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卷第三
報恩品第二下。
本是一品。分為兩本。故有上下。
△二經文四。初智光欽誠請法二。初經家敘置。
爾時王舍大城。東北八十由旬。有一小國。名增長福。於彼國中。有一長者。名曰智光。其年衰邁。唯有一子。其子惡性。不順父母。所有教誨。皆不能從。遙聞釋迦牟尼如來。在王舍城耆闍崛山。為濁惡世。無量眾生。宣說大乘。報恩之法。父母及子。并諸眷屬。為聽法故。齎持供具。來詣佛所。供養恭敬。
此敘重頌四恩之源委也。智光長者。為當機請法之人。王舍城下。敘長者梓里。是彼國之人。從彼來此也。智光即長者之名。衰邁敘長者之老。出其年過從心。有龍鍾之狀也。惟有下五句。正敘源委。長者為父子有天性之恩。子既惡性不受教誨。假如經之於官。教之以刑。猶恐傷其天性之慈也。今遙聞世尊。在耆闍崛山。說報四恩之法。故率領合家。齎持供具。不辭三千餘里之勞。而來見佛求法。不唯但令惡子改惡從善。而更令發菩提心。得忍辱定。善哉長者。可謂慈父矣。可謂善教子者矣。(一由旬四十里)經有父母二字。或長者年雖衰邁。尚有父母。或長者及婦。為子之父母(問。智光長者。八十由旬之外。遙聞如來說法。是親聞耶。傳聞耶。且由旬有三等。上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下者四十里。便依下者。猶有三千二百里之遙。豈一日而至乎。如何前文纔畢。就敘長者請法。何聞之易。而來之速耶。答曰。如來有三密。其口密。一音說出。沙界齊聞。如同座前。何況三千餘里之近。豈得不聞。觀長者來儀最誠。必與佛有緣。假若無緣者。業力自背。便是座前。猶不見聞。又何況三千里之外乎。其來之速者。既與佛有緣。必宿有善根。自[A1]己克誠所感。佛必遙加。乘佛神力。可以頃刻便至。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有何疑哉)。
○(三密者。身密口密意密也)。
△二智光請法二。初先申來意。
而白佛言。我有一子。其性獘惡。不受父母所有教誨。今聞佛說報四種恩。為聽法故。來詣佛所。
獘者陋也。不堪也。惡之言獘者。謂卑陋之惡。甚不堪也。據長者之言。雖有宿緣。自為尚輕。為子實重。因不受父母教誨。欲仗佛慈悲。開示訓導之。以四種恩中。有父母恩。故來聽受。令其改惡。不惟不失父子之情。且頂戴如來洪化之恩。莫能忘也。
△二懇請宣說。
惟願世尊。為我等類及諸眷屬。宣說四恩甚深妙義。令彼惡子。生孝順心。此世當生。令得安樂。
惟願是懇詞。為我下四句。通為合家請。令彼下四句。別為惡子請。再據末後二句。可見慈父之恩。為子之極也。謂不孝忤逆。現世令人所憎。或天龍所誅。死後必墮三途。受苦無量。今蒙佛化。欲反惡逆心。成孝順心。現世人所恭敬。後世生天。故云此世當生。令得安樂。嗚呼。可謂欲報深恩。昊天罔極矣。
△二如來讚善誡述二。初讚善誡聽。
爾時佛告智光。善哉善哉。汝為法故。來至我所。供養恭敬。樂聞是法。汝等諦聽。善思念之。
讚善者。非獨讚誠。亦讚其慈也。以其來意。元為子故。諦聽者。是誡囑之詞。若長者之來。便不囑亦誠。而子之惡。猶不得不誡也。謂言前不宜造次。須審詳精思。深入其義。初不負其來意也。善思念之者。是勸囑之詞。善思即正思也。謂如來稱正理而說。汝等須如理而思。勿得錯會佛意也。念者囑其不可遺忘也(凡閦者講者。此善思之言。會旨不可太深。以子之惡性荒唐。且收其狂妄耳)。
△二述誠獲報二初泛述得輪王果報。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為聞法要。舉足下足。隨其遠近。所踐之地。微塵數量。以是因緣。感得金輪轉輪聖王。聖王報盡。作欲天王。欲天報盡。作梵天王。見佛聞法。速證妙果。
若有下。是泛敘一切人。但能發心。特來聞法。皆感輪王等報也。法要者。佛旨為法。截徑為要。又佛語雖多。以心地為要也。翹步曰舉。落足為下。即步行也。路長為遠。路短為近。以足履地曰踐。依地獲福曰隨。但微塵下二句欠明。當知地乃眾塵積聚所成。佛意必謂其行步。經歷之地。所有之塵數。隨脚步之遠近。則較塵數之多少。以是舉心聽法之因。䟦涉勞苦之緣。必感生輪王等報。以一塵較一世。隨微塵數量之多少。得輪王等報。從一生。至一生。亦如塵數之多少也。然其果報轉次益勝者。以其誠心倍增。而果報倍勝也。見佛下。又不止天果之報。仍得見佛聞法。速證菩提之大果報也。應知更有深義。如其人間修戒善凡定。縱得輪王梵天之報。為天樂所攝。不暇見佛聞法。何況速證菩提耶。然此來者。舉心之誠。䟦涉之苦。經歷之遠。其誠心聽法。以佛法染神。熏成聖種。雖梵天之報。不為樂境所縛。所以念念見佛。時時聽法。聖種發動。則不歷僧祇。可以一生成菩提道。顯其為頓教大乘也。
△二確明智光之果報。
汝大長者。及餘眾等。為於法故。來至我所。如是經過八十由旬。大地微塵。一一塵數。能感人天輪王果報。既聞法[A2]已。當來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初句佛稱智光。次句所統之眷屬。為於下。明所感果報。謂汝為法故。自汝家中發足。來至我所。如是舉足下足。經過八十由旬大地之塵數。隨一一塵數。能感果報。從一生。至一生。世世生生受輪王等報。亦如塵數之多也。以上但言舉心遠來所感之報如此。既聞下。謂既至佛所。親聞說法。所感之報。豈止人天而[A3]已。然當來必證菩提矣。
△三如來說偈重示二。初承前許說。
我雖先說甚深四恩。微妙義趣。今復為汝。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二正說偈言二。初頌佛聖德三。初人天尊勝德。
最勝法王大聖主。一切人天非等倫。
人間天子。得人中自在為人王。佛於法中自在為法王。主者君領也。聖者至人也。大者尊稱也。謂二乘從須陀洹以上至四果。皆稱聖人。而辟支第一。皆小聖也。大乘從初地。至等覺。皆為大乘聖人。然佛又在等覺之上。唯佛為大聖。主者以小大賢聖皆為眷屬。惟佛為主尊也。最勝者超越之稱。勝之至也。次句倫者謂比倫。凡一切人間天上。再無與佛相等比倫者。所謂天上天下惟吾獨尊矣。
△二相好神通德。
具諸相好以嚴身。智海如空無有量。自他利行皆圓滿。名稱普聞諸國土。永斷煩惱餘習氣。善持密行護諸根。百四十種不共德。廣大福海悉圓滿。三昧神通皆具足。八自在宮常遊樂。十方人天及外道。無有能難調御師。
初句易知。次句歎佛權實二智。如海之甚深。如虗空之無量。釋前最勝無等之義也。自他二句。即果顯因德號也。由自他皆利。德尊果滿。所以十方國土。聞名而敬。仰德而皈。孰不從化。以上歎兩利之德。永斷下二句。歎離過護持之德。永斷一句。五住究盡。即斷德。(習氣。即現行種子雖盡。而所餘者。為習氣。如瓶盛毒。毒雖倒盡。尚有餘滓。再將水洗。滓者雖除。氣味未除。然瓶喻人身。毒喻現行煩惱。細滓如種子。再將深智斷之。然種子雖除。餘熏未盡。如瓶中氣味未除也。羅漢斷見思惑種現俱盡。餘習尚存。如身子之嗔。畢陵之慢等是也。唯佛五住種現俱盡。餘習亦除。所以究竟成佛)善持一句。顯智德持也。密行者。謂佛有三密。密謂神奧叵測。行即自在隨機。一身密。一切人天隨機所見不同。或見大身。或見小身。或慈或威。若善若惡等。二口密。一音說出。遠近同聞。隨機各解等。三意密。即自他並照。權實一體等。然佛之三業。九界不知。惟佛自知。故稱三密。由智德故。保護不失。故曰善持。諸根者。以眾多曰諸。道本為根。即三密利物所積之善根也。以善字貫下。即善持密行。善護諸根。百四十種不共德。有標無釋。法數不出。然既云不共。必佛自得者。唯佛與佛。究竟證徹。不與權小共有。乃歎佛所證之別德也。廣大一句。歎佛福德。以稱性周徧曰廣大。深遠不測如大海。以因中修福。果中具足。故云圓滿。三昧一句。歎體用也。三昧即性定之體也。神通乃靈變之用也。體用不缺。故云具足。八自在一句。歎涅槃四德也。宮即王之所居。喻涅槃法性。為八自在我之所依遊也。性無染濁即淨德。八自在即我德。我即自在義。及常樂二字。四德皆全矣。總言有大三昧。有大神通智慧。故能隨機示現。體用不失。故曰皆具足。自在有八義。一能示一身為無量身。二示一塵身滿大千界。三大身輕舉遠到。四現無量類常居一土。五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無法想。七說一偈義經無量劫。八身徧諸處猶如虗空。是謂八。常遊樂者。即自在意。謂既云自在。則稱真遊戲。受享法樂。永劫不壞。即常樂二德也。十方下二句。歎智辯超拔德。謂佛具神通。故降伏諸魔。具大辯才。故制諸外道。有方便善巧。故化利人天所以一切人天外道天魔。誰敢辯難於佛哉。調御師即佛。能調理人天。統御凡聖。模範一切之稱也。
△三智辯說法德。
金口能宣無礙辯。雖無能問而自說。如大海潮時不失。亦如天皷稱天心。如是自在唯佛有。非五通仙魔梵等。難思劫海修行願。證獲如是大神通。我入三昧大寂室。觀察諸根及藥病。
佛有四種辯才。隨法隨義。如懸河泄水。無所阻滯。故云無礙辯。無問自說者。以佛能知機。當說則說。不假請問。若不當說。問亦不然。只顯知機知時也。如大下。喻佛智自在。正釋無礙辯才。以有感則應。喻如海潮。無私說法。喻如天皷。(天皷不擊自鳴。能詮表法義。不可思議。喻佛無私說法。然天皷既稱天心。佛法必稱機感也)如是二句。結佛自有也。難思二句。出智通之源委也。我入二句。頌觀機。說法。如良醫之治病也。大寂室者。大寂即定。智依定住。如人入房。三昧即定名。大寂即定義。諸根即眾生宿種善根不同。有漏無漏等。病喻煩惱。藥喻定慧。病為所治。藥為能治。以病有淺深。故藥有差別。必觀其病色。察其脉理。可一劑而愈矣。佛亦如是。觀察眾生。惑有厚薄。智有淺深。說投機之法。令彼行之。可以頓斷煩惱。頓出生死。如服藥病愈。
△二重頌前文二。初頌佛談心地熏修。
自出禪定而讚歎。三世佛法心地門。
初四字頌從三昧安詳而起。出即起也。長文詳。頌中略舉而[A4]已。以心地法門。是三世諸佛通修之法。所以稱讚。解准二卷長文。
△二頌引發四恩應報二。初頌長者惡大求小。
時諸長者退大心。樂住二乘自利行。
解如長行。
△二頌如來廣讚四恩二。初頌佛智甚深二。初頌總標佛智引發。
我開大智方便教。引入三空解脫門。
此明如來即實開權也。智即權智。方便即權教。借此權教。引入三空之門。權教即廣讚四恩。為能引。三空解脫。即引入之道。當知此解脫。與二乘三解脫門。名同義別。然既云三空。當是我空法空俱空。我空。是斷我執煩惱所證涅槃。法空。是斷法執煩惱所證涅槃。俱空。即人法雙空亦不著空理者。是離所知障。所證最上涅槃。門為達道。謂由此三空之門。得入無上涅槃。得大解脫故。
△二別頌權小莫測。
如來意趣莫能量。唯佛能知真祕密。利根聲聞及獨覺。勤求不退諸菩薩。十二劫時共度量。無有能知其少分。假使十方凡聖智。授與一人為智者。如是智者如竹林。不能測量其少分。
此與法華歎智大同。意趣即大智。祕密即方便教。謂佛意之趣向。能三能一。即一而三。言三即一。至於雙遮雙表。遮表同時。如是莫大之方便權巧。向人說出。無非是佛真秘密門。唯佛能知。餘皆莫可測量也。利根下。顯不能測量之人。聲聞獨覺雖利。猶是小乘。不退菩薩是大乘。於十二劫之長時。同共擬度測量。不但不得全分秘密。便是些須少分猶不能知。且約本土賢聖說。假使下。更及十方。一切凡聖之智。皆授與一人。為一人之智。可為盡十方無比之智者。又如此無比之智者。不止一人。假如多多無量。如竹林之繁茂。如此多人。盡思度量。猶不能測其少分。然佛智之難測可知矣。何謂也。葢佛智即權而實。貴乎薦取。不貴測量。以測量是有為心路。識心撥度。愈思而愈遠矣。法華云。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者此也。應知佛說四恩。及一時應病之藥。令退失大心之人。知此四恩應報。必須發大心。修大道。行大行。自利利人。當證菩提。始能報恩。如是之權巧。豈可測量乎。
△二頌四恩應報二。初斥凡愚迷背恩處。
世間凡夫無慧眼。迷於恩處失妙果。五濁惡世諸眾生。不悟深恩恒背德。
此斥人世。凡夫但有肉眼。蒙之則蔽。觸之則傷。只能緣塵。引識造業。無有智慧為眼。不見四恩應報。妙果有二義。一謂能孝父母。報在梵天。以梵天為妙果。二以無上菩提為妙果。謂由無慧眼。尚不知報恩。焉能見道。無上菩提豈可得乎。故皆失却也。五濁下。出迷失之由。以五濁障重。惡業繁興。世間眾生。但知緣塵分別。貪嗔造業。所以不悟深恩。恒背其德。
△二說四恩令生正見二。初總標四恩。
我為開示於四恩。令入正見菩提道。
佛說四恩。原為引生正見。正見即慧眼。菩提即佛果。道者路也。謂佛說四恩。為引發正見。當證菩提之道路耳。
△二別釋四恩五。初父母恩二。初總申名義。
慈父悲母長養恩。一切男女皆安樂。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若我住世於一劫。說悲母恩不能盡。我今略說於少分。猶如蚊虻飲大海。
始生我者曰父。愛念情深曰慈。母者乳也。子從身出。乳者哺也。又慕也。為嬰兒之所慕之也。長養之恩。後文自有。以父母有恃怙之恩。故男女得其安樂也。父恩如山。母恩如海。言其不可測量也。若我二句。乃過量之言。直顯恩重故也。我今下。言多分固不能說。略且說其少分耳。猶如一句比喻也。謂父母之恩。如海水汪洋。不可測量。我說少分。猶如蚊虻飲海水。大海之水不曾動著。喻我雖說此。其廣大之恩。亦不曾動。夫世尊大聖。猶出此言。則知父母之恩。誠不可量。世人君子。可不孝乎。
△二廣顯深恩三。初頌粗與較量。
假使有人為福德。供養淨行婆羅門。五通神仙自在者。大智師長及善友。安置七珍為堂殿。及以牛頭栴檀房。療治萬病諸湯藥。盛滿金銀器物中。如是供養日三時。乃至數盈於百劫。不如一念中少分。供養悲母大恩田。福德無邊不可量。算分喻分皆無比。
此與二卷長行全同。言不如者。不及也。謂一念舉心。時之促。少分供養。物之微。以悲母恩田無量。子雖一念少分供養。所獲之福亦無量者。由悲母之恩田厚重所加如此。算分者。即算法。自少至多之分量也。喻分者。譬喻極盡之比況也。皆無比者。謂供養五通仙人。及師長善友。以舉世之珍。百劫之長。所獲之福。若較量一念少分供母之福者。彼以算分至多之分量。及譬喻極盡之比量。所獲之多福。猶不及供母之少分耳。如此過量之言正顯恩深難報。嗚呼。凡為人子者。遇此聖經。竭力進孝。猶不能報少分之恩矣。
△二頌細與分別十一。初頌未形之恩。
世間悲母孕其子。十月懷胎長受苦。於五欲樂情不著。隨時飲食亦同然。晝夜常懷悲愍心。行住坐臥受諸苦。
愍念曰悲。胎藏曰孕。五欲為眾生之樂境。言不著者。非全不著。但欲樂之心輕耳。以腹中有子。恐有危難。故不甚著也。隨時下。縱飲食之美。亦不甚貪。以憂子故。所以晝夜悲愍如此(五欲。即財色名食睡。或色聲香味觸)。
△二頌將產之恩。
若正誕其胎藏子。如攢鋒刃解肢節。迷惑東西不能辯。徧身疼痛無所堪。或因此難而命終。六親眷囑咸悲惱。如是眾苦皆由子。憂悲痛切非口宣。
生產曰誕。胎藏子者。謂胎腹中所藏之子也。百節疼痛。如鋒刃解體。此總形容臨產之苦。或因產而致死者。往往有之。故舉家哀號。六親悲痛。皆由子故也。佛所以極力形容者。欲人知悲母之恩重。克誠行孝報之也(六親有三。[A5]己六親。即父母兄弟姉妹。父六親。即伯叔兄弟子孫母六親。即姑姨兄弟兒孫)。
△三頌乳哺之恩。
若得平復身安樂。如貧獲寶喜難量。顧視容顏無厭足。憐念之心不蹔捨。母子恩情常若是。出入不離胸臆前。母乳猶如甘露泉。長養及時曾無竭。
准長行大同。
△四頌憐愛之恩。
慈念之恩實難比。鞠育之德亦難量。世間大地稱為重。悲母恩重過於彼。世間須彌稱為高。悲母恩高過於彼。世間速疾唯猛風。舉心一念過於彼。
天性之慈。繫愛之念。鞠養之恩。誠然大地不足較其重。須彌無以比其高。猛風猶難喻其疾矣。葢猛風喻疾者。只言念子之切也。
△五頌怨言子墮。
若有眾生行不孝。令母蹔時起恨心。怨念之辭少分生。子乃隨言遭苦難。一切佛與金剛天。神仙祕法無能救。
前科猛風之喻。長行元在此科。若隨文用有二義。前科用者喻念子之切。如猛風之疾。若歸此科。言猛風有摧折之力。喻父母怨恨之力也。祕法者仙術也。良以子之不孝。父母怨恨。隨言遭苦。而佛仙莫能救者。非不能救。葢佛仙不救逆子也(宋臨川縣人王四。事父不孝。父不勝忿。欲赴訴於官。王四持錢二百。趕上疾呼曰。以是為紙筆錢。投父懷中。父行未半里。雷雨大作。急避人家。雨止而出。聞其子[A6]已震死。趨視之。錢乃在子脇下。與肉相連。及探懷中。[A7]已失之矣。此乃怨念遭苦之驗也)。
△六頌子孝獲福。
若有男女依母教。承順顏色不相違。一切災難盡消除。諸天擁護常安樂。若能承順於悲母。如是男女悉非凡。大悲菩薩化人間。示現報恩諸方便。
承順不違子之道也。而感佛天加護者。葢助人行孝也。若能下四句。曰非凡。曰菩薩者。乃稱讚之詞。無非勸人行孝故也(京師趙居先。父年九十一。母年九十四。性皆嚴急。居先夫婦。侍奉勤謹。孝行克諧。每夕焚香。為父母祈禱。三尸神上奏天帝。遣飛天大神。每日監察。見其心專意一。賜七子三婿。皆列官職。居先身證仙果。可謂非凡之證也)。
△七頌以孝較恩。
若有男子及女人。為報母恩行孝養。割肉刺血常供給。如是數盈於一劫。種種勤修於孝道。猶未能報暫時恩。
前五句言孝行之極。末句較量。猶不足報者。極言其恩深難報也。皆准長行。
△八復頌慈愛愍念。
十月處於胎藏中。常銜乳根飲胎血。自為嬰孩及童子。所飲母乳百斛餘。飲食湯藥妙衣服。子先母後為常則。子若愚癡人所惡。母亦恩憐不棄遺。
初二句胎中之恩。次二句乳哺之恩。嬰孩者襁褓之時。童子者離襁褓時。謂自出母胎。至離襁褓。所飲乳食。百斛有餘矣。嗚呼。身自母出。如天地之生萬物。復從母育。如雨露之滋百嘉。至於衣食之先後。愛念之情深。雖須彌無以比其高。太虗難以較其廣。誠哉。欲報深恩。昊天罔極。
△九頌慈愛生天。
昔有女人抱其子。渡於恒河水瀑流。以沉水故力難前。與子俱沒無能捨。為是慈念善根力。命終上生於梵天。長受梵天三昧樂。得遇如來受佛記。
前七句與長行全同。惟第八句長行無。頌中補出。謂母恩慈重。心同佛心。寧自捨命。不忍棄子。此人不唯梵天受樂。將遇如來。授與成佛之記有之也。良以心既同佛。即心是佛。即心作佛。因中果上。修證之法。如來說與。是佛授記。自憶領納。堅持不忘。是受佛記。
△十頌廣明十德。
一名大地二能生。三能正者四養育。五與智者六莊嚴。七名安隱八教授。九教誡者十與業。餘恩不過於母恩。
十德之外更有言不盡者為餘恩。皆准長行。
△十一較量貧富。
何法世間最富有。何法世間最貧無。母在堂時為最富。母不在時為最貧。母在之時為日中。悲母亡時為日沒。母在之時皆圓滿。悲母亡時悉空虗。
初二句為徵。三四二句釋之。五六二句。有照臨之恩。皆准長行。應知頌與長行互有隱顯。長行有月喻為顯。無空虗為隱。頌中無月喻為隱。有圓滿及空虗為顯。謂母在堂時。把持家業。不致耗散。調教人口。不致離背。故云圓滿。母若亡時。自得其便。財帛或有耗散。人眷或有乖離。故云空虗。雖然。此猶淺論。據理而言。父母者。子孫之天地也。不唯能生。亦能葢載。一日無之。物無所依矣可乎。然人子之無父母者。如萬物之無天地也。眼不見生我之親。耳不聞教我之言。無恃無怙。是為空虗。
△三頌結勸行孝四。初正勸行孝。
世間一切善男子。恩重父母如丘山。應當孝敬恒在心。知恩報恩是聖道。不惜身命奉甘旨。未曾一念虧色養。如其父母奄喪時。將欲報恩誠不及。
初句是佛呼召現前大眾。亦兼未來世間一切眾生。雖呼男子亦兼女人。次句警醒之謂。恩重二字當在父母之下。以顯父母恩重猶如丘山。應當下。是佛勸教之語。謂父母之恩。既重如山。子宜克誠。晨昏省近。鞠躬奉養。理之當然。故曰應當。孝者謂善事。順於道不逆於倫也。敬者謂不敢輕慢也。語云。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故必敬之。方盡人子之道也。又囑恒在心者。言其風雨閒忙不可片時遺忘也。若如此行之。是為知恩報恩。乃聖道所攝。良以儒之大孝。無過於舜。舜為聖人。釋之大孝。無過於佛。佛為聖人。經云大孝釋迦文是也。甘旨者美味也。即所奉飲食。不惜身命者。謂人子非不愛身。為有親可敬。縱至御車執作。殞命亡軀。亦不敢辭也。未曾下。虧者闕少也。一念者時促也。色者有二義。一者觀父母之容顏。若歡容之色。子當喜之。自念侍奉得宜。若病色怒色。子當恐懼。兢兢業業。忖我不能善事也。養者即所奉之甘旨也。二者所奉品色。擇其精細者奉親。粗者自用也。未曾者即不曾也。謂古聖先賢。侍奉二親。色養得宜。念茲在茲。不曾一念虧欠也。如其二句。愈加警策。謂人生在世。未有長生不死之者。現今父母在堂。若不謹慎事奉。如有不測。奄喪之時。將欲報之。誠不及矣。奄喪者忽死之謂。
佛昔修行為慈母。感得相好金色身。名聞廣大徧十方。一切人天咸稽首。人與非人皆恭敬。自緣往昔報慈恩。
昔字不獨指今生。通言[A10]已往多生也。為母必欲修行者。謂佛之行孝。又非世人之行孝也。世人行孝。無非現世。令父母身安心樂。是為得宜。猶不能資神濟道。雖孝不足為大孝也。若修行成道。自[A11]己離苦。亦令父母離苦。自[A12]己成道。亦令父母成道。故云修行為慈母。方為大孝也。感得下。明因孝感報。謂一念舉心。修行為母。遂感相好金色。名稱普聞。人天供養。較之人世之孝感何如哉。自緣一句結。緣者緣故也。自者發心之初也。謂我自往昔。一念發心。歷修諸行。以報慈親之恩。是這等緣故。方感金色等報。
△二為母說法。
我昇三十三天宮。三月為母說真法。
摩耶夫人生佛七日遂亡。神生忉利天。如來成道。念母恩深。昇忉利天。三月說法。欲母聞法高證。脫離生死(雖生忉利天。較之人間。快樂壽長。猶不免分段生死。報盡還墮。故佛說出世間法。謂之真法。令其永脫)。
△三母悟無生。
令母聽聞歸正道。悟無生忍常不退。如是皆為報悲恩。雖報恩深猶未足。
大乘根器。一聞大乘真法。則悟入無生之法。真常之道。永不退轉。似證圓教初住位也。後二句。言母雖獲益。佛心未足者。以其恩深難報故也。夫佛所說法。令母離生死成聖道。猶言未足。而世人君子自忖。比佛何如哉。
△二兼引目連。
神通第一目犍連。[A13]已斷三界諸煩惱。以神通力觀慈母。見在受苦餓鬼中。目連自往報母恩。救免慈親所受苦。上生他化諸天眾。共為遊樂處天宮。
目犍連具神通之羅漢也。佛弟子中。羅漢以上。皆具神通。此尊者為最。故云第一。三界煩惱不出見思二惑。分別曰見。即粗惑。謂從於邪教。及於邪師。不合正理。邪謬分別。總為八十八使。使為驅役之義。能驅役一切眾生。流轉生死。言見惑者。謂意根對法塵。起諸分別。故以分別曰見。妄念凡有十種。一身見。(謂於色受想行識五陰之中。妄計為[A14]己身故)二邊見。(依於身見。計斷。計常。隨執一邊。故云邊見)三見取。(謂於非真勝法中。謬見涅槃。生心取著故)四戒取。(謂於非戒中。謬以為戒。取以進行故)五邪見。(謂無明不了。邪心取理故)六貪。(於諸欲境。引取無厭故)七嗔。(於逆情之境。起諸忿怒故)八癡。(於諸事理。迷惑不了故)九慢。(自恃才德富貴。輕蔑於他故)十疑。(謂迷心乖理。猶豫不決故)此之十使。歷三界四諦下。增減不同。共成八十八使。葢欲界苦諦下。十使全具。集滅二諦下。各有七使。除身見。邊見。戒取。(此三使。皆依苦諦而立。集滅二諦則無。故除之)道諦下有八使。除身見邊見。(此二使。亦依苦諦所起。道諦無苦。故除之)是以四諦合為三十二使也。色界無色界四諦下。皆如欲界。更於每諦下。又除一嗔使。故一界有二十八使。二界合為五十六使。並前欲界三十二使。總成八十八數。偈云。苦下具一切。集滅各除三。道諦除二見。上界不行嗔。(謂上二界純是禪定。所受樂境。雖具種子。不起現行)思惑有八十一品。謂欲界有貪瞋癡慢四種思惑。色界無色界。各有貪癡慢三種。三界共為十使。又按三界九地。每地各有九品。謂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地共有八十一品。前之見惑。至初果斷盡。思惑。從二果以上斷之。若斷欲界前六品。證斯陀含。此云一來果。欲界還一往來故。再斷後三品思惑。證阿那含。此云不來果。謂再不來欲界受生故。八十一品斷盡。方出三界證羅漢果。尊者諸惑斷盡。始得神通。以神下二句。用天眼通。觀察慈母。見在餓鬼中受苦。目連二句。乘通往救。上生下二句。承救生天。盂蘭盆經云。大目犍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即以鉢盛飯。往餉其母。母得鉢飯。便以左手障鉢。右手[A15]摶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連大呌。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佛言。汝母罪根深結。非汝一人。力所奈何。云云。至佛告目連。十方眾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世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牀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承眾聖之道。其德汪洋。令現世父母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等。是為目連救親之源委也。
△三二福較量。
當知父母恩最深。諸佛聖賢咸報德。若人至心供養佛。復有精勤修孝養。如是二人福無異。三世受報亦無窮。
此頌不惟釋迦目連。凡一切諸佛。三乘聖賢。無有不報親恩者。若人下較福。假如一人供佛。一人供親。如是二人所得之福。平等無異。受報者。受福報也。三世有二說。一者。所感之福。非一世便了。乃至三世。極至無窮。無窮者。無有窮盡也。二者。三世即自身為一世。遺與子孫。為二世。共為三世。更有餘勳遺與後世。故曰無窮。
△四慎終追遠五。初為子墮苦。
世人為子造諸罪。墮三塗長受苦。
為者專欲也。疼愛也。言世人為子無所不至。或以飲食為子。造一切罪。謂烹羊宰殺等。或因衣被等為子。造一切罪。養蠶煑繭等。或為子求功名。造一切罪。如害他成[A16]己等。上句是因。下句是報。造罪之人。不能上昇。故墮三塗。即地獄餓鬼畜生也。此言但知疼子。不知後報。三塗如前說。
△二子迷不知。
男女非聖無神通。不見輪迴難可報。哀哉世人無聖力。不能拔濟於慈母。
父母為子墮三惡道。世間男女肉眼凡軀。故不能見。何能救之。哀哉者。傷感之辭。既無聖力神通。畢竟不能拔濟矣。幸有佛力。以待下科。
△三勸修冥福二。初明金光拔苦令悟。
以是因緣汝當知。勤修福利諸功德。以其男女追勝福。有大金光照地獄。光中演說深妙音。開悟父母令發意。
初句。承上不能拔濟父母之因緣。汝指智光。兼惡子等。當知者。示令曉解之詞。勤修福利等。如來教與之法。謂汝既不能拔親出苦。須從佛言。修設冥福。仗承佛法薦之。或禮佛修懺。或施食蘭盆。或造佛修塔。或誦呪看經。故云諸功德。以其下。承法獲益。追者隨逐也。謂父母魂魄杳冥。人不能見。隨逐親亡之日。作殊勝福以薦之。是為追薦。有大下。見其功効也。深蒙法力。能感佛放金光。下照地獄。光中下。金光說法也。或說無常苦空。無我不淨等。或說六度大乘。心地法門等。深妙音者。以一音中具足多種法門。隨機所解。各有開悟。令者使也。即法力使之也。發意即是發心。謂既能開悟。必當發心。或發聲聞辟支佛心。或發菩提心。此是孝順男女。修諸功德。報恩拔濟之如此也(金光說法者。不唯子之大孝所感。猶顯佛之慈悲廣大也)。
△二明一念悔心罪除。
憶昔所生常造罪。一念悔心悉除滅。
此言父母之靈魂雖在地獄。由聞金光說法。頓知宿命所造之罪也。憶者。即忽然想起之意。昔所生者。即在生時。或多生往昔時也。常者。更從無始[A17]已來。恒常也。造罪不出身口七支也。一念下。謂既能聞法開悟。忽然追悔。則罪苦除滅矣。所謂心若滅時罪亦亡是也。以上但明深承佛法勝力。且能滅罪(一念者。時促也。以利刀斷九十紙。為一念)。
△四隨願往生。
口稱南無三世佛。得脫無暇苦難身。往生人天長受樂。見佛聞法當成佛。或生十方淨土中。七寶蓮華為父母。華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同學。獲六神通自在力。得入菩提微妙宮。
既從苦中滅罪脫離。知是佛力。故口稱佛號。欲求往生也。南無此云歸依。或云歸命。謂既承佛力。則我身命歸向於佛。三世佛者。不定是那佛。或過去或現在未來。隨舉一佛名號。得脫下。承佛號功德。頓脫苦難也。無暇者。謂受苦無閒暇也。即無閒無住。名阿鼻地獄。此言蒙佛哀救。得脫苦身也。往生下。即隨願往生也。人天為世間之樂。復能見佛聞法。必當如法修行。當來成佛。又為出世間之大樂也。或願十方淨土。欲蓮華化生者。亦遂其志。華言七寶者。非世間草木之華。以蓮華為父母者。謂不受胞胎之苦也。華開下。謂此處發願。欲得往生者彼國土中。有七寶水池。蓮華發出。發願之人。神入華中。蓮華遂開。化生之身。依託於蓮臺之上。親見十方諸佛。悟入無生法忍。與不退菩薩。為其伴侶。同學者。同學佛法也。然既為同學。必互相提撕。令無明頓開。神通自在。假智力契入。得證菩提。如人入宮也。(假如不見金光。不聞妙法。自不開悟。縱有菩提宮殿。無非宮墻外望而[A18]已。何能入之哉)故云得入等。以上皆孝子賢孫。修齋作福追薦之功能。令父母往生成道。故有此益也。
△五結顯勸孝。
皆是菩薩為男女。乘大願力化人間。是名真報父母恩。汝等眾生共修學。
此是佛稱孝子。既拔父母出苦。又得隨願往生。得入菩提。非世間凡流所為也。定是菩薩示現。乘本願力。教化人間。是真報恩。與人間子孫做標格。故現為男女。末句叮嚀。結勸修學。汝等二字指。智光所領逆子及眷屬等。佛所以重頌報恩者。實為此眾。故結勸如此。
○父母恩重經云。佛告大眾。人生在世。父母為親。非父不生。非母不育。是以寄託母胎。十月懷身。歲滿月充。子母俱顯。生墮草上。父母養育。臥在攔車。父母懷抱。含笑未語。和和弄聲。饑時須食。非母不哺。渴時須飲。非母不乳。子若饑時。嚥苦吐甘。推乾就濕。非父不親。非母不養。慈母養兒。去離攔車。十指甲中。食子不淨。子飲母乳。八斛四斗。計論母恩。昊天罔極。嗚呼慈母。云何可報。至於行來。東西隣里。井竈碓磨。不時還家。母忽心驚。兩乳流出。即知我兒。家中憶我。即便還家。又云其兒遙見母來。或在攔車。搖頭弄腦。或復曳腹隨行。嗚呼向母。母為其子。曲身就下。長舒兩手。摩拭塵土。嗚呼其口。開懷出乳。以乳乳之。母見兒歡。兒見母喜。二情相交。恩愛慈重。莫復過是。云云。又云。既生長大。朋友相隨。梳頭摩髮。欲得好衣。覆葢其身。弊衣故破。父母自著。新好綿帛。先與其子。至於行來。官私急疾。傾心南北。逐子東西。橫簪頭上。子漸長大。為與索妻。得他女子。父母轉疎。私房室內。共相語樂。父母年老。氣力衰微。終朝至暮。不來借問。或復父孤母寡。獨守空房。猶如客人。寄止他舍。常無恩愛。或無襦被寒凍。苦辛厄難。遭之太甚。年老色衰。多饒蚤蝨。夙夜不臥。長吟歎息。何罪宿愆。生此不孝。或時呼喚。瞋目驚怒。盡不從順。婦兒罵詈。低頭含笑。云云。
○評曰。孝子賢孫。世間固有。或不孝者多。如世俗常流。母不如此。兒不如彼者。百中無一。良由無始[A19]已來。迷真執妄。顛倒行事。根本既成顛倒。故枝末一一皆然。因父母恩重。子多違背。故不得不引令人知之。未免葛藤。幸勿厭繁。父母恩[A20]已竟。
△二眾生恩三。初正頌有恩。
有情輪迴生六道。猶如車輪無始終。或為父母為男女。世世生生互有恩。如見父母等無差。不證聖智無由識。一切男子皆是父。一切女人皆是母。
有情即是眾生。以眾生皆有情識故。輪迴喻六道者。以一切眾生皆隨業轉故。造善業隨善業。則天上人間受善報。如車輪上轉。造惡業隨惡業。則地獄三塗受惡報。如車輪下轉。若惡報滿。遇善緣。又生人天。若善報滿。惡念起。又墜三塗。嗚呼。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若不遇佛法。或遇佛法迷不信受。或有信受不肯修行。或有修行而朝勤夕怠。未及證道者。縱至盡未來際。無有止息之時。故喻如車輪無有始終也。此二句。但明六道生死。尚未說出有恩。或為下二句。方明互為父母。互為男女。一生而至百生。一世而至百世。既有父子之恩。豈無手足之情。故曰互相見恩也。如見一句。是佛教與一體同觀。令見一切眾生如同父母。等無差別。不證一句。是佛歎惜。既不曾證得無漏聖智。且有墮胎之迷。改頭換面。雖互有恩。肉眼凡情無由而識。一切下二句。是佛極口勸人不可揀擇。普觀一切男女皆是父母。心中自念。我生生無不從此受生。理應常懷報恩之心歟。
△二誡勿怨嫌。
如何未報前世恩。却生異念成怨嫉。常須報恩互饒益。不應打罵致怨嫌。
如何二字。是責怪之詞。言眾生有落陰之迷。雖前生累世為父母有恩。現今改頭換面。而不自知。故未能報。却生一句。謂不但不報。且將恩反讐。少不相順。互為異念。或成怨嫌。或生嫉妬。故佛歎惜曰如何等。常須一句是勸勉。令人互相報恩。彼此饒益。勿得辜負宿恩也。不應一句。是叮嚀勸囑。或家中奴婢。或執勞運力之人。或同鄉鄰里。乃至他鄉遠客。前既云六道輪迴。甚至於駝騾物類。勿得鞭杖。勿得毀辱。亦不可怨恨譏嫌。常存知恩報恩之心。倘有違情觸犯者。不可加報。念是我前世父母。焉敢動嗔。嗚呼。世人君子。果依佛言。世間絕無相爭相殺之事。永享太平。世人斥佛為異端者。吾不得而知之也。
△三勸令發願。
若欲增修福智門。晝夜六時當發願。願我生生無量劫。得宿住智大神通。能知過去百千生。更相憶識為父母。循環六趣四生中。令我一念常至彼。為說妙法離苦因。使得人天常受樂。勸發堅固菩提願。修行菩薩六度門。永斷二種生死因。疾證涅槃無上道。
初二句。謂既蒙如來開示。豈得不知恩報恩。佛說若人欲得增修福智。得其門者。須當晝夜發願。以助其志也。良以修之言增者。轉盛也。謂前生修福。修智。今生人道。又信佛法。今生再修。則愈修而愈勝。是為增上福智之果也。門為能通。以修因為門。由因證果。如人從門而入。方到堂奧也。福因即布施等。智因即聽教參究等。晝夜下。正勸發願也。謂行無願而無歸。願無行而罔據。是知報恩必欲發願者。謂眾生[A21]已往有恩。人固不知。特勤修福智以願求通也。六時者。如子時行道發願。丑時靜坐休息。寅卯亦然等。願我下。發願之言也。生生至於無量劫之長時。不墮落陰之迷。願得宿住之智。宿住即宿命也。大神通即六通也。所謂天眼遙觀。天耳遙聞等。能知下二句。由得宿智神通。能知百千生中互為父母。憶念不忘。識知有恩。循環下。是乘通救苦也。環者鐵圈也。循者旋繞也。喻六道輪迴。如蟻子順環而行。周匝往復。無有窮盡。趣者歸向也。在六道中。數數受生。數數受死。以六道果報為趣向之處。故曰六趣。四生者。在胎卵濕化四類中受生。故曰四生。令我下。謂既得神通。於一念頃。常至於彼六道四生之中。為說投機之教。故云妙法。離苦因者。既聞法[A22]已。改惡修善。不造殺盜淫妄之業。是絕苦因。然既離苦因。定不墮三塗苦果也。此句但言離苦。下句方言得樂。然既聞妙法。須行眾善。為人天之樂因。承因感果使其得生人天善果。受享快樂也。勸發下。勉彼證道也。發菩提願。心之真也。堅固者。志之決也。所以修行菩薩六度法門。前四度修福。後二度修慧。由禪定智慧二度。永斷二執煩惱。永離二種生死。因即我法二執。涅槃即無餘斷果。無上道即菩提智果。由勸之誠。故成之速。故曰疾證等。此則又從人天中勸令發心。修道成佛。報恩之道。可謂至矣盡矣。良以眾生有恩。人固不覺。何能報之。其所重者是發願求通。承智說法。令彼眾生依言證道。是為報恩也。(二種生死者。即凡夫分段生死。二乘變易生死)以上眾生恩[A23]已竟。
△三國王恩三。初頌總標勝德。
十方一切諸國王。正法化人為聖主。國王福德為最勝。所作自在名為天。
長行但云國王。頌兼十方一切。彼略此廣。謂一王福德自在如是。一切諸王亦然。初句標定。次句顯恩。仁義道德為正法。以仁義化人是為聖主。三四二句。謂既以正法化人。所感福德最勝自在。可謂人中之天。何也。以王既有道。故行之以道。有德。則使民以時。綱常不亂。人心得安。自然天助人歸。感戴如天矣。
△二頌別明勝德十一。初頌諸天獲祐。
三十三天及餘天。恒將福力助王化。諸天擁護如一子。以是得稱天子名。
初二句准長行解。三四二句長行無。頌中補出。諸天護王如父護子。以王心合乎天心故。如父子一體。是為天子。
△二頌正喻國體。
世間以王為根本。一切人民為所依。猶如世間諸舍宅。柱為根本而成立。王以正法化人民。如大梵王生萬物。王行非法無政理。如琰魔王滅世間。王所容受姦邪人。象蹋華池等無異。如日天子照世間。國王化世亦如是。日光夜分雖不照。能使有情得安樂。
初二句為法。次皆為喻。舍宅喻國。柱根喻王。謂房無柱而不立。如民無王則無依。王以二句。謂既以正法教民。民則效行。生人善根。喻如梵王能生萬物。梵王喻國王。萬物喻萬民之善根。此言上行下效。則天下安矣。王行下四句反喻。謂假若國王無道。行於非法。失其國政。於理有虧。喻如琰魔王摧逼人命。令人壽不長生。故云滅世間。非法者。謂亂綱常。失倫理。王道不正之謂也。上二句自行無道。國政[A24]已虧。下二句又容姦邪輔國。愈加亂常。未免上下欺瞞。國體大亂。如王蟒篡位。曹操欺君。皆因主失大體。邪人得入之故也。象蹋一句喻亂。謂蓮華池內。下有玉藕。上有菡萏。碧波澄湛。清香襲人。若狂象入池。踐蹋奔走。可惜華藕皆壞。此喻姦邪亂國。亦復如是。知日下四句。復喻聖王照臨之恩。如日照穹蒼。能破世間昏暗。令天下人成辦諸事。天子照臨。亦復如是。時時照察。姦邪不入。諸弊不行。所以天下太平。萬民樂業。故云國王化世亦如是。日光下二句。喻動靜合宜。謂天子有時巡幸照察。如日照晝。此謂有時不巡幸。亦如日光雖不照夜。人却得其安眠受樂。總喻有道之君。天下安泰也。
△三頌德化感祥。
王以非法化於世。一切人民無所依。世間所有諸恐怖。依王福力不能生。人民所成安隱樂。當知是王福所及。世間所有勝妙華。依王福力而開敷。世間所有妙園林。依王福力皆滋茂。世間所有諸藥草。依王福力差諸疾。世間百糓及苗稼。依王福力皆成實。世間人民受豐樂。依王福力常自然。
初二句喻君王失政。本是前科失政之結文。而安於此科者。與福王對顯故。既非法化世。民無所依。對顯正法化世。民有所依也。世間下。方是聖王有福。兆民賴之也。諸恐怖者。如他國侵逼。自界叛逆等。因王有道。福德所辟。一切灾害。皆不能生。頌上長行八種恐怖也。人民下十二句。開頌萬物賴之之恩也。總言人民之安。華木之勝。園林之茂。百穀之實。豐樂之象。皆依君王福力所加。王之大恩。人莫能報。
△四頌愛民如子。
譬如長者有一子。智慧端嚴世無比。父母恩愛如眼目。晝夜常生護念心。國大聖王亦如是。愛念眾生如一子。養育耆年拯孤獨。賞罰之心常不二。如是仁王為聖主。羣生敬仰等如來。
喻中唯有一子[A25]已是愛念。何況內具智慧之資。外具端嚴之相。是為奇子。所以父母加恩。愛如眼目。常生護念之心。乃天下父母之通情也。國大下法合。王喻長者。眾生喻一子。養育耆年愛老也。拯濟孤獨憐寡也。幼而無父曰孤。老而無子曰獨。既能拯濟。王之仁也。賞善罰惡。王之道也。心常不二。王之公也。古今仁王大體皆然。如是下結為聖主。所以羣生敬仰如佛者。理之宜矣(問。喻中一子。有智慧端嚴之資。所以父愛。法合眾生未有全德。何所愛乎。答。眾生業報不同。佛性不異。即合一子。雖報感習漏不同。性含萬德不異。是以佛念眾生有佛性。具萬德。所以一體同觀)。
△五頌善惡相關。
仁王化治國無災。萬姓恭勤常安隱。國王無法化於世。疾疫流行災有情。如是一切人非人。罪福昭然無所覆。善惡法中分七分。造者獲五王得二。園林田宅悉皆然。所稅等分亦如是。轉輪聖王出現時。分作六分王得一。時諸人民得五分。善惡業報亦皆然。
初二句。仁為王之全德。謂上有治國之道。下有遵。法之安也。恭者遵敬明教。勤者克念奉行。所以國無災疫。常得安隱也。三四二句反此。既無治世之法。民則無所忌憚矣。故善神不加。災禍速至。疾疫即異病。亦兼刀兵饑饉。所謂災必逮夫身矣。如是二句承前。言善惡昭彰。無所隱覆也。一切人非人者。人指恭勤之萬姓。非人指造業之狂徒。恭勤者天降與福。非人者天降與災。昭昭然無所藏覆。所謂惠廸吉。從逆凶也。善惡下諸句。方明與王相關。皆准二卷長行。轉輪下三句。又引輪王證明國王。謂轉輪聖王出世。純以善道化人。既六分得一。民得其五。世間國王豈得不然。雖六七略殊。王福不二。末句結顯。善惡業報雖是萬民之因果。究其源委。皆係於王之善教與不善教耳。故云亦皆然。此一段。王者亦可警心焉。
△六頌善法同天。
若有人王修正見。如法化世名天主。以依天法化世間。毗沙門王常擁護。及餘三天羅剎眾。皆當守護聖王宮。
初二句。既修正見。所行如法。以如法之道教化世間。故得天主之名也。或如三皇之教簡而素者。或如五帝之教詳而文者。或如三王之教密而嚴者。必上行下效。民聽之而不違。皆為如法化世。三四句。釋天主名。以依天法化世。故名天主。良以天有四時運化生成之德。王有賞善罰惡教化之功。為體天之德。行天之道。故得其名焉。毗沙下。謂君王有道。有靈相助也。毗沙門。此云多聞。乃北方天王之名也。餘三天者。即東方持國。南方增長。西方廣目也。羅剎眾者。為天王所統之部羅等。守護即衛護也。
△七頌成就十德。
聖王出世理國時。饒益眾生成十德。一名能照於國界。二名莊嚴於國土。三名能與諸安樂。四名能伏諸怨敵。五名能遮諸恐怖。六名修集諸聖賢。七名諸法為根本。八名護持於世間九名能作造化功。十名國界人民主。
諸句與長行同。唯第九彼云業主。謂善惡諸業。屬國王故。此頌名能作造化功。亦言別義同。謂造作化世之功。不出善惡二種。皆屬王故也。註准長行。
△八頌百靈潛護。
若王成就十勝德。梵王帝釋及諸天。夜叉羅剎鬼神王。隱身常來護國界。龍王歡喜降甘雨。五穀成熟萬姓安。國中處處生珍寶。人馬彊力無怨敵。如意寶珠現王前。
諸句皆與長行同。唯國中二句長行無。頌中補出。謂處處生寶。有二義。一謂君王有福。財神獻寶者有之。二謂王以善法化世。人人皆善。處處皆善。唯善為寶也。人馬彊力者。雖聖王化世。亦防不測之敵。故養人馬。以福力所加。天龍所助。故能兵彊力壯。縱有怨敵。聞之膽喪不敢舉心。自然邊[1]彊寧靜。故無怨敵。
△九頌隣國咸歸。
境外諸王自賓伏。
境外者本國之外也。賓者稱臣。伏者歸伏也。
△十頌惡人自誅。
若生不善於王國。一念起心成眾惡。是人命終墮地獄。受苦永劫無出期。
有道之君。既以正法化世。百姓萬民。理宜體王之心。遵王之教。行王之道。人人可成堯舜。何愁天下不太平。可謂知恩報恩也。假若背恩無義之徒。倘有一事乖心。便生惡心加謗。雖一念之促起。不妨萬惡隨生。至於不規叛國者有之。所謂罪從心起。報從心現。故命終墮苦。永無出期者。非天降地湧。神加鬼附。皆自作其因。自受其果也。然世人往往見有怨尤君者。當警心焉。
△十一頌善人獲福。
若有勤神助國王。諸天護念增榮祿。
此明知恩報恩之人。勤謂慇懃。神謂精神。言既知王恩。須要慇勤効力。神色精爽。助佐王道。如蕭曹扶漢。房杜輔唐。君臣一體。感格於天。自然諸天護念。榮有封爵。祿享千鍾矣(問。有官位者可以輔王。如世間小民何如。答。雖不在位。若能發此心亦為報恩)。
△三頌總結德八。初明戒德熏修。
智光長者汝應知。一切人王業所感。諸法無不因緣成。若無因緣無諸法。說無生天及惡趣。如是之人不了因。無因無果大邪見。不知罪福生妄計。王今所受諸福樂。往昔曾持三淨戒戒德熏修所招感。人天妙果獲王身。
此明人王。今生聖德。皆從前世持戒中來。由戒勝故感果尊。勸人生信也。初句呼名訓曉。次句明因能感果。一切者有兩說。一謂一切人王。一謂一切因果。以王雖至尊。亦隨業所感。業有善惡。報有精粗。此且泛言。未出何業。一王如是。王王皆然。故曰一切。諸法下一句擴充指示。謂不唯人王一種。寔乃廣該諸法。無不因緣成者。正顯有因緣也。如穀麥種子為生芽之親因。耕種水土為資發之助緣。故有苗生。亦如人間子弟。內有聰明之資為因。外有詩書教讀為緣。則有功名成就。次句反顯。若無緣有因不能成。若有緣無因亦不能成。一法如是。法法皆然。故曰無諸法。說無下四句斥非。說者乃闡提不信之言。說天為自然之氣。清而上昇者為天。豈有人行善事。死得生天之理。惡趣即三塗。又不信行惡事。死墮惡趣之理。如是下斥其愚癡。不了因者。謂不能明了善惡之因。感生善惡之果。無因下。出不了之故。謂此等既撥無因果。為大邪見人不知者。正出邪見。謂此人既墮邪見。不知罪為惡因。福為善果。生妄計者。謂此等既不信罪福。將有何得。以邪執妄計為得也。妄計者。或執身見邊見。有無斷常。總為邪見。以上四句。因王有善業。能感尊果。恐人不信。故有此斥。王今下四句。正明有因有果也。初句指現果。次句指宿因。三句明戒德熏成種子為因。修者即現行持戒為緣。戒為能感。果為所感。指果明因。故云所招感。第四句。正是所感妙果。人天有二義。一者國王為人中之天。故曰人天。二者由前持戒之因。不但人間為王。亦能生天為天王。然天上人間。凡為王者。皆為妙果。以上下對顯。故曰人天。
△二明勸人持戒二。初正明戒品三。初上品法王戒。
若人發起菩提心。願力資成無上果。堅持上品清淨戒。起居自在為法王。神通變化滿十方。隨緣普濟諸羣品。
此長行無。頌中補出。謂發上品心。得上品戒。感上品法王果報也。以菩提心為因。持戒為行。願為引導。以三種力。資助成果。而果云無上者。佛果也。故云起居自在等。起居者動靜也。謂動與道合。靜與神會。不虧於心。冥契於理。故隨宜自在。為法中王。法王即佛也。此但得體。神通下起用。隨類現身。應機說法。故曰變化。十方諸國。無不現身。故曰神通。必具慈威之相。折攝之門。故曰隨緣。其所說者。戒善諦緣。六度等法。所被者廣。故曰普濟羣品。此言現今為王。乃前世持戒中來。今生再從上品戒願資成。必當成佛。又不止在人王也。
△二中品輪王戒。
中品受持菩薩戒。福德自在轉輪王。隨心所作盡皆成。無量人天悉遵奉。
此明中品心。得中品戒。感輪王果也。此等。雖持菩薩戒。我相未除。未得無漏。但感輪王之報。
△三下品猶王戒三初下上品大鬼王。
下上品持大鬼王。一切非人咸率伏。受持戒品雖缺犯。由戒勝故得為王。
楞嚴經中。修禪持戒帶殺心者。所感果報云。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若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註云。大力鬼者。即五嶽四凟尊帝尊王者。此經云大鬼王是也。次句非人者。即彼經諸鬼帥等。及地行羅剎。是鬼王所統率者。三四二句結。謂雖有缺犯墮鬼道中。由戒力殊勝。猶得為王。
△二下中品禽獸王。
下中品持禽獸王。一切飛走皆歸伏。於清淨戒有缺犯。由戒勝故得為王。
梵網經亦云。受菩薩戒。縱有毀犯。墮諸類中皆得為王。飛歸禽王。走歸獸王。禽王即鳳鳥。獸王即師子。
△三下下品琰魔王。
下下品持琰魔王。處地獄中常自在。雖毀禁戒生惡道。由戒勝故得為王。
琰魔。或云琰羅。此翻靜息。以能靜息造惡者不善業故。即閻王之別名。以其受戒毀戒。當墮地獄。受無量苦。只由戒勝故。猶得為王。反治罪人。故云自在。
△二結勝勸持。
以是義故諸眾生。應受菩薩清淨戒。善能護持無缺犯。隨所生處作人王。若有不受如來戒。尚不能得野干身。
初四句勸持。雖曰淨戒。我執未除屬有漏戒。但感人王報。所重者善能護持。不可缺犯故。若再加無漏定慧。當菩薩位中。不止為王也。若有下。雖是反顯。亦是以輕較重。假若不受菩薩淨戒。求得野干之身猶不可得。言其當墮地獄。受無量苦。野干雖亦惡道。尚不受諸苦刑。較之地獄。猶覺難得。何況人天為王乎。應知如來讚戒法最勝。為入道之本。所謂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名為三無漏學。是以慇懃勸人持戒。非因戒勝。令人毀戒。學者慎之。野干山獸也。羣行夜鳴。
○此說當辯。如世間萬人之中。未嘗有一二人受戒。將非舉世間人皆當墮落乎。當知佛法是活句。經中所言者。是世間最惡之人。忤逆邪見。有墮無升。無所逃遁者。而幸有三寶可依。假若迴心向道。受佛大戒。得免地獄。若不受戒。定無逃遁。非言舉世皆墮也(問。經云持佛淨戒。感生人王報。此言可疑。何也。現今天下沙門。持戒比丘且不論。如在家居士。受佛戒者。亦不勝數。若人人受戒。人人作王。則天下之王。亦無數量可乎。答。受戒者固多。能持者少。縱有能持。長遠者少。縱得長遠。精持者少。經不云乎。善能護持無缺犯。且道持戒者無限。無缺者幾人。應知佛言方便。無非顯勝勸持。果如佛言。終身無犯。將來果報。縱不得王。亦可生於王家。為王眷屬。或生大臣宰官之家。亦為貴族。何必皆王)。
△三頌結顯王因。
是故王者非無因。戒業精勤成妙果。國王自是人民主。慈恤如母養嬰兒。如是人王有大恩。撫育之心難可報。以是因緣諸有情。若能修證大菩提。於諸眾生起大悲。應受如來三聚戒。
是故者。承上持戒感王之文。非無因者正顯有因。以精勤戒業即是王因。妙果即王位也。國王下顯王之勝恩。既為萬民之主。須以慈仁之心。憐恤百姓。如母養兒。恤之育之。無所不至矣。如是二字。指慈恤之恩。撫育之德。難以酬報也。以是下承上勸持。謂世間仁王。因戒得果之因緣。凡諸有情。若能發起大菩提心。修行大乘戒定慧品。決證無上大菩提果。是為自利。於諸下。若再發大悲之心。度生之念。非戒為根本者不能。故勸云。應受如來三聚戒。應受者。佛在世時。一切王臣受職之時。先受菩薩戒。有善神護祐。然後受職。必大吉祥。三聚者。攝律儀戒。諸惡不作。身心清淨故。攝善法戒。眾善奉行。又於清淨身心中。積諸功德。植眾德本故。攝眾生戒。利樂一切諸有情故。然既自他皆利。又為當來成佛之本也(聚者總處也。謂每一聚中。含多義故。如諸惡。眾善。利樂一切等)。
△四頌教修懺法二。初明所懺之罪。
若欲如法受戒者。應當懺罪令消滅。
此但勸罪業應懺也。如法受戒者。即上品心也。應當者。是教與之詞。梵語懺摩。此云悔罪。罪即多生現世種種過愆。若不懺令消滅。於戒有妨。於德有虧。所以云當懺。
起罪之因有十緣。身三口四及意三。生死無始罪無窮。煩惱大海深無底。業障峻極如須彌。造業由因二種起。所謂現行及種子。藏識持緣一切種。如影隨形不離身。一切時中障聖道。
此釋罪之種子現行。皆有因緣也。謂世出世間。非因緣不能成立諸事。有通別兩說。別者謂親因助緣。前文[A26]已解。通說者。如今經云。起罪之因有十緣。謂因即是緣。如因由緣故也。此句標住。下句釋之。身三者。身家所作之業有三。殺生。偷盜。邪婬。口四者。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三者。即貪。瞋。癡。由此十業因緣。從無始來。生死相續造種種罪。故曰無窮。煩惱不出九十八使。煩擾心地。惱亂性情。深遠無底。猶如大海。種現熏發。業力障道。高峻無極。喻如須彌。造業下。明業果相續也。由因二種起者。又出十緣之因由也。所謂下正明二種。現行謂現前所起之行。即殺盜婬等十種事業。種子為現行之因。即前生造業。熏習成者為種子。藏識者。即阿賴耶翻過之言。藏者藏也。謂含藏種子。依用得名。持即含持不失之義。緣即身三等十業之緣。種由緣滋。故曰持緣。因教懺罪。且約惡種。義兼善種。故云一切。如影下。謂種現相依。如影隨形。不離自身。如是於一切時中。能障聖道。
近障人天妙樂果。遠障無上菩提果。在家能招煩惱因。出家亦破清淨戒。
此出障道之深過也。人天妙果。須從戒善中來。若有殺業。能障慈悲。盜業能障解脫。婬業能障梵行。乃至貪障布施。嗔障忍辱。癡障智慧。能障人天勝妙好事。既無好事為因。豈得人天妙果。故云近障等。無上菩提必種現俱斷。斷性亦無。始得相應。今既種現熏發。時時不斷。菩提妙果。又奚得成哉。故曰遠障等。後二句釋前二句義。謂在家男女。每以事務攀緣。招集煩惱。為生死之因。故能障道。(事務攀緣即現行。招集。即熏成種子)出家受戒。有始無終者。皆因種習不離。遇緣則發。所以破戒。戒體既破。定慧何生。是以無上菩提不成者。為此所障也。以上明所懺之罪[A27]已竟。
△二明能懺之法。
若能如法懺悔者。所有煩惱悉皆除。
此但總標懺法。別經云。業報至時。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報。唯有懺悔力。乃能得除滅。今謂欲得人天妙果。及無上菩提。當除煩惱業因。然欲除業因。別無良方。唯有懺悔一法。又所重者如法二字。謂洗心懇禱。於三寶前。盡情發露。不得隱晦。故[A28]已往之罪乘懺消滅。未來之罪不敢更造。果能如是。即是如法。故經云若能等。
猶如劫火壞世間。燒盡須彌並巨海。懺悔能燒煩惱薪。懺悔能往生天路。懺悔能得四禪樂。懺悔雨寶摩尼珠。懺悔能延金剛壽。懺悔能入常樂宮。懺悔能出三界獄。懺悔能開菩提華。懺悔見佛大圓鏡。懺悔能至於寶所。
此廣喻懺法也。謂懺法喻劫火。煩惱喻須彌巨海。喻中劫火起時。世間所有須彌大海無不燒盡。法中洗心懺悔。一切煩惱結業蕩然皆空。良以眾生我慢心高。比如須彌。貪欲心深。猶若巨海。自既不能除却。懺能除之。故喻劫火。第三句煩惱。總收種現。是三界生死之因。第九句三界獄。是生死之果。謂三界籠繫。此若牢獄。若能懺悔。煩惱即空。不來三界受生死果。故云能出。煩惱如薪。懺法如火。懺法滅罪。如火燒薪。此四句。皆喻滅罪之力大也。其餘八喻。皆喻生善修因證果也。謂懺能除障。人天妙果有期。故喻生天之路。既能生天。則得四禪之樂。障緣既無。所求遂意。如雨摩尼之珠。惑業既懺。不作生死因。不受生滅報。得證法身壽量。故喻如金剛常住不壞。既證法身。則具常樂等四德。是其所依。故喻之如宮。障緣既盡。妙行無遮。故喻如開華。心光發明。法界圓照。故如大鏡。因懺滅罪。而得證果。故喻得至寶所。嗚呼。懺悔之力。不惟滅罪。亦能證果。世人君子。不可不行。此因王德由戒。欲得戒者。應當求懺。所以展演至此。
△五頌教修二觀三。初總標二觀。
若能如法懺悔者。當依二種觀門修。一者觀事滅罪門。二者觀理滅罪門。
初二句標定。次二句出名。
△二別明二觀二初。事觀滅罪三。初總標三品。
觀事滅罪有其三。上中下根為三品。
△二別列三品三。初上品滅罪法。
若有上根求淨戒。發大精進心無退。悲淚泣血常精懇。哀感徧身皆血現。繫念十方三寶所。并餘六道諸眾生。長跪合掌心不亂。發露洗心求懺悔。惟願十方三世佛。以大慈悲哀愍我。我處輪迴無所依。生死長夜常不覺。我在凡夫具諸縛。狂心顛倒徧攀緣。我處三界火宅中。妄染六塵無救護。我生貧窮下賤家。不得自在常受苦。我生邪見父母家。造罪依於惡眷屬。惟願諸佛大慈尊。哀愍護念如一子。一懺不復造諸罪。三世如來當證明。如是勇猛懺悔者。名為上品求淨戒。
初句標定其人。次句教與精進。謂精心不雜。進道不倦。是為行人入道之本。若有一念退息。則諸事不成。故教心不可退也。悲淚血現者。懇感之誠也。悲為慚愧感傷。淚因痛心目出。至於泣血血現者。乃悲痛之至也。繫念三寶。並及六道者。以佛性是同。一體等觀也。此是佛教與三寶固尊。六道亦不減。不作聖凡想。不作尊卑想。不作染淨想。是我所依。是我福田。是我師家。是我滅罪之所。故向之求懺。所以長跪合掌。一心不亂。發露則輕重之罪皆空。洗心則纖細習染皆淨。嗚呼。如此求懺。何罪不滅。何福不生。惟願下更求哀愍。我處下。出所懇之意。無所下。依者託也。安也。託身所以安止也。因處生死輪迴。故無聖道所依。生死喻長夜者。謂雖具佛性。為無明所覆如處長夜冥冥不見三光者。然既無聖人神聖之明。又無聖人洞徹之照。所以將生死。以為尋常。而不自覺也。具縛。如蠶虫作繭。心狂。如猿猴蹈枝。三界喻火宅者。以妄染六塵如火。三界依報如宅。我如宅中之人。以六塵繫念。能感生死依託三界業苦所逼。何異大火燒宅。既無救護者。可謂孤㷀極矣。貧無聖人定慧之財。窮無聖賢品級之位。落下凡卑賤有漏之家。常受眾苦。故不得自在也。凡不達唯心者。通為邪見家。凡不發菩提心。通為惡眷屬。惟願下結請佛加。謂念我無依。護我長夜。愍我具縛。哀我狂亂。眾生具佛性。如一子之無偏也。令我轉邪見而成正見。頓悟真常。離惡眷而得善眷。不造諸罪。脫貧賤而具法財。聖道有期。出火宅而駕白車。悠悠自在。絕妄染而融六塵。以見諸佛之救護。轉生死而證涅槃。方為大覺之慈尊。一懺下二句。言再不造罪。請佛證明。末二句總結。如是二字通指上文既能精進懇求。洗心改過。是為勇猛丈夫。真實懺悔者。可謂上品求戒人也(應知勇猛二字。是大丈夫果敢當為。如大將破重圍。少有膽怯。則為人所擒矣。此則從無始來。一切陳愆宿業。無量無邊。若不假勇猛精進。洗心求懺罪不能除也)。
△二中品滅罪法。
若淚交橫不覺知。徧身流汗哀求佛。發露無始生死業。願大悲水洗塵勞。滌除罪障淨六根。施我菩薩三聚戒。我願堅持不退轉。精修度脫苦眾生。自未得度先度他。盡未來際常無斷。如是精勤勇猛者。不惜身命求菩提。
淚橫流汗者。恐懼之表也。因有誠信。知業纏綿。累積深厚。則知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三塗苦報。定不能免。理應肝膽崩裂。何懼過此。若不假佛力提拔。眨眼之間便受。所以淚汗交流。哀求於佛也。發露下述罪。願大下洗心。謂我無始來積習塵勞。染污佛性。求佛大悲心中。出甘露法水。洗我心中塵垢。(即煩惱也)滌除下。滌亦洗也。罪障亦塵勞也。淨六根者。以心上煩惱妄想若除。不造諸罪。罪根既除。則無障道之緣。眼不為玄黃朱紫。及男女美色所惑。則眼根淨。乃至意不為法塵所染。則意根淨。六根若淨。是為受道之資也。三聚戒如前解。歸恩於佛故云施我也。我願下發願。謂佛既施我三戒。我心堅持不退。為自利之願。精修下。又發利他之願也。自未下。如楞嚴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A29]己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我雖未度。誓欲度脫一切眾生。此亦如是也。盡未下。如地藏菩薩之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故云常無斷。即永遠度生也。如是下結句可知。大哉。雖是如來教與。非大乘根器者。誰敢發此。
△三下品滅罪法。
若有下根求淨戒。發是無上菩提心。涕淚悲泣身毛竪。於所造罪深慚愧。對於十方三寶所。及以六道眾生前。至誠發露無始來。所有惱亂諸眾生。起於無礙大悲心。不惜身命悔三業。[A30]已作之罪皆發露。未作之罪更不造。
此段與前大同。不必繁釋。但身毛竪者。恐怖之極也。
△三結顯三品。
如是三品懺諸罪。皆名第一清淨戒。以慚愧水洗塵勞。身心俱為清淨品。諸善男子汝當知。[A31]已說淨觀諸懺悔。於其事理無差別。但以根緣應不同。
如是二字指法之辭。指前三品也。皆名第一者。戒體大同。次二句釋。謂水能洗身。慚愧洗心。故以慚愧喻水也。三品之人。既皆以慚愧之水。洗滌塵勞身心。身淨不作染業。心淨不起煩惱。表裏俱為淨品。故皆第一。諸善下。令其曉解。故曰當知。於其下會同。傾誠求懺。形現於外者曰事。清淨戒品。道冥於心者曰理。此會事理大同。故曰無差。但以下揀別。謂事理既同。而又判三根者。但以根性種習優劣為緣。隨根緣所判。故應當不同。又一解。根者即正因佛性。三等人皆具。為成佛根本。緣者即緣因佛性。三等人不同。皆推於前生累世。所遇善緣熏成習氣。是為緣因佛性。故致今生雖至心求懺等。皆由種習引發。所以輕重不同耳。然佛分三等者。亦隨種判也。初科所重者。泣血血現。雖無度他之語義該也。中科所重者。淚橫流汗。及二利之語。未及血現。故劣於初。二利之心超於後也。此科雖發菩提心是同。未見二利之願。雖有毛竪慚愧之心。無非改往修來。故判下根也。是以事理皆同。品格各異。又見同中有所不同也。
△二理觀滅罪三。初正明理觀。
若欲修習觀正理。遠離一切諸散亂。著新淨衣跏趺坐。攝心正念離諸綠。常觀諸佛妙法身。體性如空不可得。一切諸罪性皆如。顛倒因緣妄心起。如是罪相本來空。三世之中無所得。非內非外非中間。性相如如俱不動。真如妙理絕名言。唯有聖智能通達。非有非無非有無。非不有無離名相。周徧法界無生滅。諸佛本來同一體。
初句標定遠離以下皆所作之功夫。遠離者。乃止散入寂六根不外流逆回。光內照也。著新衣者。表內外潔白也。跏趺坐者。即兩腿交蟠足心向上。俗呼雙搭膝定相也。攝心則妄不生。離緣則塵不擾。純觀真理故云正念。常觀下謂功夫不可間斷也。法身者法性為身。謂諸佛報應二身皆別。唯法身體同。以即同而別曰諸佛。雖別而同曰妙法身。下句正釋法身。言法身之體性。圓明淨徹。中不容他。故如空而不可得也。一切下會妄歸真。必以真智觀之。一切罪性本空。皆為真如即是滅罪。顛倒下出起罪之故。而眾生現今造罪者。以其向無真智為迷真。心外取法為逐妄。以迷真為顛。逐妄為倒。是此顛倒因緣。所以妄心造罪。起即妄心現行緣塵分別也。如是下釋罪性皆如。謂性即體。相即表。體既即真。相無可表。故云本來空。應知空字是遣相之詞。但不著罪相。全相皆性。體即真如也。三世下轉釋本空。謂於過去觀之罪相[A32]已滅。未來觀之罪相未起。現前觀之罪相即如。故云三世無所得。非內下遣處。內指根。外指塵。中即根塵兩楹之間。謂觀內之六根。乃唯心之見分。了無罪相。觀外之六塵。亦唯心之相分。罪相亦無。觀根塵之兩間。又無所表示。罪相何有。故知罪之性相全空。當體如如。本來不動也。真如下遣言。謂罪之性相既皆如如。而真如妙理絕諸名言。以真則無妄。如則不動。妙則虗融。理無二體。所以離名字相。離言說相。但假名言。皆是妄想。非真非如。故以絕字遣之也。唯有下更出深義。問。既絕名言。則無表示。何能入道。答。唯有聖智。不起分別觀照之。故能通達無礙也。非有下遣心緣相。謂真智照理時。非有則遣俗。非空則遣真。非有無者遣亦有亦無。非不有無者又遣非有非無。可謂離四句。絕百非。至遣無可遣之處。則離諸名相。法法全真矣。又有一解。二義皆通。非有非無同前。非有無三字印定之詞。謂非有非無是遮門。非不有無又是表門。此句不字。即是上句非字。不上的非字。又是遣辭。謂非是決定非有非無。故云非不有無。即非是不有不無也。總言上遣有是遮門。此遣無是表門。若有遮無表。恐落空見戲論。有表無遮。恐落有門戲論。所謂遮表同時。理事無礙。又云離名相者。謂遮門離著有之名相。表門離著無之名相。有無皆離。中道妙觀也。周徧下二句。會同佛體也。以上理事無礙。理事圓融。盡法界而充融。無生滅而了義。是諸佛之本體。亦眾生之佛性。故曰周徧等。嗚呼。眾生佛性既與諸佛體同。理宜稱性起修。悟性成道。不唯不負佛教。亦復不負[A33]己靈。庶有緣道侶。行之為幸(問。有屬俗諦。有名有相可以遣之。無是真諦。無名無相何又遣之。答。對俗言真。真亦非真。楞嚴云。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所謂金屑雖貴。落眼成塵。故皆遣之也)。
△二更願佛加。
惟願諸佛垂加護。能滅一切顛倒心。願我早悟真性源。速證如來無上道。
願佛加護者。以上雖有事理觀門。猶恐無始[A34]已來業力深厚。自生是非。觀不能成。故願佛力加護。滅顛倒心。悟真性源。即是見道也。末句謂因悟成道也。若夫果依佛教。可以一世成功。故云速證等(問。前云自未得度先度他。盡未來際常無斷。註中云如地藏之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此中又願速成。前後相違。其義何通。答。前是從大悲心中度生之切。所以云盡未來際。常遠度生。無有間斷。故比地藏。乃度生門中極則也。此又云證道之速者。謂帶惑度生智通未徹。所度有限。復願速成者。具大神通。施大慧辯。分形散影。隨類現身。應機說法。則所度無限。是以度生之願如彼。成道之願如此也。又度生不礙成道。即事而真。成道不礙度生。即真而事。活潑家風。何必拘住)。
△三能滅諸罪。
若有清信善男子。日夜能觀妙理空。一切罪障自消除。是名最上持淨戒。若人觀知實相空。能滅一切諸重罪。猶如大風吹猛火。能燒無量諸草木。
清信者。清雅信士也。日夜能觀者。不可間斷也。由不間斷。能降妄想。所重者能觀二字。即觀照之時。不著昏沉。不起妄想。以正智觀真如。如明合空。無分別心。無能所相。見功夫相應如此。妙理者真如之別名也。空者真如之妙理也。真則無妄。如則不動。離妄絕相。唯一真空。然既唯真空。而於中一切罪障之種子現行。不用消除而自消除矣。故云一切等。是名下結歸持戒也。由清淨持戒為根本。而戒能生定。定能發智。智能照理。理智之中。罪障了不可得。故云自消除。若人下牒前喻釋。前云妙理。此云實相。名別體同也。猶如下。謂觀如火。願如風。一切重罪如草木。以事理二觀能消重罪。如火燒木烟滅灰飛。故云猶如等。
△三誡勿輕說。
諸善男子真實觀。名為諸佛秘要門。若欲為他廣分別。無智人中勿宣說。一切凡愚眾生類。聞必生疑心不信。若有智者生信解。念念觀察悟真如。十方諸佛皆現前。菩提妙果自然證。善男子等我滅後。未來世中淨信者。於二觀門常懺悔。當受菩薩三聚戒。
諸善男子者。通稱法會大眾也。真實觀者。若作一種即是理觀。若作二種。真即理觀。實即事觀。謂懇禱求懺皆是實事。秘要者。秘謂以心印心。非機不傳。要謂一念心空速證菩提。門即理事二觀為成佛之達道也。若欲下。是叮嚀付囑流通之意。謂諸佛心要。汝等豈可自得而不傳乎。若向他人廣演分別。必要擇機之可否。如無智之人即是非機。所謂黃流不注瓦缶。故禁之曰勿宣說。一切下釋義。謂無智之人愚昧久矣。一聞之間必生猶豫。或疑佛非聖。或疑法非真。或疑[A35]己非人。既不生信。至必毀謗。此則不唯失言。反令眾生墮苦。無益有損。不如不說為嘉矣。以上囑非機莫傳也。若有下。明是機當說。以彼既有智。一聞生信。必能解義。念念之間。觀察自照。悟明真如。不唯不失其人。且道有所傳。人有所益矣。何也。彼人一悟之間。十方諸佛皆現在前。神力加護。令彼菩提妙果自然親證矣。善男下結囑。謂佛在世時。佛能教化。佛入滅後。未來世中。全賴於汝。機言淨信者。以淨則心無雜念。信則正念不疑。是為受道之資。故當授與二種觀門。於事觀中。常令懺悔先淨三業。當受菩薩三聚淨戒。義含理觀證真成道。
△六頌應請戒師三。初正請聖師外護。
若欲受持上品戒。應請戒師佛菩薩。請我釋迦牟尼佛。當為菩薩戒和尚。龍種淨智尊王佛。當為淨戒阿闍黎。未來導師彌勒佛。當為清淨教授師。現在十方兩足尊。當為清淨證戒師。十方一切諸菩薩。當為修學戒伴侶。釋梵四王金剛天。當為學戒外護眾。奉請如是佛菩薩。
初句標人。次句標師。謂有智之人。欲受上品戒者。應請上品戒師。必依聖凡二種。聖即諸佛菩薩也。請我下指名。謂大千界內。皆我釋迦教化。理宜先請。當為汝等作受菩薩戒和尚。(梵語釋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能仁是姓。以能行仁慈。故為種姓也。寂默是所證之理寂然默證之道也。梵語和尚。此云力生。謂弟子之道。從師家口力所生也)龍種下。命請阿闍黎。(龍種淨智尊王即文殊大士[A36]已成之佛號也。梵語阿闍黎。此云規範。或云正行。南山鈔云。能糾正弟子行故。四分律明五種阿闍黎。一出家阿闍黎。所依得出家者。二受戒阿闍黎。受戒作羯磨者。三教授阿闍黎。教授威儀者。四受經阿闍黎。所從受經。若說經義。乃至四句偈者。五依止阿闍黎。乃至依住一宿者。和尚及依止多[A37]已十夏者為之。上四師皆多[A38]已五夏者為之。此即受戒阿闍黎也)未來下。命請教授師。彌勒現在菩薩位中。當來下生方得成佛。故稱未來佛。以龍華三會。引導眾生故曰導師。現在下。命請十方現在諸佛為證戒師。即尊證也。兩足尊者。足謂滿足。即福足慧足。福足則聖凡供養。慧足則化利群生。十方下。命請十方菩薩。為同學伴侶。以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德不孤。必有鄰。故請菩薩常為伴侶。當切磋琢磨。糾正功夫者也。雖皆聖師聖伴。若無外護。恐有魔外擾亂。故請釋梵四天王金剛密跡。當為外護以防魔事。末句總結(金剛亦稱天者二十諸天有之也)。
△二及請現前戒師。
及以現前傳戒師。
以上聖師。無非神力加護助以生智。令發勝解。冥中攝授。成就戒體也。其所賴者。還是現前凡位傳戒之師。彼必口教戒法。及進止威儀也。天台云。師有匠成之能。弟子具資稟之德。資則捨父從師。敬師如父。師之謙讓。處資如弟。南山云。佛法增益。大實由師資相攝。互相敦遇。財法兩濟。日益道深。行久德固。皆賴此矣。所以求戒者。必擇其戒德清淨赤心為人者為師。依彼受戒。戒體必得。從彼學律。律儀必成。以彼善教我故也。若夫師無率誘之心。資缺奉行之志。二彼相捨。妄流鄙境。欲令戒固道光者焉可得乎。理應凡位戒師。不止和尚一位。必十師皆具也。
△三結勸報恩受戒。
普為報於四恩故。發起清淨菩提心。應受菩薩三聚戒。饒益一切有情戒。修攝一切善法戒。修攝一切律儀戒。如是三聚清淨戒。三世如來所護念。無聞非法諸有情。無量劫中未聞見。
此因四恩德重。無可酬報。故勸發菩提心。求菩薩戒。以三聚淨戒皆可報之。饒益下正釋三聚。向者云攝律儀戒在先。謂諸惡不作。如戒而持。又名止持。以能止一切惡事故。攝善法戒在次。謂眾善奉行。亦名作持。以能作一切善事故。再次方名饒益有情戒。謂豐饒利益諸有情故。即自[A39]己持戒。亦說法勸導令他受戒。自悟聖道。亦能提撕令他悟道。自發神解。博覽佛法。亦令他人博覽佛法。如弘宗竪教。建立法幢者是也。向之所說以此為次第。今經以饒益有情戒在先者。以報恩心切。唯利他之事急。或傳戒。傳宗。傳教。第一利他之行也。可以上報四恩何恩不報。下資三有何有不資。所以居先者葢為此也。善法在次者。菩薩善法以布施等六度。擴之為萬行。以廣行善法為報四恩也。律儀在後者。謂正人受戒。豈有違犯之理。不待持之自然不犯故也。良以三聚淨戒所以能報者。以父母生我。國王統我。皆望我行善。我當以善法報之。眾生雖有恩。改頭換面。或在人道。或在異類。我當不作眾惡令彼安隱。[A40]已為報恩。何況廣善。濟彼神識。令彼增福獲益。即為大報恩處也。三寶有恩。無以為報。我當秉佛淨戒。建佛法幢。行佛妙道。開化有情。饒益一切。可以報之也。如是下二句結勸。謂如是三聚淨戒。是三世如來之所護念。汝等豈得不受乎。無聞下警眾生信。無聞二字有兩說。一即無聞比丘。生無想天。以空定自持。雖佛出世。不能見聞。二或世間癡迷之輩。為世務所纏。不暇見佛聞法。亦名無聞。非法者即邪見外道。以道之不同。縱佛說法彼不願見。何況得聞。所以無量劫中虗生浪死。未得聞見。如來以此警策者。欲有緣善人。受佛淨戒。聞佛正法。生難遭想。恭敬心。必欲行之。始不負如來之叮嚀也。
△七頌廣引勸持三。初讚三世如來因戒得果三。初正明諸佛獲益。
唯有過去十方佛。[A41]已受淨戒常護持。二障煩惱永斷除。獲證無上菩提果。未來一切諸世尊。守護三聚淨戒寶。斷除三障並習氣。當證正等大菩提。現在十方諸善逝。俱修三聚淨戒因。永斷生死苦輪迴。得證三身菩提果。
過去下。謂諸佛皆從凡夫中來。乃引佛以勸眾也。護持者。保全不失曰護。秉受不離曰持。法華云。精進持淨戒。猶如護明珠。涅槃云。如渡海者愛惜浮囊。護持戒體。亦復如是。由護持故。皎如氷霜。定慧自現。所以二障煩惱永斷無餘矣。(二障煩惱障所知障)由戒力斷障為因。由戒因證道為果。過去諸佛既爾。未來現在亦然。永斷下別釋現在獲益。與前二世互有隱顯。前二但明斷障及習氣。唯除生死因。未明斷生死苦。則因顯果隱。何也。以其既除其因果必不生矣。此則但明離苦未及顯因者。以其戒含定慧即斷障之因。而苦果方得不生也。得證三身者。約法報化三身說。皆由清淨持戒。得證如此(三障者謂業障報障煩惱障)。
△二喻明戒德勝益。
超越生死深大海。菩薩淨戒為船筏。永斷貪瞋癡繫縛。菩薩淨戒為利劍。生死嶮道諸怖畏。菩薩淨戒為舍宅。息除貧賤諸苦因。淨戒能為如意寶。鬼魅所著諸疾病。菩薩淨戒為良藥。人天為王得自在。三聚淨戒作良緣。及餘四趣諸王身。淨戒為緣獲勝果。
生死無邊。喻如大海。菩薩淨戒猶如船筏。船筏能渡大海。喻淨戒能度生死也。次二句三毒如繩。繫縛眾生故。淨戒如劍。能斬繫縛故。五六二句。生死喻嶮道多怖者。以無常不保朝暮。人身易失難得也。淨戒如舍宅者。以能生定慧。人若依之。如嶮道得宅不生怖畏也。七八二句。謂有生死無法財。則貧窮下賤。多受苦惱。戒為如意寶者。以有求必應。能如眾生之意也。良以如意能出珍寶。貧窮之苦既除。則致大饒富。喻戒生定慧。生死之苦必除。則凡夫成佛矣。鬼魅二句。謂眾生之邪見諸病。喻如鬼魅所著。如來以淨戒良藥。人能服之。善能遣鬼軀魔反邪歸正。人天四句。謂人天兩道王為自在之尊。皆由前生持戒為緣。故得今生為王。此明人天為果。淨戒為因緣也。餘四趣者。即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之四。但能受戒皆得為王。各類之中以王為勝。故云勝果。應知人天兩道。是能受能持者為因。但未及發無漏聖慧。未及斷惑。所以感而為王。餘四趣者。是能受而後破戒者。因破故墮落四趣。因戒勝故。猶得為王。此顯戒德之勝者。意在勸持也。
△三承益勸王敬戒。
是故能修自在因。當得為王受尊貴。應先禮敬十方佛。日夜增修清淨戒。諸佛護念當受持。戒等金剛無破壞。三界諸天諸善神。衛護王身及眷屬。一切怨敵皆歸伏。萬姓歡娛感王化。是故受持菩薩戒。感世出世無為果。三寶常住化於世。恩德廣大不思議。過未及現劫海中。功德利生無休息。佛日千光恒照世。利益群生度有緣。無緣不覩佛慈光。猶如盲者無所見。
是故二字承前。以能修淨戒。為王自在之因。當得為王。故受尊貴之果。此二句承前起後。應先下。謂今生之尊貴。既從前生持戒中來。今生既得為王。還應禮敬諸佛。一者感恩不忘。二者更求衛護。日夜下。謂前生持戒。今得為王。今生又能受戒。是為增上修持也。諸佛下。又明受戒利益。謂持戒之人有諸佛護念。良以戒為定慧之本。成佛之因。舉心受戒。心則同佛。感應道交。所以護持愛念。是以王者理當受持。由護持。故無破戒之獘也。等金剛者。以金剛物不能壞。喻戒淨獘不能惑也。三界下。由王之戒體堅固。德重神欽。故感三界諸天善神。不唯衛護王之一身。及王妃眷屬皆得安樂矣。所謂一人有福。眾人賴之。以其有德有護。所以一切怨賊敵國。聞王持戒有道。皆能納欵歸伏。本界之萬姓歡娛者。感王化之恩也。是故下承前顯益。以戒德能感世間及出世間無為之果。然無為果。是煩惱生死皆空所證之涅槃。無所作為故曰無為。世間果報正在生死之中。奚得無為。因譯經者欲七字成句。故混沌而說。意在言總義別。謂持有漏戒感人天為王。屬有為果。持無漏戒。三界因亡果喪。高證涅槃屬無為果。次下諸句。顯三寶常住恩大。以三世時長故名劫海。於劫海中利生常住。故無休息。佛日者。以日能照晝不能照夜。佛之智慧幽顯普照。故云佛日。千光者言光之勝也。以佛光普照晝夜常明。能破眾生生死黑暗。故曰利益群生。雖然。佛為大聖。須度有緣。無緣之者對面不見。雖佛有慈光普照。彼業力自障。故如盲人無所覩見也。不唯盲人。且如城東老母。與佛同生。一世不能見佛。又舍衛城中九億人家。三億見佛聞法。三億聞知有佛未得親見。三億本所不見亦復不聞。嗚呼。不唯佛世不得見佛。即如今時。禪。教。律。徧於天下。常住世間。善知識每日開堂據座。無緣不信者。且不見不聞。非知識不慈。聲教不被。是彼自障自蔽。無如之何也[A42]已矣。夫遇此經者。深當警策。
△二讚法寶一味隨機各解。
法寶一味無變易。前佛後佛說皆同。如雨一味普能霑。草木滋榮大小別。眾生隨根各得解。草木稟潤亦差殊。
法之言寶者。謂模範人天。軌持賢聖。為諸佛之母。以尊勝為寶也。一味者。顯法之精純不雜。唯一真如法味。當體常住。故無轉變改易也。前佛即過去古佛。後佛即未來者。意兼我佛正說為現在。說同者。會諸佛別無二道。唯一法也。如雨下。是佛與聽者銷疑。恐有疑者。謂現見如來說之不同何謂也。由是佛與銷疑曰。如來說法原是一音普被。如一雨普霑。因眾生根器不同。聞解各異。非佛說有差別。乃眾生自有差別。亦如草木隨根莖之大小。受潤增長品類之各別也。法華云。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自有差別。然非天地之私。乃草木自私也。淨名云。如來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以人天之機。聞成戒善之法。二乘之機。聞成諦緣之法。菩薩之機。亦隨根性。所聞者始終頓圓之差別不同。故云各解。問。說此何為。答。佛本一心。法本一味。佛以一音。所說一味。普欲眾生見性成佛。顯佛法恩重。故有此說。
△三讚僧寶開化權實並行三。初正顯聖僧開化。
菩薩聲聞化眾生。如大河水流不竭。眾生無信化不被。如處幽冥日難照。如來月光甚清涼。能除眾暗亦如是。猶如覆盆月不照。迷惑眾生亦如是。法寶甘露妙良藥。能治一切煩惱病。有信服藥證菩提。無信隨緣墮惡道。
初二句。謂世間常有聖僧教化。相續不斷。如大河之水。波浪相續晝夜常流不竭也。竭者乾也。盡也。菩薩喻水。相續如波。眾生下。明非信不入。有信之人觸處逢渠。常蒙開化。無信之人。即是闡提不具信根者。雖有聖僧開化。不能被之也。然聖僧普被群機。如日照穹蒼。而無信根者如自處幽暗。雖日有普照之光。不能照幽冥之處。故云難照。如來下。言聖人教化不唯菩薩聲聞。如來亦能現化人間。如月光之照世。月有二益。一能破暗。二能清涼。如酷暑之際。熱不可當。月上之時。能銷暑氣故得清涼。上句為喻。下句為法。故云能除眾暗亦如是。應知法喻互有隱顯。以喻中除熱益顯。破暗益隱。下句法合反此。猶如下。謂月能普照。不照覆盆之下。喻佛光普被。不被迷惑眾生。以眾生迷惑如盆覆地。故曰亦如是。又與前聖僧不度無信者會同耳。法寶下。甘露此云不死之藥。故云妙良藥。雖有起死回生之功。不能治必死之人。法寶亦爾。能治一切煩惱生死之病。有信者聞解修行。可證菩提。如人服藥必得長生也。假若無信闡提。聞之不信反謗。必墮惡道也。良以法遇信根者。如清涼池。四面皆可入。法遇一闡提反成火坑。不但不得清涼。觸之則燒。入之則死。嗚呼。可不慎歟(梵語一闡提此[1]〔語〕信不具)。
△二明眾生承恩獲益。
菩薩聲聞常在世。無數方便度眾生。若有眾生信樂心。各入三乘安樂位。如來不出於世間。一切眾生入邪道。永離甘露飲毒藥。長溺苦海無出期。佛日出現三千界。放大光明照長夜。眾生如睡不覺知。蒙光得入無為室。如來未說一乘法。十方國土悉空虗。發心修行成正覺。一切佛土皆嚴淨。一乘法寶諸佛母。三世如來從此生。般若方便無間修。解脫道成登妙覺。若佛菩薩不出現。世間眾生無導師。生死嶮難無由過。如何得至於寶所。以大願力為善友。常說妙法令修行。趣向十地證菩提。善入涅槃安樂處。
聖人開化。曲順時機。善巧方便。活潑法門。其數無量。所為者度生而[A43]已。若眾生有信樂之心。則隨其根性。各入不同。故有三乘果位。然位固差別。其所證之理。同一安樂也。以其見思通惑[A44]已斷。更無擾心者故安。分段生死[A45]已離。不受逼迫故樂。(三乘者即聲聞辟支權教佛乘)此即眾生承恩獲益如此也。如來下四句反顯。以如來出世固然。不出世時。眾生盡入邪道。(如九十五種外道。事火崇水等。各立門庭。非理謬計。撥無因果。以道之不正。故為邪道。舉世之人。不聞正法。皆入於邪道網中也)甘露喻佛教法。能出生死。毒藥喻外道邪說。能墮苦倫。此言佛不出世。則不聞佛法。如永離甘露。然世間既無聖師。則眾生必歸邪道。受邪說。如飲毒藥。可謂從冥入於冥。永不聞佛名。故云長溺苦海。無有出期。(苦海即生死。期者時限也)佛日下。復明從佛出苦也。謂佛既出世。如日麗天。乾坤朗耀。三千界內放大光明。能令眾生改邪歸正。得出苦倫也。長夜喻無明。以人有無明障蔽妙明。起惑造業輪轉生死。如處長夜不見三光者。佛以身光照世。智光照心。口光教誡。所以能照眾生無明生死長夜也。眾生下。言眾生為無明所覆。如長夜大睡之人。昏昏不覺。一蒙佛光。照破無明昏暗。始知生死睡夢皆空。入無為室者。此言生死大夢既空。得證無為涅槃。如人入室。有所依止也。如來下。揀前顯實也。前所說者是三乘權教。令人證三乘涅槃。然未說一乘實法。雖證三乘涅槃。猶權而不實。故云空虗。發心等。指佛因中說。由佛始則發一乘心。修一乘行。所以成正覺之果也。一切等。如華嚴一處成道。處處皆能成道。凡微塵毛孔。皆為佛土。故云一切。以一處莊嚴。處處莊嚴。一處清淨。處處清淨。故云皆嚴淨。葢由一乘法寶。能生妙果。究竟成佛。如母生子。故稱法寶為諸佛之母也。故云三世等。般若下。會佛三德。般若有三種。曰實相。曰觀照。曰文字。由文字啟觀照。從觀照達實相。梵語般若。此云智慧。以智慧作入道之方便。回光內照。功夫專住。故云無間修。為大乘無間道。即觀照般若也。解脫道者。由觀照入理。則諸惑空。二死盡。如鳥之出籠。故云解脫。妙覺即佛果。登者即證。謂纔得解脫。即入妙覺成佛矣。然妙覺即本覺法身德。體大也。解脫即出纏。相大也。般若即觀照。用大也。謂依體起用。以用合體。則得解脫。故證究竟果位如此也。若佛下又反顯。言佛菩薩不出現時。人無引導之師。奚得修行之路哉。生死下。謂如人發心至珍寶處求寶。必得引導之師。可以避嶮行夷。方達寶所。假若無師引導。嶮難尚且不知迴避。焉能得達寶所乎。佛喻尊師。眾生喻求寶之人。嶮難喻生死。寶所喻佛果。以喻顯法。則知佛恩廣大矣。以大下結顯佛恩。謂佛有大願攝持。從理涉事。與世人為師為友。說法引導。令人修行。趣向十地。高證菩提。善入涅槃(起信云。十地菩薩於色究竟頂天。現最高大身。究竟成佛也。菩提即智德。涅槃是斷德。以佛涅槃為安樂處)。
△三大悲隱勝現劣。
大悲菩薩化世間。方便引導眾生故。內祕一乘真實行。外現緣覺及聲聞。鈍根小智聞一乘。怖畏發心經多劫。不知身有如來藏。唯欣寂滅厭塵勞。眾生本有菩提種。悉在賴耶藏識中。若遇善友發大心。三種鍊磨修妙行。永斷煩惱所知障。證得如來常住身。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
初四句正明隱勝現劣。曲成開化。內祕者自隱也。一乘實行即菩薩之大德。外現者示小乘之相。意在以權引實也。鈍根下釋義。因眾生久受生死。智小行劣。乍聞一乘大法。則生怖畏。意謂菩薩發心。必長劫度生。久受勤苦。然後成道。而小智之人。所以必生怖畏。由是大悲菩薩。屈尊就卑。示現為聲聞緣覺。與其同事攝化。引之發心。令先證小果。將之誘之。然後令其回小向大。得證菩提。此顯聖人權便之心無所不至也。不知下。出怖大之故。謂小智之人。不知自[A46]己身中有如來藏。唯欣寂滅小果。(即二乘灰斷涅槃是也)厭惡塵勞生死。所以小就也。眾生本有下。漸令從權入實也。以眾生身中有在纏如來藏。即是阿賴耶識。而本有菩提智種。悉在賴耶藏識中所含。(應知賴耶藏識。華梵並舉。梵語阿賴耶。華言藏。藏者藏也。以含藏一切種子故。菩提智種。亦藏識所含)若根性純熟得遇善友。引權入實令發大心。(即菩提心也)三種者。戒定慧也。鍊者冶金也。磨者瑳磨也。此二字借字顯修。謂行人承善友之教。以戒定降伏其心。能斷煩惱。如石磨物轉有成無。以磋融萬法。歸於一心。如爐鍊金鎖散成錠也。既會萬法唯心。亦會延促無礙。再不怖佛道長遠。亦不懼久受勤苦。故云修妙行。永斷下。謂一念相應。斷煩惱障。離我執。證人空涅槃。斷所知障。離法執。證法空涅槃。既斷二執。離二障。則證得如來常住法身。可謂從權入實矣。末二句結。謂菩提妙果非心外別有。每在心目之間。未甞離却片時。固不難成。所難者真善知識。實難得遇。滅有緣者。得遇真善知識。以向上好處提撕。如點鐵成金。復何難哉。如龍女遇文殊立地成佛。夾山遇船子篙頭見道。以上廣引勸持[A47]已竟。
△八頌教知法要。
一切菩薩修勝道。四種法要應當知。親近善友為第一。聽聞正法為第二。如理思量為第三。如法修證為第四。十方一切大聖主。修是四法證菩提。汝諸長者大會眾。及末來世清信士。如是四法菩薩地。要當修習成佛道。
一切菩薩通標發心之人。修勝道者。為發心起修之行。四種下。指修行法要。令修行者決定奉行。故云應當知。親近下。正出四義。第一要親近真善知識。親者拜之為師。近者莫離左右。曉夕不可自怠。至於執爨負舂陸沉賤役。未甞憚勞。欲彼規範我也。所謂打頭不遇作家。到老反成愲懂。此第一難事應知也。次聞慧。真善知識凡所說出。皆是正法我當聽聞。再次思慧。如其所聞而思量。言言銷歸自[A48]己。句句契合本心。再次為修慧。如其所思而修之。行起解絕。離心意識。以正智照理。五蘊當下皆空。諸苦一時齊度。智理契合。名為親證矣。以上四種。十方大聖通修之法。故云十方等。汝諸下四句結勸諸長者。因智光一人。兼為五百。傍及一切。故云大會眾。此為叮囑現前大眾。下句及為未來大眾。清信士者。即清雅信心之士也。如是下。地字。即四種法要。是菩薩成佛之因地也。要當下。謂欲成佛道者須要當行四法。履踐而修。薰染而習。庶其佛道可成矣。以上因國王恩重尊貴。推其前因。從清淨持戒中來。因之廣讚戒法。欲求淨戒。先當懺悔。懺法門中。又開出事觀理觀。受戒須求聖師。防魔更求外護。乃至廣引三寶。竭力勸持。反覆數層。終結四法。以見如來赤心為眾。不厭詞繁。亦非好繁。葢慈悲太切也。以上國王恩[A49]已竟。
△四三寶恩二。初總牒四恩。
善男子等應諦聽。如來所說四恩者。
△二別頌三寶三。初頌佛寶二。初總頌佛德。
佛寶之恩最為上。為度眾生發大心。三僧企耶大劫中。具修百千諸苦行。功德圓滿徧法界。十地究竟證三身。
三僧企耶如二卷解。大劫者。法數云。劫有三種。一小劫。人壽十歲。百年增一歲。增至八萬四千歲為一增。又自八萬四千歲。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為一減。如是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也。二中劫者。如前二十番增減。為一中劫。三大劫者。謂成住壞空。各二十番增減。為一大劫。具修苦行者。即斷惑證真之間。歷行諸道。六度齊修。自他廣利。以操履萬行為功。因功獲義為德。功德全備故云圓滿。徧法界者。約處顯德有三義。一佛因中行行盡空法界。何處不到。經云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二者果顯因德。名稱普聞十方世界。三者凡行一行皆能稱性。性體周徧。行亦周徧。此為因圓。十地下謂果滿。以初從發心。經歷位次。從信至住。乃至十地。究竟成佛。竪經三大阿僧祇劫。始證三身果佛也。三身者。即法報化三。一證皆證矣。
△二別頌三身四。初頌法身二。初正明斷德。
法身體徧諸眾生。萬德凝然性常住。不生不滅無來去。不一不異非常斷。法界徧滿如虗空。一切如來共修證。有為無為諸功德。依止法身常清淨。法身本性如虗空。遠離六塵無所染。法身無形離諸相。能相所相悉皆空。如是諸佛妙法身。戲論言辭相寂滅。遠離一切諸分別。心行處滅體皆如。
法身者。以法性為身。其體周徧。竪徧一切時。冥通三際。橫徧一切處。充滿十方。圓褁十虗。包納冲䆳。今言徧諸眾生者。謂法身非佛獨具。乃四聖六凡皆具。以眾生皆有佛性。故佛性即眾生之法身也。但凡夫在纏未脫。不能悟證。雖具其體。未得受用。今因智光父子以警策之。令其自省。知有法身。眾生可以成佛也。萬德者。即一切功德法財禪定智慧等。乃性分本具之德用。非修成新得故云凝然常住。應知法身有二義。一富有萬德。如上所解。二蕩無纖塵。如下解。不生下。謂生滅去來一異斷常皆屬有門對待。法身無為絕諸對待。故云不生等。法界一句似有顛倒。應云徧滿法界則順。若不然。應云法性徧滿。或直言法身徧滿。文義皆順。今法界二字在上者。譯人之語倒。或謄錄之訛書。凡講者以順為妙。如虗空者。借喻顯法。因虗空亦能徧滿故。然猶分喻。未得全同。楞嚴云。虗空在真心內。如片雲點太清裏。一切下。顯諸佛共證之體用也。有為二句。顯法身為諸善之所依。有為即菩薩之萬行。化佛之作為。有所施為。是名有為功德。無為即所證之道。如如理智。無所作為。是名無為功德。依止等。正顯法身為功德之所依。然諸善功德既依止法身。則無不融之。以法身清淨。故一切清淨。法身真常。故一切真常。如萬流歸海同一醎味。故下八句。皆明離過絕非也。能所相者。有形則有相。既無形體則無相表。既無相表焉有能所。應知能所二字是對待法。如因色顯空。色為能顯。空為所顯等。以能所皆離故云悉空。戲論下遣言。謂但有言相皆呼喚他不著。以言無得理之功。故云戲論。當知寂滅二字不可就理說。以言不能道為寂滅故。遠離下二句。如聖凡依正。染淨因果。皆為分別。故云一切。法身當體本無。故云遠離。心行處滅者。心即妄心。行處即妄心緣境。滅者即緣他不著也。以妄心行處皆不可得。離心緣相也。上戲論滅離言說相。遠分別離名字相。總言本性空寂。一法不可當情。所謂法身無為。不墮諸數。
△二結勸修證。
為欲證得如來身。菩薩善修於萬行。智體無為真法性。色心一切諸佛同。譬如飛鳥至金山。能使鳥身同彼色。一切菩薩如飛鳥。法身佛體類金山。
此謂佛既能證。汝等亦當證之也。如來身指法身。菩薩指能修之人。萬行即從因至果之功夫。謂欲得從因至佛果者。須善修萬行。然後方可證得也。然必欲萬行者。行乃菩薩修行之功能。及利他之善法。功夫門中。起一切智。斷一切惑。離二種死。究竟涅槃。方能親證。豈易易而成之哉。又非自行不能證體。非利他不成莊嚴。法身以萬德為莊嚴。非萬行不能圓滿故。智體下二句。必因果相同也。智體無為者。智即菩薩之覺照。乃始覺也。真法性即本覺也。以始本究竟。皆離分別。故云無為。此言智理皆與佛同也。下句又言色心亦與佛同。色即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六塵。(即形顯二種色相。聲香味觸法)心即意根賴耶。及前六識心王。五十一心所。然色心二法。開之則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故云一切。諸佛同者。言諸佛以無為之智。契無為理時。一切色心等。皆融為真如法性。所以成佛。意謂汝等菩薩。因修得證。亦當與佛同也。次二句舉喻。譬如飛鳥落至金山。以金山色勝。能使鳥身同彼金色。一切下合。謂菩薩如鳥。法身如山。菩薩一證法身時。一切色心亦皆融為真如法性。即與佛同也。
△二頌報身二。初自受用身。
自受用身諸相好。一一徧滿十方剎。四智圓明受法樂。前佛後佛體皆同。雖徧法界無障礙。如是妙境不思議。是身常住報佛土。自受法樂無間斷。
唯識論云。自受用身。謂諸如來三無數劫。修習無量福德資粮。所起無邊真實功德。又極圓淨常徧。色身相續湛然。盡未來際。常自受用廣大法樂。又云諸根相好一一無邊。此經云。自受用身諸相好。一一徧滿十方剎。與彼論同。起信云。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有無量。種種莊嚴。隨所示現云云。滿十方剎者。即彼論常徧色身。彼云一一無邊。此云一一徧滿。即是以大圓鏡智。證得圓滿報身。充滿華藏世界。無漏五蘊。稱性周徧故也。四智下。謂報身如來轉識心品。成此四智。(即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圓明者滿分也。法樂者。法性自在當體為樂。正是自所受用。非他所知也。前佛後佛等。與諸佛會同也。謂但能證得。體無差別。故曰皆同。雖徧下釋疑。恐疑者云。既相好徧滿十方剎土。則與境界妨礙。於理何通。故釋云。相好雖徧法界。却無障礙。此但標定。下釋言如是相好。與諸境界。身境相融。互不相礙。皆虗靈玄妙。不可思議。豈容意路疑之哉。即彼論云。如淨土量。身量亦爾。是身下。明報身所依之剎土也。報佛即自他受用之總體。土即實報莊嚴土。是身。即自受用身。常住。即恒常居住於實報土中。彼論云。自受用身還依自土。謂圓鏡智相應淨識。由昔所修自利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變為純淨佛土。周圓無際。眾寶莊嚴。自受用身。常依而住。經云。受樂無間者。即從初成佛。盡未來際。受享法樂。無有間斷。與彼論同。
△二他受用身三。初身土相好說法。
他受用身諸相好。隨機應現無增減。
唯識論云。他受用身。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淨功德身。即諸相好也。本經二卷長行云。具足八萬四千相好故云諸。此頌云。隨機應現者。即應機示現也。無增減者。謂真體不動。用能隨現。不現而現。本體不減。現而無現。本體不增。此科長行詳。此但略明耳。
△二十身說十地法。
為化地上諸菩薩。一佛現於十種身。隨所應現各不同。展轉倍增至無極。稱根為說諸法要。令受法樂入一乘。彼獲神通漸增長。所悟法門亦如是。下地菩薩起智慧。不能了達於上地。能化所化隨地增。各隨本緣為所屬。或一菩薩多佛化。或多菩薩一佛化。
長行云。一切如來為化十地諸菩薩眾。現於十種他受用身。今初二句。即此且作標文。隨所二句釋之。各不同者。即十身不同也。展轉下。總頌十身差別。展轉即轉次也。倍增者。後勝於前加倍也。至無極者。長行云。第一身坐百葉蓮華。為初地菩薩說百法明門等。乃至坐不可說妙寶蓮華。為十地菩薩。說不可說諸法明門等。彼詳此略。故云至無極。而無極。即前不可說也。稱根下二句。釋上不同及倍增之義。稱者隨也。根者資稟也。諸法要者。即百法千法等。令受法樂等者。即佛令彼十地等隨根所證。受享法樂。淺深不同。雖淺深不同。趣入一乘是同。所謂從權入實也。以上皆約佛說。彼獲下。約機說。彼即十地菩薩。獲神通者。如長行云。菩薩悟[A50]已起大神通變化。滿於百佛世界。利益安樂無量眾生是也。漸增長者。亦後勝於前之意。神通既爾。法門亦然。故云所悟等。下地等者。正明各證淺深不同。如初地菩薩雖起智慧。不知二地事。以前前為下。後後為上。然所以不知者。葢無明所障也。以地地斷一分無明。證一分真理。初地未斷二地無明。為彼所障。故不能了達也。能化等者。明機教相稱也。能化即佛及所說法門。所化即各地之機也。隨地增者。謂隨其轉次之地。漸漸增長也。本緣者。本即各地之資稟。緣乃開化之由致。謂各地之資稟。即為開化之由致故也。為所屬者。屬即當也。依憑也。以本緣為依憑。所以說證之不同也。或一下正顯不同。利鈍各別。或有一種。雖具大乘根器而鈍。一佛不能化度。如周利盤特伽。五百比丘共教一偈。得前遺後。得後遺前。此亦如是。必待多佛者。以佛多則緣勝。其經歷時長。勿令間歇。久而圖之。然後成道。或有等最利根者。人雖至多。若百若千。至無量數。因其根利。一佛可化。如至理一言。轉凡成聖。法華云。無量菩薩。從海涌出。皆是文殊師利之所化度者是也。
△三結顯十身證道。
如是十佛成正覺。各坐七寶菩提樹。前佛入滅後佛成。不同化佛經劫現。十佛所坐蓮華臺。周徧各有百千葉。一一葉中一佛土。即是三千大千界。一一界中有百億。日月星辰四大洲。六欲諸天及四禪。空處識處非想等。
初二句結顯成道。十佛者應十地各現之十佛。皆現成道也。各坐下。皆准二卷長行。次二句可疑。前後照應不當有之。突然而出不知何為。今作釋疑解之。恐疑者云。法身常住。無生無滅。未知報身勝應有生滅乎。故釋之曰。前佛入滅後佛成。不同化佛經劫現。良以前科自受用報身。有始無終。盡未來際究竟不滅。自是常住。此言他受用報身。既應十地菩薩。是為勝應身。亦隨機感而現。前佛者。乃初應十地所現之身。入滅者。以隱身為滅。非斷滅之滅。雖十地為大機。亦有時不感。佛亦隱身不現。故以隱為滅也。後佛成者。以先隱者為前佛。若大機再感。佛又隨應。是為後佛。成者生也。不言生言成者。有頓漸之別。生者如化佛。示現出胎為生。未免漸次長大。然後成道。今且言成者。謂頓現也。不必受生。其相好光明自然成就。然佛之現與不現。在機之感與不感耳。不同下一句簡別也。謂報身如來。雖有隱顯真身常住。不同化身如來。經歷多劫始得一現。十佛下。廣明座勝之相也。上言成道雖在樹下。此言說法實有華臺。周徧者。即初地周徧百佛世界等。各有百千葉者。言總義別。言總則云各。義別即若百若千。如初地華臺有百葉。二地千葉等。下充擴其境相。以一一葉中有一佛土。應知葉非荷葉。即華瓣也。下句言佛土却又非小。即是三千大千世界。每一界中有百億日月等。及四禪天。空處。即空無邊處天。識處亦然。非想。即非非想處天。等者。即無所有處天(若更詳明。如一須彌一日月星辰。一四大洲。一六欲。上有初禪天覆之。但言小世界。不得言千。如是一千小世界。上覆二禪。為小千世界。如是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三禪。為一中千世界。如是一千中千世界。上覆四禪。為一大千世界。以三次言千。名為三千大千世界。則有百億日月等。四空天在上。良以一葉中有大千。如初地百葉則有一百大千世界。二地則有一千。乃至十地則有不可說大千世界。前後發明。則重重無盡。即華藏世界也。嗚呼。他受用身境界之勝。誠哉不可思議矣)。
△三頌化身。
其四洲中南贍部。一一各有金剛座。及以菩提大樹王。爾所變化諸佛身。一時證得菩提道。轉妙法輪於大千。菩薩緣覺及聲聞。隨所根宜成聖果。
其四下。指化佛出處。四洲者。即大千界內。百億四洲。每一四洲中。皆有南贍部洲。亦有百億南洲。一一南洲之中。各有金剛座。菩提樹王。是為變化身佛成道所依之處也。爾所下。為能依化佛既有百億。樹王寶座亦有百億。化身在此百億樹下一時成道。既現成道。必轉妙法於百億大千世界之中矣。以教能投機。故云妙法。其所被者三乘之眾。故云菩薩等。隨所一句有二義。一者隨其根宜各成聖果。即菩薩。緣覺。聲聞。教是三乘。因果皆權。二者隨所根宜。開權也。成聖果者。入實也。始則從權各證三乘聖果。終則入實皆成一乘佛果。一處既爾。處處皆然。故云一一等。然前解文順義淺。後解文略義深。寧可從深。不失妙義。
△四總結三身。
如是所說三身佛。最上無比名為寶。
此言四恩之中佛寶為上也。
△二頌法寶三。初總舉標列。
應化二身所說法。教理行果為法寶。
應化二身者。應即劣應。隨感而現。在天同天。在人同人等。身之大小。容之善惡。一切不定。隨緣赴感。如空谷達響。皓月臨池。實無往來。令彼聞見者是也。化身者。化現身也。如駕日輪香象。託胤王宮。遊四門而生怖。踰宮城而出家。入雪山以修道。覩明星而成佛等。本來久遠成佛。又復果後施化。化現成佛。故名化佛。如是二佛皆能說法。其能詮之聲名句文曰教。所詮之道義差別曰理。如理進修曰行。行滿所證曰果。如此四法。皆能軌持。通稱曰法。為世所重。故尊為寶。
△二諸佛所師。
諸佛以法為大師。修心所證菩提道。法寶三世無變易。一切諸佛皆歸學。我今頂禮薩婆若。故說法寶為佛師。或入猛火不能燒。應時即得真解脫。
初二句。佛因法修。成菩提道。故以法為佛師也。法寶下四句。正釋師義。謂古今一致。凡聖同尊。故云無變。諸佛通依。故云皆學。薩婆若。云一切種智。即是佛果也。頂禮者。雖是尊果實在敬因。以果從因成。特歸恩於法。故說法為佛師也。末二句出寶義。謂法能軌持。真空無相。自古未遺。究竟不滅。故云入火不燒。人若依教奉行。剋體修證。一剎那間。得真解脫。故云應時等(火不能燒者。約所詮為法。固不能燒。若約能詮。只約聲名句文。尤不能燒。若約白紙黑字。未必不燒。何也。以紙墨乃無常之物。假若誠心感格亦不能燒。以其佛法初來。五嶽道士。欲與騰蘭二師較其真偽。明帝命各將本經駕火燒之。不壞者為真。爾時道經燒盡。佛經不壞。由是道士歸佛。雖然。重在感格。非概言之)。
△三廣以喻明。
法寶能摧生死獄。猶如金剛碎萬物。法寶能作堅牢船。能渡愛河超彼岸。法寶能與眾生樂。譬如天皷應天心。法寶能濟眾生貧。如摩尼珠雨眾寶。法寶能為三寶階。聞法修因生上界。法寶金輪大聖主。以大法力破四魔。法寶能為大寶車。能運眾生出火宅。法寶能為大導師。能引眾生至寶所。法寶能吹大法螺。覺悟眾生成佛道。法寶能為大法燈。能照生死諸黑暗。法寶能為金剛箭。能鎮國界伏諸怨。三世如來所說法。能利眾生脫苦縛。引入涅槃安樂城。是名法寶恩難報。
此與二卷長行。互有隱顯增減不同。准長行有衣服甲冑利劍三喻。却無吹螺之喻。今頌中補出。螺有警䇿之功。以法詮眾生佛性。令人覺悟成佛。如吹螺警眾也。餘如長行解。彼既詳釋故不重註。三世下總會諸佛共說。意在勉信也。能利下。別顯脫苦解縛之恩。引入下別顯引入成道之恩。是名下。結顯法恩難報(應知苦縛。通因果。徧三乘。因有三種。一謂凡夫見思惑業。為有漏生死之苦因。分段生死為苦果。因果皆能纏縛。故名苦縛。二聲聞不發菩提心為苦因。變易生死所縛為苦果。亦有縛義。三菩薩以無明未盡為苦因。未得親證菩提猶在變易為苦果。故略有縛義)以上法寶恩[A51]已竟。
△三頌僧寶三。初頌總標三種。
智光長者汝諦聽。世出世僧有三稱。菩薩聲聞聖凡眾。能益眾生為福田。
稱者稱呼也。大乘者呼曰菩薩。小乘者呼曰聲聞。生死[A52]已盡者稱聖人。未盡者稱凡夫。田者。種五穀之地也。若人下種子於地。則秋得其粮。僧寶如之。若人親近供養。則得其福。故名福田(應知稱字。或種字之錯書有之。謂三乘各有一種)。
△二頌別釋聖凡二。初頌聖僧二。初菩薩僧。
文殊師利大聖尊。三世諸佛以為母。十方如來初發心。皆是文殊教化力。一切世界諸有情。聞名見身及光相。并見隨類諸化現。皆成佛道難思議。彌勒菩薩法王子。從初發心不食肉。以是因緣名慈氏。為欲成熟諸眾生。處於第四兜率天。四十九種如意殿。晝夜恒說不退行。無數方便度人天。八功德水妙華池。諸有緣者悉同生。我今弟子付彌勒。龍華會中得解脫。於末法中善男子。一[A53]摶之食施眾生。以是善根見彌勒。當得菩提究竟道。
菩薩僧二卷長行最略。出名而[A54]已。頌中却詳。文殊華梵詳見頭卷列名。大聖尊者。謂久成佛道。帶果行因。輔佛揚化。尊勝之稱也。三世下。釋義顯恩。謂不唯一佛推讓。乃三世諸佛尊之為母。謂竪言則古之今之後之。故曰三世。橫言則東方西方。乃至下方。故曰十方。總言十方三世。一切如來。為凡夫時。始令發心。義兼終至成道。皆是文殊教化之力。是為上益諸佛也。一切下。亦復下益有情。或聞名則慕其德。或見身則知其聖。或覩所放之光。及光中所現之相。並見隨類化現之身。能令眾生皆成佛道。以其神妙之力。教化之恩。誠然難可思議也。(發心者。即菩提心也。不出三心四願)彌勒下。別顯慈氏之恩。從初等。出慈氏之名。所以為慈氏者。以從初發心。不食眾生之肉。以眾生皆有佛性故。又歷世[A55]已來。互為父母故。是以惻隱之心。何忍食之。以是不食肉因緣。故名慈氏。良以畜類眾生皆有佛性。而世人宰殺為食。充其口體。但貪一時之美。不知結累世之冤。請觀宰殺之人。或尖刀刺心。或斷喉劈殻。或剝皮刮鱗。至於抽腸拔肺。敲骨打髓。令彼苦痛喪身。而不以為然。且世人以一言詆訾。終身懷恨。何況殺身食肉。豈不含冤抱屈。若反復來生。豈不讐報哉。楞嚴云。人死為羊。羊死為人。經百千劫。互相食殺。又楞伽云。為利殺眾生。以財網諸肉。二俱是惡業。死墮呌喚獄。嗚呼聖言誰敢不信。幸有緣善人。及早迴心。斷殺戒肉。再加勸善放生。廣行慈濟。若然不唯慈氏為慈氏。而人皆為慈氏矣。為欲下顯恩。兜率。此云知足。是欲界第四天。有內院。外院。彌勒安處內院。作護明菩薩也。如意殿者。即內院說法之堂殿也。四十九種。法數不出。義顯深密之謂。不退行者。是彌勒說法。勸行三不退之行。(三不退解見前文)大約終圓之實法也。方便者。或小始之權法。充之則因緣譬喻等。故云無數。八功德水者。以水有八種功德。一澄清德。二清冷德。三甘美。四輕軟。五潤澤。六安和。七飲時除饑渴等患。八飲[A56]已能養諸根四大故。妙華池者。如極樂世界有七寶水池。內有蓮華。念佛眾生託質其中。此亦如是。必是妙寶蓮華。攝授有緣持念發願往生者。悉皆同生。即蓮華化生也。我今下。佛曾囑累彌勒。將現今未度之弟子付之。令其龍華初會說法教化。得真解脫。龍華等如二卷解。於末二句別囑未來末法弟子。顯龍華有三會說法。及與授記者。皆釋迦之弟子。義謂初會度正法之弟子。二會度像法之弟子。三會度末法之弟子。此皆阿含會上授記彌勒囑託之事。今但述之。善男下。亦兼女人。但有一[A57]摶之食施與饑餓眾生者。雖微少善根。皆能得見彌勒。當得菩提究竟成道。顯彌勒之恩。亦難可酬報也。以上但顯文殊彌勒二人。義兼諸大菩薩。凡有利他者。皆為聖僧也。
△二聲聞僧。
舍利弗等大聲聞。智慧神通化羣生。
智慧如舍利弗。神通如目犍連。等者。如富樓那之說法。迦旃延之論議。皆能度化羣生也。或問。聖教斥聲聞不能度生。此經云化羣生。豈不相違。答。佛所斥者。定性聲聞灰身泯智。證灰斷涅槃時。不敢復來三界度生。唯圖自了。故斥之不如菩薩。然所斥者定性。非不定性者可比。況舍利弗等。本是大權。豈有不度之理乎。假若畢竟不能度生。其智慧神通。辯才論議。皆為無用矣思之。又問。方等會上。淨名所斥者。非身子輩乎。答。應知淨名身子等。皆是一類大權。意在斥權警實也。今經是佛親口所說。豈可以彼難此耶。
△二頌凡僧二。初具戒說法僧。
若能成就解脫戒。真是修行正見人。為他說法傳大乘。如是福田為第一。
解脫即別解脫戒。解見二卷。
△二毀戒正信僧。
或有一類凡夫僧。戒品不全生正見。讚詠一乘微妙法。隨犯隨悔障消除。為諸眾生成佛因。如是凡夫亦僧寶。如鬱金華雖萎悴。猶勝一切諸妙華。正見比丘亦如是。四種輪王所不及。
戒品不全者。謂既能受戒豈不欲持。良有犯者。所謂好正而固邪欲潔而偏染。葢宿習業種使然也。雖有毀犯。正見不迷。猶有利他之心。讚詠一乘。說微妙法。(讚即美言歎德。詠即吟咏稱頌。說即講演分別。皆正見利他之德也)隨犯下。或遇境逢緣有一時之迷。不覺隨彼所轉為犯。正是宿習所牽。不由自[A58]己者也。隨悔者。即是正見。謂隨即有悟。追悔不及矣。障消除者。所謂罪從心起。還從心滅。犯罪如薪。悔心如火。以火燒薪。灰飛烟滅。故云障除。為諸一句。似與前句顛倒。當置於一乘微妙法下。隨犯一句。當安於如是凡夫之上。則見文義皆順矣。然則既能讚詠妙法。即傳佛一乘心印。熏入眾生之心。豈不為成佛因種耶。又既隨犯隨悔。業障[A59]已除。如是凡夫有大慚愧。亦得為僧寶也。如鬱金華。雖萎悴時。猶勝諸華。以其品格不同耳。下二句合喻。鬱金華喻正見。萎悴喻毀戒。諸華喻四種輪王等。謂正見比丘。雖毀禁戒。不毀正見。所以慚愧追悔。則心空罪滅。猶勝輪王。何也。輪王雖位極尊勝。恣縱其心。深著五欲。不得心空及第。故喻顯勝如此也。
△三頌總結僧恩。
如是四類聖凡僧。利樂有情無蹔歇。稱為世間良福田。是名僧寶大恩德。
凡僧徧於天下。聖僧應於十方。凡僧則慧焰聯芳。聖僧則應顯常住。如是則何處不見僧。何時不說法。故云利樂有情無蹔歇。然既有利樂之德。故為眾生良友福田者誠然矣。末句結恩。以福田故。所以為寶。能利樂故。所以有恩。
△五總結四恩二。初正結。
如我所說四恩義。是名能造世間田。一切萬物從是生。若離四恩不可得。
造者生也。田即是地。萬物苗稼皆從地生曰田。田喻四恩。世間者約有情世間說。即父母國王等四種。如父能生我。母能育我。是以父母為生我之田。國王有道。天龍衛護。風雨順時。民得安樂。所以萬物滋生。歸恩於王。以王為生物之田。三寶化世。滅惡生善。轉凡成聖。故三寶為生道之田。眾生之恩。義在互生。宿為父母。故一切萬物皆從四恩滋發而生。末句反顯。若離四恩。皆不可得也。
△二引喻。
譬如世間諸色塵。能造四大而得生。有情世間亦復然。由彼四恩得安立。
譬如下。世間即器世間也。如大地山河草木等。色塵言諸者有差別故。如眼家所對者。有形色之大小。顯色之青黃等。更有香味觸三種。眼不能見。為不可見有對色。即香對鼻。味對舌。觸對身。兼聲對耳皆色塵也。能造言四大者。即地水火風。以能生萬物故名大。色塵即所造之色香味觸為四塵。該盡一切萬物。隨舉一物。觀之有色。嗅之有香。嘗之有味。合之有觸。以色香味觸能迷真性。故呼之為塵。然必以地等為能生者。地即土也。萬物依土而生。非水不能滋潤。乾燥不生。故水為能生。火乃煖氣。萬物必溫煖方生。是以火為能生。風能活動。萬物有所資發。故風為能生。若非四大。萬物不能自生矣。下二句合喻。有情世間即是眾生。合世間色塵。四恩合四大。謂由有四恩。有情眾生所以安立也。大哉世尊。為一智光父子。徹頭宜頌。所謂誨人不倦。無過於佛。誠然佛寶之恩。不可思議。以上如來說偈重頌[A60]已竟。
△四智光父子發心三。初智光承教請問報恩二。初讚歎知恩。
爾時智光長者。及諸子等。聞佛所說四種大恩。得未曾有。歡喜合掌而白佛言。善哉善哉大慈世尊。為濁惡世不信因果不孝父母邪見眾生。說真妙法。利樂世間。
智光及諸子是當機請法之人。聞佛所說心得明悟。作慶幸想。不覺忻忭盈懷。故云得未曾有歡喜合掌也。而以法喜充心。言表於外。不覺極口稱讚雙言善哉。以上歎其奇聞也。大慈一句方乃讚佛。慈必兼悲。四無量心一慈皆備。以出世獨尊故云大慈世尊。為濁下。正讚慈意。濁即五濁。因五濁障性。觸事不良。故云惡世。為字正見真慈。是佛能為之心(為字訓與也。所以也。謂如來所以說與之慈心也)不信因果者邪見也。良以因果二字。世出世間確實感應。善惡業緣受報好醜。必如影響不爽。而世人為迷惑所障。動執生疑。於因果杳然。故云不信。違背父母故云不孝。此皆世人迷惑顛倒。故能招感生死。淪溺三途。今佛從慈悲心中。說出四恩戒懺之法。誠為真實妙法利樂世間也(稱真理說出。故名真法。投機之說。是為妙法。良以佛說父母恩。警覺不孝眾生。令行孝道。以行孝故感生善道。即是利樂。然不孝者必不忠。以佛說國王恩。令彼不忠之輩發忠良心。酬君王之德。或現世成名。或後生善處。故為利樂。不信因果眾生。以佛說眾生恩。令知歷劫以來。互為父母。因改頭換面。迷而不知。令彼知因識果。迴心向善。當得善果。是為利樂。邪見眾生。非理謬計。撥無因果。執斷執常。佛說三寶恩。以正破邪。發起正信。可謂真實妙法。利樂之至也)。
△二承恩求報。
惟願世尊。說報恩義。我等既悟甚深四恩。而今未知修何善業。而報是恩。
長者父子聞法欲報。不負所聞。子有孝親之心。父有入道之志。可謂知恩報恩。初不辜其來意也。
△二如來教與十波羅蜜二。初述前廣說。
佛告長者。善男子等。我為五百長者。先[A61]已廣說。
如二卷中詳細發明。
△二略為分別四。初正教報恩深處。
而今為汝。略說少分。若善男子。善女人。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精勤修行十波羅蜜。若有所得。未名報恩。若人須臾。能行一善。心無所得。乃名報恩。
少分者略說也。若善等是能求菩提之人。阿耨菩提是所求之佛道。精勤者不可怠惰也。十波羅蜜者。二卷文中有三種。曰布施。曰親近。曰真實。雖有十度之標。却無十度之名。今亦如是。有標無釋。但說利益。若准二卷獨說布施。今既無布施之名。何必泥住。還依尋常十度解之何妨。梵語波羅蜜。此云到彼岸。借喻顯法。前[A62]已解過。為初學不妨再說。如世間大河。這邊為此岸。那邊為彼岸。河心為中流。此岸有苦。彼岸有樂。如世間人為苦所逼。欲逃此苦。求達彼岸。奈河水所隔不能自渡。須待船筏渡之。良以此岸喻生死。彼岸喻涅槃。中流喻煩惱。船筏喻布施等十法。若人念生死苦。發菩提心。欲求佛果大涅槃者。奈煩惱不能自斷。須行布施等能度諸惑。如乘船渡河也。且如布施能度慳悋煩惱。得達解脫彼岸矣。彼九法皆然。持戒度違犯。忍辱度嗔心。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昏散。智慧度愚癡。方便度守空。願心度退縮。力能度怯弱。智能度無明。以此十種。能度十蔽。令人成道。即如乘船得達彼岸矣。若有下。以有所得是著相法。能所未亡。盡墮有為功用。奚得為報恩哉。言其不合佛意也。若人下。正教與真實報恩之法。謂若人須臾之間。能行一善。心無所得。即能所皆空。三輪俱寂。分合佛意。乃名報恩也。如其一善既爾。十度亦然。可謂知恩報恩。與佛志同。
△二徵釋深義所以。
所以者何。一切如來。觸無所得。乃成佛道。化諸眾生。
躡上文。所以心無所得自利可矣。更名報佛恩者有何益也。言一切如來未成佛時。以觸無所得乃得成佛。觸字當訓向字。言凡有所向一切事理。能所兩空。空相亦離。如圓覺經云。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此則方為真無所得。於理相合。始能自他兩利。故能成佛化眾也。
△三勸行深法報恩。
若有淨信善男子等。得聞是經。信解受持。解說書寫。以無所得。三輪體空。竊為一人說四句法。除邪見心。趣向菩提。是即名為報於四恩。
不疑曰信。悟理曰解。領納為受。奉行為持。釋義為解。講演為說。染翰為書。模畫為寫。以上皆是二利之行也。以無所得為標。三輪體空為釋。由前云無所得者。恐人不解。此如來自釋。所謂凡行一行。不知有我。則我執空。不知有法。法執空。空亦不著。是離法愛。若如此行。是為三輪體空。且為自利。竊為下利他。然既為利他。而必竊為者。以劣顯勝也。劣者謂孤陋寡聞。語言拙俗。不能於高堂廣眾中說。只可私竊處為一人。又不能多說。隨其所解。說四句法。四句雖微。是佛正法。正能破邪。亦能成道。凡一切事理法行。皆達三空。方為二利深法也。除邪二句。二利皆可。若約自利說。以著相為邪見。能達三空為除。既達三空。乃是趣向菩提之妙行耳。若作利他說。令他人亦達三空。除邪見。向菩提。以公物之心。必不無也。若果能行之。四恩皆報矣。
△四重徵轉釋教化。
何以故。是人當得無上菩提。展轉教化無量眾生。令入佛道。三寶種子。永不斷絕。
此徵最重。謂必以三空說法為報恩者。果何以故。以是人三輪體空。自他兩利。是成佛正行。當得無上菩提。必授受相傳。故曰展轉教化。展轉即授受也。無量者。必自少而多。自今而後。愈後而愈廣。故所化者有無量眾生。皆成佛道。三寶不絕者。紹隆佛種也。然既令佛種不斷。故為報恩之實行也(是人即能說四句之人)。
△三智光父子聞法獲益三。初智光得不退轉。
爾時智光長者。聞是偈[A63]已。得忍辱三昧。厭離世間。得不退轉。
此是經家敘置。忍辱三昧不必別說。即聞前諸偈。及心無所得之句。得大冥悟。默契於心。如忍事人。凡有所辱。不與人辯。默忍於心。此亦如是。冥悟於心。未曾呈解。故經家敘之也。三昧云正受。謂不受諸受於道相合。自得受用故云三昧。厭離世間者。由聞心無所著是入道妙行。方知世間六塵。觸處皆著。故生厭欲離。此是初心人最好念頭。為後出家案。若夫深位菩薩。尚不著空。何況染塵。所以常遊三界。隨事度生。又何必生厭。此初心人比他不得。故厭之所以求離也。得不退轉者。不必約三不退位次說。且說既得冥悟。厭離塵世這點念頭。不敢退轉。所以四卷中方求出家。五卷中請佛說清淨樂遠離行之法。佛始教與十二頭陀。葢依前後文義照應。且浮淺說如此。若從義不從文。智光既是大機。則一念不退[A64]已入地上。破無明惑。永不退失中道正念。可謂地上菩薩矣。兩義俱存。
△二子等發菩提心。
時諸子等。八千人俱。得此三昧。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此三昧亦忍辱也。阿耨等可知。無等等者。謂諸發心中。菩提心最。菩提可等餘心。更無別心可等菩提。此說是舉首兼眾之謂。又有一說。等謂平等。言再無相等之心與菩提心等之。故云無等等。以華嚴百喻不及故。
△三會眾得法眼淨。
四萬八千人。亦證三昧。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此即法會先在之眾也。三昧同前。遠塵等。是從心無所得中所得之益。塵有麤細。垢有淺深。麤即六塵。細即法執。垢有淺深者。淺即妄識。深即智愛。法眼者。法即法身。眼即真智。謂此等根利。一聞心無所得。頓然心境皆空。法執空即遠塵也。智愛無即離垢也。既離智愛。真智顯露。親見法身。故云得法眼淨。楞嚴云。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即此謂也。以上談佛心地熏修。引發四恩應報[A65]已竟。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卷第三
校注
[0966001] 彊疑疆 [0975001] 語疑言【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0 冊 No. 367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第1卷-第3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三別為智光二。一品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