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科疏卷二
觀如來品第二
前如來光瑞之興。意明般若玄趣。以為內外二護根宗。故一出三昧。預知王心。因護國之念緣。為二護之誠請。於中先明護果。端在度生。不住相以明真。觀體空而行化。理智無二。生佛一如。次明觀身遠離諸相。徹底心言罔及。是為正觀。故名觀如來品。然觀即觀照般若。如來即實相般若。如來為實相者。以秦譯名觀空品故。故知以理從智。譯名如來。以智從理。譯名觀空。金剛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即以如義為如來也。是知無相妙慧。觀法實相總之無生無滅。非去非來。即有無而逈超。冥同真際。離我人而永斷。等一妙空。明其真也。萬境一如。究其俗也。諸緣幻有。此菩薩正修中道之理觀。豈與凡小之滯溺。有無邪外之妄執常斷同年而語者哉。觀照是用。實相即體。不得是體。不發是用。不得是用。不顯此體。攝用歸體。則境智兩忘。體用不二。若從體超用。則離即雙成。同時遮照。所謂用根諸體。體逐乎用。體用雖二。不離一般若矣。然不可執此為實。何者。若作有會。則被有見𡎺殺。若作空見。則被空見𡎺殺。到這裡名言路絕。心智莫窺。一切二邊。皆不能入。若作中道會。禍同二邊既非空有。又不名中。畢竟喚作甚麼即得這裡爍迦羅眼窺覰不入。大悲千手。摸索不著。故大品云。設有一法過於菩提涅槃之上。吾亦說為如幻如夢者。此也。
△二正解經文三。初預知請意。
爾時世尊。從三昧起。坐師子座。告大眾言。吾知十六諸國王等。咸作是念。世尊大慈。普皆利樂。我等諸王云何護國。
佛知說二護般若時至。故從三昧起也。然佛無不定時。今言出入者。為物示軌故。師子座。表佛說法無畏如為人中師子也。大眾。即所被機。王之有國。天命人心。理亂安危係焉。得其道。則天命順。人心服。失其道。則天反時。物逆理。故治亂護國之樞機。只在一心之上轉移耳。是以佛纔出定。方有事於般若。王即念請。心靳護國。故知護國之要。非般若妙利。而誰能哉。然佛即知王念請者。所謂鑿池不待月。池成月自來。豈同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之謂耶。古疏謂十六國王。意欲問護國因緣。據前嘆請祇主在斯王。今知請意通及十六國者。盖問不可多。請必有主。姑推斯王為首。佛知請意不局一人。故理當十六國王也。則知念請護國之問。與後菩薩行品二諦品。並護國品。為張本也。
△二略開誡聽。
善男子。吾今先為諸菩薩摩訶薩。說護佛果護十地行。汝等皆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據下文不住行化。等生佛以皆空。不著名相。齊理智而一性。是護佛果也。依五忍而修行。自他普利。住多劫而正化。權實雙行。是護十地行也然二護諸王未請。佛自先為說護佛果護十地二事者。意明二護。為外護之本。若但說護國。則安樂平和之時。人心易憍易泰。一恣妄想。喪心昧理。日流於離亂而不可知者。故佛先開二護出世之法。令知法法同如。處處皆空。以此直窮佛果因行之性海。然後修稱般若之福田。以此護國而有餘裕。故知開內二護者。又與外護國土為張本也。汝等下。誡聽楞嚴云。汝等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今誡諦聽者。正使無以緣心聽法也。息慮亡緣。易食甘飲。於法方有分矣。諦聽。即聞慧。善思。即思慧。義含修慧。故誡聽而含三慧也。
△三領誡讚供。
是時大眾。波斯匿王等。聞佛語[A1]已。咸共讚言。善哉善哉。即散無量諸妙寶花。於虗空中變成寶盖。覆諸大眾。靡不周徧。
法華諸子索車。長者自知財富無量等賜大白牛車。盖過諸子所望也。今王等念請護國因緣。佛先以出世二護示之。亦過其諸王所望。故歡喜讚善供養如此重讚善者。盖信知如來宣暢般若。發明人人本有妙慧。故古疏引智論云。佛說般若。無央數眾生。當續佛慧。又引龍樹釋云。能破眾生諸大煩惱。能與諸佛無上大法。即此意也。散妙寶花。表依性起修。萬行芬披也。空中變盖普覆者。表無緣慈悲。如天普盖濟度一切。清涼萬類也。故知佛說般若。品品得益。有自來矣。
△二問答廣釋。二。初當機正問。
時波斯匿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長跪。而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云何護佛果。云何護十地行。
孔子問孝。曾參避席而對。示其師道尊嚴。敬之至也。矧請出世大法乎。即為法亡軀身為床座。所甘心也。故王身輕萬乘。禮四大高視之聖人。志小九五。叩十地獨尊之調御。盖以護國護法。兩事逼切。治世出世。二緣服膺。所致然也。豈徒然哉。斯亦以道優裕天下。不以國爵威服天下。實乃古佛示現廣利羣生耳。此進問具三業虔誠。如常所說。菩薩具云菩提薩埵。此云覺有情。釋有三義。一覺謂上求佛果。有情謂下化眾生。二覺謂斷證自利。有情謂慈悲利生。三覺謂[A2]已斷[A3]已證。能覺悟自心。有情謂未斷未證。有餘情緣。此指能修能。護之人。下明所修所護之法。問意謂我等念請護國。佛即先開二護。此慈悲之至也。然未知因果二修。以何法修。以何法護。故此問之。盖佛開示二護。但舉其本源。而王問云何修。則𤀹以導其流。所謂接拍成令。敲唱俱行。有如此夫。
△二如來垂答。四。初明自利。答第一問。三。初正觀空理。二。初正演真空。二。初標宗正釋。二。初正釋。二。初指所化境。
佛告波斯匿王言。護佛果者。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住。教化一切。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護佛果句。牒定前問。諸菩薩。指下五忍位菩薩。諸乃眾多不一之稱。故知指下五忍位也。應如是一句。即逆指向下不住色相不觀色如等。謂應如是住不住色相等。教化眾生也。楞嚴云。見明色發。明見想成。乃至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此明四生假妄覺為因。妄業招感。受生不同。故有四耳。然天獄化生。鬼通胎化。鳥龍四生。人亦通四。故古疏云爾時人胎生時。毗舍佉子。從三十二卵生。大山小山比丘。從鶴卵生。菴摩羅女。從濕氣生。劫初人。皆化生。此四生通局不同也。然三界普及。九類均霑。此如金剛經意。今言四生者。亦略指耳。義必具有。卵生居首者。以俱舍明其四緣故。此約緣多居首也。若約心者。以從本流末為次第故。問。護果說果。名實相應。今標護果。而釋以化生者。何也。答。護果正在度生。如不度生。何顯護果。況果海離言。護何所施。寄生言護。方顯護果。度生因果。實相成也。故華嚴十地品。以解脫月金剛藏。表因表果。亦以因位可說。果海離言耳。問。卵濕無想。有頂無色。云何教化。答。有三因緣。一難處生者。待其時故。二非難處生。未成熟者。成熟之故。三[A4]已成熟者。解脫之故。
△二能化之智。二。初正觀蘊空。
不觀色相。不觀色如。受想行識我人知見。常樂我淨。四攝六度。二諦四諦。力無畏等。一切諸法。乃至菩薩如來。亦復如是不觀相。不觀如。
初二句。舉色為首。受想下。例明諸法。眼得之為色。色以質礙為義。有十一法。即五根六塵。細分即形顯二色。各有多種。眾生正報色身。所謂假借四大以為身也。故度生意在利濟。而涉俗貴在忘心。凡眾生色相色如。在菩薩不住不觀。是終身度生。無生可度。終日行化。無化可行。物來順應。如鏡現像。妍媸不存。金剛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楞嚴云。虗受照應。了罔陳習。此之謂也。問。住相觀如。有何過耶。答。住色相是有。即凡夫妄見。亦邪外常見。觀色如是空。是小乘偏見。亦邪外斷見。然執有執無著斷著常。有無窮過。唯觀法性。冥同真際。斯為得矣。故菩薩化生。貴不住不觀。又五義故不住觀。一性空故。二同體故。三本寂故。四無念故。五法界故。此中一三唯生。二五通能所教化。四唯局能化。受想等者。此謂非特色之一法。不住色相。不觀色如。凡梁淨理行因果。一切皆如是也。盖此般若玄理。非染淨相。非非染淨相。非理行相。非非理行相。非因果相。非非因果相。誠為皮膚脫落盡。唯有一真實。故起信論云。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釋云所言空者。從本以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差別之相。以無虗妄心念故。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等。又云。一者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無法可現。非覺照義故。然起信真如。即仁王實相般若也。若別釋者。受想一句。合前色法。即五蘊也。受以領納。有苦樂捨三。想以思念。行以遷流。識以了別。此四即心法。色心和合。成有情身也。我人一句。計實主宰曰我。對自妄名曰人。知見即六根知見。上句法執。此句人執。常樂一句。即涅槃四德。不遷不變曰常。遠離眾苦曰樂。得大自在曰我。蕩無纖塵曰淨。此佛果四德。能破本末二種四倒。如涅槃經說。四攝六度。二諦四諦。十力四無畏。名相如常。菩薩因也。如來果也。然皆空其相者。要在乎先空自心。若離妄念。實無可空故。故起信云。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別。如此既從妄念所變。妄既本空。所變何實。
△二徵釋喻顯。
所以者何。以諸法性。即真實故。無來無去。無生無滅。同真際。等法性。無二無別。猶如虗空。蘊處界相。無我我所。
初句徵也。意謂所化眾生是染法。言不住色相等觀可爾。因果理行斯是淨法。何亦空空不住不觀耶。以諸下。釋也謂以諸法性。即真實性故。既即真實。故觀相是有。觀如是空。各墮一邊。豈是真實性哉。所謂世間相常住。寧容一毫增減於其間乎。無來下。明真實體性之妙也。無來去。謂三際莫能易也。無生滅。謂四相所不遷也。同真際而無相。逈超邊表。豈方隅之所能拘。等法性而隨緣。泯絕一多。非大小之可為限。混法界以為體。妙契寰中故無二。總萬有以成身。玄同物內故無別。故知諸法之性也。如空普遍。似空普容。既如空離相。則三科二執。何有一法可當情哉。開心合色。開色合心。心色俱開。為愚色心者。說三科之廣略。如常所明。我即能執。我所即所執。
△二結行。
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此言不住不觀而修。是名為真修也。
△二問答廣釋。三。初明三種般若。三。初實相般若。二。初問何相化生。
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若菩薩眾生性無二者。菩薩以何相而化眾生耶。
此即領前經旨為問端也意謂上云諸法性。即真實相無二無別。是則能化所。化。原一體性。且不知以何相。而化眾生耶。若化則有眾生。是亦住相。不化則無眾生。何名護化眾生。而又云菩薩如是化耶。
△二答不住相化。二。初真則無化。
佛言。大王。色受想行識。常樂我淨。法性不住色。不住非色。受想行識。常樂我淨。亦不住淨。不住非淨。何以故。以諸法性悉皆空故。
此處當照前文。徧舉諸法名目。譯人圖省文。故但舉染淨二法耳。色等即染。常等即淨。法性即指前染淨法之真實性也。若以法性二字。聯上句經文。謂色等法性。不住色。不住非色。不住常非常。極為穩便。若法性字屬下句。不住色等。則法性二字。即無著落。且不知經之法性道理也。故法性二字。應屬上句明矣。受想下。例觀諸法。盖上觀色之法性。故云不住色等。今觀受等四蘊。並常等四德。若如前文。應添法性二字。即云受之法性。不住受不住非受。乃至常樂我淨。法性不住淨。不住非淨。但經文影略中間受等不住觀智。而缺少法性二字也若謂不必補出法性二字。豈獨色有法性。而受等不具法性也耶。然前言不住色相。猶似淺淺。今云不住色等。是遮有也。以即悲之智。不住生死一邊不住非色等。是遮空也。以即智之悲。不住涅槃一邊。二邊不住中道顯然。猶如太空一相。所謂以同體菩薩。化同體眾生。同體眾生。受同體菩薩教化此則化而無化。不化中化。渾然無間矣。詎可求何相而化眾生也耶。何以故。徵。意謂染淨諸法。各有形量分齊。何故不住耶。以諸下釋。意謂諸法之性本空。故不可定言住色住非色。住淨住非淨也。如其不空。則染淨森列。何有一法云不住哉。問。據經言諸法皆空。其如方今現有者。何也。答。豈不觀空花水泡乎。空原無花。病眼妄執。水原無泡。風來激起。眼瘥風息。求花求泡。俱不可得。盖正見花泡時。其花泡之性自虗。故眾生慧眼不明。妄見三界空花。無明未斷。執著六塵漚泡。凡以徧計執性。情有理無。倘能特地了徹。觀萬法而體凝寂。忽爾爆破。將一塵而全收剎海者。夫何空與不空。掛念攖心者哉。
△二明俗則有化。二。初明因假故有。
由世諦故。由三假故。一切有情蘊處界法。造福非福。不動行等因果皆有。三乘賢聖。所修諸行。乃至佛果。皆名為有。六十二見。亦名為有。
初二句。出菩薩化眾生之因。而有二義。一繇世諦。即建化門頭。眾生菩薩。兩不壞相。以幻化幻。雖知不實。而作化事。所謂世諦幻化起。猶如空中花。二繇三假。即水月道場。能化所化。假名施設。以假成假。所謂諸有幻法生。三假集故有。有此二義。故有眾生可化也。三假。謂法受名。三諦。謂色心空也。一切下。明一切皆有也。前繇諸法性空故。一切皆空。今繇上二因故。染淨因果。聖凡邪正。一切皆有。故知以空為門。空有齊空。以有為門。有空俱有。猶楞嚴三諦圓融俱非世出世間。俱即世出世間法義也。然此經猶有非空非有為門。一切皆非空非有亦空亦有為門。一切皆亦空亦有之義。如楞嚴離即離非。是即非即雙遮雙照。遮照同時。以顯其妙。但引而不發耳。向下別釋。一切有句。總標也。蘊處下。即別明。蘊等可知。造福。即善業。謂五戒十善。為人天因。非福。即惡業。謂五逆十惡。為三途因。不動行等。即色無色界業。以有四禪四空。不為下界欲染煩動故。因即三界六趣之因。果即二十五有之果。此有世間法也。三乘各有賢聖。如聲聞乘。則七賢四果為賢聖。緣覺乘則賢同七賢。聖即緣獨。菩薩則三賢十聖。所修諸行一句。即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乃至佛果。約果德。即十力四無畏不共佛法。四智三身三德五眼。此有出世法也。上即正道。下即邪道。通六十二見。總不出斷常二見為根本。若細分之。不離五陰三世。如云一一句。二異句。三亦一亦異句。四非一非異句。一陰四句。五陰成二十句。此約過去世論。現在未來各二十句。共成六十句。合前根本。斷常二見。故名六十二也。此皆不了諦理。妄執一異斷常。以儱侗三世。故名邪見。然既一切皆有。豈無眾生可化之相乎。
△二明執有迷真。
大王。若著名相分別諸法。六趣四生三乘行果。即是不見諸法實性。
諸法各有名。如水火金銀等諸法。亦各有性。如火之煖。水之濕是也。此名此性兼之不離。故一有所著於此。即染淨分別。凡聖欣厭。念念不空。如境擾心紛時。即被諸法轉變。豈見諸法實性耶。故楞伽云。相名常相隨。能生諸妄想。即著名相。三祖云。但莫憎愛。洞然明白。即不著分別也。然不見諸法實性。猶似難明。故再申其義。如世人見種種珍物。忽然心發晦蒙。雖經目前。昏然不知為何物也。是不見珍物之實性也。如水一也。天見是琉璃。人見是清流。鬼見是火反害自[A5]己。此餓鬼不見水之實性矣。古德云。祇須著眼看仙人。莫看仙人手中扇。如此則見實性矣。
△二觀照般若。二。初智照相違問。
波斯匿王白佛言。諸法實性清淨平等。非有非無智云何照。
問意謂前明諸法真實之性。不住一切。此清淨也。㳷同真際。此平等也。一切皆空故非有。一切俱有故非無。既真體如此。智云何照耶。豈亦智照同真。亦清淨平等。非有非無耶。抑法性如此而智照或不如此耶。
△二理智一如答。二。初略標宗答。
佛言大王。智照實性。非有非無。
答意謂實性既非有無。而般若正智。觀照實性時。以理軌智。能照所照。俱非有無。故無知論云。真諦無相。真智無知。又云般若可虗而照。真諦可亡而知。皆此義也。譬如函盖相合。圓則俱圓。方則俱方。亦如鏡體鏡光。光體大小。無二無別。故華嚴疏云。無有如外智。能證於如。無有智外如。為智所證。此理智合一。體用不二。離言思之極致矣。
△二廣徵釋答。二。初所觀俱空。二。初總顯性空。
所以者何。法性空故。
初句徵起非有非無之義。釋謂性本自空。非推之使空也。繇法性空故。則知照性非有非無。而清淨平等無二矣。古疏謂此空。非照[A6]已方空。非作得故空。直繇般若性離。無自性故。理本自空。然空即今之非有非無之義也。
△二歷觀諸法。二。初正明法空。
是即色受想行識。十二處。十八界。士夫六界。十二因緣。二諦四諦。一切皆空。
躡上應云繇法性空故。是即五蘊等法無不皆空。盖一空一切空。法爾如此。所謂般若了萬法之本空者。信哉。然大論明五蘊是果報空。以五蘊假合。成正報故。十二處。是受用空。以根塵對待。互為受用故。十八界是性別空。以三六各別種性故。如眼色眼識。為一種性等。士夫。即眾生我見之別稱。如云我人眾生士夫知見等。六界。即地水火風空識。大論名此為遍到空。以此六法。徧一切故。阿含經云。六主爭大。地云我能載。水云我漂潤。火云能爍照。風云能生動。空云能容受。識云若無我者。色則敗壞。五雖大而識為主。故四大圍空。識居其中也。十二因緣。與四諦二諦。廣略不同。為對機故。如因緣生起相。謂無明緣行等。即廣說苦集二諦俗諦也。因緣修斷相。謂無明滅行滅等。即廣說滅道二諦真諦也。餘義至後廣釋之。
△二釋成空義。
是諸法等。即生即滅。即有即空。剎那剎那。亦復如是。何以故。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經九百生滅。諸有為法。悉皆空故。
此有四節。初三句。標宗也。諸法。指上五蘊。乃至四諦等。以此諸法之體。念念遷流。新新不住。即生即滅。四相同時。正如石火電光。眨眼即空。故楞伽云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淨名云。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故。又云過現未來。二世皆空。故知體性皆空。此會相歸性也。故起信云。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大疏云。此以所相法體。隨法性而融通。故能相之相。亦生滅而不礙是也。此不同法相。謂本無今有名生。生位暫停名住。住別前後名異。暫有還無名滅。據此。則前三是有。故同在現在。後一是無。故在過去。四相不同時也。豈等法性同時四相乎。小乘以生前住滅後。或生住同時。則招過實甚。不能繁引。即有即無者。若法定有有相。則終無無相。如說三世有者。未來中有。還至現在。轉入過去。不捨本相。是則為常。又定有者。應不從緣。不從因者。墮無因常。若法定無。先有今無是為斷。今則二諦融通。有無不二。故能即無即有。即有即無。顯中道於觀心。通照用於一念。故大疏云。空是即有之空。有是即空之有。良在此也。二剎那二句。類釋也。剎那。極短時也。盖言上之諸法。而有染淨形狀。言即生即滅可爾。然極短之剎那。剎那亦不得停住。盖念念生滅亦空矣。此則非止空於諸法。即剎那之念亦空空耳。故云亦復如是。故楞嚴匿王答佛云。雖此殂落。中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諦觀。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此言幻身。念念遷謝也。楞伽云。一切法無生。我說剎那義。此言剎那亦空之義。正符今義。三何以故徵也。意謂空法則法眾多。且是有體。剎那何以空之耶。豈剎那猶有別說耶。四一念下。釋也。古疏謂此中有二義。一自一之多。一念攝九十剎那。一剎那攝九百生滅。九十剎那。義當八萬一千生滅。求其定實不可得。則此心空矣。二自多之少。謂生滅不出剎那。剎那不出一念。於其念中。求定實不可得。則此念空矣。然心空念空。凡屬有為孰不空哉。所謂空者。乃本來寂滅真常之空。非小乘邪外所執之空矣。
△二明能觀雙照。二。初觀照有無。二。初真實般若。
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諸法一切皆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無始空。畢竟空。散空。本性空。自相空。一切法空。般若波羅蜜多空。因空。佛果空。空空故空。
初明照空相也。所以念念諸法皆空者。無他。良繇甚深般若。照見諸法性本空故。以般若現前。徹照十界。依正色心。幻緣和合。了無自性。夢境空花等無有異。如杲日升天。萬象不能迯其影。似黃金出鞴。鑛沙難以齊其用也。內空下。明照分限。大論問云。若少則應一空。若多則應無量。何止十八耶。龍樹答云。若略則事不周。若廣則繁難悟。如藥服少則病不瘥。服多則更增疾。今說空亦如是。少說則不能破邪見。多說則逼近於滋蔓。故唯十八也。內空。謂內無六入。我空也。外空。謂外忘六塵。法空也。內外空。則根塵俱泯。我法兩空。有為空。即三科等法空也。無為空。即小乘三無為空。兼大乘三種亦可。以般若空一切法。豈空小而不空大耶。空空者。謂重空前空故。大論云。以諸空破內外等法。復以此空破諸空。是名空空。大空者。謂十方俱空故。大經云。大空者。是般若空。勝義空者。本空世諦。世諦不有。故勝義亦空。無始空者。古疏云。外道以冥初為始。破此見故。名無始空。畢竟空者。諸法徹底空故。散空。謂因緣別離故。如四大各離。恩愛分斷故。本性空者。古疏謂諸法本無。惑者計有。乃至執言如來性等。決定是有。為破此見。云本性空。故經云。眼空無我無我所。何以故。性自爾故。乃至意亦如是。又華嚴云。觀眼無生無自性。識空寂滅無所有者。此也。自相空者。謂法法皆有自相。如棹橙以各形為自相。釵釧以形質為自相。從緣而有。故空之也。一切法空者。謂依正染淨。凡聖俱空故。般若波羅蜜多空者。即無相妙慧。空諸萬法。不住有無之空亦空也。因空者。六度諦緣等空也。果空者菩提涅槃空也。空空故空一句。謂一空破有是空也。以空空空。又一空也空之又空之。以至於空。了不可得。故法界真空絕相。泯絕無寄門云。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不可亦不可此語亦不受。泯絕無寄。忘情絕解。故知到此。方名真空。義即同此。
△二相似般若。
諸有為法。法集故有。受集故有。名集故有。因集故有。果集故有。六趣故有。十地故有。佛果故有。一切皆有。
諸有下。明三假而有也。古疏云。然則空本破有。有既空矣有從何立。而為俗耶。故曰因法集故有等。法受名為三假。法謂因緣合集故。受謂領納前境故。即心生法生義也。名謂因名而集故。如本非一家。集父子兄弟子孫主僕之名。而有家也。諸法例此。謂之假者。所謂物無當名之實。名無得物之功是也。因集下。明四諦即有也。集。即惑業。世間因也苦。即果報。世間果也。滅。即有餘涅槃。出世果也。道。即助道等法。出世因也。繇此二種因果。故有世出世法。六趣下。明凡聖即有也。初句凡夫。次二句俱聖。十地分真位。佛果究竟位。此善惡因果差別。故有六趣。證位見修不同。故有十地。妙往菩提。歸無所得。故有佛果。如此則自凡及聖。世出世法。皆繇染淨幻緣成立。應知前之一切空。乃即有之真空。空而非斷。此之一切有。乃即空之妙有。有而非常。非斷非常。即空即有。則般若之觀照。至矣。盡矣。故心經疏云。良以真空未甞不有。即有以辨於空。幻有未始不空。即空以明於有等。皆此義也。若然者。以斯化生。則化生不住。以護佛果。則佛法常存。以護地行。則行行契真。盖以因果生佛。皆同如故。等法性故。
△二明其得失。二。初邪觀則失。
善男子。若菩薩住於法相。有我相人相。有情知見。為住世間。即非菩薩。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悉皆空故。
此中有標徵釋。標謂菩薩行深般若。徹照萬法本空。若有所住著。則我人知見隨生。故非菩薩。徵謂住法。何以非是菩薩耶。釋謂不了諸法皆空故。住於法相。故金剛經云。若菩薩住於法則有我人眾生壽者相。即非菩薩。正同此也。
△二正觀則得。二。初以理正觀。
若於諸法。而得不動。不生不滅。無相無無相。不應起見。何以故。一切法皆如也諸佛法僧亦如也。
此亦具標徵釋。在文可知。即色是空。當體凝寂曰不動。法位常住。四相不遷曰不生滅。故不同生滅法也。無相者。謂無一切色空之相也。無無相者。謂無相亦無也。若滯此無相。是棄有著空。故亦無之。故經云。諸佛說空法。為離於有見。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然如上諸法不動。乃至云無無相。不應起如是見。一起於見。則反成動滅有無之法矣。真正觀中。如紅爐然。豈容此等片雪渣滓哉。徵意。謂起見。何礙於法耶。釋意。謂諸法同如。三寶皆如。如則平等一味。無二無別。焉用起此見乎。然總括空有之義。以觀行釋者有三。一諸法皆空。以成止行。諸法皆有。以成觀行。空有無二。一念頓現。即止觀俱行。方為究竟。二觀法即空。成大智不住生死。觀法假有。成大悲不住涅槃。以空有境不二。悲智念不殊。成不住行。三空有無礙觀。一從假入空觀。謂一切本空故。云從空入假觀。謂一切幻有故。三空假平等觀。謂空有同時故。
△二具足聖位。
聖智現前。最初一念。具足八萬四千波羅蜜多。名歡喜地。障盡解脫。運載名乘。動相滅時。名金剛定。體相平等。名一切智智。
聖智。即般若正智。此智觀法性既久。則迷雲開處聖智突露。然此智從本以來。而輝鑑天地。騰耀古今。無時不在。無處不然。吾人不得現前者。盖惑業深厚。自障蔽也。故經云。如日普照。盲者不見。非日咎也。智亦如是。不得現前。非智咎也。倘能念念純真。即此聖智。時時現前。與佛不殊矣。最初下。示智之功能。最初一念。即此智初現之一念也。此智初起。性無分別。體若虗空。無所不包。亦如大海。無所不涵。塵勞如許既滅。故能具足如許波羅蜜多。亦如經云。破塵出大千經卷之義。故云一念具足。言八萬四千者。以翻惑成智故。此地特名歡喜者。以生如來家。住平等忍。初無相智。照勝義諦。一相平等。從此亦能於方便智。念念修習無量勝行。故名歡喜。障。指住相無明等。此智現前時。地地各斷一障二愚。各證真如。各得解脫。從因至果。如車運載。可能遠到。故亦名乘。動相。指生相無明。此惑起時。菩薩以一念相應慧。摧滅無餘。如金剛能壞萬物故此名焉。起信謂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必無初相。即此意也。從此直至一相無相。無生無滅。同真際等法性。滿功德海。住如來位。名一切智智。言智智者。以如來洞了萬法故。上智字。即連上一切二字。指佛也。下智字。謂佛之智。如云。一切智之智也。大抵此般若空智現前時。約初證真如。即位名初地。約能運載。即此名乘。約地盡斷惑利用。名金剛定。約平等萬法。即名佛智也。古疏依賢劫經說。從光曜度終至分布舍利度。合有三百五十功德門。一一各修六度。即二千一百。復將二千一百。對十法。謂四大。六衰。又對十善。一一皆有二千一百。即二萬一千。又將二萬二千。對四眾生。多貪。多嗔。多癡三毒等分。各有二萬二千。合之即有八萬四千也。
△三文字般若。三。初多佛共說。
大王。此般若波羅蜜多。文字章句。百佛千佛。百千萬億一切諸佛。而同共說。
此下示文字般若功德深大也。諸佛同說者。以般若為諸佛母。修因證果。莫不繇之。如心經云。以無所得故。乃至云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等。據此。則諸佛同說宜矣。所謂通方宏規。佛佛不易也。
△二舉事況勝。
若有人於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以用布施。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於此經中。乃至起於一念淨信。何況有能受持讀誦解一句者。
此世界中。此國土。乃我等居者。方是南洲。三千洲中。八百大洲之一國土耳。此外還有東西北之三洲。此四洲須彌。一日月所照。積此一千四洲。乃至一千日月。一千須彌山。及大海鐵圍等。為一小千世界。積此一千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積此一中千世界。方成一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有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輪。百億四天下。百億七金山等。故阿含偈云。四大洲日月。蘇迷盧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壞。觀此則一大千世界。不知其世界廣博極量何似。今以恒沙數大千世界。此不可說之國土也。何況於此世界滿中七寶。以用布施。大千界內。一切眾生。其財施又何如數量可較計哉。而又念財施有盡。法施無窮。一一教成四果。此功德又難以心念數量所議者。然於此經功較量何如耶。向下顯勝云。不如有人等。盖此經是諸佛智母。眾生本覺。一念淨信。則於般若緣分。可謂至深至厚矣。非借往昔多種善根。孰能臻此。故知恒沙界滿中之珍寶。秪是有漏之福田。盡教成眾生之四果。但成螢火光明。豈與一念淨信此經者。較量功德乎。故金剛經云。如來滅度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此人。[A7]已於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如來悉知悉見福德等。故知今經之一念淨信者。非第閒人也。大品云。於一切法不信。是淨信般若。且金剛一經。有六處較量顯勝。法華較隨喜第五十人之勝福。與夫今經較量同途異轍觀者可不淨信哉。然須達不住相以信般若。了般若即一心庶幾也。何況下。顯勝也。盖一念淨信。特暫時自信耳。受持讀誦。則信之久行之篤矣。然不如解一句者。盖解說利他。則又進於受持故愈不可較量也。古德偈云。讀經須解義解義須修行。若能依義學。即入涅槃城讀經不解義。多見不如盲緣文廣占地。心中不肯耕。現在作愚癡。未來苦趣嬰。此解一句超前前之謂也。問。前福量大。何以不如。答。彌勒偈云。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故永嘉云。一句了然超百億。則知解一句於得力處。即達千逕九逵之道也。
△三明信解相。二。初正明文字相空。
所以者何。文字性離。無文字相。非法非非法。般若空故。菩薩亦空。
初句徵也。謂信解此經全部。福不可量。此猶可說何故信止一念解止一句。而福勝功高。愈不可幾及也耶。文字下。釋也。謂解一句信一念而福德難較者。以達文字之性離故。推求文字之相不可得故。惟其文字性離。即是解脫。解脫即是般若。斯則文字空故。顯般若空。故經云我依文字般若。而證諸法實相也。然所行之般若既空。能行之菩薩亦空。所謂人法雙泯。能所俱寂。如明鏡之虗寂。妍𡟎無心。似紅爐之熾𦦨。金鐵俱化。何有一法之不空空耶。非法。謂文字非有也。非非法。謂文字非無也。又非法。此法指順理之善也。非非法。此非法指逆理之惡也。然文字亦非此二者矣。故金剛云。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云如我解佛所說義。亦無有定法。如來所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此即文字性空之理也。
△二兼明行位俱空。
何以故。於十地中。地地皆有始生住生。及以終生。此三十生。悉皆是空。一切智智。亦復皆空。
初句徵。謂文字般若空時。何以菩薩亦空耶。於十下。釋。謂空菩薩者。非空一菩薩耳。然地位生生。智慧因果皆空。又非止空因位。果位亦復皆空。盖一空一切空耳。以般若妙慧。豈容此金屑哉。三十生者。華嚴明地位。每位皆有入住出之三心。一入心。謂此位始入彼位。未能斷證時也。如從十向始入初地等。二住心。謂正在地位。觀照斷證時也。如初地證徧行真如等。三出心。謂從此地位。斷證功畢。修勝進往前位也。如初地將入二地。二地將入三地等。今始生。即彼入心。以創入故。今住生。即彼住心。今終生。即彼出心。以位將出故。然彼言心。乃約觀心入位分齊有三。今言生。約生法王家。淺深不等。然心生言異。斷證義同也。
△二明依教發觀。二。初凡夫邪觀。
大王。若菩薩見境見智。見說見受。即非聖見。是愚夫見。
境指實相。智指觀照。說受指文字。此等理智一如。能所皆空。若見可得。即著四相。豈成正見。故楞嚴云。若作聖解。即受羣邪。故知無智無得。方是行深般若。無說無聽。斯為勝義諦門。
△二智者正觀。二。初人天染淨空。
有情果報。三界虗妄。欲界分別。所造諸業。色四靜慮。定所作業。無色四空。定所起業。三有業果。一切皆空。
初二句。總指三界依正色心空也。言虗妄者。以因緣和合則有。因緣別離則滅。故楞嚴云。因緣和合虗妄有生。因緣別離虗妄名滅。又云界若空華等。此也。欲界下。別明三界空。欲等三界。即苦道。以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故。所造業。即業道。分別。即煩惱惑。依惑造業。即業道。以欲界有分別十使等。色界四禪。喜樂等支。以依定發。名定所作業。無色四空。着空着識等執。皆即是惑。亦因定起。名定起業。三有下二句。總結空也。然分別三界造業有異者。下界不離人我妄想。所造善惡種種不同。分別二字。對上二界而言。以下界昏散。上界禪定澄清故。下界言造。以藉因緣三業結搆故。上二界言作言起者。以四禪尚礙色身。容有作義。四空唯有定果色。故但言起。此三界不同之狀也。問。前云三界。後云三有。何也。答。果報分齊不同。故以界名。因果總是不忘。故以有名。但眼目殊稱。義唯一也。
△二聖賢斷證空。
三界根本。無明亦空。聖位諸地。無漏生滅。於三界中。餘無明習。變易果報。亦復皆空。等覺菩薩。得金剛定。二死因果空。一切智亦空。佛無上覺。種智圓滿。擇非擇滅。真淨法界。性相平等。應用亦空。
無明為三界妄有根本。然此無明。以從本覺一念妄動。念念相續。故說無始無明。而此無明。不離覺性。了之即空。此句應作例顯空相。故加亦字。意謂不但三界空。即三界之根本無明亦空。盖以迷妄方成虗空。想澄乃有國土。則知三界。皆因無明而有。以故枝末根本。二者俱空矣。問。據前解無明不離覺性。則無明空時。覺性空否。答。圓覺云。幻滅滅故。非幻不滅。又起信云。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而水非動性。若風相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性。若無明滅。相續則滅。智性不壞故。據此。則無明自空矣。何與覺性哉。問。永嘉云。無明實性即佛性。何亦空耶。今若空。則無明非即實性耶。答。若據今經。則正智實無無明。特因不覺言之故空耳。永嘉之意。盖頓證之說耳。如圓覺謂。猶如迷人。惑南為北。悟則即北是南矣。宗趣各別。無相濫也。聖位諸地下。謂十地處亦空也。十地親證真如。超越賢位。故名聖。無漏生滅者。無漏。即指十地中。依真名位。所修之行。初地行檀。發十大願。二地持戒。廣修十善等是。然無明未盡。故各有生滅也。又於三界。因無明餘習未盡。亦有變易生死果報。故無明既空。而變易果報等。一一皆空也。然十地所斷。即住相無明十品。其斷惑分齊。並無明餘習分齊。如華嚴疏鈔詳明。奈文義俱廣。今且唯約起信論明之。文云。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此指根本。識也)非凡夫二乘智慧所覺。謂依菩薩。從初正信發心觀察。(此指三賢位。以比觀智觀察也)若證法身。得少分知。(此指初地。以現量智證真如也)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盡知。(此指修道以上十一地處說也)唯佛能了。(所謂佛性者。十一地菩薩。如隔縠觀月。不能了了見)何以故。是心從本以來。自性清淨。而有無明。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雖有染心。而常恒不變。是故此義。唯佛能知。所謂心性常無念故。名為不變。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染心者。有六種。云何為六。一執相應染。依二乘解脫。及信相應地遠離故。(此即執取相。指人執分別。二乘信地。同得人空。故能離也)二不斷相應染。依信相應地修學方便。漸漸能捨。得淨心地。究竟離故。(此即相續相。指法執分別。歷三賢至初地證法空故。故能究竟離也)三分別智相應染。依具戒地漸離。乃至無相方便地。究竟離故。(此即智相。乃法。執俱生。二地至七地方離)四所現色不相應染。依色自在地能離故。(此三細中現相。以第八地。現形不滯心迹。故能離之)五能見心不相應染。依心自在地能離故。(此即轉相。以九地說法不滯言詮。故能離之)六根本業不相應染。依菩薩地盡。得入如來地能離故。(此即業相。金剛定一念相應。故能離也)乃至不了一法界義者。(即無明也)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入淨心地隨分得離。至如來地能究竟離故。(此言無明。地上分離。佛圓離故)言相應義者。謂心念法異。依染淨差別。而知相緣相同故。(知即心王緣即心所)不相應義者。謂即心不覺。(指三細相)常無別異。不同知相緣相故。(謂不同心王心所相應也)又染心義者。名為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此後能礙得名)無明義者。名為智礙。能障世間自在業智故。(此從所礙得名)此義云何。(徵二礙之所以。向下雙釋)以依染心。能見能現。妄取境界。違平等性故。(此釋煩惱礙也)以一切法常靜。無明不覺。妄與法違。不能得隨順世間一切境界種種智故(此釋智礙)上論所言無明義者。即今之根本無明也。所言二礙等者。即今之無漏生滅變易果報。而不得自在者也。以有二礙故。能礙真如正智。能障世間自在業故。所言依無明起六染心不同。斷離分位不一。即今之聖位諸地無漏生滅餘習。乃至等覺金剛定斷離是也。但彼論約生滅門中。從真起妄。斷證分齊而說。此經則總略出其義名。一一空之。故不同耳。若約無明餘習。則六染二礙。何甞非一義乎。故引其名義。使知般若空空者。殆空此也。不然。今經無漏生滅。乃何生滅。餘習是何餘習。變易因何有變易耶。二死因即二礙。果即二死也。一切智。即十一地證極之智也。佛無下。謂佛果及果後之用亦空也。佛無上覺。即三覺究竟也。種智圓滿。即四智圓明也。擇非擇。即二種無為。謂擇滅無為。即待決擇而顯者。非擇者。即不待決擇而顯也。真淨法界者。即佛所證圓理。重重無盡者也。以絕一切相。故名真淨。性相平等者。即性即相。等同一味也。所謂相為即性之相。猶即波以辨於水。性為即相之性。猶即水以辨於波也。應用者。即證果海之後。逆流而出。妙同萬物之事也。上明真身。此明應身。其報身。約自受用。即真身攝。約他受用。亦應化攝。故不言之。然般若正智現前。從因至果。斷證應用。無不空也。
△三說聽法性空。
善男子。若有修習般若波羅蜜多。說者聽者。譬如幻士。無說無聽。法同法性。猶如虗空。一切法皆如也。
善男子。呼當機而語之也。然此經唯斯王當機。而前後呼召不一者。以彼為億兆之主。故或稱大王。此約俗諦稱尊呼之也。今以王等。成就信等。諸善根故。直呼善男子。此約修道為名稱之也。幻士下。楞嚴云。譬如諸幻師。幻作諸男女。雖復諸根動。要以一機抽。息機歸寂然。諸幻成無性。法合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處成休復。六用則不行。此約六根中。一根圓通。六根自清淨。故先以幻喻明之。今明說聽如幻者。良以修習般若究竟觀照。能空此耳。盖觀照深時。諸法自寂。說聽何當情哉。心經云。無眼耳鼻舌身意。然六根既空。即顯說聽亦空矣。大品云。聽如幻人聽。說如幻人說。淨名云。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皆此義也。法同下。舉喻例明也。上法字。指諸法也。法性二字。指諸法中真實之性也。所謂真如者是。言同者。以諸法無性。當體即真。無不是如耳。故下又例明一切皆如也。良繇真如隨緣。能成染淨諸法。故諸法體空即如。猶水隨風成波。則波波舉體是水矣。故淨名云。法同法性。入諸法故。諸法皆如。眾賢聖皆如。至於彌勒亦如也。起信云。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不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俱此義也。
△三總結答意。
大王。菩薩摩訶薩。護佛果為若此。
△二別觀佛身。三。初如來垂問。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言。汝以何相。而觀如來。
如來法身。非一多有無。大小報化。體同太虗者也。然隨機大小。故現身勝劣。不了義者。起真實見。如三惡道。見如黑象脚。人天見為樹神等。故起信論云。一者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所見者。名為報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報等。乃至云故說為報。又為凡夫所見者。是其麤色。隨於六道所見不同。乃至云故說為應。據此。佛身即一耳。不了唯識。隨六識以見佛身。故見從外來。了達唯識。順業識以見佛。故見無外塵。此則俱非真如正觀佛身究竟之妙也。故今佛問云。汝以何相而觀如來。意謂相是有為。生住異滅。佛身異此。即非身相。故般若觀照之時。則身相俱離。豈存諸礙。以塞正眼。故下當機默契玄旨。答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良以感應道交。雅合其妙。然此問答。渾如金剛云。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虗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但彼約見。則從根塵對偶言之。此約觀門。則從理智觀照言之。雖見觀不同。其義實無有二也。
△二匿王敬答。三。初總顯真空。
波斯匿王言。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法相宗中。以出世智。為依生滅識種。故四智心品。為相所遷。佛果報身。有為無漏。盖以四智。攝於三身。大圓鏡智。成自受用身。故說報身有為無漏。此則報身。猶非實相。況化身不屬有為乎。法性宗明世出世智。依如來藏。始本不二。則有為無為。非一非異。故佛化身。即常即法。不墮諸數。況於報體。即體之智。非相所遷耶。據此。則以般若正智。了身相本空。即此本空。凝然湛寂真實不動之相。匿王久默斯旨。故答云。觀身實相也。知自身則知佛身。故又云觀佛亦然。永嘉云。幻化空身即法身。肇公云。行合解通。則為見佛。所謂依他無性。即是圓成。豈同凡小執空執有。不能善達中道實相耶。
△二別明離相。四。初離世間法。
無前際。無後際。無中際。不住三際。不住五蘊。不離五蘊。不住四大。不離四大。不住六處。不離六處。不住三界。不離三界。不住方。不離方。
此下別顯佛身。離諸相也。金剛三世求心俱不可得。盖以過去[A8]已滅。現在不住。未來未至故。又華嚴云。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又云。以不妄取過去法。亦不貪著未來事。不於現在有所住。了達三世悉空寂。此皆即三世。而無三世也。況般若正眼現前。佛身寧住此三世耶。所謂隨順世俗。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矣。五蘊假合四大妄成者。色身也。故不離。然四大本空。五蘊非實。故不住。即聲色而求佛。是行邪道。故不住。徧六處而常彰。斯為體真。故不離。以有大智非生死故。三界不住。以有大悲。非涅槃故。三界不離也。方即十方。體非疆域之可限。故不住。用徧法界而莫藏。故不離。凡此皆不住不離之玄趣。所謂觀此身者。即觀實相般若矣。故彌勒偈云。三相異體故。離彼是如來。意謂。但離徧計。即是真常。豈離此而別求乎。
△二離對待法。
明無明等。非一非異。非此非彼。非淨非穢。非有為。非無為。無自相。無他相。無名。無相。無強。無弱。無示。無說。
夫纔涉定名。即有對待。故龍樹云。若法從待成。是法還成待。然般若空諸所有。寧容此等渣滓哉。覺海澄圓。朗照萬法曰明。識浪騰躍。迷晦自性曰無明。實相中非明無明。故經云無無明等也。渾無差殊曰一。迷於一。則但知一本。罔明萬殊。了不同歸曰異。執於異。則著於千差。豈知一軌。躭[A9]己認我為此。外對他人名彼。至於依正淨穢等法。皆妄想而為自性。佛身實相。原非此等。故皆云非。有為世間法。以有生滅成壞故。無為出世法。以亘古今恒一故。若依法相。九十四法。俱是有為。六種無為。即無為法。自相。即諸法之因。他相。即諸法之緣。然萬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豈謂佛身有自他相哉。諸法假號曰名。名可見者曰相。然相名常相隨。能生諸妄想。故般若正觀。皆非此等矣。法之得因緣而有力者曰強。法之失因緣而寡助者曰弱。佛身挺然不拘於物。而能物於物。故無此也。心行處滅故無示。言語道斷故無說。所謂但有言說。俱無實義。佛身豈存可說示乎。
△三離度敝法。
非施非慳。非戒非犯。非忍非恚。非進非怠。非定非亂。非智非愚。
此如起信云。解行發心者。從初正信以來。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乃至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般若波羅蜜。據此。則十住十向發心所修六度。尚且離相而隨順。況觀佛法身實相。豈容諸六度六敝者耶。盖此身實相。與法性一義耳。
△四離業報法。
非來非去。非入非出。非福田非不福田。非相非無相。非取非捨。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
時至業熟有生曰來。果滿因盡還滅曰去。自外而合曰入。從內而離曰出。又境能牽心曰入。心能著境曰出。福田。即三寶出世淨業也。非福田。即三途沉墜染因也。相即俗有千差。無相即空為一味。此皆所執之境。不出空有二法也。取即貪愛而欲得。捨即憎厭而遠離。此乃能執之心。不出得失兩途也。大如大海須彌等。小如一毛芥子等。見聞即眼耳二根。覺即鼻舌身三根。以俱合中知故。知即意根。此六根也。然總非之者。以佛身無為。不墮諸數故。數尚不墮。豈容來去入出之能擬。有無取捨之可住耶。
△三結歸真際。
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同真際。等法性。我以此相。而觀如來。
謂之實相者。即諸世諦。觸事而真者也。佛乃證此者也。而此身即實相矣。到此。心將緣而慮息。故心行處滅。口欲言而詞喪。故言語道斷。言真際者。乃無際之際。佛身亦無身之身。故曰同。法言性者。謂實相。乃諸法真實之性。佛身乃諸法真實之身。故云等。然曰同日等。猶似二法。實則佛身即法。性即真際。㳷然一體矣。我以下。結前對佛。如是則以般若正智。解於如來。是為真實觀佛也。
△三印許令觀。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說。諸佛如來力無畏等。恒沙功德。諸不共法。悉皆如是。修般若波羅蜜多者。應如是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此舉一隅令反三隅也。良以身法功德。等無有二。觀身既全實相。力等功德。又且果非實相哉。故結例曰。悉亦如是。又結許云。修般若者。應如是正觀。否則心外求法。與離水求波者何異哉。故又誡云。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三時眾得益。
說是法時。無量大眾。得法眼淨。
般若正觀照萬法空。故聞法者善達諸法之自虗。而不累其神明。故皆得法眼清淨也。然非但觀俗。亦能照真矣。上明自利行。答第一問境。
△二明利他行答第二問。二。初當品名題。
菩薩行品第三
前開二護。上答護果。端在觀空利生。不住行化。未委護因。其要在何。故有此品。答第二問也。菩薩。即能修之人。行乃所修之法。人即五忍位。法即五忍法。法不假人。法無繇明。人不藉法。人自何修。故法分上中下三。總五十二位之熏修。人列信解行證。括一十四忍之深淺。至於斷證之分齊。隨忍力強弱辨攸分。理智之邊涯。隨入位劫願論長短。能修所修。皆不離一般若觀照中矣。然行有事理。今攝事歸理。事行即理行。故經初標云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而必理行者。所謂有作之修。多劫終成敗壞。無心體極。一念頓契佛家。且般若會上。理行尚空。事行何容立哉。
△二正釋經文。二。初當機請問。
爾時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護十地行菩薩摩訶薩。應云何修行。云何化眾生。復以何相。而住觀察。
護十地行。牒前第二護也。菩薩。即標能修人也。然信住行向並十地皆因。而獨言護十地行者。何也。華嚴明三賢加行。但修福慧資糧。利他大悲不廣。入地則正智漸明。長養大悲。至十一地。純是利他之心。故於十地偏明護意也。此有三問。一問諸位修行。此即悲之智。故下經云。依五忍以為修行。又習種性修十住行等。二問化眾生。此即智之悲。故下經云。習種性位。具此十心。而能少分化諸眾生。乃至一切智地。無緣大悲。常化眾生等。三問能化所化。觀察如幻。即智悲雙運。故下經云。以幻化身而見幻化。正住平等。無有彼我。如是觀察。化利眾生等。故知護因位者。必須修斷。故有初問。不離大悲。故有第二問。必正觀察。方契玄趣。故有第三問。然匿王實古佛興權起教。故三問如此切當也。
△二如來垂答。三。初答前二問。三。初正答二問。二。初正答前問明利他。三。初略答。
佛告大王。諸菩薩摩訶薩。依五忍法。以為修行。所謂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皆上中下。於寂滅忍。而有上下。名為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初標人法總數。古謂忍者。行之成名。此謂忍即智耳。但初學道時。斷證工夫匪易。必以智銘心。久斷久證。名忍。所謂無間道也。若[A10]已斷[A11]已證。則忍即是智。所謂解脫道也。而小乘八忍八智。豈得不其然乎。伏忍下。列名。伏謂賢位。未能親證智斷。功德猶弱。故但伏其惑。若斷則例如殺賊。何更言伏耶。信謂即入聖位。初二三地。能斷三障色煩惱縛。得無漏正信故。順謂四五六地。能斷三障心煩惱縛。以空慧無緣之智。還照心空之境。故名順忍。無生忍謂七八九地。能斷三障色心習氣。斷此習時。諸念不生。常觀勝義。照性不二。名無生忍。寂滅忍。謂第十地。及佛也。以心智寂滅。無緣照性。非有非無。湛然清淨。無來無去。常住不變。名寂滅忍。然此忍有上下者。盖佛與菩薩。同依此忍。金剛喻定名下忍。即等覺後心。若夫一相無相。名上忍。即妙覺佛地也。前四忍各有三品者。以斷證各有勝劣不等故。如伏忍中。十住初發大心。十行修十種大行。十向回真向俗。回智向悲。此伏忍上中下之別。餘三如前[A12]已辨。名為下。總結。謂依此修。是為修行甚深般若。盖忍與般若智。不相違背。唯始終之稱故耳。
△二廣答。五。初伏忍位。三。初習種性。
善男子。初伏忍位。起習種性。修十住行。初發心相。有恒河沙眾生。見佛法僧。發於十信。所謂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戒心。願心。護法心。回向心。具此十心。而能少分化諸眾生。超過二乘一切善地。是為菩薩初長養心。為聖胎故。
此伏忍初性。其文有五。善男下。明方便相。初句標忍名。即伏忍之下忍也。起習種性者。下經謂習忍以前。經十千劫。行十善行。有進無退。譬如輕毛。隨風東西。若至忍位。入正定聚。知我法相。悉皆空故。住解脫位。於一阿僧祇劫。修習此忍。能起勝行。故曰起修。十住行下。謂此習種性位人。見三寶相。發菩提心。於諸眾生。利樂悲愍。觀[A13]己身也。知一切而無我。明業行也。了生滅以俱空。至於毀譽不動。善惡無移。三業不失。六和罔虧。於發信心。圓具十數。非入正定聚者。孰發如此心也。有恒河下。謂下忍行人。轉化發大心人甚多。或有如許多人。一時發大心也。若以三性配之。三寶即緣因佛性。能發即了因佛性。所發即正因佛性。盖藉三寶助緣。自[A14]己智慧明了。而發此盖天盖地因心也。所謂下。明入位心。此於三寶田中。發此十心善順名信。明記曰念。不退名進。決斷曰慧。不動名定。深入曰不退。防護曰戒。上求曰願。保持名護法。至菩提名回向。楞嚴十信名。一妙信常住名信。二憶念無妄名念。三進趣真淨名進。四純智無習名慧。五湛寂常凝名定。六明性深入名不退。七保持不失名護法。八妙力向佛名回向。九住真無累名戒。十自在往生名願。此上十心。與今十心相對。前六如次。後四雖次不同。義亦無爽。具此下。顯力用。十心。即前所發十心為因。具此。則方便善巧。調伏眾生。言少分者。於行則下。於悲則劣。於智則微故。超過下。明殊勝也。謂此位心發十種。二乘無此心相。少分度生。二乘無此大悲。故超過之。況同除四住。於此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則劣。喻如太子處胎。貴壓羣臣。頻伽在殻。聲逾眾鳥。信哉。一切善地。即二乘斷證事也。是為下。結行相也。此位方出不定聚而入正定聚。修習此忍。則心與忍。二俱增長。故名長養。未發大心。猶屬毛道凡夫。一發大心。則墮入佛數。故為聖胎也。
△二性種性。
復次性種性菩薩。修行十種波羅蜜多。起十對治。所謂觀察身受心法。不淨諸苦。無常無我。治貪嗔癡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種善根。觀察三世。過去因忍。現在因果忍。未來果忍。此位菩薩。廣利眾生。超過我見人見眾生等想。外道倒想。所不能壞。
此伏忍中之中忍也。故下經云。捨財命故。(施端內外)持淨戒故。(三種律儀)心謙下故。(三種忍義)利自他故。(即三精進)生死無亂故。無相甚深故。達有如幻故。不求果報故。得無礙解故。念念示現佛神力故。如次配十度。此明入位所修行也。起十對治者。總標。所謂下。詳明觀修所治之法。身受下。所對治法。不淨下。能對治觀謂眾生身根。內外妄成。五種不淨。而俗貪為香潔。此身倒也。故觀身革囊盛穢。九孔流溢。此以不淨對治貪也。受有三受。即苦樂捨。受。則不免有苦。而俗貪為欲樂。遂於革囊眾穢。生美麗相。惑著不捨。此受倒也。今觀受皆苦。則一切受。即不足戀。此以苦對治貪也。妄心紛紜。生滅相續。此心倒也。觀心無常。則一切妄法。皆不足戀。而猶貪著追求。是為至愚之者。此以無常。對治嗔也。幻境紛拏。一異不定。此法倒也。觀法無我。則一切妄念。皆不可動。而猶妄計窮詰。是為癡也。故一一對破之。治貪下。所斷惑也。起施下。三善根也。逐境生愛追求不捨。貪也。施則[A15]己身尚捨。於物何貪哉。發於違拒忿恨不寧。嗔也。慈則於心自平。於人何恨乎。昧理顛倒。見事朧𦡦。癡也。慧則於性開發。於理斯明。何癡之有哉。貪等謂不善者。以能發業潤生故。慈等謂行善者。以能除惑斷業故。觀察三世下。觀十二因緣也。過去二支因。即無明行。故名觀因忍。忍即推因審因等智也。約未斷邊名忍。下忍例知。現在五支果。即識名色六入觸受。現在三支因。即愛取有。名觀因果忍。未來二支果。即生老死。故名觀果忍。所以觀者。以有無明故。則行等至老死相緣而生。若觀破無明。則皮既不存。毛無所付。此觀斷之要也。此位下。化多眾也。以中品修習八萬四千波羅蜜多。住真實觀。能化多眾。若行不廣。何以化多眾乎。超過下。明離患也。此位住真實觀。無自他我人等見。念念虗偽。三假諸法。了不可得。故云超眾生等想。即不淨謂淨。無我謂我。外道倒想。即執常執斷。此不達三世因果者。菩薩則一心朗照。內患遠離。真見虗澈。外魔難動。非但不能壞。且於觀照中。邪智自化為正智矣。
△三道種性。
復次道種性菩薩。修十回向。起十忍心。謂觀五蘊。色受想行識。得戒忍。定忍。慧忍。解脫忍。解脫知見忍。觀三界因果。得空忍。無想忍。無願忍。觀二諦假實諸法無常。得無常忍。一切法空。得無生忍。此位菩薩。作轉輪王。能廣化利一切眾生。
此文有三。復次下。標行修也。揀前顯後。故言復次。此修伏忍上品位。前習種。明解。性種明行。此則明願。種性言道者。謂欲入初地。能與聖道為因性故。回向有三。一回向真如實際。即理也。二回向佛果菩提。即智也。三回向法界眾生。即悲也。開則有十回向。即第一不壞眾生相回向。乃至第十法界無量回向。盖回真向俗。回小回大。回有為向無為等。不如此。則悲願不大。度生不廣。智證亦非甚深。故須如此。十忍。如下明之。謂觀下。明觀得忍也。五蘊。即所觀之法。得戒下。即觀成得益。謂以能觀之智。觀色體空。便得戒忍。以作無作戒。皆色陰攝故。如正受戒時。觀念戒法。非受所引色。觀受體空。得慧忍。以依受方定。定則發慧故。觀想體空得定忍。繇倒想消忘。禪定自現故。觀行體空。得解脫忍。以行空則不被遷動所縛。常得解脫自在故。觀識體空。得知見忍。以了別不有。知見現前故。是知五蘊。與五分一也。迷則即五分法身是五蘊。悟則五蘊即五分法身矣。觀三界下。觀諸有結惑。得三空門也。謂即惑業習氣是同。三界二十五有是果。空忍等者。智者大師云。以諸法無我我所名空。以空故萬法一異等相。實不可得。名無相。知一切無相不可得。即於三界無所願求。不復造作三有生死之業。名無願。亦名無作。繇是離諸苦縛即得解脫。觀二諦下。即真俗名二諦。從假入空觀真諦。則法法皆空。從空入假觀俗諦。則物物全有。以觀諸法有無不常。故得無常忍。然一切法。雖差別萬端。皆是因緣幻有不實。原來一味。本無少法可生可滅。名得無生忍。此位下。明依忍寄位化生也。下經云。此位上品。修習八萬四千波羅蜜多。於三阿僧祇劫。修二利行。廣大饒益。得善調伏諸三摩地。故知化生廣多。盖根諸此也。作輪王者。以寄位教化。故習種銅輪。性種銀輪。道種金輪。故下頌云。習種銅輪四天下等。
△二信忍位。
復次信忍菩薩。謂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能斷三障色煩惱縛。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修四無量。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具四弘願。斷諸纏盖。常化眾生。修佛知見。成無上覺。住三脫門。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此是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至一切智。諸行根本。利益安樂。一切眾生。
此文有四。復次下。標列名也。謂以無漏智信。信三寶等。故名信忍。此有下中上位。以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初得法喜。故名歡喜。異性入同。同性亦滅。異同垢盡。名離垢地。情見垢淨。妙覺明生。名發光地。謂之地者。以蘊積前法。至於成實一切佛法。法依此發生。故謂之地。能斷下。明斷障也。準唯識十地。每地斷一障二愚。謂初地斷異生障。一執著我法愚。二諸趣雜染愚。二地斷邪行障。一微細誤犯愚。二種種業趣愚。三地斷暗鈍障。一欲貪愚。二圓滿聞持陀羅尼愚。謂之色煩惱縛者。以此三障。於法不自在故。若起信論。則謂初地斷法執分別盡。二地三地。斷法執俱生。然法即色也。若言斷障所顯真理。則初地證徧行真如。二地證最勝真如。三地證勝流真如。以斷處自有證故。行四攝下。明修四行化生也。謂生界無邊。而根欲性解。亦有無量。此四化生。最勝方便。何則。布施攝貧窮。愛語攝剛暴。利行攝疑怠。同事則先同後異。轉彼惡緣。然四攝中。唯同事一攝。則又是攝化微密善巧之至者。何則。盖菩薩見人不可轉移勸化。必從初發意始求道時。乃至得佛。於中若見若念。或為眷屬。則慈愛攝生。或現給使。則居卑利物。或作知友。則同類勸發。或現冤家。則驚怖入道。或猿中現猿。鹿中現鹿。乃至蒲荷等類。皆以同事攝化。故知同事一攝。妙矣至矣。修四下。修四無量心。謂憐愍眾生。本在慈悲。故大慈與樂。大悲拔苦。樂即世出世樂。苦即生老等苦。洪濟塵勞。務在喜捨。故大喜忘憂。大捨行施。四謂無量者。以生界無窮故。然禪天有四無量。以有量處。而言無量。今此則稱性真實無量。此又凡聖無量之分也。具四下。明攝大願也。謂妙行無願。則無以高期遠到。故行須濟之以願也。願輪廣大。佛佛出世。不出此四。謂之弘者。以大願彌綸故。斷諸盖纏。即煩惱無盡誓願斷。以五盖十纏。即煩惱故。常化眾生。即眾生無邊誓願度。以常化即度生故。修佛知見。即法門無量誓願學。以修佛慧。須學法門故。成無上覺。即佛道無上誓願成。以佛即覺義故。住三下。修三空也。謂一切皆執為有。於心有所願求。均之於心於境。兩皆不得自在。故須三空門以治之。空則真空一如。幻相寂滅。無相則一異等離。了不可得。無願則無所希覬。如木馬遊春。故三皆為解脫門。住謂堅持不失。門謂出入無擁。此是下。總結行修。謂菩薩始從發心。終及果證。上求下化。不離此十五行修。故名諸行根本。良以此行。如陰陽二氣。何物不資此為始。資此以成終耶。
△三順忍位。
復次順忍菩薩。謂𦦨慧地。難勝地。現前地。能斷三障心煩惱縛。能於一身徧往十方。億佛剎土。現不可說神通變化。利樂眾生。
此文有三。復次下。標地名也。謂近無生。而未證得。故名順忍。此亦有下中上三位。明極覺滿。一切緣影。悉皆爍絕。名𦦨慧。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無為真如。性淨明露。名現前地。能斷下。明除障也。亦準唯識。四地斷微細煩惱現行障。一等至愛愚。二法愛愚。五地斷下乘般涅槃障。一純作意背生死愚。二純作意向涅槃愚。六地斷麤相現行障。一現行觀察流轉愚。二相多現行愚。謂之心煩惱縛者。以此三障能礙觀心。不自在故。然斷證相需。故有斷則有證。則四地證無攝授真如。五地證無差別真如。六地證無染淨真如。能於下。明攝化也。古疏謂前信忍位。明化身故。不言現一身於徧剎。今順忍。明實身故。能一身徧往剎土。亦能一身現不可說神變。凡見聞者。覩化儀而生信。喜神通而欽服。故能利樂一切眾生也。
△四無生忍。
復次無生忍菩薩。謂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能斷三障色心習氣。而能示現不可說身。隨類饒益一切眾生。
此文亦三。初亦標名也。謂色心諸法。求自求他。及共無因。皆不可得。於此得智。名無生忍。華嚴謂不見少法生。不見少法滅。離諸情垢。無作無願。安住是道。名之為忍。此忍亦有下中上三。盡真如際。逈超極造。名遠行。得其全體。一真凝常。名不動。得無礙智。發真如用。曰善慧。能斷下。明除障也。謂上順忍。且各單斷色心二法現行。此忍雙斷二法習氣。即人法二執種子也。七地能斷微細現行障。一細相現行愚。二純作意求無相愚。八地能斷無相中作加行障。一於無相作功用愚。二於有相不自在愚。九地能斷利他行中不欲行障。一於無量所說法名句文字後後慧辨陀羅尼自在愚。二辨才自在愚。若斷障顯證。即七地證法無差別真如。八地證不增減真如。九地證智自在真如也。而能下。明攝化也。準後文謂七地。住於滅定起殊勝行。雖常寂滅。廣化眾生。謂八地能於一念。而起智業。以十力智。徧不可說。大千世界隨諸眾生。普皆利樂。九地於一剎那頃。於不可說許諸世界中。隨諸眾生所有問難。一音解釋普令歡喜。即此義也。
△五寂滅忍。三。初因果對辨。
復次寂滅忍者。佛與菩薩。同依此忍。金剛喻定。住下忍位。名為菩薩。至於上忍。名一切智。觀勝義諦。斷無明相。是為等覺。一相無相。平等無二。為第十一。
此文亦三。復次下。明因果同依也。謂前忍則色心習氣皆斷。猶是能所未忘。智證未泯地位。今至此忍極處。生無可生。滅無可滅。心則無一心而不寂。想則無一想而不滅。寂亦無寂。滅亦無滅。無寂亦無。無滅亦無。亦無亦無。是謂真寂滅性。佛之所[A16]已證極者也。十地菩薩將證者。亦依此忍希至。故云同依此忍。此如心經無所得義。佛與菩薩。同依之得證菩提涅槃也。金剛下。明優劣也。謂此定能破生相無明。堅利如金剛能壞萬物。而萬物不能壞金剛。故因果同依此忍。共入金剛理定。然約修證義說。故有入定。實則入無所入。斷無所斷也。忍分上下者。盖因果既爾兩分。故分極證有兩異。是以無間道中。因位攝故。乃名下忍。解脫道中。果位攝故。方名上忍。故下忍即菩薩。上忍即佛也。問。前之四忍。皆分三品。此忍止分上下。無等覺位者。何也。答。前之四忍俱屬因位。以因位。有入住出之三心。故分下中上之三忍。此忍則前心是因。後心即佛。以闕中間。唯分上下也。等覺一位。諸經開合不同。開則乃十地之勝進。佛地之前相。中間優因齊果。故作等覺一位。如楞嚴云。如來逆流而出。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是也。合則約因。則等覺合於勝進。約果則等覺合於前相。此盖因果。同依住心。無二別者。如今經所名者是也。問。今經標有等覺之名。何云合耶。答。雖有等覺之名。然而忍分乎上下。故知下忍十地等覺俱攝。此中上忍。唯攝佛果也。又勝進攝於下忍。前相攝於上忍。如此則知等覺之位。非如別經開顯明矣。觀勝下。明淺深也。謂勝義諦。即中道妙理。當人佛性也。諦謂勝義者。以非俗非真。即俗即真。超情離謂。脫邊冥中故。此即所觀實相般若。觀之一字。能觀中道妙智。所謂觀照般若也。理智冥合。能所泯忘。斯為得之。若約十地所證。則此等覺位。既與第十地合同。故所證理。即十種真如中。第十法自在所依真如。然此真如。即勝義諦也。無明。即所斷惑障。約此等覺位言之。則此無明。即生相也。起信云。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法相云。金剛道後異熟空。據此則識與無明俱根本。識盡則無明亦盡矣。若約十地分斷之惑。即第十地之一障二愚。障即於諸法中不得自在障。二愚即一大神通愚。二誤入微細秘密愚。盖法雲等覺既無別開之名。則十地之所斷證。即等覺之所斷證者也。十一地。即佛位也。以佛越十地而獨尊故。前之因位。有斷有證。有能有所。此則無明即明。泯絕斷證。混法界以為體。故云一相。齊生滅而圓離。故云無相。舉真體。而生佛不增不減。攝妙用。而萬法非有非無。故云無二。此則等法性以一如。同真際而無外。歸無所得。猶若虗空。問。因果止一間耳。何以菩薩觀斷有相。而佛界無相平等耶。答。顏子豈非亞聖乎。然於聖人。則天壤懸絕。菩薩之於佛。亦類此也。故大般若云。十地聞見佛性。諸佛如來眼見佛性。又十地菩薩。名有上士。佛名無上士。又菩薩如十四夜月。佛如十五夜月。知此佛言則因果之間關不同。明矣。
△二別明果相。
一切智地。非有非無。湛然清淨。無來無去。常住不變。同真際。等法性。無緣大悲。常化眾生。乘一切智乘。來化三界。
上謂因果共依一忍。故約定約證淺深對辦。此則直明果證。豎窮橫徧。汪洋無際之妙也。一切智者。謂金剛下定。但盡心色麤細之相。不得此名。今佛地中。非但盡相。亦盡無相。故得此名。可謂緣觀雙忘。境智俱寂也。真諦即空。俗諦即有。此則雙超二諦。故非有無。湛然清淨。即絕待離名。常寂無相之謂。過去名去。未來名來。此則不離當念。一際平等。故無去來。常住不變。即不生不滅。該今亘古之謂。徧法界而無際者。真際也。佛則法身周徧。無相無名。故云同。等諸緣而作體者。法性也。佛則真智融通。非一非多。故名等。凡此。非佛徹證窮源真修惑盡者。其孰能有一於此哉。無緣下。明妙同萬物也。謂極證於解脫道中。逆流而出。妙同萬物之事。因位利生。未免作意。即不動地後。無功用道。雖云無緣。亦約分證而說。唯佛等生界以一如。觀一切而愍恤。無緣慮之悲心。如一月映萬水。故云無緣。大悲。謂之無緣者。即何思何慮之妙者。悲至於無緣。孰有加於此哉。一切智乘。即真知真見一佛乘。如來乘此一乘。故普令一切眾生同得滅度也。言常化又言來化者。時無間歇。人欲普度。故云常化。出真兆聖。興慈利物。故云來化。問。佛必欲化眾生者。為有昔緣化耶。為法爾如斯耶。答。昔緣法爾。二俱不偏。論其所化。不無昔緣。故曰非昔緣無以導心矣。心佛眾生。法無差別。故如來初成佛時。普見眾生俱成正覺。盖以佛所證者。總在眾生心中。既佛證生心。生在佛內。故生佛互相在時。各實非虗。因果交澈。故眾生心中佛。為佛心中眾生說法。教化佛心中眾生。受眾生心中佛說法教化矣。此雖圓教意。亦此無緣化生之大旨。不然。佛化眾生。雖如鏡像無心。而能所必有相矣。何謂無緣哉。
△三依宗明異。三。初指攝生分齊。
善男子。諸眾生類。一切煩惱。業異熟果。二十二根。不出三界。諸佛示導。應化法身。亦不離此。
上云來化三界。即佛是能化。三界眾生為所化。故此明之。眾生類者。即十二類生。煩惱即無明。貪等業。即善惡不動等三。異熟果者。唯識謂有漏善不善法。所招隔世。自相續身。異熟無記。即前世造業。今世受果。今世造業。來世受果。異時而熟。名為異熟。或因通善惡。果唯無記。異類而熟。名為異熟。此上二解。異通因果。或善惡業。未得果時。與取果用。至得果時。與與果用。取果與果。功用有殊。名之為異。復是能熟。變令熟故。異即是熟。名為異熟。二十二根者。謂眼等六根。苦樂憂喜捨五。男女命三。信進念定慧五。共成十九根。未知根。欲知根。[A17]已知根。成二十二根。前二十一根。不出分段三界。後[A18]已知根。不出變易三界。上即所化分齊。下明能化也。諸佛等者。以法身即應化故。眾生既在三界。佛以大悲而拔濟之。所謂眾生有病。佛亦有病。菩薩病者。從大悲起。故不離此。然與憂民之憂。樂民之樂。同民患者。相類矣。
△二斥邪說難憑。
若有說言。於三界外別更有一眾生界者。即是外道大有經說。
上明所化能化。皆不離三界。然則法身即應化。而界外即界內也。而謂界外復有眾生可化者。此外道說。非佛正說也。盖真體無外。而三界亦無外。此佛之正談。若謂三界有外。而真法性體。豈亦有外乎。大般若云。我今此身。即是法身。亦應云。今此三界。即是法界。外道豈知哉。起信亦有此破意。但小為異。故彼文云。五者聞修多羅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有涅槃。以不解故。謂眾生有始。以見始故。復謂如來。所得涅槃。有其終盡。還作眾生。云何對治。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說。然衛世即外道。說有六諦。大有經。是其一諦。彼經說云。此三界外。別有世界。故佛今破斥如此。古疏云。理實而論。若言界外有眾生。即同外道。若言界外無眾生。即同二乘。諸佛菩薩見者。即不有不無。不有不無。即非如非異。非如非異。即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此等事。佛於法華經中。方顯了說。古疏亦有問答。并錄於此。故彼問云。界外實無眾生耶。答。聖教不同。有無異說。此經則云。三界外無眾生。餘經則有。法華云。餘國作佛。三百繇旬外。權置化城。淨名曰。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恒沙佛土。有佛國名香積。若界外無人。豈容三界內上方有爾許佛土耶。故知亦有。問。此經云無。餘經云有。如何會通。答。此中云無。無分段生死眾生。餘經云有。有變易生死眾生。故大論云。聲聞生界外。白銀世界。無煩惱名。只約無煩惱。即云無眾生。而聲聞無明未斷。豈實無耶。此文正是通教意。偏論界內煩惱眾生也。
△三引昔說證今。
大王。我常語諸眾生。但斷三界無明盡者。即名為佛。自性清淨。名本覺性。即是諸佛。一切智智。由此得為眾生之本。亦是諸佛菩薩行本。
無明為惑業果報之本。故斷盡即名為佛也。起信云。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然此無明。從何而有耶。以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此心從本以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若得無念者。則無明實相。即佛性矣。故名為佛。自性下。明正因佛性。謂真體離妄。非假斷證。本自覺故。名曰本覺。起信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虗空界。無所不徧。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此之謂也。無明斷盡。覺證心源。故名佛智。到此則始本不二。名究竟覺。一切眾生。無始[A19]已來。本行事業。當體無非性德。故為生本。因修果證。即此便是面目。故為行本。故知三界唯心。萬法同體。盡此則覺齊佛覺。自性清淨。言為生本。為行本。皆非物也。豈容圓滿具足之理。而更有三界外眾生可化耶。然則說三界外有眾生者。真邪說也。
△三總結。
是為菩薩。本所修行。五忍法中。十四忍也。
合之則五。開之十四。一切菩薩。修證之相。不出於此。故結云是為等。
△二答後問兼自利。二。初總牒前問。
佛言。大王。汝先問言。菩薩云何化眾生者。
繇前匿王第三問云。菩薩摩訶薩護十地行。云何化眾生。故此牒之。問。護十地行。必化眾生者。何也。答。十地行是菩薩本業。本業以大悲為首。能行大悲教化眾生。則地行清淨廣大。是為不失。豈同二乘沉空。凡夫躭有耶。
△二再為垂答。三。初略標地行。
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化。從初一地至後一地。自所行處及佛行處。一切知見故。
菩薩下。明行所依。謂從歡喜地。乃至法雲地。此十地位。即教化眾生清淨業行之所依也。如所謂住生功德名為地。然為舉十地。不言三賢佛住者。盖以三賢非聖。未證真如。非所依處。佛位[A20]已圓。所證至極。無修行相。故特舉十地。良在此也。自所下。簡明二行。自所行處。即十地境。所謂初地輪王。二地忉利。乃至法雲四禪。及初地行檀。二地持戒。乃至十地智證等是。及者。兼也。並也。佛所行處。謂妙覺地境。則無緣大悲。常化眾生。共證實相也。一切知見者。謂三智開發名佛知。五眼圓明名佛見。此見則無所不見。此知則無所不知。知見如此。故自他行業。寧不清淨哉。
△二廣申義相。十。初歡喜地。
若菩薩摩訶薩。住百佛剎。作贍部洲轉輪聖王。修百法明門。以檀波羅蜜多。住平等心。化四天下。一切眾生。
此初住剎權現也。古疏謂國土有三。一說法國土。百億日月。化小乘。二神通國土。億億日月。化中乘。三智慧國土。無量世界。化菩薩。此則智慧為上。神通次之。說法為下。此一往言之。實則說法通三。神通但二。智慧唯一。安有下土而不神通。寂光而不說法者乎。故楞伽明法佛有說也。住百佛剎者。即說法土也。贍部。即南閻浮提。以此洲勝三洲。多佛出世。有大乘根器眾生。入道場故。輪王有四。舊說此即鐵輪王。然瓔珞上品十善作鐵輪王。化一天下。此經亦然。天台判為圓教。十地經云。初地菩薩作鐵輪王。天台判為別教。此判似未足憑。然既云住百佛剎。則轉輪聖王。合是權現金輪聖主耳。豈以一贍部可礙哉。故瓔珞云。初地[A21]已上作琉璃王。據此非止金輪為極也。況秦譯又作四天王乎。然十地瓔珞。約金銀銅鐵。四輪寄住。可如前說。今既輪王。秦譯四天王。又順次序也。以二地寄忉利天故。又不必拘於轉輪聖王。為鐵輪矣。思之。修百下。明修行也。此自利行。所謂百法者。於十善中。一一更明十善故。言明門者。地上以無分別智修行故。即此百法。一一能出無量利他功德故。華嚴初地。亦發十種大願度生。又非止百法行業也。以檀下。明化生也。此利他行。然萬行首明檀度者。盖以一檀行。兼包萬行耳。故彌勒頌云。檀義攝於六。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此言檀之一法。略攝六度。資生。即財施。兼內外財。此布施度。無畏。即無畏施。攝持戒忍辱二度。以繇戒忍。方得無畏故。法即法施。此攝精進禪定智慧三度。以不退不亂不癡。即能法施故。一度攝六度如此。則知檀度亦總攝萬行矣。然究論檀度。必內捨六根。外捨六塵。中捨六識。外捨萬法。斯是行檀彼岸之行。而眾生卒爾不能。故先以施財一法發起。且捨財最難。始而勉強。終而泰然。馴至三輪體空。不住相行施福德。如虗空不可得思量。斯施財妙行也。財施既成。則心境萬法亦捨。從此一道而登彼岸。此初地寄位所行檀法。下明能行施心。住平等忍者。謂無自他相。以行檀則財無偏黨。化生則一道齊觀。無不如意饒益。故得化四天下一切眾生。此乃寄位化生。護初地行也。
△二離垢地。
若菩薩摩訶薩。住千佛剎。作忉利天王。修千法明門。說十善道。化一切眾生。
此初明權現住剎。此下住剎則地地增勝。修法則倍倍轉多。然此有二義。一是自利。則開擴性覺成熟佛果。二是利他。則長養大悲廣攝化界。此二地所住剎。則十倍於初地。故權作王。亦尊居天界。梵語忉利。此云三十三天。此天居須彌山頂。即帝釋王化之域。四方各八輔臣。此王臣總論。故有三十三天。修千下。明修行。謂於十善。一一各修百善。總成千法門焉。以無分別智。而修此法能生功德。故亦名門。下皆準此。然此地離破戒垢。行大悲觀。念念現前。又不止於千法明門也。說十下。明化生。所謂遠殺害。不與不取。心無染欲。得真實語。和合語。柔軟語。調伏語。常行捨心。常起慈心。住真實心。寂靜純善。以此法而奉持。止惡防非。即以此法而開化。攝意守口。是雖十善。為生天之本。而成無上正覺。亦不離此熏修。此寄位化生。護二地行也。
△三發光地。
若菩薩摩訶薩。住萬佛剎。作夜魔天王。修萬法明門。依四禪定。化一切眾生。
老子云。修身其德乃真。至於修天下其德乃普。信斯言矣。則今住萬佛剎而轉多。宜王作夜摩而遞上。其德行愈廣。故寄位益尊也。夜摩云時分。以蓮花開合。分晝夜故。前忉利則地居天。此乃空居天之第一天。上乃明住剎權現。下明寄住修行。寄位既轉增。而修行亦愈勝。故明門亦萬法矣。所謂色大般若大。境寬智慧寬。下文明此位。具三明六通。依四下。明化生。謂初禪離生喜樂定。謂離欲界雜惡生。得輕安樂故。二禪定生喜樂定。謂有定水潤業。憂懸不逼故。三禪離喜妙樂定。謂心雖離喜。妙樂自具故。四禪捨念清淨定。謂苦樂雙忘。能滅緣影故。此中亦兼四空定。盖四禪八定常相需也。即第五空無邊處定。謂覺身為礙。厭色依空故。第六識無邊處定。謂[A22]已無色空。唯依賴耶故。第七無所有處定。謂境識都泯。寂無攸往故。第八非想非非想處定。謂識性幽綿。存盡不定故。然此定雖上二界有漏之修作。亦二乘之定力。作佛之鴻漸。故說此以化生。為護三地行也。
△四𦦨慧地。
若菩薩摩訶薩。住億佛剎。作覩史多天王。修億法明門。行菩提分法。化一切眾生。
此初明權現住剎。十萬曰億。則所住之剎。此地又十倍勝三地矣。覩史多。云知足。此天離欲修知足行。故作此天王。則果報殊勝。又仞夜摩之上。然位之尊者其化熾。故下化生而愈廣。修億下。明修行。此地修行順忍明極覺滿。如大火𦦨。燒斷緣影。出世無比者也。即億法門而修者。亦因住億佛剎故。實則還照心空無量境也。行菩下。明化生。法即三十七品助道。一四念處。以觀念不忘。故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二四正勤。以勤修非邪故。即善未生令生。[A23]已生令增長。惡未斷令斷。[A24]已斷令不生故。三四神足。以觀修通力故。即欲勤心觀。四五根。以不被境移故。即信進念定慧。五五力。以對境不屈故。亦即信進念定慧。六七覺支。即輕安等七。七八正道。謂正見正思正語正業等。修此無邊菩提分法。為欲成就佛果菩提。謂以此法而化他。即以此法而自修。自行化他。為護四地行也。
△五難勝地。
若菩薩摩訶薩。住百億佛剎。作化樂天王。修百億法明門。二諦四諦。化一切眾生。
古云世界無邊塵擾擾。眾生無盡業忙忙。盖謂兩法俱無量也。今菩薩住剎百億。則悲心與百億而同增。作化樂王。則應化並此位而高上。此非權現乎。修百下。明修行也。謂剎住百億。則法門亦百億。信曰境寬則心量益大也。然華嚴云。此地為利眾生。習諸五明。集諸功德。具觀諸諦。四地出世。而此復入世。又垂形於六趣。則不止修前法明門也。二諦下。以法化世。謂法門雖廣。能化不出空假。所觀不越真俗。真則無相勝義。一際平等。非自他所作。俗則因緣幻有。千差萬狀。亦非自他所作。故下文云。於解常自一。於諦常自二。了達此無二。直入勝義諦。四諦。即苦集滅道。此即世出世間二種因果。如欲觀之。則觀知諸苦。世間果也。觀斷集業。世間因也。觀修助道。出世因也。觀證滅諦。出世果也。世因若斷。苦果不生。出世因修。聖果自證。若約說示。即先示相。次勸修。後作證。三轉四諦法輪。令諸眾生。知此斷此。修此證此。然此四諦。有生滅無量無生無作之異。此佛法關鍵。說此化生。孰不信哉。即以此法。自修化他。為護五地行也。
△六現前地。
若菩薩摩訶薩。住千億佛剎。作他化自在天王。修千億法明門。十二因緣智。化一切眾生。
此云千億。則又增於百億。然猶有數量也。盖最初發心菩薩。不為住爾許佛剎。化爾許眾生。此但權住應化耳。他化自在。即欲界第六天王。諸欲樂境。不勞自化。皆繇他化自得受用。故此名焉。修千下。明修行。即此千億法門。出生千億行修。廣化千億佛剎眾生。然稱性法門。杳無窮極。則千億法門。亦寄位增進之修。未足為多也。十二下。明法化生。此寄中乘之法。而修而化。此因緣法。支有十二。不出三世因果。即過去二支因。現在五支果。現在三支因。未來二支果。此有二門。一流轉門。即生起相。謂無明緣行等。二還滅門。即修斷相。謂無明滅。則行滅等。此約所觀。智約能觀。即推因審因等智。推謂推窮三世之因。審謂審諦三世之因。此二俱通三世。加之根本住法一智。即七智也。一支具七。則行等十一支。成七十七智。無明未斷。故不言之。溫陵環師云。性智本明。妙湛精了。繇妄塵瞥起。俄然晦昧。名無明。於無明體。一念初動。名行。晦昧搖動。則失彼精了。粘湛發知。故轉智名識。十二因緣。此三為根本。餘九為支末。相因以成三世之緣耳。智本無知。繇識故知。形為妄心。謂之名。乃六賊之主也。性本無生。繇識故生。形為幻質。謂之色。即四蘊之依也。則名色者。識初托胎凝滑之相。繇凝滑而具六根名六入。根成出胎根與境交名觸。領納前境名受。有所受故。愛心生而愛斯取之。繇愛取故。惑業相續。善惡有狀名有。繇諸有結。為三界生因名生。有生則老死苦惱隨之矣。此生起之相也。將欲滅之。以何為要耶。當知彼無明者。非有實體。初一心源廓然妙湛。繇知見立知。妄塵瞥起。故有無明。若知見無見。則智性真淨。復還妙湛。洞澈精了。名無明滅。則自行[A25]已下。莫不皆滅。盖本既不存。末無所附。此修斷之相也。華嚴六地。有星羅十門。月滿三觀。而觀因緣。無餘蘊矣。故知因緣之法。雖屬小乘。實通大乘。其要皆為斷生死本。滅無明因。化導眾生。使復本明妙性而[A26]已。凡為道看教者。當留神乎此。即此因緣。自修化他。為護六地行也。
△七遠行地。
若菩薩摩訶薩。住萬億佛剎。作初禪梵王。修萬億法明門。方便善巧智。化一切眾生。
此剎萬億。視前千億。又加十倍之多。然亦菩薩寄位權化如此。非稱性之量也。語其稱性。則一塵中有塵數剎。何數量可及哉。初禪梵王。即如娑婆世界主。螺髻梵王。楞嚴云。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是人能統梵眾。為大梵王者。是也。修萬下。明修行。此菩薩住於滅盡定。起殊勝行。雖常寂滅。而廣化眾生。或示聲聞。而常隨佛智。示同外道魔王。而盡真如實際。一切莊嚴。皆得圓滿。觀此豈萬億云乎哉。方便下。明化生。肇公云。般若之門觀空。漚和之門涉有。實則此地觀空。而萬行沸騰。涉有而一道清淨。權智導化。恒順眾生。巧應物心。成令歡喜。以此化生。為護七地行也。
△八不動地。
若菩薩摩訶薩。住百萬微塵數佛剎。作二禪梵王。修百萬微塵數法明門。雙照平等。神通願智。化一切眾生。
下頌云。不動菩薩二禪王。得變易身常自在。能於百萬微塵剎。隨其形類化眾生。是也。二禪天王。即光音天。楞嚴云。此天吸持圓光。成就教體。發化清淨。應用無盡。故此名焉。修百下。明修行。上言住剎如此之多。故此修法。亦如此之廣也。華嚴明此地心心寂滅。諸行不起。諸佛作七勸橋。能以一念而起智業。心心趣入一切智。發百萬大願。普利一切。觀此。則知修如上法門。亦未足為多也。雙照下。以法化生。謂觀真則一真無二。觀俗則千差有殊。此菩薩之智。觀真非真。即俗而真。觀俗非俗。即真而俗。俗不違真。即俗而真。真不違俗。即真而俗。故云雙照。平等。神通。即以十力智。徧不可說世界。隨諸眾生。普令利樂也。願智。即於千阿僧祇劫。滿足百萬大願。趣向佛果也。雖然一真如心。常凝不動。以此化生。為護八地行也。
△九善慧地。
若菩薩摩訶薩。住百萬億阿僧祇微塵數佛剎。作三禪梵王。修百萬億阿僧祇微塵數法明門。以四無礙智。化一切眾生。
此九地住剎數量。非算數較計可明者。盖此地願力廣大故耳。然亦非稱性也。以存數量故。三禪梵王。即徧淨天。楞嚴云。此天世界身心。一切圓淨。淨德成就。勝託現前。歸寂滅樂。故此名焉。修百下。明修法。此亦寄位如此修耳。實則此地。具大神通。修力無畏。證智自在。於阿僧祇劫。能現百萬恒河沙等諸佛神力。無盡法藏。利益圓滿也。以四下。言化生也。華嚴云。此地菩薩。既得真體。斯發真用。凡所照應。皆是真如。故名普慧。此菩薩具四無礙智。作大法師。演說無量阿僧祗句義。無有窮盡。下經云。一剎那頃。於不可說諸世界中。隨諸眾生所有問難。一音解釋。普令歡喜。此即四智化生之義。然智謂無礙者。以巧應物心。圓應無方故。四智。即法義詞樂也。以此化生。為護九地行也。
△十法雲地。
若菩薩摩訶薩。住不可說不可說佛剎。作第四禪大梵天王。為三界主。修不可說不可說法明門。得理盡三昧。同佛行處。盡三界源。普利眾生。如佛境界。
從初發信心[A27]已。百萬阿僧祇劫。廣積無邊助道法。廣增長無邊大智慧。故能住此不可說等佛剎。因位至此。無以加焉。大梵天王。即摩醯首羅大自在天王。此為三界主者。以神用廣大。智慧第一。能知三界七日雨滴之數故也。修不下。明修行。謂此亦行隨位而增也。得理下。明化生。謂此地修習功畢。學行[A28]已滿。故名理盡。慈陰妙雲。覆涅槃海。具體而微。故云同佛。無明為三界惑業之本。此地無明[A29]已盡。故云盡源。大慈充滿。以無緣心。施作佛事。隨其所應。令入佛道。故云普利。此地隨順佛二轉依果。故云佛境。此皆地盡境界行德。前地所無矣。亦以此修。為護十地行也。
△三結顯道同。
是為菩薩摩訶薩。現諸王身。化導之事。十方如來。亦復如是。證無上覺。常徧法界。利樂眾生。
前問云何化眾生。此結答是為等。然果同因者。以因果相澈故。此則化生利樂。在因在果。一時一處。不可離故。故結顯如此云。
△二說偈讚佛。三。初時眾供養。
爾時一切大眾。即從座起。散不可說花。焚不可說香。供養恭敬。稱讚如來。時波斯匿王。即於佛前。以偈讚曰。
華表因。香表德。以上住剎修法。俱不可說。則地因與地德。二俱不可說矣。
△二匿王偈讚。三。初總頌三寶。二。初頌三寶業用。二。初讚佛三業清淨。
出世獨尊。導迷指悟。師範人天。故云世尊導師。此三業所依之主。下明三業。金剛體。身業也。此指法身。謂之金剛體。以法身之體。猶若虗空。百非俱絕。四句圓離。不同生滅諸法。有遷變故。亦可目應身。以應不離真故。所謂吾今此身。即常即法故也。心行寂滅。意業也。所謂妙智宜理。說應無心。非同妄心。有生滅故。八辨圓音。口業也。捷疾應物名辨。八圓音者。梵摩喻經云。一最好聲。二易了。三調和。四柔軟。五不悞。六不女。七尊重。八深遠聲。此音名圓者。謂若音不徧。是音不圓。若音等徧。失其韻曲。是圓非音。今佛不壞曲而等徧。不動徧而韻差。此是如來圓音。非心識境界耳。轉法輪。即指上五忍等法。以五忍摧壞諸障故。開演。即指說五忍法之音。轉輪約內。故隨意業。開演約外。故隨口業。若約三寶。上之三業即佛寶。轉法輪。約所轉邊即法寶。下即僧寶。若約三輪。即三業如次得神通記心教誡也。又此三句。古釋為五種具足。一世尊。威德具足。二導師。智慧具足。三金剛體。法身具足。四心行寂滅。解脫具足。五轉法輪。化他具足。然與三業辭異義同。故略錄於此。
△二讚眾聞法得益。
起信云。所謂如來在世。眾生利根。能說之人。色心業勝。圓音一演。異類等解。此明時機說聽俱勝。故易入道。今經得益。亦如此矣。時眾。即序分三乘人天等。得道。即聞五忍法而獲益者。百萬億。謂得益之多也。然天人正樂。未可以整心慮趍菩提。而一聞此法。遂能心厭塵囂。身修出世者。盖以如來三業殊勝。故一見色相。一聞正法。而妄念消除。真心顯現也。然天人雖身欲染。在欲無欲。處染不染。此亦出離行也。然菩薩之道。不出自利利他。依五忍而修行。自利也。寄權位而度生。利他也。故聞此法者。皆習其道。即所謂受之於佛。而習之於[A30]己也。若以五果配屬者。時眾得道。即增上果。俱修出難。即離繫果。能習大道。即等流果。以聞此法習此道故。
△二頌五忍深玄。三。初因果同依。
初句讚忍法顯妙。次二句讚因位該攝。二利俱獲。故云功德。觀修虗玄。故云妙法。出生殊勝。故言門也。諦了者。以一切菩薩。原始要終。徹因該果。證斷化利。不離此五忍故。忍中行即賢聖依此聞思修而趣進也。
△二果位獨超。
唯佛一人能盡源。
唯者。遮揀義也。真窮惑盡。唯佛能之。以因但分證。則一理未到真窮之域。因位亦分斷。則諸障未徹妄盡之源。佛則常淨解脫。寂滅難思。截有海而泛慈舟。二利到岸。剪稠林而入寶所。萬德圓成。非止入妙窮源。亦且出真逆派。然則唯佛方能如此極深遠到也。
△三含攝三寶。
此一體三寶。不離五忍。即三寶無量功德。亦皆含攝此中矣。盖此五忍也。觀照真俗即佛寶。軌持正修即法寶。不違真如即僧寶。可謂如空包色。似藏普含。妙哉五忍。其一切因果之根底乎。
△二別頌五忍。五。初頌伏忍。二。初正頌忍位。二。初頌十信位。
夫堪能發心。非容易也。起信謂依不定聚眾生。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故。能自發心。此上證初句。下證第二句。如是信成就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然信成就發心。廣即前之十種。略則有三。一直心。正念真如法一故。二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又十善發心。求出三界。雖未出離。[A31]已能離惡道。故云長別。十善不出身三口四意三耳。以上品心修。則善屬上品。下二心修。則善屬中下。盖發心有專略敬怠之殊。故十善有上中下品之異也。粟散王者。此王散於閻浮者最多。如粟然也。鐵輪王。即王一閻浮提者。如無憂王者是也。
△二頌住行向位。
初句頌住位。謂以熏習善根力故。修十住行。見佛法僧。發菩提心。故名習種。銅輪。即此王隨福感而至者。二天下。即此王王化疆宇分限也。次句頌行位。銀輪。亦即隨福業來應者。三天。即王王化之境也。性種。性。即慧義。謂下忍聞慧。中忍。思慧。習[A32]已成性。故名種性。然瓔珞中有六性。亦名六慧。六性。即習種。性種。道種。聖種。等覺種。妙覺種。六慧。即聞思修無相照寂寂照也。道種二句。頌十向。此修上伏忍。入平等道。名道種性。下文云。此菩薩住堅忍中。觀諸法性。得無生滅。故名堅德轉輪王。即此王乘此輪。以教化四天下也。金輪者。亦隨此王福力所致。七寶。謂女珠輪主兵主藏象馬也。
△二別頌忍德。二。初結前忍位。
地前三賢。未得無漏。未得證理。但能伏惑。而不能斷。故名伏忍。以有忍智能伏煩惱也。三十心。與十聖作胎。故名聖胎。三十人。前經習種性云。是為菩薩長養心。以為聖胎故。後道種性云。能證聖人平等地故。即此意也。下句即結忍所依之位。謂住行向各十也。
△二頌後勝進。二。初明出生因果。
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今亦應云。一切因果。皆依伏忍智而為門戶發心也。盖以此忍。乃入道之階梯。成佛之關鍵。故曰根本。然菩薩之行。本乎伏忍。伏忍則成於信心。是故此忍不難。發心為難。亦猶百谷王之本。所謂眾流。眾流則發於涓滴。是亦眾流不難。涓滴為難也。所以信心難者。古疏云。以信心一發。入圓十住。即斷無明。而無明䃲礴。非一心三觀。所不能斷。能斷之智。從十信生。所以歎其信心難也。
△二明心相功能。
此謂若得圓教發心。必不退轉。即不落階級。便入初地之道。以初地生如來家。初證真如。故名無生。第三句。即進入初地二利之行。以此地住平等忍。無有二相。方便妙用二利自在。名悉平等。末句結名可知。問。信心不退者。為的是圓教意。為抑是別教意耶。古疏答云。若約別教。即從十信漸進不退。登於歡喜。若約圓教。十信菩薩。即不退轉。便登初住。以圓教初住。即別教初地。故華嚴及下經文。亦以十住為十地。此是天台一家之義。實則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因徹果海。豈止進入初地哉。又豈論其退不退哉。如楞嚴云。識陰若盡。則汝現前。六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琉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信住行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喻定。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此良證也。發心或退墮者。起信論亦有此義。彼文云。若有眾生。善根微少。久遠[A33]已來。煩惱深厚。雖值於佛。亦得供養。然起人天種子。或起二乘種子。設有求大乘者。根則不定。若進若退。或有供養諸佛。未經一萬劫。於中遇緣。亦有發心。所謂見佛色相發心。或因供養眾僧發心。或因一乘之人。教令發心。或學他發心。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據論文意。則知惑重德薄。倒求異求。猶豫大乘。行時未滿。遇緣不勝。以色見佛。住相供僧。隨劣教學他迹。而發心者。皆退失矣。必不退意。[A34]已引論在前發心處中。大抵內外熏習。久遠善根。修勝福田。修勝智解行成。堪發之時。一遇勝緣。或藉他力。或依自力。發此十心。於下無失。於上有得。畢竟不退。入正定聚矣。知此。則不但信滿發心不退。即在五品。在乾慧。而種習俱勝者。亦必不退也。所謂根心生者。則小善可成佛道。襲迹取者。即大行難超因心也。大聖隨機。有說性種性人。猶退地獄。約始教意說。有說初阿僧祇劫猶退墮者。約小教意說。有說十向而退墮者。亦約始教意說。有說十信退者。亦約始終權教而說。若約圓教發心。即妙超有分。何所退哉。然瓔珞說十住中。七住[A35]已前則退者。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七住。值遇惡緣。而退落凡夫。作大邪見者。是也。或是權現退墮。驚進未學者。有之。故起信復云。如修多羅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退。墮二乘地。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祇。勤苦難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從本[A36]已來。自涅槃故。據此。則知發心退墮者。不可諍為實退。抑有權現退墮而[A37]已歟。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科疏卷二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6 冊 No. 517 仁王經科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二正演玄微。二。初分科略敘。
此下正宗有六品經文分四。一內護佛法。顯理虗玄。有三品。即第二觀如來品。明自利行。答第一問。第三菩薩行品。明利他行。答第二問。及第三問。第四二諦品。明二護所依正理。二外護國土。顯法妙利。即第五護國品。三報恩供養。顯果難思。即第六不思議品。四宏經相貌。顯行無盡。即第七奉持品。也。
△二依科釋文。四。初內護佛法。顯理虗玄二。初略。開二護。二。初當品名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