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註解卷之二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僧若訥曰。空生領解佛旨。乃云第一義中。無有定實之法可得。亦無有定實之法可說。
陳雄曰。楞伽經論七種空有曰。一切法離言說空。第一義聖智大空。如來了真空之妙。固無法可得。亦無法可說。是以設為之問。無上菩提。乃第一義深妙難名。或持戒忍辱而得之。或精進禪定而得之。或聚沙為塔。或稱南無。皆[A1]已得之。豈可拘以定法而名之哉。如來憫眾生之未悟。安得默然而離說。或為志求勝法者說。或為求無上慧者說。或為求聲聞者說。(傳心法要曰。自聲教而悟者曰聲聞)或為求辟支佛者說。(法華經曰。樂獨善寂。是名辟支佛乘)應機而酬。隨叩而答。寧有定法耶。佛盡變通之義。無執無著。須菩提兩言無有定法。非能解佛所說義乎。
李文會曰。如來有所說法耶者。佛所問意。恐謂如來有所說也。無有定法者。根器有利鈍。學性有淺深。隨機設教。對病用藥。法華經云。諸根利鈍。精進懈怠。隨其所堪。而為說法。是故法無定相。迷悟懸殊。若未悟時。似無所得。若悟了時。似有所得。得與不得。皆是妄見。但不可執著。自契中道。豈有定法可說耶。
川禪師頌曰。雲起南山雨北山。驢名馬字幾多般。請看浩渺無窮水。幾處[A2]方兮幾處圓。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謝靈運曰。非法則不有。非非法則不無。有無竝無。理之極也。
王日休曰。此皆為眾生而設。非有真實之法。故云非法。然亦假此以開悟眾生。又不可全謂之非法。故云非是非法也。
陳雄曰。如來所說者。無上菩提法也。可以性修。而不可以色相取。徒取。則何以深造於性理之妙。可以心傳。而不可以口舌說。徒說。則何以超出於言意之表。須菩提所以辯論。兩言其不可也。是法也。微妙元通。深不可識。一以言有耶。雖有而未當有。一以言無耶。雖無而未嘗無。此非法非非法之意。真空不空其若是乎。
李文會曰。不可取者。空生深恐學人不悟如來無相之理。不可說者。深恐學人執[2]者如來所說章句也。非者無也。非非者不無也。
黃蘗禪師曰。法本不有。莫作無見。法本不無。莫作有見。謂無即成斷滅。謂有即成邪見。
傅大士頌曰。菩提離言說。從來無得人。須依二空理。當證法王身。(子榮曰。先悟人法二空。然後證涅槃妙果)有心俱是妄。無執乃名真。若悟非非法。逍遙出六塵。
川禪師曰。是什麼。恁麼也不得。不恁麼也不得。廓落太虗空。鳥飛無影迹。(咄)撥轉機輪却倒迴。南北東西任往來。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疏鈔云。未了人空法空。皆名執著。了此二法。即曰無為。菩薩能齊證二空。聲聞方離人空。未達法空。故云離一非。以證前之義。故云而有差別。
六祖曰。三乘根性。所解不同。見有淺深。故言差別。佛說無為說者。即是無住。無住即無相。無相即無起。無起即無滅。蕩然空寂。照用齊施。鑒覺無礙。乃真是解脫佛性。佛即是覺。覺即是觀照。觀照即是智慧。智慧即是般若波羅蜜多也。
王日休曰。其言賢聖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者。何哉。葢謂於無為法得之淺者。則為賢人。若須陀洹之類是也。得之深者。則為聖人。若佛與菩薩是也。此所以為差別歟。
顏丙曰。佛問須菩提。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答云如我解佛所說義理。皆無一定之法。可名可說。何故。如來所說法。如人飲水。冷煖自知。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法屬有。非法屬無。執有著相。執無落空。所以道。不是法。不是非法。又以者。用也。無為者。自然覺性。無假人為。故一切賢聖。皆用此無為之法。然法本無為。悟有淺深。遂生差別見。到頭則一也。
傅大士頌曰。人法俱名執。了即二無為。菩薩能齊證。聲聞離一非。所知煩惱盡。空中無所依。常能作此觀。得聖定無疑。
海覺元禪師曰。一金成萬器。皆由匠者智。何必毗耶城。人人說不二。
川禪師頌曰。正人說邪法。邪法悉歸正。邪人說正法。正法悉皆邪。江北成枳江南橘。春來都放一般華。
○依法出生分第八
諸佛所依之法。盡從此經生出。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王日休曰。三千大千世界者。此日月所照為一小世界。其中間有須彌山。日月遶山運行。故南為閻浮提。東為弗婆提。西為瞿耶尼。北為鬱單越。是名四天下。日月運行。乃在須彌山之中腰。故此山之高。其半出日月之上。山上分四方。每方有八所。中間又有一所。共三十三所。謂之三十三天。梵語謂之忉利天是也。日月運行於此四天下。謂之一小世界。如此一千小世界。謂之小千。如此一千小千世界。謂之中千。如此一千中千世界。謂之大千。以三次言千字。故云三千大千。其實則一大千耳。如此方謂之一大世界。寧為多不者。此寧字。乃譯師之言。蓋若助辭耳。不必深考也。
六祖曰。此是如來問起。此意如何。布施供養。身外之福。受持經典。身內之福。身福即衣食。性福即智慧。雖有衣食。性中愚迷。即是前生布施供養。不持經典。今生聰明智慧。而貧窮無衣食者。即是前生持經聽法。不布施供養外修福德。即衣食。內修福德。即智慧。錢財。見世之寶。般若。在心之珍。內外雙修。方為全德。此是讚歎持經功德。勝布施福也。
疏鈔云。七寶者。金。銀。琉璃。珊瑚。瑪瑙。赤真珠。玻瓈。佛意欲顯無為之福。先將有漏之福。問及善現。三千世界。盡著七寶以用布施。作福所得。其福德寧為多不。下文須菩提答。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謝靈運曰。福德無性。可以因緣增多。多則易著。故即遣之。
六祖曰。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持用布施。得福雖多。於性一無利益。依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修行。令自性不墮諸有。是名福德性。心有能所。即非福德性。能所心滅。是名福德性。心依佛教。行同佛行。是名福德性。不依佛教。不能踐履佛行。即非福德性。
僧若訥曰。空生謂大千七寶。寶豐福勝。故曰甚多。是福德者。事福也。即非福德性者。非般若福德種性。既非理福。不趨菩提也。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者。於世間事福。乃云多也。
陳雄曰。聚寶布施。持經精進。皆六度之一也。佛化度眾生。未嘗沮其布施。而獨喜其精進。蓋謂世人計著多用金銀琉璃珊瑚瑪瑙真珠玻瓈為求福地。殊不知以覺性之寶修其性上福德。故併為二者設為之問。以較其優劣。持經精進者。率性而修也。性彌滿六虗。其福德亦如是。夫是之謂福德性。聚寶布施者。藉物而修也。物有限。而其福亦有限。又非福德性之比。故須菩提辯論曰。是福德即非福德性。且斷之曰。如來說福德多者。以其有限。得以計其多寡故也。五祖嘗曰。自性若迷福何可救。六祖亦曰。功德在自性。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又曰。自悟自修。是自性上功德。二佛之言。深契[1]元旨。
李文會曰。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此是住相布施。希求福利。得福雖多。而於識心見性。了無所得。傅大士頌云。寶滿三千界。齎持作福田。惟成有漏業。終不離人天。故知住相布施。即非福德性。若人心無能所。識心見性。方名福德性也。
川禪師曰。事向無心得。頌曰。寶滿三千及大千。福緣應不離人天。若知福德元無性。買得風光不用錢。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疏鈔云。此經者。人人俱有。箇箇周圓。上及諸佛。下及螻蟻。亦具此經。即妙圓覺心是也。無物堪比。
顏丙曰。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受者。直下承受。持者。時時行持。更為他人解說。如一燈傳百千萬燈。其福勝彼。如何便見得勝彼處。彼以七寶。乃住相布施。縱得濁福。福盡墮落。此因經悟性。四句現前。福等太虗。歷劫不壞。故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虗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又四句決疑金剛經者。乃大藏經之骨髓。若人受持是經。而不明四句下落。又豈能超生脫死。而成佛作祖也哉。古今論四句偈者不一或指聲香味觸法是。或指經中二偈是。或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或云眼耳鼻舌。或云有為句。無為句。非有為句。非無為句。或云有諦無諦。真諦俗諦。各執[A3]己見。初無定論。唯銅牌記云。天親菩薩。昇兜率宮。請益彌勒。如何是四句偈。彌勒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也。六祖大師。復以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是也。若果執此兩轉語。便為倒根。何異數他人珍寶。於自[A4]己無半文之分。幸而傅大士曾露箇消息。最是親切云。若論四句偈。應當不離身。以是而觀。則四句偈者。初不假外求。而在吾心地明了。方真四句也。不然。六祖何以註四句偈云。我人頓盡。妄想既除。言下成佛。向使此偈可以言傳面命。可以聰明測度而到。則我佛乃天人之師。住世四十九年。廣為眾生說法。三百五十度。而於此經凡一十四處舉四句偈。而終不明明指示端的。豈我佛吝其辭而不為說破耶。蓋恐人執指為月而徒泥紙上之死句。而不能返觀內照於自[A5]己之活句也。且我佛尚不敢執著指示。況其餘者乎。吾之所謂活句者。死生不能泪。凡聖立下風。在於常行日用中。字字放光。頭頭顯露。初無一點文墨污。若是箇漢。直下承當。早是蹉過了也。何更容些小見識解會。而分別此是彼非也。唯有過量人。方知鼻孔元來在面上。
傅大士頌曰。寶滿三千界。齎持作福田。唯成有漏業。終不離人天。持經取四句。與聖作良緣。欲入無為海。須乘般若船。
唐玄宗皇帝云。三千七寶雖多。用盡還歸生滅。四句經文雖少。悟之直至菩提。
陳雄曰。三昧經云。一切諸法。攝在一四句偈中。故得之者。不在於文字之多。但一念頃即入實諦。而其性天昭徹矣。若更有勤行修進。受之不忘於心。持之不厭其久。說之普得聞知。非特覺一[A6]己之性。且將覺億萬人之性。其為福德莫大焉。比之多施七寶為勝。
張無盡曰。佛為無上法王。金口所宣。聖教靈文。若一誦之。則為法輪轉地。夜叉唱空。報四天王。天王聞[A7]已。如是展轉。乃至梵天。通暗通明。龍神悅懌。猶如綸言。誕布詔令。橫流寰宇之間。孰不欽奉。誦經之功其旨如此。若止形留神往。外寂中搖。尋行數墨面[A8]已。何異春禽晝啼。秋蛩夜鳴。雖千萬遍。果何益哉。池陽薌山因禪師遣僧往大通鎮陳宅求經。頌曰。燈蘢露柱熾然說。莫學驢年紙上鑽。看經須具看經眼。多見看經被眼謾。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疏鈔云。經云。三世諸佛及阿耨菩提。一切妙法。皆從此經出。即明持經果滿。顯前義也。又心經云。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菩提。亦同此義。又忠國師云。茲經喻如大地。何物不從地之所生。諸佛唯指一心。何法不從心之所立。故云皆從此經出。
王日休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謂真性也。一切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者。謂諸佛求真性之法也。何以故者。佛自問何故於此經受持講說所得福德。勝於彼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也。乃自答云。一切諸佛求真性之法。皆從此經出。則此經之功為極大。而且無窮矣。
顏丙曰。何以故。一切諸佛。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自此經出者。蓋大藏經。及從上諸佛無上正等正覺之法。皆出自此經。此經者。此外無餘經也。
僧若訥曰。皆從此經出者。非指此一經文句語言。乃指實相般若。即是一心。遍為諸法性體。自[A9]己一念。能生一切法故。
川禪師曰。且道此經。從甚處出。須彌頂上。大海波心。頌曰。佛祖垂慈實有權。言言不離此經宣。此經出處還相委。便向雲中駕鐵船。切忌錯會。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王日休曰。佛於此再呼須菩提而告之。所謂佛法者。乃上文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也。佛恐人泥於有此佛法。故云所謂佛法者。非有真實佛法。蓋虗名為佛法而[A10]已。蓋謂佛法本來無有。惟假此以開悟眾生耳。是於本性中。非為真實也。
六祖曰。如來所說佛者。令人覺。所說法者。令人悟。若不覺不悟。即外佛外法者。即非佛法也。
顏丙曰。所謂佛法。即非佛法者。隨說隨剗也。
李文會曰。二乘之人。執著諸相以然佛法。遂乃向外尋求。
文殊師利云。一切眾生。愚迷顛倒。不知覺悟。種種修行。不離身內。若於身外修行。無有是處。菩薩於諸佛法。都無染著。亦不捨離見如不見。聞如不聞。心境空寂。自然清淨。是故。佛法非佛法也。覺道之人。既能覺悟諸相皆空。但用所得知解妙藥。治箇心中妄想執著之病。心地自然調伏。無罣礙也。
川禪師曰。能將蜜棗子。換汝苦葫蘆。頌曰。佛法非法。能縱能奪。有放有收。有生有殺。眉間常放白毫光。癡人猶待問菩薩。
○一相無相分第九
只這一相。本自無形。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洹音完)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陳雄曰。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此四菩薩。在一切凡夫人中為第一。佛告彌勒菩薩。於法華經嘗言之矣。告大慧菩薩。於楞伽經亦詳言之。大涅槃經。佛言若有比邱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當勤修習奢摩他毗婆舍那二法。大般若經有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正此之所謂四果也。又云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著預流果。不著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抑又見四菩薩得是果而不存所得心也。今我佛恐四菩薩不知以無念為宗。尚萌所得之念。故設四問以為能作得果得道之念不。須菩提皆以不也答之。復為之辯論。以形容其所得之實。夫入流者。初入其門。得預聖人之流也。須陀洹[A11]已證入流之果。名為入流。且心無所得。故曰而無所入。其所以無所入者。不入六塵境界耳。名須陀洹。其以是歟。
李文會曰。問第一果須陀洹者。知身是妄。欲入無為之理。斷除人我執著之相。以無取心。契無得理。無理則心空。無得乃理寂。雖然能捨麤重煩惱。而未能離微細煩惱。此人不入地獄。不作脩羅餓鬼異類之身。此謂學人悟初果也。
逍遙翁曰。夫煩惱者。菩提之根本也。若人照了練習。可為出世之法。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蓮華生於淤泥濁水中也。又云煩惱勿令損於菩提心。譬如日月翳於煙雲中。而日月必無損也。珠玉落於泥滓中。珠玉亦無損也。莫管煩惱障。但存菩提心。入流者。謂捨凡入聖。初入聖流也。而無所入者。修無漏業。不入六塵。然終未能捨離塵境。
傅大士頌曰。捨凡初入聖。煩惱漸輕微。斷除人我執。剏始證無為。緣塵及身見。今者乃知非。七反人天後。趣寂不知歸。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也。
圓悟禪師曰。報緣未謝。於人間世上有許多交涉。應須處之。使綽綽然有餘裕。始得人生各隨緣分。不必厭喧求靜。但令中虗外順。雖在閙市沸湯中。亦恬然安隱。纔有纖毫見刺。即便打不過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肇法師曰。一往來者。一生天上。一生人中。便得涅槃。故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者。證無為果時。不見往來相也。
六祖曰。斯陀含人。名一往來。行從天上。却得人間生。從人間死。却生天上竟。欲界九品思惑。斷前六品盡。名斯陀含果。大乘斯陀含者。目覩諸境。心有一生一滅。無第二生滅。故名一往來。
王日休曰。一往來者。但色身一次往來天上人間。而真性徧虗空世界。豈有往來哉。故此色身往來。非為真實。但虗名為一往來而[A12]已。故云實無往來。以色身非真實故也。
陳雄曰。一往來者。一往天上。一來人間。不復再來人間也。斯陀含[A13]已證一來之果。名一往來。且心無所得。而實無生滅相。名斯陀含。其以是歟。
李文會曰。問第二果斯陀含者。是漸修精進之行。脩無漏業。念念不住六塵境界。然終未有湛然清淨之心。一往來者。謂人間報謝。一往天上。却來受生也。實無往來者。謂前念纔著。後念即覺。是無得果之心。心既無我。誰云往來。故曰而實無往來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僧若訥曰。梵語阿那含。此翻不來。[A14]已斷欲界思惑。更不來生欲界。故名不來。而實無不來者。謂不計不來相也。
陳雄曰。不來者。直生兜率天宮。不來欲界受生也。阿那含[A15]已證不來之果。名為不來。且心無所得。而實無不來之相。名阿那含。以是之故。豈有他哉。
李文會曰。第三果阿那含者。[A16]已悟人法俱空。漸脩精進。念念不退菩提之心。名為不來者。謂能斷除。內無欲心。外無欲境。[A17]已離欲界。不來受生。故名不來。心空無我。孰謂不來。故云而實無不來也。
傅大士頌曰。捨凡初入聖。煩惱漸輕微。斷除人我執。創始至無為。緣塵及身見。今者乃知非。七返人天後。趨寂不知歸(佛說四十二章經曰。佛言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魂靈。上十九天。於彼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一上天上。一還人間。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又十六菩薩因果頌。阿氏多尊者頌曰。萬行周通能覺性。驅除煩惱更勤修。七生七死方成道。初等陀洹入聖流。子榮曰。七返人天後者。七度往返天上人間受生。謂初果須陀洹人。趣寂不知歸者。第四果證得阿羅漢。[A18]已悟人法二空。怕染著世間生死。一向灰心滅智。入無餘界。沉空寂滅。不來塵世。化度眾生。為有智無悲。不能入生死界。且自利也)。
川禪師曰。諸行無常。一切皆苦。頌曰。三位聲聞[A19]已出塵。往來求靜有疎親。明明四果元無果。幻化空身即法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謝靈運曰。阿羅漢者。無生也。相滅生盡。謂之無生。若有計念。則見我人起相也。有註云。阿羅漢者。生[A20]已盡。行[A21]已立。所作[A22]已辦不受後有。故於諸相諸法。實無所得。更不於三界內受生。故名不生。
僧若訥曰。阿羅漢者。名含三義。一殺煩惱惑使。二後報不來。三應受人天供養。亦謂之無學果。自初果至阿羅漢果。無別有法。皆同證此無為之體。無可取捨。故云實無等。又曰。若阿羅漢起得果之念。即有著我人等過。
陳雄曰。諸漏[A23]已盡。無復煩惱。名阿羅漢。阿羅漢心行般若波羅蜜故。法得是道。若自有法。是所得心未除。何以稱是名哉。故曰實無有法名阿羅漢。法華經云。於諸法不受。亦得阿羅漢。正謂此耳。自須陀洹而至於阿羅漢。自得果而至於得道。如是次第脩。則菩提無上道。可以次第到。
顏丙曰。四果脩行。名四不還。須陀洹名為入流者。隨順世間也。而無所入者。本性空故。居塵不染塵之說。斯陀含名一往來者。色身雖有來去。而法身湛然不動。而實無往來也。阿那含名為不來者。離生死義。而實無不來者。假名不來。實為動靜。阿羅漢能作是念而得道者。是為著相。實無有法。但假名為阿羅漢。
陳雄曰。世尊者。啟咨之辭也。念者。萌之於心也。須菩提啟咨世尊曰。設若阿羅漢作得道之念。是萌所得心。則四著謬妄。無不為[A24]己。故曰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李文會曰。問第四果阿羅漢者。此是梵語。由須菩提當此果也。諸漏[A25]已盡。無復煩惱。實無有法者。謂無煩惱可斷。無貪瞋可離。情無逆順。境智俱亡。豈有得果之心。我心既空無得道念。若於道有得。於法有名。是凡夫之行。即著我人眾生壽者相也。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六祖曰。三昧梵音。此云正受。亦云正見。遠離九十五種邪見。是名正見。
王日休曰。梵語三昧。亦云三摩地。亦云三摩提。此云正定。亦云正受。乃謂入定思想法也。正定者。謂入定之法。止也。正受者。謂定中所想境界。而受之。非是妄想。故云正受。世人不知此理。乃謂三昧為妙趣(去聲)之意。故以善於點茶者。謂得點茶三昧。善於簡牘者。謂得簡牘三昧。此皆不知出處。妄為此說也。於此三昧人之中。須菩提為第一。
僧若訥曰。無諍者。涅槃經云。須菩提住虗空地。若有眾生嫌我立者。我當終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當終日立不移處。一念不生。諸法無諍。言三昧者。得此無諍精妙之處。於諸弟子中。最為第一。
李文會曰。三昧者。梵語也。此名正定。心心無生滅。名為正定。故云三昧。人中最為第一。離欲阿羅漢者。能離一切法。亦無離欲之心。微細四相。皆[A26]已滅盡。愛染不生。故謂之離欲耳。又曰。無我心寂。不作是念。我是離欲得道果者。若作是念。即是心有生滅。不名離欲阿羅漢也。
川禪師曰。把定則雲橫谷口。放行則月落寒潭。頌曰。喚馬何曾馬。呼牛未必牛。兩頭都放下。中道一時休。六門迸出遼天鶻。獨步乾坤總不收(六祖壇經。曰。六門。六根也。禪宗頌古白雲端曰。趙州放出遼天鶻。○鶻。呼骨切。鷹鸇之屬。能摩霄漢)。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音效)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僧若訥曰。阿蘭那。此翻無諍。世尊雖稱歎我。我實不作是念。若作是念。世尊不應記我無諍之行最為第一。又曰。離三界欲。證四果法。得無諍三昧。方受須菩提名。以須菩提翻為空生。故云是樂阿蘭那行。若計著實有所行。則非無諍行也。
陳雄曰。三昧。梵語。此言正受也。無生法忍。證寂滅樂。是所謂無諍三昧也。華嚴經云。有諍說生死。無諍即涅槃。六祖偈曰。諍是勝負心。與道相違背。便生四相心。何由得三昧。須菩提證真空無相之妙。得六萬三昧。而無諍三昧為最。以三昧力。超出物表。不為物役。名為第一離欲阿羅漢宜矣。且啟咨世尊曰。我不作如是之念。則須菩提不存所得心可知。又曰。須菩提恐大眾不知去所得心。是以啟咨世尊。至於再四。我者。須菩提自稱也。須菩提者。亦自稱也。樂者好也。阿蘭那。梵語無諍之謂也。言樂阿蘭那行者。即是好無諍行之人也。夫萌之於心者曰念。見於修為者曰行。有所行。則必有是行。有是行。則必有所得。須菩提得無諍三昧。有是行故也。且曰無所行者。葢以心無所得也。有是行而心無所得。宜乎世尊以樂阿蘭那行名之也。
顏丙曰。若阿羅漢生一妄念。作有所得想。即著四相。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無諍者。佛性包含大千。無有鬬諍。三昧者。唐言正見。人中第一。無鬬諍也。是第一離欲阿羅漢者。六欲頓空也。阿蘭那行者。無人我行也。是樂無蘭那行者。窮其本性空寂。畢竟實無所行。所行謂之行。樂者。愛也。
李文會曰。阿蘭那者。是梵語也。此名無諍心。若作是念。心有生滅。即是有諍心。須菩提實無所行。是無生滅。所以佛許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
百[1]文禪師云。只如今一切諸法。若於藏府中有纖毫停留。是不出網。但有所求所得。生心動念。盡是野干。若藏府中都無所求。都無所得。此人諸惡不生。人我不起。是納須彌於芥子中。不起一念貪瞋。是能吸四大海水。不受一切喜怒語言入耳中。於一切境不惑不亂。不瞋不喜。刮削併當得淨潔。是無事人。勝一切知解精進頭陀。是名有天眼。是名有法界性。是作車載因果。是佛出世度眾生。
傅大士頌曰。無生即無滅。無我復無人。永除煩惱障。長辭後有身。(子榮曰。出生死苦。更不受父母胞胎之身)境亡心亦滅。無復起貪瞋。無悲空有智。翛(思邀切)然獨任真。(子榮曰。無悲空有智翛然獨任真者。為方證得果。悟人法空寂。更有餘習。一向沉空趨寂為不敢入眾生生死海中。教化眾生。方有智慧。未全悲愍之心。故曰空有智)。
川禪師曰。認著依前還不是。頌曰。蚌腹隱明珠。石中藏碧玉。有麝自然香。何用當風立。活計看來恰似無。應用頭頭皆具足。
○莊嚴淨土分第十
成就莊嚴。淨明心地。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於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劉[A27]虯曰。言如來作菩薩時。在然燈佛所。於法畢竟無所得。離所取也。
六祖曰。然燈佛是釋迦牟尼授記之師。故問須菩提我於師處聽法。有法可得不。須菩提知法即因師開示。而實無得。但悟自性本來清淨。本無塵勞。寂而常照。即自成佛。當知世尊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王日休曰。如來。佛自謂也。昔。舊也。然燈。即定光佛。乃釋迦佛本師。
陳雄曰。八王子。皆師妙光。得成佛道。而其最後成佛者。名曰然燈。十六王子出家為沙彌。皆得如來之慧。最後者。我釋迦牟尼。然燈是釋迦授記之師。釋迦如來因師開導。得無上菩提法。為諸釋之法王。於法寧無所得耶。但不存其所得心耳。佛恐諸菩薩所得心未除。故設是問。須菩提深悟佛意。以不也答之。且言於法實無所得。則以如來實得之心傳故也。言實則將以息大眾之疑心。
李文會曰。於法有所得不者。如來欲破二乘之人執著之心。故有此問。白樂天問寬禪師云。無脩無證。何異凡夫。師云。凡夫無明。二乘執著。離此二病。是名真脩也。真脩者。不得勤。不得怠。勤則近執著。怠則落無明。乃為心要耳。此是初學入道之法門也。於法實無所得者。須菩提謂如來自性本來清淨。而於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傅大士頌曰。昔時稱善慧。今日號能仁。(善慧能仁者。皆釋迦佛號)看緣緣是妄。識體體非真。法性非因果。如理不從因。(法性本乎自然。非因有果而後得如理出於真性。不從有因而後能也)謂得然燈記。寧知是舊身(然燈佛。即定光佛。乃釋迦本師也舊身。即本來法身也。涅槃經曰。唯有法身。常住不滅。寒山詩曰。甞聞釋迦佛。先受然燈記。然燈與釋迦。秪論前後智。前後體非殊。異中無一異。一佛一切佛。心是如來地)。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肇法師曰。是名離相莊嚴佛土。
疏鈔云。佛土者。佛之妙性也。眾生之真心也。如是心土。還可以相好莊嚴不。又云不也者。即善現從理以答之。何故自心之土。不在莊嚴。何故為性無相。體等虗空。如何莊嚴。何名莊嚴。答六度萬行。布施戒定慧等。一切善法。皆是莊嚴。又云。若染斷常。即非淨土。經云。欲淨其土。先淨其[2]心淨故。即淨土也。問心云何淨。答。外不染六塵。內無我人。不著斷滅。故名淨土。
王日休曰。既曰菩薩。而言莊嚴佛土。何也。葢一大世界。必有一佛設化。如此間大世界。乃釋迦佛設化之所。東方有大世界。乃不動佛設化之所是也。唯其一大世界。有一佛設化。故凡大世界。皆謂之佛土。而菩薩莊嚴者。葢有菩薩於其佛土之中。作種種善事。以變易其世界。如阿彌陀佛。為菩薩時。作無量善事。故其善緣福業。能變其世界。皆以黃金為地。七寶為樹林樓臺。是為莊嚴也。佛於此又自問。何以故者。謂何故菩薩言我當莊嚴清淨佛土者。為非真實語也。乃自答云。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者。為真性中。非有此莊嚴。故此莊嚴。但為虗名而[A28]已。非是真實。唯真性為真實故也陳雄曰。維摩經云。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葢此心清淨。便是莊嚴佛土。奚以外飾為哉。七寶宮殿五采棟宇。皆外飾也。此凡夫之所謂莊嚴。非菩薩之所謂莊嚴。欲知菩薩莊嚴。當於非莊嚴中求之。則萬行莊嚴。是乃所以名其為莊嚴也。
李文會曰。莊嚴佛土者。謂造寺寫經。布施供養此是著相莊嚴。若人心常清淨。不向外求。任運隨緣。一無所得。行住坐臥。與道相應。是名莊嚴佛土。龐婆看藏經。維那請迴向。婆於面前取梳子就腦後插去。迴向了也。此是無能所心。
傅大士頌曰。莊嚴絕能所。無我亦無人。斷常俱不染。頴脫出囂塵。
川禪師云。娘生袴子。青州布衫。頌曰。抖擻渾身白勝霜。蘆華雪月轉增光。幸有九臯翹足執。更添朱頂又何妨。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疏鈔云。應者。當也。故云當如是生清淨心。即佛勸生真如無染之心也。問。云何生清淨心。答。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又楞嚴經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凡夫被物轉。菩薩能轉物。如是轉者。故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王日休曰。梵語菩薩摩訶薩。此云覺眾生。大眾生。其實即所謂菩薩也。如是字。乃指下文。謂不當住於有形色者而生心。亦不當住於有聲音馨香滋味及所觸。及一切法者而生其心。當無所住而生其心者。謂不可生心以住著於六塵。唯可於無所住著處生心也。諸佛教化眾生。有第一義第二義。此經說第一義。雖至高而可曉。然不易到。淨土雖為第二義。而人人可行。佛言修淨土。而明第一義。讀誦大乘經典者。上品上生。則為菩薩。生死自如。然則修淨土者。豈可不曉此經之義。而受持讀誦。以期於上品上生也。
陳雄曰。菩薩莊嚴。既不在於外飾。則當反而求之於心。心苟清淨。莊嚴莫甚焉。故云應如是生清淨心。凡住六塵而生其心者。皆非清淨心也。菩薩豈應如是。且如佛心本來清淨無相。寧有所住。菩薩受如來教。亦應如是。故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與十四分應生無所住心同。佛言六塵之苦。每以色獨言於先。而繼之以聲香味觸法。益以見色者人情之所易惑。在六塵中。尤其最者也。
五祖為六祖說金剛經。恰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言下大悟。乃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五祖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
李文會曰。菩薩之心。心常空寂。無諸妄念。不生不滅。不動不搖。即是清淨心也。凡夫之心。無明起滅。妄想顛倒。取捨善惡凡聖等見。是名濁亂心也。不應住色生心者。心若清淨。即不被諸境惑亂也。又曰。眾生之心。本無所住。因境來觸。遂生其心。不知觸境是空。將謂世法是實。便於境上住心。正猶猿猴捉月。病眼見華。一切萬法。皆從心生。若悟真性。即無所住。無所住心。即是智慧。無諸煩惱。譬如太空。無有罣礙。有所住心。即是妄念。六塵競起譬如浮雲。往來不定。維摩經云。欲得淨土。但淨其心。隨其心淨。即佛土淨。離却有無諸法。心如日輪。常在虗空。自然不照而照。豈不是省力底事。到此之時。無棲泊處。即是行諸佛路。便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你清淨法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
傅大士頌曰。掃除心意地。名為淨土因。無論福與智。先且離貪嗔。莊嚴絕能所。無我亦無人。斷常俱不染。頴脫出囂塵。
川禪師頌曰。見色非干色。聞聲不是聲。色聲不礙處。親到法王城。又曰。山堂靜夜坐無言。寂寂寥寥本自然。何事西風動林野。一聲寒雁唳長天。雖然恁麼。爭奈目前何。退後退後。看看頑石動也。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王日休曰。須彌山王者。以此山在四天下之中。為山之極大者。故名山王。謂在眾山之中而為王者也。日月遶山而行。以為晝夜。由此而分四面。為四天下。其上有三十三天。可為至大矣。人身豈有如是之大者乎。蓋譬喻耳。故云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也。雖如是至大。亦非真實。是虗名大身而[A29]已。故云佛說非身。是名大身也。何則。凡有形相者。皆為虗妄。故三千大千世界。亦為虗妄。況如須彌山之身者乎。唯真性為真實。此經說真性第一義。故以一切皆為虗妄也。一切所以為虗妄者。以其有形相。既有形相。則無不壞者。縱使不壞。乃業力以持之。非本不壞也。業力盡則壞矣。唯真性無形相。故無得而壞。此所以為不壞之本。自無始以來。至於今日。無有損動。故云常住真性。謂真性常住而無變壞。此所以為真實也。
陳雄曰。須彌山。高廣三百三十六萬里。為眾山之王。謂人身有如是之大。萬無是理。唯佛真性。清淨無相。無住著。無罣礙。包太虗。藏沙界。雖須彌山。不足以擬其大。世尊欲以真心悟人。託大身以為問。而須菩提深悟佛意。遂有甚大之對。恐大眾未曉。為之辨論曰。佛說非身。是名大身。非身者。法身也。真心也。文殊菩薩問世尊。何名大身。世尊曰。非身是名大身。具一切戒定慧。了清淨法。故名大身。蓋亦指真心言之也。如此則真心可以吞須彌山矣。
顏丙曰。色身雖大。如須彌山王。畢竟非大。為有生滅佛說非身。非身乃為此身也。本性無此妄身。是名大身。所謂佛身充滿於法界。是也。
傅大士頌曰。須彌高且大。(子榮曰。梵語須彌山。此云妙高山。出眾山之最。高大為第一。是眾山之王。更有六萬小山而為眷屬也)將喻法王身。(子榮曰。報身佛能現千重化。化受用身。化十地菩薩。是為說法之王。示現大身。實無最大之相。現心雖廣。亦無有廣見之心量也)七寶齊圍繞。(子榮曰。須彌外更有十重金山圍繞也)六度次相鄰。(子榮曰。報身佛因中。唯修六度萬行。證得佛果。故云六度次相鄰也)四色成山相。(延光集註。須彌東方玻瓈峯紅色。南方琉璃峯青色。西方真金峯赤色。北方白玉峯白色。榮曰。須彌四面各有色。喻報身佛有四相)慈悲作佛因。(子榮曰。菩薩人因地中。皆脩四無量心。具慈悲喜捨。脩諸萬行。方能成佛。故云作佛因)有形終不大。無相乃為真(子榮曰。有形不名為大身。法身無相。故名為大身也)。
川禪師曰。設有向甚處著。頌曰。擬把須彌作幻軀。饒君膽大更心麤。目前指出千般有。我道其中一也無。便從這裏入。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現成公案。不假施為。此無為福。勝他有為。
須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諸恒河沙。寧為多不。
王日休曰。西土有河。名曰恒河。佛多以此河沙為言者。蓋因眾人之所見而取以為譬喻也。然佛尚以此問須菩提寧為多不者。蓋使須菩提先省悟此沙[A30]已不勝其多矣。然後為下文之說也。寧字。儒家訓豈如此。乃譯師用字。止如助字然。不須深考也。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恒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李文會曰。如恒河中所有沙數者。一沙即篇一河。是諸河中。各有其沙。河尚無數。何況其沙也。
川禪師曰。前三三。後三三。頌曰。一二三四數河沙。沙等恒河數更多。算盡目前無一法。方能靜處薩婆訶。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肇法師曰。良由施福是染。沉溺三有。(三有。謂三界。三界不離於有。故謂之三有)持經福淨。超昇彼岸。是故勝也疏鈔云。佛重顯無為福。勝有為福也。圓覺經云。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一切真如涅槃。如此之理。豈不是此經四句偈。何故。圓覺者。妙性也。因圓覺妙性。流出一切真如之法。涅槃之理。不生滅之道。從此而出。亦同第八分之妙義也。如是解者。受持無廢。自利利他。普與有情。咸達其道。而此福者。即無為福也。其福勝前恒河沙珍寶布施之福。所以題號無為福勝之分。
王日休曰。佛再呼須菩提言。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受其義理而持守之。乃至以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則[A31]已不為惡業所縛。而可以悟明真性。而人亦得聞此至理。而有悟明真性之漸。久而善根皆熟。可以脫離輪迴。永超生死。則萬劫無有盡期。故其福德勝於彼恒河沙數世界七寶布施。無量無數也。佛嘗言財施有盡。法施無窮。財施不出欲界。法施能出三界。此法施之福。勝於彼無量無數。不足怪也。
陳雄曰。七寶雖多。不過人間有限之物布施。以此但受人間有限之福。較之經中一偈。悟之者生天。豈不相去萬萬耶。三昧經云。若復有人持以滿城金銀而以布施。不如是人所受持是經一四句偈。今有善男女。非特受持。即自見性。又且解說。教人見性。則彼此生天。成無上道。迴視七寶之福。為不足道。故有勝前云。華嚴云。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了。是則解說之功。又孰有大於此者。
顏丙曰。將七寶滿世界布施。得福雖多。屬在有漏。未免窮盡。不如於此經中受持自[A32]己四句。更能展轉教人。皆得入佛知見。此福德歷劫長存。故勝前著相福德。
李文會曰。甚多世尊者。謂七寶滿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福德甚多。受持四句偈者。川禪師解註。甚是詳明。載在應化非真分中。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者。若能說此大乘經義。化導眾生。了悟住無所住心。得無所得法。當知受持此經。無為功德。勝前以七寶滿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有為之福德也。
智者禪師頌曰。恒河數甚多。沙數更難量。舉沙齊七寶。能持布施槳。有相皆為幻。徒言智慧強。若論四句。偈此福未為長。
川禪師曰。真鍮不換金。頌曰。入海算沙徒費力。區區未免走埃塵。爭如運出家中寶。枯木生華別是春。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受持正教之人。天人皆生敬重。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陳雄曰。隨說者。隨順眾生而為說也。但說是經一偈之處。則凡在天道人道阿脩羅道者。舉皆以華香瓔珞。幢幡繒蓋。香油蘇燈恭敬供養。如佛真身舍利寶塔在此。況能持誦一經全文乎。應知盡能持誦全文者。則所成就之法。乃出世間上上法也。非尋常法也。故壇經有所謂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最尊最上最第一。
謝靈運曰。封殯法身謂之塔。樹像虗堂謂之廟。聖體神儀。全在四句。獻供致敬。宜盡厥心也。
六祖曰。所在之處。見人即說是經。常行無所得心。即此身中有如來全身舍利。故言如佛塔廟。心清淨而記是經。令諸聽者。除迷妄心。悟得本來佛性常行真實。感得天人阿脩羅人非人等。皆來供養持經之人也。
王日休曰。謂隨其所在之處。乃一切處也。有人受持讀誦演說。則其功德威力為甚大。故其處即成塔寺。而一切人。及諸天與阿脩羅等。皆恭敬也。阿脩羅有三種。一屬天趣。一屬人趣。一屬畜生趣。大槩如人耳。唯嗔恨之心重。故托生於此類。其福力大者生天趣。其次者生於人趣。其下者生於畜生趣。
僧若訥曰。塔廟者。具云塔婆。此翻方墳。亦名圓塚。廟者。梵云支提。此云靈廟。安佛形貌處也。
李文會曰。隨說者。心無分別。理應萬差。逢凡說凡。逢聖說聖也。當知此處者。謂此心也。如佛塔廟者。若人但為名聞利養。心不清淨。而說是經。轉墮輪迴。有何利益。心若清淨。即當空寂。不起妄念。以此無所得心。無能解心。而說是經。令諸聽者生清淨心。無諸妄念。是名供養。即此幻身。便是法身。中有如來全身舍利。感得天人恭敬。何殊塔廟。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六祖曰。自心誦得此經。自心解得經義。自心體得無著無相之理。所在之處。常修佛行。即自心是佛。故言所在之處。即為有佛。
王日休曰。尊重弟子。謂弟子之可尊可重者。乃大弟子。則菩薩之屬也。盡能受持讀誦。則如佛與大弟子在焉。
僧若訥曰。經者。即法寶也。即為有佛。即佛寶也。若尊重弟子。即僧寶也。經典所在之處。即三寶共居也。弟子者。學居師後。故稱弟。解從師生。故稱子。又云以父兄之禮事師。故稱弟子。
傅大士頌曰。恒沙為比量。分為六種多。(以恒河之沙。而比量此經之功德。究此經之功德。莫大乎六種波羅蜜也。華嚴合論九十六卷云。六種波羅蜜海是也)持經取四句。七寶詎能過。法門遊歷處。供養感脩羅。經中稱最勝。尊高似佛陀。(佛陀。即佛也。梵語佛陀此云覺)。
李文會曰。成就者。見性無疑也。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者。佛與眾生本無差別若能心常清淨。不生不滅。無諸妄念。便可立地成佛。
果禪師曰。身口意清淨。是名佛出世。身口意不淨。是名佛滅度。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者。若能行住坐臥。一切時中。心無起滅。湛然清淨。常脩佛行。念念精進。無有間斷。所在之處。自心即佛。是名佛子。故可尊重矣。又云。即心是佛無餘法。迷者多於心外求。一念廓然歸本際。還如洗脚上船頭。又曰。即心是佛。更無別佛。即佛是心。更無別心。如拳作掌。似水成波。波即是水。掌即是拳也。
無業禪師問馬祖云。如何是即心是佛。祖云。即你不了底心是。更別無物也。迷即眾生。悟即是佛。如拳作掌。似掌作拳。師於言下省悟。
僧問大陽云。如何是佛。師云。如何不是佛。
僧問歸宗云。如何是佛。師云。我向汝道。汝還信否。僧曰。和尚誠言。安敢不信。師云。只汝便是也。
川禪師曰。合如是。頌曰。似海之深。如山之固。左旋右轉。不去不住。出窟金毛獅子兒。全威哮吼眾狐疑。思深不動干戈處。直攝天魔外道歸。
僧問慈受云。如何是佛。師云。擔水河頭賣。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當如此法。永受行持。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王日休曰。梵語般若波羅蜜。此云智慧到彼岸。所云金剛智慧到彼岸者。謂明此經者。其智慧則如金之剛利。斷絕外妄。直至諸佛菩薩之彼岸也。以是名字。汝當奉持者。謂奉事此義而持守之也。
陳雄曰。唐柳宗元曰。言之著者莫如經。此經未標名時。須菩提請名於佛。而佛目之曰金剛般若波羅蜜。俾須菩提依此名字。遵奉受持。一心流布於天下後世。
李文會曰。言金剛者。堅利之物。故借金為喻。般若者。智慧也。為教眾生用智慧力。照破諸法無不是空。猶如金剛觸物即碎。故名般若也。波羅蜜者。到彼岸也。心若清淨。一切妄念不生。能度生死苦海。汝當奉持者。只是奉持自心。行住坐臥。勿令分別人我是非也。圜悟禪師曰。纔有是非。紛然失心。只這一句。驚動多少人做計較。若承當得。坐得斷。透出威音王那畔。若隨此語轉。特地紛然。自迴光返照始得。天壇石鼓記云。絲毫失度。即招黑暗之愆。霎頃邪言。即犯禁空之醜。天人耳目。咫尺非遙。尅告行人。自當省察。
死心和尚云。只者是。大似眼裏著[A33]刺。只者不是。正是開眼磕睡。諸人且道畢竟作麼生則是。還委悉麼。點鐵化成金即易。勸人除却是非難。
川禪師拈曰。今日小出大遇。頌曰。火不能燒。水不能溺。風不能飄。刀不能劈。軟似[1]呪羅。硬是鐵壁。天上人間。古今不識。咦。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陳雄曰。柳宗元曰。法之至者。莫尚於般若。楞伽經曰。智慧觀察。不墮二邊。得自覺聖趣。是般若波羅蜜。三昧經曰。心無心相。不取虗空。不依諸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羅蜜。然般若波羅蜜至法也。始而親出佛口。故有佛說之句。終而默傳此心。則證入於般若三昧。揮脫根塵。超出於言意之表。而了無所得。此非般若波羅蜜也。又孰得而名之哉。既非如是。而且名其如是者何也。所謂中道圓融。不即不離。是又不可滅其名也。然則汝當奉持者。以是名字故。
顏丙曰。此是須菩提請佛為法安名。更問如何遵奉行持。佛云。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夫妙明本性。湛若太虗。體既尚無。何名之有。如來恐人生斷滅見。不得[A34]已而強安是名。所以傅大士頌云。恐人生斷見。權且立虗名。
李文會曰。佛說般若波羅蜜者。實相般若之堅。觀照般若之利。截煩惱源。達涅槃岸。即非般若波羅蜜者。既知法體元空。本無妄念。若無諸罣礙。湛然清淨。自在逍遙。是名即非般若波羅蜜也。
川禪師頌曰。一手擡。一手搦。左邊吹。右邊拍。無絃彈出無生樂。不屬宮商格調新。知音知後徒名邈。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顏丙曰。佛問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答云。如來無所說者。蓋直下無開口處。若言有說。即為謗佛。所以世尊臨入涅槃。文殊請佛再轉法輪。世尊咄云。吾住世四十九年。未嘗說著一字。汝請再轉法輪。是吾曾轉法輪耶。又佛偈曰。始從成道後。終至䟦提河。於是二中間。未嘗說一字。
李文會曰。本心元淨。諸法元空。更有何法可說。二乘之人執著人法是有。即有所說。菩薩了悟人法皆空。即無所說。是故經云。若有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吾心似秋月。碧潭光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寒山子說不得則且止。諸人還說得麼。直須口似磉盤。方始光明透漏。若能了悟色性皆空。有無俱遣。語默雙亡。即見自性清淨。雖終日言。猶為無言。雖終日說。猶為無說。
保寧勇禪師頌曰。門前諸子列成行。各逞英雄越霸王。如何獨有無言者。坐斷毗盧不可當。
傅大士頌曰。名中無有義。義上復無名。金剛喻真智。能破惡堅貞。若到波羅岸。入理出迷情。智人心自覺。愚者外求聲。
川禪師曰。低聲低聲。頌曰。入草求人不奈何。利刀斷了手摩挲。雖然出入無蹤迹。文彩全彰見也麼。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陳雄曰。華嚴經云。三千大千世界。以無量因緣。乃成一切眾生。豈外此而別有世界耶。悟者處此。迷者亦處此。悟者之心。清淨心也。以此心處此世界。即清淨世界。迷者之心。塵垢心也。以此心處此世界。即微塵世界。然世界許多。而微塵不勝其多。宜須菩提有甚多之對。又曰。諸微塵者一切眾生心上微塵也。佛分身於微塵世界中。示現無邊大神力。開闡清淨無垢法。使一切眾生。皆生清淨心。非微塵所可污。故云非微塵。得出世間法。非世界所能囿。故云非世界。世尊答文殊曰。在世離世。在塵離塵。是為究竟法。此言非微塵。非世界。即離塵離世也。
顏丙曰。世界微塵。二者皆非真實。經云。一切山崖。會有崩裂。一切江河。會有枯竭。唯有法身。常住不滅。
李文會曰。微塵者。眾生妄念。煩惱客塵。遮蔽淨性。喻如微塵。如是煩惱妄想。如病眼人見空中華。如愚癡人捉水中月。求鏡中像。枉用其心。
傅大士頌曰。積塵成世界。析界作微塵。界喻人天果。塵為有漏因。塵因因不實。界果果非真。果因知是幻。逍遙自在人。
晁太傅云。念起念止。皆由自心。念起即一切煩惱起。無念即一切煩惱止。既由自心。何如無念。又古德云。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纔動被雲遮。
察禪師云。真淨界中纔一念。閻浮早[A35]已八千年。
圓悟禪師上堂云。十方同聚會。箇箇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大丈夫具決烈志氣。慷慨英靈。踏破化城。歸家穩坐。外不見一切境界。內不見有自[A36]己。上不見有諸聖。下不見有凡愚淨躶躶。赤洒洒。一念不生。桶底子脫。豈不是心空也。到這裏還容棒喝麼。還容元妙理性麼。還容彼我是非麼。直下如紅爐上一點雪相似。豈不是選佛場也。然雖如是。猶涉階梯在。且下涉階梯一句。作麼生道。千聖會中無影迹。萬人叢裏奪高標。
逍遙翁曰。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速止速。二妙相宜。知非改過。蘧顏可師。又曰。五鼓夢迴。緣念未起。靈響清徹。聞和達聰。為三妙音。一曰幽泉漱玉。二曰清磬搖空。三曰秋蟬曳緒。凝聽靜專。頗資禪悅。安住妙境。何勝如之。要會麼。病覺四肢如鶴瘦。虗聞兩耳似蟬鳴。非微塵是名微塵者。一念悟來。轉為妙用。前念無諸妄想。湛然清淨。師非微塵。後念不住清淨。是名微塵。非世界是名世界者。若無妄念。即佛世界。有妄念。即眾生世界。前念清淨。即非世界。後念不住清淨。是名世界。
謝靈運曰。散則為微塵。合則成世界。無性則非微塵世界。假名則是名微塵世界。
川禪師曰。南贍部洲。北鬱單越。頌曰。頭指天。脚踏地。飢則飱。困則睡。此土西天。西天此土。到處元正是大年。南北東西秪者是。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王日休曰。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可謂極多矣。然見雨則為泥。遇火則為磚瓦。是無微塵之定體。所以為虗妄也。是故說為非微塵。謂非有真實微塵也。但虗名為微塵而[A37]已。此謂極細而極多者也。若極大者則世界。世界亦非真實。蓋劫數盡時則壞。是亦虗妄。非為真實。但名為世界而[A38]已。佛雖現色身而為三十二相。至涅槃時。則皆無矣。不可以此得見真佛。故云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此如來謂真性佛也。下文言如來說三十二相。彼如來。則謂色身佛耳。乃佛謂我說三十二相者。即是非相。謂非真實相也。但名為三十二相而[A39]已。此分大意。謂細而微塵。大而世界。妙而佛之色身。皆為虗妄。但有名而[A40]已。唯真十性為真實。是以自古及今。無變無壞。彼三者。則有變壞故也。
陳雄曰。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此相非是欲愛所生。楞嚴經有是言矣。謂其非是欲愛所生。則是從三十二行上得之。世人徒著三十二相。而不修三十二行。將焉自而得見法身如來。又曰。如來有是行。必有是相故也。說相者。其意在於三十二行即非相也。曰非相者。其法身之謂歟。華嚴經曰。諸佛法身不思議。無色無形無影像。名三十二相。亦以是耳。豈他求哉。故如來有是名之說。般若經云。如來足下有平滿相。是為第一。如來足下千輻輪文。無不圓滿。是為第二。如來手足。竝皆柔軟。如兜羅綿。是為第三。如來兩足。一一指間。猶如雁王。文同綺畫。是為第四。如來手足。諸指圓滿。纖長可愛。是為第五。如來足跟。廣長圓滿。與趺相稱。是為第六。如來足趺。脩高光滿。與跟相稱。是為第七。如來雙腨。漸次纖圓。如鹿王腨。是為第八。如來雙臂。平立摩膝。如象王鼻。是為第九。如來陰相藏密。是為第十。如來毛孔。各一毛生。紺青宛轉。是為第十一。如來髮毛。右旋宛轉。是為第十二。如來身皮。細薄潤滑。垢水不住。是為第十三。如來身皮。金色晃耀。諸寶莊嚴。是為第十四。如來兩足。兩掌。中頸。雙肩。七處充滿。是第十五。如來肩項。圓滿殊妙。是第十六。如來膊腋。悉皆充實。是第十七。如來容儀洪滿端直。是第十八。如來身相。脩廣端嚴。是第十九。如來體相。量等圓滿。是第二十。如來額臆。并身上半。威容廣大。如師子王。是二十一。如來常光。面各一尋。是二。十二如來齒相。四十齊平。淨密根深。白逾珂雪。是二十三。如來四牙。鮮白鋒利。是二十四。如來常得味中上味。是二十五。如來舌相。薄淨廣長。能覆面輪。至耳髮際。是二十六。如來梵音。詞韻和雅。隨眾多少。無不等聞。是二十七。如來眼睫。猶若牛王。紺青齊整。是二十八。如來眼睛。紺青鮮白紅環。是二十九。如來面輪。其猶滿月。眉相皎淨。如天帝弓。是第三十。如來眉間有白毫相。柔軟如綿。白逾珂雪。是三十一。如來頂上。烏瑟膩沙。高顯周圓。猶如天蓋。是三十二。
顏丙曰。以上三十二相。乃莊嚴相也。若據如來妙相。本性湛然空寂。一相尚不可得。豈可以三十二相而求見也。佛在忉利天宮。目連令雕佛三十二相。只雕得三十一相。唯有梵音相雕不得。院主問南泉。如何是梵音相。泉云賺殺人。
李文會曰。三十二相者。謂眼耳鼻舌身五根中。具脩六波羅蜜。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是也。於意根中脩無住無為。是三十二相清淨行也。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者。此謂法身有名無相。故云非相。既悟非相。即見如來。
逍遙翁曰。須知諸佛法身。本性無身。而以相好莊嚴為身。故臨濟云。真佛無形。真道無體。真法無相也。
川禪師曰。借婆衫子拜婆年。頌曰。你有我亦有。君無我亦無。有無俱不立。相對觜盧都。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李文會曰。譬如有人捨身命布施。求無上菩提。此謂住相布施也。禪要經云。若於外相求之。雖經萬劫。終不能得。又教中經云。若見有身可捨。即是不了蘊空。昔日罽賓國王仗劒詣獅子尊者所。問曰。師得蘊空不。尊者曰。[A41]已得之矣。王曰。可施我頭尊者曰。身非我有。何況於頭。王遂斬之。白乳高丈餘。王臂自落。是知人法俱空。不應住色布施。所以尊者不畏於死也。
傅大士曰。法性無前後。無中非故新。蘊空非實體。憑何見有人。故捨身命布施。即與菩提轉不相應。蓋謂不見佛性。縱捨身命如恒河沙數。何益於事。又曰。施命如沙數。人天業轉深。既掩人提相。能障涅槃心。猿猴探水月。(證道歌云。水中捉月爭拈得)䕞𦿆拾華針。(玉篇䕞力盎切。𦿆徒盎切。本草作莨菪子。亦名浪蕩。生食[1]〔念〕人發狂。眼生華針。即以手拾之。其實無華針)愛河浮更沒。苦海出還沈。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顏丙曰。若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等者。比也。雖受頑福。畢竟不明本性。如生豪貴之家。驕奢縱恣。不容不作業。反受業報。爭如受持四句。為他人說。自利利他。其福甚多。
傅大士頌曰。經中稱四句。應當不離身。愚人看似夢。智者見唯真。法性無前後。(法性者。真佛性也。歷劫長存故無前後)無中非故新。(真性如虗空。本無形相。故云無中也。此性常住不滅。不以前生而故。不以今生而新。故云非故新也)蘊空無實相。憑何見有人(心經曰。照見五蘊皆空)。
川禪師曰。兩彩一賽。頌曰。伏手滑槌不換劒。善使之人皆總便。不用安排本現成。箇中須是英靈漢。囉囉哩。哩囉囉。山華笑。野鳥歌。此時如得意。隨處薩婆訶。
金剛經註解卷之二
校注
[0772002] 者疑著 [0774001] 元疑玄 [0778001] 文疑丈 [0778002] 心下疑脫心字 [0782001] 呪疑*兜(旧版註ヲ今兜ノ字トシ,兜羅ト熟セシム。[○@編]) [0785001] 念疑令【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4 冊 No. 468 金剛經註解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2-02-2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當體空寂。無物可得。凡有言說。皆為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