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經文句文句記會本卷第三
爾時信相菩薩見是諸佛及希有事歡喜踊躍恭敬合掌向諸世尊。
【文句】歡喜者既因心疑覩瑞見佛必知聞法是故歡喜。
【記】二默念陳疑。
至心念佛作是思惟釋迦如來無量功德唯壽命中心生疑惑云何如來壽命如是方八十年。
【記】文三初明騰疑意。
【文句】從至心念佛下是默念求決也夫疑情不可久處是故騰疑。
【記】積疑不騰恐成疑蓋。
二正騰所疑。
【文句】念釋迦如來無量功德相好光明神力說法皆不生疑唯壽命中心生疑惑云何佛壽中八十年念此覆心故默騰求決也。
【記】一切功德依壽得住其壽既促眾德奚為故皆不疑但念壽短此覆不騰莫能決了。
三明默念意。
【文句】而不發言者四佛適現威尊敬重不敢發言疑既覆心不得不念又前默念而感瑞今承前默念以求決爾。
【記】威尊故默求決故念承前可見。
六止疑序二初分文。
【文句】從爾時四佛以正徧知下是第六止疑序文為二一正止疑二釋止疑。
【記】二隨釋二初正止疑。
爾時四佛以正徧知告信相菩薩善男子汝今不應思量如來壽命短促。
【記】文三初止疑意。
【文句】疑蓋覆心聞法不解故先止之例如見諦先斷疑方進脩道也若信相實疑宜須折止若是起教因其訓人。
【記】疑盖覆心者五盖中疑能覆禪慧須預止者何哉若未解理心合致疑既覩威尊是決疑地儻堅執疑念則觀慧莫開故須止之令諦心受法例如等者疑是見惑能障真諦斷疑見道方進真脩信相騰疑或權或實佛止則令自他獲益。
二正止疑三初大用不應。
【文句】從汝今不應下正止疑也云何不應有三不應一大用不應八十者是佛大用是故不應。
【記】八十之壽是法界全體起應物大用故不應以定短致疑。
二法性不應。
【文句】二法性海深非言思所測。
【記】釋尊所證性海淵深豈以長短心慮測度。
三智度不應。
【文句】三以信能入以智能度汝信智未具豈度量所思。
【記】真信真智二皆具足能知能證汝今未具不應度量此三不應是約三身而成止意亦可前二約所思止後一約能思止。
三引證結。
【文句】釋論云無量法欲量是人為覆溺故將不應而止之也。
【記】佛所有法皆悉無量若以有量心慮量之必當覆溺於疑惑海是故四佛以三不應止其疑念。
二釋止疑。
何以故善男子我等不見諸天世人魔眾梵眾沙門婆羅門人及非人有能思算如來壽量知其齊限唯除如來。
【記】文三初釋法性不應二初明八眾攝菩薩。
【文句】何以故下釋三不應之意舉八眾皆不能量者釋法性不應也法身菩薩法性淨土故不在言生身菩薩若在家為天龍等所攝若出家為四眾所攝若法性身施權亦為八眾所攝。
【記】經列八眾雖[A1]已分明但闕菩薩故約生法權實示之法性土者方便實報也既不居此故不在言。
二明皆不應測性。
【文句】若凡若聖悉不能思算也。
【記】如來所遊深廣法性尚過菩薩所行清淨況復凡小而能思算。
二釋智度不應二初正釋降佛難測。
【文句】唯除如來者釋智度不應也若如如來是則能知既未如如來那忽能知。
【記】唯佛與佛乃能究盡因智那知。
二兼示佛所知法二初古釋可知故無常。
【文句】舊用此語為智所知知是無常可量之法。
【記】言此語者唯除如來句也壽量既為智之所知是可思法驗是無常。
二明今釋常智知常。
【文句】天台師云不爾如來有無量常智能知無量常法豈可以常智所知判為無常邪。
【記】無量常智者究竟無知方具足知此知稱性以全本智成佛智故既知本性性豈無常古師不解故以有知而為佛智乃以所知是無常法。
三令比知大用。
【文句】智性既冥大用可解是釋三不應也。
【記】無知之智故冥法性法性本用具足發現現長現短皆名常壽以全性故經釋智性略大用者以可解故。
七集眾序。
時四如來將欲宣暢釋迦文佛所得壽命欲色界天諸龍鬼神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及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摩訶薩以佛神力悉來聚集信相菩薩摩訶薩室。
【記】文二初正釋經文二初對他經前後。
【文句】從時四如來下是第七集眾序餘經或先集眾後現瑞此經先現瑞後集眾前後互出爾。
【記】二約今經解釋三初正明此室眾二初略釋時眾。
【文句】時者將欲宣暢之時也眾者欲色界諸天也。
【記】二明集眾意。
【文句】信相一人利益者少有緣若集所益處多是故集眾。
【記】即八十壽顯三身常豈益信相一人而[A2]已故以神力攝諸有緣令聞圓常得四悉益言益處多者豈止一室此眾聞後在處宣布耳。
二兼明一經眾正明此室具四種眾傍兼諸品皆有四眾句三初明此經具四眾。
【文句】眾有四種一發起眾信相樹神等是也二當機眾聞即得道者是也三影響眾從十方遠來者是也四結緣眾當座雖未得道作後世因緣者是也如流水為魚說法遠作今日得悟因緣即其事也。
【記】影響眾者古往諸佛法身大士隱其圓極助佛揚化為伴奉主如影隨質似響答聲四眾名義具法華疏。
二明眾與諸經同。
【文句】此經集天龍眾與華嚴意同亦集人眾而文略新本中有無量百千婆羅門眾懺悔品初信相及眷屬詣耆闍崛山即是人眾也。
【記】此中集天龍與華嚴何異此品新本既云無量婆羅門眾又懺悔品信相出城與無量無邊百千眾生俱往靈鷲豈皆鬼神驗知集眾與諸經同。
三止常情偏局解。
【文句】相承云此經與冥道相關正集天龍略不說人爾。
【記】豈以此品舊譯文略便云止集天龍眾耶。
三明經部法益二初異法華屬方等。
【文句】總瑞中云一切世間未曾有事悉具出現不見與二乘記但明常辨性與般若方等意同故判屬方等教攝。
【記】一切世間合該十界未曾有事悉具出現合於十界皆顯三德而且未授二乘佛記驗知未可同法華部但就通教對利根者明三身常辨圓法性與其二酥談圓不異既其首題不標般若部內二處稱方等名故今判教屬於方等而此部中得圓益者自於十界妙證新伊亦得稱為未曾有事悉具出現。
二須乘戒顯眾益。
【文句】此中應論乘戒緩急四句判出天龍生處得道不得道權實等事如別記云云。
【記】乘戒四句者一乘戒俱急二乘戒俱緩三乘急戒緩四乘緩戒急先須了知乘戒體相且戒論十種唯取不缺不破不穿不雜此之四戒雖分定散皆人天因是今戒也不取隨道無著智所讚自在隨定具足以此六種雖名為戒體是三觀自屬乘耳乘論五乘不取人天以其二種雖名為乘不動不出體是漏善事戒所攝唯取三乘以此三乘該於四教是入理智雖分深淺皆動煩惱出生死故得名乘也今以四戒而對三乘論於緩急以成四句乘戒俱急者今之人天來聞法者是其俱緩者惡道苦縛莫預此會乘急戒緩者今諸龍鬼同集者是乘緩戒急著樂諸天嗜欲人等不預此者皆是其類復須了知集今會者雖云乘急乘有權實宿世脩習藏通急者今在室中覩於四佛佛身不同但見應化縱聞長壽須歸灰滅滅[A3]已不生若其宿脩別圓急者今覩四佛同尊特身一身一智聞山斤等雖是應壽知即法報三一難思名見常身權實等者此四緩急眾生之中有實行者有權示者權能引實作種熟脫久近因緣故云等事別記者即法華淨名疏及止觀也令依彼說故注云云。
二判屬序段。
【文句】齊此判屬序段者文云將欲宣暢大眾雲集豈非序之明證邪序分竟。
【記】[1]二大段正宗分二初總示文義二初示經文起盡。
【文句】從爾時四佛下三品半文是第二正說段。
【記】懺悔讚歎空品三品全及此壽量半品同是正說。
二辨三章大義二初敘他師二初正明他義三初敘初師。
【文句】凡三說不同一云壽量明常果為宗常果契性性即是體二義宛然不須多惑下懺悔品滅惡讚歎品生善空品導成即是經用也。
【記】二敘次師二初敘。
【文句】二云壽量明宗懺歎明用空品明體。
【記】二章安破以今不云師及天台知是私破。
【文句】此乃以因中所用之性為果上所顯之體於義不便故不用之。
【記】空雖是中乃是因位用中破執且非果上所顯中體法雖不異用顯義殊古既昧此故今不用。
三敘真諦二初敘。
【文句】三三藏云正說有兩段壽量是果段三身是因段二文各有序虗空藏問為因段序。
【記】虗空等者新經三身分別品云虗空藏菩薩白佛云何菩薩於諸如來甚深秘密如法脩行指此為序也。
二章安破。
【文句】直是發問於序義弱。
【記】諸經節節皆有發問豈盡稱序故云義弱。
二今師去取。
【文句】師云三身成果上義非因義也是故不用初家所說好與今意同。
【記】彼虗空藏雖約因問佛[2]乃答云一切如來等有三身豈非果義故去三藏取初家次師可知。
二明今意三初就新經明宗體三初四佛說迹以顯本。
【文句】新舊兩文凡[3]二處明宗初是四佛拂疑明應化之壽非思算所知迹既長遠本難窮極上根人聞迹悟本也。
【記】拂八十之短疑明海滴之長應既聞應化能長能短則達法報非滅非生本迹既融思議乃絕上根之者秪聞其迹亦悟本源當第一周也。
二王子示本令悟迹。
【文句】若未悟者王子明蚊蚋脚可以作城樓鼠登兔角梯食月除脩羅明法身無舍利如來真實身舍利無是處中根人直聞理本而悟迹也。
【記】新經壽量品四佛說壽益物事訖有憍陳如婆羅門欲生天故求佛舍利如芥粟許棃車毗王子說偈答云假使蚊蚋脚可以作城樓如來寂靜身無有舍利事兔角為梯隥從地得升天邪思佛舍利功德無是處鼠登兔角梯食月除脩羅依舍利盡惑[1]一脫無是處中根直聞法身理本不生滅乃悟報應能常無常理事既融思議即絕當第二周也。
三釋迦雙論令俱解。
【文句】若未悟者釋迦論三身共說廣分別之本迹俱解是為三番明宗顯體。
【記】下根既鈍偏談本迹不能懸解互融之意是故釋迦具演三身所謂法身應身化身如依空有電依電有光法身是理應身是智智既應理即起化身三身冥一一不定一三身宛然是故品題三身分別法應是本化身是迹一時俱說則生玅解思議乃絕當第三周此之三番皆說如來常宗顯體意令聞者發智證理。
二判三品俱明用。
【文句】懺品別論滅惡通亦生善歎品別論生善通亦滅惡空品導成俱是經用也。
【記】佛智之宗顯法性體此即名為經宗經體一切眾生以此宗體而為本心若能懺歎及脩二空故佛妙用全體而起令此眾生滅惡生善及發空用導成二用故云三品俱是經用。
三明此本略二番。
【文句】今之四卷止有一番明宗。
【記】以其二番皆顯三身今此一番所顯不別是故讖師順好略機不翻後二。
二分文解釋四初壽量品顯體二初分文。
【文句】文為四初四佛說偈二信相歡喜三當機得道四四佛還本說偈又二一經家敘二四佛喻說。
【記】二解釋四初四佛說偈二初經家敘。
爾時四佛於大眾中略以偈喻說釋迦如來所得壽量而作頌曰。
【記】二四佛說喻二初料簡身說二初問。
【文句】問四佛說偈為各為共。
【記】二答二初明說。
【文句】答經既無文不可定判或宜聞共說異口同音或宜聞別說各引一喻。
【記】本稱機宜共別無在。
二明身。
【文句】見亦如是若見四佛同尊特身一身一智慧者即是常身弟子眾一故若見四佛佛身不同即是應化弟子眾多故。
【記】釋題判教此經屬通此教明佛丈六尊特一身異見故名合身今此室中有三乘眾三中菩薩利根之者能深觀空見不空理不空理者乃是生佛同一覺性故雖見佛佛非外來隨大隨小皆無邊際故云四佛同尊特身身智應用是一是常豈唯諸佛無二無別與其弟子亦復不異故云眾一雖未開廢利人見同若鈍菩薩及二乘人既但見空乃覩四佛自外而來取色分齊但是應化佛尚各異弟子豈同三乘差別故云眾多。
二分文解義二初敘二家分文。
【文句】分八偈為二意初云前四偈立譬次一偈合譬次二偈斷疑次一偈結釋次云前四偈為譬本後四偈合釋兩途俱可用。
【記】二從初師釋義四初四偈立譬。
一切諸水可知幾滴無有能數釋尊壽命諸須彌山可知斤兩無有能量釋尊壽命一切大地可知塵數無有能算釋尊壽命虗空分界尚可盡邊無有能計釋尊壽命。
【記】文二初斥古二初敘。
【文句】舊云四偈止譬其壽長更無別意。
【記】二斥。
【文句】是義不然諸佛之教上中下善其言巧妙其義深遠此中正是常宗斷疑一經之要處何容無義。
【記】諸佛說法三時不謬故上中下善能詮有法故其言巧妙所詮離情故其義深遠若齊無意寧悟常宗故知古師全迷經旨。
二今釋二初開章敘意二初開章。
【文句】且作三意消文一對四諦二對四念處三對四德。
【記】大師所解其義無窮稱機釋文且示三意。
二敘意二初明三因果。
【文句】四諦理通因果四念論因四德論果。
【記】四諦是理因果通依四念是行脩之在因四德本有證之在果非此三義莫顯常宗。
二明三相由。
【文句】若論果壽宜對四德果不孤起故念處明因因果有本故對四諦也。
【記】討果由因因果由諦欲成因果解諦居先。
二依章釋義三初約四諦釋二初用四諦釋偈二初懸說諦義二初明四諦義三初對上明境智。
【文句】上以四佛對四諦智今以四佛所說對四諦理。
【記】上明能說人宜對於智今明所說法合對於理二斥古唯齊事。
【文句】舊讀四諦文云知苦如苦相知集如集相相是其事齊事而知於理不顯。
【記】言讀文者大論第三解十號正徧知文也故論問云云何正徧知答知苦如苦相等舊讀此文雖以如字為不異解而昧三藏以知事稱理為不異摩訶衍中以知事即理為不異致使解義唯齊於事全不顯理又復此文解正徧知正知於真徧知於俗。
三明今師正義二初約二諦二初約苦諦釋。
【文句】今明知苦如苦相如是其理相是其事即事而真事理雙達。
【記】二例餘諦結。
【文句】餘三諦亦如是如是釋者於四諦理義便也。
【記】二約三諦二初約苦諦釋。
【文句】又一解知苦是知俗如是知真相是知中中是實相故今以相為中也此則三諦具在一文。
【記】二例餘諦結。
【文句】知苦既然下集道滅亦如是云云。
【記】二解意者以苦等四是世出世因果之境於此四境若其不了即真即俗及空假中則不名諦仍了二諦以中為真三論空假意在諦中欲於迷悟十界因果一一見中法法無作方得名為世相常住其理不爾將何以拂信相之疑二[1]句皆初約苦諦釋二例餘諦結。
二明對諦意。
【文句】明識四諦是脩長壽境故約四諦對偈也。
【記】二以諦釋文四約因前果後以水山地空對集苦道滅例皆分三初集諦三初牒示。
【文句】一切諸水者此對集諦。
【記】二引證。
【文句】大經云有河洄澓沒眾生即其義也。
【記】三釋結。
【文句】水體潤生如集能資長鼓怒浩澣無處不有集亦如是沒溺凡聖亘界內外也。
【記】二苦諦三初牒示。
【文句】諸須彌山者此對苦諦。
【記】二引證。
【文句】小般若以身為須彌即其義也。
【記】引小般若者金剛般若也對大品等稱之為小以文為小理同大部彼以須彌喻於佛身今證苦者積聚義同非集所感然用佛報證生報者彰苦無作陰入皆如無苦可捨即生成滅故。
三釋結。
【文句】山體結搆盤峙水上如苦報積聚為集作界繫縛界內外色心也。
【記】盤峙盤迴峙立也或作[2]盤字誤也。
三道諦三初牒示。
【文句】大地微塵者此對道諦。
【記】二引證。
【文句】法華云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即其義也。
【記】引法華智地者以地喻地既到智地道之中也。
三釋結。
【文句】地體能容載水陸兩途如通別道到此彼岸。
【記】水陸兩途者陸途但到海之此岸可喻三乘通脩道品未度變易猶在此岸水途能到海之彼岸可喻一乘別脩道品能即二死到三德岸。
四滅諦三初牒示。
【文句】虗空分界者此對滅諦。
【記】二引證。
【文句】法華云常寂滅相終歸於空即其義也。
【記】引法華者以空喻空此空畢竟故曰終歸。
三釋結。
【文句】空體盡淨五翳所不能染三光所不能淨如滅諦滅無二十五有及滅化城涅槃也。
【記】五翳者煙雲塵霧脩羅手也三光者日月星也常住滅理本來不翳今亦非淨問苦以山喻佛身道以地喻智地滅以空喻妙空此三既有即理之教則可論於所證法身若初集諦引證釋結但論煩惱豈可亦得名法身耶答無作四諦一一皆中若非一切咸趣煩惱那名即中以即中故苦名法身道是智地滅名妙空故知直以煩惱釋集示於法身其意最玅行者知之。
二明四諦釋疑二初示理明疑斷三初示理明相。
【文句】四諦理徧一切處即法身四諦智稱境而知即報身從體起用同其長短即應身。
【記】上釋總瑞一切世間未曾有事悉具出現以表十界假實依報皆顯三德今明十界假實依報一一四諦諦諦三德是理徧相名為法身知此名報起用名應應有長短。
二示斷疑相三初所斷疑。
【文句】信相但見應短不見應長應尚不達寧知報法。
【記】二能斷法。
【文句】四佛舉四喻喻其應長水滴山斤地塵空界尚無能思算得其邊表況復智冥於法淵哉玄哉信無底際曠矣大矣豈有垠涯。
【記】四種之喻本曉應長大師特以四諦解之若非應壽全是法身三身一體何以妙會疏之兩說故先示云其言巧妙其義深[1]達若定喻一身言豈巧耶三若並別義豈深耶。
三歎意巧。
【文句】舉應迹以釋報法豁然明悟斷疑之巧為若此也。
【記】文喻應長意彰報法信相得意疑暗豁明。
二歎釋妙勸思。
【文句】釋此偈妙為若此也行者思之思之。
【記】四佛巧喻斷信相疑智者妙釋發行人解今既得遇豈不審思。
二約四念釋念者即空假中三妙觀也處者身受心法四妙境也非此觀境三身不顯豈曰談常此釋分二初以偈對法三初捨別從通。
【文句】四偈對四念處者念處之觀本在苦諦唯應約須彌山偈而論今則通對也。
【記】身受心法但是五陰故知四念本在苦諦然念處觀脩通四教今唯約圓謂觀身淨不淨非淨非不淨乃至觀法我無我非我非無我皆成三諦。
二從通對釋。
【文句】一切諸水對受念處受能含納如海多容故也須彌山對身念處色相與質礙相類故也大地對於想行念處想取行行如地容載故也空界對心念處心但有名如空無相故也。
【記】想行念處者秖是法念合此二陰今欲配地故存陰名想取行行者想取相貌行乃遷流故云行行下行字平聲。
三對偈所以。
【文句】若觀四念處是脩長壽因若念處得道即是長壽果故用念處對四偈也。
【記】常壽因果非圓念處無由得成故用對偈。
二以法釋疑二初明念處因果二初脩因相。
【文句】若觀四枯念處破凡夫之四倒若觀四榮念處破二乘之四倒若觀中道念處則非榮非枯於其中間而般涅槃。
【記】四枯即空四榮即假雙非即中說有次第脩無前後乃一心三觀也故佛於其四枯四榮雙樹中間般涅槃者正表於此。
二得果相三初明三德融即相。
【文句】成五種解脫謂色解脫乃至識解脫脫五陰縛名五解脫洞達五陰空無所有名五般若冥五陰理名五法身雖三分別不一不異不縱不橫名秘密藏號大涅槃。
【記】即枯即榮即非枯榮一剎那脩剎那剎那圓念不息歷於五品發似證真至果位時三惑盡淨百界五陰自在無礙名五解脫百界五陰清淨如空名五般若百界五陰究竟難思名五法身智冥五陰理是所冥故稱之為理體雖是一不分而分般若能冥法身所冥以相冥故起解脫用雖三下明秘藏義如常所說。
二明五陰常住相。
【文句】仁王呼為法性色法性受想行識。
【記】性名不改即百界五陰八相莫遷十方周徧然非事底別有性陰秪善惡陰穢污陰等當體常住名法性陰慎勿別求。
三明三身體用相。
【文句】陰之法性即是法身智冥法性即是報身法報皆非常非無常而能起用為常為無常常用則長無常用則短。
【記】法報雙非全體起用能常無常常用則長等者長則四喻短則八十既皆應壽悉是無常今以長短分常無常者由山斤等能顯於常若非體常安令應用人天莫數是故信相聞八十滅疑壽無常聞四喻長悟常住體故云常用則長無常用則短。
二將果用釋疑三初所破之疑。
【文句】信相但見無常不能見常於用未達況解其本。
【記】二能破之法。
【文句】四佛舉喻明其用常迹[1]常無邊非思算所得況復體理寧可心知。
【記】三得解之相。
【文句】信相迷除豁如雲卷斷疑之巧為若此也。
【記】此三與向四諦釋疑其意不別然須深究。
三約四德釋二初以偈對德。
【文句】四偈對四德者水潤生榮對常德山能高出對我德碎地為塵對淨德空無苦受對樂德。
【記】碎地為塵尚無淨相豈存於穢故對淨德喻於理淨淨於淨穢也。
二以德疑疑二初顯德用。
【文句】四德成就是果上所剋果與理冥冥於非常非無常能起常無常用冥於非我非無我起我無我用冥於非淨非不淨起淨不淨用冥於非樂非不樂起於樂無樂用。
【記】常等四德學者須揀名同體別一凡夫所著常樂我淨體是見思二菩薩建立常樂我淨體是無明三佛之所證常樂我淨體是中道今四皆中是故皆以雙非顯之理須非於十二倒也今此常等與其非常非無常等名異體同四德雙非即法身也四能冥智即報身也法報既冥則能應物起常無常至淨不淨自在應用。
二除疑念三初所破之疑。
【文句】信相但見無常無樂不見常樂於應尚迷何能識本。
【記】二能破之法。
【文句】四佛舉四德之用非思算所知體本報法杳然慮外。
【記】三得解之相。
【文句】信相聞說非但疑除惑斷增信生解故歡喜踊躍得之於懷云云。
【記】若知四諦斷疑之意此三可見。
二一偈合譬。
不可計劫億百千萬佛壽如是無量無邊。
【記】文二初標古解二失。
【文句】億百千萬下合譬偈也舊解有二失一僻取文二偏執義。
【記】二明今意破古二初破僻取文二初出古解。
【文句】舊云四譬皆有齊畔可盡之物百千是數法數必有窮據此為無常。
【記】古秪齊文不知四佛巧示之意。
二示今意二初示經深意。
【文句】今釋不爾四佛引四譬者乃是舉量以況無量量物尚非思算所知無量之法寧可圖度億百千萬此舉數法以明無數。
【記】四喻有量百千是數誰不知之須達舉量舉數況於無量無數。
二斥古誣經。
【文句】汝既不能數數那能知無數縱令知數知無數知量知無量者秪是化用都不關體本僻取之失非但自毀又亦誣經。
【記】言有縱奪縱知應化奪迷報法報法乃是應化體本深文淺解自毀[2]之他自既招愆令他謗教也。
二破偏執義。
【文句】偏執義者三身品云化身亦常處處說法是故為常當知化身備有常無常義舊人那忽一向無常云云。
【記】義是所詮化身應身法身此之三身皆具四句謂常無常雙亦雙非顯乎三一不可一異而思說之古人迷此化定無常或聞化身即法故常猶謂法常化是無常良由不了即字義故故起信論云隨其所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此顯化身三義具足。
三二偈斷疑。
以是因緣故說二緣不害物命施食無量是故大士壽不可計無量無邊亦無齊限。
【記】文二初牒因釋義二初以事行消文二初約因緣釋。
【文句】以是因緣下兩行斷疑偈也若作因緣者因親緣疎命是正報不殺為因食是依報施之為緣以此因緣得壽命長。
【記】因親緣疎不殺存命為長壽因此因親義也施食助命為長壽緣此緣疎義也。
二約二緣釋。
【文句】若作二緣者不殺是不殺戒家止善施食是不盜戒家行善互舉止行俱是二緣法性菩提心名之為因止行福慧等併皆是緣緣能顯性會非常非無常能常能無常。
【記】不殺有二不殺是止善放生是行善不盜有二不盜是止善施食是行善是故十善各有止行悉名二緣經於二善互舉止行一一皆是長壽二緣發菩提心方名為因言法性者無作四誓全法性起是長壽因種種二緣既能資助真正道心乃會法報非常非無常能起應化常與無常三身一體斯為妙常。
二明法門指上。
【文句】法食不殺等皆如上說。
【記】若就法門明於施食及不殺等如疑念序疏中具說。
二據果斷疑。
【文句】脩因既長得果又長顯體又長起用又長破其短疑也。
【記】以長釋短無常疑斷常住壽明經是故大士即指如來如言無上士也故義淨新譯此句云是故大覺尊。
四一偈結成。
是故汝今不應於佛無量壽命而生疑惑。
【文句】是故汝今下一偈成也。
【記】二信相歡喜。
爾時信相菩薩摩訶薩聞是四佛宣說如來壽命無量深心信解歡喜踊躍。
【記】文二初據所聞釋信相。
【文句】爾時信相下聞偈斷疑生信也聞壽命無量者解迹中之能常其壽無量也疑去者解迹中之能短其壽八十也深心信解者悟其本識非量非無量也。
【記】解言本迹者體本用迹也聞壽無量解迹用能常非長之長也乃知迹用能短非短而短定八十之疑自茲而去也深心者悟於報法高深之體也此之本體妙絕於量及以無量。
二約入位釋歡喜。
【文句】誦躍者登位也歡喜者信生也別教釋者信相似位中疑惑去登歡喜地中信生也圓教釋者信相鐵輪位中疑惑去入住銅輪位中歡喜也若作普贒似位釋者下地中疑惑去十地頂深信堅固猶若金剛鄰真接極而生歡喜也。
【記】真信解發入歡喜位別在初地圓在初住並破無明名疑惑去此皆內凡而釋似位十地頂者若不立等覺即第十地破上品無明之惑升於後心此位名為眾伏之頂金剛喻定既為最後無明所動故生歡喜及踊躍也。
三當機得道。
說是如來壽量品時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文句】從說是如來下是第三當機上根初悟也。
【記】上根初悟者即用新經三周意也陳如求舍利為中根三身分別為下根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無上正等覺即一切眾生本來覺性非登極果方名無上及[1]此正等此覺心發通於五即今是分真。
四四佛還本。
時四如來忽然不現。
【記】二懺悔品滅惡二初品題。
[1]金光明經懺悔品第三
【記】句文分二初明懺悔義二初正明大義四初釋懺悔名三初對他經。
【文句】諸大乘經多分散明懺悔此經專以懺悔當品。
【記】方等陀羅尼經明四眾懺法普賢觀法經明六根懺法大經闍王懺逆請觀音經銷伏三障諸經觀門皆能滅罪何法非懺然菩薩行為轉先業作利他緣乃論無生等三種懺法聲聞自度縱明懺悔多在作法求免三途故今但對大乘諸經明散明專。
二正釋名然懺悔二字乃雙舉二音梵語懺摩華言悔過以由悔過是首伏等五種之義今既華梵二音並列是故大師以首釋懺以伏釋悔乃至慚愧對釋懺悔欲令稟者即於二字脩首伏行及慚愧等斯是善巧說法之相故不可以華梵詁訓而為責也分五初約首伏釋。
【文句】今先釋名懺者首也悔者伏也如世人得罪於王伏欵順從不敢違逆不逆為伏順從為首行人亦爾伏三寶足下正順道理不敢作非故名懺悔。
【記】首音獸自陳罪也欵誠也。
二約黑白釋。
【文句】又懺名白法悔名黑法黑法須悔而勿作白法須企而尚之取捨合論故言懺悔。
【記】企望也尚猶尊尚也。
三約棄求釋。
【文句】又懺名脩來悔名改往往日所作惡不善法鄙而惡之故名為悔往日所棄一切善法今日[A6]已去誓願勤脩故名為懺棄往求來故名懺悔。
【記】鄙耻也惡烏路切嫌也。
四約露斷釋。
【文句】又懺名披陳眾失發露過咎不敢隱諱悔名斷相續心厭悔捨離能作所作合棄故言懺悔。
【記】發露過現斷未來續。
五約慚愧釋二初總釋。
【文句】又懺者名慚悔者名愧。
【記】直以慚愧釋於懺悔未分五種人天之義故名總釋。
二別釋乃分人天及以四教事理之別也二初約人天釋。
【文句】慚則慚天愧則愧人人見其顯天見其冥冥細顯麤麤細皆惡故言懺悔。
【記】人是肉眼但見其顯諸天則有報得天眼故見冥密此人慚耻愧𧹞名為懺悔。
二約四教釋良以此經通三乘懺三乘乃攝四教故也既慚愧義該於四教首伏等四豈不然耶說者據義應細作之又四教賢位皆要加功聖則任運可類三界人天果報作意自然又四教賢聖有脩有證四教之理本非造作是故復得名為人天四初三藏二初賢聖。
【文句】又人是賢人天是聖人不逮賢聖之流是故懺悔。
【記】賢則七賢聖則四聖逮及也。
二事理。
【文句】又賢聖俱是人天是第一義天第一義天是理賢聖是事不逮事理俱皆懺悔。
【記】二通教二初賢聖。
【文句】又慚三乘之聖天愧三乘之賢人不逮此天人故名慚愧慚愧名懺悔。
【記】此教菩薩同二乘斷惑故三乘皆聖。
二事理。
【文句】又三乘賢聖皆是人第一義理為天約此人天慚愧故名懺悔。
【記】三別教二初賢聖。
【文句】又三乘賢聖尚非菩薩之賢況菩薩之聖今慚愧三十心之賢十地之聖故名慚愧懺悔。
【記】通教聖位[2]正斷見思別教三賢能斷塵沙又伏無明故云尚非。
二事理。
【文句】總此賢聖皆是人第一義理名為天約此人天論慚愧故名懺悔。
【記】此以但中為第一義。
四圓教二初賢聖。
【文句】又三十心去自判聖人十信是賢人約此賢聖論慚愧懺悔。
【記】三十心去皆證法身皆垂八相故判為聖十信長別苦輪海故故得名賢。
二事理。
【文句】總此賢聖皆名人第一義理名為天約此人天論慚愧懺悔。
【記】以具德中為第一義。
三合十數。
【文句】合十番釋名也。
【記】以慚愧中分於總別總一別五并首伏等四故成十番釋懺悔名。
二明懺悔處四初明懺須得處懺之所依如器淳朴非砧不成以何為砧謂一實相無別實相即罪相是得此處者罪無不滅德無不顯此自分二初引經明處二初引諸經二初引大經二文。
【文句】次明懺悔處者大經闍王偈云麤言及軟語皆歸第一義是故我今日歸依於世尊又梵行品云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若能見四諦則得斷生死生死既盡[A7]已則不受諸有。
【記】麤言軟語等者七方便教三障須滅眾行須脩能所不泯名曰麤言若圓教者一切脩惡皆即性惡所破既寂能破自忘無言之言名為軟語於此麤軟當處寂然思議道絕故曰皆歸第一義也四真諦者二死之苦五住之集以即性故無一可捨萬行之道三德之滅以即性故無脩無證而言斷生死者就即論斷無斷之斷斷無不盡亦曰斷於性德之苦此四絕思皆第一義能如是知名為得處。
二引法華二文。
【文句】法華云行處近處住忍辱地亦不行不分別又云寶處在近汝可前進即滅化城即至寶所。
【記】履歷名行親習名近此二皆須依一實處欲忍眾辱要住理地此地是心更何所行及以分別亦不謂我行不分別若不爾者何名得處寶處在近等者指障即德近豈過此然須觀照故云前進廢執權情名即滅化城體權是實名即至寶所。
二引此經二初引。
【文句】此經云我當為是作歸依處。
【記】我即真我離人無法法即所攬常住五陰此陰為舍普覆眾生闍王說偈解第一義名歸世尊今此經云我作歸處彼感此應其義泯然。
二釋。
【文句】歸依處者即甚深無量法性也法性秪是諦理諦理秪是妙境諸佛所師寂滅真如秘密之藏十方眾聖安住其中。
【記】經云我作歸處我體如何故以法性諦理妙境佛師秘藏而證釋之十方等者若分若滿聖皆住中即以此處令眾生住初心能住名為得處。
二結示須處。
【文句】若得其本本立則道生不得其處則平地顛墜如盲人入棘林動轉罣礙為是義故須識懺悔處也。
【記】實相本立則能生於無生妙懺清信之道若其不體諸法即性乃於中道平坦之地而起八倒名為顛墜如盲等者四眼無明盲於佛眼入於偏教諸見棘林觸途成礙皆由失處。
二明得處懺妙二初約妙明懺三初引經示妙。
【文句】故普賢觀云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我心自空罪福無主是名大懺悔是名莊嚴懺悔是名無罪相懺悔。
【記】端坐者身儀也禪波羅蜜具出坐法須者宜檢念實相者懺罪觀也實相無相當云何念必以無念之念念無相之相以無相相相無念念若於念外別有實相實相之外別有於念則非此經念實相也眾罪等者滅罪所以也前念實相蓋體脩惡即是性惡性惡照明斯為慧日脩惡本虗如消霜露我心等者亦出此經心性本來即空假中離三惑染名曰自空十界罪福二我叵得誰為主宰如此體達是無生懺故使如來立三種名。
二約義明妙。
【文句】無罪相者此約空為處也莊嚴懺悔者約俗諦為處也大懺悔者約中道為處也若三種差別者此是歷別論處爾即一而三即三而一者此圓妙懺悔也。
【記】以三種名對於三諦其義可知若於三諦歷別而解乃次第觀非今妙義其義妙者空即三諦假中亦然名即一而三三諦俱空假中亦然即三而三行者應知三一相即為彰懺處絕乎思議若以此語增於言想則永不識懺悔處也。
三約人顯妙。
【文句】諸大菩薩脩學佛法而懺悔也。
【記】大人所學其法豈麤。
二結名妙懺。
【文句】若識此法而懺悔者最妙最上懺悔處也。
【記】解見思心即三德藏罪根既寂懺法自忘能所泯然何以名狀彊稱此處為妙上也。
三明懺妙人尊二初引經書示。
【文句】大經云譬如有人在大海浴當知是人[A8]已用一切諸河之水大品云譬如負債人依投於王債主反更供養何敢就其覔物書云如墻頭草非其莖葉能高能長所依得處也。
【記】當念深廣其猶大海就此懺悔名之為浴萬行皆攝名用諸水此喻懺得般若無始惡業繫屬行人猶如債主見業實相名依投王業隨觀轉名返供養此喻懺得解脫心性無上猶如墻頭初心達性如草依高行位雖卑[A9]已能超過七方便頂此喻懺得法身也書云即劉子也。
二舉行人結。
【文句】行人若依法性為懺悔處者高出一切諸處所也。
【記】四勸先求懺悔處。
【文句】行人若識此意先當求覔法性道理為懺悔處也。
【記】然懺悔處誰人不具何法暫非但為本迷滿目不見全心不知故下文云於十力前不識諸佛勸求覔者須親善師須憑妙教勤聽勤問審讀審思若其然者必於能詮識所詮體翛然慮外無以狀名斯乃所求法性道理此理至妙為懺法所依故名為處若依此處而立行門方得名為大乘懺也。
三明懺悔法此乃示於能懺之法也三初開章。
【文句】次明懺悔法者法為二種一正法二助法。
【記】此之正助亦名慧行及行行也大約即是緣了二因脩德之法也。
二示相二初正法二初略示。
【文句】正法者即是觀法性之慧也。
【記】上辨處中雖語能觀意乃以觀顯所依處今說能觀意乃以處顯能觀觀法不孤立故須相帶解之不濫方可用心。
二廣示二初明脩觀相二初就內心脩觀二初明觀隨於境。
【文句】法性常故是觀亦常法性樂我淨故觀慧亦爾法性不可思議至深至妙無上無等等者觀慧亦爾。
【記】法性者諸法實相也名如來藏何德不具雖具此德而本離念今乃稱本絕念而觀是故此觀亦具本性一切功德是故結云觀慧亦爾。
二明境觀不二二初融境觀二初示相。
【文句】境智相冥無二之法如如不異者境如智智如境故言如如不異也。
【記】境是本覺智是始覺雖分本始而是一覺境智既爾方曰相冥無二之法故舉此經如如不異如名不異即境不異智智不異境亦云一合其體一故方能冥合。
二引證。
【文句】經言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說智及智處皆名為實相。
【記】經即仁王般若也智是般若處是實相能觀之智與所觀處同是般若智外無境也二皆實相境外無智也境智相冥其狀如是。
二會說默。
【文句】說如不說不說如說說不說無二無別。
【記】復由說默二相不異顯於境智一體相冥非由無相境智焉發即默之說非由性離之說莫彰不二境智故境智後須論說默是以止觀義例云故不思議境即是觀是故得云境照境境照智智照智智照境照者方照非說可窮照者應說非照可了說者方說非照可窮說者應照非說[1]前了故知彼義與此無殊。
二用淨心歷法二初例內心泯淨。
【文句】以此觀慧歷一切法亦復如是。
【記】上論妙觀且就內心研於妙境攝一切法觀境若成可以此觀徧歷三科及以業惑自然皆見不思議境故義例云脩觀次第必先內心內心若淨將此淨心徧歷諸法任運泯合。
二引教示融相二初約法示。
【文句】故云毗盧遮那徧一切處若行若住若明若闇皆得不離見佛世尊六根所對無非佛法。
【記】毗盧遮那此方翻為徧一切處乃以華音彰法體徧體雖本徧迷時不知今以內心妙觀徧歷於一切處皆見遮那此猶總歷復更別歷六作六受行住二作必兼坐臥語默四作是名六作明暗略舉眼受於色合例取聲乃至意法是名六受故總結云六根所對雖結六受身必六作於此作受常得見佛佛必三身斯由內心成妙三觀故於作受常見如來三德三諦是故結云無非佛法。
二引事喻三初以耆婆喻任運破障。
【文句】耆婆攬草無非藥者普能愈病。
【記】二以摩男喻法爾生善。
【文句】釋摩男所執一切砂礫皆變為寶。
【記】三以那律喻自然顯理。
【文句】阿那律空器悉滿甘露。
【記】此三乃是別示三觀徧歷一切任運能契微妙三法說有前後照不縱橫。
二明滅罪相。
【文句】若如是者所觀之罪非復是罪罪即實相所觀之福福即非福福即實相純是實相是名大懺悔也。
【記】既於內心復歷緣境諦觀冥契乃達十界罪福無主修惡脩善全體即是性惡性善斯乃名見罪福實相故法華云深達罪福相徧照於十方十方即是十界十界皆實相相相宛然一收一切一切皆各收於一切此等一切無非實相妄想皆實實亦自忘此為大懺。
二助法三初明用助意。
【文句】助道懺悔者若純用正懺亦不須助若正道闇昧不明了者脩助以助之。
【記】正助二懺脩逐根緣自有一向脩於正道直登圓住或內外凡自有一向脩於助道如南獄立有相安樂行不入三昧但誦持故亦能得見上妙色像此二隨根脩入不同若悟理時必兩捨也自有正助相兼而脩或先正後助或先助後正或同時而脩今之所立意在同脩耳若於三句都不攝者則人身牛也。
二明助道法二初喻用助意。
【文句】所謂灰汁澡豆皂莢木槵以助清水爾。
【記】清水喻正灰等喻助以垢難去獨水不能灰皂助之水方有用。
二示助道法。
【文句】略言勤用身口意而為助也身謂旋禮口謂讀誦心謂策觀而助開門。
【記】助本助正正觀不開蓋理惑覆故脩助行治於事蔽事蔽若息不資理惑故令正觀開入理門具論六度略舉三業其䇿觀者或以五法䇿於正觀亦助開門或䇿事觀謂五門禪各有對治助開正觀。
三明用助功。
【文句】如順流順風助之以篙櫂去則疾也。
【記】正解如順水正觀如順風可喻正道能趣妙理篙櫂可喻旋禮等善助於風水船豈不疾。
三總結。
【文句】如是略論正助也。
【記】四明懺悔位三初他釋局淺二初敘他。
【文句】四明懺悔位者若作一種解者謂鄙濁凡夫應須懺悔離垢清淨者何用懺悔。
【記】二略斥。
【文句】此不如是。
【記】二今釋通深二初正釋二初明六凡合懺二初四趣二初明地獄二初造逆。
【文句】故新本業障滅品中說人從父母稟身十月懷抱三年鞠養撫念惟惟始能升頭戴髮教方教數始解作人那忽違恩背義而行殺逆天雖大不覆此人地雖厚不載此人此人命終直入地獄如是逆罪應須懺悔滅除業障。
【記】鞠亦養也撫拍也惟惟憐子之貌也內則六年教之數與方名注云方名東西殺逆殺或作弑同音試下殺於上也易曰臣弑君子弑父也天雖下明天地之不能容其受生故須入地獄也以五逆罪感五無間。
二破戒。
【文句】佛為人天師師嚴道尊凡有所說若有違犯罪莫大焉初篇後聚那可違負爾則欺佛負心復負三師七僧此則佛海死屍華園爛肉此四重人應須懺悔滅除業障。
【記】初篇四重也後聚吉羅也若論五篇則初後俱篇六聚則始終俱聚綺文互現故云初篇後聚也三師謂和尚及羯磨教授二闍黎也七僧印證戒者此據中國十人也佛海者佛法如海犯重如屍華園可解言犯重者須出淨眾。
二明三趣。
【文句】多瞋墮蛇虺多欲墮鳩鴿多癡墮蝨蟻多慢墮飛鳥多諂墮脩羅多慳墮餓鬼餓鬼常饑渴畜生相殘害脩羅多怖畏是四惡道聞名尚不可況復當之應須懺悔滅除業障。
【記】心既多瞋等身口動作成於瞋業故墮蛇虺舉本攝末故云多瞋下多欲等悉可為例蛇虺者爾雅云蝮虺[A10]博三寸首大如擘郭璞云身廣三寸頭如大擘指此自一種蛇名蝮虺諂者莊子云希其意而道其言曰諂餓鬼常饑等者舉果難當須明懺悔。
二人天二初人。
【文句】人中八苦一苦尚不可忍況八苦交橫應當懺悔滅除業障。
【記】八苦者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盛。
二天。
【文句】天上有五衰地獄等苦色界天不得速入定求不得苦無色界天有四心苦三界籠樊生死窟宅應須懺悔滅除業障。
【記】五衰者衣裳垢膩頭上華萎身體臭穢腋下汗出不樂本座四心者受想行識也籠樊者樊藩也詩云營營青蠅止于樊今眾生處三界中如在籠藩籬之內不能自出也。
二明四教皆懺四初三藏二初聲聞二初七賢。
【文句】若出家人雖欲脩道為五煩惱所障心不得停心為四顛倒所惑不得入四念處亦須懺悔除滅業障念處治彼四倒二惡不勤斷二善不勤生不得入如意足煖法不發亦須懺悔五根不生喜有退墮根生未有力雖有力未鄰真如是四善根中應須懺悔滅除業障。
【記】初五停心謂不淨停貪慈悲停瞋因緣停癡數息停覺觀界方便停著我若貪等五煩惱障心不得停應須懺悔停下剩心字次四念處去用對位道品四顛倒者執身淨受樂心常法我四念治此四倒四正勤者二惡者[A11]已起令滅未起令不起二善者[A12]已生令增長未生令發生四如意足者謂欲精進心思惟五根者謂信進念定慧五力者名同於根以不動排障而分兩科法華文句以正勤如意根力四科對煖頂忍世第一位煖頂與此有不同者或是文誤或別有意。
二四果。
【文句】苦忍明發雖不墮三途欲界七生次第應受一生尚苦何況七生雖斷欲界五下分六品餘三品在亦應懺悔雖斷五下八品盡餘一品在雖斷色盡餘無色分在亦須懺悔雖入有涅槃猶有果身在身子風熱畢陵伽眼痛欲棄有餘入無餘亦須懺悔雖斷三界正使盡習氣尚存亦須懺悔。
【記】苦忍明發者見道有十六心謂於下欲界四諦各起法忍法智上色無色二界四諦各起類忍類智此上下八諦共十六心斷八十八使見惑也今云苦忍即欲界苦諦下苦法忍也明發得苦法智也觀欲界苦諦[A13]已即觀上界苦諦得類忍智餘三諦例說雖不下以無見惑橫起故不墮惡道欲界七生者欲界九品思惑共潤七生謂上上品潤二生上中上下中上各潤一生中中中下共潤一生下三品共潤一生此言初果也雖斷欲下明二果五下分者身見戒取疑貪瞋貧雖通上不是唯上瞋一唯下不通於上餘三徧攝一切見惑雖復通上而能牽下縱斷貪等至無所有處由身見等還來欲界是故此五名為下分餘三品在受一生名一往來也雖斷五下[1]名三果向人也餘一品即第九品也亦名一種子那含雖斷色下正明三果人也九品[A14]已盡不來欲界而進斷上惑雖入下無學。
二支佛。
【文句】支佛亦爾亦須懺悔。
【記】侵習未能全盡故須懺悔言亦爾者例上羅漢懺習氣也菩薩未斷且在人天。
二通教。
【文句】若乾慧地未得理水霑心故言乾慧性地未能見理八人見地猶有愛惑薄地神通未能還生欲界離欲地猶有上界惑[A15]已辦地不能除習辟支佛地但作神通不能達文字菩薩地未窮至極如是等位皆須懺悔滅除業障。
【記】教詮體空異前析滅空含中道是大乘門利根方見屬後二教今就二乘及鈍菩薩論懺悔也支佛不達文字者不能說法化他也然支佛有部行麟喻之別部行者或能說法今約麟喻為言也獨悟孤行喻麟頭之一角故名麟喻。
三別教。
【文句】十信但信未能稱理十住但入偏理十行但事未能入中十迴向但脩中未能證中十地雖證中地地皆有障未窮於學不得無學應須懺悔滅除業障。
【記】十信但信者信能造心是佛性故未能稱理者以佛性心別脩空故[1]文使十住偏證空理十行但出建立之事既其二觀互破互立未能入中十向不偏但脩未證然由漸脩登地頓證前前雖顯後後猶障是故名為地地有障至等覺尚有未得無學故此凡聖皆須懺悔。
四圓教。
【文句】又十信雖三智圓脩但是方便陀羅尼十住[A16]已去乃至等覺[A17]已來秪如十四日月非十五日月匡郭未圓光未頓足暗未頓盡應須懺悔滅除業障。
【記】此機初解中具二邊空假即中故能三智一心脩證不言名字及五品者以高況下也十信尚懺況爾前耶但是等者法華中說三陀羅尼雖通初後以位得之其相最顯一旋陀羅尼旋假入空此齊七信二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旋空出假此當八信[A18]已上三法音方便陀羅尼以二觀為方便轉入中道法音當第十信也匡郭等者此三喻於法身智斷俱未究盡俱須懺也。
二斥局。
【文句】齊此[A19]已來當知懺悔位長其義極廣云何而言止齊凡夫。
【記】下從造無間業者上至圓教等覺故云位長位位橫論各有三障煩惱頭數結業流類苦報等差故云義廣古人何為但在凡夫。
三引經證結。
【文句】是故五十校計經齊至等覺皆令懺悔即其義也。
【記】大師本以三昧總持說懺悔位該亘凡聖自然與彼校計經合寔匪尋經作此安布行者知之。
二舉利勸脩四初明聞者宿殖。
【文句】若人得聞如此懺悔功德不少故文云非於一佛五佛十佛脩諸功德聞是懺悔乃於無量百千佛所脩諸功德聞是懺悔。
【記】二明聞者得報。
【文句】語其華報在在處處常為國王輔相大臣之所恭敬語其果報常為十方諸佛互相恭敬。
【記】果報者此懺詣理功至極果乃與諸佛互相恭敬。
三以聞況脩。
【文句】直聞此懺悔尚得如此功德況復如法脩行。
【記】解既稱理脩之成行則分滿之果證之匪遙。
四結示歸敬。
【文句】[A20]已聞懺悔義此法從經出此經從佛說是故當報恩歸命禮諸佛云云。
【記】佛恩若此欲報之者唯當[2]而說而脩行之歸命禮佛五悔中一其四悔法安得不脩。
二正釋品題二初釋二字義二初依字訓釋二初釋懺二初明求鑑。
【文句】懺悔品依字訓釋懺者鑑也披陳發舒[A21]己之三業不敢隱諱令他委鑑顏恧而口蹙心摧而意伏。
【記】恧奴六反慙也。
二明被鑑。
【文句】身被鑑故而顏恧口被鑑故而脣蹙心被鑑故而意伏故懺名鑑也。
【記】二釋悔二初明能廢。
【文句】悔者廢也內懷鄙耻悔造眾非。
【記】二明所廢。
【文句】悔身故則三廢悔口故則四廢悔心故則十廢故悔名廢也。
【記】意云十廢者意如君主身口如臣君既克[A22]己臣息暴虐故意總十。
二約法門釋種種。
【文句】又法門釋者懺悔名慚愧慚愧是白法又自不作惡不教他作惡如是等種種說。
【記】二明三種懺三初明三種相貌二初列名示。
【文句】懺悔有三一作法二取相三無生此三種通大小。
【記】列三種名示事通大小。
二約相釋二初明小三初作法。
【文句】小乘作法者如毗尼中發露與學二十僧行摩那埵或半月作法或對首作法或責心但令作法成就不障僧事即清淨也。
【記】毗尼此云律二十僧者此約懺僧殘罪也然對治有四法一治覆藏情過謂行波利婆沙此云覆藏或云別住謂別住一房不得與僧同處設入眾中不得談論亦不得答行此法者須滿一百日不憶元覆藏日數故乃以百日為限二治覆藏罪謂犯[A23]已覆藏得吉罪不覆藏得殘罪若覆藏者先懺吉罪後與別住三治僧殘情過罪謂六夜行摩那埵此云意喜前雖自意歡喜亦使眾僧歡喜由前喜故與其少日即六夜也故名意喜僧眾歡云此人改悔成清淨故云眾僧喜也四治僧殘謂二十僧中以白四羯磨出罪然覆藏不經明相直行摩那埵然後入眾出罪或半月作法者謂行別住時每至半月說戒須白眾僧云我犯僧殘對首作法者懺重吉也責心懺輕吉也摩夷論云故作者對首一說誤作者責心而悔小乘犯夷亦有懺法而疏文不引者以懺[A24]已既為學悔沙彌仍障聖果故非此中復本清淨義也故荊谿云小學悔[A25]已障果仍成重罪未忘。
二取相。
【文句】阿含中亦作相懺犯欲人作毒蛇口想此觀成時婬罪即滅。
【記】上明作法但令三業順於佛制法成罪滅尚是散心罪滅猶淺今論取相屬於定心想成相起滅罪則深故蛇口想成豈惟婬罪得除亦乃欲心不起。
三無生。
【文句】亦有觀空懺秪是真空。
【記】言觀空者析法明空也觀造罪心本無主宰念念無常無誰能作無是業報我見若亡諸使永寂此觀若成四趣則除三界須出小乘三懺其相略然。
二明大三初作法二取相三無生行者應知三種懺法無生是主二為助緣故前疏云灰汁皂莢助於清水若闕妙觀不名大乘便同外道無益苦行須近善師學懺悔處及懺悔法方可行於道場事儀故於諸事皆用妙觀照而導之使作法等皆順實理悉為佛因有謂道場所脩行法而為事治須於十乘先脩六法後方助開而不思前六在道場中用如今明懺具談三種豈捨事行又有一卷法華三昧別行於世大師制立正為初心懺障道罪方可造脩諸禪三昧又諸苦行精進之門各隨宜樂初心可脩但須皆用圓無生觀為主為導使一一行即脩是性無脩無得則成圓行也豈諸事行妙觀妙境[1]妨脩發大心安心等法皆妨脩耶若其然者隨自意中歷彼三性全無十乘何名三昧若自未諳當依善友開導策脩乃成深益又須了知大乘三懺後一雖可獨脩不進則須假前二前二不可暫離無生得此意[A26]已方可說行三種懺法初作法。
【文句】大乘中亦有作法或八百日虗空藏塗廁是也或九十日般舟是也或四十九日大悲懺是也或二十一日法華是也或七日方等是也灰湯澡豆淨身辛酒禁口慚愧勤心旋誦各有徧數等皆作法懺攝也。
【記】八百等者虗空藏經云知法者復教八百日塗廁日日告言汝作不淨事一心塗治一切廁勿令人知塗[A27]已洗浴禮三十五佛稱虗空藏名向十二部經五體投地自說罪咎等九十日等者般舟經云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一者不得有世間思想如指相彈頃三月二者不得臥出三月如指相彈頃三者經行不得休息不得坐三月除其飯食左右四者為人說經不得望人衣服飲食是為四般舟此云佛立三昧成時見十方佛在虗空中立故名佛立也灰湯下明上諸行法各淨三業也旋誦下諸法各有製度旋誦之度方等最切旋一百二十帀誦袒持呪一百二十徧一旋一呪不徐不疾旋訖却坐思惟中道正空導此軌儀故名作法。
二取相。
【文句】取相懺者如方等求十二夢王菩薩戒見華光摩頂虗空藏中唱聲印臂相起罪滅雖不正明作法兼得事用也。
【記】十二夢王者方等陀羅尼經云先求好夢凡十二種隨得一相則許懺悔梵網經云若犯十戒者應教懺悔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等便得罪滅唱聲下彼經明行者夢中若坐禪中現此菩薩以摩尼珠印印行者臂作罪滅字或聞罪滅聲得此相起知罪必滅雖不下以在道場非不作法俱從勝立名為取相言[1]用事者作法也。
三無生。
【文句】無生懺者如普賢觀云端坐念實相如日照霜露觀空緣理無相最上雖不正作事相兼上兩懺也。
【記】以無念念念罪實相念與實相能所名別其體不二如是念之罪相既忘實相亦泯此慧如日消罪霜露無緣緣畢竟空無中邊相此理無過故名最上雖不下此三種懺同時而脩無生是正二為助緣故云兼兩斯乃正助一合而行如膏益明證理彌速也。
二明三種功能二初正示功能二初明滅惡二初四番通小釋言通小者以此四番釋三種懺意雖在大而且未彰異小之相故使滅惡於大小說皆無妨故故云通小四中初約遮性釋三初作法。
【文句】作法懺成違無作罪滅而性罪不除如犯殺生作法懺成違無作罪去而償命猶在即其義也。
【記】無作罪者昔受佛戒由作法故發無作體若毀犯者得違逆罪今由作法翻破此罪言性罪者即十惡也不論受與不受犯之性自是罪如犯下論云斬[2]大草殺畜二罪同懺二種違制之罪俱除而殺畜償命猶存。
二取相。
【文句】取相懺能滅性罪性罪去違無作罪亦去如伐樹枝葉萎根本未去續生如故也。
【記】由以定心想成勝相熏脩力彊能轉惡業是故能滅性遮二罪如伐下枝葉喻性遮罪根本喻無明也心惑既存罪可重作如枝葉續生也既對遮性辨於無明故此無明通界內外此即通小之相也。
三無生。
【文句】觀無生懺能滅無明如覆大地根枝葉等悉盡無餘。
【記】二約三學釋。
【文句】又作法滅違戒上罪取相滅犯定上罪無生滅犯慧上罪。
【記】作法防非故滅戒罪取相專意故滅定罪無生觀照故滅慧罪事非是戒家罪散亂是定家罪惑暗是慧家罪。
三除三報釋。
【文句】又作法滅三惡道報障取相滅人道報障無生滅三界有漏報障。
【記】雖俱報障而有苦樂三惡唯苦違法而得故作法能除人道之報半苦半樂散善所招故取相能滅三界天報望人皆定無苦惟樂三漏所感故無生能滅。
四除三業釋。
【文句】又作法滅三惡道業障取相滅人道業障無生滅三界有漏業障。
【記】例報可知能感所感而分兩釋也。
二二番惟大釋前之四釋通大小乘無生滅惑未簡通別作法或取毗尼之制今之二釋無生的破障中無明通惑不生為今取相驗知此去唯就大釋二初別煩惱釋。
【文句】又作法滅怖畏憂愁之煩惱亦是破煩惱取相滅四住之煩惱無生滅無明之煩惱。
【記】怖畏屬思憂愁屬見今作法成位在五品能伏此惑指伏為破故云亦是取相懺成在七信位故滅四住既見真諦望中名相故名取相無生觀成位登初住所除的在根本無明故知此釋別就大乘明三種懺。
二通三障釋。
【文句】又三種懺共除報障取相除業障無生除煩惱障。
【記】共除報者此乃現報父母生身得六根淨轉報實在正助合行若但理觀雖入真似亦有不得六根淨者故云三懺共除報障取相除業者約出假說能挾宿世無量業種作度生緣業不能障於業自在名除業障以其未是真出假位故見俗諦猶名取相無生除惑其義可知。
二明生善。
【文句】又作法懺如服薑桂差病而[A28]已不能肥身譬罪滅不能生善取相懺如服五石病差身充不能得道無生懺如服五芝病除身飛升仙得道。
【記】仍約喻顯五石者謂白瑛紫瑛石膏鍾乳石脂五芝者謂五色苓芝也薑桂且喻小乘作法故未生善若大作法生善非少五石五芝通喻小大生事理善。
二勸人脩學。
【文句】如是等種種分別行者須知。
【記】言須知者謂須知小大皆能滅惡生善須知此三脩方有益說而不行為罪所得也。
三明經具三懺二初示經有三文。
【文句】今文具有大乘三懺著淨潔衣專聽是經又七日七夜朝暮淨心等即作法也於其坐處得見彌勒文殊普賢即取相也五陰舍宅觀悉空寂本無有生亦無和合即無生也。
【記】二結懺為經用。
【文句】三意宛然故能滅諸惡蕩三障顯經力用也。
【記】[1]二經文二初對判分文二初對判。
【文句】從此品下明經力用今品正明夜夢晝說懺悔斷惡拔苦下品正明昔歎發誓生善與樂旁正互舉。
【記】明經力用通指三品也今品下乃以此品對讚歎品論於旁正耳。
二分文。
【文句】此品文為二初夢中見聞二覺[A29]已說見聞夢又二一夢見金鼓二夢擊鼓聲見鼓又三一正見鼓二見鼓光三見光中佛。
【記】二依文釋義二初明夢中見聞二初夢見金鼓三初正見金鼓。
爾時信相菩薩即於其夜夢見金鼓其狀姝大。
【記】文二初釋夢。
【文句】夢者是入如夢三昧也又入觀如夢出觀如覺入觀心靜能觀法性。
【記】疏中前釋信相菩薩在其似位或是鄰極之似或是鄰真之似於此位中夢見金鼓豈是博地昏惑之夢故以二義釋於夢字初謂三昧名為如夢由達性具脩德無功因辦果事如夢勤加是故名為如夢三昧次又入下乃以凡人有夢有覺喻法性觀有入有出此以說默而為出入二釋皆示夢是觀智初釋稍親問夢是顛倒迷真之法觀是覺智悟理之法經文云夢疏中那以觀智釋之迷解天殊如何融會耶答佛地迷盡凡夫未解皆不論觀於迷能解得言觀智故起信論云依業識故故說見佛若離業識則無所見今明似解照法性故名為入觀依業識故名之為夢智解未極安得非夢照法性夢豈非觀智不得此意此文莫銷。
二釋鼓二初正釋二初直表三德。
【文句】法性即金鼓金鼓體圓空鳴圓即法身空即般若鳴即解脫姝者勝義深義大者廣義無量義如上文游於無量甚深法性意爾。
【記】能觀之智既以夢示夢必見相故以金鼓表於所觀即法性也蓋由鼓體具圓空鳴可表三德其狀姝大復彰三德無量甚深。
二三皆深廣。
【文句】姝大略敘鼓體委論應言圓姝大空姝大鳴姝大鼓體備三種三種皆甚深無量。
【記】以此三德一一皆是法性全體趣舉一德皆能具二得名三身三智三脫若不爾者那得三種皆無量甚深耶。
二結示。
【文句】此即夢中所覩法身觀一而見三佛也。
【記】即鼓之三德對光秪是所照法身即此法身攝報攝應為上三德故云觀一而見三佛也。
二見鼓光。
其明普照喻如日光。
【文句】從其明普照下是第二見鼓光也光是智慧契此法性克成大果智與體冥體圓姝大光圓亦姝大體空姝大光空亦姝大體鳴既姝大光鳴亦姝大何者此身與諸佛同體同意故也[2]此即夢中所覩報身佛一佛而三也。
【記】全所照理起能照智故法性德皆成智德鼓圓空鳴光豈不爾鼓三姝大光亦合然須知法性體是本覺智是始覺秪是一覺由不覺故分本始殊既成大果[A30]已離不覺故始冥本稱法報合豈始覺得異於本耶所引新本同體同意同事者既法報合故與諸佛無二無別此即下此見鼓光正表報智此智冥法法具三故故報亦三亦是此報上能冥法下能垂應故云具三。
三見光中佛。
復於光中得見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尊眾寶樹下坐瑠璃座與無量百千眷屬圍繞而為說法。
【記】文二初約文表義。
【文句】從復於光中見十方佛下是第三見光中諸佛也光從鼓出徧照十方用從體起應周法界與機緣同事也瑠璃座者所安之理也佛坐其上智稱法性也大眾圍繞者所應之機也。
【記】言光從等者對上二身此總表應故云同事應不孤立必具三身瑠璃下法佛坐下報大眾下應。
二結義歸圓二初別結此三。
【文句】此即夢中所覩應佛即一而論三也。
【記】以全法報為應身故是故經文具表三佛。
二通結上義。
【文句】覩此三佛即是三身三德種種三法門從此設教名金光明也。
【記】言三佛者即鼓表法佛光表報佛明表應佛既其三佛皆具三義乃顯法法具三略則十種三法廣則一切皆三此諸三法順譬釋則世金光明所譬三法也若就附文當體釋皆是法金光明以一一具三可貴可重義寂而常照義能多利益義故其義既爾是故此經名金光明也此所表義乃由大師得旋總持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故釋題消文圓融若此見聞之者當去情著而思脩之。
二夢見擊鼓二初分文。
【文句】從見有一人下是第二夢見擊鼓文為三一見擊鼓二出大音聲三聲所詮辯。
【記】二釋義三初見擊鼓。
見有一人似婆羅門以枹擊鼓。
【記】二出大音聲。
出大音聲。
【記】三聲所詮辯。
其聲演說懺悔偈頌。
【記】文二初明似智會法起用。
【文句】鼓是法身擊是機智婆羅門是淨行似是鄰真鄰真之人以似解之淨智和會法身甘露相應滅苦生樂。
【記】上鼓表三光三佛三秪是一三今對信相機智所觀合三為一但名法身婆羅門表真似淨行既是鄰真故經稱似圓似能伏同體惑染故名淨智以此淨智會本常理乃以甘露相似相應能以妙音徧三千界滅苦生樂故使經文復以擊鼓表似位三身若不爾者則信相本性與佛天殊佛之應用非信相感也行者應了釋迦信相同興此夢故有懺法利益眾生耳。
二明枹鼓合成三身。
【文句】鼓是法身枹鼓合是報身擊出是應身聲所詮辯是法界大用起教利益眾生。
【記】二覺[A31]已說見聞二初分文。
【文句】從時信相菩薩下是第二覺[A32]已說見聞文為四一往佛所二與緣俱三伸敬四述夢。
【記】二隨釋四初往佛所。
時信相菩薩從夢寤[A33]已至心憶念夢中所聞懺悔偈頌過夜至旦出王舍城。
【記】文二初釋夢旦二初約教釋。
【文句】夢者入法門為夜夢出法門如過夜至旦又三十心惑障未遺故如夢登地斷惑如過夜至旦。
【記】疏存二釋初約入觀出觀此乃就法橫釋次約伏惑斷惑此乃就位竪釋入觀本期登地斷惑故知二釋其意相須也言三十心者借別顯圓也。
二約觀解。
【文句】觀解者觀行位中所觀三身如夢分真位中所觀三身如旦出王舍城者表出因位也。
【記】言觀行位者既對分真即五品十信俱名觀行以未證真似受觀名內外凡位無明眠法全未破故故觀三身如夢所見真位分破於理明了故觀三身猶如[A34]已旦出王舍等者變易五陰因位未離如居王舍今出此舍表至於果既論觀法有入分真及極果分故預表之。
二釋出往。
【文句】往耆闍崛山者表向果地也。
【記】王城露鷲雖俱是地山為佛居故表果地信相在城合表因地今以出往表因趣果。
二與緣俱。
爾時亦有無量無邊百千眾生與菩薩俱往耆闍崛山至於佛所。
【記】三伸敬。
至佛所[A35]已頂禮佛足右繞三帀却坐一面敬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文句】伸敬有三頂禮是身敬瞻仰是意敬說夢是口敬頂禮者菩薩居因信首為貴諸佛在果慈悲為賤以貴敬賤也。
【記】信首為貴者佛法大海以信得入信是因人以上求故如首為貴慈悲為賤者拔苦與樂乃果人下化故如足為賤以貴敬賤者以信扣慈也經禮畢右繞表戀慕。
四述夢二初分文。
【文句】從以其夢中下是第四述夢也此下總有一百六十二行偈分為二初四行半總明夢後一百五十七行半別明夢總又為二初三行半明見金鼓後一行明見擊鼓見鼓又三初一行見鼓形狀次一行見鼓光明次一行半見光中諸佛。
【記】皆言行者古以散說一十七字為行偈頌二等四五言則四句為行七言偈則二句為行所以古師分經悉以行數為準邇世變亂製度增減字數致損元規豈但使古疏分經參差亦令目錄紙數無準寄語有識當依古製。
二釋義二初總明夢二初明見金鼓三初見鼓形狀。
以其夢中所見金鼓及懺悔偈向如來說。
昨夜所夢至心憶持夢見金鼓妙色晃耀。
【記】二見鼓光明。
其光大盛明踰於日徧照十方恒沙世界。
【記】三見光中佛。
又因此光得見諸佛眾寶樹下座瑠璃座無量大眾圍繞說法。
【文句】即長行中三身意入觀所觀之境也。
【記】此三共是長行所表三身之意鼓雖具三是所證故合為法身光具鼓三全理是智故合為報身諸佛境智及以攝機亦具三身對上名應此合九三乃如夢三昧所觀之境三昧是觀。
二明見擊鼓。
見婆羅門擊是金鼓其鼓音中說如是偈。
【文句】次一行見擊鼓者自覩其觀智之機扣擊法身之境也出大音聲者[A36]已如上說自覩其境智合能多利益也。
【記】上文所表合九之三雖是佛法既與心法及眾生法無差別故故為信相心性之境今於夢中見[A37]已似智會性法身起應機用說懺悔偈斯乃信相同於如來起經力用。
二別明夢二初分文。
【文句】從是大金鼓下一百五十七行半偈別明夢事文為二初從是大金鼓下至悉能滅除有二十一行三句明金鼓有滅惡生善之力二從一切諸苦無依無歸下一百三十五行三句正明教詔懺悔之法就能滅惡生善文為六一有三行滅世間因果之苦二有三行生出世間因果之樂三有四行能令眾生自行化他俱備四有四行能滅眾生報障又發宿命通五有四行能令眾生得諸法門六有三行三句能破眾生八難流轉。
【記】二釋義二初明金鼓有滅惡生善之力二初別分經六初滅世間因果苦。
是大金鼓所出妙音悉能滅除三世諸苦地獄餓鬼畜生等苦貧窮困厄及諸有苦是鼓所出微妙之音能除眾生諸惱所逼。
【記】前二行滅果諸有者三有也後一行滅因諸惱三惑也。
二生出世間因果樂。
斷眾怖畏令得無懼猶如諸佛得無所畏諸佛聖人所成功德離於生死到大智岸如是眾生所得功德定及助道猶如大海。
【記】前二行出世間果斷眾怖者離五怖謂惡道怖惡名怖死怖不活怖大眾威德怖得無所畏者有四一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無所畏三說障道無所畏四說盡苦道無所畏離二死此岸到三智彼岸後一行出世間因定謂楞嚴此定具慧即觀不思議境等正道行也助道即事度等對治行也。
三能令眾生自他俱備。
是鼓所出如是妙音令眾生得梵音深遠證佛無上菩提勝果轉無上輪微妙清淨住壽無量不思議劫演說正法利益眾生能害煩惱消除諸苦貪瞋癡等悉令寂滅。
【記】前一行半自行備後二行半化他備害煩惱是破因除苦是破果下二句釋上貪瞋癡釋上煩惱等之一字等取諸苦悉令寂滅是正釋上能害消除義也。
四能滅報障兼得宿命。
若有眾生處在地獄大火熾然燒炙其身若聞金鼓微妙音聲所出言教即尋禮佛亦令眾生得知宿命百生千生千萬億生令心正念諸佛世尊亦聞無上微妙之言。
【記】以戒緩故處於地獄以乘急故聞金鼓聲不獨出獄兼知宿命千萬億生善知此事故正念諸佛復聞諸佛圓妙法音。
五能令眾生得諸法門。
是金鼓中所出妙音復令眾生值遇諸佛遠離一切諸惡業等善脩無量白淨之業諸天世人及餘眾生隨其所思諸所願求如是金鼓所出之音皆悉能令成就具足。
【文句】先少得後多得云云。
【記】先少得者且約一種遠惡脩善之法也後多得者隨思隨願皆悉令成就也。
六能破眾生八難流轉即經云諸難也八難者三塗為三人中有四一盲聾瘖瘂二世智辯聰三佛前佛後四北洲天上一謂無想或長壽天。
若有眾生墮大地獄猛火炎熾焚燒其身無有救護流轉諸難當令是等悉滅諸苦若有眾生諸苦所切三惡道報及以人中如是金鼓所出之音悉能除滅。
【記】二總示義。
【文句】釋此六義皆從三塗漸至人天二乘菩薩等一一皆有破惡生善之力。
【記】經示六文該益雖徧語猶總略備解或難是故大師令講解者就此六文一一委明從苦得樂漏得無漏捨小入大自權至實從因至果節節皆論破惡生善具辯應如二十五有皆得果報因華小草中草上草小樹大樹一實事方便實報十番利益方盡金鼓所出妙音被物之相具如妙玄及請觀音疏也。
二明教詔懺悔之法二初分文二初正分經文。
【文句】從一切諸苦無依無歸下有一百三十五行三句是第二明教詔懺悔之法文為五一從一切諸苦下有十九行一句教自說過罪懺悔二從我當供養下有三十五行明供養諸佛自行化他脩懺悔三從諸佛世尊我[1]既依止下有二十一行明稱歎脩懺悔四從我以善業諮因緣故下有五十一行半明發願脩懺悔五從若有敬禮稱歎十力下有九行結成懺悔。
【記】二敘意生起。
【文句】生起五意者但眾生邪倒障理不識法性愚癡障解不識因果惡業障行不識善法聖人慈悲因大士之夢示其懺悔示其道理示其因果示其善行故論自懺荷佛恩深故伸供養供養不洩其誠故歌詠稱歎供歎是行須願指歸行願既圓結成讚美也。
【記】邪倒障理者於苦果身起八顛倒障四德此言報障也下二可知聖人下據上釋迦自作序云我今當說懺悔等法今云聖人即本師也令達三障即三德也示其懺悔總示也下三句別示也示道理報障即法身也示因果煩惱即般若也三觀為因三智為果也示善行結業即解脫也須願指歸者以願導之令至究竟也。
二釋義五初教自說罪過懺悔二初分文。
【文句】自懺文為三初一行一句明法身是依憑之所次兩行請佛覆護次十六行正明懺悔。
【記】二釋義三初明法身是依憑。
一切諸苦無依無歸無有救護我為是等作歸依處。
【文句】夫法身具三德即是一體三寶法性是法寶寂而常照是佛寶徧一切處是僧寶自凡夫二乘雖不知亦不出法性總而言之一切菩薩何甞不以此為歸依依此則本立而道生也。
【記】對脩合故但名法身而性常離故具三德此三尊重復名三寶法名不覺佛名為覺此寂照性本具諸法故徧一切脩德之處以此和義名之為僧凡小雖迷而全體即是是故圓教初中後心一切菩薩無不以此為歸為本此本若立則三智三行三身三脫一切道法任運而生經言我為等者眾生性德全是果佛真如我也。
二請佛覆護。
是諸世尊今當證知久[A38]已於我生大悲心在在處處十方諸佛現在世雄兩足之尊。
【文句】內本雖立外無佛加不得成就若蒙擁護斷惡生善辦在斯須如萌芽得雨扶疎豐鬱是故請佛也。
【記】經兩足之尊者大經明十號中兩釋一約人天善趣兩足為貴[1]於佛天人中尊二約福慧俱備名為兩足斯須猶頃刻也扶疎盛也豐鬱茂也說文云扶疎枝葉四布也。
三正明懺悔二初分文。
【文句】內外因緣既備正須懺悔也正懺文為二初三句總明懺悔後十五行一句別明懺悔。
【記】二釋義二初總明懺悔。
我本所作惡不善業今者懺悔。
【文句】總懺者總懺三障也本者煩惱是二障本也惡者報障也不善者業障也三障障三身三[2]佛三寶三障若轉諸三法門悉明故總懺也。
【記】二別明懺悔二初分文。
【文句】別懺者別懺三障也文為三初一行一句懺煩惱障次一行懺報障次十三行懺業障。
【記】二釋義三初懺煩惱障。
諸十力前不識諸佛及父母恩不解善法造作眾惡。
【記】文二初釋文三初釋不識諸佛。
【文句】諸十力前者正懺煩惱障也獨頭無明癡倒殊甚不識法身佛也法身佛徧一切處癡闇不知公於佛前造作眾罪如牛羊不識天子如鳥雀不識檠像於前造過愚癡不識法身亦復如是。
【記】十力者一是處非處力二業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處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盡力此十通名力者即諸佛所得如實智用通達一切了了分明無能壞無勝能故名力也大菩薩亦分得此力但比佛小劣故沒不受名故直名佛為十力也此之十力法佛本具報佛證之應佛用之眾生色心依正因果舉體即是三佛十力但以迷故全智為惑名煩惱障而獨頭無明為煩惱種蓋由觸處不了法身故喻牛羊鳥雀之眼不識天子及以檠像以不了故三細六麤熾然而起言檠像者累土木為佛像也人知畏敬鳥雀不然或引周禮正弓之擎者非此中意。
二釋及父母恩。
【文句】父母恩者方便是父智度是母此二法門能生法身而不識者是不知報佛也。
【記】淨名云善權方便父智度菩薩母一切諸導師無不由之生以其不了獨頭相應全是二智是故法身隱滅不生。
三釋不解善法。
【文句】不解善法者善法是助道之行能資智顯理而不解者是不識應佛。
【記】助道眾善能辦應身既其不解是故不脩。
二結示。
【文句】三佛皆不能知豈非無明過患此別懺煩惱障也。
【記】舉不識解顯今識解是妙懺也。
二懺報障。
自恃種姓及諸財寶盛年放逸作諸惡行。
【記】文三初約事釋。
【文句】自恃種姓下別懺報障也略言有三種一以姓慠他二以財忽物三以壯年陵彼雖報有此三不應自恣若縱恣者此報成障事也。
【記】以姓慠他者以貴慠賤也西土剎利婆羅門姓貴毗舍首陀姓賤餘二可解此[3]二善報若縱恣者為脩道障若不縱者堪能助道。
二約法釋二初約三學。
【文句】今更約法門解出家人以慧為姓定為財戒為年染此三法自尊卑他者是名染法非求法也。
【記】乃以事三表於三學由慧得道故如姓貴定能資慧故如財寶戒能[4]製犯故如盛年染此下示為障相大論云自法染愛故毀訾他人法雖持禁戒人不脫地獄苦非求法者法過涅槃尚了如幻豈染自法以慢他人不見[A39]己他方名求法也。
二約三教。
【文句】法華云汝年少壯我年衰邁者凡人以五陰盛為壯二乘通教以空出有為壯別教菩薩以法眼過慧眼為壯。
【記】三中且取盛年一種該於三教窮子除糞至知庫藏歷漸三味二邊心彊皆名少壯佛居道後究竟無為方名衰邁凡人下欲明法壯更舉事壯藏教二乘通教三乘析體雖殊皆以空彊而陵有弱別雖三觀共緣無量故恃法眼陵於慧眼此等皆名盛年放逸種姓財寶歷教亦然。
三結須懺。
【文句】著此諸法者悉是恃彊陵弱成報障也悉須懺悔。
【記】三學三教名報障者此心成就由宿熏感望後在因望前為果故得名為於報起障障故須懺。
三懺業障三初節經示義。
【文句】從心念不善下十三行別懺業障文為十二初一行懺由心口造惡業二一行懺內外因緣造惡業三一行懺五欲因緣造惡業四一行信受邪師造惡業五一行隨順惡主造惡業六一行愛心所使造惡業七二行為衣食女色造惡業八一行於佛世敬田造惡業九一行於無佛世敬田造惡業十兩句於正法造惡業十一一行於恩田造惡業十二一行半總一切處造惡業。
【記】二隨文略釋十二段如疏列初懺由心口造惡業。
心念不善口作惡業隨心所作不見其過。
【文句】亦是教他作惡也從身口意是自行惡也。
【記】亦是教他者指口作惡業也即自造四過復教他人行一切惡既隨癡心豈能反照。
二懺內外因緣造惡業。
凡夫愚行無知闇覆親近惡友煩惱亂心。
【記】三懺五欲因緣造惡業。
五欲因緣心生忿恚不知厭足故作眾惡。
【記】心生忿恚者求五欲則忿他不與有五欲則忿他見侵忿怒也。
四懺信受邪師造惡業。
親近非聖因生慳嫉貧窮因緣姦諂作惡。
【記】親近非聖謂外道也外道自以為聖故佛弟子指為非聖慳吝財也嫉妬賢也私詐曰姦曲媚曰諂由貧窮故而行詐媚。
五隨順惡主造惡業。
繫屬於他常有怖畏不得自在而造諸惡。
【記】六愛心所使造惡業。
貪欲恚癡擾動其心渴愛所逼造作眾惡。
【記】七為衣食女色造惡業。
依因衣食及以女色諸結惱熱造作眾惡身口意惡所集三業如是眾罪今悉懺悔。
【記】八於佛世敬田造惡業。
或不恭敬佛法聖眾如是眾罪今悉懺悔。
【記】九於無佛世敬田造惡業言無佛世敬田者以辟支佛出無佛世故菩薩歷劫形服不拘故無佛世隨機化物。
十於正法造惡業。
以無智故誹謗正法。
【記】十一於恩因造惡業恩田者田有三種三寶曰敬田父母曰恩田貧窮曰悲田通名田者皆堪種福故。
不知恭敬父母尊長如是眾罪今悉懺悔。
【記】十二總一切處造惡業。
愚惑所覆驕慢放逸因貪恚癡造作諸惡如是眾罪今悉懺悔。
【記】驕慢者俱舍云慢對他心舉驕由染自法。
三示解釋法。
【文句】造業因緣甚多不可具列故總而懺之若欲細釋從人道為始二乘通別菩薩等行一一作之例應可解故五十校計經云上至等覺皆須懺悔即其義也。
【記】約今稟教且人為始若所懺多屬四趣通惑所造名有漏業別惑所造名無漏業大悲不思議等種種之業故等覺來皆須懺也。
金光明經文句文句記會本卷第三
音釋
【經】
(尺朱切好也)。
【文句】
(而銳切蚊蚋也)。
澣(音旱澣北海也)。
峙(音治峙峻也)。
櫂(音棹)。
虺(呼回切亦蝮蟲也)。
蝨(音瑟)。
【記】
(丁鄧切險阪也)。
翛(音消)。
擘(補革切)。
萎(音委)。
腋(羊益切肘腋也)。
校注
[0181001] 已下文句記卷三之上 [0181002] 乃答一作答乃 [0181003] 二一作三 [0182001] 一一作解 [0183001] 句恐解 [0183002] 盤一作磐 [0184001] 達一作遠 [0185001] 常疑尚 [0185002] 之一作毀 [0186001] 此一作以 [0187001] 已下文句卷之三 [0187002] 正一作止 [0189001] 前一作可 [0191001] 名疑明 [0192001] 文一作故 [0192002] 而疑如 [0193001] 妨一作妙次同 [0194001] 用事一作事用 [0194002] 大疑生 [0195001] 已下文句記卷三之下 [0195002] 此即一作即此 [0198001] 既一作所 [0199001] 於佛疑寫倒 [0199002] 佛疑德 [0199003] 二疑三 [0199004] 製一作制【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20 冊 No. 358 金光明經文句文句記會本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11-13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記】五默念騰疑序二初分文。
【文句】從信相歡喜下是第五默念騰疑序文為二初見相歡喜二默念陳疑。
【記】二隨釋二初見相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