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本生[1]心觀經淺註卷第一本
△九總釋名題
△十別解文義二。初解序三。初依經序題。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
述明始終。略陳梗概。令後人知其源委也。又序如東西之墻。觀墻則知一宅之淺深。見序則知始末之大義也。
△二序主朝代。
唐憲宗皇帝製
唐為國號。序譯經之朝代也。李氏繼隋有天下。國號大唐。憲宗第十主也。諱純。順宗太子。帝。剛明果斷。志平僭叛。能用忠謀。不惑羣議。卒收成功。唐之威令幾於復振。足為中興主也。憲宗為[A2]諡號。[A3]諡法。謂博聞多能曰憲。宗者尊也。法也。主也。以正法化世。尊為人主。為世所宗。故曰憲宗。皇者君也。古帝王。唯伏犧。神農。黃帝。為三皇。[A4]諡法。靖民則法曰皇。帝者亦君主也。呂氏春秋曰。帝者天下之所適。王者天下之所往。尚書五帝。謂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是為五帝。夏商周。為三王。唯嬴秦得天下。始稱皇帝。自謂道過三皇。功高五帝。故稱始皇帝。[A5]已後。凡天子皆稱皇帝。今經之序文。乃唐朝憲宗御製也。製者。謂裁度制作也。
△三正釋序文三。初發語歎世分二。初正歎情欲。
噫夫。物我既殊。嗜欲方熾。六根陷因緣之境。七情奔利害之場。葢纏其真。執縛於妄。愛惡攻內。紛華蕩前。心類騰猿。身若狂象。
夫者起語辭。噫者恨聲也。乃自恨不識本真。妄生情欲等。亦歎辭也。物我二句。正述迷真。良以心周法界。萬法同真。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茲因無明不覺。真如隨緣。轉成業識。更生見相二分。由相分似境。見分取著。不達唯心。故見分轉成我執。相分轉成外境。所謂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故曰物我既殊。(既者[A6]已也)欲即五欲。謂財色名食睡或色聲香味觸皆是眾生所欲之境。嗜者。好也。欲也。樂為也。即能取之心。方熾者。貪欲之盛也。此但標。六根下釋之。眼耳鼻舌身意。皆能發識。為六識之根本。故云六根。陷者墜落不能自拔也。然根既發識。取著為因。境即六境。勾引為緣。以根塵勾取。展轉愈盛。眾生汩沒於中。故云陷因緣之境也。(六塵即色聲香味觸法。皆有染污義。故曰六塵)七情。謂喜怒憂懼愛憎欲。奔者馳逐也。以順境得意為利。逆境奪利為害。場者處也。謂人有七情。皆逐境牽。可謂三界處處。皆為造業之場地也。葢纏下。明心被境迷。眾生全無自由分也。葢者覆也。障也。有五種。一貪欲。二瞋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一切眾生有此五惑。葢覆真性。障蔽妙明。於諸正道。不能明了。依用得名。故謂之葢。纏者繫縛義。有十種。即嗔。覆。睡。眠。戲。掉。無慚。無愧。慳。嫉。有此十惑。觸事粘著。如蠶作繭。自[A7]己繫縛。亦從用得名。故謂纏也。真者即當人之佛性。由此五葢所覆。十纏所縛。真性不能解脫。故曰葢纏其真。執者。是眾生著物之心。不出我法二種。因妄想不達二空。謂身有主宰。即我執。心外有法。即法執。由是種種取著。不能自脫。故曰執縛於妄。愛惡下。謂既不達萬法唯心。妄生取著。順境生愛。逆境生惡。逐境生心。故曰攻內。且約惑言。紛華者。即徧緣諸境。造種種業。蕩者任運無忌。前者觸目皆然。所以緣慮不定。猶猿猴之騰躍。身逐境牽。如狂象之奔馳。故曰心類等。
△二結迷不返二。初歎自不能明。
豈復悟菩提之性。息塵埃以自明。了真如之理。本空寂而為樂。
豈復者。謂不能反照也。通下二句。菩提此云覺道。乃真性之別名。悟即惺覺。乃達本之智用。謂菩提本有。因迷不覺。故不能反照也。塵埃者。事緣也。謂塵事擾擾不休。妄心念念不息。豈能急流之中。息心悟本。反明其本性乎。真如者。不妄不變。亦佛性之別稱。理者體也。蕩無纖塵。故曰空寂。達則成佛。故曰為樂。又寂然無為即本覺。了謂照了即始覺。樂者謂性分之受用。總言菩提之性。本有而不悟。塵埃之事。本無而不明。真如之理。自具而不了。其法性之樂豈可得乎。故序主結歎如此也。
○問。菩提性。真如理。為同為別。答。即同之別也。凡言菩提約智說。凡言真如約理說。謂即理之智曰菩提。即智之理曰真如。故菩提曰性。即智性也。真如曰理。即理體也。學者知之。
△二結自不能救。
不有妙覺。其孰拯斯溺乎。
妙覺。即是妙悟。結上。既不能悟菩提。了真如。是自[A8]己無有妙覺也。其孰下。結自不能救也。拯謂提㧞。溺謂沉沒。斯者此也。指前嗜欲葢纏等。謂人迷於嗜欲等。如人墮於淤泥之中。力不自出也。不有即無。孰者泛說之辭。此言眾生逐境自溺。迷不自悟。若無妙覺自拔。其誰能救之哉。以上發語歎世竟。
△二幸遇真詮四。初智人傳法迷流得度。
由是至人開法。大士傳教。濟羣迷於彼岸。澌諸妄於此門。
由是者。承上起下之辭。承上眾生自不能救。起下佛能提拔也。至人即佛。謂佛乃人中之至者也。(天上天下。唯佛獨尊。故稱之為至人)開謂開示。啟閉為義。法即心法。軌持為義。謂軌物生解。任持自性故。良以諸佛之所證。菩薩之所修。眾生之本具。皆不出靈明知覺。故謂之心。修持成道。故謂之法。佛既證之。愍物不知。故開化指示。欲人亦知之。以見大聖公物之心也。大士即菩薩之稱。凡西天東土。歷代祖師。宣演佛法。展轉流通者。皆稱大士。教謂訓導之言。傳謂宣布於世。羣迷即眾生不悟佛性者。彼岸喻涅槃。以生死喻此岸有苦。涅槃如彼岸有樂。惑業如河中之水。教喻舟航。菩薩如使船之人。世間眾生若依教奉行。如登舟上岸。可得離生死。度惑業。證涅槃。故云濟羣迷於彼岸也。澌者盡也。諸妄即十八界。此門即此經也。謂依經作觀。則諸妄頓銷。故曰澌諸等(門取通義。喻此經。乃成佛之達道。故通也)。
△二妙觀心地生滅歸如。
不滅不生。視色空而俱泯。無來無去。觀性相以皆如。
上句泯妄。下句會真。皆歸功於法門也。生滅即是妄心。色空皆是妄境。兩不字。即作觀銷妄功夫。謂人依此法。妙觀心地。頓然而返妄歸真。故色空俱泯矣。(泯者盡也)來去即遷流不住。兩無字。即不動之真心。如人妙觀心地。融會萬法。皆歸本性。一性常住。故曰皆如。
△三真理難解必借能詮。
然則泯色空者。非言無以極其致。如性相者。非文無以會其歸。設斯筌蹄。納諸逵路。
然則二字。承上之辭。致者至也。極盡之意。歸者反也。趣向之意。文謂文章。言謂語言。皆屬能詮。謂道以言顯。理借文彰。泯色空者。牒定上文。反顯若非言語彰表。自不能泯絕妄境。達入極致也。如性相者。亦牒上文。反顯若非能詮之文。奚悟所詮之理。既不自悟。則不能會妄歸真矣。筌者捕魚竹器也。蹄者兔迹。亦作罤取。兔器也。此二皆喻能詮之文。意謂魚兔喻所詮之理。是則聖人設教。用文字語言。詮表心法。世人方得見性明心。逵亦路也。納者領也。得也。謂修行人。得文言而悟真理。如行人得路。欲達所歸。終無阻滯矣。
△四結顯聖教歸恩於佛。
此葢西方神人之大教也。
此者指前能所詮表。葢者且作語辭。西方指天竺國。神人即佛。大教者尊稱之意。謂神人設教。稱性之談。大矣哉。也字結語辭(不稱佛。而稱神人者。乃讚美其靈妙莫測之意。非鬼神之神可比也)。
△三述明來歷二。初西域來源二。初牒定經名。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者。
△二釋迦親說。
釋迦如來。於耆闍崛山。與文殊師利。彌勒等諸大菩薩之所說也。
初句說經之教主。次句說經之處所。與文下。舉首兼眾。皆所被之機也。釋迦者。佛之姓也。此云能仁。謂能有應物之巧。仁有惠物之恩。如來者倣同先德號。十號之首也。謂身相智慧。皆同古佛。如先佛之再來。又云乘如實道。來成正覺。謂從本垂跡也。經是佛說。故佛為教主也。文殊師利。此云妙德。此菩薩久成正覺。果後行因。輔佛揚化。示為菩薩。故以妙德稱之焉。彌勒此云慈氏。謂慈隆即世。悲臻後劫。此二舉首。等者兼眾。因請法問佛發起大教。即當機眾也。
△二東土來源三。初梵本初來之代。
其梵夾。我烈祖高宗之代。師子國之所獻也。寶之歷年。祕於中禁。
梵者西域之稱號。謂葱嶺以西。皆為梵種也。梵夾即梵本。我即憲宗自稱。烈祖高宗[A9]諡號也。[A10]諡法。秉德尊業曰烈。乃唐之第三主也。代謂朝代。乃梵本初來時也。師子國。乃天竺之別國。謂君王有道。四海來賓。故將法寶獻之也。祕者藏也。中禁者宮院也。歷年者。謂經歷之時遠也。
△二聖主披閱合機。
朕。嗣守丕業。䖍奉昌圖。聽政之暇。澡心於此。以為攝念之旨。有輔於時。潛導之功。或裨於理。且大雄以慈悲致化。而朕生而不傷。法王以清淨為宗。而朕安而不擾。敷教于下。用符方便之門。勵精以思。是叶修行之地。無為之益。不其至乎。
朕者天子之自稱。嗣者繼續也。守者執守也。謂祖宗所建。我但執守保之也。丕業即大業。天子以天下社稷。總為一大基業。圖者圖𦘕也。因神物負圖而出。聖人𦘕卦。後以一切山河國土。總為皇家一大圖𦘕。故稱皇圖。昌者盛也。亦嘉祥也。䖍者誠也。謂祖宗大業。我但兢兢業業以保之。故曰䖍奉。奉猶尊也。言其不敢輕慢也。政謂國事。聽即經理。暇謂閒暇。澡謂洗滌。此旨即本經之義理。總謂天子日理萬幾。凡經理國事之畢。少有閒暇。必洗心滌慮。參究此經。以為收攝雜念。靜觀真理。有輔佐時政之益也。(補者助佐也。謂當時之政。萬幾不止。若散心批判。或有誤失。因參究靜觀。從靜中詳察。必合正理也)故曰有輔於時。潛者密也。導謂引發。裨者助也。理即體也。乃朝政君臣。綱常之大體。由披覽此經。有迴心向道。移風易俗。而於國體。或有助佐之功。或字言活意決也。潛導者。由朝習暮觀。日積月累。不知不覺。深合佛旨。以佛理會國理。可謂皇天無二道。聖人無兩心。自古佛道通儒。故於國理有所裨助也。且大下。轉釋輔裨之功。且謂語辭。或借曰辭。大雄指佛。法華云。大雄猛世尊。謂佛有大慈。能與眾生法樂。大悲。拔眾生之苦惱。化謂教化度化也。而朕下。謂朕六根具足且通利。皆佛慈悲之力所加也。法王稱佛。自在為義。以清下。謂佛之正理。居塵不染。濁世不污。為清淨之宗。以朕臨大位[A11]已來。身體平和。宮眷無恙。四海晏安。有太平氣象。故曰安而不擾。亦佛清淨之力所加也。豈不與天下國家為一大助乎。敷教下。是欲敷設佛教。訓惠於下之意。下指百官萬民。符者輔也。所以輔信也。又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故曰符之言扶也。謂兩相扶合而不差。今序主用此意。取佛教合儒也。方便門者。乃天子教民之法。謂君王以仁義道德教民為方。萬民依教奉行則得其便利。門者出入之達道。門即方便也。總言天子欲張設佛教。用輔王法。恰好兩相扶合而不差。勵精下。是天子欲修行得其所也。勵者勉力也。有修飾振起之意。叶與協字同。謂協和之意。天子以修身治國。必然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為修行。今精思佛理。有協和之地。如報恩品。與國體大同。觀心地法門。其與窮理盡性。兩相扶合。無為者。謂真如不變。即體無為。隨緣不變。即用無為。動而常靜。寂照體同。真無為也。益者增勝也。嘉祥也。既有輔於國。則於國家有增勝之福。嘉祥之美也。不其是反顯辭。正顯佛經利益。至矣盡矣。
△三傳詔翻譯流通三。初標定譯意。
夫如是得不演暢真宗。闡弘奧義者也。
夫者起語辭。如是者指法辭。即指前無為之益。得不者亦反顯辭。演暢闡弘。皆是流通之義。真宗奧義。總謂佛理之精。意謂經有如此之益。豈可祕於內宮。而不流通於世乎。者也結語辭。
△二義學翻經。
乃出其梵本於醴泉寺。詔京師義學大德。罽賓三藏般若等八人。翻譯其旨。命諫議大夫孟簡等四人。潤色其文。列為八卷。勒成一部。如來祕藏。歷塵劫而初開。大乘真理。超沙界而方證。燭其昏昧。示以津梁。俾披閱之者。甘露灑於心田。曉悟之者。醍醐流於性境。
乃者繼事之辭。出者自內而外。將梵本傳出宮外。在於醴泉寺中。寺乃譯經之處也。詔者宣也。京師者都名也。京謂大。師謂眾。言天子居處。必以眾大稱之也。義學下。皆譯經之人。義者宜也。謂博覽佛經。悟通性理。文旨合宜。兼通儒典。及諸子書。謂之義學。大德者稱[1]謂辭。有道德學聞者為高僧。故以大德稱之。罽賓者。西域國名。乃譯主之生處也。三藏即經律論三法。乃譯主之德稱也。謂學通三藏。故以三藏稱之。般若云智慧。乃譯主之名也。等者兼眾也。八人未詳其名。皆譯人也。翻譯即變易之謂。又替代之意。良以梵本至此。皆西域梵書。字義此方人皆不識。必用兼通兩國語言者。先將此方之字。替代西域之字。再將此方之語句。又易梵書之語句。如將歸命易南無。覺者易佛陀等。方識言音之字。謂之翻音。或梵文有二合。三合。彈舌。引等。當以此方何字代之。委問華梵。務使相當。是謂翻語。旨者經之義理。語為能詮。義為所詮。然既解能詮。則解所詮。故知翻文即是翻旨也。命諫下。序潤文之人。命謂勅命。即使令之意。諫議者。言官也。大夫者。以言官舉薦才能。乃扶樹人才之尊官也。孟簡乃大夫姓名。餘三未出其名。但以等字兼之。皆承命之人。潤色者。以譯人或字句拙俗。文法繁蔓。不合此方之文者。四人刪改推敲。確定文字。滋以華美。謂之潤色。列者分也。勒者收絡也。謂分為八卷。勒成一部。祕藏者。即如來之心法。非機不授之者。塵劫者。時久也。謂隱塞之時[A12]已久矣。初開者。翻譯之始通也。(塵劫者。以大地所有微塵。較量隱塞之劫數。一塵對一劫。塵既無量。劫亦無量。此但顯久。亦非量言量也)夫。百千劫不遇佛出。及佛出世。又非時不說。及至說時。但存西域。及至此方。又珍藏於中禁。至憲宗方譯。是為初開。逆推窮源。誠以微塵較劫。猶不足為喻也。然憲宗創譯流通。(亦大)有恩於世者矣。幸哉得法之人。何可報乎。大乘下。謂真如性理。非薄福者通得。故以沙較界。以界較人。顯其遇此經者。非易易耳。沙者即河中所有之沙。界者在世之國土。超謂過越之意。言沙界者。以河中之沙。一沙較一世界。沙既無量。界亦無量。此亦非喻為喻。方證者。契道之謂。然此句對前。却覺難會。有二義釋之。一如來西域說經。幸流我國。翻譯流通。令人見聞參悟。方可證入。以西域至此方。經歷國土之多。比若河沙。此方人不離寸步。證佛真理。可謂超過沙界矣。(意在經歷世界。不曾翻譯。雖有沙界中人。不得其旨。不能親證。至此譯出方證。亦慶幸之甚也)二者謂大乘法寶。非薄福者修證。必我國大唐。眾生有福且慧。方能親證。沙界雖多。不遇此旨。不能修證。此方人證。可謂超越沙界矣。法華云。無量國中。乃至名字不可得聞。何況受持讀誦。此亦如是。二義皆通。昏昧者。眾生無明障慧。愚不自覺。此經妙觀如燭。能照性天。能破昏惑。故云燭其昏昧。津謂渡頭。梁謂橋梁。示謂指示。意謂生死如大河。煩惱如河中之水。非渡船橋梁自不能過。指出此經。為生死中之橋梁。而眾生得渡矣。俾披下。正明眾生得益。俾即使令也。披者開卷也。閱者觀覽也。者字。指披閱解義之人。甘露云不死之藥。一滴沾唇。善能死中發活。喻此經心地妙觀。人若遵行。可以脫離生死。高證涅槃。何異於甘露灑心乎。然心之言田者。有生意故。謂迷心能生煩惱。悟心能生智慧。意在除迷生慧也。曉悟者。亦解旨之說。醍醐是西域上味。性境亦心地之別稱。流即灌入也。古謂醍醐灌頂。言得法味之真醇。性言境者。為智之所照。如是履地。故以境稱。以上二句。皆謂能悟此旨者。喻甘露灑心。能發真智者。如醍醐潤性。
△三結歸朝代。
嗟歎不足。披翫豈忘。亦既書寫。聊為序引。雖離諸文字。詎假發揮。而啟其宗源。式存年代。時我唐御天下。一百九十有四年也。
嗟歎。是感發聲也。不足者。即不盡也。意云。不見佛性。如失至寶。雖位極人尊。尚未離生死。未聞正法。猶未免隨業所轉。無自由分。今幸得正法。發明本性。如獲至寶。喜極反悲。嗟其得之晚矣。所以歎之不盡也。披翫豈忘者。欲朝夕不離也。亦既書寫者。翻譯謄錄也。聊為序引者。述明大義也。雖離下。縱奪結代。雖是未盡之辭。文字即序文。諸是語辭。詎者豈也。假即用也。發揮。即是顯發。謂正法本離文字。豈可以序文引發哉。雖然。今為啟其宗源。計其朝代。又不得不序之也。御者統也。治理也。我是憲宗自稱。謂譯成作序之時。乃我大唐統御天下。自高祖[A13]已來。一百九十四年也。
唐罽賓國三藏般若等奉詔譯。
△二註經二。初譯人。
罽賓此云賤種。北印度境。末田底迦既得其境。立五百伽藍。於諸異國買鬻賤人以充役使。用供眾僧。末田底迦入寂滅後。彼諸賤人自立君長。遂以為國。今譯主是彼國人。人依國顯故。三藏等如序中解。
△二經文三。即序正流通三分也。分者三段各有分限也。謂諸經皆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始自晉時。襄陽道安法師。判節諸經。皆具三分。謂聖人設教。必借緣興。將命微言。先彰由致。故有序分。由致既彰。當陳正說。談本義之玄微。開眾生之覺路。故有正宗。正說既周。轉相傳受。使海眾之奉行。冀遐方於萬古。故有流通。雖判三分。彼時弘法者。恐不合佛意。多不遵行。後有親光菩薩佛地論到。亦有三分。一教起因緣分。二聖教所說分。三依教奉行分。與此序正流通義合。彼時弘法者。始能遵行。所謂分經雅合於親光。此之謂也。是知道安大師。為震旦千古之下。科判之始祖也。
△初序分二。初品名。
序品第一
序有三義。一次序。二由序。三述序。謂六種成就。列於經初。作開章之首引。故為次序。如來入定放光現瑞。為發起之端。是為由序。師子吼菩薩。覩光相警眾。說如來以慈悲出定。必說妙法。略述佛意。是為述序。梵語䟦渠。此翻為品。以義類同者。聚為一段。故為品也。諸品之始。故名第一。然有通序。別序從如是我聞去。至各禮佛足。退坐一面。為通序。以諸經通有故。從爾時世尊去。至品盡。為別序。以別事發起故。
△二經文二。初通序四。初標信與聞。
如是我聞。
亦名六種證信序。謂諸經通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數行文言。有此為證。是為佛說。宜起敬信。如無此者。則非佛說。不足信也。故云證信。如是者。准智論云。六種成就中。為信成就。以如是二字。乃信順之辭。謂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信則言如是。不信則言不如是。故五位信位居初。又十一善法。信亦為首。信心之前。更無勝法。依此信本。解行證始立故。劉虬云。聖人說法。但為顯如。唯如為是。故稱如是。我聞者。聞成就。我即阿難五蘊假我。聞謂耳根發識。廢別從總。故云我聞。合上如是為指法之辭。云如是之法。我從佛聞。我有四種。一凡夫徧計執我。二外道神我。三小大乘人假我。四法身真我。今揀非餘。故云假我。以聖人我執[A14]已斷。乃隨世流布。用辯主賓。假稱為我。上云廢別從總者。謂既曰耳根發識。合云耳聞。云我聞者。以耳為六根之別。我為一身之總。以廢別耳從總我故。
△二時主及處。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一時謂時成就。即良時也。世事合會。尚待昌期。大法弘宣。豈違嘉運。又師資道合。說聽究竟。故言一時。不拘春夏秋冬。子午卯酉等時。以佛說法四十九年。總為一大時教故。佛者具云佛陀。此云覺者。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者。悟性真常。了惑虗妄。揀凡夫之不覺。覺他者。運無緣慈。度有情眾。揀二乘之自了。覺滿者。五住究竟。因盡果圓。即妙覺揀菩薩之分覺。為說此經之法主。六成就中主成就。即釋迦牟尼佛也。住者居止也。通能所。能住即佛。所住即王舍城等處。王舍等者。處成就也。昔為駁足王。與千王共立宮闕之城。故名王舍。乃摩竭提國之都城也。(諸經疏中所引。皆云駁足王。大論又云須陀須摩王。或梵語不同。或駁足是翻過之言。梵語不同者。彼有五天竺國。語言各別。且如本朝國寶。漢人名錢。滿州名者哈。蒙古名嘲素。彼語亦然)耆闍崛。云靈鷲。亦云鷲頭峰。謂山形如鷲鳥之頭。以形勢彰名。因佛為靈明大聖。居此說法。故名靈鷲。今存梵語者。即尊重不翻。又此數句。是佛將涅槃時。阿難請問。一切經首。當置何語。佛命置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某處。同某人。使天下後世。知佛法有源本。非世人可妄作也。復有三意。一斷疑。二息諍。三簡邪。有此三意。佛命置之經首。斷疑者。阿難陞座。感相好如佛。眾起三疑。一疑佛重起。二疑他方佛來。三疑阿難成佛。及舉如是等語。三疑頓息。息諍者。若不言我從佛聞。是自有製作。則諍論起矣。簡邪者。謂外道邪法經首。皆置阿憂二字。阿者言無。憂者言有。外道謂萬法雖多。不出有無為吉。佛法異彼。故云簡邪。
△三廣列聽眾八。初二乘聲聞眾五。初舉類。
與大比丘眾。
此下皆眾成就。謂座下無人。說將誰聽。與者共也。阿難云。非我一人從佛所聞。與眾同故。愈為證信。大者。器量尊重。為天王等大人所敬。有大道故。有大用故。有大知故。故言大。比丘者。淨明疏云。或言有翻。或言無翻。有翻者。此云除饉。眾生薄福。在因無法自資。得報多所饉乏。出家戒行是良福田。能生物善。除因果之饉乏。故言除饉。言無翻者。名含三義。一破惡。二怖魔。三乞士。戒防形非。定除心亂。慧悟想虗。能破見思之惡。故名破惡。既能破惡。魔羅念言。其既出家。復化餘人俱出三界。乖於魔意。魔乃愁惧。故名怖魔。夫在家人。三種如法。一田。二商。三士。用養身命。出家之人。佛不許此。惟乞食自濟。身安道存。福利檀越。故名乞士。眾者。梵語僧伽。此翻和合眾。事和無別眾。法和無別理也。
△二標數。
三萬二千人。
眾數諸經多少不同。但標本會有三萬二千。
△三歎德。
阿羅漢。舊翻無著。不生。應供。或言無翻。名含三義。無明糠脫。後世田中。不受生死果報。故云不生。斷九十八使煩惱盡。故名殺賊。具智斷功德。堪為人天福田。故言應供。解脫對纏縛言。以眾生為無明覆慧。生死纏縛。不得解脫。此羅漢。見思[A17]已盡。生死[A18]已離。心故解脫。無明糠脫。慧性無障。慧故解脫。心即性體。慧即智用。善為讚辭。反顯凡夫之不善也。所作[A19]已辦者。即惑盡真窮。別無所作。道果[A20]已證。別無可辦也。重擔者生死也。謂生死不離。如重擔壓身。諸字有二說。一者助語辭。二者雖喻生死。亦兼煩惱及業。多故曰諸。今[A21]已離矣。故曰離諸重擔。逮者及也。[A22]己利即自利。此是聲聞不同菩薩[A23]己利利人。但圖自身。滅盡三有見思結惑。使三界因亡果喪。故曰盡諸有結。有即三界中因果不亡之意。結者縛義。即見思因果也。得大下。既離三界結縛。則三明六通。從心所欲。惟利無害。自在而[A24]已。大者。謂但離結縛。[A25]已是自在。復能神通隨心。故曰大自在也。住清下。既無見思。則自性無濁曰清。當體不染曰淨。清淨無犯曰戒。為聖人之依止曰住。故曰住清淨戒。善巧下二句。略有利他之德。智慧有二種。生空智以自利。方便智以利他。自他兩利之功。莊嚴性體故。
○問。上曰[A26]己利。解中說不同菩薩兩利。此中又言有利他之德。不亦相違乎。答。但不同菩薩隨類現身。應機說法。如觀音三十二應等。此雖利他。但隨緣善巧。亦必不無。如身子之智慧。迦旃延之論議。富樓那之說法等。若全不利他。此皆無用。可乎。況此尊者。有內祕外現之迹。何槩言之。八解脫。即羅漢修八背捨定所得者。有八種解脫。不被內外八事所縛。故曰解脫。(博覽學者。必欲明者。請看大明三藏法數)到於彼岸者。借喻顯法。岸者水際也。即大河兩邊之乾地。有此有彼。此岸喻生死。彼岸喻涅槃。河中之水喻見思煩惱。謂因修八背捨定。故得解脫。以定為船筏。能乘此船。則離生死。渡煩惱。而達涅槃受享法樂矣。[A27]已上歎德竟。
△四列名。
其名曰。具壽阿若憍陳如。阿史彼室多。摩訶那摩波帝利迦。摩訶迦葉。憍梵波提。離波多。優樓頻螺迦葉。那提迦葉。伽耶迦葉。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旃延。摩訶迦毗那。真提那。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阿尼樓䭾。微妙臂。須菩提。薄拘羅。孫陀羅難陀。羅睺羅。如是具壽阿羅漢。有學阿難陀等。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自陳如至阿難。二十二人。皆眾中上首。舉首該眾也。復分無學有學。謂真窮惑盡。更無所學。故名無學。以研真斷惑。正在學位。故名有學。自陳如至羅睺羅。皆無學羅漢。自阿難等。皆有學。即前三果也。今無學眾。首稱具壽者。或者梵語未詳。若據義。即長老之稱。謂年高臘長。故稱具壽。
○阿若憍陳如。即母族二人之一。是佛舅氏之類。法華疏云。阿若名也。此翻[A28]已知。或言無知。非無所知。乃知無也。又翻為解。楞嚴云。我初稱解。具云解本際。乃第一解法者也。憍陳如姓也。此云火器。婆羅門種。其先人事火。從此命族。亦名憍陳那。梵音不同耳。
○阿史彼室多。此尊者翻譯名義不出。故華梵未詳。
○摩訶那摩波帝利迦。摩訶云大。謂道大行大。稱讚辭也。名亦未詳。
○摩訶迦葉。此云大龜氏。其先代學道。靈龜負仙圖而應。從德命族。時人多以姓召。其實有名。名畢鉢羅。即樹名。父母禱樹神而生。從樹得名。大者稱辭。或簡別辭。因佛弟子中。多名迦葉。如十力。三迦葉波。此尊者非彼。故以大稱。或翻飲光。以身光照耀。能吞飲日月之光。故以為名。以往因中。將金塗佛形像。以感世世生生。身色金光。
○憍梵波提。此翻牛呞。昔五百世。曾為牛王。牛若食後。久之復出嚼之。故曰呞。楞嚴云。於過去世。輕弄沙門。感世世生生。有牛呞病。佛命天上安居。猶恐世人謗之感報。
○離波多。此云星宿。父母禱星宿而生。從求處得名。
○優樓頻螺迦葉。此云木瓜林。近此林居故。孤山云。木瓜癃。以胸前有癃。如木瓜故。
○那提迦葉。那提河名。近此河住。依處立名。
○伽耶迦葉。孤山云。伽耶山名。即象頭山。近此山住。依山立名。此三尊者。即在家兄弟三人。以長兄歸佛。弟皆從之。
○舍利弗。此云鶖子。連母彰名。舍利是西域鳥名。此翻鶖鷺。其眼明麗。尊者之母眼似之。遂稱鶖女。弗字即是西域子字。謂鶖女之子。子是尊者。智慧第一人也。
○大目犍連姓也。各拘律陀。亦樹名。禱樹神得子。因以為名。然既以有名。而却以姓稱者。以時人多召其姓故。或翻[A29]采菽氏。菽即豆名。以先人好食豆。因以命族。此尊者神通第一人也。
○摩訶迦旃延。此云文飾。論議第一人也。
○摩訶迦毗那。
○真提那。此二尊者亦名義集不出。華梵未詳。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此尊者連父母彰名。富樓那云滿願。父名也。彌多羅尼。云慈女。母名也。唯子是尊者。謂滿願慈女之子。說法第一人也。法華云。自捨如來。無能盡其言論之辯。
○阿尼樓䭾。或曰阿尼樓豆。或云阿那律。皆梵音不同耳。此翻如意。或云無貧。過去餓世。曾以稗飯施辟支佛。感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如意樂。以無所饉。乏。故曰無貧。是佛堂弟。天眼第一人也。
○微妙臂。此不像梵語。亦未詳。或臂妙過人。以臂彰名。
○須菩提。此云空生。亦云善吉。亦云善現。亦云善業。其生之日。家室皆空。故云空生。父母驚異。請問占師。師占云吉。故名善吉。其後寶藏復現。故名善現。稟性慈善。不與物諍。及其出家。見空得道。兼修慈心。得無諍三昧。是以常能將心護物。故名善業。此尊者。解空第一人也。
○薄拘羅。此云善容。色貌端正故。亦名重姓。中阿含。異學人問。汝八十年。起欲想否。答。不應作如是問。我八十年。未曾起欲想。尚未曾起一念貢高。未曾受居士衣。未曾割截衣。未曾倩他衣。未曾針縫衣。未曾受請。未曾從大家乞食。未曾倚壁。未曾視女人面。未曾入尼房。未曾與相問訊。乃至道路亦不共語。八十年常坐不臥。荊溪云。弘法之徒。觀此龜鏡。
○孫陀羅難陀。孫陀羅云好愛。妻名也。難陀。云歡喜。[A30]己號也。簡放牛難陀。以在家時愛妻。故連妻標名。此尊者。是佛親弟。淨飯王次子也。
○羅睺羅。此云覆障。六年處母胎。所覆障故。此是佛子。又曰羅云。有翻宮生。太子出家。太妃在宮。何得有娠。佛共淨飯王。於後證明。是太子之親子。是宮之所生。因名宮生。有云太子出家六年。耶輸生子。釋種皆疑。由是太妃耶輸。於高樓之下。設一火坑。抱子登樓。焚香祝天。若是太子遺體。令我母子無恙。若有非事。令我母子皆焚。祝畢湧身入火。爾時火坑化為清涼池。母子無恙。由此對天證明。羣疑皆息。如是具壽阿羅漢者。結上無學一類也。
○有學阿難陀。更舉有學一類也。阿難此云歡喜。佛成道日。斛飯王生子。家使來白淨飯王言。貴弟生男。王心歡喜。故以為名。又舉國欣慶。亦名慶喜。亦翻無染。雖殘思未盡。隨佛入天人龍宮。見女人。心無染著故。等者。即總攝一般學眾也。各與下。各者各自也。與者共也。即無學共無學一類。有學亦爾。若干者。有數存其中。多而不能備舉。泛說若干百千。眷屬者。師者稱資為眷屬。謂是我法眷。屬我弟子。是我統屬故。俱者皆也。謂皆在於此也。
△五結眾。
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禮足者。弟子事師之常儀。然皈敬宜誠。必不可疎也。退坐者。尊卑坐次之定禮。然節文有制。位不可亂也。師資一時之合會。法則百世之式瞻。天下後世之執弟子禮者。亦將有取法於斯歟。
△二大乘菩薩眾五。初舉類。
復有菩薩摩訶薩。
正音云菩提薩埵。菩提佛道名也。薩埵此云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故。又云開士。始士。即心初開故。始發心故。古本又云高士。既翻譯不定。故留梵音。又大論。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即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又云覺有情。謂上覺佛道。下化有情。自他兼利之尊號也。摩訶薩者。摩訶云大。薩即薩埵。謂菩薩中之大者。即地上等覺。不同三賢。故稱為大。
△二標數。
八萬四千人俱。
△三歎德三。初總歎位鄰妙覺。
皆是一生補處。大法王子。有大威德。如大龍王。
皆是總指也。一生者。非生死之生。即因移果易也。現居等覺。萬行[A31]已滿。萬德[A32]已全。真理[A33]已極。但存一分生相無明未盡。若用十種金剛喻定。一剎那間無明斷盡。即入妙覺。以轉等覺成妙覺謂一生也。補者填也。處即佛位。如前佛正法像法[A34]已盡。後佛填補其位。故曰補處。大法王子者。以佛為法王。菩薩為子。皆能擔荷佛事。故有子義。一切菩薩皆為佛子。獨等覺位。極隣大覺。故稱大法王子。大威德者。皆具折攝兩門。有威可畏。有德可尊。如大龍王者。借喻顯尊。王者統攝羣龍。大者為至尊。喻等覺菩薩。一切三賢十地。皆是等覺所統。推為尊上。故以為喻。更有多意。以龍為陽物之靈。且乃鱗虫之長。興雲致雨。喻菩薩之慈悲。倒海移山。比菩薩之忿怒。出乎其類。喻菩薩之至尊。隱乎其淵。喻菩薩之深定。大德無名。假喻略明其一二而[A35]已。
△二別歎萬德莊嚴二。初總標。
百福圓滿。
福者德也。善也。祥也。諸順之總稱。百者。數之滿稱。如百事百般等。如佛具萬德。非止一萬。亦佛德之總稱。菩薩之德亦爾。非止一百。亦諸德諸善。一切嘉祥皆備。故曰圓滿。
△二別歎六。初歎圓光破暗德。
身光照耀。猶如千日。破諸昏暗。
此謂菩薩通身放光。能破諸暗。照耀之勝。喻如千日并出。且如一日能照一四天下。千日之照。分量無限也。世間昏暗雖多。不及地獄。眾生墮此。業力所感。無日月燈光。常居黑暗。眾苦所集。莫甚於此。若蒙菩薩身光攝照。息苦停酸。此謂大悲拔苦之光也。如善道人天中眾生。雖不在暗。心地不明。逐境造業。不知出要。亦是黑暗。若蒙聖光觸身。遂生渴仰。轉愚為智。可以迴心向道。求出生死。即大慈與樂之光也。故云破諸昏暗。
△二歎兩智兼利德二。初歎實智自利德。
智慧澄徹。逾於大海。了達諸佛。秘密境界。
智慧即理體之覺照也。然有自照覺他之別。此四句。且約自照說。澄徹者。等覺之智。雖帶生相無明。似有如無。所以惑不能濁曰澄。塵不能障曰徹。即依本覺所起始覺。用此始覺反照本覺。無濁無礙即寔智也。逾如大海者。海水喻寔智。水之清湛。如智之澄。海之量大。如智之徹。逾者過也。謂海量雖大。終有邊際。智無邊際。以竪窮橫徧故。海水雖清。遇風起浪。智則不爾。故曰逾。以上為能證之智。了達下。為所證之理。秘密境界。即諸佛心地。非機不傳。非時不說者。了達二字。通能所。了謂照了。達為契證。能了達即寔智。所了達即秘密境界。本是諸佛心地。而稱境界者。是智之所照。如是履境也。
△二歎權智利他德。
然大法炬。引導眾生。於生死海。作大船師。憐愍眾生。猶如赤子。於一切時。恒施安樂。名稱普聞十方世界。
既云大法。必度大機。法者。即修因證果之規則。炬者火把也。然者燒也。然大火炬。喻說大法。因眾生二執障重。晦昧佛性。自不能覺。故菩薩說法。引導其心。令除二執。獲二空。如秉炬破暗也。此二句。且約破迷成悟之恩也。下二句。喻離苦得果。生死無邊。喻如大海。眾生受生死。如墮海中。力不自出。菩薩度之。如乘船救溺。既得登舟。則達彼岸。即拔苦得果之深恩也。憐愍下。即同體大悲。觀眾生如赤子者。謂佛性體同。如父子之體同也。豈不於一切時。恒施妙法。令其遠離諸苦。受享法樂哉。既有如此之恩。故名稱普聞。十方世界。令彼眾生聞名而慕。仰德而皈。受度之者。又不止於一處也(以上生死兼變易。眾生亦兼權小)。
△三歎和光妙用德。
科云和光者。即方便善巧。權智之妙也。既曰自在遊戲。又曰微妙神通。屬身業。可謂隨類現身。應機說法。皆菩薩遊戲三昧。居塵不染也。世人翫景取樂為遊戲。君子且和而不流。何況菩薩。現一切身。作種種事。說種種言。若順行。若逆行。順行。如文殊之現杜順。彌陀之現豐干。逆行。如觀音之現婬女。普賢之現璞勞等。皆妙用不測為神。自在無礙為通。天眼龍睛。看他不出。故曰微妙。(杜順者。乃唐初帝心和尚。是為東土華嚴初祖。作法界觀等。楞嚴正脉音義云。師有一弟子。要朝五臺。親見文殊。師云。不必遠去。示一偈曰。遊子漫奔波。台山禮土坡。文殊只這是。何處更覓他。弟子不止要去。師曰既爾。有書二封帶去。一封到某處。下與璞勞。一封再到某處。下與柳青娘。弟子接書拜辭。先到璞勞所徧問。答者曰。我這裏一母猪。名曰璞勞。將非是乎。母猪見書而死。更有七小猪亦死。次到柳青娘所問人。人曰妓女也。在酒樓陪子弟飲酒。遂至樓下。青娘在樓上。長伸右臂。接書覽畢。遂於樓上立化。此人正往台山乃見一老人曰。君子何往。曰。台山見文殊。老人曰。文殊却不在此。今在[A39]陝西長安度生。杜順和尚是也。其人聞[A40]已。嗟嘆不止。乃曰吾師是也。遂迴至黃河。水漲七日。待至水落過河。[A41]已知老師迴首七日矣。是則聖人現身。順行逆化。人皆不測。住世必不泄漏。既[A42]已泄漏。必不住世矣。豐干者。呂丘胤。患頭痛。名醫莫能治。豐干長老詣其所。以水噴之即愈。後知為彌陀化身也)[A43]已能下。出遊戲之本。達即通達。善即深妙。總持者。即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屬意業。又云諸者。謂總持非一。即陀羅尼之華言。如法華云。所謂旋陀羅尼。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等。又圓覺經云。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流出一切。真如佛性。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此亦如是。既位隣大覺。何所不備也。從總持門中流出。其順逆之事。皆與妙理不相違背。門者是出入之達道。故能現通也。具四下。屬口業。明說法之本。辯謂分析。才謂才能。無礙即通暢。謂明辯才華。融通舒暢。極成無過。為教誡之德也。辯才言四者。即法無礙。謂世出世法。所說契理故。二義無礙。謂於一法中。分析出差別義趣故。三言辭無礙。謂一音說出。殊方異類。皆能解語故。四樂說無礙。謂四悉應機。誨人不惓故。自在即如意之謂。[A44]已得下。大願者。即最初二利之志向也。上文既三輪應物。無不隨心。合其本志。所以圓滿。悠然自在也。妙善下。結上前文。妙善皆讚辭。成就事業。即結上身口二業。善入三昧。結上意業。圓滿福德為不請友。總結三輪。不請正顯無緣之慈。若請而後現。乃情見之悲。菩薩不然。但隨緣隨機。隨其所感。無私而應。不然而然。故云自在也(問。既云隨感。與應請何別。答。請謂誠心哀求。不請即無意求應。如眾生受苦作念。是為能感。菩薩隨感而應。是謂不請之友。又問。不求而應。請之何如。答。不求尚應。何況誠求。此言不請友。正真大悲。縱請而後應。亦非情見也)。
△四歎事上利下德。
經無量劫。勤修六度。歷事諸佛。不住涅槃。斷諸煩惱。講說妙法。無量世界。化利羣生。制諸外道。摧伏邪心。離斷常因。令生正見。而無往來動搖之相。非嚴而嚴。十方佛土。不說而說。妙理寂然。住無所住。度人天眾。無所不受。廣大法樂。
經無量劫下。謂菩薩修因。非一世也。勤修謂念念不忘。行持不怠也。六度。即布施度慳貪。持戒度違犯。忍辱度瞋心。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癡。(布施必兼三檀。謂財施無畏法。持戒必兼三具。謂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忍辱必具事理。事忍即生法兩種。生謂蚊蠓鳥獸。及諸惡人。種種擾害。菩薩之心。堅固不動。是謂生忍。法忍。即寒風冷熱。不動其心。此二皆事忍。理忍即所證之法。不作證想。是謂理忍。精進亦有二種。一自修不惓。二利他不惓。一有惓怠。則退墮矣。故念念見新。是菩薩行。禪定必是那伽。於四威儀。無時不在定中。故諸識妄想。頓然銷滅。智慧亦有二種。即權寔二用。以寔智照破無明。能證真理。自利也。權智鑑機說法度化眾生。利他也。更兼普賢萬行。總是修因之道)歷事諸佛者。歷有二義。一謂歷一切時。從菩薩發心[A45]已來。至盡未來際。凡有成佛者。無不承事。親近供養。習學道法。二謂歷一切處。凡十方世界。所有諸佛。皆能承事。如華嚴。一微塵。一毛孔。皆有諸佛成道。皆有普賢行行等。不住涅槃斷諸煩惱者。不字貫下句。不住涅槃。亦不斷諸煩惱。涅槃此云圓寂。謂真性本圓。妄惑本寂。菩薩善達。既真性本圓。涅槃即我自性。何必又住。是以不住。既妄惑本寂。煩惱本來自空。即我菩提。又何勞斷之。是以不斷。假若涅槃定住。煩惱必斷。與二乘同科。豈得為菩薩乎。講說下。正出不住不斷之意。妙法者。法即真心。遠離言相。一涉語言便成不妙。今却云講說者。意在利他也。用言解釋曰講說。若不假語言開示詮表。則眾生無入道之門。故用講演分別。說向於人。令彼聞言悟道。是修行見道之初門。又不得不用講說也。雖用言說。不著言相。謂即言忘言。亦復不失其妙。故云講說妙法。無量下。正明講說非一處。利化非一人。世界既云無量。菩薩水月化身。亦復無量。既曰化身。又非一類。可謂塵剎分身。隨類而現也。化利之機既曰羣生。不出十類。兼諸聖凡。如觀音三十二應無異也。以上歎菩薩攝授之慈。制諸下。又歎折伏之威。外道者。不達唯心。心外取法。謂心遊道外。名為外道。諸者。外道非一種。如事火崇水。計常計斷。牛狗戒等。制者。以正破邪之謂。邪心者。謂心本不邪。因從邪教親近邪師。熏以成種。染習成邪。摧伏者。即折挫降伏也。或神通現奮怒之相。或智慧施轉邪之言。令彼心服。返邪歸正。彼斷常者即邪見之差別。斷者謂一死便了。不受後有。如云清氣歸天。濁氣歸地。一靈真性。還乎太虗。皆斷見也。常者謂人死還生人。物死還生物。即自然外道。全不知善惡業緣。受報好醜。因者即種子。離者除也。謂菩薩既能摧伏。令彼反邪歸正。一切邪種皆除也。令生正見者。謂既能轉邪。正見則現。知有三寶。分真析妄。永不再墮邪見深坑矣。而無下。正釋上義。事佛。說法。利生。摧邪之妙用也。謂菩薩真身不動。而應徧十方。乃感應道交。不可思議。如月印千江。水不上升。月不下降。一時一月。影臨眾水。故曰無往來之相也。非嚴而嚴者。有二藏。一者是威嚴。釋前雖摧伏邪外。是不怒之威也。二者莊嚴亦有二義。一謂正報眾生。受菩薩教化。皆能改惡從善。反邪從正。以善為莊嚴也。二者謂依報世界。向有濁穢者。凡菩薩應化之處。皆轉穢成淨。以潔淨為莊嚴也。由菩薩聖淨之德。自然成就。故曰非嚴而嚴。一處如是。處處皆然。故曰十方佛土。不說而說者。是真說妙法。有二義。一者不說是自證之理。本無言說。而說者。是應機借言。不妨有說也。然雖有說。不著言相。不著名相。此又說而無說也。二者唇舌不動。玅理全彰。不屬文字。故曰寂然。住無所住下。又明菩薩度生之妙。亦有二義。一者無所住。是自證之真理無定相。何所住乎。上一住字。是能證之真智。但與理相合。成究竟之義。亦強名曰住。雖住而無住。故曰住無所住。度人者。將自所證。又度化人天。二者顯應化無方。謂塵剎現身。無一定所住之處。上一住字正是無處不在。即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徧禮剎塵佛。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既應身無方。故度化者眾。眾即多也。無所下二句。文似顛倒。若將上句作下句讀則順。法樂者。法性之樂。謂法性體中。無諸業苦故樂。廣大者。即稱性周徧。又曰無所不受者。謂法性體中。所含恒沙性德。一得皆得。故曰無所不受。即菩薩公眾之心。將自所證。度他亦證也。
△五歎破魔成道德。
披精進甲。執智慧劍。破魔軍眾。而擊法皷。身恒徧坐一切道場。
菩薩修行斷惑。是與羣魔交戰。一時懈怠。則為魔縛。故加精進。如身披甲。不為魔傷。梵語魔羅。此云殺者。謂傷殺慧命。損害法財之者。喻諸煩惱。如貪魔害解脫。瞋魔害正性。癡魔害性慧。慢魔害謙恭。疑魔害正信。邪魔害正見等。菩薩一加無漏智慧照之。則諸惑皆滅。如秉利劍斬賊。此精進智慧。皆降魔之利器也。破魔下二句。正喻臨時之用。皷有策進之功。如交鋒之時。營門擊皷。助威催戰。故官兵奮勇。力破羣賊。云法皷者。謂妙法如皷。即臨時之定慧也。觀照如擊。加勤勇無間。所以諸魔皆破。方成正覺。故曰身恒徧坐一切道場。見太平之象也。然道場言一切者。如華嚴。盧舍那佛。在阿蘭若法菩提場中。一處成道。則同時十方世界。乃至微塵毛孔。皆有如來成道。所謂身恒徧在一切處者。與此同。道場有事理二義。事道場。如幽靜之處。是修證菩提之場地也。理道場。即自性本具圓定。可謂真阿蘭若。正修行處也。
△六歎覺悟羣品德。
吹大法螺。覺悟羣品。一切有情。悉蒙利益。聞名見身。無空過者。具三達智。悟三世法。善知眾生諸根利鈍。應病與藥。無復疑惑。布大法雲。澍甘露雨。轉不退轉智印法輪。閉生死獄。開涅槃門。發弘誓願。盡未來際。度脫羣生。
吹螺者。借喻比法。故云法螺。螺有警醒義。謂此等菩薩。既能成道。又能覺悟羣生。說法警眾。猶如吹螺警人也。譬我大清。春秋二季。九門吹螺為號令。令八旗兵將。聞號警心。修理甲冑。演武操戈。以備國家有時之用。菩薩亦爾。說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令所警之眾。為生死苦。發菩提心。故云一切有情悉蒙利益。聞名下。深明勝德。受化者廣。或聞名仰德。或見相歸依。如未發心者發心。[A46]已發心者修行。[A47]已修行者增進。[A48]已增進者證果。故云無空過者。具三下。明菩薩觀機說法。機教相投。如良醫之用藥也。三達法數不出。擬是三明之別稱。謂宿命明。能知過去[A49]已往。自他一切染淨因果。天眼明。能知現在一切染淨因果。漏盡明。能知未來自他一切染淨因果。能達三世。故曰悟三世法。因悟明三世之法。所以善知眾生諸根利鈍。根有二解。一者根即因也。知其[A50]已往。或修因。或造業。故感今生利鈍之不等。二者現世六根。利者惑薄智深。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則與說大乘圓頓終寔之法。或惑重根鈍者。則方便與說四諦因緣。或說人天戒善等法。令其修證。是則法無剩語。人無廢機。故如良醫。應病與藥。以上眾生病藥。皆有二種。一約六道凡夫病。即是見思之惑。有漏之業。分段生死。藥即是研真斷惑。修行之法。若六道再分。有善惡差別。隨機之教亦復不同。二者出世聖人。亦有二種。一聲聞一類病。即是界外塵沙煩惱。及變易生死。法執不亡。故觀三界寔有。怖如火宅。厭如杻械。如此之機。菩薩隨與法藥。說依正不二。染淨同源。涅槃生死。等若空華。當體寔相。令其迴小向大。發菩提心。行普賢行。即聲聞而成菩薩也。二者始教菩薩。雖心外無法。猶須轉染成淨。歷修三祇。亦不達染淨皆空。唯一真如。猶是病也。如是之機。菩薩教之與頓圓法藥。令其一念心空。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而證。及一真法界。令其十信滿心。即攝五位。成等正覺。如此見機之徹。教與之當。故能教。所教。皆無疑惑矣。布大下。謂大法有廕覆之恩。故如雲。有潤澤之德。故如雨。有回生之力如甘露。是法王之寶故如印。有摧運之功故如輪。能塞斷生死。故如閉獄。能契入涅槃。故如開門。何謂也。良由眾生為煩惱焦心。生死逼迫。猶如酷暑。若得大法庇護。不令煩惱所焦。亦不為生死所逼。如雲能消暑也。眾生不遇聖人。未聞大法。無慧水滋心。枯焦極矣。一聞大法。能滋心地。而慧種發生。如雨之滋田也。眾生未聞正法。恣心造業。傷害法身。損奪慧命。若聞正法。令法身常住。慧命不夭。如甘露之洒心也。菩薩自八地以去。無功用道。任運流入薩婆若海。故云不退轉。復將此法。又傳與人。人若得之。能摧碾惑業。運入菩提。如車輪之運用也。眾生未聞正法。不知自心作佛。不知萬法皆如。一聞正法。遂能印定一切眾生。皆當作佛。一切萬法。當體寔相。如印文之取信也。眾生為生死所纏。猶如牢獄。若聞正法。依而行之。塞斷生因。永不更造。如閉獄之不入也。性淨涅槃。自心本具。因迷不悟。何能得入。一聞正法。遂反妄歸真。一超直入。如開門入室也。[A51]已上諸喻。雖菩薩之勝德。若非弘願攝持。縱能度生。亦不能久。因發弘誓願。所以盡未來際。度脫羣生。[A52]已上別歎萬德莊嚴[A53]已竟。
△三結歎不久成佛。
此諸菩薩。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等。此云無上正等正覺。即佛果之全德也。然前既所歎。功無不全。德無不備。是為位隣大覺。所以結云。不久當得等。
△四列名。
其名曰。無垢菩薩。彌勒菩薩。師子吼菩薩。妙吉祥菩薩。維摩詰菩薩。觀自在菩薩。得大勢菩薩。金剛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虗空藏王菩薩。陀羅尼自在王菩薩。三昧自在王菩薩。妙高山王菩薩。大海深王菩薩。妙辯嚴王菩薩。歡喜高王菩薩。大神變王菩薩。法自在王菩薩。清淨雨王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療煩惱病菩薩。寶山菩薩。寶財菩薩。寶上菩薩。寶德菩薩。寶藏菩薩。寶積菩薩。寶手菩薩。寶印手菩薩。寶光菩薩。寶施菩薩。寶幢菩薩。大寶幢菩薩。寶雨菩薩。寶達菩薩。寶杖菩薩。寶髻菩薩。寶吉祥菩薩。寶自在菩薩。栴檀香菩薩。大寶炬菩薩。大寶嚴菩薩。日光菩薩。月光菩薩。星光菩薩。火光菩薩。電光菩薩。能念慧菩薩。破魔菩薩。勝魔菩薩。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不斷大願菩薩。大名稱菩薩。無礙辯才菩薩。無礙轉法輪菩薩。
佛菩薩之聖號。古德有解釋不解釋之辯。有謂佛具萬德。一言難盡。恐失全德。故不解釋。有云雖有萬德。且依名釋義。亦可舉一該餘。如堯仁舜德。禹儉湯寬。豈堯獨仁而不德乎。舜獨德而不仁乎。聖人之德。舉一所長。諸德皆具。所以解之。今從後意。然亦不敢廣釋。恐後賢厭繁。故略解之。
○無垢菩薩。以煩惱為垢。染污佛性。今既位隣大覺。五住垂盡。故名無垢。
○彌勒。此云慈氏。以慈隆即世。悲臻後劫故。
○師子吼者。以說法無畏。如師子哮吼故。
○妙吉祥者。即文殊翻過之名。以菩薩示現生時。有十種祥瑞。一光明滿室。二甘露盈庭。三地涌七珍。四神開寶藏。五雞生鳳子。六猪娩龍豚。七馬產麒麟。八牛生白澤。九倉變金粟。十象具六牙。十種瑞相。皆不可測。故曰妙吉祥菩薩。
○維摩詰者。金粟王如來化居士身。此翻淨名。謂居塵不染。以淨為名。以神通辯才。皆不可測。方等會上。曾彈斥權小故。
○觀自在者。謂觀世言音。尋聲救苦。現身說法。無私普徧。故曰自在。
○得大勢者。即大勢至也。謂菩薩舉動之時。大地震勸。警覺群心。魔王畏懼。
○金剛藏王者。謂所證性德。聚積如藏。性之堅利。喻如金剛。金剛體用。能堅能利。堅則物不能壞。如性德之體。利則能壞萬物。如性德之用。總言體則常住。用能降魔。體用自在。故尊為王。
○地藏王者。世間萬法。皆從地生。地為寶藏。喻菩薩誓願弘深。一切功德。皆從願生。願即如藏。法喻為名。故曰地藏。主執幽冥。隨願自在。故尊為王。
○虗空藏王者。此亦借喻顯名。世間萬法。皆虗空包含。虗空即藏。虗空喻法性。謂法性周徧。包納冲䆳。法性即藏。取捨自由。故尊為王。
○陀羅尼自在王者。梵語陀羅尼。此云總持。以心包萬法。能持萬法。故自在為王。
○三昧自在王者。梵語三昧。此云正定。謂不離正定。現諸威儀。故自在為王。
○妙高山王者。此亦借喻顯名。梵語須彌盧。此云妙高峯。峯即山也。四寶所成。鎮坐大海。高出羣山。為諸山中王。菩薩所證之道亦爾。妙明尊上。羣賢不及。自在為王。
○大海深王者。前一位道高如山。此一位道深如海。又喻山者偏約理明。此喻海者。偏約智顯。即權寔二智。兩利自由。故尊為王。
○妙辯嚴王者。辯即口才。妙即玄奧。用明辯才華。即權說寔。以說法之功。莊嚴自性。權寔自在。故尊為王。
○歡喜高王者。自證道高。喜為人說。自他兼利。尊上為王。
○大神變王者。善用神通。變化不測。降伏魔外。悠悠自如。故尊為王。
○法自在王者。[A54]己所證法。說向與人。權寔不二。理事融通。自在為王。
○清淨雨王者。自證之道。蕩無纖塵。故曰清淨。度生說法。潤澤羣生。故喻如雨。利生之德。尊敬為王。
○藥王者。在因為世良醫。治人身病。在果應機之法。治人心病。舉世歡喜。故尊藥王。
○藥上者。此與前位。是因中兄弟。事藥理藥。尊兄上道。故為藥上。
○療煩惱病者。眾生煩惱如病。菩薩法藥能療。能治心病。故以為名。
○寶山者。山中出寶。故為寶山。山喻法身。寶喻性德。法身含德。如山出寶。故以為名。
○寶財者。法財真寶。親證為號。
○寶上者。諸寶之中。法寶為上。菩薩既證。故以為名。
○寶德者所證眾德。尊重為寶。
○寶藏者法王大寶。蘊積如藏。
○寶積者。積諸法寶。運用無失。
○寶手者。手出珍寶。濟諸貧類。
○寶印手者。手持寶印。掌世間權。心持法印。掌法王權。
○寶光者。菩薩放光。攝授有情。舉世蒙恩。尊重為寶。
○寶施者。法寶施人。公心不悋。
○寶幢者。竪法如幢。尊上為寶。摧邪顯正。故以為名。
○大寶幢者。摧邪顯正。徧一切處。
○寶雨者。所說之法。潤眾生心。智種慧芽。從茲發現。故名寶雨。
○寶達者。寔智自照。達[A55]己為寶。權智照他。達機為寶。
○寶杖者。撑持法門。如杖拄物。敲撥眾生。死中發活。智慧神通。喻如寶杖。
○寶髻者。如來頂髻。尊密為寶。菩薩相好。類同於佛。
○寶吉祥者。諸吉祥中。安樂為最。菩薩智通。護持法界。國無三災。人無八難。以安樂為寶。
○寶自在者。得大法寶。所向如意。以自在為寶。
○栴檀香者。此香塗身。水火不害。菩薩運通。加護眾生。生死煩惱。皆不能害。
○大寶炬者。以智破迷。如秉炬破暗。
○大寶嚴者。大乘法寶。莊嚴法身。
○日光月光者。日月舒光。乾坤朗耀。般若真光。真俗並明。
○星光者。列宿排空。銀光點翠。萬德攢心。般若添明。
○火光者。火能發光。轉暗成明。心能發光。轉識成智。
○電光者。電光最速。霹靂隨轟。智光照機。神通隨現。
○能念慧者。眾生業苦。菩薩能念。菩薩智慧。照利眾生。
○破魔者。定慧相資。五魔並斷。
○勝魔者。魔勝眾生。迷徒墮壍。智勝羣魔。覺岸高登。
○常精進者。精心不雜。進心不惓。常住在世。化利人天。
○不休息者。自他二利。永不休息。
○不斷大願者。四弘誓願。銘刻於心。
○大名稱者。萬德歸心。佳名普稱。
○無礙辯才者。明辯才華。四種無礙。
○無礙轉法輪者。菩薩轉法。縱橫無礙。眾生得法。展轉流通。[A56]已上列名竟。
△五結眾。
如是無垢菩薩摩訶薩等。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如是為指法之辭。指上所列之名。以無垢為首。等諸同類。眷屬即所領之弟子。人各多少不同。故曰若干。若百若千。總是不定。師資皆在故曰俱。大乘菩薩眾[A57]已竟。
△三天龍八部眾分八。初天眾二。初欲界諸天眾四。初標數舉類。
復有億萬六欲天子。
復有者更有也。法會之眾。不唯二乘與菩薩。更有諸天等。數標億萬。總言其多。六欲者。謂上下有六重。皆有飲食。睡眠。婬欲。故皆稱欲。天者自然意。謂樓臺宮殿。寶樹華池。隨心所現。妙景珍玩。美饌天衣。亦逐意而成。亦有臣民男女。故未免色欲。然雖有色欲。與人間不同。諸天皆化生。不入胞胎。身無精血。但以神交。非與身搆。上下六級。愈上愈輕。天子即王。六重者。一四王天。在須彌山半腰。東西南北。各居一埵。各統二部鬼神。各護一洲。離地四萬二千由旬。
○二忉利天。在須彌山頂。居中是帝釋。東西南北各統八天。共三十三天。離人間八萬四千由旬。四王忉利皆為地居天。雖居山頂山腰。下有微礙。故為地居。此二天欲念若動。男女交抱。其心即歇。未動二根。以交抱為欲。
○三夜摩天。梵語夜摩。華言時分。亦名善時。謂時時暢快。樂善為名。故曰善時。以蓮華開合分晝夜。故曰時分。此天依空而居。欲念若動。但男女執手而歇。
○四兜率天。亦梵語。華言知足。於五欲境。知止足故。(五欲者。即色聲香味觸)此天亦依空而居。欲念若動。男女相笑即歇。
○五化樂天。謂自化五塵之欲。而娛樂故。亦依空而居。
○六他化自在天。謂假他所化五塵。以成[A58]己樂。亦依空而居。或云即魔王天也。此上二天。欲念若動。但男女眼視而歇(偈曰。四王忉利共相抱。夜摩執手兜率笑。化樂他化眼相視。此是六天真欲樂)。
△二次第列名。
其名曰。善住天子。威德天子。普光天子。清淨慧天子。吉祥天子。大吉祥天子。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日光天子。月光天子。如是等天子。釋提桓因。而為上首。
善住者。謂住持善道。足為天子。
○威德者。形容威重。德化優餘。
○普光者。身光普照。
○清淨慧者。慧根不染。故曰清淨。
○吉祥。大吉祥者。菩薩示現。善法誨人。最為吉祥。
○自在。大自在者。自在即化樂天王。大自在即他化自在天王。既為天王。隨心所欲。皆自在故。
○日光。月光者。日月麗天。乾坤朗耀。能破昏暗。與世有恩。如是等天子。通指[A59]已上者。釋提桓因(云能作。能作忉利天主故)即帝釋。大智度論云。昔有婆羅門。姓憍尸迦。與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命終皆生須彌山頂。憍尸迦為天主。名帝釋天。三十二人為輔臣。周圍列居。而帝釋獨居其中。又淨名疏云。昔迦葉佛滅後。有一女人。發心修塔。報為天主。有三十二人助修。報為輔臣。君臣合之。為三十三。為上首者。即統攝諸天也。若論在上。更有空居天王。而必以帝釋為首者。以其諸佛出世。唯梵王帝釋。供奉香華。請佛說法。故凡佛說法。左有梵王。右有帝釋。請法有功。故為上首。
△三彰本歎德。
悉皆愛樂大乘妙法。願隨奉事三世如來。入不思議祕密境界。莊嚴諸佛眾會道場。
悉皆下。現天王身。行菩薩道。大乘妙法。即諸佛心印。既云愛樂。即菩提心。觀願隨二字。是自在意。乃助佛揚化也。隨事三世如來者。必歷古今。更兼未來。此明外護不思議。入不下。又歎內契不思議。祕密者。非時不說。非機不傳。境界者。真如之別稱。須智理冥合。方可云入。乃證同佛證之德也。莊嚴道場者。愈顯弘護也。如今時之法席。有見道衲子。即法眾之莊嚴。而諸佛會中。有聖眾輔佐。亦佛會之莊嚴也。此解全約大權示現者說。又一解。愛樂大法者。方始發心也。願隨事佛者。學佛道法也。必歷三世者。弘願無盡也。入佛境界者。因滿證果也。莊嚴道場者。感恩助化也。此解約寔行利根者說。葢此二解。各有所據。觀三世二字。前解甚通。觀愛樂二字。後解亦順。
△四結顯天眾。
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二色界諸天眾四。初標數舉類。
復有恒河沙色界天子。
色界者。色即色質。有身形故。謂雖離欲界穢惡之色。而有清淨之色。始從初禪梵天。終至阿迦尼吒天。凡有一十八天。並無女人。亦無欲染。故名梵天。梵者淨也。謂無飲食。無睡眠。無婬欲。皆是化生。尚有色質。故名色。界者限也。別也。謂三界分限。各別不同故。(十八天者。即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徧淨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此十三天屬凡。自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是五那含聖流寄居。共十八。亦名禪天。修有漏定故)恒河沙者。此河徑過四十里。沙細如麵。凡過量之數。以沙較之。一沙一天。總謂多多如沙。天子同前解。
△二次第列名。
其名曰。大光普照天子。無垢莊嚴天子。神通遊戲天子。三昧自在天子。陀羅尼自在天子。大那羅延天子。圓滿上願天子。無礙辯才天子。吉祥福慧天子。常發大願天子。如是等天子。光明大梵天王。而為上首。
大光普照者。據歎德處。既云悟佛祕密。又趣菩提不退轉。是為大權菩薩。現天王身。攝化同類耳。既是菩薩。則身光普照。令觸光者。皆得勝利。
○無垢莊嚴者。據迹而言。既離欲染。故曰無垢。以清淨為莊嚴。據本而言。離有漏惑為無垢。得無漏慧為莊嚴。
○神通遊戲者。現天王身。亦是遊戲三昧。
○三昧自在者。三昧云正定。據迹而言。即有漏禪定。據本而言。即無漏禪定。定有自在。故以為名。
○陀羅尼自在者。既得總持。所以自在。
○大那羅延者。那羅延。翻天力士。謂天力最大。具大神力。降伏諸魔。攝受羣類。
○圓滿上願者。唯成佛度生為上願。必行願相資。故得圓滿。
○無礙辯才者。明辯才華。說法無礙。
○吉祥福慧者。漏無漏福。兼利之慧。最為吉祥故。
○常發大願者。欲證菩提。願不間斷故。
○如是等下。乃結上十名。等其無數。光明大梵天王結為上首者。前十名。不可定住是何天。以經無顯文故。唯此大梵天王。雖無顯文。定是初禪。以內有覺觀。外有言說。可以統攝諸天。故為上首也。
△三彰本歎德。
悉皆具足。三昧神通。樂說辯才。歷事諸佛。三世如來。菩提樹下。坐金剛座。破魔軍[A60]已。證菩提時。徧至眾會。皆於最初。勸請如來。轉妙法輪。開甘露門。度人天眾。善悟諸佛祕密意趣。於大菩提。不復退轉。
神謂天心。通為慧命。從三昧發出。自在無礙。假樂說辯才。足知誨人不倦。所以歷事諸佛。有輔化之德也。三世下。謂經歷非一世。事佛非一人。既云歷三世。必含橫徧十方。凡佛成道。必欲請法。梵語菩提。此云覺道。是佛果號。樹非菩提。因佛在樹下成菩提道。以所證目名。曰菩提樹。金剛者。是五金之剛。寶名也。形如蕎麥。色如紫金。最堅最利。坐金剛座者。金剛非座。謂佛坐之座。喻如金剛。魔不能惑。如金剛之堅。能破魔軍。如金剛之利。而必須破魔方能成道者。必然之理。魔有多種。皆能害道。令心不安。皆為魔事。如五住煩惱。二種生死。及諸陰魔。菩薩破之。無明將盡。變易將離。而天魔恐怖。統諸魔軍。特來擾害。或現美女身。或施威神力。百計千方。欲害禪定。菩薩以金剛定力。魔不能害。逃遁而去。是謂破魔。羣魔既破。一念相應。即入妙覺成佛。故曰破魔軍[A61]已。證菩提時。徧至下。正歎請法之德。會者。主賓合集也。眾會者。非止一時一處也。謂三世之會。十方之會等。凡諸佛成道之時。此等諸天。承三昧。運神通。一時徧至。謂分形散影。無處不在。無時不現。故曰徧至眾會。皆於下。謂諸佛成道。但能自利。不假說法。焉能利他。故始成正覺。必勸請說法也。然如來說法。喻如轉輪者有二義。一摧碾義。二運載義。凡車輪轉處。一切瓦礰皆碎。亦能運載諸物。自此達彼。喻諸佛說法。轉入眾生心中。摧碾惑業。運至菩提。故曰轉妙法輪。開甘下。謂如來妙法。猶如甘露。門有通義。喻佛言教。佛與人說法。喻如開門。若人從教而入。得甘露洒心。可以惑破障除。超然而出生死矣。故曰度人天眾。善悟下。歎得佛心法。祕密有三種。謂身口意。身密者。如來一身不變。隨機所見不同。或大或小。或善或惡。或慈或威。或勝或劣。皆不可思議。故曰身祕密。口密者。一音說出。隨機不同。或聞戒善。或聞諦緣。或聞六度。皆不可思議。故曰口密。意祕密者。觀機審察。一切運度。唯佛自知。餘皆莫測。故曰意密。意趣者。復出祕密之精微也。然既能善悟。是得諸佛心法也。所以於大菩提不復退轉。據此歎德。乃法身大士。現天王身。行菩薩道。輔佛揚化也(不退有三。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華嚴明初住。得如來一身無量身。具三不退。若以不次寄次說者。則七信名位不退。八信[A62]已去名行不退。初住[A63]已去名念不退。又入空名位不退。入假名行不退。入中名念不退。若圓教初住。分具三德。名三不退。般若是位不退。離二死故。解脫是行不退。諸行具故。法身是念不退。證寔相故。此說皆以菩薩之德歎之)。
△四結顯色眾。
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二龍眾三。初標數舉類。
復有四萬八千諸大龍王。
梵語那伽。此云龍。說文云。龍者鱗虫之長。能幽能顯。能大能小。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地。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無角曰螭龍。未昇天曰蟠龍。總云神靈之物也。今云龍王者。乃龍中之王。統攝羣龍故也。諸經皆云能護佛法。為善神。故凡佛說法。皆有龍眾。
△二次第列名。
摩那斯龍王。德叉迦龍王。難陀龍王。䟦難陀龍王。阿耨達池龍王。大金面龍王。如意寶珠龍王。雨妙珍寶龍王。常澍甘雨龍王。有大威德龍王。強力自在龍王。如是等龍王。娑竭羅龍王而為上首。
摩那斯此云大身。亦云大力。修羅排海水淹善見城。此龍縈身以遏海水。故曰大身。
○德叉迦此云現毒。亦云多舌。
○難陀。䟦難陀。乃兄弟二龍也。難陀此云歡喜。䟦云善。常護摩迦提國。風不鳴條。雨不破塊。雨澤以時。國無饑年。故瓶沙王。年為一會以報。百姓聞皆歡喜。從此得名。即目連所降者。
○阿耨達池。此翻無惱。阿含經云。雪山有池。名阿耨達。池中有五柱堂。龍常處此。從所依池得名。
○大金面者。或面貌金色。從此得名。
○如意寶珠者。頸下有珠。名曰如意。
○雨妙珍寶者。龍有神力。亦有慈心。憐念貧乏。故雨珍寶故。
○常澍甘雨者。甘雨即順時細雨。穀稼成熟故。
○有大威德者。有威可畏。有德可尊。威伏魔怨。德化良善。
○強力自在者。強犍也。壯盛也。因力盛自在為名。如是等下。結為上首。娑竭羅。此云醎海。此方海水醎。乃依海立名。上首即領眾。
△三歎德結眾。
悉皆愛樂大乘妙法。發弘誓願。恭敬護持。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既樂大法。即菩提心。又弘願護持。即菩薩行。亦不可思議也。
△三。藥叉眾三初標數舉類。
復有五萬八千諸藥叉神。
藥叉。訛曰夜叉。此云勇健。亦云暴惡。亦云輕健。有三種。一在地。二在虗空。三天藥叉。地藥叉。但以財施。故不能飛。空天二藥叉。以車馬施。故能飛行。此神。即修行帶殺心者。如今五嶽四瀆。稱帝稱王者是。楞嚴有三品。上品為大力鬼。中品飛行夜叉。下品地行羅剎。
△二次第列名。
大師子王藥叉神。轉輪光照藥叉神。妙那羅延藥叉神。甚可怖畏藥叉神。蓮華光色藥叉神。諸根美妙藥叉神。外護正法藥叉神。供養三寶藥叉神。雨眾珍寶藥叉神。摩尼鉢羅藥叉神。如是等諸藥叉神。僧慎爾邪藥叉神。而為上首。
大師子王者。師子表無畏。以威伏羣類。自在為王。
○轉輪光照者。此有二解。或佛轉法輪。光照而至。或自能轉法。光照眾生。前解是寔行藥叉。次解是菩薩現身。
○妙那羅延者。那羅延云天力士。此神加妙者。力大不可思議。
○甚可怖畏者。以形惡彰名。既在佛會。必外惡而內慈也。
○蓮華光色者。借喻為名。蓮華居泥不染。出水香潔。故有光有色。此神雖在藥叉。不為惡習所加。如出水蓮華。光色可愛。
○諸根美妙者。此神以六根聰利。形貌端嚴。故稱美妙。
○外護正法者。以護法為名。
○供養三寶者。知三寶為尊。供養為敬。
○雨眾珍寶者。以慈行彰名。
○摩尼鉢羅者。摩尼云如意。鉢羅此云極。謂如意極也。或項帶此寶。所求如意。或心如此寶。所證如意。無不盡義。故以為名。
○僧慎爾邪。華梵未詳。待後參考。
△三歎德結眾。
悉皆具足難思智光。難思智炬。難思智行。難思智聚。而為眾生。制伏惡鬼。使得安樂。能延福智。守護大乘。令不斷絕。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既曰難思。必不可測。足知此神。現藥叉身。行菩薩道。智光則能照機。智炬則能破暗。智行則能行佛道。智聚則蘊積權寔。為生制鬼。正現折伏之威。使安延福。全彰攝授之慈。守護欲法幢之永建。不絕見佛日之恒明。
△四乾闥婆眾三。初標數舉類。
復有八萬九千乾闥婆王。
此云香陰。亦云陵空之神。不噉酒肉。唯香資陰(陰即是身)是帝釋緣幢倒擲之樂神。在須彌山南。金剛窟住。天帝若作樂時。此神身有異相出。然後上天。亦云尋香行。帝釋欲作樂時焚香。此神尋香而至。
△二次第列名。
頂上寶冠乾闥婆王。普放光明乾闥婆王。金剛寶幢乾闥婆王。妙音清淨乾闥婆王。徧至眾會乾闥婆王。普現諸方乾闥婆王。愛樂大乘乾闥婆王。轉不退輪乾闥婆王。如是等乾闥婆王。諸根清淨乾闥婆王而為上首。
寶冠。以見嚴首之尊。放光。則知體相之德。金剛寶幢。有降魔之用。妙音清淨。具助化之功。徧至普現。皆有感應之靈。愛樂轉輪。不無利他之美。諸根清淨。如美玉之無瑕。是以統領本部。而為上首也。
△三歎德結眾。
皆於大乘深生愛敬。利樂眾生。恒無懈倦。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初二句。見護法之深。次二句。見護生之切(此神皆具菩薩之德。莫作常流會)。
△五阿修羅眾三。初標數舉類。
復有千億阿修羅王。
此翻無端正。男醜女美故。又翻非天。此神果報最勝。鄰次諸天而非天也。在因之時。懷猜忌心。雖行五常。欲勝他故。又作福帶瞋。為下品善。感此報身。楞嚴經云。有四種修羅。若於鬼道。以護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羅。從卵而生。鬼趣所攝。若於天中。降德貶墜。其所卜居。鄰於日月。此阿修羅。從胎而出。人趣所攝。有阿修羅。執持世界。力洞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此阿修羅。因變化有。天趣所攝。別有一分下劣修羅。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遊虗空。暮歸水宿。此阿修羅。因濕氣有。畜生趣攝。
△二次第列名。
羅睺羅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出現威德阿修羅王。大堅固力阿修羅王。美妙音聲阿修羅王。光明徧照阿修羅王。鬭戰恒勝阿修羅王。善巧幻化阿修羅王。如是等阿修羅王。廣大妙辯阿修羅王。而為上首。
華嚴經云。羅睺阿修羅王。本身長七百由旬。化形長十六萬八千由旬。於大海中出其半身。與須彌山齊。文句云。此翻障持。化身長八萬四千由旬。舉手掌。能障日月之光。毗摩質多羅。此云淨心。亦名種種疑。現威堅力。則降魔護道而遇敵不退。妙音光照。則鑒機說法而受化不遺。鬭戰則摧邪扶正。巧幻則利眾隨宜。廣大妙辯者。必具懸河之口。翻錦之義。作上首而有餘也。
△三歎德結眾。
善能修習。離諸我慢。受持大乘。尊重三寶。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修習謂操持佛道。善能是稱讚得旨。恃[A64]己陵他為我慢。種現俱銷曰離諸。然我慢非一種。故曰諸。如自恃豪門宦族。而陵人慠物者。或以多聞博識。陵人慠物者。或以辯口利辭。陵人慠物者。但有所長。陵他不及。皆為我慢。此神既修佛道。必皆斷之。故曰離。大乘者。即心地法門。受持者。必離言見道。三寶者。即佛法僧。通稱寶者。尊重也。佛為兩足尊。法為離欲尊。僧為眾中尊。三寶住世。如苦海之慈航。長夜之明炬。火宅之雨澤。歸依者福增無量。禮念者罪滅河沙。有此勝益。故尊重之。有三種三寶。恐繁不敘(此修羅。亦具菩薩之德。莫作常流)。
△六迦樓羅王三。初標數舉類。
復有五億迦樓羅王。
此云金翅。翅翮金色。兩翅相去。三百三十六萬里。頸有如意珠。以龍為食。即金翅鳥神也。
△二次第列名。
寶髻迦樓羅王。金剛淨光迦樓羅王。速疾如風迦樓羅王。虗空淨慧迦樓羅王。妙身廣大迦樓羅王。心不退轉迦樓羅王。廣目清淨迦樓羅王。大腹飽滿迦樓羅王。有大威德迦樓羅王。智慧光明迦樓羅王。如是等迦樓羅王。寶光迦樓羅王而為上首。
寶髻者。頂上有肉髻。尊上如寶。故以為名。金剛取喻同前。其體不染曰淨。其用有照曰光。此神所證之體用。義如金剛也。金翅之飛利。故速疾如風。淨慧之濶徹。故量如虗空。妙身廣大。依形體為名。心不退轉。從志願立號。廣目清淨。而不為諸塵所障。大腹飽滿。而常沾法乳充心。莫以食龍為飽。以歎德有饒益眾生之句。以饒益為飽滿也。威德俱大。見折攝之雙行。智慧光明。有二利之全德。寶光者。約所證之體。堅實如寶。即體之用。照物如光。既體用並彰。故為眾中之領袖也。
△三歎德結眾。
悉皆成就不起法忍。善獲饒益一切眾生。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不起。即是無生。若成就此法。不見三界內外。有少法生。有少法滅。如是無生無滅之法。證之於[A65]己。忍之於心。如人飲水。冷煖自知。故曰法忍。此句歎自利之德。善獲饒益。歎利他之德。饒益者。謂豐饒利益。此神以願力所加。或增福。或延壽。如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及消灾解厄。降與吉祥。皆為饒益之事。一切是所益之機。
△七緊那羅眾三。初標數舉類。
復有九億緊那羅王。
此翻疑神。似人頭上有一角。故號人非人。乃天帝法樂之神。居十寶山。身有異相。帝釋升天。即上奏樂。佛說法。此神亦絃歌。而頌佛法門。
△二次第列名。
動地緊那羅王。妙寶華幢緊那羅王。寶樹光明緊那羅王。善法光明緊那羅王。最勝莊嚴緊那羅王。大法光明緊那羅王。受持妙法緊那羅王。妙寶嚴飾緊那羅王。成就妙觀緊那羅王。如是等緊那羅王。悅意樂聲緊那羅王而為上首。
動地者。或神有神力。舉步動地。警䇿人心。或絃歌美妙。動人心地。故目此名。妙寶華幢者。幢表摧邪。為護道之寔行。華表因行。為入道之真資。故以妙寶稱之。樹能陰覆。有清涼之德。光能破暗。有照了之德。神具此德。尊重可尚。故以寶稱。善法光明者。謂克證善法。則心光自明。最勝莊嚴者。諸莊嚴中。妙法為最。體悟妙法。故以為名。大法光明者。全體起用。理智為名。妙法唯心。受持則悟。妙智為寶。則嚴飾特尊。成就妙觀。則智理冥合。悅意樂聲。必從絃管見道。靈機拔萃。故為上首也。
△三歎德結眾。
皆悉具於清淨妙慧。身心快樂。自在遊戲。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清淨下。謂心光朗鑒。照物為慧。在濁不污曰清。居塵不染曰淨。不染不污為妙。得心應身為快樂。從體起用故曰自在。妙應無方故如遊戲。
△八摩睺羅伽眾三。初標數舉類。
復有九萬八千摩睺羅伽王。
此云大腹行。是地龍。即大蟒神腹行也。淨名疏云。即世間廟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或毀戒邪謟。多嗔少施。貪嗜酒肉。由戒緩。故墮鬼神。多嗔。蟲入其身而唼食之。亦名莫呼洛。此解約業報身說。此經中稱王者。謂統攝其類。亦菩薩現身也。
△二次第列名。
妙髻摩睺羅伽王。具大威德摩睺羅伽王。莊嚴寶髻摩睺羅伽王。淨眼微妙摩睺羅伽王。光明寶幢摩睺羅伽王。師子胸臆摩睺羅伽王。如山不動摩睺羅伽王。可愛光明摩睺羅伽王。如是等摩睺羅伽王。遊戲神通摩睺羅伽王而為上首。
妙髻者。頂有肉髻。美妙為名。具大下。威德所以服眾。嚴髻所以非俗。淨眼以見妙道。光幢以表摧邪。師子以表無畏。不動以表特尊。愛光以表智明。逍遙物外。故曰遊戲。妙用不測。故曰神通。眾中領袖故。
△三歎德結眾。
[A66]已能修習善巧方便。令諸眾生永離愛纏。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A67]已能下。謂具諸權智也。善巧則不露形跡。方便則不拘規模。令諸下。愛即貪愛。謂愛境雖多。色欲為重。貪欲愛色。為生死之因。眾若纏縛。為生死之果。或恩愛纏綿。或業果相續。眾生愚癡。迷不自覺。故菩薩現身。於同類及同事。善巧攝化。務令回心。不貪色欲。種現俱亡。故曰永離。既不作因。終不受果。可謂大權。隨類攝化妙行耳。各與下結眾。
○常途云。戒急乘緩則生天。為樂境所攝。不暇見佛聞法。報盡還墮。有墜無昇。若乘急戒緩。則墮七部鬼神。因戒緩故墮。因乘急。則不忘本願。不捨佛法。所以常近佛聞法。以法熏修。有昇無墜。若乘戒俱急。則出世成聖。若乘戒俱緩。則直墮三塗。此則常途槩論如此。今經不然。天龍八部。皆是大權示現。統攝羣類。令見佛聞法。作出世因。若不假菩薩現王身誘化。八部天龍皆永迷矣。信哉菩薩之恩。何所報也。[A68]已上天龍八部眾竟。
△四輪王士庶眾四。初諸輪王眾五。初輪王雲集。
復有他方萬億國土。轉輪聖王。金輪轉輪聖王。銀輪轉輪聖王。銅輪轉輪聖王。鐵輪轉輪聖王。
輪王出於增劫。釋迦出世。正在減劫。何有輪王。所以首標他方國土。言萬億者。顯多非定數也。長阿含經。唯言金輪王有金輪寶現。若據俱舍論。則四王各有輪現也。今經亦云。及七寶千子等。足知四王皆有七寶也。今經列名金輪為首者。先尊後卑故。若論增劫次第。則鐵輪居先。大智度論。以人壽一增一減。為一小劫。謂人壽八萬四千歲時。歷過百年。壽減一歲。至十歲則止。復過百年又增一歲。如是增至二萬歲時。有鐵輪王出。獨領南閻浮提一洲。諸國有不順化者。王則現威列陣。令其皈伏。然後於彼。勸化人民。修十善道。是名鐵輪王。
○二銅輪王。謂人壽增至四萬歲時。有銅輪王出。領東南二洲。諸國有不順化者。王至彼國。宣威布德。令其歸順。於是勸化人民。修十善道。
○三銀輪王。謂人壽增至六萬歲時。有銀輪王出。領東南西三洲。諸國有不順化者。王至彼國。威嚴所加。即便臣伏。於是勸化人民。修十善道。
○四金輪王。謂人壽增至八萬四千歲時。有金輪王出。統領四洲。以十五日。沐浴昇殿。有金輪寶。忽現於前。輪有千輻。光色具足。若王欲往東方。輪則東轉。乃將諸兵眾。隨其後行。金輪前。又有四神引導。輪所住處。王即止駕。南西北方。隨輪所至。亦復如是。於四天下。普勸人民。修十善道。
△二七寶相隨。
及與七寶。千子眷屬。莊嚴無量。象馬車乘。無數寶幢。懸大寶幡。華鬘寶葢。繒綵白拂。種種珍奇。妙寶瓔珞。塗香末香。和合萬種。微妙殊香。
七寶者。一金輪寶。其輪千輻。徑一丈四尺。具足轂輞。雕文刻鏤眾寶間錯。光明洞達。天匠所成。非世所有也。謂轉輪聖王。既得此寶。隨王心念。輪則為轉。按行天下。須臾周帀。是為金輪寶。
○二白象寶。謂聖王旦時升殿。有白象寶。忽然出現。其身純白。其首雜色。口有六牙。牙七寶色。力能飛行。若王乘時。一日之中。周遍天下。朝往暮歸。不勞不疲。若行若立。首尾不動。目不邪視。安詳溫潤而有德。若行渡水。水不動搖。亦不濡足。是名象寶。
○三紺馬寶。青赤色馬。其王清旦升殿。有紺馬寶。忽然現出。髦鬣貫珠。洗刷之時。珠則墮落。須臾之間。更生如故。其珠鮮潔。色勝於前。鳴聲遠聞一由旬內。力能飛行。王若乘之按行天下。朝去暮迴。力不疲惓。馬脚觸塵。皆成金沙。是名馬寶。
○四神珠寶。其王升殿。有神珠寶。忽然出現。其色瑩潔。無有瑕纇。夜懸空中。隨國大小。明照內外。如晝無異。是名珠寶(即是如意寶)。
○五玉女寶。謂顏貌端正。色相具足。身則冬溫夏涼。於諸毛孔。出旃檀香。口出青蓮華香。言語柔輭。舉動安詳。食自消化。非同世間女人有諸不淨。是名女寶。
○六典財寶。又曰典寶藏臣。其王欲得財。及七珍寶時。典藏臣。舉身向地。地出七寶。向水水出寶。向山山出寶。向石石出寶。是為典財寶。其人宿福深厚。眼能徹見地中伏藏。有主無主。皆悉知見。其有主者。皆與衛護。其無主者。取供王用(又名主藏寶)。
○七主兵寶。又曰典兵臣。又曰將軍寶。其王意欲得四種兵。若千若萬。乃至無數。顧視之間。兵即[A69]已辦。行陣嚴整。是謂主兵。其人智謀雄猛。韜略獨出。即詣王所。白言大王。有所討伐。不足為憂。若欲象馬車步。四種兵者。臣即能辦。
○千子(法數不出。留神再考)眷屬即千子臣眾。王若行時。前後衛護。即是莊嚴。無量下。廣列莊嚴。象馬即對馬等。幢幡等即鑾駕。幢者用諸繒綵。作圓筒。按五色。有層次下垂。其上有六角寶葢。六角各有纓絡。或小旛垂下。或用寶莊。或用線繡。用長竿。竿上插金鈎。半幢繫於鈎上。用力士持之前導。作摧邪之表。旛亦如是。但圓者為幢。扁者為旛。華鬘者(察字義。鬘是美髮也。經中往往用之。不知何意。將非譯人之忽略。幔之誤也。今作幔釋。即帷幕也。以華貫之。故曰華鬘)葢即傘葢。懸王之上。塗香等。以水沐浴。其味則幽。故曰塗香。末香即香麵也。和香眾香合成者。萬種言多。妙則奇。殊則勝也。
△金輪王太子。紹位之時。取四大海水以灌其頂。方紹父位。
△三獻供讚佛。
各執無價眾寶香鑪。燒大寶香。供養世尊。以妙言詞。稱讚如來。甚深智海。
他方輪王。既來見佛。不敢輕慢。故執爐焚香。以表親近之誠。以妙下。或讚相好。或讚神力。或讚禪定。皆用妙音佳句。旌表佛德。甚深智海者。如來權寔二智。喻如大海。深不可測。量不可度。唯佛與佛。乃能知之。
△四白佛述志。
而白佛言世尊。我今不求三界有漏人天果報。唯求出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三界之中。人天福樂。雖處尊位。先世福盡。還生惡趣。受無量苦。誰有智者。樂世間樂。
稱佛為世尊者。謂世出世間。唯佛獨尊故。我今下述志。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皆凡類眾生。受報之處也。有漏者。墮落也。謂漏落性德法財也。即是凡夫生死因果。以我執不亡。因果皆漏。如破器不堪盛物也。如見思之惑。身口之業。輪迴之果。此三若存。不能出世。則遺漏於三界。永受生死矣。人天果報。雖是善道。皆屬有漏生死。故此不求也。法華云。若生天上。及在人間。貧窮困苦。愛別離苦。冤憎會苦。如是等種種諸苦。眾生沒在其中。又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然既云不求。即厭生死苦也。唯求下。發菩提心也。阿耨下。此云無上正等正覺。是佛所證之極果。正是輪王所慕之道也。所以下。徵釋前意。謂所以人天為善果。而不求者何也。謂三界人天福位雖尊。而安處雖樂。却不得久常。良由先世福業所致。故現生受其福報。其實樂非常住。久必壞生。終有墮落。故曰先世福盡還生惡趣。受無量苦。嗚呼。人生世間。所作之業。善惡差別。皆熏成種子。於藏識中所含。若善種勝而熟。故先受善報。若再修善事。轉次愈高。若貪樂不[A70]已。不作善業。則八識中所含惡種成熟。必退善果。而入惡道。受無量苦。理之必然。何可逃哉。而不言惡道言惡趣者。趣者向也。謂三途惡報。是其趣向也。地獄有刀山劍樹。銅蛇鐵狗等苦。餓鬼有擔沙負石。填河塞海等苦。畜生有負重致遠。鞭杖臨身等苦。以苦類實多。故云無量。誰有下。反顯智者之不求也。上一樂字音要。欲也。下一樂字。音洛。快樂也。誰有。是泛指之辭。即那有也。謂那有智者。欲貪世間五欲之樂。而反不求菩提耶(正顯輪王是智者)。
△五作禮結眾。
作是語[A71]已。一心合掌。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一心則見志純。合掌則表歸敬。
△二諸國王眾五。初舉類。
復有十六諸大國王。
封疆曰國。自在為王。佛將入滅。將後事皆囑託十六國王者。即此王也。
○夫王者。必立德立功。可大可久。經之以仁義。緯之以文武。深根固蒂。貽厥子孫。一言一行以為軌範。垂之萬代。為不可易。帝力可以鎮萬邦。王威可以伏兆民。故如來金口之遺囑。鶴林之顧命。慮四眾以微弱。恐三寶而衰墜。託國之威風。借王之勢力。故委寄於帝王。仗勅以流通也。今佛欲說心地法門。故此諸王雲集。
△二列名。
迦毗羅國淨飯大王。摩伽陀國頻婆娑羅王。波羅奈國迦斯大王。有于陀國于闡大王。娑羅國王。迦毗那王。如是等十六大王。及諸小王。舍衛國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而為上首。
迦毗羅猶半梵語。全曰迦毗羅皤窣都。迦毗羅此云黃色。皤窣都此云所依處。上古有仙。曰黃頭。依此修道。故立此名。或義翻。為能仁住處。即佛降跡之處。在大千世界之中也。淨飯者。梵語閱頭檀。此翻淨飯。或翻真淨。謂王以真道淨德。而化行天下。即佛父也。今如來道場。父王亦至者。不以子為子見也。以子為大聖。故尊道仰德。亦千古之一遇。豈肯憍倨自尊。而眇視聖人乎。如法華。大通智勝佛成道。其父轉輪聖王。同王孫妃后。皆至道場。亦為難遇也。摩伽陀。此云善勝。又云不害。劫初以來。無刑害故。或曰摩伽提。梵音不同耳。頻婆娑羅。此翻為顏色端正。或翻色相殊妙。以色相目名也。波羅柰。此云江遶城。或云鹿苑。國是都名。迦斯大王者。國主也。其名華言未詳。有于陀國。于闡大王。此皆無考。以翻譯名義不出。娑羅。此云堅固。是樹名。今以樹名國。或國多此樹。故以為名。迦毗那。亦未詳。小王者。即一切散粟王。如諸侯之類。舍衛。此云聞物。以寶物多出此城。亦翻豐德。謂國豐四德。即財寶。五欲。多聞。解脫。此是國名。王名波斯匿。此云勝軍。仁王經云。此王[A72]已於過去十千劫。龍光王佛法中。為四地菩薩。名月光者。別經未見此名。或波斯匿是王號。月光是本名。而為上首者。統攝諸王故。
△三歎德。
悉皆具足福智神通。有大威德。如轉輪王。一切怨敵。自然降伏。人民熾盛。國土豐樂。無量佛所。種諸善根。常為諸佛之所護念。莊嚴劫中。千佛出現。如是諸王。常為施主。賢劫之中。千佛出現。如是諸王。亦為施主。於當來世。星宿劫中。千佛出現。當為施主。乃至未來一切諸佛。出現世間。如是諸王。以本願力。常行檀施。饒益有情。隨宜善入。諸方便門。雖作國王。不貪世樂。厭離生死。修解脫因。勤求佛道。愛樂大乘。化利羣生。不著諸相。紹三寶種。使不斷絕。
福智下。福是百祥之總稱。有福所以邊邦寧靜。坐享太平。有智所以正法教人。萬民樂業。神通者。神謂天心。通為慧命。自天心發通。妙用不可思議也。古德云。君者羣也。能羣天下萬物。而除其害者。謂之君。班固曰。其君天下也。炎之如日。威之如神。涵之如海。養之如春。譬草木之植山林。鳥魚之毓川澤。參天地而施化。豈云人事之厚薄哉。此非王之神通而何耶。有大威德者。其儀容端重。不怒而嚴。威也。以正道自居。仁義惠物。德也。洪範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如轉輪下三句。顯王之威鎮也。人民下二句。彰王德之感發也。以上皆現世之德果。無量下。[A73]已往之福因。然種善必欲佛所者。以佛為福田故。所謂良田下種而收獲必重矣。其善之言諸者。顯非一種。必萬行齊修。自他兩利。即因深也。常為下二句。緣勝也。護者保護。念者愛念。謂保護則能降魔。令志不能退。愛念則與說法。令智必能增。可謂因深緣勝。福慧增廣之德也。莊嚴下。明願力深廣。行檀度之德也。莊嚴劫下。是過去千佛。賢劫下。是現在千佛。星宿劫下。是未來千佛。乃至是超略之辭。猶言不止於此。乃至未來一切無量諸佛。當出於世。此諸王等。乘本願力。廣行布施。饒益有情也。檀度必具三種。有情且約貧乏者說。饒益且約財施說。又云隨宜善入諸方便門者。又不止於財施一種。務要曲順時機。以法施。無畏施。令彼從化矣。雖作下述志。凡國王者。貴為人尊。富有四海。窮域之珍。五欲之樂。孰不染其心哉。然此等諸王。不貪而且厭者。可謂富貴不能淫其心。而五欲焉能奪其志者。葢為生死之事大也。修解脫因者。別指即是檀度。通說即是離塵。佛道二字。是三乘因果之總稱。愛樂下二句。是菩薩之別為。佛道且約自利。化生復能利他。化乃菩薩之教誨。利即羣生之獲益也。又羣生有二說。別說即是兆民。總明則該十類。不著諸相者。心境皆空也。良以諸相二字。總指眾德。如布施則彌綸三世。教化則方便隨宜。及解脫之因。二利之道。不假我法二空。終落有為之果。故空之者宜矣。又檀施隨宜等。假觀也。不貪世樂。空觀也。不著諸相。即空有並遣中道妙觀也。紹三寶下總結。以上三觀圓修者。總為紹隆佛種。令慧命常住矣(布施三種者。財施法。施。無畏施也。又布施能攝六度。謂歡喜惠人。即檀度。於財物欲樂不染著。即戒度。勤布施。即精進。不著施相。即禪度。欲求菩提。即慧度。布施。不嗔。即忍度)。
△四來儀。
為聽法故。供養如來。廣修珍膳。嚴持香華。來至佛所。
聽法者。為道之切也。供養者。誠敬之表也。珍膳必假廣修者。見多品也。香華必欲嚴持者。莊重也。如此之來儀。不著王道之尊。足見佛道重於王道也。
△五結眾。
各與一萬二萬。乃至千萬。諸眷屬俱。
眷屬者。即種族。及諸臣民也。可見現國王身。行菩薩道。率領眷屬。令知有三寶。廣作福慧。是為主者之洪恩也。
△三王夫人眾五。初舉類。
復有十六大國王夫人。
語云。邦君之妻為君夫人。此眾既是大國。即同此方之妃后。不稱妃后而稱夫人者。隨國也。良以在家女眾。有閨門之隔。若不假菩薩。現妃后身。率領宮官貴人。及諸綵女。而見佛聞法者。彼且不知有三寶。又安能進道哉。所以王妃先行。欲其上行下效然。後萬民女眾。皆能從化矣。
△二列名。
韋提希夫人。妙勝鬘夫人。甚可愛樂夫人。三界無比夫人。福報光明夫人。如意寶光夫人。末利夫人。妙德夫人。如是等夫人。殊勝顏夫人而為上首。
韋提希。此云思惟。觀經云。惟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即蘋婆娑羅王之后。阿闍世王之母也。妙勝鬘者。勝鬘非梵語。鬘即美髮。此夫人以頭髮美妙為名。即匿王之女。踰闍王妃也。甚可愛樂者。本是菩薩。示現王妃。具足聖德。孰不愛樂。當知愛樂二字。是敬重意。非染情也。三界無比者。菩薩無漏勝德。而界內有漏之相好。安能比之哉。福報光明者。雖有王妃之福。不著報相。自然道光朗耀。故曰光明。又為智光也。如意寶光者。謂心珠發明。故曰寶光。末利者。梵語此云鬘。亦美髮為名。是波斯匿王之后也。妙德者。福慧具足也。殊勝妙顏者。聖德在心。妙顏彰外。德相具足。故為上首也。
△三歎德。
[A74]已能善入無量正定。為度眾生。示現女身。以三解脫。修習其心。有大智慧。福德圓滿。無緣大慈。無礙大悲。憐愍眾生。猶如赤子。
正定者。性定也。體無二法。清淨本然。圓融周遍。今云無量者。有二義。一者顯定體無限量。即竪窮橫徧之義。二者體本一法。用處無量。正顯其多。依用立名。入者攝用歸體之謂。善者讚美之辭。不入而入。名為善入。[A75]已者久也。謂善入正定。其[A76]已久矣。為度下。廣顯利他之德。所謂應以女人身得度者。即現女人身。而為說法。以三下。自利之修門也。有大下。二利之根本也。三解脫者。即大乘菩薩之修門。非同二乘空無相無作可比。(二乘一空解脫者。用我空觀。觀諸法無我我所。無相者。既空無我。則無男女一異差別之相。無作者。既空無相。自謂所作[A77]已辦。梵行[A78]已立。我執[A79]已盡。不受後有。更有何事可作。亦無志願)今菩薩三解脫。即是性淨。修成。起用。三觀門也。性淨者。菩薩觀照。自性本淨。圓明現成。不受纖塵。即是解脫。乃空觀也。修成者。菩薩又觀。若自恃天真。終無克證。故發寔慧。從性起修。即假觀也。不住修相。則證寔相。故曰修成。寔慧解脫也。三起用者。即利他觀也。既證寔相。達萬法唯心。心通法徧。從體起用。方便隨緣。雖萬用全彰。不離本際。為方便淨解脫。即中觀也。修習其心者。謂雖是菩薩其因中。未嘗不是凡夫修成也。福智圓滿者。二利之本也。圓滿成就自利。因圓滿所以利他。故假無緣無礙之慈悲。憐眾生如赤子也。以諸眾生。與自[A80]己同一體性。而眾生迷不自覺。如赤子之無知。菩薩得不悲愍乎。然既曰無緣之慈。其現身度化。又不止女身一類也。必隨類現身。隨機說法。如觀音。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方是菩薩無緣無礙慈悲也。
△四來儀。
以本願力。得值世尊。為欲聽法。來詣佛所。瞻仰尊顏。目不暫捨。以無量種人中上供。奉獻世尊。及以無數妙寶瓔珞。供養如來。
大義與前科。國王來儀大同。故不繁敘。
△五結眾。
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四僧俗等眾二。初標類顯誠。
復有百千無央數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婆羅門。剎帝利。薜舍。[A81]戍達羅。及諸國界。長者居士。一切人民。是諸大眾。發清淨信。起殷重心。宿種善根。生值佛法。為求出世。起難遭想。來詣佛所。一心合掌。
比丘二眾如前解。優婆塞。此云近事男。優婆夷。此云近事女。謂在家男女。歸佛受戒。當親近承事諸佛法故。又云清信士。清信女。謂清淨戒行。信有佛法也。婆羅門。此云淨行。劫初種族。山野自閒。故人以淨行稱之。(肇公曰。華言外意。其種別有經書。世世相承。以道學為業。或在家。或出家。多恃[A82]己道術。我慢人也。又義云。承習梵天法者。其人種類。自云從梵天口生。四姓中勝。獨取梵名。唯五天竺有。餘國即無。諸經中梵志。即同此名。正翻淨裔。稱是梵天苗裔也)剎帝利。肇公曰王種。或翻田主。劫初人。食地味。轉食自然粳米。後人情漸偽。各有封殖。遂立有德。處平分田。此王者之始也。故相承為名。其尊貴自在。為王種族也。薜舍。即是毗舍。此云商估。[A83]戍達羅。亦名首陀。此云農田。此四種。即西域四姓也。長者。或年高德重。博學多聞。有長人之德。人尊為長者。居士。即居家有道。潔白自持者。故人以居士稱之。以上舉類。是諸等顯誠。發清淨信者。凡深忍樂欲。而不疑者曰信。反顯纖疑在念。則信不淨也。今曰清淨者。即正信不疑也。又曰信世間法不為清淨。信出世間法為清淨。殷重者。顯誠。宿種等。述有往因。生值等。慶今遇佛。為求等。明其來意。謂百千劫。不遇佛法。今幸遇佛世。其難之一也。既遇佛世。聞法又難。及聞佛法。遇大乘者更難。然今既[A84]已遇佛。請必說法。雖難而却不難也。若不求出世之法。徒遭佛世矣。(遭即遇也)以為求出世。故來佛所。但一心合掌。於中缺文。應云頂禮佛足。必譯人遺漏也。
△二結領同眾。
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五發心外道眾二。初舉類顯誠。
復有無數諸外道眾。苦行外道。多聞外道。世智外道。樂遠離外道。路伽耶陀外道。路伽耶治迦你外道而為上首。成就五通。飛行自在。發希有心。為聽法故。來詣佛所。
不信三寶。不達唯心。以心遊道外。謬計邪執。名為外道。苦行者。如投針臥刺。拔髮燻鼻。持牛狗戒等。將謂苦因[A85]已盡。樂果自來。是為邪求。故判外道。多聞。非正教之多聞。乃是外道經書。如四韋陀典。五明論等。以學為名。世智者。能通世間數術。或諸子百家。恃小聰明。而不解正法者。通為外道。樂遠離者。即是遠離塵世。樂居蘭若。意欲清心寡欲者。未甞不是求道之心。而却判為外道者。以其不遇聖師。未聞正法。盲修瞎煉。雖居蘭若。終無正證。非外道而何哉。路伽耶陀。此云善論。亦名師破弟子。又翻惡對答。以問答不通正理。故為外道。
○路伽耶治迦你。翻譯不出。疑是逆路伽耶陀。此云左世。亦名惡論。亦名弟子破師。即左道惑世。以其所計不順世間。故為外道。據惡論強辯。故為上首。成就五通者。即天眼。天耳。宿命。他心。神境。皆能透徹。故名五通。然雖具通。較之聖人。不啻霄壤。無非依稀而[A86]已。飛行自在者。即是神境通。謂乘空而行。其勢如飛。物無阻礙。故名自在。(西域外道具五通。此方外道。又不知通有幾何。若不具。只名邪人。求外道而不得)發希有心等。出來意也。舉世罕遇曰希有。如佛未出世。外道六師。憍邪惑眾。國王長者。尊之為師。而忽聞有佛。其智慧辯才。神通妙用。皆超越於[A87]己。故渴仰歸敬。而來聽法。意必返邪歸正。捨[A88]己從他。此亦大權。因事攝化。將權引寔。故率眾詣佛也。
△二結領同眾。
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六非人鬼神眾二。初標類舉誠。
復有無量無數非人餓鬼。謂無財鬼。食人吐鬼。惱眾生鬼。食洟唾鬼。食不飽鬼。毗舍闍鬼。臭極臭鬼。食糞穢鬼。食人胎鬼。食生子鬼。食不淨鬼。生吉祥鬼。如是諸鬼。毗盧陀伽大鬼神王而為上首。捨離毒心。歸佛法僧。悉皆衛護如來正法。為聽法故。來詣佛所。五體投地。渴仰世尊。
世典云。鬼者歸也。謂人死肉骨歸土。血歸水。魂氣歸天。其陰氣。薄然獨存。無所依也。故為鬼。此說與佛經不同。佛經有十法界。謂四聖六凡。其六凡又分善惡。各有三道。其惡道有三。謂地獄。餓鬼。畜生。然則鬼神各有其類。亦有父母妻子等。但屬陰道。人為陽道。人不能見。婆沙云。鬼者畏也。謂虗怯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鬼有多品。如正理論說。恐繁不敘。餓鬼。即針咽鬼也。腹大如山。咽細如針。不得飲食。常受饑虗。故為餓鬼。無財鬼者。謂無福德故。不得飲食。如針咽炬口。亦餓鬼之別名。食人吐。食人洟唾。其餓可知。惱人者。即暗中害人。不飽亦餓鬼。毗舍闍者。為勢力鬼。所受富樂。類於人天。臭極臭者。即臭毛鬼。謂毛利而臭。食糞穢等。四種可知。
○生吉祥者。即大力鬼中之善者。如世間人。求福求壽者。則與降福。加護能生吉祥。毗盧陀伽者。華梵未詳。是統領之王。故為上首。
○捨毒害心下。即反惡歸善也。以未歸佛時。皆有毒心。暗中害人。既歸三寶。皆為善神。故曰捨離。衛護者。乘願力也。(問。如來神通無量。何用鬼神衛護。答。佛威廣大。固不用彼。為尊佛表敬。故侍衛守護也)五體投地者。即兩手兩膝及頭。皆能至地。如泰山崩。以表至誠也。渴仰者。以未聞正法。無慧滋心。仰望正法。如渴思漿。
△二結領同眾。
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七鳥獸王屬眾三。初標類舉誠。
復有無量無數禽獸諸王。命命鳥王。鸚鵡鳥王。及師子王。象王。鹿王。如是一切諸禽獸王。金色師子王而為上首。悉皆歸命如來大師。為欲聽法。來詣佛所。各隨願力。供養世尊。
二足而羽為禽。四足而毛曰獸。獸者守也。言力多不易可擒。先須圍守。而後可獲。又在野曰獸。在家曰畜。今禽獸亦聽法。列為眾者。謂果報雖殊。佛性同故。後文白言請法。足知亦大權引類也。命命者。雜寶藏經云。雪山有鳥。名為共命。一身二頭。神識各異。同共報命。故曰命命。鸚鵡。說文云。能言鳥也山海經云。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師子王下。皆獸名。也。大論云。師子王。清淨種中生。深山大谷中住。方頰大骨。身肉肥滿。頭大眼長。光澤明淨。眉高而廣。牙利白淨。口鼻方大厚寔。齒密齊利。吐赤白舌。雙耳高上。髦髮光潤。身上廣大。膚肉堅著。修脊細腰。其腹不現。長尾利爪。其足安立。以身大力。從住處出。優脊嚬呻。以口扣地。現大威勢。食不過時。顯晨朝相。表師子王力。象。異物誌云。象之為獸。形體特偉。身倍數牛。目不踰豕。鼻為口役。望頭若尾。馴良承教。聽言則跪。素牙玉潔。載籍所美。服重致遠等。鹿。山野之獸。壽長若仙。亦名仙獸。牡者有角。金色師子王。既毛具金色。有德之表。為一切禽獸王之總統。故曰上首。悉皆下表誠。歸命者。是將自[A89]己之命。歸投於佛。以佛為師。故曰大師。(師者法也。人之模範也。教人以道之稱。又宗主)為欲等。雖禽獸。而知聽法。為求出倫。故來佛所。各隨等。即欲作福因興供也。
△二呈因欲果。
而白佛言。惟願如來。哀受我等微少供養。永離三途惡業種子。得受人天福樂果報。開闡大乘甘露法門。速斷愚癡。當得解脫。時諸鳥王。作是語[A90]已。一心合掌。瞻仰如來。
唯願下三句。哀懇納受意也。鳥獸之所獻供者。乃自慚其身當惡報。而感因必在前生也。抑今生再不作福因。而來生愈不及今生矣。所以望佛納受。以佛為福田。若納之則為下種。而善果有所望。三塗必當永離。業種自然消滅矣(三塗是果。即地獄。餓鬼。畜生。惡業。謂感三塗之親因。即殺盜婬貪嗔癡之現行種子也。因現行熏成者。為種子。又為業之親因也。良以種子熟。則發現行。由現行則能招果。乘果又當造業。由業又能熏種。所以惑業苦三。輪迴不息。此鳥獸王。欲永脫之。奇哉奇哉)得受下。正求善果也。開闡下。更求出世間法。又曰大乘者。意不圖小果也。大乘是法。甘露是喻。良以甘露一滴。起死迴生。大乘一言。轉凡入聖矣。法門者。門有通義。乃出世之達道。所謂以佛教門。出三界苦也。速斷下。意欲一生頓證。不歷三祗。愚癡即無明。解脫即涅槃。時諸下敘儀。表三業之誠敬耳。(夫。此鳥獸王。不唯見佛獻供。而且感慨求法。愚癡必欲速斷。解脫定要當得。何乃三才之最靈者。無過於人。人而不為。吾末如之何也[A91]已矣)問。經云白佛惟願等。鳥獸可能人言乎。答。有三義。一者禽獸各有語言。人雖不解而佛解也。二者因來儀之誠。則感佛力加之。故雖鳥獸。亦能人言也。三意感。鳥獸雖不能人言。而意言。即心中默念。佛自知之矣。
△三結領同眾。
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八琰魔王吏眾二。初標類舉誠。
復有百千琰魔羅王。與無央數諸大羅剎。種種形類。及諸惡王。幽冥官屬。校計罪福。獄吏刑司。承佛威力。捨離惡心。與琰魔羅王。同來聽法。而白佛言。一切眾生。以愚癡故。貪五欲樂。造五逆罪。入諸地獄。輪轉無窮。自業所因。受大苦惱。如世蠶繭。自為縈纏。惟願如來。雨大法雨。滅地獄火。施清涼風。開解脫門。閉三惡趣。時琰魔羅王。作是語[A92]已。種種珍寶。供養如來。一心恭敬。遶百千帀。
或云琰魔。此云靜息。以靜息造惡者不善業故。或翻遮。謂遮令不造惡故。或翻雙王。兄及妹皆作地獄主。為鬼官之總司。兄治男事。妹治女事。故曰雙王。又名法王。瑜伽論問。為能損害。為能饒益。名法王。答。饒益眾生故。若諸眾生。執到王所。令憶念故。遂為現彼相似之身。告言。汝等自作。當受其果。由感惡者。新業更不積集。故業([1]盡[A93]已。脫苦有期)由饒益眾生。故名法王。此贍部洲下。過五百踰繕那。有琰魔王國。縱廣亦爾。羅剎即是獄卒。其形可畏不一。故云種種。諸惡王。即秦廣楚江等。或典十八獄者亦稱王。幽冥官即。官即司官。屬即眷屬。獄吏即判官。刑司。即掌刑法之者。校計罪福者。即校量推審之意。或簿籍察考。或業鏡照驗。以惡業為罪。加之苦刑。善業為福。令生人天。承佛下。歸恩於佛。謂承佛威神。恩力所加。方能捨離惡心。故與琰魔同來聽法。反顯若非佛力。則不暇聽法。何也。此王等。若權現即是菩薩。則不必論。若實跡亦是惡因所感。亦當受苦。又辦王事。焉有暇工。(別經云。閻羅王一念之惡。便總獄事。自身受苦。亦不可論。閻羅大王。昔為毗沙國王。與維陀始王共戰。兵力不如。因立誓願。願我後世。為地獄主。治此罪人。十八大臣。及百萬眾。皆悉同願。毗沙王者。今閻羅王是。十八大臣。今十八獄王是。百萬之眾。牛頭阿旁是。地獄經云。晝夜三時。有大銅鑊。滿中烊銅。自然在前。有大力鬼。臥王熱鐵床上。鐵鈎擘口。烊銅灌之。從咽徹下。無不焦爛。彼諸大臣。亦復如是。故為受苦。如不受時。各典所司之事。焉有暇工哉)白佛下請法。一切不出十類。五欲即財色名食睡。或色聲香味觸。皆可欲者。是為業緣。五逆者。謂弑父。弑母。弑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轉法輪僧。若世論。弑君更為大逆。愚癡為因。五欲為緣。造罪為業。入諸地獄為果。蠶繭為喻。縈纏不能自脫也。惟願下請法。火喻地獄之苦。雨即水也。以水能滅火。而風能解暑。此二皆喻法力。能救眾苦。解脫即涅槃。開門如說法。門者通義。以通出三界。閉為塞義。不令再入。以上請法為慧種。下供養為福因。遶謂旋遶。帀謂周帀。必欲周帀旋遶者。有二義。一者是佛儀範。二者為道義周旋之表。
△二結領同眾。
與若干百千眷屬俱。
△四總結眾集。
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禮足為見佛之敬。退坐為聽法之儀。師資合會。禮有定則。言各禮佛足者。乃以最尊之頭頂。禮如來卑下之兩足。顯敬之極。而禮之誠也。亦弟子事師之定儀矣。退坐一面者。既禮足[A94]已。羽翼以坐。亦尊卑有序之定則也。以上通序竟。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卷第一本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卷第一末
△二別序(正為發起之由致也)二。初賓主會集二。初序佛威儀。
爾時世尊。坐寶蓮華師子座上。其師子座色紺瑠璃。種種珍奇間錯嚴飾。頗梨寶珠以為其莖。紫磨黃金作蓮華葉。其蓮華臺。以摩尼寶而為華鬚。八萬四千閻浮檀金大寶蓮華。而為眷屬。
爾時者。大眾集會。師資道合當爾之時也。世尊者。即釋迦牟尼佛出世獨尊號也。座謂床座。形似蓮華。師表無畏。寶為尊稱。以佛身就座兩足跏趺。故曰坐等。色紺下。明寶座之體相也。寶色青赤曰紺。寶體透徹曰瑠璃。以紺瑠璃寶為座之體也。種種下。顯座之莊嚴也。珍奇即諸寶之總稱。間錯顯莊配之雜糅。以上為蓮座之總相也。頗梨下別顯。莖為華身。葉即蓮瓣。臺謂蓮果。鬚即華蘂。摩尼云如意。八萬下。顯德之不孤有眷屬也。閻浮檀金。金中之勝金也。良以聖人用度須有表法。非同世人徒愛華飾。座表本覺之體。佛表始覺之智。佛坐其座者。表始覺合本覺成究竟覺也。然本始二覺。人人本具。亦自有成佛之因。及莊嚴之果也。又蓮華表因。佛表果。而佛坐其華座者。表果依因成故也。又種種表性體本具萬德也。八萬下。表八萬四千法門皆依性有。故為眷屬也。座為蓮華形者。以居泥不染。出水香潔。用表本覺之性。在生死而不染。在涅槃以獨尊。如來證之。因圓果極。應念而成菩提也。葢如來示此。以無言之道。而表發人心者矣(師表無畏者。師子為獸中之王。更無所畏。表佛為人中師子。亦無所畏。故名師子座)。
△二序眾欽誠。
為諸大眾。前後圍遶。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佛居其中。眾遶於外。如群星之拱北辰。尊重在心。供養獻物。若諸侯之見天子。供養則香華羅列。玉帛交陳。恭敬則踧踖與與。嚴肅情意。讚歎則發言稱頌。比興合宜。如華嚴讚頌。各據一門。
△二發起源流二。初如來正發三。初威儀表德。
時薄伽梵。於師子座。結跏趺坐。威儀殊特。猶如四寶蘇迷盧山。處於大海自然逈出。如百千日照耀虗空。放無量光破諸昏暗。亦如俱胝圓滿月輪。獨處眾星。放清涼光。明朗世界。
薄伽梵。亦名婆伽婆。一名六義。唐玄奘大師明五不翻中。含多義不翻。六義者。佛地論云。自在熾盛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如是六德義圓滿。是故彰名薄伽梵。自在者。謂如來不為煩惱所繫縛故。熾盛者。謂如來猛𦦨智火洞達無際故。端嚴者。謂如來三十二相莊嚴妙好故。名稱者。謂如來圓滿菩提法界普聞故。吉祥者。謂如來所到之處凶滅福生故。尊貴者。謂如來聖凡拱衛十界獨尊故。結跏趺坐等者。以兩足交蟠。足心朝上。正身端重故。猶如下。借山顯德。喻佛身也。蘇迷盧即是須彌。此云妙高峰。以(黃金。溜璃。白銀。玻瓈)四寶所成。處者住也。謂安住海中。出水有八萬四千由旬。落羣峰之高。故曰逈出。(須彌喻佛身者有三義。一者高大量不可測。為四洲之主。欲天之依。喻佛道大為九界聖凡之所依故。二尊重為羣山之王。八風不動。喻佛威儀莊重。為百靈之宗。魔不能惑故。三眾寶所成。喻佛具萬德故。有此三義。故喻須彌)如百千下。喻佛之光也。如一日歷天。乾坤普照。況百千乎。喻佛身光。能破眾生癡暗故。(癡暗即無明也)亦如下。喻佛智光。俱胝是梵語。此云京。以十兆為京。數之多也。俱胝滿月。喻佛智之勝。且一輪滿月。清光朗耀。[A95]已奪羣星之明。況俱胝之多乎。月言清涼者。如酷暑之時。熱不可受。月上則涼。能消熱惱故。喻佛智具足如月之滿。惑不能染。如月之清。能破煩惱如月之涼。眾星喻百靈。顯佛獨勝也。又日月止照四天下。佛智能照十法界。雖以百千日。俱胝月喻之。猶有所不及。何也。日月雖多。終有限量。佛智無限量故。
△二定感諸天二。初入定能感。
入有頂天極善三昧。名心瓔珞寶莊嚴王。住此定[A96]已。身心不動。
若論佛定本無出入。無時不在。無處不定。今從無入處示入者。因眾著相。亦應機示之也。三昧此云正受。解如前。有頂極善者。亦借喻顯定。有頂即非非想天。為三有之極頂。極善者是讚辭。位至頂天。可謂至高至善。喻佛定之高遠如之。名心下。出佛定之稱謂也。世間瓔珞珠寶所成。喻如來心定萬德所聚。是為法性之莊嚴也。身心不動者定之相也。如寒潭皎月。遠水孤峰。巍巍蕩蕩。不可思議。安得不感發諸天耶。良以如來為世出世間之大聖。言則成經。用則成法。今既入定。是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處也。如公案云。世尊升座。文殊白椎曰。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今定亦然。將佛之所證。生之所具。法性萬德。只在身心不動處覿面示出。是謂無言說法也。欲人直下會得。即是悟佛知見。是為頓悟。顯佛入定是為頓教。若不會得。又待如來出定。嗚呼。可謂陽春白雪。不利庸愚。
△二諸天獻供三。初無色諸天供。
時無色界一切天子。雨無量種微妙華香。於虗空中如雲而下。
無色界天。無身形有識心。今却云雨華香者。既無身形。而能雨者有二義。一者無業果色有定果色。謂定中現相。見佛供佛。二者雖無身形有神力。定中發通。見佛獻供。有何不可。
△二色界諸天供。
色界諸天十八梵王。雨眾雜色無數天華。百千萬種梵天妙香。徧滿虗空。如雲而下。
文義明顯。十八梵。如前列眾處。
△三欲界諸天供。
六欲諸天。及天子眾。以天福力。雨種種華。優鉢羅華。波頭摩華。拘物頭華。芬陀利華。瞻蔔迦華。阿提目多華。波利尸迦華。蘇摩那華。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於虗空中繽紛亂墜。而供養佛及眾法寶。又雨天上無價寶香。其香如雲作百寶色。以天神力。香氣徧滿此諸世界。供養大會。
初言諸天。是臣民之通稱。更及天子。方是天王。福力雨華者。謂由因中修福。果上受福。但舉心供佛。華香自至。是福力中自然而現。物隨心變。品類不同故曰種種。優鉢羅此云應瑞。或云青蓮華。又云靈瑞。非人間常有之華。若輪王生時此華方現。輪王未出世間絕無。或天上有之故雨供佛。雨字去聲呼之。自上落下曰雨。波頭摩。此云紅蓮華。拘物頭。此云地喜華。或云黃蓮華。芬陀利。此云白蓮華。瞻蔔迦。此云小黃華。阿提目多。(舊云)善思夷。或翻龍䑛華。其草形如大麻。赤華青葉。子堪為油。亦堪為香。波利尸迦。此云夏生華。又翻雨華。雨時方生故。蘇摩那。又曰須曼那。此云善攝意。又云稱意華。其色黃白而極香。樹不至高大。止三四尺。下垂如葢。曼殊沙。此云柔軟。又云赤華。摩訶云大。曼陀羅。此云適意。又白華。繽紛亂墜者。繽紛雜貌又盛貌。謂眾色交雜從空墜下。遙觀錯綵。如蝶舞長空。俯視芬芳。若錦鋪大地。如是供佛。及眾法寶。眾謂大眾。即三寶普供也。又雨天上無價香者。謂有色無香。若聰明之欠德。惡得為君子哉。所以雨華而更雨香也。其香如雲者。謂香烟縹緲。似祥雲之旋太虗。作百寶色者。謂香色交光。猶諸珍之攢華嶽也。以天下。謂神力不可思議。所以香雲普徧供養大會。大會即是靈山法眾。主伴交參無類不供也。定感諸天[A97]已竟。
△三婆伽現瑞二。初變定施通二。初變定。
爾時世尊。從三昧起。即於本座。復入師子奮迅三昧。
前科入定身心不動。默感諸天。而諸天獻華供香者亦有所表。定表即動而靜。諸天雨華表雖靜而動。然主賓同會。表動靜不離當處。天雨華香。又表因果只在片時。華表因。華色之多者。表因非一種必具萬行。香表信。謂非信不能行因。無因不能成信。而後又云供養大會。謂主伴皆供。主即是佛。佛表自心果佛。而華香供佛。總表因能成果也。又供眾者。又表無類不具此因也。不離當處。不出片時。而因果具足矣。然此科既云出定而復入定。亦有表。前表即動而靜故入。此表即靜而動故起。起而復入。表正動而靜。正靜而動。可謂動靜同源。葢佛意深厚。是以表顯釋之。幸無厭繁。三昧以師子奮迅為名者。亦有表法。然世間師子獸中之王。表無畏也。奮者張揚也。迅者速疾也。以師子之性愛綉絿。雌雄戲舞最速。不見師子。只見金光。表喜之至也。用此名定者。表佛喜之甚。欲說心地法門滿佛心願也(師子奮迅三昧。出法界次第。有此定名。借喻顯法。如世間師子奮迅。為二事故。一為奮除塵土。二能前走却走㨗疾。異於諸獸。此三昧亦如是。一則奮除障定之惑。二能出入諸禪㨗疾無間。異於諸禪三昧。而具出入二義。一入禪奮迅者。謂離欲界不善法。有覺有觀而入初禪。如是次第入於二禪。三禪。四禪。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非想處。滅受想定。是為奮迅入也。出禪奮迅者。從滅受想定起。還入非非想定。從此定起。還入無所有處定。如是識處。空處。四禪至初禪。出散心中。是謂奮迅出也。然雖引於此。為其名同。義未全同。何也。以彼即九次第之別名。既以滅受想為極。是小乘定。今經大乘故不全同。所以註中別釋。智者思之)。
△二施通二。初總標。
現大神通。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
定為體。通為用。從體起用。則妙義全彰。此即娑婆世界。是佛一化之境。三千大千者。謂三次言千。總為大千。非是三千個大千也。如一日月。一須彌。為一四天下。以一千四天下。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故名三次言千。總一大千也。而於中百億日月。百億須彌。百億四天下。為一娑婆世界。方是如來一個化身所統之境。故此震動。警發人心。而於中獲益也。六種者。即動。涌。振。擊。吼。爆。不出形聲二種。動涌爆為形。振擊吼為聲也(搖揚名動。泛上為涌。有聲為震。警物為擊。重響為吼。開裂為爆。凡地動之重者。必有開裂之處也)。
△二別釋二。初變相嚴淨。
謂動。極動。徧極動。涌。極涌。徧極涌。振。極振。徧極振。擊。極擊。徧極擊。吼。極吼。徧極吼。爆。極爆。徧極爆。又此世界。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中涌邊沒。邊涌中沒。其地嚴淨。悉皆柔軟。
直動為動。四天下動為極動。大千普動為徧極動。餘五亦然。即別經中動徧動等徧動也。每一種有三相。合三六。總一十八相。表淨十八界也。又此下。別出動涌之勢。謂東涌西沒等。涌即上起。沒即下落。非淹沒不見也。其地下二句。謂娑婆本是穢土。是眾生染心所感。今以神力嚴淨者。亦事理雙彰也。事即神力所使。變染成淨。以警發人心。理即喻人心地。謂人心本淨。為惑所污。則成不淨。今以嚴淨表之。欲令即染翻淨也。其地本堅實。今却東涌西沒。雖堅而佛之神力使之柔軟。堅表人心之迷堅而不悟。今佛欲令轉迷成悟。故以大地柔軟表之也。
△二羣生獲益。
滋長卉木。利益羣生。令三千界。無有地獄餓鬼畜生。及餘無暇惡趣眾生。皆得離苦。捨此身[A98]已。生於人道。及六欲天。皆識宿命。歡喜踊躍。同詣佛所。以殷重心。頂禮佛足。持諸珍寶。無數瓔珞。悟三輪空。以報佛恩。
卉為草之都名。更兼百穀苗稼。木為樹之總稱。亦兼華果園林。滋長者。是謂無情草木獲益也。羣生是一切有情眾生獲益也。令三千界無地獄等者。即佛慈悲神力所使。反三惡而成三善道也。地獄者從義立名。謂地下之獄。名為地獄。婆沙云。贍部洲下過五百踰繕那。乃有其獄。然此地獄。有大有小。謂八寒八熱等。以世間造作極重惡業者。墮於其中。然亦隨因感果。受報不同。總為地獄。餓鬼有三種。一謂罪業極重者。積劫不聞漿水之名。其次者。但伺求人間。蕩滌膿血糞穢。又其次者。時或一飽。即造作惡業眾生。由慳貪故。生於此道。畜生者。謂披毛戴角。鱗甲羽毛。四足多足。無足有足。水陸空行等。即造作惡業眾生。由愚癡故。生於此道。及餘無暇惡趣眾生者。有二解。一即人道中造惡業者無暇。是只管造惡。無閒暇之工者。亦為人中之惡趣也。二即無間地獄。受苦眾生。無量受苦時時逼體。故無閒暇。真惡趣也。皆得離苦者。令惡業頓除。惡報即滅。以上顯世尊拔苦之悲也。捨此身[A99]已下。顯與樂之慈。捨身者。前報[A100]已空。生人天者。後果即得。皆識宿命者。天具五通自知。而人道則無。因佛力所加。亦識宿命也。歡喜下。謂感佛深恩也。歡喜是心中之樂。踊躍是外現之相也。殷重謂誠之極。頂禮謂敬之至。持諸下。表敬見之禮。悟三下。見報答之功也。三輪者。即自無我執。外無法相。亦遣自證之心。即我法二空。空性亦遣。如是悟證。實為深報佛恩也。(問。悟三輪空。但是自利。何為報恩。答。既能自利。即是報恩。良以六種振動元為驚發人心。令其迴心向道。今既悟空真理自證。合佛聖意。即報恩也)以上自惡道而人天。從人天而頓悟。既悟三空。必入聖倫。然如上所解。皆依文釋義。盡歸恩於佛。若文外取義。亦惟心之所現。但借佛力為勝緣耳。良以如來動地嚴淨等。實是外緣警發。三惡眾生遇斯勝緣。一念心空。則三途頓息。生人天中。又悟三空。則菩提自現矣。若以教判。以但歸恩於佛。方是始教。若心空自證即頓教。若自惡道生人天。自人天而修三空。[A101]已經時久。猶不出如來動地少傾之間。即延促無礙。又有圓教義也。
△二正明現瑞三。初如來放光。
爾時如來。於胷臆間。及諸毛孔。放大光明。名諸菩薩遊戲神通。使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光明色。如閻浮檀金。
胷臆毛孔。放光之處。如來胷前有卍字相。為萬德吉祥文。從此放出。亦表光具萬德。一諸字即八萬四千毛孔。皆能放光。胷前之光為主。諸毛之光為伴。又一毛之光為主。諸毛之光為伴。以見主伴之光互照互入。光光相攝。重重無盡。總一光藏。圓融無礙。名諸下。就義顯名。因主伴交光。如菩薩之遊戲神通。妙用不可思議也。使不退轉下。前胷臆表體。諸光表智。其體則一。智用無量。阿耨等。即極果。既云不退。則知必證。閻浮云勝金。謂光中之色。閃爍如金。故以檀金喻之。
△二光中現相二。初現六凡相二。初依報世界相二。初總相。
此金色光。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及餘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是此界。餘界即大千之外。十方世界也。此界為主。諸界為伴。然既蒙光照。亦能光融。界亦同光。重重無盡。皆世界之總相如此也。
△二別相。
乃至百億妙高山王。一切雪山香山黑山金山寶山。及彌樓山。大彌樓山。目真隣陀山。摩訶目真隣陀山。小鐵圍山。大鐵圍山。江河大海。流泉浴池。及以百億四大洲界。日月星辰。天宮龍宮。諸尊神宮。並諸國邑。王宮聚落。琰魔羅界。所有一切八寒八熱。諸地獄中。
乃至二字超略之辭。指能照為言。謂此光不唯但照總相。乃至亦照別相。妙高即須彌。百億即須彌之數。王者。言須彌橫海。羣山不及。獨尊為王。一切者。謂每界中皆有此等諸山也。雪山即如來修道之處。彌樓此云光明。即七金山。以金為體。故有光明。目真隣陀。此云石山。摩訶云大。即大石山。鐵圍大小。皆七金山外。圍繞須彌作外護者。江河等易知。四大洲。即須彌四面。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日月下。總該萬象。及諸宮殿。天宮。謂諸天各有宮殿。龍宮者。謂江河湖海。皆有龍王所住之宮宅。諸神。即五嶽四瀆稱帝稱王者為尊。及諸鬼帥等。各有宮殿宅宇。并諸下。次及人間。封疆之國。宰治之邑。村莊集市為聚落。琰魔羅界。即幽冥之中。一切下。出幽冥之別相。有八寒八熱。諸多地獄之相也。
△二正報眾生相。
罪業眾生。受苦之相。乃至十方畜生餓鬼。受苦之相。一切世間。五趣眾生受苦樂相。如是皆現於此金色大光明中。
初二句。乃地獄中受苦之相也。如銅蛇鐵狗。刀山劍樹等。逼迫害人。令其寒酸恐怖。無所逃遁之相狀也。以上皆約娑婆一界中。地獄苦相言之。而於中缺文。義含鬼畜及諸雜趣。乃至十方者。是娑婆之外。該盡有漏眾生之相也。畜生下。別出鬼畜。然與本界互有隱顯。以本界地獄顯。鬼畜隱。此則鬼畜顯。地獄隱。葢譯人之巧耳。一切下。通舉雜類。世間即人世間。天世間等。其類甚多。故云一切。五趣即三惡道。及人天二道。趣者向也。歸落也。然此五道果報。是眾生趣向歸落之處也。苦樂相者。言三途為苦相。人天為樂相。以五欲稱心。歡喜受之。故云樂相。此與法華云。善惡業緣。受報好醜。於此悉見同。故云如是皆現等。現六凡相[A102]已竟。
△二現諸聖相二。初總標。
又此光中。影現菩薩。修行佛道。種種相貌。
雖言菩薩亦含諸佛。
△二別列二。初別現釋迦因果相二。初總明因果。
釋迦菩薩。於往昔時。作光明王。最初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菩提樹下。得成佛道。娑羅林中。入於涅槃。
釋迦是佛姓也。此云能仁。以能為應物之巧。仁為兼利之慈。以慈悲為姓也。稱菩薩者。是道前之號也。於往下。明因中曾為大國王。名曰光明。此王最初發菩提心。乃[A103]已植成佛之本也。然非菩提心。不能成佛故。樹名菩提者。即畢鉢羅樹。言樹非菩提。以坐此樹下成菩提道。以所證菩提彰樹之名。依主釋也。得成佛道者。即雪山修行。臘月八日。覩明星出。忽然大悟。諸惑全空。達性本有。故云成佛。此成道之始也。娑羅下。又明其終。內該談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然後化緣[A104]已畢。方於娑羅林中。入於涅槃。娑羅者。此云堅固。入於涅槃者。即收跡歸真之謂也(以冬夏不改故名堅固。皮青白色。葉光潤。又翻高遠。言形量最高。森聳出於餘林也。又云鶴林。又曰雙林。謂四方皆雙故。以東方雙者。喻常無常。南方雙者。喻樂無樂。西方雙者。喻我無我。北方雙者。喻淨不淨。方面皆悉一枯一東。榮方一雙在佛之後。西方一雙在佛之前。南方一雙在佛之足。北方一雙在佛之首。入涅槃[A105]已。東西二雙合為一樹。南北二雙亦合一樹。皆悉垂覆如來。其樹慘然。皆悉變白)。
△二別明因果二。初明經歷之時。
於其中間。三僧企耶。百萬劫中。
僧企耶。或云阿僧祇。此云無央數。央盡也。謂人天中能知算數者。極數不能知之。是名一阿僧祇。如是經歷三次。名三僧企耶。乃久之又久不可思議之長時。又云百萬者。總言時長也。乃是釋迦從始發心。於中行道。所經之時有如此者。皆在放光一少時間能現。可謂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矣。
△二明所行之道二。初通明諸行。
所有一切慈悲喜捨。八萬四千波羅蜜。
慈悲喜捨。為佛四無量心。一慈無量。為愛念眾生常求樂事。隨彼所求而饒益之。二悲無量。謂愍念一切眾生受種種苦。常懷傷感。即拔苦救之令得解脫。三喜無量。凡見眾生離苦得樂。其心悅豫忻慶。四捨無量。即於所緣眾生。無憎愛心名之為捨。復念一切眾生。同得無憎無愛無恨無瞋無怨無惱。故名捨無量心。八萬四千波羅蜜者。梵語波羅蜜。此云到彼岸。謂生死如此岸。煩惱如中流。涅槃為彼岸。菩薩以八萬四千法門。自他兼利。得達涅槃。故以到彼岸為喻也(賢劫經。佛告喜王菩薩修習行法。自第一光耀。乃至分舍利。凡三百五十度無極法門。一一法門。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無極。於諸貪欲。瞋恚。愚癡。等分。四種眾生。各以此二千一百度無極。教化而開覺之。合成八千四百度無極。一變為十。總成八萬四千度無極法門。此之法門。為三界無上良藥。為百千種人。除八萬四千塵勞也。廣如法數說)。
△二別現因果三。初往昔因行相。
乃於過去作金輪王。王四天下。盡大海際。人民熾盛。國土豐樂。正法化世經無量劫。一切珍寶充滿國界。時彼輪王。觀諸世間皆悉無常。厭五欲樂。捨輪王位出家學道。或於大國為王愛子。棄捨身命投於餓虎。或作尸毗王割身救鴿。或救孕鹿捨鹿王身。或於雪山為求半偈而捨全身。
過去者。現在[A106]已前通稱過去。即往古之時也。金輪王如前通序中解。王者去聲呼。興也盛也。以身臨天下曰王。四者即四部洲如前解皆是金輪所統。故曰王四天下。盡大下。總言統攝之寬。人民下。顯太平氣象也。正法即十善法。或出世法。化世即教化世人為善也。經無量劫時之久也。一切下。謂國土之盛。時彼下。謂發心之緣。言正在豐盛太平之時。彼王急流中。看破世間萬法皆是無常。(即世界有成住壞空。有情有生老病死)厭五欲樂者。言彼王觀察現前雖樂。樂壞苦生。皆是無常。且貪樂之中造種種業。故厭之。所以捨位出家學道。以上是輪王學道之相。或於下。捨身餧虎相。如報恩經說。佛因中為薩埵王子。入山遊戲。見一餓虎。虎有七子。虎瘦嬴弱。不能行動。虎之母子。命將不久。薩埵王子。遂念人生在世。虗生浪死。空無利益。不如捨身。救得虎命。與彼結緣。發願將此求菩提道。尸毗王割身救鴿者。尸毗此云與。即檀度之意。佛因中為尸毗王時。有一怖鴿飛至王所。求王哀救。遂有鷹亦飛於前。索鴿欲噉。言是我食。汝若救彼。則我命休矣。王何憐彼而苦我哉。王念鷹餓。遂自割身肉以代其鴿。救孕鹿捨鹿王身者。佛因中曾作鹿王。統攝群鹿。有一孕鹿。身懷有子。為獵人所獲欲殺。鹿王見之。謂獵者曰。彼身有孕。殺一死二。我願代之。勿殺彼身。獵人見之。憐愛其仁。自心亦慚。畜類知仁。我何作惡。遂洗心悔過。誓不殺生。雪山求偈者。佛因中在雪山。作仙人學道。未得真傳。徒修苦行。知其未真。處處求法。爾時天人現羅剎身。在山上誦偈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仙人聞之。遙瞻禮拜。白羅剎曰。甘露淨法。但得半珠。惟願仁者。直向我說。羅剎曰。我腹饑餓。無力何言。若欲得者。與我供養。曰。仁欲何供。羅剎曰。惟人肉熱血可充我饑。仙人曰。若向我道。情願供之。願捨全身。求此半偈。羅剎曰。生滅滅[A107]已。寂滅為樂。仙人歡喜。遂書寫於木石等處。速上山投身作供。爾時羅剎。元是帝釋化現。即現本相頂禮至敬。曰。汝若成佛。先當度我。是為半偈捨全身。出涅槃經。若論因行無量。今則以略該廣。一切萬行何所不現。
△二現世始終相六。初受生相。
或現受生於淨飯王家。
現受生者。如佛三祇行滿。寄居於兜率陀天內院。作護明菩薩。彼時觀物興悲。遂駕日輪香象。託胤王宮。在迦毗羅國。以淨飯國王為父。摩耶大夫人為母。夫人於二月八日。往毗藍尼園。無憂樹下。舉右手摘華。從右脇而誕。彼時九龍吐水。沐浴金身。遂周行七步。目顧四方。曰。天上天下唯吾獨尊。此乃從本垂跡降生也。普耀經云。普放大光。照三千界。周書異記云。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之歲。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漲。井皆溢出。宮殿人舍。山川大地。咸悉震動。其夜有五色氣。入貫太微。徧於西方。盡作青紅色。昭王即問太史蘇由。是何祥耶。蘇由曰。有大聖人。生於西方。故現此瑞。昭王曰。於天下何如。蘇由曰。即時無他。至千年後。聲教被此。昭王即遣鐫石記之。埋在南郊天祠前。
△二出家相。
捨後宮六萬綵女。及捨種種上妙伎樂。踰城出家。
因遊四門。遂發心出家。捨金輪之尊。天下之富。五欲之豐。綵女之樂。乘白馬。隨車匿。天神捧馬足。乘空而行。故曰踰城出家。踰者超過也。言城不能隔。出家有二種。一出世俗家。二出三界家。既是果後施化。與世間人做樣子。三界家早出久矣。且作出世俗家。所謂富貴不能淫也。
△三苦行相。
六年苦行日食麻麥。
苦行者。謂既捨金輪寶位。至於雪山。有道可求。不知有身。寒風逼體。酷暑侵身乃。至雀巢於頂。蛛綱於眉。蘆芽穿膝。麻麥充饑。一切惡獸毒虫。何所不犯。[A108]已經六年。可謂孤㷀極矣。總不退志。所謂貧賤不能移也。
△四破魔相。
降諸外道。菩提樹下。破魔軍[A109]已。
外道者。心遊道外。不知自心大道。向外馳求。故名外道。降謂降伏。爾時如來。或以神通折伏。或以智辯評論。令彼負墮而歸。是謂降諸外道。(此句置破魔成道之後則順)破魔軍者。梵語魔羅。此云能奪命。謂菩薩於菩提樹下。將成道時。大地震動。放大光明。隱蔽魔宮。時魔波旬。即令三女亂其淨行。菩薩以神力故。變其魔女。皆成老母。魔王大怒。徧敕部從。上震天雷。雨熱鐵丸。刀輪器杖。交橫空中。挽弓放箭。箭停空中。變成蓮華。不能加害。羣魔憂戚。悉皆迸散。是為破魔之相。所謂威武不能屈也。
△五成佛相。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者證也。阿是梵語。此云無。耨多羅此云上。三藐此云正等。三菩提此云正覺。合云無上正等正覺。謂佛果之上。更無有法。故云無上。是中道。故云正。與眾生佛性同。故云等。揀凡夫之不覺。故云覺。揀二乘之偏覺。及菩薩之分覺。故云正覺。是佛所證之極果也。接前破魔軍[A110]已。放大光明。即便入定。於臘月八日。覩明星大悟。究竟成佛。是為成佛相也。
△六總結光現。
有如是等百千恒沙難思行願。一切相貌。悉皆頓現於此金色大光明中。
此結如來因中所發之願。所行之事。誠然千態萬狀。喻若恒沙。經家不能徧敘。故云一切等。現世始終相[A111]已竟。
△三八處靈塔相三。初總標。
又此光中。影現如來。不可思議。八大寶塔。
不可思議有二義。一者寶塔神應不思議。謂佛雖入滅。有寶塔在世。一切有情。供養禮拜之間。由神應所加。令彼有情獲福益壽。或利根者。明心悟道。如是之益。可思議乎。二者塔之數量不思議。良以如來水月化身。有百千億。世界如恒河沙。一界有此八塔。界界皆然。多多無量。豈可思議哉。梵語塔波。此云靈廟。亦云高顯。世間造此。藏佛舍利。尊重稱之。故云寶塔。
△二別列八。初降生處寶塔。
拘娑羅國。淨飯王宮。生處寶塔。
拘娑羅。即迦毗羅之梵語不同耳。雖曰王宮。實在毗嵐園無憂樹下。是佛降生之處。乃造寶塔。以表靈蹟焉。
△二成佛處寶塔。
摩伽陀國。伽耶城邊。菩提樹下。成佛寶塔。
八大靈塔經中說。在泥連河邊成正覺。故建塔供養。此經云在伽耶城邊。而兩不同者。非不同也。泥連河。是伽耶屬境。河近此城。即是城邊。成佛如前解。此處建塔。令後人見塔仰德。發心修道也。
△三初轉法處寶塔。
波羅柰國鹿。野園中。初轉法輪。度人寶塔。
梵語波羅柰。此云鹿苑。此經華梵並舉。以園在此國。故波羅云國。鹿野云園。古時國王在此養鹿。故名鹿園。初轉法輪者。以佛始成正覺時。在此說四諦法。度五比丘等。人即五人。乃父族三人母族二人也。故建塔供養。用表正法始興之處也(波羅柰一翻江繞城。都城也。北印度境。園是此國之屬境。連都彰名)。
△四辯外道處寶塔。
舍衛國中。給孤獨園。與諸外道。六月論議。得一切智。聲名寶塔。
舍衛此云豐德。國豐四德如前解。給孤獨者。是須達長者德號。乃波斯匿王之大臣。能供給一切鰥寡孤獨。人稱其德故曰給孤獨。園是給孤獨長者布金而買。建立精舍法堂。請佛安居說法。有諸外道。九十五種。與佛辯論。經歷六月。皆各負墮。彼諸外道。極口稱揚為一切智。從此如來聲名遠布。故此建塔。作制外之表也。
△五神異處寶塔。
安達羅國。曲女城邊。昇忉利天。為母說法。共梵天王。及天帝釋。十二萬眾。從三十三天。現三道寶階。下閻浮時。神異寶塔。
安達羅。未見翻譯。曲女城者。因曲女立名。中印度境。昔有大樹仙人。棲神入定。經數萬歲。從定而起。見王百女。詣宮來請。唯幼稚女。而充給使。仙人懷怒。便惡呪曰。九十九女。一時腰曲。從是之後名曲女城。忉利。此云三十三。四方各有八天。中有帝釋總統。共名三十三天。為母等者。母即摩耶夫人。生佛之後。得生此天。如來成道。欲報母恩。故昇天說法。梵王帝釋統十二萬眾。衛護隨佛。現三寶階者。因佛昇天日久。世人不見如來。終朝佇目。佛因彼感。故以神力。現三道寶階。階謂階級。即自下而下層次也。令人見之。神異驚人。皆得見佛生大歡喜。閻浮。即南閻浮提也。建塔供養者。見佛雖大聖。不忘母恩。大孝之表也。
△六說大乘處寶塔。
摩竭陀國。王舍城邊。耆闍崛山。說大般若。法華一乘。心地經等。大乘寶塔。
國名如前解。王舍城者。即摩竭陀國城名也。如大清國。北京城。都名也。王舍為名者。前雖略出。其義未詳。今出本因。幸勿厭繁。
○大論云。昔有須陀須摩王。是王精進持戒。常依實語。晨朝乘車。將諸綵女。入園遊戲。出城門時。有一婆羅門求乞。而語王言。王是大福德人。我身貧窮。當見愍念。賜自多少。王言。敬如來告。當相布施。須我出還。作是語[A112]已。入園澡浴嬉戲。時兩翅王。名曰鹿足。空中飛來。於綵女中。捉王將去。諸女啼哭。號動一國。驚城內外。搔擾悲惶。鹿足負王飛還本處。將王置九百九十九王中。須陀須摩王言。我不畏死。自恨失信。我從生來。初不妄語。今日晨朝出門。時有一婆羅門。來從我乞。我時許言。還當布施。不慮無常。辜負彼心。自招斯罪。是故啼耳。鹿足王言。汝意欲爾。畏此妄語。聽汝還去。七日布施婆羅門訖。當便來還。若過七日。我有翅力。取汝不難。須陀須摩王。得還本國。恣意布施。立太子為王。大會人民。懺謝之言。我智不周。初治多不如法。當見忠恕。如我今日。身非[A113]己有。正爾還去。舉國人民。及諸親戚。叩頭留之。願王留意。慈蔭此國。勿以鹿足鬼王為慮。當設鐵舍奇兵。鹿足雖神。不足畏之。王言不得。而說偈言。實語第一戒。實語升天梯。實語為大人。妄語入地獄。我今守實語。寧棄身壽命。心無有悔恨。如是思惟[A114]已。王即發去。到鹿足所。鹿足遙見。歡喜而言。汝是實語人。不失信要。一切人皆惜身命。汝從死得脫。還來赴信。汝是大人也。鹿足又言。汝好說此。今當放捨。九百九十九王亦布施汝。隨意各還本國。由此千王共居。故名王舍城。耆闍崛如前解。說大下。佛在此山。說諸大乘。故建寶塔供養者。用表一乘大法出自此也。
△七現疾處寶塔。
毗舍離國。菴羅衛林。維摩長者。不可思議。現疾寶塔。
毗舍離。此云廣嚴。又云廣博嚴淨。其國寬平。名為廣博。城邑華麗。故名嚴淨。菴羅衛。或云菴摩羅。此云柰。果名也。其果似桃非桃。似柰非柰。又翻為難分別。又云生熟難分。林者謂樹多成林。是古佛現蹟之處。維摩此云淨名。乃古金粟如來現長者之名也。不可思議者。昔在方等會上。示現有疾。佛遣文殊。率領羅漢等。至彼問疾。彼長者。請飯香積。借座燈王。毛吞巨海。芥納須彌。彈偏斥小。歎大褒圓。三十二菩薩。各談一不二法門。獨維摩一默。千古奇絕。文殊極口稱讚。為真不二法門。其神通智辯。非意路之可測。非語言之得實。故皆不可思議也。遂建寶塔供養(用表神辯)。
△八圓寂處寶塔。
拘尸那國。䟦提河邊。娑羅林中。圓寂寶塔。
國名如前解。䟦提半梵語。全云阿利羅䟦提。是拘尸那國屬境。此云有金河。以金沙混流故。河邊有娑羅林。如前解。圓寂謂真本圓。妄本寂。真常道果之稱。如來七十九歲。至此林中。說大涅槃經。說經[A115]已。即入滅。是佛圓寂之處。故建寶塔供養者。用表佛雖大聖。尚有終期。生死凡夫。豈能常久也(涅槃經云。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出種種光。大地震動。聲至有頂。光徧三千。即周書異記。穆王五十二年壬申之歲。二月十五日旦。暴風忽起。發損人舍。傷折樹木。山川大地。皆悉震動。午後天陰雲黑。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貫。連夜不滅。穆王問太史扈多。曰是何徵也。對曰。西方大聖人滅度。故現相耳)。
△三顯結。
如是八塔。大聖化儀。人天有情。所歸依處。供養敬恭。為成佛因。
初句指定八塔。下出佛意。大聖即佛。化儀者。謂度化之儀則。言佛在世時。佛能說法。令聞言悟道。佛不在世時。遺此寶塔。令見相明心。以見塔即如見佛。為一切人天眾生。所歸依處。供養則能獲福。恭敬則能長智。總言一色一香一瞻一禮一讚一揚等。心能敬佛。即心是佛。豈非成佛之因乎。
△二別結釋迦因果相。
如是音聲。及諸影相。而於三世難思議事。悉皆現入大光明中。
此結形聲二事。不出一光也。如是音聲者。總指如來因中果上語言說法之音聲。降魔制外之音聲。又一切有情之音聲。若天若人。乃至猿啼虎嘯。鶯聲燕語之聲。兼一切無情風聲雨聲等。及諸影像者。即法界差別。種種形影。此約橫說。三世等者。約豎言。乃過去無量劫因行事。現世一切因果事。未來滅後。遺塔流教。人人遵行。乃至盡未來際。一切差別形影。及於一切染淨因果。總不出一光少時之間耳。
△三總明諸聖差別相。
又十方界。三世諸佛。及大菩薩。道場眾會。神通變化。希有之事。及諸如來所說妙法。皆如響應。於此金色大光明中。無不見聞。
十方下。顯竪窮橫徧也。以橫徧十方。無量諸佛法界。而無處不徧也。竪貫過去未來現在之三世。而無時不貫也。及大下。廣顯十方三世。諸佛為主。亦十方三世諸大菩薩為伴。道場即成道之場。場即處也。如阿蘭若法菩提場。或說道之場。如華嚴七處九會。乃至微塵毛孔。皆是說道之場也。眾會即大眾。謂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一切器世界主。萬靈皆集。故云眾會。神通如一毛孔現寶王剎。微塵裏轉大法輪。及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或降伏諸魔。制諸外道。皆為神通變化。希有之事。以上皆是所現之事相。及諸下。不但見相。亦聞說法。謂徧一切處。盡一切時。凡有所說。一切權實頓漸。小大偏圓。種種教法。皆如響應者。響謂空谷之應聲。以釋迦放光如大聲。十方如空谷。影現如響應。所謂隨聲則應。不失其時矣。故結云。皆如等。
○夫如上所現瑞相。皆大不思議之境界。與華嚴何別。儼然四法界十玄門。皆一光所現。且如所見境界即事法界。光能周徧表理法界。如光中境界任運不拘。即理不礙事。如萬境紛然而一光不動。即事不礙理。此即理事無礙法界也。如無邊境不出一光。光不出佛之一身。一身只約化身說。不過丈六則小。盡十方三世境界則大。猶不出佛一身。即小中現大。事事無礙法界中廣狹自在無礙門。所謂無邊剎海自他不隔於毫端也。如來放光不過暫時。而却圓現三世之事。又是延促無礙。為十世隔法異成門。謂三世各三為別。一念為總。故名十世。三世區分。不相雜亂。故云隔法。三世互在遞相成立。乃為異成。所謂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也。如再以義會。此方釋迦放光攝十方。十方諸佛皆各放光相攝。光光交映。則重重無盡。又為因陀羅網境界門。又諸佛說法為主。菩薩亦說為伴。都在光中。一佛為主。諸佛為伴。又諸佛互為主伴。菩薩亦爾。主伴交參。同時頓唱。為主伴圓明具德門也。廣則恐人厭繁。略出大義。若微細發明。十門皆具。學者可以意會也。良以文顯義深。恐屈聖經。又不得不指陳也。如來光中現相一大科[A116]已竟。
△三眾喜請法三。初序發心。
一切眾生遇此光明。見彼瑞相。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此即法會大眾。見相發心者。因光中之相。善因善果。惡因惡果。孰不趣吉避凶。改惡從善。又見菩薩修因。諸佛成道。復聞諸佛說法。孰不見賢思齊。且大不思議之事。孰不有之。但以迷心自閉。有體無用。假若一念回心。返照本性。諸惑本空。豈不頓然成佛。所以大眾發心也。云無等等者。等是平也。同也。相齊也。謂出世之法。獨菩提心為最上。再無有相等之法。與此心相等也。華嚴百喻不如菩提心。所以前文云。大聖化儀。為成佛因。正此說也。
△二序作念。
時諸大眾。覩佛神力。不可思議。歎未曾有。各相謂言。如來今日。入於三昧。放大光明。照十方界。得見如來。往昔所有難思議事。調伏惡世邪見眾生。令生信解。趣向菩提。希有如來。能為一切世間之父。無量劫中難可得見。我等累劫修諸行願。得遇三界人天大師。
神力。即動地放光現瑞等。未曾有。即從來未見者。各相謂言者。彼此作念也。如來今日下。正述念事也。難思議事者。即捨身餧虎。割肉救鴿等事。調伏下。述明如來難思之事。調謂調理。見攝授之慈。伏謂降伏。見折伏之威。惡世。即五濁交作。混障自性。以世道不良。故曰惡世。邪見即外道之謬計。或撥無因果。執斷執常。見不正也。令生信解者。謂佛今現相。善惡邪正。因果昭然。令人信有因果。悟解本性也。趣向者。即回心向道也。菩提者。所向之道果也。能為慈父者。讚佛悲心益重也。一切世間者。顯非一種。即有情世間。無情世間。智正覺世間。該盡依正聖凡。顯佛能攝授調護。如慈父之愛子也。以上皆作念之言句。無量下。自述累劫修行。今得始遇。見喜慶之難遇也。尊佛能模範人天。故為大師。
△三序請法。
惟願慈尊。哀愍世間。從定而起。說甚深法。示教利喜。一切眾生。作是語[A117]已。瞻仰尊顏。默然而住。
擬知佛既光現奇相。必有奇說。故哀懇以請之曰惟願慈尊等。從定起者。請佛出定也。說深法等者。即請法之辭。以法義玄奧曰深。無人能到曰甚深。為佛自證之道也。示謂開示。教謂訓導。此二字是能被之教。下二字是所被之機。獲益歡喜故云利喜。一切下。結顯仰望也。以上如來正發[A118]已竟。
△二大士傍通二。初長行二。初經家序德三。初標名行。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師子吼。三僧企耶修行福智。
此菩薩借喻立名也。師子為獸中之王。更無所畏。若哮吼時百獸潛踪。飛禽墮地。菩薩以此為名者。謂諸惑將盡。二死垂亡。將證妙果之人。何所畏哉。如證說出。無不稱性。則天魔拱奉。外道歸依。故將師吼為喻焉。三僧下。明修行經歷之時長也。梵語僧企耶。此云無量數。菩薩因中經歷三企。於三企中無時不修。若通言。六度萬行皆為福智之因。若別論。則檀度精進為福之因。如持戒忍辱禪定智慧皆智之因。然智有二種。一自利觀照成道之智。二利他鑑機說法之智。因三企修行。令得福智具足。所以能師子吼降魔制外。
△二述聖位。
於賢劫中。次補佛處。受灌頂位。作大法王。
上科修行福智。因行[A119]已滿。此則位當等覺後心。賢劫即現在。與釋尊同在一劫也。次者轉次也。承因至果只一轉次。即入妙覺究竟成佛。補者填也續也。處即位也。謂前佛劫盡。後佛續位。故云次補佛處。受灌頂位者。楞嚴經云。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灌頂住。乃借喻比位也。如轉輪王。以金缾盛四海水。王執金缾。灌太子頂。即紹王位。此則佛見菩薩。因圓行滿。以佛智水灌溉。則入妙覺。故云作大法王。或灌頂菩薩。既受佛智水所加。則辨才無礙。雖未入妙覺。[A120]已作法王矣。
△三顯聖德。
四向觀視。海會大眾。發大音聲。而作是言。
我於往昔無量劫中。[A123]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菩提心有三種。一者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樂積一切諸善法故。三者利樂一切諸有情故。即自他兩利之公心也。
△二陳歷事諸佛。
歷事恒沙一切諸佛。
諸佛為勝緣。歷事為勝因。事者無所不作之謂。尊奉不辭卑賤之勞。操履不惜炎寒之苦。求道必至無上菩提。學法豈厭三僧祇劫。可謂因深緣勝。福慧深廣矣。故云歷事等。
△三陳所遇勝會。
曾有第一眾會道場。見不思議神通變化。
此述諸佛神應境界。第一道場無過華嚴。不思議等。即十玄妙用也。
△四陳今遇光相。
未甞覩此金色光明。影現一切菩薩行願。及現如來種種相貌。令見三世難思議事。
謂昔之所見未甞不奇。猶未及今日之奇。而今日之奇。猶奇於昔日之奇也。然光中境相。孰不共見。而菩薩猶述者。恐人忽略。故以言稱奇。䇿發大眾。不可空過。必留心以待佛。故下科勸之也。
△二勸眾欽誠以速求大法二。初正以勸眾五。初勸眾誠心瞻仰。
惟願仁者。一心合掌。瞻仰尊顏。
惟願者急勸之辭。仁者稱眾之言。稱呼大眾為仁德之人。(仁為君子全德)一心則諸緣放下。合掌則禮敬欽誠。尊顏即稱佛貌。瞻仰則翹勤五體。佇佛慈惠也。
△二擬佛定起說法。
從定而起。授甘露藥。除熱惱病。令證法身常樂我淨。
甘露即不死之藥。喻佛所說之法。以眾生迷真逐妄。墮落生死。比如喪却法身。損害慧命。如來出定說法。如甘露洒心。令法身不死。慧命重生也。熱惱病。即是煩惱焦心。生死逼迫心地不能清涼曰病。佛用法藥醫之。其病即除。令證法身者。以法性為身。故云法身。本然自有。眾生未悟。佛令悟之。以智合理。是為親證。常樂我淨是涅槃四德。謂佛證涅槃。體具四德。一常德者。不遷不變之謂也。性體虗融。湛然常住。歷三世而不遷。混萬法而不變。故為常德。二樂者。安隱寂滅之謂也。離生死逼迫之苦。證涅槃寂滅之樂。故名樂德。三我者。自在無礙之謂也。然有妄我真我。若外道凡夫。以五陰身強立主宰。執為我者是妄我。若佛所具八種自在為我者是真我。故名我德。四淨者。離垢無染之謂也。諸惑淨盡。正法滿足。如大圓鏡。了無纖翳。故名淨德(八自在我者。一能示一身為多身。二示一塵身滿大千界。三大身輕舉遠到。四現無量類常居一土。五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無法。七說一偈義經無量劫。八身徧諸處猶如虗空也)。
△三述佛慈悲熏修。
是諸如來有二種法。於三昧中不復久住。一者大慈。二者大悲。依大慈故與眾生樂。依大悲故拔眾生苦。以是二法。於無數劫。熏修其心。而成正覺。
有二法不能久住者。正是佛之慈悲熏心。不忍自[A124]己受享法樂也。一者下標。依大下釋。與眾生樂者。佛豈將樂。實授與眾生耶。若然。則眾生不勞自修矣。當知佛與眾生之樂者。但與眾生說出世法。人若遵行可得樂果。歸恩於佛。即佛之授與也。拔苦亦然。佛與說離苦法。人若修斷。則苦因既滅。苦果不生。亦歸恩於佛。謂佛能拔苦也。佛以多劫慈悲熏心。豈肯常居大定。不向人說耶。故曰不復久住(問。適言佛但說法令人自行。如是則佛無拔苦神力。何觀音尚救八難。而佛反不及乎。答。苦之重者無過生死。若世間人。病苦刑苦牢獄等苦。若誠心感動。佛力可加。令其免苦。若實生死之苦。必假自修自斷。方能離得。豈可以輕而難重乎)。
△四擬佛定說心地。
世間眾生多諸苦惱。以是因緣。如來不久從三昧起。當為演說心地觀門。大乘妙法。
此言佛具同體慈悲。必說心地之觀法也。良以一切眾生。法身本具。皆與佛同。以不能反照覺悟。恒造有漏生死業因。故感有漏生死苦果。而與諸如來。法身雖同。果報各異。故云多諸苦惱。以受苦為感佛因緣。是以如來不忍久居大定。必然出定。說心法之觀門也。大乘妙法者。法即是眾生心。妙字是稱讚辭。然心之所以為妙者。有不變隨緣之義也。以一體不變。用能隨緣。緣有二種。一染二淨。隨眾生無明惑業之染緣。則成無邊生死。隨諸佛戒定慧等之淨緣。則成無上菩提。雖生死菩提不同。而心之本體不變。以其不變之本體。即眾生成佛之真因。其因。正隨緣而不變。故云妙法。大乘是能詮之教。詮此心法也。大亦讚詞。以所詮心法既大。故能詮亦大也。今佛出定。欲說此法。令人觀之也。然心地二字。即眾生本覺之體。觀門即眾生覺了之智。若智能照理。合乎本覺。即究竟覺成佛矣。然則有緣眾生。若聞大法。解大理。起大智。破深惑。證妙果。亦不難也。若人不為。吾末如之何也[A125]已矣。今菩薩恐眾忽略。故以心地警之也。
△五結勸速求大法。
告諸大眾。無求一切人天福樂。速求出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所說法。固是佛之慈悲。今菩薩極口勸勉。亦見菩薩之慈悲也。謂人天福樂。有漏無常。報盡還墮。必求阿耨菩提。尚不墮二乘。何況凡夫生死耶。是以警策焉。正勸[A126]已竟。
△二徵釋所以二。初徵起。
所以者何。
此則總躡前義徵之。義在下科。
△二釋義五。初釋光色殊勝。
今日世尊從胸臆中。放金色光。所照之處。皆如金色。
金為諸寶之宗。既放金色光。此光亦為諸光之宗也。然光雖佛放。而現在諸人面前。亦諸人之光也。然光表本智。人所不減。故以警之也。
△二釋佛意甚深。
佛所顯示。意趣甚深。一切世間。聲聞緣覺。盡思度量。所不能知。
佛意甚深。惟佛與佛乃能知之。而一切羣賢皆不可測也。法華云。不退諸菩薩。其數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復不能知。菩薩尚然。豈止聲聞緣覺而[A127]已哉。理宜聲聞不測則為深。菩薩不測則為甚深。既顯示甚深。必有大益。故以警策。
△三釋凡夫迷流。
汝等凡夫不觀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
此言大警發人心也。謂凡夫所以有生死者。由不觀察覺悟自心故。生死喻如大海者。海有深義。喻生死深遠。從無始[A128]已來。若不遇佛聞法修行。縱至盡未來際。永無出離故。又海有大義。喻生死無邊。天上人間皆不能免故。又海有漂流義。喻眾生。生死輪迴無止息故。又海有喪命義。喻眾生墮於生死淹沒法身故。又海有寶義。珍寶多從海出。喻人生死身中。蘊藏法寶故。又海有度義。若得般筏能達彼岸。喻人生死之中。若急流聞法修行。如乘船筏到涅槃故。因海有多義。故以警之也。
△四釋諸佛修證。
諸佛菩薩能觀心故。度生死海。到於彼岸。
心本一體。迷悟有殊。眾生不觀。永溺苦海。聖賢能觀。故到彼岸。起信云。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生滅門中有二義。一覺義。二不覺義。真如。即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等。此即一切聖凡本體也。又云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虗空界。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是知覺義。即此經觀字。所謂始覺也。由能觀心地。故悟本有之真心也。離念者。即雜念頓歇。達妄本空也。然則妄念既空。真理既覺。即是平等法身。所以度生死海。到於彼岸也。總言不覺義邊。流出生死。覺義邊。出生諸佛。華嚴云。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此菩薩。又以諸佛觀心警策眾生也。
△五結顯示勝緣。
三世如來法皆如是。放此光明。非無因緣。
此結佛佛道同。非無者。正顯有因緣也。以放光現瑞。乃為說此心地之因緣耳(問。前云未嘗覩此金色光明。影現種相。今又云三世如來法皆如是。不亦自語相違乎。答。一切聖賢有權有實。前言未覩者為權。以權說不知。顯奇警眾。此云法皆如是者為實。以安慰人心。非聖人之語言相違也)。
△二大眾欽誠。
是知眾會。聞大士言。心懷踊躍。得未曾有。
是知之知字。當作以字方穩。此用個知字。或譯人之誤。或謄錄之訛。然則後人披讀。作是以看。為承上之詞。以前大士種種勸勉。故踊躍歡喜。喜之甚也。
△二偈頌二。初標能頌之人。
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訶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長文而後有偈頌者。具五義故。龍樹毗婆沙云。一隨國土。天竺有散華貫華之說。如此方序後銘也。二隨樂欲。有樂散說。有樂章句。三隨生解。有因散說得解。有因章句得解。四隨利鈍。利者一聞即悟。鈍者再說。五為集眾有先後。先到者聞長行。後到者聞偈頌。或長文未出。頌中補之者。而偈頌之言。大約如此。
△二正明所頌之偈二。初頌主賓會集二。初總讚佛德。
敬禮天人大覺尊。恒沙福智皆圓滿。金光百福莊嚴相。發起眾生愛樂心。超過三界獨居尊。功德最勝無倫匹。
如來德超九界。恩加聖凡。一切聖凡。孰不歸敬。敬存於心。禮形於外。故頂拜讚揚皆為敬禮。天上人間佛為大覺。世出世間唯佛獨尊。故以大覺稱之。次句讚福智。三句讚相好。百福者。以因中修百種福。感果中一相好。相即三十二相。義兼八十種好。每一相好。皆是因中百福所成。今則種種相好。莊嚴其身。金光者。非讚所放之光。以佛身金色。則全身明淨。皆是金色。故云金光。若照應後句。業現其前。讚所放之光亦可。但讚之太早。且約相好說。發起下一句。以相好莊嚴。感人愛敬故。超過一句。讚佛獨尊。功德一句。通讚獨勝。倫者類也。匹者比也。即天上人間。及一切聖凡。再無與佛相類可比者。華嚴云。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虗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
△二別讚佛德十二。初讚佛神通。
普用神通自在力。隨所造業現其前。我以天眼觀世間。一切無有如佛者。
此預讚光相。歸佛神用自在。故以天眼觀察。無有如者。如即同也。眼有五種。一凡夫為肉眼。遇障則留礙。二天眼。以天人鬼神及諸佛。皆自然見物。無有障礙。名曰天眼。三慧眼。以智慧為眼。即是般若。能見空理。一切天人則無。唯羅漢至佛皆有。以見空理。是為慧眼。四法眼。謂照了萬法。能觀俗諦。一切眾生。遠近善惡染淨因果。分別不錯。故為法眼。菩薩與佛皆具。聲聞則無。五佛眼。具前四種。盡十方徧法界。一切隱顯巨細。如千日並照。無不了知。故為佛眼。今云天眼觀察。故無所不見。一切聖凡皆不及佛也。然雖說天眼。以四眼在菩薩。通為法眼。故見之徹。若諸天之眼不及也。
△二讚佛相好。
希有金容如滿月。希有過於優曇華。
初句讚佛聖容。黃色光艶。故曰金容。圓明皎潔。故如滿月。次句讚聖容之難遇。過於優曇。然優曇者華名也。此云靈瑞。為金輪王之瑞華。以輪王不出。此華不現。輪王若出時。此華先出。為王出之先兆。世人見華。則知有聖王出世。葢非時不出。華固難見。喻佛聖容。固亦難見也。
△三讚佛福智。
無邊福智利羣生。大光普照如千日。愚癡眾生長夜苦。蒙光所照悉皆除。
初句。如教人布施及供養三寶。則得福報之利。教人悟道修行發無漏智。則得聖智之利。群生不唯凡夫。亦兼二乘也。無邊者過量之謂。以九界眾生品類雖多。佛能教化。皆令得之。以眾生無邊。故福智亦無邊也。大光普照者有三義。一身光普照。能破世間昏暗。如千日並照。則不容私暗。令盡法界聖凡。皆觸光得樂故。二智光鑒機說法。無所不照。亦如千日。能破眾生無明癡暗故。三道光普聞。亦如千日。無處不聞。令人天仰德從化故。愚癡下。正明獲利。言眾生被無明所覆。生死所纏。而不自覺。故曰愚癡。昏昧不惺。如處長夜。不得三光。舉動則墮坑落壍故苦也。若蒙佛身光觸之。智光教之。道光被之。人如遵行。則長夜之苦。愚癡之暗。頓然而除之矣。
△四讚佛因行。
我觀如來昔所行。親近供養無數佛。經歷僧祇無量劫。為眾生故趋菩提。常於生死苦海中。作大船師濟群品。演說甘露真淨法。令入無為解脫門。三僧祇劫度眾生。勤修八萬波羅蜜。
初句明因。昔謂[A129]已往。所行即是萬行則因深也。次句供佛則緣勝也。經歷僧祇則時長也。為眾下一句。顯公心不忍獨善也。常於下二句。大悲拔苦也。生死喻海。法如船。佛如師。濟即渡也。群品即所濟之眾生。品格不同也。演說下二句。即大慈與樂也。本絕妄緣曰真。蕩無纖塵曰淨。軌悟自心曰法。甘露為喻。一滴入口則起死回生。喻真法片言則超凡入聖。令入無為下一句。皆喻離繫果。門喻教法。如來演說如指門。人能行之如入門。既入其門。必達堂奧。不受苦縛。故曰解脫。三僧下。結上度生時長。勤修下。結自修道廣。波羅蜜云到彼岸。如前解。八萬即總數。必兼四千。即轉八萬四千塵勞。而成八萬四千法門。
△五讚成正覺。
因緣果滿成正覺。住壽凝然無去來。一一相好周法界。十方諸佛相皆然。甚深境界難思議。一切人天莫能測。
因緣果滿有兩說。若對果滿。緣字必錯。當用圓字。謂因既圓。則果亦滿。故成正覺。若緣字不錯。另作一解。果字不作果報說。當訓相得之意。謂萬行為因。諸佛為緣。此二相得而滿。則成正覺也。住壽一句。即親證法身。住謂安住。常住。壽即壽量。然則既以法性為身。仍以法性為壽。凝然則本不動搖。常住則實無來去。一一下。亦有兩說。一者以相好表化身。周法界。即周徧法界。連上句言。法身不動。此句言。應徧十方。是則無私而應。不動而徧故也。二者稱性。葢法身凝然周徧。而化身一相一好皆能稱性周徧。此則借相好表法身矣。十方下。會諸佛道同。甚深下二句。結歎難思。以上不動而徧。稱性而周。其義神奧。深固幽遠。言之則詞喪。思之則意絕。故一切人天。焉能測之哉。
△六讚佛體用。
諸佛體用無差別。如千燈照互增明。智慧如空無有邊。應物現影如水月。無邊法界常寂然。如如不動等虗空。
初句躡前。體用無差即是道同。如一佛相好周徧法界。諸佛亦然。互不相礙。下句。喻如千燈共室。一燈之光充滿一室。諸燈亦然。光光周徧。互不相礙。重重交映。互相增明。即十玄門中。一多相容不同門。為事事無礙法界也。智慧下。即權實二智。以實智證理。理既無邊。故智亦無邊。權智應機。機既無邊。而智亦無邊。應物下。喻權智應物。如水中月。水不上升。月不下降。一時一月。影臨眾水。百千化身。亦復如是。塵剎現形。隨機說法故。無邊下二句。寂然不動。皆喻虗空。皆是體義。前句應物是用義。所謂一體不變。而用能隨緣。用正隨緣。而當體不變。又寂然不動理也。應物現影事也。為理事無礙法界也。
△七讚佛萬德。
如來清淨妙法身。自然具足恒沙德。周徧法界無窮盡。不生不滅無去來。法王常住妙法宮。法身光明靡不照。
當知如來二字。解處不同。如解法身。謂即如而來。雖來而如。如是體。來是用。體如鏡。用如光。葢依鏡有光。光不離鏡。所謂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清淨者。約體言。以本無混雜。亦無染著之謂。妙字猶帶用義。然雖具用義。本無繫縛。以無繫為妙。法身者。法即是性。以法性為身。故名法身。自然下一句。是性具德用德相也。如三空四智。五眼六通。乃至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本無數量。喻若恒沙。自然者。即不然而然。性分本有之謂。具足者。是無欠無缺之謂也。周徧下一句。是匝滿義。葢上句言性具之德。此句言法身之量。然本無分量。以周徧法界為量。故無窮盡也。不生下一句。是常住義。謂本來不生。究竟不滅。亦釋上寂然二字。無去來者。即不動義。釋上如如二字也。法王即佛。以法身自在為王。故曰法王。宮是王宅。即法性土也。謂法身常住法性土中。本無生滅曰妙法。由法王依止。故喻如宮也。總是寂義。法身下一句。又是照義。光明者即智光也。靡者無也。謂稱法身而無所不照也。
△八讚佛神應。
如來法性無罣礙。隨緣普應利羣生。眾生各見在其前。為我宣說甘露法。
初句言隨應之本。謂如來法性本自空有不羈。故無罣礙。罣者是网羅不脫之義。礙者留阻不透之義。由無罣礙。所以下句隨緣普應。即水月化身。羣生有感。隨之而應。皆有大益。故云利羣生。眾生下二句。顯佛身密。令眾生隨機所見。在佛面前。聞佛說法。法能投機喻甘露。為我二字。是眾生歡喜自慶意。然則各見二字。正是隨機不同。或大或小。楞嚴云。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九讚佛大悲。
隨心能滅諸煩惱。人天眾苦悉皆除。破有法王甚奇特。光明照曜如金山。為度眾生出世間。能然法炬破昏暗。眾生沒在生死海。輪迴五趣無出期。善逝恒為妙法船。能截愛流超彼岸。
隨心下二句。承前甘露之益。所以能滅煩惱離苦也。煩惱即見思二惑。皆是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內兼造業為苦因。能感人天為苦果。苦言眾者逼迫者多也。如老病貧寒。恩愛別離。冤家聚會等。三苦八苦。充之無量。因聞甘露之法。能滋心地。令彼轉迷成悟。斷集修道。故云悉皆除。破有下。歎佛妙用也。有謂因果不亡。生死相續。言三界之內。善因善果。惡因惡果等。佛能自破。故自成佛。又說向於人。能教他破亦令成佛。歸恩於佛。故歎奇特。光明下。讚佛光勝。如同金山。為度下二句。正顯破有。法炬喻所說之法。謂法如火炬。即能破。昏暗喻惑。為所破。以佛能說法。如然火破暗也。眾生二句。正顯眾生之昏暗。以其昏迷造業。沒於生死。如墮海不能自出。只在生死往復。不出五趣升沉。故云輪迴。善逝下。歎佛能度之。善逝即佛。善者妙也。逝者往也。謂即三界而離三界。為妙往菩提號。妙法船者。言妙法如船。法喻雙舉。以佛能說法。妙合人心。人皆受度。佛為駕舩之人。所以用船度人。人若受度。反妄歸真。如截流出海。得達彼岸。彼岸喻涅槃。
△十讚佛大慈。
大智方便不可量。恒與眾生無盡樂。能為世間大慈父。憐愍一切諸有情。
初句是佛權智善巧。故云方便。即七方便也。謂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煖。頂。忍。世第一。(五停心者。停即止也。住也。心即緣慮識心也。謂眾生多貪者。以不淨觀治之。多瞋者。以慈悲觀治之。多散亂者。以數息觀治之。愚癡者。以因緣觀治之。多障者。以念佛觀治之。修此五法。能止住五種妄心。故名五停心。二別相念者。別謂各別。相謂行相。念即觀也。謂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四種行相各別不同。故名別相念。三總相念者。以身受心法四種。一念俱觀。如觀身不淨。則如受心法皆不淨。乃至觀法無我。則知身受心皆無我。故名總相念。四煖位。從喻立名。以前別相總相念處。觀於四諦之境。能發相似之解。伏煩惱惑。得佛法氣分。猶如鑽木求火。火雖未現。先得煖相。故名煖位。五頂位。謂修四諦法。所得相似之解。轉復增勝。定觀分明。在於煖位之上。如登山頂。觀望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頂位。六忍位者。即忍可也。謂由前所得相似之解。增進善根。於四諦境。堪忍樂欲。故名忍位。七世第一位者。世即世間也。謂修四諦行。至此。漸見法性。將入初果。雖未得聖道。而於世間稱為第一。故名世第一位)以上七種。皆是入聖道以前之方便也。不可量者。謂就權引實。終入佛道。所以不可測量。故曰恒與等。樂即出世善果。謂一成永成。再無有盡。能為下。謂既能與樂。以見如來真為大慈悲父。憐愍有情也(有情。不獨凡夫。亦兼二乘)。
△十一讚佛難遇。
如來出世甚難值。無數億劫時一現。譬如優曇妙瑞華。一切人天所希有。於無量劫時一現。覩佛出世亦同然。是諸眾生無福慧。恒處沉淪生死海。億劫不見諸如來。隨諸惡業恒受苦。我等無數百千劫。修四無量三解脫。今見大聖牟尼尊。猶如盲龜值浮木。
初二句直歎難遇。譬如下借喻比難。如曇華現瑞。則人天歎其希有。然其所以希有者。以於無數劫時方一現耳。覩佛下合喻。言如來出世之難遇。亦如優曇。故曰同然。是諸下。謂佛既難見。以未及見時。不知作福故無福。既無聖師點化故無慧。恒處下。謂由乏無漏福慧。且又造業為苦因。故恒處生死海中為苦果。億劫長時。不能見佛。所以但隨惡業。恒受其苦也。以上明眾生[A130]已往之難遇也。我等下。慶今之幸遇。由百千劫[A131]已來。修四無量心。三解脫觀。承此功德。今生方能得見。大聖牟尼即世尊也。猶如下比喻。謂須彌山下海中。有一眼之龜。一孔之木。若龜入木孔。則出海溺。然木經三千年方一經過。流之且速。其盲龜待之欲入。若踊身脫孔。又待三千年。木孔喻佛。龜喻眾生。然喻佛之難遇如此也。此菩薩借喻。正為提撕大眾。既遇佛世。豈可空過也。夫我等末世下凡。即今雖不能親見親聞。現今披讀。如佛面談。若不依教出苦。一日無常。又不知待幾千年矣。
△十二願世隨佛。
願於來世恒沙劫。念念不捨天人師。如影隨形不暫離。晝夜勤修於眾智。惟願世尊哀愍我。常令得見大慈尊。三業無倦常奉持。願共眾生成正覺。
此菩薩感佛聖恩。故發願隨佛也。來世之劫長。喻如恒沙。念念不捨者。以佛為天上人間之宗師。善能模範人天。故願如形影相隨。不忍暫離。葢欲佛作勝緣。教授故也。無著十八住。有不離佛世時住。正為此也。晝夜下。謂上既依佛為師。故勤修不減晝夜。眾智即佛智。或二智。三智。四智。乃至一切種智。充之則至於無量。故曰眾智。惟願下。求佛加被也。以上雖發願隨佛。猶恐力不自由。復望哀愍常令得見。三業下。謂身無倦。常行佛行。口無倦。常說佛法。意無倦。常參佛理。所謂尊奉秉持。不敢怠惰也。願共下迴向也。正言如三業之所持。晝夜之所修。原不為自身獨善。亦不願人天小果。願與一切眾生共成正覺。(正覺即佛果也)良以前經家敘德。謂此菩薩於賢劫中次補佛處。受灌頂位。為大法王。可為千佛之數。何此偈中。重重發明。佛世難遇。如曇瑞之難逢。佛身難見。類盲龜之值木。又願世世不離見佛。晝夜勤修。願佛哀憐常令得見。果何謂也。然此菩薩實不為[A132]己。葢為警策眾生。自省自愧耳。將謂菩薩尚然。而我等塵勞中人當何如哉。假若有緣善人。一念警省。觀想佛性。深究佛旨。亦生難遭之想。發慚愧之心。則精進大願。必欲菩提。偶然大悟。則生死頓空。亦為諸佛一數。庶不負師吼菩薩之諄諄也。以上頌主賓會集一大科[A133]已竟。
△二頌發起源流二。初頌如來正發二。初頌定感諸天二。初頌入定能感。
今者三界大導師。座上跏趺入三昧。獨處凝然空寂舍。身心不動如須彌。
初句標佛為引導之師也。方頌入定。便稱導師者良有意也。以後文入定則感天。放光則現瑞。將聖凡染淨因果。皆現在諸人面前。是佛說法不用語言。假如人若忘言默會。直下承當。則佛意機心。覿面了然。不亦佛為三界一大引導之師乎。次句頌趺座入定。獨處下。形容定體。空寂舍者。以法性為房舍。法身如安處之人。而法身之佛。入法性之舍。而能所凝然。身心不動。故喻如須彌。
△二頌諸天獻供二。初總頌聖凡獻供。
世間一切梵天魔。莫能警覺如來定。此界他方凡聖眾。悉知調御住於禪。廣設無邊微妙供。奉獻能仁最勝德。
警覺者。謂省察知覺也。莫能者不能也。梵天者淨居天也。以離下界粗濁五欲。淨居於禪定。為禪味所著不覺佛定。魔者乃欲界頂天。假他福力化成五欲。自[A134]己受用故曰魔王。又廣化七珍。多增寶媛。為色欲所迷。亦不覺佛定。此界即是娑婆。他方即是別土。凡。即三界內者。聖。即出三界者。小大乘人通稱為聖。聖者正也。謂發正心。入正定。得正果。永離生死。方為聖人。悉知下謂魔王粗心不覺佛定。惟有大凡諸天。及出世聖者。知佛性定。禪即定也。調御即佛。廣設下。既知住禪。必說妙法。欲作福因。故所獻供也(發菩提心者。現居三界。雖未成聖。能發大心。行大行。通名大凡)。
△二別頌三天獻供四。初頌欲界諸天供。
六欲諸天來供養。天華亂墜徧虗空。十善報應無價香。變化香雲百寶色。徧覆人天無量眾。雨雜妙寶獻如來。香氣𣱦氳三寶前。百千伎樂臨空界。不皷自鳴成妙曲。供養人中兩足尊。
四王天。忉利天。上至他化自在天。通為六欲。義同前解。十善下。明所供之香華妙寶。香雲寶色。百千伎樂。不皷自鳴。不作而曲。皆從因中行十善行。感報如此。應用自在也。無價者。謂天香貴重。誰敢作價。故云無價(十善者。一不殺還放生。二不偷盜更喜捨。三不邪淫還梵行。四不妄言說真實言。五不綺語說直語。六不兩舌說和合語。七不惡口說善法。八不貪更解脫。九不瞋還歡喜。十不邪見知因果也)兩足尊者。即是福足慧足。福足則人天供養。慧足則應物鑒機。
△二頌色界諸天供。
十八梵眾雨天華。及雨雜寶千萬種。梵摩尼珠妙瓔珞。眾寶嚴飾天妙衣。大寶華幢懸勝幡。持以供養牟尼尊。
摩尼云如意。以如意寶珠貫成瓔珞。及天妙衣等供養者。以福田難遇故也。大義同長行(問。前云梵天魔。皆不知佛定。何得又頌梵眾興供。答。有二義。一或言總意別。前雖帶梵天。意在魔眾。二者或梵眾不覺。而梵天諸王皆菩薩化身。使之令覺。既能省覺。豈不近佛興供而作福因也)。
△三頌無色諸天供。
無色界天雨寶華。其華廣大如車輪。雨微細香滿世界。供養三昧難思議。
供養三昧者。以三昧正定。是法身全體。擬之則錯故難思。言之則乖故難議。無色供佛。前列眾文中有辯。
△四增頌龍王修羅供。
龍王修羅人非人。奉獻所感珍妙寶。各以供養天中人。樂聞最勝菩提道。
此長行無。頌文補出。人非人。即七部鬼神也。所感者對能□說。以龍王等。見佛威儀福智。謂福田難遇。將欲[1]□供。慨發於心。是為誠心感格。所以諸珍妙寶應心而現。以誠心為能感。珍寶為所感也。樂聞下一句。言七部鬼神。雖因中戒緩為墮落。却急務教乘。熏成菩提種子。今見佛入定。擬度必欲出定說法。故好樂而聞之也。天中人者。諸部經文未有此稱。必譯出時。謄錄之錯也。即天中天無疑矣。然必欲天中人者。謂天中之聖人即佛也。定感諸天大科[A135]已竟。
△二頌婆伽現瑞二。初頌變定施通二。初頌變定。
時薄伽梵大醫王。善治世間煩惱苦。師子頻伸三昧力。
薄伽如前。大醫王者。謂醫能治病。而有庸者良者。庸者不但不能愈病。而反增病。何也。由不知病之源委。脉之微細。而用藥又不知輕重。以隨自所見。謬用其藥。然在醫者未嘗不是好心。而反增其病者。葢學之不精。而用之不當也。此喻外道不悟自心。邪執謬計。認邪為正。以邪傳邪。各立一教。呼祖喚聖。憍倨自尊。不知廉恥。心無慚愧。將世間良人子弟。引歸於妖魅魍魎。其與庸醫增病何別哉。良醫喻佛。能知機之利鈍。惑之重輕。解之深淺。行之勤怠。所以隨機說法。善巧方便。務令彼行。能斷煩惱。出離生死。轉凡成聖。將無始[A136]已來生死病源。一言而愈。豈非出世間之大良醫哉。故云善治等。師子頻伸者。前長文云奮迅。此云頻伸。即奮迅之別稱也。三昧云正定。力者即神通妙用也。
△二頌施通。
六種震動徧三千。以此覺悟諸有緣。於此無緣了不覺。隨彼人天應可度。見佛種種諸神通。瞻仰月面牟尼尊。以淨三業皆雲集。如來能以無緣慈。饒益眾生成勝德。
震動准前。以此下四句。隨機別見也。以此二字。躡前定力震動。覺悟二字。元為警覺眾生。而却有覺者有不覺者。其故何哉。葢只在有緣無緣耳。所謂佛雖大聖。不度無緣之人。非佛不度。以彼自無緣而業力自障。不自覺知也。故云覺悟有緣。無緣不覺也。隨彼下二句。又別出有緣之機。隨彼應度者。雖是教與機投。而彼可度之機。見佛神通有種種不同。然所見既不同。則知受教亦不同也。瞻仰下二句。言來機之誠也。月面者。言佛面圓滿如中秋之月。以淨三業正顯誠意也。謂沐浴其身。謹慎其口。秉正其意。以見來儀之誠無過於此。雲集言眾來之多。如雲聚集合為一眾也。如來下二句。言佛無緣之慈。饒益之普。不以無緣不度而傷其勝德也。由前云。覺悟有緣。無緣不覺。然則眾生雖無緣自障。而佛却不忍遺之。或以神力加之。令彼暫見。或以威力降伏。令彼歸從。故佛能以無緣之慈。令彼饒益。方見佛之勝德也。變定施通一科[A137]已竟。
△二頌正明現瑞二。初頌如來放光。
胷臆放此大光明。名諸菩薩不退轉。如劫盡時七日現。熾然照曜放千光。世間所有諸光明。不及佛一毛孔光。無量無礙大神光。徧照十方諸佛剎。如來福智皆圓滿。所放神光亦無比。其光赫奕如金色。徧照十方諸國土。
劫盡七日現者。天地之始終謂之劫。劫盡壞時。火灾將起。而彼時一切人民。皆作惡業。遂使天久不雨。所種不生。諸水泉源皆悉枯竭。久久之後。風入海底。取日宮殿。於須彌山邊。置日道中。徧照世間草木凋落。如是一日。乃至七日。次第而出。消竭海水。大地烟起。乾坤洞然。直至梵天。悉皆蕩盡等。(出法苑珠林)梵語劫波。此云分別時節。然今所用者。不取壞劫。但喻佛光之勝也。且如一日歷天。乾坤朗耀。何況七日並照之光。顯其愈勝也。今佛光之勝。取此為喻。故云熾然照曜放千光。世間下二句較量。如世間最勝之光。無過日月。縱至梵天身光雖勝。猶不及如來一毛之光。然一毛稱性。周徧法界。況全身耶。無量無礙者。如日月獨照四天下。須彌之上照之不及。況十方何能照之。顯其有分量也。逢山對境。不能透過。顯其有礙也。今佛光反此。上盡有頂。下盡阿鼻。橫徧十方諸佛世界。故云無量無礙等。如來下四句結讚。赫奕者光勝也。
△二頌光中現相二。初頌照依報世界相。
大聖金光影現中。悉見世間諸色相。三千大千諸世界。所有一切諸山王。四寶所成妙高山。雪山香山七金山。目真隣陀彌樓山。大鐵圍山小山等。大海江河及浴池。無數百億四大洲。日月星辰眾寶宮。天宮龍宮諸神宮。國邑王宮諸聚落。如是光中悉顯現。
聖者。無所不通之謂也。不假習學。生而知之。謂聽無不聰。視無不明。思無不徹。用無不中。貫三才。應萬物。與天地同功。豈冐名尸位而稱之哉。如三皇五帝。周公孔子。今頌言大聖者。惟吾佛世尊。竪徹如理之際。橫窮法界之邊。會萬法為自[A138]己。了生死即涅槃。天中天。聖中聖。故謂之大聖也。餘准長行解。
△二頌照正報聖凡相三。初頌釋迦因果相二。初頌因中苦行相二。初歷頌諸相十三。初頌割肉救鴿相。
又現如來往昔因。積功累德求佛道。如來昔在尸毗國。曾居尊位作人王。國界珍寶皆充盈。常以正法化於世。慈悲喜捨恒無倦。能捨難捨趣菩提。割身救鴿嘗無悔。深心悲愍救眾生。
初二句總標。如來下別顯。尸毗救鴿。長行略。頌中增廣。三四二句。顯其位極人尊。國界一句。顯其富有四海。常以一句。顯正法化世。正法者。若世間法。即是戒善。若出世法。即諦緣度等。慈悲一句。即四無量心。能捨一句。即檀度也。難捨者。即頭目髓腦。國城妻子。世人我執不亡。言之即瞋。誰敢乞化。菩薩則不然。有佛道可求。不知有身命可得。故凡有乞者。盡能施與。不知其為難也。末二句。以割肉救鴿。驗其雖難而却不難。菩提為佛果。趣者向也。謂承因向果也。深心悲愍。正見菩提心也。
△二頌雪山求道相。
時佛往昔在凡夫。入於雪山求佛道。攝心勇猛勤精進。為求半偈捨全身。以求正法因緣故。十二劫超生死苦。
一切聖賢。皆是有血性的凡夫做成。故云往昔在凡夫。次句。求道必欲入山者。以離塵勞。易攝其心故。世人所以不肯求道者。皆以世緣邊重。生死邊輕。聖人反此。生死邊重。世緣邊輕。所以諸緣放下。收攝其心。勇猛則遇難不怯。精進則成道為期。為求半偈能捨全身者。正顯勇進之實行也。以求下結上義。以半偈雖微。是出世之正法。由捨身精進。超十二劫。超字理當在十二劫之上。(問人之所重者身命也縱有慕道之心。何至於全捨身命。不亦迂乎。答。身命者道之累也。半偈者至理之言也。人得正理則超凡入聖。貪身背道則永沒沉淪。聞半偈如得寶珠。捨全身如脫弊屣。慶幸且有餘。何迂之有。不但釋尊能行。如此方楊子厭為懸疣。孔聖朝聞夕死。此皆以道。為重。而不惜其身命者也)是知聖人。非不愛其身命。但身之與道不能兩全。故不得不捨身而取道也。雖然。非我空者不能(當知捨身之說後人酌量。果如菩薩。人法雙空者則可。若二執未空者則不可。以我執不亡。道眼未發。徒增業苦。於道何益)。
△三增頌布髮供佛相。
昔為摩納仙人時。布髮供養然燈佛。以是精進因緣故。八劫超於生死海。
佛因中二僧祇時。曾布髮掩泥供燃燈佛。以精進因緣。又超八劫。
△四頌捨身救虎相。
昔為薩埵王子時。捨所愛身投餓虎。自利利他因緣故。十一劫超生死因。
如長行。
△五增頌流水救魚相。
流水長者大醫王。平等救護眾生故。濟魚各得生天上。天雨瓔珞來報恩。
佛因中曾為良醫。偶見魚池水涸。魚命未幾。遂借王象駝水。灌滿其池。更濟以食。則魚得全生。流水復念。水之與食。但救其生。不能救其死。然我當以佛法度之。趂其有緣。不可不度。遂遶池稱念寶積如來名號。更誦十二因緣法。其池中魚。數滿十千。以聞法故。捨却魚身。生忉利天。復以天眼觀之。則知其故。時十千天子。各持瓔珞。放光誦德。來報流水之恩。是知流水即佛之故身。今光中亦現。
△六增頌翹勤讚佛相。
七日翹足讚如來。以精進故超九劫。
如來因中。見古佛相好光明。心生渴慕。遂翹一足。一足著地。讚佛相好功德。以精進所持。七日不怠。猶超九劫。
△七增頌象王投獵相。
昔為六牙白象王。其牙殊妙無能比。捨身命故投獵者。求佛無上大菩提。
因中為象王六牙。彼有獵人。見此白象。深愛其牙。謂此牙若得。進之於王。王若見賞。則脫我窮苦。將欲圖之。懼象力大。展轉思惟。無有良計。回告其妻。妻曰。我聞白象六牙。定非凡物。將菩薩之化身。不可害也。夫聞其言。次日復至象所曰。我聞菩薩。能捨難捨。我欲汝牙。脫我窮苦。未知可否。象愍其窮。遂投身與獵者曰。我身全捨。任汝所取。遂發願言。以我捨身功德。願我生生不墮三塗。不生人天。不欲小果。願求無上菩提。
△八增頌施眼相。
或作圓滿福智王。施眼精進求佛道。
有福則為王。有智則施眼。欲福智圓滿。故能施眼。以眼不施。則福不圓。不施眼。則智不滿。何也。非能捨難捨。而檀度不滿。福奚具足。眼為智因。由捨眼故。所以智滿。以此求佛。必有所克。
△九頌鹿王捨身相。
又作金色大鹿王。捨身精進求佛道。
昔者菩薩。身為鹿王有金色。力勢踰眾。仁愛普覆。群鹿恭從。所遊近苑。牧人以聞。王率士眾。合圍逼之。鹿王乃知。垂泣而曰。爾等斯厄。厥訧由我也。吾將沒命。濟爾羣小。鹿王就索。下前兩足曰。登吾踊出。爾等可全矣。羣鹿如之。咸獲免矣。身肉決裂。血若流泉。躃地纔息。其痛難言。羣鹿啼呼。徘徊不去。人王覩其體殘。血流丹地。不見鹿眾。曰。斯者何以。鹿王對曰。執操不淑。稟命為獸。尋求水草。以全微命。干犯國境。罪應就重。身肉雖盡。兩髀五藏。完具尚存。惟願大王。給一朝饍。王曰。爾何緣若茲乎。鹿王本末。陳其所以。人王惻然。為之流淚。曰。爾為畜王。含乾坤之弘仁。毀命以濟眾。吾為人君。苟貪好殺。殘夭所生。即布重命。勅國黎庶。自今絕獵。勿貪鹿肉。裂䌇舉鹿。安厝平地。群鹿覩其王。仰天悲號。各前䑛瘡。分布採藥呾咋。傳之人王覩焉。重為抆淚。曰。君以子愛育其眾。眾以親恩慕其君。為君之道。可不仁乎。自斯絕殺尚仁義。天即祐之。國豐民熈。遐邇稱仁。民歸若流。此是佛在因中。現異類身。行菩薩道。今亦光現也。
△十增頌身施夜叉相。
為迦尸國慈力王。全身施與五夜叉。
未見源委。姑留待察。
△十一增頌施妻子相。
又作大國莊嚴王。以妻子施無悋惜。
因中作王。以布施無悋。莊嚴其德。故以名焉。凡有索求。不逆其意。名流八方。時文殊師利。欲往試之。化作少年婆羅門。從異國來。到於王所。欲乞王為奴。夫人為婢。王甚歡悅。與夫人說。我今[A139]已許。爾意若何。夫人亦喜。時王及夫人。隨其所行。道人曰。既為奴婢。當踱跣而行。(踱音鐸。跣音尠。謂徒足履地。即不容穿鞋也)亦遵其命。乃至將王及夫人。各賣一處。不容合會。心亦歡喜。全無悋色。文殊讚言。善哉善哉。以神力故。將王及夫人。如從夢惺。未離當處。此是捨妻之一事耳。假有瞋恚悋惜。則不能圓滿檀度矣。
△十二增頌捨頭目相。
或為最上身菩薩。頭目髓腦施眾生。如是菩薩行慈悲。皆願求證菩提道。
捨頭如大光明王。佛因中作王。欲行檀度。難捨能捨。外國聞之。令旃陀羅。來於王所。欲乞王頭。王曰甚善。吾當捨之。只恐羣臣阻隔。不果其願。遂囑大臣。勿違我願。大臣計議。各將金頭。以易王首。乞者不𠃔。王聞其事。謂大臣言。彼旃陀羅。是我知識。成全吾願。汝等阻之。不為忠順。諸臣見王志莫能奪。舉聲大哭。震動天地。王問乞者。汝何不割。乞者答言。恐怖羣眾。爾時其王。自割其首。奉與乞者。爾時大地震動。日無精光。又佛告眾言。如來因中。捨金轉輪王頭有千顆。方滿檀度。此乃捨頭之一事耳。捨目髓腦者。佛因中作忍辱太子。父王有重病。求藥無良。時有逆臣。欲害太子。偽稱曰。一生無瞋人眼目。及諸髓腦。用此和藥。服之病愈。太子聞說。對逆臣言。我一生來。心不動瞋。似是其人。若父病果愈。萬死不辭。遂剜其目。斷取骨髓。和藥令服。父病大愈。太子命終。此是捨目髓腦之一事耳。末句迴向佛道。今此光中。一一皆現。
△十三頌輪王出家相。
佛昔曾作轉輪王。四洲珍寶皆充滿。具足千子諸眷屬。十善化人百千劫。國土安隱如天宮。受五欲樂無窮盡。時彼輪王覺自身。及以世間不牢固。無想諸天八萬歲。福盡還歸諸惡道。猶如夢幻與泡影。亦如朝露及電光。了達三界如火宅。八苦充滿難可出。未得解脫超彼岸。誰有智者樂輪迴。唯有出世如來身。不生不滅常安樂。
前六句。頌王富貴及十善化人。百千劫者。顯非一世。解見長行。時彼下十句。是悟世無常。為出家之緣。時彼一句。能覺自身。覺是心上猛然之智。而世人為五欲所染。昏迷本性。雖終日奔馳。不以為苦。生死不保朝夕。誰肯省察。隨業而生。任運而死。萬劫千生。無有了期。惟智者猛省。覺身無常。及以一句。又覺世間依報。亦轉變不牢。定有壞滅。無想一句。謂不但世人。便是諸天。至無想天。將浮想現行伏定不起。內守幽閒之境。認作至道。經八萬歲。定力盡時。猶墜人間。轉墜惡道。故曰福盡等。歲字不穩。劫字之誤耳。猶如下三句。作喻觀察。謂人間天上。依正兩報。如夢幻泡影。即有而無。亦如朝露電光。不能久住。又喻三界如宅。八苦充滿喻火。而八苦逼身。猶火燒宅。未得下二句。是厭世求脫之意。然未字最活。如三界五欲。人若樂著。則不能脫。若厭苦求脫。則未嘗不脫。解脫二字。即離繫之謂。正對眾生之繫縛言。葢眾生為五欲所染。生死所縛。如蠶作繭。自纏自受。故未能解脫。難超彼岸。彼岸即涅槃。誰有下。誰字亦活。謂愚者樂著則入輪迴。智者不著則能超脫。然則誰有智慧之人。樂於輪迴者哉。唯有下二句。仰慕真樂之意。謂天上天下。皆為五欲生死所縛。不能解脫。而能超脫者。唯有如來。能出塵世。能離生滅。能得真常安樂涅槃。常則永無生滅。安則不被業牽。樂則不受諸苦。所以永出輪迴。高登覺岸矣。前長行。有捨輪王位出家學道之言。而頌中無者。寄於誰有智者樂輪迴之中也。
△二總結全現。
如是難行菩薩行。一切悉現金光內。
△二頌果上靈塔相三。初頌總標八塔。
又此光中現八塔。皆是眾生良福田。
世間土地。能生五穀。資養身命。名曰土田。如來八塔。能生百福。資養慧命。故云福田。
△二別頌八塔。
淨飯王宮生處塔。菩提樹下成佛塔。鹿野園中法輪塔。給孤獨園名稱塔。曲女城邊寶階塔。耆闍崛山般若塔。菴羅衛林維摩塔。娑羅林中圓寂塔。
與長行同。
△三結顯供養。
如是世尊八寶塔。諸天龍神常供養。金剛密跡四天王。晝夜護持恒不離。
天龍供養者。謂見塔即如見佛。有二義。一者佛恩浩大。不忘恩德故。二者既為福田。良田下種故。金剛密跡者。本是菩薩。現護法神。持金剛杵。以杵彰名。故名金剛。外現惡相。人所不測。故云密跡。四天王者。即欲界初天。離地四萬二千由旬。在須彌山半腰。東西南北。各有一埵。東方名持國。居黃金埵。領二部鬼神。保護東洲。南方名增長。居琉璃埵。亦領二部鬼神。保護南洲。西方名廣目。居白銀埵。領二部鬼神。保護西洲。北方名多聞。居水晶埵。領二部鬼神。保護北洲。晝夜護持不離者。隨願力故。(問寶塔既為福田。又有人天供養。必欲護持者何也。答。佛在世時。魔王常來諸佛入滅。以佛在世。令魔宮不安。且損魔眷屬。佛既入滅。留塔住世。亦表佛在。恐魔來傷毀。故此護持。又隨本願。故來守護也。又問。經云晝夜不離。註中又云天王各護一洲。且八塔各在一方。一身何能徧護。答。有二義。一者如世間總督。住在一處。威鎮八方。且有屬官。各守一洲一縣。此亦如是。住居一處。威鎮無方。且各有所部鬼神。或差遣護持。歸功於王。即王護等。二者外現天身。實是菩薩。其分身散影。所謂一體不動。周徧十方。何疑哉)以上頌釋迦因果相[A140]已竟。
△二增頌造塔獲福相。
若造八塔而供養。現身福壽自延長。增長智慧眾所尊。世出世願皆圓滿。若人禮拜及心念。如是八塔不思議。二人獲福等無差。速證無上菩提道。如是三世利益事。於此光中無不現。
此頌造塔功德。初句標住。次句明現世福壽。增長一句。明現世智慧。世出一句結顯。良以福智兩全。又增大壽。一切世間誰不尊敬。以福壽延長。即世間之願圓也。增長智慧。又為眾所尊。即出世之願滿也。以見造塔功德不可思議矣。若人。下明禮拜心念功德不測。二人下較福。如禮念之人。及前造塔之人。二人獲福等無差別。速證下結顯。如是二人。不唯得世間之福。且於無上菩提速證也。如是下總結三世。謂生處及說法等塔。是現世。因中苦行等是過去。佛今未及涅槃。現出涅槃處塔。是未來。故曰如是三世等。
○上云造塔之福。如甘露皷王經云。若人以泥團造窣堵波。大如阿摩勒果。上安相輪。剎竿如針。覆葢如棗葉。中安佛像同𪍿麥。下葬舍利如芥子。其福勝以滿四洲金寶供養四方羅漢之福。據此則知造塔之福殊勝也。法華云。聚沙為佛塔。皆以成佛道。又天授品云。天王如來滅度之後。全身舍利。起七寶塔。諸天人民。以香華瓔珞幢幡寶葢。禮拜供養。無量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議眾生發菩提心。至不退轉。據此則知速證菩提者宜矣。是知大乘之人根利。禮念之間頓悟者。不減住世之功。又如來慈悲大願。德化優餘。故流風扇於後世。有若此之利焉。
△三增頌雲集供眾三。初頌雲集聖凡。
十方佛土諸菩薩。神通遊戲眾靈仙。萬億國土轉輪王。尋此光明普雲集。
初句即聖。次句下即凡。靈則通。如萬靈百靈。仙則別。是靈之一類耳。神謂妙用不測。通謂自在隨心。遊戲即神通之運用也。以上菩薩等來處云十方。輪王之本國云萬億。如是殊方凡聖。因尋此光。普皆雲集者。其故何哉。葢為佛世之難遇。大法之難聞也。
△二頌神力興供。
各以神力來供養。雨如意寶奉慈尊。諸天伎樂百千種。不鼓自然出妙音。天華亂墜滿虗空。眾香普熏於大會。寶幢無數諸瓔珞。持以供養人中尊。
初句標來意。次明寶供。雨(音玉)言自上而下。或停空中。或積尊前。各表來意之敬如此。諸天下六句。總是天上華香等。貴重珍琦之所供養者。亦顯來意之誠。及為法之切耳(問。菩薩天仙。皆有神通。則所供之物。自上雨下。不知輪王何如。答。輪王雖無神通。却有誠心願力。所供之物。隨願而轉。亦可從空雨下。有何疑哉)。
△三頌伽陀讚佛。
微妙伽陀讚如來。善哉能入於三昧。現不思議大神力。調伏難化諸有情。
伽陀。即孤起頌。以美詞嘉德曰讚。善哉等皆讚詞也。大神力者。即動地以警策羣心。放光以羅列因果。皆是如來三昧定中之顯發。皆人天不能測量者。故謂神力。調伏下。正明神力之功効。謂眾生剛強邪見。實難教化。今見光中影相。善惡因果。儼然不昧。豈不趣吉避凶。改惡從善乎。善哉世尊。善能調伏也。以上如來正發一大科[A141]已竟。
△二大士請法四。初正請轉法。
惟願世尊從定起。為諸眾生轉法輪。永斷一切諸煩惱。令住無住大涅槃。
惟願者。是大士為眾懇切之詞。從定起三字請佛出定也。若論如來。那伽常定。無不定時。今從無定動中現出定相者。正顯如來一片婆心。親切為人之處。只在一坐凝然。而妙法全現矣。然在大士等。未嘗不體佛意。奈何凡夫不入。是故菩薩恐負佛意。復請出定。為諸下。明出定之意。眾生言諸者。不唯六凡。亦兼小聖。皆為所被之機也。法輪者。有通別兩說。通者一切權實頓漸。皆為法輪。別者即今心地觀法。今大士與佛意通。請轉者。心地法為能被之教。轉者傳也。法即眾生之心。及觀心之智。輪者有運動之相。謂出自佛口。運入眾生心中。令其參究神會。而至豁達大悟。有此功効。故請轉輪。永斷一句。悲能拔苦意。既云一切煩惱。則該盡五住。凡夫為見思所煩。惱亂心地。造有漏業。感分斷生死所纏。權小為無明所障。雖得聖果。猶不能高證菩提。仍為變易生死所局。總是如來之悲境。所以請佛說法以斷之。若滅現惑存種子。則對境還生。心種現皆亡。是為永斷矣。令住一句。慈能與樂意。涅槃。是佛所證無滅無生真常道果。加一大字。揀非小果。令住二字。指能住之智。無住二字。即所住之理。理即涅槃。然既云無住。而又云能住所住者。葢本無能所。今在解釋訓曉。不得不分能所。若夫智理冥合。證無所證。住無所住。則清淨本然。方得無住也。又云無住者。揀二乘有住。以彼能所未亡故。是知上住字。是契入意。下住字。執著意。必智理兩亡。是為無住。不同二乘有住也。
△二來儀表誠。
如我等類心清淨。從萬億國來聽法。
初句我是大士自稱。如者自指之辭。等類者。非我一人。兼於同類。心清淨者。有兩說。在菩薩則我法雙亡曰淨。在人天則心無雜念曰清。次句表誠。言不辭遠方而來者。為聽法故。萬億者。如娑婆止云一國。此名萬億。從彼來者有二意。一者遠意。謂經歷之國有萬億之多。二者徧意。謂一體不動應徧十方。萬億國土無所不在。今言來者。亦不來而來。不聽而聽。然則大士尚爾。佛豈不然。佛在定時。即動而定。不說而說。縱然出定。即定而動。說而無說。前意於文則順。後意於理實合。兩意皆可。
△三三昧獻供不妨。
以三昧力常諦觀。於我微供哀納受。能施所施及施物。於三世中無所得。
前二句求佛納供。後二句三輪體寂。初句望佛定中觀察。證明我心。微供者。微薄之供。謙辭也。即前各以神力來供養。雨如意寶供慈尊等。必哀懇納受者。為不負來意也。能施下表。顯今事門頭一法不少。故望納受。於三下遮。顯實際理諦一法不立。故云無所得。能施者即自[A142]己。約人說。所施者指他。約佛說。即受我所施者。施物即供品。約寶珠等說。三世之世字。當事字看。無所得者。即三事皆不可得。謂不知有我。不知有佛。不知有物。三輪體空。如理之供也。又三世者。約一念具足三世說。如一念未起即過去。正起一念為現在。念[A143]已即未來。此言一念具足三世供佛。又云無所得者。謂正在一念三世。而不妨三世一念。至一念猶無。可謂心空境寂。稱性之供也。葢供佛之誠。無過於斯矣。
△四總結供養。
我等安住最勝心。供養一切十方佛。
最勝心。即無所得心。安住如同宴坐。謂宴坐於實際理諦。即是我等以無所供而供諸佛。故曰供養等。又最勝心者理也。供養下事也。用也。可謂一心不動。而用通十方。如普賢云。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徧禮剎塵佛。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是則圓融周徧。橫徹十方。竪貫三際。無處而不供。無時而不供。至哉大士。無以加矣。以上序分[A144]已竟。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卷第一末
校注
[0884001] (心ノ下ニ地ノ字欠ナラン。[○@編]) [0887001] 謂疑讚 [0908001] 盡已等六字當作麁書 [0923001] 欲下疑興【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0 冊 No. 367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第1卷-第3卷)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19-09-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題為一經之總目。故先釋之。欲後人知其大義也。大者揀小為義。以聲聞不達唯心。但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縱證極果。無非一羅漢耳。以其未有大心。未發大願。未行大行。未證大果。但依小就是為小乘。此經最初安一大字。使知非小乘法。乃大乘法門也。乘者運載得名。如世之舟車。人若乘之。可以從近至遠。自此達彼。心地觀門。亦復如是。人若悟之。行之。契證之。亦可即凡夫。到聖位。即生死到涅槃。所謂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應知大乘二字。一切摩訶衍法通稱。如大乘妙法蓮華經。大乘百法明門論等。唯本生等五字。方為本經之別名也。夫本者萬法之根源也。生者萬物之資發也。語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信矣哉。是知聖人垂訓。無不令人悟本生道。合乎天心。達乎至理。一言之下。轉凡成聖。庶不負聖人之心也。是以此經。劈頭下本生二字。欲披讀者。參究自[A1]己之根本。乃當人即體之佛性。然佛性既悟。智慧自生矣。以其即理起智。體用並彰。故云本生。心地觀者。出本生之正義也。恐人不解本生之旨。復云本即心地。觀能生道。一經正旨。全在於斯。然有總別二釋。總釋如經云。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穀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及於聖凡。乃至以是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是知如來自釋心地之觀法也。良以經中既云。生世出世。善惡五趣。及於聖凡。意在迷之即是妄心。能生業果。悟之即是真心。能生聖果。其所重者。觀字為要也。然觀者。即靈知反照。一念相應。諸惑頓空。涅槃本具。始知眾生。本來是佛。故曰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也。其不能觀者。對境攀緣。如犬逐塊。自然究竟沉淪。永墮生死矣。華嚴云。一切唯心造。亦同此義也。所以佛說此經。立此題。欲見題知經。讀經解義。起智觀照。究竟成佛。初不辜其本意也。別釋者。心有二種。一真心。即眾生之佛性。萬法之實相也。二妄心。即眾生之業本。緣境之識心也。然真妄雖別。不離一體。地者譬喻也。亦有二義。一乘載義。謂大地廣博。堅厚有力。一切山河草木。及諸有情。皆地能乘載故。二生長義。謂有情無情。皆依地有。復能增長故。心亦如是。謂真心隨緣而成萬法。即生義。種現熏發。即增長義。既依心現。猶不離心。即乘載義。良以種現熏發。又引起妄心。由不知萬法唯心。執心外有法。復能取著。則我法二執頓然生續。又復緣之則萬法全彰。不緣則諸法本寂。既緣之則有。即乘載義(如眼中有翳。妄見空華。華依翳現。若翳病既除。空華自滅)以上心地二字。為所觀之境。觀為能觀之智。謂依心作觀。還觀自心。然觀有三種。即空假中也。空非斷滅。乃即心真體之勝用也。然真性如虗空。空觀如日光。光與空合。無所分別。是以正觀之時。不見萬法。與真性冥合。彌滿清淨。不見一法當情。為空也。經云。佛為彌勒說心地法門。若人一經耳根。攝念觀心。熏菩提種。不久得成菩提。是知既此攝念觀心。即空慧自照。離妄絕相。當體即真。是名空觀觀真如也。二假觀者。即報四恩而發心。住蘭若以修行。事相觀察。是為假觀。降伏妄想。深生慚愧也。(四恩者。即父母恩。眾生恩。國王恩。三寶恩。修行者。即佛教安住四無垢性。一心修行十二頭陀。以三觀門。修忍辱行。名真出家。謂觀諸眾生。是佛化身。觀自身。為真愚夫。此為一觀。又觀諸有情作尊貴想。觀自身為奴僕想。此為二觀也。又觀眾生作父母想。觀自身作男女想。即三觀也。常作是觀。或被打罵終不加報善巧方便調伏其心。四無垢性者。謂衣服臥具飲食湯藥。如是四事。隨其所得。粗細稱心。遠離貪求。是無垢性。皆假觀也)三中道觀。觀一切煩惱萬法。會為自心。了達此法。堪證菩提。所謂涉有不礙觀空。即諸法而證實相。不著空有。為中道觀也。如功德莊嚴品。及觀心品等說。是知空觀。觀即心之真諦。假觀。觀即心之俗諦。中觀。觀即心之第一義諦。是為理事互融。究竟解脫之極致也。以上皆一經之所詮。經為能詮。又梵語修多羅。此翻聖教。或翻蓆經。契經等。今減蓆契但存經者。以此方聖教稱經。意合此方故名經也。又具貫攝常法四義。謂貫穿所詮之義。攝化所被之機。常則今古不易。法則凡聖同遵。又地為喻。本生等為法。大乘為能稱。本生等為所稱。心為一經之體。觀門為修證之用。總言體用法喻為名。能所合標。共立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