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科疏卷三
初句頌寄位。然輪王。即以琉璃為輪。若以初地作鐵輪王者。此權教一途之義。然既云住百佛剎。豈以鐵輪一天下為定哉。且三賢初地。雖總稱輪王。而亦金銀銅鐵琉璃不同。且輪相大小分齊亦別。如鐵輪廣一俱盧合。銅輪廣二俱盧舍。銀輪廣三俱盧舍。金輪廣四俱盧舍。據此。若琉璃輪者。則廣應十倍金輪大矣。盖賢聖分位既有天淵。輪相大小理自懸絕。俱盧舍即繇旬義。次句頌所證真如。即徧行真如。言平等者。謂住平等忍。以無相智。照勝義諦。一相平等。非相非無相故。三句頌悲心化生。謂此地寄位輪王。故云權化。住百佛剎。饒益眾生。故曰遊。四句頌所修行。此地於檀波羅蜜中。念念常行。餘非不修。但隨勝言也。
△二頌入位功德。
初二句頌此聖位名目不同。以無分別智。證真如理。依理而入。故名住。言其始也。以蘊積前法。至於成實。一切佛法。依此而生。故曰地。言其終也。然地住兩名。如眼目殊稱。古以地屬別教。住屬圓教。正顯圓教初住。正等別教初地。各是一宗之見耳。故古人有言曰。佛地如王城。如入王城者有三人焉。所行之路有五百五十里。一人乘神駿。不俟終日可到。一人乘蹇驢。十日可到。一人則足躄。三十日猶不可到。是三人俱到王城遲速不同。所過之路同一五百五十里也。漸頓根器。入證佛位亦然。或經劫方能入證。或一念可能頓超。頓漸雖異。共修位次一也。三句即地住二名合顯。以住持一心三觀。能具足眾德故。然住一心即名住。具眾德即名地。據此則地住二名相同。盖聖言量也。有謂地住天淵不同者。何哉。四句謂此地行。於生死魔。不能動故。離我我所。無怖畏故。盖勝義中。無有二相。故不動也。
△二頌二地忍。
初二句。頌此地寄位化生。此即長養大悲利他行。後四句明斷妄證真。自利功能。戒即三聚淨戒等。此地持戒。寂靜純善。離破戒垢。故云清淨圓滿。然戒相多端。不能悉舉。大要止持作犯。斷惡防非。調伏三業。各別解脫而[A1]已。華嚴謂十度中。戒度偏多。餘非不修。但隨緣隨勝而說。興心結搆曰故犯。無心造作名誤犯。此地十善全修。十惡永斷。故名永離諸過。華嚴又謂。此地。生草尚護。何肯殺生。於[A2]己一切能捨。何敢不義而取。妻房亦生厭難。何肯外求邪婬等。據此。則尚不誤犯。豈故犯哉。上言斷妄。下明證真。謂此地證最勝真如。此理現前。同異性滅。真諦無相。俗諦非緣。純一真實之性。此性真空冥寂。故云無體。本來現成。故曰無生。一相平等。故無二照。言無二者。非特智緣境時。於解常自一。此以如智相即。又無如外智。亦無智外如。能所泯忘。非如非智。此無二無無二之妙也。
△三頌三地忍。
初二句明寄位行化。應形。即隨其願力。以無量方便。隨眾生心。示以法樂也。次二句明行修。三摩地即四禪四空定。善能者。以此地用無分別智。次第隨順具足勝定故。隱顯自在。即得五神通。現身大小。現大則大顯小隱。現小則小顯大隱。故復云自在。三明。即依無相忍。悉知三世。無去無來故。言明者。以能破三際愚癡故。然三明。即六通中。宿住天眼漏盡三通也。此地忍度偏修。亦有所斷所證等文。但頌略耳。
△二總結信忍。
初句總結地名。以地位雖三。同修信忍故。第二句總頌三地。所斷煩惱。色縛。即法執。初地斷法執分別。二三兩地。漸斷法執俱生。若細分別。即三種地位。各斷一障二愚。如起信六染云。謂不斷相應染。得淨心地。究竟離故。此染即六麤中。第三相續相。乃法執分別。又謂分別智相應染。依具戒地。乃至無相方便地。究竟離故。此染即六麤中第一智相。乃法執俱生。所以能滅者。以無相忍。觀照色即空故。無明實性。即佛性故。第三句謂起惑造業。不出三業。故具觀三業。則身心清淨。守口如瓶。防意如城。自利利他。無過誤矣。言觀者。以了色即空故。三業即實相故。第四句即所證理。無非中道。有言三諦之理。歷然不同。此凡夫二乘之見。然觀照既是即空即假即中。諦理亦即真即俗即中。所謂能觀所觀。如月印千江。合亦不一。離亦不分。性智之圓徧如此也。
△三頌順忍。二。初正頌順忍。三。初頌四地忍。
初二句。即寄位行化。此天此剎。即寄位行化之處。大精進。謂二利不倦。然此位十度中。精進偏修。故此頌之。後二句即能所證。實智證理。然照性雙忘。空有無二。故云寂滅。方便智。即度生權智。盖地上二利齊修。非權不能涉俗。非實不能證理。故須二智。無生理。即真如。為實智所證。空有。即真俗二諦。為權智所照。洞明深入曰達。玄觀徹視曰照。此權實二智之分也。楞嚴謂此地明極覺滿。如大火聚。一切緣影。悉爍絕故。此亦實智寂滅達無生理良證也。
△二頌五地忍。
初二句第四句。頌寄位行化廣大之相。第三句。頌動靜二相。盖此地如實觀空。世與出世。平等一相。故云諦觀。下文云。隨順真如清淨平等無差別相。即其義也。若連下句為義。即以空諦觀動即寂也。垂形六趣。寂即動也。然此諦觀之義。特其一端耳。若論此地。行修斷證。一切同異。所不能至等義。頌文太略。故未明也。
△三頌六地忍。
初後二句。頌寄位行化之事。二三兩句。即寄位所修之行。謂此地得上順忍。住三解脫門。能盡三界集因集業。現行麤相。故此諦觀十二緣生。皆繇著我而有。實則非有非無。一相無相。即妙湛圓澄性無二也。勝義智光。即第六般若度。此地偏修。故智明圓極無邊光照萬法矣。
△二總結斷證。
初句結名。次句所斷障。迷心惑。謂於心不解脫故。起信謂斷分別智相應染。此亦指法執俱生。然法不空寂。繇心生法生故。心若空寂。法自澄凝一如。何迷心哉。若細分之。此三地位。各斷一障二愚。下經云。四地永斷微細身邊見故。五地斷隨小乘樂求涅槃障故。六地斷三界集因集業麤現行故。此亦皆迷心之惑。故頌之如此。三四兩句。謂此三位得中道觀。不起有無。而觀照諸法也。空慧寂然。即了一切法空。正觀凝寂。了無分別。故云無緣。所謂雖觀空而不起空想。第四句。即正觀空時境不空也。若一於空。則滯空也。空而能有。則有而即空。此正觀之妙也。然觀義多端。非一言能顯。求其大要。殊途同歸。天台三觀。有歷別圓融之說。別觀則先空。次假。後中。圓觀則舉一即三。言三即一。然歷別而修。即三賢容有。圓融而觀。唯十地能修。今經即圓修義也。盖以雖觀無生。即還照無量境故。起信止觀。亦有單修雙修之異。所言止者。謂止息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法。隨順毗鉢舍那觀義故。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雙現前故。然單修則正止無觀。正觀無止。雙修則正止即觀。正觀即止。今經即約雙修義也。以上句空慧無緣。即觀而止。下句還照諸境。即止而觀也。若約法界還源觀言之。若以空為門。攝諦智一切皆空。即真空絕相觀。以無礙為門。攝有無能所而無礙。即理事無礙觀。以含容為門。攝一多空有而交參。即境智能所而融通。所謂周徧含容觀也。問。據上配法界觀。猶是泛指。若的配今合同一轍何如。答。今經空慧寂然時。即有無能所絕相。同初觀真空義也。今經空慧寂然還照諸境。正還照時。一切寂然。同第二觀理事無礙義也。今經空慧寂然。攝一切能所。以溥融還照諸境時。含空有心境而相在。同第三觀周徧含容義也。故知地上聖位。觀照諸法。能所理智。必如此也。
△四頌無生忍。三。初頌七地忍。二。初頌地位行相。
初後二句。頌寄位攝化。二三兩句。頌二利行。上句自利。下句利他故。謂此地修無生忍。不見少法生滅之相。盡真如際。逈超極造。雖隨世間。而恒出世。故云住於無相。大品云。七地深入無生忍是也。此地住滅起行。住智行悲。示小乘而上修佛慧。現邪外而奉持正法。故名善巧方便。然動寂一如。邪正同觀。小大無二。智悲雙行。俱悉平等。斯亦將證無功用之德。不同六地觀有間斷。故行修如此。
△二頌斷惑分齊。
隣極第八。故云進入。第二句明損生。以未度報身。故云分段。盡此一身。即入變易。故云永無。智論謂七地菩薩。未捨肉身是也。而言進入法流。方斷分段。超諸有者。謂以中道正觀。等入法流。無復所礙故耳。諸有。即二十五有。盖分段不斷。即諸有不超故。此乃預說八地以上功德。決定如此。若以證道。則初地[A3]已斷二執麤相證真觀中。不受三界果報宜矣。今約別論。故七地以後。方能如此耳。無功任運。一無間斷。故云常觀。以此地能入人法雙觀故。真俗同觀。色心一致。勝義諦中。不容少異。故無二相。此句頌所證也。初地至七地。各有上中下三品斷證。即二十一生。亦即每地有入住出三心不同故耳。然生生之中。皆以智觀法性。一切空寂。以此為行。非同觀空滯有等也。後二句謂斷惑分齊。七地前雖[A4]已斷三界惑盡。而猶[A5]己智未滿。貪著佛法。故云順道法愛無明習。至此七地中。細現行相。皆永斷盡。故云遠行大士獨能斷。如起信謂分別智相應染。至無相方便地。方究竟離故。即法執俱生。至此[A6]已盡。而無明隨分亦離。至如來地乃究竟離故。十地經。謂遠行地不名有煩惱者。以一切煩惱不行故。貪求如來智者。未滿足故。即今經順道法愛良證也。
△二頌八地忍。
初句標名舉位。一真如心。故名不動。二禪王。即寄位之王。得變下。明化生之悲。變易言自在者。以前無分段。今有變易。古謂改麤身為細質。易短壽作長年。生死去來。如遊戲耳。故云自在。問。二乘極果出三界苦。受變易生。此教理也。今八地聖位。極無功用道。小乘視之。不啻天淵懸隔。云何此位始受變易耶。答有二意。一大乘聖位。無別所修。寄二乘法。以顯其淺深耳。如小乘七賢位。即同大乘三資糧四加行也。小乘須陀洹果。目為見道。以初斷見惑。入聖流故。大乘初地。亦以初證真如。同名見道。小乘二果三果四向。目為修道。大乘二地至等覺。亦目為修道位。且小之三果。名曰不還。以欲界九品思惑盡斷。不生下界。故此名焉。例如大乘。七地之永無分段。超諸有也。四果出三界而受變易。亦例如大乘八地受變易。而自在化生也。但小大名目位次之迹則同。而就中證修則霄壤有異。斯可以意得。故曰大無別修。寄小以明也。二小乘斷惑證真。唯求脫一三界而[A7]已。趣寂聲聞自利。以變易見修為實事也。大乘聖位菩薩利他。故留惑潤生。示入三界。與民同患。意在行化。如必欲早斷分段。則智有餘。而悲不足與二乘等矣。故今八地始受變易身。然變易名雖同。而小在趣寂。大在度生。又不可以同年而語也。凡看教者。無再濫也。二三句。頌住剎化生。以八地徧不可說大千世界。隨順利益眾生。故特現形同類也。後二句明智。以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來今。故云悉知。所謂圓觀三世也。若在邊在中。則法法住相。故有所動。此地則住修無相。中忍功純。故非二邊能動。所謂一真如心也。
△三頌九地忍。
初句頌寄位。二句頌化境。謂此地於一念頃。於不可說界。答一切眾生問難。能現百萬億恒河沙神力故。第三句。謂此地住上無生忍。滅心心相。證智自在。雖發真用。常在無為。所謂今時而劫外者也。如連上句義。則一時普現。恒處空寂。正在無為。同時千化。即寂而常動。動而常寂者也。第四句。顯智用。恒沙佛藏。不出一心。證智圓徧。故一念能了。所謂識得一萬事畢。下經謂頃刻神力。妙等恒沙。無盡法藏。利益圓滿。即此義也。
△五頌寂滅忍。二。初頌下忍位。二。初正頌十地。
初句頌寄位。二句頌化境。然十萬曰億。此地佛土。即以億道恒河沙數之。可謂世界無邊。眾生無盡。而普能化者。以一切境界。本來一心。既證心源。離於想念。則渾一法界。依正俱即一心。何所不知。何所不化哉。但眾生妄見境界。不稱法性。心有分齊。不見不了耳。第三句。明斷證極處。金剛三昧現在前時。未能與等。故云始入。然此定現前。無明初相。擬之則霧殞霜消。故云一切了。末句明度生分齊。始從初地至十地。共三十生。然二十九生。約[A9]已過者言耳。若第三十生。則現受之身。故置不言。實則惑盡生忘。妙極果海。在一間耳。
△二結忍分齊。
金剛喻定。住下忍位。以未得真窮惑盡故。妙在無明滅處。解脫現前。則逆流而出。妙同萬物。無等等矣。所謂無等。而能等物也。三四兩句。結名除障。即總結諸位。以顯圓極也。謂今之所斷。即前正使之餘習。乃無明之末緣。非極智莫能斷之。然此皆出於無明。故云習也。
△二頌上忍位。三。初頌蕩無纖塵。
初二句。謂上忍位中。障盡理圓也。依起信。謂以依阿賴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若得無念。本來平等。同一覺故。是則覺明圓滿。純一無念。無明習相。究竟離故。根本業識。轉為智體。即如法相。謂轉八識成四智也。然無明本識。不一不異。故無明盡。而此識轉也。轉者。即轉八識相應心品之謂。而識體即智體。何所轉哉。夫理雖徧於諸法。大要不出真俗。真俗遮照。同時非二。故又名中。佛則極證玄源。故云無不盡。然此理即一心。心明則理何不盡哉。覺徹心源。不墮有無。故名正覺。湛然清淨。真空冥寂。故云無相。然此覺此相。同真際等法性。故云徧法界。二死永斷。來去叵得。四智圓明。心識非有。故云智圓明。亦可此四句。即三德圓備。初後二句是解脫德。以惑滅生盡。即解脫故。二句即般若德。以理非智不證故。三句即法身德。以無相徧界。是法身故。
△二頌富有萬德。
此四句不出三身。初二句應化身也。以寂照即逆流而出。故瓔珞云。等覺照寂。妙覺寂照也。應物無緣。故云無為。憂患不襲。故云解脫。二句㧞一切苦。故云大悲。隨類攝生。故云應現。福慧超絕。故云無等。此皆應化顯現業用也。第三句法身也。清淨離相。猶若虗空。故云湛然。萬法一如。諸緣匪易。故曰不動。離過絕非。任運無生。故常安隱。此皆法身自體如是也。末句報身也。梵語毗盧遮那。此云光明徧照。光明有二。一身光徧照。二智光徧照。此他報身也。光明即說法利生之前相故。無所照。即攝用歸體。所謂自受用身也。此皆報身之事故。然應身雖亦放光。以不同報身。光明徧照故。亦不同自報。照而無照故。豈相濫哉。故知三德具。三身圓。不縱不橫。非伊非圓。其名為佛。三賢十聖。無此證矣。
△三頌超絕因位。
三賢。即地前三十心。十聖。即地上十位。此四十心是因非果。斷證未圓。同生華藏果報土。即實報莊嚴土也。華嚴說華藏剎海。是舉依果勸樂生信者。以此法是十地三賢能被之言教。此土是所住莊嚴之依果。非有他也。第二句。謂妙覺極果。真窮惑盡。寂光性土。故唯佛住。盖性土。即法身也。在依在正。故分異名。實則依正一源。身土無礙。非佛居而誰居哉。問。三土亦有淨相。佛何不住。而獨居此法性土耶。答。凡聖同居一土。凡多聖少。方便有餘一土。無明未斷。實報莊嚴一土。猶帶方便。非真淨土。寂土無此。故佛居也。三句謂佛示生化物也。謂寂光無為。而出真兆聖。為物暫住世間。故法華云。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此寂光無為境也。又云如來則為一切世間之父。於諸怖畏。衰惱憂患。無明永盡。無餘。乃至云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為度眾生生老病死。乃至教化令得阿耨菩提等。此即暫住應化。受此三界果報也。以諸佛同為化生。故云皆。第四句。謂佛證妙極雖悲化眾生。而智恒湛寂。所謂無緣慈力。常動常靜。常照常寂。如一月不下降。萬水不上升也。金剛原者。即證之極處。所謂通玄峰頂。不是人間。萬境不能移。羣魔不能動。佛登此地。則十方法界。總現全身。而當處湛然。恒居菩提寶座。妙哉證也。非大覺世尊。其孰能與於此乎。
△三頌結讚佛德。三。初頌佛慈蔭物。
說法利生。莫先三業。故今讚之。隨類現形。千百應化。此頌身業德無量也。後頌口意二業。以慈悲無倦。誓願難量。此意業德無量也。三百餘會雄談。四十九年常說。此口業德無量也。然皆觀根以示法藥。隨應令得利益。為使均沾溥潤。一味無差。故云等憐愍。三四兩句。謂佛慈蔭物也。聞法則熱惱清涼。見相則福慧作種。所謂慈悲普覆。神用曠濟。誠十方無涯畔。三際難盡窮。故頌之如此。
△二頌說法無畏。
初二句即口業。謂佛音一演。具無量義。非小乘之少義。邪外之無義可比也。二句即意業。謂性智離妄。觀照無心。非業識之住著。妄念之執相。故云無緣照。既口業清淨。意業虗靈。說法利生。根本圓具。故所說句義甚深。而未曾有。此則雷音一震。正信入理。邪異褫魄。得不謂之人中師子乎。
△三頌眾喜頂禮。
初句剎土俱無明感結。此法能斷妄惑。故悉震動如此。然緊那羅王。絃歌一聲。須彌為之湧沒。況圓音一暢。得不情與無情。歸心震動也哉。二句眾喜聞法。慶幸無量。得其利益功德咸臻也。三句人天共仰云世尊。入理深談曰善說。十四王。即三賢十聖。以寄位作王故。末句。即結讚歸信懇切也。頭面作禮。非止稽首再拜而[A10]已。
△三時眾獲益。
爾時百萬億恒河沙大眾。聞佛世尊。及波斯匿王。說十四忍無量功德。獲大法利。聞法悟解。得無生忍。入於正位。
無生忍。七地方得。九地究竟得故。入正位有二。一人空位。二法空位。大約諸教證真之位。如普賢觀明無生入正位是也。
△三如來讚述。二。初讚能說甚深。二。初指王昔迹。
爾時世尊。告大眾言。是波斯匿王。[A11]已於過去十千劫龍光王佛法中。為四地菩薩。我為八地菩薩。今於我前大獅子吼。
指王昔迹者。欲明遠因。示前讚頌不妄也。龍光佛。即釋迦匿王因地宗師也。過十千劫。明往因綿遠也。四地即𦦨慧。八地即不動。然四地明極覺滿。爍絕緣影。故於般若。深入如此。八地得其全體。一真凝常。故超前位也。今佛[A12]已果滿。而王位幾十地。何則。盖師子吼名決定說。若非位階十地。不堪此名。而佛亦不以此讚嘆也。淨名嘆十地菩薩。能師子吼。名聞十方。亦此義也。
△二印王勝解。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得真實義。不可思議。唯佛與佛乃知斯事。
言如是者。印其解悟合理也。再言如是者。深印許其不妄也。謂冥符聖心。玄解般若。復云如汝所說。盖深許之也。得真下。讚深入。謂般若妙慧。正修不出五忍。而五忍即妙慧之坦道。故王頌說。斯為得義。謂真實者。即不妄不變之稱故。此義非口所宣。非義可測。誠難思議也。夫諸佛不證極玄源。無以同知。匿王不深入堂奧。無此開闡。然則匿王殆同佛地乎。其為般若發起。信不疑矣。
△二嘆所說甚深。三。初正讚所說。三。初讚不可思議。二。初指法難思。
善男子。此十四忍。諸佛法身。諸菩薩行。不可思議。不可稱量。
初句總標指體。謂忍為因果行證之體也。上品寂滅忍。圓證無生。真際平等。為功德所依。佛佛不易此道。故曰諸佛法身。四忍修斷。位位增明。一切化法。地地殊勝。以諸賢聖同依此忍。故曰諸菩薩行。此果此因。若修若證皆不離性。亦不即性。非心口之境界。故不可思議。非方隅之分齊。故不可稱量。
△二假徵廣釋。三。初就佛化身明不思議。
何以故。一切諸佛。皆於般若波羅蜜多中生。般若波羅蜜多中化。般若波羅蜜多中滅。而實諸佛。生無所生。化無所化。滅無所滅。第一無二。非相非無相。無自無他。無來無去。如虗空故。
初句徵。意謂行證。於修則妙。於證則深。何以結屬此忍。而又云難以名言形狀耶。一切下。釋也。謂以生滅化三。不離般若。釋成不思議也。言中者。古疏作二釋。一謂其中之中。則一切諸佛。雖有生滅化三。皆不離其中。二謂中道之中。則雖生滅無非中道。亦猶佛常好中。如生中天。滅中夜。明中道等也。愚謂二義中。後義切當。盖中道之中。即指般若妙慧為中道。故經一一皆云般若中生滅化也。然生即示現王宮。滅即入寂雙林。化即四十九行化之事。如依水起波。波不離水。依體起用。用不離體。故知般若無相。依俗而明。法身無形。為物示現。凡此皆明建立幻有。而示化身不生滅也。而實下。正以法身蕩相明真空。釋成不思議也。前以中道妙慧約俗則建立無量。今約真則湛然總空。故能無生而生。生即無生。生生者無生。無化而化。化而無化。化化者無化。無滅而滅。滅而無滅。滅滅者無滅。此皆第一義諦。空諸所有。一無住著也。當知即立。而遣相不有故非相。即蕩而建化非空。故非無相。中道妙慧。於斯顯矣。孰得思議哉。無自下。覆疏上義。謂彼我兩忘。故無自他。既無自他。則化之有無。不必論矣。生滅雙斷。故無去來。既無去來。則相之存泯。亦不必言矣。此皆般若妙慧。中道無二之中。求自他而不有。方顯無生。迹去來而非存。是稱絕待。故淨名云。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者。此也。如虗空故。喻也。此釋上生無所生等義。盖以虗空體非羣相。即非相義。不拒諸相發揮。即非無相義。本一體而徧在色非色處。即無自無他義。原常在而渾一。貫古貫今。即無來無去義。故云如虗空故。然則斯喻極成。此法頓顯。般若妙慧。觸目昭然。孰能思議者哉。
△二就眾生明不思議。二。初正釋難思。三。初人法對辨明不思議。二。初正明法空。
善男子。一切眾生。性無生滅。由諸法集。幻化而有。蘊處界相。無合無散。法同法性寂然空故。
三祖云。境繇能境。能繇境能。盖繇不了能所如幻。故心境互為緣起。庸知心生法生。心滅法滅。人法二執。當體全空者哉。故此人法對辨。以明一切皆空也。實相凝寂。不屬有無。故云性無生滅。因緣和合。虗妄名生。故云繇諸法集等。蘊處下。指三科非因非緣。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也。然此三科。該一切法。以約自他共求了不可得。故云無合。亦不離自他共而有相。故云無散。又因緣別離則無合。因緣和合故無散。幻妄稱相。性真一如。故同法性。此性離相。一塵不泯故云寂然空也。
△二明人空。
一切眾生自性清淨。所作諸行。無縛無解。非因非果。非不因果諸苦受行。煩惱所知。我相人相。知見受者。一切空故。
此初就義相。以顯人空也。自性清淨。指體。即實相般若。謂此真體。離言說相。離心緣相。凡聖不立。染淨皆空。一切諸相。皆遣蕩故。諸行。指世出世業行也。人天修持戒善是行。二乘諦緣觀斷是行。菩薩二利齊修。悲智雙運是行故。約建化門中。則世業是縛。以餘有集因故。出世是解。以斷證增上故。然真性皆空。故縛脫不有。非唯此不有。即凡聖同源之境。縛脫無二之性亦無矣。自性離集離苦。故非因果。雖非因果。而因果宛然。故又拂云。非不因果。淨名謂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忘此也問。據此中縛脫因果諸行等言。則是法空。何判為人空耶答。雖似法空。盖約能執邊說。以縛脫因果不自有。繇妄執故有。妄執即人也。故古云。境不自境。繇心故境。況下文接連我人等相言之。故知是明人空也。諸苦下。約妄惑以顯空也。受有苦受樂受捨受之別。於苦亦有苦苦壞苦行苦之殊。盖苦受名苦苦。樂受名壞苦。捨受名行苦。然此三受。皆眾生於境。妄領為實有為諸受。同一虗妄故。續諸生死。名煩惱障。礙正知見。名所知障。然此二障。亦名事障。以於世事生著故。亦名理障。於真空處生著故。此皆以無明為體。翳惑妙明。而成此二障。故於般若。一皆空之。我人知見等。即總空四相也。四相有二。一約圓覺智境說。即任運執我名我相。心存妙悟名人相。了迹迹生名眾生相。潛續如命名壽者相。二約金剛識境說。我是自在之名。人為主宰之稱。眾生取續前義。壽者取接後名。此二四相。淺深不同。總是人執。故皆空之。問。此處不言四相。止云我人知見等。何釋為四相耶。答。四相之名。即而不離。既有我人等名。豈無眾生壽者二相。況知見等言。約人執四相而說。受者亦即四相為能受者也。故釋以四相。於理允當。
△二境智合辨明不思議。二。初辨境空。
法境界空空無相無作。不順顛倒。不順幻化。無六趣相。無四生相。無聖人相。無三寶相。如虗空故。
此初依境明空。所謂一切有為法。無不是空者。故總云法境界空。空無下。別以三空門空之。謂實相凝寂萬法都泯。故云空。一切既空。則一異等相。求之叵得。云無相。既空無相。則有漏業習。更不復造。云無作。然此三空門。天台大師。約觀四諦而說。凡夫執有。二乘執空。墮於本末二種顛倒。故云顛倒。菩薩不執二邊。了法如幻。遊戲幻海。度脫幻生。以空花為佛事。以水月作道場。然亦未免著於中也。今般若正智。二邊不立。中道離相。故總云不順。古云迷時三界有。悟後十方空。三界既無。四生何有。然古解十方。即十法界。對凡說聖。有縛脫相。凡既不立。聖從何安。故又云無。三寶有住持別相同體之異。今謂此心。既自離照離軌持。離和合。故無同體三寶。同體尚無。住持別相。皆成金屑。故亦空之。如虗空故一句。設喻合顯也。宗鏡明虗空有十義。一無障礙。二周徧。三平等。四廣大。五無相。六清淨。七不動。八有空。九空空十無得。然此十法。亦有十義具足。故引淺況深。乃云如也。問。法喻十義。極成無過。法喻相如。配義安在乎。答。凡聖皆空。即虗空之無礙。平等周徧等之義。觸類而推也。則不順二句之義。亦皆具十。盖不順二邊。並及中道。即周徧平等清淨不動等義故。
△二辨智空。
善男子。甚深般若。無知無見。不行不緣。不捨不受。正住觀察。而無照相。行斯道者。如虗空故。法相如是。有所得心。無所得心。皆不可得。
此文有三。一甚深下。明觀照不得。肇公云。實而非有。虗而不無。存而不可論者。其唯聖智乎。乃至云。而無照相是也。彼廣設問答。發明般若無知。極盡玄微。即此中甚深般若也。言甚深者。以所觀人法二空。故能觀照者。亦甚深矣。無知下。明般若空也。盖所觀既空。能觀亦離故。觸境而智體常凝。故無知。了法而慧明若昧。云無見。心路泯絕云不行。觀緣並寂云不緣。虗受照應云不捨。了罔陳習云不受。所以不行等者。以正住觀察。能所不可得故。豈是土木無心。而言不知不見乎。亦以般若無知。而無所不知者也二行斯下。舉喻顯空。謂以般若智體。能所俱空。故行般若者。亦泯絕無相。然無非般若也。者字指人。行字即心經云。行甚般若之行也三法相下。合明俱空。謂般若皆空。非有無故。故二俱不可得也。盖以有心。即作意妄緣。無心即任運空寂。然此義亦如起信。明真如云。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直故。即今無心。不可得義。又云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即今有心不可得義。況般若即一切法。如清涼池。豈得在無心。又況般若。離一切相。如大火聚。豈得在有心。故知不可思議也。
△三結上四義總顯難思。
是以般若。非即五蘊。非離五蘊。非即眾生。非離眾生非即境界。非離境界。非即行解。非離行解。
有所得心不得。則知般若非即一切法也。無所得心不得。則知般若非離一切法也。是故般若之為體也。亡然存然。不可得而名焉。故總結云難思議。夫此難思難議。唯佛能知。唯匿王能說。信矣。然此五蘊等相。即牒結前文。五蘊。即牒前蘊界處相下一段。眾生。即牒前一切眾生下一段。境界。即牒前法境空下一段。解。即牒上善男子下文。行。即牒前行斯道者下一段。此不可不知也。問。古今判教者率以般若為空宗始教。非終頓圓實之旨。今觀即離不住。有無不得。非即中道不住不離之旨耶。且教有般若。與真如佛性。果無二無別乎。答。般若談空。稱為始教。古今確見一空而不可易者。然以般若大抵破相為宗。為始可爾。必執般若為空無中道者。實不可也。盖古今判教不拘一部。但一部之中。有有有空。即隨義淺深判之。今此不即不離之旨。即圓實之旨。謂般若為終教。可矣。若必執即離中道。成立般若為空宗者。而於圓實空義。亦可執為中道妙旨乎。故知一部之中有多教焉。一教之內含多部也。必以此經為空者。是謂膠柱之見也。又真如佛性。與般若實相。同而不二。何者。盖正因佛性。即實相般若。了因佛性。即觀照般若。緣因佛性。即文字般若。又離相真如。即正因與實相也。依言真如。即觀照了因。文字緣因也。是知佛性真如。既遮照即離以顯中。則知般若。亦有無存泯叵測而顯妙。故知般若空空之中。而有妙有。豈獨執為一空者乎。
△二總結名義。
如是等相不可思量。
釋文如前。
△三雙結因果名不思議。
是故一切菩薩摩訶薩。所修諸行未至究竟。而於中行。一切諸佛知如幻化。得無住相而於中化。故十四忍。不可思量。
此文有三。是故下。一因位難思。謂不可以眾生境界智解。於般若中行。則知般若難以思議。既難思議。故許一切菩薩。從始至終於中行之。所謂般若即一切行藏也。故經云三賢十聖忍中行。然忍體即般若也。心經依無所得故。菩薩斷妄證真。究竟涅槃。起信謂一心三大。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皆同此義。所謂般若能護十地行者。信哉。一切下。二果位難思。謂佛佛一道。故云一切。然皆住般若妙觀故。無化而化。化而無化難思議也。就中知如幻化。即觀生體空。得無住相。即不住行化。故知般若為一切佛藏也。前謂唯佛一人能盡源。雖言五忍之寂滅上品。而忍體亦不離一般若矣。心經謂諸佛以無所得為因。成就菩提。起信謂一心三大。一切諸佛本所乘故。皆同此義。故又知般若能護佛果。信哉。故十下。三總結難思。謂因果既無行而行。無化而化。則行亦無行。化亦無化。故知此忍。不可思議矣。
△二釋不可稱量。
善男子。汝今所說此功德藏。有大利益。一切眾生。假使無量恒河沙數十地菩薩。說是功德。百千億分如海一滴。
此功德藏。即前匿王偈頌。如來讚述之法也。然此法為不住皆空之妙域。因果同依之底源。故名為藏。然藏有覆藏含攝出生三義之別。今皆具之。有大利益。即指因果一切皆空也。以心空及第。方行方化。不住相故。非大利益而何哉。般若藏如海。無數聖位所說如一滴者。以般若正理無限。而一切言說有分量故。恒河沙數。極言其多也。今以聖位而言不以賢位者。盖聖位尚然。賢位何可道哉。故知在般若之五忍中行證者。非根深緣勝深造遠到者。不能說讚。今匿王能說。實有本地風光致之也。
△三釋唯佛乃知。
三世諸佛。如實知能。一切賢聖。悉皆稱讚。是故我今略述所說少分功德。
般若為諸佛母。佛既證此。故如實能知。不涉言象也。又為諸行海。菩薩行此。故皆共稱讚說其功德也。一切因果既知既讚如此。則吾今之所述者盖無量中之少分耳。所謂般若離言說相。難盡名言。信矣。問。據經略述所說等言。則知以所彰能。謂匿王之所說。佛止述其少分。今何故指般若而言耶。答。雖似略述匿王所說少分功德。實以讚般若之無盡藏也。若唯讚述匿王。則吾佛之一言印可述成足矣。何謂略說少分哉。故知指般若邊而言少分也。吾宗義學。留神詳焉。
△二勸如理修。二。初正嘆勸修。
善男子。此十四忍。十方世界。過去現在一切菩薩之所修行。一切諸佛之所顯示。未來諸佛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佛菩薩。不由此門。得一切智者。無有是處。
此先嘆賢聖共修。言修行者。即依此忍而斷證化度也。顯示者。即依此忍而開闡演說也。所謂三世因果。莫不繇斯道也[A13]已。例如楞嚴耳根圓通云。過去諸如來。斯門[A14]已成就乃至云我亦從中證非唯觀世音者此也。然則耳根圓通觀修之妙。亦不外此五忍矣若佛下。後反顯勸修。所謂此忍。即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也。
△二推徵廣釋。
何以故。諸佛菩薩。無異路故。善男子。若人聞此住忍。行忍。回向忍。歡喜忍。離垢忍。發光忍。𦦨慧忍。難勝忍。現前忍。遠行忍。不動忍。善慧忍。法雲忍。正覺忍。能起一念清淨信者。是人超過百劫千劫。無量無邊恒河沙劫。一切苦難。不生惡趣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初三句徵釋同修所以徵謂佛與菩薩因果天淵。何以同依修證耶。釋謂修則修此。證則證此。無二路故。所謂一門超出妙莊嚴路者。此也。善男子下。勸聞名起信。住行回向三忍。即伏忍三品。初二三地。即信忍三品。四五六地。即順忍三品。七八九地。即無生忍三品。十地。即下品寂滅忍。正覺地。即上品寂滅忍。然總此因果諸忍。諸修證者。不離此中。故聞者難得。即聞而一念信解者。又難中難也。況信而清淨。稱般若清淨之體乎。故下顯大果報云。是人下。明超苦報。謂塵沙劫苦。皆繇慧眼不明。三惡道果。止為一念不信。今正智現前。故劫苦超脫。淨信懇切。故三途長揖。非是過格。法如是故。其猶星火燒萬頃之薪。一燈破千年之暗。而甚易矣。般若之脫苦妙哉。不久下。速證佛果。梵語阿耨等。此云無上正徧正覺盖揀因位非徧。凡小邪外非正故此名耳。然此即智果。五不翻中。倣古不翻。故存梵語。此之果位。一念清信。則因該果海。一念頓超則果徹因源。所謂解行在躬。一生圓曠劫之果。而今果然淨信般若者。又豈濡滯多劫哉。故云不久。
△三大眾讚益。
是時十億同名虗空藏菩薩摩訶薩。與無量無數諸來大眾。歡喜踴躍承佛威神。普見十方恒沙諸佛。各於道場。說十四忍。如我世尊所說無異。各各歡喜。如說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染淨同空。凡聖盡蕩。空洞無涯。廣大遍周。故虗空藏而為讚喜。然以十億同名者。表十界依正同空故。前云一切諸佛之所顯示。故今見一切諸佛同說。前云一切菩薩之所修行。故今喜大眾如說而修良以如來實語。故說此經即現此境耳。不然。則說到此。而行不到此。非如所加說也。故華嚴金剛藏。將說十地品。先入正定現諸難思境界。以生正信於海眾者。此也。故知言現見者。正證事實也。豈徒然哉然須仗佛威神而見者。凡以慧眼未徹必假佛力。方了了見故上答前第二問竟。
△三約二利雙修答第三問。三。初牒前問意。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汝先問云。復以何相而住觀察。
前第一問。云何修行約自利。二問。云何化生約利他。今第三問。即約二利雙修也。盖以大智故。則正住觀察。了能所之本空。以大悲故。則觀照緣生。知自他之如幻。今牒其問端者。亦顯問答條貫。井然有序。非復說前義也。
△二正答其相。三。初標義略答。
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觀。如幻化身。而現幻化。正住平等。無有彼我。如是觀察化利眾生。
應如是觀。即指向下所說自他因性。本無生滅繇諸法集。幻化而有。故觀身如幻。觀生亦然。不著於相故正住平等。了法無二故無有彼我。如是觀察。則四相圓泯三輪體空。觀空則泯相澄神。終身化生。不見化相觀假則起幻銷塵雖無度相鎮日化生觀中。則靈明絕待。即能度之幻身。為所度故。幻生不有。即所化之幻生為能度故。幻身本空。故結云如是觀察化利眾生。問。據經似約空邊言化生之義。何以釋約三觀耶。答。能化既是大心。所觀必住三觀。況三觀圓融。既舉觀空如幻。即見三觀圓具矣。
△二申宗廣釋。二。初所化如幻。七。初明法假。三。初明夢識能為識本。
然諸有情。於久遠劫。初剎那識異於木石。生得染淨各自能為無量無數染。淨識本。
能化所化如幻。方為正住觀察。然所化眾生。繇迷染而起。故此示之。夫四生九有。皆屬知覺。故云有情。迷惑無始。染幻非今。故云久遠。初剎那識。即第九白淨識。所謂如來藏也。然此識其性了然。故不同於木石。繇一念妄動。真妄相合。一異叵得。故有藏識之名。即此識體。具二義故。攝一切法。生一切法。始覺返本。淨法增長。本覺迷源。染法不斷。善惡二緣。一一能生諸識。故曰為無數識本也。遠公云。本端竟何從。起滅有無際。一毫涉動境。成此頹山勢。即此義也。故知此識一生。因果善惡。凡聖染淨。皆從心生。此所以亦成就無量眾生也。所言識無量無數者。以心海無涯。夢識無初故。如宗鏡中明六識云。一名意識。乃至第十名分段死識。明七識云。一名轉識。乃至第十名智障識。八識云。一名和合識。乃至第十名一切種智識。九識云。一名真識。乃至第十名不可名目識。平常以八種識心。止各一名而[A15]已。而宗鏡各具十識。觸類而推。則知無量矣。又如起信。明依賴耶。而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起念相續。故說為意。此意復有五種。一者名為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二名轉識。依於心動能見相故。三名現識。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於色像。現識亦爾。隨其五識。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以一切時。任運而現。常在前故。四名智識。謂分別染淨故。五名相續識。以念念相應不斷故。又能住持過去。成熟未來。念慮現在。三世之事。是故三界虗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據此。則一意分五。而識之名。又無量無數也。然染淨諸法。名有熏習之義。亦如起信中明。故彼論云。熏習義者。如世衣服。實無有香。若人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此亦如是。是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熏習。故有染相。無明染法實無於淨。但以真如熏習。故有淨用。云何熏習染法不斷。以依真如法。故有無明。有無明染法因故。即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則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無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覺念起。現妄境界。以有境界染法緣故。即熏起妄心。令其念著。造種種業。令一切身心等苦。乃至一者根本熏習。以能成就業識義故。二者所起見愛熏習。以能成就分別事識義故。云何熏習淨法不斷。謂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以熏習因緣力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以妄心有厭求因緣故。即熏習真如。自信[A16]己性。知心妄動。無前境界。隨遠離法。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種種方便。起隨順行。不取不念。乃至久遠熏習力故。無明則滅。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成自然業。乃至廣說云。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恒常熏習。以有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A17]己身。有真如法。發心修行。然此熏習。能生染淨諸法等義。乃法性宗之要旨。故備引如此。如得此義。則向下次第生起[1]之。
色法。生無量色。眼得為色。耳得為聲。鼻得為香。舌得為味。身得為觸。堅持名地。津潤名水。煖性為火。輕動名風。生五識處。名五色根。如是展轉。一色一心。生不可說無量色心。皆如幻故。
此初明五蘊。色即四大等色。心即受想行識四蘊。然此五法。藉有為眾緣和合而有名蘊。以虗幻法盖蔽真實名陰。此開心合色一科。眾生色心。不離此五妄成也。大王下。成十二處。先明一色生多色也。同一色法。則生有五塵四大不同。故眼見之有同美。故名色。乃至此身得之動轉。故名風。然生則五塵合集。能牽妄識。四大和合。能隔真性。滅則五塵空寂。四大分張。同一虗假。此合。心開色一科。眾生十二處。不離此成矣。生五下。明成五根。此即依上四大所造五根。而生五識。識托其中。以此作增上緣故名根。此五名根者。以同一四大造色故然。根有勝義浮塵之別。今皆名色根者。即浮塵根。如楞嚴所謂因名眼體。如蒲萄朵等是也。此即色心俱開一科。眾生十八界。亦不離此也。如是下。結生如幻。以前三科皆妄成故。繇色生心名展。繇心生色名轉。然一一色心。而生不可說色心。要之從一出多。自無。而有。不實虗假。猶如幻化。故總結云皆。問。十二入中少色。十八界中缺意者。何也。答。既云色心二法。則色即色入。心即意識。故略不言。凡有缺略之文。此中約義。總為含攝也。
△二明受假。
善男子。有情之受。依世俗立。若有若無。但生有情。妄想憶念。作業受果。皆名世諦。三界六趣一切有情。婆羅門。剎帝利。毗舍首陀。我人諸見色法心法。如夢所見。
上明五陰等法。即法假。此明妄計有無。即受假。故古云受如水泡。然有領納前境。苦樂捨三受不同。皆依世俗假立。真性何有哉。所謂徧計執性情有理無者。此也。若有下。明有無假。凡夫執有。二乘執無。皆非第一義諦。至於邪外。以實有為有。以豁色為無。凡此二者。亦徒以增長斷常二見耳。是則外有妄境。即妄心隨之而起。故云。但生等。妄念之惑既非實性。則業果作受。皆非實性。故云皆名世諦。三界下。法如夢假。婆羅門云淨行。剎帝利云王族毗舍云商估。首陀云農田。即同此方四姓。上即所執。我人諸見。即我人四見。并邪外六十二見。此即能執。色心即五蘊。然此人法。夢時則有。及至於醒。了不可得。如莊周之夢蝴蝶。覺則安在哉。一切萬法。皆類此矣。
△三明名假。
善男子。一切諸名。皆假施設。佛未出前。世諦幻法。無名無義。亦無體相。無三界名。善惡果報。六趣名字。諸佛出現。為有情故。說於三界。六趣染淨。無量名字。如是一切。如呼聲響。
夫至名無名。故老子云。名可名非常名。知此。則世俗諸名。皆強施設。何實有哉。故肇公云。名無得物之功。此也。佛未下。明法無名體。謂諸名字幻法。空劫以前非有。佛未出世本無。然非但無名。名下之實義。義中之體。亦總無之。乃至欲等三界。天等六趣。善惡之業。升沉之報。凡在名言。皆無實義也。諸佛下。明假立名也。若一向無名無義。則眾生在迷。如處長夜。入道無門。修善無路。不知生死升沉。是何物也。故佛佛出世。皆為度生。假立三界名言。令物識心達本。不如是。不足為有情而出現也。如太古之初。本無名字。伏羲仰觀俯察。以𦘕八卦。周公孔子。建文言而知象。觀爻象以安名。諸佛安立名字。為化眾生者。盖亦類此。如是下。結妄非實也。夫萬物應名而得。如空谷應聲而響。名之虗假無實。又如此夫。知此。則因指見月。是為真觀。如執指忘月。何名徹。照哉。
△四相續假。
諸法相續念念不住。剎那剎那非一非異。速起速滅非斷非常。諸有為法如陽𦦨故。
約心則前後生滅相續。約境則有無動靜相續。然急如隙駒。疾如石火。實新新不停。念念遷謝矣。剎那如前解。非一下。明有為相續法也。盖相續之法體。非一異。相忽生滅。義離斷常。故稱相續。如定於一異。則續義不有。緩於生滅。則續義難成。即墮於斷常。失於相續之義。此推相續之法。無實體也。故喻如陽燄。陽𦦨體非實有從暑氣而蒸方生。則知相續無實。亦空有其名。渾一虗妄也。
△五相待假。
諸法相待。所謂色界。眼界。眼識界。乃至法界意界意識界。猶如電光。不定相待。有無一異。如第二月。
諸法一句。總明相待之法。如謂動靜相形。高下相傾。生滅相續。聖凡相對是也。所謂下。明相待之法。謂六根六塵。互相對待。中間六識。能所合顯。何者。盖以根不自根。繇境方根。境不自境。繇根方境。故云相待。此二俱能生識。然六識為所。根境為能。亦無所不能有能。無能不能生所。故亦名對待耳。實則諸法不定相待亦空。喻如閃電光。速迅不停息。亦如第二月。一異總非真。故楞嚴云。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況般若正智。云何於中。有是非是相待耶。
△六因成假。
諸法緣成。蘊界處法。如水上泡。諸法因成。
諸法無體。生即從緣。既從緣生。則如三科中。識因境生。從根而有。則根境同識皆妄矣。以俱仗緣助藉和合生故。如水藉風緣。忽生漚泡。無風則泡滅而同水。諸法托無明緣而倐有者。亦若是也。
△七緣成假。
一切有情。俱時因果。異時因果。三世善惡。如空中雲。
俱時因果。即今生作因。今生受報。以不隔世而受云俱時。異時因果。即今生作因。來生受報。以異類異時而熟云異時。然金剛云。三心不可得。三心既叵得。則三世之業緣。亦如空中雲起矣。所謂雲出無心。隨空際自來自去。果非強受。順業緣而自作自招。實則善惡因果。皆悉叵得是。稱幻諦幻。化無性。斯即空也。上之二段。雖因緣不二。然因親緣疎。故分二段。問。所化眾生。約如幻義。足顯不住平等之理。而須七假。一一推其無性者。何耶。答。眾生根種不同。故執著情見有異。若不以七假推之。豈知諸法緣生非實。究竟如幻者哉。故知七假顯空。則能化所化。總是一幻。
△二能化如幻。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住無分別。無彼此相。無自他相。常行化利相。是故應知愚夫垢識。染著虗妄。為相所縛。菩薩照見。知如幻土。無有體相。[A18]但如空華。
此初牒前法以勉勗也。菩薩即能修人。若有分別。則人我未忘。能所不融。化利方行。自他相礙。今住無分別。則彼此不形。自他非二。終日化生。實無滅度。此不住行化。即悲智兼行之道。故勉云是故應知。愚夫下。甄明迷悟。先明凡夫躭著。夫道人於一切法。如明鏡現相。對境無心。若愚夫心不清淨。故見法染著。非解脫相。此則迷悟天淵耳。菩薩下。明智者了空。所謂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豈同凡小。更邀空華。執有實果耶。上申宗廣釋[A19]已竟。
△三總結名義。
是為菩薩摩訶薩。住利自他如實觀察。
以法化生利他也。化功歸[A20]己。自利也。觀生如幻。觀身亦然。是謂如實觀察。能如是觀。於般若得矣。
△三時眾獲益。
說是法時。會中無量人天大眾。有得伏忍空無生忍。一地二地。乃至十地無量菩薩。得一生補處。
夫大眾聞法獲益。即乘戒俱急者也。伏忍即人天發心。從信位而進至三賢位也。空即信順二忍。以此二忍。前六地中修斷證入。皆空緣影故。無生忍。即七八九三地。此明人天。得聖行益也。一地乃至十地者。此明人天得入聖位益也。無量下。此明菩薩得因極果圓之益。非人天之益可比盖以聞此法而悟此理。聞此行即得此位。所謂一生等流果也。然聞法入證。斯則解脫。即離繫果。故總結云得益。
△四明二護所依正理。二。初當品名題。
二諦品第四
原夫性覺平等。真俗無差。心鑑虗玄。理智一體。此超情離謂之境。不可得而一二。亦不可得而真俗也。唯是歸萬法於一致故不二。不二斯真。散一本於萬殊故不一。不一則俗。此真俗之所以分也。然於此了徹者。觀俗明真。真俗無相。執取者。觀真成俗。俗真有名。亦豈知真俗雙泯。二諦恒存。空有兩忘。一味常顯。緣此。如來導俗有流動之說。談真有不遷之稱。一代時教。所說之法。莫逾此矣。今之所說。意不出此。然所謂諦者。以聖人了法。莫不究其所以諦當根底之處。夫日月是幻妄之法故可轉移。真俗乃諦實之理。焉能變異。是故反陰為陽。世容有之。逆理亂真。終無是處。故名為諦。若明來意者。盖二護即能依行修。二諦即所依理致。二護行修既明。二護理致當顯。故次明之。
△二正釋經文。三。初問答明旨。三。初明二諦不二。四。初匿王請問。
爾時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勝義諦中。有世俗諦不若言無者。智不應二。若言有者。智不應一。一二之義。其事云何。
問中雙標二諦也。夫諦理之至。即勝義諦之名亦強名耳。云何有二。又有種種差別哉。盖今問意。祇明不二之圓旨也。古疏云。亦應有世俗諦中。有勝義諦不。但是文略耳。若言下。雙難有無。難意謂若勝義中無世俗諦者。然智不應二。既有無皆空。是智二矣。何得言無耶。若勝義中有世俗者。然智不應一。既聖解無差。是智一矣。何得言有耶。上難其智二。以驗真中有俗。下難其智一。以明真中無俗耳。一二下雙結難思。此上皆古疏意也。愚謂此問乃匿王躡前觀如來品內。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以來。一往發明勝義世俗二諦。實相觀照二智。今先以諦難智。後雙顯二諦。俱非一二也。故發問云。勝義諦中有世俗諦不。若言無者智不應二。若言有者智不應一。難意謂若勝義中無世俗者。但祇有勝義一諦。既唯有勝義一諦。智應唯有實相般若一智。不應有實相觀照二智。今智既有二。豈得言勝義中無世俗耶。若言勝義中有世俗者。即有勝義世俗二諦。諦既有二。智亦應有二。不應唯有一智也。智既唯有一。豈勝義中有世俗耶。然則般若正智果一耶。果二耶。亦應云。勝義世俗果一耶。果二耶。故云其事云何。此上舉所觀之諦。以難能觀之智。智約體用分二。諦就理事分二。智體諦體。本非一二。匿王約用以問。故有一二。佛後就體而答。故云非一非二。既無說聽。豈有一二云乎哉。
△二如來垂答。
佛言大王。汝於過去龍光王佛法中。[A21]已問此義。我今無說。汝今無聽。無說無聽。是即名為一義二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答中先敘昔曾問。盖曩因[A22]已深。故求道愈切。非藉夙習。何能究明此事乎。佛告此者。欲顯發往迹也。我無下。次答其旨。謂說聽皆空。即不二。聽說宛然。即不一。然無說無聽之妙。即不一不二之譚。此等境界。誠難思議。故空生無說無示。帝釋讚其善說般若。肇公云釋迦掩室於摩竭。淨名杜口於毗耶。凡以理為神御。故口以之默。[A23]辦所不能[A24]辦。此皆發明無說也。知無說則知無聽。無說無聽者。得非不一不二之旨乎。末二句。誡聽許說。盖母以生滅心聽實相法也。
△三引證昔說。三。初正申二諦。三。初明無作二諦。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此約真俗雙亡。空有一味。以頌答之。足顯佛意。即真即俗明不二也。然既不二。豈墮不一哉。上二句明真諦空。下二句明俗諦空。於真諦中。初句出體。謂無相者。以體絕染淨有無等相故。謂勝義諦者。以脫俗冥真。虗靈妙絕故。下句謂此理非了因之所了。故非自作。亦非生因之所生。故非他作。本來現成。絕諸對待。逈出思議之表也。後二句。謂諸法不出色心。生起皆藉因緣。如眼具九緣生等。故論云因不生。緣生故。緣不生。因生故。又經云。諸法從緣生等。然緣生之法。有而性常自空。譬之幻化。有而非實。究其根底。本非因緣。故論云。諸法不自生等此也。是知勝義本空。因緣無性。真俗融通。渾然一味。故俱云。體非自他作也。此如楞嚴云。汝觀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然終不聞爛壞虗空。據此。則可作之法有壞。非作者不壞。今真俗俱云非作。則益明世相常住。波相皆水不二之旨也。然真俗皆無作者。良繇本無實相。法性性空緣會一義耳。若約觀行釋此者。即於三性。立三無性觀。一於徧計執性。立無相觀。謂非自他作。妄想生滅。實無生滅故。二依他起性。作無生觀謂依他染淨。從緣無性。非自他作故。三於圓成實性。作無性觀。謂遠離前二。勝義真空。亦非自他作故。問。真空俗有無作之旨。有何所揀。答。邪外計執。作者不同。或執冥性以為主。或執梵天而生物。時方微塵。混沌自然。亦皆出於有作者也。今時正教。真俗雙泯。逈異邪外妄計矣。然權教事行。亦迷有作。二乘沉空。專怖塵染。皆不了自心一如。真俗無二者。故佛答二諦首明無作。良有以也。
△二明無性二諦。
上半明真。下半明俗。法界觀。明真如有隨緣不變二義。俗有成事體空二義。就二義中。真中不變。俗方體空。真中隨緣。俗方成事。此偈義意。亦類是矣。法性。即真空。與萬法為性者。本無性者。以正隨緣時。即不變故。義言無性耳。勝義空如者。空謂其體本空。如謂於法一如。故起信云。一切諸法。從本以來。離言說相。乃至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然彼真如離相。即今勝義空。真如平等。即今如義也。下半。即正成事時體空也。諸有。指二十五有。幻有法。指三界依正因果。以隨業緣顯現。故云幻有。三假。即法受名。總謂三界諸法。因緣和合而有生。亦如幻法。呪巾和合而有相。能生三假。所生諸法均在不實。故知假有。故肇公云。如其真有有。則無滅。然此空有二義相成。謂繇真諦空如。故俗諦幻有。繇諸有假幻。而勝義空如。故知真空幻有。二不相礙。方相成故。至於俱存俱泯。隱顯無礙。存亡自在。可準思之。
△三明圓融二諦。
古謂真無別真。即俗而真。即俗而真。真無體也。俗無別俗。即真而俗。即真而俗俗無體也。故云無無諦實無。然此初句。因上二頌。俱言真俗皆空。故此欲明二諦俱有。以明二諦存泯無礙。為圓融二諦也。今初一無字。是重掃前無二諦之無。謂前言無真諦俗諦是實無者決無此理也。何則。若言真俗實恒無者。是斷滅見。故此後明二諦俱有。免墮此斷見。故佛謂無有無真俗二諦實無之理也。盖以真無別真即俗而真。既即俗而有真。真豈實無真體耶。俗無別俗。即真而俗。既即真而有俗。俗豈實無俗體耶。故云無無諦實無也。下三句重釋初句之義謂寂滅一句明真。因緣一句明俗有無一句雙結。盖勝義真空。即有之空。空恒不空。諸法幻有。即空之有。有常非有。存泯自在。二諦雙融。故云有無義如是。然二諦約法體以明。有無約義相為目。以依彼二諦辨有無故。上之三偈。或云無相無性。或云本有幻有。或云空種種名言之不同。而釋其義者。易混淆也。若見其綱宗。則無有非是者。故古疏云。真俗二諦。直一妙理。本無分別。故以一本無言之。則無性無相。無自無他。無有無無。無二不二無作不作等。皆悉無也。以一本有言之。則第一義本有。法性本有。因緣本有。諸法。本有。有無本有。二諦本有。三假本有。無適而非有也。以一空言之。則第一義空。諦實空。寂滅空。二無二亦空。幻化亦空。也。至於第一義。則皆第一義。以一則俱一。以二則俱二。以有則皆有。以無則皆無。以是則皆是。以非則皆非。以一切異名別說。則皆異名別說。以麤言細語言之。則皆麤言細語也。以上偈句。錯綜言之。殆不容以倫理明義類曉。直彰妙理之無盡。全顯般若之自性耳。據上古疏之義。即如來嚴明法性融通一法為門。法法全趣一法也。例如北辰所居。而眾星皆拱。妙哉古疏也。
△二正答所問。三。初理智相對遣一異。
大疏云。理隨事徧。一多緣起之無邊。事得理融。千差攝入而無礙。今約相非相違義。則真俗迢然。故有差別。如牛二角。缺則不可。然約心觀。則真俗一體。相即同時。二諦獨靜於名教之外。所謂於解常自一也。若推其諦緣。則即真之俗。俗相宛然。即俗之真。真性恒顯。一味千差。逈不相即。所謂於諦常自二也。應知初二句。法喻合明。以立有二之義。三句以智遣理。明不二義。四句以理遣智。明不一義。既不一不二。則空有莫覊。所謂中道。於斯顯矣。
△二理智相對遣執情。
常情執一執二。故為法所縛。不能徹了。解心明極。則知法體不即。亦自不離。故見無二。見無二者。以求其二。不可得故。然無二。則二諦一矣。非必謂之為一也。盖一亦不可得故。若必執一。則一猶二也。且是墮數之法。故法句經云。一亦不為一。為破諸數故。斯之謂也。生公云。是非相待。故有真俗名生。一諦為真。則知二言成權。亦此義也。
△三理智相對入真義。
理即智故。解常自一。智即理故。諦常自二。故知理智一也。妄求一二。則是波外求水。鏡外覔光。豈知諦智哉。若能了達。即此玄解。悟入理窟。妙證真源。如空合空。似水投水。古謂一雙孤鴈。博地高飛。一對鴛鴦。池邊獨立。斯理智常一常二之玄鏡也。
△三結成上義。三。初世諦有無。
初句。舉法明諸法非真。繇妄心起。二三句。喻明雖有非實也。空華本無起滅。病目妄執為有。水影不可撈摝。愚頑認以為真。毛輪原未旋轉觀者如見循環。眾生妄計諸法。盖類此矣。豈知因緣如幻究竟不實哉。起信云。三界虗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乃至心生法生。心滅法滅。合今經意。但彼約從真起妄。此則證其幻化無體為異。故知幻有空華。空理全彰。毛輪影響。緣生足顯。悟真空則不住諸相。觀幻有則警䇿修行。妙符靈妙之智。潛通無生之域。有無真俗。豈足言乎。
△二聖見有無。
色心依正。因果有無。凡聖情量。總繇一心隨緣幻起。今以妄心分別妄境。是即幻化見幻化也。以幻見幻。非是智者。了心唯心。故曰愚夫名幻諦。幻師則知幻無性。故諦幻悉無。如楞嚴見眚非病。所謂無者。非實無也。即圓覺所謂幻法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滅亦滅。非幻不滅。即此義也。涅槃佛答文殊問世諦勝義二諦。大同此經。避繁不引。
△三結成正觀。
上之所明。皆是真俗同觀。空有無二。諦智相從。能所俱泯。故能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一二自在。為真二諦。人能了此。則若一若二。不勞致詰。故云即解一二義。三句謂觸類而長。則一切法。凡無相者。皆勝義攝。凡因緣者。皆世俗攝。知一切法。不出二諦。則知一切法。皆不一不二。即不可以有無名言擬議。故云應作如是觀。到此。則所謂要知無聽說。即此聽說是。
△四釋成二諦。二。初明常二義。
大王。菩薩摩訶薩。住勝義諦。化諸有情。
勝義。即真空也。所謂住於滅定起殊勝行。雖常寂滅廣化眾生。然此義未圓。應云即智之悲。化諸有情。即悲之智。住勝義諦。此義如肇公云。諸法實相。謂之般若。能不形證。漚和功也。適化眾生。謂之漚和。不染塵累。般若力也。
△二明常一義三。初標能所以明一。
佛及有情。一而無二。何以故。有情菩提。此二皆空。以有情空。得置菩提空。以菩提空。得置有情空。
按下文以生佛皆空明不二義。若華嚴則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疏云。眾生心中諸佛。念念證真。諸佛心內眾生。時時作佛。此生佛不二圓旨也。何以故句徵。謂佛[A25]已大覺圓明。生猶昏迷長夜。何云不二耶。有情下釋。謂眾生染緣而有。菩提淨緣而成。染淨雖殊。同借因緣。然因緣即空。能所無二。無二之旨。本同一如。故得置生空於智空之中。攝所化以歸能。置智空於生空之內。攝能化而歸所。無適不可。如水乳不分。光體不二也。
△二約境智以明一。
以一切法空空故空。何以故。般若無相。二諦皆空。謂從無明。至一切智。無自相。無他相。於第一義。見無所見。若有修行。亦不取著。若不修行。亦不取著。非行非不行。亦不取著。於一切法。皆不取著。
初二句兩屬。盖結前生後之文也。若結前。則生佛能所。一切皆空。繇空故。空之相置。兩不二也。若生後。則一切法指境。空空指智。謂繇境空。而智亦空也。故重空空。然雖兩屬。生後義長。何以故句徵。謂一切諸法。見前森布。有何所以。生佛皆空耶。般若下。釋。先釋一義。謂繇上境空故。顯示智空。繇智空故。真俗俱泯。忘言絕慮。正所謂杲日奪眾景之耀。須彌落羣峰之高。到此。何有一法不空哉。然般若無相者。盖以體自無相。亦非眾相故。謂從下。次逐難重釋。此約迷悟以明空。意謂諸法明空。空相顯然。般若無相。無何等相。空何分齊也。故釋云。謂從無明等。一切空空。何有相哉。無明即約迷因而言。一切智。約迷果而言。如是中間。無自無他。此般若於迷悟始終。俱無相也。證於理智。無見而見。實無能所。此般若於證入無相也。自相。指般若自體言。他相。指無明等說也。若有下。約不著明空。古云。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又云。般若如清涼池。四面皆可入者。盖言住相取著。斯成大害。去般若遠矣。故不可入。如不住相取著則內泯徧計。外忘依他。一等皆圓明般若。孰不可入耶。故以之修行則頓階高上。以之不修。則罔識家珍。非行不行則觀契中道。於一切法則世相常住。乃不取著之功分量。同乎虗空。豈淺淺哉。行即行深般若之行。
△三約染淨以明一。
菩薩未成佛。以菩提為煩惱。菩薩成佛時。以煩惱為菩提。何以故。於第一義。而無二故。諸佛如來。與一切法。悉皆如故。
比初雙標染淨。謂迷時全淨是染。悟後即染是淨。迷悟之時雖殊。染淨之源莫二。譬如迷時惑南為北。悟時即南是北。迷悟有差。南北無二何以故句徵。謂煩惱菩提。如仁暴不相為用。火水不相為因。何故染淨全同耶。於第下釋。而有二義。一約理。則一而無二。二約證。則諸法皆如。繇此全染成淨。翻迷令悟。即此即彼。即彼即此。無他道也。
△二明說法不二。三。初當機啟請。
波斯匿王白佛言。十方諸佛。一切菩薩。云何不離文字。而行實相。
問意謂上明法法皆空。則文字無有也。云何佛菩薩不離文字。而行實相耶。盖實相無相。文字有迹。以有行無。敵體相反。故此問之。
△二如來垂答。二。初明說空。
佛言。大王。文字者。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緣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有論議。所有宣說。音聲語言。文字章句。一切皆如。無非實相。若取文字相者。即非實相。
初標列經名然此十二。總攝如來一代教法。皆一期應機逗噐看病下藥之說。實無定法。故一切皆空也。修多羅。云契經祇夜。云應頌。和伽那。云授記。伽陀。云諷頌。優陀那云。自說。尼陀那。云緣起。阿婆陀那。云譬喻。伊帝目多伽。云本生。闍多伽。云本事。毗佛略。云方廣。阿浮陀達那。云希有。優鉢提舍。云論議。釋義如別。所有下。明語言皆如。夫如來說法。三一和合能成教體故聲為實法。名句文三。是聲假詮。所謂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然文字性空即是般若。故語言文字皆如。而一切無非實相矣。是則不著文字而行實相。故淨名云。文字性離。無離文字。是則解脫。正此義也。又云。總持無文字。文字顯總持。此則即文字而見實相。猶是文字般若。甚玄甚妙。若取下。明執則乖真。清涼云以聖教為明鏡。照鑑自心。以自心為智燈。燭經幽旨。是則聞教自合觀。心。離指方能識月。此不著文字。而行實相之謂也。取則止是文字耳。故十地論釋空中風畵等云。風喻音聲。畵喻名字皆不可取。以此言教。皆與證智。而相應故。不同風在樹葉。畵在於壁。但就教道而可見聞。又佛藏經云。諸法如毫釐不空者。是則諸佛不出於世。亦終不說諸法性空。又下經云。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如上經論。皆明文字之相不可取也。
△二明修空。二。初正辨修習。
此文有二初約因修。上云文字不可取。取則即與實相相違。此言無離文字。而求解脫。盖文字性空。如文而修。則實相默契。故即文字是實相矣。夫實相者。觸事而真。豈虗語哉。故云修實相。如所如之文字而修實相。不必離文字也。然因教顯理。即理生智則佛果成就。在文字中。故又云是諸佛智母。問。文字依聲假立。何故修實相如文字而修耶。答。靈雲觀華。香嚴擊竹。皆徹悟心源。然文字不啻如花竹也。以之修實相。有何不可乎。但在乎即言離言。不取著可也。文字有何過哉。況香積佛國。飡香飯而三昧顯。極樂佛國。聽風柯而正念成。故知依文字而修實相者。乃如來了義之說也。一切下。約果位以明。謂三界有情。迷此則沉淪業海。故是根本。知根本。即轉迷即悟故名智母。十方果人。悟此則超登彼岸。故為智體。達智體。則妙同實相矣。未成為智母。仗此能出生佛果功德也。[A28]已成為一切智。契此能了徹萬法也。是故未轉為本具之性。[A29]已得為究竟之智。智性雖殊。其實一也。
△二逐難重釋。
三乘般若。不生不滅。自性常住。一切有情。此為覺性。若菩薩不著文字。不離文字。無文字相。非無文字。能如是修。不見修相。是則名為修文字者。而能得於般若真性。是為般若波羅蜜多。
初三句約行性釋。謂三乘根噐不一。所修諸行亦異。而本覺之性。非因緣故。豈有生滅。不遷變故。是以常住。肇公云。三乘等觀性空而得道也。金剛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據此。則性一行殊明矣。然此謂之重釋者。以前云智母。又云根本。恐人難解。故重釋如此。一切下。約理性釋。謂覺性者。即人人本有實體也。以依成道。以此修因。莫不繇之。以之造業。以之受報。亦莫不繇之。日用云為。一切施設。皆藉此矣。故龐公云。野老負薪歸。催婦連宵織。看他家事忙。且道承誰力。妙哉。即眾生仗覺性之謂歟。若菩下。結顯修成。不著文字。并無文字相二句。即結前文字皆如。無非實相。又取文字相即非實相文也。不離文字。并非無文字二句。即結前修實相者。如文字修實相文也。意謂不著不離。則文字實相。非一非二。以此而修。雖修而忘修以此而得。雖得而無得。是從文字處。即真般若性故結云如此。
△三總結前文。
大王。菩薩摩訶薩。護佛果。護十地行。護化有情。為若此也。
護佛果。結指觀如來品之文也。護十地行。結指觀菩薩行品之文也。二品俱有化眾生行。故又結云護化有情。
△三法門不二。三。初機教相違問。
波斯匿王白佛言。真性是一。有情品類根行無量。法門為一。為無量耶。
問意謂眾生同具一性。隨業染淨熏習無量。所被根行既多。能被法門為一耶。為多耶。若一則一法何被多機。若多則真性又何平等。一多之義。其旨云何。
△二教繇機異答。二。初雙標總答。
佛言。大王。法門非一。亦非無量。
答意謂性絕數量。理無形聲。然法門稱性。無涯之說。隨緣顯現。一也無量也。何象數限之哉。
△二徵釋不異二。初。約機噐明二諦。
何以故。由諸有情色法心法。五取蘊相我人知見。種種根行品類無邊。法門隨根。亦有無量。此諸法性。非相非無相。而非無量。
初句徵。謂無量與一。名言兩異。非一則無量。非無量則一也。何故兩非。而不定於一耶。繇諸下。釋。先約依根實多。謂因根噐異故。法門亦無量也。色心五蘊等法。[A30]已解如前。然色法心法。眾生俱執取不捨。故名取蘊。我人知見。即能執之名。種種根行。根指往昔所培淺深。行指現前操修優劣。品類。即方以類聚。物以羣分。玄談云。離眾生心。佛果無有色聲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大慈大悲。為增上緣。令彼所化根熟眾生心中。現佛色聲說法。是故聖教。惟是眾生心中影像。彼疏言教體唯影無本。今謂如來既隨根設法。能隨之法門。是亦悲智為增上緣。所隨之眾生是亦根熟心中。現佛色聲說法。故引以證其義也。此諸下。約真無二。法性即法門所依之實相。然一期方便法門。雖有多種。而究竟真實之性。非相非無相。而亦非無量矣。此中非相。謂非有也。非無相。謂去有存無。無亦不有。故並非之。龐公云。但願空諸所有。慎勿實諸所無。即此義也。若配四句。應云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盖般若真體。離四句絕百非。故必具之。不然。何止二句哉。
△二約觀照明二諦。
若菩薩隨諸有情。見一見二。是即不見一二之義。了知一二。非一非二。即勝義諦。取著一二。若有若無。即世俗諦。
先明了知即真。謂大悲度生。為物恒順。故一二之義。見而不見。何也。繇隨順眾生故。示同於見。繇智照洞徹故。忘其見相。此則不二而二處。了知非二。不一而一處。了知非一。忘言絕相。純一真實。故云即勝義諦。然此正如法界觀中。真理奪事。及真理非事之義。故彼喻云。事虗而理實。如水奪波。波相自盡故。盖不取著如此也。取著下。次明取著即俗。謂均之一法也。了知。則勝義。泯俗諦於無有。取著。則世俗隱真諦於有無。故知迷悟繇人。真俗何關哉。亦猶仁智殊見不分於道也。亦即觀中。事能隱理。及事法非理之義。故取著又如此也。
△三結答不二。
是故法門。非一非二。
結文可知。
△二勸持功德。三。初嘆教同說。
大王。一切諸佛。說般若波羅蜜多。我今說般若波羅蜜多。無二無別。
信謂皇天無二道。聖賢無兩心。所證者同。故所說者亦同也。
△二舉益勸持。
汝等大眾。受持讀誦。如說修行。即為受持諸佛之法。
繇諸佛同證同說。故也。
△三較量顯勝。四。初舉能較量。二。初佛佛無盡。
大王。此般若波羅蜜多功德無量。若有恒河沙不可說諸佛。是一一佛。教化無量不可說有情。是一一有情。皆得成佛。是諸佛等。復教化無量不可說有情。亦皆成佛。
初句先標。顯功德無量。若有下。此舉能化極多之佛。是一一下。此舉所化無邊之眾俱成佛也。是諸下。此又舉所化成多眾。所成之諸佛。又復教化無量無邊眾生成佛道也。然此三次言佛。佛豈有數量哉。
△二般若無量。
是諸佛等。所說般若波羅蜜多。有無量不可說那庾多億偈。說不可盡。
今經止兩卷八品。而此云不可說偈者。信謂通方之說。一多不定。稱性之談。卷舒自在也。
△二舉所較量。二。初以一分較全分。
於諸偈中。而取一偈。分為千分。復於千分。而說一分。句義功德。尚無窮盡。何況如是無量句義。所有功德。
一偈之分千分。千分之中一分。其義可謂極微矣。而功德尚無窮盡者。所謂一字法門。海墨書而不盡。豈有涯量哉。如一塵中。出大千經卷。故知心思測度不得也。
△二以一念較解持。
若有人能於此經中。起一念淨信。是人即超百劫千劫。百千萬劫。生死苦難。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所得功德。
一念淨信。謂信之極也。故能超越多劫生死之苦。亦猶念佛一聲。能免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也。以一念而免多苦者。盖繇一念勇猛。可出重圍。豈泛爾一念哉。信乎千年闇室一燈能破。凡遇斯經者。當淨信而求出苦。亦非等閒人也。
△三結顯成佛。
即與十方一切諸佛。等無有異。當知此人。諸佛護念。不久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盖般若是諸佛之母。能全部解持。實相在我。故能因果相徹。平等無二。諸佛護念。速可成等正覺。夫此經之義大矣哉。
△四時眾得益。
說是法時。有十億人。得三空忍。百萬億人。得大空忍。無量菩薩。得生十地。
忍謂行之成名。三空忍。或是小乘三空門。即空無願無作。若以人法俱空釋之。恐升之太高。以後有得住十地故。況楞嚴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乃至云俱空不生。是人即獲無生法忍。此又在七地以後位次。故知是小乘三空門也。大空。謂一切法空。此盖一聞般若。了法如此。而得益亦如此也。十地。非單第十。盖通指十地。地言住者。即本經云。入理般若名為住。是也。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科疏卷三
校注
[0262001] 之下原本脫二十行行二十字一葉【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6 冊 No. 517 仁王經科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二頌信忍。二。初正頌信忍。三。初頌初地忍。二。初頌寄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