則流動萬類之災象也。然此亦隨眾生無明風為根本。八風為助緣。心海激動。毀譽過實。稱譏非宜。利衰無情。繇苦樂不合道。而致此災風耳。故須以般若神妙中實心以息之也。
△六天地亢陽。
六者天地亢陽。陂池竭涸。草木枯死。百穀不成。
陰陽調和。雨暘時若。乃太平無象時也。天地不交。潤澤永滯。故萬水有立竭之慘。百穀無告成之秋揆厥所繇。皆自人心嗔火。甚於旱魃。欲𦦨毒於杲日。燒盡菩提之種。焦枯功德之林。慧水汪洋。累劫不發上天甘露。何自而不愆期為難耶。陂。亦池塘。乃蓄水處也。
△七賊盜蜂攢。
七者四方賊來。侵國內外。兵戈競起。百姓喪亡。
天災人變。相為倚仗。故大災應於上。人事變於下逆叛蜂起故云四方賊來。奸讒潛通。故云侵國內外。然兵農於野。則閭閻有枕席謳歌之歡。驅民為兵。則蒼黎有流離死亡之苦。故又云兵戈等。凡遇此劫數者。亦自作自受耳。豈天授與人哉。
△二總結無量。
大王。我今略說如是諸難。其有日晝不現。月夜不現。天種種災。無雲雨雪。地種種災。崩裂震動。或復血流。鬼神出現。鳥獸恠異。如是災難。無量無邊。
初二句。結前。其有下九句。指廣。如是下二句。總結。日月。君象也。前云多輪現多色改。為難猶其可爾。今云晝不現。夜不現災可勝道哉。天種下四句。皆上句總。下句別。盖雪雨不有。靉靆常缺。此天之災象不一也。山川震動。崖樹崩裂。此地之災象不一也。水紅血流。應殺殘之兆也。鬼神出現。如厲鬼興戈。邪神干正者。是也。鳥獸恠異。如鼯鼠呼人。商羊舞水者也。凡此皆咎徵。以應惡否運者。如須修弭之神方。只在佛力法力。故下明之。
△三勸令持經。
一一災起皆須受持讀誦解說此般若波羅蜜多。
前明災難蝟集。習因塵封般若。故應於諸災之來。當同一心奉行。盖般若也。迷之則三心不了。百惑叢生。多業招感。萬禍雲臻。悟之則方寸清淨。妖孽潛藏。天道叶和。人事順應。譬之仙方一味。沉痾可寧。時雨一朝。枯稿俱潤。妙哉般若。至矣神功。護國護民。消災弭患者。舍此將何適焉。
△三諸王驚問。
爾時十六國王。聞佛所說。皆悉驚怖。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何故天地有是灾難。
七難非常。故諸王聞而驚怖。難非無因。故斯王問云何故。此亦知而權問。欲令一切明其源也。
△四佛答所因。
佛言大王。由贍部洲。大小國邑。一切人民。不孝父母。不敬師長。沙門婆羅門。國王大臣。不行正法。由此諸惡有是難興。
一心為萬法之模範。是故業因從心而起。則果報之來。無不與心相肖。所謂福禍不爽。如影隨形。妍𡟎雖別。不離一鏡。故云繇贍部洲等。大小國土。即指三等國土也。一切人民。即總標造業之人。不孝下。明所作業相孝為天經地義。至德要道。所謂五孝之用各別。百行之源不殊。心感天地。誠動鬼神。舍孝何得乎。詩云。父母之德。昊天罔極。故不孝即招難也。師長則長養聖胎。開示迷途者。如云。生我者父母。成吾德者師長。得不敬乎。沙門。則勤修道業。求出世者。婆羅門。則居善地。心期善淵者。國王與天為子。與民為王。覆燾無彊者。大臣。則輔世長民調和鼎鼐。提撕黎元者。故不孝不忠。則大本虧亡不敬不尊。則彝倫攸斁。正法有二。一國之正法。即賞罰予奪。仁心仁政是也。二佛之正法。即知因識□明心達本是也。二者缺一。則世出世法。二俱廢矣。故總結云。繇此諸惡有是難興。豈是無因而妄招果。
△二讚名勸持。二。初讚名殊勝。三。初約法讚德。
大王。般若波羅蜜多。能出生一切諸佛去。一切菩薩解脫法。一切國王無上法。一切有情出離法。
老子云。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虗而不屈。動而愈出。彼指一氣。為萬化之主宰。然此一氣。亦吾心之妄發。是阿賴耶識相分所攝。猶能如此。況般若虗玄照寂。絕待靈通。而不與萬法為侶。與萬法作對者乎。故能出生世出世法也。於中初句標名顯勝。能出下。別明所出有四。一般若心法。佛佛同此。證入法界故。二般若離相。因位依此。心慧自在故。三般若無等。人王持此。護國尊崇故。四般若普利。黔黎仗此。超脫苦海故。有此四義。該收無餘。凡聖因果。貴賤染淨。故不外此。而別有出生妙利也。
△二喻況顯勝。
如摩尼寶。體具眾德。能鎮毒龍。諸惡鬼神。能遂人心。所求滿足。能應輪王。名如意珠。能令難陀。䟦難陀龍王等大龍王。降注甘雨。澤潤草木。苦於夜暗。置高幢上。光照天地明如日出。
喻文有。二初二句總標依體。能鎮下。別顯體義。今初謂般若出生妙利。是未見邊事。摩尼具足眾德。是[A7]己見邊事。然理中難明。故約喻顯。以易了知。故云如也。摩尼。此云如意。以滿一切求者心願故。別顯具德有五。一能鎮龍神德。以驪龍神珠。獨耀滄海。毒龍懾伏。神鬼潛踪。如王勑在。即諸侯避路故二能滿眾願德。以求財希利。不遮人意。平等從心。永離貪乏故。三能應輪王德。以金輪應世。七寶千子。禎祥迭出。十善教化。非此不滿生願故。四能注甘露德。以珠伏羣龍。賢喜等王。遵此普雨霶𩃱。成實萬物故。五光明無比德。以破暗除昏。二儀並朗。三光一照故。良以摩尼具上諸德。喻法方極成也。
△三以法合顯。
此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
般若性德。無量無邊。今合上喻。亦略示五。一般若甚深德以菩薩難徹。二乘非分。凡夫妄迷。唯佛究竟故。二般若廣大德。以三乘同依。大覺一道。萬行根源。眾生性地故。三般若神應德。以妙同萬物。性即一切。圓滿萬德。成就三身故。四般若普益德。以示現隨類。說法逗根。增長靈種。滋潤心華故。五般若圓明德。以輝耀古今。光騰上下。千燈一照。慧炬無盡故。如次配喻。五義可知。
△二勸興供養。三。初標示供養之法。
汝等諸王。應作寶幢。及以旛盖。燒燈散華。廣大供養。寶函盛經。置於寶案。
般若為無上法。故應如是供養。幢表摧邪顯正。旛表正法闡揚。盖表慈慧蔭物。燈表智光。華表真因。廣大供養。即以稱性願力之供。供此稱性之法門也。案函悉以寶莊嚴者。非此難表一心故。又法勝則供具亦當殊勝故。
△二別明無間供養。
若欲行時。常導其前。所在住處。作七寶帳。眾寶為座。置經於上。種種供養。
般若空相。雖絕有無。然空不異色。亦不離有無。故誡欲三業罔貳。四儀必俱。覆以寶帳。安以寶座。如斯供養。舉目則慧性照彰。觸途則智明不昧。集此神功妙利。非惟潛消國釁。亦植實相福田於人寰。廣樹生靈大本於曠世矣。語云。言忠信。行篤敬。蠻貊可行。豈拘州里。況般若為本來面目乎。宜其佛之諄諄教誡。而供養念念不替者也。
△三喻明供養極功。
如事父母。亦如諸天。奉事帝釋。
般若出生諸佛。實相如父。觀照如母。故供養者。猶孝子之敬父母。般若萬法宗主。實相證真。觀照涉俗。故供奉者。如諸天之事帝釋。盖父母於孝子為親。孝子當無不盡其誠。帝釋於諸天為大。諸天當無不謹其敬。敬般若如此。孝般若如此。則百福可立至矣。故喻明如此云云。
△三釋勸持所因。三。初因過去福力故。
大王。我見諸國。一切人王。皆由過去侍五百佛。恭敬供養。得為帝主。一切聖人。得道果者。來生其國。作大利益。
佛眼徹視。故圓見諸王夙因。繇於供佛所感勝報也。言供五百佛者。明福慧二因綿遠也。故金剛明一念淨信者。[A8]已於無量佛所種諸善根。如來知見如是無量功德者。此也。一切下。四句明影響現化也。至人乘時應世。或示臣輔興王導迷。或現應化開盲發聵。總之住世出世。不離般若為慈航矣。例周姬運昌。孔老迭出。吾佛先祥光而西現。孟莊繼起。吾佛後金像以東流。直若真儒代代出興。高僧時時闡化。非夫應現。難見超塵。必是示跡。方能大利叔世也。
△二恐現生福衰故。
若王福盡。無道之時。聖人捨去。災難競起。
侍佛未達心空。故福德有時而盡。福竭能來否運故聖哲見機而行。是以災火蔓延。即業難競起時也。知此則般若真修。依行不貳。將福如滄海而不竭。禍同虗空以無形矣。信哉。
△三作未來利益故。三。初明人王護法為因。
大王。若未來世。有諸國王。建立正法。護三寶者。
此言般若法為未來作津梁也。建立正法。則行願非邪。護持三寶。則佛光住世。如是則見聞生福。禮敬增信。護國之端倪在於是。故下文感其護國。
△二明佛聖遣護為緣。三。初標指其數。
我令五方菩薩摩訶薩眾。往護其國。
繇前建立護持為因。故令隨方圓應為果。否則狐貉不能煖無氣之人矣。況感至人來護國乎。
△二別列光印。五。初東金剛手。
東方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手持金剛杵。放青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
東方。則出震利物。仁慈應世者也。名稱金剛手又執金剛杵者。皆顯極堅極利。降伏魔怨。物無能壞也。青色光。即隨方應現也。故真諦記云。青色金剛。能消災厄。喻般若能降業障。又言四俱胝者。即主伴同護也。下倣此知。然據密教解云。金剛手者。內表具大菩提。外表摧伏煩惱。故又云不被三魔。破壞覺心。自體堅固。成金剛智。諸佛建立。破邪見山。故證此定者。常持於掌。故名金剛手(後真諦記并密教不全書[A9]但云記云密也)。
△二南金剛寶。
南方金剛寶菩薩摩訶薩。手執金剛摩尼。放日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
南方。則乘虗接物。秉禮安世者也。以金剛寶為名。手執金剛摩尼者。二名華梵殊稱。同一體也。亦總明以虗明貴重。出生如意功德不窮盡也。離為火為日。今放日色者。即隨方現色耳。記云。赤色金剛。對日出火。慧對本覺。出無生智火故。密云。寶有六義。一難得故。二淨無垢故。三有大威德故。四莊嚴世間故。五殊勝無比故。六不變易故。廣釋如彼。此即虗空藏菩薩。
△三西金剛利。
西方金剛利菩薩摩訶薩。手執金剛劒。放金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
西方。因兌兆聖。握義成。物者也。以金剛利為名。手執金剛釰者。總顯權制合宜。同心斷金鋒利神速也。兌為澤。屬金。今放金色光。即隨方表彰耳。記云。白色金剛。能清濁水。般若能清疑濁。密云。金剛利者。即般若波羅蜜利劍。能斷煩惱種故。此即文殊菩薩。
△四北金剛藥叉。
北方金剛藥叉菩薩摩訶薩。手執金剛鈴。放琉璃色光。與四俱胝藥叉。往護其國。
北方。則憑實涉俗。權智方便者也。金剛以藥叉為名。即捷疾救世義。手執金剛鈴者。即開召驚俗義。放琉璃光。以琉璃清水。人天差別見故。亦隨方現光義也。記云。碧色金剛。令人消除諸毒。以表慧破三毒是也。密云。藥叉者。勇猛義。亦盡義。即十六金剛智。普賢行中。第十五智之名也。此智食煩惱。盡盡無餘故。金剛鈴者。表般若警悟愚昧。異生一聞鈴音。覺悟般若智也。此即摧一切魔怨菩薩。
△五中般若金剛。
五中方。金剛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手執金剛輪。放五色光。與四俱胝菩薩。往護其國。
四方隨應。故各局一種。中央則集差別。而大成平持者也。故菩薩以般若妙慧到彼岸為名。手執持堅利輪相為用。此皆表般若。為萬行彌綸。萬德輻輳之本也。放五色光者。亦表智光。圓應圓照耳。然此中方。攝真諦記中金剛二種金剛。彼文云。黃色金剛。隨人所須。喻無漏功德。空色金剛。令人空中行坐。喻慧破法執。住真諦理。是也。密云。此菩薩繇持此輪。毗盧成佛時。請轉法輪。乘此法輪。得到彼岸。此即纔發心轉法輪菩薩也(此上言即某菩薩者。依顯教釋)凡此五方金剛。名目不同。總依金剛稱者。以堅中最剛。故名金剛。帝釋方有。薄福難見。今佛因王德。憑法召來。護國妙利。斷可忖矣。豈小補哉。
△三結顯其益。
是五菩薩摩訶薩。各與如是無量大眾。於汝國中。作大利益。當立形像。而供養之。
主伴同來。全顯法力神速。故功德具足。不啻小善因緣。既福國佑民如此。安像供養宜矣。故佛囑勸勗勉。
△三明菩薩說呪護國。二。初菩薩興慈二初本願須護。二。初在處護經。
爾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却住一面。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本願。承佛神力。十方世界。一切國土。若有此經。受持讀誦。解說之處。我當各與如是眷屬。於一念頃。即至其所。守護正法。建立正法。
文有二。一爾時下。進說威儀。不出三業。二我等下。即陳願護法也。十方廣漠。護法不易。故仗佛神力。兼以願力。方能成就。十方下。泛指此經。所在之處。我等下。正陳主伴同護之力。良以般若在處。即為佛在。此中應起寶塔。諸天供養。故一念頃至神力護持也。守護。即愛護佛法。如護眼目之謂。
△二法在國安。
令其國界。無諸災難。刀兵疾疫。一切皆除。
法在則龍天瞻敬。鬼神欽崇。故於國界。則三災不入其境。萬禍潛消於外矣。蜀新繁縣有苟生者。望空書寫金剛經。至今天雨不濕。以有神覆寶盖。敬之如此。信知般若法門。在處邪[A10]祟。無自而入矣。故云一切皆除。
△二呪力能護。二。初呪力神速。
世尊。我有陀羅尼。能加持擁護。是一切佛。本所修行速疾之門。若人得聞一經於耳。所有罪障悉皆消滅況復誦習。而令通利。以法威力。當令國界。永無眾難。
陀羅尼。云總持。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然有無字一字之別。即以護善遮惡為義。此即能護之法也。能加護下。明其利益。以此法能加被冥佑。故下明祕密般若。以般若隱奧。非器不傳。佛佛因之。疾成佛道。佛既如此。況因位乎。又況凡夫乎。故下復明其勝益。如蜾[虫*嬴]之呪螟蛉易也經耳消罪。所謂見聞為種。八難超十地之階。讀誦通利。所謂解行在躬。一生圓曠劫之果。仗此法力。直下轉凡成聖。況憑法力。豈國界而不永無眾難哉。故今謹陳妙利如此。
△二正說神呪。
即於佛前異口同音。說陀羅尼曰。
那謨囉怛娜(二合)怛囉(二合)夜野(一)娜謨(引)阿哩夜(二合)吠(無盖反)𡀔者娜(引)野(二)怛他(引)薩(藏本作孽)多(引)夜阿羅訶(二合)諦(三)三藐三沒䭾(引)野(四)娜莫阿(引)哩野(五)(二合)三滿多䟦捺囉(二合)(引)野(六)冒地薩怛嚩(二合)(引)野(七)摩訶薩怛嚩(二合)(引)野(八)摩賀迦(引)嚕抳迦(引)野(九)怛你野他(引)(十)枳穰(二合)娜鉢囉(二合)你(引)閉(十一)惡乞叉(二合)野句勢(十二)鉢囉(二合)底婆(引)娜嚩底(十三)薩嚩沒䭾(引)嚩嚕枳諦(十四)喻誐跛哩你濕婆(二合)寧(十五)儼避(引)囉努囉嚩誐(引)係(十六)底哩野(二合)特嚩(二合)(十七)跛哩你濕跛(二合)寧(十八)冒地質多散惹娜你(十九)薩嚩(引)毗曬迦(引)毗瑟訖諦(二合)(二十)達磨娑(引)誐囉三步諦(二十一)阿暮伽室囉(二合)嚩儜(二十二)摩賀三滿多䟦捺囉步彌(二十三)涅(奴逸反)哩野(二合)諦(二十四)尾野(二合)羯囉拏(二十五)跛哩鉢囉(二合)跛你(二十六)薩嚩悉䭾(二十七)娜麼塞訖哩(二合)諦(二十八)薩嚩冒地薩怛嚩(二合)(二十九)散惹娜你(三十)婆誐嚩底(丁以反)(上同)(三十一)沒䭾(引)麼底(三十二)阿囉嬭迦囉嬭(三十三)阿囉拏迦囉嬭(三十四)摩賀鉢囉(二合)枳穰(二合)(三十五)播囉彌諦娑嚩(二合)賀(三十六)
然此呪力。與前顯說。力用無殊。但被機之異耳。然生善滅惡。革凡成聖。無以加此。故誦此呪處。天龍歡喜。風雨順時。五穀豐登。兆庶樂業。亦復能鎮一切惡星。隨方變恠。災障不起。人無橫夭。杻械枷鎻。不著其身。晝夜安眠。常無惡夢是娑婆世界。有八萬四千災變惡星。二十八大惡宿。而為上首。復有八大惡星。而為其主作種種形出現世時。能生種種災異。有此呪地悉皆消滅。十二繇旬。成結界地諸惡災祥永不能入。全同楞嚴神呪利益神速也。然五不翻中。即秘密不翻。四例之中。即翻字不翻音。古德遇呪。皆未有釋。以是諸佛秘密語故。非因位所解。但應誦持。消除罪障增益福智。不必強解。唯賢首大師。釋心經呪。通乎二義。一不可解即如上說。二強為解釋。今從後義。依瑜伽教家釋之況是不空三藏所釋如水投水少無異也彼文釋云。那謨囉怛那怛囉夜耶(此是歸依三寶義。若持此經人歸命佛寶即得五族金剛手菩薩以無量眷屬侍衛加持其人。此菩薩尊貴菩提心。佛從菩提心生故。若歸依法寶。則得帝釋并眷屬四天王加護。何以故。帝釋在厄難中。般若加持。現獲利益。豈不尊重法寶。而來擁護。歸命僧寶。則得阿迦尼吒天。并淨五天眷屬。同來加護。以三乘僧眾。常居淨天受樂。安得梵天不來尊重乎)娜謨阿哩耶。吠路者娜野。怛他誐多夜阿囉訶諦。三藐三沒䭾野(娜謨者。歸命義。亦稽首頂禮義。阿哩夜。遠惡義。此方會釋。云聖者。吠路者那徧照義。亦云大日義。如世間之日。照此而不照彼。照書不照夜。照此世界。不照彼世界。但得名日。不名為大。毗盧大日。色法二身。普遍法界。十方三世。總皆照徹若知佛德如此。歸命頂禮即得如許諸佛護持也。怛他誐多夜阿羅訶帝三藐三沒駄野三句。如次即如來。應供。正徧知。即十號三號也)曩莫阿利夜(即歸命遠惡義。如上[A11]已解釋也)三滿多䟦捺囉夜(三滿多者。是普義。跋捺囉者。是賢義。夜字者。即聲明八轉聲中為聲。以為彼作禮。故名為也。下諸夜字。皆倣此知。謂菩薩說三密門。普賢行願。一切諸佛。若不修此不行此。得成佛者。無有是處。既成佛[A12]已。於三密門。并普。賢行。而休息者。亦無有是處也)冒地薩怛嚩夜(菩薩義)摩訶薩怛嚩夜(大菩薩義)摩訶迦嚕抳迦夜(大悲者。若歸命聖普賢菩薩。則十方諸佛。悉來加護。以一切諸佛菩薩。皆因修三密門行。普賢行故。是故當尊重也)怛你也他(古云即說。所謂以上文歸命三寶。毗盧普賢也)枳穰娜鉢囉你閉(此云燈。繇此智燈。破諸暗故。即瑜伽以智無所得。為方便。無智無得。即成般若波羅蜜多。此即顯教智燈義。能照一切佛法無碍也)惡乞叉也句勢(惡字。是婀字。為隨文句。便作惡呼。此須云阿字上聲短呼。乞义也。此云盡。句勢。此云藏。即顯教無盡藏義。密教釋婀字一字。為種子。婀字者。詮一切法。本不生故。即是一切字之母。能生一切字。若曉婀字。瑜伽相應。則得諸佛無盡藏。則悟一切法不生。猶如虛空。一切清淨平等。即成無分別智也)鉢囉底婆娜嚩底(顯教即具辨才義。密教即於此句中。取鉢囉一字為種子。鉢囉字者。詮般若波羅蜜多。無所得故。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後得智中。悟一切法不生故。獲得諸佛無盡佛法藏。於後得智中。得四無碍解辨。說法自在故)薩嚩沒䭾嚩嚕枳諦(顯教即一切佛所觀察義。密教即取薩之一字為種子。薩字者。即詮一切法平等義。能緣所緣平等平等。能取所取。無所得故。則證真如。當於法流無邊諸佛。觀察護念)喻誐跛哩你濕跛寧(顯教即瑜伽圓成義。密教即取喻之一字為種子。喻字者。詮一切乘無所得。若瑜伽觀智相應。證得圓成。於諸乘中。教理行果。悉皆證得一真如法性也)儼避囉努囉嚩誐係(顯教即甚深難測義。密教即取儼之一字為種子。儼字者。詮一切真如法。無去無來。繇證真如海。實相般若。不可以言詮。唯佛境界。自覺聖智證也)底哩野特嚩跛哩你濕跛寧(顯教即三世圓滿成就義。密教即取底哩野(三合)一字為種子。底哩野者。詮一切法真如平等自性。成就越恒河沙數功德。真如中無三世妄分別。不相應行蘊。堅執惑亂。有為諸法也)冒地質多散惹娜你(顯教即能生菩提心義。密教即以冐字為種子。冐字者。詮一切無縛義。若知自身中菩提心自性。成就三世平等。猶如虛空離諸萬像。則知生佛之心。如自心清淨。則生大悲深生憐愍。以種種方便。令一切有情。至於究竟。離苦解脫。無縛無解。是為廣大菩提心者。所修為也)薩嚩毗曬迦毗色訖諦(顯教即一切灌洒得頂義。密教即取薩字為種子。薩字者。詮一切法無染着義。繇觀察自他。及諸佛心。同一真如。同體大悲者故不染着。於虛空中。諸佛法水灌頂。乃獲三業加持。於無量法。演說自在)達摩婆誐囉三步諦(顯教即法海出生義。密教即取達字為種子。達字者。詮一切法界無所得義。繇住無所得心。第八識中。二執俱生種子。以大智文殊金剛利劍。亦斷無餘。從此始覺大悲。流出等流教法。利眾生故。達字。即文殊菩薩。是種子者也)阿暮伽室囉嚩儜(顯教。釋上句為不空義。依聲明。即無間義。密教即取阿字為種子。阿字者。詮一切法本來涅槃寂靜。繇證此法。徧周法界。諸佛剎會。一聞教法。永無忘失故也)摩賀三滿多䟦捺囉步彌涅哩野諦(顯教。即出生大普賢地義。密教即取摩字為種子。摩字者。詮一切法無我義。即人法二無也。若證此者。則出生大普賢地。即證毗盧遮那清淨法身圓滿報身)尾野羯囉拏跛哩鉢囉鉢你(顯教。即獲得記莂義。密教以尾野(二合)一字為種子。尾野者。詮一切法徧滿不可得義。即知一切法自性清淨。自性涅槃。能證所證皆同一性。不增不減。圓證法界也)薩嚩悉䭾娜謨塞訖哩諦(顯教。即一切成就者禮敬義。成就者。即菩薩之異名。密教。以薩字為種子。薩字者。詮一切法無堅固義。念念四相遷流滅壞。薩字中有婀字義。若證婀字門。本來不生不滅。亦常恒堅固。喻若金剛。心得自在。能現無量無邊種種身故)薩嚩冒地薩怛嚩散惹娜你(顯教。即出生一切菩薩義。密教。以薩字為種子。薩字者。詮一切法無等義。繇觀此字。心與般若。平等平等。前後剎那。一相清淨。能生一切波羅蜜多。一切地。即名般若佛母也)婆誐嚩底沒䭾麼諦(顯教即世尊佛母。婆伽梵。男聲。婆誐嚩底。女聲。二俱會意。釋名世尊義。依聲明對敵。釋不如是。婆伽者。破義。梵是能義。以能破四魔故。又具福慧資糧故。密教。即以婆字為種子。婆字者。詮一切法有不可得。有者。三有義。是故三界唯心。繇心有染淨。有情故亦有染淨耳。若依顯教。觀行般若。作為生因。顯因能生一切佛菩薩。是故名佛母。從前即說以下。至佛母句。於瑜伽教中。成普賢行。十六行中。如聲聞見道位中。十六行是也)阿囉嬭迦囉嬭。阿囉拏迦囉嬭(謂阿字門。一切本不生。即入一切法離塵。是故囉字門。一切離塵義。繇知一切離塵故。即入一切法無諍。是故嬭字門明此。繇知一切法無諍。即入一切法無造作。是故迦字門明此。繇知一切法無造作。即入一切法清淨是故囉字門明此繇知一切法清淨故即入一切法無諍。是故嬭字門明此。繇知一切法無諍故。即入一切法本來寂靜。是故阿字門明此。繇知一切法本來寂靜故。即入一切法無垢。是故囉字門明此。繇知一切法無垢故。即入一切法無諍。是故拏字門明此。繇知一切法無諍故。即入一切法無造作。是故迦字門明此。繇知一切法無造作故。即入無分別智。是故囉字門明一切法無分別。繇知一切法無分別故即入一切法無動。是嬭字門明此。繇知一切法無動。即證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摩訶鉢囉枳穰。播囉弭諦(顯教。即摩訶大慧到彼岸證得大般若波羅蜜。即依無住涅槃)裟嚩訶(顯教。即無住涅槃。依此涅槃。乃至盡未來際。廣利樂無邊有情。然此陀羅尼釋文。即北藏杜字函第十卷。并鍾字函第八卷。以皆是不空三藏所釋義。故備引於此。用廣見聞。庶幾於瑜伽觀門相應也)然孤山釋楞嚴呪。引天台會義。不出四悉。一世界悉檀。隨方異說。令生歡喜益。二為人悉檀。三對治悉檀。四第一義悉檀。如次得生善破惡入理三益。餘義如彼疏云然呪力難思。人情易忽。見聞信敬。免難消災。循常不持。遇難不滅。如漏巵盛水。噬臍何及。無以王饍。棄如穢食。莫恃凡見。妄斥聖心。吾曹最宜勉旃。勿負菩薩說呪流通護國般若也。
△二佛聖讚善。二。初諸佛共護。
爾時世尊。聞是說[A13]已。讚金剛手等諸菩薩言。善哉善哉。若有誦持此陀羅尼者。我及十方諸佛。悉常加護。諸惡鬼神。敬之如佛。
行願玄同。故深喜讚善。總持廣大。故諸佛冥扶。佛尚加護。鬼神豈不敬之如佛哉。
△二不久得果。
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囚既常護般若。果決速證菩提。形端表正。理勢然也。
△四稱名付囑。
大王。吾以此經付囑汝等。毗舍離國。憍薩羅國。室羅筏國。摩伽佗國。波羅痆斯國。迦毗羅國。拘尸羅國。憍睒彌國。般遮羅國。波吒羅國。末吐羅國。烏尸尼國。奔吒跛多國。提婆䟦多國。迦尸國瞻波國。如是一切諸國王等。皆應受持般若波羅蜜多。
封疆雖別。有國是同。故諸王等。俱應受持。以護法護國也。吾以下。總明付囑。毗舍離下。稱名召告。一切下。結勸廣持。如文可解。問。佛世國王。敬佛如此。得不勝乎。答。帝釋尚輕身聞法。重道尊崇。況諸國乎。故宜如此。
△三時眾獲益。四。一眾願不生難國。
時諸大眾。阿修羅等。聞佛所說。諸災難事。身毛皆豎高聲唱言。願我未來。不生彼國。
大眾總攝。修羅別舉。俱前序分雲來眾也。聞佛下。謂七難則天變人事。總括無遺。故聞者心警身懾。彼國則千災萬禍。總收殆盡。故唱云未來不生。所謂未語恍惚成夢境。分明不覺轉身難。其大眾聞而驚疑。不願求生之意乎。
△二諸王出家得忍。
時十六王。即捨王位。修出家道。具八勝處。十一切處得伏忍信忍。無生法忍。
處俗反為得意。聞法知為業緣。故捨世即求出世也。勝處者。能造四大。所造四色。出離貪欲。故名勝處。十一切處。即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空識等也。釋如序分。伏忍。即三賢忍。信忍。即初三地忍。無生忍。即七八九三地忍。諸王得此。則三賢十聖之儔也。詳釋如前。
△三人天散華得法。
爾時一切人天眾阿修羅等。散曼陀羅華。曼殊沙華。婆師迦華。蘇曼羅華。以供養佛。隨其種性。得三脫門。生空法空。菩提分法。
曼陀羅。云適意。曼殊沙。云柔軟。婆師迦。云夏生華。蘇曼那。云善稱意。散華供佛。表回因趣果。故得三脫門。了生空理。即聲聞種性。二空俱得。助道等法。即菩薩種性。此乘戒俱急之人天。故一蒙法雨。隨分受潤。均沾無際。
△四菩薩散華得忍。二。初得定住忍。
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散拘勿頭華。波頭摩華。而供養佛無量三昧。悉皆現前。得住順忍。無生法忍。
三昧言無量現前者。即依妙慧稱性而顯發也。順忍。即四五六三地之忍。無生法忍。即七八九三地之忍。云住者。以正入此地。內證觀斷故。
△二利生成道。
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得恒河沙諸三昧門。真俗平等。具無礙解。常起大悲。於百萬億阿僧祇佛剎微塵數世界。廣利眾生。現身成佛。
此即第十地之行益也。正定稱性。故數等恒沙。言門者。即或入或出。逆順自在也。真俗平等。即中道二邊不住也。具解行悲。即開法利他不斷也。神力慈力。與佛為隣。故塵界成道。塵界度生也。非第十一地。何能臻此。
△第三流通分。二。初當品名題。
囑累品第八
古德云。以言託之曰囑。以法系之曰累。即付囑大法。憑託擔荷。傳緒無窮者也。下文付託國王有三意。一憑王威力宣演故。二國難仗此。解釋故。三令奕世流通正法故。問。前列三乘大眾八部神祇多矣。何不付囑於此。而偏付於王耶。答。此經原為護國而談。故今唯托國王。應病與藥。不其然乎。
△二正演玄文。二。初付囑誡勑。三。初正明付囑。二。初付囑其時。
佛告波斯匿王。今誡汝等。吾滅度後。正法欲滅。後五十年。後五百年。後五千年。無佛法僧。
佛意欲以般若妙門。付囑有在。故再三誡勸。然此中依秦譯。則與此譯不同。故古疏釋秦文云。八十年者。佛去百年後。五人住持。一迦葉。二阿難。三末田地。三人見佛。相繼住持。經六十年。法行不滅。次商那和修。優婆毱多。此二人不見佛。相繼住持。經四十年。威儀法滅故。於此時。言無佛法僧也。言八百年者。正法年內。二十師住持。並是聖人。正法不滅。第六百年。馬鳴菩薩。第七百年龍樹。皆是菩薩。法亦不滅。八百年中。邪宗熾盛。故此時付囑國王。提婆菩薩。聲王皷申法是也。八千年者。像法。盡末法時。眾生邪見故法滅。古釋雖有憑據。奈與此經五十等。年目不對。愚今雖未多討經論。亦竊論之。此三俱言後者。以佛在世。懸說未來事為後也。後五十年者。即疑懸指二祖阿難時為後也。盖二祖自承嗣迦葉之後。正法住持。諸國隆興。延及末齡。邪法熾盛。故有水潦鶴之屬。羣聚西天。部黨唱和。扇邪言曰。若人生百歲不見水潦鶴。不如生一日。而得能見之。二祖聞云。悲邪見入人至深故。改其偈曰。若人生百歲。不聞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能解了之。然邪見易染。正法難登。故水潦以二祖垂老譏之。竟不依其法偈二祖聞此。遂而四派示滅當斯時也。佛法亦暫滅也。後五百年者。疑即懸指大集經中。第五五百歲為後也。彼經云。初五百歲解脫堅固。二五百歲。禪定堅固。三五百歲。多聞堅固。四五百歲。塔寺堅固。五五百歲。鬬諍堅固。既五濁鬬諍。則法不興行。雖有如無也。然金剛亦有況明之義。故彼文云。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乃至云以此為實。據彼疏意。空生本疑惡世無信。故舉惡世以斷疑耳。後五千年者。即懸指正像[A14]已盡。末法現前時為後也。當是時也。則眾生邪見。一切顛倒。不遵遺訓。違越戒律。淳源不追。澆風永扇。祗園坵墟。鹿苑荒穢。九十六種。以趨下為昇高。三界羣生。以火宅為淨土。豈知上聖流涕。法滅天人憂哉。故總結三時。無佛法僧也。然此三意。臆創如此。姑存似考。
△二付囑人法。
此經三寶。付諸國王。建立守護。令我四部。諸弟子等。受持讀誦。解其義理。廣為眾生。宣說法要。令其修習。出離生死。
此經指三種般若。二護法門也。能說是佛。所說是法。聽受是僧。故云三寶。然此三寶闡揚流通者。托之國王洪護。堅守者。亦托之國王。以前托四眾。無王威力。不能守護建立故也。令我四部下。謂諸國王。光闡流通。則四部大眾。修心樂道。故能受持不失。讀誦終身。解說兩通。自他兼利。非[A15]但三寶住持佛日恒輝。抑且八苦皆空。慾海到岸。故云令其出離等。凡此皆托國王洪護之力也。
△二別明誡勑。七。初誡滅法過。四。初舉滅法時。
大王。後五濁世。
正法欲滅。必五濁交會。人無正見之時也。言五濁者。一命濁。識託四大。隨業延促。生死不得自繇。二煩惱濁。擾亂自心。渾濁障理。即以五鈍使為體。三見濁。貪愛妄染。渾濁障事。即以五利使為體四眾生濁。妄執顛倒。迷[A16]己逐物。受胎微形。自取流轉。五劫濁。三災增劇。眾難交會世道交喪。氣運晦暝之時也。然劫濁無別體。即攬前四濁熾然立名。故法華云。劫濁亂時。眾生垢重等。問。濁取何義以立名耶。答。妙淨明心。清淨澄凝。加以惑業四大。則匪清斯濁。如楞嚴說。譬彼清水與彼灰沙二體法爾。性不相循。假如有人。取彼灰沙投入淨水。土失留礙。水忘清潔。容貌汩然。名之為濁。汝濁五重。亦復如是然彼五濁義相。與今經大異。唯濁義相同。故引之為證。
△三明滅法人。
一切國王。王子。大臣。自恃高貴。破滅吾教。明作制法。
佛智明徹。三千年前。預識末法。時勢如此。故向下七誡。毫無錯謬。明若指掌。情境真實也。盖欲佛法不可滅也。如兩儀三光。終古。運行。如菽粟水火。日用難缺耳。而惑者迷於先見。長其染心。必舉一世之清侶。欲投三毒之深坑。抑獨何歟。然佛法深淵之理。非識情可測而知。如欲必恃其貴高而滅之。請先觀其佛教宗本何如耳。因箋釋及此。冀存其教者。當恤其人。罪其慝者。宜憐其淑。是以聖哲仁善用心至厚也。制者禁止之謂。
△三辨滅法過。二。初制止四正。
制我弟子。比丘比丘尼。不聽出家修行正道。亦復不聽造佛塔像。
出家之道。遠離塵勞。熏修淨業。豁然心開為益不淺。而制止不須出離者何哉。修行之事。淘洗識情。啟牖覺性。寂爾光生。證入甚深。而制止不復修行者。又何哉。至於造塔。則藏佛舍利。近禮遠瞻。功德難量。造像則尊佛形貌。舉手低頭。利益宏廣。而又制止不欲造者何也。凡此盖亦淨習未深。靈種弗培。故以正為倒。以好為惡也。又豈知出家斷染。修行離苦者哉。
△二建立三邪。
白衣高座。比丘地立。與兵奴法。等無有異。
白衣對染衣而言。以白衣即俗。染衣即僧故。高座傳心禪道。超悟者能之。白衣處此。非其宜矣。地立勤侍。分居臧獲者可爾。比丘翹佇。失其理矣。甚而削弱如奴。捍禦如兵。此又是委靡法門衰替佛道之極也。存仁心者。處以理焉斯善矣哉。不然則恐出爾反爾。行將自及。可不畏耶。
△四結滅法過。
當知爾時。法滅不久。
法門前相如此。未有不潰蔽於後者也。故結此云。
△二誡壞四眾行。
大王。破國因緣。皆汝自作。恃[A17]己威力。制四部眾。不聽修福。諸惡比丘。受別請法。知識比丘。共為一心。互相親善。齋會求福。是外道法。都非我教。百姓疾疫。無量苦難。當知爾時。國土破滅。
威福自在。喜怒任情。業累日增。福變潛長故始而愆非泛觴。終則滿極破國。此皆自作其因。自受其果。處此時也。不自方寸惺察於修福也。而反四眾遭禁。抑獨何哉。故佛直明如此。諸惡下。明大林之荊棘。大田之稂䅎也。惡比丘。即違佛律行者。受別請。即希求供事者。知識一心。即黨惡行詐者。互相親善。即結伴媟[卄/執/衣]者。齋會下三句。即似是實非。珷玞混玉。鄭聲亂雅者。故佛直激云。是外道法。又云都非我教。如此。則邪正相𡨥。真偽互羣。一心過非。難盡名言。異姓災殃。可並而至。國土之破滅也。應在無好人之時也。故結云當知等。
△三誡禁不依法。
大王。法末世時國王大臣。四部弟子。各作非法。橫與佛教。作諸過咎。非法非律。繫縛比丘。如彼獄囚。當知爾時。法滅不久。
正法。則世道交興。心術廣大。末法。則時勢俱偷。見量偏淺。故能昧[A18]己靈而作罪。孰警四知。虧自性而造業。橫加三寶直欲丹朱不肖。刑及放勳管蔡無臣。罪及冢宰。苦笞弱門。罔及善類。令覆盆以何伸。俾籲冤而無地。嗟乎。為僧出家。如野鶴孤雲。欲脫非籠之縛。乃被法囚執。似釜魚摶兔竟少離塵之路。目擊法化。心領佛言。再思三復。一噫兩歎。知感世尊。預示於三千年之前。見比丘親受於五濁惡之世。幸願逆順菩薩。各正性命。葆合太和。總不如斯可矣。
△四誡自相破滅。三。初誡自毀。
大王。我滅度後。四部弟子。一切國王。王子百官。乃是任持護三寶者。而自破滅。如師子身中蟲。自食師子肉。非外道也。
三寶有別相同體之異。別相三寶。則王臣依勝田而種福。比丘賴蘭若而養道。各成其志。二互相資。無可破壞之道也。同體三寶。皆不出王臣之一心。故同體依別相而顯現。別相托同體為根宗。護其三寶。即任持一心。若三寶可滅。一心亦可破乎。念果到此。即堅守靈源。城堅福地。終日拳拳。非分外事。何破滅之有乎。如師子下。喻明也。夫天地與我同根。是非原來一體。即血氣之屬。皆民胞物隨。況同體三寶。乃真性一源也耶。故破滅三寶。即破滅自心。如喻師子等。故蓮華面經云。譬如師子命終。身死。水陸空行眾生。不敢食肉。唯師身生蟲。還自食之。法合可知。言非外道者。以外道破滅。乃邪害。正如師子身外之蟲也。故不足恠。唯王臣弘護宜矣。而反破滅如此。不亦大可異乎。故覧此經者。幸於三寶。亦留意守護焉。況三寶功德。脫三途。出三道。證三身。冥三德。翊三綱。無等妙利。孰可思議也。耶。
△二誡起惡。
壞我法者。得大過咎。正法衰薄。民無正行。諸惡漸增。其壽日減。無復孝子。六親不和。天龍不佑。惡鬼惡龍。日來侵害。災害相繼。為禍縱橫。
初二句總標壞法之過。永嘉云。若要不招無間獄。莫謗如來正法輪。故今壞法。業大彌綸。正法下。別明壞法之惡。純真[A19]已破。至味喪矣。故云正法衰薄。根本[A20]已邪。功德殘矣。故民無正行。諸惡增長。如春園之草。日日更新。其壽日減。如硎刃之石。時時消爍。無復孝子。則不敬佛法之報也。六親不和。則破滅四眾之報也。天龍不佑則應惡緣而招者。惡鬼侵害。則因福薄而祟者。凡此皆壞法之華報也。災恠下。總結壞法之難。法華云病疾延長。如遊園觀即災恠相繼之謂。又云抄劫竊盜。橫罹其殃。即為禍縱橫之謂又日月盈虧。而災緣罔斷其因。出入行藏。而禍孽觸途皆是。故總結如此。
△三招殃報。
當墮地獄。傍生餓鬼。若得為人。貧窮下賤。諸根不具如影隨形。如響應聲。如人夜書。火滅字存。毀法果報亦復如是。
此後生之報也。先法。後喻。墮三途者。以因不歸依三寶故。人趨貧賤者以因未純修五戒故。上二等流果也。諸根不具。即耳不聽法。目不視佛。舌不稱讚。身不禮敬果報也。下約喻明。謂影不離形。響不離聲。如果不離因。因不離果。必然之理也。如人下。復以喻明因果不差也。故經云。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忘。今夫隱處造業唯[A21]己獨知。人不及知。如人夜書依火。亦謂[A22]己知。而人不知。及火滅而字存焉。造業者。淪浩劫而莫遺。懸疎網而不漏及時至必受報故。如火滅字存。故法合結云。毀法果報。亦復如是。
△五誡非理苦役。
大王。未來世中一切國王。王子大臣。與我弟子。橫立記籍。設官典主。大小僧統。非理役使。當知爾時。佛法不久。
四姓出家。俱名釋子。而末法不規。無端記錄籍貫。橫遍。設官典主。不知何哉。或亦淑慝不分。妍𡟎弗辨。僧夥眾多。故權立此明鑑耳。若為常式。恐違佛意。僧統。即掌握法紀。鈐束緇流者即大存體格。高踞法署。清範如斯。不為過也。而非理苦役。違道驅奔。又何為哉。古有鸞輿及門。稱疾不起。丹詔三往。堅不出山者。今云法道愈趣愈下。豈不哀哉。
△六誡謬信橫制。四。初示修善。
大王。未來世中。一切國王。四部弟子。當依十方一切諸佛。常所行道建立流通。
王道坦坦。千古同軌。一乘玄門。諸佛齊證。故依之建立。則正教隆盛。風斯淳和。否則多岐忘羊。欲樹法門。不亦難乎。
△二示作惡。
而惡比丘。為求名利。不依我法。於國王前。自說過患作破法緣。
求名利而昧一心。不辭染污。說過患而破大法。弗避譏嫌。惡世比丘。凡以是也。佛豈妄語以矯後人哉。故蓮華面經云。吾於阿僧祇所得菩提法。非外道壞。惡比丘自壞之。吾人應勉也。
△三示謬信。
其王不別信受此語。
不辨誠否。劇依其言。故云謬信。
△四示時過。
橫立制法。不依佛戒。當知爾時。法滅不久。
未閱戒律便制其法。故曰橫立。此不率繇舊章。而多愆多忘者。何法不滅乎。
△七誡自作自咎。
大王。未來世中。國王大臣。四部弟子。自作破法。破國因緣。身自受之。非佛法咎。天龍捨去。五濁轉增。
王臣不護法。而自作破國因緣。故躬自當之。比丘不依法。而自作破法因緣。故身亦自受之。佛法何與其問也。故云非佛法咎。法滅國亂。非豐殷之國界。故天龍捨去。魔強法弱。非聖賢之應世。故五濁轉增。因緣如此。孰可逃乎。
△三結成不盡。
若具說者窮劫不盡。
爾時十六大國王。聞說未來如是諸誡。悲啼號泣。聲動三千。天地昏闇。光明不現。
吾佛說誠實之言。誡法門之蔽。今之王臣。未嘗不動心注念。而當時十六國王。獨悲聲遠震。兩儀三光昏暗若是焉。道心凜凜。照耀終古。慈風浩浩。披拂而今。真可以涼破法之炎衷。而醒求利之醉眼矣。
△二依教護法。
時諸王等。各各至心。受持佛語。不制四部。出家學道。當如佛教。
忠臣誓而枯竹芽。孝子泣而堅氷解。理也。不足異也。況佛言在耳。諸王豈不欽教旨哉。故受持佛語。端在自修。不制出家。任運修道。若或放逸不規。壞教敗法。抑何貴於不制哉。
△二大眾咨嗟。
爾時恒河沙等無量大眾。皆共嘆言。當爾之時。世間空虗。是無佛世。
聞佛言而慨發。是真心一動。唯恐來世法滅也。故又嘆云。是無佛世。隋靈裕法師。見周氏滅教。悲哀不勝。衣以斬縗。頭絰麻帶。如喪考妣。引同侶夜談正理。晝讀俗書。潛形灰稿。以俟法復。今人壞法者。用法以博衣食。貨名利。可乎哉。
△三請問經目。
爾時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從正說至此。一經之正範畢矣。故請經名目。并奉持法式也。
△四佛為垂答。三。初正答經名。
佛告大王。此經名為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亦得名為甘露法藥。若有服行。能愈諸疾。
答中經名有二。一正目。護法保世。俱稱仁王。依法熏修。咸云護國。實相觀照。俱稱般若。即離即到。名波羅蜜多。二兼目。護法護國。自利利他。即甘露法藥。依忍教化。即服行之人。愈疾。即服行之益也。
△二讚法廣大。
大王。般若波羅蜜多。所有功德。猶如虗空。不可測量。
此一法門。出生妙利。注之不竭。取之無盡。以唯佛窮源。因位難徹。故讚之如此。
△三功德護國。
若有受持讀誦之者。所獲功德。能護仁王。及諸眾生。猶如垣墻。亦如城壁。是故汝等。應當受持。
於中有四。一明受持之人。二明功德護國。三喻明護意。四結勸應持。並如文知。
△二結會喜持。
佛說是經[A25]已。彌勒師子月等。無量菩薩摩訶薩。舍利弗。須菩提等。無量聲聞。欲界色界。無量天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阿修羅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皆大歡喜者。文殊所問經云。有三種義。一說者清淨。不為取著利養所染。二所說清淨。以如實知。真實法體。三得果清淨。以一句染神。咸資彼岸。故聞者信受奉行也。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下科疏卷五(終)
No. 517-A 仁王護國經科疏䟦
仁王護國經。從諸王請也。諸王睹佛光明。照徹三界。想斯殊勝。嘿動護國良因。求聞世諦妙義。我佛預知。不與言護國。先徵護果。次徵護因。二護既明。始乃護國。究竟護國無法。護果因即法。於世諦中。顯第一諦。於第一諦收世諦。噫嘻如來之忠於國大也。果之護。在真空法空。聖見無見。因之護。在一切伏忍。行盡本源。此於國何與。而佛殷殷言之。微哉神哉。妙法不可思議。功德不可思議。為國土法藥。即為護國大用。受持者。如城壍墻壁。刀劒鉾楯。豈不信然。愚庵法師。精通宗教。說法多年。至老始解集此經。發願亦從護國起。予得而讀之始自神祖戊午夏。虜驚初聞。失陷撫順。念無可報國恩者。誓弘此典。以志微忱。屬以嗣法參差。未即如願。值今上正位之二年。虜薄都城。一如世廟時事。賴聖明神武。指頃蕩平。四維燕若。師先從庄庵。岩翳榛中。遠避腥穢。憶昔心願。祈禱佛神冥佑法孫。海濶字雲外者。率徒寂妙等。夜護回寺且值虜宵遁。交錯同途。喜免辱命。於是淨几焚香。再詳昔稿。筆底滾滾湧泉。亦從忍定來也。解成。欲為流通。予曰新聖人登極。轉大法輪。三教會歸。玉帛來集。磐石之安。與天齊量。奚用此經護為。師曰。山僧荷國厚恩。涓埃莫報。此經護國。原佛意也。貴亦猶行佛之意也。敢云仰答高深。實惟踐斯本願。予曰。若是。可以行矣。因序註經始末如此。師少有夙悟。遍禮名山。信口禪機。尊宿吐舌。及長來京。漸藏鋒頴。結小棚為茶庵。法教日盛。愚智咸欽。感動先朝。寸土變為大地。塵沙化為金剎。登講席者。四十餘載。垂老不倦。平等接人。開示無數。噫嘻。師願弘矣。註經先有楞伽唯識佛醫。佛事有藥師科圓覺燈。仁王經。其最後近耄年矣。師別有功行紀甚詳。茲姑述岸略。予以輯瑞。苦足病。偃息寺中。得入師室。頗聞玄緒。今黯然乞歸。慚負聖恩。酬報何日。有愧於愚法師多矣。謹䟦。
[A26]崇禎四年歲次辛未二月朔日楚中湘二非居士石萬程齋沐拜書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6 冊 No. 517 仁王經科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十遠行地。三。初標示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