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纂卷第三
一切佛語心品第三
意生身分第四十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言。意生身分別通相我今當說。(乃至)修行者了知初地上增進相得三種身。
知自心現境界性非性。
知所現之性。皆非其性。
身心轉變。
謂轉捨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相身。
得如幻三昧(乃至)迅疾如意。
本一法界。成現百千三昧清淨蠲潔。明如妙華。隨心化現。故曰迅疾如意。前言實相所現。此言照諸幻相。
猶如幻夢水月鏡像(乃至)通達自性法故。
以能通達一切法。皆彼自性。而吾無性。故曰自性法。若是則雖現一切法。而法常無染。
云何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乃至)無行作意生意生身。
即一心而普造。則萬法齊彰。如海印像。故曰種類俱生。即一心而隨緣。則無作而作。如風過空。故曰無行作。
頌曰。
離五無間分第四十一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若男子女人行五無間業。(乃至)名五無間事亦名無間等。
華嚴經云。菩薩。觀諸緣起自性空。得空解脫。觀諸有支性滅。無有少法相生。得無相解脫。無相無願。唯除慈悲。得無願解脫。此名三解脫。謂行五無間者。其意欲以三解脫。及無漏想。斷彼七識佛。其實未能解脫。故曰惡想。
復次大慧有外無間(乃至)於三解脫一一不得無間等法。
斷此五種。名無間等。斷之者。是有心於善業者也。若於三解脫中。不見有無間等法。
除此[A2]已餘化神力現無間等。
化現無間。則非究竟斷彼。故曰外無間。唯化現無間是。則以智慧方便。而行無間。非有心於善業。故能為作五無間罪者。除疑悔也。
謂聲聞化神力(乃至)無有一向作無間事。
神力化現。現[A3]已還滅。非究竟斷彼。故曰無有一向作無間事。
不得無間等除覺自心現量。
化現無間。即於無間等法。實無所有。唯覺自心現量。而自心現量之性。本亦非性。故下文(云云)。
離身財妄想(乃至)解脫餘趣相續妄想。
化現無間。本以智慧方便。而為眾生。若有餘趣相續之想。則亦未超心量。故云。
頌曰。
佛知覺分第四十二
佛告大慧覺人法無我。
覺人法無我。則無復有無我之相矣。
頌曰。
佛等一切分第四十三
佛告大慧以四等故。
等。謂與之齊等無有分別。
於大眾中唱如是言。
字語身法。既與諸佛。無有差別。則與諸受生一切種類。皆悉平等。無有同異。達此然後知天地同根。萬物一體。
頌曰。
自得本住分第四十四
何因說言不說是佛說。
大慧言。正覺即佛也。而云不說是佛說。故疑。
云何二法謂緣自得法及本住法。
自覺而不從外得。曰自得。萬變而法界如然。曰本住。
離言說妄想離字二趣。
離言及字。故曰二趣。
於其中間不說一字亦不[A4]已說當說。
佛以自得及本住法故。離言字二趣。一切所說。對病設藥。如鏡現像。悉無所得。亦無增減。
頌曰。
離有無有相分第四十五
佛告大慧此世間依二種(乃至)欲見不離離相。
依於有無。即墮性及非性。而欲見可離及不可離相。以不知心量故。
云何世間依有謂有世間因緣生。
本來寂滅。凡說有者。皆因緣故。
非不有從有生非無有生。
此世間說有者。
彼如是說者是說世間無因。
有無常相因故。說有者。為無之因。
大慧白佛言(乃至)後不復取。
此皆論愚夫依無也。彼諸愚夫。受貪恚[A5]已。又計非性。其意不取有性者。謂彼自寂靜故。又謂諸佛聲緣。亦不取彼有無之性。一切斷滅。殊不知其不了自心現量。反墮壞滅之想。此所以言懷也。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乃至)於聲聞緣覺及佛亦是壞者。
此難辭也。如來謂若以貪恚癡為壞滅。前言聲緣及佛。亦可謂壞。盖貪恚癡。與佛聲緣。同歸於內外不可得故。
佛聲聞緣覺自性解脫故縛與縛因非性故。
佛及聲緣。既見本性。而得解脫於縛與因。皆本無性。
大慧若有縛者(乃至)是名無有相。
若以貪恚癡為我之縛。而欲壞去。即是有縛者。反為縛因。念念壞去。以為非性。是墮斷見。故曰是名無有相。
非因於他。自心緣起。
頌曰。
宗說俱通相分第四十六
大慧宗通者謂緣自得勝進相。
反照自心。曰自得。超離緣妄。曰勝進。
遠離言說文字妄想(乃至)遠離一切虗妄覺想。
非見自心曰覺想。
如應說法。
如響之應。曰如應。
何起非性以為解脫。
頌曰。
離不實妄想分第四十七
世尊第一義亦如是離量限分譬因相。
第一義相。無數。無形。無際。無可喻。無可因。故曰離量限分譬因相。
將無世尊說邪因論耶說一生一不生。
大慧假問。謂外義亦離性相。與第一義同。為計著或言妄想生。或言妄想不生。何為而異耶。
佛告大慧非妄想一生一不生(乃至)妄想不生。
謂有無之想。本自不生。外現之性。本自非性。覺自心現。則一切唯心。妄不期滅。
頌曰。
大慧我說餘愚夫自心種種妄想相故(乃至)如來自覺境界離五法自性事見妄想。
至此。又拂五法自性之迹。
所作皆緣於心。
謂有緣及所緣。
頌曰。
離語義妄想分第四十八
如緣言說義計著墮建立及誹謗見。
彼不生不滅等。當無所緣而自證。
異建立異妄想如幻種種妄想現。
見一切法各別異相。而起妄想。謂如種種幻相。故曰異建立異妄想。
譬如種種幻(乃至)非聖賢也。
佛言如幻。但言其速滅。爾非為其別異而起如幻之想也。
緣彼言說而建立。
謂一切無性無有者。亦不實之斷見。
頌曰。
袪別智識相分第四十九
無事方便自性相是智。
本無所事。一切方便。還他自性。
復次得相是識不得相是智。
諸識寂滅。心境俱忘。了無所得。故曰不得。
自得聖智境界不出不入故如水中月。
自得境界。實相如如。不見去來。如水中月。是謂聖智。
不採為智至此乃慧。
心未離緣。不免於縛。
覺想為智。至此乃慧。
言慧如此。
以思惟攝受故。不相應。
頌曰。
離外道轉變見分第五十
復次大慧外道有九種轉變論外道轉變見生。
謂之轉變即有見相。
所謂形處轉變(乃至)是名九種轉變見。
今而非昔。故曰轉變。
乃至事變妄想彼非如非異妄想故。
非有如是。非不如是。皆心現妄想。
自心現外性非性。
彼不知自心所現外性本非性。
大慧如是凡愚眾生(乃至)如見幻夢色生。
如實真心。本無生滅。有無轉變。外道妄習。如彼幻夢。遽生色相。一切非實。
頌曰。
解脫相續相分第五十一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乃至)不墮如所說義計著相續。
一切諸法。本來空寂。盖因言說文字。計著其義。故云。
四大於一切地(乃至)見一切法如幻夢等。
內觀四大。悉離妄想。外觀諸法。一切如幻。
復次大慧覺外性非性自心現相無所有。
菩薩當覺外性非本有性。惟自心現。本亦無有。
隨順觀察自心現量(乃至)於一切法無相續不相續相。
以見分別有無故。名相續。以見諸法寂靜故。名不相續。菩薩於此悉無是相。
復次大慧彼中無有若縛若解(乃至)無眾生可得故。
有縛有解。是眾生計著有無。然有無。畢竟無眾生可得。
復次大慧愚夫有三相續謂貪恚痴及愛未來有喜愛俱。
未來愛俱。所以相續。
頌曰。
了妄即空分第五十二
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乃至)妄想彼彼性。
妄性非。故曰彼彼。
非有彼自性但妄想自性耳。
謂非本來有性。但自[A7]己妄想所成。故曰妄想自性爾。
世尊若[A8]但妄想自性(乃至)一切法妄想自性非性故。
大慧謂。以一切性。為妄想自性。則必以性自性為非矣。故曰非性自性相待。若是則是以煩惱清淨一切無性為過。而世尊所說不然。盖謂一切妄想。皆自心現。非本有性。
佛告大慧如是如是(乃至)性自性妄想真實。
惟覺自心現性。則一切如幻非如。愚夫。執以為真實。
此妄想自性非有性自性然。
聖所以不執為真實。以其本非有性。但自心現性相而然爾。
大慧如聖智有性自性(乃至)如是性自性知。
言妄想之性自性而不執著。亦如聖。知聖見之性自性所知。
大慧白佛言若使如聖(乃至)非如愚夫妄想。
此假問也。聖亦不有天眼肉眼之分別。但知性自性而[A9]已。不同愚夫分別妄想。
云何愚夫離是妄想不覺聖性事故。
大慧謂。愚夫以不覺聖性事。亦同諸聖之離妄想也。
世尊彼示非顛倒非不顛(乃至)不見離有無相故。
大慧謂。聖以不見愚妄想為得。而愚亦不見聖知。見何為而不得。
世尊聖亦不如是(乃至)不以自相境界為境界故。
聖亦不如愚夫之見於外妄想。一切如之自[A10]己境界。未甞自認。
世尊彼亦性自性相(乃至)謂墮性相見故。
彼謂愚夫。
畢境界非如彼等如是無窮過不覺性自性相故。
自大慧白佛[A11]已下。其意謂。聖雖非如愚夫妄想。然亦有聖知等性自性。愚夫。雖不離妄想。然亦又離聖性妄想。聖離有無相。愚夫又不見離有無相。聖。亦不見事妄想。不執自境界。愚。任妄想自性。而不說因無因。謂愚墮性相見。而聖之異境界。非如彼愚妄想無窮。然亦不覺性自性相。皆大慧反覆詰問之辭。
世尊亦非妄想自性相(乃至)如實知妄想。
聖亦非妄想。而因性自性。云何愚夫。妄想自見非為妄想。亦如佛之實知妄想。
世尊妄想異(乃至)而愚夫不如實知。
聖凡。若妄想異則自性異。今也凡聖異者。以聖能因妄想自性相故。然聖因性。凡亦非妄想。則是各不妄想。云何愚夫。不如聖之實知也。
然為眾生(乃至)妄想相不如實有。
以愚夫不如實知故。為眾生離妄想而說。如謂彼妄想相不如聖之實有。即是墮有見。述在下文。
世尊何故遮眾生(乃至)而說聖智自性事。
盖云。佛遮眾生有無自性計著。而聖智境界計者。反墮有見。佛。既說空法及非性。而又說有見聖智自性事耶。
佛告大慧非我說空非性(乃至)大慧我不說性自性。
佛。為聖智事計著自性相見。方說空法。若有性自性見。即墮有相。故曰我不說性自性。所說皆為眾生故。此又拂前性自性之迹。
大慧[A12]但我住自得(乃至)離自心現性非性見。
若以自心現性。皆本有性。是著有也。以為非性。又著無也。惟佛離此故。得如實空法。及如實印所印也。
得三解脫如實印所印(乃至)離有無事見相。
佛言性自性。盖欲眾生。觀察妄念不離本心。若執此相。即墮有無。當於自覺離諸有無。
頌曰。
壞諸法不生宗分第五十三
復次大慧一切法不生者(乃至)謂宗一切性非性故。
謂法不生。則是於一切性。有非性之見。
及彼因生相故。
因有生對方立不生之宗。
立一切法不生宗者彼說則壞。
不壞真相。本自不生。今乃建立是宗。而入一切法。則彼建立。何為不壞。
大慧有無不生宗(乃至)展轉因異相故。
立一切不生宗。外道五分論也。謂之不生。是對異相而立名。若自相。即無生與不生之見。
及為作故不應立宗分。
本來寂滅。今又言一切不生。則有作病。故不應立宗。
謂一切法不生(乃至)現不現故及見覺過故。
謂一切法。如幻夢之不實。以明其現而未甞現。則是現出不現之相。故曰現不現相故。一切不實。覺而後滅。則不免覺想之過故。但云幻夢。則是倐有還無。不待覺而自滅。故曰見覺過故。盖言菩薩當說如幻夢。不當說一切法不生。
當說一切法如幻夢性除為愚夫離恐怖句故。
愚夫怖其著有墮空。而離大乘之智。故佛說無生。以袪其惑。
此皆愚夫不生之見。
如死屍之不能變動。此為惡覺。
外道。不達其本。
不生之說。緣想所成。
雖有施設。其體本空。
若有自性。是思惟想。
頌曰。
離智即心分第五十四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如攀緣事智慧不得是施設建立。
於攀緣事。無所用智如之而[A13]已。故曰如攀緣事。若不因施設。亦不說攀緣也。
施設所攝受非性(乃至)唯施設名耳。
用智照以息攀緣。則智生。如攀緣而不與之分別。則智滅。故曰智慧不得。以是故。凡施設建立。皆無攝受性。而一切如幻。故於施設惟名存耳。
會爾炎故名為智。
爾炎識會。故名為智。
佛告大慧不如是無智應是智非非智。
萬法如如。不開智眼。乃為大智。此破大慧無智。及非智之疑。
我不如是隱覆說(乃至)有無有外性非性知而事不得。
但覺自心現量。則一切有無及性非性之所知。皆非所知也。故曰事不得。
不得故(乃至)智亦不得。
雖順三解脫。而智亦不自知其所順。經凡言智。不得皆然。
非妄想者(乃至)作如是知。
此智不得。非如妄想者。習無始虗偽。立為知見。如此。
是知彼不知故。
是知。乃智者所不知故云。
於外事處所相性無性妄想不斷。
妄想計其有性無性。
自心現量建立(乃至)依於斷見。
昧者。以有智而起妄故。於外性非性。莫之有得。乃謂一切皆空。此斷見也。
頌曰。
如來說宗俱通相分第五十五
復次大慧愚痴凡夫無始虗偽(乃至)來世凡夫聲聞緣覺不得其短。
一有所蔽。則得以短之。
佛告大慧三世如來(乃至)為說種種眾具契經。
秦曰契。今曰經。
頌曰。
離世論分第五十六
要壞帝釋千輻之輪隨我不如斷一一頭以謝所屈。
彼。謂欲使隨於我。我或不如。即斷頭以謝。
當破壞結集。
結集。謂藏教。
自事計著者。
但於自事而有計著。
自心現處二邊妄想所不能轉。
於自心所現。不墮有無二邊。
相境非性覺自心現則自心現妄想不生。
覺一切法自心所現。則能知他妄想來處。故妄想無從而生。
一切剎那耶。
剎那。梵語一念。
我諸根義三合智生。
謂知三緣和合而生者。此外道見。
復次大慧。爾時(乃至)有三有耶。
三有即三界也。
乃至意流妄計外塵皆是世論。
謂意之流注。計著外塵。
以於外性不實妄想虗偽計著故謂妄想不生。
外道。於外性有所計著。而不知。自謂妄想不生。
受無因論則起常見外因壞因緣非性則起斷見。
以一切無因曰常。緣於非性而墮空曰斷。皆不免有生滅相。
能現所現。曰二心。
如鏡現像。
頌曰。
離涅槃想分第五十七
如諸外道妄想涅槃非彼妄想隨順涅槃。
一切妄想隨順涅槃。即真涅槃。
如種子壞妄想不生斯等於此作涅槃想。
此云妄想不生。謂以不生為想者。
大慧非以見壞名為涅槃。
彼。盖壞滅諸見。而即涅槃。
大慧或以從方至方(乃至)猶如風止。
從方至方。謂無有異趣。境界之想雖滅。而想性不滅。如風暫止。
或復以覺所覺見壞(乃至)作解脫想。
謂不起分別常無常見。作解脫想。以有想故。不得解脫。
去來現在有性不壞(乃至)一切法壞作涅槃想。
不壞墮常。壞即墮斷。
或見時是作者時節世間如是覺者作涅槃想。
凡有見時。自謂有作時節。凡夫覺此。即墮斷見。
大慧如我所說涅槃者謂善覺知自心現量。
量有四種。一現見。二比知。三譬喻。四先勝相傳。彼外道。於四度量。悉皆不成。
一切度量不見所成愚於真實不應攝受。
於真實相。不自立。知同於愚者。亦無攝受。
棄捨彼[A14]己。
棄捨。謂不著外性。以至不應攝受等。
愚昧本心。與緣為二。
心無計著故。
萬法如如。無所分別。故如愚者。
外義外境也。
外義。皆以妄想而現。
頌曰。
楞伽經纂卷第三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7 冊 No. 325 楞伽經纂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0-07-12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心本無相。孰名以身。自其所得之受用而生。猶如意生無有障礙。故曰意生身。得三種身者。進於初地。故曰了知初地增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