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析義疏卷第二
△二正宗分(出本經之正義。明當教之宗源)四。一三問三答生信分。二兩問兩答開解分。三四問四答教修分。四一問一答示果分。初三。一普賢章。二普眼章。三金剛藏章。初三。一普賢請問。二師資緣合。三酧請答問。初二。一正請二顯慇。初三。一具儀總請。二持難別質。三結問方便。初。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至)清淨境界云何修行。
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至)令[A1]妄想心云何解脫。
別質有三義。一謂若彼眾生。知一切無明身心。皆如空華。即是知如幻者。謂彼能知一切無明身心。皆如幻無實故。若爾則四大假合之身。六塵緣影之心。亦皆如幻無實。云何以如幻無實之身心。還修治於如幻無實之無明。其猶以水洗水。水益多而終難盡。反資無明。亦何益哉。此一質也。二謂縱若無明幻性。一切盡滅。則亦無有身心。以身心原以無明有故。故上句稱無明為幻性。以其能生身心等。一切如幻法故。則無有心。應是則無身心。或翻譯騰錄時。誤身字為有字耳。然既無有身心。縱理由頓悟。誰為歷事修行。云何如來。尋常復說歷事修行。淨治如幻之無明。以成正果。其猶以空合空。空無益而合無功。修行徒勞。安所為乎。此二質也。三謂若諸眾生。聞說如幻。即知無實。本來不用修行。謂觀行事修。二種修行。皆不用也。果其爾者。則一切眾生。常在生死。既常在生死。則起惑造業。造業受報。一念善。天上人間。一念惡。地獄三途。惑業襲襲。報應綸綸。塵沙劫波。莫之遏絕。故云常居幻化。謂不假觀行。無能頓悟。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不歷事修。無明宛爾。令妄想心。云何解脫。心尚不能解脫。何況於身。益應繫縛。恁麼則舉世皆成夢。誰為大覺人。此三質也。三執既陳。二修必要。鉤深索隱蔑以加矣。微普賢孰能與於此也。持難別質竟。
△三結問方便。
願為末世一切眾生(至)令諸眾生永離諸幻。
前總請通為現未。此結請偏為未來。良以現會有疑是權。末世誤修堪悲故。作何方便者。觀行事修。皆為方便。二者不知所用。故以作何問之。漸次修習者。先用觀行。次依事修。由觀行故。一念頓悟。當下了知如幻境界。由事修故。漸次磨礪。令妄想心歷位解脫。永離諸幻。端在是矣。普賢乃過來人也。為憐末世眾生。故推不知。而備悉具問。正問竟。
△二顯慇(請必至三者。顯慇勤故)。
作是語[A2]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義準文殊章釋。後十章皆倣此。普賢請問竟。
△二師資緣合二。一師與資合。二資與師合。初。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至)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當場一問。現未具益。故重言善哉。以讚美之。諸菩薩。權示有疑。末世眾。修習多誤。皆為所為。非普賢不能為。故以乃能讚之。修習上義稍不足。應加問於如來四字。蓋翻譯者意到文不到故。聞說如幻。即觀諸法如幻。時至頓悟如幻。當下一念不動。即是如幻三昧。修習之時。又有方便漸次。眾生依之。得離諸幻。此亦世尊如其所問。而為之讚故。誡以諦聽者。令其為物示軌。非普賢不諦聽也。許以當說者。令知不負所問。正見其與資合耳。師與資合竟。
△二資與師合。
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奉教喜聽。即是與師合也。師資緣合竟。
△三酬請答問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三。一答總問。二釋別質。三答結請。初。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至)幻華雖滅空性不壞。
前釋圓覺即是一心。今言妙心者。以其具含真如生滅二門。攝盡世間。出世間法。互相涉入。無障無礙故也。據前普賢問云。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是雖舉圓覺。乃偏約真如門問。然真如無可修行。故世尊約生滅門。合根本圓覺而總答之。意謂種種幻化。如身心無明等。皆生如來圓覺妙心。所謂性海緣起是也。猶如空華等。說喻以明。空華喻種種幻化。從空而有。喻性海緣起。若爾直須以觀行力。悟得緣起無性。覺體常圓。如彼幻化雖滅。空性不壞。此先以觀行修行。答普賢總問意也。答總問竟。
△二釋別質。
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至)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據前普賢第一質意云。若彼眾生。知一切無明身心。皆如空華。則是知如幻者。若爾則身心亦幻。設更歷事修。云何以幻還修於幻。故世尊以此釋云。眾生幻心。還依幻滅。幻心即是無明。以根本無明。枝末無明。皆是妄想心故。還依幻滅者。謂眾生無明幻心。還依幻妄之身心。進歷事修而得滅故。此釋第一質也。據前普賢第二質意云。觀行既歷。復進事修。自應修心無明。一切盡滅。若其爾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如來。尋常復說。理由頓悟。事必漸修耶。故世尊以此釋云。諸幻盡滅。覺心不動。然此猶是依幻說覺。亦名為幻。何故亦名為幻。以若說有覺。猶未離幻。以是對待法故。然亦不可說無。以說無覺者。亦復如是。蓋以無之於有。亦對待法也。以是義故。幻滅名為不動。由不動故。方能入纏垂手。教化眾生。建立水月道場。大作空華佛事。降伏鏡裏魔軍。證取夢中菩提。是名深修如幻之行。此釋第二質也。據前普賢第三質意云。若諸眾生。聞說如幻。即知無實。本來不用修行。果其爾者。則於生死中。常居幻化。蓋以不假觀行。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不歷事修。令妄想心。云何解脫。故世尊以善男子等釋之。於中有法說。有喻明。法說中。言一切菩薩。指現會發清淨心者。末世眾生。指未來發清淨心者。應當遠離等三句。總釋顯決定當修也。蓋普賢意。恐末世眾生。以為聞說如幻。即知無實。何必修行。故前言本不修行。今世尊以應當遠離等為釋者。意顯一切幻化。虗妄境界。務須修行而遠離之。幻化虗妄境界。該法甚富。故置一切之言。如彼無明身心。依正凡聖等皆是也。如此等法。務須修行遠離者。蓋由遠離不易。要在堅固執持遠離之心。不肯放捨。或理觀頓遣。如夢枷鎻。窹則[A3]已離。或事修漸遣。如遺怨家。時時防犯。設不修行。如何能也。然此且約以心遣幻。果其幻滅。此心亦無所用。設存此心。猶是淨眼中翳。亦如幻者。故應亦復遠離。直解云。此遣第一重能離之心也。次言遠離為幻者。謂上以知心如幻。重起遠離。若心既不有。此重離亦無所用。設若存此重離。如粗翳既離。靠眼之細翳猶存。仍為是幻。故應亦復遠離。直解云。此遣第二重離心之離也。此下又言離遠離幻者。謂上以遠離為幻。復起遠離以遣之令化。若遠離[A4]已化。則上之所謂離遠離者。如淨目之虗光。亦名為幻。故應亦復遠離。直解云。此遣第三重離遠離之離也。得無所離者。無可遣故。既無可遣。猶如淨目真精。故云即除諸幻。文殊章所稱圓照清淨覺相。即指此也。又此段後後。遣於前前。統論共有四重。謂第一以幻心遣幻境。故云遠離一切幻化虗妄境界。(所遣幻境)由堅執持遠離心故。(能遣幻心)此名正遣。第二以遠離遣幻心。故曰心如幻者。(所遣幻心)亦復遠離。(能遣遠離)此名遣正。第三以遠離遣遠離。故曰遠離為幻。(所遣遠離)亦復遠離。(能遣遠離)此名疊遣第四以極遠離遣離。故曰離遠離幻。(所遣離遠離者)亦復遠離。(能遣之極遠離)此名遣之又遣。自後則無可遣。永無有幻。故曰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諸幻盡處。即是淨覺真如。楞嚴云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即斯意耳。喻明中云。譬如鑽火者。若論鑽字。從金似是以鐵鑽。鑽木求火。今下云兩木相因。則能鑽所鑽。俱是用木。按五行木能生火。亦必相因方生。此喻幻化虗妄境界。如無明生身心。身心起無明。循環往復。無有窮[A5]已。故以相因喻之。火出木盡。喻幻心遣幻境。所謂正遣是也。灰飛者。木盡成炭。炭熟灰飛。然炭不頓熟。灰必漸飛。喻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所謂遣正疊遣。遣之又遣是也。烟滅者。謂上以灰覆。是炭猶未熟。尚有微烟。今既灰[A6]已飛盡。炭[A7]已熟盡。烟[A8]已滅盡。喻得無所離。即除諸幻。所謂遣至無可遣。永無有幻是也。上是喻明。下乃以法結合。以幻修幻者。統該前之四重。謂以後後幻。修前前幻也。諸幻雖盡。不入斷滅者。顯出淨覺真如心故。此釋第三質也。釋別質竟。
△三答結請。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至)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若如我所說。則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釋其義者。謂既知是幻。但自不著。以不著即離。故云知幻即離。是不須更作方便以離幻也。離幻即覺。亦無漸次者。謂既[A9]已知幻即離。則離無所離以離於幻也。既離於幻。圓覺妙心。昭昭不昧。故云離幻即覺。何勞漸次修證為哉。故云亦無漸次。雖然但屬理觀。未涉事修。所謂理由頓悟。乘悟併銷是也。重起事相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所謂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是也。長行竟。
△二偈頌二。一標頌。二正頌。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自此以下十一章標頌。俱準文殊章可知。
△二正頌三。一頌答總問。二頌釋別質。三頌答結請。初。
普賢汝當知一切眾生(至)虗空本不動。
圓覺心者。即是淨圓覺心。此心均稟同賦。凡聖一如。而今言諸如來者。以眾生迷之。而諸佛獨能證之。如裴相序云。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欲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菩薩也。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者。如來也。餘義俱於長行中釋。
△二頌釋別質。
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至)木盡火還滅。
初三句。合頌釋前二質。幻指二種無明。及與身心。無明是生妄之心。長行云。眾生幻心是也。身心是所生之妄。然既皆從覺生。即能障覺。設欲顯覺。務須以現前身心。進修事行。除滅能生無明。長行云。還以幻滅是也。偈頌文稍不足。今約長行之義補之。此約義略頌釋第一質也。幻滅覺圓滿者。果其幻滅。仍復絕諸對待。(依幻說覺。依有說無。皆為對待)則覺性圓滿。圓滿故無空無隙。動至何所。故曰覺心不動。由不動故。所以能入廛垂手。教化眾生。此亦約義略頌釋第二質也。若彼二句。釋見長行。常應遠離幻者。長行云。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虗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今偈中幻之一字。即該長行一切幻化虗妄境界。應遠離三字。即是長行應當遠離。常之一字。即該長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此約義略頌幻心遣幻境也。(是名正遣)諸幻悉皆離一句。義皆遣正。(長行云。心如幻者。亦復遠離)疊遣。(長行云。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遣之又遣。(長行云。離遠離幻。亦復遠離)以至無可遣。永無有幻。(長行云。得無所離。即除諸幻)皆約義略頌也。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長行云。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本盡。灰飛烟滅)亦略頌耳。結合之義不頌。此幻義略頌。釋第三質也。
△三頌答結請。
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覺則無漸次。是超頌長行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方便亦如是。是追頌長行。知幻即離。不作方便。此單頌理由頓悟。不頌事必漸修者。以此經是一乘頓教。示偏重也。普賢章竟。
△二普眼章三。一普眼代請。二師資緣合。三酬請答問。初三。一眾中具儀。二備陳問詞。三至三顯慇。初。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至)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中以普眼為主。(具儀普眼。問乃備故)餘眾皆伴。故云在大眾中。具儀之意。准前可知。
△二備陳問詞。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至)末世眾生假說方便。
初正以備陳。急欲求佛憐愍。故稱大悲世尊。此會菩薩。指現前新學。末世眾生。指未來初心。願為及為者。以是當被機故。菩薩修行漸次者。謂此等菩薩。應修何等觀行。觀行難以遽修。最初入手。必有漸次當急。故先請令知。思惟者。用心參究。眾生不知。故代問云何思惟。住持者。不被境遷。眾生不能。故代問云何住持。眾生未悟者。未大開悟。必求大開。故代問作何方便。普令大開大悟。蓋必求事事無礙。周徧含融觀也。
○世尊下。反顯問由。恐謂時節若至。其理自彰。何勞預為致問。故當機口稱世尊而言。若彼眾生等。以反顯之。彼眾生者。仍指現前新學。未來初心。正方便者。即指修行漸次。如楞嚴三漸前二。不爾。則入手無門。思惟。如楞嚴違其現業。不爾。則覺路難通。雖聞如幻。靡脫堅執。故曰心生迷悶。此三昧。即是如幻三昧。如前普賢章云。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乃至云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虗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此中末二句。即是三昧成就。若無正方便。正思惟。何以至此。故曰心生迷悶。迷者。迷於有我。我相所亂故。悶者。悶於有法。法相所覆故。我相所亂。法相所覆。由此於圓覺不能悟入。如是則正方便。正思惟之二問。其勢有不能[A10]已也。
○願興下。總以結請。大慈與開悟之樂。大悲拔迷悶之苦。故以願興為請。假說方便者。不是單請漸次。蓋通約正住持等。皆為方便。良以圓覺本有。我法元空。實不假於方便。其如現會根有利鈍。末世惑有厚薄。根利惑薄者。聞此三昧。[A11]已搖鞭影。根鈍惑厚者。心生迷悶。不入圓覺。是故普眼以假說方便為請。蓋是求佛於無方便中權巧施設。假立方便名言。令現會。及末世。釋其迷悶。悟入圓覺性也。備陳問詞竟。
△三至三顯慇。
作是語[A12]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准前可知。普眼代請竟。
△二師資緣合二。一師與資合。二資與師合。初。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至)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初讚其所問。重讚善哉者。現未俱益故。三漸中前二。為漸次第三為思惟。住持為保任。此是讚其所問總相。種種方便者。兼總帶別而統讚之。如漸次思惟等。各具一切差別相故。
○汝今下。誡聽許說。正見其與資合耳。師與資合竟。
△二資與師合。
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而聽。
釋義准前可知。師資緣合竟。
△三酬請答問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二。一約妄盡還覺以酬請。二約修習成益以答問。初二。一妄盡還淨覺。二隨順還圓覺。初二。一酬修行漸次請。二酬思惟住持請。初。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至)安處徒眾晏坐靜室。
初酬修行請新學菩薩。指現前新學。末世眾生。指未來初心。此二既是新學初心。便云欲求如來淨圓覺心者。以是如來本起因地法故。直心正念真如。便能遠離諸幻。欲求淨圓覺心。非此不可。故以應當誡之。
○先依下。酬漸次請。行遠自邇。登高自卑。欲求淨圓覺心。亦應有先依者。奢摩他。此云止。謂止一切不應行事。並一切不應動念。楞嚴除其助因。亦此中攝。佛於因地之中。亦先依此。故云如來奢摩他行。禁戒者。條分縷析。難盡多種。若約其最所嚴禁者。大則十重。小則四重。楞嚴刳其正性。亦此中攝。持而云堅者。如惜浮囊。絲毫無容犯故。徒眾者。從學法侶。令其四事不闕。無所忮求。名曰安處。處猶住也。設不令其安處。於自禪觀時。未免有所擾故。晏坐者。晏安而坐。所謂身體及手足。靜然安不動。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亂。然此雖因安處徒眾。外無所擾。亦質由於堅持禁戒。內無所動。此且約因戒生定。以為入觀之方便門也。靜室者。清淨房室。望下即是觀堂。望上即是坐禪之處。離腥羶。絕闠閙。故云靜也。酬修行漸次請竟。
△二酬思惟住持請二。一正思惟。二正住持。初二。一觀身是幻。二觀心是幻。初。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至)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大疏云。恒作是念者。行住坐臥。一切時中。常如是觀也。我今此身者。執受既堅。故先觀也。四大和合者。堅濕暖動。假合為身。愚謂。此且總觀。髮毛等。乃次第別觀。髮亦毛屬。惟頭上者稱髮。其餘渾以毛稱。爪者。指之甲。齒者。牙之對。觀齒即兼牙矣。皮者。肉之表。亦包肉之皮。肉者皮之襯。亦襯皮之肉。筋者肉之力。骨者肉之核。亦支肉之骨。髓者骨中之脂。腦者頂中之髓。垢者身之垢膩。色者身之顏色。此上皆有形有質。故云皆歸於地。歸屬也。此約義相屬地。非約死後歸地也。唾口液也。從口而垂曰唾。涕亦液屬。從鼻出者為涕。膿血肉潰變也。通身流潤名血。血之精華。內會者為津。外泄者名液。涎沫皆唾之病也。粘纖聯墜者為涎。浮聚口角者為沫。咳嗽喉出者名痰。悲泣目出者名淚。精氣者腎精有力。大便不取其滓。與小便同取其利。此上皆有濕有潤。故云皆歸於水。暖氣者。通身暖相和氣。歸火者。原從火大中來故。動轉者。通身動作運轉。歸風者。原從風大中來故。歸地。歸水。例此可知。如楞嚴八還。皆向來處還。今經四歸亦向來處歸。但彼以各還顯有性。而此以各歸顯無身。故次下。即云四大各離。妄身當在何處。又大疏云。四大皆言歸者。此身本合四大成故。如寶積經云。此身生時。與其父母四大種性。一類歌邏身。若唯地大。無水界者。譬如有人。握乾麨灰。終不和合。若唯水大。無地界者。譬如油水無有堅實。即便流散。若唯地水。無火界者。譬如夏月。陰處肉團。無日光照。則便爛壞。若唯地水火。無風界者。則不增長。四大各離者。正觀之時。各有所歸。即名為離。愚謂。離則無身。故世尊假言以徵。妄身當在何處。實顯其無處也。處尚不有。體復何云。故曰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者。四大和合。為相者。幻妄稱相。相即無相。故曰實同幻化。觀身是幻竟。
△二觀心是幻。
四緣假合妄有六根(至)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承上[A13]已知身問幻化。如何復有根塵及識心耶。故云四緣假合。(云云)四緣者。見聞覺知。以四性皆有能緣義故。假合者。假合於身。妄有六根者。見為眼根。聞為耳根。覺為鼻舌身根。(三根皆合中知。總名為覺)知為意根。此先有六根也。六根四大者。因有六根。復對外之四大。然內之四性。既可分為六根。外之四大。亦可分為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此次有六塵也。中即是內。中外合成者。謂內根外塵。合成十二處也。妄有緣氣者。緣氣即是六識。(以六識雖妄。居然有見聞覺知。之氣分故)於中積聚者。於內根外塵之中。積聚不散。此後有六識也。似有緣相者。似有能緣之相。假名為心者。似有則非真。如上所稱妄有緣氣者以此。然根塵識三。雖同屬妄有。而起惑造業。惟六識力強。急欲令其觀識虗妄。故重呼善男子以告之。俾留意也。此虗妄心。即指六處識心。托塵似現。故曰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即彼外之六塵。亦是四大假合。若四大分解。則無塵可得。據此則於根塵識中。能緣之根。所緣之塵。各歸散滅。(以塵既不緣。根無所偶。皆同散滅故)內外不成。中云何立。故曰畢竟無有緣心可見。畢竟者。決定義。諺云。到底無有。是也。文殊章。佛釋無明義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指我法二執。各有分別俱生。均名顛倒)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今既觀身如幻。觀心如幻。自是不復妄認。顛倒日損。而正見日益矣。總結正思惟竟。
△二正住持四。一正說。二喻明。三法合。四結示。初(雖云知幻即覺。唯恐不能住持故先正說。謂正說住持義也)。
善男子彼之眾生(至)幻滅滅故非幻不滅。
善男子者。呼當機菩薩而告之也。彼之眾生。指彼求淨圓覺之人。求淨圓覺。須先觀身如幻。如幻之境能住持。則幻身自滅。幻身滅故。能住持則幻心亦滅。以心依於身。身滅則心無所依故。幻心滅故。能住持則幻塵亦滅。以塵托心現。心滅則塵無所托故。幻塵滅故。能住持則幻滅亦滅。以為滅塵故。立幻滅名。塵既[A14]已滅。幻滅無所用故。幻滅滅故。能住持則是法皆真。故曰非幻。非幻則體無終窮。故不滅也。正說竟。
△二喻明。
譬如磨鏡垢盡明現。
求淨圓覺。譬如磨鏡之人。幻身。幻心。幻塵。幻滅。重重蓋覆。不是淨圓覺心。皆如鏡上之垢。身滅。心滅。塵滅。乃至幻滅亦滅。譬如鏡垢磨盡。非幻不滅。即是淨圓覺心。譬如鏡之本明。全體俱現。據此。則喻文雖略而攝義無遺。細玩正說自知。喻明竟。
△三法合。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恐其聞延失意。故重呼善男。教以當知也。不了身心如幻。執我執法。蓋覆淨圓覺心。故曰皆為幻垢。必至身滅心滅。乃至垢相永滅謂塵滅。滅亦滅也。如是則法法皆真。故云十方清淨。上云非幻不滅者以此。約義而合。勿過拘執。法合竟。
△四結示二。一結示因執成垢。二結示垢盡還淨。初。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至)由此不能遠於幻化。
初喻說以示。清淨摩尼寶珠。龍王髻中所有。清淨言其體。內外明徹無垢染故。摩尼言其用。此翻如意。能雨寶故。寶珠言其相。非尋常物。珠中寶故。善友入海。取以濟世者此也。暎於五色者。暎謂影現。謂對彼外之五色。影現於內。喻淨圓覺心。對眾生外之五陰身心。影現心內。隨方各現者。何方有五色。即於何方影現五色。喻眾生何類中有五陰身心。即隨何類現自[A15]己五陰身心。如形影相肖也。諸世間人。不知是影。名為愚癡。喻諸眾生。不達是幻。名為凡小。以凡夫愚我。小乘愚法。同愚癡也。影元無實。由世間不知是影。遂見摩尼實有五色。喻幻元非真。由凡小不知是幻。遂執圓覺真有五陰。執我執法。即其相也。
○善男下。約法以合。圓覺淨性。合清淨摩尼寶珠。現於身心。合暎於五色。隨類各應。合隨方各現。諸愚癡者。法喻文同。迷影迷幻。義亦頗肖。故皆以愚癡名之。說淨圓覺。實有身心。自相合。見彼摩尼。實有五色。法義宛同喻義。故云亦復如是。
○由此句。結顯成垢。由此者。承上執為實有而言。謂由此執身心為實有。於中諍人競我。計是較非。所以不能遠於幻化。既不能遠。自應常在其中。起惑造業。造業受報。輪轉往復。染污淨圓覺心。成深垢也。結示因執成垢竟。
△二結示垢盡還淨。
是故我說身心幻垢(至)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是故者。承上不能遠離而言。不能遠離。由於不知。以是之故。我說身心是幻是垢。說是幻者。令知非是真實。應遠離故。說是垢者。令知染污淨覺。應對治故。設彼眾生。聞佛所說。即能對治垢染。遠離幻化。是為對離幻垢。如是眾生。非比尋常。佛說是人。名為菩薩。以其能隨分斷妄。隨分證真。隨分成位故也。垢盡者。不肯得少為足。必至細垢亦盡。細垢既盡。無煩更為對治。故名為除。如上所謂幻塵滅故。幻滅亦滅是也。即無對垢者。謂既[A16]已垢盡對除。即無對垢之人。人且是無。菩薩之名。又向何處安立。故曰及說名者。顯菩薩之名亦無。惟有淨覺真心。如上所謂幻滅滅故。非幻不滅是也。齊此以前。宛同順祖所立。真空絕相觀義。總結妄盡還淨覺竟。
△二隨順還圓覺二。一理事互融。二攝入無礙。初二。一承前起後。二正明理事。初。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至)無邊虗空覺所顯發。
此菩薩。及末世眾生。皆指求淨圓覺人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者。以一切諸法。本屬幻有。元是淨心影像。但以眾生不知。即知亦不能住。今以正住持故。一得永得。再不至為影像所搖。故云證得等也。爾時者。即爾證得諸幻之時。影像既滅。淨覺畢露。故云便得無方清淨。無方者。即是周徧之義。如云。此方淨。彼方不淨。名為有方。即不周徧。故知無方。即是周徧淨也。無邊虗空。向因無明幻垢。障蔽真覺。而為頑虗。今證得幻滅障除。覺性顯發。則無邊虗空。為覺所顯。而成無際淨性矣。楞嚴云。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虗空。悉皆銷殞者此也。所謂無方清淨者。可見。承前起後竟。
△二正明理事二。(一依理成事。二融事同理)依理成事者。事不自事。依理而成。理既清淨。則所成事法。一一隨理而成清淨。如其不明。更助以喻。譬如日光。普照虗空世界。所有一切物類。莫不賴陽光而得成立。忽被塵沙障蔽。雲霧晦蒙。而日光不現。其虗空世界。所有一切物類。盡在昏暗之中。不得顯發清淨。霎時雲開霧散。塵滅沙澄。而日光顯現清明。普照虗空世界。所有一切物類。悉皆顯現清淨。喻彼覺性靈明。圓照法界。所有世出世法。莫不因之而得建立。忽然一念妄動。展轉生起三細六麤。而靈明覺性。全然晦昧。其法界中。所有世出世法。盡成迷昧。不得顯發。復其本淨。今菩薩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虗空。覺所顯發。虗空尚然。何況虗空所有世出世法。盡為覺性所顯。而成清淨。法喻對比。昭然可了分二。一成世間法。二成出世法。初二。一別明。二總結。初三。一成根處。二成塵處。三成大種。初。
覺圓明故顯心清淨(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承上無邊虗空。尚是覺所顯發。則覺心圓滿。明淨可知。正由圓滿明淨之故。則無法不顯。因無法不顯。則顯隨緣所成賴耶識心。亦成清淨性也。由賴耶心清淨故。依賴耶所分見塵之性。(即是見性)亦成清淨性也。由見性清淨故。則見性所依眼根。(即浮勝二根)亦成清淨性也。由眼根清淨故。則眼所發識。亦成清淨性也。(此該眼家二界。謂根與識也。文中雖曰見塵。但約見塵之性。以塵界在後文說故)次由眼所發識清淨故。則賴耶所分聞塵之性亦成清淨性也。由聞性清淨故。則聞性所依耳根。亦成清淨性也。由耳根清淨故。則耳所發。識亦成清淨性也。(此該耳家二界。不攝塵界。凖上可知)又由耳所發識清淨故。則賴耶所分覺塵之性。(即該三性。以鼻舌身皆稱覺故)亦成清淨性也。如是乃至者。超略鼻家二界。舌家二界。身家二界。乃至意家知塵之性。及根識二界。皆成清淨之性。故云亦復如是。成根處竟。
△二成塵處。
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至)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聞法既久。恐不留意。故重呼善男子。而儆之也。六性六識。皆依於根。故統言根清淨故。謂六根之中。根根兼性與識。皆成清淨之性。由此之故。則眼根所對色塵。亦成清淨性也。由色塵清淨故。則耳根所對聲塵。亦成清淨性也。香味觸法。依次皆成清淨之性。故云亦復如是。成塵處竟。
△三成大種。
善男子六塵清淨故(至)火大風大亦復如是。
六塵者。對根之別相。一一皆成清淨性故。則藏性隨緣。所成堅礙之地大。亦成清淨性也。由地大清淨故。則潤濕之水大。亦成清淨性也。火大。(有燥熱性)風大。(有動搖性)次第皆成清淨之性。故云亦復如是。別明竟。
△二總結。
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
四大清淨者。承上由地水火風。各成清淨故。則隨緣所成十二處等法。皆亦各成清淨性也。十二處者。即前內之根處。外之塵處。以根為能緣處。塵為所緣處。內外攸分。一定而不可紊故。十八界者。內之根界。外之塵界。中之識界。各有六種。共為十八界者。有性分二義。性則根為能照性。塵為所照性。識為分別性。分則內外中間。各有分齊。可了明故。二十五有者。三界眾生之所依住。古德頌云。四洲四惡趣。六欲併梵天。四禪四空處。無想及那含。通稱為有者。以其中生死因果。不能無故。此三則該盡世間法。然經論皆稱四大為種。以其能成諸法。殊不知所以能成者。不在於相。却在於性。今則方顯其是。依彼圓覺淨性所現。然能現圓覺。既無方清淨。則所現處界有法。一一皆成清淨性也。(問準前六根六塵。皆是依於。前前淨性。隨緣現起後後。今何又依四大淨性。隨緣。現起十二處十八界等。然此十二處。豈不即是前之根處及塵處乎。此十八界。豈不即是前之塵處根處。及根中所該之識界乎。若言不是云何分別。然科中雖分總別。而總則總其別。別則別其總。豈可以不是為言。若言是者。何故先依根處塵處淨性。隨緣現起四大。而今又以四大淨性。隨緣現起處界等。亂現無據。云何會通。答諸法既各具淨性。各各隨緣徧現。緣異則現異。緣同則現同。若為彼之淨性。能隨緣現此。而此之淨性。不能隨緣現彼。是諸法之淨性。各各有異也。各異則不一。不一則雖徧不徧。如磚砌墻。必有縫隙。今以互現重現。顯淨性一體周徧。幸不必問其是前根塵。及與不是等。只管在淨性門外打之繞也)成世間法竟。
△二成出世法(問。世間諸法。從妄緣生。可說令淨。出世真實反妄所成。[A17]已是淨法。何故亦說令淨耶。答。圭山大疏云。若凡聖對待。即勝劣全殊。若稱法界觀一種。皆是幻化。緣起無自體故。如有兩鏡。一鏡現雜穢影像。一鏡現勝妙影像。癡孩不了。貴賤懸殊。知者達之。一無差異。故經云。生死涅槃猶如昨夢。然世法令淨。上已具悉。出世令淨。此當略辯)。
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至)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彼之一字。通指世間諸法。據上所說。世間諸法。次第皆依圓覺淨性所顯。而成清淨。由彼世間諸法清淨故。則淨性隨緣所成出世間法。若因若果。一一皆成清淨之性。故統言十力等清淨。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然此中十力等。屬於果法。三十七助道品。屬於因法。至陀羅尼。既翻總持。則因果俱該。諸大乘經。多惟標其總名。註疏家。雖出其別目。亦不詳釋其義。後學茫然。圭祖愍之。故大疏特為詳釋。後之講演者。一味循名逐義。筭沙自艱。而不知照顧本經。推源佛說要妙。執筏問橋。未免為智者之所訶焉。今本疏既閱祖文。仍復參看教乘法數。略出名義。使講演者知之。勿拘泥也。第一十力者。大疏云。如來唯一諸法實相智力。此力有十種用。故說為十。法數云。一是處非處智力。(知一切眾生因緣果報。因果相當名是處。不相當名非處)二業智力。(知一切眾生。三世所有諸業)三定智力。(知一切諸禪三昧。有愛見慢等為垢。無則為淨)四根智力。(知一切眾生信進等五根。有上有中有下)五欲智力。(知他欲樂。如迦葉頭陀阿難多聞等)六界智力。(界者性義。即是種子。對上欲為現行。謂上知從性起欲。此知習欲成性也)七至處智力。(知一切道至處相。謂善道處在人天。惡道處在三途。無漏道處在涅槃)八宿命智力。(知過去本生本事等。雖百千世劫。皆明了無礙。聲聞雖。亦有此。極遠則不知。不得稱力)九天眼智力。(知眾生死此生彼。善惡業緣。受報好醜等。亦以極遠無礙。超出二乘等為力)十漏盡智力。(知自他漏盡。永不受後有之生)大疏云總名為力者。能摧怨敵故。不可屈代故。第二四無所畏者。一具一切智無畏。(於一切法盡知盡見)二諸漏盡無畏。(五住究盡。二死永亡)三說障道法無畏。(於障道法能知能說)四說苦盡道無畏。(於盡苦道。能知能說)通稱畏者。眾中說法。無所畏懼故。第三四無礙智者。一法無礙智。(諸法名字。分別無滯。如說地水火風等法)二義無礙智。(諸法義相。了了通違。如說堅濕暖動等義)三詞無礙智。(異地方言。皆能隨順。如說晉音秦音等詞)四樂說無礙智。(根有利鈍。隨彼樂說。不因多說有厭等心)通稱礙智者。由此四智。眾中說法。無滯礙故。第四佛十八不共法者。惟佛能有。故首標佛字。法數云。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意無失。(此三通稱無失者。由多劫戒定妙慧。大悲成就。㧞諸罪根及習。故無錯悞)四無不定心。(佛心如澄停水。如無風燈。即或有動。亦常靜故)五無異想心。(觀彼眾生。本來清淨。待時而度。無怨親敬慢貴賤等。諸異想心故)六無不知捨心。(眾生根鈍。於三受中。惟覺苦受樂受。於不苦不樂受中。全無所知。名為捨受。是為不知而捨。佛於不苦不樂受中。知生知住知滅。名為捨受。是為知已而捨。故無不知捨也)七欲無減。(知善法恩。常樂積集。故欲無減)八精進無減。(普度眾生。遇難益強。故進無減)九念無減。(正念真如。說法度生。故念無減)十慧無減。(力無畏等。圓滿成就。故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生死如昨夢。有為解脫無減涅槃如昨夢。無為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解脫能生知。見知見能保解脫。故二俱無減譬如繩二合一。則二俱牢也)十三身業隨智慧行。(隨智慧現身相。利益。眾生)十四口業隨智慧行。(隨智慧。現語言。利益眾生)十五意業隨智慧行。(隨智慧。示善惡。利益眾生。然身口皆以意梁為主。是知身口。二業。現善現惡。但有益於眾生。皆為隨智慧行也)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本生。本事。如法華大通威音等。能知能說。猶如今日所見是也)十七智慧知現在世無礙。(細事違法。如楞嚴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塵沙界外。一滿之雨。足知頭數是也)十八智慧知未來世無礙。(當生。當報。如法華授記聲聞。當來成佛。劫國莊嚴。正法像法等。能知能說。將來必應是也)通稱不共法者。不與凡夫二乘菩薩等共故。第五三十七助道品者。大疏云。助謂資助。助正道故。道即是因。所謂止觀。愚謂不必止觀。若唯約大乘。即是菩提心也。言大乘菩薩。發菩提心。欲求無上菩提。必以此等資助。方能成故。又道即是路。謂戒定慧通於三乘。言三乘修因期果。皆以戒定慧為正修之路。正修之路。難以遽行。故以念處正勤等。而助成之。故大疏云。品即是類。類正因故。此總釋也。別釋有七謂三四。二五隻七。單八。共成三十七也。三四者。第一四念處。第二四正勤。第三四神足也。第一四念處者。凡夫計身是淨。妄生愛染。佛教念身不淨。(諦觀種子。住處。自相。自性。究竟。皆不淨故)凡夫計受是樂。妄生貪著。佛教念受是苦。(諦觀苦受。樂受。捨受。皆是苦故)凡夫計心是常。妄生持守。佛教念心無常。(諦觀過現未來。念念生滅。皆無常故)凡夫計法有我。妄生執取。佛教念法無我。(諦觀內法。外法諸世間法。皆無我故)通稱念處者。初發心人。常應繫念於此。自能厭離世間。進求出世法也。第二四正勤者。大疏云。念處似火。若得勤風。則無所不燒。故次辨之。精進為體。故總名勤。異外道故。特名為正。別分為四。謂[A18]已生惡令永斷。猶如除毒蛇。(一)未生惡令不生。如預防流水。(二)[A19]已生善令增長。如溉甘果栽。(三)未生善令速生。如鑽木出火。(四)第三四神足者。大疏云。欲勤心觀。法數云。欲念進慧。由前四正勤中。只管滅惡生善。忘其本所發心。故教以欲。謂於菩提心。重起猛利樂欲。(大疏與法數同)樂欲雖猛。恐不能常。故教以勤。謂精進無間。(法數名進。葢進即是勤。但大疏列在第二。法數列在第三)雖精進無間。恐雜異緣。故教一心。謂繫心一境。(法數名念。葢念即是心。但大疏列在第三。法數列在第二)雖繫心一境。恐被魔擾。故教以觀。謂正觀破之。(法數云。慧葢慧即觀也)由此四法。於所期境。速疾能到。故名神足。亦名如意足。謂如其所意而能到故。二五者。第一五根。第二五力也。五根者。第一信根。謂初發心時。即具信心。尚屬不定。今既修念處正勤神足。信心乃定。故名為根。(如樹生根。不能搖㧞)第二進根。謂修正勤時。即具精進。尚或有間。今既修神足中勤。進乃無間。故名為根。(根義如上釋)第三念根。謂修念處時。即能繫念。尚有四境。今既修神足中欲。於菩提心猛利樂欲。念乃循元。故名為根。(此下根義。俱如上說)第四定根。謂修念處時。即有定義。(念有所住)尚屬輕微。今既修神足中心。專注一境。故名為根。第五慧根。謂修正勤時。即具慧照。(揀別善惡)今既修神足中慧。正觀破魔。故名為根。又由此五者。菩提心可以植立。如栽一樹。[A20]已生五條根矣。五力者。一信力。即前信根。增長進念定慧準知。譬如樹。既生根。即能有抽枝發葉之力。將來開花結果。亦可以預期也。隻七單八者。七覺支。八正道也。七覺支者。第一念覺支。(此是下六所依謂心若沉時。念用擇進喜以起之。心若浮時。念用輕安定捨以攝之。覺令定慧均等)二擇覺支。(觀諸法時。善能覺了。不謬取於虛偽法故)三進覺支。(修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無益苦行故)四喜覺支。(心得法喜。善能覺了。不隨法喜。而生著故)五輕安覺支。(身口輕安。善能覺了。不取輕安而不進故)六定覺支。(發諸三昧。善能覺了。不生愛見故)捨覺支。(捨所緣境。善能覺了。不生追憶故)亦名七菩提分。菩提翻覺。支即是分。然覺屬智德。佛果方圓。今既皆名覺支。足顯其尚未圓滿。雖未圓滿。[A21]已有其分。但於此認真行之。轉煩惱而成菩提。將不外是矣。八正道者。第一正見。(見理真正故)第二正思惟。(思惟真修故)第三正語。(說正法語。令他生真信故)第四正業(正行具足。除身邪業故)第五正命。(如法乞食。離五邪命故)第六正精進。(淨煩惱結故)第七正念。(不忘無為道故)第八正定。(定住無為道故)亦名八正道分。然正道即是斷果。亦佛果方圓。今既皆名道分。依分行之。轉生死而證涅槃。將不外是矣。陀羅尼。此云總持。謂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故。因能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故益以門名。謂一切法從此出生。一切義由此歸盡。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然古德有二說。一有字。二無字。無字如佛答文殊。開口便云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等。其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之名。亦略見其槩矣。有字者。即如來所說秘密。無論一字。少字。多字。皆以陀羅尼名。然既稱秘密。無容解釋。但以三業相應。如法持誦。有求皆遂。足見其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也。然此法此義唯佛能知。餘皆不能。故總以秘密名之。若爾則一便足用。何必八萬四千。大疏云。法門廣說。無量無邊。今齊此結數者。為對塵勞故。其意以眾生塵勞煩惱。八萬四千。佛或對此而說。故云八萬四千。要知行布不礙圓融。故無妨說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圓融不礙行布。故無妨說八萬四千。但八萬四千之數。唯佛能如實而知。如實而說。大疏雖引古釋。未見佛說。不敢依錄。候考。總結依理成事竟。
△二融事同理三。一同理清淨。二同理不動。三同理徧圓。初二。一正報同理。二依報同理。初。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
一切者。通該世出世法。實相者。略疏云。緣生諸法。皆是虗妄。會緣入實。即為實相。的指即是真如淨性。而為諸法真實之相。無量義經云。無相不相。名為實相。而上來世出世法。染淨差別之相。為覺性圓明所顯。同成一實相性清淨也。由是一切世出世法。同一實相性清淨故。託法顯[A22]己。即應融會得一[A23]己之身。與彼諸法。同一實相清淨。由一[A24]己之身清淨故。因[A25]己會他。又應融會得多眾之身。與[A26]己之身。同一實相清淨。由多眾之身清淨故。如是擴而充之。則應融會得自一方眾生身。乃至十方眾生身。同一圓覺清淨。上但言實相清淨。今又言圓覺清淨者。以圓覺乃實相之本體。實相即真如之自性。由真如不守自性。晦昧真體。現起妄相。愚迷執之為身。由執身故。尚不見自性。豈見本體。今此乃悟妄即真。由真見體。故曰圓覺清淨。又上云無邊虗空。覺所顯發。今提出圓覺清淨。顯應融會世界虗空等。咸同清淨。至下科自見。正報同理竟。
△二依報同理。
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至)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善男子下。文稍不足。準上科應云。十方眾生圓覺清淨故。由正會依。即應融會得一現住世界。與彼正報同一清淨。由一現住世界清淨故。緣一通多。又應融會得多世界。與一現住世界。同一清淨。由多世界清淨故。如是擴而充之。則應融會得自一方虗空。三世所有世界。乃至盡於十方虗空。圓[A27]裹三世。所有一切世界。同一實相平等。清淨不動。上但云清淨。此又云一切平等清淨不動者。以一切世界。有染有淨。欲對染說淨者。亦非真淨。今則若染若淨。同歸一自性清淨。故云平等。而又言不動者。約三世論。以清淨若有過現未來。亦非真淨。今則圓裹三世同歸真常清淨。故云不動。又上云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今提出平等不動。顯應知覺性徧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總結同理清淨竟。
△二同理不動。
善男子虗空如是平等不動(至)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能同者事。所同者理。事中準前有二。一世間法。二出世法。世法雖多。今唯以五大代之。五大之中。空大居先。是故先言虗空。謂承上融會得虗空如是平等不動。則見虗空時。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地水火風。別錄避繁。故總言四大。謂承上融會得四大如是平等不動故。(如是平等。例上應有。今但言不動者。以凖上可知故)則見四大時。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等者。謂世法中之五大。一一皆如是平等不動。例此則出世法中。十力四無所畏等。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則見此等法時。當知覺性平等不動。此科意是由前以理融事。事同理而平等不動。故每見一事即知覺性平等不動。是事理依然似有二體。至下科則理事渾無二矣。同理不動竟。
△三同理徧圓。
善男子覺性徧滿清淨不動(至)陀羅尼門徧滿法界。
覺性徧滿者。此總承前一切世出世法。俱為覺性圓明所顯。而成清淨不動。則是覺性徧滿法界。無一法不包。無一界不徧。故云圓無際也。由覺性圓無際故。應當了知法界中。所有內之六根。渾同覺性徧滿法界也。若不徧滿則成有際故。向下諸法皆由圓無際故。六塵四大徧滿。準此可知。如是乃至等者。謂世間一切法中。一一皆如是徧滿。例此則出世法中。十力四無所畏等。乃至陀羅尼門。一一皆渾同覺性徧滿法界。皆由圓無際故。總結理事互融竟。此上義同順祖理事無礙觀。
△三攝入無礙二。一所證互相攝入。二能證彼此無礙。初。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徧滿故(至)其光圓滿無壞無雜。
初法說。謂由彼妙覺性。徧滿一切世出世間法故。此承上文出攝入之由也。根性塵性等。且約世間法言之。謂由性徧滿故。根隨性。塵隨性。一一皆無壞無雜。謂根入塵而根不壞。塵攝根而根不雜。如根入塵既爾。設塵入根亦然。故總云無壞無雜。根塵無壞句。牒上為由。不言無雜者。可例知故。如是則地性。水性。火性。風性。力無畏性等。乃至陀羅尼門性。一一皆無壞無雜。
○如百下喻明。百千燈。喻世出世法。光照一室。喻隨性徧滿。其光各徧滿。喻互相攝入。無壞無雜者。此光入彼光。此光不見壞相。彼光攝此光。彼光不見雜相。喻諸法攝入。此入彼而此不壞。彼攝此而彼無雜也。所證互相攝入竟。
△二能證彼此無礙。
善男子覺成就故(至)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證知覺性。徧滿一切法。無壞無雜。名為成就。由成就故。當知此等菩薩。不與諸法作繫縛。不求於法成解脫。以既知覺性徧滿。則是法皆覺。縛脫無二故。又既知覺性徧滿。則生死亦覺。涅槃亦覺。故於生死不厭。涅槃不愛。持戒亦覺。毀禁亦覺。故於持戒不敬。毀敬不憎。久習亦覺。初學亦覺。故於久習不重。初學不輕。何以故者。承上徵起之詞。言上來所謂不與法縛。不求法脫等者。何以故耳。葢以覺性徧滿。無法不覺。故云一切覺故。
○譬如下。更以喻明。眼光者。眼性之光。喻妙覺明性。以根性光之在眼。喻妙覺明性之在法故。前境者。統該眼家所見。喻一切諸法。以一切諸法。統為妙覺明心所照故。曉了者。不假分別。喻妙覺圓照。不涉思惟。其光圓滿。喻一切皆覺。得無憎愛。即喻不與不求。不厭不愛等。所謂彼此無礙者以此。徵釋中。光體無二。喻覺性圓滿。無憎愛故。喻同一覺也。齊此以前。宛同順祖所立。周徧含容觀義。總結約妄盡還覺以酬請竟。
△二約修習成益以答問二。一承明修習成益。二應前所問結答。初二。一知眾本來成佛益。二了性平等不壞益。初。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至)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此科。雖文承上來。而此菩薩。却不指覺成就者。按前正方便中。乃指現會中初學之人。及末世眾。乃指末世中乍發心者。修習此心。即依圓覺妙觀。直觀此心。日久功純。豁爾心開。頓見此心。朗然虗靜。不見有行可修。有果可成。故曰無修。亦無成就。惟一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之性存焉。於中下。且約依報言之。於中者。即於圓照寂滅性中。隨緣現起恒河沙諸佛世界。且不是一恒河沙。乃有不可說恒河沙諸佛世界。又且不是一不可說。乃有阿僧祇不可說。恒河沙諸佛世界。兼且不是一阿僧祇。乃有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恒河沙諸佛世界。大疏云。然此中意。蓋直指盡虗空。徧法界。所有世界。不是算其數量。為欲引機。造無邊境。故假積多數耳。猶如空華者。喻從緣現起。本無自性故。亂起亂滅者。喻成壞變遷。了無定體故。總顯空華無實。世界非有。性一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也。又言不即者。不即世。界從緣無性故。不離者。不離覺性。當體即真故。次約正報言。準前依報。應是於圓照寂滅性中。現起十種法界。因惑業結縛而成六凡。緣無為解脫而成四聖。雖縛脫不同。俱是從緣無性。當體即真。故雙無也。始知者。由無縛脫而始知也。既無縛脫。蓋是四聖六凡同一圓覺。既同一圓覺。則是眾生本來圓覺。與佛無異。故云本來成佛。由是返觀。從前眾生之輪轉生死。并諸佛之取證涅槃。皆是迷位中事。非圓覺境。故云猶如昨夢。覺後元空故。知眾本成佛益竟。
△二了性平等不壞益。
善男子如昨夢故(至)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如昨夢句攝前。由前如昨夢故。始知生死涅槃。迷時見有。覺後元空。既覺後元空。則生死空。故無起。謂不起煩惱成生死故。涅槃空。故無滅。謂不滅生死證涅槃故。不滅生死證涅槃。則涅槃無來。生死無去。不起煩惱成生死。則生死無來。涅槃無去。此攝如昨夢故。以示生死涅槃。無起滅去來相也。其所證者。次攝前生死涅槃。無起滅去來相言。其所證即是涅槃。其中有得失取捨四相。得失二相。約菩薩言。若菩薩進修。則得涅槃失生死。若懈退則失涅槃得生死。取捨二相。約凡小言。小乘知慕滅。則厭捨生死。忻取涅槃。凡夫樂世間。則取著生死。捨離涅槃。此約夢事迷位中言。今從夢覺。悟得生死涅槃元空。無起滅去來之相。由此即悟得所證中之四相亦空也。故云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指能證之行有四。一作行。謂作種種行。欲求涅槃。二止行。謂永息諸念。一切寂然。三任行。謂任彼一切。隨諸法性。四滅行。謂身心根塵。一切永滅。由所證中。四相既空。則能證之四行。焉能獨立。故亦云無也。於此證中者。亦是攝前。又於能所證中。悟得無能無所也。言能證之行不立。即是無能。所證中相全空。即是無所。據此。乃是能所兩忘。對待斯絕。惟一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之性。孤然獨立。畢竟二句。防難。恐攝前難云。能所二相。因人法而立。今既能所俱無。不知還有可證之法與人耶。向下以理防之。言有人有法。不契寂滅無二之理。必須人法俱無。方契斯理。故云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句總結。自悟得生死涅槃本空。乃至能所俱泯。人法雙亡。則一切依正凡聖諸法。渾然同一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之性。不見世界有染有淨。聖凡有高有下。故云平等。且是常住世間。永劫不朽。復云不壞。承明修習成益竟。
△二應前所問結答。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至)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節節稱善男子。皆為令其著意。況今結答。更宜審聽。呼而告之。叮嚀益切矣。彼諸菩薩。統指現會初學。及末世乍發心者。如前普眼請云。願為此會菩薩。及為末世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其意蓋以此會新學。末世初心。皆為當被之機。故世尊以彼諸菩薩答之。至問菩薩修行漸次。即為能被之教。故世尊以如是修行。如是漸次答之。如是修行者。謂如我所說。如是而修。如幻三昧。如前云。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是也。如是漸次者。謂如我所說。如是而立初漸次。如前云。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是也。其次又問云何思惟。云何住持。故世尊以如是思惟。如是住持答之。如是思惟者。謂如我所說。如是而觀身觀心。如前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乃至云畢竟無有緣心可見是也。如是住持者。謂如我所說。如是而住持進修。如前云。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乃至云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虗空。覺所顯發是也。如是方便者。謂如我所說。如是而方便恢觀。此中復二。一觀依理成事。如前云。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乃至云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是也。二觀融事同理。如前云。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乃至云覺性徧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徧滿法界。根徧滿故。當知六塵徧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徧滿法界是也。(各各徧滿顯有融即義故)如是開悟者。謂如我所說。如是而普令開悟。如前云。由彼妙覺性徧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乃至云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等。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光體無二。無憎愛故是也。至慮聞此三昧。心生迷悶。末復以求如是法。亦不迷悶答之。佛意以求如是法者。果能如我前來所說。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乃至云畢竟無證。亦無證者。夫如是。則法性平等。自爾無壞無雜。何迷悶之有哉。總結酬請答問中長行竟。
△二偈頌(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正頌分二)一頌妄盡還覺以酧請。二頌修習成益以答問。初二。一頌妄盡還淨覺。二頌隨順還圓覺。初(偈略不分)。
普眼汝當知一切諸眾生(至)一切悉清淨。
普眼等七句。頌前正思惟中身心如幻義也。前三句。教以總觀。身相二句。教以別觀。身相說四大者。地水火風。四大假合成故。心性歸六塵者。六處識心。外託六塵現故。四大二句。結顯虗妄。四大體各離者。質礙歸地。潤濕歸水。動轉歸風。暖氣歸火。四性不相順故。既不相順。誰為和合。明知身是虗妄。不顯心虗妄者有二義。一謂身且是虗。心復何依。二謂六塵依於四大。四大各離。則六塵不現。識又何所託乎。如是二句。頌前正住持義也。如云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等。即是漸次修行。又云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即是一切清淨。頌妄盡還淨覺竟。
△二頌隨順還圓覺(隨順理事周徧二觀。復還圓滿覺性。酧普眼方便開悟之請。長行中備悉周詳。偈頌從略。即下之一句也)。
不動徧法界。
承上妄盡[A28]已還淨覺。若更能隨順修習。悟理融事。知事同理。則事事皆悉不動。事事皆悉徧圓。如長行同理清淨文云。虗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等文。此中以不動二字頌之。又如同理徧圓文云。覺性徧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徧滿法界。根徧滿故。當知六塵徧滿法界。塵徧滿故。當知四大徧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徧滿法界。如是等文。此中以徧法界三字頌之。餘略不頌。長行[A29]已悉故。總結頌妄盡還覺以酬請竟。
△二頌修習成益以答問二。一頌修習成益。二頌應問結答。初(準畏行有二義。一圓覺照世。二龍所齊超。此亦略具。但超頌追頌不同)。
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至)畢竟無來去。
首二句。超頌能所齊超。言現會新學。末世初心。當修習此心時。[A30]已無作止任滅。謂作中具止。止中具作。任中具滅。滅中具任。不相背而實相用故。況復成就。豈復更有。故長行云。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能證無執。所證自然融通。故長行云。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然雖能證無執。所證融通。若能所不忘。豈稱盡極。故須無能無所。今但云亦無能證者。無所可例知故。
○其次四句。追頌圓覺照世。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故世界如空華。三世悉平等。去來生滅相。畢竟了不可得故。頌修習成益竟。
△二頌應問結答(約義略頌)。
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入佛道應如是修習。
初心菩薩。指現會新學。末世眾生。指末世初心。長行云彼諸菩薩。葢總指也。准長行有六個如是。無非修習之法。故此中但言如是修習。如是修習。層次秩然。長行云求如是法。亦不迷悶是也。普眼章竟。
△三金剛藏章三。一謝益重請。二師資緣合。三據難開通。初四。一眾中具儀。二謝前承益。三致難重請。四至三顯慇。初。
於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至)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中以剛藏為主。(具金剛智。斷障除惑。此章進斷微細深疑。非此不能致問)餘眾皆伴。故云在大眾中。
△二謝前承益。
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至)幻翳朗然慧目清淨。
承前述益。求佛進開深難。故稱大悲世尊。善為者。循循有序。如文殊章。標本起因地。明淨覺隨順。普賢章。依如幻三昧。頓悟淨覺。普眼章。明隨順修習。由頓至圓。三根普被層次秩然。故以善為稱之。諸菩薩眾。且指現會。即文殊等。及所統菩薩類也。圓覺即一真法界。清淨即心真如門。圓覺能總一切法。真如能持無量義。故通以大陀羅尼稱之。依之修習。則是因地法行。由頓至圓。則為漸次方便。此等皆眾生不知。故曰蒙昧。如來[A31]已善為宣揚。故曰開發。此承前也。在會法眾。仍指現前菩薩。承領受也。慈誨者。大慈深誨。令得正信樂。故於諸幻法。妄生執取。名為幻翳。故佛前云。猶如翳目。見空中華。至此則信知身心依正等法。頓息執取。故云幻翳朗然。朗然者。頓然除滅。不見空華相故。能所並銷。故云慧目清淨。慧目者。依圓覺起真慧觀真。猶如淨目。清淨者。信知真如為淨覺境界。故佛前云。圓照清淨覺相。此述益也。謝前承益竟。
△三致難重請二。一連致三難。二重請開示。初。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至)何時復生一切煩惱。
前章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其意以彼修習淨圓覺心。得成就者。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惟有佛性獨存。恐不善會者。謬解佛意。興謗招𠎝。故剛藏代致三難。求佛開通。非剛藏實有是難也。三難者。一云眾生本來成佛。成佛自應無妄。故難以何故復有無明。此以真難妄。不應復有也。二云無明眾生本有。本有則非佛。故難以何緣復說成佛。此以妄難真。不應說成也。三云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是真能生妄。故難以如來證真。何時復生煩惱。此以本覺難妙覺。還應不覺為眾生也。如是三難。初難顯自語相違。以眾生本成。是佛自語。復有無明。違自語故。次難顯世間相違。以無明本有。世間共計。復說本成。違世間故。三難顯不順正理。總成非量。以異生本成。明是本覺。實是不覺。十方如來。明是妙覺。永不再迷。故此致難也。連致三難竟。
△二重請開示。
惟願不捨無遮大慈(至)了義法門永斷疑悔。
願而言惟者。顯求之親切。謂無別所願。惟求開秘密藏。利現會眾。及末世生耳。不捨者。顯求之決定。謂秘密難開。雖難開亦不捨故。無遮大慈者。權分橫竪。以慈而云大者。竪約現未兩利。遮而云無者。橫約淺(初心)深(久脩)俱成。亦可無遮即稱大慈。大慈自然無遮。通該橫竪。不必權分。秘密藏者。即指三難中義。若未難不說。難復不說。是欲秘之。名為秘藏。若因難而說。說不顯了。是欲密之。名為密藏。並以求開者。為求當下即說。仍復顯了說故。二藏既開。正信斯啟。不惟通益現會。兼復遐被末來。故云及為末世。一切眾生等也。修多羅教者。經藏之通名。以此經是經藏攝故。了義法門者。當經之別目。以此經是顯了說故。疑悔能障正信。既[A32]已永斷。則正信成矣。大疏云。疑者。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信心善品為業。別有三種。一疑自。謂疑[A33]己不能入理。二疑師。謂疑師不能善教。三疑法。謂疑所學法。能出離不能出離。今以三疑成難。即疑法也。私曰。悔者以前所作。懊怨為性。障進為業。別有二種。一悔善。謂於前所作。善行生悔。二悔不善。謂於前所作。不善生悔。悔善。則不善增進。悔不善。則善行增進。今既興疑並斷。明是悔不善。以疑屬根本煩惱。為不善法。故致難重請竟。
△四至三顯慇。
作是語[A34]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釋義準前。總結謝益重請竟。
△二師資緣合二。一師與資合。二資與師合。初。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至)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初讚其所問。秘密兩開。現未俱益。故重言善哉以讚美之。汝等乃能者。獨許剛藏一類。方能扣關擊節。餘諸聲聞緣覺等。皆不能作是問也。如來甚深秘密者。顯三難所陳。是如來所證甚深之義。有意秘而不說。即說亦不欲顯了。唯密意說。必待剛藏致問者。為是究竟成佛方便。非剛藏不能問故。至如來因問而說。是剛藏等諸菩薩。蒙佛最上教誨。顯了之義。廣大之乘。非餘眾所堪聞故。如是則剛藏致問。如來因問而說。能使十方修學。及諸末世眾生。有利根者。了斯秘密之義。成就大乘正見。永無退轉。故曰得決定信。永斷疑悔。誡聽許說。正見其與資合也。師與資合竟。
△二資與師合。
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奉教喜聽。即是與師合也。總結師資緣合竟。
△三據難開通二。一長行。二偈頌。初三。一出由呵難。二說喻開通。三斥非正問。初三。一總出其由。二明其可呵。三正呵其惑。初。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至)種種取捨皆是輪迴。
一切世界。總指三世間法。始終生滅。別約正覺世間。始謂隨緣示生。終謂緣盡仍滅。生滅。謂中間變易。前後有無。別約有情世間。前謂前有生相。後謂後有歿相。有無謂中間住異。聚散起止。別約器界世間。聚謂聚塵成界。散謂散界成塵。起止。謂中間成壞。念念相續等。謂中間則念念相續兩端則循環往復。種種取捨者。謂兩端則大取大捨。中間則小取小捨。是皆以六對為境。取捨為心。境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心亦復爾。故云皆是輪迴。謂生滅六識心也既用此心。必致佛呵。如楞嚴顯呵非心之初。阿難云。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佛言咄。此非汝心。乃至云。此是前塵虗妄相想。惑汝真性。今此中剛藏備陳三難。何異推窮尋逐。但不執能推者為心。而如來示以種種取捨。皆是輪迴。令知備陳三難。所用者猶是生滅心故。是知下被佛呵。非無謂也。總出其由竟。
△二明其可呵。
未出輪迴而辯圓覺(至)舟行岸移亦復如是。
初法說。未出輪迴者。仍用生滅心也。用生滅心。故欲辯明圓覺。(意指剛藏備陳三難)如是則謾說不明。縱明亦非。以彼所明之圓覺性。乃是依於圓覺。從生滅識心。變起虗妄名言。非是真圓覺性。故云即同流轉。若依此而欲免輪迴。斷乎不能。故云無有是處。
○譬如下。喻明動目者。數動之目。喻妄心分別。湛水者。不搖之水。喻圓覺自性。言湛水本不搖動。因數動其目。依於湛水。虗妄現起搖動之相。喻彼圓覺自性。本非流轉。由彼以生滅心。依於圓覺變起虗妄名言。以辯圓覺。而圓覺性。隨彼名言。亦成流轉。如彼動目。能搖湛水無異。又如定眼由迴轉火者。略疏云。眼識遲鈍。旋火成輪。其意葢是以眼識遲鈍。看火不真。而強瞪定其眼。迴旋久觀。彼火本不轉。由迴旋久觀。而火亦成轉。此是喻明。法中葢是以根性愚鈍。見理不真。而強澄定識心。發起虗妄名言。反復辯論圓覺真理。而彼圓覺本非流轉。及與名言。由彼妄以名言。反復辯論。而圓覺性。亦隨名言。而成流轉。雲飛如駛。因見月有運相。月實不運。因雲駛所顯而成運。舟行似箭。因見岸有移相。岸實不移。因舟行所顯而成移。法中言未出輪迴。依妄心而辯圓覺。依圓覺妄現名言。圓覺本非名言。因名言辯論所顯。而圓覺亦成名言。因喻知法。故云亦復如是。明其可呵竟。
△三正呵其惑。
善男子諸旋未息(至)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諸旋者。目之動。眼之定。雲之駛。舟之行。未息者。正動時。正定時。正駛時。正行時也。彼物先住者。目正動而水先不搖。眼正定而火先不轉。雲正駛而月先不運。舟正行而岸先不移。尚不可得者。應與感悖故。此約目前事件為能況。以顯下之無始心性為所況耳。輪轉者。顯是無始妄識。出生入死。起惑造業。莫不依之。故云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者。正在輪轉。如彼諸旋未息。圓覺即無始真性。觀此不旋復者。離於流轉。譬夫彼物先住。此亦應與感悖。彼既不得。此何能爾。故首置何況之言。謂何能況顯令其相悖成於應感。斷不能也。是知未出輪迴而辯圓覺。縱辯亦非真實。以是非真實見故。汝等便生三惑。如前云。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是惑以自語相違。又前云。眾生無明本有。何故復說本來成佛。是惑以世間相違。又前云異生本成佛道。後超無明。如來成佛。何時復起煩惱。是惑以總成非量。若果是真實知見。此三種惑。何由而生。出由呵難竟。
△二說喻開通三。一泛以喻開。二實以喻通。三結示正見。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至)而為虗空平等本性。
初泛說幻翳喻。幻翳者。淨目生翳。生不長生。故名為幻。此喻六識。依八識虗妄變現。翳既是幻。見亦非真。故名為妄。此喻六識分別。空華者。空本無華。由妄見而興蠅翼金星等相。名之為華。此喻分別所辯妄境。幻翳若除者。遇藥銷翳。此喻遇佛聞法。頓了識空。不可說言者。不可向翳銷者說言。此翳[A35]已滅。何時更起諸翳。此喻世間無知。不可向頓了識空者說言。此識[A36]已滅。何時更起諸識。佛必泛說此喻者。其意以煩惱依六識起。我[A37]已識空。汝等猶問如來。何時復生煩惱。此何異於問識復生。然[A38]己惑之甚矣。何以句徵。謂以何以故。不說空中華耶。釋以翳華二法。非相待故。言非相待者。顯二皆無體。不是對待安立。但言翳除。華不言而可知。法中識除亦爾。
○亦如下。因說空華喻。空華者。即蠅翼金星等。喻眾生諸佛生死涅槃等。及一切諸法。滅於空時者。淨眼無翳。蠅翼金星等。皆悉不見。喻如來既了識空。則生佛等。一切法皆悉空故。不可說言者。不可向淨目無翳。不見空華者言。虗空何時更起空華。喻世間無知。不可向[A39]已達法空者說。真空理中。何時更起諸法。佛又因說此喻者。以翳銷識滅。似惟顯於人空。華除法泯。兼又進於二空。相因而說。固其宜矣。何以句徵。謂以何以故。不可說虗空。時時更起華耶。釋以空本無華。非起滅故。空本無華者。淨眼不見。喻如來[A40]已了識空。不見有法故。非起滅故者。以既不見華。孰為起滅。喻如來於真空理中。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焉。
○生死下引說虗空喻。於中有三義。初承以法引。(謂承前先以法說。引生下之空喻)生死者。眾生也。涅槃者。諸佛也。同於起滅者。同於空華起滅。此以生死涅槃。例明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皆同空華起滅。執則成有。不執成無耳。妙覺者。覺[A41]已證極。圓照者。照[A42]已無礙。照無礙則識空法空。喻中則離於華翳。顯惟有虗空獨存。據此。則三難可通。但泛爾未的也。善男子。正說空喻。上既云離於華翳。顯惟有空存。此即以虗空為喻。故教以當知。非是暫有者。不是因離華翳而暫有。亦非暫無者。亦不是因有華翳而暫無。此中虗空。喻真如淨覺。即是成佛本體。所謂佛性是也。不因離華翳而暫有。顯有華翳時即有。法中即是作眾生時。我法正熾。即有佛性。無妨說本來成佛。復有無明。此可泛開初難。(初難云。本來成佛何故復有無明)不因有華翳而暫無。顯虗空固有。權為華翳所覆。法中即是佛性固有。眾生為我法所覆。無妨說無明本有。本來成佛。此可泛開二難。(二難云。無明眾生本有。何緣復說成佛)況復下。泛顯空性。言空性尚不因華翳而為有無。況復有超過虗空者。則一切齊超。說生佛尚不可得。若更於生佛上興疑致難。非愚即狂。應不復與之言矣。圓覺者。圓滿覺性。起性論中。名為一心。唯佛能證。故稱如來圓覺。隨順者。以能隨順真如生滅二門。成立虗空等一切法故。以既能成立虗空。則為虗空本性。又既能成立一切法。則為平等本性。證得此性者。則異生諸佛。無明煩惱。後起復生等。皆為幻化。普眼章云。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是也。此可泛開三難。(三難云。異生成佛道。後起無明。如來[A43]已成。何時得生煩惱)泛以喻開竟。
△二實以喻通(上文雖義具通難。不甚分明。如來不過泛然說喻。令學者善會而自得之。故科為泛以。喻開。此科則的指疑根。據實說喻。令學者斷除疑根。根斷而諸難自通矣)。
善男子如銷金鑛金非銷有(至)如來圓覺亦復如是。
如銷金鑛者。如以鑪火。鎔銷蘊金之鑛。令成精金。此喻諸修學人。用佛法智。斷除無明。以顯圓覺妙性。金非銷有者。精金非因銷而有。顯鑛中原自有金。此喻圓覺妙性。非因研斷而得。顯無明未斷時。本來自有圓覺性故。既[A44]已成金。不重為鑛者。既[A45]已銷去鑛滓。成就精金。再不復重為鑛滓。此喻斷無明惑。畢彰圓覺妙性。再不復重起無明。經無窮時。金性不壞者。以任為瓶為環為釵為釧。多歷年所。而瓶環釵釧。器器皆金。此喻乘圓覺性。涉世行化。以任為菩薩。為圓覺。為聲聞。為凡夫。經劫度生。而菩薩緣覺。聲聞。凡夫。居然圓覺妙性。不應說言本非成就者。不應說此金體。在鑛時本非成就。此喻論圓覺者。不可說此圓覺性體。在無明時。本非具足。此喻乃據實而說。若據實通前難者。如云金非銷有。顯鑛中原自有金。喻眾生本來是佛。不妨說有無明。即通初難。又云既[A46]已成金。不重為鑛。喻斷無明惑。畢彰圓覺妙性。再不復重起無明。即通三難。至末云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喻彼論圓覺者。不應說此圓覺性體。在無明時。本非具足。意顯在無明時。本自具足。所以雖說無明本有。復無妨說本來成佛。即通二難。亦可前後兩難既通。中間可以例思。無煩更通。若爾則不可說言等。乃是的指疑根。葢由佛答普眼。有眾生本來成佛之語。遂致剛藏。展轉而成三種疑難。意是不許本成。今云不可說言。本非成就。正教以斷除疑根。而諸難自通。由此不用別合。但云如來圓覺。亦復如是。實以喻通竟。
△三結示正見二。一正以結示。二況顯難思。初。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至)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上約在纏。名如來圓覺。謂是能成如來之因心。此約出纏。名一切如來妙圓覺心。謂是[A47]已成如來之果體。惟佛與佛。乃能究盡。故云一切如來。顯除佛無能證也。離煩惱礙。稱之為妙。顯無明[A48]已斷盡也。體備眾德曰圓。永不再迷曰覺。此心即是絕待靈心。故云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以菩提涅槃皆屬對待法故。菩提屬對待者。有成不成。成則成佛。不成則不成佛。今以無菩提故。成佛尚不可得。況說不成。故曰亦無成佛。及不成佛。如前云對幻說覺。亦名為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則成與不成。皆不許也。涅槃屬對待者。有輪不輪。有輪即生死。無輪即涅槃。今以無涅槃故。說不輪尚不可得。況說妄輪。故曰無妄輪迴及非輪迴。如前云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醫。是有輪無輪皆不立也。普賢章。佛答普賢有云。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虗妄境界。至此則菩提涅槃。以併遠離。所謂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能如是觀者。名為正見。正以結示竟。
△二況顯難思。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至)大寂滅海終不能至。
初示聲聞莫至。恐承前疑云。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莫不成聲聞人。[A49]已斷見思。[A50]已出輪迴。想必能辯圓覺。不致流轉耶。故如來招呼善男子而示之曰。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與此大相遠也。若釋其名者。聞佛四諦聲教。斷見思惑。證生空理。名為聲聞。所圓境界者。謂聲聞人。所圓滿取。證的境界。此且虗標。下乃實成。葢是以生空智。將現前身心語言。皆悉灰斷滅盡。使不復生。不復再來三界受生也。此正是生空理所現無餘涅槃。此既是涅槃。云何又說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當知此之涅槃。是方便非真。如法華云。化城非實也。既到化城。業過三百由旬。前趣寶所。亦可親到。其奈頓止化城。生安隱想。不復前進二百由旬。親至實所也。如彼聲聞[A51]已證生空。近於佛慧。進求。佛果。亦可親證。奈彼保守偏真。沉空滯寂。不復進斷塵沙無明。至彼佛果。親證所現無餘涅槃。故云終不能至彼之親證等也。此既終不能至。而妙圓覺心。說彼能辯無是事耳。
○何況下。況凡夫難思。有法說。有喻明。法中承上言聲聞小聖。[A52]已出輪迴身心語言。皆悉斷滅。說彼能辯。尚無是事。何況凡夫。劣於聲聞。有作思惟。劣於生空智分。反欲測度。超過小乘涅槃之如來圓覺境界。斷乎不能。故次即以喻形之。螢火者。螢虫之火。似火而非火。喻有作思惟。不過世智辯聰。非是出世正慧。既非是火。取以燒物。則是徒勞。喻凡夫用思惟心。希求人天福報。終屬虗妄。須彌居四洲之中。燒此須待劫火。螢火欲燒。終無著理。喻圓覺為四智之總。證茲惟憑佛智。有作思惟。相去遠矣。有志圓覺者。應鑑斯喻。
○以輪下顯致難無益。佛意以我前所說。種種取捨。皆是輪迴。而剛藏雖非凡夫。若據彼所難。乃是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不言圓覺。而云大寂滅海者。為避重文。特約境界言之。釋義則橫徧竪窮曰大。寂無聲。不可以言詮。滅無形。不可以相顯。體備眾德。用該萬有。喻之於海。渺無涯涘。境界若此。詎可以輪迴心入。故云終不能至。所謂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則圓覺性。亦同流轉。剛藏聞此。宜自知所難之無益矣。說喻開通竟。
△二斥非正問。
是故我說一切菩薩(至)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初承示常教斷識。是故我說者。承上而言。謂以是用輪迴心。入寂滅海。終不能至之故。所以我於諸經之中。常作如是說也。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通指發菩提心。修大乘行者而言。先斷者。急先務故。又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無始輪迴根本。即指六處識心。一切經中皆令斷故。如楞嚴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凡此者。皆令斷之意也。
○善男子。因說展轉虗妄。有作思惟者。六識之用。如眼見色。而眼識即分別為何等色。耳聽聲。而耳識即分別為何等聲。乃至意對法。而意識即分別為何等法。從有心起者。如是有作思惟。皆以有識心故。乃能起作無休。生死輪迴。無不由斯。教令先斷。不無謂也。皆是句。顯體用虗妄。謂能起之心。及所起思惟。皆是於六塵境上。現起虗妄之想。併能緣之氣分。然虗妄之想。即是六處識心。說名為體。能緣氣分。即是有作思惟。說名為用。非實心體者。真實心體有二。一純真。即是真如。如天上真月。二帶妄。即是八識。如揑目現二。雖揑目現二。放手即真。至六處識心。則託塵似有。離塵實無。故曰非實心體。體既非實。用可知故。故不另言。[A53]已如空華者。空本無華。淨眼不見故。喻上體用虗妄。辯於佛境者。佛境即是圓覺。以是如來所證境故。剛藏三難。意皆為辯此境。殊不知終不能辯。故喻云。猶如空華。復結空果。猶如空華者。謂識心體用虗妄。[A54]已竟猶如空華。復結空果者。謂仍以妄識致難。辯於佛境。豈不類於期空華。結空果乎。前云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則圓覺性亦成輪迴。故云展轉妄想。若必以此而欲明圓覺。斷乎不可。故云無有是處。據楞嚴。阿難以推窮尋逐者為心。如來呵云。此是前塵虗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其大意與此略同。
○善男子。結斥所問非正。將欲結斥。呼當機而告之曰。善男子。要知虗妄浮心。多諸巧見。虗妄浮心。即指六處識心。以是虗而不實。妄而非真。浮泛說名為心。非尅體論也。多諸巧見者。種種思惟。善巧辯析。立知立見故。雖立知立見。總屬門外之繞。欲證圓覺。終不能至。故曰不能成就圓覺方便。末三句。乃正以結斥。佛意以汝今欲辯圓覺。連致三難。如是分別。正類虗妄浮心。多諸巧見。故曰非為正問。長行竟。
△(標頌云)。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言。
△(正頌分三)一頌出由呵難。二頌說喻開通。三頌斥非正問。初(約義略頌)。
金剛藏當知如來寂滅性(至)不能入佛海。
初頌總出其由。以少文而攝多義。恐其失意錯過。故教以當知。令其留神也。如來寂滅性。即指妙圓覺性。寂無聲。不可以言詮。滅無形。不可以相顯。顯唯證乃知故。未曾有終始者。離於去來生滅等相。由此所以種種取捨。皆是輪迴。若以二句。頌明其可呵。佛意以既無終始。汝今若以輪迴之心。而思惟之。則圓覺性。亦成流轉。故云即旋復也。既即旋復。詎免輪迴。明其可呵。正為此耳。末二句。頌正呵其惑。長行乃承上況顯。故曰何況輪迴生死垢心。曾未清淨。此中是直言明示。故曰但至輪迴際。正見其生死垢心。曾未清淨。長行云。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依況意顯其不能。此中即直言不能入佛海。佛海者。即是如來妙圓覺海。意顯果其能入。自不生於三惑。長行云。是故汝等。便生三惑。承意顯不能而言。此中直說不能。故略之也。頌出由呵難竟。
△二頌說喻開通(長行分三。今略泛以喻開)二。一頌實以喻通。二頌結示正見。初。
譬如銷金鑛非銷故有(至)不復重為鑛。
長行云。如銷金鑛。此中云譬如銷金鑛。長行云。金非銷有。此中云。金非銷故有。此二句全同長行。但句增一字。成五言耳。雖復二句。乃補頌防問。(恐承上問云。金非銷故有。顯鑛中本自有金。何用銷為。故此防云)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此喻圓覺妙性。雖本來自有。奈為無明所障。要必斷除無明。乃能成就妙圓覺性。一成二句。亦全同長行。餘不頌通難之義。俱準長行可知。頌實以喻通竟。
△二頌結示正見(長行分二。偈惟頌第一)。
生死與涅槃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華相。
長行云。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總以妙圓覺性。離於對待故。長行以智斷佛生變常。而曰本無及無等。偈頌約生死涅槃。凡夫諸佛。而言同於空華相。其義大同。以同於空華。即顯本無及無等耳。不頌況顯難思。準長行可知故。頌說喻開通竟。
△三頌斥非正問(略常教斷識一段。餘亦約義略頌)。
思惟猶幻化何況詰虗妄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
思惟二句。義頌展轉虗妄。長行以有作思惟。非實心體。[A55]已如空華。此中云思惟猶幻化。幻化即空華義也。長行云。用此思惟。辯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此中云。何況以此請辯圓覺。豈不至虗至妄。有類夫期空華。結空果哉。若能二句。義頌所問非正。長行云。虗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意顯斷了此心。然後可求圓覺。所問非正。不待言而可知。生信之義。彌勒章初自見。三問三答生信分竟。
圓覺經析義疏卷第二
校注
【經文資訊】《卍新續藏》第 10 冊 No. 263 圓覺經析義疏
【版本記錄】發行日期:2022-01,最後更新:2021-09-30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卍新續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CBETA 掃瞄辨識
【其他事項】詳細說明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此章以普賢為主。(以上章文殊表智。此章普賢表行。顯智行相成。如目足更資。雖遠可到也)餘眾皆伴。故云在大眾中。三業䖍誠。具照文殊章釋。除現會疑。利末世修。要須同體之悲。故稱大悲世界。願為此會等。請除現會疑也。及無末世等。請利末世修也。修大乘者。揀非小機。聞此圓覺清淨境界。顯是一乘頓教機故。圓覺即是一心。清淨境界。偏指心真如門。文殊章所謂圓照清淨覺相是也。云何修行者。且約觀行修習為問。意謂佛前所說。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此約上根利智。一念頓悟。當下頓了生死。至若中下之流。不假觀行修習。必難悟入。故總問云何修行。仍冀頓悟也。具儀總請竟。
△二持難別質。